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外励志故事

中外励志故事

时间:2023-05-30 09:59:42

中外励志故事

中外励志故事范文1

关键词 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一、指导带着批判性学习

案例:《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片段:

师:(板书时故意将“励”些成“厉”)

生:(纷纷举手)老师,“励”字写错了!

师:哦,还差一个“力”,这是“严厉”的“厉”,应该是“鼓励”的“励”。(改好)同学们,“励志”是什么意思呀?

生:“励志”就是“立志”的意思。

师:其他同学也觉得“励志”和“立志”意思一样吗?

生:一样。

师:既然如此,题目就改成“立志”也行吧?(教师边说边改)

生:(迟疑地举手)老师,我觉得不应该把“励志”改成“立志”。

师:为什么?

生:因为徐悲鸿早就立志学画了,而这篇课文讲的是受到外国学生侮辱后让自己的志向更坚定。

师:有道理,大家的意见呢?

生:(纷纷举手)我觉得也不应该改,“励志”比“立志”意思更深一层。

生:对!徐悲鸿原来就是去学画的,志向已经有了,只是后来被外国学生侮辱后就“励志学画”,意思是志向更坚定地学画了。

生:“励志”还有行动更加刻苦努力的意思。

师:讲的真好!“励志”就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激励自己刻苦努力”的意思。(投影出示词义,再次改课题)

……

在上面的课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励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告诉了学生要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学习语文。教师巧妙地三改了课题,第一次写课题故意出错,让学生带着批判的眼光纠老师的错;第二次改课题后让学生主动提出不应该改课题,并让学生说不应该改的原因;最后在学生真正明白为什么不能改课题后第三次把课题改为原来的。每一个教学步骤,无不暗示着学生,学习语文的时候拥有批判性的眼光是多么重要,虽然最终课题又改回了原样,但是,在此过程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批判性的学习方法,同时,对课文内涵的把握、理解也更透彻了。

二、指导语文学习的规律

案例:《开天辟地》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看看第七自然段怎么背?先读一读,试着把它分成三个小部分。

生:第一部分说“他的身躯化成了万物”;第二部分具体写变成了哪些东西;第三部分说的是“就连流出的汗水也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甘霖”。

师:很好!我们先把要背诵的内容的层次搞清楚了,背起来就方便多了。再看中间八个“变成了”,你怎么记它的先后顺序呀?

生:第一、二两个“变成了”跟“口”有关,第三、四两个跟“眼”有关,后面四个分别与肌肉、血液、筋脉和皮肤有关。

师:说的真好!下面大家试着背背看。

生:(诵读,试背)

师:谁来试一试?

生:(背诵后,漏了几处,师生共同指出错误,生重新背诵,一字不漏。)

师:(小结)看来,背诵时,首先要理清课文层次,再寻找一个记忆点,搞清顺序,然后尝试背诵,在纠正中提高、改进,背诵就一点儿也不难。

这个教学案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背诵一段课文,指导学生总结提炼了背诵的基本规律,让学生学会先理清课文层次,再找出八个“变成了”来启发学生学会寻找和建立记忆的支撑点,再尝试背诵,发现薄弱环节,以加深印象。这样的教学,学生所得的不仅仅是会背了一段课文,更重要的是领悟了语文学习的一些规律,积累了语文学习的热情。

三、指导从生活中学语文

案例:《开天辟地》教学片段:

师:学过《开天辟地》后,你知道什么是神话了吗?

生:神话是古代传说中的故事,故事里有神仙的。

师:是啊!就是神仙。你们还听过哪些神话故事呢?今天,我们来开一个故事会,请大家把从书上看到的,听别人说过的神话故事等讲给大家听听。

生1:(讲奶奶给他讲过的《赵州桥》的故事)

生2:(讲叔叔给他讲过的《八仙过海》的故事)

生3:(讲自己在书上看过的《五色笔》的故事)

师:听了这么多同学的讲述,老师也来讲一个吧!(讲《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知道这个故事哪儿来的吗?前几天老师陪女儿看中央台的动画片,听到了这个故事。看来,生活中到处是语文,关键是同学们有没有留心聆听、留心观察!

中外励志故事范文2

【关键词】好莱坞;励志片;创作;元素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112-01

根据观众群体不同、内容主题倾向不同,好莱坞励志片可进一步被分为五个亚类型,即青少年励志片、中年励志片、女性励志片、男性励志片以及家庭励志片。其中,根据价值观导向的不同,可分为激进类型和保守类型。其中,激进类型包括青少年励志片、女性励志片和男性励志片。保守类型则主要包含中年励志片和家庭励志片。

一、好莱坞中年励志片

由于受众区别,好莱坞中年励志片从主题概念、价值观导向、类型元素上都与激进类型的青少年、男性励志片有着极大不同。

中年励志片的主角无论男女,都是遭遇中年危机的中年人,故事一从开始就发生了一件具有冲击力的事件,使得主角对至今为止的平凡人生产生了疑惑与迷茫。剧情的叙事中心往往以主角脱离或打破了一贯日常生活,进入一种胡作非为的状况为主。结局往往是主角通过混乱与无法无天,重新认可过去以为无趣的人生,发现日常生活的闪光点,并重新回归到原本的人生。

如果说青少年励志片的主题是激进地“寻找自我,重找方向”,那么中年励志片的主题往往倾向于保守地“自我认可、回归秩序”。

虽然从主题的升华方面,相较于充满热情和生命力的青少年励志片显得略微中庸并充满心灵鸡汤意味,但鉴于“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整体社会现状,中年励志片更多倾向于在“珍惜当下拥有的一切”方面抚慰人心,寻求对日常生活一切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普适价值的肯定,帮助观众发现自己生活的美好一面,重新评估自我,并以此引导观众认可自我的选择,以此来抚慰遭遇中年危机的观众们自我质疑又不安的内心。

此类励志片,往往与家庭伦理、喜剧、体育片做混搭,因主角性别的不同,又会与女性励志片或男性励志片有所交叉。

二、好莱坞家庭励志片

该类型来源传统的家庭核心观念,一般以一个关系四分五裂、对彼此漠不关心,甚至互相憎恨或同时陷入外部危机的家庭为主角。故事的主要场景和主要人物关系构建都在家庭、亲缘中。往往剧情的高潮部分以家庭成员放下对彼此的怨恨或联手对抗外部敌人为主。升华部分则以家庭的爱战胜外敌,家庭成员重新感受到彼此的牵绊,心灵回归家庭为主。

由亲缘关系来维系的家庭、家族历来是人类社会的主要构成基础,家庭的和谐对整体社会氛围和价值观导向的影响巨大。家庭励志片从整体气质上和主题表达上与中年励志片比较相近,鼓励观众发现身边的亲情价值和家人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回归家庭。如影片《阳关小美女》和《阳光清洗》表现的那样,只有当互相不和的家人联手时,困难才能得到解决。

不少家庭励志片中围绕父子、父女关系展开,往往会有一位男性家长作为主导,这位男性的崛起往往和周围人的关系变化相关,而这种崛起又往往会引导整个家庭的变化。家庭励志片经常以此来认可男性或父权在家庭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如《伴我高飞》《当幸福来敲门》《铁甲钢拳》《超人总动员》等影片,父亲与孩子的关系变化成为了父亲崛起的关键。

该类型惯常以“亲情至上”为主题,一般发生在家庭场景中,与喜剧、家庭伦理剧进行混搭,节奏较为轻快,价值观相对比较保守,内容比较温馨,都以回归亲情怀抱或者家人之间重归于好来结束故事。

作者简介:

中外励志故事范文3

日前有中国媒体转引德国《明镜》周刊的报道:厚颜,这是一百二十五年前英国人给德国造产品扣上的帽子。1871年德国实现统一后,世界市场不易进入,在夹缝中追求强国梦的德国人不得不“不择手段”,仿造英法美等国的产品,并廉价销售冲击市场。偷窃设计、复制产品、伪造制造厂商……德国产品因此被扣上那顶不光彩的帽子。1887年8月23日,英国议会通过了侮辱性的商标法条款,规定所有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Made in Germany”。“德国制造”由此成为一个法律新词,用来区分“英国制造”,以此辨别劣质的德国货与优质的英国产品。

德国人显然记住了这个日子,以致于一百二十五年后的今天,报纸、杂志、电台都在谈论它。谈论耻辱的同时,他们还在谈论些什么呢?是荣耀。

“德国之声”称,从一百二十五年前的那个日子起,德国人争气地让自己销售到世界各国的产品比当地货的口碑还要好。一百多年来,整个国家源源不断从中获益,任何一件“德国制造”产品“都像一块热气腾腾的蛋糕”,受到各国民众的欢迎。《南德意志报》则称,“德国制造”一百二十五年的历史就像一个童话。

与那些穷小子打拼成亿万富翁、灰姑娘变身公主的“炫耀帖”一样,德国人讲出了一个裸的励志故事。

我们的“中国制造”还就需要听听这样的励志故事。国际上,“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时不时就会成为被批判的对象。在国内,各种揶揄和抱怨声也不绝于耳。“中国制造”的处境,恐怕并不比当年“德国制造”要好多少。

当如何应对?闭目塞听,归结为中国、列强毁我之心不死?自暴自弃,承认我质次价廉,爱怎么着怎么着?未免太没出息了吧。

继续听德国故事。英国1887年颁布《商标法案》,然而到了1894年,德国制造业已经可以骄傲地称,“德国制造”比“英国制造”还要强。眼光再放宽些——187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上德国产品被视为廉价的劣质品时,德国学者就开始呼吁工业界清醒过来:产品占领全球市场靠的不是廉价,而是高质量。二十年后,英国的罗斯伯里伯爵表示:“德国让我感到恐惧,德国人把所有的一切……做成绝对的完美。我们超过德国了吗?刚好相反,我们落后了。”

记住这部励志大片的时间跨度:七年,或最多二十年。无论如何,这样的时间跨度相对于一个国家的工业历史来说,都并不算长。一旦意识到了,下决心去改变,令人痛苦的顽疾其实并非那么可怕。

一名德国工程师告诉中国记者:“质量是设计、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如果能关注每一个细节,就可以实现零缺陷的目标。”此话发人深省。面对当下“中国制造”的粗劣,人们往往寄望于监管。监管不力,甚至监管者与制造者相勾结,这确实是一件恐怖的事情。但除了愤怒地责备监管,我们还能指望些什么?政治文明范畴之外,不是还有更纯粹的工商文明范畴吗?

