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商业与文化的融合

商业与文化的融合

时间:2023-07-31 17:25:27

商业与文化的融合

商业与文化的融合范文1

首先要说的是艺术传播,艺术--才艺和技术,艺术学和传播学穿插在一起形成艺术传播,艺术传播也可以归于传播学,是从传播学领域拎出来的一个小分支,艺术传播有自己的特色,艺术也分为很多领域,有八大艺术:雕塑、文学、舞蹈、音乐、戏剧、建筑、美术、电影。商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是有商品的交易产生的。秦朝时期就开始有了商人,他们经营畜牧业、手工业、农业。秦朝时期的著名商业都市有邯郸、长沙、洛阳。唐宋时期是一个过渡期,由古代商业过渡到近代商业。到了统一中国的元朝时期,商业可以说是发展的很好了。明清商业开始萌芽,直到清末。

一、艺术传播与商业文化的含义和性质

(一)艺术传播的含义和性质

艺术传播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过程,从艺术的出现,到艺术的展现,再到艺术被人们所接受。艺术所涉及的领域很广,它所涉及的领域有:艺术创作、艺术欣赏、艺术扶植、艺术评估、艺术流通、艺术领导。其中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最为显著,艺术被传播开了,再到被接受了,那么艺术传播的大门就算是被打开了,这个过程都是有层次的,只有传播出去了,才有可能被接受。这就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一样,他的需要理论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它有一个层次结构,跟阶梯一样层层递进。它虽然是有层次的,但并不固定,每个人的需要层次不一样,视个人情况而定。需要的满足有这些规律,一是满足了一层需要之后,另一层需要才会出现;二是当你同时出现了几种需要时,都是先满足最迫切的需要,再逐次满足次迫切需要;三是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才会向高层次的需要发展。由此看来,人们的需要有很多很多,无非就是想向社会和自然证明自己的存在。艺术也一样,艺术是语言的另一种补充,举个例子,人们大笑我们就直到她一定是很开心的,哭一定是遇到不开心或者难过的事情了,说话的额声音很大可能是在说我很生气,焦急的时候会表现出手舞足蹈,艺术通过各种方式来展现它的生命力。

(二)商业文化的含义和性质

商业起源于商朝,商朝人们通过以物换物的方式进行交易,后来出现了货币,就开始货币交易,那时候的货币是贝壳类,比如海贝,骨贝,石贝,玉贝,铜贝。到了现代,科技发展迅猛,又有了线上和线下交易。大多学者将商业文化定义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有人则认为商业文化是商业和文化相结合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商业文化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商品的生产,商品的等价交换,交易的同时涉及到的消费者的心理以及服务者的心理。说起商业文化,香港的商业文化很值得一提,香港人的服务精神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望尘莫及的。香港的服务行业就做的很好,他们恪守本分,尽量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其实也是在满足社会的需求,如果你做不好,那么你就会被社会给淘汰。在香港是没有尊卑之分的,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是顾己及人,想像一下你在咖啡店当服务生,怎样去做好服务呢,很简单,你只要想象一下,当你以消费者的身份出现在店里的时候,你想要享受怎样的服务,那你就怎样去服务别人。这种精神正是香港的精髓所在。

二、艺术传播与商业文化的内在?系

艺术的表现往往带有浓厚的个性表达色彩,即使是在向大众传播的过程中也依然保持了一定的个性;而商业文化包括商业制度、商业道德、商业策略等,商业面向大众,目的在于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同时也实现自身获得利润的目的,偏向共性。传播这一行为的本身就在于增加受众,这一点与商业扩大市场的特性存在一致性。由此可以看出,艺术传播和商业文化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文化产业就是二者之间的一条纽带。就我国目前国情而言,文化产业发展迅猛,前景广阔,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将在未来刺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文化产业首先仍然属于商业的范畴,任何一种商业形式都包含一定的商业文化。其次,文化产业是商业中一种特殊的产业,表现在与消费者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肩负了向大众传播信息、知识和艺术的使命。因此,文化产业会是艺术传播和商业传播的一条重要纽带。

三、消除艺术传播与商业文化之间的矛盾,促进两者和谐发展

传统的艺术是阳春白雪,供社会上流阶层和精英阶层的休闲娱乐,艺术谈不上传播,受众面小而窄,只在一小部分人中间。流传。而现代社会,艺术可以通过书籍、影像、音乐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传播,恰恰证明了艺术在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艺术传播的不断扩大与商业的发展不无关系,原因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艺术传播可以使商业文化向好发展,远离“三俗”,冲抵市场经济固有弊端带给其的不利影响。反之,商业文化也可以进一步使艺术更加接地气,更加为社会大众尤其是普通民众所接受。

因此,要消除艺术传播和商业文化之间的矛盾,首先要发展好文化产业,让文化产业成为沟通二者的一条桥梁和纽带;其次,新时期的艺术创作者要审时度势,顺应时展潮流,创作出社会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使其能够更好地在商业流通体系中发挥价值。

商业与文化的融合范文2

一、商业银行金融企业文化概述

(一)商业银行金融企业文化的内涵

商业银行金融企业文化是特殊类型的企业文化,是商业银行在长期的业务经营与管理活动中所逐步形成的,具有商业银行自身特色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的集合。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核心是银行业共同价值观与企业精神。

(二)商业银行金融企业文化的组成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商业银行金融企业文化有不同的组成结构。本文从文化层次角度进行划分,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可分四个层次,由最表层向内依次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各层次存在密切关系,共同构成商业银行企业文化这一整体。

1.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位于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最表层,是企业文化最外在的具体表现,具有直接现实性。物质文化具体包括资本运营目标、风险控制指标、产品服务设计与运营、教育培训与职工文化设施,以及品牌标识与营业环境设计构建等诸多内容。

2.行为文化

它是金融企业文化的第二层,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重要的具体表现。商业银行行为文化来源于商业银行日常经营管理的具体实践,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念与全体职员精神面貌的动态体现并且受到制度约束,体现了企业精神和企业的价值观。

3.制度文化

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文化在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地位,其特有的强制性、规范性与导向性有力地保障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制度文化重要包括产权制度、公司法人治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以及这些正式化制度所依存的价值观等非正式制度。

4.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即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内核,包括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确立的目标愿景,以及为实现目标愿景而遵循的观念与准则,是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的长期积淀与升华。

二、加强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商业银行的竞争模式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竞争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市场与资金的竞争,金融服务、人才素质与企业文化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 加强金融企业文化建设对已中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与竞争力提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加强金融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与全球化竞争的激烈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重视企业文化的培育建设。可以看到,很多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如微软、思科、IBM、苹果)之所以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除了新颖独特产品外,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也起到重要作用。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创建有富有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我国银行业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国外先进水平,同时还存在一系列经营运作问题,如风险识别控制能力较薄弱、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监督自律机制不完善等。显然,商业银行现代金融企业文化缺失是诱发这些问题的重要的因素。因此加强金融企业文化建设是解决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所面对问题的重要途径。

(二)加强金融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商业银行提升综合竞争力

当前,各家银行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为目标,开展了以产品服务为核心的市场竞争。统一的制度规则、统一的集体利益、统一的调度与指挥,是商业银行应对竞争的着力点。要做到这些,培育和发展金融企业文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三)加强金融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商业银行不断深化改革

不断深化的中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有效地增强了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但是在改革难免会产生激化各种矛盾,甚至影响到员工的切身利益。金融企业文化具有独特的导向性与规范性,是调整改革中出现的利益冲突的有效手段,保障了改革的顺利推进。

(四)加强金融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辅相成。实践证明,金融企业文化可以有效地推动商业银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方面有助于商业银行物质文明的建设,通过文化手段调动员工积极性,从而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金融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实际上也是对金融企业员工进行教育和培养的过程。

三、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银行业是现代国民经济核心部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是其重要使命。然而,由于历史与现实原因,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对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不明晰,定位不明确

目前一些商业银行对金融企业文化在经营管理与改革发展重要作用缺乏明确认识,同时一些基层分支行混淆了企业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甚至干脆直接等同于员工的娱乐文化。结果一些商业银行的金融企业文化建设严重脱离实际,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着短期行为与舍本求末倾向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需要长期坚持。但是现实中很多商业银行对金融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短期行为,缺乏持久的动力。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引进了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但是大都停留在企业外部形象、员工行为规范等中低层次文化建设上,对经营理念、核心价值观等高层次核心文化认识不足,结果使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相脱离。

(三)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缺乏自身特色

独创性是企业文化应有特质,也是其生命力与魅力的重要来源。然而,现实中许多基层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模仿痕迹明显,缺乏行业特色与符合本企业、本地区实际的创意,结果陷入低水平重复的怪圈。

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上述种种问题,不利于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发展,严重地影响了我国银行业竞争能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金融系统性风险,应及时加以完善。

四、改进商业银行金融企业文化建设对策探析

商业银行金融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实际出发,结合企业文化理论,全方面系统化推进金融企业文化建设。

(一)树立体现行业特色的经营理念

1. 恪守诚信理念

金融企业具有特殊性,以经营金融资产交易与流通作为自己的特色,而信用则是维系这种交易的基石。银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商业银行员工必须首先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必须更加恪守诚信。

2. 推行客户需求导向的经营理念

相对于其他服务型企业,商业银行对客户的服务更具有直接性与细分性,每一位员工在工作中对客户的服务质量与水平都会影响到银行的声誉甚至未来发展。因此,商业银行应将推行客户需求导向的经营理念作为经营管理重点,为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相应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

3.培养创新理念

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为现代金融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只能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谋求生存与发展。

4.强化风险意识

商业银行作为高风险行业,面临政策性风险、经营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竞争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因此,商业银行应强化风险意识,培育员工的风险意识,这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也是银行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突出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特色

1.推行品牌带动战略

品牌对于一个国家与企业来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加剧,品牌文化竞争银行业竞争发展的必然趋势。商业银行应该在认真分析市场环境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扬长避短,明确品牌定位,注重品牌整体打造与知识产权保护,同时也要注重品牌危机管理,力求打造一流商业银行品牌文化。

2.选择有效载体

优秀的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有效载体的支持。商业银行在建设金融企业文化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文化载体的选择与运用。商业银行可以借助联谊会、行服、展览厅、表彰大会、庆典活动、新产品展示会等载体, 以凝练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展示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打造新形势下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

3.重视形象设计,塑造商业银行特色鲜明的现代金融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商业银行争取客户,获得更大市场份额的重要基础条件。商业银行应积极实施CI战略,把富有特色的视觉形象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同时,还应依据客户不同的服务需求,提供有特色的服务。

(三)实践中重塑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其倡导并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具体而言,商业银行在重塑金融企业文化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1.制度安排

制度是企业文化外在化的表现,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它通过一系列行为规范来约束引导员工与管理层行为,充分体现了企业价值取向。员工在遵守制度的过程中,逐渐认同企业共同价值观,培养了责任意识与主人翁意识。

2.发挥领导人的独特作用

企业的发展方向掌握在领导人手中,企业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就是领导人文化。商业银行领导人应具有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努力维护银行业的信用,积极进取,倡导人本文化、和谐文化与团队文化,做企业文化的倡导者、传播者与实践者。

3.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是一项收益巨大的人力资本投资。通过教育培训,员工素质得以提高,工作能力也得到开发,从而提升银行综合竞争力。商业银行对员工进行的有关知识技能培训,可以促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本企业共同价值观,进而与企业融为一体。

(四)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优化金融企业文化建设氛围

企业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经营管理方式。培育先进企业文化,实际上就是要以人即广大员工作为管理的重心,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文化建设全过程,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五)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履行

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在经营活动统筹兼顾企业自身利益与社会长远发展利益的需要。这不仅是商业银行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也是银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商业银行不仅具备一般企业追逐利润、按市场原则运营等基本特征,同时由于在资源配置领域的独特作用,已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枢纽。因此商业银行更应重视社会责任履行, 主动把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和谐统一的追求纳入自身发展目标, 努力推动与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合作,谋求企业自身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最优化。

作为国内第一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商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在深植金融服务的同时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浦发银行特别注重对各类企业的绿色金融服务,针对绿色金融融资和担保模式进行一系列创新并取得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五、总结

金融企业文化是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已经成为当代经济金融竞争重要手段。。我国商业银行应正确面对新形势, 采取系统性措施加强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并且同时应注重其他建设相配合,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与竞争力,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马香花.浅谈商业银行企业金融文化建设[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

[2]张景明,刘潇.金融企业文化建设: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新突破口[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

[3]曾康霖.核心竞争力与金融企业文化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4] 孙雅璇.浅谈商业银行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难点与创新[J].2009(12).

