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提升员工工作效率

提升员工工作效率

时间:2022-10-12 14:25:57

提升员工工作效率

提升员工工作效率范文1

一、前言

辅导员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工作能力的提高与工作效率是紧密相连的,辅导员的素质和言行直接关系到学生工作的开展。常言道:“树人先树己”,辅导员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才能及时发现学生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找到其中的症结所在,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应该逐步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自身修养并有效地指导学生,从而帮助学生实现思想的进步与个性的发展。

二、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高校辅导员的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辅导员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最基本的工作内容是对学生的思想学习、日常生活、心理生理健康、就业创业等各方面进行关心与指导,做到“以德树人、以识教人、以爱育人”。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辅导员应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能准确把握党的教育方针,并且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才能为学生答疑解难,加强正面引导,做学生思想的引路人。

2.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

辅导员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既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又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教育,能在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品行熏陶和知识熏陶;同时,辅导员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组织管理知识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了解大学生的教育规律、成长规律,掌握一定的管理方法和技巧可以保证工作效率。

3.具有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

辅导员的工作内容繁杂、工作负荷强度高,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每一项工作都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甚至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辅导员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发挥出最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服务,不计较个人得失,具备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

4.具有较强的说服能力与攻心技巧

在与学生密切的来往中,辅导员应不断加强协调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对待学生“亲切如慈母,平等如朋友,严厉如严父”,能以恰当的沟通技巧、得体的言语表达取得学生对工作和个人的认可,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达到“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的效果。此外,辅导员还需广泛了解学生的兴趣,增强自己与学生兴趣有关的知识,关注网络信息,了解前沿动态和社会需求,利用QQ、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了解学生动态、与学生交流,拓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

三、高校辅导员应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依靠条条框框而更应注重言传身教。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作风严谨、工作态度认真、处事方式公平,一切为了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就业服务;通过在日常工作中不断进取,完善自我,起到了榜样示范的作用。其优秀的品德给予了学生最直接、生动的教育,能够感染学生。

1.以良好的品德修养影响学生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辅导员应该“为人师表”,工作作风严谨细致,行为举止高尚。自觉以较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有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增强社会道德责任感,诚实守信,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热爱和关心集体,尊重他人、有较强的团结协作精神;成为学生学习效仿的榜样。

2.以优秀的个性魅力影响学生

辅导员应重视自身的个人形象,既表现了对职业的尊重,也是对学生的尊重。因此,辅导员应注意自身形象的塑造,如:衣着服饰要大方得体,语言要规范,谈吐要温和,举止要文明。同时,辅导员应坚守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气质风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事事严于律己、处处以身作则,留给学生美好的形象。辅导员个人形象与个性魅力的提升,能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也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

高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主要包含学生学习、生活、心理辅导和党团工作等几个方面。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 的理念,关注“90”后学生群体的特点和其个性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才能提高效率。

1.关爱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

辅导员应该把握住“90”后学大生群体的特点,采取积极的措施: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关注学生健康、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权益、对学生宽严相济,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辅导员应定期参与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如学生的课堂学习、宿舍生活和校园文化活动。只有深入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掌握真实情况,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想其所想、做其所思、说其所向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师生关系。真挚、深厚的师生之情更能够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尊重,也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此外,网络文化已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辅导员应抓住网络阵地,利用QQ、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与学生加强沟通,建立与学生交流的亲切感。

2.服务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新时期辅导员应着眼于服务学生成长、 成才的大局,增强服务意识,抓住学生关心的问题,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首先,辅导员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大力宣传和弘扬平等、友爱的主流思想,摆正位置,放低架子;真正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意识,做到与学生互尊互爱、相互信任,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拥护。其次,当学生出现违纪和犯错时,辅导员能从关爱的角度去为学生认真分析犯错误的根源,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学生明确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

3.依靠学生,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辅导员要擅于培养、信任和使用学生干部,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组建强有力的学生干部工作团队,凝聚学生力量。形成“党指导团,团领导班”的工作格局,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以党、团为媒介开展,锻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学生干部既是各项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者,又是参与者;在学生管理当中,依靠学生干部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要做好学生干部选拔工作;其次,要重视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再次,要信任学生干部,并且对他们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

4.鼓励学生,加强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

学生的个性发展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又是高校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90”后大学生个性鲜明、独立自主、敢爱敢恨、以自我为中心,也有部分学生责任意识不强、价值取向不明确。 辅导员要尊重学生并且采取灵活的管理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亮点,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文体活动;不仅得到各方面能力的锻炼,而且能扩大人际交往、增加成功体验、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良性发展。

5.关注学生,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频率逐渐升高,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生活压力和感情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因此,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辅导员应从学生入学开始,就要密切关注每个学生,尽量去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和兴趣爱好,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定期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谈话谈心、心理短剧表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定期开展心理危机排查,通过聊天和谈心的方式,对发现有潜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干预,或转介给心理学专业的人士进行处理。

五、结束语

高校辅导员政治素质的高低、品德的优劣、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辅导员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讲到点子上,抓到关键上,使学生心服口服。高校辅导员本着“严为基础,活为导向,诚信为先,操守为重,完善人格,发展个性”的教育理念,才能擅于总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不断采用切实可行的教育工作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杨红.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西南大学,2012.

[2]孙倩.构建高校艺术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3]罗美英.高校辅导员在“立德树人”中的地位和作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2):154-155.

[4]李姗姗,李光富.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J].科教文汇,2015(1):17-18.

[5]葛子墨.明确定位,有的放矢――浅谈新一代高校辅导员工作[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2):158,160.

[6]秦记洪.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理论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3(8).

[7]王蒙.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再论高校辅导员的管理艺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2):46-47.

[8]董美娟.新形势下艺术类大学生党员再教育工作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0(11).

提升员工工作效率范文2

企业人力资源效率从表面上分析,就是指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使用率。对其内涵进行深入的挖掘,企业发展潜力大小其衡量标准就是人力资源使用情况,如果一个企业发展中人力资源的所做的贡献较大,那么就证明这个企业人力资源的效率较高,说明人力资源会为企业获得更多的利益,此时人力资源成为价值创造的重要方面。人力资源作为企业资源中最重要的一方面,研究企业人力资源效率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的人力资源效率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企业员工的效率,企业员工相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员工的素质也都有所区别,而这些差异性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效率有直接的影响。如果一个员工专业知识和技能比较深厚,工作态度认真,有很强的责任心,那么他必然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资源,就会提高企业人力资源效率,相反,则不会为企业创造价值,甚至会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效率。二是管理效率,也就是企业管理的水平。企业要想发展必然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管理模式的合理性是规范员工行为的准则,同时也要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管理方式,以此作为工作积极性及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促进企业人力资源效率的提高,推动企业稳定快速发展。

2战略性薪酬的概述

薪酬是员工收入最主要的来源,因此,企业的薪酬与员工生活水平直接挂钩,如果企业薪酬高就会使员工生活水平提高。同时,从另一个角度讲,员工的工作地位也需要用薪酬来衡量,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同时也影响企业管理水平。企业以盈利为目的是毋庸置疑的,只有员工创造的价值高于为员工提供的薪酬,那么企业才会获得盈利,企业才会获得发展,相反,企业却会面对亏本的情况,因此,员工薪酬的制定必然要与员工价值创造相联系。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的管理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传统的薪酬观念已经无法适应企业的发展,因此,薪酬不仅仅是企业发展成本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也与企业的战略性发展有直接的关系。基于战略性角度考虑,薪酬也是一种企业投资,激励人力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同时也是吸收高端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提出战略性薪酬这个概念,战略性薪酬是企业人力资源效率提高,甚至是实现最大效率的关键,对企业实现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3战略性薪酬对企业人力资源效率的作用

基于以上对企业人力资源效率及战略性薪酬的分析,可见战略性薪酬对企业人力资源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将战略性薪酬对企业人力资源效率的作用进行简单的论述:

3.1战略性薪酬可以为企业吸收人才

在战略性薪酬的角度上,将薪酬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的投资,不但是企业稳定员工的手段,同时也是吸收外面人才的重要手段。薪酬水平越高可以提升员工的忠诚度,会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使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人才可以为企业的投资提供回报。薪酬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人力资源的价值,这就可以促进员工提升自身的素质,以适应企业的发展。因此,对战略性薪酬进行合理管理是保证企业吸收人才的关键,也是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而且可以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3.2战略性薪酬对人力资源的工作动机

有激发作用战略性薪酬管理越科学,那么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才,也是提升人力资源效率的前提,对人力资源的工作动机有激发作用。使得员工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依据,规划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并且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付诸于实践。员工可以为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地努力,对企业团队精神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3.2.1战略性薪酬对员工工作满意度具有提升作用

在人力资源效率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工作满意度,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战略性薪酬也影响着工作满意度,战略性薪酬结构越科学,水平越高,使得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增加,促进企业人力资源效率的提升。

3.2.2战略性薪酬有利于员工全面素质的提高

在战略性薪酬理念的指导下,员工绩效与薪酬相结合,员工必然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提高绩效,以此获得更多的薪酬,以此作为提升企业人力资源效率的重要的途径,促进企业的稳定、快速发展。

