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商业模式开题报告

商业模式开题报告

时间:2023-09-05 16:59:14

商业模式开题报告

商业模式开题报告范文1

电子商务造就了自动化、无纸化、数字化的社会经济环境,改变了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从而也改变了传统会计运作的环境。随着我国商务电子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子商务下的会计问题将会逐步显现出来,以下十个问题仅是笔者的初步探索,以期抛砖引玉。

一、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冲击

任何会计理论总是建立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与实务基础上的。电子商务极大地改变了传统会计的环境,也必然对会计选论带来影响。如电子商社是建立在两上的一个经济组织,但无论从组织上还是地理上都是 一个虚拟企业,且在内部成员的组成和整个组织的存续时间上存在不稳定性,这给会计主体的认定、是否持续经营的判别带来困难。传统会计理论中的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将受到冲击。又如被誉为新兴数字经济最大和最明显推动力的数字化产品,不仅表现形式不同于传统的物质资产,也无法用物质资产的方法对其进行会计确认与计量,传统的会计要素理论及相应的计量原则需要发展。

二、电子商务对相关会计法规的冲击

传统商务活动从签约、履行合同到款项结算,伴随业务过程的信息流、资金流等一般均以书面形式出现并由经办人签字确认,会计核算制度、会计结算制度、审计制度等均离不开这些原始资料。电子商务造就了自动化、无纸化、数字化的社会经济环境,数字签名代替了纸面签名,这必然对传统的适应于纸面交易的现行商业法规(包括会计法规)带来冲击。需要解决的问题有:(1)交易双方身份认证办法在会计上的确认,即制定为参与网上交易的各方提供法律认可的认证办法;(2)电子合同的合法性程序在会计上的确认,包括电子合同的规则与范式、构成有效电子书写文件和原始文件的条件;支持数字签名和其他身份认证的手续规则;数字凭证合法性有效性的规定等等;(3)电子支付管理,即规定电子支付命令的签发与接收规范以及有关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三、电子商务对传统货币及其结算体系的冲击

电子商务对企业传统货币及其结算体系的冲击是巨大的。传统支票、现金的主导地位将逐步被数字货币所替代。数字货币是采用电子技术和通信手段在市场上流通的按照法定货币单位来反映商品价值的信用货币。它实际上由一组数字构成,含有用户的身份、密码、金额等内容,并以字节形式储存在个人电脑中的数字价值单位 (DVU)。数字货币可以通过Internet从一个作为付款而提供的帐户上下载,也可以用数字信用卡从网上购买。与数字货币相对应的金融机构,则是没有银行大厅没有营业网点只有Internet站点的网上银行 (或称虚拟银行)。数字货币的出现也造就了新的金融犯罪和各种形形色色的舞弊行为的出现。如何保证自己的某些数据不被窃取,怎样保证对方的真实性等安全问题将成为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的最突出问题。

四、数字产品的会计核算问题

在传统商务活动中,诸如计算机软件、报刊影视产品等是以实物产品形式出现,在会计上作为存货以历史成本原则对其进行确认和计量,进行进、销、存数最金额核算并反映到会计报表上。在电子商务环境中,数字产品已超越了资源限制的约束,数量和内容可无限制地复制,按实物产品方式?quot;映资产价值失去意义。在具体会计核算上,这些产品无法反映具体存货数量和金额,只有销售数量和销售额。数字产品的广泛应用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特征,并必将成为未来的遁要产业之一,因此,会计界需要从会计理论到实务:包括会计准则)对数字产品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进行研究。

五、建立网上实时会计报告模式问题

传统会计报告模式一般指企业对外提供会计报告方式,尤其是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揭示方式。在电子商务环境中,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是建立在Internet、Extranet和Intranet基础上的,不管是提供定期信息还实时信息,是提供综合信息还是明细信息,具向债权人、投资者提供还是面向社会大众提供,技术限制已不复存在,建立网上实时报告模式成为可这给传统会计报告模式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表现在会计报告的目标上,传统会计报告模式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反映管理人员经营责任的信未来将更侧重于向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相关息;(2)表现在会计报告周期上,建立在分期假设成本--效益原则约束之上的定期报告模式,将被受时间、地点限制的实时动态报告模式所替代;表现在会计报告要素上,传统模式把会计报告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几大多已无法满足决策有用性的要求,划细会计报告要素以全方位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和事项的即时信息是发展趋势;(4)采用上述网上实时报告模式,还须研究如何通过会计法规和准则来规范和约束报告司的会计行为,以及如何进行网上审计等问题。

六、会计的国际化问题

建立在Internet基础上的电子商务,本质上是全球性的。近几年来在美国的推动下,WTO、APEC、OECD等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相继发表了电子商务文件,国际电子商务框架正在形成,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将面临深刻变革。另外,电子商务也给多国企业合作、国际证券市场等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运作空间。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会计准则的国际差异提出挑战,不同的会计准则反映不同的会计信息,如果这种差异需要投资者、合作双方甚至多方在网外经过特殊调整后才能解决,将影响电子商务作用的发挥。因此,笔者认为,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日益临近和电子商务应用的日益普及,在我国具体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再过份强调会计准则的本国特色,不符合时展的潮流。

七、网上税收征管问题

电子商务潜在的交易速度和难以驾驭性也给税收征管带来了新的问题。在Internet上安排一个不可追踪的网点易如反掌这使网址写供货路线或消费活动实际发生的位置之间的联系相当模糊。尤其对于可以实现网上运输的数字化产品的交易,税务机关更是无法对交易进行追踪。另外,网上营销公司其营业场所、人员规模非常有限,甚至可以是虚拟的,而实际上公司的业务范围、规模却可无限发展,我国某市就道过一起样的公司利用网土销售偷税案。因此,如何在网上征税、如何监管企业在网上的避税甚至逃税行为是开展电子商务必须研究的一个课题。

商业模式开题报告范文2

自2004年7月,《中国妇女报》推出全国第一家手机报开始,全国各地陆续推出了手机报,用户订阅手机报的费用无需专门到有关机构去支付,只需通过手机发送短信即可。因此,手机报有着明显的渠道优势,2004年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影响力比较大的全国性手机报有《人民日报手机报》、《新华手机报》,地方手机报有《浙江手机报》、《华西手机报》、《齐鲁手机报》、《湖南手机报》、《广西手机报》等。此外,各地方版报纸的手机报升级到7000号平台,开始面向全国手机用户发行,外省的读者们也可以通过手机来阅读当地的报纸。比如从2007年3月底开始,扬子晚报手机报升级到7000号平台面向全国手机用户发行,据称在试推广期间,已有近1万名来自上海、安徽、山东、北京等省市用户订阅了扬子晚报手机报。

2007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把手机报业务作为重点业务来发展,表面看来手机报业务发展很快,但此项业务尚处在市场导入阶段,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由于技术上存在瓶颈,特别是盈利模式的限制,加上受众需求的多样化,使手机报,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了许多困境。

1.政策问题

手机报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上游环节完全掌握在无线运营商手里,无线运营商的政策决定了手机报的价格及发行是否通畅。“运营商究竟有多大的诚意和兴趣来跟我们这些传统媒体一块分享手机传媒的蛋糕,从我个人的判断而言,目前形势不是特别乐观。”中国妇女报手机报主编姚鹏说:“在手机报方面,中国妇女报虽然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但是坦率地说,几年下来,这只螃蟹还没有吃出味道。”目前,手机报的上游环节完全掌握在运营商手中,手机媒体存在的关键问题不是技术,而是政策问题。

手机报发展过程中,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手机媒体与无线运营商之间的关系问题,因为手机报的发行渠道掌握在运营商的手里,无线运营商的政策决定了手机报的价格、发行是否通畅,也就是说你的生死大权完全被人家所操控。而目前的手机报,无论是彩信还是WAP,只不过是运营商的增值服务项目而已。运营商决定了手机报成本居高不下,不能被更多的用户接受。

只有在能够对手机媒体的内容、发行,以及盈利模式,都有一个比较充分的操控前提下,才是报业满意的手机媒体形式。一个新媒体的命运如果控制在移动运营商手里,控制在一个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里面,这个前景很不好,手机报的盈利模式也就无从谈起。需要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做更多的协调关联产业、关联行业的工作。

2.盈利模式的问题

众所周知,广告收入是我国传统媒体的主要利润来源。而手机短信、彩信和手机上网等无线增值业务从一开始就是收费项目,付费使用无线增值业务也已形成习惯。但正因为订户付了费,他对未经其许可强行推销给他的任何东西都表现出极大的抗拒。从现状看,手机报的广告营销和广告收入还只是一个理论构想。从电信营运商方面讲,在手机中做广告是明令禁止的,这在合同中有明确约定,如发现可马上中断业务并给予处罚,用户也可以投诉。从手机报订户方面讲,一般不愿意接受广告,如果收到了广告,或是退订,或是投诉,电信营运商对投诉都很重视,对投诉业务的处罚也是很重的。而从广告商或是广告业主方面讲,一是对手机报有个认识和接受的过程,对手机报的广告传播效果缺乏认识和评估;二是目前手机报缺乏一个稳定的、合法的、有吸引力的广告营销的平台。①这三方面的因素,导致了目前手机报的广告经营活动只能是停留在理论阶段,很难付诸实践。

3.内容同质化的问题

目前手机报最大的弱点是没有自己的原创内容,其媒体业务、市场开发、新闻来源主要依附于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内容同质化”也将成为手机报未来发展的死穴。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各家报社在内容制作上已经开始寻求突破,向分众化的需求方向发展,如设置了“综合”、“新闻”、“财经”、“体育”等多个栏目。但这样做还远远不够,手机报的信息模式应该是基于多媒体的,除包含传统报纸的文字、图片等基本形式的信息外,还应该向集音频、视频、游戏、娱乐、互动等多媒体形式的内容方向发展。另外,由于用户和渠道资源都掌控在移动运营商手中,各报社与用户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沟通障碍,不能够充分的挖掘用户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手机报的分众化发展。

4.缺乏有效的营销手段

从手机报的营运实践看,影响手机报的几大关键因素分别是有吸引力的内容、稳定的技术和通道、符合无线增值业务的营销方式。

从目前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电信运营商对于手机报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不仅是因为手机报订阅费中的一部分要交给电信运营商,更为重要的是,电信运营商可以通过举办一系列的资费优惠,吸引更多潜在的用户订阅手机报。

在手机报三方(或两方)的利益共同体中,拥有垄断性渠道资源优势的电信运营商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因为作为内容提供商的媒体和作为服务提供商的技术支撑公司,都不是不可替代的,只有拥有垄断性渠道资源优势的电信运营商,才是不可替代的。然而,手机报的无线增值服务收入,对于无线运营商来说显得微不足道,因此手机报的营销也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

三、对策

1.媒体要加强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

从目前成熟经验来看,与运营商的强强联手无疑是手机报在发展初期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

在海外市场上,许多手机报都是通过借助运营商来增强自己的实力。在日本报业走下坡路之时,《朝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纷纷向日本顶级移动运营商NTTDoCoMo伸来了“橄榄枝”,NTT的手机用户只要交纳一定的信息费用,就可以每天通过手机上的菜单选择阅读《日本经济新闻》、《朝日新闻》等报纸的内容。

手机报的营运模式,是由媒体提供内容、电信运营商提供渠道、电信服务商提供技术支撑的三位一体的模式,是一个依托手机这个通讯终端整合各方资源、谋求市场收益的利益共同体。在这种“统一战线”中,如何既坚持各自的原则立场,又尊重合作各方观点、意见和运作习惯,就成为维持手机报这个合成系统良性运转的重中之重。“做手机报其实首先是做公共关系”。华西手机报与自己的战略合作伙伴四川移动经过碰撞、磨合,建立了相对高效的运作机制,得到了合作伙伴的理解、尊重,最大限度获得了通信政策和营销手段方面的支持,有效地促进了华西手机报的经营。②

