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呼吸内科常见护理

呼吸内科常见护理

时间:2023-06-06 08:59:02

呼吸内科常见护理

呼吸内科常见护理范文1

【摘要】目的:对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常见护理问题进行分析,以完善护理工作。方法:通过对本院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60例的日常护理进行分析总结,主要是对此60例患者提供连续整体护理,通过对患者的平时进行详细记录,对其常见护理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即可。结果:患者除了有健康问题以外还会伴有心理,生理以及社会方面的问题。结论:对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进行护理不仅要注意健康问题,还应多关注患者的心理,生理以及社会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减少出现的不必要的麻烦。

【关键词】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问题

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一般多为慢性病,病情复杂多变,很容易出现意外状况,要是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出现麻痹大意的话,就很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说会导致医疗纠纷的出现,尤其是目前国内医患关系日益紧张[1]。一般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因此,如果可以早期发现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常见护理问题的隐患的话[2],就可以将不安全因素降低到最低程度,减少病人的痛苦以及可能带来的一系列负面的影响。 本文就是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对本院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60例的日常护理进行分析总结,从而使得护理工作更加完善。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0年3月―2011年3月呼吸内科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60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63岁―86岁,平均年龄69.1岁,以上患者均有慢性病史,伴有反复咳嗽、咳痰、气促、咯血、胸痛等。

1.2 方法 :主要是对此60例患者提供连续整体护理,通过对患者的平时进行详细记录,对其常见护理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即可。

2 讨论

通过对本院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60例的日常护理进行分析总结,我们可以将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分为六大类,分别是心理问题、跌伤问题、走失问题、自杀问题、皮肤问题、用药问题[3]。

2.1 心理问题 :老年人经历了几十年的社会生活,在积累成功与失败的同时,身体的器官也开始老化,包括大脑、心脏等等,这些就会导致老年人出现智力退化、反应迟钝、以及其他各个系统方面的问题,这些都会导致老年人心理出现变化,因为很多疾病都属于慢性疾病,病情反复导致久治不愈,加上担心病情更加严重造成的经济负担,思想上就会更加复杂,从而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情绪比较激动,常常因为小事而发脾气、顽固、不积极配合治疗,或是表现为退缩、孤独、回避与人交往, 对环境缺乏兴趣。对于这种情况,医护人员以及家属就要多多做工作,让患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要有太多的心理压力,用积极的心态去配合治疗疾病。

2.2 跌伤问题: 一般老年患者要是出现跌伤的话,都会比较严重的,其中因为跌倒导致的股骨颈骨折是导致老年人长期卧床不起甚至死亡的重要的原因。另外由于呼吸内科患者的特殊性,患者容易引起身体不适, 常有活动后气促、胸闷, 运动能力受限且反应慢, 自我估计不足, 在日常活动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意外,例如跌伤等,就会使得病情进一步恶化,出现一个恶性循环,患者本身就是由于呼吸系统的问题加上年纪比较大而体质比较差,

就更不容易恢复跌伤。对于这种情况,平时护理就要做到在病房内以及患者常去的地方保持干燥,地面无积水等,防止滑倒,还有就是平时更换床位或是体味时注意动作轻缓,外出的时候要嘱咐家人或是护士陪同。

2.3 走失问题 : 老年患者由于自身因素,视力以及记忆力均会有所下降,所以常常会出现走失的现象,一旦走失的话,老年患者就容易出现恐惧心理,再加上身体不好,有慢性呼吸性疾病,没有人及时照顾,这种情况是很危险的,所以走失问题也要重视。对于这种情况,患者需要外出检查的话应有人员陪伴, 必要时给患者戴上手镯并在其上写清楚患者姓名、疾病、联系电话, 并要求家人陪伴, 另外医护人员加强巡视病房, 并且患者在入院时必须要留取其监护人或亲属的联系方式, 一旦出现患者走失的话就可以便于医院启动追踪制度以及及时通知家属。

2.4 自杀问题 :此种现象也是经常见到的,有些老人觉的生存没有价值,而且还会增添家人的负担,治病也治不好,缺乏治疗信心,再加上无法忍受疾病带来的痛苦,心理出现问题,性格改变,不与人交流,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觉得生活无趣,这样就容易产生厌世的情绪,导致自杀问题的出现。其实自杀问题算是心理问题引发出来的,所以医生护士不仅自己平时要注意患者的言行,必要的时候还要跟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让患者家属多给患者精神上的慰藉,让患者觉得自身活着还是有价值的。

2.5 皮肤问题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因长期卧床休息、消瘦、病情重或因活动时气促而拒绝翻身, 容易发生压疮和继发感染。除了常规的皮肤护理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还要跟患者家属沟通,让患者家属帮助患者翻身,同时需要记录下时间,皮肤颜色等信息,对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多多注意,必要时给予气垫床来预防,另外还要注意患者的综合营养等,还要保持清洁、干燥、干净。

2.6 用药问题 :这里包括输液以及用药问题,输液问题常常就是输液外渗,呼吸内科老年病人病情复杂,静脉用药也比较多,老年患者血管条件差,输液时容易发生静脉炎或静脉硬化,若输液外渗处理不及时,容易导致软组织水肿或坏死。还有就是很多药物会造成老年人产生不良反应,长期使用多种药物还会导致出现疏忽的可能性增大,例如忘吃,少吃等。所以针对此种情况,必须加强护理人员的输液水平以及用药的时候护理人员要严格密切患者的服药,以减少因为药物方面而导致的问题。

综上所诉,要想给患者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减少护理问题的话, 就必须要着眼于患者的生理、心理、文化、精神、环境需求。

参考文献

[1] 全星.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水平分析[J].医学产业资讯,2007,4(34):37-38.

[2] 刘瑛,包春雷.社区护理[M].修订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18-120.

呼吸内科常见护理范文2

【关键词】呼吸内科;老年病患;护理问题;解决对策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00-01

1 前 言

医院中呼吸内科住院老年病患大部分为慢性疾病,并且病患体质较弱,病情无规律,反复发作,对病患造成较大的影响。现对我院呼吸内科50例年龄在60岁以上住院病患的常见护理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2 临床资料

老年病患共50例,女23例,男27例,病患年龄范围自62到86岁,平均的年龄为67.5±4.6岁。27例慢性支气管炎病患(病程8年);阻塞性肺气肿23例(病程5年)。病患平均入院3次;15例患者合并高血压,11例合并冠心病,9例合并糖尿病,6例合并心肌炎。

3 常见的护理问题与解决对策

3.1 心理护理 老年住院病患由于患病后,心情较为烦躁、忧虑,并且表现悲观、恐惧,少数病患出现自杀想法。因此护理过程中应与病患建立较好的医患关系,及时掌握病患的思想及心理活动与变化,为此护理人员应对病患与家属的疑问应给予耐心解答,及时告知解答有关呼吸内科疾病方面的知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让家属与病患多接触,增加彼此的情感,树立病患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助于病患尽早康复。

3.2 皮肤问题 老年病患受到疾病的影响,体质较弱,并且易于受到其他疾病的感染,加上长时间卧床,活动较少,因此病患的皮肤易破或受到感染。因此护理过程应注意对病患的皮肤进行常规护理,尽量减少出现压疮现象。沐浴时应保持适当的水温;及时告知病患家属翻身对病患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必要时还可设登记卡,有助于病患较好的翻身。此外,详细记录患者翻身的时间以及病患皮肤的颜色;对容易出现压疮的地方垫上棉垫或者气圈;保持病患床铺的清洁、平整以及干燥,注意给予病患营养支持[1]。

