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

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

时间:2023-08-29 16:43:54

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

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范文1

[关键词] VaR方法 信用计量模型 信用风险管理

银行的信用风险,也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履行还贷付款协议致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信用风险在商业银行的很多业务活动如贷款、贴现、透支中都广泛存在,但最主要、最经常的是存在于信贷业务中。进入21世纪,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大企业进入证券市场变得更为容易,这导致银行信贷越来越集中的面对高风险的客户-中小企业。因此对信用风险的分析和监控也显得格外重要。借鉴国际经验,将风险定量分析的VAR方法应用于日常信用风险管理中,以降低不良贷款率,是金融机构义不容辞的义务,也是当务之急。

一、VaR度量风险的含义

1.VaR的含义

VaR作为一种市场风险测量和管理的新工具,是由J.P摩根银行最早在1994年提出 。VaR的含义是“处于风险中的价值”,是指在市场正常波动条件下,在一定概率水平下,某一金融资产或金融资产组合在未来特定的一段时间内的最大可能损失。上述定义可表示为:Prob(P≤VAR))= α(0

2.VaR的计算

假设:一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值为每股50美元,每天价值变动的标准差σ为10美元,在99%的置信水平下要计算日VAR(股票价值遭受的最大损失额)。假设市价变动函数呈正态分布,根据正态分布函数的特点,可知第二天,股票价格有1%的概率超过73.3美元(50美元+2.33σ),也有1%的可能性会低于26.7美元(50美元-23.3σ)。也就是说,该股票持有人价值损失少于23.3美元(50-26.7)的概率为99%,即置信水平为99%的情况下,该股票的风险价值为VAR=2.33σ=23.3。从此例可以看出,计算VAR的关键在于两个因素,可以在市场上出售的金融工具的市场价值(P)以及其市场价值的波动性或者标准差(σ)。

显然,将这一方法运用于不可交易的贷款,会存在一些难度,原因在于:第一,市场价值(P)不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因为大多数贷款并不交易。第二,因为P是不可交易的因此没有时间序列数据来计算σ(即P的波动性)。第三,上例中假设可流通金融工具市价变动函数呈正态分布,但对于贷款价值来说不尽合理。由于银行是信息严重不对称的行业,其业务特性-收益有限而损失无限(收益最多是利息收入,而损失的有可能是全部本金)决定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贷款价值的分布明显呈偏态分布。计算贷款的VAR值应考虑其服从于偏态分布。

二、Credit Metrics 模型量化信用风险的有益借鉴

信用计量模型(Credit Metrics)是1997年由J.P摩根银行和其他发起人(美国银行,瑞士联合银行等)共同创建的将VAR方法运用到不可交易资产的价值评估和风险衡量的一种方法。如前所提,由于贷款不能公开交易,所以我们既不能观察到P,也不能观察到σ。然而Credit Metrics却提出,利用可得到的借款人的信用评级、下一年评级发生变化的概率(评级转移矩阵)、违约贷款的回收率、债券市场上的信用风险价值和收益率就可能为任何非交易性贷款计算出一组假想的P和σ,并随之计算出一项贷款的信用VAR,基本步骤包括三步:

1.确定贷款信用级别变化概率

信用级别变化概率是评价贷款质量变化的工具,也就是同一贷款在一年后的质量等级发生不同变化的概率,通常用信用级别变化矩阵来表示。对于贷款组合而言,信用级别变化概率取决于组合内不同贷款同时发生信用级别变化的概率。

在具体操作中,注意两点:一是利用与借款人信用相同的公开交易债券的信用状况代替不可交易贷款的信用;二是利用与贷款企业同等级的债券的历史变化计算贷款评级转移矩阵[5]。以本金为100万,年利率为6%的5年期固定利率的贷款为例,借款人的信用等级是BBB。表1是借款人一年后的等级变化概率。

资料来源:J.P摩根银行信用计量资料,1997年4月2日。

2.确定贷款的现值。

单个贷款的市场现值,等于资产全部现金流在该时点的折现值PV:

其中,A是本金,D是利息,ri是预期无风险利率,它可以通过现行国债收益曲线计算得出。si表示某一信用等级i年期贷款的年信用风险溢酬,它可以通过公司债券收益率与国债收益率曲线计算得出。贷款组合的市场价值是其内部各单个贷款的市场价值的算术和。

表2列出了本金为100万,年利率为6%的5年期固定利率的贷款在一年以后贷款等级迁移时贷款的市场价格。

资料来源:J.P摩根银行信用计量资料,1997年4月。

3.计算标准差σ和VAR值

根据上述计算原理,拟合贷款(组合)的价值分布,可以计算单个贷款在下一年度的均值和方差。

其中,S为信用等级级数,Pi为i信用等级出现的概率,μi为i信用等级下贷款的价值。然后在不同的置信水平下,可直接求出在正态分布下该贷款的VAR值,即最大可能损失额。在实际运用中,由于贷款价值服从偏态分布,还应采用线性插值法对其进行调整。

资料来源:J.P摩根银行信用计量资料,1997年4月。

计算结果表明,在贷款价值为偏态分布的假设条件下,该笔贷款有5%的可能性在第二年的损失超过6.38万元,换句话说,该笔贷款有95%的可能性在第二年的损失不会超过6.38万元。因此,通过计算贷款的VAR值,银行可以对该笔贷款的风险状况有了明确了解,从而根据消费者的信用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来进行贷款的决策。此外,根据巴塞尔资本协议资本充足率8%的要求,100万元贷款需要最低资本是8万元,而在95%的置信水平下,若贷款价值服从偏态分布,需配备资本额6.38万元。与8%资本充足标准相比,贷款的VAR值考虑了贷款的信用等级与期限,因此为银行监管部门制定风险资本充足标准提供了更为合理和准确的参考。

三、Credit Metrics 模型在我国的应用分析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Credit Metrics模型主要是通过定量建模与模型的运用来实现信用风险的衡量与控制。以 CreditMetrics 方法为主要模型选择对象,并建立符合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新模型,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准确合理地衡量准备金和银行经济资本水平。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该模型严格依赖于由评级公司提供的信用评级以及国家和行业长期的历史数据,而我国商业银行在现阶段不论是信用评级还是数据库建设都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运用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尽管如此,我国商业银行不能因此放弃通过VAR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这个已被证明较为有效的管理方式。

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应用VaR方法进行信用风险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利用可取得的替代变量来近似计算VAR,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信用风险的定量分析

(1)信用评级及转移概率矩阵。在构建转移矩阵参数上,一般都是通过一个比较长的历史时期或比较短但有大量样本数据来进行的。由于我国在 1999 年才开始对银行实行五级分类,因此目前按以年为转移矩阵比较困难,但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各商业银行每一季度对贷款做一次分类,我们可以获得多个季度的贷款分类记录,通过巨大的客户数量,获得同一历史时期连续贷款评级数据,因此能够反映贷款在这一时期的等级转移,即贷款的质量在这一时期的变化状况,由此作为下一个相邻时期的转移概率的估计。

(2)远期收益率。远期收益率指不同期限、不同等级贷款到特定时期的收益率,对它的估计要考虑到一个市场化的利率。从投资的角度考虑要选择一种可以比较的无风险利率。国外一般作法是以短期国库券的市场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的替代,而我国目前没有公开发行的短期国库券,但可以用三个月、六个月、九个月为期限的国债回购利率的估计值作为以季度风险周期的无风险利率的近似值。

(3)贷款的违约损失率

我国贷款市场具有非公开性,同时企业债券市场也很不发达,并且缺乏流动性。难以通过市场交易情况来计算不同信用等级的债务人所借入款项的损失率。鉴于这种实际情况,我国商业银行可以根据本行历史数据来计算不同信用等级的信贷客户信贷违约后的损失率。

2.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内部评级方法体系,建立有效的信用资产历史数据库

监管部门应借鉴国际上比较成熟的评级模型,充分借助国内外专业评级公司的技术力量,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定量化的内部评级模型。并结合企业的行业地位,管理水平,地区间的风险差异等定性指标,确定借款人的违约可能性及严重程度,以便全面、真实、动态的反映债务人的信用风险程度,从而得出债务人的最终评级。同时扩大信用评级范围,加快建设有效的数据收集和处理系统,建立健全全社会信用评级体系,实现行行之间的数据共享。

3.加强对VaR方法的研究

运用VaR方法量化市场风险已比较成熟,但对于信用风险的定量分析仍然存在争议。因此,金融机构应重视对VAR方法及模型的应用研究,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特点的风险计量模型,并通过对模型的不断修正和测试,提高其适用性,增强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4.培养相关的专业人才

虽然VaR应用起来比较简便,但模型的确立与计算机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它对会计与业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建立VaR模型后在风险控制、资源配置、统一监管等各个层面都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和相应的制度安排,这对我国目前的管理现状而言是个比较大的挑战,因此应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为全面而有效的运用VAR方法提供坚实的人力基础。

参考文献:

[1]潘蔚琳:以VaR方法计算商业银行信用风险[J].经济导刊,2002,(6)42~45

[2]菲利普、乔 瑞:风险价值VaR[M].中信出版社,2005

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范文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商业银行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开始寻求一种能够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的方式。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是通过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的差额来获取利润,因此,商业银行为了获得市场份额开始通过降低信用条件来争取更多的贷款用户,从而增加商业银行的市场占有率。随着信用政策的降低,随之而来的就是银行信贷风险不断增大,坏账准备不断增加,这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非常不利。本文将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政府融资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相对较早,早在1776年的《国富论》中就提出了真实票据理论,1915年莫尔顿提出了资本转换理论,极大的推动了银行业的发展,随后国际上很多的经济学家相继提出了资金总库理论、资金分散理论以及资金转换理论,这些理论的提出对于商业银行强化银行信贷管理,降低银行信贷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国际上的专家学者不断地通过建立科学的模型来有效的降低信贷风险,国际上对于信贷风险的管理水平正在不断的提升。我国对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比较晚,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不断的研究相关理论,但是我国通过吸取先进的国际理论,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对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2000年武建提出了构建预估模型的理论,对于我国提高信贷风险管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伍铁林在2014年发表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研究》中以风险控制概念为源头提出了坚持企业文化为风向标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方案,对于我国银行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具有很重大的意义。随着我国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还在不断的深入,这将会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贷风险管理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技术相对落后,商业银行不能对信贷风险进行精确的量化,银行在贷款的过程中缺乏明确的贷款标准,银行是否给企业或者相关的个人提供贷款完全依靠管理者以及银行信贷人员的主观判断,即使有的银行制定了一些贷款的具体标准,但其贷款的标准缺乏量化的数据,企业贷款标准相对模糊,银行很难通过这一标准来科学的评判该客户是否符合自身对贷款客户的要求。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商业银行都是通过对贷款客户评级来决定是否为客户提供贷款以及提供多大额度的贷款,这种方式的主观性较强,评价结果的准确度不高,很多的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甚至伪造各种贷款资料,银行很难通过定性分析来辨别资料的真伪,这势必增加了商业英汉信贷风险管理的难度,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对于商业银行长期稳定的发展非常不利。

(二)深受企业风险的影响

企业作为商业银行贷款的主要客户群体,其自身的经营风险也为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很多企业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无视自身的资金状况,一旦缺乏资金就向银行贷款,银行根据其经营规模以及其发展前景可能会贷一部分款给企业,企业获得资金后不但没有好好经营,而是把资金继续用于扩大生产或者做一些风险性高的投资,如果企业投资失败或者是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后需要更多的资金,那么企业就会出现资金问题,继续向银行借款。商业银行对于这种企业如果不借钱给它势必会导致企业倒闭加大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如果继续借钱就会不断增加企业的负债比例,企业出现破产的几率也会不断提高,对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非常不利。退一步讲,如果商业银行没有贷款给这种不善于经营的企业,同样受企业风险的影响。企业作为一个个体在市场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商业银行贷款给企业不可能规避所有的企业风险,只能通过对企业情况的调查尽量的降低银行贷款的风险。

(三)政府融资平台中的信贷风险不断的增加

目前,很多的企业都是当地政府的主要经济来源,政府依靠企业纳税获得财政收入,建设地方经济。因此,很多的地方政府为了加大税收,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把地方经济搞上去,就开始帮助企业向商业银行进行贷款。商业银行对于有政府担保的企业其贷款的限制性条件会适当放宽。在短期内,政府依靠企业的经营可能会获得很多的税收收入,当地的经济也会获得比较好的发展,但是从长期来看,一旦企业经营不利,在还款到期日不能按时还款,那么企业将会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政府的收入到时候也会锐减,当地经济会受到严重创伤。尤其是作为商业银行,其资金放出去就收不回来了,企业破产后,银行很难足额收回贷款,而政府受企业经营不利的影响,自身难保,根本没有资金来帮助企业偿还银行贷款。很多的地方政府依靠自身的强势地位根本就不会偿还企业的贷款,商业银行只能哑巴吃黄连,不断增加自身不良贷款的数额,这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非常不利。

三、解决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具体策略

(一)培养信贷风险的管理理念,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技术

针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隐蔽性强的现状,我国的商业银行想要强化对信贷风险的管理就必须要转变信贷风险管理理念,不断提供按信贷风险管理技术,建立量化的信用评级标准,商业银行在贷款前,对于贷款客户要进行全面的了解,不仅要了解其经营情况,还要对其信用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通过银行获得的全面的数据来量化其信用级别,通过最终的信用数据来决定能否为客户提供贷款以及提供多大数额的贷款。银行贷款业务是一项双赢的业务,企业可以通过获得贷款,扩大生产,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商业银行通过贷款业务可以增加利润,增强经济效益,只要银行能够控制好贷款的度,那么贷款业务对于社会的发展的作用不可小觑。

(二)有效防范企业风险

商业银行想要有效防范企业风险,首先应该做好贷款前的调查工作,对贷款企业的资信情况、流动资产情况以及企业未来发展潜力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有效降低企业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的可能性。另外,商业银行对于企业的外部环境要进行准确的评估,根据企业的行业发展情况以及国家的政策倾向准确判断企业的发展前景以及企业将会面临的各种风险。其次,作为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信贷管理机制的建设,建立健全的信贷管理机制有效防范银行信贷人员处于自身利益而不够银行指定的评级标准,为不符合信贷条件的企业进行贷款。再次,商业银行应该不断强化对企业信贷管理的法律建设,一旦企业不能及时还款,必须要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贷款合同中明确失信后将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尽量降低企业的还款风险。

(三)不断强化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监督管理

作为政府我们不能为了获得一时之利而损害商业银行的利益,商业银行作为我国的企业也会为政府的税收做出重大贡献,因此在政府提供担保贷款的过程中,政府一定要核实企业的真实信息,在自身的能力范围内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的同时还能保证商业银行的利益不受损失,最终实现政府、企业以及银行的共赢。另外,我国政府应该设置专门的政府融资贷款监管机构,对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获得的贷款应该予以严格的监督与管理,保证贷款的资金能够及时归还,督促企业进行严格的资金管理,信守商业信用,提供商业银行对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信任,积极发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政府对于这一融资平台也要强化管理,对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企业要进行全面的调查,对其偿还能力、信用水平、资金状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帮助商业银行做好把关工作,通过有效的监督管理来降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保证商业银行长远稳定的发展。

四、结束语

商业银行与普通的企业不同,其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还能为其他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效解决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问题,对于存进我国商业银行长期稳定的发展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因此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朱晓龙.论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分析与控制[J].当代经济,2014

[2]周鹏.我国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3]徐淑娟.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J].现代商业,2013

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范文3

【关键词】信用卡,风险管理

一、信用卡业务发展现状

信用卡又叫贷记卡,是一种非现金交易付款的方式,是简单的信贷服务。信用卡是由商业银行根据个人的信用度和财力,提供了一种提前消费,到还款日偿还前期消费的信用工具。在我国信用卡的快速发展始于2002年,从2002年开始全国各大小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都逐渐开始重视信用卡业务,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抢占信用卡市场。这源于我国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了社会向消费性社会转变的时期,信用卡顺应适时蓬勃发展。到2012年年底,全国范围内信用卡发卡机构达到了80多家,其中工行、建行、中国银行和农行处于信用卡发卡数量前四,2012年全年的交易数量达到了36亿笔,交易额达到10万亿,而到了2013年,全国范围内的信用卡发行数量达到了4千万张,所有这些信用卡无疑为我国消费性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二、信用卡业务风险

随着信用卡发卡数量的不断增加和消费者越来越多的使用信用卡,信用卡业务的风险也在不断的累加,到2012年年底,我国未偿还信用卡金额达到了11386亿元,信用卡的延滞账户和损失账户数量大幅度增加,信用卡风险越来越大,因此如何规范和防控信用卡业务风险也成为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一环。

1、信用卡欺诈。这里的信用卡欺诈主要有两种欺诈行为,第一种是信用卡申领欺诈,即申请信用卡一方用不真实的身份信息或者资信信息来骗取更高的信用卡信用额度。申请欺诈中,常见的手法是申请人与信用卡营销人员之间相互勾结,营销人员弱化对于申请人员的资信审核;第二种是信用卡交易过程中的欺诈,也就是常说的信用卡套现,包括了常见的POS机套取和互联网套取两种。信用卡持卡人与第三方合谋,利用虚假交易或者虚开价格或者退货等方式,制造假的交易过程从而套取信用卡资金,或者有私人或者公司专门为信用卡客户提供资金养卡,成为职业的养卡人。

2、信用风险。信用卡相关的信用风险主要是指持卡人的还款能力,持卡人是否愿意还款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中的一个出现变化,就会出现所谓的信用风险。对于个人信用卡账户来说,信用风险所带来的危害相对较小,但是当前我国信用卡市场中,存在着非常严重的信用卡资金垫付经营账款的情况,这与信用卡业务的本质是相背离的,但是却不能完全杜绝,信用卡资金参与经营垫付不仅增加了信用风险,对于企业自身而言也是一个定时炸弹。在这种经营垫付中,在央行货币宽松期间会增加企业主的资金使用量,但是一旦央行货币收紧,就会出现资金链吃紧,企业账款无法按期支付等等。资金链出现问题会使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甚至于破产,如果这种阶段性资金短缺大范围的出现,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从而危机国民经济。

3、操作风险。操作风险包括银行业务外包中存在的风险和企业自身推广和审核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这些风险在信用卡风险控制中非常的关键,直接从源头上会带来信用卡风险。当前非常多的商业银行都实行信用卡业务的外包,从而将更多的资源集中到企业的核心业务,这样也可以减少银行在人员、场地等方面的压力。但是业务外包之后,相关的外包方对于资金的风险没有辨别能力,而只在乎公司业绩,因而会给信用卡带来风险。截止2012年年底,我国有多达80多家的银行在从事信用卡业务,如此多的银行必然导致了信用卡推广业务的激烈竞争,为此各银行也都建立了自己的信用卡推广团队,并进行业绩的严格考核。严苛的业绩压力也就使得很多推广人员铤而走险,不再重视信用卡申请对象资格的严格审查,从而带来风险。

三、如何防范信用卡风险

1、申请阶段防控欺诈。信用卡申请阶段的严格控制是减少信用卡风险的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一旦在申请阶段不予受理,也就不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应该严格做好申请阶段的防欺诈工作。首先应该规范信用卡营销人员的营销工作和营销纪律,在众多的信用卡欺诈案件当中,银行内部销售人员把关不严或者勾结作案的案例非常的多。在信用卡销售过程中必须要求销售人员直接与申请人进行单位信息、财务信息的确认工作,只有这种直接的信息核对,才能保证所有的信息正确无误。其次是银行内部的授信,要更加严格的进行授信规范,在审核信息真实无误的情况下,通过人行的征信系统严格合适申请人的相关财务和个人信息。再次是建立信用卡黑名单系统,信用卡黑名单系统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联网操作,对于违反相关规定出现信用卡欺诈的申请人一律不予受理。

