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学欣赏

文学欣赏

时间:2022-03-15 13:49:02

文学欣赏

文学欣赏范文1

关键词:文学欣赏 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通称美育,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铸造完美人性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它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审美教育作为审美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审美活动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也是审美活动与教育活动的结合,与其他教育一样同是人生实践的重要方面。通过审美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与趣味,可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的生活更富有情趣,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和完整的心灵和人格。审美教育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就在于它是以艺术和美作为其特殊的教育手段,它既要服从于审美教育的目的,又以其特殊性必然会反过来制约审美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学中必须要处理好审美与教育这二者的关系,既不能以审美吞没教育,把审美教育变成一种消遣、娱乐活动,又不能不顾艺术和美自身的审美特性,从而导致审美教育主旨的丧失。把审美与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正是确定文学课审美教育独特内涵的基本出发点。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任务在于,把美感和许多世纪以来创造的美变为每个人心灵的财富,变为个人的和人们之间道德关系中的审美素养。”文学课的审美教育,正是这一理论的具体实践。

一、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审美教育是一种“动之以情”的美感熏陶式教育,是一个寓教于乐,感染陶冶的过程。文学课的审美教育,可以通过剖析形象来教育人,通过朗读来感动人,使学生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体会作品深邃的思想内涵,进而转化为自己对美的欣赏,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例如:《祝福》,展现了封建礼教对妇女压迫的深重惨酷,讲授时可以借助影像资料再现祥林嫂悲苦的一生,使学生有一个形象认识:妇女解放必须自身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才能进行有效的斗争。同时也认识到悲剧的美感作用。《爱莲说》塑造的是“出淤泥而不然,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形象,讲解时借助绘画手段,完整地再现莲花“亭亭净直”,“不蔓不枝”的高洁形象,使学生由莲花的形象联想到一切具有莲花品质的人,进而明白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体会到作者的写作目的,寓情于景于物,意境优美。

审美教育在朗读中也有所体现。朗读是完善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陶冶学生美好情操的重要手段。朗读可以带给学生一种愉悦的美感,这种美感来自文章斑斓的色彩,来自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发现的喜悦,欣赏的感动。轻吟漫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将会陶醉在那注入了纯情的一个个意象中,感受到他那故地重游、乍逢即别的一段思绪和一步几回头、欲别不能的缠绵情谊,“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情如云飘逸,情如水清爽。在一遍遍的朗读中,美感自然渗透于学生的心灵。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二、欣赏文学作品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人们欣赏文学作品而感到愉快,一方面因为他在这一活动中提高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另一方面也因为他感到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在欣赏对象中得到了肯定,审美能力只有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审美能力是人们发现、感受、鉴赏、评价以至创造美的能力。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正是发现美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文学欣赏是一件艰难而复杂的事情,需要我们多阅读、多思考、多品味。比如:在读《红楼梦》时,有人只是看到了撕心裂胆的宝黛爱情悲剧;有人却从爱情悲剧中看到了封建叛逆者的形象,看到了深刻的爱情悲剧变成了深刻的社会悲剧,看到了围绕着宝黛的爱情悲剧,作者展开了对于封建主义统治的全面的广泛的揭发和控诉,听到了作者对于封建制度必然灭亡的挽歌。这两种人中,显然后一种人的鉴赏水平较高。前一种人只是被动的着眼于故事,后一种人着眼于艺术,他们从现实的描写中看到了问题的实质。这就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欣赏,而这种欣赏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在欣赏文学作品时,首先,要对作品进行考察、研究,阅读时要加入自己的情感活动,想象活动,理解活动。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始终要处于主动地位,要多问几个为什么,阅读每一部作品都需要仔细玩味咀嚼。艺术史上曾有这样一个著名的事例:“唐阎立本至荆州,观张僧繇旧迹,曰:‘空得虚名耳。’明日又往,曰:‘尤是近代佳作。’明日往,曰:‘名下无虚士。’遂坐以观之,留宿其下,十余日不能去。”作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审美能力不可谓不高,但他初见张氏的画作,却未能发现其真正的艺术价值,这说明艺术欣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我们不断的思考、不断的研究,不断的揣摩。如:《哈姆雷特》表面看写的就是一个复仇故事,但实际上它真实地描绘了文艺复兴晚期英国和欧洲社会的真实面貌,表现了作者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注。这深一层的意义只有在深刻阅读理解之后才能体会,只有这样的阅读,才能称为文学欣赏;才能从好的作品中得到更深刻更自然的感动;才能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其次,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人的素质可分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要注意这些素质的培养,并能把良好的素质与文学欣赏结合起来,那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提高教师自身的审美素养

教师除应具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等素养,还应有审美素养。审美素养包括对美的感知能力、欣赏水准、评价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心理品质,只有具备相当的审美素养,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健康的审美情趣,才能通过自身的修养影响和塑造自己的教育对象。卢梭说:“你要记住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一个有着高品味审美修养的教师必然具有美的师德,这是审美化人格的外化力量。教师加强审美修养,提高审美素质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教师要有一定的审美经验,并以此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美的创造能力。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知多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一方面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另一方面又以自身的品德、学识、情操以及仪表影响学生。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教师给予学生的教育和影响,不光是科学和艺术的知识,而且有道德和人格的示范,这是一个远比传授知识复杂得多、深刻得多的道德和审美施教与受教过程。因此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和各类人才的造就者,不但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素质,而且还应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艺术知识和完美的人格,提高教师的审美素质,是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证。

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质就是在审美情感的参与下,充分挖掘作品的各种审美因素,把课程的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抽象概念与鲜活形象有机结合起来,把深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以达到完善学生人格学会审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法〕卢梭:《爱弥儿》,商务印书馆,1978。

[2]杰普莉茨卡娅:《教育史讲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58。

文学欣赏范文2

一、根据现实情况,分析幼儿园文学作品欣赏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在幼儿文学作品欣赏活动中,由于幼儿教师文学素养水平有限且缺乏有效的指导策略,此类活动的开展难以达到课程设计者期望的质量要求。具体表现为:在目标和功能上,过分关注知识的灌输和记忆,而忽略了文学作品本身的审美价值;在教学过程中,单纯强调教师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分析,却弱化了幼儿对文学作品的主动建构与创造;在学习方式上,过多地采用单一的感知记忆,而忽略了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意境感受、意义建构,更忽略了幼儿主动参与的意愿、情感的体验、合作分享与创造性想象。这些状况都表明目前的幼儿文学作品欣赏活动,难以发挥幼儿文学作品的多方面教育价值。诸如此类的问题,其根源在于幼儿文学作品欣赏活动中教师缺乏具体有效的指导策略。因此,探究出一套适应幼儿文学作品欣赏活动的切实可行的指导策略,使幼儿成为幼儿文学作品欣赏活动过程中的合作者、参与者、文本解读者和意义建构者,需要我们做认真、深入的思考。

二、重建活动目标,找准幼儿园文学欣赏活动的价值定位

文学欣赏活动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高级形式,是一种引导幼儿主动投入并沉浸于文学活动的过程。儿童文学作品是以精练、生动的文字,表现儿童真挚感情世界的人和事物,重视意象的浮现,营造音韵、图画美感的意境,让幼儿乐于阅读且能促进其正面成长的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欣赏活动是一个能实现儿童发展的过程,它最能集中反映幼儿语言发展水平、思维能力及情感体验。

文学欣赏活动的目标应当关注以下几方面:第一,作品审美。幼儿文学欣赏活动的突出功能是培养儿童的美感和审美能力,具体包括语言与韵律美、幻想与想象美,而活动在智育、德育等方面的功能也是在审美过程中实现的。第二,作品体验。促使幼儿体验和理解作品,轻松、自然地接受情感教育。在目标定位上,应由从对作品做理性分析转为运用直接感受,强调意会、体悟。第三,作品情感基调。引导幼儿与主人公产生情感共鸣,激发想象,鼓励幼儿以多种方式再现作品。第四,激发想象,以多种方式再现作品内容。