3.3 饮食护理 老年人病患患病后,对食物的营养以及消化等功能和逐渐减退,从食物当中摄取营养量很少,加上慢性疾病对于病患自身为消耗性的疾病,对病患身体的营养消耗较大。因此做好呼吸老年病患的饮食护理工作意义重大,可给予病患增加食物以补充营养,饮食尽量做到量少多餐;做好患者的口腔清洁护理工作,病患应禁止食用油腻或者辛辣、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建议病患多喝开水,促进肠道的消化,较好地满足营养的需要。

3.4 用药安全 病患生理功能出现改变,服药时将会改变对药物的耐受性,为此病患服用药品易于引发用药的不良反应。因此护士应该做到按时送药并指导病患服用,待病患服下药物后再离开,避免将药物置于病患身边或放于桌上,以便病患遗忘服用。对于部分吞咽较为困难或者危重的病患,建议将药片研成粉末后给予病患服用;对于昏迷的病患而言,应经胃管将药物注入。

3.5 跌伤与走失 住院老年病患由于长时间的呆在病房中,会感到烦闷、寂寞,造成病患擅自离开房间,出现跌伤或者走失等严重后果。病患体质较差、行动不便,跌倒后将会引发股骨颈骨折,最终导致病患卧床不起,严重时将出现死亡现象。为了避免不良现象,因此病房内、卫生间以及通道走廊的地面应该保持干燥,避免出现积水。同时还应有专人陪伴病患,病患的床边应该增设护栏,病患上楼、下楼应有专人扶持,避免意外现象;病患外出应需人陪伴,在病患的口袋放置纸条,并标注住址、联系方式等信息,病患走失时方便联系[2]。

3.6 自杀 老年患者患病后缺乏信心,部分病患心理负担大,难以忍受疾病带来的痛苦以及经济负担等原因而出现自杀。为此病患家属以及护理者应该多鼓励、开导病患;发现病患的可疑行为,应进行教育避免其出现自伤或自杀现象。此外病房内应将锋利的刀具收好,可放置花瓶、绿色植物等摆设物,调节病患的情绪。

3.7 睡眠障碍 呼吸病患的睡眠易于受到外界的影响,为此医疗活动应该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护理者护理时还应做到三轻(说话轻、操作轻与关门轻)。此外,病患睡前切禁喝浓茶或者咖啡,可用温水进行泡脚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3]。

3.8 康复护理 做好老年病患的康复护理工作,鼓励病患进行呼吸功能的锻炼,提高身体的通气量,同时还应鼓励病患戒酒、戒烟,有助于病患更好地康复。体质较差或者易于感冒的病患应该多参加力锻炼,进一步增加身体的抵抗力。

总之,对呼吸内科老年病患的护理应该做到细心认真,同时家属、病患也应积极配合做好护理工作,确保病患较好地恢复健康,从而提高护理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惠琨,范子英.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和对策[J].当代医学,2010,16(第1期总第192期):101-102.

呼吸内科常见护理范文3

关键词:呼吸内科 重症患者 临床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33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01-01

护理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长期都是临床护理界的一个难题。这是由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难度决定的。护理内科重症患者对临床护理的要求高。本文将以某院为例,总结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临床护理经验,解决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临床护理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某院自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之间,共收治呼吸内科重症患者100例。其中重症肺炎患者65例,支气管炎患者10例,肺癌患者2例。

1 护理流程

1.1 病情监测护理。临床护理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测护理。重症患者通常都拥有较长的慢性病史,一旦病情恶化,速度很快。因而,首先,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患者的脉搏的跳动、心率的变化以及痰液量的变化等;其次,察看患者的意识是否清醒,如患者的应激反应、情绪变化等;再次,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并发症的可能性,对于哮喘重症患者,尤其要加强巡夜,以防止半夜病情突然恶化所带来的生命危险;最后,要随时观察重症患者的呼吸情况,对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而言,呼吸很容易偶发衰竭,因而,一方面要为患者提供定期和不定期的氧疗,而且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随时调节氧气的供应量。

1.2 药物治疗护理。对于重症患者而言,用药量的控制是极为重要的,用药量过大或者过少都对患者的病情有害。有些重症患者需要更多地兴奋剂类药物,以加快呼吸道的细菌的清除,因此,采用定量吸入气雾剂的治疗方法效果较好,而且应当同时注重对重症患者心率变化的观察。对于重症患者而言,及时的将药物送入体内,高效地发挥作用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采用输液注射药物时,要建立并保持重症患者两条静脉是通路的。以让不同效果的药物从两条不同的静脉通路注入体内。在对重症患者用药前,必须了解患者的既往药物过敏史,确保用药的安全,而且让用药的速度尽量平缓,并随时观察患者,如果发现患者出现不适,则应当马上停止用药,并通知主治医师前来处理。

1.3 患者通气护理。对于护理内科重症患者而言,最薄弱的环节也就是呼吸。因此,如何让重症患者保持呼吸畅通,是治疗成败的关键。确保重症患者的呼吸畅通,采用的护理措施有:一是及时清理重症患者呼吸道中存在的杂异物;二是保证重症患者供养的充足;三是采用特殊护理方法引导患者将痰液排出;四是有的重症患者可能需要呼吸机24小时的陪护,那么,此时应当确保呼吸机与重症患者的呼吸能力相一致,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排除,并应当有备用的呼吸机;五是要确保重症患者吸入空气的温湿度与患者的体温相符,这可以更好地缓解病情,也有助于患者气道的顺畅。

1.4 环境护理。确保病房环境的良好,可以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有助于舒缓患者的精神压力,有助于提高患者主动治疗的积极性。①定期清扫病房,及时扫清灰尘;②定期消毒;③病房应当保持通风,让空气对流;④阳光照射应当充足,过于昏暗的环境对于患者而言十分不利;⑤患者使用过的东西要及时清洗、消毒,以防止二次感染或者交叉感染。

1.5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更强调医护人员临床护理健康阳光的心态。①临床护理人员应当实时保持微笑,重症患者有时候情绪难免反复,要本着体谅、换位思考的心理解患者;②要及时关心、慰问患者,消除医患之间的隔阂;③要及时沟通,化解不必要的误会;④要多鼓励病患,让病患树立康复的信心。

2 呼吸内科常见重症患者临床护理难题及解决方法

2.1 老年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老年人很容易患上呼吸系统疾病,而且这种疾病通常都属于慢性疾病,有较长时间的病史。比如,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容易在冷天发作,而且迁延不愈,对老年人的心理和身体造成了很大的折磨。另外,老年人较容易摔倒,而且摔倒也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原因之一。如果老年人患有呼吸内科疾病,一旦摔倒,则可能引发呼吸衰竭,从而导致死亡。在对老年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中。①注意保持室内温湿度的事宜,不宜过冷或过热,也不应过干或者过湿;②保持老年人活动区域地面的干燥,或者在活动区域专门设置老年人扶手栏杆等。

2.2 哮喘病重症患者。哮喘病重症患者也较为常见。该种疾病通常表现为呼吸不畅,呼吸存在顿挫感,此种疾病若突然发作可能引发生命危险。护理人员遇到此类患者,要做到:①保持病房内温湿度的适宜,要保持患者病情的稳定,切莫因为室内环境的刺激而使得病情恶化;②要让患者保持宁静的情绪;③采用机械通气护理方法缓解患者的呼吸肌疲劳的状态。

2.3 呼吸系统重症感染患者。呼吸系统重症感染患者较为常见。引起呼吸系统重症感染的原因很多,比如滥用抗生素、交叉感染等。此种病情,要定期对病房消毒,十分严重的感染者有必要采用隔离监护,以防止感染传播。如果细菌培养发现了真菌感染的,还要采用抗真菌的治疗措施。