2、防范大规模的信用卡套现。信用卡套现对于个人和企业而言就相当于一种可持续的无息贷款,而对于银行而言,银行即不能对这部分贷款实现利息收入也不能对资金的流向进行有效的监控,有非常严重的资金风险,对于银行信用卡的市场秩序。对于民间信用卡的套现行为,在我国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予以规范,没有依据也就没有有效的治理手段。因此对于民间套现最为关键的是要对民间的信用卡套现行为定性,制定有实际意义的法律规范,对其进行明确的定性。而在实际操作方面,除了在信用卡授信阶段严格控制发卡对象之外,应该对异常的信用卡资金往来加强监控,对于有套现嫌疑的信用卡用户在确认之后降低其信用额度,及其严重的实行停止支付,从而将风险降低。

3、信用风险防控。建立起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分层份阶段的对信用风险进行防控。首先是建立信用卡的评级评分系统,综合考虑申请人的信用卡申请历史、信用记录、个人工作和财务信息等信息,最后做出科学的评级结论,避免不必要的人为失误。其次是实行限额,这一点主要是要求要避免在同一个行业或者系统投入过多,防止结构性的崩溃。再次是在整个信用卡申请使用流程中优化监控,做到严格审核、严格监控、贷前贷后严格管理。

参考文献:

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范文4

[关键词] 信用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 外部监管

信用风险是源于信用活动和交易对手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目前我国银行正处于内外交困的阶段。一方面入世后面临着外部的竞争,使银行不得不考虑如何提高自己的实力,如何在纷纭复杂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的体制问题,造成了大量的坏账呆账,过高的不良资产已经成为影响银行正常运营的巨大障碍,并且也影响到我国整个金融业的安全与稳定。因此提高银行的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刻不容缓的问题,而国外银行不断完善的先进信用风险管理技术是提高银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这给我国商业银行如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带来一定的启示。

一、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的研究意义

1.信用风险内涵

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上一种最古老的风险。具体来说,信用风险是指在金融交易中交易对手或债务发行人违约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从狭义上来讲,信用风险一般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履行还本付息协议,致使银行等金融机构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它实际上是一种违约风险。从广义上讲,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对银行信用的影响,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中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一种可能性。

2.信用风险管理的概念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它是运用一种管理工具和技术,对授信过程中存在的各类债务人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进行预测、监督和控制,通过贯彻执行银行发展战略,实现风险和收益配比最优化的过程。银行对信用风险的有效管理是全面风险管理和银行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在我国商业银行中的应用

通过现状调查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技术方面一般采取的是定性的方法。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信用风险管理体制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去完善,具体如下:

1.建立完善的内部公司治理结构

我国商业银行应在以下方面优化内部公司治理结构:逐步调整和优化股权结构,降低国有股权份额,引导具有现代银行管理经验的国际战略投资者参股;优化董事会结构,真正发挥董事会的决策功能;构建有效的长期的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强信息披露制度,扩大信息披露的范围,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

2.建立完善的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

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商业银行应从评级标准、评级方法等基础环节人手,积极借鉴国外同行业先进的评级思想技术,并与国内同行业进行数据共享与合作开发评级参数,同时参考外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对内部评定结果进行修正,增加评级结果的前瞻性,制定出一套符合新资本协议要求并能提升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内部评级体系。

3.建立信用风险基础数据库

信用风险量化模型需要诸如企业违约概率、违约贷款的回收率、评级转移矩阵等时间序列资料,但由于我国大多数银行开展信用管理的时间不长,相关数据积累不足,同时数据源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也存在诸多问题。这方面的工作明显落后,严重制约了现代信用风险量化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应用。因此要建立和完善客户基础数据库,为信用风险评估的顺利开展和信用管理结果的检验打下良好的基础。这里可以借鉴西欧部分国家的经验,国内商业银行还可以采取合作开发的方式突破数据源的障碍。

4.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推行与改革风险经理制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虽然我国商业银行也在向客户和职能两个方向设计的矩阵型管理体制转变,但是改革还不到位,风险管理部门之间职能交叉的情况较为严重,没有发挥矩阵型管理体制在进行风险控制方面的优势,同时也影响了我国风险经理制的推行效果。我国商业银行在近几年才开始推行风险经理制,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在内的多家商业银行都在推行风险经理制,但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经理制与国外同业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尽快完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将职能风险经理从客户经理、业务风险经理中分离出来,培养自己的职能风险专家。

5.注重信用文化的建设

我国银行在控制风险时一般局限于将信用审批集中于高层或信用委员会。然而,银行全体成员都应具有风险意识,而且对银行的风险容忍度有共同的认识。这对有效防范信用风险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和金融业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内银行业面临着参与国际竞争的严峻考验。因此,借鉴国际上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并开发适合自身特点的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模型、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是十分必要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要求。

三、结论

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既需要理论的支持,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实践。通过对国际上先进的风险计量模型,以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最新理念的分析和学习,我们提出发展国内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的相关建议,为今后国内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一个大致的发展方向和基本思路。由于国内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基础的薄弱性,健全建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不能以偏盖全,也不能生搬硬套,必须切实将科学的方法、理论与我国的现实结合,以健全组织管理结构人事制度为手段,以开发实用性风险计量模型和方法为核心,以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为平台,来实现我国商业银行运营模式优化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综合提高。

参考文献:

[1]梁琪: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度量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

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范文5

关键词:信用风险;资产组合管理;信用衍生工具;内部风险评级

引言

金融体系的重要作用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得避免金融危机的出现、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成为全球共同的目标。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的金融中介机构,在金融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稳健经营、健康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商业银行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不确定性的客观存在,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银行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各种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对风险的研究分析与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策略是商业银行保持稳健经营、实践“三性”经营原则的根本。从实质上讲,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以“经营”风险作为其盈利的根本手段;从现代管理学角度看,风险管理能力构成了商业银行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风险管理成为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要的经营管理内容 [1]。具体地讲,就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企业间竞争加剧、竞争打破了地域界限,由此引发的破产现象呈永久性增加趋势,为了减少或避免资产的损失,商业银行对风险的精确分析在今天变得尤为重要;从世界范围看,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拓展以及商业银行“惜贷”与“贷款集中”现象的存在,中小企业逐步放弃难以达到预期融资效果的银行借贷融资方式,直接进入金融市场融资,“非中介化”对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带来了很大冲击;由于商业银行同业竞争加剧以及来自金融市场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压力增大,使得利差越来越小,贷款的风险—收益平衡进一步恶化,商业银行只有向风险管理要效益这一条路可走; 抵押品价值波动性增大,加大了信贷融风险缓解技术的难度,直接影响风险缓解技术的实施绩效;从国际上看,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中衍生产品迅速增长和显著膨胀,衍生产品或工具在为风险管理提供更多金融工具和手段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风险,控制风险变得更为艰难;技术进步直接影响和左右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监管的国际合作日趋广泛、国际标准逐步形成,银行经营管理将打上监管的烙印。因此,商业银行现代意义上的风险管理将是全面风险管理、全过程风险管理、全员风险管理、全球风险管理与创新风险管理。

西方商业银行在市场风险模型等理论方法上已逐步趋于完善,并在金融市场交易实践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风险估价、资本需求的量化分析以及资产组合管理研究还处在积极探索阶段,不过“信用风险模型越来越受到重视”、“形成一致的模型也不是可望不可即的”[2]。同时,技术进步、信用衍生工具的大量开发、资产证券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为信用风险分析与管理策略选择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也使得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管理模式由传统的发放持有到期日的方式进化到组合管理安排期限的现代方式,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将逐步形成。因此,探讨、研究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将为银行实施现代风险管理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支持;同时,研究中国银行业在当前历史背景下,构建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式的战略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式

信用渗透到现代经济的每个角落,从本质上讲现代经济就是信用经济。随着信用的日益发展,信用风险管理的压力日益增大。对银行来说,信用风险的主要是信贷资产信用风险,其风险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借款人的履约能力出现了问题;二是借款人的履约意愿出现了问题。一般情况下,贷款的偿还是通过经营收入、出售资产,或者通过其他的途径借入资金来实现。因此,借款人的履约能力主要是取决于其偿债资金的获得能力。履约意愿主要取决于借款人的品格,也就是借款人不仅要有偿还债务的意愿,而且具备在负债期间能够主动承担各种义务的责任感。这就要求借款人首先必须诚信,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并能勤奋工作。从银行管理角度看,信用风险管理与其他风险管理一样,都存在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控制与管理策略、风险策略实施以及风险管理绩效评价等重要阶段内容。我们认为,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式是以信息技术、定量分析技术以及衍生产品为主要工具支持,以现代资产组合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形成现代信用风险管理的资产组合管理模型,实施组合信用风险管理,科学有效地度量、控制与管理信用风险。其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定量分析技术的研究为风险度量提供了技术工具支持;信用衍生产品的出现为信用风险转移、分散等风险控制策略提供了创新工具支持[3] 。以发展的眼光看,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建设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循序渐进[2]:数据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主要工作是建立数据仓库、数据收集与遴选以及设计内部评级系统等;内部评级管理阶段,主要工作是开发pd和lgd模型、早期预警与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完善内部评级系统等;组合管理阶段,主要工作是计算法定资本要求、计算经济资本要求、实施组合管理模型、掌握组合分散与相关度概念以及建立资产组合策略;主动组合管理阶段,主要工作是实现风险定价以及综合运用资产与信用衍生产品交易进行资产组合管理;优化组合管理阶段,主要工作是进行“市场盯价”、夏普比率管理和资产组合优化管理等。

