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少儿教育的重要性

少儿教育的重要性

时间:2023-09-19 18:49:06

少儿教育的重要性

少儿教育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少儿芭蕾教育;少儿芭蕾作品;芭蕾民族化

中图分类号:J72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152-01

芭蕾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正式在中国扎根的西方舞蹈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历半个世纪。作为一门典型的西方舞蹈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自然要面对一个严峻的问题――与东方文化异多同少的西方舞蹈艺术如何与东方文化进行无缝的衔接,做到真正地在中国土地上扎根并茁壮成长?芭蕾的民族化自然成为当时芭蕾艺术在中国扎根发展的首要选择。虽然芭蕾的民族化最终呈现的结果是芭蕾作品的民族化,但我认为要想创作出真正的民族芭蕾作品,必须结合芭蕾教育、中国芭蕾人及观众心理这三者进行民族化创造。

一、少儿芭蕾教育对于芭蕾艺术民族化的重要性

我国的舞蹈教育体制根据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目的,可分为普及性舞蹈教育和专业性舞蹈教育。普及性舞蹈教育活动,以普及为目的,娱乐大众。它通过少年宫、文化馆等校外大众性教育机构开设的训练班传授舞蹈的基础知识,起到健美身体、端正仪态的作用,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艺术欣赏水平和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起着重要作用。专业性舞蹈教育以提高专业舞蹈技能、培养专门人才为目的,它主要通过舞蹈院校及专业艺术院、团给予学员严格的基础训练和技术训练,并辅以舞蹈史和舞蹈理论的讲授,为各专业舞蹈团体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

芭蕾,对于现在的普及性舞蹈教育来说,已经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热门课程,同时,芭蕾教育也是我国艺术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让孩子接受芭蕾训练的家长们,大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受到高雅艺术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启迪心智、塑造体形、协调发展,培养孩子的艺术气质。孩子们从4、5岁进入少年宫或其他校外培训机构学习芭蕾舞,到7、8岁时,除少数孩子考入专业舞蹈学校接受专业性舞蹈教育外,另外一大部分还继续留在少年宫或其他培训机构里接受舞蹈教育。这些继续接受普及性舞蹈教育的孩子们就是中国未来的芭蕾艺术观众。在国外的艺术表演中,当一段精彩的独舞结束后、精彩段落出现时、演员完成高难度技巧后,观众往往会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呼喊声,在整幕舞剧结束时观众的掌声时间更长、更热烈,并不时喊着“安可”,但是席间却没有手机响声、聊天声以及孩子的哭闹声。此类种种都体现出国外观众的艺术素质和涵养。中国芭蕾的发展也需要爱好者、追随者,需要一批批懂得欣赏芭蕾的粉丝。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这必然还是要从孩子抓起,让愿意学习芭蕾的孩子们接受教育并爱上芭蕾,在学习中不断提高他们欣赏能力和鉴别美的能力。即使以后不做专业演员也可以是一个好的芭蕾欣赏者。

二、少儿芭蕾作品创作对于芭蕾艺术民族化的重要性

芭蕾《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已成为中国芭蕾民族化的代表,上演至今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认可的民族芭蕾舞剧精品。除了这两部20世纪前期的精品舞剧以外,还有20世纪后期的《祝福》《阿Q》《雷雨》《林黛玉》《家》《黄河》《二泉映月》等,可是,针对中国青少年的芭蕾舞剧精品至今只有《草原儿女》一部,且已不再上演。中国芭蕾的民族化重点放在作品的民族化上,而创作好的作品必然对中国的芭蕾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教育要从孩子抓起,而目前却没有一部适合于中国孩子学习、表演的芭蕾舞剧,这对于中国未来的芭蕾观众来说,对于芭蕾的民族化在新时期的发展来说,确是一大憾事!

其实,芭蕾作品、教育和芭蕾人及观众心理的民族化这三者是三位一体的,缺一不可。芭蕾作品是最终的呈现,教育是基础,而芭蕾人和观众心理的民族化才是我们最终追求的目标,即芭蕾在中国真正地深入人心、真正地被接纳。而这一切都要从基础开始做起,而基础即芭蕾少儿教育。鉴于此,我认为当前急待创作出适合少儿表演和学习的芭蕾作品,以填补少儿芭蕾教学的空缺。在作品的创作上,可以借鉴成人芭蕾作品民族化的成功先例,例如:在题材上可以选用中国神秘奇妙的神话故事、以及现今青少年丰富多彩的课堂及课余生活等;在舞蹈设计上可以吸收多种因素,将民族民间舞、古典舞的动作元素与芭蕾的动作相融合等。从文化的接纳上来看,我们不能只考虑成年观众的需求,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芭蕾艺术的明天和希望。因此,创作出适合他们观看的芭蕾作品对于芭蕾的普及和促进芭蕾的民族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立人.西方芭蕾史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刘建.宗教与舞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3]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少儿教育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少儿音乐 音乐教育 思考

随着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发展,素质教育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学校和家庭都开始把教育教学的重心 ,转换到了对孩子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上,而少儿音乐教育由于其简单易学、陶冶情操的特点,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推崇。但是在少儿音乐教育的需求不断高涨的情况下,少儿音乐教育的发展却显示出疲软的症状。因此在“以人为本”、“乐学活学”的新时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展开对少儿音乐教育的思考与研究,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少儿音乐教育的现状

1、优秀少儿音乐歌曲创作的不足

少儿音乐教育是依据优秀的少儿歌曲展开的一种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和疏导。但是当前我国优秀少儿音乐歌曲的创作不足,使得少儿音乐教育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让许多少儿音乐教育者在进行少儿音乐的日常教学中无从下手。当前少儿音乐歌曲的创作渐渐的显示出停滞不前的状况。现在大多数少年儿童在接受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学习到的还是那些很多年前就出现的少儿歌曲,鲜少看到或听到新的少儿音乐歌曲出现在我们的少儿音乐教育领域中。

2、少儿音乐教育成人化影响明显

在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提升的今天,娱乐休闲型的文化得到了社会的追捧,成为了人们文化生活的重点。整个社会潮流对娱乐的追逐,也对少儿音乐教育产生了不良影响。当前少儿音乐教育的成人化影响明显,一方面,家长加大了对孩子音乐能力培养,许多少儿过早的接触到了音乐文化,家长“拔苗助长”式的音乐教育方式,会让一部分少儿对音乐产生厌恶和排斥的不良心理。另一方面,受娱乐潮流中选秀文化的影响,“一夜成名”的少儿发展路线,也在影响着少儿音乐教育的发展,少儿音乐教育中出现功利化的利己主义倾向。

3、少儿音乐教育教学水平的滞后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国少儿音乐教育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大众普及化的目标。但是当前部分学校对于少儿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少儿音乐教育的发展上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理性的认识,因而在面对少儿音乐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新的问题时,往往显得手足无措,不知如何下手。同时部分少儿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自身音乐素养和专业能力不高,无法有效的胜任少儿音乐的教育教学工作,这也给少儿音乐教育的发展造成了阻碍。

二、提高少儿音乐教育的方式

1、从音乐创作入手 丰富少儿音乐教育的基础

面对少儿音乐教育中优秀少儿歌曲创作的不足,我们要改变当前优秀少儿歌曲创作的滞后局面,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方法,来提高优秀少儿歌曲的创作力度,丰富少儿音乐教育的基础。首先,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的方式,来激活少儿歌曲创作的原动力,让更多的有志青年能够投入到少儿歌曲的创作中。其次,打通社会各领域的宣传平台。让优秀的少儿歌曲能够通过媒体、网络、广播、电视等不同的社交方式和宣传媒体来进行传播和推广,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优秀的少儿歌曲。再次,教育领域要加强对优秀少儿歌曲创作者的培养,完善少儿歌曲创作者的培养机制,不断为少儿歌曲创作领域输送新的人才、注入新的血液。

