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

时间:2022-08-20 02:17:48

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范文1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要进行有效的政治教育,当然必须正确地理解什么是政治。人们经常说:不能把思想问题混同于政治问题 ;思想是认识问题,政治是立场问题。这种说法是很对的,也是我们过去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总结。它告诉了 我们一个真理:政治问题与思想问题是两种不同范畴的问题,因而政治教育与思想教育也是两种不同内容的教 育。

    政治应该有不同于思想和道德的内涵。我们经常讲政治运动、政治关系、政治权力、政治利益、政治体制 、政治文化、政治教育等等,在运动、权力、利益、体制、文化、教育等前面都冠以“政治”一词,以表示同 经济的、道德的、文化的等等相区别。这也充分说明,政治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

    我们所讲的政治,是阶级的政治。社会主义学校所进行的政治教育,不仅是阶级的政治教育,而且是工人 阶级的政治教育,也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教育。所以,我们在回答什么是政治问题时,主要是 要弄清楚什么是工人阶级的政治,什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马克思在谈到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时,对什么是政治运动,作了具体的说明,并对经济运动和政治运动作 了区分。从这里,我们可以理解马克思对什么是工人阶级政治的看法。马克思说:“任何运动,只要工人阶级 在其中作为一个阶级与统治阶级相对抗,并试图从外部用压力对统治阶级实行强制,这都是政治运动”(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4页。)。马克思还进一步指出:“工人阶级的政治 运动自然是以为自身夺得政权作为最终目的,为此当然需要一个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在经济斗争中成长起来的 工人阶级的预先的组织”(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3—604页。)。

    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政治,是工人阶级的政治。从马克思的这个说明中,我们可以知道,工人阶级的政治 就是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所以,我们经常说,政治就是阶级斗争。这种斗争之所以是政治斗争 ,而不是经济斗争,就在于:为了实现工人阶级的利益,“从外部用压力对统治阶级实行强制”。马克思还举 了一个例子,说明了工人阶级的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的区别。他指出:在某个工厂中,甚至在某个行业中试图 用罢工等手段来迫使个别资本家限制工时,这是纯粹的经济运动;而强迫颁布八小时工作日等法律手段时,则 是政治运动。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两种运动都运用罢工等等的手段,这是共同的;而政治运动不 仅运用了罢工等的手段,而且还运用了法律这种社会强制力量,实行八小时工作日,来实现工人阶级的利益。 这就标志着它已经从经济运动发展为政治运动了。所以,政治运动都是从经济运动中发展而来的,它的普遍形 式是运用了社会的强制力量。它的最高目的,是夺取政权,即夺取政治权力,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马克思说 :“这样,到处都从工人的零散的经济运动中产生出政治运动,即目的在于用一种普遍的形式,一种具有普遍 的社会强制力量的形式来实现本阶级利益的阶级运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 5年版,第604页。)

    马克思对政治运动的这个说明告诉我们,工人阶级运用社会强制力量来实现本阶级的利益,这是构成工人 阶级政治的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说,政治的基本要素是:第一是政治主体,即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第二是政 治权力,即社会强制力量;第三是政治利益,或政治目标。社会强制力量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包括国家政权的 力量、阶级的力量、政党的力量、政治集团的力量、法律的力量、权威的力量等。在阶级社会中,工人阶级和 人民群众运用社会强制力量,为实现和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和意志而奋斗,表现为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社会里 ,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运用社会强制力量实现四个现代化,为实现和维护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奋斗,表现为经 济建设。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是工人阶级用社会强制力量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这就是政治的最一般的本 质。所以,工人阶级政治可以是阶级方面的,也可以是经济方面的。无论是哪一方面,国家和法的问题都是政 治的核心问题。列宁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谈政治的。他说:“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指导国家,确定国家活 动的方式、任务和内容。”(注:《列宁文稿》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407页。)这个关于政治的规 定,对于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都是适用的。

    国家事务是多方面的,从事阶级斗争,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这是国家的主要事务。但是,列宁认为,这 只是阶级方面的政治,是政治的一个方面。除此以外,政治还有另一方面,即经济方面的政治。如果把政治仅 仅理解为阶级斗争,那是旧的政治观念。列宁说:“如何理解政治呢?要是用旧观点来理解政治,就可能犯很 大的严重的错误。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就是无产阶级为争取解放而与世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关 系。但是我们的斗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要粉碎资产阶级制度遗留下来的东西,粉碎整个资产阶级一再想消灭 苏维埃政权的尝试。到目前为止,这个任务吸引了我们最大的注意力,妨碍了我们转向另一方面的任务——建 设任务。”(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8页。)在从阶级方面的政治转向经济方面 的政治以后,政治的内容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列宁说:“现在我们主要的政治应当是:从事国家的经济建设, 收获更多的粮食,开采更多的煤炭,解决更恰当地利用这些粮食和煤炭的问题,消除饥荒,这就是我们的政治 。”(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8—309页。)为什么把经济建设看作主要的政治? 因为,要从事经济建设,国家必须运用社会强制力量,即国家权力,为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而斗争。

    邓小平把四个现代化、经济建设看作是我国当前社会的最大政治,这同列宁的看法是完全一致的。为什么 实现四个现代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的最大政治?因为它反映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 益,符合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要求。

    党的十五大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进一 步明确了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具体内容。江泽民在十五大的报告中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注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页。)我们今天所要讲的政治 ,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政治教育的涵义和目标

    政治教育是各个时代都有的。但是,由于时代的不同,政治教育的内容也不同,因而它们的内涵和目标也 各有区别。我们今天所进行的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它的涵义和目标,是由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所决定 的。

    在阶级社会中,政治关系表现为阶级对阶级的关系,它是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经济决定政治,经济和政 治又决定观念形态的文化,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反映政治关系的文化,一般称为政治文化,它是政治 学的一个基本范畴。所谓政治文化,就是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它包括两个方面,即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形式。 政治心理是对政治关系的自发的反映,它主要表现为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情绪、政治愿望等。政治意识 形式也就是政治思想观点,它是对政治关系的自觉反映。这些思想观点的系统化、理论化,就形成一定的政治 理论或政治学说。

    在一定的社会中,每一个阶级的政治文化,都是从本阶级所处的政治关系中的地位出发,在政治实践的基 础上,对社会政治关系、政治行为、政治体系、政治发展等方面的反映;同时,反过来,政治文化又对本阶级 的政治实践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发挥着巨大的能动的反作用。为了运用本阶级的一切社会强制力量,实现本 阶级的利益和意志,每一个统治阶级都极力地传播自己的政治文化,使它们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所接受,内化为 个体的政治意识;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意志,遵照适应当时社会的政治规范,从事政治 活动。这既是政治实践的过程,又是政治教育的过程。所以,政治教育是把统治阶级的政治文化灌输给每一个 社会成员,内化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政治信仰、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规范,从而使社会成员成为与这一社会相 适应的公民。

    政治教育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家庭、学校、职业团体、社团组织,以及运用大众传播工具,对社会 成员进行政治教化。学校是实践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通过学校的政治教育,使学生获得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 规范的系统知识,树立与社会相适应的政治态度,并开始了解和习得政治活动的能力。

    在高等学校,政治教育的对象是青年学生。在我们的社会主义高等学校中,根据工人阶级政治、建设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规定和政治教育的涵义,政治教育的具体目标,是灌输无产阶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政治文化,使青年学生学习政治知识,形成政治态度,掌握政治参与技能,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 业的接班人。当然,我们的青年学生在走向社会以后,不会都以政治为职业,但是,其中也必定有一部分人要 成为马克思主义的职业政治家。而且,不以政治为职业的人,也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所以,对青 年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的一个根本任务。

    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任务

    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要随着时代内容的发展而变化的。因此,政治教育的内容不仅是 由政治教育的涵义和目标所决定的,而且还为不同的时代内容所规定。从我国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学校 政治教育的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政治教育范文2

(一)全球化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必须以内容为载体,通过一定的方法,运用一定的手段来实现。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以说理和灌输为主要手段,通过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教育来实现。与世界各国思想政治教育在全球化进程中涌动的改革潮流相对比,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方法和手段上都存在不少问题。其主要表现是:一是过分注重和强调“显性教育”,而对“隐性教育”和实践教育重视得不够;二是学校、家庭的主体地位突出,宗教、社区和以网络为代表的大众传媒的教育作用发挥得不够理想、不够充分;三是过分倚重于说理和灌输,缺乏科学分析,忽略了人的主体性。这种教育方法和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全球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众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3](P157-159)。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只有在其反映和体现了时代与社会发展的要求时,才有可能为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跟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全球化使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际社会交往频繁,影响加深,随之而来的是不同思想文化相互影响和相互碰撞。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的思想更加活跃,观念更新加快,精神文化需求也日趋复杂多样。思想政治教育若不能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就会缺乏主动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就会丧失生命力。

(三)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文化向来以集体主义为本位,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就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而西方的文化传统却是以个人主义为本位,强调国家为公民个体服务、为个体而存在。在全球化浪潮中,这两种文化传统相互碰撞、相互冲击,其结果是信奉西方文化传统的国家开始强调社会价值,而信奉东方文化传统的国家开始关注个人价值,于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趋向并重且逐渐成为一种基本的价值导向。这对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是一种新的挑战。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全球化的回应

全球化改变了世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都应该有所变化,有所侧重,以适应时展的要求。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水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3](P147)。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这“四有”应当有所侧重。

“有理想”是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辩证统一,社会理想又包括共产主义理想和共同理想。在全球化条件下的理想教育应当侧重于共同理想,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容具有层次性。“有道德”是说教育应当侧重于道德的底线——不损人,尤其是在信用严重危机的今天更应强调这个基本的道德层次。“有文化”是说教育应当侧重于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的教育。“有纪律”是说教育应侧重于强化规则意识(法制意识),中国加入WTO之后,具备规则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洪流。全球化的进程大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第一,全球意识教育。全球化将世界各国人民紧紧联结在一起。生态环境恶化、人炸、能源危机、恐怖活动等严重威胁人类社会生存的问题都是全球性的,需要全球携手,共同解决。“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人类要与地球和谐共存,就要不断加深对地球的理解。我们要从全球利益角度去考虑问题,要具有面向全球化所必备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具有世界大同者的眼光和胸襟。不仅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更要“胸怀全球,放眼宇宙”。

