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粮食加工产业前景

粮食加工产业前景

时间:2023-08-28 16:56:55

粮食加工产业前景

粮食加工产业前景范文1

时代的烙印

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最新报告显示,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的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价格,分别比上年同期上升6.0%、7.2%、9.6%和83.8%。而且专家认为,2008年国内粮价必定是高位运行。如果本轮粮价上涨峰值能够达到上一轮1995年的峰值,那么从时间序列数据看三种粮食价格还有近20%~25%的上涨空间,而即使粮食实际价格不能再次达到1995年峰值,三种粮食价格的升幅也不会低于10%。

产品价格的运行一般都会打上市场背景的烙印,因此,与历史上历次粮食价格上涨相比,本轮粮价的上升具有自己明显的特点:

粮食价格与粮食产量逆运行。理论上而言,粮食产量的增加意味着供给的增加从而可以驱动粮价的下降,但这一基本的原理却被现实所颠覆。2006年,中国粮食产量超过49000万吨,2007年冲高到50150万吨,与此相反照,2006和2007年的粮食价格却有所上涨。

粮食价格获得了流动性充足的支持。与以往粮食价格上涨都是发生在货币供应量不足状态中完全不同,新一轮粮价上涨却存在于流动性过剩的金融环境之中。这就意味着,国内货币供应量增速持续保持高位,有可能对粮食需求形成一定的拉动作用。虽然粮食需求弹性较小,但如果货币市场导致消费者产生所谓“货币幻觉”(如严重的通货膨胀),则很难保证粮食购买行为不会走向极端(如抢购、窖藏等),从而进一步推升粮价。

国际粮价因素的传导。与1988~1989年粮价上涨是因为价格“闯关”所致以及1993~1995年粮价暴涨是由“总需求拉动”不同,本轮粮价上涨的明显力量就是“国际化”与“价格输入”。

工业化城市化

从一般意义上讲,尽管可以将自然灾害频繁和流通环节不畅等变量引入到粮食价格上涨的坐标中来,但这些临时性因素并不是决定粮价上涨的决定力量。推动我国粮食价格上涨的根本性动能,在于不断推进和日益加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第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扩容加剧了粮食的需求,进而产生粮食供求局面的失衡。

一方面,目前我国的城市化率为40%左右,而国际上一般在工业化中期的城市化率至少要达到50%以上。按照这一标准,我国的城镇人口要在现在的基础上增加,由此必然大大增加对粮食的需求。

另一方面,伴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加速推进的是城乡居民经济收入明显提高和食物消费结构的明显升级,从而导致粮食消费需求出现较大的结构性变化。食品消费结构升级主要表现为食用油、肉禽蛋奶和精加工食品消费需求迅速增长,由此导致生产食用油的油料作物和生产肉禽蛋奶的饲料原粮需求大幅增加。与此同时,由于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主要为大豆和玉米,这一变化直接导致大豆和玉米消费需求大幅增长。资料显示,2007~2008年度,我国玉米消费需求较上年度增长3.6%,大豆消费需求较上年度增长5.7%。

再者,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能源需求加速放大,在能源价格不断爬升的前提下,寻找生物能源替代项目撑大了对粮食的需求口径。近几年,我们也投产了一些生物燃料,比如说乙醇项目,相应的工业生产用粮需求也在不断增多,粮食供给压力也日益加大。

第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加速挤占了大量粮食生产资源,导致粮食增产的变数加大。

一方面,耕地资源被人为和非人为地挤占,造成耕地面积缩减。工业化与城镇化加快的时期,也是占地最多和耕地减少最快的时期。资料表明,从2003年至今,我国耕地面积年均下降0.7%,人均占有耕地只有1.39亩。如果按照目前的递减趋势,到2020年,中国耕地缺口将缩减到1亿亩以上。耕地减少直接导致了粮食播种面积的下降。国土资源部的调查报告显示,最近5年来,我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年均下降0.65%。

另一方面,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转移了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导致农业生产投入下降,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目前,导致农业劳动力流失的原因除了农业比较利益仍然偏低之外,还由于农业生产成本的上升直接降低了农业的绝对收益。因此,即使粮食价格与过去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同样不能激发农民务农的积极性和生产热情。自然,当生产成本上涨更多地体现为农民种粮的绝对收益减少时,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流失趋势将不会停止。

第三,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拉动原油和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并向下传导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引起投入粮食生产的物质,如农用工具、饲料、化学肥料、农药(器械)和农用机油,以及相关服务价格显著增长。上述因素共同推高了粮食生产总成本,从而引起粮价上涨。

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来看,粮食实际价格上涨是工业化中后期必然面临的问题。中国经济目前处于“费景汉-拉尼斯拐点”――在超过了“费景汉-拉尼斯拐点”之后,购买相同数量的农产品需要更多的货币,必须出售更多的工业品才能实现。“费景汉-拉尼斯拐点”的意义是,如果一个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不重视农业生产,不断向工业转移农业资源,就会出现全社会资源都趋向于盈利水平高的行业。社会资源开始撤离农业,造成农产品总供给的结构性短缺,农产品价格上扬,粮食问题将不可避免。以此观察,目前的粮食价格上涨既是对“费景汉-拉尼斯拐点”之前中国掠夺性破坏农业经济的惩罚,也是对中国粮食价格的一种矫正。

农民受益?

某种意义上而言,粮食价格的上涨有助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进而可以激发农村的消费需求。但是,如果将粮价放在整个宏观经济坐标中审视,或者将粮食生产者主体的农民放在整个市场竞争环境中来把握,粮食价格过快上扬过程中的负面效应就会充分地显现出来。

粮食价格的上涨一定程度上可以助长通货膨胀。一般说来,粮食价格上涨多发生在物价整体上涨或者是通货膨胀的背景中。作为一种最基础的初级品和受众最广的消费品,其价格的异动不可能不引起其他产品价格的敏感反应。

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数据,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水平(CPI)同比上升了8%,创近十年的新高;分类看,在CPI子要素中,食品价格上涨21.0%,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6.8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如果扣掉食品的因素,我们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的其他项目才上涨1.2%。而统计分析发现,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价格的权重一般要占约1/3,因此,如果粮食价格加大上升幅度 ,其对整体物价水平和通胀的推动作用就可见一斑。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的全球化,目前我国通货膨胀也具备了“国际性”和”传导性”特征,而粮食价格则成为了传导通胀的主要品种。进入今年以来,国际市场上小麦、玉米、大豆和大米价格都在连续多年上涨的基础上再次攀升了30%至120%不等。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就很难独善其身。国家统计局农产品生产价格调查显示,2007年初至2008年2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指数上涨了109.2%,同期国内大豆期货指数涨幅高达78.2%,大大超越了其他农产品期涨幅度。由于大豆是我国进口依赖度最高的粮食产品,其价格涨幅伴随国际市场共振就异常明显。与此同时,据海关重点商品进口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初级产品(谷物及谷物粉、大豆、食用植物油、铁矿砂、原油等)进口523亿美元,同比增长95.3%。初级产品进口增长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价格上涨,谷物及谷物粉、大豆的价格都上涨50%以上。

虽然我们不能将粮食价格上涨视为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但却不能忽视粮价上涨对通胀的进一步威胁性。目前,一方面流动性过剩,另一方面资产价格市场(房地产、股票)出现拐点或剧烈下挫,而唯独粮食价格保持上升的势头。因此,这种情况并不排除大量的投机资本会进入粮市,从而进一步加剧粮价的波动,助推通货膨胀。

理论上,作为粮食生产者主体的农民应当最有资格分享粮价上涨的成果,但是,由于中国农民目前依然是一个市场谈判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十分嫩弱的群体,自然在与相关市场主体的博弈过程中,农民必然再一次成为输家。据农业部赴北京、山东、河北等省市调研组对粮食生产―收购―加工―运输―批发―零售等环节全程跟踪调查发现,在粮食产销各环节每斤总成本中,生产环节占73.9%。粮食总成本的增加主要发生在生产环节,这使农民在这轮粮食价格上涨中没有获利或者获利很少。

更进一步分析可知,作为最终消费者,粮食价格上升驱动CPI上涨对消费能力本已经脆弱的农民所产生的冲击要远远大于城镇居民。这一点,从国家统计局最近几年统计报告中所言明的“农村价格上涨幅度要大于城市”的结论就可见端倪。不仅如此,由于中国农村的恩格尔系数本身就大大高于城市,粮食价格和CPI的上涨就会削弱农民除食物之外其他消费品的购买能力,这种状况既会进一步抬高农村的恩格尔系数,同时阻挠农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拉大城乡消费差距。

中国粮食荒不荒

13亿人口的中国由于对粮食的巨大需求历来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14年前,美国科学家莱斯特・布朗发表专著《谁来供养中国》,质疑21世纪初中国的粮食安全;如今,在全球出现粮价猛涨甚至产生“粮荒”的背景下,许多人再一次将矛头对准了中国。一个十分严峻的诘问就是,在粮食需求全球性放大和粮食价格高企以及各国扎紧粮食出口口袋的国际环境中,仍然没有扔掉进口拐杖的中国能否保证自己的粮食安全。

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的确,中国粮食消费生态中未来还会表现出明显的进口成份。我国粮食需求占世界粮食需求总量达18.5%,过去10年我国粮食缺口占总需求的0.9%,比世界同期高0.7%。同时,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5亿,即使保持现有的人均需求不变,粮食产量需要每年增长0.5%~0.7%才能养活这些人口。正是基于如此严峻的形势,如今中国政府对于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实行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划下18亿亩耕地的红线。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保护农业、农民与粮食生产的系列倾斜性政策纷纷出台。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在过去四年粮食连续丰收的基础上,中国的粮食产需缺口从2003年的超过1000亿斤缩小到300亿斤以内。对于2008年的粮食产量,国家粮食局预测将保持在 1万亿斤左右。