三、依据欣赏过程,探索幼儿园文学欣赏活动的指导策略

对作品意境和情感的体验,是幼儿文学作品欣赏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幼儿文学作品欣赏活动的各阶段,应当根据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分别采用不同的指导策略。前期经验的准备是加深体验的基础,教师应当根据即将欣赏的作品内容,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和体验,并在活动开始时配合相关的谈话和讨论,唤起幼儿原有的经验或体验。通过教案分析、观摩课评议、录像反馈等方式,我们总结出了幼儿文学作品欣赏在选材、导入、提问、体验、多媒体使用等方面的具体教学策略。

(一)选材策略

文学作品的选择是幼儿园文学欣赏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幼儿文学作品欣赏活动总体上要求作品的复杂程度较低,作品应当情节简单、主线分明、形象生动、语言优美、趣味性强。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小、中、大班选择的作品应当有所区别,如关于故事的选择,小班的故事简短、主线单一、角色形象鲜明、语言浅显易懂、有一定的韵律感、循环中有变化;中、大班在选材上,应选择作品情节较复杂,多主线、语言优美、丰富而有变化的。

(二)导入策略

导入是引导幼儿为即将开始的文学作品欣赏活动做好心理准备的过程。一般可分为稳定幼儿情绪、启发相关经验、营造情绪氛围等方式,根据幼儿的经验水平,不同年龄导入方式也各不相同。小班幼儿生活经验有限,注意力容易转移,教师宜多采用直接导入的方式。中、大班的幼儿有了相对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欣赏活动的经验,这对于即将开始的欣赏活动是很好的基础,有助于幼儿对作品的感知和理解,教师在进行作品感知活动之前,可通过谈话启发幼儿的相关经验和情感体验,以便于幼儿对作品更好的感知和理解。

(三)提问策略

提问是利用作品引发的问题引导幼儿深入地感知作品内容、体验作品情感、评价作品形象及其行为,从而提升幼儿欣赏水平的重要方式。常用提问方式有:事实性提问(如故事里面都有谁、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某一个角色做了什么?是怎么做的?)、因果关系分析提问(故事里发生什么事情、结果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评价性提问(如你喜欢这个故事吗?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个角色?为什么?这个故事美吗?美在哪里?)。

针对不同的年龄,提问的方向应各有侧重。小班多用事实性提问,且不要求幼儿按照角色的出场顺序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回答,只是在幼儿回答之后,教师给以归纳;中班在小班的基础上,应强化因果分析提问关系,引导幼儿理解角色之间的关系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大班在中班的基础上,要强化评价性提问,引导幼儿对故事和故事中的角色进行道德评价和美学评价。

(四)体验策略

角色行为扮演是在幼儿对作品和角色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幼儿重复作品中角色的行为、语言、表情和神态,促进幼儿体验相关角色的心理活动和感受,从而加深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讨论、表现和表达对故事、角色的理解和体验;通过交流各自的理解和体验,提高幼儿的欣赏水平。如在欣赏故事《小蜗牛看姥姥》时,对于“小动物的游行、爬行、飞行速度”,较难理解,此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扮演小鸭子游泳、梅花鹿奔跑、大雁飞行来让幼儿加深体验。

文学欣赏范文3

关键词:文学;欣赏;能力

什么是能力?按照心理学的解释,能力一般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身体和心理的力或本领。文学欣赏能力则应指完成文学欣赏活动的身体和心理的力或本领。

一、文学欣赏能力的要素

1.敏锐的感受力

在文学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图景都是以经过人类语言活动予以抽象化的形式出现,欣赏主体必须运用自身的文字感知能力完整深入快捷地感受这些文字符号所传达的生活图景。这种感受必须是极为敏锐的,而敏锐的感受力又要以欣赏主体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甚至资质禀赋等为基础,以情感因素为动力。例如鲁迅先生曾谈及他读向秀《思旧赋》的体会:“年轻时读向子期的《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得了。”(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因为年轻时涉世未深的鲁迅当然不懂得处于司马氏政权高压下的向秀在悼念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的好友嵇康时欲言又止的心情,而现在自己也受到了反动派黑暗政权的围攻挤压,才对向秀完全理解了。

2.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是主体在客体形象的刺激下将它加工改造成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过程,在文学欣赏活动中非常重要。想象力在文学欣赏活动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复活文字,符号之中见形象

文学作品本身处在一种静止的状态,欣赏主体必须跨越表层感知阶段,在想象力的推动下进入文学意境,把文字“还原”成场面、事件、内心活动等,使静止变流动,使一个个僵硬的文字符号变为活泼的有生气的生命存在。如欣赏宋代词人柳永的《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透过这些文字符号,把握形象画面,就可以体味词人那浓密深沉的、烟霭之下的、冷落的客情和绵邈的离愁别恨。

(2)以一当十,有限之中见无限

作家在创作中为了以有限的文字表现广阔无垠、丰富多采的社会生活,常采用典型化的方法创作典型形象。典型化的结果,就使典型形象凝聚了无限丰富的艺术信息。这就要求欣赏主体突破作品所直接呈现的有限的形象本身,用想象力将凝聚的信息化解开来,以一当十,领会其表达的更为广阔、丰富和深远的内涵。这种想象可以在形象自身之内,将创作中留下的空白填充,将事实链条中断的地方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也可以在形象自身之外,由形象出发扩散开来,深见出形象所代表的广泛的社会内容。

(3)探显知隐,言内之中知言外

优秀的文学语言讲究含蓄蕴藉,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此时无声胜有声”。莎士比亚名剧《哈姆莱特》第三幕第四场“戏中戏”演过之后,王后召见哈姆莱特时,有这样两句对话:

王后:哈姆莱特,你把你父亲大大得罪了。

哈姆莱特:母亲,你把我父亲大大得罪了。

王后口中的“你父亲”指克罗迪斯,而哈姆莱特巧妙地以同样的方式回击时,则是称已被克罗迪斯谋害的国王。读者只有展开想象的翅膀,才能探显知隐,去烛照人物掩藏着的心里秘密。

3.深刻的理解力

文学欣赏活动中的理解大致可分为两种层次: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所谓表层理解,是指对文学形象本身的理解,如欣赏李白的《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我们可以看到,在秋天的月夜,一位女子久久沉醉在洁净美好的世界里,她的心地定然同样洁净美好,而她的怨情又使得她忘我忘物,超脱不了,这就是对形象本身的理解。而深层理解则是指对作品意蕴的把握和开掘。当我们超越一个思妇的幽怨,用审美的眼光去反复思索、体验和品味这一整体画境,深入宇宙奥秘人生真谛的时候,我们心中不是能激发起重新尝味人生的情怀、领悟一些不能一语道破的真意吗?

二、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

1.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

生活经验是人们阅历的积累和总和,一个人阅历愈深,对文学的感受就愈丰富和深刻。许多同学反映读不懂《红楼梦》的内在意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生活经验。曹雪芹饱经人间沧桑之后的苦心深意,不是任何一人都能轻易探测到的。所以,我们应积极地投身社会实践,开阔生活视野,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

2.掌握广博的文化知识

任何文学作品都不是不可领悟感知的,了解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青年文学家对战争的反感和对资本主义虚假文明的厌倦,就会对《达达杂志》上的“毫无意义”的作品产生同感;了解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超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就不难理解六十年代以喜剧形式来表现对生存的深刻悲观情绪的“黑色幽默小说”。所以,我们应不断拓宽知识面,掌握一定的文学理论,克服欣赏中的盲目性。

3.坚持不断地欣赏实践

刘勰的“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是至理名言,欣赏能力是在反复的欣赏实践中得以逐步提高的。马克思的欣赏能力就是靠博览培养出来的,他熟悉法国文学,了解古代文化和希腊艺术,吟诵歌德、海涅的诗作更是不在话下。可见,博览是提高欣赏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但“博”中并不包括那些低级庸俗的作品,读书时应读好书。名家名著是最好的作品,经常阅读这类作品,能够透彻理解文学的内在规律,以开拓欣赏视界和眼力,提高欣赏能力。

文学欣赏范文4

 

电影是文学,所以才有“电影文学”或“影视作品”的说法。

 

文学的创作与欣赏者虽千差万别,见解各异,但他们思维方式上大体也有规律有层次可循。电影欣赏也是如此。

 

