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外历史纲要课标要求

中外历史纲要课标要求

时间:2023-08-12 09:16:29

中外历史纲要课标要求

中外历史纲要课标要求范文1

一、 重构知识体系

达到教育目标

新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在中学历史学科中贯彻新的教育理念,达到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行动纲领在“重新整合历史知识,构建新的历史教学体系”的认识基础上,选择了两个突破口:初中构筑以生产力发展为线索的文明史框架体系;高中开辟(中外历史比较)专题史。

初中以生产力发展为线索的文明史框架体系的构筑,有利于克服以往和目前历史教材中偏重于生产关系忽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偏重社会政治斗争忽视人的主体创造性作用的不科学、不合理的做法;有利于全面展示和深刻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有利于培育多元的现代价值观和人才观;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形成健全的人格。

高中采用中外历史合编的方法,是第一期课程教材改革的重大突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和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第二期课程改革将延续这一成功的经验和范例,有利于教学的进一步实施和教改的进一步深化。专题史的设计,意在使学生建立历史知识结构(纵向时间及因果关系的链式结构和横向空间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侧面的网状结构)和认知结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原理),达到认识历史和发展智能的目的。

重构知识体系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中学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初高中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的学习要求,详见下表所示:

二、设计课程模式

完善教育原则

课程模式也称课程形态。课程模式的设计基于初高中学生认知能力、认知方法上的差异性和联系性。新的课程模式打破了原来必修、选修和活动课的“三个板块”,推出了基础、拓展和探究型三种课程模式。按照新的课程方案的设计,宜开设的年级和达到的教学要求如下表所示:

在上述三种课程形态设计的基础上,行动纲领还建议组织跨学科的相关课程教学模式。我们认为,历史学科可综合的程度主要体现在与地理、语文和政治三门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上。“史地是一家”,历史与地理有如孪生姐妹,密不可分,前者以时间为轴,后者以空间为轴,研究的对象虽不同,但两位一体形成一门边缘学科:历史地理。“文史相通”,历史学科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内容,文化史中的文学史内容,既可以安排在语文课上讲述,也可以由历史教师作为一门相关、交集学科组织教学。“政史不分家”,政治学科中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常识性的知识历史教师非谈不可,其中的主要观点,基本原理经常阐述运用。此外,历史与教育,历史与科技,历史与宗教,历史与社会生活,历史上风俗民情等等也有高度的综合性和有机的联系性。总之,历史学科相关课程的教学模式其领域十分宽广博大绚丽多姿 。

如何进一步完善中学历史学科的教育原则?行动纲领指出:“既要保持历史学科必要的知识面,又要降低中学生历史学的难度;既要保持中学历史教学知识的相对稳定,又要及时传授人类文明发展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既要保证历史教育的质量,又要方便历史教师的教学操作”,这既体现了历史教育目标的整体性和历史教育内容的稳定性原则,又体现了历史教育过程的层次性和历史教学方法的择优性等原则。

三、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师素质

在教学方法的改进方面,行动纲领强调了四个“注重”;注重师生共同活动合作的方式;注重实践活动与思维训练的结合;注重再现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结合;注重对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这四个“注重”,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方向;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实质上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课的类型和教师素质等,选择最恰当、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或综合性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同时又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实现创造性的劳动。

在教学过程中,行动纲领要求历史教师把知识、技能和情感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实际上就是贯彻中学历史教学的三大任务:基础知识教学、能力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此外,还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三有”:有中心、有深度、有趣味。我们认为,历史教学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掌握这“三有”,而评价一堂历史课上得好坏的标准似乎也离不开这“三有”。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行动纲领要求从封闭型到开放型,从单向信息交流到双向或多向信息交流……这与其它学科的改革大同小异,基本一致。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行动纲领指出:“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强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是每位历史教师必须重视的“课题”。运用语言为媒体的历史教学手段,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运用现代化声光电技术的教学手段正引起历史教师的普遍重视并被逐步推广。

教改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素质的优劣。符合21世纪时代要求的历史教师的素质有哪些?行动纲领提出了五个“具备”;具备科学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方法论;具备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观念和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具备崇高的爱岗敬业精神;具备较深厚的知识涵养;具备融多种教育技术手段为一体,并有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学能力。综观《教师法》、《师德修养》、历史教育教学法、教育心理学以及历史学科行动纲领等政策法令、专业论著、研究报告等,我们认为,新世纪中学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可归纳为“又红又专,多才多能”八个字,又可概括为“德、识、能”三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列表如下:

中外历史纲要课标要求范文2

关键词: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078-02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

关于“体验”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1]。实践教学指的是根据认识规律及教学目标而开展的实践活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称纲要课)视野下的体验式实践教学,是教师按照纲要课“两个了解”和“四个选择”教学目标的要求,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以课堂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校外实践教学为主要形式,精心设计实践教学方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而达到掌握课程知识,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教学方法。纲要课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是由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组织实施等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

1.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纲要课教学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精心组织教学,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更能引导学生全面参与教学过程,给予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并且实践教学活动的安排符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贴近现实生活,能更有效的激发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大学生对纲要课的学习转变为内在的需求,使纲要课的教学目标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这样,学生主体地位就更加凸显。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思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就指出“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2]纲要课教学是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组成,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扩展和延伸,它们都共同承载着纲要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因此,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也要重视实践教学,切实做到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又在实践教育中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在创新实践中发展理论。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

1.遵循教学大纲的原则。纲要课的教学大纲是实践教学的重要依据。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这两大历史任务贯穿于大纲始终。因此,纲要课的实践教学要紧紧围绕这一主题来展开,让大学生懂得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第一个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第二个历史任务,那就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2.时代性原则。从课程性质来看,纲要课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教学内容同中外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因此,实践教学中要把握时展的脉络,凸显时展的主题,把最能反映这一时代特点、符合这一时展要求的内容充实到纲要课的实践教学中来,以增强大学生的时代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基本框架

1.实践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是纲要课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基础目标。通过实践教学达到既能巩固学生在理论教学中学到的知识,又能让学生走出校园,同社会接触,体验中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丰硕成果,从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2)能力目标:是纲要课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关键目标。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成才目标:是纲要课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目标。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的知识和才干不断增长,视野更加开阔,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为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坚定坚实的基础。

2.实践教学内容。纲要课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要围绕着理论教学的“一条主线”、“两个了解”和“四个选择”来确定。一条主线: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是抵御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两个了解:帮助学生了解近代的国史、国情,理解中国近现代的两大历史任务;四个选择:认识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选择改革开放。因此,其实践教学内容应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国史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国共产党党史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开放成就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等等,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的科学性,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从而有效的实现实践教学目标。

3.实践教学模式。(1)校内课堂实践。校内课堂实践教学是指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这是纲要课体验式实践教学实施中最基本的形式。常见的课堂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有观看教学片、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课堂演讲、课堂辩论等,其优势:一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学生直接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改变学生被动听课的局面,课堂气氛活跃;三是所需实践经费少,而且在有效的时空中进行,容易组织,学生参与面广。(2)校内课外实践。校内课外实践是教师利用课外时间在校内开展与纲要理论课有关的实践教学活动,它是纲要课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形式主要有观史片、阅史著、校园生活实践等。观史片是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观看以中国近现代史为宏观背景的历史纪录片或者影片,撰写观后感;阅史著是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阅读与中国近现代史高度相关的历史著作或名人传记,做读书笔记,撰写读后感;校园生活实践是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参与学校团委或学生会组织的实践活动,例如五四青年节、一二・九爱国运动、国庆节等节日的纪念活动,感恩教育、国情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这些实践活动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升华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

3.校外社会实践。校外社会实践是指利用寒暑假时间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志愿者服务、基地考察等。教师要在放假前对校外社会实践提出要求,学生根据就近方便、节约成本的原则自由组成实践小组,制定社会实践计划、实施社会实践、撰写社会实践报告。校外社会实践资源丰富、时间充足、灵活方便,对于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提升组织协调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五、体验式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1.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教师要根据纲要课实践教学大纲,按照体验式实践教学的三种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计划。实践计划中要明确实践教学的主题、形式、目的、时间、地点、考核要求等内容。开学初教师将实践教学计划发放给学生,并做好解读,让学生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做好实践教学前的准备。

2.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教学过程。经过教师对实践教学计划的解读,学生对实践教学有了一个方向上的理解,教师要在这个基础上着重指导学生选择实践内容、制定方案、实施实践过程、撰写实践心得、调研报告或论文等,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实践效果。

参考文献:

中外历史纲要课标要求范文3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集体备课; 高中历史教学

集体备课是指校内或校际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之间,在独立备课后相互交流与研讨的教学活动。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究、发挥团队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最有效的形式,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平台。

教学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真正教学质量的提高应是学科的优化,整体的提高,其深层次的核心问题是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日趋激烈的竞争背景下,个体的优势有时会显得力不从心,这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团结协作,共同努力,集思广益,充分地发挥群体优势。具体到学科教学中,就是要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集体的力量,探索出适合本校教情、学情的教研之路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途径。

改革课堂教学,备课是重要环节,集体备课更是教师之间相互交流信息、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技艺的一项重要措施。集体备课应着力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紧抓教学目标,基础知识和历史思维能力的落实,具体的说,要做到“五个研究”,即:研究《大纲》、《考试说明》和新课标以及高考试卷等;研究学情,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和起点;研究教材、教法;研究练习、测试的设计和讲评;研究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措施。

1 研究新大纲、考试说明和新课程标准以及高考试卷等

新大纲明确并强调了历史教学在培养高素质国民工作中的作用,同时还拓宽了历史学科思想教育的内涵,提出了“学生进一步运用唯物主义史观对社会观察和思考逐步形成正确历史的意识”的要求,加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维护民族团结的教育等。从教学思想看,新大纲以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素质为教学目的,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想教育三项要求既全面又重点突出。从教学内容看,新大纲反映最新历史研究成果,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世界经济集团化、区域化和全球化等内容均引入了新大纲内容。另外,新大纲还增加了最能体现精神文明发展史的文化内容,尤其是科技发展史的内容。新大纲规定如何教学,《考试说明》则是规定了考试的性质、内容、形式,新大纲与《考试说明》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在集体备课中,要对新大纲、《考试说明》及新课程标准进行了认真的对照,详细分析,仔细推敲,深刻理解其中的内涵和外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准确地把握复习的深度和广度。此外,还要认真研究了全国、上海、广东等地高考试卷以及试卷的分析评价,力求切实了解改革对高考命题影响的新动向,把握复习的方向,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实效性。

2 研究学情,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因此集体备课中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生基础状况、认知水平、能力水平等。还要了解学生学习规范等非智力因素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定位教学起点,确定教学目标。

确立教学目标应遵循的四个原则:(1)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一种规定,应体现以学生为主;(2)教学目标要切合学生实际,要是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3)教学目标要完整,应由“认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组成,教师应当全面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在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智力的开发、情感的培养上下功夫,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4)教学目标要具有操作性和检测性。

3 研究教材、教法

研究教材:一要研究新、旧教材的区别;二要研究教材与《大纲》、考试说明及新课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三要研究教材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中外历史的联系;四要研究教材的知识体系和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等等。

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着重备教学过程中的六个环节:(1)明确起点。即根据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的深度、广度。(2)突出重点。要花多时间、下大力气重点讲授教材主干知识。(3)突破难点。明确课堂教学中的知识难点、能力训练难点,有突破难点的措施和方法;(4)巧析异点。明确本节课中的知识点与以前或与其它学科的知识点间的联系与区别;(5)激发疑点。提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适当的设疑;(6)体现特点。能够体现历史学科特点,反映学生的特点和教师的教学特色,注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4 研究练习、测试的设计和讲评

