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政治与形式论文

政治与形式论文

时间:2023-03-24 15:44:06

政治与形式论文

政治与形式论文范文1

    理论属性指的是学科理论表现出的内在联系性和逻辑性,是反映学科最一般、最本质的特性,是划分学科归属的根本标准。学术界对于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确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下属的二级学科曾有许多争论。有学者认为“这种划分存在逻辑上的不周延”。学科属性不清晰,势必制约学科的纵深发展。而回答这一问题,则必须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如何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表现出的政治学、教育学尤其是德育学的属性特征;二是如何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属性:三是如何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立的“中国特色”问题。正是基于这三个方面的内在逻辑,可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出更清晰的认识和界定。

    一、从学科分类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属于软科学领域,是多科融合的交叉边缘学科

    英国着名教育学家托尼·比彻(Tony Becherl从认识论和社会学角度运用四个维度对所有学科进行了分类。托尼·比彻所讲的认识论视角包含硬,软(soft versus hard)和纯/应用(pure versus appli-ante)两个维度。硬/软维度是以学科领域的所有学者对某一特定的研究范式或理论体系的认同程度来描述学科理论属性的一个指标,认同度高,则学科硬度高、软度低;认同度低,则学科硬度低、软度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建立是在大量借鉴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门相关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这不仅有基本理论的借鉴与融合,还有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式的植入,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在理论属性上是一门研究范式多元的软学科,不像自然科学领域内的交叉学科有着认同度较高的研究范式。多范式的问题源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借鉴移植。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在上述学科的结合部、交叉处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学术概括和规律的理论探究。这一形成方式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多科融合的交叉边缘学科的理论属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教育与政治教育的融合。“思想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关于思想观念的教育。“政治教育”是统治者向社会成员传播政治观点、培养政治情感、使社会成员形成一定的政治认知、政治信念、政治理想,并达到政治参与和政治认同目的的实践活动。两者的融合结果,就是思想教育有了政治特别是主导政治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思想教育的形式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样融合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受政治制约的思想教育。是侧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政治性的要求与人们的思想现实的差距只能靠商谈、对话和理性说服以达成共识。这种共识的达成是因为“对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共享信念——他们对话行动中提出的有效性主张的主体间承认所产生、甚至所强化的那种共享的信念——蕴含了对涉及行动之若干义务的默认。就此而言,这样一种认可创造了一个新的社会事实”。也即是通过思想教育的形式达成政治教育的目的。为实现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理论指导方面就涉及多门学科的相关理论。作为专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自然有了融合性的多范式的理论特征。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的融合。在研究者的视野中;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是有着明显的区分的。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人文学科的核心是文史哲,对象是人文世界,人文世界具有精神性、意义性和价值性的特征。“研究人的价值和精神表现”是人文学科区别于社会学科的重要特征。社会科学旨在探寻社会规律,获得关于社会事务及其运动变化的知识,社会科学所关心的是人类活动的功能与效果;人文学科的旨趣在于探寻人的生存意义,表达某种价值观念和价值理想,为人的行为确立某种价值导向同。另外,国际上有四种比较权威的学科分类体系在社会学科(social sciences)与人文(humanities)上有着清楚的分界。那就是认为社会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有时也起到连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作用。从研究对象上看,社会学科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人的行为;人文学科研究人的文化生命,即人的本质。从研究作用上看,人文学科能够提供价值体系,对人的精神起根本作用,因而对人和社会似乎不具有明显的实际运用;社会科学对社会的影响较为直接,如法学、管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借鉴的相关学科中,哲学、伦理学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而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则属于社会学科的范畴,教育学一般也归于人文学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既有人文学科的属性,又有社会学科的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人学范式走的就是人文学科的研究道路,社会哲学范式则是走的社会学科道路。思想政治教育学更多地关注的是社会政治关系和道德关系,更应该属于社会科学的领域,只不过它是带有人文学科特征的社会科学。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坚持了一条交叉发展的路径。交叉学科是现代科学发展的综合形式与重要趋势,也是科学深刻变革与日益丰富的表现,是不同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兴学科,学科之间的融合是通过交叉来实现的,学科交叉是新兴学科产生的必然途径。进入20世纪之后,由两门学科交叉产生的学科不断出现,跨度也越来越大,也出现了三门以上学科交叉的新学科,如医学化学地理学、物理生物化学、教育社会心理学等。按照交叉程度可以将交叉学科分为六种类型,即比较学科、边缘学科、软学科、综合学科、横向学科、超学科或元学科[91&80-82)。思想政治教育学最初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科学化而形成的学科,逐渐与政治学、教育学和伦理学等交叉融合,又大量借鉴了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概念。从交叉程度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学属于边缘学科和软学科的层次,但尚不能达到软学科要求的以管理和决策为重心问题的层面。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具有软学科特征的交叉边缘学科。

    二、从价值取向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指向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是服从服务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应用性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的理论教育和课程设置都是围绕主导意识形态的需要展开的。“在正式课程方面,意识形态试图回答这类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对谁最有价值……从意识形态角度看,常常是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形成课程。”[10w172)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的实践回答。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在本质属性上反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科属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而诞生的学科。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造、理论宣传、理论教育始终是结合在一起的。早在1847年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章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宣传工作”的概念。并要求大家要有“革命的毅力并努力进行宣传工作”。他们也规定了理论教育的基本任务、主要内容和具体形式,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立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也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参考。列宁提出了“政治教育工作”的概念和“灌输理论”,指出“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共产主义者”。而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则成了学科建立的直接理论依据。毛泽东提出:“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武装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完不成的。”“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生命线。”“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问题提上日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得以建立。这一阶段,我们党继承和发扬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开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从经验总结到理论建构的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更是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提供了新时期的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也是顺应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需要的理论成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灵魂的学科。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直接的理论依据,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和实践创新。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根本理论依据。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成果也不断丰富和发展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架构,塑造着学科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具体来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肯定了思想意识和社会存在的依赖关系,证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地位;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则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任务的确定依据;社会意识形态理论告诉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众多理论创新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学科建设中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宗旨的重要原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人学研究范式建构的重要理论依据。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论述构成了学科的直接理论依据。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我们党也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毛泽东概括为认识和改造世界:邓小平指出是培养四有新人;另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灌输”的理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关于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论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要齐抓共管的思想等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来源。我们党近年来出台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更是继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也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理论研究的直接理论依据。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坚持全面发展观,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按照人应有的本质,“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

政治与形式论文范文2

关键词:政治学;研究范式;方法

通过辩证唯物论,我们了解到人类的认知可以分为两种相互对立形式,这两种认知形式就目前为止已经发展成张力关系,使同一种观念及理论知识能够呈现出不同且对立的研究范式,政治学最为典型。基于人类认知的两种对立形式,当前政治学的研究范式可以分为“科学范式”与“传统范式”两大类,两者既是相互补充又是相互贬损的关系,所以为深入了解政治学,下文就从这两方面分析了当前政治学的两种研究范式,并提出了政治学建立方法。

1“科学范式”与“传统范式”

1.1“传统范式”

政治学虽然是一门科学类学科,但最先的发展也是从大自然环境中发展而来,所以具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发展历史形成了独特的研究范式――传统范式,即在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以促进政治学的更进一步发展。在以往的政治学研究及发展中“传统范式”研究形式的影响力很大,为后面政治学新型研究范式――科学范式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理论基础,使科学范式更能够促进政治学发展及研究。

“传统范式”研究模式为:发现问题提出理论假说设计实验证实理论(假设),若具体体现如下:第一,进行研究之前先对无生命物质进行观察,然后根据相关理论将物质属性确定,并提炼出观察中出现的问题,为下一步的假设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如人与人之间是什么关系?政治学发展对人有什么影响?等问题的提炼;第二,根据前面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以进一步确切出问题研究方向,为下一步的实验验证确定目标,如假设人可以是由多种物质组成、人与人是相互联系的、人与大自然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人是理性和自利的等;第三,根据假设进行实验设计,设计时要将社会相关因素考虑到其中,如社会运转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人与社会的关系等因素,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及合理性;第四,证实理论(假设),经过实验结果了解到,人是在多种物质共同发展的基础进行生存和生活的,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关系,人与自然及社会均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大自然及社会发展变动均能影响人的发展,这一实验结果符合政治学中的唯物主义理论思想。故通过“传统范式”来研究政治学是能够促进政治学发展的,最为政治学专业学生的我们要学会使用这种研究方法,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1.2“科学范式”

“科学范式”是在“传统范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传统范式”方法研究下,虽然能够有效研究和验证出政治学理论,但这只限于现有的知识理论,而“科学范式”则可以弥补这一不足,通过“科学范式”能够分析和研究出现有政治知识理论以为的相关理论,所以“科学范式”通常情况下都与“传统范式”一同使用。“科学范式”的实现是在“传统范式”研究结束后,带着得出的结论到实际生活中去进行实际验证,并在实际生活进行新的开发。

例如,在经过发现问题提出理论假说设计实验证实理论(假设)后,我们就需要将已经经过实验证实的政治学知识理论带入生活,“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带入我们的朋友圈,即得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结论;将“人与大自然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带入经济发展中带来的环境污染现状中,得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能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结论。

2政治学研究及建立

第一,要在政治学建立过程中凸显智慧价值,因为政治学中所包含的所有内容都人类智慧的汇集,能够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更能够体现出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即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并且事物与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任何事物都能够影响人类社会及自然的长期性发展,理应在政治学建立中得到高的重视和尊重;第二,我们要用多角度、多维度及多层次的思维去研究政治学,并利用多种方法将政治学中不同理论相互联系在一起,以实现政治学的合理建设及高效建设,为政治学的下一步研究奠定良好的知识体系基础。

第三,作为政治学专业学生的我们要加强对历史的了解与研究,为政治学的研究及建立奠定良好的历史文化基础,以提高政治学研究可靠性及建立科学性;第四,我们要到实际生活中感受政治学,如感受政治学中的唯物论及矛盾论等,并将政治学相关理论应用到实际政治工作中去,以提高自己的政治实践能力。第五,政治学应向人文学科汲取营,要像文学那种文采飞扬,要像历史研究那样脚踏实地,要像哲学家那样思想深邃。

3结语

总而言之,政治学包括两种研究范式,一直是魍撤妒剑另一种是科学范式,不管是哪一种范式都有其自己的优点及缺点,两者放在一起既能形成互补关系又能形成互损关系,所以一直引人争议。故本文作者基于自己多年的政治学专业学习经验及专业知识储备,对政治学之两种研究范式进行了简单研究,希望能够需要的人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夏庆宇.论当前政治学之两种研究范式[J].长江论坛,2017,02:78-84.