4结语

提升员工工作效率范文3

在市场经济作用下,人才竞争更为激烈,而人力资源管理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是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管理水平对行政管理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在行政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不利于行政管理工作的更好开展。所以,有关部门有必要对人力资源管理不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对策,以促进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绪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行政管理水平的不同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作为行政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对行政管理有重要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能够满足行政管理的需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内容较多,主要包括加强部门人员之间的沟通、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有效调控员工等,对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虽然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但管理缺乏有效性,影响行政管理效率。因此,对行政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具有必要性。加强行政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我国经济处于变革时期,既缺乏理论实践作为依据,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能力不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政管理效率。所以,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其次,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行政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而且是行政管理理念的核心表现。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只有有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才能充分挖掘员工的工作潜能和解决员工的生活困惑等问题,进而提升行政管理效率。因此,对行政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二、行政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一)行政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就行政管理而言,其内涵丰富。首先,从广义角度来看,指行政机关或部门开展的综合管理活动;其次,从狭义角度来看,有关部门开展的行政管理活动。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人员调动、人力整合等一系列管理过程活动,要求管理人员必须按照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而开展管理活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对更好实现人员调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行政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在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未能全面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具有被动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政管理的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在于管理,而是要求管理人员深入挖掘员工的工作潜力,通过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等多样化管理手段,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积极为行政管理工作贡献力量。行政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有着一定的区别。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是行政管理的一项管理内容,其管理范围相对较小,管理工作更具针对性;另一方面,行政管理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思想理论的指导,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但是,二者也具有一定的联系。人力资源管理是由传统的行政管理逐渐演变而成的,比传统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并且其工作内容具有一定的整合性。行政管理工作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三、人力资源管理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一)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在行政管理工作中,有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有利于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进而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首先,人力资源管理在行政管理中发挥着上传下达的作用。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是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更好了解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对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重要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并且能够充分实现人力资源效益。其次,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处理行政管理中管理者之间、部门之间的复杂关系,为行政管理工作的更好开展创设和谐的环境氛围,充分促进管理者之间和睦相处,部门之间高效协作,对提升行政管理水平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最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实现管理人员间的互补,对提升管理者素质能力有促进作用。如此,不仅可以充分挖掘管理者的工作潜能,使管理者与岗位相匹配,而且能够充分提升行政管理效率,为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深入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能够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而且有助于提升行政管理效率,为社会主义特色行政管理模式的构建发挥着积极的意义,同时有利于引导社会众多行业领域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目的是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能够被合理安排在对应的工作岗位中,各司其职,积极为行政部门工作贡献力量。如此,行政部门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以最少的劳动消耗,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首先,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对各部门及员工进行深入了解,并根据员工的工作能力、专业特长等方面合理进行岗位匹配,确保员工在工作岗位中能够实现自身价值。其次,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对有需要的员工制定长期职业规划,促使员工不断努力而达成工作目标,激发员工的上进心,为行政部门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最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通过岗位轮换、职位调整等手段,对部门员工的工作进行合理分工,以最大限度提升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三)促进管理制度的完善

人力资源管理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否有效开展,对行政管理工作水平有着重要影响,而积极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有利于促进行政管理制度的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管理的积极作用越来越突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对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首先,行政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而促进行政管理制度体系的完善,为行政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规章制度依据。其次,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有效对管理人员进行合理配置,可以进一步加强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最后,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行政管理制度的完善,有利于我国特色行政管理模式的创建,对行政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导向作用。

四、行政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人力资源管理在行政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和发挥重要作用。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管理人员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能够对行政管理各部门人员进行充分调度,使行政管理各工作部门人员能够有效开展各方面的管理工作,以提升行政管理效率。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虽然良好,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对行政管理效率产生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意识相对较弱。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与相关管理人员有着密切联系,由于管理者的管理力度小和管理方式不当等,难以充分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同时不利于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其次,人力资源管理效率较低,未能针对员工发展实际而充分激发其潜力,且员工岗位调度能力相对较差。再次,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难以为管理工作提供重要指导,使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缺失。第四,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权责不够明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理者的工作热情,而相关管理责任不能得到彻底追究,不利于行政管理效率的提升。最后,缺乏完善的用人机制,使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开展工作中,未能积极履行自身职责,造成管理不力等问题。由此可见,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有关人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积极应对,进而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五、促进行政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对策

人力资源管理在行政管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而有关部门有必要采取措施,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以提升行政管理效率。

(一)增强人力资源管理意识

要充分发挥行政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积极作用,有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对策,以增强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意识。首先,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而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使管理者在开展管理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员工的主体作用,从员工中来,到员工中去,一切管理工作以员工为核心。其次,摒弃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中物本管理的理念,不可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员工在管理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避免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不良影响。再次,行政管理工作中应健全人本管理机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员工的需求而制定有效的人本管理制度,为人力资源管理者更好开展管理工作提供重要依据。最后,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开展管理工作中,应注重员工的情感变化和思想价值观,给予员工以深切的关怀,既解决员工工作困惑,又给予员工以生活方面的帮助,带动员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因此,增强管理者的思想认识具有必要性。

(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文化建设

文化能够以无形的力量感染人、指导人,因而对于行政管理工作而言,有必要加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潜移默化影响,使管理者能够更好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加强行政管理文化建设,能够有效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这就要求有关人员充分将制度、精神、物质有机结合,为管理人员更好开展工作创设良好的环境条件。首先,从精神角度出发,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创设独特的文化氛围,加强精神教育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行政管理人员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密切配合人力资源管理者深入开展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工作。其次,从制度角度出发,根据行政管理工作实际而制定完善的制度,为部门管理者提供培训活动,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最后,从物质角度出发,营造良好的学习型氛围,如改变行政部门精神面貌,改善员工工作条件等,促进员工不断进行自我充电。基于以上三方面的行政管理文化建设,能够充分发挥对人的鼓舞作用,有助于提升行政管理工作水平。

(三)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对于行政管理工作而言,积极组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以提高管理效率,能够充分提升行政管理效率。首先,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加大宣传力度,以增强管理者的认识,进而有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升行政管理的效率。其次,指派工作经验较为丰富,管理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加入行政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中,以更好开展行政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全面提升管理团队成员的素质能力。再次,管理团队要根据行政管理工作实际和员工的实际需求等方面,而确立工作目标、工作内容,为管理工作提供行为依据。最后,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以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推进行政管理工作的深入落实。

(四)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要有效开展行政管理工作,有必要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现阶段,部分行政管理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内容相对较少,且工作压力小,未能给予重视。然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仅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人员调度的合理性直接关系着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为此,行政管理部门有必要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首先,制定完善的用人机制,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建设,进而提升行政管理水平。其次,完善薪酬机制和激励机制,实行绩效管理,以激发行政管理者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再次,完善奖惩制度,管理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必须对管理工作进行多角度考虑,确保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如果管理人员对部门的人员调度工作欠缺考虑,则可能降低行政管理工作效率,因而管理人员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倘若人力资源管理者表现良好,能够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则要适时给予奖励。最后,完善考核制度,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考核,确保管理人员业绩达标。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能够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依据,为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五)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角色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行政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其工作效率对行政管理有重要影响。所以,有关人员有必要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使管理人员权责明确,对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首先,管理人员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中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其职业素养、工作能力决定着管理水平。为管理人员分别分配具体工作内容和履行的职责,有助于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其次,管理者对自身进行合理定位,能够代表不同方面的利益而参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制定,既促进了管理制度的全面性,又能为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条件。最后,对管理者进行有效定位,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者有效依据岗位职责而开展管理工作,进而促进行政管理工作的完善。

(六)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用人机制

为更好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以充分吸纳优秀管理人才。首先,对于行政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能“用人唯亲”,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直接决定着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只有确保人力资源管理者具有较高的素质,才能有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升行政管理效率。其次,在招聘人力资源管理者过程中,不仅重视应聘者的学历、专业,而且重视应聘者的工作经验,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建设。由此可见,行政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应建立完善的用人聘人机制,有利于加强行政管理队伍建设。

提升员工工作效率范文4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电子档案管理;应用措施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项目编号:KY2016LX248

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必须要重视电子档案管理技术的应用,保证可以提升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逐步解决电子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少其中存在的各类问题,逐渐提升其发展效率,增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效果。

1 高校电子档案分析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的今天,办公自动化和电子政务已应用到各个行业领域中。无纸化办公掀开了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新篇章。目前各高校基本已普及运用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文件的产生已然是高校政务信息的主体,也是高校办公过程中的主体。电子文件对传统纸质文件的大量取代,给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应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做好电子档案的管理,成为我们面临的新课题,亟待我们在实践工作中不断研究、探索和总结,本文就此做一探讨。高校电子档案是按照相关规范对凭证信息或是高校历史背景等进行把偶才能,利用电子形式对其进行处理,生成电子文件。电子档案与电子文件不同,电子文件在实际储存的额过程中,可以完全代替纸质的档案,并且与电子档案共存。

2 高校档案管理中电子档案管理问题分析

目前,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在应用电子档案管理技术的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无法提升电子档案管理效率与质量,难以提升高校档案管理效果。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工作量较大。一是档案工作人员需要对大量电子文件进行鉴定,只保留有价值的文件进行保存,在实际工作期间,会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二是因缺乏相应的电子档案管理数据库、服务器等设备,大部分高校的电子档案管理沿用传统的物理存储方式,保管方式落后,整理强度大,不利于检索利用。

第二,电子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我国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开展相关工作,经常会出现电子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低的现象,无法利用高效便捷的方式开展相关工作,导致电子档案信息数据利用效率降低[1]。