2.结合实际,选择盈利模式

从手机报的范围来划分,可分为全国手机报和地方手机报。全国手机报参与者由报社、移动运营商和SP共同组成,地方手机报主要参与者是报社和移动运营商,双方直接合作。无论哪种方式,收入来源主要为每月5到15元不等的包月费和WAP网站浏览费。在盈利手段上与传统的报纸相比,缺乏广告的盈利方式。有研究文章指出,手机报可以通过企业冠名栏目、大型企业点播、分类信息服务等方式开展广告经营。即通过企业冠名或者点播的方式,让手机报用户免费获得新闻内容,这部分订阅费用由广告业主支付,就是“免费+广告”的模式。另外一种模式,即目前手机报的运营模式,即“订阅费+无广告”的模式。

反观手机报的发行,由于是顺价发行,决定了随着发行量的增加手机报的收入也增加,而且由于手机报的成本支出相对固定,发行量越大对利润的贡献越大。

3.在内容方面,要细分受众,注重信息的有效性

手机报首先应该对于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定位,特别是对于自己用户的定位。常州手机报对五千多位读者进行调查,86%读者年龄在35岁以下;男性读者明显高于女性,占76%;浙江手机报受众总共已近10万,大多为城市白领、公务员、中小创业者、企事业管理人员和其他知识分子等,其中80%以上为男性。③总体来看,目前手机报读者大多为男性,年龄在25~45岁的比例最高,这就使得手机报在自己的内容定位上有所偏重。

信息内容要量身定制。中国移动广西公司在对手机报客户的回访中发现,客户渴望更贴身、更细致的信息服务。对此,《广西手机报》正计划细分受众,开发地市版和有关影视娱乐、房产、汽车、饮食等专版。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由合作媒体派出记者自主采访,以掌握和即时发送第一手的信息。

从海外市场的情况来看,以人为本也成为衡量手机报好坏的主要标准。挪威电信和数字电视运营商Telenor的有关人士表示,现在的问题不在于能否赚钱,而在于能否为读者提供足够好的新闻,我们必须保证手机报用户认为值得为收到的信息支付费用。他们提出的一个方案是“主动与被动的结合”:主动——报纸将每天的标题新闻打包,然后以极低廉的价格(甚至完全免费)提供给手机报的用户;被动———读者对某一条新闻感兴趣,为之支付费用,获得详细报道。

4.注重手机报与报纸、网络的互动共赢

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常务副总经理、潇湘晨报社社长、红网董事长龚曙光认为,“现在的互联网和传统媒体还是可以多赢的,”他指出:红网是2005年的10月份正式并购过来,到2007年元月份,独立IP从9万到40万,收入从1200万到2000万;与此同时,潇湘晨报的增长率也在两位数以上。“晨报增长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来自于和红网的互动”比如,2007年五、六月份,红网举办了一个网络“漂亮宝贝”的评选活动,潇湘晨报是协办媒体,“美容美发对我们平面媒体是没有广告的,但是通过网络来做这一个活动,把美容行业的客商带到了我们的平面媒体。”

除了网站,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数字产品是手机报,它在第一时间提醒读者最及时的短消息,报纸再深度报道,网络持续进行深度的跟踪。网络在一定意义上推进静态新闻向动态新闻的发展。同时又向手机报和报纸提供更新的新闻资料,“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资源性还是收益,这种多赢的格局都是可以形成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手机报的内容多是来源于传统媒体,特别是对于已经刊登过消息的再次使用。随着手机报的发展,用户肯定不满足这样的现状,希望寻求更大的信息容量,这不仅需要手机报在信息的采集上,能够增加自采以及突发新闻的报道,更要能够突破不同媒体之间的隔阂,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有专家预言,传媒业发展的最终结果,就是传统媒体平台与新媒体平台的完全融合、互动,产生更为可观的价值和更长的产业链。

注释

刘骞:《手机报:传统报业的数字化介入辨析与猜想——以〈华西手机报〉为例》[J],《新闻界》,2007年第2期。

刘骞:《手机报:传统报业的数字化介入辨析与猜想——以〈华西手机报〉为例》[J],《新闻界》,2007年第2期。

孙海宁:《江苏省报社创办手机报情况调查》[J],《中国报业》,2006年第10期。

商业模式开题报告范文3

电子商务造就了自动化、无纸化、数字化的社会经济环境,改变了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从而也改变了传统会计运作的环境。随着我国商务电子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子商务下的会计问题将会逐步显现出来,以下十个问题仅是笔者的初步探索,以期抛砖引玉。

一、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冲击

任何会计理论总是建立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与实务基础上的。电子商务极大地改变了传统会计的环境,也必然对会计选论带来影响。如电子商社是建立在两上的一个经济组织,但无论从组织上还是地理上都是 一个虚拟企业,且在内部成员的组成和整个组织的存续时间上存在不稳定性,这给会计主体的认定、是否持续经营的判别带来困难。传统会计理论中的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将受到冲击。又如被誉为新兴数字经济最大和最明显推动力的数字化产品,不仅表现形式不同于传统的物质资产,也无法用物质资产的方法对其进行会计确认与计量,传统的会计要素理论及相应的计量原则需要发展。

二、电子商务对相关会计法规的冲击

传统商务活动从签约、履行合同到款项结算,伴随业务过程的信息流、资金流等一般均以书面形式出现并由经办人签字确认,会计核算制度、会计结算制度、审计制度等均离不开这些原始资料。电子商务造就了自动化、无纸化、数字化的社会经济环境,数字签名代替了纸面签名,这必然对传统的适应于纸面交易的现行商业法规(包括会计法规)带来冲击。需要解决的问题有:(1)交易双方身份认证办法在会计上的确认,即制定为参与网上交易的各方提供法律认可的认证办法;(2)电子合同的合法性程序在会计上的确认,包括电子合同的规则与范式、构成有效电子书写文件和原始文件的条件;支持数字签名和其他身份认证的手续规则;数字凭证合法性有效性的规定等等;(3)电子支付管理,即规定电子支付命令的签发与接收规范以及有关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三、电子商务对传统货币及其结算体系的冲击

电子商务对企业传统货币及其结算体系的冲击是巨大的。传统支票、现金的主导地位将逐步被数字货币所替代。数字货币是采用电子技术和通信手段在市场上流通的按照法定货币单位来反映商品价值的信用货币。它实际上由一组数字构成,含有用户的身份、密码、金额等内容,并以字节形式储存在个人电脑中的数字价值单位 (dvu)。数字货币可以通过internet从一个作为付款而提供的帐户上下载,也可以用数字信用卡从网上购买。与数字货币相对应的金融机构,则是没有银行大厅没有营业网点只有internet站点的网上银行 (或称虚拟银行)。数字货币的出现也造就了新的金融犯罪和各种形形的舞弊行为的出现。如何保证自己的某些数据不被窃取,怎样保证对方的真实性等安全问题将成为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的最突出问题。

四、数字产品的会计核算问题

在传统商务活动中,诸如计算机软件、报刊影视产品等是以实物产品形式出现,在会计上作为存货以历史成本原则对其进行确认和计量,进行进、销、存数最金额核算并反映到会计报表上。在电子商务环境中,数字产品已超越了资源限制的约束,数量和内容可无限制地复制,按实物产品方式?quot;映资产价值失去意义。在具体会计核算上,这些产品无法反映具体存货数量和金额,只有销售数量和销售额。数字产品的广泛应用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特征,并必将成为未来的遁要产业之一,因此,会计界需要从会计理论到实务:包括会计准则)对数字产品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进行研究。

五、建立网上实时会计报告模式问题

传统会计报告模式一般指企业对外提供会计报告方式,尤其是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揭示方式。在电子商务环境中,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是建立在internet、extranet和intranet基础上的,不管是提供定期信息还实时信息,是提供综合信息还是明细信息,具向债权人、投资者提供还是面向社会大众提供,技术限制已不复存在,建立网上实时报告模式成为可这给传统会计报告模式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表现在会计报告的目标上,传统会计报告模式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反映管理人员经营责任的信未来将更侧重于向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相关息;(2)表现在会计报告周期上,建立在分期假设成本--效益原则约束之上的定期报告模式,将被受时间、地点限制的实时动态报告模式所替代;表现在会计报告要素上,传统模式把会计报告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几大多已无法满足决策有用性的要求,划细会计报告要素以全方位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和事项的即时信息是发展趋势;(4)采用上述网上实时报告模式,还须研究如何通过会计法规和准则来规范和约束报告司的会计行为,以及如何进行网上审计等问题。

六、会计的国际化问题

建立在internet基础上的电子商务,本质上是全球性的。近几年来在美国的推动下,wto、apec、oecd等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相继发表了电子商务文件,国际电子商务框架正在形成,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将面临深刻变革。另外,电子商务也给多国企业合作、国际证券市场等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运作空间。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会计准则的国际差异提出挑战,不同的会计准则反映不同的会计信息,如果这种差异需要投资者、合作双方甚至多方在网外经过特殊调整后才能解决,将影响电子商务作用的发挥。因此,笔者认为,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日益临近和电子商务应用的日益普及,在我国具体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再过份强调会计准则的本国特色,不符合时展的潮流。

七、网上税收征管问题

电子商务潜在的交易速度和难以驾驭性也给税收征管带来了新的问题。在internet上安排一个不可追踪的网点易如反掌这使网址写供货路线或消费活动实际发生的位置之间的联系相当模糊。尤其对于可以实现网上运输的数字化产品的交易,税务机关更是无法对交易进行追踪。另外,网上营销公司其营业场所、人员规模非常有限,甚至可以是虚拟的,而实际上公司的业务范围、规模却可无限发展,我国某市就道过一起样的公司利用网土销售偷税案。因此,如何在网上征税、如何监管企业在网上的避税甚至逃税行为是开展电子商务必须研究的一个课题。

八、网上审计问题

自动化、无纸化、数字化的电子商务环境,也完全改变了传统审计的环境,审计人员将面临以下问题:(1)如何对网上公司、虚拟公司进行审计。在这些公司中,传统书面资料形式的审计线索变得残缺不全,用传统的审计方法己很难跟踪电子商务的交易活动。审计人员必须学会利用网上用数字形式提供的审计线索进行审计;(2)面对实时会计信息系统,今后审计的工作重心需要从对综合会计报告的审核转移到对原始会计资料的审核方面;(3)面对网上实时报告模式,需要研究实时审计问题。

九、内部控制职能的扩展问题

传统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属于企业财产管理制度,控制的重点是内部职能部门和人员,这与传统企业营运场所和环境的相对独立性有关。在电子商务环境中,每个企业都是网上的一个点,其开放程度大大提高,尤其是网上公司和虚拟公司,己没有地域和时空的概念。因此,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和重,点将发生重大变化:(1)内部控制更依赖于技术控制;(2)内部控制将从internet扩展到exbanet范围内,并面向internet进行全方位控制;(3)由于网上交易能在瞬间完成,并且网络本身也时刻面临着安全威胁,尤其是数字贸易过程不记名也无法追查 (网上隐私保密的需要),大额资金通过网络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既方便也难以察觉和无法追查。因此,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经营风险、资金风险大大提高,将成为内部控制的重点。

十、财务软件的发展问题

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会计的运行环境,也改变了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财务软件的应用环境。电子商务环境中的财务软件必须是建立在internet、exbanel和基础上的。从网上查阅到的资料显示,美国的许多商品化财务软件和管理软件已实现了这一目标。因此,我国的现行财务软件面临着提升到网络财笨软件阶段姑任务。具体地说:(1)从基于pc、局域网和中小型数据库平台的桌面财务软件发展到基于internet的、分布式的、客户终端web化的网络财务软件;(2)从以记帐凭证为入口的核算型会计软件发展到以网络实对业务数据为人口的企业管理一体化软件,从信息的产生、收集到实现网上一体化;(3)网络财务软件的核心是处理好财务与业务在网上的协同问题,包括在inbanet内与企业内部各部门的业务协同,在exbanel内与电子商社各关联方的业务协同,以及在internet上与社会各部门如网上银行、网上保险、网上税务、网上海关的业务协同,,通过信息流支配企业物流和资金流。 参考文献:

[l]don tapscott, alex lowy, david ticoll.止陈劲,何丹译·数字经济蓝图:电子商务的勃兴 [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与mcgrw--hill诅出版公司合作出版,1999.