3 结果

某院的收治的100例病患经过上述方法的护理,其中97%患者病情痊愈或者正在康复,这说明上述护理方法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4 讨论

随着空气环境质量的下降,呼吸系统患者收治人数也逐年增多,其中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人数比例也稳中有升。加强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临床护理的研究,总结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表现、护理经验,梳理护理流程,掌握护理的要点,是提高临床护理成效重要举措,今后在面对不同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时,才能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

参考文献

[1] 孔彬、冯琼.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08)

[2] 赵丽娟、刘卫华.呼吸障碍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护理体会[J].医疗装备,2010(06)

呼吸内科常见护理范文4

【关键词】 呼吸内科;护理问题;解决措施;预后转归

近年来,由于医疗科学事业及医疗法制建设的飞速发展和逐渐完善,使得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意识也随之增强,这也对医疗机构的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呼吸内科作为我院临床的重要科室,科室的护理质量也应当得到充分的重视。笔者根据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4月间,呼吸内科收治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对应的解决措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在本组3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在34-86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2岁。在患者所患基础疾病中,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5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例,肺炎7例,肺脓肿2例。其中,少数患者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慢性基础疾病。2 护理工作中常见问题

2.1 护理人员自身的风险意识缺陷,导致护理质量下降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加强对患者的正确护理措施,并认真加以记录患者实时的病情变化情况,是护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细节问题,而部分风险意识较差的护理人员却忽视了这一要点,导致护理记录漏填,错填,这既不利于医生对患者的病情做出正确的判断,也未医疗事故的发生留下了隐患。其次,护理人员的护理记录专业性不强,不能规范使用专业术语,使得护理记录不能充分反映出疾病的临床观察要点。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中大量应用抗生素,易引起二次感染,而护理人员的护理记录上缺乏对患者口腔内真菌针对性观察记录,再如支气管扩张患者有咯血现象时,护理记录缺乏针对性的血压记录等,导致不能对患者病情做出准确判断,影响患者的治疗。

2.2 护理人员对工作中的细节问题有失重视 护理人员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常常忽视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导致工作中出现差错甚至严重医疗事故。如并发肺性脑病的患者再应用呼吸兴奋剂后,常容易出现躁动,从而导致药液泄漏,此时若不严格加以看护,及时拔除导管,立即处理药液外渗情况,就会导致患者发生局部肿胀甚至坏死。另外,对于卧床患者,在协助其进行翻身时,手法粗暴,不能耐心做好皮肤护理及床单换洗工作,导致患者皮肤破损甚至发生褥疮等。

2.3 急救措施及急救经验的缺乏 呼吸内科患者由于发生急性喉梗塞等急性并发症较常见,所以在临床护理中,应由其注意患者的临床表现,出现问题及时抢救。而在实际抢救工作中,常出现呼吸机故障,或心电图打印纸不足等原因,造成抢救的延误,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部分护理人员对抢救工作经验不足,且不能熟练使用相关急救设备,这就很容易导致错失最佳抢救时间,给患者带来危险。3 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的对应措施

3.1 作为护理人员,应不断加强自身的风险意识,通过对具体病例的护理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探讨,吸取经验,加强对呼吸内科患者护理风险的防范与规避。具体来说,应重点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交流,对护理措施及患者临床表现、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详尽专业、有针对性的记录,提高护理记录的可信性及保证书写的质量。

3.2 建立健全呼吸内科各项护理制度 在实际工作中,应当重点强化护理人员交接班制度,从口头,书面,及床边交班分别进行,重点观察患者的药物过敏史记对患者用药的药物配伍禁忌等,认真执行病房的消毒隔离工作,科室护理人员应定期举行技术讨论会议,将个人在工作中获得的经验及体会共同分享,避免工作中的差错与疏漏,保证呼吸内科的护理安全。

3.3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实时了解患者的病程进展 护理人员应增加对患者护理的时间,掌握患者的病情进展,观察输液是否通畅,热水袋是否包裹,是否有憋喘现象,服用利尿剂的患者是否有异常表现等。对于发生急性并发症的患者,应当第一时间通知医生,并协助其进行抢救。4 结 果

呼吸内科常见护理范文5

这是这次见习的最后一科室,原本去急诊的,可计划突然被打乱。我们来到了呼吸科,由于对医学知识了解得太少,我们都以为呼吸科都是收一些呼吸系统有严重问题的病人,坦白地说我们是怕感染,于是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来到了呼吸科病房。

第一天早上参加了晨间医护大交班,很惊讶的是呼吸科医生都用英语交班,听带教张老师讲这种英语交班在呼吸科已经持续五年多了,这样做是为了更好的促进我们医务人员去努力学习英语,因为英语是通向医学科学发展的必备的一把钥匙。在呼吸科我们还知道了晨间交班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整顿医务人员的精神,转换医护人员的角色,尽快进入职业工作状态,同时也是对整个病区病人病情的交班和医院-科室信息的沟通的时刻。

我们在呼吸科看到了安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手术。当看到气胸患者的紧张和痛苦时我是感同身受,因为我曾经因外伤导致患过自发性气胸,所以在这儿看到自发性气胸病人,对他们所做的治疗和护理都略知一二。紧接着我们又看到了许多使用气垫床的病人,这是对昏迷、骨折、翻身受限、端坐呼吸的患者预防褥疮发生而采取的有效措施。

张老师又教我们认了心电监护仪器上的各个监测指标:(ECG)心电图——心率、当心电图的波形每个间隔不等时(排除(干扰因素),说明病人心率不齐(HR60—100/分为正常);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报警系统;呼吸频率(RESP)正常呼吸(16—20次/分);血压(NIBP)。

昏迷病人禁喝水——容易窒息,上约束带必须经得家属同意。护士巡视病房的一级护理的病人半小时巡视一次,二级和三级护理的病人病情不重,有自理能力的病人2小时巡视一次。

吸痰器分为电动和中心吸痰器,在呼吸科用得较多,电动吸痰器的吸痰瓶内要装水,便于清洁,中心吸痰器直接将负压管连接在病人床头。

星期三我们又来到了重症监护室,看到里面的老爷爷们气管切开后呼吸痛苦的表情,有的身上到处插满了管子,有的被用了约束带……我的心难受极了。其中有位周爷爷脸色苍白、眼睑也无血色、腹部膨隆,他虽然不能说话,可他努力的用手指他的肚子,张老师告诉我们他的肚子明显比昨天肿胀,遂请了普外科会诊进行了腹腔诊断性穿刺抽出了不凝血。医生说这是病情危重的表现,他的家属们知道他可能不行了全都来探望他。看到他痛苦的,我几次都忍不住掉下泪来,我不知道他能不能挺过来,我用真心祈祷希望周爷爷能坚持下来,挺过危险期。祝福你,周爷爷!希望可以看到你康复。

在呼吸科,我们看到了给重症病人做会的清洁护理、口腔护理、床上擦浴,知道了呼吸机都要定期严格消毒,随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戊二醛消毒液气味浓烈,长期接触可能会导致基因突变,对人体有害,故我们在使用时要规范使用,注意消毒桶盖要密闭,以达到消毒效果并保护医务人员和病人。最后去了门诊内窥镜室观看做纤支镜和胃镜检查。做内镜检查时病人会很难受,术前可予麻醉——静脉麻醉和雾化吸入麻醉(利多卡因加水),做纤支镜从鼻腔插入,2小时后才能饮水无呛咳方可吃软食、流质饮食;做胃镜和纤支镜都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胃肠,气管-支气管内面观。哎!现代的科学仪器发展太先进了,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医学知识,跟着时代的步伐前进。

这次的呼吸科见习完全改变了我们错误的观念和自私的心理,不仅让我们见识了如何作一名优秀护士,培养对患者的爱伤观念,张老师还让我们学会了一些操作,如:测生命体征、安吸引引、氧气装置、安置气垫床等,收获很大,见习为我们的理论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下,相信我们会学得更好,走得更稳......