第三,电子档案标准程度不足。目前,部分档案管理部门在开展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没有制定完善的标准化管理制度,不能积极应用各类方式提升档案管理标准化程度,难以增强高校电子档案管理效果,甚至会出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在高校电子档案管理期间,相关工作人员不重视电子档案管理技术的应用,无法提升其工作效率与质量。

第四,电子档案远程传输频繁,存在安全隐患。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入学量较大,并且信息量较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做好就业与入学等档案管理工作,这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利用远距离传输的方式提升其工作效率,然而,在远程传输频繁的情况下,高校档案信息的流动率逐渐提升,导致出现安全问题。

3 电子档案管理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在高校子档案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可以提升高校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增强其管理效果。

3.1 制定安全性管理制度

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在应用电子档案管理技术的过程中,必须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可以提升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性。例如:定期对电子档案进行维护与检查,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设备,都需要建设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保证可以增强其安全性。同时,还要建设网络安全管理人才队伍,使其可以更好的对电子档案安全性进行管理[2]。其次,各高校要高度重视档案管理人员思想政治建设工作,阶段性的开展多种形式的档案安全培训工作,让档案管理人员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

3.2 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

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与时俱进,要树立正确的电子档案管理观念,保证可以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素养,要有创新的观念、改革的精神、发展的眼光看待电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在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式等方面作谋划。利用电脑及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电子档案库,利用网络管理等方式和途径,为电子档案管理现代化铺平道路。,逐渐提升其发展效率。首先,档案管理人员利用电子档案技术,保证可以提升电子档案技术的应用效率,增强其发展效果。其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电子档案思想政治建设工作,阶段性的开展安全培训工作,利用各类方式为电子档案管理人员树立安全操作意识,使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熟练掌握操作技巧,进而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

3.3 创新电子档案服务手段

首先,通过各种学习培训,使档案管理人员能熟练掌握电子档案管理业务知识,掌握电子档案管理技术,进一步提升电子档案的应用效率。其次,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在应用电子档案管理技术的过程中,必须要创新电子档案服务手段,保证可以提升其工作效率与质量。一方面,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做好电子档案整理工作,对于不合格的电子档案,需要予以重新加工处理。另一方面,档案管理人员需要重视电子档案应用质量,构建媒体与信息整合的服务体系,进而提升其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3]。

3.4 加大电子档案的投入力度

高校电子档案管理工作要实现高效率的信息化管理,就必须加大档案管理资金的投入力度,配备先进的档案管理软件与硬件设施。硬件方面要配备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照相机等现代办公设备;软件方面要配备先进的档案管理软件与档案信息利用平台,切实满足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实现档案存储介质的多元化发展,有效保障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稳定性与便捷性。

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在应用电子档案技术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大投入力度,逐渐提升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在此期间,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制定完善的电子档案投入制度,逐渐创新其管理方式,进而提升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4 结语

在高校档案管理电子档案技术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保证可以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根据高校电子档案管理需求,逐步优化电子档案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闭线林.新时期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探析[J].山西档案,2014(5):69-71.

提升员工工作效率范文5

2011年8月在实现10000集中和初步集约运营后,浙江电信10000杭州分中心打破了原有管理思路(即分模块专业化运营的模式),通过整合部门间的资源,形成“一个核心、三大支撑”,即以前台运营为核心,以业务管理、工单处理、运行保障为支撑,三大支撑摆脱原来以提升各自专业指标为目标,调整方向,全部以提升前台服务能力为聚焦点,最终实现以客户感知提升为落脚点。通过一年时间的探索,这种管理模式在呼叫中心内部形成前台运营人人有责的理念,强化业务管理,质检、培训、后台预处理紧密协同,实现对前台支撑最优化,并实现了流程化管 理和闭环管控。当按照新的管理思路和工作关系把各个部门画在纸上时,意外地发现呼叫中心就象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躯干就是前台运营、翅膀就是三大支撑,因此浙江10000将这种内部标准化管理模式称为蝶状管理模式。

核心——前台客服(蝴蝶的躯干):这是客户第一接触点。因为电信产品线丰富、客户群规模大,对客服的知识库、培训、支撑都带来了巨大挑战。为提升能力,像许多呼叫中心一样,10000逐步实施日趋细致的专席化、差异化服务。10000分别从客户纬度和产品纬度设置专席,从客户纬度分为钻金、银卡、商务领航专席、综合席,从产品纬度设置宽带、3G专席。专席化的运营模式既为用户提供专业化服务,改善客户感知,也拓展了员工晋升通道,提升了员工的归属感。前台运营中实施值班长负责制,根据岗位及工作内容分层分级进行管理。前台运营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做好班务安排、人员调度、现场管理,确保各类效率指标的完成,另一方面是根据业务管理支撑、工单处理支撑确定的行动方案协同配合,落实执行,确保能力指标的提升。

如何在第一接触点快速解决问题、又能兼顾效率?各部门在以蝶状管理为思维模式的研究下积极寻找前台兼顾效率与能力的核心指标。在当前运营阶段,因未能快速、一次解决客户问题而导致客户不满,也导致客户多次呼入寻求解决,降低重复呼入不仅可以提升效率,也尽可能一次解决客户问题;降低话后不满意率可有效降低重复呼入。通过各部门的协同推进,10000重复呼入率(接通重复)从24%持续下降至19%,前台一次性解决能力得到提升,客户感知有效提升。

支撑1——工单处理支撑(蝴蝶的左翼):故障工单处理、投诉工单处理、商机工单受理,承接前台派发的各类工单。作为蝴蝶的左翼,是工单的二级处理部门,也是发现中心服务短板的源头部门。

故障工单处理:通过专席的搭建,细分各类专业人才。设立前、后台两个宽带专席班组,前台专人负责故障话务接续及在线处理,后台设宽带专家席,对前台派单进行二次预处理,主动联系客户,提升客户感知。

场景一:某宽带用户,来电报障。

步骤1:用户通过10000号拨4,进入宽带前台专席,专席人员在了解用户实际使用情况后根据宽带预处理模板为用户进行检测。

步骤2:如故障检测为错误“678”,则前台专席人员可为用户做端口修复,同时建议用户10分钟后再使用。

步骤3:用户再次呼入,宽带未修复的,客服人员进行派障至宽带后台。

步骤4:宽带后台接单,与用户再次联系确认用户的现状,通过后台专家平台进行处理,如查询数据仍有问题则派障至维修人员上门。

前台预处理率70%,后台工单结案率20%,前后台综合预处理率达到75%。同时为了管控前台专席的预处理率,通过绩效捆绑、质检抽查、日通报的形式规范员工的预处理准确性,从而提升10000号故障预处理能力。

设置投诉工单预处理岗,发现中心乃至全公司的服务短板,对于集中暴露的服务性问题向上、向内进行通报,梳理短板提交业务及培训,业务根据问题的分类查找知识库内容是否缺失,培训组开展分层培训,锁定问题人员,给予能力提升。

场景二:错误工单分析、派单能力提升

步骤1:前台员工根据用户咨询内容派发投诉工单至投诉预处理岗位。

步骤2:处理人接单,根据投诉内容进行处理。

步骤3:发现问题,例如员工描述的信息不全。处理人员与用户联系确认地址,对于工单进行改单,将工单转派至其他处理部门。

步骤4:将前台派单人员工单进行派单定性。

各预处理岗作为前台运营的稽查岗位,以前台1次过滤60%,后台2次预处理15%,将派单至其他部门的工单量压缩在25%左右。通过预处理岗位既过滤了前台不规范的工单类型,又能够收集员工在派单过程中的纰漏之处,同时将共性的问题提交至业务管理及培训管理处,对暴露的薄弱点做有效提升。

支撑2——业务管理(蝴蝶的右翼):作为蝶状管理的右翼,业务管理包括三覆盖质检及四结合培训,发现呼叫中心服务短板,提出改进建议并且执行。

三覆盖质检:除常规质检外,对服务短板进行专项质检,有效提升质检覆盖率。三覆盖质检的覆盖率达145.15%=有效话后参评率45%+重复话务100%+长短时话务0.15%,其中145%是由客户对服务进行的质量管理,呼叫中心需要做的是抽查验证+梳理提升手段,既减少人力成本,又提升了抽检量。

1、重复话务:对24小时内重复呼入的电话进行专项质检,精确分析重复原因,提交整改方案。

2、不满意话务:客户对服务的直接质检,对照满意度参评率,锁定评价不满意话务,进行质检、回访、分析、改进。

3、常规质检:关注长短时话务,作为质检的补充。

对质检发现的问题需要及时解决并进行跟踪,可采用四结合培训模式进行闭环管控。

四结合培训:一个基础(知识库)、四个抓手(质检、拨测、考试、话后测评)、一个落脚点(分层培训)、两项应用(绩效考核、团队激励) ,通过循环往复的闭环流程不断提升呼叫中心综合服务能力。

1、发现问题:常规质检+三覆盖质检+考试分析+现场求助分析+各类工单反馈+前后台各类疑问,通过业务管理人员进行汇总、分析、核实确认。

2、解决问题:业务管理人员将核实确认结果进行分类,分为业务问题及人员问题,业务问题放入知识库,同时进行全员培训;人员问题进行分层培训或一对一辅导。

3、检验效果:通过考试、质检、拨测、现场提问等多种方式检验培训辅导效果,对仍存在的问题再次进入四结合培训循环体系。

4、巩固成效:对发现的问题、解决问题、效果检验结果均计入前后台考核绩效体系,员工收入与付出直观可现,形成“后台支撑前台,前台服务客户”的服务链,达成前后台对客户的共同服务目标、共同服务行为,最终实现客户满意的目的。

