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时间:2023-01-10 10:01:20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范文1

一、关于职业教育会计课程改革的紧近性分析

我国加入WTO国际形势的需要WTO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物,中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WTO。虽然我们承诺循序渐进的开放各个领域,但是会计业界不久即半直面激烈的国际竞争。要想适应这种激列的竞争就要将我们的会计迅速与国际接轨,完善自身的会计体系。而关键就是完善的过程中能否培养出大批能胜任国际竞争的优秀会计人才。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组织形式的变化,要求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都需具备解决问题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强调积极、主动、关心与合作精神的培养。社会职业的种类和职业活动的内容的增加,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加强文化基础、职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的课程必须综合化。同时由于加入WTO,会计制度急需同国际接轨,同时,中国在2006年出台了一系列同国际接轨新的会计准则。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中职中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基本精神,按照“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具有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如何合理地进行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特别是根据社会需求重新构建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体系已势在必行。

二、现阶段职业教育会计课程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手段落后

传统教育模式受到学校资源条件或教师自身水的限制不能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到教学中,大部分学校的教师仍采用黑板加粉笔的旧模式。教师在台上讲授学生在下面做笔记,仍旧处在填鸭式教育阶段。在会计实践课上也是按照教师的教学计划采用封闭式练习的方式。在会计模拟实习中普遍存在实习的资料不够真实,与实际经济业务相差较大,实训资料过于简单,多是一些常规性业务且同类型业务大量简单重复,特殊业务处理和实际工作中的变通做法很少,达不到真正的模拟实习,导致毕业生无法很快适应企业的需求。在一些先进的方达国家有的和工厂进行了联营,已经开始了项目教学,不存在传统的师生关系,而转变成经理和下属的关系。

2.课程设置不合理

教育的总目标是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能有效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满足社会需求是一切教育的根本目的,会计教育也不例外。中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从事具体会计岗位(及相关岗位)工作,直接而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具有专业岗位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但纵观目前各中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笔者认为课程设置不合理,与会计职业要求相对应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实践课程比重过小。目前中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涉及纳税会计处理和纳税实务的课程内容相对较少,一般只设有《税法》课程,而与培养目标岗位需求相对应的《纳税会计》《纳税实务》等课程几乎没有开设的。这样的课程设置已不能适应目前多元化的会计岗位实际技能需要,与中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也有一定距离。为了能真正体现中等职业院校教育的精神所在,必须进行相应的课程调整。3.课程体系不完善目前中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所采用的教材都是依照《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为基础来编写的,教师依据这些教材在教学中给学生灌输的基本会计理念就是责权发生制,会计分录、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也是在权责权发生制的基础上来编写的。而税收法律制度中收入、费用确定的基础却和会计规定有所不同,它既有责权发生制,也有收付实现制。如果在会计专业教学计划中不区别两者的教学内容,那么势必会给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带来理论基础的紊乱,可能导致不必要的工作失误。所以会计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纳税会计知识,才能在实际工作中选择一种适合企业自身的处理方法。

三、关于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1.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实践水平

通过与同行交流,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会计岗位的发展趋势,了解到行业特点:会计人才济济,岗位竞争激烈,对会计人员的起点要求高,普遍要求上岗会计人员必须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如何使会计课教学保证学生的就业质量,只有大力推行操作、学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会计课如何有效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职业态度养成有机结合起来,融“教、学、做”为一体,培养市场经济需要的上岗快、业务精、技能强的高素质的技术型会计专门人才,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会计课改革的方向。同时,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将教学进一步扩大到课堂之外。由于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必须继续提倡开设有关会计教学模拟实验室,模拟各种真实的会计环境,提高学生对会计实务的感性认识和领悟能力,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在会计课程改革中,我们必须安排足够的课时,让学生进行提高能力的各种训练。教师课堂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除主观认识外,主要与教学内容太多太繁有关。教师往往感到该讲的内容讲都讲不完,哪有时间进行启发式的讨论。因此,要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我们在会计课程改革时,不要一味只知道做加法,即增加新课程,还要懂得做减法,即精简合并调整一些课程。在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和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等教学中,可以尝试采用案例法,充分利用真实业务进行作业练习,让学生先有感性认识,发现问题后再学习理论,而不是空讲理论。要充分利用案例,原因一是案例都来自经济活动中的真实现象,实用性强;二是案例具有典型性,有利于学生为上岗积累工作经验。在实践方式上也可以尝试多种方式相结合:课上实践+课程实践+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公司实习+会计认证,使会计课的实践丰富多彩,并且更加接近社会现实,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同时,在学习方法上,学生可以按会计岗位组成若干学习小组,通过合作学习来缓解学习上的压力。

2.完善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上可采用国际先进教材

不可否认国外有优质的会计资源,引入现代会计教育理念,采用先进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有利于促进会计课程改革的深化。会计课程设置如果不与国际接轨,就不能开展国际经贸交往、经济结算,统计数据也就不能进行国际对比。在加入WTO之时,这个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因此,在会计课程的设置上,我们要加强对美、英、日、德及法等国教材的研究,有选择地借鉴西方会计理论与方法中的科学内容,大胆引进、吸收与消化、改造,其目的是及时掌握最先进的会计知识。部分基础课,专业课可试用外国原版教材和自编的外文版教材进行教学。另外,对一些企业中常出现的业务,我们可以实习和书面两部分来教学。例如“预付、预收账款”业务是企业日常业务之一,在会计教材中,通常只有简单的介绍,既不作为教学重点,也不作为教学难点,一般只讲授1课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该项业务很复杂,涉及付款、开具发票、计税、补付货款和换票等诸多环节,尤其是计税部分,涉及了《会计法》和《税法》中有关“实质大于形式”的相关规定。在会计实习中,老师们从《会计法》和《税法》两个角度规范操作,明确在计税时必须遵循《税法》。在账务处理时,则按照《会计法》中会计准则来处理付款、开具发票、换票及计税等相关账务,条理清楚,层次清晰,操作规范,既符合会计准则,又做到了合理避税,维护了资产所有者的权益。通过社会实践,我们把这部分业务作为教学重点,引进会计课教学,不仅提升了会计课教学内容的高度,也满足了学生将来工作的需要。这表明:在会计课教学中,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认,不应以教材编排的内容为主,而应当符合实际业务的需要,这也是会计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3.完善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范文2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不可回避的问题。解读职业教育现象是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反思课程教学问题是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提升,建构校本课程体系是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

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发展,因此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也向职业学校的教学人员提出了挑战,是职业教育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而解读一反思一建构应该是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的主旋律。

1 解读职业教育现象是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

教学人员是教育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教学人员对课程改革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教学人员接受、理解、主动融入课程改革的前提是解读职业教育现象,其解读包括认识一感悟一明确。

认识。教育家卢梭说过:“教育就是生长。”这就意味着教育本身的目的是生长,职业教育同样是为了学生的生长。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提升职业学校学生生命的质量,寻找职业教育之根。因此,我们必须重新建立职业教育价值观,在正确的教育理念引领下,结合课程教学改革的精神,深入理解课程改革的意义、目的,正确处理“教育与教学”、“教师与学生”、“知识与能力”、“素质与发展”等关系。认识职业教育,认识课程改革,认识教师与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的认识,尽快把外在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内化为自己的教育信念,最终形成对职业教育的真正理解,从而迈向课程教学改革的理想境界。

感悟。在教育的园地里,我们时常忙于耕耘,对于一些教育教学现象往往见怪不怪,一旦我们用心读完课程教学改革的标准,再行体验则有茅塞顿开之感,原来教育是道,而不是技术。于是对于“为什么学生没有学习动力?为什么他们总感觉学习生活枯燥乏味?为什么他们对科任老师和学科教学持反感的态度”我们找到了答案:原来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不具备普通高中或普通大学学生的计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推理能力,所以我们的课程教学就不能按照那些普通学校的要求进行。只要我们悟出到了这个“道”,做到“手中无剑,心中有剑。”就一定能创作出无限精彩的教育技术以及适合学生的教育策略。

明确。在认识的基础上有了感悟,我们便会深刻地明确为什么职业教育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开设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同时也深刻地明确了为什么课程教学人员很重要的一项任务是:在了解学生短处的同时找出学生的长处,引导学生建立自信等等。

2 反思课程教学问题是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提升

“一个正真的生命在于它的思想”。思想在学习和相互交流中生成,在思考中提升,在反思中明断。所以我们要养成反思的良好习惯,做到经常反问一思考一扬弃。

反问。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也就没有教育的生机。上一次课,组织一次教学活动,承担某一学科的教学任务,都应该问问“我”、“教师”、“学生”的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从反问中筛选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当这些问题的解决有所突破再循环往复,这样的反问对我们洗脑,主动寻找改革非常有效。

思考。围绕问题进行思考,是研究型教师的重要素养,因此,我们在课程教学中应该从实际问题着眼思考、研究教育。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与充分发挥教师在课改中的作用是不是矛盾?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如何引发学生以问题为学习的开始,以解决问题为学习过程,以产生更高水平的新问题为学习的小结?”等等,这些都是在课程的过程得以表现,如何将课程知识技能体系以能引发学生探究活动的问题方式构成。如果我们养成善于思考、勤于实践、乐于提高的习惯,那就把“以探究与实践为主要课程形式的新理念”贯彻到了实处。

