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

时间:2022-09-21 01:16:53

文学作品

第1篇

摘要: 文学作品 作者形象 词汇―语义 结构―句法 言语类型

一、语文分析的原则

篇章的语文学分析(филологическийанализтекста)是集语言学、修辞学、文学、诗学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分析,也就是说,文本的语文学分析是在文化、历史、文学框架内的分析。文学作品的语文学分析原则是:其一,文学语言随着俄语标准语的变化在不断发展;其二,表达层面的结构单位具有信息性。

二、作者形象

文学篇章是介于读者与作者间的一种特殊交流方式,在文本中会直接反映作者的世界观和美学风格。在文本中除了作家、文本、读者外,经常还有一个,就是作者形象。作者和作者形象是有区别的。作者是在现实生活中写作、出版作品的人。通常会有这样的情景,过了一段时间作者不同意自己的观点、表达方式,作品已不属于他自己。读者不知道作者观点的变化,而只是习惯性地认为一个具体的人的观点被反映在文本中。语文学家维诺格拉多夫院士认为,无论哪个作家在自己不同的作品中都会反映各种政治和审美观点。尽管在文学作品中作者所反映的周围世界是直接的、主观的,但是并不完全都是这样。

作家以尽可能的形式表现所看到的周围世界,试图与读者分享自己的感受、思想、感觉。文学作品的建构在于作家对复杂的、多层次性抽象现实的描述。作家在美学接受角度变换词汇,以被描述者个体的名义进行叙述,作者赋予了这个个体道德与心理特征。我们可以称此为作者形象,个体决定最高道德标准,这是不可避免的,由于人类所具有的独特美学特点,人类以此为工具选择美。

文学篇章的作者形象是组织基础,表现在思想美学、语言美学层面。传统的复杂的现实评价美学规范、选择与组织语言手段和言语的应用,这些在文学作品中是紧密相连的。对于分析文学作品的重点在于确定、发现作者形象作为语言个性。可以准确地说,作者建构的艺术是文学现实或言语现实,只有在作者形象作为语言个性的条件下,读者才能理解和接收作者的思想,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在读者的想象中构建作者提出的艺术现实。

作者形象不是简单的言语主体,甚至在文学作品的结构中,通常不提到它。作者形象是一部作品真谛的集中体现。它囊括了人物语言的整个体系,以及人物同作品中叙事者、讲述人(一人或多人)的相互关系。它通过叙事者、讲述者而成为整个作品思想和修辞的焦点,作品整体的核心。作者的态度决定内容的取舍,也决定形式的选择,构成整个作品的灵魂。作者的评价态度升华为作者形象。任何个性鲜明的作家都有与众不同的作者形象。

三、文学篇章作为信息美学整体

文学作品与其他艺术品一样,是作家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手段,是文学大师的言语创作,是相互联系、有目的的组织语言成分形成的复杂体系,这些成分的选择与安排完全取决于作者对世界的认识。作者给文学作品赋予了一定的现实和美学信息。文学作品被理解为介于作家与读者之间的一种与众不同的交流方式。篇章是书面语言,在美学层面反映了作者或主人公的世界观和立场。文学作品是内容与结构的统一。内容是由作者的目的决定的,借助相应的语言单位、语言结构的选择。完整性和交际性是文学作品最明显的特点。文学作品所选用的语言单位、句法结构总会引起读者对作品中反映和叙述的情节产生情感评价。文学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作者创作出作品后,作品具有独立性。如果把文学言语称为文学作品的现实,那么美学现实只是相对地出现在读者的意识中,是在阅读、思考、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的反应。文学作品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暗示性,引起诗学思考。

四、文学篇章的词汇语义结构

任何称名单位都具有内部形式。这种内部形式绝大多数是能产的。词语的内部形式、富有诗意的内容在文学中得以再生,这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在任何一个新文本中词汇都具有新的意义。在小说中,通常大量采用语言素材,对现实的客观描述具有重要意义。这很难传递出语言富有感情和表现力的内容,经常导致知识储备不足的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过于天真。这些读者不能凭借语言的外部描段理解和领会社会、哲学、道德和心理的碰撞。文学作品建构的语言表现力层面始于读者对词汇的关注。

文学作品是作家和读者在文学、美学领域共同创造的形象体系,是用艺术的语言,即所谓的形式,表达思想美学内容,这种形式很大程度上影响读者的意识和情感,相对于思想―美学内容,通常称其为文学篇章的语言内容。文学篇章的最小单位词是形象体系构成的元素,词在文学功能中不仅是概念的载体,而且是形象的载体,形象性的保障在于语言的内部形式。言语中的形象不是孤立的,形象的发展在于形象的联合,即由形象性句子建构的,最后形成了统一的形象图景。在日常言语中连不起来的词在文学篇章中形成了统一体,主要在于大多数词具有多义性。

五、文学篇章的结构―句法单位

文学言语与日常言语一样,是合乎逻辑、具有连贯性的语言单位,在复杂句法整体中是动态的扩展的语言段。在美学功能下,研究文学篇章需把文本看做是语言现象,不仅要从词汇―语义的角度分析,而且要从结构―句法的层面,同时不应忘记文本中这两个层面是统一的,把它们区分开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科研目的,分开研究词汇―语义和结构―句法便于更好地理解篇章的形象―动态体系。

在文学片段之间存在各种连接形式。言语切分的唯一目的是在结构层面便于读者理解。篇章切分为单个片段,从不同的角度变发展题。有些篇章采用空格形式,增强交际的未完成性。

结构―语义联系规则的使用取决于作者的立场和想法,使用内部联系和结构成分考虑作者的个性特征,可以分辨出一些文本组织的共性规律,文本言语除间接性外,内部联系具有倾向性的变化。

六、文学言语的类型和形式

俄罗斯标准语是一个符号体系,该体系是依据一定的规则和规范体现的。作家的言语是五花八门的,或许是叙述者言语,或许是故事的参与者,言语中反映了作者的立场,表明是正面的、中性的或者是负面的。言语可以表达出客观性或主观性。文学作品中言语可分为作者言语、讲述者言语、主人公言语等。对于文学研究者来说,明确作者为何、如何使用这样或那样的言语类型是至关重要的,文学作品的言语类型是作家塑造美学世界的表达方式。

口语是最基本的,在口语的基础上发展了其他书面修辞语体。所有这些修辞变体都可在文学作品中使用。但需要附带说明,口语在言语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但不是关键作用。在言语实践中,公文言语、科技言语和政论言语的使用取决于情景、背景。由于口语的无准备性和直接性是作家在文学作品中使用的前提。作家运用口语是为了在读者和观众中让鲜活的对话富有想象的余地。

作者言语具有解释说明的特点,在小说篇章中作者言语明显具有预设性,从作者言语中读者可以得到对话人的各种信息。作者的叙述言语更详细地揭示了讨论的主题,讨论者就讨论问题的态度。从作者言语可以了解:讨论在什么情况下进行,判断作者的立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文学言语是由作者言语和主人公言语构成的,但这种划分是有条件的,因为原则上这是不同主体的言语,对话和主人公的独白事实上是为了达到作者某种目的的口语副本,运用是为了实现作者的目的、目标,完成具体的任务(情节、形象等)。

七、俄罗斯小说的特点

小说是文学言语的变体。其所叙述的事件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典型性。“人”被全面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因此,文学作品相应反映了人际交往间的社会、道德―心理规范。从文本叙述的现实中可以得到这样或那样一些信息,一些是有意识描写的,而一些是无意识的。散文文本传递出人民生活的信息,既有自然的,又有社会的,可以称其为国情学。在这个意义上,散文反映的信息资源不仅是生活、风俗、传统,而且是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Н.М.Шанский.филологический анализ текста,изд.Русское слово,М.2010.

[2]白春仁.文学修辞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3.

第2篇

英国的茶文化,非常具有地域特色,在世界茶文化中享有盛誉。以茶文化见长的英国文学作品也不胜枚举。本文就针对英国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展现进行几点分析。

关键词:

英国人;文学作品;茶文化

茶文化对英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众多形式的英国文学作品中,都能够领略到茶文化的精彩,看到有关茶文化的描述。从精美的茶具,到精致的茶点,再到盛大的茶会,这些描写无不体现着英国人对美好、精致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己所钟爱的一切的坚持。研究茶文化在英国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对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与传承,具有极大的意义。

1英国茶文化概述

英国最初接触茶叶,要得益于葡萄牙这个国家。葡萄牙的公主凯瑟琳,加入英国皇室,将自己最喜欢的中国茶叶带入了英国,从这个时期开始英国宫廷以及达官贵族中开始流行饮茶,这个时期茶叶是非常贵重的物品,普通居民是没有机会获得茶叶并饮用。在18世纪之后,英国人比较钟爱喜欢丰富的早餐,而中午食用十分简单,晚餐则需要在八点以后进行丰富的晚餐。由于早餐与晚餐之间相隔时间很长,一些贵妇就会在这个阶段找好友聊天,并喝茶,这个行为被更多的贵妇所模仿,进而推广普及出去,之后午后饮茶便逐渐成为了上层社会的流行,接着又在礼仪逐渐盛行,并且也开始逐渐普及到平民生活中,英国茶文化也因此形成。英国人与中国人的饮茶存在很大差异,他们并不像中国人一样喜欢饮清茶,他们饮茶喜欢加入各种喜欢的佐料,比如牛奶、糖等,并且英国人每天都要饮茶。饮茶还具有固定的时间,饮茶的时候会配合松饼、零食等一同食用。饮茶是英国人雷打不动的习惯。他们的饮茶时间分为早茶、午茶、下午茶等,英国人定时饮茶是英国茶文化中的重要内容。英国人与中国人饮茶差异十分显著,中国人饮茶茶汤略带苦味,讲究体悟和品尝。而英国人则习惯于喝红茶,英国人喜欢喝红茶的最初原因是由于红茶适于保存,英国四面环海,这种地理环境决定了英国气候常年潮湿,而红茶性暖,非常适合英国人饮用。

