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时间:2023-09-20 18:23:49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范文1

论文关键词:加快,城市,转型,升级,区域

城市发展水平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城市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决定着市域乃至周边区域经济的兴衰。近年来,新沂市把加快城市转型升级,提高城市发展水平,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大引擎,充分发挥城区企业集中、产业集群、要素集聚等优势,切实在提高城市承载力、创新力、发展力、竞争力和带动力上下功夫,城市建设实现了战略性转变和跨越式发展,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不断提高,为建成“东陇海线上第三大城市、第三大工业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加快城市建设转型升级,打造区域发展龙头

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是一个地区加快发展的潜力所在和引力所现。我们以建设“东陇海线上第三大城市”为目标,按照规划引领、科学建设、城镇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突出“惠民生、促发展”,加快推动城市建设转型升级,不断完善城市综合承载功能,努力把城市打造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龙头。

规划理念创新创优。建立与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市化要求相适应的高起点城市规划,围绕“拓展框架、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生态宜居”的思路,聘请新加坡邦城公司、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高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各类专项规划和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引领城市空间扩张和质态提升,进一步凸显新沂滨河园林城市特色,打造宜人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新形象。各类规划按照东进、北拓、南扩、西延的城市发展要求,以沭河为轴东进规划建设沭东新城,让秀水河凸显城市的灵气,真正活络城市发展的“经脉”;以陇海铁路为基北拓建设城北新区,让物流业展现城市的大气,提高新沂作为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的辐射能力;加快城南新区开发建设步伐,通过与塔山湿地公园、马陵山4A级风景名胜区相融,让城市更加洋气,实现城市内涵新扩展;加快城西新沂经济开发区的集约发展,让城市快聚财气,夯实城市化产业支撑;同时结合老城区改造,对有关规划进行修编,助旺城市的商气人气,打造商贸旺市新动力。具体工作中始终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口,严格执行规划评审、专家论证、批后跟踪管理等制度,一张蓝图管到底、建到底,保证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项目建设有力有为。探索项目建设实施方式的转型升级,以大项目带动、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管理加快城市建设招商引资的转型升级。两年来,以“5090”(50个项目、90亿元投资)、“70100”(70个项目,100亿元投资)城建重点工程建设为抓手,加大老城区改造提升力度,加快城南、城西、城北、沭东四个片区开发建设步伐,目前城市建成区面积36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45.7%。在推动项目建设中,进一步强化市场意识和“经营城市”理念,成立城投、交投等国有投资公司,通过增加有效资产、充实资本金、优化股权结构等方式,把投资公司打造成为资产规模大、资产质量优、经营能力强、经济效益好、偿债能力佳的现代企业,去年以来共融资到位资金14亿多元,较好地保障了城建重点工程建设。同时创新投入理念,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鼓励社会资金以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管理,通过BT、BOT等模式运作资金20多亿元,有效解决了城市建设中的资金瓶颈问题,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提速。

城镇一体提速提效。树立城乡统筹建设和一体化发展新理念,按照区域功能定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产业布局规划,把新沂市域发展空间划分为“一中心、四片区”,确立了“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错位竞争”的差别化发展战略,并通过城乡规划全覆盖形成了“城区—中心镇区—一般镇区—中心村居住点”的四级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切实加快片区中心镇建设,将马陵山、草桥等五个镇定位为城区的卫星城,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化镇容镇貌管理,积极做好城镇经营和产业发展互动并进,努力实现城镇化的“多极”崛起,带动全市小城镇建设提档升级。把发展大交通作为加快城镇化的重要推手,积极打造城乡高速对接、无缝融合的交通体系,相继实施城市外环线、新戴运河“六改四”、环湖大道、古镇大道、249省道拓宽、毛林特大桥、宿新高速等重点交通工程建设,境内高速公路出入口达5个,所有乡镇20分钟内均可进入高速公路网。

二、加快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城市发展实力

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加快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所需和实力所现。产业为城市而聚、城市因产业而兴,我们把新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无锡-新沂工业园、城北新区等经济主战场作为城市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比翼齐飞,促进工业新城、物流新城的快速崛起,打造城市科技创新的先导区、新兴产业的集聚区、集约发展的示范区。

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化工产业以精细化工为主要发展方向,以恒盛、蓝丰、利民、嘉泰等重点企业为依托,加快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在更高的层次上做大煤化工、盐化工、农药化工。

绿色食品产业依托鲁花、花厅、益客、卫岗等龙头企业,立足资源优势,开拓市场,扩大规模,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纺织服装产业抓好漂染、印花项目的引进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强化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形成规模化生产,全面提升纺织服装产业的档次和水平。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培育优势产品、特色产业链,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战略产品和知名品牌,努力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加快运用先进技术和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重点骨干企业上规模、调结构、增效益,加快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建成一批主业突出、实力雄厚、在业界影响大、地位高的大企业大集团,增创产业集群优势。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加强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大力引进和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环保、服务外包等五大新兴产业,加快光伏、风电、生物质能利用等低碳经济板块的发展,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努力推动新兴产业规模化。以1650兆瓦太阳能电池组件、薄膜太阳能电厂为突破,加快总投资超100亿元的煤基清洁能源、秸秆发电等项目建设。加大财税、金融扶持力度,全力支持华信塑业、容纳光伏科技、融汇石英材料等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发展前景好的新兴产业骨干企业的发展,加快形成核心技术优势、产业规模优势,打造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形成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新兴产业基地。

大力发展新型经济。积极培育城市新型经济业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孵化器经济和新型服务业。以沭东新城中央商务区建设为载体,完善金融、酒店、会所、会展等配套设施,提高城市生活品质,积极招引行政总部、研发总部、营销总部等不同类型企业总部落户新沂。同时以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吸引发达地区总部经济的辐射和“飞地工业”的集聚,把新沂建设成大财团、大集团、大企业的生产加工基地、营销基地或“制造总部”,实现“总部+基地”的良性互动。依托新沂作为苏北县级唯一的“人才特区”优势,发挥专家咨询委员会、东陇海人才市场、无锡-新沂工业园留学生创业园、省级高新技术创业中心以及2家企业院士工作站、2家部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6家省级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功能作用,发展创新创业文化,满足创新创业需求,使孵化器经济成为高新技术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市奠定坚实基础。围绕服务产业向特色化转变,在苏北率先成立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和新兴商贸物流业,加大“一山一湖一古镇”开发力度,加快大物流、大市场建设步伐,窑湾古镇保护开发一期工程竣工,中国东方花厅文化城、无锡国际招商城、连云港(新沂)无水码头—“新云港”集团建设等项目正加快实施。

三、加快城市生态转型升级,提高城市幸福指数

优化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活力所求和魅力所现。我们坚持城市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共同提升,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全面发展,使生态新沂成为彰显城市魅力的新名片、提高幸福指数的新坐标。

作美自然生态提升品位。通过政策引导、激励扶持、市场调节等手段,推动老城区工业企业整体搬迁、退城进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高城市核心区环境质量。新沂经济开发区和无锡-新沂工业园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环保型产业,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努力建成发展循环经济的示范园区。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相继实施火车站站前广场、沭河西岸景观带、城中引河景观带、人民公园、迎宾公园、希望广场等园林景观工程,为城市增光增彩。加强“绿色新沂”建设,大力植树造林,大搞城乡绿化,重点实施了山地绿化改造、湿地植被拓展、农田林网升级等10项绿化造林重点工程,使园林城市和国家生态市创建更具自然底蕴和生态基础。去年,城区新增绿化58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9.5%,成功创建“江苏省园林城市”。

做实服务生态顺应民意。围绕城市社会服务功能发挥,坚持以人为本,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加快建设人民医院新院、乒乓球馆、实验学校、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等一大批民生工程。加快旧城改造和房地产开发建设步伐,莱茵名郡、锦绣华庭等一大批中高档居民住宅小区投入使用,极大改善了人民群众居住条件。高度重视困难家庭住房问题,建设经济适用房、定销商品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160多万平方米,较好地保障了住有所居。在强化城市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上,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深入推进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成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深入开展户外广告、店外经营、乱搭乱建等专项整治,突出抓好城区道路、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住宅小区等重点区域的环境综合整治,科学规划便民滩区,开辟一批车辆停放场所,有效解决了一大批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上的难题,服务型管理、人性化管理、精细化管理促进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范文2

关键词:城市化;县级城市;综合体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3.3

城市化,人口的聚集造就了房地产业和商业的广阔商机,人口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直接决定了行业发展的趋势。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将极大的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县级城市将更多的承担起汇聚人口、形成商业中心的功能。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还将通过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农村经济等多项政策措施促进农民收入的跨越式增长,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消除城乡经济二元化的鸿沟。赋予县级城市广阔的发展空间。

商业地产是近几年来房地产行业的宠儿,受限购限贷等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相对小。出于抢抓机遇、分散风险、沉淀资产的考虑,国内开发商几乎集体“转型”,或多或少,或高或低介入商业地产项目发展。

尽管与高级别城市相比,县级城市由于经济总量小,城区人口少,居民消费偏低,商业地产项目收益的总额、品牌影响力远不及高级别城市,高利润率的空间也有限。但商业升级需求明显,市场空间巨大,资产升值可预期。目前来看,在城镇化背景下,县级城市迎来了综合体的“春天”。

一、县级城市综合体发展前景广阔

中国商业地产发展空间巨大,商业升级、城市综合体形式大行其道,高级别城市综合体开发竞争激烈,县级城市综合体发展后劲十足,这些都为县级城市综合体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

(一)中国商业地产发展空间巨大

而美国、日本、韩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进程都表明,工业化是推动城市化的最主要因素,人口密度只是辅助因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就是城市化进程最快的时期。中国目前仍处于经济发展的快速通道中,人均GDP稳步增长。

中国商业地产正处于起步期,不少城市已经步入加速发展期,据预测,未来10年,中国人均GDP在3000~8000 美元的城市数量将从200 座增加至320 座,而人均GDP在8000美元以上的城市将从28 座猛增至177座。中国正处于商业地产大发展的时代。住宅需求增速趋缓,商业升级需求明显;从住宅向商业、从销售向销售持有并重转型,已成为意在可持续发展的开发商的共识,大型房企纷纷加大商业地产比重。

(二)商业升级为城市综合体迎来发展机遇

随着人均GDP的提升,城市化率的提升,人们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必然导致城市商业业态升级。世界各国商业业态和形态的变迁有规律可循,基本都经历了从传统形态阶段到业态丰富阶段、业态替代阶段,再到升华转型阶段的发展历程。

在传统形态阶段,主要形式是沿街商业、批发市场等,消费者对价格最敏感。

在业态丰富阶段,主要形式是百货商场、大型综合超市零售购物等,消费者多选择自由购物空间。

在业态替代阶段,主要形式是购物中心等,消费者单纯购物的时间明显缩短,更注重品质和文化情感的需求,融合休闲、娱乐、购物等多功能复合的综合商业形态大行其道。

在升华转型阶段,主要形式是郊区MALL,购物公园等,消费者的诉求是个性化消费(如图3所示)。

目前,中国很多高级别城市已经处于业态替代阶段,购物中心综合体遍地开花。而县级城市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因此发展节奏要落后于一、二线城市,但商业升级的路径规律是相同的。中国大部分县级城市正处于从业态丰富阶段到业态替代阶段升级的历史节点,商业形式也逐渐从百货店、超市等升级为购物中心。强调体验感、文化情感需求的综合体迎来了历史发展机遇。

(三)高级别城市综合体开发竞争激烈

中国高级别城市的商业地产开发,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一线城市尤甚,2010年,北京的人均商业面积高达2.23平方米,广州2.15平方米,而上海高达2.61平方米,高于多数发达国家国际化都市的水平。与之相比,商业高度发达的香港2009年的人均商业面积仅1.5平方米。一线城市商业总体供应的饱和程度可见一斑。

不仅是一线城市,城市综合体在省会城市以及一些经济发达的地级市,也进入了大规模开发阶段。近年来受益于商业地产良好的发展环境,开发商不断向二、三线城市挺进,商业营业用房新开工总量急剧增加,供应井喷。但是经营上还存在未验证性,经济支撑力量有限,蕴藏的投资风险不容忽视。

在高级别城市,开发城市综合体的门槛越来越高,地价不断攀升,需要的投资额巨大,动辄几十亿的总投资。由于供应增大,开发商也几乎不再享受什么优惠条件和谈判空间。在竞争的红海中,资源、实力的比拼厮杀激烈,中小型开发商的市场空间实际上正在缩小。

(四)县级城市综合体发展后劲十足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政府起到了主导作用,而本届政府将城镇化作为工作重心。“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针。国家对城镇化发展给予了多种政策鼓励,例如积极推动户籍制度改革,而且“土地流转”有望逐步解决新型城镇化的长期资金来源问题,农村仅宅基地的市场价值就高达20万亿元,土地流转将释放出巨大财富。产业转移也给县级城市带来机遇,未来经济发展前景较好的县级城市商业地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不可小觑。

笔者选取了上海、深圳、成都、南京、东莞、扬州、盐城、泰州、南通、镇江、常州作为高级别城市数据样本,选取了高邮、大丰、泰兴、海安、姜堰、丹阳等作为县级城市数据样本,对近五年来各城市各方面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发现县级城市商业地产发展后劲更足,未来潜力更大。

典型样本城市的分析表明:县级城市的人口数量增速较快,并且近年来有加快趋势;GDP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说明经济发展的势头良好;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快于平均水平,且增速不断加快;社会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快于高级别城市,目前的较发达县级城市正步入人均收入快速增长、城镇化水平加速提高的商业黄金发展期;房价收入比相对合理,未来发展潜力大;楼面地价/房价处于较低水平,利润空间相对大,并且楼面地价的绝对值低,地块总价低;社会零售普及度低,相比之下优质零售供给缺乏。这些都表明了县级城市商业发展的巨大空间。

在县级城市,对综合体的需求与高品质商业项目供应之间还存在错位,抓住历史机遇,将享受到土地优惠、政策支持、物业升值、占据蓝海多重利好,而失去这种时机,未来再进入将面临开发商激烈竞争。

二、区域选择对县级城市发展综合体的影响

未来,即将实现产业升级的较发达县级城市和承接第二产业转移的县级城市发展综合体的机遇更大。城市吸引力模型及实践也很好地印证了此点。

(一)区域经济发达、产业前景好是有力支撑

县级城市商业地产投资机会主要依赖于城市经济和产业发展,而城市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区域经济圈的整体发展和布局。在中国,已经形成了经济圈发展格局,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圈形成共生共赢型经济体系,内部具有比较明显的同质性与群体性。而且三大经济圈在中国经济发展格局中明显占据优势,GDP超过全国经济总量的半数。