2、从家庭教育入手 净化少儿音乐教育的环境

面对少儿音乐教育成人化的不良影响,我们可以从家庭教育的方面入手,净化少儿音乐教育的环境,调整和改善现存于少儿音乐教育中市场化和功利化的不良倾向。首先,通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对接,以学校教育引导家庭教育,改变以往家庭教育中“拔苗助长”式的少儿音乐教育观。让更多的家长把孩子音乐能力的提升放到次要的位置,而是注重音乐对孩子身心的陶冶作用,利用音乐帮助孩子建立起完善的个性和人格。其次,家长要更多的以身作则,通过自身对少儿音乐的学习和理解,帮助孩子选择有益的、向上的、积极的少儿歌曲,减少少儿音乐教育中功利化的利己主义。

3、从学校教育入手 提升少儿音乐教育的水平

面对少儿音乐教育教学水平的滞后,相关的教育机构要有针对性的提高少儿音乐教育的水平。首先,学校方面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对于少儿音乐教育,这与学生升学考试不直接相关的教育课程也要引起足够的认识,要善于利用少儿音乐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其次,相关的教学工作者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重视少儿音乐教育的情感性、实践性、审美性,以更好的姿态去面对少儿音乐教育的发展与挑战。

结语

少儿音乐教育的发展,需要学校、家庭、国家、社会多方面的努力和支持。面对现存于少儿音乐教育中的问题,如优秀少儿歌曲创作不足、少儿音乐教育成人化影响明显、少儿音乐教育水平相对滞后等,学校要提升少儿音乐教育的教学水平,家庭要修正少儿音乐教育的不良倾向,国家要加大对少儿音乐教育的投入、社会要增加对少儿音乐的宣传。只有打通学校、家庭、国家、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才能促进少儿音乐教育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欢.浅谈家长在少儿音乐教育中的作用[J].音乐时空.

2015(05)

[2]王沪红.少年儿童在声乐比赛中的成长[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11)

少儿教育的重要性范文3

经济社会中,经济的发展是决定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文化是受经济条件制约的一种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在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群众文化这个词越来越多的被提出和重视。群众文化,是指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

而群众舞蹈艺术是近几年比较新兴的一门艺术形式,舞蹈艺术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其根源上具有群众性和社会性。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群众在满足了温饱等物质基础后,精神需求进一步提升,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大多数家庭对于少儿舞蹈教育开始有更高的要求。少儿舞蹈教育,目前已经开始形成为一种文化意识。各地区少年宫文化馆中,少儿的舞蹈教育培训班应运而生,随着广播,电视节目以及网络的普及,少儿舞蹈教育开始被大家所接受并且热衷。而少儿的舞蹈教育也是群众文化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群众文化建设和艺术文化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一、少儿舞蹈教育的意义

1.少儿舞蹈教育提高我国新生代的艺术想象力和忍耐力

我国伟大领袖同志曾经说过:你们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这个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终究是你们的。对于我国目前的状况来说,这个世界永远是属于年富力强的新生代的。艺术教育要从新生代抓起,少儿舞蹈教育是我国舞蹈艺术人才培养的根基。少儿时代是人生最干净清澈的时代,孩子心中保持一片净土,有丰富多姿的艺术想象力。少儿舞蹈教育可以极大程度的挖掘孩子的内心,培养孩子敏锐的洞察力和感知想象能力。孩子们在动作、娱乐、音乐中提高自己的模仿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对这个世界的感知,建立自己初步的思维和审美能力。舞蹈的学习不同于其他的艺术培训,舞蹈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习者付出难以想象的辛苦汗水和忍耐力。正因其学习过程的辛苦,也培养了孩子极强的忍耐力和自控力。这对于目前经济条件越来越优越的新生代来说尤其重要。

2.少儿舞蹈教育培养我国新生代少年的审美能力和健强体魄

舞蹈是人体动态造型美的精华,舞蹈的教育在意识层面也是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动作,表情,联合音乐传达情感。为我国新生代少年创造了富于童心的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空间。孩子们开始慢慢通过音乐和动作对于美感有自己的定义。舞蹈训练过程中要求学习者有极强的体力和耐力,对于孩子身体的强壮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同时也是矫正孩子良好形体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健康的心理和体魄是一个优秀的少年的基础资本,少儿舞蹈教育对于青少年健康的身体和积极向上的心理都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3.少儿舞蹈教育是我国舞蹈事业发展的基础。

西方的芭蕾曾经被誉为上层人的艺术,而对于我国来说舞蹈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艺术形式,舞蹈的分类也非常精细,古典舞、民族舞、当代舞、现代舞等,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表现形式。舞蹈也是我国文化事业的一部分。身体的柔韧性是上帝赋予东方人天生的财富。我国舞蹈事业发展在目前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也开始向世界迈出一大步,开始在世界上被人瞩目。少儿舞蹈教育是我国舞蹈事业发展的基础教育,为我国培养大量的舞蹈艺术人才。

二、我国少儿舞蹈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1.少儿舞蹈教育的意识问题

美国的舞蹈大师特德肖恩说过,舞蹈教育是对人的全面教育,他的身心和情感将在舞蹈中获得滋养。而目前我国少儿舞蹈教育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意识问题。少儿舞蹈教育应从童心出发,让孩子们为快乐而舞。然而我国少儿舞蹈教育目前越来越多被重视,其教育的初衷也开始发生转变,孩子们越来越多的为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而起舞,为获得莫须有的荣誉而起舞,甚至为随波逐流而起舞。这说明目前国人对于少儿舞蹈教育存在着意识上的偏差。

2.少儿舞蹈教育人才缺乏

说到舞蹈家我国不乏佼佼者,但是说到少儿舞蹈教育的专业人才,我国教育行业目前相对缺乏。少儿舞蹈教育需要的是能够洞悉孩子们的特殊的心理状态,有耐心和细腻的情感,并且同时拥有良好的舞蹈功底和编舞能力。也就是说一个优秀合格的少儿舞蹈教师,不仅要有舞者的技术技巧和编舞能力,更要有幼师细腻的情感和耐心。我国目前缺乏这样合格的少儿舞蹈教育人才,大多数少年宫或者少儿舞蹈培训班的教师都是业余出身,而很多舞蹈培训班的负责人认为小孩子的舞蹈随便教教就好,不必花精力和太专业,这其实也是意识上的问题。

3.少儿舞蹈教育忽视了最基本的兴趣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在随波逐流的少儿舞蹈教育意识普及过程中,在大环境的宣传下,越来越多的父母和教师以别人家的孩子都学,自己家不能落后为思想指导,在少儿舞蹈教育问题上忽视了孩子的基本兴趣。

三、如何为我国少儿舞蹈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少儿教育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素质教育;少儿图书馆;功能;价值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步伐的加快,竞争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状况的代名词,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保证社会实现竞争的重要影响因素。个体不但需要充分掌握基本的文化素质,更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自身良好的品德与心理承受能力,这对学校教育尤为重要。素质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要求学生在学好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培养自身德、智、体、美、劳等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时代要求学生要综合发展,少儿图书馆作为有效提高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场地,应充分发挥其作用与功能。

1、基本概述

1.1 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主要是指有效提高少年儿童综合素质的一种教育形式。素质教育具有创造性、全面性等特点,首先素质教育是一种容纳所有学生的教育类型;其次素质教育旨在推动学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再次,素质教育是有效保证并推动学生个体个性实现健康发展的教育类型。素质教育的开展主要在于保证每一个儿童均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给而同一个发展自己爱好与天赋的空间。

1.2 少儿图书馆的基本作用。少儿图书馆在培养少年儿童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学校、家庭无法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少儿图书馆对少年儿童的素质拓展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少儿图书馆是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和阵地,担负着培养儿童综合素质的职责,通过对书籍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来不断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与文化知识能力。另外少儿图书馆还是实施基本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少儿图书馆主要以中小学生及学龄前的儿童为对象[1],因此具备基本的教育职能与素质教育职能,这要求少儿图书馆要配合学校与家庭、社会对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素质教育。突出对学生自学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重视有特色、有针对性的教育。因为这种教育形式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所以受众有很大的选择权利,同时丰富的、能够有效满足受众兴趣爱好需求的多种图书资料,很好的将少儿图书馆区别于学校与家庭,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激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2、少儿图书馆在素质教育时代的重要作用分析

