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城乡一体化进程

城乡一体化进程

时间:2023-09-27 09:35:25

城乡一体化进程

城乡一体化进程范文1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城乡差异 评价体系

城乡既是特殊区域之间的连接体,又是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等不同社会阶层的连接体,城乡差距是地区差距和社会阶层间差距的集中反映。建立一套反映城乡差距的指标体系,准确把握城乡关系的动态变化趋势,科学判断城乡之间差距的程度,为调整城乡利益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一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并能进行量化的指标因子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个根据城乡关系融合的终极目标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反映城乡关系发展程度和水平的指标集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应能够全面、准确、科学地反映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状态并进行综合评价和判断,体现城乡相互融合、统筹发展的水平。因此,指标体系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导向性原则

统筹城乡发展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上协调发展的过程。由于各地的经济、社会条件不同,所处的一体化阶段也会不同,所采取的政策也应该有所差别。因此所设指标要与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宏观目标相统一,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2、系统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设计应从系统整体出发,能够真实反映统筹城乡发展各个方面及其主要特征,各指标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从多角度、多方面反映城乡一体化的指标,以满足评价的科学性、系统性。

3、动态性原则

城乡一体化的最终目标是城乡融合、协调发展、实现共荣共存。这一最终目标的实现无疑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描述其进程的指标要具有时代特征,具有先进性和阶段性。指标设置要反映现状、展望未来、具有时代特征、充分体现动态趋势。

4、可比性原则

评价指标反映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既能测度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某一侧面,又能进行地区间的横向比较以及自身的纵向比较。因此,在指标体系、目标值、指标权数、计算方法上要保持可比性。

5、可操作原则

构建指标体系的目的在于应用,评价指标体系在设置上要力求简明实用;所需数据尽可能结合有关政策和各项发展规划,接近现有统计口径,反映现实情况;设计的指标要便于收集和量化,以拓宽指标体系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范围。

二、城乡差距的评价指标体系

1、城乡差距的评价指标内容

城乡差异程度可以通过绝对差距反映,也可以通过相对差距来反映。运用相对差距指标不仅可以反映差距的程度,还可以反映动态变化状况。因此,本文采用城乡差异指数反映地区城乡之间的差异状况,力求全面、客观、动态地反映城乡之间的差异现状。

城乡差距体现在很多方面,造成城乡差距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为了突出重点,本文选取了一些最易于理解和可以通过数据量化反映的指标来观测城乡之间的差距,并构建了城乡差距指标的四个方面,形成了相互联系的整体。城乡经济差距是最根本的问题,城乡经济的二元结构使得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脱钩,不仅造成农村经济难以发展,也使城市经济受到制约。城乡社会服务的差距是造成城乡发展难以和谐的根本原因。多年来的城乡分割政策造成农村居民难以享有与城市居民相等的社会服务,对城乡服务差距程度的把握就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重点。城乡发展基础的差距反映了代际之间的差距,这是城乡差距在短期内难以消除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城乡居民的生活差距是一个城乡差距状态的直接反映,是上述三个方面差距的集中反映。这些指标是研究城乡等值化理论,实施等值化战略的基础,因此可以通过这些指标更加直接地分析城乡差距的程度。

2、指标内涵的解释

(1)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一是城乡人均GDP差距指标。该指标主要反映城镇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二是城乡经济密度差距指标。该指标反映城乡单位国土面积上的GDP数量,反映城乡空间上经济集中化的差距程度。三是城乡劳动生产率差距。该指标反映城乡之间劳动力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差距,也说明城乡劳动力转移的趋势和原因。

(2)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指标。一是城乡人均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差异。该指标反映了城乡基础教育的公平性,主要反映在教育的投入水平、教育的资源配置公平程度方面。二是城乡文化体育条件差异。该指标反映了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是基础设施投入和使用方面的差距程度。三是城乡居民医疗条件的差异。该指标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用城乡万人医生数差距指标衡量,该指标反映城乡医疗保证的公平性。四是城乡社会保障条件差异。该指标体现在医疗保障、就业保障、养老保障、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分别反映出差距状况。

(3)城乡发展基础差距。一是城乡居民人均不动资产存量差距指标。该指标反映了城乡居民拥有的不动资产存量差距状况。不动资产存量是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基础。由于农村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一般拥有生产性不动资产如牲畜、机械设备等,而城市居民不动产主要有房产、汽车等。但从拥有数量的差距上也可分析出城乡发展基础差距的状况。二是城乡居民人均流动资产存量差距。该指标主要反映城乡居民在银行储蓄、有价证券、股票等流动性资产存量上的差距。三是城乡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差距指标。该指标反映在城乡居民间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四是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差距指标。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反映在很多方面,主要包括道路、信息化基础设施、绿化、管网(水、电、热、汽等),可以用公共设施投资的价值指标综合反映差距状况。

(4)城乡生活条件差距指标。一是城乡人均纯收入差距指标。该指标直接反映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距。收入差距是造成城乡居民生活差别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近年来我国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打造公平,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城乡一体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二是城乡恩格尔系数差距。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本文用城乡恩格尔系数差异率来反映城乡之间人民生活水平的差异。三是城乡废弃物集中无害化处理差距。该指标集中反映城乡之间的环境状况的差距,通过比较废弃物集中处理率的差距反映城乡环境保护和生活条件的差距。四是城乡居民能源条件的差距指标。能源使用是城乡之间居民生活条件的一个重要方面,城乡能源使用差距指标可以用方便清洁能源使用率的差距进行测度。

三、城乡差距的评价方法

1、权重的确定。由于客观赋权法对数据的变化不具有稳定性,所以我们采取了最优权重法,由专家打分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区间,如表1所示。

(注:基金项目:2012年河北省统计科学研究项目(2010HZ02);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统筹城乡发展的评价体系研究”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 郭宁:新疆城乡协调发展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城乡一体化进程范文2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人口流动;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F29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2-0001-02

一、城乡一体化的关键――人口的无障碍流动

自2002年十六大开始,中央就强调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其目的无疑也是解决日益拉大的城乡差距,7年中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增加农业投入、取消农业税、增加农业补贴、实行新农合等等。但是,7年过去了,我国的城乡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更加突出,城乡之间一直没有统筹起来。是我们采取的手段不到位还是根本就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呢?

从理论上分析,无论是刘易斯最初提出二元经济理论,还是后来做了修正的拉尼斯――费景汉模型,都提出了通过促进农业人口向工业部门转移完成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换的思路。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人多地少,传统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十分丰富,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很低,甚至为零,农业劳动者的收入只能是一种维持个人和家庭生存的生存工资,现代工业部门只要提供略高于这个生存收入的工资水平,就会源源不断地从吸收传统农业的劳动力,以满足其扩张的需要。当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全部被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后,发展中国家也就基本上完成了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流动,最终实现一元经济结构。尽管这一理论还存在一些缺陷,但其基本思路无疑是正确的。按照这一思路,随着工业部门的扩张即工业化的推进,二元经济结构会逐步转向一元经济结构。

从我国二元结构的形成看,其突出特点就是产值的转换速速度明显快于劳动力的转换速度。2007年,我国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为11.3%,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重为48.6%,具有人均3000美元以上中等发达国家的特征,而从劳动力结构看,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仍然高达40.8%。换言之,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没有能够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及时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这就形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难题,即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长期处在较低甚至为零的水平。陆学艺曾经对我国农民的生存状况做过分析,根据他的分析,2007年,我国第一产业劳动力的占40.8%,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为11.3%,这相当于40.8%的人创造了11.3%的财富。同年,我国城镇人口占44.94%,农村人口为55.06%,这又表示我国40.8%的人要用其创造的11.3%的财富去养活55.06%的人,这样的条件下我国农民“焉能不穷”?[1]要解决这一问题,其关键是要推动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才能真正提高农民收入,才能缩小城乡差距,才能改善农民的文化、卫生、教育环境。

固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破除二元结构的应有之义,但破除二元结构并非单纯地从经济层面想办法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对三农的转移支付为农民修条路、盖好楼就可以解决的,这些措施仅仅触及问题的“标”,而没有深入到“本”――结构性矛盾的存在,解决这一结构性矛盾的关键是推动农业人口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只要农业人口仍然占据多数,富农就将永远是个遥不可及的目标。

二、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制度改革

根据二元经济理论的思想,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农业人口会逐步流向工业部门,既然如此,对于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的我国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迅速推进,农业人口也应当随之转向工业部门,但上述数据分析表明,我国就业人口的流动明显滞后与产值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呢?深入分析我们会发现,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与西方一个很大区别在于,我国的二元结构不仅仅表现在经济层面,同时也表现在政治和社会层面,换言之,我国的二元结构是多维的,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经济、政治、社会多维二元结构,而政治和社会层面的二元往往会成为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换的主要障碍。

所谓政治和社会层面的二元,实际上就是制度上的二元,这种在我国长期存在的制度上的二元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比如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流通制度、财政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选举制度等等,正是这些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在客观上阻碍了农业人口向二三产业、向城市的流动。因此,要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就必须首先扫除这些制度上的障碍,这便意味着一场新的制度创新和改革势在必行。如果我们的城乡一体化不首先在制度层面做足功课,而仅仅去做一些表面文章,城乡一体化战略就不会顺利得以实现。正因如此,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紧紧围绕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机制的破解,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上,作出了关于农村土地管理、农业支持保护、农村金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农村民主管理等一系列制度改革的决定。其目的在于通过财政和政策支持等手段扩大、提高社会保障的范围和标准,消除影响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农村生产力要素的活力。

三、几点启示

(一)城乡一体化必须紧紧抓住制度创新和改革这一“牛鼻子”

如前文所述,城乡一体化不仅仅是单纯地增加农民收入,要统筹城乡共同发展,就要打破一些体制机制的束缚,让人才、资金、技术等各个要素在城乡间自然流动。所以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必须以制度创新和改革为切入点,即所谓制度改革先行。但是,从目前我国各地城乡一体化的实践看,大多数地区的城乡一体化仅仅停留在撤村并点、农村“五化”,以及其他针对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等操作层面的问题上,这样也许会在短时间内看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但如果不首先在体制机制上打好基础,城乡一体化就会如同隔靴搔痒,难见成效。根据我国国情,下一步制度改革的重点在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流通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农村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农村金融体制、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

(二)必须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切忌盲目跃进

事实上,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结构转型的过程、工业化的过程,它伴随着产业层次的提高、人均收入的提高,以及农村人口的转移等过程。因此,城乡一体化的推行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尤其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人口转移和产业演进规律。根据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的经验,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人口就业结构和三次产业的比重呈现不同特征,各种要素从第一产业和乡村向二三产业和城市的集聚是循序渐进的,城乡一体化水平与当地人均GDP、工业化水平以及非农产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我国地域面积广阔,东中西地区存在明显的经济发展落差,因此我们在推行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扎实有序、循序渐进,切忌急于求成、盲目跟风。

(三)城乡一体化的推行要尊重农民意愿

无论通过什么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化,最终都要落实到人口的转移和要素的流动,而这一切都必须以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基础。其逻辑顺序应该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民渴望进入城市生活――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水平提高。从这个角度讲,城乡一体化是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农民自愿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发展是基础,主体是农民。但从目前各地城乡一体化的实践看,许多地区的城乡一体化既没有全面分析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又没有将农民视为主体,政府反而越位做起主人。结果是楼房盖起来了,但是尚保留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农民却不愿意住;让农民进城了,但突然进入城市的他们却因为缺乏在城市中的生存技能而陷入迷茫。所以,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政府必须明确自己服务者的角色,尊重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尊重当地农民的意愿,否则会事与愿违。

城乡一体化进程范文3

1.1城乡二元户籍固化了农民工社会身份

由于二元户籍制度形成,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是讲,拥有不同的户籍就拥有不同的社会身份。并且这种制度有很大的滞后性,因此也就带来社会身份的继承性。使得农民工(农民工)很难改变自身社会,二元户籍制度的出现,尽管同属一个国家的公民,却出现农民户口和城市户口两种不同户口,随之就把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一分为二,也就是在法律意义上同一国民分成了两种不同身份的人,在社会学意义分为比本地人与外乡人,限制了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的自由流动,也限制了不同地域人口的流动,使得农村远离城市文明,使得城市人更加裸的排斥农村人,使得本地人排斥外地人。尤其是,在大程度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自由,当随着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出现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而城市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此时农民工恰当地补充了这一空缺。农民工群体为整个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却不能像城市人一样成为城市的主人,而是始终是被称为农民工,也就不能改变原来的农民身份,严重固化了其社会身份,这正如费正清所说的:“自古以来就有两个中国:一是农村中为数极多的从事农业的农民社会……另一方面是城市和市镇的比较流动的上层,那里住着地主、文人、商人和官吏———有产者和有权势的家庭”。使得两种人类居住状态的对立,更是使得城市人与农村人的对立。

