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渔业产业发展

渔业产业发展

时间:2023-10-19 10:12:37

渔业产业发展

渔业产业发展范文1

信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对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正在改变着传统的生产、经营和生活方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渔业信息产业(fisheries information industry)是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而发展的,在近二十年有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成为渔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渔业持续稳定增长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渔业信息产业一般包括渔业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和这些技术在渔业生产上的应用(information application)。主要研究渔业信息处理的标准化技术、渔业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网络建设、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渔业中的应用等内容,通过建立渔业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网,提供渔业经济、科技和管理信息服务。

一、渔业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

渔业信息技术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ofwashington)的l.j.bledsoe(l.j.贝尔德森)设计了北太平洋渔业模型,并在计算机上运行,得出不少运行结果,大大提高了数据处理速度。到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在北美有关的渔业研究所和渔业学院中广泛使用,但是这个时期计算机技术尚未过关,使用计算机的人员大部分是软件编制人员,和渔业专业人员相分离,使用的编程语言是basic和pascal语言,具有内存小、运行速度慢、人机对话能力差和可应用的软件少的缺点,致使计算机在渔业上的应用仍然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到20世纪90年代,像字处理软件包、lotus、dbase这样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大量应用软件的开发成功,为渔业信息的处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运行效率,计算机作为主要工具在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发达国家通过计算机网络、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来传递、处理渔业信息,特别是在渔业资源的评估和预测方面进入了实用阶段。

随着我国渔业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渔业信息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与其它行业相比,我国渔业信息化建设无论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都起步较晚,发展较慢,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与我国渔业快速发展极不相称,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在渔业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技术方面的起步和国际上其它渔业大国基本同步,相差也就在几年之内,都是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并得到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扶持的结果。现阶段我国的信息收集和处理技术主要集中在编制了大量的渔业应用软件,像饲料配方的优化选择、放养密度模型、渔政管理软件、财务办公软件、水质管理软件、渔业资源模型等等,在数据的处理速度、科学性、数据库的智能化和数据资源共享方面和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也是我国渔业信息产业努力的方向。

二、渔业信息技术在渔业生产上应用的现状

渔业信息技术在渔业生产上的应用包括渔业生产的自动化、高效远洋捕捞、渔业数据库、互联网及渔业智能化专家系统等,这些方面构成渔业信息产业的主体。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渔业信息技术逐步在渔业生产上应用,涉及的方面很多,对渔业生产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渔业生产自动化(fisheries automation)

传统渔业的特点是周期长、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因此减轻渔业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是渔民多年来的梦想也是新时期对渔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自动化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的关键措施之一。以工厂化养鱼为代表的现代渔业,其核心内容就是养殖的自动化。通过把智能化的专家系统和相关的仪器、仪表相结合,通过计算机控制实现加水、控温、增氧、投饵、捕捞等自动化管理,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同时也减少了人为误差而造成的损失。

国际上渔业自动化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有一个较大的发展,我国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经济发达地区和沿海的一些渔场建立了不少工厂化养鱼车间,这些工厂化养鱼车间都是以自动化为核心建立的。

2、高效远洋捕捞(far-ocean fishing)

远洋捕捞的成本和效率取决于能否及时发现鱼群。把卫星定位系统(gps)、飞机拍照和海岸声纳探鱼技术相结合,运用计算机对信号滤波和图象加以分辨和模拟,实现鱼群的跟踪和分辨,从而实现海洋捕捞的高效化。我国对此项技术只有个别捕捞船加以应用,而在发达国家已广泛运用在捕捞上。例如日本水产厅和海洋资源研究所建立的海洋鱼情卫星监测网,利用美国在太平洋上空的7号气象卫星对各海域进行红外扫描,再将接收信号传输到计算机中心 ,从而迅速、准确地在海图上绘出鱼群的分布位置,然后由设在千叶县的中央渔业专用电台播发,分布在各海域的渔船通过接收相关信息就可以准确地判断何处有鱼及鱼的种类和鱼群大小,然后再利用卫星定位系统进行鱼群跟踪,从而提高了捕鱼量。

3、渔业数据库(fisheries data base)的建立

建立数据库是实现渔业信息共享的基础。国际上最著名的渔业数据库是水科学和渔业文摘(aquatic science fisheries abstract)数据库,覆盖了全世界海淡水资源、水环境科学、养殖技术、政策和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性文摘。这个数据库的建立为全世界的渔业工作者分享渔业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对查阅和检索渔业文献及课题立项和成果鉴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速度快、效率高、权威性强的特点。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综合信息研究中心建立的《中国水产文献数据库》,收集了我国国内主要水产刊物的文献,是我国水产领域最大的专业数据库。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还陆续建立了一些其他渔业数据库,如鱼病防治、工厂化养殖、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等数据库,这些数据库的建立为渔业信息的传播和分享、更好地为渔业科研、教学、生产、经营等部门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4、渔业互联网(fisheries netwowk)

互联网技术作为一种新兴信息技术,历史也很短,20世纪80年代末传入我国,1995年6月起我国通过邮电部正式向民间开放,此后互联网技术在我国快速发展,1999年被称为中国政府上网年。

与之相呼应的是与渔业有关的网站也迅速涌现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像农业部的中国农业网涵盖了渔业部分,其他与渔业有关的网站有中国水产网、中国水产资讯网、国家水产网、中国海洋信息网等等。

渔业互联网和渔业数据库相结合,为渔业信息的快速传播、了解国内外渔业发展动态、市场信息、养殖技术、渔业政策法律法规、查阅文献资料及行为决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5、智能化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

把数据库技术和模拟人类活动规律相结合,构造具有一定智能行为的专家系统。这样的专家系统通过友好的人机对话对于渔业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技术咨询、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水质管理等等。在我国,这样的智能化专家系统正在不断开发,已经建成的专家系统主要有病害防治系统、养殖工程系统、工厂化养殖系统等。

三、渔业信息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尽管我国渔业信息产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由于技术创新不足、人才缺乏、经费短缺和体制、机制等问题,制约了我国渔业信息产业持续稳定快速地增长。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技术创新不足。“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技术创新对一个产业的发展犹为重要,渔业信息产业的技术大都借鉴信息产业的技术,有渔业产业特点的创新技术不多,而渔业产业又是一个特点鲜明的产业,由于渔业环境复杂、鱼类活动不易监测、经验在生产中占重要位置导致行业而导致行业规范性差、劳动者素质较差等等,这样的特点要求在开发和使用渔业信息技术时要具有简单易操作、又有很强的针对性的特点。

第二,人才缺乏。我国每年培养了大量的渔业专业人才,但是既懂渔业,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很少,特别是还要具有一定的经营意识和管理能力的人才是少之又少;人才的缺乏直接导致技术落后和创新能力下降,渔业信息产业基本上引用和套用信息产业的技术,制约了渔业信息产业作为一个独立产业而持续快速的发展。

第三,机构设置重叠和经费短缺。各省渔业信息机构设置重复,布局不合理,渔业信息工作大多为看摊和重复无效率的工作,有限的经费又被撒胡椒面了,经费短缺可以表述为“惨淡经营,苦苦支撑”。经费不足制约了渔业信息产业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另一方面,等靠要的思想仍很严重,向市场要效益既缺乏手段,也缺乏思路,现有的体制也难以消灭等靠要的观念。

四、发展渔业信息产业的对策

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对我国渔业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出以下对策:

1、管理创新、开拓思路、多方面筹集资金。管理最重要的方面是配置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认清了渔业信息产业关系到渔业的现代化、关系到渔民和渔村经济的发展,是现代渔业的发展方向之后,就应该把人力、物力和财力向渔业信息产业倾斜,增加政府对渔业信息产业的投入;同时主动出击,一方面申报项目,通过项目获得财政支持,另一方面向市场要效益,发挥渔业信息部门的比较优势。渔业信息产业具有多层次性的特点,这是因为渔业生产经营的空间不仅有水域,还有陆地,及与之相关联的其它产业和渔业文化等,所以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拓展思路,开辟财源。例如信息咨询,充分发挥它的占有信息多、信息反馈快的优点,为中国渔业企业走出国门提供咨询,包括当地的渔业资源、市场情况、政治经济社会风险状况等;为国外渔业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咨询,提供包括中国市场环境、消费习惯、自然条件和养殖品种选择、养殖地区选择、优惠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等等。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获取相应的报酬;为相关政府和企业提供渔业园区规划,包括园区布局、养殖品种选择、养殖工艺设计、工厂化养鱼设计等等;为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提供可行性论证,在论证的同时,获取一定的报酬。

渔业信息部门还有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创办文化产业,主编信息类杂志,我国有这么多的渔民、这么多的养殖单位,如果把相关的渔需物资如养殖大棚、苗种、饲料、药品、设备等信息加以汇总和不断更新,通过广告和杂志销售,一定能获得不小的收益;主编养殖用渔业书籍,自编发行,也会有不小的收益。

2、树立人本思想,培养复合型人才。再好的思路,再好的管理,能否取得成功,最关键的是人。现代渔业信息产业是一种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的综合性服务,其深度和广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人员的素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渔业信息产业主要的任务是跟踪、收集、开发、传播和利用新的知识信息,尤其强调知识化、智能化,这就要求信息人才向多元化发展,掌握一些渔业信息处理的标准化技术,既要有专业知识,又要快速掌握国内外渔业信息产业的发展态势,实现信息处理的有序化、矢量化,达到信息产业的最大增值和最优服务,因此,渔业信息产业能否快速持续发展,关键是看能不能培养一批既懂渔业,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所以一定要树立人本思想,在分配住房、奖金、培训、出国、项目等向复合型人才倾斜,加快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3、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要针对渔业的特点,多上一些项目,购置和研制开发适合我国渔业特点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培训专业人员、建立模拟系统等。在当前渔业信息技术创新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可考虑引进一些国外成熟的渔业应用软件和数据库。

渔业产业发展范文2

关键词:渤海渔村;民间剪纸;文化创意产业

一.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

文化创意产业也称创意产业,作为一种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在世界各国都备受关注,并且必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引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创意产业描述为“来源于创意或文化的积累,通过知识产权的形成与运用,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潜力,并促进整体生活环境提升的行业”。联合国的定义强调了文化传承的群体性、历时性,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对提升整个人类生活品质的作用,使得人们对此概念的认识更加科学和准确。

就国际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而言,英、美、澳、日、韩、新等国起步较早、研究较多、业态也比较成熟。他们将文化创意产业的外延划分为广告、电影与录像、电视与广播、音乐及表演艺术、软件及计算机服务、出版业、设计及视觉艺术、工艺制造、艺术和古董市场、建筑艺术等行业。

尽管全球各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和历程各不相同,但都表现出了一些共同的特征。一方面,高辐射力与高融合性并存。一旦消费者对某种文化有所认同,必然带动对富含此种文化的所有创意产品的接受和认同,文化自身的高辐射力带来了文化产品的市场扩张,从而使得好的创意与其他相关行业融合,进一步带动相关衍生产品的开发,从而提升其他行业的文化价值。另一方面,小型化与集群化并存。由于强调知识与创意,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单个企业往往规模较小,甚至表现为个人工作室的形式。但为了给消费者更强的文化冲击,这些企业通常要通过集群式分布形成规模效应,从而形成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产业园区。它们在集体的互动中共享信息、凝聚力量,建立与全球消费者和世界文化的联系。

二. 渤海渔村剪纸的历史

河北省黄骅市东北部的歧口一带,素称渤海渔乡,渤海渔村剪纸即发源于此。身处渤海渔区,特殊的渔业文化使得当地剪纸艺术的发展也独具特色。岐口东临渤海,鱼、虾、蟹等渔业资源非常丰富,又因为与天津、山东交接,道路纵横交错,交通非常便利,当地百姓世代以出海捕鱼为生。在科技欠发达、生产力水平极为落后的年代里,渔民完全靠海吃饭,收成难以保证,同时又有极高的危险性,生命财产安全常常受到威胁。因此,渔民们就在逢年过节时做剪纸、贴窗花,祈祷出海的亲人平平安安、满载而归。

20世纪初,岐口村赵国英老人是远近闻名的剪纸高手,每逢海神娘娘的祭日,她都到庙前为人们剪纸祈福。村里逢过节娶嫁,也总有人请她剪上几幅炕围、窗围、窗花等,所谓“鸳鸯戏水成双对、龙凤呈祥添祥瑞”,“上炕石榴下炕桃、多子多孙团团绕”,“红双喜字添喜气、燃烧的蜡烛对人笑”,“虾儿跃、鱼儿跳、螃蟹横行船上跑”等,都是渔村百姓的必备剪纸样式。赵国英老人的外孙女韩宝菊,是渤海渔村剪纸的第二代传人,她的作品有反映渔家祈盼收获、团圆的《织海》、《思亲人》、《盼夫归》、《平安是福》、《满载而归》等,也有表现渤海丰富水产资源的《渤海潮》系列,还有寓意为人处世道德原则的《鸡有五德》系列。诸多作品凸显了渤海湾文化的特色,为韩宝菊赢得了包括全国“民间艺术山花奖”在内的众多奖项,同时,也使得渤海渔村剪纸更具标志意义和品牌价值。

2008年,渤海渔村剪纸被列为第三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且在国际友好往来、互赠礼品及文化交流中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以韩宝菊为代表的第二代遗产传承人和以白金磊、白金鑫为代表的第三代遗产传承人,为了将独具特色的渤海湾剪纸文化发扬光大,正在做着不懈的坚持和努力。

三. 渤海渔村剪纸产业发展思路

渤海渔村剪纸虽然历史久远、内蕴独特,但长期以来,除了作为国际友好往来及文化交流的礼品外,一直缺乏市场化的运作,甚至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发展形势。在电脑刻制、机械印刷的现代技术冲击下,传统剪纸由于耗时长、产量低、价格相对较高,已经乏人问津。剪纸艺人无以谋生,剪纸艺术已近人亡艺绝的境地。为了保护和发展渤海渔村剪纸,艺人韩宝菊创建了宝菊艺术社,个人出资制作剪纸作品画册、举办剪纸展览,并正与当地文化部门合作开办剪纸学校、出版剪纸教材。然而,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上,仅靠艺人单枪匹马地孤军奋战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之路,才能使得这种传统艺术形式不断发扬光大。

