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生教育论文

新生教育论文

时间:2022-08-13 15:11:01

新生教育论文

新生教育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同时指出:“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中心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针对新时期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特点,深入分析当前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缺失,积极创新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刻不容缓。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学生的价值取向受到多元价值的侵袭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消极堕落甚至功利、腐朽的思想及生活方式总是以各种形式渗透进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与价值选择,个人信仰更趋于现实,价值取向由单一型向多样化发展。长期以来,我们注重从学校层面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德育论文,但常常忽视对社会多元文化背景的思考,致使我们的教育和引导显得苍白无力,种种迹象表明越来越多的学生在个人信仰方面理想主义正在退出主导地位,取而代之的是现实主义和功利主义。不少学生急功近利思想较重,缺乏远大理想目标,学习浮躁动力不足,得过且过,眼高手低,不愿深入基层,轻视实际工作和服务工作。

2.学生素质差异呈扩大化趋势

高校扩招后的生源差距扩大,学生素质差异呈扩大化趋势。首先表现在学习基础上的良莠不齐,部分学生对大学教育适应性差,学习目标不明确、上进心缺乏、自律能力不强,有些还存在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使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复杂性大大增加。其次表现在学生的依赖性强、独立性差、意志力弱、吃苦精神欠缺。由于他们在无挫折、无约束的环境下成长,缺乏挫折的经历与接受挫折的心理准备,社会阅历缺乏。

3.互联网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以其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受到冲击。有的学生对网络或其他一些新闻传媒的信任度甚至超过了正规教育。但其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可小视。据有关统计,目前在互联网上,英语内容约占90%,这说明我们正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西方国家在通过网络将其意识形态、世界观和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等四处传播并强加于人。这对于任何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论文开题报告。一些学生由于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长期沉溺于网络世界,不能实现虚拟空间现实和客观现实的角色转换,从而产生严重的心理异化现象。如出现孤独不安、情绪低落、紧张焦虑、责任感缺乏和欺诈心理,形成人格扭曲。

4.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不强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还不够强,脱离实际的倾向依然存在。一些高校对于实践活动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认识不足、投入不够,行之有效的实践教育途径不是很多。二是时效性差。思想政治教育最讲究时机,否则就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据资料显示,目前学生最关注的问题是就业压力、学习压力和经济困难。然而很多高校却没能及时地抓住和有效地利用这个契机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比较单调。学生党团活动创新不够,吸引力不强。四是辅导员队伍数量不足,素质参差不齐,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此外辅导员缺少必要的提升和完善的途径,很多辅导员变相成为“生活教师”。

5.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落实不到位

国家针对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出台了不少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为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内部管理机制改革提供了制度和法规的保障。但是,部分学校在全面落实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时不到位,如在如何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如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如何把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道德培养紧密结合起来等问题上,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政策指向与教育行为还没有完全一致。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路径选择

1.大力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进程

一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要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的重点德育论文,运用这些主要媒体环境直接参与塑造、改造教育对象。通过对社会重要载体进行强有力的控制和引导,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理想信仰和价值观念,以此来教育、引导以及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选择。二是要发挥社区育人功能。学校要积极参与建立并充分利用社区教育平台,发挥各种社会教育资源在学生健康成长中的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层空间。三是要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对接和融合。要善于利用丰富的社会信息资源,丰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帮助学生客观地、理性地认清社会形势、顺应社会主流、参与社会竞争。要继续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改革力度,让学生在社会中接受教育,以此来改造主观世界;要以“志愿服务”“生存训练”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帮助学生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着力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

一是要着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认同。在世界文化多元化,在世界文化交融的今天,我们既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化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又要正确对待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关系;承认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民族文化主导下的开放型文化认同模式;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依托传统文化的深厚历史底蕴,吸取人类的共同文明成果;在文化层面为人们提供意义体系和价值世界,为民族提供共同的价值标准,从而形成正确的文化认同。二是着力引导学生确立健康文化心态。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文化心态的形成经过了曲折的“文化苦旅”历程,通过对文化的反省和自觉,又重新站在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上。然而,当我们的学生更喜欢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的节日,当人们津津乐道美国的电影、电视和西餐时,我们就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文化心态。在学生的文化心态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考验,我们要主动帮助学生确立健康的文化心态。四是充分发挥地域文化的教育功能。地域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首先要通过地域历史文化的挖掘,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其次要着眼地域文化的时展,加强学生的时代精神教育。要充分利用地域文化特点,深入开展基本国情教育,增强学生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感、使命感。

3.不断拓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

目前,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教育逐渐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领域,我们要把其作为一个有效的切入点,使之主动融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一是要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过程中,以树立职业理想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今后的职业和生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期望值和目标设定,并为获得自己认为理想的职业而去做各种准备。二是要加强以培养职业道德为核心的职业观教育,使学生通过对职业道德的学习和认同德育论文,将认识不断内化成自身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目标,逐步形成相应的体现个性特征的道德品质论文开题报告。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课堂模拟与职业实践体验,以及职业心理的咨询与辅导等方式和途径来实现上述目标。

4.积极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发展

一是要更新教育观念。长期以来,我们更多的关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却忽略了其对人的全面成长的重要作用。联合国教育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中提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这给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明确的教育目标,要求我们要“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心灵的关怀,重视学生的需要,把实现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作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二是要创新教育内容。一方面要针对多元社会实际和学生多元的价值取向的实际,提升我们充分应对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在遵循学生个体性心理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的基础上,以求真务实的科学研究态度,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发展的新途径、新举措。坚持以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教育人、武装人,增强理论的指导性、超前性、预见性。通过综合理论创新,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另一方面,我们要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综合改革,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要充分联系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成长特点,把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用优质的教学赢得学生的喜爱,使学生自觉地接受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使广大学生真正地接受、喜爱思想政治理论课。此外,要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强化以校训为核心的校园人文精神,在校园中优化学风、教风、校风建设;要引导学生开展在丰富多彩的文体、科技类活动,促进各项活动载体的和谐有序,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要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加强校园人文景观和青年学生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要加强学生实践活动。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纳入学生考核体系,做到制度化、规范化,为学生成才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机会。

5.不断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意识

面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我们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要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和与学生关系最密切的问题入手德育论文,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联系起来;采取各种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由原来的以“事”为中心,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由原来对学生“纪律”的研究发展到对学生“行为”的研究;由原来对学生的“监督”管理,发展到“自发”管理;由原来的“包办”管理发展到民主的“参与”式管理。

6.努力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

目前我们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从学校的条条框框出发,要求学生去适应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和教育管理方式,由于学生情况的不断变化,这种方式容易脱离学生实际,造成学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因此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自觉性,使整个教育过程成为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评价、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并不等于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任自由,而是在实施教育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给予学生以充足的自由空间,要在注重目标管理的同时要加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意识,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应当把学生当成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而不仅仅是教育的对象和受教育者,应将以往的灌输式教育变为疏导、启发、自我教育为主的方式。

[参考文献]

[1]王秀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5.

[2]王易,傅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5.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

[4]深入学习全面领会中央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想新思路新举措[N].光明日报,2005-08-2.

[5]马奇柯.论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2.

[6]刘良早.重视马克思主义教育新领域[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9.

[7]马哲晖.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原则和意义[J].思想政治教学,2008,9.

[8]曹丽丽.高校新闻网建设与管理问题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

新生教育论文范文2

1目前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现状和问题

随着研究生扩招,研究生在就业等方面压力越来越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在整个研究生培养体系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然而,整体而言,对于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操作尚嫌不够,情况不容乐观,目前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如下:(1)理论研究不够。新生入学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新生群体需求的多样性和和个性的多样化客观上要求教育者不断丰富入学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模式,用科学的理论意识观照和指导入学教育。但是,目前“没有专业队伍或专门机构对此进行深入研究”[4]。仅以中国知网(CNKI)搜索的结果为例,至2013年8月,在“高级检索”中,以“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为关键词,精确查找,在“主题”项下仅搜得相关文章4篇,讨论之匮乏,由此可见一斑。(2)意识缺乏。很多研究生培养单位领导,未能充分认识到研究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关键作用。长期以来,入学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本科生新生,研究生新生的入学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5]。这种意识导致两种结果:要么不开展或未能充分开展实际意义上的入学教育;要么在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中继续温习本科新生入学教育内容,未能体现研究生教育特点,无法实现其真正的价值和内涵。(3)教育内容单一、形式单调。入学教育内容往往局限于校纪校规和专业介绍,缺少对研究生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的事务的深度解析,现实关切度严重缺乏;(4)主体隐失,缺乏互动。入学教育组织者对研究生新生的诉求缺乏充分的认知,在教育中多数采取“填鸭式”教育,为“教育”而教育,视学生为被动的接受者,进行“我说你做,我讲你听”的一言堂式说教和单项灌输,缺乏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研究生体验式学习和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5)教育主体单一,缺乏多元性。作为系统性工程,研究生入学教育从课程设置、队伍建设、日程安排等方方面面需要各相关部门协同努力,以便在入学教育时将新生即将面临的研究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恰当的方式预呈给学生。事实上,当前的大多数入学教育缺乏组织协调性,教育主体工作绝大多数都由研究生学生工作队伍承担,“孤军作战”,导师、专家、学校相关部门参与力度不够,使教育内涵缺乏深度。(6)时间短促,缺乏连续性。以往的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主要集中在新生报到日至正式上课前的2~3天内,时间安排过于仓促”[6],走马观花,形式大于内容,效果欠缺。再之,入学教育和课程学习后的常规教育是“两张皮”,两者未能较好地衔接和融合,无法将“全程教育”的指导理念贯穿始终。

2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的“川外模式”

四川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川外)自硕士招生以来,积极开展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活动。笔者自2004年在川外从事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工作,积极参与学校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套“川外模式”,并在2007级以来的历届研究生新生中实践,学生反映良好,教育效果明显。“川外模式”由保障体系和内容体系组成:

2.1保障体系(1)组织机构保障。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成立了以主管校领导为组长,研究生院院长和书记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新生入学教育领导小组,在每年开学前一个月就召开协调会议,多部门、多层面团结协作,谋划入学教育内容和形式,力求领导组织有力,筹备全面到位。(2)专业队伍保障。学校选拔学术功底深厚的导师、从业经验丰富的心理辅导专家、沟通能力强的政工干部和乐于奉献的学生组成新生服务团队,对团队成员进行适应性培训,激励他们针对新生入学教育的特点和内容,发挥各自专长,实现“全员教育”。