政治与形式论文范文3

【关键词】高校;政治理论学习;改进

0 前言

在当今和谐文化视域下,我们在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 往往研究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忽视了教师这一主体。忽视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就是使一些教师职业道德观念淡化,不安心教学,直接影响到了高校的形象和学生的培养,不利于和谐校园的建立,有碍于高校的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内容和形式的单一化也越来越不能满足教师的需要,因此,本文针对高校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的的现状、成因,研究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讨新的方法和途径。

1 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的形成及其重要性

1.1 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的形成

1951年9月,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约集12位著名教授发起北大教职员工的政治学习运动,目的在于改造教师的思想,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为此还专门邀请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等给他们作报告。同年9月29日,受中共中央委托,向京津地区3 000名高校教师作了《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的报告[1]。1953年7月,为了使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活动规范化、制度化、统一化,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的指示》,指出政治理论学习的目的是要“通过系统教育,提高马列主义水平,促使其思想改造,提高其政治觉悟”,“明确科学与政治的关系和科学发展的方向,提高其政治判断力,进一步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学习时间应为“每周2-3小时,不得任意增减”;学习方法“一般以自学为主,辅之以小组讨论、专题报告和必要的讲授”[2]。这标志着我国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的形成。近60年来,该项制度在加强高校教师政治思想素养、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提升教师政治观念,调整政治态度;保证高校办学方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发展,这种学习方式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研究探讨。

1.2 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高等学校教师是具有较高科学文化水平的群体,在高校担任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其政治观念、政治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加强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是提高教师政治思想水平和道德水平,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重任的需要。一方面高校教师个人要自觉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学校要充分利用每一次政治理论学习的机会,向广大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其得到提高。其次,加强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是使高校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前哨阵地的需要。蔡元培先生曾经讲过,欲看明日之社会,先看今日之校园。所以校园尤其是高校既是人才培育的摇篮,又是新思想、新观点、新意识形成方面的集中地,高校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动向会直接影响到社会政治和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3]。这就必然要求高校教师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坚持和完善这一学习制度,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加强思想道德培养。

2 高校教师政治学习现状、成因分析

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在高校的发展进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传统意义上的政治理论学习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很好适应高校事业发展的需要,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2.1 政治理论学习无用论思想对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视程度的影响

由于目前部分高校各项工作的重心是教学和科研方面,学校从上到下对教学科研督导评估非常重视,使得教师比较注重科研项目、成果和科研经费,削弱和淡化了教师对政治理论学习重视程度。随着高校职称评审和科研项目的竞争,高校教师面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加,使得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的主观愿望有所降低,产生一种政治理论学习无用的思想。且部分高校领导对政治学习重视不够,政治理论学习流于形式、走过场,甚至有些单位教师政治理论学习时间经常被其他工作占用[4]。

加之,社会上出现的党风不正以及腐败现象影响了党的形象,动摇了某些教职工的信仰,使得部分高校教师对政治理论学习的成效产生质疑,由此导致对待政治理论学习时有消极、敷衍的现象。

2.2 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有待进一步提升

长期以来,许多高校的政治理论学习的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理论与实际相脱离,是制约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热情和学习成效的关键因素。

在政治理论学习内容上不加选择,不考虑学习的对象和情绪,理论知识较多而实践活动匮乏,结果因学习内容庞杂、空洞,脱离实际,缺乏学术性和知识性的有效引领,造成许多教师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透彻,对相关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存在着一定偏差。久而久之导致大家产生了敷衍、轻视政治理论学习的心理。在组织政治理论学习上,许多高校仍延续学文件、读报纸、传达会议精神等固有的教育形式、学习方法不放。学习组织零散、使教师缺少系统学习,没有给教师构建、完善政治理论的知识结构;学习形式单一、呆板,学习方法陈旧,不能调动教师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容易造成教师被动学习,缺乏自觉进取的学习精神[5]。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媒体的普及,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传统学习形式已不能满足广大教师的求知欲望。

3 加强和改进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时期,社会实践也在不断发展,我们应根据实践的要求勇于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针对部分高校政治理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高度重视并加强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的实效性,发挥高校政治理论学习的思想教育功能,是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必然条件。

3.1 提高教师对政治理论学习的认识,加强主动学习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政治理论学习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针对当前部分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无用论的思想,高校既要广泛宣传,提升教师重视政治理论学习的意识,又要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政治理论学习:有利于保证高校办学方向,有利于高校的创新和发展,有利于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高校提升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和业务水平[6]。

同志曾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特别是像我们这样一个大党、大国和人口众多的民族,如果没有科学的理论武装和对各种知识的掌握,就不可能真正腾飞,不可能有现代化的前途。”因此,加强高校的政治理论学习,必须实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不仅站在国家、民族的高度对待政治理论学习,同时也要切实把政治理论学习与高校办学的思路、人才培养目标、改革发展的方向和个人的发展联系起来,协调好重学校改革发展、重教学科研与轻政治理论学习的关系,既要加强和继承已有的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也要根据当前形势的需要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创新[3]。进一步让教师认识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可以用科学的理论武装思想、指导行动,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增强主动学习意识。

3.2 丰富政治理论学习内容,增强学习实效性

要充分调动高校教师参与政治理论学习的热情,增强理论学习的实效性,就必须要充实政治理论学习的内容。政治理论学习不能是纸上谈兵、泛泛而谈,如果仅为空泛的形式主义,那么,政治理论学习将会成为无源之水,难以持久。只有引导教师强化正确的思想认识、增进其思想交流,将政治理论学习与高校教师思想以及工作、生活上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才能提高政治理论学习的实效性,政治理论学习才会持久。

落实学习内容要精选、响应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和精神,并联系学院实际,切合教师需求来安排,把握住社会经济重点和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来制定学习计划中的主题,并事先向教师公布,给大家一个足够的准备时间进行讨论交流,由学院采取措施解决讨论过程中提炼出的实际问题,这样既能提高教师政治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又能增强教师的主体意识。把被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化为教师自觉自愿的主动学习[4]。

3.3 改进学习方式,调动教师学习积极性

目前高校政治理论学习实效性低,不仅受客观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有学习内容的选择方面的影响,最关键在于学习方式的落后和陈旧。政治理论学习中无生气的“满堂灌”、呆板无味的“照本宣科”现象普遍存在。很多内容已很明了,大家都完全看得懂,讲者仍布道式地讲解,这很容易导致教师滋生厌倦情绪,挫伤大家的学习热情。因此,要想提高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实效性,就要改进学习方式,采取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案例式教学、典型宣讲、利用多媒体、网络,增加视听效果,使学习更具吸引力,增强感染力,提高学习实效性。

在高校,坚持和把握好政治理论学习成为面临的新挑战,在学习的设置上尽可能系统些、长远些,根据高校特点,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一是把政治理论学习与教学业务研究结合起来;二是把政治理论学习与科研结介起来;三是把集中学习与教师分散学习结合起来。只有做到学习、教学、科研有机的统一,才可能真正避免形式主义和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发生,也才可能彻底解决以教学科研会议占用政治理论学习的问题,使政治理论学习真正渗透到教学、科研、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去[6]。政治理论学习、教学、科研是三位一体的关系。在学习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把研究的新成果充实到教学过程中去,使学习、教学、科研的质量和效果共同提高。

4 结语

高校的工作特点决定了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必须结合高校教学、科研等工作,切实克服政治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脱节的现象。防止把政治理论学习拔得过高,从而影响日常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防止轻视政治理论学习,只单纯强调教学科研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性[7]。应将政治理论学习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对接,使其成为促进学校教学、科研以及管理工作的有力支持。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76-177.

[2]徐亮.浙江医科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和研究汇编(1986-1996)[C].浙江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1997,54.

[3]李柯,张丽荣.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的探讨[J].陕西教育:理论,2006(11).

[4]乔真真,阮琦,马艳娟.政治社会化与高校教职工政治学习:对西南交通大学的实证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3.

[5]李玉泉,李波.高校教职工政治学习模式创新探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52):76.

政治与形式论文范文4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社会实践 教学 创新 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008-03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1](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又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实践教学环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渠道。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取得实效,必须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创新机制,包括管理制度的创新、教师队伍制度的创新、实践教学内容的创新、实践教学形式的创新以及实践教学考核机制的创新。

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管理机制的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对于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突出。高校不仅要建立强有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领导机构、保障体系和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还要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经费投入的力度,为大学生有更多的社会实践锻炼和成才的机会创造有利条件。《意见》中也指出:“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要高度重视,加强指导,加大投入,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但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与学生的专业实践教学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在有的学校才刚刚起步,而有的学校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乃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主要取决于校领导的重视程度,校领导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视,则在课时安排、经费投入、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政策上的倾斜;反之,则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般课程处理,有的学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甚至是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领导不重视、经费无保障、管理无头绪,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有着高于其他专业课实践环节的意义和功能,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要取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必须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其中包括领导机制与经费保障机制。

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织领导。由主管副书记、主管副校长、宣传部门负责人、教务部门负责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部门的负责人等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小组,小组的工作职责是负责制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教学规划、审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计划、教材使用、年经费投入计划、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总体方案等等。及时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与社会实践效果。

其次,要保证经费的投入并制度化。目前,许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视远远比不上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对专业课教学实习经费,目前全国高校基本上每年都按学生人数以一定比例划拨到相关专业,但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专用经费则没能得到有效落实。有的高校虽然有部分实践教学活动经费的支撑,但无制度保证,没有做到常规化,经费的使用方面缺乏计划性。因此,必须建立经费投入与使用机制。由学校依据学生人数按一定比例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专项经费,建立专门帐户,专款专用,保证实践教学的经费使用落到实处,并进行年终审核。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经费的投入与合理使用,保证社会实践的质量,提高社会实践的效果。