[5]刘智蕊.试述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现状、问题与加强之策略[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4).

[6]陈华蓉.商业银行企业文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7]唐宏,王剑屏,罗涛.现代商业银行企业文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商业与文化的融合范文3

关键词:“双创”战略;“工、商融通”型;高职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8-0053-04

为进一步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以下简称“双创”),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要求各地各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贯彻落实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一个宏观的战略如何在高职教育中落实落细?这是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改革问题。从整体来看,高校更多地是从创业孵化的角度贯彻落实“双创”战略。但是,从人才培养的大学功能来考察,我们认为,立足于“双创”教育来贯彻落实“双创”战略,才是具有广谱意义和现实价值的有效途径。正是基于这样的立意,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工、商融通”型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

一、高职院校贯彻落实“双创”战略的瓶颈

“双创”作为一种全国性的、自上而下的战略要求,如何才能贯彻落实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我们既要准确理解其要义,又要充分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尤其是要深入把握其中的瓶颈,分析其成因,才能使我们的贯彻落实真正得到实现。

高职院校贯彻落实“双创”战略,至少面临着以下三个瓶颈:

(一)高职院校的办学体系相对封闭

校企合作的“融合性”与“封闭性”是一对矛盾。在必要的相对独立性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发展其融合性,是办好现代高职教育的需要。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考察,高职院校和企业是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发展这两者之间的融合性,其本质内涵,还是要将两个生态系统的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融合起来。换句话说,就是要切实推进“三对接”,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从而建立起现代职业教育办学体系。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但是在现实实践中,高职院校的办学体系相对封闭与滞后。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既有的“厂中校”和“校中厂”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形式主义倾向,无法切实达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二是对接的动态性调适不够,没能做到与时俱进,从而使得专业设置往往落后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往往落后于职业标准;三是“三对接”的动力不足,包括学生、学校和企业对于“三对接”的动力都相对较弱[1]。

高职院校办学体系的相对封闭与滞后,使得“双创”战略在高职院校“着陆”的条件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学生“双创”的内在动力不足,问题意识淡薄,风险观念弱化,现实经验很少。因此,在已经开展的“双创”工作中,假命题式、低水平重复式创新现象,勤工俭学式、闭门造车式创业现象比比皆是。

(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对传统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两者之间有机统一、缺一不可。任何片面强调高等教育属性,或者片面强调职业教育属性的倾向,都与现代职业教育要求相去甚远。在我们的高职教育实践中,存在着“单一高等教育”或者“过分职业化”的倾向。“单一高等教育”倾向主要表现在专业口径窄、知识面小、教育教学局限于知识传授式的简单教学。“过分职业化”倾向主要表现为把学生培养成职业机器,而不是“职业人”。

高职教育的“单一高等教育”或者“过分职业化”的倾向,使得“双创”战略在高职院校的“着陆”基础不牢。主要体现在:学生创新的知识基础不牢,创业的动力与能力不足。因此,在已经开展的“双创”中,学生创新的办法陈旧,即使已经成熟的项目,成功产业化的不多。

(三)高职教育的吸引力相对低下

由于社会认同相对低下、高职教育吸引力不足、学生知识基础不牢等主客观原因,高职教育对用人单位以及学生的吸引力都相对低下。高职院校对社会要求和学生需求的把握和适应,都做得相对不够。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与社会要求和学生需求相去甚远。我们曾经做过调研,结果显示,一是企业对“最看重高职学生哪些能力和品质”(多项选择)的回答中,看重“工作态度”的占100%,看重“综合素质”的占83.33%,看重“职业素养”的占88.89%;二是企业在“贵单位对学院工科类人才的培养要求”(多项选择)的回答中,要求“具有良好人际沟通能力”的占77.78%,要求“具有较强的‘工’的技能”占72.22%,要求“知识面广”的占50%;三是企业对“贵单位对我院文经类人才的培养要求”(多项选择)的回答中,要求“知识面广”的占83.33%,要求“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的占72.22%,要求“具有较强营销意识”的占61.11%,要求“具备一些‘工’的技能”的占50%[2]。

综上,如何植根于办学体系之上,改革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为“双创”战略在高职院校落地生根开花创造必要条件,这是一个基础性和前提性问题。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工、商融通”型人才培养模式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二、“工、商融通”的本质内涵及实践体系

(一)“工、商融通”的本质内涵

“工、商融通”是一个“相加”、“相融”、“相通”的系统的、动态的过程。这是“工、商融通”的内在逻辑。首先,在教学安排上将“工”、“商”知识初步地相加。即将工科和商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实现知识层次的复合;其次,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将“工”与“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立体地相融。学生不仅仅学习工科和商科知识,而且知识、能力和素质都要实现“工、商融通”,避免作简单的加法;第三,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实现“工”与“商”系统地相通。以“开放融合”的办学方式,将人才培养深度置于市场经济之中,使得“工”与“商”作初步的乘法,实现融通,从而避免融而不通。

“工、商融通”型人才培养规格始终坚持以培养“双创能力”为目标。首先,在知识方面,除培养学生应具备的专业所需知识外,还着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市场经济常识、前沿技术知识等;其次,在能力方面,除培养专业能力外,还培养其在未来的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反映其综合素质的能力,即关键能力。关键能力,亦被称为核心能力、必要能力、共同能力或可迁移能力,是已知具体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以外的,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当职业发生变化时,所具备的这一能力依然起作用,它将影响人们一生,是每一个人不可或缺的生存能力。教育部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有关文件中也对高职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自学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合作协调能力等关键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第三,在素质方面,除培养学生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外,我院还着重培养学生的逆商、情商、行商等更高的综合素质。

(二)“工、商融通”所依托的“开放融合”式办学体系

“开放融合”的办学模式是指融入开放办学理念,借助远程教学平台,构建校园与社区对接互动、内陆与沿海文化交融、校企之间深度合作、专业之间有机融合的办学机制,开展全日制高职办学活动[3]。其实现形式主要有:

1.教学形式的开放融合。通过远程教学系统,把学校教学课堂搬到企业车间,或把企业生产流程实时传播到课堂,实现教学、实训的双向同步进行。

2.学习形式的开放融合。利用网络课件、双向视频和课件点播系统,让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受学校教学指导,并随时在网上和教师、同学进行互动交流,实现学生自主和个性化学习。

3.实训基地的开放融合。学校和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把实训基地建在企业车间和生产线上,建立“校中厂”或“厂中校”,学生实行“2+1”教学,综合实训全部在企业进行,课程学习和毕业作业则通过学院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行。

4.资源利用的开放融合。整合全国名师和精品课程资源,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传播给学生学习使用,学生可以自选教师、挑选课程自主学习,学校组织统一考试。

5.专业之间的开放融合。以“专业+专业方向”的方式,实现专业之间的融合,如“机电专业+市场营销方向”、“英语专业+外贸方向”、“工程造价专业+文秘方向”、“软件工程专业+电子商务方向”等等。

6.文化育人的开放融合。通过2+1、校中厂、厂中校和创新实验区等途径,体现为人为学的共同要求,实现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区域文化(包括内陆文化与沿海文化)之间的开放融合。

(三)“工、商融通”所依托的教育教学体系

1.专业重构。首先,对原有的专业布局结构进行重大调整,归并形成以“商科”类、“文科”类、“工科”类为框架的专业大类,让各大类的学生相互选修第二专业进行拓展学习。其次,按照三大类专业群设置若干个相关的“工商融通”专业方向,如“工科”类专业开设会计专业方向、电子商务方向等:第三,加强金融、商务、国贸、营销类专业与电子、信息、机电、建筑类专业的交叉渗透,实现专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2.课程建设。可采取以下做法:一是在全校学生中开设通识和通用能力课程,采取传统开课和网络课程相结合形式,要求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至少选择3门课程进行学习,纳入学分管理;二是在工科类、文科类专业中融入《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现代企业管理》、《商务谈判》、《财税知识》等商科类的课程的学习,在商科类、文科类专业中融入《工程技术基础》、《电工电子入门》、《车间管理》、《工程识图》、《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等工科类课程的学习,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拓展思维方式[4]。

3.资源建设。校园文化氛围具有引导、塑造、点滴渗透的作用,它对大学生群体的价值和行为取向产生持久而深入的影响[5]。应将创业教育思想渗透于校园文化活动的方方面面,建设学生在线学习平台,引进优质教学资源,让学生随时、随地能“听全国名师授课”,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学生进行“工、商融通”拓展专业学习时,可采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如在实践教学方面,可让工科类专业学生到商贸类、市场营销类实训室学习掌握与工科专业知识相关的贸易、营销等基本技能;让商科专业学生到机械、电子、信息类实训室学习了解生产产品的工艺流程、产品性能、维修保养等基本技能。从而使工科类学生掌握一定的商务谈判、市场营销、管理类等基本技能;使商科类学生掌握一定的工艺流程、产品性能、维修保养、信息处理类等基本技能。

5.开设金牌班。对部分有创业热情和创业思想的学生,组成“工、商融通”金牌班,采取导师制方式,引导帮助学生进行创业辅导,培育创新创业人才。

三、“工、商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成效

(一)“工、商融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树立“职业人”培养规格。“工、商融通”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贯彻“全人”教育理念,把高职学生作为“职业人”而不是“工具人”(即“职业机器”)来培养。在人才培养规格上,按照创新创业等国家战略和人才市场导向制定符合“职业人”教育培养目标的综合素质要求。这体现在:一是在知识要素的构建中,突出的是理论知识在具体实践中的运用,强调的是以行业或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为材料,按照人的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对知识进行组织与编排更多地,形成一个完整的、相互沟通的体系。二是重视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养成,增强其跨行业创新创业的能力。这是“工、商融通”型人才培养和“强调受教育者获得完成某种职业所需要的娴熟技能,注重操作培养和岗位技能训练”的一般高职教育的区别所在。三是坚持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在强调学生必须具备稳定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则的同时,注重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除了专业知识和能力外,还包括职业岗位所要求的行业眼光、知觉能力和思维方式等等。

