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学创作论文

文学创作论文

时间:2022-07-14 07:11:17

文学创作论文

第1篇

一、文学想象力的培养

文学想象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目的性,即一种有目标有方向的想象。因为“艺术想象严格来说只是一种在艺术目的引导和控制下的自由想象”。二是形象性,即要利用一定的形象、表象和意象因素进行构造活动。但文学想象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不仅运用和依赖形象,最终还要以创造一种形象或形式,一种意境或情景为归宿。文学想象特别重视典型意象、形象组合,塑造后创造,并以此集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文学想象力,对学生进行创意写作有积极辅助作用。因此,在英语文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想象力,对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至关重要。

二、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表现力

语言表现力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运用英语从事写作实践活动的过程。写作实践是把理论和文学创作相结合的最佳途径。一方面,写作实践的灵活性很大,不论是形式,篇幅,体裁等都具有多样化特点;另一方面,写作是一种体验性学习,语言表现力展示了体验的功效,能够帮助学生有效习得英语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引入创意写作,如诗歌、故事、短剧的创意写作,要求学生使用语言准确、得体,思想表达清晰连贯,能够使学生得到更多锻炼,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三、开展创作研讨班

英语文学创作课程的写作研讨教学模式使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助成为一种系统的、持续的、自然而然的智力互惠活动。将创意写作引入英语文学课堂教学,开展创作研讨班,建立一个激励学生发挥创造力的新机制,能够使学生在练笔过程中获得创造愉悦感和成就感,激发思维活力和创作热情。按照写作的规律,课堂教学可围绕教学计划展开,由项目或活动带动。鼓励学生精读、多思、勤写,尝试用英语写诗歌和小说,增强阅读理解能力、文学想象力和语言表现力。课内外的活动板块(包括专项技巧训练)还包括作品完成之后的润色和修改。为使作品尽善尽美,作品修改技巧和训练还可应用于任何一个写作环节(包括素材搜集、主题提炼、意象培育、情节设置、场景描写、人物刻画、人称转换等)。引入投稿机制,让完成后的作品在公共出版物(如校报)或网站(如校园网站)等处发表,这些活动既是创意活动的延伸,又是写作活动的转换。总之,把写作研讨班教学法引入到英语文学课堂,通过课内的“听”“说”“评”,课外的“读”“写”“改”等活动环节和形式,引导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学生既是读者,又是作者,同时还是听者,三者之间的角色不断转换,使个人智慧与集体智慧得以融合,整体提升每个写作研讨班成员的英语思维水平。

四、结语

将创意写作引入英语文学课堂教学,必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力、文学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力,并开展相应的创作研讨班。从引导学生理解自然和人生,汲取思想资源,陶冶情操,获取灵感,到引导学生培养和运用想象力透过现象看本质,借助已知探寻未知世界,再到最后引导学生动手创作,展现个人作品。这一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能力,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英语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当然,英语创意写作课程与传统写作课程在理念、方法、单位及训练方法上有何不同等问题,仍需要英语教学工作者在文学课程教学实践中深入探讨。

作者:刘诺亚单位:荆楚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第2篇

    文学创作应抒写“性情”

    马疏创作主张的又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抒写“性情”。马疏在《论诗绝句》中写道:“闲淡诗情谁得似?只应编集合陶韦。”《次韵答王杏村题〈花萼集〉六首》其一云:“淘米常教井水清,葵心知为太阳倾。集题花萼凭君赠,方信诗能道性情。”在这首诗歌里,马疏表达了他和马文园之间深厚的兄弟之情。“集题花萼”指的是《花萼集》,它是马疏和兄马文园的唱和作品集,其中的诗作抒写了他们兄弟之间真切的手足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马疏对诗歌的一个基本思想,这就是诗歌要表现自己的真实感情,即“性情”。在《思源斋诗序》中,马疏说:“惟太白与工部齐驱”,“其所以继三百篇,而垂诸不朽者,亦惟笃于忠爱,得性情之正而已。”这与他所强调的“风骨”、“风雅”有紧密的联系。他认为,李白、杜甫之所以是千古之诗宗,是因为他们所写的作品有“忠爱”,得“性情”。这就告诉人们,那些不朽的篇章,应当是抒写性情之作。但是,就作品题材来说,一定是反映民生疾苦和表现“忠”,即对封建统治者的忠心的。这从另一方面,表明马疏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始终摆脱不了忠君观念。他还说,“诗者,志之所之也,人莫不有其志。志发于言,是为诗。其有至,有不至,则不一。要莫不根于性情之流露。不然,虽不作可也。犹之人伦之间有至,有不至,要莫不贯于性情之真”,“而义愤所激,天伦之挚,委婉以写其难言之隐者,亦庶乎不失性情之至焉。”(《思源斋诗序》)马疏认为,不流露自己“性情”的文章,可以不作。要作,一定要贯注“性情之真”,“根于性情”。在这篇文章中,马疏更为明确地提出了他以“性情”为主的创作原则。难怪张澍说:“(马疏)力田灌园,甘守淡泊。研究经史以补见闻,久之有得,发为诗文,输写性情,亦非徒以恬静鸣高也。”[8]作为老师,张澍早都看出了马疏文学创作的这一特点。苏及燕说:“文、南园二位亲家雪夜唱和之作,因即作跋。廊庙山林,异地埙箎。唱和同声,才知至性相感,不以世分忘情。世情相煎何急,君家兄弟独贤。”[12]苏检斋云:“借物抒怀,纵横如意,觉一种孝友慈爱之情溢于毫端。”[13]又说:“愈入愈深,愈唱愈高,却只是一片至情至性,不能自已。”[14]可见,马疏十分重视性情的抒发,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性情,就没有马疏“至情至性”的作品。这一文学主张的重要意义在于:

    其一,马疏性情文学的情感表述在内涵上有别于清代其他性情主张。黄宗羲特别强调“情”在创作中的作用,他说:“彼才力功夫者,皆性情所出。”[15]他的主张接近晚明公安派而又有自己的特色和内容,他更注意被压迫者对不合理的反抗之情,更重视超越个人范围而热爱国家和民族的悲天悯人的怀抱。王夫之在《诗绎》中说:“关景者情,但与情相为珀芥也。”[16]他辩证地分析了诗歌创作的“情”、“景”关系,亦兼顾诗歌的社会意义与艺术效果。顾炎武说“诗本性情”,但他更强调“为时”“为事”而作[17]。钱谦益重“性情”的同时,也重学问,具有向宋诗回复的意味。叶燮云:“终絜诸情;絜之于情而可通,则情得。”[18]他强调意在笔先,主张表现真“性情”。袁枚、赵翼、郑燮都是乾隆诗坛上,与沈德潜、翁方纲等正统诗学、复古倾向别树旗帜而产生重大影响的诗人。袁枚“性灵”源于钟嵘与南宋杨万里,更是晚明公安派“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诸论的继承与发展。《随园诗话》卷五说:“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19]他之谓“性”即性情,情感。“灵”,有灵机,灵趣等。他之谓“情”,包括家庭、亲戚、朋友怀旧感今之情,其中他尤重男女之情。《答蕺园论诗书》说:“情所最先,莫如男女。”[20]赵翼云:“诗本性情,当以性情为主。”[21]郑燮的观点,与性灵派接近。论诗虽同尚性灵,却能反映民生疾苦。他们都力主性灵,注重抒写个性情感,强调独创,反对传统教条。而马疏的“性情”,侧重于人伦之间的真情。当然,他之谓性情,还包括对农民的关爱之情,以及对封建君主的“忠”,这是需要区别对待的。就此来看,他与黄宗羲、王夫之及袁枚、赵翼、郑燮的主张不同,其儒教思想及封建教条色彩更为浓厚;而他所抒发的人伦之性情,与时代、社会的关系不是很大。既缺乏黄、王等人的悲天悯人的怀抱和社会意义,也没有袁、赵、郑诸人的机趣、灵趣等内容。所以,更具个别性、狭隘性。

    其二,马疏的性情文学主张,也体现在他的诗文创作中。他的《送陈生鸿烈北上序》、《太学生杨汝锡八十寿序》、《上介侯夫子书》、《与叶芗林同年书》等散文和《次韵腊月九日夜行口占四首》、《冬夜月》、《中秋月》等诗歌,无一不体现着性情特色。它们强烈的抒情性,使马疏诗文“卓然名家,盖自乾隆以来百余年间罕见此作矣。”[22]苏检斋说,马疏诗“一片至性至情”、“一往情深”、“笔情淡远,至性缠绵”。[23]陈秩五云:“诗文俱在,情见乎辞。”[24]张澍云:“词意恳挚,情文斐亹。”[8]

    文学创作当求创新

    马疏不仅强调文学理论以“风雅”、“风力”为首位,而且对文学作品中的因袭与创新都有明确的要求。他在《送陈生鸿烈北上序》中说,“不蹈袭陈墨旧窠”,“记诵填胸,捐前相袭。”《任长山六十寿序》云:“先生初学为画,一过便得其妙,工花木虫鱼,皆自出机杼,不拘成法。”《〈花萼唱和集〉自题呈兄文园三十首》云:“我兄有杰句,往往能卓立。想见下笔时,旧窠绝依袭。”《介侯师续刻〈养素堂文集〉序》云:“谓周秦而下,去古未遥,摘艳薰香,雅不欲蹈近窠也。”马疏认为,文学创作要吸取众家之长,要有所创新,不蹈袭前人。所谓不袭“旧窠”、“近窠”,即要有独到、新颖的发明,不要亦步亦趋,照抄古人,这样,才能达到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所谓独创,就是在作品的思想内容,或艺术风格上要有新的开拓,有新亮点。但是,创新不能凭空出现,一定要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要推陈出新。这样,才能有所创新,才能超越前人。

    作为张澍的高足,马疏受其影响颇大。张澍散文、文笔俱佳,是“凉士之杰出者”。[26]他“囊括千古,其气一世无所屈,凌纸勃发,多为俗目骇怪。或以唐宋格律绳之,辙不得。”[27]马疏是在学习、继承众家之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就散文来说,他出入于先秦两汉及唐宋八大家。马疏“文不袭大家,不袭名家,不袭程墨,自成其为南园先生之时文也”,[22]“融贯古今,自成门户”。[22]“其气味醇古,则诸经之精华也;其神采渊懿,则左国迁固之沥液也。博之于十七史之纪载,以精其识;参之于周秦诸子之奥衍,以锐其思;充之于唐宋八家之体格气势,以畅其机;融会宋元诸儒之宗旨,而粹然一归于纯正。”[22]“其论、传、铭诸作,纯摹盲左史迁,骎骎乎抉其潘篱,登其堂奥矣。”[28]窃以为这是对马疏独创精神的充分肯定。就诗歌来说,他对《诗经》及正始以来的现实主义作品的优秀传统,有所学习、取法,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陈燮堃云:“孰是源追正始,推吟社之宗;响嗣三唐,作骚坛之盟主。”[29]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对明代以来文坛的拟古陋风、门户偏见以及束缚创作的种种清规戒律一致表示不满,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有精到的认识。黄宗羲云:“春兰秋菊,各自成家。”[30]顾炎武说:“君诗之病在于有杜,君文之病在于有韩、欧。有此蹊径于胸中,便终身不脱依傍二字,断不能登峰造极。”[31]一直到清代中后期作家,亦大多主张独创,反对模拟、抄袭。可见,独创已不仅仅是清代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内容了,也是后人评论清代作家的一个重要标准。它不仅有继承的问题,而且有革新的问题。对一个作家、一个时代来说都至关重要。(本文作者:王忠禄、李晓梅 单位:兰州城市学院)

