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房地产专业毕业论文

房地产专业毕业论文

时间:2022-06-11 05:36:19

房地产专业毕业论文

房地产专业毕业论文范文1

关键词: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修订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213-02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西北战略的实施,国家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投入的加大,基础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大,越来越多。这给这些地区的高校土木工程学科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随着房地产业的复苏继而兴旺繁荣,人们对建筑产品的需求的日益增长,建筑行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一栋栋高楼大厦屹立,一栋栋的住宅楼和办工楼的竖起,一栋栋教学楼和学生宿舍的落成,这些工程建造后的房地产的销售经营及买卖定价以及银行房地产抵押贷款需要大量的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人才,从而刺激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人才的需求增长,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形成,独山子石化基地的确立,对我伊犁师范学院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奎屯市及周边有房地产公司达数十家,并还有不断增多的趋势,每年来该院订单要人很多,伊犁师范学院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科专业学生就业率达到99%。但在风光无限的时刻,我们不能骄傲自满,要正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科专业所面临的压力和紧张感。一是,院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科专业是2005年开始申报并招生的,第一届招生16人,后面06届、07届、08届招生均未超过20人,09年原招生有34人但转走6人,剩下28个学生还是因为教师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之结果,该专业底子薄,基础差,思维方式严重错位,思想观念严重滞后;二是,由于新疆学生思想观念陈旧,认为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就是卖房子销售住房,地位低下,学习动力不大;三是,国家、自治区对高校招生规模的总体限制,扩大招生不再可能,学生选择的几率和自越来越大。所有这些,都将是对伊犁师范学院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科专业严重的挑战,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可不是危言耸听。高考学生数量的下降,扩增专业和专升本的严格控制,招生规模的限定(今后伊犁师范学院奎屯校区在读高校生限定在3600名),正是严重考验的时候,唯有提高教学质量,吸引着高考学生和社会需求才是逃出生天之门。

一、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002年底到2003年春,原伊犁州建筑工程学校合并入原伊犁州教育学院,建校在中专生源严重萎缩面临倒闭的情况下得到生存的机会。2004年初,又随着新的伊犁州教育学院合并入伊犁师范学院而获得新生,2004年中专升格为专科,先后有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专科专业,而后在2005年申报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科专业成功并开始招生,9月迎来第一届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科学生16人,07年招生15人,08年招生19人,09年稍好招生28人,这个专业面临潜在的危险,且其底子还是老建筑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实训条件(无任何实验条件和实训基地),教师队伍中无一人是学房地产经营与估价或相近专业的。更为不合理的地方在于,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在某些教师通过其他高校东拼西凑糊弄而成。从老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以看出,思维方式陈旧,思想观念严重滞后,很多教师还是停留在中专的教学水准和思维方式及思想观念上,专业覆盖面太窄,课程设置过于单一,涉及范围极为有限,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实训安排的科目少,且课程结构不合理,公共科目学时过多,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少,且课时较少。教学要求过低,还是停留在中专的层次,培养目标含糊不清,主干课程过少,课时过少,合格标准过低等等不良的现象。伊犁师范学院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科专业之所以能生存下去,不是由于它做得如何地好,而是因其专业所靠学科方面的优势而得以生存,故为使培养出学生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能在未来的社会独挡一面,有必要对原有的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必要的修订,使学生所学知识在社会上和工作上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拓宽专业口径

拟修订的新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遵循拓宽专业口径,将专业由原来的单一房产经营与估价拓宽到广房产与地产经营与估价宽广的范围内,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必需的建筑、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在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等方面获得实际训练,具备现代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可以在房地产经营与开发公司、房地产估价事务所、房地产投资咨询公司、房地产经纪公司、物业服务公司等从事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分析、房地产管理、房地产估价、房地产营销、房地产经营与开发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为了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地找到工作,甚至转行到其他部门、其他行业工作,必须给这个专业的学生加强经济、管理、工程、测量和预算以及财会等方面的知识,甚至扩充学生在电工、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同时考虑部分男生转行到建筑施工或建筑设计院及建筑监理公司等单位工作,从而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及建筑CAD、建筑制图等方面的课程设置。

三、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注重专业技能和专业技巧能力的培养,压缩了公共课所占的比重和课时,增大了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比重和课时,构建以公共课程(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必修)、专业课程(必修)、专业选修课程及专业实践训练共五个组成部分,成为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结构,使学生能学到更多更宽广的知识,掌握更多的专业基本技能与技巧。其具体的学时和比例见表1[1,2]。

(一)公共课程

所开设的公共课程严格按教育部的要求执行,有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考试课,共9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4学时,另外以讲座的形式授课32学时,安排在第一个学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为考试课,其有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另外以讲座的形式授课16学时,安排在第一个学期;体育与健康为考试课,各64学时,安排在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每周2学时,按16周计算,该课程原培养方案是安排为128学时,安排在第一、二、三和四学期共四个学期完成,每学期32学时,从这一变动看出增大了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军事理论与训练为考查课这门课程没有动,还是安排在新生入学的前半个月内进行共24个学时;民族理论与新疆地方史为考试课,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课时32个,安排在第三学期,这是新疆高校所特别安排的课程维持不变;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为考试课64学时,安排在第一学期完成,这门课课时有所压缩,原方案是80学时,要求学生通过CCT等级考试关则可;大学英语为考试课在新的方案中由原四个学期的学习共256学时压缩为第一和第二学期完成共128学时;要求学生通过大学英语三级;形势与政策为考查课这门课依旧以讲座的形势完成;大学语文为新增公共课,为考查课32学时,安排在第一学期完成。从新方案和旧方案的比较可见,公共课程的总课时压缩,但拓宽了知识范围,效果反而增大,为后面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打下基础。

(二)专业基础课程

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作为典型的工程与经济相结合的专业,以下课程是其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经济数学(原为高等数学,考虑文科专业学生数学基础,将此门课程改为经济数学,主要内容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考试课,128学时,安排在第一、第二学期完成);建筑工程概论作为其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且较为重要是引导学生了解建筑工程的入门课程,但原方案学时过多占用其他课程的学习时间,故加以缩短由原140学时缩为64学时,安排在第二学期完成;工程经济学为新增课程,考虑到其重要性,设置为考试课程,64学时,安排第三学期完成;建设法规原有课程,考查课程32课时,安排在第五学期完成,现改为安排在第二学期完成;技术经济基础为新增考查课程,由于该专业的学生涉及经济方案的比较,故必须具有一定的技术经济基础,64学时安排在第三学期完成;应用文写作为原考试课程,保持不变,48课程安排在第二学期完成;工程造价控制为新增考试课程,为了学生考造价员和造价师而特开设该课程,64学时安排在第三学期完成;建筑设备为新增考查课程为增长学生的建筑设备方面的知识,64学时安排在第三学期完成。这些课程共596学时,基本安排在第二或第三学期,其学习为后面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专业课程

对于工科与经济学科结合的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学生来说,必须同时具备坚实而又宽广的理论基础和合乎现实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在如今求职竞争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故在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拓宽了专业课程,增大了专业课程的设置数目,设置有如下的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程:工程预算(原为建筑工程预算是考试课64学时,安排在第四学期完成,新方案为使学生拓宽知识面将所授内容拓宽不再局限于建筑工程而对所有的土木工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新开设的考查课程,为增强学生工程项目的管理能力而开设,原方案中没有,64学时安排在第四学期完成)、房地产市场营销(原有考试课程,保持不变,64学时安排在第五学期完成)、房地产市场项目策划(为原有专业考试课程,保持不变,64学时安排在第四学期完成)、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原有工程合同管理考试课程,为扩充学生知识增加工程招投标内容,36学时,安排在第四学期完成)、房地产投资分析(为原有考试课程,保持不变,64学时安排在第四学期完成)、房地产估价(为原有考查课程,保持不变,64学时安排在第四学期完成)、房地产经纪人(为新增专业考试课程,为学生毕业后考房地产经纪人资格证书而设置,64学时安排在第五学期完成)、房地产金融学(为原有考试课程,保持不变64学时,安排在第四学期完成)、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为原有的考试课程,保持不变64学时,安排在第五学期完成)、房地产企业会计(为原有的考查课程,保持不变64学时,安排在第五学期完成)、居住环境景观设计(为原有的考试课程,保持不变48学时,安排在第四学期完成)。这些专业课程共724学时,涉及面宽广,结构合理。

(四)专业选修课程

考虑到扩充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同时,为因地制宜地加强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考虑部分学生专升本和可能未来考研究生的需要,考虑工程合同的制订等工作,以及部分学生就业着眼于设计院和工程监理单位,故设置如下专业选修课程:公共关系(36学时完成于第二学期)、建筑制图与CAD(为新增课程,64学时完成于第四学期)、小区规划与绿化(原有课程,保持不变,64学时完成于第三学期)这些课程全为考查课程,共164学时,这些课程的制定弥补了学生知识上的缺陷。

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伊犁师范学院十分注重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为此新老培养方案都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文章。我们根据北疆气候和建筑行业活动的特点,冬季冰雪覆盖,所有的建筑工地停工,故将所有的实习和实训安排在上半年进行,为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同时又达到实习和实训的目的,在新旧培养方案中均是将所有的课程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安排在每年的上半年,也就是说大一、大二下学期的期末两周和暑假头两周安排学生认识性和生产性实习,为使毕业班学生找工作、就业和实习及毕业设计四不误,我们安排大三最后一学期为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以及毕业就业指导及学生联系单位就业相统一相结合的部署。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在毕业实习的过程中就将工作找好并与单位签下就业协议书,同时,可以在生产实习中根据自己的实习所接触到的工程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甚至可以在实习的过程中得到实习单位的技术人员的指导使毕业论文答辩顺利完成。

五、结论与建议

总之,在深入调查新疆的社会市场需求和我校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科专业毕业生在社会上的反映,和深入调查分析未来新疆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未来市场对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科人才的需求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原有的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局限性和缺陷性,考虑未来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科人才所必须的知识面和基本技能和技巧,本着服务于学生,着眼于学生,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满足社会市场需求为目标,制订了合乎现实实际的新的培养方案,以利于拓宽该专业学生毕业时的就业途径,使就业面更为宽广、就业机会更多,使其在未来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房地产专业毕业论文范文2