扬弃。新课改对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带来新的挑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哲学扬弃,就是发扬以前课程教学中的积极因素,抛弃以前课程教学中的消极因素,在批判、否定中继承、创新。如2o世纪五、六十年代职业课程教学以技能为本位,20世纪末由技能为本位转为能力为本,进入21世纪,课程改革在理念上再次发生新的变革,由能力为本位转向素质为本位,以素质为本位强调课程改革在理念上要突破或超越技能、能力局限,转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3 建构校本课程体系是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取得实效的关键是如何建构课改体系,因此我们教学人员必须激活自己对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兴奋点,强化课程教学改革意识,建构自己的课程教学体系。做到:理念一整合一重建。

理念。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要彻底见效,首先应该树立“一切成功的教育都是和谐的教育”观念,同时应该明确以下问题:一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目标问题。“培养目标是学校教学的宏观目标,“课程教学目标”则是教师和课程具体的微观目标。二是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各目标的主次问题。课程有多重目标,在职业课程教学目标中,首先必须确定明确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是第二位的,最终目标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三是职业课程评价的标准和原则问题。职业课程效果的评价要以学生为主体,用恰当的任务进行能力训练。课程评价标准最基本的原则是能力目标、任务训练、学生主体。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范文3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课程设计;改革对策

[作者简介] 张兆亮(1983-),男,保定市财贸学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政策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学费减免以及助学金发放,学生的实习环节有在校生实习责任险的支持,这些政策都是为了促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面对的就是市场的检验与社会的评判,学生的就业、用人单位的评价、学校的社会评价,这些都是中职课改成败重要的考核指标。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只有保证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发展中职教育的重点已经从规模的扩张,转化为质量的提高。优秀的中等职业学校,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发展自身的特色教育,过硬的专业建设,建立与特色专业相对应的精品课程,培养教学名师,特别是双师型的骨干教师。课程改革涉及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本文依据当前的背景,结合课程改革的理论,发掘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课程改革策略。

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与改革阶段分析

(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面临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市场对人才的学历与能力要求增加、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自身能力发展目标的改变、中等职业教育内涵的发展,这些都要求我们进行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1、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主要包括:一、选择性失业,由于教育教学的内容多年不变,无法与日新月异的社会相适应,这就使得学生的知识理论体系与毕业后与实际工作难以匹配;二、学校专业设置陈旧,与市场要求不一致的专业设置,不仅会影响学校的招生,更会对毕业生的就业造成困难;三、教育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存在不足,学生在实训阶段无法真正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操作能力欠缺从而影响就业。

2、市场对人才的学历、实践能力要求增加。当前市场更多的需要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兼有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对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教学体系,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3、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自身能力发展目标的改变。随着科技的发展,不同的行业和学科的分界线已经淡化,跨界的复合型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热捧。传统单一的专业和知识结构是无法培养复合型人才,必须要实现学科、学校、市场间的融合。

4、中等职业教育内涵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注重质量,重点示范学校建设、骨干专业、精品课、教学能手评选,转变教育教学方法,激发教学热情和学习热情,这都属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

(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阶段分析

1、学科课程。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主要分为德育课程、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这是借鉴传统的普通教育课程模式,职业教育的实践环境体现不够。

2、实践课程。为了改变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理论与时间相脱离的问题,学校增加专业课程课时,改变过于理论化的知识点,精简理论,增加实践内容,利于学生的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3、模块课程。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引进了技能模块MES课程,首先对工作进行分析职业技能,再学习与之对应的模块以掌握职业技能。这种课程模式,既满足了理论基础的学习,有满足了实践能力提高的目标。

4、工作过程课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就是借鉴德国探索的以工作过程为参考的课程方法。该课程方法不仅强调理论、实践的分步掌握,更要求对全部工作过程的掌握,强调了职业教育课程的情景化和项目化,使职业教育回归其本质。

三、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的只是基础的理论,缺乏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市场需要的是理论实践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中,中职必须面对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进行人才培养,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竞争力。

(二)课程结构不符合人才培养规格

中职学生工作后,部分能力很短的时间就能熟练掌握,而在学校学习很久也不能熟练应用。这是因为课程结构不符合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这一现象要求中职学校要拓展课程设置的思路。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内容滞后

对中等职业教育而言,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必须改变,以适应学生对学习的需求,积极启发学生的思路,努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实训能力的提高巩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对策

中职课程改革应该紧紧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中心,体现专业特色和时代背景,重点发展职业能力提高的课程。

(一)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

中职课程必须突出实践能力,使学生拥有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水平,具备单项能力和综合能力。

(二)注重工作过程能力的培养

中职课改要把工作和学习相结合,在教的过程中创造模拟实际工作的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工作问题的解决。通过对工作过程的模拟,巩固理论知识,增强专业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三)加强中职教育课改的系统协调与不断创新

教育教学是一个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过程,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有很强的匹配性,教育者要与时俱进,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比如课程设计、教材的改革,对教学内容的方式方法及时作出调整。

(四)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课程改革要充分考虑师资队伍的建设和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按照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必须同时具备过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贯彻新的教学课程体系。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既包括教学,又包括实践,还要以职业资格取得、技能比赛成绩等为参考,结合学生、教师、学校和企业的实现多元考核,客观评价老师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罗晓玲.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改革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 .

[2]徐涵.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与典型模式评价[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

[3]张晋.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4]李昭.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范文4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践;职业资格;综合职业能力;课程模式

课程在任何一个教育体系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教育领域中的一切改革最终都将影响和归结到课程改革。同样,职业教育的改革,其最终落脚点也体现在课程改革上。为此,把握当前我国职教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有利于深刻理解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为制定合理、有效的职教课程改革策略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当前,我国职教课程在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借鉴世界发达国家职教课程发展的理论与成果,结合我国实际,几经变革,探索出了不同的改革路径。

一、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的职教课程改革

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的职教课程模式是世界上不少国家职教界课程研究与实践的趋势与努力探索的方向,也是当前我国职教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它是对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职教课程模式的革命性变革,主张从问题出发,全面重构职教课程理论与实践模式。它主张以养成企业界所需的职业能力为宗旨;以从事现实职业活动所需的任务要求为内容;以现实职业活动进程为组织教学活动的线索;以工作项目为单位组织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划分课程门类的主要依据;以实践过程和实践知识的掌握为课程结构展开的起点,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按实践能力形成的需要来选择,其中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准;以实践过程而不是书本学习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以工作样本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此类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加强职教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它的理论依据在于认为传统的职教课程模式具有“学问化”的倾向,是一种以“认知”为宗旨的学科中心课程模式,不适合培养以“会做”为主要目的的职业教育,因为会做的功夫,都是在模仿的实际工作中才能领悟的(大多是程序性的默认知识),光靠读书本(陈述性的显性知识)、离开了实践活动是培养不出来的。因此,它强调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重构职教课程模式,在实际或模拟的职业实践情景中,按照职业活动的程序组织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另外,此模式依据多元智力理论,认为职教课程实施当中存在的学生难学、学得低效的现象,关键原因在于这些学生在逻辑思维等认知活动方面遇到了困难,但这并不表明职教学生在改造世界的职业和技术活动中没有智力强项。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的职教课程模式则为学生提供了发挥自己智力强项的机会,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实践证明,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的职教课程模式对于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有显效。例如,南京工程学院在“中德高职教育数控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及实验项目”中,实践了“围绕项目组织教学和实训”的培养模式,出现了毕业生供不应求的局面。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

运用了该模式,很多学生感到很有成就感,并成了组织群众文娱活动的能手,在实训实习时成为地区、企业受欢迎的行家里手。

选择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的职教课程模式作为当前我国职教课程改革的方向有其合理性,但我们要认识到在此模式是活动课程的现展,难免带有活动课程的不足。如理论教学只在辅助实践活动,因此给予学生的只能是与具体实践活动相关的知识,难免带有零碎性、狭窄性和缺乏发展性。这种课程模式存在的先天不足必须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加以完善,才能大范围地推广。

二、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的职教课程改革

“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专业(工种)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对申请人专业(工种)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认可,是求职、任职、独立开业和单位录用的主要依据。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的职教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源于职业教育的职业定向性。所谓职教职业定向性是指相对于普通教育而盲,职业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使学生获得职业,并且在职业中能够得到发展。由此决定了职教课程必须为学生进入未来职业世界提供某一工作岗位或岗位群所要求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情感态度结构等,以使学生能得到职业世界的认可。所以,职业教育必须打通教育与就业的通道,给予受教育者就职的护照——职业资格证书。为打通教育与就业的通道,职教体系不仅要实施学历证书制度,还应该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两种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学历证书是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主要区别,职业资格证书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主要区别。

我国现在的职业教育正逐渐转变为一种“双证书制”教育,这是我国职教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重要手段。双证书制要求职业教育将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目标之一。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对实现职教目标的主要载体——职教课程进行相应的改革(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的改革)。此项改革需要具备许多条件,如:

——职教与职业资格证书各方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商机制。我国涉及职业资格证书的管理部门主要有劳动部门、人事部门、行业企业部门,而职业教育主要由教育部门管理。由于这些部门各自为政,使得学历证书教育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内容在相互承认的过程中存在着障碍。另外,职业资格证书的种类也很多,要求亦在不断变化。由于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商,造成了职教教学内容不符合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内容,学生很难在取得学历证书期间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为此,实施“双证书制”必然要求职教部门与职业资格证书各部门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与协商机制,为职业资格证书导向的职教课程改革提供前提。

转贴于

——聘请职业资格证书的开发者为职教课程开发者。职业资格证书的开发者,是职业方面的专家,吸收他们到职教课程开发中,可以保证职教课程能够准确、系统、全面地反映职业资格证书的内容,使职教课程开发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

——整合职业培训与职教课程内容,开发出一系列与不同层级职业资格证书相对应的职教课程教材,并将其纳入职教整体教学计划中,从而使职教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而不需再接受其他的专门培训。

——采用模块化课程结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要依据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将职教课程划分为一个个内涵、外延清晰的模块,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要求和条件选择不同的课程模块。

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的职教课程改革有利于整合职业教育、培训和就业。但实质上此项改革也只是对传统学科型课程的修补性改革,仍属于学科型的,不大可能为职教课程带来结构性的变革,难以从根本上彰显职教的特色。

三、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多元整合型职教课程改革

近年来,我国职教界顺应国际上职教课程观发展综合化的趋势,广泛吸取现有多种课程观之所长,将其归结为一种模式,加上一套按需增减及组合的可操作性程序,形成了多元整合型的现代职教课程模式。

多元整合型课程倡导者认为每一种课程取向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形成的,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有其实施的条件,随便否定哪个或抬高哪个都是不妥的。理想的职教课程模式之要害在于妥善处理理论与实践、学科与活动的关系,现代职教课程必须兼顾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继续发展能力、创新能力的养成,对于职教课程模式的取舍不能走极端。因此,他们主张在各种各样的课程取向(如学科课程、活动课程、能力课程等)中,选择一切对实现职教培养目标有利的成分,并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多元整合型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在于:课程观的多元整合——多元互补、博采众长,建立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现代职教课程观;课程内容的多元整合——“知识、技能、态度”三要素中各个成分的多重、多种综合,选择有价值的职教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的多元整合——架构模块化、综合化、阶段化、柔性化、个性化相结合的课程结构。

多元整合型课程模式的具体操作构想为:课程目标上确保职教明确的职业化方向;课程内容上注重吸取各种课程模式之长,实施课程内容综合化,提高课程设置的效益;课程方向上开设技术学科课程;课程形式上采取模块化组合,注重学生个性化

发展;课程进程按基础定向专长分阶段实施;教学策略上采用产学研结合的“项目制”;学制上实施以完全学分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等。

当然,多元整合型课程模式的实施有一定的难度,需具备必要的条件,如教学制度改学年制为学分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配套改革;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等。但这种改革方向,却从理念上解决了传统职教课程存在的诸多矛盾,如学科与活动、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等之间的矛盾。

多元整合型课程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我国创建的“宽基础、活模块”职教课程模式之所以被众多职教界同仁认可,并纷纷结合本地、本专业特点付诸实践,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其体现了多元整合型课程,吸纳了多种课程原型的优势,既重视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也重视了受教育者个人生存发展的需求,且具有适应弹性选课的课程结构、开发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条件。

四、有关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职教课程客观上存在多种有效模式,每一种模式都有其适用场合和条件要求

采用某种职教课程模式要考虑其相应的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照搬照抄、简单地移植注定不会成功。课程模式的选择不能强求一律,不同地区、专业、对象、条件可选择不同模式及其不同的变式。

(二)突出课程改革重点,引入动态运行机制

随着科技和现代经济的发展,职业界对职业人才的要求日趋智能化、综合化和复合化。因此,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职教课程改革的重点。为突出这一重点,职教课程要引入动态运行机制,注重吸取多种课程理念之所长,将职教课程设置纳入按需增减、随机组合的动态变化之中,使其更贴近时代要求,以促进职教学生更适应动态的学习环境、培养职教学生动态的职业能力,从而满足动态社会的多方位需求。职教课程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多种目标的选择中找回自我、发展个性。弹性选课制是理性的选择。

(三)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创建适合我国实际的职教课程改革模式

上述3种我国职教课程改革的取向都是在一定课程观的指导下进行的,这些课程观都在某种程度上吸收、借鉴了近年来世界职教课程改革的理论思想,如终身学习理念、能力本位教育和培训理念、劳动力本位理念、市场理论及多元智能理论等。课程观念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先导,鉴于当前我国职教课程改革存在的不完善性,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国实际的职教课程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南京工程学院.“中德高职教育数控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及实验项目”研究报告[R].

[2]黄克孝当前职教课程改革中值得关注的倾向[J].职教论坛,2004,(10)

[3]刘育锋.论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的职教课程改革[J].职教论坛,2003,(22).

[4]黄克孝.构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J].职教论坛,2004,(1).

[5]石伟平,陈霞.职教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国际比较 [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1,(19).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范文5

一、“移植”,还是“借鉴”

在美国等经济、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早在本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到现在虽然他们的高职课程仍在不断的改革之中,但无疑已在课程领域的各个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如果从80年代算起,在起步上就比发达国家晚了近20年。由于人们看到在科技和生产管理领域内,发展中国家常常采用技术引进的策略,以便越过漫长的实验与探索过程,直接将发达国家先进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这种“移植”成功的例子是很多的,故而我国的职业教育界也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可以仿照技术引进策略,直接“移植”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和课程开发模式,甚至引进全部的高职课程材料。这种主张并非全无道理,事实上一些高职院校在移植国外先进的课程模式后也确实尝到了一些甜头,至少对以往一成不变的单一传统模式产生了积极的冲击。

但是我们认为,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来说,“移植”并不是一种明智的策略。其原因之一,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职业培训,它作为正规高等学历教育中的技术教育,是国家学制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各国各地区的学制体系不一样,“移植”进来的高职课程很难保证能与其他各类教育的课程,乃至与初、中层次的职业教育课程之间合理衔接。其二,高等职业教育是直接面向劳动力市场的,而由于各国各地区的劳动就业制度不一样,尤其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和社会化职业分工程度不同,因此发展中国家的高职课程在体系结构上就很可能不宜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其三,各国各地区对技术型人才所制定的具体规格要求不尽一致,例如同样是培养技术员,有的国家用初中后的学制,有的国家用高中后的学制,有的国家则干脆规定为是在培养技术工人基础上进行的继续教育学制;对技术员所应具有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差异也很大,相互间很难比照对应,容易在人才使用和评价上产生不合理和不公正的现象。其四,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其目标的确定和为实现目标所需的手段的选择必然带有一定的价值倾向和传统习惯上的特点。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教育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等方面与我们的巨大差异,因而他们的高职课程中的某些内容、结构以及课程观方面的价值倾向就不一定适用于我国。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虽然是技术教育,但技术教育毕竟不能等同于技术,技术教育的课程也不能等同于技术成果。高等职业教育与各国独特的社会体制、文化传统及其国民普遍奉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社会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因此高职课程缺乏在国与国之间,尤其是在发达的西方国家和我们这样东方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可移植性。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高职课程在内容、结构和观念上都经历着一个不断演变和发展过程,而这种过程往往是有连续性的、不可跨越的。如果我们在空间上直接去“移植”发达国家的课程,意味着割裂了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一段连续的课程发展历史,这一方面可能造成“移植”过来的课程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不相符合,另一方面导致高职教育工作者在课程观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不适应,而且造成在教学设备等方面的“瓶颈”制约,最终在课程的实施中产生许多问题和困难。在这方面,50年代初我国全盘照搬苏联经验的教训,相信人们至今仍记忆犹新。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主张采用“借鉴”而不是“移植”的策略。所谓“借鉴”不同于“移植”之处在于它不是全盘照搬,而是吸取国外高职课程中的合理成分加以改造,以适合本国的国情。当然,“借鉴”并不排斥直接采用原型中的某些具体方法。这种“借鉴”策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借鉴发达国家在高职课程改革过程中关于改革本身的成功做法;二是借鉴发达国家现行的高职课程模式和考察开发模式中的合理成分。前者可以使我们的改革少走弯路;后者则可以优化我们的改革方案设计。

事实上,“借鉴”不同于而且优于“移植”之处还在于:“移植”只能照搬某国的某一种模式,从而既照搬了它的优点,也照搬了它的缺点;而“借鉴”则可以广为吸取各国的各种模式课程的优点和长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借鉴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而创新正是高职课程为迎接未来技术更高、更快发展的唯一源泉。目前我们已经看到在我国高职课程改革过程中,一些学校已成功地采取了“借鉴”策略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如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主要借鉴了加拿大的CBE/DACUM模式,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主要借鉴了英国的“课程单元”模式,上海市仪表电子工业职工大学则主要借鉴了德国建立在“双元制”职业培训一级培训基础上的技术员培训二级培训课程模式。