第3篇

【论文摘要】作家创作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家创作是意与物的契合,是作家独特的 艺术 感受与高超的创作技法的结合。正确认识作家创作不仅为读者创作和文学评论提供基础.同时也可以为初学写作者提供帮助。

事实上,作家创作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事,也不是只有文学天才才能从事的,只要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肯于做生活的有心人,即使不能成为大家,也可以写出具有魅力的文学作品。揣摩作家的创作,品味作家的作品,虽手法不同、风格各异,但还是可以找出一些可以借鉴的地方。

一、随意之所之到处漫游

随意之所之到处漫游,是就作家的创作构思而言的。作家处于创作状态时,其意识往往是散漫的、自由的;作家常常是精赘八极、心游万切,在世间万象中寻觅既能表现自己的审美意识,又能给读者以美感的物象,并随时随地捕捉灵感,寓意于物、随物赋形、心随物转,到处漫游。

作家的这种自由意识往往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作家是万万不能脱离生活凭空臆想,当然作家创作并不排斥虚构,也不否认想象贯穿艺术构思的始终。但虚构应以现实生活为依据,想象应依托于真实与合理。作家至少曾经经历过那种生活,或者有过类似的生活经历,不然他的作品就会给人以虚假的印象。鲁迅的作品以深刻犀利见长,对封建社会的揭露和批判无人能出其右,但他一直想写反映红军长征的作品,可始终没能做到,并不是鲁迅江郎才尽,而是对其生活的不熟悉,制约了他的创作。倍受推崇的八十后作家韩寒、郭敬明写不出《孔乙己》和《祝福》这样的作品,这同样也不是写作能力间题。而是文学创作无论是虚构还是想象都离不开现实生活,离不开作家生活的那个圈子。也许有人会说,不是有好多当代作家以 历史 为题材吗?确实,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很普遍,但作品中难免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意识,而这些 自然 带有时代的烙印。历史题材只不过是作家表现自己意识的一种方法和手段。

综上不难看出,作家的创作一方面在描绘着生活、诉说着理想,另一方面又在“随意之所之到处漫游”,在用心观察着、体验着生活,文学创作是对生活的反映与评价。

二、从更高、更广的视野观察事物

文学是更高地悬浮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创造。作家只有作为旁观者时,才能创造出具有魅力的典型形象。否则,他只能像自然主义那样,机械地记录、解剖现实生活的片段。这样的创作只能是事实和材料的堆积,至多会写出一些无主题无典型化的作品,既缺乏艺术性,又缺乏现实意义。

蕴藉是文学的首要特征,意象是作家创作的第一目标。没有蕴藉,文学就失去了文本的特色;没有意象,文学作品就失去了魅力。蕴藉为读者创造提供了蓝本,意象为读者创造指明了方向。文学创作既离不开作家创造,又离不开读者创造。没有读者的介人,作家的创作只能是一堆毫无意义的符号,甚至不能称之为作品。而正是作家创造的蕴藉,为文学接受提供了可能。而意象的创造,则会使得读者创造不会脱离文本太远。作家要创造出具有蕴藉的意象,必须从更高更广的视野观察事物,必须艺术地处理现实世界。只有这样,作家的创作才更真实,更具有艺术魅力。

作家能够从更高的角度反映社会生活现象,才使得作品具有了深刻的主题,也才使得作品意象更为丰富、意蕴更为突出。从更广阔的视野反映事物,是指艺术构思中的综合。作家创作离不开综合,综合可以使作品更具概括性,也可以使得作品的读者受众更加广泛。文学创作固然要具有个性,但要实现广泛的社会价值还须较强的概括性,尤其是艺术形象,他已不再是个人,而是整个人类的声音在我们的心中回响。由一斑而窥全豹,由一部作品显示社会乃至全人类的问题,是作家追求的目标。从更高更广的视野观察事物,是作家创作的必备条件,也是作家创作高水平的作品的前提基础。

三、依照自己的感觉作出自己的判断

文学创作是对生活的反映,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如何反映却是作家的事。作家依照自己的感觉作出自己的判断、自己的描绘。然而这种判断应该以现实为基础,应该是自己对现实的真实感受,应该显示出艺术真实。

何谓 艺术 真实?艺术真实是指作家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创造,在其营构的似定性情境中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性 规律 性的东西的认识与感悟。艺术真实不同于 科学 真实,也不同于生活真实。与科学真实相比,它是一种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与生活真实相比,它是一种主观的真实、诗意的真实。世上没有三千丈的白发,但用于写愁绪却给人以真实的感觉。描绘感觉世界,创造出一个既源于现实世界,又不同于现实世界的新世界。文学创作与其说是对现实世界的描绘,不如说是对作家感觉的描写,这种感觉是作家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四、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本色,又能独创新意

第4篇

论文摘要:“三曹”是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与七子互相辉映。彪炳文坛。曹氏父子创作了大量乐府诗,并且注重抒发内心的真实情感.这反映了长期以来在经学束缚下文人思想的大解放。曹氏父子的身份地位和皇室生活的经历对他们文学思想之形成有重要作用父子三人均爱好乐府诗,并且创作了大量的乐府诗歌。曹操反对虚而不实的“浮华”风气。在创作过程中尚通脱、尚实、务尽。

    一、背景出身及当时社会创作风气

    曹操(155-220 ),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本姓夏侯,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谁郡(今安徽毫县)人,出生于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长子。因其父曹篙乃是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改姓曹。亦因这种关系,曹操自幼便有机会接触官宦子弟。日后的劲敌袁绍亦是曹操年少时朋友。曹操身长七尺,细眼长须。自幼放荡不羁,但很有才华,又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当年,汝南有个善于评论人物的名士,叫许助,评论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初平三年,董卓为王允、吕布所杀。而二人又被卓部下李催、郭祀所逐。献帝乘乱与一帮大臣逃出长安,但被李、郭二人所追捕。而曹操接受荀或、程显建议,迎接献帝至许昌。时为公元196年,曹操四十二岁,从此曹操便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建安二十一年(216),曹操进位为魏王。建安二十五年(220),曹操病逝,享年六十六岁。翌年(221),操子曹巫篡汉,建国号魏。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人们逐渐从经学的束缚之中解脱出来,正统观念开始淡化,思想出现了活跃的局面,深受两汉经学影响的士人们僵化了的内心世界让位于一个感情细腻的世界。重个性、重欲望、重感情,强烈的生命意识成了建安士人内心生活的中心。随之而来的是文学成了感情生活的组成部分。它自然而然地失去了政教目的,失去了经学附庸的地位。士人们经过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才逐渐从麻木之中清醒过来,不再忠于一朝,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名士择良君而仕,有的人中间曾经变换几个主子。比如王架,起初是依附荆州刘表,后来归属曹操,成了建安七子之一,一生随曹操南征北战,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同时也留下了不少的军事题材的诗歌。如著名的《从军诗》5首、《初征赋》等。曹操面对士人原有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逐渐解构的现实,提取揉合儒道法等各种思想中的合理内核,形成了自己的实用理性,这不仅标志着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的觉醒”,同时也开启了文学的自觉,为诗文灌注了鲜明的个人特色,从而构建了曹操诗歌慷慨悲凉、阔大豪奇的审美境界。

    《乐府诗集》中收录曹操诗共21首,其中包括《气出唱(一作“倡”)三首》、((精列》、《度关山》、《燕露》、《篙里》、《对酒》、《陌上桑》、《短歌行三首》、《苦寒行二首》、《塘上行》、《秋胡行二首》、《善哉行二首》、《步出夏门行》、《却东西门行》。这些诗歌分属于相和曲中的相和、清调、瑟调三曲。根据《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的收集,其中《善哉行》(残句)、《董一卓歌辞))(“卓”当为“逃”之误)、《谣俗辞》、《有南篇》(残句)、《饮马长城窟行》(残句,6首),为《乐府诗集》未收作品。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至武帝定效祀之礼,祠太一于甘泉,就乾位也;祭后土于汾阴,泽中方丘也。乃立乐府,采诗夜诵。从这段话我们不汉知道乐府被立于汉武帝之时,而且知道了乐府与诗歌的关系,诗的语言形式再加上乐府的曲调,便成了可以歌颂的形式了。又据《汉书·艺文志》:“自武帝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李延年善歌,为新变声。是时上方兴天地诸祀,欲造乐,令司马相如等作诗颂,延年辄承意弦歌所造诗,为之新声曲。这是文学史上所记载的较早的文人做乐府诗。从这段话我们也可以看出来,文人乐府诗的产生,与“新声”或“新声曲”的关系极为密切。这种“新声”是配辞而唱的乐曲,其曲牌就是后来的乐府常用的诗题。

    二、曹操的乐府情结与反映真实情感作品的创作

    自武帝立“采诗夜诵”的乐府机关后,整个西汉时期的乐府,由《效祀歌》、《房中歌》、《饶歌》三大类构成,至东汉明帝时,乐府被定为“四品乐”并且经常在宫中演奏。另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与裴松之注引《曹瞒传》及郭颂《世语》等之记载可知,曹操为宦官曹篙义子,自小生活于皇宫中的曹操,自然在很小的时候,就受这种音乐的熏染和影响,自然对这些音乐会很感兴趣。再看《宋书》卷二十一《乐三》的一则记载:,’(但歌》四曲,出自汉世。无弦节,作伎,最先一人倡(唱),三人和,魏武帝尤好之。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一代袅雄,魏武帝曹操对《但歌》四曲是非常喜欢的。

    这些在皇宫内经常被演奏的乐府诗,是东汉皇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幼生活于东汉皇宫内的曹操,不但从小耳濡目染这些音乐,而且这种透露着王者气势的音乐对“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的曹操有极大的吸引力。这种音乐所蕴涵的气概,正是曹操倾其一生所努力追求的。曹操的“仿效乐府”,表达了他对王权的向往与努力追求,历史地成了曹操难以割舍的乐府情结。在《短歌行》、《对酒》、《气出唱》、《步出夏门行》v露》等诗中,表现了曹操古直悲凉,胸有大志、慷慨激昂的气度。请看其《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一诗,以雄健豪迈之笔,对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魄,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绘,实际土曹公是借大海来抒发自已博大的胸襟,读之令人回肠荡气,感慨万千。一代袅雄的博大气概尽在其中。

    曹操诗歌,有不少是“歌以言志”的,多借助乐府歌辞以抒发自己的抱负。兹可举出数例:

        歌以言志,晨上散关山。歌以言志,有何三老公。歌以言志,我居昆仑山。

        歌以言志,愿登太华山。歌以言志,天地何长久。歌以言志,四时更逝去。歌以言志,戚戚欲何念。—(以上见其《秋胡行》)

还有《步出夏门行》中的“幸甚至哉,歌以言志”均出现了“歌以言志”四字,这充分说明了曹操借乐府歌辞以抒大志的文学思想。再看《三国志·魏志》卷一《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云:

        (太祖曹操)创造大业,文武并施,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 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还有《诗品序》云:

        三祖(指魏武帝太祖曹操、魏文帝高祖曹王、魏明帝烈祖曹春)之辞,文或不工,而韵入歌唱。曹操善于以乐府旧题写时事,以抒己志。除了抒发自己要建功立业的伟大志向之外,曹操也有不少诗歌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如《秋胡行》:

        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四时更逝去,昼夜    以成岁。大人在先天,而天弗违。不戚年往,忧世不治。存亡有命,虑之为痴。歌以言志,四时更逝去。(《秋胡行》)