呼吸内科常见护理范文6

关键词:老年患者;呼吸内科;感染;影响因素;预防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当前已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随之而来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和病死率也呈现出升高的态势。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患有多种疾病,导致呼吸系统抵抗能力大大降低,因此,成为呼吸道疾病发病率较高的人群之一[1]。为探讨老年患者呼吸内科感染的相关因素和预防措施,本文对120例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1年9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患者呼吸内科感染的120例患者资料,其中女性53例,男性67例,年龄60~83岁,所有患者均由临床诊断为呼吸系统感染,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及其它相关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并与老年患者的主治医生、护理人员共同商讨,研究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根据相关标准,给予预防发生感染的相应措施。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基于χ2检验进行组间数据比较,以P

2 结果

2.1老年患者的感染情况 在120例老年患者的感染情况中,呼吸系统感染的比例最高,占比例为68.33%,其它感染比例依次为消化系统感染(17例,14.17%)、泌尿系统感染(13例,10.83%),其它感染(8例,6.67%),详见表1。呼吸系统感染发生率与其他类型的感染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医院呼吸内科感染与患者住院时间及年龄之间的关系 临床观察发现,医院呼吸内科感染与患者的年龄之间存在着正比的关系,患者的年龄愈大,那么发生医院呼吸内科感染的概率也普遍越高。本研究120例老年患者的年龄在60~83岁,其平均年龄为(73.6±6.4)岁,住院的时间为15~100d。此外,住院时间长的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也就是说医院感染发生率有明显随住院时间的增长而升高趋势,住院时间越长,感染发病率越高。

2.3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 120例医院感染的老年呼吸内科患者所送检的标本之中,由痰或是血液培养出致病菌,其中以革兰菌较为常见,又以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患者最高(92,76.67%),其次为革兰阳性菌(16,13.33%);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由其它病菌导致的呼吸内科感染,如铜绿假单胞杆菌(5,4.17%),金黄色葡萄球菌(4,3.33%),肺炎克雷伯世菌(3,2.5%),见表2。

3 讨论

3.1老年患者呼吸内科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显示,医院呼吸内科感染与患者住院时间与年龄之间均存在着正比的关系,这主要是由于老年患者在心理、生理等方面都表现为弱势,加之环境因素影响,造成老年患者呼吸内科感染率较高。

3.1.1心理因素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在病发感染后,常常会出现胸痛、反复咳嗽、咯血等症状,并且治疗疗程有时会拖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身心都受到很大痛苦。有些患者还会有术后恐惧症,过分担心治疗效果,常常会有焦虑、不安、情绪烦躁等不良状态。还有一些患者会因反复长期住院,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其抑郁、恐惧等情绪更加严重,这些不良心理状态往往会带来对临床治疗的抵抗情绪,不能够较好地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最终增加了呼吸内科感染的发病率。

3.1.2生理因素 老年人由于自身机体组织器官发生退行性改变,机体的防御力与抵抗力均下降,加之原有疾病的损害,导致发生医院感染的机会增加。老年患者住院有治疗时间长,病情反复多,费用高等特点,是内科医师较难解决的临床问题[2]。老年患者体质虚弱,疾病易复发,需要反复人院治疗,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也有较大减退,与其他人群比较,容易发生各种感染。

3.1.3环境因素 住院环境也是诱发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老年患者住院后,往往需要家属陪护,且多有家属探视、看望,很容易引起病房内的空气污染。同时,同一病房内的其他患者吐痰、咳嗽等,导致飞沫传染难以控制,引起反复发生感染的现象。此外,气道通常实施相关医疗操作,导致患者气道的自我免疫能力降低,从而增加了真菌感染的几率。

3.2老年患者呼吸内科感染的预防措施 老年患者呼吸内科感染发病率高,必须引起临床重视,加强预防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加强呼吸内科管理。制定各项管理制度,要完善呼吸内科质量管理,做好患者以及陪护人员的管理工作,严格执行陪护制度,对病房出入人员要进行严格管理,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做好通风和空气消毒工作以达到预防老年患者发生感染的目的。②尽量避免药物滥用,对抗菌素的应用进行严格控制。抗菌素的过多使用是导致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3]。在医院管理中必须严格控制抗菌素的应用范围和用量,要严格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展开病原学检查,从而依据药敏实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避免滥用抗生素而导致患者菌群失调。③加强医疗和护理管理水平。在临床治疗中,首先应加强老年患者的全身支持治疗,提高其机体抵抗力,此外要严格掌握各种侵袭性操作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尽量减少因医护操作而带来的感染。心理护理必须认真落实,对老年患者主诉都应关心,做到及时处理。

总之,应该认真地对待老年患者呼吸内科感染的预防应该采取强有效的措施对呼吸内科进行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尽可能多地避免药物滥用,注重加强医疗以及护理管理水平与专业技能,更好地促进老年呼吸内科感染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叶任秋.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2011(19).

呼吸内科常见护理范文7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呼吸机;临床疗效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062-02

预见性护理指的是护士综合分析和判断患者的具体病情[1],结合相关的医学知识,制定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护理防范和干预,将存在和潜在的护理问题找出来,增强护理人员对疾病的预见性,实现护理风险降低的目的[2]。针对近些年我院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感染率较高的情况,我院于2012年制定了VAP预见性护理程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5月到2011年6月(未实施预见性护理)我院ICU收治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40例,其中有20例发生VAP,男15例,女5例;患者原发疾病:脑血管病10例,化脓性脑膜炎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呼吸功能衰竭5例。2012年3月到2013年4月(实施预见性护理)收治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34例,其中7例发生VAP,男5例,女2例;患者原发疾病:创伤开炉5例,脑血管病2例。

1.2 方法 在预见性护理实施之前,只常规治疗和护理机械通气患者;预见性护理实施之后,护理人员依据患者的个体差异,综合分析和判断疾病,制定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干预和防范。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数据资料用t检验,组间对比用X2检验,P

2 结 果

实施预见性护理前后VAP感染率和病死率的比较,见表1。

3 讨 论

3.1 预见性护理措施

3.1.1 成立护理专业小组 在ICU病房成立了以科主任为领导的护理专业小组,护理人员具有三年以上的临床经验,并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较高的操作技能[3],专人专护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专科护士对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专项评估;护理质量评价分析会每月按时召开,将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找出来,及时纠正和反馈。

3.1.2 ICU病房管理 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时,因为侵袭性损伤和机体的营养摄入不足,机体原有的一些屏障保护功能就会遭到破坏,降低患者的抵抗力[4],容易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因此,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病房的消毒灭菌。要保持病房的清洁卫生,每日通风一个小时,分两次进行,控制病房的温度和湿度,每日还需要用紫外线消毒,使用消毒剂来擦拭屋内的物品。

3.1.3 医务人员手的清洁 医务人员的手在诊疗和护理的过程中,会导致细菌的传播,因此,预防VAP获得性感染,非常便捷有效的一项措施就是保持手的清洁和卫生。医务人员树立洗手意识,确保带了手套才能与患者接触,不同患者间的操作需要更换手套并且做好手的消毒。