2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的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作为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组织实施必须依靠教师来完成。如何挑选、培养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关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实施与效果。

近年来,由于各教育行政部门及高等院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通过各种有效措施,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保证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常的教学秩序。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仍然存在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学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视不够导致教师缺乏事业感。部分高校认为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为了完成任务,甚至是为了应付检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经费投入基本是空白,除教师的工资、人头费、少量日常办公费用外,没有任何投入,有的学校甚至在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上打些折扣。这严重挫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更谈不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了。

二是教师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普遍存在青年教师比例大,青年教师队伍不够稳定等情况。表现在业务素质上的突出问题是: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不完善,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教育观念、思维方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重书本、轻实际,重讲授、轻交流,重课堂、轻实践;对教学法的研究重视不够,教学手段和方式单一;缺少社会实践,说服务和感染力不强。这些都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效果。

因此,必须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的创新。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造就一支政治坚定、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并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和教学技能。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本专业的理论素质,善于对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进行理论思考,了解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前沿理论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对各种理论与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善于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要制订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规划,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接触了解和熟悉社会。社会情况瞬息万变,新问题、新情况也会层出不穷,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诸多新任务、新要求。这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切实感受社会发展的形势,增强感性认识,有效地开展社会实践。各高校要创造条件,保证每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每年不少于一次的社会考察机会,学习考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和建设的经验,乃至组织教师到国外进行学习考察交流。只有教师对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情况有深刻的理解,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3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内容的创新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各门课程具有特定的功能,共同发挥作用。其实践教学内容必须根据《意见》的要求,结合时代特点、学校特色与不同专业的具体要求来设定,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内容设计机制,做到三个兼顾,即兼顾课程的内容与教学要求、兼顾重点常规教学内容与弘扬时代主旋律的需要、兼顾学校的特点与专业特色。

3.1 兼顾课程的内容与教学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内容,要根据课程的性质、要求来设定。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重点是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观察、分析现实问题能力的提高。在实践教学中,宜安排观察、考察性实践活动。“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是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其实践教学内容则重在让学生多接触现实生活,到生产、科研第一线进行相关的调查考察活动,使他们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切身的体会,把握我国现实生活的本质,增强他们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所以,实践教学的重点应放在革命传统的教育目的上,如组织红色之旅、考察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等活动,使学生从现实的层面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有着更为深切的认识与理解,坚定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其实践教学内容重点在于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养成与法律意识的增强。可以安排或设计一些专题实践活动,如发动学生观察、搜集日常生活中人们不良行为习惯、涉及法律纠纷的案例等,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剖析,对学生进行道德修养与法律意识的教育,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与法律观念。

3.2 兼顾科学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的双重功能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的科学教育功能是通过系统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使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的体系、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把握。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与正确处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思想教育功能,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学生头脑,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政治思想教育功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存在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2]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容也要服从其双重功能的总体要求,在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时,既要考虑其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又要根据不同时期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与要求,机动灵活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如配合科学发展观的宣传,可以及时安排学生参观环保先进企业、参加高精尖成果展示会等等,使学生切身体会什么是科学发展观,怎样落实科学发展观;配合党中央提出的“八荣八耻”教育,就要及时设计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进行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等等。

3.3 兼顾学校的特点与专业特色

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命,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使学生加深对政治理论的理解,贴近现实、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最基本原则。我国目前全国内地普通本专科院校1800余所[3],这些学校又有办学地点与历史、学校定位、专业设置、服务行业的差异。目前我国高校分综合性院校、文科院校、理工科院校等,学科门类有11个、专业数百个,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安排时应兼顾不同学校的特点及专业特色。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根据既要考虑课程的性质与要求、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又要考虑到国家政治思想教育的时代任务;既要考虑学校的特点,又要考虑到不同专业培养的具体目标,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影响力。

4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的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具有形式多样性与场所广阔性的特点。目前有的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的认识上存在很多误区,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只要组织几次大规模的校园活动,开展几次轰轰烈烈的讨论、做几次大型报告就行了,有轰动效应就达到了目的。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的误解,会误导学生曲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本质与目的,久而久之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单一,严重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效果。因此,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必须进行实践教学形式的创新,做到以下几方面的结合。

4.1 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相结合

课内实践教学是目前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得较为广泛的一种实践教学形式,如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大量生动的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案例,通过分析介绍,组织学生进行辩说、讨论,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课内实践教学形式包括专题演讲、小型辩论会、座谈会、讨论会等,对于受经费、场地等条件限制的学校来说,是较为有效的实践教学形式。

课外实践教学形式则是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大课堂中进行调查研究、参观考察等活动,将课内知识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处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或通过现实生活印证书本知识。其基本形式有参观考察、社会调查、专题研究等。课外实践教学形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更多的观察现实的维度、更鲜活的事例以及受到更直观更深刻的教育,因而也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4.2 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

校内实践教学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其基本形式有主题演讲、大型专题辩论会、主题日活动等等。其与一般校园文化活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主要看这些活动的组织目的与服务内容。

校外实践教学是在学校以外,紧密结合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政治状况的新特点,建立学校同社会多方面、多形式的联系,让学生走出校门去接触社会,在社会实践中观察社会、了解国情、民情,开阔眼界,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好形势中吸纳营养,获得亲身体验,丰富第一课堂获得的知识,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

4.3 重点组织实践教学和一般安排实践教学相结合

重点组织实践教学是根据不同的课程要求,在各个班级或专业根据一定的标准挑选部分学生组成实践教学团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指导下进行专门组织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如组织红色之旅、重走长征路、大型专题社会调查、组织社会服务小分队到工厂、农村进行对口服务社会实践形式等。目前我国内地各高校学生人数众多,组织每一位学生进行专门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在经费上有困难,而且组织管理上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各班选取一些代表参加重点安排的实践教学活动,能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增强社会实践教学的辐射力。

一般安排的社会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设计一些社会实践课题,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自行进行相关的社会调查与考察的社会实践形式。该形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涉及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种形式。其优点是经费投入相对较少,学生参与人数多、时间安排机动性强、实践形式灵活多样。

此外,还有学期间实践教学与假期实践教学相结合。学期间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社会实践教学形式,假期实践教学则是利用假期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总之,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与学生的特点,将上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取得好的效果,同时各高校还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形式。

5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考核机制的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考核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建立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考核机制,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通过考核,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便于调整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考核是包括考核方式、考核内容、考核标准在内的体系。通过实践的检验,将行之有效的考核方式、内容和标准固定下来,并根据社会实践的要求能进行动态调整,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考核的创新机制。

5.1 确定考核方式

学生学习的考核方式,从考核形式上一般分为口试、笔试两大类,口试又可分为回答问题、演讲、辩论、座谈或汇报会发言等,笔试也可以分为答卷、写学习心得体会、制定主题活动方案、设计调查问卷、撰写调查报告等等。从考核阶段可分为平时考核、中期考核及末期考核。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课程、内容与形式不同,考核方式也不一样。如课内教学实践,可采取口试答题、汇报发言、写学习心得体会等形式等,而课外实践教学则常常采取写学习心得体会、撰写调查报告、召开专题汇报会等形式。

5.2 确定考核标准

根据考核方式的不同,应确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口试如回答问题、演讲、辩论、座谈或汇报会发言等,考核标准的重点是考查学生运用相关课程知识分析、解决、说明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能力。笔试如写学习心得体会、制定主题活动方案、设计调查问卷、撰写调查报告等,考核形式重点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文字组织能力。

5.3 制定评分细则

无论口试还是笔试,是平时考核还是末期考核,都要有科学规范的评分标准与细则。根据考核要点与要求不同,不同的考核形式要有相关的评分细则。一方面,有据可依,避免教师的尺度不同而产生评分的误差,影响评分的公正性,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免由于课程、学期的变动而使评分分为产生偏差,影响考核结果的客观性。评分的分制可采用等级制,也可以采用百分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以求达到全面准确。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过程,又是综合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而实践教学过程本身又是动态的有机系统,从实践教学管理机制的建立、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的确立,到实践教学内容、形式、考核机制的确立与完善,都需要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机制顺利发挥作用,并在实践创新机制,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效果,乃至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的政治素质过硬、道德水平高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moe.省略/edoas/website18/info8955.htm/2005-2-7.

政治与形式论文范文5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体系由教学主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保障五个部分组成。本文从内容确定、方式选择二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内容确定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活动根本目的是促进大学生更好地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知识,更好的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内容应尽量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保持一致,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理论性知识同具体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课的宗旨就是要学生带着理论问题走向社会,去寻求问题的答案,有带着实践产生的新问题回到课堂,丰富理论并达到理论的创新。实践课的这一宗旨符合“实践——认识——实践——认识”认识螺旋上升的过程,其教学内容确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富有针对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综合考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和大学生思想实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不同学校、不同地域、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专业,甚至不同性格的大学生具体思想状况不同。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工作中应该遵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不能搞“一刀切”。根据学校特点、学生专业特点、学生性格特征设计具体的实践活动方案。(2)体现时代性。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是指理论教育与实际现实联系起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强大的生命力就是与时俱进,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的时代性首先体现在教学内容与时俱进。高中和大学两个层次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在衔接过渡上存在一定的重复现象,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应向深度与广度扩展,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思考“为什么”,思考传统的道德理念在当今社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的时代性其次体现在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在学术水平和教学方法这两个因素中,通常认为,教学效果=学术水平+教学方法。这是把教学方法与学术水平放在同等位置上的。”在当今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忆苦思甜”的教育方法因为当代大学生没有艰苦生活的经历,对当代大学生不完全适用;“榜样教育法是思想政治教育一种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但在当代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境下,榜样教育法在开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使得教育效果弱化。”创新教学方法,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效果的关键。(3)彰显特色性。在实践内容的选择上,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的地理人文环境、产业发展布局等相关方面体现实践内容的特色。利用了高校所在地的地域文文,既彰显了实践方案的特色,又给所在地做了宣传,吸引更多大学生投入当地经济文化建设事业中。符合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要求。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方式选择