思维训练是课堂教学的主线,从某种意义上讲,高中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训练的过程。因此,集体备课中,我们对于授课提纲中的复习思考题及巩固练习要做到“精”、“活”、“实”。“精”指精讲精练,选题、训练、讲评都要有代表性,要有深度、广度。“活”是指活学活用,选题时要注意题目的前瞻性、时代性,有机地把历史知识和时事热点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以史治世的能力。“实”是指知识点的落实要细,从多角度、多层面考查历史知识的重点、难点。

练习测试后及时分析、总结,针对练习测试中反映出的问题,对后一阶段复习工作作出相应的微调,并通过一些补救性练习,查漏补缺,以完善知识面。

5 研究教与学中存在问题并落实调整措施

以我校历史教学为例,就教师方面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学生课后督查的力度还不够,使得教与学的环节衔接不够完美,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不到位;二是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及心理疏导还不够全面;三是对高考方面的信息了解较少。就学生方面来看,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就高考三大题型来说,选择题反映出学生的历史知识比较零碎,把握也略显肤浅,材料题则存在着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结合来回答问题的能力都很欠缺,问答题则存在着审题不清和答题不规范等问题;二是学习方法不够灵活、有效;三是心理素质较差,情绪波动较大。

针对以上情况,可采取以下调整措施:

一是落实具体名单,努力进行培尖补差工作,力求发挥每个学生学习的潜能;

二是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会预习、学会听课、学会课堂记录、学会自我测试、学会概括、小结等;

三是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培养,强化答题规范;

四是着力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消除学生的自卑、自满心理,使不同层次的学习都能以饱满的激情,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学习中去;

中外历史纲要课标要求范文4

在高校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向大学生传播科学历史观的重要渠道和阵地,通过科学历史观的教育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具备正确分析与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还有利于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以科学历史观的态度和方法来看待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分辨是非、对错。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实际教学实践当中,探求合理、有效的教学途径尤为重要。为提高“中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实践中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实际教学效果,本文重点归纳、总结出以下五种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的途径。

一、提高对“纲要”教学实践中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的重视程度

从任课教师的思想观念分析,尽管“纲要”课程开设已有近十年,但当前仍有许多高校老师认为“纲要”课程的重点授课内容应该是具体历史事件,“即以时间为顺序,讲述从鸦片战争以来至今这一百七十多年的时间里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问题的课程。这种认识是非常不正确的。我们判断一门课程的性质并不是单纯地以它所讲述的内容或者这门课程的名称为依据,而是要看开设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1]。“纲要”作为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部2005年联合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和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纲要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是: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2]。

从授课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分析,提高对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的重视程度,就是要提高大学生对历史意识和历史观培养的重视程度。历史意识在形成大学生的科学历史观教育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作为一种对历史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历史意识的形成过程伴随着对自身所处的国家、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3]。大学生要培养历史意识,必须坚持唯物史观的观点和基本方法深入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从历史现实出发,客观公正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和未来。大学生培养历史意识还必须以科学历史观教育为指导,树立正确的基本的历史观。树立正确的基本的历史观就是要正确认识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和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认识日本侵华史,牢记历史教训和中华民族所遭受的屈辱。在“纲要”教学实践中必须将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列入主要教学目的当中,提高对“纲要”教学实践中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的重视程度。

二、完善课程考试制度

完善“纲要”课程的期末考试制度和测试机制是“纲要”教学实践中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改变过去仅以闭卷方式考核学生死记硬背能力的做法。将“纲要”课程考试分为综合素质考核和历史分析能力考核。综合素质的考核要加大对学生平时考核的力度,即课堂表现与期末考试成绩各占一半。课堂的考核可分为谈论参与积极性、课下实践活动、课堂演讲等考核项目。课堂讨论可以以社会热点和时事政治作为主题,给予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历史观点和看法的机会。而期末测试的题目以考核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认识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为主要测试范围。其次,正确的考核学生的科学历史观,最重要的是要突出考核学生按照科学历史观基本方法分析历史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除了一些概念性的知识外,可以增加相关材料题或者是人物事迹分析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从科学历史观的角度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评价。

三、加强“纲要”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纲要”教师队伍的理论与教学素质,关乎贯彻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实际教学效果。按照《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指导精神,“纲要”教师首先必须是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努力提高社会主义理论素养,成为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导师。当前,“纲要”课程的教师多是一些专业性的历史教师或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的老师,教师的理论与教学水平存在相对片面化的问题。要提高科学历史观教育的水平,还需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稳定的具备一定科学历史观素养和水平的教师管理体系,提升“纲要”教师队伍的专业性。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还需要不断加大对“纲要”课程教育资金的投入力度。长期以来,高校在“纲要”教育教学中特别是“纲要”教学实践中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研究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比较少,今后需要建立预算制度,将其列入学校科研经费予以保障。在预算中,列出专项资金用于购买科学历史观教育的相关期刊和其他历史教学资料,拓展科学历史观教育视野,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历史观素养。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还必须在教师队伍中同时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首先,建立教学和科研能力考评制度,保证随时了解掌握“纲要”教师的教学成果和科研进展信息。通过自身或第三方机构,对“纲要”教师的招聘进行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全面了解。教师年底考评过程中,考评人员要掌握“纲要”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情况,对其教学成绩、学生测评成绩、学生出勤率和论文数量、科研能力等进行调查和全面评估,并在此基础上以客观的考评标准进行考评,做出正确的评价。其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激励制度的建设至关重要。教师行为的表现与发挥激励作用密切相关。激励最重要的是根据教师实际情况和每个人的特殊需求,制定一对一的激励方式,以组织力量满足其实际需要,以便教师能够最大程度提升教学水平。

四、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创新课堂教学方式,首先要正确认识和使用灌输性教育方式。灌输性教育方式不等于填鸭式教育方式,不能只单纯地认为是通过外部方式将课程内容注入被教育者的过程。灌输性教育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外部非自发性教育方式;二是一种来自外部高效率的教育方式。“纲要”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的主要教学方式应为灌输式教学。这也是符合“纲要”精神以及大学课时安排的实际。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想使学生能够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一个宏观上的认识和思维,教师必须采用灌输式的教学,将历史思维、历史理论和历史脉络以及科学历史观的基本原理融会贯通,最终以一种知识形式直接灌输给学生,帮助学生迅速建立起对中国近现代史和科学历史观的认知。为此,教师可以运用“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其能够在最短时间理解并消化,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目的。

采用启发式的互动性教育方式,以增强学生学习“纲要”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在教学实践中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在有限的课时内将内容丰富的中国近现代史传授给学生,教师需要采用“教师-学生-教学手段三角互动方式”。教师必须精心组织,不断提高互动性教学的技巧,以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科学历史观认识。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师开展互动性教学方式的前提。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培养发表观点的能力,给予同学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机会。此外,教学手段是互动性教学的重要保障。教师可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能够收到相对良好的教学效果。

激情教学方式主要内容是,教师要采用积极、高昂的情绪,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使用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通过积极评价和多种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情绪,从而使之与历史产生共鸣的方式。这种教学方法正是“纲要”教学实践中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所需要的。实施这种教学方法,基本思路是:首先,充分利用鲜活的历史题材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历史的连贯性和内容上的承接性,通过情景设置,引导学生激发情感共鸣,自觉利用科学历史观进行思考。其次,要求教师在整个“纲要”课中保持激情,突出自身的有声语言和身体语言,在课堂上营造一个充满激情的氛围,以教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科学历史观态度、思维调动学生的思维,使之沿着教师的思维观点和方式进行积极思考和引导,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思维活动中,从而有效达到教学目的。

五、创新课外现场教学

中外历史纲要课标要求范文5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爱国主义;科学发展观;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4-0100-03

一 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

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要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主线,是支撑中华民族走向独立、解放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因此,教师在紧紧围绕“三个选择”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还要运用相关的内容加强爱国主义传统的教育,激发爱国热情,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1]引导大学生把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内涵与实质,以增强他们的爱国之情。

从国外爱国主义教育成效看,课堂教学理应成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只要抓准了一门好的“课堂”,爱国主义教育就能在系统性、规律性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纲要”是新时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教材。“纲要”课主要讲授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独立与民主而英勇抗争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的爱国主义历史信息源源不绝,尤其是在近百年历史中更为突出。在教学中,要把握好最有效的历史信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在鸦片战争历史中林则徐禁烟之举;甲午中日战争历史中向日本吉野号撞击,全体官兵壮烈殉国;辛亥革命历史中孙中山为救国奋斗终身,等等。在这些最有效的历史信息的教学过程中要把握以下原则:一是教师在课堂上简要分析,抓住关键点向学生提问。二是教师在学生进行讨论时要做适当的引导并提出自己的想法供学生参考;三是让学生在课后写小论文,以这些历史事件进行爱国主义主题的写作,特别鼓励学生以各种课外实践方式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或教育活动。在把握好这三个原则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在互动教学中对学生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

教师的有效组织是互动性教学方式的重要保证。所以“纲要”课的教师作为教学主导方,首先要积极采纳这种教学方式,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技巧以有效组织这种方式。学生的积极参与是互动性教学方式的前提。所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纲要”课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配合教师各种形式的互动,而且大学生理应具备一种在大众面前发表自己观点的能力,教师和学生还可以互换角色,以平等的姿态互相交流学习,让学生大胆地在课堂上用各种历史资料来证明自己的爱国主义观点。而各种灵活的教学手段是互动性教学方式的关键。课堂讨论、演讲、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工具的运用都是“纲要”课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灵活手段。

爱国主义也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时刻在现实生活中具体地反映出来。所以在“纲要”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现实中的热点问题或重大事件为教材,以史为据,引发当今大学生思考爱国主义相关话题。如今天的禁毒与鸦片战争中林则徐的禁烟活动相联系;特别是我国与日本的微妙关系与历史上日本侵华战争相联系等。“纲要”课的教师中尤其要注重在现实中的热点问题或重大事件中使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

“纲要”课的教学场所绝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纲要”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延伸。教师可根据课程进度,合理安排课时让大学生到社会上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使学生在与社会的实际结合中深入理解和领会近现代史内容。一是选择革命遗迹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等。二是选择历史人物居住遗址或纪念馆、烈士纪念建筑物等进行历史人物教育。教师在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现场教学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尽量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校园文化是“纲要”课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补充,大力塑造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是当今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如在学校中开展“爱我中华”主题故事会、“历史人物评价”辩论赛、“近现代史知识抢答竞赛”等等,这些活动既能让大学生在学校中验证“纲要”课的教学效果,又是大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能使大学生自主参与到丰富的校园活动中,在实践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二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教学全过程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必修课之一,“纲要”课与科学发展观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将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相贯通,贯穿着与时俱进的先进理念,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同时它又是从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容及其科学性的一种阐释和证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高校的“纲要”课教学,使教学指导思想、内容、培养目标反映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这既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的一个极好的途径,也是增强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的“政治意识”,加强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