又如《短歌行》第一首云: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补,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令。哟哟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吁,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鹤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在这二首诗里,抒发了诗人深沉的“忧伤”。慨叹“去日苦多”而贤才未至,功业未建,治世难待。诗的末尾托周公以喻志。

    曹操的不少诗唱出现实生活中的苦和乐。在《气出唱》中有“解腹愁,饮玉浆”。在《短歌行》中有“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露行》中有“瞻彼洛城郭,微子为悲伤”。《篙里》中有‘性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苦寒行》中有“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悲彼东山诗,悠悠令我哀”。《塘上行》中的“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在曹操诗歌创作中,表达欢乐之情的也为数不少。如《气出唱》第二首:“酒与歌戏,今日相乐诚为乐。”《秋胡行》第二首:“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善哉行》第三首:“朝日乐相乐,酣饮不知醉。”“弦歌感人肠,四坐皆欢悦。”

    这些诗歌创作,无论是叙悲伤,还是言欢乐,都表现了曹操重视内心真实感情的抒发,不虚伪,不做作,所以读起来给人以真实的感觉。人生活在世上,不可能不存在喜怒哀乐等各种感情,曹操就是把这些真性情通过诗歌创作给抒发了出来,表现了人的合理的感情和欲望。正是人性获得解放的标志。正所谓“尚通脱者”也,这种风尚是“人的自觉”的产物,士人从经学束缚中解脱出来,发现了自我,发现了感情、欲望、个性。通脱,正是这种自我发现在行为上的反映。裴松之引《曹瞒传》,说曹操:

        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被服轻纺,身自佩小架囊,以盛手巾细物。时或冠恰帽以见宾客。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情。其轻易如此!

这些都是纯任性情的自然发作,不加任何掩饰,看不到礼的任何约束的痕迹。至于曹王要部下在王聚墓前学一声驴鸣,为集送行;称衡的脱了衣服在庙堂之上击鼓;南荆的三雅之爵,河朔的避暑之饮,等等。全都是不受任何礼法的约束,情有雅俗,性有善恶的表现。

    三、《文心雕龙》对曹操文学思想的评价

《文心雕龙》中论及曹操文学思想的有以下几处:

        曹公称:为表不必三让,又勿得浮华。所以,魏初表章,指事趁实,求其靡丽,未足美矣。

“为表不过三让’,见曹操《上书让增封》:“无非常之功,而受非常之福,是用忧结,比章归闻,天兹慈无已,未即听许。臣虽不敏,犹知让不过三。所以仍布腹心,至于四五,上欲陛下爵不失赏,下为臣身免于苟取。”其  目的是为了功赏实事求是。反对“浮华”是曹操的一贯主张。路粹《为曹公与孔融书》称曹操:“抚善战士,杀身为国,破浮华交会之征,计有余矣。”孔融因为与称衡等人搞“浮华交会”、以虚乱实而被曹操杀掉。“浮华交会”,是汉末士风的一大特点。“浮华交会”就是指朋友、生徒之交游聚会时“合党连群”,用浮游无根,华而不实之词或于品题人物时“互相褒叹”(如孔融与称衡的相互吹捧),或在清议时事时胡乱攻评。曹操认为,孔融就是“浮华”之风的典型代表。曹操在写作实践中也是反对浮华的,他写的命令文告,都是有什么说什么,不掩饰不含糊,大胆真实。东汉末年,在写作上已经存在内容陈旧、词藻过胜的现象。对此,曹操的文学主张有革新的意义。当时的碑铭,有不少是谈墓之作。蔡琶是很善于写墓铭的,他说:“吾为人作铭,未尝不有惭容,唯为郭有道碑颂无愧耳。”(《世说新语·德行》注引《续汉书》)为了抵制碑铭文之华而不实之风,曹操于建安十年下令“禁厚葬”,“禁立碑”。曹巫在《典论·论文》中主张“铭诛尚实”之说,即与曹操相同。

        《文心雕龙·诏策》篇云:“戒救为文,实诏之切者……魏武称:‘作戒软,当指事而语,勿得依违。晓治要矣。”,

“戒救”是皇帝诏策中的一种文体。曹操深知这种文体的特点,为了充分发挥戒救为政治服务的功能,保证它的切实可行性,故在论述其写作时说,戒救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即要求针对具体的人和事而发,且其态度应当十分鲜明,当“依”则“依”,当“违”则“违”,不能“首鼠两端”,模棱两可,含糊其词。

    《文心雕龙·章句篇》云:

        诗人以“兮”字入于句限,楚辞用之,字出句外。寻“兮”字成句,乃语助余声。舜咏“南风”,用之久矣,而魏武弗好,岂不以无益文义耶?

“兮”字为语气助词,有声无义,曹操不好用之。考曹操所存诗赋,无用“兮”字者。这里,实际上“兮”字是可有可无的,加上与去掉并不影响文义的完整表达。曹操是尚简尚实的,所以反对这种用法。曹操不仅为人“简易”,为文也“简约严明”(见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反对“烦富”和“陈词滥调”。他在《孙子序》中说:“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而但世人未之深明此说,况文烦富,行于世者,失其旨要,故撰为《略解》焉。”曹公的“反对烦富”的文学思想于此可见一斑。

    《文心雕龙·事类》云:

        文章由学,能在天资。才自内发,学以外成;有学饱而才馁,有才富而学贫……才为盟主,学为辅位,主佐和德,文采必霸;才学偏狭,虽美少功……故魏武称:“张子之文为拙,然学问肤浅,所见不博,专拾崔杜小文,所作不可悉难,难便不    知所出。”斯则寡闻之病也。

这段话反映了曹操的反对模仿因袭,主张创新的文学思想。曹操批评张范为人欲学邮原而为文专拾掇崔、杜。其结果是:“造之者富,随之者贫”—有创造性的人富有,跟着走的人贫穷。俗话说“吃别人嚼过的摸没味道”,也是这个意思。它集中表现了曹操重创造轻因循,为文重学问广见闻的文学思想。

    又如《章句》云:

        贾谊、枚乘,两竟辄易。刘欲、担谭,百句不迁。亦各有其志也。昔魏武论赋,嫌于积韵,而善于资资。陆云亦称四言转句,以四句为佳。观彼制韵,志同枚贾,然两句辄易,则声韵微嫌。

这段话反映了曹操反对写作诗赋一韵到底的文学思想。这一主张,亦为五言和七言诗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指明了方向。最早的一批文人七言诗,多是一韵到底的。一韵有尽而换韵可致无穷。如此,就能增大诗体的容量即表现力。

    再如《养气》云:

        至如仲任置观以综述,叔通怀笔以专业,既    暄之以岁序,又煎之以日时,是以曹公惧为文之伤命,陆云叹用思之困神,非虚谈也。

第5篇

近日,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某年级博客上,贴出了一份“中文系本科毕业论文改革设想及调查问卷填写通知”,中文系学生接到了一份来自教研室的问卷调查。在不排除传统论文形式的同时,中文系又提出了多样化建议,文学创作、读书报告、田野调查报告等都在选择之列。

设想:文学创作可当论文

在这份改革设想中,并没有废除传统论文形式,“愿意撰写毕业论文的学生,仍然按照传统毕业论文的规范进行写作。”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取消外文文献翻译环节,删减一部分繁琐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表格。

为丰富毕业论文形式,该问卷提出了6项建议:文学创作、翻译、读书报告、教案与参与教学、田野调查报告、社团刊物或公开刊物的。其中,文学创作“作品完成后,在国家正式出版社或正式刊物上出版或发表,可不需要进行自我理论陈述,但需要由学院认可其真实性;作品没有发表,学生应对作品主题、形式、写作等环节有一定篇幅的理论陈述。”作品形式包括中、长篇小说,长诗或组诗。

有些形式只适用于某些特定方向。

如田野调查报告就适用于文学人类学、汉语言文字方言调查等方向。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操作

胡灵(化名)现在是对外汉语大二的学生。她说:“我们都赞同将论文与实践相结合,老师们提出的改革设想给了我们很大的发挥空间。我个人考虑选择教学参与的形式来作为毕业论文。”

但大四学生张东(化名)则显得有点无奈了。他说:“我们班很多同学都支持论文形式多样化,但即将面临提交毕业论文,目前还是只有传统形式是比较可行的选择。”相对而言,传统论文形式对大四学生来说,操作起来会简单一些。

教师:建立评定标准很重要

四川大学的王红教授说:“学校提出的本科毕业论文改革‘因专业而异’的总体思路很好,改革是必然趋势。我们老师经常讨论,都很赞成多样化的论文形式。但我个人觉得,改革不能太陡,得摸着石头过河。文学作品、田野调查报告这些形式是各教研室集思广益的结果,能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当然,保证论文的质量才是改革的目的,关键在于要建立一个多样化的论文评定指标。”实习记者刘晓娜

第6篇

舞蹈是一门高雅艺术,这种特性需经过严格的理论指导和艰苦的日常训练才能体现出来,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中舞蹈专业的课程教学,在考虑高雅性的基础上,还得兼顾通俗性,这个专业培养的是学前教育的老师,这些老师要跟孩子们打交道,一些舞蹈动作太过于高雅的话,孩子们看不懂,自然起不到教学效果,故此,学前教育中舞蹈教学的根本要求除了高雅性之外,更重要的是体现出通俗性,实现雅俗共赏。

1.1舞蹈教学得培养学生动作的规范性

在学校学习时,他们是学生,但毕业后他们会走进相关机构,成为幼儿教师,他们在从教时,必须展示出过硬的业务素质,基本动作得规范、得体、认真,基本功得过关,只有这样才能当好孩子们的启蒙教师。他们这种规范性的动作培养,主要来源于中职学校里老师的严格指导和自身的科学训练,日常训练工作也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舞蹈的动作是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舞蹈教学一般以“手把手教”“、现场点评”的方式来进行。

1.2舞蹈教学得塑造学生的艺术气质

舞蹈是一门形体艺术,除了一些基本动作之外,还需要有表情语言、肢体语言、和人体气质来共同展现出艺术的美感。音乐家、艺术家、舞蹈家与身都有一种艺术气质,这种气质的培养来源自与专业学习和训练。在孩子们的眼里,幼儿园的阿姨和老师是最美的,这种美不仅仅出自外表,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亲和孩子、征服孩子的形象气质,这种气质的培养就得依靠日常学习和训练和专业教师的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科学的舞蹈基本功训练,使舞蹈学生的肌肉呈条形生长;以柔美的身体韵律训练,使身体曲线优美舒展;以欢快的动律训练和轻松的舞步,使骨骼、韧带、关节在灵活性和柔韧性等方面都得到运动和发展。通过舞蹈基本功训练,使学生的身体、形体、肢体更加美好,身形更挺拔,使肢体更灵活,躯干与肢体等身体的各个部分更协调地发展,最终成为形象气质极佳、基本功过硬的专业幼教老师。

1.3舞蹈教学得融会贯通其他艺术元素的营养成分

舞蹈专业不是单纯跳舞,还应吸收武术、体育、戏曲等其他艺术元素的营养成分,舞蹈同这些元素之间,不是分割开来独立存在的,而且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只有吸取这些元素的营养成分,才能壮大舞蹈的艺术内涵,扩大艺术表现力。在教学中,舞蹈教师可以借鉴体育训练中的人体结构、关节机能等专题研究成果和高难度技巧及防伤等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质和掌握高难技巧的能力。武术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它继承了古代技击、身法、剑术、气功等养生与技艺之精华。教师武术中的身法、技艺引入到舞蹈教学之中,把可以增强舞蹈增强了艺术表现力,既强化了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又增加了教学效果。