经济圈的经济越发达,县域经济的发展越成熟。这其中,长三角的县域经济是发展最成熟的。2011年全国百强县中,位于长三角者过半。长三角、珠三角的产业结构相对均衡,第二产业比例高。而环渤海区域各省市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京津占据了很多优质资源,河北等地产业结构层级低,除三大经济圈外,其他经济圈及区域工业化程度和产业结构层次明显较低。

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圈目前都力图实现产业升级转型,所不同的是,长三角的产业转移主要是苏南等工业化程度高的区域向苏中、苏北等区域的第二产业转移,发达地区努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2008年以后,苏中、苏北地区第二产业增长较快。而珠三角区域是双向互换式转移,珠三角区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向粤东、粤西和粤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腾出资源以引进先进制造业、高科技和产品高附加值产业;同时,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的劳动力转移进入当地的二、三线产业,高素质的人才向珠三角地区转移。

未来,即将实现产业升级的较发达县级城市和承接第二产业转移的县级城市,产业发展都会找到新的增长点和强劲支撑,未来发展综合体的机遇更大。

(二)城市吸引力模型及实践

选择适于发展综合体的城市,笔者建立了一个城市选择模型,简而言之,就是从城市吸引力和发展机会度两个维度出发,建立指标基准值,综合考量各项指标,城市吸引力强,发展机会度高的城市,就是适合投资商业地产的城市。

在这个模型中,城市吸引力指标选取了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房价、城市化率、产业结构层次等指标,考量城市是否具有投资吸引力。发展机会度选取了集中商业营业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市综合体情况、房地产开发投资/固定资产投资、销售面积 /竣工面积、商品房销售额 /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城市规划或产业规划对项目的利好等指标考量该城市综合体发展的机会度。

三、把握县级城市商业机理的契合度

随着一、二线城市综合体开发竞争的激烈,具有强烈发展意愿的县级城市不失为一个突破口。掌握县级城市商业机理的特征,才能成为当地市场的领导者。

(一)县级城市地方政府发展意愿强烈

高级别城市的地方政府也存在着较强的城市开发、综合运营的意愿。但由于地价高企,争夺者众,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难度越来越小,对开发商的要求越来越高,争抢的是如万达这样可以依靠自身的品牌资源整合能力再造城市中心的强者,但这样的强者毕竟只是少数,形成较强的商业地产运作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对于有意愿发展商业地产而实力并非很强的开发商而言,关注县级城市不失为一个突破口。

从地方政府的角度说,目前县级城市引进较高水平综合体开发商的意愿强烈。因为对于地方政府而言,综合体项目可以扩大就业,带来税收;塑造城市商业氛围,提升城市形象;不仅是大体量的土地出让带来财政收入,综合体开发还能带动周边地块价值上升,城市整体实现资产增值;配合城市规划,打造优质项目。

这样就勾勒出了最符合此种条件的开发商:虽非大腕,但需要具备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和较强的资金实力做后盾,并有一定的招商能力和商业地产操作经验和人才积累。

相应的,地方政府对于可以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的综合体开发商,也会有一些优惠和扶持的政策。

因此,对于那些准备进行县级城市综合体发展的开发商而言,应最大限度的研究政府规划,契合规划利好,占据先机,低成本拿到优质地块;应最大限度的提升选址谈判的水平,争取税收、市政配套、交通各种优惠。应最大限度的争取银行的融资支持和政府的融资支持,开发优质快速的融资方式。

地方政府的投资欲和综合体开发实现无缝衔接、使综合体发挥最大价值,应最大限度的规避同质化的商业用地出让。

(二)掌握县级城市商业机理的特征

相对于高级别城市,县级城市的商业发展具有一些个性特征,抓住并尊重这些个性特征,才可能成为当地市场的领导者。

首先,县级城市一般都是单商业中心格局,人们的消费习惯和对城市格局的认同感非常顽固,传统商业中心具有其他地段不可比拟的优势,新区、开发区的商业综合体很难生存和发展下去。因此在进入的时候,应重点选择原有商业中心及周边地块,综合体充分尊重单商业中心业已形成的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上寻求突破。

此外,在其他业态和功能设置上也应充分考虑当地市场的现实,如在大多数县级城市第三产业并不发达,对正规的写字楼需求很少,那么在综合体中就要慎重配置写字楼业态,防止做出不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产品。

其次,县级城市正处于商业业态升级的节点,综合体应大力强调对促进当地居民生活方式升级、强化体验感和文化情感需求的作用,引进在高级别城市已经获取成功的品牌,因地制宜复制在高级别城市已经取得市场良好响应的操作方法。

再次,县级城市毕竟不能够与高级别城市相提并论,在产品的设置、材料的选取、物业的规划设计、成本的设置等各方面应强调“适度高端”原则,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引进当地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品牌,做出品牌影响力。但如果不加分析改进引入高端产品到县级城市,有可能会产生过度超前或者成本过高的问题,开发商应该避免去创造市场并不需要的价值或者并不能承受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招商证券.城市化、人口流动与房价[R].招商证券,2008-07-18.

[2]马兹晖.中国城市化发展和未来展望[R].三星经济研究院,2011-08-31.

[3]耿邦昊.抢三四线市场,享扩张盛宴

[EB/OL].[2011-10-11].http:///JI2011101100001106.shtml.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范文3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乡村旅游 转型升级 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a)-0215-02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层次低,同质化严重,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状况,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201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因此,在特定的政策背景、特定历史时期,对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具有典型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收集国内外学者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以期在新型城镇化这一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进行深入研究。

1 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1.1 国外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现状

在Elsevier-Science Direct 学术期刊上以“rural tourism”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检索到2004至2013年十年间相关论文39篇,主要来自于《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和《Tourism management》两本杂志。对文献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发现国外对乡村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的本质、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旅游者动机、偏好与满意度、乡村旅游产品以及乡村旅游的网络营销等方面,已形成了系统成熟的研究成果,总之,国外乡村旅游的研究在研究内容上更加广泛,在研究方法上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更加深入。但关于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由于无转型升级的提法,因此,仅有少数接近的研究文献可供参详。

Kajanus M,Kangas J,Kurttilac M(2004)运用集中价值思考(value focused thinking)和A'WOT对芬兰和德国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及劣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传统和文化是他们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Albacete-Sáez C,Fuentes-Fuentes M,Lloréns-Montes F(2007)认为质量是行业竞争的一个有力优势,为了能够给乡村旅游经营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建议指导,为此开发了测量乡村旅游住宿服务质量的量表。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了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同时研究结果显示,这对以后乡村旅游的质量管理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Claire Haven Tang, Eleri Jones (2012)以Adbenta公司开发的蒙茅斯郡的领袖项目为个案进行分析,并最终认为领导力在创造乡村旅游企业竞争力和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方面有重要作用。Zahed Ghaderi,Joan C.Henderson(2012)采取定性的研究方法,在伊朗当地一个很受游人欢迎,并在政府旅游发展规划当中占据重要作用的村庄进行调查,发现当地居民认为利用自然和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并最终认为社区参与是实现伊朗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Yasuo Ohe,Shinichi Kurihara(2013)认为日本本土资源的管理,必须要通过加强当地农产品品牌的经济效益和乡村旅游开发的互补关系。

总之,通过对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得出如下结论:(1)受欧美乡村旅游发展较为成熟因素的影响,国外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方面的研究文献几乎没有;(2)国外对于乡村旅游品质提升方面的研究也属凤毛麟角,且凸显出“理论研究少,个案研究多”的特征;(3)一些专家的研究表明与其它形式的旅游相结合、综合协调发展是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也是实现进一步提升的主要路径;(4)个案研究普遍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实践性和针对性很强,因此,对乡村旅游品质提升的普遍指导性有限。

2 国内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现状

我国乡村旅游历经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国内针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也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不断深入与完善。在知网学术期刊上以“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经过深入的分析与筛选,本文选取了2007至2013年6年间相关论文13篇,文章集中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方面。

2.1 理论研究

近年来有关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问题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吴必虎等(2007)从产品、营销和市场拓展三方面提出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的建议。胡敏(2009)指出转型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将推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产业升级。徐福英等(2010)从产业、产品、市场、合作组织和教育培训五个层面提出了转型升级的对策和建议。乌兰等(2010)从生态理念的视角出发探索了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途径、目标以及对策。

2.2 实证研究

一些学者还从不同的角度对乡村旅游转型与升级进行了案例研究,黄震方(2011)深入研究了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园和香格里拉雨崩社区的权能建设,认为社区权能建设对推动旅游社区转型升级和新农村建设具有借鉴作用。李月丽(2012)从加强科学规划、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等方面探寻了湖州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可能路径。李玉新等(2012)以山东省寿光市、蓬莱市、长岛县为例,认为产业协同和城乡统筹发展,是促进了乡村旅游转型的典型路径。陈艳秋(2012)以武汉市石榴红村为典型,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提出了从主题形象、市场细分、项目策划、旅游目的地营销、辅助设施和服务等方面实现乡村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郑耀星等(2013)通过分析福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并试图从开发经营理念、产业链、服务理念以及乡村旅游标准等方面着手,融人生态理念的元素,以期为福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指导。刘战慧(2012)将韶关市作为一个研究点,结合韶关市的实际,从实施体验式开发、构建价值链增值、催生产业新业态等方面归纳了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安传艳(2013)认为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可以通过培育特色、精品旅游目的地,政府引导和规范标准,培训从业人员,细分市场、加大营销力度等方式实现乡村旅游的产品、管理、服务、市场和功能的转型升级。刘孝蓉(2013)认为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既可以推动传统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也有利于推动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并提出了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的互动发展模式。

综上所述,通过国内专家学者的研究发现:(1)我国乡村旅游确已进入瓶颈期,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2)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路径方面的研究集中变现为:①拓展乡村旅游产业链条,实现产业价值增值;②依托乡村旅游产业集聚,扩展产业多种功能;③促进多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协同共赢;(3)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基本都是立足于产业发展的视角,由单一关注乡村旅游的经济价值转向关注乡村旅游的社会、文化和生态价值。(4)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的研究视角过于具体,宏观综合性研究较少。

3 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3.1 国外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在Elsevier-Science Direct 学术期刊上以“rural tourismurbanization”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供参考的论文较少。S. Burak,E. Dogˇan, C. Gaziogˇlu(2004)通过全面评估沿海地区城镇化和旅游的影响,并针对爱琴海和地中海沿海这一特定地区进行研究,由于沿海含水层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岸线的多层建筑的密集建设,导致含水层盐渍化严重,农业用地减少,使得土耳其爱琴海和地中海沿岸环境保护不断恶化。

总之,通过对国外相关文章研究发现,国外发达国家基本已进入工业化社会后期,且早已实现城镇化,城乡二元制问题并不突出。因此,城镇化背景下或者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很少。但国外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城镇化进程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一方面乡村旅游地区的自然、文化资源对城市居民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城市地区成为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另一方面城镇化的发展对乡村旅游地的环境、文化等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

3.2 国内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3.2.1 国内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相互关系研究

我国因长期以来的历史原因,呈现为城乡二元制,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后,国内部分学者将城乡一体化与乡村旅游结合进行一定研究。李坚(2007)在城乡统筹新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的构想一文中,将城乡统筹与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结合,提出了民营经济为主,联合开发,政府主导发展乡村旅游的三种战略模式。曾天雄(2007)通过论述乡村旅游与城镇化的相互影响,认为推进城镇化建设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刘树花(2008)对乡村旅游与城乡一体化的互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城乡一体化与乡村旅游相处推动发展。安慧、魏皓严(2008)对城乡统筹下成渝两地休闲旅游农业发展做了研究,对城乡统筹下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提出了对策。其余专门针对城乡一体化下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较少,对特定区域的城乡一体化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更少,同时在城乡一体化中取得诸多成果的地区,乡村旅游面临新的发展挑战,而这方面的研究也相对较少。

3.2.2 国内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最近几年有关于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日益增多。孔德林,黄远水(2009)通过探讨城市化对城郊地区乡村旅游资源要素的影响,揭示城郊型乡村旅游发展的困境,并有针对性地从土地利用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建立景观生态隔离机制、保护生态环境、分层次开发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城郊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邱玉华、吴宜进(2012)从我国乡村旅游面临的困境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了城镇化进程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和文化维度影响,得出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道路的三条途径:生态路径、文化路径和景观路径。罗红宝(2013)认为在中国进入休闲时代与新型城镇化浪潮继续推进的背景下,打造乡村旅游综合体,能够有效实现乡村区域经济的突破发展、综合发展、绿色发展,必将成为中国广大乡村实现经济升级的重要模式。崔剑生,赵承华,王峰(2012)把增长极理论应用于城镇化进程中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中。

总之,国内专家学者对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近郊,对城市中远郊的研究相对较少;其次对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路径、对策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再次,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更关注规划的价值和作用。

翻阅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文献,一方面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目前学术界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进展,借鉴好的国际经验;另一方面有利于明析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一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Rosa M. Hernández Maestro, Pablo A. Mu oz Gallego,Libia Santos Requejo. The moderating role of familiarity in rural tourism in Spain[J].Tourism Management,2007,28(4):951-964.

[2] asuo Ohe, Shinichi Kurihara. Evaluating the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al brand farm products and?rural tourism: Evidence from Japan[J].Tourism Management,2013(35):278-283.

[3] 吴必虎,吴佳.中国乡村旅游发展产业升级问题[J].旅游科学,2007(6):11-13.

[4] 胡敏.我国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和转型―― 兼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升级[J].旅游学刊,2009(20):70-74.

[5] 徐福英,刘涛.新形势下我国乡村旅游转型与升级研究[J].农业经济,2010(2):93-94.