(一)以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作为主要教学理念

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这一核心精神也应成为“纲要”课教学的指导思想。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全面了解学生思想状况、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特点和培养目标,结合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在教学中充分展现。为此,“纲要”不重在对个别问题做过于细致的史料挖掘和过于精深的研究,而是要通过对近现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发展过程的介绍,以及对历史发展规律、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近现代中国所走过的曲折历程,深入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实践来源及其基本观点,从而在全面了解过去的基础上,更理性地面对现在、展望未来。历史知识的生命力在于其现实价值,“对历史的沉思可能会帮助我们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处境”[2]。“纲要”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其授课内容与现实相联系的必要性,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历史研究更增强了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度。因此,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意通过对历史事件发生时的国际国内形势、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介绍和分析,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客观事实,总结历史经验的现实意义、时代价值。

(二)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教学任务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是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据此,“纲要”不应停留在讲授历史知识、总结历史经验的简单层面,而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注意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对人生的正确态度、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纲要”课不单纯是历史课程,它更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应该把帮助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作为重要任务,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主要目的。本门课程应立足于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历史轨迹的叙述和历史规律的探寻,帮助学生了解一百多年来在中国从衰弱走向振兴的历史过程中,在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历程中,一代代中国人经历了怎样的失败和成功、放弃和选择,从而真正懂得中国选择共产党领导、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复杂历程和历史必然性,自觉承担历史赋予的重任,积极投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三)以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作为重要教学目标

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纲要”课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纲要”课的教学,要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关于社会发展的正确观念,懂得科学发展观要求达到的是统筹兼顾的总体发展。在近现代中国谋求发展的过程中,有过很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又好又快的整体发展观念正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纲要”课应侧重从历史史实、经验的角度引导学生从近现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中吸取有益的成分,加深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性、内容和含义的理解,自觉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和谐等问题。在近现代一百多年的历史中,涌现出各种各样不同的人物。他们大多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在时代的大潮中,他们对理想、现实、责任、地位等有自己的态度和选择。“纲要”课应注意通过对典型人物不同人生的深层剖析,使学生从中吸取对他们成长有益的经验,形成关于自身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观念。

三 将实现“中国梦”融入课堂教学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时代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地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探寻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历史。因而,“纲要”课教学应将十报告和实现“中国梦”的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明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的伟大梦想。

为此,在“纲要”课关于“中国梦”的教学中,应注意体现十报告中在开始、中间和结尾部分的有关论述,即:其一,指明“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其二,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三,结尾部分提出两个“不可逆转”:“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

自鸦片战争以来,古老的中华文明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节节溃败。虎门销烟本应是维护国家的正常行为,却成了列强侵略中国的借口。后来兴起的洋务运动,打出了“自强、求富”的旗号,结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却以失败而告终,宣告了大清王朝寻求强国梦想的终结。试图效法明治维新,希望通过改良手段而建立君主立宪制,终因力量单薄而付出了血的代价。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给中国人带来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然而结果只是“赶走了一个皇帝”, “民主和共和”只是昙花一现根本无法实现。所有这些探索表明,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异常艰难。

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前人奋斗的经验教训,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创造了一个新的纪元。中国共产党人从创办报刊、追寻真理、宣传马克思主义迈开了追逐“中国梦”的步伐。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年改为《新青年》。《新青年》反思辛亥革命失败之因,高举民主与科学之旗,点燃了新文化运动的星星之火,为先进的中国人提供了更多的思想选择。在湖南创办《湘江评论》,从宣扬“民众的大联合”到主张“激烈的社会主义”政策,思想上不断成熟,也是不断探寻真理的体现;蔡和森、、邓小平等一大批有志青年远赴海外,勤工俭学,从而走向马克思主义,亦是不断探寻真理的表现。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行为上的变化中,我们可以依稀看见他们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

中国共产党人是在实践中逐渐推进“中国梦”的。自1921 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起,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地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扛在肩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发动新文化运动,创建中国共产党;率先系统地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影响了广大青年学子;邓小平赴法国勤工俭学,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始终扎根于中国实际,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革命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思想。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成功地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完成了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走上了“和平崛起”的道路。完成这些历史使命,取得如此伟大的历史成就,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的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靠的是“实干”精神。中国共产党人将继续坚持“实干兴邦”,从中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逐步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回顾先辈们追逐“中国梦”的足迹,能够从中获取有意义的启示和继续前进的动力和信心。首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忠贞不渝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在于他们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共产主义。其次,要脚踏实地,在实践中创造辉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才能推进“中国梦”的实现。再次,要有有志的中坚力量――青年。青年,是未来事业的继承人,也是实现“中国梦”并持续推进“中国梦”发展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人所追逐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责任敢担当的青年来传承。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强国之魂。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赵雪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12(11).

中外历史纲要课标要求范文6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湘西地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是高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 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由于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学生在中学已有接触,一些学生对开设此课程有一定的厌倦感。因此,要实现《纲要》课的教学目标,就必须采取有效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丰富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可以充实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从不同层面和角度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理解历史的生动素材,从而增强《纲要》课程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与此同时,也有利于地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湘西地区具有十分悠久的革命历史文化传统,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曾经留下辉煌灿烂的一页。如: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二、六军团曾在该地区建立了著名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黔东革命根据地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湘西地区的怀化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湘西会战作为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战,标志着中华民族获取了彻底的胜利;还有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党的早期领导人,如、任弼时、关向应、萧克、王震、周逸群等都曾在该地区战斗和生活过。因此,该地区与《纲要》课相关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本文主要结合湘西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就湘西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在《纲要》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问题作个探讨。

一、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应用于《纲要》课程教学的价值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形式多种多样,如历史遗迹、遗址、文献、档案及影像史料等,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运用到高等院校《纲要》课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吉首大学部分教师已经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应用到《纲要》课程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把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应用于《纲要》课程教学,可以激发大学生学习《纲要》课的兴趣。《纲要》教材是以全国为地域范围、近现代历史为时间界限的,是对近现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高度概括。由于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学生在中学已有接触,并且因其所讲的历史事件距今较远,学生难免感到枯燥,提不起学习兴趣,使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但是,如果教师在讲授课本时,能联系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不时地穿插讲述当地史实,就能增强《纲要》课教学的现实感,使学生倍感亲切,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另外这样也容易引导学生把对地方历史文化的积极情感和兴趣转移到对整个《纲要》教学内容的学习和理解上,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其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纲要》课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任,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纲要》课教学的主要目标。《纲要》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常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史实来实现的, 而如果这些史实与学生距离越近、联系越紧,教学效果越明显,对此,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因为热爱祖国是从深入热爱自己的家乡开始的。无论学生家就是湘西地区的,还是从外地来到这里读书的,大学四年,必将与这片土地同呼吸共成长,高校所在地常常就是学生的第二故乡。地方历史文化使学生穿越了时空的局限,走进一个真实的历史情境,进而大大拉近学生与这门课程间的距离,使学生具有更直接、真实、具体的感受,这种亲历式的教育远比空洞的理论说教效果显著。通过地方历史文化的教学,培养学生树立建设家乡、 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更好地彰显《纲要》课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然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具体性、直观性以及地域上的亲近感等优势,将它融入《纲要》课程的教学有助于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灌、缺少师生互动的弊端,可以激活教学主体――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意识。同时,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譬如教师拟定一些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相关的《纲要》课的选题,让学生自己进行研究性学习,写课程论文等)以及组织学生进行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桑植故居、纪念馆,参观怀化芷江日军受降旧址等),这样既能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也有利于学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纲要》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纲要》课程教材时间跨度为 170 多年,内容多、课时少。如何使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应用于“纲要”课的教学,笔者认为可采用下面几种方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穿插补充地方历史文化资源

以湘西地区为例,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穿插相关的地方人物、事件介绍、历史图片、历史影视资料等。如在讲授“纲要”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时,插入湘西地区凤凰籍总兵级人物郑国鸿的图片,介绍郑国鸿是鸦片战争中被英国攻占的第一块领土劫后余生的守土军官,是鸦片战争全过程中规模最大、战斗最为激烈的定海保卫战的捐躯者,是被整个中华民族公认的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的近代第一批民族英雄;又如在讲授第二章第三节“维新运动”中添加介绍湘西地区熊希龄的事迹(主张维新立宪,辛亥革命后曾经当选为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再如,讲授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时插入介绍湘西的风云人物以及讲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情况;讲授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插入讲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湘西会战”等等。这样,在课堂上适当补充和分析这些地方史料,不仅可以丰富教材的内容,也能使课程更具有趣味性与地方性。

(二)通过专题式教学让学生系统了解地方历史文化资源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师把与之相关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不同的专题,系统地向学生讲授。譬如,对湘西地区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适合在《纲要》课中作为专题讲授的内容有:第一,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发展以及意义(如:教师可将红二、六军团在湘西地区建立著名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黔东革命根据地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史实通过专题式教学让学生了解,学生们对发生在身边的历史会倍感兴趣;) ;第二,抗日战争中的“湘西会战”(湘西会战也称雪峰山战役,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侵华日军此战目的是争夺芷江空军基地,故又称“芷江作战”。战争起于1945年4月9日,止于6月7日。双方参战总兵力28万余人,战线长达200余公里。战役以日本军队战败而结束。)第三,对湘西著名的人物进行专题讲授等。通过专题式教学,能够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本地人民为革命和建设所做出的努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报效祖国的爱国热情。当然,这种专题教学方式难度较大,要求授课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三)应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展开课外实践教学活动

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应用到课外实践教学活动也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遗址、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考察,学生们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历史图片、模型等的情景再现,接触第一手的历史文物、遗址,亲身感受历史。(譬如在湘西地区,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桑植刘家坪长征出发地、纪念馆、故居、怀化芷江日军受降地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历史调查(譬如访问老红军等)实践活动。虽然《纲要》课教学内容涉及到的时间比较久远,但是,事件发生和人物活动的地点就在当地,参观其遗迹、遗物,调查采访相关的人物, 通过这种亲身体验式的课外实践,能使学生形成心理上的亲近感,容易产生学习兴趣,对某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刻,这样就能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同时,在客观上可以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应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展开网络平台的教学活动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进《纲要》课, 网络是拓展教学空间不可或缺的载体。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利用网络平台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教育。而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应用到网络平台的教学,也能进一步增加《纲要》课程的实效性。因此,高校的《纲要》课程应开设专门的教学空间,网络设计应该更加细化, 譬如在课程教学空间设立地方历史文化专栏(可以添加各种文献、档案、视频等资料), 开展网络地方历史文化专题征文活动等。此外, 还可以通过网络论坛、博客等手段延展教育效应。在网络中关注、讨论、分析、研究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在网络中继续加深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认知, 无疑是《纲要》课教育教学目的在课堂外的进一步升华。

总而言之,在教学中合理应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对增强《纲要》课的教育教学效果非常明显,但在应用中应当注意处理好教材内容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之间的主从关系、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的关系以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等,让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切实起到对《纲要》课教学的有效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 皮伟.地方历史文化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以闽地历史文化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 (12).

[2] 高晓华,马良玉.地方史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的运用――以黑龙江省地方史资源为例[J].黑龙江史志,2010(15).

[3] 赵改萍.浅论地方历史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的应用――以晋南地区史料为例[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3).

[4] 孙忠良,吕学芳.概论”课开发利用地方性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以湘西地区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0(7).

[5] 刘进.地域历史文化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价值与运用[J].思想教育研究,2008(10) .