2.2内容体系“合理选择入学教育内容、采取形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达到内容、形势与效果统一”,是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的核心主题。“川外模式”包括以下内容:(1)校园文化认同教育:通过报告的形式,向新生介绍学校的历史沿革、办学理念等;通过参观校史馆和红岩魂纪念馆,让学生感受“军大”传统的川外历史沉淀;通过知名校友或优秀毕业生的报告会或成果展,让学生体味作为“川外人”的自豪。这一系列活动让新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校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2)心理健康教育:针对研一新生“面对新的学业环境心理适应性、平衡性以及协调性不强”的特点,开展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活动。①由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对研究生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筛选“问题学生”,以便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②由经验丰富并且获得心理咨询二级证书的研究生辅导员开展新生心理健康特别讲座,主要针对四类问题:环境适应焦虑、人际关系焦虑、婚恋焦虑、择业焦虑,借助往届生的案例,为新生在读研期间常见心理问题进行解读并支招,防患于未然;③团体和个别辅导:根据心理健康普查的结果,由辅导员和专业心理从业人员深入学生宿舍,展开面对面心理辅导。(3)朋辈辅导教育:通过考察,选拔一批政治素养高,学习成绩突出,自我管理能力强,善于沟通,乐于奉献的高年级研究生组成朋辈辅导团队,担任新生入学教育的特别助理。为提高朋辈辅导效果,研究生院党总支在入学教育前就谈话技巧、方式方法、答疑艺术等方面对特别助理进行了培训,让他们深入到学生宿舍和班级,以“过来人”的身份,为新生答疑解惑,以其“亲近性、认同性和安全感等优势”,增强新生入学教育的互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新生对未来研究生生涯的陌生化和焦虑感。(4)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研究表明:目前,在研究生群体中压力源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就业压力。因此,川外在研究生新生入学之初就开展就业教育,凸显就业的导向作用。教育通过讲座和主题班会展开,向新生详细通报学校近几年毕业研究生就业状况,包括区域选择和行业流向、专业就业差异、毕业生就业中的得失等等,旨在激发新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包括研究生生涯和职业生涯),要解决“想干什么,能干什么,该干什么”的问题,帮助新生准确定位,在随后的研究生学习中,沿着自己的生涯规划方向,理性调整,奋进求存。(5)学术规范教育:研究生的核心任务是学会积累、学会思考、学会研究。和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的学习更多地体现在学术传承和知识创新上。川外通过宣传小册子(主要是警示案例)和名师讲座对新生进行“学术道德规范、学术法律规范、写作技术规范”,等学术规范教育,促使他们熟悉科学研究方法,掌握专业学习技巧,模范遵循学术规范,养成良好的学风,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6)文化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一种最基础的教育,其本质是一种价值观的教育。新生一入学始,学校就向每一位研究生发放成册的《四川外国语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文件汇编》,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并安排专家队伍对相关内容进行导读,然后在一周内举行开卷考试;同时,由主管研究生思政工作的书记举行专题讲座,通过案例的形式将行为失范等违纪情况加以分析,促使学生自律、自觉行为的苏醒。(7)情报(入馆)教育:图书馆作为研究生学习的主战场,在研究生培养阶段作用举足轻重。知识传承和创新客观上要求研究生对本专业的情报信息具有超强的敏感性和搜集能力。有鉴于此,川外图书馆专门开展研究生新生入馆教育活动,通过在线学习,馆藏资源讲座,宣传展板和说明手册等形式让新生了解馆藏资源,掌握图书馆内纸质和电子版等文献资源的搜集和检索技能。(8)自主管理教育:培养具备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主成才、自主发展的新型人才,是培养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内容。在老师的指导下召开新生班会和党支部大会,每一位成员须得自我展示,民主产生班委会和支委成员;研究生会和各学生学术社团(如“川外学坛”、“翻译沙龙”、“语言学沙龙”、“文学立志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协会”、“对外汉语教育协会”等)在新生中开展成员纳新和专业交流活动。老师往往隐身幕后,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积极性,让新生自我调适、主动选择,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实现自主管理。传统上,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只是学业开始前的一段时间集中教育。川外将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内涵加以深化,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筹备阶段,即在开学之前对录取考生进行电话或问卷调查,对新生进行分类,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入学教育做准备,以期教育实效、科学;第二阶段为真正传统意义的入学教育,通过参观、讲座、考试、竞选、座谈会、观影、主题班会等形式展开八个方面的教育,这八个方面互相联系,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第三阶段为升华或强化阶段,学习美国高校,推出“新生头年计划”将新生入学教育贯穿一个学期,适时开展相应教育。

3结语

从本质上讲,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只是一种转型教育、适应性教育和规范强化教育,其教育性质决定了其有限的责任承担。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从系统性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来看,短短一周或十来天的新生入学教育只是一个开端,还不能彻底解决研究生新生的所有问题。并且,随着学业和科研的进展,新的问题和困难又会不断涌现。作为研究生学位与教育的服务者,应该秉承“全程教育”的理念,将新生入学教育延伸至研究生整个学习阶段,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结合研究生专业特点,开展更加丰富、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促进研究生全面成长、成才。

作者:李金树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

新生教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目标定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及其潜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关涉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而且影响到一个国家科学创新能力的储备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术声誉与民族形象。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该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有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共设置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在这15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出色人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新闻传播顶尖人才的培养经验。进入新世纪后,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且重点建设研究型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的要求在许多高校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的两次评审,又先后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和政治学院等十所高校获得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设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应该说,经过这两次评审,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体规模的推进,打造了一个更宽广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平台,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整体态势;对于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来说,这可谓是一次大的“跃进”。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整体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更应该冷静地对其最高阶段博士生教育进行审慎规划、科学布局和系统建构,将其作为一个关系新闻传播学长远发展的大计,进行具有战略性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探讨。

一、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20来年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时间并不长,因此,一直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加之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及体系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规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教育是将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方法进行综合性地传授和深入地积淀,并培养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和尖端,通过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以产生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成果的过程。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应用于不同学科,就需要针对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作出准确而清晰的界定。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类对新闻传播业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又与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为这一“独特性”,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开创时,还曾一度被认为没有必要,也被质疑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正说明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定位问题。传统上认为,博士学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学位,是为从事学术工作或一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做准备的。然而多年来,有为数不少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实际上主要从事一般的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实务工作,而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众多业界人士纷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传统目的(为研究进行训练)和实际用途日渐分离,已是不争的事实。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专业化究竟如何体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社会美誉度怎样?如何将博士生教育与新闻传播界的整体发展相联系?对这些问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理应作出系统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够清晰和稳定。与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确定相应的是,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还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闻传播院校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基本上沿袭其他学科的模式,缺少对新闻传播学科特点,以及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方法的全面探讨,因此难以制定出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学门槛应该如何设定,是重在考察其学识和科研能力,还是重在考察其一般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准?博士生学习期间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应该开设哪些必需的课程?博士生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怎样衔接?博士生教育应该采取欧洲式的教授与学生一对一式的传授方式,还是采取像美国博士生培养中的集体培养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实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时,对这些问题必须作出科学的回应。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上的错位,加之我国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养和潜质的考生,仅仅因为“英语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选人门外。再如,有的院校对博士生教育规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课程如何设置、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都无“一定之规”,结果课程学习往往未能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研究工作、准备学位论文所必需的宽广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的效果。还有,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的资格考试或综合性考试应该如何“把好关”,有的院校也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则,结果造成在培养过程中对博士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缺乏“刚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博士生只要进了“门”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学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风对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表现在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师生比例失调,师少生多,导师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学术互动和交流受到影响,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呈现出下滑之趋。另一方面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不是注重鼓励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熟练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数量等硬指标为指针,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凑足文章的发表数当作主要学习内容。再一方面还表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把关上不严,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增加,在开题、答辩等环节,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学风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虚作假,剽窃等现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时有发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学术创新性和创造性。博士生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检验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应该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上。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教育计划的核心要素,必须是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独特的贡献。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有些高校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其具体表现是: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或过于陈旧,或过于空泛,或流于琐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当前学术前沿,参与学术对话;一些博士论文的前期资料积累不够扎实,因此不能针对最具价值的切入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论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对所需了解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广,基础不牢,因此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理论和方法运用不能做到娴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训练不够,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对相关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不力。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论文成为资料的简单梳理,即使有的选题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无法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有的是由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对学科规律和博士生教育规律相结合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缺乏系统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设计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会和教育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冲击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使得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真正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新闻传播学教育自身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博士生教育的经验,针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人才需求与社会实际,整合教育资源,走出一条真正合乎科学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学界定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容管理及运转的理性认识基础”。[2]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教育,理应如台湾著名新闻传播教育家郑贞铭所言,“在技术学习之外,更要探讨理论、从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才能在高等学术殿堂中树立起应有的地位”。[3]为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对其学术视野宽广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要使其具有较深厚的学养造诣,又要让其关注学科前沿和现实的新闻传播实践,注意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人才应是其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在学术素养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与方向,理应琐定在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上,即着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造就优秀学者。

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必须科学规划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并加强对其在阅读、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该院的博士生课程一般分为两类,即知识类课程与研究类课程。前者以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为目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课上还提供详细的阅读书目,要求博士生写读书报告,培养其欣赏和批判专业学术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过边学边做(研究),以培养和训练博士生从事研究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课上,博士生们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思考、讨论、做研究。这样,不仅训练、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现实的专业研究者的工作环境,教会博士生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学术规范,如何使用各种研究资源,如何设计研究题目,如何解读原始资料,如何回应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这种训练实际上是一个铸造学术文化或学术习性的过程。

此外,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还应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综合考试内容和方式、论文开题时间和形式、博士论文的学术规范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案,并严格实施。

第二,控制规模,严进严出,打造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应。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平台随着多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宽广了,这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的数量和规模必将比以前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维护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共同为提高教育成效、培养顶尖人才而努力。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新闻传播学博士生还缺乏广泛的认可和美誉,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整体效应发挥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养、资格考核、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学位授予上,比较注意通过制度建设,严把质量关。一是控制招生规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每年报考博士生人数达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数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导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选人门槛。这主要是借助资格考核(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两个环节,实施筛选、淘汰,以保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进入到博士候选人行列。三是严格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

这主要通过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校内外专家的集体评审以及学位公示等举措,保证每个博士学位获得者都是符合标准的优秀人才。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占当年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视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能力考核,确保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及其指导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博士生导师及其指导团队在招生、培养学生及博士论文答辩等方面较其他层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权限,因此要重视博士生导师人选的遴选,重视其“人格”塑造和“师德垂范”;同时要引导、促进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把关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鼓励导师与学生经常交流、沟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博士生导师所进行的遴选和考核,就包括着学术水平、道德素养、敬业态度、组织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十分注重将学生的成才与导师的责任感、信誉、综合素养联系起来,注重维护导师职责的神圣性和荣誉感。

第四,实行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备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下,各院校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应彰显自己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侧重培养博士生,使其成为该领域和方向的顶尖人才,从而促进人才与学科前沿接轨。这不仅要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创新性上,而且应系统地体现在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目前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学养深厚的优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应成为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辈出的舞台。

第五,确保博士生教育的经费投入,开拓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要发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经费投入,尤其是在学术研究上以及优秀人才与成果的奖励上,更应有足够的经费支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的资助渠道必将越来越多样化,对此,我们要注意积极争取,大力开拓、吸纳。近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除了通过课题申报,争取政府和学校拨款外,还十分注意与相关传媒、产业合作,拓展经费来源。目前,全院博导的科研经费年均人平在8万元以上。

总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会科学革命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时代,为了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培养有创造力的优秀学者的有效途径,应着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结构,扩展其必需的学科知识,力求教学质量优秀和研究设施、成果先进,从而便于其在规模增加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样化、高质量的学术体系。

参考文献:

[1]单波.反思新闻教育[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4).

