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

时间:2023-05-29 17:39:20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范文1

【关键词】 系统化健康宣教;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母乳喂养;喂养不耐受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9.092

Application effect by systematic health education in breast feeding for NICU premature infants JIANG Xi-ying, SHENG Fang-ming. 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 Affiliated Weihai Second Municipal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Weihai City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Weihai 264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pplication effect by systematic health education in breast feeding for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 premature infants. Methods A total of 356 NICU premature infants as study subjects were divided by admission order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with 17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ICU nursing, and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systematic health education to nursing in the control group. Effects of breast feeding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esearch group had all obviously higher exclusive breast feeding rate, breast feeding + formula feeding rate, breast feeding rate and breast feeding rate within 7 d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Systematic health educatio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Premature infants; Breast feeding; Feeding intolerance

早a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统计, 我国每年出生的早产儿约占全球早产儿的10%左右, 使早产儿在NICU总住院患儿中的比率明显增加[1]。母乳喂养是减少早产儿死亡率的干预手段之一, 母乳利于婴儿的消化吸收, 还能减少早产儿短期及长期的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神经系统发育迟缓等并发症的发生[2]。发达国家NICU中普遍进行母乳喂养, 而我国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率普遍较低[3]。本研究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356例NICU早产儿为研究对象, 探讨系统化健康宣教在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356例NICU早产儿为研究对象, 所有早产儿母亲均符合母乳喂养标准, 早产儿排除胎龄

1. 2 方法 对照组早产儿实施常规的NICU护理, 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系统化健康宣教, 具体内容如下。

1. 2. 1 成立健康宣教小组并规范制度流程 成立健康宣教小组, 由NICU护士长担任组长, 制定系统化健康宣教流程及制度, 明确护理人员工作职责, 并组织小组成员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查漏补缺, 制定干预性措施[4]。

1. 2. 2 全员培训 科室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早产儿母乳喂养知识培训, 并通过考核使其熟练掌握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 对早产儿母亲进行健康宣教。

1. 2. 3 宣教前评估 由小组组长评估早产儿母亲的母乳喂养能力, 根据母亲自身及家庭情况制定系统化的母乳喂养健康宣教方案。

1. 2. 4 改进宣教课程 增加母乳喂养宣教课程的频次, 并在理论授课的基础上开展操作多元化课程。

1. 2. 5 扩大宣教对象 从以往的出院早产儿家属扩大到所有住院早产儿家属, 尤其是对刚入院的早产儿家属进行入院后的第1次健康宣教, 扩大宣教对象。

1. 2. 6 宣教后评价 健康宣教后应及时了解母乳喂养情况, 必要时给予再次干预, 并不断改进宣教方式及内容。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早产儿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情况以及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早产儿喂养方式比较 研究组纯母乳喂养率、母乳+配方喂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早产儿母乳喂养情况比较 研究组母乳喂养率及7d内开始母乳喂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3 两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4.04%、2.25%,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65%、6.7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早产儿及极低体重儿仍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尽管临床上已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降低死亡率, 但大多使患儿与母亲分离, 难以实现母乳喂养[5]。母乳中含有丰富的生长因子、高浓度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IgA)、乳铁蛋白、抗炎物质、低聚糖等营养物质, 因此母乳喂养能有效抗感染、保护消化道黏膜、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保证患儿正常的生长发育[6-10]。系统化健康宣教要求护理人员成为最佳管理者, 评估母乳喂养能力, 给予母亲最专业的帮助, 不断地完善母乳喂养工作, 有效促进医患沟通, 使母亲掌握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及好处, 增加泌乳量, 提高早产儿母乳喂养率[11-16]。本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组纯母乳喂养率、母乳+配方喂养率、母乳喂养率及7 d内开始母乳喂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系统化健康宣教能有效提高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率, 减少喂养不耐受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⒖嘉南

[1] 刘凤, 韩树萍, 余章斌, 等. 母乳喂养质量改进对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亲母母乳喂养率的影响.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6, 18(10): 937-942.

[2] 黄朝梅, 黄倩怡, 谭瑞贞, 等. 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系统化健康宣教效果评价. 齐鲁护理杂志, 2015, 21(16): 1-3.

[3] 李素玲, 张广辉. NICU中早产儿母乳喂养的实施方法与效果观察. 中国医学工程, 2014, 13(8):82-83.

[4] 冯淑菊, 景亚琳, 陈杭健, 等. 住院早产儿母乳喂养系统化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 协和医学杂志, 2014, 5(4):399-404.

[5] 施卸丽, 徐鑫芬. 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母乳喂养率的研究进展. 护理与康复, 2015, 14(12):1123-1125.

[6] 张翠凤, 武玲. 采集母乳在NICU中的实施及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护士进修杂志, 2016, 31(4):304-306.

[7] 梁玉美, 冯燕妮, 杨松媚, 等. 早期母乳喂养对 NICU 住院早产极低体重儿宫外生长发育的影响. 右江医学, 2016, 44(3):265-269.

[8] 沈晶.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系统化健康宣教的效果观察. 医药前沿, 2016, 6(20):369-370.

[9] 连冬梅, 王宁辰. NICU中早产儿母乳喂养的实施体会. 护理学报, 2013(18):52-54.

[10] 务永勤, 朱智玲, 刘芳.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母婴分离时母乳喂养的护理指导的体会.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5(30):230-231.

[11] 阿日贡高娃. NICU 母乳喂养宣教对降低早产儿食物蛋白过敏导致的喂养不耐受的有效性. 医药卫生(文摘版), 2016(5):216.

[12] 陈惠球, 黄晶晶, 李慧敏. 健康宣教及护理配合在NICU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观察. 临床医学工程, 2015, 22(3):355-356.

[13] 刘义容, 李玉连, 封大连, 等.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母婴分离时母乳喂养的护理指导的体会. 医药前沿, 2012, 2(20):98-99.

[14] 蒋静, 李开云, 周云, 等. 强化母乳喂养在NICU住院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中的应用研究. 重庆医学, 2014(35):4731-4733.

[15] 闫会丽, 张慧洁, 刘红贞, 等. 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临床分析. 临床研究, 2016, 24(8):1-3.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范文2

[关键词] 产妇;母乳喂养;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R17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34-70-03

母乳喂养是婴儿最佳的喂养方法,是保障婴儿健康的基本措施。随着母婴同室的开设及母乳喂养的广泛宣传,大多数初产妇能很好的进行母乳喂养。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一部分初产妇在产后一周内不能正常的进行母乳喂养,严重地影响母婴健康。通过临床观察与实践,对影响初产妇产后一周内母乳喂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初产妇母乳喂养率,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260例,为2007年2月~2009年6月在我院产科生产的初产妇,年龄20~29岁,孕37~41周,其中剖宫产80例,经阴道分娩180例(其中会阴切开缝合90例),生产后母婴均无异常,但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母乳喂养困难,住院期间全部实施母婴同室,住院时间为4~10d。

1.2母乳喂养困难的表现

产妇对母乳喂养缺乏信心,拒绝给新生儿哺乳,用奶瓶喂奶,未按需哺乳;产妇愿意给新生儿哺乳,新生儿有饥饿感,但不含接母亲,或含接后不吸吮,或撅嘴吸吮,哺乳时新生儿大声啼哭。

1.3母乳喂养困难原因

260例母乳喂养困难产妇中,缺乏哺乳知识和技巧 60例,占23.1%;产妇惧怕疼痛55例,占21.2%;产妇受限49例,占18.8%;产妇凹陷25例,占9.6%;产妇乳汁不足30例,占11.5%;新生儿错觉41例,占15.8%。

2影响初产妇母乳喂养的原因分析

2.1缺乏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

初为人母,初产妇缺乏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医护人员又不及时对产妇进行宣教、指导和支持,有的产妇经过哺乳尝试暂时失败后,对母乳喂养失去信心。表现为:未按需哺乳;产妇抱婴儿姿势不正确,新生儿含接姿势不正确,新生儿吸吮时母亲感觉疼痛,母亲因疼痛减少或停止哺乳。

2.2惧怕疼痛

剖宫产或会阴切开的产妇,惧怕哺乳时牵拉切口引起疼痛;有的产妇惧怕婴儿吸吮时疼痛,惧怕婴儿吸吮时刺激子宫收缩产生宫缩痛,而停止哺乳。

2.3产妇受限

剖宫产产妇术后需去枕平卧6h,且产妇腹部切口置有沙袋,身上带有输液管,留置有尿管,部分带有氧气管,使产妇活动及受限、母乳喂养困难。

2.4产妇凹陷

有凹陷的产妇,因凹陷而对母乳喂养信心不足,尤其是经过哺乳尝试暂时失败后,往往认为自己不能进行母乳喂养,从而放弃母乳喂养。

2.5产妇乳汁不足

①产妇生产时,体力消耗大,因疲劳或会阴切开、剖宫产术造成切口疼痛,使产妇不能充分休息;部分产妇产后食欲减退,营养不足,从而影响乳汁分泌。②部分产妇生产后,因婴儿性别不理想而心情沮丧,以致影响下丘脑和垂体功能,使催乳素分泌减少,泌乳量减少。

2.6新生儿错觉

部分产妇或家属认为产后3d内尚无乳汁或乳汁不足,用奶瓶给新生儿喂养代乳品。使用奶瓶喂养时,新生儿不用费力就可吸吮到乳品;当产妇给婴儿哺乳时,婴儿不吸吮母亲或婴儿不用力吸吮母亲,因吸吮不出母乳而放弃吸吮母亲。