3.1.4 呼吸机管路管理 呼吸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滋生细菌,加强呼吸机管道管理;首先需要对呼吸机管道进行消毒灭菌,必须严格无菌操作。以往认为,减少VAP的发生几率,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就是对呼吸机管路进行频繁更换,但是,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对呼吸机管路进行频繁更换,并不能达到目的,还会带来一些危害。一般来讲,呼吸机管路每周更换一次即可,每天更换湿化液,如果有污染出现,应随时更换。应及时倾倒呼吸机管路中积聚的冷聚液,应在比管路位置稍低的地方放置集水瓶,要防止有冷凝水反流的情况出现于变换或者更换管道的过程中。

3.1.5 呼吸道护理干预 气囊压力的检测,在使用之前,对气囊的漏气松动情况进行检查,均匀的充气;气囊的充气量适当即可,充气量过大会导致气管黏膜长时间受压,充气量过小会导致患者的下呼吸道流进一些气囊上端的分泌物,还可能会引起肺部感染。气道的湿化,气道湿化是为了保证患者能够通畅的呼吸,减小呼吸道黏膜受到干燥寒冷空气的刺激,对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有效的维护。可以采用蒸汽加温加湿和气管内直接滴注的方法,每日更换湿化瓶内的灭菌水,直接滴注一般采用低渗盐水,每次间隔一个小时左右[5]。气道分泌物的清除,预防VAP发生的非常重要措施是口腔分泌物的定时吸引和适时的气管内吸痰,口咽部定时吸引可以大大减少分泌物聚集,细菌的感染机会就会得到减少;适时气管内吸痰可以防护呼吸道黏膜,保持气道通畅。

3.1.6 日常细节护理干预 营养支持,患者接受长时间的机械通气,会导致大部分伴有机体代谢功能的紊乱和异常,饮食的不合理,会诱发感染或者加重,因此,预防VAP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做好患者的营养评估。做好口腔鼻腔的护理,在插管的刺激作用下,会增多患者口鼻腔分泌物,增加细菌滋生,我们应及早预见,采取措施对患者口鼻腔分泌物及时清理,做好口腔护理,有效预防VAP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胡琳丽,傅根莲,江卫仙.老年吸入性肺炎的预见性护理[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12,7(2):123-125.

[2] 张艳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及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87-89.

[3] 雷燕,姚茹,刘媛媛.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致病因素及预见性护理对策[J].护理杂志,2011,2(9):45-46.

呼吸内科常见护理范文8

方法:根据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的特点制定护理风险管理办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0年3月-2013年3月的80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实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护理风险管理办法干预。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护理相关意外事故及对护理满意程度进行统计比较。

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相关意外事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结论:根据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特点制定的护理风险管理办法有助于降低护理相关意外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特点防范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55-02

众所周知,呼吸内科作为医院重要科室之一,住院患者具有人数多,年龄大,病情变化快,病情复杂,易反复,危重病多等特点,所以一旦出现意外有时险情危急,后果严重[1]。在护理过程中,除了较为常见的褥疮、跌倒、坠床风险之外、在氧疗、吸痰、闭式引流这些呼吸内科常见治疗方法过程中也存在着特殊风险,故呼吸内科护理风险具有以下特点:

风险水平高。呼吸是维持生命必须的环节之一,所以一旦风险涉及正常呼吸,患者将极度痛苦有时还会危及生命。

风险种类多。许多老年患者同时患有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疾病种类多,有时均比较严重,故涉及到的风险种类也多。

风险隐匿性。呼吸系统症状较为集中,有时意外发生也与原发病症状难以区分。如吸痰时可能会造成黏膜损伤,但不易发现且症状易与原发病混淆。

风险复杂性。由于大部分老年患者病情复杂交叉,同时具有多系统疾病,故风险也随之复杂化[2]。

为了降低呼吸内科的护理风险,做到安全护理,使得患者尽快康复,我们根据呼吸内科风险特点探究出一系列防范方法,争取防患于未然,将意外发生率降到最低。我院呼吸内科对本科风险的特点制定的风险管理办法进行实施后调查研究,现进行分析总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经过我院道德委员会批准,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0年3月-2013年3月的80例住院病人,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在41-86岁,平均年龄(61±3.5)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9例,支气管扩张31例,支气管哮喘15例,其它疾病5例,病程在2月-9年,平均病程为(3.4±2.9)年。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0人为对照组,另外40人为实验组,性别、年龄、病情、病程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风险管理办法干预[3]。具体为:

1.2.1用心护理。提高护理水平,平时将护理工作细致化,严格遵守章程规范,审核记录落到实处,不偷工减料。如确保双人核对患者、药品分发、注射、医嘱改动等信息,准确及时做好各项记录,交接班记录认真负责。及时询问患者情况并主动向医生反映,主动与家属沟通,积极配合治疗等。

1.2.2心理指导。有些患者病情反复,病程较长,难免产生负面心理,我们要在护理工作过程中主动了解患者心理情况,对需要帮助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增加其治疗的信心,减少负面情绪对治疗产生的影响及意外的发生。

1.2.3防止坠床。针对一些住院患者如协调功能较差的老年人,要反复提醒患者及家属注意休息时要防止坠床,在入院时教会患者及家属床边护栏的正确使用方法。

1.2.4防止褥疮。对于一些需要长期卧床患者,护理过程中需要帮助其每天擦拭身体,按摩、协助其被动活动,在与床接触部位垫软垫或纱布且要保证垫褥透气。

1.2.5注意防滑。患者一旦摔倒避免不了外伤,严重者可引起骨折,重要脏器出血,严重的将危及生命。所以护理过程中要保持室内干净整洁,摆放防滑标志,反复提醒患者及家属尤其是在洗澡或方便的时候注意防滑,年长者最好有人陪同,或者可让其选择购买防滑拖鞋、浴室防滑垫等物品[4]。

1.2.6氧疗监控。掌握氧疗指证,氧疗过程中需要认真填写、核对用氧记录单,确保浓度、时间、流量适宜,严密监控,记录患者氧疗后的情况。患者氧疗时要提醒注意防火、防震、防油、放热,任何人不得在病房内和治疗室抽烟。

1.2.7规范吸痰。痰液积聚有时会使患者呼吸困难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自行排痰有困难者需要及时进行吸痰处理。吸痰过程中需过程熟练,动作轻柔,需正确控制负压,在无负压前提下插管。单次抽吸时间应

1.2.8引流监控。虽然需要闭式引流的患者较少,但要牢记引流时确保引流管通畅,引流管末端应水面的深度为4-6cm,在更换水封瓶时应注意夹闭引流管末端,准确判断肺组织复张还是引流管堵塞。密切观察引流颜色、性状、量,观察患者的情况并做好记录。

1.3评价指标。在护理结束后对每位患者的病程记录进行整理总结,将是否出现护理相关意外情况做好记录。同时向患者和家属发放问卷,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为满意及不满意两个选项,实验结束后进行结果统计。

1.4统计学处理。所得的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或X2检验对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P

2结果

2.1加用风险管理办法与常规护理意外发生率的比较结果如表1。

3讨论

呼吸内科作为医院重要科室之一,以老年患者为主的特点使得其护理风险具有水平高、种类多、隐匿性、复杂性等相应的特点,为了降低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做到安全护理,让患者更好地接受治疗,尽快康复,我们针对其特点制定了相关防范方法,可以在护理工作过程中有的放矢,更好的服务病患,变被动为主动,未雨绸缪,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实验结果也证实了我们的风险防范方法是有效的,不仅降低了意外发生率,同时使得病患及家属对我们的护理工作更为满意,可谓一举两得[5,6]。针对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的特点制定的防范方法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大家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袁薇,杨明莹,陈家琴等.前馈控制在呼吸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10):112-113

[2]王玉洁,曲红,王幕鹏等.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的特点及防范方法[J].吉林医学,2010,31(26):4587-4588

[3]宝音其木格.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及护理对策[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03(1):28-29