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式是以风险度量与定价的定量分析技术以及风险控制与管理的金融创新工具为主要特征的。从风险度量上看,信用风险管理主要经历了传统定性分析阶段、传统定量阶段和现代测量信用风险的内部方法和模型阶段;从信用风险控制角度看,主要经历了各国监管当局自行规定到国际监管标准实行两个阶段,国际监管标准也从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对风险资产和最低资本限额的规定发展到《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风险资产计算与最低资本要求两个阶段;从风险控制策略看,传统的内部处理(如风险缓解技术的采用与单一核销机制的建立)阶段逐步向现代外部(市场)处理(证券化与信用衍生工具等)转化,逐步形成资产组合管理理念,期限管理成为现实;从现代银行金融创新和风险管理创新来看,信贷资产组合的期限管理实现和信用风险外部转移的实现依赖于信用衍生产品的出现和交易市场的形成[3]。现代组合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可以用图1描述。

其中,在资产信用风险模型中,主要包括[4~5]:信用评级模型与动态信用评级模型,信用风险评级模型计算某种资产的当前信用风险,而动态信用风险评级模型则计算信用风险的变动情况,信用风险可以是违约率也可是评级的结果。信用风险的定价模型必须考虑两部分内容,一是信用评级,二是超过零风险回报的差价,即市场对于一个特定信用风险的要价。同时,以信用衍生工具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用风险管理具有明显的现代金融创新烙印。银行信用衍生产品主要是基于信贷资产特征(现金流结构、风险程度、期限等)采用远期合约、互换和期权这三种基本构建方法产生的进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金融工具,主要包括信用违约掉期工具(cds,credit default swap)、全额利润掉期产品(trs,total return swap)、信用关联票据(clns,credit-linked notes)和信用延展期权等。在信用风险度量、信用衍生工具应用于风险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引入现代资产管理理论是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式的重要内容。但是,这个过程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尽量使其凸现更多的市场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确定组合的收益、标准差、方差以及调整组合的流动性成本等参数,进而确定有效组合边界,为调整组合提供量化信息支持[6]。

二、中国银行业现代信用风险管理的战略选择

银行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实现的先决条件主要包括:在宏观层面,银行监管的发展、信用环境以及金融创新的社会经济与法律环境改善等;在微观层面,完善的信息系统、先进科学的定量分析技术、信用衍生工具等风险管理的金融创新手段以及资产组合管理的理念等。但是,由于体制、管理和人才等诸多历史和现实原因,中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比较薄弱。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商业银行经营业务创新乏力、利率和汇率的非市场化以及政府信用支撑等因素的存在,中国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在目前表现不充分,但由于社会信用环境、政府干预、内部管理问题等,造成了明显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低下、资产损失严重。同时,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外部环境对商业银行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具有很大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机制与市场化程度的约束,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还未完全摆脱旧体制的束缚;二是严格的“分业经营”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选择的限制;三是金融创新乏力、风险管理金融工具的贫乏都直接制约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的实施;四是外部信息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支持的相对弱化等。

因此,为了实施现代信用风险管理,中国银行业当前的战略选择主要包括:完善信息收集管理机制,实现信息保存的规范性、完整性、及时性、长期性和有效性;研究和发展信用风险管理的定量分析模型,构建包括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信用风险定价模型与信用风险组合资产管理模型在内的内部评级与现代资产组合管理技术体系;在与监管当局广泛交流的基础上,下大力量开展资产证券化、信用衍生产品研发等金融创新工作,为创造性地解决信用风险管理问题提供产品工具支持,并积极谋求建立统一、完善的信用衍生工具交易市场等;在日常经营管理中,逐步培养资产组合管理理念。具体地讲,主要包括:

一是完善信息系统和定量分析技术。《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在最低资本规定中,考虑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并为计量风险提供了备选方案。关于信用风险的计量,新协议提出了两种基本方法: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irb,internal rating-based approach)。在内部评级法中,又分为初级法(primary irb approach)和高级法(advanced irb approach),对违约率(pd,probability of default)、违约损失lgd(loss at given default)、违约敞口ed(exposure at default)和期限m(maturity)四个风险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并提供资本要求函数。新协议建议银行根据其风险管理水平选择采用标准法、初级内部评级法还是高级内部评级法来计量风险,作为银行资本充足率计算的基础。同时,新协议鼓励商业银行自行研制开发风险管理模型方法。内部评级法区别于基于外部评级的标准法,是《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核心,是指商业银行在满足监管当局规定的监管标准下(实施内部评级法的基础标准),利用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确定信用风险最低资本要求,反映银行资本充足程度的银行风险度量方法。新协议将银行资产划分为公司、主权、银行同业、零售、项目融资和股权六个类别,风险加权资产(risk weight asset,rwa)等于各类风险敞口(exposure at default,ead)与风险权数的乘积之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内部评级法是依据银行而不是外部评级机构对客户资产质量的评级结果,计算风险因素。在初级法中,银行只提供和使用违约概率的自我估计值,而其他风险因素则来源于监管部门的估计值;在高级法中,银行可提供并使用所有风险要素的自我估计值。相对于以往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内部评级法更能准确计量商业银行总体风险水平、科学估价资本充足性、有利于银行监管机构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内部评级法的定位应该是:科学、有效地揭示银行信用风险的整体水平;为资本充足性监管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的信用风险定价(pricing of credit risk premium)提供了信息与模型支持,是贷款定价、衍生信用产品的设计和定价的基础性工作。因此,中国银行应以全面实施《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为契机,在建设完善的信息系统基础上,研究、引进和开发适合中国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并进一步完善风险定价模型,实现资本需求计算和风险定价双重职能。

二是深入开展以信用衍生产品为主的金融创新研究。以衍生金融为特征的现代金融创新为创造性地解决各类金融问题提供了市场化工具,丰富和发展了现代金融市场,也为相关金融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技术与实践支持。现代信用风险模式的实现依赖于信用衍生产品,这些创新金融工具不仅可以用来改善银行收益状况,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变资产持有期限、实现流动性,管理者可针对资产组合管理要求、监管资本安排调整资产组合。中国金融市场经过多年发展,资本市场迅猛发展,衍生证券市场也将逐步推进。在这种外部环境下,银行必须抓住机遇,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开发适合自身信用风险管理和市场需求的信用衍生产品和资产证券化品种,逐步改变传统信贷资产管理模式。

三是资产组合管理理念的培养。资产组合管理的实质就是在风险收益及其相关性定量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资产选择与调整,实现组合的风险分散化,降低非系统风险,获取分散化收益。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可以通过交易监督,在授信环节强化行业、产业链、区域与品种的组合管理;也可以采用资产证券化与贷款回收等风险控制与管理环节工作调整存量,实行资产组合管理,为进一步实现现代信用风险组合的资产优化管理奠定基础。

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范文6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内部监管 外部监管

1 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监管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是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管组织。银监会的政府部门性质决定了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的一元化,因此,我国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应该是集中统一的并且能够发挥整体功能,完全能够用科学、规范、严谨的方式和手段进行监管。

1.1 完善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改善监管方式和监管内容。银行应尽可能的保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对信用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及披露,并注重实施贷款责权制度,把贷款责任落实到人,通过制定奖罚机制来提高信贷人员的素质,减少工作中的失误。

1.2 加强对资本充足率和资金流动性的监管。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规定有利于控制银行业务活动的规模、种类及形式,从而控制银行经营风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资本充足率:①实行股份制改造,开拓筹资渠道。首先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政府注入资金是提高资本充足率;其次,引入民营资本和境内外投资者。国内商业银行可学习国外成功的商业银行通过吸引境外资本、民营资本、建立开放的股权结构的方式,建立现代银行制度,推动股权结构多元化和资本总额的增加。②增加附属资本,改善资本结构。银行监管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国有商业银行通过发行次级定期债务补充附属资本。其次,发行具有股本和债务资本的性质,如长期优先股、永久次级债务、可转换债务工具等混合资本工具。③调整资产组合,优化资产结构。通过降低高风险资产在资产总额中的比重来减少风险资产的总量,主要的途径有:改善资产质量、降低表内外风险资产、调整资产结构、实施资产证券化或资产出售、剥离不良资产和妥善处理历史包袱。④加强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监管。现代商业银行对于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方法是资产负债管理,需建立科学的分析方法、有效的管理手段为防范流动性风险作支持。同时监管部门应指导各商业银行调整信贷结构,保持合理的流动性防止盲目放贷造成损失。

1.3 加强对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监管。①应完善商业银行贷款风险控制机制,建立和完善贷款“三查”制度、抵押担保制度、贷款风险回避、保障制、逾期贷款催收责任制、反挤占挪用监控制五项制度。②加强对贷款规模的监控。银行监管部门要特别注意对大额贷款的监管,防止商业银行单纯从自己利益角度,给企业巨额贷款而发生信贷风险的行为。③应完善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内部控制系统,改进信贷资产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体系,建立有效、集中的信贷管理体制和高度权威的稽核评审制度,实现对不良贷款的有效控制。

1.4 完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应从实施外部治理来增强商业银行的竞争性、合理分配和运用控制权、董事会和管理层职责分工明确、建立评价激励约束机制来实施。①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②实行信息披露制度。银行监管当局应引导公众和存款人关注商业银行的信用状况,强化存款人的约束,进而促进商业银行自觉加强风险管理。

1.5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金融风险在国际中的连锁反应愈发明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防范金融风险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势在必行。

2 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外部条件

2.1 调整好商业银行、财政、中央银行三者的关系。中国人民银行与银监会应逐步以运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结合的调节方法,过渡到以间接经济手段调控为主,通过有效运用再贷款手段和试行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比率管理,通过对基础货币的控制来调控全国的货币供应总量和信用总量。

2.2 建立多样化的金融市场体系。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市场的层次越来越多,经营的对象也呈现多样化,这需要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多种金融机构的出现可以打破银行业高度垄断的局面,形成市场竞争,也有利于银行自身的发展。②有效的资本市场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也可以起到优化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首先,投资者对投资对象有权选择,从而使得商业银行不得不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而改善和提高风险管理制度。另外,赋予商业银行内部人剩余收益权和由少数几个大股东分享控制权、由持股数量足够大的大股东对经理层进行监控、分权控制、减少政府对银行的控股数量和干预,以加强对政府控股型银行的私人监控等。③建立有效地经理人激励与约束机制。银行高等管理层的经营管理才能与积极性将直接影响到银行的管理状况与利润,合理有效地奖励制度可以保障高层管理人员自觉的发挥管理潜能,确保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完成和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充分发挥银行审计部门职能,完善约束和监督机制,减少由内部人控制造成的风险,以此弥补监事会的职责漏洞。

2.3 建立健全市场运行的法规体系及经济政策。我国立法部门及商业银行监管当局应当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各种交易规则,对银行市场的各种行为进行规范,提供公平交易的机会,并有效地减少银行运行中的各种行为的不确定性,降低银行风险。

综上所述,建立有效的信用风险控制体系,是商业银行持续发展的关键,在面对全球日新月异的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形成控制信用风险的长效机制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巴曙松.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操作风险衡量与资本约束[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2).