央企、国企、龙头民企们,需要听听这个来自德国的励志故事。请设计、制造出“中国质量”来,而不是总想着跟检验和监管躲猫猫儿。

中小企业、小微企业们,需要听听这个来自德国的励志故事。请从一只打火机、一个螺丝帽做起,把“中国质量”推向世界市场。

刚从技校毕业的小伙子、刚从村寨来到城市工厂的姑娘,也需要听听这个来自德国的励志故事。故事里其实是有“人”的。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产业工人,其令人敬佩之处,在于职业伦理。做好每个程序,做好每一天的工作,机床边或者流水线前也可以是散发光泽的地方。

中外励志故事范文4

鼓励学生策划方案借鉴一

一、指导思想

以信念教育为导向、以教育激励为手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激发和唤醒学生内动力,让广大学生把学习当作天职,把激情化为动力,把理想变成现实。勉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毅力,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正确对待挫折,自立自强自信,从“被成长”中产生生命自觉,用自己的力量成长,最终达到成人成才。

二、达成目标

通过励志教育,努力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转变:

1、学生学习上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品行上由“不敢犯错误”到“不愿犯错误”的转变;

3、管理上由“我被管理”到“我管理自己”的转变;

4、发展上由“要我成才”到“我要成才”的转变,

三、组织领导

搞好励志教育主题活动,是学校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立志成才的良好途径。为此,学校成立励志教育主题活动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活动的领导和指导。

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xx

副组长:xx

成 员:级部主任、政工组长、全体班主任

四、活动时间及内容

(一)宣传动员

1、学校政工处制定《实施方案》,并开展“自立自强,励志成长”德育教育启动仪式。学校召开全校师生动员大会(可结合升旗仪式),发出“自立自强,励志成长”主题活动倡议。各级部和班级根据学校实施方案制定年级活动计划。

2、各班举行主题班会,学习活动实施方案,了解励志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学习《励志习惯养成方法》,读励志故事,通过不同形式创设励志氛围,激发和唤醒内在动力。

3、组织学生课外收集整理感动自己的中外成功人士的典型材料,利用班队会时间进行交流,也可以召开以“等主题我的未来”、“扬理想风帆”、“有志者事竟成”等主题的班队活动。

4、利用校园网、广播站、黑板报、文化长廊等励志教育宣传阵地,宣传开展励志教育活动的目的、意义,创设教育氛围。下发励志学习材料组织师生学习,让励志教育深入人心。

(二)活动实施

1、采用“每日三步育人模式”,开展日常励志教育。

A、励志故事、语录。政工处精选部分励志小故事发送给各年级,各年级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自己寻找适合年龄段的励志小故事互相分享。班主任利用晨会时间带领读故事,谈体会或者写一句体会感言。精选励志语录,班主任利用晨会时带领学生集体朗读。对于一些精选语录,还可以利用升国旗的时候,全校师生集体朗读。让学生在读故事、诵语录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励志教育,让故事中的人或事走进学生内心,使教育意义深刻久远。

B、成长记录。成长记录不只是学生的成长记录,更是师生交流的重要载体。学生填写的方法,要求“只记进步不记忏悔,只记快乐不记烦恼,因为进步和快乐的累积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助我前行。”我们要求也可以记录心情和计划,因为只有如此才可以和教师进行很好的交流,教师的指导才会更全面更深入。教师查看成长记录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以符号、笑脸、等级或简短评价等给以肯定、激励和鼓舞。教师查看的时间,要求为一周两次到三次。在学生每日对自我肯定与教师激励共同作用下,实现学生的自立自强自信,主动成长。

C、反省和自我评价。学生在填写成长记录的同时,要反省自己,进行自我评价。评价方式简单易于操作,利用四个笑脸给自己进行每日反馈,认为极好记4个笑脸,很好记3个笑脸,好记2个笑脸,差记1个笑脸。

2、寻找身边学习榜样。小学生年龄小,励志目标易小而实,身边榜样所起到的示范引领效果显而易见。九月份中,鼓励学生励志学习,并寻找身边学习榜样,月末各班推选出1至2名优秀学生代表到学校政教处,由政教处和各班班主任最终确定30名优秀学生代表做为榜样进行宣传推荐。班主任组织学生和家长及相关人员准备材料,最后以看板的形式展现优秀学生事迹,以榜样力量带动全员励志成才。

3、励志教育主题活动(主题班会)。由班主任带领学生完成的每月一次的主题活动课,形式上主要以学生喜欢的形式为主,比如励志视频、课堂讨论、励志歌曲、励志故事等,让学生体验领悟,建构认知,调整心态,探求在具体情景下的最佳行为方式,从而不断提升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三)活动总结

依据平时检查和集中督查情况,对本次活动中积极参与组织、策 划的优秀班级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活动结束后,将评选出10个班级作为“励志教育示范班级”,每班推荐1至2名学生作为校级“励志教育优秀学生”,对获奖班级和个人颁发荣誉证书,并制作专题励志教育宣传栏,总结励志教育成果,形成经验材料。

鼓励学生策划方案借鉴二

为激励我院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精神,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奖学金评定对象

凡在我院注册取得学籍的学生,在校期间全面发展,表现突出,均有资格申请奖学金。

第二条 奖学金等级、金额和比例

(一)特等奖学金人数占学生总数的1%,金额为3000元。

(二)一等奖学金人数占学生总数的2%,金额为_元。

(三)二等奖学金人数占学生总数的4%,金额为1200元。

(四)三等奖学金人数占学生总数的6%,金额为800元。

第三条 奖学金评定条件

一等奖学金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综合素质测评优秀;

(二) 本学年各科成绩平均分达到85分以上,其中单科成绩不低于80分;

(三)考查课优秀以上;

(四)任课教师评定优秀;

二等奖学金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综合素质测评优秀;

(二)本学年各科成绩平均分达到80分以上,其中单科成绩不低于75分;

(三)考查课优秀以上;

(四)任课教师评定优秀;

三等奖学金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综合素质测评优秀;

(二)本学年各科成绩平均分达到75分以上,其中单科成绩不低于70分;

(三)考查课优秀以上;

(四)任课教师评定优秀;

第四条 奖学金评定办法

(一) 奖学金每学年评定一次,评定后一次性发放。

(二) 奖学金原则上以班为单位进行评定,在符合条件的申请者中按综合测评分由高到低择优评定,严格坚持标准,高等级名额不满时可在低等级中相应增加名额,适当调整各班的比例,但不得突破本系总名额。

(三) 奖学金评定工作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决杜绝不够条件弄虚作假者获奖的现象。

(四) 学生的综合测评分由操行成绩(30%)、学习成绩(60%)、任课教师鉴定(10%)组成。

(五)综合素质测评按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执行。

(六)学习成绩为学校必修课的分数。

(七)任课教师签定为任课教师对参评者学年内课堂纪律、完成作业、考试成绩等情况的总评。

(八)综合测评分相同的,学生干部优先;都是学生干部或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分相同,学习成绩列前者优先。

(九)符合上一等级评比条件的学生,如因名额限制和排序没有评上,进入下一等级评比。

第五条 奖学金评定程序

(一) 新学年开学第一周,各班召开班会作个人总结,本人申报等级。

(二) 辅导员根据教务处提供的各科成绩及操行考核情况确定获奖学金学生名单及等级。

(三) 各系对各班上报材料进行复核,复核后报学生处审定并报校长办公会批准。(四)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典礼时由院领导统一颁发。

第六条 限制条件

(一)受处分的学生学年处分没有解除的不能参加奖学金的评定。

(二)无故不参加社会实践及各项规定活动者不能参加奖学金的评定。

(三)未经批准不按规定缴费者不能参加奖学金的评定。

中外励志故事范文5

[关键词] 《卡特教练》;叙事;精神;内涵

在众多电影题材中,励志题材的运动影片激发了无数观众对生活的思考和希冀,已经成为世界影坛难以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众多励志影片中,2005年由托马斯・卡特根据美国加州高中篮球教练肯・卡特真实故事改编的励志运动电影《卡特教练》,改变了全世界观众对于传统好莱坞运动影片的固有认识。电影《卡特教练》一改传统的好莱坞个人英雄式叙事模式,讲述了黑人篮球教练卡特采用离经叛道的执教理念带领着垫底球队不仅取得了竞技上的成功,也指引着队员寻找到人生的方向。

