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外建筑

中外建筑

时间:2022-09-11 06:48:29

中外建筑

中外建筑范文1

关键词:建筑砂浆外加剂砌筑砂浆抹灰砂浆

l前言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中60%以上的建筑物仍沿用砖、砌块等墙体材料。砌筑、抹灰施工中使用的建筑砂浆都为水泥砂浆或混合砂浆。所谓混合砂浆就是在水泥砂浆中掺加一定量的石灰膏或石灰粉,以改善其和易性,使之容易施工操作。但由于石灰质量不稳定,导致所配制的砂浆强度低、粘结性差,影响砌体工程质量,而且由于石灰粉掺加时粉尘大,施工现场劳动条件差,环境污染严重,不利于文明施工。因此,如何提高和稳定建筑砂浆的质量,改善施工操作条件等是建筑施工中亟待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国外建材市场采用干拌料商品供应砌筑、抹灰用砂浆材料,使用较方便,性能较稳定,但成本很高。国内自70年代末开始,一些地方采用微沫剂来改善砂浆的和易性,即在水泥砂浆中掺入松香皂来代替部分或全部石灰。实践证明,砂浆中掺入微沫剂后,能改善和易性,而对其强度有一定影响,加量过多将明显降低砂浆的强度和粘结性,故目前已很少使用,有的地区已明文规定禁止使用。SG系列高效建筑砂浆外加剂(以下简称SG系列外加剂)是一种新型的水泥砂浆拌合物添加剂,它完全不同于微沫剂,它的掺入不仅能显著改善建筑砂浆的和易性和保水性,而且能明显提高水泥砂浆的各项性能指标。

2配制

SG系列外加剂是根据水泥拌合物的水化机理,选用多种无机材料、有机高聚物、表面活性剂、偶联添加剂等专用材料配制而成的。为了满足不同施工要求,SG系列外加剂分为SG—l型(砌筑用)及SG—2型(粉刷抹灰用)2种。

3性能

对掺SG系列外加剂配制的建筑砂浆性能作了较系统的实验室研究,并与末掺外加剂的水泥砂浆及混合砂浆的性能作了对比。

试验采用杭州双流水泥厂生产的425#散装普通硅酸盐水泥;砂的细度模数为1.81的建筑用细砂或标准砂;SG—1型外加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2%;SG—2型外加剂掺量为

水泥用量的0.4%~0.6%。试验方法按JGJ70—90要求进行。

3.1SG系列外加剂对砂浆用水量、稠度及凝结时间的影晌

掺加SG系列外加剂后,砂浆的用水量明显下降,在稠度相近时,其用水量可减少10%以上,有的可达20%~30%,甚至更多。

测定结果显示,在水泥砂浆中掺入SG系列外加剂后,其初凝及终凝时间略有延缓,但总体影响不大,略有延缓对施工操作是有利的。新晨

3.2砂桨分层度对比试验

测试结果显示,掺SG系列外加剂的砂浆分层度完全符合砂浆技术要求的规定不大于3cm,明显低于基准砂浆的分层度,甚至比混合砂浆还低,其中SG—2型效果更好,这

说明掺SG系列外加剂后,砂浆的保水性能得到很大改善,砂浆的施工性能十分优良。

3.3掺SG系列外加剂砂浆的体积变化

中外建筑范文2

[关键词]外墙外保温;建筑能耗;系统

1 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能耗逐年大幅上升,已达全社会能源消耗量的32%,加上每年房屋建筑材料生产能耗约13%,建筑总能耗已达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45%。我国现有建筑面积为400亿平方米,绝大部分为高能耗建筑,且每年新建建筑近20亿平方米,其中95%以上仍是高能耗建筑。如果继续执行节能水平较低的设计标准,将留下很重的能耗负担和治理困难。

2 真正贯彻落实全面的建筑节能设计

(1)整体及外部环境的节能设计。建筑整体及外部环境设计是在分析建筑周围气候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通过选址、规划、外部环境和体型朝向等设计,使建筑获得一个良好的外部微气候环境,达到节能的目的。

(2)合理选址。建筑选址主要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地质、水质、地形及周围环境条件等因素的综合状况来确定。建筑设计中,既要使建筑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适宜的微气候环境,为建筑节能创造条件,同时又要不破坏整体生态环境的平衡。

(3)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在建筑位址确定之后,应研究其微气候特征。根据建筑功能的需求,应通过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来改善既有的微气候环境,创造建筑节能的有利环境,主要方法为:①在建筑周围种植树木、植被,既能有效地遮挡风沙、净化空气,还能遮阳、降噪;②创造人工自然环境,如在建筑附近设置水面,利用水来平衡环境温度、降风沙及收集雨水等。

(4)合理的规划和体型设计。合理的建筑规划和体型设计能有效地适应恶劣的微气候环境。它包括对建筑整体体量、建筑体型及建筑形体组合、建筑日照及朝向等方面的确定。

日照及朝向选择的原则是冬季能获得足够的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能利用自然通风并防止太阳辐射。然而建筑的朝向、方位以及建筑总平面的设计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建筑受到社会历史文化、地形、城市规划、道路、环境等条件的制约,要想使建筑物的朝向均满足夏季防热和冬季保温是困难的,因此,只能权衡各个因素之间的得失,找到一个平衡点,选择出这一地区建筑的最佳朝向和较好朝向,尽量避免东西向日晒。

(5)单体的节能设计。单体的节能设计,主要是通过对建筑各部分的节能构造设计、建筑内部空间的合理分隔设计,以及一些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和设备的设计与选择等,来更好地利用既有的建筑外部气候环境条件,以达到节能和改善室内微气候环境的效果。

3 外保温优于内保温

(1)外墙外保温延长了建筑物的寿命。外墙内保温的保温层构造位置使得建筑物的外墙与内墙分别处于两个不同的温度环境。内墙及楼板处于室内的温度环境,其年温度差的变化为60℃~80℃,使建筑结构长年不得安定。这种永远不安定的建筑结构会导致在多处墙面产生裂缝,并破坏沿外墙的屋面防水,引起地下室防水的渗漏等。同样这种不同温度环境会产生不同变形的原理也会发生在夹心保温和保温层表面的刚性厚抹灰层上,保温层上湿贴石材等做法其保温层外侧部分都面临同样的形变破坏。外墙外保温的保温材料保护了主体结构防止风吹雨淋和风化以及碱骨料的反应等对主体外墙的侵蚀,相对延长了整个工程的使用寿命。

(2)外保温是消除热桥的合理途径。外墙既要承重又要起保温作用,外墙厚度必然较厚。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后,墙厚得以减薄。但如果采用内保温,主墙体越薄,保温层越厚,热桥的问题就越趋于严重。在寒冷的冬天,热桥不仅会造成额外的热损失,还可能使外墙内表面潮湿、结露,甚至发霉和淌水,而外保温则可以不存在这种问题。由于外保温避免了热桥,在采用同样厚度的保温材料条件下,外保温要比内保温的热损失减少约20%,从而节约了热能。

(3)外保温比内保温更容易控制墙面裂缝。内保温的保温块材易发生裂缝。处于室内温度环境影响的内保温板材是附着在受室外年温差影响而发生变形的外墙上。内保温块材的板缝被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外墙变形应力拉开,经过几个年温差对外墙的变形影响,这种块材板缝裂缝是终归要发生的。外保温墙体控制裂缝要比内保温墙体控制裂缝的发生容易得多。彻底的外墙外保温的做法像是将建筑物的全部结构穿上了一件棉袄,使其完全处于室内的温度环境下,年温差一般波动不大,可以忽略其形变的产生的影响。受室外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只是外保温的外表面。

(4)外保温优于内保温的其他功能。①外保温则可以避免搬动家具、施工扰民、甚至临时搬迁等诸多麻烦发生。当外墙必须进行装修或抗震加固时,加做外保温是最经济、最有利的方法。②我国目前许多住户在住进新房时,大多先进行装修。采用外保温则可以与室内工程平行作业,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③外保温可以使建筑更为美观,只要做好建筑立面设计,建筑外貌会十分出色。特别在旧房改造时,外保温能使房屋外貌大为改观。④外墙外保温适用范围十分广泛,适用于各种建筑。⑤外保温的综合经济效益很高。外保温比内保温增加了使用面积近2%,使单位使用面积造价得到降低。加上有节约能源、改善热环境等一系列好处,综合效应十分明显。

4 我国广泛应用的外墙外保温系统

(1)e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该系统以聚合物砂浆作黏结剂,将eps板固定在墙体外侧(若需要时也可用锚栓做辅助固定),并在外表面再做聚合物砂浆薄抹灰耐碱玻纤网格布保护层和饰面层,但黏结剂应承受该系统全部负荷。适用范围:民用建筑混凝土或砌体外墙外保温工程。

(2)机械固定钢丝网架eps板外墙外保温系统。该系统是用锚栓或预埋钢筋等机械固定件,将穿透的eps钢丝网架板固定在墙体外侧,并在表面再做抗裂水泥砂浆抹面层和饰面层。适用范围:民用建筑混凝土或砌块外墙外保温工程。

(3)eps板与砼一次现浇外墙外保温系统。该系统是在内侧面开有水平方向齿槽,并在内外侧表面均喷满界面砂浆的eps板,置于墙体外模板内侧,同时设置若干锚栓作为辅助固定件,待浇灌混凝土后,墙体与eps板以及锚栓结合为一体。模板拆除后,在eps板外侧表面再抹(或不抹)胶粉聚苯颗粒浆料找平层,表面再做耐碱玻纤网格布抗裂砂浆保护层和饰面层。适用范围:多层和高层民用建筑现浇混凝土结构外墙外保温工程。

(4)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该系统是将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抹在墙体外侧作为保温层,并在外表面再做耐碱玻纤网格布抗裂砂浆保护层和饰面层。适用范围: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民用建筑混凝土或砌体外墙外保温工程。由上述可知外墙外保温常用的是eps板,即膨胀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作为保温层的eps板热导率低且稳定,厚度容易控制,为基层墙体增加很大的热阻。保温层的传热阻主要是由eps板的传热系数和厚度决定。

5 结 论

全面的建筑节能有利于从根本上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有利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长远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郑忱.房屋建筑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4

中外建筑范文3

1、对建筑艺术风格的认识

从原始社会发展到今天,建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产物,并影响着人类的发展。建筑艺术是造型艺术的一种,是立体艺术形势的一种表现,它能够反映一定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及精神发展。建筑除了能够供人使用外,还能供人欣赏,不同地方所呈现出的建筑文化和建筑艺术都不相同。

2、中西方建筑艺术美感分析

2.1地理环境差异

亚洲地貌广阔,分布均匀,有平原、江河、高山等,而欧洲地貌较分散,有小块平原、过于密集的山川河流,在地理环境上显著的差异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从而影响了建筑的风格。中国自古以来讲求统一,这种精神深刻地体现在了皇城—故宫的主线上。从大清门开始到神武门结束,门与门之间起承转合,塑造了气势恢宏的空间。从天安门到太和殿是整个建筑中美感最强、最能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力的部分,向人们展示了不同形式封闭空间的艺术美。西方的建筑相对于中国建筑来说,风格更加多种多样,同样都是皇家建筑的代表,西方的凡尔赛宫在风格上与中国的差异简直是天差地别。首先,从外部来看,凡尔赛宫没有明显的中轴线;其次,其内部风格更加独特,包括维纳斯厅、阿波罗厅等独具特色的区域。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外地理环境的差异不仅影响着社会结构的形成,同时也影响着中外不同的建筑风格。

2.2设计理念差异

曾经读过一本书叫做《建筑设计原理》,这本书以通俗的语言和直观的插图介绍了建筑设计的理念以及相关内容,让我对建筑设计理念有了不同的认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于是人、建筑、自然相协调成为建筑设计的理念,如苏州园林的设计就充分融合了这个理念,在设计中,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手法来组织利用空间,形成曲折多变、虚实结合的艺术效果。同时,设计师们通过移植花草树木等方式来配合园林中的建筑,将建筑与自然充分结合,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再如华南理工逸夫人文馆的设计,设计师充分考虑到了周围的环境以及人文因素的影响,使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看上去自然和谐,一点也不突兀。与中国天人合一理念相对应的是普罗泰戈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虽然这个理念也曾被批判,但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西方人与自然相对立的观点,体现在建筑上就是天人相分,所以西方设计师们都很善于创新,喜欢设计出与自然对抗性很强的建筑,如外形张扬的建筑物、特意强调造型的建筑等,这些带有着很强扩张气势的建筑与自然山水的柔美线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天人相分的设计理念。

2.3历史文化差异

历史文化的差异也在影响着中外建筑风格。在中国,文化注重道德和艺术,从很久以前人们就相信祖先即使驾鹤西游了仍然会保佑子孙后代,因此人们会为祖先修建环境优雅舒适的建筑以求祖先的庇护,南方的祠堂就是典型的代表,如较为出名的陈家祠堂,设计师在设计时通过走廊将相隔的庭院巧妙连接起来,使整体格局看起来上下对称、虚实结合。而在西方,文化注重宗教和科学,自古以来都是崇拜天的,将天作为他们的最终信仰,宗教性非常突出,同时也影响到了建筑的风格,比如为大家所熟知的哥特式建筑,人们在研究这种建筑时都是以宗教建筑为基础深入研究的。总体上来看,神庙与教堂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方的建筑风格。

