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呼吸道疾病的治疗

呼吸道疾病的治疗

时间:2023-11-08 10:19:34

呼吸道疾病的治疗

呼吸道疾病的治疗范文1

[关键词]鸡群 呼吸道疾病 诊断 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3-0370-01

支原体病毒会引起鸡群发病,造成病毒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气候的变化、日夜温度差较大或是受到了寒流的攻击,鸡群因为受到寒气而出现疾病,鸡舍的透风性比较差,舍内大量的有毒有害的气体不断产生,如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鸡舍中这些气体的浓度较高,鸡群容易出现疾病。鸡舍中的密度过大的情况下,鸡群中一旦某个发病,会造成多种疾病的交叉感染如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以上这些容易产生继发性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小一点的鸡更容易受到疾病的入侵。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鸡呼吸道疾病是预防鸡成群发病的重要手段。

1、 鸡群发病时的主要表现

鸡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特点是发病时间比较急,传播速度较慢,时间长。气温变化以及鸡

舍密度增大和鸡舍不透风的状况会造成单纯性的感染,风向转变不大的情况下,少数的鸡存在呼吸音加强。此时饲料鸡的食欲会出现减退,造成饲料使用量的削减,鸡群中还能够看到有的鸡会堕泪和甩鼻,面部较为肿胀,眼镜掉泪的症状多发生在一侧,少数会出现双眼掉泪。若不及时抑制,该病会转变为慢性传染病,造成鸡时好时坏,严重出现异样物质的分泌,还有的是黄豆大小,有可能会引发眼睛失明,成年鸡的抵抗能力会比较强,但是现实中该病产生后经常会继发其他疾病,尤其是肉鸡群中的发生概率要高于其他品种,造成病情的复杂,增加鸡群的死亡概率。在大肠杆菌夹杂传染死亡的鸡,经过解剖后可以发现鸡的体内出现了各种炎症,有的还会表现出卵黄性腹膜炎的病理变化,多数情况下该病表现出多种病变产生中,对于死亡鸡经过解剖后病理转变才能够看到原并发的转变。

2、 鸡呼吸道疾病的病例诊断和医治

2.1 慢性呼吸道疾病

慢性呼吸道疾病若在败血霉形体传染引发并发症,主要病症是鸡会发出比较奇怪的咳嗽声,并且伴随鼻涕的产生。该病一年四季都存在,秋冬为高发季节,4~8周大的雏鸡对该病较为敏感。临床症状是鼻子会流出粘稠的液体,并伴随喘鸣音。头部发生肿胀,眼睛会流出特殊的分泌物,鸡的体型出现不正常的生长。病变特点为:鸡的鼻子内部出现粘膜增厚,出现干酪样物质,眼结膜发炎,窦内充血、水肿存在渗出物。【2】气囊出现增厚,存在干酪样物质,败血霉形体坏伴随其他较多的炎症并发,详细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是全血平板凝集反应,血凝依据按捺实验,使用分开方式对霉形体进行培养。使用卡他霉素和链霉素早晚一针,连续3天,能够缓解症状,存在连续发病趋势,可以通过在饮水中投喂泰勒菌素或是强力霉素等,对鸡自身的抵抗力实现提升。

2.2 传染性支气管炎

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属于一种冠状病毒,首先存在病鸡的呼吸器官内,该种疾病针对乙醚、高热和消毒剂比较敏感。该病只会发生在鸡身上,任何时间段都会出现并发,雏鸡的死亡率比较高,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音以及流鼻液等,产蛋鸡发病表现为产蛋率较低,生产出的鸡蛋和正常鸡蛋存在较大的差别,蛋内部会出现结构变异。病变的主要特点是鸡气管的中下部会出现血性炎症,气管和支气管会出现粘稠性,抗体性的炎症,肺部水肿、气囊炎,产蛋鸡会出现充血形变,腹部存在黄色液体。传染性疾病的应对措施是搞好卫生。

传染性鼻炎是由于副鸡嗜血杆菌造成了鸡急性呼吸系统疾病,该病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存在厌氧特征,能够被分为A、B、C三个血清型,病毒抵抗力低下,对于抗菌素较为敏感,病鸡和携带病菌为主要传染源,途径为飞沫和灰尘以呼吸道为通道,秋冬和初春季节比较严重,无继发传染时的死亡率并不高。【3】诊断中该病较易被发现,且在鸡体内的潜伏期比较短,传染的时间是1~3d传染该病的鸡主要症状是发出异样声音,流鼻涕、面部出现肿胀,眼睑等出现水肿,眼结膜出现充血发炎,该病通常会先病变成鼻腔以及窦粘膜的急性卡他性炎,鼻腔以及鼻窦发生充血、肿胀,随后产生异样和粘稠的分泌物,眼结膜囊内出现异物,咽喉和器官在一般情况下不存在异常。

该病在防治中,先用磺胺二甲基嘧啶,在0.2%比例和鸡饲料搅拌下喂服,连续3~4天,链霉素,每个鸡实行肌肉注射100~200mg,每天1次,连续3天,土霉素,0.2%比例混入饲料内,连续3~4天。

3、 鸡呼吸道疾病需要遵守的防备原则

该种疾病的预防以及治疗工作要遵守下列原则,该病的产生可以及时的通过鸡的异样来

发现,因此预防就变得十分重要,在防备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对各种病毒的防备工作,其次是做好养殖管理,夏天实行相应的通风、降温和防暑工作,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合理控制鸡的密度。

在出现该病后,首先要将发病诱因进行去除,实现情况的改良,削减疾病的发病原,帮助进一步开展治疗工作,若出现了不能预测的疾病,主要是对其他疾病进行控制,防止本病出现的继发性传染,适当的对药物的投放进行节制。在医治该病种的原则为:以发病鸡的数量为根据,在发病鸡的数量少的时候,开展治疗要以单位治疗。若是发病数量较多,要先去除外界的诱因,斟酌群体喂药结合预防治疗。

4、小结

文章对鸡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类型、发病的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预防方法展开了详细的讨论,希望可以帮助及时诊断和治疗鸡的呼吸道疾病,有效保护鸡群的生存和成长。

参考文献:

[1]张传碧.鸡呼吸道疾病诊断与治疗[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04:105.

