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

时间:2024-01-11 11:53:25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范文1

【关键词】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1 前 言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家乡,并需要成人或委托监护人照顾的年龄在16岁以下的儿童。留守儿童现象是中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儿童心理健康与否和父母是否长期在场监护和照顾有非常重要的关系。本文通过对泰顺县九峰乡小学部分留守儿童的调查,旨在了解该地区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2 调查对象及方法

2.1 调查对象 人物:泰顺县九峰乡小学三年级-六年级学生。地点: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九峰乡全乡总面积40.3平方公里,属于山地地区,辖7个行政村,6154人(2005年),耕地面积2296.3亩。乡政府驻西地村,辖7个行政村(新和、九峰、半岗、西地、头、前坪仔、石门),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教育程度不高。

2.2 研究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使用少儿心理健康量表(MHS-CA)。少儿心理健康量表是在借鉴目前国内外儿童心理健康评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心理测量学原理编制的,从24个方面去观察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既反映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过程,也反映他们的心理特征。其内容归属于5个领域①认知:包含感知觉、注意、记忆、智力、学习与工作5个条目。②思维与语言:包含思维过程、思维内容、思维自主性、语言表达、语言理解5个条目。③情绪维度:包括焦虑体验、愉快体验、情绪反应3个条目。④意志行为:包括行为、活动、兴趣、人际交往、健康关注5个条目。⑤个性特征:包括自信与自尊、安全与信任、责任感、活泼性、仁慈心、需要满足6个条目。

此次调研分发了100份问卷,回收经整理后有85份数据可用,有效率85%,其中男生43人,女生42人。

2.3 问卷的信度指标 健康量表总分的重测信度为0.713,5个领域分的重测信度分别为认知(0.517),思维与语言(0.633),情绪(0.466),意志与行为(0.611),个性特征(0.477)。全量表的a系数为0.847,分半信度为0.800.学生与父母报告的一致性分别为认知(0.785),思维与语言(0.835),情绪(0.627),意志与行为(0.717),个性特征(0.750),总分的一致性为0.874[1]。

3 数据分析

3.1 九峰乡留守儿童的认知维度健康状况特征 所谓认知是指人们认识活动的过程,即个体对感觉信号接收、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2]简言之,指通过心理活动获取知识。认知维度即从多方面认定认知水平。如图1,疾病状态所占比例为0,高健康状态为12%,一般健康状态为48%,较好健康状态为36%,亚健康状态为4%。说明大部分留守儿童的认知维度处于中上水平,可能由于国家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逐年增加,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认知维度并未出现明显缺陷。

3.2 九峰乡留守儿童的思维维度健康状况特征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而思维维度=思维过程+思维内容+思维自主性+语言表达+语言理解[2]。在本次调查中,留守儿童的思维维度健康情况如图2,高健康状态12%,较好健康状态28%,一般健康状态44%,亚健康状态12%,疾病状态4%。我们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的亚健康状态,疾病状态分别为12%和4%,留守儿童在思维维度方面的健康问题较为严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李根寿指出,留守儿童目前的监护状况缺乏必要的家教氛围,爷爷、奶奶等监护人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大多局限于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难以尽到对孩子的教育责任,使他们长期处于无人管束状态[3]。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得不到好的家庭教育,导致思维迟缓,语言表达能力下降。学校优秀老师的缺失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

3.3 九峰乡留守儿童的情绪维度健康状况 所谓情绪维度包括,焦虑体验、愉快体验、情绪反应。在调查中(图3),疾病状态占4%,亚健康状态占16%,而较好健康状态仅占16%,高健康状态为0,说明在情绪维度留守儿童的缺陷也较明显。蒋平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中有2714% 有焦虑心理,27.16% 有抑郁心理,24.15% 有恐惧感心理,22.17%有易怒心理,57.16%有过失行为,35.12%有说谎行为,71.4%有偷窃行为,30.16%有攻击行为,41.13%有破坏行为[4]。王良峰指出学习成绩和学习困难程度对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有一定影响,学习成绩差往往会受到父母的责骂,可引起恐惧、焦虑、激越等不良情绪[5]。

3.4 九峰乡留守儿童的意志行为健康状况特征 意志行为包括行为、活动、兴趣、人际交往、健康关注5个条目。在此次的调查研究中(图4),一般健康状况占本次调查的76%,亚健康状态占20%,疾病状态占4%,而高健康状态与较好健康状态却占0%。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留守的意志行为存在一定的缺陷。在缺乏父母关爱和正常家庭氛围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缺乏安全感,容易表现出孤僻、胆小、自卑的心理特征,并且其人际交往能力也往往较差。极度焦虑和自卑的同时害怕与人交往,表现出社会交往行为退缩,从而出现对人焦虑问题[6]。

3.5 九峰乡留守儿童的个性维度健康状况特征 所谓个性就是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也只能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个性化是人的存在方式[2]。而个性维度就是人在其性格方面所表现的程度。

个性研究对于学龄儿童的培养教育以及心理健康发育都有重要意义,儿童身心健康状况及良好的社会适应与其个性关系也较为密切[7]。

就此次我们调查的结果来看,在个性方面上,留守儿童没有一个是处于疾病状态的,更有多数达到了高健康状态,可见,学校对于儿童的个性方面培养是有不错的成效的。不过,虽然如此,亚健康的留守儿童也不少,说明对于留守儿童的个性教育仍不可放松。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由统计可得,泰顺县泗溪镇九峰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是在思维,情绪,意志行为三个维度上较为严重。可能是(1)由于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现在大多数的学校、老师十分关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成绩差”的学生,在心理问题方面,老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给予及时的引导,使其心理问题更为严重。(2)亲情上缺少温暖。留守儿童父母不在子女身边,由于工作繁忙也很少与子女联系,缺乏交流和沟通,缺少应有的关爱。

4.2 建议

4.2.1 尽快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种种歧视性政策。虽然许多进城务工人员都希望把孩子留在身边,但城镇学校高额的择校费使他们无力承担,不得不把孩子留在农村。因此,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当针对留守儿童在城市入学难问题制定优惠政策,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到同等就学待遇,这样可以较大程度减少留守儿童现象的出现。同时也使得留守儿童获得父母的关心与爱护,也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有助于他们身心发展。

4.2.2 加强农村中小学校的建设。不断增加财政投入,加强农村中小学校建设,使教师队伍和学校设施得到大幅度改善。农村学校要摸清本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制定出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具体措施,把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考核内容,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来完成。学校应开设各种娱乐活动,增进各年级,各班的交流,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修建学校素质拓展中心,开设学生素质拓展课程,引导学生心理向健康方向发展。

4.2.3 加强家庭教育。一是家长要转变观念,重视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农村现实生活环境的影响,也有做父母的自身在认识和观念上的偏差。不少人认为,只需给子女足够的物质基础,就是对孩子的负责。这是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念,“留给子女财富,不如让子女成为财富”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二是尽可能的与子女保持密切的沟通与联系。在沟通中,尽量全面了解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这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都会存在的现象,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区以及政府等各个方面的关注与协调合作;心理问题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解决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留守儿童“ 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这是留守儿童教育的最终目的[8]。

参考文献

[1] 戴晓阳编:《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版.

[2] 认知 思维 个性 百度百科.

[3] 李根寿,廖运生.农村/ 留守子女0 教育问题及对策思考[J].前沿,2005(12):13-165.

[4] 蒋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基本缺失的问题及对策[J].理论观察,2005(4):79-81.

[5] 王良锋,张顺,孙业桓,等.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现况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7):639-640.