2.4建筑色彩及装饰差异

中西方建筑美术差异除了上述差异之外,还有颜色上的差异在中国,使用色彩来增强建筑的美感是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这个特点与古代建筑的结构体系是息息相关的,建筑采用的木料并不能长久使用,所以设计者多善于在木料上涂上油漆或是桐油来保护木料,同时也增加了建筑的美感,使建筑既实用又美观,后来又出现用丹红进行装饰或者绘制彩画等方式来展现建筑的艺术美。北方的建筑色彩浓重,南方的建筑色彩却偏淡,故宫和苏州园林的建筑色彩就是南北方建筑的典型代表。在古代,建筑的颜色通常代表着地位,如皇宫多采用黄色和红色;官员住处多采用蓝色和绿色等。在西方,建筑色彩的运用相对于中国来说更为简单一些。从外部来看,大多数都是石材本身的颜色,颜色相对单一,只有在教堂建筑群中,会出现一些较为鲜艳的颜色的使用,比如建筑外部和穹窿顶外部使用红色、绿色、橙色、黄色等色彩来增强建筑的独特和美感。西方古建筑非常注重内部的装饰,大多数都以壁画的形式进行装饰,壁画的内容则以圣经故事为背景题材,用不同画风来展现,如湿壁画等手法。15世纪以后,设计师们开始用油画手法进行绘制,丰富了建筑的色彩,再经过特殊处理增强持久性,其中教堂建筑尤为突出,具有鲜明的代表性。

2.5建筑材料及结构差异

在中国的古建筑中,木质结构体系是最大的建筑特点,房屋构架由木质材料制成,以柱、梁等为主要构件,用榫卯相连接,使建筑具有很强的韧性,在结构设计方面以大屋顶为主要特征,最具特色的结构是斗拱,但斗拱的作用却随着时间的推移简化,数量也不多了,逐渐变成了装饰性地位的象征。而在西方,砖石结构体系是最大的建筑特点,如古埃及用石头建造了金字塔,就金字塔来说,它是有史以来第一批巨石建筑,其外部造型非常简单,但是内部结构却处处充满了神秘感,大量的人形彩绘棺木和稀世珍宝、四壁涂满的精美壁画都是金字塔内部完美的展现。后来宗教逐渐发展起来,带动了建筑风格发生了变化,新的建筑以宗教为主,内部结构主要由壁画、玻璃窗画和雕刻组成装饰,艺术形象非常威严。再后来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内部结构又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人物刻画以及空间透视感等很多方面,如壁画《最后的晚餐》、雕塑《命运三女神》等等,为建筑增添了许多色彩。

结束语

中外建筑范文4

关键词:二战纪念物;二战纪念建筑;纪念设施;文化价值取向

引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是人类有史以来人为的最大最惨痛的浩劫之一,至今各参战国均留有大量的二战纪念物,成为各国反思历史的文化遗产。

二战纪念物大致可分三类:其一是战争遗迹和历史事件发生地遗址,其中重要者多已在战后辟为纪念地(搏物馆);其二是二战期间遗存的可移动文物;其三是战争期间及战后所建造的纪念性建筑。前二者的意义,首先在于其作为见证真实历史的史料价值;而后者则侧重于展示建造时代的公众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判和自身的文化取向。

就目前建筑学的分类而言,“纪念性建筑”或称“纪念建筑”,一般是指“专门供人们凭吊、瞻仰、纪念用的特殊建筑或构筑物,是人们为了表征某类特殊价值物质和观念而有目的建造的建筑,如纪念碑(塔、坊、门)、纪念堂、纪念馆和陵墓等”。本文侧重于述论二战纪念性建筑的兴建及其文化意义。

据笔者所知,各参战国的纪念性建筑(如阵亡将士公募、纪念碑等)大多建造于战后,中国则是少数在战争期间即开始大量营建的国度之一(很可能也是唯一的国度,有待进一步查证)。

一、域外二战纪念物一瞥

二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苦难,世界各地为铭记二战历史教训设立了诸多纪念遗迹及纪念建筑。其中,英国关押纳粹头目的伦敦塔、法国诺曼底登陆遗址群、美国珍珠港事件纪念公园等都是重要的二战纪念遗迹;此外,位于波兰的华沙起义纪念碑、缅甸英军二战公墓、莫斯科卫国战争无名烈士墓、华盛顿二战纪念碑、德国柏林墙等都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纪念建筑。全世界已有数以千计的二战纪念地,人们在一次次以二战为专题的考察中,不仅感受到令人震惊的二战史,也更加珍视这些遗产的教育价值。

域外参战各国二战纪念物(不可移动文物类)实例可举要如下。

(一)英国:伦敦---鲁道夫・赫斯的关押地

伦敦塔是英国伦敦一座标志性的宫殿、要塞,选址在泰晤士河。曾作为堡垒、军械库、国库、铸币厂、宫殿、天文台、避难所和监狱,特别关押上层阶级的囚犯,是一座具有九百多年历史的诺曼底式的城堡建筑。二战期间,这里曾关押了一名英国“最重要”的囚犯――纳粹德国的副元首鲁道夫・赫斯。1941年5月,赫斯登上梅塞施密特110D飞机从德国神秘地飞往英国,在苏格兰跳伞着陆,随后被俘并被审讯。至于他为什么飞往英国,赫斯则始终没有透露,丘吉尔对此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并命令把赫斯关进伦敦13个塔楼之一的绿塔。现作为二战囚犯关押地的绿塔仍保存原状,但不对外开放。

(二)法国:诺曼底登陆遗址

法国有很多二战纪念地,其中以诺曼底海滩最有名。诺曼底位于法国西北部,临靠英吉利海峡,海滩绵延数百英里。诺曼底因为二战时期盟军在此登陆,并取得战争上的重大转折而闻名,而今成为法国著名的历史和文化大区。诺曼底登陆遗址群是一个具有鲜明军事特色的遗址群,同时也是历史纪念性遗址群。

法国诺曼底登陆遗址群主要由诺曼底登陆战场原址、墓地、纪念馆、纪念碑以及公园等构成。墓地是为纪念这次战役中阵亡的将士而修建,那里一排排白色十字架,排满了空无一人的漫漫山坡,寂静而凝重。这种墓地有20多处,按国籍或战役修建。以科勒维尔美军阵亡将士墓地为例,该墓地占地70公顷,埋葬了9387名军官和士兵,他们中有4名女兵,身份无法确认的为307人。

1984年,法国为庆祝诺曼底登陆40周年在诺曼底省的首府卡昂市建立诺曼底战役纪念馆,后名和平纪念馆。法国卡昂和平纪念馆又称和平历史之城,占地14公顷,1988年竣工。卡昂和平纪念馆只是法国以诺曼底登陆为背景建造的众多纪念馆中的一个,在卡昂周边的一些小城市还有不少各具特色的小型纪念馆。在纪念公园和纪念碑方面,1994年美军纪念公园和加拿大第三步兵师纪念碑落成。之后,周边纪念碑的建造逐渐增多,如苏格兰步兵师战斗纪念碑、威尔士步兵师纪念碑、韦塞克斯纪念碑等均在其中。不同类型的诺曼底登陆遗址群共同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遗址保护范例。也构成了一座全面研究20世纪史,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历史宝库。

(三)法国:斯图道夫纳粹集中营纪念中心

法国的二战“遗迹”不少,有战后重修重建的教堂甚至整座城市,也有再现战争场面的战争博物馆。但在众多二战“遗迹”中,只有一个得到几乎历届法国总统的特别关注,那就是“隐藏”在法国东部孚日山脉中的斯图道夫纳粹集中营旧址。在1941年至1945年间,这里及其所属分部共羁押了5.2万名“囚犯”,其中2.2万惨死其中。它也是全法国境内唯一一座纳粹集中营,又被称为“慢死集中营”,因为这里的“囚犯”不是被直接送进毒气室,而是在酷刑、暴虐、饥饿、疾病、超强度劳役,甚至是活体试验中被慢慢折磨致死。集中营保持了历史原貌,在原址上,除先后修建了流放英雄烈士纪念碑、欧洲抵抗运动流放中心和纳粹毒气室罹难犹太人纪念碑外,还有一个死难者公墓,安葬在这里的大多是抵抗运动者,其中不少是无名烈士。另外,在纪念中心的入口处还多了一个木制架子门,这是美国人当年在这里拍摄电影时专门搭建的,纪念中心觉得视觉效果不错,于是就保留了下来,这也为纪念中心增添了点儿“戏剧”色彩,成为吸引游客眼球的一景。

除此之外,集中营内的建筑基本还保持着当年的原貌,绝大多数固定陈设也还维持原样,如焚尸炉、冷浴盆等。但为全景介绍当年的情状,管理者将其中几处牢房布置成展厅,同时为保障重点维修和管理,他们还拆除了几处造型一样的房屋。

据说,当年德国纳粹选址斯图道夫,主要是看中了附近蕴藏的玫瑰花岗岩,在这里建集中营,即可以强迫“囚犯”为纳粹德国免费创造财富,又可以随意折磨和秘密处置他们。那时,整个阿尔萨斯都被纳粹德国划入德国版图,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阿尔萨斯才再次回归法国。

(四)前苏联:卫国战争无名烈士墓

俄罗斯莫斯科的无名烈士墓,位于红场西北侧克里姆林官红墙外的亚历山大花园里。它建成于1967年伟大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前夕。正面朝北、东西走向的深红色大理石陵墓上,稍靠西侧陈没着钢盔和军旗的青铜雕塑,造型简洁明快,蕴意肃穆深长。墓前有一个凸型五星状的火炬,五星中央喷出的火焰,从建成时一直燃烧,从未熄灭,它象征着烈士的精神永远光照人间。两座玻璃岗亭置放于墓的两侧,亭前站着两名神情庄重的持枪哨兵,昼夜为烈士守灵。这便是俄罗斯妇孺皆知的“全国第一岗”。另外在烈士墓西侧还排列着12座长方体花岗岩标志物,逐一镌刻着卫国战争中12座英雄城市。在烈士墓平台上是平放在战旗上的士兵头盔和桂枝。这一构图是1975年苏联庆祝卫国战胜利30周年时确定的。

无名烈士墓花岗岩平台上刻着这样的字句:“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无名烈士墓的右侧沿着克里姆林宫墙立着一排石碑,下面存放着装有从列宁格勒、基辅、明斯克、斯大林格勒、塞瓦斯托波尔、敖德萨、刻赤、新罗西斯克、摩尔曼斯克、布列斯特要塞、图拉及斯摩棱斯克等各城市收集来的泥土。每块石碑上都刻着城市的名字和模压的金星勋章图案。

(五)二战纪念碑与珍珠港事件纪念遗址

1.二战纪念碑

美国是二战中取胜的盟国之一,修建纪念碑是为了纪念1 600万在二战期间服役的美国军人,是为了祭奠在战争中阵亡的40万将士。纪念碑2004年建成,总投资达1.94亿美元。纪念碑建在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之间的“心脏地带”。纪念碑的整体形象是一个下沉的椭圆型广场,看上去像是古代露天圆形剧场。中心一个大喷水池,一圈小喷头,两组大喷头居两边,避免了高高的喷水对广场中轴线的视觉阻断。南北各建有一个拱形塔楼,里面由巨大的铜质美国雄鹰举起象征胜利的花冠。将这些塔楼连接起来的是56座花岗岩方柱,每座代表二战期间美国一个州或一个海外领土。方柱隔成一圈,象征美国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沿圈的浅浮雕,反映美国在二战期间的重要历史事件。西面一座弯曲的“自由墙”,上面凸刻着许多金星,据说有4000颗,每一颗星代表着二战中牺牲的100位美国人。

2.珍珠港事件纪念遗址

在距离华盛顿很远的夏威夷群岛,有一颗在二战中受到巨大创伤的珍珠――珍珠岛。美国珍珠港事件纪念遗址是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珍珠港事件以及在这次事件中牺牲的将士而建造的包括各种遗迹和各种纪念建筑物在内的场地。美国珍珠港事件纪念遗址主要由亚利桑那号纪念馆、俄克拉荷马号纪念馆、犹他号纪念馆、密苏里号纪念馆以及其他众多主力舰停泊码头构成。这些遗址与位于莫洛凯岛的卡劳帕帕国家历史公园、位于塞班岛的美国纪念公园和位于关岛的太平洋战争国家历史公园共同组成太平洋历史公园,由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负责管理。

在美国珍珠港事件纪念遗址中,亚利桑那号纪念馆最引人关注。亚利桑那号纪念馆是南美国政府和私人共同出资、以珍珠港事件中被日机偷袭炸毁的亚利桑那号沉没处为建筑范围,在水上建造的专题性纪念馆。亚利桑那号在珍珠港事件中被击沉后,美军当场死亡1177名将士,肯尼迪曾将这里命名为国家陵园。它是一座两头高耸、中间凹进的建筑,通体白色,形体修长,正中插着一面星条旗。纯洁的白色建筑和迎风招展的星条旗在湛蓝的海水映衬之下,显得非常壮观。整个纪念堂里只刻有殉难士兵的名字,并无太多的解说和陈列。据说至今仍然不时有沉船的油污从海底漂上来,美国人把这些历史性的油污叫做黑色的眼泪。离亚利桑那纪念堂不远的海面上还停泊着1945年日本签署投降书的“密苏里号”战舰。该景点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其纪念堂选址极有创意,沉船“上”的纪念堂、纪念沉船“下”的死难官兵,一上一下,生死两隔。

(六)德国:柏林威廉皇帝纪念教堂---不再重建的废墟

针对德国在二战历史殊的角色,德国政府对二战遗址的保护也做出了相应的考究,在德国的一些大城市,不少二战遗留废墟并没有得到重建。对此,德国政府的考虑是把二战遗留废墟作为残暴战争的见证者保留下来,以警惕世人战争的残酷。

作为柏林所留不多的二战遗迹之一,威廉皇帝纪念教堂如今坐落于德国柏林市繁华地段布赖特沙伊德广场和选帝侯大街上,新旧对比引人注目。不仅如此,教堂本身也是新旧建筑合二为一。

