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创业自我总结

创业自我总结

时间:2022-09-30 14:44:28

创业自我总结

创业自我总结范文1

外显自尊反映的是受意识控制的可预测行为,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加工,以理性系统(rationalsystem)为基础;而内隐自尊反映的是自发的无意识行为,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加工,以经验系统(experientialsystem)为基础[6,7]。基于此,研究者探究了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与其它心理变量的关系。梁宁建等人研究了青少年自尊与自我防卫的关系,结果发现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分离越大,自我防卫水平越高,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分离指标对显性自恋具有负向预测作用[8]。张索玲等的研究显示,归因方式与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的关系密切,外控总分与大学生外显自尊呈显著负相关,高、低外显自尊大学生在外控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9]。程祺等发现了马基雅维利主义者的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分离现象,在内隐自尊上,马氏高分组和低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在外显自尊上则发现显著差异[10]。肖崇好和黄希庭在研究个体社交焦虑和自尊的关系时也发现了类似的效应[11]。戚静等和刘晖分别研究了自尊与人际信任和学业拖延行为的关系,结果一致发现人际信任和学业拖延行为与外显自尊有关,与内隐自尊无关[12,13]。另外,国内已有研究大都以Rosenberg的自尊量表(SES)作为外显自尊的测量工具,以IAT等内隐测量范式测量内隐自尊,可见,自尊量表(SES)和内隐测量范式是比较有效的测量工具。另外,有研究者认为自陈报告的测量属于外显水平[13],而在本研究中对外显自尊测量采用的SES,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测量采用上文提到的“大学生创业意识问卷”,都属于外显测量。因此,本研究对大学生创业意识与外显自尊、内隐自尊的关系作出如下假设:首先,大学生普遍存在内隐自尊;其次,大学生在外显自尊量表上的得分和内隐自尊效应之间相关不显著;最后,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外显自尊关系密切,而与内隐自尊的关系不大。

2方法

2.1研究对象

实验被试为哈尔滨市两所高校大一至大四本科生116名,其中男生53名,占总人数的45.7%;女生63名,占总人数的54.3%。实验由学生自愿参加,实验完成后馈赠小礼物。其中,收取的有效的外显自尊量表为116份,男生53名,女生63名;有效的大学生创业意识问卷为113份,男生51名,女生62名;有效的计算机反应时数据90份,男生44名,女生46名;三份数据均有效的被试人数为90人。

2.2研究工具

2.2.1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测量工具

大学生创业意识问卷采用的是李志等人编制的大学生创业意识问卷[2]。该问卷总共有21个项目,包括创业情感体验、创业需要和动机、创业价值、创业风险和创业素质等五个维度。每个项目分五级评分,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情况对项目进行1(很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的评定。得分越高,其创业意识越强。经编制者检验,该问卷总分的Cronbach系数为0.92,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实证效度均较好。

2.2.2外显自尊的测量工具

外显自尊测量采用的是目前心理学研究中信效度较高的Rosenberg自尊量表(SES),它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外显自尊测量工具之一。该量表由10个项目组成,其中正向计分项目6个,反向计分项目4个。所有的项目分四级评分:非常符合、符合、不符合、非常不符合。得分越高表明外显自尊水平越高。

2.2.3内隐自尊的测量工具

内隐自尊测量采用的是外部情绪性Simon任务(TheExtrinsicAffectSimonTask,简称EAST)。该实验程序是由JanDeHouwer结合Greenwald的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AssociationTest,简称IAT)所发展出来的内隐认知测量方法[8]。本实验使用心理学编程软件E-prime对EAST进行必要的汉化和修改,并使用于研究中。刺激材料有:自我词(彩色):自己,本人,咱们,我非我词(彩色):他人,别人,外人,他积极词汇(黑色):聪明、成功、友善、高尚、诚实、正直、能干、健康、幸运消极词汇(黑色):可耻、笨拙、自私、卑鄙、罪恶、残忍、愚蠢、无能、丑陋所有的自我词和非我词都以蓝色和绿色各随机呈现两遍,总共32次反应;所有的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均以黑色各随机呈现两遍,总共36次。实验包含三次练习和两次正式测验。第一次是积极词和消极词的分类任务练习,共36次反应;第二次是自我词和非我词的分类任务练习,共32次;第三次是所有词汇的混合分类练习任务,共68次;第四次是重复所有词汇的混合分类任务,是正式实验,共68次;第五次重复第四次的正式实验。在EAST实验中,被试的任务是根据电脑屏幕上的指导语对词语的属性(积极或者消极)或者词语的颜色(绿色或者蓝色)进行分类任务,并记录每个被试的反应时。如果看到的词语是蓝色,就按好键P键;如果看到的词语是绿色,就按坏键Q键。如果看到的词语是积极意义的,就按好键P键;如果看到的词语是消极意义的,就按坏键Q键。

2.3实验过程

实验分两部分,即问卷填写过程和计算机实验过程。首先将问卷发放给被试填写,填写完毕后,到计算机上进行个别施测。主试简单介绍实验操作步骤后由被试单独操作完成实验。计算机将自动记录被试的反应时和错误率,反应时以毫秒(ms)为单位。此外,为了避免误差,在自我词和非我词分类任务中,一半的被试蓝色词语按好键P,绿色词语按坏键Q;另一半被试绿色词语按好键P,蓝色词语按坏键Q。

2.4数据处理

在EAST实验中,将收集到的被试反应时和错误率进行整理,将所有的136次反应总的错误率超过20%的被试数据予以删除。对于单次反应时超过2500毫秒的计为2500毫秒,低于300毫秒的计为300毫秒。然后将被试的反应时以及问卷作答结果输入SPSS12.0中进行统计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大学生创业意识问卷的信度分析

大学生创业意识问卷分为创业情感体验、创业需要和动机、创业价值、创业风险以及创业素质等5个维度,各维度以及总量表的信度检验结果(见表1)显示,5个维度的Cronbach信度系数均在0.6以上,总问卷信度为0.888;5个维度的分半信度均在0.55以上,总问卷信度为0.743,表明该问卷信度较好,与问卷编制者的信度检验结果大致相同[2]。

3.2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性别差异

如表2显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问卷总分不存在性别差异,在创业情感体验维度、创业需要和动机维度、创业价值维度均不存在性别差异。在创业风险维度,男生得分低于女生得分(t=-2.02,p<0.05),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水平;在创业素质维度,男生得分也是低于女生得分(t=-3.20,p<0.01),差异显著。

3.3大学生EAST任务下的内隐自尊效应

根据已有研究,EAST任务下的内隐自尊效应是以反应时作为测量指标,EAST效应即内隐自尊效应,等于消极判断的反应时减去积极判断的反应时。由表3可知,当反应效价为积极时,对自我词的反应快于非我词(M自我=669.57ms,M非我=691.66ms);当反应效价为消极时,对自我词的反应时慢于非我词(M自我=703.31ms,M非我=678.70ms)。对于自我词,消极反应的反应时长于积极反应的反应时(M积极=669.57ms,M消极=703.31ms);对于非我词,积极反应的反应时长于消极反应的反应时(M积极=691.66ms,M消极=678.70ms)。然后,对不同属性词汇的反应时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的配对样本t检验显示,当反应效价为积极时,M=22.09ms,t(90)=1.95,效应达到统计学上的边缘显著;当反应效价为消极时,M=-28.95ms,t(90)=-2.73,效应极其显著。对于自我词,M=33.74ms,t(90)=2.78,表明内隐自尊效应极其显著,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水平;对于非我词,M=-17.31ms,t(90)=-1.54,内隐自尊效应不显著。具体统计结果见表4。

3.4大学生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的关系

对大学生的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关系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发现,大学生外显自尊得分与自我词汇的EAST效应相关不显著(r=-0.026,p=0.801),大学生外显自尊得分与非我词汇的EAST效应相关也不显著(r=0.101,p=0.344)。

3.5大学生外显自尊与创业意识的关系

从表5可知,外显自尊与创业意识总分相关极其显著(r=0.367,p=0.00),与创业情感体验意识维度相关极其显著(r=0.328,p=0.001),与创业需要和动机意识维度相关极其显著(r=0.326,p=0.001),与创业价值意识维度相关极其显著(r=0.334,p=0.001),但是与创业风险意识维度之间的相关不显著(r=0.097,p=0.324),与创业素质意识维度之间相关也不显著(r=0.156,p=0.113)。将外显自尊得分总分由高到低排序,前30%划分为高分组,后30%划分为低分组,进一步统计发现(见表6),外显自尊总分高分组与低分组的创业意识总分差异显著(t=-3.65,p=0.00),创业情感体验意识维度差异显著(t=-3.50,p=0.00),创业需要和动机意识维度差异显著(t=-3.92,p=0.00),创业价值意识维度差异显著(t=-2.77,p=0.00),创业风险意识维度差异不显著(t=-1.34,p=0.18),创业素质意识维度差异也不显著(t=-1.10,p=0.27)。

3.6大学生内隐自尊与创业意识关系

为探讨大学生内隐自尊与创业意识的关系,对大学生自我词汇的EAST效应和非我词汇的EAST效应与创业意识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大学生创业意识总分及其各个维度的得分与内隐自尊效应相关不大。对于自我词汇的内隐自尊效应,其与创业意识总分相关不显著(r=-0.08,p=0.44);对于非我词汇的内隐自尊效应,其与创业意识总分相关也不显著(r=0.02,p=0.86)。

4讨论

4.1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性别差异

通过对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总分和各个维度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男女大学生总体的创业意识不存在显著差异,与万凤霞的研究结果一致[14],可以认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与性别因素关系并不大。但是,在创业风险意识和创业素质意识维度,男女大学生的得分存在显著的差异。在这两个维度上,均是女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而万凤霞的研究发现,创业意识的各个维度并不存在性别差异,男女生的创业意识总分和各个维度得分的一致性很明显。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两个研究采用的问卷不尽相同,万凤霞采用的问卷项目为43个,包含了本研究使用的问卷中的21个项目,并且维度划分上也存在差异;二是两个研究的被试也略有不同,本研究主要是大一至大三的学生,而万凤霞所使用的被试除了本科生还有研究生,事实上,本科生和研究生本身由于知识结构和心理发展程度的不同,各自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成熟程度也有所差异;再者,女生的思维缜密,处事谨慎的特点也可能是造成差异的原因。

4.2大学生的内隐自尊效应

当反应效价为积极时,对自我词的反应快于非我词,差异达到边缘显著;当反应效价为消极时,对自我词的反应时慢于非我词,差异达到极其显著。对于自我词,消极反应的反应时长于积极反应的反应时,差异极其显著;对于非我词,积极反应的反应时与消极反应的反应时差异不大,未达到统计意义上的差异。这种反应时的差异表明,在自我概念中,个体倾向于把自我与积极属性相联系,而将非我即别人与消极属性相联系,或者个体将自己与积极属性联系的紧密程度高于别人与积极属性的联系,这反映出个体的内隐自尊效应[15]。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并且,这种内隐自尊效应在本研究所调查的大学生中比较普遍,也体现出内隐自尊在大学生中的普遍性。