1.2城乡二元户籍捆绑农民工经济利益和限制政治权利

城乡二元户籍把户籍分成城市户籍和农村户籍,同时也就直接限制了农民工无法在城市里无法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国民待遇,而只有那些具备城市户籍的人才能拥有农民工没法获得的权利和能力,使得农民工没有资格获得基本公共服务,列如农民工子女教育很难在城市里就读,医疗卫生没有城市医保条件,由于农民工依然是农村户籍不能享有和城市人在城里同等的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力,没有权利参与城市社区基层自治权利。也不能自由迁移到城市社区,难以获得城市户籍,只是城市里的次于市民的“二等公民”,因此在政治权利直接被限制。

1.3提高了农民工市民化准入门槛

目前国内各大中国小城市落户政策相继出台,但是都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农民工这样的群体很少能满足其落户条件,这无疑在根本上又设置了障碍,无论是投资型落户还是技术型、还是限定了学历标准,这种户籍制度并不有利于农民工,强化了农民工入市的物质基础,对于在一线城市落户只是在理论的可以实现,这种城市梦对于农民工来说是不现实的。很多城市对落户条件至少是购买住房,这无疑加大了负担,只有投资买住房才能迁移户口,而其他方式难以落户。加之目前全国各地高房价,对于收入较低农民工来说,积蓄有限无力承担自购住房,住房成为实现城市户口难以逾越的鸿沟,使他们市民化进程受阻,高昂的市民化成本更是一部分农民工成为市民的一个关键的经济困。

2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

2.1产权不明晰制约农民工市民化

产权不明晰是农村土地在制度上最大的缺陷,使得农民工的土地权益得不到法律的支撑的根源,大大的影响了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影响力整个市民化进程,影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土地的确权,在《宪法》《民法通则》《物权法》《土地管理法》都明确规定了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但是事实上,这个“集体法人”在实践上和现实生活中很难被法律意义上确定下来,只在理论上存在着,就农村的具体情况和实践上看,这样的“法人”是难以成立的。尽管农村有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等都是不能作为集体所有权的“法人”。因此这就使得农村土地的所有权被架空,成为“模糊”或者“空壳”的状态,所有权的法人被“模糊”或者“空壳”直接导致了农村土地在法律事实上缺乏保护性,这样的后果就是农村土地很难成为农民工的财产。

2.2产权不明晰,难以形成土地市场,制约农民工市民化能力

当随着整个现代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时候,城市用地不断向周边农村扩展,许多政府通过城市规划,扩大城市用地需要,加大了整个城市的版图时候,政府完全控制了土地进入非建设用地的通道,替代农民集体成为土地的所有者和城市土地的经营者,这种所有权的转化在法律上是很大程度上也是含糊不清的,因此这种非市场的资源配置方式,阻断了土地拥有者和使用者直接交易的机制,很难形成土地的市场价格,而是行政主导下的利益博弈,容易造成土地价格的扭曲。使得农村土地资源难以进入统一、公平、自由、法治、开放的土地市场,从而降低了农民工群体的市民化能力和市民化进程。

2.3土地流动性差,土地资源的聚集难以形成,制约农民工市民化

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流动性困境,严重阻碍了农民工市民化,农民工市民化就是要转移农村人口,现实向城市永久性迁移,行最终实现人地分离。这就涉及到进城农民工对土地的处置问题。但是,在目前土地制度下,由于土地权利几乎不具有流动性,很难实现土地资源的聚集效应,因为农村土地被划分一个个碎片,而且这个土地每一个碎片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拼图,不像人可以自由流动,自由组合,最终聚集成为一股强大社会力量和资源,在这种流动性很差情况下,对于农民工来说是陷入两难境地,使得农民工进退维谷。既不能自由离开农村土地,又不能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科学合理高效利用。农民工要真正实现向城市的永久性迁移,就必须无偿放弃在农村承包的土地和拥有的房产,这就造成了农民工直接的物质利益损失。也就是直接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机会成本。现行土地制度对农民工影响是巨大的,基于这种土地流动机制不健全,和土地资源的市场体系不完善,农村土地很难得到合理高效利用。不利于农民工对土地的投资和实现规模化经营,这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也大大打击了农民工进城的积极性,农民工在农村的土地大多数被撂荒或者低价转包给他人,因此农村土地很难成为农民工的财产,仅仅是被闲置在农村地区的资源而已。尽管出台了《农村土地承包法》,赋予农民土地使用权在承包期内可以自由流转的权利。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的界定并不清楚,因此农村土地制度在立法上的不科学导致进城农民工不能进行合理化处理在农村的土地资源,而为向城市的永久性迁移获得必要的资本积累。也不能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最后也就难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3城乡二元就业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

城乡二元就业制度作为城乡二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造成这一现象的产生是传统体制的产物,在改革开放前实现优先发展工业,而改革开放之后并没有完全打破这一格局,依旧没有实现真正的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不仅在不同的城市与城市之间也不能实现自由流动,而且在农村与城市之间不能实现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推动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步伐依然艰难前行,而要全面、系统、广泛的实现劳动力市场一体化,首要任务就是要解决城乡就业问题。目前城乡二元就业制度依然制约着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因为把两种劳动力市场割裂开来,一种是首属劳动力市场,另一种是次属劳动力市场,因此带来的巨大差异和比平等。而农民工在次属劳动力市场上就业,也被称为“非正规就业”。城镇居民在首属劳动力市场上就业,也被称为“正规就业”这种就业方式所引起的就业标准、就业培训、就业服务和劳动待遇上差异和不公正不亚于城乡二元户籍带来的差异和不公正。

3.1“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的准入标准不同,就业准入不平等,限制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

农民工就业属于非正规就业,农民工群体会遇到重重阻碍和限制,这无疑加大了农民工市民化的难度,不能与城市社区对接,就算了离开农村,也不能在城镇永久性立足,没有解决农民工在城市里的生存之本,正规就业对农民工是最有力、最有效、最根本的动力所在,因为在次属劳动力上实现的非正规就业,主要是工资低、工作条件差、就业不稳定、福利较低的特点,这不仅歧视农农民工,更重要是增加了农民工市民化的难度,经济成本与社会资本都被提高,而由于非正规就业尝尝面临一些缺乏法律的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很难保障,次属的劳动力市场监督机制和不健全,市场的法制化、规范化、统一化和自由化程度不高。欺诈农民工、拖欠农民工工资时有发生,造成了农民就业风险增加,因此对于农民工流向城镇的流动阻力依旧巨大。规范农民工就业的次属市场运行机制,则更加有利于农民工市民化,也就增加了农民工市民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2城乡二元就业制度弱化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能力

首属劳动市场与次属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也就造成了农民工与城镇居民的职业分割,而职业分割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收入差距不断拉大,造成积累性的贫富差异。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根本还在于“乐业”,职业上的差异性使得农民工收入水平远低于城镇居民。农民工就业的方式主要是临时就业,这样农民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职业技能培训缺乏技术支持和资金短缺。对于增强农民工技能,改善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对于增加农民工收入和提高市民化能力是重要路径选择,但是在目前城乡二元就业制度下,政府提供的就业培训机会与资金投入是微不足道的,比如农民工培训面临培训体系不完善、培训经费不足、培训空间与时间上都受到限制,培训的质量难以保证,缺乏系统化的培训,这在很在程度上影响了非正规市场转向正规市场的发展。所以农民工职业能力得不到提升,也就制约了农民工就业能力,最后也就削弱了农民工收入和市民化能力。

4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

4.1社会保障水平低,无法抵御农民工面临的风险

制约农民购买保险的积极性。目前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分担主要是由政府、企业、农民工自身负担,为了提高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政府给予企业鼓励,积极帮助农民工购买社会保险,进而给予企业优惠补贴,同时政府也降低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标准和社会参保费率。尽管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农民工整个群体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但是同时也就降低社会保障的质量和水平。

4.2社会保障门槛高,提高了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制约其市民化进程

目前的城乡二元保障制度主要是按照属地原则管理,以农民工的参保登记地为标准,按照一定的基数和费率进行。而参加社会保险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和地域限制,需要连续缴纳一定的年限方能提取社会保险金,但是基于农民工流动性和农民工作面临的风险性考察,农民工很难实现连续性的一定年限的缴纳社会保险,很难在时间和空间上达到缴纳社保保险的标准,因此这倒连续性缴纳社会保险的时间限制和地区之间不同标准的限制无疑加大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有一个难度。

4.3城乡二元保障制度转换程序繁琐,地区之间差异大,增加农民工保障成本,不利于农民工市民化

城乡一体化进程范文4

摘要:文章通过收集全国各省份城乡教育一体化数据,比较中国不同地区之间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现程度,通过对城乡教育一体化概念及特征的界定,了解教育财政资源在东、中、西部地区的配置差异,探究城乡教育产生差异的原因,进一步了解教育财政对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作用。进而给出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合理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乡教育一体化;资源配置;教育财政

1.绪论

教育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是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历史前进无一不取决于教育的发展。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从表现形式可分为教育机会一体化、教育资源配置一体化、教育质量一体化等。谈松华(2001)提出应采用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衡量教育现代化的实现程度,并提出一项包括定性和定量的教育现代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余善云(2014)运用URSG-SSMCD模型是把城乡教育一体化作为一个整体,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选取空间形态、物质形态、社会形态、文化形态、发展形态作为评价要素,并建立区别于传统模式系统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评价、促进功能,准确把握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状态,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王鑫琦,林丽萍(2010)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城乡教育差距出发,分别探究城乡教育差距的表现形式,认为城乡教育差距主要表现在生均教育经费,受教育年限,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在校学生人数比例上。城乡教育差距使教育资源配置不均。

2.城乡教育存在差距原因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直接导致城乡二元教育体制,国家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明显的倾向城市而忽视农村。第一,教育财政体系分割加剧二元教育结构。地方政府分级管理的体制造成教育财政体系分割,造成农村教育投资主体错位和城乡教育差距扩大。农村教育的经费负担转嫁给乡镇和农民个人。国家规定教育费附加的征收,城镇居民由企业单位负担,而农村居民则由个人负担。综合各种政策实施结果,实质上加重农村居民接受义务教育的负担,造成城市与农村之间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延续乃至进一步扩大。第二,国家对于重点学校的教育投入,无形中加剧了城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国家将大量的人、财、物等优质资源投放城市的重点学校,而忽视农村。再者农村本身固有的师资力量也涌向城市,造成农村教育资源紧缺,办学条件恶化。第三,许多私人教育机构也为了追逐教育资源的群聚效应,都选择在城市投资兴办机构,不会考虑农村地区。以上原因综合作用,导致城乡教育不但在资源配置上存在明显差距,而且在发展模式上也难以与城市竞争。

表12003年―2012年全国人口城乡比率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4》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由图1可知,国家对不同地区城乡教育的财政支出不均衡,由此造成城乡教育财政支出占比在不同区域之间差异扩大。除北京之外,其他各省和全国平均水平比较,东部地区城乡差异较小,中部地区城乡差异波动缓和,西部地区城乡差异波动较大。因此,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就要采取有效的财政手段,合理安排教育财政支出,打破二元教育结构,使城乡教育均衡合理发展。

图12014年城乡教育支出占比

3. 政策建议

3.1 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制约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的瓶颈,打破长期以来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城乡在政策、制度面前有所改善,改变以往优先考虑城市的政策,国家开始注重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逐渐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现代产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重视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将城市和农村纳入一个统一体系,共同发展,携手共进。未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城镇化成为必然趋势,城乡一体化将最终实现。

3.2 打破城乡二元教育结构

为了适应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教育首先集中于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由于城市拥有便利的交通、迅速发展的经济水平、密集的商业群、雄厚的财政支持,教育资源雄厚,师资队伍庞大,公共基础设施完善等优势,使得农村教育发展一度滞后于城市。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明显增加,消费结构优化,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追求精神享受,农村教育发展的落后现状不能满足农民对优质教育的不断追求,所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一体化,使城乡教育资源融合发展,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城镇化必须要面对的挑战。

3.3 合理配置财政资源

教育财政作为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之一,按照财政支出用途可分为教育事业费支出和教育基建投资支出,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占教育支出的60%以上。所以掌握教育财政支出的具体使用方向,合理调度资金,使区域间、城乡间教育财政分配合理,努力做到优先满足教育事业费开支,然后再将剩余资金用于基础建设投资,保证城乡间教育财政支出的合理性、针对性、效率性。(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谈松华. 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01:99-103.

[2]余善云,苏飞跃. 城乡教育一体化评价的URSG-SSMCD模型和指标体系初步构建[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04:82-86+175.