中外历史纲要课标要求范文7

关键词 五环立体式教学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全国高校本科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渠道和阵地,在培养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使其成为对大学生最具有吸引力、最具有帮助的课程,我们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把教师、学生、教材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多个平台,运用多媒体教学、网络空间教学、传统课堂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构建立体化的教学模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纲要”课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 当前“纲要”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发展给“纲要”课教学带来新挑战

当前网络技术、电子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迅猛发展,大学生作为思维最活跃、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群体,他们深受新技术的影响。新技术带来了海量的信息、便利的交流方式、方便快捷的学习平台,同时,也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一方面海量的信息中存在着很多的垃圾信息,有的大学生缺乏鉴别信息的能力,不能正确区分哪些是有用的信息,哪些是错误的观点。这些垃圾信息的存在,混淆了大学生的视听,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另一方面,新技术带来的便利的交流方式和方便快捷的学习途径,使大学生习惯于通过这些方式获取知识和信息,而忽略课堂的讲授和书本的学习。这些新状况给“纲要”课教学带来了新挑战。

1.2 “9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征给“纲要”课教学提出了新问题

90后大学生是互联网一代,他们从小就接触网络,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知识面也更为广阔。“90后”大学生,个性是突出的、鲜活的;而从每个个体去看,“90后”的个性是多元的、差异化的。这些群体特征,使他们在思想上既容易认同主流价值观,也容易使他们更突出个体的差异,甚至在90后流行一部分“非主流”。在学习上,他们不满足于照本宣科式的知识传授,也反感“我讲你听”式的灌输式教学,他们要求生动活泼的课堂,追求理与趣、情与智的和谐统一。这些群体特征,给“纲要”课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1.3 “纲要”课自身的特征要求新的教学思路

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就已经系统地接受过历史知识的教育,他们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了较多的了解,尤其是文科学生,更是多次学习过中国近现代史方面的知识,很多学生认为“纲要”课不过是中学历史的重复,对于这些已知的、重复的知识,他们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另外,“纲要”课从1840年鸦片战争前开始,一直延伸至改革开放后的21世纪初,时间跨度长达170多年,而“纲要”课的授课时数只有高中的1/3。面对比较熟悉课程内容、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教师如何在较少的课时内吸引学生关注,提高学生兴趣,达到“纲要”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开拓新的教学思路。

2 五环立体式教学法的实施

五环立体式教学法是通过“讲(精讲教材)看(视频资料)论(展开讨论)读(原著)行(付诸行动)”五个环节,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影像资料、社会实践等构成的多层次多方位立体式教学模式。五环立体式教学法的五个环节相辅相成、相互作用,课堂内外紧密结合,教师学生互相配合,整个教学法达到多维渗透、动静结合、融会贯通,从而实现了“纲要”课教学从历史教学到思想理论教育的转变。

2.1 精讲教材

在“纲要”课教学中,教师首先面临的挑战就是在有限的课时内,如何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坚持少讲、精讲的原则,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挑选具备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的主题或事件精心讲授,而不是照本宣科,面面俱到。在讲授过程中,要合理运用多媒体、网络等技术手段,增强教学效果,吸引学生兴趣。在讲授重大历史问题和关键历史转折时,要深入浅出,讲深讲透,除了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引导学生站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角度客观地分析历史,让他们知道“怎么办”,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发挥“纲要”课以史为鉴,明理解惑的作用。

2.2 看视频资料

视频资料能更直观、更形象地反映历史事件,因此,“纲要”课教学中,教师在精讲教材的同时,要根据不同的历史事件或主题,播放相应的视频资料。视频资料可以是记录片、录像资料、红等等。如在讲到“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可以给学生播放电影《林则徐》;讲到“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建党伟业》。除了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观看视频资料,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开辟“纲要”课教学专栏,将有关中国近现代史的视频资料放到“纲要”课教学专栏,方便学生随时观看。通过观看这些视频资料,使学生置身于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中,这些历史镜头的再现,能大大增加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与感受,能引导学生加深“两个了解”:了解国史、国情,更直观地认识到中国人民为什么会做出“四个选择”: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2.3 展开讨论

在“纲要”课教学中,教师在精讲教材、组织学生观看视频资料之后,还应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一些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或者辩论,引导和鼓励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和方法思考问题,发表看法。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列出几个重要的论题,让学生在课后围绕论题,收集资料,分析研究,撰写小论文交给老师,作为“纲要”课考核的平时成绩的重要依据予以保留。也可以在课外实践教学中,结合重要的历史纪念日等特殊时期,由教研室或者学生社团组织举办大型纪念活动、历史文化沙龙、有奖征文等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与不同的活动。这些活动,一方面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通过活动中的学习、体验、反思,有利于加深对“纲要”课的认识,促使学习更深刻地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来感悟人生,展望明天。

2.4 读原著

读历史原著能更全面更清楚地了解历史上一些大事件的来龙去脉或细微之处,在“纲要”课教学中,教师在第一堂课,就要列出“纲要”课必读书目和阅读计划,指导学生按计划阅读相关书籍,在课堂教学中,当教师讲到具体的章节或专题时,应明确要求和指导学生在课后阅读相应的历史原著。如讲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时,可要求学生阅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土地法》等原著;讲到“抗日战争”时,要求学生阅读《为抗日救国》、《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论持久战》等文献资料。指导学生阅读历史原著,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5 付诸行动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不能只着眼于书本,停留于课堂,而应该主动走出校园,到基层去,到老区去,到工农群众中去,在广阔的社会中开拓视野,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在“纲要”课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与当地的历史博物馆、革命教育基地合作,建立“纲要”课教学课外实践基地。如在长沙地区,可以与第一师范青年纪念馆、新民学会旧址、刘少奇故居等展开合作。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结合“纲要”课的教学内容和主题,利用节假日、双休日,组织学生去基地参观和学习,也可以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到革命老区进行社会实践,或组织学生去慰问革命老军人,去听取老红军讲述当年的故事。这些活动能拉近历史与现实的差距,帮助学生现场感受历史气息,使学生更直接地感受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更能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和理性分析,帮助他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发现社会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参观访问等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应要求学生结合相关历史知识,写出有深度、有思想、有看法的心得体会,并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依据。

“讲看论读行”五环立体式教学法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是一种完整的、多维的、立体的教学法,适应了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体现了“05方案”的精神实质,开拓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方法,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性和现实的可操作性。

基金项目:本文系长沙医学院2013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五环立体式教学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的研究与应用》(课题编号:Cysz2013010)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0-07-02.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组织教育的意见[S].2004-08-26.

[3] 梁小延,覃萍,黄平芳.立体教学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应用[J].高教论坛,2009(10).

中外历史纲要课标要求范文8

2015年是广西新课程实施以来的第一届高考,也是广西第一次采用全国新课标考纲,即将采用新课标高考试卷。与2014年大纲版考纲相比,今年的考纲各方面有了较大的变动。

1命题指导思想

在“三个有利”的原则下,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突出学科意识、学科思维、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考查。根据考纲要求,历史学科主要考查考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考试内容

(1)考试目标与要求。考试说明细化了考纲的4项12条能力要求,从中学历史教学的角度来认识,主要包含:历史阅读能力,即正确理解题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作出准确阐释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即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和说明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即正确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和观点的能力;历史思辨能力,即运用科学史观和方法思考、阐述、论证问题的能力,其基础是理解能力,核心是思维能力。

(2)考试范围和要求。历史学科依据教育部于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内容来确定考试内容。实施新课改的省份均把3个必修模块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必修模块分值占历史学科总分值的85%以上,选修分值在15%左右。考试范围的知识点以通史体例编写,按古代中国、古代世界、近代世界、近代中国、现代世界、现代中国的通史顺序呈现,而不是教材所呈现的专题史。一级目录按必修模块顺序即政治、经济、思想的顺序呈现,二级目录按课标和教材顺序展开,表述方式结合课标和教材,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具体考点按必修内容编排,将选修融入必修之中,选修的考点、选修与必修重合的考点用“”表示。

考试范围共涉及39课、100目左右,其中中国史25课,世界史14课,有课无目的12课,选修融入必修的16目。与2014年新课标考纲相比,今年的考试范围基本不变,但与广西2014年的大纲版考纲相比,则有了很大的不同。

(3)试卷题型与题量。历史学科在第I卷中共有12个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第II卷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分值为37分和15分。其中,II卷必做题为第40、41小题,选做题由《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4个模块的4道小题(题号分别是45、46、47、48)构成,且四选一。广西在2014年及以前的一段时间内所采用的大纲卷全国高考历史试卷,主观题部分为第37、39题。

二、近5年来全国课标卷历史试题特点与高频考点分析

近5年来的全国课标卷历史试题彰显了“与课改同行,知识能力结合,重视学科素养,稳步发展,积极创新”的特色。总体上比较平稳,难度适中,背景材料朴实,设问角度新颖。在题型方面,以“新情景”“小切口”方式命题,加强了对考生理解和诠释历史能力的考查。命题以新情景、新材料为背景,考查考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具有开放性和严谨性的显著特点。通过统计,我们可以发现近5年课标卷历史试题的高频考点:

1西周政治(2010年题24;2011年题24;2013年题24)

2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2010年题27、题40;2011年题25;2012年题25、26;2014年题27)

3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2010年题26;2011年题26;2012年题27;2013年题25;2014年题25、26)

4古代西方政治、思想(2010年题28;2011年题27;2012年题34;2013年题26;2014年题32)

5经济政策(2010年题27、30、40;2011年题33、34;2012年题24、26、30、32、33;2013年题31、32、33、35、40;2014年题27、28、31、34、35)

6近代化或现代化(2010年题30、31、40;2011年题27、29、33、34、41;2012年题25、26、30、33、40、41;2013年题26、27、28、29、33、35;2014年题27、28、29、31、33、34、35)

7科技(2010年题40;2011年题35;2012年题40;2013年题28;2014年题40)

8中国古代史(除选择题外,2010、2011、2013、2014四年的第40题均考古代史,2010、2011、2012、2014四年的选修一试题均考古代史)

三、2015年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策略

经过上个学期的第一轮复习,我们已经或者即将进行第二轮复习。一般第二轮复习时间是从2015年1月到2015年4月底,主要任务是在第一轮复习的知识体系基础上重构知识体系、归纳阶段特征,并进行题型训练、综合训练、限时训练。综观考试说明与典型示例题的变化,以及近几年课标卷高考历史试题呈现的新特点与高频考点,笔者对2015年的高三第二轮复习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重新整合教材,做到贯通古今、中外关联

高三复习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在基础知识的研究、整合上做好文章,对知识的把握程度、角度,决定着考生备考的高度。教师要厘清基础知识的内在关联,将主干找出来,以主干提纲挈领,让学生学会用逻辑推理的方法,从主干知识推导出知识细节,由知识细节归纳出知识主干,形成相互关联的知识体系,提升知识管理能力。如此,学生的历史知识便不是背出来的,而是推理出来的,考试时就可以运用自如。要宏观把握知识脉络,备考时就要注重复习必修专题目录结构。专题目录是知识框架,对具体、零碎的知识起提纲挈领的作用,考生如能记住知识框架,考试时就能迅速将思维集中于所解答的试题中,尤其是非选择题。复习方法是将教材中每一专题的三级标题均用历史学科语言进行整理,并简单列出主要内容。例如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可整理如下:(1)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光荣革命;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形成。(2)美国1787年宪法。(3)民主政治的扩展:1875年宪法,共和政体确立;脆弱的德国民主。