2学前教育中舞蹈教学的改进措施

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是一门必修课,学生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专业训练,增强舞蹈的专业基本功,以满足他们走上工作岗位的现实需要。舞蹈教学有着一些基本要求,这就需要相关学校正是目前存在的现实困难和不足之处,采取有效措施来改进教学,切实提升舞蹈教学的授课效果。

2.1重视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是一个系统工作,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课程建设等内容,中职院校应结合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加强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教学的课程体系建设。这些学校对于人才培养目标应进行合适的定位,摆脱模糊不清的定位范式,加强专业型、实用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教学模式中,学校和教师应把握舞蹈的内在规律和现实要求,有的方式的教学,把音乐、德育、美育等内容也纳入教学之中,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舞蹈教学离不开专业教材,目前市场上出版的舞蹈教材参差不齐,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认真挑选,订购到内容齐全、浅显易懂的教材,作为理论授课的依据,等等。这些措施的综合运用,构建符合舞蹈教学的课程体系。

2.2保证资金供给,满足教学需要

舞蹈课程的开展,不论是师资力量规划,还是专业的训练场地的建设,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故此,相关中职院校应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满足教学需要。师资力量规划工作,学校除了提升一线教师的业绩待遇之外,还应设立专项资金,一是用来诚聘优秀人才,二是加大现有教师的业务培训工作,提升教师的业务技能和授课经验,只有具备优秀的师资水平,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学生。除此之外,相关学校还应投入一定的资金,加强训练基地建设,建设几个标准化训练场地,满足教学需求,防止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保护师生的身体健康。

2.3强化日常训练

对这些已经过了学习舞蹈最佳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教师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采用笨鸟先飞的方法,加大训练量,指导学生进行艰苦的课后训练,让学生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任何成功和成绩的提升,都是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学校也可以相对做出安排,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把早晨、晚上和周末的部分时间也都纳入教学课时之中,适当加大训练课的课时,通过扩大训练时间来提升教学效果。

3学前教育舞蹈创作的指导原则

前文所述,舞蹈是一门高雅艺术,但学前教育中的舞蹈教学还应考虑儿童教学的实际情况,应具备通俗性。学前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在进行舞蹈创作时,也应考虑到这种实际情况,按照一些基本原则来实施创作,力争创作出来的舞蹈作品既具备一定高雅性,还能浅显易懂,使幼儿乐于接受。教师和学生在进行舞蹈创作时,首先得熟悉儿童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儿童情趣、爱好和生活习惯等,必须从童心出发并以舞蹈的艺术眼光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凝炼生活,直至完成艺术创造。

3.1把握儿童心理特征原则

学前教育的学生,他们毕业以后的工作对象是一群学龄前儿童,这样的孩子活泼、善良、调皮、好动,他们对未来世界的任职还不够,处于童心童趣的世界中,这个时间内他们接受的教育,应该是寓教于乐,让他们在充满乐趣的活动中学习一点知识就行。学前教学的学生在进行舞蹈创作时,必须考虑儿童的心理特征,不能过于高雅、过于专业,这样会脱离儿童的认知能力。少年儿童成长发育日日更新的生理特征,以及其五色斑斓梦幻叠彩的心理状态,决定了他们对舞蹈独特的表现特征,这种变现特征应该成为舞蹈创造的源泉。

3.2使用夸张、戏谑、变形动作的原则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是生活中精华元素的结晶,舞蹈也是日常生活中人们行为动作的艺术变现。教学和学生在进行舞蹈创作时,应充分考虑到儿童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特征,和一些能增强他们记忆力的表情和动作,多多使用夸张、戏谑、变形动作,增加舞蹈作曲的童趣。夸张与变形是儿童语言的特征,也是儿童舞蹈表演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夸张是从生活中提炼与升华,将生活中形体感觉反应扩大化,如喜、惊、冷、痛、看等都需要夸大形体的动态感并予以停顿或强烈的夸张,有的则要将作扩大延伸,如哭笑都要将形体的某个部位动作放大,延长动作线,使形体表情更明确,使儿童舞蹈的韵味被强调出来,这样的夸张和变形动作在艺术构思中紧紧围绕着舞蹈形象的特质,使儿童舞蹈更具有明显的特色。

3.3添加游戏元素元素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学习方式,通过游戏的学习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和学生在进行舞蹈创作时,可以把游戏元素添加到舞蹈动作中去,增加一些游戏情节,提升滑稽感和童趣,便于儿童学习和模仿。山中采蘑、放鸭行船、捉蛐蛐、大树下的捉迷藏等等游戏活动都可以添加到舞蹈作品中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观察力,进行独特巧妙的构思,创造令孩子们神往的意境和生动的艺术形式,给儿童以美的享受和无穷的乐趣和浓郁的儿童情趣,最终使作品具有艺术生命力。

4舞蹈创作中综合技术的应用

舞蹈教学授课效果的提升,除了加强教学管理和强化日常训练之外,教师和学生还应合作,进行一些简单的的舞蹈曲目和舞蹈动作的创作。根据相关教学和创作经验,一些综合技术可以作为舞蹈创作的辅助手段。从实践效果上来看,一些技术挺受学生的喜好和欢迎,既能减轻教师的工作量,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关学校可以根据经济实力来推广相应的辅助技术。

4.1基础辅助技术

舞蹈创作中,一些不需要太高投入的辅助技术,基本上都能满足一般创作的需要,相对来说,原则上每所学校都具备推广这些技术的经费基础。这些技术包括幻灯片、音频技术、录像技术等,只要学校购买普通的磁带、录像带、留声机、录放机、收音机等设备,就可以播放相应的音乐和旋律,营造教学氛围,提供艺术节奏,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

4.2电化辅助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广播技术、摄录像技术、卫星传播技术逐渐运用到舞蹈教学之中,有实力的学校就可以根据要求来建设电化教室,播放舞蹈教学过程,教师本人可以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训练,舞蹈科研人员也可以进行舞蹈力学、美学的研究,这种技术革新了舞蹈课程的教学方式,将现代技术运用与传统教学之中,用现教现学的电化技术来帮助学生开展舞蹈创作工作。

4.3信息辅助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的运用,使得舞蹈教学和舞蹈创作进入了全新的模式阶段,当然,这些技术的采用,需要学校具备足够的资金供给。多媒体技术、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将计算机、网络等新的现代教育技术重点应用于舞蹈课堂教学之中,满足了教师进行舞蹈力学及美学等方面的分析与研究,教师还能在网上捕捉学生的排练动作,已发现个别学生的不规范动作、进行单独纠正。运用这种技术,教师还可以把教学动作进行图像处理,进行力学及审美分析,进而提升授课效果,学生也可以根据舞蹈过程中拍摄的图像、照片、动作帧等等,发现自身的不足和存在错误的环节,并及时改正,保证舞蹈创作工作的顺利完成。

5学前教育专业中的舞蹈创作

对老师和学生而言,舞蹈创作也是舞蹈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通过事先准备好一定的题材,让学生自由创造一组或多组舞蹈,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实现教师互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5.1指导学生创作芭蕾舞和古典舞

芭蕾舞最有助于学生基本功的练习,芭蕾舞的学习重点训“开、绷、直、立”等动作技巧,可以加强学生的基本能力的训练,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纠正学生形体上的不良习惯。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适合芭蕾舞蹈的音乐,让学生根据音乐节奏、情节意境来构造简单的舞蹈,多多练习,提升学生身体的柔韧性、平衡性和协调性。学生在练习完芭蕾舞之后,具备了一定的舞蹈基础,就可以进行古典舞蹈的学习。教师在这个时期内,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古典舞,古典舞身韵主要针对学生气息的运用和身体的韵律感、节奏感的训练。这样循序渐进的创作训练,完全适合舞蹈教学的内在规律,减少学生不必要的时间付出。

5.2指导学生创作民族舞曲

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舞蹈,这些不同特色的民族舞蹈都可以成为创作素材,教师可以讲解几个典型民族舞蹈的特征,让学生进行组合创作,然后分组练习,多做练习,让学生做到掌握好众多典型的民族舞蹈的风格特点,为今后的学前教育工作做好准备。

5.3指导学生创作幼儿舞蹈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要面对的是幼儿,所以幼儿舞蹈的学习和创编是非常重要的。这个专业的学生应明白幼儿身心发育的特点,掌握孩子们的喜好,创作儿童喜爱的舞蹈,这样才可以拉近和孩子们的距离。指导教师可以根据科学性、适用性的原则,引导学生创作一些幼儿舞蹈,然后进行严格训练。这种以实践为主的舞蹈创造,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的,积极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的专业意识,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充分发挥才华,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6结语

第7篇

论文关键词:自叙传:孤独漂泊:抒情小说

随着网络文学的兴起,在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安妮宝贝的名字渐渐为人所熟知,她的作品“辞藻阴郁艳丽,行文飘忽诡异”,主题往往关乎孤独、爱、死亡、漂泊。在网络成名之后,她又成功的下网,改版成纸质文学,如《告别薇安》、《八月未央》、《彼岸花》、《蔷薇岛屿》、《二三事》、《清醒纪》和《莲花》,而售书高居各大图书排行前列,也足以让安妮宝贝骄傲,她的被认可不是20世纪“政治的选择”,而是21世纪“读者的选择”。而由此以来对安妮宝贝文学创作及作家归位则成了焦点问题。笔者采取保守的以女性文学的归位来界定。而不延用“现代先锋小说”、“私语小说”等模糊概念。虽然“女性文学”本身亦没有统一界定,但本文采用当下相对广泛的定义“女性作家描写女性生活的作品”,“即在肯定女性作家写女性题材的前提下,提出女作家必须具有一种‘女性意识’,来对女性的历史状况、现实处境和生活经验进行探究和描写;既要显示出与男作家不同的观点、态度和语言表达方式,又要表现一种女性‘独立’的主体意识”。就此而言将安妮宝贝的创作归位于“女性文学”是恰当的。作为女性文学创作的鲜明代表,无疑安妮宝贝也面临着在男权话语机制下女性言语权利的突围,而笔者排斥将安妮宝贝赘述在诸如陈染、林白、卫慧之后的文学批评,安妮宝贝的写作自有其个人的风格与策略,致使她在当代文坛上即使在女性文学的范畴内亦找不到一个她的呼应者、同盟军,一如她作品中的女主人公,与他人只是一朵“彼岸花”的遥望。本文就她文学创作中体现出的独异性概括以下特点。

一、自我指涉的文学功能

在文学观念上安妮宝贝的创作颠覆了传统的文学要“真实反映客观现实”的文论,认为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的功能,安妮宝贝的小说中,有着孤独、遗忘,有着漂泊、死亡,有着爱与伤害,有着爱尔兰的风笛与岩井俊二的《情书》。她的文学创作中很多的故事都是来自于她的往事。她说“往事是人最大的财富,我们保留它们,然后让其他的人分享它的痛苦与欢乐。”瞄这使她的创作带有鲜明的自叙传式的写作风格。自叙传的写法,很重要的就是要求有一个固定的自我形象,这包括人物的名字、肖像、职业以及周围的环境等因素。安妮宝贝小说里的乔、安,她们的打扮都比较固定,安妮宝贝曾对此有过概括,她们一般只有两种装束,“夏天是白色的棉布裙,光脚穿球鞋。冬天是旧的仔裤,黑毛衣和大大的男装外套。头发是长的,有时候会扎松松散散的麻花辫子。”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她是“任性得像孩子”,“需要人照顾”,网热爱自由、特立独行的女人,这些都是根植于人的自然本欲的特质.是海德格尔笔下的诗意的栖居者。