第一,创建剪纸博物馆。

剪纸博物馆不但要突出渤海渔村剪纸的地域特色,也要将视野拓展到中国剪纸艺术的整体,以点带面,全面介绍剪纸艺术的历史、工具、技法、传承人及代表作品等,使其成为全国剪纸艺术的展览和研究基地,以奠定渤海渔村剪纸在全国剪纸行业的领军地位。

在展品的展出和介绍上,除了文字和图案这些平面媒介外,应综合运用声、光、电等多种现代技术手段,以更好地烘托气氛、突出主题、增强展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另外,博物馆可采用耳机式讲解系统,分发给每位入馆人员,参观者根据自己的需要获取各类信息,比起单纯地躬身看文字介绍更方便有效得多。

第二,开发剪纸风格的动漫产品和网络游戏。

年轻人是大众文化的主要受众群体,他们追随流行又强调个性,尤其在动漫产品和网络游戏上有很高的消费热情。我国在20世纪60—80年代,曾经拥有一个动画发展的繁盛期,这期间推出的《大闹天宫》《九色鹿》《哪吒闹海》等作品都为中国动画界赢得了广泛的观众群体和良好的国际声誉。它们不仅在角色设计上借鉴了戏剧造型、敦煌壁画等传统文化元素,在制作手法上也涌现了剪纸片、水墨片、皮影片、木偶片等多种形式,体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格。进入90年代,美国和日本的流行动漫形象开始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使得国产动漫发展举步维艰、停滞不前,从而陷入了盲目模仿和滥用高科技的误区。其实就剪纸文化而言,它独特的剪、刻手法,虚实结合,有很强的造型能力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而且作为中国传统家庭年节喜庆必备之物,也很容易唤起人们熟悉亲切的感情,再加上渤海渔村剪纸自身所蕴含的搏击风浪、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海洋文化题材,如果能结合好的故事情节设定和角色设计,一定能使消失已久的剪纸动画重新进入年轻观众的视野。网络游戏也是如此,可以仿照“开心农场”游戏,开发蕴含渔村剪纸元素的“开心渔场”系列游戏,既简单有趣,又富含激励性,再辅以漂亮的剪纸图案画面,更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第三,建设剪纸文化风情街。

黄骅岐口渔港水产丰富、渔船众多,有悠久的捕捞历史和典型的渔业文化。走进岐口村,可以看到鳞次栉比的海鲜酒楼饭店;海边有京津地区慕名而来的海钓爱好者下竿垂钓,也有摄影爱好者在选取港口拍摄素材。可以说,岐口村已经拥有了开展生态渔业乡村旅游的丰富资源。如果对这些资源善加利用,把岐口村打造成一个集渔业生产、观光旅游、餐饮娱乐为一体的观光休闲生态渔业基地,定能成为渔村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当地人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在渔村旅游开发方面,必须综合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渤海渔村剪纸当然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剪纸文化风情街的建设,必将成为吸引游客休闲观光的一个亮点。具体来说,街区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1.剪纸主题民居客栈

民居客栈不但是休闲度假村的基础服务设施,更应成为体现地域民风与文化积淀的地标性符号。渤海渔村剪纸历来就是渔村家居中床铺、窗户、箱柜的重要装饰,具有鲜明的民俗特色,在呼唤传统文化回归的今天,人们乐于看到这些代表儿时记忆的鲜活元素重现于生活当中。因此,把渔村剪纸以新的建材和工艺重新应用于民居客栈的装饰装修之中,针对情侣、家庭、儿童等不同游客的情感需求,借助不同的剪纸题材设计出风格各异的客房空间,就能使这些民居客栈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和强大的生命力。而且,在电视电影占据人们大量娱乐时间的今天,将民俗文化与影像文化相结合,让这些民居客栈成为影视剧的特色外景拍摄地,借助影像文化的传播使其成为影迷们重温剧情、感受经典的文化景点,则更能提升这些民居客栈的品味和魅力。

2.剪纸创意工坊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俗的重要元素,全国各地都有广泛分布,然而剪纸艺人的生存也已成为普遍难题。风情街内应建立成规模的创意工坊区,将全国各地的剪纸艺人汇聚于此,突出渔村剪纸特色的同时兼容其他地区剪纸,从而提升岐口剪纸文化风情街在全国游客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工坊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剪纸展示和售卖区,一部分为剪纸制作体验区。所售卖的剪纸产品应迎合现代家庭装饰的需求,色彩上突破传统的红色基调,题材上与现代东西方艺术潮流接轨,并结合卷轴、镜框、窗帘、台布、抱枕等不同的形式和介质,形成多样化的消费选择。在剪纸制作体验区中,要简化剪纸程序,并向顾客提供安全的剪纸工具和材料,让人们享受DIY的原创乐趣,拓展剪纸文化的体验深度。剪纸制作体验对材料和空间的要求都比较简单灵活,同时又可以很好地锻炼人的手脑协调能力、培养人的艺术审美情趣,因此也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儿童类创业项目。现在全国各地的商场、公园都有专为儿童设置的以沙画、胶画、彩陶等为主的手工中心,顾客众多、盈利丰厚。渤海渔村剪纸也可循此思路,将儿童剪纸体验开发成辐射全国的连锁式经营项目,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剪纸文化节

每年的五一、十一、寒假、暑假都是旅游的黄金时期,在这期间,风情街上可以举办规模盛大的剪纸文化节,推出以渔村剪纸为特色的民俗花车游行,举办有剪纸元素的服装走秀,集中拍卖大师级的剪纸艺术作品。在文化节上,还应设立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即剪纸创意设计大赛。大赛以剪纸为核心元素,内容形式不限,平面、立体、影音均可,以充分发挥各界艺术工作者的创新激情和才能。对于获奖作品,除给以重奖外,应结合有效的包装和策划,尽快完成其市场化的过程。从而使渤海渔村剪纸这种传统的民俗文化形式,能够不断推陈出新,具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当然,渤海渔村剪纸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除了有较为完备的开发策略外,尤其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应给予一定的倾斜政策,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加大招商力度、引入民营资本等方式,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以促进其实现可持续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鲁生,苗红磊《民俗文化——剪纸》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4月第2版.

[2] 王晓利,尤兰萍.文化产业大发展 千年瓷窑燃新火——磁州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分析,《飞天》〔J〕2012(02).

[3] 曾亚玲.博物馆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国商贸》〔J〕2012(04).

渔业产业发展范文3

关键词:渔业产业体系 生态渔业 海洋经济 发展

河口区地处黄河入海口,海岸线长214.21公里,浅海海域面积2000平方公里,沿海滩涂荒碱地567平方公里,宜渔荒碱地面积147万亩,沿海营养盐含量丰富,初级生产力高,生物资源多样,具有发展海洋渔业经济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

一、发展现状及主要做法

(一)依托资源优势,打造生态渔业基地

近年来,河口区紧紧围绕现代渔业建设,按照“展开东西两翼,实现错位发展”的思路,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结合东西部渔业发展特点,打造东西两个增长极。自2013年开始规划建设东营河口生态渔业区,该园区东起挑河、西至潮河、南起生态河滨海大道、北至-5米浅海等深线,面积100万亩,分为浅海50万亩、滩涂50万亩两大板块。渔业区建设期限为5年,总投资65.6亿元,分期建设,逐步实施。

(二)加大政策支持,建设一流基础设施

近年来,实施了以保安全、惠民生等为重点的渔业设施建设,夯实渔业产业发展基础,渔区、渔村、渔民得到长足发展,渔港设施进一步完善。黄河口部级中心渔港及海洋经济产业园推进顺利,目前已投入资金1.2亿元,所有基础工程已全部完工,2012年7月开港通航;产业园建设按照“港园一体”的发展思路,正在实施渔港综合开发和渔民村建设,努力打造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的新支撑点。

(三)加大培植力度,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进一步提升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增加渔业科技投入,迅速培植龙头企业,切实提供金融信贷扶持,项目扶持,推动渔业产业化经营,目前,全区已有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基本实现了公司加渔户、产供销、技工贸“一条龙”的产业化运作。建成渔业合作组织16个,社员达1500余人;渔业协会4个,会员150人。培育养殖示范户200户,增强了渔业活力。

(四)双管齐下,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渔业生产安全监管体系逐步完善

近年来,我区针对渔业生产实际,时刻拧紧“安全筏”,推行水产品标准化养殖,落实“两项登记、五项制度”;积极开展水产品整治及药残抽检,近年来,共抽检14批次、122种水产品及苗种,抽检覆盖率100%,抽检合格率100%,开展渔业病害测报、渔户调查及池塘信息采集工作,连续5年实施卫生状况监控及贝类划型,从源头保障了水产品安全。

(五)强化科技引领,促进渔业上水平

近年来,积极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先后实施国家星火计划《浅海滩涂贝类规模化养殖》、《渤海梭子蟹规模化繁育及养殖产业化开发》等渔业科研项目23项,解决了一批重大的关键技术难题,与中科院海洋所联合承担的国家“863”计划文蛤大规模人工育苗技术、硬壳蛤人工育苗技术研究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全区现有渔业从业人员1.1万人,其中渔业科技人员38人,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10人。

二、存在问题

(一)海洋渔业受市场影响大,渔业经济增长面临新的挑战

以海参为例,近年来,海参品类逐渐向大众消费品回归,海参消费市场进一步扩大,但受近来市场及“三公消费”和福建、浙江等地海参养殖业膨胀的影响,海参市场受到严重冲击,海参价格一直维持低位。目前,海参育苗、养殖成本价格不断上涨,但海参苗种及成参价格持续走低,使养殖户的养殖成本翻倍。据了解,春季鲜参价格在40-50元/斤,苗种价格60-70元/斤,市场处于低迷。

(二)海洋渔业发展起步晚,特色优势不明显

海洋渔业发展起步晚,标准较低,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三多三少”:低质贝类品种多,名优特精品种少;粗放养殖面积多,工厂化养殖、立体养殖、多品种精养少;直接出售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这种对资源缺乏综合利用和对产品低层次开发,导致了收入不高,效益低下。目前,我区养殖品种大约10余种,但名优特精品种只有海参、大闸蟹、沙蚕、梭子蟹、对虾等。

(三)新型渔业经营主体薄弱,带动作用不强

目前,新型渔业经营主体发展势头较快,在渔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但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组织领导力、配套服务缺位、政策扶持不够、主体规模较小、组织管理松散。各种渔业养殖合作社发育不充分,内部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社会化服务程度较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家庭渔场刚刚起步,还无法适应当前渔业生产高速发展的需要。

(四)海水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近年来,近海海域污染源增加,海洋环境污染主要是通过入海口污染、水养殖污染等等。海洋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海洋生物产卵育幼海域破坏严重。海洋生态体系失衡,生物栖息地面积大海幅萎缩,传统海洋经济资源匮乏,海水养殖品质下降。同时,区内有几条排河水质不达标,尤其以潮河最为严重,造成一定程度的海水污染,需加大监管力度。

(五)渔业科技支撑体系不健全,支撑力有待完善

河口区养殖规模较大,模式多样,品种多而杂,但目前全区现有渔业技术人员38人,渔业技术推广人员9人,仅占渔业从业人员的1‰,水质、病害检测设备落后、技术力量薄弱,对数量多、知识层次不高、以家庭为主的养殖户来说,养殖病害监测和预防与防治工作仍是完全凭经验进行,导致渔业病害的频繁发生,给水产养殖带来很大的危害,养殖面积减少,养殖产量下降,部分池塘减产、绝产、闲置,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养殖积极性,影响了全区渔业的健康发展。

三、发展建议

(一)加快产业调整,大力发展生态渔业

为有效开发近海资源,加快传统渔业优化升级,我区依靠特殊的海洋区位,逐步调整产业结构,渔业生产实现了由单一养殖向综合育养过渡,形成了梯次分明的海洋渔业产业带。重点发展浅海贝类、海参育养、立体养殖和溴盐加工,逐步形成了渔盐一体、高效生态、循环利用的发展格局,有力的带动了海洋渔业向设施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西部,依托100万亩生态渔业区建设,大力发展渔盐一体化和浅海增养殖,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海洋生态示范区;东部,以黄河口中心渔港和黄河口海洋经济产业园为载体,发展港口经济、海洋服务业、海产品加工等产业,逐步形成集渔业生产、加工、仓储、旅游功能于一体的海洋产业基地。

(二)发展外向型渔业经济,加快实施渔业产业化

一是加大渔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对现有品牌和龙头企业的发展进行重点扶持和保护,坚持“五指并拢,攥紧拳头”的投入原则,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大力培植华春公司、通和公司等龙头企业,促使其迅速膨胀规模,提高效益。二是抓好渔业基地、龙头企业及其它配套设施建设。从规模、水平、外向型经济三方面入手,加快标准化渔业体系建设,切实改善水产品品质,加快培育渔业市场主体。三是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升产品品位,打造“黄河口”产地品牌。全力培植华春、振宇、通和等一批产品特色突出、信誉度高、发展潜力大的企业,促其扩规发展,打造区域型龙头企业,提升国内外市场知名度。

(三)实施科技兴渔战略,加快渔业科技体系建设

一是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广泛招揽科技人才,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有效途径。依托大院大所的科技优势,推进产学研结合,引进人才及推广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发展优质高效渔业。二是渔业科技培训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区、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努力提高渔民群众的技术素质。三是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的渔业质量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渔业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渔业环境监测、渔业行业标准化等四个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

(四)强化环境保护,涵养恢复海洋资源

实行开发与保护并举,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合理调控海洋渔业养殖规模,提高综合经济效益。深入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行动,不断扩大增殖放流规模,增强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化海洋综合管理,严格执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切实加大对排河污染的监管力度,维护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

