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外建筑差异论文

中外建筑差异论文

时间:2022-04-05 12:32:12

中外建筑差异论文

第1篇

1.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文化是现象背后一只看不见的手。当代东西方建筑碰撞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从双方的文化差异进行解析是很有必要的。建筑是构成文化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文化又是生成建筑的背景必要条件。建筑反映了一个时代文化,文化又决定了一个时代的建筑。建筑倾注了全人类的智慧结晶,它必然反映了当时最高的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如果我们要了解一个国家或一个时代的建筑,我们需要研究它的文化背景。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结晶,又是人类文化的高度集中。

2.内在和外在的行为规则英国学者巴格比认为:“文化是一个社会成员内在和外在的行为规则。”内在行为规则是指人内在的思想方式,外在行为规则是指人外在的行为方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在于彼此看待内在和外在行为规则的关系上持有不同的态度。内在和外在行为规则的关系在建筑中主要体现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是内容决定形式还是形式决定内容,是中西方建筑师在思考问题时所秉持的不同态度。

3.东西方内外在行为规则的差异性中国的传统思想主要建立在“内容决定形式”的基本观念之上,辩证的分析得出结论“形式为内容服务”,中国注重“神”和“情”而不在于“象”和“形”。通过对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研究发现,中国在内容和形式关系的辩证论述中隐含着这样一条总纲:“内容是首要的,形式是次要的,中国建筑是内容的建筑”。然而,西方美学中的“形式”的概念常区别于中国美学中“形”的意义,具有更加宽泛和宏大的含义,它被提升至宇宙的运行和美的本质起源层面。在柏拉图的世界中,形式是万物生长的规律;在亚里士多德的世界中,形式是万物起源的内在动力和发展方向;在康德的世界中,形式是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形式”在西方美学中的含义丰富且极其复杂,玄妙而深不可测,是中国美学中“形”的意义所望尘莫及的。整个西方的美学就是以“形式”为核心的美学,即“形式美学”。双方不同的文化起源,引出了不同的建筑文化理念,产生了不同的审美形式。从东西方古代建筑所产生的影响来看,其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生活模式,产生了异样的心理体验和审美享受。

二、东西方文化观下建筑方式的差异性

1.东西方建造方式的差异性中国建筑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老子的“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观念有一定的思想联系;西方则强调神灵的权威性,崇尚神权凌驾于一切之上。我们可以看到西方的建筑史就是一部神庙和教堂的史书,宗教建筑已然成为西方人的精神寄托,这点也是东西方建筑发展区别的首要原因。东西方对待建筑的意识形态同样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东方一贯注重的是“人本位”,西方始终秉持的是“神本位”,一个是短暂的,一个是永恒的。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必然会产生不用的建构体系。中国古代选择建造和使用木构建筑,一座木构建筑。在中国量体裁衣的建构体系下,可能只需要几个月,几年的时间,但是一座石筑教堂或神庙,在西方神权至上的思想体系下,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如著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这是一种难以想象的构筑行为,用几代人的心血去完成一件建筑艺术品,恐怕只有神灵的力量才能促使人们乐此不疲的与石头经年累月的打交道。

2.东西方建造方式发展的差异性经历了风格迥异的不同历史时期,西方建筑在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特征都十分显著,快速发展的社会和人们日益膨胀的欲望促使西方人也摒弃了原先的建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梁板柱和钢筋混凝土。中国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变迁痕迹则微乎其微,只有专业人士才能从斗拱的层数、多寡等细微之处判断出一座中国古代建筑的年代和基本风格。建筑的差异性体现出西方有比中国更强的革命性传统。中国儒学几千年基本是一脉相承的,也基本上无人敢于创新和挑战,西方则截然相反。文艺复兴运动为了反对中世纪神权的通知和约束,以人性为终极理想,向实现古希腊文明的自由和浪漫而不懈努力。启蒙运动为了顺应新兴资产阶级的心声而向中世纪的黑暗挑战。随着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逐渐消退,古典主义再一次重登传统的历史舞台。西方在不断的否定之否定中,一次次向现代文明社会迈进。中国的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宫殿的基座和普通房屋的墙则用夯土;欧洲建筑的材质则主要是石头。从东西方民族的性格差异与文化差异中是否可以找到答案呢?石头真率、质朴、刚硬、雄壮;木材细致、深秀、坚韧、柔美。物犹如此,人岂相同?