二、“突变”,还是“渐进”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当然归属于教育改革的范畴。

美国学者马克·汉森在《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一书中将教育改革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地震式变革”,另一种是“渐变式变革”。所谓“地震式变革”选择的就是“突变”的策略,这种策略试图全面、迅速地推行一项既定的改革方案。换言之,“突变”策略就是追求“一步到位”,企图在较短的时间内和在较大的空间范围内实现理想的改革目标。运用这种策略所实施的改革风险是很大的,如果改革成功,其收益当然就很大;但若是失败,则损失将十分严重。而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由于涉及面相当广,不仅要涉及课程设计、教材编选、教学设备,还要涉及教师和学生的接受心理。因为长期以来,师生双方都习惯于在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课程模式下进行教与学,如果一下子改变传统而代之以彼此都比较陌生的新东西,容易在心理上产生恐惧感进而形成排斥感。在实践中,可以说没有什么比人们心理上的排斥感更加阻碍改革的进程了。

因此,我们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应该采取“渐进”的策略。这种策略的特点,一是在时间上“分步到位”地达到最终的改革目标;二是在空间上“由点及面”地逐步推广改革的方案和成果。理论与实践都已经证明,在教育改革中采用“渐进”策略是比较适合教育领域中的具体情况和特点的,比较容易使改革取得成功。美国学者史密斯和基思在《教育革新剖析》一书中曾精辟地阐述了“渐进”策略,认为“这种策略包含:①较低层次的不确定性和极少脱离本意的结果;②减少时间方面的压力;③拉大重大变革的间距;④限制有关变革的决定;⑤减少对资源的要求。这种策略会使最初的目标作为成功的可能性逐渐增长的自然结果而实现。这样反而增大了造成有利形势的机会”。

归根到底,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能够采用“渐进”策略,还是由它所培养的技术型人才具有的职业适应性和高技术发展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渐进性所决定的。试想,如果技术型人才缺乏对特定高技术职业领域的适应性,他们就必须在学校里接受全新的高技术课程学习后才能从事高技术职业岗位的工作;而如果高技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得以迅速地普及和推广,就更加迫使技术型人才全部要接受高技术课程学习,那么这样“渐进”策略可能就行不通了。

三、“自流”,还是“调控”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热潮方兴未艾,高职的课程改革更是成为热中之热。但由于各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改革的动因并不都是源于自觉地意识到这是高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有的动因可能来自于各校为了提高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有的动因则可能来自于学校的一些功利性的目的,因此高职的课程改革往往处于“自流”的状态。这样的改革,从目标制定、方案设计到组织实施、工作评价等一系列环节,可能都是属于自发性质的。当然从理论上讲,“自流”也不失为一种改革的策略,它至少可以减轻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于改革的工作责任与压力;而在某种利益机制的驱动下,这种“自流”还会对调动各校改革的积极性起到有效的作用。然而“自流”策略的最大弊端,一是在新课程的开发、设计等方面会造成低水平重复,浪费人力和物力资源;二是在旧课程更新方面,由于纵向缺乏理论指导和咨询服务,横向缺乏信息交流和相互合作,使课程更新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缺少创见;三是因新课程实施后缺乏可靠的质量监督和评估,很可能会忽视实效而使改革流于形式,甚至反而造成教育质量的下降,更谈不上适应高技术发展这一更高的目标与要求了。

我们主张,在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中宜采用“调控”策略。这种策略要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规划、组织、监督、协调和控制各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方面承担起不可推卸的责任,还要求行政管理部门协同有关高技术企业集团为课程改革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资金、设备方面的支持。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例如在美国,技术教育的课程改革始终是由其教育局USOE领导和组织的。USOE在签订合同的保证下,组织专家不断开发适应高技术发展要求的新课程方案计划、课程材料,或者不断修订原有的“课程指导”;一些如IBM公司这样的大型高技术企业财团,也在资金、设备方面对改革试点院校予以大力支持,从而使改革稳步发展,真正取得实效。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之所以采用“调控”策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种改革在操作上的复杂性和成本上的昂贵性所决定的。这是因为,如果在课程内容改革方面实施详细的价值分析,在课程结构改革方面全面实现模块化,在课程观念改革方面真正做到吸取各课程论流派之长,那么在课程方案设计和教材编制等方面的工作可想而知将变得异常复杂,加上因要有效地推行全新的课程需添置更多的教学设备而使得改革成本变得十分昂贵。因此,有关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宏观上作适当的调控是完全必要的。有了调控,就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各高职院校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并实现有限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至于采用什么样的具体“调控”策略,在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关于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若干问题的研究”成果中所提出的实施校际联合改革、宣传和信息服务、校长和教师培训、资源共享、配套改革、课程研究、交流和推广、奖励性推动、行业牵动等9个子策略,完全适用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对高职课程改革的调控。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必须根据我国的国情、高等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课程改革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选择正确而有效的改革策略,使改革走上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的比较稳妥的发展道路。

主要参考文献:

1沈勤:“面向高技术发展的技术教育课程改革”,《现代职教课程论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12月版。

2黄克孝、严雪怡、沈勤:“关于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若干问题的研究课题总报告”,《职教课程改革研究》,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年11月版。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范文6

Abstract: Curriculum refor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and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lement innovation education in order to better cultivate students' practice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This paper develops from three aspects: curriculum structure; course content and the implementation. Detailed discussion is done combined with curriculum reform cases of some vocational colleges.

关键词: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内容;创新教育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curriculum reform content;innovation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2-0233-02

0 引言

某学校在编写某专业的教材时,仅仅是对课程的内容做了适当地调整,对实践部分知识的应用性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经过几年的实际教学实践却遗憾地发现:学科体系下的此教材最终取得的效果有悖于编者的初衷。虽然这学校也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但基本上还是按照学科体系编写教材的,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其实学生对将来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怎么处理,为什么,怎样做才能达到更好地效果充满了无限的兴趣,可已有的教材并没有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深职院”)在专业设置的原则上形成了这样一种思路,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技术含量为参数、以学科专业的交叉复合来综合研究专业的设置”。由于深职院注意到社会正发生的变化,并及时捕捉到这样的信息,因此针对社会需求相应地开设一些专业,加强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取得很好的成绩。

结合这两则案例,我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进行了一些思考。

1 调整课程结构

1.1 课程结构的内涵 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课程结构是课程体系的骨架,基本展现了各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等。它的研究是职业教育改革中十分重要的部分,也是内容相当丰富的部分。

1.2 调整课程结构

1.2.1 公共基础课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组结合本院铁道工程专业,提出一些建议:即铁道工程专业开设:语文、数学、英语、德育、体育、礼仪、计算机应用。根据“教什么”、 “怎么教”、 “怎么考”这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说明他们在文化基础课结构调整上面所做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在举行的语文课程标准讨论会上,有的学校根本不重视语文课程的教育,只用一年时间,150课时都不到。而且学校老师认为应该进一步减少课时,只教给学生应用文写作、论文写作就行了,其他学生就可以不用学了。这和我们现在课程改革的精神是相违背的。这次的课程标准就重新设定了文化基础课的课程内容,调整了课程结构。遵守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举的原则,重新调整了公共文化基础课程课时的比例、学习年限、总学时等。这有利于学生创造性、个性化的培养,可以为学生学好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公共基础课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已成为各国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在这基础上,学校可以结合开设的专业,适当地调整文化课的内容,做到和专业相结合,体现为专业课服务的功能。

1.2.2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主要是对学生服务与技能的培养,更多地侧重于基本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的适应性,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接受再教育预留发展的空间。

1.2.3 专业课 深职院在近几年课程结构调整中,就采用了学科专业交叉复合的方法。采用了三种方法:将不同的学科专业复合起来;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复合起来;“先合后分”,即把一些技术成分较复杂的相近专业先复合起来,然后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和学校的办学条件,逐步分设若干专业方向,待时机成熟时,再将某些专业方向设置为独立的专业。通过这样的内容调整,为学校增添了许多特色,学校也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调整专业课程的结构,可以拓宽专业知识领域,包括最新的发展动态,内容不要求深。专业课强调专业课程门类的再组合,对于专业课程可以采取项目教学,围绕某一个项目,把相关的理论知识、操作实践等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也便于学生对项目的整个流程有一个了解和掌握。职业类的学生基本上是在第一线工作,而这工作往往是综合性的,必须用多学科的知识和多种技能才能解决。所以高职教育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复合型专业。

2 改革课程内容

2.1 课程改革的原因

2.1.1 课程内容本身的局限性 以往的课程内容受到“学科型”影响,更多地侧重知识的系统性,以课堂教学为主,再辅助一些实验课,学生的实践性不是很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得不到加强。虽然现在强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但在具体实施中,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还是过分重视原理和结论的阐述,缺乏实践、应用性,过多地关注客观的需要,忽视了人的发展,使得培养目标的预期与实际结果还有很大的差距。

2.1.2 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受到普通高等教育“学科型”专业人才培育模式的影响,基本上也是采用“学科型”教学模式,在学科内部过分强调知识体系自身的完整性,而对于职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所缺失。现在社会更多地需要职业技能型人才,是需要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这也迫使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作适应地调整。

2.2 课程改革的发展过程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人们对高职教育认识的逐步深入,在高职课程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知识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三种高职课程指导思想。知识本位也就是传统的学科型体系,是以知识本身的相关性所组成的知识体系,课程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能力本位强调的是应用知识体系,既可以是一个专门领域的知识,也可以是不同领域的知识融合成一个新的应用知识系统。强调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实训为主体的实践性教学。人格本位以完善劳动者个体人格,提高劳动者个体索质为目的,强调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培养。但它们各有其优点与不足,相互之间不能完全替代。高职课程指导思想要吸收各自的优点,更好地协调知识、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指导高职课程实践。

