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学名著论文

文学名著论文

时间:2022-10-26 17:10:58

文学名著论文

第1篇

一、名著阅读过程中学生面临的问题

(一)教师的功利主义心理严重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将名著导读引入了语文课本,这无疑是好现象。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名著导读更多的论为了空壳。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只让学生去记忆文学名著的作者、年月、中心思想、主人公、艺术手法,而完全不管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文学名著中的精神内涵,这样不利于培养中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中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也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因此,解开应试教育的枷锁,让学生真正地融入到名著中,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学生读而不思,思而不写名著阅读不仅仅要读,更重要的还要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讨论、写作是对名著精神内涵的最好诠释,也是检验对名著理解程度的重要方法。但是在中学名著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思考和写作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学生没有思考之前,教师就已经将名著的中心思想以固定的模式灌输给了学生,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审美素养。名著阅读不是吃快餐,需要我们认真地品味、细心地咀嚼。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敏锐的感觉。”②大量的名著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他们的语文修养,比如阅读之后的写作就是这种提升的最直接体现。认真研究名著中的写作技巧,并引导学生将这些技巧运用到写作中,对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将大有裨益。

二、解决问题的方案

(一)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由于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不是很强,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对文学名著的精神内涵进行理解和感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审美观。

(二)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歌德说:“鉴赏力不是靠欣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养成的。”③名著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到其经典性、科学性、丰富性、代表性,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中学教学中的名著阅读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语文教师要为中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读物,例如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高尔基的《童年》、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中国四大名著等。

(三)采用情景教学法除了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之外,教师还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利于学生对文学名著的理解和吸收。语文教师可以把情景教学法带入到名著阅读教学中,其包括课堂游戏、影像赏析、角色模拟等。例如,在阅读英国小说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其中的一些精彩环节进行角色模拟,也可以让学生对其中精彩的句子进行点评。

(四)针对性训练在中学阶段,名著阅读应该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并在每个学期都要安排一两个专题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专题训练有助于把名著的重要作用提升到一定的高度。

三、小结

中学阶段让学生阅读名著,对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名著阅读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高尚的情操。同时,中学生也应该认识到文学素养对自身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从名著中汲取知识、丰富自己。

作者:杜红梅单位:山东省无棣县小泊头镇中学

第2篇

高中语文教材选入的篇目大多是文学名著,是经历岁月淘洗后留下的经典,因此,在教学中,该如何引入教学内容,如何展开教学过程,对于良好的教学来讲,是举足轻重的。特别是语文课堂,它承载着师生对美的追寻、对真的追问、对美好世界的多彩理解和多维洞察,是一个包含了社会的、自然的、艺术的、人性的多元素的探索和展示平台。通过语文的学习,特别是通过对文学名著的赏析,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将生命的自我实现融入到对美的追求、对美德的塑造当中,这些教学目标要在课堂上实现,则导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如何巧妙地导入课文的学习,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和探究热情,调动学生的情感与体验,是具有决定性的。本文就引入的为,抛砖引玉。

一、以情导入,融情于课。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文学作品,最重要的就是情。那么,根据课文的内容,有很多课文本身就是“情感大戏”,则以情导入是非常合适的,并且,要将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对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倾向等等融入课堂之中。这样,在合适的、张弛有度的、贴近教学内容的课堂引入下,学生能将注意力转移到老师即将展开的教学内容上来,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进行《雷雨》的教学时,导入语就可以是抒情性强的,以此来将情感贯穿在教学之中。《雷雨》作为戏剧名篇,其中情感纠葛复杂,但是却也扣人心弦,因此,导语就可以是:“当天边的闷雷想起,当凄清的骤雨尚未停歇,穿越岁月的苍茫,唯有那一场仿佛来自远古的哭泣,化为我心中,久经不息的叹息。”在语文课堂上,应该时刻抓住一个主线,那就是发挥语文的人文价值,这是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思想涵养的重要方面。而情感,是实现这些教育价值的重要因素,在导语中凸显情感的主导作用,能够有效地运用语言的力量给予学生“润物细无声”的爱与情绪的传递,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艺术的震撼与力量的陶冶。这一段导入语,不仅能够抓住作品所包含的内容和悲哀情感,而且在老师入情入境的语言艺术激发下,学生进入《雷雨》的情景会更快,更能紧扣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赏析作品的兴趣。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就是美育。文学名著在美育方面,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它会逐渐渗透到学生的意识和生命之中。《雷雨》这样的作品具有的艺术冲击力,更是强大。

二、多维导入,生动课堂。现在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方便,很多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能给教室的教学提供更为便捷、多元的教学条件。就语文课来讲,有很多文学名著,既有改编成影视作品的、也有朗诵、话剧等多种形式。所以,如果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将音乐、画面和故事情节等有机结合起来,也是一种重要的课堂导入方式。比如,苏轼的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作者曾被贬黄州之时,在三国古战场写的一首词。这首词借着对三国赤壁之战及其英雄人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仕途的失意。但是,作者没有沉沦于悲观之中,而是表现了自己旷达与洒脱的精神气质。这首诗境界雄阔,视通万里,思接古今,把三国赤壁之战的激烈战争情形融于自己的笔端,巧妙而自然地将历史大事件和历史英雄人物进行了贴切而精到的描写,也表达了自己的豪放派词人的人生观和历史观。而《三国演义》的电视剧在中国很多电视台轮番播放过,其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在杨洪基那有独特声音和情感表达中,也成为大家熟悉的歌曲,且在风格上与苏轼的词又极为贴切。所以,就用多媒体播放这首曲子,让学生看《三国演义》的序幕,老师随即导入新课:这首激越雄浑的歌曲,让我们的脑海中又浮现了一个个三国英雄豪杰那个性鲜明的形象,随着大江东去、历史远遁,面对这千古江山和英雄人物,他们的功过是非不断被后人评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一次千古江山和历史英雄人物的心灵对话和交流,是一次关于人生的终极追问,那么他到底在追问什么呢?我们一起来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走进苏轼和他的心灵世界。多媒体的形象画面、熟悉而雄浑的音乐,教师的激情和演讲,激发起学生洞察词人内心丰富世界的欲望,能够更好地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有利于学生进入诗词独特的意境之中,让学生瞬g有了适合学习这首诗歌的心理状态。

三、名言名句,切合课堂。我们有很多的名言名句,和文学作品一样具有很高的传颂度。所以,在教授某些文学名篇时,用名言名句导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而且效果也非常好。比如,关于李白的诗歌,我们可以这样导入:大家都知道,李白和杜甫是咱们唐代的绝代双骄,同为诗人的余光中先生这样评价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酿成了剑气,秀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是一种怎样的豪情和才气?那么,我们一起去《将进酒》中欣赏酒仙太白、诗仙太白!学生是审美主体,一定要激发他们的能动性才能让他们自觉而主动地去领略文本中的美。然后,才能从表层的意义探究深入到隐藏于文本中的深层意义的体悟。这样的导语简洁而清楚地给学生展现了诗人的性格特征和才情气质,而且是用诗人的评价、诗人的语言,这也给学生一种美的熏陶,对他们进入学习状态而言,无疑是具有推动性的。

四、制造悬念、酝酿课堂。人都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适当地制造悬念,能酿造一堂生动的语文课,特别是就文学名著的教学而言。比如,鲁迅的《祝福》。为什么祥林嫂重回鲁镇,鲁四老爷对她不高兴了呢?然而祥林嫂自己却“反而满足,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祥林嫂在鲁四老爷家,为何她的婆家人还能把她给抢走了呢?这些都是悬念,在上课之前给学生提出来,形成悬念,学生自然就想去探究问题的根源,并以此来设置教学重点,贯穿整个课堂教学。

教学一定是唤醒的、激励的和鼓舞的,只有在探究教学中更适合于学生接受和教学展开的方法,才能让文学名著的教学更加科学、有效,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第3篇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及标注均有较严格的规定,医学期刊一般采用改良的温哥华格式著录参考文献.近年来发现,一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因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的不规范或引用不当而延期发表或遭到退稿,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1)著录中的作者名缺少,稿约中明确规定,参考文献中的前3位作者应全部列出,3位以上者只列前3位,后加“等”字或相应的外文.在不少来稿中发现只写1位作者后加“等”的情况,因其他作者无从查证而耽搁了及时发表;2)著录项目残缺不全,有些论文缺少题名(书名),亦有缺少刊名、年或卷、期及页码等;3)在正文中未标注参考文献序号,无法证实参考文献的实际用途;4)引用不当.未公开发表的观察资料、内部交流资料及涉及保密的资料等均不宜作参考文献.由于内部资料尚未得到公认且不够成熟,其原理、论点、论据及论证尚需修改、变更或充实,又因其发行量很少,读者面窄,无从查考,起不到参考作用[1].

2不求甚解,重复堆砌

主要表现为参考文献著录与使用不对应,标引参考文献过多,规模庞大,而在文内不完全使用;或是文内使用很多,文后又不标明;或是不按出现顺序排列而颠倒使用等.这都是论文完稿后未对参考文献进行认真整理所致.一般而言,论著类论文的参考文献数目要控制在15条以内,综述类文章可略多,但不宜超过25条,且要有明确的引证目的.此外,同篇文章在参考文献著录时反复使用现象亦应引起重视,尤其在综述类文章中屡见不鲜.同篇文献固然可以在文内引用多次,但无必要每引一次均重新著录,即不管文内引用多少次,该篇引文在参考文献栏内只能占一个位置.

3年代久远,可信度低

根据普赖斯指数的原理,相对而言,引用5年内的文献越多,则普赖斯指数越高,过时的文献越少,说明论文所涉及的问题越接近当前的前沿课题.实验性文章的年代距离越远,参考价值可能越低,因此一般要求所引用文献的50%~70%应为近5年内发表的文献[2].若老化的文献所占比例较大,则说明论文内容也较陈旧,如果论文所涉及的问题是目前国内外正在研究的热门课题,则近5年内的文献引用比例应较高,这可反映作者对同行的研究成果了解和掌握的程度.如果发现所引文献确实过于老化,编辑有责任建议作者查阅较新近的文献,因为作者在接受新文献后可能会改变原来的认识或结论.如果所研究的问题的确很有价值,且很难查找到近5年内的相关文献,当然有必要引用5年前,甚至是几十年前的文献.如果在整个研究期间不追踪查阅有关文献,就可能忽视近几年来已被同行证实或解决的某些重大问题,而自己仍停留在课题研究时的认识水平,可见查阅近期文献和尽可能著录近期文献的重要性.有些作者甚至以为引用的文献越老,越能说明自己的研究结果可靠,这是一种误解.