(1)服从内容需要。马克思主义关于内容和形式的理论认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同一内容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同一形式也可运用于不同的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形式要取决于教学内容。如进行“先进性”教育,可采用报告、讲座、座谈等教学形式,将先进事迹宣传出去。还可以将“请进来”和“走出去”结合在一起,利用多种方式使学生近距离的接触杰出人物,增加了学生参与面,扩大教学的影响力。(2)利用科技技术。在科技高达、网络普及的今天,除了上述在现实空间开展的实践活动之外,可以借用腾讯、博客、微博等网络的形式,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在虚拟空间开展,并获得现实意义。张瑜、冯务中在《虚拟与现实: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范畴》一文中提出,“虚拟与现实,成为网络时代背景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和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的有效工具”,应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新范畴。(3)发挥学生主体性。实践形式的选择方面也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根据自身专业特色,设计实践活动方案,创新活动形式。笔者曾安排学生设计实践活动。其中一名学生在3·12植树节前提出组织学生植树的活动方案。该学生为了实施此活动,积极寻求有关部门帮助,主动联系相关等单位,并得到了支持。在活动的具体实施阶段,该学生从确定参加活动的学生名单到联系车辆、劳动工具等具体事宜都作了安排。这次活动激发了学生组织者的热情,在完成基本教学目标的同时锻炼学生组织安排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应激处理能力等。

参 考 文 献

[1]顾钰民.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研究[J].教学与研究.2007(5)

[2]李基礼.榜样教育法内在机制及实践反思——以北京大学实践为例.思想教育研究.2010(9)

政治与形式论文范文6

[关键词]本校特色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李立菊(1967- ),女,黑龙江龙江人,黑河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冰(1981- ),女,黑龙江黑河人,黑河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马丽丹(1983- ),女,黑龙江黑河人,黑河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黑龙江 黑河 164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依托地方人文资源构建实施高校思政实践课程的教育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53Z00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2-0166-02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本内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课程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生活与实践,获得思想品德方面的直接体验,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把握,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或教学环节。在2010年第8期《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上,教育部全国高校马克思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陈占安教授就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小实践”与“大实践”谈了自己的看法。“我们一般讲的‘社会实践’相对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践教学’那是‘大实践’。这种实践包括组织大学生参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很广泛的内容,这种实践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其目的是促使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这个‘大实践’是不能全部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践教学’是‘小实践’,它是同课堂讲授这种理论教学既联系又区别的教学环节,偏重于直观性、形象性、感性、便于学生参与的环节,它一般表现为观看教学录像(或电影)、组织课堂讨论、举办征文写作,以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安排某些调查访问活动,等等。”同时他批评了“那种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想法和做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小实践”的作用,同时处理好“大实践”和“小实践”的关系。

二、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即使制定了计划,但形同虚设,得不到切实落实。传统思维定式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教材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重心,以教师为中心,实践教学仅仅是理论教学的补充环节,处于从属的辅助地位。实践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与理论教学相比要复杂得多,涉及的不仅有教师、学生,还有场所、经费、教学各个环节的详细布置。很多学校实践教学还只是一般性的要求,实践教学多无计划、无大纲、无方案,即使有,在教学形式、教学目标、教学安排、资源配置等方面也没有统一标准,更谈不上将这些标准落到实处。

2.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重形式轻实效,主要是因为对于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缺乏相应的科学规范。实践教学目标能否实现与科学规范的管理是分不开的。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特别是“大实践”的实施,不仅涉及教学部门,也涉及学生工作部门,更需要一些社会团体、机构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这就要求建立相应的科学规范的组织管理机制。

3.经费缺乏和基地建设是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经费的缺乏是制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实践教学所有学生都要参与,深入社会参加实践就要走出学校,实地参观、调研,广泛接触并了解社会,这就要求有专项资金提供保障。社会实践也需要有一定数量的教学基地,很多高校没有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或基地数量不足,并且没有专项资金支持,有的学校即使有实践基地,数量也很难满足实践教学的基本需要。“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涉及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和重大事件,或是社会生活的基本规范,因此其实践教学难以在狭小的实验室和实习工厂里进行,而只能在社会这个广阔的大课堂里进行。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地建设十分有限,特别是对于庞大的学生队伍而言,短缺将是长久的话题。”①

4.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评价上,目前也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与评价的问题上,有些学校随意性很大,没有形成相应的考核与评价机制。而且受人力、物力、财力等制约,一些高校对学生的实践效果评价不能体现激励性。每次社会实践结束后,不能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教学体验的交流、实践教学成果的深化,对实践教学的成果也缺乏必要的管理与考评,有的学生或鱼目混珠、或剽窃他人实践成果也获得合格成绩,对学生实践教学成绩评定分辨不出真正的好坏,客观上挫伤了参加教学实践活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

1.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各高校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2008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明确指出:“要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提供制度、条件和环境保障,确保不流于形式。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有教育意义的场所,要对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行免票。”目前关键是各高校如何从实际出发真正重视起来,进一步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组织落实。二是充分调动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积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积累等方面是决定性载体。实践教学的组织、指导、设计,包括教师的道德水平、人格魅力,以及教学技巧、教学艺术,直接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学管理和行政管理部门加大力度调动思想政治课教师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实践教学必须改变把学生当作被动的受教育者的传统教育理念,突出学生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角。“大学生的知识积累、技能、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社会的基本看法,是首要的、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②大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基本形成了带有个性的价值取向和情感态度。这就需要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处理实际问题,养成良好的情感意识、价值观。精心设计各种生动形象、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使枯燥的理论说教变成生动活泼的情感体验,让科学理论入脑、入心,在参与社会生活、参与社会改造的实践中,了解社会,加深对所学政治理论的理解和深化,进而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2.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作为保障。一要建立社会各部门联动机制。实践教学需要较多的社会资源,除了需要校内党委、行政、后勤、团委、学工部门的支持外,也需要实践基地党政及实践协作单位的配合。单靠教学单位和教师本人往往力所不能及,教育部、宣传部及地方党政部门有必要联合发文,要求各省市县的教育部门、宣传部门及相关部门予以配合。二要建立专项资金,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金保障机制。2008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指出:“各高等学校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项经费,列入预算,并随着学校经费的增长逐年增加。”三必须“制定规范化的教学管理文件,将实践教学制度化、常规化”。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纲的编写、内容的编排与整合、时间的安排、实践形式的设计与选择、教师的指导考评和学生参与的方式方法等都还没有成熟的经验。首先,制订实践教学的教学计划,编制教学大纲、教材和指导书,制订实践教学的计划实施方案和调研课题指南等。将实践教学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学计划,根据教学内容和实现的目标,结合实践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编制教学大纲及实施方案,这是实施实践教学的第一步。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将实践教学课程化、制度化,以避免将实践教学随意化、无序化,导致实践教学有其名无其实。其次,优化课时分配、精选优选教学内容。在编制教学大纲时,把实践课课时分配作为突破口,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时数,通过实践使学生去理解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教学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广泛而丰富,包括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稳定,政治、经济、文化、内政、外交、国防和党建各个方面,这就需要对实践教学内容精选优选。选择实践教学内容,第一,体现目的性,结合教材,选取教材上的教学重点内容。实践教学活动立足于为理论教学服务、围绕教学目的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服务。第二,体现渐进性,分阶段、分层次地循序渐进地进行。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实践教学主要以体验式为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相结合、参加志愿活动、义务劳动、走访校内或系内专家或优秀教师、到法院旁听等;对于三、四年级学生,主要应以探讨研究式为主,结合学生专业课的学习,着重让他们利用专业所长,在实践活动中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第三,遵循知、情、意、行统一的原则。把思想道德观念内化为思想品质,把思想认识内化为行为,这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真正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容要紧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实践教学内容在选择上要结合时代和学生思想的变化,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等密切相关的内容,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做到教育人与关心人、塑造人、服务人的统一。避免脱离实际大而不当流于空泛。④再次,教学设计必须优化。实践教学是个复杂的活动,需要精心的设计。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部门,特别是教师,必须精心策划。在实践教学之前、过程中、结束后都要精心组织并有效指导。部门制订教学计划,把实践教学列入课表并计算学时,纳入学生成绩考核;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实施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根据实施方案,具体实施实践教学。

3.统一规划,选择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形式,是实施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每一个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形式由内容决定,最佳的形式能够更好地体现内容。相同内容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同一形式可以表现不同的内容。因时、因地、因势地选择最恰当的实践形式,对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十分重要。由于实践教学内容十分丰富,外延十分广泛,划分标准各不相同,实践教学的类型更是多种多样,因此教师在实施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选择适当的实践教学方式,做到有的放矢。要统一规划,优化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选择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形式,发挥两个资源的优势,做到三个结合。要具体划分出实践教学内容哪些在课堂、哪些在课外;哪些在校内、哪些在校外;集中与分散形式做到科学化,资源配置做到最佳化。

打破传统的单一的“课外实践”教学模式,即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大实践”与“小实践”相结合,形成多部门相互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课内实践主要通过“红色经典影片点评”、主题演讲、辩论、原著选读等形式;课外实践可以通过社区志愿服务、参观考察等,既节约时间、节省经费,又最大限度地扩大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规模。课外可以是校内也可以是校外,校内实践教学根据理论教学实际需要,可充分利用校本资源,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内容进行,让学生亲身参加实际生活体现自身价值。校外实践教学(大实践)鉴于目前经费等实际情况,可以搭大学生寒暑假社会调查和“三下乡”的顺风车。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需要,安排实践教学,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也应该体现一定的灵活性,遇到重大的、突发的事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并迅速作出反应,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在正确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以制度保障为基础,以选择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形式为实践教学实施关键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大实践”与“小实践”相结合的各部门相互配合协调的教学模式,逐渐建构起科学规范的教学体系、保障体系、评价体系,才能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注释]

①余京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意义、困境及对策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09(5):98.

②李尚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5(3):61.