新浪漫主义风格的威廉皇帝纪念教堂于1895年落成。1945年11月23日,它在盟军的空袭中着火被焚,最终仅有71米高的残缺的主塔作为警醒世人的象征保留了下来。后来,柏林人最先设想在教堂残骸中新建一座亮丽的教堂,于是在1957年3月的一场为新建威廉皇帝纪念教堂而举办的建筑设计比赛中,来自卡尔斯鲁厄大学的建筑学教授埃贡・艾尔曼的设计作品脱颖而出,他计划将残骸完全拆除并建造一座现代风格的新教堂。然而这一设计的获奖引起了柏林市民的极大争议和反对,柏林市民希望保留旧教堂的残骸以示纪念。最终双方达成了妥协,68米高的旧教堂钟楼残骸得以保留和保护,以警世战争,残骸周围则依照艾尔曼的方案建造四栋新建筑:八边形的教堂中殿、六边形的钟楼、四边形的礼拜堂以及前厅。1961年,主塔周围的四新塔楼落成,新老建筑都同属文物保护之列。

如今走进威廉皇帝纪念教堂,参观教堂遗址内部的时候,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二战在它身上留下的“疤痕”:教堂天顶上的壁画残缺不全;多条裂痕清晰可见。人们在惊叹教堂本身富丽堂皇的细节的同时,也深受战争残酷的震撼。自1987年起,老威廉皇帝纪念教堂的入口大厅变身纪念馆对公众开放,既展出了教堂历史的信息和照片,也对战争发出了警示。

(七)意大利:卡西诺战役遗址

卡西诺战役(罗马战役)是二战期间盟军为突破意大利冬季防线及攻占罗马而发动的一系列共4场高昂代价的战役。卡西诺城以西不到1公里就是高达1700英尺的卡西诺山峰,卡西诺山峰顶部筑有一个修道院,一般被称为卡西诺修道院。在1944年初,冬季防线的西半部是德军坚守的莱皮多、利里和加里利亚诺河谷和周围的一些山峰,被统称为古斯塔夫防线。德国人并没有占据在卡西诺山历史上著名的山顶修道院,俯瞰山下卡西进攻。在最后一次攻势中,盟军沿20英里长的战线集中20个师发起进攻,击退了德国守军,但同时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现全城各地分布着各国的军人墓地: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波兰的(最后登上山顶占领修道院的盟军是自由波兰部队)、南非的和印度的,可见那场战役的激烈和参战成员国组成的复杂。

(八)日本: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位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坂,奉明治天皇之谕而建,供奉自明治维新时代以来为日本战死的军人及军属,大多数是在中国抗日战争及太平洋战争中阵亡的日军官兵及三万名台湾高砂义勇军等日本兵。占地10多万平方米,大门外两侧各竖一座高约十米的石塔。石塔建于1935年,塔身上有16块浮雕,反映的都是为日本侵华战争树碑立传的内容。靖国神社在二战结束前一直由日本军方专门管理,是国家神道的象征。二战后,遵循战后宪法政教分离原则,改组为宗教法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靖国神社既是宗教设施,也是军国主义的国家设施。它从一开始就与军国主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日本对外侵略中,军国主义势力利用靖国神社煽动崇拜天皇、为天皇陛下赴死的军国主义情绪,为侵略战争服务。战后,靖国神社改为独立的宗教法人,但其作为军国主义精神支柱的影响依然存在。多年来,参拜靖国神社已成为部分日本政客拉拢选民、展示右翼思想的“个人秀”。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亚洲各国人民始终坚决反对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认为日本领导人的这一举动严重伤害了受害国人民的情感。参拜靖国神社不论在任何时间都会有严重的政治后果。参拜靖国神社也同时被外界――特别是中国、朝鲜及韩国等二战中被日本侵略的国家,认为是日本领导人对右翼观点的认同,而不能对日本的侵略历史进行反省。

(九)波兰:华沙起义纪念碑

华沙起义是二战中波兰地下军反抗德国占领军的战役。波兰民族出于对沙俄长期的欺压、苏联在二战初伙同纳粹德国占领波兰等一系列的历史恩怨,波兰地下军不希望也害怕苏联红军解放波兰,在苏联红军逼近华沙时组织了这次起义,目的是想在苏联红军到达华沙前解放德国的占领,以避免受到苏联的控制。这场战役发生在1944年8月1日,由5万名华沙起义大军向占领华沙的德军发起进攻,3天内就控制了华沙的大部地区。德军随即增援,从空中和地面进行连续63天的狂轰滥炸。10月2日,华沙起义宣告失败。1.8万抵抗战士和25万波兰平民在战斗中丧生,30多万人被送进集中营。德军为镇压起义,投入了党卫军部队和包括重型坦克等大批精锐装备,华沙城在战斗后变成一片废墟。

华沙起义纪念碑是一组立体雕塑,背景是一排方柱,主题为几组黑色和深褐色的当年起义者的铜雕。起义者的身后是倾倒的方柱和楼板。意思是波兰国家大厦将倾,起义者力图支撑起这一灾难。

(十)韩国:独立纪念馆

从1910年到1945年,韩国遭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在其殖民统治下度过了历史上最为黑暗的岁月。二战的胜利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胜利,也使朝鲜半岛民众重获自由。在韩国忠清南道天安市郊,矗立着一座庄严肃穆的博物馆,是韩国规模最大的室内展馆之一,也是韩国纪念对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取得自由独立的独立纪念馆。为了铭记苦难的历史和民族的重要性,独立纪念馆于1987年8月15日建成,是韩国全国上下主动展开募捐活动并捐赠相关资料建起来的,主要记录韩国近代争取自由和独立的斗争历史。

独立纪念馆分4个室内展馆向民众展示先辈们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统治的历史,分别是民族之根、民族的磨炼、守卫国家、民族的呼声,室外还建有追慕园、民族之塔等纪念建筑。

在独立纪念馆入口的右侧,建有统一愿望之苑。其主体建筑是由三个圆锥形成的“求”字形的独特造型物,这里还悬挂着高2.9米、重8.6吨的统一之钟,都是用来表达早日结束南北分裂、实现统一的愿望。独立纪念馆最有特点的,是利用朝鲜总督府的旧建筑材料修建的展览公园,它位于民族之家的左侧。1995年8月15日,韩国光复50周年之际,为了清算日本的侵略历史,政府拆除了日本统治时期的韩国总督府建筑物,并利用拆除下来的建筑材料建造了展览公园。表现了悲剧的终结和面向未来的希望。

(十一)缅甸:英军二战公墓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攻入缅甸,中、英、美联合在缅甸进行了一系列的防御和反击战斗,时间从1942年1月至1 945年3月,参战方总阵亡人数约30万人,堪称二战最残酷也是最血腥的丛林战。当年战场上遗留下许多阵亡将士的墓地和遗骸,英军在缅甸有三个墓地,其中位于仰光近郊的Taukkyan(涛建)公墓最大,有6374座墓穴。仰光英军墓地是在1945年5月收复仰光后最先修建的墓地。随后,军队的墓地服务部门把在仰光周边的几个墓地,包括那些在仰光监狱作为战俘死掉的人的墓地都迁移到了这里。涛建墓地包括:涛建火葬纪念馆――纪念1381具二战士兵死者的遗体在这里火化埋葬,涛建纪念馆――纪念45座战争对立双方的坟墓,这些坟墓原来在缅甸各地,无法保存。

(十二)以色列:二战纪念馆

二战期间,犹太人遭到德国纳粹大屠杀,600万人惨遭杀害,和现在以色列国家的人口相等。以色列人民为了永远记住这一伤痛历史,1948年建国后便筹建了“二战纪念馆”。1950年兴建,1954年正式开放。纪念馆被建在以色列国会大厦对面的山坡,共有3个展馆。陈列馆展示的内容包括二战时的老照片和实物,图片是以色列从法西斯档案馆索回的,这些照片是纳粹杀害犹太人时拍摄的,现在成为以色列人民的反战教材。纪念馆由象征着德国法西斯杀害犹太人的14个集中营构成,墙壁用大石块砌成,四周有环形桥路供人参观,中间的长明灯像燃烧着的火焰,用来纪念死者,氛围令人窒息。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杀害了1 50万名犹太儿童,儿童馆设计者设计了4支点燃的蜡烛,借助镜子反射出150万个光点,用以纪念他们。

目前的统计显示,各国二战纪念物以二战遗址为主,而专门的纪念性建筑一般建造于战后,其中又多以遗址为其依托。

二、国内二战纪念物

按西方史学界的说法,二战始于1939年,结束于1945年。然而在中国战场,实际上局部战争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全民抗战自1937年起。应该说,中国的局部抗战和全民抗战是二战的前兆,中国人民比欧美各国早8年遭受了法西斯阵营的野蛮入侵。相比欧美为期6年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国军民长达14年的战争岁月,自然有着更为复杂的局面,又加之中国疆域辽阔,长期坚持“以时间换空间”的持久战略,许多地方敌我双方长期对峙、胶着,也使得在战争期间营建纪念性建筑成为可能。

早在抗战初期的1938年,中国国民政府即在“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上指出:应尽可能地安葬抗日阵亡将士之忠骸,“我们忠勇将士为国捐躯竞至死不得收骨,我们后死者如何能对得起已死的官兵!”自那时起,中国战场相继建造了数以百计、规模不等的纪念性建筑,较著名者有南岳忠烈祠及公墓群、麓山忠烈祠及公墓群、武汉表烈祠、腾冲国殇墓园、常德74军公墓及纪念坊等,敌后战场建有狼牙山三壮士纪念碑左权墓及1950年代方竣工的邯郸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等。实际上,更早在1937年之前,我国为一二八淞沪抗战阵亡将士已修建了广州十九路军坟园、杭州一二八淞沪抗战纪念碑、上海庙行无名英雄公墓及纪念坊等,并将原为纪念辛亥革命先烈的南京灵谷寺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中的第一公墓立为第十九路军、第五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和第二十九军长城抗战阵亡将士公墓,并立有纪念碑。

有关战争期间中国所建造的纪念性建筑――阵亡将士墓葬(个人墓葬与公墓)、忠烈祠、纪念碑(坊、塔、亭)等,本刊2014年第2期曾刊载周学鹰《承载苦难与辉煌的抗战纪念建筑》,对此有概要、精当的述论,而笔者近年主持编撰之《抗战纪念建筑》、 《辛亥革命纪念建筑》等,也可聊供读者参阅,这里不再赘言,仅侧重补充周文中没有提及的几处。

(一)广州十九路军坟园

广州十九路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坟园(以下简称十九路军坟园),以纪念一二八淞沪抗战中为国捐躯的十九路军官兵、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十九路军前身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因军中粤籍将士居多,又称广东子弟兵。在1 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十九路军蒋光鼐、蔡廷锴以及前来助战的京沪卫戍长官陈铭枢、淞沪警备司令戴戟等部队,奋起抵抗,激战33天,毙伤日军万余人,史称“一・二八淞沪抗战”。为安葬阵亡将士骸骨,十九路军拨款并在海外华侨的捐助下,将正在建造中的十一军公墓改为“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坟园”,1933年1月28日前建成并举行了周年纪念活动。

在十九路军坟园设计者杨锡宗,1918年毕业于美国康乃尔大学建筑系,为广州近代著名建筑师。有关这组建筑的设计意匠,学者彭长昕先生评述如下:

为营造英雄史诗般的宏阔场景,杨锡宗在规划中借鉴了中国传统陵园的规划思想和西方古典主义构图。他巧妙地利用广州沙河一带(亦属黄花岗)延绵起伏的丘陵,依山托体,以轴线连接两个山坡面,形成园区墓道,从抗日亭向北依次布设“抗日阵亡烈土题名碑”、甬道,最后至由纪念碑、战士雕像、环形多立克柱廊等组成的坟园主体部分。战士雕像背依纪功柱在环形柱廊的拱卫下设于山坡的顶部,其背景即为远处白云山主峰,在蓝天白云和远山的衬托下,令瞻仰者油然而生崇仰之情。在形式的处理上,杨锡宗则大量借用古典主义建筑形象和元素,包括古罗马凯旋门、纪功柱、坦比哀多,多立克柱廊等,以其形式凝重隽永来表抗日战士之“碧血丹心”。

十九路军坟园中墓,在空间构图中的重要性被弱化,从而呈现新的空间指向。从空间方位来看,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东征烈士墓,乃至南京中山陵均以墓为主体,将其置于空间的中心,并通过轴线、地势予以强调。十九路军坟园登录阵亡将士共1951位,墓地分列抗日阵亡烈土题名碑东、西两侧。西侧设将官墓地,水泥棺182座整齐排列,后有一大型中国式圆形墓,有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写的碑文,记述将士抗日守士浴血奋战经过;西侧为战士墓地,计水泥棺190座,排列方式与东侧墓地相同。因地势低且地貌平,并位于轴线两侧,墓地在空间构图中属于从属地位。实际上,因水泥棺并不具备实际功能,墓地的象征性远大于功能性。很显然,杨锡宗所要强调的空间中心是轴线末端的高地,那里有符号化的战士形象――雕塑和他们的丰功伟绩――纪功柱。其空间话语的建构传递出赞助人和建筑师在考量民族存亡与个体牺牲孰轻孰重时的默契。如果说早期墓园着眼于死者个体的纪念,据此升华价值与意义并唤醒民众;后者则以民族大义为先,轻个体而重精神。正如蔡廷锴手书所言:“诸夏之不泯,民族之中兴,系此浩气,灵光是赖”……通过空间资源的调配,十九路军坟园从单纯的墓地升华为弘扬爱国主义和抗战精神的空间场所。

(二)南京灵谷寺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

灵谷寺位南京于紫金山东麓,历史可上溯至六朝梁武帝时期。1928年,北伐成功,民国一统。国民政府为“眷念前劳,凯旋者概予登庸;惨逝者追加抚恤。惟兹阵亡将士,杀身成仁,尸骨遍野,忠魂无依,乃拟搜集阵亡将士骸骨,建筑公墓,安慰忠魂”,决定在此筹建“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公墓占地约一平方公里,总平面恰成一十字架形。主体建筑沿一公里长的中轴线次第展开:正门、牌坊、祭堂、第一公墓、纪念馆、纪念塔等,轴线两侧对称布置第二公墓(今邓演达烈士墓址)、第三公墓,埋葬着1029名国民革命北伐、淞沪抗战等牺牲的将士。整个建筑群充分利用原有地形环境,力求与已有建筑风格相一致而又有自身的特色。建筑群整体依山而上,层次分明,蔚为壮观。