城乡一体化进程范文5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地方高校;智力支持

中图分类号:G13/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129-02

党的十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从本质上说,城乡一体化就是要以消除城乡二元制度为切入点,重点通过对“三农”问题的破解,搭建城乡平等发展平台,在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基础上来推动城乡互动,实现一体发展。城乡一体发展离不开地方高校的智力支持。党的十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一、城乡一体化面临的挑战

西方发达国家长期的城乡二元发展模式虽然使它们快速实现了工业化,但却走上了一条先发展后治理的痛苦之路。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曾一度凸显,其教训是深刻的。进入21世纪,我国提出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也是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和综合考虑我国发展实际而抉择的结果。因此,破解二元发展模式,实现城乡一体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需解决的历史课题。

1.人才(尤其是农民)整体素质低下,制约着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的优秀人才通过外出就学、创业而“逃离”农村,老弱病残滞留在农村。农村在遏制人才外流和引进人才,实现人才回流方面拉力严重不足。人才在城乡分布不平衡,教育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凸显。

2.生态环境恶化,给城乡协调发展带来的挑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欠发达地区农村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比如,甘青宁地区土地沙化面积占全国土地沙化面积的90%以上。发源于甘、青两省交界的黑河,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黑河中上游地区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沿河地区的用水量与日激增,使原本富庶的额济纳绿洲变成我国最大的沙尘暴源区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各河流域的水质不断受到污染,甚至一些河段的水质已经严重超标,这就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生态环境的恶化对清洁能源、沙尘治理等高科技技术提出了要求,迫使地方高校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培养科技人才。

二、地方高校角色演进

米德认为角色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是组织的基础。从最早的古希腊雅典大学,到第一所近代大学――哈利大学,再到威斯康星大学,纵观这些世界高校发展历程,可以看出,高校经历了从单一的教育功能到教育与科研并重,再到教育、科研与社会服务并重的过程。其中,通过教育培养人才是高校最基本的职能,科学研究既是专业教育的需要,又为社会服务提供支撑;社会服务职能则是高校职能的拓展。1862年,美国颁布《莫雷尔法案》,开创高等教育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先河。潘懋元(1984)认为,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越来越重要。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现代化步伐的加剧,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将更加凸显,高校已从“象牙塔”式的社会边缘机构变成了维护社会系统运转的核心机构。因此,高校应履行研究者、服务者、教育者三大角色。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的各种挑战,对地方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高校应履行人才输送机、环境保护者的角色。

1.人才输送机。区域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可以由三个因素组成:自然环境、人为环境和人类。人才素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关键要素,人才竞争是经济竞争的先导。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善待人才,是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联合国曾做过一项调查表明,现代社会中人的体能、技能、智能三者之间,获得体能、技能、智能社会所需支付的成本分别为1:3:9,而社会得到的收益分别为1:10:100。也就是说,一个仅具有体能的劳动者创造的财富只能维持其本人的生存;如果同时具有技能,创造的财富则高出仅具有体能的人10倍,能够养活10个人;再具有智能,创造的财富又提高10倍,可以养活100个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科技与人才的拥有与使用则决定着对自然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就必须切实推动科技人才下乡,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让农民实现体面劳动,让农村成为吸纳人才的主要阵地。

2.环境保护者。传统工业的生产活动是由“资源―产品―废物”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生产过程,这是一种线性经济发展模式,是以高物耗、高污染、低效率为其特征的发展模式,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生态工业是将生产活动按自然生态系统组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循环流动生产过程。其根本目的是建设“循环型社会”,解决环境与发展的长期矛盾,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建设“循环型社会”的道路。区域发展要确立本区域的教育价值观和人才观。地方高校在培养人才的目标上应转向培养环境人才、无形资产管理人才、循环经济管理人才,使地方走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地方高校角色履行的保障机制

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趋势来看,地方高校的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主要是地方政府,而政府投资又取决于能否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地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地方高校应充分履行自己的角色,结合自身的优势,科学定位,融入地方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才能与政府实现双赢。美国的社区大学之所以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典范,其最大的秘诀在于立足于社区、服务于社区、融入社区,促进社区发展,面向社区公众开展终身教育。

1.加强地方高校的战略管理。1972年美国学者申达尔和哈顿最早在高等教育中发展战略规划,1978年霍斯默基于此。提出相关理论。寇普认为高校战略的选择应彰显优势并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周江林(2003)认为,地方政府如果想突出区域特色并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以高校为后盾。徐敦楷(2003)认为,高校确定战略时,应在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体现战略管理的理念,使战略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刘国瑞(2003)认为普通高校发展应坚持特色战略,加强观念与制度创新。薛家宝(2004)提出了高校发展的成本领先、标新立异、目标集聚、三种基本战略。程中勉(2005)认为,高校战略联盟的优势在于有利于高校创新与知识学习,有助于消除“巨型大学病”,有利于高校整合优势特色和降低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曹健(2010)运用波特的产业分析方法提出了高校发展的五种作用力。所以,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地方高校应凸显比较优势,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强化核心竞争力,并与其他高校联盟、互动,共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2.改革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发挥高校服务于社会功能的迫切需要。要明确社会尤其是农村发展的人才需求,科学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力,并采用有效的方式将各种能力的培养整合、衔接。一是将大学生就业力提升与学校的科研创新团队、教学创新团队结合,运用导师制将学生的学习、训练与毕业论文环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二是注重社会调查与实践。学生只有深入农村和企业进行社会调查,才能了解中国农村和城市的发展、城乡差距及城乡一体化的必要性。社会调查与实践一般安排在平时周末和每年的寒暑假进行。每年寒暑假按照特定主题组织学生在农村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时间不少于一个月。学生在这一个月期间不仅要完成社会调查任务,接受技能培训,撰写社会调查报告。

参考文献:

[1]韩延明.城市高校在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中的角色认知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06).

[2]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龙献忠,许烨.教师职业角色发展的嬗变及伦理反思[J].高教探索,2012,(03).

城乡一体化进程范文6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认识误区 发展 思考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在实践中,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问题也凸显出来,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对城乡一体化内涵的认识存在着误区。

城乡一体化的认识误区

对城乡一体化的认识误区,已有不少专家、学者不同程度地进行了阐述,但总体感觉深度不够,对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不够清晰,很有必要进一步加以明确。这些误区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误区一:城乡一体化就是城市化。城市化发端于19世纪中上叶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时期,是由于工业化引起的人口自发迁移到城市,是由工业“积聚效应”引起的农村居民变为城市居民的人口集中过程。城市化是工业化和产业分工的结果。而城乡一体化是指统筹城乡这两个系统的经济社会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不是忽视城市与乡村在空间发展和经济基础上的区别,盲目地把农民转非变为市民,把农村变为城市,不是简单地提高了“城市化率”就代表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这种认识不仅曲解了城市化,更曲解了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必然会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简单地等同于城乡一体化。

误区二:城乡一体化就是新农村建设。纵观当前国内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关于城乡一体化的措施、报道,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简单的城市反哺农村,在物质和资金上给农村大力支持,帮助农村修路盖楼,解决农民子女教育、生活、出行等就是在搞城乡一体化,把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文件、措施稍加改动就变成了城乡一体化的政策、文件、措施,这显然是片面的。城乡一体化与建设新农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联系在于,城乡一体化包涵新农村建设,是整体和局部。城乡一体化发展了,新农村建设也必然发展了;新农村建设工作做得好,必定能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二者的区别在于,城乡一体化是更高层面更大范畴的旨在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统筹城乡协调共同发展的重大战略。而新农村建设的着眼点是“乡”,基本不包括“城”,主要是针对“三农”问题提出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要低于城乡一体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首先应该把重点放在“乡”,应该通过提升“乡”的地位、作用,逐步打破分割壁垒,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和分工优化,协调发展,而不能用新农村建设代替城乡一体化。

误区三:城乡一体化就是城乡一样化。这个观点主要体现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际工作中,将城市建设照搬照抄到农村,只要是城市有的,农村也一样复制,修大马路,建大广场,盖高楼,追求外在形态的一样化,而农民的生活并未得到改善甚至是增加了不少负担。这是片面的静止的观点和做法,是一种形式主义。城乡二元结构主要是由于我国长久以来非均衡发展形成的,有其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客观性。城乡一样化根本目的和出发点是为了打破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逐步缩小或消除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协调、和谐发展,并不是乡村仿造城市、乡村看上去和城市一样就是城乡一体化。现阶段,城乡并存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乡村将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优化变迁会渐进地发展为城市。城乡外在形态的一致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的但不是必需的,更重要的是城乡权益地位、文化、社会等内在差异的缩小和趋同。

误区四: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抑制城市、发展农村。对城乡一体化还有一种较为典型的误解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要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势必要城市拿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就会抑制城市的发展,城市只能原地踏步甚至是扛着沉重负担等,相应地在城乡一体化措施上只注重如何发展农村而基本不关注城市。这显然是有问题的。现在确实是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时候了,但不能割裂城和乡来谈城乡一体化。城乡发展是互为基础,互相促进的。城市发展了才能给乡村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乡村发展了,粮食充足保障了,农民收入提高了,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增多了,就能更进一步地促进城市的发展。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和特征

(一)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城乡一体化(rural-urban integration)的定义,城乡一体化是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笔者认为这个定义还是比较准确的。它站在城和乡两个系统的角度,指明了二者的普遍联系和协调发展,并指出城乡一体化是一种新型城乡关系。但是,它没有说明由乡到城的发展转化,没有揭示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存在不同阶段和目标、是一个城乡逐步接近的动态过程。

社会学者、经济学者、规划学者、生态环境学者等也都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社会学和人类学者从城乡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经济学者则从经济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合理布局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现代经济中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增强的客观要求,是指统一布局城乡经济,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协作,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结合各家观点,笔者认为,城乡一体化是以承认并适度保持城乡并存为基础,以逐步改革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及其弊端为出发点和目标,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按照系统的辩证的科学思路和方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和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的变革创新,在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布局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采取措施,稳定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政策措施在城乡之间平等一致、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发展成果在城乡之间平等共享,促进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逐步形成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的过程和结果。

(二)城乡一体化的特征

1.城乡一体化的阶段性。城乡一体化客观上存在着不同的阶段。城乡一体化是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现在大家所谈的城乡一体化大多是城乡关系进入高级阶段后所呈现出的状态。现阶段的城乡一体化只是城乡分离、对立仍占主导地位时的一体化,现阶段采取的城乡一体化措施可能就不适用于来推进未来阶段的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必然促使城乡关系发生由分离对立到相互促进转化再到趋同融合的渐变。认识城乡一体化的阶段性,可以指导我们在城乡一体化的不同阶段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2.城乡一体化的过程性。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个观点也是绝大多数人认同的。所谓“化”,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城乡一体化就是要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或消除城乡差别,使城乡逐步接近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连续的,由量变到质变的,有因果关系的。我们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跨越”。

3.城乡一体化的系统性。城乡一体化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空间景观等多方面的内容,涉及自然、经济、社会等各个系统,是一项涉及社会深刻变革、利益重大调整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 所以不能单纯从某一个角度看待城乡一体化,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城乡一体化模式的多样性。在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均衡的中国,不可能有统一的城乡一体化模式。即使在省域范围,也存在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可能套用一个模式。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均衡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城乡一体化模式必定是多样性的。各地只能在大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指导下,因地制宜,科学创新,走一条适合本地发展的城乡一体化模式和道路。

5.城乡一体化指标的相对量化性。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种结果,是一种城乡状态。制定或评价某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和成果,可以设计出规划建设一体化指数(指标),产业发展一体化指数(指标),公共服务一体化指数(指标),社会管理一体化指数(指标)等多个指标体系,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出基础设施投资占比、村内道路铺装率,排水管道覆盖率,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就业总人口比重、从业人员占总人口比重等更多的指标,但这些指标只能是相对的,是与一定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相对应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到某一阶段必须要有对应的指标和目标;但是,城乡一体化更多的是定性的、描述性的,城市与乡村、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在政策、文化和文明、地位以及身份的实质平等、社会心理等方面是否一体化是不可能量化的。

加快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须关注的问题

一是要重点关注农民增收问题。在现阶段,消除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是要解决好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最突出的方面就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我们要紧紧抓住农民增收这条主线,深化农业结构调整,逐步建立起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的多元化多形态的都市现代农业和适合区县功能定位要求的各类产业,提高农业经营效益;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农业集约化产业化来增加农民收入;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要加强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创业就业能力,鼓励农民创业;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和低收入农户增收帮扶制度,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民生问题,提高农民社保、医疗、救助等水平,使农民实实在在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二是要重点关注户籍制度的改革创新。泛泛来讲,改革户籍制度、废除现行的人口流动管制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建议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积极探索建立全国城乡统一的一元化的户籍制度,取消农业与非农的户口性质差别,实行以居民身份证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从根本上消除由于我国居民身份的不平等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权益的不平等。二是研究探索流动人口管制制度。人口是随着就业和福利在流动的,应该加以有效的控制和引导,解决因人口流动产生的在能源、交通、就医、就学、就业、居住、治安等方面的问题。

三是要重点关注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资金问题。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看,城乡一体化所要求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包含的水、电、邮政、市政、公共交通、教育、文化、体育、医疗、生态等基本都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范畴,都需要大量的建设和运营资金。这些资金怎么解决?按照经济学理论,公共产品的提供主体是政府;准公共产品一般由政府承担部分成本,受益人承担其余的成本。在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下,城市的公共产品一直由国家承担,准公共产品由政府或政府控制的企业提供,而在农村却由农民自己解决,所以也就导致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缺乏和滞后。因此,加快推进我国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一体化,必须重点关注资金问题,实际上也是可操作性的问题。在现阶段,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完全由财政投入并且还要加快一体化进程,应该还存在难度,需要通过机制创新来实现。

参考文献:

1.宋戈.城乡一体化问题的反思.农机化研究,2005(2)

城乡一体化进程范文7

Abstract: The core and key of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 is to improve rural school roundly, achieve its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The improvement of rural school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and various factors can affect and restrict its improvement. We should improve rural school from two aspects, namely, its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school itself. From external environment, we should conduct balanced allocation of all kinds of resources of colleges; and from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we should form the development vision of rural school,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rural school,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team, enhance the level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 rural schools and innovat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rural school, etc.