政治与形式论文范文7

关键词: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模式

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中,将文化学的价值取向适时引入,不但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又能够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从学术发展的角度讲,这既是文化学学科群在我国多学科领域都得到迅速发展的结果,也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前途担当和命运关注的必然。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加入到文化学的视角进行审视和剖析,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深和加宽对思想政治现象的理论诠释,使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能够更加充分地把握其发展的内在规律,更好的发挥它的功能和特性。时至今日,虽然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长期的开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与现实社会接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困惑和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在教育的同时面对现实,注重从文化学和文化哲学的视角解释具有文化特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这样才能够重建自身的方法论,在理论建设上实现突破,通过深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目的和功能,能够丰富和激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再认识和再思考,使教育过程中能够迸发新的活力,增强学科的自我意识。

一、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的依存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对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研究一直都在进行。在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下,有意识的德性培养与规范化的教育活动始终含藏在各种文化当中,道德教化与文化现象之间的界限并不明显。比如,先秦儒家学说、道家学说以及法家学说等,都以文化传承的形态存在,并得到统治阶级的极力扶持和推崇,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这一“文化”便成为统治阶级对人民实施教化、使其服从于统治、维持社会秩序的隐性工具。到中国近代史的早期,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宗教和科技改革与革命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等重大的历史事件都对推动社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无论站在历史的角度还是现实的高度,社会进程中的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都以其自觉或自为的方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规范着人和社会的道德行为,影响着社会秩序。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根植于文化之中,对文化的依存是长期的。

(二)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

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对文化有依存外,两者之间共性也是非常明显的,主要表现在:(1)共时性。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的形成必须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当中,才能让其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感,文化的传承本身就包含时代的要求,文化的发展深受所处时代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并在借鉴和交流的过程中,体现出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完美统一;(2)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核是思想与行为,强调“内化”与“外化”的高度统一,这就说明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客观反映,都是与社会生活直接相关的,无法完全脱离现实而存在;(3)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是对相关学科的知识、其他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成果进行吸收和借鉴的过程,而文化的一个基本特性就是是“传统与交流”,倡导多种文化的兼容并蓄一直是文化的底气所在。

(三)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异质化

自古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的运行既有交叉和重叠,又有自成体系的运行规范;(1)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与文化的滞后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内容和形式的变更迅速,相比之下,文化的变更和变革就显得非常缓慢,尤其是在信息传播技术落后的时代;(2)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与文化的复杂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往往包含文化的精要,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能够代表了人类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文化则在这样的过程中因外界环境的干扰,表现出了极其复杂的特性。(3)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与文化的相对自发性。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价值定位、教育内容设计、教育方式方法选择,还是在教育环境的营造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主导性和人为目的性,而文化的发展却可以以个体或群体的自发为发端,并以此形成同样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架构。

二、文化功能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的表征

(一)文化的选择功能

自从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来,文化的体内就深化了不同意识形态相互对峙的内涵。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这说明资本主义的经济交往活动完全是为了满足其经济利益的需要,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也是为了进一步实现其利益的最大化。从这一角度出发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除了使人们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和塑造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意外,还包括促使教育对象正确地认识经济与文化、政治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最大限度的避免我们的政治体系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

(二)文化的传承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就是政治文化、道德文化等广义文化理念的传承过程,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要处理好以下问题:(1)由于文化的传播过程往往表现为新旧文化的交替或交叉,在这一过程中,两种文化或多种文化之间的争斗一般也表现为多种政权或势力之间的争夺,因此,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必须要扶植和鼓励先进的文化,批判和剥离落后和腐朽的文化;(2)在经济全球化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但要注重国际文化交流过程和交流效果的研究,还要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和兼容外来文化的精要,从而更好的保持中国文化的传统特色。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发展社会主义理论本身,还要积极面对在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在对此进行概括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使其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三)文化的创造功能

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文化融合化的今天,我们始终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思想政治建设,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思想战线抵御外来的强大冲击。具体思路为:(1)立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紧跟世界文化的发展前沿,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够在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思想指引下长久保持旺盛的生命力;(2)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和理论武装工作,从维护执政安全的战略高度,切实提高新时期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以创新的思想为主导,全面突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整体建构特征,全面系统地阐述在完成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任务过程中,所提出来的各种纲领、政策和主张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把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与社会体制改革、社会价值观念整合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能够准确充分反映当今社会变迁的价值判断和价值依据。 三、不同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

(一)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我们的思想和思维方式、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行为和行动方式之中,并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明显民族特色的修身养性、教化训导的方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的“以德为先”的思想,这种重视德性践行、修养有方的教育模式对我们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中华民族始终倡导以“德育”、“教化”为主导的文化教育方式,这对当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2)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别重视(个人)道德修养程序,如传统文化中提及的立志、存养、克己、自省、慎独、改过等一系列的修养方法,都已经成为如今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理论依据;(3)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始终强调道德修养的实践,主张“修践合一”,这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不谋而合。在传统的道德修养框架中,个人素质的提升和忧患意识的流露并不能说明道德修养深厚,非身体力行道德规范不能算做真正的修养。

(二)网络文化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虚拟世界的出现成了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前所未有的挑战。而网络空间的虚拟性、网络文化主体的匿名性,都强烈冲击着现实生活中的原始等级。许多网络主体参与网络文化活动的最直接目的就是为了追求虚拟世界中的平等和自由,将潜意识中的自我价值加以实现。由此可见,网络不仅为参与其中的个体提供了一个传播媒介和沟通平台,还将自己构建成了一个实现网络主体自身价值的特殊领域。因此,网络文化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尊重和关爱教育对象,注重人文精神和道义精神的体现。同时,为了能够在更加开放、自由、多元和多变的网络文化中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就需要不断创新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使之与网络文化交相辉映。

(三)大众文化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大众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密切,两者在冲突与交融的过程中形成了巨大的张力。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大众文化的建设必须始终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为行动导向,倡导和提高自身的品位和修养。作为主要传承、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方式和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应该充分利用大众文化特点,在提升大众文化思想内涵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与大众文化结合,向人民大众传播社会主流文化,弘扬社会主义的高尚精神。

(四)和谐文化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要时刻把握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主题,全面推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学艺术事业等各项工作的建设;要积极宣传健康向上的社会主流文化,全面展示和提升国家的良好形象,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建立起思想道德的实践基础,进行长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强化和引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建设,使受教育者能够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和责任,使全社会的人文关怀和道义关怀落到实处。

四、结束语

如果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建设之间关系的准确把握,就难以理解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迁,难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理论动向。这就需要我们要有跨越并综合各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的能力,从文化学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不同文化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选择途径和教育效果的优劣。

参考文献

[1]李云霞,于连平.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01):1-2.

[2]沈俊花.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01):273.

[3]王永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6):40-41.

政治与形式论文范文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研究;形态转变

一、为何我们需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新范式的形成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范式并不是某个人的或者会某个集体所明确的行为规范,它于相对应的科学领域研究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成型并得到认可,它是一种学术研究领域在对应时期所具有的基本特征的综述,是对于该项学术研究的所具有特征的重要标志。对于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相关工作的教育者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范式是其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与相关研究过程中所需要共同遵守的规范。拥有与时代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范式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这项工作而言极为重要。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范式的确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而言有着积极的意义,它在标志这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一项常规的科学的同时,相应的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这项研究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当社会进步发展,很多社会现状也与当初有着很大的区别,将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范式套用于今自然会有很多地方产生偏差。

(一)育功能的偏离。在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过于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作用,在部分的高校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转化成了对于学生的政治教育,这无疑使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错误解读。思想政治教育拥有其丰富的元素。其中不仅仅是政治教育,同时也包含了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指导和法制观念培养等。仅仅是作为政治教育的存在无疑导致了对于其他方面教育的忽视。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所需要达成的目标无疑使相左的。

(二)对于学生群体所起作用的忽视。在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中一直并不重视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群体的主观意识。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是整个教育过程的唯一主体,而学生这一受教育者则被忽视,在教育的模式上则是采取的单向的灌输观念。这种单方面的灌输式教育对于学生的积极性无疑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同时也会进一步的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所起的作用。

(三)教育模式的落后。在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范式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才去的是生硬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个体细节不予考虑,强硬的将思想理念灌输于所有的学生。这种无视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教学模式,终究会由于受到个体之间巨大差异的影响而难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所预期的效果,可谓是说事倍功半。

(四)研究的对象的单一化。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研究的对象往往仅仅局限于单一的对象,并在莫种意义上忽略了对于其他方面的研究。以个体素质与整体素质为例,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研究更加注重于个体的特定素质,而在一定的程度上忽视了对于整体的素质发展提升的研究。这样一种定域式研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整体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新范式形成的工作必须尽快的实施。

二、我们所追求的是怎样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新范式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范式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寻求一种新范式,以适应社会时代的变化已成为必然,但是我们需要怎样一种新范式,怎样的新范式才能满足需求?

(一)更具思考意识。在当今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中,学术思维的缺失极大的阻碍着该项学术研究的正常发展。在现有的范式中思想政治教育逐渐的脱离了社会现实,丧失了对于学术成果的质疑能力。仅仅是停留于对于过去研究成果的不断重复,并不能推动学术研究的进步。因而我们更应改主张学术思维,对问题以学术的角度,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事实进行分析;以学者的角度去思索正式教育的相关问题;以不断创新的理念去,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只有如此才能够达成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现实的统一。

(二)注重“问题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新范式应该注重对于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能够对发现新的问题,抓准问题关键,并迅速处理问题。在对于已有问题的探讨以及新问题的研究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才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放眼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范式需要又有开阔的眼光,拥有世界性。在当今社会整个世界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紧密,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应当能够拥有普遍性,要能够在复杂多变的世界环境中准确的把握中国的特殊定位,以此来确认其发展方向。同时必须意识到思想文化的融合是一种大势所趋,必须在成人这种趋势的同时明确中国核心的价值体系,以此作为思想融合构成中的重心。

三、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新范式的新形态

随着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范式的形成,与之相对应的教育理论新形态也将形成,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形态是与前文所提及的对问题的自主思考,放眼世界的价值理念是相互统一的,我们想要能够拥有问题的自主解决能力就必须走出单一的理论研究,继而投身于实践当中,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掌握问题的解决方法。我们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而这二者结合的关键正是在于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作为主体支撑对于实际问题的探讨与思考。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对于问题的回应能力的进步和理论实践的统一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新形态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政治与形式论文范文9

论文关键词:互补 互渗 转型期 文艺 政治

论文摘要:文章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对2O世纪阻束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拇趣作了理论辨析与历史舟析,进而提出为促进艺术达到自由境界,在挂喜转型期,必须倡导文艺与政治的开放性关系,使艺术通过自由创作实现其本质。