呼吸道疾病的治疗范文2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幼鸡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本病又叫甘保罗病,主要感染幼鸡。患病鸡出现间歇性水泻,法氏囊肿大、损伤、肌肉出血,免疫力受严重影响。1.症状本病潜伏期很短,患病鸡2~3天出现症状,在鸡群中百先发现数只死亡,其后更多的出现减食、打盹诸现象。本病的特征性表现为:(1)患病鸡排出白色水样或米汤样稀粪。(2)发病初期有少数鸡调头啄自己的,可能是法氏囊痛痒的缘故。本病主要发生于4~6周龄的雏鸡。2.病变(1)法氏囊肿胀,囊内粘膜水肿、充血、出血、坏死,并有奶油样或棕色的渗出物;严正者法氏囊外观呈紫黑色;病程稍长者法氏囊萎缩,无光泽。(2)胸肌、腿肌有条片状出血斑。(3)患病后期患鸡肾肿大,肾小管、输尿管充满白色的尿酸盐沉着。3.防治(1)免疫接种。首先在18~20日龄,30~35日龄进行第二次免疫。两次免疫均使用中等毒力的弱毒疫苗。种鸡在120~140日龄再用油剂灭活苗肌肉注射1次。(2)中药"管囊散"等也有相当的效果。

二、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的呼吸道疾病。本病在雏鸡上的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流鼻汁,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成年蛋鸡感染本病后表现为产蛋量减少和畸形蛋、软壳蛋的比例增加。1.症状患病鸡精神萎顿、脱水、尿、粪液多,咳嗽、气喘有(口罗)音,眼湿润,鼻有分泌物,个别鸡可见窦肿胀。6周龄后或成年患病鸡的症状较轻。2.病变,肾肿大、小叶清楚、灰白色、表面呈摈榔状花纹。呼吸道型:在鼻道、眶下窦、气管和支气管中发生浆液性卡他性炎症或见有干酪性渗出物栓塞;产蛋鸡腹腔中有液状卵茧,输卵管的长度和重量明显减小。3.防治本病无特殊的治疗方法。一旦发病,可接种疫苗以防再次发生。本病应在未发生前,结合本地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三、鸡痘鸡痘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皮肤型鸡痘的症状以皮肤(尤以头部皮肤为明显)的痘疹、结痂、脱落为特征。粘膜型鸡痘的症状,可引起口腔和咽喉粘膜的纤维蛋白性坏死性炎症,常形成假膜,又称鸡白喉。有时这两种症状同时发生,称成混合型。另外,还有败血型鸡痘,不过非常少见。1.症状(1)皮肤型:首先在头部皮肤上,或腿、脚、泄殖腔孔和两翼内侧,见有灰色麸皮状覆盖物,并迅速变成小结节。小结节由灰色变为灰黄色,大的如豌豆,表面凸凹不平,并和邻近的结节互相融合,形成棕褐色的大结痴。(2)粘膜型:主要在口腔、咽喉粘膜发生纤维状坏死性炎症。先是生成一种黄白色小结节,以后小结节迅速扩大并融合在一起,形成白色豆腐渣样的假膜。患病鸡表现为采食困难,张口呼吸,体重减轻,生长不良。2.防治本病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时,用钢笔尖蘸取疫苗,刺神在翅膀内侧皮下。刺种后1周左右,可见刺种局部皮肤上产生绿豆大的小泡,以后结痂脱落,即为刺种成功。如果不发生反应,应重新刺种。

三、鸡白痢

病鸡表现精神萎靡,无食欲,羽毛松乱,缩颈呆立,有的出现呼吸困难,下痢或腹泻,粪便呈黄绿色或灰白色。眼睛肿胀、流泪,有粘液性分泌物。剖检病变主要是内脏实质器官充血、淤血和变性。常附有一层白色纤维素膜;脾脏肿大,呈紫红色;纤维素性心包炎,心包膜增厚,心包液混浊,常混有纤维性渗出物;腹膜发炎,膜腔内和肠系膜上附有纤维性渗出物。有些鸡关节肿胀,关节液浑浊,关节腔内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治疗:大肠杆菌对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所以要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可选用的药物有:氯霉素、庆大霉素、氟哌酸、四环素、土霉素、环丙沙星等。

四、卡氏白细胞原虫病的分析及治疗

临床症状是:贫血,鸡冠和肉髯苍白,排草绿色粪便,咳血、呼吸困难而死亡,雏鸡3~6周发病严重,死亡率可达20~80%,成年鸡死亡率低产蛋率下降。剖检病鸡可见肌肉苍白、出血,肝脾明显肿大,质脆易碎,血液稀薄、色淡;在胸肌、腿肌、心肌、肝脏等器官上有针尖大小白色小结节突出表面,严重时可见腹腔内有血凝块,外观鸡冠苍白,产蛋鸡见卵巢变形,卵泡破裂,有卵黄性腹膜炎病变。定期消毒和喷洒一些杀灭昆虫的药物,消灭中间宿主,在白冠病流行季节对鸡舍内外定期喷洒杀虫剂,如用0.01%的敌百虫或溴氰菊脂等,禽舍门窗也可考虑用细网眼纱窗封闭,以防库蠓飞入鸡舍。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按50~100毫克/千克饲料,并按说明用量配合维生素K3混合饮水,连用3~5天,间隔3天后,药量减半后再连用5~10天即可。

参考文献:

[1]盛蕴纯..鸡白细胞原虫病[J].中国家禽.1984年02期.

[2]陈培义.张嘉栋.宋亚勤.王庆轩.马密全..鸡卡氏白细胞原虫病的诊断与防制[J].现代畜牧兽医.1985年05期.

[3]危粹凡.谭绍才.胡志能.贵州鸡体初见的住白虫病[J].贵州畜牧兽医.1983年01期.

[4]陈羔献.国内禽病研究动态简介[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4年02期.