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在建造时及建成后,陆续葬入阵亡将士,包括北伐、抗战和内战三类,主要是北伐中牺牲的官兵。经各师呈报名册,计60个部队,共有阵亡将士33224人。因员额太多,不能全部容纳,经筹委会决议,取“代表葬”法,以师为单位,从每一军阶的阵亡将士中,抽签代表一名入葬。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不断有中国军队对日的局部性抗战,如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及此后华北长城抗战的阵亡将士。国民政府随即决定选择部分阵亡将士安葬于此公墓,以示国葬待遇。

淞沪抗战阵亡将士代表128名于1933年6月2日入葬,其中十九路军78名、第五军50名,以纪念“一二八”之意。华北长城抗战阵亡将士代表,经抽签确定后,于1934年底入葬。

1935年11月20日,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举行盛大的落成暨公祭典礼,担任主祭,中央和各界人士1万多人参加,全国下半旗志哀。1947年6月21日,国民政府制订了“春秋二季致祭阵亡将士办法”,定每年春祭日期为3月29日,即黄花岗起义纪念日;秋祭日期为9月3日,即抗战胜利纪念日。

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总体构思是以我国传统的中轴线空间为主体,运用灵谷寺原有中轴线,逐步安排祭祀空间,步步抬高、层层递进;并且利用第二、第三公墓形成副轴,总平面形如西式的“十字架”;与此同时,加进西方风格的几何形绿地广场,一起构成耐人寻味、“中西合璧”的总平面格局。不仅如此,中轴线上的单体建筑多有可圈可点之处。其中,公墓图案寓意显明。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后有由低到高的墩厚围墙,平面弯曲;围墙环抱的中间圆圈,以花坛象征太阳,圈中植一大桂花树;圆圈周边砖砌十二根齿轮,正中望柱一对。整体图案寓意烈士们在祖国的青天白日下得享安宁。而公墓背后的祭堂(原灵谷寺无梁殿)、纪念馆(松风阁)、纪念塔等,或传统结构,或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均为我国传统建筑造型,形成了整体的中国文化氛围。据此,整个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建筑群,中轴与副轴,第一公墓与第二、第三等主次分明,新旧建筑结合巧妙,既对比又融合,依山顺势、层层递进,形成了纵深开合有致、变化丰富的纪念性景观。

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建筑群由美国建筑师墨菲与我国建筑师董大酉共同设计。墨菲,1877年生于美国康乃狄克州,就读于耶鲁大学,1914年到中国,长期从事中国风建筑设计的探索。中国复杂的历史背景,为墨菲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广阔舞台,加上优秀的职业素养,使他脱颖而出,成为“传统复兴式”建筑形式的代表人物,吕彦直等“中国固有式建筑”流派的前驱。

抗战期间,南京沦陷后,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建筑群曾遭日伪分子破坏,尤以纪念馆(今松风阁)破坏程度最为严重,第一公墓区的“十九路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和“第五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亦有残损,但抗战胜利后得以整修,保持至今.

(三)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陵园路中段,1946年3月奠基,1950年10月落成。陵园占地320亩,分南北两院,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战场中规模最大的一处烈士陵园。

陵园北院以园林建筑为主。独具民族特色的雄伟建筑群,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大门上额镌刻着题写的“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两侧镌刻着手书“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入门巍然耸立着高24米的烈士纪念塔,塔顶红五星象征着中国革命的胜利。塔的正面镌刻着题词: “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千古无上光荣”,东、北、西三面分别为、刘少奇、的题词。

纪念塔正北是人民英雄纪念墓,为纪念所有牺牲于晋冀鲁豫边区的革命烈士而建,墓内陈列着317名团职以上烈士英名录。纪念墓前面东西两侧有“八路军”和“民兵”两组群塑,东侧是左权将军墓,有总理的亲题墓碑,墓旁有写的挽词和写的墓志。“左权将军之墓”两侧有附墓数座,分别安葬杨裕民,何去,高捷成,赖勤,张衡宁,张光华先烈。墓旁各碑记载了烈士的生年经历。左权将军墓对面是肃穆庄严的左权将军纪念馆,馆内陈列着左权将军的遗像和遗物。院东北部为烈士纪念堂,陈列着部分革命先烈的遗像、遗物。西北部是题名的陈列馆和“四八”烈士阁。

南院以陵为主,有纪念亭、纪念碑及烈士墓,墓内安葬着团级以上的干部和边区著名杀敌英雄约200名。 敌后战场的烈士公墓及纪念碑等,还可例举保定市“狼牙山三烈士碑”(后改为“狼牙山五烈士纪念塔”)、灵丘县“平型关战役烈士陵园”、石家庄“华北烈士陵园”等。

(四)庙行镇无名英雄纪念墓遗址

在上海宝山区庙行乡一二八纪念路,鹅馋浦北岸。庙行乡无名英雄纪念墓于1936年一二八事变四周年公祭前落成,墓约三四层楼房高,三层是台基,墓内装烈士衣冠石椁,墓两旁树立旗杆,墓正中石碑上镌刻“义薄云天”四个大字。墓门口,装6扇大铁门,4间门卫室,墓地前有桥,周围遍栽花草树木,四周筑有围墙,建筑用材全是金山石凿成。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无名英雄墓竟被日军用炸药炸毁。此野蛮行径是公然违反国际公约的。现纪念墓尚存门房一间,并有当年建造的纪念村民房数间及吃水用的井一口,门前马路被命名为“一二八纪念路”。其纪念牌坊现处新建居民小区――锦辉绿园入口旁之荒草杂木丛中,但基本完好。坊为钢筋水泥质地,四柱三门的传统牌坊形制,柱头有祥云雕饰,但整体造型以朴素简洁为度。明间门楣镌刻“庙行纪念村”,两柱题刻为“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捐建”、“中华民国二十又一年壬申”。

(五)罗店红十字纪念碑

在上海宝山区罗店镇陈伯吹中学(原罗店中学)校园内西北角。1937年上海“八一三”抗战中,罗店遭空袭,中国空军飞行员苑金函在与敌空战中不幸中弹,机毁人伤于罗店近郊。中国红十字总会上海分会第一救护队副队长苏克己闻讯后,率队员谢惠贤(女)、刘中武、陈秀芳(女)等即刻前往救护。待日军追至,苏克己等将伤员安全藏匿,但自己不幸被俘。之后,日军竞视国际公约为无物,将这四名红十字会成员全体杀害。

罗店抗战殉难烈士纪念碑初建于1947年8月13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碑高5.65米,于1948年8月13日落成,于1985年重修。设计以方尖碑为原型而有所变通。其基座略粗壮,至碑身部分骤然挺拔,碑首则以醒目的红色十字向四方昭示。其碑身正面镌刻其正式名称:“中华民国红十字总会第一救护队抗日殉难烈士纪念碑”;两个侧面镶嵌着四位殉难中国医护工作者的瓷板肖像;基座四面分镌“纪事文”、“诔辞”和“重修碑记”。诔词由中国红十字会正副会长蒋梦麟、杜月笙、刘鸿生撰写,曰:

炎炎华夏,浩浩烟尘。八年抗战,泣鬼惊神。

壮哉诸子,罔顾艰辛。枪林弹雨,重义轻身。

恤伤遇难,慷慨成仁。沸腾热血,惨烈绝伦。

以寒敌胆,以式国人。河山不改,姓字常新。

此纪念碑饱含着对殉难者的深情敬仰和对日军公然践踏人文准则的严正抗议,其造型则至简,其力度则至强!

(六)淞沪战役国军阵亡将士纪念碑

位于杭州西湖东岸民学士路口。此纪念碑原于1934年建造完成。纪念碑雕塑由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先生创作。该碑后被拆除,2003年在原址复建,由中国美术学院沈文强教授担任雕塑复原。

此纪念碑不属于烈士墓园的附属纪念物,而是纯为颂扬中国军人功勋和精神的纪念性艺术作品。据极为有限的现存资料看,原作分台阶、基座、碑身和碑首雕塑等四个部分,通高在10米左右。其基座四面分刻浮雕:《纪念》《抵抗》《冲锋》《继续杀敌》;碑身四角为帖壁方柱,正方平面,无上下收分;碑首为一组青铜群雕:四角为四只下落的炮弹,将两躯官兵立像环绕其间,军官手握望远镜遥指向东方,士兵手握步枪准备冲锋。刘开渠先生早年留学法国,受罗丹的影响颇深,故其作品手法上坚持写实功力,但具有与象征意义诗歌、印象主义绘画、音乐类似的美学追求。他的这个作品,以下落的炸弹渲染历史场景,准确把握人物的瞬间形体姿态作永恒寓意,堪称是《义勇军进行曲》“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雕塑版本。

淞沪战役国军阵亡将士纪念碑是我国第一座表现抗日战争的纪念碑,也无疑是抗战主题的纪念性建筑杰作之一。

涉及中国战时纪念建筑之兴建,似仍应以南岳忠烈祠纪念建筑群(1939--1942年)为这个时代这一门类建筑的典范。须强调一点:按南岳忠烈祠的原设计方案,如包括环绕主体建筑的周边大型公墓组群,其整体建筑规模甚至是大于中山陵的。

南岳忠烈祠作为集庙堂建筑与陵墓建筑为一体的大型纪念性建筑群,不仅仅在形式上受中山陵建筑群影响,更强化了中山陵建筑设计者吕彦直的设计理念――国家先贤祠。吕彦直曾提出“为吾民建设精神之主要的表示,必当采取中国特有之建筑式”的观点,对首都南京整体规划的具体项目,则进一步指出:“国民大会之后,设先贤祠及历史博物馆。凡此皆可以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之文化,实国族命脉之所系也。全部之布置,成一公园,北依玄武湖,东枕富贵山,而接于中山陵园,西连于南京市,此为大纬道北部之计划。”就这个国家先贤祠所处位置(毗邻现代中国共和政体的缔造者孙中山先生陵墓)而言,可知在吕彦直的心目中,民族烈士先贤纪念地与开国元勋纪念地的地位至少是同等重要的。而南岳忠烈祠作为祭奠全民族殉国英烈的总神位,无疑是具有国家先贤祠的性质的。从南岳忠烈祠的建筑规模分析,特别考虑到战时十分拮据的经济状况,可以说这是当时国家最重要的建筑投资,诚为继中山陵之后中国最重要的纪念建筑,其意义在于突出了吕彦直等人设立国家先贤祠的构想,是将旧中国建造为现代民主国家的建筑行动之一,堪称民族意识复兴之象征,中国跻身世界五强之先导。

结语:二战纪念建筑的文化取向

通过上文对国内外二战纪念物典型案例分析可知,对于战争事件的纪念,各个国家的表达形式和手法不一而足。

从各国二战纪念物的种类、数量的数据统计分析,域外各国基本是对二战遗址加以保护,以并此为基础,将重要者辟为纪念地;专门的纪念性建筑则集中在战后兴建,以阵亡者的墓葬为例,除中国战场外,各参战国基本上是在战时简单收殓或保存骨灰,待战后再事隆重安葬、祭奠。而中国战场很突出的一点,则正在于战时即不恤财力、及时安葬阵亡将士,并建庙堂以郑重入祀。这一方面是由于域外各国参战时间相对较短,战事频仍,无暇他顾;另一方面,则更显见了中国“慎终追远”的文化理念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也正是缘于中国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理念不失时机地物化为不朽的纪念性建筑,激励着后人与侵略者血战到底。

在纪念性建筑的艺术风格方面,域外各国基本上是随着时间推移,现代主义建筑元素逐渐取代古代主义、折中主义建筑,设计者的文化取向,则由强调各国不同规格的丧葬仪式(最高为国葬规格),转而更加注重表现战争亲历者的内心世界及后人的反思。西方在战争纪念物的设计上,有很多设计手法和元素是共通的。例如在纪念场所营造之中,喜欢轴线式布局和巨大的标志物设置。在纪念广场、纪念公园中对于几何形式的重视,注意平面构图和形式表现,凸显出历史氛围和事件主题。此外,对于场地环境的重视和建立参观者与场所的“对话”方面也是纪念物表现的手法。后期建造的二战纪念性景观逐渐表现出对于场地独特环境条件的重视,并且通过对纪念事件的设计表达,来营造出参观者在纪念性景观场所中的体验与感受。

中国战时兴建的二战纪念性建筑是一个值得反复思考的文化现象(近年来,各地增修了许多这类建筑,因统计工作尚在进行之中,暂不论及)。就其艺术形式选择上看,战时中国军民固守着自己的文化传统,但并不固步自封:西方建筑形式、技术等,均大胆借鉴、无所顾忌,如大量的方尖碑(远溯古埃及古希腊的“纪功柱”)的使用、十九路军坟园的带有西化痕迹的平面布置等,均能与中国传统陵寝园林造景手法融汇一体。无论规模大小,中国战时纪念建筑往往能够手法巧妙地设置空间布局、建筑、景观小品等,同时而不失整体之雄浑,成功塑造出了庄严、宁静、肃穆的心理空间。以南岳忠烈祠为范例,“中国固有式建筑”流派之所以成为中国战场纪念性建筑的主要形式,并不在于其技术层面的和衷西方建筑技术与中国传统建筑符号,而至于其精神层面上确实在认真探索着中国文化特质在20世纪的复兴。

纪念性空间形式多样,但从空间的营造初衷和主题实质来看,可分为人物纪念型和事件纪念型两大类。而事件型又含有为记录功绩情感愉悦的歌颂型和为引导世人思考的反思型。其中,人物纪念型是以伟人为纪念对象的,包括陵墓、纪念碑、纪念堂(馆)、故居等,如南岳忠烈祠、无名烈士墓等;事件纪念型则以具有重大影响值得后人汲取或反思的历史事件、突发事件为纪念对象(如珍珠港事件纪念遗址、柏林威廉皇帝纪念教堂),以纪念建筑、纪念广场、战场遗址地最具代表性。