粮食产量的持续增加有效充实了国家的粮食战略储备。目前,中国的粮食储备在1.5~2亿吨左右。如果按照2亿吨计算,中国的粮食库存消费比就高达40%。由于粮食储备充足,我国粮食的对外依存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粮食自给率多年保持在95%以上,远远超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提出的17%~18%的粮食安全线。不仅如此,为了稳定市场价格,过去两年中,国家粮食局通过拍卖的最低收购价粮食超过了1000亿斤。

粮食加工产业前景范文2

华如兴:国际背景为中国粮食提价创造条件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华如兴认为,近来全球粮价持续飙升的大背景是我国解决粮食问题,放开粮食价格的一个重要契机。真正市场化的粮食价格,有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可以起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

华如兴说,石油、有色金属等价格的屡创新高,使农资价格节节攀升,农民种粮成本随之增加。而目前与国际粮价脱轨的国内粮价相对偏低。解决“三农”问题,尤其是增加农民收入便显得尤为重要,应该趁目前国际粮价上涨之机,适度放开国内粮食价格,使国内粮价逐步与国际接轨。

不过华如兴也同时指出,国内粮价上涨必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片面追求所谓的“一步到位”,更不可能出现一下子“涨到位”的情况。

对于放开粮价可能导致的国内CPI指数的进一步上涨,华如兴表示,在全球通胀背景下,CPI的上涨是一种特殊情况。可以通过由国家地方财政对城市低收入人群,如进城务工人员、大学生、低收入家庭等,进行适当补贴的方式,消化由粮价上涨造成的CPI压力。我国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途径,主要还是在于花大力气狠抓粮食生产环节这一源头。变家庭式小范围生产为粮食生产大规模产业化,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因地制宜,加大调研与科研投入,从而提高农民收入。

梁东黎:政策支持是解决粮食问题的关键

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系教授、中华外国经济学会江苏省分会副会长梁东黎指出,世界粮价飙升对于中国社会、经济都有一定的影响,解决国内以粮食问题为代表的“三农”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关键还是要靠国家机关及各级政府对农业政策扶持。

梁东黎说,地方政府对于地域工业化、高GDP增长的追求,以及解决地方就业的压力都导致农村大量耕地为工业用地所侵占。如何切实保障18亿亩农耕用地“红线”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

在谈到粮食价格上涨时,梁东黎认为,这是粮食价格市场化的表现,它主要受供求关系影响,即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于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加大了粮食产品的消费力度。同时,粮价上涨还与世界通货膨胀、国际油价上涨、市场投机行为有关。而对于国内社会而言,粮价的适度上涨,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对于消除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形成的城乡居民收入的“剪刀差”现象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梁东黎说:谁是粮食价格上涨的真正受益者是一个需要各界认真思考的问题,作为粮食生长者的广大农民与运输、储备、加工等下游产业间的利益博弈是这个问题的焦点,而回答这个问题则需要大量调研证据的支持。

王健:加大“三农”直补力度

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教授王健在谈到国际国内粮价上涨时说,在这个粮价高企的时代,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农业、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加强城镇地区社会保障体制,从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

王健指出,防止谷贱伤农是解决当前国内粮食问题的关键。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波动,是一种粮价深度市场化的表现。但粮食作为一种经济必需品,它的商品率相对较低,其价格主要还是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自身弹性较小。而近年来我国粮食的连续丰产,特别是今年的夏粮丰收,对维护我国的粮食稳定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一些乡镇地区粮仓的废弃和取消,国家农产品支持价格缺乏落实渠道,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如电力能源等的上涨,更提高了农民种粮的成本,加大“直补”力度就成为了解决谷贱伤农最为行之有效的途径。

由于我国农村粮食生产以自我消费为主的特殊性,所以国际粮价波动对我国农村的影响较小,城镇居民反而承担了较大的上涨压力。对于这一问题,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社会保障法律机制,切实解决好城镇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的“吃饭”问题。

在粮食生产环节,“粮食丰产工程”等项目的相继上马,从选种、土肥控制、抗自然灾害等多角度为农民的丰产丰收提供了技术支持。我国的农业产业化,虽然在近十几年的推行、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可以说,我国农村产业化的发展是一个围绕有效提高农产品商品力的渐进过程。

最后,王健表示,虽然我国粮食情况总体安全稳定,但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建立组织、行政、财政、金融等各方面的防风险意识。在减少信息不确定性的同时,大力出台“优农惠农”的各项配套措施。

易法海:保证粮价稳定重点是立足国内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易法海认为,粮食相较于其他农产品,其行业特点更多的是一种公益性非商业产业,这就决定了必须保证其价格的相对稳定性。

易法海表示,国际粮价上涨,主要由一些主要产粮地的自然灾害导致,同时与生物能源的消费等也有一定的关系。而我国粮食安全建设的重点还是要立足国内:要大力完善粮食储备的各项机制,为农业生产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

易法海教授指出,由于我国粮价放开时间较短等原因,我国实际粮食价格相对国际市场偏低。但种子、化肥、农业机械等上游产业的价格上涨,使我国粮食生产成本大大提高。这时候,提高粮食价格,就像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固然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但另一方面价格的上涨又会影响到一系列下游产品的价格,比如以粮食为饲料的动物养殖业,以及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能源企业等。目前,最重要的还是保证我国粮食价格的相对稳定性。

长远来看,粮食生产产业化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一条必经之路。而农业产业化的关键之处在于做大做强下游产业,完善粮食运输、储备、加工等各项环节,加大粮食产业附加值。

粮食加工产业前景范文3

1.杂粮生产的发展前景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进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及人们饮食逐步讲究营养化、保健化、卫生化的新形势下,杂粮生产具有独特优势,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1)杂粮属于无公害绿色粮食,使用价值极高。农民对杂粮产量不刻意追求,极少使用农药、化肥,是一种消费者公认的靠“天收”的无公害绿色粮食。

(2)杂粮具有特殊的食疗食补价值,倍受青睐。杂粮由于无污染,被我国及世界食品界公认的具有特殊食疗食补作用的天然绿色食品,倍受食品界和消费者的青睐。当前,不仅在我国还是世界,食用杂粮已成为人们的一种消费时尚。

(3)杂粮品种繁多,易于加工转化增值。杂粮不仅在世界上,而且在我国品种也比较繁多。同时,还易于加工转化,特别是经过包装后,身价倍增,其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2.我县当前杂粮生产现状

梨树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多年来,在农作物结构上除了种植以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之外,杂粮面积相对较少。我县种植的杂粮品种主要有高粱、谷子、向日葵、红小豆、蓖麻及绿豆等。近几年,随着玉米深加工产业的迅速发展,玉米价格逐年攀升,农民种植玉米积极性高涨,面积逐年扩大。相对而言,大豆、花生、杂粮无论是原料还是其制品市场低靡,价格低位徘徊,经济效益低下,导致农民种植积极性下降,面积逐年下滑。我县农作物耕作面积418万亩,据统计,梨树县2007年种植杂粮作物面积为5.85万亩,2010年杂粮种植面积仅为4.5万亩。随着杂粮种植面积的逐年减少,供需十分紧张,多数依靠外进。2010年下半年以来,杂粮价格一路攀升,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新高。所以,抓住机遇,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抓好杂粮作物的生产发展,调整好区域优势结构,满足人们基本生活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发展我县杂粮生产的优势

近几年,玉米的效益出现了稳中有升的势头,因此,一些杂粮作物的面积相对减少,但从栽培上看,杂粮产业还是优势产业。杂粮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优势产业,因地制宜搞好种植业结构调整,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重要途径,只有提高土地利用率,才能更好地提高经济效益,同时种植杂粮作物,有利于合理轮作,做到土地用养结合。

3.1适宜的土壤条件是种植杂粮外在基础

梨树县的林海镇、刘家馆子镇、沈洋乡和四棵树乡部分地块土壤类型以风沙土和淡黑钙土为主,比较贫瘠,漏水漏肥,种植主产作物玉米,只有加大投肥量,才能实现高投入高产出。即使如此,玉米的产量和效益也不是很理想,特别是干旱年份,效益明显降低。而杂粮则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对瘠薄风砂土适应性强。

3.2杂粮抗灾能力强是栽培的内在因素

一些矮秆作物如荞麦、谷类、芝麻等,不但抗旱,而且抗风、抗雹;豆类、向日葵等对轻盐碱地有较好的适应性。其中,抗旱是最关键的一方面。2009年在林海镇的绿海村,砂岗地在完全没有水浇相邻地块的玉米不足1米高,几乎绝收,而种植黄金谷的地块公顷产量可达5500公斤,这充分证明了谷子在干旱条件下的生长优势。

3.3杂粮的效益是促进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所在

从近几年的生产上看,杂粮的效益总是高于玉米,并且随着面积的减少,市场经济的自然调节,杂粮价格上涨使杂粮的效益更好。

3.4杂粮还有省时、投入低,与主产作物不争工、轮作养地、出钱快等很多优势,增加了杂粮发展的必要性。

3.5种植杂粮有利于我县生态农业建设

杂粮间套在主栽作物中,可以增加对地面的覆盖率和土地利用率;杂豆类作物都有生物固氮的作用,固氮量最低每亩可达2~2.5公斤,高的可达 8~8.5公斤。

4.杂粮生产发展思路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繁荣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杂粮已成为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占相当比重,需求量也将越来越大。专家近期提出了杂粮经济新概念,表明杂粮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抓住良好机遇,结合地域特点,做大做好杂粮经济,变杂粮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发展杂粮特色产业,势在必行。

4.1要依靠科技,提高品质和产量

针对目前生产上存在的杂粮品种退化、新技术更新慢等问题应以品种为突破口,加强对现有品种的提纯复壮和新品种引进筛选工作,抓好种子基地建设,积极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和多用途品种,以满足人们不同需求;同时,抓好杂粮配套高产新技术的普及。