2.7缺乏医护人员支持

部分医护人员缺乏责任心或缺乏母乳喂养知识,未对产妇及时进行评估、指导、帮助,导致母乳喂养失败。

3护理对策

3.1做好产妇心理护理,使产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护士态度真诚、和蔼,主动和产妇及家属沟通,取得产妇和家属的信任;并及时了解产妇心理状态,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向产妇说明母乳喂养的好处,说明母乳是婴儿天然的最佳食品,是其他任何代乳品所不能替代的,母乳喂养婴儿是母亲的天职和义务;并向其说明乳汁分泌与产妇心理状态密切相关,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利于乳汁分泌,而且利于产妇产后身体恢复。

3.2做好母乳喂养知识宣教

通过在产前、产时、产后适时地向产妇口头宣教,向产妇发放母乳喂养知识小册子,并在病区走廊和病室放置母乳喂养宣传版面等措施,使产妇和家属了解、掌握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树立母乳喂养的意识和信心,为母乳喂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宣教内容包括:母乳喂养、母婴同室、早吸吮、早接触等的好处,按需哺乳的重要性,正确的哺乳姿势,正确的挤奶手法,如何保持母乳充足,什么是初乳、过渡乳、成熟乳,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措施等。

3.3母婴同室、早接触、早吸吮、按需哺乳

生后半小时内就让婴儿与母亲皮肤接触,开始吸吮母乳(剖宫产术者,婴儿娩出后婴儿脸与母亲脸相贴或让产妇抚摸婴儿,术后回病房协助产妇让婴儿吸吮母亲),以增加母子感情,促进产妇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促进乳汁分泌。以后实行按需哺乳,即让婴儿不受任何时间限制地在上自由地吸吮,只要婴儿饥饿时或母亲奶胀时就喂哺婴儿;母亲奶胀时,若婴儿在睡眠中,应推醒婴儿吸吮母乳。

3.4指导并协助产妇正确的喂哺婴儿

护士经常深入病房,把正确的喂奶姿势及技巧教给产妇,协助其母乳喂养,如哺乳时,在产妇背部、腿部及抱婴儿的手臂下适度地垫软垫,减轻产妇的紧张疲劳感,使婴儿和母亲三贴(胸贴胸、腹贴腹,下颌贴),防止母亲压迫婴儿鼻部影响婴儿呼吸,防止婴儿头部和颈部过度伸展造成吞咽困难;婴儿含接吸吮母乳时,将大部分乳晕吸吮住,嘴呈“鱼嘴状”,压迫刺激乳窦分泌、喷射乳汁;哺乳结束时,用食指轻轻向下按压婴儿下颏,避免在口腔负压情况下拉出而引起局部疼痛或皮肤损伤。因新生儿胃成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较差,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易发生溢乳和呕吐[1],所以,每次哺乳后,将婴儿抱起轻拍背部1~2min,排出胃内空气,以防吐奶。嘱产妇及家属,不随便给婴儿进食其他食物或饮料以免影响有效吸吮。同时,经常观察评估产妇掌握情况,及时纠正错误的喂哺方法,避免因喂哺姿势不正确而造成新生儿含接困难和病的发生。

3.5疼痛护理

向产妇解释产后子宫复旧引起的宫缩痛和婴儿吸吮母亲引起的宫缩痛属于正常现象,勤吸吮可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利于恶露排出,利于身体恢复,以解除产妇喂哺婴儿的顾虑。对剖宫产产妇,剖宫产术后使用镇疼泵镇痛,并妥善固定放置管道,哺乳时避免腹部伤口受压引起疼痛。同时,控制剖宫产率和会阴切开率。

3.6做好护理,防止皲裂

每次哺乳前后用温水擦洗(禁用肥皂水),保持及清洁卫生。对皲裂者,哺乳前,湿热敷和3~5min,同时按摩,挤出少量乳汁使乳晕变软易被婴儿含吮;先在损伤轻的哺乳,以减轻对另一侧的吸吮力,并增加哺乳的次数,缩短每次哺乳的时间。哺乳后,挤出少许乳汁涂在和乳晕上,短暂暴露并使干燥,因乳汁具有抑菌作用且含丰富蛋白质,能起修复表皮的作用[2]。于下次哺乳前擦洗干净,以保护。产妇奶胀且婴儿不吃奶时,用“C”形手法挤出多余乳汁或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同时避免受压。

3.7及时纠正新生儿错觉

耐心开导产妇和家属不用橡皮,不喂婴儿其他食物。教产妇喂哺时用轻触婴儿嘴唇,诱发婴儿觅食反射,在婴儿张口的瞬间迅速将母亲塞入婴儿口中;对张口不吸吮者,把塞入婴儿口后,帮助母亲挤压乳晕,使母乳流入婴儿口中,促使婴儿产生吸吮动作。经过上述方法,41例错觉婴儿均得到纠正。

3.8纠正产妇凹陷

护士及时对产妇进行评估,发现有凹陷者,即进行伸展、牵拉练习,或用自制简易吸引器,利用负压吸出凹陷的,吸出后,用洗净的手牵拉,保持5~10min,反复多次,每日5~7次,直到凹陷的不再回缩。也可将吸出后,用手牵拉,顺势将放入婴儿口中,利用婴儿强有力的吸吮吸出凹陷的和乳晕(婴儿饥饿时效果更好)。凹陷不明显者,帮助产妇采取正确的喂奶姿势,婴儿会自然吸吮。不能因婴儿最初几次没吸吮到奶就放弃母乳喂养。

3.9保证产妇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供应产妇充足的营养

为产妇提供安静的环境,减少探视;产妇养成和婴儿同步休息的习惯,每天累计睡眠不少于8h。给予高维生素、高热量(每天摄入的总热量不低于12550kJ)、高蛋白食物,少量多餐,忌无盐或低盐饮食;鼓励产妇多食汤类,多食蔬菜水果,多食含铁、钙的食品,如菠菜、海产品、动物肝、瘦肉等。

4结果

经过采取以上措施,影响初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得到有效解决,除哺乳禁忌外,我院产科初产妇产后一周内均能实施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率由85%提高到100%。

5讨论

5.1母乳是婴儿天然和最佳的营养食品和饮料

母乳具有无菌、温度适宜、永不变质、易消化吸收、喂养方便、物美价廉的优点;初乳中含有免疫抗体,可增强婴儿抗病能力,能保护婴儿免得感染性疾病,尤其是肺炎和腹泻。母乳喂养利于婴儿生长发育,母乳喂养是婴儿最有效的喂养方法。

5.2母乳喂养利于母子健康

母乳喂养可增进母子感情交流,利于培养小儿良好的品格,增长智力;产后立即母乳喂养,可促进产妇子宫收缩,减少子宫出血,有助于产后恢复;母乳喂养能抑制排卵,延期月经复潮,具有避孕作用;而产后一周内的母乳喂养成功决定以后的母乳喂养。

5.3母婴双方具有神经生理反射功能

尽管垂体催乳素是乳汁分泌的基础,但以后乳汁分泌很大程度依赖哺乳时的吸吮刺激。当新生儿在生后30min内吸吮时,由传来的感觉信号,经传入神经纤维抵达下丘脑,可能通过抑制下丘脑多巴胺及其他催乳激素抑制因子,致使垂体催乳激素成脉冲式释放,促进乳汁分泌。吸吮动作能反射性地引起神经垂体释放缩宫素,缩宫素使乳腺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收缩,使乳汁从腺泡通过导管排直乳窦而喷射出乳汁,表明吸吮是保持乳腺不断泌乳的关键。不断排空,也是维持乳汁分泌的一个重要条件[3]。婴儿早吸吮、不定时频繁的吸吮母亲的是刺激乳汁分泌的动力,乳汁越吸越多,而且边吸边分泌;早吸吮、勤吸吮可促进乳汁分泌,保持足够的乳汁。

影响初产妇母乳喂养的原因,以产妇缺乏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最常见,指导喂养技巧对促进母乳喂养成功至关重要,护士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宣教、指导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上。

总之,护士在产前、产时、产后适时地向产妇耐心细致地宣教母乳喂养相关知识与指导母乳喂养的技巧,并取得家属理解和支持,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基础;早接触、早吸吮、勤吸吮、保证充足的休息睡眠、加强营养等是泌乳的关键,对保证产后纯母乳喂养,促进母婴健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做好护理、纠正错觉、纠正内陷是保证母乳喂养的必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崔焱. 儿科护理学[M]. 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8.