[2]巴曙松.巴塞尔资本协议III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3]巴曙松.经济周期下商业银行的竞争力[J].银行家,2008(8).

[4]陈建.信用评分模型技术与应用[M].中国财经出版社,2005.

[5]陈四清.论商业银行风险的管理[J].国际金融研究,2003(7).

[6]陈四清.资本管理与风险管理的关系[J].中国金融,2005(17).

[7]陈小宪.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认识与实践[J].商业银行,2004(3).

[8]陈元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4).

[9]胡胜.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10]杨子健.美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11]叶蜀君.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范文7

一、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控的必要性

商业银行风险主要是信用风险,加大其风险管控力度是关键所在。在稳健的经济政策下,银监会虽然公布商业银行劣质贷款在不断减少,然而涉及“股改剥离”政策的施行,到2010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劣质贷款高达2.3万亿元,劣质率高达24%。根据财政在区域性金融平台的投资项目中,供过于求的企业较多,房地产项目是其中之一,这一现象导致劣质贷款数额居高不下。以上现状表明,商业银行在面对只增不减的贷款问题时,需要加强风险管控,选择较为稳健的道路。

二、国内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控体制不完善

1.尚未形成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

首先,国内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对信贷风险管控认知不足,一味追求业绩,不注重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这无疑给银行带来无形压力。另外,他们只着眼于短期盈利,忽视了未来商机。最后,信贷风险管控理念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并未在商业银行整个人才体系中全面施行,导致工作人员误入歧途。

2.缺乏信用风险管理专业人才

商业银行工作人员总体综合素质偏低:社会经验不足、法律知识欠缺、业务方式不当、没有管理分析能力。在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责任感较低,未根据贷款要素对贷款人进行严格审核,缺乏及时处理并调整贷款类别的积极性,没有核实贷款要素是否如实填制。基础数据的不统一和不准确严重阻碍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制水平提高,即使是简单的分析工具也会导致数据出现质量问题,从而造成结果信任度低。也就无法建立各种信用风险管理模型,无法把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运用到银行实际的信用风险管制中去。信用风险量度模型和技术落后是造成专业人才稀少的根本原因。

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

首先,我国商业银行法人构架不稳,董事会和监事会权利过于集中,不能相互制衡;其次,风险管制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影响风险管控的效果;最后是银行内部稽核部门没有独立性。我国推行贷款风险分为五大类,但存在很大缺陷:(1)主观性思维比较严重,贷款界限模糊,结果不一致;(2)对资产质量恶化的预估能力较低;(3)分类结果是粗线条分类;(4)利用带块五级分类计提贷款准备不能遮盖银行的信用风险;(5)五级分类不能区分借款人风险和债务风险。我国商业银行信用缓释方式单一不能够分散风险,各商业银行在抵质押率、后续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创建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全国尚未实施统一风险要素调整规定,我国拍卖市场不完善,质押品处理难度高,银行不仅仅承担借款人的信用风险,更是作为担保人承担责任。

三、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

1.树立全面控制信用风险管理理念

在完善风险认知程度这一方面,不仅需要全面控制管理,还要注重部门全体人员的参与意识,强化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操作执行者的监管问责制度以及参与意识,以此达到增强内部评级体制治理有效性的目的,强化内部控制的目标。银行把分离且落后的业务同互联网结合,加强内部监管力度。银行需要规范员工业务操作,合理设计监管制度。杜绝银行内部犯罪,明确职能权利和责任。银行需要加强奖惩力度和监管考核,以此强化员工在工作中的执行力度。

2.吸收优秀的风险管理人才,培养专门的风险管理团队

银行利用相关待遇政策吸引优秀管理人才,并且调整团队构造,让团队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善于发现工作人员特长并且给予合适的岗位。与此同时,银行需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考核,使其技术和体制能够跟上时展步伐,更加不容忽视的是对员工风险意识和专业道德素质训练,以此保持体制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银行便能让整个人才系统随时保持在最优状态,员工素质得以提升,以此来降低信贷风险强度。

3.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和方法

银行内部创建独立的审核部门,在贷款之后进行跟进工作,不定时对信贷等级进行复核,调整信用等级,还必须保持这个部门的独立性。除此之外,还需加强信息的管理,引入先进的度量模型和内部评级法。银行需要规范员工的业务操作能力,按流程办事,把奖惩制度完善化,加强监督体制,银行还要善于和银监会互相配合,落实相关经济政策。

健全风险预防机制上,商业银行把可以通过相关操作作为预防基础,建立内容详细、真实、完整的体制,并且对风险进行分析、测量、监管,及时采取强有力的方式解决问题。还要把风险预防体制同其他方式进行对比。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主要依靠动态信息、整体化、准确性内部系统进行测评,工作人员还需结合预防机制增强防火墙的功能。

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范文8

现如今,人们的消费意识和理念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信贷消费正在逐步兴起并迅速为人们所接受。这种有利的契机给银行信用卡这个朝阳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风险与受益往往是并存的,信用卡业务在其不断增长和创收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风险。如果忽视对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必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在银行面临的众多风险中,操作风险是控制点多、管理较为复杂、人为因素较多的一个,也是进行风险管理的重点环节之一。因此,对银行信用卡业务进行分析,对所存在的操作风险进行计量和有效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一、风险的识别

风险的识别是在对风险进行防范的最初阶段,对于所要面临的风险加以认识。它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对于后续开发可行的操作风险管理系统是非常重要的。新巴赛尔协议规定对于操作风险的识别应该立足于当前的和潜在的风险。具体到信用卡业务操作风险的识别,应该考虑的因素包括:

一是潜在操作风险的整体情况;二是银行信用卡业务运行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三是银行的战略目标;四是银行提供的其他产品或服务;五是银行独特的环境因素;六是内外部的变化及变化的速度。

一般而言,信用卡业务作业包括客户申请(客户选择、进件)、录入、征信、发卡、资料管理、用卡、还款、催收等环节,如图 1所示。

在信用卡业务中的各个业务环节中,都可能产生风险,因此对每个环节都不能忽视,要进行详细的整体业务分析,确定潜在的风险点。

二、风险的评估和量化

对风险进行评估和量化是风险识别后的首要任务。由于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对于风险的管理也是在有限的资源下进行的。所以业务的各个风险点所存在的风险大小不同,所采取的控制强度和处理的优先级别就存在差异。

评估和量化风险的主要方法就是评估该项风险可能发生的概率,但是这种评估要建立在客观、一致的标准之上。这就要求不同人员在评估风险时不带有主观偏见性;此外,风险可能产生的影响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这种对于风险影响的评估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在于对公司目标的广泛影响。

对于操作风险产生概率的评估和量化笔者采用等级化的描述方法。各个业务流程中的风险点可分别划分为四个等级:一级,几乎肯定(发生的可能性大于95%),二级,很可能(发生的可能性在60%-95%),三级,可能(发生的可能性在10%-60%),四级,不大可能(发生的可能性小于10%)。

对于操作风险影响的评估和量化,也可以采用等级描述法。可分为:一级,灾难性(超出可承受的能力,产生巨大的财务损失);二级,较大(较大的财务或其他损失,极其不良的影响);三级,中等(中等的财务损失,一定的不良影响);四级,较小(较小的财务损失,涉及的金额较小);五级,无关紧要(极小的财务损失,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在操作风险的概率和影响评价与量化的基础上,可以对风险进行综合的等级划分和评估。可采用的标准如下:一是极度风险,要求立即采取措施。二是高度风险,要求管理层予以关注。三是中等风险,必须规定控制程序和责任。四是低风险,用日常的程序处理。五是极小风险,基本上不用处理。

三、风险管理和风险缓释工具

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正确的风险缓释工具的使用,可以使银行信用卡业务的操作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风险水平。不同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具有不同的经营环境和特殊的经营特点。

具体管理方案的制定,就是为实现信用卡操作风险管理的目标,就以上已经识别和评估量化的各个风险点,组织专门的人员并配备一定的资源来完成。以下三个方面是信用卡业务经常面临的高风险点,据此可以有针对性的制定风险管理措施,并由相关部门负责实施。

(一)目标客户的选择

在开展信用卡业务的过程中,银行在客户定位上应该有一个清晰的判断和理解。对各发卡地区的资源状况进行充分细致的调查了解是信用卡管理机构的首要工作,然后可以根据具体的潜在客户群的情况,实施市场细分策略,确定目标客户群体并设定准入标准,包括收入、职业、家庭情况及个人负债等参数。

(二)持卡人使用前的培训

对持卡人的培训是信用卡使用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充分的培训计划可大大降低银行与持卡人的风险。这些措施包括:提醒持卡人及时签名与修改密码、对消费单据的保存、定期对账、对个人资料的保护、支付结算时对敏感信息的保护以及紧急情况下与发卡行的及时联系。

(三)客户账户的实时监控

实时监控系统一旦发现持卡人账户的交易频率和数量出现异常应当及时通知持卡人确认交易的真实性。若为真实交易,则要确保持卡人的消费金额在信贷额度之内,以减少可能发生的损失。