第二,规则意识教育。规则意识也就是法制意识,法律就是一种规则,并且是社会生活中的主要规则。我国加入了WTO,就必须按照WTO的规则来规范政府行为,维护国家利益。2001年11月9日,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在卡塔尔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加入WTO后承诺开放市场,遵守WTO规则,并且国内各有关的法律法规都要与WTO规则相一致。应教育学生懂得:无视规则的存在,肆意践踏规则,将会给我们的国家利益、民族经济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我们必须强化规则意识,学会运用国际规则趋利避害,使我们的行为和经济活动处于规则允许的范围之内。

第三,爱国意识教育。全球化赋予爱国主义以崭新的内涵,我们切不可把爱国主义混同于狭隘的民族主义。一方面我们要努力谋取国家利益,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参与制定全球化的运作规则,并在国际规则的约束下,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这就是爱国主义。因此,我们要将爱国主义与全球化结合起来,在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中完善自我,吸收对方合理的东西,使我们的价值理念不断更新,社会制度更臻于完善。

第四,危机意识教育。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但先辈所创造的辉煌毕竟属于过去。放眼世界,我们应当时时有一种危机感。我国的人口压力越来越大,人均GDP远远低于经济发达国家。我国的生态环境也越来越恶化,北方的沙尘暴甚至危及到了周边国家。此外还有环境污染问题,资源危机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危机意识教育方面,日本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第五,公民意识教育。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的精神基础。教育要为国家培养“四有”新人,就丝毫不能忽视公民意识教育。公司意识教育,可使人形成正确的权利与义务观念,学会与他人平等相处,并切实尊重他人的权利。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在全球化进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运用多种手段与方法。除了那些传统的已被实践证明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外,还应当结合新情况,吸取他国经验,广泛运用信息技术,不断探索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第一,注重“隐性教育”,坚持公开性与渗透性的统一。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特别是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中,公开的、正面的教育方法当然十分重要。学校教师应当直接而理智地传授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准则,观点不能模棱两可或取中立态度,要态度坦诚,泾渭分明,但只有这种直接的方式还是远远不够的。其时间的集中性和观点的鲜明性容易给人一种强迫灌输的感觉,进而使人产生一种莫名的逆反心理,形成一种意识障碍,从而制约人们对有关思想、政治、道德要求的理解和内化。在全球化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应当更具有自然性和隐蔽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在不知不觉中进行。

第二,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虚拟空间,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的爆炸性发展正改变着经济、社会、文化的结构和运行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其广度和深度都是以往任何一次产业革命所无法比拟的。网络既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全新的教育手段。因此,同志指出:“要重视和充分运用网络技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网络带来的信息污染、网上交友、网上游戏、网上伦理道德以及网上信息选择等问题,最终只能在网上解决。只有进入到产生网络问题的环境中,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要通过网络向人们提供大量有意义的、积极向上的信息,对人们进行正面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同时,也要教育上网者学会正确地选择网站,这是每个上网者必备的素质。对那些不健康的网站,可以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将其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

第三,引入现代管理科学的成果,对人性进行科学的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道德说教大于科学分析,说理往往变成了说教和灌输,这是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深思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影响人的行为。行为科学的研究表明: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决定行为;欲影响人的行为,必先了解人的需要。而人的需要的背后又有各种复杂的原因,任何需要只有在被意识到时,才能构成动机产生的原因。因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当然离不开行为科学的指导。经济学原理认为,人在既定条件下都有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倾向。由此看来,教育人见义勇为,不用制度规范而仅用道德劝诫是不够的。

人性即人的本质。人性之中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其中,自然属性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以人为本的第一要素是满足人的自然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离开人的自然性去空谈人的社会性。要真正做好人的工作,就必须将教育机制建立在对人性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参考文献】

[1]胡元梓,薛晓源.全球化与中国[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13.

[21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3]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政治教育范文3

一、教育的逻辑:教育与道德的疏离

首先,教育的世俗化。诚然,今天的教育提高了我们的专业素养,但在功利、实用等商业精神的影响下,已经逐步异化为工具性、应景性的临时加工过程。一方面,教育的涵义简约为通过标准化的考试获得资格认证的工具。人只是为了获得标准化资格认证的“一种受约束的、循规蹈矩的动物;”[2]另一方面,教育的内容只为当下流行的资格认证工作服务,既没有对过去的继承,也没有对未来的考量;再一方面,教育的结果和目的在于世俗的成功—发财或者得到一个好的地位,使人做一个平常的人或学会立身社会的技术。结果,受教育越多,思想和精神生活变得越萎缩,因为他们只需要一定量的机械式的才能而不需要生动的思想。[3]结果,对居间其中的人类来说,教育是使人平庸而不是高尚。

其次,道德多元主义。伴随世俗化对教育的要求,按照个人标准出现的道德不断云涌。正如布鲁姆所说,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一种崭新的关于道德善恶、人类行为标准的语言开始在西方社会悄然兴起,诸如自我、存在……等等语汇已经广泛见诸于人们的日常语言。”[4]每个人、每个文化都是合理的,由此推而极之,“正义与邪恶、崇高与卑劣、真理与谬误的界限就殊难判定,从而导出这样的结论:一个人只要有所信奉、有他自己的价值择定,不管其信奉或价值的内容如何,就是好人。”[5]在这样的时代,道德获得了新生,但它不是人类社会的共同道德,而是一个多元的道德。“要想成为受人尊敬的和高贵的人,就不能去追求或者发现善的生活,而要创造自己的''''生活样式(life-style)''''。”[6]于是,原来道德蕴涵的共通性消失了,“今天,人们不可能再坚持认为存在一种适用于所有人、所有时代、所有地方的道德。”[7]这一方面源于教育的结果——主体崇拜,他们导致了多元主义的道德,另一方面道德多元主义进一步疏离了道德的共通性。结果,推动人类追求高尚、优秀的动力消失。教育产生了多元道德,公共道德却走向沦丧。

其三,道德教育的异化。也许人类认识到了这种公共道德沦丧的可怕后果,于是各种共同体,尤其是政治共同体加强了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然而,一方面,现在的道德教育“不能给青年人的想象展示道德秩序和惩罚扬善的景象,不能提供伴随行为和解释行为的高尚演说,不能展示道德选择剧中的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的行为,不能揭示处于这样的选择之中人的利害关系感,以及当世界破除传统忽然''''醒悟''''时给人们带来的失望,”只有空洞的说教和无物的宣泄;另一方,这种没有历史的道德教育,仅仅是“灌输''''价值观念''''的徒劳形式,”[8]它不仅不能产生道德本能,相反导致道德逆反,道德教育成为道德的异己力量。

可见,今天的教育,一方面,渗入了商业精神塑造的理性标准,使实用、功利和自私重新成为我们的“德行”,我们在强调权利的同时忘却了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摒弃了传统高尚道德的追求。教育不再讲求友爱、正义和共通,结果“用以把成员联结在一个共同的历史、习俗、语言或教育中的铠甲,正在逐步地变得越来越破旧不堪,”[9]维系或整合共同体秩序的这种政治或道德力量也变得越来越弱。共同体随着教育与道德的疏离而走向衰落。

共同体的衰退显示,将来我们可能会变成只关心己事、追求私人安慰的商业成功之人,忘了为更高的目标进行有气魄的努力;或者在自我满足和繁荣的自由民主中,没有一个政权、没有一个社会体系可以满足所有场所中的所有人,人类成为没有归宿的野兽。因而,以唤起美德为内容的英雄主义,将在尼采预示的“无限战”中出现,人再一次回归“第一个人”。难道现代教育真的使“人类在文明形式下的重新野兽化”?[10]

二、共同体道德的解救:洛克与卢梭的教育观

教育与道德疏离,使人类面临共同体解体带来的危险,在很早以前人类就已经认识到,并试图通过各种努力寻求解救之道。十七、十八世纪的洛克和卢梭就是其中两个具有比较代表性的思想家。洛克提出自由、理性的“绅士”道德教育观,从而把社会人教育为国家服务的绅士,继承和维护共同体的道德。卢梭则试图通过对自然的“回归”,在自然教育中恢复人的“灵魂深处生来就有的一种正义和道德”,[11]并通过公意这种公共道德体约束和规范个人道德,实现公共道德和个人道德的共通,重新恢复传统共同体的道德理想。

(一)洛克的道德教育观。洛克十分强调教育的作用,这种教育不仅仅是私人的,更是为共同体服务的。他认为“教育上的失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失误和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12]不仅如此,教育还关系到“国家的幸福和繁荣”,[13]

洛克指出,“人心是一块白板,上面没有任何符号,没有任何观念。”[14]“我敢说我们的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15]正因为如此,他认为通过接受教育和感化,培养具有“绅士”风度的人有了可能性和必要性。

洛克的教育是自由的教育。他反对普遍教育方法上叫儿童记住许多规则和教训的做法,因为这种做法的结果总是随时学到又随时忘却,所以最好的方法是给予被教育者充分的自由。自由的教育,一方面可以在快乐中学会需要的知识,另一方面“刚毅自由的品行能够保持他的德行。”[16]因而,教育不需要注重各种规范,却十分强调榜样的作用,并把实践作为教育十分重要的内容。其目的是被教育者在榜样的引导下、在实践中自由发展并获得克制的能力,培养优雅和崇高的德行习惯。他相信,“人人总有一个一切纯凭自己与自己的行为的时候;一个善良的、有德行的、能干的人是要从内心去养成的。”[17]