场景一:不满意录音回访及质检

步骤1:提取不满意录音清单(见下图)。

步骤2:对录音进行质检,对不满意用户进行回访,对业务存在的问题提交至业务组进行跟踪。

步骤3:对存在服务短板人员进行一对一辅导。

步骤4:对辅导员工进行录音跟踪,发现问题进入步骤2再次循环提升。

步骤5:成绩计入绩效考核。

4.1 对于当月参评率低于40%的人员,若服务态度不满意问题话务,按件扣罚;

4.2 对于当月参评率高于40%的人员,若服务态度不满意率高于10‰,则严重服务态度问题话务按件扣罚,一般服务态度问题话务按件折半扣罚;

4.3 对于当月参评率高于40%的人员,若服务态度不满意率低于10‰,只对严重服务态度问题话务进行按件扣罚;

4.4 如果同一录音中出现重复考核情况,则采用就高原则。

场景二:重复话务分析

步骤1:提取重复录音清单。

步骤2:对重复呼入的首录音进行质检并对员工及公司流程提出合理化建议,且跟踪完成情况。

步骤3:对于辅导后的员工进行跟踪,若未提升则再次进入步骤2。

步骤4:对建议提出、执行、跟踪情况进行考核。

1、班组重复呼入率

2、各类优化建议及辅导要求未完成,按件考虑,为KPI加扣分项。

场景三:错误工单分析、派单能力提升

步骤1:质检人员对错误工单进行全数分析(见下图1)。

步骤2:业务存在的问题提交至业务组进行知识库整理,并开展全员培训。

步骤3:人员问题进行分层培训或一对一辅导(见下图2)。

· 一对一辅导记录

· 分层培训:将出现相同问题的人员进行小班化培训辅导,设立培训目标,培训后进行测试并持续跟踪学员情况,若仍未提升则按步骤2再次循环提升

步骤4:成绩计入绩效考核

(一)前台人员考核

1、每月不应派单小于2张(含2张)不考核,超出部分,有责工单按件考核:5元/件。

2、出现以下二种情况,新老员工均不享受免考核,且工单考核加倍,即:10元/件。

1)业务号码、联系电话,其中一项记录错误;

2)有派单模版,因员工未正确使用派单模版而出现的派单描述不详或描述错误的不应派单。

3、管理人员考核

1)各模块主管;

2)质检、培训、前台班组长、业务管理:占KPI考核10%,挂钩团队每超1件扣1分,每降1件加0.5分,3分封顶。

支撑3——运行保障(蝴蝶的尾翼):综合支撑、技术支撑,确保正常有序运行。呼叫中心对于每天的日常管理,需要收集、整合大量的数据来分析每天的运营情况,而这样相当耗费管理人员时间。技术支撑有效地提升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根据前、后台的工作需要自主开发多种效率类报表,发现管理盲区,为创造智能化的科学性管理团队打下了良好基础。

场景一:短信客服的工作报表需求

步骤1:无系统支撑前,短信客服工作人员将工作量及清单记录至EXCEL表格进行统计,会出现员工漏记、少记的情况,同时无法统计同一用户的多个受理量。

步骤2:根据需要制定报表格式,与需要人员沟通报表的形式及总量。

步骤3:一周后报表模型初现(见下图)。

步骤4:需求人员,根据报表展现内容进行取数,测试数据的精准度。

步骤5:需求完成。

综合支撑:以解决员工的吃、住、行为主线,围绕食堂满意、宿舍倒班房满意、班车服务满意、支撑服务满意及工作环境满意为主。

吃:以解决员工吃为主要问题,食堂每日早餐品种多达15样,午餐为员工免费提供夏季清凉汤,同时还设立自动贩卖机等员工自助购买方式,足不出户便可解决员工对于零食的偏爱。

住:公司为外地员工免费提供集体宿舍,减轻了员工在杭生活成本,降低员工生活压力。同时还为其他非住宿员工提供倒班室,员工可在过早、过晚班进行入住,倒班室中还为员工配备了浴室、洗衣房等必备条件,让员工无后顾之忧。

提升员工工作效率范文6

关键词:劳动效率管理指标;汽车制造业;人均小时产出量

当前,汽车行业的产量、销量出现回落,微增长成为新常态,各大汽车制造企业管理压力越来越大。劳动效率是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关系,是衡量汽车制造企业管理是否高效的重要标准,提升劳动效率管理水平是汽车制造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新形势下研究新的劳动效率管理指标显得十分必要

一、JPMH的相关概念

1.JPH和JPM

日本汽车制造业的劳动效率在世界上长期领先,JPH和JPM是日本汽车行业的创造,这两个指标被世界上很多汽车制造企业用于劳动效率管理中。但JPH和JPM在劳动效率管理实践中有诸多不足。

JPH表示单位小时产出量,用总产量除以总工时即可计算JPH值,即JPH=J/H,它衡量的是单个设备、单个工序机构、单个流水线甚至整个工厂的小时生产能力。JPH的不足之处在于JPH值增加并非代表劳动效率的真正提高,比如靠增加人力投入会使JPH变的很高,但真正的劳动效率却很低下。

JPM表示劳动生产率,即人均产出量,用总产量除以总人数即可计算JPM值,即JPM=J/M,它衡量的是一个生产的单位的人均生产能力。JPM也有不足,JPM值增加并非代表劳动效率的提高,是因为人数不变的前提下,延长工作时间即可达到JPM值的提升。

2.JPMH

针对以上JPH和JPM这两个传统劳动效率指标的不足,将时间和人数都纳入劳动效率范畴,遂提出了JPMH指标。JPMH(Jobs Per Man * Hour)是指人均小时产出量。计算公式:

(1)

公式(1)中JPMH主要涉及J、M、H三个变量。其中J是Job的缩写,是指总产出量,单位用“台”、“量”、“件”等表示;P是Per的缩写,是指每个的;M是Man的缩写,是指人员数量;H是Hour的缩写,是指总小时。

相比于传统劳动效率指标,JPMH指标更体现劳动效率。

上表中,用传统的劳动生产率等于劳动量除以人数,其计算结果显示2010年的劳动效率比2009年提升幅度高达46.25%,而2010年比2009年劳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天数的增加,考虑时间因素的JPMH显示劳动效率提升仅为11.84%。同样道理,2011年比2010年的传统劳动生产率却显示是下降,而JPMH值却是增加的,是因为2011年工作时间较少。2011年的JPMH的提升可能是自动化程度提高、停工时间减少等因素达成的。JPH和JPM着重于衡量产能,JPMH克服了JPH和JPM的诸多不足,既考虑了工时变量同时也考虑了人数变量。同时,传统劳动效率指标只能用于同类产品之间比较,以工时为计算变量的JPMH不仅可用于同类产品比较,还可以用于不同类产品比较。

二、JPMH指标管理要点

1.JPMH以标准工作时间为基准

推广工业工程中工时定额方法,以耗时多少为效率管理的测定基准。以标准工作时间为基础,其他所有产品包括半成品和零散件均可进行效率衡量,这样,可以实现不同企业、不同产品系列之间的效率对比。

2.JPMH在一定变量范围内适用

显然J、M、H三个变量均大于等于0。这三个变量有极端情况,应在一个区间内使用JPMH指标管理,超出则无效。尤其是产量极端情况出现,如J=0时,M为0是不符合实际的。所以在JPMH应用前,需要根据理论产能、排班班次、工艺定编等等制定产量-班次-人员数模型,JPMH在此模型内有效,这也是JPMH指标应用在劳动效率管理的前提条件。

3.课题达成型工作思路

JPMH管理推进应确定课题达成型工作方式,活用KIT等各种工具,小到生产班组,大到生产单元,公司的每个单位都应推进JPMH课题,每个最小单位都应构建JPMH管理的PDCA循环。

4.JPMH指标管理评价制度

对于先进者进行奖励,对于落后者进行惩罚,提高JPMH推进的积极性。奖惩制度从三个方面考虑:指标提升达成幅度、人员优化数量、成本节约量。JPMH提升有瓶颈期和天花板,在制定提升目标值时遵循先紧后松、先高后底的原则,做到实时调整,灵活把握。

5.跨部门协作

JPMH管理是跨部门的工作。涉及事业计划部、财务预算部、人事部、SCM部、QCD改善部、制造技术部及各工厂,各部门共同协作,才能取得效果。

三、JPMH指标影响因素

JPMH指标值受与生产相关的方方面面的外部因素扰动。JPMH需要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否则会造成JPMH的不真实性。推进JPMH在劳动效率管理过程中,要处理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工艺

工厂设计环节,工厂与工厂、生产线与生产线、工序与工序之间的JPH必须一致,合理的工序布局使得劳动均衡性提高,工序劳动差异幅度小提高小时生产能力即JPH值,是提高总产出的前提。

2.装备

在生产线装备配置时实时考虑机器设备代替人工。这个过程需要经过一些测算,机器代替人工的唯一依据是成本-收益分析。

加强设备故障预防和状态监测,降低设备故障强度率,提高设备的劳动效率。

3.质量

计入总产量的是无质量缺陷的合格品,同时,不合格原料会增加停工待料时间,不合格品也会增加返工返修的时间,从J和H两个方面影响JPMH。

4.生产管理

月度生产量波动大造成的后果是不能及时减少多余的人员数或不能及时补充欠缺的人员数,波动大造成的后果必然会影响JPMH的达成。

产量提升要求生产管理部门对生产计划安排要均衡化,而且可以预测。合理组织生产,提高时间遵守率和顺序遵守率;排产产量应在产量-班次-人员数带状模型的产量范围内波动。作为生产部门排产,月度之间差异也不应太大,可以建立预警机制和机动库存应对市场带来的波动。