[6] 黄应圣,刘桂平.农村“ 留守孩子” 道德品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教书育人,2004(22):27-28.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范文2

【关键词】 孤独症;心理健康;患儿康复

孤独症 (Autism)是一种以语言交流障碍、社会交往障碍和行为异常为特征的严重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性疾病, 其矫治、康复、重归社会是一个艰难复杂的过程[1]。据推算 , 我国孤的形式 , 以症状自评量表 (SCL-90)、艾森克个性量表问卷或独症患儿已达 100多万[2]。由于孤独症至今尚无有效疗法 , 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等为测评工具 , 对比孤独症儿童父母与作为患儿的主要照护者 , 其父母的心理健康及其对患儿的影正常儿童父母的量表得分。其中以症状自评量表最常用 , 可响已成为孤独症儿童康复的重要因素。为对临床孤独症患儿较全面了解受测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调查显示 , 孤独症患儿的康复治疗有所启示, 本文特对该领域研究综述如下。

1 孤独症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

1. 1 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

国内相关研究多采用定量调查家长心理上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敌对等 , 具有内向、神经质倾向。心理反应依次为紧张和焦虑 (92.7%), 急于求成和过分顺从(57.2%)。孤独症儿童父母的 SCL-90总分高于正常对照组 , 父亲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偏执等 , 母亲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敌对性、偏执、精神病性和睡眠、饮食等的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3, 4]。孤独症父母背负的巨大精神压力常常影响自身的健康 ,易产生抑郁、焦虑情绪 ,日后发生焦虑症、抑郁症的比率高。

1. 2 关注母亲的心理状况 国内外的调查均显示 , 孤独症患儿母亲的抑郁因子分值高于父亲。而且 , 母亲参与患儿治疗项目越多 , 则个人压力越大 , 心理状况越差[5]。多数情况下 , 是母亲参与和陪护患儿的治疗过程。母亲的心理压力水平越高 , 对治疗的干涉性就越强 , 影响了患儿的康复。因此 , 必须关注孤独症患儿母亲的心理状况。

2 家长心理状况对患儿康复的启示

孤僻、刻板、退缩、焦虑等负性心理特征 , 造成夫妻关系危机、罹患身心疾病、亲子互动失调和养育失当、家庭出现社会隔离等 , 不仅影响自身的身心健康 , 更直接关系到孤独症儿童的治疗效果。因此 , 必须对孤独症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予以适当干预。目前 , 孤独症的治疗尚无有效手段。孤独症康复的效果在于功能训练、情感启发的生活化和持续化。因此 , 父母的心理状况是决定孤独症康复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弱化负性心理特征直接关系到患儿的康复效果。

在患儿康复项目中开展对患儿父母心理的健康教育 , 减轻患儿父母的心理压力 , 减弱负性心理损害等 , 将有利于孤独症儿童的康复。应当教育患儿父母 , 过高的心理压力有害于自己 , 也过多的干涉了患儿的康复治疗。在照护患儿过程中父母应重视自我 , 患儿父母要学会给自己空间 , 不要一味的把时间和精力全部投给孩子 , 不能放弃自我和脱离社会。拥有坚强乐观的生活 , 有利于家庭的稳固 , 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和治疗。

3 小结

治疗孤独症是漫长、艰辛的过程 , 父母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父母的心理状况对患儿的康复有直接影响。因此 , 医护人员在对患儿的治疗过程中 , 必须及时了解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 , 并给予针对性、个体化干预 , 以强化家长正性心理特征、弱化其负性心理特征 , 这对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任路忠 . 儿童孤独症研究进展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 2005, 13(5):473-474.

[2]刘靖 , 杨晓玲 , 贾美香 , 等 . 2004年北京市 2~6岁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的现况调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2007, 21(5):290-293.

[3]冀永娟 , 贺莉娜 , 吴媛 , 等 . 孤独症儿童临床问题与父母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 2011, 19(12): 1133-1136.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范文3

关键词:儿童 同伴关系 功能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2-182-02

1 同伴关系内涵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张文新,1999)。儿童进入学校之后人际关系主要是: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儿童,与同伴的交往形成了同伴关系。儿童进入学校之后,一天中大部分时间是与同伴在一起,不同于之前在家里与父母的相处了。同伴关系起着亲子关系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情感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同伴关系提供了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对儿童的学校适应性有重要影响。许多社会学家、心理学家都认为同伴关系在儿童形成和发展个性特点、形成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态度中起着重要作用。

2 同伴关系的功能

同伴关系是儿童人际交往中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儿童逐渐获得各方面的能力,个性特征不断完善,促进儿童健康的成长。同伴关系是对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发展和适应都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化原因,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和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帮助儿童掌握一定的社会交往技能。儿童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能熟悉他人的特征和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在与同伴交往中学会如何相处,如何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同伴交往提供了儿童学习交往技能的机会,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已有研究表明受欢迎的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更强。

(2)获得情感的支持。马斯诺指出归属和爱以及尊重的需要是人类基本的需要。儿童在与同伴交往、玩耍的过程中能获得快乐。儿童在同伴交往过程中会因为同伴的支持而感受到安全感。现在的家庭多是核心家庭,缺少兄弟姐妹一起成长,而拥有同伴的儿童会减少孤独感。

(3)促进儿童健康的成长。儿童在同伴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自我,促进人格的发展。同伴关系也有利于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这一切会影响到儿童学习、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健康发展。

3 不良同伴关系的表现及成因

研究表明,不良的同伴关系阻碍儿童的健康发展。不良的同伴关系是指那些捣乱的儿童,对同伴关系的破坏的行为。

3.1 不良同伴关系的表现

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在与其他儿童相处时喜欢破坏他人的同伴交往,故意捣乱或者侵犯他人。比如其他儿童在游戏时,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会去破坏他们的活动。他们的这种表现有时是希望引起教师和其他儿童的注意。他们的内心其实是渴望与他人交往的,只是表现出来的行为会让其他儿童反感。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妒嫉心强;爱说谎;不尊重他人、想要控制他人。

3.2 不良同伴关系的成因

3.2.1 儿童自身

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一般在个性特点上比较笨拙。还有些儿童因为自己的外貌特征而不愿意与同伴交往,害怕被他人排斥,长久下来,这些儿童缺乏与同伴的交往技能,跟同伴关系很差。其实这些都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

3.2.2 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儿童同伴交往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父母对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的态度和行为,家庭教养方式等都会影响到同伴交往。有些父母认为自己把所有的一切都倾注到孩子身上,孩子应该按照自己的安排发展。由于社会各个方面的原因,有些父母觉得社会险恶,儿童没必要过多接触社会,不在学校的时间就是在家里,有些父母害怕自己的孩子会受委屈,不让他们与其他孩子玩耍和交往。这样使得孩子缺少了与同伴交往的机会,慢慢地容易形成不良的同伴关系,不知道如何处理同伴关系。那些在溺爱型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儿童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与同人分享和合作,在专制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儿童容易出现行为,不愿意与同伴交往。这些都是不良同伴关系的成因。

父母的社交能力,例如父母是爱交际的,孩子也会在那样的家庭氛围里受到影响,倾向于同伴交往。有的父母也重视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3.2.3 学校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儿童的同伴关系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束从敏(1997)的调查发现受欢迎的儿童多是被教师表扬的,受排斥的儿童却多是教师不喜欢并经常批评的。即教师对一个学生的态度决定了其他学生对这个学生的态度。其次,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也是儿童不良同伴关系的原因之一。现在很多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是花瓶,还没有被重视,而人际交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3.3 建立良好同伴关系的策略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范文4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教育

由于城乡间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造成农村青壮年大批外出务工经商,形成了大量留守儿童。距离让留守儿童不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不能与父母建立亲密关系,不能及时得到父母的爱、支持和鼓励……这些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就目前情况看,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是多方面的。从学习动机说,很多留守儿童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没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他们要么是为父母学,要么是为了走出家乡,这影响到学习的后劲和成绩。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督,留守儿童学习习惯较差,自制力弱,在学习困难时,不能承受过大的压力,造成学习兴趣的失去,有的甚至产生学校恐怖症、厌学等问题。