2英国茶文化形式

在英国,有多种茶文化形式。这些茶文化形式丰富了茶文化内涵,也提升了英国茶文化在世界文化领域的地位。当然如此丰富的茶文化对英国文学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下面对这些丰富的茶文化形式进行几点分析:

2.1英国式早茶

英国人在晨起是要饮“早茶”,又名“开眼茶”即Earlymorningtea。有时在早茶之前还有“床头茶”,即清晨睁眼就可以喝的茶,具补充水分、暖身醒胃之效;还有一种早餐时喝的茶即breakfasttea,英国人把早餐看的尤为最重要,把在早餐时喝上一口清新浓郁的早餐茶看做是一种享受。早餐茶主要是红茶为主,正统早餐茶要精选阿萨姆、斯里兰卡和盛产红茶的肯尼亚等地的优质红茶,加入牛奶精心烹制后会有一种特有的浓郁可口和清香;当然也有一些以中国茶为主茶的伯爵茶类。

2.2英式上午茶

英国人很会享受生活,工作再忙也会在中午抽出时间喝一杯上午茶小憩一会,称“公休茶”morningtea。但是因为时间等条件的限制英国人把饮茶程序简单化了,因此上午茶的饮用也变的简单化。正因为这样的化繁为简,也把英国的上午茶习惯显得更为神秘而不为外人所知。而英国人调节工作与休息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来一杯上午茶。

2.3英式下午茶

所谓的英式下午茶,不仅仅是英国人工作之余的一种休闲,更是英国茶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英式下午茶起源于18世纪,而到19世纪末才真正流行起来,那时一般来说喝茶都是英国贵族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在晚上八点左右进餐。开始只是配甜点用来下午充饥,到最后随着时间演变为具有英国特色的一种社交文化。正统的英式下午茶又分为Hightea和Lowtea虽然只是一字之差,意义却有很大不同。后者是上流阶级贵族下午茶,而前者则适合广大普通群众。英式下午茶在英国承载着英国的文化,象征着英国典型的生活方式。

2.4英式晚茶

晚茶包含晚餐前的餐前茶即hightea、临睡前的睡前茶即afterdinnertea;下午六点以后的饮茶时间统称为晚茶,因为用茶时间较晚,还会在甜点之外搭配肉类。晚餐茶是为了增加交流来增进家人间的感情,多为不加牛奶的红茶,如格雷伯爵茶。开始只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上流社会在家中用高级、优雅的茶具来享用茶,后来渐渐演变为同朋友相聚的社交茶会。

3英国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体现

英国的茶文化历史已有几百年,可以说时间不短,但其对英国的影响程度也远远超于茶文化悠久的中国。在英国茶的文化早就与英国文学相结合,并最终融合成为一种英国文化中具有标识性的文化。茶在许多英国文学作品里其实早已缺一不可,不仅丰富了英国文学作品的内容,还增强文学家对作品的表达方式,让作品显现出独有的韵味,如果你想真正读懂英国的文学作品,首先要了解茶文化,文学作品和茶文化两者在英国是密不可分的。

3.1茶“赞”诗

自茶走进英国就使其与诗歌结了不解之缘。英国诗人把茶当做是最好的创作素材和灵感之源,茶不仅激发了诗人们的创作激情、还赋予他们的无数的创作主体的灵感。英国传记家包斯威尔曾把黑里孔山上的甘泉用茶水来比喻,最早期古希腊神话中黑里孔山便是可以激发诗人灵感来源的象征,在英国人还在以咖啡等饮品为主的时候,就有以咖啡和茶进行对比的诗句。以茶为写作素材的诗人有很多,也写出了很多以茶赞诗为主的著名作品。《论茶》是英国的第一首赞茶诗,由诗人埃德蒙•沃勒著于1663年。《论茶》中不仅赞美了茶,因茶曾在王后的嫁妆中出现,因此对当时的王后表达了祝福。既能用茶寄乡情,茶叶又因是绿色带有祥瑞的美好寓意,因那时的茶极为稀少,所以物以稀为贵。一首首以茶为主体影响英国诗歌创作的赞茶诗也随着诗人泰勒、文学家邓肯•坎贝尔和亚历山大•波蒲等纷纷流传于世,反过来诗歌也使茶的文化历史得到了记载。沃勒在《论茶》的内容就已表现出茶在当时的英国还是极为少见的,《茶诗》的作者也在文中表达了当时茶在戒酒运动中的作用。

3.2散文与茶

作家观察与精心描述使茶与散文相结合,借以茶拟出人物内心的细腻情感;用细致的描写来抒发对茶的赞美;通过叙述表达人们对茶的追求,以及对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表达;用积累的制茶、品茶的经验来描述茶的调制过程。1946年英国著名作品《泡一杯好茶》中作者详述了他自己泡茶的步骤及心得。如泡茶前茶壶的预热,泡茶后的搅拌方式,甚至对于茶具的形状都有记述。文章中所描述的泡茶时茶和牛奶哪个先放的问题,在当时还引起过小的争论潮。作者用文章表达钟情于茶的同时也描绘出人们在当时社会中对茶的讲究与喜爱。

3.3茶同小说

在英国茶不止受诗人、散文家的喜爱,也受到了小说作家们的荣宠。《维莱特》为英国女小说家夏洛特•勃朗特著,在文中详细的描写了下午茶对体现人物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小说同很多文学作品一样其创作的部分来源都以茶为主。以女作家凯瑟琳短篇小说《一杯茶》为代表的作品,还对以英国王室为代表的上流社会如何举办下午茶作了详细的描写。以简•奥斯丁为例,她从来不会吝啬在作品中描绘自己对茶的热爱。当然她的作品中也不乏很多典型的英国女性形象。在《理智与情感》中,范妮•达什伍德炫耀婆婆送给自己的茶具,并说这套茶具是房价的两倍。这里的范妮•达什伍德与婆婆都是女性,她们舍得花费如此高的价格购买茶具,恰恰说明了英国女性对茶的喜爱,以及对茶具的重视。在英国文学作品中,除了展现英国女性对茶具的重视,还有很多对茶具美轮美奂外形的描写。在英国,饮茶不单单是英国贵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平民生活中也必不可少。在《诺桑觉寺》中,主角凯瑟琳旅行回来之后,看着墨兰太太为自己沏茶,在这段描写中,作者将英国女性对茶文化的热爱,以及豪华茶具、茶勺的描写非常细致。比如茶具上绘制花卉团、杯子镶嵌金边等等,从简•奥斯丁文学作品中,能够感受到茶具多幻化的审美特征。也展现了英国女性对在茶文化以及文化美学方面的重要作用。借由茶文学作品中女性与茶的描绘,展现了英国女性独立、清高、严肃以及保守的性格。这些也是英国人一直遵循的文化传统,成为他们生活的规律以及文化的基础。英国人应为爱茶,进而十分看重茶具。在下午茶的过程中,不仅是为了品茶,更多的是为了享受那种自由、轻松、舒适的氛围,所使用的茶具都是美轮美奂、协调细腻的,从中也体现了英国女性不媚俗的高贵特征。以英国作家萧伯纳所创作的《卖花女》中,对伊莉莎与下午茶会之间的对比进行了鲜明的描绘,虽然伊莉莎的外形被精心包装和打扮,并且也在茶会中展现出了高贵的气质,但是她的命运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改变。她与人们交流的时候,在语句上并没有出现错误,但是她的行为和话语过于做作,却让她的本性暴露出来,伊莉莎阴差阳错的被安排到了上层社会的茶会中,其本身的喜好与上层社会格格不入。这种反差式样的创作安排,虽然是为了展现贵族阶级的虚伪,但是也从侧面表现了英茶文化中对女性教养、利益的看重。另外,亨利•詹姆斯的《一位贵妇人的画像》这部作品,通过饮茶,或者是茶的描写,精心刻画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思想。作品的主人公帕茜小姐十分钟爱饮茶,对饮茶仪式要十分重视。作者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写,对主人公是上层社会淑女的这个客观事实进行了完美展现。

结束语

在英国,茶文化早已渗透至人们的思想中,影响着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众多的英国文学作品中,都能够看到有关英国人饮茶文化的描述,通过对日常饮茶的描写,展现英国人热爱生活,讲究品味的价值观,同时,在英国的文学中,我们还能够看到英国人的茶具也十分精致、考究,这又体现了英国人严谨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作者:陈志新 张云岗 单位: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石家庄铁道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利琳.外国文学作品中的英国茶文化[J].农业考古,2015(5):12-15.

[2]张志华.跨文化视角下英语文学作品中隐喻翻译的策略研究———从跨文化的视角切入[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8):35-36.

[3]谭颖.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如何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2):78-80.