5.IE工程

IE工程永无止境,改善活动永无止境。通过改善瓶颈作业、减少零件和工具搬运时间、开展作业动作分析、减少无效动作、减少等待和步行数等改善行为提高作业充实度,达到降低低无附加值作业时间目的。

同时改善基层作业环境,改善人机工程,使一线作业员工有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对员工健康是福利。

6.人员管理

劳动效率与人员密切相关,加强组织和人员管理正确处理劳动效率和人员的关系是劳动效率管理的内在要求,研究掌握人员配置规律,严控增人,调剂余缺,做好现有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减少准直接、间接岗位人员数量,非直接生产人员的减少从岗位编制着手,人力资源部门和事业计划部门从紧设置部门和岗位。加强员工培训,提高习熟度。杜绝岗位之间技能水平度差距较大情况。盘活内部人力资源,杜绝挂职和在册不在岗的情况。

四、数据统计及计算方法

1.产出量数据统计

产出量收集时考虑这算产量而不是自然台(件)数。汽车制造的产品不同的车型,而车型是时间的影子。不同产品之间要建立以标准时间为基础的评价标准。选定某车型为基准车型,其余车型进行折算,制定折算系数,折算系数的计算基石是标准作业工时。零部件(散件)按照工时类比折算成产量值。

计算公式:折算系数=完工标准工时/基准工时。折算产量=自然台数*折算系数+散件数*折算系数。

2.人员数据收集

人员结构和数量对JPMH影响很大。汽车制造企业人员区分成三类:直接人员、准直接人员和间接人员,这种方法使得人员贡献值更好区分。

直接人员是指指从事本企业主要产品的零件毛坯下料、零件加工、产品组装以及进行产品测试、现场工序间检查、工序间物流和成品包装的人员,例如:冲压作业、焊接作业、喷涂作业、装配作业、板料剪切、生产线全数检查、叉车供给、转换包装等。准直接人员是指指为本企业主要产品的基本生产过程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分成现场保障人员、物流人员(不含工序间物流)、产品检验人员(不含现场工序间的检查人员)及其他人员,例如:装备库房保管、仓储部保管、看板员、质量部稽查员、质量部VES评审员,运行人员等。间接人员是指除直接人员和准直接人员之外的人员,例如:高层管理者、财务人员、技术人员等。

直准间人员数据采用当月底人员报表数据。

3.时间数据收集

建立完善的考勤记录制度,直接和准直接是生产人员,应把实工数报表工作时间作为统计时间,间接人员是非生产人员,应把考勤报表时间作为统计时间。

计算公式:时间=(直接+准直接人员)实工数报表中总劳动时间+(间接人员)考勤时间。

五、JPMH在东风轻型商用车公司的实践

本文就JPMH对东风轻型商用车公司(下称公司)进行了调查研究。公司是生产东风系列0.5-8T级以下轻型商用车、“御风”商务轻客、工程车及轻卡车架为主的大型汽车制造企业。自2004年开始学习日产管理方式构建东风轻型商用车工厂运营模式,在2012年JPMH在生产管理中用于效率管理。公司在JPMH推进上卓有成效,并基于JPMH探索出MH人员动态管理。

1.JPMH在东风轻型商用车应用的必要性

公司由于历史原因,出现了直准间人员比例中直接人员过低,员工年龄偏大,老弱病员工增多等问题。学习日产管理方式,陆续推行了实工数、DSTR劳动效率指标,但却没解决单人产出衡量和人员结构矛盾。2011年以来,公司主要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内外双重压力下需要JPMH这个科学管理方法提供强力支持。

2.JPMH推进步骤

(1)成立团队

JPMH管理中,成立了以总经理为总负责人的CFT团队,团队分成直准组(覆盖一线生产车间)、准间组(覆盖装备等辅助部门和所有管理技术部门)、改善组(以工业工程主导改善)三组。

(2)现状分析

2012年作为基点年份,采集当年数据,试算基准年份JPMH值。

(3)目标下达

总体下达公司JPMH提升目标,分解到轻卡、御风、工程车、车架四大产品生产部门和职能部门。

(4)课题析出

从公司实际情况出发,三个方向析出五个一级课题,十二个二级课题,一百六十三个三级课题。一级课题分别是:人员总数管控(M优化方向)、作业计划时间遵守率提升(H减少方向)、停工返修时间减少(H减少方向)、JPH产能提升(J提升)、轻卡生产资源活用(J提升)。

(5)课题执行

年初制定JPMH提升推进计划,按推进项目细化分解,并对项目进展状况进行跟踪管理,月度对公司、部门指标达成状况进行考评。

(6)结果评价

次年初根据JPMH达成状况进行总结评价和奖惩。

3.MH人员动态管理

公司成功把JPMH管理用于人员管理。倒算MH数值,根据公式(2)倒推计算用工总数,从而实现MH人员动态管理。这就建立了人员与产量相匹配的动态用工模式,实现人员与产量联动,成功构建MH人员预实算模型。

(2)

东风轻型商用车公司采用的N+3预测产量,即未来三个月预测产量,来算出用工总数,用于未来三个月的人员增减控制。

六、结论

东风轻型商用车公司是典型的汽车制造企业,JPMH在公司的成功应用,使得真正的劳动效率提升,同时提升了人员管理水平,优化了人员结构。

实践证明,JPMH不仅仅是一个劳动效率指标,更是综合性指标,可以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工作。在生产管理中运用可以做到提升作业充实度、规范间接岗位职数、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工艺、节约成本等。最终,JPMH的提升可以提高公司的收益力/竞争力。

JPMH在汽车制造业具有推广意义。不仅在汽车制造企业JPMH是极好的劳动效率管理工具。同时,JPMH在其他行业的制造单元也可继续做研究推广,作为一项劳动效率指标,对其他类似企业也具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许激.效率管理-现代管理理论的统一[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2]黄崇光.长春商用车厂劳动效率提升方案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14.

[3]刘胜军.精益生产:现代IE[M].北京:海天出版社,2003.

提升员工工作效率范文7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 现代化技术 应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TN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3-0006-02

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较为重要,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科学应用现代化技术,根据电子信息工程实际需求,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优化管理体系,进而提升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质量。

一、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应用价值分析

1.电子信息工程分析

电子信息工程,就是在应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在信息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情况下,从不同的应用角度开展研究,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电子信息工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计算机网络系统。就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而言,其可以作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重要项目,也是一种新型科学技术手段,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触及到电子信息工程。例如:我们每晚19点收看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其中的直播功能就是电子信息工程,相关技术人员会利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各类技术建设电视台直播系统,对其进行合理的创建,进而提升直播工作效率与质量,发挥电子信息工程的作用[1]。

2.电子信息工程中现代化技术的作用分析

在电子信息工程实际建设的过程中,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较为重要,并且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也是电子信息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在电子信息工程中应用现代化技术之后,可以促进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加快其进步速度,突出现代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价值。首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电子信息工程中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就发挥较为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改革人们生活,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带动中国向着世界化方向发展。同时,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增强我国各类信息技术的发展效果,提升信息技术体系的优化效率,减少其中存在的问题[2]。

二、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应用领域

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应用在较多领域中,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电视台领域的应用。在电视台领域中,电子信息工程较为复杂,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也较为重要。一般情况下,电视台领域中的直播系统会应用电子信息工程,利用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开展直播分析与数据传递工作,可以有效提升其工作效率,同时,电子信息工程还可以应用在电视台主持系统与数据分析系统中,可以动态跟踪各类采访,减少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升电视台工作效率。另外,对于电视台各类设备故障问题而言,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可以及时发现设备故障问题,并且采取自动化修复措施解决问题,避免电视台工作出现延后现象[6]。同时,在电视台领域中应用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有利于提升电视台各类信息技术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增强其管理工作效果,优化管理工作体系,逐渐提升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质量。例如:在电视台卫星定位工作中,技术人员可以应用现代化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逐步提升技术应用质量与效率,减少技术应用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保证可以提升其工作质量。另外,电视台技术人员应用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有利于提升电视台各类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中存在的各问题,进而增强电视台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效果,提升电视台工作质量。

第二,工程造价管理领域。在工程造价管理领域中,经常会应用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主要就是工程造价相关技术人员,将互联网作为载体,构建出内外相互融合的通讯平台,然后结合现代化办公技术,建设自动化办公系统,保证可以提升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等,准确计算工程各个项目的造价,进而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数据信息的精准性。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可以利用数据库技术,建设数据分析体系,保证可以合理分析工程造价系统,进而优化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同时,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获取或是相关数据,在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之后,将其作为工程项目预算或是决算依据,合理控制工程造价,进而提升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3]。

第三,公路领域中的应用。在公路领域中经常会涉及到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主要是针对高等级别的公路进行管理,建设信息数据分析系统,然后结合综合技术方式开展相关工作,在建设信息数据分析系统之后,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对大量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同时,也可以建设庞大的数据库系统。但是,在公路项目信息数据管理过程中,各类数据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高级公路信息系统中,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合理应用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科学计算各类信息数据,合理控制工程进度,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减少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增强工程建设效果[4]。