2.1少儿图书馆作为思想品德教育基地,在素质教育时代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分析。从基本的教育内容角度分析,素质教育最本质的要求在于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少儿图书馆作为精神文化学习与宣传的重要场所与机构,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相对学校的教育课堂来讲,图书馆内的多种书籍资料更加能够影响到学生的心灵,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少儿图书馆内部,学生可以实际的接触到更多的书籍,比如中国历史与国情,世界历史与国情等,感知到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另外学生还可以阅读一些英雄人物传记,了解到历史伟人的生平与主要精神,进而激发其努力学习的信息以及民族自豪感[2]。少儿图书馆内部的图书与资源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分别善恶与美丑,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学生独立思考与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2.2少儿图书馆作为培养人才基地,在素质教育时代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分析。素质教育时代区别于传统教育的重要因素在于教育教学理念的差别,素质教育更多的强调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发展,在学生在课堂内部充分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推动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的提高。少儿图书馆内部有很多图书资料与信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智力、能力及情操,增长学生才干,还能从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精神以及独立思考、积极创新的精神。另外少儿图书馆内的资料还需要学生自主进行搜索,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阅读,因此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少儿图书馆作为少年儿童智力开发的重要阵地,很大程度上承载着培养现代化全方位人才的作用。

2.3少儿图书馆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基地,在素质教育时代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分析。如何有效培养少年儿童自主学习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是素质教育开展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与创造能力,推动人才多样化的有效实现,才能顺利实现素质教育时代的基本教育教学目标。少年儿童能够有效养成读课外书、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以及创新性思维能力,少儿图书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少儿图书馆内部,学生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根据自己的需求与爱好搜索自己需要的书籍,有目的的、有选择的阅读书籍或者参加相关的读书活动,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少年儿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自学能力,并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学生的知识。

2.4少儿图书馆作为培养心理素质的基地,在素质教育时代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分析。是否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有效应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保证少年儿童能够有效应对社会压力的重要内容。读书作为一种自我学习、自我认知的过程和手段,对个体心理的发展与成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自身精神压力、放松心情的作用。可以说读书能够有效缓解压力,推动少儿心理身体健康发展。另外读书还能不断增进少儿的知识,改善少儿个人的行为,推动少儿自我心理调适。少儿图书馆应该不断加强与学校教育的联系,以有效掌握少儿的心理状况,进而有针对性的选择书籍,比如选择一些有关人格心理塑造、心理障碍的矫治、心理开发等类型的资料,不断完善少儿图书馆的图书品种,提高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与心理素质。

3、结论

青少年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且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在性格方面,也表现为更多的好奇心,容易出现难以辨真假、丑恶的状况,同时也比较容易出现偏激的想法。因此图书馆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智能,稳定青少年的基本阅读倾向。为了更加有效充分的发挥少儿图书馆的作用,尤其是少儿图书馆在青少年基本素质与综合素质教育方面的作用,需要少儿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认真的观察并分析,同时有针对性的对少儿进行阅读指导。积极的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知识的引导,比如通过开展诗歌朗诵比赛、读书会、报告会、读书心得、辩论赛、演讲赛、知识竞赛等进行读书心得的交流[3]。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与热情,有效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与读书习惯,另外还能充分提高少年儿童的阅读能力与思维能力,并帮助学生正确的掌握阅读和思维方法。同时,少儿图书馆还可以根据少年儿童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来有针对性的组织不同的兴趣小组进行读书交流,使青少年积极的加入到活动中,以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与交流能力。少儿图书馆还应该配合重大的节日或者纪念日展开针对少年儿童的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品德教育等,将教育融入到丰富的活动中,充分发挥活动的作用及社会教育的价值,使少儿图书馆真正成为素质教育时代青少年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与素质的阵地。

【参考文献】

[1]果阳.少儿图书馆教育功能和服务功能刍议[J].教育科学,2003,19(3):17-18.

少儿教育的重要性范文5

一、新时期农村幼儿教育面临的问题

1.对幼儿教育的目标定位过高

现在的孩子一般是独生子女,家长唯恐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面对孩子总会问“今天写了多少字”等问题,似乎这些就是孩子上幼儿园的目的。而很少有家长用心去感受孩子的认识能力、自主意识、自尊心等方面的发展。为留住幼儿,满足家长的意愿,幼儿园往往会“坚定不移”地满足家长让孩子多学知识的愿望。于是,农村幼儿园教育便难免会违背幼儿教育的规律,脱离幼儿成长的生理和心理实际,混淆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目标要求,由此便普遍呈现出教学多、活动少,注重知识教育、忽视幼儿发展的“小学化”现象。

2.对幼儿教育的观念把握不准

调查显示,不少农村幼儿园出现了两个极端的倾向,一是实行以“成功”为价值取向的“盆景教育”,这一类幼儿园往往习惯按照成人对成功者基本素质的理解与要求去塑造孩子,而不考虑孩子的兴趣所在,不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不顾及孩子的精神需求。这就势必让孩子在接触世界之初就被“填鸭式”地塞进许多东西,从而失去了主动性。二是实行以“自然”为价值取向的“野生教育”,这一类幼儿园推崇幼儿教育回归、顺应自然,还幼儿的天性、本能和自由。这种“树大自然直”的放任式教育,往往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3.对幼儿教育的师资配备失调

农村幼儿园基本上是清一色的女教师,开展幼儿教育的研讨活动,参加的专家、学者也是女性居多,这反映出幼儿教育男女教师配备的失调。不可否认,女性教师的确具有担当幼教工作的优越条件。但是,幼儿教育“女性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大多是组织唱歌、跳舞、画画、游戏等柔和型活动,缺乏跑、跳、滚、扔等力量型、爆发型的活动,以至于幼儿缺少阳刚之气的熏陶,甚至已经造成少数男孩子意志薄弱、娇气十足,动作女性化。可见,调整并均衡幼儿园师资的男女比例,已经显得十分必要了。

4.对幼儿教育的资源利用不够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微而复杂的任务。”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乐园,社区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当前,农村普遍存在由爷爷奶奶照顾的留守孩子。由于是隔代教育,许多孩子不能得到正确的家庭教育,幼儿园也得不到家长配合,因此大多数孩子的教育只好由幼儿园一手操办,家长很少过问。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幼儿园往往大多实行完全封闭式教育,从不组织社区教育活动,很少进行户外活动,甚至不上体育课。幼儿每天两小时户外活动时间难以保证,社区资源的利用率几乎为零。可见,对农村幼儿实行家庭、幼儿园和社区三位一体教育,至少就目前而言还只是一句空话。

二、对新时期农村幼儿教育的思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他们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生生的人。”幼儿不仅是受教育者,而且是一个完整的、独立个体的“人”。为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坚持一个原则,突出一个中心。即坚持“学得无意,学得随意,学得乐意”的基本原则,坚持以幼儿主动获得对其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的工具性机能为中心,使幼儿的学习有利于其智能的提高,有利于其学习兴趣、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有利于幼儿健康心理及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幼儿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体现两个适合。幼儿园教育要适合幼儿的接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三是注重三个选择。三个选择即最佳时机、最佳方法和最有用的机能选择。什么时候学最好?——能学会的时候学最好、最有意义的时候学最好、最有效的时候学最好。怎样学最好?——适合幼儿接受能力的教育方法最好,适合幼儿心理承受能力的教育方法最好。“因材施教”“玩中学,学中玩”“愉快式”“无意式”“随意式”等,都是幼儿园教育的最佳方法。学什么最好?——幼儿主动获得对其一生可持续发展最有用的机能最好。

少儿教育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 跆拳道少儿注意问题

跆拳道的前身是“花郎道”,起源于韩国的民间自卫术。跆拳道动作简洁快速,观赏性极佳且易学易练,短时间便可获得格斗能力,非常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和健身需要,所以越来越多的少儿从小就开始进行跆拳道的训练。目前,对少儿的训练普遍存在着为参加各级比赛而进行突击训练,缺乏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等倾向,这些都会降低训练效果,对少儿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埋没一些优秀的后备人才。

1.少儿的生理特点与训练

少儿身体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各器官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与成年人有很大的不同,在安排体育锻炼时应充分注意到这些特点,从而使体育锻炼更有针对性。