4.2抓好示范基地,推进规模种植

杂粮产业化开发需要规模种植,需要建立生产基地。各地应根据当地的自然优势,做好杂粮区划,有计划地建设各种杂粮基地。要根据市场需求优化品种,发展优势产品和市场需求旺的产品。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绿色优质杂粮,特别是按照无公害绿色食品要求指导农民生产优质、安全、卫生的杂粮。

4.3突破加工利用,提高杂粮档次

要针对有些杂粮适口性较差,家庭直接消费不方便,消费量有限等特点,发展杂粮生产应在加工利用上有大的突破。

粮食加工产业前景范文4

关键词:经济危机;农产品价格;粮食安全

最近爆发的经济危机已成为世界各国、各世界组织所关注的焦点,对于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经济危机的危害不可小视。因此探讨经济危机对农业的影响很有现实意义。

一、经济危机下的中国农业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扩散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集中表现在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等五个方面。

2008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战胜来自国际国内、自然界和市场等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实现了持续稳定发展,取得了极为难得的好成绩,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为国家成功办好大事、妥善处置难事,有效应对金融危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作出了重大贡献。

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扩散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集中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加大,一些农产品市场萎缩,二是农民工就业困难,三是优势农产品出口受阻,四是乡镇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困难加大,五是农民增收难度加大。这些困难和不利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迭加,加上上年基数较高,使得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面临的形势异常复杂,任务十分繁重,难度明显加大。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粮食连续五年增产、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切不可放松农业;在全力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任务繁重的时候,切不可忽视农业,必须明确,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重视农业。

二、影响粮食价格波动的因素

(一)提价政策,拉动粮食市场价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及此后党和国家召开的一系列会议,十分明确地作出了2009年加大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购买农机具补贴、良种补贴力度,大幅度提高2009年粮食最低收购价的决定。2008年10月19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出《关于提高2009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的通知》:“经国务院批准,决定从明年新粮上市起较大幅度提高2009年生产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每50公斤白小麦(三等,下同)、红小麦、混合麦最低收购价格分别提高到87元、83元、83元,比2008年分别提高10元、11元、11元。稻谷最低收购价格也要较大幅度提高。”

粮食最低收购价大幅度提高,2008年临时存储粮食收购后按照“顺价销售”的原则销售,意味着国家政策强力拉动粮食市场价格。2009年粮食收购价格、国家最低收购价粮食、临时存储粮食拍卖价格将进一步提升,市场粮价总水平将高于2008年。

(二)金融危机,压低粮食市场价格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全球,在此危机和世界粮食丰收的情势下,2010年国内外粮食市场将出现新的格局。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世界主要大米出口国,如泰国、越南等国纷纷解除大米出口限制,国际米价更进一步回落。受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消费超过全球小麦一半以上的发展中国家的小麦需求可能会大幅减少,尤其是亚洲地区。随着国际米价的一跌再跌,国内外米价已几乎持平。中国从2008年12月1日起,取消玉米和玉米面粉出口关税,同时降低小麦、大米和大米、面粉等出口关税。小麦出口关税从目前的20%调到3%,大米出口关税从5%~10%调到3%~8%。

调整粮食出口关税,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十分有限。由于中国政府对粮食的供应始终维持自给自足的策略,近期以来政府为稳定国内粮食市场,持续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包括对稻谷的临时收储、下调大米出口关税、解除年初对成品粮等食品类商品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等。受到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撑,在国际大米价格大幅急跌期间,国内米价则始终维持平稳运行的态势。

(三)石油降价,降低粮食生产价格

世界石油价格在2008年7月11日飙升至147.27美元/桶的油价后,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直线下降。美林预计,油价短期将触底至25美元/桶;高盛的报告也唱跌,预计油价将至30美元/桶。按照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结合近期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回落的情况,国家发改委决定,自2008年12月19日零时起将汽油出厂价格由每吨6 480元调整为5 580元,每吨降低900元;柴油出厂价格由每吨6 070元调整为4 970元,每吨降低1 100元;航空煤油出厂价格由每吨7 450元调整为5 050元,每吨降低2 400元。与粮食生产息息相关的石油价格大幅度下降,减轻了中国生产资料上涨的压力,带来粮食生产价格的下降。

(四)充裕粮源,有效调控市场价格

在2008年丰收大背景下,中国粮食收购量显著增加。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截至11月25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十四个中晚籼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08年新产中晚籼稻1 456.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353.4万吨;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等六个粳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08年新产粳稻442.1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44.5万吨;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甘肃等十个玉米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08年新产玉米641.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467.8万吨。2009年,国家有充裕的粮食调控粮食市场,只要常年拍卖最低收购价和临时存储粮食,就可以有效地保证市场供给,并运用价格杠杆调剂市场价格。

三、农业是根本,粮食更是重中之重

(一)“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农业和农村发展亮点突出,成绩来之不易,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农民增收仍然困难。而正在持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逐步显现。农产品价格下行,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经济环境骤变带来的新困难与历史形成的老问题互相叠加,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明显加大。

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只要中国农业和粮食安全不出问题,人民温饱无忧,经济社会发展就有良好的基础。

在全球粮价大起大落的背景下,“手中有粮”无疑是关系经济社会全局的大事。据分析,在粮食连续增产之后,“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能不能稳得住,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之下,农产品的价格开始出现下跌或波动,由此会影响到农民出售农产品的价格收入。”现实中,国际市场上小麦、玉米、大米等农产品价格相对上半年高点时有较大幅度下降,反映在国内市场上这些农产品的价格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

针对粮食供求出现的新情况,为了稳定粮食市场、促进农民增收,近期以来,国家先后两次下达国家储备和临时存储粮食收购计划共计3 050万吨,其中包括稻谷、玉米、大豆等多种粮食品种,价格与市场持平或略高于市场价。国家的托市政策,给了农民一个好价格,掀起了一股卖粮热潮。少数地区粮食收购价格有所回升,目前多数地区市场收购价格与国家出台的挂牌收购价格接近或基本持平,有的地方市场价格还略高一些。部分地区农民售粮踊跃,各地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快收购进度,尽力满足农民售粮需要。

(二)“内外兼修”应对挑战

农产品贸易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最近几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越来越大,2008年更为突出,2007年贸易逆差大概是40亿美元左右,2008年1到10月,已经突破100多亿美元。山东是农产品出口大省,约有1/3的农产品出口境外,2008年农产品出口遇到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受世界金融危机、国际贸易壁垒等多种因素影响,2008年前三季度,山东蔬菜出口同比下降9.9%,肉食品出口下降20%。在全省500余家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中,约30%的企业微利经营,60%的企业保本甚至亏损,10%的企业被迫转产。这种情况为近十年来前所未有。

面对种种不利情况,各地农产品出口企业在政府的扶持下,“内外兼修”以应对各种挑战。以山东省为例,山东龙大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调理食品出口企业,2008年前十个月,公司出口量下降了20%,但出口额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主要原因是公司凭借质量优良提高了出口产品的价格。在稳定国际市场的同时,龙大集团进行肉制品和花生油国内市场的产销网络建设。目前,龙大内贸总量已占到集团销售总额的65%~70%。其中,2008年龙大花生油国内销售额达到5.6亿元,增幅70%多;肉制品预计全年国内销售额将达到13亿元,增长超过50%。

农产品对外贸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向实体经济蔓延,中国农产品的国际需求将会有所减缓,但也为中国提升农产品出口质量提供了机遇。今年中国部分省份农产品出口逆势上扬的情况表明,金融危机对不同农产

品出口的影响具有差异性,质量较高、具有中国风味的加工食品、地方特色农产品仍具有较好的出口市场前景。近期以来,国家进一步下调了贷款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准备金率,今年还将陆续出台更多的出口鼓励政策,这些利好的政策为中国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提升农产品出口质量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如果我们能抓住机遇、用好政策,今年中国农产品出口仍有保持较快较好发展势头的可能。

四、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展望

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可以说是2008年三农成就的两大亮点:这一年全国粮食总产和单产均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全国粮食总产量预计10 570亿斤,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连续五年增加,这是四十年来第一次,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连续五年增长的好成绩。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 971元,同比增加650元,实际增长11%,2009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 000元,实际增幅6%以上,农民收入增幅连续五年超过6%,这是二十多年来第一次。

2008年初中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5月发生汶川特大地震,在遭遇如此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取得如此成绩,着实不易;下半年世界金融危机致使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陷入经济危机,在外部形势发生严峻变化的情况下,取得这两大亮点,实属难得。

近二十年来,中国粮食生产一直在丰收与歉收之间波动,从2004年以来,党中央不断加大三农工作的力度,中国农业基础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不断提高,粮食生产得到恢复、稳定和发展。粮食连年丰收,增强了人们对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信心,为国家应对特大自然灾害和国际农产品市场剧烈波动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奠定了坚实基础。

农民收入方面,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扭转了农民收入一度低迷徘徊的局面,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从2004—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均超过6%。

据分析,在近年来的农民收入构成中,转移性收入成为新的增长点。如,国家先后出台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带动了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增加。同时,受农村土地征占用补偿水平提高、农民土地流转和房屋出租增多、参加入股投资分红人数增加等因素影响,农民获得的财产性收入不断增长。尤其是今年以来农民增收的良好成绩是在众多挑战中实现的:从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到汶川特大地震,再到下半年以来的农产品价格普遍下滑以及农民工大量因失业返乡,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农民收入的持续较快增长。

五、中国农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专家分析指出,虽然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但在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扶持、引导下,在困难中中国农业仍然可以抓住多个机遇,可以有多种作为:

在国际能源价格下降的背景下,农资产品如化肥、农药、农膜等的生产成本相应降低,这正可为农民增加投入提供支持,为农民节本增收提供机遇。

在扩大内需的机遇下,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这正是解决农业生产基础薄弱,增强农业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机会。各地可借国家加大投资的机遇,变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解决多年来农田水利设施落后、靠天吃饭、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等长期制约农业生产的问题。

2011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战略部署的重要之年,也是应对国际经济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大力扶持粮食生产,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加农业农村投入,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我们要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要求,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高巍.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启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2).

