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微企业回头看工作

小微企业回头看工作

时间:2022-10-28 18:04:37

小微企业回头看工作

小微企业回头看工作范文1

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我禁不住微微一笑(很倾城),因为我知道,明年我100%能看到所有的共好同事。各位读我们《经营智慧》杂志的老板,你们心里有几成把握呢?

其实看一家企业,可以从三个视角:企业成功看高层,企业优秀看中层,企业卓越看基层。从基层员工那里最能看出这个企业的凝聚力怎么样。比如最近,我经常去慕湘餐厅。有一次我去的比较早,看到前台负责引导的小姑娘在摆免费提供给客人的水果盘,摆好后退几步,摇了摇头,然后又凑上去调整,来来回回几次,终于露出满意的笑容点了点头;还有一次看到一个应该是负责上菜的小哥,正端着茶水,突然蹲下身子,原来是发现墙角有一个小果皮,被他捡起来扔到垃圾箱内……

我心中暗想:这个公司不得了!能让员工乐意做本不属于自己工作范畴的事,这是因为他们感觉在这里很幸福。

我相信,像慕湘这样的公司,内部也是有相关考核的,只是员工已经超越了考核的范畴,那一定是文化在起作用。当一个员工回答“好的,我知道了”,那他能达成30%的目标;当员工回答“我会尽力的”,他能达成50%的目标;当员工回答“这是我的事业,我一定全力以赴”,他能达成90%的目标。但是,当员工爱上这里的时候,就不再是“完成指标”了。

现在,我们绝大部分的企业出现问题了,老板总是觉得管理层有问题,而管理层觉得是员工的问题,员工认为是领导者的责任。老板的病有其原因,员工的病大多和领导的方式方法有关。但如果老板和员工都同时有问题,并且矛盾日益扩大,我觉得还是领导的问题多一些。

“公司生病,员工吃药”是管理中的常态。让员工回顾、总结、接受培训,都将员工作为治病救人的目标,但殊不知,问题的根本在公司,是公司病了,员工表现出来的负面言行不过是公司问题的病症而已,绝不是病因或病根。

再比如,年底了,很多企业会接受各种采访,捐献各种爱心。其实,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你拿几百万上千万到外面做什么慈善,标榜一下,登记一下,我觉得你还不如回来把自己的员工安抚好,为员工做好服务。起码让自己的员工一说到自己的公司就充满“嘚瑟”,这样的情况下,再去做慈善会更好。我一向的原则是:先照顾好身边的人,有余力再去帮助其他人。

因为只有照顾好他们,你的企业才会越做越大;企业一旦越大,你能照顾的人就越多。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就像稻盛和夫说的,经营企业最重要的不是经营战略,最重要的是那些看不见的公司风气和员工的意识。也就是说,如果每一位员工都能够以自己的公司而自豪,都能够发自内心地为公司服务,那么这一家公司就一定会发展得很好。

正是基于员工的自豪感,我才有把握有底气说文章开头那句话:“明年我100%能看到所有的共好同事”。

小微企业回头看工作范文2

身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的他,4月21日在“2012汇丰财富论坛”上慨叹,大的环境是,通过大型企业财政支出的带动和信贷的配合使大企业经营状况有了明显好转,但这种放松还没有传导到小企业,小企业的情况还在回落。

巴曙松在现场转述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小年到企业做调研的经历。许小年和几位小企业主聊天,问减税是否减轻了负担。一位说:负担没变,那些减的税本来就没交。许问为什么不交呢?答:交了就活不到今天。

以辽宁省鞍山市为例,据当地工商部门统计,仅去年破产倒闭注销的小微企业就近9000家,而前年是2000余家。

全国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庄聪生称,小微企业的利润“薄得像刀片一样”。一直致力于个人信用和财富管理的宜信公司与清华大学教授刘鹰一起调研了全国36个城市共3231家小微企业,得出的报告显示,在中国有将近一半的小微企业月营业额在10万元以内,近7成毛利率不足20%,经营规模小,盈利能力弱。

全国财政收入增速连续13年达到经济增速的1.5倍,但围绕小微企业展开的结构性减税政策,一直都在探索阶段,不断零敲碎打,几乎没有实效。2012年,减税似乎依然只是小插曲。

小微企业是大企业的摇篮,是缓解和解决社会就业压力的主力军,联想、阿里巴巴、华为、顺风等如今的行业大佬们,本身也是从小微企业起家的。

而税负之痛不过是小微企业千痛万难里的一种。小微企业生存难的状况比比皆是。在今年年初举行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总理对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作出部署,首先关注的就是小微企业。小微企业纾困已经迫在眉睫。

税费息高高在上

怎能背着镣铐“舞蹈”

经营着温州一家小型服装加工厂的黄丽,一年含辛茹苦下来,也能赚150万元左右。

但千万别以为黄丽的钱赚得那么轻松,减掉各种税负之后,她到手的不足利润的50%。每年,25%的企业所得税她得交15万元;17%的增值税需交25万元左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车船税,每年有8万元左右;医疗、养老、工伤等社会保险费每年38万元左右。黄丽的企业超过一半的利润都贡献给了沉重的税负。

小微企业们活跃在市场,增加税收,改善民生。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中国小微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GDP总量的60%,纳税占国家税收总额的50%;另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小微企业完成了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

他们是经济系统中的“草根阶层”,他们可能没有办公室而在家中工作,被称之为“穷人的企业”。眼下,他们努力在坚守着,在生产线上、生死线上挣扎,求生存,想尽一切办法去规避和逃避各种沉重的“镣铐”。而未能规避的小微企业,已经几乎被压得直不起身。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坦承,如果让他办一个企业,社保费率占工资的50%,再加上所得税等肯定会倒闭,90%的企业不偷税漏税可能会倒闭。

一边是结构性减税,另一边却是税收总收入的继续高增长。对于持续快速增长的税费,社会各界诟病不断,小微企业苦不堪言。

“在中国,20%以上的小微企业都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的僵尸状态。”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如是告诉我们。小微企业的发展到了生死关头。

倘若再不大幅度为企业减税,“企业要死光了。”周德文说,除此之外,五花八门的行政性收费也要减。这其中牵涉39个部门67种收费,都压在企业头上,使得它们喘不过气来,更不要说那些非法的收费;再者,息也要减,眼下,企业都面临着生死危机,而银行还拼命在攫取暴利。很多银行高喊要支持小微企业,可总是难见实效,小微企业融资之难难于上青天。

周德文还曾当着总理的面批评过行政收费问题,温总理也对此深恶痛绝。当周德文提倡直接为中小企业减税时,温总理马上加了一句:“不仅要减税,还要减费。”周德文认为只要国家下决心去做,这三点都不难,并且可以马上见效,而且并不复杂,国家的税收已经很不合理了。

根据财政部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应年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的小型微型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另据财政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的通知,从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型企业免征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等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建议,“给小微企业税全免了吧!”这位企业资产已达1950亿元的委员说,小微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税收只占总税收比重的3%。

然而,对于政策和舆论,小微企业主们普遍感触不深。微博上有网友义愤填膺地称,每次喊减税,到最后都变成了加税。

在江苏昆山经营着一家零配件厂的刘军坦言,真正落实到整个企业的话,他们并不会太关心,“对我们实际的优惠其实我们是看不大出来的。”他的语气里包含着深深的失望。

在珠三角地区,一些人当了老板,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但他们的企业却并没有也不愿意注册在案,期待悄悄萌芽起来再做打算。否则,光是税负都是一大笔开销;也另有一些企业,因为面临生存的困境,因为不堪重负把本已经注册了的公司反过来进行了注销。

而在长三角,有些本就微小的企业则拆分为几个更小的企业,借此减轻税负,逃避监管;一些企业在注册之初,就零散分割成几个据点分别以加工厂的方式存在着,或者就干脆挂靠在别的公司,等企业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独立出来。

刘军的同行们碰到客户赔款很多或外债实在太多的时候,经营不下去了,工厂就干脆关掉,再到另外一个地方,比如到附近的市区另起锅灶做另一家企业,继续经营。因为在这附近有稳定的客户群和业务。这种状况在昆山较为普遍,企业借此避债选择破产,可以不跑路也能转嫁出去风险。为了减轻负担,小微企业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中国,减税的空间达4000亿,可执行下来却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力度总是不到位。2012年,财政部门不遗余力继续进行结构性减税,但实际上,涉及到制度性的改革极为有限,涉及的税种都是有效纳税人少,征管率很低,征管难度大,税务部门自由裁量权大,征收弹性强。规模有限,收效甚微。

结构性减税不仅要强调有针对性的减税,更要做的是,强调税制结构内部的优化,真正下力度强化下去。

来自宜信的数据显示,根据世界银行统计,中国目前约有6000万中小微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工商登记在册的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其中99%属于小型企业或微型企业。截至去年9月,中国已有个体工商户超3600万户。

面对沉重的税、费、息,小微企业又何以能带着镣铐跳舞,倘若政策力度不到位,或者执行不下去,谁能安抚这支支撑起国民经济的大军?

回款期长路漫漫

外忧内困齐上阵

除了背负的担子沉重之外,在大环境愈发恶劣的情势下,小微企业也面临自身的内核大考。

进入2012年,小微企业面临的之前的问题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周德文认为,再加上今年融资更难,原材料、辅助材料、人力成本等都越来越高,所以小微企业的生存空间逐渐下滑,今年显得更加艰难。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眼下,希腊等欧盟国家的债务危机继续蔓延,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实体,中国遭受的阴霾有增无减。各企业主们普遍生存困难,小微企业更甚。

包括刘军在内的昆山很多小微企业主们,明显感觉到了大客户在向他们转嫁压力。刘红军的一个明显感觉到大企业给他们付款的周期变得更长了。之前他们的回款周期是60天,可现在这一惯例早被打破,回款周期大多延至90天。

和稍微大一点的企业谈合作,刘红军甚至要答应他们月结120天的条件。更严重的是,他还碰到过要求5个月回款周期的。如此一来,自己的材料成本,加上生产周期,前后长达半年的时间,资金链面临断裂的窘地。

刘军告诉我们,一家每月产值50万的企业,加工型企业设备投资需要100万~150万,周转资金需50万,生产的时间再加上120天或者90天的回款周期,实际上四五个月才能拿到钱。“整个过程实际要压350万~400万的流水,资金很难周转。”刘军感慨。

此外,小微企业要面临销售困难、成长乏力等等各种问题,小微企业已经几乎步履蹒跚,甚至举步维艰。最近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工厂垮不下去,但又关不掉,陷入了两难的困境,“僵尸工厂”比例越来越大。

人力成本节节攀升

小微之困重重叠叠

富士康提高工人工资后,却搬迁到了内地,珠三角的企业主们却不得不接下了这抛出的炸弹。几十万被吊高了胃口的工人,难以接受比富士康更低的薪水,如果不能令他们满意,宁可回家做小生意。

如今,每个月2200元的工资几乎很难招到工人。步入2012年,加工生意更难做了,李繁只求不赔钱。每到月底,黄丽几乎都是如坐针毡。因为月底要支付工人工资,而以前,她很少为发工资这样的事情犯愁。

而在黄丽的圈子里,今年也普遍悲观。工人工资高,他们接单意味着赔钱,不接单员工又会流失。面临用工成本的大幅上升,加上原材料成本难以控制,他们的订单量急剧减少。生意时断时续的黄丽,雇用的正式工已经在去年减少了一半,有时候,她会去找一些家庭妇女来做临时工。