【关键词】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就业前景

1建筑行业发展趋势

建筑业分为“狭义建筑业”和“广义建筑业”,狭义建筑业主要包括建筑产品的生产(即施工)活动,广义的建筑业则涵盖了建筑产品的生产以及与建筑生产有关的所有的服务内容,包括规划、勘察、设计、建筑材料与成品及半成品的生产、施工及安装,建成环境的运营、维护及管理,以及相关的咨询和中介服务等等,反映了建筑业整个经济活动空间。文中所谈的建筑业是狭义建筑业。其实,无论是狭义还是广义,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不可避免地具有宏观经济形势相关性和政策敏感性,这决定了建筑企业在制定战略的时候,会密切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动态及各项经济指标。各项数据表明,未来几年里——建筑业发展前景广阔。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一直呈高速增长态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为10.9%,全年增幅预计不低于10%。而且,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的工业生产、建筑、零售销售等基本面情况总体保持良好,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未来几年继续快速增长的潜力很强。据专家预测,截至2015年的未来几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有望超过官方制定的7.5%的目标。根据我国未来固定资产投资的状况,对未来建筑行业需求总量做出的预测是:到2015年,建筑业总产值(营业额)预计将超过90000亿元,年均增长7%,建筑业增加值将达到15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左右。具体说来,未来建筑业热点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铁路建设。“十二五”期间将是中国大规模铁路建设时期,铁路部门计划续转和新安排建设项目达200多个,其中客运专线项目28个,建设总投资12500亿元人民币。今年作为“十二五”的第二年,铁路建设已经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局面。据了解,去年上半年我国完成铁路基本建设投资621.9亿元,同比增长1.9倍。其中铁路基建大中型项目完成投资613.64亿元,同比增长2倍。可以预见,我国铁路新一轮大规模建设即将展开,随着铁路投资的放开,以及参与铁路建设项目资质限制的松动,铁路建设市场将成为建筑企业另一个充满机遇的细分行业市场。

公路建设。按照交通部已经确定的公路水路交通发展2020年以前的具体目标和本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公路基本形成由国道主干线和国家重点公路组成的骨架公路网,建成东、中部地区高速公路网和西部地区八条省际间公路通道,45个公路主枢纽和96个国家公路枢纽;到2015年,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20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5万多公里;到2020年,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250多万公里,高速公路达到7万公里以上。因此,未来10-20年,应是我国路桥建设持续、稳定发展的时期。

城市建设。首先,从城市化率来看,目前我国城市化率只有31%,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根据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和中国人口增长的综合分析,可以预测,未来20年内,中国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60%左右,这意味着城市化率每年需提高约1.5个百分点。其次,从我国城市的功能分区看,我国目前很多城市的功能分区并不合理,为了使城市土地价值最大化,必将对功能区重新划分,而这将导致现在很大一批城市住房资源的重新优化配置,很多需要配套和重建。

房地产。近两年,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房地产投资增速过猛势头得到初步遏制,过热的购房需求有所降温,但从投资总量上看,房地产市场的建设需求仍是建筑行业企业应重点关注的细分行业市场之一。参照我们过去二十余年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以及住房改造速度,202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可能达到35平方米,即平均每户现有城镇居民还要增加10平方米多。因此,可以大胆断言,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尽管房地产商可能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但房地产业将处于稳定发展的黄金时期。

除了上述种种之外,高速的经济增长态势及“十二五”期间国家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还会更多建筑市场热点,例如冶金、化工、电子工程等等。未来几年,施工企业将会在建筑大舞台上一展英姿,大显身手。

建筑业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从业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 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就业前景

在选择专业时,一些家长和考生认为“学建筑出来就是当小工”,这类想法实际是一种误区。

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的毕业生大都去了工程技术岗位。对于专科(高职)层次的学生来说,就业一般是从基层干起,做具体的技术工作。建筑类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是各类建筑公司,房地产公司、监理公司和市政建设企业。建筑类专业毕业生可从事的岗位很多,如施工、预算、资料、安全、质量检测等。

建筑业、房地产业的持续高速发展,使建筑类专业毕业生成为高校应届求职大军中的宠儿。在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建筑类专业毕业生仍然十分走俏,需求量在各类专业中名列前茅。特别是,今年,在国家政策的调控下,建筑业仍呈现出繁荣景象。以山东商务职业学院2012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状况显示,在2012年上半年(截止到3月份),就有包括烟台建设集团、荣成建设集团、德信建筑有限公司等120余家企业到校索要建筑类各种专业的毕业生,提供岗位900余个。毕业生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2.1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今后十五年,山东省建筑及房地产行业对建筑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平均需求以每年60%以上的速度增加,人才缺口达40%以上,目前烟台地区的施工企业技术员缺口率达到70%。为此,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就业方向为建筑施工企业、监理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岗位为施工员(核心岗位)、质检员、安全员和资料员等。

2.2 工程造价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造价工作人员的市场需求量大,相对工作环境舒适,收入较丰厚(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年收入已经达到5万以上),是名副其实的白领人士,就业前景好。就业方向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咨询公司、招标机构、房地产开发公司、企事业单位的基建部门等,本专业毕业生从事工程预结算编制、工程造价招投标、工程审计、工程监理经及工程造价管理相关软件的开发应用等工作。

2.3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房地产专业毕业论文范文3

关键词:高等教育;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物业管理作为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的必要环节,已经被广大的房地产行业参与者接受和认可.但在我国物业管理发展的几十年中,始终把物业管理定义为劳动密集型工作,无论是开发商还是广大业主,还是物业管理很行业的从业人员,始终对物业管理行业的认知不清晰,认为物业管理既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根本就不需要专业人才的参与,这从目前物业管理行业从业人员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结构都能说明,目前整个行业现状就是学历层次较低,物业管理专业出身的工作人员较少.但实际上,随着物业智能化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物业就需要专业性和技术性更强的人员.中国物业管理经过几十年的蓬勃发展,很多优秀的物业管理公司已经形成了自己固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特色,这些物业管理公司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也就更需要大批次高素质的物业管理人才.因为我国的物业管理行业本身发展较晚,随之而配套的高校物业管理专业的发展也较慢,虽然目前全国有多所高校开设了物业管理专业,但是开设高校由于各自学校发展不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也就处在不一致的发展道路上,四川文理学院,地处四川达州,达州市本身属于川东革命老区,本身城市发展在全国城市发展中不属于一二线城市,基本属于四五线城市,所以物业管理行业发展本身就存在各种问题和局限,所以四川文理学院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1]

1四川文理学院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发展现状

从以往研究发展来看,目前全国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属于物业管理专业人员无论是从“数字”还是从“素质”都无法满足现阶段行业发展的需求,存在的矛盾主要是物业管理专业发展时间较晚,全国开设本专业的高校较少,就四川文理学院而言,每一届毕业生人数也是比较少,从数量上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另外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水平不高,到单位后不能很好的胜任单位工作,现阶段培养的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在物业服务企业的工作上不能很好胜任,虽然有的毕业生工作上能够胜任,但其他综合素质培养的欠缺就进一步阻碍在企业的成长.主要表现为,第一,专业自信心不够,四川文理学院物业管理专业从入口学生志愿来讲,主要属于第二三志愿的调剂同学,对整个专业的认知和自信心不够,导致在专业学习中提不起来兴趣,从而影响在毕业时对工作方向的选择,目前四川文理学院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只有很少一部分从事物业管理相关工作,导致在行业中不能形成影响.第二,专业素质能力不强,本专业学生在4年的学习中,主要集中于理论学习,进入物业管理行业中体现出动手能力不强、沟通能力较差等问题,物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到物业企业工作,在前期工作中往往不能很快进入工作状态,从事管理层工作的毕业毕业生比例较小,因为在前期工作中,毕业生为了更好的熟悉项目上的工作流程,往往存在轮岗,本专业学生在轮岗期间就能看出缺乏操作,缺乏必要的园艺技能、设施设备维修技能.其中还存在重要认知问题就是服务意识不强,很多同学毕业进入单位后,把自己摆在管理者的位置,违背了物业管理行业服务性的原则,在开展工作中,因为角色错位,导致与业主交流中出现问题,影响工作的推进.

2四川文理学院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在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中,目前在高等教育中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是以物业管理服务理念为核心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第二是以物业管理中技术理念为核心的专业培养模式,第三种是结合服务和技术的复合型模式,目前四川文理学院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无论是从专业目标设置、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安排,都是从以培养复合型人才出发.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四川文理学院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2]第一、从培养目标和课程习题出发,四川文理学院物业管理专业意在培养能在建设部门、房管部门、房地产公司、物业服务公司、社区居委会、职业学校、高档公寓、高层楼宇、高级商厦、会所、写字楼等方面从事房地产营销、物业管理、社区服务、教育培训、信托经纪、研究咨询、教学科研等工作的中高级人才.配套开设的课程有物业管理学、物业管理实务、物业服务企业会计、物业服务企业财务、房地产经济学、物业环境绿化管理、物业设备管理、物业智能化管理、分类物业管理、物业经营管理、房地产估价理论与实务、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金融、房地产营销、房地产投资分析、社区管理等.实践教学主要是从大一进校的认知实,结合大二大三的企业定岗实习和大四的毕业实习相结合.第二,师资建设方面,四川文理学院物业管理专业教师主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虽然学历层次都是硕士研究生,但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比例较少,同时本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较少,都成为目前物业管理专业发展的瓶颈.第三,校企合作与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目前与我校物业管理专业进行校企合作的企业主要集中在重庆、成都等城市、与学院所在城市存在一定距离,不利于学生随时到企业进行各方面的实践教学,同时,本专业在校实训基地建设也没有得到一定发展,所以目前四川文理学院的物业管理专业的复合型培养模式还存在一定问题.[3]

3四川文理学院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

3.1专业教育存在与企业需求和职员发展脱节的现象

学院培养的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从学生定岗实习和毕业实习中能发现,学生不能把所学知识熟悉运用的工作中,同时在工作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在教学中也存在没有设置的情况.

3.2专业教育存在教学落后现象

四川文理学院物业管理专业在现阶段教学中,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内容都存在着方法落后,知识结构不完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现象,由于物业管理专业的设置与发展比学院其他专业设置发展较晚,所以无论是在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更多的去学习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任课教师对物业管理行业的了解也局限于书本知识,任课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就存在理论与实际脱节额情况,另外,四川文理学院物业管理专业在15年的发展中,虽然在不断的去优化课程结构,但因为教材建设配套不完全,师资薄弱,课程结构的优化就存在纸上谈兵情况.

3.3实践教学存在瓶颈

因为地处四川达州,达州属于川东革命老区,物业管理发展水平与全国物业管理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就导致,物业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在本地很难找到合适的实践教学基地,学生的专业认知实习、定岗实习由于实习单位本身物业管理水平低下,影响学生的专业自信心.实践教学的缺失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理论教学的效果.[4]

4四川文理学院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4.1制定产学结合的教学大纲和配套教材

特别是物业管理行业发展各地方良莠不齐,同时各开设物业管理专业的高校适用教材不同,教材内容上存在内容的重复和内容缺失等情况,目前四川文理学院物业管理专业所选用教材也存在这样的情况,这就要求需要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加强教材建设,虽然本专业已出版相应的配套教材但还未形成体系,这就要求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加强教材体系建设.