中外建筑范文5

关键词:外墙外保温技术 节能 复合墙体 温差

外墙外保温技术是在房屋建设之中将憎水性、低收缩率的保温材料通过粘贴和锚固的方式置放在建筑物墙体外部,并且能够在其中外层置放装饰物品的一种保温措施。随着目前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作为能源消耗大户的建筑结构在工程设计施工中节能要求逐步提高。在建筑中,又属建筑外墙围护结构的热损耗最大,因此在建筑节能设计中工作中加强外墙保温设计的完善工作已经迫不及待,是解决能源问题的主要措施和方法。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节能理念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建筑设计作为工程项目施工的依据,设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需要结合各种科学技术进行更新和完善,掌握建筑节能材料在设计中的适当应用。就目前节能设计的现状和标准而言,设计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建筑物的外墙节能设计,并且对于经济发展也是较为符合设计的要求。

1、外墙保温技术应用现状

在现阶段我国的保温共成长通常分为外墙保温和外墙外保温两种。外墙内保温结构是通过在外墙内部佳作保温层,这种结构在应用的过程中具有着造价低廉、施工速度快、操作方便灵活和检验标准相对成熟的优势。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与缺陷,其主要的问题在于不利于室内的装修,保温隔热的效果差,在冬天最容易造成热损失,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保温隔热结构在对于材料的应用多,不利于目前节能施工要求,并且还具有着室内容易受潮,容易对人体造成危害和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外墙外保温因具有能避免建筑热桥;避免墙面冬季结露;可保护主体结构,减少温度应力,增加结构寿命;比内保温增多建筑使用面积;节省保温材料40 %左右,综合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从而被广泛使用。为此,本文将重点谈谈外墙外保温技术在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应用。

2、外墙外保温技术的主要特点

外墙外保温是一种新兴的保温技术,就是将保温材料置于主体维护结构的外侧,以达到保温隔热的目的,这种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冬夏两季室内外温差大而造成的能源损失问题,它代表了我国节能保温技术的发展方向。外墙保温不会产生热桥,因此具有良好的建筑节能效果,冬天当室内的热量经过墙体保温材料时会被隔绝保存下来,而当室内温度降下来后,墙体热量又会释放出来,调节室内的温度,在夏天,外墙保温同样会阻止太阳的辐射和外部热量传人室内,从而使建筑物冬暖夏凉。

外墙外保温还可以起到保护主体结构的作用,外墙保温材料置于主体结构外侧,减少了外界温度、湿度、各种射线对主体结构的影响,在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的反复作用下,主体往往会因热胀冷缩而引起裂缝,缩短使用寿命,外墙外保温却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这种不良影响。这种技术在改造旧房方面的施工中非常方便快捷,外保温可以进行集中改造,不必在室内施工,不影响室内居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另外与内保温技术相比外墙外保温技术中将材料置于主体结构外侧从而节约了室内空间,有效增大了使用面积。

外墙外保温系统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利用墙体材料来进行建筑节能的体系,它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建筑外墙体外侧贴上一层保温隔热材料,以隔断室内外热量通过墙体材料来进行传递,并对外墙体起到保护和装饰作用。

缺点是冬季雨季施工困难,施工质量要求高,造价较高,会相应提高房屋建造成本,但根据估算,采用外保温增加的投资3年左右节约的取暖费用即可回收回来(具体情况与选择相应的外墙保温系统和墙体材料有关)。

外墙外保温系统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在德国及欧洲大致可分成三大系列四个品种,即按所采用的保温材料的不同可分为聚苯板材料;彩色矿物型砂浆;聚合物装饰砂浆,和彩色柔性面砖等四个品种。

3、外墙外保温技术的应用

目前,在住宅工程中,主要流行有聚苯颗粒浆料外墙外保温、E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EPS板与墙体一次现浇注成型外墙外保温等几种外保温技术。

3.1聚苯颗粒保温料浆外墙外保温

将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加工破碎成0.5 mm~4 mm的颗粒,作为轻集料来配制保温料浆;将保温浆料抹在墙体外侧作为保温层,并在外表面再做抗裂保护层、抗渗保护层和饰面层;可避免外墙保温工程中因使用条件恶劣造成的墙体表面空鼓、面层出现裂纹等现象。这与其他外墙外保温技术相比,在达到同样保温效果的前提下,其建筑造价低。适用范围: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民用建筑混凝土或砌体外墙外保温工程。

3.2E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

EPS板,即膨胀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该技术以聚合物砂浆作粘结剂,将EPS板固定在墙体外侧(也可采用以锚栓做辅助的粘结固定方式),并在外表面涂刷一道界面剂,然后抹聚合物砂浆底层,用作粘结剂或保护层;抹聚合物砂浆后立即压入网格布,并使其紧贴底层聚合物砂浆,不得使网格布皱褶、空鼓、翘边;待底层聚合物砂浆干至不粘手时,再抹面层聚合物砂浆,抹灰厚度以盖住网格布为准;表干后施工装饰面层。

4、外墙外保温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保温层与结构层、保温层与保护层以及保护层与饰面层应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和安全的构造措施。

(1)风荷载对外保温的影响。外保温由于受风荷载的作用特别是高层建筑,建筑外墙承受风荷载较大,墙体部分会产生很大负风压(吸力),再加上外保温材料自重作用,容易产生脱落。在设计时,应尽可能提高粘结面积,采用无空腔,减少空腔,并在此基础上做好补充的机械固定防护措施,以提高建筑的抗风压性能。

(2)外保温材料大多数为有机材料,而基层材料通常为各种砖、砌块或混凝土属无机材料,两者自身材性不相容,黏结性不好容易产生脱落。在设计时保温层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必须有一定的强度,目前工程上常用专用粘结胶粘结或锚钉机械固定两种连接方式,为确保外保温系统粘结可靠、牢固。

5、结束语

目前,随着国外外墙外保温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建筑市场及国内外墙外保温市场的逐渐壮大,我国外墙外保温技术将会更加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保温隔热材料性能将会更加优越;保温隔热要求也会越来越高;采用的施工工艺也会各式各样。正是由于这样,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的施工工艺的不断提高,外墙外保温技术的优越性会更加备受瞩目。因此,外墙外保温技术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加强对新型节能保温材料的开发和利用,从根本上实现建筑节能。

参考文献

[1]齐晓东.外墙外保温聚苯板的选择[J].新型建筑材料,2006,(5).

中外建筑范文6

广州市思哲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 随着建筑业快速发展,如何实现旧有建筑的循环、高效使用,满足不断变化的城市设计的需求,是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围绕着旧有建筑外立面改造中的现代建筑设计手法的应用探讨了一些相关内容。

关键词 外立面改造;旧有建筑;现代建筑;设计手法

随着城市范围的不断拓展,整个社会的发展需求也开始不断的转变,然而大多数城市中的关键位置或多或少都会留存一定数量的旧有建筑物。其面临着严峻的去留问题。这就需要设计相应的旧有建筑改建措施,以此来帮助其重新拥有城市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能力,甚至赋予其全新的功能。

1 现代建筑外立面设计的概述

现代建筑的外立面设计,既要保证其使用功能的实现,又要充分体现美学原则的运用,使得建筑物的外观在构图要素的应用下,形成一个具有艺术气息的建筑作品。在建筑物的外立面设计中有着不同的构成要素,而且不同的要素具有各自的表现力,而建筑物的立面组织形式也需要通过这些不同的构成元素进行综合的体现,才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形象,因此在建筑物的外立面设计过程中,应当注重其设计原则的应用,才能形成完美的设计效果。

2 改造旧有建筑的诱导因素

2.1 内部原因尽管多数旧有建筑本身在时间方面仍然存在使用年限的设计,但是局限于其当时的设计条件以及建筑物使用方式的不断更替,导致建筑物所具备的内部功能等多个方面都无法真正满足其发展方面的真实需求,建筑物内部的多种功能更是满足不了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就需要对建筑物的内部空间进行重塑,以此来转换器内部空间的功能,不过,这项操作将导致外部的形态也必须随之更新。

2.2 外部原因古旧、破败是旧有建筑的普遍特征,并且建筑物的原有材料、装饰以及相关构件也会呈现不同程度的损坏情况,因此需要及时的做好更新和维修工作。不但如此,随着年代的更替,在城市区域当中很有可能会出现多个时期、多种风格,而质量却大不相应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的整体形象混杂不堪,因此有时为了城市形象考虑,为了能够实现形象的统一化,需要对旧有建筑外部进行改造和设计。

对旧有建筑进行外部形态的改造设计过程中,主要目的是统一形象,提高建筑物本身所具备的吸引力,从而有效的增加旧有建筑的活力。

3 旧有建筑外立面改造的主要方式

针对外立面改造的过程中,多种影响因素可能展现出多种不同类型的表达形式及设计方式,因此很难做好相应的整理及归纳工作。不过,从建筑物外立面的改造过程来看,其内部的建筑主体以及结构逻辑,还有建筑立面的更新程度来看可以直接将旧有建筑外立面改造划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3.1 及时更新墙体饰面材料具体是对建筑原有立面进行改造,直接将其改造成为最小的一种特殊方式。从整体来看,在不改变其原本建筑立面墙体和内部门窗位置的基础上,保持建筑立面原本的结构状态。通常这种方式都是采用更新墙体饰面材料的形式来进行,而且这种方式操作起来所起到的视觉效果以及造价方面都普遍较低,整体工期也相对较短,最主要的是整个改造下来,仍然保持了建筑物立面和其内部空间之间的固有关系。

3.2 建筑立面外包主要指在原本建筑物立面的外层再次添加一层建筑物立面,这种方式在大多数情况都是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建筑视觉形态,和建筑物本身的空间和功能方面并没有多大的关系。不过,其外包立面也在某种程度上和其原本建筑立面形成了相应的结构关系。比如外包立面所开设的门窗口都需要和其内部的墙体采光位置相互对等。不过,由于外包立面主要是在原有建筑立面的添加一层,主要目的也仅仅是为了能够满足建筑立面的视觉效果,所以就在某种程度上直接隔离了建筑立面及其构件之间的逻辑性联系,同时也直接掩盖了其建筑逻辑所具备的真实性。

3.3 建筑立面更换这种将原本建筑立面完全更换得方式主要存在于其建筑支撑结构和其外立面体系相分离的情况中,更多的发生在框架填充墙结构以及相应幕墙立面结构方面。并且这种立面的方式,真正改造起来也是在建筑支撑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所进行的,直接等同于是对原有建筑主体结构的某种外立面再设计的过程。

4 墙体饰面材料的改造重构

4.1 建筑色彩重构色彩是建筑物形态的主要表现方式,色彩的存在能够让人轻易的感觉到,因为人在空间当中最先感受到的还是色彩,之后才会认识到建筑物本身的形态变化。大多数旧有建筑物都是采用这种立面改造的方式来进行,而且这种方式本身也具有造价低廉、施工便利的特点,很容易直接达到相应的施工效果。

4.2 建筑物质地重构建筑的质地充分地表现出了建筑物本身所具备的个性特点,因此在针对旧建筑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引入相应全新的材质也是一种重构形态的有效方式。不过,由于质地本身所具备的多样性特点,促使建筑师们能够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比如通过多种色彩的组合以及各种墙面材质之间的精细化结构对比来获得良好的艺术表现力,从而促使建筑变得更具现代感和生动感。

4.3 建筑立面层次重构大多数情况下由于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原因,导致建筑物在改造和设计的过程当中,对于旧建筑的结构主体难以进行大范围的改造行为,所以在这种情形下,就需要结合界面的形式来进行结构的重组,从而以此来促使建筑物本身具备非常丰富的层次感觉。

另外,在相应的条件下,也可直接打破建筑物本身的维护结构来进行二维构成的模式,主要通过立面的凹凸来直接形成建筑体量交叉的效果,最终实现立面层次的重构。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旧有建筑外立面的改造仍然能够促使其为社会方面带来明显的效益,从而直接创造出全新的城市空间。并且这种行为也直接满足了社会发展对城市建筑的需求,从而推动了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敏泉.建筑设计的“重构”意识及手法[J].时代建筑,1988(3):6-10.

[2]张颀,陈静,梁雪.浅析旧建筑外部形态重构[J].新建筑,2006(1):90-93.