[2] 郑修霞. 妇产科护理学[M]. 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8 -80.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范文3

[关键词] 护理干预;母乳喂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 R174.4[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3(c)-0132-03

Research on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the postpartum successful breastfeeding

ZHANG Hongying

Delivery Room, the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 Pingdingshan City,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Pingdingshan City in He'nan Province, Pingdingshan 467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uccessful factors of postpartum breast milk-fed. Methods 400 natural childbirth lying-in wome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0, who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had 200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ference,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egular obstetrics nursing. Results The percentage of sufficient breast milk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7% and the percentage of pure breast milk-fed was 91%; the percentage of sufficient breast milk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55% and the percentage of pure breast milk-fed was 63%. There were sia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the comparison of the conditions of sufficient breast milk and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in two groups (all P < 0.01). Conclusion Proper nursing interference can increase efficiently the quantity of breast milk lactation and the rate of pure breast milk-fed meanwhile.[Key words] Nursing interference; Breast milk-fed; Research

母乳是婴儿最好的天然食品,具有营养均衡全面、清洁卫生、恒温方便、易于消化吸收、有利于婴儿生长发育等优点[1]。母乳喂养在孩子生命中是一个最好的开端。一部分孩子由于没有适当的母乳喂养而死于腹泻、呼吸道感染和其他疾病;更多的孩子由于没有母乳喂养而患有不应有的疾病,所以母乳喂养非常重要。因此,为了促进产妇的早期泌乳,增加母乳喂养的信心,本文通过临床实践,对如何提高产妇的乳汁分泌量和纯母乳喂养率进行了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0年1~12月400例自然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观察组年龄23~39岁,平均31.5岁;孕周37~42周;新生儿Apgar评分为7~10分;新生儿体重2 400~4 200 g。对照组年龄22~38岁,平均30岁;孕周37~42周;新生儿Apgar评分为8~10分;新生儿体重2 450~4 150 g;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新生儿体重及评分、分娩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介绍产后母乳喂养的技巧和方法;观察组给予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有经验丰富的护师对产妇进行产前、产后全方位的母乳喂养指导,具体方法如下:

1.2.1 重视产前宣教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益处:母乳中所含营养物质最适合婴儿的消化和吸收,生物利用率高[2];母乳能提高婴儿免疫功能,抵御疾病;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蛋白和免疫细胞,有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纤维结合蛋白、双歧因子等;母乳喂养能明显降低婴儿腹泻、呼吸道和皮肤感染率;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儿牙齿的发育和保护;婴儿与母亲皮肤频繁接触,母婴间情感联系对婴儿建立和谐、健康的心理有重要作用。母乳喂养有利于防治产后出血,吸吮刺激催乳激素产生的同时,促进缩宫素的产生,缩宫素使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哺乳者的月经复潮及排卵较不哺乳者延迟,利于产后恢复,利于延长生育间隔;母乳喂养能降低产妇患乳腺癌、卵巢癌的危险性。通过科教宣传纠正产妇对母乳喂养的错误观念,使孕妇与其家属能了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从而使孕产妇树立母乳喂养的决心和信心。

1.2.2 做好心理护理根据产妇各自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疏通;护士应在谈话的态度、方式、语音、语调上下功夫,创造和谐融洽的氛围;告诉产妇母乳喂养不仅不会影响体型,还有利于恢复体型[3];克服产妇焦虑、不安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帮助产妇迅速从分娩不适和疲劳中恢复,提供母乳喂养和婴儿护理知识;对产妇的积极行为及时表扬和鼓励,以增加产妇的自信心,保持心情愉快,只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母乳喂养一定会成功。

1.2.3 舒适的环境环境应安静、舒适、整洁、通风,室温18~20℃,相对湿度50%~60%;保证产妇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每天睡眠保持在7~8 h以上,充足的睡眠以利于乳汁的分泌和产后康复;指导产妇做肢体舒展、按摩和深呼吸,使其心情和肌肉放松,进入舒适、放松的睡眠状态。

1.2.4 饮食护理指导产妇产后1 h进流食或清淡半流食,以后指导产妇多食高热量、高蛋白、多汤类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禁食大麦及其制品;母乳不足者,猪蹄炖烂吃肉喝汤。

1.2.5 正确的喂奶哺乳前,母亲应清洗双手并用温开水清洁及;母亲喂哺婴儿时要舒适,肌肉要放松;可取坐位或侧卧位;取坐位时两肩放松,坐椅要有靠背,不宜过高;孩子的头与身体呈一直线;孩子的脸对着,鼻子对着,抱着孩子贴近自己;每次哺乳后,应将新生儿抱起轻拍背部1~2 min,排出胃内空气,以防吐奶。

1.2.6 正确的婴儿含接姿势教会母亲诱发婴儿觅食反射,让婴儿嘴张得很大,将及大部分乳晕送入婴儿口中,婴儿下唇向外翻;舌头呈勺状环绕乳晕;下颏紧贴,面颊鼓起呈圆形;有节奏的吸吮,并有“咕咕”的咽吞声,母亲有下奶的感觉,婴儿吸空一侧后,再吸另一侧。

1.2.7 早吸吮、早接触、早开奶产后半小时开始哺乳;乳汁分泌的早晚与婴儿早接触、早吸吮有密切的关系[4];早吸吮可促进下丘脑释放催产素和催乳素,使早下奶;早吸吮可强化婴儿吸吮能力,分娩后婴儿的觅食反射最强,是婴儿练习吸吮的好时机;哺乳前不要给婴儿喂母乳以外的食物或奶瓶、橡皮作安慰物,以免婴儿产生错觉。

1.2.8 按需哺乳、母婴同室母婴同室有利于母子感情的建立,便于按需哺乳,早开奶;母亲是婴儿最细心、最好的护理者,可向责任护士学到婴儿的护理知识;鼓励产妇按需哺乳,实行母婴同室,让母亲和婴儿24 h在一起,吸吮和按需哺乳;废弃定时哺乳,哺乳量减少,不能及时排空内乳汁,缺乏足够的吸吮和刺激,使反射性泌乳素及催产素释放终止,乳汁形成及分泌减少[5];坚持夜间哺乳,不限时间,不限次数,哺乳的时间及频率取决于新生儿的需要及乳母感到奶胀时。

1.2.9 皲裂的处理哺乳前湿热敷3~5 min,挤出少许乳汁,使乳晕变软,以利新生儿含吮和大部晕;哺乳时先吸吮皲裂程度轻的一侧,以减轻对另一侧的吸吮力;哺乳结束时,用示指轻压婴儿下颌,等婴儿放下后再把婴儿抱离,切忌强行拉出;哺乳后挤出少许乳汁涂在和乳晕上,短暂暴露和干燥。

1.2.10 扁平或凹陷的处理采用伸展练习法,将两拇指平行放在两侧,慢慢由向两侧方向拉开,牵拉乳晕皮肤及皮下组织,使向外突出,再用示指和拇指捏住轻轻向外牵拉数次;确实无法将牵拉外出者,应使用人工,将人工内空气挤出,吸于乳晕上,产妇的中心对准人工中心,婴儿以正确吸母乳方法吸吮即可。

1.2.11 乳胀的处理哺乳前湿热敷3~5 min,并按摩、拍打、抖动;频繁哺乳,排空;哺乳时先喂奶胀明显的一侧,因为饥饿时婴儿的吸吮力最强;当婴儿不能有效吸吮或婴儿一点都不肯吸奶时,要帮助产妇将乳汁挤出。正确的挤奶方法:将大拇指和食指放在乳晕上下方,用大拇指和食指的内侧向胸壁处挤,必须挤压后方,这样就能挤在乳晕下方的乳窦上;有节奏地挤压及放松并在乳晕周围反复转动手指位置,以便挤空每根乳腺管内的乳汁,双侧交替挤压,挤出的奶用小勺喂婴儿;如果很胀痛,可用吸奶器吸引乳汁,使舒适至肿胀消失为止。

1.2.12 乳腺炎的处理关键在于预防,哺乳前后及时清洁;凹陷者,及时矫正;每次喂哺时尽量将乳汁吸空,并注意口腔卫生。发生乳腺炎时,如感染不重,全身反应轻微,一般不停止母乳喂养,而且还要勤喂奶,勤吸吮,尽量把里的乳汁吃干净;当乳腺炎局部化脓时,患侧应停止哺乳,并以手法挤奶或吸引器将乳汁排净,保持乳腺管通畅,用小勺喂婴儿。

1.3 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产妇产后72 h乳汁分泌情况及母乳喂养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判断标准[6],乳汁充足:喂奶时听到孩子的咽奶声,小儿24 h排尿6次或6次以上,并有少量多次或大量1次质软大便,两次喂奶之间婴儿很满足,很快乐。喂奶前丰满,喂奶后柔软,喂奶时母亲有下奶的感觉。乳汁不足:在母乳喂养后婴儿仍哭闹不安,给予配方奶粉后有满足感,大便较少,较柔软。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产妇中纯母乳喂养率为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产妇中乳汁分泌充足,占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组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这说明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产妇的乳汁分泌量和纯母乳喂养率。见表1。

3 讨论

3.1 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

通过对孕产妇做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产前健康教育,认识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好处,使孕产妇下决心实施纯母乳喂养,并得到家庭及社会的支持;产后半小时内母亲与婴儿皮肤接触,半小时内早吸吮;实行24 h母婴同室,促进乳汁分泌;产后早开奶,按需哺乳,想吃就喂,勤吸吮,促进乳汁分泌[7]。

3.2 提高了产妇和家属的满意度

通过对产妇热情、关怀、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和哺乳技巧指导,提高了产妇对产褥期知识和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母乳价廉卫生,营养丰富,对家庭来说经济、方便,同时也省力、省时,又使产妇身体恢复较快,使产妇和家属更放心,更满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8]。

3.3 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连续性护理的优质服务要求护理人员自身必须具有丰富而全面的专业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护理人员全面、细致的母乳喂养的观察与护理,从而提高了自己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整体素质。

总之,通过对产妇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使产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易于接受和坚持纯母乳喂养;消除影响母乳喂养和乳汁分泌的不利因素,消除顾虑,变被动为主动,家属也从医护人员的指导中获得了知识,并能够给产妇提供正确协助,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增强了新生儿的免疫力;提高了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融洽了护患关系,对社会、家庭、个人都有好处。因此,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产后母乳喂养成功至关重要,值得推广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解丽丽.护理干预对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8):33-34.

[2]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0-82.

[3]王桂云.对238例产褥期产妇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10,9(4):85-86.

[4]谷聚爱,秦爱华,王志芹.母乳喂养与产前母乳喂养健康宣教最佳时间的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17):81.

[5]朱丽萍,董秀萍.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30(9):618.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妇幼卫生司.母乳喂养培训教材[M].北京:新闻出版局,1999:12.