关于教材的整合,有几点建议:(1)要以主题为中心,迁移、调动教材中不同章节以及不同模块的知识内容,打破教材体系。(2)要以课标为中心,参照不同版本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和史学界最新的学术观点。(3)要用学术眼光处理和整合教材。以热点专题日本史复习为例,直接相关的考点有:近代中国――“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中的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现代中国――“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专题中的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现代世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经济全球化,《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的美日争霸、中国问题,“二战”中的太平洋战场、美日的争夺。间接相关考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维新变法中学习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工业革命时日本交叉进行,迅速实现经济近现代化等;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日本史的复习思路:以学科主干知识为基础、以有现实意义的主题或专题为线索,对基础知识重新整合,通过联系、综合、分析、概括,总结历史发展一般规律,提升历史思维认识,落实三维目标。复习视角探索:角度一,日本的两度崛起及对国际关系的冲击,包括日本两度崛起的原因和启示、中日关系、美日关系;角度二,中日关系的演变。

又如,以文明史观重构近代史,可将知识框架整理成图1、图2。

2立足课堂,夯实基础

(1)立足课堂。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课前要“勤”,备课要充分,备资源、备学生、备教法;课堂要“懒”,学生要自主,教师少讲多指导,让学生多说多问;课后要“精”,作业要精练,多使用历年高考真题。

(2)夯实基础。就历史学科基本知识而言,要注意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宏观把握历史发展线索、规律,中观把握历史发展阶段特征,微观把握历史史实、概念。在此基础上做到抓“点”、串“线”、铺“面”、织“网”。

历史的联系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纵向联系,如因果关系、历史发展线索、基本历史进程等。要认识这种联系,必须立足于长时段观察历史长期的发展演变。例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按其演进线索整合为:春秋战国(萌芽)――秦朝(建立)――西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强化)――元朝(健全)――明清(顶峰);再由此升华整合政治文明的演进线索:奴隶制时代的血缘政治、贵族政治(中国)和直接民主(希腊)――封建时代的官僚政治、专制政治、教权主义――近代的代议制――现代多种类型的民主政治等。二是横向联系,如同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交流与影响等。要认识这种联系,必须从历史的整体性出发,观察历史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中国近代的沉沦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殖民扩张是分不开的;中国现代外交政策的形成与世界格局的变化是分不开的。所以在复习时必须有中外历史关联的整体意识。

3提升材料解析能力

近几年高考试题特别注重引入“新材料”“新情景”,创设“新问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相关信息独立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在第二轮复习中要领会课标要求、了解学术动态、搜集核心史料、获取有效信息。围绕课标要求与学术动态组织材料,既能落实课标要求,又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学生见的材料多,储备的知识就宽,看问题便不会局限于教材,这对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与应试能力大有好处。

例如,复习“15―18世纪中国社会的变动”时,可从经济、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等方面搜集材料,让学生全面了解当时社会变动在方方面面的体现。

经济:

材料一:清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载:(植桑养蚕)“地得叶盛者,亩可养蚕十数筐,少亦四五筐,最下者二三筐;米贱丝贵时,蚕一筐可当一亩之息矣!米甚贵丝贱,尚足与田相准……蚕桑之利,厚于稼穑。”(问题:从材料中解释当地人为何多种桑养蚕?)

材料二:《农政全书》中说:“尝考宋绍兴中,松郡税粮十八万石。今年来九十七万石。……是十倍宋也。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田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繇供百万之赋,三百年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非独松也,苏杭常镇之布帛,嘉湖之丝纩,皆持此女红末业,以上供赋税,下给俯仰。若求诸田亩收,则必不可办。”(问题:如何解释农副业之间的关系?)

思想观念:

第一,儒与贾。“吾不终为儒,以成而祖志也;吾得为良贾,以从而父策也。”“吾欲使汝处乎儒若贾之间”;更有甚者“蒋次公始不得志于儒,中自恨以不能承父属而大吾里。今吾里乃岿然甚壮,贾故自足耳,何儒为?”(问题:商人的社会地位如何?)

第二,义利观。材料一:“天理者,天然自有之理也,终欲安排如何,便是人欲。”材料二:“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材料三:“唯天生民有欲,欲不必无,亦不能无,为无欲之说者,惑也。”

第三,本末观。材料一:徽州“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着。”材料二:有人说“吾为舜工计,宜专力于商,而戒子孙勿为士”。材料三:黄宗羲的工商皆本。

社会生活观:

第一,尚奢侈(或曰高消费)。“今之世风侈靡极矣,贾子所谓月异而岁不同已。……广厦细旃之上,不闻俭朴而闻奢靡,深宫邃密之内,不闻节省而闻浪费。”

第二,对奢靡的评价。“苏郡俗商奢靡,文过其质……蒙圣朝以节俭教天下,大吏三令五申,此风终不可改,而亦正幸其不改也……有千万人之奢华,即有千万人之生理;若欲变千万人之奢华而返于淳,必将使千万人之生理亦几于绝。”

4加强针对性训练,提高解题技巧

训练应关注以下几个原则:

(1)同步。平时的习题训练要以当前的教学内容为主,适当兼顾此前内容,三轮复习的能力培养目标要有系统性、层次性,做到针对实际,适当加压,逐步提高。

(2)精当。即精心选择典型试题,让学生通过训练既能巩固基础知识,又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科能力。

(3)及时。即及时反馈,发现教学或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或学习策略。

(4)规范。即努力实现平时训练考试化,平时考试高考化,时刻注意答题规范,不将对规范的要求拖到最后。

5复习中应突出的重点、热点知识

(1)中国传统文化及西方人文思想(精神文化应与物质文明建设相一致)

(2)选官、监察、吏治及政府执政能力(总理特别强调“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法治政府”)

(3)科技生态文明建设(中共十报告第八部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4)经济政策调整(重中之重:政府的纠违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周年大事,如:1953年“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1973年中西经济状况,1992年中国经济转型等)

(5)民主法治建设(十八届四中全会)

(6)全球史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关注新史观)

(7)革命抗争探索史(近代走向民主道路途径的多样性,注重国情)

(8)国际关系(关注中俄关系:中俄旅游年;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等)、民族关系、民生观。

6注意培养学生选做题的解题步骤

中外历史纲要课标要求范文9

关键词:中考;历史复习;课标;考纲

2013年的中考即将来临,今年的中考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抓好复习,提高学生成绩,是每一位初三教师都关注的问题。通过一学期的听评课,我发现许多老师对复习课的认识存在很大的误区:“复习课=过书+练题”。错误的思路使得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参与度不高,复习效果不理想。我觉得复习课面对的难题主要是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下面就我对中考复习的一点粗浅认识,与大家交流。

一、加强对课标和考纲的研究,做到复习有针对性

课标和考纲是中考命题的主要依据,体现了教材的主干知识。所以复习时一定要严格遵循课标和考纲要求,针对考点制订计划。复习课的讲述要注意线索清楚、重点突出,引导学生将课标要求的知识点结合教材进行归类与细化,立足基础,并辅以系统条理的板书,让学生明确其中的重难点、易混点,提高复习的实效性。此外,对于考纲中的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的要求,复习既不可拔高也不可降低,训练时要坚持适度原则,拉开梯度,循序渐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依据近几年的中考命题特点,我们一定要认真关注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时政热点与周年性事件相关的内容

如:党的十、问题、罗斯福新政实施80周年、抗美援朝胜利60周年以及、问题、新疆问题、南沙群岛争端等内容都需要关注,复习时要引导学生将其与教材内容串联起来,学会从热点中去追溯历史。

2.中外、古今联系大的内容

如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联系与区别,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南北战争的关联,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与中国改革开放之间的比较等等。

3.图文并茂的内容

如:(2007中考)对外开放时沿海开放城市分布图和鸦片战争中五口通商示意图的比较、圆明园旧址图和兽首拍卖图的比较等等。这些图既可以让学生回顾旧知识,又能结合现实,很好地体现了历史事实的时代性。

4.长效热点专题

如:中日关系、中美关系、中外改革、民生问题(三农问题)、中共的重要会议、三次科技革命以及与中国的关系、日本史、美国史、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一战与二战等,这些内容每年的中考都或多或少会涉及,必须在复习中加以强化。

总之,教师在根据以上内容复习时要有选择、有侧重,还要精选典型习题,对于题量,教师也应根据复习内容的多少和知识的重要程度灵活掌握,总归要达到少而精的效果,绝不能搞题海战术。

二、注重学习方法的点拨,提升学生复习的信心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叶圣陶先生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由此可见,方法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要激发学生复习历史的积极性,在复习的过程中就要授以学生听课、审题及答题、记忆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觉得历史并不是十分难学,而是有法可循的,进而加深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1.听课的方法

复习课往往跨度大、内容杂,学生听起来老有一头雾水的感觉,不知道哪个该记哪个不该记,常见一些学生很努力,恨不得把老师讲的每句话都记下来背会,但不会整理知识,不会思考方法,最终成绩考不好。这就要求教师应教给学生听课的方法:构建知识网络,掌握历史知识要素,记好课堂笔记。

2.审题及答题的方法

如:抓住“题干”和题中的关键字,读懂题意,理清题目考查的知识点。选择题可运用直选法、排除法、推断法进行选择;材料解析题要认真阅读,理解史料,找到突破口,针对所问,归纳概括;答题要紧扣题目,简明扼要,规范作答,做到要点化、层次化;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从不同角度思考,勇于各抒己见。这样学生掌握了方法,拓宽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才能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3.记忆的方法

历史复习的效果如何关键还是要通过记忆程度来衡量,学生普遍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存在畏难情绪,因此教师要告知记忆的窍门,以便学生增强信心。如:采用“说记”的方式,即两个学生一组,一问一答,这样既避免了单独记忆的枯燥,又利于加深记忆效果。历史上的时间多且冗,大多数学生害怕,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分时期分段记忆,学生只要能弄清楚事件所处的时期以及发生的先后顺序便可,对于特殊的时间可采用分类记忆法、口诀记忆法、谐音记忆法等。

很多人认为学习历史只需死记硬背便可,一定要消除这一错误的看法,同时明确:记忆历史知识是有规律的。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适时调整,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及时总结,反馈经验,交流所得,进而把学习历史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享受的事情,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三、因材施教,分层考核,强化落实

每个学生所处的阶段、状态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仔细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设置多层次的教学目标,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完成学科要求。

历史是一门强调记忆的学科,没有记忆就没有成绩,因此对于历史知识的考查落实是必须的,一定要强化记忆效果。但考查时对于不同学生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掌握理解、运用层面的,学困生只要求掌握识记层面的即可,这样使得教师的指导也更具有针对性。

四、复习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不要一本资料用到底

不同资料体现了编者对今年中考的揣测,但预测的方向不得而知,因此,教师在复习时,手中要有多本资料,综合不同意见,精选多种题型,以备不时之需。

2.精讲不等同于细讲

有些教师为了复习到位,将课本知识重新完整地讲给学生,出发点是好的,但学生厌倦,教师负担也重,且抓不住要害。精讲的内容一定要是单元重点、本册重点,不可面面俱到,且一定要对照课标进行。

3.会背不一定会写

历史考试中错别字的趋向越来越严重,教师在考查学生记忆效果的同时一定要强调书写,保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不会出现错别字,如左宗棠的“棠”,井冈山的“冈”,而板演是最好的纠正手段。

4.抛弃课本,只注重复习提纲

大多数学生在有了自己记录的复习提纲之后就会将课本束之高阁,教师在最后的复习时,一定要予以纠正,只有课本中的知识才是最原始的、最可靠的,而且反复地研读课本中的图片、材料,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总之,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理清脉络、把握方向,系统地复习历史知识,以求灵活运用。我始终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总会有回报。

参考文献:

[1]吴明芳.分层教学:高效历史复习课的法宝.文学教育,2012.