第四,日常设备信息化领域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日常设备信息化进程加快,在实际发展期间,日常设备信息化领域中也可以应用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冰箱恒温控制系统,或是电视机的数据网络系统,也会应用到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同时,出行车辆也会应用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主要就是在车辆定位系统与调整系统中使用,可以有效提升车辆出行工作效率,减少车辆出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体系[5]。

三、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应用措施

在我国各个领域中,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都显得极为重要,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合理应用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全面提升其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在电视台中的应用措施

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在电视台中的应用较为重要,在电视台工作日新月异的今天,技术人员建设电子信息工程,应用现代化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有利于提升电视台各类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一方面,在电视台远程控制过程中,可以通过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提升高频信号发出效率,并且自动化调解高频新高,同时,还会对图像信号进行有效处理,在科学、合理的调整电视台数据信息的情况下,保证同步信号发送质量,提升电流扫描工作效率,保证电视台各类工作效果。另一方面,在电视台技术设备运行过程中,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可以动态跟踪各类技术设备,有效提升直播工作质量,减少其中存在的信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自动恢复技术设备功能,减少技术设备功能问题,优化其发展体系。电视台技术人员应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可以将其应用在电视台的遥感技术系统中,保证可以发挥现代化技术在遥感技术系统中的作用,合理提升技术的应用价值,弥补遥感系统中存在的各类缺陷问题,保证可以提升电视台技术工作效率与质量,制定完善的技术应用制度,合理优化技术应用体系,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在设备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措施

在社会各个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电子设备的使用较为复杂,设备数量也越来越多,在此类情况下,设备控制系统的精确度受到严格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保证设备控制系统的准确性与精确性,提升设备使用价值,发挥设备的应用功能,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同时,在设备控制系统中,相关技术人员利用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可以达到节能的效果,节约国家相关能源,例如:在电冰箱系统中,技术人员应用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节能技术,有利于减少电力能源,提升其发展效率,增强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效果[7]。

3.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措施

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可以在成本控制工作中合理应用,有利于各行各业降低自身生产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增强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效果。在我国各个企业实际发展期间,成本控制工作较为重要,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利用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全面分析数据信息,然后对信息数据进行合理的处理,此类信息数据处理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成本管理工作质量,减少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企业成本控制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利用电子信息工程建设数据模型,或是建设数据处理系统,提升成本控制工作价值,增强企业成本控制工作效果,进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例如:在电视台控制运营成本的过程中,可以应用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建设信息模型,然后根据信息模型开展成本控制工作,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8]。

4.在社会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社会管理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工作,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利用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开展管理工作,提升社会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对于社会管理工作而言,其是一项较为复杂并且难度较高的工作,科学应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可以简化社会管理工作,降低其工作难度,提升社会管理工作水平。就我国目前社会管理情况而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可以应用在多个方面,通过此类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社会管理工作质量。例如:在交通运输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特点,社会对于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精确度要求也很高,因此,社会管理人员需要科学应用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将交通运输管理工作划分为几个管理系统,然后建立系统数据库,在分层次处理数据信息的情况下,科学、合理的调配交通运输管理工作,进而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效率,优化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效果[9]。

四、加强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应用力度

在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应用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力度,保证可以发挥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作用,提升其应用效率与质量。

1.制定完善的优惠政策

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必须要针对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制定完善的优惠政策,提升各个行业现代化技术的应用积极性。首先,政府部门可以给予企业奖励,在企业应用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之后,对其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进而提升企业的积极性。其次,政府部门对于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扶持加以高度重视,促进现代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在基于企业税收政策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提升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质量[10]。

2.制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是一种技术模式,与知识产权产生较为密切的联系,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重视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升新型技术的应用效率与应用质量,对于盗版或是侵权等问题,必须要予以严格的惩罚,进而激发现代化技术开发人才的工作兴趣,保护产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

3.建O高素质人才队伍

我国相关教育部门必须要重视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人才的培养,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首先,相关部门需要制定人才培养制度,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为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奠定基础。其次,相关部门需要加大教育力度,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使其可以在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工作中,可以更好的开发与创新技术,逐渐优化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体系,促进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长远发展。

五、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发展趋势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具有较大发展空间,有利于提升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效率,增强社会的发展效果。

首先,在未来的发展中,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会与服务产品等融合在一起,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会将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与服务工作相互联系,利用各类现代化设备与顾客沟通,在合理沟通与调节的情况下,不断提升自身服务质量。同时,企业还会利用现代化技术提升产品的可靠性,丰富产品功能,减少产品开发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其次,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会得到一定的完善,政府部门与其他部门会通过各类融资方式开展融资工作,增加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开发资金,逐渐提升技术开发与创新效率。同时,相关部门还会设立专项的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保障基金,提升其工作效率,增强工作的保障性。

结语

作为现代化高科技技术而言,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较为重要,各行各业都应该重视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制定完善的应用制度,同时,社会还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关注人才的创新能力,逐渐提升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水平,促进其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晓洲.电子信息现代化技术的若干问题分析[C].科技研究――2015科技产业发展与建设成就研讨会论文集.2015:109-109.

[2]赖凯国.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探究[J].广东科技,2014(18):177-178.

[3]张霄.关于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的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23):8-8.

[4]符永贵.浅析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J].东方企业文化,2013(16):249-249.

[5]普鸿富.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刍议[J].科技视界,2014(5):120-120. [6]杜成林.关于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探究[J].电子测试,2016(23):162,161.

[7]王子龙,高雷,李新岩等.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J].科技传播,2016(2):152-152,190.

[8]李晓磊,张明明.刍议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J].通讯世界,2015(13):88-88.

提升员工工作效率范文8

一、行为心理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可行性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在心理学研究领域不再局限“捉摸不透”的意识上,在这种背景下,研究人体行为的行为心理学产生,它主要研究外界环境对人体反应的影响,当人体受到外界因素刺激时,身体会不自觉的作出回应,根据这些回应的细小差别,判断人心理活动。用最简单的实例来说:在企业工作时员工创造了营销新纪录,公司按照规定给他现金奖励,行为心理学就是根据员工在拿到奖金时的表情与动作,判断他此刻的心理活动的一门学说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有效的人力管理效率能帮助公司协调人事关系,更好地统筹企业内部活动,而行为心理学能够根据企业员工的日常工作状况判断员工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在熟知员工情绪的情况下,针对性采取措施,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效益,为企业获取更多经济利润空间。

二、行为心理学影响企业人力效率的因素

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如何挖掘员工潜能,需要企业运用行为心理学理念,分析、强化员工自身优势,消退员工消极情绪,引导员工健康发展。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角度分析,行为心理学中重要观点和理念能深刻影响管理层思想和决策,通常在企业面试环节中,管理部门会设置多道“难题”,如延长面试时间或者在企业走廊放置歪倒的扫把和撮箕等,根据面试者的不同反映情况决定录不录取。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来说,每一个企业都追求“以最小的资金人力投入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行为心理学中通过分析员工语言或动作,能够合理安排员工岗位,给予员工施展才华的空间,帮助企业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提高企业人力管理效率,节省企业人力资源开支,增加企业经济收益。

三、企业人力效率中行为心理学的经济研究

将行为心理学引入企业生产经营环节和部门管理,加大对企业人力效率的重视程度,能够促进企业快速成长,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过分依赖行为心理学中的操作方法,过度的使用行为心理学,员工会抵制企业对其行为、语言或表情进行研究,拉开企业与员工的距离,不利于提升人力效率。

(一)行为心理学提升员工贵任意识,增加企业经济收益

员工贵任意识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企业要重视培养员工贵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通过对员工心理活动的研究,提升员工工作能力和积极性,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企业在运用人才的过程中,应先深入了解员工生活现状和素质状况,如学历、工作经历等,结合员工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培训活动,在培训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行为心理学设置障碍,让员工在克服困难的同时提升心理素质。同时,企业要引导员工发现自身长处,通过团建活动等方式,加强员工企业归属感,强化员工奉献精神,如播放励志电影、户外训练等,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促进建成和谐同事关系,形成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二)行为心理学帮助企业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

高素质管理人才直接决定企业人力效率是否有效,行为心理学能够帮助管理层发现企业管理人才,员工工作一段时间后,会为自己谋求更大晋升空间和福利空间,管理层要运用行为心理学综合考察员工素质,敏锐发现公司人才。行为心理学中强调“观察学习”,管理层要注意员工日常工作情况,观察员工处理应急事件的反应能力,定时考核员工心理素质,提高员工管理能力。

如定期收集员工对企业管理意见,从中发现高素质管理人才。

(三)行为心理学帮助企业建立有效竞争机制

良好的竞争氛围能提升企业人力效率,企业可以根据行为心理学理论科学的为员工制定发展目标,在为企业选拔人才时,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平台,让能力优胜的员工能够得到提升,同时公司要拓宽监督渠道,根据行为心理学“操作性条件”

理论,按照程序规划公司日常活动,创建平等自由的工作环境。

(四)行为心理学帮助企业建立良好奖惩机制和薪酬机制

在市场经济中强调“多劳多得”,企业运行过程中应该根据行为心理学的“强化”理念,建立良好的薪酬机制,用阶梯制薪酬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在节假日期间,给予员工相应福利,如红包、假期等。建立健全员工综合评价表,奖励员工表现突出的行为,严厉打击对公司产生不良影响行为,提升企业人力效率。

四、结束语

提升员工工作效率范文9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效率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X8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6-0234-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6.117