三、东西方文化观差异下建筑的实践行为

对于CCTV大楼所引起的功能与形式的争论与批评,库哈斯解释说:“对CCTV大楼的批评可能是两个方向,老一辈建筑师从功能角度看待,新一代建筑师主要从社会意义出发,我们被置于中间并且在媒体中不断披露,同时中国式的问题也不断显现出来。”他认为:“这是一个理性的建筑;它是有创造性的建筑;它是连续的、整合的创造;它要揭示惊人的美”。沙利文的名言:“形式追随功能(FormFollowsFunction)”。这一口号成了国际性的建筑贫瘠和单调的通行证,其契合了中国社会的心理需求和建筑市场的发展需要,不断愈演愈烈,但在西方国家中并不完全依赖功能与形式的关系问题。赖特认为这是一个被国际建筑界的形式主义为了标榜和炫耀贴标签式大量滥用的口号,实际毫无意义。当人的意识、社会的文化、建筑的功能在共同发展、形式不断被超越并加强功能的情况下,“形式追随功能”才是一句有意义的口号。

实际上,建筑的实践行为可分为两个部分:程式化的批量生产,以商业为目的;号称独立自主的创造性,以个人艺术修养和人文情怀为前提。似乎后者冠以修饰性的说辞后显得格外高尚且富有意义。说辞的背后还要贴上一系列的标签,如解构主义,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等。中国古代有关建筑的方面的记载其实并不是关于建筑本身的,大多数是关于人文哲学方面的,但是人们在寻求一切主张和行为的根据时反复引用经典,久而久之似乎也就成了中国建筑的一套理论依据。其实不然,“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其实老子在告诉我们虚和实的关系,做人的原则和虚化若谷的哲学道理。西方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以坚固、适用、美观作为建筑学三大原则,其根本性目的在于指导建筑的实践运用,是为了成就那些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维尼奥拉简化归纳的古典柱式,是便于人们模式化运用和简单的操作;列夫托尔斯泰的写作一定不是为了那些“伟大的思想家”,而是带着一种普世的观点来恩泽那些普通人。

四、结语

第2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中欧建筑;传统建筑

1前言

作为设计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门艺术,建筑承载着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积淀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当今各国频繁的文化交流致使建筑风格的分界线不再一如既往的明确。因此只有追根溯源,回归传统建筑文化的对比,方可探寻出各国建筑文化的精髓。中欧建筑正是世界建筑之林中的两大代表。中欧传统建筑在材料使用,色彩选择,美感效应,建筑理念诸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然而,导致这些差异的根本成因可以从中欧两地的地理环境与文化背景中找到答案。时下,中西方建筑设计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是一大趋势,两大民族间的建筑文化比较,交流将会为设计师们带来更为广阔的视野,同时激发其创作灵感。本文将对中欧传统建筑的差异进行简要分析,并从自然成因与文化成因两方面阐述形成差异的原因,同时为国内建筑设计者们提出少许建议。

2中欧传统建筑设计差异的分析比较

中欧两国在历史文化,地理条件,文化价值观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正是这些不同导致了中欧传统建筑在外在与内涵两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2.1建筑外在的差异

2.1.1建筑色彩的差异

从对颜色的喜好上来看,中国人视红色为兴旺、发达的象征。因此以往的建筑者们多将建筑装饰为红色。鲜艳夺目的颜色暗示着国家的繁荣昌盛。而欧洲传统建筑则以灰、白、蓝为主色调,外表的低调朴素暗涌着一种对朦胧美、理智与冷静的追求。