一、电影《卡特教练》的叙事分析

(一)反英雄式的叙事模式

电影《卡特教练》中没有沿用传统好莱坞励志电影中固定的叙事模式,没有刻意安排在影片情节最艰难或最关键时刻出现英雄式的人物来力挽狂澜,也没有让卡特教练带领团队在受挫后重新异军突起。影片《卡特教练》将矛盾对抗双方升华到了意识形态的抽象范围内,没有选择外部的矛盾势力或者对抗性的力量。在影片中,卡特教练所执教的团队在重要的比赛中没有像传统好莱坞电影那样逆转取胜,而是以一分之差惜败,观众没有等到卡特教练化腐朽为神奇,取得比赛的最终胜利。影片在叙述篮球队成长的情景中,没有像传统好莱坞励志影片那样将卡特教练设定为类似队员心灵引路者的温暖或温情的角色,而是将其刻画成铁血,甚至有点固执的形象。例如,在影片中最重要的比赛前,他固执地取消了比赛,让主力球员坐冷板凳,甚至关闭球馆、以辞职相逼。在对卡特的叙述刻画中,电影摒弃了英雄式的赞美或者赞扬,时刻让他充满着争议。这种反英雄式的叙事风格,让影片摆脱了传统好莱坞过度依赖个体的情节模式,也让电影中的人物具有更加多面性的性格成分,为观众展示了更加真实的人性或人生,也让观众在观影中感受到故事带来的五味杂陈,就像影片中的比赛一样,有胜利也必然有失败,同样让人回味无穷。

(二)多元深层叙事主题

电影《卡特教练》没有完全限制在体育、对抗、励志等常见的好莱坞叙事主题范围内,而是在这一主线的基础上,辅以教育、文化、种族主义等副线主题,让这一励志影片隐约中显现着更多的文化内涵。可以说《卡特教练》将多元化的叙事主题凝聚在一起,但是其中最明显的叙事主题之一当属黑人自我身份的追寻。纵观传统好莱坞励志影片,大都反映了主人公们在艰难的情景中经过奋斗,最终反败为胜。而且传统的好莱坞励志电影中主人公们多以白人为主,黑人相对较少,而《卡特教练》却将黑人文化刻意地置于传统好莱坞励志电影常见的胜利主义背景中,从而完美地展示了黑人如何成功寻找到自我身份。影片《卡特教练》中,同样身为黑人的教练卡特总是向黑人队员克鲁斯问道:“你心里的恐惧是什么?”卡特作为电影中篮球队员的引路人,通过不断的提问引导着黑人球员思考和看待黑人内心的恐惧。影片《卡特教练》让观众,尤其黑人观众认识到他们害怕和白人竞争,害怕在竞争中失败,因为美国社会并没有赋予克鲁斯等黑人太多的权利,黑人们自身也惧怕去改变这种现实。卡特教练在引领着球员走向胜利的过程中,也在让黑人们面对社会对黑人消极的定义,让球员们正视他们的肤色和权利,虽然这是个极为曲折漫长甚至痛苦的过程。影片中,克鲁斯和卡特教练都在这种黑人身份的追寻中经历过离队、归队,最终都实现了凤凰涅,认识到黑人们一直以来难以认识到的弱点和模糊的身份定义。可以说,电影在励志的大主题下,以更深刻的主题含义让美国人认识到:黑人并不是所谓的天生,黑人之所以不自信是缘于其狭隘偏执的自我认同及对竞争的恐惧。只要黑人能够战胜内心的恐惧,拥有强烈的主体性及自我存在感,必能发现他们的价值,找回自己应有的身份。从这点上来说,电影《卡特教练》在叙事主题上超越了常见的好莱坞励志影片。

(三)严肃的叙事风格

电影《卡特教练》一反好莱坞大众影片的传统,没有将故事的娱乐性作为叙事的主要风格,而是在保持娱乐性的基础上,将艺术性、教育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呈现出更加严肃综合的叙事风格。好莱坞传统励志影片的叙事风格一般将娱乐元素放在影片的核心地位,让电影的商业性成为大众艺术最主要的评判标准。但是电影《卡特教练》没有完全遵循这种模式,同时也没有完全遵循说教式,而是在娱乐的大框架结构下,以矛盾冲突的计划展示着艺术性和教育性。原有的诙谐、轻松、幽默元素在影片中只是偶尔出现,让观众在教练、队员、家长、学校的冲突中得到短暂的放松。另外,电影《卡特教练》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成,在叙事风格上更多地倾向于写实。电影将生活化的校园情景予以影像化的处理,个性化地营造出自然、真实的影视感觉,既能完整地描述出主要角色的戏剧化冲突,也能启迪观众对内在事件的思考。电影没有正襟危坐般进行说教式的生硬灌输,而是充分尊重了观众对审美的感受,只是以引动和幽默作为外在点缀,让整个故事既不脱离大众审美,也没有丧失主流电影的内涵,从而让电影获得了极好的口碑和票房。

二、电影《卡特教练》的精神诠释

虽然电影《卡特教练》的主题是围绕着一位黑人教练带领学生走向成功的故事内容,但是在运动电影的表象下,却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励志精神,鼓舞着各个阶层的观众,去直面困难,超越自我。

(一)拼搏精神的诠释

电影《卡特教练》中,教练卡特以篮球比赛为角色们提供了精神沟通的天地,让他们在比赛中逐渐克服了肤色、阶层的阻碍,建立起了友谊。电影中很多篮球队成员都曾彷徨无助,但是最终在不断的磨合中,他们建立起了尊重,认识到只有拼搏才能战胜自我、战胜对手并获得理想的结果。电影中,球队并没有获得最后的冠军,但是让每个观众都充分认识到重在参与并不意味着放弃了拼搏,而精神意义的拼搏比结果更加重要。电影让观众明白只要是全力的拼搏便足以让自己成为成功者,如同影片中最后关头,球队明知无法取胜但仍在坚持,尽管最终以一分败北,但电影中每一个角色的表现完全配得上胜利。电影将拼搏的意义没有局限于结果,而是将拼搏精神定义为努力过程中的付出,赢或者成功只是拼搏精神的表象,却不能代表其实质。影片真正诠释的拼搏精神是超越自我,这与传统的好莱坞励志影片有所不同。传统好莱坞励志影片对于成功的评价或认识长期处于一个误区,认为只有胜利才是最有价值的拼搏。而影片中卡特教练和队员却真切地阐释出拼搏精神的本质并不是超越对手,而是超越自己,无论结果胜利与否。同时电影也让现代观众明白拼搏精神需要卡特教练等外在的刺激,假设篮球队没有遇到卡特,他们则很难真正地发挥出其拼搏精神。另外电影也通过其他非主要角色如凯尼恩・斯通、凯拉等人物彰显出拼搏精神不应该局限于比赛场上,而应该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如在影片中,凯尼恩・斯通这个明星球员得知女友凯拉怀孕的消息后,必须在大学、梦想和家庭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要么生下孩子,放弃大学和梦想,要么追求梦想,放弃女友和孩子。但是在电影中,卡特教练让斯通认识到孩子和梦想的重要性,他毅然而然地选择生下孩子并同时追求自己的梦想,在饥寒窘迫中坚持着对于梦想的执著,最终获得了成功。此时,电影让观众明白生活中也需要拼搏精神,不向眼前的困难屈服,不软弱才能激发每个人身上真正的动力,达到人生的理想巅峰。

(二)坚持自我的精神诠释

电影《卡特教练》讲述的是在黑人教练卡特的带领下,一个垫底球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卡特的指导下,这个黑人球队不仅打进决赛,而且队中的黑人逐渐找到了自己身份的定位,直面自己的肤色,敢于坚持自我并最终有6名黑人走入大学。电影《卡特教练》在励志的精神下,让观众充分体会到追求自我身份及坚持自我精神的重要性,只有坚持追求才能像黑人球队一样走出种族和肤色的困惑与麻木。影片中,导演托马斯刻意选择了里奇蒙这所以黑人为主的学校,在这个学校中绝大多数的黑人难以完成学业,还有一部分人会因为吸毒、贩毒、帮派而被送进大牢。这个复杂的学校是美国黑人的社会缩影,反映了整个黑人社会的生存窘境。就像影片中卡亚的表姐19岁就有了孩子,要么走上黑道像克鲁斯的哥哥一样被人追杀;要么一辈子过着穷困的生活。每个黑人角色在影片伊始都迷失了自我,甚至白人对其歧视也不以为然,整个生活现状都是麻木的。但是随着卡特教练的到来,随着他一步步对黑人自我身份的灌输,队员不再对白人的侮辱无动于衷,逐渐摆脱了白人强加于他们身上的侮辱,开始变得有生气。卡特教练开始用铁血的训练帮助黑人们改造自己,影片中最具特点的就是卡特用俯卧撑和自杀训练为球员立下了规矩,让黑人球员逐渐认识到自己和白人一样必须遵守规则,慢慢地在筋疲力尽的训练中养成了良好的举止,开始形成自我身份的雏形。影片中卡特教练为了让黑人球员坚持学习,冒天下之大不韪取消比赛,即使深陷水深火热之中也一直坚持着自我,以实际行动阐释着坚持自我的决心和力量。影片中卡特教练作为黑人,在承受非议和责难时,宁可辞职也毫不妥协,最终换来了黑人球员的成功。影片以卡特的坚持自我充分地让观众和黑人球员们认识到了坚持自我的意义。最终黑人们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训练和学习习惯,开始直面社会的黑暗,以内心的自我意志抗衡着外界的压力和诋毁,形成了坚定的意志力。尤其在电影《卡特教练》的高潮处,卡特带领球队与弗朗西斯科高中的球队会师决赛,尽管里奇蒙中学最终以一分败北,但是此时导演却打破了传统好莱坞励志电影的惯例,以一场失败的决赛让电影发展到了高潮。此时电影导演托马斯没有让卡特教练和球员们表现出遗憾,而是让黑人球员们充满了胜利的喜悦,因为他们战胜了内心作为黑人的自卑和对失败的恐惧,由一个个单纯的黑人球员变成了一个个伟大的斗士。当黑人球员们大声呼唤他们的家乡时,他们已经完全寻找到了自我,真正地承认了自己作为黑人的价值,也实现了对黑人身份及种族的完全认同,从此再也不会对自己黑人的肤色和种族感到彷徨和困惑。影片最后,卡特执教的球队中,有6位成员考入大学,其中5人获得奖学金,这些人的成功诠释了追寻自我、坚持自我的精神价值和意义。影片让观众认识到黑人或者任何人都不应存有狭隘偏执的民族观、肤色观,而应该和卡特教练一样,清醒地认识自我和自己的定位,才能在主流社会中构建自我及自我民族身份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地珍惜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价值观。所以电影《卡特教练》真正地诠释了自我价值及自我精神的重要性,也为好莱坞传统励志电影增加了更多的人文主义精神和思考,让影片获得了商业和艺术上的认可。