[7]刘辉,刘爱玲,段春英.母乳喂养对母婴健康的影响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34-35.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范文4

【关键词】

母乳喂养;心理障碍;问题;护理干预;成功率

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力倡导的科学育儿方法,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利于婴儿的消化吸收,最适合婴儿的生长发育。目前大力提倡母乳喂养,本文通过临床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1年2月至10月在我科住院分娩的产妇1000例,住院期间全部实行母婴同室,住院时间2~7 d。

2 结果

1000例产妇中18例由于心理因素不愿喂哺者,经疏导教育后成功喂哺达100%;163例扁平或凹陷者,成功154例,占94.5%,未成功9例,因产妇身体素质差,家属不愿配合;皲裂25例,经处理2~5 d痊愈,成功率达100%;乳胀354例,于产后2~3 d发生,经处理后1~2 d乳胀消除;母婴分离者110例指导挤奶手法,按时排空,成功保持泌乳功能。

3 护理干预

3.1 产前 根据产妇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包括母乳喂养的优点,喂养时间和次数,喂养姿势和技巧以及相应的护理等[1]。同时纠正产妇对母乳喂养的错误认识。比如:有些产妇因害怕影响体型,拒绝哺乳;有些产妇认为乳汁少,怕新生儿吃不饱,产后即用奶粉代替。有些产妇觉得不胀,就不会有奶等等,上述对母乳喂养认识上的误区,造成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率低[2]。因此,开展产前健康教育,纠正产妇错误认识,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使其家属和孕妇建立产后母乳喂养的决心和信心。

3.2 产后 早接触,早吸吮。足够的乳汁是母乳喂养成功的重要前提,尽早频繁的刺激是促进泌乳的有效措施[3]。因此,产后30 min内,除母乳喂养禁忌证外,均由护理人员协助新生儿与母体进行皮肤接触,并让新生儿早吸吮母亲,并再次宣教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产后由责任护士具体的讲解及指导母乳喂养有关知识。包括哺乳的正确姿势,婴儿正确的含接姿势,24 h母婴同室,按需哺乳,判断婴儿需要及是否饱足的技巧,以及护理技巧。

4 针对具体问题的处理措施

4.1 扁平或凹陷的处理 注射器吸法:根据直径大小,选用10~20 ml注射器1副,切除注射器前端及部分,将注射器直接罩在内陷的上,抽吸活塞,能够明显看到被吸出来,并保持负压1 min。重复多次,使突出。

4.2 乳胀 嘱产妇增加哺乳次数,采取正确喂哺姿势,喂哺前,热敷、按摩、拍打,如果很胀痛,婴儿不能有效吸吮时,可用吸奶器吸出乳汁,使舒服一些后再喂哺。

4.3 皲裂 指导产妇采用正确的吸吮方式,婴儿不能只吸,应吸入及大部分乳晕,喂乳结束后,可用示指轻压婴儿下颌,待婴儿自然松口后慢慢取出。哺乳后将少许乳汁涂在及乳晕上,让暴露自然干燥,因乳汁具有抑菌作用,且含有丰富蛋白质,能起到修复表皮的技能。

4.4 母婴分离时如何保持泌乳 教会产妇挤奶方法:操作前热敷、按摩,洗净双手擦干,将大拇指放在乳晕上,其他手指放在对侧,向胸壁处有节奏地挤压和放松,把乳汁挤出,或者使用吸奶器排空,告诉产妇及家属挤奶6~8次/d或更多。

5 小结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品,母乳可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智力,减少婴儿患病率,这些优势明显高于人工喂养的新生儿。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及时开展产前和产后护理干预,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重视产前检查中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处理,可以大大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促进新生儿健康生长发育。

参 考 文 献

[1] 李敏.产前及产后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临床影响的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1,9(33):217.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范文5

关键词 母乳不足 原因分析 对策

母乳喂养是一个自然行为的同时,也同样需要学习。大量研究证实,母亲和其他照护者在开始和持续进行适宜的母乳喂养时需要得到积极的支持。

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

生理因素:①喂养不当:由于婴儿含接姿势不良,造成皲裂,母亲害怕疼痛,而拒绝哺乳;②肿胀:未做到按需哺乳,导致肿痛、发炎乳腺管未完全通畅,乳汁瘀积,最后使乳汁分泌减少;③平坦或凹陷:由于平坦或凹陷婴儿不能含接,产妇不愿意手工挤奶,最终放弃哺乳。

社会因素:由于产后提供母乳喂养支持与帮助不够,加上产妇的营养不足,进食量少,造成奶量过少或无奶,同时还有一部分产妇,因家庭条件好怕大人受累,买国外的奶粉喂养,误认为比母乳好,从而放弃母乳喂养。

心理因素:产妇分娩后感情脆弱,哺乳及护理孩子又比较疲劳,若心理不能进行适当的调适,部分产妇就会出现烦躁、紧张和焦虑情绪,从而影响乳汁的分泌和排乳。

护理对策

做好产前宣教工作,对产妇及家属,尤其是28周以后孕妇进行宣教,让孕妇牢固树立母乳喂养观念,正确认识母乳喂养和及早开奶的好处,入院后在进行强化教育,从而增强母乳喂养的信心,加强健康教育宣传,让其明白,母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营养成分适当,易消化、吸收,还可增强新生儿的免疫力,简单方便无污染。新生儿期的喂养情况,对婴儿期的喂养方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外,在母亲孕期检查期间积极向孕妇宣传母乳喂养知识及喂养技巧,开办孕妇培训班,集中观看母乳喂养光盘、宣传图片、电视录像等,发放孕妇需知教育手册,学习一些母乳喂养新知识,使孕妇对产后的哺乳有充分的计划和准备。

护士对产妇的陪护进行教育:做好产褥期产妇的心理调适。产褥期产妇的心理处于脆弱和不稳定状态,要了解产妇的心理感受,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让其家人也参与其中。产妇尽量与婴儿同步休息,做到劳逸结合,生活规律,心情愉快。合理安排膳食,多食高热量、高蛋白、多汤汁饮食,餐间多饮水,这样既可以增加营养,还可以促进乳汁分泌。

因生理因素而影响母乳喂养的对策:①平坦或凹陷的护理:指导产妇从妊娠7个月开始纠正,用手将轻轻向外牵拉,1~2次/日。婴儿出生以后凹陷者,用手刺激,手动吸引器抽吸,1~2次/日,每次≥15分钟。注意用力适度,以产妇不感疼痛为宜。从而有利于婴儿含接。②肿胀的护理:可采取手工挤奶的方法,并用热敷、按摩,也可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是乳腺管通畅。若将每个乳窦的乳汁都挤出,一侧至少挤压3~5分钟,然后就可以挤另一侧。

对担心药物会通过乳汁影响婴儿而不愿意哺乳的产妇的护理对策向产妇讲明药物通过母亲消化器官的消化吸收及肝脏的解毒后,从乳汁排除的量很少,对婴儿不会造成不良影响,并且术后用药大部分是头孢类药物,不良反应很小。并且医师会注意用药使她们解除偏见,放心按需哺乳。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妇幼卫生司.母乳喂养知识教材.北京:新闻出版社,1992:1-34.

2 宗素梅.新生儿母乳喂养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新医学学刊,2007,7(4):438.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范文6

【摘要】 随着母乳喂养工作在我院的开展和实施,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引起我院全体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自我院创建到成为爱婴医院20年以来,全体医护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产褥早期开展早吸吮、建立母婴同室、指导母亲喂奶,做好乳房护理的同时,还配备有母乳喂养知识、实行母婴统一体的责任制护理。尤其是对乳母的心理护理,从家庭到社会都得到很好的收益。根据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认为加强乳母的心理护理对促进母乳喂养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下面系统的谈一下对产褥早期乳母的心理护理。

【关键词】 早期母乳喂养 心理护理

一、在分娩后的前几天,因有些乳母在分娩时体力过度消耗未得到恢复、乳母不经常哺喂、哺喂的技巧掌握不熟练等原因造成泌乳晚或奶量少,导致新生儿体重下降。母亲往往会出现烦闷、焦燥的心情,怀疑自己没有产生足够奶水的能力,去承担哺育婴儿的任务,从而丧失母乳喂养的信心,医护人员应该富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多给母亲鼓励和支持。尽早耐心的向母亲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以及早期母乳喂养的问题如何解决、正常泌乳需要几天时间、所谓的“空乳房”并不是一点乳汁也没有。详细了解母乳喂养中的不合理现象,帮组母亲寻找母乳喂养不足的原因,消除乳母的疑虑,紧张的心理,帮助他们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告诉母亲随着有效吸吮次数的增加及自己体力的恢复,乳量会逐渐增加,且足够喂哺婴儿。让母亲知道,促进乳汁分泌最有效的方法不仅增加对乳头的刺激,而且乳量的多少与其情绪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乳母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坚定喂养的信心,同时得到家人的帮助支持也非常重要。医护人员及乳母家人应该多给母亲一些良性刺激,帮助她们建立一个来自社会、家庭、亲朋邻里和医护人员的支持系统,鼓励支持乳母树立信心,坚持按需哺乳及夜间哺乳,正确的掌握哺喂技巧并做好乳房护理,合理的营养及休息,不要给婴儿过早的添加辅食,对个别确定泌乳晚的母亲,可建议采用一次性的哺乳补充装置,这样既可满足婴儿的需要,又不减少对乳头的吸吮次数,帮助母亲度过短暂乳量过少危机,解除乳母的紧张心理,一旦乳量稍增多即可拆除装置。因此,只要按上述要点坚持哺乳,乳汁一定会随着婴儿月份的增加而逐渐增多。