据调查,2011年小微企业雇用工人的工资水平较2010年出现了20%~30%的上涨。2012年依然呈上涨趋势。北京大学与阿里巴巴的调研显示,在接受调查的3476份位于环渤海地区的小微企业中,有近53%的企业主认为,去年员工工资上涨已经成为压缩企业利润的重要因素。

而在另一些小微企业看来,工资上涨虽然难以承受,但招工难、用工荒更让他们头疼。近年来,劳动用工成本的上升空前加剧,从年初到年底,招工潮几乎“永不落幕”。据报道,今年节后,广州的用工缺口甚至高达11.38万人。

小微企业在用人上、管理上本身也面临着新问题。现在90后加入了,他们没有生活的压力,不工作了父母照样会给他们钱花。所以,刘军也更愿意招有资历的一些工人。

面对薄如刀片一般的利润,繁重的税费息压得小微企业不堪重负,经济的低迷更是让他们雪上加霜,人力成本的上升更使得他们感觉仿佛泡在了冰水中,还不算竞争加剧、人民币升值、融资困难等等。各种因素叠加,生存难已成为小微企业不得不承受之痛。这深深刺痛了转型升级中的中国经济整体。

重压之下,一些小微企业甚至走上了“民间高利贷”、非法集资的不归路。

小微企业回头看工作范文3

把握基调,重树信心

面临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关键要看经济报道能否树立人们的信心。温州日报等媒体报道基调非常明确:以积极的姿态、正面的引导、务实的行动,帮助市场重拾信心。

2011年9月21日,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欠款出逃,这被视为借贷危机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温州日报对社会舆情进行细致分析后认为,温州企业当下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因此不能让企业四面楚歌,而要为企业递伞驱寒。10月10日,“眼镜大王”胡福林在一片猜疑声中回到温州。当天晚上11时,温州日报记者在第一时间对胡福林进行了采访。10月11日,温州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独家报道《信心有了,离恐慌就远了》。报道采用纪实的专访形式,用朴实无华的笔触记录了胡福林离开温州20天的行踪,解答了社会上的种种疑问:20天中他在哪里?当时为什么出走?此刻为什么回来?企业负债情况到底怎样?信泰未来何去何从?报道中写道:“尚处在风口浪尖的胡福林略显憔悴,但神情泰然、语气诚恳”,“其实人在美国,心还在温州”,“当时去美国是临时决定的”,“是去讨账”。谈到未来,胡福林说:“整个资产不能叫破产和清盘,通过协会和政府重组,可以解决目前的债务困难。”10月12日,温州日报又在头版刊登消息:《中行浙江省分行率先表态 全力支持信泰走出困境》。这两篇不同形式的连续报道,极大提升了温州人重振温州经济的信心,发挥了媒体引导热点的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温州日报在要闻版重磅推出“稳定规范金融秩序,促进经济转型发展——温州总动员”专栏。报道面涉及银行、信用社、中小企业、企业员工、企业协会和与企业相关的工商、税务等部门。《财税“新政”帮企业化危为安》、《一户一策帮企业化解风险》、《龙湾30家企业抱团突围》、《对小微企业实行差异化金融服务》、《债权人集体变成企业股东》……这些报道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既有直接的政策利好信息,鼓舞人心;又有转型升级的正面典型,给人启迪;更有对危机原因和对策的专业分析,进一步改变了人们对民间借贷崩盘的强烈担忧,稳定了人心,给人以警醒,予人以启迪。浙江省“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此予以肯定:“温州日报将‘走转改’活动与经济热点和社会关注点紧密结合,精心策划,通过重磅报道积极进行舆论引导,成为浙江媒体‘中小企业一线行’活动中引人注目的亮点。”

解析样本,提升实效

民间借贷风波明白无误地传递着一个信号:做好实业才是发展方向。温州市委、市政府敏锐地意识到这个问题,果断提出破难攻坚,全力打好“项目攻坚建设”、“实体经济振兴”等七大专项行动。温州日报通过对温州中瑞电气、温州海洋五金有限公司等一批潜力型小微企业的样本分析,展现他们在逆境中如何“坚守实业,做强主业”,凸显“实业的力量”,以鼓励更多企业加大实体经济投入,从而带动温州市上下全面扎实开展实体经济振兴行动。

《“实·力” 温州小微企业成长采样》系列报道从今年3月7日开始推出。每篇稿件约2000字,既有写单个企业经验的,也有将两三个具有共性的企业组合成篇的。稿件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记者的实地所见所闻,呈现该企业发展的亮点所在。第二部分通过记者与企业主的访谈,反映企业主坚守实业的心路历程。第三部分是记者手记,简明扼要点评实业经验,得出启示。至今年4月初,已刊发《不羡他人炒房 只顾埋头厂房——中瑞电气为实业梦盖起坚实的“家”》、《不惧强手如林 专攻“以小博大”——志远阀杆五年内获21项国家专利》、《好邻居就是一本“实业教科书”——瑞安三家小企业十年来互助成长》等10多篇报道。这些稿件角度新颖,实例充分,不仅可读、悦读,而且经得住深读,读后还能让人得到启迪。

通过这些实例报道,读者感受到小微企业犹如一颗颗经济体的小种子,种子间的携手与合作,在较为逼仄的生存空间,弥补不尽完善的发展条件,尽量做大做精做强。记者也在文中为小微企业主们喊出了心声:“更需要有关部门发挥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作用,为小微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给他们阳光雨露,让他们茁壮成长。”

在单篇样本型的系列报道之后,温州日报还推出综述和系列评论,对温州小微企业的发展进行透视总结,进一步深化系列报道的主题。由于这些样本都来自成功的企业,而且表现出了较好的抗风险能力,他们的经验具有权威性、针对性和贴近性,值得其他企业借鉴效仿。因此,温州日报这组凸显实效的报道深受社会各界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肯定。

搭建平台,助推发展

创新经济报道要体现党报集团的高度,讲究报道的深度,还要追求服务的热度。服务的热度就是要不断搭建互动平台,引发社会的共同关注,引导人们共同来应对危机,从而提升媒体为经济运行服务的能力和质量。

4月13日,温州晚报和有关部门积极穿针引线、搭建平台,将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高峰论坛的演播室搬到温州。“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高峰论坛——探路温州金融改革”以回顾温州金融改革之路始发,围绕此次国务院确定的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十二项主要任务展开各方讨论与述评。其间,关于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建立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体系等内容的讨论尤其热烈。各方观点针锋相对,不断摩擦出智慧火花,为序幕初启的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下一步如何创新、政策如何执行、项目如何落地,提供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这一场持续两个半小时、充满了争论声和掌声的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媒体对温州的聚焦。

为唱响温州品牌,助推温州转型发展,温州日报报业集团还联合温州市委宣传部、市经合办、工商联等单位,举办“品牌温州全国行”大型活动。

“品牌温州全国行”大型活动将持续10个月,计划途经全国大约100个城市。自今年3月26日活动启动以来,温州商报记者已走访了金华、义乌、杭州、广州等18个城市,并在当地举办了主题论坛、项目对接会、电商之旅等活动。每到一个城市,活动采访团都拜访当地温商、走访温商创办的企业、商场、市场、项目和温州品牌专卖店(柜),深入了解温商、温州品牌在当地的发展情况,发放“品牌温州全国行”宣传册,为温州企业和温州产品开拓市场、在外温商回温发展提供了一个宣传平台。

小微企业回头看工作范文4

经历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楼仍然坚守在这个再普通不过的物件的身边。

成本快速上升,利润大幅缩水,需求不及供给,税费负担较重,融资困难不少,做企业不如出租厂房,身边的企业家朋友纷纷离去玩资本、炒钱……满世界充斥着喧哗与骚动,充斥着诱惑与压力。而作为行业的领头羊,楼亲手创办的这家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仍在每天以1亿只左右的速度生产着吸管。

做了17年的吸管,楼早已衣食无忧,他想要的是打造自己的品牌,打造自己的百年老店,始终站在行业的最前沿。此时,他在强烈渴望赢得一个更加宽松、更加能够让他释放能量的市场空间。

变化已在酝酿之中。即将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于数月前成立了文件起草小组,并组织专家学者安排地方与部门调研,将解决企业问题作为一个重点议题。11月22日,酝酿良久的全国中小企业工作会议也已召开。

中国国家主席在11月12日的APEC会议上讲话时表示,中国政府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改善商业投资环境,并强调政府将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

一位接近财政部的人士对本刊记者表示,未来如何在增速下降的同时,保持实体经济的活力,尤其是微观实体经济层面的活跃,将成为决策当局着重考虑的课题。

“我们希望获得的,就是‘一碗水端平’的环境。中小企业不强,国家也不会强。中小企业不富,国家也不会真正富。”楼仲平说。

实业盈利之艰

带领700名工人,辛辛苦苦干一年,收入还不及把厂房出租赚得多。2011年,楼仲平的企业利润严重下滑。

楼仲平的工厂在义乌拥有45000平米的厂房,今年的利润不足500万元人民币,如果按照义乌市面价格出租厂房,则可以得到1000万至1200万元的租金收入。

楼仲平的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每天可以生产20吨吸管,大约1亿只。今年楼仲平的利润仅能达到2009年的三分之一左右。

近一年多来,原材料价格翻了一倍,劳动力工资上涨了50%,贷款利率翻了一番,同时水费上涨了20%,电费上涨了10%左右。

作为行业领头羊,楼仲平的双童吸管拥有一定的行业定价权,2010年上调了一次价格,今年又上调了两次,每次调价为5%-10%,而一只吸管的售价往往不到一分钱,利润缩水成为必然。

楼仲平发现,他周围的企业主在近几年都在不断地把实业工厂赚到的钱,拿去玩资本、炒房地产。

实业的盈利状况越来越微薄,不少微利企业的老板看到形势不好,就把工厂暂时停一停,生活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他们都有几套可以用来吃租金的房子。“老公经营一千人的工厂不如老婆一年炒三套房子”的现象在蔓延。

“归根结底是实业难做,所以人们才去做别的。”楼仲平对记者说。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今年7月份在浙江省调研时了解到,由于利润下滑,浙江已经有20%左右的企业停产、半停产。

不仅仅是浙江。据河北省中小企业局对该省2520家轻工小型企业调查统计,今年,主营业务成本同比上升43%,亏损企业270家,亏损额12.94亿元,同比增长58%。

金融、房地产、高利贷、地下钱庄等行业比经营实业利润更高,流动性及变现能力更强,所以资本都集中到这些领域。与此同时,资本却流不到实业中。一位产业投资基金的股东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他们每期募集到的资金都需要在基金存续期内投出去,所以一直在各地寻找可以投资的企业。但由于市场环境变差,很多企业存在财务报表造假、资产负债比例过高等问题,难以找到可投的好项目,他们苦于拿着一大笔钱却投不出去。

同时,民营企业的资金饥渴成为高利贷疯狂的一个因素。

“虽然现在小微企业亏损还是一些苗头,但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不要让苗头变成趋势。”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司长郑昕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2012:双降格局?