1.1运动系统与心血管系统的特点。

少儿骨弹性较好,不易完全折断,但易于发生弯曲和变形。关节面软骨较厚,关节囊、韧带的伸展性大,关节周围的肌肉细长,关节活动范围大于成人,但关节的牢固性差,在外力作用下容易脱位。肌肉细嫩,收缩机能较弱,耐力差,易疲劳。心脏体积相对较小,心脏收缩力量较差,而心率较快,随年龄的增加,心收缩力量逐渐增加,心率减慢。血管壁弹性好,血管口径相对较成人大,外周阻力小,所以血压值偏低。

1.2呼吸系统与神经系统的特点。

少儿的胸廓狭小,呼吸肌力量差,肺活量小,呼吸表浅,呼吸频率快。最大摄氧量和负氧债能力低,肺通气功能较差,体育锻炼时主要通过增加呼吸频率增加肺通气量,所以有氧运动能力和无氧运动能力都较低。神经过程不稳定,兴奋在大脑皮层容易扩散,表现为活泼好动,动作不协调,容易出现多余动作,注意力不集中。根据少儿神经系统的特点,安排训练内容时要活泼多样,运动时间不要过长,可要用穿插短时间休息的办法,以使他们精力旺盛。

2.在少儿跆拳道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2.1注重思想品德教育。

少儿跆拳道教学与训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过程。教师与教练员要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少儿的思想教育和启发,让他们认识到“双基”训练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在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我们应掌握少儿的心理特点,以表扬鼓励为主。教练员要及时发现少儿的优点并给予表扬。教学训练实践表明,少儿喜欢表扬,一经表扬,信心倍增,训练积极性也进一步提高。跆拳道重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修炼,培养少儿顽强果断、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并使人养成礼让谦逊、宽厚待人的美德。少儿正处于世界观形成时期,应加强他们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和集体主义的思想教育。

2.2注重身体素质与基本技术的早期培养。

少儿的身体条件与成人不同,有自身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因此,少儿跆拳道的教学与训练应该形成一套独特的方法。无论是竞技精英的培养,还是终身体育观念的树立,都要从小做起。少儿跆拳道的教学与训练,针对少儿生长期的身心发育特点,从教学内容安排上,要突出少儿在成长期进行跆拳道健身运动所需具备的技能和技巧,为少儿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从教学形式上,要结合少儿教学的特点,采用丰富活泼的教学形式寓教于乐,让跆拳道训练成为少儿喜爱的一种体育运动,让他们在快乐和游戏中幸福健康地成长。

2.3以“双基”教学为主,注意运动负荷与强度。

少儿心脏的相对重量和容积均和成人相近。由于神经调节不够完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故心率较快;心肌纤维收缩力弱,心脏泵血能力小,故每搏输出量小;血管因易扩张而相对较粗,血压也比成人低。少儿的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大,因而呼吸频率较快,但呼吸阻力较大,呼吸肌力量较弱,所以肺活量较小。所以,我们在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少儿不宜过早进行专项的耐力训练。在跆拳道训练中,应以“双基”的教学与训练为主,加强单个动作为主的速度练习。不宜过多地进行耐力、力量和静力性的练习。在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少儿的运动量不宜过大,我们应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密度与强度要注意交替节奏,练习时间不宜过长,科学地运用间歇训练、重复训练等方法。

跆拳道练习推崇“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为宗旨,可为少儿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训练中,我们应根据少儿中枢系统的生长发育特点,制定相应的训练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少儿的训练积极性,合理进行力量、柔韧训练,从把握少儿肌肉特点和动作规范化几个方面入手,使训练的效果合理化,为其今后的全面发展和更上台阶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优秀运动员编写组.运动学[M].江西体育出版社,2002.

[2]黎耀林.少儿跆拳道的开展就其安全训练的探讨[J].教育学刊,2009,(3).

少儿教育的重要性范文7

【关键词】少儿美术教育;误区;不足;意见

教育部教体艺[2014]1号要求,面对新形势背景下要加强对艺术教育的发展,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照《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方案》开设艺术教育课程。深入文件精神,要求我们须因材施教,将把核心素养和教学质量落实到教学之中,从而适应社会需求。少儿美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切入点。而当前少儿美术教育主要存在于两种形式:义务教育和私立美术培训机构。美术教育课又是少儿美术教育的主要形式,也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少儿美术教育的意义

少儿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快速成长的时期,我们在这个阶段对孩子们进行良好的美育训练,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少儿美术教育作为我国义务教育、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对综合素质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少儿学习阶段作为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素质教育程度将直接影响孩子们一生。特别是教育部要求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而美术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艺术课程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艺术作品培养艺术欣赏能力,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绘画能力,这是对孩子才艺方面进行向外拓展的重要手段。

2、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

孩子在少儿阶段心理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所以我们要对孩子们进行良好的心理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美术教育由于自身特点的关系,它不仅对孩子们的情感、脑力、体力等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可以改善孩子们在长期烦躁的学习中对其心理产生不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美术教育可以让孩子们从枯燥而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放松下来,让他们感受艺术的气息,放松身心,让他们体会艺术的意义和价值,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3、培养孩子的学习和创造能力

很多家长认为美术教育仅仅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绘画作品、欣赏作品,这是一个误区。他们忽略了美术教学一个重要的作用,即为培养孩子的学习和创造能力。虽然美术教育在少儿阶段属于基础学科,但是通过美术教学学习孩子们在创新精神、学习能力方面得到激发及培养,让孩子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将有信心。

二、当前我国少儿美术教育存在的不足

随着近几年来,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美术教育逐渐得到重视,各个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美术教育的投入也逐渐加大。但在很多学校,特别在农村,美术教育依然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这将对提高孩子们的整体素质、贯彻与落实素质教育基本原则产生阻碍。所以,我们少儿美术教育教师不仅要克服美术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还需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改进教学方法,是当前少儿美术教育的重中之重。

1、部分地区存在对美术教育认识不够,重视不足

传统的教育制度观念影响着我国进行素质教育实施的效果。比如应试教育观念深入家长、教师心中,促使孩子们无法选择或灌输美术对自己毫无前途的观念,从而导致很多学校或艺术培训机构的相关课程如同虚设。这部分人认为这些课程对孩子前途或对学校升学率毫无帮助,没有学习的必要,无法正确的认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最终形成孩子们对这类科学无法产生兴趣,使而美术教育地位在课堂之中变得底下。

2、美术教育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

美术教育从业者对美术教学的认识不不够,学校或学生对其不够重视,迫使学校在聘用美术教师时,提出的要求也相对简单,造成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所以,在实际课堂上,他们对孩子们要求较低甚至毫无责任感,随意让孩子们在美术课上翻阅其他学科的书籍或作业,造成孩子们对美术教学毫无兴趣。

3、美术教学不符合实际

美术教学如果脱离实际生活,那么孩子们就不能从现实生活中体面到美术,也使孩子们的创造能力受到限制。很多地区美术教师将美术教学局限在课堂上,基本上放弃或忽略外出写生的活动,而在课堂上对孩子们传授一些基础的美术理论知识或简单的物体绘制。

三、我国少儿美术教育改进意见

由于受传统教育制度观念影响,我国素质教育实施效果在部分地区实施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在农村并没有完全依照国家素质教育规章执行,特别是美术教育。因此,关于少儿美术教育改进意见,我认为:首先,针对对美术教育认知不足的地区或学校,我们应该加大力度普及全面素质教育。此外,我们应该加强对部分美术教师继续教育、专业技能培训、交流学习会等,从而提高专业素质,这样才能更好的为美术教育打下基础。其次,由于少儿美术教育内容存在一定单一性或不符合实际生活等弊端。因此,我们要根据少儿特点及教学规律进行“量体裁衣”,首先要培养孩子们的绘画兴趣,才能让他们完全学会表达或创造性表现。然后,我们要根据《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相关规定制定教学内容,从而规避美术教师只重视孩子们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成果,而忽视了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情感的体验及态度的倾向。因此,我们应该对教学内容以开放的态度,尊重孩子们对艺术的兴趣。最后,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采用多元化评价,对孩子们的艺术体验得到促进。因为老师的评价对孩子提高艺术兴趣积极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我们也要开展多样化的艺术课程教学,以灵活多变的、合作小组等形式来培养孩子们艺术兴趣和协作精神。最终实现,孩子们在艺术教育中对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丰富与提高,而满足我国素质教育相关标准。

【参考文献】

[1]王志成.关注成长,尊重艺术,天性浅论少儿美术教育的自主性[J].教育观察,2014(01).