4著录错误及原因分析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中作者姓名书写错误,多见于外国作者姓名.文后参考文献著录外国作者姓名时应以姓在前,写全,名在后,用缩写.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意大利等欧美国家姓名排列顺序均为名在前姓在后,例如GeorgPagetThomson,前2个词是名,第3个词是姓.在原著中署名时,有时采用缩写形式,英国人习惯将第1个名字缩写或2个名字均缩写,保留首字母并大写,但排列顺序不变,即如G.P.Thomson或G.PagetThomson;而美国人习惯将第2个名字缩写,即如GeorgP.Thomson.在文后参考文献著录作者姓名时应以姓在前名在后的方式著录,名字缩写字母之间和最后均不加省略符号“.”,即如ThomsonGP.此外,英国及美国作者署名时常把学位写在姓名的后面,如GeortPagetThomson,MD或GerryOster,PhD,在文献著录时不必将MD,PhD写出,更不能将它误为姓或名[3].文后参考文献著录错误,除上述作者姓名著录错误外,还可举出一些,例如在正文中未按引用文献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正文引用文献序码与文后著录编码不符;标题或摘要中出现文献序码;标点符号的错误使用等.造成上述诸多著录错误的原因,认为主要有如下几点:1)作者未认真领会稿约中所规定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或规范要求,或是在稿约中未能详细提供著录格式;2)所引用文献不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一次性文献,而是转引抄袭文献;3)作者对著录参考文献的重视程度不够,以为论文的正文写完就可以脱稿了,往往把参考文献栏目一带而过,导致诸多著录错误.总之,作为医学论文编辑人员,不仅应向作者强调医学论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规范使用的重要性,而且应对文后参考文献进行认真细致的审读及校正,如有条件应对每条参考文献与原著进行核对,以保证其准确无误,充分发挥著录参考文献的实用价值和作用[4].

【关键词】参考文献论文医学著录

医学论文一般需要引用参考文献,其目的是给读者提供检索信息,尊重他人或自己以往的科研成果,方便同行们进行深入研究.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诸多稿件的参考文献著录不规范,差错较多,现就医学论文参考文献著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参考文献】

[1]陈浩元.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04.

[2]黄栩兵.科技论文中引用文献的目的及基本原则[J].中国医学学报研究,1989,6(2):28.

第4篇

地方人士著述属于广义地方文献的范畴,已为我国图书馆界所认同。自1982年文化部将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利用载入《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我国地方文献工作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地方人士著述也随之受到各级公共图书馆的重视,不少馆或指定专人,或成立专门机构,采用多种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本地人士著述,建立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地方人士专藏。湖南图书馆自1989年设立湖南名人文库,专事湖南名人著述的收集、整理与保存,几年来,已获得2000多位当代湖南名人捐赠的著作、手槁、字画和藏书5万余册(件),建立了一个综合书库和“湖南作家文库”、“张舜徽先生专室”等多个专库、专室。一批市馆也相继开始本地人士著述的收集。沈阳市图书馆广泛征集名人题字作品,至1995年收到海外和国内知名作家、专家、学者的作品1600余册;湘潭市图书馆收集齐白石先生的书画作品、论著与有关资料,颇具特色。类似上述例事不胜枚举。

各地图书馆采集地方人士著述的丰硕成果,显示了这一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发展前景,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的实践,推动了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理论研究的发展,丰富了图书采访理论的内容。

1 我国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理论的研究现状

近10余年来,随着地方人士著述采集实践的发展,我国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对这一工作的研究、探讨逐年增多。这些研究主要围绕地方人士著述的采集对象、范围和重点以及采集方式等问题,阐述了各自的认识和意见。归纳起来,有如下观点:

1.1关于采集对象的研究

1.1.1对采集对象“地方”一词含义的理解。

观点之一:“地方人士著作取决于著作者的籍贯”(①《目录学慨论》P.232)

观点之二:主张广义理解地方人士的含义。认为地方人士包括本地籍人士和工作、居住在本地区的外地籍人士。(⑥高炳礼文“杜定友先生与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实践”、⑧刘雪莱文“论地方名人著述征集工作的几个关系”)

观点之三:“地方名人指本地区著名的作家、学者、科学家……等人的著作与传记资料”(③沈继武、萧希明编著《文献资源建设》P.62)。这里的关键词“本地区”没有明确地方人士的地区界限,对其理解可宽可窄。

1.1.2以什么人为采集重点和主要对象

采集重点和主要对象可以看成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采集对象的“点”与“面”,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但都以采集对象必须符合采集条件为前提。

以什么人为采集重点对象,有两种意见:一种主张以“本省籍的重要历史人物和知名学者为重点。”(见⑥)另一种意见主张“着重收藏与本地区有关的知名人士及著述”(②P.68)。以上两种观点,前者强调的是地方人士和籍贯,后者不局限于名人的籍贯,而着重名人与本地区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理解为被采集对象对本地区的贡献和他在本地区的影响或知名度。

以什么人为主要采集对象,涉及采集对象的“面”,即在实践工作中应将采集的多数放在什么方面。对此问题,湖南图书馆明确提出以有撰著、作品等文字成果的当代在世人物为主要采集对象,并对其理由作了具体阐述。(⑦⑧)

1.2关于采集范围和重点

1.2.1关于采集范围

观点之一:“收集地方名人著作与传记资料”(③P.62)

观点之二:主张收集地方名人的著述、手稿和有收藏价值的地方名人藏书、藏品。(⑦⑧

1.2.2关于采集重点

采集重点的确定必须以采集范围为前提。由于我国目前不是在同一前提下讨论这一问题,因此观点上以及重点划分标准的区别,存在很大差异。

观点之一:“着重收藏与本地区有关的知名人士与著述及其反映本地区特点的著作与传记。”(②P67)这种观点是以“人”与“书”与本地区有无关系作为划分标准,以地方人士著作与传记资料为采集范围。

观点之二:以地方名人的著述(包括手稿)为收集重点(⑦)。这种观点是针对地方人士著述采集范围扩大到名人研究资料和藏书藏品为前提的。其划分标准取决于所收书刊是否为名人本人的著述成果。

1.3关于采集方式

各图书馆由于采集地方人士著述的目的,馆藏地方人士著述原有基础的不同,藏书布局及机构设置的差异,采用了不同方式采集地方人士著述。

做法之一:购买、征集、接受捐赠、交换、复印、集中馆藏、剪辑等购入与非购入方式同时并举(⑥⑨)

做法之二:单纯以非购入方式进行采集。其中,又以征集与接受捐赠为主要方式。(⑦)

以上所举观点为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的几个基本问题。近10年来我国关于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理论的研究状况,呈现出喜人势头,表现在:一是参与这一探讨的人数和见诸报刊的文章逐年增多;二是有关研究开始注意从经验的总结转向理论的升华;其三是探讨的问题比较集中,同时,讨论又在不断扩展和深化:已有研究主要论及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的质量控制等问题,对采集意义的探讨,从加强馆藏建设等实践意义的认识上升到图书采访自身理论意义的探讨。

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理论是图书采访理论的一个分支,由于这一理论的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存在的不足是显而易见的。

其一,有关这一理论的探讨文章数量少,有关专著论及此问题者时,大多只言片语,内容简略;

其二,已有研究缺乏理论高度和深度,以工作经验总结为多,对实践工作无普遍指导意义;

其三、名词术语使用不统一,有关概念理解不一,已有研究处于各自为政状态,缺少交流,影响了这一研究向纵深发展。

地方人士著述采集是广义地方文献工作的基础工作之一,是一项既有理论,且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图书采访理论的指导,而在实践中形成的新鲜经验又需要总结上升为理论,用以指导实践。为此,在地方人士著述采集工作普遍展开和迅速发展的今天,加强其理论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2 关于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的几个问题

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的实践和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其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并勾划出了这一理论的框架和主要内容,为我们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这里拟就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的几个基本问题谈谈个人的意见。

2.1明确地方人士著述的采集对象

“地方人士”和“地方名人”是含义有所不同的两个概念。作为图书馆的采集对象,一般是指对本地区有所贡献,具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的人士,即我们所说的地方名人。“地方名人”又包含“地方”与“名人”两个概念。“名人”一词使用广泛,但目前在国内无统一标准和确切定义。图书馆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根据其职务、职称、军衔、学衔、成果和获奖等情况确定自己的采集标准。各图书馆由于所处地位和本地名人具体情况的不同,地方名人的划分标准存在高低、宽严之分,这里不作进一步讨论。

如何理论“地方名人”中“地方”一词,是采集地方人士著述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地方”一词在地方人士著述这一特定范畴里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地方人士是指籍贯为本地籍的人士;“广义”的地方人士包括本地籍人士和居住、工作在本地的外地籍人士,具体说由三部分人构成:①籍贯为本地且工作、居住在本地者;②籍贯为本地,工作、居住在外地者;③籍贯为外地,长期工作、居住在本地者。第一部分人,籍贯与居住地均为本地,纯属本地人士,不须赘述。第二部分人现虽居外地,但其根在本地,他们大多与本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论他们

的著述内容是否与本地有关,他们本人的地方属性已显示了明显的地域特征,因此,不可能将其排斥在地方人士之外。第三部分人,籍贯虽为外地,因其较长时间工作、居住在本地,他们已将自己融入当地社会,为该地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不少是在该地成才、出名,这部分人已成为当地人的一部分。根据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以广义的地方人士作为地方人士著述的采集对象,更符合“地方人士”的实际情况,能较好地反映本地学术、文化和人才状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广义地方人士的内涵也随之拓展。这是因为,在现代社会,人员迁徒和流动较之过去更为频繁。这种变动带来的变化,一是籍贯在逐步失去原有意义和作用。目前各种履历表中,在籍贯栏外增添了出生地,近年报刊人物介绍,更重视人物的出生地,有的甚至已不提籍贯,仅写出生地。籍贯大有被出生地取而代之的趋势。因此,“籍贯”一词的内涵应随之扩大,除指祖籍之外,还应包括出生地。人员流动带来的变化之二,是居住、工作在本地的部分外地籍人士又迁往外地,成为“曾”在本地工作、居住过的外地籍人士。在这部分人中,有的与本地区有过密切关系。在本地产生过较大影响或拥有较大知名度,他们的籍贯虽属外地,且现在已离开本地,但他们在本地区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不能忽视,因而也应将其作为地方人士的采集对象。