[2]张敏.如何上好历史复习课.考试周刊,2012(69).

[3]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8.

中外历史纲要课标要求范文10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范文1 根据湖北省20xx年高考方向及新课改省份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结合新课标下高三历史教学的现状,特制订高三历史复习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新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求真务实,探究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法与学法,落实好新课程的理念,突破以基础夯实与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争取在20xx年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二、复习依据

1、内容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某某卷)文科综合》考纲、人教版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主要素材;考试大纲是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2、命题

新课改下的高考是正确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与理念,反映高中新课程方案的特点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

20xx年是某某省新课改后的第某年高考,因此应认真研究其他新课改地区的高考试题,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知识,引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习,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从而在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达到有机的统一。

三、复习方法

1、时间安排:

2、复习思路:夯实基础知识,理清基本线索,培养基本技能。

3、主要任务:以教材为主,进行单元内小专题复习,夯实基础,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并在此基础上向深、广度扩展,结合现实,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搞好单元过关,精选习题,精讲精练,及时讲评,并且每节课力争留出时间让学生记忆一些重点知识,做到当堂知识当堂巩固。

4、方法:以课时为主要学习方式,单元内小专题式进行,一个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单元总结与测试,每个模块结束后要进行模块过关测试。

采用读、讲(听)、练、评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读书:利用正课时间,明确目的和要求,按照学案,由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读书,在此基础之上理清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相对严谨的教学知识结构,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第二环节——讲(析):在熟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基本史实,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历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知识并逐步形成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同时,要针对考点进行知识扩展,教师最好做到精讲多练,讲重点,要突破每个考点的核心问题

第三环节——训练:在课时复习结束后,要选取典型试题及时进行测试、反馈,可采取一课一小练(当堂训练)的形式,以便及时巩固落实,练习后,必须核对答案,分析总结。通过典型题目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

第四环节——讲评:包括教师的讲评与学生的自评。每一单元测试及模块测试后教师要重点讲评,教师在讲评练习和试卷过程中,要特别留心解题方法的讲评,从而减少解题错误,提高应试能力。

一轮复习侧重点在于理解历史概念,掌握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既包括具体史实,也包括规律性的认识,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也属于这一范畴。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贯彻“全、准、新、细”的原则。“全”即复习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试大纲的任何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深”即对历史现象、内在联系和规律的理解认识要深刻;“新”即对历史知识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和巩固;“细”即注重细节,近几年文科综合试题启发我们必须抓好细节,很多问题并不难,但考察很细致,于细微处方显精神,细节决定成败。

四、具体要求

(一)瞄准高考,落实课程新理念,转变课堂模式。

1、改一讲到底,不训练学生能力。

调动学生参与,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老师重在帮助学生整理思维层次和指导思维方法;边讲边练,这样才能做到训练及时、训练充分

2、改只有知识教学,没有材料教学。

高考无题不材料,如果课堂不进行材料教学,学生就不能形成材料处理能力。

3、改只有纯知识的梳理、分析,没有解读高考考点及其要求。

每堂课都应有高考的考点解读、考题回顾、考情预测和模拟训练。以高考的感觉和要求去指导教与学。否则这是严重的教学不到位,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高考考的许多是老师讲不到的,需要学生具有独立的思维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单凭老师讲授是培养不出来的,需要在训练中参与和培养)

(二)落实常规

1、认真备课。

认真编写教学案,优化整合,既有专详,又有高考链接、材料教学与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

2、分层教学。

知识的深浅是有层次的,思维的发展是按层递进的,学生的素质也是有层次差异的,因此实行分层教学,梯度推进,中下等生能接受,上等生能发展,全体学生皆都能得到提高。

3、作业检查。每天应布置一定量的作业,并进行批改或检查,关键在于督促学生在课后练,巩固和深化知识,这是落实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

4、周考月考。知识巩固和思维深化,除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外,还须通过周考、月考去强化。周考、月考也是我们教学时段要检查的内容。要强调的是,周考有的改为周练,练不如考,考对学生的压力感、速度训练和答题规范养成远远超过练。其次,不管练习、周考、月考,有练有考就必须讲评。只有讲评,学生才能明确自己的错误,思路才能得到升华。

5、自习辅导。晚自习读历史是历史学习巩固一个重要的时间保证,但要学生读历史,就必需历史老师能下班辅导。历史老师晚自习下班辅导,有利于学生释疑解难和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还会对学生学习历史产生感情压力和督促作用,这自然有利于历史知识的巩固。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范文2 一、本学期主要是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复习:

1、高三近现代史的章节基础和专题复习;

2、历史大专题复习及热点透析;

3、考前练习

二、学生分析(双基智能水平、学习态度、方法、纪律)

1、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学习态度、上课纪律方面做的比较好。

2、在材料分析、解题方面还有所欠缺。

3、在知识的'整合上,普遍出现思维混乱局面。

三、教学目的要求

1、对世界史做一个比较透彻的分析和理解

2、对历史做一个比较恰当的整合,注重专题知识

3、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每星期的文综考试,使学生适应文综考试

2、不定期的进行抽测,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

3、进行针对性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教学进度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范文3 一、教学时间安排

1、2月份完成选修3、4的复习

2、3--4月完成二轮复习

3、5月初--中旬进行热点复习

4、5月中旬--5月底:回归课文,落实课文基础,尤其是课文中的习题

5、6月初,对做题方法的总结(课件已做好)

二、复习框架

1、选修3、4

给学生提供知识结构以自学(这是高二学习的内容,学生比高一时要重视,因此,知识结构相对完整),重点帮助学生实现能力目标部分,配以自编练习。

2、二轮复习

共分13个专题,每个专题4节课。做如下安排:第一节课,按政治、经济、文化、人物、战争、改革、遗产等子目要求学生完成知识体系;第二节课,教师根据一轮复习中学生体现的知识盲点做查漏补缺和拓展延伸。第三节课,讲评配套练习。第四节课,讲评历史组集体汇编相关新题和经典题目,重点是选择题。

3、热点复习

与政治学科的时政相结合,引入历史,对热点进行剖析,提高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时政,学以致用。

4、回归课文

每年高考都有4--8分的考查点来自课文的非正文部分。利用课文提供的相关材料,既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又培养学生的阅读材料的能力。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范文4 第一轮复习结束后的学情 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初步做了基本知识的细化和深化。但是当题目是切入一定的历史阶段,涉及到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时,普遍出现了存在答题不全、思路放不开的现象,从而影响得分不全。还表现下列问题:

1.基础知识概念,内涵掌握不到位,制约了学科能力的提高。

2. 审题做题技巧不熟练,做题能力有待提高。对复杂材料的的解读这一关依然薄弱。 从平时测试来看,部分学生不适应综合测试的题量,掌握不好答题节奏。忙于做题,不求质量,审题不够深入,答题不够全面,书写不太规范,这些现象要通过实战训练,及时调整,才能胜任高考。

转眼间距离高考只有九十多天了,为了更好的做好高考复习工作,第二轮复习计划如下:

一、复习指导思想

1. 第二轮(第二学期)进入专题复习与综合考试相结合。要精选专题,紧扣高考内容,抓紧高考热点与重点,授课时脚踏实地,讲透内容;通过测评,查漏补缺,既提高解决综合题的分析与解题能力,又能调适心理,使学生进入一个良好的心理和竞技状态。

2.加强学习,研究,注重学生、教材、教法和高考的研究,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

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考试中历史科备考方法和措施,认真研究近几年高考历史试卷,树立以教研求发展,向教改要质量的思想。

3.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和管理。做到“精细化的备课,精品化的授课,精选试卷”的要求。还要充分发挥各位历史教师的群体智慧,特别是有高考经验的教师。大家分工合作,多研究,多交流,既要集体备课又要主要配合不同班的差异,因材施教,根据历史科的特点,切实做到“一天一小练,一周一大练,一月一综合测”。这可以使学生提高解题能力,积累临场经验,发现问题,及时寻找补救措施,强化复习效果。

4、做好辅导工作,作为科任,要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努力提高课堂复习效率是高中历史复习的指导思想。通过历史复习让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学好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基能,以及其中的历史思想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历史的信心。注重团结协作,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素质,全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考试指导纲要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历史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抓好教材与课程目标中要求把握的历史对象的性质和处理历史问题的基本常用的历史思想方法;如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分类讨论、类比与推理等,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以不变应万变,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历史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法,奠定必备的“四基五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运用历史的意识和能力,奠定学习历史的能力,使历史科的复习更加高效优质。

二、教学目的要求

1.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核心,“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和网络结构,细致领会教材改革的精髓,把握通性通法,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考试说明,在整体上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重要的定义定理不但要掌握结论,还要掌握相关历史的思想方法,做到宏观把握,微观掌握,注意高考热点,重视历史的应用和历史思想方法的渗透,以拓宽历史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因材施教,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构建新的认知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4.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科学设计教学方法。

三、教法分析和教学具体措施

1.不孤立记忆和认识各个知识点,而是将其放到相应的体系结构中,在比较、辨析的过程中寻求其内在联系达到理解层次,注意知识块的复习构建知识网络。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技能,注意基本概念、基本公理和定理、公式的辨析比较,灵活运用;力求有意识的分析理解能力尤其是历史语言的表达形式,推理论证要思路清晰、整体完整。

2.学会分析。首先是阅读理解,侧重于解题前对信息的捕捉和思路的探索;其次是解题回顾,侧重于经验及教训的总结,重视常见题型及通法通解。

3.高考试题将课本知识进行了综合性处理,即在知识网络交汇处命题,因此在复习时,不但对每个知识点要掌握,还要注意知识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

4.以“错”纠错,查缺补漏,反思错误,严格训练,规范解题,养成“想明白、写清楚、”的习惯,注意思路的清晰性、思维的严谨性、叙述的条理性、结果的准确性,注重书写过程,举一反三,及时归纳,触类旁通,加强历史思想和历史方法的应用。

5.协调好讲、练、评、辅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复习中讲、练、评、辅的时间追求历史复习的最佳效果,注重实效,努力提高复习教学的效率和效益;精心设计教学,做到精讲精练,不加重学生的负担,避免“题海战”,精心准备,讲评到位,做到讲评试卷或例题时:讲清考察了哪些知识点,怎样审题,怎样打开解题思路,用到了哪些方法技巧,关键步骤在哪里,哪些是典型错误,是知识逻辑、方法、心理上还是策略上的错误,针对学生的错误调整复习策略,使复习更加有针对性,加快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范文5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据,充分研究高考,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三教学模式,增强历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能力,从而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以课本和课程标准为基本,充分研读考纲,从整体上把握复习的要求,让学生加工教材,理解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基本的历史发展脉络.

2、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概括,归纳,分析,综合,比较,迁移等基本的学科思维能力.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评价问题的能力.

3、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基本的史学方法去认识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年轻人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理解国家大政方针制定的历史依据及其正确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4、加强教研,研究高考和高考试题,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精选习题.

5、进行有效知识落实,把课堂上的基本知识做为落实的主渠道,及时进行"章结","单元过关"和"月清".

6、学生的学科成绩在优秀率,平均成绩和及格率上有明显提升.

三、高三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高三教学,复习的整体把握和详细计划及实施措施,对高三只是有大致的阶段安排与复习进度,对每一阶段的教学和复习目标,复习策略和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没有细致考虑,这种计划的盲目性,必然导致教学的盲目性,质量提高的盲目性.

2、教师没有对大纲,考试说明进行详细研究.大纲中对知识掌握程度有明确要求,考试说明中也有明确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并有详细的解读说明,教师只是在想当然的去教学.