[2]韩炼.面向全球化的中国新闻教育改革[J].现代传播,2004(2).

新生教育论文范文4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条件、学科建设、师资情况和本科教学体系建设以及大学的文化内涵、积淀等相对于办学历史悠久的高校而言不具优势,甚至在传统本科院校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之间处于“尴尬”的处境,这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现实,也是最基本的共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地理位置,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很多都是由原来高专升格,所以地处非省会城市的居多,从地理上看劣势更加明显。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开展上,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困难肯定比传统高校要多。虽然,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而且有些高校还形成了“本土化”的实践经验与模式,但在实施过程中不可回避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

(一)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深受“升本”前院校的影响,抹不去“师专”或“高专”的痕迹,非常注重学生专业学习的理论性、系统性与完整性,而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有些高校可能有提及,但不深入,也没能达到一定的重视程度。有些高校只有“标语式”的内容,没有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实施办法,流于形式。首先,应该是部分高校领导的观念没有转过来,他们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其次,是高校的有关部门、二级学院在具体操作层面,主要是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层面,没有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动力,因而不能积极、主动地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进行丰富和拓展。再次,就是学生本人,还是以学好专业基础知识、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为最终目标,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二)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及内容创新不够

虽然,随着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和学校自身的发展需求,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也顺应形势的发展和现实的需求,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积极的实践,有些高校还取得了“本土化”的经验和富有个性的模式。但从总体看,其教育形式与内容的创新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还远远不能适应学生学习的需求。一方面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主要还是采取课堂讲授、专题讲座等传统的“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进行授课,这种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的教学形式效果较差,不受学生欢迎,而且也不能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比较偏向宣讲政府各类政策、讲述创新教育的基本理论或个人案例分享等,缺乏体验式的学习环节设计。综合分析,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创新不够———最典型的就是从案例的角度看,现在很多教学案例都是围绕成功人士或大集团、大公司的运行情况来介绍的,但事实上我们的学生创业起点比较低、形式比较散,和所讲述的案例之间相距较大,不切合实际,也没有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

(三)对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不够

师资队伍建设不能适应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这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由高专或高职升格而来,其总体的师资就是非常薄弱的,距离本科教学要求还比较远,长期处于“爬坡”阶段。为了应付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等各种检查和考核,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大力引进人才方面可谓不遗余力,竭尽全力。但是,人才引进主要还是考虑学科建设和专业布局,极少会考虑到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目前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主要是由原来的高专教师转型而来,他们相对来说职称、学历偏低,虽然近年引进的高学历优秀辅导员充实到该队伍中去了,但尚缺乏教学经验,总体来说,结构性矛盾问题依然突出;第三个方面,就是教师本身属于传统的以教学为主营业务的师资群体,自身没有创业经历,在实例讲授和实践操作中无法给学生带来真实的创业故事分享,这不但会影响学生对于创业的积极性,同时还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程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势必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

二、推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处理好几种关系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单纯的某一种知识或某一方面能力的提升,而是需要系统设计、系统推进的综合素质提升,例如该教育涉及了创新精神培养和工商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行政审批及其他相关专业知识,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必须要处理好几种关系,这是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高等教育和高校专业教育中去的首要条件。

(一)知识普及教育与实际操作能力提升之间的关系

创新创业教育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普及固然重要,但就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而言,关键还是实际操作能力———即“怎么看”和“怎么办”的问题。所以,只有在教育活动中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科学划定它们的比例,合理掌握这两者之间的相互支撑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其本科教学体系尚不成熟,仍然在探索中,特别是原来由师范专科学校升格而来的新建本科院校,在教育教学环节设计上,始终走不出“师范教育”的影子,非常注重理论教学,在教学方式上也采取单一的理论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这个问题必须首先解决好,在教育教学活动设计的时候就应该先考虑起来,侧重实践能力的提升,强调实践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所在。

(二)专业课程学习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关系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学生需求的不断增大,而新增加的一门专业课程。当前,在我国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更应该尝试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专业课程学习的内容之一,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调动学生创业热情,传授创新技巧,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因此,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该从低年级学生入手,逐步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专业课程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面向全体学生与培育重点学生之间的关系

首先,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求每个大学生都去尝试创业,而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对于绝大部分大学生来说,接受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为了树立创新意识和学习创新技巧,极少部分学生真正在大学期间尝试创业或是毕业之后自主创业的。因此,这就需要高校处理好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培养重点学生提升创业能力之间的关系。其次,当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在探索阶段,课程体系和实践经验都不够完善,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创业指导和实践训练的平台还没有搭建好。所以,我们需要有重点、有选择地开展创业人才的培养,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大众化、重点化和特色化结合起来,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深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又要对具备创业热情和基础的学生开展实际的创业指导和培训。

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构建

(一)建设专业、稳定的创新创业教学团队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上还存在较大缺陷,在队伍建设上应当以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指导实践背景、工商管理知识背景的专业教师为主,吸引部分有指导创新创业活动经验的教师和辅导员,担任学校该项教育的核心团队成员,共同探讨和研究创新创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同时,鼓励教师前往其他高校学习成功经验,再结合本校实际,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此同时,要聘请企业家、企业高级技术人才、投资专家、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创业导师,用他们的亲身经历来示范、激励、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内还可设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究所和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负责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活动训练和项目孵化的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工作,以及就业教育的教学研究工作。

(二)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大学生职业发展总体课程中,融合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内容,将“创业基础”纳入公共必修课,启动校级重点教材开发项目;开设SIYB、KAB等课程,在通识课程中逐步增加创新创业课程的数量;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鼓励开设若干门如管理学、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创业教育选修课,针对特殊专业(如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应该将创新创业课程增设为必修课程。

(三)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办创新创业实验班

在学生通过为期一个学期的创新创业基础教育课程后,由学生自主申报,从中选拔出创业热情高、创业资源丰富、创业基础较好的少部分学生组成创新创业实验班。这部分学生仍然归属于原二级学院,再通过一个学期左右的课余时间接受更为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如开设“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创业管理”“商业计划书”等创新创业类课程,经过一年的专业训练,最终确定以创业为方向的学生,以创新创业实践代替专业实践和毕业论文。经过试点,取得成功后,可以逐步开设单独的创新创业实验班,单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从学生入校到毕业、从学习到生活、从专业教育到素质教育、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训练、从课堂内到课堂外———开展一系列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四)开展丰富多彩、实践性强的创新创业活动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一方面要注重课程的基础性教育,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创业实践的经验积累。课程教育要与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和竞赛,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在总学分中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必修学分,条件成熟后逐步增多学分,修订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学分认定管理规定,将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整体纳入创新创业教育学分体系,推行学分替代制度,试行将学生创新创业标志性成果替代毕业论文和课程修读制度。

(五)拓展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新生教育论文范文5

近年来,高校对于发展学生党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学生党员的质量同时等到了相应的保证.但是,普遍的现象却是在十分重视把控学生党员“入门”关的同时,忽略甚至忽视对于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基层学生党组织松散许多高校学生基层党支部的设置中,支部委员以学生党员为主,他们大都是毕业班学生,这样就使得学生党支部由于高年级学生党员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实习、就业等方面,而轻于做好党支部工作,再加上上级党组织有时疏于对学生党支部日常管理的监督,从而使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不强,学生党支部在高校日常的教学管理中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

1.2学生党员思想教育乏力对于学生党员的教育活动,基层党支部更多的是满足于传达文件、读读学习材料等传统形式,对于内容的把握也比较肤浅,只注重表面完成“”的相关要求,没有系统的对于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计划和多样、深层的教育形式,而使许多学生党员在入党后沉寂于学生群体之中,没有很好地体现学生党员的先进性、示范性.

1.3学生党员管理手段陈旧在网络和更多新媒体已经深深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今天,基层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管理,特别是学生党员信息、材料的管理还比较多地停留在纸质文本上,对流动党员的管理还没有进入网络化阶段,对于学生党员的日常联系还拘泥于传统媒介.

1.4学生党员服务机制缺失由于学生党员正处于向青年发展成熟的过渡期,在理想信念的坚定性、组织和思想观念的统一性和个人的政治素养的纯洁性等方面还有随着个人成长和社会客观的影响发生许多的变化.由于基层组织现有工作成效的影响,对学生党员的服务机制仍然不健全,没有能够形成让学生参与到更高层面的组织建设、民主决策和模范示范等活动中,个人的思想变化仍然要靠自己去解决.

2创新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构建策略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既有浅层次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队伍因为多是部分老师和学生党员兼职而形成的队伍不强、保障不全的原因;更有深层次的对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重要性认识不够、创新不够的原因.因此,问题的解决之道依然循着以上原因.

2.1充分加强对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构建重要性的认识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期推进,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必须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的构建.首先,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党的十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2012年6月,在部分高校党建工作座谈会上,同志强调,高校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蓄水池”,按照规定的党员标准做好高校党员特别是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对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对于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实现“两个100年”目标、实现中国梦,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其次,是高校推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构建创新型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能够保证和促进作为先进分子的学生党员在广大学生中充分发挥其先进性和模范作用,能够起到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对于高校加强学风建设、提高培养质量和高校推进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正能量”意义.再次,是学生党员自身健康成长和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需要.构建创新型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能够在结合学生党员年龄和成长特点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他们的党性修养、理想信念教育和综合素质提升,保证学生党员的健康成长成才.