2.2科学、合理限定地方人士著述的采集范围

科学合理限定地方人士著述的采集范围即是建立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理论的需要,也将直接影响地方人士藏书的质量。

与地方人士有关的文献有如下类型:

著述作品类:本人著编译作、字画、摄影等艺术作品;

手稿类:本人重要著述手稿、笔记等:

生平传记类:自传、日记、书信、回忆录、工作和生活照片、音像带等;

学术评介类:评介、研究名人及其学术的书刊资料,个人著述目录等;

藏品类:有收藏价值的名人藏书、字画等。

在以上五类文献中,第一、二类为地方人士本人撰著、创作成果或亲笔文字。第三类中的书信、日记、自传等亦为本人文字。第四、五类属地方人士研究资料和藏品,不是本人亲笔所为,非本人创作成果。

以上五类文献是全部采集还是选择采集,如选择采集又以哪几类为采集范围,这不由我们主观臆断,而取决于以下几点:

首先,“地方人士著述”这一为人们接受和普遍采用的提法,已将采集的内容限定在“著述”这一范围里。按照“著述”的含义,指地方人士的创作性文字,即根据本人的见解撰写的著作。从著述方式说。主要为地方人士“撰”、“述”、“写”文字。由于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不是文献的著录,根据地方人士著述的实际,能在一定程度反映其思想和水平的译、编注作等也当属地方人士著述的范围。

第二,由文献在地方人物研究中所起作用决定。地方人士的著述是他们思想、观点和学术水平的真实反映和直接体现,是人物研究的可靠材料,特别是其中的书信、日记和著述手稿等名人手迹,是更为珍贵的原始资料,其作用是其他非本人文字所能替代的。

从以上分析,把采集范用确定在第一至三类文献中更为合理和恰当。据此,凡本人撰著成果不论文献类型是著作、论文还是字、画艺术作品,是否出版或发表,载体如何,都应尽全采集。

这里是从理论上应该明确的采集范围,各馆实际工作中,根据各自的采集目的,适当放宽采集范围也是可以的。

2.3选择适合地方人士著述实际情况的采集方式

选择什么方式采集地方人士著述,与采集对象及其著述的特点有着密切关系。在地方人士著述的采集实践中,多数图书馆是以本地名人为采集对象。地方名人的著述具有自身的特点:①文献类型多样,有著作、论文、字画、手稿等;②出版发表地点分散,有本省出版发表、省外和国外出版发表;③出版时间长,有当代出版物,也有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出版物;④发行途径不同,有新华书店、邮局发行,也有内部发行和非卖品。地方名人著述的特点表明,全面采集地方名人著述难度大,需有名人的参与和配合;

地方名人著述类型复杂,品种多,出版发行分散,有名人提供信息,能帮助采集者全面掌握其著述情况;

地方名人的日记、书信和著述手稿等珍贵资料多为非卖品,需由名人或其亲属提供,才能获得;

地方名人早期著述,已成过期出版物,市场脱销;国外出版物,不明发行渠道,采集困难。但这两类出版物,名人或其亲属大多收藏完整,通过向他们征集,可以获得。

近期出版物虽能从书店或邮局订购到,但无名人签名、题词、收藏价值受到影响。

根据以上分析,征集和接受捐赠方式更符合地方名人著述采集的实际情况,采用这一方式能比较完整地获取地方名人的著述,提高地方名人著述的采集质量。

2.4重视地方人士著述采集质量的控制

地方人士著述采集是以特定范围的个人为采集对象进行的,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集对象的情况,而不在所收书刊本身。因此,做好采集对象的规划,减少采集的随机性和盲目性,加强采集的事前控制,是优化地方人士著述采集质量的重要环节。当然,对已经采集的地方人士著述采用筛选,调整等办法进行事后控制,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补救措施。

地方人士著述采集规划,就整体而言,主要从三方面进行:

一是根据已掌握的人物线索,对分布有地方名人的学科、地区,做好采集计划,做到采集不出现畸偏、畸缺现象。

其二,对本地区重点名人著述的计划采集。其别是要注意影响大,知名度高且年事已高名人的著述采集。

其三,注意地方名人群体著述的采集。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孕育出各自的人才群体,产生反映本地区历史、文化的著述作品。重视本地区名人群体著述的采集,就能建立独具本地特色的地方人士藏书。名人群体可以按地区名人的学科、地区、职衔、文献类型等进行区分,分别情况集中采集,以建立各种专藏。

以上是就采集对象的整体规划而言,其目的在于加强采集对象的全面性,突出重点和增强特色。

采集对象的个体规划是对地方名人个人采集的计划性而言,目的是为保证地方名人个人著述采集质量,使其更为完整、系统。个人采集规划以加强地方人士著述信息调研为基础,做好不同类型著述(著作、论文、字画、手稿等),不同著述方式(或体裁)作品,不同载体著述作品的全面、完整采集。其中应注意其代表性著作、获奖作品、最新著述和重要手稿、论文的采集。

3 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的理论意义

开展地方人士著述采集,在充实馆藏,增强馆藏特色方面的作用,已为大家所公认,而它对丰富、深化图书采访理论的意义还不为人们所认识。这里仅就地方人士著述采集对非购入采集方式所作贡献作一叙述。

3.1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给传统征集方式注入了新的内容

在征集对象上,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突破了传统征集方式长期以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厂矿企业、科研单位和

学校等单位、机构为征集对象的局限,把征集对象扩展到广大著作者个人和名家、学者,从而扩大了征集对象的范围,开辟了更广阔的书刊来源。在征集内容上,传统征集方式以非正式出版单位为征集对象,征集的内容限于内部书刊资料和非正式出版物。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的开展,将征集范围扩大到公开出版发行的各类书刊资料,使征集内容丰富多彩。

3.2地方人士著述采集使图书馆掌握了接受馈赠的主动权

地方人士著述采集把传统征集与接受馈赠两种采集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它以征集方式为开始,以获得地方人士和著作者免费赠送的个人著述为结果,改变了图书馆接受馈赠的被动状况,由被动等待接受馈赠到主动索取馈赠,从而掌握了接受赠送的主动权。

地方人士著述采集已成为图书馆文献采集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随着地方人士著述采集实践的发展,经验的积累和丰富,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理论将会随之发展和成熟起来。

参考文献:

1.彭斐章等.目录学概论. 北京:中华书局,1982

2.沈继武. 藏书建设与读者工作. 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

3.沈继武,萧希明. 文献资源建设.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

4.吴慰慈,刘慈恒. 图书馆藏书. 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

5.顾敏. 图书采访学. 台湾学生书局,1983

6.高炳礼.杜定友先生与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实践. 杜定友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

7.刘雪莱. 加强馆藏建设的有效举措——湖南名人文库工作初探. 图书馆,1995(3)

8.刘雪莱. 论地方名人著述征集工作的几个关系. 高校图书馆工作,1997(3)

第5篇

论文摘 要:“以讲促读”名著教学,旨在推动阅读对话和教学对话活动的开展。在体验的平台上实现学生倾听文本,个性化地阅读文本,体验文本,引导学生用真实的生活经验去与文本互动,共同建构起文本的现实意义,以此促进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实现思想碰撞和智慧共享。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义务教育阶段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然而,名著阅读欣赏在教学中的现状并不乐观,名著阅读教学并未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完全落实,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功利性、随意性现象,导致经典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虚假阅读和应试阅读,名著阅读的价值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试图通过初中名著“以讲促读”教学模式的探究,以学生主讲的模式推动经典名著的有效阅读。通过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推动初中生名著阅读的有效开展,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学素养。

一、构筑理论基础,探索主讲模式下名著教学的新思路

学生主讲课堂教学模式缘于山东省“十一五”科研课题——泰安市省庄二中的“精彩主讲”教学法研究。“学生主讲”教学模式的精髓在于强调“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变传统课堂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知识,在精彩展示、互动交流中培养能力,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名著“以讲促读”教学模式借鉴了“精彩主讲”教学法的成功经验,引入“有效教学”“接受美学”和“阅读对话”理论,探索创新模式下名著阅读教学的新思路。这一模式特别强调读者的阅读主体地位,把阅读的本质定位为“对话”,即读者与文本、作者之间展开的一种特殊的对话,一种通过书面语言展开的动态的对话。可见,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个时代的每位读者均提供同样观点的客体。

实施过程中,经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自己设计的课程更符合同龄人的兴趣爱好,学生群体对自己设计的活动认可度和参与度更高,有比较强烈的成就感,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创新性地整合了学校教育资源,符合新的教育理念,这也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学校“民主、自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有诸多相似之处。“以讲促读”教学模式必将使教师成为学习的主导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师生双方的共同发展。

二、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阅读体验平台

名著阅读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真切的情感体验。目前,初中生较少主动阅读中外名著,客观地造成了语言内存严重不足、词汇缺乏、阅读浅表化、写作水平低下的现状。语言内存的不足也导致学生的语感较差,对文本内涵缺乏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个性化的感悟。弥漫在经典中的文学气息、艺术气息、审美气息、学术气息,学生无法自主触摸到,名著自然无法在学生的心灵中打下深深的烙印。长此以往随着学龄增长,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必然会逐渐消退,主动参与的精神也将逐渐磨灭。

“以讲促读”的名著教学模式的探究目的,就是鼓励学生张扬阅读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学生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阅读体验平台,探索同一教学模式下多样性主讲方法的运用和实践,如,课堂交流法、小组竞赛法、情节表演法等,使课堂的内容更趋丰富。在名著赏读中开展“学生主讲”的教学实验活动,使名著阅读教学呈现异彩纷呈、百花齐放的局面,让名著阅读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学生在主讲过程中增强了阅读兴趣,提升了阅读能力,形成了独立的阅读个性。