4.2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主体教学之一,特别针对物业管理这样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院要想物业管理专业建设能够出成效,出特色就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的建设,实践教育离不开实践基地和实训室,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训室建设、实践基地的建设中要适应四川文理学院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需要,实训时间的安排、实践教学大纲的编写,同时针对在校教师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考核体系都要与之配套.重点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内涵建设,不断增加校企之间的人力、智力、资金、资源的融合度和共享度,生产资源与教学资源进一步对接互融,建共管.但四川文理学院地区所在行业劣势,在发展实训基地的时候一定要放眼全省和周边省市,与行业内较高标准企业建立合作,目前本专业已经和万科物业成都分公司、保利物业重庆分公司、成都嘉善物业等企业进行了有效合作,在今后的校企合作中不能只让校企合作停留在表层,要向深度发展,具体的合作方案可以考虑在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和制定中加强与企业联系,可以让企业针对提出他们在企业发展中所需人才的培养方案,同时可以邀请企业与学院签订“订单式”培养模式,共同管理人才培养的过程.把课堂教学融入到物业管理企业中,使四川文理学院与合作企业全方位的进行人才培养.

4.3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

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物业管理中的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涌现,而如果我们教师教学只是停留课程教学,不提高自身素质,很难适应新技术下的专业发展.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针对四川文理学院已有的物业管理专业教师,要加强教师的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可以加强与企业合作,鼓励教师在寒暑假期间深入物业管理企业去探索目前行业中的新技术和新知识,同时可以和企业的相关工程师、建筑师学习,加强老师素质.把行业中新技术、新成果引入到教学课堂.第二、在新进人员当中也可以考虑经费,招聘和引进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增加专业教师的“双师型”比例,只有增加了“双师型”教师比例,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双师型”与普通教师的交流,发挥老师之间的“传、帮、带”作用,这样可以利于促进教学改革,强实践教学环节.第三、物业管理专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影响,学生毕业后我们也希望能更多的进入物业管理行业来增加行业的整体水平,所以与企业管理者和行业专家的沟通就显得很重要,学校可以邀请行业中的高级技术人才、行业领域专业、物业管理企业管理者到学校担任客座教授或者兼职教师.因为目前我们开设的课程中也存在很多课程必须依靠兼职教师的支撑才能完成教学,通过邀请行业专家到校讲课,通过这种模式既能够阔展在校教师的专业视野,也可以去加强学校的专业认知氛围,能够更好的去把握物业管理行业和专业的新成果.能够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更能体会“双师化”教育的重要性.[5]

5结论

物业管理行业虽然目前发展时间较短,但随着产业需求,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认为物业管理行业在现阶段属于朝阳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会越来越好,高校应运而生的物业管理专业在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中也属于新兴专业,所以专业建设上肯定存在各种问题,但对应而来就给物业管理专业发展留有了更多的空间,所以四川文理学院在物业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探索中,能够结合自身特色,探索出适合四川文理学院物业管理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更加重要,他不仅推动高等教育中的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通过人才输送,更能大幅提升本行业的发展,提升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水平,增强现有物业管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6]

参考文献:

[1]何景梅.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探析[J].现代科技:现代物业,2009(12):95-96.

[2]罗纪红.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35.

[3]周建群,殷闽华.应用型高校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62-67.

[4]于宗水.关于职业院校推行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9):13.

[5]王新华.校企联合是促进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J].煤炭高等教育,2002(3):100-101.

房地产专业毕业论文范文4

一、认识上的误解导致学生报考热情不高

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和物业管理专业均为新型专业,社会大众在不同程度上对两个专业不了解、不理解甚至误解。很多人认为房地产专业就是培养售楼员,认为物业管理是一个低技术、劳动密集型行业,其日常工作也就是简单的维修、清洁、绿化和保安。加之,我院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设备技术等强势专业的存在,导致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多半来自滑档生或第二专业学生。

二、社会需求与学院培养岗位群有所偏差

学生报考的不热情让我们在招生过程中存在顾虑,近几年两个专业并没有持续招生,而是隔年一招。即,一年仅招物业管理专业,之后一年仅招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但是,这样的招生状况又与市场的需求脱节,不能紧跟市场需求的步伐。就近几届毕业生来看,这两个专业呈现了相对较高的就业率。但是,学生的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有所不符。有半数的学生去从事了建工或者造价相关的工作,虽然提倡学生“先就业后择业”的职业观,但总体来讲与我们设立的培养岗位群有所偏差。同时,人才市场对两个专业又表现出求才若渴。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这两个专业用人单位的薪资水平较低,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培养的针对性不足。虽然,不断的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以练带学”,为企业培养可用人才,但总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有所差距,这为我们增加市场调研力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高职教育课堂教学的特殊性导致师资力量相对欠缺

自我院开办两个专业以来一直抓紧对两个专业师资力量的建设,从2006年至2010年,引进、培养两个专业的专职教师5名,聘请外聘教师、客座专家5人次。虽然,学院一直加强该两个专业的师资建设,就两个专业每届两个班级的学生数量而言,师资力量似乎已经满足,但是在授课过程中仍显得捉襟见肘。主要由于,第一,该两个专业的课程门次繁多,一名教师在同一时间可能会接任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在过往的授课过程中,一名教师同时讲授一个班级同学期两门以上课程的情况时有发生;第二,由于高职教育的课堂教学时间集中,无论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都无法错开授课时间,导致师资力量的变相欠缺;这种情况的发生对教学结果或多或少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然而,一味的增加师资,又会在在整体教学过程中出现个别学期的师资相对剩余,造成人力浪费。这种情况需要更深层次的考虑,来改变这个现状。

四、不同的培养模式导致授课内容重复出现

我院现有的两个专业用了不同的培养模式。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专业,使用的是高职高专“2+1”人才培养模式。学生从入校开始,接受为期2年的理论知识学习,期间穿插以大作业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性教学,于第三年,即第5学期、第6学期分别进行认识实习和顶岗实习。实践课程比例达到将近45%。物业管理专业,使用的是“2.5+0.5”模式,即学生入校接受2年半的理论知识学习,期间穿插以大作业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性教学,于第三年后半年,即第6学期进行顶岗实习。这两种培养模式基本符合我院该两个专业的培养需要,是近几年两个专业的教师不断努力的改革成果。但是,在这两个培养模式下时而会出现课程内容重复。虽然教师经过课程整改略有改善,但是由于教师工作的相对独立性,导致课程整改没有彻底落实,在个别相关的课程,尤其交替性较强的课程授课时,使学生从不同老师的嘴里听着同样的内容。

从以上分析来看,房地产经营与估计专业和物业管理专业虽是两个不同的专业领域,但是两个专业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和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两个专业开设的课程来看,公共基础课程和职业基础课程相同的课程达到95%,只是在职业技术课程上有所区别。这说明,两个专业就课程体系来看具有整合的可行性。再就以西宁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并结合我院隔年分别招收物业管理专业和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学生的情况来看,将两个专业整合形成房地产经营与物业管理专业是有潜在需要的。

那么,整合后的专业到底是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还是物业管理专业呢?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职业技能呢?适应什么样的岗位群呢?为解决这些问题,设想在教学中引入一个称之为“式”的培养模式。所谓“式”培养模式,是将现有的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和物业管理专业进行整合,为房地产估价行业、房地产经纪行业、房地产经营及前期工作相关行业、物业管理行业,,这四个职业方向输送专业人才的一种培养模式。具体操作如下:

1.在“式”培养模式下,将课程设为三层

第一层(最内层)是公共基础课层。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大学英语、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军事理论、体育等课程。这些课程多开设于第一和第二学期。每届学生入校都要开设。

第二层(中间层)是职业基础课层。公共基础课分为两个类,一类是学生普遍需要掌握的职业基础课,包括:建筑制图与房构、建筑工程技术与组织、建筑工程概预算、工程设备基础与预算等。这类课程多开设于第二、第三学期。每届学生同样接受学习。另一类是为学生下一步学习职业技术课程而开设的职业基础课程,包括:房地产市场营销、物业管理概论、房地产经纪、房地产估计、可行性研究等。这类课程开设于第四学期。这类课程并不是每届学生都要开设的,而是根据当年的市场需求开设。例如:根据市场调研,当年需要大量的房地产经纪行业的从业人员,我们在第四学期就可以开设房地产经纪课程。若市场需要物业管理人员较多,可以开设物业管理课程。即,第二层课程是可以转动的,可以根据市场需要于第四学期确定培养方向。

第三层(最外层)是职业技术课层。职业技术课包括:物业管理实务、房地产经纪实务、房地产估价实务等以及相对不同课程而开设的大作业实训课程。该层课程主要是根据上一层确定的职业基础课而进一步开设。主要为加强、加深对应就业岗位层开设的相应专业核心课程。

2.对“式”下的层内进行调整。因每届毕业生不可能是只服务于一个方向的就业岗位群。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是发散的,“式”抓住了市场需求的主流,但是不能全面满足整个社会对该类毕业生的需求,这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调整主要还是在第二层,仍然根据市场的需求,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例如:市场告诉我们明年需要大量的物业管理人才,小部分需要房地产估价人才。那么,我们将物业管理设为第二层的职业出课程,第三层开设物业管理实务及相应的大作业课程。同时,开设房地产估价的选修课程,让学生自发的选择专业方向,以集中、小班的授课方式,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扩大学生的就业范围,对下年的毕业生在符合市场的需求下进行分流。

“式”培养模式能带来哪些优势与契机呢?