[6] 李玉新,乌兰.基于生态理念的乡村旅游转型与升级研究[C]//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2009:268-273.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范文4

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渐趋稳固

近年来,北京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质量显著提升。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16251.9亿元,与2006年的8117.8亿元相比增长了2倍,年均增长14.9%。北京市三次产业均取得长足发展,产能得到迅速提升。2011年,全市一产实现增加值136.3亿元, 增长8.9%。以高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二产稳步发展,实现增加值3752.5亿元,增长15.5%。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实现增加值12363.1亿元,增长16.2%。

在产业规模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北京市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二三产业发展更加融合,逐步向高端、高附加值方向转型提升。目前,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已经由2006年的1.1:27:71.9调整为2011年的0.8:23.1:76.1。二、三产业内部结构也不断优化升级,高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产出规模和效益逐步提高,服务经济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与上海、广州等城市相比,北京的服务业规模持续保持领先地位。2011年北京服务业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为6.1%,分别比上海、广州、深圳高出0.6个、2.4个、3.1个百分点。

本市重点产业功能区聚集效应凸显,产业集群化发展格局日趋成熟。截至2011年,北京市拥有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部级、市级开发区共19个,实现总收入和利润分别为26385.8亿元、2024.4亿元,上缴税金达1318.6亿元。以CBD、金融街、中关村等重点功能区以及西单、王府井等重点商圈为主导的服务业功能区产业聚集效应不断凸显。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以全市35%的生产企业,实现了42%的收入和利润、50%的增加值和税收,初步形成了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特色产业集群。同时,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等一批专业聚集区快速发展,为聚集更多服务资源提供了强有力的空间支撑。

北京市产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产业整体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近年来,北京市高度重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继制订实施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物流业和商务服务业等振兴规划,落实了促进服务业、金融业、文化创意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体育产业、旅游产业等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同时,信息服务、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等领域一批公共服务平台与公共技术中心日益完善,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带动效应明显,为本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市产业结构升级仍有

压力与挑战

近年来,北京市的产业发展规模虽不断壮大,但与纽约等公认的世界城市相比,产业规模总量差距仍较为明显,还有较大提升空间。2011年,纽约、伦敦、东京实现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1579.7亿美元、4986.4亿美元和9100.8亿美元,分别是北京的4.7倍、2.4倍和3.7倍。其中,北京的二产增加值高于伦敦,但仅为纽约的1/2、东京的1/3;三产增加值不足纽约的1/5、伦敦的1/2和东京的1/4。同时,与世界城市相比,本市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表现为二产比重较大,三产占比偏低。2011年,纽约、伦敦、东京的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分别为89.4%、90.2%和89.1%,分别比北京高出近15个百分点(图2)。

从产业内部结构看,北京市金融、信息服务等优势产业占比已接近世界城市平均水平,但行业总量规模差距较大。2011年,北京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为17%,略低于纽约(19.2%)、伦敦(21.6%),超过东京(14.4%);信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为12.4%,比纽约(8%)高出4.4个百分点。但与世界城市相比,北京这些优势行业的产业规模仍偏低,金融业实现增加值不足纽约的1/6、伦敦和东京的1/3,信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仅为纽约的1/4。同时,北京制造业发展规模也不及纽约、东京等世界城市。2011年,纽约、东京制造业实现增加值为672.4亿美元和815.4亿美元,分别比北京高190亿美元和333亿美元,其庞大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有力带动了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的发展。

北京市的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服务业为例,与纽约等世界城市相比,北京的服务业发展在劳动生产率、重点服务业聚集区产出能力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2011年,北京服务业全员社会劳动生产率为2.4万美元/人,仅为纽约和伦敦的1/4,不足东京的1/7。纽约等世界城市的服务业聚集区产出能力极高,如纽约时代广场区域汇集了全市11%的经济活动,2011年创造的经济价值高达1100亿美元,而北京金融街、CBD等重点服务业聚集区的产出能力尚难与之匹敌,如2011年北京CBD中心区域GDP为737亿元,不及纽约时代广场的1/9。

北京市的产业空间布局还有待进一步优化。纽约等世界城市发展经验表明,产业布局合理是产业快速发展的支撑,也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多年来,北京一直是“单中心”的城市发展格局,中心城区人口、产业、行政等多种功能高度聚集,而周边区县产业发展还相对滞后。仅占全市面积6%的中心城区,2011年聚集了全市45%以上常住人口,实现增加值占全市的64.5%。“单中心”发展格局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在北部地区的天通苑、回龙观两个社区聚集了近80万居住人口,但这些人群中近60%的人口在中心城区就业,职住不平衡现象突出,造成了大规模潮汐式的人口流动和严重的交通拥堵。

加快北京市产业结构升级的

几点建议

推动北京产业结构升级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化的重大工程,必须立足首都优势资源和功能定位要求,以产业空间布局调整和产业功能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培育和聚集一批新兴高端产业集群,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提升北京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首先是加强政府扶持与引导,营造产业结构升级的良好环境。从发达国家发展历史来看,伴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更迭,一些昔日主导性产业逐步衰退,而另一些新兴产业则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茁壮成长,成为支撑经济复苏和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力量。未来,北京应加大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引导力度,完善和落实相关产业政策。一要借鉴发达国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做法,并结合北京经济发展阶段特征及规律要求,加快制定出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形成产业个性化扶持方案,充分发挥政府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宏观引导作用。二要加快落实国家和北京市现有的相关产业政策,包括高技术产业政策、现代服务业政策以及软件、可再生能源等专项产业政策,制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财政返还、税收减免、专项基金等政策。三要完善政府采购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法规,重点建立自主创新产品认定机制,制定促进政府公共服务部门和国有企业采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技术产品及服务的专项政策,并引导社会购买和使用,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其次是充分发挥科技和文化“双轮驱动”作用,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动科技和文化协同创新,不断完善首都创新体系,加快高端要素聚集,打造一批新兴高端产业集群。一要支持上市公司、高成长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做大做强,鼓励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集成创新,做大做强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二要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的创新资源,引进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子商务、数字内容、能源技术服务等高技术服务业态,促进国内外各类高技术服务要素聚集。三要重点支持数字内容、设计服务、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等文化创意领域的企业创新发展,加大对其兼并重组、重大项目建设、人才引进、市场拓展等多方面的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文化创意“航母”型企业。

第三,加快产业布局优化调整,促进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产业布局优化调整是城市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战略的充分体现,使产业布局与城市其他功能相协调,有利于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便于产业最大限度地获取发展要素支撑,促进产业集聚和发展。一是要着眼首都城市发展全局,充分考虑各区县产业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并根据各区域产业发展特征进行合理引导,形成产业分工合作链条。如对节能环保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进行区分,研发、管理、营销等总部环节可以考虑布局在中心城区,而将部分污染小、耗能少的生产制造布局在周边区县。二是促进专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发展,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业平台建设,为吸引企业入驻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打造一批特色明显、功能互补的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三是积极鼓励本地企业之间、本地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实力的企业集团,积极拓展产业链条,带动中小企业进入园区,形成产业发展生态链,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所带来的集聚效应。

第四,坚持“产城融合”理念,促进产业、社会、生态融合发展。按照“产城融合”发展的理念加快推进北京产业结构升级,对于完善首都服务功能、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在重点产业功能区及周边交通较为便捷的区域,规划建设一些综合性的大型商业设施,积极引进品牌旗舰店、时尚体验馆等高端商业设施。二是在产业功能区内部适当配套一定的小型商业设施,方便园区职工办公和生活,如便利超市、咖啡馆、餐饮美食等休闲设施,打造服务设施完备、环境宜人的公共空间。三是提高教育、医疗等资源分布的密度,重点将中心城区部分服务功能向周边城区拓展,为其提供高端、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设施,并兼顾产业功能区及周边区域更大范围的发展需求。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范文5

精心谋篇:赋予产城融合新内涵

产、城相伴而生并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世界上曾出现许多由特定产业带动形成的城市,如煤城、钢城、石油城、汽车城等,这种模式可视为产城融合的滥觞,但与后者不能简单混淆。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产、城脱节的现象时有所见,有的产业园区缺乏基本生活配套,难以形成生活社区;有的新城局限于地产开发,缺乏产业、人气支撑;而老城区人稠地狭,大都染上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发展新产业步履维艰。产城融合发展,正是为反思和破解这些问题应运而生的全新理念。

产城融合从理念到实践的跨越,正在常州徐徐展开。改革开放之初,常州是饮誉全国的工业明星城市,曾掀起过“中小城市学常州”的热潮,与其他城市一道成为“苏南模式”发源地;近些年,常州大力开创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推动“科技长征”,科教城等创新园区发展如火如荼,这些无不处处体现了常州人的精神和风骨:敢为天下先,事事争一流。但在日趋激烈的区域发展竞争格局中,常州也面临着标兵渐远和追兵将至的逼人态势。产城融合,不仅被常州视为提速发展、奋力赶超的重大战略机遇,而且被赋予全新的内涵和生动的表达――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核心,以产业为基础驱动城市更新、完善城市功能,以城市为载体拓展产业空间、发展产业经济,通过产城融合发展充分满足人的发展需求,达到人、产、城三者之间和谐共进,积极走出一条“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宜居宜业、融合发展”的特色之路。

产城融合的“产”,是转型升级之产。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支撑和动力。常州人所理解的“产”,是指就业吸纳能力强、附加值水平高、具有较高资源配置能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也就是“常州智造”和“常州服务”。 近年来,常州先后出台了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双百”传统产业升级计划、“十百千”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现代服务业和金融业三年行动计划,按照“建链、强链、补链”的要求,狠抓十大产业链建设,不断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西太湖科技产业园、中关村科技产业园、中德创新园等一批新兴产业载体初具规模,其中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的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已经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甚至全球第一。

产城融合之“城”,是宜居宜业之城。宜居宜业,既是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又是产城融合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常州追求“宜居”之“城”。以城市品质化精致化为方向,按照国际化、现代化、生态化、精品化要求,使常州成为空间结构协调、城市品质高端、服务功能完备、市民安居乐业的幸福之城。另一方面,常州追求“宜业”之“城”。不仅让产业活力强劲,具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而且确保能够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当然,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城融合的“城”,还应当是体现城乡一体发展要求的“城”。

产城融合关键在“融合”。“融合”不是产业与城市简单的组合,而是二者的有机结合、良性互动,形成“1+1>2”的效应。在实践中,坚持以改善民生为落脚点。城市功能的完善是为了人们更便利的生活,产业层次的提升是为了人民更为富足的生活,归根到底都是让人民群众拥有强烈的幸福感、获得感。同时,以吸引高端人才为着力点。高端人才是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品质提升的关键要素。常州突出以高端产业集聚高端人才,以高品质的城市吸纳高端人才,以高端人才提升产业层次和城市品质,从而实现高端产业和高品质城市的深度融合。

精准破题:寻求产城融合新突破

产城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生态保护、产业布局等方方面面。产城融合的精准破题,重在选准突破口、抓住关键点。

突出以人为核心。人是产城融合的最大变量。产城融合必须突出以人为核心这个灵魂,着眼于人,以人催生产业升级和城镇嬗变,以产业促进人口集聚和城镇转型,以城市满足人的生产需求和生活需求。常州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投入大量资源提升公共服务,尤其针对大量产业工人集聚产生的“吃、住、行、教、卫、娱”等需求,加大倾斜力度,住房保障覆盖新从业人员和困难家庭,公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吸纳“新市民”子女就读,免费开放的绿地公园遍布城区,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充分满足各类人群的就业创业需求、公共服务需求、富裕文明需求、幸福生活需求,增强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突出规划引领。在快速发展的光环下,现有发展模式的一些弊端也逐渐显露。通过产城融合有效解决工业化快于城镇化、城镇化快于工业化等带来的问题,科学规划是前提。常州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和空间资源,打破各领域、各板块、各条线的界限,着力推进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文明规划的平衡衔接、有效融合,加快形成“多规合一”的一套图、一盘棋,使常州发展建设始终处于一个动态成长、健康可控的平衡状态。具体来说,常州规划了“一纵三横”的总体空间布局:“一纵”即南北发展带,向北跨江联动苏中、苏北,向南辐射浙北、皖南;“三横”即沿江(长江)、沿湖(韬、长荡湖)、宁杭发展轴,这为常州的跨越发展开辟出腾挪转身的空间。

突出分层推进。产城融合的基础不同、形态多样,绝非只有一条道路可走、一种模式可循。常州推进产城融合注重强化分层分类引导,根据全市及各板块生产生活实际需要,按照市级中心、副中心、区县中心、重点城镇及社区等级层次合理配置服务功能,设计出推进产城融合的几种路径:中心城区加快更新转变,提升综合服务功能,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适度保留都市工业,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改善提升人居环境;新城新区加强功能复合,加快配置集生产生活服务于一体的多元化功能,在引导产业集聚集群特色发展的基础上,提升就业吸纳能力和人口集聚水平,使城市功能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区县中心及重点城镇加速提升拓展,加快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发展,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生产生活服务便利化程度,增强对当地农业转移人口和外来人口的吸引力。

突出产业升级。推进产城融合,产业兴旺是基础。面对产城融合发展的新要求,常州提出了新的产业发展思路:“三位一体”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十大方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产业体系。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推动产业集聚化、高端化、特色化、服务化发展。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促进优势传统产业提档升级,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适应互联网经济的新浪潮,用好“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加强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功能集合,建立特色产业基地、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集聚示范区。通过产业发展集聚人口,创造财富;通过产业升级优化人口结构,引导服务需求;通过产业集聚优化空间布局,提升融合水平。

突出功能优化。城乡是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载体。产城融合,既要以产业发展为城乡功能优化提供经济支撑,更要以城乡功能优化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载体和环境。常州坚持按照功能区分,统筹都市工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社会事业、居住及生态分布。在产城空间配置上,构建高效、集约、均衡、永续的开发模式,强化主体功能区导向,科学划定功能分区,明确开发导向,创新开发方式,推进经济、人口、资源在空间上的合理均衡分布,使经济布局更加集约,资源利用更加高效,生态系统更加稳定。老城区适当疏解核心区经济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改善提升人居环境;新城区则改变单一的生产型、居住型、商务型发展模式,向功能多元的城市空间转变。

突出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推进产城融合的强大动力。常州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引擎”作用,加强统筹谋划、综合集成,努力在人口服务、产业升级、城乡发展、生态建设、金融服务、土地利用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突破,有效激发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加快产城融合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主要是:构建人口自由流动与有效集聚机制,强化产业发展推进机制,创新财税金融服务机制,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严格生态保护制度,健全空间管理体制。这些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为产城融合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助力城乡发展“化蛹成蝶”。

精彩故事:打造产城融合新亮点

常州开展产城融合综合改革虽然时间不长,但是一直致力探索出差别化、多样化的产城融合具体路径,生机盎然的常州新貌已然呈现在你我眼前。

老城改造:“退二进三”凸显创意。常州的老城区改造突出产业“退二进三”,发展文化创意和设计产业等。其中,以青果巷改造和运河五号街区建设最具代表性。

青果巷是常州历史文化遗存的精华所在。常州在对青果巷的保护与改造中,坚持保护与继承、演绎与发展并举。首先,恢复茶楼、说书场,以运河人家为卖点、以古典休闲为特色、以运河复兴为使命,提升街区形象。接着,逐步修缮街区中的保留民居,改善市政基础设施。最后,对居民生活及产业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将青果巷打造成为极具古典文化特色的旅游商业区,将历史文化底蕴展现得淋漓尽致。电视剧《青果巷》在央视的热播,更让青果巷成为家喻户晓的“常州名片”。