2.1.2建筑选材的差异

中国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要体系。木材的质轻,和缓在适于横向延展的同时在造型上彰显出曲线美与生动的气韵。不同的是欧洲传统建筑以石为主要材质。石质的建筑高耸入云、造型厚重。各式各样的柱式便是其建筑的主要元素。中国传统的砖木结构适用于个体生活,往往由居民的经验与巧思所得。而欧洲传统建筑中则融入了精密的力学知识,例如宽广的教堂足以容纳上千会众。

2.1.3建筑布局的差异

从建筑布局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建筑多为建筑个体在同一平面上铺展开来,最终组合而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追求一种空间上轴线的对称。中国人通常将建筑视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庭院与走廊的结合正是中国古建筑中常见的一种设计。它体现着人与自然的交融,传达出含蓄,严谨的建筑性格。然而欧洲古建筑布局无时无刻不凸显着单体的艺术效果,空间上轻盈的垂直线贯穿于整体,高耸突兀,犹如飞腾的火焰,体现出公民们对神灵的崇拜,对天国的向往。例如在巴黎圣母院中的布局中运用到彩色玻璃窗画、罗马柱、水晶大吊灯等元素,每当光束投射入圣殿,烛光、苍穹与圣坛营造出神秘的氛围,使信徒们心中产生一种模糊的崇敬感。此外,建筑者们还重视几何构图,强调建筑的宏大雄伟。在城市布局上与中国的中轴对称截然相反的的中心放射状,渲染出自由的,开放的氛围;显示出城市强大向上,生机蓬勃的精神风貌。

2.2建筑内涵的差异

2.2.1建筑美感效应的差异

建筑的美感效应暗示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中欧不同的文化内涵带来了两地传统建筑不同的美感效应。从观摩鉴赏的层面看,中国传统建筑更适用于“游览”,欧洲的传统建筑侧重于“观望”。置身于中国的建筑中,情随境迁,感受各种细节的精雕细琢,游走于虚与实之间,领会建筑中蕴藏的神韵。身处欧洲,可将古建筑们视为一件件独立的雕塑作品,感受其孤立的空间氛围,特有的灵魂。建筑的美横冲直撞般暴露眼前,面对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客体将不由自主的萌发一种“朝圣”的心理,似与“上帝”在对话,华丽的美中透露着一丝丝浪漫的人文情怀。

2.2.2建筑理念的差异

文化底蕴深深根植于民族建筑之中,最为直接地反映在建筑理念上。中欧两国在传统建筑设计上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理念。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本着“人本主义”的理念。早在封建社会,儒家学派对建筑设计理念就有着“建筑兼具物质性与精神性”这样的表述。在这一哲学理念的指导下,中国传统建筑注重人的体验胜过物的自我表现,建筑的生活气息与理性实践的精神得到了发扬。此外,“与自然和谐统一”也是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的重要理念之一。古人们视建筑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中正纯和”“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的观念因运而生。与中式传统建筑相比,在一直以“神”为中心的欧洲艺术观念中,建筑设计与雕塑设计为同一性质的艺术。欧式传统建筑以“创造静态美”与“以人观物”为主要设计理念。一所建筑的设计与雕琢一件美术品的视觉要求是统一的。

3中欧传统建筑设计差异的成因

中欧传统建筑设计在色彩、选材、布局、建筑理念等方面存在着些许差异,而这些差异的成因都可以从中欧两者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中找到答案。

3.1自然成因

3.1.1自然资源差异

中式传统建筑以木为主要材质。为什么古人会选择木作为建筑的主要材质呢?第一,中原地区发达的林木资源便于工匠们就地取材,且远比石材丰富易得;第二,相对石材,木材具有更强的可塑性。第三,木材的灵活性高,适应性强,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可以广泛适用于各地区不同的气候。欧洲传统建筑在形式与结构上与我国有显著的区别,即石质结构。首先,欧洲文明起源于希腊人所生活的地中海地区,那里的主要地形为石头山,石头山上很难生长出高而大的树木。其次,相较于木材,石材坚固性更强,易于防守,不怕火攻。这也合理解释了为什么在中世纪战乱频繁的欧洲,重要的城池都是石质的堡垒。再次,石头冷的调性也迎合了欧洲人崇拜上帝的心理。