1.可以紧随市场脚步,促进市场调研,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理念在以往的培养模式下,每年招收的学生是为3年后的市场需求服务,这明显存在一定的“需求―供给”误差。这种误差主要出现在市场细分的误差上。我们所处的地区需要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和物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每年需求的学生在房地产经营、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房地产经纪这几个方向的比重却有不同。以往的培养模式下,是力求做到完整,将所有可能为学生提供就业的课程全部授予学生,缺乏针对性。在“式”培养模式下,可以将就业市场进一步细分,而且这种细分和目标市场的选择是在学生毕业前一年进行的。不仅拉近了毕业学生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距离,也使我们的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同时,又对市场调研提出了新的要求,“式”培养模式不是一尘不变的培养模式,其主要环节是在第二层的带动下让整个培养模式根据市场需求转动。这就要求任课教师配合学生管理部门做好毕业生人才市场调研工作。从真正意义上做到细分人才市场,针对培养。这样才能加强贯彻高职高专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理念。

2.可以为课程整改提供契机,在加强专业建设的同时又解决师资欠缺现状。在“式”培养模式下,课程是及时根据市场的需求而变动设立的,不同于以往的全面灌授的培养方式。这就需要我们所开设的课程要具有“精、简、实”的特征。“精”就是要求将开设的课程进一步精炼,每门课程都要求突出重点、明确目标,避免把课时浪费在不必要的教学内容上;“简”就是要求开设的课程之间避免重复,将所有内容有重叠的课程全面合并,尤其针对职业基础课程中连接职业技术课程的桥梁课程,让这些课程落实体现润滑剂的作用;“实”就是要求所开设的课程都具有就业的针对性,尤其针对职业技术课程,拉近学生学习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将现有课程进行“精、简、实”的全面整改后,不但加强了专业建设,还使劳动力得以解放,教师可以把精力放在既定方向的专业培养课程中,解决师资变相欠缺的现状。

房地产专业毕业论文范文5

(云南农业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摘要: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为新设置的本科专业,定位不清将影响到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本文通过对国家本科培养不同层次、专业内涵以及云南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宏观分析,总结过去云南农业大学该专业三阶段人才培养经验,提出未来以职业为导向的专业定位,确定培养方向和课程结构体系,明确专业基本课程和方向拓展课程,以供其他地方高校探讨和参考。

关键词 :地方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专业定位

中图分类号:G 640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4.390X(2015)01.0051.05

收稿日期:2014.08.02修回日期:2014.10.22网络出版时间:2015.01.0713:06

作者简介: 吴晓敏(1970—),女,湖北蕲春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城乡规划研究。

网络出版地址:http://cnki.net/kcms/detail/53.1044.S.20150107.1306.011.html

Discussion on the Specialty Orientation of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for the Local University

WU Xiaomin, DONG Ping, LU Xiang, HU Hu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201,China)

Abstract: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is a new undergraduate specialty. In a long term, the specialty has an unclear orientation which has seriously affected on graduate′s job seeking. This article makes macro analysis on the different factors such as different levels of national bachelor′s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nnotation and local economic as well as the need of social development, on this basis, it summarizes the former personal training experience of three stages of this specialty in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nd then it proposes an idea with a career?orientated undergraduate training program and main courses structure, as well as basic course and course expanding directions, at last,it offers a discussion and useful reference for other local universities.

Keywords: local universities; specialty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背景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源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新增地理学科类本科专业, 1999年首届招生,至2009年统计,全国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包括独立学院、民办院校)已达173所,成为了教育部新增速度最快的专业之一 [1]。由于专业名称涉及理、工及管理多种学科门类,全国开办该本科专业的院系的学科背景多样,包括理学、工学、管理学等,专业培养定位存在多种倾向:在综合性大学、理工院校定位为资源环境规划方向;在具有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科背景定位为城乡规划方向;在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定位为应用数字城乡规划管理方向;在管理学科为背景的院校定位为土地管理方向、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旅游管理方向等[2]。办学十多年来,全国该专业缺乏统一而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各校根据自己的学科背景设置专业培养方向,导致对新专业培养人才难以得到社会认可,影响到新专业持久发展。不少院校将各学科的主要课程拼接在一起,没有形成一个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框架,从对毕业生就业来看,主要是专业方向不明,没有对口的行业和岗位[3.4] 。

基于实际情况,2012年教育部新公布的专业目录中,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一分为二,即“070502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070503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个专业[5],可授予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2013年开始,各高校以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为基础,调整新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在大学扩招背景下,对于一个全新的快速发展的专业,厘清专业定位显得非常重要 [6]。

二、地方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分析

(一)国际国内本科教育定位政策导向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2011》中规定,大学本科(LEVEL6) “3年以上的理论学习期,以具体职业需要为导向,注重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 [7]”。《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本科教育学业标准规定是:“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及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在我国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根据学科背景各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层次,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8]:(1)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高校,强调的是理论的应用性,属于理论应用型人才,或称工程研究型人才。其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将发现的一般自然规律转化为应用成果的桥梁性人才。(2)教学型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培养目标介于工程研究型和技能应用型之间的工程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主要从事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和工艺过程的指导、监测、管理和控制等方面的工作,属于使研究开发的成果转化为产品,在生产第一线解决实际问题、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而必需的人才。(3)高职类院校,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突出应用性、实践性,有较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方高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毕业生直接面向就业市场,出国、考研和再深造为少数,因此本科人才培养以应用型人才为主。在当今大学生就业困境下,明确的职业定位对于专业定位来说是其关键所在。

(二)地方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解读

2013年起,新调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本科专业从名称上看,仍保留了多学科交叉专业特点,理学学位侧重于人文地理,管理学学位侧重于城乡规划。新调整的专业名称可以解读为“基于人文地理学科背景的城乡规划管理 ”,重点是城乡规划管理 [9]。 根据政策确定的本科教育以职业为导向,确定以城乡规划管理作为新专业的职业方向,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

(三)云南地方城乡规划管理人才社会需求分析

在当前我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城乡管理人才需求旺盛。1992年以后,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高速增长期,平均每年新增小城镇800个左右。1978年我国城镇人口为1.72亿人,城镇化率为17.9%,至2011年,城镇化率到51.27%[10],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这个阶段,城镇建筑数量多,规模大可谓史无前例。在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重大问题,城市建设与环境协调,城乡协调,城镇规划与建设管理、新农村建设管理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2008年我国建设部更名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从国家管理层面上,开始了对城乡规划进行全面统筹管理,并从根本上结束“城乡分治”的局面,反映了国家对于城市、镇和乡村建设管理的重视。过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迅速发展和招生旺盛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该方面人才的迫切需求。

云南属于边疆少数民族省份,资源丰富,但社会经济不发达。城乡建设水平比内地落后较多,2011年云南省城镇化率为36.80%[11],低于同期全国城镇化率15%左右。以县城镇为主体的城镇基本处于农业社会形态。云南教育相对落后,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受教育人数和教育程度低,有些地方甚至不懂普通话,城乡建设的专业技术人才更加缺乏。

云南共有129个县(市、区),建制镇和乡镇1500余个。城乡建设管理基层部门是县级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要职责是城乡建设管理、规划管理、园林绿化管理等,每个部门都需要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据了解,目前大多数县住建局主要领导为中专毕业生,技术岗位有本科相关专业学历的仅有1~3人,有些偏远县住建局基本没有土木建筑类本科专业毕业生,乡镇住建所普遍没有具有基本建筑知识的人员,由此可见云南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旺盛。然而,除云南大学以外,其他4所高校该专业学生培养方向定位为矿产资源、林业资源、房地产等,相关城市规划、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基本不愿意回地方,因此对口人才供给明显不足。

三、云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历程

(一)初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基本情况

云南农业大学为云南省省属重点大学,办学思想是植根边疆、服务三农,围绕国家和云南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培养边疆民族人才的具有农科优势特色的地方高校。云南农业大学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于2001年正式面向全国招收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除2007年停招以外,至2013年共招生13届。已毕业和在校学生共计 600余人。从2008—2013年招生控制线来看,该专业比学校大部分专业录取分数高,最低控制线高于录取线18分以上,2011年最低控制线超出录取线54分。总体上讲,专业招生容易,生源质量相对较好,学生综合素质高,思维活跃,云南籍生源约占80%以上。

据已毕业的8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看,总体就业形势不如其他工科专业,就业难成为学生和专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对往届就业情况分析发现,就业去向不够明确,零散分布于县市建设局、规划局、设计公司、房地产公司等、测绘公司等、建筑施工单位等。

(二)专业人才培养发展三阶段

专业招生以来,人才培养方案历经多次的修正与完善,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1—2006年。按照教育部地理学科指导标准下设置的培养计划。以地理学科为基础,课程设置涉及地理、建筑学、城市规划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学生反映课程内容宽泛,能力与就业目标指向不明确,毕业生从事专业工作的实际能力有所欠缺。

第二阶段,2007—2012年。对已毕业的学生在就业方向、业务能力两方面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改变按照地理学科的培养思路,确定以城乡规划为培养方向,主导就业方向是县市建设局、规划设计院所、房地产公司等。重新梳理该专业应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特别强调学生毕业能够有“建筑和规划设计方面的”技能。在此原则下,调整课程结构,由原先较多的理论型课程改变为以规划设计为主线,以造型能力、制图表现以及综合设计课程为专业主干课程。实施效果:由于学科背景和师资队伍缺乏,规划及设计课程没有相关教师队伍,导致主干课程不能完全按计划安排。

第三阶段,2013至今。基于学校专业整合,该专业由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调整到建筑工程学院,随着全国专业名称调整,招生专业定为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初步确定专业方向城乡规划管理,授予管理学学位。以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为学科背景,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就业领域等能够有效形成对专业的支撑,明确了城乡规划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为扩大就业面,增加国土与环境管理、建筑设计、房地产开发等三个拓展方向,从而确定专业基本课程和拓展方向课程,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结构体系。

四、基于职业导向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

(一)专业定位

结合云南农业大学定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地区定位以云南为主,培养服务于云南边疆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应用型人才。专业培养目标面向规划设计院所、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和房地产行业,掌握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城镇和乡村进行规划设计、城乡规划管理、咨询、房地产开发等行业和部门从事相关技术工作。

(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1.素质要求。学生接受通识教育,打下较坚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系统学习城乡规划学科基础课程,掌握扎实的学科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毕业生能从事城乡规划及其相关规划设计机构的业务工作;政府有关部门、土地综合利用和市场服务机构,以及项目策划、决策与工程等部门咨询工作;城乡规划、建设、国土、环保等政府主管部门管理工作;城乡规划的相关教育及研究工作。

2.能力要求。以调查分析和研究能力、城乡规划及管理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表达能力、其他能力(外语运用能力、自学能力)等构成毕业生的专业技能结构。毕业生必须具备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可以拓展到从事建筑类相关行业的技术工作,如国土资源及环境管理、建筑设计、房地产开发管理等领域工作。

3.知识结构要求。在校期间,提供学生三种训练:基本素质训练、工程素质训练和基础研究素质训练,使学生具备三种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最终达到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三)课程结构体系