[2]j.marc chittum.electronic authentication technologies [j].business america, 1998.junuary(10)

[3]ernest d.plock.seeking transparency for taxation of electronic commerce[j].business america, 1998,january.914--150

[4] jennifer tallarice.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electronic commerce[j].business america, 1998, january.(34一35)

[5] 刘全利.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初步思考 [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9.(4)

商业模式开题报告范文4

[关键词] 职业活动导向 商贸应用文 课程开发与实践

一、课题研究基本情况及指导思想

“职业活动导向”是指职业学校的课程建设应该以职业岗位现场工作过程及职业能力要求为依据,使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体现职业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服务等职业活动的基本要求。

课题组以“服务企业、服务就业”为宗旨,结合我校以商科教育为主的专业建设特点,针对商贸类专业的应用文教学改革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并从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和北美的CBE模式中获得可借鉴的能力本位的课程设计思想,对会计、国际经济与贸易、商贸英语等专业的职业现场进行系统分析和岗位职责分析,从而确定人才培养的技术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根据技术岗位的职业行为和工作任务,确定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内容,探索不同的学习模块和学习领域,从而构建职业活动导向的课程模式。

二、实践探索

1.调查分析

在职业活动导向课程模式建立前期,课题组主要运用调查研究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院现有的专业及其专业涉及的行业共30多家企业进行了调研。

采用的调研形式主要有三种:问卷调查、工作任务分析和访谈。

调查问卷的问题主要有:

(1)商贸类专业的人才在企业中主要从事何种岗位?

(2)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备哪些能力?

(3)在企业中,经常会用到的应用文有哪些?

(4)商贸类毕业生应掌握哪些应用文写作知识和能力以适应工作需要?

访谈的问题主要有:

(1)商贸专业的人才应该具备哪些素质能力?

(2)企业对于商贸应用文教学改革的建议是什么?

通过到企业调研,与企业技术人员交谈,对职业的各个层面进行分析,了解到社会、企业对岗位的需求情况及职业能力要求。商贸应用文教学,教学不能脱离实际,只讲理论而忽视实训,除了基础知识的学习,还应培养学生策划、分析、调查、沟通、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2.学习领域

通过调查分析,商贸专业的学生将在相关行业从事经济信息和财务资料的加工处理和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工作,需要有很强的分析、调查、管理、协商、表达能力。

根据调研发现,商贸行业各个岗位对职业人的应用文写作水平都有要求,而且专业性强、实用性强。需要保留一些文种,如商务社交文书,商务决策分析文书,商务协约文书,商务员工个人文书,商务信息传播文书等。

根据职业岗位分析,重点开发一些文种,如商务业务书函: 商函(询价函、催款函、索赔函)一页纸报告;电子商务文书:如电子信函 、企业主页 、网络调查、电子公告板、网络广告、博客;商务策划文书:会议策划文案、广告策划文案、营销策划文书、公关策划文案。

适当增加一些常用公文,如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会议纪要。

三、课程开发策略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商贸应用文课程开发注重根据商贸职业活动的任务、要求、程序和规范形成商贸应用文课程的主要内容。因此,该课程模式应以岗位能力培养才为目的。

1.探索建立商贸职业活动导向的课程模式

(1)行动引导型教学法。行动引导型教学法的实质是“启发式”、“协作参与式”、“活动式”的综合运用,建构在“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基础。所谓“协作参与式”是指进行理论教学而组织开展的研讨活动,要注意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使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都处于积极思维状态。所谓“活动式”,是指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同时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清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讲清它的实践情景以及它们在实际中有何作用和如何运用,尽可能穿插实验演练,让学生动手实践。

(2)案例分析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从职业调查收集的企业真实案例,并贯穿教学过程,由于案例有鲜明的岗位针对性,对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就有很强的指导性。如车间、部门的简报、一页纸报告、事故通报、请示、会议策划文案等等。

(3)情景模拟:创设“职业活动导向”的写作环境,将写作与本专业的岗位工作环境紧密结合,每一个工作任务的设计均将他们放到与职业工作有关的情境中展开,让学生在“仿真+全真”的写作情景中,实现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把学生带到情景模拟实训室、社会生活现场,利用进行角色扮演训练。

建设与利用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在工学结合的背景下,学校重视学生实践教学,积极为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搭建良好的平台。根据系部每学期安排1~2次学生到企业学习的计划,我院各系部已与50多个单位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我们课题组利用实习单位的素材开展调查报告、产品推荐书、企业规章制度等文种的写作训练;完成诸如商函(询价函、催款函、索赔函)、授权委托书、订货单等写作训练。

2.建立来源于实践的范文资源库

我们课题组对企业、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以及商贸职业岗位所应用的许多文种案例进行收集和归类,还充实了一些学生在工学结合背景下的习作,建立了来源于第一线的范文资源库,突破范文从教材到教材的僵化状态,给与学生鲜活而又有岗位针对性的范文学习。目前已有20万字的电子信息资源库,可供师生共享。

3.强化各专业渗透,减少课程重复开发,使文化课更好地服务于专业课

基于职业活动导向的课程开发要了解相邻学科、相关专业及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团队合作的能力,必须与相关专业建立联系,关注其他专业领域的发展。如电子信函这一文种,原本经管系专业教材、商务外语系商贸英语教材都有这部分内容,我们吸收有实践经验有较强研究能力的专业教师全程参加研究开发,减少了重复开课。

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教学项目训练,学生学习应用写作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参与社会活动和社会调查的能力得以提升,真正将应用写作与技能岗位、专业学习、社会活动结合起来。另外,通过应用文写作职业活动导向课程模式的开发和教学实验,使课题组成员向教学研发型转变,并在此基础上,影响其他基础课的课程开发,形成学校职业活动导向课程开发的长效机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德]费舍尔(M.Fischer)著.杨琳,赵志群编译.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工作过程知识[M].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

商业模式开题报告范文5

关键词 气象影视信息电视传播;广告模式;启示

中图分类号 F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82-0208-01

在日常生活中,气象影视信息已经成为广大民众重要的生活元素之一。人们出行、工作、举办大型活动,都需要通过气象影视播报及时了解最近的天气状况,进而更好的统筹安排。随着卫星雷达在气象服务中的广泛应用和预报精度的逐步提高,气象影视传播也在不断发展演变,成为了气象部门及时预报预警信息的主要媒体平台,服务于广大民众。如何在气象影视传播中建立有效的广告模式,并从中得到启示,对发展气象信息传播有着很强的实践意义,本文从以下几点论述:

1 分析受众者的喜好

在气象信息过程中,研究受众者的心理状态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什么样的形式是观众喜闻乐见的,怎样的方式能够更快速有效的传递精准的气象信息,是分析的重点和难点。

我们可以用广告学中的研究应用到气象学的媒体化技术,广告学研究的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能够将营销的商品进行商业包装,从而相关的信息准确的表达给消费者,并达到普及化的效果。其次,它研究受众人群的心理,或者研究怎样能调节消费者的心理,调动消费者购买的欲望,以及如何能通过广告的形式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如果在气象报道中运用广告学模式,以提升节目的播放效果,其关键就是要全面分析受众的喜好。如观众喜欢收听的原因,观众关心天气预报中哪个环节,对于现在的气象预报有什么建议等等。在气象播报中,如果能够将这些问题解决得当,播报的效果会显著提升。不断将气象影视传播的方式规范化,层次化,条理化、创新化,保证及时气象信息的同时推出新的气象播报方式,充分发挥灯光、动画、影音等媒体效果将播放形式全方位包装,给受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2 锁定目标受众人群

在营销过程中,其效果直接取决于营销的手段及营销方式,这也是广告模式的核心理念。因为商业运作中的关键因素是投资,只有有投资价值的策划才会得到批准,进而有后续发展的必要。这种方式的优势体现在诸多方面,如成本控制、风险评估、市场预测等。在气象播报领域中也要引入相应的操作方式,最终决定气象价值以及播报效果的是观众,所以要研究播报的预期效果,通过何种播报形式能够达到播报效果最大化。反过来讲,采用广告学方式进行气象预报节目策划,目的是降低其制作的无原则性。在发展气象预报节目时,可以吸收新鲜元素或者观众感兴趣的话题,既能够提高收视率,同时也能够增加节目的趣味性,一举两得。

3 突出广告的策划及表现形式

从某种意义上分析,广告是一种策划的模式和过程,通过一些理念的具体实施而起到理想的效果。广告既要体现其中的目的性,同时也要展现其操作。

广告的简单释义为广而告之,是通过大众能了解的形式体现出其要传达的相应信息。广告的目的性非常明确,它是包装后的推广,可以扩大产品或企业的知名度,带来丰厚的利润,即达到商业运作的效果。而广告的策划和表现形式错综复杂,广告的预期效果无法预知,广告效果的体现不只决定于广告本身,也决定于观众的接受程度。有些广告无论从创意分析,还是内容选取,都很成功,但是广告效果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其原因是广告表现形式和广告接受程度产生偏差,无法反应观众真实的内心需求。在气象预报中也要重视这个问题,既要融入广告学的理念,同时也要将广告学的效果达到最大化,在引入新模式时,站在观众的角度分析,将创意融入在乐趣之中,将乐趣潜移默化的表现出来。既要能吸引眼球,同时也要能展现其中的魅力。

4 多种形式的广告创意

在广告运营中,创意是广告的灵魂所在,承载着广告的宣传和推广。没有创意的广告是没有意义,信息的体现是附加在创意之中。创意的形式有很多种,包括信息的精炼,艺术的展现,视觉的震撼,流行的时尚等等。其最终的目的是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力,进而勾起好奇心,最后促成商机。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是要明确创意的概念和内涵,不仅是感官上的反应,更是内在的感受,既有知识的传达,同时也要具备文化的延伸。能够让观众在其中体验到更多有趣有价值的感悟。其次,以观众为服务核心,在进行节目策划时,要充分考虑观众接受程度以及积极采纳观众的反馈建议。最后,要抓住重点,能够用简单明了的信息元素展现丰富的内涵,或者将复杂的知识转变为简单画面或语言表现的形式。能把握好这三方面,再融入最新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将会达到最佳的播放效果。

5 多种渠道提高传播时效

广告通过购买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来传递信息,在较短的时间内向目标受众传递有用的信息就必须拓宽传播平台,提高时效性。气象信息由于涉及社会生活、百姓民生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灾害来临时及时高效地将预报预警信息传递给政府和民众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气象信息传播中建立广告模式就是要利用互联网、电视台、电台、电子显示屏等多种渠道将气象信息并传播。对于地势偏远、信息闭塞的乡村则利用气象信息服务站、“村村通”大喇叭、乡村电子显示屏向农村地区重要天气预报,灾害防御的科普知识,提前做好防灾应急准备,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6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气象信息服务商业化,国外已经推广了很长的时间,其中的经验也有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

1)如新西兰采用商业化气象信息服务完全由国家气象部门承担,从1992年起全面实施商业化气象信息服务,公司下设三个服务实体,分别开展航空气象服务、气象信息服务和国家天气气象业务。

2)美国、日本等国家气象部门从事公益无偿气象服务,商业化气象服务由私人公司承担。公司除了开展公众气象服务以及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之外,主要经营范围涉及到公共事业的多个领域。日本的私营气象服务民问气象公司,面向日本国内外24个行业提供气象信息服务,而且向多家电视台提供节目。

3)欧洲国家气象部门既可从事公益气象服务又能开展商业化气象信息服务,同时也允许私人公司经营商业化气象信息服务。如在英国,除允许私营气象服务公司从事商业气象信息服务之外,英国气象局也在开展商业化气象信息服务,并下设一个专门的商业服务部来从事气象信息服务工作,其商业化服务份额占英国整个气象服务市场份额的70%,而私营气象公司仅占有30%的份额。

参考文献

[1]刘涛,张琴.天气预报节目中广告设计的思考[J].沙漠与绿洲气象,2009,3(z1).

[2]丁俊杰主编.广告学第五版[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3.

[3]杨春瑰.气象信息产品的经济学分析[J].阅江学刊,2009,03.