2.2构建创新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2013年7月,中组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它与近年来先后下发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共同构成指导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政策体系,是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指导文件.从以上文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构建具有创新性的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的建设目标: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提高发展学生党员质量为核心,以加强教育培养为重点,以完善管理服务为基础,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素质优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高校学生党员队伍.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还必须要遵循科学化系统化规划、创新化多样化实践、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时代化高效化服务等构建原则①.基于以上的目标和原则,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对策:

2.2.1创新引领培养机制,保证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学生党员的发展是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只有把好党员发展关,保证党员发展质量,才能保证整个党员队伍的纯洁性,保证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必须从三个方面做好这项工作.首先是强化对优秀团员的启蒙引领.高校党组织通过党建带团工作主动在广大团员青年中广泛开展启蒙引领活动,通过组织优秀的师生党员事迹报告会、形势政策教育报告会和党团“1+1”结对等活动,让优秀团员了解党、认同党,进而申请加入党组织.其次是系统加强积极分子的骨干培养.对申请入党的团员要通过开展学生党员对接引领、支部组织关心、党团校系统培训等活动,强化对申请者的思想政治、能力素质、首先品德等进行系统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再次是严守程序做好党员的规范发展.在组织培养的基础上对于符合发展条件的优秀团员,严格执行组织发展程序,要在广泛征求党内外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推荐确定、培养教育,发展对象的政治审查、公示,预备党员的接收、教育、考察、公示和转正等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程序、严格把关,坚持把综合素质作为发展学生党员的重要考察内容,注重把学生的一贯表现和关键时刻表现、自我评价和群众评议、学习情况和社会实践情况相结合,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四次民意票决(团组织推优、确定发展对象、吸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环节)、坚持四次公示(同上,每次票决后结果公示,听取意见)、坚持四次测试(团校、初中高级党校测试)和坚持四个审查(联系党员、党支部、院系党组织和校级党组织逐级审查),环环严格把关,层层明确责任.强化发展党员工作责任追究制,对违反程序和规定发展党员的党组织及其负责人、直接责任人要给予相应的处分.对违反规定吸收入党的,一律不予承认.

2.2.2创新全程教育机制,提升学生党员的政治素养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过程是一个伴随着党员成长与发展、系统的终身学习教育体系,高校学习阶段又是极其重要的阶段,因此高校首先要全程系统地设计学生党员在校期间的学习教育机制,在内容上要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特别是学生党员的相关要求,要从学生党员的党员先进性意识增强、基本知识与理论学习、党性党风党纪强化、综合能力素质提升等方面设计对于学生党员的教育内容;其次要针对不同学生党员所处的不同阶段的实际状况进行分层教育,可以针对新生开展启蒙教育、对入党积极分子开展骨干教育、对发展对象开展集中教育、对预备党员开展锻炼教育、对正式党员开展先锋教育,而对毕业生党则开展旗帜教育等教育活动,既涵盖了学生党员从申请入党到毕业的党员学习过程全过程,同时也涵盖了大学学习的全过程;还有要不断创新学习教育形式,要通过将传统的读书学习形式与新型的网络学习形式结合、分散自我学习与集中讨论学习相结合、有型的活动学习与无形的感悟学习相结合、长期性基础学习与阶段性重点学习相结合、理论性知识学习与实践性体验学习相结合、党建知识学习与综合知识学习相结合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提高学习效果,提升学生党员的政治素养.

2.2.3创新组织建设机制,规范学生党员的日常管理基层党支部作为学生党员的组织归属对于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夯实基层党支部建设是组织建设的基础工作.首先要融入新媒体时代,在根据专业或年级为基本单位组建实体党支部的基础上,把党支部搬到网络上,建立网络党支部(可以建立党支部网站、微博、微信等),通过网络党支部强化对学生党员的组织联络,开展支部学习、实践活动等,线上线下同时互动,既可加强对学生员的日常管理,同时更能够更好地解决流动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问题;其次要加强学生党支部与教工党支部、关工委老同志党支部的老少共建,让学生党支部不再孤单,而是在与老党员、教师党组织的结对过程中加强和提升自己的组织建设;还要做好与学生团支部、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等的平行结对,在发挥学生党建带团、带社团的过程中,发挥学生党支部的凝聚与指引作用;再有,就是要在传统的学生党支部设置的基础上,加强在学生社团、学生组织和学生公寓中设立新型党支部,母体党支部主要负责学生党员的组织发展和评价考核,新型党支部主要体现其模范指引和学生党员先进性作用,实现对学生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服务的多重覆盖.

2.2.4创新考核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党员的作用发挥首先通过自我承诺加强对学生党员行为的自我规范,要求学生党员以学期为时间单位,承诺每学期要做到“五个自觉”,即:自觉学习理论书籍、自觉写学习文章、自觉帮扶困难同学、自觉联系积极分子、自觉参与志愿服务;“五个积极”,即积极组织团学活动、积极承担社会职务、积极过好组织生活、积极提高学习成绩、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等,以此增强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规范自我行为.其次通过实施多源考核法强化对学生党员的日常监督②.多源考核就是对学生党员的考核信息来源于不同的人、来源于不同的内容和来源于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人就是建立以与被考核者有密切关系的不同层面的人和部门为考核主体,包括辅导员、任课教师、同党支部的成员、所在班级(寝室)的成员、班主任、所在学生组织的成员以及其他相关的人员等;不同的内容是指对于学生党员的考核内容要包含理论学习、党性修养、专业学习、工作成效、先锋模范作用等各个方面;不同的时间段是指考核的内容所涉及相关信息分布于学生党员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不是某一时间点的表现,也就是考核学生党员的日常综合表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全方位、全面地了解学生党员的综合表现,有利于考核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党员了解自身现状,明确努力方向.

2.2.5创新服务发展机制,推进学生党员的全面成长开发信息化党建管理系统,加强对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手段的创新,要通过开发包含申请人数据库、积极分子数据库、预备党员发展数据库、党组织数据库、党员教育学习平台和学生党员日常信息维护数年库等为内容的管理系统,借助最新的网络和手机等媒体手段,做好学生党员信息资料的网络化管理,扩大信息维护者群体,让院系党组织的组织员、学生党支部的委员都成为学生党员信息系统的新维护员,及时更新和添加学生党务工作信息,使学生党员的信息库能够真正的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和服务过程中体现信息化运用能力.建立承上启下的联系制度,关爱学生党员、服务学生党员健康成长.党组织要从政治、思想、学习和生活上关心爱护学生党员.建立院系党组织负责人(党员领导干部、党支部负责人)、党员教师联系学生党员和学生党员联系积极分子、困难学生等制度,广泛开展结对帮扶等活动,经常进行谈心谈话,及时了解联系对象的思想动态,听取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学生党员和广大同学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同时,还要建立学生党员与关工委老同志结对联系制度,发挥老同志、老党员关心青年发展的作用.搭建榜样示范的锻炼平台,让学生党员在实践中发挥示范作用,促进个人全面发展.高校党组织要积极地结合专业学习推出争创学生党员创新先锋(模范)活动,结合学生工作推进学生党员“亮牌”活动(向广大同学亮身份、亮承诺、亮服务);结合学生公寓管理推出创建“党员示范宿舍”、“党员示范床铺”活动;结合实践服务活动推出学生党员志愿实践服务团等实践平台让学生党员走到前台,走到前面,和广大学生面对面,在实践的平台上通过示范、引领、服务广大同学和社会实现自我成长.

3总结

新生教育论文范文6

1.运用网络平台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处于一个“瓶颈”,对现有方法的修修补补已经难有大的突破,亟待引入更多的方法门类和借助当前时代背景下出现的一系列新技术手段来进行创新。网络平台的应用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和补充,是保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的需要,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第二,运用网络平台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增加教育的吸引力与感染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网络媒体正日益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之后的第四代主流媒体,网络平台信息的海量性、交流的互动性、内容的趣味性与使用的便捷性使其越来越受到当代大学生群体的青睐。它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对大学生很有吸引力与感染力,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和新方式。运用网络平台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第三,运用网络平台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引导大学生合理、理性地使用网络的需要。网络信息具有海量性、开放性和共享性特点,信息来源良莠不齐、错综复杂,其中不乏各种虚假信息和危言耸听的谣言,且网络政治斗争非常复杂,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抓住网络特点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去分析、研究,以解决网络世界中的复杂问题,引导网络文化主流,引导大学生群体合理、理性地运用网络。

2.运用网络平台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可行性

第一,网络技术已经相当发达,网络终端在高校高度普及。自从1994年我国开始使用Internet以来,经过20年的时间,互联网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3G甚至4G技术的产生,部分高校还实现了WIFI的全面覆盖,让我们不论是借助电脑还是手机,都能够通过网络平台方便快捷地传输数据,处理图像、音乐、视频等,享受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网络技术手段的发达,网络终端在高校的高度普及,为运用网络平台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可能。第二,网络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已有一定实践。大部分高校、班级利用QQ群、网站、微信、飞信等平台通知、收集信息、沟通交流。相关技术平台也已经比较成熟,其中相当一部分平台是开放式互动平台,所有用户都可以免费下载、登陆,实现互动。第三,网络平台的相关理论研究已经具备一定基础。国内学者张再兴、曾令辉、谢海光等都已经在这一领域做了一定研究,网络平台的相关理论研究已经具备一定基础,有利于我们进行后续研究。第四,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加强青少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2000年6月,同志在谈到如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时就指出:“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②在2001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纲要中着重提出,现如今,网络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我们要利用好网络的优势,通过网络这个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做好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③运用网络平台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全面加强校园网建设,推动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网络教学管理系统、数字化图书馆、“红色网站”等在内的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直接体现。

二、网络平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网络平台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机遇