第3篇

一、善作多角度比较

在经过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之后,高中学生对文学作品已经有了初步的欣赏能力,因此,高中阶段的文学作品教学,更多的是应该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笔者觉得多角度比较是一个不错的方法。由于高中语文必修读本在编排上将内容和主题相近的一组作品编辑到了一起,这就为比较阅读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教会学生比较,能进一步了解不同作家的不同人生阅历、创作风格、语言特色,加深对作品的深层次理解,这比教师在讲台上喋喋不休地讲解要有效高效得多。

比如,学习老舍的《想北平》(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月是故乡明・漂泊的旅人》),教师就可以运用比较法。“漂泊的旅人”收录了三篇散文,分别是老舍的《想北平》、韩少功的《我心归去》和柯灵的《乡土情结》。三篇散文写的都是乡思情,可以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写作背景、内涵主旨、切入角度、表现手法、语言特色,比出三篇散文的异同点。通过多角度比较,学生最终明白,写于1936年的《想北平》这篇散文,由于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开始了对我国的侵略,作家有家不能归,这跟韩少功去法国考察访问思念家乡的情愫是完全不同的。这种战乱之苦的思乡倾注的是焦虑不安、无可奈何,而韩少功的思乡只是单纯地想念和怀恋。世纪老人柯灵的《乡土情结》则又有不同,他早年曾经颠沛流离,饱受战争之苦,对家园有种特别的感情,作家从家到国展开联想,站在当今世界现代化的高度,对家乡情结作出了新的诠释,“我们该有鹏举鸿飞的豪情,鱼游濠水的自在,同时拥有温暖安稳的家园,还有足以自豪的祖国,屹立于现代世界文明之林”。显然,三位作家,三种别样的乡思情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至于风格,学生在比较后得出,《想北平》语言通俗、纯净、简洁,《我心归去》哲理性强,而且能将哲理隐藏在形象中,用富有抒彩的意象来表达;《乡土情结》叙古写今,纵横捭阖、酣畅淋漓,诗文、史料和典故的大量引用,使文势起伏跌宕。显然,比较法的应用,不仅让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想北平》一文的深刻理解,而且也学习了另外两篇散文,提高了学习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比较,应该让学生去比,而不是教师将现成答案告诉学生。因为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要求学生比较就是教学生学。

二、尊重个性化解读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都是经过编者精心选编的经典之作,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作为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因此,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也就显得相当重要。教师千万不要把参考资料上现成的观点或者是个人的看法强加给学生,要充分听取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感受,这不仅仅是对学生个人的尊重,也是对文本的尊重,对学术的尊重,这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发展。

学习《祝福》(同上,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永远新的旧故事》)这篇小说,有学生对小说中描写祥林嫂眼神的句子感触颇深。他说:“祥林嫂第一次出现在鲁镇时是‘顺着眼’,第二次到鲁镇帮工时变为‘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祥林嫂捐了门槛回来时‘眼光分外有神’,沦为乞丐的祥林嫂‘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眼神的变化是祥林嫂生活的缩影。”他的话曾经引来了个别学生的嘲笑。笔者认为,不管这位学生讲得正确与否,都应该尊重他的个性化解读。教师可以把这样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通过探究,大家一致认识到: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祥林嫂的一双眼睛,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显示出来的多种眼神确实能反映她的悲惨遭遇和内心世界的巨大变化。这位学生虽然解读得没有这样深刻,但确有见地,值得肯定。

三、鼓励多样化质疑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中指出:“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学生进行批判质疑,说明学生在通读了文本的基础上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质疑就是思考的结果。有质疑就会去探究,有探究就会有收获。鼓励学生多样化质疑给学生创设了宽松的学习环境,发散了思维的空间,打开了前进的通道。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仍以《祝福》为例。学生粗读课文以后,有学生提出,为什么在小说的开头“我”的本家,一个叫做“四叔”的人被写成“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为什么要让他“大骂其新党”,“骂的还是康有为”?这样的开头在整篇小说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也有个别学生提出,为什么不给祥林嫂起一个名字,而用他丈夫的名字来命名?为什么要让她改嫁等等。学生提问越多,接下来组织的讨论就会越深入,对课文理解就越深刻。说到底,鼓励质疑就是起到了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再如学习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同上,必修一《像山那样思考・谛听天籁》)一文,学生的提问有十多个,其中提问频率最高的就是为什么用了那么多的对比。是的,如果粗略地统计一下,光对比就有五、六处。开头与结尾比、北国与江南比、江南秋与冬比、江南冬与北方夏夜比、与闽粤之冬比、江南寒郊漫步与德国比,比来比去,就比出了江南冬景的温暖来。特别是头尾之比,开头:北国过冬天的人是“躲在屋里”,在“蛰居异境”中过“两三个月的生活”,因为北方冬天太冷了。结尾:作家“拿起手杖,搁下纸笔,去湖上散散步”。试想,江南如果不是暖冬,敢出去散步吗,何况还要到湖上?正是教师鼓励学生质疑,并将所有问题交与大家讨论,学生才能有如此多的疑惑和感悟。

第4篇

从文学作品鉴赏的本质来看,期待视野是指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因为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在文学阅读之前及阅读过程中,心理上往往会形成既定结构图式,这种既成的结构图式即期待视野。在具体文学阅读过程中,这种期待视野主要表现为文体期待、形象期待和意蕴期待三个层次。换句话说,期待视野就是学生在文学作品鉴赏中形成的直观印象,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意识,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内涵、作者情感等各个方面进行鉴赏。因此,要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教师必须拓宽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恰当地鉴赏文学作品。

(一)增加学生的生活阅历

调查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由于个人生活经历有限,对文学作品背景又缺乏了解,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他们的“期待视野”就变得非常狭小,阅读活动能够唤起的自身储备也相对有限,对作品的解读往往只限于文字,以及文字派生出的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的形象,而对作品更深的思考和鉴赏则难以完成。可见,大学生生活阅历不足是阻碍其有效鉴赏文学作品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以此拓宽他们的期待视野,提高其文学作品鉴赏能力。一方面,教师应倡导学生走进社会,在真实的社会中感受世界、认知世界,获得更加丰富的人生阅历。这需要高等院校增加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建构知识、获得能力,并增加学生的人生阅历。同时,大学语文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节假日或空闲时间,通过校外兼职或外出旅游等方式增加人生阅历。另一方面,大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解文学作品背景,或者利用情景化教学方法,在特定情景中,启发学生感悟作者的人生经历,让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同时增加人生阅历。

(二)增加学生的文学底蕴

要拓宽学生的期待视野,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增加文学底蕴,让学生在鉴赏大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提高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对文学作品中的文字表述、图像描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鉴赏。同时,增加学生的文学底蕴,也是增加学生人生经历的又一途径,对拓宽学生的期待视野有极大促进作用。这就需要大学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进行有效改革,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通过有效的课外阅读积累文学底蕴。同时,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相关背景,深入分析作品内涵。

二、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是文学作品鉴赏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学生的人生经历和阅历不同,阅读的侧重点也不同,因此,对文学作品鉴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现代现象学美学大师茵伽尔顿提出了未定点理论。该理论认为文学作品只能提出种种图式化景象,这种图式中有许多未定点,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发挥想象并加以补充,使之具体化。对茵伽尔顿的理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文学作品中,文字只是作者描绘图像的工具,塑造的情景和图像是不可控、未定的。不同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想象构造的不同图像决定了鉴赏角度、鉴赏结果不同。进一步说,正是因为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决定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不同看法,即学生将文学作品鉴赏中的未定点不断放大。因此,在大学语文文学作品鉴赏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正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达到切实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目标。

(一)鉴赏目标不一致性

根据实践调查研究,在传统大学语文文学作品鉴赏课程中,大部分教师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制定教学目标时趋于统一化。简单地说,教师试图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文学作品进行统一鉴赏,使学生对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不够准确。未定点理论表明,可知文学作品中存在的未定点,会使学生对文学作品、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不同看法,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决定了其对文学作品鉴赏目标的不一致性。因此,在大学语文文学作品鉴赏课程教学中,教师首先必须正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正确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进而得到不同的鉴赏结果。例如,在鉴赏《项链》这篇课文时,教师不能对学生的鉴赏角度做出硬性要求,而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文学底蕴形成期待视野,进而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鉴赏。部分学生可能会看到路瓦裁夫人一夜风光之后的辛酸生活,并对之产生同情,表现出对当时社会的愤恨;另一部分学生可能会看到路瓦裁夫人朋友背后的故事,他们认为这个朋友早已发现了事情的真相,却因为贪恋财富而将事情真相隐瞒。出现这两种不同看法的原因就在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此时,教师不应对学生的鉴赏做出简单评判,而应结合学生的人生阅历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对之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尊重不同学生的鉴赏结果,帮助学生在文学作品的鉴赏中发挥主体性。

(二)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

鉴赏文学作品离不开交流与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对自己的鉴赏结果进行提炼和升华。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鉴赏大学语文文学作品的过程中积极交流和讨论。首先,交流与讨论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尊重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其次,通过交流与讨论,学生能够在聆听他人看法的过程中将自己的鉴赏角度、鉴赏方法与他人进行对比,进而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总的来说,通过引导学生交流和讨论,能够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在交流过程中调节自己的鉴赏角度,使学生更好地将文学作品中的未定点进行具体化,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运用情景化教学法

从大学语文文学作品鉴赏实践来看,学生人生阅历有限、文学底蕴浅薄使学生的期待视野存在局限性,是影响学生鉴赏能力的主要因素,导致学生无法在阅读过程中对故事情节进行深刻体会,阻碍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准确鉴赏。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情景化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鉴赏。具体地说,就是要通过设定特定情景,让学生置身真实的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作者思想,以生动真实的情景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例如,同样是《项链》的鉴赏课程,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情景模拟,将情景定在路瓦裁夫人发现项链遗失时,为学生安排不同角色,使让他们自主演绎故事。单纯阅读很难使学生对情景中的感情进行深层次领悟,也就无法真切感受路瓦裁夫人的绝望和无助,这与学生的人生阅历有关。但在情景化的教学过程中,随着故事情节的推动,学生感情能逐步得以升华。当情节进行到相应时刻,通过对话、旁白和环境的烘托,学生就能够在较为真实的情景中感受到路瓦裁夫人心中的无助和绝望。这避开了学生人生阅历的缺陷,能够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作者的思维、感受故事人物的心理,进而正确鉴赏文学作品。

第5篇

关键词:文学作品 思想政治教育 应用价值

“人天生是政治动物。”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思想政治教育在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对于人们思想政治的教育有助于人们形成统一的集体价值观,并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具有一致性和政治方向性。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途径过程中,文学作品这一教育资源使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教育,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是文学作品的本质特征,文学作品中深刻的思想往往通过浸润方式逐步实现,应用这一思想性,树立新的道德理想风尚,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1.1人类美好品德的颂扬