同时,洛克的教育是道德教育。他的教育有一种严厉、自我克制的道德要求,而不是消费享受和人人随意自发的行为。如他谴责酗酒、耽于夜夜笙歌、因虚荣而花费、流于懒惰又浪费时间等行为。他认为“幸福建立在德行与良好的教育上面,那才是唯一可靠的和保险的办法。”“如果没有德行,我觉得他会今生来世就得不到幸福。”“青年人失掉了德行是很难再能恢复的。”[18]而“一个没有德行,不懂人情世故,没有礼仪,却有成就的人,哪儿都是找不到的。”[19]“德行是真实的善,导师不只应该进行劝导谈论它,而且应该利用教育的工作的技巧,把它供给心理,把它固定到心田里面,在青年人对它发生真正的爱好,把它的力量、荣誉和快乐放在德行上面以前不要停止。”[20]这些观点说明,洛克强调个人德行的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政治共同体服务。塔科夫认为洛克的道德教育“并不局限于他们的私生活,它有个特别具政治含义的目的,”[21]为政治共同体培养好公民。道德教育出来的人“不仅能处理自己的事务,又能有助于管理自己的国家。”[22]“尽心竭力地给祖国服务,乃是每一个人不可不尽的义务;谁若没有这种想法,他变得与家里的牲口没有什么区别了。”[23]所以,洛克教育的绅士是有教养、有操守和担当、有产业和独立谋生能力、佩剑,又参与公共事务的人。教育和政治一样,“最终都为达到使人民成为健全公民的目的。”[24]

由此,洛克的教育是通过自由、理性教育,实现个人的绅士化,然后为政治共同体服务的自由道德教育观。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自由教育。这是道德教育的前提,没有自由也就没有理性,更不可能培养具有崇高个人德行的绅士;二是共同体的道德教育。这是道德教育的目的,借助个人绅士化实现政治共同体的绅士化,使个人与共同体的道德同构,维持并增进共同体的道德,解决共同体瓦解的困境。

(二)卢梭的道德教育观。卢梭认为,人在自然状态中,是有道德的。但是,进入社会状态之后,人被迫成为社会的人,而枷锁一样的社会状态中却充满了贪婪、虚荣、仇恨、压制和冲突,人由此失去了自然状态中的本真性,失去了对善恶的关怀。“尽管我们有那么多的哲学、人道、礼仪和崇高的原则,我们现在却只有一种浮华的欺人的外表,没有道德的荣誉,没有智慧的理性和没有幸福的欢乐,”[25]这是产生不道德和道德堕落的根源。所以,卢梭的教育目的是恢复人的本性,并通过公意恢复个人道德和共同体的道德。

首先,自然的道德教育。卢梭认为“现存的教育是不平等的社会的帮凶,它把人像驯马场的马那样加以练习;把人像花园的树木那样,弄得歪歪扭扭。”[26]因为现在教育是理性的教育,试图从外部灌输进教条,于是不得不用管束来达到目的,而不是像自然状态下的人的教育,是从人的内部去呵护良心,因而道德的解救是回归人的自然本性。道德教育就是遵循“自然的法则”,最好的道德就是自然的道德。

所以,卢梭的教育是把爱弥尔带到乡下,在人性的自然和纯粹的自然秩序中获得道德的品格,形成自然人。这种自然人“在灵魂深处生来就有一种正义和道德的原则—良心。”因此,“邪恶即使具备了神威,也徒然从上天降临人间,因为道德的本能是不让它进入人类的心的。”[27]除此之外,为了使良心免于受到侵害,卢梭通过英雄故事、寓言等教育爱弥尔,因为英雄故事和寓言就是道德教育。他认为,在与自然和英雄故事、寓言等教育中养成了自爱。自爱始终是好的,也是符合自然秩序的。“我们首先要对自己尽我们的责任;我们的原始情感是以我们自身为中心的;我们所有一切本能的活动首先是为了保持自己的生存和我们的幸福。所以,第一个正义感不是产生于我们怎样对别人,而是产生于怎样对我们。”[28]只有这种保有良心的自爱在自然的秩序中充分展示,付诸实践和行动,自然人的道德才能是完善的,才能使人自然地凭借正义和道德去向善和行善。

其次,整体道德。卢梭在强调自然道德教育的同时,也承认人类进入社会状态是不可避免的,由于人类“不能始终是那样地单独生活,他们要始终保持那样的善良是困难的。这种困难还必然随着他们的利害关系的增加而增加,何况还有社会的毒害,因此我们在这方面不能不采取必要的手段和办法防止人心由于有了新的需要而日趋堕落。”[29]这种手段和办法就是通过契约组成共同体,因为“我们所谓的''''善'''',就是由于爱秩序而创造秩序的行为,我们所谓的''''正义'''',就是由于爱秩序而保持秩序的行为,”[30]只有共同体的秩序才能确保善和正义这些传统道德。

卢梭的契约为实现这种共同体的整体道德提供了可能,即在自然道德的基础上,契约订立者让渡互相可以认知的自由和道德组成一个意志共同体--公意。在这种共同体下,尽管个人仍然享有自由,但共同体是强制的,个人是服从和归顺的,“任何人拒不服从公意的,全体就要迫使他服从公意。这恰好就是说,人们要迫使他自由。”[31]于是,在共同体中,有一种强迫个人服从道德的要求。这种道德既是公共道德又是个人道德,它是防止进入社会后道德堕落的一种强制但自由的手段和办法。一方面,个人道德的自然化,即恢复个人的至善;另一方面,通过公意这个共同体实现公共道德,而公共道德是个人道德的整合,因而既可以保持个人道德的纯真,又能实现共同体的公共道德。目的在于通过教育的回归和公意的指引,重新在人身上培养出原始的道德的直觉,从而使人成为共同体的人。

卢梭试图通过自然人的道德教育,恢复天赋的正义和道德的良心,从而使人以纯真的感情进入社会状态,然后通过公意(公共道德)使人能在社会状态保有并维持道德,实现公意共同体。由此,人的自然道德本性与共同体的道德就实现了互洽。

比较两者的解救之道,尽管有一些不同,如洛克希望通过理性实现道德教育,而卢梭却极力反对,认为这正是导致道德堕落的原因,但他们有一些共同之处,下列两点尤为突显:一是强调个人道德教育是拯救共同体的前提,是道德教育的基础。不管是洛克的自由教育还是卢梭的自然教育,都是使他免于“活在自己以外”(洛克和卢梭均指人不应该活在自己以外,即人不应该活在他人满足自己的需求之上,亦即活在对他人的依赖之上),[32]这是人的道德本能,也是道德回归的基础;二是为共同体提供服务。洛克的道德是建立在已有政治共同体基础上的,道德教育的使命就是培养适应现存共同体体制的好公民—绅士,而卢梭则不满于现存体制,认为现存的社会是道德堕落的根源,因而目的是为他的道德理想国—具有道德的公意共同体培养公民,所以他们的道德教育的目的都是政治的,也就是都为共同体服务的,而这正是传统教育观的道德诉求。

注释:

[1]特伦斯·K.霍普金斯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转型时代世界体系的发展轨迹:1945-2025》,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44页

[2](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4页

[3](英)伯特兰·罗素:《社会改造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5-96页

[4](美)艾伦·布鲁姆:《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3-4页

[5](美)艾伦·布鲁姆:《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8页

[6](美)艾伦·布鲁姆:《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48页

[7](美)弗兰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远方出版社(呼和浩特)1998年,第385页

[8](美)艾伦·布鲁姆:《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57页

[9](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年,第263页

[10](美)弗兰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远方出版社(呼和浩特)1998年,第147页

[11]卢梭:《爱弥尔》,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414页

[12]洛克:《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22页

[13]洛克:《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23页

[14]JohnLocke,AnEssayConcerningHumanUnderstanding,NewYork:DoverPub.Inc,1959,p57

[15]洛克:《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24页

[16]洛克:《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69页

[17]洛克:《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50页

[18]洛克:《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68-69页

[19]洛克:《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96页

[20]洛克:《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72页

[21]纳坦·塔科夫:《为了自由—洛克的教育思想》,三联书店2001年,第307页

[22]洛克:《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400页

[23]纳坦·塔科夫:《为了自由—洛克的教育思想》,三联书店2001年,第24页

[24]纳坦·塔科夫:《为了自由—洛克的教育思想》三联书店2001年,第20页

[25]维·彼·沃尔金:《十八世纪法国社会思想的发展》,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33页

[26]卢梭:《爱弥尔》,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5页

[27]卢梭:《爱弥尔》,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414页

[28]卢梭:《爱弥尔》,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03页

[29]卢梭:《爱弥尔》,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91页

[30]卢梭:《爱弥尔》,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403-404页

[31]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9页

[32]纳坦·塔科夫:《为了自由—洛克的教育思想》,三联书店2001年,第174页

[3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7页,1252a

[34]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7页,1253a

[35]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77页,518b-c

[36]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78页,518e-519a

[37]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92页,527d

[38]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25页,412e

[39]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9页,1253a

[40]刘军宁:《美德与黑暗时代》,见赵汀阳、贺照田主编:《学术思想评论》第二辑,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21页

[41](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1年

[42]转自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55页

[43]转自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55页

[44]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56-157页

[45]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2页

[46]陈大络:《儒家政治、伦理、教育思想的管窥》,见《中华文化论坛》1994年第1期第61页

[47]《论语·先进》,见杨伯峻注译:《论语》,岳麓书社2001年,第99页

[48]李学勤主编:《论语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93页

[49]朱维铮:《音调未定的传统》,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72-76页

[50]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3页

[51](美)艾伦·布鲁姆:《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20页

[52]钱穆:《国史新论》,三联书店2001年,第234页

[53]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5页

[54]康德的“永久和平论”和罗尔斯的“万民法”就是这种观念的显例

[55](德)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98页

[56]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1页

[57]卢梭:《爱弥尔》,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2-13页

[58](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267-268,577页

[59](美)卡尔·博格斯:《政治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99页

[60](美)弗兰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远方出版社(呼和浩特)1998年,第60页