从宏观的环境看,欧美债务危机呈现长期化的趋势,也将给2012年中国经济带来新的变化。有专家预计,GDP与CPI增速,这两项指标在2012年或形成“双降”的态势。

“经济体内生的流动性增速将会收缩。”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说。

房地产市场曾令大量游资浮出水面,在2010年到2011年间,诱发了银行表外业务和民间融资的高度活跃。游资通过房地产上下游产业的溢出效应,带动诸多中间产品及终端产品价格的普遍上升,形成了一个资本市场泡沫带动普通商品价格上涨的链条。

在持续了一年多严格的调控政策之后,这一链条已几近中断――银行业表外业务与民间融资失去了用来炒作的实物“寄托”。即使有部分资金转向纯粹“靠钱生钱”的高利贷路径,但是资金成本的提高,也难以对实际物价水平构成明显干扰。

2012年初,中国市场内生性的流动性增长将受到更大冲击。一方面,部分地区的民间融资在春节前的结算期内面临局部断裂的风险;另一方面,伴随着年底将近,银行业表外业务正在迎来新一轮的全面清理与规范。

“这些变化,将直接导致从2010年开始积攒起来的、货币推动型的通胀压力,在2012年明显减弱。” 刘元春进一步表示。

推动通货膨胀在2012年走稳的另一个因素,是实体经济层面的产能过剩可能面临更严重的风险。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人士对记者表示,即使在CPI高企的2011年中期,对于中国经济是否出现了真正的通货膨胀,仍存争论。

从总供给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制造业与重化工业一直存在产能过剩,在房地产等调控政策的影响下,产能过剩在2012年或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将抑制PPI的提高,从而减缓对CPI上升的传导压力。”

与此同时,债务危机影响加深,国际经济环境有所恶化,在市场与政策共同作用下,总需求增长有所回落几成必然,中国经济正处于长周期增长趋势性放缓和短周期总需求紧缩的叠加状态。

“从长周期看,潜在增长率正处于放缓的开始阶段。从短周期看,外需不振和投资放缓将拖累GDP增长在2012 年下行至8.4%上下。”中金公司宏观部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说。

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一位研究员对本刊记者表示,2012年宏观经济走势放缓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来自于全球经济复苏受挫的大环境,另一方面则来自于中国宏观调控在2012年的进一步发酵,以及微观市场层面的某种不景气。

“从增长动力的角度,可以发现支撑经济增长的几个因素,在2012年将继续走弱。”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对本刊记者说。经济增速下行的主要力量来自出口与投资,消费因素在2012年的经济增长中将保持稳定,甚至在减税等政策的刺激下,消费将对经济增长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目前,市场普遍预计欧债危机将进一步深化,而美国的实体经济复苏仍未见曙光,因此2012年的出口将出现显著回落。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对记者表示,国外市场需求持续低迷,且预期不明朗,企业信心大都不足。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和汇率因素,2012年的出口增幅可能将出现3个百分点的收缩。

刘元春认为,出口低迷将使制造业投资受到进一步打击,由此引致的投资增速下滑可能将达到2-3个百分点。

而上述发改委宏观研究院人士表示,对投资增长更大的影响,来自于调控重点领域――房地产及其相关领域的投资疲弱。同时,在政府投资逐渐回归常态后,民间自发的投资难以马上恢复到以往水平。

观察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可以发现,2009年9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36.2%的历史高位,2011年以来这一数据一路走低。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跌至24.9%。

由于尚没有新的刺激因素出现,因此一直到2012年上半年,投资势头可能仍然呈现回落的态势。目前,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部分人士预期,2012年前两个季度GDP同比增幅可能跌破9%。

“2012年下半年的走势及全年整体态势,需要观察未来宏观政策出现哪些调整。”上述人士认为。目前较为乐观的预期,认为2012年全年经济增速将达到9%以上,较为保守的预期则认为保持在8%~9%之间。

新信号

楼仲平注意到,政策当局释放微观经济活力的声音,已经在逐渐增强。

经济平稳放缓虽然有助于缓解通胀压力,但同时,作为整个经济的基石,实体企业可能面临较大的压力与冲击。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民间持续强烈的释放空间、回归实业的呼声与中央最高决策者形成了碰撞与共鸣。

“我们应该出台新的有力举措,把财政和货币政策落到实处,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部门,扩大生产,增加就业。我们应该重点关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通过融资、财税等手段帮助它们尽快摆脱困境,为各国经济复苏提供坚实支撑。” 国家主席在11月12日的APEC会议上讲话时表示。

时隔两日,中国国务院总理召开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指出将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强调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坚持市场优先和社会自治原则, “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真正确立企业和公民个人的投资主体地位”。

在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均缺乏兴奋点的大背景下,这一系列信号使市场对2012年的政策布局充满猜测与期待。保持物价与经济平稳的同时,如何扭转当前政策对微观层面的挤压,实现实体经济活力的复苏,成为未来政策走势的主要看点。

从公开的信息看,围绕实体经济的政策已经在渐次推出。

11月17日,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通知,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对小微企业免征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等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自10月12日,国务院推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9条金融、财税政策大礼包之后,后续政策细则陆续落地。10月25日,银监会下发了“银十条”的补充通知,内容涉及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增速、增量、金融服务机构准入和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等多个方面。

除了从创新金融债的角度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央行亦开始有选择性地放松信贷控制,有意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供给。

央行公布的10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10月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868亿元,同比多增175亿元,环比9月多增1100多亿元,创下4个月来的新高。

本刊记者采访了解到,2012年宏观调控的主基调在定调上不会发生明显改变,政策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将成为宏调政策的主要特征。但在实际操作中,考虑到经济复苏受阻、通货膨胀趋稳的大背景,2012年财政政策的扩张程度将有所放缓,货币政策适度调整将获得更大空间。这意味着宏观调控的政策搭配,将更有利于为微观经济体、为中小企业释放出更多的增长空间。

秩序重构

对于引导投资实业的问题,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从表象看,似乎是紧缩货币政策导致了当前中小企业的困境,然而即使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同样无法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只要实体经济的盈利空间打不开,即使货币政策再放松,企业拿了钱也只会做‘挂羊头卖狗肉’的事。”

市场的担心是政策能否真正有效地落实并发挥作用。

“国内经济放缓不是坏事情。它让老百姓知道,靠股票是不能发财的,只有靠做好上市公司才是硬道理;经济放缓也能让政府有时间调整自己的角色。国家只能是规则制定者和监督者。”美铝亚全球副总裁陈锦亚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刘元春表示,目前微观经济层面与实体投资的不景气,与2008年底以财政政策扩张为主的宏观调控,以及本轮以货币紧缩为主的宏观调控之间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上一轮财政扩张造成大量政府项目对中小企业在投资空间上形成一定程度的挤出效应;而由于本轮货币紧缩主要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体现出来,从而在资金市场上再度形成挤出效应。

刘元春说,“中央高层目前的表态意味着,政府强势干预其他经济主体的情况将有所扭转。”

近几年,政府在经济的波峰波谷之间,为确保宏观调控的目标,也采用了一些行政手段以“熨平”经济波动。这些行政干预措施,包括地方政府对于商业银行贷款规模、贷款投向的“指导”等。

“往往是这一轮调控形成的问题,会成为下一轮调控的原因。”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王小广说。调控可能带来短期的收益,而一旦取消,往往形成市场的报复性反弹。

刘煜辉认为,由于土地、矿产、税收、市场准入等经济要素集中于地方政府手中,每一次过度的宏观调控与干预,可能会造成地方政府,以及和地方政府关系密切的国有单位获得更多的政策“红利”。从而,也会出现越调控微观经济体的日子越难的情况。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日前撰文指出,当今世界和中国的经济形势都表明,靠财政扩张和信贷扩张解决不了面临的问题。“中国如果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是以结构性减税为企业创造良好环境,而不是以举债发展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则必须走控制货币、放活金融之路。”

中国的微观经济体一直拥有“给点阳光就灿烂”的可贵生命力,实体经济的投资更是对政策走向与市场环境嗅觉敏感。即使不出台专门针对微观经济层面的刺激政策,只将政府主导的调控与干预控制在一定程度,就可以给微观经济的成长留出空间。

吴晓灵说,“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明晰产权,平等保护各类合法财产;建立公平的交易秩序,尊重维护契约精神,在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建立法治社会;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边界。”

为了自己的百年老店,楼仲平宁可一分钱不赚,也不愿把厂房租出去,也没有投资炒房产。他相信大环境最终会好起来。

“我是一个坚持做实业的人,我不会为了获取暂时的利益而放弃原有的。但是我不放弃,不意味着别人不放弃,现在不放弃不意味着以后不放弃。”楼仲平说。

美国:重建制造业大国

过去十年间,美国流失了大约570万个制造业工作岗位。现在,奥巴马在可持续复苏计划中,将发展制造业作为关键内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一份旨在未来五年吸引至少1万亿美元海外新投资的计划,目前已经摆在奥巴马案头。未来五年,美国试图吸引的投资将主要来自中国、巴西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主要投资的领域集中在基础设施方面。

奥巴马曾表示,美国需要打破从其他国家购买产品多于向外国销售产品的习惯,重建一个更加强大的美国经济的核心,就是“美国制造”四个字。

小微企业回头看工作范文5

连路人都成为信息收集终端,随时做拍客:而微博上更有这样的描述:当你的粉丝超过100,你就是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0000,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万,你就是电视台了。没错,对于职场人而言,我们离不升大热的微博、blog、msn、开心网等泄露着我们另外一些姿态、生活、工作的虚拟空间。只要我们善于利用这些虚拟空间中的虚拟人际关系,就可以让我们的真实职场变得更加精彩有趣。

新浪著名博客小本职在著名的“四大”里做审计,却因业余写博客、更新勤奋、文字诙谐有趣而成名,就要出博客合集的畅销书了。奥美的著名文案东东抢老师,《南方周末》的编辑,把工作之余的幽默小灵感只言片语发在blog和微博上,去年结集出版,据说比周立波的《诙辞典》和郭德纲的《我要幸福》销量还大。

我们不见得有那样的灵感和文字才华,但是通过网络,尤其是网络社交工具,至少能够为我们创造出更别致的人际沟通渠道,获取更妖艳的资讯,创造更有创意的事业机遇。

求职时

凸显名校背景不如了解企业背景。了解企业的三大途径:1.官方网站及微博。2.企业:CEO或知名员工博客;看完之后留下自己的足迹,置顶一下。3人人网上学长学姐的反映:找工作和追求心仪的人一样,知道人家喜欢什么才会追得上,到面试时给HR一个小惊喜,让他知道原来你比他还了解企业,你已经赢了一半!