商业模式开题报告范文6

与其说是纽约时报公司高层做出将放弃印刷纸版报纸的决定,倒不如说是越来越多的读者抛弃了纸版报纸。纽约时报公司对纸版报纸的主动放手,不是提前给自己贴出“讣告”,而恰恰是为“重生”而做的努力。

报业第二次面对商业模式之变

从本质上看,纽约时报公司目前面临的选择不是“出版”还是“不出版”纸版报纸的问题,而是如何创新商业模式的问题。对于读者来讲,信息消费方式可能发生转变:随着纸版报纸的退出,读者可能要付更多的钱获得新闻信息。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经指出:“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商业模式虽然是近年才火爆起来的管理学词汇,但翻开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报业已不是第一次身处商业模式转变的历史条件下。

早在19世纪下半期,报业就实现了第一次商业模式的转型――即从“读者支撑型”转变为“二次售卖型”。具体地讲,在报纸诞生的前100~150年,“读者支撑型”商业模式下的美国报纸只为少量读者(约为总人口的15%~25%)服务,这些读者是政治领域、社会领域和经济领域内的活跃分子。报纸定价很高,广告很少(主要是面向商人的原材料和进口品广告,而非面向普遍消费者的零售商品广告),读者是其最主要的营收来源。

直到19世纪下半期,都市化、工业革命、经济发展水平和识字率等方面的变化,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余钱”和休闲时间。报纸才转而为大众服务,成为售价极低、大量刊登面向普通消费者的零售广告的“便士报”。1880年,美国报纸1/2的收入来自广告,2000年,这一数据增长到80%。①

从19世纪下半期至今,“二次售卖”的商业模式已支撑报业走过一个多世纪的辉煌,在当下这个充满技术变数、政策变数的时代,报业似乎要重新开掘“读者支撑型”商业模式或“用户支撑型”商业模式的价值。

不管商业模式如何变,报业的核心价值――满足人类对信息的基本需求――将保持不变。唯一变化的只是在“何时”以“何种方式”提供“何种”信息。报业变化的依据在于读者需要,而读者需要变化的根本动因则在于技术。

目前来看,导致报业商业模式再次“转身”的技术首先是数字技术,其次是网络。“媒介即信息”,网络不仅改变着受众接触信息的方式,而且改变着受众对世界的感知。网络允许每个个体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拼凑出个人化的世界图景。再次是阅读终端。如果说报纸网络版信息从网络到受众还差“最后一公里”的话,那么,iPad、kindle、汉王等电子阅读器则消除了这“最后一公里”的差距。特别是iPad的出现,更是让人体验到纸版报纸无法企及的阅读愉悦。

报业近些年所作的商业模式变革尝试

虽然“改变”已成为公认的方向,但“怎样变”还在探索中。近些年,报业向读者收费的试探一直没有停止。《纽约时报》网络版曾在2005年推出了一项名为“时报精选”(Times Select)的付费服务,但这项服务由于并未带来预料的营收,于2007年便被关闭了。《人民日报》数字报曾从2010年1月1日起收费,但实行两个多月后就宣布前四版内容长期免费。虽然收费实践在现实中一一“碰壁”,但无论是纽约时报公司还是人民日报社都不将其视为失败,而视为“有启示意义”的尝试。正如苏兹伯格所言:“如果我们发现某种方式不能奏效,那我们就做出改变。”②

人民日报社在解释有条件地取消电子版收费原因时强调“适应读者阅读习惯”。与其说是读者“习惯难改”,倒不如说是《人民日报》电子版所提供的产品没能给读者提供充足的“购买”理由。

2010年9月9日,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察时谈到:“现在各种新型传播手段的出现,给新闻工作带来许多新变化新挑战。”③报业商业模式之变无疑为新闻业诸多“新变化新挑战”之一,对此,报业别无选择,只有顺应时代需要,探索新情况下的新闻传播特点与规律,摸索实现商业模式转变的路径与方法。

对报业创新商业模式的思考

开拓来自读者的收入自然是个不错的想法,可是商业模式的转变绝不只是简单地将“二次售卖” 模式下的内容以数字形式展现到网上,然后将原先敞着的“门”关起来,再搬把椅子守在“门”口,对每个要进来一看的人说:“免费时代已结束,收费时代开始了”。如果这样的话,估计大多用户会扭头而去。虽然从依靠广告收入到依靠用户订阅收入只是基于收入模式的商业模式创新,但这一创新的成功仍要依赖从编辑业务到经营方式的全面革新。我们还是“以史为鉴”,将目光投向1833年创刊并“开创了新闻事业新纪元”(埃默里父子语)的《纽约太阳报》吧。

《纽约太阳报》创始人本杰明・戴有办“便士报”的想法后,找到了他的两个朋友阿鲁纳・S・艾贝尔和威廉・M・斯温商量,结果两位朋友不仅不积极响应,还警告他说这件事干不得。朋友们持反对态度倒也不奇怪,因为此前波士顿、费城和纽约都有创办“便士报”的“前车之覆”。但本杰明・戴认为那些失败者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只找到了报纸变革的“方向”,却没有找到实现方向性转变的具体“方法”。而自己却是那个不仅找到方向,而且找到方法的人。

于是,本杰明・戴开始办自己的《纽约太阳报》了:在编辑内容上,大量刊登市井琐事;报道手法上,采用耸人听闻的手法刺激人的感官(当然随着读者品位的提高,编辑内容与报道手法后来都有所调整);版面编排上,采用悦目的字体和吸引人的编排方式;发行上,以街头叫卖零售为主,给零售商33%的提成;机器设备上,采用最先进的印刷机,以便大批量印制……④就是在这一系列配套改革中,《纽约太阳报》使美国报业成功地从“观点纸” 变为“新闻纸”;从卖给少数“有产者”的报纸转变为卖给普通大众与广告主的报纸。“二次售卖”的商业模式得以确立。

由这段历史不难看出,商业模式创新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环节的全力配合。此外,报业在创新商业模式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练好“内功”。产品或服务是商业模式的内功。优质产品往往会奠定成功商业模式的基石,苹果公司便是典型:我们很难想象没有Mac、iPod、iPhone、iPad等产品,苹果公司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之一。

当报业商业模式拟创新为“用户支撑型”时,其主要产品不再是广告资源,而是编辑内容。目前,向用户收费比较成功的报纸网络版,多是那些可以为用户提供独特内容的报业公司。《华尔街日报》在改版的过程中着重强化网络意识,大力建设其报纸网站,刊登了许多报纸上没有的独家新闻和言论。2007年11月4日,华尔街日报对外宣布其网络版付费订户超过了100万人,与印刷版持平。同样吸引了大量网络版付费订户的英国《金融时报》,除推出独家新闻和言论外,还推出大量有参考价值的行业资讯。报纸曾由“观点纸”变成了“新闻纸”,又变成资讯“整合者”、“解读者”与“平衡者”。

第二,考虑商业模式创新的多种路径。有研究者总结出商业模式创新的五种基本路径:基于价值链的商业模式创新、基于资源能力的商业模式创新、基于价值网络的商业模式创新、基于收入模式的商业模式创新、基于产品或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⑤目前,报业从“二次售卖”模式向“用户支撑”模式的转变,侧重于收入模式的创新。其实,思路还可开阔至其他路径。

1.基于价值链的商业模式创新。如果说报纸价值活动定位于“信息采集”的话,当网络时代信息非常丰富时,报纸价值活动的定位应相应地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2.基于资源能力的商业模式创新。借助庞大的海外采编队伍创办定价较高的《环球时报》、将过期报纸上的“新闻”转变为需付费阅读的资讯、以及开发“人民数据库”等,都是人民日报社已采取的较好的基于资源能力的商业模式创新。其他报纸有哪些资源值得开发?

3.基于价值网络的商业模式创新。大多数报纸都已建立网站,这些网站是否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平台?譬如社区信息交换平台、专业资讯交易平台等?

4.基于产品或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这种创新策略聚焦于企业所提供的顾客价值。通过发现竞争对手或是原有顾客的价值盲区,打造独特的产品或服务,实现顾客价值的飞跃。⑥那么报业如何实现“顾客价值的飞跃”呢?我们不妨大胆想象一下:人总有最真切地感受历史的需求,可是当“日子”一页页翻过时,历史会变得遥远、发黄且“干瘪”。既然我们常说“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那么,报业是否有可能以报纸所报道的大量新闻为历史素材,借助3D等技术,以最能体现娱乐精神的“游戏”方式让用户“梦回唐朝”、轻松且真切地触摸到历史的纹理、感受到历史的气息呢?

在基于收入模式的商业模式创新中,还可考虑对“免费―收费”模式的细节加以创新,给用户心理缓冲的时间。就像有的游戏软件所做的那样:先用免费的试玩版以极低门槛吸引用户体验,当用户被吸引并产生进一步体验的需求后,再利用升级版本赚钱。报纸电子版收费时也可以考虑采用同样的策略:先将较边缘的产品免费提供给用户,然后再吸引用户订阅更高版本的收费版。

注释:

①参见 Robert G. Picard:The Economics and Financing of Media Companies,Fordham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2002.P31

②小贝:《纽约时报停纸版 通过网络来拓展营收来源》,腾讯网,2010年9月10日

③CCTV《新闻联播》:《考察人民大学向教师祝贺节日》,2010-09-09

④【美】埃德温・埃默里,迈克尔・埃默里著:《美国新闻史――报业与政治、经济和社会潮流的关系》,新华出版社,1982年版

商业模式开题报告范文7

世界上最早一批新闻网站是1994年前后美国的报纸出版业创办的。报业向互联网进军已经走过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96年前后到2000年前后,报业创办网站,但仅作为传统报纸的附属;第二个阶段,与其他公司合作投资经营性网站,探索数字化商业模式。①从基本上作为纸媒翻版的报纸网站,到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的新闻网站,再发展到以视频分享、分类广告、增值服务等类型的商业网站,美国报业在用户的新需求和新技术的推动下,网络传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报网融合渐渐成为趋势。2006年2月22日,拥有百年历史的美国财经媒体巨头道琼斯公司宣布重组公司业务。此次重组的重点是合并《华尔街日报》的纸质版和网络版,将两者一并纳人消费者出版部门,以面对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冲击,在网络时代保持并争取更多的客户。

媒介融合成为数字化时代的必然趋势。国内报业集团经过前几年外延式发展高峰,也已开始调整思路,把注意力、财力和物力投向媒体融合这一新的商业模式。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就在前几年报业大战中尝到了优先布局的甜头,在媒体融合竞争中一马当先。面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作为传统媒体的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积极应对,携手北京国中互动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网络数码杂志平台“摩客”,为用户免费提供在线阅读及下载服务;接着又推出电子报“I-PAPER”,这种携带方便、视觉效果良好的采用电子纸显示技术的全新报纸一旦成熟,可以使读者随时随地阅读几十种报纸。

目前报纸网站的格局是:传统报业为门户网站打工,门户网站为搜索网站打工。虽然目前全国所有报业集团都有自己的网站,但主要是满足网络读者网上阅读报纸的需要,营销理念相对落后,即使是话语权也难以获得,更不要说掌控收益权了。②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将是报业集团面临的巨大挑战。

转型原因

和商业网站相比,报业网站不够强大,问题出在报业网站的市场定位上。目前新闻网站局限于对报纸内容资源的过度依赖,甚至只是报纸的网络版。即使有的新闻网站已经突破“新闻”的局限,有做区域性“信息”门户的意识,但内容与商业网站严重同质化,更多地靠复制、粘贴,缺乏区域生活服务信息的搜集整合能力,缺乏小众传播、大规模订制等传播手段,这样就很难形成利润中心。③此外,更具有商业上经营力的分类广告、即时通讯、数据库等模式的网站,报业基本未涉足,而在这些方面其实数字报业有很多机会点。

商业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前传统报业的商业模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进入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奠定了当代报业在媒体竞争市场的局势。但是数字化网络时代也给传统报业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市场化竞争,不得不考虑商业模式的转变。