我在语文教学中喜欢启发学生思考,经常按照“三么”的思路引导学生梳理文章或进行写作,所谓“三么”,就是“是什么、怎么、为什么”。而在语文学科看来,这三个疑问词体现着一部作品三个层面的内涵。

 

有个说法叫“文学即人学”,文学都要塑造人物形象,或者塑造人格化的形象。电影也不例外。我们欣赏电影的过程,很大程度就是欣赏感受人物的过程,欣赏人物的外表内在,欣赏人类的智慧、精神、情感、价值取向。

 

看《角斗士》,你会崇敬将军马西默思的坚韧勇毅;看《小鬼当家》,你会喜欢小鬼凯文的机灵智慧;看《哪吒闹海》,你会欣赏小哪吒的正气凛然;看《宝莲灯》,你会赞叹沉香救母的执着意志。所以说,看电影,我们的立足点和终极关注点应该是“人”——人的情感、智慧、思想、精神,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

 

就电影内容来说,观赏者总是可以作如此疑问:这部电影塑造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叙说了什么样的人物故事?电影中故事发生在什么时代?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自然景物环境或社会文化环境?——我们可以将这些全都总结为一个词“What”(什么),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物、什么事情、什么景物、什么环境等等,只有你能够清楚地理解了电影的这些“什么”的具体内容,才可以说你基本看懂了这部电影。

 

实际的情况却是,许多人看电影往往是只为故事情节或者镜头画面吸引,缺少对电影内容的更加细致严谨的梳理领悟,而这样往往就是对电影的理解非常模糊。

 

电影要塑造人物,要讲故事,要表现一个主旨,导演演员们总要考虑“怎么样”将人物表现得更好,将故事讲得更清楚,将主题表现得更加鲜明深刻。这里就要涉及到方法问题。

 

比如说电影《角斗士》里面马西默思将军对田园生活很怀念,对乡村妻儿很牵挂,怎么表现他的这种“爱”的情感呢?——电影开始就有他幻想的双手抚着麦穗穿过麦田走向家园的景象,然后又是特写镜头:一只小鸟站在枝头,将军长久的凝视小鸟,面露微笑。这些文学化的景物描写对于表现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非常贴切生动。文学欣赏中有一句话叫“一切景语皆情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就方法上来说,这叫做“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再比如电影《雷霆救兵》,整部电影从墓地祭扫烈士开始,到墓地祭扫完毕离开结束,采用回忆式的叙事结构,首尾镜头中,墓地的无数十字架墓碑给人以强烈的时空悲剧意识和悬念感觉,强化了电影的主题效果。而电影回忆镜头的开端就是近30分钟的战场血肉横飞的残酷场面的叙写,不仅引出主人公约翰·米勒上尉和他的几个手下,还通过特写镜头引出牺牲的“瑞恩兄弟”,更是通过惨烈的场面表现战争的残酷,藉此以反衬电影的“救人”的“人性”主题。

 

当然电影人物塑造的主要手段还是直接表现:如人物的外表、神态、语言、动作等,所以演员的表演、化妆、台词,人物的举止动作、表情细节等都是观看电影的欣赏点。

 

电影的形式结构表现方法,基本上都是基于“怎么更好地塑造人”“怎么更好地展开故事情节”“怎么更好地表现主题”的考虑——我们也可将这些都概括为一个词“How”(怎么)。电影的表现形式有诸如旁白、背景音乐、特写特技、快慢镜头、蒙太奇等艺术表现手段,这也是电影拥有更多的欣赏受众的缘由之一。而对于欣赏者来说,如果能够理解影片中的叙事方法和人物及主题的表现手段,无疑就已经进入了较高的欣赏层次。

 

优秀的影片,其中人物、景物、音效的设计安排都很讲究,讲究到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细节,一个细小的声音,一个模糊的景物。记得法国大作家福楼拜说过这样的话,意思是:如果你在那屋子里面提到有一把枪,那么下面的故事中一定要有人用这把枪。

 

比如《角斗士》中有个镜头:傍晚,将军在选马时看见太子康莫得斯在树林边和一群武士练武比刀。不会欣赏的人会觉得这个镜头“看不懂”“莫名其妙”,其实如果理解文学的基本原则就可以知道,这个镜头也是表现人物性格的,表现太子“好斗”的性格和“高超的刀术”——而这又反衬了将军的仁厚。这个情节又为电影最后太子竟然敢于和“无敌的”“西班牙人”决斗作了铺垫,至少让人不会感到“最后的决斗”来得很突然。

 

再比如,名导演伊文思的《苏德海》中,有这样的蒙太奇段落:经济危机时期,资本家为了保住自己的利润,不惜把小麦和牛奶倒进大海中。伊文思在资本家倾倒小麦的镜头之后,接上了瘦弱、饥饿的孩子的形象。为什么要这样把两个表面不同的事物接在一起?这就和影片的主题相关了:富人们宁可把食物倒掉,也不给穷人们吃的。也正是由于这样的人性和社会经济制度的丑陋,才造成更多的穷人。而两个蒙太奇镜头连在一起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效果,发人深省,让人感受到深刻的社会内涵。

文学欣赏范文5

关键词:赏前意识音乐欣赏教学情感体验音乐艺术特征

音乐课程新标准提出音乐学科教学要注重音乐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笔者认为,音乐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赏前意识”的研究,强化学生“赏前意识”的培育,对于落实音乐课程新标准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所讲的“赏前意识”是泛指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听音乐、谈音乐、想音乐、玩音乐等所有的审美创造活动。老师在教学中不仅是要求学生听赏作品的最后效果如何,而更要关注学生对音乐作品听赏创造的过程,引导他们对现实生活和自然环境的观察、体验、感悟,培养他们对音乐艺术特征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在充满情趣的艺术创造中引发学生对艺术美和表现美的求索,使欣赏和实践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实施审美情感体验、开展艺术创造活动的乐园。

一、在大自然中开展情感体验是培养“赏前意识”的基础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自然生活中有我们所熟悉的各种造型、构造以及意境之美、色彩之美。大自然还涌动着能给学生以心灵激奋的生命感性品质。无论在风和日丽的原野上,还是风雨欲来的山川巅峰,自然生命所形成的一种必然的具有内在紧张感的生命品质,使学生在这些充满神秘效力的有机形式中,能感受到一种有着自我意识的生命和活动。这种自我活动在一种绝妙的和谐氛围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唤起我们的生命感。面对这种有机的生命律动,“赏前意识”的培养要引导学生在探寻自然外在美的同时,去捕捉这些鲜活的富有动感韵律的生命之美。通过对生命韵律的追求,学生尝试用心灵去体会自然的神韵。“赏前意识”要培养学生在审美主客体相互贯通的过程中敏锐提取自然神韵的能力,引起他们对音乐作品形式美的思考,从而逐步体会“乐之形色,孕育于自然,自然之理法,又非乐中之理也”。比如,欣赏《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等乐曲时,湖州有优美的太湖和江南水乡风韵。课堂教学可把这些自然资源作为学生感受体验生活的主题之一。

二、认识音乐艺术特征是培养“赏前意识”的主体要素

开展音乐教学,可以运用音乐动机和织体等音乐语言,以联想和表现的方法,选择适合于学生的方式表现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音乐构思与审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赏前意识”总是先由认识和理解音乐本身的特殊性质,继而转变到支配审美心态和音乐实践的主导意识。如音乐中的艺术特点是作者通过音乐中的旋律、节奏的律动和音乐织体的构成等而完成作品的表现力。正如达·芬奇所说:“艺术依靠感觉……艺术不同于文学,不需多种语言的翻译,就能像自然景物一样即刻为一切通晓。”音乐作品的可感性和可视性是音乐艺术的基本特性。在“赏前意识”的培养中,要牢牢把握音乐艺术强烈的可感性和可视性特点。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统一的局限性,决定了“赏前意识”对于听觉和视觉艺术创造的特殊意义。客观事物形象无时无刻都在传递着自身生长的形态品格。要在教学中运用听、视觉艺术语言,把握音乐物质的特性,将自然事物表现为音乐形象。学生在视听训练过程要融进主观的选择意识,去发现物象自身的美,使音乐艺术审美创造显得更生动丰富,从而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体验音乐的个性和情趣追求。