从情绪方面说,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隔代抚养或者托付在亲戚家,不能同长辈进行有效沟通,在情感上缺乏关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有的儿童性格内向孤僻、敏感多疑、不合群、他们不愿与别人交往,生活在狭小的自我空间里,对外界的一切都漠不关心,对他人和集体的情感冷漠;有的则脾气暴躁、冲动易怒、逆反情绪,不听任何教导,或者过分淘气;有的儿童则有焦虑心理,抑郁症状。从社会适应方面看,很多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差,容易受不良言行的影响,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内心压力较大,害怕被别人欺负。

学校应该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安慰,自由放飞。

一是建立完备的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心理档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留守儿童个人的爱好特长;身体状况;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气氛,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态度,与父母和监护人的关系;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性格类型及特征,气质类型及特征,个性心理有哪些特征,个性心理中有哪些良好或不良的品质等。这样才能随时了解儿童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

二是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通过开家长会、家长座谈会、与家长电话联系、家长回家及时进行家访等方式,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让家长协同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

三是加强对教师的心理教育培训。各科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化。因此教师必须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也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学校要请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辅导教师对科任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介绍留守儿童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怎样进行解决等等,这样使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

四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建立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心理健康活动课应该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通过游戏、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全面提高心理素质。侧重点主要包括:良好自我意识的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情绪的合理调控、挫折承受能力训练指导等。此外,还要开设心理信箱,电话咨询,信函咨询,开设亲子热线,设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办心理健康专栏、板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阵地,使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化。

五是采用小组辅导和个别咨询相结合的心理教育方法。小组辅导也称团体咨询,是一组儿童在辅导教师指导下讨论训练并有效地处理他们面临的共同问题。小组人数少则四五人,多则十一二人。其成员多为同年级、同年龄学生,且有类似的待解决的心理困扰。小组内大家讨论,各抒己见,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小组辅导方式易于解决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同伴之间也更容易相互影响。而个别辅导,则是对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留守儿童的心灵得到寄托和安抚,才能有美好的内心世界。我们相信留守儿童内心充满了美好,才是真正的教育目的。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范文5

1基于社会心理视角下的SES相关研究

对于SES对健康的影响,研究者们已经提出很多种解释。例如,这种影响可能是由于遗传基因的影响、环境暴露产生的毒素、医疗护理的质量、以及心理—行为因素等几方面的可能(Anderson&Armstead,1995)。本研究只对一些主要的心理—行为因素简述之。在这个领域,研究者关注如压力、心理压力、个人因素和健康行为等个体特征(Adler,1994;Anderson&Armstead,1995)。首先,关于压力方面,低SES的人比高SES的人经历更多的消极生活事件(压力因素);此外,他们从若干特殊事件中(压力评估)觉察到较大的负面影响。反过来,许多关于儿童与成人各种各样负面的生理与健康的文献都与压力有关。已有证据能够证明压力是连接SES与健康的一种有效的中介(Cohen,Kaplan,&Salonen,1996)。因此,有研究认为,个体随着SES的下降,所经受的压力会越来越多,也增加了患有各种生理疾病的风险。其次,心理压力发挥其作用。因为个体成长的社会环境,SES较低的人比SES地位较高的人更易于体验到负性情绪,负性情绪体验对身体会有消极影响,进而导致不健康的状态的产生。再次,SES较低的人可能具有不利于健康的人格特质。即,SES较低的人比SES较高的人可能更具有某种气质特质,这种特质适应于他们生活的社会环境,但对其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可以说,对于未来的期望,SES低的人比SES高的人可能带有更多的敌意及相对悲观的态度。显然,这样的个体特性会令个体的患病风险增大。(Adler等,1994)。最后,与SES较高的人相比,SES较低的人健康行为相对较少,诸如锻炼、健康饮食以及不吸烟等。在某种程度上,这可能是因为可利用的资源问题。随着社区食品商店中健康产品的减少,人们维持健康饮食的困难便增加。SES较低的社区比SES较高的社区也存在更多危险,同时也不太可能有公园和场馆作为专门的锻炼场所(Williams&Collins,2001)。这些因素如何说明SES的下降与健康状况的下降有关?或许从心理学角度可以阐释。虽然上述因素中大部分是有关个体的个性特征,但如想了解儿童的健康,还是应考虑其家庭和大环境因素的作用。此外,由于在幼童与年长的青少年之间在社会认知、情感和生理等方面差异很大,所以在考虑各种因素影响外,个体年龄因素值得注意。

2不同人生阶段的SES与健康关系模型

探索儿童各年龄阶段中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之间关系的影响力可能为SES和健康之间的关系路径提供内在意义。众多研究者一致认同,SES和健康之间的关系在儿童的某些特殊阶段更为牢固。为了解其中缘由,我们需要考虑那些在儿童各个发展阶段都处于重要地位的发展因素。之前,我们提出了关于SES和健康之间联系在儿童阶段可能发生变化的三个模型(Chen等,2002)。儿童有限模型指出SES和健康之间的关系在儿童初级阶段最为牢固,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青少年应急模式则指出SES和健康之间的关系在生命早期是很薄弱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基于该模式,同伴影响或某些特定的人格特征这类因素在青春期变得重要,它们可能在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中发挥作用。而在青春期阶段,父母和同伴共同影响着SES和健康行为之间的关系。最后,持久性模型认为,在儿童期和青春期,SES和健康之间的关系是相似的。对于这种关系其中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哮喘的严重程度在某种程度上由该家庭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所决定。与较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相比,较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对于医学界的不信任程度可能更高,这反过来可能导致他们对治疗哮喘的药物和行为指示以及劝告采取不坚持的态度。如果这个社会心理因素不像儿童年龄一样发生显著变化,那么我们就更可能看见SES和哮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遵循一个持久性模型。

3SES与健康的纵向关系

除了考虑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中SES和健康之间的关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了解SES在儿童生活中是如何发生改变的,而且这些改变是怎样影响儿童的健康。家庭SES的波动幅度一年比一年大,而且一个儿童原先的SES和目前的SES对健康的影响存在差异。例如,SES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累积。也就是说SES影响健康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研究显示,在生命早期的SES可以预示个体成年后的健康行为(Lynch,Kaplan,&Salonen,1997),并且早期的儿童环境可预示成年后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可能。此外,甚至在解释了成人SES的影响之后,这些关系仍持久存在。这些发现表明,为了知道以后生活中的健康结果,找到一个合适的渠道了解儿童的生活环境的影响作用也许是很重要的。

4SES与儿童健康关系中的中介因素

对于SES是如何影响儿童健康,不可能只局限于从个性特征的视角去解释。例如,在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邻里特征以及家庭背景的儿童,其SES也存在着差异,这也导致儿童健康的差异。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政策,它们可以影响着SES获得卫生保健以及卫生保健的质量的可能性。此外,有研究者提出,不同的社会拥有不同的信任水平、社区成员的凝聚力水平以及社区投资的水平(社会资本)。低水平SES家庭的群体很可能比高水平的家庭拥有较低水平的社会资本,反过来,社会资本促成了SES和健康之间的关系。在邻里特征方面,有几个因素影响着SES与健康的关系。邻里很少对从事积极健康行为产生阻碍作用,此外,不同隔离度的邻里对个体健康的影响有差异。隔离社区相比综合社区有接受更少的公共服务投资的趋势(Williams&Collins,2001)。另外,在研究儿童健康的时候,考虑家庭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家庭因素包括家庭内部关系的质量,如他们是否具有显著的冲突和进攻,以及家庭中的支持程度等。在个体水平方面,上述的如压力、心理痛苦、人格特质以及健康行为这样的因素很可能发挥作用。另外,某些特定的心理因素可能令糟糕的健康状况中的低水平SES的个体得以缓冲。

5总结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范文6

关键词:儿童;游乐空间;心理特征;场地设计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205-01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区的整体环境更加重视,那么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是为生活在小区内的儿童提供与大自然亲近、与他人沟通、玩耍的游乐空间。儿童游乐空间环境的设计必须要针对于儿童心理、行为特征进行分析与研究,儿童游戏不能仅仅是“单纯的玩”,而是要在儿童玩耍的期间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活动空间。