4.3大学生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的关系

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之间没有显著相关,这进一步支持了以往的国内外研究,即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是两个相对分离的结构。杨福义和梁宁建等发现SES与自我的EAST之间相关为-0.173,与非我的EAST之间相关为-0.068[15],这个结果与本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都表明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关系不大,两者之间并不存在一致性。

4.4大学生外显自尊与创业意识的关系

外显自尊与创业情感体验维度、创业需要和动机意识维度、创业价值意识维度以及创业意识总分呈正相关,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但是与创业风险意识维度和创业素质意识维度之间的相关不显著。也就是说,外显自尊对大学生创业意识总分、创业情感体验、创业需要和动机以及创业价值维度的得分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4.5大学生内隐自尊与创业意识的关系

创业自我总结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结构;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近些年大学生创业一直是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鼓励大学生创业成为了政府、企业及专家学者讨论的重点。创业自我效能感,又称创业自我效能,是指个体相信自己能够成功扮演各种创业角色并完成各项创业任务的信念。正确认识创业自我效能、了解创业自我效能的结构,对于高校来说能更好的指导大学生创业。

一、问卷设计及样本分析

1.问卷设计

问卷设计借鉴前人相关研究,通过对部分教师、在校大学生及大学生创业者进行的开放式试调查,以及多次让有经验的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方面专家进行评价,最终确定调查问卷,问卷除调查学生的基本信息(如性别,专业,受创业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条件,户籍情况等),其核心内容为第二部分调查大学生对创业自我效能感的认识,共计40个问题,分为4大类对各项维度进行调查。

2.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信度分析主要采用传统的分析方法――SPSS19.0软件中的Cronbach,sα系数来测量,根据Cronbach,sα系数对测量表单项稳定度的衡量标准(系数值要大于0.8)才能说明问卷问题设计匹配问卷主题,所以从Cronbach,sα系数分析结果系数值为0.882中可以发现,问卷通过信度分析。另外,在整个量表的编制过程中多次与有经验的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方面的专家对量表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经过数次修订完善后,他们认为量表内容比较全面,问卷有较高的效度,符合测试要求。

3.数据收集

本问卷的研究对象为河南的在校大学生(主要包括本科生及专科生),问卷发放采取随堂调查、网络调查与自习室分发等形式。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90份,剔除问卷答案完全雷同或大部分雷同的、问卷中某些项目未作答的无效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277份。

二、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结构分析

1.因子分析可行性检验

本文采用KMO检验和Bartlett球型检验判断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因素分析。本文对调查问卷的40个项目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球型检验,KMO值为0.778。Bartlett球型检验的P=.000,说明数据适合做探索性因素分析。

2.主成分分析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初步因素分析,如表3所示,获得特征值大于1.5的因子共有4个,共解释方差总变异的79.260%。结合碎石图,发现在第4个因子处出现拐点,说明提取4个因子较为合适,将因子数目约束为4个,作旋转成份矩阵得知,第一个因子包含16个项目,解释总方差的17.821%,第二个因子包含12个项目,解释总方差的14.637%,第三个因子包含8个项目,解释总方差的10.274%,第四个因子包含四个项目,解释总方差的6.528%。这4个因子共解释总方差的79.260%。

结合前人研究的理论模型,本文对提取的4个因子命名如下:

因子1:领导自我效能感,该因子涉及大学生创业者组建公司团队、预测市场、发现潜在机会,组织变革等领导者所具备的能力,包含16个项目,因素负荷在0.384-0.747。因子2: 创业自信效能感,该因子涉及到大学生创业者对自己创业能力的认识及自信程度,包含12个项目,因素负荷在0.434―0.787之间。因子3:关系自我效能感,该因子包括创业者与他人的关系管理,包含8个项目,因素负荷在0.433―0.674之间。因子4:意志不坚定效能感,该因子涉及创业者在面对困难或挫折时,将自己不成功的原因归结到外部环境上,消极应对各种困难。包含4个项目,因素负荷在0.347―0.744之间。

结合数据统计及分析的结果,我们确定了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的结构,具体包括领导能力自我效能、创业自信效能感、关系自我效能感、意志不坚定效能感。各维度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三、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培养建议

通过上文对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结构的分析,培养或提升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高校是主体,政府企业社会要帮助高校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具体对策和建议如下:

1.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激发大学生创业兴趣

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单纯的靠理论知识的传授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它需要让学生从实践的磨炼、体验中激发。所以高校在创业教育上,应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要突出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创业素质的提升,采用实践案例教学、模拟实践教学、情境教学,为学生创建完全独立的、可以自己动手操作的的实践环境,鼓励学生合理利用寒暑假期,进行实地调研或到企业中参加短期实习工作。提升学生领导能力、对创业的自信心以及增加创业经验。

2.组织各类创业活动,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创业理念

高校内部可组织开展各类创业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及氛围,增加学生的创业经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业意愿。据调查,国内的某些高校及社会组织已经意识到大学生创业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缓解以及对社会经济促进作用,他们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有些高校组织各类创业计划大赛,积极营造大学生创业的精神氛围。

3.高校政府企业积极配合,塑造好的创业环境

为保证大学生创业,社会组织的支持必不可少。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可联合银行、高校、企业等创设大学生创业基金,对有发展前景的创业项目给予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其次高校可以联合地方政府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及创业孵化基地,政府应在税收、工商管理等方面提供相应优惠政策。另外高校可联合企业建立校企合作项目,大学生实习、创业示范基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际的创业指导,增强大学生创业的信心和动力。

参考文献:

[1]韩力争.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问卷的编制[J].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154-156.

[2]李蕊,基于创业自我效能感的风险感知对创业决策的影响[D],西安:西安交通大学,2009.

创业自我总结范文3

但是,真正成功的创业者却很少,能将事业做强、做大的更是寥寥无几。创业的经历更是让很多创业者伤痕累累,痛不欲生。我对一些成功创业者的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希望对那些想创业,正在创业路上的创业者们有所启发。

眼光要“准”。也就是对市场上的商业机会要看得准,看得透。自己所从事的行业现在是个什么情况?竞争激烈程度如何?盈利空间怎样?未来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自己在这个行业有没有生存发展的空间?自己的胜算有多大?对于这些问题,要看明白,想清楚。如果不明确这些问题,创业就会很盲目。

目标要“实”。每个创业者都有自己的理想,很多创业者还有非常远大的理想。这非常值得赞赏。因为,没有理想,就没有动力。没有理想,就没有方向。但是,拥有远大的理想和确立清晰的发展目标是两回事。在创业初期,创业者首先考虑的问题是如何让企业生存下去。否则一切都是空想。因此,要实事求是地确定企业发展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目标。目标太远大,会让自己很浮躁,精力太分散,不能专注做好眼前事。一旦目标不能实现,更会让自己产生挫败感,影响自己的创业热情。

意志要“坚”。在创业的路上,充满各种各样的困难。事业发展的过程就是勇敢面对困难,勇于解决困难的过程。面对困难,创业者的意志必需坚定。不能轻言放弃。意志没有了,人就彻底跨了。创业是对创业者意志品质的巨大考验。在创业的路上,笑到最后的人,往往都是意志坚定的人。这种意志来自己对事业坚定的信念,也来自自己在应对各种困难中,积累起来的自信。

能力要“强”。作为创业者,个人能力强是必需具备的基本条件,也许自己并不是各方面的能力都强,至少有一方面要强,比如开发客户能力强,专业技术能力强,带团队能力很强等等。在创业初期,创业者是个超级战士,企业的各方面事情都需要自己操心,甚至是亲力亲为,没有一定的能力,应付不了。

心态要“平”。刚开始创业,各方面的条件都不具备,很容易遭到别人的歧视,这时候需要我们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刚开始创业,往往是付出得多,得到的少,付出和收入很不成比例,也需要我们以平和心去对待。在创业初期,企业没有知名度,产品、服务只能是金子当作银子,甚至是当作铁来卖。虽然自己心里不舒服,很不服气,但是还是要让自己保持心态的平衡。要学会说服自己:“这是必需要经历的过程”。

行动要“快”。作为创业者,靠什么同那些行业巨头去竞争?靠什么让自己活下来?只有快速行动,才有成功的可能。要相信早起的鸟儿有食吃。没有快速的行动力,没有工作的高效率,创业公司很难存活下来。因为那些行业巨头们不会给你太多的机会。

总结要“勤”。创业需要交学费,甚至有时学费很昂贵。要想减少学习的成本,就需要不断进行总结学习。总结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进行全面、深入自我反思的过程。在总结中,认识自己的不足。在总结中,改正提高。通过总结一件事,学会一类事,做到触类旁通,甚至一通百通。所有成功人士都是勤于总结的人,都是善于总结的人。创业者也必须要养成勤于总结的习惯,否则成功可能与你无缘。

生活要“俭”。人人都要面子,但面子有时候不是撑起来的,需要实力做保障。企业不能发展下去,往往都是因为没有了现金流。在创业初期,很多创业者往往还比较简朴,因为企业没有钱,想铺张也没那条件。一旦企业有了点钱,很多创业者开始讲排场,上档次,忘记了创业的艰辛。在他们看来,自己已经忍耐太久了,需要享受一下了。生活太安逸了,奢靡成为习惯了,创业的斗志就没有了,企业很快就跨了。“俭以养德”,创业者要相信这句名言。

胸怀要“大”。一些创业者,个人能力很强,但是胸怀小,导致事业做不大。胸怀小,具体表现在:个人意志高于一切,容不得不同的意见;将钱看得太重,在利益上斤斤太计较。作为创业者要明白:“没有胸怀,就没有团队;没有胸怀,就没有合作伙伴;没有胸怀,就没有朋友;没有胸怀,就没有任何资源。”创业者的胸怀,就是企业的未来。惟有“己之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多多予人”方可海纳百川,纵横天下。

准备要“足”。当然创业永远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只要是创业,就存在风险。创业者要敢于承担风险,更需要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在开始创业之前,创业者要为创业做必要的思想准备:“自己愿意承担创业的痛苦吗?”要有必要的知识准备:“自己真的了解所要从事的行业吗?”要有必要的组织准备:“谁会坚定不移地支持我?”因为这已不是一个单打独斗的时代,一个好汉还需要三个帮。要做必需的资金准备:“如果创业初期,业务开展不顺利,自己能支撑多久?”最重要的是,创业者要明白自己创业失败的底线在哪里。明白了自己的底线,也就心安了,也就没有了恐惧,能够勇往直前了。