[61](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1年,第3页,同见杨天宇撰:《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033-1034页

[62]钱穆:《国史新论》,三联书店2001年,第229页

[63]爱弥尔·涂尔干:《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9页

三、传统教育观:道德的共同体

尽管洛克和卢梭提出不尽相同的恢复共同体道德之道,但他们思想深处的一个共通之处却是无法抹去的,即对传统教育的追念。

在西方启蒙运动以前,尤其是古希腊,有一个共同体(城邦)在先理念,认为城邦是具有神性的,“一切社会团体的建立,其目的总是为了完成某种善业,”[33]作为人类最高的道德的善体现在共同体中,“城邦的长成出于人类''''生活''''的发展,而其实际的存在却是为了''''优良的生活''''”,所以“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34]教育就是如何使人成为城邦的动物,如何实现这种最高的善,因而古希腊的教育是道德教育,一方面通过教育成为城邦公民,另一方面通过教育使公民在语言和行动中体现符合自己的德行,正如在查拉斯图拉那里认为的,教育是一个雕塑过程。当然,“教育实际上并不像某些人在自己的职业中所宣称的那样。他们宣称,他们能把灵魂里原来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35]称为雕塑是指教育消除外界对心灵本性造成侵害的东西,同时把传统的道德固定化的过程。“心灵的优点似乎确定有比较神圣的性质,是一种永远不会丧失的能力的东西;因所取的方向不同,它可以变得有用而有益也可以变得无用而有害。”[36]教育就是使“被习惯毁坏了迷盲了之后重新被建议的这些学去尘垢,恢复明亮,”[37]因此,古希腊的教育是一个道德教育过程。从某种意义上看,教育、学习是实现个人德行和共同体道德共通的一种途径。因而,统治者最需要抓好的大事只有一个,就是教育,即通过音乐和体育培养公民成为“显得最愿毕生鞠躬尽瘁,为国家利益而绝不愿做任何不利于国家的事情的人。”[38]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特别强调对护卫者的教育,尤其是其中的音乐教育,目的就是把音乐所叙述的故事内化到护卫者,成为护卫者的一种本能,使之行动本能化,符合勇敢的激情,同时克制激情的过度,不僭越其职份,实现个人德行,而这种德行同时也是共同体的道德需要。所以,传统教育实现了共同体的灵魂和个人灵魂的同构,是追求最佳政治制度的“大事。”因为“城邦以正义为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可凭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正义恰好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39]这种秩序,只有具有为正义而甘愿牺牲但又坚守职分的护卫者才能做到,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共同体中像护卫者那样的公民,才能自觉实现康德那种先天的不依赖于经验的“道德律”。

在古希腊的道德教育中,人必须克服心中的私欲,成为卡尔·波普尔的“齿轮精神”。古希腊美德的核心是参与城邦、服务城邦、献身城邦的公共美德,“要求把城邦当成''''大学校''''培养新型公民。”[40]在关心他人、城邦中,获得个人的最高的善,教育的结果是城邦的公共利益绝对地在先于个人利益。

与古希腊的道德教育一样,中国传统的教育也是道德教育。《大学》开篇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41]显然,中国传统教育是道德教育(至善),至善主要是官员的事(明德、亲民)。在中国古代,有道德的官员被称为君子是显例。清儒陈立在《疏注》中注曰:“君子,在位者之通称。”[42]东汉的《白虎通义》也指出:“或称君子者何?道德之称也。”[43]君子“既指有官位的人又成为一种道德的理想。”[44]君子就是道德的实践者—有德行的官员。这与孔子的“为政以德”相一致,蔡元培认为“孔子之言政治,亦以道德为根本。”[45]因而,传统中国的“教育是伦理的,亦是政治的,教育的理想和目的在于培养良好公民,以孕育他成为一个完人的德性。”[46]显见,中国传统教育是为政治共同体服务的道德教育。

作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先贤,孔子整日孜孜致力于品行的切磋、道德的培养,为君子、为仁者、为圣贤是他的教育目的。对于德行不好的人,则严厉加以斥责,“季氏富比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47]从教育内容看,也显见是道德教育。“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对此,“正义曰:文谓先王之遗文。行谓德行,在心为德,施之为行。中心无隐谓之忠。人言不欺谓之信。”[48]文、行、忠、信显然是成为君子的道德之道。因此,朱维铮教授谓之“特点是寓德育于智育之中,使学生通过学习知识,从谈话到行为,从意识到作风,都逐步养成君子的风格。”同时通过“礼”教,“将教育活动当作参与政治的一种途径。”[49]

要之,中国教育一直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教育的最直接目的是培养君子。君子是从政者,再附之以三纲五常等礼制和德行,使君子成为先贤或者圣人,这是一种从个人道德教育开始,通过政治共同体的道德同化和提升,实现与政治共同体共通的过程。这与古希腊的道德教育,使人成为好公民并在其中追求个人和共同体最高的善目的,具有异曲同工之效。

四、道德教育:共同体的政治理解

在道德教育被淡漠的今天,我们重新提出道德教育的诉求,其原因在于道德教育对人类社会,尤其对人类共同体的政治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合法性。今天,许多学者提出了合法性问题,其主要在于没有一种力量能够为共同体提供权威支撑。在主体崇拜的时代,任何与主体没有共通的权力体系已经失去了效力,本来“道德不只是一个习惯体系,而是一个命令体系。”[50]这个命令体系不是通过强力实现的,而是一种本能的追求,因为它是自己对自己的服从。然而,公共道德的日渐缺失,不由使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人人共有的目标和公认的美德不存在了,社会契约还可能存在吗?”[51]因为社会契约存在问题,共同体权威合法性也就存在问题。而在“古代学校之于政事,乃密切相关。《白虎通》所谓''''行礼乐,宣教化'''',此乃政治上之莫大任务。”[52]教育,本质上是道德教育,目的是为共同体的权威提供合法性。

其次,整合力量。也许,我们已经无法理解,当希腊的伯罗奔尼撒激战时,两位古希腊的巨人却能够抛弃战争而谈论理想问题。因为他们坚信,尽管希腊就要陷落了但传统的希腊道德不会丢失。只要道德存在,人与人就有共通之处,共同体就有存在的基础。“道德的功能是把个人或几个社会群体连接起来,而且道德是以这种依恋关系为前提的。”[53]然而,后来的战争却把这种共通性也一起毁灭了。由此,克服异己、解决冲突的基础消失了,整合的力量也没有了。所以,战争成为常态,和而是变态。人们曾经以为商业一体化能够解决这个问题。[54]然而,商业精神不仅不能解决共同体的整合问题,反而加剧了这种分离现象,只有道德才能扮演这种整合的力量。因为“正是通过(道德)教育,才产生出那些在一定的时候必须出来维持国家的人。”[55]

其三,秩序。涂尔干认为,“在权威观念扮演着绝对优先角色的地方,道德才能构成规范的范畴。”[56]现在的权威受到挑战已经是事实,究其根源来自道德的缺失,而这导致了规范失范、秩序失序。因为,“在社会秩序中,所有的地位都是有标记的,每个人就应该为取得他的地位而受到教育。”[57]道德教育是迈向正确政治秩序最必要的一步,并把这种教育和立法作为统治者两项最主要的责任。[58]所以,道德是确立权威观念、构成自范、产生并维护秩序的基础。

其四,政治共同体。康德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每个人的所有能力得到完善的发展。使每个人认识和热爱共同体、参与共同体、追求共同体的卓越性。但是,今天的社会代替了政治,人是自主的,但没有偶然性,没有创造和激情,只是社会的一部机器,没有追求卓越的动力。“公共领域都分裂成许多对立的利益团体(或文化身份),每一个团体都有自己独特的观念、情感和话语,及其经常对受害者的认同诉求—所有这些都在远离一般政治领域,有时甚至是与其对立的情况下形成的。”[59]于是出现了“认同的困惑”问题。康德认为,个人作为道德人格,从某种角度来说都是靠共同体形成的。“道德目标也就是那些以社会为对象的目标。而合乎道德地行动,也就是根据集中利益而行动。”[60]所以,只有恢复公共道德,才能使人具有共通性,人才能在共同体中过政治的生活。

四、结语

政治教育范文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转型;传统;现代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2-0271-02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以精神文明建设为首要内容呈现,同时也是针对社会问题和矛盾解决的有效途径。作为一门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指导着人们正确思想行为的形成,并将人的思想行为形成变化的规律以及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研究对象。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教育的主要内容及发展瓶颈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后,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以政治理论的灌输为主要内容,具体体现在通过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革命传统等各项教育来进行思想方面的教化和灌输,以此来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政治工作,使其更加顺利地进行。总之,当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教育手段是阶级教育,教育模式是通过政治理想的灌输和学习运动为核心,与此同时,在当时社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唤醒广大工农群众的思想政治意识、弘扬无产阶级的阶级精神和阶级意识、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革命和建设、肃清思想领域的非无产阶级思想观念。

(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和瓶颈

1.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涵不足

以“政治”二字为核心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当时其理论内涵具有一定的时代合理性。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方式的变化,单一的行政管理已经难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以往仅仅靠政治手段可以解决的问题,现在则需要充分发挥社会、道德、法制、经济等方面的管理和调节职能。仅仅以“政治”为核心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现今已经很难满足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主要表现在其理论涵容量的不足,以及说服力和实际效果也明显被减弱。

2.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简单片面

在过去的政治经济体制下,人们能够接受宣讲和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和完善的基础上,我国整体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具体表现在经济结构、利益主体、所有制结构、社会组织、生活方式、就业方式等方面,人们在精神文化需求和思想活动方面呈现出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选择性也日益增强。与此同时,人们在选择和观念上的愿望让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中国人形成矛盾甚至形成了一定程度上潜在的逆反心理,不断被削弱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实效性说明着更新其传统模式迫在眉睫。