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坚持遵照社会学中人的社会化规律,通过“开放融合”式办学方式,将学生投身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真实的情境中,接受真实的、全面的历练,从而获得全面的成长发展。

2.承接市场经济的前沿动力。“工、商融通”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承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通过准确定位,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环境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的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对企业的创新创业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甚至是决定性作用。正是这一作用,使得企业酝酿了成功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工、商融通”型人才培养模式所依托的“开放融合”办学体系,将学生置于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环境的生态系统中,使学生有条件体会、领悟和接受其中的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从而获得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承接市场经济的前沿动力,是学生成功创新创业的必经阶段,也是我们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尊重的教育规律。

(二)“工商融通”人才培养取得的成效

1.创新的成效。学院“工、商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多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几年来,成效显著。在2015年“博导前程”杯全国电子商务运营大事总决赛中,我院选派的参赛队荣获全国特等奖。在每年的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中,也是捷报频传。

2.就业的成效。学院“工、商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最早在2012级学生中进行,首批试点学生已经顺利毕业。从江西省教育厅公布数据显示,2015届毕业生就业率比上一届增长2.45个百分点。通过对部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访谈发现,用人单位对我院2015届毕业生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学生个人的就业信心明显增强,就业质量有所提高。

3.认同的成效。“工、商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同。学院对2014级学生(抽样样本数为456)就“你认为学院培养的“工、商融通”型人才是否符合你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期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9%以上的同学回答“是”。

参考文献:

[1]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架构与理论价值[J].教育研究,2015(5):56-63.

[2]曾九江,黄平槐.“工商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江西工程职业学院为例[J].江西教育,2015(9):4-5.

[3]黄平槐.论高职教育“工、商融通”型人才规格的缘起与培养――以江西工程职业学院为例[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75-77.

商业与文化的融合范文4

【关键词】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协同效应

近年来,为了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我国正在进行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试点工作。协同效应是企业集团存续发展的根本,能够合理地解释金融机构的综合经营行为。但是如果没有相应的机制和环境的支持,综合经营并不能实现协同效应,为商业银行带来效益。本文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协同效应的现状以及阻碍协同效应发展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之上,给出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协同发展的建议。

1.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协同效应

协同效应(Synergy)源自协同学,即指共同工作带来的效应。在经济领域中,安索夫于1965年最早提出协同效应的定义:“一种使公司整体效益大于各组成部分总和的效应,是通过相互的合作而导致的2+2=5的效应。”与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理念相结合,协同效应是指企业通过利用其有形或无形资源的潜在机会以及这种潜在机会与公司技能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取得生产成本的减少或销售收入的增加,致使整体的价值大于各部分价值之和的效应过程。其中,创新的实现、无形资产的共享和技术的转移等价值增值方式是协同效应实现价值创造的根源。

2.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协同效应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初期试点过程中,主要通过与证券公司和保险业的合作来实现跨行业经营的。

2.1 业务上的协同发展

2.1.1 银证合作

2001年《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明确了规定了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开办金融衍生品业务和信息咨询、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使我国银行业与证券业的合作越来越紧密。目前,我国银行与证券之间的业务合作已初具规模。

我国银证合作业务主要有以下几类:(1)资金业务,即证券公司通过商业银行经营网点进行客户交易资金的存管、支付和结算等业务,如银证通、银证转账等。(2)中间业务,即商业银行政府债券、企业债券,承销、发行、买卖基金,股票开户,发放股利、债券利息等。(3)融资业务,商业银行同证券公司合作,为上市银行提供贷款、融资、配股方信息支持等业务。

2.1.2 银保合作

自1999年,我国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开始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合作业务的范围包括:(1)中间业务:商业银行在其营业网点销售保险公司产品,并从中收取佣金。保险公司所收取支付的保险金通过商业银行支付系统结算。(2)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将长期的、稳定收益的信贷资产进行证券化并转化为可投资的金融债券以供保险公司进行投资。(3)其他业务形式: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联合开发房地产抵押贷款、保单质押贷款业务,保险公司还将保险资金注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回购交易、客户资源信息共享等。

2.2 综合经营平台的协同发展-金融控股公司

金融控股公司是最典型的综合经营平台,目前我国很多商业银行都在采取这种模式进行综合化经营,即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控股公司,全资拥有或控股银行、证券、保险等开展不同业务的子公司。由于我国法律明令禁止我国商业银行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进行投资,故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走的是“曲线”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即我国商业银行在境外设立或收购非银行子公司,并有他们投资国内的非银行业务,从而完成金融控股公司的整体布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控股公司主要有中国银行国际控股公司、中国建设银行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的工商东亚金融控股公司等。

3.阻碍协同效应发挥的制约因素

3.1 业务合作深度不够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处于分业经营的状态,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之间面临着短期利益冲突和长期竞争关系,同时三者之间没有形成良性的合作氛围和经营环境。再加上市场环境和机制的约束,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仍然是商业银行的盈利核心、业务结构单一。以上因素都导致了三者的协同效应并没有发挥出来,致使目前商业银行与证券、保险的跨业合作还处于较低层次,特别是联合开发创新产品很鲜见。

3.2 综合经营发展缓慢

由于我国法律法规目前只允许符合要求的商业银行设立或参股基金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与保险公司开展相互投资试点等。这造成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开展以收购或创设境外金融子公司为主,因此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在国内发展的脚不是非常缓慢的。

3.3 协同效应没有真正发挥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建立的银行控股公司虽已初具规模,但并没有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协同效应。首先,从内部结构来看,金融控股公司虽然形成了简单架构,但这种结构局限于表面,也未实现对所控股的非银行金融子公司的统一经营和管理。其次,由于国内外存在巨大的市场文化差异,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化程度较低,而其境外金融子公司却都处于高度市场化的市场中,在这种情况下,母子公司之间实现协同效应难度较大。最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也严重制约了金融控股公司协同效应的发挥。

4.总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知道,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协同效应并没有完全的发挥出来。要建设好中国特色的商业银行综合经营体制,首先应该遵循协同效应的实现机制,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改革思路,稳步推进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试点工作;其次,商业银行应该整合资源,促进同证券业和保险业方面的业务合作与创新,抓住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发挥协同作用的关键因素;再者,我国商业银行应该按照国家战略和监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加快构建事业部制主导的组织结构,形成集团公司与各事业部各司其职、协调发展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最后,商业银行在建设金融控股公司的同时,要精心做好品牌开发管理工作,建设、宣传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识别度,建立客户忠诚度。强大而统一的品牌对综合经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徐为山,邵健.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协同效应[J].新金融,2008(03):25-29.

[2]朱小军.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协同效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金融学,2008.

[3]李红.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金融学,2010.

商业与文化的融合范文5

[关键词]商业银行;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3-0104-03

作者简介:高振兴(1984-),男,山东人,天津商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随着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和我国国内金融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商业银行的竞争不仅是产品的竞争、营销的竞争、管理的竞争,更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如何加强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亟须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一、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在企业长期经营管理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并被企业员工普遍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作风习惯、精神风貌及企业外部形象的总和,是贯穿于企业发展全过程的、不同于其他企业的要素组合。银行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有独特的内涵,也具备企业文化的普遍特征。银行企业文化决定着银行的公众形象、社会定位及发展方向,在某种程度上说,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决定了银行的竞争力。

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则是商业银行在不断演进和发展的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它既承载着企业文化的普遍特征,有带有显著的行业特性。

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对比

从我国国情来看,我国银行业是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所有制银行业金融机构互相并存、共同发展的多层次银行体系。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起到必要的补充。要考察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既要研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也要深入研究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1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企业文化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建立起了国有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模式。

国有商业银行实力较为雄厚,在文化风格上表现出较明显的稳健特点。各大行继承了原有的经营基础,依托国家信用的强力支持,树立了“大行群体”的社会形象。各大行高度重视风险自控,大力抓好制度建设,树立风险合规理念,因此赢得了客户的广泛信赖。由于拥有良好的行业基础,国有商业银行在推进文化建设上起步较早,企业文化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保持高度一致,成为金融业中的良好范例。

2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文化

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相比,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的时间比较短,虽然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有着后发优势,也具有许多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难以比拟的优点,但从文化的积累来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文化积淀显然还不够深厚,一些文化优势也还未完全显现,尤其是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历史短,其风险文化还没有经过严峻的实践考验。处于初创期的企业文化往往更多地关注生存问题,因此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还任重道远。

总的来说,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文化正随着自身经济实力的增长而快速发展,尤其在营销文化、服务文化与创新文化建设方面迈出了可喜步伐,促进了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发展。

三、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内容及特性

1信用文化

诚信经营是金融企业发展的灵魂。金融行业特性决定了金融服务必须承担很强的道德和法律责任。对金融企业来说,诚信文化应根植于企业之中,并在此基础上强化法制观念、诚信观念和忠诚观念,保证客户、政府、合作伙伴以及同业对经营者产生强烈的诚信认同度。

2制度文化

商业银行制度文化是商业银行在长期经营管理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并被企业员工普遍认同和遵守的组织形式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商业银行制度文化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中人与物、人与组织运营制度的中介和结合,是一种约束银行和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主要包括产权制度、法人治理制度、经营制度和管理制度等正式制度,以及这些正式制度所依赖、反映和遵循的价值观念、行为理念等非正式制度。研究和反思商业银行制度文化及其历史演进,对于加强商业银行制度文化建设,总结制度文化建设的经验,启发和促进我国商业银行转型是十分必要的。

3行为文化

商业银行行为文化是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行为和金融服务行为中产生的,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内化于员工后的表现,是商业银行制度文化对行为产生的直接规范和约束的结果,其在于培养员工建立与本行企业文化基本价值观、核心理念一致的共同语言和思维方式,培养员工形成公共行为习惯。商业银行行为文化既包括商业银行组织及其员工的言行、活动等动态行为,也包括商业银行名称、标志、环境等静态形象。

4领导人文化

企业文化的形成与企业领导人尤其是企业的创始人存在着密切联系。企业文化的风格和内容都会体现企业领导人的理念,企业领导人的思想、价值取向、行事风格等都会给企业带来深刻的影响。银行业的企业文化则深受银行家的影响,银行家在银行的创立阶段所形成的经营风格与价值取向往往决定着银行未来的走向。因此,领导人文化在商业银行企业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5信贷文化

信贷文化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能体现银行行业特色的文化,因而也是银行企业文化区别于其他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