平时就在微博中对企业加以关注:知名企业官方微博的粉丝因大多数是在本行业从业或是对本行业兴趣极高的人群,因此,目标受众非常准确,多数已经开始通过微博招聘信息:

就职之后

工作前,上微博说一声“早安”,暗示自己以平和的心态开始一天的工作。

对于刚进公司的新职员来说,微博可以让你更快融入团队。刚跳槽至一家新公司第一件事,就是把新同事的微博加为“关注”。每当同事有新微博时,及时地加以回复。你可以用最短的时完成与统统事的相互认识。

岗位夯实期。

1.Sales、BD或是PR、Manager,可以通过社交网站跟尽量多的目标人群建立联系,增加亲密感和信任度,不要停留在点头之交、就工作谈工作;通过一些非正式的方式。例如开心网的“你挠我一下我踢你一下”、人人网的生日送“鲜花”送“礼品”、微博的评论和转发、开心农场的偷菜偷粮等等。

2.行败、财务、研发人员,也能通过社交网站展现自己另一面的才华。你会画画,那就在博客里上传你的画作,微博里你博客的链接(你的岗位形象不允许你不停地回复或微博。这样做,既展示了才华又不会叫老板觉得你不专心工作)。你热爱读书文笔又好,把豆瓣里你写的书评影评链接到微博。没多久,同事们就要你推荐一些好看的书了。

人脉拓展期

在微博上加很多同行,通过关注他们的发育来了解行业动向和竞争对手的情况,可能看到的信息很庞杂,但的确会有一些对自己有用。

全民微博,给职场人带来的另一个功能是,这个世界几乎没有你找不到的人,没有你开展不了的工作。想要跟某个人联系?看他有没有微博吧,有,直接私信他,没有?那么找找与他相关的人的微博,也许就在那个相关人的关注或粉丝里。

利用微波增加团队融洽度

一个互动很充分的团队必然是一个好团队。例如:公司做新项目,由不同部门抽人联合组成。开始时大家还互相用着尊称,客气最后止于微博。微波上彼此转发各种段子,大家渐渐热络,项目之外就多了闲聊话题。微博除了让陌生的一群人迅速熟悉起来,在同事微博上找到共同话题或消除误解,都有利于团队的融洽。

打造职场自我招牌

从来不知道那个一天到晚埋头Excel里的人居然讲话如此有趣。微博的好处在于平常看到的只是某个同事的一面,现在还可以看到他的另一面。默默无闻的人可以通过微博成为公司的明星,而想要经营形象的人也可以在微博上大做文章。看看你的粉丝,基本上就知道你的社会层级和社会角色的位置,这点经营好了非常有利。在“谁说”这块,通过微博上写的一些感悟或者评论很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水平,之前自己斟酌,尽量避免家庭生活的透露。

微博有隐患

你没在微博上表示出一丁点儿对公司的不满,只是偶尔在回复里提及,这话居然被老板知道了;你对任何人没表露出过跳槽打算,只是在微博上关注了一些猎头在猎头的发言下面留言咨询了几个问题。比较之后觉得现在的公司还不错,也就断了这个想法。有天同事,突然跑来问:“听说你要换工作?”

建议:职场人应该在微博上分开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大家关注的是“谁”,而不是“谁说”。你不是中戏北电毕业的,在一个微博用户下既扮演老板或同事的角色又扮演朋友的角色,难度很大。最好的做法是有两个用户:名,其中一个是专业地来维持你的职业形象的。

网络不上锁,说话要谨慎

小微企业回头看工作范文6

相信大家还记得家具高端品牌达芬奇家居失败的危机公关。

在7月10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节目曝光达芬奇销售的天价家具并不是宣称的那样为100%意大利生产,而是由东莞一些家具公司加工生产,原料也并非意大利名贵木材,而是高分子树脂材料、大芯板和密度板后,各大媒体纷纷跟进,达芬奇家居陷入造假风波。

而达芬奇第一反应是矢口否认,坚称所有家具均是意大利进口。随后7月13日召开的会不仅没安排媒体提问,而且仍摆出一副自己没错的脸谱。

但当会现场一名自称消费者的男子高喊“我是消费者,花了1000多万元在你们这儿买家具,都是假的、假的。”之时,达芬奇总经理潘庄秀华情绪突然失控,边说边落泪,大谈其艰辛的创业史、作为华侨在中国开店的决心和骄傲、担负的企业社会责任等,对于核心的“产地”问题和产品质量问题,潘庄秀华始终避而不谈,最后因情绪过度激动,仓促离场。

这个据说是由一家外资公关公司策划的新闻会,不但没有起到危机公关的效果,反而将其带入更深的危机。有网友在微博上如此调侃潘庄秀华的表现:“跟达芬奇学公关,你跟她讲欺诈,她跟你讲创业,你跟她讲赔偿,她跟你讲慈善,你跟她吹胡子,她跟你飙眼泪。”

连锁企业在2011年遭遇了严重的信用危机,各种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引来舆论广泛关注:家乐福和沃尔玛等零售巨头的价格欺诈门、味千拉面的“骨汤勾兑门”、肯德基的“豆浆门”、东来顺的“鲜榨果汁门”、海底捞火锅的“汤料勾兑门”……危机公关已经成为2011年里连锁零售企业不可回避的话题。

而随着微博等信息工具的迅速发展和媒体监督力度的加强,连锁零售企业面临的舆论环境也将更加复杂,但遗憾的是,企业严重缺乏危机公关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危机公关将成为横亘在企业间的一道不好回答的考题。

2011年,企业在危机公关中的答卷已经基本上交,但答案却并不尽如人意。有些企业尽管摆出了诚信的架势,却没有给出诚信的行动,显然不会赢回消费者的信任。

在应对舆论环境变化及危机公关上,连锁零售企业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辩解 代表企业:味千拉面 评分:2分 公关效果:

事件:7月23日,有媒体质疑,一直以汤底营养丰富作为卖点的味千拉面,其号称猪骨熬制的汤底其实是由专用的汤粉、汤料调制而出。而且钙含量与实际不符,面汤营养成分涉嫌虚假宣传。7月31日,味千被曝曾因添加剂超标被罚。

答卷:7月25日,味千在官网发表声明,承认汤底由浓缩液勾兑还原而成。随即,之前在官网上有“一碗汤的容量是360毫升,含钙量高达1600毫克”的营养数据也被修改或删除。8月1日,味千公告证实曾因违法使用添加剂被罚78万元,在去年1月内地宣布面制品中允许添加山梨糖醇后,才恢复该添加剂的使用。8月2日,上海相关部门公布初步调查结果,味千拉面汤料浓缩液的主要成分是“猪骨汤精”,工商部门对“味千拉面”涉嫌虚假宣传介入调查。

点评:味千拉面回应“汤底是由浓缩液兑制而成,不过这种浓缩液也是由猪骨熬制所得”。7月26日还公告称汤的营养成份的检验报告来自中国农大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但7月30日,中国农大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发声明称从未与味千拉面进行任何合作、协作,也从未对产品认证,要求停止使用“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认证”等语句,并公开道歉。味千骨汤门事件导致其股价大跌,客流骤减,危机公关实在是失败之至。 代表企业:俏江南 评分:2分 公关效果:

事件:9月2日,某媒体记者以服务员的身份“卧底”于青岛心海广场的俏江南餐厅,经过3天的调查,发现连锁餐饮界巨头俏江南存在员工培训走过场、工作服装异味浓、餐具没有消毒、死鱼冒充活鱼加工等问题,此外,还对餐桌上回收油的走向、食材来源以及鲜榨果汁是否为勾兑等提出了质疑。

答卷:俏江南连发两个声明,对于被曝光的现象予以否认,称经过自查,绝不会存在使用死鱼冒充活鱼的现象。“一旦发现鲜活产品死亡,必须立即废弃。”此外,关于剩油的去向问题,俏江南称全国各门店皆已与有资质的废油处理单位签订废油处理合同。俏江南总裁汪小菲在新浪微博上称,“诚心接受来自社会大众和媒体的监督,我们欢迎各位媒体工作者来我们的后厨参观指正……您提出的员工衣服卫生问题,我们一定查明改正。但是您提出的废油回收和臭鱼的言论,纯属造谣!”

点评:9月以来,陆续有媒体揭露俏江南青岛一家分店存在死鱼替换活鱼、餐厨不消毒,南京一家分店让员工食用回锅油(即从客人吃剩的菜里捞出的油)等黑幕。俏江南均在第一时间发声明予以否认,危机公关可谓相当及时。然而有媒体评论称:作为一家知名餐饮公司,俏江南两度辩解,不仅是在损害消费者对俏江南的信任和信心,而且是在损毁自己的声誉。 认错 代表企业:家乐福、沃尔玛 评分:6分 公关效果:

事件:2011年春节前后,沃尔玛、家乐福等外资零售企业和一些内资零售企业相继被曝出多个门店存在违反明码标价的“价格欺诈”行为。其中,家乐福上海、昆明、长沙、北京等地的门店还被当地物价部门处以50万元的行政处罚。

答卷:在被曝光存在价签问题的第二天,家乐福和沃尔玛都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回应。家乐福更是在第一天就了两份声明。第一份称,“因我公司价签系统不完善而造成的问题,对消费者造成的不便与损失表示诚挚的歉意”。第二份中称,“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利益,家乐福将严格执行‘5倍退差’政策,即商品收银价格如高于商品的标示价格,家乐福将给予顾客5倍于差价的赔偿。”

沃尔玛中国总部也在同一天声明,“公司对价格问题高度重视,并一直坚持定期的内部自查,提升商品价格系统和标签管理,积极开展培训,以确保公司价格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和执行。”

点评:尽管都在第一时间进行回应,但从措辞中不难看出,双方都没有进行正面回应,含糊的措辞也引起了消费者不满。 代表企业:物美 评分:8分 公关效果:

事件:北京市发改委通告,朝阳区物价检查所查出北辰物美店高于政府定价销售400克装精制盐,价格主管部门将依法进行相应的行政处罚。

答卷:物美在第一天做出相关回复后,其负责人又在第二天向众多媒体以短信形式再次进行了解释。短信中称,“北辰店为物美2011年新开门店,门店员工第一次处理此类突发事件,只顾及到现场需要满足顾客的强烈需求,并未能够第一时间上报总部,是造成此次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向顾客予以诚挚的道歉,接受相关处罚,吸取教训,加强门店应对突发事件的培训和管理工作”。

点评:从违规卖盐事件中可以看出,物美对于危机公关的处理态度还是很诚恳的。从物美事件不难看出,经营者在管理的各个方面要做到事无巨细,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些许漏洞,就会在零售终端,也就是消费者面前暴露。不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一些错误也是无法避免的,只要能以诚恳的态度处理,消费者就不会对企业的错误抓住不放。 无奈 代表企业:沃尔玛 评分:3分 公关效果:

事件:10月9日,重庆市工商局通报,针对沃尔玛在渝企业以普通猪肉冒充绿色猪肉、以虚假的商品说明欺诈消费者等违法行为,依法对涉案门店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罚款269万元,全部实施停业整顿。

答卷:沃尔玛发表声明称,积极配合相关调查工作并根据重庆工商部门的指导,立即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纠正。 自调查初始,沃尔玛中国总部立即派出专项工作小组,与重庆工商局密切配合,直接参与并领导整改工作,确保多项整改措施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该专项小组将继续确保重庆沃尔玛杜绝类似事件再度发生。

点评:尽管声明言辞恳切,但是这一事件给沃尔玛在重庆乃至全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虽然重庆沃尔玛门店停业整顿15天将损失数千万元,但是在消费者心目中,沃尔玛的信誉度的急速下滑才是最可怕的。这样的事件,无论是怎样高超的公关手段,都难以挽回事件造成的损失。 出彩 代表企业:海底捞 评分:8分 公关效果:

事件:8月,媒体记者暗访海底捞的骨头汤以及饮料包括柠檬水和酸梅汤等均是冲兑而成,海底捞新员工培训时,老师会特别提醒,回避向客人回答汤料以及饮料的成分。

答卷:海底捞先是通过官网承认,媒体报道中反映的一些问题可能在部分门店存在,但现场熬制骨头汤系消费者误解,海底捞从未宣传过现场熬制。也说明了汤锅、柠檬水勾兑是正规企业提供的原材料,同时按照国家食药局规定进行了公示。并提供总部3个联系人的电话,欢迎大家参观物流基地和门店后厨,以释公众疑惑,欢迎媒体监督。