对人类美好品德的颂扬古往今来都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题材。如《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这一古希腊经典悲剧,主人公普罗米修斯在面临极大的痛苦和压力时,丝毫没有妥协和退让,而是对俄刻阿诺斯的懦弱加以嘲讽,赫尔墨斯的奴性加以挖苦,历经磨难但绝不肯泄露秘密。在这部文学经典中,身处劣势但坚强不屈的普罗米修斯和绝对权威但色厉内荏的宙斯形成鲜明对比,具有独特的审美意味。后来的雨果也塑造了很多具有美德的人物形象,如著名的《巴黎圣母院》,其中塑造的艾丝美拉达和卡西莫多都具有真诚、善良等美德,卡西莫多是被迫害的社会下层群众的代表,而艾丝美拉达在卡西莫多被绑在柱子上时喂饥渴难耐的他喝水,种种情节都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纯洁和善良。此外在雨果的许多其他作品中也有类似的人物形象塑造,如《海上劳工》中和狂风巨浪搏斗、坚强不屈的基里亚特,《笑面人》中自由成长于民间,纯粹而质朴的格温普兰,都是历久弥新的人性探讨。

1.2人类自我意识的追求

在西方,人类自我意识的追求体现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反对中世纪封建等级观念和神权制度的压迫的行为,这一反驳对于人的精神的解脱具有革命性的意义,这一特征的出现不得不提到莎士比亚等人文主义作家的贡献。在《哈姆雷特》中,莎翁赞叹人的“理性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巨大!”他还赞叹人类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些人文主义者借对古希腊、古罗马文艺的复兴之名创造了另一个独特的人文世界,人类开始具有追求幸福的权力,正如薄伽丘在《十日谈》中公主与国王的侍从恋爱,在国王发现后责备女儿不应当同奴仆恋爱,公主反驳说“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道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凡是有品德的人就是高贵的,如果这样的人被说成是卑贱,这不是他的错,而是这样看待他的人的错。”在这段反驳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精神世界轮廓清晰地展现在眼前,人文主义者所提出的人人平等的观点具有相当深远的广泛的现实意义。

1.3人类人文精神的关怀

有一类文学作品是主要体现人文关怀的“社会全景式”作品,他们展示着一个时代中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的特征,中国古代曹雪芹的文学巨著《红楼梦》,国外有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等等,即使是当代也不乏诸多纪实作品如鲁迅先生的作品,以及何建明《部长与国家利益》、老鬼《血色黄昏》、王兴东《建国大业》等等,在这些作品中描绘了广阔的社会图景,展现了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是对人类社会更加深入、广泛的探讨,如《红楼梦》中塑造的一个个经典形象正是体现着其作者曹雪芹对于人文关怀的诠释和理解,在这样一个腐朽的制度下,纯洁善良的灵魂和美好的事物是必然要受到伤害甚至灭亡的,它的灭亡根源是封建制度自身的腐朽性和堕落性,这类作品大多通过对于社会面貌的描述和揭露,体现作者对于整个人类命运的期望和关怀,给人以多方面的教育和启发。

2 文学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涵

2.1文学作品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生成

优秀的文学作品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作为环绕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周围并且对其产生影响的客观现实,其建构在文学作品的补充下可以得到很好的实现。无论是《悲惨世界》中体现的人道主义精神,还是《木兰诗》中花木兰代父从军的坚强形象带给人们的力量与勇气,文学作品中对于人类无论是间接的行为效仿还是心理感受都提供了独特的文化氛围,在这一氛围同样也是对于人们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塑造,在读者的反思与感受中上升为一种抽象的理性认识,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由此拓展开来。

2.2文学作品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的夯实

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有助于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增强其人文底蕴。关于人文学科的优势,英国教育学家利文斯通有以下观点:人文学科是对人的精神的本质思考,向我们揭示了什么是人;人文学科有助于培养灵活的头脑与思维,树立正确的批评观;人文学科是人开阔眼界,更好地欣赏身边的世界。由此我们可知,当一个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时,其眼界的拓宽随之而来的是融会贯通的能力和创造力的增强,人文精神从古至今的内涵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同样强调“以人为本”。在当代社会,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欠缺是社会的发展与变更中的重要难题,人们常说“一个缺乏人文精神的国家与民族是残缺的国家与民族。”因此,必须通过文学作品进行人文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打下理论基础,在人文环境中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道德氛围。

2.3文学作品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

文学作品与思想道德从来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古文运动中韩愈就提出了“文以载道,以道育人”的文学创作标准和价值取向,“文以载道”也是文学社会功用的重要体现,其中的“道”一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之一,“政统”与“道统”的相互作用力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条主线,文学作品作为文学的主要载体,自然肩负起“文以载道”的重要价值功用,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阅读正如孔子所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很好地体现着艺术作品的社会功用。优秀的文学作品寓深刻的思想于字里行间,在潜移默化中熏陶着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4文学作品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如何利用文学作品,充分发挥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要求我们一方面按照教育对象的实际需求来安排科学合理的教育内容,另一方面就是要发挥文学作品的重要功用。如在当代著名作家路遥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中,各阶级多层次的人物形象和劳动与爱情的社会纷争,深刻地展示了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近十年的中国社会的广阔面貌。其中贯穿的那种苦难意识,特别是主人公面对生活中的苦难依然孜孜不倦地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自觉自强的追求与超越,作者以一种审美的自由精神来追问自尊和自我实现等情感缺失状态下生命意义的实现与价值,体现了一种积极的超越苦难的人生态度。在文学作品的审美阅读过程中,读者在与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的情况下自觉地调整自身的情感价值观,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

3 文学作品的解读方法

发挥文学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用,还需要合理有效的解读方法,科学地利用文学作品等人文资源才能实现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3.1解读方法之一――还原本色

在可利用的文学作品解读过程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单一、枯燥的政治理论灌输,如能将其转变为更加丰富多彩的解读形式,更好地还原文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生动性、深刻性和多样性,就能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

3.2解读方法之二――透视解读

对于作品的理解随着时代的进步,个人所处的知识背景不同,以及不同的思想修养、人生阅读产生的各不相同的理解方式,对于文学作品的阐释也应当相应地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如对于莫泊桑短篇小说《项链》的解读,过去大多停留在资本主义社会下“虚荣”的主题,然后当代我们可以对其作出“命运说”“人类悲剧说”等多种解读,每一种理解方式只要言之有意都能体现不同的小说内涵。单一、片面的作品解读不利于受教育者实现思想和情感的认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才是具有思辨性的文学解读方式。

第6篇

江西南康六中东升文学社 何小东

我爱雨,我尤其爱听雨。

温柔娴静的是春雨,她是一位文静的小姑娘,悄无声息地抛洒。诗圣杜甫有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这样的春夜里,你什么事也不必做,只需要捧一杯香茗,呷一口香茶,闭上眼――脑子里就出现这样一幅画:大地是一张好大的宣纸,春雨是一支饱蘸了绿的笔,只需轻轻一点,那绿便晕开去,晕开去……伴着雨点落地,禾苗出土的声,一曲清雅的《春江花月夜》便在你的心头响起。

粗犷豪放的是夏雨,他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可没有那样的好脾气,趁你不在意,他就一路蹦跳着、嬉戏着、吵闹着下来了,他噼里啪啦地在一切能敲响的东西上敲起来,然后咚咚地落在你的窗玻璃上,好像在提醒你:注意,一首精彩昂扬的摇滚已经开始啦!为了把演出场地照亮,他还时不时地邀闪电来凑凑热闹。那一瞬间,黑夜如白昼,你会看到成千上万的演奏家有条不紊地弹奏着各自的音符。还没等回过味来,一个接一个的闷雷又从远处滚来,赶来倾听这最杰出的乐章。

缠绵婉约的是秋雨,他如一位多情的画家。“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秋,历来被人们誉为金秋,那,我就把秋雨称为金雨吧。在听着金雨的时候,一切都变得沉默了、安静了,我仿佛看到了金雨染黄的稻田、涂红的枫叶,听到了金雨声中喜悦的笑声、丰收的锣鼓。在金雨中,农民丰收了玉米,老师丰收了希望,而我们又丰收了什么呢?

深沉素雅的是冬雨,她是一位超尘的仙女,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温和敦厚的。她不慌不忙地飘落,感化着积雪残冰;她不紧不慢地下落,洗刷着尘埃污垢;她不疾不徐地降落,准备着春的到来。你听听窗外冬雨的声音,分明是春的前奏。你怡然进入梦乡后,冬雨就会在屋檐下留给你一个梦呓:春天快到了!