第一,信息传递及时便捷。利用网络平台可以在第一时间信息,对象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到信息,两者之间几乎没有时差。此外,信息传递过程中不需要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就实现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瞬时传播,任何设定的对象只要拥有网络终端都可以便捷地和接收信息。相对于传统的会议、文字资料、电视、广播等信息传递媒介而言,网络媒介更能及时、快捷地传递信息。第二,信息交流跨越时空。网络平台的运用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双方之间的信息交流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一是主客体双方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就某个问题进行交流,的信息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以某种形式得到保留。二是主客体双方之间的交流时间可以不局限于上班时间。每天的8小时之外和周末的时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应用其他网络平台进行休闲时也可以顺便登录查看并处理信息。三是主客体双方之间的交流彻底突破了地域限制。两者处于不同的地方也可以实现即时交流,甚至可以利用网络视频技术实现即时的面对面交流。第三,活动空间高度虚拟。网络平台的活动空间可以是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起来的某个网站、论坛朋友圈或者是某个软件、程序,这些活动空间的现实存在最终不过是0和1两个数字符号。高度虚拟的活动空间解决了现实资源的制约问题,可以制造出若干虚拟的教室、社区、课堂,把无穷个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联系到一起,开展丰富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实现了资源的高度节约,避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手不足、场地不足、经费有限、形式单一等问题。第四,主客双方充分互动。除一些面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如座谈、走访等,大部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如报刊、电视、广播等,都只能做到信息的单向传递,信息接收方不能很快地、直接地把相关信息反馈给信息方。而运用网络平台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双方都能够成为信息的方和接收方,同时还可以实现围绕某一信息的双方即时充分互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双方之间不再是一个主动、一个被动的关系,而是双向主动的关系。双向互动的实现有助于增进主客体双方之间的感情,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

2.网络平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挑战

第一,网络平台的运用对教师的权威性提出了挑战。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为具有封闭性,教师、课堂、课本是学生接触知识的主要源头与途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极具权威性。很多优秀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与渊博的知识,依靠个人魅力征服了无数学生。但是随着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平台内容瞬息万变的更新,加之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共享性特点,网络平台就像大学生的百科全书,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甚至比老师更先、更多、更快地学习和了解了大量丰富的知识与信息,他们已不再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时代空着脑袋被动地等老师来灌输知识与行为准则的学生,而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性,有了自己获取信息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与经验。网络平台的运用对教师的权威性提出了挑战。第二,网络平台的运用对大学生的“三观”教育提出了挑战。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平台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与“分化”、渗透与颠覆的工具,西方敌对势力企图借助网络平台达到其和平演变的阴谋。资本主义的个人主义与拜金主义思潮也通过网络平台腐蚀着我国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另外,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竞争加大、科技争锋、诚信问题、环境问题等各种矛盾都快速地通过网络平台暴露无遗。对于涉世不深、情绪复杂多变、理性思维发展不够的青年大学生来说,当他们面对网络平台这个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时,很容易迷失,有的大学生甚至受网络平台不良信息的误导,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网络平台上西方敌对势力的阴谋与腐蚀、良莠难辨的社会思潮及各种社会矛盾对我国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构成冲击。第三,网络平台的运用对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提出了挑战。网络平台具有匿名性、开放性、共享性特点。其中匿名性的特点必然带来信息交流的隐蔽性。在网络平台上我们的代名词只是一个简单的符号,没有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身份做依托,就很容易引发一些道德失范问题。有的大学生为了表达对某件事的不满,在网络上谣言,混淆视听,网络用语不文明,甚至侮辱谩骂。第四,网络平台的运用关系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心,喜欢刺激,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网络平台方便快捷,极具趣味性与诱惑力,大学生群体已成为互联网用户中不可忽视的主力军。一些意志力不坚定,自制力薄弱的同学陷入了网瘾困境不可自拔,熬夜、缺乏身体锻炼,产生幻听、幻视,荒废了学业,过度消耗了身体,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第五,网络平台的运用影响着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时下流行的一句话可以说明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平台的运用对我们的人际交往带来的困惑:“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坐在你对面,你却在看着手机。”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大学生不愿与人交流,却忙着不停地更新朋友圈、刷微博,手机与电脑的吸引力远远大过眼前实实在在的人,同学之间即使面对面有时也会通过网络平台交流。再者由于网络平台上的陌生人和自己不处于一个现实的生活环境中,对自己造不成什么影响和危害,所以现在的大学生很多心里话不愿对身边的同学朋友讲,更愿意讲给远方的陌生人,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情绪宣泄。长此以往,造成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性格孤僻、人情冷漠,对身边的师生甚至家人不信任,整日活跃在网络平台的虚拟空间里。

三、网络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对策与保障措施

1.网络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对策

运用网络平台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做到兴利除弊、趋利避害,发挥网络平台的功效,以实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新。由网络平台的“优势”到“功效”的转化必须经过一个科学合理的开发运用过程。如何实现网络平台优势的最大化利用,使之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载体?笔者认为,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可以将网络平台划分为信息传播平台、信息交流平台和信息监控平台,从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三大网络平台的运行框架。第一,运用信息传播平台实现信息单向大范围传播。信息传播平台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传播信息的平台,可以实现信息的单向大范围传播。其具体对策:一是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红色网站。网站是指在互联网或局域网上根据一定的规则,使用超文本标识语言等工具制作的用于展示特定内容的网页的集合。网站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地信息,并使相关方通过浏览网站获取信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主体可以借助相关技术建立专门网站向教育客体提供包括文字、图像、声音等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二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课堂和FTP资源库。通过建立网络虚拟课堂,以大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改变传统的上课形式,采用学生上网学习电子化的教案、教学视频等方式。这一做法可以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呆板性,破除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在网络课堂得到完善发展后,还可以进一步借助FTP和数据库技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库,实现相关资源的开放式共享。第二,运用信息交流平台实现双向“点对点”、集体讨论式交流。信息交流平台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为了达到教育目的进行双向信息交流的平台,可以实现双向点对点交流,也可以针对某一问题进行集体探讨、评论。其具体对策:一是创办校园BBS、主题博客、微博、虚拟班级、虚拟社区等。BBS和博客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双向信息和交流平台,可以实现信息交互。目前,各大高校都有自己的校园BBS,可以把这个校园BBS版面细化到每个院系和班级,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网络交流平台。还可以创办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博客,以博客圈的形式实现主客体之间的互动。此外,目前兴起的人人网、开心网、QQ校友社区等网络虚拟社区也为相关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例如可以在相关虚拟社区上开设虚拟班级,由辅导员和学生共同以虚拟身份组成,匿名沟通交流。二是借助QQ、微信、飞信、MSN等即时通信工具。即时通讯是一种可以让使用者在网络上建立某种私人聊天室的实时通讯服务,它可以随时得到对方的回应。以QQ为代表的即时通信工具已经融入高校师生的日常生活中。利用即时通信工具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倾诉的空间,可以拉近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心灵距离。特别是飞信技术,可以保证用户永不离线,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三是借助网络邮件。通过开设网络校长邮箱、教师邮箱、辅导员邮箱等,以邮件的形式实现双方点对点沟通。这种形式一般双方表达的信息都比较充分,沟通交流效果更好,同时隐秘性和及时性也可得到保证。第三,运用信息监控平台实现对舆情的及时掌控。信息监控平台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掌握和控制网络舆情的平台,可以实现对舆情的及时掌控。新媒体环境下,西方敌对势力借助网络平台散布错误思潮与不正确的世界观、人身观、价值观,腐蚀我国青年大学生的思想,企图实现其“西化”“分化”的阴谋。另外,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在此阶段出现很多新矛盾新问题。有少数人或出于个人私利,或只是为了哗众取宠以赢得更多网民的关注,利用网络平台一些虚假、不当信息,造谣惑众。这些虚假、不当信息的传播极易形成重大。比如“秦火火事件”,就对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不仅影响了我们正常的价值判断,而且与我们运用网络平台传递正能量、讲真话、说实事的初衷相违背。因此,要想合理有效地运用网络平台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实现对网络舆情的及时掌控。在这方面,技术上可以通过采用模糊技术在关键字搜索中的应用,提高对网络有害信息的查准率和查全率,并配合采用断开物理连接、地址库过滤和防火墙过滤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有害信息渗透传播行为的技术拒绝。此外,校内网络资源管理控制也很重要。例如加强学校内IP地址的管理,建立起IP地址分配使用逐级责任制和用户实名信息登记制度;加强校园BBS的管理,安排专人负责24小时监管校园BBS,实现有害信息的早发现、早清理。

2.运用网络平台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障措施

新生教育论文范文7

一方面了解班上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生活环境、成长经历、思想品质、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健康状况、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情况,而且将上述情况分类列表,烂记于心,以便在适当的时候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教育。

另一方面在了解个别学生的基础上,全面掌握班上的基本情况,对班干部与积极分子队伍状况、学风班风、师生关系、当前存在的问题都要掌握。对好的方面要及时肯定,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妥善处理。

了解研究学生的方法是通过观察、谈话、研究书面材料、调查访问等方式进行。通过和学生的频繁接触,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通过和学生面对面的交谈,可以获得第一手材料,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研究学生的档案,学生的自己介绍、学生在新学期的打算,以及调查科任老师,进行家访,都是了解研究学生的很好手段,这样可以多角度、多侧面地全面了解学生。

关心学生,就是对学生要有爱心,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乐学生所乐,忧学生所忧。耐心教育学生,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重视师生感情的培养。不在学生面前摆架子,要威风,使学生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力争做到既严肃、又活泼,既庄严、又亲切,使学生尊重你,又愿意接近你。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密切,就是爱的体现。有爱才有教育。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养成教育的中心环节,是建立良好班风的前提,是建立良好学风的保证。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建党__周年”等重大事件,召开主题班会,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进行校史教育。我校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重点学校,通过校史教育,帮助新生认识新环境,增强他们作为我校学生的光荣感,增强自信心。

进行理想前途教育。举行“读书与做人”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明确读书与做人的关系,明确学生个人的理想前途与国家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握主动性,增强竞争意识,为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打下思想基础。

进行集体主义教育。良好的,朝气蓬勃的班集体是全班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首先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那就是建立文明班级,其次是培养积极分子,选拔班干部,形成集体的核心力量。再次是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通过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养成良好班风。每一个学生都热爱集体,自觉维护集体利益,力争为集体争荣誉。在开学初的军训汇操表演中,在学校举行的广播操比赛中,在校运会上,我班都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进行纪律教育。教育学生严守学校纪律。组织学生认识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的十点要求》,以及《文明班评比条件》使学生逐步形成了良好的纪律观念,不迟到不早退,集会、课间操做到快、静、齐,上课、自习课纪律良好,及时打扫好室内处卫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本班连续几个月被评为文明班。

进行健康人格教育,培养学生良好情感。努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培养独力性,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友善地对待别人。引导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性格。

学习是学生的中心任务。对初中新生进行各种常规教育,其中学习常规教育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初一的新生一般还保持小学时的一切做法,不具备初中生应有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一般不会做笔记,不能围绕教师的教学积极思考。不能按要求完成作业,只完成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往往认为不是作业。不会平衡各科的学习,顾了这头丢了那头,等等。