创业自我总结范文4

我们对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总结反思与改革进程同行。学期初,通过全体教师大会总结反思,学期内,通过班子会议总结反思。其中不乏迷茫与担忧,因为改革的成与败,事关学生的发展,只许成功,不准失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大胆推行中,应谨慎对待每个环节、每个问题。

二 管理之中求新

课堂教学改革在整个教学管理中不是孤立进行的,是课堂教学改革给我们带来灵感,要求我们在做好常规管理的同时,力求配套管理创新。

三 备课设计与环节求新

第一,小学语文学科:(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2)自学探究、整体感知;(3)反馈成果、形成认知;(4)精读深思、深入理解;(5)分层作业,拓展练习;(6)总结评价、课外延伸。

第二,小学数学学科:(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2)自学探究、讨论交流;(3)反馈成果、形成认知;(4)分层练习、理解运用;(5)实践应用、拓展延伸;(6)总结评价、课外作业。

第三,小学英语学科:(1)热身复习;(2)激趣导入;(3)自主探究;(4)趣味操练;(5)拓展活动;(6)检测评价;(7)总结作业。

第四,小学科学学科:(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2)做好准备、自学探究;(3)理清结论、汇报交流;(4)分层作业,拓展练习;(5)总结评价、课外延伸。

第五,小学品德与生活学科:(1)引发兴趣、导入主题;(2)自主活动、体验生活;(3)情感交流、明理升华;(4)辨析实践、引导生活;(5)总结评价、课外延伸。

第六,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1)引发兴趣、导入主题;(2)自主活动、亲身体验;(3)交流讨论、强化观点;(4)联系实际、辨析导行;(5)总结评价、课外延伸。

第七,小学音乐学科:(1)组织教学,初感音乐;(2)故事导入,创设情境;(3)唤起共鸣,自主感悟;(4)艺术表现,自由创作;(5)轻松小结,回顾评价。

第八,小学美术学科:(1)引趣导入;(2)观察感知;(3)亲身探究;(4)展示交流;(5)小结延伸。

第九,小学体育学科:(1)情境创设,激发兴趣;(2)娱乐热身、充分准备;(3)合作探究、掌握技能;(4)巩固技能、练习提高;(5)辅助活动、愉悦身心;(6)整理放松、总结评价。

根据新课程要求,教学环节的提法发生根本变化,再用老调重弹,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与课改要求不一致,应欢迎有经验的教师有更好的环节设计。教案中的教学目标要求必须符合“三维目标”要求。教案中“学生活动”和“教师活动”栏目,“学生活动”部分以前教师总觉得没有什么可写,填写非常简单。我们要求教师重点设计“学生活动”部分,“教师活动”部分一定要详细写明方法。

通过检查,发现教师们的教案流程设计发生很大的变化,许多教师“学生活动”部分填写十分充实。这些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驱动教师理念上的变化。

四 作业设计与要求求新

为了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克服机械性与局限性,使作业成为学生自我展示的领地,我们推出了“分层作业”和“自主作业”形式。“分层作业”是教师布置的作业,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至少布置两个层次的作业,“自主作业”是学生自己设计的作业及搜集的新颖的课外作业,“自主作业”要求教师进行引导,优秀的学生“自主作业”内容和质量要求高一些,差点的学生要求低一些。语文数学至少每个月两次自主作业,其他科一个单元一次,自主作业内容以开放、新颖为宜。作业的改革使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得到尊重与鼓励。实践证明,分层作业与自主作业深受师生的欢迎,据教师反映,许多孩子都很喜欢作业,作业的兴趣浓、质量高。

为了配合中高年级“课前自主预习——课上合作探究展示”课型改革,在中高年级推行了“预习作业”,每个学生各科都有一本保存完整的预习作业,教师要及时布置预习作业,根据学科和课型不同,引导学生掌握不同学科、不同类别课型的预习常规,新课改预习是重要环节,只有预习的好,自主性强,学生才会积极活动,课堂实效强。我校预习作业已实施一年时间,今后将继续巩固成果。

五 宣传总结与记录求新

从2009年3月《课改前线》校刊应运而生,至今已经编辑印发了四期。校刊记载了我校课改工作的每一步进展与探索历程,设置工作指南、会议检查、学习提升、教学活动、一线拾零等版块,图文兼备,成为宣传交流的窗口,就像我们甩在课改路上的脚印,与课改相伴而行。

六 品秋实、明不足

创业自我总结范文5

我国创意产业人才发展现状

笔者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武汉、南宁等六座城市影视制作、广告/媒体、公关活动以及动漫制作等四类创意型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我国创意人才目前存在如下问题:

1.从业时间短,人才流动性大

从业时间与人才流动性是评估创意型企业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准。只有拥有一定比例熟练创意工作的“老员工”,人才相对稳定,才能确保企业专业水平得以稳固与提升。2004年,我国创意产业首先在上海出现,随后在东部发达地区各省市及部分中等城市逐步得以发展,创意产业在我国发展已有近10个年头。根据调查数据,超过七成的被访人从事创意行业不超过5年。与此同时,创意人才表现出较高的跳槽频率。被访人中有接近一半表示有“2~4次”跳槽经历,更有1/4的被访人表示有“4~6次”跳槽经历。笔者把跳槽频率数据与从业时间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时发现,相对于较短的从业时间,创意人才表现出非常高的跳槽频率,人才流动性非常大。

2.职业忠诚度低

职业忠诚度是衡量创意人才工作投入程度的重要指标。良好的就业动机与职业规划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创意人才对创意工作的情感忠诚度。只有创意人才带着满腔热情,才有可能在创作活动中不断燃烧激情、激发创新力;也只有创意人才热爱创意工作,才能承受住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调查数据显示,在职业规划问题上,13.81%的被访人明确表示“近期有转行计划”,另有7成以上的被访人态度模糊,仅1成左右表示会“坚持本行”。创意人才如此低的职业忠诚度,将直接影响其工作投入程度,进而导致创意型企业创新力停滞不前。

3.工作满意度低

创意人才的工作满意度低主要表现在对专业水平提升不满意与对薪资奖励不满意。调查数据显示,超过6成被访样本对目前专业水平感到不满意,其中有53.81%的被访样本表示“专业能力停滞不前”,更有7.62%的被访样本表示已出现“工作倦怠”。工作能力与专业水平的提升是创意人才坚持创意工作的内在激励因素。与事务性专员不同,创意人才更看重工作中的自我价值实现,而专业度的提升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方面。创意人才只有在创意工作中专业能力不断得到企业与客户的认可,对工作的满意度才会随之提升。反之亦然。

不仅如此,创意人才对现有薪酬/奖励机制普遍不满,仅30.01%的被访人对现有薪资待遇持正面评价,对现有奖励机制持正面评价的被访人只有21.43%,另有接近2成被访人表示对现有奖励机制“非常不满意”。

我国创意人才发展对策:构建创意孵化器型组织结构

人才流动性大、职业忠诚度低、工作满意度低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创意型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创意人才的发展困境从根本上反映了我国创意型企业人才管理机制不健全。对于创意型企业来说,提升创意人才创新力的根本方法是将企业组织结构优化为具有复制和再生创新力的组织结构,使企业成为创意人才的创意生产基地。因此,从创新型组织角度出发,将企业组织结构打造为具有创意孵化器功能的创新型组织结构,通过组织结构优化提升创意人才创新力,促成激励的发生,或能解决创意人才发展困境,并最终实现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

1.创意孵化器型组织结构

如图所示,具有创意孵化器特征的组织结构,在总经理与项目小组之间将增设创新平台作为企业创新力生产平台。创新平台由创意、企划、客户、市场等方面总监组成,他们是企业最高执行管理者,对项目小组业务职能负有直接责任。创新平台是创意孵化器的核心驱动部门。其部门职能是确保创意型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从工作职责来看,创新平台对所有项目小组的创意专业水平起到引导与启发的作用,因此构成创新平台的各职能总监专业素养要远远高于所有基层服务人员。

2.创意孵化器型组织创新力生产路径

作为创意孵化器核心驱动部门的创新平台,是企业创新型组织架构的核心部门,其对于创新力的生产路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路径一:创新内容,提升出品水准。作为创意孵化器核心驱动的创新平台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绝对核心。创新平台肩负创新产品的职责,通过创造性生产提升企业出品水准。以湖南卫视为例,其职能部门创新研发中心即扮演着创意孵化器型组织结构中创新平台的角色。作为电视传媒业中的佼佼者,湖南卫视早在2006年就正式成立了创新研发中心,以此提升电视节目创新力。①经过8年实践,湖南卫视创新研发中心先后推出《变形计》、《我是冠军》、《天天向上》和《我是歌手》等一批优质电视节目。

路径二:打造培训平台,提升员工专业素养。创新平台不仅要创新产品、提升企业创意水平,同时将打造企业培训平台,提升员工专业素养。在创意孵化器型企业组织中,作为拥有最高专业水平的创新平台,各职能总监将定期对全体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例如,市场研究总监将研发项目团队服务客户所属行业的相关专业报告定期予以分享,提升小组执行人员行业专业性;客户总监以客户沟通技巧、项目进程管理、团队协调组织方法等方面为主要培训内容;创意总监将在更为核心的创作层面向员工输出专业养分。

路径三:营造创意擂台,提升创意沟通能力与操作技能。创新平台实现创意孵化的第三条路径是定期发起内部创意大赛,激发团队沟通能力与创意操作技能。项目团队之间缺乏专业交流是创意型企业的一大弊病。具有竞赛和交流性质的创意比赛,将为囿于固定思维的各项目团队开拓新的视野。定期推出内部创意比赛是创新平台营造创意氛围的一种可行方式。创新平台在此主要扮演配角,通过营造擂台,刺激各小组在竞争意识下团队协作,将创新技能付诸实践。

路径四:建立新兵营,孵化创意生力军。培养新兵是创新平台生产创新力的第四条路径。创意孵化器型企业所招募到的各高校/社会实习生不再如传统做法那样被分配到企业各项目组分别学习实践,而是直接进入由创新平台各职能总监打造的学习平台,接受更系统的学习与培训。经过一定周期的实习培训,通过平台总监考核的优秀实习生将转入项目组,以正式员工身份进行作业。以国际4A广告公司奥美为例,在奥美中国最新推出的“2014奥美新兵计划”中,其导师团队成为广告公司的创新平台,发挥培养创意人才的作用。

构建创意孵化器型组织结构的意义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逐步成熟,创意人才将成为创意型企业的核心资源,从组织内部出发,通过构建创意孵化器型组织结构缓解创意人才发展困境,将有效提升创意型企业的竞争力。创意孵化器型组织结构的运作模式将从企业稳定性、创意人才工作投入度、创新力及企业运营成本四个方面,对创意型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1.提升创意人才情感黏度,加强企业稳定性