在意识形态领域,文艺与政治始终形影相随,密不可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在人类文明史上,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首先是从事物质生产劳动,用以满足人类吃、喝、住、穿等物质生活需要,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括动。而“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因素,是意识形态的形式”。由此可见,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文艺与政治皆属于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而作为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一方面必然具有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一般特点,既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决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彼此之问乃至与其他上层建筑的相互影响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出发来理解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二者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都分,彼此之问事实上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这种关系在一定的历史环境和背景下,如果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对于推动人类文明乃至历史演进就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然而,追溯中国现代革命文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Z0世纪中国的发展历史,在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上,我们一度存在着片面认识和理论失误,过于夸大了政治对文艺的制约与主导作用,将文艺置于政治之下,规范为从属关系。这种作法起自30年代的“左翼文艺运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则径直提出:“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定的政治路线的。为艺术的艺术,超阶级的艺术,和政治并行或互相独立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这一观点在建国后社会主义文艺创建和发展中得以强化和确认,并处于权威理论地位,一直延伸到70年代末。应该说,《讲话》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已逐步形成,它所阐明的文艺为最大多敷人服务、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以及对于文学遗产批判与继承的关系等基本原理,至今乃至将来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理论的发展,《讲话)的某些论断已不适用,尤其是在论及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间题上的观点,明显地存在着片面与偏颇。

究竟应该怎样看待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怎样的科学定位,笔者以为,一方面应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去寻找理论根据,另一方面则须通过历史实践来加以检测。马克思在《(政治经济批判)导言》中指出,人类掌握世界有四种方式一是理论的方式;二是艺术的方式;三是宗敦的方式;四是实践——精神的方式。“理论的方式”是指人类把客观世界当成思维的整体,进行理论思考。“宗教的方式”是人类借助于宗教,表现出“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是对人类固有本质的虚幻反映和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否定。“艺术的方式就是通过审美想象创造的艺术世界,达到认识和改造现实世界的目的。“实践——精神的方式”则是人类通过社会实践“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从理论上说,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社会意识形态包括了政治、法律、道德、哲学、文艺、宗教等诸种因素,这一切因素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构成关系是并列的,相互问可以产生交互作用,所不同的是,诸因素由于同属于上层建筑且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与经济基础联系的远近程度不同,它们之问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必然不同。在《讲话》发表的年代.“中国政治的第一个根本问题是抗日”,抗日压倒一切。因此,从民族的利益出发,处于主导地位的政治要求文艺服从于抗Et大局,这是元可非议的。但在建国之后,趋于稳定的政治理当以开明的姿态支持文艺的发展,为文艺的繁荣剖造出一个宽松融洽的环境,事实上,政治在接受文艺的影响与作用的时候,政治依然借助强权,对文艺横加干涉且实行专制性管理,这于文艺有害。建国后“十七年与“”十年文艺实践上的失误,颇值得我们认真检讨与反思。借助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的方式,通过3O年代以来的文艺实践.检测与证明“自己思维是否符合“真理性,也确实能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为我们今天对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重新进行科学的定位,提供了科学的思维和实践的范本。

在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解放思想的大潮以及改革开放、开拓创新的新时期,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在继承刨新的基础上,将之推向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课题。“十七年”以来,由于一元化政治的影响,文学也以“一体化的特征显现出来。这个时期舶文学特点就是强烈的政治色彩与文学服从政治路线。及至“”,因极“左”文艺思湖的形成,它们打着“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旗号,利用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强化文艺的服务功能,强令文艺为其“阴谋政治”鸣锣开道,结果,断送了文艺的命运。新时期开放的政治观念,无疑从理论上廓清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因为,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文艺作为一种意识形态,除了具有意识形态的一般特点以外,同时还具有自身的特点:1)审美特性;2)审美的形象思维;3)多元化的艺术格局;4)开放性特点。基于此,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是人的一种精神产品。人的精神生产属于自觉自由的王国,在这种特殊的生产中,人不再受物质利益和实用目的的束缚,而能使自己的本质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施展。

承认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是自由的精神生产,在确定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上就必须持开放的观点,而文艺与政治开放性关系一旦形成,艺术的自由性便可得到充分发挥,艺术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即自由境界,也才可能出现。这是因为:开放的政治,可以创造出良好宽松的创造环境,使作家心元牵挂地进入自由的剖作状态。开放的政治,解除了文艺的枷锁,使文艺得以排除非艺术因素与功利思想的干扰,在自由的创作状态下充分发挥艺术的特性。而艺术作为精神生产之所以是自由的,正在于它摆脱了狭隘的肉体需要和直接的外在目的,能够为精神需要和内在目的进行生产。开放的政治,使文艺得以冲破了重重创作,到一个自由的天地去放飞。作家、艺术家可以运用选择的权力、发挥想象的自由、实现对现实的精神超越,进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开放的政治,为创作主体——人的解放与自由,提供了前提条件艺术本质的自由性,其根基并不存在于艺术本身,它的深刻根源,在于人的自由本质。艺术,作为人的一种创造品,它必然同人的精神和劳动,同人的本质力量密切地联系着。政治的开明与开放,是使创作主体——作家、艺术家获得解放与自由的重要条件,也是作家艺术家各种独特的本质力量得以发挥和表现的前提。而人的本质力量的各种独特性,正是人所具有的各种创造性。这些创造性的集中体现,是人的最高本质。所谓人的最高本质,即人的自由创造力。艺术就是凭着这种自由创造力而产生的。这种自由境界的出现,便是艺术的真正本质之所在。关于这一点,恩格斯是从认识力的无限性来论证的。他指出,人的能力,按它的个别实现和每次的实现来说,是有限的。但按它的本性、历史性和可能性来说,则是至上的和无限的。马克思则从精神个体的丰富性上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精神是“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他把精神比作太阳,而每个人都构成一种精神个体形式,表现出特定的精神面貌,从而构成一个无限丰富的精神世界。在此,马克思充分肯定了人的精神主体的丰富性,而人的精神的无限丰富性便是人的自由性的体现,赋予艺术的便是艺术的自由。开放的政治,又为艺术利用其与政治同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并且彼此之间存在着~种相互影响、交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使文艺对政治发挥着一种“干预”的力量,进而反作用于政治,促进政治的发挥。这已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所印证如50年代中期“双百”方针提出后,文坛上出现的“干预生恬”的创作;新时期以来,“伤痕文学”、“改革文学”“纪实文学”以及大量反映杜会重大问题的“神圣忧思文学等,皆以强烈的杜会责任感和催新政治的使命感,给予政治以重大影响,促进了政治改革革命性的飞跃。

基于上述,笔者认为,有了开明的政治,方可谈论文艺与政治的开放性关系。在人类的文明史上,文艺与政治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始终表现出一种密切而复杂的联姻关系。如西方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苏格拉底、贺拉斯,19世纪俄国的革命民主主义美学家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以及20世纪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东方自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孟子开始,直至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的建构,有关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仍然在滋生着无尽的话题。在当今中国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文化背景以及社会转型的历史趋势下,倡导开放的思想,建立开明的政治,弘扬改革的精神,有利于文艺的发展与创新。以开放的眼光来审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文艺与政治尽管同属于上层建筑,但因其不同的属性各具独自的特性,在意识形态领域表现出互不依附而又相互影响,交互作用,形成一种互渗与互补的关系。正是这种相互的“力”的作用,构成了人类文明演进的一个“景观”。

政治与形式论文范文10

摘要:从思考《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亨廷顿关于政党与政治参与的关系的理论论述出发,结合我国政治参与的发展状况,分析动员型政治参与模式的弊端。由此得出依靠政党动员的政治参与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从动员型政治参与模式转变为自主型政治参与模式,这样才能克服动员型政治参与模式下政治参与的被动性、形式性、非理性、和盲从性的弊端,从而推动和加快政治民主化进程。

关键词:亨廷顿;动员型政治参与;自主型政治参与

亨廷顿是美国著名的持保守观点的现实主义理论家,他以研究第三世界国家政治发展而出名,其政治发展理论独树一帜,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在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中,其政治参与理论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所讨论的,只是他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文中所涉及的关于政党与政治参与理论理述中的一点。

亨廷顿认为,政治参与是政治现代化的最重要的内容。“传统政体的制度只需要组织社会上少数人的参与,而现代政体却必须组织广大民众的参与。故而这两种政体关键的制度性别区在于组织大众参与政治方面。”[1]而在组织政治参与方面他又极其强调政党的作用。他认为,政党对扩大政治参与和维系政治稳定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发达政党的国家,其政治稳定性更差,其政治参与的扩大会更艰难。无可非议,一个发达的政党在把政治参与纳入体制内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现代化中的国家,存在着这样一种普遍现象,政治参与极少作为一个目标来被追求,政治参与要么被作为实现其他目标的手段,要么被作为实现其他目标的副产品,这时政党制度下的参与,尤其是一党制下的参与,具有很大的虚假性质,其中动员参与占了很大成分。结合我们国家的历史进程来看,动员型政治参与虽然在革命年代起到了加速革命胜利进程的历史作用,但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动员型政治参与的种种弊端就逐渐暴露了出来。

一、动员型政治参与模式下政治参与的缺陷

1.被动性。

所谓被动性,就是参与主体并非出于自愿和自觉,而是通过他人或外力的引导、劝说、动员、甚至威胁等方式被迫参与政治生活。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被动性已为研究者所共识。中国公民政治心理调查表明,公民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很低,真正出于自主意识自愿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公民所占比例仍然不高,绝大多数公民缺乏政治主体意识,往往把自己当做国家和政府的附属物,一般是组织安排干什么就干什么,无论是参加政治学习、讨论,还是参加政治活动都是如此。[2]

2.形式性。

政治参与之所以成为民主政治的必要,就在于,公民通过政治参与可以有效控制政府行为,限制权力滥用,维护公民权利,从而保持和促进民主政治的健康运行。而事实表明,当代中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很难发挥出这种作用。