2.3 课程改革的措施 某学校有一个关于机械制造技术专业项目工作的例子,共9项任务,从手工设计、计算机设计减速箱,到发送信函,再到提供用户手册和安全报告再到设计宣传材料等等,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一个模拟的工作情境中,训练完成整个工作过程各阶段的任务。

此案例就是以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按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通过项目教学,来锻炼学生分析和综合、接受信息处理信息、交往与合作、批评和自我批评等多方面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诚实、敬业,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关键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此外还可以按社会需求原则、针对性适应性相结合原则设置专业。如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广泛地社会调查,适时推出针灸推拿专业,为社会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在上语文课时,对于文言文可以淡化文言知识点的讲解,结合各专业讲讲文言语体、现代文语体、专业语体的不同。如可以和医学语体相比较,医学报告等是怎样运用语言的,和文言文、现代文有什么不同。

3 保障课程实施

3.1 课程实施的内涵 课程实施是把一项课程改革付诸实践的动态过程。课程实施问题不只是研究课程方案的落实程度,还要研究学校和教师在执行一个具体课程的过程中,是否按照实际的情况对课程进行了调适以及影响课程改革程度的因素。

3.2 课程实施的保障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如果没有课程实施,课程改革永远是“纸上谈兵”,空喊口号而已,不会有切实的成果。保障课程实施,才能有效地确保与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保持一致,才能最大程度地缩小理想课程与实施现状之间的落差,确保课程改革走向成功。课程实施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教材、实训基地等硬件实施,下面就从这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3.2.1 教师的主观方面 教师的观念要进行转变。教师既是课程的改革者、操作者,又是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教师必须要努力改变传统的“四中心”格局,即“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科为中心转变为以技能、能力为中心,由课堂为中心转变为课堂和车间(实习车间或实习场所)一体化,由教材为中心转变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教学方面:由于高职教育是以就业导向,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是“双师型”的,不再仅仅是具有教师资格,还应该具有一项职业技能资格。真正成为既是讲台上讲课的好教师,也是本专业、本行业实践操作的行家里手。

3.2.2 客体方面 教材的客观方面:教材参差不齐,内容陈旧;校本教材有待开发。学校特色、区域特色的内容都有赖于校本教材的开发。

实训基地建设:由于客观存在的原因,实训基地建设有很大的困难,高职院校可以主动走出校门,依托行业、企业办学,走产学结合的道路。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内容的改革和开发,可以结合各学校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构建项目教学和相应模块,以满足教师的不同教学要求和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追求知识、技能和能力、情感兴趣和价值观的统一和完美和谐”。但已有的课程内容不能适应新的需求,必须进行课程改革,高职课程也正因此而具有生命力,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正贤.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1).

[2]李琳.德国职业教育经验对我院课程体系改革的设想[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3]邱坤荣.试论高等职业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问题[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8(1).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范文7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的培养模式已不再适用,对高职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已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提出高职课改的关键在于突出社会需求、职业需要,强调职业能力,高职课改的核心应围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展开。

论文关键词:高职;课程;改革

大力倡导职业教育,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是中国工业化的一个必然过程。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日益提上日程,职业教育如何进行课程改革,才能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本文就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谈一些个人的思考。

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性

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职业人才尤其是高技能职业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已严重影响到企业、地方经济、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发展机遇。在新时期下,国家大力倡导职业教育,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合格的技能型人才,是每一所高职院校、每一位高职教育者面临的挑战。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需求,开创新的教育模式,进行全新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大批的优秀技能型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

课程是高职教育的核心,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职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效果,因此,针对新形势下的课程改革,怎样进行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力而有效?本文认为,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1.突出社会需求、职业需要

新时期下,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已严重脱离社会生产的实际需求,这种模式下所培养的技能型人才,不能完全胜任社会生产实际任务,无法保证社会生产的数量和质量,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高职教育课程的改革亟待进行,然而在职教课改初期,我国多数高职教育课程的现状基本上是学科系统化课程的简化或压缩,这种课程模式可以向学生提供较好的学科理论基础,但所学内容与职业实践是间接的,或脱节的,这种高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极大的偏差。因此,必须进行全新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改革的关键要突出社会需求、职业需要,由此可见,高职课改并不仅仅体现在理论上,也绝不仅仅局限于校园内。一个全新的、成功的高职课改,需要走下高高的理论讲台,走出校园,深入社会企业实践当中去,进行充分的考察调研,研究新时期下社会生产中真正需要什么规格的高职技能人才。以轨道行业为例,在新时期下,高速动车在国内快速蓬勃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技能人才,而作为高职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怎样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为这个新型领域培养优质的技能型人才?这没有实例可照搬,我们就必须走下讲台、走出校园,深入到高速动车的生产实践领域中去,考察调研该领域对人才的需求。现归纳如下。

(1)产生的新岗位:动车组检修、运用、维护和管理工作等。

(2)岗位的工作任务:检修、运用维护、管理等。

(3)岗位的素质要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4)岗位的能力要求:具有动车组检测、故障诊断与处理等实践技能。

(5)岗位的知识要求:具有动车组结构、原理等专业技术理论知识。

(6)岗位需要的职业资格:动车组地勤机械师。

然后形成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按照培养目标进行实践专家访谈,构建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和提炼形成课程体系,并进行课程体系专家论证。

这种课程模式来源于生产实践,强调了社会需求和职业需要,因此这种课程模式培养的高职人才必然能适应社会生产的需求,极大地推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转贴于

2.强调职业能力

传统的职业教育长期沿用本科教育模式,强调理论,忽略实践,完全违背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规律。因此全新的高职课程改革应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包括两部分: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职业专门技术能力是强调学生掌握该职业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运用该技术的能力,它包括技术要领掌握的熟练程度和一定的经验累积,以及综合应用技术从事职业活动的熟练程度等。职业关键能力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职业素养。由此可见,职业能力的标准完全来自于生产实践、服务于生产实践,高职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如何与社会生产实践相匹配?这就需要通过就业的导向作用,将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分析的结果转化为课程目标,由此形成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体系不再是让学生孤立、缺乏联系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而是围绕职业能力培养的跨学科的系统化知识和综合任务课程,使学生既掌握做事的能力(职业专门技术),又学会做人的本领(关键能力和基本素质),既有迅速上岗的能力,又有面向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模式

优质的课程体系是高职课改的根本,然而如何有效实施一个优质的课程体系,这才是高职课改的核心内容。高职教育和学历教育的一个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更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施教的过程采用传统的“粉笔”教育显然远远不能达到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标准,这就意味着高职课程改革不仅仅是课程体系的改革,更是授课模式的变革。社会对高职技能人才的需求不仅是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更是具有专业从业技能的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仅要教授理论还要践行实践,由此形成一种全新的高职课程模式——“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模式。施教的过程中,在课程体系中的每门课程的教授中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典型任务作为驱动,寓理论知识于实践当中,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灌输和抽象的理解,而是通过“做”这一行动把“学”的痕迹留下来,作为评价“教”的实际效果。打个比方:教学生切苹果,要求:均分为二等分、三等分、五等分,以此类推,教授方法:第一,选择工具,第二,对苹果进行理论等分计算,第三,就是动手切苹果。传统的授课往往侧重于前两条理论的教授,对于第三条的实践环节基本就简化或省略掉了,这样的授课环节对于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显然存在严重不足,全新的高职授课模式是在前两条的基础上,更强调第三个环节,往往第三个环节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怎么选工具、怎么拿刀、怎么切?授课过程不仅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硬件环境,而且配备完善的评价指导体系,通过“做”来践行“学”,通过“做”的痕迹来评价学生学习的掌握情况,这一教学指挥棒具体而实际,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用试卷的分数“纸上谈兵”,显得空洞而脱离实际。因此,“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模式是践行高职课改的一项有力保证。

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注重“职业特色”

高等职业教育不等同于高等教育,就在于它更强调“职业”性,因此,在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同时,必须把控好每所高职院校的“职业特色”,这样不仅能有效避免教育资源的重复投资和无端浪费,而且能有效推进每所高职院校的快速健康发展,跟上社会经济的发展脚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生产。然而每所高职院校怎样来践行它的“职业特色”?关键在于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就以铁路高职院校为例,它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应更突出轨道行业特色,比如:机车车辆专业、铁道运输专业、铁道工程专业等行业特色类专业,相对于通用类专业,在进行课改的过程中应该给予政策性倾斜,真正体现出“大力倡导职业教育”,突出行业特色,促进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真正为推动地区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范文8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考试改革 过程考核

[中图分类号] G642.4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0-0113-02

一、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改革的背景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考试与高等职业办学的目标定位有些脱节。高等职业教育的考试在某些方面并没有体现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培养模式。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的考试模式存在很多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考试内容重知识轻能力

我国传统文化中知识本位,客观知识便于命题、考核与评定,所以现在的考试内容多是以知识考核为主,同时又偏重于原理化的记忆性知识。这种死记硬背的考试方式往往导致思考、判断的依赖性,导致想象力的匮乏,背离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另外,考试没有考虑学生将来要从事的实际工作,就会处于一个封闭的自循环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也局限着学生的知识和思维结构。