中外建筑范文7

关键词:建筑材料建筑外墙开裂

0 引言

现阶段我国房屋施工虽然更加完善了,但是建筑外墙体开裂的情况还是屡屡发生,施工质量及新型墙体材料的性能遭到大众的怀疑。中国南方的天气较为多变,大太阳当空的时候突然大雨将至的情况很频繁,这种变化多端的天气是导致外墙体材料性能变化的关键因素,因此天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安全性。

1 建筑外墙墙体开裂的原因

很多墙体之间的交界处会产生烂根的情况,归结其原因有两个,首先是振动棒没有完全达到对深度的尺寸标准,墙体模板最下面的稳定性不够,最终导致烂根;其次是因为没有马上把铺上去的混凝土混合均匀,这样存在于混凝土内的水就会迅速被模板吸干,混凝土的凝结度就会变高,这时候想要混合均匀难度就会上升许多。巧妙的解决烂根问题是保证外墙安全的方法。在混凝土柱和梁之间的膨胀系数不对称,以及砖砌体和混凝土之间的衔接处也是存在膨胀系数不统一的情况,不按照施工规范要求来使用钢筋是造成衔接处裂缝的重要原因,从而给雨水创造了进入房屋的通道。对于模板底部出现的裂缝,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把木条填充严实了,但是注意不要把木条错误的放在了混凝土墙体中。通过构筑导墙或者增大模板最下面的高度的手段都可以。施工过程要依据要求要处理水平灰缝,一旦没有填实的话也会造成房屋漏水。经验告诉我们,施工前把让砖块充分吸收水分是必不可少的,砂浆和砖块之间有水分的吸收才不会裂开。

在多层单板层叠下组成的板材定义为饰面砖。饰面砖使用得当才能保证房屋质量,大多数情况下是直接把水泥砂浆和水泥浆摊铺在饰面砖表面,借助手部的力量稳固在墙上,如果手部用力不均匀的话就会发生空缝的现象,这也是漏水的原因之一。找平层处理不得当也会导致漏水,例如采取一次性上料的话就会出现用料过多的情况,如果抹灰层和墙体之间没有衔接好就会出现开裂、空鼓的现象。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价格低廉的细沙是不可取的,特别是含泥量比较大的细沙,泥土的性能比较差,当在建设过程中放入太多以后就会导致混凝土的收缩量加大,这也是渗漏的重要原因。水泥和水混合起来是很好的处理开裂现象的材料,这得益于它帮助Ca(OH)2和水泥提高了性能。但是超过一定时间范围内就会出现裂缝,面砖和浆料之间也是如此。

2 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外墙墙体开裂中的应用

2.1 超标准施工

在天气情况多变的地方要避免使用性能较差的水泥砂浆,适合使用相对来说黏着性优良的加气混凝土。现阶段墙体的表面都会采用保温措施,常见的方法是通过电焊网镀上锌金属,进一步减少增强层产生的内力。在整个外墙体的框架出来以后用水泥浆和镀锌电焊网来加强表面的安全度,同时在完成保护措施后要用涂料、水泥砂浆等材料装饰表面。

2.2 饰面层施工

腻子粉是由填料、高分子聚合物、助剂等材料混合出来的表面填充材料。它可以解决施工表面填满孔洞、缝隙的问题,是可以纠正施工面由于人工原因造成的曲线误差的材料,为下一步的漆面工作做准备。它分为单组分腻子粉和双组份腻子粉两类,前者多半是以干粉的形式出现,后者要按照粉料和液料的比例混合而成。加入2%~10%性能良好的聚合物是最恰当的。它具有吸收性能适宜、抗裂程度高和粘结力大等优点,是房屋建筑的优良材料。考虑到整个房屋表面改良腻子粉的使用量极大,这就增加了成本的投入,所以一般情况下不会使用价格昂贵的改良腻子粉。市场上质量优良的双组份性腻子粉可以加入很多物质来增强它的性能,把高分子聚合物、水泥和石英砂等材料放入腻子粉里面搅拌均匀,这种混合物的刚性和柔性都很不错,在保证自身材料性能稳定的同时抵抗外界开裂,这些优异的特征都证明了高性能腻子粉的超值性价比。高性能腻子粉的研究和推出促进了外墙开裂问题解决的进程发展,提供了为天气多变的地区设计的墙体材料,大大增加了房屋建筑的整体寿命,给住户们带去一定的安全性和观赏性效果,逐步完善房屋质量体系。

2.3 墙体装饰

房屋建筑至关重要的一步就是墙体装饰,大多数情况下会用性能各异的有机物的聚合物,这种聚合物的弹性性能优良,同时具有超强的抗污能力,将填料、涂料、聚合物和助剂混合均匀后是上好的饰面材料。从性能上看,它防水力强、粘度强、耐温力好且寿命长,同时还有美化房屋的作用。根据研究表明,有机物的聚合物的内部形态符合优良建筑材料的标准,材料本身的承载能力、耐温能力和防水性都很好。有机物聚合物达到了房屋建筑墙体表面材料的全部标准。建筑涂料要求有良好的自行恢复能力和流片均匀、无缺陷、有光泽的性能,其中通过酯类聚合物混合成的复合涂料就具有这方面的特征。复合脂类聚合物是近几年来才研究出来的材料,丙烯酸酯和甲基硅烷是它的基本成分,通过聚合反应的形式合成。科学实践表明,聚硅氧烷树脂加入丙烯酸酯以后会形成有抗污能力和不进水功能的结构,并且从小的方面来讲,它兼具各种涂料共有的通透功能。有机物聚合物的价格昂贵,而含有复合硅树脂的材料价格合理,它的观赏程度也较高,是外墙涂料的优良选择。

2.4 外墙涂料

硅树脂,集聚延展性好、粉化度低、耐水、耐高温、抗老化的优点,是建筑外墙涂料的首选。从材料特性看,它是有机硅的聚合体,一种类似橡胶的弹联结构,因其耐久性和弹性具有良好的效果,符合人们的要求而被广泛使用。弹性涂料的涂层施工它对涂料性能有严格的要求,触变性、流平性都要符合相关的规定,对于这些要求硅树脂与聚丙烯酸酯类、聚氨酯类的复合涂料都能恰好的达到。复合硅树脂是由甲基硅烷和丙烯酸酯聚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涂料。经研究表明,丙烯酸酯改性过的硅树脂借鉴了荷花叶子的微结构理念,能防止污染物不易粘在其表面上,水会形成水珠状滚落而不会把墙面浸湿,同时它的微孔结构具有透气性与其他涂料无差别,这些创新的改变不仅完全符合Kuenzel的外墙保护理论,同时也加大了硅树脂涂料在市场的推广。

近几年,人们对房屋质量的要求提高,有关房屋质量的投诉增加,其中以墙体质量问题尤为突出。外墙体开裂现象严重且普遍,存在的裂缝形状有网状的、纵横向或斜向单条形的、局部鼓涨变形的等等,虽然它不会影响到楼房主体安全,但因此造成的墙体渗水、抹灰面层脱落问题给住户的生活也带来严重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末起,我国开始对建筑节能加以重视,提出了要走长远路线的指导方针,加大对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究;对生产方面提高要求,实行强制淘汰落后产品、鼓励节能降耗产品的生产等相关政策,为达到预期目标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墙体改革的法律法规,对那些不符合规定的企业用法律的手段强制实施及推广,同时这为实现节能新型墙体产品的跨越式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咏岚.谈谈新型墙体建筑材料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7).

[2]白洁.现阶段我国新型墙体建筑材料的应用略谈[J].科学之友,2009(17).

[3]刘庆忱.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J].山西建筑,2008,34(24).

作者简介:

中外建筑范文8

关键词:民用建筑工程;外墙;外保温施工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目前,以民用建筑为主体的中国建筑行业是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建筑行业在发展中普遍存在过度重视经济效益,而往往忽略了对生态保护的现象。因此,在我国国家技术政策和节能标准的推动下,外墙保温技术迅速发展,并加强了外墙保温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涌现了多种采用不同材料、不同做法的外墙保温技术。由于外墙外保温技术具有防止内墙结露、保持室内气候平稳、保护建筑物外墙、延长建筑物寿命等优点,使建筑结构处于保温层的保护中,外保温将建筑物外面包裹,保温的面积大,有利于保温节能,因此,外墙外保温现已成为建筑物保温节能的主流技术。

1民用建筑工程外墙外保温施工中材料的选择

1.1 保温材料的选择

现在施工的建筑中,保温材料的使用以挤密苯板、聚苯板、聚苯颗粒保温材料为主。挤密苯板具有密度大,导热系数小等优点,挤密苯板与聚苯板相比,抗裂能力弱于聚苯板。以聚苯颗粒为主要原料的保温隔热材料由胶粉料和胶粉聚苯颗粒做成,胶粉材料作为聚苯颗粒的粘结材料,一般采用熟石灰粉、粉煤灰、硅粉和水泥为主要成分的无机胶凝体系,该种材料与挤密苯板和聚苯板相比,导热系数要小得多,因而能够缓解热量在抗裂层的积聚,使体系受温度骤然变化产生的热负荷和应力得到较快释放,提高抗裂的耐久性。

1.2 玻纤网格布的选择

玻纤网格布作为抗裂保护层的关键增强材料在外墙外保温技术中的应用得以快速发展,一方面它能有效的增加保护层的拉伸强度,另一方面由于能有效分散应力,将原本可以产生的裂缝分散成许多较细裂缝,从而形成抗裂作用。由于保温层的外保护抗裂砂浆为碱性.玻纤网格布的长期耐碱性对抗裂缝就具有了决定性的意义。从耐久性上分析,高耐碱纤维网格布要比无碱网格布和中碱网格布的耐久性好得多,至少能够满足30年的使用要求,因此,在增强网的选择上.建议使用高耐碱的网格布。

1.3 保护层施工材料的选择

由于水泥砂浆的强度高、收缩大、柔韧性变形不够,直接作用在保温层外面,耐候性差,而引起开裂。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采用专用的抗裂砂浆并辅以合理的增强网,并在砂浆中加入适量的纤维。如外饰面为面砖,在水泥抗裂砂浆中也可以加入钢丝网片.钢丝网片孔距不宜过小.也不宜过大,面砖的短边应至少覆盖在两个以上网孔上,钢丝网应采用防腐性好的热镀锌钢丝网。

2民用建筑外墙外保温体系的特点

提高民用建筑墙体的隔热保温性能,可以有效减少维持室内温度的能源消耗。在民用建筑中,采用保温隔热性能好的新型墙体材料,这是建筑工程节能的中重点措施之一。

2.1 降低民用建筑造价,增加使用面积

由于外保温技术保温材料贴在墙体的外侧,其保温、隔热效果优于内保温,故可使主体结构墙体减薄,从而增加了住户的使用面积。同时由于墙体的减轻又可减少民用建筑梁、柱的直径和钢筋用量,以至进一步降低造价。根据测算,在塔形民用建筑中平均每户可增加使用面积13-18,按民用建筑面积计算售房面积,在商品房价格中等偏上的城市,外保温所增加的使用面积的售价可基本抵冲外保温的费用。

2.2 提高使用寿命,减少维修费由于保温层置于民用建筑物围护结构外侧,缓冲了因温度变化导致结构变形产生的应力,避免了雨、雪、冻、融干等湿循环造成的结构破坏,减少了空气中有害气体和紫外线对围护结构的侵蚀。因而只要墙体和屋面保温隔热材料选材适当,厚度合理,外保温可以有效地防止和减少墙体和屋面的温度变形。

2.3 改善室内环境及综合效益高

与内保温相比,外保温既提高了墙体保温隔热性能又增加了室内热稳定性。因为主墙外有一层保温层,这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雨水进入墙体,提高了墙体防潮性能。由于使用外保温技术时,保温层在墙体外侧,加上外墙外保温的隔热保温效果比内保温好,所以与内保温相比,主墙体相对就能变薄些,从而增加了住户的室内使用面积。

3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

我国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技术的应用,是建筑行业传统工业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国内建筑行业墙保温技术的发展以外国先进技术作为基础,并逐步实现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技术的快速发展。

3.1 外挂式外保温

外挂的保温材料有岩(矿)棉、玻璃棉毡、聚苯乙烯泡沫板(简称聚苯板,EPS、XPS)、陶粒混凝土复合聚苯仿石装饰保温板、钢丝网架夹芯墙板等。其中聚苯板因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廉价的成本,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外墙保温外挂技术中被广泛应用。该外挂技术是采用粘接砂浆或者是专用的固定件将保温材料贴、挂在外墙上,然后抹抗裂砂浆,压入玻璃纤维网格布形成保护层,最后加做装饰面。配套材料和配件锚钉的选择,应对其拉拔力、弯矩、直径、墙内固定方式和埋深、防腐全面综合考虑。尤其是和主体墙的连接方式和拉拔力若不能满足长期有效性要求,会成为小配件大隐患。

3.2 聚苯颗粒保温料浆外墙保温

将废弃的聚苯乙烯塑料(简称为EPS)加工破碎成为0.5-4mm的颗粒,作为轻集料来配制保温砂浆。该技术包含保温层、抗裂防护层和抗渗保护面层(或是面层防渗抗裂二合一砂浆层)。其中ZL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材料及技术在1998年就被建设部列为部级工法。这种工法是目前被广泛认可的外墙保温技术。该施工技术简便,可以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粘接面积应大于3O%并用锚钉固定;粘接要牢固;粘接胶浆的材质、性能及级配、用砂的含泥量、含水量、水泥标号等都应严格控制。

3.3 聚苯板与墙体一次浇注成型

聚苯板与墙体一次浇注成型技术是在混凝土剪力墙体系中将聚苯板内置于民用建筑模板内,在即将浇注的墙体外侧,然后浇注混凝土,混凝土与聚苯板一次浇注成型为复合墙体。该技术解决了外挂式外保温的主要问题,其优势是很明显的。由于外墙主体与保温层一次成活,工效提高,工期大大缩短,且施工人员的安全性得到了保证。而且在冬季施工时,聚苯板起保温的作用,可减少围护保温措施。

4结束语

在我国现代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外墙外保温技术作为一项新技术日益为人们所接受,并成为建筑技术发展的趋势。但外墙外保温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和推广的时间毕竟还不是很长,一些民用建筑设计、施工人员对于各种外保温设计及施工技术还没有很好的认识和掌握,对于外保温的一些做法还存在着模糊的观念,不能很好地灵活掌握和运用,但只要我们各方齐心协力严格把关,一定会把我们国家的外保温节能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中外建筑范文9

关键词:外墙外保温;建筑节能设计;建筑能耗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outer wall keeps warm the technology main feature, the outer wall to keep warm outside the technical application and the outer wall keeps warm question these aspects which the desig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carry on the elaboration.