[2]郭佳.少儿美术教育与创新发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3(42).

[3]郑健.少儿美术教育的启发式教学方式与创新[J].美育学刊,2016(01).

少儿教育的重要性范文8

少年宫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实施基础教育,从思想品德到知识技能到能力培养、素质养成都是打基础的,即要使少年儿童“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把培养专门人才当做少年宫教育的主要任务,或把少年宫办成艺术学校、办成艺术幼儿园,都是少年宫教育的误区。判断一所少年宫的办宫方向是否正确,主要应该有三条标准:是否为少年儿童服务,是否搞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否以教育教学活动为中心工作。

一、注重少年儿童的德育,注意少年儿童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少年宫教育特别是兴趣培训小组活动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过分强调培养尖子、单纯追求比赛中的高奖次、忽视了对组员的思想品德教育的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克服和避免这种现象,最重要的是少年宫的管理者和教师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

二、重视少年儿童的个性发展是少年宫教育的特点,注重少年儿童的个性教育是少年宫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独特作用的集中表现。

在少年宫教育中,小组活动中的因材施教和个别教学,群众活动中的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给每个同学以展示才能机会的原则和方法,都体现了个性教育的特征。少年宫教育能为有多种兴趣的少年儿童提供方便条件,让少年儿童自愿参加活动,自由选择项目,使兴趣得到满足,使爱好得以发展,这也是少年宫教育的优势和特点。少年宫教育为培养少年儿童创造思维、创新能力提供了土壤,在少年宫,无论是艺术教育活动还是科技教育活动,无论是小组活动还是群众性教育活动,都强调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三、多样的活动内容和灵活的活动计划十分有利于少年宫实施素质教育。

没有固定的活动内容和没有统一的活动大纲是少年宫教育的一大特点。这不但不是少年宫教育的不足和缺陷,反而正是少年宫实施素质教育的优势。活动内容的多样性、活动计划的灵活性和活动大纲的不统一,可以照顾少年儿童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可以更加体现少年儿童主体认识的特点,可以使少年儿童及时了解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跟上时代的步伐,以有利于少年儿童综合知识的运用。

四、少年宫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少年儿童和谐发展。 转贴于

在少年宫教育中,教师的称谓是辅导员或辅导教师,他们的基本职责是从事小组活动或群众活动的教育教学活动。少年宫教育中的辅导教师是人民教师队伍中光荣的一员,是国家教育方针的实际执行者,是培育下一代的园丁。由于少年宫教育的特点,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和建立起了一种新型的民主的关系,一种有别于学校教育的民主的师生关系。

首先,少年宫教育活动是由学生自主选择参加的,参加什么项目的活动,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决定的,不存在组织者强加的意志。同时,活动又是少年宫教育的主要形式和载体,符合学生的特点,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欢,这种教育形式决定着学生是少年宫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们是活动的主人。

其次,教师在少年宫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学校教育也有明显的不同。在少年宫教育中,教师虽然是教育的主导者,但学生是每次活动的“主角”,又是实践活动的“主角”,因此在“教”与“学”这对矛盾关系中,“学”成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教”成了矛盾的非主要方面。

少儿教育的重要性范文9

关键词:大庆市;幼儿体育;现状调查

幼儿体育是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体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幼儿的体质,增进幼儿的健康。科学的、适合于幼儿的体育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最积极、最有效的因素,也是增进幼儿健康的一种积极手段。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大庆市市区25所幼儿园体育活动情况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幼儿园园长、教师、幼儿家长发放问卷。由于所调查的幼儿园小班(3岁前)的体育活动基本以手拉手的走步为主,其它形式较少。因此本研究所调查的体育活动主要指中班、大班(3-6岁)的幼儿体育活动。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过程中,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的需要,查阅了大量的书籍资料,从中国知网以幼儿、学龄前儿童、幼儿体育活动等为关键词,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由此了解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前沿水平,为本课题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园长、教师与家长的幼儿体育观

1.园长对幼儿体育活动的态度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要实行园长负责制。园长对体育活动经费投入多少、对教师体育技能再培训机会的多少,直接反映他们对幼儿体育活动的态度。调查显示,在经费投入中75%的幼儿园少于1万元,对于教师体育技能再培训中教师的选派,偶尔选派的占30%,根本不选派的占70%。不难看出绝大部分园长对幼儿体育活动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大庆市幼儿园的体育观还主要停留在体质论的认识水平上。

2.幼儿教师对体育兴趣的程度

3.家长对幼儿体育活动的了解和认同

《纲要》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研究表明,不同文化程度的家长对幼儿体育的重视程度差异显著,文化程度高的要比文化程度低的了解程度要好。因此,提高家长的文化水平,普及幼儿体育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家长与班级实施同步教育,更好的为孩子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二)幼儿体育活动状况

1.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械设施

2.幼儿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内容

3.幼儿体育活动的时间

《纲要》规定: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1小时。

(三)师资情况

1.幼儿教师的性别结构

在所调查的幼儿园中,幼教老师均为女性。传统的观点认为,女性在从事幼儿以及初级教育的时候具有一定的性别优势,因为女性的温柔、细心、体贴等心理特点更适合幼儿教育的需要。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幼儿园引进男性教师有利于幼儿形成健康、平等的两性角色意识,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幼教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和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2.幼儿教师的年龄结构

3.幼儿教师的学历结构

三、结论

(一)大庆市幼儿体育活动开展不够理想,幼儿在幼儿园的教育中不能有效地提高基础运动能力和适应能力,这将对他们的发育生长带来一定影响。

(二)幼儿园园长不同程度存在轻视幼儿体育活动的现象,且在对幼儿体育活动经费投入上力度不够。

(三)幼儿园教师学历水平较高但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相当贫乏,专职体育教师少,大部分教师体育技术较粗糙,幼儿体育活动创新方面较少。

(四)幼儿园开展幼儿体育活动有一定组织形式和内容,幼儿园幼儿体育活动时间基本能够按照《纲要》规定时间执行,加上幼儿教师对体育兴趣程度提高、幼儿家庭对幼儿体育作用均有认同感,这些社会因素对幼儿体育活动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五)幼儿园体育活动内容还是以传统的幼儿体育活动基本动作为活动内容的主体。对于现代学前体育教育理论指出的,应开展武术、游泳、轮滑、远足、赤足、水浴、园际间运动会等。

四、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幼儿园体育认识,强化健身为主,全面发展的幼儿园体育价值观。

(二)加大政府投资的力度,明确幼教经费的比例,确保幼儿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械设施的基础建设。

(三)合理构建幼儿园体育课程。

(四)加强师资培训,注重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按照《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中规定的比例配备幼儿教师。