二、在对待某些特殊婴儿的母乳喂养问题,医护人员应更加关心体贴母亲,因特殊婴儿的母亲心理本来就很紧张,再加上母乳喂养过程中会遇到比正常婴儿更多的困难,医护人员及家庭应给母亲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消除她们的紧张心理,鼓励母亲充满信心,让母亲与婴儿频繁地接触,及时解决母乳喂养所遇到的问题,使母亲认识到唯有她自己的乳汁最适合孩子的需要,才足以使她的孩子健康成长,并征得家庭和社会对她们的充分支持。医护人员应该经常与母亲交谈,不断的鼓励,耐心的指导,不断的鼓励使母亲主动积极地进行母乳喂养。

三、在生后的前几天,婴儿吃的少,所以少量的初乳完全能够满足婴儿的需要,医护人员应该让母亲了解这些情况,乳母不必因初乳少儿担心婴儿饥饿。告诉母亲在出生后的前几天,新生儿体重下降是正常现象,不必紧张,但是必须坚持频繁有效地吸吮,吸吮的次数越多,奶量会逐渐增加,这样,新生的体重会很快恢复。恢复的时间差异很大,根据临床观察,足月儿平均需10天,体重下降超过出生体重的10%,早产儿需14-21天,体重下降不超过15%。此外,让母亲了解如何鉴别新生儿黄疸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紧张。

四、让母亲了解早期频繁吸吮,既有助于下奶,又能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让婴儿吃到营养及免疫价值极高的初乳,婴儿免疫力增强,并能促进胎粪排出,减轻黄疸。

五、让母亲知道烦躁、焦虑的心情会阻碍泌乳反射,影响乳汁的分泌,泌乳晚。愉快的心情,舒适的环境,全身肌肉松弛有益于乳汁的分泌。让母亲知道保持愉快舒畅的心情,拥抱和抚摸婴儿,通过目光和皮肤的接触,有利于增进母子感情,促进早下奶,并能使婴儿的情绪安定,母亲也能得到很好的休息。

六、新生儿的生活缺乏规律性,告诉母亲应尽量与婴儿同步休息。嘱咐家人及亲友探视乳母时间不要过长,这样有利于消除疲劳,促进早下奶。母亲的饮食应营养丰富,餐间多饮水,因乳汁多少与乳母饮水量有关。

总之,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加强产褥早期乳母的心理护理,不仅给乳母创造了良好的心理状态,还有利于乳汁的分泌,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现在,我院的乳母母乳喂养率已达98%以上,今后还应进一步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掌握新知识,熟练新技巧,对乳母进行科学地心理指导,为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范文7

【摘要】随着母乳喂养工作在我院的开展和实施,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引起我院全体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自我院创建到成为爱婴医院20年以来,全体医护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产褥早期开展早吸吮、建立母婴同室、指导母亲喂奶,做好护理的同时,还配备有母乳喂养知识、实行母婴统一体的责任制护理。尤其是对乳母的心理护理,从家庭到社会都得到很好的收益。根据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认为加强乳母的心理护理对促进母乳喂养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下面系统的谈一下对产褥早期乳母的心理护理。

【关键词】早期母乳喂养心理护理

一、在分娩后的前几天,因有些乳母在分娩时体力过度消耗未得到恢复、乳母不经常哺喂、哺喂的技巧掌握不熟练等原因造成泌乳晚或奶量少,导致新生儿体重下降。母亲往往会出现烦闷、焦燥的心情,怀疑自己没有产生足够奶水的能力,去承担哺育婴儿的任务,从而丧失母乳喂养的信心,医护人员应该富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多给母亲鼓励和支持。尽早耐心的向母亲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以及早期母乳喂养的问题如何解决、正常泌乳需要几天时间、所谓的“空”并不是一点乳汁也没有。详细了解母乳喂养中的不合理现象,帮组母亲寻找母乳喂养不足的原因,消除乳母的疑虑,紧张的心理,帮助他们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告诉母亲随着有效吸吮次数的增加及自己体力的恢复,乳量会逐渐增加,且足够喂哺婴儿。让母亲知道,促进乳汁分泌最有效的方法不仅增加对的刺激,而且乳量的多少与其情绪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乳母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坚定喂养的信心,同时得到家人的帮助支持也非常重要。医护人员及乳母家人应该多给母亲一些良性刺激,帮助她们建立一个来自社会、家庭、亲朋邻里和医护人员的支持系统,鼓励支持乳母树立信心,坚持按需哺乳及夜间哺乳,正确的掌握哺喂技巧并做好护理,合理的营养及休息,不要给婴儿过早的添加辅食,对个别确定泌乳晚的母亲,可建议采用一次性的哺乳补充装置,这样既可满足婴儿的需要,又不减少对的吸吮次数,帮助母亲度过短暂乳量过少危机,解除乳母的紧张心理,一旦乳量稍增多即可拆除装置。因此,只要按上述要点坚持哺乳,乳汁一定会随着婴儿月份的增加而逐渐增多。

二、在对待某些特殊婴儿的母乳喂养问题,医护人员应更加关心体贴母亲,因特殊婴儿的母亲心理本来就很紧张,再加上母乳喂养过程中会遇到比正常婴儿更多的困难,医护人员及家庭应给母亲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消除她们的紧张心理,鼓励母亲充满信心,让母亲与婴儿频繁地接触,及时解决母乳喂养所遇到的问题,使母亲认识到唯有她自己的乳汁最适合孩子的需要,才足以使她的孩子健康成长,并征得家庭和社会对她们的充分支持。医护人员应该经常与母亲交谈,不断的鼓励,耐心的指导,不断的鼓励使母亲主动积极地进行母乳喂养。

三、在生后的前几天,婴儿吃的少,所以少量的初乳完全能够满足婴儿的需要,医护人员应该让母亲了解这些情况,乳母不必因初乳少儿担心婴儿饥饿。告诉母亲在出生后的前几天,新生儿体重下降是正常现象,不必紧张,但是必须坚持频繁有效地吸吮,吸吮的次数越多,奶量会逐渐增加,这样,新生的体重会很快恢复。恢复的时间差异很大,根据临床观察,足月儿平均需10天,体重下降超过出生体重的10%,早产儿需14-21天,体重下降不超过15%。此外,让母亲了解如何鉴别新生儿黄疸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紧张。

四、让母亲了解早期频繁吸吮,既有助于下奶,又能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让婴儿吃到营养及免疫价值极高的初乳,婴儿免疫力增强,并能促进胎粪排出,减轻黄疸。

五、让母亲知道烦躁、焦虑的心情会阻碍泌乳反射,影响乳汁的分泌,泌乳晚。愉快的心情,舒适的环境,全身肌肉松弛有益于乳汁的分泌。让母亲知道保持愉快舒畅的心情,拥抱和抚摸婴儿,通过目光和皮肤的接触,有利于增进母子感情,促进早下奶,并能使婴儿的情绪安定,母亲也能得到很好的休息。超级秘书网

六、新生儿的生活缺乏规律性,告诉母亲应尽量与婴儿同步休息。嘱咐家人及亲友探视乳母时间不要过长,这样有利于消除疲劳,促进早下奶。母亲的饮食应营养丰富,餐间多饮水,因乳汁多少与乳母饮水量有关。

总之,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加强产褥早期乳母的心理护理,不仅给乳母创造了良好的心理状态,还有利于乳汁的分泌,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现在,我院的乳母母乳喂养率已达98%以上,今后还应进一步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掌握新知识,熟练新技巧,对乳母进行科学地心理指导,为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范文8

【关键词】先天性唇腭裂;新生儿;护理

唇腭裂是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唇裂与腭裂可同时发生也可单独存在。单纯性唇腭裂除造成面部畸形外,对患儿吸吮与发音影响较小。单纯性腭裂与混合型唇腭裂患儿则因口鼻腔相通,口腔内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密闭结构,无法产生吸吮所需的负压;鼻腔也失去了阻挡及加温湿化的作用,发音也因此大受影响。目前国内外唇腭裂治疗的发展趋势是进行序列治疗。手术矫正是序列治疗的首要治疗方法,唇裂最佳手术时间为生后3~6个月,腭裂为18个月[ 1 ]。因此为使先天性唇腭裂患儿能良好的生长发育,将来更好的接受手术治疗,新生儿期的护理由为重要。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共收治25例先天性唇腭裂患儿,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先天性唇腭裂患儿25例,男16例,女9例;早产儿7例,出生体重2.15kg~2.27kg;足月儿18例,出生体重2.67kg~3.36kg;单纯性唇裂14例,单纯性腭裂7例,混合型唇腭裂4例,合并上呼吸道感染5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

1.2 结果25例患儿住院期间无继发性上呼吸道感染,新生儿肺炎,窒息等并发症发生,原发感染亦得到控制。经护理治疗均予出院待进一步手术治疗,住院平均天数32d,出院时7例早产儿体重为2.58kg~2.73kg,18例足月儿体重为3.1kg~3.45kg

2 护理

2.1 喂养12例单纯性唇裂的足月儿采用奶瓶喂养法,喂奶时采用头高身低位,抬高45度,选大小适中奶瓶及柔软度良好的硅胶奶嘴,奶嘴为十字型开口,在受到压迫时才会打开,避免发生呛咳。喂养时拇指食指轻压两侧面颊,中指托住下颌。这样3指形成环形力通过支持口腔封闭作用而增加吸吮效果,使患儿短时间内得到较多的奶,缩短喂奶时间。喂奶完毕后轻拍患儿背部呃出吸入胃内空气,避免溢奶[2]。

单纯性腭裂患儿由于口鼻结构异常,喂奶时奶易从鼻腔溢出,易至患儿呛奶,甚至引起中耳炎,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4例单纯性儿腭裂的足月儿吸吮力尚好,均采用奶瓶喂养法。喂奶时奶嘴避开腭裂部位,喂奶后将患儿竖抱起轻拍背部排出胃内空气,以防奶汁返流,引起呕吐窒息。当奶汁返流时应暂停喂食,待患儿咳嗽或喷嚏后再继续喂食。