转型趋势

新的商业模式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数字化报业的传播手段、产品模式、对象用户、收入结构等都已经多样化了,不再靠单一传播介质的报纸的发行量和广告量最大化来体现效益,而需要通过面向不同用户个性化的需求进行多级多次多终端的传播。通过实现传播技术和显示技术的融合,数字平台、网络平台和移动平台的融合,打造多终端多媒体,使产品结构得到优化,使平面的、在线的、移动的等多形态多样化的媒介产品能全面、交叉覆盖消费群体,形成众多盈利点。④通过实现资源整合共享和多级多次,降低新闻信息生产成本,通过电子发行、在线发行,降低印刷和发行成本。同时,报业所售卖的不仅是内容信息和受众资源,还包括无线增值服务、在线服务、信息管理、策划活动等,要向数据库营销、会展业、创意产业等业态延伸,拉长价值链,充分挖掘报业网站的商业价值。

具体来讲,商业模式的转型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调整产业链结构。报业价值链主要是围绕报纸的出版、印刷、发行、广告几个环节展开的,印刷收入、发行收入和广告收入构成了报业主营业务的三大块。从报业网站赢利模式看,一些传统的主营业务将逐步从新型产业链上弱化和脱离出去,而基于高度整合的数字内容平台开发的各种内容产品、信息产品和增值服务,将占据收入的主要部分,成为新型产业链上的主要链条。与此同时,随着“分众化”、“碎片化”的趋势,依靠增加报纸版数、扩大发行量来获得广告收入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必然被淘汰,报纸的营销理念也应由“二次销售”转为“N次销售”,实现由一元化报纸经营向多元化内容产品经营转变,由单一收入来源向多元收入结构转变。

第二,建立用户交易平台。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利用用户数据库,介入到交易环节中。在用户和广告商之间建立平坦化的交易流程,提高交易效率。建立在线付费、手机付费等高效快捷的计费模式,发挥数字报业的渠道优势和平台优势。要在收费模式上赢得市场的青睐,关键还是在于报纸增值服务能力,这是报社的核心竞争力。从长远来看,多媒体发展模式更利于数字报纸的销售。报纸网站要更多考虑怎样去提高数字交易平台的可靠性、安全性。

第三,建立数据库营销模式。包括把报业的历史信息资源集成数据库,形成数字资产进行管理和开发利用,也包括建设在线数据库。上海文广传媒已经建立了数据库,第一财经指数。报业网站完全有可能在所在区域市场实现数据库的增值利用,获得新的盈利能力。

第四,整合营销。传统营销是以产品为中心,而整合营销更强调以用户为中心,关注用户的需求和欲望,关注用户的支付成本和购买的便利性,和用户建立品牌关系,为其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建立与消费者的紧密联系,建立全面丰富的消费者数据信息系统,让广告客户能选择其所需要的合适媒体平台,选择跨媒体的组合“套餐”服务,并为广告主提供精确量度广告效果的数据支持,提高广告投放效率,验证广告主的投入回报。广告收入模式的改变将带来可观的回报,报纸网站丰富的表现形式带来了很大的增值空间。比如客户到报社刊登广告,如果增加投入就可以把纸质广告和数字广告结合在一起,这对客户来说是一举两得的选择。

媒介融合为报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报业网站的数字化商业模式就是这一背景下衍生出来的新问题。中国报业网站目前最需要解决本土化、社区化和多媒体化问题,而不是贪大求全使得区域特征和自身个性不突出;其次,应敢于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投资商业网站,包括选择行业垂直门户、电子商务公司、社区网络、搜索引擎、聚合网站等等。报业网站必须按照数字化时代新的媒介产业规律打造报业新的组织架构和商业模式。媒介产业的数字化发展要求冲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走向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的发展道路。报纸网站数字化将给报业市场带来全新的商业模式和机会,作为媒介融合过程中的产物, 报纸网站商业模式的转型体现了媒介融合在各个层面所带来的传媒业的变革。从前进和发展的角度看,新老媒体的相互融合与借鉴代表着先进的传媒理念,未来的传媒业必然走向多种介质融合与数字化经营发展的新道路。

注释:

①袁志坚:《数字报业的商业模式初探》,《传媒》[J],2007年第7期

②黄嵘:《跨新媒体:报业改革的重大挑战》,《新闻记者》[J],2006年第7期

③涂慧,袁志坚:《媒介融合:报网融合的下一步》,《新闻前哨》[J],2007年第12期

商业模式开题报告范文8

摘要:本文针对电子商务发展对传统会计的影响,首先概述了电子商务的类型以及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现状,进而详细分析了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理论以及会计实务的影响,并结合对会计发展趋势的探究提出了会计的管理改革应对策略。

关键词 :传统会计;电子商务;会计理论;会计实务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传统的会计工作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电子商务的经济环境模式,特别是电子商务交易中电子货币以及数字货币的结算方式,更是直接冲击了企业的传统会计模式,在这种形势下电子商务倒逼传统会计模式改革完善,这也是确保会计工作能够适应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要求。

一、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影响分析

1.电子商务对会计目标的具体影响。会计目标是整个会计理论的基准点。在传统的会计模式下,会计目标重点是围绕着受托责任论展开,委托人重点明确其财产是否得到有效的管理保护,是否实现了保值增值;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核算的范围变得更加广泛,除了资金以外,网络以及信息知识也成为经济活动中不可忽略的因素,在确定企业的会计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投资者以及债券人的各项信息需求,因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目标更加强调的是受托责任论与决策有用论的并存。

2.对会计假设的影响。会计假设是整个会计理论的基础,也是开展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电子商务环境下,在会计主体假设方面,虽然会计主体呈现出了多元化与不确定性的特点,但是虚拟企业同样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存在,因而会计主体自身本质没有变化;在持续经营假设上,由于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通常较多的是以临时性的经营组织存在,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短时间内结合形成企业,同时也可能短时间解散,生命周期短,因而这就对持续经营假设内涵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会计分期假设上,同样是由于经营组织的临时性,因此会计分析已经没有必要,一般要求在交易活动结束后即编报财务报告;在货币计量假设上,电子货币的广泛使用以及支付的瞬时性,因此在货币计量上也将逐步的演变为电子货币形式的计量假设。

3.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传统会计中的会计信息收集整理、传递记录,以及各种商务经济活动中的交易合同、电子会计凭证、电子支付等等,都依赖于各类电子信息数据,因而对于会计信息的完整、安全、机密与可控性要求更高。

二、电子商务环境对会计实务的影响分析

1.对传统会计模式下会计核算方法的影响。在传统的会计模式下,会计实务中会计报表是整个财务会计报告的核心,并对会计报表的附表与附注等信息补充要求相对较为全面;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由于会计的网络化,信息的及时性大幅提高,财务会计实时报告成为发展趋势。在对会计业务流程的影响上,传统会计模式下的企业经济活动、原始凭证填制、凭证审核、会计账簿生成、会计报表编制以及信息使用等流程将发生较大变化,特别是会计账簿的生成,将主要依赖于电子商务环境下数据库对于各种电子单据的及时整理汇总。

2.对财务会计报告的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主要是向企业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全面、准确、及时、可靠的财务信息,传统会计模式下财务会计报告存在着披露形式单一化、信息及时性与可靠性不高、对新业务的客观反映不够等一系列的问题。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这些将出现较大改善,特别是将会实现财务会计报表的自动化、网络化和非定时性,进一步打破时空的限制,信息的披露更加充分,财务信息质量也更加有保障。

3.对权责发生制以及配比原则的影响。目前在企业的现行会计制度中,普遍采用的是权责发生制。对于电子商务环境而言,由于虚拟企业主体存续具有短暂性的特点,因此很少存在着跨期摊配问题,也没有必要进行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划分,因此采用收付实现制更加合理。在对企业配比原则的影响上,传统会计模式下要求企业的当期的收入与成本、费用相对比、互相配合,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更加注重强调是虚拟企业主体合作各方在收入和支出方面进行合理分配。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应对分析

1.逐步完善会计网络化的建设。在客观条件上,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会计行为出现了时效性以及动态性的特点,而且会计信息资源的开放与共享程度更高,同时与此相对应的财务会计软件的集成化、智能化与多功能化更加完善,这都为会计网络化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条件。在客观需求上,电子商务化条件下企业运作速度进一步的加快,信息流、资金流协同管理要求标准更高,适应这种形势,必须提高会计网络化的建设水平。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必须通过构建网络化的会计体系,依托网络环境来实现各项交易活动的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以及财务会计信息的披露。同时依托会计网络,实现对各类财务会计数据的远程监控以及资金的统一集中调配,提高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主体集中化管理水平。

2.提高会计信息的安全性。电子商务就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商务活动,电子商务活动就有着电子化、自动化、实时性的特点,而且交易的全过程是以网络为基础开展的,因此对于财务会计系统的安全稳定、数据传输存储的真实完整等要求更高,提高安全性成为对财务会计工作的新要求。首先,在系统方面,重点是解决电子商务交易中会计处理的服务器、网络安全以及信息安全问题,避免信息数据的泄密以及失真等问题。在会计交易对象、过程以及结果等方面,重点需要通过采用防火墙技术、加密和认证技术、数字签名等确保所有交易活动的安全可靠。

3.优化电子商务会计系统的设计。对于电子商务会计业务流程的处理上,也应该结合电子商务会计系统的应用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完善。具体而言,在电子商务会计系统的功能设计上,应该涵盖凭证处理、数据处理、数据查询、报表打印、图表统计、用户管理以及系统设置等相应的功能模块。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数据处理、查询以及统计分析。对于凭证处理,完善录入、复核、修改以及记账等功能;在数据处理与查询上,确保登账、结账、凭证账目查询、修改痕迹查询等功能实现;数据统计分析方面,则需要实现各科目数据统计、业务走势分析、资产对比以及同期比较分析等对应的功能。

结语

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企业的会计外部环境以及会计工作方向都带来了本质的变化,对于会计工作而言,应该紧跟新的商务模式发展,深入分析电子商务对于会计理论及会计实务的影响,并探究电子商务模式下的会计发展新方向,不断的完善会计理论及会计实务以适应新要求。

参考文献:

[1]黄晓素.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信息产生的新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信息,2010(31).

[2]刘晓静.电子商务时代财务会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07(11).

商业模式开题报告范文9

一、工商管理实践课程的类型

工商管理课程的实践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该专业的许多课程,诸如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作管理,本身来源于客观的管理实践;第二,配合专业就业实际而设计的课程,强调工商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与实际管理问题的个别性、典型性相结合。

1.工商管理实践课程的空间分类

校内实践课程,是指利用校园教师资源和设备资源开设的实验课程。工商管理的校内专业实践课程包括实验、上机、课程实习、课程设计等。主要是指由专业任课老师指导的实验课程、设计课程,比如“电子商务”“管理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等等都有大量结合计算机实验室的实践课程。校外实践课程,是学生利用社会、企业资源完成的实践课程。结合不同学习阶段的整体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物流管理专业设有“市场研究”域市场调研与预测)实践课程,营销专业设有“营销诊断与策划”实践课程。

所有工商专业修读基础课程后二年级有“认识实习”修读专业基础课程以后三年级有“专业实习”迈入社会前四年级好有“毕业实习”此外另有其他各种类型的校外“社会实践”4个模块。培养总体素质的“社会实践”是结合学生思想教育的社会实践,这种实践虽然没有列入规范的专业课程体系,但在不少高校在课程改革后,已经把它归入学生毕业必须完成的实践环节。

2.工商管理实践课程的性质分类

按照不同性质,可把实践课程划归为“基本模块”“拓展模块”和“创新模块”3部分。“基本模块”结合本校现有实验设备,用于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形成基本实践能力。“拓展模块”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设立,主要包括大课堂和校园竞技比赛。为了

密切高等教育与企业管理实际的关系,举办一些企业家论坛、企业家讲座式,邀请创业者、企业管理者到校园开设大课堂,扩展学生的视野。为了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也为了使不同的专业进行交叉学习,拓展学生的多种能力,举办创业比赛、营销大赛、网页设计大赛、企业资源规划大赛等等。“创新模块”是与社会和企业的共同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的实际的工作能力,从选题选点开始,进行体验、设计,最后提交报告,从未完成课程学习。