3.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自身的现代化缺失

教育者的理论水平和道德素质是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但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体在现代社会却面临着许多困难。具体表现在教育者的知识和观念和现实中人们的需求相脱节。大多数教育者以往在政治层面上的价值观念往往难以适应现代化的需求,不管是知识还是观念都缺少现代化的理念。由于受到过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特色的影响,教育者早已习惯用具有强制性的说教方式,达到让受教育者仅仅是简单接受的状况。也正是这种具有强制性的说教方式一直压制着受教育者的个人主体性,并且在政治人格和道德人格上形成了某种“权威人格”倾向。教育者也正是依赖于这种外在权威的威慑来维持行动的合理性。教育者总是习惯于单向的关注受教育者的学习,不关注对自我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出现思想政治教育游离于受教育者之外是在所难免的。教育者身上的某些缺失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被大大削弱,甚至出现了公共道德滑坡和行为失范的现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一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时间是以1978年为界。改革开放以后,转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现况又如何呢?从整体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展现出全新的发展趋势,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得更加规范化、生活化、民主化、科学化、社会化、隐性化、主体化、现代化等[2]。规范化具体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和领导管理实现了经济型向科学型的转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更加贴近受教育者,回归了现实生活。民主化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从工具性价值向兼顾人文性价值的转变和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的转变。社会化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变化上。主体化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品德自我建构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隐性化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间接的途径熏陶和濡染受教育者。科学化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实现了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转变,强化了预见性和超前性研究。现代化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变化上,即广泛应用网络技术和大众传媒。但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来自自身系统操作效应和社会系统变迁的双重压力人依旧是其转型中的障碍,因此,依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与健全。

三、思想政治教育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并发展的对策

(一)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吸收和深化

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实现应该继承和借鉴国内外道德教育的方法。一方面,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实践中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并通过了实践的检验,说明它是科学的,值得我们在实践中吸收和深化。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充分借鉴西方国家道德建设的精华。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应该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为方向,把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参照,在观念、机制、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实现现代化。坚持思想教育的不断创新和与时俱进是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切经济工作生命线的重要原因。没有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失去了战斗力,没有了生命力。对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创新是全球化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

1.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创新

改革开放后,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观念显然已经不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现代化的转型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时展的需求。而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不可避免地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进行创新。在价值观的创新上,我们要坚决杜绝那种犯唯社会价值观和唯个人价值观的片面错误,确立一种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辩证统一的新价值观;在主体观的创新上,我们要杜绝犯唯教育者主体观和唯受教育者主体观的片面性错误,确立一种全新的教育者主体性和受教育者主体性辩证统一的新主体观;在方法观的创新上,我们要杜绝犯唯教育者活动方式的方法观和唯受教育者活动方式的方法观的片面错误,确立教育者活动方式和受教育者活动方式有机结合的新方法观;在任务观的创新上,我们要杜绝犯唯社会规范灌输的任务观和忽视甚至否定灌输社会规范的倾向的错误,以确立灌输社会规范的与培养能力和发展个性有机统一的新任务观为目标。

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一个在稳定中求发展的体系。要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首先要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政治教育为核心的问题。在坚持政治性的价值取向和本质规定的基础上,拓宽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必须在当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进行。坚持以思想信念为核心,从实际出发,不断地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要紧紧围绕工作中心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提高它的科学化、知识化、信息化程度。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群众,服务基层,密切关注和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

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贯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规定和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实现过程。面对全球化这样的新背景,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法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也不可避免地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中之重。而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只有摈弃不切实际、不合时宜,借鉴和吸收当前行之有效地方法并加以创新,使其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新趋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是要灌输与双向交流要结合。要科学有效的实施灌输,就必须把灌输与双向交流相结合。在发挥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建立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的双向交流的新观念、新方法,达到相互激励和教育的目的。二是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三是要区分层次,因材施教。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本方法是讲究层次性。在当代,人们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的不同,文化水平和职业特点的差异,特别是社会经济结构和利益关系的多元化,诸多元素导致了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这就要求教育要采取区分层次,因材施教的方法。

4.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它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像思想政治教育这样的系统,要想使其获得系统效益以及成果最大化,建立起协调、平衡、高效的运行机制是其创新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样的机制应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目标引导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来自各个职能部门和教育者的通力合作,而合作的基本前提是必须保证目标的一致性。决策部门通过制定明确的、切实可行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教育目标,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指标化,从而克服思想政治教育整个创新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扭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无人负责、可有可无的疲软状况。各个职能部门和教育者只有按照统一的目标,相互协调,共同配合,才能产生同方向、强力度的最大合力。否则各部门之间就会互相扯皮,形成内耗。二是协调配合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全党的大事,涉及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要有必要的专门工作部门与机构,又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工作责任。要把各方面的力量都调动起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应。

参考文献:

政治教育范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廉政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002-01

廉政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约束和规范个体行为,对公民进行廉政方面的教育以营造诚实守信,廉政奉公的社会之风气与氛围。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廉政意识和廉政行为直接影响着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因而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加强廉政教育具有现实必要性。

一、大学生廉政教育的现实意义

1985年的全国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和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四有新人”也是现在高校培育人才的目标所在,加强大学生廉政教育是大学生成为“四有新人”的有力保障;大学生顺利达到高校的培养目标后,必然进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在不同岗位上承担自己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历史使命,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过程中,每一个建设者个体的廉政情况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整体的廉政情况,加强大学生廉政教育有利于深化社会主义整体的廉政建设;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深厚历史文化的沉淀孕育了优秀的传统美德,铁面无私的包拯、两袖清风的于谦、不怕饮贪泉的吴隐之等等,这些都是历史上的廉洁奉公之士,即使到了在社会主义的今天,同样需要大学生们向古人那样具有廉政意识,加强大学生廉政教育有利于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廉政文化。

二、大学生廉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中国正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大学生的思想领域深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把廉政教育纳入其中,旨在培育出廉政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但就目前的情况看,大学生廉政意识缺失、廉政素质较低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障碍。总体上讲,大学生的廉政教育还存在一下几点问题。其一,廉政意识比较缺乏。“有钱能使鬼推磨!”在这句俗语的影响下,一些大学生滋生了拜金主义的错误思想,开始怀疑社会的公平性。也有不少大学生认为廉政是为官者的事,与现在的自己无关从而忽视对自己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要求。其二,不懂得分别是非美丑。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转型过程中,社会上出现了各种消极现象,信息化时代中成长起来的部分大学生对一些社会腐败现象见惯不怪,以悲观的态度对待根除腐败度,甚至对腐败行为心生羡慕。而有的大学生则考试作弊,不思进取。有的大学生为入党、当学生干部走后门、拉关系。这些行为在高校中不难发现,需要对其进行廉政教育。

三、加强大学生廉政教育的具体做法

1、增强大学生廉政意识

大学生思维活跃,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增强大学生的廉政意识极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这就需要一方面具备廉政意识是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基本表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中要重视这一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对大学生加强法律方面的教育,让大学生意识到廉政不仅是道德的要求,更是遵纪守法的体现,若芥跃这一要求,则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

2、继续大力创新高校廉政教育的途径

目前高校廉政教育主要是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讲授得以完成,这是廉政教育的主要战场,因此,教师要重视教育的实效性,采取丰富生动的教育方式进行廉政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深化廉政意识。课堂外依然可以进行各种形式的廉政教育,如进行主题班会、热点反腐事件评析等。目前的大学生都是有思想的青年,通过课堂内外对不良现象的思考与教育,加强其廉政意识。

3、抵制社会腐败现象,营造社会廉政之风

目前的大学生成长与信息化的时代,虽身处校园却了解社会,加强廉政教育需要营造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树立廉政英雄,让大学生有廉政方面学习的楷模。当然也必须正视社会上的一些腐败现象,继续在各行各业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落实社会公众的监督权,以此营造社会的廉政之风,为大学生的廉政教育创造出和谐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政治教育范文6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来的。九十年代初期以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势头越来越猛,基础教育几乎完全被考试所左右,严重影响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势头相悖行,要求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呼声也日益高涨。素质教育作为与“应试教育”对立的一种教育模式,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诸方面素质的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开发人的潜能,以完善和提高全体国民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能不能实现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摆脱“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是关系到中华民族能不能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问题。

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作为肩负着“为学生传授理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政治教师,应该怎么做呢?下面是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政治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尤其是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这是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应试教育”作为一种层层淘汰式的教育,它最终只对少数尖子负责。这既是对教育行为实践的误导,也是对教师师德修养的误导。素质教育则不同,它不指望人人考入大学,但要求人人成才,要求每一个受教育者受到尽可能好的教育,得到充分的发展。因而,我们一定要走出人才观的误区,不能认为只有上了大学,只有从事高技术工作,有高工资收入,能挣大钱的人,才算是有出息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否则就是没出息的无用之辈。这完全是旧的传统观念导致的不正确的看法。美国人项研究表明,同龄人中只有10%左右的人有可能进入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而90%的人均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在社会上生活。硬逼着90%的人去争夺10%的人的位置,是一种对学生的摧残。一个人有没有出息,是不是合格人才,主要看他所从事的工作是不是对社会、国家、他人有益,是否热爱本职工作并精通业务,是否在工作中创造、开拓和创新。人才不仅仅是少数高级人才,还应包括数以千万计的各级各类人才和数以亿计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只有我们树立了这样的人才观念,才有可能真正做到让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对尖子生不偏爱,对差生不歧视,因材施教,使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所得。否则,是很难做到持之以恒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