呼吸道疾病的治疗范文3

关键词: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效果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ABX)又被称之为沐舒坦,是一种有效的祛痰剂,主要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与支气管哮喘病中(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1]。同时盐酸氨溴索还能抗氧化,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消除炎症,加快支气管炎的恢复。儿童呼吸系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气道狭窄、血管丰富、粘膜柔嫩、消除能力差等,所以呼吸道一旦发生感染后,气道中的分泌物就会增多,出现痰液粘稠、咳不出等不良症状[2]。文章对在我院因呼吸系统疾病接受治疗的患儿的治疗效果展开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2月因呼吸系统疾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儿80例,随机将这些患儿分成两组,每组共有患儿40例。观察组中,男患儿25例,女患儿15例;年龄1岁(6月)~9岁,平均年龄为(3.8±2.6)岁;病程1~4d,平均病程为(2.1±0.8)d;按照病症类型进行分类,支气管肺炎14例,急性肺损伤(毛细支气管炎)11例,呼吸窘迫症(支气管炎)10例,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5例。对照组中,男患儿22例,女患儿18例;年龄0.8~8岁,平均年龄为(3.5±2.4)岁;病程0.5~5d,平均病程为(2.4±1.3)d;按照病症类型进行分类,支气管肺炎13例,急性肺损伤12例,呼吸窘迫症11例,呼吸系统疾病4例。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症状均为多痰、喘息、肺部有喘鸣音、咳嗽等。对比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程、病症类型等临床基本资料,P>0.05,无统计学差异意义。

1.2方法 两组患儿住院后,均为其提供常规治疗,包括:退热、吸氧、镇静等。对照组中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盐酸溴已新(生产商: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7396,药品包装:2ml安瓿,10支/盒),2ml/次,4~8ml/d,静脉滴注时用250ml的葡萄糖注射液进行稀释。观察组中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氨溴索注射液(生产商: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1314,包装规格:2ml×15mg×5支),

1.3评价标准 ①显效:患儿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临床表现症状全部消失,体温正常,没有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咳痰等临床表现;②有效:患儿的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咳嗽与咳痰明显减少,呼吸困难与喘鸣音减少;③无效:患儿的临床表现均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有加重的趋势。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两组患儿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均值±标准差(x±s)代表其计量数据,用χ2对其计数数据进行检验,将P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中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中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2.2不良反应 观察组中有1例患儿恶心、呕吐,有1例患儿发生皮疹,不良反应率为5%,对照组中,有3例患儿心跳紊乱、3例患儿发生消化疾病,不良反应率为15%,对照组高于观察组,χ2=11.3,P

3 讨论

呼吸系统疾病在儿童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儿童由于身体各项机能发育未成熟,所以身体免疫力较弱,容易受到流感病毒、支原体、呼吸道病毒感染,最终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出现痰液粘稠、气道分泌液增多[3]。小儿因气道狭窄,咳嗽反射不完全,所以痰液粘稠易造成气道堵塞,引发呼吸困难,严重时甚至发展为呼吸衰竭。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能帮助患儿有效排除痰液,减少体内病毒量,松弛气道平滑肌,帮助肺功能恢复,进而提高患儿身体免疫力[4]。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观察组中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中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中,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不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少,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洪芳.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30):49-50.

[2]王亚文.盐酸氨溴索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 12(05):431-432.

[3]肖兴仕.盐酸氨溴索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求医问药,2012,10(09):149-150.

呼吸道疾病的治疗范文4

关键词: 猪呼吸道疾病;特点;预防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140

呼吸道疾病在猪养殖场的扩散是造成养殖场病疫的1个因素。当猪患上呼吸道疾病后,会出现呼吸急促、皮肤发红等一些症状。最常见的一些疾病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猪的自愈能力不是特别强,就像普通的呼吸道感染也会致命,而且很容易传染。在养殖场中引发疾病的病原体较多,仅靠疫苗很难控制病菌传播,需要定期投喂药物,起到预防的效果。

1 流行特点与病变特点

猪在很多时期都特别容易患病,每一个猪龄周期,发病的概率和死亡率都是不同的。在养殖场中的小猪,发病率最高,如不能有效的防止传染,就会导致大量生猪猪染病。发病率最集中的是猪龄18周的猪,这个时期的猪抵抗力过低,很容易发病。其他时期,小猪的患病的种类也大不相同的,比如说,大多数都是炎症种类的疾病,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肺出血,呼吸困难等症状。一些猪在发病后会在耳尖及四肢末端出现些许紫斑。

2 症状特点与发病原因

在猪感染疾病之后,会明显的感觉到猪的精神不振,没有食欲,走路没有力气,严重的时候可能会有呼吸困难等症状。感染急性病后猪可能会突然死亡或体温在短时间内明显上升,感染慢性病的猪表面的病症不明显,但生长缓慢,食量减少,约2周的时间后会逐渐出现咳嗽等症状,并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表现为持续咳嗽。

引发猪的疾病的病原体往往都是可以互相传染的,最常见的就是猪流感病毒,这种病毒很容易传染,也很难治愈,会伴随着很多的并发症,导致更多的病原体侵入猪的身体。养猪场出现的猪嗜血杆菌病和猪附红细胞病等主要疾病,常见的有猪支原体肺炎,是指猪在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出现的接触性慢性呼吸道疾病,一般发生在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混乱的养猪场,会引发死亡。当养猪场发生低温、超时、拥挤、通风条件差、天气突变以及长期投饲单一饲料的情况时,生猪自体抗病能力下降,发病率上升,同时病情加重。一般来说这种病造成的死亡率并不高,但是当流行期到来,饲养管理始终得不到提升时,也会在猪群中造成大面积感染,引起较高的死亡率。

2.1 临床症状

猪一般患上疾病,现象都会很明显,整天躺着不太爱动,吃饭也不积极,最主要的就是咳嗽和急喘。急性病往往是发生在新患病的猪上,其中怀孕母猪和幼龄猪较多,患病猪往往出现急性呼吸困难,病情严重时会舌头突出,口鼻处出现沫状物,发生腹式呼吸,腹肋部快速起伏,时有痉挛性咳嗽。在刚发病的时候很难察觉,一旦猪的抵抗力下降到无法与病原体抗衡的时候,这时候现象会极为严重,体温会很快升高,变得很严重,需要及时救治。

2.2 防治方法

预防,对于目前养殖场大规模养殖的具体防护措施,只能是利用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来预防发病率。要注意提高生猪的抗病能力,就要提高生猪的免疫能力,必须通过改善饲养条件来达到。猪圈要定期进行消毒,防止病菌在猪舍内长期存在、恶化,普通的消毒剂配合和科学的使用方法即可达到目的。养猪场最好使用自己繁殖的生猪来养殖,以免外来生猪从外界带入病菌。

治疗,抗生素可以用于治疗猪呼吸道疾病,但具体使用哪种抗生素要根据实际病情决定。霉形体具有抗药性,长期使用单一抗霉素,后期容易失效,因此需要几种抗生素交替使用。

除上述人造环境外,外界的自然天气变化也会诱发生猪的呼吸道疾病。数据表明,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易发病,猪群断奶日龄不同、营养不均衡,饲养时没有做到全进全出等问题都容易引发疾病。