(四)制定应急和连续经营方案

银行应该建立并确保信用卡业务在正常的经营状态下顺利地进行。为此,应该建立并保持应急预案和程序,以识别并控制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和紧急情况。意外事件和紧急情况发生时,应该及时做出响应,以预防或减少可能造成的损失。

应急计划的范围包括:持卡人或其他主体的重大投诉、信用卡重大风险隐患或犯罪案件、软硬件系统的运行故障、内控不利造成重大透支等。而对于这些紧急情况的处理时,要将责任明确到相关部门。事务处理的负责人要有敏锐的判断力,分清轻重缓急,一旦确定是紧急事务,应果断、及时、迅速的着手处理并尽力化解,不得无故拖延。在处理过程中,各个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并派专人跟踪全过程,直至危机化解。

(五)风险报告

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范文9

关键词:信用风险互换(CDS);信贷风险;风险共担

一、背景介绍

信用违约互换是指信用保护买方(Protection Buyer)和信用保护卖方(Protection Seller)之间签订的协议,其中的一方(保护买方)持有的一些资产可能会由于发生某种信用事件而遭受损失。为了寻求保护,转移信用风险,该交易者向愿意承担风险信用保护的另一方(保护卖方)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定期支付一笔固定的费用,在承诺合同期限内,当相应的信用事件发生时,保护卖方需要向保护买方赔付一定的金额。作为信用衍生产品的重要一员,信用违约互换的核心是将原生金融产品中的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分离出来进行重构定价,从而便于信用风险的管理。

信用违约互换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至今已经占据了信用衍生品市场70%以上的份额,尤其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越发成为世界各大银行进行信用管理的主要衍生品工具。

二、信用违约互换应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可行性

目前,信用违约互换在我国基本上还处于介绍和讨论定价模型等非应用阶段,较多的是建议银行把信用违约互换应用到对债券的信用管理方面,但是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将信用违约互换运用到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更具可性行。

(一)信用违约互换在我国不适用于债券

我国银行信用违约互换以债券资产为信用标的意义不大。在美国等国,信用违约互换的合约标的资产多为公司债券,且种类众多,风险各异;而在我国,央行票据、政府债券和政策性债券占了全部债券发行量的75%以上,公司债券的种类稀少,其发债主体多为大型国企,信用风险较低。同时,我国银行持有公司债权的比例较低,一定程度也削弱了利用信用违约互换进行债券信用管理的动力。

(二)我国银行应用信用违约互换的必要性

1、我国银行信贷资产集中度较高。我国金融体系一个突出的现象是金融资产过度集中于银行,银行的资金运用又相对集中。各银行贷款更多偏向于大企业、大项目和发达地区,集中度较高,使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性和社会经济周期运行形成较强的相关关系。一旦宏观形势变化、经济周期发生拐点,信贷资产存在较大的隐患。

2、不良贷款面临反弹压力。今年以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次贷危机影响依然深不可测,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扬,资金链十分紧张,普遍面临一定困境。银行信贷资产面临较大的风险隐患,而信贷资金规模又被控制,“惜贷”和“缺贷”错综并存,银行不良贷款反弹压力较大。

3、衍生交易缺失加剧信贷风险隐患。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发展程度较低,衍生金融交易比较更是落后,信贷资金大量集中和风险规避工具的缺失,无法对风险进行合理有效的规避,有悖于银行信贷资金的分散原则,也不利于银行资金的运用和投资获利要求,从长远看也不利于银行业务的全面发展和与国际的接轨。

三、信用违约互换运用于信贷风险管理的模式简析

(一)信用违约互换的双边模式

信用违约互换的合约双方,可以是两家商业银行互相为对方的贷款提供信用保护。在标的资产的选择方面,进行信用保护的贷款应该是在双方各自内部评级中级别相近的企业贷款,实现两份合约定价一致,并进一步实现双方“收益不变,而风险分摊”的目的。信用违约互换的双边模式如图1所示:

经过上述信用违约互换安排后,两家银行实现了收益不变而风险共担。在信用事件不发生的情况下,两家银行之间不发生实际的现金交换;在银行A的贷款出现坏账时,B向A支付坏账损失的一半,A自己承担一半,同理对银行B也一样;银行A和B同时出现贷款坏账,各自分担总坏账损失的一半。

(二)信用违约互换的三边模式

信用违约互换可以由三家商业银行共同完成,三家商业银行分别为另外两家商业银行的贷款提供信用保护,在合约标的资产选择三方各自内部评级中级别相近的企业贷款。在信用事件不发生的情况下,三家银行之间不发生实际的现金交换;在三家商业银行中某一家出现坏账损失时,三家银行各自分担损失的三分之一,而有两家或两家以上出现坏账损失时,三家共同对坏账损失进行分摊。

(三)信用违约互换的多边模式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用于测算信用风险模型在本质上是相似的,使我国各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评级较易为另外的商业银行所接受。经过信用违约互换的多边安排之后,风险将由整个银行体系联合分担,这样就把信用事件发生对银行的冲击降到了最低,可以帮助我国银行系统实现整体的风险共担。

四、信用违约互换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起到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银行信用集中风险的分散

有效运用信用违约互换,将银行的信用风险从信贷资产中予以一定的剥离,实现信用风险交易的市场化,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银行过于集中投放少数行业、企业和地区带来的风险集中度问题,对防范不良贷款的反弹也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有助于银行和客户建立长久的信用关系

银行在信用管理中遵循分散化和多样化原则,但采取资产证券化和贷款出售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有损银行和客户建立起来的长久关系,而应用信用违约互换能使银行将其贷款组合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单独剥离出来加以管理,银行在风险分散的前提下依然能够维护其与客户的良好关系,有助于银行和客户建立长久的信用关系,避免短期化行为的发生,对银行的长期信用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推动衍生工具的广泛应用

信用违约互换的广泛使用,有助于衍生避险等金融工具的推广应用,能促进我国金融衍生市场的规范发展,加快我国银行业信贷管理模式的更新,使我国银行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势去管理信贷风险。在丰富衍生交易的同时,提高系统性的风险管理水平。

五、总结

综上所述,发展和应用信用违约互换于我国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有利于我国银行业信贷风险的分散和防止不良贷款的反弹,有助于银行业信用风险的控制,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但是也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信用违约互换说到底是衍生产品,是一把“双刃剑”,它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可能会扩大风险。二是其定价问题是关键所在,要大力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设专业的信用评估机构,定期公布企业的信用信息,既有助于信用违约互换的定价,又降低了交易双方搜集信息的成本。三是积极主动监管。信用违约互换衍生产品虽然是为了管理风险而存在的,但它同时也会带来风险。其交易作为一种表外业务,很容易被银行拿来掩盖资产质量的真实问题,要就其运作原理和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对交易和运用进行有效的市场监管,推动市场的稳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信华,叶龙森.金融衍生品[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2、British Bankers’ Association. BBA credit derivatives report[R].British Bankers’Association,2006.

3、蒋静.信用违约互换的契约方程分析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研究[J].中国货币市场,2007(11).

4、冯谦,杨朝军.信用违约互换与我国金融结构良性变迁[J].上海金融,2006(9).

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范文10

[论文摘要]文章首先解释银行信用风险并列出其表现形式,进而从银行法制建设、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方法体系及信用风险监管等方面对中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进行对比,最后提出改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银行信用风险及其表现形式

国际清算银行巴塞尔委员会对信用风险的定义为:由于债务人 违约而造成的损失风险。对于银行这样的特定环境,信用风险即指贷款人因违约而对银行造成的损失风险。银行信用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为贷款人拖欠银行的贷款或利息(一般是超过90天)、呆账、死账、违背贷款契约等,通俗称为“不良贷款”。

信用风险是 金融 市场上最为古老的一种风险,信用风险管理也伴随着它贯穿于商业银行的整个 历史 发展 过程。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的趋势锐不可挡,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各国银行业的监管措施、监管力度和商业银行本身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受到很大挑战。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对巴林银行倒闭、亚洲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重大的金融风险事件中存在的信用风险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它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技术,而且促成了侧重于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创新。加上《新巴塞尔协议》的出台,这些都使得信用风险管理业已成为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首要战略问题。

二、中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对比

(一)银行法制建设比较

全国银行货币及银行法(1863~1964)是美国银行史上第一个主要联邦法;1933年银行业法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格拉斯-斯蒂格尔法(glass-steagall act)与证券承销;在格拉斯-斯蒂尔法下创立fdic,银行控股公司法和修改法案(1995年、1996年、1970年);银行合并法及其修改法案(1960和1966) ; 1986年消费者信贷保护法;1974年平等信贷机会法;1977年再投资法;1987年颁布银行业竞争公平法;1991年储蓄真相法;1980年存款机构放松管制和货币控制法;加思-圣占曼存款机构法;1997年银行破产和银行业公平竞争法;1989年金融机构改革、复兴和加强法;1992年美国财政部提议的改革法;1991年fdic(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改进法;1984年瑞格尔-尼尔跨州银行和分业效率法和瑞格尔社区发展和管制改革法。通过这些银行法的建设,美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银行法的建设为金融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相比之下,我国商业银行法制建设很不完善。1986年1月7日,国务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1993年12月25日,国务院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1994年8月5日, 中国 人民银行下发了《金融机构管理规定》;1994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考核》暂行办法。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我国的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目前仍然是按照行政区域来设置其分支机构,从总行、省市分行,到地市分行、区县支行,再到分理处、储蓄所,共同构成了商业银行的基本组织体系。就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而言,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从事贷款管理的部门主要有客户经理部、信用风险管理部、贷审会和稽核部。 客户经理部主要负责对贷款客户资质的前期调查(包括识别客户提供的虚假财务报表等),它是银行信用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客户经理的职责是向市场中的客户直接推销银行的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并通过其提供的优质服务,保持、发展与客户长久、稳定的关系,从而占领市场。客户经理通过调查发现银行的优质客户,做好客户信用分析报告及备齐相关的贷款申请资料,并交送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审批。信用风险管理部的主要职责是对各支行提出的贷款申请进行审查并提出反馈意见,然后将审查通过的贷款合并自己的审查意见提交给贷审会。贷审会是银行审批贷款的最高权力机构,一般由银行若干资深的专家组成。他们投票决定贷款的发放以及贷款的发放条件。稽核部是负责银行各项工作的监督检查机构,主要是从 会计 角度审查文件和凭证的齐备性。虽然对贷款也是一种事后检查,但与美国商业银行中的“复核部”有着本质的区别。