二、政治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这是素质教育得以成功贯彻的关键

在近年来教师参加学生升学考试或会考中,我们有些教师考自己本学科都考不及格,要这样的教师去改革等于天方夜谭,还有政治学科在学生心目中地位不高是不可争议的事实。面对这些严峻的现实,改变教学内容,改善教学设备无疑都是必须的,但最关键的还是提高教师的素质,思想政治课的根本出路在于政治教师素质的提高。那么,政治教师怎样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呢?关键还是勤奋好学。政治教师要教好书,必须有深厚的功底和广博的知识。天天输出知识,也要天天输入新知识。首先,从纵向来看,要坚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内容;从而加厚加实理论功底。其次,从横向看,要坚持广摄博取,拓宽知识面,把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美学、历史、地理等最新的知识吸收进来,夯实学科的“知识根基”。再次,从发展上看,要经常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学习一些专家学者的有关专著和文章,经常阅读报刊,了解国内外大事,学习全国同行在各方面的体会和教学经验。总之,一个好的政治教师必须勤奋好学,业精于勤,方可为人师。只有有了精深的专业知识,教学才能驾轻就熟,深入浅出;只有有了广博的各门文化知识,才能成竹在胸,旁征博引,讲课才能富有深度和广度,引人入胜,才能赢得学生的欢迎和尊重。如果教师思想僵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或是墨守成规,不知变通,要想避免从书本到书本的说教式的“满堂灌”,避免题海战术式的练“背功”、考“背功”,达到既给学生减负又给学生提高水平的要求是根本不可能的;要扭转学生上政治课感到枯燥乏味,缺乏主动性的被动局面,也是根本不可能的。因而谈什么贯彻素质教育,只能是纸上谈兵,不可能实现的。综上所述,政治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这是素质教育得以成功贯彻的关键。

三、政治教师要学会掌握素质教育的新的教学方法,这是素质教育得以落实的保证

当前,思想政治课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学生对课程缺乏兴趣。其重要原因在于学生体会不到学习思想政治课对自己成长有什么重大意义,因此,不能把这种学习作为自己内在的需要。而兴趣是在人的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政治课教法的改进应以展示政治课的“有用”和“有趣”为方向。要想让政治课具有魅力,作为政治教师除了钻透教材,查阅大量有关资料,力争把每节课准备充分和丰富外,尤其要注重寻求各种途径和设计各种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学年一开始,就应设法使学生对所学的政治课教材产生兴趣,例如,在《经济常识》前言课的教学中,从学生熟悉又不懂的现象入手,提出问题,介绍教材,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讲《哲学常识》前言课,选择从哲学能给人们聪明与智慧的学问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接着再讲两个哲学能使人们聪明的故事,让他们“想学”。每一学期的第一节课的课堂气氛就很活跃,他们就对这门课程开始产生了兴趣,有的学生课后就会去翻阅教材。为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持久、更为稳定,我们除了要运用各种教学技巧,进行深入浅出的讲授,迎着学生关心的“热点”、“疑点”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地施教外,还应经常结合课题,开展一些新颖、生动、直观的活动,让学生充当课堂的“主角”。如:讨论、辩论、演讲、社会调查、撰写小论文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不仅学得愉快,学得扎实,而且在兴趣盎然的气氛中,尤其容易形成对社会、对人生的正确观点。兴趣教学法是能够让思想政治课最终走出困境的。

我坚信只要我们政治教师对本职工作忠诚热爱,对教育培养目标执着追求,脚踏实地,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方面迈上更新的台阶,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为我们的一份贡献。

政治教育范文7

一、农村高中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分析

高中生正处于思想形成和定型的关键时期,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希望获得独立的地位和平等意义上的尊重。目前农村中学生,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加之很多家长一味想着打工给孩子挣钱而忽略了对孩子的监管和教育;再有部分家长过于溺爱子女;单亲家庭、隔代看管、留守、寄养等情况较为普遍。当今一些农村中学生的日常行为极不规范。在校园经常听到学生胡侃,脏话粗俗话随口流露;长发、染发、穿耳者为数不少,以至常听周围人议论“如今的学生素质下降”。读书学习的风气明显淡化,对自己的前途缺乏信心,普通高中学生课堂上玩手机、睡觉、发呆、课堂哄闹等现象普遍;无故旷课,出入自由;随时光临网吧,打网络游戏、聊天;谈情说爱。据对部分学生问卷调查,有近20%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总之,农村中学生表现出的种种现象令人堪忧,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整个社会都有责任为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社会主义大厦未来还要靠广大农村中学生来支撑,我们农村中学的德育工作者尤其是思想政治课教师有责任有能力拉他们一把。

二、政治课教学中强化德育教育的措施

教育家杜威说过:“没有离开智育的德育,也没有离开德育的智育”。这些名言都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处理好学科知识与德育的关系,知识教育与德育渗透的关系,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以期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观点,课改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就要求政治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在备课和上课环节上,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把握好教材中学科知识与德育的结合点。

1、课前—结合教材实际精心准备德育内容

现有的思想政治课教材经改革以后,较贴近学生的实际,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所以教材中每一节都有思想道德教育素材,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的内容,确定德育目标,并在课堂教学中将它凸显出来。如何备好这些素材呢?我觉得应该充分挖掘教材,并把教材内容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把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例如:在备“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这一内容时单从历史的角度让学生感知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由其自身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学生也能接受,如果再进一步挖掘的话就可知事物的发展,人的成功失败都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即自身的努力、外部的机遇。这样就会让学生更加坚信中国共产党地位确立的必然,同时也明白自己也应该为将来的机遇到来做充分的准备。进而树立学生爱党爱国的思想和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好习惯,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朝着健康的轨道上发展。

2、课中—结合学生实际,贯彻德育目标

(1)结合学生特点,坚持正面教育。高中生虽然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学生由于环境的局限见识相对有限,甚至有些学生是非不明,如果再带着讽刺挖苦的语调去嘲讽就会适得其反。因此正面教育不可少。坚持正面教育,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在学习“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原理”这一内容时,我结合当前网络发展迅速和学生热衷上网的实际,就提出“网络发展的利与弊”的话题组织学生讨论。大家兴致盎然列举了大量的利与弊,并分析得出利多弊少说明网络发展的利是矛盾主要方面。有些学生沾沾自喜于自己上网有理论依据时,我又进一步提出“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引导大家辩论。有同学指出网络资源丰富但中学生抵制能力差,容易沉迷网络游戏;离家在外住宿家长监管少上夜机既影响身体发育又影响上课等。我及时给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既从他们的身心考虑又从家长在外打工辛苦考虑直接得出“中学生上网利少弊多”结论来劝诫学生。坚持正面教育,还要允许学生保留个人看法甚至是错误意见。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处理好理论知识和同学的活思想之间的矛盾。我的做法是,鼓励同学畅所欲言,并帮助分析归类,用所学知识为指导去辨别,一般情况下,可以达成一致意见。如果不行,容许保留,适当时候再提出来讨论,随着学习深入,认识水平提高,问题基本可以逐步解决。也可与同学个别交换意见,促进其主动、积极思考问题,探求知识。这样做,使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理解,并且通情达理。它可产生一种向心力,使学生在任何情况下不放弃对真理的追求,以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价值取向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2)把生活中的事例引入课堂。例如在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框题时,教师利用了最近发生的两件事情,其一是湖北长江大学大学生英勇救人的事情,其二是南京儿童医院医生上班玩游戏致患儿死亡事件。通过这两件事件进行对比,让学生来做评论员,自己领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通过把生活中的事例引入课堂的实践,学生非常喜欢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觉得老师讲的不是虚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的道理。学生很容易接受这种道理,从而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把抽象的德育目标具体化,注重与高中生的实际和现实生活相结合,从高中生的思想困惑和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入手,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德育活动中来,发挥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加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实效。

3、课后—以身示范,提升德育效果

德育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教师提升素质,以爱和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才能提升德育效果。政治教师作为德育工作者首先要具备较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俗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政治教师只有品德高尚,言行一致,身体力行,才能为学生所信赖、敬仰,成为学生道德模仿和追随的对象。我们政治课教师既要争先进,又不能太计较功名得失,相信付出终有回报,淡泊名利,知足常乐。以这样的名利观来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名利观。有了这样的名利观,他们就不会因自己的条件不如别人而自卑,也不会因个人的得失而斤斤计较,心理平衡了,身心自然也就健康了。教师要对学生具有发自内心的深厚感情,对学生应有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以爱心撞击学生、贴近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关心爱护学生并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才愿意接近老师,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学生的进步就快。反之,学生与老师疏远,甚至对立,进步就慢。教师要对学生课后的行为习惯加以关注,对于不符合道德规范的应该及时指出来,帮助学生纠正自己的错误,在校外看到学生抽烟、打架,作为他的老师,我们不能熟视无睹,应该及时帮助他改正缺点。相信严格要求,厚爱他们,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是一定能够大有成效的。

政治教育范文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价值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B-0099-02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和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实施意识形态的影响,以转变人们的思想和指导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思想政治教育从其属性而言应当属于政治学范畴,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从它的价值构成分析,可以分为政治的引导、渗透、传递、控制、纠偏、组织等价值。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引导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引导价值,主要是其在政治上对广大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方向的引导。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理应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充分有效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把全国各族人民引导到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上,引导到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征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和平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世界各国通用的意识形态强化手段,只是在称呼和形式上有所区别。中国共产党历来有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善于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工作,深入人民群众的意识形态领域,使广大人民的思想发生变化,自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立场上,对社会主义事业作出选择。近代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就成功证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引导价值的效用。当前,我国正处于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西方各种思潮涌入,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受市场经济、竞争意识、国际规则等的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产生了一定的疑惑,甚至有少数人人认为我们不再需要社会主义制度了。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利用它的政治引导价值,澄清各种错误倾向,发挥社会主义导向,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有关认识,将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地引导到社会主义的方向上,保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渗透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通过大力倡导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的主流政治思想,使它渗透到其他各种非主流政治思想之中的作用。主流政治思想在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中占主导地位,它所反映的是社会与国家政治思想的性质与面貌。当代中国,这种主流政治思想指的是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的马克思列宁主义,除此之外,还包括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些思想理论都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中将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展的产物,是指引我们前进的旗帜、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带有非常重的阶级性和政治性色彩,是完成主流政治思想渗透工作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在各种非主流政治思想的影响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开展全面有效的渗透工作,扩大主流政治思想的影响力,增强它的感召力,发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主流政治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它的渗透工作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渗透价值就在于发挥渗透作用,将主流政治思想渗透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保证党的政治思想的主流地位和正确方向。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传递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传递价值是指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承载所蕴涵的政治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与认识、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与体制、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与法规、当今中国的政治文明等一系列有关思想意识和政治领域内的知识、认识。这些涉及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内容客观存在于我们生活、工作的社会各个领域之中,是外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以外的政治文明,有别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正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实现了政治文明等在人脑中的内化,转变成了人民群众自身的东西。这一外化到内化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传递价值,也只有实现了这种内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才能实现。一定的阶级和政治集团,为了维护其自身的统治,必须进行强有力的意识形态传输,以达到本阶级本集团的政治纲领的传递、延续。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实现这种传输,如各级党委政府的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上的思想政治工作等,达到对不同阶层不同行业的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控制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控制价值主要表现在它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意识形态控制的一种方式。中国共产党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将自己的价值观念、政治信念用于主导社会意识形态,借以对受教育的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为规范,使其生成符合党和国家政治需要、道德要求的认知、情感、信仰和行为方式,形成一定的政治信息辨别、评估、价值取向的能力,从而达到政治控制目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每一个民众都力图从个人与社会的需要出发,按自己的需要追求政治利益,对于原来的政治意识也会产生不同的评价。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控制价值,加强党的价值观念的强化与灌输,维护社会主义主流政治意识的主导地位,将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意识控制在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范围之内。