关键词: 城乡教育一体化;农村学校改进;愿景;运行机制

Key words: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improvement of rural school;vision;operating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4-0253-021实行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必要性

促进和实现教育公平是党的十七大提出一项重要战略决策,而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无疑是落实这一战略决策的理性抉择。建国以来,由于受国家优先发展城市的城乡二元发展政策的影响,导致我国农村学校的发展一直处于劣势地位。建国初期,国家对旧中国的乡村教育机构进行了接收、改造,但当时由于政府财力有限,所以提出“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社办学并举……免费教育与不免费教育并举,全党全民办教育”的“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这成为建国后很长时间内农村学校办学的最普遍模式,城市学校则一直是由政府出资兴办,这种城乡分治的二元制的办学模式使得建国后我国的学校在起点上就具有了城乡差别,当时由于我国城乡发展差距不大使得这一问题没有凸显。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了“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办学和管理体制,实行普通高中和职业中学县办县管,初中和乡(镇)中心小学乡(镇)办乡(镇)管,小学村办村管。这一体制大大地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办学的积极性,“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成为这一时期农村教育发展的主流口号。农村学校的各方面建设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国家“重点学校”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使得城市学校获得了比农村学校更多的资源,因而发展得更快,这一时期的城乡学校由于发展所获取的资源的不同导致了发展的速度不同步,城乡学校在发展中的差距进一步被拉大。1994年的税费改革使得支撑农村学校发展的县乡财政急剧萎缩,农村学校的发展因投入不足而导致处于迟滞甚至停滞不前的状态。城市学校发展的资源仍比较充盈,这就更加拉大了城乡学校的差距。对此,有些专家用“城市学校像欧洲,农村学校像非洲”来形容。2006年新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和国家一系列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政策落实到位,农村学校的办学经费问题得到了根本性的缓解。但农村学校的发展依然面临着重重困难,与城市学校的差距依然明显。根据笔者的研究,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念滞后、学校硬件设施落后、师资水平差、生源数量少、质量低、学困生多、管理水平差、科研水平低、教育质量和社会形象差等方面,成为影响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的重要障碍。毋庸置疑,实施城乡教育一体化无疑是破解目前农村学校发展困境的现实选择和有效途径。

所谓城乡教育一体化即城市、乡村打破城乡二元的教育体制,形成一个一体化的教育系统,实现教育领域内城乡的和谐发展、优质发展,并通过教育传承、分享和发展人类共同的文化成果。其本质就是让居住在城市和农村的所有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在这一进程中,相对于城市学校资源的优质化来讲,农村学校无论是从其硬件资源(如校园环境、教育设施设备等)还是从软件资源(如教育理念、师资、生源、教育质量等)方面均处于劣势,因此,农村学校的改进就成为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亟待改进的重点和难点。

2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农村学校的改进策略

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学校改进需要从农村学校的外部环境和农村学校自身两个方面来进行。从外部环境来讲,就是要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均衡配置学校教育资源,加速推进教育均衡与公平发展。其中,城乡学校的布局结构和办学条件的均衡是基础,师资的均衡是关键,学校生源的均衡则是突破。

农村学校自身的改进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关键和核心。立足于学校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农村学校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2.1 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形成学校发展愿景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指向标,体现了学校的理想、信念与追求,是一个学校办学的根本指导思想。先进的办学理念不仅可以起到外塑形象,内聚人心的作用,而且还可以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原动力。因此,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对于农村学校的改进至关重要。立足于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实际,我们认为农村学校在办学理念方面需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精神融入其中,确立并形成“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和“管理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发展愿景是学校改进的方向和核心价值取向,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发展的旨归所在。农村学校在改进过程中,首先学校管理者要与广大教师一道,形成学校发展的愿景,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管理师生员工,引领学校发展。要始终将办一所什么样的农村学校和怎样办好农村学校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全校师生员工行动的指南。校长要着眼于学校的内涵发展,通过引领教师参与讨论,在对学校未来方向取得一定程度共识的基础上,形成学校发展愿景。农村学校愿景的确立应立足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按照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要求,突出学校的地域特色;应更加重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农村学生的成长和成长奠定坚实基础,使他们“升学有基础,发展有潜力,就业有素养,创业有能力”。

2.2 加强农村学校校长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学校管理水平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学校管理改进对农村学校的改进起着引领和指导作用。因此,农村学校的改进应将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作为主要方面。一是要进一步深化农村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校长负责制,积极推进教师聘任制,全面实行教师共岗位责任制。通过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要使现有的办学潜力得到充分发掘,办学活力得到充分激发,学校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当前,农村学校管理改革的方向应从制度管理走向人本化管理。即在学校管理中要更加重视人的尊严,遵循人的形成规律,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发现人的价值,把教师的主体发展与学生的主体发展有机地在教育过程中统一起来,使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二是大力提高农村学校校长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在今天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共识,对于农村学校的发展来讲更是如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农村学校校长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学校改进的成败。因此,应采取措施,加强农村学校校长队伍建设,从校长的选拔、培养和培训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造就一批管理理念新、治校能力强、工作作风民主的优秀校长。积极探索城乡校长交叉流动提高农村学校校长素质的机制,加快农村校长成长的步伐。总之,要通过改进管理作风和领导方式,使他们真正成为农村学校运行体系的构建者、教育条件的保障者、教育服务的提供者、教育公平的维护者和教育质量的监督者。

2.3 多渠道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农村学校改进的关键在教师,重点和难点也在教师。在我国农村目前生源萎缩、学校布局调整加速的环境下,大规模、大范围的引进新教师已不太现实的情况下,挖掘现有教师潜力、提升现有教师队伍素质就成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和主体。一是学校要以师德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教师行为规范。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大力倡导“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尚精神,引导广大教师自觉甘愿扎根农村、服务农村教育,成为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二是多渠道培训教师。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通过互联网、卫星电视、光盘等方式,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提供高水平、专业性的培训。三是利用特岗教师和城乡交流的机会,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进行校本培训,提高培训质量。尤其是要加强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驾驭新课程改革的水平和能力,全面深入地推进农村新课程改革。四是要千方百计地落实好农村学校教师的待遇问题,解决农村教师的住房、医疗、子女上学等关涉教师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为农村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2.4 创新农村学校运行机制组织行为学在阐述学校组织变革时,着重强调了人员和组织的重要作用。从组织层面来讲,形成行之有效、高效快捷、良性运行的机制是实现学校改进的根本保障。因此,创新农村学校运行机制就成为农村学校改进的重要一环。农村学校运行机制的创新包括运行理念、运行制度、运行方式和运行的机构等方面的创新。在运行理念上,农村学校需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放在突出位置,将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作为学校所有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参照;在运行制度上,农村学校需从自身实际出发,建立健全一系列规章制度,用制度保障发展,靠制度促进发展;在运行方式上,农村学校需考虑开展哪些活动,借助于何种渠道或途径将内涵发展推向深入;在运行机构上,农村学校需考虑在组织机构上要做哪些调整,需要新设哪些机构,学校现有机构之间是否都能起到促进内涵发展的作用,如果不能的话,需要在责任上重新做哪些分工,各机构职能边界如何划分等。

参考文献:

[1]杨令平.城乡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发展个案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9,(25).

[2]周济.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N].中国教育报,2008,10,23,(1).

[3]郑金洲,程亮.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7[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40.

[4]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0、2002、2008年)[DB/OL]. .

[5]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凸显内涵发展主题(笔谈)[J].教育研究,2008,(3).

城乡一体化进程范文8

论文关键词:城乡一体化;远程教育;农村延伸;政府规划;信息披露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战略,处于革命圣地南湖之滨的嘉兴市较早开展城乡一体化建设,其中教育一体化是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终身教育重要手段的远程教育在某种方面充当了教育一体化的“代表”。

一、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远程教育

嘉兴市作为浙江省沿海发达地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各项指标均处于浙江的前列。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曾指出:“嘉兴2003年人均生产总值已超过3000美元,所辖的5个县(市)在全国百强县中都居前50位,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比较好,完全有条件经过3-5年的努力,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自2008年4月,嘉兴市被浙江省列为三大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之一,为此嘉兴市启动实施了以优化土地使用制度为核心的,包括就业、社会保障、户籍制度、新居民管理、涉农体制等改革的“十改联动”。并找准“两分两换”优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这一关键点,先行先试,率先突破,加快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地。经过多年的努力嘉兴所辖5县(市)全部进入中国百强县前32强和“浙江省小康县”行列,社会发展水平连续多年居全省前3位,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8007元,增加到2009年的12685元,年均增长12.2%,高于“十五”时期1.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4%;城乡居民收入来源多元化,城乡居民整体消费水平基本完成了由生存型向初级享受型的转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全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由2005年的2.02:1缩小到2009年的1.95:1。

《嘉兴市打造城乡一体化行动纲领》明确提出:“全面实施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组织保障等七个推进体系,力争到2012年,城乡体制基本接轨、城乡产业相互融合、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差距明显缩小,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为此,对城乡教育一体化提出了要求。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标志着城乡教育一体化篇章序幕的拉开,《意见》明确提出“逐步完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依托嘉兴城市大学、县(市、区)社区学院、镇(乡、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推动学习型城市的形成。”要求在现代化网络型大城市架构下,统筹城乡社会一体发展,达到“城乡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目标。

尽管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涉及到各类教育的发展问题,但可以理解为什么《意见》明确表示要以嘉兴城市大学为主要依托,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因为学习型城市就是终身教育机会得以确保的城市,普及终身学习机会,远程教育任重道远。

德斯蒙德·基更(Desmond Keegan)曾言:“100多年来,远程教育一直在实践和提供终身学习……构成远程教育是终身学习第一选择的内在特征。因此,远程教育也是21世纪进行终身教育的最佳候选者。”而保尔·郎格朗(Paul Lengrand)的论述也证明了上述观点,他在《终身教育引论》中写道:只有通过在超越教育传统功能的基础上大规模地求助于各种各样的现代技术手段来传播知识和提供训练,才能让满足人口教育需求的设想变成现实。确实,远程教育作为一种与传统教育相对应的形式,是实施终身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方面。但值得玩味的是,在实践中“终身教育体系”、“远程教育”、“学习型城市”和“城乡一体化”往往出现在同一纲领中,虽然它们之间的内在机理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但在理解上,我们暂且可以把它们看成是同一实体的不同剖面。在此,选择远程教育这一层面作为回顾和前瞻的焦点。

二、对远程教育向嘉兴农村延伸的回顾

国际上,德斯蒙德·基更、伯耶·霍姆伯格(Borje Holmerg)和奥托·彼得斯(Otto Peters)一致认为“真正的远程教育”是与传统校园课堂教育相对的“一种独特的和分离的教育形态或方式”[4]。1999年,国内学者丁兴富教授在《“远距离教育”和“远程教育”辨析》中认为函授教育、自考、广播电视教育都属于远程教育。远程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作为对与传统面授教育相对的、(教)师(学)生在时空上分离、通过技术媒体来实现教和学的新的教育形态的总的称谓”。所以在以下的论述中,远程教育既包括电大、自考、网院的教育形态也涵盖嘉兴学院成教院的教育方式。

虽然城乡教育一体化不是“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仅仅考察农村教育的发展”,但作为研究切入点把关注的重心放在农村并不与城乡一体化的思维相悖。

在历史渊源上,电大于1979年开始开设涉农专业;自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自1991年开始介入农村高等教育;网院在2002年依托奥鹏体系成功加入农村高等教育队伍;普通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学院早在1956年已经涉足农业成人学历教育。嘉兴的情况也大抵如此,目前从事农村远程教育服务的机构主要有嘉兴电大、奥鹏体系中的网院、嘉兴自考办和嘉兴学院成教院。

(一)远程教育向嘉兴农村延伸的“经度”分析

以嘉兴电大、奥鹏体系中的网院、嘉兴自考办和嘉兴学院成教院为分析单位,对它们向农村延伸的现状进行总结,结果呈示如下:

1.嘉兴电大的规模占有绝对优势。自2004-2009年期间嘉兴电大开放教育在县域及以下招生共28746名,据统计,一次性毕业率73%,八年学籍内毕业率92%。相同时段,网络学院在县域及以下招生5866名,一次毕业率97%以上。嘉兴学院成教院于上述历史阶段在农村招生2513名,一次毕业率98%以上。自学考试在此期间共有189922科次在县域报名,共毕业5206人。

2.网院借助奥鹏在县级电大实施向农村延伸服务,招生规模增长率最高:2004年在嘉兴农村招生402人;通过渐进式增长,2009年一年嘉兴农村招生达1265人;2004至2009年间,四种远程教育类型在嘉兴农村地区招生年增长率之和排序分别为:奥鹏网院10.9325,嘉兴学院成教院5.7447,电大开放教育4.8096,自考-1.14779。