点评:除了通过门店和微博等渠道向社会作出说明并感谢媒体监督,海底捞董事长张勇还在微博上表示这一事件的责任在管理,不在门店。所以不会追查责任,并派心理辅导师到出事门店以防该店员工压力太大。这种遇事不隐瞒、不让员工担责、派心理辅导师宽慰员工的真诚、担当、到位的做法得到了消费者的理解。网友在微博上纷纷力挺海底捞和张勇,甚至还为如何处理好员工偷吃献计献策。海底捞及张勇危机公关的高明手法独树一帜。出事后一不怪媒体,二不怨对手,三不博同情,企业承认不足,创始人张勇出面担责,这些足以显示出企业的责任感和企业家的管理水平与胸襟,而这恰恰是绝大多数企业目前根本不具备的。 应付 代表企业:国美电器 评分:4分 公关效果:

事件:央视“3·15”节目曝光其门店存在骗补及销售人员私自扣留赠品行为,根据央视“3·15”节目曝光的视频显示,存在骗补、私吞赠品行为的门店并不仅存在于天津个别门店,石家庄、太原、北京等地的门店同样存在违规经营的现象。

答卷:国美电器连续发表声明,承认个别门店存在“以违规手法取得‘以旧换新凭证’的行为”,同时针对个别销售人员截留消费者赠品的现象进行自查,对涉及违规的人员严查到底。

点评: 国美承认错误很快,但这一事件最终处理结果却没了下文。此外,国美电器在卖场管理上如“明码实价”上依然出现不少问题,这样的表面公关方式并非长久之策。 代表企业:肯德基、真功夫 评分:5分 公关效果:

事件:7月28日,一位叫“付小小KI”的网友在新浪微博上称,自己在广东一家肯德基门店看到还没搬进去的货中,堆放着5箱龙王牌豆浆粉,“街边的豆浆还是煮的呢,那么贵的豆浆竟然是豆浆粉!”这条微博迅速“走红”,被转发16000多次。随即有媒体曝出肯德基所使用豆浆粉每杯成本仅为7毛钱,是其售价的1/10。

媒体随后在采访众多连锁餐饮店发现,许多店面豆浆均为豆浆粉冲泡,包括真功夫。

小微企业回头看工作范文7

【关键字】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微博,中小企业管理

由于传统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存在投入成本大、作用时间长的缺点,令很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使得CIS并没有在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经过研究,课题组发现将CIS与微博平台的结合,可以使这种情况得到有效改观。所以本文将微博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微博应用模型,希望对中小企业进行企业形象建设提供有益的建议。

一、对CIS理论与微博的理论回顾与延伸

(一)CIS理论的发展历程

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是一种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概念,指企业系统化地向社会大众展示自身特征,以形成标准化的形象,进而加强企业竞争力。CIS主要包括三个子系统,分别为理念识别系统(Mind Identity System,MIS)、行为识别系统(Behaviour Identity System,BIS)和视觉识别系统(Visual Identity System,VIS),三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只有通过其相互的作用,才能构建完整的CIS。早在20世纪50年代,欧美诸如IBM、可口可乐等著名企业就已经先后导入CIS系统,其成效有目共睹。到80年代,中国大陆开始引入CIS,并逐渐在各行各业推广开来。虽然CIS经过无数的实践已成为成熟的理论,但其导入成本高,回报周期长的缺点也相对明显,致使很多有意愿进行CIS建设的企业局限于资源条件无法有效地将理论贯彻到实际中。所以在未来,CIS理论需要结合时代与环境的发展进行深化,其价值才能得到更大的延续。

(二)微博的发展历程

“微博客”(Micro Blog,MB)),简称“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自从2006年第一款微博客网站——Twitter诞生以来,海内外类似的网站就不断涌现。而在国内,随着2009年新浪微博上线,也迅速兴起一股使用微博的热潮,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互联网微博活跃用户已突破2.8亿。微博空前的成功,是因其具有操作简单、信息便捷、使用成本低廉等其他媒体不能比拟的优势。因此一些商家已经意识到利用微博进行营销所带来的无限商机,并已开始不断地进行尝试。但微博作为企业营销媒体工具还不成熟,需要引入理论的指导,目前尚存有研究空白,而笔者提出的CIS-MB可以较好的填补这个空白,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三)对CIS的延伸: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微博应用模型(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Micro Blog,CIS-MB)

通过对微博的分析,课题组发现微博操作简单、成本低和影响广泛的特点恰好能弥补传统CIS的不足,所以课题组产生一个崭新的理念:以微博作为载体,提出CIS理论发展的新方向,即CIS-MB。具体来说,CIS-MB是一个指导企业在微博上传播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操作性理论系统。该系统以传统的CIS理论为基础,主要包含了理念识别、行为识别与视觉识别三个子系统,并以微博的两个主要功能模块——微博账户信息管理与微博内容管理作为切入口,将三个子系统的内容融入到微博的日常运营当中,从而形成一个有实际操作意义的理论体系。我们希望藉由对CIS-MB的研究,寻求一种科学的途径来建立企业微博形象,以作为企业整体形象的补充与提升,这也是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价值点。

二、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微博应用模型理论

(一)理念识别系统的微博应用模型

理念识别系统的微博应用模型(Mind Identity System-Micro Blog, MIS-MB),其核心在于在对微博的账号及内容管理中寻找可以进行企业理念传播的途径。理念识别是指通过对一个企业经营理念的定位和企业文化进行概括,把这些内容提炼为简明确切的、能为企业内外乐意接受的、易懂易记的语句。这种精神口号作为企业经营理念的升华, 是企业的社会价值、目标追求以及经营思想的反映。

1、微博一句话简介。一句话简介位于微博名称的下方,是通过文字这种直接明了的方式来向公众传达企业经营理念的手段。企业可以利用“一句话简介”板块来向外界介绍企业最突出的经营理念、文化宗旨等内容,让公众进一步加深对企业的印象。一句话简介设置可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将企业理念、宗旨、思想等提炼为一句话的企业经营口号。第二,表达出企业的特色和行为特征,描述经营服务领域、产品、个体特征等。第三,管理者对该行业发展状况的观点、对企业重大决策或方针的表述或理解、对于企业经营的看法等。

2、企业品牌故事。微博文字框是宣扬企业理念的主要板块,相对一句话简介而言,微博文字框是更受关注、更新率更高的地方,所以企业可以采用品牌故事的素材形式在进行微博内容组织,能够传达企业理念的品牌故事,加深顾客对企业的了解,从而达到宣扬企业理念、树立企业形象的目的。对于品牌故事微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企业家的创业史、发展史;组织文化的变革故事;企业优秀经理人、员工的职场故事等。通过叙说励志故事,一方面可以对员工或者公众起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在励志的故事中体现传播企业积极进取,不断追求,勇往直前的态度和形象。

(三)行为识别系统的微博应用模型

行为识别是指企业通过一系列服务行为,影响社会公众对其的认识,并产生对该企业的独特印象和情感倾向。而从传统CIS 的内涵出发,得出行为识别系统的微博应用模型(Behaviour Identity System-Micro Blog, BIS-MB)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分别为品牌行为识别、服务行为识别与员工行为识别。其中品牌行为识别与服务行为识别属于外部建设方面,是企业在微博形象构建过程需要中主动向受众展示的内容;而员工行为识别则属于内部建设方面,是企业与内部员工在微博上积极配合才能逐渐感化受众的内容。同时外部建设与内部建设两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只有两个方面内容的构建共同配合,才能形成统一与和谐的企业形象,这也是企业需要花费更多成本与时间才能完成的内容。

1、品牌行为识别

品牌行为识别是指企业作出一系列行为,使公众能对企业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并从众多的品牌中辨识出该企业。要达到这个目的,企业应该在微博上提供能够简单直接地识别企业身份的信息,它是品牌行为识别的首要因素。具体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1)标签。微博的标签功能是展示企业文化与内涵的一个很好的方式,通过设置企业主营产品,企业代言人的名字或其他受众感兴趣的内容作为标签,能充分展示品牌个性,并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

(2)个性域名。微博上的个性域名是微博主页的链接,设置之后可以让他人更容易搜索到企业微博的信息,域名最好是企业名字或是与企业高度相关且利于记忆的元素,这样才能让企业的官方微博更具公信力。

2、服务行为识别

如果企业想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单纯只有名字和简介这些基本信息是不足够的,必须要有与企业理念相应的服务行为,并且为消费者带来实际的效用,才能形成持久的良好形象。服务行为识别就是指导企业进行这方面工作的内容,其关键是注意提高客户服务的时效性。基本原则如下:

(1)及时准确地分析受众的评论与私信是属于何种性质,是对企业形象有损还是对企业形象有所提升,若是前者应予以高度重视并及时处理问题,若是后者则可放缓处理,但也必须通过转发或者私信表示感谢。

(2)沟通过程中的礼仪标准也要把握得当,多以亲近和热情的语气与受众交流。切忌对受众的评论或私信不理不睬,也不要使用死板与机械化的语言。

3、员工行为识别

员工行为的识别则要求企业微博与员工微博在日常的微博多进行交流互动,通过这样的默契配合,在微博平台上形成一种和谐团结的氛围,使受众能很好地感受到企业上下同心的良好形象;同时企业也能借助员工微博的影响力提升企业知名度。下面是几个具体做法的举例:

(1)就企业微博来说,在重要节日应主动向员工发出问候,平时在天气条件不好的时候也可发微薄提醒员工注意安全,这样既可给予员工亲切的感觉,也可以在受众眼中形成关怀员工的形象。

(2)就员工个人微博来说,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将愉快的事情发到微博上并使用@功能提到企业微博,这样可以在自身的粉丝群体中产生影响;另外当员工发现自己所关注的群体中有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表示疑问,而员工又具备解答的条件时也可主动解答,以减轻企业微博客服的压力。

(四)视觉识别系统的微博应用模型

视觉识别系统是以企业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等为核心的视觉传达体系,而微博正是以多媒体信息的传播为特征,所以作为CIS系统视觉元素的传播载体正合适不过。因此,我们将视觉识别系统与微博的功能结合,并以涉及功能板块的不同作为划分标准,得出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微博应用模型(Visual Identity System-Micro Blog,VIS-MB)主要包括两个要素:一个是主要归属于微博账户管理的头像与背景模板设置,另外一个是归属于微博内容管理的微博配图等视觉元素的使用。两者几乎囊括了微博运营过程中所涉及与视觉相关的内容,只要企业充分完善这两个方面,必定能在视觉形象上胜人一筹。

1、微博头像与背景模板设置

头像和背景模板是浏览企业微博主页最先映入受众眼中的视觉元素,是决定微博给予受众的第一印象好与坏的关键内容,其设置规则如下:

(1)微博头像。微博头像的选择要求美观,辨识度高,企业的商标是最佳的选择,也可以围绕企业的标准字与标准色进行设计,总之要令受众在浏览微博的时候能第一时间辨认出企业的形象。

(2)背景模板。背景模板的设置则应以企业商标的标准色彩作为模板的主色,能起到强化受众对企业标准色印象的作用,并与头像的搭配和谐统一。

2、微博配图等视觉元素的使用

除了头像与背景模板要精心设置,企业也要在日常的微博内容中注意使用一定的视觉元素,令微博内容不至于过分单调。企业可运用的视觉元素如下:

(1)微博配图:企业应该根据微博的文字内容配上相关的图片,例如与产品相关的微博则配上能较好地展示该产品状态的图片;节日时向微博粉丝问候的微博则配上与该节日相关的喜庆图片等。

(2)微博表情:微博的140字栏中还提供了表情的功能,企业多利用使人感受亲近的表情,给予粉丝一种直观的情感表达,同时也会让微博的文字生动不少。

三、结语

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微博应用模型(CIS—MB)将微博作为企业形象构建与传播的新途径,能有效利用微博的优势,降低企业形象建设的资金与时间成本,使更多的中小企业能将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应用到实际经营当中,是对该理论的全新拓展。但是,关于CIS—MB的实践探索才刚刚开始,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也需要进一步地探索。

参考文献:

[1]史亚光.企业微博客营销策略研究[MA].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4.