信贷文化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核心。长期以来,信贷作为我国银行业最大、最传统、最核心的经营产品之一,一直是银行业创利的最主要渠道,信贷业务在银行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直处在核心位置。信贷业务面临的风险以及对风险防控的要求不是简单的存款业务所能比拟的,这就决定了信贷所蕴含的特性文化在银行企业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信贷理念构成了商业银行最核心的价值理念,信贷制度是商业银行制度文化形成的基石,信贷行为中蕴含着银行最鲜明的行为文化。抓住了信贷文化,就抓住了银行企业文化的核心。

6风险管理文化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是一种融合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思想、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行为、风险道德标准与风险管理环境等要素于一体的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是以企业文化为背景,贯穿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通过风险管理体系,把风险管理的责任扩散到每个业务部门和每个业务环节,并内化为员工的职业态度和工作习惯,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求得风险管理的全方位、全过程、多角度、多环节、综合性和灵活性,从而把风险约束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7营销文化

营销文化是银行企业文化在市场营销中具体运用的体现,是营销特色的象征,它以企业文化为核心内容,以企业的服务或产品为对象,是企业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习惯做法、机构安排、思维方式等的总和。

商业银行的营销文化围绕着服务营销文化展开,需要创造一种优秀的、更重视提供良好服务和树立顾客导向观念的服务营销文化。

8服务文化

专业化的服务是金融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虽然金融服务业具有较为规范的服务内容和流程安排,但是,由于个体的专业水平、服务态度及理念不同,造成终端服务产品的效果差距会很大。应倡导不断改进服务,提供更好的服务,力争使服务水平超过顾客的预期。这种服务文化将有效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

9创新文化

商业银行创新文化包括战略创新、观念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和手段创新等。如果每个员工都有强烈的创新意识,锐意进取,商业银行内营造出一种强烈的创新氛围,使整个组织充满朝气和活力。

四、建设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从战略高度来研究和建设企业文化

商业银行应根据银行发展的战略目标,设计企业文化的理念、发展模式和制定推进措施。决策者和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不仅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模式的建设,而且决定着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长远发展。

2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制度体系

商业银行应成立专门的机构,由专人负责,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建立相关制度,构建推进机制,确保企业文化健康规范化可持续发展。

3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才战略,将文化建设与激励机制相结合

当今时代,企业间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而具有现代意识的金融人才,在追求高薪的同时,更向往“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因此,商业银行要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先机和主动,就必须要创新用人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观念,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把企业发展与员工个人发展统一起来,将企业文化建设与激励机制联系起来,营造一个良性竞争的人才发展环境。

4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银行企业文化

目前我国各商业银行的产品、服务等同质化倾向严重,如果想在竞争中胜出,就要拥有不同于他行的特点。因此,各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在共性基础上突出行业特点专有品牌,着力打造不同的产品文化、营销文化、服务文化、风险文化和管理文化等。

5培育优秀的“银行家”群体

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是“银行家”群体的培育和成长。首先商业银行应培育“银行人”——高素质的金融人才,他们具有先进理念、敬业精神和较为完善的银行专业知识;银行行长应该是受聘于董事会的职业经理人,不再是政府委派的“官员”。商业银行应使银行家群体能获得充分自由成长的机会,通过建立公平公开的竞选机制、合理的分配机制以及严格的约束机制等,培育出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银行家群体。

[参考文献]

[1]黄津孚机遇管理导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2]鲍宗豪决策的非理性研究——决策行为的跨文化意义[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7(3)

[3]德斯·迪拉(Des Dearlove)核心管理决策[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4]陈佳贵,黄速建企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杜,1998

[5]魏刚,肖泽忠,Nick Travlos独立董事背景与公司经营绩效[J]经济研究,2007(3):92-156

[6]封资本结构选择偏好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06(6):54-61

[7]企业核心能力逻辑结构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1)

商业与文化的融合范文6

【关键词】商业零售业态;电子商务;融合趋势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了商业零售业态的变革,当前我国传统零售业态与电子商务的结合日益紧密,传统商业零售业态与电子商务出现了融合趋势。本文在对传统零售业态理论简单回顾的基础上,以中国近年来商业零售业与电子商务发展的密切结合为背景,研究零售业态与电子商务的融合趋势,并对零售业态与电子商务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做了简要分析,以期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传统零售业态与现代电子商务的融合。

二、商业零售业态与电子商务的融合趋势

(一)“线上线下战略”同步推进

“线上线下战略”是个时髦的概念,线上指电子商务,线下指传统的经营渠道,也就是我们传统的商业零售业态。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蕴藏着巨大的商机,“线上战略”受众面更为广泛,而且主要面对的是高知R高收入群体,这部分群体的消费能力较高,对一个产品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线上战略”在营销渠道上有其独到的优势,可以通过“病毒式”的传播,瞬间呈现在准客户面前,营销效果相对传统营销渠道更佳。“线下战略”有着长期经营历史的沉淀,广大消费者较为容易接受,运营风险也相对较小,更容易被广大“保守”营销员接受。但是目前情况来看,单走“线下战略”将会无力挖掘电子商务市场这块大蛋糕,而且很容易被对手轻松超越。

(二)电子化供应链管理

电子化供应链管理是指对处在供应链上的企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通过资源的整合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企业运营效率,有助产品质量的改善。上世纪大型零售商开始将电子化供应链管理积极应用到企业内部,对企业从采购、运输、配货、库存等各方面进行数字化管理,使得传统零售业的各个环节都处于可控状态,对传统零售业流程进行了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造。通过电子化供应链管理,首先实现了利用信息技术对进销存各个物流的流程进行整合,使商品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最终用户,其次是利用管理和业务规则把业务伙伴纳入自己的体系,赢得协作优势。当链条上所有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整个链条的运行效率将呈几何级数倍增,从而能给链条上的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

(三)智能化物流

随着电子商务与传统零售业态的融合日趋深入,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传统的物流发展无法实现物流组织效率的大幅度提升,难以适应新时期的电子商务与传统零售业态的融合发展需求。智能化物流成为了当下融合的一个新的大趋势。智能化物流是指利用集成智能化技术,使物流系统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维、感知、学习、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物流中某些问题的能力。

三、零售业态与电子商务融合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线上对线下”的冲击

“线上对线下”的冲击其实可以理解为现代电子商务对传统零售业态发展的冲击。从目前的发展情况分析,“线上对线下”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线上价格”对“线下价格”的冲击,通过电子商务销售的产品价格因其省去了中间及流通等各个环节,其成本要低,故而销售价格往往要比传统零售业厂商销售的价格低,更多理智时尚的潜在客户会因此选择到网上购物。这对传统零售业态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另一方面,“线上运营”对“线下运营”的冲击,电子商务的运营更多依赖高科技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水平,传统零售业的经营仍然处于一个相对粗放的经营状况,在与电子商务的融合过程中,面临较大的压力。

(二)支付安全问题

传统零售业态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买卖行为绝大多数是靠人工收银来完成。电子商务的购物模式中,由于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发生的交易行为,无法面对面交付现金完成交易,只能借助现代支付手段,诸如网银支付。网上支付一直存在一个安全问题,网上活跃的各种木马暗门、钓鱼链接等很容易欺骗到部分消费者,给这部分消费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传统零售业态与现代电子商务融合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支付安全问题。

(三)物流配送问题

我国的物流虽然经历了过去将近十年的快速发展,但是总体水平仍处于一个较为初级的阶段,物流成本占社会GDP的比重过高。大多数企业物流管理和经营人才十分缺乏,业务量低,效率低下,装备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低,无法达到经济配送规模,不能及时与用户完成实物交割,已经成为零售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瓶颈。

四、结语

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传统零售业态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广大的消费者和零售业厂商基本上已经习惯了这种融合,越来越多的厂商试水电子商务,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尝鲜网上购物。但是我们也应该客观地看到,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急切问题有待于我们逐步解决,也只有逐步解决制约传统零售业态与现代电子商务的制约因素,才能真正实现二者的融合。

参考文献:

[1]黄国雄,宋刚.零售业态发展评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1998(03):6-9

[2]陈月波.电子商务盈利模式分析[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

[3]杨德锋,张帆.关于零售业态变革的研究[J].商业研究,2005(13):207-209

商业与文化的融合范文7

【关键词】碳金融 商业银行 业务转型 可持续发展

一、正文

(一)国外相关文献研究

1.碳金融范畴与概念的界定。碳金融产生于国际气候政策变化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国际公约的背景下,首次提出碳排放量可以在市场上交易,自此碳金融这一名词开始成为广大学者的思考和研究对象。到目前为止,碳金融在学术界还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一般而言泛指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碳交易和银行贷款等。介于各个国家间的自身发展情况和政策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对碳金融的界定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Garcia,Robert(2008)认为,碳金融主要由碳交易市场、在市场中活动的各种短期长期资本以及相关清洁能源投资等组成。Sonia Labatt(2003)则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对碳金融进行描述:广义碳金融包括所有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金融市场化活动;狭义的侧重探究如何运用金融市场工具来转移环境风险。

2.碳金融发展状况的研究。碳排放权交易的理论研究最早出现在美国。Montgomery(1972)提出了碳排污权交易的根本解决办法,并证明了区域联合成本最小化的污染问题。Croker(1966)研究了产权手段在空气污染控制方面的运用,从而为排放权交易奠定了基础。Labatt Sonia,white,Rodney R.(2010)在《碳减排良方还是金融陷阱》中对能源、受金融监管的产业和密集型产业的变化对碳金融发展的实体影响、机构投资者与气候变化、碳排放交易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研究。

有一些学者侧重考察碳配额与碳排放交易价格之间的关系,使用模型来构建碳配额制度,Carmona R(2009)提出由于碳配额在不同国家与不同项目间的交易各不相同,推导建立碳配额,因而建立恰当的竞争随机模型和机制,以获取碳配额的最优价格是碳排放权交易的中心需求。Chevallier J(2009)还对宏观金融参数与碳配额比例之间的关系做出测试,将100多个参数、众多的财务数据以及碳配额比例FAVAR模型进行计算分析,研究了动态碳配额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Grüll G,Kiesel R(2009)等确定了在一般均衡情况下,额外的交易要求权定价模型,这种额外要求权同融资平台在价格上存在着有巨大差异,特别是当社会成本和减排量有关时,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可能出现所谓的“价格跳”现象,这与Kijima M,Maeda A,Nishide K(2009)猜想的碳排放许可证价格在实际中表现出“跳跃倾向”是吻合的。由此得到结论:参考EU-ETS不稳定性的情况,碳排放交易价格具有复杂变化的特点,而且表现出发散式的波动,这也是投资风险加剧的重要根源。

此外,Tapio(2008)创新设计出碳脱钩模拟指标,该指标基于相关的驱动力以及压力等框架的设计,旨在描述宏观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之间的关系,同时Tapio还给出在不同的情境之下,经济政策支持下的经济增长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