根据专业定位,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如图1。

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专业基本课程和方向拓展课程。其中,专业基本课程共计28门,分别为:(1)基本方法工具课程: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建筑与规划制图、构成、美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Photoshop、Sketch up)、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建筑表现技法9门;(2)专业基础知识及理论课程: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建筑初步、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城市建设史、城市环境与生态、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原理等12门;(3)城乡规划与管理技能课程:城镇总体规划、城镇详细规划、城镇工程系统规划、城镇道路交通规划、景观规划设计、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设计等7门。专业方向拓展课程8门,分别为:(1)国土与环境管理课程:公共行政学基础、土地评价管理、区域规划;(2)建筑设计方向课程:建筑模型、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3)房地产开发方向课程:房地产策划与管理、工程经济等。

(四)毕业生就业主要领域

就业方向和部门主要有: (1)政府部门:建设局、规划局、土地局、环保局;(2)企业:规划设计院、房地产公司等。(3)考研究生:方向为人文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4)教学科研部门:中学、职业教育、民办大学等。

五、结论与探讨

在我国大学扩招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历经十多年发展过程,反映了新专业发展的缩影。云南农业大学在总结专业定位不清的基础上,初步探索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规律,结合地方城乡建设,明确专业定位和职业方向为城乡规划管理。确定了专业课程结构体系,明确城乡规划管理应用与技能为课程结构主线,结合多样化人才需求,提出国土与环境管理、建筑技术设计和房地产开发三个拓展方向。确定了专业基本方法工具课程、专业基础知识及理论课程和城乡规划与管理技能课程等3个课群。

一个新专业在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过程中,有些问题往往不是一所大学、一个培养方案就能解决的,而需要全国高等教育管理顶层设计。基于多年的办学实践,提出如下建议。

(1)尽快成立全国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机构的确立便于研讨本科专业办学普遍性问题的,提出明确的思路和方向。尽快凝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这个“二次新”专业的统一规格,明确专业人才的基础标准和基本要求,指导不同层次的大学所办的该专业人才的基本规格,明确“门槛”和办学方向。

(2)引导专业特色。目前各高校根据自己背景学科,培养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人才,社会对专业认可度不高,毕业生就业时往往“找不着北”。全国统一人才规格便于社会对新专业的认识和接纳,有利于新专业的持续发展。规范的学科和人才培养标准,可以让不同院校该专业的毕业生都找到“归属”和认同,对于新专业而言,共性比“特色”更为重要。

(3)理清与类似专业间的关系。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相近专业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城乡规划”,三个本科名称相近,各高校分清楚其中的差异很困难,更重要的是专业雷同,与“宽口径”培养要求不符。从土木专业办学经验来看,由于它包含房屋建筑、地下建筑以及道路桥梁三个专业方向,毕业生就业面宽,对相关领域专业技术岗位适应性有明显优势,是近来成为热门专业重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毕华兴,朱清科.关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8,26(4):16.18.

[2]吴晓敏,付云松,倪金卫,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高校教育研究,2009(10):124.125.

[3]王如渊,翟有龙,唐小平,等.对我国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1):78.82.

[4]谢双玉,刘大均,胡静,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8(7):173.180.

[5]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教出版社,2012.

[6]林江湧,吴素梅,宋彩萍.专业定位与专业建设——以上海高校为例[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28(4):102.107.

[7]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ISCED2011)[EB/OL]2011.http://uis.unesco.org/Education/pages/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spx.

[8]刘迎春,熊志卿.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10):56.57.

[9]杨贵庆.城乡规划学基本概念辨析及学科建设的思考[J].城市规划,2013,37(10):53.59.

房地产专业毕业论文范文6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personnel training objectives in City College of Jilin Archite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Institute, as well as personnel cultivating program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ajor newly established in 2012, the basic content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was analyzed, and the measures to achieve objectives were proposed.

关键词: 工商管理;课程体系;3+1模块

Key words: business administration;curriculum system;3+1 module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5-0231-02

0 引言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院校办学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在这十年中,独立学院为了民办高等教育事业,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积极而又重要的作用。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基本都是定位在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应用型人才。这种大的趋势也决定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本质原因也是由于社会中对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趋向的变化,这种变化影响着学校对工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而课程体系的设置又决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因此,课程体系的设置和依据学院的不同定位而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3+1培养模式

对于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来讲,工商管理专业更应该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定位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实品质,掌握管理、经济、法律等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现代企业管理等方面基本技能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具有实践能力和沟通技能,未来能够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采用“3+1”教学模式为本次培养方案修订的改革重点,即将理论课程集中在前三学年进行,最后一个学年集中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此种教学模式具有突出实践环节的特点,可以提高学生素质,拓宽就业渠道,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具有突出的成效。

2 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3+1培养模式的改革方案

工商管理专业,理论课程设置由通时教育、专业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三个平台和公共课模块、公共选修课模块、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选修课模块、专业或专业方向必修课模块、专业或专业方向选修课模块等七个模块组成的“平台+模块”的理论课程体系。

将现有的全部专业课程按照课程性质划分为三大类:经济管理类课程、法规类课程、房地产类课程。每一类课程中的具体每门课程在课程的内容上进行整合,将教学内容重复的部门删减掉,适当增加学科前沿和职业资格考试方面的内容:在课程的时间安排上,缩减不必要的课时,重新分配学时,对于能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适当增加课时量,调整课程设置的顺序。

3 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3+1模式现状

工商管理专业的生存发展需要在学生的就业和职业选择上下功夫,本专业的发展一定要结合市场需求和未来学生的职业发展。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上倾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城建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方向为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有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估价师和物业管理师等,在培养方案中我们开设了相应的课程,如房地产制度与法规、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估价等,学生在校期间就经过这些知识的系统培训,对就业后在职业资格考试中的通过率也有所提高。

3.1 理论课程现状 “3+1”课程体系改革中的“3”指的就是在三年中完成理论教学任务。在改革初期,很多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对于此种设置存在了一种错误理解,认为就是要把四年的课程都压缩在三年时间内完成,认为教与学的担子都太重。实际上,“3+1”模式的本质要求是在不违背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将难学的课程和简单掌握的课程相结合,主修课程和辅修课程相结合,很多教学内容重复的课程相结合。

3.2 实践类型课程现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仍然采取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前三年半学习专业知识,最后半年进行实习,在最后半年的实习中,还要不停的往返于学校和企业之间,忙于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设计)。近几年,通过和学生的不停接触和实际工作体验,发现此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理论性知识和应用性知识在课程设计和教学组织中难以平衡,一直是令学校和社会备感困扰的问题。根据重新修订的课程安排,工商管理专业的实习一共有三种类型,包括:认识实习、专业实践和毕业实习。其中“3+1”模式中的“1”年实践,主要是集中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相结合。由于工商管理专业招生规模大,学校安排和组织实习难度大,单位接收实习也难,所以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集中实习的模式在操作中是有一定困难的。目前建立能满足学生数量的实习基地还存在一定困难,第一方面,实习基地的选择难,实习基地本身缺少课程实习教学的必要条件、应有的经验以及接待学生的时间。现有的实习基地中,能够指导学生的工作人员,由于水平和素质的关系,并不能完全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而本校的教师也是常年注重理论教学,脱离实践,对于工商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甚了解,难以指导学生。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由于学校经费有限,不能满足企业所期望的回报,反而有时候会因为接待实习学生给企业造成间接损失,对后期的指导实习课程往往也加以推辞。

4 实行3+1课程模式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3+1”人才模式培养的过程中,“3”的课程是“1”实践的基础,这两者在人才培养中,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如果没有好的“3”的课程设置,学生没有掌握好基本的知识、基本的思路、基本的原理、基本的技术以及基本的操作实践,“1”实践中也很难开展,学生在实习乃至工作中便会感到诸多问题。如果没有“1”实践,所学和所用严重脱节,那也失去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也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4.1 专业课教师配备 “3+1”教学模式的教师配备是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过去对工商管理专业教师的要求就是能够按照教学大纲完成理论教学任务。改革后,除了完成要求教师能够讲授理论教学,对于“1”实践的内容,教师也要求给予大量的实践性指导。还要求教师具备带队去企业实习中,能够给予及时的合理的理论性指导能力。要努力建立一支适应工商管理教育特点的具有双师型素质的师资队伍,也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允许其在搞好理论教学的同时,深入社会和企业开展科研立项,管理咨询等工作。

4.2 教材配备合理 “3+1”教学模式的适用,会整合大量相似和重复课程及内容。那么以往的教材就都存在过时和不配套的现象,所以编写适合“3+1”模式的工商管理专业的专用教材,又是另一个任重道远的艰巨任务。

4.3 建立工商管理专业实训基地 “3+1”模式中的“1”实践,是学生在本科四年学习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最佳途径。目前的学生自主实习和学校集中实习相结合,都有其弊端。独立学院的优势之一就是办学形式灵活,可以借助校企联合,建立实训基地,实训师资,为学校教学科研的发展提供了基地。

参考文献:

[1]赫桂梅,李珊,黄晨.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双线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价值工程,2012(28).

房地产专业毕业论文范文7

关键词:工程管理;课程体系;总体架构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14-03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很传统同时又是新兴的专业。从1999年我国正式统一设置工程管理本科专业以来,工程管理专业已经从土木工程专业(或建筑工程专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专业。近几年来,工程管理专业在许多工程领域里扩展。现在全国已有300多所高等院校设立工程管理本科专业,许多建筑、林业、铁路、矿业、财经、机械、化工、冶金等高等院校都设置了工程管理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已经成长为一个大口径的专业。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现代工程更具有社会化、综合化和整体化的特性。不同的工程类型对工程管理者有不同的要求。作为培养工程管理人才的专业,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要能够满足现代工程要求,既要有规范性和统一性,又要根据不同工程类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上,要求总体架构的统一和具体课程设置的灵活相结合。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架构,一是按照培养时间进行总体过程框架的架构,二是按照培养方案进行总体框架设置。由于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实践教学的设置非常重要。因此,本文特地介绍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

二、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总体过程框架

传统的工程管理以管理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两大学科为依托,随着工程管理专业在不同领域的扩展,工程管理所依托的学科也在扩展,但是管理科学与土木工程两大学科是必须的,除此之外,还需要其它经济学、环境工程、林业工程等学科的支撑。工程管理专业所培养的学生需要综合性的、广博的知识面,能够对所从事的工程迅速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程序,把握技术和实施过程。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培养过程应该经历从总体到专业细节,再回到总体的三个阶段。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应对应进行安排,如图1所示。

(一)工程管理概论

学生入学后,在第一年应安排“工程管理概论”的学习,对工程、工程管理工作和工程管理专业有一个宏观的总体的了解,对工程管理专业的整个知识体系和教学体系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工程管理概论中所描述的工程应该是一个广义的工程范畴,利于不同背景的高等院校和不同工程背景的要求。