这种私人化的写作是女性主义写作的一种解构策略。女性不再作为“符号”出现,而是对于世界感受的主体存在着。它通过一种独一无二的经验内容向男性话语发出挑战,并进/而完成对它的消解。同时,这种经验内容又是生成女性话语的基质。于是安妮宝贝开始了对自己身体和思想的神秘声音的倾听,对自己身体、癖好和情感,对自己意识深处比较隐蔽的角落的偏爱、迷恋和抚摸。

二、孤独漂泊的思想主题

自叙传的写法,要写的是生命的孤独感以及由此而来的自恋、自卑与自怜。都市的“游离者”的孤独是她作品的思想主题。安妮宝贝的作品大多以高度物质化的上海为情景,她喜欢城市的繁华,“我喜欢抚摸物质,感受物质,从不厌倦。我喜欢它像水流一样占据感受的每一条缝隙。用它的气味、色彩、触觉,抵达我的灵魂。”她喜爱城市的特质,为这城市而写作,她说“文字像苍白迷离的花朵,扎根在这城市的阴湿的泥土里面。透过摩天大楼之间的狭窄缝隙的阳光,淡淡地倾洒过来。走在大街上的人,永远都是淡淡的神情,匆促的脚步。他们是我文字里出现过的人物。”但她并没有极力展示上海物质文明的累累硕果,也没有描写蓬勃向上的社会生活,而是为我们展现了一群生活在上海的土壤中,却无法与上海的物质化主潮真正融合在一起的“另类”人物的沧桑,或者说是一群“游离者”的困惑,描写了她们的异类视角和异类思维。在命运的旷野里,它们没有生命的线索,只能随风流离,像飘零的种子。“林立的大厦,沉溺在夜色和霓虹之中。无法依靠。”“在某个时刻,我们是身份不明的路人,不知道自己停留的时间。也没有方向。” “这种孤独感有时候驱逐着我们无处可逃,陷入沉沦,并寻求着挣脱。”嘲即便是如此,安妮宝贝还是喜欢玩味这种漂泊和孤独,她极尽所能的放逐灵魂,因为她认为灵魂是需要漂泊的。“这是一种我喜欢的状态。流动的前行中的生命状态。”

安妮宝贝的作品多是围绕男女爱情展开,但常常以“破碎、离开、死亡、告别”为收束,其中“爱情”和“死亡”可以成为理解她孤独、游离思想主题的关键词。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往往因为性格怪异的母亲、不和睦的家庭、不幸的童年等原因失去了爱的能力,“并不是所有想得到的东西都能够得到,而到手的也不一定是心里所有的,我相信宿命,不相信爱情。”

“也许有爱情,但没有未来。”她不需要也不信任正常人的爱情婚姻,认为即使是缠绵也是痛彻心府的,因为男人始终“是模糊不清的陪衬,就像一片浓重的阴影。”对于男人只是物质世界里让她清晰体验孤独的符号而已,“大抵世界上的男人都是如此,一边需要一个忠实可靠的感情陪衬,一边心猿意马地眺望远方。就像先吃饱了,然后暗自打算挑选哪一份甜点。何其自私而本能的做法。”因此在她的作品中“欲望”便被生冷的凸显出来,欲望非理性的迷醉与内心孤独的绝望,让主人公在焦躁、空虚中一路探索,最终在绝望中走向死亡。

三、抒情为主的小说模式

自叙传写法伴随的往往是以抒情为主的小说模式,而抒情小说在情节上相对弱化,对于网络文学是不利的。网络文学要求有一定的可读性,而情节是保证可读性的重要因素。作者也许是出于这种考虑而增加了情节的比重。单纯的抒情在文学发展进入新的时代之后早已不是文学表现的重点,人们需要文学对生命、死亡、宿命等命题进行思想,文学的表现领域也早超越单纯抒情的阶段。安妮宝贝的创作亦如此,她对宿命、死亡等命题的思考,也的确需要加强情节变化,抒情在表现这些命题上相对较弱,所以她作了适当的调整。

她在表现一种绝望的颓废气息的同时对传统的抒情小说模式作了应时的改造,在原本较为单一的叙事结构上增加一些旁支,如《告别薇安》中叙述“他”与薇安的网上交往,但穿插了“他”与VIVIAN、乔的交往,使得原本简单的情节得到丰富,而最后三个女孩都选择了离开,以使“他”得到精神上的短暂解脱。安妮宝贝在一则简单的刚恋故事中加人现实的元素,VIVIAN虽说是现实的女孩,但来去飘忽,只是聊天的朋友,乔是肉体关系的情人,使他飘忽不定的感情暂时有了肉体的满足,但这两者都最终失去,游戏有它的规则。“我们始终孤独。只需要陪伴。不需要相爱。”这是安妮宝贝所要表达的观念。而把三个女孩连在一起的“他”的情感、内心也就成为安妮宝贝实践其观念的载体。她对他的情感给以高度关注,描写他情感的变化历程,并配合以适当的景物描写,以营造相应的意境。而对意境的追求,也是传统抒情小说的特征。

第8篇

首先,在思想内容上,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题材和主题两方面。在题材上,广泛取材,不断开拓题材新领域。儿童文学的题材很广泛。一般所表现的题材,如社会问题、道德问题、战争问题、环境问题、人生的各种情感体验,甚至爱情婚姻这类与儿童生活相距甚远的题材都可以表现,只是要站在儿童的角度,从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特点出发选择恰当的表现角度和运用适当的艺术方法。面对儿童文学广泛的题材领域,儿童文学作者必须充分尊重少儿好新好奇的心理需求,选择那些对孩子们能产生魅力的题材,在爱、顽童、自然三大母题中尽可能的选择具有新奇性、独创性而又亲切幽默的题材来编织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让儿童文学作品对少儿读者产生一种不可抗拒的艺术力量。这就要求儿童文学作者必须有创新意识,自觉深入到少儿生活中去,捕捉、发现日新月异的少儿生活中的新鲜素材,充实儿童文学创作的题材库,使我们的儿童文学作品随时都能给少儿读者耳目一新的艺术感受。如罗大里的儿童诗《一行有一行的颜色》就是根据少儿对“颜色”的喜爱,结合社会现实中的各行各业的劳动与劳动者巧妙构思而成的。在主题上,立意求新,构思新颖独特。所谓主题就是文章内容所表现的基本观点或中心思想,主题的形成主要来自作者的生活经验和对所获得的材料进行分析、归纳的过程中,它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往往是以反映生活的深度和角度的新颖独特吸引读者,因此,立意就相当重要。

任溶溶在谈到它的儿童诗创作力求每首诗都有新意时说:“根据我自己的经验,诗的巧妙构思不是外加的,得在生活中善于捕捉那些巧妙的可入诗的东西,写下来就可以成为巧妙的诗。”由此可见,立意求新更多来自于对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的熟悉。儿童文学作者要真正满足少年儿童读者好新好奇的心理需求,就必须时时关注充满创新精神的少儿生活。如任溶溶创作的《一个怪物和一个小学生》就是从儿童好奇、富于幻想、喜爱夸张的特点出发,将困难比喻成童话传说中的会千变万化的妖怪,让它钻进小学生的窗子,变成“+-×÷”制造一道道难题,后来又变成瞌睡虫,飞进小学生的眼中,但几经较量,他还是被勤奋学习的小学生打败了,由此巧妙地传达出“勇敢的孩子哪会屈服于困难”这一深刻主题,构思新颖独特。而张天翼的儿童文学创作也是以创新著称,他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创作的《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不动脑筋的故事》、《宝葫芦的秘密》等童话作品,几乎篇篇都有新意,都有不同的立意深度和角度,其创作充满创新精神。由此可见,立意求新的关键在于作者必须有创新精神,必须有较高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新鲜的艺术表现手法。只有这样,才能在立意、构思上不断创新。其次,在艺术表现形式和风格方面,儿童文学作者应该拥有丰富多彩的文体形式和风格,更好地满足少儿读者多方面的审美需要。说“: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是如此,充满好奇心与探索精神的少儿读者喜爱的儿童文学更需要多样化,这就要求儿童文学作者在艺术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方面要不断探索,不断超越自我,时时都以新鲜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满足少儿读者求新的审美需要。只有这样,立意求新才会变成现实,否则,就会出现眼高手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局面。童话、儿歌、儿童诗等文体创作都充满了作者在艺术形式方面的不断探索与不断超越。总而言之,儿童文学创作时时处处都离不开儿童文学作者对创新意识的自觉追求与体现,它是儿童文学作者创作出丰富多样的儿童文学作品的动力。应该说,对于少儿读者来说,创造性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天性,年龄越小越渴求创新、越呼唤充满创新色彩的儿童文学作品,这种充满创新的儿童文学作品将直接影响到少儿想象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儿童文学作者应该自觉的肩负起这个历史使命,让少儿读者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在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中得到熏陶与提高。

2创新教育实施对象的心智基础

根据著名留美博士黄全愈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中提出的人的行为的两元性与两重叉理论(如图所示),人的行为有直觉行为、习惯行为、确认行为、自主行为四种。一个人的成熟过程为第1区第2区第3区第4区,这四区代表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直觉阶段(独立———无意识行为),当婴儿生下来后就开始用他的直觉和本能去感知世界,婴儿只能在第1区从事直觉行为,这种行为是指那些正常的、可理解的、几乎是“本能”的反应。第二阶段:习惯行为(角色———无意识行为),这是一种内在的、无预谋的、不需经过深思熟虑的角色行为。当孩子会叫“爸爸、妈妈”后,这个孩子可能就开始进入第2区的习惯行为。第三阶段:确认行为(角色———有意识行为),当这个孩子成熟到可以理解“好孩子”的真正含义并愿意遵循“好孩子”的有关角色期待和行为准则去行事时,这就表明他已进入第3区的确认行为。这是一种基于自己的角色地位的社会确认行为,是指经过深思熟虑的、有预谋的、有明确的目的性,并有计划去达到该目标的角色行为。中国的学生和教育工作者非常频繁地活跃于这个区域。第四阶段:自主行为(独立———有意识行为),等到这个人能够开始反思某些角色期待和行为准则的正确性时,她已有可能进入第4区的“自主行为”,这是一种不被角色规范所约束的独立的超然行为。中国的教育,尤其是应试教育使“自主行为”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盲区。这种行为包括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多维思维、扩散思维、聚焦思维、逆向思维、线性思维等。它是人的创造活动最集中的区域。详情如图所示。人的行为与人的思维是密不可分的。任何一个“自主行为”(独立———有意识行为)必须借助形象思维(借助储存在记忆中的形态和姿态或结合从前的经历体验去创造新的形象的思维活动过程)或逆向思维(指从相反的角度和方向进行的思维活动)等去打破常规阻力的障碍以产生出一个新的主意,接着,我们需要多维思维(立体、多向的思维活动)或扩散思维去为这个新的主意做各种各样的假设,然后又要用聚焦思维(指聚众多因素于一点的思维活动)去为我们的创造活动选择一个适当的假设,最后还要用逻辑思维,甚至线性思维(单一方向的思维)去证明这个假设是否成立。综上所述,创新教育的关键是自主行为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少儿成长为创新性人才应当接受的又符合少儿心智基础的必然选择。它贯穿于婴幼儿到少儿的成长全过程。父母和中小学老师都是创新教育不可缺少的实施者。