按照创意孵化器型组织创新力生产路径,企业中大部分中层管理人员将通过创意孵化器培养而成,其核心部门创新平台通过培养创意生力军、实现专业人才的内部提拔等方式实现创意人才的内向型生产。经由内部提拔的人才情感黏度更高,对企业的情感归属感更强。他们的成长与企业的成长是同步的,对于企业将附着更多的情感倾向,因此跳槽的可能性也会相对低很多。

2.提高创意人才工作投入度

工作投入度与职业忠诚度、工作满意度成正比。创意人才热爱创意工作并能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其工作投入度也会随之提升。激发创意人才对创意工作的兴趣是提升创意人才职业忠诚度的主要方式。创意孵化器型企业通过优化创意氛围,激发创意人才工作热情。例如,由创新平台推出的公司内部创意比赛,将常规工作变成了轻松有趣的竞赛游戏,缓解了工作压力,促使创意人才在兴趣的驱动下完成创意工作。与此同时,创意孵化器型企业通过打造培训平台与创意擂台提升创意人才创新力,促使创意人才通过优质产品得到客户认可,工作中的自我价值与存在感得以实现,工作满意度由此提升。

3.再生创新力

在传统创意型企业人员架构中,总监主要作为部门负责人行使工作职责,各部门总监各自为政,负责所辖部门作业出品。如此一来,总监对企业整体专业水平的提升所产生的作用有限,总监们的专业能力与创新力也很难成为企业的再生资源。创意孵化器型企业通过组织结构的优化,将各职能部门的总监聚合在一起组成创新平台,使总监不再受限于具体的执行操作环节。此时位于创新平台中的总监,主要扮演创新生产机制的催化剂与创新分子学习原型的角色。作为创意孵化器核心部门的创新平台,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总监的简单集合,而是创新力的复制与再生部门,其职能范围已包括研发产品、打造学习平台、优化创意氛围等。

4.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创意型企业提升专业水平的传统做法是从外部高薪聘请高级人才。这种做法一方面因为协作问题势必需要延长创意团队作业磨合时间;另一方面,过度依赖高薪引进外来高端人才,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创意孵化器型企业给予创意人才生产一条新的路径――内向型人才生产机制。其核心部门创意平台通过培养创意生力军、实现专业人才的内部提拔,使企业不再需要持续从外面输入高端人才。这一转变将带来的直接变化是创新人才的运营成本下降。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二线城市中小型广告公司发展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C1345】

注释:

创业自我总结范文6

〔关键词〕 自主创新; 中国特色; 科学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并以此指导社会经济全面发展。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建设创新型国家, 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

早在2005 年, 胡锦涛总书记就特别指出:

“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而自主创新能力又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加快科技进步, 关键在于自主创新。”〔1〕其后形成了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理论: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 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 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2〕世界经济发展、科技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 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 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2007年10月,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3〕首先, 必须充分认识到自主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国家核心竞争力是指国家在国际竞争中赢得胜机的超常发展能力, 主要由独有的创新能力, 以及实现创新能力必不可少的人才素质规模和制度性环境构成。当今时代, 人类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 也步入了一个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重要时期。在这样的历史时期, 谁在自主创新方面占据优势, 谁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谁的自主创新能力强, 谁就拥有核心竞争力。实践证明, 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 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 必须依靠自主创新。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把推动自主创新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来抓,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我国, 通过自主创新取得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等为标志的重大科技成就, 这些显著成就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 我国科技总体上的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必然要影响到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我们应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当务之急, 努力通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可持续发展, 通过提升自主创新水平来不断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 要明确自主创新是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应对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显示出了我国经济抗风险的能力。但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资源等要素驱动, 而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日益凸显。第一是人均资源占有率低。虽然我国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 但人均资源占有量是世界的第53位, 中国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第二是资源利用率低。一方面是人均资源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而另一方面, 我国资源利用效率明显偏低, 我国GDP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约占4% , 但是我国消耗的原油、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 却分别占世界消费总量的714%、31%、30%、27%、25%、40%。从工业能源效应看, 我国八个主要能耗工业单位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出了40%以上, 而这八个主要工业部门占工业GDP能耗的73%。第三是环境代价大。以前那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森林退化、江河断流、生态失衡, 由此而付出的环境代价是难以用经济数据来估算的。第四是继续增加投资率风险极大。我们要建设小康社会, 意味着GDP平均增长率要超过7% , 而决定经济增长率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 一个是科技进步的贡献率, 还有一个是投资率。如果保持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不变, 那就意味着投资率必须大幅度增加, 要达到52%的水平,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 我们必须为应对未来挑战做出选择。到底该如何选择?是继续现有的发展模式还是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发展方式? 为此, 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 面向未来, 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思想。2006 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 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 明确提出了“自主创新, 重点跨越,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的新时期自主创新的方针, 并对未来15年我国科技发展、自主创新做出战略部署。所有这一切都充分表明, 应对未来挑战必然选择走自主创新之路。

第三, 坚持以自主创新为主线统领未来科技发展。当今时代, 人们对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所创造的价值已经认识得非常深刻,特别是在经济贸易中, 科技含量越来越被人们看作是最具竞争力的, 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更被认为是产品的核心价值所在。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驶上快车道, 系列成功的典型无不充分证明了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所创造的价值。因此,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使自主创新在促进科学发展中切实发挥主导作用,特别是要坚持以自主创新为主线统领未来科技发展。

第四, 把自主创新作为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建设创新型国家, 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尽力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并根据发展目标规模化地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 同时建立起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方面为自主创新创造良好条件。当然, 建设创新型国家绝非只是一个口号, 必须找到其实现目标的根本途径, 而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面对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 我们一定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我们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作为强大动力, 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始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为战略任务, 切实增强国家科技实力; 始终把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作为根本大计, 努力建设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始终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为重要保障, 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4〕在新的历史时期, 自主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我们正以自主创新为基础全面推进中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向经济强国迈进; 正以自主创新的新成果推动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迈上新台阶。

第五, 要立足自主创新, 推动科学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 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也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

要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大力提高原始性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5〕为让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形成自主创新新局面, 中共中央、国务院也做出了系列决定暨建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 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又进一步强调: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 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 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 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所有这些都表明: 立足自主创新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

1.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立足自主创新。

在世界经济发展新格局下,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必然选择, 而要调整产业结构并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要把握住的中心环节就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首先, 产业发展规律要求, 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综观现当代全球产业发展的规律可以发现, 产业结构普遍呈现出从劳动密集型为主资本密集型为主技术、知识密集型为主的演进轨迹; 具体表现为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服务业支配地位的产业结构演进路径。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第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但我们还是可以清楚地看到, 我国第三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从我国目前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可以看出, 我国的国民经济还比较依赖农业, 迅速成长的工业未能对农业提供应有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在这样的产业格局下, 我国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与全球经济发展的步伐合拍, 而做出的“调整”和“转变”必须切合中国的实际, 必须充分体现自主创新。一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工业结构升级步伐。重点是要坚持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同时要振兴装备制造业, 夯实工业发展基础; 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 支持新能源、新材料、信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优化服务业结构。鉴于当前我国第三产业过于依赖“生活型”服务业的低质结构, 今后应加快发展金融、保险、咨询、物流等知识型服务业或“生产型”服务业, 致力于服务业的结构升级和增强服务业的竞争力。三是加快科技创新,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着力突破制约工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零部件研发, 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同时, 针对某些重要的战略性产业以及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关键技术, 建立国家重大创新工程, 并积极吸收企业参与, 甚至国外机构、企业的参与, 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新格局, 逐步摆脱战略产业受制于人的局面。

其次,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长期以来,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于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靠消耗大量资源和付出环境代价来实现。如果按照过去这种资源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增长, 到202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增加到4万亿- 5万亿美元左右时, 资源环境负荷将是现在的4 - 5倍。这样的发展情景显然是不可承受的。因此, 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来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就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所要选择的根本途径。

最后,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国家竞争力和维护国家安全的现实要求。中国“入世”的前几年, 一个深刻的教训是“市场换技术”没有成功, 外国公司凭借品牌、标准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逐渐在中国市场占领重要位置, 而我们所开放的市场并没有换来核心技术, 只不过是向技术强势者提供了廉价劳动力和贴牌产品加工场所而已。而实际上, 我国产业技术“空心化”现象非常突出, 大中型企业技术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了5 - 10年, 即便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也有超过50%的技术要依赖国外。因此, 为确保我国经济安全, 提高国际竞争力, 当务之急必须强化自主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把握经济发展主动权。

2. 坚持自主原则, 探寻创新模式。

“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 “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由此可以看出, 自主创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原始性创新。原始性创新是自主创新的基础,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原始性创新的数量和质量, 将决定其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 决定其技术的核心竞争力水平, 因此我国当前的自主创新首先应该强调、鼓励原始性创新。二是集成创新。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趋势告诉我们, 集成创新是科学技术向前发展的重要形式, 也是自主创新的重要方式。我们应当注重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产品, 大力促进各种相关技术的有机融合, 在此基础上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和集成创新。三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践证明, 任何国家的自主创新, 都是在已有成果或借鉴别人的基础上进行的。提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自主创新模式, 不仅可以降低创新成本, 还可以迅速缩短与世界先进技术的差距。当然, 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再创新”, 消化吸收只不过是为“再创新”寻找捷径而已。当然, 我们的自主创新应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 在涉及国防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领域要突显原始性创新, 要坚持自主的原则; 在已形成规模经济和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域要实行集成创新和原始性创新并重; 在技术比较落后的领域, 应侧重在引进消化吸收后进行再创新。

3. 推进科学发展必须走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道路。

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就是走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道路, 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 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不仅可以迅速实现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快速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 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 还可以使自主创新目标和创新模式迅速实现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以我国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产业为例, 欧美、日韩技术的汽车产品占据了我国汽车市场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我们的自主产品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原因就是受制于我们的自主创新水平不高。因此, 要振兴我国的重要产业尤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 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就显得至关重要。

4. 推进科学发展需要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

在政策层面上, 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 为自主创新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 我们从来都不缺自主创新精神, 也不缺自主创新人才, 甚至可以说我们也并不缺自主创新的优秀成果, 在改革开放前我们缺的是与自主创新发展相适应的体制和机制, 是体制机制问题制约了自主创新成果快速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改革开放后, 虽然在体制机制上为自主创新松了绑, 但从政策上直接为自主创新提供支持的力度仍然不够。让人欣喜的是,我国政府近年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 出台了若干重大方针政策, 特别是2008年以来,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可能给我国带来的影响, 国务院了包括钢铁、汽车等在内的系列产业振兴计划,从财政、金融、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 为对推动相关产业的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当然, 也需要形成尊重自主创新、支持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才能让自主创新在推进科学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的自主创新道路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就是走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道路, 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 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不仅可以迅速实现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快速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 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 还可以使自主创新目标和创新模式迅速实现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以我国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产业为例, 欧美、日韩技术的汽车产品占据了我国汽车市场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我们的自主产品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原因就是受制于我们的自主创新水平不高。因此, 要振兴我国的重要产业尤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 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就显得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 〔C〕。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1094.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 〔C〕。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8. 189.