一、居住区儿童游乐空间现状及问题

走访很多居住区儿童游乐空间,发现儿童游乐场地的设计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儿童游乐设备功能单一,游乐场地也存在安全隐患,儿童专属的游戏活动场地不足,尺度不符,表面棱角过多等,对自我保护意识相对较弱的儿童易造成伤害;居住区儿童游乐场没有符合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游乐设备,满足不了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的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设计师必须全面考虑,将游戏环境的概念融入设计,从儿童的角度去思考他们的需求,引领他们进入一个健康快乐的游乐环境。

二、居住区儿童游乐空间设计依据

(一)儿童游戏的行为心理特征

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生理、心理、行为上的特征,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生理、心理、行为特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儿童成长时期,大致分为4个重要阶段:0 ~ 3 岁、3 ~ 6 岁、6~ 10 岁、10~ 13岁。在培养儿童的认知水平、个性特征、行为方式等各方面都要抓紧这几个关键阶段,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培养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各种心理发展的新萌芽,首先出现在游戏中,幼儿本质上是通过游戏得到发展的。这个特定的游乐空间可以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它从环境的色彩变化、空间处理、方向定位及设施的形状、时间、概念等方面要儿童去感知和记忆,从而提高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和想象力。所以说,儿童游乐空间的环境营造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发育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儿童活动空间的设计原则

1.安全性

儿童游乐空间的设计和安全管理,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危险适应能力的不同来考虑,保证儿童在游玩期间可以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身体,确保活动期间的安全。

2.趣味性

儿童游乐空间的设计不仅是游乐设施的完备,重要的是考虑儿童的心理活动,在满足儿童使用功能的基础上,更应该满足于儿童富于幻想、多变的要求。例如在色彩方面,要注意的是五颜六色的空间设计容易使整体的环境变得支离破碎,容易给儿童造成视觉混乱,不易分辨物体。色彩有其自身规律,在游乐空间设计时注意色与光的协调,增加空间趣味性。 3.参与性

儿童成长的环境是一个非常融洽和谐的环境,很多儿童的生活就远离大自然,所以住宅区儿童游乐空间的营造就更为重要。而且家庭成员之间以及邻里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交流,也会让儿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温暖。

三、儿童游乐空间场地设计分析

(一)儿童游乐场分类

儿童是通过游戏在体格和社会交往方面获得成长及发展。居住区儿童游乐场地的分类也是按照儿童的年龄段划分:1)0 ~ 3 岁的儿童无法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活动,都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最初的游戏活动。因此选用活动量适中的智力型、体力型活动设施,木质平台、转盘等;2)3 ~ 6 岁儿童可以在游乐场地使用基本的游乐设施,例如滑梯、绳索等游乐设施,可以锻炼儿童的团结协作能力;3)6 ~ 10岁的儿童具有了自我控制能力,加强体能活动,有意识的参加各种体育活动,适当配合人为景观设计,增加场地趣味性;4)10 ~ 13 岁儿童敢于尝试、冒险。在场地的设计中考虑增加趣味运动场地的设计,全方面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设施系统配置分析

1.游乐设施

儿童游乐场地设施的选择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的人体尺寸、动作尺寸、体重等。例如学龄前儿童游乐场地选用尺度较小的设施(秋千、小木马、转椅等),在各种游乐设施的选材方面必须注意材质的环保型与安全性,场地地面防护材料选择塑胶地面,也可以是沙坑、木地板或者草坪。

2.绿化系统

儿童的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因此在选择植物要忌用有刺激性、有毒有刺的植物,合理配置,讲究人性化。像绿篱、叶、花、果形状奇特且色彩鲜艳的树木,可使儿童产生兴趣,营造一个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自然景观。在绿化设计时,选配植物要巧妙的利用其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质地和习性等进行构图,营造游乐场地景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范文7

〔关键词〕流动儿童;研究现状;研究展望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06-0008-0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十年来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流动人口不断壮大,流动儿童也随之增多。2007年国家统计局调查资料显示,目前随同父母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简称流动儿童)约有2000万,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流动儿童越来越受到政府、学者、社会的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未来。我国处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国情、世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例如,国家为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正在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异地高考制度已经实现或正在推进,教育公平迈出了重大步伐。这些变化对流动儿童产生了重大的心理影响,面对这些新变化,本文对近十年来关于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有利于在新环境下,指导和完善对流动儿童的相关工作。

十年来,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越来越来越多,发表文章达到5264篇。其中,心理学研究者发表文章达204篇,相关的研究主要围绕了以下主题:一是对流动儿童的心理特征、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二是对流动儿童心理的影响因素、心理机制和干预措施进行研究。

一、研究现状分析

针对近十年来关于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的文献情况,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 流动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

国内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相对较差。韩煊、吴汉荣(2010)发现流动女童的学习焦虑、恐怖倾向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常住女童,流动男童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总焦虑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常住男童[1]。周维维(2011)发现部分学前流动儿童面临着情感缺失,自信心相对不足,交往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2]。邱达明、曹东云等(2008)发现公立学校中的流动儿童在儿童孤独感以及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敌对、心理不平衡这些方面的得分与流动儿童学校的儿童和公立学校中的当地儿童的得分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女童心理健康问题更严重[3]。在心理特征研究方面,不同学者的分析因子各异,卢清、陈里霞(2008)将其分为整体健康水平、价值观、社会化、性格与行为特征、学习特点五个方面进行了研究[4]。在心理适应方面,曾守锤(2010)发现流动儿童在Bronfenbrenner所指的四个生态系统(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观系统和宏观系统)中均处于不利处境,这种困境可能是导致其心理适应问题的重要原因[5]。

但是,也有学者认为流动对流动儿童并没有带来心理适应问题,反而会使他们拥有一些积极的品质。俗话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陈美芬(2005)的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在人格的“有恒性”和“自律性”上的得分与城市儿童的得分基本一致,说明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一样具有较成熟的社会价值观,学习认真、做事坚持、尽职尽责,自觉规范言行[6]。在幸福感方面,徐凤娇、邓瑞姣(2011)发现长沙市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7]。

2.流动儿童心理的影响因素、心理机制和干预措施

在流动儿童心理的影响因素、心理机制和干预措施方面,国内的研究成果比较多,涉及的面也比较广。在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方面,胡芳芳、桑青松(2011)发现:年龄、是否独生子女、母亲的文化水平、不同的家庭功能类型是影响3~5岁流动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年龄较大,非独生子女、母亲的文化程度较高、中间型家庭的流动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也较高[8]。在影响儿童主观幸福感因素方面,徐凤娇、邓瑞姣(2011)发现家庭功能是影响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最主要因素[7]。在心理弹性方面,曾守锤(2011)研究发现,自尊水平高、积极的应对方式等个体因素和社会支持水平高等环境因素是保护流动儿童免受压力影响,使其不至于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保护因素[9]。

在未来取向方面,胡心怡、刘霞、申继亮(2010)发现在受教育和职业领域均存在三类具有典型未来取向结构的流动儿童,即清晰型、模糊型和矛盾型。其中,教育清晰型/职业清晰型的流动儿童学业卷入水平最高[10]。在自我认同方面,王薇、罗静、高文斌(2011)发现不安全亲子依恋关系和流动儿童感受到的不安全感对其自我认同有较大的影响[11]。在自尊方面,李小青、邹泓(2008)发现流动儿童的学业行为、师生关系也会影响其自尊的发展[12]。

在弹性干预方面,胡进(2002)对一所简易学校的五年级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个体与群体干预。个体干预采用心理周记的形式;群体干预则采用讨论、故事、表演、操作等体验方式,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3]。叶玮琳(2008)对一所流动儿童学校五年级某班儿童的不良情绪进行了团体干预,结果发现:团体训练对于改善男流动儿童的不良情绪(含焦虑、敌对、孤独、自卑和抑郁)有一定效果,但对女流动儿童却未产生显著影响[14]。在干预措施方面,曾守锤(2011)认为要避免给流动儿童贴标签,同时要借助学校的力量开展流动儿童的服务工作,如为流动儿童提供多维度的社会支持体系和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并开办家长学校,加强家校联系[5]。