3创新教育的实施

创新教育的实施直接关系到创造力的培养,培养创造力就是通过自主行为教育开发智力,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许多非智力因素,如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毅力,承受挫折的心理调节能力等,同时还必须保护孩子的个性,健全孩子的人格,为此,创新教育的实施必须从婴幼儿抓起,要贯穿家庭教育、学前教育、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包括扩散思维、逆向思维、形象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培养的关键,其核心是想象力(包括联想和幻想)。儿童时代是一个人想象力迅速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想象力是创造力的萌芽和前提。创造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求生存和发展的本领,创新教育的实施者要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就必须尊重他们的好奇心,鼓励他们的幻想和想象,支持他们的探索精神,尊重他们“玩”的尊严和神圣不可侵犯,在他们玩耍和创新的时候,鼓励他们成为解决问题的能手,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注意为自己的家庭寻找集体创新的机会,努力创造一个平等、轻松、和谐的氛围,允许他们无拘无束的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宽容他们的胡思乱想甚至异想天开,切实保护他们的个性和独立性,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当然,中国的家长和老师要做到这点,确实面临再学习的问题,首先是要注意转变观念,更主要的是需要耐心,要陪孩子及少儿一起玩,培养他们广泛的兴趣,要让他们热爱自然,通过谈感想、做选择等方式加强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其次,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孩子呱呱坠地那天起,父母就应该把他当做一个独立的人看待,尤其是要培养孩子从小就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自食其力的人。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是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这种培养要从婴儿期开始。当孩子1岁左右能独立行走时,常常不喜欢父母的扶助,表现出初步的独立意向行为,等到2—3岁时,这种“自我表现”欲望显得更为强烈,他们喜欢样样事都自己动手试一试,甚至还要干一些自己还力不能及的事情,如自己吃饭、自己穿衣等,这种行为表明孩子自我意识的初步萌芽。在幼儿心理学上叫做“第一反抗期”,这时期正是培养孩子独立性最好的开始时间。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不要轻易替代。做父母的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反抗是淘气,是坏事,孩子的反抗行为正是独立的表示,是积极上进的表现,孩子成年后坚强的意志、独立承担任务的能力以及对人对事的判断能力都是从此发展而来的。作为父母,应该珍惜孩子的这种独立愿望,不要轻易替代。

(2)讲究方法。父母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时,应先从简单的动作技能入手,然后逐渐过渡到掌握复杂的生活技能。

(3)创造环境。父母应为孩子创造独立生活的环境和条件,如提前为他们准备小桌、小椅、小碗、小勺等,引导孩子朝独立生活的方向去努力。

(4)要有耐性。父母在训练孩子技能的时候,一定要有耐性,不要怕麻烦,要多表扬、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不要苛求和操之过急,以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5)把爱藏起一半。这是美国洛克菲勒家族繁JournalofSichuan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Oct.2014盛如初的独特育儿方式,也是我国的独生子女教育应借鉴的家教经验。否则,孩子的独立性培养就是一句空话。二是让孩子学会自立。孩子的自立是孩子最终能否独立的关键。孩子的自立性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让孩子自己做决定。作为父母和老师,不管孩子面临怎样的困难,仍要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决定。

(2)不要给孩子太多选择。父母在培养孩子自己做主能力时所提供的选择方式应以现有条件为限。

(3)不能让孩子选择有害、不安全的事。

(4)孩子做决定时,不要给很大压力。当孩子的决定不太合理、恰当时,大人可以给些提醒。当孩子做决定后,遇到挫折,产生了失败感,父母也要给予帮助。孩子做决定的机会不可太多,以免给他太大压力。

(5)根据孩子的愿望,运用大人的经验和知识,帮孩子做一些决定。这是大人与孩子共同作出的决定,是帮助孩子做出决定的好方式。作为父母和老师,还应该让孩子知道做决定,就是要负责任,

(6)让孩子尝试。孩子好胜心强,什么事都喜欢自己做,他们往往不接受大人的帮助,父母和老师应让孩子多花些时间进行尝试,积极支持孩子的尝试精神。

(7)指导孩子做没做过的事。再次,培养孩子应付挫折的能力。人生历程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要遇到各种各样的失败和挫折。俄亥俄州的美国企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本•瓦坦白格说“现代人崇尚开拓、创新,因此就不怕失败。畏首畏尾终将难有作为。”由此看来,创新教育还应加强挫折教育,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挫折,避免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增强韧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父母和老师给孩子一些挫折性的刺激是必需和有益的,通过饥饿、劳累、困难、批评等劣性刺激培养孩子顽强的毅力。当然,孩子受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据不同原因,也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方能有效。一是对生性懦弱的孩子,父母和老师应注意以下两点:

(1)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挫折”。要做到这点,父母可以通过给孩子讲英雄人物成功前的挫折,或爸爸妈妈小时候遇到挫折的故事,使孩子懂得生活中随时可能会遇到挫折,只有通过克服困难,本领才会越来越大。

(2)教会孩子对待挫折的方法,和孩子一起分析挫折的原因,其方法有自我鼓励和补偿法等。二是对娇生惯养的孩子,父母和老师不妨让他受点冷落。为此,父母和老师要注意以下三方面:

(1)要注意用一些机会赞扬别的孩子的优点,慢慢让孩子习惯“有人比他更行”的事实。

(2)对孩子的缺点,不管他如何吵闹不听,也要坚决制止,帮助他克服。

第9篇

关键词:情感载体;想象;文学创作;物我同化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3-0241-01

想象主要有三种:其一,所想的这个“象”可能是主体对外部事物或现象的复现,这叫做再现想象;其二,它也可能是对某种抽象的东西进行形象化,这叫比拟想象;第三,它还可能是凭空地将此物想成彼物,将无物想为有物,将常物想成异物,这叫虚构想象。相对于再现型想象来说,后两种又叫创造型想象。

一、想象为情感提供了载体和展现形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世界,而作家的情感或者是深沉的、郁积的,或者是激烈的、火热的,这些情感往往会成为作家创作的动力。作家一旦获得这创作动力,就必然要凭借想象来调动起记忆中的具体表象,来承接内心的复杂情感。

一般来说,作家的经验与感受都源于现实生活,但是作家的生活面无论多宽阔,对生活的了解无论多深广,都无法穷尽一切生活领域,且作家生活中的时间、空间与经验具有历史流动性,而艺术创作则需对时间、空间与生活经验进行共时性的把握。因此,作家就需要通过想象,将创作中的自我与现实生活中的自我相分离,从而进入到物我同化的世界。

二、想象使作家处于物我同化的境界

在物我同化的世界里,借助想象,作家可以驰骋于无限的现实世界和神奇的幻想世界之中,可以追溯至几千年的过去,也可以展望几万年后的未来。所谓“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所谓“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所谓“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等,都是中国古文论家刘勰对艺术构思中想象机制的生动描述。[1]

在物我同化的世界里,想象可以弥补作家经验的不足,它好比一位机灵的引路人,能够帮助作家描绘出他们未曾经历过的世界。通过想象活动的参与,屈原可以上叩天庭之门,但丁可以下睹地狱之苦,孙悟空可以大闹三界,读者非但不指责其无稽虚妄,还会为这满纸“荒唐言”而忧喜悲欢。

在艺术构思的过程中,作家只有发挥想象的作用,才能使作品中反映的生活更真实、更典型、更有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深刻的主题。[2]文学创作就是需要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展开大胆的想象,打破时空的界限,不拘泥于一时一地的事物,把古今、物我交熔于一炉,熔铸成优美的艺术形象这样的作品,才有丰富的内容和巨大的艺术魅力,才能永远吸引人们热爱它、欣赏它。

三、想象可以把抽象的哲理或感情变成具体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

早在战国时期,庄子就明确提出了“言不尽意”论,他认为“意”是不可以用“言”来传达的。那么,在概念语言难以传达审美意识的情况下,文学将怎样实现自己的言说呢?

面对这种情况,刘勰提出了“拟容取心”,即把形象的创造视为文学的根本。塑造形象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想象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我这里所说的“无”类似于老子的“無”,是指那种人们无法感知它的存在,但是又确信其有的对象,即似无而实有的对象,这个“无”不等于没有,只是无形无象,永远看不见摸不着而已,比如本身不具形体,难以捕捉的心理活动——某种情绪、情感,就需要作家通过想象与联想,用语言将其转化为感性形象来描述,这个形象仍具有具体可感性。正如刘熙载所说的,“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3]

表现“愁”这种心绪,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写出了闲愁之情的琐碎、弥漫、无绪、轻盈。李清照的“剪不断、理还乱”,是思绪万端,愁肠百倍的可感形象。而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在江水绵延的流动中给愁赋予了一种沉甸甸的分量,写出了愁思之中的无限悔恨。那些原本说不清摸不着的心绪感受,通过诗人的想象外化成了鲜明生动甚至恰如其分的形象。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诗人的想象力,也不得不承认想象的巨大作用。

从上面的例子不难看出,作家通过想象创造出的艺术形象可以突破概念语言的束缚,把不可言说或言说不尽的领悟和感情倾注于其中,而一个个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又以其感性形态激发着读者的想象,给他们以暗示和启迪,将读者带入形而上的层面,从而进入到从“有”到“无”的境界。使读者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事、如触其物的真切感受。

四、想象对审美对象的生命化

想象能够深化和强化审美情感,将人的情感与生命意识移注到这些审美对象上。将不具有人性、人情的对象通过想象外化为作家自己的心理感受。由于作家的体验,作家的想象,作为文学创造客体的社会生活已被知觉化、情感化、生命化了。因此作家笔下的生活就不那么“客观”了,而是经过作家感觉的折光、情感的涂染、想象的修饰、心智的灌注、理性的过滤之后的社会生活。

以上是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他们往往共同存在于艺术创作过程中,并综合地发挥作用。想象在文学创作中所起到的作用、意义是任何其它因素不能替代的。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创作,这是人类文学创作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公理。要繁荣文学创作,就必须使得被马克思称为“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的想象得到更长足的进步、发展。随着人的想象能力的发展,对于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方式——想象的探索和追求,肯定将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神思[M].周振甫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95-296.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性灵派;袁枚;公安派;俗化

一、“性灵派”文学创作的审美特征

“性灵说”是中国古代诗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与“神韵说”、“格调说”、“肌理说”并为有清一代四大诗歌理论。“性灵说”的滥觞,可以追溯到南朝著名诗论家钟嵘的《诗品》,而宋代词人杨万里亦被清代“性灵派”文人奉为“开山之祖”,明代“公安派”提出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理论,更为“性灵派”所直接继承。“性灵说”以尊情、重趣、求新、尚才和趋俗为主要特征的美学意趣,不但符合文学创作的基本原理,而且使诗歌这一艺术形式从“阳春白雪”的大雅之堂走向了“下里巴人”的寻常生活。应该说,“性灵说”最突出的理论贡献在于提出了“趋俗”的概念,这是“性灵说”区别于“神韵说”、“格调说”和“肌理说”的最大特征。自“性灵说”问世以后,历代文论家大都强调其“不拘格套”和“主情”的特征。其实,就重“真情”而言,诸家学说皆各抒己见,屡有论及,其中儒家的“诗言志”传统源远流长,沾溉后世,为众多诗论家所继承.所异者只是每派所论的“情”或“志”的内涵不尽一致而已。至于“重趣”、“求新”、“尚才”等主张,前贤亦不乏论述,刘熙载、袁宏道等皆高张其帜,影响深远。所以,真正使“性灵派”超越前人,后启来者的,是其“趋俗”的文学主张。从晚明到有清一代,“性灵说”的影响不断扩大,世间文人士子大多服膺其说,以至陛灵派”终成清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究其原因,离不开袁枚等人巨大的社会影响.然“性灵说”的俗化倾向则是其广为流布的根本原因。