渔业产业发展范文4

我们将渔业产业划分为渔业第一产业、渔业第二产业、渔业第三产业。渔业第一产业是狭义的渔业,主要包括捕捞和养殖;渔业第二产业是指渔业工业和建筑业,包括与鱼产品有关的精深加工与销售、渔港鱼货贸易、加工生产、鲜活运输等;渔业第三产业是指渔业流通和服务业,包括水产流通和运输,渔村的旅游,渔家乐、游钓业、休闲渔业等等。近年来,我国渔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水平和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到“十一五”末,水产品总产量中养捕比例由“十五”末的67:33发展为71:29;渔用二、三产业产值比重达到48%,水产品加工业稳步发展,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加工能力提高了30%。

(一)基于“三轴图”法的渔业内部产业结构演进分析

在统计口径中,缺少单独对海洋渔业三次产业产值的统计,因此在这里采用的是《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中渔业产值对我国整个渔业的产业结构演进来进行分析,即包括海洋渔业部分,也包括淡水渔业部分。运用三轴图法,分析我国渔业产业1986~2012年间的结构演进情况。三轴图法,即在平面上建立一个X1、X2、X3轴的三轴空间坐标,三轴成两两相交成的120°夹角射线。用某一年度的海洋渔业三次产业产值占产业总产值的百分比作为这三个轴的刻度,在各自相对应的轴上得到A、B、C三点,连接这三点得到一个年度的结构三角形,不同年度分别对应一个年度三角形,这样可以形象地通过三角形的变化来考察三次产业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求出每个结构三角形的重心,将结构三角形的重心在仿射坐标系中描绘出来,根据重心在坐标区间的位置来判断该年度产业结构的比重情况,其变化轨迹即为这一时期内三次产业比重关系的动态反映,进而展示了产业结构演进和变化的过程。仿射坐标轴以及120°轴角的平分线将该平面坐标体系平分为6个区间,不同区间表示不同的产业结构状况。

(二)海洋渔业产量变化分析

海洋渔业水产品的产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海洋渔业三次产业的变化。这里选取1986年至2012年我国海洋渔业水产品产量数据进行分析。从我国海洋渔业水产品产量变化图可以看出,我国海洋渔业水产品产量明显分为1986年-1996年和1996年-2012年两个阶段,与渔业产业结构演进趋势相符。

(三)中国渔业内部产业结构发展预测

产业结构高级化演进,一般过程为第一产业发展在先、继而第二产业、最后发展第三产业的顺序。由表2的渔业内部三次产业比重关系变化数据,以及图3中三次产业结构演进轨迹可以看出,渔业内部产业的发展和演进,是以第一产业主导,第二、三产业稳步发展,最终形成以第一产业为主导的“一三二”发展顺序的动态演进特征,并呈现出了左旋式的演进模式,即年度结构三角形的重心由1区进入6区,最终经5区进入4区,达到X1<X2<X3,进入产业结构高级化阶段。从中国渔业内部产业结构演进轨迹及发展现状可以预测,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渔业第一产业仍将占主导地位,渔业产量和产值仍会以捕捞和养殖为主。但随着近岸渔业资源的枯竭,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带来的养殖业的萎缩,目前结构下中国渔业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动力不足、后继无力的现象。要实现渔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渔业旅游观光、渔业服务业等渔业第三产业,依靠技术革新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等渔业第二产业。

二、渔业产业结构特点

2012年,我国渔业经济总产值17321.88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3.5倍,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稳定在10%左右;全国水产品总产量5907.68万吨,比2002年增长了1648.35万吨,年均增长4.17%;渔民人均纯收入8963元,比2002年增加4960.65元,年均增加496.06元,平均增速9.82%。养殖、捕捞、加工流通、休闲渔业全面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有效地推动了渔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中第三产业产值增长快于第二产业,日益成为渔业经济发展的增长点。经过多年来的调整,我国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限制捕捞业发展

自2002年始,沿海各省市稳步推进渔民转产转业,累计淘汰报废老旧捕捞渔船3万余艘。严格实施海洋捕捞休渔制度,利用渔船检验、渔船登记、捕捞许可证发放等手段有效地控制捕捞渔船盲目增长,降低渔船数量,改善渔船装备。对捕捞方式进行严格管理,拖网、帆张网等对资源影响较大的作业方式不断减少,加大捕捞执法监督力度,组织开展打击非法生产、非法造船、清理整顿“三无”船舶等执法行动,维护了捕捞生产和渔船渔港管理秩序。

(二)推进水产健康养殖

近年来,我国坚持“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依靠科技进步,积极调整品种结构和生产方式,大力推进生态健康养殖,促进了水产养殖的标准化、集约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等集约化养殖方式迅速发展。水产养殖面积实现了大幅增加,我国水产养殖产量占国内水产品总产量和世界水产养殖总产量均达到了70%。

(三)远洋渔业逐步壮大

我国远洋渔业经历了从无到有,正逐渐壮大,作业方式从拖网到拖网、延绳钓、围网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转变,捕捞渔船也逐渐发展成为大型综合性现代化捕捞船队,积极开发引进金枪鱼围网等先进渔船,渔船种类和类型日趋齐全。在公海不断拓展作业海域,大洋性渔业和过洋性渔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作业海域在30多个国家的专属经济区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公海和南极海域均有分布。捕捞对象和渔业种类不断增多。

(四)水产加工业发展迅速

我国水产品加工业正向综合化、多元化、精细化和高附加值逐步迈进,产品类型从单一食用向休闲食品、鱼糜制品、生物材料、功能保健食品、海洋药物和工艺品等方向发展。在市场需求拉动下,尤其是在出口贸易的带动下,依靠引进生产线和技术,造就了一批集生产、加工、运销、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水产龙头企业,大幅提升了水产加工能力,增强了渔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形成了以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雷州半岛为主的水产品加工基地。

(五)第三产业多元化发展

渔业的文化功能得到越来越多地发挥。休闲垂钓、旅游餐饮促进了城乡交融。积极鼓励并逐步发展了休闲垂钓、观光旅游、观赏渔业、渔文化保护与开发等多种形式的休闲渔业。这些休闲渔业日益显示其高效益、低污染等特点,为渔业和渔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渔业第三产业逐渐呈现休闲渔业、渔业服务业、观光渔业、渔业文化等多元化发展局面。

三、海洋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海洋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国家宏观调控、市场需求消费结构、劳动力结构、海洋环境保护、科技支撑等诸多方面。

(一)加强渔业资源养护与环境保护

海洋渔业发展的根本是对渔业生物资源的开发,加强海洋渔业生物资源的养护与海洋环境的保护,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为海洋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资源要素。

1、保护和恢复海洋渔业生物资源。①要继续坚决贯彻、严格执行海洋捕捞产量“零增长”的政策,控制捕捞强度,遏制捕捞能力过量、过快增长,淘汰老旧渔船。完善休渔制度,将渔业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常态化,开展人工鱼礁放置等各项渔业生物资源养护措施。提高海洋渔业劳动力素质,引导捕捞劳动力分流,开展海洋渔业剩余劳动力转产转业工作,缓解海洋渔业捕捞强度,实现海洋渔业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②对海洋渔业生物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完善和推广捕捞配额制度,对渔业生物资源的经营者试行征收资源消耗补偿费和资源税,将资源的利用开发价值与资源所有者和开发者的经济效益相联接,实现渔业资源的资产化管理。③积极协商渔业资源的国际间和区域间的各方面的合作。渔业生物资源具有流动性和洄游性等特点,一些渔业生物资源成为几个国家的共有资源,要积极探寻和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开放渔业的方法,在签订各类渔业协定的基础上,进行国际间和区域间的密切合作。在开放利用近海资源的同时,积极开展远洋和深海渔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修复海洋渔业生态环境。①在认真贯彻落实《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渔业法》等法规法律的基础上,加大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体公民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②建立和完善海洋环境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和海洋渔业环境状况。利用信息化和网络化等手段,建立海洋环境监测预警机制,在实时监测海洋渔业环境的基础上,通过海洋环境污染预警等,指导海洋渔业,特别是海水养殖作业等,通过对海洋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系统内各项活动的监测,防止污染事故发生。同时通过预警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灾害对海洋渔业的损失。③加大海水养殖科技水平研究投入,积极采取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推广海洋渔业科技成果,促进海洋渔业科技成果产业化。④征收环境保护税,建立污染补偿制度。⑤建立海洋渔业及海水养殖标准体系,推行健康渔业、生态渔业,减少海洋渔业自身的污染。建立水产品可追溯制度,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

(二)推进海洋渔业制度创新

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重新配置进而实现生产要素配置的合理化,是海洋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基础。而先进、合理的制度是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的保证,因此,要实现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合理化调整,就必须推进制度创新,为海洋渔业产业的发展与扩张提供生产要素流动性的保障。

1、培育和完善海洋渔业市场体系。良性的市场机制具有资源配置调节功能,要调整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实现海洋渔业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就必须逐步培育和完善海洋渔业市场体系。培育和完善海洋渔业市场体系,建立规范、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以及健全和高效的价格机制,保证了资源配置的高效率性。因此,完善的市场运作平台,也是海洋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所必须的,应积极培育和营造包含商品、劳动力、资金等要素的水产品市场体系,完善和造就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建立和完善水产品流通体系,培育和完善多层次、高效率的市场交易体系。

2、合理利用政府政策调控海洋渔业产业结构。①完善法律体系,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运用法律经济手段加强对渔业市场体系的管理,推进海洋渔业市场体系规范化、法治化建设,保证市场合理正常运转,创造一个公开、公平、合理、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②充分利用网络数据库功能,建立和完善海洋渔业信息网络系统,及时、准确地为海洋渔业产业经营者和从业者提供全面、准确的市场信息,消除或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为水产品的流通贸易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督促和引导海洋渔业从业者及时主动调整海洋渔业生产机构,进而实现海洋渔业产业结构调整。③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包括交通、信息、通讯、科技、仓储、物资等方面的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渔业环境资源保护建设,提高渔业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增强渔业发展后劲,为海洋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金融支持。④国家和地区政府要在海洋渔业产业支持政策、价格政策和财政金融支持政策上对海洋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给予有力支持。如支持渔民转产转业、加大渔民基本生活保障力度、维护渔村社会稳定等。

(三)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首先,加强海洋渔业科技创新,为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人才和科技是海洋渔业经济结构调整、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海洋科技力量薄弱,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尤其缺乏,对高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应用能力较差。一方面加强高新技术和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加强现有专业人才的培养,全面提高专业人才的科技术平。另一方面要为人才提供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激励他们为海洋渔业发展多做贡献,使海洋渔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成为依靠科技改造传统渔业推进渔业产业化升级的过程。其次,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实现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强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为结构调整提供发展后劲。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渠道增加投入,夯实渔业基础,增强发展后劲,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强海洋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防灾减灾抗灾体系;二是加强海洋渔业原良种体系建设,提高原良种的覆盖率;三是加强渔村道路、供电供水等生活设施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繁荣社会主义新渔村;四是加强渔业信息体系建设,加快实施渔业信息化工程,做好渔业信息、技术、流通,服务工作,创造渔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氛围,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四)扶持龙头企业

渔业产业发展范文5

这次全市海洋与渔业暨“十百千万”工程工作会议是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会议的主题是:贯彻市委五届四次五次全会、市两会和全市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研究部署今年和今后几年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任务。刚才,××同志作了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报告,总结了2008年工作,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部署了2009年具体任务,我都表示同意。会议还通报表彰了去年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各类先进单位,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代表××区政府、××镇政府、××乡政府作了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我很受启发。会上还签订了2009年渔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希望各县(区)政府和××认真抓好落实。

对于海洋管理工作,今后的工作重点,就是要抓好国家海洋局《关于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精神的贯彻落实,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配套措施,提高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水平。具体就不展开了。下面,着重围绕现代渔业发展,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认清现代渔业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渔业对于××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渔业是××的传统产业,也是建国以来很长一个时期的支柱产业;现在来看,依然是重要的优势产业,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将是不可替代的民生产业。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发展出现了两个新的趋势,一是海洋开发全面推进,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海洋旅游等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船舶工业迅速崛起,其经济规模超越渔业,成为全市经济第一支柱产业。二是渔业经济受到作业空间、渔业资源、海洋环境、宏观政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进入了产量“零增长”的发展新阶段,渔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在出现两大趋势的同时,在具体工作思路上,我们也经历了从“渔港景”到“港景渔”的变化。当然,这是我们对海洋资源优势的认识和价值取向的判断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向前的必然趋势。但这绝不是我们忽视和放弃渔业工作和渔业发展的理由,更不能说明渔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的下降和作用的弱化。虽然,我们已经告别了单纯依赖渔业资源的“渔兴则兴、渔衰则衰”的历史,但渔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依然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当前建设“××”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渔业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渔业在全国的独特优势和影响力。

首先,从文化力上看,渔业是××城市对外形象的金字招牌。××是一块福地,大自然赋予了××独特的地理位置,把××造化成了世界著名的“海上鱼仓”。××5000年的渔业史积淀了深厚的渔业文化,孕育了世界三大群众渔港之一的沈家门渔港,铸就了名副其实的“中国渔都”和“中国海鲜之都”。渔业已经成为××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具有不可估量的无形价值,成为推动××发展进步的文化力量。可以说,××就是这个城市,就是“城因渔名、渔因城兴”,渔业和岛城交互辉映、相得益彰。××渔业的历史不能在我们这代人手里中止,××渔业的美誉必须再继续发扬光大。

其次,从民生观上说,渔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支撑。全市现有渔业人口××万,占总人口的比重仍在20%以上。现有的渔业规模创造了××万个就业岗位,解决了近××万渔民的生产就业问题,目前全市的渔民收入主要来源于渔业,仅捕捞收入占渔民总收入的比例就高达××以上。因此说,渔业仍然是渔民最主要的就业门路,是渔民最可靠的生计产业。渔业还是粮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产品是“菜蓝子”不可或缺的特色品种,对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动物蛋白供应、改善居民膳食结构、提高群众生活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渔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市的小康,没有渔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市的稳定,渔业是稳社会、安天下的基础产业。