针对学生上述种种情况,班主任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去进行教育。

首先是要作好课前预习。由于时间有限,并不一定要求每门课都要课前预习。凡是课任老师要求预习的,一定要认真预习。或是自己感到困难、感到吃力的学科,也应先预习。因为预习就是超前学习,这样对一节新课的学习内容课前做到心中有数,听课效果会提高。

其次是要学会上课。做到专心听,认真记,仔细看,勤思考,多练习。专心听就是凡是自己感兴趣的、不感兴趣的,主课、副课都一样要求专心听讲。关键在于懂得抓住重点,合理分配注意力。认真记,不仅要记下教师写在黑板上的板书,还要记下自己认为是重点的或者对自己有启发性的地方。仔细看,就是要认真阅读指定的章节或段落。勤思考,是说在专心听讲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发言,促进思考。多练习就是课内练习主动迅速完成,不拖拉、不延误。口头练习也要努力抓紧完成。

再次是要完成课后任务。要及时复习巩固当天所学各门新课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这虽然是“软任务”,教师不可能每天能检查每个人,但它却是牢固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环节。所以要求学生每天、每门学科要力求做到。要及时、认真、独立完成书面笔头作业。杜绝抄袭作业、拖拉不交现象,对有这种思想和作法的学生,严肃批评教育,直至改正为止。

除此之外,还教学生如何安排好学习时间和设计科学的学习计划。

通过初中新生进行学习常规教育,同学们已基本适应了中学阶级的学习生活,掌握了较

新生教育论文范文8

新媒体的发展对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给大学生道德教育带来机遇与挑战,创新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策略成为新时期研究的重要课题。创新道德教育是应对新媒体环境挑战的必然选择,是新媒体环境下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实现道德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需求。

1.道德教育创新是应对机遇与挑战的必然选择

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一方面,传统道德教育的理念受到了冲击,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大学生道德教育从“线下”转到“线上”,教育者可以脱离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虚拟空间和资源随时随地进行道德教育。另一方面,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受到新媒体互动性的冲击。传统道德教育更多的是单向的、教师向学生的灌输式教育,注重道德理念的宣讲,很少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很少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心灵沟通,然而新媒体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师生交互的平台,使传统德育教育的单向性逐步被互动交流的教育方式所取代。新媒体在对大学生道德教育产生挑战的同时,也因其信息的即时性、广泛的互动性等特点,为大学生道德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首先,新媒体技术使道德教育的内容由静态变为动态、由现实教育变为超时空教育。其次,新媒体中所包含的丰富的信息量,充实了道德教育内容,增强了教育内容的可选择性;第三,新媒体的现代科技丰富了教育形式。

2.道德教育创新是促进大学生道德素质提升的必然选择

媒体形式的变革带来了学生思维方式、学习方式、情感交流形式等诸多变化。在新的形势下,如果仅仅沿用传统的教学形式必然存在很多缺陷,而创新道德教育模式可以最大程度上适应当前教学环境,通过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最大程度地适应教学环境的要求,促进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

3.道德教育创新是实现道德教育与时俱进的必然需求

新媒体的发展对社会环境、教育环境以及学生的思维理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也必须要改革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新媒体的发展,催生了一个数字化的虚拟空间,也逐渐形成了新的社会群体,例如网民、大V等,大学生群体也是其中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与以往有着巨大的变化。因而德育教育应利用新媒体技术充分完善、发展自我,构建适合新形式的道德教育模式,整合新媒体空间和大学生群体,以形成新媒体与道德教育模式的教育合力。

二、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新媒体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

由于新媒体道德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很大不同,不能简单挪用传统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内容,在教育的内容上应该符合新媒体信息的特点,在形式上应该满足新时期大学生的需求,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就目前而言,新媒体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还相对比较单一,大部分道德教育网站仅仅通过简单的将教育信息上传到网站的方式来进行德育教育,注重教育过程和形式,而忽视了教育效果,忽视了教育信息的可接受性,导致很多德育平台有教育而无人气,有内容而无效果的尴尬,使得新媒体道德教育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新媒体的道德环境状况不佳

一方面,由于新媒体的虚拟性和开放性,导致网络信息监管难度很大,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审核和管理,主要依靠媒体自身的自律。另一方面,部分媒体过于追求所谓的“点击率”,有意夸大一些新闻信息,甚至歪曲报道一些真实信息来“博眼球”。这些都对新媒体的道德环境造成污染,这些逆道德因素对大学生的情绪情感造成负面影响。

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自我矫正能力有待提高

新媒体的高度开放性、虚拟性、信息的复杂性、共享性,使新媒体呈现出多元而松散的信息环境。新媒体空间中既有道德教育的正能量,也有虚假、暴力等信息垃圾,在网络信息管理缺失的情况下,新媒体对大学生的自我辨别和矫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在相对自由的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基于道德自律和情感判断的自我矫正能力有待提高。

三、利用新媒体进行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策略

1.转变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是保证新媒体道德教育取得实效的基础

运用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今后工作的必然趋势,高校德育工作者也意识到了新媒体在道德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他们在工作中利用微博、博客、飞信、微信等平台进行着思想道德教育。但是,深层次的教育理念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利用新媒体简单地一些教育文章、图片或者教育事例,仍是很多道德教育工作者的习惯性方式,没有利用新媒体进行真正的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理念创新。在新媒体时代,道德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新媒体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相结合、新媒体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思想,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创新德育教育的内容、表现形式,调动学生参与教育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达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思想的效果。

2.建立线上线下“两维一体”的道德教育模式

新媒体虽然极大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但是新媒体无法完全取代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功能,德育教育离不开实践教育、耳濡目染、群体活动等形式。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道德教育不能弃之,而应与新媒体德育互为补充,共同形成“两维一体”的道德教育模式。“两维一体”的道德教育模式就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既发挥现实道德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又利用新媒体开拓道德教育空间,实现两者在教育内容上相互融合,在教育形式上取长补短。

3.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虚拟性特征

虚拟性是新媒体环境的重要特征之一,虚拟的环境中衍生出交互双方的平等性、主动性及信任程度的增强等优势。在虚拟的环境中,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情绪,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有效地避免学生的抵触心理。在信任关系充分建立后,教育者将“心灵蛋糕”呈现给学生,引导他们主动吸收并内化,构建起自己的道德价值体系。因此,在新媒体德育教育中,应该保持新媒体的虚拟性特征,参与者仅仅进行真诚的心灵沟通,而不涉及身份等无关因素。

4.优化网络道德教育环境,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

新生教育论文范文9

关键词:贫困新生;思想教育

随着高校扩招,办学规模的扩大,大学贫困学生人数也逐渐增多起来。一般贫困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主要有(1)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2)家庭有特殊困难。有的因父母双亡或父母年迈、失去劳动能力,无经济收入或自然灾害造成一时家庭生活困难等。(3)物价上涨,加重了学生日常生活的经济负担,(4)学杂费增加等方面。

由于他们特殊的经济困难环境,贫困生往往要承受更多精神和经济压力。许多贫困生大一时的学费都是亲友乡邻拼凑起来的,而住宿费和生活费则没有着落,每天都在为伙食费发愁。由于这样的经济压力,导致他们不愿与其他同学沟通,不愿参与集体的消费活动。他们希望得老师和同学及社会的帮助和关心,但又怕受伤害。甚至有相当一部分的贫困生由于这些压力太大,会打消上大学的念头,想放弃几经努力才争取到的享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虽然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已经建立起了以助学贷款为主的“奖、助、贷、补、减”和“绿色通道”的多元化资助体系,并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面向高校设立奖助学金,共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但是在新生刚入学时老师同学对贫困生家庭情况还不十分了解,还不能有效实施利用这些渠道帮助到所有的贫困生。许多贫困生在国家“绿色通道”和各种奖助学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会产生依赖心理,不去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现状,这样在贫困生的思想上和心理上会存在许多问题。当有些贫困生不能正确看待贫困时,他们就会把贫困当成无能,当成丢人、当成耻辱,从而产生自卑感。对于有着强烈自尊心的贫困生而言,他们不愿意轻易接受别人的帮助,如果资助方式不当,更会让贫困生望而却步。但因为不能正视贫困,一次次失去受资助的机会,又会让他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更加遭受困难,一些学生在物质上得到资助后,精神上却陷入了深深的负疚与自责之中。这时我们就应从做好贫困生入学时的思想教育工作着手,来帮助贫困生正确面对这些问题。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贫困新生要充分认识、理解贫困,敢于直面和接受自己家庭的贫穷境遇,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要认识到,虽然现在家庭经济困难,但这些只是暂时的。要用积极的人生态度来面对贫困,把贫困看作是命运的挑战和磨砺。只有欣然接受自己、接受现实,把贫困化作激励自己的动力,根据社会和时代的需要去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要培养自己吃苦耐劳毅力不被贫困压垮,自强不息的精神,在逆境中奋起。

二学好专业知识.增强自信心

大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主要任务就是把专业知识学好,拓展知识面。现在社会,没有知识就没有办法立足。贫困生的学习状况两极分化,少数成绩优异,多数中等偏下。由于经济原因他们要在课余时间千方百计寻求机会勤工助学,在学习上的投入比其他学生要少得多。这使他们经常处在一种既要勤工助学又怕耽误学习、既想学习又需要勤工助学的矛盾心理冲突中。长期在这种困惑下,为了生计许多贫困生只好放弃学业的努力,对学习丧失兴趣和积极性,最终导致恶性循环,学习成绩越来越差。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可以增加获得奖学金的机会,也可以为以后自身的就业增强竞争力。专业学好了,学习目标逐个完成,自信心也就会随之增强了。

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增强人际沟通能力

同学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需要大家相互理解、信任。贫困生由于经济条件的原因,需花钱的各项活动总是借口躲避不敢参加,思想上背着沉重的包袱,压力特别大,怕被别的同学瞧不起。在自卑心理作用下,自己脱离了集体,远离了同学和朋友,人为的将自己孤立和封闭起来,不愿或很少和同学交流。所以贫困生要克服这种心理,要知道家庭经济贫困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该参与的集体活动应该积极去参加。我们还要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即提倡合理消费的节约消费,理性消费,反对盲目消费。贫困生要利用集体活动机会,多熟悉校园,与其他同学交流,增强人际沟通能力。贫困生保持良好的受助心理,让他们充分挖掘内在的价值,鼓励贫困生坦然地学会互助,树立起一种热爱生活的心态,也有帮助别人的本领。