3.1.2气候差异

气候在自然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地理环境的塑造产生巨大的影响。中欧两地不同的气候条件使两国人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性格和思想,也正是这一点造成了双方传统建筑的差异。季风气候是东方民族的主要气候,雨热同期,土壤肥沃,冲积平原面积较广,便于灌溉,光与水土组合良好,这确保了自给自足农耕生活的稳定有序,造就了古人们自然无为、温顺易养的性格。于是,平和、含蓄的风格常见于中国传统建筑中。与东方民族相比,古代欧洲地中海气候的冬雨夏干致使土壤贫瘠,水土组合欠协调。海上生活环境的恶劣使人们常要与狂风巨浪斗争。这也遂之造就了欧洲民族爱于拼搏,竞争的性格与“天人二分”的思想。这种文化观念反应到建筑风格上便是极端,突兀的。

3.1.3内陆文明与海洋

建筑可被视为一种精神现象,而精神现象与时空观是密不可分的。内陆文明与海洋文明造就了两个民族不同的时空观,即时间意识与空间意识。身处内陆的东方人在冲积平原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人们对四季变幻的依赖使自身产生了强烈的“时间意识”。而古希腊地形多变,岛屿众多且互不联续。这种独特的空间分割的地理景观无形中孕育了欧洲人强烈的“空间意识”。海洋环境的恶劣使得居民们常要应对自然灾害,使他们的空间布局,地理方位感十分强烈。

3.2文化成因

3.2.1宗教观念

中欧两国传统建筑的差异也受着不同宗教观念的影响。古代中国人宗教意识淡薄,对往往伴随着功利色彩。中国传统的宗教建筑采用的多为民间与官式建筑的模式,与封建时期的其他建筑区别不大。这表明了中国传统的宗教建筑本着“以人为中心”的文化观念。在古欧洲,“宗教入世”的观念盛行。重要建筑如“哥特式教堂”座落在城市中,反映着人对上帝的膜拜。“尖峭、高耸、光怪陆离”的装饰风格呈现出意境的空灵。建筑形态的垂直向上,暗示着建筑设计师们对宗教美、崇高美、终极美的歌颂,对天国文化的向往。

3.2.2政治观念

建筑好比历史的一面镜子,它真实地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化,政治,思想。欣赏中欧传统建筑,要从政治文化的层面去体会与把握。皇权至上、等级森严是中国封建政治文化的主要特点。思想传统,生活方式变化幅度小则是封建社会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然而这些也同样被反映到建筑上来。我国古代建筑基本维持秩序井然、轴线贯通的布局风格,数千年保持着整齐统一的风格。居民的住宅也会根据其社会等级的高低而有所不同。一户人家的社会地位会由其住宅屋顶的形式、台阶的高低、面积大小可想而知。而欧洲传统政治则呈现出自由民主的风格。古希腊建筑亲切明快,伴随着大面积的广场,城市布局表现出同心放射状。在这种环境下,公民们性格开朗,过着自由的生活。

3.2.3价值取向

中欧两者的政治观念从根源上影响了公民的价值取向,促使了两地建筑风格差异的形成。简言之,中国传统建筑重视整体,和谐,欧洲传统建筑注重个体的差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传统社会是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人际关系靠血缘来维持,文化自然表现出群体意识。作为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没有强权,海上贸易的繁荣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认识到个体的价值,于是表现出个体意识的文化本原。中国建筑注重群体组合的美,家族式的四合院在中国传统社会十分盛行。此外,客厅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必备元素。作为会友接客的重要场所,客厅饱含着浓浓的人情味,是“人和”这一理念的重要象征。相反,古欧洲建筑富有意识形态色彩。古代的设计者们利用建筑赞颂时代或暗讽现实。建筑可以创造优美也可以寄寓文化。建筑常被作为一种观念性、内在性的事物。