3.组织结构上,电大在县(市)设有独立建制的学院;自学考试在县市有自成体系的自学考试办公室;网院借助电大学院开展学习辅导;嘉兴学院成教院没有组织机构。

4.嘉兴学院成教院由于医学院的支撑,临床医学、护理、药学具有垄断性质,自2005年向县市延伸后,发展快速,招生人数为:05年专科178;06年专科182、本科24;07年专科137、本科24;08年专科136、本科28;09年专科16、本科99;2010年专科123、本科262。共计招收医药类学生1209人,占总人数的33%。

5.有些办学机构下面设有学习中心,并且在这些学习中心中有不少是民办性质。

(二)远程教育向嘉兴农村延伸的“纬度”分析

嘉兴市由桐乡市、平湖市、海宁市、嘉善县、海盐县及市本级(南湖区、秀洲区)组成。桐乡市、平湖、海宁市是县级市,按照目前学界主流观点对农村的界定:县域及以下区域为农村。故对嘉兴远程教育向农村延伸的问题讨论以此为依据。以下是对嘉兴农村地区:桐乡市、平湖市、海宁市、嘉善县、海盐县域内的远程教育现状作分块叙述。

据统计,目前嘉兴农村地区的远程教育生源主要来自中职学校,所以本研究选择以中职学校作为远程教育向农村延伸的切入点。

1.桐乡的情况。桐乡的中职教育由原来的桐乡服装学校、外国语学校、信息学校组建桐乡职业教育中心,形成中职教育一校独大的态势。在学校的经营策略上,职教中心与一些高职院校、普通高校成教院形成联合办学关系。而桐乡电大和自考没有进入以中职学校为中心的办学链,所以在嘉兴农村地区中,它的远程教育招生人数万人比最小。桐乡电大、自考办作为农村高等教育的办学机构,没有与乡镇成校建成办学网络组织,因此在向乡镇延伸的服务规模上与兄弟县(市)相比也颇为逊色。

2.平湖的情况。平湖没有形成一校独大的中职教育格局。曾经的平湖师范学校经嘉兴学院合并后成为嘉兴学院平湖校区,主要开展高职教育。嘉兴学院依托平湖校区开展成人教育招生规模大且稳定。平湖电大和平湖职业中学形成合作关系,在平湖职业中学开展鼓励在校生通过中央电大课程开放形式取得大专学历的教育合作项目,同时平湖电大借平湖教育行政部门之力在嘉兴市城市大学、平湖市城市学院、各乡镇成校为框架的三级社区教育体系中成功与乡镇成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形成网络组织,成功实施“一村一大学生项目”,具有较大的农村影响力和辐射力,嘉兴市港区行政范围内的乍浦成校也加入了平湖电大的办学网络。2010年平湖电大被中央电大评为示范性基层电大。

3.海宁的情况。海宁在籍人口与桐乡相当,海宁的职业教育结构相对集中,职教园区由海宁电大、海宁职业高级中学、海宁技工学校三所学校组成。园区管委会协调三所职业学校的教学、师资、教学设施设备和后勤保障支持体系服务。海宁电大不仅合并了隶属教育局的海宁成人教育培训中心,而且在教育局、总工会的支持下合并了隶属总工会的海宁总工会职工职业学校。因此,海宁电大在组成的班底、结构上保证了成人中专、大专、本科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功能,这是海宁电大统领海宁成人教育的体制因素;此外,政策因素有:海宁教育局出台由海宁电大统领、规划、引导海宁市域内的现代远程教育的文件;另外,不可或缺的地缘因素:与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同处一个教育园区。海宁电大通过与技工学校、高级职业中学的联合办学,利用浙江省教育厅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通知》(浙教高教〔2007〕100号),规定“每所高校在同一市(地)原则上只能设立一个校外站点”“电大系统办学必须符合教育部《广播电视大学暂行规定》、《广播电视大学规程》的有关要求。”的政策,争取教育行政部门支持,和违规办学的个别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作斗争,取得了显著成绩。海宁市域内的远程教育基本都处于海宁电大的规划、掌控之中。目前,是嘉兴市唯一成功实践电大的远程教育机会“供给引导需求”的县市。在落实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上,针对海宁城乡一体化程度高的实际情况,在乡镇成校开设中央电大开放教育的会计、行政管理专业。利用奥鹏体系网院教育模式没有人数下限的规定优势开设园艺、畜牧等专业。在教学上增加涉农选修课,满足农村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实用化的要求。综合需求与供给两方特征,有序稳妥的把远程教育推向乡镇。

4.嘉善的情况。嘉善距离上海最近,受上海的辐射力最强。嘉善的中职教育由三所势力均衡、特色各异学校承担。嘉善中专注重专业全面并且以向高职院校输送后备生源为特色;信息工程技术学校、华仕计算机学校以和上海大企业联合培养企业员工并且以信息技术专业见长为特色。嘉善电大有两位校领导从嘉善信息学校和华仕计算机学校调入,形成人脉优势,在吸取嘉兴电大以开放教育项目为驱动点成功加入嘉兴职业教育办学链的经验基础上,轻松与两所中职学校建立合作办学关系;与此同时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采用平湖电大相同的模式把乡镇成校纳入办学体系,以“一村一大学生项目”为抓手开展社区教育,办学规模可想而知,2009年取得全国示范性基层电大称号。

5.海盐的情况。海盐是嘉兴地市的人口最小县,2008年统计在籍人口36.76万,几近是桐乡的一半。受全国学校合并潮影响,于上世纪末,在职业中学、电大、教师进修学校、自考办的基础上组建海盐职成教中心,是一所功能齐全的从事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的机构,具有统筹教育资源、克服小而全弊端、集中精力干大事的体制优势,为海盐集中有限财政快速发展职业成人教育作出贡献,作为中职教育质量指标之一的升高职人数连年居嘉兴市第一。海盐电大、自考和中职学校形成天然的伙伴关系,利用行政力量在中职生中开展电大、自考教育的衔接顺理顺章。在县教育局行政力推动社区教育管理网络运作的背景下,乡镇成校(第三级社区教育中心)与海盐电大(社区教育学院,社区教育管理网络的第二级)建立合作办学关系,开展农村远程教育,“一村一大学生”项目在全省具有影响力,浙江电大曾在此地开展经验现场交流会。由此可见,海盐的农村远程教育在职成教中心的行政力控制之中,市场调节机制处于行政力的约束之下。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事业日益扩大,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功能分野日趋明朗,在县域内职业教育以中职全日制为主体基本定型,而成人教育由于瞩目的社会发展与转型,需要宏大的布局谋划,原有以中等职业学校为主体、主题的同校办学模式在功能上很难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学习型社会目标的确立,嘉兴社区教育三级网络的构建,新居民教育、终身教育、闲暇教育等社会实践迫切需要校区、班子及功能相对集中的运作平台,以对海盐的成人教育做出更深入、更具前瞻性、更能满足社会要求的探索。据此,海盐正在做出新的规划。

综上所述,嘉兴远程教育向农村延伸在纵向上,主要受嘉兴电大、奥鹏体系中的网院、嘉兴自考办、嘉兴学院成教院的办学策略影响;在横向上,主要受各个县市的成人、职业学校的办学行为影响。另外,由于“我国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已经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产业化与市场化倾向”,嘉兴的远程教育也存在管理上过多运用市场机制进行调节,行政调控力度不够的问题。

众所周知,城乡一体化不仅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而且也表现为一种理论和政策视角,其思维方法可以成为破解远程教育发展难题的利器。面对目前各试点院校及分校、教学点、学习中心在开展远程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过度竞争,偏重眼前利益和经济得失的现象,需要我们在城乡一体化思想指导下,进行制度和方法创新。

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远程教育发展前瞻

城乡一体化要求服务对象的“广覆盖”、服务体制的“一体化”及服务水准的“均等化”。远程教育向农村延伸的初级阶段强调服务对象的“广覆盖”,而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一体化”和“均等化”的要求逐渐明朗,为此以往的发展方式不能满足新的历史要求。因此有必要根据目前城乡一体化实际,对远程教育发展做出前瞻。

(一)远程教育发展规划

美国当代最有影响的成人教育家诺尔斯(M.S.Knowls)认为:终身教育关涉“培养有能力的人——即能够把知识用于变化着的环境中的人……帮助个人形成一种观点:把学习确实看成是一个终身过程,帮助他们获得独立学习的技能”。而按照我国现阶段的流行观点,终身教育具有助推社区民众融合,建设和谐社区,推进社区民主和社区发展,培育新市民和现代公民,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学习型社会,创建学习型社区等功能,它已成为新型社区管理模式的重要内涵、重要手段及社区管理的重要目的。显然,终身教育凸显了公益指向性——对个体而言涉及人的存在,对社会而言关乎人际和谐,这也是教育家们认为的教育本真。确实终身教育的这种理念,要求远程教育更多地强调公益性,然而远程教育的发端已与产业属性接下不解之缘,当然这不是本文关心的重点,但确实它们之间的关系在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应有不同的表达。

容易理解,远程教育的公益属性是本质属性而产业属性的合法逻辑在于对公益性的维护,利用产业属性发展事业的特点是强化市场筛选功能——按照经济能力区别对待服务对象和水准。尽管这种做法在一定阶段能发挥“经济人的自利性”,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尽快实现服务对象“全覆盖”,然而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这样的逻辑在实践中一定会逐渐显露它的局限性。例如,城乡一体化的目标是服务对象的“广覆盖”、服务体制的“一体化”及服务水准的“均等化”,虽然“广覆盖”、“一体化”和“均等化”是城乡一体化的不同层面,但容易理解“服务体制”和“水准”诉求比“服务对象”的规定更高级,它们对公益属性的要求更迫切。或者直白地理解,在某种程度上“广覆盖”可以较多地运用市场工具,而“一体化”、“均等化”却期待更多的公益性表达。在前面的“回顾”中也可以看到,市场化工具使得代表嘉兴四种远程教育类型的办学机构,开疆拓野,服务对象遍及农村的每个角落,然而“一体化”和“均等化”的表达却较少涉及。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面,远程教育必须面临新的转折——向公益性回归。

诚然,作为终身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远程教育有向公益性回归的历史使命,但就目前而言,即使是终身教育实践本身也是受到不少质疑的,如胡凤英认为:目前的终身教育体系虽然肩负着起始的构建重任,但有构想无蓝图、有目标无路径,且因这一体系的构建超出教育系统,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更具有教育的社会性,要统筹、要协调。同理,凸显远程教育公益性:“广覆盖”、“一体化”、“均等化”目标,需要克服目前规划薄弱的现状,综合考量自考、网院学习中心、电大、高校成教院各类办学形式,视其为国家实施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事业。因此,发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作用,严格学习中心管理,避免无序竞争,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视野下,整体地思考运作远程教育成为当下的必须。

具体而言,远程教育发展规划应具有如下特性:

目的性。依据城乡一体化的要求,适应农村人口接受远程教育和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为农村培养适用人才,成为农村全面构建终身教育“立交桥”的重要手段。

适应性。立足于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体化需要,着眼于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致力于使学习者具有适应农村生存与发展需要的良好文化基础和适应农村生产生活的适用技能,为农村培养多方面多层次的留得住、用得上的适用人才。

分散性。具有分散性网络化的特征。以地市电大为龙头,以县市社区发展学院为中心,形成辐射乡镇的分散性网状结构。

灵活性。办学形式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实用性等特征:实施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以非学历教育为主;全日制教育与半工半读相结合,以半工半读为主;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以实践课程为主;课堂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生产劳动为主;全面发展与一技之长相结合,以一技之长为主;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相结合,以职后培训为主;通识教育与学以致用相结合,以学以致用为主。

(二)办学机构信息披露

尽管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远程教育需要强调政府的规划作用,但同样重要的是,不能否认规范市场的价值。正如作者以前提出的观点:公益性和产业性是远程教育的不同层次属性,公益性是本质属性,而产业性是次本质属性,公益性存在离不开产业属性的维护。虽然在不同阶段应有相应的倚重,但两种属性之间的张力永远存在,不能非此即彼,不全则无。围绕“广覆盖”、“一体化”、“均等化”目标,远程教育还需接受经济学原理指导:市场完善的基础是信息披露,市场失灵源于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城乡一体化进程范文9

关键词:县城人口倍增;统筹城乡发展

中图分类号:C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0-0256-06

实施县城人口倍增,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大举措,它对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减少农村人口,聚集万安县城人气、商气、财气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为更好的利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已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罗霄山区)以及列入中央苏区县的重大机遇,使万安县城人口倍增计划有序实施,最近,我们深入县公安、教育、卫生、统计、就业、土管、住建、城投及老建扶贫等部门和有关乡镇采取查阅资料、走访座谈、发放问卷、实地堪察等多种形式进行了为期近两个月的调研,并形成了如下调研文字。

一、万安县县城发展变化的纵横向比较

本次调研,我们首先重点按照四个时期对全县人口、县城人口、县城面积及县城就学就医的情况进行调查并作了纵向比较。,我们将所获得的数据与信息,进行了筛选疏理归纳列出如下表格。(见表1)