运河五号街区是常州市构建“运河历史文化产业带”的重要节点,串联原有的老厂、老街、老巷,提炼“创意、记忆、工艺”内涵,围绕“运河文化、工业遗存、创意产业”的三大主题,倾力打造一个类似北京798的艺术街区,吸引各类设计创意人才、企业来落户创业。如今,一个集旅游、文化、休闲、居住于一体的体验式城市综合体悄然问世,纷至沓来的旅游者在这里流连忘返。这一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业态,见证了运河边的这片厂房70多年的兴衰变迁,也迎来了它今天的华丽转身。此外,以“古运河畔老工厂、常州文化新码头”为标识,致力打造中国首座以“纺织文化”为主题的常州中华纺织博览园也正在加速蝶变中。

记者点赞:随着城市功能加速演变,城市周边强势崛起,老城区普遍面临着诸如发展空间狭窄、产业承载能力不足等制约因素。常州老城改造成功的秘诀在于:在让老城更宜居的基础上,立足自身优势,全面盘点与评估本土文化资源,放手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让老城区的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更加科学。

新区建设:功能配套宜业宜居。新区建设,尤其是开发区建设,如何在集聚产业的同时提升就业吸纳能力和人口集聚水平,使新区不再上演“空城计”?常州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避免产和城的人为分离,让新城成为宜业的乐园和宜居的家园。

钟楼新城建设是常州践行人、产、城一体发展的缩影。按照“先规划再建城,先建功能再开发,先做环境再开发,先拆迁再拍卖”的思路,以“生态、科技、高产”为方向,因地制宜地对六大功能区进行科学规划。依托省级钟楼经济开发区,以童子河为界,河西以发展都市科技工业为主,河东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逐步形成与城市功能、资源环境相协调的产业空间分布格局,实现产业与城市的良性互动。传统的重污染行业在新城内已不见踪影,以雨润、龙湖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项目,以华润等为代表的新能源、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欣欣向荣,集聚了央企12家、高新技术企业94家、国家“”人才48名,拥有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创成部级科技创新示范区,并成为全国2000多个省级开发区中首个部级生态工业园。也就是这个新区,公园绿地星罗棋布,医院、学校、超市、住宅等配套设施布局到位,城市优质服务功能完善,支撑了高端产业的发展,形成居职平衡的城市空间。

如果说常州城区是一只腾飞的雄鹰,一南一北两个新城区则是它坚强的两翼。武进区在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产业等新兴产业为支柱产业的同时,以淹城、嬉戏谷为代表的旅游度假产业加速隆起,新天地公园等“城市会客厅”成为亮丽名片,一个以旅游休闲、生态居住、高等职教、高新技术为主要功能、以现代都市风貌为特征的南部新城区已经闪耀在世人面前。“高新区是产业发展的高新区,科技创新的高新区,也是城市建设的高新区。”这是常州高新区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部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北区建立之初,主要侧重于产业聚集。随着奥体中心、大剧院、高铁北站、高架路、万达商圈以及一批医院、学校等基础设施的建成,不仅让新北区成为新能源、创意、旅游等新兴产业聚集区,也成为常州人口流入最多的现代化新城区。同时,西太湖新城、新龙国际商务城、凤凰新城、常州科教城等的建设,也都在加快推进。

记者点赞:让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齐头并进,是新城区建设要把握好的课题。这需要明确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布局,统筹城乡总体发展战略,以产业为引领,以城市为载体,以人为根本,实现产、城、人的深度互动,这样才能留住产业、聚拢人气,留住人才、发展产业。

小城镇发展:发掘优势彰显特色。以农村为主体的城镇也有自己的产城融合问题。要促进市区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注重发掘自身的生态、产业、文化等优势,从产城融合、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特色小城镇建设等方面不断探索和拓展小城镇建设的内涵和外延。

产城融合,小城镇是重点、难点。孟河镇地处常州高新区边缘,以前被称作常州的“西伯利亚”。近年来,它依托自身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基础,以“镇改市”为发展方向,在做强现有特色汽车产业基础上,探索实施小城市层面负面清单管理和环境容量管理机制,提升产业能级,实现“工业发展高端化”;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推进社会事业和建设类工程,实现“城区功能现代化”;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孟河老镇区―小黄山风景区”生态旅游观光带,实现“农业经营产业化”。同时,注重保护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和开发小黄山旅游,呈现出具有孟河品牌特色的乡村旅游景观。金坛的薛埠、溧阳的南渡、武进的雪堰等重点中心镇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或以农业开发为抓手,或以乡村旅游为特色,或以现代工贸为主导,也都走出了“产镇融合”的小城镇差异化发展之路。

记者点赞:小城镇发展不能照搬大中城市的产城融合模式,靠近中心城市的可以充分发挥同城效应接受辐射,远离中心城市的则要立足自身基础,依托自己的特色产业,建好中心镇,推进“富”“优”“特”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不同于以往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割裂,产城融合旨在实现家门口的就业,满足人们“就地城镇化”的愿望。

精美升华:提升产城融合新境界

常州产城融合综合改革正坚实起步,并积累了一些成功做法和宝贵经验,但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还需完善机制、精细雕琢、砥砺前行。

人口、产业、空间深度耦合。实现人口资源、产业资源、空间资源有效配置、相互支撑,才能形成人、产、城的深度耦合。人口素质再提升。产城融合核心在人,不能忽视人口素质的提升。既要从海内外大力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又要夯实教育根基,培养大批人才。在规划中,特别要注意围绕人口素质提升科学配置优质教育文化资源。产业结构再优化。产城融合的进一步深化,对产业的选择与优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产业需要转型升级,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提升竞争力;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坚持创新驱动,形成规模化集聚化效应;现代服务业要突破发展生产业、提升发展消费业、培育发展民生业,突出文化产业以及现代农业的特殊功能,满足现代人群的多样需求。空间布局更科学。应在土地集约利用的基础上,科学划定功能分区,规划好产业发展空间和人动空间,构建起产业复合、规模适当、职居平衡、服务配套的空间组织方式,让城乡居民能在不同的空间单元中就近、舒适地生活、就业、居住、休闲。

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发力。推进产城融合,不仅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而且要激发市场和社会中蕴藏的潜力和活力,形成多方参与、合力推进的良好格局。政府引导力。政府应履行好自己应当承担的职责,不能缺位、错位。在产业规划上,力求科学合理,为产业发展提供“指南针”和“校准器”;在政策制定中,增强引领性、含金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加大投资力度,为产业、城市和民生提供坚实的硬件支撑;在公共服务上,更好地为企业、为市民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市场驱动力。通过深化改革、简政放权、完善市场体系、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释放市场活力,打开产业发展的广阔空间。搭好公平竞争平台,促进城乡要素自由合理流动。推广政府和民间资本合作方式,调动民间资本参与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提升的积极性。社会支撑力。注意发挥基层组织、社会组织以及公众的作用。在城市规划中,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多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在产业发展中,发挥好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在城市治理中,鼓励共同参与,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绿色的生产生活环境。

生产、生活、生态良性互动。产城融合不仅要加快产业转型、加速城乡一体,更要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科学合理配置,形成均衡发展、持续发展的模式。实现生产与生活互动,关键在于科学划分城市功能区,既要利于生产又要方便生活,让乐业和宜居统一起来。不同的产业形态集聚不同的人群,要构建适合产业形态和人群特征的功能布局。例如,把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创意产业街区建设结合起来,营造能够产生创意的小环境;在高端产业集聚区开设高端休闲场所,满足科技人才的高品质生活需求。形成生产生活与生态良性互动,要求“产”应当是绿色产业,要推进转型升级,狠抓节能减排,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城”应当是生态城市,要推进生态绿城建设,补充生态环境容量,让市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绿色化发展。

“未来已来”,常州人的前瞻意识让我们震撼。行稳致远,常州正负重奋进、砥砺前行,致力于将改革试点任务和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结合起来,率先形成产、城、人高度融合的发达经济体,率先获得和积累“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的产城融合发展”的改革经验,自觉肩负起为全省乃至全国产城融合发展探路的使命。常州人坚定而自豪地说,这,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担当!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范文6

关键词:特大镇新型城镇化江苏

2016年4月,国家发改委透露,对于10万人口以上特大镇或将升级为市。当前,国家正在抓紧修订设市设镇标准,优化设市设镇模式。对于特大镇的界定,目前能掌握的材料只是设定了10万人口规模的门槛。2015年,江苏省10万人口以上的乡镇为95个,其中仅苏州就占据27席,显然,对于以乡镇经济发达著称的江苏省来说,单纯以人口规模来界定特大镇是不合适的。笔者认为,江苏省特大镇的界定应该是镇区人口10万以上,经济总量20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10亿元以上,在产业集聚辐射、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已经发挥着城市副中心作用的乡镇。

江苏乡镇经济的繁荣,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苏南地区乡镇企业的兴起。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2015年,全省城镇化率为665%,高出全国104个百分点。当前,江苏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举措,以新型城镇化引领江苏特大镇发展,发挥特大镇在江苏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作用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命题。

一、江苏特大镇发展的历史成因

毋庸置疑,特大镇的发展初期,主要是市场行为驱动,如苏南乡镇企业发展奠定了苏南乡镇经济的基础,但当乡镇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政府的引导与扶持则渐渐占据主导作用。江苏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围绕特大镇的体制机制创新、产业发展、城镇融合发展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对特大镇的形成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强镇扩权”改革

2010年,江苏启动强镇扩权改革,在全省20个经济比较发达镇开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20个改革试点镇选择的主要依据是经济总量、财政收入、人口规模和辖区面积均在所属省辖市位居前列,每个省辖市至少有一个乡镇入选。强镇扩权改革试点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两年左右努力,推动一批有条件的经济发达镇逐步发展成为人口集聚、产业集群、结构合理、体制创新、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现代新型小城市,与现有大中小城市形成分工有序、优势互补的空间格局。试点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创新管理体制。探索机构设置综合、管理扁平高效、人T编制精干、运行机制灵活的基层政府新型管理架构。试点镇按照副县(处)级管理,镇以下不设派出机构;二是扩大管理权限。按照权责一致、能放即放的原则,赋予试点镇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三是强化公共服务。明晰县镇事权划分,坚持财力与事权相匹配,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四是增强发展活力。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现代新型小城市的目标要求,加强对试点镇规划的指导,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强镇扩权”改革,从产业、形态、功能、体制等方面,对特大镇按照小城市的规模和标准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成为特大镇发展的重要推力。

(二)特色产业集群

江苏省的产业集群很多都是源于乡镇企业的集中,进而发展为围绕产业链条实行专业化分工,最终形成产业集群。可以说,江苏的产业集群与乡镇经济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关系。从2011年到2014年,江苏省先后认定了4批特色产业集群,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根据“企业集中、产业集群、资源集约、生态环保、功能提升”的发展目标,围绕培育国际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向集群集聚、推进产业集群绿色可持续发展、实施互联网+产业集群建设推进行动、加快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健全集群自律性行业协会组织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措施。充分发挥财政专项引导资金的扶持作用,对重点特色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中小微企业扶助相关活动等项目给予重点扶持,优先支持列入省“十三五”重点扶持建设项目。特色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链聚合土地、人才、资金、创新等各类要素资源,成为特大镇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城乡一体化

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了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和社会管理“ 六个一体化”。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首要任务;把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形态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方向;把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要求;把提升城乡社会发展水平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点内容;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强大动力。苏州市率先开展了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成效显著,创造了“三集中”、“三置换”、“三大合作”等做法和经验。特大镇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纽带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成为特大镇发展的重要基础。

(四)重点镇规划引导

《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年)》提出,重视小城镇规划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分类指导培育一批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省级重点中心镇;建设一批工商业强镇、文化旅游名镇和生态宜居城镇;优化镇村布局,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综合治理,大力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增强乡村特色,建设美丽乡村。顺应国家新型城镇化重心下移的思路,培育重点中心镇,促使农民就近就地城镇化。对重点镇的规划指导方面,江苏省提出重点镇的控规、强规、总规等规划体系实现镇域全覆盖,并对重点镇给予专项资金支持用以推进镇村规划。结合“重点中心镇培育计划”实施,启动10个左右“综合规划建设示范镇”创建工作。对重点镇的规划引导,成为特大镇明确自身定位,找准发展目标,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

二、特大镇的发展经验与成效

江苏特大镇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特色产业集群、城镇体系规划、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江苏特大镇的发展经验走在了全国前列,值得总结和推广。

(一)特色产业构筑了特大镇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产业是特大镇持续发展的核心。很多特大镇通过产业集群的形式,实现了要素资源的集聚,发挥了对周边乡镇的集聚辐射功能,很大程度上承担着县级城市副中心的作用。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苏南依托乡镇企业发展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现象,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出以特色产业为主导的特大乡镇,如以丝绸闻名的盛泽镇,以提琴闻名的黄桥镇,以不锈钢闻名的戴南镇,江苏特大镇也因此可以概括为工业主导型、商贸旅游型、历史文化型、农业主导型、综合型等五种特大镇类型。

(二)科学规划拓展了特大镇转型升级的发展空间

由于受发展阶段性制约,很多乡镇在发展初期,对于城镇的空间布局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随着特大镇产业规模扩大、人口规模增加,以及城镇功能的提升,特大镇的城镇空间布局与转型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按照新型城镇化理念推进的城镇体系规划,推动城镇化进入了以提高质量和内涵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尤其是对于一些乡镇的合并,为特大镇实现产业、城镇、居住、文化等功能重新进行布局优化、为乡镇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空间。

(三)体制机制创新激发了特大镇发展的活力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使得城乡在人口服务管理、土地管理、住房保障、资金保障、城市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制度改革方面取得重大进展,阻碍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逐步消除。针对特大镇“小马拉大车”问题而推行的“强镇扩权”改革,有利于进一步调整理顺市县镇三级政府的权责关系,提高镇级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与城镇发展体系相适应的新型政府管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特大镇发展的内生活力,成为特大镇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三、特大镇转型升级的瓶颈制约

江苏特大镇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如今,在新常态发展背景下,特大镇要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快转型升级,仍面临一系列瓶颈制约。