[2]陈洪涌.CIS策划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3] 王志刚.企业识别系统(CIS)与品牌制胜[J].艺术教育,2007(09).

[4]张冬.中小企业CIS战略导入研究[D].导师:王德胜.:山东大学,2010.

小微企业回头看工作范文8

疫情期间,XX多策并举,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一是对有发展前景,但因受疫情影响导致暂时面临困境的企业,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受理延期还本付息贷款共计XX笔XX亿元,较好地支持了企业复工复产。二是以“惠农E贷款”为突破口,积极发放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帮助普惠型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截止目前,累计投放小微企业信用贷款XX亿元,解决了小微企业无有效抵押贷款难问题。三是开发“战疫复工贷”系列产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对存在贷款需求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经营主体、农户,进行信贷支持,建立了绿色审批通道,缩短了审批流程,个性化地订制了信贷产品,又把利率下调1-3个百分点,既能满足贷户的资金需求,又降低了融资成本,全面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四是有效落实普惠政策,将惠民举措送到百姓的田间炕头。利用央行再贷款政策发放支小再贷款XX亿元,贷款年利率XX%,财政贴息XX%;实际利率XX%,极大的压降了客户融资成本。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开展情况来看,XX推行小微贷款业务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方面问题:

(一)营销水平有待提高

现在看来,我行的小微贷款业务,营销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虽然根据具体业务不同,在信用和抵押方面有一定调整,更是推出了多个种类的微贷产品,做到“一行业一产品”,但是从总体来看存在局限性。比如生产加工行业来讲,一般对贷款金额要求较大,周期较长,在用途上难以分门别类,种类非常繁多,而我行小微贷产品难以满足该类企业需求。另一个体现就是担保方式比较严格,资质要求并不比借款主体差,往往看重的是企业的固定资产,销售收入,和负债等内容,忽视了企业的潜力、市场、专利、流动资产等难以掌握的隐形资产,营销工作开展受到制约。

(二)营销意识没有从根本上转变

客户经理“坐门等客”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由于客户经理大量时间用于“倒贷款、清收不良”等工作,营销工作没有常态化,大多数客户经理居住在市区内,对农村生活不了解,既没有意愿也没有时间深入各村做贷款营销工作。建行、工行、邮政、农行等均下到各村,挨家挨户开展营销工作,从传统思维到现在的主动出击,对没有更多政策的农商行而言,在农村的信息源和基础地位受到影响。

(三)小微企业经营风险突出

从XX当地情况来看,部分小微企业存在内部管理不规范、沿用家族式管理、财务管理松散等情况,生产和销售的随意性比较明显,没有严谨的规章制度规范员工生产经营,采购和销售渠道比较单一,无法跟上主流步伐,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效率和壮大。在当前经济较为低迷阶段,尤其受新冠疫情的冲击,该类小微企业未能实现转型升级,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资金紧张问题,部分小微企业的银行贷款甚至出现逾期本息等情况,形成了征信不良记录,难以符合小微贷业务准入条件,这也是影响XX小微贷业务发展的因素之一。

二、相关建议

近期,银保监会《持续提升小微企业等普惠金融服务质效》。农商行是“服务三农、服务小微”,践行普惠金融的主力军,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农商银行就得从自身开始改革创新,打造一款针对小微企业及个体户的贷款,为实体经济注入活力做到真正的服务政府、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的责任银行。

XX2019年位居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第87位,GDP达500亿以上,有着众多资源优势,菱镁储量占据世界四分之一,有着14处集中市场,摊位和商铺达2.6万个,经营商户2.1万个,直接和间接带动全市30万人就业,其中西柳服装市场更是全国闻名,据调研结果显示,西柳服装市场众多小微商户在2019年融资达10亿元以上,在这种经济活跃的城市里,小微贷业务发展更是有了无限可能。

(一)加强产品创新,扩大业务范围

首先要加强产品的创新。单一的产品和同质化的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客户需求,传统的服务模式更是跟不上现在的经济环境,要充分利用好海城农商行小微贷的灵活性,依托于上海方付通公司微贷系统开发出“不同行业不同产品、一镇一产品、一村一产品”的经营模式,彻底把“灵活便捷、私人订制”的特点打出去,从各方面满足不同行业客户需求。具体来说,通过前期的调研工作,了解各村的产业特色、集中性、规模性,各支行要充分与村委会对接、筛查,采取“整村授信”模式,这种模式能够将潜在需求充分发掘出来,将综合性的服务提供给客户,提升服务效率,留住客户资源。海城农商行服务网点多在农村地区,而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较少,应充分利用地理优势提供交叉销售方式,提供蕴含贷款业务的多种产品服务,打造出海城农商行的业务产品形象。

(二)普及专业化队伍

小微贷业务对于风险防控、产品创新、业务管理等多方面专业水平有着较高要求,所以为了满足业务需要,需不断提升员工素质,建设专业化团队。一方面,要通过后期培训学习和经历,切实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建设银行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凝聚力,提高员工的归属感、认同感。第三方面,建立全新激励机制,鼓励客户经理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开展营销工作。

(三)加强业务风险控制

小微企业回头看工作范文9

他展示了钉钉很多升级后的功能,包括在无网络状态下打卡,多人视频会议、安全升级等等,这款强社交的产品旨在帮助企业更专注于工作本身。这是钉钉2016春季战略会,陈航穿着黑色西装,上台就自嘲说头发又少了,“创业对颜值有巨大的影响”。他西服里面的黑色T恤是钉钉自己的文化衫,印着乔布斯的那句名言: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他又在后面加了一句:But Be Crazy。

钉钉上最新的企业用户已经有150万,上到庞大的复星集团下到十几人的小团队,而一年前钉钉创立半年的时候企业用户才是30万。“投资重要的是投后管理,只要你在复星旗下用钉钉,你可以在复星的几千家企业中,实现人脉资源共享”。在陈航的展示中,不光是企业用户,钉钉甚至被河北省政府机关用来做扶贫工作,扶贫的干部可以在西柏坡的贫困点“打卡”,实现“精准扶贫”。

“这是一个好时机”,陈航说,“本来SaaS这个行业一潭死水。中国创新人才发现了新的大陆,C端市场的变现非常困难,大部分是偏灰色的。你看视频直播不都是偏灰色的,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大量的用户上来。所以企业级应用是一个很好的市场,真实的企业痛点摆在这里,需要更聪明和更专注的人。”

微信的口号称自己是一个生活方式,钉钉的口号则是“钉钉,是一个工作方式”。对比之下,企业版微信似乎有些姗姗来迟,纷享逍客号称自己的区别在于通讯应用一起做,金蝶云之家说他们拥有更复杂系统适应大企业客户,企业级移动移动应用市场战火已燃。

去年9月,钉钉C++战略,同时宣布阿里将投资10亿元寻找SaaS(基于互联网提供软件服务)企业及开发者,搭建开放平台,“截止目前,阿里钉钉已经为超过150万家企业组织提供简单、高效、安全的工作方式。同时钉钉在产品层面持续深挖,更简单、更高效、更人性、更安全,基于SmartWork,联合开放平台上众多ISV,一起帮助中国企业。”

钉钉的团队脱胎于失败过一次的来往团队,“我们已经死过一回了,没什么可怕的”,陈航觉得来往之所以失败,还是因为企业的DNA决定的,就像一片亚马逊丛林,这里面不可能长出一颗松树出来。来往现在转型做成了一款主打年轻人社交的“点点虫”产品,也并不被外界看好,陈航觉得这没什么,“我们当时做钉钉也不被看好,说不定他们也会华丽转身。”

阿里系一直被评价为商务能力强,产品能力弱的互联网公司。陈航曾说,钉钉代表着阿里的第三次创业,他们拥有独立的文化基因和环境,“这次是产品导向,真正做产品”。“专注于工作”一直是钉钉给自己的社交定位,生活归微信,工作归钉钉。陈航吐槽微信碎片化很多人工作上的时间,重度依赖微信导致工作和生活不分,这会导致中小企业失去专注力,从而失去了创新力。

很多人诟病钉钉的一些功能使得员工成为了“奴隶”,但陈航认为这都不是深入使用后的体会,实际上钉钉使得员工与领导获得了平等地位,比如有了已读未读功能,很多下属发给领导的信息不会被视而不见。“有人说领导可以电话DING一下几位下属,领导肯定不会频繁使用,除非紧急情况,不然领导的电话会被员工打爆。”

我问他,“你现在的压力是什么?”

“如何更快的发展。因为有4300万中小企业,不可能所以的企业都用钉钉吧。这是一个痛点,ToB的软件还是不如ToC的发展快。第二个是人的问题,我们有180个人,我们希望这个团队一直像’神经病’一样的,打造这个团队这是不容易的。”

事实上,陈航一直在控制团队的规模,以避免做来往时曾犯过的错误,来往当时备受阿里重视,甚至内部强制推广,短时间内团队就从二十几人扩充到两百多人,引发了包括管理在内的很多问题。

小微企业回头看工作范文10

你错了,对于中国大多数资源不匹配的发展中企业来说,面临当今的市场危机,真正的聚焦,要渗透到机体各个方面才能起效!

2013年,你是否正遭遇业绩下滑的局面?

如果你的回复是肯定的,那么不妨扪心自问以下来自一线的7个实用问题:

· 对于公司所有产品的市场、竞争战区,以及所有的部门,是否投入了足够兵力?

· 是否提供了足够多产品,以满足每一种客户的需求?

· 组织阵形设计是否支持所有流程和部门?

· 公司的人员是否分头抓取各自的目标,以求东方不亮西方亮?

· 品牌是否用于许多不同的市场了?

· 在营销上是否采用了多种方法以追求抓住目标客户?

· 广告是否投放在多种不同的媒体/媒介上?