二、工商管理实践课程质量管理的问题

实践课程有别于传统理论课程,在执行课程教学过程中具有质量管理的特殊性。

1.质量管理过程的分散性

工商管理实践课程广泛的内容和分散的执行形式,决定了质量管理过程的分散性。实践课程过程不同于课堂教学,除了一些集中的实验课程,相当部分的实践教学其核心过程由学生个体或者学生小组内部进行,老师不能在同一环境中控制教学质量,而是需要分散进行质量控制,由此增加了质量控制难度。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相同的教学要求下表现出来的课程质量效果也具有个案差异性。实践课程的分散性使教师无法及时地发现个体差异,及时通过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质量控制。在一个由团队进行的完整课程设计中,不同的同学具有不同的优势,动手能力有差异、合作能力有差异,给团队的评价难以体现个体差异,也导致教师难以具体、精确地发现个体同学的问题,及时校正教学误差,提升教学质量。

2.教学效果反馈的滞后性

实践课程由于教学过程的分散性,过程跟踪具有很多困难,很多时候教师到了最后一个环节,在评阅学生提交的课程报告时,才了解其课程质量的效果。

课程设计的教学是拟出其设计计划、任务书、进行方案研究和设计、撰写设计报告;专业实习是选择实习岗位、投入实践工作、撰写实习报告。这些实践过程都以学生为主导,传统的教学效果评估更侧重于学生提交报告后老师给予的评价。因此,有时候出现学生利用广泛的信息途径帮助自己完成报告来获取高分,并未全心投入实践,也未能从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升。对于教学质量管理而言,教学效果反馈的滞后,使课程进行的中期无法及时掌控教师教学过程的规范性,只能被动接收结果,无法纠错,无法提升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

3.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的依赖性

些实践课程需要有良好的空间环境、实验设备,另外一些实践课程需要依赖社会力量,诸如服务单位、企业、企业家、职业经理人等,企业和实践单位提供实践空间、实践项目、工作岗位,还需要专业人员、校外导师进行辅导和指引,不同的教学环境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优劣。在扩招的背景下,也要考虑要减少大量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企业的干扰,因此学校管理部门和承担课程的教师需要对实践平台和环境进行评估、选择、管理和控制。

4.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的不稳定性

在理论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督导听课、现场教学检查、专项检查等形式进行质量监控,教师也可以针对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从课程初始到结束各个阶段的教学质量比较均衡。但相当部分的实践课程必须循序渐进地按照一定的路径推进,其过程无法重复,同时由于对实践平台的依赖性,学生的实践受制与实践对象等实际情况,不同环境条件下学习的收获也有较大的差异性,导致教学质量的不稳定。

三、工商管理实践课程质量控制的模块化

在课程性质分类的基础上,明确工商管理实践课程模块,推行模块化管理很有必要。我们把所有的工商管理实践课程归为“基本模块”“创新模块”和“拓展模块”3部分。

1. 基本模块管理

“基本模块”结合现有实验设备,用于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形成基本实践能力。具体而言,是对工商管理各专业的实验课程内容和校内课程设计,在充分挖掘和整合学院实验设备潜力和资源的基础上,根据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内在关联性与根据实验教学环节的内在关联性,依据系统论思想和方法,统一修正实验教学环节的实验内容、实验模式、时间配置、教师安扫^并组织完善、修订任务书和实验指导书。同时制订实验教学环节的过程管理条例及质量保障措施。

2. 拓展模块管理

“拓展模块”主要包括大课堂和校园竞技活动等,可以作为实习环节的前期教育。按教学计划人才培养要求,组织企业家、职业经理、学生创业者以及专家到校园开设大课堂,举办讲座。为了使不同的专业进行交叉学习,拓展学生的多种能力,举办创业比赛、营销大赛、网页设计大赛、企业资源规划大赛等等。拓展模块可以直接与实习相结合,在一定的拓展积累基础上,到相应的企业做进一步的调研,然后完成实践报告。如果受认识实习条件制约,还可以直接把拓若干次讲座课堂及其他实践活动,申请进入实践实习第二阶段,通过规定的资料搜集完成报告。

3. 创新模块管理

“创新模块”主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从选题开始,经构建框架、设计、模拟和评价等环节完成。全面、系统地总结、检讨前阶段分散与集中的存在问题,可进入嵌入式专业实习模式。包括两种途径,一是深入、广泛地引导本科生参与教师横向项目作为专业实习、毕业实习,通过教学和科研实践的结合进行创新,可提高教学质量。企业科研成果与教学经验相结合,还可以对课程的某些经典内容加以创新,使之富有新意。二是通过实习基地的建设进行专业实习,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根本保障,是学校事业发展和实现办学目标的需要,也是学校与社会、企业互动的需要,企业利用实际经营经验对学生进行示范、指导,同是相对稳定的实践环境使教师对学生实践中的问题更为明晰,基地实习对实践课程教学质量控制具有优势。

管理部门需要建立一套依托学院固定教学实习基地、同时有效利用教师横向课题单位的实习实施措施和规范方法及保障制度,以及制订相配套的实践环节过程管理条例。

四、工商管理实践课程质量控制的层次化

1.实践课程质量控制框架

实践课程质量控制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系统,实行多元控制,主体包括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由于实践课程的分散性特征,尤其是创新模块和拓展模块,比起课堂的理论教学,学生自我管理程度大大提升,而教师的控制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

基于实践课程的效果反馈的滞后性和质量的不稳定性,需要找出“关键质控点2确定质控反馈支点,实现有效控制。即在不同的阶段安排和设计关键质量控制点,把管理分为计划、过程和成果3个层次,(图1)管理全面和有效地提升课程。

2.计划的质量控制

对于学生而言最基本的自我质量控制在于实践课程教学目的的认识,对课程形式和要求等规范的了解。创新和拓展模块,包括科学的任务书的编制,其要素包括目标选题、实践内容、实践路径等内容,这是重要的前馈环节。计划阶段也是团队构建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根据疑问组构团队,也可以根据班团组织管理的便利组构团队。在团队准备时,同学们要以各种形式提出问题,并根据所提出的问题设计任务书。

作为教育主导者的教师,需要课前进行课程教学环节的安排和准备,包括实践指导书的编制和实践课程教学目的设计,比如拟定开放性的设计课题,提出实践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方针和原则。对于团队设计的任务,教师给予的帮助主要是任务的意义和创新度、完成任务的可行性和最佳路径等方面的指导。

教学管理部门,包括学校教务部门和基层教学管理部门,在计划控制阶段主要承担实践的时间和空间管理,根据实践环境安排工作,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的平台,同时完善和编制课程规则、质量规范,并进行适当的效果评估。具体而言,包括制定实验室工作规则、实习工作细则,对实验教学和器材的使用和维护给予明确规定,使实践教学走上制度化、规范化。

3. 过程的质量控制

过程控制,是把质量控制的重点放在对教学质量全过程的控制上,对实践教学过程各环节进行严格和科学的质量监控,体现教学质量控制的超前性和主动性。创新模块的实践过程中,学生是重要的主体,其自我质控包括3个关键质控对象,一是执行规范,如果实践过程过于随意,容易导致实践的虚假、空泛和无效;二是工作日志、周记,工作日志或者工作周记记录实践过程,是学生进行内部监控的依据,学生可以随时根据工作记录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及时发现问题和修正问题;三是任务的修正,实践课程具有实践环境的依赖性和实践过程质量的不稳定,学生发现原法进行的时候,需要进行任务某些内容或着路径的修正。

教师在实践过程中需要进行纪奉活动控制和变更的任务评估。实践i致教师控制的难度,无论是个人实习纪律和规范必须遵循。如果指导书[理规范能够保证正常工作的秩序,教业上的关键因素管理,包括对关键技学生、关键团队的控制,保证学生自兰课题,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学生和事件,对一些学生进行差异化管理,帮助他们对需要修正的任务进行评估和引导。

管理部门在此环节,承担重要的教学质量纠偏和阶段性关键成果管理。需要畅通各种沟通渠道,并通过质量信息的采集进行质量监控。包括对校内外教师的指导工作、对学生的实践学习情况进行监管,通过重要的规模的变更任务进行控制管理,对代表性的关键成果进行管理,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质量偏差进行有效的纠正。

实践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执行力,影响到最后完成实践课程的效果,如果过程控制无效或失败,将导致最后课程质量控制的无效或失败。做好过程控制,才能克服教学效果反馈的滞后性,更好地提高实践课程的质量。

4.成果的质量控制

实践的成果表现形式是实践报告,包括实验报告、实习报告、结题报告。报告清晰记录实践的结果、结论,将是实践成果的集中体现,报告是质量控制最后一个关键质控点。

学生在实践工作的后期,逐渐进入成果总结的环节。学生需要利用第二个层次实践过程的记录资料,整理、分析和总结所达成的目标,所完成的任务,按照课程报告的要求,用合适的语言、适当的篇幅对实践的收获进行总结。同时结合初期任务书的内容,指出没有完成的任务或未能解决的问题,指出后续工作需要进一步关注的若干方面。报告的质量是实践课程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报告的重视程度、工作态度直接影响到课程的教学质量。

在此层次中,教师承担成果验收、评价的角色。教师需要从三个程度进行评估,一是完成任务的程度;二是内容和形式创新的程度,;三是报告质量的层次。基础、拓展和创新三个不同模块的实践课程三者的权重将根据模块的任务要求各有不同。

对于团队的成果质量控制,还有一种方式是“成果演示”课程设计的团队可以进行成果交流。在成果交流环节中,创新团队把自己的课程报告进行演示、,创新团队允许其他团队质疑并保留答辩的权利,在此过程中所有的学生得到一次信息的共享和自我优化的机会。演示答辩后,教师的评述是给学生的肯定和鼓励,对存在问题的揭示,对疑难问题的解答,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管理部门的重点在于对“关键成果”的评估、记录,需要建立优秀课程设计、优秀实习报告、优秀项目结题报告或者创新设计的模范数据库,并据此修正和完善管理规范。另一方面,一些偏离了教学目标的实践设计,也应受到教学管理部门的界定和惩戒。管理部门需要把握成果管理的时机,根据实际环境选择、决策、调节教育质量控制行为。

商业模式开题报告范文10

A股餐饮企业上市的现状

根据证监会行业分类,目前境内A股市场共有3家上市的餐饮企业,分别是1997年4月上市的西安饮食、2007年11月上市的全聚德和2009年11月上市的湘鄂情。截至2012年6月25日,上述3家餐饮企业的加权平均静态市盈率为38.47倍。自湘鄂情上市之后,证监会暂缓了对于餐饮企业的上市申请审核。目前,共有4家餐饮企业向证监会递交了上市申请,分别为顺峰饮食酒店管理、狗不理集团、广州酒家集团和净雅食品。上述4家企业的审核状态均为初审中,其在证监会的审核周期均已超过1年,部分企业的审核周期甚至超过了2年。

证监会对于餐饮企业上市审核政策的考虑

证监会自2010年下半年即开始对餐饮等生活服务类行业进行研究,准备制定针对行业特点的审核和披露指引。2012年5月16日的《指引》,既是证监会对于餐饮企业A股上市的招股说明书的信息披露指引,也体现了证监会对于此类企业审核时的重点关注。针对餐饮企业等生活服务类公司分支机构较多、现金收支占比较大的经营特点,证监会在制定审核政策主要关注以下几点:

1.营业模式的可复制性通常餐饮企业在门店进入营业成熟期后,单店销售额增长速度可能出现下降的情况,销售额增长主要依赖于门店装饰、餐位布局等对于顾客的吸引和菜单价格、结构的调整。在平稳经营的年份,餐饮企业单店销售额增长一般略高于通货膨胀速度。如果餐饮企业希望营业收入能够保持持续、高速增长,需要通过不断新开门店的方式进行连锁扩张。因此,餐饮企业能否建立一个稳定的营业模式,并且成功将此模式复制到其他地域,是其业务能够增长的关键。良好的营业模式主要体现在门店建设和管理的可复制性。由于正餐、快餐、火锅等多种业态的餐饮企业所针对的目标客户群不同,对于门店选址要求也不同。如何通过科学的手段制定具备标准化、可复制性的选址流程,营销方案和工程建设管理流程,对于新店开拓的成功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餐饮企业实现菜品标准化对技术要求较高,由于地区文化和消费者口味差异较大,因此门店管理难度较大,无形中增加了管理成本。如何通过标准化的管理模式提升各门店的管理水平、增强新开门店的核心管理能力与操作程序的可复制性也是餐饮企业在扩张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证监会在审核中会通过审阅发行人的市场推广模式、选址条件、门店历史经营数据、新店的营业情况、成熟期等指标来判断企业营业模式的可复制性。

2.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针对餐饮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销售、确认收入期间需要经过大量运营环节,现金收付比例较大、原材料和产品种类繁多、供应商规模普遍较小、现金交易量较大、从业人员众多且素质参差不齐、食品安全关乎消费者生命健康等特性,餐饮企业应遵循重要性原则,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需重点关注质量控制、货品采购、生产加工、销售、资金管理等日常经营中多个重要环节的内部控制设置,需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以确保管理的有效性。证监会通过审阅企业的主要管理制度(包括采购、付款的内控制度;销售、收款、资金管理的内控制度),食品安全卫生情况及公司治理情况来判断企业是否具备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3.商标与员工的管理此外,针对连锁企业的行业特点,证监会还特别关注企业的商标和商号使用情况及员工的社保缴纳和流失率情况。商标和商号是一个餐饮企业菜品、服务、环境等的综合体现,是企业特有的企业文化及竞争优势地位的集中表现。在众多餐饮企业中,品牌是消费者进行区分与选择的重要标准。因此,证监会较为关注发行人拥有商标和商号的情况、是否存在因商标和商号使用发生的纠纷、是否存在个别企业与发行人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商标和商号等。餐饮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餐饮企业人员流动性较为频繁。因此,证监会对于发行人报告期内各直营门店员工数量及薪酬、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缴纳情况较为关注。同时,确保员工的稳定性是保证餐饮企业正常运营、销售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石。证监会通过审阅发行人员工流失率、对核心员工实施的激励计划、员工培训及人才储备计划等资料来判断企业员工是否稳定。

4.《指引》与香港交易所《指引信》共同关注的要点《指引》与香港交易所《指引信》均对餐饮企业的下述几项问题较为关注:(1)持续发展能力。餐饮企业主要通过直营及特许经营的方式进行扩张,以保证其业务的持续发展。证监会及香港联交所均对发行人经营现状、未来扩张计划、市场竞争情况等问题较为关注;(2)经营现状。餐饮企业进行新店拓展一般均需要一定的培育期才能达到收入稳定,为让投资者更好的了解餐饮企业门店情况,香港交易所及证监会均要求发行人披露报告期内门店桌/座流转率、顾客人均消费、餐厅达到收支平衡所需的时间等;(3)食品安全问题。餐饮行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历来受到监管部门及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证监会及香港联交所均对发行人是否具备健全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是否曾遭受过主管部门的处罚等问题较为关注;(4)加盟店问题。除直营连锁外,餐饮企业的另一种重要扩张形式为特许经营连锁。特许经营的方式有助于餐饮企业的迅速扩张,但同时是否能够对加盟店实施有效管理是特许经营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因此,证监会及香港联交所均要求发行人对于特许经营的相关情况进行披露;(5)商标及商号。商标及商号对于餐饮企业的运营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证监会及香港联交所均要求发行人披露商标权属及历史上是否存在与商标及商号有关的纠纷等情况。5.《指引》与证监会近期颁布新政的关联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证监会公告〔2012〕10号)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提高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财务信息的披露质量、增加透明度,证监会于2012年5月23日《关于进一步提高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有关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指引》中对于发行人财务信息的披露要求与《意见》中的主要精神相契合,证监会针对发行人财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对发行人、会计师提出以下几方面要求:发行人应建立健全销售、收款、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内控制度;会计师应对发行人的经营及核算特点,关注发行人收入确认和计量;会计师应对发行人的内控制度建设、交易结算系统的应用给予充分关注,核查发行人报告期内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及运行是否健全有效。此外,为保证财务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意见》别指出,相关中介机构应关注发行人申报期内的盈利增长情况和异常交易情况,防范利润操纵;发行人及各中介机构应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和证券交易所颁布的相关业务规则的有关规定进行关联方认定,充分披露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发行人应结合经济交易的实际情况,谨慎、合理地进行收入确认和毛利率分析,相关中介机构应关注收入确认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毛利率分析的合理性;相关中介机构应对发行人主要客户和供应商进行核查;发行人应完善存货盘点制度,相关中介机构应关注存货的真实性和存货跌价准备是否充分计提;发行人及相关中介机构应充分关注现金收付交易对发行人会计核算基础的不利影响;相关中介机构应保持对财务异常信息的敏感度,防范利润操纵。

《指引》的主要内容解读根据《指引》要求,餐饮企业需按照《指引》在招股说明书中对重要事项进行披露,美容、健身等其他生活服务类公司可结合自身经营特点参照执行,其他类型的连锁经营企业或生产经营中存在大量个人客户和现金收付的企业,也可参照《指引》相关条款进行信息披露。指引主要包含招股说明书披露的七个方面的要求,其中前两项关注于营业模式的可复制性,第三到五项关注于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第六项和第七项是关于商标和员工管理,具体的披露要求如下:

1.发行人业务发展状况(1)企业自设立以来的业务拓展情况;(2)报告期内直营店及加盟店的数量及变动原因;(3)现有各直营店的经营情况,包括地址、营业面积、开业时间、装修支出及摊销政策,报告期内各直营店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桌/座流转率、人均消费等;(4)现有各直营店的店面租赁情况,包括租赁期限、租金水平、续租权利等;(5)现有各加盟店的具体信息,包括控制人、店面名称、地址、营业面积及报告期内特许经营费和管理费的收取情况;(6)现有加盟店特许经营到期后的商业安排,历史上加盟店到期后不再续约的比例,发行人与现有加盟店相关利益主体存在的纠纷;(7)保荐机构及发行人律师应检查发行人报告期内下属加盟店停业或关闭的原因,核查发行人与现有加盟店相关利益主体是否存在纠纷。

2.发行人主要经营模式及持续发展能力(1)发行人的市场定位、定价政策及与主要竞争对手的差异;(2)发行人的主要市场推广模式及各门店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业务等方面的管理方式;(3)发行人选择新店地址的条件,以及防范新店与现有门店竞争的措施;(4)在正常情况下新店达到收支平衡所需的时间;(5)发行人未来三年的扩张计划,包括新设门店数、收购计划及资金来源等。如发行人激活跨区域经营,还应披露扩张中外部环境、税收政策及消费习惯等差异对于公司新设门店的不利影响;(6)发行人采用特许经营方式合作经营的,应披露:发行人特许经营模式下的品牌加盟策略、加盟管理模式、相关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加盟费的收取原则等;发行人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直系亲属、发行人内部员工持有加盟店股份的情况;报告期各期特许经营业务占发行人营业收入及利润总额的比例;发行人确保特许经营餐厅根据发行人标准经营的措施;(7)保荐机构应对发行人在新地区开设的直营店和加盟店最近三年及一期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比较,说明发行人跨区域发展业务的能力,是否存在跨区域经营的风险。

3.发行人食品安全卫生(1)发行人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及其具体措施,包括采购、加工、储存、配送、人力资源、质量控制等方面;发行人对供应商进行检测的方式、次数和标准;发行人报告期内是否受到相关部门对食品或餐厅卫生的调查,解决的方案和处理的结果;(2)发行人及其下属各门店报告期在食品安全、卫生、环保、消防等方面收到主管部门处罚的情况;(3)如发生重大投诉及事故(如食物中毒)需披露具体处理程序及防范类似事故所采取的措施。

4.发行人主要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1)发行人报告期在采购、支付等方面的内控制度建设及运行情况,包括各直营店和加盟店主要原辅材料的供应方式;报告期内店面统一采购、加工、配送的覆盖比例,以及占营业成本的比重;(2)发行人报告期在销售、收款、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内控制度建设及运行情况;(3)餐饮收入、与餐饮相关的烟酒收入、商品销售收入、特许权及加盟费等收入的确认和计量方法;(4)会计师应针对餐饮企业的经营及核算特点、主要风险,特别关注发行人收入确认和计量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及与收入确认相关的打折、发卡、赠券等行为的会计核算方法,采取必要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5)会计师应对发行人的内控制度建设、交易结算系统的应用给予充分关注,检查发行人报告期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及运行是否健全有效,并发表专项意见,核查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发行人在购物、付款、销售、收款及资金管理等环节所采取的具体内控措施及执行情况,集中监控系统和交易结算系统的运行情况、申报报表和原始报告报表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等。

5.发行人公司治理(1)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董事、董事会秘书制度的建立时间及主要内容,说明相关制度是否符合有关上市公司治理的规范性文件要求,是否存在差异;(2)报告期内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实际运行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会议召开次数、出席会议情况等;(3)独立董事、外部监事(如有)出席相关会议及履行职责的情况;如独立董事(外部监事)对有关决策事项曾提出异议的,则需披露该事项的内容、独立董事(外部监事)的姓名及所提异议的内容等;(4)公司战略、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等各专门委员会的设立时间、人员构成及实际发挥作用的情况;(5)公司针对其股权结构、行业等特点建立的保证其内控制度完整合理有效、公司治理完善的具体措施。

商业模式开题报告范文11

[关键词]媒体商业模式;创新动力;传统媒体

[DOI]10.13939/ki.zgsc.2016.35.032

1 媒体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

一是技术的推动。早期对商业模式的研究集中于互联网企业,互联网技术被认为是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动力,技术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推动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证实。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甚至创造出新的产品形态,改变整个行业格局,及至引发整个社会范围内的技术变革,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传媒领域,互联网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快速、透明和自由,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网络中的重要节点,新闻垄断被打破,模糊了传播者与受众的界限,颠覆了传统传播渠道和机制;广告投放基于用户大数据精准投放,互联网广告和移动广告比例不断上升;社交媒体大行其道,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又使其逐渐从PC端转向移动终端,移动广告和数据服务成为新的盈利模式。企业得以不断地创造资源,如拓展顾客群,使得“顾客”成为企业活力的重要资源;企业基于商务智能的数据分析平台获得深层次的“客户知识”,使“知识”产生了独立的价值;移动网络和互联网络的应用所获得的“位置”资源,物联网引致的“时间”资源,都成为商业模式的创新资源[3],这一切都印证了技术在重塑产业方面的重要角色。以《卫报》为例,自2006年起发起“开放服务(Open Service)”和读者“共创与参与(Co-creation and Participatory)”,陆续开放评论平台(Comment is free)、数据平台(Data Store)和技术平台(Open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正是得益于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卫报》独创了“开放式新闻(Open Journalism)”模式。

二是市场。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是为了通过新商业、新技术、新供应源和新的组织模式的创新从而获得企业经济租金。[4]媒体作为市场主体,一方面其经济属性决定其必须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传统的二次售卖模式在新的环境下收到冲击,如何寻求其他的盈利来源是媒体转型不可绕过的问题。《纽约时报》的数字化转型核心之一就是围绕着在线收费机制,推出“付费墙(Pay Walls)”收费制度,针对不同平台和用户实行不同的收费标准,数字订阅收入已经超过广告收入。《卫报》则拒绝付费墙模式,基于“开放”理念获得更广阔的用户群和流量从而获得高额广告收入。《经济学人》实行高定价策略,实现发行收入增长,广告也以企业、金融、大学、研讨会等为主。另一方面,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用户长期存在但一直未被满足的需求,同样能驱动商业模式创新。例如苹果公司重视顾客价值体验,将人文、艺术与科技相结合,以消费为导向做产品开发,从而创造了顾客,引领新的消费潮流。