4中欧文化交融中的中国建筑设计

21世纪中国建筑文化与国外建筑文化发生了比以往更大的交流,碰撞与融合。当下,文化发展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化问题。然而,建筑与文化存在着血缘般的关系。因此,建筑更不能脱离文化语境。好的建筑既不能脱离自身的文化传统,也不能排斥外来建筑的信息。

4.1国内住宅设计的欧化现象

如今,随着国际间交往的日益频繁,中外建筑师合作设计的机会史无前例地扩大。随之而来的便是对于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取舍。然而,全盘西化或单纯本土化的建筑设计已不再适应如今的城市生活。目前,国内居民住宅的欧化趋势正是建筑设计缺乏本土文化的一大表现,同时这也是新一代建筑者需要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的建筑师在对过去几十年建筑的思考与批判中,将中欧建筑文化融合,创造出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例如上海经贸大厦在美国芝加哥SOM事务所与上海建筑设计院共同完成的杰作;在庭院中,西式残墙断柱与中式白桥共存。而如今,国内居民住宅出现了欧化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缺乏民族文化内核。新一代的建筑设计师应从中欧传统建筑的对比中发掘本民族的文化价值,开发出一条可以更好的融合中欧建筑风格的道路。

4.2中欧建筑在客观规律中的融合与创新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建筑发展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建筑不可能脱离传统文化而发展。即使在西方文化席卷全球的今天,对于建筑设计文化的对比与整合是十分有必要的。将中欧传统建筑文化两者进行对比将有助于国内的建筑工作者们发掘两国文化中优秀与合理的内核,推动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延续发展。然而,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绝不能只是沿袭大多固定的建筑式样,而是应注重对于民族文化更为深层次的思想诠释。在这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建筑工作者们要用更为包容的胸襟与豁达的心态看待一切外来的建筑文化,正确处理好本民族与其他民族间的建筑文化关系。

5结语

建筑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中欧传统建筑在外观与内涵两方面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的形成都可以从文化上找到答案。如今,电子信息技术全面普及,新技术、新材料在世界各地的建筑中被广泛采用。但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建筑更多还得依靠设计者的思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内建筑文化格调的趋同是值得反思的大问题。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着自己特有的文化特征以及累积多年的民族情感,建筑工作者们应尊重它们并融入自己独创的特色。融合与发展是当今建筑设计的一大主流,然而盲目的移植或排斥外来文化都是不可取的。一名优秀的建筑设计者应正确处理好本民族建筑文化与外来民族建筑文化之间的关系,自觉发掘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核,吸收国外建筑设计的优良因子,推动建筑设计的发展。

作者:马晨 单位: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谈炳和.从中西建筑风格看中西文化之异同[J].当代建筑,2007,(5).

[2]王丽萍.中西建筑人文主义比较[J].山西建筑,2008,(3).

[3]刘金祥.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近现代建筑的影响[J].南方论丛,2013,(3).

[4]李昌勇,张玉潇.论中西建筑美学的视觉差异[J].大家,2011,(14).

[5]苏生文.赵爽.石头与木头-对中西建筑文化的比较认识(一)[J].文史知识,2008,(8).

[6]郭鹏飞.中西建筑及其文化背景的异同初探[J].南方建筑,2006,(12).

[7]胡云杰,梁钢强.从文化内核浅议中西建筑文化[J].华中建筑,2008,(8).

[8]修贝贝,刘福智.浅谈不同自然观对中西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J].山西建筑,2007,(26).