总之,电影《卡特教练》并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励志电影,它以独特的叙事和精神诠释让影片充满更多的艺术价值。可以说,电影以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朴素地表达了对人生的独特理解,让观众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里经受了精神的洗礼,同时电影本身也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内容超越了好莱坞传统励志电影,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 辜伟.电影《铁血教练》中的体育拼搏精神探析[J].短篇小说,2013(05).

[2] 朱少雄.电影《铁血教练》的拼搏精神探析[J].芒种,2014(05).

中外励志故事范文6

【关键词】历史人物素质教育优秀人格

在基础教育中,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格教育,因为素质教育说到底还是培养具有优秀人格的人。历史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塑造学生优秀健全人格,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升华提出如下要求:“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由此可见,塑造学生优秀健全人格是历史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

中学阶段正是青少年优秀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良好的人格教育,帮助他们形成优秀健全的人格,对于他们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人物的人格教育素材极其丰富,历史人物不仅制造了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他们还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人格魅力。所以利用历史人物教学对学生实施优秀人格教育有着天然的优势,我们历史教育应充分利用历史人物这个得天独厚的人格教育资源,加强对中学生的人格熏陶,培养优秀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那么,如何利用历史人物教学培养学生的优秀人格呢?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初中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历史人物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潜移默化地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通过历史人物故事来挖掘历史人物的优秀品格

为了让学生能挖掘历史人物中的优秀人格,我让学生通过图书、影视、网络等多种形式来收集优秀人物故事,在收集故事、整理故事过程中寻找优秀人物的优秀品质,并且在班级进行交流活动。比如,有的学生收集了岳飞教育子女的故事:除了自己俭朴淡泊,刻苦励志外,岳飞对子女教育很严,岳飞勉励儿子们“自立勋劳”。通过岳飞教子的故事,学生明白了做事不能急功近利,更要严于律己。有的学生收集了雷锋的故事,在雷锋的故事中感受到了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学生收集的故事更多的是关于励志的故事,如《陈平忍辱苦读书》《朱元璋放牛读书》等,说明学生渴望从名人身上寻找励志故事来激励自己。让学生收集优秀历史人物故事,目的就是发挥学习的自主性,让他们自己去寻找优秀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从而对自身的优秀人格养成起熏陶和激励的作用。

二、教学中利用历史人物的优秀人格渗透人格教育

初中生有一个现象:孩子们不尊重别人。他们并不是有意的,而是他们不知道怎样做才是尊重别人。例如:在课堂上,某一名同学在回答问题时说错了,马上就有同学打断他的话来给他改正,学生们显然不知道这也是对人的一种不尊重行为。在这种时候,就需要教师来提醒学生:打断别人的话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即使是他的回答有错误,也应该等到对方把话说完再去善意的提醒,尽量避免直接的打断别人的发言。为了能让学生懂得如何尊重别人,我给大家讲了“周公吐哺”的故事。有的学生不爱听别人对他的批评,听惯了好话,常常因为同学之间的直言直语而发生口角。在一次课堂上就出现了拌嘴的事件,这时,如果严厉的批评教育,两同学都不服气,刚好正在上《贞观之治》,我就给全班同学讲了唐太宗善于纳谏的故事,唐太宗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以帝王少有的大度,采纳魏征等直谏大臣的建议,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原本两个气呼呼的同学这下都不吭声了,我知道我的教育起作用了。

现在的中学生不懂如何爱国,爱国行为更多是一种形式,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呢?历史人物教学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阵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是每位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在教学中,我十分注意挖掘历史人物中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备课时精心组织,让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有切身的体会。教材中还记载了大量历史人物的爱国名言,如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孙中山弥留之际留下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

三、通过开放式教学,从课外实践活动中自主学习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

在人格教育中,我们还注重采用开放式教学方法,从传统“静态封闭”的课堂教学向现代“动态开放”的课外教学延伸,努力从课外实践活动中获取动力,汲取营养,提高教育的效果。如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嶝岛战地观光园坐落于厦门大嶝岛东南端,这里经历过炮战的洗礼,每平方米土地就曾落下1.5颗炮弹,一度成为战争废墟。为了祖国的统一,我们的边防战士、海岛女民兵的英雄事迹,让学生着实的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课。实践证明,开放式教学深受学生欢迎,也确实能收到课堂教学所无法获得的特殊效果。同时,我们还开展优秀人物故事的手抄报活动,举行了优秀人物故事演讲比赛。这些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多角度、多途径的教学方式感受优秀人物身上的优良品质,学生不但能积极参与到课外活动中,同时也对历史人物的优秀人格感同身受。

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我们注重利用历史人物进行人格教育,通过历史人物的种种事迹去感染学生,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开展多种教育活动,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还能将这些活生生的人物展现在学生面前,潜移默化的对学生开展优秀人格教育,引导他们学有所悟,学有所为,让学生充分感受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并以此为榜样,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真正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的人格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 李延英《略谈加强历史人物教学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

[2]吴春长《在历史教学中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中外励志故事范文7

枯燥感

功能化人物太雷同

虽然用枯燥感来形容一部动画片看起来有点吹毛求疵,但既然作为一部动画片,卡通形象的鲜明是除剧情设置精巧之外最大的卖点。《疯狂原始人》的主角不是具体的某个卡通形象,而是一个家族,这个家族的阵容和《冰河世纪》十分相像,祖孙三代有老有小,小的一心向往外边的世界,希望去寻找新鲜感,渴望独立。爸爸辈是承担起保护整个家族的中坚力量,可往往也是思想守旧的一方,至于最老的那辈,是制造笑料的老顽童。在这一点上,《疯狂原始人》和《冰河世纪》有着同样的人物架构。尤其在老人的类型上,两部片子大撞车。《疯狂原始人》的奶奶也是怎么都甩不掉,话唠的烦人特质完全雷同《冰河世纪4》,而《疯狂原始人》里边“疯狂的小宝贝”又很像《勇敢传说》里的3个弟弟。如此雷同的人物设置,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抄”这个字眼。 主题励志

娱乐性差点

虽说励志的主题在所有成人动画片中多少都有呈现,《疯狂原始人》里的励志偏向小儿科,适龄群体更迎合儿童。原始人如何熟知外面的世界,如何接受火种这项文明,成功摆脱“原始”,科教意味大于娱乐性。包括原始人迁徙过程中,在海洋地带遇到了很多奇怪的动物造型,也极具科普性。片中的笑点设置也明显低龄化,比如原始人爸爸跌落水的滑稽、家族成员抢蛋吃时最后一个人吃到所剩无几的蛋的失落,来到新世界被“怪物”追杀,这些简单的“刺激”就是设置的笑点,对于成人来讲,很难被这种真善美的逻辑所征服,励志的元素更适合成人陪伴儿童观看,少了那么点合家欢,称之为爆米花电影也差点意思。相比梦工厂之前同样走低领励志风的《守护者联盟》,《疯狂原始人》又缺少来自经典传说的印象分,很难重回《功夫熊猫》时代的辉煌。 辨识度不高

动画形象不突出

动画片的卡通形象辨识度高很重要,比如麦兜电影系列里的麦兜猪,《玩具总动员》系列里的牛仔警长和太空骑警、《海底总动员》系列里的小丑鱼父子等等,都有着辨识度非常高的卡通形象。《疯狂原始人》里,原始人的形象太大众化,既不是像猩猩或者猴子那般的“原始人”概念,而是非常拟人化的形象,没有突出的卡通感,服装造型上也仅仅是朝着“野人”发展,难有让人记忆深刻的经典形象出现。剧情中也缺乏有角色性格特点的台词,像《海底总动员》中小丑鱼父亲马琳的懦弱和另一条很“二”的名叫多莉的鱼的乐观,形象和性格特征都很突出。虽说《疯狂原始人》里人物性格也迥异,大概是因为缺乏个性化的角色台词,也没能让家庭关系中这种形象标志得到很好的区分和突出,自然也丧失了来自于动画形象角色本身的惊喜感和口碑传播的冲动感。 结局无新意