四做好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贫困新生入学,要督促学生利用一切校内和校外的资源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帮助贫困新生学会科学地运筹时间,制定合理的学习、文化娱乐、上网及体育锻炼计划,做到有条有理,劳逸结合。帮助新生学会利用图书馆和网络中的各种文献资料,学会自我解惑,充实提高自己。要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完成学业的勤工助学活动都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应该通过自己的劳动去克服困难,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校内可以通过勤工助学、参加社团组织获取实践的机会或班级、院系的各项活动,校外可以通过家教、暑期工等以适应社会企业、单位不断的对大学生提出的更高的素质要求。

五做好职业规划,准确定位.增强就业竞争力

贫困新生从入学开始就应该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包括四年大学生活规划和人生职业规划,朝着目标逐步迈进。让新生明确社会角色意识,承担起肩负的社会责任。上学期间应该多听听就业指导课,包括学校的就业理论课和学校就业方面的教授论坛或用人单位等的社会人员做的专题报告等,了解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情况,根据自己的志趣和个性特点制订个人发展规划,提早做好就业准备。

六学会感恩

新生教育论文范文10

[关键词]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目标定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及其潜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关涉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而且影响到一个国家科学创新能力的储备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术声誉与民族形象。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该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有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共设置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在这15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出色人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新闻传播顶尖人才的培养经验。进入新世纪后,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且重点建设研究型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的要求在许多高校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的两次评审,又先后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和政治学院等十所高校获得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设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应该说,经过这两次评审,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体规模的推进,打造了一个更宽广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平台,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整体态势;对于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来说,这可谓是一次大的“跃进”。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整体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更应该冷静地对其最高阶段博士生教育进行审慎规划、科学布局和系统建构,将其作为一个关系新闻传播学长远发展的大计,进行具有战略性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探讨。

一、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20来年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时间并不长,因此,一直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加之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及体系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规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教育是将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方法进行综合性地传授和深入地积淀,并培养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和尖端,通过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以产生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成果的过程。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应用于不同学科,就需要针对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作出准确而清晰的界定。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类对新闻传播业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又与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为这一“独特性”,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开创时,还曾一度被认为没有必要,也被质疑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正说明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定位问题。传统上认为,博士学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学位,是为从事学术工作或一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做准备的。然而多年来,有为数不少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实际上主要从事一般的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实务工作,而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众多业界人士纷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传统目的(为研究进行训练)和实际用途日渐分离,已是不争的事实。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专业化究竟如何体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社会美誉度怎样?如何将博士生教育与新闻传播界的整体发展相联系?对这些问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理应作出系统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够清晰和稳定。与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确定相应的是,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还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闻传播院校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基本上沿袭其他学科的模式,缺少对新闻传播学科特点,以及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方法的全面探讨,因此难以制定出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学门槛应该如何设定,是重在考察其学识和科研能力,还是重在考察其一般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准?博士生学习期间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应该开设哪些必需的课程?博士生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怎样衔接?博士生教育应该采取欧洲式的教授与学生一对一式的传授方式,还是采取像美国博士生培养中的集体培养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实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时,对这些问题必须作出科学的回应。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上的错位,加之我国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养和潜质的考生,仅仅因为“英语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选人门外。再如,有的院校对博士生教育规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课程如何设置、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都无“一定之规”,结果课程学习往往未能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研究工作、准备学位论文所必需的宽广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的效果。还有,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的资格考试或综合性考试应该如何“把好关”,有的院校也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则,结果造成在培养过程中对博士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缺乏“刚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博士生只要进了“门”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学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风对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表现在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师生比例失调,师少生多,导师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学术互动和交流受到影响,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呈现出下滑之趋。另一方面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不是注重鼓励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熟练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数量等硬指标为指针,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凑足文章的发表数当作主要学习内容。再一方面还表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把关上不严,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增加,在开题、答辩等环节,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学风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虚作假,剽窃等现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时有发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学术创新性和创造性。博士生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检验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应该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上。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教育计划的核心要素,必须是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独特的贡献。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有些高校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其具体表现是: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或过于陈旧,或过于空泛,或流于琐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当前学术前沿,参与学术对话;一些博士论文的前期资料积累不够扎实,因此不能针对最具价值的切入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论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对所需了解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广,基础不牢,因此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理论和方法运用不能做到娴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训练不够,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对相关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不力。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论文成为资料的简单梳理,即使有的选题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无法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有的是由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对学科规律和博士生教育规律相结合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缺乏系统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设计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会和教育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冲击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使得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真正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新闻传播学教育自身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博士生教育的经验,针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人才需求与社会实际,整合教育资源,走出一条真正合乎科学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学界定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容管理及运转的理性认识基础”。[2]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教育,理应如台湾著名新闻传播教育家郑贞铭所言,“在技术学习之外,更要探讨理论、从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才能在高等学术殿堂中树立起应有的地位”。[3]为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对其学术视野宽广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要使其具有较深厚的学养造诣,又要让其关注学科前沿和现实的新闻传播实践,注意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人才应是其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在学术素养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与方向,理应琐定在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上,即着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造就优秀学者。

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必须科学规划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并加强对其在阅读、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该院的博士生课程一般分为两类,即知识类课程与研究类课程。前者以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为目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课上还提供详细的阅读书目,要求博士生写读书报告,培养其欣赏和批判专业学术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过边学边做(研究),以培养和训练博士生从事研究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课上,博士生们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思考、讨论、做研究。这样,不仅训练、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现实的专业研究者的工作环境,教会博士生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学术规范,如何使用各种研究资源,如何设计研究题目,如何解读原始资料,如何回应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这种训练实际上是一个铸造学术文化或学术习性的过程。

此外,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还应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综合考试内容和方式、论文开题时间和形式、博士论文的学术规范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案,并严格实施。

第二,控制规模,严进严出,打造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应。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平台随着多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宽广了,这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的数量和规模必将比以前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维护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共同为提高教育成效、培养顶尖人才而努力。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新闻传播学博士生还缺乏广泛的认可和美誉,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整体效应发挥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养、资格考核、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学位授予上,比较注意通过制度建设,严把质量关。一是控制招生规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每年报考博士生人数达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数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导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选人门槛。这主要是借助资格考核(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两个环节,实施筛选、淘汰,以保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进入到博士候选人行列。三是严格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

这主要通过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校内外专家的集体评审以及学位公示等举措,保证每个博士学位获得者都是符合标准的优秀人才。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占当年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视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能力考核,确保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及其指导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博士生导师及其指导团队在招生、培养学生及博士论文答辩等方面较其他层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权限,因此要重视博士生导师人选的遴选,重视其“人格”塑造和“师德垂范”;同时要引导、促进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把关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鼓励导师与学生经常交流、沟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博士生导师所进行的遴选和考核,就包括着学术水平、道德素养、敬业态度、组织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十分注重将学生的成才与导师的责任感、信誉、综合素养联系起来,注重维护导师职责的神圣性和荣誉感。

第四,实行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备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下,各院校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应彰显自己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侧重培养博士生,使其成为该领域和方向的顶尖人才,从而促进人才与学科前沿接轨。这不仅要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创新性上,而且应系统地体现在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目前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学养深厚的优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应成为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辈出的舞台。

第五,确保博士生教育的经费投入,开拓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要发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经费投入,尤其是在学术研究上以及优秀人才与成果的奖励上,更应有足够的经费支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的资助渠道必将越来越多样化,对此,我们要注意积极争取,大力开拓、吸纳。近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除了通过课题申报,争取政府和学校拨款外,还十分注意与相关传媒、产业合作,拓展经费来源。目前,全院博导的科研经费年均人平在8万元以上。

总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会科学革命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时代,为了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培养有创造力的优秀学者的有效途径,应着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结构,扩展其必需的学科知识,力求教学质量优秀和研究设施、成果先进,从而便于其在规模增加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样化、高质量的学术体系。

参考文献:

[1]单波.反思新闻教育[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4).

新生教育论文范文11

关键词:艺术设计;文化艺术素养;创新

一、艺术设计学生创新意识现状

艺术设计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活动,其基本特点是实用与美观的结合,即赋予设计物功能和审美的双重作用。设计活动是一项以审美创新为主旋律的创造性活动,设计过程就是围绕解决问题而进行的审美创新的过程,可以说没有创新,艺术设计失去了生命活力,也失去了生存的价值。在知识产权已经普及的今天,艺术设计本身所体现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更加受到了社会、企业、以及设计者本身的关注和重视。创新已成为艺术设计引领市场的灵魂,对于身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创新更为重要,是他们今后走上社会能否很好生存的法宝。然而就目前高校艺术生的创新能力来看,尤其是民办院校艺术生,普遍存在以下情况:

(一)主动创新意识不强

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和制约, 有的学生缺乏创新的欲望, 头脑中未形成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 有的学生不满足于现状, 想超越现实, 却又缺乏行动的信心; 有的学生虽然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 但在生活中又不够主动, 缺乏创新的毅力, 一遇到困难就退缩, 没有勇气挑战新的事物; 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问题, 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不多。

(二)拓展创新思维的想法不够

创新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提炼、抽象加工,再加上合理的想象和感悟,产生新思想、新观点的思维方式。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和方法的先导,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传统的 “老师授课, 学生听课” 的艺术理论知识教学模式, 缺乏必要的启发教育和学习讨论, 学生按照同一思维模式接受教师的教学观点和教学内容,在创新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在观察的细致性和全面性等方面比较欠缺,不能拓展新思维。有的学生想去创新, 可他们不知道从何入手, 缺乏指导他们去创新的力量, 传统教学模式所灌输的单一思维方式, 未能为拓展学生创新思维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

(三)文化艺术知识的缺乏导致创新思维滞后

在全国高考中每年的美术考生大军浩浩荡荡,蔚为壮观。由于高考对文化课单设了一个艺术类的文化考试科目,所以在高中时就把学生分了类,优秀的学生学理科,次一点的学文科,文科中再次的学生为了找出路,无奈地报考艺术设计,但他们没有绘画基本功,大部分考生匆忙补习三个月的素描,色彩就应对考试,考生中真正酷爱艺术设计的并不多,再加上本身文化艺术底子就差,在大学的设计学习中,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创新思维的能力就比其他一些同学滞后。

尤其是在21世纪,流行时尚文化的冲击,偏重于用电脑进行各种活动,轻视了书本的知识,忽视对文史知识的提高,尤其对传统文化,如戏曲、书法、艺术鉴赏等知识知之甚少,更不用说去进行启发式联想创意了。曾有教师在一堂广告设计课上布置学生以中国传统佳节为主题设计公益广告,要求文案撰写贯穿古代文人诗词作为烘托。不少学生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文案中的诗词文不对题,人非人、事非事,不知其意,错字连篇,闹出了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创新谈何而言,思维方式也只能一度的停留在模仿借鉴上了。