Key words: outside the outer wall keeps warm; construc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design; construction energy consumption

外墙外保温技术是将憎水性、低收缩率的保温材料通过粘结或锚固牢固地置于建筑物墙体外侧,并在其外侧施工装饰层的方法。目前,由于我国能耗不断逐年上升,而建筑能耗惊人,建造和使用建筑直接、间接消耗的能源占到全社会总能耗的46.7 %,而在建筑中,又属建筑外墙围护结构的热损耗最大,因此,从建筑节能设计来讲,加强建筑外墙保温的设计,已迫不及待。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节能建筑理念也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对于从事建筑设计工作者来说,要不断更新设计理念,掌握建筑节能材料在设计中的适当应用。就目前建筑节能设计现状结合建设部现行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来说,我们设计师急需加强的是建筑外墙保温的设计,这对于我们目前的经济发展也是比较切合实际的。

目前,我国外墙保温分为外墙内保温和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是指在外墙结构的内部加做保温层,其具有造价低、施工速度快、操作方便灵活、施工技术及检验标准相对成熟等优点,但其也存在着不少缺点,如不利于室内装修;保温隔热效果差,不利于建筑的节能改造;“热桥”问题不易解决,墙面会出现变形、断裂等情况;室内容易受潮,不利于人体健康;易使墙体出现发霉、发黑、水印,影响室内美观和房屋的舒适度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外墙外保温因具有能避免建筑热桥;避免墙面冬季结露;可保护主体结构,减少温度应力,增加结构寿命;比内保温增多建筑使用面积;节省保温材料40 %左右,综合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从而被广泛使用。为此,本文将重点谈谈外墙外保温技术在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应用。

1外墙外保温技术的主要特点

外保温是目前大力推广的一种建筑保温节能技术。在同样规格、同样尺寸和性能的保温材料的情况下,外保温比内保温的效果更好,其主要特点具体如下:

1.1外墙外保温适用范围

外墙外保温适用范围十分广泛,适用于各种建筑,如新建结构工程、旧楼的节能改造等。

1.2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的寿命

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由于其保温层处于建筑物围护结构的外侧,其保温材料保护了主体结构免受雨、雪、冻、融、干、湿循环造成的结构破坏,减少了碱骨料的反应等对主体围护结构的侵蚀。因此,当外墙所选取的保温隔热材料适当,厚度合理,外保温可以有效防治和减少墙体和屋面的温度变形,有效消除常见的斜裂缝或八字裂缝,从而相对延长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1.3基本消除了“热桥”的影响

“热桥”是指在内外墙交界处、构造柱、框架梁、门窗等部位形成散热的主要渠道。对于内保温而言,主墙体越薄,保温层越厚,“热桥”的问题就越趋于严重。而采用外保温,其不仅可防止“热桥”部位产生潮湿、结露等现象,而且由于外保温要比内保温的热损失减少约20 %,这就消除了“热桥”造成的热损失,从而降低了热能的支出费用。

1.4改善墙体热工性能

采用外保温时,由于蒸汽渗透性高的主体结构材料处于保温层内侧,只要保温材料选材适当,在墙体内部一般不会发生冷凝现象,有利于提高墙体的防水和气密性。同时,外保温由于蓄热能力较大的结构层在墙体内侧,当结构层的整个墙身温度提高时,可进一步降低外保温的含温量,进而改善墙体的保温性能;当室内受到不稳定热作用时,室内的空气温度上升或下降,墙体结构层能够吸引或释放热量,有利于提高室温的稳定性。

1.5便于对建筑物进行装修改造

在室内装修中,内保温层容易遭到破坏,而采用外保温,可同时将其与室内工程平行作业,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在对旧建筑物进行节能改造时,采用外保温技术,不仅可以避免搬动家具、施工扰民、甚至临时搬迁等诸多麻烦发生;当外保温外墙必须进行装修或抗震加固时,加做外保温是最经济、最有利的方法。

1.6降低建筑造价,增加房屋的使用面积

由于外保温技术的保温材料是贴在墙体的外侧,其保温、隔热效果明显优于内保温,有利于减薄主体结构的墙体,从而增加了房屋的使用面积。同时墙体的减轻,又可以减少建筑梁、柱的直径和钢筋数量,从而使得房屋使用面积的造价得到降低。

2外墙外保温技术的应用

目前,在住宅工程中,主要流行有聚苯颗粒浆料外墙外保温、E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EPS板与墙体一次现浇注成型外墙外保温等几种外保温技术。

2.1聚苯颗粒保温料浆外墙外保温

将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加工破碎成0.5 mm~4 mm的颗粒,作为轻集料来配制保温料浆;将保温浆料抹在墙体外侧作为保温层,并在外表面再做抗裂保护层、抗渗保护层和饰面层;可避免外墙保温工程中因使用条件恶劣造成的墙体表面空鼓、面层出现裂纹等现象。这与其他外墙外保温技术相比,在达到同样保温效果的前提下,其建筑造价低。

适用范围: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民用建筑混凝土或砌体外墙外保温工程。

2.2E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

EPS板,即膨胀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该技术以聚合物砂浆作粘结剂,将EPS板固定在墙体外侧(也可采用以锚栓做辅助的粘结固定方式),并在外表面涂刷一道界面剂,然后抹聚合物砂浆底层,用作粘结剂或保护层;抹聚合物砂浆后立即压入网格布,并使其紧贴底层聚合物砂浆,不得使网格布皱褶、空鼓、翘边;待底层聚合物砂浆干至不粘手时,再抹面层聚合物砂浆,抹灰厚度以盖住网格布为准;表干后施工装饰面层。

适用范围:新建建筑和旧有房屋节能改造的各种外墙外保温工程;也可用于外墙内外保温和阳台的内外保温。

2.3EPS板与墙体一次现浇注成型外墙外保温

该技术是将内侧面开有水平方向齿槽,并在内外侧表面均满喷界面砂浆的EPS板,置于墙体外模板内侧,同时设置若干锚栓作为辅助固定件,待浇灌混凝土后,墙体与EPS板一次浇筑成型为复合墙体。模板拆除后,在EPS板外侧表面再抹(或不抹)聚苯颗粒保温浆料找平层,表面再做耐碱玻纤网格布抗裂砂浆保护层和饰面层。该技术解决了外挂式外保温的主要问题,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外墙主体和保温层一次成活,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且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适用范围:多层和高层民用建筑现浇混凝土结构外墙外保温工程。

3外墙外保温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3.1外保温的安全性

保温层与结构层、保温层与保护层以及保护层与饰面层应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和安全的构造措施。

(1)风荷载对外保温的影响。外保温由于受风荷载的作用特别是高层建筑,建筑外墙承受风荷载较大,墙体部分会产生很大负风压(吸力),再加上外保温材料自重作用,容易产生脱落。在设计时,应尽可能提高粘结面积,采用无空腔,减少空腔,并在此基础上做好补充的机械固定防护措施,以提高建筑的抗风压性能。

(2)外保温材料大多数为有机材料,而基层材料通常为各种砖、砌块或混凝土属无机材料,两者自身材性不相容,黏结性不好容易产生脱落。在设计时保温层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必须有一定的强度,目前工程上常用专用粘结胶粘结或锚钉机械固定两种连接方式,为确保外保温系统粘结可靠、牢固。

(3)外保温的保温层多为轻质多孔材料,剪力强度较低,所以高层建筑外保温系统中饰面层不宜采用面砖。如粘贴面砖,其高度最好不要超过24 m,且必须有可靠的固定措施,以防止面砖脱落伤人。

3.2外保温的防裂性

外保温应防止和消除保护层与饰面层出现裂缝,采取减少保温层及其保护层应力集中和收缩变形的措施。外保温由于保温材料、砂浆、砖墙或混凝土的材性不同,导致材料的温变性能差异,在外界温差的作用下,材料产生的温度应力的大小不同,材料产生的温度应变不相等,不同材料层之间产生温度应变而发生开裂,导致渗水,使保温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大大降低,时间长了便失去了保温性能。因此在设计上,通常采用抗裂砂浆和在两种材料之间铺设玻纤网格布等增强筋的做法,提高外保温系统的抗温变性能。且根据《外墙保温应用技术》(JGJ144-2005)第4.0.10条规定:“玻纤网格布的拉伸断裂强力不得小于750 N / 50 mm,耐碱拉伸断裂强力保留率均不得小于50 %。”

3.3外保温的耐久性

外保温系统应解决好保温层、保护层与饰面层的抗老化和耐候性问题。即外保温应经过耐候性试验,在正常使用和维护条件下,外墙外保温工程的使用年限应不少于25年。

综上所述,外墙外保温技术逐渐被各方面认识和接受,在提倡建筑节能改造的今天,其必然是建筑节能改造的一项基本措施。目前,随着国外外墙外保温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建筑市场及国内外墙外保温市场的逐渐壮大,我国外墙外保温技术将会更加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保温隔热材料性能将会更加优越;保温隔热要求也会越来越高;采用的施工工艺(手工、半工业化、工业化)也会各式各样。正是由于这样,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的施工工艺的不断提高,外墙外保温技术的优越性会更加备受瞩目。因此,外墙外保温技术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加强对新型节能保温材料的开发和利用,从根本上实现建筑节能。

参考文献

1 梁 敏.外墙外保温的应用及发展[J].中国科技博览,2009(19)

中外建筑范文10

关键词:建筑外墙;保温材料;防火措施

中图分类号:TU5文献标识码: A

1、提高建筑外墙保温材料防火性能的必要性

目前的建筑大多都是高层建筑,容纳的人员是非常多的,较多的高层写字楼或是住宅小区的居民楼都是运用了外墙保温材料的,这样的施工方式可以改善建筑的性能,还是非常有利于建筑节能措施的。不过我们要知道建筑采用的外墙保温材料大多数都是墙体外增加的有机保温层,这样的有机保温层的材料很多都是棉岩或是玻璃纤维等易燃性的物质。因此,保温材料的防火安全性很差,在人员密集的建筑中发生火灾,就会造成火势的难控制,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因此,外墙保温材料会使建筑物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提高保温材料的安全性。

2、建筑保温材料存在安全隐患

2.1、建设单位缺乏火灾安全意识

在进行建筑保温系统建设时,其保温材料与建筑防火安全息息相关,目前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中,通常存在无机类保温材料、有机无机复合保温材料和有机高分子保温材料三种,而在这三种材料中,其中有机高分子材料具有保温性能好,成本低的特点,所以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施工中应用的较为广泛,但这种材料多是由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和聚氨醋硬泡所组成,具有较高的可燃性,这就导致建筑防火安全隐患增加,再加上我国建筑外墙保温市场还不成熟、不成熟,没有健全的规范和制度,保温材料的设计也并没有与防火安全有效的联系起来。

2.2、保温材料可燃性将造成毒气与毒烟的蔓延

据一项调查分析表明,在火灾中人员伤亡主要来自于毒气和烟雾窒息。由于目前保温系统所采用的保温材料多是由泡沫高分子材料所组成,其具有较强的可燃性,而且在燃料后会产生较大的烟雾,而且具有较高的毒性,这样就导致建筑一旦发生火灾,不仅影响救援工作的开展,而且这些烟雾和毒气也会给建筑内的人员生命带来较大的威胁。目前在建筑火灾发生后,难以控制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外墙保温材料及装饰材料的高可燃性。再加之气体和烟雾具有较快的流动速度,这样很大程度上使火灾波及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2.3、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在建筑外墙保温施工过程中,也是火灾的高发阶段。由于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具有较高的可燃性,其运到施工现场后,遇到明火则极易导致保温材料被强燃,从而引发火灾。目前各建筑施工现场由于管理较为松散,部分高分子的保温材料置于场地,一旦施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动用明火,则极易导致火灾的发生,而且施工现场具有较多的木质板材,这就更增加了火灾隐患的发生,所以需要加强施工现场建筑保温材料的保管,在施工中将防火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做到防火安全。

3、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安全防火措施

我国的建筑行业迅速发展,建筑形式也是变得丰富多样,建筑主要以高层为主,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得到了普遍的运用,也为建筑的火灾埋下了安全的隐患。所以,针对于建筑保温材料的防火措施是必须注重的安全性措施。

3.1、增加无机类保温材料的应用,减少火灾的危害程度

如何进行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安全防火措施,需要我们在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选材上就开始注意,我们的首选应该是不燃材料,其次是选择阻燃性质的保温材料,这样的保温材料可以提高建筑外墙的防火性能。保温材料本身的不燃、阻燃性,能够抵抗别的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的侵入,能够最大程度的阻止自身火势,这是对于减小火灾事故造成损失的重要作用。我们需要考虑到有机高分子性质的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是有着可燃、助燃性质,所以建筑外墙保温材料中,我们尽可能的增加无机类保温材料的利用,这是减少火灾危害程度的重要方式。

3.2、加强各部门对外墙保温材料的控制力度,杜绝违法行为的产生

完善外墙保温材料的质量控制,可以有效的减少避免外墙保温材料造成的火灾,要通过监理消防以及建设质监等职能部门增加对外墙保温材料的监管,必须要严格的控制建筑外墙保温材料验收工作,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控制和消除建筑外墙保温材料造成的火灾隐患。我们需要各个职能部门都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积极的开展对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治理,在外墙保温材料中出现的违法行为必须要严厉的打击。同时,严格要求建筑施工单位必须要落实有关消防安全,要在建筑工程完工验收时,将消防设施,包含着消防通道以及准备一些消防器材和消防标志等,这样才可以确保尽可能的减少隐患。

3.3、严格规范外墙保温材料的标准,从生产环节进行防火质量防控

近些年,我们出现了不少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引发的火灾,对于这样情况我国制定了相关的外墙保温材料的政策法规和具体的设计标准,相对国外先进国家虽然还是不够完善,但是也是有着巨大的进步了,我们也是清楚自己在有些方面在政策规定上是有着不足之处的。比如外墙保温材料在生产制造标准和技术方面的要求以及工程验收方面的规定是有着不足的,一些防火性不够的保温材料也是会趁机应用到建筑外墙的施工过程之中。聚苯板这样的材料是经常使用的建筑外墙保温的材料,实质上这样的保温材料的防火能力是比较差的,可以说发达国家严格规定了聚苯板材料的使用。目前在我国对于聚苯板材料的使用范围也是出台了相关的规定。不过由于聚苯板的造价低,加上国内没有禁止性的规定,导致我国的建筑外墙保温工程中还是在广泛使用这样的可燃易燃材料,这就给建筑火灾的发生形成了重大安全隐患。

3.4、对于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防火安全性能的相关设计

对于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防火安全性能的设计,有关部门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应用保温材料的同时也使用一些具有防火、灭火、不易燃烧性能的特殊材料,并且将其嵌入其中。或者我们也可以将防火性能差的保温材料封闭好,并且在其表面用砂浆等材料进行涂抹,将其密封固定在墙面内。第二,在取材时,对于材料要做到合理设计和合理分配。另外,我们也应该同时致力于寻找新型的、更加节能和环保的防火材料。

3.5、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防火安全教育

建筑外墙保温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现场的防火安全教育,对现场施工的全体人员工进行防火安全教育,加强对保温材料火灾特性及防火安全的宣传及教育,从而在施工现场对于保温材料的防火安全进行足够的重视,做好相关安全防范措施,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正确的进行应对,从而将火灾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减少损失,避免火势的扩大。通过防火安全教育,可以有效的减少或是避免现场火灾的发生。

总之,建筑外墙保温是为了确保建筑能够具有更好的功能性,确保建筑内部能够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而进行设置的,通过建筑外墙保温可以更好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确保建筑内部的温暖和舒适。但由于在建筑物外墙保温系统施工时,由于保温材料质地的影响,会对防火安全带来较大的隐患,特别是近年来高层火灾的频繁发生,不仅救援难度大,而且人员伤亡较为严重,这就导致当前建筑消防设计中需要对存在的建筑安全隐患进行最大限度的降低,避免火灾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吕绍国,王超,范恩强.浅谈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防火措施[J].安防科技,2009,07:60-61+44.