2例混合性唇腭裂的足月儿开始采用滴管喂养法,方法:将头皮针针头与5或10ml针筒连接,用消毒剪剪去针头端,留1/3长度沿患儿健侧颊部向内侧缓慢送入2~3cm,缓慢注入,抬高头部30~45度,根据患儿吸吮吞咽动作控制进奶速度,喂奶后轻拍背部。3天后患儿吞咽好,改用奶瓶喂养,吸吮力良好。

7例早产儿中2例为单纯性唇裂,3例为单纯性腭裂,2例为混合性唇腭裂。考虑到吸吮力较弱先采用鼻胃管喂养。方法:采用5或10ml针筒,每次注入0.5~1ml,喂奶时抬高头部,尽量使下颌贴近胸部,减少喂奶时鼻腔溢出机会,喂奶后注入1.5~1ml温开水,取侧卧位避免返流。但是鼻饲喂养对患儿咽鄂部黏膜刺激性较大,且口腔唾液分泌减少,不易长期使用。待患儿病情稳定,体重一般增至1.8kg时尝试采用吸吮力训练3~4次/天,5%GS喂养,量大概5ml每次,经过2天训练,3例患儿均改为奶瓶喂养法,其余4例训练一周后也都改为奶瓶喂养。此后又1例患儿出现吸吮无力,改用滴管法。待其吸吮力好转后采用奶瓶喂养。

2.2 基础及药物护理

2.2.1 唇鄂裂新生儿由于特殊生理结构,口鼻腔与外界相通,抵抗力屏障减弱,口腔中常有奶液与黏液积存[3],奶汁返流易使鼻腔分泌物积存,上呼吸道感染率大大增加,因此,应及时清除卡在腭裂部的奶瓣,每日做2次口腔护理,采用碳酸氢钠与氯化钠按1∶1混合液用棉签擦拭口腔。当鼻腔有分泌物时及时用吸鼻器吸出,如果不易吸出,不应用蛮力,可先用氯化钠蘸棉签湿润鼻腔口部后再用吸鼻器,不可深入,以免损伤黏膜。

2.2.2 喂养过程中不免有奶汁流出,如不及时清理会在患儿脸颊处结痂,长时间有引起皮疹的可能。因此患儿面部清洁亦不容忽视。

2.2.3 遵医嘱对存在呼吸道感染患儿使用抗生素,并观察药效及不良反应。采用静脉补液补充电解质等营养物质,维持患儿内环境的稳定。

2.3 帮助父母摆脱心理障碍及指导其如何对患儿进行家庭护理 唇腭裂患儿的出生让父母感到震惊、悲伤、沮丧[4]。有学者称之为“打击综合征(shock syndrom),甚至家人,社会,经济上的种种压力使得有些父母放弃了对患儿的照顾;再者由于患儿生理上的缺陷给喂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不正确喂养引起患儿哭闹,饥饿都会增加父母的烦躁和疲惫,进而疏忽患儿的喂养。此时,我们应该向父母解释孩子是父母的宝贝,他们并没有错,理应得到正常新生儿应该享有的父母的关爱。况且这不是无法挽救的是可以通过手术矫正与后期的训练治疗而恢复的,使家属有信心,且缓解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除此之外为使患儿在家中也可以得到合理的照顾,训练父母熟练掌握患儿的喂养方法及呛奶的应急处理,并进行定期电话随访解决患儿的护理问题。

2.4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严格病房的消毒隔离,防止并发症发生 新生儿抵抗力弱,易受病原体侵袭。所以我们要保持病室干净整洁,温湿度适宜。接触患儿前后洗手,严格无菌操作,每日用1∶200施康液拖地2次,病室定期通风换气,每天两次进行空气消毒,减少探视等。

3 小结

新生儿唇腭裂患儿的护理需要医院与家庭的共同努力。我们不仅要精心的护理,也要指导患儿的父母掌握养育的技巧,为后续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启政,陈琦,王家祥.小儿先天性畸形学[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35.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范文9

关键词:母乳喂养;新生儿黄疸;血清胆红素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出生后,胆红素(大部分为未结合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其原因有很多,重者可至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引起死亡或严重后遗症,故应加强对新生儿黄疸的检测和观察,及时治疗,加强护理[1]。对新生儿黄疸进行适时、有效的干预,可减少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是国内外医学界多年努力的方向,我国在2001年也公布了黄疸干预推荐方案[2]。目前蓝光照射治疗(光疗)是降低血清未Y合胆红素,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方法,但并非对所以患儿均有效[3]。

母乳是新生儿理想的食物,母乳喂养的益处已得到临床的广泛认可,可以提高婴儿免疫力,提供营养,促进发育,保护牙齿,减少肠道喂养不耐受,减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有利于母婴间的情感联系。也可以预防母亲产后出血,降低女性癌的危险性[4]。但是住院患儿母婴分室导致很多患儿喝不上母乳,而是喝新生儿奶粉。国外许多学者的研究发现“奶量是影响母乳喂养的主要因素”,很多剖腹产产妇术后伤口疼痛、留置导尿管等因素,使产妇对母乳喂养信心不足,导致泌乳延迟[5]。1989年4月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主办的母乳喂养定义会上确定了按母乳喂养不同水平分成以下六类:①纯母乳喂养:除母乳外不喂其他任何食物和饮料,甚至不喂水。但是允许婴儿服用滴剂和糖浆(维生素、矿物质和药物)。②几乎纯母乳喂养:除母乳外,还给婴儿吃维生素、水、果汁,但不超过1~2次/d,不超过1~2口/次。③高比例母乳喂养:指母乳占全部婴儿食品的80%及以上。④中等比例母乳喂养:指母乳占全部婴儿食品的20%~79%。⑤低比例母乳喂养:指母乳占全部婴儿食品的20%以下。⑥象征性母乳喂养:指几乎不提供热量的母乳喂养[5]。我院新生儿科作为国内首批爱婴医院,于2013年8月1日成立国内第二家,华东地区首家母乳库,有接收患儿母亲和捐赠的母乳的母乳库,有专业的母乳喂养团队为产妇提供床旁宣传、鼓励并指导母亲正确地泌乳,可以为住院患儿持续提供母乳。本次调查了母乳喂养率高低对新生儿黄疸康复的影响作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4月~2016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黄疸100例,按母乳喂养率高低将患儿分为两组,中等比例母乳喂养率的为对照组,低比例母乳喂养率的为观察组,两组患儿在胎龄、性别、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入排标准 ①入选标准:胎龄在37 w以上,出生体重在2.5~4kg,入院日龄在7 d内,治疗前血总胆红素大于256.5μmol/ L,Apgar评分均大于8分。②排除标准:早产儿、过期产儿或入院日龄大于7 d;明确ABO溶血性黄疸;明显有感染表现者;胆道闭锁等遗传性疾病。

1.3方法 所有黄疸患儿确诊入院后,明确没有溶血性黄疸及感染后,给予双面蓝光照射,并给予妈咪爱[7](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2次/d,1包/次,分别于9点和15点随母乳或足月儿奶服用。挑选平均照射蓝光6~8 h/d的患儿。注意观察患儿一般情况,每4 h测1次体温,观察喂养情况,保证奶量摄入,观察大小便次数、量、及性质,做好相应的护理。对对照组家长加强母乳喂养的宣教,使得对照组的家长送的母乳多于观察组,按母乳喂养率高低将患儿分为两组,中等比例母乳喂养率的为对照组,低比例母乳喂养率的为观察组,两组患儿在胎龄、性别、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光疗前后用毛细玻璃管采集足跟血,使用离心机分离血清,使用胆红素测定仪检测血清胆红素浓度,采血及送血过程中注意避光(日光、蓝光),血标本立即检测。

1.4效果评定 在入院时和光疗结束8 h使用胆红素测定仪检测血清胆红素浓度,若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205.2 μmol/ L,予继续蓝光治疗,若血清胆红素浓度低于205.2 μmol/ L,一般情况良好,即可出院。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采用t检验,P

2结果

对照组新生儿母乳喂养率是(53±7)%,属于中等比例母乳喂养,住院天数(2.3±0.5)d,血清胆红素下降比率为(32±5)%,而观察组新生儿母乳喂养率是(14±6)%,属于低比例母乳喂养,住院天数(3.1±0.6)d,血清胆红素下降比率为(26±6)%,见表1。

3 结论

本次临床研究调查表明提高母乳喂养率不仅仅降低了血清胆红素值,也加快了患儿出院的时间,从而使患儿及早回归家庭,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缓解父母的焦虑,也有利于新生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并且能减少不良反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母乳中90%的碳水化合物为乙型乳糖,其不仅有利于脑的发育,还可促进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生长,刺激肠蠕动,加速胎便的排出,减少胆红素重吸收[8]。导致黄疸的病因很多,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及早干预预防,能有效减少核黄疸的发生。蓝光治疗已经得到国内外充分肯定,我院新生儿科在治疗黄疸方面结合蓝光治疗和妈咪爱喂养,同时加强母乳喂养的宣教,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率,加强护理。在不远的将来,作者将在此基础上研究母乳对新生儿其他疾病的影响以及如何切实提高母乳喂养率,收集更多的样本,继续研究,找到更详细的理论依据,为提高新生儿疾病康复率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崔焱.儿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7-130.

[2]《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全国新生儿黄疸与感染学术研讨会纪要(附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J].中华儿科杂志,2001,39(3):184.

[3]陈坚,蔡智勇,孙伟红,等.足月新生儿黄疸光疗效果的影响因素[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31(3):483-485.

[4]聂含竹,李文平,田丽萍.早期母乳喂养护理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4):2251-2254.