(二)考试过程中重结果轻过程

考试以结果性考试为主,这种不科学的总结性考试的做法直接导致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的不良倾向。

(三)考试考核方式单一,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背离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能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

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的今天,存在很多高等职业考试方法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适应的问题,必须加以解决,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方法改革迫在眉睫。

二、高等职业院校课程考试改革的基本原则

按照高等职业培养目标与职业工作贴近、培养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技能考试与职业技能考试鉴定接轨、考试改革与课程教学改革以及质量管理改革同步配套整体推进的原则,把考试方法改革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企业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高技能型实用人才的目标定位出发,改革现有的考试方法,要正确运用考试的一般规律,突出高等职业高专教育的特点,以保证考试改革研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要把考试方法改革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改、教学、职业技能培训、教学评价、质量管理改革紧密结合,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考试考核方法。考试方法改革的基本原则有:

(一)考试方法的内容与方式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以保障学生的顺利就业和职业生涯的完满。高等职业的教学内容包括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在坚持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这一根本的教学原则的前提下,高等职业教学更应该强调以实践为主。理论学习是为了提高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服务,所以体现在考试的内容和方法上,就是要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考核相结合、以实践能力的考核为主。

(二)连续考核、促进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各门课程的考核应该有两项功能:评价功能和反馈功能。这两项功能中,反馈功能是第一位的,所谓反馈功能就是通过考核,肯定进步,指出不足,使学生明确发展方向。一门课程学完以后进行总结性考试,虽然对后续课程学习有反馈作用,但这种作用是比较模糊的。重要的是在每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发挥考核对学习过程的反馈、调节作用,因此新的考试考核体系应该在每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安排2-3次考试,每次考试不但给出等级,而且要有书面评语,这样的考核评价才能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

(三)通过考试方法的改革推动专业教学改革

发挥考试方法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导向作用,带动整个专业教学改革工作。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贯彻“以就业为导向” 的方针。

三、突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考试方法改革措施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更需要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考试方法上,要分析每一类课程和教学特点,找出原来考试方法的缺陷和不足,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考试考核方法,以下是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种考试改革方法,供参考。

(一)注重过程考核,打破一卷定成绩考试方法

注重过程考核,打破一卷定成绩的考试方法,学生的学习与复习有的放矢,改变了学生期末考试前临时突击的情况。同时,摆脱了一卷定终身的武断性。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和学习过程考核,有利于普遍培养学生的技能,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变理论考试为完全操作提高技能的考试方法

把原来教学认为根本不可能有操作考试的一些课,如:统计基础课原来一直作为一门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来进行教学,一直偏重课堂理论教学,根本没意识到,其实统计基础课也应该作为一门高等职业学生的技能课来上,让学生掌握了统计基础知识后学会利用计算机进行统计资料整理的操作。统计基础课教学与考试方法改革,可以说给高等职业院校管理类专业这门课的教学以及考试带来了一个创新,开创了统计电算教学与考试的新路子。

(三)提供有限资料的考试方法

打破了期末完全闭卷(如传统的考试课考试)或完全开卷(如传统的查课考试)两个极端。属于一种半开卷的考核形式,不仅减轻了学生死记公式、硬背概念的负担,而且学生可将精力集中于更多内容的思考上。

(四)部分教学项目采用口试的方法

从高等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而不是培养研究型人才的目的出发,口试更符合高等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口试的加入,可以打破单一的用试卷考试的形式,使考试方法更灵活,更突出高职特点。

(五)校外实习课程考核的方法

校外实习课程的考核由校企共同负责,实行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校企双方考核制度。考核成绩分两部分:企业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业务考核,学校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实习报告、实习日记或周记和实习表现进行综合评价。这种考核,重点测试学生是否已达到本职业岗位所确定的职业能力目标,破除了学生学习成绩只能由学校一方考评的情况,更能调动学生注意培养岗位能力的积极性。

(六)项目式考试方法

这种考试方法适合于有制作成果的项目课程的考试。它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完成一个项目,既能体现学生的分工协作精神,又能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进行测评。项目完成的好坏不是体现一个人的成绩,而是一个项目小组团队的成果。这种考试方法不仅考核了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还考核了团队协作完成的情况。项目式考试方法的创新点在于:考试不仅要考知识和技能,还要考核能力和素质,更符合当前用人的要求。

(七)采用职业技术资格考试来代替的方法

高职教育的考试过程应该能够反映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有些教学项目的综合评价可以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将“双证制”引入实际操作阶段。实行高校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探索国家提出的在全社会实施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的成功范例。这也是进行高等教育考试方法改革,真正体现“能力本位”教育思想的新举措。它具有以下优势:考核的公正性、考核的全面性、考核的权威性。

四、结语

课程考试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功能的发挥对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存在重要影响。考试方法与内容的改革实践,既体现了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知识的应用、技能的考核,又推动了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从而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和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王福君.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环节考核方式创新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3).

[2] 康娜.高职教育考试模式的可行性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3).

[3] 崔华丽,李艳丽.论高职高专考试模式改革[J].现代商贸工业,2011,(9).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范文9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理念知识观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社会体制正在转型,全球化速度不断加快,知识经济形态日益崛起。面对这样一个充满变幻、不断进化的时代,职业教育作为与社会经济相连、相交的一项事业,其课程必须做出与之适应、与时俱进的改革,而这一改革不仅来自于外显的技术、市场、体制等因素变化所导致的外在压力,而且来自于作为理论、观念、思想方法等文化因素变化所导致的内在动力,本文则从价值论、认识论角度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转变作一探讨。

一、从主客两分的知识观走向主客统一的知识观

职业教育课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承载着职业学校学生大部分的精神发展和能力发展,而其精神发展与能力发展的诸多要素大都以对知识的探究和追求为基础。“知识就是力量”,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至理名言至今仍是一种警示和教诲,这对我们当今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问题在于,在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21世纪,我们应该怎样解读知识的时代内涵,如何认识不同形态知识的价值特性,如何解析职业教育领域不同行业、不同专业的知识结构特征,怎样选择适合职业知识与能力的多元获取方式。

对于知识,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一种认为,知识是存在于学习者之外的客观原理、规律、理论、方法等,它是人类学习的对象,不依赖于人类的存在而存在。学习者的任务就在于与这些普遍的思考方式达到一致,教育的使命则是使学习者通过一系列的过程学会这些知识。而另一种观点认为,“知识是个人头脑的创造物。当个人通过社会过程领悟到各种事实材料之间的联系,把经验加以组织并对日益复杂的定义锁链进行推论时,知识便随之产生和发展”①。这里,前一种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客观性、工具性,把知识看做是认识世界的工具、手段和结晶,看成了独立于主体之外的主客分离的认识对象与认识成果。这种知识观基础上的教育活动必然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机械背诵和接受。而后一种知识观则把知识看成是主体经验的生成过程和个人意义的建构过程,认为知识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结合,知识的理解和获得打上了学习者个人特征的烙印,这样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必然成为主动的、富有个性的渗透价值的过程。前一种知识观使人忽视知识生成过程中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知识的相对真理性,从而使教育重视知识的理解和获得过程而忽视知识的创造和建构过程。这种知识观支配下的教育所培养出来的职业学校的学生必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然很难适应当代知识经济的日趋发展,很难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知识的观念固然影响着课程的设计,而对知识的形态、结构以及获取方式的不同认识也会影响课程的设计。事实上,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对知识的研究取得了富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迈克尔·波兰尼在其著作《个人知识》中曾说过“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他认为,在知识领域中,有一部分知识是不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的方式清晰地表达出来的。这些知识具有不可言传性,是一种“缄默”的知识,是一种“个人知识”,而这些知识对一个人的职业能力发展来说,对一个人的未来生活来说是同样不可缺少的。因此,在职业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关注那些通过语言、文字和符号等方式可以清晰表达的“显性知识”,还要关注那些不可言传的、具有不可传递性的“缄默知识”;不仅要关注范围广泛、具有共通意义的“共通知识”,也要关注那些具有地理、情境局限、富有乡土或个人特征的“乡土知识”;不仅要关注学生通过记忆、理解所接受的以“间接经验”为主的知识,也要关注学生通过体验、探究、建构而获得的以“直接经验”为主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具有更为完整的课程意义,才能更好地反映职业生活所涉及的知识结构,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

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应立足于知识观的转变,不仅要在专业实践、专业实习的过程和阶段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而且要在文化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及其课程架构上使学生通过体验、探究、参与活动而获取更多的“直接经验”“缄默知识”,获取更多的“个人知识”,获取“建构知识的能力”。

二、从外烁论的教育观走向内发论的教育观

教育观是人们对有关教育一系列问题的根本看法。不同的教育观就会设计出不同的课程结构,就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活动,从而也就会产生不同素质的教育产品。职业教育也是这样。

对“教育”一词原始含义的理解,是教育观形成的基础。西方“教育”(educare)一词拉丁文ducare为“引”,e为“出”,合之则为“引出”之意,意为教育是一种对人的本性、对人内存的潜能进行“导引”的活动,这种对教育的理解具有内发论的特点,也就是教育更多地要从教育对象出发,使其作为一个人所具有的一切内在的要素、内存的各种发展可能性都在教师的导引下像汩汩流水一样自然地流淌出来。立足于这种教育观,课程设计和教育活动均应从学生的内在发展需要出发,尊重其发展的主体性和可能性,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彰显。而中国传统的“教育”一词往往更具有外烁的特征。《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基于这一理解,“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育模式似乎顺理成章,这也许是几千年来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基本使命的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的原因之一。