二、文化艺术素养在艺术创意中的重要性

(一)文化素养在艺术创意中的重要性

艺术设计,实际上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体现。各个专业虽然对设计知识的着重面不尽相同,但对于“大设计”概念的关于美、节律、均衡、韵律等的要求是一样的。不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设计,设计者首先要面对的是对所设计对象的理解——对设计对象相关的背景文化、地理、历史、人文知识的理解。没有文化根基,驾驭艺术设计时就难以达到纯熟的境界,难以挖掘艺术的深意。在设计作品中注入相应的文化内涵,已成为增强艺术设计作品感染力不可或缺的手法。尤其是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本民族的特色,创意思维的源泉将会连绵不断。

一个典型的实例,中国联通的标志是由一种回环贯通的中国古代吉祥图形“盘长”纹样演变而来。标志造型中的四个方形有四通八达,事事如意之意,六个圆形有路路相通,处处顺畅之寓,而标志中的十个空穴则有十全十美之意,洋溢着古老东方的吉祥之气。其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对中国历史文化和东方文明的传承观念的提炼,这就是典型的文化对创意的影响。

(二)艺术修养在设计创意中的重要性

艺术素养是创新灵感的来源之一。艺术修养,属于美育的范畴, 它主要指:文学艺术欣赏、审美能力、艺术才能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具体包括: 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综合艺术、造型艺术,以及自然美、环境美的熏陶。艺术修养最终体现为审美的感情、判断和鉴赏能力。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对陶冶人的审美情趣、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增强人的判断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支动听的乐曲、一幅优美的画卷、一座造型高雅的建筑,无不给人以美的愉悦、感情的 升华、心灵的震颤,让人体会到高尚、优美、庄严、宁静, 不仅能使人的大脑得到充分休息, 而且在艺术活动中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灵感。

三、如何加强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一)课堂上综合知识点,积极引导,变复杂为简单,变被动为主动艺术教育是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和提高学生敏锐的视知觉观察力、审美感受力和审美创造力。民办高校艺术生的性格特点在于他们对自己学习的自控力和自觉程度上很难把握,有些同学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上文化理论课时无精打采,更不用说课下读一些有关的专业书籍。对此,我们必须在平常的上课过程中就应该教会同学们养成多读专业书、多了解当代先进的艺术设计思想的好习惯,引发大家学习学科前沿知识的兴趣。同时还必须加强整合人文艺术教育的学科资源,让大学的艺术教育课渗透更多的人文内涵,而不仅仅是技艺上的传授。还要注意将美学、艺术史、设计史、艺术批评、艺术创作、艺术心理学等相关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加强专业指导和交叉构建。把复杂的艺术评论或者设计史通过简单有趣的方法概括归纳将给学生,同时让学生参与到调查、收集并研究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之间的作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阅历,进行PPT讲解,通过比较鉴赏并挖掘作品背后隐含的意义,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也挺高了。

(二)课堂外给学生提供资源、拓展知识,在实践中激发灵感

利用我校艺术大楼图书阅览室这一平台,每学期购买一定量的图书学习资料,可以包括文学、史学、绘画、书法、雕塑、国内外优秀设计作品集、杂志期刊等,让学生定期的去借阅,并规定一学期至少要读两本书,并写出相应的提纲总结,把学到的知识进行一次公开的或者小班的课堂汇报,然后结合汇报给学生提出一设计主题,让其结合所看所学的知识进行一次贴近生活的设计体验,要紧密结合绘画技法、知识涵养和审美欣赏这三种与美术相关的能力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体现创作主体情感、意志、态度等个性化的元素,同时把这汇报和设计作为考核的一部分。那么这样学生的课外知识量不仅扩充了,而且也加强了思考的主动性,同时在开展设计活动的时候能自觉的引用课外知识,灵感也随着知识的丰富油然而生。

(三)结合学生要求,举办各种艺术门类的专题讲座

开办校园专题讲座一直是我设计专业所注重的,并且在这方面一直在做,学生从中还是学到了不少知识,但是这方面还做的不够好,应该涵盖各个方面,让学生自愿听讲、自愿参与、根据学生反映意见开展相关的讲座,这样无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高水平的专题艺术讲座集学术功能、教育功能于一体,能够帮助学生增强文艺知识,拓宽视野,扩展知识面,使学生学到许多在课堂上难以学到的东西,学生看的多,听的多,了解的多了就无形中会影响自己的思维模式,启发创作灵感。

(四)走出校门,参与活动、增长见识、激发灵感

走出校门,多去看看别人的东西,不论纯艺术绘画,还是设计作品,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避免把知识禁锢于书本或是课堂。可以多参加一些各高校间的作品交流活动,参观一些名人画展,设计展;还可以经常去艺术馆、美术展览馆和历史博物馆去取取经;甚至在采风、考察活动中广泛了解当地民族特色文化,收集素材充实自己的资源库,目前很多艺术类高校都采取了最后一学期外出采风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在旅途中将自己所看的,所经历到的用相机或者笔或者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虚心请教,比较观点、提炼精华、学习经验,慢慢的发现自己在多听多看多问中不断进步,从而获得更多的创作灵感。设计不是独立存在的行为,坐井观天的学习方式不可取,要在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中寻找设计元素和构成方式。

四、小结

艺术设计的灵魂与本质在于创新思维。创新的能力来自一个人的素质、能力、文化蕴积和修养的综合体现。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艺术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会让你感到设计工作别有一番情趣,让你在今后的职场中游刃有余。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大学生文化艺术素质的培育,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成为目前我国设计教育应遵循的定位法则,也是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有力途径。

参考文献:

[1] 杜大恺主编.清华美术3:艺术教育的当代境遇[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新生教育论文范文12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讯技术迅速发展,以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体越来越深入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尤其在当代大学生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艺术类学生在大学生群体中是极具鲜明个性的一个部分,对于他们的教育管理一直是高等教育管理中的难点问题。如何在新媒体背景下分析艺术类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特点和成长规律,探索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规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成为具有艺术类专业的高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艺术类学生的特点

艺术类学生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他们具有其他专业学生的共性的同时,还具有鲜明个性特征。这些特点如同“双刃剑”,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影响。

(一)思想活跃,但理想信念淡薄。理想信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艺术类学生普遍存在着不关心政治甚至厌烦政治的心理。他们虽然思想活跃,但缺乏深度;热爱专业,但很少关心时事;重视专业技能训练,但轻视文化理论特别是“两课”理论学习。其理想信念淡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易偏离正确轨道。

(二)个体竞争观念突出,集体观念弱化。艺术专业的教学方式及教师的思维方式往往是以个体为本体的,一切以个人的感悟、喜好为出发点,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淡薄等弱点。

(三)情感丰富,但组织纪律性不强。纪律性较差具体表现为:随意迟到、早退、旷课;不顾公共卫生,寝室卫生脏、乱、差;夜不归宿,上课时间外出兼职打工等等。由于这些现象的长期存在,艺术类学生的学风、班风都相对较差,其整体形象的塑造也较难。

(四)文化基础薄弱。由于艺术类专业学生一般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开始专业学习,他们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专业学习上,相对轻视文化课程的学习。这势必导致艺术类学生文化修养不够,知识面狭窄,缺乏人文精神。艺术类学生的不及格科目也大都集中在文化课上。

二、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

(一)思想信仰多元化

新媒体介入后,校园信息化在某种程度上处于一种“时间、空间、资讯无屏障”状态,信息的和使用比以往更加自由,具有不确定性和难以控制性,一些落后腐朽的思想、违公德的信息,甚至资产阶级消极思想趁机进行大肆传播和渗透。大学生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念,缺乏理性的判断能力,很容易被动地接受外界信息,影响个人思想观念和道德认知,导致理想信念迷失、价值观混乱等问题。

(二)生活空间虚拟化

新媒体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形成了一个虚拟的空间。手机短信、博客、网络论坛、社区等都具有明显的虚拟性,大多数学生在新媒体空间里都以匿名或化名的方式进行交流。言行得不到规范,真实性难以保证,部分学生整天沉溺于虚拟空间,容易造成紧张孤僻、厌倦生活、逃避现实、丧失自我等问题,甚至会出现信任危机和人格障碍。

(三)精英意识模糊化

新媒体的内容多来自于大众,几乎任何思想观点都能得到表达,人人都可以有博客可以是记者是编辑,个人言论的自主性大大提高,出现了草根大众操纵的“自媒体”和个人控制的“独立媒体”。由于新媒体的这种自由性和开放性,传统的纸张阅读和笔墨书写逐渐淡出视野,快餐文化应运而生。

三、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正确认识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和规律,正确把握新媒体背景下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大学生实现了信息选择与利用的自由化和自主化。但艺术类学生本身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而辨别是非的能力却较弱,容易受人误导,面对艺术类学生错误的或不成熟的思想观点时,如果不尊重或不能准确把握新媒体技术的传播规律,不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往往容易事倍功半,甚至矛盾会激化。因此,在新的环境中开展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认识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和规律,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的教育模式,实现教育角色的转换,帮助艺术类学生学会认识和分析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积极鉴别纷繁复杂的信息,引导他们积极自主参与整个教育过程,以平等的方式丰富教育形式。

(二)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教育功能,努力营造文明有序的新媒体校园文化氛围

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教育功能,全面加强校园网建设。通过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促使艺术类大学生树立自律意识和正确的新媒体观念,培养和提高他们对有害信息自觉抵制的意识和能力,自觉遵守媒体规范与道德,合理使用新媒体资源,努力营造文明有序的新媒体校园文化氛围。

(三)大力加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水平

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对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能较好地掌握新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对当代高校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要首先意识到新媒体技术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便捷和困难。只有这样才能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掌握主动性,体现教育的针对性,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媒体背景下的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四)建立健全大学校园新媒体信息的监督机制,并且做好舆情引导工作

运用技术手段在校园内、外部网的界面上构筑信息关卡,通过建设网络虚拟组织、设立网络管理员等方式使所有内外连接都要接受检查过滤,从而屏蔽危害大学生心理、思想等信息的传入,对新媒体信息实施有效的监控和合理的引导,在校园形成健康的新媒体教育环境,加强信息传播监管力度。同时国家必须进一步完善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制度法规,完善新媒体信息的监控机制。

参考文献

[1]黄艳梅、张劲松:艺术类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问题及教育策略.《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