在方法上,通常可以采用:(1)教学实验法。教师在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发现和解决初中名著“以读促讲”教学模式探究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探索和构建初中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模式。(2)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国内有关“名著阅读”理论与经验的学习研究,明确认识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主动向有关专家请教,加强理论学习,使本组教师得到理论的提高。(3)经验总结法。及时反思总结在演练和实验过程中的得与失,发现问题,研究解决对策,撰写有助于学生名著阅读能力发展及提高的课题案例、实践研究报告、论文等。

三、促进学生形成高层次的阅读技能,提高其整体文学素养

初中名著“以讲促读”教学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发展个性的教学理念,强调了教师对活动的设计和调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和阅读主动性,促进了学生形成高层次的阅读技能,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和整体文学素养。

“以讲促读”教学模式关注读者感受和阅读实践活动的过程,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关注作家、作品的局限,其核心是把文学观念由“作者笔下的作品”转化成了“读者心中的作品”,突出了读者对文本意义的决定作用。

具体实施中,初中名著“以讲促读”教学模式秉承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由点到面的原则,按年级划分主讲的范围,根据学生的喜好和实际能力选择各具特色的活动样式。针对名著中的人物、环境、情节、写法、内容、感情等确定主讲的主题,不求面面俱到,但求逐点突破,个性表达。每一个具体的活动,都要有相应的教学设计、活动评价和信息反馈,充分发挥主讲形式的优势。经过按部就班的主讲阅读训练,逐步培养学生形成概括、提炼、理解和对重点词句的鉴赏能力,并增强他们的质疑性阅读意识,鼓励学生形成独立的见解,拥有自主的精神。

总之,通过主讲名著,可以有效推动阅读对话和教学对话的展开,让学生真正个性化地阅读文本,体验经典,用自己的生活和经验去与文本互动,形成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实现思想的碰撞和智慧的共享。

参考文献:

1.李洁.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研究.苏州大学.2008.

第6篇

关键词:高校;名著课程;建设

通识教育发展已成为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未来趋势,而名著课程开发与建设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我国大陆地区的现状来看,名著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依然不足。那么,高校是否应该加强名著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我国大陆地区名著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困境何在?我们又应如何推动高校名著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呢?在此,笔者拟就以上问题提出浅见,旨在抛砖引玉、引起高教界对此领域的关注与争鸣。

一、高校名著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现实意义

名著课程作为现代大学教育中一种完整的课程模式、与通识教育一样,起源于美国。美国的通识课程类型主要有四种:分布必修型、名著课程型、核心课程型、自由选修型。早在1921年,美国教授约翰·厄斯金就在哥伦比亚大学开设名著讲读课程,最早提出了名著教育计划;1929年赫钦斯就任芝加哥大学校长后,更为系统地提出了以经典著作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并组织学者对西方名著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编撰;在20世纪30、40和50年代,美国出现了一场名著运动,进一步推动了名著课程在美国的普及,名著课程逐渐发展成为了美国高校几种常见的通识课程类型之一。纵观美国名著课程的兴起与发展,其中有两个鲜明的主旨,即一是希望通过经典回归,追溯并传承西方文明,以巩固所谓的“西方文明认同”;二是相信人性有着不随历史变迁而发展变化的某些“共性”,因此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作为深刻反映、剖析并追求人性完美的经典也就有着“永恒”的价值。

而无论是加强文化认同、还是追求人性完美,这也是正是当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应该重点关注的两个领域。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来看,我国在近现代以来有着“文化断层”的特殊经历。鸦片战争以后,面对中国对外战争的一系列失利,国人开始从自己的内部寻找原因,而对这种原因的反思从物质层、制度层最后一直指向了文化层,将军事失利、国力衰弱最后归结于了文化上的问题。历经鸦片战争的震荡、“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伐论、“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以至改革开发初期与西方国家交往中由物质自卑衍生出的文化自卑,文化传统在国人思想中沉淀为了一种老化、消极和落后的形象,这种形象削弱了国人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认同,而文化认同消解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民族认同下降、民族精神弱化,并以仰视的态度全盘接受西方文明。但对一个民族来说,没有内部足够的认同力、凝聚力,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在世界各国“文化主体意识”普遍走向觉醒、同时也在中国经济逐渐走向强盛的今天,我国各界已意识到中国要以自尊、自信的民族形象与“他者”文化进行平等对话和交流,就首先需要正视自己的“文化基因”、以传统为纽带增强民族的自我认同与凝聚力,而大学通识教育则是承担起此方面任务的一个重要路径。基于此,有学者提出“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中心任务,实际是要把我们从民国以来就断裂的文化传统重新作现代整理”。 其中整理与传承文化的形式之一便是建立名著课程。

就追求人性完美的问题而言,促进德性发展、培养健全人格之学生也是当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中国当前处于社会急速转型时期,传统伦理道德体系因“文化断层”的原因而未得以传承,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价值体系又未得到充分构建,因此在国内伦理道德体系处于“真空期”的状态下,国人、包括大学生人文素养下降、伦理道德滑坡等一系列问题凸显了出来。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伦理本位”的文化,在传统经典中蕴涵有大量丰富的德育资源。因此,在高校设置通识教育名著课程,是重建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需要,或者说,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核心价值体系建构过程中,正视和整理以“文化基因”形式潜伏于民族文化心理底层的传统伦理道德资源的需要。

二、高校名著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当前困境

“大学生应该进行通识教育或文化素质教育,现在已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共识。在通识教育中,经典阅读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实际的情况是,虽然我国高校有了回归文化传统的意识,但目前我国高校常见的,针对非中文、中国哲学等专业学生而设置的传统文化选修课程还主要是以《概论》、《通史》等形式出现,而这些课程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名著课程。因为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名著课程主张原生态回归经典,“采取深度经典阅读

[1] [2] [3] 

的方式,而特别反对我国大学习惯的《概论》和《通史》教学方法”。

那么,为何当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名著课程并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呢?这其中固然有我国传统文化重建尚需一个过程与时间的问题,但也有着这类课程开发本身所面临的困境问题。这些问题简而言之,就是“谁来管”、“谁来教”与“谁来学”。从“谁来管”这个问题看,我国大陆地区引入并探讨通识教育不过是世纪、年代的事情,理念层面的许多东西尚需澄清、而实践层面存在的问题就更多。其中实践层面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目前我国大陆地区通识教育普遍缺乏象美国及港、台地区那样的实体性机构,通识教育还主要是由教务处兼管。这样体制下的通识教育虽然也在开展工作,但毕竟缺乏在此领域系统、深入研究、建设的动力与精力。因此,在我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整体背景下,许多高校教师虽然基于自发意识开设了一些传统文化选修课,但大多流于零散、浅显,一般停留于概论性的知识介绍,还尚未深入到回归原典的课程建设中。从“谁来教”这个问题看,由于我国在近现代有着“文化断层”的特殊经历,接受过传统文化系统教育与濡染的高校教师比较少,甚至于许多高校教师本身就缺乏对传统文化及其经典的理解和认同;同时对少数接受过中国传统哲学、古典文学教育的教师而言,也更看重于本学科的专业教学而淡漠于通识课程的教学,这使得当前高校名著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师资在总体上呈现出不足。从“谁来学”这个问题看,我国高校,尤其是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普遍没有美国等国家那样的经典著作阅读要求,师生在经典阅读的问题上存在着畏难情绪:教师一般认为自己的教学对象难以接受高强度的阅读训练,而学生也有着在通识课程中“混学分”的心理,不愿选修难度大、要求严的课程。名著阅读如果是自由选修课、便很可能会出现学生选修不足的情况。

三、高校名著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对策建议

从长远来看,开发名著课程是我国大陆地区通识教育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而要解决这类课程开发建设所面临的困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是需要我们关注的:

(一)关于名著课程“谁来管”的问题,即这类课程的管理运行机制问题

名著课程是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推进通识课程体系的系统开发及教学质量的监控、教学评估的实施等,需要有相应的管理运行机制。从美国及我国港、台地区等地通识教育比较成熟的发展经验来看,通常都设有通识教育中心或通识教育指导委员会等实体性机构,以为通识课程、包括名著课程的规划建设、教学管理提供相应的平台支撑。我国大陆地区通识课程、包括名著课程要有深入的建设,首先需要解决的也是通识教育实体性机构的设置问题。有了通识教育实体性机构,才有利于落实专人来研究和推动该课程的组织实施。

(二)关于名著课程“教什么”的问题,即这类课程的教学内容选择问题

对于我国而言,名著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尤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历史上学说派别众多、各类文化典籍也浩如烟海;另一方面我国传统文化诞生并长期浸润于宗法等级社会结构下,作为人文关怀的伦理道德价值观与等级社会意识深层地胶合在一起,而我国基于现代转型意义下的传统文化整理到现在实际上又并未完成。因此,在良莠不齐的文化典籍中,我们应将哪些内容放入名著课程呢?这背后实际上涉及到一个文化视野和一个价值立场的问题,即我们希望大学生有着什么样的文化视野以及我们希望大学生接受什么样的价值观念。从文化视野的角度来看,如何让学生接触我国各领域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经典,培养学生宽阔的而不是狭隘的、封闭的文化视野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而从价值观念的角度来看,如何在蕴涵繁杂价值取向的传统典籍中去芜取精、选择适宜于现代语境下的价值观加以弘扬,也是我们应予思考的一个问题。

(三)关于名著课程“怎么教”的问题,即这类课程的教学模式问题

第7篇

一 构建活动模式的意义

名著阅读活动需要教师的指导,而指导又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教学模式。名著阅读教学模式构建既具有重要性,又具有必要性。

首先,名著阅读教学能大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精神修养。

古今中外的名著历经时间淘洗成为经典,常常具有以一当十的文学价值。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常读名著,最能提升学生文学修养;其文学价值和教化功能远非“快餐”式流行阅读,“军训”式应试阅读所能相提并论。