转贴于

职业教育是一种生成人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活动,是把未成熟的主体培养成成熟主体,把缺乏职业技能的主体培养成某些或某一职业、岗位的工作主体的活动,是把人培养成面向未来职业生活主体的活动。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目的,而人的主体性则是人之为人、人之为职业人的本质属性。因此,尊重人的主体性,发展人的主体性是职业教育活动中的重要问题。著名的德国文化教育学派代表人物斯普朗格曾经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从生命深处唤醒人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创造力、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职业教育过程不仅要从外部解放成长者,而且要解放成长者内部的力量。“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

职业教育中的人格唤醒、人格塑造与职业能力的生成并不矛盾。人的职业技能的形成过程不是单纯的外在行为动作的习得、巩固、强化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心智活动、充分个性展示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有效性取决于人格引导下的主体性发挥的主动性与有效性。因此,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必须体现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理念,应当把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唤醒学生的主体性、完善学生的人格个性与发展学生职业认知的悟性、职业技能习得的协调性、职业素养的创生性有机结合起来,必须改变传统的职业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寻求与人的成长机制相匹配的活动方式,其中包括体验、感悟、交往、探究、反思、创造等。

三、由学科本位课程观转向发展本位课程观

尽管相对于基础教育领域课程的学科中心主义而言,职业教育领域的课程范畴能延伸到项目和实践活动,但并未完全从知识本位、学科本位的阴影中走出来。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应当以学生职业素养的生成与人生发展为核心展示课程的价值,建构课程的要素。

1.职业教育课程是学生以经验为基础的理解、体验、探究、反思和创造性实践而建构的活动。职校学生也是具有主动能动性的个体。尽管其生活经历短、职业认知涉及范围小,但他们绝不是一块门板,应当以人类长期积累而成的社会生活经验和丰富多彩的个体生活经验为内容进行课程设计,组织课程活动。这些经验应当是学生可以感知的、能够内化和类化的,它能够联结其已有经验和待以形成的经验结构。学生原有经验体系在课程活动中不断得到变化和重组,生成与职业岗位相联系的职业素养,由少到多,由浅到深,并日臻完善,从而使学生通过经验的不断改造与重组,形成走向社会、走向职业和实现发展的基础。

学生以已有经验为基础所进行的新的经验或意义的建构应当通过诸多活动方式来实现,如理解、体验、探究、反思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等。只有这样,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经验体系的重组和新的能力与价值的建构才最为有效,也才能实现课程的真正目的。

2.学生是课程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创生者。课程是学生为主体所进行的富有建构意义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形成双边关系,以主体性的互动共同建构民主、平等的课程运行秩序。教师和学生在民主对话、平等交流、相互切磋、共同探究的过程中创生课程的意义,进行课程的实践,实现课程的目标。职业教育课程正是以学生为实践主体的课程。在基本的素质课程教学中,学生依据其已有经验和基础,在丰富主体内涵、内化学习内容方面体现出主体性;在专业的实践课程学习中,学生以其自己特有的思考、特有的方式去与各方面的因素、人员打交道,去不断形成认识对象、操作对象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从而突显出主体性;在专业实习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际的、相对独立的职业活动,可以通过实践的回顾和反思,不断地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个别回到一般、从过程的感受到成功得失的分析,进而巩固、强化所学职业技能,从而显示出主体性。由此,职业教育的课程展开的全过程是学生作为—个主体进行一系列生命活动的过程。

3.课程应该是开放的和舒展的。职业教育课程应当体现一种开放和舒展的课程观念。它应当在相应课程标准的导引下,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自然环境、市场境况的动态变化以及技术的最新发展等等影响课程要素变化的实际情况,确定课程内容的深度、长度及其形态;应改变那种整齐划一的课程配置理念,使项目课程、模块课程、微型课程、活动课程等课程形态出现在法制化的课程结构中;应加大课程的留白,使地方和学校、教师和学生在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确定、任务分配、时间安排、成果规划等方面具有较大的自主空间。这样,它可使课程对学生的发展性作用、适应性特征得到更好的落实,课程内容确定和课程实施过程中那些丰富的教育因素不再丢失,使那些更具有生活意义、能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课程更易生成。

四、由单向传授的教学观转向互动共建的教学观

过去,我们总是将课程与教学视为一种线性关系,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和内容,它规定学校“教什么”,教学是学校的过程或手段,它规定学校“为何教”。课程规定了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设置好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②这样,教学成了课程的下位概念,课程的改革似乎与教学的变革无缘。而现代课程理论认为,课程与教学是一个内容与过程,目标与手段相互作用的统一体。课程改革的理念必须将教学纳入统一体中,形成整合的“课程教学”理念。③因此,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设计离不开课程与教学关系的重新建构以及相关教学观念的更新。

1.教学是师生互动的交往活动。单向度、统一性、标准化、认知主义是传统教学的主要特征。随着当代教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教学活动不仅是教育主客体完成双边活动的教育学过程,也是师生交往、互动的社会学过程。这种交往和互动是学生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必要基础,也是学生认知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应当重新认识教学过程的本质,重塑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如在相应的职业实践、职业实习中,教师不再是“教”师,而是“导”师,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尽可能地尝试进行确立新问题、解决问题,完成相应岗位任务,内化和固化职业技能,完善职业素养的过程,并引导学生总结评价和反思活动的过程与结果等。所有这些,都不是教师包办代替,而在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过程中,教师提建议、提线索,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工具,提供必要的教学服务。学生的实践和实习中,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的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有时候教师不再以个体的形式出现在职业实践活动过程中,而是以“导师组”、“教师群体”出现,其形成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这种多重的交往关系使职业教育活动中的人际交往、人际互动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现实的意义,更容易促进学生交往、合作、互动、责任感等方面良好能力的雕塑和发展。

2.教学是以理解为基础的并采用多元方式建构生活的过程。教学不是游离于生活世界之外的社会存在,而是与生活融为一体的社会现象。学生学习的历程与教师教学的历程都是个体生命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的经验世界的基础,是一定时期特定个体的存在方式。而且,这种历程是一种理解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网络学习等方式学习的过程。

职业教育课程比较典型地反映了多元学习方式的整合。职业教育就其内容或活动的特性来看,有体验性学习、参与性学习、观察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设计性学习、操作性学习等;从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活动方式来看,有查阅资料、共同探讨、参观访问、角色体验、方案设计、实践操作、交流评价等,形形色色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构成了色彩斑斓、五光十色的生活,从而更容易使学生感悟职业教育中学习生活的真谛,领略人生的意境。

[注释]

张胤,杨启亮.对于“知识口袋”式课程的若干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范文10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专业课程 考试改革 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现在,我国的教育事业飞速发展,尤其是高职教育,但在学习质量方面还是存在不足,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下面我们就高职教育课程考试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改变的方式和探索进行一些讨论。

1 目前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考试的不足之处

(1)对考试的目的认识不到位。老师、学生对于考试的导向作用和塑造作用认识的不到位,所以使得很多学生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加上老师也是根据考试的成绩来评定学生的成绩,从而使得学生无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考试内容不合适。首先考试内容对于课程知识点的把握不全面,随意性很大,然后就是对于学生希望太高,给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压力,使得学生对于学习没有了兴趣,还有就是划好范围和内容,造成了学生懒惰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成绩不分好坏,造成学生的心理不平衡,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3)考试形式单调。成绩往往取决于一份卷子,而且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闭卷多,笔试多,一次考试论成绩的结论多,理论考试多,但是相对来说开卷就较少,口试、答辩的方式也较少,实际能力的考核较少,进行综合考试定成绩的较少。

(4)考试类型不合理。不仅不能很好地融合课本中的内容、目的和要求,而且需要熟记的内容多,缺少综合分析的能力。让学生单纯地靠熟记课文内容的方式,考前临时准备,往往考出来的成绩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而且还阻碍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延展能力的培养。①

(5)高职的教育特色没能在考试中得到充分的体现。高职院校中还是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记忆和理论,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高职教育的目的,也阻碍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2 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考试改革基本思想

现在的高职教育主要是要培养更多的技能型和实践性人才,从而能够很好地体现出考试的检查、引导和评定的作用,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能够很好地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处理一些实际的问题,不断地完善教育教学的考试模式,从而使得学生的专业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

现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学在培养和锻炼学生方面主要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做到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经常组织课程活动和实践;二是加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对于课程的设定不再是从科目出发,而是根据市场需求出发;三是强化实践教学的能力,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努力塑造出适应国家需要的新型人才。②

3 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考试改革实施策略

考试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它还包括课程的内容,考试的改革与其内容、方式都有很直接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而且考试改革给教学内容提供了很好的导向作用。所以,在进行考试改革时,对于内容和形式的改革要着重考虑这几点因素:

(1)突出考试的导向作用。考试不单单是一种评价,还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突出考试的导向作用,是把老师与学生之间做了很好的融合,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③