[2]汪占熬,陈春.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农业冲击及对策分析[J].农业经济,2009,(6).

[3]中国农业部2009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R].

粮食加工产业前景范文5

南粮食欠缺引发的灾难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历史上多次出现的,饿殍遍野的惨景让人毛骨悚然,此番马铃薯跃升为主粮,还被冠以“未来拯救世界粮食危机的关键”,那是不是意味着我国现在粮食出现了危机,对此农业部表示,马铃薯主粮化不是因为我们粮食不够吃了,而是对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补充。

“我们的粮食怎么会不够吃呢,2014年,我围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粮食总产量到达了12142亿斤,连续十一年实现丰产丰收,自给自足是绝对没问题的。”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潘文博表示“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讲,我们粮食连年增产增收,供应是充足的,国家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

虽然我国粮食充足,但农业牛产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潘文博介绍,目前我国的耕地、水资源等粮食牛产资源已很紧张,耕地土壤点位污染超标率接近1/5。过去那种资源消耗式的粮食增长方式已经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目前迫切需要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突破,需要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另辟蹊径。

根据世界银行的消息称,中国目前粮食总需求为6亿吨,粮食需求呈增艮态势。中国粮食产量的不断提升,确保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

潘文博认为,目前水稻、小麦、玉米的进口量仅占国内产量的2.4%,国内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然而,要维持这种平衡却殊为不易,因为到2020年我国粮食需求增量将到达1000亿斤以上,但受耕地资源的约束和种植效益的影响,小麦、水稻等口粮品种继续增产的空间变小。“在这种情况下提出马铃薯主粮化开发,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十分重大。而且粮食安全的内涵,不仅包括粮食的供应和自足,也包罗着食物结构的多样性。”

潘文博说,马铃薯主粮化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是让老黎民吃得更好、更营养、更健康。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副局长潘利兵介绍,马铃薯,耐寒、耐旱并且适应性强,种植起来更为容易,属于“省水、省肥、省药、省劲儿”的“四省”作物,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马铃薯不仅能正常生长,而且能减少水土的流失。我国的马铃薯平均产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左右,人均消耗土豆也只有14公斤,远低于发达国家。

相比较小麦、玉米和水稻,马铃薯有很多优势,本身有条件做主粮,但也有一些不足,比如小麦85%都是干货,但土豆70%都是水,同样制成全粉,用土豆做原料是小麦的5到6倍,成本下不来,售价高,就没有市场。而鲜薯含水量高,不耐存储、不方便运输,此外目前我国对土豆的加工成本太高,工业化的利用量只有20%,国外已达50%以上。

近年来,我国马铃薯牛产持续稳定发展,2014年种植面积达557万公顷,约占世界的四分之一左右,我国已成为马铃薯牛产和消耗的第一大国。在此背景下,马铃薯主食产业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正逐步扩大,预计到2020年,我国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粮消耗。与小麦、玉水、水稻相比,马铃薯全粉蕴藏时间更长,在常温下可贮存15年以上,一些国家把马铃薯全粉列为战略储备粮,许多专家认为,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加,在未来世界出现粮食危机时,马铃薯可以肩负起拯救饥饿的重大责任。

粮食加工产业前景范文6

我国农产品价格基本与世界农产品市场保持紧密的联动,但XX年底政府不断出台政策控制农产品价格上涨,致使我国粮食价格低于国际水平。我们认为政府的这种调控行为可以在短期内阻断世界粮价上涨向国内的传导,阶段性平滑上涨幅度和速度,但是长期来看,国内粮食价格将会逐渐上涨至与外部价格相差无几的水平。

我们判断国际价格持续上涨、供求失衡风险加大以及成本推动导致了我国农产品价格长期仍将上涨。

农资业是为种植业提供生产资料的,处于农业板块的上游产业链,农产品价格的继续上涨以及农民收入的增加,将带来农资相关子行业需求的增长,其中的钾肥、农药以及种子行业值得关注。但是由于农资需求与农资价格总体上依赖于农产品价格走势,所以对农资子行业的投资一定要高度关注农产品的价格走势。

由于在农产平涨价的当年或者第二年,农药、化肥等农资以及人工成本都将有较大幅度的上涨,势必将很快拉低生产者的盈利水平。另外我国的种植行业其生产方式仍以家庭作业为主,产业化程度较低,这注定了农业中的种植行业在农产品涨价的过程中受益程度相对有限。

我国现阶段农业产业链上加工商和流通商的利润是远远大于种植业利润的,从这个角度看在农产品涨价背景下我们看好农产品的加工企业和流通企业。建议重点关注农业产业链上利润的强势子行业―――农产品加工,在强者衡强的格局下,农产品加工一体化(农户+公司)的上市公司能分享上下游价格的上涨,主导产业链整合和利益的分配。

1.引言

1.1 a股市场:农业板块上涨

10年1月1日到4月11日,上证指数下跌了39%左右,除农业中的种植业以外,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呈现出下跌的走势。我们认为导致农业板块逆市走强的主要原因在于:

(1)政策支持是近期农业板块走势强劲的有利保障。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加大"三农"预算支出力度,预算支出达5635亿元,增长30%,是最近几年增长最快的一年。虽然我们还不能肯定地知道对三农支出的预算资金主要会流向那些方向,但三农支出力度的加大将拉动农业相关行业的需求,刺激农村消费。另外2010年中央将增加对种植业直补至500亿元,创历史新高。这无疑将有利于促进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增加对农业生产相关的种子、化肥、农药、饲料等的需求。

(2)全球农产品的涨价效应,带动农业生产景气程度的提升。在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大背景下,10年伊始,我国的小麦、豆油、大豆、玉米等品种接二连三上涨。在加之国家的宏观调控基本上对农业股没有任何不利影响,相比其他行业,宏观上不确定性要少很多。体现在股市上,资金对农业股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1.2全球农产品价格上涨

XX年全球谷物价格上涨42%,国内价格也随之上涨。10年1-2月,国内早稻米同比上升了0.6%;国内红小麦平均价格同比上升了9.6%;全国36个大中城市面粉同比上涨8.3%。10年一季度,国际大豆价格平均上涨60%,拉动国内大豆价格同步上扬;国内玉米销售平均价格较XX年同期上涨了28.6%。

近期全球农产品价格上涨是源于影响全球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两个关键因素:全球粮食库存处于低位和美国燃料乙醇玉米消耗需求持续增加的预期。为应对高油价,人们开始用更多的玉米造燃料乙醇,XX年美国燃料乙醇占玉米总产量18%。2010年,预计美国燃料乙醇玉米消耗量达到1亿吨,相当于美国现有玉米产量的30%。如果油价保持高位,预计美国燃料乙醇玉米消耗量将快速增加。

1.3未来农产品价格:涨?跌?

未来全球农产品价格能否继续上涨,持续时间有多长?我们认为关键取决于石油价格与粮食库存在短时间内能否迅速改善?更为重要的是全球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因果逻辑,能否持续传导给我国的农产品价格?我国农产品价格未来能否继续目前的上涨趋势?

在金属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过程中,股市也带来了很好的投资机会。理由很简单,这些商品都是资源性产品,拥有资源的企业在涨价过程中投入成本基本不变,涨价带来的收入增加基本能够转化为新增利润。那么这样的研究逻辑对农产品涨价背景下的农业板块是否适用?是否所有的农业板块均能从中获益?本文的研究我们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

2.全球农产品进入涨价周期

2.1世界农产品涨价因素分析

世界各主要农产品近两年纷纷涨价,几乎涉及到所有的农作物以及各种肉类产品和奶。进入10年涨幅更加凶猛,前四个月国际大米价格涨幅达70%以上。对于本轮农产品涨价的推动因素我们将进行详细探讨,这些因素也将是决定农产品能否维持高位运行的关键。由于肉类和奶的生产是建立在种植业基础上的,因此我们将着重分析推动各主要农作物涨价的因素。

2.1.1供给因素

主要粮食种植面积有所下降 单产上升缓慢

根据fao数据,在1992-XX年的这14年间,全球农业面积增长了0.43%,复合增长率仅为0.03%。小麦、粗粮(包括玉米、高粱、小米、荞麦、燕麦、莜麦以及薯类等)和大米是世界三大主要粮食,fao数据显示,世界范围内小麦和粗粮种植面积呈不断下降趋势,大米种植面积近几年连续提升,但仍低于20世纪末的最高水平;这三种主要粮食单产上升缓慢,从1978年到XX年年的30年间平均上升了50%,折合年增长率为1.36%,受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异常气候的影响,近两年单产甚至呈下降趋势。

在全球农业面积小幅增长的情况下,小麦、粗粮和大米这三种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却有所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增速远大于世界粮食种植面积增速。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生物燃料的发展导致对油料作物需求的增加,油料作物种植面积迅速扩张,挤占了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

全球粮食库存跌破安全警戒加大市场对未来粮食供给的担忧

XX年以后,全球主要粮食需求稳步增长,尤其是小麦和粗粮的消费量增速逐渐加快,但是粮食供给量或随种植面积或随单产变化不断波动,使得粮食消费常常超越粮食生产,从而不断消耗粮食库存,降低粮食库存量,再加上消费量的不断增长,使得库存比例快速下降(在小麦和粗粮上表现更为明显)。

库存量的下降使得全球粮食供给与需求的配比处于危险的边缘,再加上近期世界异常气候不断发生,成为影响粮食生产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如XX年干旱、洪涝灾害频发导致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粮食主产区大幅度减产),并且这个因素并不是人力所能控制。在低库存和供给不确定的情况下,市场对世界未来粮食供需情况比较悲观。