所谓“俗化”即世俗化,或者说是适俗化,集中表现为关注个人及其日常生活,也即关注世俗生活的内容。“性灵派”诸贤尽管都经常论及“真情”和“个性”,没有明确提出“趋俗”的观点,但这并不能遮盖他们在文学理论构建和诗歌创作实践中的俗化倾向。这种世俗化的观念来自于明代“公安派”的影响。在文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方面。公安派“诸人所阐发的融通三教的心性之学本质上就是世俗化和存在化的士夫禅学,其旨趣只在支持一己性情的自适。”文学理论的作用在于指导文学创作实践,实际上,较之明代其他流派,“公安派”的创作情致更加世俗化,艺术旨趣更加平民化,袁宏道甚至认为“当代无文字,闾巷有真诗”追求“宁今宁俗”的创作观。这种世俗化的创作观对“性灵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虽然“公安派”和“性灵派”在文学创作上均有俗化倾向,但也存在一些区别。“性灵派”的“性灵说”体现出救偏补弊的用心.“公安派”一味放任随性的做法在“性灵派”的文学实践中得到了一定的约束。袁宏道主张“信心而出,信口而谈,而“性灵派”诗人则要求以天赋写作,并且所写必须有趣,认为“味欲其鲜,趣欲其真;人必知此,而后可与论诗”。“性灵派”的代表诗人袁枚认为,“诗宜朴不宜巧,然必须大巧之朴;诗宜淡不宜浓,然必须浓后之淡” “诗虽新,似旧才佳”,这些辩证的看法都体现出袁枚的通达和博取.也反映出“性灵说”对于前人学说的发展和创新。

二、“性灵派”文学创作的俗化倾向

“性灵派”的俗化倾向首先表现在题材上。清中叶之时,文学创作思潮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创作主体在题材选择上更加大胆.更具有突破性。对于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派”诗人来说.高高在上的庙堂文学已不再是创作的圭臬和唯一选择,而求新、求俗,突破前人窠臼,通变化裁才是其追求的境界。袁宏道赞赏“任性而发”的、通于人之常情的作品,观点比较偏激。但如何做到“俗”,如何做到“言俗而意雅”,“性灵派”诗人提出了一系列的见解。一方面,他们认为,追求俗并不是要完全摒弃前贤的主张,“人闲居时,不可一刻无古人;落笔时,不可一刻有古人。平居有古人,而学力方深;落笔无古人,而精神始出。”,并且主张“求诗于书中,得诗于书外”。和“公安派”文人相比,袁枚对“雅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公安派”追崇性灵,在思想上于李贽亦步亦趋,诗论一味追求“童心”,一味求俗,失之于偏激。

“性灵派”诗人并不排斥学习古人.“余尝教人:古风须学李、杜、韩、苏四大家;近体须学中、晚、宋、元诸名家”。但同时认为需要在学习古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题材更加世俗化,更为大众所接受。袁枚指出,创作时不可落古人“俗套”,要追求创新,追求“书外”功夫。诗材的平凡化、日常化是避免和古人雷同的最佳途径.所以“袁枚诗歌的创作题材大都呈现出鲜明的日常生活化倾向”。袁枚的《随园诗话》不乏索然无味的日常记事和闺帏之诗,正体现出这种审美倾向。

其次。世俗化的倾向还表现在语言上。“性灵派”在诗歌创作上讲究真率自然,语言使用上不喜用典,强调浅俗明白,使诗歌语言更加生活化、世俗化、娱乐化。自宋以降,文人作诗为文多讲究用典。“性灵派”诗人因为“求俗”的缘故,作诗很少用典,袁枚说:“余每作咏古、咏物诗,必将此题之书籍,无所不搜;及诗之成也,仍不用一典。”可以看出,袁枚对用典的态度是极其谨慎的:首先作者必须熟稔典故,其次用典必须用得恰当,生典最好不用,“用僻典如请生客人座,必须问名探姓,令人生厌……专写性情。不得已而适逢典故。”。袁枚更不喜卖弄典故的做法,“今人作诗赋,而好用杂事僻韵,以多为贵者,误矣。”。另外,按照经典的文学理论,日常生活中的语言难以直接进入诗歌,而袁枚却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家常语入诗最妙”,使时人认为其诗歌“似元白”。其实,这种主张的提出正是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反动,在历代诗人浩如烟海的作品面前,后人在语言上的创新越来越难,宋诗之于唐诗是如此,清诗之于宋诗更是如此。因此,“性灵派”才独辟蹊径。强调“下语要平淡”,主张从日常生活中去发现具有“时效性”或“时代性”的语言,使创作 “活”起来,“真”起来,富于“个性”。但“性灵派”在追求世俗化语言时也掌握了一定的尺度.在强调语言“平淡”的同时要求有“趣”,避免诗歌语言完全庸俗化,不致于使打油诗或民谣都可直接成诗。

三、“性灵派”文学创作俗化倾向产生的原因

清代“性灵派”文人提出世俗化的文学主张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首先是思想学术方面的原因。宋代理学的发展为明清之际的思想解放埋下了重要的伏笔。明代中叶以后,理学已经哲学化,士人无不熟悉心性之学,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同时,佛道思想的介入也使士人的思想发生了极大变化。阳明心学的“人伦日用即为道”,适应了时展,被普遍接受。到了清代,乾嘉学派的代表学者之一戴震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道有天道、人道。天道以天地之化言也,人道以人伦日用言也。是故在天地,则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谓道;在人物,则人伦日用,凡生生所有事,亦如气化之不可已,是为道”围。这些都为“性灵派”世俗化文学创作主张的提出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11篇

关键词:“感于物而动”;“虚静”;“神与物游”;“妙悟”

一、“感于物而动”与古代文学创作发生论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创作极为繁富,源远流长。在长期的文学艺术创作中,众多的文学家、文论家不断总结积淀,对于文学艺术创作的发生、文艺创作的心态、文艺创作过程中的想象等方面形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言说。

中国较早对于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进行深入阐释的是儒家经典之一的《乐记》。《乐记·乐本》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志之所之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感于物而后动。”《乐记》认为,音乐是“由人心生”的,而“人心之动”乃“物使之然也”。音乐的产生是人心“感于物而动”的结果。因此,音乐生成的根本原因,乃在于“人心之感物”。由“人心之感物”而导致“人心之动”;“人心之动”进而“形于声”,于是音乐生成。《乐记》此处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发生命题,即“感于物而动”。这一创作模式也适应于文学艺术创作的发生。因为文学艺术也是“由人心生”的,而“人心之动”也是“物使之然”。“人心之感于物”是文艺创作的前提,“心动”是“感物”的结果,也是文艺创作发生的动因,文艺作品因之而成。

“感于物而动”的命题确立了中国古代艺术创作发生的基本框架。其后,许多文论家、文学家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总结和探讨。《诗大序》所持诗论与《乐记》“感于物而动”的观点即有相通之处。《诗大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大序》指出诗的创作发生乃在于“情动于中”,由情而心动,故形于言,而后“永歌之”。“情动于中”是创作主体诗歌创作的动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文学自觉的重要时期,很多文论家、文学家围绕文学创作的发生提出了自己的论断和言说。陆机提出了“瞻万物而思纷”、“宣之乎斯文”的观点,萧统在《答晋安王书》里谈到“睹物生情,更向篇什”,这些观点基本体现了《乐记》“感于物而动”的思想,其文学创作的逻辑过程即物情文。无论是“瞻万物”“思纷”“宣之乎斯文”,还是“睹物”“生情”“更向篇什”,基本呈现出“感物”“心动”(情)文学创作的逻辑过程。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文论的集大成之作,他在《文心雕龙》里提出了很多文学创作的观点,其中有些论述充分体现了“感于物而动”文学创作发生原理。如《明诗》云:“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这个创作过程即“应物斯感”“七情”“吟志”。“感于物而动”是文学创作发生的重要前提。《诠赋》篇云:“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物以情观。”也指出了睹物兴情,感物而动的观点。《物色》篇云: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盖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羞;微虫犹或入感,四时之动物深矣。若夫珪璋挺其惠心,英华秀其清气,物色相召,人谁获安!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刘勰在《物色》篇里比较详细的阐述了文学创作发生的原理,即物情辞,由“感物”而“心动”,“心动”导致了“辞以情发”。这些观点基本体现了“感于物而动”的文学创作发生原理。刘勰之后,还有很多学者对于文学创作的发生提出了类似的理论观点。如钟嵘《诗品序》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由“物之感人”而“摇荡性情”,最后“形诸舞咏”。孔颖达《诗大序正义》云:“感物而动,乃呼为志。志之所适,外物感焉。”认为人心之志,乃外物所感而成,心有所动而生。《毛诗正义序》云:“六情静于中,百物荡于外,情缘物动,物感情迁。”这段话鲜明论述了情与物感的关系。情缘于物动,物动有感而情有所迁,即感物动情。梁肃《周公瑾墓下诗序》云:“诗人之作,感于物,动于中,发于吟咏,而后形于事业。”白居易《策林第六十九》云:“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两人不约而同地指出了诗歌创作,大多是“感于物(事)”,“动于中(情)”,而后“形于歌诗(事业)”。这些观点,大都指出了人心感物而动情,而后文学创作的文学艺术发生原理,这对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对于当代的文学创作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神思”“妙悟”与古代文学艺术想象论

(一)“陶钧文思,贵在虚静”

“神思”是指艺术想象发生时作家头脑中思维的跃动,具有极大的超越性。对于“神思”刘勰认为,其核心内容即是“神与物游”与“贵在虚静”。他说:“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神思》)这就是说,作家在酝酿文思、文意时,最重要的是虚心静气,排除杂念,使精神澄澈,不以成心而妨碍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因成见干扰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的思想本源于老庄。庄子在《知北游》中引老聃的话说:“汝斋戒,疏瀹尔心,澡雪尔精神。”老子是主张内心修养的,认为人们如果过多地参加社会活动,思想就会被纷乱的外物所蒙蔽,从而辨不清事物的真相,只有向内修养,安神静意,排除一切成见,才能正确地认识外物。老子的此一思想被刘勰在《神思》篇中引用,成为艺术创作心态的典型话语。

“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的观念为中国古代的许多文学家、文论家所秉持。陆机说:“镜无蓄影,故触物则照,是以虚已应物,必究千变之容;挟情适事,不观万物之妙。”(《演连珠》)意谓只有内心纯净,偏离杂念的干扰,保持虚静的心理状态,才能探究客观万物的奥妙。司空图在《诗品·冲淡》中要求作家“素处以默,妙机其微”也是强调作家在创作时要处之以默静,只有在虚静的心态中才能省察到外界事物的本质与变化。

相反,如果作家在创作活动中不能进入虚静状态,被“成心”所蔽,杂念所扰,就不能敏锐地感受生活,观物取象、立象尽意。宋代的理学家朱熹曾批评当时的一些人,之所以写不出好诗,原因就在于这些作家心不虚静。欧阳修也强调了虚静对作家孕育形象的重要意义。他说:“处身者不为外物眩晃而动,则其心静,心静则识明,是是非非,无所施而不中。”(《非非堂记》)所谓“不为外物而动”即是不因外界的干扰而心绪杂乱,要心安气定,思想专一,这样才能深刻地思考问题,明辨是非,这是成功孕育文思、写出优秀文学作品的前提。