(五)建立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化的幼儿体育新理念。

参考文献

少儿教育的重要性范文10

1儿童文学作者的尊重意识

尊重指敬重、重视。它是人的一生修养以及自我内涵的表现,也是人所必须具有的品质。它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文化素养,道德修养。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无论是对同学、老师、领导、同事或是邻居、朋友甚至家人,都应该自觉践行尊重,因为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尊重是人与人交往中最基本的原则。对于儿童文学作者来说,为了创作出儿童喜爱的儿童文学作品,就必须具有强烈的尊重意识。儿童文学作者的尊重意识主要表现为对少年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的尊重。它既要求儿童文学作者尊重少儿的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主要表现为心理发展阶段的顺序性、系统性,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范围、幅度和速度的大体稳定,又要求儿童文学作者尊重少儿的心理年龄特征的可变性,这直接表现为社会性和时代性,而儿童认识过程和个性品质的年龄特征主要受到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的制约。同年龄、同阶段的儿童,只要生长在不同社会、家庭的教育条件下,他们的心理年龄特征就不会完全相同,也就是少年儿童的个性、兴趣差异。这种差异既表现在与成年人不同,又表现为少年儿童之间的分别。郭沫若在《儿童文学的管见》一文中指出:“儿童与成人,在生理与心理上的状态,相差甚远。儿童身体绝不是成人的缩影,成人心理也绝不是儿童之放大。创作儿童文学者,必先体会儿童心理,犹之绘画雕塑家必先研究美术的解剖学。”[1]周作人早在五四时期就明确指出:“在儿童不被承认,更不被理解的中国,期望有什么为儿童的文学,原是很无把握的事情,失望倒是当然的。”[2]由此看来,我们成人作者要创作出为儿童的文学作品,就必须承认儿童的独立生活,理解、体会、尊重少年儿童的独特心理个性,否则,无法创作出真正的儿童文学作品。只有这样,在儿童文学创作过程中,儿童文学作者才会在取材目标、构思方法、表达形式和语言技巧等方面努力表现出一些有异于的独特之处。这种尊重少年儿童的意识要求儿童文学作者在构思过程中,不仅要清醒的意识到题材自身的意义,而且要考虑怎样处理好题材,怎样使作品为儿童乐于接受和易于接受。选择何种文体形式、怎样设计和安排情节结构,运用哪些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与表现主题思想都应考虑儿童读者的接受心理。著名的儿童诗人任溶溶说:“孩子好奇,我常让他们猜点谜语,孩子没耐心,我常带点情节。”这种以尊重儿童兴趣、爱好、个性心理为儿童诗创作本位的创作思想就是建立在充分尊重少年儿童的思想认识的基础上的。这也是成人作者创作出婴幼儿喜爱的婴幼儿文学、童年喜爱的童年文学、少年喜爱的少年文学的关键所在。

2主体性教育的实施

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通过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来展开的。而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过程,就是人的主体性素质的不断培育与展现的过程,其结果便是使个体由自然人逐步成为社会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并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在本质上是对个体主体性的培养过程,是一种主体性教育。它是素质教育实施的核心与关键,主要包括尊重教育和个性教育两方面。

2.1尊重教育的实施素质教育是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的教育,它强调教育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为此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必须有尊重学生的教育理念。尊重教育就是要互相尊重的教育,强调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尤其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应该是平等、民主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谈得上互相尊重,进而学会尊重别人。而我们传统文化缺乏的是就是这种互相尊重的意识,父母与孩子之间强调长幼有序,老师与学生之间也要脑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老师与学生之间要求尊师爱生,学生尊重老师,而老师则要像对待晚辈那样爱护学生。这一存在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的传统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到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平等关系的确定,这种平等关系无法确立就直接导致师道尊严、呵护有加的教育格局的形成。为此,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理论的奠基人周作人说:“儿童在生理心理上,显然和成人有点不同,但他们是完全的人,有他自己内外两面生活。儿童期的二十几年的生活,一面固然是成人生活的预备,但一面也自有独立的意义与价值”,“我想儿童教育,应当依了他内外两面的生活的需要”,“我们应当客观的理解他们,并加以相当的尊重”[3]。在这里,周作人强调儿童教育必须建立在施教者对受教者的独立生活的认可理解与尊重的基础上。而这正是素质教育的平等原则。为此,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应该建立起尊师尊生的新型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会真正开始,我们的素质教育才会真正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和接受。关于这点,我们完全可以从儿童文学深受儿童喜爱这方面得到启迪。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说得好:“儿童文学作品应该有他自己儿童的特点,照顾特定读者的年龄特征(他们的思想感情与身心发展)来使每个年龄阶段的少年儿童都能理解与接受,起到作用,受到教育,得到快乐。”为此,他明确指出:“一个有成就的作家,能够与儿童站在一起,善于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特别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就必然会写出儿童所看得懂、喜爱看的作品。”[4]在这里,陈伯吹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写出儿童看的懂、喜爱看的作品必须建立在对儿童生活水平、思想感情的充分理解、尊重的基础上。同理,我们施教者要让受教者心悦诚服的接受我们的教育,也应该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而有益的教育。

为了成功而有益的推进素质教育,父母和老师都必须率先做尊重他人的模范,尤其是要从尊重受教者———少年儿童做起。首先,尊重少年儿童的独立意志。孩子的人格是落地生根的,孩子虽小,但他是一个独立的人,他有自己的独立意志、独立思考、有对生活的看法。为此,我们要努力做到对少年儿童的独立意志的充分尊重,不能轻易打压,除非孩子走上歧途。当父母和老师的意志与孩子的独立意志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选择,但也应充分表明父母、老师的态度;当孩子面对生活的难题表现出徘徊、犹豫,甚至不知所措时,我们应该给孩子表达、甚至发泄自己感情的机会,帮助他们理清思路,数到感情,给孩子一个回旋的机会;当孩子的想法与我们完全不同时,我们应给孩子陈述自己的意见、想法的机会;当面临多种选择时,应把选择机会留给孩子,给孩子留下自己决定的余地;当我们与孩子的选择发生分歧时,应该同孩子一起坐下来,冷静的讨论,摆明利弊,应该学会把决断权留给孩子。有时,我们明明知道孩子都选择是不合适的,但也不要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意见,给孩子留下一个时间和空间,让孩子最终自己说服自己。只要在施教过程中能够努力做到上述几方面,我们就能做到对少儿独立意志的尊重。其次,尊重少儿的权利。中国教育长期囿于“老师有权利、义务,学生只承担义务,不讲权利”的师生关系中,我们很难看到师生之间平等争论,学生当堂对老师论点提出异议的现象,而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必须在师生关系中让学生既承担义务,又拥有权利。中国教育的现实严重忽略了学生应该拥有的权利。就学生应该拥有的权利而言,主要表现在:他们应有受教育的权利;应有发问与了解的权利;应有说“不”的权利;应有不同于他人的权利,应有保留不同观点的权利;应有保护个人秘密的权利;应有发展自己的个性和兴趣的权利。面对少儿应该拥有的以上这些权利,我们老师和父母既要学会尊重,又要注意履行自己作为施教者、监护人的权利。为此,我们只能采取一种间接的方法关注少儿的成长,注意观察孩子的日常表现,从他们的日常举止中发现问题。一旦孩子真的出现了问题,我们要表现出更多的爱,直截了当的找他谈话,采取有效措施或者寻求专家帮助,切忌采取粗暴手段。对待孩子的隐私,我们既要注意尊重,又要掌握和引导,切忌采取偷看日记等方法,尊重孩子的隐私就是尊重孩子的人格。尤其是对孩子的一些不健康的因素,诸如品性变化和心理动态,要通过多观察孩子,尽量掌握孩子“隐私世界”的蛛丝马迹,根据他们各自的性格爱好等,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引导、培养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当然,最好的做法是经常找孩子交谈,达到与孩子情感上的沟通,营造一种平等、民主、理解、宽松的行为模式,是孩子感到你是他生活中可以信赖的朋友,这样孩子就很愿意把自己心中的秘密告诉你,这就是尊重孩子隐私的上策。再次,尊重少儿的心理年龄特征。尤其是对少儿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要充分理解,积极鼓励,大胆肯定,这是他们想象力、创造力的萌芽。