第三,从经济学上论,渔业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渔业已经从过去一种纯粹的生产方式,逐步演化为一种消费方式、运动方式、休闲方式,甚至文化方式。现在的渔业,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第一产业,它已经逐步衍生出了许多新的产业类型,如休闲渔业、游钓渔业、观赏渔业、美食渔业、渔家乐等,这些衍生出的新兴产业成为了渔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渔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渔业与全市二、三产业的融合性、关联度也更加凸现,对水产加工和出口贸易、海洋休闲旅游、港口发展、城镇建设、商贸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带动和贡献也更加突出。渔业不仅是一个传统产业门类,而且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现代海洋经济的重要内容。

第四,从生态论上讲,渔业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抓手。对于××城市建设,我们提出了××××目标,这都有赖于拥有一个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由于××地处长江入海口的特殊区位,再加上这几年我们自身以及长三角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市海洋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重。渔业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投放人工鱼礁,实施增殖放流,建设海上牧场等手段,科学利用和合理养护渔业资源,不仅有利于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提高海洋净化功能,保护和修复海洋生态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总之,渔业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可以借用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扩大市内需求,最大潜力在渔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渔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渔民。今年的市“两会”上,一些代表和委员对进一步重视××渔业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代表、委员的呼声,就是群众的心声。因此,我们必须从全局的高度、战略的角度、长远的深度重新审视和认识渔业,坚持渔业在××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坚持发展现代渔业的信心不动摇,坚持加强对渔业工作的领导不动摇。

二、进一步把握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渔业工作的主要任务

刚才,××同志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渔业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我想,××渔业发展必须明确一个总的目标,这就是要继续巩固和提升××渔业在全省、全国的领先地位,坚持发挥优势、错位竞争,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推进渔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里,我就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的几项重点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全面实施渔业“十百千万”工程

“十百千万”工程,是市委、市政府根据新阶段××渔业发展的新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渔业工作的总抓手。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就是要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创建十个渔业特色强镇(乡),培育百名渔业发展领头人,打造千艘捕捞示范带头船,建设万亩生态高效养殖示范基地。“十百千万”工程的实施,对于推进我市渔业经济转型升级,对于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渔区稳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上来,充分认识实施这项工程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力量凝聚到工程建设的目标上来,认真组织实施,努力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为全面推动“十百千万”工程的组织实施,市里将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一是成立渔业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班子,具体负责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和考核评比等工作。市里由分管市长任组长,办公室挂靠在市海洋与渔业局。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办事机构。二是建立领导专家联系制度,每个渔业强镇(乡)要有一名市、县(区)领导和渔业部门领导作为直接联系人,每个渔业发展领头人有一名市、县(区)的渔业部门和乡镇干部作为直接联系人,每个养殖示范基地有一名市、县(区)渔业部门的科技专家作为直接联系人。三是加强资金、政策重点扶持,市渔业发展专项资金以及各类资源要素要向“十百千万”工程建设倾斜,并实行“一乡一策”、“一镇一策”。四是建立考核奖励机制。从今年起,市里将建立“十百千万”工程建设目标责任制,设立“以奖代补”专项资金,表彰奖励成绩突出的渔业特色强镇(乡)、养殖示范基地、渔业发展领头人、捕捞示范带头船,以及其他作出特殊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希望通过多措并举、上下努力,在本届政府任期结束后,渔业“十百千万”工程建设任务基本完成,渔业经济转型升级初显成效,为我市现代渔业持续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切实抓好渔业三大安全建设

渔业生产安全、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渔业生态安全是渔业工作基本的保障,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渔业生产安全事关渔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海岛千家万户的平安与和谐。水产品质量安全是群众关心、领导关注、进口国关切的重大敏感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渔业生态安全是海洋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是我们打造港口宜居城市、海上花园城市的重要基础。对于水产品质量安全,群众有反映、代表委员有建议提案,市里还要专门召开会议强调部署,这里不展开了,就讲一句话,水产品质量安全决不能出问题,哪里出问题追究哪里的责任。今天着重强调渔业生产安全问题。

渔业是高风险产业,是安全事故易发多发领域,是全市安全生产的重点行业。对于渔业安全生产,全市上下一直都是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来,工作成效尤为明显,我市渔业安全主要指标已连续多年控制在省控渔业安全指标内。但是也不可否认,我市的渔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各类渔业安全事故还是时有发生,重特大责任事故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遏制,渔业安全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因此,渔业安全生产的警钟要始终长鸣,抓渔业安全生产的弦要始终绷紧,安全生产作为渔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始终长抓不懈。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2008〕113号),各级政府和渔业部门要根据各地渔业实际,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真正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特别要重点围绕“三基”抓好落实。去年,衢山镇接二连三发生渔业生产安全事故,其中有很多的因素,但主要的原因是“三基”工作没有抓到位。一要抓基层,就是要健全基层管理网络。渔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困难和问题也主要在基层。今年要大力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基层建设年”活动,全面推广嵊泗黄龙渔业安全生产社会化管理经验,重点在完善乡镇、村级渔业管理机构和强化管理责任下功夫,做到“人员、经费、设备、责任”四到位,争取通过1—2年的努力,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运转协调、管理高效的基层渔业安全管理组织和运行体系。二要抓基础,就是要提高渔民船员的整体素质。渔业安全生产关键在渔船“老大”。衢山发生事故多,事实证明对“老大”教育管理不到位,不良的社会氛围又助长了“老大”违规作业的风气。因此,我们要切实加强渔船“老大”队伍建设,围绕渔船“老大”抓安全,把对渔船“老大”的教育、培训、管理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真正坚持好针对渔船“老大”的面对面安全教育制度。要严格落实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于触犯刑法,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与此同时,要研究制定外来劳力培训、使用和管理的相关规定,提高外来劳力技能素质,规范外来劳力用工管理。三是抓基本,就是要完善渔业管理制度体系。制度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是渔业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必须继续抓紧抓实抓好。比如,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渔船动态报告制度、渔业安全宣传教育制度、渔业政策性保险制度、渔政船巡航护渔制度、渔船自救互救制度等等,这些都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我们要始终坚持并不断深化。此外,对于渔业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涉外渔船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等,我们要不断完善,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实战能力。对于渔船签证制度、渔业信息化管理制度等,我们要逐步建立并全面实施。要通过建立健全渔业管理制度体系,切实提升渔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三)加快推进渔业基础设施建设

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去年的渔港建设工作会议上,我作过强调,在我们××,渔港是最重要的渔业基础设施,要把加快渔港建设摆在首要的位置,重点加以推进。近年来,我市渔港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渔业防灾减灾、服务渔业发展、促进渔民增收、繁荣渔区经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渔港设施薄弱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与现代渔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当前一个阶段是渔港建设的重要机遇期,中央和省政府对渔港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前所未有,我们一定要用足用活用好政策,加快渔港建设步伐,力争经过几年努力,全面完成本届政府任期内渔港建设规划任务,初步建立起与现代渔业发展相适应的渔港保障体系。一是要进一步落实渔港建设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各县(区)政府要把渔港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和相关部门,细化任务要求,明确工作进度,实行考核奖惩,确保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工作到位。二是要切实抓好渔港建设要素保障。要优先保障建设资金,重点保障建设用地,科学保障技术力量,确保渔港建设进度。同时要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坚决杜绝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和安全生产事故。三是要积极探索渔港建设管理机制创新。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渔港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对一些配套设施项目尝试实行市场化运作,吸纳社会民间资本投入建设,缓解政府财政资金压力。

(四)进一步深化渔业经营体制改革

生产经营体制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是渔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渔业现行的生产经营制度是在渔船股份合作基础上的家庭分散经营,是上世纪90年代初对集体渔业经济实施股份合作制改革后的重大成果。经过近20年的发展,渔船股份合作制在有效解决效率问题后,逐步出现了公平的矛盾,主要是大股东侵占小股东权益问题呈普遍化、严重化趋势,若任其发展下去将反过来影响效率问题,从而丧失渔船股份合作的制度优势。家庭分散经营则愈来愈显现出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成为渔业发展、渔民增收的瓶颈制约,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现代渔业的发展要求。因此,推进渔业经营体制改革创新是摆在我

们面前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任务。我们要在思想上切实加以重视,在政策上强化支持力度,在工作上把握正确方向,努力推动建立适应新阶段渔业发展新要求的新型渔业经营体制。一是要进一步规范完善渔船股份合作制。要深入调查研究,尽快制定出台渔船股份合作规范化意见,强化渔船内部的分配结构、财务支出、民主决策等制度,着力解决效率与公平矛盾,保持并焕发渔船股份合作制的生命力。渔船股份合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经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今年我们一定要有突破,切实予以解决。二是大力支持发展渔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以产品或服务为纽带,以相同作业方式为对象或以社区(村社)为单位,联合渔运船只,组建渔业专业合作社。鼓励水产加工龙头企业或水产贸易市场与专业合作社的紧密联结,形成“水产加工龙头企业或水产贸易市场+专业合作社+渔船”的一体化经营模式。要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社、构建一体化经营模式,大力提高渔业的组织化程度、产业化水平,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渔业和水产加工是渔业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依托、共荣共衰,但现在分属不同口子管理,要多加强沟通衔接和统筹协调。我个人考虑,也可以在管理体制上作一些探索。三是积极引导培育公司制渔业企业。要根据渔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市场竞争的外部需要,对有条件有愿望的,要引导组建公司制渔业企业,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要加大对公司制渔业企业的扶持力度,使之逐步成为我市渔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此外,要加强渔业行业协会建设,支持、鼓励建立各类专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在产业发展、行业自律等方面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五)不断规范渔业基础管理

加强渔业管理是政府及渔业部门的基本职责。规划是宏观的管理和引领,当前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抓紧调整、完善渔业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全市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结合实施渔业“十百千万”工程,按照“有保有弃、助强削弱”原则,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集聚要素、整合资源”要求,重新明确渔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和优势产业,要加强捕捞主体地位,突出海水养殖特色,做大休闲渔业产业,提高海洋渔业综合发展能力。在具体的渔业管理工作中,要抓好三个重点。一是要加强“渔船双控”管理。“渔船双控”是渔业的基本政策,自实施以来,我市一直实行市级统筹调控。实践证明是有效果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县以下没有自,缺乏积极性。为了进一步形成合力,提高双控效果,适应“十百千万”工程建设实际需要,今年起“渔船双控”指标下达到县(区)政府,由县(区)政府直接实施管理,市里负责调剂平衡和监督考核。与此同时,要以换发新版捕捞许可证为契机,探索建立渔船规范管理新制度,如建立渔船即时申报制度,及时掌握渔船变化动态。二是要加强渔业信息化管理。要尽快完成渔业安全监控、渔船防碰撞、渔港实时监控、渔业视频会商、渔业环境预报、海上应急救助系统和渔业信息库的“一库六系统”建设,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渔业规范管理和“平安渔业”建设中的重要支撑作用。三是要加强执法监督管理。要突出资源与环境保护、渔业安全生产、渔场生产秩序、水产品质量安全等重点,坚持日常检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坚持执法与服务相统一,强化公开、公平、公正执法,保障渔业健康发展。

三、切实加强领导,把渔业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各级各部门重视渔业、关心渔业、支持渔业,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也是××渔业发展的重要优势。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强对渔业工作的领导,确保渔业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促进渔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要加大对渔业工作的领导力度。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渔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上体现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各县(区)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渔业工作,经常听取渔业工作汇报,定期研究渔业发展问题;分管领导要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渔业工作上。重点渔业乡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专心致志、全力以赴抓渔业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要大力支持、积极配合渔业工作,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合力兴渔”的良好氛围。要完善政府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将有关渔业重点工作纳入考核体系,实行渔业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要建立各级领导定点联系渔业制度,经常深入渔区基层调查研究,破解难题,总结经验,推动面上发展。

二是要加大对渔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各地要进一步增加对渔业的资金投入,财政专项支渔资金要逐年有所增加,支渔资金占各级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要逐年有所增加。重点保障渔业重点建设工程、发展项目的资金投入,标准渔港建设、渔船安全设施设备配备和“十百千万”工程等建设项目的配套资金要确保落实到位。要强化科技对渔业的支持力度,加强与教育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关键领域、重要产品、核心技术的攻关,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研究开发渔业节能高效、水产品保鲜保活以及良种繁育、病害防治等一系列先进技术,进一步提高渔业的质量和效益。

渔业产业发展范文6

为加快我县渔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步伐,进一步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增加农民收入,现就发展现代渔业提出如下意见。

一、发展现代渔业的总体要求和任务目标

我县地处黄河滩区和东平湖二级湖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近年来,我县淡水渔业发展稳居全市各县市区前列,呈现出以养殖为主、养护与结合并重的发展格局,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我县渔业发展仍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渔业生产方式较为粗放,水产品质量不高,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力度仍需加大,加快发展现代渔业任务艰巨。

发展现代渔业有利于提升渔业经济运行质量,有利于促进渔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渔业实际,发挥地方比较优势,坚持“生态、高效、品牌”三个理念,突出“质量、安全、效益”三个重点,以建设东平湖二级湖区、黄河滩区、高速路取土区、京九铁路取土区和废旧河道渔业为主体,优化产业布局,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渔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努力把我县建成区域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优化、地方特色鲜明、生态环境良好的现代渔业经济强县。力争到2010年,全县渔业总产值达到3.9亿元,年均增长9%;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8万吨,年均增长6%。

二、着力培植优势主导产业

培植优势主导产业,是形成水产品产业规模效应、增强市场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必须以加快发展健康养殖业为突破口,在培植优势主导产业上下功夫,在打造知名品牌上求突破。