这就是四季的雨,这就是雨的声音。倾听了这些精灵带给你的天籁之音,你便会拥有一个最纯真的、最美妙的心灵。

朋友,爱上听雨吧!尽情地享受她带给你的无穷乐趣。

[点评]写“雨”,多数作者是“看”雨,而本文小作者却另辟蹊径,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听”雨,分别把四季的雨比喻、拟人化,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雨的不同韵味、不同风格,充满了怡人的乐趣,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热爱和钟情。同时,作者在文中借助联想与想象,拓展了景物的层次与深度。文章结构整齐,前后照应,情景交融,文笔洗练,妙趣横生,字里行间洋溢着大自然的神奇乐趣。(指导教师:何玉宝)

醉晚秋

江西南康六中东升文学社 蓝海瑜

虽然秋天的花草树木早已泛黄,也没有春夏时节的绚丽多彩,可我还是特别偏爱晚秋的景色。

山区的午后,秋高气爽,刚才还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天空,可现在突然飘来几片薄纱似的白云,婀娜多姿,楚楚动人,越看越像是一件蓝色的披风和一条条雪白的纱巾,在仙女们身上交相辉映,形成了晚秋时节的一道多情多姿的亮丽风景。

西边的太阳像一位老奶奶的脸,那满脸绽开慈祥笑容的笑脸,像是熟透的柿子,给万物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瓦蓝瓦蓝的天空,有成群结队的小山雀飞出爱巢,去寻找食物,它们一会儿落在树枝上,一会儿落在麦田里,寻寻觅觅,开心极了。忽然,从远方飞来两只白鸽,像两朵毛茸茸的飘浮的白云,只见他们缓缓地扇动着雪白的翅膀,超低空飞翔,看上去也是要去寻觅食物。

远远望去,崇山峻岭,朦朦胧胧,隐隐约约,每一道岭都是那么的温柔,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而是和睦相处,亲亲密密。

登高望远,满山的树木就如一片金海,眼前几棵白杨树,像一个个登台亮相的时装模特儿,正用它们那美丽的姿容装扮着大地,突然一阵秋风扫过,满地落叶给大地盖了一床厚厚的金黄色的棉被,尽管白杨树上一片可怜的叶子的“小手”,紧紧地拽住妈妈的“大手”不放,最终还是无可奈何地被秋风“婆婆”带到一个陌生的世界去了。顷刻间,一阵秋风刮来,把满地落叶卷走,从此小小的叶子们开始了四海为家的独立生活。

美丽的晚秋,我要把你收藏;美丽的晚秋,我要把你拥抱;美丽的晚秋,我要为你而自豪。

[点评]小作者观察仔细,写景出色,细腻传神地描绘出了晚秋的美丽景色。写景顺序由远及近,动静结合,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赋予景物情感,把景物写得生动形象,显得亲切自然,温柔可爱,读后让我们也对这美景顿生爱怜。如能够在描绘秋景中写出人们的活动,丰收的喜悦,多一些自己的主观感受,会让我们更陶醉的。

(指导老师:张晓菲)

暗香

江西南康六中东升文学社 钟宝玉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

我仿佛看见,在一个寂静的黄昏,夕阳就快要完全隐没在山峰背后,那剩余的一抹光辉啊,洒在断桥的周围。在断桥的一处角落里,有闪闪烁烁的光亮反射出来,踏步循光,才发觉是一颗晶莹的水珠正在一片梅花瓣上跳着欢快的舞蹈。“啪”,水纵身一跃,滴落在枯草上,马上又渗进在芳香的泥土里,滋润着这一簇鲜红的、孤独的花儿。

冬天,没有蜂飞蝶舞,没有观赏的人群,没有虫儿间的窃窃私语,梅,你孤独吗?你寂寞吗?你不曾觉得寒冷入骨吗?

我想,你用你开得茂密的花朵回答了我,你用你的昂首挺立回答了我,你用你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回答了我。

冬天,你在冰天雪地中绽放,到了明媚的春天,你却悄悄地凋零了,因为在这时,已是众花争艳,百花怒放的时节,你不愿与其他的花儿一样庸俗可笑,你情愿用你独有的方式,向外界展示你的高雅。

梅,我常觉得冬天是一副光秃秃的画面,无声无色,既没有“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祥和美好,也没有“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壮观。可是,冬天总有一点儿令人魂牵梦绕的东西,是什么呢?

直到遇见了你,梅,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不正是你点缀了这个季节吗?你在如此苦寒的环境中开放,不是与别的花儿一样,为了汲取春天的阳光雨露,而是为了装扮冬天,给冬天一抹亮色,你不图什么,只是默默地开放,默默地凋零……

你的花瓣落在地面上,轻轻地,悄悄地,无声无息。梅,你的花瓣虽已凋零,但不正是为了告诉世人――春天来了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梅,我要描绘你,那装扮冬天的身姿;我要歌颂你,那默默无私的奉献;我要赞美你,那不屈不挠的品质!

第7篇

五、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考查的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一步分析和整理的能力。一段文字的内容通常有很多,但其核心意思我们可以用一句或几句话来概括。从题目设计所覆盖的范围来看,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分析归纳,可以是要求归纳某一段落的思想内容,也可以是要求对整篇材料的中心进行归纳。

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意思,必须在理解语句、把握文意的基础上进行。有时试题还会有些附加的要求,如字数要求等,这在答题时也是必须注意的。在对具体材料进行分析归纳的过程中,可运用如下一些方法:①提取精要法,即紧扣材料中的关键文句,重点理解关键词、中心句、重点段,由点带面;②综合句意法,即对那些没有明显中心句、重点句(段)的文段,就必须对每个独立句的句意或对几个相对重要句子的句意进行综合归纳;③整体透视法,即对有些写景抒情类的散文,若单独分析某一两个句子则容易割裂甚至曲解文意,其内涵往往通过整体来显示,甚至借助“弦外之音”或用“潜台词”曲折含蓄地表达。

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我们常说“言为心声”,文章是作者思想和世界观的反映,对作品的阅读和分析,自然离不开对作者思想观点和作者对生活,对人生,对作品中人、事、物态度的分析。所谓“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作者对某具体事物的主观倾向,或赞颂或批评,或喜爱或厌恶,或冷静或热情,或完全支持或有所保留,都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作者观点态度的表达,或明示,直接表明观点态度;或暗示,如取譬设喻,托物言志,含蓄委婉地抒写感情倾向等;或集中议论抒情,一目了然;或散见于字里行间,若隐若现,需辨别、筛选后才可掌握。

要对文中的观点态度进行分析概括,必须抓住两个方面,一是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内容、思想与主题,二是了解作者的观点、认识及背景。具体分析可采用如下方法:①从作品内容分析入手(文章中的材料及其所表达的思想,表明了作者看问题的角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的立场,而作品主旨有时更是直接体现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②注意标志性词语(对分析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而言,那些表示人物思想情感的词,如“认为”、“以为”、“觉得”、“感到”等,往往直接领起表明作者观点态度的句子,抓住它往往就能抓住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③联系作品背景资料(背景资料包括作者一贯的思想观点、写作的背景动机等。在文学作品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常常表现得委婉含蓄,甚至言在此而意在彼,这就必须联系有关背景资料来帮助理解)。

七、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所谓“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是指文章本身没有提供现成的结论,而要通过间接的推断来得出结论。当然,这个推断并不是凭空进行的,而是根据文章的内容有根有据地得出的,它属于逻辑思维,具有抽象性、严密性和理性色彩。想象是在原有表象(主要指语言文字的描述)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的形象,它属于形象思维,具有形象性、创造性和感性色彩。推断与想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把推断和想象列入考点,考查推断力和想象力,是对人的潜在能力的测试,体现了由注重知识立意向注重能力立意转变的命题思想。读文章不仅要会读而且要会思考,能探究文章以外的知识,为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时,阅读材料没有给出现成的结论,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这也是研究性学习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注重对学生思维方法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去思考问题,寻求答案,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的信息就会在原文提供的信息基础上得到延伸和拓展,大大增加信息量,而信息量的增加值就是学生的创造值。

这一考点的测试题往往有这样的特点:一是有较大的开放性。由文内拓向文外,由有形变成无形,由现实来推知过去与未来……在文中无法找到现成的答案。二是有明确的指向性。这与中考话题作文的要求相一致,但其目标指向性要比话题作文更为具体,更为明晰,或借考生相关的知识积累和理解、欣赏能力来验证解决文内的问题,或要求考生根据自己对文章整体的理解把握,对其中的部分内容、情节进行设计。三是有鲜明的个性。这类试题尽管有一定的目标指向,但其开放性又决定了其“有所为有所不为”,因而试题答案必然是千人千面、丰富多彩的,从中可检测出考生知识积累的厚重程度、知识运用的灵活程度和思维表达的娴熟程度。鉴于此,必须注意如下几点:①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②要有整体阅读的理念;③要注重把握事物间的各种关系;④要注重自身新旧知识的联系。

八、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是广义的,既包括人物形象,也包括事物形象及意象等。回答文中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有着怎样的地位,事物形象具有什么象征意义等问题,需要读者透过字里行间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探究这种形象是否底蕴深厚,是否形象丰满。文学作品的语言是以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为基础,经过作家加工、提炼的文学语言,它一般有准确、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的特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主要是评价作品语言技巧的优劣,如语言是否简练、准确、生动、得体,具有什么样的语言风格,以及这样的语言具有怎样的表现力。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主要是看表达方式是否自然贴切、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表现手法是否有利于表现主题,是否合情合理,是否达到了鲜明、生动、突出的效果等。

第8篇

一、作家高产地

红高梁、大馒头、猫腔戏、黄土地,这些莫言笔下极具地方特色的场景构成了一个个鲁中文化符号,向读者们传递着莫言家乡——高密的人文情怀。高密,一座处于鲁中、鲁东连接点上的小城不仅仅是莫言地理意义上的家乡,更是他几十年来在文学创作道路上一直苦心构筑的文学故乡。笔者也是山东人,虽说一个在鲁中,一个是鲁南,但都属于鲁中南这一大片,算是“同乡”。鲁中南地区民风淳朴,齐鲁文化传统深厚。部分地区还具有极强的区域性的民风民俗。鲁中南气候特别好,农作物、水产品丰富。这样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对很多作家后来的创作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山东出了很多著名作家,比如:王统照、臧克家、贺敬之、王润滋、张炜、尤凤伟、刘玉堂等等。高密既是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东夷文化的发祥地,传统文化与民间文化在莫言审美世界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所以说,莫言作品的乡土气息和他成长的这片土地是有密切关联的。