其次,名著阅读还是写作教学的重要依托。

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名著阅读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方面的作用更是巨大的。古今中外的文坛大家都是在博览群书、遍阅经典、大量写作的长期实践中磨砺出来的,而绝对不可能是靠“做题”做出来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构建一定的名著阅读教学模式有利于推进名著阅读的开展,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精神修养。

第三、构建名著阅读模式,推进名著阅读教学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然而,只要正视现实,就可以发现当前的名著阅读教学不尽如人意:“快餐式”的流行阅读大行其道,网络阅读异军突起,备受青睐;虽然课改已经推行近十年,但当前语文学科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像理科一样,做题,训练,竞赛,考试……语文一旦异化为应试的工具,名著阅读必定首当其冲的遭受厄运;“以考促教”“以考促学”是中考命题的重要使命。然而历年中考试卷上的名著阅读试题基本上还是一种浅层次阅读考查,学生即使不读名著也同样可以应考,就让不少师生产生侥幸心理,不会再去实实在在的实施名著阅读教学。当然也有很多教师充分认识到名著阅读的巨大价值,也想认真开展名著阅读,但不得其法,基本上是“放羊式”粗放、随意的低效阅读,在无形中降低了名著的价值,消减了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

基于以上认识和现状,名著阅读教学的开展既有重要性,更有必要性。它需要一种相对固定的活动模式和教学方法,使活动科学化、规范化、经常化,从而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 构建活动模式的依据

名著导读教学模式构建既有其理论依据,也有实践操作借鉴的依据。

首先,在理论上,要依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有关理论阐述――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以上有关名著阅读教学的全新论述强调了名著阅读的意义,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实施建议,既是实施名著阅读教学的行动指南,也是名著阅读教学应该达成的目标,更是构建导读教学模式的重要理论依据。

其次,在实践上,名著导读教学可以借鉴综合性学习活动模式。

名著导读活动以强化阅读效果,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为宗旨,从学习内容上看,仍然是阅读教学,但从形式上应该类属于语文实践活动领域。既然如此,就完全可以适当借鉴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的模式,形成自己的特色。因此,综合性学习活动模式是构建名著导读活动模式的实践依据。

三 构建活动模式的目标

名著阅读教学不同于单篇课文教学,但是也有属于自己的显性教学目标:完成新课标指定的名著篇目阅读,达到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

名著阅读教学也有与单篇课文的阅读教学殊途同归的终极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 构建活动模式的基本环节

名著阅读既是教学,也是活动。阅读贯穿活动过程,又不同于单篇阅读教学,故名著导读应该采用活动的模式,而不仅仅是教学的模式。笔者借鉴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模式加以适当改造,尝试以“两课型五环节”(简称“两课五环”)来概括其基本特征。

“两课型”即作为起始课的“阅读指导课”和作为总结课的“成果展示课”,“五环节”即“阅读指导――阅读交流――成果展示――总结评价――二次阅读”。导读启动关键在“导”,落实过程关键在“读”,检测效果关键在“展”,强化效果关键在“评”,更在“二次阅读”。

(一)阅读指导

这个环节是名著阅读的起始阶段,任务落实在一次阅读指导课上。主要教学任务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指导正确的阅读方法,教学内容应该有:1,名著资料简介。相关资料即名著作者、写作背景、主要内容,以及一些专家学者对作品的评价等。2,精彩片段欣赏。这是“点”上的深入了解。3,阅读方法指导。名著阅读主要有下列方法。(1)先读前言、目录、后记。了解作品思想内容,把握名著全貌。(2)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即在通读全书,整体把握的同时,对精彩部分和难点反复阅读,务求透彻理解。

(3)作好读书笔记。如摘录精彩片段,作圈点批注,写读书心得等。4,展示任务分配。在阅读起始课上,在完成了阅读指导环节的激趣导法任务后,就要及时安排成果展示任务,保证“自主阅读”环节的有效性,为成果展示课做好准备。要通过与学生商量,把全班按照展示任务分成若干个小组,选出组长,合理分配相应的展示任务。

(二)阅读交流

这是阅读正式实施阶段。教师应该要求每个学生在规定的时限内读完名著,并利用课余时间反馈阅读情况。检查读书笔记,动态掌控阅读进度,解决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困惑疑难。

一般来说,阅读较长的名著,在初期学生的兴趣还是浓厚的,但是到了一定时候,部分学生的阅读兴趣会有所减退,甚至读不下去。针对种种情况,教师应该积极采取措施,进行

适当交流,以激发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如让阅读进度快的学生交流读书心得;师生共同欣赏精彩片段、专家讲座、被改编的影视;针对学生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作出解答等等。通过努力,使绝大部分学生能在规定时限内读完名著,并指导各小组按照分配的任务准备好展示成果。

(三)成果展示

这个环节是名著阅读的成果展示,任务落实在一次成果展示课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落实阅读指导课上布置的成果展示任务。

在课前,教师应精心设计成果展示课教学流程,让学生推选出活动主持人,并指导主持人写好串词。在课堂上,应该充分利用片段朗读、小品表演、心得交流、观点辩论、读书报告、成果展览、知识抢答等丰富多彩的文艺、学术形式进行成果展示;展示的流程应该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逻辑顺序设计。

(四)总结评价

这个环节是名著阅读的成果展示课的小结部分,是整个名著导读的阶段总结。教师不仅应对成果展示课的课堂效果作出终结性评价,而且要对整个名著导读过程作出总体评价;不仅要充分肯定在每个环节的成功之处,更要指出不足之处,并分析原因,以利于后期再次阅读的进步和阅读能力的迁移。加强阅读活动总结评价,可以促进名著阅读的长期开展,使之进入一种良性循环中。

(五)二次阅读

一次“指导――阅读――交流――展示――评价”过程的完成,并不等于名著阅读活动的完全终结。“好书不厌百回读”,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就在于它绝不同于“快餐式”流行阅读的经典价值。经典阅读无止境,只有反复品尝、咀嚼、玩味,才能汲取其更多的精神营养。“二次阅读”甚至三次、四次,十次、百次……都是必要的。

第8篇

关键词:散文诗纵论 新颖别致 情酣气畅

新著《散文诗美学》,依然是作者一如既往的情气充沛而纵横捭阖的纵论特点。这让我不禁想起20世纪意大利重要小说家之一的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要读经典?》中为经典所下的12种定义。[1]尽管现在言王志清的《散文诗美学》可成为经典为时尚早,因为这有待时间检验,但我以为它符合卡尔维诺为经典所下的12种定义的部分内容,如经典“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我们以前读过的东西的书”,“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等。《散文诗美学》的“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笔者以为,这主要表现在此著纵论散文诗,新颖别致,情酣气畅。具体则可从以下四方面阐释。

一、发他人之未发:有高度

为文,发他人之未发,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如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的名言“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2]以花为喻,强调为文要推陈出新,而有创见。而唐代大散文家韩愈的名言“惟陈言之务去”[3]则明言写作时务必去陈言,也即强调了写作的独创性。论著的学术价值首先就在于发他人之未发,有创见。王志清的《散文诗美学》,以美学的站位,关注当下,注重思辨,此著语言精致,重在研究散文诗的自由精神与自足性生态,研究散文诗的现实处境与生存状态。论著除了绪论与余论之外,共七章,虽然只有15万左右,但与某些数十万字乃至上百万字的论著相比并不逊色。因为《散文诗美学》能发他人之未发,其见解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散文诗美学,其研究对象广泛,包括美的形态、依据、本因、轨迹,美的发生、特征、意象、意境,美的结体、旋律,美的情感、思想、自由精神等。《散文诗美学》,未采用分门别类的、系统建构的教科书式的阐述,而以纵论性的形式开展,着重研究散文诗美学的核心问题――审美情感的发动与呈现,研究散文诗美学本体的最本质内涵――自由精神以及散文诗作者争取自由的精神自由,研究散文诗自足性的美学生态,研究散文诗的现实处境与生存状态,引领散文诗创作对于人类最为根本的生存境遇的审美关注等。而在具体阐述上又时有创见,发他人之未发。比如绪论中对散文诗写作的阐述就他人之未发:“散文诗创作最要紧的是在于捍卫它的文体尊严,并不是要将散文诗写成诗歌,也不是要将它写成散文,而是写成散文诗自己。”此外,关于鲁迅《野草》的论述,关于散文诗“生命美学”的观点,关于文献建设的设想等,也都颇有创见,可谓发他人之未发。当代散文诗大家耿林莽在《致王志清》(此著代序)中充分肯定王志清散文诗研究有创见:“兄文中有许多卓见,将鲁迅传统,尤其是思想深度、象征性、‘难于直说’等提升到文体特征上立论,是创见。”这固然是散文诗大家耿林莽奖掖后学之语,却也道出了王志清散文诗研究有创见之实情。

二、判断准确到位:有深度

无论是论文,还是论著,对论述对象的审美判断准确到位,皆颇为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论述对象的审美判断准确到位,这是论文、论著具有理论深度的重要因素,也是其学术价值大的要素之一。王志清深得个中三昧,在撰写《散文诗美学》时注重对论述对象的审美判断准确到位。无论是对散文诗整体特征的把握,还是对具体散文诗作家作品特色、艺术价值的评判,也无论是对散文诗价值取向、文体形态的阐述,还是对散文诗语言韵致的主张等,都达到了审美判断准确到位之要求,从而,显示出此论著理论的深度。我们从此论著对散文诗大家耿林莽的评价等便能以一斑窥全豹。如第二章“《野草》精神的脉象流变”的导论部分有如下阐述:“鲁迅以降……而在众多散文诗的名家俊彦中,假如只能推举一个杰出代表作为后鲁迅时代‘领衔’的话,我们则将目光毫不犹豫地投向了遗世独立的耿林莽……而从鲁迅到耿林莽,是两个里程碑,两面旗帜,而却是一个传统。精神拷问,生命追询,虑意现实,关注当下,这种悯情深度与精神向度,出以一种象征性曲笔的独语,形成了张力遒劲而诗性沉郁的基本风格。”这段阐述,既有对散文诗大家耿林莽创作地位的确定,又有对鲁迅与耿林莽散文诗异中有同、异曲同工的评判。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其审美判断准确到位,而且在理论上具有相当的深度。