大力发展健康养殖业。各乡镇(开发区)要加快制定渔业养殖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养殖区域、发展规模、生产布局和养殖容量,依法保护养殖水域、滩涂,引导渔业养殖可持续发展。要突出地方特色,科学合理地确定养殖模式和养殖品种,建立主导特色品种健康养殖示范区,推进健康养殖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区建设工程,以小安山、馆驿、小路口、拳铺、徐集、韩岗、马营等乡镇为重点,努力构建无公害、绿色、有机水产品产业区。确保每年有不少于20﹪的养殖水域达到健康养殖标准。

深入挖掘渔业发展潜力。大力实施万亩规模化生态型养殖池塘整理工程。按照“生态、健康、循环、集约和优势品种带”的原则,努力整理改造老旧池塘,积极开发利用宜渔水面。突出抓好二级湖区以小安山镇为中心的武昌鱼生产基地,以徐集镇、拳铺镇为中心的建鲤、鲫鱼高产高效养殖示范区,以黑虎庙乡、小路口镇为代表的滩区莲池超稀留空植藕培育鱼种、稻田留空养殖泥鳅养殖基地。大力推广黄河野生甲鱼、泥鳅、斑点叉尾鮰的养殖,努力增加武昌鱼、鲫鱼的养殖面积,在名优特养殖上实现新突破。重点抓好以*镇、开发区、马营乡、拳铺镇、徐集镇、韩岗镇为主的休闲渔业,尽快把拳铺镇的“绿色嘉园”休闲渔业培育成达到省级标准的休闲渔业,做好渔业与旅游业结合的文章,拓展渔业的多元化新功能。继续推进实施渔业良种工程,充分发挥好县淡水养殖试验场的最大效益,全面实施苗种生产许可证制度。培育引进一批水产良种,开发一批新型水产品,推进渔业快速发展。实施20个渔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生态鱼塘改造等方面加大投入,提高集约化、设施化生产水平,转变渔业发展方式,确保渔业设施化建设投入逐年加大。

努力打造知名渔业品牌。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加快资源优势向品牌优势、产业优势的转变。要立足优势育品牌,在已形成规模优势的建鲤、鲫鱼、草鱼、鲢鱼、鳙鱼等品种上作文章,制定品牌标准,提升产品质量,彰显地方特色。要整合市场育品牌,充分发挥渔业中介服务组织的作用,形成地方合力,统一标准,统一运作,增强市场开拓能力。要依靠龙头育品牌,实行企业运作,政府助推,选准一批企业或中介组织作为培育品牌的龙头,通过展览、展销等形势,扩大品牌影响力。有关乡镇(开发区)要率先在形成规模优势的品种上做好做足品牌文章,重点在湖区求突破,通过品牌建设推动主导优势产品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努力在全县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诚信体系完善、可以叫响做大做强的渔业品牌。力争到2010年全县品牌化水产品的比率达到50%以上。

三、努力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水产品质量,关系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发展现代渔业的关键环节。必须从建立健全渔业标准体系入手,逐步形成水产品质量监管体系、水产品质量认证体系,把水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建立健全渔业标准体系。根据我县实际,逐步健全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渔业质量标准体系。推行养殖全过程标准化,制定完善品种繁育、健康养殖、病害检测、药物残留、饲料及添加剂等地方标准或操作规程,实现水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相关标准的配套统一。推行水产品加工、营销过程标准化,参照国际标准制定完善符合*实际的水产品加工和市场营销标准体系,为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奠定基础。实施渔业标准化五年推进工程,加快建设渔业标准化示范区、标准化养殖基地、标准化加工厂、标准化水产品营销市场,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和养殖方式,提高科技入户率和应用水平,逐步扩大渔业标准化生产、加工、营销规模。利用3-5年时间,基本实现渔业养殖基地、加工厂、水产品营销市场标准化管理。

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加快水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5年内完成县水产品检测手段建设,落实监管责任,加大疫病防控力度,加强对产地环境、投入品市场的监管。认真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积极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查活动,实行渔业投入品流通企业信用档案制度和质量保障赔偿机制,建立水产品质量监管制度,健全水产品质量监管队伍,确保全县水产品质量安全。

搞好水产品质量认证。积极开展养殖GAP认证、加工HACCP认证和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建立鼓励质量认证和强制性水产品质量认证机制。逐步实行无公害水产品产地强制性认证制度,不断加强对“三品”认证工作监管力度,提高认证产品合格率。

四、大力提高渔业整体效益

产业化经营是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渔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把产业化作为渔业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促进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有机连接,形成高效的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整体效益。

加快培植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加大政策扶持、资本运营和资源整合力度,大力培育产业基础好、发展后劲足、带动能力强的渔业生产、加工、营销龙头;优化政策和发展环境吸引社会资金发展渔业,采取招商引资、成立合作社等方式培育新的龙头企业;积极开发精深加工产品,深入挖掘渔产品及渔文化内涵,发展新型特色渔业,提高水产品附加值;大力支持外向型渔业企业发展,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开展一般贸易与进料加工贸易,促进创汇经营。落实扶持渔业产业化经营的各项政策,逐年增加对渔业产业化的资金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要积极支持渔业产业化发展。金融机构要加大对渔业企业的信贷支持。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渔业龙头的指导和服务,搞好对水产品出口的信贷和保险服务。

加快建设优势水产品生产基地。以标准化基地、无公害水产品产地为基础,优化优势品种规划布局,聚集现代渔业生产要素,大力发展区域化优势水产品基地。要坚持市场引导与战略规划相协调,突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种和规模化生产区域,科学合理地推进优势水产品产业区、产业带建设。有关乡镇人民政府要制定优势水产品生产基地发展规划,实行政策引导,率先在已形成规模优势、具有区域特色的湖区、高速路取土区建立20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管理的优势水产品基地。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发展优势水产品出口基地。

加快发展运营能力强的渔业专业合作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法》,坚持“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鼓励龙头企业、养殖大户领办、养殖户联办渔业合作社;支持各类水产品专业协会发展,充分发挥协会在渔业生产经营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着力解决渔业专业合作组织的运作机制问题,建立能人带头、富有活力、利益分配公平、激励与约束制度合理的运作机制,增强合作组织的凝聚力与开拓力,切实发挥各级渔业协会和渔民合作社的集聚能力,形成规模经济效应,解决千家万户生产与市场对接问题。

加快实施渔业技术创新。大力培育良种,保护原种,开展县级地方性原良种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对列入省级、部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规划的项目重点扶持。开展对渔业投入品的开发与研究,推行高效、安全新型环保饲料、疫苗和渔药。不断改进养殖品种、养殖模式和技术服务方式,完善技术服务手段,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开发新技术,推广新知识,培育新型渔民,有计划地培育现代渔业建设的带头人,为科技兴渔提供人才、技术保障。

五、积极为现代渔业发展提供切实保障

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把加快现代渔业发展摆上重要位置,加大对渔业的扶持力度,推动现代渔业持续快速发展。

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将发展现代渔业纳入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根据不同水域要求,尽快制定现代渔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任务和政策,完善现代渔业发展考核机制。养殖面积比较大的乡镇政府要出台现代渔业发展政策,整合项目资金,搞好综合开发利用。

不断加大对渔业的投入。各级财政要调整支出结构,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随着渔业发展比重的增加,在产业化发展资金、项目安排等方面,更多地向现代渔业发展倾斜,逐年加大对渔业发展的投入。要把健康养殖、新水域开发、公益性渔业项目建设、现代化技术创新和设施改造等作为重点投资方向,集中扶持渔业标准化体系建设、资源修复、产业化龙头、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切实抓好中央、省市级下达的项目建设,足额落实项目配套资金。出台加强平安渔业建设和规模化生态池塘改造的扶持政策。

渔业产业发展范文7

论文摘要:休闲渔业旅游在我国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本文从旅游业角度,第一次对休闲渔业旅游概念类型以及发展休闲渔业旅游的意义进行探讨。

休闲渔业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兴盛于20世纪90年代欧美亚太地区。国际上,休闲渔业已逐渐成为现代渔业的支柱性产业。我国近邻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面向海洋,多面利用”发展休闲渔业战略。东南亚诸国,如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等较早把休闲渔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形成了形式多样广纳客源的游钓业。中国的休闲渔业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广东福建和浙江省先行。现阶段,休闲渔业旅游在国内蓬勃发展。国内学者对于休闲渔业的研究,也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研究者多为渔业经济专家。而对休闲渔业从旅游业角度也即对于休闲渔业旅游的研究者极少。本文第一次就休闲渔业旅游概念类型以及发展休闲渔业旅游的意义进行探讨。

一休闲渔业旅游概念的界定

休闲渔业旅游,包含的概念有三个,休闲渔业旅游。其组合,可以是休闲渔业,也可以是渔业旅游,或者休闲渔业旅游。休闲是指免于工作家庭社会的责任之外,个人觉得自己的意愿所从事的活动,目的是为了获得松弛娱乐或扩大知识促进社会参与实践创造力。关于休闲渔业的概念,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有所涉及。最早对休闲渔业进行定义的是台湾著名经济学家江荣吉教授,认为:休闲渔业就是利用渔村设备渔村空间渔业生产的场地渔法渔具渔业产品渔业经营活动渔业自然环境及渔村人文资源,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渔业于渔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国人对渔村与渔业之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渔民收益,促进渔村发展。洪惠馨先生在《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拓展渔业发展空间》一文中定义:休闲渔业,是利用海洋和淡水渔业资源陆上渔村村舍渔业公共设施渔业生产器具渔产品,结合当地的生产环境和人文环境而规划设计相关活动和休闲空间,提供给民众体验渔业活动并达到休闲娱乐功能的一种产业。研究休闲渔业的林法玲专家认为:休闲渔业是以资源为依托,从市场需求实际出发,通过渔业和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将休闲娱乐餐饮等行业与渔业结合为一体,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提高渔业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实现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渔业。国内多数专家认为,休闲渔业是一种集渔业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新兴产业,它不同于普通的渔业,因为它具有包括旅游休闲娱乐业的性质;也不同于以生产为主要目的的第一产业,而属于以服务增殖为特性的第三产业。国内也有专家定义:休闲渔业是在资源开发和环境护协调发展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将休闲娱乐餐饮等活动与渔业有机结合,实现渔业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化组合的一种新兴产业。上述专家对休闲渔业概念的表述虽各有侧重,表达形式各异,但其共识点有三:一是休闲渔业要利用渔业资源;二是休闲渔业是将传统渔业与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渔业方式;三是休闲渔业是一种新兴的产业。

休闲渔业相对于传统的渔业而言,两者具有本质的区别。从从事的目的看,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是渔民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捕捞行为。其生产目的是为了获得捕鱼量,销售后获得渔业经济收入,从而维持生计。获取渔业经济收入是传统渔业生产的唯一目的。而休闲渔业是为了活化渔业资源,吸引渔业从事人员以外的人,也即旅游者的参与。旨在为前来观光休闲的客人即旅游者创造和提供体验渔民捕鱼生产方式的机会,通过旅游者对渔民生产生活方式的亲身体验,获得身心的休闲与放松,体验另一种生活情趣,从而丰富人生的阅历,增加人生经验。也就是说,渔民是通过旅游者休闲的取得,来获得相应的经济收入的。渔民从事休闲渔业作业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渔业经济收入,但这不是唯一的目的,休闲渔业的目的具有双重性,也即创造渔业收入和为旅游者创造休闲体验。除此,休闲渔业其活动的主体活动的时间活动的空间范围以及活动形式等也与传统的渔业不同。休闲渔业更注重活动主体的参与性,体现出活动时间的短暂性以及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根据休闲渔业的这些特征,结合旅游业特点,认为可将休闲渔业旅游概念表述为:休闲渔业旅游是以现有各种渔业资源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休闲为表现形式,将旅游活动与现代渔业生产活动结合为一体的一种新型的体验型的旅游产品。

而对于渔业旅游,目前旅游业专家涉略的还不多,尚没有对渔业旅游进行定义。笔者认为,休闲渔业是个人或团体从事经营的一种关于渔业方面的旅游产品,是渔业旅游的一个组成部分,渔业旅游即是由一种以上休闲渔业旅游产品构成的多种休闲渔业旅游产品的组合,是休闲渔业旅游产品的组装,通常也指关于休闲渔业旅游的线路或者游程。

二休闲渔业旅游类型

对于休闲渔业,台湾专家将其分成五种形态:一是运动形态,主要指以钓鱼为主的体育运动。二是体验形态,让游客直接参与渔业生产活动,如采集贝壳等。三是食鱼形态,表现为旅游购买,品尝海鲜等方式。四是游览形态,指游玩,观赏渔业劳作的观光形式。五是教育文化形态,主要是水族馆渔业博览会及各种展览会等,带有一定的教育性和科普性。

根据以上五种分类,国内一些休闲渔业研究专家将现代休闲渔业分类为:生产经营型,指一些渔场以渔业生产为主,以垂钓为辅的生产经营方式。休闲垂钓型,指一些专业垂钓园和设施较完备的垂钓场以开展垂钓为主,集游乐健身餐饮为一体的休闲渔业。观光疗养型,指一些公园山区及沿海地区结合周围旅游景点,综合开发水资源,“住水边玩水面食水鲜”,既有垂钓餐饮,又能观景休闲度假避暑。展示教育型,指一些水族馆以展示海洋鱼类为主,集科普教育观赏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博览馆。

除此,对于休闲渔业分类还有多种。2004年12月,在浙江省休闲渔业之乡舟山市举行的休闲渔业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对休闲渔业类型进行了多种划分,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一是将休闲渔业划分为休闲养殖垂钓型涉渔运动观光型;旅游综合配套型;二是分为海陆养殖垂钓型渔业生产体验型领略渔村风俗型海岛观光游览型和休闲综合配套型。三是分为体验型品尝型观赏型和综合型。四是分为以海钓为主,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运动型,以旅游为主,集休闲观赏于一体的游览型,以品尝海鲜为主,集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品尝型。五是分为休闲垂钓型生态观光型生活体验型和综合配套型。