二、存在的问题

近十年是流动儿童心理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时期,研究涉及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揭示以及各种影响因素对流动儿童心理作用的机制,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对策,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研究紧跟国家政策,视野不断拓宽。但在这些研究中也存在一些共性和个性的问题。

1.研究缺乏前瞻性且研究视野不宽

研究相对滞后。很多研究都是针对着当前的紧迫问题,研究的都是当下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忽视了流动儿童的未来。同时,研究对象大部分为小学儿童,涉及学前儿童、初中、高中、进入社会或大学的研究很少。许多研究大多针对在当前的制度下流动儿童心理的研究,没有预计政策改变后的流动儿童心理研究。

缺乏中外对比研究。研究者的视野大多局限在国内,其实,一些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曾经或现在存在类似于我国流动儿童的问题,如果能学习和研究他国的教育与管理模式,将有助于有效推动我国流动儿童问题的解决。张青(2007)指出美国流动儿童的教育对策即可为我国解决农村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提供借鉴。美国联邦政府长期实施一种被称作“流动学生教育计划”的项目,该计划的运作方式和服务内容都有具体规范,为有效解决美国流动中小学生的学习和健康等方面问题积累了经验[15]。

关于流动儿童积极心理的研究不够。大多研究者仍然沿用传统的问题模式,将焦点集中在流动儿童的适应困难和心理问题上。但事实上,很多流动儿童很可能适应良好甚至表现出色,生活的困难不是他们的“绊脚石”而是“垫脚石”,塑造着他们积极的心理品质,如坚强、独立、耐挫等。同时,流动儿童的各种适应困难和心理问题,也与政府政策、学校、家庭等多种外在因素有关。所以,研究者除了要关注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和心理问题,更要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注重挖掘和宣扬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给予流动儿童应有的公平与肯定。

2.研究的信度和效度仍需提高

多种因素影响着流动儿童研究的信度和效度。首先是取样的偏差,包括:(1)年龄偏差,年龄是影响流动儿童心理的重要因素,研究者选取的被试多集中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儿童,而其他阶段的流动儿童群体研究甚少;(2)地域偏差,大多流动儿童被试从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中选取,而中小城市或城镇被试较少。其次是研究方法的局限,包括:(1)研究方法的简化,多采用横向研究,而较少纵向研究,无法动态考察流动儿童的心理变化,对他们的成长进行有效的预测与调控;(2)测量方法不够系统,不同研究者考察流动儿童心理的测量工具不同,有的研究者采用访谈法,有的则采用问卷调查法,这样相关研究间就不能很好地衔接[16]。再次是研究者的限制,流动儿童心理的研究主要由心理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完成,知名学者参与不够,相关经费资助不够,以致不能进行大规模、高质量、深入的研究。

3.研究的系统性有待增强

目前,流动儿童的研究主要还是区域性的、特定性的,各个部门和机构出于各自的目的和任务进行某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全国统一的部署和衔接,相关研究重复较多,深入较少,缺乏系统的理论构建,实质性的解决策略和帮扶策略的提出较少,研究的应用性与实效性有待加强;缺乏对政策层面的研究,当前的心理研究主要还是关注个体自身,较少涉及到制度层面的研究,或者这些制度对他们心理的影响,缺乏学者对政策改革的呼吁。

三、研究展望

首先,整合资源,加强引导。国家相关部门为全国的流动儿童心理研究提供项目资助,把当前需要研究的紧迫问题、重要问题、前瞻性的问题作为项目,由学者自行申报,同时加强各地研究项目之间的联系和沟通,确保研究结果的系统性,加强纵向研究,确保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预测性。

其次,拓展研究对象,完善研究方法。可以把对流动儿童的研究拓宽到成年后和学前两个阶段。同时,以后的相关研究要做好充分准备,确保研究工具可信有效,加强问卷、量表的考证,准确运用统计工具。

最后,拓宽研究视野,树立客观的研究态度。 第一,要防止研究者的刻板印象和认知偏见,客观中立的看待流动儿童的心理状态。第二,要充分关注流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积极和建设性的力量,发掘其流动经历中积极的价值[17]。第三,要加强政策层面的研究,呼吁国家完善政策,为流动儿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共享同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韩煊,吴汉荣.深圳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 1(31).

[2]周维维.学前流动儿童心理状况调查——以浙江湖州市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9(22).

[3]邱达明,曹东云,杨慧文.南昌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上[J].中国健康教育,2008,1(24).

[4]卢清,陈里霞.流动儿童心理特征研究综述[J].鸡西大学学报,2008,8.

[5]曾守锤.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困境、问题、优势及建议[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6]陈美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格特征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 ,6.

[7]徐凤娇,邓瑞姣.长沙市流动儿童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5(32).

[8]胡芳芳,桑青松.3-5 岁流动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与家庭功能的关系[J].学前教育研究,2011,7.

[9]曾守锤.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和积极发展:研究、干预与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11,1(29).

[10]胡心怡,刘霞,申继亮.流动儿童未来取向的结构分析及对学业卷入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0,6(33):1506-1508.

[11]王薇, 罗静,高文斌.影响城市流动儿童自我认同的因素探析[J].心理科学, 2011,2(34):447-450.

[12] 李小青,邹泓等.北京市流动儿童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学业行为、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8, 4(31) : 909-913.

[13]胡进.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干预[J].教育科学研究.2002,11.

[14]叶玮琳.农民工子女小学生不良情绪特点及其干预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2008.

[15]张青.美国乡村流动儿童的教育及其经验借鉴[J].外国教育研究,2007 ,4(202).

[16]辜美惜,郑雪,邱龙虎.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现状述评[J].心理科学,2010,4(33):910-912.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范文8

【摘要】学前教育不是学校的教育。就像学校教育具有自己的目的、要求、目标一样、学前儿童教育也有目的、要求、目标和方法。在一部分幼儿园管理人员的素质比较低、应用不同阶段学校教育而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而学生无法适应。需要强调的是;学前教育中必须具有教育规律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必须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当前教育的普遍让人满意又让人高兴、尤其是在学前教育中、已普遍于地区及偏远地区。无数的农牧民的孩子在享受免费教育。但是、学前儿童实际受教育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要知道、学前教育不是学校的教育。就像学校教育具有自己的目的、要求、目标一样、学前儿童教育也有目的、要求、目标和方法。平常、在不同阶段的学校教育中、一个应用的教育方法不能在另一个阶段所应用。相同阶段学校教育方法不能应用在学前教育。因为学前教育儿童、他们的年纪特征、思维能力所不同而表现出来的。但是、目前情况所不同。在一部分幼儿园管理人员的素质比较低、应用不同阶段学校教育而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而学生无法适应。需要强调的是;学前教育中必须具有教育规律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必须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学前教育中怎么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率呢?为此、要注意下面几项:

1.教养者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素质。这几年来、各地方的学校教育中缺少教师资源现象比较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为学前教育分配更多的教师是无法开口的事情。所以需要一些专门师范类学校毕业的人才来解决这个问题。党和政府也对教养者的培训工作等方面有了大力支持。一些青年人抓住机会、专门学了师范类学前教育专业来减轻教育系统面临的问题。但是、表面上减轻了就业压力、可进来了一批不理解学前教育规律和本质的教养者诞生。结果学前教育跟学校教育方式相同而效率低、导致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当然、一定要解决好出现的问题。所以学前教育教养者要定时的去培训、将要达到教养者的知识层面和素质提高而有助于教学质量。