2.1.2需求因素

人口增长带来粮食消费量的增长

人口增长主要表现在相对落后国家,非洲和拉丁美洲为代表。这些国家粮食供给本来就较弱,随着这些国家人口的增长,对其他国家粮食需求逐渐增加,而这加大了世界粮食的供给压力以及粮价的脆弱性。

消费习惯的改变加大了对世界粮食需求

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经济的高速发展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进而增强了居民的消费能力,消费结构有所改变,对肉类食品和奶制品的消费量大大增加,从而增加了对粮食的消耗。例如生产一公斤牛肉需要7-8.5公斤粮食,而一公斤猪肉则需要5-7公斤粮食。从贸易数据来看,1980年以来,中国和印度进口的谷类作物呈下降趋势,减少速度基本上为4%,从1980年左右的14.4百万吨降至目前的6.3百万吨。并且消费习惯的改变是渐进的,这不会在短期内引起粮食价格的急剧上涨,但是却减小了世界粮食供给。从1980-XX年年期间,全球谷物产量年增长率为2%,如果不考虑消费结构的改变,全球用于饲养的粮食增速为3.5%。

世界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前进,以及由经济发展带来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结构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因此由这个转变带来的对全球粮食需求的增长也是一个长期的趋势。

生物能源的快速发展导致全球粮食需求上升

粮食加工产业前景范文7

“十二五”规划将我国农业的未来五年总结为“发展现代化农业、保粮食增产、促农民收入增长、调流通稳定农产品价格”。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曾表示,把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继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就是把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持续发展粮食生产作为首要目标。

粮价稳步提升

“十二五”规划中,把未来五年落实一千亿斤粮食的增产能力作为主要目标。从最近公布的最低收购价格来看,国家充分考虑粮食与经济作物争地等影响,将采用政策扶持,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

危朝安用“发展生产保供给,提高效益增收入,提升能力促转变,防范风险保安全,改革创新增活力”总结了今年的工作任务。同时还提出,保持今年的粮食总产要在一万亿斤以上,保持农民收入增加在7%以上。

国内粮食价格将持续震荡走高,农业板块价值将逐渐得到市场的认可,农产品通胀预期对提升农林牧渔行业的估值形成利好刺激。

分析人士称,无论是政策扶持还是农产品价格提升,都将带给农业板块较好的投资前景。广发证券分析师表示,

“十二五”规划将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政策支撑,目前我国正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变迁的过程中,兴农政策将长期持续。

种业获得快速发展

由于耕地面积不能无限制增加,国内粮食供给压力又不断增加,因此提高粮食单产便成为首要任务。这其中,种业的快速发展将对提高单产起到重要作用,在今年一号文件锁定农田水利政策之后,农业支持政策或将重点偏向种业。

此前曾有预计每年国内约有125亿公斤的种子需求量,但国内种业公司仅能满足45亿公斤的需求,每年约80亿公斤种子需要从国外进口。我国种业市场的规模已由2000年的250亿元增加到目前的550亿元左右,未来随着种子商品化率的提高,潜在市场总额将达到900亿元。

粮食加工产业前景范文8

关键词:城镇化;土地流转;粮食安全;有效对策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逐渐提升,城镇人口数量逐年攀升,中国共产党在十中报告中也明确表明了城镇化的趋势,并将其作为了经济结构战略性内容调整的关键。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比例已经达到了53%左右,但是从其增长的内因方面考虑,我国的整体城镇化水平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就吉林省而言,虽然近年来城镇化势头愈加迅猛,城镇数量急剧增多,但是其内部仍旧存在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城镇化的持续发展,一方面提升了国家建设质量和整体实力,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土地、水源、资金、人口、劳动力等要素的转变,其中土地流转问题已经成为了城镇化道路下产生的重要变化。它不仅涉及到土地的使用权,而且关系到土地流转的形式及其流转后出现的“非粮化”趋势。城镇化下带来的土地流转变化对粮食安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何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既保证城镇化道路的稳步发展,做好土地流转工作,又使粮食得以顺利生产,确保供应充足就成为了社会各界探讨的主要话题。

一、城镇化背景下土地流转的含义以及城镇化下的粮食生产情况

顾名思义,土地流转就是指土地使用权所有人的变更转换,而城镇化背景下的土地流转就是指由于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而导致的农村土地建设内容的转变,进而引起的土地使用权人的转变。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其使用权进行转让,从而使其他农户或经营单位具有使用权限的制度。近年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城镇化建设水平突飞猛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实现土地流转就成为了必然趋势。

随着城镇化势头的愈加猛烈,不仅带来了土地流转问题,而且引起了土地的“非粮化”特征。粮食产量也发生了变化。

从图1中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我国在1985到2011年间城镇化比率逐年提升,到2011年城镇化比例已经达到了51.27%,城镇化人口总量将近七千万人。

从图2中我们也同样能够直观的看到我国在城镇化道路逐步提升的基础上,全国的粮食产量并没有下降,在85年到11年间粮食产出率稳步增长,虽然其中出现了局部波动,但总体趋势依旧良好。

二、城镇化背景下土地流转带来的粮食安全隐患

虽然我国在1985年到2011年期间,城镇化势头逐步加强而粮食产量也没有下降,但并不意味着其中不存在安全隐患。城镇化背景下引起的土地流转问题使很多农民失去了生活根基,土地的“非粮化”趋势明显。吉林省一个区域由于城镇化步伐加快就带来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改变、劳动力的转移等问题,粮食的安全隐患依旧存在。

1.可用的耕地面积减少,粮食安全存在隐患

简而言之,我国的土地资源存在“一多三少”的特点,即土地面积多,人均占有量少,高质量的土地少,可利用的后备土地少。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土地流转问题异常突出,乡镇建设水平逐步提升,进而造成了非农用地大面积增多,可用 耕地面积大幅缩减。据统计,2010年我国的耕地面积只有18.09亿亩,马上就触及我国保证18亿亩耕地面积的警戒线,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32亩,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43%,粮食产量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粮食商品率的提升

城镇化进程的主要趋势就是农村人口的大量转移,很多农业人员从乡村转到了城镇,农村的人口结构随之发生了转变。从劳动力资源供给上看,可用于粮食生产的人员逐渐涌入城镇,农村有知识的身体强壮的青年也进城谋求发展,致使粮食生产者呈现出了边缘化和兼业化的倾向。与此同时,留守在农村进行粮食种植的人员大多为老弱妇孺,使得农业主体呈现弱化趋势,严重影响了粮食的生产。

另外,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商品经济的扩散,粮食的商品率化也在逐年加重,到2010年,我国的粮食商品率化已经达到了70.31%,与1985年相比上升了将近35个百分点,给粮食的安全问题带来了挑战。

3.农业基础设施得不到保障,科研水平滞后

基于城镇化背景下的土地流转,带来了国家经济支出的不均衡,我国政府在农业生产上的经济支出数量越来越少,用于粮食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势必会大幅减少。吉林省是我国的粮食生产大省,但是国家在其农业基础设备上的投入资金愈加减少。2010年一年内,其资金投入数量只有不到100亿元,同比1990年减少了7.58%。与此同时,在城镇化进程大背景下,国家和各地区在农业科研水平上投入的精力也越来越少,技术创新不够,粮食的生产率无法得到切实提高,这些现象都给国家的粮食问题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三、城镇化土地流转下如何保证粮食的安全生产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清晰直观地看到了城镇化背景下粮食安全问题存在的巨大隐患,想要在保证我国城镇化建设逐步向前的基础上保证粮食的稳步生产,就要找到切实可行的对策予以完善。

1.落实耕地保护政策

虽然我国农村的城镇化道路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为了保证我国农业水平的稳步向前,促进粮食的安全生产,党和国家一定要做好耕地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土地流转,政府在土地征收的过程中切实考虑公共利益,禁止乱用耕地的现象发生。与此同时,政府还要严格规范土地审批手续,合法进行土地流转且给予农民合理的补偿。例如,我国吉林省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就采用了GDP统计方式,对农民的耕地进行全方位的价值评价,从而合理的分配了各方利益,实现了土地流转双方的共赢。

2.对土地用途实施严格管制

为了切实提升我国耕地面积的利用效率,保证总耕地面积不低于18亿亩的警戒线,我国各地区政府要严格制定土地用途管制规章,对适于耕地的土地进行科学管理,避免出现征用和土地流转现象。另外,各级政府还要严格规划土地的使用频率,对资源进行总体的科学规划,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按照“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完善保护补偿机制,基本农田不减少”的严责利用土地,从而确保粮食的安全生产。

3.加大农业资金投入数量,确保耕地质量建设

党和国家要不断增加资金投入数量用于各地区的农业建设,落实基础设施的完善,确保耕地质量的提升。与此同时,国家还要做好农民利益的保障工作,对土地流转和没有进行土地流转的农民都给予切实的保障,提升农业用地的管理力度。例如,我国吉林地区就在粮食生产中推挤制度管理,对农民种植绿肥、秸秆还田等科学举措予以奖励,支持农民对已经流转的破坏程度小的土地进行复耕,从而提升地区的粮食产量,做好国家基础建设。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逐步提升,农村土地流转现象突出,粮食安全生产面临着困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党和政府一定要找到切实可以的对策,对农民利益实施保护,在国家建设水平逐步完善前提下搞好粮食生产,从而稳定我国的农业基础。

参考文献:

粮食加工产业前景范文9

7月13日,农业部有关人员表示,中国夏粮2008年再度丰收,总产量达到2,408亿斤,比上年增加61亿斤,增长2.6%,实现连续五年增产,但未来中国的粮食安全还存在一些隐患。

2008年,粮食危机席卷全球。因此,解决好中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做出的最大贡献。

尽管夏粮丰收在握,但夏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不足四成,粮食生产的重头戏是秋粮。秋粮的重产区是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粮仓”的秋粮丰收,对全国的粮食供求平衡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举足轻重。