尽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实施了审贷分离制度,客户经理部负责发放贷款,信用风险管理部负责审查贷款,通过信用风险管理部不直接接触贷款客户来回避贷款风险,但和美国商业银行的贷审分离制度还是有着实质性的差别。

美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链包括客户经理制、信用部、贷款复核部、审计部和贷审委员会committee。每个部门在信用风险控制中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美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及部门职责上与中国银行有着明显的不同。比如,美国银行一般都设有loan review 部门(即贷款复核部),虽然该机构在名称上与中国银行的“稽核部”很相似,但其实际作用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美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复核部实际上是贷后的监控部门,它可以随机地对原信用部评定的信用等级重新作出评定,对贷款文件进行抽查,并对贷款信用等级的调整具有最终发言权。如果客户经理或信贷员不负责任地为贷款评定信用等级,他们将受到银行的严厉责罚。贷款复核部在评级标准的制定以及贷款发放的监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整个银行的信用文化。相对于中国商业银行注重贷款发放和审查的独立,美国商业银行则更加强调信贷部门和贷款复核部的相互独立性。

(三)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方法体系

目前,我国很多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系统使用的还是简单的打分模型。这种简单的打分模型虽然同时包括定性和定量指标,但其在指标的选择和权重比例的分配上往往比较落后。此外,信用评级人员未能充分理解评估模型的内涵,只是机械地对客户进行打分,并不能够真正认识到借款人的内在信用风险。这样评定出的信用等级不但缺乏准确性,而且银行的监察和稽核部门也难以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复审和跟踪。

我国的商业银行一般只对 企业 进行评级,而美国商业银行一般既对企业评级,也对债项进行评级。我国的评级一般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定性分析主要围绕宏观 经济 形势、行业和市场状况、企业的经营管理、组织形式或有负债等;定量分析主要是针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而美国的商业银行,往往是通过专家的分析和判断来为企业评定最终的信用等级。评级最初由信用分析师和客户经理执行,然后送交区域经理或贷审会批准通过。企业财务分析是信用评级的核心部分,分为经营业绩分析、财务状况分析和现金流分析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相对独立、互不重叠。并且银行的信贷人员都是经过严格的培训的,因此他们具备深厚的会计知识,能够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去分析每个主要报表项目,并结合阅读报表的附注和实地调查去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

(四)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管比较

银行监管组织分为外部监管和内部监管。美国商业银行按照 现代 公司制度组建,商业银行有权自己决定产品的价格,利率=基准利率+风险补偿。商业银行在美联储制定的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根据借款者的信用质量好坏来确定风险补偿,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的利益。因此商业银行具有内在动力去建立内部信用风险管理机构,并且风险管理部门独立于经营等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直接向董事会负责不受其他部门干扰,有权监管其他部门的工作。美国通过 法律 的形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外部监管体系。

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起 现代 企业 制度,无权决定其产品的价格,只能被动接受中央银行规定利率。一方面,不管借款者的信用质量好与坏,都按照同一利率贷款。致使商业银行缺乏信用风险管理的内在动力。不良贷款占总贷款的20%~30%;另一方面,我国 金融 业法制建设很不健全,还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外部监管机构。上述两个方面的原因,致使我国商业银行缺乏信用风险管理的压力。

三、改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金融法制建设

金融法制建设是改善金融环境的保证,金融环境的好坏决定了商业银行能否健康 发展 ,甚至影响整个国家的信用质量。首先,应通过立法规范银行业、信托业、证券业的业务。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体系比较完善,银行业的管理制度健全,自从20 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打破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业经营的规定。而我国商业银行 历史 短,商业银行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很不健全。如果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混业经营势必会造成金融秩序的混乱,所以应该以立法的形式继续执行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业经营,维持金融秩序;其次,要通过立法使银行业的经营业绩披露透明,完善银行保险体系,保护存款者的利益。最后,通过立法建立银行的准备金制度,并且建立一套统一的外部监管体系并规定监管者的权利和义务。

(二)建立 科学 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

1.培育信用风险管理文化

要使信用风险管理有效实施,除了制定适当的信用风险管理的决策与适时监督银行整体的风险外,更为积极的一种方法就是促使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深植于商业银行的组织文化中,即让银行这个组织中充满着重视风险管理的文化。所谓信用风险管理文化是透过行动或文字的呈现,使全行职员随时察觉到风险的存在。它是一种融合了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思想、信用风险管理理念、信用风险管理行为、信用风险道德标准与信用风险管理环境等要素于一体的文化力。培育信用风险管理文化,就是倡导和强化信用风险意识,树立起涉及到各部门、各项业务的全方位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从而推进信用风险管理文化的发展。

2.建立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首先要建立起全面的风险管理的模式。商业银行应将信用风险和其他风险以及各种金融资产与金融资产组合中包含的这些风险都纳入到风险管理体系中,依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核算并根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进行控制和管理。其次要构建完善独立的、纵向式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应逐步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纵向架构,来适应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变化和新环境下发展的需要。

3.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标准,确保数据资料的真实性

因为信用评级主要根据的是公开披露的信息资料,评级对象能否适应外部环境和发挥内在优势最终都集中在公司的财务状况上。因此,财务因素分析在评级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而我国目前资本市场上伪造、编造 会计 凭证、会计账簿和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表现象非常严重,这必然会影响评级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标准,在制度上保证企业不得不将真实的数字告知银行并由此获得一个没有水分的信用级别。另外,银行评级人员也要提高识别真假数据的基本功,要培养自己“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能力,提高评级水平。

4.完善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

(1)加强银行内部信用评级的立法,确立信用评级工作的 法律 地位。以立法的形式规定评级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及其他信用市场中所处的地位,使信用评级行为与评级结果得到有效的法律规范,实现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

(2)建立健全科学的信用评级体系。建立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应坚持“三结合”:一是国际标准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二是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相结合;三是传统研究方法与现代先进评级技术,特别是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就评级方法而言,内部评级法是《新巴塞尔协定》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体现了国际上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先进成果。我国商业银行要学习其模型及其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逐步建立起符合国际银行业标准的内部评级系统。

(3)积极培育评级市场。市场 经济 需要信用评级。而其规范和发展关键在于政府引导、培育和完善。一方面通过类似贷款证的规定来推动评级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鼓励跨地区的评级,提高评级机构素质和评级质量,引导、培育和完善信用评级市场。

5.强化金融监管,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通过金融当局的监督管理,提高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保障金融安全是《新巴塞尔协定》的主要要求。在我国,一方面人民银行要监督检查各家银行是否具备一套建立在认真分析风险基础之上评估资本充足率的完善内部程序,是否妥善处理了不同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及银行敏感性分析和压力测试结果。另一方面,人民银行要监督检查各家银行资本是否充足,确定监管资本各类方法需要满足的最低标准。还有,人民银行要制定具体的信息披露的规定,以此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 参考 文献 ]

[1]孙雪梅.关于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初步设想[j].新金融,2003,(8).

[2]阎小青.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2004,(7).

[3]邱志会.关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4).

[4]章彰,于雅宁.论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j].新金融,2002,(7).

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范文11

摘要:自美国次贷危机以来,金融监管机构日益重视信用风险监管的有效性,信用风险的管理水平也成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之一。本文在深入分析国内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完善我国商业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信用风险管理;问题;对策建议

一、引言

信用中介性与高杠杆性是银行业的行业特质性,它既是银行获取高额利润的基石,也是整个银行体系脆弱性的根源所在。银行在攫取高额盈利的同时必然内生伴随着高风险,从本质上来讲银行就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因此,如何有效管控风险、维护银行体系的长期稳健运行、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成为银行业以及金融监管机构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银行风险从日常运营可划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其中信用风险占据特殊地位,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在金融创新、全球化、放松管制的背景下爆发的美国次级债务危机把信用衍生品推到了风口浪尖,主流的观点认为信用产品泛滥及其监管不当是此次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

2010年12月16巴塞尔委员会了第三版巴塞尔协议(BaselⅢ),有效吸取了本轮金融危机的教训,加强对资产负债表外信用风险的监管,提高了对交易账户和复杂资产证券化风险暴漏的资本要求。我国在危机过后的监管更趋审慎主动,逐步建立与信用风险管理相对应的宏观管理制度框架。2009年出台《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项目融资指引》,2010年相继出台了《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简称“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初步构建了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法规框架。据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情况表(法人)》统计显示,从2009年至2012年9月,我国商业银行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高于规定的8%,2012年前三季度均高于12.7%,资本充足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但BaselⅢ对后期各级资本充足率实施了更为严厉的监管。BaselⅢ规定截止2015年一月,各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下线从现行的2.0%提升至4.5%,一级资本不得低于风险加权资产的6.0%,从2016年1月到2019年1月分阶段设立总额不低于银行风险资产的2.5%的防护缓冲资本,并提出了0-2.5%逆周期缓冲资本。在危机过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快速扩张的背景下,这一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和资金的运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银行必须不断提升信用风险的管理水平,做到风险可控、安全运行和收益最大化。

二、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取得的进步

1.内部信用评级建设逐步推进

我国商业银行早已着手于内部信用评级体系的开发建设,从建设之初不断积累企业的财务数据及其它指标信息,同时也致力于完善评级模型,提升信用评级的精准度。目前商业银行基本上能够根据已掌握的数据预测出企业的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并据此制定相关的信贷政策、计提风险资本。