通常,我们都会听到企业家经理们点头称是。

初看上去,这些问题似乎都是每家公司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

但事实恰恰相反。

如果企业家对其中任何一个问题试图回答“YES/是”,就暴露了一个大问题:公司战略缺乏聚焦,复杂度过高。

这几乎是致命性的杀手。而企业家们往往并未意识到。

让我们来探讨7个问题的本质。

真正的好企业,都至少在一个阶段非常聚焦,以降低管理的复杂度和风险性。Less is more,少即是多。德国、日本的很多“隐形冠军”就是明证。这类公司常会把资源和精力投资于核心业务上,而不会分散经营,这就是超越对手的独到之处。

聚焦型企业往往会放弃非核心类客户,更不会为吸引每一位潜在客户而努力。通常,它会把精力用于关注最能获利的客户,这样,它能比对手更好地为这些客户提供服务。

复杂是如何炼成的

企业发展的过程不断遇到各种问题,而许多企业的管理则是不断去设法解决这些问题。长此以往,这些“救火式解决问题”的过程,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习惯和流程”。这将使公司运营变得越发复杂。

通常主要有三种方式会造成管理复杂:

1.成长的烦恼

随着企业的成长,你从一个地区跨越到另一个地区,从一个市场进入另一个新市场;从传统渠道迈入互联网领域;从一个公司,扩张到分公司,到更多分支机构,从单一公司制到集团管理,在发展中,你自然就复杂了。

2.救火式管理

企业每天面对客户的不同需求,经理和一线员工需要更好地解决顾客需求。企业内部救火经常发生,每次救火就产生一项新流程,那么一两年就可能出现几十项新流程,这难免造成管理复杂,组织变得行动迟缓。

3.增加产品

有三种力量通常在推动公司增加新的产品:

首先是业绩增长的渴望。大凡企业家和经理都认为,增加新产品就能占领新市场,就能够增加业绩。这种看法似乎正确,实际上并非如此;

其次,渠道力量有时候也在诱惑你增加新产品,因为这样他们可以赚取你更多的铺货费用;

第三,公司产品研发部门有时候也有冲动,因为提交新产品是他们的职责,但他们并不重视产品是否好销。没过多久,你就会发现公司产品系列化了,这时让你头疼的问题就转为如何处理库存了。

对于大型企业来说,这是常态;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这是灾难。

在我们接触的企业家中,90%以上认为管理太复杂,让自己疲惫不堪。业务的无序增加,区域市场的扩张,以及人员增加导致的组织冗杂,这些都对企业负责人提出了挑战。

唯有化繁为简,方能破茧重生。面对这样的挑战,大部分有远见的企业家会果断行动,着手简化产品线、组织结构和信息技术系统。

不幸的是,在经历一段努力之后,他们终于发现:单纯依赖解决单一领域的复杂性问题,犹如盲人摸象,无论摸着了大象的前腿还是后腿,无异于局部洞察,却忽略了整体的真相。

结果往往是,某个领域虽然看似运作较顺畅,但成本仍然持续成长,决策制定依旧耗时冗长。

向复杂开炮

我们发现,减少管理复杂性的关键,就是围绕复杂性的周边关系来采取行动。不同类型的复杂性都是息息相关的,光是简化某个方面(例如流程),不足以达到效果。

行业公认的隐形冠军之一——嘉华美国留学教育集团在CEO张哲领导下重新聚焦,就是活生生的例子。2009年时,她突然发现,公司深陷复杂泥沼和业绩下滑之中。当时嘉华有10个办事处、3家分公司和超过300家合作院校;它的产品数量过多,为顾客提供了过多的学校选择;所有院校产品中,任一合作院校学生申请比例不足总数的10%。

张哲的任务是将公司重新聚焦。她大胆地推动了改革,努力降低几个关键领域的复杂度。

嘉华原本的策略是同时在各市场区隔竞争,大幅改革后,她先后弱化了分支机构的管控,削减了上百家院校的数量。从此切位,逐步实现中高端留学咨询品牌定位,硕博申请等业务成为公司唯一的关注——硕博申请“头狼产品”的比例提高到了业务的80%。

随着这些方案的落实,占位行动逐步深入。张哲削减了非核心业务和产品数量,重新将团队的目光聚焦在核心业务和主推头狼产品上,重新优化流程,并大幅简化组织,从错综复杂的产品和服务结构,转型为精准客户服务。

如此大刀阔斧的简化行动收到了惊人成效。2009年,开展项目第三个月开始,业绩开始大幅增长,到年底已经实现了90%的同比增长,是同期行业增长率的4倍多。

一般来说,企业很难仅仅简化某一领域,而且这样做通常也不会有任何成效。但如果能像张哲一样,对“聚焦定位、产品、组织、营销和流程”等关键领域,逐一化繁为简,就能产生惊人的乘数效益。向简化的目标每迈进一步,你就会发现更多的改进机会,从而实现更为显著和持久的成果。

1. 定位聚焦

大部分企业,都设法在各个领域寻找机会,通常每个地方都会设法投入,以求获取更大。他们信奉“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

而聚焦型的隐形冠军,则长于找出核心业务,投资并强化该业务,形成强悍的竞争力。

一个聚焦企业核心业务要素包括:最具价值的客户、创造独特差异化的能力、动人的产品和渠道网络。这些要素至关重要,隐形冠军大都具有这些特征。聚焦型企业只有在有利于核心业务的前提下,才会增加新业务,进入新市场。

看看海尔(Haier)和格力空调(Gree)两家公司的不同,就可窥知一二。

2000年时,海尔规模是格力的8倍,海尔集团收入是406亿元,而格力集团仅50亿元。随后海尔集团事业多元化,由冰箱、空调、洗衣机进军包括黑色家电、电子、金融、软件、生物、旅游等其他事业,据说家电群一度达到58大门类9200多个规格品种,几乎覆盖了所有家电产品。

而格力则始终如一地专注在空调核心事业上,产品线和规格相当有限。

结果海尔的经营一度在2005-2010年陷入困境。随后,海尔开始了“减肥运动”。

相反,格力创造了傲人业绩,成了空调行业霸主。2012年,海尔集团收入1600亿元,格力集团收入1000亿元,但两者利润相近,约75亿元左右。

聚焦的前提是找到核心业务,企业需要准确地识别哪些才是核心客户、哪些产品是核心产品、哪些市场是核心市场。聚焦重点,能够帮助企业形成核心业务流程,以及支持流程的作战阵形和组织架构,就如格力那样。

其次,聚焦能够帮助企业在最短的时间里形成战斗力和品牌张力。

京东闪电战正是如此。

2012年8月14日,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在微博上高调“打苏宁”,“即日起,京东在全国招收5000名美苏价格情报员,每店派驻2名。任何客户到国美、苏宁购买大家电时,拿出手机用京东客户端比价,如果便宜不足10%,价格情报员现场核实属实,京东立即降价或者现场发券,确保便宜10%!欢迎离退休人员报名,月薪不低于3000元”。京东专门成立“打苏宁指挥部”,闪电战持续3天。

据我观察,刘强东总共发了25条微博,转发量高达55万,预计有2.5亿人次围观了这条微博(含重复阅读)。

京东为何敢挑战零售巨头苏宁?

因为京东聚焦电商,在这个领域京东的力量是苏宁易购的3倍(2012年京东销售额约600亿元,苏宁易购约180亿元),聚焦使京东在电商战区远远领先于传统连锁零售巨头苏宁电器。

京东为何选择微博发动打苏宁战?因为京东CEO刘强东在微博粉丝高达200万,而苏宁系的微博影响力远远落后,因此微博上的京东闪电战,瞬间产生了巨大的攻击力。最终,京东闪电战取得了巨大成功。

京东这次聚焦行动的结果是什么呢?

京东的销售额一路飙升,“20分钟,京东大家电接到将近5000万元的订单”,并且有效地降低了对手“苏宁电器二十周年电庆”对京东业务的影响。

这就是聚焦策略带来的好处。

2.产品聚焦

聚焦型隐形冠军长于向核心顾客提供他们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通常推出新产品或剥离对客户不再有价值的产品。

而大部分常规企业提供各种选择(包括品类、品种、款式、规格等),以吸引每一位顾客。这是典型的以生产为导向的市场推动,容易失败。

大部分企业通常因为许多原因扩张产品线、增加产品款式、功能等,他们以为这些是为消费者着想,会赢得客户的购买。然而,这些“增加”,并不会赢得销量和消费者满意,相反通常还会造成负面效果,比如,运营成本增加,人力资源吃紧、员工不胜任。

更可怕的是,当产品推向市场时,你会发现营销预算严重不足:到底推广哪个产品?企业家会发现因为产品太多、市场费用显得不足,结果,哪个产品都推不出去。

产品聚焦,则效果显著。聚焦型企业能理解核心客户的需求,专心为核心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同时,推出新产品时,由于聚焦,营销力量顿显充足,很快就能成功冲出销量。

少即是多。苹果公司就是这样,最著名的iPod、iPad、iPhone,每种都是畅销产品,创造了上万亿美金营收。仅仅2012年,iPhone全球销售达到1.3亿部。你能否认聚焦单一产品的威力吗?

3.营销聚焦

普通企业:什么客户都想抓,什么产品都想推,什么方法都想试。这种贪婪导致营销基本上不会产生什么效果,往往交了很多学费,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

聚焦型企业:了解核心客户的精准信息,并围绕这些精准信息进行营销。他们不会盲目进行营销,也不会花费高昂的营销成本,他们更知道如何舍弃。

在聚焦型企业,高管团队和营销一线人员都明白营销的核心是聚焦。他们不会脱离聚焦而盲目地进行大面积撒网营销,他们会将炮弹集中扔向核心业务战区。在那里,收缩目标将会收获更多。

让我们了解中国领先的在线旅行服务公司携程网是如何成功聚焦营销的。携程网创立于1999年,向超过5000余万注册会员提供包括酒店预订、机票预订、度假预订等旅行服务。2000年至2003年,在全国各地机场、社区、商场等人流中心,你都能看到携程满大街发放携程会员卡。

大街发放会员卡,就是携程网当年聚焦的营销,据统计当年至少发放会员卡2亿张。

2003年12月,携程网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创纳市3年来开盘当日涨幅最高纪录。

让我们再看看最近的一个聚焦营销的案例:小米手机。

每个人都想用普通手机的价格购买一部功能强大的高配置的手机。2012年8月16号,小米手机会宣布:仅需1999元,就能买“双核1.5G、1G内存、电池1930mAh、800万像素摄像头”的主流高配手机。

如何将小米手机低成本营销出去呢?

小米聚焦网络营销!

首先,一开始就对外放出一个“烟幕弹”,要生产一部高配低价的手机,以此来制造话题,但又不过多透漏小米手机细节,让外界去猜测,让小米手机成为网络持续关注的热点事件!

在整个事件营销过程中,小米集中火力,以新闻会引爆公关,通过微博制造话题,进一步整合论坛、视频、新闻、事件推广及多元媒体进行炒作,形成了高品牌知晓度和饥渴营销热点。

效果显著:投入500万元营销费,2012年小米公司营收126亿元。

小米和携程的营销成功,都源于聚焦营销,源于聚焦一种方法。

大多数企业往往喜欢学习,现在流行什么,自己就扑上去上什么,生怕跟不上时代。

譬如,前两年流行微博营销,很多企业从搜索营销(如百度谷歌)掉头来做微博营销。结果,微博营销了一段时间后,老板发现:微博营销没有带来什么销售成果,而且还让公司人马疲惫不堪。

聚焦型企业则会关注营销投资回报率(ROI),会关注营销业绩。他们不会盲目追逐最潮的营销手段和方法。他们遵照的往往是“中国功夫”,本土但实用。

4.组织聚焦

聚焦型企业是根据关键决策流程来设计组织结构,这不同于大部分企业——根据现有流程设计组织结构。

所谓战略决定组织,作战决定阵形。组织架构和阵形是为了更高效地作战。

如何才能实现组织聚焦?