五、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纠偏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纠偏价值是承接与政治控制价值的,当政治控制出现一些漏洞或是力不从心时,可以通过政治纠偏的作用以弥补不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纠偏价值就在于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对主义的政治倾向及非主流政治意识的偏离等政治失调现象进行有效的纠正、挽救。政治失调发展到一定程度将会导致社会安定的动荡、统治基础的动摇,所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纠偏价值显得尤为迫切。党中央针对某些组织分子的转化工作实际上就是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纠偏价值,对主义的错误倾向进行纠偏。同时,我们还应看到,资本主义的糟粕和封建主义遗毒也将对我们的人民群众发生干扰,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政治文明建设起阻碍作用。为此,当前要积极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纠偏价值,促使人们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提高政治选择能力。

六、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组织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组织价值即具有组织完成政治活动、政治生活、政治任务的职能和作用。我国的许多政治活动、政治生活、政治任务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媒介完成的。例如,在政策的贯彻过程之中各级党委政府较多地采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完成政治动员工作,很多政治任务、政治活动在开展之前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先行。除此之外,党内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很多也是由思想政治教育承担完成的,正是有了思想政治教育,我们的组织工作的完成才增添了有效的辅助手段。在各种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都能起到组织作用,很多组织者尤其是党的组织非常善于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完成工作任务,特别是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在思想上、组织上广泛支持的政治工作,只有利用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教、鼓动,充分调动群众基础,才能将群众的力量组织起来。例如,在抗洪救灾等需要巨大人力、财力、物力的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组织价值便可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沈根华.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2(5)

[2]曾盛聪.试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02(7)

[3]王勤.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J].教学与研究,2003(3)

[4]潘玉腾.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建设中的价值定位[J].福建学刊,1997(3)

[5]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J].教学与研究,2002(12)

[6]马毅松,王雄杰.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结构[J].思想教育研究,2002(2)

政治教育范文9

关键字:中学 时事 政治 教育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序言中明确指出:“时事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事教育的内容是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主要补充,是保证思想政治教材相对稳定的重要环节”。可见,加强时事政治教育是贯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对中学生进行时事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一项较为重要的任务。

(一)中学政治课中进行时事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中学进行时事政治教育的现状

目前,中学政治教学受到种种因素的限制,导致大部分师生对时事政治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有的老师只管一味地把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缺乏创新意识,甚至把时事政治教育置之度外。而学生面临繁重的课业负担,压力大,在校寄宿,没有电视和网络,因此对当今的国内外大事以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漠不关心。

2.中学进行时事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现代教育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人人成功为目标,以学生学会学习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因此,学生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应该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应该全方位、多角度地体现怎样去培养学生的能力,怎样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时事政治所涉及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今的社会生活,关心时事有利于开辟第二课堂,如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民族教育等,从而打破课堂45分钟内师生之间的时空局限,使政治课变得丰富多彩。

时事教育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它可以使学生及时了解掌握党和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新认识、新观点,从而对教材的基础知识具有补充和完善作用,克服教材内容的滞后性。譬如,在高一年经济生活中“公司的经营”讲到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书上的例子是陈旧的,我们不妨可以例举“毒胶囊”事件,更具时效性。

其次,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现在的学生必须具有广阔的知识视野,不但要系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了解我国复杂的国情,认识开放的世界。而时事内容涵盖了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信息,借助互联网、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多种媒体,汇集成高效、丰富、生动的知识宝库。由于时事内容在时间上或空间上与学生距离比较近,信度高,感染力大、影响力强,大多数时事材料一般都能与中学政治课相互联系,能用教材有关知识去分析,因而必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第三,时事政治也是中考、高中会考、高考的考查内容,所以有必要在课堂上进行时事政治教育。尤其是高考,时事政治是文科考生所关注的重要内容。把时事热点材料和教材基本理论知识相结合,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已是近几年政治高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比如今年文综的39题(3)题考查“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追求利益最大化”,也是离不开今年的热点问题“食品安全——企业经营者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应该怎么办”。

第四,时事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时事教育中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思想觉悟水平,通过重大时事综合评析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和分析能力,通过讲述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可以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祖国前途和人类命运的良好品质,可以克服自古以来形成的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不良影响,总之,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在中学政治课中融入时事政治教育的途径

时事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事教育的内容是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主要补充,是保证思想政治教材相对稳定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要灵活多样地实施时事政治教育,提高实效性。

1.将时事政治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平时教学联系渗透时事教育。首先,我们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重视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关注时事,加强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可以通过时事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在知识点讲解上引入时事热点作为例子。例如,校车安全问题,在初中思想品德中我们可以联系到行政机关要严格执法。“毒胶囊”事件一出,我们可以联系公民的生命健康权、还有企业生产要诚信经营等知识点讲解。

其次,我们可以利用课前5分钟让学生进行“时事演讲”。事先布置学生回去搜索近日的国内外时事新闻,在课前5分钟进行时事演讲,既可以传达近期的时事新闻,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三,每个月抽出一堂政治课专门上时事评论,可以针对某一重大事件产生的影响进行评论,让学生实现准备,课堂上充分发言,老师总结,培养学生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并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2.将时事政治延伸于课外。仅仅靠课堂教学的渗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把时事政治延伸于课外。

首先,可以布置学生回家阅读报纸、观看每晚7:00中央一套的新闻联播或是上网阅读新闻,从而培养学生在课余时间养成阅读新闻报道的习惯。

其次,可以借助校园广播节目广播当天的新闻。在每晚的校园广播黄金时段,播放当日的新闻,让学生在校园中感受一日里国家、社会的变化。

第三,可以配合政教处、团委会、学生会组织一些有关时事的活动,比如,手抄报比赛、时事演讲、时事抢答、时事竞猜等。将时事政治由课内逐步拓展到课外,充分培养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开拓创新能力。还可以组织学生充分利用班级黑板报或墙报,开辟“时事园地”这一内容,刊登近期发生的国内外大事,比如,2012年伦敦奥运。通过这一方法,能够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把握住所学的时事内容,并能很好地结合教材内容开展分析。

参考文献

[1]朱熙宁.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时事政治教育,中国校外教育

[2]曾莉.探索时事政治与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结合,文科爱好者

政治教育范文10

1、用新闻热点开始课堂,吸引学生注意力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老师能否充分得培养学生对初中政治的兴趣,关键在于能否创造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将学生们导入新的课堂。用最新的国内外新闻热点作为一堂初中政治课的开场能够帮助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促进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在初中政治的备课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吸收有意义的时事新闻。在上课前通过提及时事新闻导入课堂,则可以提高学生们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2、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时事新闻,提高学生认识能力

时事新闻的显著特点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深厚的思想性。而在初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时事材料虽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在初中政治课堂上穿插一些具有很强的新闻时效性的时事,增强实例的新鲜性和现实性,从而使得学生对课本知识点有更全面的理解。在初中政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把国内外的时事新闻和教学内容相结合来分析课本知识点,通过理论和现实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和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此外,在此过程中,教师所选择的时事新闻一定要和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联系性和说明性,以确保时事教育和初中政治教学相结合的效果。

二、如何选择时事新闻

为了确保时事教育和初中政治教学相结合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笔者认为教师在时事新闻的选择过程中,应注意一下几点:

1、注意时事新闻的时新鲜性和现实性

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所引用的时事新闻,应该充分注意其时效性、新鲜性,这有这样才不失时事新闻的特征,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此外,还应注意所穿插的时事新闻应该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实践有着一定的交集,要从学生们的身边出发,向国内、国际扩散。引用和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相贴近的时事新闻,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提高初中政治课堂的实效性。比如说,在《大长今》风靡国内的时候,我正在讲授初中政治哲学部分的内容。在讲到发展论、矛盾论等理论知识的时候,学生们会感到陌生和枯燥,但是我经常会引入《大长今》中里主人公的实例来分析课本上的理论,收到了不错的课堂效果。学生们不仅注意力被提高了,而且对理论的理解更直观、更深入。

2、注意时事新闻的时效性

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新闻热点时时刻刻得发生在国内、国际的每个角落。每天都有丰富多彩的时事新闻被通过各种媒体渠道传递给社会。教师在选择时事新闻和初中政治教学相结合的时候,更应该注意所选择的时事新闻的时效性。教师只有全面、灵活得选择时事新闻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时事新闻的选择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质量的精炼,只有引入有针对性的时事新闻,才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得理解课本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注意时事新闻的综合性