3 预防措施

病猪的复发率很高,尤其呼吸道感染疾病,所以要及时的做出防护措施。预防工作是管理的重点。外来新猪入圈前要进行病菌检查和消毒,并隔离观察一段时间。购入的商品猪,隔离期为15d左右,混群前还要进行检疫确认健康。饲养猪群要保证提供足够的营养,并做到营养均衡,提高猪的自体免疫力。投喂的饲料应保持正常品质,发霉、变质的饲料不能投喂,否则其中的霉菌可能致病或降低免疫力。猪舍要定期进行清扫和消毒,保持良好通风,排除堆积的氨气;通风的同时要保温,以免低温引发呼吸道疾病。

虽然没有疫苗可以应对所有呼吸道疾病,但应对某类疾病的疫苗是可以作用的。i群要及时做好接种工作。能繁期和幼年期的生猪较易患病,所在猪仔1~3周龄时可以注射支原体灭活苗2mL,用来防止感染疫病,提高体内免疫力。6周龄注射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来减少断奶后出现的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等疾病出现。

4 治疗措施

呼吸道感染是严重的疾病,治疗起来也特别困难。发现病情越早、治疗越早,成功治愈的几率越高。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呼吸道疾病就会从一次性损伤变为慢性病,更难有效的治疗。有些能够正常进食的小猪,治疗起来相对的容易些,这样就能在食物中添加治疗的药物,辅助治疗。但是如果小猪无法进食,只能通过注射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养猪场可以定期对猪进行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以便及时针对敏感性猪肺炎支原体和细菌感染进行治疗。

治疗猪呼吸道疾病要根据具体病情选择治疗方式,坚持对症治疗为主,支持疗法为辅,通过这种治疗方式,不仅能消除病猪本身的疾病,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生猪的免疫力。目前在猪呼吸道疾病方面,具体的治疗药物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板蓝根注射,它能有效的防止疾病的复发,最有效的止咳专用药有喘立町等。

5 结语

现如今,养殖场的大规模养殖最容易出现疾病感染,养殖人员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有效的防治感染病,这也是对养殖人员的一大挑战。一旦猪患上疾病,治愈就相当困难,复发率特别高。如果发现有小猪患上感染疾病,一定要及时将猪隔离,集中治疗。在秋冬二季,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和预防措施。秋天补注疫苗提高猪群免疫力。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预防,新猪入圈前要仔细检查,对新猪的来源要谨慎。在猪舍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好检查,保持谨慎的态度,从根源上减少猪呼吸道疾病发生。

参考文献

[1]兰宁恒.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综合防控[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5(8).

[2]张爱勤.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控[J].农技服务,2015(6).

[3]陈晓英.猪呼吸道疾病病理分析和防制[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6).

[4]夏道伦.猪呼吸道疾病的药物预防与治疗[J].兽医导刊,2015

呼吸道疾病的治疗范文5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正压通气;血气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for treating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Methods: 32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ere treating by the mask type of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based on the routine application. Results: The blood gas in each time of receiving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treatment had significant change, the pH, PaO2 were increased, the PaCO2 was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treatment (P

【Key words】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blood gas analysis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以气道阻力增加、不完全可逆性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病情常呈进行性发展。无创正压通气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一种通气模式,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有研究表明,高达20%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可能应该接受无创正压通气(NIPPV)[2]。近年我站内科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8年5月至2010年6月我站内科住院患者32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7例;年龄45d-8岁,平均3.6岁;皆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推荐的诊断标准[3],且均有家属签字同意。排除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及其他心脏疾病。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患者均予以常规抗感染、化痰、平喘、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同时应用面罩式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为伟康公司的BiPAP呼吸机,通气模式为S/T,备用呼吸频率16~20次/min,吸气压力(WAP)15 cmH2O,根据患者反应逐渐调整压力水平,在30min内达到14~16 cmH2O,吸呼比1:1.5~2,呼气压力(EPAP)一般为3-5mH2O。治疗前和治疗后采外周静脉血行血气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及X2检验,P

2 结果

患者接受无创通气治疗1h 血气分析有明显变化,pH、PaO2上升,PaCO2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

表1:患者通气前后血气的变化(x±s)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由于其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3]。同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时,在原有病变的基础上,会出现气道炎性充血、水肿、分泌物引流不畅等,导致气道阻塞的进一步加重,并由此引发肺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4]。在发病机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往往是因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所致。起病与感冒有密切关系,多在气候变化比较剧烈的季节发病。呼吸道反复病毒感染和继发性细菌感染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病变发展和疾病加重的重要原因。吸烟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关系也是肯定的,吸烟者比不吸烟者的患病率高2~8倍,吸烟时间愈久,日吸烟量愈大,患病率愈高,戒烟可使病情减轻。此外,长期接触工业粉尘、大气污染和过敏因素也常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原因,而机体抵抗力降低,呼吸系统防御功能受损则是发病的内在因素。在病理特征上,多级支气管均可受累,受累的细支气管愈多,病变愈重,后果也愈严重。主要的病变有:粘膜上皮纤毛倒伏,甚至脱失。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上皮再生时,杯状细胞增多,并可发生鳞状上皮化生;粘液腺肥大、增生,分泌亢进,浆液腺发生粘液化;管壁充血,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管壁平滑肌束断裂、萎缩,而喘息型患者,平滑肌束可增生、肥大,管腔变窄;软骨可发生变性、萎缩,钙化或骨化。支气管炎反复发作的结果,病变不仅逐渐加重,而且逐级向纵深发展蔓延,受累的细支气管数量也不断增多。细支气管因管壁薄,炎症易向管壁周围组织及肺泡扩展,导致细支气管周围炎,而且还可发生纤维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病变基础。