2. 教养者要给学前儿童给母亲一般爱。我们从“学前教育”这个名词就可以看出、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年龄还未到上学年纪的儿童。对他们来说、母爱是最重要的。那么说、学前儿童应该受怎么样的教育呢?当然、根据儿童的需要用适当的教育方式。那又是适用怎么样的教育方式呢?一定要牢记的是;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不能适用学校教育方式。要给予母爱基础上补充的一种----集体生活环境下的母爱方式来教育学前儿童。这正是学前教育的最重要的一点。学前教育单位上的儿童一方面可以继续得到母爱、另一方面可以学到怎么样跟集体在一起生活。学会规章制度。他们犯错误的时候、不要惩罚儿童。要母亲般的宽容大量、用母爱来感动、让他们在这种环境中自己认识到、怎么样跟自己的伙伴团结友爱。这样的教育方式有助于提高教育能力。

3.一定要重视儿童的健康。根据每个家庭的生活环境和各方面的环境气氛不同、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会不同。随着气候变化、气温不稳定会导致儿童的健康受到威胁。除此之外、就算所有的设施都很安全、但是、学前儿童在参加各项活动中、玩耍中、还是会出现以外、导致健康有损。因为、这年纪的娃娃根本就不知道控制自己、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发达。所以呢、教养者一定要提高警惕、要注意儿童健康问题。如果发生情况、一定要及时的解决。尤其是在夏季、容易生病的季节、所以要注意讲究卫生、让学前儿童健康、很好的成长。如果发现传染病、迅速的跟家长联系、迅速处理。如果心里、精神上遇到问题、让孩子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教他们要对自己有信心。就这样做的话、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里健康都有了保障。

当然、学前教育中的教养者要注意的几项不只是这些。我们在这里说起了最重要的一些部分。所以、教养者首先要熟悉的了解自己教养者的义务、规律、性质、在学前教育中寻找适当的教育方法、各方面都要十分重视。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范文9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儿童;健康教育;生存质量

作者单位:455000 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在小儿泌尿系统疾病中占第2位,我国部分省市、医院住院患儿统计资料显示,NS约占泌尿内科疾病患儿的21%~31%[1]。儿童NS好发年龄位3~5岁。此病病程迁延,容易复发,合并症多,儿童易产生持久的心理问题,发生率可高达30%[2],同时也可能导致家庭功能的改变。因此我科针对NS患儿制定了一系列健康宣教,初见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2008年3月至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90例NS儿童,其中男51例,女39例,年龄311(4.82±1.63)岁。入选标准:符合儿童NS诊断标准;年龄311岁;发病2个月以上;使用激素治疗;父母具有一定得读写和理解能力;排除同时患有其他慢性病者。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按照一般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组运用个体化健康教育

1.2.1 由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24 h内完成入院评估,入院初期给患者介绍医院环境,消除其陌生感,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根据患者不同年龄、生理、心理、儿童教养、社会文化背景等制定出相应的教育方法,责任护士采取一对一宣教方式,反复讲解、结合书面形式教育,设置游戏进行互动及角色扮演。

1.2.2 营养治疗提倡:①蛋白质:正常量的优质蛋白即每日每公斤体重1 g。②每日每公斤体重供给的热量不少于126~147 kJ,为减轻高脂血症,应少进食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动物油脂,而多吃富含多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芝麻油及鱼油以及富含可溶性纤维素的食物如燕麦、豆类等[2]。③水肿时摄和低盐饮食(

1.2.3 心理宣教 由于本组患儿多为学龄期儿童,住院时间较长,采用暗示、鼓励、认同等方法鼓励患儿坚定意志,克服恐惧和自制力。查房或治疗时采用激励的口气激发患儿的好胜心和勇气。护士以诚恳的态度好患儿家长多交流,消除悲观、焦虑、抑郁情绪。向患儿家长强调他们的心理对孩子的影响,要求他们从内心自我开导,勇敢面对。向患儿及家长进行肾病综合征知识的讲授,给与心理支持和渐进形放松。并安排治愈的患儿现身说法[3]。

1.2.4 后期重点出院指导,特别是安全用药宣教,强调糖皮质激素规则用药的安全性,说明突然停药对病程或预后的不良影响,出院指导单写清楚患儿用药剂量及注意事项、休息及复诊时间。

1.3 效果评价 采用自行设计的肾病综合征患儿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调查问卷对出院前各组患儿及家属进行测试,得分80分以上为掌握,60分80分为部分掌握,60分一下为没掌握。并采用患儿生存质量表评价出院1月后的生存质量。该表18个指标组成,包括精神、睡眠、家庭理解与配合、心理、日常生活4个方面。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以P

2 结果

2.3 两组患儿生存质量的比较两组患儿在出院1个月时,其生存质量总评分几各因子项得分均较入院时有提高(P

3 讨论 肾病综合征病程较长,为使患儿及家属能够重视疾病,需要培养患儿健康心态,减轻患儿心理压力,增强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各种感染,不随意停药或减药,不擅自改变治疗方案,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个体化健康教育确保了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保证了施教人员对患儿进行从入院到出院的系统、动态、规范而又针对性的健康宣教。系统全面地掌握其各项资料,能有效避免不必要的突况,与患儿建立良好的治疗性关系,提高患患儿假家属对护士的信任度和对治疗的主动性、依从性,从而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4],提高了肾病患儿的生存质量,同时也推动了专科护理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丁洁.肾病综合征诊治策略肾病综合征诊断进展.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22(6):401403.

[2] 吴临爱.综合性健康教育干预在高血压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12,26(7):17891700.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范文10

关键词 精神分析学派 幼儿园课程 影响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精神分析学派产生于十九世纪末,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的流派之一,由弗洛伊德创立,又经阿德勒、荣格等人,在其理论基础上不断发展、革新。精神分析学派不仅对精神病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很多重要理论都对社会的各个方面产了影响,特别是人文学科,如教育。该学说深刻地影响了20 世纪许多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和教育流派对教育的理解,纵观幼儿园课程,其中众多方面都体现着精神分析学说的教育观。

1 潜意识理论

1.1 涵义

潜意识理论是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理论,对于人的心理及人格起着重大作用。精神分析学派认为,①潜意识是人类心灵的主要成分。作为“水面下冰山”,它有着无穷的能量。间接影响人的行为和态度以至整个人生。如果任其自由发展或是误导了它,不但不能得到合理释放,反而会造成心理疾病。因此,我们要以正确合理的态度对待潜意识,使之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的能量源泉。

1.2 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儿童的人格在五岁前就已经基本形成,所以幼儿园阶段是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而潜意识这种非理性的能量是人类心灵的主要成份,影响着儿童的能力和判断,乃至他们的命运,因此,②根据对潜意识理论的内容,幼儿园的课程应主动去引导它,使其发展成为对儿童身心有利的后天发展的极大潜能,成为儿童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基础。潜意识释放的好坏决定神经症的是否形成,所以精神分析学派强调教育应为儿童能量的发出准备“出口”。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过游戏、艺术等正常的活动,使儿童发泄其不良的情绪和本能,即宣泄作用。二是利用积极的方法鼓励儿童将被压抑的欲望和心理能量移用到对社会有益的、高尚的创造活动中去,即“升华”。由此,幼儿园课程的特征有:第一、要求幼儿园课程应具有渗透性(因为潜意识教育是一种“隐性教育”)的特征,即时刻能够融入儿童日常学习生活中,这便与幼儿园一直倡导的“一日生活即学习”的理念相吻合。第二、幼儿园课程的一大特征是寓教于乐,知识的传授不是直接灌输,而是在丰富的活动和有趣的游戏中获得,儿童在这样的课程中获得的更多的也许不是纯粹的知识理论,而是一种对于学习的热爱和对于探索知识的渴望,这便是形成儿童良好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主动性、兴趣、探索和求知欲、创造力。