2.2个性教育的实施依据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素质教育必然要求发展个性,必然要求遵循教育的主体性原则,也就是个性教育。施教者在施教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受教者的独立个性,顺其自然的张扬学生的个性。这种个性包括独立的思想意志和独立的人格以及个人的兴趣爱好,在尊重和发展学生的独立个性的基础上,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的人格和精神力量,以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进而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能力,以此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成长,帮助学生创造自信自强和朝气蓬勃的人生。这种充满个性化的教育完全符合少儿的心理年龄特征。只有这样的素质教育,才能受到自我观念强烈的小学生的欢迎与喜爱。关于这点,儿童文学作者在创作儿童文学过程中对少年儿童读者的心理年龄特征的尊重给我们施教者启示不少。如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任溶溶在创作儿童诗的过程中对孩子好奇心与没耐心的个性特点的充分尊重就是我们素质教育实施者学习的榜样。当然,儿童文学的教育作用的发挥更多是通过形象的塑造、感染而产生的潜移默化的,而施教者的影响常常是有较明显的针对性。在施教过程中,施教者应在以下三方面体现对孩子独立性的尊重。首先,作为父母,应避免与孩子发生对立。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儿童学家卡尔•皮克哈特博士的建议值得注意,[5]这有助于父母与孩子更好的进行沟通,他的建议是:(1)不要期望孩子每天按常规生活。(2)不要在没有提醒或事先没有通知的情况下,是日常生活发生突然变化。(3)不要提那些让孩子可以用“不“来回答的问题。(4)当某事对你很重要时,不要给孩子有选择的机会。(5)不要期待你的孩子会耐心等待或按部就班地做某事。(6)不要下最后通牒。(7)不要因为孩子的要求而感到心烦意乱。(8)当孩子说“不”或“不,我不”时,不要表现出惊讶与不安。(9)不要拿走孩子正使用的安全毯,不要反对孩子玩弄脏了的但他很喜欢的玩具。当孩子吮吸手指时,不要埋怨他。(10)不要期望你的孩子会轻易的同其他小孩分享。[6]除了上述十方面的建议外,父母和老师的精神虐待也容易造成与孩子的对立。美国的精神病学者和儿科医生对此归纳了三种情况:一种是表面冷漠。一些父母为了严格要求子女,在他们面前故意喜乐不形于色;有些父母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对他们的一切显出不闻不问的冷漠样子,这样就会造成孩子与父母产生隔阂,甚至对父母产生对抗心理。二是夸大指责。父母对孩子的夸大指责有两种情形:①一些父母或老师在批评少年儿童做错事时习惯用“总是”、“从来不”之类的字眼,对孩子的过去及其一切都进行否定,夸大、数落孩子的缺点。②一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爱用对成人的要求来要求自己的孩子,一些孩子在他们年龄段做的“够好”了,在父母眼中却变得无足轻重,不值一提。这两种做法都给孩子带来精神上的刺激,其后果是严重的:挫伤孩子进取向上的积极性;对于性格软弱的孩子来说,他们会更加胆小怕事,形成自卑无能的心理;对于性格刚强的孩子来说,他们会因此常常与父母产生不服气的对抗心理。三是爱的束缚。一些父母出于对子女的爱,事事用威胁、恐吓的办法束缚他们,使他们免遭灾祸,父母利用孩子对自己的信任,让他们置身于恐怖的境地,终日神经紧张,提心吊胆,这是一种精神虐待。一旦孩子懂得了这些威胁是假的恐吓时,往往与父母形成对立。因此,父母爱护自己的孩子,必须避免上述三种容易形成对立的精神虐待情形。其次,正确处理少年儿童的反叛。孩子产生反叛的主要原因是逆反心理,逆反是少年思想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区域。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在一定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种事物或结论所产生的一种相反的反应情绪。美国心理学家帕里特慢•赫斯指出,少儿产生逆反心理主要有以下七方面的情况:(1)家长与孩子相处发生偏差;(2)孩子不满父母偏心;(3)父母无原则让步;(4)父母专制管教,一些父母常常以专制的方法管教孩子,用命令的语气说话,要孩子顺从一切;(5)家庭出现问题,如果家庭出现问题,父母感情不和,日常争吵,孩子或心理受损,或产生厌恶,对家庭失望,也会以逃避或叛逆的行为寻求解脱;(6)孩子受朋友的影响;(7)孩子自以为是。总之,逆反心理是少儿不满情绪和自以为长大心理的一种发泄。面对少儿的逆反,帕里特慢•赫斯教授指出:“总的来说,要从孩子的身心特点出发,施教要符合教育规律。父母要在信任和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做到小事不苛求,大事不马虎,宽严要适当,适可而止;教育方法应该先动之以情,然后晓之以理,做到情通理达。”具体做法是:(1)保持冷静,寻求意见。当孩子反叛时候,急躁的父母经常会提醒自己保持冷静,等孩子冷静后,再去和孩子进行沟通;(2)从第三者的角度看待孩子的反叛。当意识到孩子反叛时,作为父母,不能因为孩子逆反伤了父母的尊严而对孩子采取“高压”手段,应该想一想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正确,对孩子的要求是不是有不恰当的地方,有些情况是不是自己还没有弄清楚。身为父母,有时必须超越自己的角色,放弃自己的执着,给孩子一定限度的迁就。(3)分析。在思维形式上,逆反心理用的是求异思维,这种思维形式是一切科学创造和发明者所具备的。当孩子有逆反心理的时候,父母应分析孩子言行中的闪光点,寻求他们思维中的创造因素,有针对性的因人施教,对于孩子的错误思想和行为进行一定的教育。施教时应注意以下四方面:(1)对孩子不满意的某种行为具体地说出,不对孩子的人格进行指责;(2)告诉孩子自己担心的事情,不带批评语气;(3)以担心的语气交谈,不武断;(4)坚持原则,不一味迁就。

总而言之,以孩子的朋友身份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就能够与孩子相处融洽。成人与孩子关系融洽,孩子自然就不会反叛了。再次,正确看待少儿的欲望张扬。欲望人人有之,自信则不是人人有之,只要是正当的欲望,就应该鼓励少儿张扬出来,即使是不正当的欲望,也应该鼓励孩子跟适当的人表露出来,它是培养少儿自信、自尊的关键。千万不能压抑客观存在的欲望,否则会由于没有宣泄的渠道,变得更加强烈,甚至呈变形状态甚至抑郁成病,患得患失,或者用其他手段去抵制他人。这种欲望张扬与张扬个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3结论

少儿教育的重要性范文11

关键词:青少年宫;校外教育;实践

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领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广阔天地。以公益性、思想性、趣味性、科学性为指导思想,以少年儿童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以整个社会为大课堂,以实践体验为特征的各类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活动,是青少年宫等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载体和教育模式。

1、校外教育活动的公共服务要突出公益性

教育是以培养人为宗旨的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这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定位。作为我国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其基本任务,就是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把少年儿童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笔者以为,青少年宫等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公共服务应突出公益性。在服务对象上,必须坚持面向广大的未成年人,服务广大未成年人,使他们能够充分享有校外活动场所提供的优质公共服务。在活动内容上,必须根据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求,坚持以普及性活动为主,力求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其中,以满足未成年人多种多样的兴趣爱好。在活动安排上,必须根据场所自身的类型和规模,充分拓展其各项教育服务功能,主动地与学校做好联系衔接工作,积极促进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使中央要求的“学生平均每周有半天时间参加校外活动。实现校外活动的经常化和制度化”目标逐步落到实处。在开放时间上,必须坚持常年开放,节假日适当延长开放时间,提高场所的利用率。在管理服务上,不得开展以赢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

要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的广泛支持,创造必要条件,对集体组织的普及性教育实践活动和文体活动实行免费:对确需集中食宿和使用消耗品的集体活动以及特专长培训项目,可在物价部门核定的原则指导下,酌情收取适当的成本费用。

2、校外教育活动的课程体系要突出时代性

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人才,是一种既掌握最新知识,又具有创新能力,且综合素质很高的人才。这种新型人才的教育培养也同样是我们校外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所谓素质教育,指的是“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规律,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学生健康个性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的特征与核心是采取寓教于乐的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体现素质教育的性质、原则和特点,校外教育活动的课程体系将满足以下条件:相同兴趣的少年儿童群体为教育教学的对象:具有专业特点但又不是专业学校,应面向有学习愿意的全体学生:具体内容便于少年儿童接受,不过早地传授枯燥的知识体系的内容:生动活泼地渗透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潜移默化、言传身教地渗透某项专业对进行此专业活动的少年儿童的人格、品位要求。校外教育活动这一新的课程体系的建设,将把少年儿童作为主人,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将把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教育、相同兴趣和少年儿童群体的互动作用作为基本途径:将把室内和室外、校外教育机构和一切社会资源作为课堂,突出时代性,以达到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和终身发展的目的。

3、校外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要突出兴趣性

关注少年儿童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索,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性情陶冶,为他们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使教育性与趣味性和谐统一,这是校外教育活动的重要特点。

美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心理学家杜威认为:儿童的兴趣,主要来自他们的本能和经验。儿童的本能主要有四个方面:社交的本能、制造的本能、表现的本能和艺术的本能。由这四种本能产生四种相应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兴趣可以引导少年儿童积极参与活动,勤于动手动脑:兴趣可以丰富少年儿童思维想象力、创造力:兴趣可以加速少年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