在传统方法治疗中,有创通气由于需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损伤大、患者痛苦,清醒者难以接受。20世纪90年代后经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各种急性呼吸衰竭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多项非对照性试验和对照试验均表明,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显著[5]。而且无创正压通气通过接口器,鼻罩或面罩等方式连接病人与呼吸机,应用方便、灵活,可以间歇使用,保留患者的语言和进食功能,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往往更容易接受。无创正压通气常用的连接呼吸机的方式是接口器、鼻罩、面罩、鼻孔囊管、唇封等[6]。其原理为:在患者睡眠时的呼吸过程中,持续向气道增加一定程度的正压,维持肌肉的张力,降低呼吸负荷,防止上气道塌陷引起的呼吸阻塞,从而保持上气道的畅通,改善患者缺氧状况,调整睡眠结构,改善睡眠质量。长期应用可恢复呼吸中枢敏感性,减少因缺氧引起的白天嗜睡、高血压、智力障碍及心脑血管意外等继发病症,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经大量临床验证,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手段,广泛适用于医院和家庭。临床上的无创正压通气相当于压力支持通气(PSV)与呼气末正压(PEEP)结合应用,PSV的工作方式是患者吸气触发、压力限制和流速切换。可有效地减轻呼吸功,增加病人吸气努力的有效性。这种以恒定压力与流速波形的通气辅助,在病人的需要和呼吸机送气完全协调方面并不是理想的。病人的呼吸要触发呼吸机,呼吸机辅助的压力与病人的呼吸结束存在同步性问题。所以临床应用上要设置辅助压力、触发灵敏度、呼气灵敏度、压力上升时间等。国外有研究在对健康人和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研究中发现,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胸内压幅度高于正常人,NIPPV在提高正常健康人和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胸内压的同时,降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胸内压变化幅度,这说明NIPPV减少了呼吸肌做功[5]。 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明显提高患者外周血PaO2,降低PCO2,与文献报道类似 。其原因在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在自主呼吸的吸气相和呼气相分别施加不同压力的通气方式,减少了呼吸肌做功,增加了CO2排出,改善了氧合,克服了气道阻力,减少了呼吸功,使呼吸肌疲劳得以缓解,从根本上逆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同时无创正压通气可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前负荷,减少心室跨壁压,改善氧合,使心肌供氧增加,减轻水肿,从而使心功能改善,心率减慢,这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救治中亦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患者临床指标改变快,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延嫒.心肺复苏后患者亚低温治疗对肺功能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 (3):380.

[2] 王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随机对照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1):53

[3] 沈莉.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衰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09,20(11):1112-1113.

呼吸道疾病的治疗范文6

关键词:中医;鸡;呼吸道疾病;措施;分析

鸡呼吸道疾病是目前家禽生产中发病率较高的禽病,且危害较大。抗生素治疗虽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会伤害动物免疫器官,产生耐药性菌种和代谢产物,危害周边环境。因此,鸡呼吸道疾病的治疗可采用中医的优势组方,辨证施治,从而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保证生态环境及食品的安全。

1鸡呼吸道疾病病因分析

导致鸡呼吸道疾病的致病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环境污染,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养殖规模及密度不断上升,部分地区的养鸡生产集中在一起,这虽然提高了便利度,但也增加了疾病发生与传播的风险,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损失[1]。第二,免疫程序不完善,科学的免疫对鸡呼吸道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鸡呼吸道疾病的防治在免疫接种次数、接种步骤以及剂量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主要是受理念、技术和资金等的影响;第三,饲养管理不当,在鸡的饲养方面,多数养殖户仍局限在传统理念下,没有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模式,仅注重酷暑及严冬季节的管理,忽视了通风、消毒和日常饲养等方面的管理,导致鸡的免疫力较差,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较高[2]。

2中医治疗措施

2.1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属于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可发生于各个生产阶段的鸡群,具有传播速度快和危害大等特点。雏鸡一旦发病,死亡率较高,且会导致规模性传染,因此养殖场应注意对疾病的有效控制,重视免疫接种工作。在进行中医治疗时,养殖场可选择石膏、麻黄、杏仁、甘草、桔梗和鱼腥草等药物,混合均匀后研磨成粉,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剂量可灵活调整。在预防时,剂量一般控制在2.5g/kg~3g/kg,治疗时剂量可适当提高,一般控制在3g/kg~4g/kg,持续治疗7d~10d。治疗时间越早,效果越明显。

2.2传染性鼻炎

鸡传染性鼻炎多发生于冬季及早春,主要是由饲养管理不当和通风不良等因素导致的。因此,养殖场应重视日常的管理与饲养以及通风换气,及时清理并消毒。治疗时,养殖场可选择以下组方:白芷、防风、益母草、乌梅、猪苓和泽泻各100g,辛夷桔梗、黄芩、半夏、生姜、葶苈子和甘草各80g,用于100羽鸡3d的治疗,均匀混合后粉碎拌入饲料中,持续治疗9d,能取得明显的疗效。

2.3慢性呼吸道疾病

在鸡感染慢性呼吸道疾病时,发病鸡主要表现为咳嗽、流鼻涕和呼吸有啰音等症状。该病多为并发或继发,病情较严重,治疗难度较高[3]。在采用中医治疗时,养殖场可采用以下组方:石决明、草决明、桔梗和苍术各50g,黄药子和白药子各45g,大黄、黄芩、陈皮、苦胆和甘草各40g,栀子和郁金各35g,胆草、山楂、麦芽和神曲各30g。将以上药物粉碎混合后,每日拌入1/3饲料中,当鸡全部采食后,再添加正常饲料,每日剂量控制在2g~3g,持续治疗3d,可取得明显的疗效。

2.4四季适用组方

中医治疗鸡呼吸道疾病可采用四季适用组方。养殖场可采用复方黄芪多糖散,其中包括黄芪多糖、人参皂苷、青蒿素、板蓝根、大青叶和鱼腥草提取物等,预防时剂量为0.2%,治疗时剂量为0.5%,湿拌料投喂,1剂/d~2剂/d,持续1~2周。

呼吸道疾病的治疗范文7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痰热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 以气道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性疾病,属中医“肺胀”范畴,易出现下呼吸道急性感染,中医分为3型,即痰浊壅肺型、痰热郁肺型、阳虚水泛型,其中痰热郁肺型临床表现为咳嗽胸痛、咳痰黄稠或白,呼吸气促,烦躁,口渴,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或苔腻,脉洪数或滑数。痰热清对其具有较好疗效。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采用抗炎等常规治疗联合痰热清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属痰热郁肺型)37例,临床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我科住院的COPD患者69例(男,48例,女,21例,年龄53~72岁,病程最短者3年,最长者16年),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指定的COPD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应用痰热清+常规治疗(控制感染、解痉平喘、通畅呼吸道,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对照组:32例,仍按常规治疗。所有患者均无呼吸道疾病以外的其他重要脏器病变,近期来未接受过激素、疫苗及免疫球蛋白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痰热清(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30054)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 ml或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控制滴数每分钟不超过60滴,一日1次,疗程2周。对照组按常规治疗。