(二)各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

学生通过各门课程的学习,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掌握各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搭建工程管理专业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并通过实践环节使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工作能力。课程的设置也应体现不同类型工程特色。如水利院校可以设置一些水利工程的相关课程,林业院校可以设置一些林业方向的课程。

(三)毕业设计

通过毕业设计(论文),使学生将所学习的各门知识进行综合的总体的应用,得到综合的训练。

从这个总体过程框架可以看出,第一年的工程管理概论和最后一年的毕业设计非常重要。

三、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总体结构及课程设置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采用“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平台课程+方向课程”三方面课程结构体系,如图2所示。

(一)基础课

基础课程包括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思想、邓小平理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英语、专业英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计算机及其应用课程等。这部分课程是比较固定的而统一的。

(二)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技术、管理、经济、法律四大平台课程。其中,不同领域的工程管理专业在工程技术基础课程方面会有所差别,而管理平台和法律平台课程比较统一,只是根据不同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会有所侧重。

1.技术平台课程。技术平台是工程管理的基础与核心。工程管理者必须具有某个主要工程的专业基础,如土木工程技术、水利工程技术。以土木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工程管理的技术平台课程有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建筑学与规划、工程施工等。有时还要增加一些工程相关专业的技术知识,如工程规划、环境工程、设备工程、智能化系统、工程相关的工艺(化工、核能、污水处理等)。若以水利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则技术平台课程就会有所差异。

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要有比较扎实的技术基础,才能在工程中得到长远而可持续的发展。

2.管理平台课程。管理平台即课程要教会学生如何采取一定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措施来实现工程目标。管理平台课程包括管理学原理、运筹学、工程项目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等。本平台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主体,还可以开设系统工程、组织行为学等相关课程。

3.经济平台课程。经济平台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一定的资金预算安排实现工程的预定目标,并达到工程技术与经济的辩证统一。经济学平台课程包括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原理、工程经济学、金融与保险、工程估价等。本平台以工程经济学和工程估价为核心。

4.法律平台课程。法律平台是工程实施的法律准则和各参与主体完成各自工作任务的实施依据。法律平台课程包括经济法、建设工程法规、工程合同法律制度和工程合同管理等课程。

(三)专业课

专业方向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具有某一方向能力的学生需要开设的课程。目前工程管理专业按照侧重点不同,分为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国际工程管理及物业管理五个方向。因此对应的专业方向课程也可以分为五个方向。

1.工程项目管理方向课程:包括工程项目管理(Ⅱ)、工程合同管理(Ⅱ)、建设项目评估等。

2.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课程:包括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估价、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市场营销。

3.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课程:包括工程造价管理、工程估价(Ⅱ)、项目融资等。

4.国际工程管理方向:包括国际工程承包、国际贸易与金融、国际经济合作法律基础、国际工程合同管理等。

5.物业管理方向课程:包括物业资产管理、物业运行管理等。

(四)选修课

选修课主要指可以有选择地学习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一般不作硬性规定,分限制性选修课程和非限制性选修课程两种。工程管理专业的选修课可根据专业方向进行选择。

四、实践教学环节

工程管理实践性非常强,很多本科生毕业后都需要到工地进行现场工作,因此实践教学对于工程管理十分重要。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

(一)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

1.对一年级本科生,认识实习主要是让学生到工地上参观,让学生了解工程、工程系统和工程管理基本情况。

2.对二年级本科生,达到了专业基础能力训练层次。通过生产实习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各专业基础理论、原理、方法与实际工程相结合,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掌握。

3.对三年级本科生,达到了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训练层次。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各专业基本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应用管理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采用边学习边实验并与生产实习相结合;通过课程认识实习、系统模拟实习、专题调查实习、计算机程序设计实习、阶段综合实习等实现这一目的。

4.对四年级本科生要注重专题设计能力培养。在教师间接指导下,学生自我设计论文题目,通过实践,让学生独立完成“从查资料、列提纲、到撰写论文”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在课题设计、研究、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能力。

(二)课程的设计和实习

许多工程技术课程和工程管理课程都应该安排实习和课程设计,如工程测量实习,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工程结构课程设计,工程施工课程实习和设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工程估价课程设计、合同管理课程设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等。

根据现代工程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工程管理课程教学也应安排计算机教学,并安排试验。

(三)课程中的案例教学

许多课程都有案例,通过案例使理论和知识更加形象化,与实践结合更加紧密,使学生容易掌握。

(四)毕业设计(论文)

从对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进行综合训练,从培养动手能力的角度,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做毕业设计,尽量不要做论文。许多学校毕业设计选题的具有多样性,例如可以分为房地产、项目管理和工程造价三个方向,其中,房地产方向分别进行房地产全程策划、工程规划、技术设计、施工方案设计;项目管理方向的选题包括: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策划、招标文件的编制和标底、监理规划大纲;工程造价方向可以对一个具体的工程进行估价、项目评估或作可行性研究等。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形式

——利用工程管理实验室进行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必修课的模拟实习;

——鼓励学生参加老师的科研课题组,参加科研实践,自主设计实验;

——让学生自我组织开展活动,以培养领导小组工作的能力;

——经常举办研讨会,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等等。

(六)研究能力的培养

研究能力培养主要面向优秀学生,以课题小组的形式实施。应鼓励工程管理的学生进行跨学科选课和研究,如可以涉足海洋工程、环境工程、地震工程、材料工程、核工业工程等跨学科课程。

五、结束语

现代工程对工程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应能满足培养新型工程管理者的要求,在总体框架上体现统一性,在具体课程设置上体现不同工程类型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成虎.工程管理概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任宏,晏永刚.工程管理专业平台课程集成模式与教学体系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

房地产专业毕业论文范文8

关键词:工程管理;房地产;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240-02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建筑业的规模和从业人员数量也在不断扩大,工程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也越来越紧缺,从而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财经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的分析,探讨现阶段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建议,提高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一、国内工程管理专业概况

根据2004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管理科学与工程”设为管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并下设八个二级学科:工程管理、工业管理、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房地产经营管理、项目管理、产品质量工程和工程造价(八个本科专业)。将工程管理专业设在管理学门类下面,即强调了其管理类学科属性,这与国际上多数国家将其归属在土木工程类专业的做法有所不同。因此,中国的工程管理专业偏重于管理类。目前,国内共有三百多所所高校开设了工程管理本科专业,主要分布在各综合性大学、建工类、矿业类、电力水利类、财经类等高校。中国工程管理专业目前还处于研究、探索和发展阶段。从全国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来看,基本上都是以管理学、土木工程等为主干学科,下设有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国际工程管理和物业管理等五个专业方向。不同高校培养的侧重点不一样,但都是培养具备工程技术、管理学、经济学及法律知识,能运用现代管理理论方法,在国内国际工程建设领域中,从事投资决策、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程项目咨询、工程项目监理、政府部门宏观调控管理等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安徽财经大学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

安徽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管法为主的多科性财经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设置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方向为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

1.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接受房地产经营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基本训练,具备从事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技能与工程项目管理能力,适宜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从事房地产和工程项目管理相关业务,以及在相关教学科研单位从事该领域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从培养目标可以看出,由于学校的财经类属性,专业的设置偏向经济管理类。

2.专业特色与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品德、健康的身心和创新精神;系统掌握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土木工程技术知识、相关的经济理论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2)具有综合运用本专业知识从事工程管理的基本能力;(3)初步具有进行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的技能;(4)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5)熟悉中国房地产经营管理、工程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以及国际工程管理的惯例和规则;(6)了解本专业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教学、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3.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等。学科基础课包括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与财务报告分析、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工程制图等。专业必修课包括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金融学、房地产政策与法规、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程概预算、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等。专业选修课包括工程技术监理、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工程招投标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学制四年,学生学完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修满学分,经考核成绩全部合格,发给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安徽财经大学普通学科学生学位授予办法(学分制)》规定的,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三、工程管理专业主要课程教学内容

工程制图: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正投影原理:点、线、面、平面立体、曲面立体的投影;常用建筑曲面体的形成及画法;投影制图:三视图、六面基本视图、辅助视图;组合体视图的阅读、绘制及尺寸标注;各种剖视图;土木建筑工程专业图:房屋建筑及房屋结构施工图;钢筋混凝土及钢结构构件图;室内给水排水工程图;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应用。

房屋建筑学:房屋建筑学课程分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两部分,每一部分又包括建筑构造和建筑设计原理。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房屋构造的基本理论;初步掌握建筑的一般构造做法和构造详图的绘制方法,能识读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图;了解一般房屋建筑设计原理,具有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正确理解设计意图。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本课程以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全过程为主线,以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活动的全面理解为目的,结合中国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实际,对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要求加以介绍。主要内容包括: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基本概念、房地产的基本法律制度、房地产市场调查与预测、房地产项目的开发管理、市场营销策划、房地产交易的类型以及特点等。

工程项目管理:本课程是一门紧密联系工程建设管理实践的重要课程,它以工程项目为对象提出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和系统,从施工项目管理者或承包商的角度讲授项目组织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强调管理的应用。其研究范围涵盖着工程项目投资前期,投资建设期直至项目投产的整个过程;研究内容包括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及协调的理论,方法与手段;研究目的是使工程项目管理在投资、工期、质量三大目标及其他方面均取得最佳效果,尽快发挥效益,最终收回投资并达到投资增值的目的。

房地产政策与法规:本课程以中国土地管理法和房地产法律制度以及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为主要内容。具体涉及房地产法律的基本范畴、特点和制度演进;城市规划、房地产交易、转让、抵押、租赁等相关的法律规定;房屋拆迁的安置与补偿、市场管理、物业管理等相关的法律规定。

城市规划与管理:本课程主要包括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城市规划的基本程序,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的影响和作用,城市规划与工程建设项目之间的关系,具备城市、城镇和居住小区规划的基本知识,以及分析与解决城市、城镇和居住小区规划相关问题的解决思路和规划方法等。

房地产估价:本课程以房地产估价工作所必备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知识为主线,结合中外房地产评估行业发展的现状,主要介绍了房地产估价的程序以及在熟练掌握房地产估价基本理沦知识的基础上,对不同房地产类型、在不同评估目的条件下进行房地产估价时能够选择运用房地产估价中的成本法、市场比较法、收益法等合适的估价技术来求取估价对象客观合理的价格或价值。

四、完善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的建议

工程管理专业是管理类门类中重要的专业科目之一,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房地产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中国必须逐步建立起满足市场需要的、与国外高校基本一致的房地产人才培养模式。为此应进一步完善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

1.由于财经类高校的特点,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偏向经、管、法,而工程管理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工程技术与管理理论的结合,必须具备一定的建筑行业背景知识。对于工程管理专业教育来说,在保留经济、管理以及法律平台现有课程的基础上,加强工程技术类课程的设置力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推动教学实践环节的开展。在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实践环节的开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学生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工程管理专业生产实践环节、毕业实践环节活动的开展。因此,要逐步加强学校和相关企业的联系与合作,推动产学研的发展,完善教学实践环节。

参考文献:

[1]余渝娟,祝亚辉.关于工程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4).