逃亡故事屡见不鲜

逃亡故事中,《马达加斯达》的地位不可动摇,动画片中的逃亡多半是地貌发生改变,《冰河世纪》是冰川开裂,动物漂流,《马达加斯加》讲述动物要逃脱动物园回归自然的故事,且这两部片子已成系列。《疯狂原始人》作为梦工厂的并非系列主题影片,仍选逃亡题材作为开端之作,且加入爱情主线:爸爸为了保护女儿每天都给她讲述一个外面世界很危险的故事,没想到女儿的一次偷跑放风邂逅了另一个族群的男孩,男孩带领她认识外面世界的过程也是爱情产生的过程。这个故事类型非常像那个吸血鬼故事《怪物旅店》,爱情线和父女线并进,甚至这次《疯狂原始人》有科普的意味,像是一本儿童读物,还融入了火种的使用……结局可想而知,原始人走进了文明,懵懂美好的爱情也站住了脚,却让观众少了点对影片的心动,更没有梦工厂之前的《功夫熊猫》带来的那般惊喜可言。 场景的变化立了功

动画质量值得肯定

逃亡的故事好处就是会让整部戏里出现因不断迁移而变化的场景,这让梦工厂动画技术血统可以很好地展示。从光溜溜的山石洞穴,到色彩浓郁的热带雨林,最后来到地球这个安全地带,都给CG技术很大的发挥空间,从最荒凉的石头悬崖场景,到绿叶茂盛的热带雨林,太阳和火种的明亮等等,都被很好展示,精良的动画制作配上不赖的3D效果,赏心悦目的视觉感不在话下。尤其是在海洋的场景部分,水下的生态展现生动,加上尼古拉斯·凯奇的配音,都是卖点。

中外励志故事范文8

教师在课堂内外,适时地向学生讲述科学故事,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科学家的学习、工作情况,了解自然科学知识的发展历史,而且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三个方面的落实,通过故事的情节潜移默化,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建立对科学知识认知的态度以及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产生多方面的教育作用和效果,真正实现教书育人。

一、增强学习兴趣,激发思考探究动机

由于科学故事本身具有的趣味性,能强烈地吸引学生,因而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讲述科学故事能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抽象而机械的物理知识充满情感;使枯燥无味的物理课堂染上一些人文气息,让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感兴趣。例如讲“自由落体运动”时,教师若能结合举世闻名的伽里略“比萨斜塔实验”的故事;讲“万有引力定律”时,若能结合“日心说”布鲁诺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等等,这些激动人心的故事,就会改变课堂上枯燥烦闷的气氛,使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感到生动具体,趣味盎然,并且课后印象深刻,甚至终身难以磨灭。科学故事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由于它蕴藏着特殊的精神魅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及人生观,促使他们树立远大的志向。

二、扩大知识领域,促进课外阅读

讲课外科学故事,不受教学内容的限制,使课本的物理知识烙上许多人文精神,使狭窄的物理知识可以得到延伸和拓展。它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促使他们进行课外阅读和课外探索,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科普知识。例如讲“光的直线传播”,可以给学生讲述“天狗吃月”的故事,了解我国民间及世界各地对日月食的认识,从而调动学生探究自然科普知识的积极性;讲“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时,讲科学家应用数学计算发现海王星的故事;“阿波罗”载人飞船登月的故事,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他们通过课外阅读、上网查找等获得更多的天文知识,使学生对宇宙充满好奇,从而转变为学习的动力。讲“直线运动”时,讲田忌赛马、龟兔赛跑的故事,从这些故事出发,教师给学生介绍“博弈论”“运筹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军事、生产、体育比赛中的应用,使学生不再认为“直线运动”这一章的知识只是一些干巴巴的公式,进而鼓励他们阅读有关书刊,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

三、进行励志教育,增强爱国情感

在自然科学发展史,贯穿着科学家不怕困难、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忘我工作、勇于探索、勇于献身的事迹。教师可从科学家学习、工作、做人做事中汲取引人注目、感人至深的情节,用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听。例如讲“电磁感应”时,在适当时候插入法拉第13岁在书店做学徒顽强自学而成才,在1821~1831年的十年里,法拉第能够矢志不渝地坚持探索电磁感应现象的故事;讲“原子核”时,适时引入被誉为“镭的母亲”的居里夫妇在破旧木棚里提炼镭;钱三强对我国核工业的贡献;钱学森放弃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历尽艰辛险阻回国为我国航空航天发展所作的贡献;邓稼先隐名埋姓为我国原子科学事业贡献一生等等的故事,这些故事必将给学生以重要启迪和感召,不但能激励学生珍惜时间学习,而且培养他们不计名利、锲而不舍、独立思考、实事求是的个性品质,振奋他们追求真理、埋头苦干、勇于创新、献身科学的精神,还能唤起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激起他们爱国情感而产生报效祖国和建设祖国建的抱负和决心。

四、培养朴素的辩证唯物观点,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

通过教师讲述科学故事还能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万有引力定律》中,开普勒论证关于行星绕椭圆轨道运动问题时,他用大量的实验数据和敢于打破传统思维的方法,用灵巧的小改进从而解决大问题的实例,使学生领会遇到问题不要墨守成规、不拘泥于传统的方法,要学会多角度地分析问题。教师通过讲述科学故事,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科学家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牛顿之所以能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是他善于继承、总结前人的结论并加以创造性发展的结果;爱因斯坦之所以能提出狭义相对论,是他不受传统理论束缚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结果等等。对学生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第六中学)

中外励志故事范文9

[关键词] 老人院;叙事模式;情节;励志

随着中国社会人口比例的变化,“老龄化”“养老”等越来越为当下人们所关注的话题。这不仅仅是因为背负巨大生存压力的国人要面对日益老去的双亲(四亲),也更因为在忙忙碌碌中他们蓦然意识到衰老离自己比想象得更近。近年来国内出现了像《桃姐》这样口碑、票房俱佳的作品,不能不说这与时下人们对老年问题的关注度有密切关系。内地导演张扬的《飞越老人院》(以下称《飞越》)也是在此种背景下对老年题材做出的大胆尝试。

导演张扬在谈影片的构思时,曾说自己并不想表现老人院的晚景凄凉,“而是想拍一个‘飞越’一点,好看一点的片子”。为自己的影片做宣传时,他又重提“我更愿意把它定义为‘老年励志片’,哪怕现在是70岁,你都可以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但为了降低由于题材的陌生所带来的拍摄风险,影片并没有放弃传统的家庭伦理主题。为此,《飞越老人院》设置了两条叙事线索:一条是老人们为参加电视节目而偷跑出去的励志故事;另一条是以葛家三代人矛盾纠葛为核心的伦理叙事。随着故事的发展,老周与女儿的故事也潜伏其中并担当重要的叙事功能。前者是主情节,围绕励志旅程展开,后者是次情节,穿插、交织于主情节的始终。因此,影片的质量很大程度应该取决于主情节励志叙事的构建和完成。

根据大卫·波德维尔在《新好莱坞的故事讲述》所总结的:好莱坞经典叙事绝大多数主流叙述的特征都是由建制、复杂行动、发展、高潮四个主要部分加上一个尾声而组成。这五部分都清晰地表现在经典叙事的主要特征之中:一个或者多个主要人物试图实现明确规定好的目标。但又被一系列的复杂因素所阻碍,主人公通过苦思冥想找到挫败敌手的方式,最后由持续的高潮组成。[1]28下面本文将参照经典叙事对《飞越》的叙事结构进行梳理、分析,以清晰展示其在情节结构设置上的特征和得失。

伪励志故事

影片以老人院的老周试图组织一个节目参加电视节目比赛开始(任务设置),恰好此时因老伴去世而无家可归的老葛来到了老人院,并加入参赛队伍。因此,影片一开始就构建了两条线索,老葛的入院是两条线索的交汇点。这是影片的建制部分,“它的任务在于建立人物的世界,确立主要人物的目标。”[2]24由于这部分以展示老葛的家庭矛盾和老葛的处境为主,很少提及另一主要人物老周(他是行动的发出者)的生活状况,因此影片虽然设置了任务(参赛),但没有对这一行为的动机进行充分铺垫,老周生活的世界建构得不够完整直接影响了情节的发展。

影片在接近二十五分钟时进入了复杂行动部分——“聚焦或是重新修正影片中的主要目标。”[2]26为了参加比赛,老人们必须获得家属的同意。然而比赛的事情因两位老人表演时扭伤了脖子而遭到了家属的强烈反对。当然,这是好莱坞经典叙事中必然出现的情节——设置反对者阻碍任务完成,打破故事的平衡。为了再次聚焦目标,影片必须设置支撑主人公们完成任务的内在动力。在好莱坞的经典励志片《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当幸福来敲门》等电影中,主人公在这一部分往往会遇到更大的挫折,艰难的处境反而让主人公更加明确了内心追求。对于这群年入古稀的中国老人,影片也需要有转折点为老人们的行为寻找精神动力来突破障碍。然而《飞越》并没有从人物内心需要寻求动力,而是采用最简单的方式,即让老葛无意中得知了老周身患晚期膀胱癌,并知晓参加比赛是他此生最后的愿望。显然,用满足老周的心愿作为其他老人的参赛动机无疑偷换了励志片的精神内核。