1.3 疗效标准 显效 治疗后(咳嗽、咯痰、气促喘息、口唇紫绀)症状基本消失,肺功能检查在正常范围。有效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肺功能检查示FEV1/FCV<70%、FEV1≥80%预计值。无效症状无改善,肺功能检查示FEV1/FCV<70%、FEV1<80%预计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别(P

2.2 两组症状改善比较见表2。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急性发作期常出现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黏液脓性,可伴发热等症状[1]。

慢性阻塞性肺病属中医“咳嗽”、“喘证”、“哮证”、“肺胀”、“痰饮”等范畴,中医学认为,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主表卫外,故外邪每多首犯于肺,导致肺气宣降不利,上逆为咳,升降失常则喘,久则肺虚,卫外失职,六淫之邪反复袭肺,诱发本病的发生。中医学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以痰热壅肺,痰饮内停为其根本病机。以痰热壅肺为主要表现者,治疗以清肺化痰[2]。痰热清成份为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辅料为丙二醇,功效为清热、化痰、解毒,用于风温肺热病痰热阻肺证,对寒痰阻肺和风寒感冒属不对症治疗范畴,故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寒热辨证合理应用。经实验药理学研究,它对呼吸道病毒、肺炎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血流感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多种病毒具有抵抗作用[3]。

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疾病,以气流受限为特征,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并呈进行性发展[4]。从病程上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般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在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周期比较长,抗生素的耐药率不断上升,反复使用抗生素常常对肝肾功能产生损害,患者经济负担加重。临床结果表明,联合痰热清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联合痰热清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同时联合痰热清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起效更迅速,缓解咳嗽、咯痰、喘促气短、颜面紫绀等临床症状明显,肺功能改善更显著,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对是否能减少复发率、降低病死率、延长患者存活期等方面,有待进一步观察。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治指南.呼吸病学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4.

[2] 高益民,王忠山.对痰热清注射液临床药学初步评价.首都医药,2004,11(12):44-46.

呼吸道疾病的治疗范文8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临床疗效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9.09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通气不畅, 而病情程度达至急性加重期, 患者会因呼吸衰竭增加死亡风险[1]。本文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3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对照实验的研究对象, 分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对照实验的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1例, 女14例, 年龄55~76岁, 平均年龄64岁;平均病程16年;原发病:严重心脏病17例, 中重度肺大泡13例, 未控制的胃肠道出血症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9例, 女16例, 年龄53~75岁, 平均年龄62岁;平均病程14年;原发病:严重心脏病14例, 中重度肺大泡15例, 未控制的胃肠道出血症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术前, 对两组患者均采取抗生素药物预防感染, 调节电解质平衡, 祛除痰液, 缓解痉挛症状等操作。对照组行低流量通气进行治疗。采用鼻导管以低流量进行通气治疗, 调节通气时间, 同时掌握药物的浓度, 其标准以患者的病情程度及血氧饱和度(SpO2)作参考。观察组采取BiPAP Symchrony呼吸机, 通过口鼻面罩, 行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治疗前, 调节呼吸频率至12~18次/min, 调节吸气压:0.5~1.5 h内, 由10 cm H2O(1 cm H2O=0.098 kPa)调节至16~20 cm H2O, 调节标准应以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PaCO2)、潮气量(4~5 ml/kg以上)作参考;调节呼气压:将呼吸压调节至4~8 cm H2O。调节完毕后, 将面罩置于口鼻处后, 并固定头套。需注意的是, 治疗过程中, 一旦观察组患者出现面罩通气不良现象, 应立即取下面罩, 采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2]。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3~15 d。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29%(33/3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25/35)(χ2=6.44, P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常见的呼吸性疾病, 一旦病情恶化, 由慢性转化为急性加重期, 患者的机体功能迅速减弱, 抵抗力降低, 呼吸状态不畅, 同时伴随多种心肺疾病, 最终导致呼吸衰竭[3]。总的来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与呼吸不畅有关, 而改善呼吸功能, 还患者一个通畅的呼吸渠道, 是呼吸机应用的目的所在。本院引进的BiPAP Symchrony呼吸机, 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取鼻导管以低流量进行通气治疗, 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机械通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前, 需确认患者存在自主呼吸功能, 且意识较为清醒, 配合度良好, 无排痰不畅症状。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 可在短时间内将患者体内的氧饱和度调节至正常水平。调节吸气压的作用在于缓解患者气道受阻症状, 提高呼吸功能;而调节呼气压, 可有效促使患者肺泡内CO2及时排出气道[4]。

综上所述,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 应优先选择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 以提高临床疗效, 促进通气, 减少死亡发生情况, 同时缩短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 向承忠. 5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与常规治疗结果对比分析. 临床肺科杂志, 2011, 16(10):99-100.

[2] 赵卫国, 保鹏涛, 李红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呼吸衰竭患者48例疗效观察.临床肺科杂志, 2010, 15(9): 593-594.

[3] 马闻华, 梁结柱, 苏景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44例临床探讨.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 13(14): 436-437.

呼吸道疾病的治疗范文9

【摘要】目的通过先进的医疗技术研究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疾病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在医院收治的患者中选择15例新生儿患者,男性有10例,女性有5例。对这些新生儿患者采取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的方法。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15例新生儿患者的病情得到了缓解,治愈率明显提升,患者的死亡率逐渐下降。结论利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的方法,通过机械呼吸机给新生儿提供氧气,新生儿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明显。这种方法是当前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或者其他呼吸疾病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疾病;应用;疗效观察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是一种利用呼吸机给患者提供充足氧气的方法,在治疗新生儿疾病,特别是各种呼吸衰竭疾病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将从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与新生儿疾病的角度出发,对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疾病的应用及疗效进行有效性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本组研究的对象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的15例新生儿患者,其中男性有10例,女性有5例。足月出生的患儿有8例,早产出生的患儿有7例。这些患儿所患的疾病包括:颅内出血、颅内感染、新生儿湿肺、肺透明膜疾病感染性肺病、频发呼吸暂停以及胎粪吸入综合症。