三、培养良好的音乐艺术感觉是“赏前意识”培育的重要方面

既然音乐作品是创作者对自然生活观察体验之结果。学生在音乐实践中把握客观事物的艺术感觉就显得非常重要。音乐艺术感觉是学生在审美创作中对于客观世界感悟的心理体验过程,具有深刻的内在心理因素。在欣赏评价音乐作品时,常常会脱口而出:“某某同学的感觉很好,某某同学的感觉找得对。”它表现出的摹本特征无需逻辑分析,是学生直接整体把握生活精神实质的一种本能反映,是由学生灵感派生出来的激情和敏感。这种激情与敏感虽然短暂,但却是形象思维过程中明亮的一瞬,是自身艺术素养和个性直觉品质高低的灵感再现。在欣赏的具体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始终依靠自己特定的音乐艺术感觉,不断完善对音乐语言的思考。

音乐艺术感觉需要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培养发展。例如,在音乐欣赏的构思、构想训练中,教师尽可能多地引导学生深入到朴实无华的现实生活中去,接触不同类型的视、听觉形象,品味客观自然的丰富品质,使每个学生迸发出对音乐题材的艺术审美直觉,以及对旋律、节奏、音乐色彩以及意境美所产生的表现欲望。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对大量中外优秀音乐作品的观摩欣赏和学生音乐才艺的展示分析,加强学生的音乐直觉训练,营造并延伸学生的“赏前意识”境界。

四、音乐想象和形式美创新是培养“赏前意识”的重要环节

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告诉我们,在培养音乐感觉能力的同时,由于特定的环境氛围引起的另一种“赏前意识”现象,即音乐想象。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会发现,当悠扬的音乐回荡在学生耳畔,当面对生动的音乐或某种艺术氛围时,学生的音乐情绪会空前高涨,音乐想象也特别丰富。这些音乐想象和联想虽是瞬间的,有时甚至是模糊或破碎的,却具有音乐艺术语言的特定含义。因此,教师要开发多种形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与即兴创作表演和展示,促使学生的音乐想象转化为音乐艺术构想创造。

文学欣赏范文6

关键词:文学欣赏;文学创作;关系

人们可以通过文学作品进行思维的拓展,进一步领悟生活中的真谛。文学作品是人们了解世界,培养自身涵养和文明素质的有效途径。人们可以通过品味文学作品得到个人对人生价值的诠释,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享受。文学作品的创作是为了更好地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在呈现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需要接受专业学者和大众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这样能够有效地进行文学作品的赏析工作,是积极促进高质量文学作品创作的有力措施。本文针对文学欣赏和文学创作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的互动影响力。

一、文学欣赏的内涵

文学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集结了作者的智慧和情感,读者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本身,进行更深一步的体会,在阅读文学作品本身的基础上更深一步地理解和想象,提升阅读的乐趣和意义。

文学作品的欣赏是有其固定步骤的,首先是在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前要充分地按照自己的理解能力进行文章的选择。选择的依据是个人的文化素养以及情感领悟能力。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选择,进行基本的欣赏阶段定位,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进一步想象和体会作者的心境。其次,在选择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时,要对自己所选择的文学作品报以热情。充分期待的心情能够激发对文学作品实质内容的更高要求,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会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并且提出文学作品中的优异之处和弊端。

通过文学作品这个载体进行读者和作者的沟通联系,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丰富读者的精神感受,也能帮助作者传递自己的情感。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时的体会进行想象的发挥,提升自己阅读时刻的趣味性。作者则能通过文学作品进行有效的情感传递,在传递的过程中呈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共鸣。人类情感的交融是文学作品价值的最高体现。

二、文学创作的概念

文学作品的创作是一个伟大的精神价值创作过程,是作者精神和情感的有力体现,向读者传递思想的过程中,完成文学和灵魂的交换。文学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要积极地融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完成的艺术形象的塑造。通过具有感染力的文学叙述能力进行感人的传播,能够完善作者头脑中的思想,进而进行作品形象的创作,进而塑造作者的独特思维建立。

文学创作具有它的文学特点,首先是整个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是具有变化性的。在文学作品创作的过程中,作者的思绪会伴随时间、环境,以及周遭人的情绪等诸多原因而产生改变,或者是出现思维上的灵感,在创作的过程中出现的特点都是具有文学创作艺术性的。文学作品的创作者都具有自身的创作周期,在创作的周期里能够满足自己的创作灵感进行文章的想象和发挥,但是文章中还包含着深刻的情感诠释和意义哲理。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作者能够从贴合实际的故事引导角度出发,在创作的过程中添加艺术的创作和想象能力,从而进行深度的情感渲染,在复杂的情感诠释中,进行逻辑和文学思维的融合。

三、文学欣赏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文学创作是文学欣赏的基础,文学欣赏推动文学创作的进展,两者共同进步。文学作品的创作加速了文学欣赏的诞生,为了能够进行文学作品的品鉴,文学欣赏的方式被大众慢慢地所接受,在接受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欣赏体系,促使文学作品更具有艺术价值,并且在保留原有文学构架的同时又增添了文学内涵,促进大众的接受能力和阅读价值。运用文学欣赏的方式进行文学创作的延续和发展,利用文学欣赏的方式帮助文学创作提供动力,使文学创作更加完善和完美,在充分表达文章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进行文学灵感的创造,体现文学内涵和价值。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是通过文学欣赏的过程被有效传播的,文学作品中的内容能够成为树立读者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者,通过正确的文学作品指导,能够让读者在领会作者文章本意的同时,深刻品位文章中的社会教育意义。在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不断地完善文学作品的质量,能够有效地提升文学作品的欣赏价值。作者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能够运用适当的词汇来表达自己创作的思路和感情,是非常具有生活含义和社会意义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极高的社会指导意义,高质量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够提升国民的认知能力,还能够充分地提升国民的阅读素质。文学欣赏的作用就是能够促进和推动文学作品的再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体验;通过对文章中故事性的解读,帮助学生对社会生活指导思想的理解。文学作品的创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会受到读者的影响,一般作者都会根据读者的心理需求进行文学作品的内容创作,虽然不是完全的指导中心思想,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作者的选材和主旨的表达。实际的生活感受是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的重点,贴合实际生活的创作更能够吸引读者。想象力的丰富直接决定了文学作品和文学欣赏的研究价值,更加非凡的体验感受可以促进文学作品的艺术色彩。

文学创作能够激发文学欣赏的发展,文学欣赏能够促进文学创作的艺术价值。文学欣赏和文学创作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作用能力。

参考文献:

文学欣赏范文7

在我们生活当中,往往存在一些人,他们什么都好,就是会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人。如果有人夸奖了身边的同学、同事,总会有人议论:“真是虚伪!”“看,某人又在巴结上司了!”我以前也是很少去赞美别人,总认为对别人的赞美无异于自降身价,为了维持自己固守的“清高”形象,我也从不喜欢赞美别人。

可刚刚大学毕业的一位新老师却改变了我的看法。她总喜欢夸奖别人,一开始我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虚伪大于真诚,可有一天她夸起我优点的时候,我心里也美滋滋的!我这才发现,原来得到别人的欣赏是这么开心的事情!

于是,我冒出一个想法:语文课也要让学生学会欣赏!