二、大地上的故事

诺贝尔委员会给莫言的颁奖词中说到其作品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各种传媒都认同和传诵这一权威结论,但笔者并不十分认同这样的说法,甚至担心这会引起对于莫言作品更大的误读。这样的说法显然是西方人对莫言作品的一个概括,带有西方化的色彩,中国读者在解读这段话的时候要进行本土化的理解才能对莫言作品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西方话语对莫言作品的概括受到了西方词汇与文学术语的限制。魔幻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发生于拉丁美洲,同时也是西方现代主义在20世纪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和重要的文学流派。它把神奇的人物、怪诞的情节以及各种超自然的现象,插入到反映现实的叙事与描写之中,从而创造出一种魔幻和现实融为一体的审美效果。换个说法,魔幻现实主义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映不是按照现实本身进行描述的,是对现实扭曲、变形、虚幻、夸张的反映。这种写作手法在西方比较普遍,而西方人对莫言作品的认识和解读也将其归为这类作品。

其实,即使《生死疲劳》采用六道轮回这样虚幻的手法叙事,但是总体上并不能算是典型的魔幻现实主义;相反,这是对于历史与现实的一种很真实的反映,很大程度上真实成分多于魔幻成分。莫言小说的叙事,他笔下所描写的故事,比如《蛙》中的许多情节,在西方人看来是不真实的,是魔幻虚构的,甚至是不可思议的,但事实上,了解中国历史和现实的读者应该知道,莫言所描述的故事更多时候是现实发生过的故事,是真实的历史,并无神秘超验性可言。作为中国读者应该看到其作品背后真实的一面,如果一味将其看作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去解读,会对历史与现实的认识产生偏差,也会遮蔽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深刻痛感。准确地说,莫言的作品应该首先被视为是中国大地上的故事,他是中国大地的见证者。

三、用艺术传达内心世界

莫言在媒体采访中曾公开表示,自己“在生活中是孙子,但在创作时却很大胆”。这既是一种矛盾的生存和创作状态,又何尝不是一种极富个人智慧的生存姿态。他一方面说自己很懦弱,但另一方面又在作品里灌注强烈的批判性。莫言的这种姿态,其实和大多数人一样,为人处事和工作时的状态有所差异。莫言在日常生活中将锋利的棱角收了起来,转而用审美的角度和虚幻的手法将现实和批判思想通过文字传达出来,很多艺术家创作时候都会是这种状态。莫言不仅是一个作家,也是一个艺术家,他用艺术传达其内心世界。当然,给了诺奖得主莫言太多的掌声和鲜花的人们,有理由要求他此后更多一些直言,从“无冕之王”那里看到那种更为坚定的“作为老百姓写作,而不是常说的为老百姓写作”的文学立场。

四、“讲故事”的高手

莫言创作30年来,一直保有持续而丰沛的创造力,他的创作手法并不局限在一两种,在这点上他和很多作家不一样。他几乎每部重要作品都能给读者带来新的审美刺激和阅读感受。从体裁上来说,现代题材的《红高粱》,当代题材的《生死疲劳》,计划生育题材的《蛙》,这些故事题材都是具有开创性和令人耳目一新的。在艺术上,他也不断地寻求突破自我,例如《透明的红萝卜》这部作品,采用了潜意识心理与意象相结合的描法,而《生死疲劳》这种现实性的题材则采用章回体的写作手法,表现出很强的艺术多样性。在表达方式上,莫言特别善于通过营造意象给读者以极大的想象空间。《红高粱》中大量意象的描写被张艺谋看中并拍成电影,几百亩茂盛的红高粱被风一吹,像一片绿色海洋在涌动,渲染出生命力的蓬勃张扬。这种充满想象力的描写是中外读者都喜闻乐见的。

另外,莫言有强大的叙事能力,准确地讲他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他一旦有了创作灵感,写作速度会非常快,这个时候写作对于他已不是写,而变成了“说”,变成了话语的流动,一气呵成,让人读得十分痛快。

五、文学的生命力存乎人心

十年前,莫言应邀来南京大学做过一次讲座。当时,“作家边缘化”、“纯文学消亡论”等说法已是屡见不鲜,而且在南京大学几乎每天都有各种领域的学者大师的讲座,但对于莫言的这次报告,南大学子却表现出了罕见的热情。偌大的逸夫馆报告厅早在讲座前几十分钟就人满为患,站着的比坐着的还要多,门厅与走廊都挤得水泄不通,还有些乘兴而来的听众因进不了报告厅不得不扫兴而归。一开场,莫言那雄浑有力和富有磁性的声音就很吸引人。尤其他做报告时那种像其小说叙述一样出人意料别开生面的话语方式,更令人难以忘怀。我记得他一上来就给听众们讲了一个宁愿放弃生命也不抛弃自己的信仰的故事,故事里坚守信仰的人反而获得了永生,由此引出他关于文学与信仰的关系问题。人应该有信仰,而信仰是高于生命的精神家园,作家应该有信仰,文学同样要有信仰,要追求超越性的审美境界。这些观点及其阐述方式深深地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听众。

我想,如果在今天刚刚出炉的诺奖得主莫言再来做讲座的时候出现那种盛况,是毫不奇怪的。但那是十年前,而且是文学的低谷时期,这就不能不让人想到文学与信仰永远是人类的深层次需求。我每次在国外给海外华人讲授“中国当代文学暨海外华文文学”这门课程的时候,有一个习惯,即一开始先请大家列一下自己所了解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结果几乎每次都是莫言的《红高梁》最为熟知。这也说明文学的生命力存乎人心。

第9篇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作品阅读,选材不仅仅局限于语文本身,而是大胆开掘。在讲求与学生阅读水平相适应的前提下,更着力追求体现思想内涵和文化品位,注重不同学科和不同领域知识的相互渗透,注意贴近现实生活,体现时代要求,并且对阅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学生的考查也更加新颖灵活,富有开放性。文学作品阅读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整体感知,把握主题

任何一个阅读文本都是一个整体,在初步接触文本时,最重要的是进行整体阅读,着眼全局看它写了些什么,想表达什么主题。整体感知应运作于动手答题之前。多数阅读的第一题就是提问整体感知中的写作内容或写作意图,感知题停留在知道的层面上,所以多数信息应从文本中来,针对标题的设问往往也是整体感知。如2005年山西省中考题《黄土》的第一题就是“速读全文,说说作者通篇都在写父亲,为什么要以‘黄土’为题?”此题既是对全文内容的考查,也是对主题的考查。这篇散文虽然题为《黄土》,但着力描写的却是父亲,以及像父亲一样的中国老一辈的农民,歌颂了他们辛劳一生而又默默无闻的美德。如果对全文没有一个整体感知,乍一看题目,还真以为与黄土地有关,对主题的把握,也就失去了导向,没有了基础。再如,第四题中说“文中的父亲默默无闻,生平并未做过什么大事,但读来却深沉感人,令人久久怀想。产生这种效果的原因:一是作者对父亲的;二是作者对中国农民生存状态的 。” 此题的答案分别是“怀念”和“同情”。如果没有对全文的深切感悟,恐怕也不是很容易得出答案。因此从整体上感知全文,把握主旨,是正确回答问题的关键。

二、兼顾问题,筛选信息

中考阅读题的设计,近年来趋向于主观题目较多,但出题者往往也会选用文章中的有关信息来组织答案。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具备一种从文章中筛选信息、重新组合的能力。怎样快速、有效地从文章中将要用到的信息筛选出来呢?有两种方法。一是广义上的筛选,即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凭自己的语感和悟性,将文章中重要的信息勾画出来,如:把每一段的重要信息筛选出来,并在重要词语和句子下面作上标记,并结合语境作初步理解;找出过渡段、议论抒情的句子、揭示主旨的句子、环境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其作用等等。阅读过程中,如果预先关注了这些要点,再打开题目,就会发现一些题目已在意料之中,自信心也会随之大增。二是狭义上的筛选,即根据问题有针对性地筛选。这就要求阅读文章之前,先将文后题目浏览一遍,看哪些问题需要从文中直接筛选。兼顾问题,筛选信息,就可以直接在文中将答案定位,然后,再进行整合,就形成了问题的答案。如:《黄土》的第二题说:“②―④段是对父亲生平事迹的描写,依次概括,应是、、。”此题若事先浏览一遍,在阅读文章时就可以直接在文中筛选、归纳。文章第二段主要记叙了这几件事:没去过医院、从不看病吃药、不让儿女买药,停止服药等。从第二段中将这些信息提取出来之后,进行整合,就可以得出“生活节俭”或“生活节约”等类似的信息,这样第一个空的答案就产生了;依此类推,第二、三个空的答案也可以从后面两段文字中筛选出来。兼顾问题,筛选信息,是一种非常好的手段,它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将要解决的问题快速定位,提高了阅读效益。

三、换位思考,体验真情

近年来的中考题中,小说、散文被选用的频率较高,并且多数为成年人的文章。十五、六岁的中学生去阅读成年人的文章,往往会产生一些距离感,如认知水平的差距、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距等等,在阅读中不可避免地会形成一些障碍。怎样才能让考生尽可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呢?只有让学生融入到文章中充当文中的角色,才能更深切地去体验真情实感。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换位思维。将文中的人物用“我”替代,将“我”置身于文章当中,用自己的体验去再现文中的情境,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以真情贯注的文字最能动人心魄,引人心驰神往,让人回味无穷。《背影》一文,时至今日,仍令人魂牵梦绕,难以忘怀,就是因为作者以朴实真挚的文字营造了一种浓浓的情感氛围,创造出了让人难以割舍的亲情空间。美文要美读,有真情的文章,必须要用真情去品。引导学生和作者情感神交的一个过程,也是孕育和升华学生潜在情感,达到情动意发,与文共鸣的过程。适当转换角色,让学生融入文中会瞬时激发学生的阅读情趣,唤起内心沉睡多时的灵感,尝尽酸甜苦辣之味,享尽悲欢离合之美。从而,调动身上的每一根神经,在潜移默化中和作者同喜同怒,同乐同悲。象邹志安的《黄土》一文,作者在朴素、恬淡的叙述、描写中融入了浓浓的亲情,“美至无奇为至美”, 作者正是通过平凡的生活细节,捕捉到了普通人灵魂上的“光点”,讴歌他们身上未曾染过的人性美、人情美,表达了对父亲真挚的忆念,读来令人潸然泪下。 “以我心度人心”,读这样情文并茂的文章,要把作者的认识转化为自己的认识,把作者的情感转化为自己的情感,让自己的心态进入语言环境中,进入文中人物的氛围中,促使自己情感由文而生。只有这样,才能体验到其中的真情。山西省2005年中考题《黄土》的第六题的设计其实就是让考生根据阅读体验谈感受,写真情。如果文章内容“于我心有戚戚焉”,则说明读懂了文章,感悟到了真情,这时,再读油画《父亲》,可能就不难得出油画的感人之处。