[4]McKenzie,K.,Scott,D.,Fraser,J.A.et al.Assessing the concordance of health and child protection data for ‘maltreated’ and ‘unintentionally injured’ children[J].Injury prevention,2012,18(1):50-57

呼吸内科常见护理范文9

1当前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

1.1 法律意识极度缺失

在呼吸内科的护理工作中,部分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漠,存在各种在认识上不足,存在的风险,在规章制度和弱点的实施,如液体或针手术的发展,护理人员的部分都是随机的,而是根据自己主观印象的操作,不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系统,很容易出错,造成人们潜在的安全问题。

1.2 操作过程不够规范

操作不足以满足要求,是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多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因为自己的失误,导致护理缺陷[3]。例如,常有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吸痰操作问题,护理人员对一些戴上安全手套,吸痰操作后,再吸痰操作,这种缺乏吸痰管的更换,易导致患者呼吸道感染疾病。

1.3 缺乏良好应急能力

由于缺乏足够的长时间的工作,没有积累必要的经验,经验不是很丰富,但不是很好的应对突发紧急情况,协调和缺乏可预测性,远见和协调能力差,容易发生医疗事故的错误。例如,在紧急情况下,患者呼吸困难呼吸衰竭患者,上肢症状,护理人员根据医生的病人进行吸氧操作,改善通气,减少因为保留酸碱平衡校正。当病人的呼吸已有所缓解,但上肢和热量使患者和原来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变化[4]。经检查,左上肢血带没有解除,原因是护理人员缺乏必要的密闭式强化周围经脉树叶,胸腔闭式引流、给氧及氧气雾化基础护理技能,还要加强培训的应急反应能力,提高护理工作水平护理工作的整体效能。

1.4 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没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的训练,缺乏坚实的知识基础。很多护理人员研究呼吸道护理理论知识不是很深,技能和训练在不是很熟练的使用等方面,对人体了解不尽详细,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准确,在预见性护理方面,缺乏经验,特别是年轻的护士,显然限制高等护理的效果。

1.5 没有足够的熟练的沟通技巧

呼吸内科患者,中老年人占有一大部分病人,因为患病问题,与年轻人的差距,烦躁的心情,导致护士和中老年之间的沟通困难。有些护士缺乏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尤其是在患者与家属的情绪激动时,容易导致冲突,造成医疗纠纷。

2解决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隐患的有效措施

2.1 增强法律意识

医院及科室要精心选取与呼吸内科护理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开展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教育。安排专业人员,重点讲解分析与呼吸内科相关的工作特点、医患双方在义务与权利方面的界定,以及临床护理工作上的法律责任等,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容易忽视的薄弱环节进行筛选,进一步增强众多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自觉地按照法律法规开展工作。

2.2 增强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制订切合实际的内科护理培训计划,加快护理人员掌握新技术的进程,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重视护理人员的无菌操作意识及技能的强化训练,定期对呼吸内科护理的工作人员开展无菌操作的技能强化训练。借助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中发生的各种正反的安全事故案例中的各种经验以及教训,增强护理的无菌操作意识[5]。还要加强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在呼吸内科护理工作的三级操作技术的培训力度,保证所有呼吸内科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扎实稳固,能够做到安全、高效以及熟练的进行呼吸内科日常护理工作。

2.3 加强医患之间沟通

重视医患之间交流沟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医院内部管理培训部门可以对护理人员进行沟通艺术、聆听艺术以及表情、行为等方而的专业培训。学会倾听病人的忧虑以及抱怨,并且懂得如何帮助患者以及其家属解决各种问题、化解问题。患者入院时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并记录,告知其医院的注意事项和规章制度,进行患者的身份识别。充分利用护理和治疗的机会关心患者,给予关怀,解决患者的实际困难,以提高患者和家属的信任。开展多种形式人性化护理、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6]。责任护士针对所属的每位患者实施有效教育,制定各种医疗卡片和温馨提示卡,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患者疾病的病因、名称、诱因及主要治疗方法,药物的名称,并发症,各种特殊检查的目的,饮食的指导,活动的方法,术前的准备、术中的配合及术后的注意事项,使患者由被动治疗转到主动配合护理和治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2.4 完善进一步监督制度

呼吸内科常见护理范文10

【关键词】呼吸内科;护理风险;对策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146-02

随着国家基层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呼吸内科住院人数日趋上升,如何快速有效的给予病人合理的内科护理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1]。在呼吸内科患者中,普遍存在年龄偏大的现状,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不高,病情相对较重,并且发生变化的概率较大,这些方面的严峻形势要求护理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提高安全护理意识,提升工作规范化水平,最大限度地避免医疗纠纷。

1 呼吸内科的主要护理风险

呼吸内科是一个非常大的科室,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有的护士说话不注意场合,工作不注意细节,有误解时不解释或者解释不到位,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缺乏沟通。这些都会成为护患纠纷的导火索,甚至导致患者及家属在医疗、护理过程的细节中刻意地去找茬,制造纠纷。

1.1 法律意识不够强化。在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部分护理人员法律

意识淡漠,对于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规章制度的执行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如对患者开展接液或拔针操作中,部分护理人员存在着随意性,只是根据自己的主观印象进行操作,没有完全严格地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非常容易出现失误,造成重大安全隐患。

1.2 专业护理知识与技能的缺乏

无菌观念不强。吸痰时,护理人员戴着无菌手套打开吸痰器开关,细菌会随着吸痰器进入病人体内,如果是肺脓肿病人,那将会加重患者感染。特殊病人护理不到位。肺性脑病患者使用呼吸兴奋剂后往往会出现躁动,容易使药液漏出,如果不能及时地进行处理,那么这就会导致患者发生局部性的肿胀,甚至发生皮肤坏死。操作不熟练,不规范。护理人员使用呼吸机不正确,没有准确计算给氧浓度、流量、时间造成吸氧时氧中毒及单次吸痰时间过长、两次抽吸间隔过短导致低氧血症。呼吸内科以药物治疗和基本治疗操作为主要工作特点,护士在执行医师的医嘱时,或者是对患者实施给药,用药物化解患者的症状;或者是为患者进行操作,用特殊的护理操作来缓解患者的病症。在给药时,有给药准确性、给药途径操作的恰当性等方面的风险;在护理操作上,尤其是涉及介入到患者血管、体内管腔等内部的操作,更是有很强的风险性。护理人员在操作中要严加防范。

1.3 应急能力不够到位

部分护理人员因为工作时间不长,经验不丰富,对突况的应急处置不够到位,预见性与协同性较差,容易出现差错导致医疗事故。例如在一例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中,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上肢发绀症状,护理人员按照医嘱进行吸氧,增加通气减少二氧化碳潴留及纠正酸碱平衡。在患者病情稳定时,喘息、发绀缓和,但是患者左上肢末端发绀仍旧保持原状,经检查,原来左上肢还绑着止血带,那是因为护理人在静脉抽血后忘记取下,导致上述症状。

2 有效防控呼吸内科护理工作安全隐患的对策

2.1 进一步提升综合技能

要结合科室的工作需要,配合医院的整体培训工作安排,立足于实际工作需求,强化对护理人员的专门培训工作,可以采取集中学习或者分批集训的方式,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技能,要着重强化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胸腔闭式引流以及雾化吸入和给氧等技能训练,同时强化应急处置能力训练,提高护理工作整体成效。

2.2 强调护理细节管理,做到防微杜渐

强调护理细节管理,做到防微杜渐。内科护理环节多,操作的细节多,任何环节稍有疏忽即可能造成祸患,引起医疗纠纷甚至医疗事故。因此,呼吸内科护理中,特别强调护理细节的管理,加强护理细节的关注度。只有把护理细节做好了,才可能把护理操作做得尽善尽美,达到预期的护理效果。