2004年,十届全国人代会召开期间,就粮食安全问题,总理会见了黑龙江省代表团。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全国大粮仓,拜托黑龙江”,那一幕让黑龙江人至今仍记忆犹新。

带着温总理的殷切嘱托,连续实现跨越式发展后,黑龙江省的粮食播种面积目前居全国第一位,2007年达到了1.6亿亩,比2003年增加了4000多万亩,总面积及粮食增量居全国第一。粮食产量已连续四年获得大丰收,总产连续登上600亿斤、700亿斤两个台阶。商品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稳居全国首位。

目前,黑龙江形成了以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等地为主的水稻种植带,以哈尔滨、齐齐哈尔、绥化、佳木斯为主的大豆种植带和以绥化为主的玉米种植带,粮食主产区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黑龙江省正逐渐发展为中央储备粮基地、地方储备粮源基地、平衡市场供需的采购基地、优质品牌粮基地和大型龙头企业原料基地等五大基地,其作为东北粮仓“龙头”的优势逐渐凸显,并进而带动东北三省的粮食产业稳步发展。

如今,东北一望无际的稻田和玉米田里,农民们正在紧张地忙碌着。今年东北各类农作物的长势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如果后期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不出现早霜,“东北粮仓”有望持续增产。

向科技要产量

黑、吉、辽三省农业部门汇总的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三省粮食意向种植面积较之去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今年三省粮食意向种植面积2.73亿亩,比去年增加219万亩,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粮食意向种植面积分别为15897万亩、6860万亩、4630万亩;比2007年分别增加205.8万亩、10万亩、3.2万亩。根据农情的调度来看,预计今年的秋粮面积超过11亿亩,其中玉米是4.45亿亩,增加150多万亩,大豆1.37亿亩,增加了530多万亩。

为确保粮食生产,黑、吉、辽三省加大了实用技术推广力度,努力把粮食生产发展转到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轨道上来。

主产区黑龙江省地处高寒地带,热量不足是制约粮食生产的瓶颈。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省春旱又呈逐年加重态势,抗旱保种压力越来越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输出,粮食生产粗放经营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农业基础建设的加强和新品种的应用,原有的一些农业技术已不适应生产发展需要。

黑龙江省在总结多年粮食生产经验、分析现实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对单项技术综合组装配套,积极探索建立适于不同作物、不同积温带、不同区域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2008年,黑龙江省推出了玉米小垄密植、通透密植栽培,水稻旱育稀植标准化、新基质旱育秧、“三化一管”栽培,大豆窄行密植、“垄三”栽培,小麦“早高密”、“两秋一密”栽培,马铃薯大垄密植栽培等五大粮食作物十大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成效。十大高产栽培技术模式推广面积8050万亩,比上年增加3000多万亩,其中2919万亩的高产创建区域,预计平均亩产比上年提高10%以上,增加粮食产量20亿斤以上。

除了加快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技术推广载体建设也如火如荼地开展,农技推广体系、各类农民协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都得到充分发挥。2008年,黑龙江农业开发资金中用于农业新技术推广就达1亿元,吉林省政府也拿出200万元作为全省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的技术推广补贴。

强农惠农的政策,加上地方政府资金技术的支持,有利地调动了东北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农民对种粮越来越有信心了。一些在外打工人员,现在又重新回来承包种地,农民的腰包鼓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提高,使三省的粮食生产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加大粮食补贴

今年,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遭遇粮食危机,但我国影响不大。五年来,国务院连续出台了5个涉农“一号文件”,以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004年,国家对种粮农民实施粮食直补,2006年又在粮食直补基础上实施了对种粮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政策。2008年在2007年增加补贴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民综合直补的力度。

据了解,1988年至2007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农业资金从5.7亿元增加到115亿元,20年共安排了958亿元,年均增幅为17.15%,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贡献了力量。

今年国家用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四补贴”规模就达到1028.63亿元,比上年翻一番。其中农资综合补贴716亿,粮食奖补大县资金145亿,生猪生产大县21亿,油料生产大县20亿,加起来比上年增长85%。

此前,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对媒体表示,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各项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2003至2007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达1.6万亿元,年均增长17.8%。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335亿元。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和价格,对主要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逐步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对粮食、生猪和油料生产大县进行奖励,对农业保险保费进行补贴,并对鲜活农产品运输予以费用减免,中央惠农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中央对农业生产高度重视的同时,地方政府也对各省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在认真落实各项补贴政策的同时,黑龙江坚持支农资金早安排、早落实、早拨付。2007年初,在国家粮食补贴资金没有下拨的情况下,黑龙江省采取地方财政垫付的方式,将28.7亿元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于春耕前发放到农民手中。

今年春天,农资价格大幅上涨。据测算,今年水稻、玉米、大豆亩生产成本分别增加75元、60元和50元左右。生产资料涨价使种粮的比较效益下降,这也给粮食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面对不利因素,黑龙江狠抓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和宣传引导,在继续保持去年48.6亿元农资综合直补资金不变的基础上,新增21.9亿元农资综合直补资金,粮食直补资金23亿,农民人均补贴由2007年251.9元增加到2008年352元,加大了对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力度,最大限度地消除农资涨价给春耕生产带来的困扰,保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008年,辽宁省对种粮农民的粮食综合补贴资金已达31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共有2124万农民受益。这是实施粮食直补政策以来,辽宁省补贴资金规模最大、农民获得实惠最多的一年。

今年,东北各省农业部门提前做到未雨绸缪,及早谋划秋冬生产,做好种子的准备、储肥工作,尤其是磷钾肥的储备工作,为明年的春耕生产打好基础。

粮食直补政策的不断完善和中央、地方持续加大的农业投入,已经让越来越多的农民从种粮中尝到了甜头。望奎县东郊乡农民姜旺激动地说:“这几年政府不断出台政策,补贴农民。今年化肥涨价,政府又补贴了一块。像这样的好政策,过去连想都不敢想。”

“三防”保秋收

夺取今年的粮食丰收,实现五年连续增产,是抑制通货膨胀和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全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早在七月初,农业部就提出“全国从南到北奋战一百天,夺取今年秋粮丰收”的总体要求,秋收前夕,农业部主要领导莅临产粮大省黑龙江,深入一线,分析北方秋粮生产形势,研究部署加强田间管理和防灾减灾的各项工作,促进各项措施的落实,为的就是千方百计地保障东北秋粮丰收,夺取全年粮食的丰收。

今年东北三省的气候条件总体不错,春季风调雨顺,降雨比较多,没有大的自然灾害。5月上旬至6月上旬,东北地区大部分气温偏低,但7月下旬至8月上旬大部地区光热充足,对前期低温造成的不良影响有了一定的补偿作用,加上春耕生产准备充分,克服了低温冷害的不利影响。农作物呈现保苗率高、整齐度好、生长发育进程正常、长势均衡的特点,总体长势好于常年。若后期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东北粮仓将有望实现持续增产。

虽然今年年景不错,但秋收后期仍将面临许多关口的考验,早霜的危害不可不防、病虫害还时有发生、后期的干旱都会影响到今年秋季的粮食收成。

历史上秋粮减产最多的,威胁最大的就是早霜。最近几年东北地区,已连续十二年是暖冬,但即使在暖冬的背景下东北也遭受过比较严重的早霜,大范围的早霜损失粮食近10亿斤。特别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近些年来一些品种,包括玉米、大豆品种大量的越区种植,已经种到了吉林和黑龙江的南部,一旦出现极端天气,损失将十分惨重。

根据国家气象局的最新预测,今年北方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早霜,霜期要比正常年景早三到五天。为避免后期出现早霜影响秋收,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各省农业部门防微杜渐,一方面采取催早收、扒皮晾晒促早收、防低温等有效措施,另一方面联合气象部门,提早谋划了抗灾救灾的有效方法,实行加密预报、滚动预报,及时预警,力争今年秋粮丰收,全年农业丰收。

此外确保秋粮丰收,还要看能否做好病虫害防控工作。近些年受品种的影响,北方地区蝗虫、玉米螟发生危害呈加大趋势,今年黑龙江、辽宁、吉林由于庄稼长得太好,二代草地螟超出常年,发生面积之大,虫口密度之高,是多年来少有的。黑龙江有的地方上百亩的油葵被草地螟吃光。此外马铃薯的晚疫病在粮食主产区也频繁发生。

为了把快到手的粮食保住,一场虫口夺粮的战役已经打响。各地都在想尽各种办法防治病虫害,如设置杀虫灯,诱杀成虫;铲除杂草,消灭虫源,努力把病虫害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另外防秋旱问题也不容忽视。尽管今年雨量充沛,但黑龙江几个县,吉林、辽宁秋旱的问题也不少。辽西部分地区出现旱情,7月下旬以来,朝阳市的建平、凌源地区一直没有降雨,进入8月份后,连续出现高温天气,有240万亩耕地出现了旱情,其中玉米有190万亩。黑龙江的哈尔滨市水田渴水问题也比较严重。秋旱能造成作物成熟期晚十天左右,形势仍不容乐观。

建立粮食长效机制

粮食生产是个战略问题,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建立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促进粮食生产的长期稳定发展尤其重要。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粮食战略工程,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生产水平高和调出量大的粮食核心产区;在保护生态前提下,着手开发一批资源有优势、增产有潜力的粮食后备产区。”

在中国粮食安全体系中,黑龙江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黑龙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商品量和商品率均居全国首位。从2002年至2007年,黑龙江省累计为国家提供商品粮1188亿公斤,年均商品率高达72%。近年来,黑龙江省通过铁路向省外发运的粮食每年都在200亿公斤以上,是我国粮食净调出量最多的省份。目前,其与京、津、沪、浙、苏、闽等10多个省市建立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

为进一步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配合“一号文件”的贯彻和实施,作为粮食主产区的黑龙江在今年3月专门制定了《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战略工程规划》,谋划了到2012年生产1000万吨奶和年出栏5000万头猪的畜牧业战略工程,到2015年再增产233亿斤粮的农业战略工程;同时,正在建设尼尔基、两江一湖几个现代农业示范点,250个农机专业合作社。