四、读懂人物,把握形象

要求根据作品的内容,分析归纳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等特点;对人物形象作出赏析性的评价、启示性的联想等,是文学作品阅读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题型。解答这类题型的基本方法有:一是要从具体的写人方法入手去剖析,抓住关键的抒情议论语句去体会;二是要用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理性的思考来品味人物的特征。如就《黄土》一文,有人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请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文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此问重在考查学生理解人物形象的能力,可以从具体的写人方法入手去分析,如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本文写父亲的语言不是很多,但第二段中有几句,“一瓶药多少钱?”“不要买了,我不要紧。”为了不拖累子女,父亲连自己的生命都不顾了,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父亲是一个极其节俭的人。另外,也可以从关键性的语句去体会父亲这一形象,如第一段中“极普通”、“劳动一生”、“默默死去”等句中,我们可以体会出父亲是一个极平凡的人;如第三段的开头一句“他平生也就只知道劳动”,第四段的开头一句“父亲从来无是无非,关心而弄不明白各种国家大事,可以说在精神上是贫困的。”从这些关键性句子中,我们也不难体会出父亲还是一个辛勤劳作而又精神贫困的人。这样,通过以上两种方法,我们将父亲这一人物形象把握起来。

文学作品的阅读,不能一蹴而就,她需要读者去慢慢嚼、细细品,需要读者用心去领略、去感悟,更需要读者用一种心平气和的心境去容纳、去欣赏。

第10篇

对于我国而言,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当中,传统法律体制以及“礼治”思想对于封建统治阶层的特权性保护始终有增无减,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致使普通民众对于法律以及对于执法部门(即官府)的畏惧心理进一步突出。这些普遍性的社会心理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所刻画并映射的封建社会当中同样得到了极为突出的体现[6]。例如褚人获在《隋唐演义》中所提到的“民不与官争、穷不与富斗”、例如老百姓常说的歇后语“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以及“屈死不告状,饿死不做贼”等,均在很大程度上深入地刻画了老百姓对于这种特权阶层保护的畏惧心理,由此也就使得绝大部分老百姓在现实生活中选择做本本分分的“良民”,即便吃亏也要尽可能的不要纷争。即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纷争,普通老百姓也会首先将纷争放在“上下”。“亲疏”以及“尊卑”的“礼治”关系网当中,而并非采取诉诸于法律的方式来解决纷争,这也正是中华民族整体法律意识较低的根源所在。

法律执行过程当中所受到的干扰因素尤为众多,进而也就导致了整个民族法律意识相对而言比较单薄,在出现纷争的情况下,更多地采取一种逃避的“非负责”方式来解决纷争。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基于对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与分析,不难发现:导致这一问题形成的最根本原因不单单表现为民间环境下普通老百姓对于诉讼问题的消极认知与意识,同时也表现为古代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统治作用之下,法官对于案件的判定没有完全以法律位置,更多是多重化的判定标准。我国传统封建社会下所存在的礼法冲突问题同样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当中得到了较为完整与真实的体现。[7]例如元代文学家、书法家杨维桢在《刑统赋序》一文中所提到的“刑定律有限,情博受无穷,世欲以有限之律律天下无穷之情,亦不难哉?”以及余戳卓同样在《刑统赋序》一文中所提到的“徒守其文在律之所已定者,不足以该其情也”。以上内容充分反映出了一个方面的问题:在儒家“礼治”思想作用之下,封建统治阶级,特别是法律条款及其相关行为的执行者对于能够应用多种标准(包括“理”“情”“理”“法”等在内)进行法律判定为骄傲,反而对于那部分斤斤计较于成文法律法规进行法律判定的行为为鄙视。这也正是礼法冲突作用之下法官判案多重标准的最集中化体现。在这一过程当中,所涉及到的“情”可以大致理解为“人情”,同样也是“人心”及“民情”的集中化表现。从对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领域角度上来说,《汉书•文帝纪》一文当中对于上文所述这种多重化的法律判定标准有着这样一种表现:“今万家之县,云无应令,岂实人情?”与此同时,唐朝史家李百药所撰写的《北齐书》下《卢文伟传》同样有着这样一种表现[8],即“文伟性轻财,爱宾客,善于抚接,好行小惠,是以所在颇得人情”。

以上从文学作品的研究角度重点论证了“情”这一因素在多重化法律判定标准中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在上文所研究的多重化法律判定标准当中所涉及到的“理”基本可以理解为“理化”因素,也就是所俗称的“治理”以及“教化”。这一因素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当中同样有着明确的表现,例如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所编撰的《后汉书》中的《樊宏传》,当中所表现的“分地以用天道,实廪以崇礼节,取诸理化,则亦可以施于政也”。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在封建统治阶级统治模式以及儒家思想观念“礼治”因素共同影响的背景下,法官多重化的判定标准主要是针对一种能够与人心所向以及民情所向相符合的[9],能够有助于统治者治理以及百姓教化的价值判断标准,同时也就是所俗称的“传统伦理道德”。从一直存在于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统治阶层影响下的“礼法冲突”的角度上来说,所研究的“礼”在儒家思想观念当中表现为一种能够“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以及“明是非”的行为准则以及行为规范。在封建统治阶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观念影响作用之下,“礼”可以说不单单是封建统治阶层制定法律法规的理论基础与前提,同时也是与道德因素始终保持着“一一对应”的相关性关系。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受到封建统治阶层思想观念灌输式的影响,儒家思想观念下的“礼”逐步沉淀为整个民族“集体无意识”的最集中化表现以及传统伦理道德思想观念的典型表现。从这一角度上来说,“道德”、“礼治”以及“法律”可以说是存在于封建统治过程中的密切联系的一个整体,在不断变化以及相互制约的过程当中始终保持一种均衡性状态。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出现“道德”、“礼治”以及“法律”这三类因素相互制约的特殊情况,“礼治”可以说是最有利于封建统治阶层维护统治地位,践行统治权力的最关键性因素。

文学与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知识资源的进入,自然打破了法学单一视角的局限,并有可能颠覆其所包含的压制性与绝对性因素。由此改变了我们对法律及对文学根深蒂固的理解,击碎了学科之间的门户之见。笼统地说,当带有虚构性特质的文学作品成为一种对世界的隐喻时,其实便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对本质主义思维方式反拨,这实际上构成了法律与文学之(真正的)精神底蕴。对于我国而言,法律当中参杂有大量的非法律因素,进而导致传统法律存在比较明显的缺陷与问题,并无法实现在面对法律问题过程当中的平等性与客观性。从这一角度上来说,“率公守法”并无法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亟待改进。究其原因,在于礼法冲突问题始终存在于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过程当中。本文针对有关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礼法冲突的相关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今后法律与文学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汪荣 荣霞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第11篇

关键词:韩国语;文学教育;文学作品选择

一、引言

近年来,中韩两国交流增加,对韩语相关的专业需求增加,不少高校设置了韩语专业,进行系统专业的韩语学习,为国家培养了众多语言方面的人才,也为中国与韩国的外交做了贡献。如何学习韩语,如何通过学习韩语更深入地了解韩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要解决这两个基本性问题就离不开在学习韩语中文学作品的选择。对于具备了基本韩语词汇与语法的学生,在此基础之上,如何更进一步地学习韩语,最重要的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感悟和学习。文学作品往往是一个国家的思想精华和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因此,文学作品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我们将探讨韩国语文学教育的目的;韩国语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韩国语文学教育中作品的选择问题;解决韩国语文学教育中文学作品选择问题的建议[1]。

二、韩国语文学教育的目的

外语同中文一样,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是国家的一种标志,语言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代表一个国家。学习一门语言不仅仅是只学习语法、读法,还要学习一个国家的文化,因为一个国家的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再透过一个国家的文化去看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等,进而了解一个国家。韩国语文学教育的目的总的来说就是学习知识与提高素质。

(一)学习知识

语言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宝藏,是前人在实践中总结归纳出的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语言包含语法、词汇等基础的内容,也包含了较为复杂的内容,例如一词的多种意思,一词的多种读法,相同的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的语气。因此,学习一门语言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基础开始学起。学习一门语言最基础的就是学习这门语言的词汇和语法,只有学习了基础,才能进行正常的语言对话和作品阅读,更深入学习之后,才能在文学作品中获得更深的感悟。韩国语文化教学中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是为了让学生在作品中拓展词汇量,在不同语境中体会词语的意思,除此之外,也可以让学生养成自主积极学习知识的好习惯。

(二)提高素质

一个国家的文化作品必定是以国家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升华而创作出来的。所以一部文学作品是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等内容的,因此,阅读和学习文化作品也是在了解一个国家,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传统;了解一个国家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了解一个国家的社会思想和社会现状。阅读韩国语文学作品,可以汲取文学作品之中的很多信息,纳入自己的知识库,拓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除此之外,阅读文学作品也可以锻炼我们的阅读能力,从文本中提炼重点的能力,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