(一)产业结构亟待升级

很多特大镇目前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要么结构单一,容易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抗风险能力较差;要么多头分散,产业门类过多,难以集中优势资源形成主导特色产业。产业内生创新动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产业科技创新难以吸引高端人才、创新投入不足、企业负责人缺乏创新意识等方面。产业转型升级主要依靠招商引资引进大企业,进而形成新产业。特大镇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亟需提升自身吸引优质资源的能力。

(二)城镇功能亟需完善

很多特大镇作为县级城市副中心,已经发挥着小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亟需按照小城市标准和要求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但目前来看,特大镇财力与事权仍不匹配,镇级可用财力不足,难以满足按照小城市标准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需要。有些特大镇尤其是工业主导型的城镇,由于在发展初期缺少科学的规划指导,城镇功能分区比较混乱,按照新的理念实现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比较小。

(三)城镇品味有待提升

很多特大镇在城镇建设方面没有实现与乡镇的特色文化有机结合,在建筑风貌上“千镇一面”的现象仍普遍存在。有些乡镇如黄桥镇已经开始注重对文化元素的体现,已经着手在核心街区、建筑立面、道路节点色彩、街边小品等设计上,体现黄桥的乐器文化、红色文化和历史文化,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四)体制机制仍需创新

一方面,财权与事权仍不匹配。在财政支持方面,市级财政已根据自身实际财力,向特大镇进行了倾斜,但与特大镇发展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落差。目前,很多特大镇尚未建立财政一级金库和土地储备中心。另一方面,人员与事权不相匹配。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加强,现有人员编制已难以适应发展需要。特别是综合执法局和便民服务中心,承接的权限领域宽、范围广、种类多、专业性强,专业人员明显偏少,个别特大镇存在把下放权限又交回上级部门的现象。

四、新型城镇化引领特大镇转型升级的建议

特大镇的转型升级,目标就是在产业、功能、体制机制等方面,向小城市看齐。基于特大镇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特大镇转型升级过程中,通过新型城镇化提升城镇功能层级,集聚要素资源,为产业转型需要的人才、技术、资金等提供更好的平台,进而促进优势产业集聚,这将是特大镇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路径。

(一)新型城镇化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结合自身比较优势,不断加大产业创新体系建设,集中优势资源培育发展主导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对招商引Y设立环保、科技等门槛,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吸引产业发展要素资源集聚。产业的发展,需要各类要素资源的支撑。从高端生产要素来看,要吸引高端科技、高端人才的集聚,需要营造创新创业的环境和平台,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和积极性,同时,按照中小城市的水平,培育与高端人才相适应的生活方式。从一般生产要素来看,要为吸引人口集聚提供充分的就业岗位、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优美的生活环境、完善的公共服务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通过要素集聚拉长产业链。通过要素的集聚推动大企业的衍生、裂变,中小企业的配套集聚,推动相关生产和生活业发展,进而增强就业支撑,提升城镇人口承载能力,不断扩大消费需求。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范文7

一、开展小城市培育的重大意义

(一)提升城市化质量水平已成为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的关键环节

当前,浙江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大力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化,提升浙江省城市化的质量和水平,已成为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的关键举措。开展小城市培育,对促进全省城市化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起到极为重要的助推作用。

(二)改变镇多城少不合理状况已成为破除城市化瓶颈的重点任务

目前,浙江全省只有32个设市的城市,而小城镇有639个。虽然这些小城镇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小城镇仍处于似城非城、似乡非乡、不城不乡的尴尬状况,已成为浙江省小城镇转型升级和城市化质量水平提升的瓶颈。开展小城市培育,破除建制镇的体制机制障碍,让一部分有条件的特大镇加快向现代小城市转型,可以充分发挥浙江省小城镇的发展基础和改革优势,进一步优化浙江城市化的结构。

(三)实现由镇到城跨越已成为解决经济强镇成长烦恼的必然选择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浙江省一部分小城镇已经成长为经济实力雄厚、特色产业和块状经济支撑强大、人口和产业集聚度较高的经济强镇。这些镇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它们体制上依旧是建制镇的农村经济型管理体制和管理权限。只有顺势而为推进综合改革,才能破除它们的“成长烦恼”和管理困惑,为经济强镇经济社会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四)就地就近城市化已成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要载体

目前,浙江省户籍人口城市化率只有常住人口城市化率的一半水平,3280万的农村户籍人口中,还有约2000万居住在农村,这2000万人中,至少有400万人未来10年将逐步进城。只有把一大批中心镇培育成为现代小城市,并使它们成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门槛较低的大载体,才能有序推进人的城市化。

二、小城市培育三年试点成效显著

三年来,浙江省围绕“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大力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小城市培育试点进展顺利,成效超乎预期,走出了一条反映时代特征、符合科学发展要求、具有浙江特色的新型城镇化路子。

(一)找到了有效解决“特大镇”成长烦恼促进转型发展的新途径

一是以放权赋权为突破口,着力改变“小马拉大车”的局面。省政府出台件明确试点镇保留镇级建制,赋予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省级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支持试点镇优化内设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驻镇机构设立分局,扩大管理服务职能;县(市、区)政府因地制宜出台放权目录,增强了试点镇经济社会发展的自主决策权、要素配置权、为民服务权、综合执法权,基本建立了与小城市发展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二是以行政区划调整为抓手,拓展发展空间。柳市、鳌江、龙港、贺村、周巷、瓜沥6个试点镇实施了行政区划调整,并入15个乡镇,扩大行政区域面积377平方公里。三是以集聚发展为理念,提升发展水平。小城市建设发展从“铺大饼”转向“蒸小笼”,建成区人口密度提高到8150人,土地与人口的城镇化速度基本保持同步,土地产出率不断提升。小城市试点为破解“特大镇”成长烦恼作出了成功探索。

(二)走出了农民就地城镇化,共享城市明的新路子

一是大批农民实现了转移致富。按照“转得出、富得起”的要求,大力培育发展特色产业,27个试点镇三年新创造了31.4万个就业岗位,非农就业人员比重提高了7.8个百分点,农民人均收入提高了7034元。二是进城农民享受了城市服务。按照“有书读、读好书,能看病、看好病,能办事、办成事”的要求,加大公共服务设施投入。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小学、中学216所,3所中学成为省一级重点、8所成为省二级重点;新建和改扩建医院18家,新增床位1075张;镇镇建有图书馆和大型休闲绿地公园,行政审批、就业保障、综合执法、应急维稳四大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建成,并高效运行。小城市培育圆了老百姓在家门口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城市梦。

(三)提升了统筹城乡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的新水平

一是农村服务设施明显改善。三年来,27个试点镇交通道路实现城乡一体,城镇道路与行政村实现全面连接,村村开通了公交。生态保护实现城乡同步,安全饮用水覆盖率和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均达100%。公共服务实现城乡联动,村村建有村卫生室和便民服务机构,并与镇医院和审批中心全面连接。二是扶持“三农”力度明显加大。工商资本反哺农业力度不断加大,三年共有31.6亿元工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土地流转率提高了16.8个百分点,累计建成农业“两区”面积43.1万亩,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775家。三是要素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大力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钩试点、宅基地换城镇住房和“退二进三”改革,三年盘活的存量土地占新增用地的三分之一以上;大力发展规模设施农业,三年新流转规模经营的土地18.9万亩,减少农业劳动人员9.1万人,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8万元。小城市试点镇已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平台。

(四)培育了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新引擎

一是有效投资快速增长。27个试点镇三年实施亿元以上项目810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1520个,累计完成总投资3618.7亿元,年均增速比全省快11.8个百分点。二是拉动内需作用显著。按照投资需求一般有40%转化为消费需求的规律测算,三年投资拉动了1400多亿元的消费增长;按照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为2.35倍测算,试点镇新集聚的近60万城镇人口,扩大了12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小城市试点镇已成为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新增长极。

(五)开辟了深化改革先行先试体制创新的新阵地

一是推进强镇扩权,通过委托、交办、延伸机构等方式,镇均下放扩权事项191项。二是创新行政执法体制,按照“确需、实在、管用”的原则,镇均下放综合执法权455项,形成了“问题发现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的快速执法机制。三是全面推进财政体制改革,27个试点镇建立了“核定基数、划分税种、超收全返”的一级财政体制。四是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以农民进城落户原有权益可保留、当地城镇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可享受、原有经济和财产权益可交易流转,外来务工人员积分落户、享受当地基本公共服务为主的户籍制度。五是探索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用益物权、集体资产股权“三权”改革,割断与农民户籍的直接利益关系,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增强农民进城的动力;27个试点镇三年共有14.9万名农民用宅基地换取了城镇住房。六是大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小城市建设,非国有资本占比达76.4%。小城市试点镇已成为体制机制创新的实验区。

(六)提供了保护与发展并重,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新范本

一是历史化传承发扬。27个试点镇三年新增历史化保护街区和建筑面积300多万平方米,拥有非物质化遗产391处,22个试点镇建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化节庆日,6个试点镇成为中国历史化名镇。二是生态城镇加快建设。积极推进“五水共治”,污水集中处理率三年提高了13.8个百分点,河道水质有了明显改善;垃圾全面实施集中处理,绿化美化工程加快实施,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扩大到7.2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25%,有7个镇成为全国生态镇、8个试点镇成为全国优美乡镇。三是个性特色发展步伐加快。按照试点镇的产业特色、区位特色、历史化资源特点,进行科学功能定位,形成了产业特色为主的小城市12个、区位特色为主的小城市9个、历史化资源特色为主的小城市6个。小城市试点镇已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与大中城市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先行区。

三、深入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任重道远

浙江省小城市培育试点取得了丰硕成果和丰富经验,但要实现现代小城市的目标,试点镇面临越来越强的集聚效应、越来越大的城镇规模、越来越重的建设任务、越来越高的管理要求,培育试点任重道远。

下一轮小城市培育,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和全省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明、化传承”的总要求,以“加快人口集中、注重素质提升,加速产业集聚、突出结构优化,促进功能集成、增强承载能力,强化要素集约、提高产出效率,推进城乡统筹、提升三农水平”为培育着力点,大力实施小城市培育试点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大城市的功能设施和现代气息、大自然的田园风光和生态环境、大幅度的要素集聚和高效利用、大批量的农民转移和稳定就业致富特色的现代化小城市。

(一)坚持分类培育,着力增强三年行动计划执行力

按照由镇向城转型的发展要求,根据重点生态功能区小城市试点和小城市试点镇两类不同对象,编制实施新一轮小城市试点三年(2014―2016年)行动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加大项目推进力度,确保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取得更为明显的成效。

(二)坚持有效投入,着力增强小城市的综合承载力

大力实施交通顺畅、水电气提升、信息网络完善、市政地下管网建设改造、数字城管拓展等工程,高标准建设城市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网络、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强化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完善多元投入机制,大力引进社会资本,加快发展教育、化、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三)坚持特色发展,着力增强小城市的品质彰显力

以培育特色主导产业为重点,加快工业功能区和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进工业提质转型发展;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提升第三产业比重;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提升农业品牌效应,加快优质高效农业发展。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整治力度,打造绿色、生态、低碳、环保小城市。以旧城改造和核心区打造为着力点,打造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田园风光的新城区,营造整洁、优美、舒适、安全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彰显城市生活品质。

(四)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增强农村人口转移吸引力

按照“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的要求,重点推进教育、医疗、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的提升发展,强化行政审批、综合执法、就业服务、应急维稳等公共服务中心的管理运行,完善各类社会保障的政策制度,尊重农民选择,引导农民意愿,稳定农民预期,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着力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范文8

关键词:钻石模型;宿迁;城市竞争力

一、钻石理论的简要回顾

20世纪90年代,迈克尔・波特通过大量的实际研究,以产业结构五大竞争力为基础,提出用四类要素组成的钻石来描绘竞争环境的组成,即所谓的“钻石”理论。该理论认为,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这四个要素;另外,还有机会和政府两个变数。其中前四个因素具有决定性。

第一,生产要素。它是一个国家在特定产业竞争中有关生产方面的表现,包括人力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以及基础设施等。在波特的理论中,将生产要素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以及一般性生产要素和专业性生产要素。产业要保持竞争优势,则必须对生产要素进行持续的升级以及专业化,并将不利的生产要素转化为创新的动力。

第二,需求条件。即本国市场对该项产业所提品或服务的需求如何,它是产业发展的动力所在,并能刺激企业改进和创新。

第三,相关与支持产业。相关与支持产业对特定产业的作用表现在,一方面它能促进产业创新,另一方面,相关产业的国际成功又能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成功。

第四,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

第五,机会。当出现新的发明创造、全球金融市场或汇率的重点变化、区域市场剧增等外部变化时,可能会削弱某国产业已有的竞争优势,同时为其他产业获得竞争优势创造条件。

第六,政府。政府的作用在于它能够对钻石模型中的其他四个因素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二、宿迁城市竞争力分析

(一)城市竞争力模型的构建

《城市竞争力的结构与内涵》一文曾(李怀建2003)以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城市竞争力的模型。本文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城市竞争力的模型(见图1),用该模型分析影响宿迁城市竞争力的因素并提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相关对策。

在竞争力模型中,包含了六个因素:城市定位及城市发展战略;生产要素;需求条件;城市间竞争;机会;政府。其中,前四个因素是决定性因素,后两个因素即机会和政府的作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竞争力的表现。

(二)宿迁城市竞争力分析

1、城市定位及城市发展战略。城市要形成较强的竞争力,首要要有正确的城市定位及恰当的城市发展战略。只有定位正确才可能选择和培育合理的产业体系,充分利用和合发挥属于自己的核心资产和生产要素的潜力,并通过竞争形成城市的竞争力。江苏省宿迁市从1996年设立地级市,在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所做的宿迁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对城市性质的定位为:徐州都市圈南部重要节点,东陇海地区中心城市之一,苏北地区新兴中心城市,以轻型工业为主导,现代休闲旅游服务业为特色的生态型园林化滨湖城市。根据这个定位,确定了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即:建设具有历史底蕴、黄河新姿、人文景色、城建品味于一体的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滨湖特色生态城市。

2、生产要素。一个城市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是其发展的基础。生产要素根据其重要性不同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的早期,初级生产要素对城市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初级生产要素对于城市的发展,其重要性已逐渐降低,而高级生产要素则越来越重要。从全省范围来看,作为一个新兴的、欠发达的城市,宿迁在生产要素方面仍然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表现为:一是宿迁的自然资源丰富,商品粮、意杨、螃蟹、银鱼、石英砂、陶土、蓝晶石等,这些丰富的资源都将成为发展相关产业宝贵的原料和要素。二是宿迁拥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可以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劳动力的便利。三是可供开发的土地数量多并且价格低廉,在吸引外来投资方面具有成本优势。四是宿迁已经形成了以木材加工、轻工食品、纺织服装、玻璃建材、化工医药为主的五大支柱产业,可能成为带动相关产业投资并产生集群效应的龙头。五是形成了以宿迁学院为代表的一批高等教育机构,为宿迁乃至全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模式。