2.3 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

医院以及科室要强化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教育,精心选取与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开展预见性教育活动。要安排专门人员,重点讲解与分析呼吸内科工作特点、医患双方在权利与义务方面的界定,以及临床护理工作的法律责任等,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容易忽视的薄弱环节进行筛选,结合具体出现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讲解,进一步增强广大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自觉地按照法律法规开展工作。

2.4 注意氧疗护理细节问题

在进行氧疗护理时如吸入氧浓度过高、吸氧时间过长可发生氧中毒。防范策略: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决定氧流量和给氧时间。给氧时必须准确计算给氧浓度、流量、时间并记录,严密观察氧疗后的反应。预防氧中毒的关键是避免长时间高浓度氧疗。氧浓度的最大安全值在40%。吸纯氧最好不超过4~6小时。认真记录并保存好氧记录单,明确记录时间、流量、浓度、氧流量表数值、停氧的时间等,加强巡视,交接班及更换氧疗用品时应该查看用氧记录单。312 用氧时切实做到/四防0:防震、防火、防热、放油。加强病房管理,宣传防火、禁烟、通风的重要性,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

2.5 进一步完善监督制度

要以完善监督制度为突破口,进一步研究分析当前监督制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借鉴先进的经验进行补充完善,以全面科学的监督制度促进护理工作规范化开展。同时,科室成立护理质控考核检查班子,由护士长牵头,组织相关人员定期督查,通过随机抽查、提问分析等方式进行考核,并量化积分,与奖惩等方面挂钩。

3 结语

由于呼吸内科病人人数居高不下,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大,导致护理人员休息时间短缺,在进行护理过程中发生偏差。应充分考虑护理人员自身身体的承受力,呼吸内科实行夜间双班制弹性排班,增强防护意识,有效预防和处置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呼吸内科常见护理范文11

【关键词】 神经内科;危重;风险评估;护理

1 临床资料

护理对象:我院神经内科2011年1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神经内科危重患者407例,男性219例,女性188例;年龄17~78岁,平均38岁。疾病种类:脑出血167例,脑梗塞195例,脊髓病变25例,其他20例。监护天数3~100d,平均7d。

2 结 果

痊愈及好转389例;抢救366例,成功348例,死亡18例,气管切开247例。

3 护 理

1.意识情况:可以通过对话、呼唤、疼痛刺激判断患者意识程度、精神状况及辨识力、记忆力、计算力等,有些烦躁病人应采用冬眠疗法。因此,要注意区分冬眠状态和意识障碍。

2.瞳孔的变化:若双侧瞳孔不等大等圆,且伴有呼吸慢、脉搏慢,血压高则提示可能发生脑疝。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原发性动眼神经损伤,可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等圆,但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应加以区分。

3.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呼吸可以反映生命中枢的功能及颅内压力的改变。在脑损伤的情况下,血压升高常提示颅内高压,多见于脑水肿颅内出血。血压下降常提示循环功能不良,尤其的中枢性循环功能衰竭时病情更为严重。应用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及其他体征,以便及时调整用药,保持血压平稳。脉搏慢而有力常见于颅内压升高,脉搏细快常见于有效血容量不足。

4.呼吸频率不规则,深浅不一,常提示呼吸中枢受损。颈椎病及后颅窝的病变要密切观察呼吸的变化。如出现“二慢一高”(呼吸慢、脉搏慢、血压升高),颅内压升高,则提示脑疝形成的可能,及时报告医生,及时抢救。体温升高提示有中枢性高热。应严密观察体温及给予药物、物理降温。感染性高热,除了降温外还应抗感染治疗。发病时即昏迷患者,则要通知医生应在体温还未升高时就应用冰帽,以降低脑细胞代谢,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细胞。

5.保持呼吸道通畅:应根据不同疾病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治疗措施。如癫痫持续状态的病人,在应用癫痫药物的同时要用解痉药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意识不清的患者,床边要备好吸引器及气管切开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通过血氧饱和度仪的监测、若发现血氧饱和度降低,提示呼吸道梗阻,必须彻底吸痰、雾化吸入及时消除口腔及上呼吸道分泌物,定时翻身叩背排痰,及时滴入化痰药,同时注意观察有呼吸节律、频率、幅度的改变。定时抽血查血气分析,动态观察血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气管切开术后使用呼吸机的护理: 及时吸痰,滴入化痰药,观察痰液性状、量、色、气味,定期取痰培养。吸痰用物应保持无菌。对缺氧症状严重出现中枢性呼吸功能障碍的病人,应行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

6.严格无菌操作,减少并发症: 病重患者,各种管道多,操作时一定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保持室内洁净,同时室内备有紫外线灯,含氯消毒液,室内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定期空气培养。

7.皮肤及的护理:神经内科病人有常有肢体活动受限伴意识障碍,应协助做好生活护理,每2h翻身拍背1次。并按摩皮肤受压部位,肢体置功能位,定时协助活动肢体,防止关节僵硬、畸形、肌肉萎缩。

8.降低颅内压:脑血管意外患者,因出血、水肿等原因必然导致颅内压升高,危及生命。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手段降低颅内压,适当抬高头部,避免前屈、过伸。各种护理操作应尽量轻巧、仔细,以免刺激病人而引起颅内压剧烈波动。适当控制水、钠盐的摄入,准确记录出入液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各种脱水剂的治疗,应力争做到快速、足量、准时的原则。

4 体 会

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神经内科的危重患者往往存在病情较重、意识存在障碍、容易发生病情危变及并发症。因此,在做好各项护理措施、规范护理操作规程的同时,我们还努力做好安全隐患的及时解除,及时解除安全隐患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防止发生医疗纠纷的重要保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制定了《神经内科危重患者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表》,为每位危重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并对各项风险制定了防范措施。通过对护理安全隐患问题的分析,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②加强法律学习、知法、懂法、守法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护理工作者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护理人员只重视每日的功能护理,对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时,没有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忽视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在患者住院过程中不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随意谈论患者的病情及转归,不坚持原则,盲目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等均可导致护患纠纷。一旦发生护理问题,护士不懂得保存应有的证据,导致举证倒置的不力,也是导致护理纠纷的重要原因。因此要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充分了解护理人员的权力、责任和义务,同时明确患者的权利和义务,任何时候都要注意患者的知情权、隐私权、选择权。

③加强培训、增加沟通技巧

临床表明,大部分的医疗纠纷尤其是护患纠纷都与服务态度及沟通不到位有直接关系。从数据分析中发现,沟通不足是所有严重差错事故发生的第一原因。我们要充分利用晨晚间护理、工休座谈会、入院介绍、健康教育、各种操作前、各种医疗检查前与患者及其亲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及告知,必要时给予签字。同时充分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存在的疑问给予耐心的解释,不断改进护理工作。以提高患者对我们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陈莉萍,陈明秀.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措施[J].现代护理,2007,13(4):P383-385.

[2] 李明子(译).护理与病人安全[J].中国护理管理,2007,7(1):P23-24.