创业自我总结范文7

关键词:

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组织行为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7001403

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我国必须走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现阶段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是我们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从微观层次上,深入分析和研究是何种因素引发了企业的创新行为,何种机制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孙锐、石金涛(2006)从组织行为角度出发,针对以上主题,对国内和国外企业创新影响要素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分析了国内企业创新相关研究的不足和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但是我们可以发现该文中关于国内文献的总结较为简单和粗略,而对于国外文献的述评则详细与精炼,具有较好的引导意义。另外,我们也应注意到,自“十一五”规划中自主创新被提升至新高度,距今接近七年的时间,我国在企业自主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稳步提升,相关理论成果也相应取得了较大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最新的理论成果作一总结归纳。

基于以上观点,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该主题国内最新的研究成果作一比较详细与精炼的综述。因此,本文借鉴孙锐、石金涛(2006)对国外研究成果的总结方法,基于组织行为的视角,尝试对国内关于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研究的最新成果作一综述,以期对相关学者有所裨益。

1国内研究成果总结及评述

在查找文献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由于研究企业创新的文献近年来大量增加,而且组织行为包含的维度较多,如何尽量收集与主题相关的文献是一个摆在眼前的难题。从笔者初步搜索的结果来看,有关企业创新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四所高校: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以及南京大学。另外,源于学科的属性,深厚的研究积淀是管理学科优秀研究成果的必要基础。因此,在后续的文章中,笔者将重点关注这四所高校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1.1浙江大学

借鉴孙锐、石金涛(2006)的做法,我们将CNKI中搜索到的相关文献按研究特征、研究变量以及主要研究者三个方面进行归类汇总,结果如表1所示(同理得到表2、3、4的内容)。

与以往的研究成果相比,浙江大学的学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深化与发展。如有关组织特征、组织学习、愿景等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研究成果,都是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深化与发展的结果。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汪淼军、张维迎、周黎安(2007)关于信息化、组织行为与组织绩效的实证研究,在该文中作者利用浙江省企业信息化和组织行为的数据研究了企业信息化、企业基本组织行为和生产绩效、企业竞争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关系。他们的基本结论是:①企业生产绩效、企业竞争力和企业创新能力随着企业信息化投资增加而增加;②刚性的企业组织行为能够显著地提高企业生产绩效、竞争力和创新能力;③刚性的组织行为对于企业绩效的提高的关键在于刚性组织行为和企业信息化资本以及企业员工和经理合作之间存在互补性。

(2)形成大量全新的研究成果。如分析全面创新管理、创新网络、动态能力、创新搜寻、互博意愿等方面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研究成果,在以往的研究成果中都鲜有提及,尤其是有关动态能力、创新搜寻、互博意愿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创新性。

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是创新搜寻方面邬爱其、李生校(2011)研究专业知识搜寻战略对新创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该文通过将创新和创新搜寻理论引入产业集群研究,以浙江省新创集群企业为对象,实证检验了专业知识搜寻战略对新创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创集群企业采取着竞争广度和深度、合作广度和深度、业外广度和深度等六种专业知识搜寻战略,不同的搜寻战略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竞争广度与深度、业外深度三种搜寻战略有助于产品创新,竞争广度和合作深度两种搜寻战略有助于市场创新。

互博意愿方面余浩、陈劲(2012)关于战略导向、互博意愿与产品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目前研究尚未明确互博意愿的内在结构和具体绩效影响关系,从而无法解决企业创新实践中的存在认知与行为差异的“知行悖论”。该文以互博意愿为起点,以生物科技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战略导向——互博意愿——创新绩效”绩效关系模型,采用结构方程建模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互博意愿对于创新绩效作用显著,同时互博意愿是战略导向与创新绩效的部分中介变量。

动态能力的提出,是对组织行为视角的补充与修正。张钢、王宇峰(2012)认为目前国内的自主创新能力研究通常将我国企业缺乏自主创新归因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而这就会陷入“能力解释能力”的困境,为此就不能仅从组织行为及其结果的层面上探讨创新能力,而需要从微观的层次上分析企业创新活动所赖以支撑的能力基础。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能力是企业创新活动的能力基础,而组织模块化和知识基础分别是企业动态能力的结构基础和认知基础,动态能力在组织模块化和创新绩效、知识基础和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3)重点研究集群企业。很大部分实证研究都是以集群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这主要是因为浙江省有大量的集群企业,这有利于浙江

1.2西安交通大学

从表2可以发现,西安交通大学的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大部分都是在以往研究基础上的深化与发展,而几乎没有开辟全新的研究领域。如信任、组织学习、沟通以及领导方式等,这些影响因素在以往的研究中都有所提及并分析。但是,这并不能否认他们的贡献,对以往研究成果的研究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是杨建君、刘刃、马婷(2009)关于变革型领导风格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该文编制了结构化的变革型领导风格、人际信任与组织承诺等问卷,对来自多家企业的200多名管理者和员工进行了实证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变革型领导风格、人际信任、组织承诺、创新文化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变革型领导风格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2)创新文化充当变革型领导风格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中间变量;(3)人际信任、组织承诺充当变革型领导风格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中间变量;(4)企业创新文化与人际信任、组织承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刘衡、李西垚(2010)基于组织公平理论的相关观点,探讨了程序公平、分配公平与企业创新投入及创新方式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程序公平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并开展渐进创新,分配公平则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并开展突变创新。特别是,在变革型领导方式下,程序公平对于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更大,而在交易型领导方式下,分配公平对于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更大;在变革型领导方式下,程序公平对于渐进创新的偏好性将会减弱,而在交易型领导方式下,分配公平对于突变创新的偏好性将会减弱。

1.3清华大学与南京大学

清华大学与南京大学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因此放在一块讨论。从表3、4可以发现,除了在政府行为与创新网络上的部分研究成果,其余成果也都是在以往研究基础上的深化与发展。这两所高校研究成果具备的另外一个特征是关注集群企业,这同样与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在北京以及江苏都具有大量的集群产业。两所高校学者有关政府行为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重要的借鉴意义,选择两篇有代表性的文章介绍如下:

赵剑波、杨震宁、王以华(2012)研究政府的引导作用对于集群中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该文主要研究在强调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下,政府的作用对于集群内部企业的创新行为有什么重要的影响,并分析和比较不同的企业规模以及不同性质集群内部的企业的创新绩效。作者调研了国内不同区域的企业集群,并对回收的量表采用回归分析,分析的结果显示集群内部规模较小的企业比大规模企业有较高的创新水平;软件工业园性质的企业集群比其他性质的集群创新水平要高;政府的直接帮助政策并不能够提高集群内部企业的创新水平,而政府对于集群内部竞争环境的创造和维护以及增加集群地域吸引力和加强信息服务的一些政府措施,则有利于提高集群内部企业的技术和创新能力。

龙静,刘海健(2012)试图将组织行为理论和创新理论结合起来,探讨政府机构不同的权力运用方式,是如何影响政府机构和中小企业的关系,并进而影响中小企业创新绩效。通过对244家企业样本的统计分析发现,政府机构的权力运用方式,不论是运用个人权力(参照、专家和信息权力)还是运用职务权力(奖励、合法和强制权力),都会对它们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强度产生正影响,并且会对中小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正影响,中小企业和政府机构之间的关系强度在政府机构的权力运用方式和中小企业创新绩效之间构成中介作用。这一结果表明,政府机构应当通过适当地运用不同的权力资源来积极地影响它们和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强度,并进而影响其创新水平。

2相关思考

从上面的结果来看,一方面,与以往的研究成果相比,四所高校的研究成果分别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但是另一方面,四所高校之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又存在较大的差异,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1)如何促进和深化高校学者之间的合作研究?从前文的结果来看,显然,各高校在该领域的研究存在巨大的差别。与其它高校相比,浙江大学形成大量全新的研究成果,如分析全面创新管理、创新网络、动态能力、创新搜寻、互博意愿等方面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研究成果,在以往的研究成果中都鲜有提及,尤其是有关动态能力、创新搜寻、互博意愿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创新性。但是,其它三所高校的学者在动态能力、创新搜寻、互博意愿等方面几乎没有相关的研究成果。作为全国研究该领域最集中的几所高校,在研究成果上竟然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反映出促进和深化高校学者之间的合作研究有待更多的努力。

(2)如何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开展研究?结果中反映出来的一个事实是,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以及南京大学都重点关注集群企业的企业创新影响因素,并且挖掘了一些影响企业创新的全新的因素,而西安交通大学的研究成果大都集中于对以往研究的深化与发展,并没有开拓新的研究视角。这主要是因为浙江省、北京市以及江苏省都具有研究集群企业的有利条件,而西安交通大学更多的是依靠过去积累的深厚基础。

(3)如何增加具有引领优势的高校的影响?从前文的结果来看,浙江大学重点在于挖掘影响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的新视角,而西安交通大学侧重于对以往的影响因素的再深入研究。但是浙江大学在新视角方面的一枝独大以及西安交通大学在传统领域的努力耕耘并没有带动其他高校在相关领域的发展,这反映出具有引领优势的高校无法释放足够的影响力,更无法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研究氛围。

3结语

走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在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如何抓住重要影响因素,并探寻提升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合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孙锐、石金涛(2006)已经对国内外有关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研究做了述评,但是其关于国内文献的总结较为简单和粗略,另外,近年来我国在企业自主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稳步提升,相关理论成果也相应取得了较大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最新的理论成果作一总结归纳。

由于孙锐、石金涛(2006)对于国外文献的述评较为详细与精炼,具有较好的引导意义。因此本文借鉴孙锐、石金涛(2006)对国外研究成果的总结方法,基于组织行为的视角,将国内研究该领域的主要集聚地: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以及南京大学等四所高校的研究成果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尝试对国内关于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研究的最新成果作一综述。对国内最新成果的总结反映出一些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如何促进和深化高校学者之间的合作研究?如何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开展研究?如何增加具有引领优势的高校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反思与解答将有利于促进与提升国内学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孙锐,石金涛.企业创新组织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评述[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7):1419.

[2]汪淼军,张维迎,周黎安.信息化、组织行为与组织绩效:基于浙江企业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4):96104,129.

[3]邬爱其,李生校.从“到哪里学习”转向“向谁学习”——专业知识搜寻战略对新创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J].科学学研究,2011,29(12):19061913.

[4]余浩,陈劲.战略导向、互博意愿与产品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2,33(5):17.