房地产专业毕业论文范文9

[关键词]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Abstract:Ithasnotbeenlongsincetechnicalcollegesbegantorecruitassetsevaluationandmanagementmajors.Therefore,thereisnoexperiencetoreferto.Fromtheaspectsofconstructionorientation,coursessetting,specializedteacherstrainingandpracticebaseconstruction,thispaperputsforwardsuggestionsonteachingreformofassetsevaluationandmanagementspecialty.

Keywords:hightechnicalinstitutes;assetsevaluationandmanagement;teachingreform

一、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育现状及办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育的现状

高职院校开设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时间稍早于本科院校,至2005年,全国已有41所高职院校开设了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1]。这些高职院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建筑建材类高职院校(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等)、经济贸易类高职院校(广西财经学院、山东经贸职业学院等)、财政税务类高职院校(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内蒙古财税职业学院等)、电子机械类高职院校(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等)、综合类高职院校(十堰职业技术学院等)。这些高职院校在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由于高职院校开设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时间比较短,从事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研究的人员较少,目前尚无比较系统的教学改革经验可供借鉴。

2.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趋同,没有考虑社会对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专业建设方向不明确

根据笔者调查,目前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是把按照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规格和要求来培养具有资产评估理论知识结构和业务实践技能的,能够胜任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会计核算以及资产评估中介机构的业务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于这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笔者认为是不够科学的,没有考虑社会对评估与管理人才的不同需求。笔者认为,资产评估不仅包括机电设备评估、建筑工程评估,还包括企业价值评估、珠宝首饰鉴定、文化艺术品评估、无形资产评估、金融评估、税基评估等,另外房地产估价、旧机动车鉴定评估、土地评估、探矿采矿权评估等也应当属于资产评估的范畴。目前,国务院批准了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珠宝评估专业)、房地产估价师、土地评估师、旧机动车鉴定评估师、注册矿业权评估师等资产评估类职业。为社会培养各种从事资产评估职业的专门人才是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但是,不同的资产评估类职业对资产评估理论知识结构和业务实践技能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如果只是围绕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规格和要求来制定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显然是不能满足社会对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人才不同需求的。

3.高职院校主要围绕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科目来设置专业课程,没有考虑主办院校的实际情况,课程设置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目前,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的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都是围绕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科目来设置的,这种专业课程设置方法笔者认为是不合理的。现阶段开设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多数为非综合性的,一般与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相关的专业不够齐全,导致部分课程难以安排。比如,一些经济贸易类和财政税务类高职院校因在建筑工程及机电设备方面没有相应的教学能力和经验,无法开设建筑工程和机电设备方面的课程,而建筑建材类和电子机械类高职院校对于财经方面的课程则往往难以开设。

4.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师缺乏,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不合理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主要来源是高校本科及硕士毕业生,但是我国资产评估本科及以上层次专业教育招生不久。2004年,南京财经大学和内蒙古财经学院将资产评估作为本科试点专业向教育部进行申报并且获得了批准,并已在2005年开始招生。此后,山东经济学院、山东工商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等高校也先后招收资产评估专业本科生,培养从事资产评估工作的紧缺专门人才。2004年,厦门大学积极申报并且第一个获得批准设立研究生层次的资产评估专业。厦门大学财政系资产评估专业的硕士、博士点是国内重点大学首个设立的该学科(专业)的博士、硕士点。上海财经大学在财政学硕士点下设立了资产评估方向。到2007年才会有第一届硕士研究生毕业,本科生要到2009年才能毕业,况且本科院校和资产评估事务所也需要大量的资产评估专业本科和硕士毕业生,短期内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不可能通过引进高校本科及硕士毕业生来解决师资问题。如何尽快建设一支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每一所开设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的共同课题。

5.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相对滞后,不能充分保障实践性教学的顺利开展

加强实践性教学工作是高职教育的显著特点,也是培养高素质的高职人才的根本保障。实践性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除了要有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外,还要有能够组织实践性教学的实习实训基地。由于高职院校开设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时间较晚,实训基地建设相对滞后。为了保证实践性教学的顺利进行,高职院校必须加快实训基地的建设。

二、对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

1.根据社会对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结合主办院校的特点和优势,合理确定专业建设方向

由于我国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开设较晚,在产权交易、企业改制、司法实践、融资抵押、财产拍卖等活动中,迫切需要大量从事资产评估与管理业务的专门人才。高职院校要想培养能够胜任各种资产评估与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是不现实也是没有必要的。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合理确定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建设的方向,根据所确定的专业建设方向来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专业课程。笔者认为:具有房地产专业建设经验的院校可以把房地产估价作为专业建设方向;具有土地经济学建设经验的院校可以把土地估价作为专业建设方向;具有财政学和税收学专业建设的院校可以发展税基评估;具有金融、保险专业建设的院校可以突出金融资产的估价、保险评估;工科院校可以凭借学科优势侧重机器设备评估,如旧机动车鉴定评估的专业内容;拥有珠宝鉴定专业的院校可以开展珠宝鉴定方面的专业建设;拥有艺术、文物和考古等专业优势的院校可以突出古董和艺术品的价值评估;具有地质和矿业专业建设经验的院校可以把矿业权评估作为专业建设方向。

2.根据专业建设方向,结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合理设置专业课程

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专业,其专业课程应当包括财务与管理方面的课程和资产评估方面的课程,具体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当考虑专业建设方向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内容。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毕业生要到毕业工作后才有资格参加资产评估类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这就给资产评估的教育带来了冲击。虽然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不能参加资产评估类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但是这些考试科目却是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结构和业务实践技能所必需的,把这些考试科目设置成专业课程也为学生毕业后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以房地产评估与管理为专业建设方向的高职院校,除了要把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等课程设置为专业课程外,还应该把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房地产估价案例与分析等课程设置为专业课程。再比如以旧机动车鉴定评估为专业建设方向的高职院校把旧机动车鉴定评估师考试科目:汽车原理和构造介绍、汽车性能及新技术介绍、汽车状况检查办法、汽车价值综合评定应用、二手车交易方法与技巧、汽车保险和法律知识、汽车评估基本财务知识、现场评估实习课程纳入专业课程设置也是比较合理的。

3.高职院校通过对专业教师的培养、对紧缺人才的引进和兼职教师的聘请来完善师资队伍,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由于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设置比较晚,而且高校资产评估专业本科尤其是硕士毕业生短期内不可能选择到高职院校就业,所以高职院校要想很快解决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师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问题是比较困难的。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在逐步提高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师的学历和职称的同时,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构建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上。高职院校应当创造条件鼓励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师通过考试获取与专业建设方向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注册土地估价师等)并委派专业教师到与专业建设方向相关的评估类事务所参加社会实践,以提高职业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对于有较高职业素质和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具备一定的教师素质的资产评估方面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应当创造条件优先引进。对于现阶段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无法完成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可以通过聘请相关资产评估事务所的兼职教师来承担。

4.高职院校应当以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为主,充分利用校内已有实训设备,确保把实践性教学落到实处

根据笔者的市场调研,用人单位对于本专业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实践动手能力主要有两方面:财务和评估。笔者认为财务方面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校内模拟实训,评估方面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应当通过校外实训基地来进行。目前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2+1”人才培养模式,笔者认为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也可以尝试该模式。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可以用第一学年的时间来完成财务与管理方面的教学任务并完成财务与管理方面的校内实训,用第二学年的时间来完成资产评估方面的教学任务,用第三学年的时间安排学生到相关事务所顶岗实践。根据笔者的调查,目前资产评估方面的事务所由于从业人员较少,几乎每个事务所都需要业务助理人员。高职院校可以把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兼职教师的聘用结合起来,根据所确定的专业建设方向,将相关的评估事务所建设成校外实训基地,聘请该事务所的评估师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以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房地产专业毕业论文范文10

关键词:工程管理;房地产;培养方案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建筑业的规模和从业人员数量也在不断扩大,工程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也越来越紧缺,从而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财经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的分析,探讨现阶段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建议,提高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一、国内工程管理专业概况

根据2004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管理科学与工程”设为管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并下设八个二级学科:工程管理、工业管理、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房地产经营管理、项目管理、产品质量工程和工程造价(八个本科专业)。将工程管理专业设在管理学门类下面,即强调了其管理类学科属性,这与国际上多数国家将其归属在土木工程类专业的做法有所不同。因此,中国的工程管理专业偏重于管理类。目前,国内共有三百多所所高校开设了工程管理本科专业,主要分布在各综合性大学、建工类、矿业类、电力水利类、财经类等高校。中国工程管理专业目前还处于研究、探索和发展阶段。从全国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来看,基本上都是以管理学、土木工程等为主干学科,下设有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国际工程管理和物业管理等五个专业方向。不同高校培养的侧重点不一样,但都是培养具备工程技术、管理学、经济学及法律知识,能运用现代管理理论方法,在国内国际工程建设领域中,从事投资决策、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程项目咨询、工程项目监理、政府部门宏观调控管理等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安徽财经大学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

安徽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管法为主的多科性财经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设置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方向为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

1.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接受房地产经营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基本训练,具备从事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技能与工程项目管理能力,适宜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从事房地产和工程项目管理相关业务,以及在相关教学科研单位从事该领域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从培养目标可以看出,由于学校的财经类属性,专业的设置偏向经济管理类。

2.专业特色与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品德、健康的身心和创新精神;系统掌握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土木工程技术知识、相关的经济理论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2)具有综合运用本专业知识从事工程管理的基本能力;(3)初步具有进行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的技能;(4)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5)熟悉中国房地产经营管理、工程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以及国际工程管理的惯例和规则;(6)了解本专业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教学、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3.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等。学科基础课包括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与财务报告分析、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工程制图等。专业必修课包括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金融学、房地产政策与法规、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程概预算、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等。专业选修课包括工程技术监理、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工程招投标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学制四年,学生学完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修满学分,经考核成绩全部合格,发给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安徽财经大学普通学科学生学位授予办法(学分制)》规定的,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三、工程管理专业主要课程教学内容