《散文诗美学》审美判断准确到位,理论上有深度,这与著者王志清有资本、有意识不无关系。其有资本来自博览群书,尤其是熟读了古今中外多种文学理论著作;也来自他理论与实践的自觉结合,散文诗创作与散文诗评论同步,古诗研究与新诗研究并行。这也就使他练就了“火眼金睛”,具有非同一般的艺术感受力与审美判断力。其有意识,也即王志清对审美判断准确到位,理论上有深度是有意而为之,是自觉的。

三、思辨考证结合:有力度

王志清是一名学者,具有学者的理论素养,文学研究擅长思辨。当代著名散文诗作家、批评家王幅明在此书序中如此评价王志清散文诗研究之特点:“《散文诗美学》的作者,无意构建一座系统严密的大厦,一如《心智场景》,依然是以论见长,每一章都属于美学的范畴,且前后内容环环相扣。”王幅明所言“以论见长”,也即我此处所说的擅长思辨。王志清的古诗论著《纵横论王维》、《盛唐生态诗学》等如此,当代文学论著也是如此,这本《散文诗美学》自然也不例外。读《散文诗美学》,我们为王志清超强的思辨力所折服,整本论著,纵横开阖,充满了理性思辨的色彩,而又因为美学体验的参与,显得深入浅出。更令人称道的是,此论著思辨与考证相结合,显示了著者扎实的治学功底,也使阐述更具力度,还让人们对王志清学术研究之特色有了新的认识:他不仅有思辨之擅长,也有考证之功夫。如第一章“中国散文诗的辉煌初发”,对鲁迅《野草》中文体的辨正,便既有考证,引用他人的观点,并就鲁迅《野草》中作品的写作时间、内容风格、文体特征等旁征博引;又有著者的充满情感色彩的思辨,如“《野草》是一个哲学的世界,是一个象征的世界,是一个‘散文诗’文体无法涵盖的诗性的世界。鲁迅没有按照文体划分而把‘文体杂乱’的文章集合起来,非但没有削弱《野草》思想和艺术的无穷魅力,而且其本身的‘突破’意义,则更强化了其高峰的意义和价值。《野草》是不是散文诗集丝毫不影响《野草》‘里程碑’式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等等。其中,思辨与考证有机结合,言之成理,持之有故,酣畅淋漓,颇具论证力度,令人信服。

四、用语新颖别致:有美度

王志清是写作诗和散文诗的高手,属于学者型的诗人,诗人型的学者。或许是集诗人与学者于一身的缘故,他虽在大学文学院讲授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身处学院,却与学院派有所不同。其论著具有学院派论著的规范性等,却无某些学院派论著语言枯燥乏味之弊病,而是用语新颖别致,不仅将所探讨的问题阐述透彻,而且使读者得到阅读之愉悦,获得艺术美之享受,也即论著本身具有美感度。这在《散文诗美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一方面表现在章节的命名上,另一方面表现在论著的行文上。

《散文诗美学》的主体部分――七章的命名如下:“中国散文诗的辉煌初发”,“野草精神的脉象流变”,“颂歌牧歌的审美取向”,“自由天放的文体基质”,“真情本位的至诚书写”,“弹力无限的语言韵致”,“弥足珍贵的文献研究”。其命名都采用了偏正短语,除第一章多一字之外,其余六章字数相同,揭示了各章的中心论点,很精致,也很别致,具有语言的整齐美,尤其是大多数章名新颖,具有陌生感,对读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每个节名也都采用了与章命相同的语言结构,字数完全相同,具有语言的整齐美,而且用语大都新颖别致。如第三章“颂歌牧歌的审美取向”,共有三节,节名如下:“理性抉择的精神舞蹈”,“接通地气的情感节律”,“深婉明丽的语境经营”。这些节名,准确生动地揭示了各节的分论点,语言新颖别致,具有美感度。《散文诗美学》用语新颖别致,具有美度,由此可窥见一斑。

用语新颖别致,这在《散文诗美学》行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或者借助新颖别致的比喻。如“散文诗是一种超越狭隘的文体躯壳和文化视野而自由翱翔的艺术精灵”,这一新颖别致比喻形象生动地揭示了散文诗“崇尚自由精神”特征。或者借助新颖别致的比拟。如“散文诗的自救,散文诗的‘可持续发展’,除了以血性真情来灌注,别无再好的选择”,运用了新颖别致的拟人化手法,为治疗当下散文诗缺少血性真情这一弊病开出了独特的处方,也为散文诗“可持续发展”形象生动地指出了方向。或者借助新颖别致的排比。如“语言是散文诗作家思想飞腾的翅膀,是散文诗作家抵达灵魂深处的竹筏,也是散文诗建构自由特质、实现自由意志的文本策略”,采用了新颖别致的排比(其中含有比喻),形象生动地阐明了散文诗自由基因中的要素――语言,也增强了文本的气势与感染力。或者借助饱含情感、新颖别致的议论。如:“其文章中极少纯粹写景,更不会把景与生命主题游离开来,文字和感受融合在一起,景物与情感融在一起,悲壮与震撼融在一起,死亡与永生融在一起,充分显示了散文诗文体自由也擅长写情的特点,诗人叙述的过程成为情感过滤的过程,成为灵魂净化的过程,成为民族精神提升的过程。”这一饱含情感的议论,新颖别致,将著名军旅作家王宗仁的散文诗内容与艺术特色准确生动地展示了出来,也将此著情酣气畅的特色充分地展示了出来。其实,《散文诗美学》行文新颖别致,不仅表现在上述方面,还表现在语言的多种组合上,从而,使全书具有鲜明的美感度,给人以艺术美之享受。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综上所述,王志清的《散文诗美学》,探讨散文诗美学,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重点突出,讨论的兴奋点在散文诗的审美发生与美学特质,不取讲义写法,不以体系建构,着眼当下,直面现实,在场言说,直奔主题,审美判断准确到位,思辨与考证有机结合,用语新颖别致,因而,其特色、价值具有多维度:有见解的高度,有理论的深度,有论证的力度,也有论著的美度。因而,此著成为当今散文诗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也必将在中国当代散文诗史乃至整个当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卡尔维诺:经典12定义[M].光明日报,2005-7-6.

第9篇

经典文学对大众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经典文学经过岁月沧桑而依然闪烁夺目的光彩,饱受风吹雨打而依然风韵犹存,似陈年结酿,愈久愈纯,又如翡翠明珠,百代流传。从作品内容来看,经典文学的影响更久远。经典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汲取了通俗文学的精华,是通俗文学的升华。经典名著凝结古今人类智慧,拥有深刻思想内涵,反映一定时代的精神。百家争鸣,一部《论语》让儒家的仁爱传承千年,新文化运动,鲁迅犀利的语言让民主自由深入人心;文艺复兴,莎士比亚的作品展示的复杂人性触动了多少人的心灵;泱泱华夏,一部《史记》展示了半边历史画卷。名著的深刻内涵让其经久不衰。

经典文学是我们了解过去,了解历史的明镜。它凝结往日的智慧,旧年的时尚:刻写历史的年轮,岁月的创痕。一如远古留下的化石,向我们诉说着隐藏其中的古老秘密。文学名著造就了一个时代的伟大和辉煌,正如同古希腊文明、文艺复兴,也正如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时代,英国辉煌的维多利亚时代。文学名著以其超越时空的震撼,影响着我们人类几千年的文明。

其次,经典文学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文学名著早已渗透于深厚的文化大环境之中。经典文学对读者的影响更深,更广。经典名著深刻的思想内涵触及到的是读者的心灵层面。诚然有些名著诞生之初是通俗文学,但它作为通俗文学影响的只是一代人,而它成为经典后却影响代代人,通俗文学功在当代,但经典文学利在千秋!

文学名著构建和影响着我们所处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空气,影响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他的力量虽然无形,却如同那无数的溪涧沟壑为人类文明的江河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汩汩泉源。正如儒家经典《论语》,也许现在很多人都没有亲身读过,但是他们的思想却深受其影响。《论语》思想内容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潜在我们的生命中,熔铸成我们民族的个性。在这深厚的文化氛围之中,我们感到心中流过的是一条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化长河。

第三,名著对历史、社会、人类等多方面的深远影响,无论其深度,广度还是持续度,都是通俗文学所无法比拟的。四书五经影响着我们所处的文化氛围,我们的一举一动;《论语》中的思想逐渐融入民族精神,融入华夏文明;《资本论》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类社会。经典文学以其广大受众和深刻内涵,从各个方面对人类社会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经典,终将引领我们走向未来。

在这里,在当今这个浮躁喧哗的文化工业时代,我们提倡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我们不应迷失在消费文化铺天盖地的席卷之中,也不应放弃那些曾经令人肃然起敬的人道主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文学名著自产生之日,或难以兼容于时代惊世骇俗:或激起时代共振,狂扫文坛,最终大浪淘沙铸就成经典传世绝唱。它带给我们的永远是内心的纯粹和高尚,引发我们对社会的终极关怀和对生命的深刻体验。它所承载的文化力量将是永远不变的,即使将来我们无所不能,我们依然离不开人类文明之光的照耀和抚慰,离不开我们美好的回忆和纯真的梦想。

文学名著,汲古今中西之文萃,纳天地日月之精华。感沧海桑田之变幻,奏乾坤寰宇之辉煌。

反方观点

通俗文学比经典文学更能推动文学的发展

第一,通俗文学是经典文学产生的必要根基。通俗文学产生并存在于老百姓身边,被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在民间有着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文学。回顾文学发展的历程,“经典文学”就是在“通俗文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众所周知的《诗经》已成为经典,而《诗经》中最有价值的就是《国风》。《国风》它首先属于通俗文学,再如《三国演义》等经典亦是由通俗文学发展而来的,它们经过文人的润饰、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淘洗而成为经典文学作品。可以说,通俗文学是经典文学产生的基础,是经典文学的土壤,经典文学是通俗文学这块土壤中长出来的一颗参天大树,试问,没有供大树扎根生长的土壤,何来参天大树呢?