而对于旅游产品的划分,依据划分标准不同,其类型也呈现多样化。根据旅游目的标准,可分为观光休闲度假探亲宗教修学以及参与性专题旅游产品。笔者认为:渔业作为旅游活动,应该根据旅游者参与方式参与程度旅游目的的不同来进行类别划分。类别的数量可以因地制宜,以浙江舟山为例可分为四类:一是单纯性观光型休闲渔业旅游,也即单纯让旅游者乘上渔船,绕岛屿或者附近海(湖)域,欣赏和领略海岛风光,或岸上驻足欣赏观光海(湖)景,同时感受渔民捕鱼的经历。如舟山市普陀区朱家尖乌石塘嵊泗县菜园镇的休闲渔业旅游便是。二是参与型休闲渔业旅游,即旅游者或是乘上渔船参与捕鱼或是在圈定的深水网箱内凭杠垂钓或是在小岛(湖)边上垂钓,也可在海边赶海。使旅游者充分体验到参与的乐趣。如舟山市定海区的半岛娱乐园普陀区蚂蚁岛的渔家乐项目岱山县秀山岛的休闲渔业旅游项目以及嵊泗县的田岙村渔家乐项目等均是。三是娱乐型休闲渔业旅游。也就是说,旅游者既参与休闲渔业旅游活动,又可以休闲娱乐。如舟山市嵊泗县位于中心渔港的“海上人家”旅游项目即是。旅游者既可以乘船捕鱼,又可以享用丰硕的劳动成果,同时还可以一边欣赏音乐或高歌一曲,达到充分的休闲效果。四是科普教育型休闲渔业旅游,也即以教育为目的休闲渔业旅游,包括各种渔业博物馆海底隧道水族馆等休闲渔业旅游产品。

三发展休闲渔业旅游的重要意义

休闲渔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产业,其性质发生了变化,原本第一产业的渔业变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渔业仅仅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种资源,一种工具,是众多旅游产品项目之一。休闲渔业旅游发达地区,普遍而言是渔区。在渔业发展内外环境不很理想的情况下,发展休闲渔业旅游,具有一定的意义,主要体现为:

(一)休闲渔业旅游丰富了旅游地旅游资源,构建旅游地旅游品牌

休闲渔业旅游产品的开发,丰富了旅游地旅游产品种类,特别是对于旅游资源较为贫乏的旅游目的地,可以将休闲渔业旅游产品挖掘策划成为当地主打旅游品牌。

(二)休闲渔业旅游有利于解决渔区渔民转产转业问题,推进渔业产业结构调整

在海洋渔业资源减少捕捞海域受限渔民出路存在困难的渔区,休闲渔业旅游的开发,为无路可走的渔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开阔了就业空间。同时,休闲渔业旅游目的地普遍在渔村,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其区位优势较弱,交通不太发达。休闲渔业旅游的开发,可以带动渔区交通业餐饮业住宿业等其他旅游行业以及其他产业的发展,调整休闲渔业发达旅游地产业结构。

(三)增加渔区旅游经济收入

由于休闲渔业旅游项目先期资金投入不需很多,又可以利用现存的闲置渔业器械与人力资源,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发展休闲渔业旅游,增加了渔区渔民的创汇途径,有利于提高渔业经济与旅游经济收入,达到渔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的双丰收,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四)对提高渔民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休闲渔业旅游深得广大旅游者喜爱,满足了旅游者求新求奇重参与重体验的需求,迎合了旅游市场的需求。而从事休闲渔业旅游的人员原本都是渔民,休闲渔业一旦与旅游业结合,那么其产业的性质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原来的第一产业渔业转化为第三产业旅游业,所以渔民身份与角色也相应发生变化,由原来的渔民演变为旅游业服务人员。旅游者对他们的要求,也以旅游服务人员的要求相对应。这就对渔民们提出了一个提高素质的要求。要求他们既具有渔业知识,也要具备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原来,渔民很少甚至根本不了解旅游业状况,经营上只注重经济效益,而现则需多方面提升自己。这样,渔民势必要改变生活方式,改变一些不良的生活陋习,利用业余时间自觉参加旅游业相关知识的学习。生活方式与业余时间支配方式的改变,渔民由闲散型生活方式向学习型生活方式的转变,既提高了综合素质,又提高了生活质量,有利于渔区的稳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总之,在旅游业得以快速发展的中国,休闲渔业旅游仅仅是冰山一角;在地缘广阔的中国,休闲渔业旅游发展地区一般多位于沿海以及内陆具有淡水湖泊之地;与具有近三十年发展历程的中国旅游业历史相比,休闲渔业旅游才是近几年刚起步的旅游。但是,伴随着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海洋旅游休闲旅游的日益成熟,休闲渔业旅游必将受到旅游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将有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参与到休闲渔业旅游中来。

渔业产业发展范文8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省委省政府“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要求,推进渔业经济转型升级,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就推进我省生态渔业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发展生态渔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浙江渔业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渔业跨越式发展路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省渔业面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特别是近五年来,我省渔业围绕“产业强基础、发展上水平”战略,坚持统筹兼顾、重点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保障市场安全有效供给、增加渔农民收入、促进渔区和谐稳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我省渔业发展正面临着空间资源日益紧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生物资源日渐衰退等压力和经营体制机制滞后、发展方式粗放、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不足等问题的双重挑战,亟待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大力发展生态渔业,推广应用新型生态渔业发展模式,逐步构建生态合理性、经济高效性、功能良性循环的现代渔业体系,实现渔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既是转变渔业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渔业转型升级的根本举措,也是实现生态环境修复、推进渔业生态安全的重要抓手,更是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促进渔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历史经验和实践证明,只有大力发展生态高效、优质安全的渔业(即生态渔业),实现渔业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浙江渔业才能走出一条“又好又快”的发展路子。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生态渔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渔业建设。

二、生态渔业的发展方向、建设内容和工作重点

(一)发展方向。

以确保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和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通过应用现代科技、设施装备和合理的生产模式,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水体单位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具体突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以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修复保护为重点,强化渔业在水域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促进生态安全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实现渔业和环境的和谐。

二是以“百万亩生态型水产养殖塘标准化建设工程”为主要载体,全面推行水产健康养殖,推进渔业向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现代渔业方向发展,实现生态和高效的协调。

三是大力引导传统渔业向休闲渔业、景观渔业方向发展,积极拓展产业业态,实现渔业空间的拓展。

(二)建设目标。

依据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今后五年,在我省构建沿海生态高效渔业发展区、内陆设施渔业示范区、山区生态渔业建设区、大水面洁水渔业开发区等几大渔业块状经济区,基本形成自然环境和谐、基础设施优良、渔业结构合理、区域特色鲜明、科学技术先进、运营机制新颖的现代生态渔业发展格局,促进渔民收入稳定增长和渔区社会繁荣进步。

到2012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10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出达到1860亿元,年均增长8%;渔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2200元,年均增长5%。

(三)主要模式。

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结合我省实际,重点推行下列七种模式:

1、池塘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以配合饲料为基础,以安全、高效的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有效减少药物使用,降低对水体的氮、磷排放,并通过构建一定比例的人工湿地、生态氧化塘或利用生态沟渠、稻田、藕田等进行养殖排放水处理或实现养殖水体的重复使用。

2、湖泊水库洁水型渔业开发模式。洁水型渔业开发,又可称“保水型渔业”,以保护水环境为目的,选择以鲢鳙鱼等滤食性鱼类进行人工放养,利用生物食物链原理,消耗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从而达到保障生态平衡,保护水环境,充分利用水体渔产力,提高广大库区农民致富能力的目的。

3、文化传承和创新型生态养殖模式。利用稻田、山溪等丰富的浅水资源,辅之以现代科技手段,传承和创新具有悠久历史的稻鱼(虾、蟹)共生和山溪以草养鱼等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既种稻(草)又养鱼,把植物和动物、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物质和能量良性循环转化,实现“稳粮丰鱼增收”的目的。

4、大水面鱼、虾、贝、藻立体增(养)殖模式。在大江大河和浅海海域,选择适合该类水域生长繁殖、经济价值高、宜于人工苗种培育以及放牧饲养的鱼、虾、贝、藻等水生生物,利用生物间不同的栖息特性和食物链关系,实施规模化立体型增(养)殖,构建水域的生态平衡,改善水体环境,修复渔业资源,实现水生生物多样性。

5、工程化渔业养殖模式。采用高效水处理技术、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功能性饲料等,有效控制净化养殖污水等自身污染,减轻对环境与资源的破坏,大幅度提高养殖单产和经济效益。工程化养殖包括集约化养殖和工厂化养殖,具有高密度、集约化、高效益、少污染等特点。

6、休闲生态渔业技术模式。利用渔村设备和空间、渔业生产场地、渔具渔法、渔业产品、渔业经营活动、渔业环境及渔村人文资源等,经规划设计,充分发挥渔业与渔村休闲旅游功能,集渔业、科普、旅游、观光、健身、娱乐、休闲为一体,使渔业一、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7、“负责任”水产捕捞模式。逐步减少渔船数量,探索和推行限额捕捞制度;推广渔船节能,改进渔具渔法,禁止严重破坏渔业资源的作业;压缩底拖网、定置张网、桁杆拖虾网等作业,鼓励发展选择性较好的流刺网、钓具和笼壶作业,促进捕捞产业发展与渔业资源再生能力相匹配,实现永续利用。

(四)工作重点。

主要是实施“生态渔业建设三大行动计划”。

1、渔业资源养护和生态环境修复行动计划。以涵养资源、修复生态、改善环境为目标,以我省水系和重要渔业水域为重点,实施渔业资源增殖和生态环境修复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力度。在我省钱塘江、瓯江、曹娥江、甬江等重点水系有序开展规模性增殖放流工作,完善和加强执法管理,推进增殖保护区和资源生态保护区建设,加强重要渔业水域划型和保护,推行“负责任”捕捞模式,强化许可管理和伏季休渔制度,控制捕捞强度,使主要渔业水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到较合理水平,捕捞水域渔业资源稳中有升,使我省渔业资源衰退和水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2009年起,计划先在钱塘江流域举行大规模的增殖放流活动。

2、生态强渔富民行动计划。在加快渔业三大重点工程建设(标准渔港、标准鱼塘、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基础上,坚持“生态立渔、生态强渔”的发展理念,以生态、安全、高效渔业建设为目标,以做大水产养殖主导产业、发展设施渔业和培育休闲观赏渔业为重点,实施生态强渔富民行动计划。加快标准鱼塘建设改造,实施符合“四个一”(一个优势品种、一个知名品牌、一个健康养殖模式、一套完善的经济运行机制)要求的现代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建设,推行池塘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大力发展山区新型稻鱼共生养殖,开发浅海鱼贝藻类立体养殖,实施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建设工程,推进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培育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提高养殖综合效益,增加渔农民收入。加强主导品种良种选育和推广,推进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加快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做大做强水产养殖主导产业。深化渔业经营体制改革,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创新现代生态渔业发展模式,推进工程化设施渔业建设,大力培育发展休闲观赏渔业,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3、渔业洁水保水行动计划。以洁水与渔业协调发展为目标,以水库等大中型水面为重点,实施“以鱼养水”“以鱼洁水”的渔业洁水保水行动计划,充分发挥渔业在改善水质、保护水环境和打造生态品牌等方面的突出作用。通过放养滤食性鱼类,增殖放流土著鱼类,大力推行发展水库有机鱼生产,积极发展促进水质改善的洁水渔业,打造生态渔业品牌,引导、推动全省洁水渔业建设。

三、发展生态渔业的主要措施

实现传统渔业向现代生态渔业的跨越,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贯彻落实“两创”总战略,推进“生态渔业建设三大行动计划”,着重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着力完善渔业经营体制机制。

进一步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推进水域、滩涂承包经营权合法合理流转,加强规范管理和服务,努力构建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渔业经营体制。

积极培育现代渔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力争到2012年在全省培育、扶持和认定100家有一定规模、运营规范、效益明显的省级规范性渔业合作组织,构建起以渔(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各类产业(行业)协会为辅助的渔业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积极鼓励工商企业等社会力量投资发展水产养殖主导产业、水产品精深加工和市场流通业,大力扶持发展渔业龙头企业。

推进捕捞渔船法人制公司化改革,探索海洋渔业资源产权化改革,建立和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制度框架,逐步实施产出配额管理,统筹渔业资源保护、渔民权益维护和渔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大力推进渔业科技创新推广。

1、建设新型渔业技术推广体系。深入实施以首席专家、渔技指导员、责任渔技员为主要形式的新型渔技推广责任制度,建立健全“四结合”(推广、科研、教学、生产相结合)工作机制,加快推进“五有站”(有机构人员,有工作场所,有试验示范基地,有信息和交通服务手段,有经费保障)建设,着力增强渔技推广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普及性,全面提高渔业科技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

2、创新生态渔业发展模式。提高渔业科研自主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对生态渔业发展的推动和支撑作用。加强水产养殖容量、微生态平衡控制、水域生态调控功能等基础理论研究。围绕主导品种,加强良种选育、高质量配合饲料研发、病害防治等工作。以推广的七种生态渔业发展模式为重点,加快循环利用、高效生态的集约式健康养殖技术及其配套水质净化和废水处理技术研究,不断总结、开发适合大面积推广的高效生态渔业模式。

3、加强渔民技术培训。提高广大渔农民素质是产业发展的根本。加大渔业实用技术、渔业职业工种技能、转产转业渔民再就业等培训工作力度;深入实施“渔业科技入户”工程,组织科技下乡活动,积极培育扶持科技示范户,切实提高广大渔民的从业技能和素质。

(三)努力加大生态渔业建设的投入。

1、切实推进“生态渔业建设三大行动计划”。各地要统筹谋划,整合资源,制订积极的产业引导政策,全力推进“生态渔业建设三大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推进渔业增殖放流工作,加强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基础研究和后续管理;深入实施标准鱼塘建设工程,积极开展现代化高标准鱼塘建设;加快推进渔业生产标准化,加强水产原良种选育、引种、提纯复壮和优质种苗繁育推广;积极培育发展休闲观赏渔业,做大做强水产养殖主导产业;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和水生动物防疫体系,强化手段,提升能力。