综合以上调查,可以看出,万安县县城在25年的城市化进程中得到壮大、繁荣与发展,县城面积不断扩大、人口明显增多,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县城面貌得到改变,百姓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得到提升。但我们也发现,万安县城的发展壮大进程不快,后劲乏力。尤其是近10多年,在聚集县城人气上,得力举措不足,成效不显,县城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地慢于县城面积扩张的速度,从表1中可以看出县城面积自1985年至今扩张了近9倍,而县城户籍人口的增加还不到3倍。这种极端不对称增速,为今后城市化建设与管理埋下了隐患,也极大地制约了我县城市化进程和县域经济的发展。

其次,我们还走访调查了周边县市的县城发展情况,并与万安县情况作了横向比较。主要选择了新干、遂川、泰和三个县,并将所获数据与信息进行了筛选归纳也列出了如下表格。(见表2)

最后,以上调查统计出的数据,反映出万安县城变化发展至少呈现3个突出特点:

1、纵向比,万安县城不断壮大,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横向比,万安县与周边县市发展还有差距。万安县城面积由1985年的4.5平方公里,经过25年的发展变化,2010年已达10平方公里,县城户籍人口也由当时的1万多人,达到如今的近4万人。县城由原来北门桥至西门口一条狭长古街构成,发展到如今一江两岸三横四纵五路的县城格局基本形成。但是,与周边县市县城的发展变化比较,万安县的大部分经济指标都落后于周边的泰和、遂川、即使是与万安相当的新干县比,也落后不少,尤其在县城人口上差距较大,遂川达13万,泰和达14.7万,新干县也有11万,而万安才4万左右。因此,县城人口倍增工作,周边县市的态势给我们压力相当大。

2、县城交通、供水供电、就学就医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老县城凤凰路建设,五云路改造、沿江路美化亮化工程均已完成。新区万安县生态公园、第二自来水厂等工程业已投入使用。县城新区、德清大道、县城与高速公路互通口连接线拓宽工程等均在有序实施。县城就医就学条件日益完善,容量日趋扩大,基本按国家标准达标。县城绿化、亮化、硬化、美化正在有序推进。2010年,万安县被评为江西省江南生态县。

3、县城发展与城市化要求,与全县百姓愿望,与目前我县实施“县城人口倍增”要求差距仍然有极大差距。一是就学就医看,我县县城就学就医绝大多数超过按国家标准要求的最大容量。无论是学校还是医院,不管是高中、初中、还是小学、幼儿园,目前已基本上都处于饱和甚至超负荷状态;二是县城交通,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随着经济发展,万安县城最近几年,交通状况日益严峻,小小县城堵车现象严重。目前,整个县城还没有一个停车场地。三是县城品位不高,特色不明,文化氛围不浓,城中村现象依然严重。定位不明确,还没有提出特色鲜明的县城定位口号,没有形成反映万安人精神风貌的城市精神。既没有形成县城的主色调,也没有形成一定的风格。县城管理仍然滞后,城中村、占道经营、违章建设、脏乱差等现象严重。县城经营意识薄弱,缺乏统一长远规划;四是县城人气商气不旺。2010年,万安县城镇从业人员3.19万人,就业率仅占城镇常住人口的49.84%,加上流动人口少,又缺少文化、娱乐、旅游休闲推介等大型活动来聚集人气,因此,平时县城显得城空人少,商气人气明显不足。

二、制约万安县城成长的因素分析

(一)农村户籍在县城就学、就医等体制障碍

城市的发展状大,与该城的就学就医关系密切。为此,我们对县城就学就医的人数,医院、学校分布、承载能力等进行了采集数据信息。同样,经过筛选疏理、归纳作了如下统计。(表3、表4)

从表3、表4调查的数据及走访了解到的情况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万安县县城就学就医条件亟待改善、急需扩容。从就学看,目前,县城学校的最大容量为13127人,而现有就学人数达16313人,超容量3186人,尤其是实验小学超容量近1000人,其他学校,如万安二中、职校、芙蓉小学等也超容量在四、五百人。虽然学校在政策层面上有规定不准拒绝学生到县城就学,表面上看不存在借读现象,但从实验小学的70多人一个班即可看出,农村学生要进城就学还是比较困难的,实际仍有隐性拒入学现象。如果通过实施县城“人口倍增工程”,万安县城规模达到8万人的话,据测算,届时在县城就学的总人数将达到33000人左右,校舍面积将要突破25万平方米,县城就学规模将要翻番。其中小学人数将增近万人,高中生达1万多人,学前幼儿园人数、初中学生人数也将分别增加5000多人。

从就医看,县城所有医院加起来的总床位数为550个,日门诊最大容量为1270人,日住院最大容量为676人,难以满足现有县城人口的就医需求。

从我们实地走访了解和群众座谈反映的情况,也与数据反映出来的情况惊人吻合。据了解,今年春季,尤其是2、3月份,县城人民医院因床位不够,出现劝转医和退医拒医现象。同时,自2007年启动新农合以来,农村进城治病就医的人数剧增。2010年参加新农合人数21.7万人,补偿81907人,补偿金额2891万元,受益面30%。2011年参合人数22.3万人,补偿155624人,补偿金额4728万元,受益面达70%。大病小治,小病不治,甚至有病没钱治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这是我县实施新农合、进行医保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极大地促进了百姓健康水平地提高,但无疑也给县城医疗卫生机构带来了挑战。同样,据预测算,如果万安县城人口达到8万规模的话,县城医院面积将需达到67000多平方米,而现目前县城6所公立医院的总面积为32970.58平方米,届时,将扩容医院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

(二)土地市场失控,利益天平倒向非终极

近些年来,由于房地产市场异军突起,异常活跃,导致房产开发商、城乡居民纷纷购地建房、圈地建楼,造成了县城规划区土地市场秩序混乱。

主要表现:一是划拨国有土地自发进入市场。受市场上出让土地高价的吸引,一些单位和企业未经批准把行政划拨或低价取得的土地私自进入市场,有的以行政划拨的土地使用权作为资本参与合资合作经营,甚至以工业用地与开发商合作开发房地产。二是擅自改变用途。工业用地改为居住用地的情况比较多,有的以合伙办企业为名取得土地,实际是作为居住用房,还有的将企业受让部分土地分割转让给他人造住宅。改制企业买断土地使用权后,以股权整体转让形式处置,改变用途,开发房地产,攫取暴利。还有假借移民之名,行私人建房或者开发小产权房之实。我县每年有1300人的移民(深山库区移民、地质灾害频发区和异地搬迁)指标,为安置移民同时增加县城人气,我县在县城规划区内设置了5个移民安置点,占地面积100多亩。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这些用地指标大部分被非移民甚至是有些干部占用,用于私人建房或者开发小产权房出售牟利。三是集体土地使用权非法转让、抵押。按照土地法律有关规定,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不允许转让,但实际上县城规划区内农村通过房屋转让,出售集体土地使用权的现象比较严重。

2006年,我县曾对这些现象进行了打击,清查出非法土地交易41宗,非法房地产开发2宗,违规建房175宗,清查面积达21845.84平方米。但在违法成本小于合法成本的经济利益比较下,县城规划区内非法买卖土地、违规占地建房势头没有得到遏制,违规占地建设情况不断发生。今年我县开展的两违整治行动中,主动申报的违规建房有546宗,涉及面积达11万平方米。

所有这些违法违规行为,严重扰乱了土地市场秩序,影响了政府土地收储和县城整体规划,影响了城市的形象和发展,造成了国有资产、土地出让金和各种税费大量流失,土地利用率低下甚至产生腐败行为。

(三)规划预期不强,政策取向注重眼前

城市布局不够合理,存在着规划不到位、配套建设不到位等问题。近年来,随着县城人口的增多,加剧了规模的扩张,而相应的学校等公益性机构,公共厕所、消防栓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因此形成了县城中小学校班额人数达七、八十人仍容纳不下学生上学,在县城如厕困难、泊车麻烦等不正常现象。不少建设项目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作指导,只能依照临时议定的计划展开,以致在实践中出现十年九牧、朝令夕改和规划跟着项目走的情况。

有的领导和同志往往重视不够,各权力部门和社会利益集团都想在城市规划范围内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有了规划也不按规划办,依然习惯于按部门或单位的需要甚至“个人意志”行事,规划变动太多太大,使规划的规范性、连续性、长期性的作用得不到保证。还有,规划审批后期管理不到位,行政执法力度不够,影响城市整体建设水平及规划落实。如,有的村已被纳入县城总体规划,但是仍然乱建乱占滥开发,使规划徒有虚名。不严格执行规划,或者以罚代管,造成城建规划工作被动,留下不少隐患。

(四)融资瓶颈受缚,表现出过分的求稳倾向

城司是城市建设的平台,目前,万安县城投资公司注册资本8000万元,总资产3.57亿元,银行融资1.874亿元,资产负债率37%。这样的融资规模偏小,与经济学上资产负债率上限60%相差较大,与周边县市如泰和、永丰、遂川、新干等的融资规模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

这样的经济指标与我县县城建设的需要很不相符,表现为三个突出问题:

(1)融资渠道比较单一。根据我县城市建设的现实,我县用于城市建设的资金应定位于每年5亿元,而去年公司融资仅1亿元,加上累积达到1.8亿元,其中1.6亿元投资于城市建设,缺口还相当大。所以,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万安县城市建设的瓶颈。

目前,我县城市建设资金筹措方式,主要还停留在政府直接投资和间接举债的层面上,财政投入和银行贷款仍然是主要的投资来源。城司的投入也均以地方财政担保方式取得,这种单一的融资渠道致使公司抵御融资风险的能力逐年降低,财务风险难以控制。

(2)偿债机制有待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偿债机制有待完善,偿债资金缺少稳定来源,给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链带来较大风险。

(3)运营模式需要拓展。城司除经营土地外,没有其他经营项目,缺乏良性的运营机制,不利于城司的发展壮大。

三、万安县城人口倍增对策思考

万安县城人口倍增工程,是一浩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系统配套完整的大政策出台,没有适时恰当的机遇举措是难以撬动县城人口的倍增。为此,就万安县县城人口倍增之对策作了些理性的思考。

(一)用足用好政策,珍视抓住机遇,最大限度增加县城落户人口

万安县享受着部级贫困县、中央苏区县等国家特殊优惠政策,属罗宵山脉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中部地区,同时享有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中部崛起的特殊政策,有着不可多得的可视机遇。比如:每年,国家对我县都有特殊的移民政策。

去年,万安县享有深山区库区移民、地质灾害地区移民和异地搬迁安置移民共1300多人。今年,这三大块移民虽然指标还未下发,但只会增不会减。我们要充分珍视利用好这三项移民指标,尽可能地通过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将这些移民指标运用到做大做强做活县城上,让每年1000多的移民落户到县城。

再比如,可视的机遇还有井冈山梯级电站即将开工建设,又涉及新一轮水电站库区移民,这将又是一次难得机遇,我们要事先统筹规划,尽可能安排在县城规划区里,让这些农民,通过政策性移民的办法合情合理合法地落户县城。让其成为县城人口倍增的可视增量。如果韶口国家核电站和昌赣铁路开建,这将又是两个极大的可预见机遇。象这样的好政策,我们一定要用足用好;这样的可视机遇一定要珍视并充分加以利用。

(二)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降低入城门槛,实行同城待遇,最快速度增加县城户籍人口

去年,国务院新出台《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加快我县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户籍管理办法,使我县户籍管理上更趋科学、灵活,更有利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更有利实施县城人口倍增工程。

据调查了解,我县户籍管理中仍然实行农村户口与非农户口管理。农转非的情况主要是招工、聘用、征地、投靠亲属、投资购房、退现役等,外来人口入户我县县城,一般需是有固定住所或有子女、父母投靠,或有产业投资,这样的管理,仍然比较传统,不是十分科学灵活,我们还可以将门槛放得更低,只要他自己愿意入户县城,租房住也行,将入县城的门槛放得更低,并实行同城待遇,保证已落户城镇的农村人口、外来人口享有与县城居民同等的权益,创新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医保办法,多方面维护农民权益,完善相关配套的社会保障政策,下大力气解决进城农民在劳动报酬、子女上学、技能培训、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在全国的户籍管理中,我们发现有12个省市,通过改革创新,已实行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一元居民”的户籍管理办法,万安县也可效仿实行“一元居民”管理,那样,县城规划区范围内的农村户口,(包括失地农民、非失地农民)均能改变身份,跃为县城居民,这也是我县实行县城人口倍增的可视增量。

(三)做强工业,集聚产业,搞活商贸、旅游和服务业,最大效率地增加县城从业人口

工业强则县强,工业兴则县兴。所谓工业强县,就是要把工业做大做强,只有工业强大了,县域经济才能长足发展,才能为包括县城发展在内的其他一切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撑。而象我们欠发达地区,工业底子较薄,要发展工业,就必须通过招商引资的办法,围绕产业集聚来突破,围绕产业招商,围绕产业兴办工业。