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引入的时事新闻应该注重其综合性。所谓的综合性,就是要综合、全面的分析所选择的时事新闻,从多个角度、层次来理解。比如,在讲到国家政府职能的时候,我们可以引用国家“抗震减灾”的新闻来分析,政府是如何充当人民旨意的捍卫者和执行者,政府是如何通过财政调节资源的配置和社会保障的支出等。这些空洞的理论的知识,通过学生们所关注的新闻时事来分析,增强了学生们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通过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来分析新闻热点,避免学生片面看待新闻热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将社会和课本理论知识看成一体来学习。

三、总结

政治教育范文11

1.对政治教育开展专门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深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思想政治教育包含的内容着手,对其核心内容——政治教育,开展专门研究,既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维度和学术路径,也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针对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与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必然过程。

2.对政治教育开展专门研究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6个方面作为“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并号召亿万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道路前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旺盛生命力的动力和源泉,在于不断激发并调动亿万人民在政治实践中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发挥他们在政治实践中的主体性和主人翁意识。其中,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成为激发他们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途径。在新的历史时期,重视加强政治教育,积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对于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不断增强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政治教育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已成为当前和未来重要的任务之一。政治文明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政治制度文明、政治意识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等方面的建设,总体表现为政治制度的完善和政治生活的进步。政治教育对政治意识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它又受制于政治制度文明建设。在这一意义上,重视并加强政治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途径。

3.对政治教育开展专门研究是把握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本质差异的内在要求。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差异一方面源自于人类社会对政治与道德内在需求上的差异,表现为两者调节人类社会关系领域和内容上的区别。政治调节的对象主要包括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关系,而且政治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社会各阶级、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相比较而言,道德的调节范围远比政治广泛得多,其所指的范围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是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这个角度,去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其研究的中心问题归根结底是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利益问题。另一方面,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施教规律存在着本质差异。政治教育强调统治者的意志及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要求,并对现存政治制度和体制表现出极大的依赖性。社会成员广泛的政治认同主要源于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和统治者的执政绩效。因此,政治教育的实施总体上依靠统治阶级掌控的国家机构、机器和工具等外在的力量,一定意义上就是由国家来实施。道德教育是一个由他律转化为自律的过程,是经过外在的道德评价和个体道德自省,最终体现个体道德修养自觉性的过程。社会成员广泛的道德认同源于社会舆论、道德风气和内心道德信念。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在内推力及施教规律上的差异,成为对政治教育开展专题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可见,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越来越要求有系统、专门的理论进行指导。深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结构中,对其所包含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主要内容开展分门别类的研究,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必然之势。

二、政治教育学及其学科归属

一门新学科最基本的功能在于围绕学科研究对象在相应的学科领域中,总结实践经验、整合汇聚理论观点、揭示学科领域中的基本矛盾和规律,其目的是促进学科领域的相关概念、观点、理论进一步专门化、系统化与科学化。对政治教育开展专门研究的基本目的同样是促进政治教育研究的理论化、系统化与科学化。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路径就是政治教育研究的学科化,即建立一门政治教育学。政治教育的专门研究能否建立起相应的政治教育学,是由政治教育相对独特、清晰的研究领域所决定的。政治教育学将主要围绕其特殊的研究领域——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辨析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揭示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明确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探索确立政治教育学的范畴,建立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理论,进而构建政治教育学的基本学科体系。一门学科建立的指导思想、学科前期的经验积累、学科的基本概念、学科的基本内容、学科建设的基本方法,以及学科涉及的领域等,一定意义上都是在探索厘定学科归属过程中,逐步框定、筛选、澄清、明确、并确立下来的。因此,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必须首先确定其学科归属。同时,确立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归属,对于把握政治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脉络,探索政治教育学的基本学术观点,确立政治教育学学术语言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政治教育学的建立是科学门类深化细分的必然结果。探索确立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归属,有必要考察近现代学科门类基本概况与趋势。近代自然科学最初在西欧产生。在此之前,科学的概念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认可。直到15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才为近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科学门类的产生、划分由此起步。科学发展至今天,门类的概念实际上已经完全不足以表达对科学种类的区分。在我国,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学位〔2009〕10号)的规定,学科门类是国家进行学位授权审核与学科管理、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依据。

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规定我国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13个学科门类。各门类之下又设置110个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专业)已多达几百个,同时,各高校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二级学科(专业)之下设置了不同的专业方向。科学门类的划分、深入、细化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科学进步并迈上更高层次的必由之路。从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到学科体系的构建与不断完善的过程可见,任何学科的发展与进步都历经了从一般到个别,由共性到个性,由宏大抽象到深入具体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发展演进,是科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和延伸的重要体现,是社会实践发展需要理论指导的必然要求。科学研究以及学科专业的深入与细化,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相关学科发展提供了重要参照,成为探索政治教育学学科归属的基本依据。在我国,当前政治教育的概念及其内容主要包含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之中。探索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归属,还必须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入手分析。前文已经述及,思想政治教育包含了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对思想政治教育所包含的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等内容开展专门研究的过程,有助于探索和揭示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等各自的、特殊的教育实践活动的矛盾和规律。从学科隶属关系上看,如果将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上位学科”,其研究和揭示的规律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作为一个集合体普遍存在的一般的、共性的内容和规律,那么对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及其形成的相应的“下位学科”开展研究,探索和揭示的则是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各自的、特殊的研究对象和内在规律。我们试图建立的政治教育学,特殊的研究领域是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探索的是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领域的个别的、特殊的规律。从这一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学与其所包含的内容所形成的相应的学科之间的关系可概括为“上位学科”和“下位学科”之间的关系。可见,从学科的归属上,本文探讨研究的政治教育学,这一“下位学科”(或称为学问)理所当然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上位学科”之下。

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的《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二级学科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一级学科之内,按照归类的基本原则,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下位学科政治教育学自然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的“三级学科”。从政治教育学效果上看,政治教育学的建立将会推动其“上位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深化发展。一方面,从思想政治教育到政治教育的研究过程,是一个从一般到个别、共性到个性的研究过程,反映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达到一定高度以后,要求进一步深化和细化的过程。另一方面,通过学科细化,深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内部,分别对其所内含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过程进行研究和比较,探明各自的基本内涵、特点和规律,才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进程和共性规律进行更高层次提炼、概括和总结。归纳起来,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教育的研究过程,概括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政治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深化与细化的必然趋势,对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三、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属性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下位学科”的政治教育学,与其“上位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相比,既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共同属性,如阶级性、实践性、价值性、科学性,同时更具有其特殊的学科属性。

1.政治教育学的专属性。学科专属性是指一门学科有且独有的属性,它是一门学问或者一个理论发展成为一门学科的最基本的条件。政治教育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下位学科,其学科专属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必须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二是对政治教育的研究必须形成独特的、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独特的、系统的知识体系,是指通过对某一领域长期的科学研究积累,形成了由一系列概念、范畴、原则、规律、方法论等组成的知识系统即理论体系。其中对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研究,特别是最终确立的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将成为政治教育学知识体系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本文将主要对这两个专属性特征进行阐述,其中政治教育学的知识体系主要是通过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得以展现。

2.政治教育学的人本性。这里的人本性,即以人为本,是指人在特定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一定意义上,政治教育学的人本性是由政治实践发展中的人本性决定的。当今社会,民主政治制度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确立并快速发展,主要发达国家都将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公民参与民主政府的治理意识和能力作为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发展,客观上要求国家和社会治理必须重视“人”的因素。早在2300多年前,儒家先贤孟子就得出治国理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基本论断。新中国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加快发展,2003年同志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报告进一步确立了“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政府和社会对人在政治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视,“人”的因素受关注的程度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政治实践发展的人本性,客观上要求政治教育实践中必须同样重视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只有在政治教育中做到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作用发挥,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才能在政治实践中真正展现出来。

政治教育范文1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7-0146-02

一、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涵义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就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依据党的方针、政策,创造性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给人以美感的思想政治教育技能。这一概念包括以下三层涵义: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必须以当前的思想教育工作方针、原则作指导。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艺术不是以党的思想教育工作方针、原则作指导,就会偏离方向,就不会有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只能是一种权术、骗术。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必须以熟练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为前提。一个不熟悉、甚至不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是不会有什么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可言的。三是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种高超的思想教育技能。这种技能来源于思想政治工作者精湛的知识、广博的阅历和丰富的经验。它可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使之独具一格、恰到好处、驾轻就熟、机智巧妙地解决各种思想问题,不仅能使“老大难”思想问题迎刃而解,而且具有强烈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令人有一种幡然顿悟、心悦诚服的感觉,可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理论基础

每一门学问,都有自己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艺术也不例外。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而思想政治教育艺术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这门科学的分支学科,其理论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这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是研究思想政治工作者创造性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是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整个社会的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为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取决于对教育对象的研究分析,来源于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和总结,反映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规律的认识。“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运用和发展,就是认识过程两个飞跃的循环。思想政治教育艺术作为一门学问的确立,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运用,是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不断发展,说明了人们认识过程的不断循环性。思想政治教育艺术赖于与客观实践活动,只有坚持物质决定意识和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原理,善于在实践中探索,就会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艺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只有坚持这一科学的方法论原理,才能寻求出人们思想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性,把握思想脉搏,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卓有成效。

三、思想政治教育艺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关系

1.思想政治教育艺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紧密相连

思想政治工作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去创造性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还是难以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熟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而且要精通思想政治教育艺术。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前提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何认识、把握教育对象,为解决思想问题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技巧的总和。在认识世界中采用的方法叫认识方法或思想方法,在改造世界中所采用的方法叫工作方法或行动方法。因此,广义地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艺术产生的前提。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原则确立之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方法对于思想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作用。同志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曾用过河要有桥和船的形象比喻,生动而又深刻地说明任务和方法的关系,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和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无数实践说明,思想问题的解决,都是同正确的工作方法分不开的。从一定意义上讲,能否实施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常常取决与有没有科学的方法。这个道理,不论过去还是今后,都是相通的。今天,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实现四个现代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有更新更科学的方法,才能适应发展变化的形势,把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

四、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造性地运用,集中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艺术自身的特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