3、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效率低下,对于新的教学方法,模式及新理念缺乏学习和实践,课堂中仍习惯于教师一讲到底,教师累,学生睡,效果差,成绩低.

4、课堂教学中缺乏针对性,高三教学没有高三的特点.高三复习课,绝大多数教师都在就知识讲知识,缺乏深层分析,只是知识的简单罗列,对主干知识把握不到位;学生理解只偏留在表面上;不能把握历史整体框架,历史基本线索,学生所学的知识是零散的,无序的.

5、缺乏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近几年高考命题思路是非常明确的,就是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学科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基础,以大纲,考纲为指导,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主线来统领知识.

6、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还习惯于只讲知识,不讲方法,学生不会主动学习,结果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而没有太大的成效.

7、缺乏对习题的筛选和高考试题研究,很多学校给学生发了很多资料,让学生自己去做,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也不是很好.

8、缺乏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热点,重点问题的联系的能力,只是单讲课本上的知识,一遇到解决实际问题就无从下手,不能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

四、采取措施

1、从整体上考虑和制定教学复习计划,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实施.在计划的制定中要有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具体措施,评价,时间安排,内容安排等内容.

2、在每轮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针对近几年高级的命题特点和历史课实际,一般采用三轮复习法.

第一轮复习主要是抓课本知识落实,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详读课本,围绕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形成内在的主体结构网络,在记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理解.

第二轮复习主要以主干知识为中心,以专题的形式,对历史知识重新加以梳理和加工,走出课本,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不能把每节相关知识简单列出来放到一起,要重点分析,归纳出历史发展规律,教会学生学会把握规律,得出启示,提升学生纵横比较问题的难力.

第三轮:依据考纲,重新梳理课本,查缺补漏,教师少讲,让学生自己进行,并适当地进行综合练习.

3、要认真研读大纲,考纲和考试说明.应该说,考试说明是依据大纲制定的,大纲是作为整个高中教学的依据,而考试说明只是为了高考的需要而定的.做为备考来讲,应该以教材为依托,全面复习,对考试说明没有列出的内容不必过分深究.高考题目大体上分两部分,一部分考查对基本知识的分解,另一部分考查较为深层次的能力.前者与教材关系较紧密,但不会是直接照搬教材的某一部分内容,后者基本上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因此,依托教材不等于捆死在教材上.

4、提高课堂效率,做好知识落实.对于历史课来讲,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应重点讲清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讲清梳理历史脉络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加工整理知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总结出基本的历史规律,得出结论.知识落实要做到"四清",把课本知识的记忆放在课堂上,在习题练习上,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5、适当练习.在每一轮复习中都要有适当练习,但选题一定要注意层次性和代表性,切忌陷入题海战,在讲题中一定要针对学生问题去讲解,并不是单纯的就题讲题,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让学生能窥一斑而知全貌.另外,选题尽量选一些新题,不要过于陈旧,学生会在新题新情境下愉快的做题,效果更好些.注意主观题的检查与落实.

6、要处理好学科之问的关系.不能在复习时一味单干,应适当穿插些两门学科知识,适当串串门,使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就养成基本的文综思维习惯,同时也有利于本学科的学习.

五、时间安排

1、第一轮单元复习(20xx年2月-20xx年3月中旬)

20xx年2月-3月中旬选修一、选修三

2、二轮专题复习(20xx年3月下旬-4月底)

3、三轮:回归书本、查漏补缺、综合训练、考前指导(20xx年5月-6月)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范文6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据,充分研究高考,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三教学模式,增强历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能力,从而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以课本和课程标准为基本,充分研读考纲,从整体上把握复习的要求,让学生加工教材,理解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基本的历史发展脉络.

2,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概括,归纳,分析,综合,比较,迁移等基本的学科思维能力.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评价问题的能力.

3,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基本的史学方法去认识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年轻人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理解国家大政方针制定的历史依据及其正确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4,加强教研,研究高考和高考试题,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习题.

5,进行有效知识落实,把课堂上的基本知识做为落实的主渠道,及时进行"章结","单元过关"和"月清".

6,学生的学科成绩在优秀率,平均成绩和及格率上有明显提升.

三,高三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高三教学,复习的整体把握和详细计划及实施措施,对高三只是有大致的阶段安排与复习进度,对每一阶段的教学和复习目标,复习策略和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没有细致考虑,这种计划的盲目性,必然导致教学的盲目性,质量提高的盲目性.

2,教师没有对大纲,考试说明进行详细研究.大纲中对知识掌握程度有明确要求,考试说明中也有明确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并有详细的解读说明,教师只是在想当然的去教学.

3,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效率低下,对于新的教学方法,模式及新理念缺乏学习和实践,课堂中仍习惯于教师一讲到底,教师累,学生睡,效果差,成绩低.

4,课堂教学中缺乏针对性,高三教学没有高三的特点.高三复习课,绝大多数教师都在就知识讲知识,缺乏深层分析,只是知识的简单罗列,对主干知识把握不到位;学生理解只偏留在表面上;不能把握历史整体框架,历史基本线索,学生所学的知识是零散的,无序的.

5,缺乏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近几年高考命题思路是非常明确的,就是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学科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基础,以大纲,考纲为指导,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主线来统领知识.

6,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还习惯于只讲知识,不讲方法,学生不会主动学习,结果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而没有太大的成效.

7,缺乏对习题的筛选和高考试题研究,很多学校给学生发了很多资料,让学生自己去做,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也不是很好.

8,缺乏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热点,重点问题的联系的能力,只是单讲课本上的知识,一遇到解决实际问题就无从下手,不能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

四,采取措施

1,从整体上考虑和制定教学复习计划,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实施.在计划的制定中要有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具体措施,评价,时间安排,内容安排等内容.

2,在每轮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针对近几年高级的命题特点和历史课实际,一般采用三轮复习法.

第一轮复习主要是抓课本知识落实,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详读课本,围绕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形成内在的主体结构网络,在记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理解.

第二轮复习主要以主干知识为中心,以专题的形式,对历史知识重新加以梳理和加工,走出课本,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不能把每节相关知识简单列出来放到一起,要重点分析,归纳出历史发展规律,教会学生学会把握规律,得出启示,提升学生纵横比较问题的难力.

第三轮:依据考纲,重新梳理课本,查缺补漏,教师少讲,让学生自己进行,并适当地进行综合练习.

3,要认真研读大纲,考纲和考试说明.应该说,考试说明是依据大纲制定的,大纲是作为整个高中教学的依据,而考试说明只是为了高考的需要而定的.做为备考来讲,应该以教材为依托,全面复习,对考试说明没有列出的内容不必过分深究.高考题目大体上分两部分,一部分考查对基本知识的分解,另一部分考查较为深层次的能力.前者与教材关系较紧密,但不会是直接照搬教材的某一部分内容,后者基本上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因此,

依托教材不等于捆死在教材上.

4,提高课堂效率,做好知识落实.对于历史课来讲,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应重点讲清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讲清梳理历史脉络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加工整理知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总结出基本的历史规律,得出结论.知识落实要做到"四清",把课本知识的记忆放在课堂上,在习题练习上,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5,适当练习.在每一轮复习中都要有适当练习,但选题一定要注意层次性和代表性,切忌陷入题海战,在讲题中一定要针对学生问题去讲解,并不是单纯的就题讲题,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让学生能窥一斑而知全貌.另外,选题尽量选一些新题,不要过于陈旧,学生会在新题新情境下愉快的做题,效果更好些.注意主观题的检查与落实.

6,要处理好学科之问的关系.不能在复习时一味单干,应适当穿插些两门学科知识,适当串串门,使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就养成基本的文综思维习惯,同时也有利于本学科的学习.

附:高三教学进度及考试安排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时间:11.3—11.4

内容:中国古代史(全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时间:1.29—2.4

内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下册)

春节放假时间: 时间: 2.12—2.25

第三次调研测试: 时间:3.26—4.1

内容:全部(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世界近代现代史)

专题复习及 时间:4.1—4.30

第四次调研测试:

综合训练 时间: 5.1—5.30。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范文7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完成《世界近现代史》下册教学及进行第二、三轮复习。第二轮复习加强专题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维分析能力;第三轮复习(高考之前),查漏补缺,挖掘潜能,深化知识。

二、学情分析:

本届文科学生的情况不容乐观,历史基础知识很不扎实,理解运用能力较差。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专题与整体复习中的一大挑战。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每星期进度平均为6个课时左右,授课时间为16周。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中国古代史》选修、《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册和《世界近现代史》上、下册的基础知识,并进行专题复习。

2.要求学生掌握教材内容中的历史基础知识,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教学,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4.认真学习教学大纲,研究新课程,不断关注高考动态,扎扎实实抓好本届高三历史复习工作。统一复习计划,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各项评析工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努力,力求完成各项指标

四、总体措施:工作计划

1.加强集体备课,将其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就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本节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有关重点难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材料的选择、用什么方式呈现给学生加强合作研究,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

2.认真搞好试卷评讲课。针对高三后一阶段训练量的加大,如何提高试卷评讲课的功效关系极大。每次训练做到有练必批、有练必评。让学生在训练中感悟命题的意图,明确复习目标;引导学生分析每一个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评讲后的追踪训练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切实提高综合训练的效率。

3.、精练、精评。在广泛搜集资料基础上试题,难题、偏题要放弃。而且每练必改,每练必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根据练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扎实搞好提优补差工作,对历史单科偏差的同学要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同学要分层指导,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中外历史纲要课标要求范文11

关键词: 地方史料 课程教学 实践教学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根基。没有历史文献作支撑的历史教学和研究,是不可能收获有厚重感的成果的[1]。地方史料是“地方记忆”的重要载体,以历史遗迹、文献、档案、影像资料等形式呈现出来。它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广泛性等特征,反映了一定地区的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传统等社会情况。地方史料与国家统编教材比较而言,是从微观、细节等方面对教学的有效补充。将四川地方史料融入“纲要”的课程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乡土认同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本文从地方史料的重要性,四川地方史料在纲要课程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史料在教学中遵循的原则和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方史料融入“纲要”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地方史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教师要善于运用国情资料,注意挖掘和利用各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纲要”课程是全国的统编教材,对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充分挖掘地方历史资料,将其融入教学中,可以丰富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研究方法,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把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将地方史料融入教学过程,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从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出发来研究历史,但是这个研究又不是停留在个人及其活动的领域,而是把这个活动放在宏观的历史进程中加以理解。反过来,宏观的历史进程的分析又借助于微观的分析而得到深化”[2]。

(二)“纲要”课程教学的现实性。

“纲要”课在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理解领会中国近现代史的“三个历史必然选择”。由于课时限制和学生基础不同,要增强这门课程的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难度比较大。将地方史料融入“纲要”课程教学实践,是弥补统编教材内容不足的一种方式,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认识国情的重要基础。地方史料渗透于纲要教学中,通过史料,重新审视历史,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同时,将地方史料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史带论,可以让学生的历史认知更理性化。“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3]。

(三)“纲要”课程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客观要求,增加教学的厚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尊重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客观规律。在信息化时代,“纲要”课程的教学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增强教学的有效性。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让历史的记忆成为新一代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注重精神的传承。现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在知识传授中,学生对学生历史的感悟关注较少。历史感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历史感的缺乏使得学生难以深刻理解过去。将地方史料融入“纲要”课程教学中,透过文物、档案、遗迹、重要人物、历史沿革等史料,让教育带有温度和感情。教育的过程是一个知识在传递过程中碰撞、情感在交流中升华和激荡的过程。让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学生、教师、知识融合的过程,从而增加“纲要”课程教学的厚度和深度。既可以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增强学生对家乡的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还凸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方特色。