我们要不断延长产业链,对万安而言,要特别围绕电子电路板产业来招商来发展工业,因为电子电路板产业,已经是万安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工业主导产业。万安县也已经被批准为江西省最大的电子电路板产业基地。而且电子电路板产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它能最大容量地吸纳劳动力,增加从业人员,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吸引外来人口就业。

同时,商贸、旅游和服务业,也是较能吸纳从业人员的行业,因此,在围绕产业做强工业吸纳从业人员的同时,要努力搞活商贸、旅游和服务业,多措并举、多路并进,最后殊途同归,最大效率的增加从业人员。而且商贸、旅游和服务业还能快速吸引外来人口,迅速增加游客、流动人口和暂住人口,聚集人气。比如,当年《鹿鼎记》剧组来万安拍摄的一段时间里,就吸引了不少的外地人口来万安聚集观光旅游,带来了不少商机。

因此,要不断创造条件,找准切入点。适时举办些能聚集人气、带来商机、拉动内需的大型旅游推介活动、大型文艺活动和具有万安特色的各种文化活动。如品鱼节等,既聚集人气、商气和旺市,又能创造商机,还能宣传万安,扩大万安知名度,提升万安形象,一石三鸟,实在不该懈怠。

(四)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县城宜人宜家宜居宜业指数,最大容量增加承载定居人口

要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围绕扩张县城、美化环境,优化基础设施,突出生态与宜人宜家宜居宜业,进一步将县城做大、做靓、做美,提升县城人口倍增承载水平。

一是要加大投入,完善规划,强化管理,将县城做美,提升家居人气。

要围绕水上生态县城,江南生态小城,加大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尤其是要加快改变交通、就学、就医、供水、供电、文化、娱乐等设施落后,满足不了县城发展的现状,以县城容貌精致美丽,生产生活方便舒适、生态环境宜家家居,来吸引农村人口到县城居住,吸引外出务工创业人士、大学生回流创业者回到万安县城落户,吸引外地人员来万安县城就业、就医、就学,甚至定居万安。

二是要围绕水上县城,加快旅游发展,积极推介、做活营销,提升旅游人气。

围绕“旅游新县”目标,要加大投入,加大招商力度,尽快开发万安湖旅游项目。要根据井冈山梯级电站建设情况,超前谋划统筹相关旅游项目。对已有的万安影视城,千年古城墙、古榕树,康克清纪念馆,万安暴动旧址,观音阁,天龙天等旅游景点,要积极推介、主动做活营销,尽快融入大井冈旅游圈,做响万安旅游品牌,以旅游促人气聚集、提升旅游人气。

三是做强做响教育、卫生事业,带动就学就医人气。就学就医是人居环境考察中的首要因素,也是带动人口增长的两个比较活跃的因素。

城乡一体化进程范文10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9-0014-03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乡村城市化的进程,城乡之间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城市以自身强大的生产力辐射农村地区,并促使农村地区的丰富资源为城市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城市拉动农村发展和农村促进城市生产力提升互为因果,优势资源互补,最终形成城市与农村地区的和谐发展,同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城乡一体化目标。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通过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的方式来为高质量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奠定人才基础。但是,城乡一体化战略自身目标的复杂性和使命的艰巨性使得农村职业教育事业陷入发展盲区,进而制约了其服务城乡一体化战略的能力。农村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明晰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认清其发展困境,并据实提出可行对策,以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充足的高技能人才支持。

一、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

(一)助力农村区域社会转型

农村职业教育应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提供服务。城乡二元体制导致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条件存在先天差异,职业教育不公平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导致城乡差距加大,形成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恶性循环,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为确保城乡一体化的高水平运行,农村居民要在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和技术能力的前提下实现人的素质和技能的城镇化。为夯实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居民素质的基础,农村职业院校必须面向广大农民推进职业教育,以提升农村居民整体素质与技能水平。由于农村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导向性,所以农村职业院校在培养城乡一体化所需人才问题上比普通高校更有优势。农村职业教育可在培训过程中对受教育者的职业修养和从业道德进行再塑造,帮助其形成团队协同观念和积极向上的劳动态度,从而提高农村的组织协同效力和劳动生产率。

(二)推动农村区域经济的产业升级

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促使农村社会资源重新配置,农村产业经济的非农化特征日益显现。非农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农村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水平日益精进促进了农村地区各项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水平稳步提升,由此导致农村地区的人口结构随着区域经济工业化进程而呈现城镇化聚居特点。从农村产业经济结构的角度分析,农村社会生产力结构表现为作为传统主业的农作物种植业呈现副业化趋势,而作为农户传统副业的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则强劲上涨,成为其主营业务。以非农收入猛增为特征的农民收入来源的多元化趋势为农村区域经济的产业升级提供了可靠的资金来源。但是,制约农村区域经济产业升级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劳动力素质相对低下。为此,农村职业教育可以通过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大量产业技术人才的形式来快速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从而提高农村社会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与技能。此外,农村职业教育还可为农村区域经济产业升级所需的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人才动力。农村职业院校可通过培训来提升农民群体的创新素养,并引导其将所学到的创新理论与创新胆略结合,从而形成较为高效的创新成果。

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

(一)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理念困境

1.偏离职教与区域经济互促理念的农村职业教育陷入城乡二元化困境。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肩负着为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转移的艰巨历史使命。农村职业教育应当立足以人为本的思想来推动职业教育事业的城乡一体化进程,有力提升农民群体的人文素养和实践技能,为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人力资源城市化提供人才动力。但是,部分地方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事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事业间的紧密关联度认知不清,未能投入充足的办学资源来支持本地农村职业教育产业的发展。政府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不到位和财政投入的严重不足,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举步维艰。地方政府偏好将职业教育资源优先投放到城镇地区是将职业教育事业诱入城乡二元化结构困境的根源。职业教育资源投入的城乡二元困境加大了城乡居民所分得的职教资源的不平等性。通过职业院校毕业生资源流向非农领域的方式,职业教育领域的社会不公平性迅速扩张到区域经济领域,并制约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能力。

2.偏离以农为本理念降低农村职业教育事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为农村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是农村职业教育事业的立命之本。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结构与农村区域社会经济结构相脱节,其根源在于农村职教部门对职业教育的定位偏离以农为本的理念。农村社会普遍将农村职业教育视为正规教育体系之外的次级教育,将进入职业院校学习视为别无选择的选择。这是由于职教管理部门和农村基层社会未能认识到职业教育对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得多数农村职业院校陷入办学资源短缺的困境。处于教育资源短缺状态下的农村职业教育难以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导致其吸纳社会力量支持职教事业的能力受到影响。社会各行业企业缺乏与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职业教育展开产学合作的内在驱动力,使得农村职业院校陷入办学资源短缺与办学质量退化相互推动的恶性循环中。

(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困境

1.行政管理权分散降低农村职教资源的统筹配置能力。农村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体系中管理部门和管理层级过多,使得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主体部分功能丧失,使其统筹配置农村职教资源的能力不足。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行政管理层级过多,从国家经由省市到县乡之间的五层次垂直管理体系设计,增加了各管理层级之间的信息传播成本,降低了信息传递效率,削弱了整个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组织协同能力,限制了农村职教事业的发展空间。基层执行机关难以顺畅地接收上级对农村职业教育事业的各项决策信息,从而导致各级农村职业院校执行国家职业教育宏观决策的能力下降。虽然国家职教管理部门对农村职教提出了政府统筹、地方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分级管理模式,但农村职教事业的行政管理工作涉及教育、人社和商务等部门,各部门分别承担农村职教行政管理工作责任,这虽然有力地促进了农村职教事业的发展,但也导致农村职教行政管理权的分散,使得农村职教办学秩序表现为局部有序而整体无序的态势。农村职教事业行政管理权的条块化分割增加了各部门行政运行成本,浪费了有限的农村职教资源。

2.行政干预农村职业院校工作将诱导农村职教资源错配。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技术的迅速进步对农村职业院校提出了加强决策效率以应对迅速变化的职业技术型人才市场需求的新要求。在传统职业教育行政管理模式下,各职业教育主管部门以提升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配置能力为凭据,将农村职业教育办学资源汇聚到各自的行政权力管辖范围。在职业教育市场化趋势下,地方政府职教管理部门对农村职教事业的行政干预制约了农村职业院校的自主办学权。以行政力干预农村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将削弱农村职业院校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应对人才市场变化的能动性,进而增加农村职教资源错配的概率。

3.城乡职教系统的二元分立态势制约城市职教资源对农村职教事业支持的能力。城乡二元社会与经济结构客观上导致城乡职教系统的二元对立,限制了城乡间职业教育资源的自由流动和市场化配置能力,进而制约了实现城乡一体化战略所必须达成的城乡间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目标。当前我国农村职教事业较为重视农村职教系统内部的资源优化配置,传统的“农业科教协同”“三教统筹”等战略有效地强化了农村地区内部职教资源的整合利用,但城乡间职教行政管理权的分立导致职教管理部门间缺乏就城乡职教资源统筹问题展开协调的必要渠道。各方对于城乡职教资源的跨区域统筹、跨行业统筹和跨所有制统筹缺乏清晰的思路和具体的措施,从而导致农村职教事业发展与农村地区的社会与经济发展步伐相背离,与城乡一体化所提出的技术人才需求相脱节。

(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困境

1.农村职教教学内容与城乡一体化进程不相适应的现实制约农村职教事业发展。首先,我国职教改革的相对滞后性使得农村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脱离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农村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目标不一致性使得农村职业院校课程内容设计也脱离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农村职业院校缺乏充裕的实践类课程办学资源,其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偏重于理论而忽视技能。农村职教课程的过多理论性知识教学安排使其课程内容表现形式呆板,削弱了学生将学习知识和能力转化为现实经济效益的能力。其次,农村职教课程脱离农村社会与经济发展实践,未能立足农村和农业来开设适应并支持农村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相关课程。城乡一体化进程对农村职教事业提出了升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劳动技能的要求,但农村职业教育未能根据新技术持续涌现的现实来及时更新职教内容,推动教材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从而使得农村职教与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脱节。

2.农村职业院校在探索工学结合式教学方法上止步不前。农村职业院校未能根据城乡一体化提出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其根源在于农村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建设项目上缺乏积极性,未能根据校企合作的要求来调整校内行政管理和教务管理机制,从而阻碍了职业院校与企业在教务管理层面的有效对接和在教学方式与方法层面的协调。作为校企合作中的合作方或潜在合作方的企业,其关注焦点是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而校企合作项目难以帮助企业直接达成上述核心目标,所以企业也缺乏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良性互动的校企合作关系的缺乏制约了工学结合式教学方法在农村职业院校的应用,进而影响农村职业院校培养城乡一体化所需人才的能力。

三、支持城乡一体化的农村职教发展策略

(一)支持城乡一体化的农村职业教育思想发展策略

1.农村职业院校应发展普惠式农村职业教育理念,以建立有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惠及广大农民群体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根源在于人的素质差异性,而决定城乡间人的素质差距的根源在于不平等的教育体制安排所导致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问题。与城市地区相比,农村地区相对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制约了其吸纳高素质教师的能力,从而缩小了农村职业教育事业提升职教质量的空间。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农民因缺乏就近接受先进职业技术教育的机会,其生产活动难以及时、高效地获取外部最新的职业技术知识的支持,从而导致其生产活动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普惠式农村职业教育系指职业教育系统为农民群体提供无歧视性的职业技能教育机会,以有力地推动农业相关职业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普及性推广和应用。农村职业教育的普惠性要求政府职业教育管理部门将农村职业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并促使农村职业院校面向社会中各类群体,平等地提供农业职业教育服务。地方政府应当运用财政资金为农村职业院校提供充足的办学经费支持,使农村职业院校有足够的实力来扩大其在农村地区提供职业教育服务的覆盖范围,并着力增强对农村边远地区的教育辐射力。地方政府可运用财政资金对有意愿接受职业教育的农民群众提供直接补贴,使得愿意接受职业再教育的农民们都有机会获取公共财政支持的农村职业教育福利。

2.农村职业院校应发展城乡统筹式农村职业教育理念。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可从地域层面分为城镇职教和农村职教两类。农村职业教育的资源相对匮乏,使得农村职业教育事业在办学经费、专业建设、师资力量等方面都落后于城镇职业教育事业。在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我国通过工农业剪刀差的形式有效地促进了工业的飞速发展,当前我国政府应当积极推进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在农村职业教育领域,则应当强调城镇职业教育系统对农村职业教育系统的反哺。城乡统筹式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新理念要求职业教育系统破除城乡间教育资源配置割裂的现状,以行政力量为引导,以市场力量为主导,积极促使城镇职业教育资源与农村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规划和合作共享。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资源相对过剩与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职业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现状并存,地方政府应从增进社会整体教育资源高效利用的层面,运用行政力量来促进经济发达地区和相对落后地区的职业教育资源的共享,以有效消除教育资源闲置所造成的社会整体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支持城乡一体化的农村职业教育体制发展策略