2 人格结构理论

2.1 涵义

精神分析学派③把人的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该学派的教育观就是以对人的情感引导,对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间矛盾的科学地协调为内容,促进其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2 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幼儿园课程最重要的任务在于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而不是仅仅身体健康、能记忆很多知识的人。“树人先树德”,幼儿园应该以培养儿童如何做人为重,以正确的方法引导儿童形成健康的人格。弗洛伊德和霍妮都对儿童的人格发展持早期决定论,认为社会文化中的矛盾倾向是通过个体早期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子关系而对个体产生影响。幼儿园是儿童阶段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无法取代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影响。由此,幼儿园的课程特点有:第一、现在的幼儿园基本都开设有亲子游戏、亲子活动等课程。亲子活动中家长既是活动的承载者又是活动的传递者,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获得正确的育儿观念和育儿方法,并将观念和方法融入到与孩子相处每一刻才能最终实现孩子健康和谐发展。第二、老师频繁与家长沟通,了解儿童在家时的情况,针对性地将家长与儿童的互动,融入某些课程中,如一些教授儿童与家长共同参与的课程,让儿童在放学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完成。

3 对儿童早期经验的重视

3.1 涵义

精神分析理论强调童年经验的重要性,个人生活的不幸可以在其过去的经验尤其是童年时期的经验中寻找根源。弗洛伊德④在其《精神分析引论》中指出:“儿童期经验更有重视的必要。因为它们发生于尚未完全发展的时候,更容易产生重大的结果,也就更容易致病”。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人格发展在5 岁左右就基本定型。

3.2 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因为儿童早期经验对儿童的后天的生活有如此大的影响,所以幼儿园课程应注重为儿童带来健康、有利的早期经验。由此,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常遵从以下原则:第一、以成人的生活方式为主导,组织和安排游戏。满足儿童渴望成为大人的愿望,儿童喜欢模仿性的游戏,特别是喜欢在游戏中模仿大人,幼儿园课程利用儿童的这一特性,尽可能与成人世界中的各种显示要素结合起来,使儿童在学习成人世界的生活经验和技能的同时,在游戏中形成对成人世界的正确认识,如让他们养成讲秩序的好习惯、负责任的好品质等。第二、通过重演各种伤害性事件的游戏,促进儿童战胜病痛和伤害的心理健康发展。游戏可以为此提供演戏和模拟,如“医院”的游戏,儿童通过扮演“医生”、“护士”、“病人”等角色,反复参与“量体温”、“打针”、“开药”等过程,从而降低儿童对一些本来恐惧的事物的紧张程度。第三、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社会品德。第四、发挥创造性想象。把“笔”当作“枪”,把“凳子”当作“马”等都是他们最擅长的事,可见幼儿想象力十分丰富,所以幼儿园的很多课程设计,在基本教学任务完成后,都会要求儿童进行拓展训练,即在已学知识基础上延伸、发散思维和想象力。

4 性本能论

4.1 涵义

在精神分析学说问世之前,“性”一直是个讳莫如深的话题,性教育更是无从说起。⑤弗洛伊德十分重视性本能的作用和影响,并据此对儿童性教育问题给予了特殊的关注,提出了系统的主张。弗洛伊德认为就性本身而言,它是人的自然属性,不要对它羞于启齿,应把它看成平常事、以平常心待之,儿童才会在此基础上形成理性的态度和行为。

4.2 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范文11

【关键词】 流浪儿童;流动儿童;人格;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量表

流浪儿童指在18周岁以下离开家人或监护人,在外游离超过24小时且无可靠生存保障并最终陷入困境的未成年人。据民政部统计,2010年全国共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14.6万人次[1]。据我们的前期调查,流浪儿童外出流浪多数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缺乏关心爱护、父母养育方式不当而致儿童主动脱离家庭、选择流浪。流动儿童是指6-16周岁(或7-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具有学习能力的孩子。依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样本数据分析,14周岁及以下农民工随迁子女数量即达1403万人[2]。农民工一般文化素质较低,进入城市后多从事劳动强度高、社会地位及保障程度低的行业[3],此类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

父母的家庭教育,对其子女的人格特质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4]。那么,处于不良的家庭环境与欠缺的家庭教育背景下的流浪儿童与流动儿童,会有怎样的人格特质?主动脱离父母选择流浪于城市的流浪儿童与被动跟随父母生活在城市中的流动儿童,是否会有不同的人格特征?不同性别的儿童是否会在两组群体间有不一的差异?在本研究中,将对此类问题进行一一探索。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个体施测方式对某市救助保护机构所救助的15-17岁年龄段流浪儿童(剔除从小被拐卖及残障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共计90人,平均年龄为15.79±1.81岁,其中,男生59人,女生31人。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某民工子弟学校九年级学生进行团体施测,共发放112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03份,问卷有效率为91.96%,其中,男生56人,女生47人;该组儿童平均年龄为15.92±1.63岁。

两组儿童的年龄及性别构成差异不显著;两组儿童父母的婚姻状况、健康状况、教育水平、职业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采用刘梅二氏修订的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量表(16pf)[5]作为测量工具。16pf共有187题,以下面一些因素来评价个体的人格特征:16种基本人格因素,分别为乐群性(A)、聪慧性(B)、稳定性(C)、恃强性(E)、兴奋性(F)、有恒性(G)、敢为性(H)、敏感性(I)、怀疑性(L)、幻想性(M)、世故性(N)、忧虑性(O)、实验性(Q1)、独立性(Q2)、自律性(Q3)、紧张性(Q4);4项次级人格因素类型,分别为适应与焦虑性(X1)、内外向性(X2)、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X3)、怯懦与果敢性(X4);4项应用预测人格因素,分别为心理健康者的人格因素(Y1)、专业而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Y2)、创造力强者的人格因素(Y3)、在新的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人格因素(Y4)。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1.2.2 实测过程 调查人员为苏州民康医院精神科医生、社会工作者,均接受统一培训,并统一指导语。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3.0软件录入数据,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验、卡方检验、多因素方差分析等。

2 结 果

2.1 两组儿童的人格特质 原始分转化为标准分后,基本及次级人格因素得1-3分为低分特征,8-10分为高分特征;应用预测人格因素中Y1平均值为22分,Y2平均值为55分,67分以上者表示应有所成就,Y3在72分及以下者表示创造力低,88分及以上者表示创造力强者的个性因素形成,93分以上者为高创造力表现,Y4平均值为22分,27分以上者有成功的希望。

本研究结果见表1,流浪儿童与流动儿童在四项应用预测人格因素上的得分偏低,Y1、Y2、Y4均未达到平均水平,Y3得分显示创造力强者的人格因素尚未形成。两组儿童的心理健康者的人格因素(Y1)得分表示其心理健康稳定性一般。将两组儿童在16种基本人格因素的得分按高低排序,流浪儿童的紧张性、忧虑性、敏感性、幻想性、敢为性等因素得分较高,流动儿童的忧虑性与紧张性得分较高,两组的聪慧性与独立性得分均较低。两组在忧虑性、紧张性、适应与焦虑性及内外向性上的得分大于6分,但小于8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流浪儿童组另在敢为性、敏感性、幻想性上的得分大于6分;两组在其他人格因素上的得分均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低水平。

进一步对两组儿童在16pf上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流浪儿童在有恒性、敏感性、专业而有成就的人格因素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流动儿童(p

2.2 组别、性别在16种人格因素上的多因素方差分析 以组别、性别为自变量、16种人格因素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见表2,结果显示,组别在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专业而有成就者的人格特质方面的独立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性别在乐群性、恃强性、敢为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内外向性等方面的独立效应显著,组别与性别的交互效应对16种人格因素中的兴奋性、内外向性、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等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2.3 不同性别16pf得分的组间差异 分别对不同性别进行两组(流浪儿童组与流动儿童组)比较,结果显示:男生中,流浪儿童在敏感性、独立性、专业而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流动儿童,而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得分显著低于流动儿童;女生中,流浪儿童敢为性及内外向性得分均显著高于流动儿童,见表3。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中,流浪儿童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者人格因素的平均得分表明,两组儿童心理健康素质及情绪稳定性处于一般水平。余三种应用预测人格因素得分说明,两组儿童尚未具备从事一定专业的能力,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创造能力亦有限。这在我们前期对流浪儿童的访谈调查中也有一定体现:结果显示有83.6%的流浪儿童诉钱用完或被偷后,找不到工作,而以乞讨为生,最终迫于生活困难而求助于救助系统。