2、实施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建设工程。省里将积极筹措资金,围绕稻鱼共生、浅海贝藻鱼虾、池塘高效生态和工程设施渔业等生态渔业发展模式,扶持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基础设施完备、模式生态健康、经营体制机制健全、生产管理规范科学的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引导和推动全省生态渔业建设工作。

3、不断创新投入机制。采取政策性奖励、财政贴息等多种措施,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等投入、参与生态渔业建设,建立“业主主导,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促进事业发展。妥善解决水产养殖业用电参照农业用电问题。

(四)切实加强生态渔业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要充分认识生态渔业建设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大力宣传,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加强调查研究,创新破难,扎实推进工作的开展;要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切实抓实抓好。

渔业产业发展范文9

关键词 渔业;发展措施;安徽宣城

中图分类号 S9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8-0322-01

宣城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着力强化渔业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坚持“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原则,现代渔业发展狠抓五项注重,突显五大发展。预计全年水产品产量首次突破10万t,达10.72万t,同比增长1.9%;渔业经济总产值22亿元,增长3.4%。

1 宣城市渔业发展措施

1.1 注重水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突显现代渔业建设新进展

一是以水产大县创建等项目为抓手,规范养殖监管制度,水产养殖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二是以池塘标准化改造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设施渔业;三是以渔业结构调整为引导,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流通业;四是以扶持壮大主导产业为重点,推动特色渔业发展。

1.2 注重生态环保理念,突显渔业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一是全面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加强养殖业执法,督促养殖户做好“三项记录”,确保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二是积极开展增殖放流,养护渔业资源。各县市区认真部署渔业资源保护工作,出台了管理办法,调动乡镇、村和社会力量参与渔业资源保护工作,成效显著[1-2]。

1.3 注重休闲渔业发展和水产专业合作社建设,突显渔业产业融合

一是在做好传统渔业生产的基础上,加大观光休闲渔业和观赏渔业开发力度,全市建成观光休闲渔业基地290家,规模3 333.3 hm2,年产值9 400万元,较上年增加15%。二是大力发展水产专业合作社,全市现有水产专业合作社125个,较上年新增17个。渔业新兴经营主体活跃了市场,促进了产销对接,带动了渔业生产发展。

1.4 注重渔业科技研发,突显渔业科技创新发展

一是实施渔业科技入户工程,全市共举办渔业科技培训班95期,发放各类技术资料4 600余份,培训人数4 250人次。组织水产科技人员330人次深入各养殖重点大户开展水产技术服务660余次,指导农户5 520余人次。二是深入推进渔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制定安徽省地方标准《沙塘鳢仿生态人工繁殖技术规程(DB34/T1886-2013)》。

1.5 注重渔业安全,突显渔政渔船管理新成绩

一是严格落实渔业生产管理责任制,推进平安渔业建设。与各县市区渔业主管部门签订《宣城市渔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修改完善了《宣城市渔业船舶水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宣城市(南漪湖)渔业船舶水上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宣城市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应急预案》3个渔业安全应急预案。二是加强渔船检验工作,完善渔船档案数据库建设,做到一船一档管理规范化。三是多措并举稳步推进渔业互保事业发展。全年渔民参保达2 340人,风险保障突破亿元;受理渔业事故3起,理赔8.25万元。四是加大渔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电、毒、炸”等违法违规行为。全年共出动渔业执法人员980人次,处理各类渔事案件206起,收缴电捕器312台套,没收销毁违法丝网745余条、地笼310余条、拖网153余条,有效维护了渔业生产秩序。

2 宣城市渔业发展思路

2.1 以致富渔民为优先,进一步推进渔业现代化进程

促进渔民增收、渔业增效是宣城市渔业发展的根本任务。未来仍以市场为导向,继续加快渔业结构调整步伐,发展高效渔业,推广先进适用的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增强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健全渔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3]。

2.2 走生态健康养殖道路,进一步保持渔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渔业资源和环境保护,继续推广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降低资源消耗,推行节约型、环保型、生态型渔业,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实施科教兴渔,进一步增强渔业创新能力

改进传统养殖方式中不科学的生产操作习惯,推广使用高效、安全、环保型饲料和无公害标准化操作规范,全面提高宣城市渔业生产的标准化水平和科技含量,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增强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坚持实施科教兴渔战略,以科技攻关化解产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以科技创新改造传统产业,以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渔业产业化。加快促进科技成果有效集成和广泛应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实现渔业发展的新跨越。

2.4 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和渔业科研推广工作

以提高渔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渔业生产标准化程度、提高渔业生产质量控制水平、提高渔业经济效益为目标,组织实施好省、市2级的各类渔业科技项目,如高效设施渔业建设、水产三项工程、太湖流域水产清洁生产、全程质量监控、水产良种场改扩建、亲本更新等项目。重点推广微孔管道增氧、生态共生养殖、生物制剂调控水质、大水面生态修复渔业、池塘水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先进、适用技术。

3 参考文献

[1] 黄秀珍.坚持科学发展 提升渔业水平[J].湖南农业科学:下半月,2013(12):22-23.

渔业产业发展范文10

[关键词]渔业保险渔业保险经营主体渔业保险法规北海市

一、广西北海市渔业保险的现状

北海市地处广西南端,北部湾东北岸。北海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捕捞的龙头,全区70%的渔船都集中在北海市,渔业也是北海的传统优势和支柱性产业。2007年北海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104.26亿元,比上年增长3.04%。其中渔业产值为54.36亿,占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的52.1%。水产品产量98.28万吨,比上年增长1.81%。随着渔业的快速发展,北海渔民对渔业保险的需求也更为迫切。中国渔业互保协会北海分理处下辖电建、地角、港管和涠洲等5个代办处。截止到2007年底,辖区共有大小渔船8700多艘,其中220kw以上大功力渔船2200艘,渔业人口28万人。近几年来,该分理处在上级渔业主管部门、业务部门和当地政府部门的正确指导和支持下,认真结合北海实际,充分发挥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真抓实干,努力开拓渔业互助保险,使参保渔船和渔民数量逐年提高,互保费收取额也逐年增长,2007年互保费收入突破了320万元。

二、北海市渔业保险存在的问题

1.渔业互保投保率低,覆盖面不全,应对风险能力差

北海市渔业互保十几年实践证明,互保为北海渔业生产发挥了一定的风险保护神的角色。但是,这种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据中国渔船船东互保协会北海分理处的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北海渔船拥有量达8500多艘,其中小型渔船约4000艘,中型(包括以上)渔船4500多艘,长期活动在海上作业的渔民更达4万人。可在这样庞大的数字背后,参加互保协会的渔船竟不到600艘、渔民也不足2000人。绝大部分渔民群众和中小型渔船未加入渔业互助风险保障体系。渔船投保率仅为应保渔船的13%,渔民投保率不足5%。而农业部渔业局的统计数字显示,同期我国海洋捕捞渔民和20马力以上机动渔船入保率达22%和25%。

2.保险意识淡薄,意外事故时有发生

应该说一个地区的渔业保险发展状况也取决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渔民保险意识。目前北海市渔民的收入普遍不高,2007年北海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334元,而农民纯收入仅有3846元。当地“多子多福”的传统生育观念又根深蒂固,家庭的生活和教育支出有很大压力。因此,大部分渔民不愿意够买保险或无力承担保费支出。一方面,北海市渔民不愿买保险或无力购买渔业保险;另一方面,北部湾传统渔场的意外事故却时有发生。这二者形成了强烈反差。近几年来,北海渔船在北部湾传统渔场遭到越南武装舰船抓扣的事件时有发生。据新闻报道,2005年9月23日,广西北海市“桂北渔82018”号和“桂北渔63055”号渔船在北部湾海域传统渔场作业时,遭到越南两艘武装船只的追赶和枪击。2007年7月4日,桂合渔80151号渔船在我国南沙传统疆界线内海域(东经112°18′,北纬5°40′)生产时,被马来西亚炮艇无理抓扣,船上10名船员被判监禁6个月,渔船被没收。此外,渔船的火灾以及碰撞事故也时有发生。

3.缺乏切实可行的地方性财政扶持制度

渔业保险是具有很强外部性的准公共产品。高赔付率、系统性风险、信息不对称等特点,导致渔业保险的“市场失灵”,必须得到税收优惠政策才能产生有效的制度供给。与发达国家大幅度补贴渔业保险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政府对渔业保险的补贴历来非常有限,对农业保险(包括渔业保险)的税收倾斜力度还非常不够。目前,北海市政府还没有出台针对渔业保险的地方性财政扶持制度,渔业保险难以走快走远。由于渔船海上作业的高风险,渔业保险赔付率非常高,所以北海市尚无一家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渔业保险业务。

4.地方性的渔业保险法规亟待建立

目前,北海市还没有对渔船和渔民保险做出相应的规定,地方性的渔业保险法规仍是空白。由此引发船东和渔民投保率低,风险意识淡薄。一旦发生意外事故,渔船等财产和渔民的生命安全都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风险补偿,不利于当地的渔业生产和社会稳定。相比之下,渔业发达的广东、浙江等省对渔业保险均有注明,如《浙江省渔业管理条例》规定第二十五条:渔业船舶所有者或者经营者应当为海上从业人员办理人身保险。

三、推进北海市渔业保险的建议

1.建立健全渔业互助保险

针对北海市渔民投保率低,应对风险能力差的问题,渔业互保机构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渔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树立“诚信”原则,在渔民遭遇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损失后,能够主动、迅速、合理地给予经济补偿,充分体现渔业互保协会对广大渔民的关怀和温暖,力争在三年内将渔民和渔船入保率提高到30%以上。渔业互助保险机构要以对渔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行业自律,强化内部管理,规范和完善各项制度,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要发挥互助保险扎根基层、面向渔民、服务渔业的优势,协助政府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搞好渔民安全知识普及、引导渔民配备安全设备、倡导渔船编队生产,增强渔民自救能力和互救意识;协助做好灾害紧急救助,在灾害发生后,迅速开展定损理赔工作,尽快帮助受灾渔民恢复生产生活。

保险意识淡薄是阻碍北海市渔业保险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从北海市渔业互助保险发展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对广大渔民群众的安全教育力度。北海市相关渔政工作部门可以利用伏季休渔的有利时机,对渔民进行海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安全操作技能和渔业安全法律法规的培训,进一步增强渔民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海上自救与互救能力,逐步提高渔民整体安全生产的素质,确保渔船安全生产,扎实推进“平安渔场”、“和谐渔场”建设。宣传形式可以多种多样,2007年浙江省举办了“互保杯”渔民安全知识电视总决赛,题目涵盖水产品质量安全、渔业互保、渔船安全生产方面的知识,要求参赛选手必须是一线的渔民和养殖户。既普及了渔业安全知识,又有趣味性,使他们受到了很好的教育。这种模式,北海市是可以很好地借鉴的。

2.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开展政策性渔业保险试点工作

政策性渔业保险是今后我国渔业保险的发展方向,农业部也在积极推进政策性渔业保险试点工作。自2005年以来,上海、浙江、广东和海南等省市在渔业互助保险基础上,以渔业互助保险机构为载体开展了政策性渔业保险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政策性渔业保险工作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当地渔业安全生产的风险保障力度,得到了渔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赞同。渔船、渔工入保率也有明显提高,2006年1-11月份,共有1381艘渔船和12834名渔民参加了政策性渔业保险,获省财政补贴201.7万元。自2006年4月起,浙江省嵊泗县开展了政策性互保试点工作。近两年来,该县的渔工雇主责任险投保面达到了98%,渔工投保由原来的人均2份提高到目前的人均10份以上,有效提高了渔民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也减轻了政府部门灾后经济补助的压力。北海市政府可以借鉴浙江省舟山市等渔业发达地区开展政策性渔业保险的成功经验,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地方政策、财政支持,开展政策性渔业保险试点工作,逐步建立政策性渔业保险制度。3.加大地方财政支持力度

由于渔业本身属于弱质产业,经济效益不高,商业性和互的渔业保险,单靠保险的收入难以支持其自身的良性循环发展,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和制订特殊的政策保护措施,如实施针对投保渔民的保费补贴和针对承保机构的业务费用贴。一方面:北海市地方财政应针对渔业保险提供相应的保费补贴,吸引渔业生产者投保,并通过自愿投保与法定投保相结合的方式,扩大投保范围;另一方面,除了保费补贴外,政府还可以向经营渔业保险的机构提供一定比例的业务补贴,以提高其偿付能力,增强经营积极性。2004年宁波市象山县政府专门拨出200万元用于支持渔业保险,当年该县的渔业保险工作硕果累累。参加渔业人身保险人数由2004年的7736人上升到2005年的10002人,渔船保险由2004年的不足70艘上升到2005年的1891艘。至2005年底,全县参加渔船财产保险的渔船达2366艘,共收取保费933万元;参保船员45075人,收取保费1853万元。共理赔3145起,理赔款1228.7万元。他山之石尚可攻玉,那么象山县的成功经验则更应该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甚至是创新。针对目前北海市水产养殖险的空白,地方政府应当“两头扶持”:养殖户购买保险时,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商业保险公司理赔达到一定风险警戒线的时候,政府在资金上也将给予相应的扶助。

由于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政府批准启动的一个沿海开放经济区,国家对其发展规划有许多扶持和优惠政策。除了对渔业保险进行补贴外,北海市政府还可以向有关政府部门争取对经营渔业保险的承保机构实行一定的税收优惠,如减免渔业保险承保机构的营业税。因此,如果政府对经营渔业保险的承保机构实行一定的税收优惠,如减免承保机构的营业税,那么承保机构的税收负担就大大减轻了,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渔业保险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4.尽早出台地方性渔业保险法规