先就政治选举来说。作为现代民主制中最普遍、最基本的政治参与形式,政治选举“是普通公民控制政府的重要的、制度化了的最为有效的手段,”[3]“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切实管理国家重大事务的主要途径和形式”[4]。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目前的选举却很难实现这种重要的政治功能。因为,无论是选举的方式 (直接或间接)、选举的对象(候选人的产生),还是选举的层次(基层或地方或中央)、选举的组员 (哪些身份的人、何种资格的人当代表),抑或选举的过程、选举的结果,事实上都不是或不完全是由选民来自主选择或确定的。

再如,以派组成的参政党是当代中国公民以组织形态参与政治活动的一支主体力量,也是公民参与政治的一条重要途径。应该承认,派对政治的参与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政治生活的一个显著内容,并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事实表明,与其“应有”的功能相比,与其“职业性”的政治参与角色相比,派政治参与所显现的这种实际作用是极其有限的。

职代会是以职工为身份的公民参与政治活动,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重要形式和具体途径。然而,在现实中,职代会大多流于形式,大部分职工或职工代表呈被动状态。它实际上已成为一个行政主导的,以单位精英和各级专业或管理人员参与为主体的,相对封闭的组织制度。职代会的主要目标不是动员更大范围的社会参与,而是希望顺利地贯彻本单位行政的意图。它的作用在于收集意见,而不是形成“意见”,或参与行动―――对意见的解决给出有约束力的决议,并实施监督。

3.非理性。

政治参与的非理性就是指公民在参与政治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或极端的、或畸形的、或反常的非理智性的参与心态与行为。其主要表现为间而不断的政治狂热。政治狂热即政治参与狂热,是参与者在政治参与中表现出的一种极端甚至畸形的心态和行为。这种参与往往超出了法律和制度的许可,表现出狂热性、发泄性、破坏性等显著特征。从“”的全民“大参与”到现今频发不断的“群体性闹事”、“暴力抗法”、“围攻”、“冲击”等事件。在这种“无法无天”的参与中,人们极尽破坏之能,动用并创造了 “打、砸、抢、抄、抓、私设公堂刑讯逼供”等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法律、对社会、对国家、对人身进行破坏、攻击、侮辱、摧残。其程度之深,令人发指;现状之惨,怵目惊心。

4.盲目性。

政治参与的盲从性,是指公民对政治的参与既非为一定的目的或动机所驱使,也不是直接迫于某种外在的压力,而是源自于自身的一种“盲目”的“本能”和“不自觉”。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民个人在参与政治活动和做出政治选择时盲目地跟随多数;二是公民对来自“上面”的政治决定盲目地接受和服从。一项调查显示,有近40%的选民参加选举是在“随大流”。[5]公民政治参与所显示的这种盲从性与传统的“中庸思想”、“依附心理”、“从众心理”、“权威崇拜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密切相关。而至于“为什么参加政治,为什么做出这样选择”等问题,则根本就不在这些公民的意识范畴之内。而在民主政治下,公民对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给予自己的认识和独立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理性的判断和自主的选择,是现代政治参与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公民政治参与成熟的重要标志和重要表现。

诚然,动员型政治参与在民主革命时期,有助于最广泛地调动民众参与革命的积极性,从而加快了民主革命胜利的步伐,但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这种依靠执政党动员的政治参与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了,在政治民主化这一大潮下,我们只有大力构建自主型政治参与模式,才能适应这一趋势,推动和加快政治民主化这一进程。

二、努力构建自主型政治参与模式的途径

第一,切实创建参与文化。具体而言,创建这种参与文化,就是要使社会成员普遍树立以下这些观念意识。(1)现代公民观念:每一个社会成员都独立自主而平等地成为国家的主人;社会成员具有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2)现代国家观念:“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 [6],国家的真正主人只是人民,国家的权力来源于并受制于人民;“国家制度无论如何只是人民存在的环节” [7],国家在政治生活中的职责就是保障和实现公民的权利。(3)现代法制观念:人民是法律制度创建的主体和合法性基础;必须依照法制的规定来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依法参与政治是公民行使自己的基本权利。(4)现代民主观念:在现代民主社会,作为“民主”本质的“人民的统治”一方面是通过人民的政治权利得到法律的确认和保障来实现的,另一方面是通过人民的政治权利由自己依法行使来实现的。因此,树立现代的民主观念,重要的就是要树立公民的政治权利意识,树立争取、维护和实现自己政治权利的意识。

第二,有效改善制度环境。一是改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基层自治制度、监督制衡制度等各种基本的、具体的政治制度,首先为政治参与提供畅通而制度化的渠道保障。二是改变现行的“形式”性参与制度模式,还政治参与以本来面貌。在遵循“多数原则”的前提下,尊重主体的自主选择,以增强主体的政治效能感,培养主体参与政治的热情和信心。三是改换现行政治体系及其运作的封闭性、全能性、垄断性、神秘性、威慑性、专制性的“不良形象”,创建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世俗化、公开化、大众化、民主化的社会政治制度架构及其运行模式新面貌,以涵育人们对政治的亲近感、归宿感和参与感。

第三,努力提高参与素质。现实而有效的主要途径有三:学校教育、大众传媒及参与实践等。学校依据其自身独有的特点和优势,扮演着可以系统而基础地向受教育者灌输、培养政治参与的各种知识和意识的重要角色。以“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无所不能”为优势的大众传媒,假以有意识地宣播政治参与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则会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参与型政治文化的氛围,从而必定实现重塑公众的政治心理进而政治行为的目的。而政治参与实践―――“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对主体深刻理解政治参与知识、真正掌握政治参与技能,以及将这些知识和技能内化为主体的素质则更具终极而根本的决定性意义。

第四,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主体的政治参与与经济发展状况休戚相关。大力而充分地发展市场经济,一方面可以为主体政治参与活动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和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从而“促进政治参与的扩大,造成参与基础的多样化,并导致自动参与代替动员参与”[8];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主体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市场经济以其特有的运行机制客观上催生了主体的自由意识、竞争意识、平等意识、法制意识、参与意识、权利意识、主体意识等,培育和锻炼了主体的竞争、参与等技能。而这些意识和技能则是决定主体政治参与行为现代化的政治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结语

建国后中国形成了与计划经济和高度集权时期相适应的“输出性”、“动员性”、较为单一的政治参与形式。要想这一形式有所改变,需多方面努力,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民主制度下要扩大公民的自主政治参与就要使公民具备参与政治的能力、具有真实政治意愿的表达途径,使得公民政治参与的效果符合政治参与的意愿。今天,我们已看到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基层民主深入人心,公民团体也有新的发展,人们参政的热情将有所提高。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的政治民主同政治参与不同步现象将会随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逐步完善而得到改变,代表人类民主发展方向的社会主义民主将会与高度的政治参与相互促进,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

参考文献:

[1][2]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82,148.

[3]王浦劬等.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16.

[4]王邦佐等.新政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263.

[5]闵琦.中国政治文化――民主政治难产的社会心理因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221.

[6][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281,281.

政治与形式论文范文11

摘要:基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效性弱化的现状,提高课程实效性的问题迫在眉睫。需要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准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定位,着力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材建设,在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方面进行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思考

中图分类号:D44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042-03

目前多元化的社会思潮,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也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教育内部形势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已成为学术界和教育界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结合内蒙古工业大学近几年的实践探索,旨在就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内涵及问题的提出

实效性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依据一定的目标为完成某种工作任务而采取的各种行动、举措所达到的实际效果,是实践活动对于目的的实现以及实现程度。它充分反映活动过程与最后结果之间的关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教育者采用课堂或者是课外教学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在这个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使大学生能够正视自己,正视社会,处理好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在思想上能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坚定政治方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是指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实际效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当前,新形势下国内外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重要阵地,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如何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为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阐释力,在多元中确立主导,已成为一项事关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现实意义。

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途径

1.在课程精准定位的基础上找到提升实效性的切入点。所谓准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定位,是指从教育学的视角结合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进一步明确在当前高校育人体系和课程结构中功能、地位、作用,为在教育实践层面发挥上述课程应有的育人功能提供认识前提。必须始终摆在突出位置,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但需进一步明确的是,不能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唯一渠道混同。实际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并不弱于专业课程,这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抵触,也是大学必修课程,而不是可有可无的课程。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神化,把其教学目的定位得太高,与现实脱节,当它的实际效果达不到预期效果时,又开始怀疑其的作用。因此,应该重新审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准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定位。

2.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材的建设。高质量的教材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现行教材是根据中共中央16号文件和中央宣传部、教育部2005年的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有关规定实行的。一般而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必修课程四门,分别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选修课程两门,分别为形势与政策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根据教育部新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对相关教材的建设工作也需要进一步推进与加强。同时在教学参考、学生辅读以及理论普及读物等方面也应加强建设,充分考虑学生的学历层次、书籍的载体模式等因素努力构建集思想性、针对性、科学性、实践性、可读性为一体的教材体系。同时要对教材使用实行即时监测制度,积极进行跟踪分析,及时征求师生使用意见,把一线教师及学生的评价需求作为教材修订完善的重要标准。

3.创新教学方法,建设理念先进、方式多样、组织高效的教学体系。目前限于软硬件、师资队伍不足等方面的条件制约,大部分高校采取大班、多班授课,一个教师带多门课、带多个班,教师的工作量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差。且思想政治理论课偏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育;偏重灌输方式,轻视自我教育;偏重教学内容,轻视教学形式的创新。为此,建议强化教学管理,严格保证学分学时,认真执行教学大纲和相关教学计划,在教学任务制定的过程中保证中班教学规模,原则上班容量不可超过100人。同时,积极使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探索讨论式、小组式等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模式,科学安排教学时间,努力构建互评互学的教学制度,开展教学观摩学习活动。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融入知行合一的意识,积极改革课程考核办法,着力构建科学全面客观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学生评教制度和方式,改进评教流程,积极将评教结果融合入下一步的课程开展中。近年来,我校逐渐探索适合学校实际的教学体系,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强化课程建设的老带新机制,将集体备课和优秀教师引领相结合,注重团队攻关与教学积极性的发挥,注重课堂与实践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的融合、实体课堂与网络课堂的契合,努力建设理念先进、方法多样、管理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