3.碳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对于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的问题上,Carlo Carraro,Alice Favero(2012)重点关注了征收碳税对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的影响这一问题。Bert Scholtens(2007)研究了接受赤道原则的商业银行的性能,结果表明赤道银行在规模、社会道德、信息披露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是由于赤道原则导致运营成本增加,所以比起其他商业银行盈利较少,可股东对商业银行采纳赤道原则的消息没有做出负面反应。Marcel Jeucken(2001)在出版的著作中指出,可持续发展背景下银行业应该调整业务类型和操作模式,他认为银行是经济系统重要的传导途径,银行业的发展模式与环境变化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内在关系,如果银行能够通过有效的办法刺激经济主体对环境保护的热情,那么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也将有显著的提高。

鉴于发展中国家金融制度不健全、政策制约、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的影响,碳金融这一领域的发展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诸多发达国家的学者就这一问题展开了研究。Ashok Sarka(2010)指出由于体制问题导致缺乏资金和技术,这是对发展中国家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的一项巨大考验。Broto Rauth Bhardwaj(2012)以印度商业银行为例,研究结果表明实现商业银行绿色金融的开展对银行经营绩效产生正向影响。Shao H,Rao X(2010)对中国商业银行进行了分析,认为商业银行将会在中国碳金融交易的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国内相关文献研究

1.碳金融范畴与概念的界定。我国国内学者大约于21世纪初才展开对碳金融的研究,主要研究的方向集中在碳金融的定义上,然而国内也尚未对碳金融的界定达成一致。袁鹰(2008)认为,碳金融就是碳排放权以及其衍生品的买卖交易、投融资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担保、咨询服务等活动,即与减少碳排放有关的所有金融活动的统称。罗茜等(2010)认为碳金融就是与支持发展低碳经济相关的投融资活动,主要是指依托于碳交易的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Y、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

我国现阶段金融机构对碳交易的介入尚浅,碳交易排放市场刚刚起步,碳金融衍生品也处于初生阶段,我国的碳金融可大致理解成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转型的各种金融解决方案。

2.碳金融发展状况的研究。对于我国国内如何完善发展碳金融,周小川(2007)认为低碳观念的培养很关键,强化低碳创新意识,狠抓节能减排工作,同时构建低碳经济信息交流体系,加强政府支持和各机构部门间的交流合作。宋帅(2010)借鉴国外发展碳金融的经验,提出了对我国碳金融体系的构想,包括构建交易平台、构建国际碳货币体系等。王凯等(2012)认为制约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原因有:碳金融交易议价能力弱、碳金融产品缺乏创新、碳金融业务风险性强、碳金融中介市场不完善以及银行信贷力度较低等,并对以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3.碳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结合其他国家碳金融的发展状况,对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模式及改善这一方面,张龙清(2010)提出建立绿色信贷管理长效机制,不仅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商业银行经营鹇宰型、提高中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方式,另外商业银行需要从成立专门业的碳金融业务团队、开拓碳金融业务模式、完善风险控制等方面来加强碳金融业务。张淼淼(2011)根据我国具体情况,提出“三步走”模式:碳银行-碳资本-碳交易。

在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创新研究方面,王卉彤(2008)基于金融创新的角度对健全低碳金融支持体系进行研究,她认为金融创新可以从遵循可持续发展规范,推广低碳项目贷款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来进行。郑冲(2013)认为西方国家在开展低碳金融业务时制定了针对性的战略和目标,推出种类多样化的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所取得的效果良好,我们应汲取其经验,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发挥综合化经营优势以及重视同外部专业机构的合作。李东旭等(2011)较为担忧我国商业银行低碳金融业务的开展现状,认为国内商业银行尚未深入到碳金融业务的核心关键,目前涉及到的业务大多是节能减排项目等绿色信贷,各种碳金融衍生品的创新程度与国际的差距较大,而市场和政策法规不完善、缺乏健全的交易制度、规范的交易场所和统一的交易平台是其重要原因。

在实证方面,由于兴业银行是国内较早发展碳金融且业绩较好的银行,因此多以此银行作为研究的典范。唐斌和薛成容(2008)通过兴业银行在节能减排方面提供的贷款为例,认为对碳金融的发展支持能够体现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同时商业银行也应该在项目风险识别和产品设计等方面体现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理念。陈游(2009)则通过数据对其开展碳金融业务进行实证研究,他认为碳金融的发展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另外目前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存在较多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谢伟杰(2013)通过对兴业银行开展碳金融前后情况进行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开展碳金融业务之后,兴业银行在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上有所提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营风险,同时也获得了投资者的亲睐。

二、总结

综合国内外文献所述,截止目前针对碳金融的描述仍然处在定性分析的阶段,由于不同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思路,学者对定义碳金融的角度也各有不同。国外的碳金融研究具有起步早、发展迅速、体系相对完善等优势。通过建立模型来构建碳配额体系,并从环境金融角度对碳排放权设置与交易、气候衍生品、绿色债券等进行专业的分析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极大程度上丰富了碳金融发展领域的可能性,但由于起步晚、发展时间短、数据不足,导致难以设定模型、设置变量从而进行定量研究,总体而言,学者对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的评价及影响主要还是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实证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收集更多数据进行综合性的研究。

另外研究的内容存在局限性,国内对于碳金融的研究成果较少,关于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的影响效应方面的文献较为缺乏,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结合其他国家碳金融的发展经验,从而对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模式及如何完善提供参考借鉴、对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创新方面提出见解,然而至今很少有学者将碳金融与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转型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研究,进一步考虑到该方面将有助于为商业银行提出更切合实际的碳金融开展对策,也有利于商业银行自身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Garcia B.,Roberts E..Carbon finance environmental market solutions to climate change[R].Working Papers,Yale School of Forestry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2008.

[2]S Labatt,RR White. Environmental Finance: A guide to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and Financial Products [M]. 2003.

[3]Labatt Sonia.White.Rodney R.The financial implications of climate change.[M].Hoboken.N.J.:John Wiley&Sons.2007.

[4]Carraro C,Favero A.Massetti E.Investments and public finance in a green low carbon economy[J].Energy Economics.2012(34):S15-S28.

[5]KasaiK.A comparison of three mega bank groups’ strategies towards a low carbon economy focusing on activities of their securities companies[J].2012:1-14.

[6]罗茜,蒲勇健,黄森.碳金融:商业银行的机遇与挑战[J].现代金融.2010,(6):74-81.

[7]宋帅.王裕胜.碳金融体系发展的国际借鉴及启示[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0(5):5-8.

[8]张龙清.碳金融与商业银行[J].武汉金融.2010(5):32-33.

[9]李东旭,王永红.浅析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现状与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1(18):53-54.

[10]谢伟杰,谢丽华.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的效应分析――以兴业银行为例[J].经济问题,2013(11):82-85.

商业与文化的融合范文8

摘 要: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各省市取得了喜人的发展,迅速成长并已初具规模,然而,经营中普遍存在的融资瓶颈严重限制了文化创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以吉林省为例,为能够有效解决文化创意产业融资难的问题,从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入手,分析了融资渠道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模式。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现状 融资

文化创意产业是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精致产业”,通过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并与经济结合起来,发挥出经济功能的产业。

一、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

1.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

首先,文化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初步培育了以长影集团、吉林出版集团、吉林省影视剧制作集团、吉林歌舞集团等为代表的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其次,知名文化品牌屡见不鲜。“吉林歌舞”、“吉林二人转”、“吉林农村题材电视剧”等品牌在全国范围内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再次,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陆续建立。

“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动画教学与研究基地”、“国家动漫产业示范基地”陆续的建立起来。

2.融资难是困扰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文化创意和资本是必不可分的,文化创意产业要想快速的步入产业化发展时期,就必须有足够的资本支持。虽然近些年在政府的支持下和社会人士的呼吁声中,文化创意企业融资环境有所好转,但当前仍处于尴尬的境地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许多文化创意企业因融资成本太高而望洋兴叹,或因融资支持缺乏连续性而寸步难行,或因融资渠道单一而发展受限。这样融资难也就成了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二、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1.融资渠道相对狭隘

目前,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主体是政府,投资渠道相对狭隘,没有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引进民间投资、机构投资和外商投资的能力都不够。政府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投资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它只占有部分比率。民间资本进入文化创意产业有诸多的限制,社会上的闲散资金很难向文化产业投资。诸如银行等机构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态度小心谨慎,贷款条件苛刻,投资力度不够。投资渠道的各种沟壑导致资金的需求与供给方面的调节很难顺利实现,严重阻碍了文化创意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2.融资方式匮乏

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在融资方式上还比较原始,资金仍是其主要的投入方式,如向金融机构的贷款等;缺乏像股票、债券等现代化的筹资方式;至于相对更加复杂的资产证券化、产权交易、期货等融资交易方式目前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更是微乎其微;在其他行业向来如火如荼的天使基金等投资机制在文化创意产业中也尚未展开拳脚。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化投资方式还需要加以多样化,注入新的元素来丰富和完善融资手段,以此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金融市场的有效衔接。

3.受到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制约

商业银行中现行的信贷制度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商业银行出于对资产流动性、安全性的考虑,贷款条件比较严格,但是大多数文化企业受自身经济实力的限制很难达到银行规定的贷款标准。此外,新文化产品因以知识产权为基础,且具有独特性,商业银行很难判断其未来市场的走向,因此不被列为商业银行贷款质押物。

三、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融资模式

1.拓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渠道

首先,应加大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扶持力度。其一,加大财政扶持资金资本化运作的力度是发挥其杠杆作用的关键;其二,应使文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享有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其次,充分调动民间资本投资文化创意产业的积极性。鼓励民间资本可通过独资、合资等多种方式进入文化创意产业,积极地参与音像制品分销,艺术品经营等。再次,加强国际合作,吸引外资流入文化创意产业。引入外资不单单只为使用其资金,更重要的是借鉴其先进的管理模式,从而完善文化企业的经营模式,进而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2.丰富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方式

首先,应该积极发展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来拓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通道。对于符合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条件的文化企业应鼓励其积极地申请上市融资。对于符合债券发行条件的文化企业可通过发行企业债、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方式进行融资。其次,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促进权益性融资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力度。再次,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并购重组市场,鼓励文化创意类企业可通过并购重组来增强自身的实力。

3.加大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力度

商业银行要随着市场的需求不断的开发新的信贷产品,为拓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空间,应加大金融的创新力度。对那些具有现金流和稳定物流的企业,商业银行可将仓单质押贷款、应收账款作为质押物;对那些处于产业链中的中小文化创意企业,商业银行可提供联保联贷等方式的资金支持;对那些资金需求量大的文化企业,商业银行可提供银团贷款等方式的资金支持。商业银行可通过建立科学的信用评级体系,改进业务流程,在风险控制、信贷制度等方面做出改进。

参考文献:

[1]李倩.困境与出路:我国文化产业融资的当代审视[J].商业研究,2012

商业与文化的融合范文9

关键词:商业地产;行业属性;实体经济;风险;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2-0010-03

自2003年开始,作为房地产行业内独立于住宅地产的新兴门类,商业地产在中国发展起来;特别是经历了2008年住宅行业的报复性房价迅速上涨以及2010年开始的两轮史无前例的楼市调控政策,商业地产作为房地产行业的避风港和资金转移出口,因其长期的投资回报价值、维持房企稳健发展价值以及对城市建设和实体经济的推动价值,日益受到房地产企业、政府和投资市场的青睐,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本文拟通过对商业地产对实体经济的推动作用以及爆发式发展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风险进行阐述,以提示商业地产企业和政府客观认识巨大商业机遇中蕴涵的收益点与潜在风险,趋利避害,避免商业地产过度泡沫化发展。