针对东北运粮难的问题,黑龙江省还制定了《2008--2012年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现代流通产业发展战略工程规划》的草案,作为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战略工程规划的配套工程。

一直处在产粮二线省的吉林省,也不甘落后。今年7月,《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

8月22日,吉林省正式启动粮食增产“六大工程”。根据《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该省将重点围绕沃土培肥、国家优质粮食产业、良种培育和推广建设、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生产技术集成与普及、病虫草鼠害预防,开展“六大工程”。

吉林计划用5年时间,使全省粮食生产能力提高100亿斤以上。将有10大工程、29个项目在今后5年内陆续展开,这些工程牵涉生态保护、科技兴农的方方面面。为了实现此目标,吉林将用260亿元打造一个新的农业大省。这场“新农业运动”如果实现,就意味着吉林省将继河南、山东、江苏、黑龙江5省之外,成为第六个粮食总产超600亿斤的产粮大省。而目前,这片只有1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为全国提供了十分之一的商品粮。

粮食加工产业前景范文10

年,我县遭遇了持续干旱天气过程,特别是进入8月份的持续高温伏旱天气长到60余天,对大春农作物生长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据县农情专题调查统计,全县仅水稻作物受旱面积达3万余亩,成灾面积达1.5万余亩,绝收面积达3500余亩,损失稻谷产量达1200吨,造成粮食作物经济损失333.5万元。为弥补干旱损失,力争实现灾年不减产、不减收目标,各乡镇(街道)、县级相关部门务必抓好晚秋生产,扩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提高晚秋种植质量,增加晚秋粮食产量,确保全年粮食总产和农民增收目标的顺利实现。为此,特提出我县年度晚秋作物生产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指导思想

围绕“大春损失晚秋补、粮食损失经济作物补”有关要求,按照“因地制宜、应种尽种、选好品种、突出样板、强化套种”的总体思路,根据各地的区位优势、自然条件、产业优势,合理选择种植作物与品种,大干晚秋,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千方百计弥补因旱造成的损失,确保全年粮食总产和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

二、目标任务

全县计划种植晚秋农作物21.6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3.66万亩、秋菜8万亩;力争实现晚秋粮食产量5.14万吨、农业产值21480万元(详见计划表)。

三、工作重点

(一)抓好秋洋芋种植

秋洋芋是城乡居民重要蔬菜之一,经济价值高,市场销路好。今年各乡镇(街道)要突出抓好10万亩秋洋芋种植,平坝乡镇(街道)重点抓好稻草覆盖蔬菜型秋洋芋生产,适度推广连片示范种植,做到适时早播、适时早上市,实现效益最大化,力争全县稻草覆盖秋洋芋种植面积达到4万亩,产量达到2万吨以上,实现产值2400万元。丘陵山区乡镇重点抓好间套种粮食型秋洋芋生产,努力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力争全县粮食型秋洋芋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产量2.4万吨以上,实现产值2880万元。

(二)抓好秋大豆——冬豆生产

冬豆作为我县重点晚秋作物之一,平坝乡镇(街道)要重点发展田埂冬豆生产,适度搞好连片示范,使之成为冬季农业开发利用的风景线,力争全县田埂种植秋大豆——冬豆面积达到3000亩,产量达到150吨,实现产值60万元。丘陵山区乡镇重点抓好间套种秋大豆——冬豆生产,力争全县秋大豆间套种面积达到7000亩以上,产量达到450吨,实现产值160万元。

(三)稳定再生稻

再生稻作为我县低海拔区域首选晚秋作物之一,不仅节约劳动力,且米质优、口感佳,市场前景好,价格优势强,能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各乡镇(街道)要继续发展再生稻,其中等低海拔乡镇要重点发展,适度推行连片示范,力争全县再生稻种植面积达到6000亩,产量达到700吨,实现产值180万元。

(四)开发秋玉米

各乡镇(街道)应根据雨水情况,充分利用目前因旱灾改种的1.5万亩旱地,种植经济价值高,市场前景好的蔬菜型秋玉米,减少因旱撂荒面积。全县计划种植秋玉米13650亩,产量4600吨,力争实现产值1850万元。

(五)发展再生高粱

再生高粱生产是近年来我县农民反复试验开发出来的新种植模式,大力发展高粱生产,能进一步减少农闲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促进酿酒业的发展。全县计划种植再生高粱7000亩,产量1500吨,力争实现产值450万元。

(六)努力扩大秋冬蔬菜

各乡镇(街道)要利用好因旱撂荒地,河谷地带,场镇周边区域,大力种植秋冬季蔬菜,尽量减少荒芜面积。全县计划种植秋冬季蔬菜8万亩以上,产量达到12万吨以上,实现产值1.5亿元以上。

(七)重点突出间套种

主要抓好经济林园、玉米地等套种其他粮食作物,打造间套种样板3400亩,辐射带动21.17万亩;同时抓好苕套豆、玉套豆、果套菜等,全面落实晚秋作物间套种任务。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各乡镇(街道)要充分认识抓好晚秋作物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措施。要广泛宣传,提高广大农民对晚秋生产的认识程度,增强多种、种好晚秋作物的自觉性,做到领导有机构、工作有安排、发动有声势、面积有保证、措施能落实。

(二)稳定面积,突出重点

各乡镇(街道)要根据因旱荒芜面积、区域特点和市场需求,认真做好优势区域规划,选好作物种类,认真落实种植计划,确保有2片以上的百亩示范样板。要突出七大工作重点,以增收为主线,优化晚秋作物结构,实现晚秋作物增产增收。

(三)提升技术,增加单产

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作用,以粮食作物高产创建项目为契机,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力度,推行农业新技术,落实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重要农业科技措施,不断提升增粮技术,切实提高粮食单产,为全县粮食生产保驾护航。

粮食加工产业前景范文11

关键词:粮食生产;气候影响;河北省

中图分类号:P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169-1

应对气候变化与保障粮食安全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农业大省,河北省的粮食生产对全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1 气候变化对河北省农业生产的影响

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使粮食产量波动加大,农业生产面临巨大的自然风险。气候变化导致河北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潜力下降、不稳定性增加。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河北省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病虫害等都呈加剧趋势,造成粮食生产能力降低、减产幅度增加。同时,气候变化增加了土壤水分、有机质和氮的流失,加速了土壤退化和侵蚀,削弱了农业生态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冬小麦气候适宜度下降,速率为每10年下降0.012;冬小麦气候产量波动性逐年增大,近年波动最明显;气候产量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十年亩产减产3.5kg。因此,对于河北省粮食安全问题,必须采取必要措施,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社会长期安全稳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2 气象灾害对河北省粮食生产的影响

河北省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达600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以上。主要灾害有干旱、洪涝、风雹、低温冻害等,其中旱灾影响最为明显。

干旱造成河北省农作物受灾、成灾面积逐渐扩大。近50年来,河北省干旱影响范围呈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夏季干旱影响范围扩大趋势明显,速度为每十年增加3.2%,作物受灾(成灾)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

河北省暴雨年际变化大,严重洪涝对粮食生产危害严重。河北省属于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多集中在盛夏的几次强降水过程,由于降水时间集中、持续时间长等特点,易造成局地农田排水不畅,使土壤水分长期处于过饱和状态,从而导致农作物受害。

风雹是河北省夏半年主要气象灾害之一,灾害影响仅次于旱涝。全省每年因遭受风雹袭击而造成农作物减产和绝收面积平均在9万公顷以上。据统计,1990~2006年,全省因风雹灾害受灾面积每年达60万公顷,部分年份超过100万公顷,造成粮食大幅度减产。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自80年代开始河北省冬小麦冻害发生频率呈下降趋势,冻害发生时间也发生了明显变化。80年代以前冻害主要发生在越冬中期,进入90年代后冻害易发生在越冬初期或越冬末期,返青至拔节期出现冻害的次数逐渐增加,对冬小麦生长影响很大,1980年、2006年河北省冬小麦就因冻害而严重减产。

3 气候变暖导致水资源短缺加剧,影响到农业生产水平

目前,河北省水浇地仅占耕地的2/3,其余1/3的耕地并无水源保障。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农业生产需要更多的水分供应,而河北省自然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大部分地区自然降水都不能满足作物生长需求,需要开采地下水来补给。同时,可利用水资源量也处于减少的态势,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均逐年减少。研究表明,降水减少、气温升高是造成水资源减少的根本原因。在气温升高、降水和水资源减少的情况下,水资源的短缺将严重影响河北省农业生产水平。

4 气候变暖导致河北省农业生物灾害危害加重,损失增加

气候变暖将使河北省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扩大,危害加重。1986年以来,河北省大部分年份出现暖冬天气,造成主要农作物病虫越冬基数增加,病虫发生或迁入期提前,危害期延长。

在气候条件适宜的年份,小麦条锈病将有“南下”发展的趋势,高温高湿型纹枯病病情将向北扩展,有可能发展成为发病最广、危害最大的农业病害。农业气象灾害的频发,加重了部分病虫害的发生、蔓延。

5 河北省农业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建议

5.1 把适应气候变化作为河北省应对气候变化的优先战略,把促进农业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作为河北省应对气候变化的首要任务

高度重视和着力防御减轻极端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不利影响,加强农业气象灾害应对防范体系建设,加大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投入力度,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工程标准。科学调整农业种植布局,合理配置粮食生产最优资源。

5.2 要特别注意应对极端气象灾害对河北省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威胁,并适时加大粮食储备,以备万一

立足于防大灾、防巨灾、防持续性灾害,克服丰年麻痹放松、歉年紧张过度的思想,在提高河北省粮食储备的同时,根据不同时期天气气候形势和粮食生产形势,科学调整粮食收购政策和储备决策,以备不时之需。