3、需求条件。除了资源供给和生产要素之外,城市竞争力的形成还依赖于需求方面的因素。需求不足会造成城市的衰退与萎缩,导致城市的发展缺乏动力。从城市内部看,与需求有关的因素包括居民数量、生活水平、居民文化水平等;从城市外部看,有人口、技术及资本的流动等区域整体经济情况等因素。目前,宿迁市在8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有525万左右的人口,就人口规模和范围来看已经属于一个中等城市。本身已经满足了城市竞争力形成及发展的有效需求条件。但同时也需要注意的是,在如此规模和地域范围内,其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仍然处于强势的地位。根据统计,2006年宿迁市地区生产总值仅为454亿元,虽然以比上年增长15%的速度为列全省前茅,但是总量在江苏13个地级市里排在最后一位。另外,在生活水平方面,2006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76元,在江苏所有13个地级城市中排名最后。宿迁在劳动力及人才流动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即大量的劳动力流向上海以及苏南的一些城市,而引入的人才相对较少。与江苏的其他城市相比,宿迁在多方面都处于落后地位,即使与同是1996年一起设立的江苏地级市泰州相比,宿迁在GDP总量、人均GDP、政府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多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虽然对于宿迁来说可能会由于后发优势获得较快的发展。但是,需求的不足仍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的发展乃至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4、城市间竞争。城市总是处于特定的区域内,因而会面临与区域内外其他城市的竞争,包括对资本、人才、需求条件、发展战略的竞争。通过竞争,城市可以更好地利用资源并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并鼓励各自提供城市发展的创新动力,从而达到双赢甚至多赢的状况。从地理上看,宿迁地处江苏省的北部,周围有徐州、连云港、淮安等城市,虽然在经济发展等方面与上述几个城市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仍然可以在与其中的几个城市的竞争中获得发展。比如在招商引资方面,近几年来就取得不错的成绩,尤其是浙江商人对宿迁的投资。据统计,目前在宿迁的浙江商人总数已达32000多人,总投资600多亿元,项目涉及纺织服装、机械电子、轻工食品、新型建材、生物化工以及商贸流通、房地产开发等众多领域。同时,宿迁继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获奖后,2007年再次荣获浙商(中国)最佳投资城市特别奖。至此,宿迁市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连续三次荣获“浙商最佳投资城市奖”殊荣的城市。

5、机会分析。机会的来源难以把握,可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是又会对城市竞争力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就整体经济来看,目前我国正处在高速稳定发展的周期当中,城市的发展也从中受益。同时,区域经济的重要性正日益被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作为淮海经济圈的一员,宿迁应该抓住这个经济发展的良好时机,发展适合本地经济的产业,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同时也为所处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提供力量。

6、政府角色。政府的作用对于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为了加快苏北的经济发展,振兴苏北经济,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给苏北的政策是“在不违背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允许和鼓励苏北地区特别是宿迁市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更加灵活的管理制度,更加灵活的改革举措加快发展”。在国家提出开发西部和振兴东北的经济背景下,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把目光更多地放在了苏北,特别是格外关注宿迁,宿迁变成了“江苏省唯一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帮助宿迁实现突破”写入了江苏“十一五”规划。在这些优惠政策下,基础薄弱的宿迁城市经济发展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

三、提升宿迁城市竞争力的对策

(一)推进城市产业集群的发展

产业集群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产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则是促成产业集群及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因素。所以,宿迁应该充分利用自身已经具备的优势,立足于劳动力和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的发挥,推进产业集群的发展,以达到提升自身竞争力的目的。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的资源状况,实行鼓励对同一支柱产业进行持续的资金、技术投入的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以及投融资等支持政策,培育和发展其优势产业集群。

(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实践表明,经济结构调整是加快城市化、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动力。因此,要把结构优化升级作为增强宿迁市城市竞争力的重心之一。以木材加工、轻工食品、纺织服装、玻璃建材、化工医药五大支柱产业的发展为主线,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的持续竞争力。五大支柱产业的繁荣与发展对其他行业会产生较大的拉动作用,逐步改善产业的结构性矛盾,逐步减少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加速实现三次产业比重从“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化。同时,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发展包括金融、物流等在内的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的更进一步合理和优化。

(三)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借助在效益竞争力方面的优势,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包括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降低城市生活及运营成本,形成规范、高效、透明、廉洁的行政管理体制,为城市的发展及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2、李怀建.城市竞争力的结构与内涵[J].城市问题,2003(2).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范文9

记者:周主任,您好!我现在最想问您的一个问题是,中国轻纺城历经20多年风雨沧桑,面对市场的“烽火硝烟”,夺得全国同类市场的龙头地位,靠的是什么?

周如生:你说的没错,中国轻纺城20多年的发展可谓风雨兼程。国际贸易摩擦、纺织配额限制、原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调整及长三角轻纺“造城”运动等困难都曾不期而遇地席卷来。

在发展中,我们绍兴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加大力度对市场实施升级改造。如2006年4月,我县组织了大范围的国内纺织专业市场调研,发现中国轻纺城因产业支撑、交通区位、商业氛围等优势,目前在全国同类市场中的龙头地位尚不可动摇,但如果不加快实施市场升级改造,着力提升市场档次品位,安逸于小打小闹,极有可能落伍甚至出局。于是,在科学分析中国轻纺城固有的产业集群优势、市场资源优势、产品研发优势和正在形成的市场政策优势、环境优势、品牌优势的基础上,绍兴县委、县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国轻纺城的若干意见》,成立了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领导小组,组建了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将“深入实施市场升级战略,加快建设国际纺织之都,努力在现代专业市场建设上走在前列”列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之首。提出了中国轻纺城“12345”的提升发展战略。

记者:能否跟我们讲讲中国轻纺城提升发展的“12345”战略具体是指什么?

周如生:好的。“12345”战略即确立一个目标、坚持两方联动、把握三项原则、完善四大格局、推进五项重点。市场提升发展的“12345”思路,为中国轻纺城二次创业指明了方向。

一个目标把握市场定位。加快市场升级改造,加强纺织技术创新,提升产业与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努力把中国轻纺城建设成为国际性的纺织品贸易城市、纺织科技研发平台和纺织品制造基地,致力把中国轻纺城打造成为经营规模最大、商务成本最低、交易品种最多、服务环境最好的“国际纺织之都、现代商贸之城”。

两方联动促使市场腾飞。一方面,坚持市场发展与城市发展联动。按照“柯桥就是轻纺城,轻纺城就是柯桥”的发展理念,调整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把柯桥城市建设与市场升级规划建设联动结合起来,以中国轻纺城为龙头,促进城市服务业发展。另一方面,坚持市场升级与产业升级联动。按照“延伸产业链、推进高端化、增强竞争力”的基本思路,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纺织产业;以“自主创新强化年”为载体,创新招才引智方式,举办多种形式的人才智力博览会,对接高等院校、境外猎头,引进专业科技人才;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创立自主品牌,做强品牌经济;加大研发机构建设,组建浙江纺织工业研究院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国轻纺城技术市场,做到轻纺产业优势与市场资源优势互补,实现产业升级与市场升级联动并进。

三项原则搭准市场脉搏。遵循中国轻纺城提升发展“重在政府主导、形成合力,重在降低成本、优化环境,重在配套延伸、创新发展”三项原则。成立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领导小组,组建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充分发挥政府在综合协调、规划调控、投资建设、秩序管理上的主导作用。成立中国轻纺城市场开发经营有限公司,以政府绝对控股形式,相继启动东升路老市场区改造和柯北新市场区建设。同时,注重发挥市场业主与商会的作用,调动多方积极性,参与市场升级改造。成立轻纺城审批服务中心,切实加强对营业房转让、转租的规范管理,从源头上控制恶意“炒房”行为。通过实行“捆绑租赁、随报随核、以奖代罚”的联托运管理政策,确保联托运市场治安稳定、秩序良好。按照“错位发展、配套延伸”的原则,在严格控制同类市场无序竞争的同时,大力培育和发展服装服饰辅料、日用品、家纺、纺机配件、产业用布等新型业态市场,增强轻纺城的集聚辐射功能。大力发展现代电子商务,积极推进公司化交易,有效促进中国轻纺城由传统市场向现代市场、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转变。

四大格局完善市场体系。按照“政府主导、市场细分、业态创新、南北共荣”发展要求,提出“南北中西”四大市场区错位发展新格局,形成轻纺原料、纺织面料、家纺服饰、服装辅料、纺织机械等门类较为齐全的纺织要素市场集群。南部,全面实施11.6万平方米的东升路老市场区拆迁改造,原地新建建筑面积达22.26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市场,着力改善老市场区外部形象,优化交易环境;北部,全面启动6平方公里的新型业态交易区规划建设,加快推进柯北服装服饰辅料市场一期工程,积极规划启动日用品市场、仓储物流中心、国际会展中心、科创大厦等项目建设,加快启动家纺、坯布、染料、纺机、产业用布等新型业态市场规划,滚动发展纺织品各类要素市场,有效增强市场集群能力,不断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中部,加快推进国际贸易区一期招商与二期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对外贸易,集聚境外企业代表机构,确保已建成的60万平方米国际贸易区一期繁荣。抓紧30万平方米的二期工程建设,确保今年底竣工,并力争建设、招商同步推进;西部,改造拓展30万平方米的中国轻纺城钱清轻纺原料市场传统交易区,同期启动“大钱门”国贸区建设,不断巩固和发展轻纺原料市场在全国同类市场中的龙头地位。

五项重点推进市场升级。按照“整体规划、分期实施、加快推进”要求,着力抓好中国轻纺城提升发展的五项工作。一是抓起点,加快统筹市场发展规划。编制完成《中国轻纺城市场发展战略和空间布局规划》与《柯北新市场区概念规划与城市设计》,在控制性详规指导下,实现市场布局的超前规划、科学定位与整体优化。二是抓重点,加快现代化市场建设。南部在完成拆迁任务的基础上,全面实施东升路市场区一、二、三期及老市场西交易区升级改造工程,力争东升路市场区一、二期在2008年6月前完工,三期及老市场西交易区在2009年完工。北部加快推进服装服饰辅料市场一期工程建设,并抓紧启动日用品市场、仓储物流中心(内陆直通关)、轻纺城国际会展中心、轻纺城技术市场(科创大厦)等项目建设。中部抓紧国际贸易区二期中央大厦、财富大厦、钻石大厦、东方大厦等的工程建设进度,力争今年底前竣工,明年初投运。西部在完成钱清轻纺原料市场一期改造并启动二期改造的同时,抓紧启动“大钱门”国贸区建设。三是抓热点,加快市场规范化管理。出台《中国轻纺城市场管理办法》,制定市场经营秩序、工商税收、交通秩序、城建监察、物业流转、消防安全管理等强制性标准,切实提高市场档次。有机整合市场资源,着手研究划行归市、分类集聚工作,对老市场市场区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做到市场形象标志统一鲜明,交易分区科学合理,建立市场信息共享平台,降低采购商搜索信息成本,避免经营户之间的低价竞争。建设市场“一站式”服务中心,将工商、税务、外经贸、司法、交通、营业房流转等职能集中中心窗口,实现“一揽子受理一条龙服务”,搭建起便商、利商、亲商、富商平台,促进市场和谐有序发展。四是抓难点,加快市场招商隆市。把新建市场区的招商隆市作为当前轻纺城繁荣的首要任务,出台相关激励政策,执行租金标准最低价、政府性规费减免等多项优惠政策,组织赴境内外重点国家和地区进行针对性招商推介,吸引知名企业、品牌机构、经营大鳄等入驻新建市场。五是抓亮点,加快市场品牌营销。设计载体,加大投入,着力做足电视、网络、报刊、户外广告等媒体宣传文章。组织好境内外主流媒体聚焦中国轻纺城活动,创新理念办好中国(绍兴)国际纺织品博览会,编制“中国•柯桥纺织指数”,全面提升中国轻纺城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记者:相对于国内其他同类市场,您认为中国轻纺城又有哪些特色?