1.优化农村职教行政管理体系以强化职教资源统筹配置能力。为有效治理当前职业教育领域行政管理层级过多的弊病,政府职教主管部门应当削减农村职业教育行政管理层级,以国家和省、县三级行政管理架构为基础,搭建新型农村职业教育行政管理架构。农村职业教育行政管理架构的建设应秉持政府统筹举办的原则,力保农村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与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区域经济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的一致性。地方政府可减少农村职业教育行政管理层级,强化各级职教机关落实国家关于农村职教领域的宏观决策的执行力。国家和省级农村职教行政管理部门可保留对农村职教规划权、相关法规及规章制定权和宏观调控权,并将农村职教行政管理事务权下放到县市级农村职教管理部门。地方政府职教管理部门可根据区域社会与经济发展特点,以区域经济支柱性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现实需求为导向,切实定位农村职业院校的学校选址、学制设计、办学规模和专业布局设计,统筹配置农村职教资源。

2.地方政府农村职教管理部门可增强农村职业院校的自主办学权。为有效应对技术型人才市场的用人需求变动,地方政府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应当转变政府职能,削弱其对农村职业教育事业的具体办学活动的干预权,并加强为农村职业教育事业的服务能力。农村职教管理部门应明确政府与职业院校在农村职教事业中的角色定位问题。农村职教事业有自身的办学规律,对办学者素质和能力有着专业化的要求,政府可成为农村职教事业的主要投资者和举办者,但不可顺势成为农村职业院校的办学者。确保农村职业院校所有权和运营权的分离,是落实农村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的体制性前提,即政府享有其所投资于农村职业院校的部分产权,但农村职业院校也应当拥有以独立法人身份自由参与人才市场竞争的独立办学权。地方政府可充分运用立法权、规划权、监督权和办学经费划拨权等战略调控权力来将政府意志注入农村职教事业中,积极引导农村职教事业朝着有利于区域经济成长的方向发展;农村职业院校则可在上级职教管理部门指导下,根据人才市场需求来决策其办学方针、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农村职业院校应当建立民主化校务决策程序和科学化教务行政管理程序,以保障农村职业院校自主办学权的依法、有效落实。地方政府农村职教管理部门强化农村职业院校的自主办学权决策,有助于激发农村职教事业的内在活力,为农村职业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三)支持城乡一体化的农村职业教育实践发展策略

城乡一体化进程范文11

关键词:商贸物流 主要问题 区域性 文登市

近年来,文登的商贸物流业作为新兴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一个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正在形成。当前,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转型,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形势下,如何抢抓机遇、发挥优势,打造胶东半岛商贸物流基地,推进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市委党校组织力量对文登市商贸物流业进行了一次深入调研,从中发现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商贸物流业发展水平的意见和建议。

一、文登市商贸流通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文登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迅猛,但由于诸多因素制约,在管理观念、规划建设、市场组织等领域还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

1.对商贸流通业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部分干部受传统经济观念影响和自身认识能力局限,看不到商贸流通业对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将商贸流通业视为一种“从属”产业;也有观点认为,商贸流通是国家放开的竞争性行业,政府不好管,也没有必要管,所以用不着像对直接创造财富的工农业那样去扶持;加上商贸流通业涵盖范围广,产业门类多,经营分散,客观上对制订政策和管理措施也带来了一些难度。因而,对商贸流通业管理抓而不紧,服务意识不强,缺乏重商、亲商、爱商的浓烈氛围,“三乱”现象在个别部门仍然存在。

2.缺乏科学系统全面的长期规划,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还有待加强

前几年,文登市在商贸流通业迅猛发展的同时,由于管理粗放,缺乏有效引导,规划相对滞后,导致部分市场布局不合理,市场配套设施不完善,存在盲目上马、重复建设、空壳市场等现象。因重设施建设,轻市场培育,职能缺位,多头管理,造成市场无序竞争,经营理念落后,消费品市场比例偏高,生产资料市场和要素市场明显不足。另外由于商业网点建设随意性大,各种不同类型组织和企业自发投资建设市场,城市建设与商贸市场建设常常不能协调一致,造成经营网点散乱,市场周边环境质量差和影响交通安全等问题。

3.市场商贸主体规模偏小,缺乏大型龙头骨干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力不足

文登市商贸企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单体分散经营的流通主体所占比重高达80%以上,基本属于传统经营方式,只满足于初级商品交易。由于市场主体规模偏小,市场成交额不大,数量、功能、影响力和辐射范围严重不足。多数商贸企业经营内容相同,经营方式雷同,同质化竞争十分明显,缺少特色市场、特色商业街、特色专业店和特色经营模式。没有特色的市场则面临“立足难、发展难、取胜难”。文登市商贸流通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现代化总体水平不高,有品牌有影响力的大型商品零售企业还未形成,严重影响我市商贸流通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贡献能力。

4.市场管理体制不完善,市场建设发展失衡,不利于城乡一体化进程

由于管理体制不完善,放手发展多,引导发展少,很多职能缺少明确的管理部门。目前文登市除个别重点市场外,大部分综合市场监管乏力,管理滞后,经营行为和秩序缺乏相应的约束和规范,出现监管盲区和多头重复检查并存等现象。另外,农村本来是商贸流通业一个广阔而重要的市场,但与中心城区相比,乡镇商贸流通经营散、乱、小现象更为明显,存在设施简陋、档次偏低、服务功能差、假冒伪劣产品流入等问题。现有农村集贸市场普遍规划滞后、容量不足、设施老化、管理缺位、卫生条件差,存在较大的消防安全隐患。部分乡镇商业网点偏少、连锁超市、加盟店及不少工业品经销还没有完全延伸到村,难以满足逐步富裕的农民提高生活消费水平的迫切需求。

二、提升文登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思路及建议

今后一个时期文登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应从市情出发,结合工农业产业培育发展状况,立足于扩大内需和拉动城乡消费,进一步调整市场结构,以发展连锁经营、现代物流、现代批发市场为基础,以规划建设中的“五大专业市场”为重点,逐步建立起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现代商业网点体系,在加快建设胶东半岛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同时,把文登市打造成为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区域性商贸中心和现代物流中心。

1.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商贸流通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

加强对商贸流通工作的领导,整合行政资源,充实专业人员,强化管理职能,提高服务水平。同时按照市场化原则,规范发展我市商贸流通领域的商会、行业协会等自律性组织,发挥它们在参与政策制订、信息交流、专业培训、市场管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行业自律和经营规范,以提升我市商贸流通业的整体实力,提高商贸物流的发展水平和对外竞争力。

2.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合理引导产业发展

聘请行业专家对文登市《商业发展规划纲要》、《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进行科学论证、修订,进一步完善文登市《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的若干意见》,尽快编制出文登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并纳入城市开发建设总体规划。今后城乡要严格执行《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对新建3000平方米以上的商业网点,须召开听证会进行科学论证,促进商业网点建设规划科学、布局合理,防止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同时要充分发挥商贸流通企业的先导带动作用,加强与工业、农业、旅游、交通等行业的合作,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

3.加大商贸流通领域投入,努力创造宽松发展环境

可以安排专项资金,设立“商贸流通业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基金”,重点用于国家鼓励发展的连锁经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标准化批发市场等项目的建设。要充分利用我市颁布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策划、包装一批质量高的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外招商,同时积极申请国家政策性资金支持。应立足于长远,对商贸流通业实行“放水养鱼”政策,重点扶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专业市场建设、市场(大型超市)改造提升、星级以上宾馆、乡村便利店及其他商贸新型业态发展,逐步降低其物业、采暖、用电、用水等收费价格,努力创造促进商贸经济快速发展的优良环境。

4.积极培育大型商贸集团,引导鼓励本土企业做大做强

针对现有商贸流通企业规模较小、实力不强等情况,通过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有形”和“无形”之手,积极推动现有较大规模的公司、企业通过购并、重组、盘活存量资产等多种方式,以规范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服务为核心,加大相同产业、相近业态的整合力度,加快其资本集聚速度和扩大流通规模,建立一批以资本或商品为纽带、主业突出、管理现代、辐射面广、竞争力强的商贸流通企业集团。同时集中力量重点培育本土商贸流通的龙头企业,抢占市场,增加税收,扩大影响,为建立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打下良好的基础。

5.围绕“五大市场”建设规划,整合、改造综合市场,提高专业市场特色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市场进行功能划分,明确定位,强调特色,以市场手段为主,政府引导为辅,进行整合和改造。市场建设是一个高投资、高风险、投资收益期长的建设项目,因此,要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境内外有实力的机构和个人参加投资,通过招商引资等多种途径推进生产资料和要素市场建设。要进一步调整市场结构,突出特色,扩大影响,并以特色产业为导向,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要加快商贸流通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电子商务、信用消费等现代交易方式,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以适应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需要。

城乡一体化进程范文12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创业能力;培训模式

城乡D体化的概念是新时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发展观,它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市民与农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然而与此同时,传统农民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存方式,养成了中国农民一些显著的特征,好的方面来说有着勤劳、朴实、善良、吃苦耐劳等标签。但保守与短视、逆来顺受、拒绝冒险、散漫、缺乏组织性等负片评价也一直使他们被现代化社会所低视。显而易见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与市场经济、与现代化已是格格不入的。新型农民这一概念的提出正是相对于传统农民而言的,是指那些具有一定层次文化素养、懂得一定应用技术、会经营管理、敢于创新、相对高素质的农村居民。

一、新型农民的特征

1、新型农民是有目标的农民,他们有较高的思想觉悟

在新型农民中,有很大部分比例的人有过外出务工的经历,有的甚至在外务工多年,从事行业多样性强。他们会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先进农业科技知识的同时,学习相关政策和法律知识,希望能开阔眼界,打开经营思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在农村的社会地位。

2、新型农民是有知识的农民,他们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

我国传统农民在他们日常工作生活过程中几乎没有也不太需要掌握太多的现代化文化知识,他们的生产劳作主要依靠祖辈传下来的农业经验。而现代化的新型农民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一定的现代农业生产、劳务经济等方面的一技之长,甚至有一定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能力,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和农业现代化、专业化,适应市场经济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带头人。

3、新型农民是有组织的农民,他们有较高的民主法制素质

新型农民不同于中国历史上传统意义的农民,他们能够用自己的眼光来判断事物,分析问题,懂得尝试用法律和政策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应得权益。同时,新农民也不再是一盘散沙,在很多事情的处理和运作上开始富于一定的组织性,也正是由于他们的带头模范作用,现代化农村的生产经营及生活方式也越来越趋于法制化、组织化。

二、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

1、政策层面问题

关于农民培训的政府政策缺乏依据和可操作性。许多的政策和法规都是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闭门造车,想当然的认为而出台的,显得脱离实际。出现了一边是对于生产技能的渴求,一边是并不适用的培训内容的怪现象。造成了农民的培训意愿与培训行为之间的“沟”。其实并不是农民不愿意接受培训,而是有的培训不切实际。就农技培训而言,培训都是关于农作物施肥啊、除虫啊这些内容,农民都会,根本不需要培训。农民最需要的培训是农业生产技术,最需要的农业技术培训是优良品种培育技术,最喜欢的培训方式是参观学习,最喜欢的培训长度是一天,最喜欢的培训安排是根据农时进行。但这恰恰是培训中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农民看来,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训次数少,参加培训不方便,培训内容不合适,缺乏培训计划。

2、农民培训缺少跟踪调查

农民培训的目的是推动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在培训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培训环节,而忽视培训效果。农民反馈的意见和建议不能及时总结并修改培训内容,只能按照计划进行多次重复培训,培训内容脱离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

3、农民自身特点局限性

目前农村劳动力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不仅阻碍或影响当地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也使得在外出就业时劳动技能差、待遇低、工作稳定性差。在家留守的大部分是老人孩子,自主创业能力不强。另外,由于农民文化素质整体偏低,他们对新兴的现代化生产经营方式和理念缺乏接纳、吸收能力,导致农民教育培训难度加大。

三、新型农民培训思路

1、改变培训主导方向提高农民素质

在培训方法上,要由枯燥乏味难以操作的纯理论和讲座式的培训向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典型示范转变;培训内容上,要由只注重生产培训向生产和市场营销培训并重转变;培训对象上,要由只注重村组干部向注重重点户、大户、示范户转变。

2、加强社会性教育有利于农民现代性的培养

注重培养新型农民的风险防范意识、市场意识,增加他们的自我依赖和自我效能感;进一步提高农民对于社会变迁的适应性和创业、就业能力,降低农民行为的相对保守性;通过多渠道多方式的培训增加农民对新兴事物的接受性,降低农民的自我封闭性;扩大农民的社交半径,为他们建立起超越地域限制、血缘亲情限制的各种新型社会关系。

3、创新农民培训模式增多创业机会

创新是现在社会各行各业都在提的一个概念。关于农民培训也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培训模式。尤其是在城乡一体化逐步成为趋势和现实的当下,对于现代化的新型农民进行培训,更应该注重方式方法和内容的创新。例如当下在城市和农村讨论最火热的话题之一“电子商务”,就可以作为很好的一个培训项目来实施。实际上这种农村电商在我国很多地方已经展露头角,譬如阿里巴巴公司的“村淘”项目、农家乐电子商务O2O、菜鸟物流的乡镇快递驿站等。

参考文献

[1]农朝幸.农家乐旅游电子商务实施运作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22(10):54-55.

[2]李文忠,焦爱英.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10:19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