三、韩国语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选择差异过大,结果适得其反

文学作品种类繁多,涉及范围较广。文学作品内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学生是否真正从文学作品中学到了东西,而不是浪费了时间也没有任何学习成果。当前一些高校多选择一些内容比较生涩难懂,高深莫测的文学作品放进教学教材体系之中,由于教师对文学作品的了解也不是特别深入,再加之大环境下的教学方式,学生大多是以“难懂”开始,以“无聊”结束。容易忽视的是,进入大学才开始学习韩语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没有任何韩语基础的,在基础不牢固的前提下阅读这些高难度的文化作品无疑是浪费时间,做“无用功”,而且这会让学生丧失对韩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失去自信,消极对待课程学习。与此相反的是,一些高校选择一些内容单调,难度较小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大多符合韩语专业学生的语言水平,但是这类文学作品只适用于基础阶段的学习,对拓展词汇、增强语感、学习韩语文化没有任何帮助。因此,韩语学习中文学作品选择过于难或者过于简单都不利于韩国语的学习。

(二)传统教学方法有弊端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适合于学生,适合于教学大纲,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才是好的教学方法。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填鸭式”的灌输教育,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这种教育方式的最大缺点就是,会使学生逐步丧失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是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不去深入探讨,不去自主拓展,这种传统教育方式在韩国语文化教育中的体现就是肤浅了解,内容受限。在这种教育方式之下,学生并不会学好韩国语文学,只是在教师教学方法掩护下的学习,为了及格,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真正地想要去了解韩国语文化,感悟韩国语文化,这种教学方式对学语言的学生来说是没有任何实质性帮助的。

四、韩国语文学教育中作品的选择问题

(一)韩国语文学教育中文学作品选择现状

韩国语文化教育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学习其文化作品,通过文化作品学习词汇、掌握语法、拓展知识、了解文化、接触国家。在我们的观念里,韩国语文学教育中文学作品大多是选择一些较为经典的作品,无关难度,无关实用,虽然一提起这部文化作品,大多数人都知道,但是这并不代表这部作品就适合拿到课堂上来讲,就适合学生当前的语言和阅读水平。这些经典作品大多是思想境界极高的作家所做,是其思想的精华,所以作品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晦涩难懂,这已经违背了对语言专业学生的预期。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文学作品要与教学方法相结合才能够被学生所学习和吸收,但是我国的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传统教育方式难以改变与创新,教学方式大多是根据过时的教学大纲、学校的教学任务、教师的课堂习惯而制定的,而不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注重学生自身的差异性,不注重文学作品的更新,所以教学方式在韩国语文化教育中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大问题[2]。

(二)韩国语文化教育中文化作品选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韩国语文化教育中文化作品的选择标准不统一

韩国语文化作品种类繁多,内容广泛,文学作品质量参差不齐,但是在中国,还没有一种标准去鉴定一部韩国语文化作品是好是坏,因为我们与韩国的审美观念是存在差异的,我们认为质量高的文化作品在韩国人眼中不一定是如此。另一个方面,各高校的教学选材标准不同,师资水平不同,韩国语专业的教材大多是根据学校和教师的主观意愿来选择的,当前全国高校也没有统一的文化作品选材标准。

2.文学作品种类单一,内容单调,文学作品差异大

当前,各高校韩国语专业文学作品的选择大多是沿袭之前的教材,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也都是使用之前的,文学作品缺乏创新,由于没有统一的选材标准,因此文学作品水平参差不齐,要么晦涩难懂,要么单调无趣,文学作品差异大。文学作品的选择对学生影响很大,文学作品种类单一、内容单调,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韩国语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不会自主学习和探究,久而久之,学生可能会消极对待,甚至荒废学业。文学作品差异大,完全没有考虑学生自身在种种方面的差异性,基础好和基础差的学生在吸收知识的时候是完全不同的,也是在吸收知识的时候开始拉开差距的。

3.韩国语文化教育在选择文化作品时忽略了文化渗透的作用

学校选择文学作品供语言专业学生学习,在教学大纲和教学任务的巨大压力下,文学作品的学习大多是为了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为了让学生及格和不挂科,能够顺利毕业,取得学位。但是各高校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学习不是为了应付各种考试,不是为了增加简历的内容,而是为了拓宽视野,丰富自己,增加阅历。文化作品的学习也是如此,是为了学习一个国家的文化,透过国家的文化去了解这个国家的方方面面,感悟这个世界的差异性所带来的不同感受。除此之外,学习他国的文学作品也是为了学习他国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有益成分融合到我们国家之中,为我们国家所欣赏和服务。而且也能进行更好的大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增光添彩[3]。

五、解决韩国语文学教育中文学作品的选择问题的建议

(一)统一韩国语文化教育中文学作品的选择标准

制定统一的文学作品选择标准,各高校可以讨论决定,选择标准要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符合韩国语文化发展趋势,符合当代毕业生就业前景,符合教学大纲和教学任务,符合当今世界的主流价值观念。总体来说,韩国语文化教育中文学作品的选择要具备以下几点:实用性、综合性和典型性。文学作品的选择既要结合学生实际,又要尽可能地涉及更综合、更广泛的内容,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

(二)丰富韩国语文化教育中文学作品的种类,变单一为创新

要丰富韩国语文化教育中文学作品的种类,变单一为创新。首先就要摒弃传统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式,重新选取符合当今世界主流文化价值观的韩国文化作品让学生进行阅读。文学作品的选择不仅要选择现代文学,还要选择古典文学,想要了解一个国家,就先要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所以,在选择文学作品的题材上应该大胆创新,不拘泥于传统,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更广泛的内容和更全面地了解一个国家。

(三)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跳出课本,感悟文化

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是有魔力的,它像一面镜子,映射这个国家的历史传统,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也许这些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是不太感兴趣的,但是从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悟这个国家的人情、习惯、风俗等等,在文学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长河,看到英雄的血与泪,看到感动,看到悲伤,这些都是文化所带给我们的那些死气沉沉的教学内容和模板所不能带来的东西。语言专业的学生应该跳出课本,肩负起文化所赋予的使命,感悟文化、交流文化,看大国与大国之间如何交流、如何合作,看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经济商机。所以学习语言专业的学生是与众不同的,是有特殊文化使命的,要不负时代所期,不要将理想和使命葬送在摇篮里,在新时代,更要积极作为。

六、结语

第12篇

一、艺术 “变形”之现象

“变形”现象在艺术创作领域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那么,在文学作品中,创作主体能凭主观所想随意进行“变形”吗?什么是合乎情理的“变形”?什么是胡编滥造?为什么同一事物会出现相异的艺术形象?教师如果对这些问题混淆不清,势必会影响学生对文学作品艺术形象的理解、体验,写作文不是随心所欲胡编一气,就是对被描述的客观外物不敢越雷池一步,仅是照镜式的叙说。因此,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探究艺术“变形”的奥秘,对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或写作的能力,作用无疑是巨大的。

“变形”是个普遍的现象。学生的文章中常常出现诸如“树在向我们招手”“鸟儿为我们歌唱”的描述,这是“树”和“鸟儿”在欢悦情绪影响下在学生心目中的“变形”,是童稚心灵的创造。但是,要让学生真正理解艺术“变形”的精神,掌握“变形”规律,实非易事。笔者为促使学生探究“变形”的奥秘,列举多个典型“变形”例子,与学生共同分析,以深化学生对“变形”规律的认识。

二、艺术 “变形”之特点

艺术创作中的“变形”是指作家根据描写对象的特征、创作主体内在情绪状态与艺术表现的需要,对客观事物或社会现象的固有形态作出的一种改变,它强调了创作主体的主观因素。但是创作主体的主观作用又不能脱离创作客体、描写对象的特征,而凭主观随意性来进行“变形”。

镀金十字架,在将死的葛朗台的眼里幻化成为灿烂的金子。这是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在深入洞察了葛朗台的贪婪本质后所作的想象“变形”。

在想象和情感的作用下,在艺术创作的各个重要环节上都有可能发生“变形”现象。但这种“变形”是在掌握描写对象的质的规定性的前提下进行的。

如《我的空中楼阁》中对夜景的描写:“小屋是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有的学生写夜空“暗蓝的天幕缀满星星,一轮明月照耀”,前者的描写给人无尽的美感,后者却令人难以理解,为什么?在推进学生进行比较鉴赏的过程中,“变形”不能脱离描述对象的特征。

艺术“变形”不能随心所欲,不可胡编滥造,也不是无凭无据,而是有所遵循,有所依托,有所凭借的。“变形”不能离开描写对象固有的特征,“形”可变,但是有所限。画竹名家郑板桥说:“不特为竹写神,亦为竹写生”,这话鞭辟入里地道出了艺术“变形”的精髓。既“写神”又“写生”,“写神”与“写生”结伴而行,联袂相随。这就是艺术“变形”应遵循的矩。在这“矩”的规范下,人们可以顽强地甚至偏狂地追随自我的审美趣味,想象“变形”,便能写到“天机流露处,无古无今寸心知”,挥洒自如而不逾矩了。

三、艺术“变形”之规律

既然“变形”不能随意超越描写对象固有的精神特征,那么同一事物出现异象纷呈的现象作何解释?引导学生探究其中的奥妙,可令他们从另一艺术视角,深入领会并掌握艺术“变形”规律。

事物是复杂的、丰富的、多侧面、多层次的,它的精神特征也是如此。譬如“落日”既有辉煌的一面,又有瞬间即逝的一面;既有灿烂的金黄,又有越来越昏黄、暗淡的色泽变幻;具有虽沉没第二天又升起的特点。这就体现了艺术“变形”蕴含着无限创造的可能性,即使描绘同一事物也异彩纷呈。且看: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是李商隐笔下的“落日”。这是个满涨着悲壮、苍凉、无奈的“落日”,以其哀怨的情味,敲打着多少老年人心门。

茅盾却把太阳的沉落仅仅看作是旅行了一天的暂时休息。第二天,它将从大海的东边腾地跃向空中,更加辉煌地照耀人间,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温暖和欢乐。它始终是一个充满着无限生机,朝气蓬勃,无私地奉献自己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