有人可能会说,既然欣赏是如此重要,那我们多说几句欣赏的话就是了。事实上远非这样简单。欣赏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容易,欣赏我们认为一直敌对的人就难了;欣赏陌生的人容易,欣赏身边的教师、父母、同学就难了;欣赏成绩优异、品行端良的学生不难,关键是要去欣赏调皮捣蛋,甚至让教师头疼的学生就难了。因此,这里就有一个学会欣赏的问题。

上语文课的时候,我对学生说:“同学们,早晨带着露水绽放的花朵美吗?”学生齐声达道:“美!”“时时从你身边掠过的白鸽美吗?”“美!”“那你的同桌美吗?”顿时传来叽叽喳喳的议论,学生似乎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们往往在欣赏事物美、景物美时,很难发现身边人的美!然后我继续说:“现在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找找你同桌身上的优点,夸夸他/她的美!”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开始夸奖起来,久违的天真灿烂再次浮现在他们的脸上,仿佛他们也忘记了自己是即将毕业的初三学生。的确,让我们将自己喜爱的明星说出几个优点,我们估计一天也说不完。

我向学生问道:“同学们,你们说那鲜花为什么要插在牛粪上,而不插在其他东西上?”学生顿时兴趣盎然,“老师,这说明牛粪也很多优点呗!”“说得好!那我们现在就来欣赏一下牛粪!”下午郁闷的气氛一扫而光,学生顿时兴奋地讨论起来:“老师,牛粪是好东西!在人们都用它来做柴火!”“老师,其实晒干的牛粪没有一点异味!牛儿吃的是草,挤出的也是草!不信你闻闻,牛粪还带有青草味呢!”学生都乐开了花。这时一个短发的女生站起来说:“老师,牛粪是很好的植物养料,花儿正因为插在了牛粪上才开得那么鲜艳,您说,鲜花不插在牛粪上又能插在什么上呢?”这个强烈的反问语气将我们本无生气的课堂推向了高潮。一个男生激动地站起来对我说:“老师,我要,欣赏一下癞蛤蟆!”全场压抑不住地笑出声来。我稳住自己内心极端的喜悦,听学生夸奖着癞蛤蟆……

说实话,学生的夸奖我没有全记得,但当学生讲完后我大声说道:“同学们!如果我们连癞蛤蟆都能欣赏的话,还有什么不能欣赏的呢?”学生若有所悟地点点头,然后在本子上记着什么。“同学们!其实我们在学会欣赏别人的同时,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你知道是什么吗?”学生摇头。“是学会自我欣赏!你想,如果一个人不能学会自我欣赏的话,他又怎么能欣赏别人?一个人连自己的优点都找不出,又怎能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同样,如果一名教师连自己的心理都不能平静调适,又怎么能要求学生面对诱惑而从容应对?

“同学们!由此可见学会自我欣赏是何等重要,起码有两个优点。其一是不需要等着别人去夸奖你!因为,总有一天会有得不到夸奖的时候,那时我们是不是就不努力了?”很多学生到初中后成绩大幅度下降,主要一个原因便是原本教师心目中的宠儿不再被初中教师欣赏,因此,他们便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其二是自我欣赏可以不断地鼓励自己,将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坚持到底,不会受教师态度和同学的太多影响,他们身上将具备坚韧的品格!”

各位老师,请教学生学会欣赏吧!它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其本身。小而言之,这可以调节学生的身心,让他们养成乐观自信人格,喜欢上语文课;大而言之,可以让每一个社会人和谐相处。语文课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责编 张亚欣)

文学欣赏范文8

一、汉语言文字的特性

(一)汉语言文字独特的艺术美感汉语是从单音节发展起来的,这就使汉语文字在遣词造句方面极易获得音乐性的抑扬顿挫的节奏与韵律,而且通过排比对仗产生视觉上的平衡对称和整齐的形态美。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其他文字所难以做到的。

(二)汉语言文字的独特思想性汉语言文字和其他语言存在不同之处:汉语言文字以其丰富的字义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字义延伸广阔。“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可以按字面意思理解作者的思想表达,也可以理解为做了某些好事,自己的思想和品质也得到了升华。

二、中国文学欣赏与汉语言文字之间的联系

汉语言文字与中国文学欣赏之间的关系就好比人和社会的关系。人是社会的基本元素,有人的存在才会有社会,社会才能发展,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才能让文字不断的丰富。汉语言文字能够组织成优美的文章,诸多美文又组成了中国文学欣赏。汉语言文字的存在让中国文学欣赏有了存在的基础及发展的源泉。由此而言,汉语言文字和中国文学欣赏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一起进步。

三、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影响

(一)使中国文学欣赏成为世界文学欣赏的“奇葩”汉语言文字无论是语言分支还是文字分支都是属于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一种语言系统。且由于汉语言文字无论是在读音上还是在拼写上,抑或是在结构上都与世界上其他语言有着天壤之别。由于汉语言文字本身具有这种特殊的性质,所以以汉语言文字存在为发展根本前提和条件的中国文学欣赏得以产生后,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不同于世界其他语言构成的文学欣赏,从而也就成为世界文学欣赏上的“奇葩”。总之,汉语言文字为我国文学欣赏的绚烂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为中国文学欣赏艺术魅力的展现创造良好基础汉语言文字在经过古今上下几千年的发展和完善后,每一个词语都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这些语言通过各种类型组成的方式,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辞藻。比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等。从这些有限的词语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无限的意境,这些特性是世界任何一种语言都无法比拟的。中国文学欣赏的这种拥有无限美妙意境和艺术魅力的形成正是源于中国汉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若没有这种一个字可以看到一个世界的语言文字,那么也就无所谓中国文学欣赏令人无法不景仰的艺术魅力之存在了。

(三)促进中国文学欣赏实现质的飞跃在经过古今上下几千年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后,汉语言文字越来越精炼,形成了很多词汇极少却内涵无限大的词语。比如“牵一发而动全身”“厚积薄发”等。这些词语在中国文学欣赏和使用上,使得文学欣赏内容更具深意,意象更加鲜明突出,且更多时候给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又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味。

(四)推动中国文学欣赏向更加广阔的空间发展汉语言文字在经过几千年中国文化的洗礼后,不可避免会在不自觉中彰显着中国的韵味,即便在西方语言介入后中国的语言文字学得到了极大的进步,甚至是西方语言推动了中国语言学科学化道路的发展。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中国语言文字能够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处在中国这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社会背景下,只有在中国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下,中国语言文字才能够真正发展。而反过来,只有在中国语言文字不断成熟和发展的推动下,中国文学欣赏才能够依靠更加成熟的文字实现自身的飞跃。可以说,中国语言文字和中国文学欣赏是一体的,文字是文学欣赏产生的前提,而文学欣赏又是诠释和发展文字的重要媒介,只有两者相辅相依,才能够推动中国语言学和文字学的发展。

文学欣赏范文9

    一高校文学欣赏课存在的问题

    1文学欣赏理解问题

    相当数量的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文学欣赏的涵义,没有掌握正确的文学欣赏原则和方法,并且,虽身处丰富多样的文学素材中,却很难分辨佳作,难以理解作品具有文学欣赏价值的原因,难以作出合理的作品判断,更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文学赏析。

    2文学欣赏心态问题

    部分学生面对文学欣赏表现出一种庸俗化的态度,单纯地认为感性感受就是美感。在当前文学欣赏课的教学中,大多学生在处理文学欣赏问题时,仅仅以表面性的理解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难以从审美的角度、运用科学方法对文学作品作出合理评判,难以有效把握文学欣赏的美感。

    3文学欣赏方法问题

    相当数量学生没有准确掌握文学欣赏的正确的常规方法,难以从深层次多角度评判文学作品中的审美问题,并且不能准确运用评判文学作品美感和价值的标准,以至于妄自揣度、主观臆断,仅仅以自身主观感受或个人喜好评判文学作品的优秀与否,导致不能把握作品的本质,只能得到肤浅的理解。

    二高校文学欣赏课问题的成因

    1学生文学素养存在差异

    院校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十分复杂,学生的文化背景及基本文化素养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其中文学鉴赏能力的差异使学生在文学欣赏课方面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平衡现象,具体表现在与年龄不匹配的理性判断能力和直觉能力,相对于理性评判,更倚重自身对表面层次的理解。

    2文学欣赏课教学缺乏科学性

    高校文学欣赏课存在的问题在学校层面上表现为缺乏科学性的教学模式。相当数量的学生会更多地将时间和精力置于专业课学习,欠缺对提高自身全面发展的投资及动力,以至于在文学欣赏方面能力不够,后劲不足。学生在进行文学欣赏时常常以主观感受取代科学方法所带来的欣赏价值,缺乏对文学作品的深层次理解。

    3社会需求的影响

    从社会环境层面而言,无论是现今的教育体制,还是社会需求,都注重于应用型人才,因此,表现在院校之中,即为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培养,而轻视审美教育。同时,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文化市场和网络文学也空前繁荣,但是此意义上的繁荣与发展受益于商业模式的运作,至于文学作品的质量则难以得到保障,这一现状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正向欣赏。