5.3 重视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和防御,最大限度地减轻农业气象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

粮食加工产业前景范文12

1.1立项基本情况

国家粮食局自2002年至今共有72项推荐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得到了国家的支持,获得国拨资金4260万元。这些项目的主要研究和转化方向是:粮食加工、粮食检测、粮食质量安全、粮食机械,生物技术、节能降耗技术、信息化技术在粮油领域的应用等。

1.2项目的过程管理情况

国家粮食局严格按照农业科技成果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对项目进行公开征集,组织专家对征集项目进行公开评审,将评审靠前的项目推荐至科技部,对于科技部批复同意的项目,组织项目单位与国家粮食局、科技部签订三方协议书。项目实施过程中,国家粮食局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中期监理,项目实施完毕后组织专家验收工作。项目验收时,严格执行现场验收和会议验收相结合的形式。

1.3专项资金的管理情况

2012年及以前立项的项目,国家采取资金直接拨付到项目承担单位的方式,国家粮食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对项目执行过程督促把关,要求项目承担单位严格执行各项科技财务制度,严肃财经纪律,加强日常和年度的财务管理。在项目验收前要求由具备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专项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通过检查和监理,不断强化科技经费管理的重要性,督促项目人员认真学习项目财务管理的有关管理办法。2013年度,科技部和财政部对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先将国拨资金拨付到主管部门,再通过主管部门下拨至项目承担单位。国家粮食局严格按照科技项目财务制度的要求进行管理。2014年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全部切块至地方管理,服务地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2粮食行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案例

国粮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的“饲料快速检测技术及产品”项目,国拨经费80万元。该项目利用显微摄影、显微快速掺假识别技术,将近年来国内外饲料原料中掺杂掺假物的主要鉴别特征真实地记录在图片上,开发了《饲料显微镜检查图谱》(400余幅图片),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同时开发出了“饲料快速检测辅助识别系统”。饲料显微镜检查图谱、饲料快速检测辅助识别系统、新型多功能饲料成分分析仪等成果熟化程度高,并已推广应用,技术水平居于国内领先,项目经济效益显著,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对保证饲料及畜禽水产品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在饲料生产加工企业中推广应用,将极大地促进饲料产品质量的提高。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承担的“便携式储粮真菌危害早期检测仪转化与示范”项目,国拨资金50万元。开发了便携式储粮真菌危害早期检测仪,建立了一条仪器部件加工、仪器组装及质量检测生产装配线。仪器已在全国16个省(区)推广应用。该仪器具有操作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及实用性强等特点,带有四级人工智能判定,可提前进行粮食储藏真菌危害的检测。仪器整体设计科学合理,稳定可靠,功能完善,填补了我国储粮真菌危害早期检测技术研究的产品空白,该项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研制开发的仪器对保障我国储粮质量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议尽快在全国推广应用。国粮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的“废弃油脂分相酯化制备生物柴油中试”项目,国拨资金60万元。该项目建成了年产能0.5万t废弃油脂分相酯化生产生物柴油中试生产线,执行期内生产生物柴油产品2080t,产品得率82%,其质量指标达到国家标准。该项目中试线建设完成后,分别在重庆环卫集团建立了60t/d生物柴油二期扩建工程和唐山环洁能源有限公司建立了20t/d生物柴油生产线。该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废弃油脂处理的技术水平,对提高生物柴油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废弃油脂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前景广泛。无锡中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油脂干式冷凝真空脱臭系统的转化”项目,国拨资金60万元。项目对油脂干式冷凝真空脱臭系统进行了优化和转化,在仪征方顺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建立了一条400t/d示范线,系统冷凝负荷为6.7×105kJ/h,与传统喷射真空系统相比,蒸汽用量节约88%,用水量节约80%,污水排放量减少91%。项目对生产条件进行提升,年生产能力达10套/a。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提升我国油脂加工企业综合节能和环保技术水平。中储粮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承担的“稻谷整精米率测定仪的中试生产”项目,国拨经费50万元。该项目针对我国稻谷品种繁多带来的检测难题,创新采用学习型数据库,即学即用,使仪器能很快形成新品种检测与识别能力;创新开发了稻米单颗粒排序装置,集成创新,利用大米特征参数的差异,进行识别和分离,实现稻谷整精米率的自动、准确测定。该项目开发的技术为粮食籽粒其他外观特性的检测打下了良好基础。稻谷整精米率测定仪示范应用表明,该仪器测定准确、重复性好、操作简便。

3粮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实施的成效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经过10多年的实施,促进了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支持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高、产业化前景好、成长性好的科技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1转化资金项目支持院所保持科技创新能力

2003年起,有关部门直接管辖的5家科研院所进入大型国有粮食企业,粮食科研体系经过改革后,发生了重大变化转制后的科研院所更加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开展工程化转化和创新,经营生存压力骤然升高。因此,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作为已有科技成果向产业化推动的重要资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05年立项的“低温升碾米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在国粮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将通风降温技术应用于碾米机上,通过碾米过程降低温度升高,高效降低碎米率,成为大米加工产业的重要升级技术,在强手如林的大米加工设备市场上,其优势更加显现,而且逐渐成为粮食行业具有特色的外销产品,为行业技术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典范。同时粮食科研单位通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支持,提高了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的能力,更使粮食科研院所保持了可持续的创新能力。“醇法浓缩蛋白生产及改性技术转化”、“醇法菜籽浓缩蛋白脱毒技术中试”等一批粮油深加工技术成果的转化,形成了粮油加工科技成果转化增值的技术链条,不仅通过项目的转化解决了菜籽浓缩蛋白脱毒技术,更为拓展粮油加工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通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支持,各科研单位的特色专业优势在转制过程中不断发展、强化,在科技创新能力上不断发展。

3.2转化资金项目为行业科技发展培养人才

粮食行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实施为粮食行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支持,培养了青年科研人才,特别是在粮食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方面取得了有益的经验。粮食行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主要由转制院所承担,因此科技成果与产业高度相关,随着各科研单位的发展,青年科研人才和工程人才走到前台。粮食行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承担的人数,每个项目大约20人,其中40岁以下的超过85%,部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牵头人或骨干力量为40岁以下青年科研人才。在转化推广过程中,青年科研人才逐步成为转化资金实施的骨干力量,同时通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培养了一批粮食科技人才,每年5~6个转化项目,均有4~5名科研人才晋升职称,通过项目培养人才,更通过培养人才锻炼了粮食科研队伍,实现粮食科技创新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

3.3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再创新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为粮食行业提供了一个科技成果再创新的平台。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不仅弥合了科技成果产生到市场化“最后1公里”的缺口,更为科技成果更好地为产业服务。“移动式螺旋清仓机”的开发虽然受到仓库建设的影响,设备转化效果并不明显,但通过该项目研究开发,突破了螺旋叶片的生产工艺,能够实现连续长程螺旋叶片的一次性生产,在成果转化中获得新的技术突破,不仅为粮食产后仓储领域,更为农业加工领域设备创新提供了新产品。“谷物脂肪酸值测定仪的中试生产”通过电子设备对滴定过程进行监测,从而准确地确定滴定中间点,虽然该成果在转化期间没有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该设备为进一步提升化学检测设备电子化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奠定了粮食化学检测仪器设备的电子化基础,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该设备已经成为电子快速检测系统的核心设备。

3.4提升了粮食科技成果的竞争力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设立之初,粮食科技成果面向产业转化实现了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的重要推动作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关注粮食行业质量检测技术的研究开发,“粮油质量安全系列标准物质的制备生产线”为粮食行业油脂检测开拓了标准物质生产技术,为粮食行业提供了公益性的技术成果。粮食科研单位不仅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实施过程中解决了关键技术问题,更通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推动了产品的市场化,实现了粮食物理检测设备的国产化。“电子式粉质仪”、“电子式拉伸仪”、“多功能滴定仪”、“电子式吹泡仪”等一系列粮食检测设备的转化,为粮食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关键检测设备,不仅在检测设备领域建立了中国特色的设备体系,更为粮食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稻谷整精米率测定仪”等电子式粮油检测设备都实现了计算机与粮油加工设备高效融合,实现了检测设备的数字化,促进了粮食检测技术的升级。

4继往开来,推动粮食科技成果创新发展

4.1加强产业规划,引导创新研究

2014年全国粮食科技创新大会胜利召开,推进了粮食产后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成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手段。“十三五”将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粮食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粮食科技创新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粮食科技应当围绕国计民生的重要技术需求,开展安全绿色储粮技术、粮油质量安全技术、污染快速检测技术、粮食营养健康加工技术等研究开发,以市场为导向,以行业需求为目标,合理规划创新发展,高度关注粮食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促进粮食科技创新资源向科技成果转化聚焦,让粮食科技成果更好地服务产业,促进产业技术升级与发展。

4.2搭建产学研创新体系,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是粮食科技成果向产业化推进的重要渠道,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科研单位与市场的距离将日益贴近,因此,应当继续深化粮食科技体制改革,搭建粮食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平台,继续推动粮食行业国家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等产业创新平台的建设,以产业创新平台为基础,促进产学研用高效融合,推动粮食科研单位与行业企业有机融合,引导行业科研任务服务企业,探索粮食行业科技特派员机制,构建粮食产业服务体系,推动探索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导向的人才考核机制,发挥粮食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服务行业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热情,让科研知识为行业发展服务,让科研成果为产业经济升级服务,让科研资源向粮食企业高效聚集。

4.3培养以青年为骨干的科研团队

针对目前粮食行业科研机构尤其是转制院所,普遍存在的人才断层和年轻人才不足、跨领域人才培养不足的现象,支持中青年骨干担任项目牵头人,开展创新人才推动计划,积极调动年轻科研人员的研发积极性,不拘一格启用人才,形成“以老带新”的粮食科技研发氛围,更好地吸引和培养人才。

4.4继续推动粮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