[2]杨展飞.谈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相关的防火安全措施[J].科技创业家,2013,24:33.

中外建筑范文11

关键词:建筑项目;外窗;节能技术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achieved great success. The whole building project, outside the window as building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 addition to invest a lot of production energy outside, still in some degree increased buil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cost. Plus our country building resources compare deficient,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in architectural outside the window of the use, save our country in building materials at the same time, to a certain extent increased building projects outside the window performance. In this,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building project of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using Chinese and foreign window, do the following discusses.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s; Outside the window;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整个建筑项目施工中,窗户在安装使用的过程中,其热损对空间建筑的能耗影响很大,在整个建筑节能设计中,窗户热损是整个建筑节能设计的核心之一。对此,我国各同行以建筑节能发展为核心,对建筑项目中外窗节能技术进行研究,并取得丰富的成果与经验。在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在此,本文从建筑外窗节能措施以及影响外窗耗能的因素等两个方面出发,针对建筑项目中外窗节能技术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做以下简要分析:

一.建筑外窗节能措施分析

建筑外窗在使用的过程中,基于窗户自身的特性,热量主要通过窗户材料的导热状况、太阳辐射以及空气渗透等途径进入室内。出现这种局面的过程中,其根本原因在于窗户的整体面积,换而言之,在很大程度上,窗户面积与建筑空调的负荷大小有着线性关系。针对建筑外窗节能措施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窗户的朝向对建筑节能的影响

在整个房屋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房屋外窗的位置主要由房屋的整体设计为决定,不同方位的房屋外窗,在使用的过程中接收到的太阳辐射热量不同。结合着太阳一天的运行规律,冬季南向墙面窗户能够得到一天中最大的太阳辐射热量,而夏季则是东、西方面的窗户得到的太阳辐射热量较多。依据这一自然规律,房屋设计人员可以在设计的过程中,针对房屋面积大、开窗频繁的一面窗户正对冬季太阳辐射强度较大的南方方位,而把房屋外墙窗户不开或少开的一面朝向夏季太阳辐射强度大的东、西向方位,以便使房屋在冬季太阳辐射强的方位有最大外窗暴露面而在夏季太阳辐射强的方位有最小的外窗暴露面,这种设计方式,是房屋外窗夏季隔热冬季保温的理想朝向。

(二)外窗材料及其对建筑耗能的影响

在整个建筑耗能中,外窗生产制造中选择的材料性能也会对建筑耗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整个外窗材料耗能的过程中,主要包括窗玻璃与窗框材料。两者在生产使用的过程中,其耗能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窗玻璃

在整个窗户面积中,玻璃占整个窗体体积的三分之二,在整个外窗导热的过程中,玻璃作为最大的导热媒介,在设计使用的过程应科学、谨慎的考虑整个玻璃的导热性能。在外窗玻璃材料使用的过程中,一般使用双玻结构和加强玻璃对波长0.3mm――2.5mm的太阳光具备较强的反射与吸收能力,由此成为玻璃节能的首选。

玻璃作为整个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施工环节,在施工过程中无论是经济投入还是使用价值,都在整个建筑中有着极大的比重。从普通建筑性价比考虑,采用单框双玻结构和热反射镀膜玻璃是夏热冬冷区外窗节能的首选。采用同框双玻结构有着和中空玻璃一样的采光性能和优良的隔热、隔音性能。其隔热能力主要来源于二层玻璃间密封的空气层,空气的导热系数为O.028w/m•K,而玻璃的导热系数为0.77W/m•K,两层玻璃四边用密封胶导热,其余大面积玻璃均依靠空气层导热,加大热阻。因此能明显提高外窗玻璃的节能效果。在课题组做ZMQ砌块应用实验时,采用不同玻窗结构作保温窗,实测证明,采用单框双层玻璃铝合金窗,外层为6mm热反射镀膜玻璃,窗扇平开式,内层为5mm普通白玻,就能有效减少60%的外窗热损。

2.窗框材料

在建筑项目外窗耗能材料中,除了玻璃造成的热损外,窗框材料的选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在成热损。当前建筑外窗的窗框材料主要包括铝合金型材、塑料型材、塑钢型材、不锈钢以及木材等几种。金属窗框材料在很大程度上比玻璃的传热系数大,因而对整个建筑外窗节能有着严重的影响。在整个建筑外窗节能中,窗框材料的主要功能在于传到热损,要想降低热损,就要象断热铝合金研制原理,要使窗框用材能形成断桥,来阻止热量的传递。

二.影响外窗耗能的因素

在整个工程建筑的过程中,外窗节能技术的使用,除了节省我国建筑资源外,还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建筑施工质量。在整个外窗耗能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窗型

创窗型在选择的过程中,不仅关系着建筑节能技术的顺利运用,同时还关系着建筑物的整体美观。窗型的选择应用需要工程的设计人员结合着建筑物的实际性能进行科学、准确的选择。当前的建筑窗型主要包括上下滑动、左右推拉窗、各种类型平开带翻转窗以及固定窗等几个类型。推拉窗在使用的过程中,窗扇上方都比下窗框高,施工人员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在窗体内侧用毛条进行密封,上下窗户移动之间安装轮滑进行移动,使其形成空隙,这样则为空隙对流创造了有利条件,冬天冷空气通过窗户下面的轮滑细缝进入到室内,夏天室内冷空气从窗户下面的细缝流出,这样则形成一个对流热、冷气的循环流失。

平开窗在安装使用的过程中,与推拉窗的使用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平开窗主要由内外平开窗组成,且在窗扇、窗框之间都有橡胶做的密封压条。在窗扇关好后,基于橡胶压条自身具备的密封性,很难形成对流。这种窗型在使用的过程中,其热量流失主要通过玻璃辐射以及窗户生产材料进行的热传导。与以上两种窗型不同的是,还有一种固定窗,其窗框嵌在整个建筑墙体内,玻璃则直接安装在窗框上,玻璃与窗框之间的接缝用密封胶封好,这种窗型在使用的过程中,具备良好的水密性及气密性,因而很难形成空气对流,对流热造成的损失是最少的。在分析外窗节能技术的过程中,若单从窗型结构上讲,固定窗的节能性是几种窗户类型中最好的一个,其次为平开窗,最后为推拉窗。在整个窗型选择的过程中,需要设计人员结合着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除了确保建筑工程外窗节能技术外,还要确保工程的整体美感。

(二)墙结合形式

在整个建筑工程外窗安装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使用正确的安装方式,确保窗户的安装质量,尤其是窗户周围部位。砖砌抹灰的密实以及外窗缝隙的发泡嵌缝质量,严格按照施工操作规范的要求,才能使外窗渗透耗热量的损失减少。窗框、墙体隐蔽镶嵌设计施工方法是加强外窗节能效果的有效措施。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已有的建筑物已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再加上我国人口较多,建筑资源缺乏,节能技术的使用,在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同时,还能减少建筑成本,保障施工质量。由此就需要相关人员能够加大建筑工程中外窗户节能技术的研究,针对不同的地区选择与之相符的窗型、窗框以及窗户玻璃,以便在其使用的过程中真正发挥出节能优势,在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同时,还能提高人民的居住水平。

参考文献:

[1]JCJ 134―2001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

[2]涂逢祥.节能窗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陆亚俊,王芳.暖通空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中外建筑范文12

关键词:中外乳品工业建筑;设计;异同

中图分类号:TU27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1-0153-03

作者简介:李红(1967-),女,广东梅州人,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建筑师。

图1 丹麦阿拉工厂全景

图2 阿拉工厂奶粉塔

图3 韩国汉城乳业四期工厂全景

1 我国乳品工业的发展及乳品工业建筑的发展概况

近年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乳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政策,加快奶业发展列入了国家“十一五”规划,这对以农业和畜牧业为基础的乳业具有深远影响。中国乳业已成为中国现代化食品业之一,中国乳制品产量和总产值在最近的10年内增长了10倍以上。但在总的消费量、品种结构和企业规模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尚存在差距。一是在消费量上,国际年人均奶类产品占有量已达100kg以上,而中国还处在21.7kg的水平;二是在品种结构上,国外除了液态奶作为大众消费的主要产品之外,干酪、奶油也是大宗产品,但在中国只有液态奶是主要产品,干酪、奶油很少;三是企业规模也有差距。

由于中国乳业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已成为世界乳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 ,一些大型企业的市场占有量在显著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中国乳业发展的前景令人羡慕。传统的生产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要,现代的管理方法和理念已被许多大型乳品生产企业掌握。中国乳品工程的建设进入了 个快速发展期,乳品工业建筑的设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大规模集成、多功能化、智能化、信息化、生态、环保、以人为本等设计理念已深入设计之中。中国的乳品建筑设计正在融入世界,代表了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发展,由于文化、环境、管理模式、设计理念等差别,中国乳品建筑与国外乳品建筑存在各种不同的特点,体现着有中国特色的乳品建筑的发展。

2 中外乳品建筑的相同点

2.1 依托建筑展现企业形象和实力

现代乳品建筑多以大规模集成形式,将所有的生产、供配系统、研发、办公基本上集中在一个主体建筑中,建筑体量大,体形变化丰富,功能特征明显。仅从建筑外形上就能体现工厂的生产规模、生产品种、管理模式等特征。建筑实际上就是一幅企业广告。

2.2 采用高标准的食品卫生标准

伊利、蒙牛、光明等大型乳品企业的建筑设计标准体现向国际标准靠拢,加强乳制品安全生产和质量控制。注重乳品供应链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推行GMP、HACCP、IS022000、ISO14001与ISO9001国际标准化组织系列标准。车间设有人员净化系统,化验室、中控室均按洁净区控制。

2.3 注重展示区的设置

产品的展示是企业向消费者提供窗口,展示区域的设计趋向商业模式化,不仅有产品展示,更主要的是多媒体方式,企业期望将自身的发展、文化、现代管理注入消费者的心里,让消费者从观念上接受企业的文化,达到信任企业的产品。蒙牛、伊利、韩国首尔工厂都采用了多媒体室,设计就像一个小型的电影院,更多的是设置大面积的电视墙。观看者在舒适的环境中品味乳制品的芳香。

参观通道的设计体现的是人性化,蒙牛采用了参观平台和参观廊结合,伊利、韩国首尔工厂设置了最短的优化线路参观廊,参观廊直接进入生产的中心,整个生产过程毫不保留地展现给参观者,同时考虑到参观人群的多样性,配置参观小车、观光电梯,设置无障碍设施等。

此外,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参观廊的设计可与生产物流通道、管廊相结合,上层是参观廊,下层是生产通道和管廊。

图4 形状独特的参观走道 图5 按洁净要求控制的化验室 图6 报告厅 图7 多媒体展示厅 图8 旋转式消防梯 图9 参观大厅 图10 走道内采光 图11 不锈钢奶罐区 图12 简洁的办公区 图13 车间内展示区 图14 以功能为主的参观走道 图15 简洁的更衣间 图16 参观小车 图17 开敞式参观岛

3 中外乳品建筑的不同点

发展的里程不同,文化的差异,导致在乳品建筑设计上的差异,欧洲丹麦乳品工厂注重工厂的选址,阿拉工厂就在一个远离市区的位置,无污染,空气、水源清洁,对乳品的生产质量有很好的保证。韩国汉城工厂选址在山岗上,以色列的工厂也是建在山地上,同样远离市区,有清洁的空气。而国内大部分乳品工厂在选址上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一般在各城市的工业园区,或在原老工厂改建,选址的过程多数受到政府、土地价格、地域的限制,很难考虑环境的因素。

欧洲乳品工厂建筑的整体设计注重功能性,配套、附属建筑的设计讲究的是实用,特别对动力站房的布置,靠近使用负荷区,减少动力的消耗。对建筑的形体、立面等因素不多加修饰。建筑整体造型服从功能,同时形体也体现功能。亚洲东方的乳品建筑,体现的是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建筑师要用大手笔去刻画建筑的造型。在这点上韩国的建筑与国内的建筑有着共同之处。

国外工厂的人净系统简单,这与环境、设备的因素有很大关系,更衣的设计相对简单,在国内一般需要二次更衣,在国外工厂通常只设了一次更衣。

国外先进的控制技术和高效的管理工作,在工厂工作的管理职员较少,机构简单,导致需要办公面积小,信息化管理程度高。相反注重研发,销售,研发、销售建筑面积远远大于办公面积,阿拉工厂、韩城工厂生产管理基本上集中在中控室,办公区大量作为研发、销售。在国内建筑师对办公区的设计大动脑筋,要考虑机构的设计需要,各部门各类级别的办公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