影片再次确定了目标后进入了发展部分。在这部分的开始,由于院方和家属的反对,老人们开始策划“偷逃”并取得成功。这一行动是整部影片最具想象力的片段并推动了行动的发展。从冒险之旅开始,大量公路片、喜剧性桥段填充了影片的发展部分,主情节被延缓下来。凭着导演对公路片元素的驾轻就熟,沿途不仅有美丽的风光一扫老人院的阴霾;与年轻人的疑似飙车和打群架增加了影片的笑点;河边饶有情趣的野餐以及后来在蒙古包里饮酒、载歌载舞,也为影片营造了轻松的娱乐气氛,老人们在旅途中表现出来的活力感染了观众。不管公路片元素的插入是否从整体上融入了影片,这些片段确实带给观众很多快乐。值得注意的是,为阻止老人们的“瞎折腾”而驱车追来的家属代表钱总和老葛孙子,在老人们声泪俱下的恳求下顺从了他们的意愿,从而由反对者变成了护送者(帮助者),使得旅程进行得非常顺利。在路上,成为护送者的老葛孙子有机会与爷爷进行了短暂的交流,延续着父辈与子辈矛盾——和解的主题。

然而作为励志片,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往往由内外两部分矛盾——外在阻碍势力与由此导致的主体的迟疑和自我否定共同构成。由于《飞越》没有挖掘老人们的内心矛盾,影片的内在张力远不足以支撑故事。因此影片情节的推动更多依赖于外在阻力。但影片发展到七十分钟时对抗者迅速转变为帮助者,外在动力便随之消失。要延续故事情节,影片唯有利用“巧合”来聚合情节。按情节发展要求,在高潮到来前必须设置一个“最黑暗时期”来烘托“最后时刻”的到来。因此影片设置了比赛即将开始前老周因病情突变住进医院的情节,使比赛遇到了挫折。反复利用“病情”来推动情节发展反映了影片内在张力的欠缺,并直接导致了影片结构的松散和情节的牵强,也大大降低了人们观影的愉悦感。

因此,当老忍病痛与同伴们站上了舞台并获得表演成功时,观众们早已是意兴阑珊了。在没有营造出“高潮”氛围的高潮部分,老周吐露了自己拼死参赛的秘密——为了赢得去日本决赛资格再见女儿一面。影片试图以老周对女儿的良苦用心来感动人们,以达到情感共鸣的高潮。如果说这一谜底揭晓前,老周尚算是这群老人中最具励志色彩,最有生活激情角色的话,那么随着这一谜底的曝光,影片便彻底回归到父女和解、合家团圆的家庭伦理主题。中国式伦理主题成功偷换了励志片的内核。而本片的尾声部分,老周在临死前去海边看日出的情节不过是对亲情主题的反复加强和渲染。

在《〈飞越老人院〉四人谈》中皇甫老师说:“现实是无法超越的,真正能超越的,只有我们自己的内心。《飞越老人院》就是对自我内心的超越,对年龄的超越,对死亡的超越,并且是以一种略带伤感的浪漫手法呈现的,这是影片在艺术层面和社会学层面最具价值的地方。”[1]然而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虽然片中的老人对当下的生活颇有微词,然而他们抱怨的既不是生命意义的空缺,也不是自由的沦丧,而是子女们的冷漠与不负责任。因此,他们行动的愿望并不是自觉地想要改变现在的生存状态,而只是为了完成一位老人濒死前的心愿。老人们最后虽然完成了“任务”,但当他们经历了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狂欢后回到老人院,他们对生命的体悟并不会因此有多少改变,更不用说完成自我超越。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本片只是披上了件励志外衣的亲情片。

说教的

从上述分析可以知道,本片的家庭伦理叙事不仅贯穿影片始终,起到补充、延缓主情节的作用外,同时也是故事发展的推动力。在中国这样一个家庭伦理仍占据重要地位的国度,父子冲突、和解的母题最易调动观众们的集体无意识。此片赚取泪水无数或许与它的艺术性没有太多联系,千百年的文化深深沉淀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影片主要触动人们想起自己年迈的父母,想到父母在却远游,想到子欲养而亲不在,莫不为其所动。然而经过理性分析不难发现,张扬虽一贯擅长表现父子关系,但与这部影片有关的家庭叙事和情感表达却存在模式化的严重不足。

老葛与儿子间的恩怨纠葛本是次情节的主要内容,却并没有得到充分展开。从老葛闯入孙子婚礼送钱到儿子退钱,再到孙子去老人院要钱和儿子出面阻止,老葛与儿子见面不到四次,每次碰面镜头给的时间都不足两分钟,他们的会面只有简单的互相指责,儿子对多年不来往的父亲除了愤怒,基本上处于无语状态。而老葛与孙子较为融洽的相处又暗示了儿子对父亲的怨恨有些不近人情,影片似乎是把父子间的矛盾简单归结为子辈的自私。实际上,双方的和解应该以各自的反思和努力来达成,但影片没有展示这一过程,因此最后父子的和解显然缺乏说服力。

各种类型片元素的混搭无疑带给了《飞越》足够新鲜感和娱乐性,却也大大分散了叙事着力点,这大概是次情节没有细节铺排的重要原因,粗略的表达很难真正触动人心。与此对照,《桃姐》中俯首即是的生活细节,看似寻常却远胜过完全仅靠语言表达出来的东西。没了润物细无声,就只能依靠不断煽情、靠人物的泪水来挑动观众脆弱的神经。那些本该由细节铺垫自行流露的道理却成了影片处处可见的对白,难免不给人以说教感。而影片中如影随形的配乐更是把影片的情感空隙挤得满满当当,不留丝毫空白。显然,影片对情感表达的拿捏欠当和急于求成,大大冲淡了情感的浓度。

仔细想想,后辈将老人送入老人院,因为怕担责任而反对老人做想做的事情,固然是老人痛苦的重要原因。但如果将老人问题与伦理问题完全等同起来,尤其把父辈间的矛盾全然归咎于子辈,必然也是对“老人问题”的简单化理解。正如《桃姐》所探讨的,身体的衰老,行动自由和尊严的丧失,等待死亡降临的恐惧等都是更为深层的原因;更不用说那些由于制度的不完善,浮躁的社会对老年群体人文关怀的缺失所带来的现实痛苦。影片几乎都不曾涉及。作为推动本片主情节发展的动力,家庭伦理叙事的粗略必然直接导致主情节进展的乏力。同时由于对老人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影片呈现出来的现实也必然是隔靴搔痒式的。

就人物性格塑造来说,《飞越》的主人公老周与老葛的个性欠鲜明且少变化。他们的性格在情节发展中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弧线”运动。尼古拉斯·卡赞说过:“所谓性格弧线(就是)你要让每个人物都去学习某些东西……当人物为了解决外部问题而被迫直面他的内心冲突之时,我们与他们的关系就会增进并且巩固。”[2]16老周基本没有变化,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坚强而积极的人;相比之下,老葛的精神状态从开始的消极到结束时较为积极,性格虽有一定的变化却并不明显,因为影片并没有深入到他的内心世界,因此变化的过程也没被很好地展示出来。很难说“人物学习了什么东西”,老人们的精神世界并没有因为一次“飞越”而丰盈。

综上所述,《飞越》在叙事结构上由于内核的缺失而使故事的情节缺乏张力,导致影片的后半段后继乏力、拖沓牵强。另一方面,原本最能触动人们感情的伦理故事又终因叙事仓促、表达粗略而流于表面,降低了情感表达的深度与浓度。这恐怕是原本希望将影片拍得既能打动人又有可看性的导演所始料未及的。

[参考文献]

[1] 张扬,杨式宪,等.《飞越老人院》四人谈[J].当代电影,2012(05).

中外励志故事范文10

班会主题:让我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

活动班级:高一(3)班

活动背景:(励志主题班会)

现在的学生,很多不懂得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少数甚至成为了只知道汲取的冷漠一代。因此,通过本次班会,努力唤回同学们回报爱心的良知,以此为契机,学会感恩,刻苦学习,拼搏进取,来回报父母,老师和社会。

班会目标:

1、让学生了解感恩,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

2、让学生懂得怎样去感恩。

3、通过活动让学生真真学会如何做人。

4、让学生能够从心底里感恩老师、感恩同学和朋友。

活动准备:

1、选拔班会主持人(2人)

2、搜集与主题相关的歌曲,如《感恩的心》《园丁之歌》《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爱的奉献》《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灯》《老师您好》《光荣》《老师礼赞》

3、搜集相关的诗句、名言、谚语、成语等。

4、准备便利贴

班会过程:

一、播放歌曲《感恩的心》,老师导入班会主题,接下来由主持人主持班会。

同学们,我说一个英语单词,看看大家知不知道它的中文含义,Thanksgiving Day,对,是感恩节,大家知道,在美国,把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在这一天,具有不同信仰和不同背景的人们,会按照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感谢上苍一年里对自己的恩赐和惠顾。我们中国也有着

感恩的传统,像: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都是很好的写照,但严峻的现实是,现在有不少中学生令人遗憾地成了不会感恩,只知道汲取的冷漠一代。

由此我们举行这次以《学会感恩》为主题的班会,希望同学们以此为契机,学会感恩,刻苦学习,拼搏进取,来回报父母,老师和社会,下面XX和XX一起主持这次班会,大家欢迎。

二、讨论:我们为什么要感恩?(学生讨论发言)

主持人总结:刚才几位同学都说了自己对感恩的理解,非常好。

高中励志主题班会:感恩主题班会设计高中励志主题班会:感恩主题班会设计

在生活中,我们首先要感恩的是父母,因为他们生养了我们;

其次,我们要感恩的是老师,因为他们教育了我们;

另外,我们还要感恩朋友和对手,因为他们促进了我们的成长;

甚至我们还要感恩自然,因为自然给了我们阳光雨露,蓝天碧树,四季变换。可以这样说,面对生活,我们就要怀着一颗感恩之心。上学期我们已经组织过感恩父母的活动,这次的活动重点放在感恩老师和感恩同学。

三、学会感恩老师

1、列举班上的小事(插相片)(如上课睡觉、发呆、看课外书、抄作业、玩手机、乱丢垃圾等),看见这些小事,老师会怎样?同学是怎样应对老师(表面敷衍、憎恨、埋怨、丑化老师甚至与老师发生矛盾)

讨论:(1)这些小事对吗?(2)这些是小事吗?(3)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4)我们应该怎样做?