这些患儿的主要病症与体征包括:一是皮肤出现青紫;二是体循环发生变化,即皮肤的毛细血管中血氧在充盈的时间比正常情况下长;三是患儿的意识发生变化,即反应能力差,精神不振以及肌张力较差;四是患儿的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小于一分钟三十次,或者持续超过一分钟六十次,或者呼吸暂停。

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状态下的适应症包括:患儿的青紫现象没有得到改善,呼吸困难的三凹症状越来越严重,出现叹息样呼吸或者双吸气的现象;患儿单位心率小于一分钟100次;患儿出现肺出血的症状;患儿胸部X线摄片所提示的ARDS发生变化;患儿出现呼吸暂停现象,经过其他方式的治疗仍然没有效果。

1.2方法利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疾病的步骤是:首先要连接呼吸机的供气管道与空压泵的管道,将湿化器中的蒸馏水放置到规定的刻度,并选择逆时针的方式旋开墙式的氧气减压开关,压力为0.4mPa;其次是打开空压泵的开关,打开主机的开关直至待机模式,然后在打开湿化器的开关以调节湿化器中的温度;三是要按照相关规定对患儿实行拍背吐痰的动作,此过程要在无菌的环境中进行,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患儿肺部的感染或者患儿肺不张的发生。对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血氧压过高对患儿的身体十分不利。因此,在实行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时候,可以让患儿服用或者注射硫酸卡那霉素或者硫酸沙丁胺醇等药物,以缓解或者解除患儿支气管的痉挛。通过机械呼吸器进行治疗的时间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素质与病情的变化进行调整。另外,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对患儿进行抗感染、静脉营养或者防治出血的辅助治疗。

患儿经过治疗之后的疗效评估标准包括:一是没有治愈,即患儿青紫或者气促的病情加重;二是病情好转,即患儿气促或者青紫的情况有所好转,患儿的体征明显减少,患儿的X线片显示肺部的灌气状况得到改善;三是基本治愈,即患儿的呼吸逐渐平稳,青紫体征消失。

2结果

呼吸道疾病的治疗范文10

天是容易感冒的季节,由于春天气温多变,人体上呼吸道的生理防御机能下降,老人由于身体免疫功能下降及自身呼吸道保护机能下降,加之他们很多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因而更易患感冒。但是老年人千万别拿咳嗽感冒不当回事。感冒咳嗽常常可引发严重的咳、喘、憋等呼吸道症状,使您夜不能寐,严重影响您的健康生活。

有很多的老人不明白,只要一感冒咳嗽,就很难治愈,而且是越咳越厉害,还老是反复发作。钟南山院士讲过:“肺部细小支气管和肺泡深部黏液无法排出,正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反复加重的主要原因。只有清除肺部细小支气管和肺泡深部内的黏液淤积,才是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根本。”

临床上治疗咳、喘、憋的方法往往只依赖药物和吸氧,长期大量的服用药物,时间久了会给身体带来很大危害。传统的治疗方法无法清除气管深部的黏液淤积,因此,咳喘憋不能治愈。清除气管深部的黏液淤积才是治疗咳喘憋的重要措施。

彻底排痰排气才能消除咳喘憋

要想清除支气管深部的黏液淤积可依靠物理疗法――负压脉动疗法。医学界将“负压脉动疗法”定义为:能够有效清除肺深部的细小支气管和肺泡黏液淤积,应用负压脉动振荡气流,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排除痰液、疏通气道、消除炎症、清除气体交换障碍,恢复正常呼吸功能的物理康复疗法。负压脉动疗法创造了呼吸系统疾病的先进治疗理念和方法:

彻底排痰控制感染

负压脉动振荡气流经鼻腔直接传导至各级支气管和肺泡,产生涡旋气流帮助肺内的残气呼出体外;同时增强支气管纤毛运动能力振动痰液松动,在负压脉动气流的带动下附壁爬升,促进痰液快速排出,缓解气道痉挛,有效疏通气道。痰液长期滞留是呼吸道反复感染的主因,负压脉动疗法通过彻底排痰,控制了反复感染,使患者逐渐减少或停用抗生素、激素类药物。

消除呼吸障碍,实现自主呼吸

负压脉动疗法依靠助力排痰排气,从根本上疏通气道,消除呼吸阻力,从助力“呼气”入手,呼气量提高,必然带动吸气量增加,从而加大有效气体交换腔的面积,使患者逐步恢复自主呼吸能力。

呼吸道疾病的治疗范文11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效果;观察

所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指以反复咳嗽、咯痰和气促以及呼吸困难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1]。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由于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环境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呈现出一种逐年升高的趋势,例如我国每年由于COPD致残的患者约有500~1 100万、而死亡的患者已达100万,另外还有相关文献报道截至2020年COPD的死亡率将位居内科疾病的第3位、仅次于心、脑血管的发病率[2]。近年来,随着对该病的深入研究,临床发现单一的药物治疗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鉴于此种情况,随机选择60例COPD患者,并对其进行了治疗效果观察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所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诊断标准的患者共计60例,同时对肝、脑、肾等重要器官存在严重疾患者予以排除,另外对长期卧床和心肺功能存在严重衰竭者也相应给予排除[3]。同时查阅60例COPD患者病历资料显示:男54例,女6例,年龄65~85岁,平均(71.00±3.00)岁;患者基础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51例(85.00%),肺气肿21例(35.00%),糖尿病者19例(31.67%),血压过高者20例(33.33%);同时所有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痰多以及气道阻塞等,另外存在吸烟史者为47例(78.33%)。

1.2  研究方法:回顾性观察与分析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历资料,并参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以及临床试验设计要求,设计《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表》,表中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临床表现、个人史、既往史、治疗措施及其治疗效果等,并由专人对表中内容进行详细记录,同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然后分析其结果。

1.3  治疗方法:本次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主要为:心理问题治疗、呼吸道管理(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合理给氧、改善呼吸功能、药物治疗(例如合理选择与应用敏感性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以及慎用糖皮质激素等),另外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肺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等。

1.4  临床治疗效果评估标准[4]: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进行评定,共分为四级,即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其治疗效果等级按照尼莫地平法计算,即[(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5  统计学处理:本次观察所得的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统计:临床控制19例(31.67%),显效29例(48.33%),有效7例(11.67%),无效5例(8.33%),总有效55例(91.67%)。总有效率与无效率比较,χ2=21.00、P=0.0099(双侧)<0.01,提示本次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效。

2.2  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评估结果:见表1。

表1  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评估结果()