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队伍建设期间,相关部门必须要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保证可以提升质量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质量,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保障,进而达到良好的发展目的。

1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我国关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还存在较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影响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建设工作效果,难以提升其工作效率与质量。具体表现为以下四点:

1.1 没有制定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才储备制度

目前,部分环境监测部门还没有制定完善的环境监测人才储备制度,无法提升人才队伍建O工作效率与质量。在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中,缺乏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部分质量管理人员原本是从事环境监测现场试验分析等工作,没有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缺乏质量管理经验,不能提升自身工作效率与质量,甚至会出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我国环境监测部门没有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人才培训制度,不能提升质量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质量。

1.2 缺乏完善的监督制度

我国多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部门都没有制定完善的监督制度,在实际发展期间,经常会出现人员配置不足的现象,无法提升其工作效率与质量。同时,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量较大,多数质量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甚至会出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无法提升其工作效率与质量。

1.3 缺乏完善的系统管理理论

我国对于环境监测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还没有建设系统性的管理理论,无法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效率。同时对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而言,还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强化处理,保证可以提升数据报表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环境监测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质量。另外,我国还没有建设完善的理论系统,逐渐提升理论系统的建设质量,保证可以减少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各类问题,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

1.4 缺乏完善的人才队伍建设制度

我国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中还存在滞后性问题:

1.4.1 我国环境监测部门还没有提升应聘要求,不能聘用专业素质较高并且拥有足够工作经验的专业

人才。

1.4.2 部分环境监测部门在招聘人才之后,不能对其进行阶段性的专业知识与先进技能培训,导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降低,无法掌握先进的工作技能,甚至会出现影响其后续发展的问题。环境监测部门不重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无法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导致其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降低,甚至会因为频繁的人事调动现象出现各类无法解决的问题。

1.4.3 环境监测管理部门不能充分落实各类人才管理制度,无法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质量。

2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措施

在环境监测部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制定完善的人才队伍建设制度,逐渐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方式,增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效果,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四点:

2.1 加强管理理论建设力度

环境监测管理部门必须要加强管理理论建设的力度,保证可以提升其工作效率与质量,减少各类管理

问题。

2.1.1 环境监测部门必须要根据我国当前环境监测质量保证需求,完善各类技术规范理论,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逐渐提升质量管理理论建设质量。

2.1.2 根据其实际工作需求,明确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目的,逐渐拓宽理论获取渠道,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

2.2 制定完善的培训制度

我国环境监测管理部门,必须要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人才队伍培训制度,逐渐提升环境监测人员的业务能力,增强其工作效果,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质量。

2.2.1 环境监测部门需要制定最高管理层培训制度,就是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领导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可以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全面掌握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知识,并且将环境监测部门的各类管理条例作为重点学习内容,协助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人员开展各类工作。同时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领导人员还要做好自身工作,逐渐提升管理工作质量。

2.2.2 环境监测部门需要制定质量管理人员培训制度。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需要相关部门予以足够重视,阶段性地对其进行专业知识与先进技能的培训,提升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思想道德素养。

2.2.3 环境监测部门需要制定质量监督人员培训制度。要求环境监测质量监督人员可以根据相关要求开展工作,全面掌握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与标准,及时发现环境监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处理,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同时监督人员还要发挥自身工作作用,开展全过程监督工作,逐渐提升自身工作效率与质量。

2.3 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制度

环境监测部门必须要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制度,要求质量管理人员做好自身工作,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提升质量管理工作效率。

2.3.1 相关部门需要根据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标准,合理制定约束条例,利用各类约束条例提升质量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2.3.2 相关部门需要合理配置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的职位,根据每个工作人员的特长与优势,提升岗位配置工作效率,达到人才利用有效性的目的。

2.4 制定完善的责任制度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必须明确自身工作职责,在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做好质量管理工作,确保环境监测工作质量,逐渐提升其发展效率。

2.4.1 相关部门需要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分为几个责任工作区域,要求质量管理人员负责某个责任工作区域,并且建设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引导质量负责人做好自身工作。同时相关部门还要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明_每一个责任区域的质量管理目的,一旦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出现问题,就要对区域负责人进行严厉的惩罚,同理,在区域内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较为良好的时候,就要对负责人进行薪资的奖励,使其可以提升自身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减少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2.4.2 环境监测部门需要配置质量管理员,要求领导人员直接负责质量管理工作,及时检查与监督工作进程,并且对于各类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保证可以正确处理投诉文件。同时,质量管理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掌握先进的工作新技能,在通过相关培训考核之后,才能参与到自身工作中。

2.4.3 环境监测部门需要配置部门负责人,要求具有较高组织能力并且掌握良好工作技能的人员担任部门负责人,保证可以完成上级部门委派的任务,同时还要有效协调下级部门,进而提升部门负责人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减少其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优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体系。

3 结语

环境监测管理部门必须要做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保证可以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效率,积极聘用高素质专业人才,并且阶段性地对其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合理优化人才体系,为其发展奠定

基础。

参考文献

[1] 袭著峰.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民营科技,2016,(2).

[2] 左安飞.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J].科技传播,2016,(19).

[3] 吴秋怡.试论如何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山东工业技术,2015,(3).

[4] 冯涤陈.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干旱环境监测,2016,30(3).

[5] 高永霞.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才队伍建设[J].科技风,2011,(14).

提升员工工作效率范文1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档案管理工作也朝着数字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在数字档案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不断提升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让档案有更高的管理效率,为今后的查询与利用提供方便,充分发挥出档案资料应有的作用。本文将简述计算机技术在数字档案管理中运用的意义,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策略。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数字档案管理;运用

当前,档案管理已经实现了数字化,并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有效提升了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已经非常落后,并逐步被数字档案管理模式所取代,这样既能够让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得到提升,还能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对此,档案管理人员要充分提起重视,将计算机技术充分运用到数字档案管理工作中,避免档案资料出现泄漏、丢失的问题。

一、计算机技术在数字档案管理中运用的策略

(一)档案信息管理的数字化

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让传统纸质档案管理逐步转变为数字化管理,通过将纸质档案中的信息录入到计算机中,可以让档案信息保存、查询、修改、检索等工作变得更加高效与便捷。[1]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还能够让档案信息得到共享,工作人员只需要利用网络就可以实时查询相关信息,实现了对档案信息的综合管理,并让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变得更加顺畅与有效。在档案管理数字化过程中,会极大减少纸质档案的使用量,减少了档案管理成本投入,并能够让重要、珍贵的档案信息得到永久保存,不会出现磨损、遗失等问题。

(二)档案信息管理的自动化

在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对计算机技术来说,信息存储非常高效,处理能力较强,能够同时处理多种信息,且处理速度也很快,能够提升档案管理的自动化水平。通过设置相关的工作程序,计算机可以快速完成信息整合、分析处理、信息查询和信息管理等工作,不用进行人工操作,且可以获得更高的效率,让档案管理工作可以自动开展。对此,要将计算机技术充分应用到数字档案管理工作中,让档案信息有更高的使用效率,管理工作也能更加高效、科学地进行。

(三)档案信息检索的网络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在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能够将各地档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工作人员在检索过程中,只需要简单操作就可以实现。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能够检索所有的信息,包括本地档案信息查询与各处档案综合查询等,工作人员只需要利用计算机与网络就可以完成检索工作。同时,检索速度也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只需要输入关键字,可以快速获得检索结果,从而节省了档案查询的时间,也提升了档案资料的利用率。档案信息的网络化检索,帮助工作人员提升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水平,让各地档案信息得到有效共享。

(四)档案信息管理的安全化

档案管理有着一定的特殊性,且很多档案对保密的要求比较严格,这需要做好档案的安全保护工作,避免信息发生丢失、泄露的情况。[2]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数字档案管理中,可以提升档案资料的保密性,这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档案资料本身的安全保密。即一些档案资料附加有密码,只有获得相应权限才可查阅,这样就避免档案资料出现外泄的情况。二是对系统软件的安全加密。对启动盘进行加密,避免人为复制相关信息,将信息泄露途径切断。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技术措施,提升数字档案的安全性。

(五)培养数字化档案管理人才

档案人员素质与能力的高低,对数字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影响很大。对此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工作,让他们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学习计算机技术等相关知识,能够充分运用好计算机技术,保证数字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得到提升。档案管理人员在接受培训以后,可以熟练操作各种先进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复印件、扫描仪等,让数字档案管理能够正常开展。此外,档案管理人员也要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并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总结经验,这样才能跟上时展步伐,更好地胜任数字档案管理工作,让档案资料应有的价值得到发挥。

二、结语

总之,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档案管理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档案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变化。档案管理部门要重视计算机技术的引入,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自动化、网络化和数字化水平,这样能够让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减少工作强度。此外,还要重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数字档案管理工作正常开展,将计算机的作用发挥出来,让档案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范宏.云技术在数字档案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兰台世界,2015(35):49-50.