一、商业地产是高度整合的产业模式

商业地产是高度整合的产业模式,从地产概念来看,商业地产泛指全部或部分自持物业产权,以收取租金、获得长期投资回报为目的的地产形态;从产业模式来看,是商业、地产、金融和电子商务等至少四个产业的融合体;商业地产的主流产品是购物中心(酒店、自持写字楼等由于客群相对狭窄,一般属于商业地产行业的配套业态),而依托商业地产这个平台载体,文化、旅游等产业也有空间进行整合,延展出综合产业链条。

行业属性是形成商业模式的基础,而按照行业的发育程度,商业地产诸多属性中,首要属性是会转移的。在商业地产的发育与扩张阶段,商业地产大量开发、项目存量迅速扩大,商业和地产是商业地产的首要属性;在商业地产的成熟阶段,大量项目建成与运营、不再追求存量扩张,并且金融市场发育成熟,在此阶段,金融是商业地产首要属性。

1.商业属性与地产属性:现阶段商业地产的基本属性。商业地产的商业属性与地产属性既广为人知,又存在种种误解,商业地产开发商对这两种属性的重视与投入程度也往往有所偏重。

现阶段,大多数商业地产商仍然以挖掘商业地产项目的地产属性为主,以“商业地产”为噱头,通过促进住宅、商铺的销售来实现快速资金回报,而同时通过长期持有商业项目以获取稳定租金与资金回报的目标被弱化,这也是当下大量住宅开发企业扎堆转型商业地产的真实目的。

商业属性是指通过组合不同商业功能与商业业态,通过持续的物业经营和调整提升,以获得长期与稳步增长的租金回报。从国外商业地产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主流的商业地产商都是长期持有商业项目、通过物业的买卖来优化项目组合,获得长期租金汇报的公司。

2.金融属性:商业地产价值挖掘高级阶段的首要属性。金融属性是指商业地产包含的与“融资、投资及资本运营”相关的产业要素。与商业地产金融属性相关的产品包括:“经营收益权”的让渡(而不让渡商业项目产权)、“融物”(包括联营、商品寄卖等)与“账期融资”(以沉淀的货款实现融资功能)、购物卡或购物券以及资产证券化(如房地产信托REITs)等。

商业地产的金融属性与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以及宏观政策尺度息息相关,对商业地产金融功能的开发是对商业地产价值的“再挖掘”。从市场实践来看,国内大多数商业地产商仍以“地产和商业”属性开发为主,以万达、龙湖等为代表的国内商业地产开发商开始在“经营收益权”的让渡方面开发金融属性,而以西蒙、西田、凯德等为代表的国外企业在资产证券化方面与发达的金融市场相结合,已经发展出成熟的产业模式。

3.电子商务属性:商业地产企业的“加分”动作。电子商务属性是商业地产的新兴属性,是伴随着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和零售行业的激烈竞争而发展起来的。与其他三个属性均有国外成熟的发展经验与路径不同,商业地产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国内外都尚处于起步阶段。

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初期,市场对商业地产的未来大多持悲观态度,认为电子商务快捷、高效的反应速度以及价格优势在赢得以年轻客群为主体的消费者的同时,将成为实体零售行业和商业地产的“品类杀手”,迅速替代成为主流的消费渠道。但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商业地产并未出现颓势,反而以“集合功能”、“体验休闲”等优势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迅速发展起来。从发展趋势来看,电子商务与商业地产开始相互融合,电子商务企业选择开设实体店,贴近线下消费客群;而商业地产企业也开始选择开展线上业务。从实践来看,商业地产的电子商务属性有利于贴近年轻消费客群和商圈意外的客群,能有效促进商业地产与消费市场的融合,这一“选做动作”越来越成为“加分动作”,在新经济时代成为商业地产的重要属性。

二、商业地产的发展是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1.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匹配了商业地产发展的内在需求。从经济、消费和人口等宏观指标分析,当前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都表明,中国商业地产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根据国际经验,当城市化率达到50%~70%,将是大城市商业地产发展的黄金阶段,目前中国刚好跨入50%关口;在居住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国家采取各种措施调控房地产健康发展的情况下,存量资金巨大的房地产行业向商业地产转型是一个自然与必然的选择。总体来看,中国城市化的水平恰好能使商业地产踏上高速发展期。

商业与文化的融合范文10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不完全信息 演化博弈

一、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信息技术强有力的推动下,人类进入了互联网经济时代。近年来,得益于网络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概念的此起彼伏,“移动互联网”正逐步走进大众的视野。加快发展普惠金融,促使全民更为方便的享受优质的金融服务;大力推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形成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发展格局,是我国当前金融业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我国在此方面的进展却十分缓慢。2013年6月,阿里巴巴与天弘基金合作推出“余额宝”,仅半年时间,其用户数量已达3000万,资金规模也已超过1000亿元,于是以“余额宝”为代表就诞生了一个陌生的概念: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扩张,使我国传统商业银行倍感压力,其实也不难理解:以“余额宝”为代表的第三方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推出抢夺了传统商业银行的理财份额;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弱化了传统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功能;以“P2P网贷”为代表的互联网信贷的发展挑战了传统商业银行的融资模式。针对于此,传统商业银行势必会为了维护自己的核心利益而进行反击,双方的不良竞争,使得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创新受到某种程度上的制约。其实,从金融本身的角度来讲,不管是传统的商业银行还是互联网金融,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促进生产经济活动,以期让社会大众享受更为良好的金融服务。

目前,虽然出现了研究互联网金融的文献,但是鲜有学者从博弈论的角度来考察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旨在从博弈论的视角下探讨双方之间的竞合行为与利益关系,分析二者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更好的与对方开展合作,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金融业朝着健康、高效的方向发展。

二、双方之间的竞和博弈模型

(一)演化博弈模型理论

演化博弈论来源于生物进化论,它能够比较好地解释现实人类社会中某些制度、格局、行为习惯乃至文明产生和消亡的演化形成过程,因此逐渐发展成为经济博弈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它的研究对象通常是一定规模的特定群体内成员的相互反复博弈,其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则是:当社会经济环境和人们分析决策的问题较为复杂时,我们不可能假定参与其中的人均为“经济人”,即此时人们的理论局限是非常明显的,为了保证博弈分析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价值,在此我们需要假设博弈双方具有理性局限性,而有限理性则意味着博弈方一开始并不一定会找到最优策略,但是它会在相互之间的博弈过程中不断学习,通过不断尝试的方法寻找较好的策略,进而达到最优均衡点。当群体中的所有成员都采取“演化稳定策略”(E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y,ESS)时,那么一旦某个个体成员采取其他策略,它就会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不得不改变策略,甚至退出群体。

在演化博弈论中,存在两个核心的概念:“复制动态”与“演化稳定策略”(ESS)。复制动态是指博弈方动态变化的速度,它与模仿学习对象数量的多少(这关系到群体成员观察和模仿的难易程度)和学习模仿对象利益超过平均利益之差(这关系到模仿的激励程度)成正比。ESS表示一个群体抵抗变异策略的入侵而达到的一种稳定状态。

(二)双方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

博弈元素通常主要包括以下3个要素:一是局中人,也就是参与博弈的主体行为人;二是策略空间,也就是主体行为人所采取的策略;三是支付函数,也就是主体行为人在不同策略下的收益。

1、局中人

在本博弈中,局中人为第三方互联网金融企业和传统商业银行。

假设一:参与双方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均具有理性局限性,同时二者也具备一定的学习和模仿能力;

假设二:第三方互联网金融企业与传统商业银行之间的博弈是随机的,且二者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

2、策略空间

对第三方互联网金融企业与传统商业银行而言,各自的行为对策空间包括竞争与合作。

第三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竞争策略包括:通过与基金公司合作开发新型互联网理财产品,从而与传统商业银行争夺散户的存款,以便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即从存款、贷款角度与传统商业银行进行竞争。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自建网上支付渠道为用户开展支付结算业务,绕开银行结算系统。

第三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策略包括:与银行共享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积累的客户数据,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双方的不良贷款比例,此外,在开拓市场方面,二者之间也可以开展合作。

传统商业银行的竞争策略包括:对存款资金的流出设置障碍,如调整单笔转账上限或提高转账手续费。

传统商业银行的合作策略包括:取消或降低转账手续费用,即在转账方面不设置太多的限制,除此之外还可以提高对方在银行的存款利率,在人力资源或安全技术等方面也与第三方互联网金融企业开展合作。

3、相关对策与收益

在双方的博弈中,根据二者之间不同的策略组合可以得到不同的收益,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当第三方互联网金融企业与传统商业银行均选择竞争时,记双方此时的收益分别为[u]和[v]。

第二,当第三方互联网金融企业选择竞争而传统商业银行选择合作时,由于客户存款的流失,记银行的收益损失为[m2],此时第三方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得到[n1]的额外收益。

第三,当第三方互联网金融企业选择合作而传统商业银行选择竞争时,由于第三方互联网金融企业向传统商业银行分享了网络客户的信用记录,因此就有可能导致部分客户流向传统商业银行,此时银行可以通过设置资金流出屏障,减少己方利益损失,记此时第三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损失为[m1],银行的额外收益为[n2]。另记[p]为双方中一方违约时需向另一方支付的违约金。

第四,当第三方互联网金融企业与传统商业银行均选择合作时,这更有利于金融市场的创新与发展,与之前二者均采取竞争策略相比,我们可以假设此时双方收益的增量为[r],第三方互联网金融企业和传统商业银行对这部分收益进行分配,设分配比例系数为[q(0

4、收益矩阵

二者之间的单次博弈收益矩阵如表1所示,设初始状态第三方互联网金融企业群体中采取合作策略的比例为[x(0

表1 第三方互联网金融企业与传统商业银行间的竞合博弈收益矩阵

[对策与收益\&传统商业银行\&合作[(y)]\&竞争[(1-y)]\&第三方互联网

金融企业\&合作[(x)]\&[u+rq,v+r(1-q)]\&[u-m1+p,v+n2-p]\&竞争[(1-x)]\&[u+n1-p,v-m2+p]\&[u,v]\&]

在该收益矩阵中还存在如下假设:

第一,该博弈双方是非对称博弈,在演化博弈中,我们的分析框架是反复在两个群体中各随机的抽取一个成员配对进行博弈。而在现实生活中,双方合作的总收益增量通常情况下是大于一方选择竞争时的收益增量,即若一方选择竞争,则另一方势必在下一轮博弈中也通过设置障碍选择竞争策略,最终造成双方得不偿失,即在本博弈中,[r>n1+n2,rq>n1]

[r(1-q)>n2],也即在[q]分配合理的情况下,双方应该选择合作。

第二,现实对违约的惩罚一般不会超过双方在博弈中的损失,即[p

(三)模型的构建

1、第三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演化分析

根据二者之间的收益矩阵,我们假设:第三方互联网金融企业选择合作对策时的收益为[ui]