治疗时间例数FEV1(%)FEV1/FVC(%)6min行走试验(m)治疗前6038.6±12.135.2±10.6385.2±17.2治疗后6046.3±13.2①41.0±12.0②433.5±16.0③注:与治疗前比较,①t=16.52、P=0.045<0.05;②t=15.34、P=0.048<0.05;③t=17.64、P=0.043<0.05

3 讨论

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为支气管-肺组织存在显著病理改变以及肺功能出现严重下降的一种疾病,具有病情重、病情迁延难愈以及易反复等特点,所以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了极大干扰,同时给家庭和社会也带来了极大负担,而对于该病的治疗,临床上常常给予单纯的药物治疗,但是效果欠佳,鉴于此种情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了相关治疗措施,本次治疗方法总有效率为91.67%且明显高于无效率(P<0.01),另外患者肺功能得以较大改善,因此也印证了本次治疗方法的有效性(P<0.05)。

鉴于此种情况,现将该治疗方法分析如下:①心理问题治疗:临床观察发现此类患者容易出现诸如焦虑、抑郁、悲观失望、乃至轻生等心理问题,针对此种现象,首先掌握好患者心理问题类型,其次根据患者性别、文化程度等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查房制度,与患者多沟通、多交流、多讲解、多帮助,恢复患者自信心,同时及时发现问题隐患,进而帮助患者渡过精神上的难关,从而更好的配合治疗工作;②呼吸道管理:例如:保持呼吸道畅通方面,应鼓励患者进行主动咳嗽,其中对于痰液黏稠、干结不易咳出者,可给予硫酸特布他林0.25 mg、布地奈德1 mg(2次/d)雾化吸入,从而稀释痰液,促进患者更好的排痰;对于咯痰无力者则采取吸痰处理、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或是气管切开给予机械呼吸等对症处理。合理给氧、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给予患者2~3 L/min、浓度保持在25%~29%的氧气进行间断吸氧15 h/d以上;③药物治疗: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取合理的抗生素,如对于轻度或中度感染者可选择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而对于重度感染者则需选择三代头孢等;同时需注意在治疗期间应将细菌负荷降低到最小程度并积极预防真菌感染且给予足够疗程。合理使用诸如沙丁胺醇等支气管扩张剂,以便更好的抑制气道黏膜下炎性反应、同时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和清除管腔内分泌物以及抑制内源性介质所造成的气道水肿等;④肺功能康复训练治疗:例如为了较好的改善胸、膈呼吸肌肌力和耐力,我们指导患者如何进行缩唇呼气、腹式呼吸肌锻炼等,同时在进行肺功能康复训练期间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按部就班的进行练习,以免患者产生疲劳感,这样反而得不偿失。

4 参考文献

[1] 王迎难,张劲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治疗现状[J].实用医学进修杂志,2009,37(3):145.

[2] 张珍祥,张惠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定义及治疗[J].实用医学进修杂志,2009,37(3):129.

呼吸道疾病的治疗范文12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225-02

本文将对我院自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前来就诊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临床分组治疗,从而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与正确治疗方法,为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现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将对我院自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前来就诊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其中男性患者为37例,女性患者为23例,年龄在50至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31±1,24岁,病程在6个月至2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3.45±1.22年。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研究组与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教育背景及社会经历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且P>0.05,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规治疗措施,如平喘、吸氧、解痉以及抗感染等。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进行上述措施基础上使用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进行治疗(商品名为必可酮,葛兰素史克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给药方式为吸入给药,每日吸入治疗三次,剂量为每次250微克,患者吸入完成后应进行清水漱口,连续治疗十二周为宜;研究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给予布地奈德药物治疗(阿斯利康公司生产),给药方式为吸入给药,每日吸入治疗三次,每次剂量为250微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1.2.2 观察指标 对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后进行六个月随访,随访率为100.00%。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肺功能检测,内容包括一秒用力呼吸值(FEV1)、一秒用力呼吸值占预计值的百分率、一秒用力呼吸值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经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一秒用力呼吸值、一秒用力呼吸值占预计值的百分率、一秒用力呼吸值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等情况对比分析,具体结果见表一。

由表一可知,研究组与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前一秒用力呼吸值、一秒用力呼吸值占预计值的百分率、一秒用力呼吸值占用力肺活量比值等情况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且P>0.05;研究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后一秒用力呼吸值、一秒用力呼吸值占预计值的百分率、一秒用力呼吸值占用力肺活量比值等情况均优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患者,且P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是临床内科常见的肺部慢性进行性疾病,发病人群以老年人居多,其实质为具有气流阻塞现象的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 [1],发病原因与患者肺部出现有害气体或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临床特征为患者气流受限且不完全可逆、病情呈现出进行性发展状态、一秒用力呼吸(FEV1)降低等 [2]。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功能呈现出进行性下降,因此对其劳动能力产生一定影响,且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

布地奈德药物是一种不含卤素的糖皮质激素,其给药方式为吸入给药,患者无含氟药物不良反应,因此临床耐受性较好,易于对其进行临床治疗。临床研究可知,布地奈德是临床治疗慢性组塞性肺疾病的常用药物。

引起患者发生慢性组塞性肺疾病的主要原因为气道炎症,其中以小气道炎症最为常见。布地奈德进入人体后,首先将穿过患者体内细胞核,并结合细胞质内的激素受体,之后将穿透细胞核膜,进入细胞核内与激素受体结合,从而对组蛋白乙酰化酶(即HDACs)产生抑制作用,对已经活化的组蛋白乙酰化酶进行募集,最终发挥抗炎作用,消除患者体内相关气道炎症,起到治疗慢性组塞性肺疾病的目的;而未结合细胞质内激素受体的布地奈德药物能够与长链不饱和脂肪酸进行酯化反应,形成无活性的复合物,当细胞之内激素受体从细胞核内得到释放后,此复合物能够发生脂解作用游离,从而结合释放出的激素受体,从而进入细胞核内进行抗炎 [3],消除患者体内相关气道炎症,起到治疗慢性组塞性肺疾病的目的。

综上所述,布地奈德药物能够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体内发生的气流受限以及气体交换功能等情况,且不良反应较少,易于临床治疗使用。

参考文献:

[1] 蔡柏蔷,徐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策略[J].世界医疗器械,2012,(2):32-37.

[2] 赖明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结核108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09,30(11):1016-1017.

[3] 赵寅滢,惠复新,吴艳. 布地奈德混悬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J].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3):380-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