我们在校外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经常通过各种形式和有效的措施,激发少年儿童参加校外教育活动的兴趣。例如:宫内开辟了多处宣传阵地,向少年儿童立体、全面地介绍丰富多彩的校外教育活动项目:艺术班学员经常利用节假日和公共课的机会,公开展示学员的训练成果;小记者班学员每学期组织社会考察实践活动。扩大学员的视野;美术班学员抓住夏令营活动的机会,从祖国的大好河山中寻找创作的源泉:体育班学员在各类赛事活动中积累比赛经验:艺术团学员通过国内外各类重要演出活动的实践,丰富和完善自我……校外教育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创造条件来满足少年儿童追求兴趣、探索秘密、表现自己、充当主体的欲望和要求,使他们在参与校外教育活动中,在兴奋和“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学会技能、懂得做人、快乐进步。从兴趣发展到乐趣,再从乐趣发展到志趣。

4、校外教育活动的运作方式要突出社会性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校外教育是开放式的社会教育,它必须以社会为依托,紧紧依靠社会,广泛协同社会各界力量,把社会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整合为自己的管理力量、教育内容、教育师资、教育形式、教育手段和资金渠道。

实施专家战略,提高自身形象。校外教育活动专业性较强,要树立专业形象,塑造校外教育品牌,要为少年儿童提供优质的校外教育,必须借助外力聘请一批社会名人专家,提高教育活动质量,扩大社会影响,满足社会需求。多年来,笔者所在单位聘请了深圳地区的一批社会威望高、专业能力强、理论知识渊博的名家执教。还不定期地邀请了一大批各行业的名家开展讲座活动。这些措施,使宝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社会影响和教育活动质量得以大幅提升。

争取政府支持,形成育人合力。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是一项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社会方方面面齐抓共管的事业。目前,青少年宫开展校外教育活动,普遍存在师资不足,场地设施简陋,缺乏号召力和资金紧张等诸多困难。近些年来,在团区委的领导下,宝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凭借中央精神的强劲东风,抢抓机遇,采取多项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关心与支持,管理运行经费和开展公益性活动的经费也同时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这为我们开展公益性校外教育活动搭建了更广阔的舞台。

少儿教育的重要性范文12

【关键词】民办幼儿园 音乐教育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0-0160-02

音乐是世界上的魅力语言,它对人类的智商与情感都有很大的触动。雨果曾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数字、字母和音符。”因此音乐教育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有重要作用。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兴趣,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并且有助于智力开发。在音乐的熏陶下,能够培养幼儿审美能力,丰富审美经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音乐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幼儿音乐教育也随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 绥化市北林区民办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经过初步对绥化市北林区幼儿园的了解,发现民办幼儿园音乐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如下:(1)家长对孩子进行音乐方面的培养上存在着功利性的倾向。(2)注重演奏、唱功的技巧技能,忽视了对幼儿兴趣爱好的培养和审美能力的教育。(3)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比较单一。(4)幼儿教师的科研水平不高。通过进一步调查,本文对北林区民办幼儿园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做以下总结:

第一,对学前幼儿的音乐教育,家长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过早地要求孩子在幼儿园学会小学内容从而忽视了音乐教育的目的。虽然绝大多数教师能够清楚地认识到音乐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从而对幼儿开展音乐教育,但在课堂进行教学时效果不理想,主要是因为教师学历普遍不高,教研水平较低,教育能力还有限。同时调查中还发现,有些民办园把音乐和舞蹈等课程单独作为特长班开设,变相向家长收取额外的费用。

第二,经过调查民办园音乐教育的教学设备情况,其中音乐教室普遍存在,大型民办幼儿园如爱我宝贝幼儿园具有钢琴、电子琴、电视机、录音机,极少数幼儿园如爱信诚、华夏爱婴、红黄蓝幼儿园有打击乐器、民族乐器,而学府幼儿园及较小的民办幼儿园内只能看见电子琴。

第三,在教材的选定上,被调查的四所幼儿园中,爱我宝贝幼儿园使用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系列教材,学府和爱信诚幼儿园都使用了自己编写的教材,红黄蓝幼儿园则没有固定的教材,由教师统一安排教学内容。经过访谈得知,在民办园中幼儿的音乐教材上,一直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所以各民办园内音乐教育自主性强,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差异性较大。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教师所用教材中存在着很多不合理之处,导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1)教材内容缺乏系统性。学府幼儿园自编教材内容东拼西凑,没有系统性,有些内容则以小学教材为主,进而直接导致出现“小学化”现象。(2)教师对教材的内容理解的不够透彻。民办幼儿园的教师随意删减自认为不重要且把握不准的内容,这样就达不到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的要求。

第四,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击乐器,敲打是幼儿的天性,幼儿能在敲打中体验快乐,能初步地帮助幼儿掌握乐器的演奏知识与技能,发展幼儿对音色、曲式、多声部的表现力,培养良好的合作品质,增强创造力。通过调查发现,爱信诚、爱我宝贝及红黄蓝幼儿园很少让孩子们接触像双响筒、沙锤这样的乐器,只有在上公开课及上特长课的时候才能用。而学府幼儿园里极少数的孩子见过这些乐器,即便见过也不经常使用。其根本原因是有的幼儿园缺乏资金,没有购买或者是购买数量不足,使幼儿缺乏敲打机会。调查还显示,民办幼儿园会自制打击乐器的教师极少。

绥化市民办幼儿园进行课堂音乐教学时都以教师范唱为主,形式十分单一。在对绥化市民办幼儿园调查中,只有一家幼儿园配有电子化等较为先进的教育设备,但是教师很少用到,其他民办园则因为资金短缺几乎没有为音乐教学准备电子化教育设备。经过访谈得知,民办园教师很少用到设备的原因是教师本身对设备不熟悉,并且动手能力相对较差,所以这些设备就只能当作摆设。

第五,在教师的专业素质与音乐教育教研活动上,经访谈了解,民办园教师未评定职称,收入较低,从而导致了教师教学热情不高,这种现象会直接影响幼儿园的整体教学质量。幼教专业的教师音乐水平较低,这两者都影响了幼儿音乐教育的教学水平。

二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第一,绥化市政府应做好宣传工作,加大音乐教育的投资力度。绥化市教育局应该对民办幼儿园的园长和教师进行宣传,让各园园长重视幼儿音乐教育。教育局应定期请绥化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对各民办幼儿园教师进行培训,改变落后消极的观念,使幼儿音乐课程得到推广普及;开展以幼儿音乐教育为主题的知识竞赛,让家长了解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局有关主管部门应设立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将资金用于完善幼儿园硬件上,其中包括乐器、软件资源、幼儿教师音乐培训等。教育部门还应规范民办幼儿园音乐教学内容、教材,并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

第二,幼儿园园长必须重视音乐教育,改变陈旧理念,与时俱进。只有园长改变陈旧理念,才能让教师重视音乐教育。民办园园长应确立教育实施方案,合理安排课程表,给予教师充分的自进行音乐活动的安排。定期安排教师进行音乐教育课程调研活动及进修,园内定期举办儿童音乐会,教师音乐评比等活动,促进教师开展音乐教育的积极性,让音乐素质优秀的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并选拔出的优秀教师去北林区各民办幼儿园进行相互借鉴学习。

第三,教师应提升自身的音乐素质,注重音乐教学的方法,注重音乐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培养教师在教学中的整体驾驭能力和组织能力。加强幼儿音乐教育的整体研究,并完善幼儿音乐教育的评价体系。在幼儿音乐教育中,要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既要重视幼儿的不同年龄所呈现出的普遍性,也要注重孩子们的差异性,充分了解尊重幼儿的心理需求及爱好。

第四,家长更应重视孩子在音乐方面的培养。要让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就一定要重视素质教育。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家长开始重视对孩子在音乐方面的培养,但是绝大多数家长仍然没有认识到音乐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民办幼儿园要加大力度去引导家长,使其改变想法,让家长支持幼儿在音乐方面的培养。

总之,幼儿教师需要凭满腔热情投入到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音乐教育中去,去安抚那些幼小的心灵,用自己的热情和激情去指引孩子发现美。家长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孩子的天性,最大限度地让孩子全面发展。改变绥化市音乐教育现状是个极其艰难的过程。我们应该在借鉴吸收国外的先进理论的同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改善我们不合理的做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绥化市民办幼儿园音乐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教育与活动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黄瑾.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