[5]张钢,王宇峰.组织模块知识基础与创新绩效——以动态能力为中介变量的实证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2(2):206220.

[6]杨建君,刘刃,马婷.变革型领导风格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9,30(2):94101.

[7]刘衡,李西垚.研发团队公平感、领导方式对创新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10,31(S1):2431.

创业自我总结范文8

一、以三个结合为载体,创新机制,完善措施,进一步规范建功立业活动管理模式

市地税局工会注重总结和吸收多年来的成功经验,结合上级工会组织关于开展“建功立业”工程的实施意见,以适应地税的行业特点、突出自己的工作特色、创新自己的工作机制为着力点,以进一步推进工作落实为重点,努力做好建功立业活动的“三项结合”。

(一)与中心工作相结合,积极搭建建功立业活动的有效载体。

活动中,我们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指导思想,有机结合了省、市地税局的中心工作和重要部署,做到了统筹兼顾、各有侧重、相互促进、互为一体,赋予了活动强大的生命力。比如,在开展的建功立业活动中,我们有机结合省、市地税局“科学发展观年”这个重点,统筹兼顾。一是与“科学发展观年”的评先活动相结合。推荐“建功立业集体”时,优先考虑“科学发展观年”工作好的单位和被省、市表扬表彰的单位;推荐“建功立业个人”,优先从“科学发展观年”活动的先进个人中产生。这既体现了重点工作评先的特点,又扩大了评先创优工作的规模效应,有力推动了“科学发展观年”工作的发展。二是与“管理创新”相结合。以培养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职工队伍为着力点,将创新的要求列入评选条件,鼓励创新,制定了“围绕科学发展观和重点工作,要有创新理念,创新管理质效的硬性条件。这些措施与市局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既推动了“科学发展观年”活动的进展,又借势发力,推动了工会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通过开展各种技能比武、业务竞赛活动,进一步增强了职工的竞争意识和积极性,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赢得了纳税人的好评,地税收入持续增长。前几年,为配合税收中心工作,我局与省市总工会、市妇联联合开展了全市地税系统“十佳管理集体”和“十佳管理标兵”争创活动,同样也坚持和凸显了这一特点。

(二)与工会工作相结合,深入推进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和活动的开展。

建功立业活动是我局工会组织的重点工作,为保证此项工作圆满成功,调动基层一线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发挥基层工会组织的组织、协调、配合、监督等职能,我们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开展建功立业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各级工会的组建,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夯实工作基础。一是建设网络化工会组织。我们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和搞好换届的通知》、召开了工会换届专题会议,城区10个基层工会全部进行了换届选举。各基层工会按照《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的要求配备了工会干部,全系统共配备了46名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专兼职工会干部,工会主席、副主席按规定享受相应的政治、经济待遇。目前,已形成了市局、分局、科(所)三级工会组织网络体系,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坚持进行专题培训。根据开展建功立业活动的要求,我们对全系统基层工会干部进行了四次专题培训,组织大家认真学习了建功立业活动的各项评选条件,对涉及到征管、法规、税政、计算机方面的具体条目,邀请相关业务处室负责人进行了详细解读,从而使基层更加准确地把握争创活动标准。三是严格评选验收。将评比指标数量化,根据任务的变化,在基层争创活动中实施动态评估,并与工会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基层工会组织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基层工会整体工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三)与维护权益相结合,努力营造和谐向上的地税文化氛围。

在建功立业活动中,我局工会以加强队伍建设和提高行政管理效能为抓手,积极维护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权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增强了干部队伍的凝聚力,为建功立业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努力为职工多办实事,解决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坚持“四必访制度”。即家庭纠纷、生病住院、意外灾害、婚丧嫁娶必访。看望慰问生病住院、离退休职工193人次;充实完善了特困职工档案,坚持领导干部联系特困职工制度,救济困难职工67人,发放救济款11万余元;建立了查体制度,坚持每年为干部职工进行健康查体。二是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展示地税职工的良好精神风貌。为陶冶职工情操,创建健康向上的地税文化,我们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通过各种活动为广大职工展示才华搭建了平台,提高了地税的社会知名度和良好形象。近几年,组织各种文体活动26项、参加上级有关活动项目46项,获得奖杯33个、证书39个(个人),充分展示了地税职工队伍的实力和风采。

二、以突显实效为目的,促进地税工作整体上水平

近年来,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双十佳”争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建功立业活动,充分调动了全市地税系统111个基层科所(基层分局)和1690名在职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各单位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创新管理,锐意进取,顽强拼搏,涌现出了一大批“创新型”管理团队和个人,形成了“勇于创业、勇于创新、争创一流”的良好局面,促进了税收收入的持续较快增长。通过建功立业活动的开展,也形成了一些成功经验和科学管理方法,突破了管理瓶颈,有力推进了地税工作的全面发展。在税收执法责任制工作方面,国务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督查组视察了我局执法责任制推行工作,认为地税推行的税收执法责任制深入、精细、严谨,走在了政府系统执法责任制工作的前列;在国务院召开的部委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会议上,我局作为特邀代表汇报了执法责任制工作开展情况,演示了执法自动监控考核系统,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及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并在国务院政府网站宣传了这一经验;市委办公厅《每日信息(专供领导参阅) 》刊发了我局《依托信息技术推行执法责任制科学实施责任管理》的工作情况,多名市领导先后做出重要批示。在廉政文化建设方面,国家税务总局领导来我局进行工作调研,对我局廉政文化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我局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全国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以电子报告的形式介绍了廉政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受到了总局领导的高度评价;市委办公厅《每日信息》、省委《支部生活》等介绍了我局的廉政文化建设情况。在房地产专项管理工作方面,国家税务总局局长到地税局历城分局视察工作,对我局税收管理员平台应用和房地产税收管理等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在服务经济发展和纳税人方面,上半年我局开展的“应对金融危机,共谋科学发展”主题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焉荣竹等先后做出重要批示,新华社、大众日报、山东卫视等6家新闻媒体集中作了采访报道。另外,我局的重大建设项目税收管理、税费“五清查”等多项工作得到了省局主要领导的肯定,在全省予以推广。

三、总结经验,促进建功立业活动向纵深发展

回顾建功立业活动的开展,我们有很多切身的体会。总结起来,主要的有以下四点:

(一)领导重视和支持是建功立业活动成功的重要前提。上级工会、妇联组织,特别是省财贸金融工会,对我局建功立业活动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认可。尤其是在“双十佳”争创活动中,山东省财贸金融工会、市总工会和市妇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争创“十佳管理集体”、“十佳管理标兵”活动的意见》。为促进此项活动的深入发展,市地税局党委和工会、妇联联合成立了领导小组,并成立了以市局组织人事处、工会、管理年办公室为主要成员单位的“双十佳”活动办公室,形成了“一家活动、多家评选”的激励机制。这种激励机制,有效激发了广大职工爱岗敬业、与时俱进、迎接挑战、建功立业的积极性,广大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二)与上级工会联合开展工作是建功立业活动顺利进行的有效途径。比如,“双十佳”争创活动采取与省、市工会和妇联联合开展,这种跳出本系统,放眼全市、全省的联合活动卓有成效,极大调动了广大职工参与的积极性。下一步,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创新思维,加强与其他部门联系,特别是加强与各级总工会和妇女联合会的联系,建立长效机制,把这种联合活动不断推向深入。继续创造条件,为职工岗位建功、岗位成才搭建广阔舞台,继续鼓励广大职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技能,努力做到与时俱进、适应地税事业发展的需要。

(三)创新工作思路是保证建功立业活动深入开展的生命力所在。要做好工会工作,需要工会干部要有一种重担在肩的责任意识和自我加压的创新精神。我们认为自加压力就是要在工作中不断提出新目标,不断追求新意境,不断扩展新领域,不断改进自身不足,而“双十佳”争创等各类建功立业活动就是工会工作自我加压的创新产物。正是在这种创新精神的鼓舞和感召下,基层单位把创建活动的着眼点放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上,立足基层,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培养造就具有管理创新精神的职工队伍上,全系统参与争创活动的干部职工提合理化建议120多条,调研文章30多篇,经验材料20多篇,总结出的成功经验和科学管理方法,有的降低了管理成本;有的减少了管理的中间环节;有的杜绝了管理的漏洞,消灭了管理的死角;有的提高了管理的效率。更可喜的是广大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积极性空前高涨,集体荣誉感更加强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更加昂扬,这也是我们开展活动的最大收获。

创业自我总结范文9

根据市教育党委的工作要求,我校认真组织并学习创先争优的时代性、必要性,明确创先争优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必备品质,是干事、创业、全面建设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教育应有的作风和勇气。在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根据自己的本职工作作如下述职报告。

一:带头学习理论,学习意识上争优:

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自觉坚定理想信念,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爱岗敬业、严谨笃学,不断提高自身专业业务能力,不断向先进榜样学习,向群众学习,努力提高为教育事业服务的水平。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牢记终身学习的理念,潜身学习,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

二:带头争创佳绩,效率意识上争优: 作为学校党支部委员,我努力做好学生业余党校的工作,从业余党校教学条例的制定,党校教学上课教师的安排,优秀学员的评选等工作都受到校党支部的充分肯定。

三:带头服务师生,服务意识上创优:

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尊重和依靠师生,进一步增强党员全心全意为人了服务的宗旨,主动帮助解决师生实际困难,建立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对问题学生、学习困难学生、生活困难学生实行结对帮扶活动,并适时进行家访,用真心、真情感化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四:带头遵纪守法,纪律意识上争优:

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以及学校校规校纪,组织纪律观念强,自觉主动维护校园稳定。我自觉做到不从事第二职业,扎根山区,扎根教育事业,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

五:带头弘扬正气,廉政意识上争优:

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诚实守信,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敢于同不良风气,违法乱纪的行为作斗争。认清社会上的浊清,分辩事物的本质和前进的方向。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优良的党风带动和促进教风、学风的形成,主动维护校园安定团结,促进校园和谐发展。

只有认真做优秀共产党员“五带头”的基本要求,时刻不忘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的身份,才能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学校科学、和谐的发展。 相关推荐:

国土资源局创先争优活动总结

2011年创先争优工作总结

党员干部“创先争优”党性分析材料

创业自我总结范文10

[关键词]自主创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支撑

[中图分类号]F20;G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7-0029-04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我国应对未来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大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一种兼顾发展的效益增长与发展的数量增加的崭新发展理念,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与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即要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回首世界经济发展的路径,无外乎选择创新依靠型、资源依赖型或者技术依存型。以创新依靠型选择取代资源依赖型、技术依存型的发展路径,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创新型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创新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与日俱增,越来越高于资源型投入的贡献率,资源依赖型逐渐被创新依靠型的发展路径选择所取代。萨缪尔森(Paul.Samuelson)等经济学家对美国1900-1996年间的经济增长进行研究后发现,在人均产出每年1.8%的增长中大约有1.5%(约占83%)来源于技术进步。索洛(R.Solow)、丹尼森(E.F.Denison)、库兹涅茨(S.Kuznets)等人所做的统计分析以及罗默(PRomer)、费格伯格(J.A.Fagerberg)、阿罗(K.Arrow)等理论经济学家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技术创新已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关键,经济增长最持久的源泉在于知识生产和人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实际上,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日俱增,20世纪初,仅为5%~20%,到60年代,这个比例上升到50%左右,80年代,则高达60%~80%,90年代甚至达到了90%。回眸世界经济与创新发展史,在过去50年、100年、200年中收入增长的主要源泉并不是资本的积累,而是技术的进步。索洛证明,实现持续经济增长的途径是技术升级,美国经济增长大约80%源于技术创新,仅20%左右源于资本积累。创新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率的与日俱增,以至于理论和实践都使世界领先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所谓的“知识经济”或“新经济”(美国人曾如是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知识经济(knowledge-based economy)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基础上的经济。

当然,世界经济发展的教训也从反面证实,创新对于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意义。国际上人均达到1万美元的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都会遇到一些共性的问题,其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特别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是如何处理的尤其需要我们注意。在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时,世界上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像韩国、芬兰等国家,它们建立了自主的产业体系;还有一种是像拉美一些国家,因其没能很好地解决这个时期的问题,落入了“增长的陷阱”。其重要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发展的自主性较差,增长动因依赖于国外的技术、资本等要素,缺乏创新能力,丧失了发展的独立性,国际上经济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同时,1997年7月由泰国开始引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至今令人记忆犹新。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东南亚金融风暴到来3年之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克鲁格曼教授就《东亚经济的奇迹》,指出,“东亚各经济体经济奇迹建立在浮沙之上,没有技术创新的支撑,很快就会出问题。”因此,进入21世纪后,创新已经成为各国增强企业抵御经济风险能力的重要源泉。

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性约束日益明显,资源人均相对拥有量日渐萎缩,但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的惯性难以在短期内克服,资源投入量大且资源利用率低下,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中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巨大刚性表现为资源性约束与增长模式惯性。

我国人均资源短缺。耕地、淡水、能源、铁矿等重要战略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到1/3。全国600多个城市有一半缺水,森林人均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林地、草地、湿地也在逐年减少。石油、铁矿、铜矿等矿产资源十分紧缺,对外依存度均在40%以上。生态环境也面临巨大压力。水、大气、土壤等污染严重,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已居世界前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对能源、资源等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容量限制这两大约束将始终存在。如果继续沿袭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不仅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载,而且最终可能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如期实现。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资源能源的高投入基础之上的。例如,2005年中国消费的原油、原煤、铁矿石、钢铁、水泥、氧化铝分别占到世界消费量的7.4%、31%、30%、27%、40%和25%,尤其是有些资源产品增量部分所占的比例更大,其价格也随之上扬,进而使得中国的经济增长付出了较大的代价。中科院2006年出版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公布了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资源总体消耗状况比较,以及中国资源消耗总量的国际排名。可以看出,中国资源环境压力的形势严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任务日趋紧迫。报告指出,当年中国的GDP(按汇率计算)约占世界的3.9%,但可以看到,重要资源包括煤炭消费量、钢材消费量、水泥消费量、常用有色金属消费量、年淡水使用量、化肥消费量、海洋年捕捞生产量等均为世界第一,分别占世界的31.9%、27.0%、45.6%、19.1%、15.8%、28%和17.3%;一次

能源消耗总量、石油消费量、精炼铝消费量、精炼铅消费量、精炼镍消费量、纸和纸板总消费量为世界第二,分别占世界的12.3%、7.3%、19.0%、17.0%、10.7%、14.2%。同时,主要危害物的排放量也令人堪忧,其中有机水污染物排放量、SO2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一;燃料燃烧产生的CO2位居世界第二,占世界的14.9%。同时,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我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一半,但我国目前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已占到世界的第二位,能源利用率仅为33%,远低于43%的世界平均水平。从资源的可再生和不可再生分类方法来看,我国资源的投入结构与使用结构存在明显的不合理性。原油、原煤、铁矿石、钢铁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量约占世界的一至四成;煤炭消费量、常用有色金属消费量均位列世界第一。

物质消耗量这么大,但生产出来的价值量又比较低。就是用同样的能源和原材料消耗,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价值量只有发达国家的1/4到1/6。2003年我国GDP增长为9.1%,增长总量不到世界GDP增长总量的4%,但我国能源消耗却占到世界总消耗量的30%。我国每增长单位GDP增长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而且,高物耗、高能耗加剧了中国巨大的资源对外依存度,2003年中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超过52%,铜接近70%,钾超过80%,石油消费的对外依存度也逐年提高。

应当看到,劳动力比较优势之路将越走越狭窄。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利用劳动力比较优势,通过大规模的引进外国直接投资(FDI),借助其技术溢出、人才溢出和市场溢出而获取国外的先进技术,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开始凸显:利用“搭便车(free tide)”越来越难以获取国外的先进技术,技术溢出的陷阱往往导致技术的挤出效应,致使产业链上游企业难以增强自主研发能力获取自主品牌。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自主品牌较少,我们生产的产品利润率过低。同时,迫于人民币不断升值和投资母国国内就业压力,劳动力成本必将逐步提高,劳动力比较优势也将逐步丧失,我们越来越难以从单纯的劳动力比较优势中获得应有的利益。

“原始性创新能力缺乏,集成创新能力缺失,加之科技引进模仿的边际效应递减(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其结果是科技创新能力低下。长此以往,就不会拥有自主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最终导致所谓‘一低两高’,即科技进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低、对外技术的依存度高与对能源资源的依存度高。”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技进步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也是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手段。”由于我国并不具有要素禀赋优势,资源相对贫乏且利用率较低,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较为严重,资源与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约束性日益增强,且劳动力比较优势之路将越走越狭窄。要求我们增强国家的创新能力,以创新依靠型选择取代资源依赖型、技术依存型的发展路径,以创新替代资源的投入,并提高资源投入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嬗变,成为我国未来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随着创新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率的日益提高,推进自主创新有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因此,倡导自主创新有助于经济增长数量和效益的提高。要言之,中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依靠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支撑。“自然资源是人类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的价值体现于它的稀缺性,要从根本上缓解以至解决资源的稀缺和短缺问题,唯一地取决于人类能否借助科技的发展,科学、理性而合理地开发资源和更为有效地利用资源。”自主创新可以通过提供新的产品、新的服务来形成和发展新的产业,可以提高生产力构成要素的质量和水平,可以与产业结构的其他制约因素共同促进产业结构变动。借助技术创新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影响产业的投入产出状况以及生产要素的配置和转换效率,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变革。从供给方面看,自主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扩大劳动对象范围,提高管理水平等途径来实现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具有直接性;从需求方面看,自主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则是通过影响生产需求、消费需求以及出口,借助于需求结构变动来实现的,具有间接性。在现实经济发展中,这两种影响共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概言之,自主创新对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支撑的传导机制表现在:在推进经济发展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嬗变的进程中,不断促使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通过产学研的结合,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从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最终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我国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应从以下诸方面进行路径选择:增强致力于自主创新的自信心,将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充分发挥政府对于自主创新的政策引导作用,建立完善的自主创新体系,发挥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首先,我们应树立致力于自主创新的自信心,充分认识我国倡导并从事自主创新所具有的基础与优势,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3位,经济规模、出口能力居于世界前列,已经有了一定的实力来增加技术开发与创新投入;具有较完善的学科体系和较雄厚的技术基础;企业研发投入逐渐加大;自主研发有了一定的人才条件,我国科技工作者约为4000万人,研发人员约为150万人(年当量),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约为120万人(年当量),其数量分别位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特别是国内涌现了一批通过自主研发在市场竞争中迅速发展壮大的创新型企业与创新型区域典范,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高。我国出现了如深圳这样的创新型区域,也涌现了诸如华为、中兴、海尔等类似的创新型企业。这些创新典型。为我国企业推进自主创新活动的开展树立了很好的典型示范作用,同时也坚定了我们致力于自主创新的信心与决心。

其次,将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国

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加速发展和经济快速成长时期,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十分紧迫,科技创新成果应用潜力巨大,市场空间广阔,这是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而且,“新一轮宏观调控,必须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特点,要求经济要素的协调配置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唯一出路。在这一意义上,创新是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创新能力不强成为制约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因素,长此以往只有通过非创新性要素的投入获取粗放型增长。应当认识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从高消耗、高污染到节约资源、清洁生产,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取决于自主创新。充分发挥自主创新对于资源能源投入的替代性与增效性,应用高新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过程的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使经济发展模式由“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率”转变。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资源依赖型和技术依存型的发展路径选择,显然是行不通的。必须进行创新依靠型的路径选择,以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型取代要素驱动型,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再次,发挥自主创新对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支撑作用,应当妥善处理企业与政府的互动关系,充分发挥政府对于自主创新的政策主导作用。企业天然地作为自主创新主体,但不能由此而否认政府在推进自主创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推卸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相反,由于自主创新具有风险性、长远性和持续性,自主创新天然地存在系统失效的特性,因而,政府对于自主创新的宏观调控成为必然。政府应在推进自主创新促进又好又快发展进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引导企业增加创新投入、财政支持、税收激励等方面,为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有效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在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与完善并实施政府采购制度等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与作用。作为推进自主创新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的主导者。政府投入政策应体现政府的资金扶持性与政策导向性,可以引导和激励企业加大对创新研发的投入;各级政府应大力宣传自主创新精神,树立自主创新的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完善并实施政府采购制度,为自主创新提供间接财政支持。政府采购是一项既能节约政府开支,又能间接扶持国内企业自主创新的良性制度。目前西方国家政府采购的金额已经占到GDP的10%到15%之间,主要是为了缩短高科技产品进入市场的周期,提高其竞争力。它们普遍采取高价购进低价销出的政策,加快用高科技产品取代传统产品。对高科技产品进行大规模政府采购,从本质上讲是打破市场自然竞争的周期和规律,用经济手段对落后技术、落后产品、落后企业进行强制性淘汰,让高科技产品在最短的时间里提高市场占有率,从根本上建立起创新带动型发展模式。我国政府采购的市场规模也将逐渐增加,1998年只有30亿元,截止到2007年我国政府采购规模已经达到4千亿元,虽然仅为GDP的1.62%,但政府采购市场巨大。各级政府要完善采购制度,认真执行自主创新产品的政府首购订购制度、奖惩制度和进口产品审核制度,改变以往政府采购中“同等优先”甚至“先外后内”的观念与行为,给予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产品优先待遇。