[ui=y(u+rq)+(1-y)(u-m1+p)=(rq+m1-p)y+u-m1+p] (1)

第三方互联网金融企业选择竞争对策时的收益为[uj]

[uj=y(u+n1-p)+(1-y)u=(n1-p)y+u] (2)

设第三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平均收益为[u]

[u=xui+(1-x)uj=(rq+m1-n1)xy+(p-m1)x+(n1-p)y+u] (3)

由公式(1)和(3)可得第三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F(x)=dxdt=x(ui-u)=x(1-x)[(rq+m1-n1)y+p-m1]] (4)

当[F(x)=0]时,不难解出该复制动态方程的稳定临界值[x=0,x=1,][y=m1-prq+m1-n1]

根据上述复制动态方程的解我们可以绘制出第三方互联网金融企业在演化博弈中的动态相位图,如图[(a)~(c)]所示。第三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动态演化方向取决于初始的传统商业银行中选择合作策略的比例[y],当传统商业银行初始合作成员数占比超过[y]时,第三方互联网金融企业趋向于选择合作对策,反之,则趋向于选择竞争策略。

2、传统商业银行的演化分析

根据收益矩阵,设:传统商业银行选择合作对策时的收益为[vi]

[vi=x[v+r(1-q)]+(1-x)(v-m2+p)=x[r(1-q)+m2-p]+v+p-m2](5)

传统商业银行选择竞争对策时的收益为[vj]

[vj=x(v+n2-p)+(1-x)v=x(n2-p)+v] (6)

设传统商业银行的平均收益为[v]

[v=yvi+(1-y)vj=[r(1-q)+m2-n2]xy+(p-m2)y+(n2-p)x+v] (7)

由公式(5)和(7)可得第三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F(y)=dydt=y(vi-v)=y(1-y){x[r(1-q)-n2+m2]+p-m2}] (8)

同理当[F(y)=0]时,该复制动态方程的稳定值为[y=0,y=1,][x=m2-pr(1-q)+m2-n2]

根据上述复制动态方程的解可以绘制出传统商业银行在演化博弈中的动态相位图,如图[(d)~(f)]所示。传统商业银行的动态演化方向取决于初始时刻第三方互联网金融企业中选择合作策略的比例[x],当第三方互联网金融企业初始合作成员数占比超过[x]时,传统商业银行趋向于选择合作对策,反之,则趋向于选择竞争策略。

三、双方演化博弈的均衡点和稳定性分析

由上述对第三方互联网金融企业和传统商业银行的演化博弈关系分析可知,双方的博弈均衡点有:

[E1(0,0),E2(0,1),E3(1,0),E4(1,1),E5(m2-pr(1-q)+m2-n2,m1-prq+m1-n1)]

但复制动态方程究竟会趋向于哪个平衡点,这取决于前面提到的初始状态各博弈方所采取的策略比例以及动态微分方程在各自相应区间的正负情况,根据稳定性分析,若某个策略比例是稳定的,则该比例就对应于进化稳定性策略。对[F(x),F(y)]分别关于[x]及[y]求偏导数,可得雅可比矩阵如下:

[J=F(x)x F(x)yF(y)x F(y)y=(1-2x)[(rq+m1-n1)y+p-m1] x(1-x)(rq+m1-n1) y(1-y)[r(1-q)+m2-n2] (1-2y){x[r(1-q)+m2-n2]+p-m2}]

因此,该雅可比矩阵[J]的行列式为:

[detJ=J=(1-2x)[(rq+m1-n1)y+p-m1](1-2y){x[r(1-q)+m2-n2]+p-m2}- x(1-x)(rq+m1-n1)y(1-y)[r(1-q)+m2-n2]]

该雅可比矩阵[J]的迹为:

[trJ=(1-2x)[(rq+m1-n1)y+p-m1]+(1-2y){xr[(1-q)+m2-n2]+p-m2}]

对于离散动态系统,当且仅当[detJ>0]且[trJ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计算得到5个均衡点的稳定性,具体情况如表2表示。

由图可知:双方之间的演化博弈路径和结果主要取决于参与双方的初始状态及鞍点[E5]的位置。

第一,群体中参与双方的初始状态主要取决于双方选择合作策略的比例构成的坐标[(x,y)]位于哪个区域内。

(1)当坐标[(x,y)]落在区域[A]内,该区域内的状态是较为理想的状态,即群体中的博弈双方最终会到演化均衡点[E4(1,1)],即双方最终会采取合作策略。

(2)当坐标[(x,y)]落在区域[C]内,该区域内的状态对合作不利,即群体中的博弈双方最终会到达不稳定均衡点[E1(0,0)],即双方最终会采取竞争策略。

(3)当坐标[(x,y)]落在区域[B]或[D]内,此时博弈演化的方向就难以确定,博弈均衡点可能朝[E1]移动,也可能朝[E4]移动,具体的走向还需借助一定的外部力量来决定。

第二,各参数对鞍点[E5]的影响情况。

由鞍点的坐标[E5(m2-pr(1-q)+m2-n2,m1-prq+m1-n1)]可以看出,[E5]的取值与双方合作的收益增量[r]和违约金[p]成反比,即当上述两个参数的值均增大时,鞍点[E5]就会向原点[E1(0,0)]靠近,此时双方的合约区域[A]也就会变大,动态系统中的博弈双方收敛于均衡点[E4(1,1)]的概率也将增加。

当博弈双方选择不同的策略时,[E5]点与竞争方得到的额外收益[n1,n2]成正比,即当上述参数的值增大时,鞍点[E5]就会向[E4(1,1)]靠近,此时双方的合作区域[A]也就会变小,动态系统中的博弈双方收敛于均衡点[E4(1,1)]的概率也将降低。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建立第三方互联网金融企业和传统商业银行二者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对均衡点的演化特性及其演化相位图的分析表明:双方合作受初始状态的选择、合作的收益增量[r]、合作收益的分配比例系数[q]、受背叛方的损失[m]、背叛方的利益[n]以及因违约而需缴纳的处罚金[p]的影响。从群体中参与双方的初始状态来讲,当一方选择合作而另一方选择竞争时,这势必会造成合作方蒙受较大的损失,当这种现象达到一定程度时,合作群体中的成员也势必会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模仿而选择竞争策略。其实,博弈双方合作基础的关键就在于是否具有较大的违约成本惩罚以及双方对合作收益增量的分配是否合理,否则,双方都会选择违约而不愿意合作。

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今天,事实上双方合作的收益远大于双方竞争时的收益,但是双方因为信息不对称,都害怕对方因违背承诺而造成己方损失,从而难以展开合作,以致于造成囚徒困境的局面。因此,通过设置较大的违约成本惩罚以及对收益进行合理分配,即让违约成为一种得不偿失的行为,这时双方的合作关系才能够得以维持下去。

根据上述结论分析,为了更好的促进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合理分配合作双方的收益增量。由第三方互联网金融企业和传统商业银行的演化相位图不难发现,分配比例系统[q]的变化会影响鞍点的位置,进而导致演化方向发生变化,因此在双方的合作中,要切实根据双方在合作中的贡献程度来确定[q]的大小。当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还处于初期,很多地方还很不完善,因此第三方互联网金融企业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产品对开拓金融市场的贡献相对而言可能更为大些,因此系数[q]的聚会可以适当大一些。当互联网金融发展较为成熟时,传统商业银行可以采用注资的方式入股第三方互联网金融企业,以保证双方利益的长期一致,从而能够更加长远的开展合作,实现双方收益的最大化。

第二,政府应切实加强引导作用。由于第三方互联网金融企业和传统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二者在短时期内可能不会意识到合作的必要性。此时,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实力,大力宣传二者合作的优势,同时在二者合作之时,设定必要的违约惩罚措施,以打击不良竞争者,倡导合理合法的良性竞争。

商业与文化的融合范文11

关键词:文化产业;融资平台;风险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一、文化产业地方融资平台现状分析

(一)文化产业融资现状

随着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我国文化产业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据统计,当人均GDP于2020年达到3,000美元时,恩格尔系数30%,我国居民文化需求在个人消费中应占23%,对应的市场需求量为42,400亿元。要满足居民巨大的文化需求,政府必须吸引更多的资本投入到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融资环境存在的诸多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了该产业的发展。面对地方政府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资冲动,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对文化产业金融领域的风险管理。我国商业银行对文化产业金融介入较早,针对文化产业的特性相应做出了一系列的金融创新,如收入质押、政府产业基金、资本上市、版权信托等,但文化企业在实际中并没有运用自如。

(二)地方融资平台介入文化产业分析

国家的《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推动文化产业国民经济的深度融合指明了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具体要求,随着发展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地方政府平台公司逐步深度介入到文化领域建设,融资平台介入文化产业主要是通过对文化产业相关项目的融资行为,来实现政府发展当地文化产业经济的目的。融资平台对文化产业项目的资金投入,有利于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文化氛围。比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介入方式就是项目由融资平台计划建设,银行在建设过程中根据项目需求将贷款发放给地方融资平台。公开招标项目施工承包商进行开发建设,建成后的文化产业项目主要以固定资产为主,构成体现当地特色的文化经营实体,最后由地方政府收购或自主经营。

二、文化产业地方融资平台风险点

(一)地方融资平台性风险

一是地方融资平台融资规模过大、运行不规范等问题。文化产业项目的规模通常都很大,是覆盖一个区域甚至省区的规划设计,由于投入过大导致平台负债率过高,而项目的低效益削弱了平台的偿债能力。二是金融风险高度集中在商业银行。目前,银行贷款是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的主要方式,平台融资增长速度较快,并且占其银行贷款总额的比例较高。为了保证已启动的文化产业项目资金链,未来地方融资平台仍需要继续向商业银行借债。

(二)文化产业自身风险

一是文化产为投资方式不合理。虽然我国政府近年通过财政拨款和多项文化经济优惠政策给予了文化产业发展以很大支持,但对一些文化产业或项目的资金投入仍然采取事业型投入方式,并非市场化投资方式。二是文化投资效益的因素制约。个人投资者只对投入少、收效大、周期短的项目感兴趣,而文化产业领域的投资周期比较长,融资平台基于对投资回报的考虑,因而投资重点会有所不同。三是文化产业融资体制不健全。文化产业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公益事业而由政府财政包办,这种体制使得文化产业投资渠道过于单一,形成重投入而轻产出的弊病,许多重大的文化基础设施由于缺乏资金而建设滞后,导致文化产业发展受到严重限制。

(三)文化产业项目风险

一是合规性风险。融资平台项目由于涉及文化产业的内涵与延伸,其合规性受法规制度、历史传承、文化习俗等的影响,缺乏一个明确的规则化判断。二是预期收益风险。由于文化产业的综合效益无法准确量化,其深层次意义更多地是从人类精神上的一种内在影响,项目的预期经济收益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三是项目担保风险。文化产业项目的平台融资主要是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出资支持,由于部分项目用地、环评等手续难以及时落实,给银行贷款的还款来源带来风险。