(2)使教学和考试相融合。通过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可以看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程度,通过考试的题量,题目的难易度、考试的次数和方式,从而使得教学和考试相融合,充分体现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像一些专业课可以采取口试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可以组织实践能力的比赛,不但使得学生掌握其基本的知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得学生在拥有基础知识的同时,又可以多一项技能;有的课程理论知识多,只要求学生会运用就行,那就可以采取开卷的方法,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灵活多变。

(3)逐步实现考试与教学分开。现在的课程改革的大纲规定,要按照考核标准来安排题量。考试的整个进程由相关部门和教研室统一管理,这样使得考试显得更加公平公正,也可以减少老师故意提升考试的难度或者是降低考试的难度,以及那些规定范围和规定重点的做法也能够减少,还可以解决老师上课时的不足,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

(4)充分展示人性化的特点。加强老师和学生对于考试的认识,使得学生能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考试,缓解学生紧张的感觉,以便学生的真实水平得到充分的发挥。试题的难易程度要适中,减少需要大量背诵的内容,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让试题变得更加别具一格。过去的考试模式要进行改进,把几门课程融合在一起的课程和课时较多的课程,进行分段考试。所以,要做到让考试不但能够反映学生对于实际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让学生充满信心和动力,从而更加努力地去学习。④

4 总结

从现在的高职教育考试方式的角度来看,在内容和形式上面进行改革,不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是为了适应教学的变化。从而更好地反映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从而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注释

① 田芳.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考试改革探索[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8).

② 李茂福,张振生,牛卉原.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9).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范文11

[关键词]职业教育 课程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9-0159-01

一、对职业教育定义的理解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四类教育之一,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在教育史上,关于职业教育的解释很多,斯内登认为,凡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都可称为职业教育;梅斯认为职业教育是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特定职业做准备的教育。

现在,职业教育被界定为:职业教育就是在一定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对社会各种职业、各种岗位所需要的就业者和从业者所进行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使其成为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严明的职业纪律、宽广的职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的劳动者,从而适应就业的个人要求和客观的岗位需求,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职业教育从根本上讲是就业教育,是直接为就业服务的教育。其不仅教学生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怎样做,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那么,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也应该突出这个特点,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重视技能实训的环节。但是,在现实的教学工作中却未必能如愿以偿。

二、职业教育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存在许多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职业教育课程是完善的,基本上,职业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归结为以下三类。

(一)课程设计不够合理

关于课程设计不合理的这一批判,其不仅存在于职业教育中,在如今的各类教育中都存在这样的弊端。在职业教育课程实践中,关于理论与实践孰重孰轻,或者二者的分配比例如何的争论往往表现为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之争,研究者们普遍认为职业学校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例大多为2:1或1:1,如果实践课的课时明显偏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实际二者的课时比例却不够协调,实践课程的设置欠缺或安排课时较少。

(二)实践性不够突出

依照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原则应该是首先明确某个工作岗位需要完成哪些任务,然后以这些任务为基础,分析要完成这些任务需要哪些知识、技能和态度,然而,这些知识和技能以及态度只有在实践操作环节中才能得以更好地熟悉。现在职业院校对专业实训室的建设还不够成熟,所以,学生实践的时间很少,即使是掌握了理论知识,但是没有很好的实践平台供他们更好地锻炼,所以实践性不够突出。

(三)专业教师的缺乏

关注课程改革的研究者如果没有重视教师的角色,那么任何的课程改革的想法都只是空谈,因为,教师是课程改革的第一实践者和引导者。然而,在职业院校受过专业的职业教育培训或者是能够取得相关职业从业资格证的教师凤毛麟角,大都是一些老教师凭着几十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讲授,还有一部分是年轻的刚刚毕业的高校研究生。年轻的教师很少有在相关的职业领域里工作或者实习的经历,也是一边教授一边学习一边总结的过程。所以说,职业教育目前在课程改革方面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专业教师队伍的重塑。

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出路

(一)树立就业为导向的思维理念

职业院校要从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出发,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将学生的就业与课程安排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授人以渔。在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劳动态度和职业道德及正确的价值观外,更要帮助他们提高专业技能,也就是如何做的技能,让学生在毕业后在面对就业单位时能自信地说:我能做。

(二)加强实训课程的建设

在职业教育当中,任何的纸上谈兵都将会成为职业教育课程优化的一大障碍,必须要加大实训室的建设以及实训课程的建设,因为,只有在实训课程的合理设计和安排的前提下,才能保障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保障学生实践环节的操作和熟练。

(三)打造专业的教师队伍

职业教育当中,对教师的要求其实是很高的,一方面他们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他们还要对具体技能的操作熟练掌握,这样才能在讲授的过程中做到更加准确的、熟练的示范。所以,教师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四)与企业合作,给学生更多的实训实习机会

职业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多与企业合作,做到订单模式的培养人才,也就是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对口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样就为企业直接培养出适合自己需要的人才。同样,学校为企业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也需要企业的参与,给予学生一定的实训机会和实习岗位,让他们在一边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及时地参与到实践当中,这样对技能的应用和知识的积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2002版.

[2]杨进.论职业教育创新与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版.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范文12

【关键词】双元制 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伴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持续发展,劳动的分工越来越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提高职业教育的数量和质量,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与我国现行的偏重理论的职业教育相比,根据工作岗位要求为目标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更受企业的欢迎。不断地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结合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人才,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一、德国“双元制”课程体系

双元制教育模式起源于工业基础雄厚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整个培训过程是在工厂企业和国家的职业学校(Berufsbildenden Schule 简称 BBS)进行的一种教育方式。双元制职业教育,由企业和学校两个主体共同完成,学校承担理论教育部分,企业承担实践部分。在德国的职业院校中,主要以双元制为主。在整个过程中,学员需要在学校以及企业这两个地点学习,因而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学徒。通过在德国莱法州教师进修学校学习得知,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学制一般为三年。前两年为专业基础学习和相应的实践阶段,最后一年为继续深造阶段(以前两年的最终考核为标准)。学生在企业跟学校的时间比是4∶1,学生大部分时间参与合作和培训企业接受实践培训,因此企业的作用至关重要。学生在企业接受培训应用所学知识的过程中,企业同时传授深入的专业知识并进行培训。如此一来,学生在实践中不仅加深了理论知识,而且熟悉了企业的整个流程。基础学习阶段结束时,通过国家考试,可以直接就业,学生也可以继续就读。第三年进入专业深化学习阶段,加深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最有特色的在于最后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的课题直接来自学生在企业中的实际任务,如此在强化应用能力的同时也帮助企业解决了操作中的难题。同时,这种课程体系和双元制的培训方式也很好的解决了就业问题。这一课程体系值得我国的职业院校加以借鉴,但不要过分的依赖企业。

二、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概况和改革动因

“宽基础,活模块式”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综合化、模块化的课程较以前的学科课程在学生的能力培养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深刻分析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归根结底未能跳出学科体系的模式,学生未能成为真正的职业人才。这与我国普遍的课程模式上是一致的,尽管对课程的设置做了很大的改变最后形成“活模块式”体系,深入探索也只不过是学科体系的变体。目前的课程体系设置没有深入到企业中去,没有更好地解决就业难题。

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策略

课程改革是理念的改革。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不是课程模式框架的不断改变,而是要从根本的理念上进行革新,不要过分追求课程知识的传承价值,以考试分数、升学率作为教育成果的唯一评价标准,应以最终目标――工作导向为根本,制定以工作导向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1. 构建“二元并重”的课程体系

“宽基础,活模块式”是当前职业教育普遍的课程模块。我们学校的幼师教育专业,以此模式实现了课堂的灵活性,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了课堂效应,忽视了课程的社会化,没有走到幼儿园中去实践所学知识,只是闭门造车致使毕业时问题的出现:面对幼儿时不敢说话、所学知识遗忘、没有号召力等等,这都是课程脱离社会的表现。因此,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学校与企业的结合,理清“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关系,构建二元并重的课程体系。

2. 实施课程整合、精选教材

在职业教育改革中,课程改革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课程整合不是几门课的简单合并,而是让学生在实践项目的同时掌握相关知识,这在德国的职业学校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值得我们借鉴。这就要求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在教学方式上要引入项目教学法,在项目中传授专业知识,同时掌握企业相关的知识。而在我国的众多职业院校中也安排了相应的实训课,大部分都是教师自己命题指导学生训练,没有与真实的项目相结合,缺乏专业知识的真实实践。这样一来就又引出了教材选定和教师选择的问题上来了。

在职业教材的选择上,多数职业院校都是跟风原则,认为只要是国家规定的就是好的教材,没有从工作目标出发,致使学生就业时所学知识与工作不能接轨。因此,学校在招生时应根据学生的选择进行分班,进一步寻找合作企业,根据企业的岗位专业需求进行教材的选定。

在教师层面,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直接毕业的应届毕业生,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在指导学生方面照本宣科、不切实际。教师选择上也要严格把握,不能实行一刀切的政策。

3. 改进职业教育的考核方式

我们可以借鉴德国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以工人技术等级为补充的二元考核体系。改进我国职业教育考核方式,不能一味以知识考核为主,要结合实践能力,学校同企业共同给出考核。对于考核高的学生,自己又渴望继续深造的给予继续教育的机会,不应设置成高中的变体,应注重职业能力上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