首先,应该明确:核心战略和业务需要怎样的组织流程来支持,如何让流程和执行的环点形成闭环链接。

其次,缩短管理幅度,让团队领导在执行过程中,能充分与组员互动和沟通。

第三,充分授权,并简化小组的复杂制度,用文化和行为来改造公司文化。

然而,许多时候很多公司背道而驰。由于过度扩张、增加项目,导致内部链接和子流程快速增多,部门也逐渐建立起高墙,滋生了官僚文化。各个部门和项目都在叫苦负荷太重,要求招聘更多的人马加盟。员工们则发现,事情多如山,沟通慢如蜗牛,身心憔悴。

诺基亚因为机构庞大,失去了对iPhone迅速反应的作战能力;而创业的小米则能够在苹果如日中天的时候,成功发动侧翼进攻,靠的不过是几百人的团队。

组织需要简化,团队则能够得到凝聚。有时候,裁员能够提升战斗力,应该与此有关。简化组织,实际上就是砍掉无关要紧的业务和细节,这样有利于集中团队的精力,并提升士气。

5.流程聚焦

大多数企业设计流程,将各部门的效率最大化;同时,调整信息技术系统以支持现有的流程。

我们经常看到,由于产品线、人员庞大及事务繁杂,导致流程非常复杂,这会造成大部分员工非常反对信息技术系统。他们经常借口说,系统的复杂浪费了大量的工作时间,拖延了产品上市的时间,容易造成失误。

信息技术系统部门对于这样的反馈,往往回答:提议不切实际,我们系统没法立即支持。这样的口水官司,相当常见。

聚焦型企业则重新设计,将整合流程的效率最大化;同时,围绕聚焦目标,调整信息技术系统。这往往有助于其他领域的简化。

聚焦行动

企业如果想骑上一匹“快速、高效、有使命”的战马,就需要立即开展聚焦行动。

但在具体行动时,应该将聚焦作为一项战略来审视,这样才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避免“救火式抢救”、片面地局部简化。

小微企业回头看工作范文11

>> 为小微企业“降压减负” 小微金融的战略之路 为“小微”减负 做企业的“娘家银行” “减负”之路,任重而道远 小微贷的网上网下融合之路 小微企业发展困局破解之路 “互联网+”点亮小微金融发展之路 一个小微企业的艰难贷款之路 微信“减负” 帮手机减负微信小程序怎么玩 新经济政策下小微企业发展之路浅探 探寻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之路 博鳌论坛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报告:欲探融资创新之路 Innos智能手机:小而美的微电商之路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专营机构未来之路 用互联网思维 谋划小微金融普惠之路 金融创新下的小微企业信用增级之路:“信贷工厂”案例 李小倞:为美食“减负” 立足小微 面向小微 服务小微 乘“减负增效”东风,走“高效课堂”之路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小微”减负之路 “小微”减负之路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燎原")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绝非国家层面的一纸政策就可让“小微”减负。

“有点像承诺给百岁老人提供免费医疗一样。”8月20日,东莞市大朗镇。当记者和康晓伟提及国家给小微企业免税的消息后,正在埋头泡茶的他,突然冒出这么一句。在康看来,一个小微企业只有2万元营业额的话,甚至连员工工资都支付不起。

谈话始于这项新政:2013年8月1日起,国家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中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2万元的小微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

康晓伟是东莞市大朗伟达制衣厂的老板,工厂位于大朗镇保安墟路的一栋民房里。作为毛织业发展重镇,大朗聚集着不少大型毛织、服装企业时,也有着无数家像伟达这样的小工厂 。这些小工厂盘踞在一家家大企业周边,在生产旺季,当大企业忙不过来时,他们会分食到大企业让渡出的一些订单。这些企业每年生产大批的服装,并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发往欧美市场。

就是这样,从工业区里的大厂房到街村巷道里的民房,一条条完整的产业链诞生了。产业链中,各类型的企业,分享着各自的利润,日子过得殷实而平静。但5年前,当金融危机从大洋彼岸开始传来时,它们的日子渐趋艰难。到2013年,形势再次变得严峻起来。

小微企业是个新词,诞生于2011年6月18日。彼时,工信部、国家统计局、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文对中小企业的划型标准重新规定,其中明晰,中小企业是结合行业特点来划分,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认定。按这一划分,小微企业覆盖了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等16大类行业。

以工业行业为例,从业人数不足300人,或者营业收入不足2000万元的所有工业企业均为小微企业。其中,从业人员20人以上不足300人、且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上不足2000万元的,或虽从业人员超过300人但营业收入不足2000万元的,或虽营业收入超过2000万元但从业人员不足300人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不足20人或营业收入不足300万元的为微型企业。

政府想将一部分利益让渡给小微企业,是为了帮小微企业减负,助它们渡难关,以更好地促进就业和社会稳定。这样倾向于底层的政策,不是头一回。最近两年来,从提高个体工商户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到免征蔬菜和部分鲜活肉蛋产品流通环节的增值税,一直都在进行着。各地也不乏“关照”小微企业的政策。

但现实一再显示:绝非国家层面的一纸政策就可让“小微”减负。因为,各方利益的激烈博弈,时刻都在消解着政策落地时的实际效力。 谁享免税?

标准是划分了,但谁享受了免税?以8月1日起施行的这次免税政策为例,具体如何认定与操作,包括广东省在内的很多地方,还没有出台具体的操作办法。

“即使省里没有出台具体的办法,也不影响这次免税政策的施行。”东莞市国税局货物和劳务税科科长韩穗芳告诉《南风窗》记者,因为政策本身已将征收对象、范围等规定给明确了。

不过,对非专业的纳税人而言,“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等表述,仍需明晰―

首先,免税对象是小微企业。免税所属期是2013年8月,申报期应在下个月(9月)中旬进行。

其次,月销售额2万元的额度,既不是免征额,也不是起征点,而是一项附条件的免税政策。如果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月不含税销售额超过2万元的,还是要全额征收增值税。需要注意的是,增值税销售额是指不含税的收入,比如销售额是2万元,因为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的征收率是3%,据此算出其(不含税)的销售额是19417.5元。

韩穗芳告诉《南风窗》记者,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征收率是13%或17%)和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是3%),如属一般纳税人,即使其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也不能享受免税,因为政策针对的是“小规模纳税人”。此外,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是按月计算而不能以数月的收入平均来计。假定某企业今年8月营业额是1.6万元,9月营业额是2.1万元,则8月免税,9月须全额计税。

不过,按现行规定,有一部分纳税人可以1个季度为纳税期限。对这部分纳税人,8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明确了政策,对以1个季度为纳税期限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如果季度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6万元(含6万元)的,可暂免征收增值税或营业税。

将按月和按季度征收比较会发现,季度销售额(或营业额)没有超过6万元的,按季度纳税的小微企业享受到了更多的优惠。反之,如果季度销售额(或营业额)超过6万元的,则按月纳税的小微企业更获优惠。

以一家符合上述免税条件的企业计算,假如这企业月销售额是2万元(含税),那么其可免的增值税应该是582.5元。如果这家企业的销售额每个月都是2万元,那一年最高可免增值税6990元。营业税的税率,要看不同的行业。比如一家从事广告业务的小微企业,其8月份的营业额是2万元,广告业务对应的税率是5%,所以此次政策出台后,其8月份可免税金额是1000元。

小微企业回头看工作范文12

人工成本上升,企业面临用工难、用工贵的难题,市场需求回升乏力,融资难、融资贵、企业税费负担重。今年上半年,在中国经济增速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形下,中小企业困境凸显。多重因素齐发力,诸多中小企业正处于破产、亏损边缘。

7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今年8月1日起,对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并抓紧研究相关长效机制。

减税:小微企业的福音

长期从事中小企业研究和服务工作的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认为,减税是缓解中小企业生存压力的重头戏,不但能够缓解中小企业资金难题,降低中小企业财务成本,与此同时,亦能加大收益预期,促进民间资本的有效投入,有效促使中小企业的技术升级和转型,从而更加高效地投入竞争,维护市场的均衡状态。

为小微企业免税的这一政策,将使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享受与个体工商户同样的税收政策。据估算,这将惠及600多万户小微企业,直接关系几千万人的就业和收入。周德文认为,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与以往不同的“直接减税”的政策确为中小企业带来了福音。

“直接减税”一直为周德文大声疾呼。其实早在2011年10月,当总理到温州考察时,周德文就在座谈会上向温总理当面提了五个建议,第一个建议就是对中小企业“直接减税”。

“深度危机”下呼唤“三减”

在今年四月份,企业倒闭现象再次将温州乃至全国的中小企业推上舆论的浪尖,本刊曾专访周德文,并刊出《倒闭现象背后》一文,深究倒闭现象背后的原因。当时,熟悉基层情况的周德文直言,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来,中小企业一直没有走出危机的深谷。

如今四个月过去了,周德文焦虑地表示,中小企业的深度危机依然在蔓延,没能缓解。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外贸出口大幅下降,PPI连续16个月下降。24日公布的7月份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回落至荣枯线以下的47.7,显示制造业非常低迷,预示经济回落加速,中小企业不景气也与此加剧。而国家采取的“直接减税”等一系列帮扶政策,也与中小微企业的艰难处境互证。

“在浙江,一个报价75元的玩具,需缴纳3.63元国税,0.44元教育附加税,0.02元水利基金,2.77元社保基金,总税费达到6.86元,而扣去成本,加工费也不过25元,再扣除人工费,企业获得的利润寥寥。”周德文在《为中小企业减负迫在眉睫》一文中写道。

正是深知小微企业的处境,自去年以来,国家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为中小企业减负的政策。财政部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6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而且,相关部门也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型企业免征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等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从去年初,作为“中小企业代言人”的周德文首提“三减”政策:要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危机,政府就必须做到减税、减费、减息。他认为,目前这三个方面政府都已经在做,但力度显然还不足够。

对于此次减税政策,市场普遍叫好,但同时对此项政策的受益面不够广充满遗憾。对此,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表示,目前经济在减速,企业效益不是很好,政府完成财政收入目标压力较大,特别是上半年中央财政收入仅增长1.5%,完成全年7%的预算目标有压力,所以,全面普遍大范围的减免税费现在仍有难度。

根据周德文的测算,一年营业额在100万到120万之内的企业,平均利润在3%到5%之间,即使按照5%计算,一年利润只有5万块钱,却要交大量的费跟税。对于“月营业额两万以下”的规定,周德文坦言这一力度还是过小。他建议月营业额在10万元内的小企业,只要能解决几个人就业,都应该免税。

月营业额两万元以下的免征税或许尚不能带来“久旱逢甘霖”的感觉,正如经济学家许小年做调研与几位小业主聊天时,一位小业主表示的那样,减税后负担未变,因为减的税他们本来就不交,如果“交了就活不到今天”, 偷税漏税成为他们无可奈何的选择,这种情境正如周德文登载在本刊的文章《生存是中小企业第一要务》所讲。

对中小企业应当进行大面积的结构性减税,促进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在现阶段,国家应当放水养鱼、培育税源。周德文说。

盼望支持力度加大

要将中小企业拉出深渊,还需加大步伐,周德文建议国家尽快推出实质性降费措施。目前,五花八门的行政性收费涉及到39个部门的67种收费项目,成为高悬在中小企业头上的又一把利刃。周德文认为,应该取消所有行政性收费,对于确有必要征收的费种,应该改税的形式征收,市场经济只能收税不能收费,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减费比减税还要重要。

就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为部分小微企业免税的第二天,即7月2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11条指导意见,旨在拓宽小微企业中的小型、微型企业融资渠道,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这其中包括加快设立小微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创业投资企业、股权投资企业、产业投资基金发行企业债券,专项用于投资小微企业;逐步扩大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发行规模;扩大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试点规模等支持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政策。

周德文分析,我国的中小微企业融资70%-80%依靠间接融资的情况下,亟需完善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当前政府鼓励中小企业发行私募债、赞助中小企业上市、或支持非上市的股权交易等,都是正确的改革方向,应该引导企业进一步的向这个方向发展,但同时政府亦须加紧出台配套措施。

周德文进一步指出,“在金融垄断没有被打破的情况下,取消企业贷款的下线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目前应限制上线,取消下线,只有打破垄断,大量设立民营银行后,全面推进利率市场化(含存款),让银行充分竞争才能真正降低利率,减轻企业的负担!金融改革大势所趋,任何力量不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