(二)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与物游

“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出自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彼文云: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

此句的意思是说艺术想象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变化莫测的特点。这里,“神”指变化迅疾莫测,“思”指心思、想象。“神思”作为一个词组,是以“神”形容“思,即心思、想象的特点。刘勰在《神思》篇中,以创作主体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多方面地论述了想象在创作构思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他界定了“神思”的内含。他在篇首就云:“形在江海之上,身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这本是庄子的一段话。《庄子·让王》记载:中山公子牟身在江海而心却想到宫廷。刘勰从想象的角度加以引申发挥,意在说明,艺术创作中的想象,可以身在此而心在彼,不受时空的局限,超时空自由地驰骋,此即简要说明了想象的含义。

其次,刘勰论述了想象在艺术构思中的作用。构思是作家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构思中始终离不开想象。对于这一点陆机早有论及,刘勰更加强调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思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刘勰在论述了想象的自由驰骋之后,进而强调它是“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这就充分肯定了想象在构思中的重要作用。受刘勰的影响以及众多艺术实践的体验,许多作家、理论批评家也都探讨了想象在创作中的重要性。萧子显认为作品中的事,出于艺术想象,而艺术想象能“感召无象,变化无穷”,所以是“属文之道”。胡应麟认为写七律诗,必须“荡思荒,神游万古”。王夫之以具体诗歌为例,一方面阐述了想象与联想可以使毫不相关的事物、景物、情感联系起来,转化成饱含思想感情的诗歌形象,另一方面也指出诗人应该用想象来虚构形象和意境。清人刘熙载认为如果能“凭虚构象”,那么“象乃生生不穷”。刘熙载从诗歌应该“神游象外”的观点出发,强调了用想象虚构形象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与刘勰的“神思”一脉相通。

第三,刘勰论述了艺术想象的特征。不同于一般的想象,艺术想象并非脱离具体物象的冥思空想,艺术想象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物象,刘勰称之为“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即心与物相接,想象伴随着物象而展开,“神与物游”即是当下创作论所说的形象思维的过程。

第四刘勰论述了“神与物游”展开的契机。认为“神与物游”依“志气”和“辞令”展开。他说:“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刘勰认为一方面“志气”在艺术想象活动中统领着关键,即作家的思想感情对艺术想象活动的展开起着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作家的想象活动又与物的表象结合在一起,而物的表象需要语言建构,“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即艺术想象必须依赖语言。

可见,刘勰深刻地阐述了艺术想象活动的展开与创作主体的心理状态、创作主体思想感情以及语言间的关系,形成了对艺术想象体系化的论说,把文学创作中的想象论提高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加深了人们对创作特征和艺术规律的认识,无论对于中国古代乃是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三)古代文学创作论与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建构

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论是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论的研究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和文学理论为指导,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体现民族精神的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论的很多观点对文学普遍规律都有深刻的揭示,是文学理论史上的瑰宝,是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宝贵遗产,将其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相结合,是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重要任务。

在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论中,“感于物而动”的艺术创作发生论、“神思”“妙悟”等古代文学艺术想象论,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文学观点。比如“感于物而动”的文学创作发生论揭示了我国古代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它对于我们深入探讨古代文学创作的发生原理,指导当代的文学创作都有重要价值。“感于物而动”的观点首先指明了文学创作离不开客观生活。物是情动的根源,离开了客观世界的物,创作主体的审美情感就是无水之源,情无以生,也就谈不到文学创作。只有感物、观物,情动于中时,才有了文学创作的产生。因此,无论古代还是当代的文学创作,都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只有对生活,对客观世界的有了感触,感情萌动时,才会有文学创作的冲动,这种文学创作也才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这种以物为本的文学创作发生论,对于我们当代的文学创作是很有参考价值的。“感于物而动”的文学创作发生理论还指出了情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客观万物,如果不是让人动心,让人感物生情的话,这些物也是没有价值的,不会成为文学作品之物。只有心与物合,情与物接,作家才会在感物心动的基础上,缘情创作,从而产生摇荡性情的文学作品。文学创作不能脱离作家之情。这说明我们在文学创作中要用心去感应万物,体会生活,当心有所感时,自然会有创作的动机。在文学创作中,要重视情的重要作用,情是文学创作的根源“物”与文学作品的不可或缺的媒介,离开了“情”这一审美载体,文学作品也是难以完成的。无论感物还是动情,文学作品才是文学创作的根本目标。文学作品的产生,离不开情的作用,也离不开物的引发,因此,文学创作既要多观察,又要善感,其后才是构思创作。如果作家没有善感之心,心灵麻木,即便万物直于前,也未必会有创作的发生。“感于物而动”的文学创作发生论内涵丰富,这对我们当代的文学创作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神思”“妙悟”等古代文学艺术想象论,揭示了艺术思维方式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与当代文学创作的思维方式和规律具有共通性,也是建构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可贵资源。文学创作离不开艺术想象,“神思”“妙悟”都属于纯粹的精神活动,但这些抽象思维活动又离不开“物”这一艺术表象,“神与物游”是“神思”、“妙悟”的基本特点。神思”、“妙悟”要借助“物”这一实体的艺术表象才能展开,将审美情感寓于艺术表象之中。离开了艺术表象,审美情感缺少了载体,“神思”、“妙悟”也就无从展开。“神思”“妙悟”虽为古代的概念术语,但两者所揭示的艺术想象规律同样适用于当代的文学创作,因此也是建构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学创作论的有益养料。

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论内涵丰富,是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理论遗产,其中有些理论观点至今仍具有普遍的意义,因此,我们要充分汲取古代文学创作论的精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成出新”,真正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体系,繁荣中国的文艺创作。

第12篇

关键词:新课程音乐创作教学方法

由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第一次把“音乐创造”作为四个内容标准之一,这样的拓展表明新课程标准对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视。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大力开展音乐创作教学,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社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小学音乐创作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是中小学音乐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破除音乐创作的神秘感

古今中外,许多感人至深的音乐名作都是作曲家在艰苦的脑力劳动中创作出来的。所以人们想当然地认为作曲不是一般人可以涉足的,超出了普通中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学习范围。然而,中小学生并非没有音乐创作的愿望和能力。我们没有理由认为能写作文、会自由绘画的儿童,不能创作出自己的旋律和节奏。中小学音乐教学不以培养作曲家为教学目标,学生只要能通过创作实践获得体验,从而加深对音乐美的理解也就达到了目的。

从个体成长发育角度看,音乐创造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婴儿的咿呀之声不仅仅是说话的前奏,也是歌唱和无拘无束作曲的开始。我国学者许卓娅研究发现:婴儿在3个月左右时就会开始进行嗓音游戏,2岁前后许多儿童开始进入近似歌唱的阶段,3岁的儿童能够为短小、重复的歌曲填写新的歌词,4岁的儿童已经初步意识到创作应该与别人不同,4—6岁的儿童在良好的教育影响下能独立地即兴哼唱出相对完整的新曲调……

中小学生是具有音乐创作能力的,关键是要通过各种手段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欲望,从而破除他们对创作的神秘感、恐惧感。首先,要使学生相信自己具有创作音乐的能力,教师可以用大量的事实鼓励学生,使他们从原有的思想束缚中解脱出来。其次,在创作实践中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使他们在实践中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教师也要尽力发现学生在创作上每一个细小的闪光点,适当给予赞扬。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创作出较为流畅自然、相对比较理想的作品,好像朗读学生作文中的范文一样,在课堂上予以吟唱、分析。这样,学生必然会增强信心提高兴趣,获得成功的乐趣。

二、将创作教学融合于其他音乐教学领域当中

音乐作品体现着音乐创作的一般规律,以作品为载体,在欣赏教学、歌唱教学和器乐教学中,处处都可以渗透音乐创作的知识和技能。

在欣赏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作品中使用的被称为“合尾”的传统作曲技法,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之后,给出一个旋律片断,要求每个同学(或分小组)创作一段旋律,均以此旋律片断做结束句,尝试“合尾”的创作手法。这种探究、体验的方式既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同时将创作实践融合于欣赏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学唱《送别》这首歌曲的时候,可以选用歌曲第一乐段来讲解乐汇、乐节、乐段、半终止、完全终止等作曲知识。在这个乐段里,可以让学生知道:第一乐句的第一乐节与第二乐句的第一乐节是采用变化重复的手法写成的,第一乐句的第一乐汇与第二乐汇是采用模仿的方法写成的。在结合经典实例学习了这些音乐结构知识之后,学生在创作中就可以尝试运用。在口琴、竖笛等器乐教学中,为了避免练习的枯燥、乏味,可以将即兴创作的手法引进来。如:教师吹奏旋律片断,要求学生用不同的力度模仿吹奏这一旋律;教师吹奏旋律片断,要求学生吹奏这一片断的逆行;教师吹奏旋律片断,要求学生用接龙的方式发展旋律;教师指定一个形象(小鸟、闹钟、汽车等),要求学生用器乐表现这一形象,等等。

三、创作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

创作教学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作活动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水平,适应学生音乐学习的基础,创作教学要随着不同的年龄和年级逐步加深,逐步提高要求和难度。假如学生们感到这种创作很难做到或很难做好,就会产生消极畏惧情绪,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中小学生的音乐创作不是自由创作,而是一种指导性的作曲,具有体验和尝试的性质。特别是在小学中、低年级,教师应设定一些参数,确立一个适合学生能力的既定框架,从而保证学生不至于无从下手。常见的方法如:1.用指定的节奏单词(节奏元素)编写节奏短句,并借助速度、力度变化表现不同的情绪。2.节奏填空练习。3.为乐句选择终止音,以感受旋律中稳定音与非稳定音在一定条件下的运动规律。4.给出旋律问句,创作旋律答句。5.修改不适当的旋律线。6.引导学生为简短歌词或日常生活用语编写旋律。7.模仿经典作品片断创作等等。

四、创作教学要注重创作的“过程”,不应过分看重创作的“成果”

中小学音乐课上的创作教学,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作能力,由于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技能基础,决定了他们的作品不可能是完善的。因此,不能以学生作品的优劣和水平的高低作为创作教学质量的依据。我们不能以成年人的角度去看待、衡量孩子们的创作,而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们的作品。学生们在创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是评价创作教学是否获得成效的主要依据。

例如:《闪烁的小星》是一节小学高年级以学习音乐创作为主的综合课,该课教学过程大体分为三个环节:导入环节,引导聆听、分析《闪烁的小星主题变奏曲》,使学生初步理解什么是变奏曲;探究环节,通过对《闪烁的小星主题变奏曲》分段聆听、讨论、归纳,使学生知道几种常见的变奏手法;应用(迁移)环节,以学习过的歌曲《小松树》旋律为主题,进行变奏曲的创作练习。学生在尝试创作过程中模仿运用了《闪烁的小星主题变奏曲》中的变奏手法,体验到了创作的快乐,加深了对变奏曲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他们在课堂上创作的关于《小松树》的变奏不可能达到出版、发表的水平,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教学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体现。

新课程改革将音乐创作纳入音乐教育之中,作为音乐教育的一个学习领域,这是我国音乐教育的重大发展。音乐创作教学是极具探索价值的教学活动,也是教学改革中重要的研究课题。我们期待着更多音乐创作教学研究的成果出现,为促进基础音乐教育教学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