周如生:我认为有这样几个特色:首先轻纺城有历史的传承之脉。中国轻纺城座落于浙江绍兴柯桥,绍兴拥有2000多年的纺织史,素有“千里闻机杼,日出万丈绸”之美誉。从手工坊到机器生产,勤劳聪明的绍兴人一辈接一辈,绵绵上千年,积淀了深厚的纺织文化。在改革春风的指引下,绍兴柯桥也从原先的一条“布街”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交易品种最多,成交额最高的“世界布市”。

其次,拥有产业实力来源。没有产业支撑的商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20多年来,我们始终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抓手,致力于纺织产业的巩固提升,基本形成了上游PTA等化纤原料,中游化纤面料、印染印花、纺机制造和下游服装、家纺等配套完整的产业链,被誉为“托在一块布上的经济强县”。

再次,把城市作为活力之源。2000年,由于行政区划调整,县行政中心迁址柯桥。我们以新城建设为契机,依托市场优势,市城联动,化市为城,做到了市场扩张到哪里,城市功能就配套到哪里,实现了城市随着市场的规模扩张而拓展,市场随着城市的繁荣而兴旺。

此外,品牌的魅力所在也是一特色。品牌象征着财富,标志着品质,积淀着文化。品牌是企业的灵魂,是产业的基石,是市场的精华。我们通过自主创新,推广“中轻城”商标,涌现了一批“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因此,招来了许多采购商,也因此引来了许多忠实的消费者。

还有一点,我认为是国际化的潜力之源。中国轻纺城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很大程度取决于国际化战略的实施。目前,中国轻纺城的销售网络遍布世界187个国家和地区,常驻中国轻纺城的境外代表机构和外商投资商业企业371家,境外采购商日流量近1万人次,其中常驻境外采购商2500人,2006年实现纺织品出口达40亿美元。

记者:最后我想问您的是,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这个组织是什么性质?它主要有哪些职责?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范文10

我国早已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这成为各地方创新和发展的重要任务,同时,在持续调控的环境下,房地产企业有何机遇、优势和作为呢?这是房地产行业值得关注的问题。

 

2012年11月,深圳第十四届高交会上的“科技园区创新与发展论坛”倍受瞩目,这是高交会众多论坛中唯一一家由企业独立主办的论坛。而作为论坛的发起者——北京科技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科建集团”)凭借多年来在科技园区开发行业的经验、智慧和业绩,创新性地提出了科技地产商业模式,成为众多地方政府、金融、高科技企业界和房地产行业精英人士的关注焦点,也为房地产行业转型探索出了一个良性发展的方向。为了对科技地产这一全新的市场化科技园区开发商业模式进行深入了解,记者实地走访了北科建集团。

 

科技地产:

搭建产业发展和资源整合的城市创新平台

没有人否认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但正如住宅房地产调控所显现的,脱离了科学发展的房地产经济会遭遇它的瓶颈。而真正优秀的房地产企业,只要真实投入到国民经济的转型、升级的过程,非但不会萎靡,反而能迎来春天。

 

北科建集团的科技地产模式强调城市与产业协同发展,是以房地产开发为手段,以产业聚集为目标,以科技载体和产业服务构建为任务,整合企业发展的要素和资源,通过开发、运营、服务助推产业创新和价值提升的一种科技园区创新开发模式。实质上,科技地产是以地产为平台、产业为主体、金融为支撑,实现地产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有机融合,驱动区域经济转型与发展的一种全新商业模式。

 

科技地产不仅仅是房地产开发,而是在搭建一个巨大的平台:即产业创新平台和资源整合平台。所谓产业创新平台,就是每个科技地产项目都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培育为中心任务,根据区域的产业环境和政府的发展战略,明确园区的产业定位,然后通过科学合理的功能规划、建筑设计和业态准入,以及全方位的产业服务,来营造企业创新与成长的硬件环境和软环境,使入驻企业既能享受到清新优美的生活工作环境,又能降低创新成本,激发创新活力,实现产业聚集,加速区域经济的内涵式发展。2012年341个部级开发区土地利用调查情况表明,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用地产出强度为26668.11万元/公顷,不仅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比同期工业用地产出强度超出一倍有余,更是远远超过了普通住宅用地的使用效益。因此,科技地产无论是从土地效益上,还是从实现的功能上来讲,已经不属于普通的房地产开发范畴,而是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提升土地价值的重要平台。

 

所谓资源整合平台,就是科技地产项目作为城市功能完善和城市价值提升的重要载体,包括了建设、运营、管理等环节,因此需要开发商整合多种资源和各方力量来保证园区功能的实现。具体来说,在整体功能实现上,科技地产开发需要政府配套相关的城市公共资源;在建设和发展中,需要金融机构提供园区建设的资金和科技企业孵化资本;需要网络信息技术与运营资源的支持,来提升园区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因此,科技地产作为一个资源整合的大平台,需要开发商统筹政府、金融以及各种社会资源,并且科学合理地确定利益分配机制,保障各种资源在参与科技地产过程中的利益诉求均衡和价值实现。

 

所以,科技地产模式,直观来说,是产业创新与发展平台、是内容和资源整合平台,不仅提升了土地价值、城市功能和区域形象,加速了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和发展,为政府创造了持续税收、就业,实现了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而且实现了政府、入驻企业、开发商、金融资本等各种资源和力量的利益均衡和价值提升,从本质上来讲,科技地产无疑是一个价值创造和提升的巨大平台。

 

社会责任:

以区域经济发展

和产业结构升级为己任

科技地产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与发展的平台,其巨大的社会价值从创造的经济效益和创新成果中可窥一斑。北科建集团自1999年成立以来,先后开发了一区七园八个科技地产项目,包括已经建成的中关村科技商务核心区、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正在开发中的嘉兴智富城(嘉兴长三角创新园)、无锡中关村软件园太湖分园、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长春北湖科技园。

 

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记者了解到,北科建集团的科技地产模式创新,是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的。北科建集团2010年完成了北京中关村一区三园的开发任务,不仅实现了项目总体规划和功能布局的高品质,提升了土地价值和城市形象,而且成功吸引了微软、ibm、甲骨文、新浪、甲骨文、百度、美国健赞、瑞士先正达、博奥芯片等4000多家大型企业总部和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并通过孵化服务,支持12家企业入园后实现国内外上市,使数百家高科技创新企业化蛹成蝶,累计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和国内外专利5000多项,2012年创造产值3500多亿元,上缴税收220多亿元,成为推动国家自主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北科建集团正在京外开发的四个科技地产项目,总投资约250亿元,总建筑面积达到410万平方米,其中孵化器、加速器面积多达150万平方米,这在国内科技园区开发企业中是罕见的。这些园区已经成为当地实现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成为承接一线城市产业转移、技术转移和推动本地产业结构升级的引领力量,其潜在的巨大社会价值也正逐渐显现。比如嘉兴智富城成为浙江省着力打造的科技孵化城“一心八园”的“心”,已经带动该区域成为了省级高新区,并正在向部级高新区迈进。

 

中关村作为我国高新技术创新发展的策源地,创新文化氛围浓厚,创新资源丰富,正日益发挥出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效应,尤其是在向二三线城市产业转移和技术输出方面做出重要贡献。2011年,中关村流向北京之外地区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约1900亿元,同比增长约35%;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中关村示范区上市公司等规模较大企业在京外地区实现总收入约1万亿元。北科建集团作为根植于中关村园区的大型责任国企,开创了科技地产模式,并且在京外布局,就是要帮助外地二三线城市来承接中关村的技术转移、产业转移,把中关村创新文化的精髓、创新的体制机制以及先行先试所形成的政策优势复制到当地,在当地形成创新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本地的产业升级,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式转变。

北科建集团用“服务区域经济、助推产业升级、加速科技转化、提升社会贡献”来概括自己的企业使命,就是要力争通过科技地产的开发运营服务,在宏观上促进当地产业结构、人才结构、财政结构等积极转变,在中观上以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在微观上促进创新创业型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达到综合提升地区创新能力,实现政府、股东、入园企业、合作伙伴和员工五方利益诉求

的均衡和共赢。这一使命也集中体现了北科建集团“社会效益为首,经济效益为本”的经营理念,凸显了国企的社会责任。

 

产品体系:

创新驱动战略

和新型城镇化的实现载体

城镇化近年来一直是中国经济内需拉动的最大潜力,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1.3%,但目前的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只有33%,大量农民工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很低。因此,提高城镇化质量和内涵,走新型城镇化的道路,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战略。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通过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实现土地、就业和人口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北科建集团作为大型责任国企,正是通过不断的产品体系升级和产品类型创新,力求将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联系在一起。

 

从北科建集团科技地产的产品体系来看,已经完成的中关村一区三园可以说是第一代产品,主要功能是实现产业聚集,主要职责是土地一级开发和招商运营。第二代产品是目前正在开发的京外四个科技地产项目,主要产品类型包括科技新城和专业化科技园区,是对第一代产品的功能完善和创新升级。

 

嘉兴智富城是典型的科技新城产品。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坚持以助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提升为核心理念,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包含了产业研发区、商务功能区、生态住宅区三大板块,囊括了孵化器、研发楼、厂办一体化、写字楼、星级酒店、餐饮街、购物中心、住宅八种业态。项目通过科学的功能布局规划和严格产业业态控制,引进环境友好、清洁生产类企业,使产业与城市间的矛盾和冲突降到最低,并使各业态之间功能互补和产品溢价最大化,打造了一个产业导向的微型城市,实现城市功能与产业功能的有机融合,使区域从业人员享受到职、住、娱一体化的综合服务。这种产品规避了传统城镇化中有城无业的现象,实现了土地利用、就业能力、人口结构的同步城镇化。

 

无锡中关村软件园太湖分园是典型的专业化科技园区,是对传统园区开发理念和产品功能的一次升级。首先,在园区总体建筑风格上,把1040亩土地、77万平方米的建筑统一进行了规划,根据不同的业态,实现古典风格、现代风格和前卫风格的有机传承和相互融合,整体风格更加符合审美梯度需要,有效规避了第一代产品中只进行土地一级开发和功能规划,园区建筑风格难以相互融合的难题。其次,在功能规划和业态设计上,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经营规模的企业需要,进行了多种建筑业态的功能组合,产品业态包括了孵化器、总部办公、人才公寓、培训中心、创意工作室(studio)、厂办一体化等,产品业态更加丰富。

 

在科技地产第二代产品如火如荼开发的同时,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实现城镇化与信息化的良性互动,北科建集团未雨绸缪,在科技地产的产品体系上再次谋划升级,正在大力构建第三代科技地产产品——产业新城,实现由“科技新城”到“产业新城”的全面升级。

 

产业新城作为第三代产品,在第二代科技新城产品的主导产业聚集功能与城市功能相互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其核心理念是多元产业聚集融合、城市资源均衡配置和社会管理智能高效。这就意味着,在产业新城中,将实现多元产业大规模、区域化聚集,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经济动力;通过在交通、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投入,为城市功能完善提供配套支撑;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交通控制、污染治理、人口的动态管理,实现社会管理的智能化。因此,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来说,科技地产的第三代产品就是一个新型城市的微缩模型。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范文11

2012年11月,深圳第十四届高交会上的“科技园区创新与发展论坛”倍受瞩目,这是高交会众多论坛中唯一一家由企业独立主办的论坛。而作为论坛的发起者——北京科技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科建集团”)凭借多年来在科技园区开发行业的经验、智慧和业绩,创新性地提出了科技地产商业模式,成为众多地方政府、金融、高科技企业界和房地产行业精英人士的关注焦点,也为房地产行业转型探索出了一个良性发展的方向。为了对科技地产这一全新的市场化科技园区开发商业模式进行深入了解,记者实地走访了北科建集团。

科技地产:

搭建产业发展和资源整合的城市创新平台

没有人否认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但正如住宅房地产调控所显现的,脱离了科学发展的房地产经济会遭遇它的瓶颈。而真正优秀的房地产企业,只要真实投入到国民经济的转型、升级的过程,非但不会萎靡,反而能迎来春天。

北科建集团的科技地产模式强调城市与产业协同发展,是以房地产开发为手段,以产业聚集为目标,以科技载体和产业服务构建为任务,整合企业发展的要素和资源,通过开发、运营、服务助推产业创新和价值提升的一种科技园区创新开发模式。实质上,科技地产是以地产为平台、产业为主体、金融为支撑,实现地产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有机融合,驱动区域经济转型与发展的一种全新商业模式。

科技地产不仅仅是房地产开发,而是在搭建一个巨大的平台:即产业创新平台和资源整合平台。所谓产业创新平台,就是每个科技地产项目都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培育为中心任务,根据区域的产业环境和政府的发展战略,明确园区的产业定位,然后通过科学合理的功能规划、建筑设计和业态准入,以及全方位的产业服务,来营造企业创新与成长的硬件环境和软环境,使入驻企业既能享受到清新优美的生活工作环境,又能降低创新成本,激发创新活力,实现产业聚集,加速区域经济的内涵式发展。2012年341个部级开发区土地利用调查情况表明,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用地产出强度为26668.11万元/公顷,不仅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比同期工业用地产出强度超出一倍有余,更是远远超过了普通住宅用地的使用效益。因此,科技地产无论是从土地效益上,还是从实现的功能上来讲,已经不属于普通的房地产开发范畴,而是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提升土地价值的重要平台。

所谓资源整合平台,就是科技地产项目作为城市功能完善和城市价值提升的重要载体,包括了建设、运营、管理等环节,因此需要开发商整合多种资源和各方力量来保证园区功能的实现。具体来说,在整体功能实现上,科技地产开发需要政府配套相关的城市公共资源;在建设和发展中,需要金融机构提供园区建设的资金和科技企业孵化资本;需要网络信息技术与运营资源的支持,来提升园区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因此,科技地产作为一个资源整合的大平台,需要开发商统筹政府、金融以及各种社会资源,并且科学合理地确定利益分配机制,保障各种资源在参与科技地产过程中的利益诉求均衡和价值实现。

所以,科技地产模式,直观来说,是产业创新与发展平台、是内容和资源整合平台,不仅提升了土地价值、城市功能和区域形象,加速了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和发展,为政府创造了持续税收、就业,实现了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而且实现了政府、入驻企业、开发商、金融资本等各种资源和力量的利益均衡和价值提升,从本质上来讲,科技地产无疑是一个价值创造和提升的巨大平台。

社会责任:

以区域经济发展

和产业结构升级为己任

科技地产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与发展的平台,其巨大的社会价值从创造的经济效益和创新成果中可窥一斑。北科建集团自1999年成立以来,先后开发了一区七园八个科技地产项目,包括已经建成的中关村科技商务核心区、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正在开发中的嘉兴智富城(嘉兴长三角创新园)、无锡中关村软件园太湖分园、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长春北湖科技园。

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记者了解到,北科建集团的科技地产模式创新,是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的。北科建集团2010年完成了北京中关村一区三园的开发任务,不仅实现了项目总体规划和功能布局的高品质,提升了土地价值和城市形象,而且成功吸引了微软、IBM、甲骨文、新浪、甲骨文、百度、美国健赞、瑞士先正达、博奥芯片等4000多家大型企业总部和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并通过孵化服务,支持12家企业入园后实现国内外上市,使数百家高科技创新企业化蛹成蝶,累计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和国内外专利5000多项,2012年创造产值3500多亿元,上缴税收220多亿元,成为推动国家自主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北科建集团正在京外开发的四个科技地产项目,总投资约250亿元,总建筑面积达到410万平方米,其中孵化器、加速器面积多达150万平方米,这在国内科技园区开发企业中是罕见的。这些园区已经成为当地实现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成为承接一线城市产业转移、技术转移和推动本地产业结构升级的引领力量,其潜在的巨大社会价值也正逐渐显现。比如嘉兴智富城成为浙江省着力打造的科技孵化城“一心八园”的“心”,已经带动该区域成为了省级高新区,并正在向部级高新区迈进。

中关村作为我国高新技术创新发展的策源地,创新文化氛围浓厚,创新资源丰富,正日益发挥出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效应,尤其是在向二三线城市产业转移和技术输出方面做出重要贡献。2011年,中关村流向北京之外地区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约1900亿元,同比增长约35%;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中关村示范区上市公司等规模较大企业在京外地区实现总收入约1万亿元。北科建集团作为根植于中关村园区的大型责任国企,开创了科技地产模式,并且在京外布局,就是要帮助外地二三线城市来承接中关村的技术转移、产业转移,把中关村创新文化的精髓、创新的体制机制以及先行先试所形成的政策优势复制到当地,在当地形成创新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本地的产业升级,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式转变。