更深层:(1)你恨过老师吗?(2)你知道你的老师每天的工作时间有多长吗?(3)你认为你的老师对他(她)自己的孩子(也是学生)照顾多吗?和你们的父母相比,他们是合格的父母吗?或者老师在学校待了多少时间,花了多少经历吗?(4)你觉得这是老师欠你的,就该在你身上花这么多心思吗?

2、列举老师无私奉献的具体事例

老师工作时间:早上六点多就要起床,晚上十点多才能回家,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一周工作六天,班主任周日都还要回学校上课,没有一个完整的周末

一些老师没有时间(早读图片、辅导课、晚自习、甚至晚辅导图片,老师自己的孩子常常无暇顾及)

老师和学生谈话、去学生宿舍问候、出操、组织各种活动,协同家长管理等等

晚上学生不在,老师还会亲自找学生

3、我言我师

(1)分学科分别谈谈各科老师

(2)学生代表谈谈自己和老师之间的故事

4、如何感恩?

学生代表谈

老师代表谈

5.献给老师一首诗《老师辛苦了》(全班朗诵)

是谁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

是您!老师!

您用辛勤的汗水,

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嫩苗。

是谁把调皮的我们

教育成能体贴帮助别人的人?

是您!老师!

您的关怀就好似和煦的春风

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高中励志主题班会:感恩主题班会设计励志故事_经典励志故事_励志小故事

是谁把幼小的我们

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是您!老师!

您的保护让我们健康成长,在金秋时节结下硕果。

您辛苦了!老师!

在酷暑严寒中辛勤工作的人们。

您辛苦了!老师!

把青春无私奉献的我们。

中外励志故事范文11

台湾苗栗县当局推广阅读,结合全县公共图书馆举办奖励活动,凡借阅书量达指定册数可参加抽奖,藉此鼓励民众拥抱书香。

苗栗县教育处举办记者会,宣传“爱阅苗栗――奖励阅读及Fun暑假阅读趣系列活动”,大同小学附幼学童演出《不会写字的狮子》话剧,故事内容描述一只不识字的公狮难以亲近爱阅读的母狮,最后在母师鼓励下一起读书,享受阅读乐趣。五六岁的孩童演起话剧有模有样,从头到尾不需老师提点,更没忘词NG,令县长刘政鸿大表赞赏,直呼“不简单!”担任旁白的学童张加民更连续3年夺下全县学龄前组阅读书册最多者,演出时口条清晰,毫不怯场,赢得满堂彩。

苗栗县教育处指出,苗栗县各公共图书馆办证率逐年成长,去年借阅人次已达294000多,总共借阅1127000余册,考虑往年奖励对象锁定年度借阅书册量最高者,为扩大效益,今年改变做法,让民众只要借阅数量达一定门坎都能参加抽奖。教育处表示,“苗栗县公共图书馆奖励阅读活动”从今年1月1日起至9月30日止,凡在全县公共图书馆借阅书籍达100册以上者,即有机会获得1000至2000元新台币不等的图书礼券及奖状。

时代杂志开放封面登广告

美国最大杂志出版商时代公司,已率先决定在旗下最具代表性的时代杂志(TIME)和运动画刊(Sports Illustrated)封面上刊登广告,打破出版业长期以来的禁忌,尽管这个广告可能小到让许多读者不会注意到。

根据时代释出的杂志副本,威瑞森公司(Verizon)在6月2日出刊的时代杂志封面左下角刊登广告,位置就在邮寄卷标下方。时言人表示,预定同日出刊的运动画刊封面上,也会出现类似广告。该发言人说,如果广告主有兴趣,时代的其他出版品也会跟进。尽管亟需开拓新营收来源,大型杂志出版商过去几乎不贩卖封面广告,部分原因是这违反美国杂志编辑协会(ASME)的规范。ASME的编辑规范中有一条是“广告不应直接印在封面或书脊上”。

除了时代和运动画刊,其他杂志也曾试过不同类型的广告,例如康德纳斯(Conde Nast)2012年曾在旗下14份杂志的封面附上一整页的Windows 8广告。另外,学者公司(Scholastic)旗下杂志《Parent & Child》早在2009年就开始直接在封面刊登广告。

厦门4 5 名小学生接龙撰写科幻小说

据《信息日报》报道:厦门45名小学生花了152天时间,每天接龙写一个故事,最终完成一本26万字的科幻小说。目前,这本名为《梦想的天空分外蓝》的“大部头”接龙小说已出版,并作为“六一”礼物送给全校1500名学生。

厦门园南小学五年一班语文老师刘莹,是这部大部头科幻小说的“总导演”。她说,最开始萌生这个故事接龙的想法,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让孩子们学会坚持。小说从2012年10月动笔到2013年3月31日“封笔”,历时5个月。据悉,这本手写的书,最初只是在学生中流传,供不应求,要求出版的呼声很高。最终,园南小学决定为孩子们出版。刘莹老师表示,这是送给每位有梦、懂得坚持的孩子的礼物。

美国外交官首次用电子版美国宪法宣誓

美国驻瑞士与列支敦士登大使Suzi Levine 6月3日左手按着Kindle宣誓就职,成为美国首位用电子版美国宪法宣誓的外交官。Levine曾经在微软负责教育部门业务。此前已经有美国地方官员手按iPad版圣经宣誓就职。

民营书业从业者薪酬寒碜

尽管现在重磅的出版新闻几乎都出自民营出版公司,俨然一片火红,但民营书业的待遇却显出极不相称的寒碜。最近,一份“2014中国书业人情报告”显示,各出版社待遇差距进一步加大,福利最好的出版社平均月薪已经达到11583.33元(人民币,下同),但排名垫底的民营图书公司平均月薪只有5250元。巨大的落差,使得民营书业又一次面临严重的人才流失。

几天前,《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发表了今年的“中国书业人情报告”。受访的出版界人士平均月薪为7676.58元,平均年终奖为34658.34元。虽然比去年略有增长,但令人瞩目的是,国有出版社和民营书业的薪酬距离大幅度拉开了。

按照出版机构类型来分,月薪最高的是综合类出版社,平均月薪11583.33元,其次为大学出版社和少儿出版社,分别为8638.89元和8520元,民营公司排在最后,为5250元。平均年终奖也是这样,排第一的部委社科类出版社为5.52万元,而民营公司排倒数第二,为2.6万元。在与国有出版社薪酬竞争中,民营出版公司以“腰斩”的巨大劣势被远远甩在后面。

不过令人不解的是,民营出版公司现在的新闻热度明显要高于国有出版社。每年的畅销书,有几乎一半出自民营公司之手。图书销售很不错,但为什么薪酬却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资深出版人章秦川对记者谈了他的看法。他觉得,与民营出版公司相比,国有出版社具有不少先天的优势。比如能够拿到很多国家项目,并且占有出版资源(比如书号)。而民营公司很难获得国家项目,他们要出书还必须和国有出版社合作,以获取出版资源。这就拉大了两者收益的距离。

不过章秦川也表示,其实这种差距也与出版机构的分配制度不同有关。民营公司更愿意花大价钱请“能人”来拓展图书事业,所以民营公司的高管往往收入非常高,而底层员工收入就不高。而国有出版社更多的是一种论资排辈的平均主义,所以整体收入都不低。

苹果开实体书店会是什么样子?