国外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保险理论认为,渔业保险同渔业本身一样,带有明显的公益性,经营渔业保险不能完全以盈利为目的,其政策目标应与国家农业财政政策相一致,以为渔民提供风险保障,提高渔业劳动生产率、保证食物供应、稳定市场及确保渔民生活水平等为最终目的。当前,我国渔业正处于一个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但同时也面临加入WTO后竞争加剧的挑战。为了贯彻国家“依法治渔,以法兴渔”的渔业方针,我国应当对渔业保险的管理体制、发展资金进行立法保证。同时,对于渔业保险的经营主体、参与主体、收益主体及相关的权利义务进行立法加以规范,并立法鼓励商业保险机构进入渔业保险。为了尽快改变目前北海市渔业保险无法可依的现状,北海市人大应组织渔政、工商、海洋与渔业局、保监局、互保协会等有关单位和相关专家在依据我国《保险法》、《渔业法》等法律规定,并参照舟山、宁波等地级市制定地方性渔业保险法规的基础上,结合北海市渔业保险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管理机构和相关职能,加强监督管理,引导渔业保险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琼:我国渔业保险的现状及其对策[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6)

[2]徐英:政策性渔业保险初探[J].上海保险.2005(10)

[3]孙颖士:论渔船船员风险和渔业保险[J].中国渔业经济.2006(2)

[4]孙祁祥郑伟:经济社会发展视角下的中国保险业——评价、问题与前景[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6.p92-p98

[5]王晓波:中国渔业保险模式构建与发展探索[D].上海水产大学,2005

[6]郑辉:我国政策性渔业保险机制研究——以宁波市象山县为例[D].同济大学,2006

[7]魏华林林宝清:保险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p29

[8]虞国柱王国军:中国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渔业产业发展范文11

[关键词] 渔业保险 渔业保险经营主体 渔业保险法规 北海市

一、广西北海市渔业保险的现状

北海市地处广西南端,北部湾东北岸。北海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捕捞的龙头,全区70%的渔船都集中在北海市,渔业也是北海的传统优势和支柱性产业。2007年北海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104.26亿元,比上年增长3.04%。其中渔业产值为54.36亿,占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的52.1%。水产品产量98.28万吨,比上年增长1.81%。随着渔业的快速发展,北海渔民对渔业保险的需求也更为迫切。中国渔业互保协会北海分理处下辖电建、地角、港管和涠洲等5个代办处。截止到2007年底,辖区共有大小渔船8700多艘,其中220kw以上大功力渔船2200艘,渔业人口28万人。近几年来,该分理处在上级渔业主管部门、业务部门和当地政府部门的正确指导和支持下,认真结合北海实际,充分发挥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真抓实干,努力开拓渔业互助保险,使参保渔船和渔民数量逐年提高,互保费收取额也逐年增长,2007年互保费收入突破了320万元。

二、北海市渔业保险存在的问题

1.渔业互保投保率低,覆盖面不全,应对风险能力差

北海市渔业互保十几年实践证明,互保为北海渔业生产发挥了一定的风险保护神的角色。但是,这种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据中国渔船船东互保协会北海分理处的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北海渔船拥有量达8500多艘,其中小型渔船约4000艘,中型(包括以上)渔船4500多艘,长期活动在海上作业的渔民更达4万人。可在这样庞大的数字背后,参加互保协会的渔船竟不到600艘、渔民也不足2000人。绝大部分渔民群众和中小型渔船未加入渔业互助风险保障体系。渔船投保率仅为应保渔船的13%,渔民投保率不足5%。而农业部渔业局的统计数字显示,同期我国海洋捕捞渔民和20马力以上机动渔船入保率达22%和25%。

2.保险意识淡薄,意外事故时有发生

应该说一个地区的渔业保险发展状况也取决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渔民保险意识。目前北海市渔民的收入普遍不高,2007年北海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334元,而农民纯收入仅有3846元。当地“多子多福”的传统生育观念又根深蒂固,家庭的生活和教育支出有很大压力。因此,大部分渔民不愿意够买保险或无力承担保费支出。一方面,北海市渔民不愿买保险或无力购买渔业保险;另一方面,北部湾传统渔场的意外事故却时有发生。这二者形成了强烈反差。近几年来,北海渔船在北部湾传统渔场遭到越南武装舰船抓扣的事件时有发生。据新闻报道,2005年9月23日,广西北海市“桂北渔82018”号和“桂北渔63055”号渔船在北部湾海域传统渔场作业时,遭到越南两艘武装船只的追赶和枪击。2007年7月4日,桂合渔80151号渔船在我国南沙传统疆界线内海域(东经112°18′,北纬5°40′)生产时,被马来西亚炮艇无理抓扣,船上10名船员被判监禁6个月,渔船被没收。此外,渔船的火灾以及碰撞事故也时有发生。

3.缺乏切实可行的地方性财政扶持制度

渔业保险是具有很强外部性的准公共产品。高赔付率、系统性风险、信息不对称等特点,导致渔业保险的“市场失灵”,必须得到税收优惠政策才能产生有效的制度供给。与发达国家大幅度补贴渔业保险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政府对渔业保险的补贴历来非常有限,对农业保险(包括渔业保险)的税收倾斜力度还非常不够。目前,北海市政府还没有出台针对渔业保险的地方性财政扶持制度,渔业保险难以走快走远。由于渔船海上作业的高风险,渔业保险赔付率非常高,所以北海市尚无一家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渔业保险业务。

4.地方性的渔业保险法规亟待建立

目前,北海市还没有对渔船和渔民保险做出相应的规定,地方性的渔业保险法规仍是空白。由此引发船东和渔民投保率低,风险意识淡薄。一旦发生意外事故,渔船等财产和渔民的生命安全都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风险补偿,不利于当地的渔业生产和社会稳定。相比之下,渔业发达的广东、浙江等省对渔业保险均有注明,如《浙江省渔业管理条例》规定第二十五条:渔业船舶所有者或者经营者应当为海上从业人员办理人身保险。

三、推进北海市渔业保险的建议

1.建立健全渔业互助保险

针对北海市渔民投保率低,应对风险能力差的问题,渔业互保机构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渔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树立“诚信”原则,在渔民遭遇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损失后,能够主动、迅速、合理地给予经济补偿,充分体现渔业互保协会对广大渔民的关怀和温暖,力争在三年内将渔民和渔船入保率提高到30%以上。渔业互助保险机构要以对渔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行业自律,强化内部管理,规范和完善各项制度,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要发挥互助保险扎根基层、面向渔民、服务渔业的优势,协助政府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搞好渔民安全知识普及、引导渔民配备安全设备、倡导渔船编队生产,增强渔民自救能力和互救意识;协助做好灾害紧急救助,在灾害发生后,迅速开展定损理赔工作,尽快帮助受灾渔民恢复生产生活。

保险意识淡薄是阻碍北海市渔业保险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从北海市渔业互助保险发展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对广大渔民群众的安全教育力度。北海市相关渔政工作部门可以利用伏季休渔的有利时机,对渔民进行海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安全操作技能和渔业安全法律法规的培训,进一步增强渔民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海上自救与互救能力,逐步提高渔民整体安全生产的素质,确保渔船安全生产,扎实推进“平安渔场”、“和谐渔场”建设。宣传形式可以多种多样,2007年浙江省举办了“互保杯”渔民安全知识电视总决赛,题目涵盖水产品质量安全、渔业互保、渔船安全生产方面的知识,要求参赛选手必须是一线的渔民和养殖户。既普及了渔业安全知识,又有趣味性,使他们受到了很好的教育。这种模式,北海市是可以很好地借鉴的。

2.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开展政策性渔业保险试点工作

政策性渔业保险是今后我国渔业保险的发展方向,农业部也在积极推进政策性渔业保险试点工作。自2005年以来,上海、浙江、广东和海南等省市在渔业互助保险基础上,以渔业互助保险机构为载体开展了政策性渔业保险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政策性渔业保险工作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当地渔业安全生产的风险保障力度,得到了渔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赞同。渔船、渔工入保率也有明显提高,2006年1-11月份,共有1381艘渔船和12834名渔民参加了政策性渔业保险,获省财政补贴201.7万元。自2006年4月起,浙江省嵊泗县开展了政策性互保试点工作。近两年来,该县的渔工雇主责任险投保面达到了98%,渔工投保由原来的人均2份提高到目前的人均10份以上,有效提高了渔民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也减轻了政府部门灾后经济补助的压力。北海市政府可以借鉴浙江省舟山市等渔业发达地区开展政策性渔业保险的成功经验,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地方政策、财政支持,开展政策性渔业保险试点工作,逐步建立政策性渔业保险制度。

3.加大地方财政支持力度

由于渔业本身属于弱质产业,经济效益不高,商业性和互助性的渔业保险,单靠保险的收入难以支持其自身的良性循环发展,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和制订特殊的政策保护措施,如实施针对投保渔民的保费补贴和针对承保机构的业务费用贴。一方面:北海市地方财政应针对渔业保险提供相应的保费补贴,吸引渔业生产者投保,并通过自愿投保与法定投保相结合的方式,扩大投保范围;另一方面,除了保费补贴外,政府还可以向经营渔业保险的机构提供一定比例的业务补贴,以提高其偿付能力,增强经营积极性。2004年宁波市象山县政府专门拨出200万元用于支持渔业保险,当年该县的渔业保险工作硕果累累。参加渔业人身保险人数由2004年的7736人上升到2005年的10002人,渔船保险由2004年的不足70艘上升到2005年的1891艘。至2005年底,全县参加渔船财产保险的渔船达2366艘,共收取保费933万元;参保船员45075人,收取保费1853万元。共理赔3145起,理赔款1228.7万元。他山之石尚可攻玉,那么象山县的成功经验则更应该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甚至是创新。针对目前北海市水产养殖险的空白,地方政府应当“两头扶持”:养殖户购买保险时,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商业保险公司理赔达到一定风险警戒线的时候,政府在资金上也将给予相应的扶助。

由于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政府批准启动的一个沿海开放经济区,国家对其发展规划有许多扶持和优惠政策。除了对渔业保险进行补贴外,北海市政府还可以向有关政府部门争取对经营渔业保险的承保机构实行一定的税收优惠,如减免渔业保险承保机构的营业税。因此,如果政府对经营渔业保险的承保机构实行一定的税收优惠,如减免承保机构的营业税,那么承保机构的税收负担就大大减轻了,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渔业保险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4.尽早出台地方性渔业保险法规

国外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保险理论认为,渔业保险同渔业本身一样,带有明显的公益性,经营渔业保险不能完全以盈利为目的,其政策目标应与国家农业财政政策相一致,以为渔民提供风险保障,提高渔业劳动生产率、保证食物供应、稳定市场及确保渔民生活水平等为最终目的。当前,我国渔业正处于一个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但同时也面临加入wto后竞争加剧的挑战。为了贯彻国家“依法治渔,以法兴渔”的渔业方针,我国应当对渔业保险的管理体制、发展资金进行立法保证。同时,对于渔业保险的经营主体、参与主体、收益主体及相关的权利义务进行立法加以规范,并立法鼓励商业保险机构进入渔业保险。为了尽快改变目前北海市渔业保险无法可依的现状,北海市人大应组织渔政、工商、海洋与渔业局、保监局、互保协会等有关单位和相关专家在依据我国《保险法》、《渔业法》等法律规定,并参照舟山、宁波等地级市制定地方性渔业保险法规的基础上,结合北海市渔业保险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管理机构和相关职能,加强监督管理,引导渔业保险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琼:我国渔业保险的现状及其对策[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6)

[2]徐英:政策性渔业保险初探[j].上海保险.2005(10)

[3]孙颖士:论渔船船员风险和渔业保险[j].中国渔业经济.2006(2)

[4]孙祁祥郑伟:经济社会发展视角下的中国保险业——评价、问题与前景[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6.p92-p98

[5]王晓波:中国渔业保险模式构建与发展探索[d].上海水产大学,2005

[6]郑辉:我国政策性渔业保险机制研究——以宁波市象山县为例[d].同济大学,2006

[7]魏华林林宝清:保险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p29

[8]虞国柱王国军:中国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渔业产业发展范文12

2008年,陕西渔业工作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领渔业工作全局,加快渔业发展方式转变,深化渔业结构调整,稳步发展养殖业,合理开发天然水域渔业资源,做大做强水库渔业、休闲渔业,大力发展生态渔业和健康养殖,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品档次,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推进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发展目标:完成全省水产品总产量8.2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12.8亿元。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依法行政,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努力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完成水产品质量市场抽检任务;拓展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和病害防治工作,强化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完成水域环境及病害防治新闻会,提高渔业和谐发展能力;严格投入品管理,强化水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监管,提高养殖过程质量监管能力;组织开展水产品药残专项整治活动,为全省人民安全食用水产品提供保障。

2、严格执法,推进渔业行业规范化管理。深入贯彻落实《陕西省实施〈渔业法〉办法》,切实履行法律赋予渔业部门的职责和权限,进一步强化渔政执法队伍建设,严格行政许可和审批程序,加大资源增殖养护力度,配套出台大鲵等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强化水生野生动物监督管理措施,严厉打击和查处各类渔事违法行为,有效维护渔业正常的生产和流通秩序。

3、整合资源,调整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加大渔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力度,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和观赏渔业,大力发展生态渔业,积极引导具有本地特色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改善渔业环境质量,推行渔业健康养殖和标准化生产,推进水产良种工程建设,提高良种繁育和竞争能力。扩大无公害水产养殖规模,完成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1个、无公害水产品认证5个,促进形成特色养殖群体,增强水产品市场竞争力,推进渔业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4、科技示范,促进渔业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加强苗种繁育技术、池塘集约化养殖技术研究和示范,强化水产养殖方式转变,重点抓好无公害养殖等4项骨干技术普及和推广,引导工程化稻田养鱼、冷水性鱼类养殖等示范基地建设,鼓励科研人员开展技术服务,依靠科技转变渔业增长方式,切实提高渔业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

5、争取资金,强化渔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多渠道争取渔业发展资金,实施水产良种、渔政执法、保护区建设等5个渔业建设项目,加快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改造建设,完成2005-2006年度渔业基建项目的竣工验收。围绕国家投资重点抓好前期项目的论证与申报,强化项目建设资金的审计与督察,督促项目地方配套资金落实,继续稳步推进渔业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