[5]孙东钻,高全聪.不同喂养方式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J].中国医疗前沿,2009,4(11):95.

[6]刘萍,许凤莲.我国母乳喂养定义、分类和母乳喂养率的变迁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8):3927-3931.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范文10

关键词:新生儿;母乳喂养;护理

Nursing Experience of Neonatal Breast Feeding

LI Jin-hua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Ganzhou People's Hospital,Ganzhou 341000,Jiangxi,China)

Abstract:Breast milk is the most ideal natural food for the newborn babies, which is the 20%~79% of all the food. Breast milk contains a wealth of immune active substances, can improve neonatal immunity. And breast feeding can provide the nutrition requirement of newborn at the same time, and deepen the affection between mother and child. It is beneficial to the prevention of metabolic diseases inlife. This paper takes a series of nursing for early breast feeding, and the effect is good.

Key words:Neonatal;Breast feeding;Nursing

母乳占所有食品1/2以上的营养,是最理想的新生天然食品。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活性物质,能提高新生儿免疫力。母乳喂养能同时提供新生儿的营养需求,加深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在成人生活中有利于预防代谢性疾病的发生[1]。本文对930例早期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的正确认识,提高母乳喂养率的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 月~2015 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465例产妇,其中350例经产妇,115例初产妇,200例剖宫产,265例阴道分娩。年龄20~38岁,孕36~44w,肝肾功能,血糖正常。足月分娩,新生儿Apgar评分10分在5min,进行母婴同室。

1.2护理干预方法 要引导护理技巧在新生儿,头部和身体的一条直线,而且是紧贴,身体依偎母亲。以“C”形支撑,手支撑不靠近,可用手指压,改善外形,新生儿易连接。在新生儿口腔刺激帮助建立觅食反射和新生儿的口是敞开的,和乳晕的大部分放在嘴里。结束后,用食指轻轻按压新生儿的嘴唇,松开(避免强行拉出)挤一点牛奶涂抹在上自然干燥,可以防止皲裂。教会母亲正确的挤奶方法,会用吃奶的手,可以减轻奶的膨胀,保持泌乳,增加奶量[2]。饮食丰富的营养能促进乳汁分泌。产妇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食物,并注意合理搭配,保证营养摄入充足,为哺乳期提供物质基础。心理护理的扁平或凹的产妇,护理人员应鼓励妇女有母乳喂养的信心。指出新生应包含和乳晕下乳腺组织是喂养的正确方法,而不只是吸吮;指导母亲总是把好,改善弹性。为怕痛而拒绝母乳喂养的母亲,说明母乳喂养是有益于子宫收缩,可以帮助恢复形状。通过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讲解,使女性从心理上接受母乳喂养[3]。为了产妇的健康,医务人员应注意药物的细节,并引导妇女在使用药物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护理。对日常使用的催产素和抗生素,对新生儿进行解释,不受影响,打消女性的顾虑,促进早期母乳喂养。

2结果

护理干预465例孕妇,成功进行母乳喂养451例,成功率为97%,14例产妇因各种原因放弃,吸奶用奶瓶喂奶。

3讨论

母乳喂养不仅是促进新生儿健康的最佳选择,也是促进新生儿综合社会化的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智力发展和初步的社会情感、意识和能力的发展。但是母乳喂养也是一种很容易被客观因素影响的行为[4]。本研究发现早期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包括缺乏知识,缺乏护理技能,家庭和社会干预,分娩方式,输液,产妇自我因素。因此,医护人员应在早期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为母乳喂养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所有妇女,特别是孕妇,对手术、身体及环境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5]。在住院期间,我们要认真、细致地引导和帮助女性及其家属解决母乳喂养的实际问题,利用一些较为鼓励的语言给予产妇心理支持[6]。本研究发现,经过整体护理干预,14例因凹陷性因素而不能进行母乳喂养,其他患者可早期实现,母乳喂养成功。总之,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早期的母乳喂养是非常重要的,值得临床推广和参考。

参考文献:

[1]李萍,许凤莲. 分娩方式与母乳喂养的相关性[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0):2803-2805.

[2]HsichEM,Grau-Sepulveda MV,HernandezAF,etal.Relationship between sex,ejection fraction,and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levels in patients hospitalized with heart failure and associations with inhospital outcomes: findings from the Get With The Guideline-Heart Failure Registry[J].Am Heart J,2013,166(6):1063-1071.

[3]王彦明,王莉.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6,4(6):43.

[4]Jaeger E,Carroll M,Choudhury S,et a1.Rapid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Candida,Aspergillus,and Fusarium species in OCU.lar samples using nested PCR[J].J Clin Microbiol,2000,38(8):2902-2908.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范文11

【Key words】Premature infant Feeding intolerance nursing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097-01

早产儿指胎龄不足37周出生的新生儿,体重一般低于2500克。早产儿由于提早出生,各脏器发育不成熟易出现相应的并发症,尤其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建设,早产儿的成活率也再逐年上升,同时胎龄较小的早产儿的救治工作也不断增加,胎龄越小,其面对宫外环境越容易出现危险,其中喂养不耐受问题是最常见的。凡是影响胃肠动力的因素均可造成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喂养不耐受不仅会影响胃肠喂养,还可能妨碍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及认知等[1]。喂养不耐受的治疗护理水平也在不断完善,改善早产儿喂养,促进早产儿治疗及护理对早产儿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关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研究及护理综述如下。

1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判定

喂养不耐受又称为喂养困难,常出现在新生儿,特别是在早产儿中,吸吮或胃管喂养常出现胃潴留、呕吐及腹胀,腹部平片出现胃影增大或肠淤张等表现[1.2],江绍基胃肠病学又称为胃排空障碍或胃轻瘫[3],喂养不耐受是一个症状诊断,必须寻找原因。早在2000年黄瑛、邵肖梅[4]已经提出卫阳不耐受的判定标准①、频繁呕吐≥3次/日;②、奶量不增加或减少(≥3天 );③、胃潴留,胃潴留量大于前次喂养的1/3;之后董梅[5]等进一步指出判定喂养不耐受的标准:指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现①、开始喂奶时间延迟;②、呕吐;③、腹胀;④、胃内有咖啡色样物;⑤、残余奶(GRV),胃排空减慢。而2012年Brigit M[1]等指出至今喂养不耐受缺乏统可操作性定义,在判定喂养不耐受时应详细辨别其它征象,如胃食管反流(GER)通常发生在极低出生体重儿,这时出现的呕吐不被认为是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迹象,出现腹胀时要排除机械通气的影响,腹围增加2cm以上,出现肠鸣音的减弱,胃管内可抽出血性分泌物应当除外胃管损伤等等,因此喂养不耐受的明确的定义目前并不完全明确。

2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

凡是能影响早产儿胃肠动力的因素均可导致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喂养不耐受影响早产儿生长发育,延长静脉营养治疗时间, 并使住院时间延长[6],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多数原因是功能性的,常见的原因如下:

2.1早产儿胃肠道发育不成熟,胃肠动力不足。早在胚胎期底周,即形成消化原始管,之后再不断分化, 孕 15周即可检测到胎儿口部的吸吮动作,表现为短暂又突发,直到孕35周以上吞咽动作才明显增加[7]。 正常胃在消化期间的运动形式是移行性运动复合波(migrating motor complex,MMC)。MMC主要有运动静止期、不规则收缩期、强力收缩期等Ⅰ、Ⅱ、Ⅲ相[2],早产儿食管的蠕动出现于孕32周,而胃肠具有推进作用的蠕动波在小于31周的早产儿表现为低幅而无规律[7],推进性活动差。 这种功能上的不成熟使胎龄越小的早产儿越易出现喂养不耐受。

2.2消化酶分泌不足,活性低下。从妊娠16周开始胃黏膜细胞开始分泌胃蛋白酶、促胃液素等消化酶。酶的出现以胰蛋白酶最早,最后是淀粉酶,而早产儿早期胃蛋白酶、糜蛋白酶胰脂酶活性均低下,因此消化吸收容易出现障碍[7]。

2.3其他常见原因:早产儿由于胃泌素分泌不足也易引起胃肠动力不足导致喂养不耐受,也有报道指出氨茶碱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存在影响,此外机械通气、感染、肠道正常菌群的异常、肠道喂养的延迟等均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相关[7-9]。

3 护理对策

3.1建立可操作性护理评估系统。 Brigit M[1]等建议首先针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建立可操作性护理评估系统,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护理评估体系指引护理评估的关键在努力识别喂养不耐受的征象、进展,防止更严重的水平。喂养不耐受的症状初期表现可能是极其微妙的,并要求护士敏锐地意识到丝毫变化的早产儿的变化及行为状态,仔细评估报告所有症状,以帮助指导干预。Hanson等[10]也介绍了了关键评估和报告喂养不耐受的护理指导,同时提出在观察是增加对体温、呼吸暂停及心率减慢等表象;Jadcheria[11]等则通过回顾性研究指出护理评估除上述征象外,也要注意血压的评估。胃肠道评估应该执行的时间表为每4小时评估1次,在评估时甚至微小变化也应记录,这对正确评估及干预喂养不耐受的潜在进展和关键。对于防止NEC的发生则需密切评估患儿腹部情况,注意监测腹围,腹部皮肤颜色以及大便情况。