    三高校文学欣赏课教学改革的路径

    1多方面培养阅读兴趣

    首先,要使学生明确阅读的重要性,从而为培养阅读兴趣做心理层面准备。浓厚的阅读兴趣对个人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教师要针对学生阅读兴趣缺失的问题,着重讲述阅读的意义,为后续教学做铺垫。

    其次,对于教学篇目的选择,要侧重于能够激发和提升学生阅读兴趣的文章。教师在选择教学篇目的时候,要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不能仅仅以个人主观喜好为依据,而忽视学生在文学欣赏方面的兴趣所在。

    2积极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

    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各方面能力难以明显提升,因此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寻求更加有利于教学发展的模式。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对于课堂讨论的问题,教师要多花心思进行合理、巧妙的设置,提出符合学生思维水平且有争议余地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及个性发展。

文学欣赏范文10

论文关键词:文学,教学,学习,欣赏

 

引言

《文学阅读与欣赏》在英语专业开发教育课程中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了解。并通过阅读具有代表性的英美文学作品,理解作品的内容,学会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对作品中表现的社会生活和人物思想感情的理解,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

目标很明确,但在实际教与学的过程中,到底效果如何?目标是否达到?除少部分学生能够十分之四五的达到一定的目标外,其中大部分学生认为《文学阅读与欣赏课程》学完之后只能是一知半解,也许仅仅了解到一些作家的名字和作品的名字。至于其他方面,毋庸质疑的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就更谈不上英美文学欣赏课程对于其他诸如跨文化交际、翻译等高年级课程的促进作用,在此本文试图探讨英美文学欣赏课程对相关专业课程的影响、文学课程教学重点、教学步骤和方法进行。

一、文学欣赏的内涵与作用

首先是许多学者和专家都强调文学课的重要作用,无可否认的事实是英美文学欣赏课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特别是通过大量阅读、欣赏、体会文学大师们的语言艺术,能够对学生的语言运用取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比如说文学作品小说查尔斯.狄更斯的《奥利佛.退斯特》Oliver Twist 、《董贝父子》Dombey and Son 、《双城记》 A Tale Of Two Cities 、夏洛特·勃朗特的《简爱》Jane Eyre 、《教授》Professor、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Robinson Crusoe 、弗朗亚斯·斯洛特·菲茨杰拉德的《人间天堂》This Side Of Paradise、《了不起的盖茨比》 The Great Gatsby 、《最后的巨头》The Last Tycoon、乔治·伯纳萧的《华伦夫人的职业》Mrs Warren’s Profession、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 等等众多脍炙人口的小说,学生在通过阅读之后不仅能对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能形成信口拈来的语感欣赏,扩充了词汇量和了解到东西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区别,其好处并不仅仅是这些,只有阅读过这些名著的人才能深深感到来自内心的那种潜在无法比拟的收益。在这些众多的小说中充满多种多样的语言信息,对一个学习语言的人来讲,没有通过这种学习是很难在语言学习上达到一定造诣和跨越语言学习的瓶颈的。

但是就目前众多的英语专业学员而言,在学习英美文学的起始阶段抱有浓厚的兴趣,对文学教师抱有强烈的期望,认为文学课肯定是非常生动、有趣、激动人心、甚至是荡气回肠的,而在经历了几次课程之后,突然发现英美文学课要记的东西太多,什么文化史、作者生平、社会对文化产生的影响,晦涩难懂的作品名字,作家流派,什么各种文学术语和主义等使得学习兴趣骤然降低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学生没有认清英美文学欣赏是综合性课程,而不是单一目的的文学欣赏课。教师们也希望学生保持盎然的学习兴趣,但相关知识不得不在课堂中进行教学,当然也不可能单一上成文化欣赏课程,最终导致形成开篇提到的局面。

二、转换思维,树立正确学习观,以获得内在的语言能力为最终目标

对众多高年级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存在着实用主义思想,学英语就是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将来能找一份较好、适应自己的工作,在思想上压根就认为英美文学的学习给自己难以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作为娱乐和欣赏是可以的,殊不知文学名著不仅仅是带来精神上的愉悦,而且还能极大地促进语言的学习和语言运用的感知能力,在吸收文化的同时无形的获得了灵活运用语言的潜在能力。大凡大量阅读过原著,而不是译本的英语学习者都体会感到原著的语言较之译本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语言魅力,每读一本就会感到对自己语言水平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而这种感觉是确确实实来自于内心,而非单纯语言项目的练习和记忆所能达到的效果。当然在近几年来,各大学纷纷追随市场,建立众多的实用英语专业,例如经贸英语、商业英语、旅游英语、法律英语等等,这些专业的设置本无可厚非,但无形之中导致了实用英语、功利英语、生存英语等的思想泛化于整个英语专业,以致学生产生严重的实用而轻人文的思想,最终结果是《英美文学欣赏》得不到应有的正确认识。

另外,《英美文学欣赏》课程大多是在开放教育本科段后期开设。目的是学员在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后欣赏,有了相当的语言基础,在此基础上《学习英美文学欣赏》能够使专业学员进一步深化专业技能,但各种矛盾在此阶段又突出出来,纵观现在众多的学员,在大部分时间相都忙于工作,加上《英美文学欣赏》课程内容多,需要大量时间来教学和学习,而此时,学员难以静下来阅读所应阅读的名著,有的甚至正常的上课都不能得到保证,就更谈不上深入学习和体会文学欣赏课的精华了。

同时,由于英美文学欣赏课程内容多,工作量大,教师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众多老师就只能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单一的教学模式,强行灌输相应的知识,从而学员感到文学课索然无味,另外文学欣赏课的单一教学模式原来违背了文学欣赏课的本质属性,文学恰如一面镜子,不同的人照同一面镜子会是千人千面,这就是说教师毕竟是从个人的角度来欣赏,个人的角度不能代表所有学生的认识角度,当然就违背了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原则,学员失去了主动性,理所当然地对文学欣赏课失去了兴趣。

三、运用现代技术改善教学模式

针对英美文学欣赏的特点和要求,教师应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多角度分析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改变单一的讲授的教学模式,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主导作用的教学和导学模式来进行教学。

1.自主学习,了解相关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鼓励学生利用现代技术了解不同观点和分析研究的成果,尤其是文学课中史的部分,作者生平和流派分析应让学生自行在自主的时间内进行学习。相信大多学员有了相当的语言功底,阅读能力是没有问题的,教师应提出问题让学员在自主时间内完成一定的信息收集工作欣赏,从而让学员自主积累相关知识,增强多角度看待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同时在教学上也应多运用现代技术,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对有些相关知识进行收集并展示即可,没有必要面面俱到,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况且现代信息的发达,学生的知识大多呈现多思维,广博式发展,教师的信息不一定多于学生。教师的优势是专业的专攻和闻道在先而已,因此教师只能起主导作用,不能完全越俎代庖,多采用导学式教学方式。

2.采用讨论与分析方式教学。在学员自主获取了相应量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应充分发挥学员的能动性。在英美文学欣赏的面授课堂中采用讨论式教学,让学员自主发言,针对文学中人物、主人公、思想、情感、语言的暗示进行讨论,同时可以在网上教学平台上多角度进行讨论,看作者通过一定的语言是如何反映作者的意图。例如在英国文学浪漫主义时期,William Wordsworth 的诗歌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到底作者为何要写孤独,世人皆知孤独是一种不愉快的心理体验,作者为何要祝福孤寂,又是与何联系到水仙花。作者通过云、水仙花、湖水等给作者的心灵带来了什么?最终可以在众多的学习脑中形成一幅美妙、安宁的快乐,从而使精神世界得到升华,教师不断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激情,相信不难使文学欣赏课上得更加生动和富有情趣,再如Pride and prejudice 一书中,Jane Austen 为何在开场就说“一个拥有丰厚财产的单身汉一定需要结婚成家,这是公认的真理”?通Mrs.Bennet和Mr Bennet的不断对话,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和不同性格特征,相信众多学子肯定热衷于讨论,可进一步引导学员讨论爱情、婚姻、家庭和生活的现实性,也间接地理解了生活道理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当然教师在学员的讨论过程中应做到各抒己见,达到百家争鸣的状态。