二、地方史料在“纲要”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运用

(一)找准地方史料与课程教学的契合点,让教学过程带有历史厚度。

史料按照大类分,主要有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其中,文献资料包括档案文件、信件、作品手迹等。实物资料主要包括居住遗址、城址遗迹、劳动生活用品等。在众多史料中,要选择符合教学内容,具有典型特点的地方史料需要进行筛选和甄别,让地方史料服务和服从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例如,在第一章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中,列强操控了中国现代交通运输业,结合四川的地形、交通情况、川汉铁路的设计、修建过程、修建过程中面临的困难、该条铁路对四川地区乃至国家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从而揭露列强侵略的本质。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中,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地保路风潮对武昌起义的爆发有重要关系,四川保路运动尤为激烈。四川总督赵尔丰下令镇压请愿的群众,开枪射击,酿成了“成都血案”,并封锁消息。机智的成都群众以水电报的方式将消息传到了四川各地,并在同盟会会员的支持下,掀起了轰轰烈烈地武装暴动。在讲课中将四川省博物馆里保存“水电报”的仿制品、起义旧址等史料渗透到教学环节,通过学生的视觉、触觉,增强教学的有效性。第六章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对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以将日本对四川地区城市的轰炸中所使用的飞机、炮弹、所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通过图片、档案记载、个人口述史料、视频资料等呈现出来,增加学生的认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全民共同抗战,四川地区承担了企业、学校、学生的战略转移。川军积极参军抗战,支援前线,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李宗仁将军曾说:“八年抗战,川军之功,殊不可没。”通过四川地方史料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战争带来的巨大伤痛,在中日民族矛盾中,全民族携手合作,众志成城,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付出的巨大牺牲。

地方史料融入“纲要”课程的教学过程,对史料进行恰当的使用和分析,可以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资源。将四川地方史料融入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四川地区的风土人情、历史社会,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爱乡爱国之情。教学中,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历史,感悟当前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的历史使命,使教学变得更有温度。

(二)拓展第二课堂,建立社会实践基地。

地方史料融入“纲要”课程教学,需要结合各地各学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建立爱国主义实践教育基地,充分利用好地方资源。四川地区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革命遗迹、纪念馆等资源。四川地区充分利用红色旅游资源,打造出了以“伟人故里、长征丰碑、川陕苏区”三大主题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这些丰富的资源可以成为教学中学生课外资源的补充。教师充分利用挖掘四川地方史料,将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充分结合,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历史、触摸历史,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更近距离地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传承革命先辈的光荣革命精神。

(三)创新教法,建设教学资源库。

教学过程是将理论、教学资源、学生重新进行情境创设整合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需要适应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互联网+教育”的大数据时代下,“合作+分享+共赢”的理念逐渐改变教学。“纲要”教学中,教学班级和学生文理共存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备课、资料收集等需要统筹兼顾。教师充分结合学生的专业和学科特色,注重学科的交叉融合性,将课堂延伸到课外。此外,在大数据时代下,加强校际合作、校地合作,各学校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资源平台的共享互助,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共赢,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地方史料在“纲要”课程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四川地方史料丰富,教学中在如何使用史料、采用何种史料方面必须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注重史料的政治性特点。“纲要”课程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在史料的选择中要注意其政治性特点。“纲要”课程的特殊性在于以历史事实和史料为基础,通过历史知识的传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学中,地方史料的运用要服从和服务于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第二,史料的真实可信。历史以史料为基础,真实客观是根本,有争议性的地方史料必须谨慎使用。在丰富多样的四川地方史料中,涉及的内容时间跨度达到100多年,内容涉及档案文书、历史遗址、地方志书、名人故居等。在教学过程中,对四川地方史料的运用必须进行严格的考证。教师对地方史料的掌握、分析、处理程度直接影响其在教学中运用的效果。因此,在四川地方史料运用于教学中,必须运用历史辩证的方法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史料进行整理归纳。第三,史料选择要坚持适度原则。四川地方史料丰富,将地方史料融入教学中,教师必须在统领全局的基础上,坚持适度性原则,史料的选择要围绕教材和教学目标,有选择性地将地方史料运用其中,否则将会影响教学的任务和教学进度。地方史料是教学的有益补充,是充实教学内容,是对教材的补充和细化,选择合适的史料,辅助教学目标实现,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纲要”教学中,地方史料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宏观的教材体系构建下,将微观的地方史料融入教学中,可以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也可以让学生更了解家乡的历史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参考文献:

[1]梁怡.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与研究中史料学问题的几点思考[J].教学与研究,2011(2):92.

中外历史纲要课标要求范文12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教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高校全日制本科生四门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自开设之日起,如何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学界和广大一线教师面临着的共同课题。我认为,在高校教学改革的环境下,把案例教学法引入纲要课堂教学中,将有助于提高教学实效性。

一、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法是指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已经掌握的概念和理论,在教师设置的某一情境中讨论观点、体验情感的教学过程。在纲要课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意义重大。一方面,纲要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包括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即“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而且包括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纯粹的理论讲授和照本宣科的历史讲述,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昏昏欲睡,若教师能列举高质量的案例,并让学生主动分析,进入到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领会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和苦难中奋起,为了争得民族独立、自身解放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进行的长期而英勇顽强的奋斗。

另一方面,把案例教学法引入纲要课程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应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的地位和身份较之已往发生了变化,教师由知识的给予者变成教学过程的倡导者、组织协调者、引导者;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变成知识的主动寻找者。学生在教师悉心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翻阅补充资料,主动获取知识,不断扩宽知识面。与传统教学法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迥然不同,它通过课前准备、小组讨论、教师点评、撰写报告等教学环节,全面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案例教学法不仅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和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训练学生彼此之间互相配合、团队协作精神,还能培养学生在思想争辩中大胆质疑、坚持真理的精神。

二、案例教学法在纲要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纲要课程全书共29万字,分上、中、下三篇,时间跨度较长,包括内容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至今,内容庞杂,从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再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这期间的经济状况、政治力量对比、阶级关系变化等都是纲要课程的教学范畴;理论课时量较少,周课时两节。又鉴于高校学生在进入大学校门之前,就已在初、高中阶段系统学习过中国历史。他们对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规律有初步了解,对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表现出一定的兴趣,但是缺乏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整体把握和深入理解,因此,无论从教材体系还是施教对象来看,对每一历史事件浓墨重彩、详细讲述显然不是明智的选择,不仅受到授课时间的限制,而且违背了纲要课是思想政治课而非历史专业课的课程定位。不少高校采用综述与专题相结合的讲述方法,以达到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了解国史、国情的教学目的。把案例教学法引入纲要课程教学,也要遵循纲要课程的讲述特点,即明确综述从宏观角度把握史实、专题讲解是对重大历史事件做详细分析的特点,精心挑选相关案例进行分析。案例教学法过程的实施,不仅包括教学前精心的准备,而且包括课堂组织讨论、课后总结、撰写报告等环节。

(一)准备阶段

教师要根据每一章、每一节不同的教学目标来选择案例,然后熟悉并研究案情,向学生发放相关资料。案例的取舍是对教师综合素养的考量,不仅考察教师对教学大纲的把握是否准确,而且体现了教师的政治修养和学识修养的高低,以及对时事政治的敏感度。恰当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法得以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一般来说,纲要课程案例的选取语言要精炼,形象生动,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详略得当,同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针对性原则:选择的案例需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有现实针对性。如这些年国内的思想和“告别革命”等言论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学生。教师在讲解中国近代以来面临着的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时,可选用“我国近代修建铁路始末”的案例,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通过幻灯片和投影仪在课堂上演示,引发学生对中国近代修筑铁路缘何困难重重的思考,得出腐朽僵化的封建体制和天朝上国的意识形态是阻碍修路的根本原因的结论,也使学生懂得必须首先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为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认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

开放性原则: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某一事物、现象客观冷静的表述,向学生提出疑问。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在课堂上各种观点争锋相对,互相激荡,形成各派观点。不设置非此即彼的标准答案,这是案例选择的开放性原则,这一原则为学生的思辨留下足够的空间。

典型性原则:所选择的案例要具有典型意义,有示范价值。在讲授中国人民和爱国官兵为维护祖国统一,抵御外辱不畏牺牲的英勇事例时,通过描述几个最具代表性的生动鲜活的事例,使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佩和景仰之情油然而生,无形中也增添拥护祖国统一和坚决反对民族分裂的决心。

教师遵循以上原则,在正式上课前两周将案例分发给每位同学,要求课外查阅大量补充资料,并拟写发言提纲。

(二)课堂操作阶段

在一个程序完备的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课堂操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专业或者班级划分小组,对案件内容及设置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辩论。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体现现代教育观念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时还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关系:案例教学法摈弃了以往以教师教为主的传统方法,是一种强调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崭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意味着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毫不干涉。教师在课堂讨论中,担任引路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当遇到学生偏离案例主题,信口开河时,教师要作适当提醒。当讨论气氛不热烈,甚至冷场时,教师要及时穿插发言,保证讨论得以顺利进行。“案例教学的课堂辩论氛围往往十分热烈,在辩论中经常可能出现学生认识模糊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抓住时机,恰到好处地控制辩论的主题和情绪,启发和引导学生围绕案例积极思考,澄清认识,形成与教学内容相呼应的完整的认识或正确倾向,帮助学生走向真理”。[1]

处理好课堂讲授和课外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善于处理理论讲授和案例分析之间的关系,而且要学会处理课堂讲授和课外自主学习的关系,从而科学合理分配时间。学生从资料搜集,到拟写提纲、前期讨论,再到案例报告的撰写,教师从案例取舍,到批阅学生案例报告,都需课外花费大量时间完成。教师要注意案例教学过程的前后衔接,不可任意中断,避免出现课堂上临时列举案例,学生准备知识不足,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的局面。

处理好学术探讨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纲要课程虽是以中国近现代史为教学内容,但“两个了解,三个选择”的教学目的决定了本课程不是历史通识课或者历史专业课,而是一门面向全日制本科生的思想政治课。思想性、政治性、意识形态性,是纲要课程的根本属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学术探索精神,拨开历史的层层迷雾,追寻真相,鼓励每一个学生踊跃发言,开展百家争鸣,更要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只有通过对重大历史现象以及历史事件的深入分析和阐述,才能使大学生真正明确历史和人民为什么要进行‘三个选择’”。教师也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对学生的价值取向进行正面引导,关注学生偏激或不成熟的历史观,及时给予评判和纠正。教师在处理学术探讨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时,“对重大历史问题的阐述必须严格遵循党的历史问题决议,遵循党代会和中央全会的精神;对历史资料的选择和历史观点的评述方面要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有利于学生对重大理论问题的理解和掌握”。[2]

(三)评估总结阶段

教师在讨论结束后,做总结性发言。发言不宜过长,要照顾到能力较强、发言踊跃的学生,也要鼓励因腼腆没有发言的学生。对学生各派观点给予辩证的全面的评价,并布置学生完成案例报告,报告可选择调查报告、论文、表格、散文等形式完成,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

三、结语

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尤其是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现正处于尝试阶段。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唯有谨慎认真地运用案例教学法,才能使得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通过教学方法的变革增强思想政治课程实效性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刘嵘.案例教学法与启发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