呼吸内科常见护理范文12

【关键词】 Roy适应模式; 呼吸内科; 重症; 护理 

罗伊(Roy)适应模式于1970年由美国著名护理理论学专家罗伊首次提出并发表,引起护理工作者的广泛重视[1]。罗伊提出人是一个整体的适应系统,是由各个部分在一起行动所形成,人们必须保持自己的完整性而持续的进行适应[2]。其认为当内外环境中的刺激作用于人体后,机体通过生理调节、认知调节系统做出应对,产生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和相互依赖4个方面的变化,最后机体做出适应性反应或无效反应[3]。本研究通过对采用机械通气的护理内科重症患者进行Roy适应模式为框架的护理,观察其效果,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7月因呼吸功能障碍需要机械性通气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41例,年龄45~70岁,平均(53.31±5.22)岁。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常规呼吸护理组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5~69岁,平均(52.36±7.88)岁;Roy适应模式组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53~70岁,平均(54.78±6.60)岁。入选标准:医学上不得不采用机械通气;临床治疗后病情稳定意识清楚,能配合完成研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行机械通气治疗但因脑损害导致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无法撤机;其他原因主动放弃治疗。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均知情同意。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呼吸护理组 常规呼吸护理组给予呼吸内科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按医嘱进行常规呼吸道管理,时刻关注患者呼吸状况,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出现胃肠胀气、二氧化碳潴留等状况。实施心理干预、排解患者不良情绪,鼓励患者多排痰等。 

1.2.2 Roy适应模式组 Roy适应模式组在呼吸内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利用Roy适应模式进行护理评估。首先进行一级评估,包括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和相互依赖4个方面的护理问题,待患者病情基本稳定后再进行二级评估,包括主要刺激、相关刺激和固有刺激。根据评估结果,患者共有7个护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做出护理诊断,确定护理重点、制定护理计划,计划包括问题确立、建立目的、采取措施及评价效果,具体如下。 

1.2.2.1 气体交换障碍 定期评估患者呼吸功能,严密观察有无缺氧征象,注意呼吸频率、深度及节律的变化,定期测ABG,4 h/次。注意患者肺部听诊,有效做好气道湿化、及时吸痰,清除气道分泌物,做好口腔护理。半卧位,帮助患者翻身、拍背,促使浓痰、痰痂排出。根据医嘱设定呼吸机参数,保持病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探视家属人数,保持患者呼吸顺畅。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过程中,给予鼻腔内、上呼吸道局部滴入2%的利多卡因,可减少操作中的痛疼刺激,术后予自控镇痛泵可缓解疼痛。 

1.2.2.2 窦性心动过速 每小时记录患者出入量,积极控制原发病,给予镇静止痛药物,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如给予咪达唑仑及芬太尼镇静、镇痛后,其效果可与呼吸机同步,心率减慢、血压平稳、血液动力学稳定,提示机械通气重症患者联合应用咪达唑仑和芬太尼镇静、镇痛治疗,起效快、代谢快、副反应少,可降低药物反应[9]。 

1.2.2.3 电解质失衡,营养不良 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确定每日所需能量,保持能量供给,按需分配能量比例,一般来说碳水化合物占50%~60%,脂肪占20%~30%,蛋白质供给至少1 g/(kg·d),如患者为应激状态,应注意调整。机械通气患者容易出现电解质失衡,应给予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的补充。营养方式主要选择肠内和肠外两种方式,选用原则为优先选择肠内营养,其次注意尽可能保留部分胃肠道途径,注意营养液的成分和滴速,避免出现肠功能紊乱[10]。注意患者大便情况,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通便类药物,如开塞露、麻仁软胶囊等,避免用力大便。 

1.2.2.4 体温高 每天记录患者体温变化,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早期感染的征象。指导患者多饮水,注意保持室内适宜温度,避免过冷或过热,及时擦拭汗液、维持身体干爽。注意切口颜色变化,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感染。所有管道妥善固定,避免上下活动。加强患者营养支持,增加抵抗力。 

1.2.2.5 失眠和休息不足 消除患者恐惧心理,严格规定探视时间和探视人数,为患者提供一个适宜的休息环境,必要时可使用药物帮助患者睡眠。整洁舒适的环境不仅能够降低感染的概率,而且能够给患者带去舒适的心情,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因此对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病房要采用湿式清扫,并且要定期消毒,房间要保障足够的光照和通风,温度要适宜[11]。 

1.2.2.6 血糖升高 因手术、体液流失、电解质失衡等高应激状态导致的血糖升高,一般不需特殊治疗,于应激状态消失后,可自行缓解。如血糖过高,可适当给予胰岛素控制。研究显示,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水平可降低ICU和住院患者的死亡率,且血液感染、急性肾衰竭等临床并发症减少[12-13]。而2013年ADA推荐危重患者血糖控制在7.8~10.0 mmol/L,更严格的目标为6.1~7.8 mmol/L,仅对部分患者适合[14]。 1.2.2.7 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 对患者进行护理治疗前,应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的心理。让患者家属了解患者的病情,取得家属的配合,让家属给予患者心理上安慰,使患者得到心理上的支持。与患者多沟通,了解患者焦虑的原因,并积极给予回应,鼓励家属与患者多交流,制造轻松快乐的恢复环境。 

1.3 评定指标 观察两组脱机成功率、呼吸机使用天数、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由医生调整呼吸机参数,达到脱机指征,拔除气管插管或器官切开的患者改用T型管自主呼吸视为脱机成功[6]。采用便携式肺功能仪,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价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能力,分数越高,生活能力越强,总分100分,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患者睡眠质量,总因子由各分子积累所得,分数越高,睡眠质量越差[7-8]。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脱机成功率、呼吸机使用天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比较 Roy适应模式组脱机成功率高于常规呼吸护理组,呼吸机使用天数、住院天数均低于常规呼吸护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y适应模式组住院费用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FEV1、ADL评分、PSQI及患者满意度比较 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Roy适应模式组FEV1、ADL评分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常规呼吸护理组,PSQI指数低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21世纪以后,随着对Roy适应模式不断的研究,其内涵及核心概念也得到了新的界定。Hanna等对人、人的精神性和真实性等与人的心理状态相关的重要概念提出了新的界定[14]。临床护理工作需要一定的护理模式作为指导,而此种模式需与患者的病种和病房的性质相符合,一项临床护士对Roy适应模式护理理论的认知状况调查发现,临床护士对Roy适应模式的认识状况并不乐观[15]。本研究中,通过对采用机械通气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Roy适应模式为框架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研究中共7个主要的护理问题,根据这些问题进行护理评估、确定护理目标、采取护理措施及评价护理效果。本研究发现,Roy适应模式组脱机成功率高于常规呼吸护理组,呼吸机使用天数、住院天数均低于常规呼吸护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以Roy适应模式为框架进行护理,可提高脱机成功率,降低呼吸机使用天数和住院天数。另外,本研究还发现,Roy适应模式组治疗后FEV1、ADL评分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常规呼吸护理组,而PSQI低于常规呼吸护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y适应模式是有根据性的制定护理计划,根据具体问题进行护理,患者肺功能、预后及睡眠质量均得到了良好的改善,患者满意度高,与既往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6]。 

综上所述,以Roy适应模式为框架,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脱机成功率,降低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并能改善预后,对临床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博伦.罗伊适应模式护理评估工具的构建与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5):905-906. 

[2]袁义厘.罗伊(Roy)的适应模式与应用[J].现代护理,2005,11(11):844-845. 

[3]孟昕,胡晶敏,杨萍.罗伊适应模式在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7(4):348-350. 

[4] Barone S H,Hanna D,Senesac P M.Roy’s adaptation model.Interview by Pamela Clarke[J].Nurs sci Q,2011,24(4):337-344. 

[5]赵博伦.以罗伊适应模式为框架的护理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35):4429-4431. 

[6]谭艳榕,丁敏,孟玫.Roy适应模式用于机械通气患者整体化护理22例临床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5):8-10. 

[7]陈峰英.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在实施基础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2,19(2):63-65. 

[8]陆桃影,李艳,夏萍,等.匹兹堡睡眠指数的信度及效度分析[J].重庆医学,2014,43(3):260-263. 

[9]徐莉.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病人镇静镇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8(14):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