第3篇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衣食住行

从一名高三学生的角度来看,文化差异是影响其英语学习成效的关键因素。所以,在面对这一问题的前提下,应引导高三学生更多的关注中西方文化中关于衣、食、住、行方面的文化差异,让学生不再禁锢于用自己民族的思维方式思考西方民族的交际行为,避免偏见的产生。同时,加强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也可让高中生在英语学习时,不再出现中式英语问题,并可轻松的记忆英语课文,翻译英语。

一、衣

从中西方文化中的服饰文化角度来看,两者差异较大。即中国服饰讲究的是“天人合一”。服饰发展初期,它追求的是御寒、蔽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服饰的功能开始由最初的御寒、蔽体转换为民族文化标志的彰显。包括政治文化、习俗文化、经济文化等等。同时,中国服饰更强调的是“天人合一”,以服饰文化来体现人的“气质”、“神韵”等等。此外,在中国服饰设计过程中,注重遵从色彩和谐,款式呼应的原则,增强服装的社会功能。同时,中国服饰中的色彩也是有所讲究的,其中,青蓝、赤红、黄、白、黑主要是用来彰显人的尊贵气质[1]。西方服饰与中国的“天人合一”理念有所不同,讲求的是个性解放和人文主义思想。即西方服饰作为西方文化中的一种,它写实性较强,主要为了彰显人的个性,并注重通过服饰色彩、造型等的设计,突出人体胸、腰、臀等形体。中西方文化中的服饰文化差异性较大,所以,作为一名高中生,在国际交往中必须意识到这一问题。

二、食

饮食文化也是中西文化差异的一种体现。其中,中国饮食文化讲究是“全”。同时,从请客吃饭方式角度来看,中国注重的是饮食共享,并把聚餐作为了一种交际行为,旨在利用聚餐寻找人际交往中的归属感。而西方则不同,西方的餐桌多数是长方形形状的,这便可以看出,西方聚餐不注重寻找归属感和集体温暖。同时,西方的聚餐不会按照长幼顺序对座位进行安排,更强调的是“人人平等”聚餐氛围。此外,从菜名角度来看,中国饮食的菜名也讲究集体主义。例如,“烧全鱼”、“四喜丸子”、“桃园三结义”等等,均是饮食中“全”的一种彰显。而在座位安排时,注重选择一个圆形桌子,并按照长幼顺序,安排座位。这样一来,可以给人们带来一种凝聚力,而西方聚餐就显得十分冷清,如同每人一盘“自扫门前雪”一样。除此之外,从付账习惯来看,中国习惯于争前恐后的付账,而西方则是倡导AA制消费,各付其账,体现个体独立性。

三、住

中西方居住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中国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入了集体理念,并注重把“儒、释、道”渗透到建筑中,采取花园式、庭院式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法,这种建筑设计方式,会让人们产生集体意识,共同努力营造和谐的居住氛围。同时,在中国建筑设计时,倾向于采取全封闭的设计形式。而西方,与中国不同,建筑的个性更加明显,倾向于把建筑设计成严密的几何形态,呈现“院包房”建筑设计形式[2];第二,中国建筑更多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整个建筑较为沉稳、含蓄。如,紫禁城、四合院等建筑的设计,均采取了较为含蓄的设计方法。西方则不同,它的建筑会给人一种与自然相对立的感觉,个性过于明显。

四、行

中西方的出行文化也是有所不同的。在中国,人们外出旅行时通常会考虑“家庭”、“集体”对这一种出行方式是否感到舒适。同时,中国有句俗语:“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3]。所以,在外出时,人们更在意与他人之间的交往,想要通过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共同完成出行计划。即对于中国人而言,外出旅行中的团体构成比游玩更加重要。只有是和好友在一起,才能体会到旅行的乐趣。而西方则与中国完全不同,它倡导追求个体的生活享受,以出行经历为主,不太在意身边是什么人。认为,只有个体生活品质提高了,才能算是一次相对满意的出行经历,个体主义较为明显。

五、结论

综上可知,对于一名高中生而言,了解中西方文化中衣、食、住、行的差异,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让学生不再受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阻碍,产生文化冲突等交际问题,学会包容、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为此,应提高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性问题的重视,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差异之处,而后,运用自身已掌握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内容,学习西方语言和文化,善于与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沟通、交流。

参考文献

[1]孙萍.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2):85-86.

[2]李智.文学作品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J].名作欣赏,2014,13(08):111-112+125.