创业自我总结范文11

尊敬的国际劳工组织副总干事萨拉萨尔先生,

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今天,劳动保障部和国际劳工组织共同召开全国创业培训经验交流暨“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中国项目总结大会,总结回顾项目实施三年来的成果,交流工作中探索积累的经验,研究在中国全国进一步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我代表劳动保障部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出席会议的国际劳工组织副总干事萨拉萨尔先生、英国国际发展部驻华代表处驻华代表戴维斯先生、日本驻华使馆一等秘书武隈义一先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国际劳工组织的各位代表、国内外专家以及来自全国各省市的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面对人口众多,就业任务繁重的挑战,制定并不断完善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的就业政策,其中,鼓励和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推动创业促就业,是积极就业政策最主要的内容和最重要的支柱之一。创业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力、环境、服务等多种因素,其中劳动者创业知识和技术的掌握,创业能力的提高可以说是首要因素。因此,推动创业促就业,必须首先在创业培训上下大功夫。劳动保障部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实施创业培训项目,可谓正逢其时。这个项目从XX年7月开始,在英国国际发展部和日本政府援助下,先后实施了三期。三年中,全国共有22个省(涉及42个城市)成为项目实施地区,组织近76万人参加syb创业培训,培训合格率在90%以上,创业成功率达到60%以上,为社会新创造就业岗位近200万个,平均一个人创业带动近五个人就业,显示出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在此过程中,共培养师资7000余名,初步建立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创业培训工作体系,使创业培训的组织实施、技术支持和质量监控都不断强化。如今,syb培训以其先进的培训理念、灵活互动的参与性教学法、通俗易懂且实用适用的培训内容得到了广大创业者的认同和欢迎,并逐步成为全国创业培训的主要模式。可以说,“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中国项目,是我部与国际劳工组织各类合作项目中,效果最明显、影响最广泛、并具有持续发展力的项目之一。在此,我谨代表劳动保障部,向所有为项目的实施作出贡献的机构和个人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感谢国际劳工组织的大力支持与技术合作,感谢英国国际发展部和日本政府的资金援助,感谢项目实施地区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以及广大教师、培训师的辛勤工作。

“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中国项目虽然结束了,但中国的创业培训工作仍处在起步和推进阶段,我们要把创业培训作为持续扩大就业的重要手段,把项目实施期间积累的成功经验、掌握的先进技术、建立的各项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会前,劳动保障部在总结各地创业培训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创业培训推进创业促就业工作的通知》,对进一步加强创业培训,全面推进创业促就业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希望各地按照部里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积极实践,大胆创新,将创业培训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使创业促就业取得新进展。

一是要在全国大中城市广泛开展创业培训。要将培训对象从目前以下岗失业人员为主逐步向青年学生、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以及社会其他群体扩展。部里将依托全国100个创业培训重点联系城市指导创业促就业工作,各省也要确定本省的重点城市,通过这些大中城市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全国形成创业促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创业自我总结范文12

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在同行们及我们以往提出的创业者素质指标中,有些素质和特征是显性的,也就是说是很容易识别的。但是,有很多素质和特征是隐性的,是不容易识别的,或者需要长期观察才能得出结论。有些素质和特征是相互关联的。简单地调查和总结成功的创业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特征并不能有效地为投资者提供判断依据。因此,研究创业者素质的独立性和完全性指标,分析这些指标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如何用显性指标表达一些隐性的素质和特征,如何有效地、比较快速地判断和识别某创业者是否具备创业成功所需要的素质,这些就是我们提出的未来所需研究的方向。

一、技术路线、方法与研究过程

我们的研究程序设计如下:第一次面访成功创业者,通过访谈法总结成功创业者素质共性,并提出素质指标集合。然后开展问卷调查,验证成功创业者素质共性,分析指标集合的独立性和完备性,总结并提出成功创业者素质的独立性和完全性指标集,开展第二次面访,进一步验证成功创业者素质的指标集合的独立性和完备性。最后总结并提出成功创业者素质的独立性和完全性指标集,形成研究报告。

在第一次面访中,我们与上海同脉投资俱乐部的12位创业者进行了多次交流。主要交流的内容是听取他们的家庭出身、教育背景、个人成长历史、创业过程、经历的重要事件及相关处理方法和结果。在这样的听取交流过程中,为了保证真实性,我们始终没有告知交流对象我们的目的。通过面访,我们整理了6大类指标、13个项目和57个问题的问卷。在调研问卷中,我们选取创业家样本150人,发出问卷15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12 份,有效回收率为74.7%。样本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河南、广东、安徽、江苏、山东等省市。样本所在的地区具有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这些地区在中国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中有一定代表性。

在同济大学经管学院MBA中心老师协助下,向同济大学经管学院在读MBA学生发放问卷100份,这些学生在入学前就要求有在企业管理岗位工作的经历至少三年以上,实际回收有效问卷68份,有效回收率为68%。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验证了成功创业者素质共性,总结并提出成功创业者素质的独立性和完全性指标集。在第二次面访中,我们与上海同脉投资俱乐部的12位创业者进行了多次交流,验证我们提出的成功创业者素质的独立性和完全性指标集。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研究报告,最后通过征求上海同脉投资俱乐部的12位创业者的意见,完善研究报告。

二、主要结论

通过上述的四个研究过程,我们总结了成功创业者素质的6大类独立性和完全性指标集:

1.目标和计划。

研究表明,成为创业者的必备素质是具有强烈的创业成功梦想。但是,只具备梦想是不够的。当其遇到亲人或者朋友的劝阻时,其梦想会淡化而不能付诸行动;当遇到困难时就会退缩而半途而废;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在创业过程中可能迷失方向而失败;由于没有切实可行的计划,在创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可逾越的困难而失败。因此,成功创业者必须具备的第一个素质是将梦想变成明确的目标和切实可行的计划(包括“正确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2.理解。

成功创业者的第二个必备素质是理解。它包括:(1)根据自己的目标而能对全局及事情轻重缓急的判断和正确理解;(2)对问题关键点的判断和正确理解;(3)对周边相关人的正确理解;(4)对周边环境的正确理解。首先,作为一个创业者,每天会遇到很多的事情,会有大量的工作,由于人的精力与时间是有限的,实际上,创业者不可能处理好每件事情,亲身做好每项工作。成功创业者能够从众多的事情中辨别出哪些事情是重要和急的,哪些事情是重要但不急的,哪些事情是不重要但却是急的,哪些事情是不重要也不急的,在此基础上安排和分配好自己的时间和团队其他成员的工作。其次,一件工作的完成可能会涉及到很多问题,有的问题是容易解决的,有的问题是不容易解决的。但是,如果某一个关键问题没有解决,可能是所有工作白费力气。因此,即使认识到事情的重要性,成功创业者还应该能够判断某件待完成重要事情的关键点(或者说难点)。只有充分认识到问题的关键点,并加以解决,才能做好整项工作,达到目的。再次,作为一个创业者,在创业阶段,不可能花大价钱雇用高级职业经理人,必须亲自争取客户,必须亲自用好自己的员工。创业者如果真正理解了其客户,就知道能否争取到该客户,如何争取该客户。如果真正理解了自己的员工,就知道如何去影响和管理其员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最后,要想创业成功,创业者还需要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者,理解经济规律,理解社会(包括文化)。

3.表达。

创业者需要向客户表达其信用、产品/服务,需要向未来的合作伙伴表达诚信和双方合作模式。通常人们认为,花半天时间,语言表达清楚了,并且文字表达也很清楚,应该就可以了。但是,人们往往忘记了,表达的目的是希望对方理解。即使语言、文字表达清楚了,对方不一定理解。即使对方理解了,也不一定认同。即使认同了,也不一定支持。即使支持了,也不一定发自内心地、全力以赴地支持。为了达到表达的目的,需要有一个正确的程序,完成这个程序可能需要半天时间,可能需要一个月时间,也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它决定于:(1)心态;(2)问题的大小和自己本身对问题的理解;(3)对于对方的理解;(4)表达的方法;(5)表达的时间安排。

4.怀疑。

创业者成功的第四个必备素质是怀疑。他(她)需要怀疑以下四点:(1)自己以往成功的经验;(2)他人以往成功的经验;(3)他人的承诺;(4)俗成的习惯及被他人认定的真理。首先,很多创业者在开始时可能做得很成功,一时的成功,往往会使他(她)的自信心盲目膨胀,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因此,可能在企业人才储备不足的情况下,进行盲目扩张,最终导致现金流危机而失败。其次,自己以往的成功或者他人以往的成功均是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完成的,环境和条件总是在变化的,以往做法的成功不等于以后仿效也能成功,成功创业者必须记住这一点。再次,在商场上往往会有很多口头承诺,口头承诺难以有法律保护,从口头承诺到兑现是有很大距离的,很多的失败往往是轻信别人的口头承诺。有时侯,客户承诺一个订单,创业者如果不继续做足功课,可能就会成为泡影。最后,俗成的习惯及被他人认定的真理背后,可能就是创业者创新的机会,如果创业者有怀疑的眼光,可能就有创新。当然,怀疑不等于否定,需要创业者掌握怀疑的原则:怀疑后否定,怀疑后肯定。

5.创新。

创新是创业者成功的第五个必备素质。要梦想成真,必须要超越,超越需要创新。我们对创新的定义是:在充分理解别人的经验基础上,发现别人的不足之处,或者由于环境的变化,在别人的经验不适用的情况下,提出新的、有用的方法。只要认识到自己和别人的不足之处,就有创新的机会。创新能力来自于以往的经验、善于怀疑和创业者自身的悟性。

6.正确面对。

所谓正确面对,包括:(1)正确面对自我;(2)正确面对他人;(3)正确面对问题、困难、挫折、失败。正确面对自我,包括自己的人生观和自信心。成功创业者需要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很多人在取得成功时,可能会使自信心得到无限膨胀。在遇到挫折或者失败时,又可能完全丧失自信心。但是作为成功创业者,既不能盲目自信,也不能妄自菲薄。成功创业者在做某件事情时,总会认真分析周边的环境及自身具备的条件,以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同时,任何事物都在变化过程中,即使出现事先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和困难时,也不应心慌意乱,而是冷静思考和与人商量,努力寻找和选择有效的解决办法。另外,如果到了最后,确实是失败了,从心理上,做到正确对待,总结失败的原因,以保证下次不再犯错。正确面对他人,包括正确面对亲人、朋友、客户及合作伙伴。如何做到正确面对?一方面,成功创业者需要有一个感恩心态。应该感恩客户、员工和周边帮忙的人,如果经常感恩,就会过得很快乐。只有感恩,才会真诚待人,受人尊敬。另一方面,对于并没有给订单的客户,或者没有做好工作的员工,或者没有帮助您的人,不能有怨言,应该检讨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