3.采用细节研究方式。在英美文学欣赏的网上辅导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不同时期不同作品的某些方面、某些情节、某些人物作一定的细节性研究分析,同时启发学员对另外的方面也自行进行研究,从而培养学员自主研究和分析的能力。当然大多学员应是思想相当成熟的,根据合作理论欣赏,可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增强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在文学作品细节性分析教学里,教师对相关文学术语(literary terms)应作出相应的分析,讲解至定义,因为术语的准确定义有助于学员对文学作品的更进一步理解,反之学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就会处于一种看热闹的状态,难以深入理解。例如在英语诗歌教学中的Alliteration(头韵),何为头韵?如何正确分析和使用头韵,欣赏头韵的旋律较汉语诗歌就有极大的区别。在小说欣赏时诸如更多的什么Blank verse、Stanzacouplet、Free verse、Iambicpentameter等概念时教师应做到逐一解释说明,以方便学员对文学作品的形式直到内涵的进一步理解,扫除学员在自主学习上的障碍。

四、结论

在《英美文学阅读与欣赏》的学习过程中,由于课时的限制,大多学员的客观现实,教授该课程应以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自我研究能力和对文学作品的自我感受能力为主。同时注意侧重教学,充分肯定学员的能力,切勿抱着保姆心态进行教学,放开手脚,以人本主义观念进行有效工作。充分利用讨论式教学以学员为中心和启发式教学模式,以培养学员的创造性为主,达到最终激发和提高学员的潜能为目的,最终提高学员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内在的语言能力,以期能够把内在的语言能力外化为语言实用能力,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显现出学员的高水平和高素质。

[参考文献]

[1]万莉,陈范霞.英美文学选读[M]. 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0.

[2]马爱华.英语名著教学模式优化探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10.

[3]顾曰国.文学阅读与欣赏[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文学欣赏范文11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古典诗词欣赏教学;重要性;方法

中图分类号:H319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我国漫长文学史中的宝贵遗产,这些作品中不仅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情况,同时也蕴含着极其深刻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已然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占的比重逐渐增加。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教学的意义

(一)古典诗词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审美能力

古典诗词是古人多年来精英文化的积淀,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个绿字用的极为巧妙,这个“绿”字是一个表颜色的形容词,用在诗中变成了使动用法的动词,有色彩感和动态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美。从修辞手法上来上讲这是一种移觉手法,也叫通感,风一般只能以听觉和感觉辨别,但春天却是惠风和畅,吹面不寒,过耳无声的,现在用“绿”去描写它,化不十分容易传达的听觉、感觉而为视觉,即见出春风的到来,又表现出春风到后江南水乡的变化,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受。再如马致远的代表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这短短的28个字中,出现了大量秋色中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也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内心的情感,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但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学生多涉猎这些古典诗词,仔细的品味其中的韵味,其思维和审美能力就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二)古典诗词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古典诗词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也表达了作者深刻的内心情感,这种情感包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忧国忧民的忧患精神、真挚的朋友之情等等,涉猎这些古典文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从而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例如杜甫的作品《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读这首诗,学生可以领略到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背景,体会到作者对国家前程的绝望忧虑和对自己廉颇老矣的慨叹,通过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领略到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再如明代政治家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在这首诗中,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这些诗词,都给学生很大的激励,其中蕴含的爱国思想、人性美都有利于学生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坚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开展中学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的欣赏教学的方法

(一)甄选其中的优秀篇章,注重人文精神的弘扬

教师在进行古典诗词欣赏教学时,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古典诗词的知识和鉴赏技能,更要挖掘出其中蕴含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高尚的任何和善良的品德,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的情感和智慧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古诗词欣赏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改革,选取其中的代表作和优秀篇章,从作品的艺术特征以及蕴含的思想感情为切入点将同类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作品鉴赏与诗人生活的历史背景相结合,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深层原因,站在作者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感同身受的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感情,教师要适时的对作品的感情和人文精神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自然规律、人生哲理,并将现在的知识与诗词欣赏结合起来,使之与现实生活发生联系,对其进行合理的阐释,拉近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运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古典诗词的欣赏教学的有效性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描绘的情景,创设出鲜明的投影图画片,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文中所描绘的表象,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仿佛如临其境,“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想象有着重要作用。运用情景教学法一般需要借助多媒体辅助设备,例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这首描写初春景色的诗,如果在教学中仅从字面上来分析,学生难以体会到其中的美感,因此,在欣赏这首诗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富有情感的诗歌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通过投影仪播放衣服春意盎然的画面,让学生仿佛处于春天的氛围中,随后,再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三)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工作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应该是学生的朋友,与学生站在平等的地位,因此,教师要做好与学生的沟通,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及时的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乐于接受的知识,关注学生思想上的变化,多于学生谈心,消除学生的顾虑和抱负,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在古典诗词的学习中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及时的调整教学内容,全心全意的为学生服务。

四、结语

古典诗词历史悠久,是语文教学中宝贵的教材资料,学习古典诗词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进行古典诗词欣赏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好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也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心神,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

参考文献

[1]宋全龙: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欣赏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期刊论文],2010(6)

文学欣赏范文12

关键词  文学欣赏文学活动欣赏对象心理过程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认为。作为审美活动,文学创作情感的评价对象。核心是“善”,体现为“人文关怀”。最终。文学创造还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形式创造,为情感评价所把握的艺术真实“造型”。使之成为艺术文本。境界是呈“美”。体现为“文体升华”。质而言之,真、善、美即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欣赏是文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在欣赏过程中,作品才能获得其本质性。因此,对文学欣赏的研究,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极大的实际意义。我们不妨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探讨。

一、文学欣赏包容于文学活动之中

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提出了文学作品四要素的著名观点,他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个要素组成的,作品一旦完成,就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存在,但欲取得文学品的资格,还有待于欣赏活动。作品倘若不与作者以外的人发生关联,就如马克思所说,对于其他人,它只是一个“有之非有”、“存在着的无”,也就是说,虽然它的存在是客观事实,但对于与它无关的人,它相当于不存在――也正因为如此,文学品必须是物态化的存在。但它并不仅仅是物,它将某种有别于物的东西呈现于人们面前,它明显是不同于物的一种存在。当人们以欣赏的眼光对待作品时。它才区别于普通物品而成为文学品。一件作品能否取得文学品资格不仅取决于作品,而且取决于欣赏者,作品为欣赏提供了可能,欣赏者则使欣赏成为现实。欣赏者的文化素质,文学修养,审美趣味等决定了他能否从作品里得到精神的享受和愉悦。欣赏能不能实现,除了作品自身的因素外。最重要的就是欣赏者自身的素质。由此可知,作品如果没进入欣赏过程就不能取得文学的资格,每一件作品只对把它作为欣赏的对象的人才是文学品,而对于从不知道它和从未欣赏过它的人来说,它或者相当于不存在,或者只等同于普通物品,并非文学品。一个作品如得不到人们的认可,就不可能成为文学品。无论它的作者是谁,也无论它曾经怎样辉煌。没有天然就具有文学资格的作品,任何作品只有成为人们欣赏的对象,才能取得文学品的资格,什么时候不再是人们欣赏的对象,它的文学生命也就此得以终结。如此。我们便可理解为什么某些时候认为非文学品的作品,在另一些时期则成为公认的文学品。某些时期认为不好的文学品――如《红与黑》。陶渊明的诗歌――在另一些时期则被视为杰出的文学品。某些时期被视为优秀的作品――如《巴黎的秘密》卜命运则相反,不是这些作品本身发生根本的变化,而是欣赏它们的人变了。文学欣赏不是简单的观看,而是一种复杂的价值选择,在看似简单的观看活动之下,是人类整个文化价值心理的流动。

作品为作者所创造,对于作品。作者如同上帝,是创造者,作品是被创造者。作者是本质性的存在,作品是非本质性的存在。其本质由作者所赋予,作者是自在自为的,作品则是非独立的:对于作者来说,作品永远处于非完成状态。他随时有权进行修改。作品与欣赏者的地位则是相等的,都是独立自在的,同为本质性的存在。欣赏者只能对作品的好坏优劣提出看法,对作品的修改提出建议,但无权修改作品。