自古以来,通俗文学被许多正统学者看作是不登大雅的“下里巴人”,受到所谓正统文人和精英文化的歧视。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下里巴人”就是要比“阳春白雪”更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因为它产生于“草根阶层”,有着社会最大比例人群的拥护与支持。《三国演义》《水浒传》这类现在已经成为文学名著的作品,问世之初就是“下里巴人”,就是通俗文学。

第二,通俗文学比经典文学更容易为最广大的民众所理解,接受,有更广泛的受众基础。通俗文学就在我们的周围,最贴近我们的生活,最能迎合大众的口味,最能反映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最能展现人民的审美观,也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虽然所有的通俗文学,不一定都能成为名著,但绝大多数的名著,在其诞生之初,都是通俗文学。从这个意义上讲,名著是通俗文学这座金字塔的塔尖,’高高在上,令读者敬畏多于亲切。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能读懂文学名著的人也是少数。文学名著有其特定的阅读群体和专家群体,而通俗文学就没有,它遍布各个阶层。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读过一本文学名著,却可能看了不少通俗文学的作品。

从根本上说,文学是人学,文学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根本。而通俗文学以其通俗性关注了最广大的受众――广大的人民群众,它以通俗平易的形式为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经典文学往往因其思想或艺术富于深刻性,一般知识水平的读者往往不易理解,把普通读者拒之门外,这难道不是给文学的广泛传播,发展造成障碍吗?

第三,文学名著的影响力往往不是来自作品本身,而是得益于其他艺术形式对名著的通俗化演绎。譬如,正是评书、曲艺,戏剧等通俗化的艺术形式让《三国》《水浒》《红楼梦》《西游记》这样的古典文学名著走八千家万户,贴近寻常百姓。而大部分评书、曲艺、戏剧也是通俗文学的一部分。

第10篇

一、名著阅读的现状分析

《红楼梦》在文化、思想、艺术等方面的成就,都达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高峰。“红学”已经成为二十世纪中国的“三大显学”之一。作为普通高中生,若能在高中阶段熟读《红楼梦》的一些重点章节,学会阅读名著的方法,培养阅读名著的兴趣,并能对其中的一些问题和现象有自己的见解,就已经达到要求了。

纵观现在的高中生,在阅读名著时有两种倾向,一种是研究型的,阅读动机源于兴趣,把自己喜爱的名著反复研读,包括与作品相关的一些背景材料和名家评论都广泛涉猎,俨然已是一个小小研究者的阅读姿态;一种是应试型的,阅读动机源于应试,把高考所涉及的名著不论长短厚薄统统浮光掠影浏览一遍,尔后便将头埋入大量的相关高考题或模拟题中去,俨然是一副“金榜无名势不归”的执著。而在这两种类型中,前者凤毛麟角,后者才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做法。然而这两者都有其局限性,前者受到兴趣的狭隘面和时间以及精力的限制;后者更是急功近利,囫囵吞枣,容易消化不良。若能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不失为研读名著的好方法。

二、《红楼梦》重点章节的梳理

文化论著的研读既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纵观这两年的加试题,都毫无悬念地考查了《红楼梦》,题目如下:

2008年江苏卷:《红楼梦》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请说说“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的含义。

2009年江苏卷:概括说说《红楼梦》中“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主要内容。

考查的内容都不难,分别出自《红楼梦》第一回和第二回,学生却因为忽略了这些重要的情节而回答欠佳。合理利用教材,梳理出名著中的重点章节,指导学生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研读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三、名著阅读的安排计划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于《红楼梦》这样的大部头长篇小说,需要在指导学生研读名著时做好整理和搜集的准备工作。

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和实践者,同样鉴于高考的特殊性,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精心安排好阅读计划,做好以下工作。

(1)用看故事简介的方式从整体上了解《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及其结局,了解其主题思想。最好利用长假期速读原著。(2)回到原著,精读教师整理出的重点章节。(3)结合教师提供的影视及文字资料,对重点章节里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进行鉴赏,并思考其中的一些文化现象和社会问题。(4)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关报告会、讲座,通过口头、文字、图表等多种形式展示阅读成果。(5)完成教师提供的考试资料,掌握规范的答题方法,训练思维的条理性。

目前高中生仍然面临着高考的升学压力,应试不仅是学生和家长的目的,也内化成了教师的工作动力和压力。因此,能否抽出时间来组织学生有效地阅读,能否耐心地组织学生坚持阅读就成了最大的难题。

语文课每周只有三节课,此外还有两节课是读写课。在课内的阅读只能在读写课上进行。我校高二年级语文组计划每隔一周写一次作文,毫无疑问,除了写作,读写课的时间就用来阅读。即每隔一周安排一次两节课的阅读,保证了学生在校阅读的时间。

至于后面的三点要求,则可以利用两周一次的阅读课时间来完成,在阅读课上,教师并不是不作为。教师要做的就是提供学生需要的资料,个别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集体训练学生的答题思路,争取在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收获。

第11篇

论文摘要:针对高等教育特点,应将学术名著导读教学法作为高校《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不可或缺的方法。在该方法的运用中应树立扩大学术名著获得渠道观念、引导式教学观念、教育者首先阅读学术名著的观念。

一、本文背景

为了解决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设置、内容安排、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按照中央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精神,中宣部、教育部于2005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以下简称“05方案”)。“05方案”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与“98方案”相比,“05方案”课程设置由原先的“五加三”①改为“四加二”②。就本课程而言,则是将原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合并为一门课程,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与法”)。依照这一方案,新版全国统编教材也开始在全国高校使用。与原两门课程统编教材相比,新教材并非原两门课教材内容的简单压缩与叠加,这表现在新教材无意于建构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而倾心于心智教育,致力于道德与法观念的养成,亦即思维范式的形成。随着新教材的出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三大问题某种意义上讲已经“解决”了两个——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这为高校一线教员教学指明了方向。

事实也正是如此,2005年以来,一线教员的教学注意力开始转移到对课程体系的宏观整体把握与微观课程内容的解构上来。作为重要一环,在既定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下,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与创新成为一线教员提高教学效果的新的突破口。几年以来各高校在教学方式上普遍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与网络教学。而在教学方法上,因应教育部提出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要研究分析社会热点。要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以及“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要求,案例教学法、名言警句教学法在高校两课教学中得到普遍使用。毋庸多言,这些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确实起到了提高课堂“收视率”、活跃课堂、促进教学互动、强化教学效果的作用。但是,以笔者交互使用这两种方法以及与学生交流的心得,这些方法仍有其先天性弱点,即,满足不了学生追求理性深刻的冲动。笔者以为,就教学规律而言,大学教育与大学前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应有质的区别,其中在包括“思与法”在内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名著导读教学法应成为课程教学不可或缺的方法。

二、名著导读教学法在“思与法”课程教学中的价值意蕴

应该指出,本文所谓名著非指通常之文学名著,而指学术名著。利用学术名著深化教学是高等教育与初等及中等教育名著教学的重要区别之一。这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这是由高等教育特定的教育对象的特点决定的

高等教育的教育对象主要由18-22周岁左右的大学生群体构成。他们正处于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转化、由偏重感性认识向偏重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学术名著是高素质成年人必看书籍,其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正是培育本科生健全理性素养的最好“教材”。因此我们应树立学术名著为“本科生必读”书系的观念。与专业知识相比,正如爱因斯坦所言“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专业知识,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的鲜明的辨别力。”名著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沉淀的厚重人文底蕴以及形成的对不同社会领域的思维范式对于培养本科生理性思维、形成独立人格特质、继承哲学、道德、政法学科特殊的思维范式起着“授人以渔”的独特作用。

2、这是“思与法”课程属性的要求

高等学校课程按照学科属性可以分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思与法”课程社会科学的属性要求在教与学过程中将名著教学作为其主要方法。众所周知,人文社会科学非如自然科学那样追求推倒重来,而是讲求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存在一个逐步累积的过程,其中名著则是不断发展着的社会科学的“源头”和“灵魂”。每一门社会科学独有的思维范式则在这种历史传承中形成,离开这种特定的思维范式这一学科将无从谈起。从本门课程涉及的社会科学门类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涉及哲学、道德、政法等学科及其分支学科,这些学科门类及其分支学科在本门课程教材中要么占据一章或数章、要么占据一节或数节。作为素质教育课程,显然不能就具体学科及其分支学科的系统知识(关于事实的学问)做具体讲解,而只能就这一学科的基本范畴与思维特质加以研习,已达致特定学科思维范式的形成,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观念的养成。

3、这是05思想政治理论课“精”的要求

05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大特点是,从知识体系传授向心智教育转化,偏重于形成学生道德与法律思维的养成教育。这就需要我们摆脱单纯提供现成知识的填鸭式教育,采取与大学生应有的探索性、研究性学习特点相适应的研究性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教学计划中每节课的知识进行解构,找到所授章节学科知识的主旨、精髓、骨架和基本范畴。研究所授章节学科领域的理论争议以此作为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这一任务在有限的课堂教育中是无法实现的。笔者以为高校教师利用课堂教学进行学术名著导读,使学生在课外进行原著阅读,是达到由填鸭式教育向研究性、探索性教育转化、由教材学习向原著学习拓展,由第二手资料阅读向第一手资料阅读过渡,由被动、灌输式教育向主动自主式学习转化的必然要求。

4、这对引导新时期大学生确立良好的阅读价值取向有着示范效应

有学者抽样调查显示,在目前高校大学生课外阅读与网络阅读的书籍中对经典名著的阅读排在所列选项的第二位,仅低于休闲类书籍之后而高于励志成才书、专业书、名人传记、外语书、计算机书及其他书籍。这一调查显示,功利性阅读、流行性阅读增强、实用性以及深度阅读趋若。阅读快餐化、休闲化、通俗化成为大学生阅读的主导潮流。[1]这表明大学生学风有下降趋势。

高等学校学生学习与大学前义务教育阶段相比的一个显著不同在于,高等学校学生阅读具有选择性。阅读是知识之母,引导学生选择什么样的书籍阅读是事关培养什么样规格与层次的大学生的大事。与高等教育的其他学科一样本门课程教师应将阅读名著与专业书籍作为解决选择性问题的一个重要指示器,以消除目前大学生阅读存在的通俗化、休闲化、庸俗化的不良取向。

三、名著导读教学法在“思与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然观念

笔者以为,基于教育教学的规律,高校“思与法”名著导读教学法在运用中应确立以下应有观念:

1、应确立扩大学生获得名著渠道的观念

有调查显示,大学生获得名著的来源中,最主要的仍是各高校的图书馆。然而各高校由于学科性质归属不同馆藏图书结构与比重亦大相径庭,理工科学校图书馆中人文社会科学类名著无论在结构还是在数量上都存在重大欠缺,选择余地受到很大限制,这是几乎是在理工科高校任职的人文与社会科学专业老师的共识。笔者以为,基于这种情况,本课程教师应该在扩大学生获得名著的来源上下功夫,使学生有更多与名著获得亲密接触的渠道与机会。例如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同学、朋友间相互借阅、自己持续适量购买、网上阅读、书社借书等途径获得名著。其中应以图书馆借阅为起步、以适量购买为辅助与延伸、以网上阅读为有力的新途径。在网络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依照笔者的教与学的实践心得,网络阅读应是我们向学生推荐的不错的方法,而适量购买则是使学生形成版权意识、支持正版书籍以及形成良好读书、藏书习惯的持久动力。因为它能克服图书馆借阅因受学制限制所具有的短期性的缺陷,有利于终身阅读名著习惯的养成。

2、应确立“引导”式名著阅读观念

课堂教学主要应以教材内容讲授为主。课堂教学除了要解决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手段的应用,还要解决教学方法的选择问题。其目的都在于落实《意见》所要求的“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笔者以为,在利用名著深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坚持以教材内容讲授为主,名著阅读为辅的原则。具体而言就是要求在教学中处理好教材与名著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辅关系。具体而言,应区分名著阅读在课程教学与课堂教学中的不同作用:首先,在课程教学中,教材只是辅助性的,是第二手资料,原著、名著阅读是主导性的。大学学习的特点是研究性学习。早在1890年恩格斯就曾对要求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德国大学生说过,要“根据原著来研究这个理论,而不要根据第二手材料来进行研究”,不能喧宾夺主。[2]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学到原汁原味的本课程理论,领会相关理论的真谛,真正达到深化的目的。而在课堂教学中,基于课堂授课时数的限制,则应以教材内容讲授为主,以原著阅读为辅。由此,课堂教学中对于原著阅读只能确立“引导”式教学观念。不能把课堂教学变为原著内容的讲授。就引导的具体方法,可以采取开列书单,引用名著中对教材知识阐述的经典格言、警句,概述名著中相关论述的观点以及对名著的理论贡献、观点评价等角度。亦可引用其他大师名家对该名著的评价来进行。简而言之,引导的目的和要达到的效果是引起学生阅读特定名著的好奇心、兴趣感与求知欲,以达到“引人入胜”使学生主动与名著亲密接触,通过阅读名著达到深化素质教育的目的。这是引导的核心诉求。

3、应确立教育者首先应阅读名著的观念

教育者应先阅读名著观念的确立符合教育者首先应当受教育的教育学基本原理。具体而言,在利用名著深化教学过程中,教育者首先应阅读名著乃基于以下因素:

首先,就各个名著而言,囿于其客观历史条件与著者主观因素,其观点可能失之全面甚至谬误。因此教育者先阅读名著可以基于系统阅读的方法就教材中所涉及的论题对名著进行系统化研读,如此才能正确指导学生辨识不同时期以及同一时期不同名著对同一问题观点的差异及其成因,由此达到阅读名著、汲取精髓、弄懂问题的目的。

其次,教育者首先阅读名著是认知规律的要求。教与学的过程从认识论角度看,既是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认知过程——性质上属于内化过程;也是教师作为教学主导的过程——性质上为教师将自身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为外化的过程。坚持教育者首先阅读名著,继而引导学生阅读名著的模式,使教育建构为“内化—外化—内化”无限循环的认识论过程就是坚持了教育过程中的辨证法。

除此之外应树立的观念还有:应树立以马克思主义原著为主的原著阅读观念。树立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科学的观念。

可以预见,通过利用学术名著深化包括“思政课”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促进教学相长、教研相长、课堂教学与课外自学相连,赋予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应有的人文底蕴、理性深刻,启迪新一代大学生的思维,从而塑造出具有健全人格的新一代大学生必将起着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作用。

注释:

①所谓“五”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五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所谓“三”即“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和“形势政策”这三门思想品德课程。

②所谓“四”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四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所谓“二”即“形势政策”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两门选修课。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名著教学;协作学习;可能性;实现方式“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表学生的阅读实践。”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段话。它明确提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这一点在名著教学中更应充分体现。因为名著是数千年文化的积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怎样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就成为语文教师极力探讨的课题。

一、名著教学中协作学习实现的可能性

初中生各种交往活动中最为频繁的就是同伴交往。可以说,在众多教育资源中,学生本身就是最值得重视的一种教育资源,同伴之间的知识背景、人文素养、阅读能力会对他们产生极其重要影响。充分利用学生资源,以学生带动学生的形式,组织协作探究学习小组,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和激情。

二、名著教学中协作学习的实现方式

我市的近几年中考方向,名著考查的范围共12部,学生一开始听到时都流露出畏惧的眼神,这么多,怎么读得完?于是我们就采取化整为零,逐个击破的方法,一起制订阅读计划:每学期读三部,四个学期读完。并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按学习成绩、性别、性格、能力倾向等构建若干个4~6人小组共同阅读,这样,阅读负担将大大减少,学生情绪也调动起来了。接着我将所要阅读的名著分成多个学习主题,如:“走近作者”“美文共赏”“奇趣课堂”“剪贴板”等。各学习小组自行选择主题,由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文本搜集、学习汇报、讨论归纳等学习任务,使学生自主性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一)小组分工

学习讨论的质量取决于小组内成员之间的互动作用,如果组员之间的互动发挥得越充分,那么讨论的成效就会越显著。因此我要求组员做到:相互尊重,彼此支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因为每一个小组都要一起阅读一部名著,围绕同一部名著解决一个主题。有良好的伙伴关系,才有充分的情感交流。比如,第三小组,组员分别是小组长杨xx,记录员林xx,报告员李xx,第四人陈xx,他们在组队之前相互并没有多少交流,组队后却是表现突出,在多个选题中都有独特的见解。在合作中也逐渐加深了解,成员关系融洽。

(二)小组合作竞争

1.协同

协同指的是在小组协作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的过程中,成员之间的协调与分配,并在此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明白在合作中必要的妥协是为了集体。

初中生都是十三四岁的年纪,注重自我,个性突出,为了同一个目的才聚在一起,彼此之间并不是一来就那么熟悉,甚至还相互看不惯对方,这样在合作学习中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摩擦或火花,在探讨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同意见。那么,怎样调整自己的心态配合集体的脚步?怎样根据个人特性来分配任务?直至组员之间怎么交流?甚至在合作中怎样妥协?这都是这些十三四岁学生要面临的新课题。还以第三小组为例。前面讲到这个小组在组队前交流甚少,在组队后表现比较抢眼。小组长杨xx是一个个性桀骜之人,他的学习能力强,有很强的分析归纳能力,阅读面之广和阅读量之多可以说在班上是遥遥领先,因此在组队之初他就流露出不屑的神情。作为小组长,他在选题和归纳意见时,能有过人见解;但他也常常不耐烦听同组成员的看法,或轻易否定同组成员的看法。同组成员一开始很难适应,常向我抱怨难以和他交流。为此,我接连找他谈话,阐明合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更指出合作也是人与人交往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学会合作,也就是学会与人交往。他也慢慢意识到自己的急躁给小组学习带来的阻力和障碍,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也学着去耐心听取成员的意见,措词也不那么尖锐了。

2.竞争

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感受阅读乐趣,感受竞争气氛,我设置了不同的竞争“称号”,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做竞争礼服”,让他们慢慢地适应竞争、敢于竞争,以竞争来促进学习。具体竞争办法举例如下:

在班中设置“阅读进步星”“阅读小能手”“名著小博士”三个不同级别的“称号”。让每个学生都从“零”开始,竞争从“阅读进步星”“阅读小能手”“名著小博士”一步步去夺取。可以是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也可以是小组内组员的竞争。

在竞争过程中,可以看到许多令人欣喜的变化。比如第一小组,这个小组的成员是他们自己组合的,学习能力相对比较弱,针对他们组的实际情况,在评选“阅读进步星”时,很多同学都投给这个小组肯定的一票,可以说,第一小组的第一次“阅读进步星”是大家“送”的,其中鼓励成分居多。但在接下来的阅读学习中,第一小组的成员都憋足了劲,个个拿着字典,四个脑袋凑成一圈,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尽管他们提不出什么有新意的问题,也写不出来什么完整的读书笔记,但他们确实是比之前努力了、投入了,所以在第三次竞争“阅读进步星”时,大家都毫不犹豫地把手中的票投给他们。

(三)展示交流

1.辩论

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也是自己实际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不光是要会表达、更要善表达,学会让别人听懂你的见解;不光是优生要表达,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也要学会表达。教师重点要对不善表达的学生有意识地进行示范指导。于是每星期的那节阅读课就成了辩论课,汇报展示成果课,更成了让更多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见解的平台。比如,在七年级第一学期读完《格列佛游记》,围绕着“奇”与“趣”,学生展开热烈的辩论,当中不乏他们自己的独特的阅读感受;在读《水浒传》时,我设置了这样的主题:“我心中的真英雄”。读完后的辩论会上,学生都使出十八般武艺,阐述他们心目中的英雄。通过辩论,学生对文本的认知加深了,无论是对人物形象还是作品主题理解,无论是对故事情节还是表现手法把握,都比光做练习来得深刻。

2.评书

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名著或名著中的某一环节进行识记、整理、创造等,开展“评书”,让每位同学都有展示才华的机会,让每位同学有所收获,使学生有成就感、优越感,从而更好地完成名著阅读。

总之,无论教师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用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去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对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都有重要意义。对懵懂的初中生而言,或许他们还不是那么容易就理解许多作品的思想内涵。但我相信:只要有一颗种子,就可以发芽、开花和结果。阅读名著,通过经典文化塑造学生的人格,会让学生在这物质化的社会永不迷失。

参考文献:

[1]张献礼.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9(5).

[2]丁丽娜.初中生与名著阅读的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