北科建集团用“服务区域经济、助推产业升级、加速科技转化、提升社会贡献”来概括自己的企业使命,就是要力争通过科技地产的开发运营服务,在宏观上促进当地产业结构、人才结构、财政结构等积极转变,在中观上以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在微观上促进创新创业型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达到综合提升地区创新能力,实现政府、股东、入园企业、合作伙伴和员工五方利益诉求的均衡和共赢。这一使命也集中体现了北科建集团“社会效益为首,经济效益为本”的经营理念,凸显了国企的社会责任。

产品体系:

创新驱动战略

和新型城镇化的实现载体

城镇化近年来一直是中国经济内需拉动的最大潜力,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1.3%,但目前的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只有33%,大量农民工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很低。因此,提高城镇化质量和内涵,走新型城镇化的道路,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战略。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通过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实现土地、就业和人口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北科建集团作为大型责任国企,正是通过不断的产品体系升级和产品类型创新,力求将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联系在一起。

从北科建集团科技地产的产品体系来看,已经完成的中关村一区三园可以说是第一代产品,主要功能是实现产业聚集,主要职责是土地一级开发和招商运营。第二代产品是目前正在开发的京外四个科技地产项目,主要产品类型包括科技新城和专业化科技园区,是对第一代产品的功能完善和创新升级。

嘉兴智富城是典型的科技新城产品。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坚持以助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提升为核心理念,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包含了产业研发区、商务功能区、生态住宅区三大板块,囊括了孵化器、研发楼、厂办一体化、写字楼、星级酒店、餐饮街、购物中心、住宅八种业态。项目通过科学的功能布局规划和严格产业业态控制,引进环境友好、清洁生产类企业,使产业与城市间的矛盾和冲突降到最低,并使各业态之间功能互补和产品溢价最大化,打造了一个产业导向的微型城市,实现城市功能与产业功能的有机融合,使区域从业人员享受到职、住、娱一体化的综合服务。这种产品规避了传统城镇化中有城无业的现象,实现了土地利用、就业能力、人口结构的同步城镇化。

无锡中关村软件园太湖分园是典型的专业化科技园区,是对传统园区开发理念和产品功能的一次升级。首先,在园区总体建筑风格上,把1040亩土地、77万平方米的建筑统一进行了规划,根据不同的业态,实现古典风格、现代风格和前卫风格的有机传承和相互融合,整体风格更加符合审美梯度需要,有效规避了第一代产品中只进行土地一级开发和功能规划,园区建筑风格难以相互融合的难题。其次,在功能规划和业态设计上,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经营规模的企业需要,进行了多种建筑业态的功能组合,产品业态包括了孵化器、总部办公、人才公寓、培训中心、创意工作室(studio)、厂办一体化等,产品业态更加丰富。

在科技地产第二代产品如火如荼开发的同时,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实现城镇化与信息化的良性互动,北科建集团未雨绸缪,在科技地产的产品体系上再次谋划升级,正在大力构建第三代科技地产产品——产业新城,实现由“科技新城”到“产业新城”的全面升级。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范文12

一、拉大城市框架,拔高发展标杆

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为:建成区面积8平方公里以上,形成布局合理的居住、工业、商贸、生态等功能分区;建成区户籍人口6万人以上或常住人口10万人以上;形成比较完备的水、电、路、气、环保等基础设施网络。

2012年,镇建成区面积为6.1平方公里,建成区常住人口为5万人。因此,我们认为,拉大城市框架,加速人口集聚,提升城市发展水平,是小城市培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1.明确定位。结合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理区位优势,明确镇小城市培育的功能定位为:都市经济圈工贸卫星城市,环湾的现代物流基地,东南部的宜居新城。山水资源丰富,既能接受大都市和主城区的双重辐射,同时又面临着新城开发建设的历史机遇,更有组团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积累的良好基础,根据镇小城市试点(2011-2013年)三年行动计划的规划,通过三年的努力,力争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0平方公里,建成区常住人口10万人以上,将打造成城市功能齐全、基础设施完善、集聚和扩散效应较强的现代新型城市,努力使小城市培育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2.修编规划。立足培育一流小城市的标准,结合自身区位优势、经济基础、产业特色、历史文化等要素,科学编制镇小城市培育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新区3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旧城1.5平方公里修建性规划,以及污水排放、村庄布点等专项性规划,优化资源配置,有序推进区块开发。同时,制定重大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建设计划,确保各项规划落到实处。建议区政府在修编土地利用规划时,充分考虑小城市培育的需要,加大农保调整力度,适当增加建设用地指标,确保小城市建设的需要。

3.完善路网。通过近三年的努力,目前镇域范围内“八横四纵、东西连接、南北呼应、环线互通”的路网格局已经形成,但道路配套和老城区道路改造升级仍有待加强。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新区道路、工业区配套道路建设和老城区道路升级改造,构建畅通、便捷、安全的城市道路网络。同时,建议区政府尽快启动建设四路和青六线段、东灵路接靖江连接线工程等道路建设,并积极争取城市轨道交通5号线延伸至,促进与和主城区的交通一体化。另外,尽快启动与机场南门连接线工程规划建设,进一步增强镇与航空港的联系。

4.大力推进城市综合体的建设。城市综合体的建设,对于提升城市整体功能和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按照城镇建设重心北移战略,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好3平方公里新区核心区块,加快规划建设集商务会展、行政服务、文化娱乐、购物休闲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促进人气的集聚和城市面貌的提升。当前,特别是要加快行政中心、文体中心及创业中心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以行政中心的建设带动核心区块的开发。

5.实施旧城有机更新。坚持城镇有机更新理念,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加强旧城街道综合改建,对人民路、航坞路等主要道路实施“上改下”、路面“白改黑”、沿线建筑立面改造;加大旧城区河道的综合整治力度,做到“河清、岸绿、景美”;加强对老小区、失管房、背街小巷的整治和管理,对部分闲置资产通过改建停车场、休闲公园、城市小品等方式进行综合改造;加强对行车停车、农贸市场、环卫保洁、广告设置等长效管理,不断改善视觉空间环境,把旧城改造为动静相宜、功能完备的品质化居住区。

二、培育新兴产业,促进转型升级

小城市培育试点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为:国内生产总值100亿元以上,年财政总收入10亿元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万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收入2万元以上。

2012年,镇国内生产总值56亿元,国、地税财政总收入6.5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4:76: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196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6800元。因此,我们认为,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实现经济总量三年翻番是小城市培育工作中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取向。

6.培育新兴产业。依托航空港、高速公路、杭甬运河等区域通设施的便利条件,借助开发的机遇,在等大型物流企业入驻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东部综合物流园区和纺织石化行业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加快把建设成为以仓储、运输、配送、流通、加工功能为主,以专业市场为特色,集物流、商贸流和信息流于一体的现代物流基地。构筑“航坞山----昭东水乡”于一体的山水空间格局,完善城市绿地体系规划,着力营造和谐的生态、人文与人居环境。以核心区块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房地产业、会所经济、楼宇经济、总部经济、信息产业、商贸业,加快第三产业的快速崛起。

7.加快印染行业的整体提升。印染行业是的支柱产业,也是经济总量的主要组成部分。的印染企业数量较多,但大部分在集镇范围内,这也成为了小城市建设的硬伤。为此,我们提出两套方案:一是学习绍兴经验,实施印染行业整体搬迁。在合适地块规划一个2平方公里左右的印染产业园,但实施这一方案,在区块选址和印染企业异地搬迁重建的项目审批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困难。二是开展印染行业整合提升专项计划。通过设备淘汰改造、工艺更新提升一批;出台鼓励政策“退二进三”,调整一批;强势推进节能减排,严控废水废气排放整治一批,关停一批,进一步规范印染行业,促进产业升级。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我们认为第二套方案操作的可行性较大。建议由区发改局、区经发局、区环保局牵头,通过对城区1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企业进行排队摸底后,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出台相应政策,督促实施,推动由“印染污染城”向“科技商贸城”的转变。

8.拓展工业发展空间。工业是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重要支撑,为进一步拓宽工业发展空间,应积极加快规划建设配套齐全、产业领先的现代工业园区,为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发展大产业奠定基础。建议镇立足临港工业功能区,拓展永联工业功能区,一手抓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培育,一手抓轻纺印染、花边刺绣等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争取三年内完成工业生产和技术改造投入30亿元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利税突破50亿元,两大工业功能区集聚规模以上企业150家以上,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工业经济的集聚发展。

9.发展旅游经济。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航坞山是萧绍平原上一座具有地标性意义的“名山”,“航坞听梵”更是十景之一。另外,“全国十强村”航民村、白龙寺、海派画家任伯年故里以及昭东丰富的水乡资源,周边衙前镇的农民运动纪念馆,镇的“地藏祭星”、极乐寺等也都是声名远扬,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都为发展休闲旅游业,培育经济增长点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要素保障。建议:一是由区旅游局牵头,整合资源,全面布局,制订航坞山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二是由于航坞山地域范围涉及、、衙前三镇,建议:要加大航坞山旅游资源保护和整合力度,组建景区经营机构,构筑运作平台,实施统一开发,着力打造集红色旅游、佛教文化体验、水乡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名镇。

三、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生态文明、宜居宜业是小城市培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小城市建设的紧迫任务。我们认为,环境整治将是小城市培育成败的关键。

10.强化环境综合整治。要以创建国家卫生镇为目标,以“最清洁城乡”工程为抓手,以路、水、气综合整治带改造、带建设、带开发、带管理,促进景观更新和环境再造,努力打造绿色、低碳、生态、宜居小城市。一是加快生产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推进截污纳管和工业“三废”治理,确保建成区截污纳管覆盖面达90%以上,工业污水集中处理率达100%;二是削减燃煤烟气污染,推进烟气脱硫、脱硝、除尘。适时实施燃煤锅炉向燃气锅炉的升级改造;三是全面实施户集、村(社)收、城处理的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模式,实行卫生保洁市场化运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实现100%;四是大力开展河道疏通保洁与护坡绿化工作,确保河道畅通、排灌便利、沿河绿化美观,充分体现水乡特色,努力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11.启动西入城口整治。入城口是视觉焦点,也是城市的窗口。但目前镇入城口形象展示不足,特别是西大门“脏、乱、差”现象比较突出,严重影响着人们对的“第一印象”。对此,要按照“序化、洁化、绿化、亮化”的要求,实施入城口整治工程,加快推进东片污水运管中心的搬迁,同时通过建设入城口公园,树精品城雕,提升绿化档次等措施,打造新形象。

12.实施航坞山山体覆绿。航坞山遭受了多年的无序开采,山体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对此,镇要在实施航坞山一期、二期覆绿工程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治脏变绿、见缝插绿等多项措施,强化山体覆绿力度。同时,建议区政府将航坞山的环境保护提高到区级层面,由区国土分局、区环保局牵头,科学制定航坞山综合保护规划,关停在采矿山,积极推进航坞山综合整治,争取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步实现整个航坞山区的生态化、自然化。

四、强化社会保障,统筹城乡发展

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社会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学前教育普及率98%以上,建城区义务教育集聚率80%以上,高中段入学率98%以上;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1家,千人医院床位数大于4张,千人医生数大于2.5人;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参保率95%以上,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城镇登记人口失业率小于4%。

2012年,镇学前教育普及率92%,建城区义务教育集聚率100%,高中段入学率96%;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1家,千人医院床位数4张,千人医生数1.5人;城镇职工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60%,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60%,城镇登记人口失业率4%。据此,我们认为,已具备较好的社会事业基础,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工作理应成为小城市培育工作中的点睛之笔。

13.优化教育办学质量。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为重点的基础教育优质化工程,大幅增加教育事业投入,不断提升各类教育水平,构筑形成与现代小城市发展水平相配套的教育体系。新建新区幼儿园和昭东幼儿园,加快对三小、大园小学、曙光学校、一中和二中等部分学校的扩建改造及配套设施建设,实施任伯年小学和镇第二小学的合并重组,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校的硬件设施。另外,支持学校开展品牌建设,不断加大名优教师的培育力度,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努力将打造成东部教育强镇。建议由区教育局牵头,通过名校集团化战略,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着力将八中培育成为省一级重点中学。

14.提升医疗卫生水平。目前,镇中心卫生院已建成投入使用,下设的14个村级卫生服务站运作有序,镇、村(社区)卫生一体化管理全面实现。为进一步提升的整体医疗卫生水平,按照打造“健康城市”的目标,加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投入,新建六里桥章氏眼科医院,争取将区第二人民医院培育成三级综合医院,抓好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创建和管理工作,计划用三年时间,力争全镇千人医生数达到2.5个,千人医院床位数达到4张以上,实现医疗卫生水平的全面提升。

15.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加快农村住房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面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扶贫帮困、社会救助工作机制,落实劳动援助政策,加快文体设施建设,推动城乡服务均等化,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五、加大政策扶持,强化政策保障

为了有效推动小城市试点培育工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作为唯一列入小城市培育试点的中心镇,能否顺利完成小城市试点建设的各项任务,加快实现向小城市转型发展的目标,事关的荣誉,事关城镇化推进的进程,事关新城建设机制和体制的创新。因此,我们认为,全区上下要高度统一思想,加深认识,将小城市培育工作放到与开发同等重要的位置,重点扶持,全力推进。

16.落实强镇扩权。坚持依法放权、高效便民、分类指导、权责一致的原则,赋予镇与区级政府基本相同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由区政府组织,区级各相关部门按照全面扩大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总体要求,确定拟向镇放权的事项目录,通过直接放权、委托执法、机构延伸等形式,下放事权。

17.适时调整行政区划。镇在全省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中,无论镇域面积、总人口,还是经济总量等方面,都处在靠后的位置。调整行政区划一是有利于扩大经济总量。按照现有基础,想三年实现GDP100亿元的目标很难实现;二是有利于项目落地。镇小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确定了2011年至2013年的100个建设项目,投资总额达到130亿元,需要占用土地3949亩,如不调整行政区划,这些项目用地实际上很难得到落实。当然,行政区划调整以后,对一些人均指标的实现也需要重新考量。更为重要的是,镇街规模偏小,新城建设几大平台处级机构叠加,机制体制不顺的矛盾相当突出。为此,我们提出两套建议方案:(1)综合考虑镇与周边镇的历史渊源以及航坞山经济区内各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生产要素流向,适时适当调整行政区划,拓宽发展空间;(2)对、湘湖新城、新城、浦阳江生态区等几大平台一并考虑,实施新一轮的镇街撤并,基本解决新城建设中的体制问题。我们认为,这一时机已基本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