两组儿童聪慧性及独立性得分较低,说明他们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不强。稳定性、有恒性、敏感性得分基本在4-6分间,独立性得分小于4分,表示两组儿童人格特质与心理素质欠佳,具体表现在:情绪欠稳定、道德法制感不强、对事物的洞察能力较弱、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自律性得分小于5分,表明有不能自制、不明大体之表现。两组儿童忧虑性、紧张性、适应与焦虑性得分均大于6分,说明他们有忧虑、烦恼情绪,被紧张困扰,缺乏耐心,心神不定,易于激动、焦虑,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不满意。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得分也说明两组儿童受到情绪困扰,有挫折感、气馁表现。怯懦与果断性得分说明两组儿童行事优柔寡断,表现怯懦、依赖性强。综合以上分析,流浪儿童与流动儿童的人格面貌具有以下特点: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弱,自制力不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欠缺对事物的洞察能力,行事优柔寡断,依赖他人,情绪较不稳定,被忧虑、烦恼、紧张等情绪困扰,易于激动、焦虑,对自己目前所处的环境不满意,有挫折感、气馁表现。家庭是儿童生活的第一环境,而父母则为儿童的启蒙老师,家庭环境对个体的成长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不良的家庭教育及亲子沟通方式显著地影响到儿童个性心理、自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的健康发展[6-8]。有研究显示,流浪儿童所获得的家庭支持缺乏[9],他们或受到胁迫式的养育方式,或缺失家庭教育,流动儿童则与父母的沟通频率低、时间短、主动性不强,沟通质量较低[10]。本研究以两类特殊儿童群体为研究对象,从某种侧面也反映了家庭功能与儿童发展间的密切关系。

结合流浪儿童与流动儿童较为突出的人格特质与两组在16pf中得分的差异进一步分析,流浪儿童较流动儿童敏感,易感情用事,做事可能不切实际,缺乏耐心与恒心。这一特点一方面可能为流浪儿童选择离家出走、流浪异乡的促进因素,另一方面,可能也是与流浪儿童目前所处的环境有关——离开父母的怀抱、独自流浪在外,身无分文时,或乞讨为生,或偷或抢以维持生存,受到更多的社会歧视。有研究者调查发现,流浪儿童的社会支持水平与社会支持主观感受水平明显较低[11],而支持网络的匮乏,尤其是家庭支持的脆弱,严重影响到儿童的自我评价系统,从而表现出自卑心重、敏感多疑、情感脆弱、自我封闭等[12]。

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性别(男、女)与组别(流浪儿童组、流动儿童组)在16pf部分因素得分上的交互效应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

综上所述,流浪儿童与流动儿童的人格并未得到健康发展,相对来说,流浪儿童较流动儿童更为敏感,受到的情绪困扰也更多,另外,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下,不同性别儿童的人格发展趋向会有所不同。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其一,未设定与父母同住的一般农村儿童作为对照组;其二,因实际问题,本研究对流浪儿童与流动儿童采取了不同的调查方法,这可能会影响到两组的比较结果;其三,本研究仅为一次横断面调查,而研究对象均未满十八周岁,人格尚未成熟,尚有待进一步的纵向追踪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萍.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形成合力很重要.中国人大,2012.08:31-32.

[2] 段成荣,杨舸.我国流动儿童最新状况——基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人口学刊,2008,06:23-31.

[3] 杨云彦.农民工:一个跨越城乡的新兴群体——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和整合与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人口研究,2005,29(4):37-39.

[4] 陈盈盈,周跚跚,侯雪艳,等.山东省农村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其人格的相关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10,31(12):1467-1469.

[5] 刘永和.刘梅二氏修订卡氏十六种性格因素测验指导手册[M].台湾:开明书店,1970.

[6] 罗苑,齐平.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形成及心理健康研究综述.宜春学院学报,2009,31(2):166-167.

[7] 凌辉,黄希庭.父母养育方式与儿童自立水平关系的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2):213-215.

[8] 方晓义,林丹华,孙莉,等.亲子沟通类型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心理发展教育,2004(1):18-22.

[9] 王惠敏,王玲.流浪儿童的社会支持及其与自我意识的关系.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9):48-52.

[10] 陈丽,刘艳.流动儿童亲子沟通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特殊教育,2012(01):58-63.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范文12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及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系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的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特殊的生活境遇和教育环境诱发了他们不良的人格因素,不良的人格因素导致了他们的行为问题和学业不良,有些甚至出现严重的过错行为和强烈的倾向。

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问题涉及一代农村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它不仅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也是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是农村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的大事。如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不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农村教育将出现“塌陷地带”,农村青少年群体也可能出现“塌陷人群”,因此,关注和研究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问题的产生原因

人格发展是指在整个生命历程中,个体的人格特征随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而逐渐发生变化的过程。家庭是塑造儿童人格的第一所而且也是最重要的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儿童的人格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融洽和谐的亲子关系、父母良好的榜样作用以及有效的监控机制对儿童人格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促进儿童健康人格的养成。而亲子关系失谐、父母榜样作用缺失和父母监控机制弱化则是导致儿童不良人格特征形成的重要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环境的改变,家庭教育的“缺失”,形成了以下一些人格特点:一是冷淡、孤独;二是情绪不稳定,易心烦意乱,自控能力不强;三是自卑拘谨,冷漠寡言;四是比较圆滑世故,少年老成;五是抑郁压抑,忧虑不安;六是冲动任性,自制力差;七是紧张焦虑,心神不定。

儿童的人格特征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家庭是儿童最早和最直接的社会化场所。家庭教育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最重要和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因为它是融于日常生活之中的,教育与生活在时间、空间、活动上往往是统一的,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位,使其家庭环境发生了不利于其人格发展的变化,导致他们的人格出现了一些不良特质。

从总体上看,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问题的出现缘于家庭教育的“缺失”。而事实上,在这个笼统的原因背后,隐藏着更为复杂的心理社会因素。其中,亲子关系的失谐和父母榜样作用的剥夺共同构成了影响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的家庭教育因素,它们以特殊的功用与机制不仅改变了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学习的情境与过程,而且也深刻地影响了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问题的教育策略

1.优化家教环境,提高育人水平

家庭是儿童人格教育的主要信息来源,对儿童的行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它是融于日常生活当中的,更容易为孩子所接受,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最具影响力的因素。父母是儿童认识社会的引领者,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表现出自己的行为,父母的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人格,父母可以亲手辅导孩子社会化的进程,训练孩子如何与人相处。而亲子关系淡漠、父母榜样作用缺失和监控机制弱化必然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水准的降低,是导致儿童不良人格特征形成的重要原因。

2.在学校中成立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互助小组”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人格特征上具有明显的共性,在日常生活和价值判断上也具有共性的困惑和问题。同时,相同的经历与境遇使留守儿童之间更易于产生彼此心理上的相容,形成情感上的相互慰籍与支持。在小组的交往与活动中,留守儿童可以分享彼此之间的快乐,理解并分担彼此的烦恼,交流和讨论他们在成长中的困惑和疑虑。这样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冲淡他们对父母的思念和孤独感,而且从共同的交往活动中可以培养他们的互助、安慰、分享、合作等亲社会行为和对集体的依恋和归属感,促进儿童健康人格的发展。

3.农村基层组织对留守儿童的人格教育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应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农村风貌,创设有利于儿童良性互动的社会生态环境,提高儿童心理的调适能力,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加强对监护人员的宣传工作,大力倡导科学文明的监护方式和教育模式,促进儿童人格的健康发展。

除此之外,亦可结合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的特点和农村的教育条件尝试其他一些辅助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