3.2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早期微量喂养指在早产儿生后24小时内给予较少的奶量喂养,奶量从0.1~24 ml/(kg・d)开始,任香娣则报道抚触联合早期微量喂养能进一步提高早产儿喂养的耐受性,喂养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早期微量喂养的效果[12]。非营养性吸吮是指不能经口喂养的早产儿,吸吮空的橡胶奶嘴,通过锻炼早产儿吸吮及吞咽能力成熟,促进胃肠蠕动,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13]。非营养性吸吮通过刺激兴奋迷走神经,促进早产儿胃肠激素的分泌及胃肠动力改变,刺激肠管蠕动,促进胎粪排出,Helena Torola等[14]通过早产儿口腔运动量表的评估分析指出早产儿较足月儿来说表现为吸吮紊乱,但是其发展并无异常,因此早期非营养性吸吮还促进正常吸吮的发展。

3.3提倡母乳喂养及选择合适的喂养方案。母乳比配方奶更能促进胃排空和改善喂养不耐受。母乳中的营养性因子可加快胃排空,减少胃潴留、减少腹胀,提高加奶速度、减低肠道通透性,同时母乳中含有抗感染因子:乳铁蛋白、溶菌酶、分泌型IgA、CD14等,可避免感染。性,减少NEC的发生。但母乳热卡偏低,不能充分满足早产儿的生长需求,而含有蛋白质、钙、磷、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混合成分的母乳强化剂能弥补早产母乳的不足[7] [15]。母乳喂养可减少NEC的发生,降低死亡率。对于胎龄小的早产儿可以采用胃管鼻饲、泵奶喂养等方案,增加奶量不宜过快,加奶之前进行认真评估。

3.4 及鸟巢式护理。俯卧位、头高脚低位、右侧位均是促进早产儿消化吸收, 减少喂养不耐受的有利。俯卧位时膈肌运动受腹内容物影响小,可改善肺通气,从而胃肠功能随之得到改善,胃排空时间缩短[1] [16]。对患儿的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并无影响。但可有利促进胃排空的速度,更能减少喂养不耐受。鸟巢式卧位使早产儿有边界感和安全感, 有利于头手互动, 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 促进早产儿喂食量的消化, 减少胃残余量及反流, 体重增加较快[17]。传统的仰卧位易使早产儿产生不安全感, 易烦躁, 对刺激耐受性差, 从而影响患儿吸吮及营养吸收。

3.5 药物干预。李荷清、赵晓燕研究显示双歧杆菌活菌片联合四磨汤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在有效恢复出生体重,达到完全胃肠道营养时间,减轻呕吐、腹胀,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18]。红霉素作为一种胃动素激动剂,可使血胃动素水平提高, 加速胃排空, 促进胃推动性蠕动,诱导胃肠移动性运动复合波IIl期出现,促进胃肠蠕动[19],目前临床尚有使用吗丁啉、普瑞博思改善胃肠动力。

综上所述,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是早产儿常常发生的情况,对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及心理认知发育均有影响[1],在护理工作中认真观察病情,建立相应的评估体系,尽早发现喂养不耐受并给予干预,出院后进一步给予院外指导,促进早产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Brigit M,Carter, RN,etal. Feeding Intolerance in Preterm Infants and Standard of Care Guidelines for Nursing Assessments. Newborn & Infant Nursing Reviews. 2012;12(4):187-201.

[2] Lucchini R, Bizzarri B,Giampietro S,etal. Feeding intolerance in preterm infants. How to understand the warning signs. J Matern Fetal Neonatal Med. 2011 Oct;24 Suppl 1:72-4.

[3] 萧树东.《江绍基胃肠病学》.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54-560

[4] 黄瑛,邵肖梅,曾纪骅,等.新生儿喂养困难与红霉素促胃肠动力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11):696-698.

[5] 董梅, 华, 丁国芳, 等.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喂养的临床观察[J].中华儿科杂志, 2003, 41( 2) : 87-90.

[6] Ng E, Shah V. Erythromycin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feeding intolerance in preterm infants [DB/ OL].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8,(3):CD001815.

[7] 张巍,童笑梅,华,早产儿医学. 第1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3-157.

[8] 周守方, 袁贵龙, 张水堂, 等. 小于胎龄儿血中胃肠激素水平对其胃肠道营养影响的研究[ J ] . 临床与实验医学杂志.2009, 8( 1) : 67- 69.

[9] 杨嘉琛,朱绪亮,郑弧文,等.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高危因素,广东医学,2009,30:1083―1085.

[10] Hanson C,Sundermeier J,Dugick L,etal. Implementation,process, and outcomes of nutrition best practices for infants

[11] Jadcheria SR,Wang M, Vijayapal AS,etal. Impact of prematurity and co-morbidities on feeding in neonates: A retrospective study. J Perinatol. 2010:201208.

[12] 任香娣,彭艳,孙献梅 抚触联合早期微量喂养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护理杂志2012,29(3)1-4.

[13] 沈秋燕,王建荣,陈春花 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Jan,20(2)139-143.

[14] Helena Torola , Matti Lehtihalmesb, Anneli Yliherva,Feeding skill milestones of preterm infants born with 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ELBW),Infant Behavior & Development 35 (2012) 187 194.

[15] Robin K. Whyte. Neonatal management and safe discharge of late and moderate preterm infants. Seminars in Fetal & Neonatal Medicine .2012;17 :153-158

[16] 王国琴.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干预,临床护理杂志,2008,7(1):59-61

[17] 潘家云. 护理干预辅助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观察,临床护理杂志,2010,2 (9):17-18.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范文12

【关键词】 HBV携带产妇;喂养方式;健康教育

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Bvirus,HBV)高发区之一,总感染率较高。每年新发现的患者中35%~40%是由围生期传播造成的[1],因此HBV母婴传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母婴传播的途径为宫内传播、产时传播及产后传播,其中产后传播主要与母婴密切接触和母乳喂养有关。本文通过2006~2008年在本院分娩的67例HBV携带产妇不同喂养方式的健康教育,使HBV携带产妇能够坦然的选择不同的喂养方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67例HBV携带产妇为2006~2008年在本院围产期保健门诊建卡并在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年龄23~34岁,其中HbsAg阳性51例,HBsAg、HbeAg双阳性16例,所有产妇均为足月单胎妊娠的初产妇,肝功能正常。

1.2 方法 对HBV携带产妇和家属进行产前、产后、出院分别做详细的不同喂养方式健康教育。

1.2.1 产前健康教育 对HBV携带产妇在孕期除参加正常孕妇的健康教育外,还针对HBV疾病本身给予单独的指导。产妇入院后由一名护士作为该产妇的责任护士,详细介绍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的利与弊,权衡对母婴的安全和危害性。虽然在乳汁中可分离出病毒,但由于产后及时接受免疫接种,故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并不会增加感染疾病的危险,因此可以母乳喂养[2]。HbeAg阳性产妇不宜哺乳[1]。在产前让产妇对产后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进行初步选择,无论选择何种喂养方式,也不论产妇是哪种HBV携带方式,所分娩新生儿均采取主被动联合免疫。

1.2.2 产后健康教育 产妇分娩后再次征求产妇和家属意见,确定何种喂养方式。对选择母乳喂养的产妇,新生儿出生后即肌注特异性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 100IU),继之接受乙肝基因疫苗免疫(20 μg,按0,1,6方案)[3]。在主动免疫建立之前,先获得被动免疫,使有效保护率达94%[1],减轻产妇和家属的担忧。在实行母婴同室的同时,提倡早接触、早吸吮,按需哺乳,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技巧并行床旁指导护理知识。对选择人工喂养的产妇,要向产妇及家属讲解人工喂养的知识,人工喂养不如母乳喂养,但如能选用合适的乳品或代乳品,调配恰当,供量充足,注意消毒,也能满足婴儿营养和生长发育需要,使产妇不必过分担忧。新生儿出生后的主被动免疫同母乳喂养新生儿。对产妇给予口服生麦芽冲剂,外敷芒硝退奶。

1.2.3 出院健康指导 向HBV携带产妇及家属强调乙肝疫

作者单位: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苗按程序免疫接种的重要性,必须在出生后1个月、6个月注射乙肝疫苗,以确保主被动联合免疫的成功。对选择母乳喂养的产妇要注意护理,避免皲裂及乳腺炎。有研究结果提示,在喂哺婴儿过程中,母亲患皲裂及乳腺炎时血液中的HBV混入乳汁中,当婴儿口腔黏膜破损致通透性增强,易进入血液循环,造成婴儿感染[4]。对选择人工喂养的产妇,出院后要掌握人工喂养的知识和技能,定时、定量喂养,婴儿所用食具、用具等均应洗净、消毒。

2 结果

51例HbsAg阳性产妇有40例选择母乳喂养,11例选择人工喂养;16例HBsAg、HbeAg双阳性产妇全部选择人工喂养。见表1。

表1

两种喂养方式婴儿感染HBV情况(例)

组别

产妇血清学婴儿6月龄血清学

HBsAg+HBsAg+HbeAg+ HBsAg+

母乳喂养组40 110

人工喂养组1500

3 讨论

HBV携带产妇多有顾虑和自卑心理,担心其他产妇歧视、嫌弃,更不了解应该选择何种喂养方式,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情绪,因此责任护士应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讲解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具有丰富的免疫物质和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母乳喂养,HBV携带产妇亦可以母乳喂养。有文献报道,对HBV携带产妇的婴儿进行规范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全程主被动免疫,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婴儿HBV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因此产妇既可以选择母乳喂养,也可以选择人工喂养。人工喂养虽然不如母乳喂养,但只要掌握正确的人工喂养技能,婴儿完全可以健康成长。使HBV携带产妇科学、理智的选择喂养方式,减少了在喂养方式选择上的茫然与无助。对HBV携带产妇家属进行不同喂养方式的健康教育,积极争取家属的理解与配合,使其与产妇一起做决定,为产妇提供有利的心理支持。

参 考 文 献

[1] 丰有吉.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5-11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妇幼卫生司.母乳喂养知识教材.北京新闻出版局,199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