2.信贷相关的内部控制得到改善

前台和后台监管相分离是提高贷款决策水平、防范信用风险的重要举措,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岗位职能已实现了“审贷分离”,做到贷前调查和风险评估授信相分离、层层推进,而不是相互干扰。同时,也建立了信贷资产质量责任制,对信贷人员的日常经营业务和授权作出明确规定,使得权力和责任相对称,促使信贷人员在既定的规章制度下进行规范的信贷业务操作。

3.贷时贷后监管得到有效发挥

在整个信贷风险管理各环节中,我国的商业银行一直都比较注重贷前审批,依赖风险额度来控制信用风险,轻视了贷时和贷后的风险控制。而现阶段商业银行越发重视贷时贷后的监管,调查分析企业的真实贷款需求,了解信贷资金的流向,防止企业拿到信贷资本后从事高风险的投资活动,当发现企业信誉降低或出现反常经济行为时,则减少风险资产的暴漏或提早对不良资产进行处理。

三、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风险管理理念落后

我国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习惯了用规模来控制风险,不超过事先设定的风险额度,对风险的理解偏重于防控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管理,而目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考核指标主要是不良贷款率,并没有足够重视与风险相对应的收益,如果收益能够足够覆盖风险,那么风险就可以接受。同时,我国信贷人员素质较低,风险意识淡薄,在审贷过程中对信贷风险评估能力不足,贷后监督检查乏力,而且并不能很好地遵守既定的授信授权等合规性操作制度。

2.信用风险度量技术匮乏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内部评估主要采用专家法和打分法,所选的指标和权重缺乏客观依据,信用风险评估主观性较强,对企业的的偿债能力和违约概率的预测精准度偏低,而且信用价差并不能很好地反映信贷资产的差异程度。风险资产计量的准确度、敏感性不足以支撑银行对风险资产进行有效的识别、估计和监管,极大的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而我国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正处于研究开发阶段,模型的适应性、应用性还有待检验。

3.信贷管理信息系统有待完善

完善的信贷信息系统能够为风险资产的分析与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提高信用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在我国,企业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规范性比较差,信贷业务数据积累不足,严重制约了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的准确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还有存在很多不足,缺乏对贷款公司的信贷资金规模、流向和使用效率的有效监管,不能做到实贷实付动态跟踪。而当贷款公司的资产和偿债能力发生变动时,又很难做到信用评级的动态调整。

4.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单一

我国商业银行普遍使用担保抵押等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来降低风险暴漏,这种预防性的管理方式往往指标不治本,当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无能为力。而信用衍生品的出现给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开辟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改变了以往被动防控的局面。信用衍生品不仅能够分离风险资产暴露所带来的信用风险,通过交易活动将其风险转移给交易对手,还可以有效解决风险控制与业务规模扩大之间的矛盾。目前,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参与者较少,从事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交易的都是商业银行,从而导致信用衍生品只能在银行同业之间流动,银行的真实需求得不到满足。

四、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1.加快内部评级体系建设

内部评级体系不仅能提升风险度量的准确性、敏感度,还能摆脱对外部评级机构的依赖,使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能够获得更大的自和资本优惠。在加快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基础数据的积累和开发,建立完善的个人和企业信贷数据库。同时,加大对风险管理技术的研发,能够精准的预测出贷款企业违约概率、违约风险暴漏和违约损失率等风险要素,做到信用评级的动态调整,信用价差能够真实反映信贷资产的差异程度。

2.加强风险管理文化与队伍建设

商业银行要积极倡导全面风险管理意识,加强文化素养的提升,覆盖包括信用风险管理各组织机构、业务部门、信贷业务流程各阶段的全面的文化建设。而人是文化的载体,只有拥有高素质的风险管理队伍才能够承载风险管理文化、把文化内涵渗透到日常的业务操作中,使得信贷业务流程的各个阶段都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进行风险把关和控制,从客户信贷的调查、评估授信,到信贷资产的发放、贷后检查,每个环节都要做到审慎监管,全面提升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和效率。

3.建立高质量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

商业银行建立高质量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能够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类识别与处理,还能解决由于经营规模和业务范围扩大所导致的信息沟通效率的问题。在建设信贷管理信息系统时,一方面要集中收集客户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使得信息能够充分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能力、所处地区与行业的综合信息,减少信贷决策中的不确定因素,从而提高贷款决策能力。另一方面,加强贷款过程中的动态信息监管,在贷款规模上做到实贷实付,在信贷业务流程各阶段做到自动检测,在风险控制上做到预警监控。

4.开发适宜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目前,我国的风险度量技术比较落后,国内商业银行所采用的度量模型和数量化风险管理工具基本上都是借鉴国外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内银行业的具体环境作出适应性分析,或者在模型的基础上作出适当的调整。国际上运用最广泛的四个信用风险模型:CreditMetrics(信用计量模型)、KMV模型、CreditRisk+(信用风险附加模型)、CreditPortf0lioView(信用组合观点),其中作为盯市类型的KMV模型,利用贷款企业的财务及交易信息推导出其市场价值及波动性,再根据长短期债务信息计算出违约距离,进而映射到不同的预期违约频率,对我国企业尤其是上市企业的适用性比较好。

5.优化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环境

信用衍生品能够很好解决我国信贷风险分布高度集中的问题,把风险分散化、转移化。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缓慢,若要推动信用衍生品市场的长期发展,必须优化其发展环境。首先,须完善基础性金融市场,信用衍生品交易衍生于基础性金融市场,它的价格必须能够灵敏反映金融市场需求的变化。成熟的金融市场拥有不同层次需求的交易者、一定的交易规模以及低廉的交易成本。这些基础性条件才能使得衍生品价格反映信贷资产价差的变化。其次,要加强信用衍生品交易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引导市场进行规范化交易,加强金融衍生品交易信息的披露与监管。(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国银行业监管委员会.第三版巴塞尔协议[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39-42

[2]李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J].金融经济,2009(2):82-84

[3]刘香,张海霞.巴塞尔资本协议Ⅲ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管理[J].北方经贸,2012(4):97-98

[4]产俊,冯仲文.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补充机制研究[J].海南金融,2011(6).

[5]武次冰,张 强.资本约束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提升途径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报,2010(1).

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范文12

关键词: 银行;信用风险;风险管理 

        1  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银行体制存在缺陷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是计划经济体制,大财政、小银行是金融的基本格局,银行制度则以高度集中计划管理和行政约束为主要特征。经过多年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中国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还未真正确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这一根本性问题仍待进一步解决。公司治理结构根本性缺陷是商业银行改革难以深化的焦点,也是信用风险产生的根源。公司治理方面的缺陷不但使得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基础薄弱,而且也严重制约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

        1.2 组织管理体系不完善  尽管目前中国商业银行普遍实施了审贷分离制度,客户经理部负责发放贷款,信用风险管理部负责审查贷款,通过信用风险管理部不直接接触贷款客户来回避贷款风险。但与国外相比,国内商业银行的信贷部门和贷款复核部门之间不独立,受外界干扰较多,独立性原则在工作中体现不够,而且部门之间、岗位之间普遍存在界面不清、职责不明现象。中国很多商业银行目前这种具有极强行政色彩的内部组织架构,无法完全适应经营目标以及运行环境的转变。

        1.3 风险管理工具及技术落后  近几年,中国商业银行在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已经逐步建立起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但是与国际性银行相比,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不论是在度量方法、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加工,还是在对信用风险管理结果的检验等方面都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从而极大地限制了信用风险管理系统在揭示和控制信用风险方面的作用。

        1.4 信用风险管理的法律制度存在缺陷  中国的银行业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长期以来银行承担了过多的财政性职能,商业性信贷业务和政策性贷款业务并未加以区分,银行普遍缺乏风险意识,国家对它也无风险责任要求,因而中国长期以来没有银行风险方面的法规。直到上世纪90年代,国家加快了金融改革的步伐,一方面引导国有专业银行逐步向商业银行过渡,另一方面开始重视外部的金融立法及银行内部的配套制度的建立。但在这些制度中信用风险方面的规定非常粗线条,并有大量的空白,其科学性、完整性还有欠缺。

        2  提高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

        2.1 改革银行体制  要把中国商业银行建设成为优秀的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只要这样才能提高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能力、竞争能力和抗御信用风险能力。而要成为真正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主要是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因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金融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根本所在。为了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当前迫切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2.1.1 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架构  股份制商业银行应遵循市场化运作规律和商业银行的办行规律,按照国际惯例,以优良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银行稳健经营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要减少大股东派出董事人数,派出董事的股东单位不再派出监事,增加独立董事和执行董事,增加中小股东单位派出的监事,充分发挥独立董事与外部监事的作用。提高董事、监事的独立性和职业素养,促使其实现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董事、监事逐步形成职业阶层,实行资格认证;建立董事、监事市场退出和禁入机制,可以仿效国外成熟的做法,实行每年更换三分之一的分批改选制;建立对董事、高级管理层成员的问责制度,加强对其尽职情况的管理、考核与监督。

        2.1.2 股权适度集中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股权结构安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所有者对人的监控效率和所有者的权益能否得到保护。当股权过于分散时,某一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会因为成本与收益相比过高而减弱,从而出现管理层的内部人控制现象;而当一家银行的股权过于集中,又很容易出现“一股独大”及控股股东通过内部关联交易损害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现象。 

因此,股权的适度多元化才会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2.1.3 建立职业经理人机制  银行家作为经营管理银行的企业家是银行机制创新的设计、组织和实施主体,是银行机制创新的必要条件。通过完善高级管理层的选聘机制,使经营管理者由行政性选择逐步向市场化选择转变,形成并发展职业经理人市场,从根本上解决人缺位问题,在经营管理层利益与股东利益或者说银行发展之间建立一种创新的激励相容机制。

        2.1.4 建立市场化激励机制  传统的薪酬制度对经营管理者的绩效评价主要是利润、资产质量等事后会计指标,对经营管理者业绩的反映具有滞后性,与银行远期盈利能力或未来经营业绩没有联系。建立经理股票期权或员工持股计划等有效的长期激励机制,会使高级管理层和员工的报酬与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紧密联系,解决由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利益不一致所产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