从表面看,作者可用与欣赏者一样的眼光看待作品,但实际上,两者的眼光根本不同。面对作品,欣赏者面对的是充满可能性的未来。他有着各种各样的预测和期待,在欣赏过程中,他的某些预测得到证实,另一些则被,某些期待得到满足,其他时候得到的则是失望,他调动自己的情感和经验。运用自己的知识去填补作品的空白。他用自己的整个生命去与另一个生命相碰撞。在撞击中成就作品,在撞击中丰富自己,更新自己。作者则不然,作品是他的创造物,他早已熟悉一切,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中,没有预测,没有期待,更没有空白,他走进作品,是走进自己的庭院,走进自己创造的天地里,他沿着既定的路线前行,一路上遇上的都是自己,他检查自己的构思、表达方式和表达的效果。作者与欣赏者永远不可能用同一种眼光,从同一个角度看待作品。除非作者成为另一个人,否则他不可能成为自己作品的欣赏者。创作和欣赏只能由不同的人进行。作品只有交给作者之外的人,进入欣赏过程才可能取得文学品的资格,作者没有赋予权。所以说,文学品本质上就是公众性的,不存在纯粹个人性的文学。就在这个意义上,萨特说,作品是一种期待,一个呼吁,一份渴望。同样的原因,文学创作并不等于文学活动。文学创作不可能是文学活动的全部,缺少了文学欣赏,作品永远是悬挂在半空中的等候。如果有人问现代文学理论与传统文学理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那就是对欣赏的强调。这些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学欣赏活动的重要性,把欣赏看作是文学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说,文学欣赏是文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学欣赏包容于文学活动之中。

二、文学欣赏对象的生成及界定

一直以来,传统的文学理论认为作品是否文学品。决定权在于作者,其隐含的前提是把作品等同于文学欣赏对象。既然作品是文学欣赏对象,欣赏者从中看到什么,获得什么完全取决于作品,而作品是由作者创造的,文学欣赏的目的就是探寻作者的创作意图。古典文学理论以作者为本位,以作者的本来意图为准绳,认为欣赏是一个由文达意。因辞索志的过程,其根本目的是准确无误地领悟作者的意图。文学品独立于欣赏者而存在,作品的意义由作者创造,先于欣赏而存在,是固定不变的。可以看出。传统文学理论的一个潜在前提是:欣赏者是白板一块,只能是被动的接受。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已经了这一假定,任何人在接触事物之前,已有其特定的视界和思想框架。欣赏者的视界总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欣赏的首要条件就是欣赏者的先行理解,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欣赏都是如此。同是卡夫卡的作品,萨特发现了存在的意义,博罗德悟出宗教意味。精神分析学派窥见潜意识的奥秘,当代中国学者则从中看到资本主义的异化。鲁迅先生说:同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L・Q・柯林伍德说:“真正的文学作品是看不见的,也听不到的,而是想象出的某种东西。”厨川白村把文学欣赏称为“二重的创作”,认为文学作品“刺激了读者”,“使他自行燃烧,自己唤起自己体验的内容。”欣赏者不可能完全被动地接受作者所给予的一切,他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欣赏作品,不同的欣赏者也不可能 以同样的眼光去欣赏作品,否则,作品便不可能进入欣赏者的视域,更不可能为欣赏者所感知,把握。

朱光潜先生曾以“物甲”、“物乙”来辨析事物与事物形象的区别。人的感觉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事实的结果,它随着历史和文化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我们走进一个文学博物馆,里面陈列着人类各个时期的文学品,我们不可能用同一个尺度去衡量所有这些文学品,而必须时时改变自己的观察框架以适应这些完全不同的对象,否则就几乎欣赏不了这些文学品。

R・茵加登说:“一件文学作品的发端不仅需要作者,而且也需要读者和观赏者再创造的接受经验。”作品自身决不会建构出任何意义,它只有通过欣赏者对作品的感受而产生意义,也就是说,文学作品不仅仅是我们所见所闻的物质载体,它还包括欣赏者将其具体化的过程。传统美学理论中的文学欣赏是一种“主一客”认知模式,现代美学理论中的文学欣赏则是一种“主体一主体”的交流模式,认为文学欣赏活动是一种双向的创造活动,不仅作品自身的含义具有丰富的多维度、多层面的内涵,而且欣赏者也具有多样性,这就使得作品意义呈现出复杂多样性。越优秀的文学作品,其空白和虚点就越多,在不同的欣赏者那里就越可能形成不同的映象,而这个映象并非作品本身固有,是作品与欣赏者共同创造的。

作品作为欣赏活动的一极,作为参与交流。建构文学欣赏对象和意义的一方,直接指向欣赏活动的另一极――欣赏者。文学欣赏对象和意义的最终形成必然依赖欣赏者的生成和构建。因此,作品必以其充满虚点和空白的空框结构来召唤另一方,激起欣赏者相应的文学感受。作品里的虚点和空白在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方面,作为作者的创造物,作品包含了作者有意留下的虚点和空白,表现了作者的召唤,唤起欣赏者的期待、预测和想象,引导欣赏者填充这些虚点和空白: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已经存在的文本,作品本身就有许多的空白,在进入欣赏活动之前,作品的意义始终未定,它处于一种开放状态,向所有时代所有社会所有文化的欣赏者开放。正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发展起来的未定形态。否定和引导欣赏者参与,创造和深化着审美感受的丰富主题。

由此,我们必须明白这样几点,1、文学欣赏对象在文学欣赏活动中产生。2、文学欣赏对象由作品与欣赏者共同创造。3、文学欣赏对象是一种非实体的存在,它依存于作品的物质媒介和欣赏者的心理结构。4、文学欣赏对象是一种主客观的同一体。

三、文学欣赏的心理过程

文学欣赏既是一种情感体验,也是一种心理过程。文学欣赏的心理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即作品物质载体的感受阶段和作品意义的判断阶段。

(一)作品物质载体的感受阶段

文学欣赏始于对作品的物质媒介的感受。对作品的感受与对自然的感受方式有着明显的区别,作品具有一种力量。迫使人们去看它,因为它自成整体,从日常生活的对象中分离了出来。它不再从属与现实世界,自身就是一个世界。我们对自然事物的审美态度往往是被动的,而对作品的审美态度则完全不同,作品引起的审美态度在欣赏者初级感觉出现以前就以一种期待的方式存在着,作品是一种有待于欣赏者去填补的实体。借用萨特的话来说,文学作品是那种具有支配地位的客观对象,它使环境带上了一种魅力,因而必须用另一种方式去看它。我们的知觉必然会对它建立起一种适当的联系,一种空间的界域,尽管它在时间和空间的世界里延伸到我们的知觉之外,但在文学欣赏时我们把其它一切方面都忽略了,仅仅注意到它的外观,它的某些特质例如色彩、形状、节奏唤起了欣赏者的一种特殊情绪,正是这种情绪引起了整个文学欣赏过程。

欣赏者对作品的感受是从作品的物质载体开始的,但并不限于物质材料,我们欣赏舞蹈时,舞者的身体,服装,音乐,灯光等固然是欣赏的基础和前提,但欣赏对象并非它们,而是它们组合而成的“虚象”。这“虚象”是超越了物质材料的物理性质才产生的,在《雀之灵》中,我们似乎忘却了杨丽萍的存在,与此同时忘却的还有舞台上的一切,只看到一只美丽的孔雀精灵。越完美的作品,越让人忘记它的物质载体,而使人沉浸在文学幻觉给人的审美愉快里。在文学作品中,材料与形式融为一体,因此材料退隐了,只浮现着完美的形式,超物质的倾向淋漓尽致地得以宣泄。

在媒介材料的感受阶段,欣赏者在获得对作品的初步把握的同时,还产生了情感上的跃动,得到一种审美愉快。

(二)作品意义的判断阶段

如果说前一个阶段是文学欣赏所产生的必然的或直接的心理效果,那么,对作品意义的判断,就是一种理性的认识活动。所谓判断,是对作品意义的确认及其价值的判定。一旦欣赏者从审美感受状态中走出。理性恢复过来,就会不由自主地作出这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