《Intelligent Life》杂志邀请了苹果英国旗舰店的设计公司 Gensler,让他们为亚马逊和电子阅读的时代设计一个实体书店。Gensler 的设计师表示,“书店必须照顾到所有的阅读需求:找到你要的小说,下载电子读物,悠闲地浏览,找到个人化的定制书单,自助出版,读书会,作家见面会,提供一个高质量的阅读环境等等。”

Gensler 的设计方案中有 13 个值得参考的亮点:

1. 这是一个模块式的设计,可以根据地点的不同来配备功能。在火车站,它可能就是一个自动销售电子书的液晶屏幕,而在居民区,它可能成为一个小图书馆。

2. 在功能最全的旗舰店里,顾客浏览、购买的速度从门口,到书店前半部分,再到后半部分都逐渐放慢,也从迅速下载过渡到深度阅读和交流。

3. 最快速的购买发生在店面之外。顾客可以通过门口的液晶屏幕选择电子书籍,并且通过扫描二维码直接购买。如果在街面上,这个小窗口还可以24小时营业。

4. 书店的前半部分摆放着苹果店里那样的大长桌,展示最新出版的书籍。

5. 展示桌的两侧墙面的书架,和传统书店一样堆满了书籍,但是Gensler的设计师为顾客配备了梯子,鼓励顾客自己爬上爬下找书。

6. 步入书店的后半部分,你会发现有专门的导购根据你的喜好向你推荐书,甚至把你引导至咖啡区,为你手里拿着的书推荐一款饮品、CD 甚至是香水。

7. 阅读区有独立阅读的单人沙发,也为喜欢社交的顾客准备了像食堂一样的长条桌椅,特别适合小型读书会使用。

8. 书店最里面的一堵墙上,不同颜色的书脊拼出了书店的名字。设计师认为把有强烈视觉感的东西放在最里面,会让所有人不自觉地走进去。

9. Gensler 给书店起的名字是:TL; DR ――too long; did not read的缩写,是互联网论坛上一种类似“不明觉厉”的留言。

10. Gensler 设计的书店最大的特点是没有收银台,因为设计师认为“整个空间都要为阅读服务,而不要有交易的感觉”。

11. 大多数结算其实都可以通过店员手里的iPhone完成。

12. Gensler 并没有规定店内的家具陈设具体是什么样子。

13. Gensler 的指导思想是“更快地失败”,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迅速地调整方向,去尝试新的东西。

梁实秋故居 周末免费参观

文学大师梁实秋在台湾师范大学任教17年,1952年起入住现址云和街的日式宿舍,直到7年后搬迁。台师大于2010年耗资2700万新台币整修,2012年正式开放,近日推出“梁实秋故居文物展”,从校内收藏的300多件手稿、照片精选部分展出,每周六、日免费开放参观。

梁实秋故居建于1933年,最早为日本时代教授富田义介宿舍,为约30坪的一层楼木造建筑,庭院绿荫相当雅致,光复后改制为省立师范学院(现台师大)教职员宿舍。1949年,当时的师院校长刘真亲自带聘书去梁实秋临时寓所,邀请他到师院英语系任教,梁实秋受他诚意感动,当场应允。日后梁实秋搬进这里,这也是他在台第一间安住的职务宿舍,直到1973年他移居美国后,还曾写一首词怀念此处庭院内的面包树。

台北目前有多所以文学家为主题如林语堂故居、殷海光故居等,因经营单位不同,功能不一。前台文馆馆长、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李瑞腾建议,梁实秋故居空间不大,应在常设展外推出不同主题的特展,结合文物与空间,呈现梁实秋在这个阶段的生活,以凸显特色;师大图书馆则肩负策展、开发主题、活络相关研究的任务。李瑞腾另心急指出,目前台湾各文学馆舍、大学、甚至高中图书馆内的典藏,应作有系统的清查,甚至建立联合目录,开发各种研究展览、作横向连结,才能活络文物。他强调官方的文学馆舍则要放大心胸,“不一定要‘拥有’文物,而是在保护文物的基础上,开放与各典藏单位合作,也将专业经验分享给民间。”

武汉“城管作家”写就10万字环保小说

据《长江商报》报道:蔡甸城管队员张奇志利用业余时间写完了一本10万字的环保小说。近日,刚和深圳一家公司签订版权授权合同的他,准备以去年佳丽广场小贩“诈尸”一事为背景,创作武汉第一部描写城管队员工作生活的小说。

中外励志故事范文12

自信始于脚下,不在别人眼里。共同阅读关于自信的励志小故事吧。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自信励志小故事,供大家参阅!

关于自信励志小故事:黑色的氢气球一天,几个白人小孩正在公园里玩,一位卖氢气球的老人推着货车走进了公园,白人小孩一窝蜂地跑过去,每人买了一个,兴高采烈地追逐着放飞在天空中色彩艳丽的氢气球。

在公园的一个小角落里,站着一个黑人小孩,他羡慕地看着白人小孩在嬉戏。他不敢过去和他们一块玩耍,因为自卑。白人小孩的身影消失后,他才怯生生地走到老人的货车旁,用略带恳求的语气问道:“您可以卖一个气球给我吗?”老人用慈祥的目光打量了一下他,温和地说:“当然可以。你要一个什么颜色的?”小孩鼓起勇气说:“我要一个黑色的。”

脸上写满沧桑的老人惊诧地看了看小孩,随即给他一个黑色的氢气球。小孩开心地拿过气球,小手一松,黑气球在微风中冉冉升起,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形成一道别样的风景。

老人一边眯着眼睛看着气球上升,一边用手轻轻地拍了拍小孩的后脑勺,说:“记住,气球能不能升起,不是因为它的颜色、形状,而是气球内充满了氢气。一个人的成败不是因为种族、出身,关键是你的心中有没有自信。”

【自信哲理故事感悟】最终决定人生成败的不是外在的因素,而是人的内心。也可以用来表现世间处处有温情,这种温情可以化为自信的动力。

关于自信励志小故事:拒签有个女孩,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毕业后,顺利拿到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的录取通知书。可是,没想到一切都准备好了,却在美国大使馆签证时连续两次被拒,女孩很伤心,躲在宿舍里哭。

一个要好的同学劝她,为什么不找个咨询公司帮忙,挺灵的。听说有个师姐,四年前被拒签过三次,四年后再去签,还没有过,后来找了一家咨询公司,在那里泡了半个月,很顺利就通过了。

女孩动心了,找到一家叫“信心”的咨询公司。公司只有三个人,老板加两个助手。老板把女孩拿来的签证材料看了一遍说,你的材料没问题。又让女孩详细介绍了两次被拒绝的经过。女孩细声细语地讲着,眼睛低垂,头也低着,不敢与老板对视,老板听着听着,打断女孩:不要说了,你的毛病就在这。

原来,女孩性格内向,不善与生人交往,一说话就脸红,还老爱低眼垂眉的,给人一种没有自信的感觉。老板很有经验地对女孩说:你在我们公司主要就训练三项内容:抬起头来,眼睛平视,大声说话。于是,两个星期里,那两个助手什么也不干,就想方设法让女孩养成抬起头来与人平视的习惯,并训练她大声说话。

第三次签证,半是习惯,半是刻意,女孩始终高昂着头,眼睛直盯着那个签证官,侃侃而谈,应对如流,从容不迫。那个签证官狐疑地看着前两次的拒签记录,嘴里嘟嘟嚷嚷地说,“不自信,吞吞吐吐,不敢抬头”,好像完全不是说的这个女孩儿,最后,他微微一笑:“你很优秀,看不出有拒绝你的理由,美国欢迎你。”整个过程只有5分钟。

【自信哲理故事感悟】抬起头来,眼睛平视,大声说话!这是培养自信的最直接的方法!人生中也会遇到很多次“拒签”,当你变得自信的时候,请问,有什么理由再“拒签”你呢?

关于自信励志小故事:一张白纸有一位女歌手,第一次登台演出,内心十分紧张。想到自己马上就要上场,面对上千名观众,她的手心都在冒汗:“要是在舞台上一紧张,忘了歌词怎么办?”越想,她心跳得越快,甚至产生了打退堂鼓的念头。

就在这时,一位前辈笑着走过来,随手将一个纸卷塞到她的手里,轻声说道:“这里面写着你要唱的歌词,如果你在台上忘了词,就打开来看。”她握着 这张纸条,像握着一根救命的稻草,匆匆上了台。也许有那个纸卷握在手心,她的心里踏实了许多。她在台上发挥得相当好,完全没有失常。

她高兴地走下舞台,向那位前辈致谢。前辈却笑着说:“是你自己战胜了自己,找回了自信。其实,我给你的,是一张白纸,上面根本没有写什么歌词!”

她展开手心里的纸卷,果然上面什么也没写。她感到惊讶,自己凭着握住一张白纸,竟顺利地度过了难关,获得了演出的成功。

“你握住的这张白纸,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你的自信啊!”前辈说。

歌手拜谢了前辈。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她就是凭着握住自信,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成功。

【自信哲理故事感悟】如何才能获得自信?有时候你需要做的只是睁开眼睛。

关于自信励志小故事:自信的小仲马在哈佛大学的欧洲文学史课堂上,一位研究大仲马文学的教授讲了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天,大仲马得知自己的儿子小仲马寄出的稿子总是碰壁,就告诉小仲马说:“如果你能在寄稿时,随稿给编辑先生附上一封短信,说‘我是大仲马的儿子’,或许情况就会好多了。”

小仲马断然拒绝了父亲的建议,他说:“不,我不想坐在你的肩头上摘苹果,那样摘来的苹果没味道。”

年轻的小仲马不但拒绝以父亲的盛名做自己事业的敲门砖,而且不露声色地给自己取了十几个其他姓氏的笔名,以避免那些编辑先生们把他和大名鼎鼎的父亲联系起来。

面对那些冷酷而无情的退稿笺,小仲马没有沮丧,仍然坚持创作自己的作品。他的长篇小说《茶花女》寄出后,终于以其绝妙的构思和精彩的文笔震撼了一位资深编辑。这位知名编辑曾和大仲马有着多年的书信来往。他看到寄稿人的地址同大作家大仲马的丝毫不差,便怀疑是大仲马另取的笔名,但作品的风格却和大仲马的截然不同,带着这种兴奋和疑问,他迫不及待地乘车造访大仲马家。

令他大吃一惊的是,《茶花女》这部伟大的作品,作者竟是大仲马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儿子小仲马。

“您为何不在稿子上署上您的真实姓名呢?”老编辑疑惑地问小仲马。

小仲马说:“我只想拥有真实的高度。”

老编辑对小仲马的做法赞叹不已。

《茶花女》出版后,法国文坛书评家一致认为这部作品的价值大大超越了大仲马的代表作《基督山恩仇记》,小仲马一时声名鹊起。

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