工程制图: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正投影原理:点、线、面、平面立体、曲面立体的投影;常用建筑曲面体的形成及画法;投影制图:三视图、六面基本视图、辅助视图;组合体视图的阅读、绘制及尺寸标注;各种剖视图;土木建筑工程专业图:房屋建筑及房屋结构施工图;钢筋混凝土及钢结构构件图;室内给水排水工程图;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应用。

房屋建筑学:房屋建筑学课程分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两部分,每一部分又包括建筑构造和建筑设计原理。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房屋构造的基本理论;初步掌握建筑的一般构造做法和构造详图的绘制方法,能识读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图;了解一般房屋建筑设计原理,具有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正确理解设计意图。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本课程以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全过程为主线,以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活动的全面理解为目的,结合中国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实际,对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要求加以介绍。主要内容包括: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基本概念、房地产的基本法律制度、房地产市场调查与预测、房地产项目的开发管理、市场营销策划、房地产交易的类型以及特点等。

工程项目管理:本课程是一门紧密联系工程建设管理实践的重要课程,它以工程项目为对象提出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和系统,从施工项目管理者或承包商的角度讲授项目组织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强调管理的应用。其研究范围涵盖着工程项目投资前期,投资建设期直至项目投产的整个过程;研究内容包括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及协调的理论,方法与手段;研究目的是使工程项目管理在投资、工期、质量三大目标及其他方面均取得最佳效果,尽快发挥效益,最终收回投资并达到投资增值的目的。

房地产政策与法规:本课程以中国土地管理法和房地产法律制度以及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为主要内容。具体涉及房地产法律的基本范畴、特点和制度演进;城市规划、房地产交易、转让、抵押、租赁等相关的法律规定;房屋拆迁的安置与补偿、市场管理、物业管理等相关的法律规定。

城市规划与管理:本课程主要包括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城市规划的基本程序,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的影响和作用,城市规划与工程建设项目之间的关系,具备城市、城镇和居住小区规划的基本知识,以及分析与解决城市、城镇和居住小区规划相关问题的解决思路和规划方法等。

房地产估价:本课程以房地产估价工作所必备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知识为主线,结合中外房地产评估行业发展的现状,主要介绍了房地产估价的程序以及在熟练掌握房地产估价基本理沦知识的基础上,对不同房地产类型、在不同评估目的条件下进行房地产估价时能够选择运用房地产估价中的成本法、市场比较法、收益法等合适的估价技术来求取估价对象客观合理的价格或价值。

四、完善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的建议

工程管理专业是管理类门类中重要的专业科目之一,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房地产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中国必须逐步建立起满足市场需要的、与国外高校基本一致的房地产人才培养模式。为此应进一步完善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

1.由于财经类高校的特点,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偏向经、管、法,而工程管理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工程技术与管理理论的结合,必须具备一定的建筑行业背景知识。对于工程管理专业教育来说,在保留经济、管理以及法律平台现有课程的基础上,加强工程技术类课程的设置力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推动教学实践环节的开展。在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实践环节的开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学生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工程管理专业生产实践环节、毕业实践环节活动的开展。因此,要逐步加强学校和相关企业的联系与合作,推动产学研的发展,完善教学实践环节。

参考文献:

[1]余渝娟,祝亚辉.关于工程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4).

房地产专业毕业论文范文11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 教学改革

一、 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育现状及办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育的现状

高职院校开设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时间稍早于本科院校,至2005年,全国已有41所高职院校开设了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 这些高职院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建筑建材类高职院校(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等)、经济贸易类高职院校(广西财经学院、山东经贸职业学院等)、财政税务类高职院校(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内蒙古财税职业学院等)、电子机械类高职院校(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等)、综合类高职院校(十堰职业技术学院等)。这些高职院校在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由于高职院校开设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时间比较短,从事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研究的人员较少,目前尚无比较系统的教学改革经验可供借鉴。

2、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趋同,没有考虑社会对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专业建设方向不明确

根据笔者调查,目前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是把按照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规格和要求来培养具有资产评估理论知识结构和业务实践技能的,能够胜任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会计核算以及资产评估中介机构的业务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于这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笔者认为是不够科学的,没有考虑社会对评估与管理人才的不同需求。笔者认为,资产评估不仅包括机电设备评估、建筑工程评估,还包括企业价值评估、珠宝首饰鉴定、文化艺术品评估、无形资产评估、金融评估、税基评估等,另外房地产估价、旧机动车鉴定评估、土地评估、探矿采矿权评估等也应当属于资产评估的范畴。目前,国务院批准了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珠宝评估专业)、房地产估价师、土地评估师、旧机动车鉴定评估师、注册矿业权评估师等资产评估类职业。为社会培养各种从事资产评估职业的专门人才是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但是,不同的资产评估类职业对资产评估理论知识结构和业务实践技能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如果只是围绕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规格和要求来制定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显然是不能满足社会对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人才不同需求的。

3、高职院校主要围绕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科目来设置专业课程,没有考虑主办院校的实际情况,课程设置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目前,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的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都是围绕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科目来设置的,这种专业课程设置方法笔者认为是不合理的。现阶段开设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多数为非综合性的,一般与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相关的专业不够齐全,导致部分课程难以安排。比如,一些经济贸易类和财政税务类高职院校因在建筑工程及机电设备方面没有相应的教学能力和经验,无法开设建筑工程和机电设备方面的课程,而建筑建材类和电子机械类高职院校对于财经方面的课程则往往难以开设。

4、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师缺乏,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不合理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主要来源是高校本科及硕士毕业生,但是我国资产评估本科及以上层次专业教育招生不久。2004年,南京财经大学和内蒙古财经学院将资产评估作为本科试点专业向教育部进行申报并且获得了批准,并已在2005年开始招生。此后,山东经济学院、山东工商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等高校也先后招收资产评估专业本科生,培养从事资产评估工作的紧缺专门人才。2004年,厦门大学积极申报并且第一个获得批准设立研究生层次的资产评估专业。厦门大学财政系资产评估专业的硕士、博士点是国内重点大学首个设立的该学科(专业)的博士、硕士点。上海财经大学在财政学硕士点下设立了资产评估方向。到2007年才会有第一届硕士研究生毕业,本科生要到2009年才能毕业,况且本科院校和资产评估事务所也需要大量的资产评估专业本科和硕士毕业生,短期内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不可能通过引进高校本科及硕士毕业生来解决师资问题。如何尽快建设一支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每一所开设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的共同课题。

5、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相对滞后,不能充分保障实践性教学的顺利开展

加强实践性教学工作是高职教育的显著特点,也是培养高素质的高职人才的根本保障。实践性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除了要有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外,还要有能够组织实践性教学的实习实训基地。由于高职院校开设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时间较晚,实训基地建设相对滞后。为了保证实践性教学的顺利进行,高职院校必须加快实训基地的建设。

二、对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

1、根据社会对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结合主办院校的特点和优势,合理确定专业建设方向

由于我国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开设较晚,在产权交易、企业改制、司法实践、融资抵押、财产拍卖等活动中,迫切需要大量从事资产评估与管理业务的专门人才。高职院校要想培养能够胜任各种资产评估与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是不现实也是没有必要的。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合理确定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建设的方向,根据所确定的专业建设方向来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专业课程。笔者认为:具有房地产专业建设经验的院校可以把房地产估价作为专业建设方向;具有土地经济学建设经验的院校可以把土地估价作为专业建设方向;具有财政学和税收学专业建设的院校可以发展税基评估;具有金融、保险专业建设的院校可以突出金融资产的估价、保险评估;工科院校可以凭借学科优势侧重机器设备评估,如旧机动车鉴定评估的专业内容;拥有珠宝鉴定专业的院校可以开展珠宝鉴定方面的专业建设;拥有艺术、文物和考古等专业优势的院校可以突出古董和艺术品的价值评估;具有地质和矿业专业建设经验的院校可以把矿业权评估作为专业建设方向。

2、根据专业建设方向,结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合理设置专业课程

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专业,其专业课程应当包括财务与管理方面的课程和资产评估方面的课程,具体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当考虑专业建设方向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内容。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毕业生要到毕业工作后才有资格参加资产评估类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这就给资产评估的教育带来了冲击。虽然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不能参加资产评估类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但是这些考试科目却是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结构和业务实践技能所必需的,把这些考试科目设置成专业课程也为学生毕业后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以房地产评估与管理为专业建设方向的高职院校,除了要把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等课程设置为专业课程外,还应该把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房地产估价案例与分析等课程设置为专业课程。再比如以旧机动车鉴定评估为专业建设方向的高职院校把旧机动车鉴定评估师考试科目:汽车原理和构造介绍、汽车性能及新技术介绍、汽车状况检查办法、汽车价值综合评定应用、二手车交易方法与技巧、汽车保险和法律知识、汽车评估基本财务知识、现场评估实习课程纳入专业课程设置也是比较合理的。

3、高职院校通过对专业教师的培养、对紧缺人才的引进和兼职教师的聘请来完善师资队伍,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由于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设置比较晚,而且高校资产评估专业本科尤其是硕士毕业生短期内不可能选择到高职院校就业,所以高职院校要想很快解决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师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问题是比较困难的。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在逐步提高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师的学历和职称的同时,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构建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上。高职院校应当创造条件鼓励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师通过考试获取与专业建设方向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注册土地估价师等)并委派专业教师到与专业建设方向相关的评估类事务所参加社会实践,以提高职业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对于有较高职业素质和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具备一定的教师素质的资产评估方面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应当创造条件优先引进。对于现阶段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无法完成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可以通过聘请相关资产评估事务所的兼职教师来承担。

房地产专业毕业论文范文12

1、土木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掌握各类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含矿井建筑)、道路、隧道、桥梁建筑、水电站、港口及近海结构与设施、给水排水和地基处理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研究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具有从事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基本技能。学生毕业后可在外向型企业、外贸公司、政府对外经济贸易管理部门、相关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

3、财务管理

专业特点:企业的“心脏”

就据阳光高考平台数据显示,近几年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规模为80000-85000人,近几年全国就业率区间为75%-80%。财务管理专业毕业后大多数都是从事会计类职业,一般要花大量实践工作才能得到运用。现在中国企业主很难真正理解财务管理的作用,还是一手抓,对于资金的管理没有一整套管理来运作。

毕业后如果能够考取相应资格证书,会在求职中为自己增加竞争力。很多用人单位对资格证书是认可或有上岗要求的。从事会计岗位,需要会计从业资格证,从事银行证券等领域需要理财规划师、资产评估师等资格证,在房地产从事评估专业的需要工程评估师等资格证。

本科生毕业后也可以选择学习深造,报考硕士较集中的专业有会计学、会计、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等。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