提升员工工作效率范文11

[关键词] 生猪规模化养殖 疾病防控 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2-0278-01

在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疾病防控工作受到广泛重视,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要制定完善的疾病防控制度,逐u提升疾病防控工作效率与质量,减少其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1 合理布置生猪场

生猪规模化养殖部门需要合理布置生猪场,保证可以提升生猪场的布置效率与质量,提升疾病防控工作质量。

1.1 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必须要重视厂址的选择,保证可以提升其工作效率,尽量选择地势较高并且背风的位置,保证养猪场的地址有充足的水分,及时做好排水工作,避免出现各类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生猪规模化养殖场相关管理部门需要保证圈舍的干燥性与卫生性,及时开展清洁工作,并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各类选址问题。在选址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生猪规模化养殖部门可以设置一些鱼塘与果林等,保证可以引进污染处理设备,避免出现各类污染问题,同时,还要积极开展污染物循环利用工作,提升选址工作质量[1]。

1.2 在生猪规模化养殖选址过程中,交通便利性较为重要,在选址期间,相关选址人员应该选择交通较为便利的区域,同时,所选择的位置还要远离居民区,避免出现重度污染的现象,保证减少外来污染因素,提升疾病防控工作效率。

1.3 生猪规模化养殖场相关部门需要合理构建养殖场内的布局,例如:设计生活区、生产区与无公害化区等,保证可以减少各类交叉污染问题,提升污染防控效率与质量。

2 制定封闭管理制度

在生猪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制定封闭管理制度,提升疾病防控工作效率与质量。首先,生猪规模化养殖管理部门需要在猪舍门口设立专业的消毒池,严格把关各类进出情况,进而提升生猪规模化养殖工作效率与质量。其次,生猪规模化养殖管理部门需要设立专门的猪舍围墙设施,将生猪与外界相互隔离,保证可以严格把关各类生产管理区域,禁止外来人员进入到相关生产区域内,避免出现各类传染病问题。再次,对于外来车辆与外来人员等,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做好消毒工作,保证在全面监督与管理的情况下,提升生猪规范化养殖场疾病防控工作效率与质量,保证可以提升其工作效率。另外,生猪规模化养殖管理部门需要做好自繁自养工作,明确封闭式监督管理目的,逐渐减少病毒传染源[2]。

3 制定免疫接种工作制度

生猪规模化养殖场管理部门必须要制定免疫接种工作制度,提升免疫接种工作效率与质量。

3.1 对于重大生猪疾病而言,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要采取强制性的措施开展相关管理工作,例如:口蹄疫疾病、猪瘟疾病等,保证可以全面落实免疫接种制度,无论是疫苗采购还是接种,都要予以高度重视,提升疫苗接种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减少其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在此期间,必须要聘用专业的兽医开展接种与监督工作,提升接种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3.2 对于一般性疫病而言,疫苗接种管理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接种计划,例如:猪丹毒与肺疫等疾病,免疫接种部门需要安排专门的兽医人员,严格开展病史调查与研究工作,在全面分析的情况下,结合当地实际流行病发病情况,针对性的开展免疫接种工作,进而提升接种工作效率与质量[3]。

3.3 在接种疫苗之后,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做好免疫效果评价工作,将生猪场中的生猪分为几个小组,然后开展血清抽取实验活动,逐渐测定出血清中的抗体含量情况,一旦抗体含量在71%以上,就可以确定疫苗免疫效果良好,但是,如果疫苗抗体效果在69%以下,就要对其进行重新注射处理,保证可以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

4 制定完善的消毒管理制度

生猪规模化养殖管理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消毒管理制度,保证可以逐渐提升注射消毒工作效率与质量。首先,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利用机械设备开展清洁工作,在全面清扫之后,利用消毒液开展相关工作,例如:应用NaOH消毒液开展喷洒工作,保证可以提升消毒工作质量。其次,猪场注射相关管理部门需要科学设置消毒区域,保证可以利用专门的粪车传输猪粪,不可以出现细菌感染的现象,同时,在消毒期间,还要利用专门的消毒物品开展消毒工作[4]。

5 制定保健与疫病防治制度

在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疾病防控工作人员必须要制定保健与疾病防控制度,提升猪场疾病防控工作效率与质量。首先,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加强驱虫管理工作力度,逐渐优化种猪、仔猪等疾病防控体系,保证可以提升生猪疾病控制效率,减少其中存在的各类疾病防控问题。其次,疾病防控部门需要定期开展药物试敏实验活动,筛选出较为良好的防治药物,保证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与季节特点等,科学选择预防性药物,减少细菌侵染等问题,提升疾病防控效率。最后,疾病防控部门需要做好良种猪防控工作,保证可以提升疾病防控质量与效率,减少其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6 制定疾病紧急处理制度

在生猪规模化养殖场疾病防控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疫病紧急处理工作,对于一些感染紧急疫病的生猪而言,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对其进行紧急隔离处理,在全面消毒的情况下,积极开展疾病紧急处理工作,同时,还要将疫病实际情况上报到相关部门,做好相关管理工作。

结语

在生猪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疫病防控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防控方案,减少外来病毒的侵入,提升疾病防控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保证可以达到预期的疾病防控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泉,冯有劲.生猪规模化养殖疾病防控要点[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8):144-144.

[2]张水晶.生猪规模化养殖疾病防控要点[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7):94.

提升员工工作效率范文12

关键词:行政管理;高校;效率提升

行政管理(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通常是指运用国家权益对于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也是指一切企业、事物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而教育行政管理效率通常是指在完成教育部任务的基础上,投入的工作量与得到了工作效率比例。现代管理是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不论是理论界提出的“经济人”假设 和“社会人”假设,还是后来的“自我实现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都试 图从人性的角度讨论对人的管理的有效性。不论是泰勒、法约尔还是梅奥和马斯洛,都是围绕管理效率这个核心,都渗透着 以人为本的原则和方法,力争最大程度地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社会组织 的凝 聚力,最终实现工作效率的最大化。教育管理与其他管理 的内容、方法和结果等是有区别的,但在提高效率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因此,借鉴组织管理理论和人本管理理论,对 改变我 国教育行政管理 的落后状态,提高教育行政管理的效率是很有意义的。

一、高校行政管理的对象

高校教育行政管理属于专业性较强的管理活动,主要的管理内容为后勤、科研、教学辅助以及党政几项,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是高校教育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育行政管理的对象有以下几点。

1.后勤人员

后勤人员通常由后勤部门所属的相关企业干部以及工作人员组成,由于从工作性质与特征与其他的管理对象有较大的差别,因此管理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别,随着社会化的实施,目前高校行政管理通常实行企业化管理。

2.教师

教师属于高校教学科研的主要对象,专业素质较高,多数教师在思想道德与职业道德方面的觉悟较高。因此对于教师的管理应当从尊重教学规律的角度出发,不可使用不专业的人员来管理,否则将会影响管理的效果。

3.教辅人员

教学辅助工作人员通常包括实验室工作人员、教务人员以及图书馆工作人员等,由于教辅人员数量有限,构成较为复杂,包括转岗教师、人工以及干部等。

4.学生

学生是高校内接受教育的对象,且接受过不同教育学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研究生、本科生与专科生等),但学生都有一定的共性,即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世界观与价值观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心理不够成熟等。对于学生群体的管理应当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与生理特点,针对其特点进行管理,如此才能够使管理的工作的开展。

5.行政干部

行政干部在高校内部数量较少,行政干部通常拥有双重身份,面对学生时是管理干部,是教育行政的决策人,同时又需要接受上级领导与部门的管理。

上述这些人员构成了不同的管理层析,形成了高校行政管理的连接结构。

二、高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传递信息的方式较为落后

高校行政管理中较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接收上级文件,下达任务最后落实任务。虽然我国互联网技术发展较为迅速,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多数情况下还是依靠校园内网页进行宣传公布的,如此便减轻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压力,提升了行政工作的效率。但在日常工作中,多数较为琐碎的事务还是依靠纸质文件或者会议传达的.在高校实施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尤其是校级党政机关与各个学院的沟通,多数情况下是通过校内网通知或是下发纸质文件进行沟通,较容易导致各个院校的负责人对于文件内容理解不透彻,出现一个问题多个理解的问题,增加工作负担。此外,上报的数据以及文件的格式也会出现一定的错误,影响行政人员的日常工作。

2.岗位配置不合理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经常出现岗位人员配置不合理的现象,一些部门长期存在人浮于事的现象,而其他一些部门则是超负荷的工作,长此以往,造成了工作不对等的情况,影响了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阻碍了行政管理效率的提升。出现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行政岗位设置不合理造成的,目前各大院校对于行政岗位人员的确定主要是按照定编定岗的制度,只考虑到了部门设置与工作的分类,并未考虑到实际工作量的情况,因此就出现了工作不对等的情况。

三、提升行政管理效率的方式

1.健全高校内部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是提升教育行政管理效率的主要途径。目前高校还存在内部管理体制僵化,管理方式陈旧等问题,针对此种情况,各大高校应当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行教育行政管理干部的聘任制度。按照目前高校的改革情况来看,首先应当改变用人制度,转变“终身制”,实行“岗位管理”,建立与市场竞争机制相吻合的观念,遵循“合约管理、公开招聘”等原则,强化岗位聘任制度。

2.增强行政管理干部的业务素质培养

高校教育行政管理应当以人为本,行政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管理人水平的高低,因此,各大高校应当将努力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素质,充分的发挥行政管理人员的作用,调动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此外,还应当对各级行政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与业务素质进行培养,提升行政管理工作效率的途径。行政管理干部应当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尤其是“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加强职业道德的培训,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此外,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应当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培养,业务素质包括行政管理理论与专业知识等,按照管理对象的不同的特点与层次,提升办事效率。

四、结束语

提升教育行政效率是教育行政管理的重点,虽然目前我国教育行政管理的效率较低,但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行政管理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更好的为高校服务。

参考文献:

[1]史慧武,李海云,李建军,邵慧彬.完善省市共管的市属公立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2,23(03);34一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