三、商业银行的风险应对措施

(一)加强融资平台贷款的清理整顿

一是全面测算各地政府的财政偿还能力,合理确定文化产业贷款规模和新增贷款总量,防止融资平台负债总量规模的盲目膨胀。二是多管齐下,强化融资平台贷款还款来源,有效保障资产安全,确保贷款风险处在可控范围之内。三是借鉴先进银行同行经验,探索新的贷款模式。商业银行可以对融资平台的文化产业贷款进行证券化,借助于债券市场来解决巨额的存量平台贷款问题,并逐步建立一套适合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文化项目的融资机制。

(二)加强文化产业项目贷款管理

要根据项目未来效益的科学测算,合理确定文化产业授信策略。对于建成后文化产业项目运营收益实现的,及时制定详细的还款计划,规定还款周期、期限、额度与相关限制规定,及时回流正常经营性收入贷款。银行可以凭借自身雄厚的管理与科技资源向地方融资平台公司提供可行性的帮助,以保证贷款的安全性,并能在未来的项目成功经营收益中实现持续现金流。

(三)甄选优质文化园区贷款项目

近年来,各地区文化主题公园等文化产业建设的相关融资需求明显增多。商业银行应尽可能对项目进行优中选优,在保证贷款安全性的前提下支持文化产业发展,选择项目的依据主要是:项目是否具有商业可行性,项目是否合规,项目效益是否有可靠保障。收益性方面,商业银行对项目应适当提高利率以及其他收益。在文化产业融资平台项目贷款上,商业银行应坚持专项监控、市场主导、增加缓释、协同推进的原则,及时调整风险应对措施,坚持有进有退的差异化策略。

参考文献:

[1]王家存,王玉瑛.透析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现状及风险[J].中国集体经济,2012(12).

[2]彭海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与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14).

商业与文化的融合范文12

关键词:综合化经营 协同效应 金融脱媒

中图分类号:F830.4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1770(2008)06-038-03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业的全面开放, “金融脱媒”现象日益严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资商业银行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实现经营模式战略转型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重点是向资本节约型经营、收入多元化和差异化竞争等模式转变,其中的关键是综合化经营。作为国际银行业发展主流模式的综合化经营,不仅可以提高服务效率,还能有效地分散和降低经营风险,最终增加盈利。

一、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综合经营的模式选择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综合化经营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德国、瑞士、英国为代表的全能银行制。该模式下,银行可以全面经营存贷款、证券买卖、保险销售等业务。二是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该模式下,由金融机构组建金融控股公司,通过并购或投资控股独立的子公司分别从事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金融业的逐步开放,为了谋求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近年来国内一些商业银行开始突破分业经营的界限,通过战略联盟、金融控股公司等模式开展综合化经营的探索与实践。从国内实践看,在分业监管体制下,综合化经营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浅层次的业务合作,如商业银行与证券、基金、保险、信托共同开发综合性产品并销售;二是大型企业集团组建控股公司,集团本身不经营金融业务,而由其控股的银行、信托、证券、保险多个金融子公司分别经营多种金融业务,如中信集团、光大集团、平安保险集团模式;三是合资模式,如建行与摩根士丹利合资成立投资银行――中金公司;四是境外机构并购,如工商银行通过控股工银亚洲(香港),并通过工银亚洲控制太平保险,渗入投行和保险业,开展综合化经营;五是设立专业性公司如基金公司,进入其他金融领域。这些做法对于推动综合化经营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已不能满足我国经济金融发展需要。

根据我国现阶段的金融监管环境,以及国内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目前较为可取的模式。这种模式下的子公司事实上仍实施专业化经营,而在集团层面是“全能”的,这既没有打破分业经营的大原则,又可以达到综合化经营的实际效果,较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我国当前法律环境及监管体制的冲击。

关于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构建途径问题,可以在坚持市场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多样化的探索。就目前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现状而言,以商业银行为主体进行金融控股公司的构建应当是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主要方向或现实选择。也就是说,建立综合性金融控股集团,以商业银行为母体或核心,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应以辅助角色进入金融控股集团。因为中国的金融企业,以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信誉、稳健性、品牌、风险管理机制等方面都较其他金融企业更为显著。这一点,从国外金融控股集团的案例也可以看出,国外金融集团大都是以银行为核心来组建的,如花旗集团、瑞穗金融集团、瑞士银行集团、汇丰集团、荷兰银行集团、德意志银行集团等国际有影响力的综合性金融集团,都是以商业银行为核心进行运转的。

金融控股公司作为一种特殊的多元化经营企业,不仅具有一般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基础,而且由于金融业本身的一些特性,比如各种业务、资源之间强烈的相关性,从而使得金融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获得协同效应,获得比一般企业多元化经营更多的收益。而且金融业自古以来就有混业经营的内在冲动。金融控股公司在销售渠道、信息资源共享,分散并降低风险,节约管理成本,更充分地发挥品牌效应,增强总体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综合产品定价等多个方面潜力巨大。

二、商业银行实现综合经营的近期策略

在金融业全面开放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拓宽自身的业务范围,加快向综合经营的转变,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一)发展投资银行业务

随着资本市场业务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传统的以大中型客户为贷款导向的信贷盈利模式受到直接冲击,以承分销为代表的投资银行业务和资金投资业务将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这不仅有利于增加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和投资收益,还能改善当前商业银行以贷款利息收入为主的单一收入结构,增强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商业银行应当改变观念,积极拓展资本市场业务,主动出击投行业务。当前可以开拓的业务领域包括:(1)融资及财务顾问业务。依托银团贷款等结构化项目融资业务,发展融资及财务顾问业务。通过参与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积极介入到政府财务顾问和大型国企财务顾问市场,利用银团贷款与证券承销操作程序的相近特性,积累商业银行在分业经营体制下的承销经验。(2)业务。利用资金汇划和清算系统券商结算是商业银行依托健全网络的优势业务。同时,还可利用机构网络优势开展销售证券、基金和保险产品与服务。(3)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业务历来是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表现竞争与合作关系的主要业务领域,商业银行利用掌握着不良资产和优质住房按揭贷款资源的优势。通过不良资产和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实现处置不良资产、盘活长期资产、提高资产流动性等经营目标,同时积累投行业务经验。(4)创业板市场业务。主要是针对具有核心技术优势和较好管理水平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创业期进行扶持、包装、推介等一系列融资顾问服务。

(二)积极推进产品创新

综合化经营的着力点,就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为客户提供不断创新的综合化金融产品,来提升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

商业银行不仅要在传统银行业务领域如票据业务、消费信贷等方面不断推出新的创新产品,而且要积极探索基金、企业年金、信托、资产证券化、企业短期融资券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非银行金融产品,为综合化经营的开展创造必要条件。在这方面,商业银行应该加强跨市场性产品的研发和交叉销售。

(三)提高非利息收入业务的比例

近期商业银行进行全面的综合经营将面临较大的体制风险。但当前商业银行可以在不违反现有分业经营制度框架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客户的需要,选择重点发展中间业务品种,加强相互之间以及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合作,加大业务创新的力度,提高非利息收入的比例,推进综合化经营。重点发展以下几个方面的业务:一是由国债、中央银行票据、政策性银行债券等所组成的政府债券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商业银行运用巨额资金的重要渠道;二是商业银行有其他机构所不具备的网点优势,是品种日益繁多的基金、政府债券、保险等金融产品的重要代销渠道;三是证券市场机构投资数量的增加、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和商业保险的发展将会使银行在证券投资基金、QFII投资、社保资金、企业年金、保险资金等金融资产的托管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四是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和汇率形成机制的改进,防范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利用利率、汇率波动进行投资的衍生业务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五是企业资金管理、投融资需求的高涨和购并活动的增加将推动商业银行为企业提供的现金管理、财务顾问、信息咨询等业务的发展。

(四)拓展个人银行业务

国外发达国家的银行个人银行业务是在80年代前后逐步兴起的,短短十几年间,个人银行业务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国际上许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利润已占利润总额的30%~70%,成为最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如汇丰控股的个人金融服务、消费金融和私人银行业务利润贡献占到60%以上。

拓展个人银行业务关键是要求商业银行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服务客户为出发点,使其渗透到银行工作的各个环节;树立起市场观念、客户观念和营销观念,增强“市场和客户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的理念,加强产品创新,向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金融服务,最大限度地提升客户的满意度,从而留住客户,扩大优质客户群体。

(五)构建金融机构之间的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是指企业之间为实现战略目的而达成的长期合作安排。战略联盟有合资企业式、功能协议式、股权参与式和宽框架协议等具体形式。通过战略联盟,各类金融机构之间可以形成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从而获得综合经营功能。此外,通过合作,还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减低成本和分享客户基础,从而扩大各类金融机构本身的地理、产品服务及客户范围。目前,中国人寿、平安、新华、太平人寿在内的国内各大保险公司已和十几家商业银行普遍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这些都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与境内外保险、证券公司战略联盟的实质性启动,开创了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新模式。

(六)加快综合性金融控股集团的组建进程

所谓综合性金融控股集团,是指在同一控制权下,完全或主要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中至少两个不同的金融行业大规模地提供服务的金融集团公司。其优点是:控股母公司能运用组合理论、协同理论和能力理论对子公司进行战略协调和管理;子公司作为经营实体独立从事经营活动,从而金融控股集团在整体上可视为综合性银行,又能适应分业管理的要求。

(七)加快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人才是竞争的关键。国际上实行综合化经营较好的商业银行,基本上都拥有一批适应综合化经营的跨领域、复合型人才队伍。与之相比,国内商业银行还存在很大差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外资银行的大举进入,国内商业银行将因人才不足在综合化经营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也面临着人才流失的危险。 因此,商业银行应尽快着手,按照综合化经营的需要,超前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一方面,选拔一批优秀员工到国外综合型商业银行培训学习,培养一批既精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各项金融业务又拥有法律、管理等多领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应通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薪酬和激励制度,在国际金融人才市场上,引进一些优秀的复合型金融骨干。

(八)建立综合化经营的信息技术平台

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是实施综合化经营的技术保障。目前,商业银行现有的信息系统都是在分业经营框架下建立起来的,综合化经营后,原有的业务系统、风险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多元化业务需求和风险控制的要求。

因此,要实现综合化经营,必须尽快着手更新或升级现有的信息技术系统,建立起多元化的业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系统、复合型产品创新和销售的信息技术平台以及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这一点对今后实行控股模式的金融控股公司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赵锡军. 综合经营还是混业经营―关于中国未来金融发展模式的思考[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10-13;

2. 夏斌.金融控股公司研究[M].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1

3.胡浩.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问题研究[J]. 宏观经济研究,2006(6):11-16

4.赵立航. 混业经营模式分析与抉择[J]. 上海经济研究,2006(1):81-89

5.陈小宪. 努力构建股份制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平台[J]. 中国金融,2006(12):16-18

6.葛兆强,刘勇,连建辉. 综合化经营―商业银行未来之路[J],农村金融研究,2006(7):6-11

7.梁文宾,陈通,卢丽.金融控股公司的经济效应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