三是政府规制。传媒商品往往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影响大众的价值观念,必然受到政府的监管,基于传媒市场的二元特征,政府规制也影响传媒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我国目前仍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型期,传媒制度一直处于变迁之中。国有经营性传媒单位转企改制,传媒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有序流动促进区域化整合,传媒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成功的传统媒体,尤其是综合性媒体,他们的资源存在于各级政府、各委办局、各团体、各机构以及社会各个领域之中,便是独家资源。即所谓的制度社会资本,把握政府政策方向,与政府相关部门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对媒体企业获取某些稀缺战略资源至关重要。

四是社会关系,包括与行业内其他媒体的竞争、合作或竞合关系,与产业链上合作方的关系,与政府、广告商、供应商、用户等一切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媒体要寻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平衡;数字化时代,媒介泛化,受众从被动接受者转为主动的选择者,“受众”一词本身也逐渐为“用户”一词所代替,传播不再是单向线性过程,而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并存的社会互动过程。政府的支持、广告商的信任、受众的忠诚等决定了媒体的生存方式、发展空间和竞争能力,可以节约交易成本,提高活动效率;达成某些特定交易,有效获取关键资源;促进合作,降低风险等。[5]市场竞争与经营危机压力同样是逼迫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驱动因素[2],比如为了应对出版领域的数字化技术趋势,兰登书屋与英国培生集团的企鹅书屋合并,采用新技术与出版模型以寻求发展;上海报业集团联手小米科技、360、海通证券、国泰君安、联想弘毅等推出新一代财经商业新闻网站“界面”。

2 媒体商业模式创新机制即媒体如何通过具体的实施流程以及各流程之间的关系机制来实现商业模式创新

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正以摧枯拉朽之势颠覆和重构传统产业,在这一背景下,数字化转型中的媒体商业模式创新,就是为了寻求更有效的成本管控和价值创造(市场),基于对传媒行业本质的理解与定位,充分融入“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的基因(技术),研究用户需求痛点从而为用户提供独特价值体验(用户价值),重组机制和人才,提高资源整合与配置效率(企业价值),优化价值链与伙伴关系(伙伴价值),将信息入口与场景入口相结合,最终形成内容、流量、交易的闭环。即由于技术、市场、政府规制或社会关系的原因,改变了媒体组织实现用户价值、企业价值、伙伴价值的方式,从而创新了商业模式,基于此,笔者提出媒体商业模式创新的一般机制,见图2。

参考文献:

[1]丁浩,王炳成,范柳.国外商业模式创新途径研究述评[J].经济问题探索,2013(9).

[2]王鑫鑫,王宗军.国外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12).

[3]李长云.新一代信息技术引致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研究[J].商业研究,2012(10).

商业模式开题报告范文12

分析报告没有固定格式,结构安排也相对比较灵活,由经济活动分析的目的、需要决定。常见的经济活动分析报告一般包括标题、正文、署名三部分内容。

(一)标题

全面分析报告的标题,一般要写明单位、时间、分析内容、文种等四项内容,如《××商场20xx年1月份销售情况分析》;专题分析报告的标题,一般是揭示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与范围,如《产品库存积压的原因何在?》;部门分析报告的标题,一定要标明部门,如《××市建工系统企业20xx年主要经济指标的分析》。

(二)正文

正文可分为导语、主体、结尾三部分。

1.导语

它是分析报告的开头部分,这—部分往往针对分析的问题,或简要介绍被分析对象经济活动的基本情况,如评价产销形势、计划指标及指标完成情况;或交代分析的目的、起因;或指出存在的问题等等。这一部分应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叙述主要问题,尽快引入主体部分。

2.主体

主体部分集中反映着经济活动的分析过程及其结果,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核心部分,主要阐释经济活动“怎么样”、“为什么这样”及“应该怎么办”的问题。体现在结构上即表现为“基本情况——原因分析——对策建议”这样三个相互关联的层次。

(1)基本情况:一般采用对比、分解、综合的方法,运用大量数据说明经济指标的完成和变化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展示经济活动的基本情况。有时还可列出表格并叙述说明。

(2)原因分析:要从分析的对象和目的出发,对经济活动的具体情况予以具体细致地分析,找出主客观影响因素,并对其经济效益作出客观评价。在分析中,既要分析成绩取得的原因,总结经验,又要善于揭示矛盾,分析问题产生的症结;既要重视客观因素的分析,也不能忽视主观因素的分析。如果是全面分析报告,则要对各项重要的经济指标逐项进行分析;如果是专题分析报告,则要对该专题的内容和要点展开分析;如果是部门分析报告,则要抓住几个主要经济指标或一两个重点问题进行分析。这部分的写作必须实事求是,依据确凿的数字和翔实的资料(包括计划资料、统计资料、会计核算资料等),运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包括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动态分析法、综合分析法、调查分析法等),对一种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追本溯源,抓主要矛盾,突出重点问题,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评价。

(3)对策建议:它应以主体部分为基础,抓住要害,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或措施,观点要鲜明,切忌模棱两可,意见要中肯,措施要有的放矢。

3.结尾

由于主要内容已在主体中涉及到了,因此,大多数经济活动分析报告都不再有单独的结尾,而在写完对策建议后自然作结,行文上显得干净利落。也有一些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有独立的结尾,或者总结回顾以照应前言,或者预测前景以展望未来,或者补充说明,使内容更加全面。不管哪种写法,都要简短精粹,切合需要。

(三)署名

在正文之后右下方签署提出报告的单位或个人姓名,说明写作日期。如标题已标示单位或个人姓名时,只写日期即可。

分析报告范文

随着inter的发展,电子商务将从新闻、宣传企业形象等功能,进到网上办公、网上采购、电子支付等具有交互功能的新阶段。这些交互大部分介于计算机系统、电子商务应用程序和软件组件之间,即动态电子商务(dynamice-business)。webservices是一种基于标准的应用集成方式,它可以将运行在intra/inter分布式服务器上的应用集成在一起,使地理上分布在不同区域的计算机和设备协同工作,为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

一、系统需求分析

目前国内不少机电流通企业已经在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运营管理和业务拓展,但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第一,库存资源贫乏和库存资源的高风险;第二,资金的短缺和高财务成本;第三,原有基于client/server二层应用体系结构的连锁经营管理系统给连锁分销体系的建立的带来了局限性、高成本和风险。案例分析报告。

通过对it互联网信息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利用成熟的webservices技术,实施商务模式的变革,将进销存商务运作范畴从公司内部提升到整个机电行业,来达到引入和共享社会资源,不但可以完全解决库存资源和资金的问题,还能大大降低公司经营的风险。同时,基于互联网三层应用体系结构应用,为公司分销体系的建立带来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集社会资源为我所用,并以此树立行业地位和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并具备可控性、低成本、低风险和高效率。并由此建立了“合作与服务”的经营理念。

系统目标如下:

(1)为机电流通企业提供全程服务,而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

(2)系统具有开放性、平台无关性,能够与现存的电子商务系统很好地兼容。

(3)机电流通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特别要求进行定制,而且过程不复杂。

(4)方便应用服务提供商(applicationserviceprovider,asp)扩展和维护系统功能。案例分析报告。

二、系统功能设计

整个系统由信息系统和交易系统二部分组成。信息系统主要是为交易系统提供辅助服务,为机电行业和产品提供全面的信息咨询和技术服务支持,随着交易规模的扩大而将提供的机电产品交易行情指数;交易系统主要是采用会员制方式为机电行业制造商、行业总商、分销商、物流商和客户提供在线供货、在线、在线分销、在线仓储物流配送和在线采购。如图所示:

(1)为机电行业的产品制造商提供快速进入市场的渠道;为制造商提供了高效、便捷、低成本、低风险、高可控性的商务模式;使制造商具备对库存产品资源的集中管理、合理配备和对物权的绝对控制和调度的能力和手段;具备了对产品的价格在应对市场变化而拥有统一而有效的调控手段和能力;具备了借助互联网的应用而建立起具有无限扩展前景的产品分销体系的条件;实现了社会库存产品资源的共享。

(2)为机电行业的分销商提供了高效、低成本、低风险的销售商务模式;实现分销商零库存,避免了库存积压或沉淀而造成的损失;实现了对庞大的社会库存产品资源的享用。

(3)为机电产品的消费用户提供高效、便捷、低成本的采购渠道和手段,节约人力成本,提高采购效率和采购透明度,并有望实现产品消费单位所渴望的备品备件零库存目的。

(4)为物流配送企业实现了网上产品配送单接收功能、网上配送单的维护、跟踪、查询和处理的管理功能等。加快物流配送企业业务信息传递,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物流配送企业实施规模经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系统实现

1、三层体系结构设计思路

根据目前大多数机电流通企业计算机应用的需求分析情况,构建基于webservices成熟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以先进成熟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建立以三层体系为主体的系统构架,来实现机电流通企业的电子商务系统。

该电子商务交易系统通过局域网和互联网专用线路完成整个系统的数据管理和通讯。系统采用先进的三层结构体系,将业务应用逻辑集中到中间层处理,增加了系统的适应性、维护性和可靠性。

在总部建立数据中心,作为核心数据库,存储各个基地汇总上来的业务数据,并使用双机集群技术保证数据库服务器的高可用性。

在总部建立应用服务器,存放所有应用逻辑,供客户端连接调用。

客户端不需安装数据库客户端,只需一次性安装系统动态库,即可使用浏览器进行业务处理,并可得到非常友好的交互性。

2、系统实现

基于webservices的电子商务系统是一种需要订货方与供货方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发挥最大效率的系统。订货方系统的实现需要利用大量的供货方提供的webservices,同样供货系统也是如此。为简单说明问题,本文只给出订货方系统的部分实现方法。

订货方选用windows20xxserver sqlserver20xx visualstudio。实现。windows20xxserver是微软在服务器操作系统nt基础上的升级版,进一步增加了系统的易用性、稳定性、界面友好性。sqlserver20xx数据库与windows20xx系统紧密结合,在功能上有了很大的扩充,性能进一步提高,是中小企业数据库软件的首选。visualstudio。开发工具作为微软、计划中的重要一员于20xx年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开发人员的喜爱,它强大的开发环境、高效的开发效率、翔实的资料信息是其他开发工具所无法比拟的。在编程语言方面选用了c#语言,c#语言是微软新推出的一种专门为网络编程量身定做的编程语言。它是在继承了java、c、c 等语言的优点后发展起来的一门简单易学、高效优质的语言。c#语言吸收了java语言的虚拟机概念,利用ctl这个运行库做到了跨平台运行;同时,它与windows的紧密结合也使它成为windows下编程的最好选择。因此,在系统实现时选用了上述组合。

(1)订货方采购单的web服务实现。利用visualstudio。开发环境建立一个aspxweb服务,命名为listpurchaseservice(具体代码略)。此服务首先检索采购订单数据库,把还没有完成的采购订单信息检索出来,并利用dataset格式给供货方。dataset是微软推出的一种新的基于xml的数据格式。因此只要信息接收者有一个xml解析器就可以进行数据分析。当然,如果可以利用。开发环境的话,开发效率和运行效率都会有大幅度提升。

(2)订货方提供的供货方基本信息修改web服务的实现。此服务可以使供货方动态地修改自己的基本信息,如公司名称、公司密码、公司电话、联系人、产品简介等。但公司编号、公司信用等级是由订货方维护,供货方只能浏览,无法修改。

(3)订货方利用供货方提供的web服务实现流水化电子。采购实现流水化电子采购需要供货方提供一整套的web服务,包括产品信息的检索、采购单的处理、网上议价、订货单的处理等。

四、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webservices的实现

使用webservices部署数据库应用系统时,若不知道webservices的url,必须使用发现工具来完成对webservices站点的发现工作;若已知url,发现工作可省略。发现webservices后,必须使用webservices描述语言工具wsd1、exe来创建服务。服务是一个位于本地计算机上的class,它封装了服务通信所需的所有复杂的功能。因此在应用系统中,可以像与本地对象交互一样与服务进而与webservices服务器进行交互。

2、webservices的安全

创建了公用的webservices后,任何知道该服务url的人都可以使用。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来确保webservices的安全,以便只有被授权者才能使用它们。例如,可使用soap报头(xml)来发送认证信息(作为命令的一部分),只有合法用户才能访问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