4.建设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第二课堂,形成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的教学体系。相关活动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第二课堂与课程教学相辅相成,发挥着重要作用,与课堂教学一起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注重学生骨干培养与相关社团建设,包括整个校园环境、文化与氛围的构建上都应该进行积极的努力,不断整合资源,强化实践,建设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学体系,并以此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性。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积极学习、积极研讨、积极总结、积极实践,鼓励学生形成关注热点难点问题,围绕一些模糊认识在讨论中增进价值认同,增强理论自信。从而促进课堂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结合,并通过这种途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教师两方面力量的工作积极性,逐步形成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机构、党委宣传部、学工及团委等相关部门合力的实践教学工作体制。

5.创新教学考核方式,探索建立全面、全过程和多角度考核评价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是课程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然而,长期以来,课程的考核方式相对单一,很难完全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教育效果实效性目标实现情况的考核一直以来是困扰提升实效性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效果以考试成绩来衡量,较少参照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表现,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考核结果并不能说明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也难以考核出课程的教育效果。在现行的比较多见的两种考核方式中,理论考试一般为开卷方式,而平时成绩老师一般以学生的课程出勤为基础,其考核效果可见一斑。(2)教学内容与现实存在一定的差异,难以学以致用,以现行的内容为准考核判断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效果也就容易出现问题。此外,改变目前重视开卷考试,轻视闭卷考试;重视期末考试,轻视平时考核;重视课堂考核,轻视课下考查的方式,探索适合考核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方式、方法,结合不同院校实际,探索更具实效性的评价考核体系势在必行。

体上,应按照以下两点进行探索:(1)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原则。考核中,强调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自主思考、积极讨论、共同研究、努力创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2)综合考核评价原则。注重学生潜能发挥和全面发展,“既重视总结性评价,也重视过程性评价;既重视核心知识的评价,也重视伴随知识的评价;既注重考核基本的理论知识,更注重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索将课堂教学考核与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相结合,进行全面、全过程和多角度考核评价的评价体系。

三、建设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效性、实践性,积极建设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就目前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职化与专业化的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学校思想政治实践教育一线工作人员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工作队伍中优秀的实践性人员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理论功底深厚,但与当前大学生的实际互动不足,缺乏对大学生实际思想状况和思想政治教育指导需求的了解,实践基础的缺乏,直接导致课程针对性时效性不足。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有待进一步优化,将专职教师的理论高度、研究深度与学校思政教育一线工作人员的实际经验相结合,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在这种师资队伍构建模式下,通过集体备课、研讨等模式重构课程体系,不但可以使课程体系、内容更贴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要,更可使师资队伍素质得到整体提升,既强化专职教师的实践基础,也提高兼职教师的理论水平,全面促进师资队伍的发展,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家发展民族兴盛的主力军,努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对于我国发展建设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渠道,也是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础,是高校培养德才兼备大学毕业生的根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性不可取代,其教学效果影响深远,不可忽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改革,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每一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杨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探索与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

[2]张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对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影响分析[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3,(6):144-146.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1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4]教社科[2015]2号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EB/OL].教育部官方网站.

http://.

政治与形式论文范文12

论文摘要: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存在着功能缺陷、内容缺乏创新、考试形式陈旧等问题,而考试环节设置错位、教师素质不高以及学生的功利主义应试目的是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所以,这些问题只有从完善考试功能、拓展考试内容、创新考试形式等方面入手,才能有效得以解决。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面临的困境

1.考试功能存在缺陷

第一,考试是知识导向而非能力导向。能力养成应该是高校培养学生的首要目标。现阶段,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仅起到了知识学习导向的作用,远远没有达到促进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第二,考试缺乏诊断性评价。由于受到学时、学习内容等因素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都安排在一个学期期末或一门课程结束时进行,也就是说考试都是总结性考试,而非诊断性考试。这既不利于教师根据考核结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不利于发挥考试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第三,教学评价过分依赖单一的总结性考试,无疑强化了学生对考试的功利性认识和做法,从根本上背离了建立学生学习成绩评价体系的初衷。

2.考试内容缺乏创新

作为教学重要环节的考试应该以能力考核为主要目标。而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内容通常是以知识的考核为主要切入点,考试内容围绕课堂传授的知识点进行,其结果导致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书本以及老师拓展的部分知识。这种考试,对于老师而言,试卷分析科学合理就是完成教学工作;对于学生而言,考试及格就算完成学习任务。

3.考试形式过于陈旧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课的考试几乎是原封不动地借用了中学应试教育的考试形式。一般是采用开卷和闭卷两种形式,试卷结构大体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个方面的内容,题型模式一般是由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分析论述题等部分构成。

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形式而言,沿用传统的主客观题型作为主流模式,尽管花样不断翻新,但其考查的内容还是难以脱离对知识的考查,因为选择、填空、名词解释以及简答等题型的考查目的是应试者的识记能力,而即便是属于主观题的论述和分析类型,其考查目的也是应试者的识记和相关材料的组织能力。尽管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过程中部分采用了撰写小论文的形式,但由于资料、题目以及考试功能运用的局限,都还无法从真正意义上考查学生的提炼观点、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论证观点的能力。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存在问题的原因

1.考试环节设置错位

在学校教学过程中,任何一种考试都应该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其促进与评价作用是设置考试的根本目的。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难以发挥其促进和评价作用。

第一,考试定位出现偏差。高校因专业不同而各具特色,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过分偏爱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课被弱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任何高校都会出现一个尴尬的局面,即国家要求必须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而具体到各学校都极其不情愿地把授课时间等资源分配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以,无论从课程设置,还是具体到考试环节设置,都出现“缩水”和应付的现象便不难理解了。高校大都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这门必修课的考试类型定为考查课,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难以有效地利用与整合教学资源的局面一再出现第二,教育教学监控目标单一。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定位出现偏差,因而,在设置考试环节时便出现了过分突出考试的总结的现象,即仅仅将课程考试的及格与否作为监控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唯一目标。是否促进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是否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是否推动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均不在教育教学监控的范围之内。由此,使思想政治理论课退化成为一门普通的基础文化课,与其所承载的任务与使命严重不符。

2.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不可否认,落实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的应有功能,与考试的直接组织和操作者的自身素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并非所有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都天然具有这方面的素质。客观而言,多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课教师作为应试教育的“工具”,具有知识传授和考核的思维定式是必然的。因此,他们在考试内容和形式的设计方面不可避免的带有应试教育的痕迹,缺乏从考试环节培养高校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先进理念,还不能合理有效地设计和操控符合高校培养目标的考试模式。

3.学生的功利主义目的

突破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困境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应重视学生考试动机的分析。作为应试者的学生,其参加考试的出发点也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考试的实际效用。现阶段,相当一部分高校的学生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抱有一种漠然的态度,这其中当然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几对矛盾,即国家意识形态与个人需要的矛盾、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矛盾、理论教学与经验支持的矛盾以及感性兴趣与理性思维的矛盾的问题,但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仅仅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效果的一个方面,而更为重要的是绝大多数高校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普遍存在一种功利主义目的。由此决定了有些学生不是将考试作为检验自己学习效果、整合知识以及发挥自身创造性思维的机会,只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及格看做是顺利毕业的前提,当然考试过程中寻求“捷径”者也大有人在。古人云:“求乎上则得乎中,求乎中则得乎下。”由此不难想象功利主义思想指导下学生参加考试的结果了。

三、走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困境的对策

1.更新观念,积极完善考试功能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即其教学效果的检验不同于专业课具有“硬标准”,学习效果对个人的影响也只具有“隐性”意义。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应该侧重于考试的诊断性、导向,避免过分依赖于总结。注重考试的导向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使学生通过考试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程度,特别是提升运用理论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解释的能力;发挥考试的诊断可以有效校正学生认知的偏差与错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素养以及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

当然,完善考试功能不仅需要在师资素质提高方面能够制度化,而且还需要加大师资配备的密度以便任课教师能够通过考试及时发挥导向性作用;同时,教学资源对思想政治课还应适度倾斜,包括课时的增加、考试时间的设置都应灵活安排。

2.明确目的,深度拓展考试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内容的拓展与创新成为决定考试改革的关键。只有调整思路,在考试内容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才能避免考试改革“换汤不换药”。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应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首先,应通过考试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教学跳出课堂的局限性,使其更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时效性。在教学中应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教学,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其次,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出发,通过考试改革,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够深入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引导学生用所学理论去解决和解释各种社会问题,学会做人、做事。再次,利用考试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学生关心发生在自己周围和身边的事情,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自觉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第二,理论考核重能力,实践考核重表现。考试内容应该能够反映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理论考核重能力,主要是指试卷中应增加案例和应用分析的题目,突出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考核重表现,主要是看学生每学年的主题实践活动的表现,结合平时表现及每学年所撰写的总结或论文质量,综合确定学生学年的实践成绩。

3.转换思路,努力创新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的改革,一方面是改变考试的组织形式,另一方面是变换试卷的命题形式。

首先,应该突破单一的笔试考查方式。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而言,笔试方式显然不能一律抛弃,但应该限制其使用的频率。尝试采用试卷、辩论、答辩和课题研究与论文、制作作品、特长或任务表演、情景测验等形式进行考查。这些考试形式的变换,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应试的兴趣,同时也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学生应考过程中“背书”的习惯。

其次,改革笔试考试的内容。在保留传统笔试形式的前提下,对其内容进行全面调整。一方面压缩客观题的比例,另一方面增加主观试题的含量。客观试题可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这部分试题不能轻言放弃,但必须限制其在试卷中的分值。同时,也可广泛采用分析题、开拓性试题和撰写小政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查。其中分析型试题实际上可以考查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如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能力等。而开拓型试题,可以通过设计组织活动,让学生提出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思路与办法等,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富有创新理念,有利于培养开拓型人才。最后,小政论文型试题,这种形式实际上是借鉴了中国古代考试的精华,通过破题、立意、对策等环节,几乎可以全面考查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牢固程度和知识的深度,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文学素养、逻辑推理和观察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还可以通过命题或学生自己选题的方式撰写小政论文,以充分展示学生自己的个性和才华。

参考文献:

[1].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没者和接班人[N].中国教育报,2005-01-19.

[2]孙文惠.“两课”考试方法改革的认识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