第4篇

关键词:建筑形式;文化;差异性;趋同性

1研究背景

中西方建筑文化在19世纪以前是两个独立的体系,随着时间慢慢的发展,中西方的建筑文化也在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发源不同,也孕育出了各自的文化体系。建筑作为文化体系中的一部分,不同地域的建筑形式可以体现不同的文化特征,中西方建筑也自然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技术的提高,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同时也影响着当下的建筑发展。

2文化差异的建筑形式表现

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使得中西方建筑核心的不同,那么必然导致中西建筑的形式的差异。西方文化起源于欧洲,围绕着地中海发展开来,海洋文化赋予他们浪漫,自由,开放的特质。我们中国的文化发起于黄土高原,黄河流域,我们的农耕文化让我们的性格中就带有中庸,保守的特点,也让我们的文化也具有内向和包容的特征。西方文化哲学思想的起源就是以人的认知为起点,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他们的哲学思想是理性的,他们的美学也是理性的。中国文化的哲学思想包括儒家,道家和佛教禅宗的理论和实践,我们哲学观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相比于西方激进,追求个性的文化内涵;东方的中国文化表现得更为保守,封闭并且平和。不同的文化也孕育了不同的美学思想,西方美学衍生出了理性美学,宗教美学和心理美学;然而中国的美学思想表现得更为感性,伦理性和社会性。中国的哲学思想更多的体现出经验哲学,所以我们的美学也可以体现出经验性。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内涵的不同,也使得建筑的形式也有着迥然的区别。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孕育出了不同的建筑体系。纵观中西方建筑的发展史,可以看出都能表现出和谐的美学特征,但是西方的建筑美学是优美与壮美共存着,不断发展的;儿中国建筑是从壮美到优美的线型发展的,讲究的是“中和之美”,“中庸之美”。西方建筑在追求和谐之美的同时,又讲究比例的和谐,元素的冲撞,形式的统一,这些都反映了西方建筑追求的理性之美。建筑立面比例严谨的三段式做法,三角形的山花都是他们对数的追求。中国更多的是一种写意,一种宏观的意向,追求的是整体的布局与规划,在中国的古典园林中体现的更为明显。这群体的布局中,“尚中”的均衡形制,与环境和情境中要表达的是和谐中庸之美,体现的是中国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空间美学的营造上,西方建筑更像是凝固的音乐,重点在于建筑本身,外部空间和建筑内部的空间。中国的建筑更有一种时空性,不仅是三维尺度上的艺术,也在时间的维度上也有设计,中国的建筑在内外空间流动的时间和空间都达到统一的时空观。西方的建筑的尺度多高耸,而中国的建筑多雄浑舒展,这也是中西方建筑在审美尺度上的差别。西方建筑是”神“的尺度,表达的是上帝和天国的崇拜与迷恋。中国的建筑是”人“的尺度,表达的是人本观,向往的是乐生,重生的世界观。

3民族性表达的形式差异表现

民族性的不同相对应的政治,经济,信仰也就会不尽相同。中西方民族性的差异在建筑上也有所体现。穹顶是欧式建筑代表性的一个特征之一。大英博物馆改建工程师伦敦建造的第一个穹顶式的公共广场,延续了古典建筑的气质,玻璃与石材的虚实对比,精致朴拙的对比,轻盈厚实的对比。这种民族性在建筑上得以延续,体现了新与旧得共存。西班牙国立罗马艺术博物馆大厅和各个展厅就在同一个拱券之下,这种空间模式也传承了古罗马巴西利卡的大尺度空间的特色。这些建筑的细节比如穹顶,空间尺度的处理上都可以体现民族性,让人们清晰直观的感受到民族的特色和传承的民族精神。大屋顶也是中国建筑的标志,并且在中式建筑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也是等级划分的标志,也同样作为了装饰的重点。所以中国的大屋顶不仅仅是一个建筑的组成部分,也成为了一个民族符号。浙江美术馆就是对传统屋顶做的一个演绎,一种抽象的变异,大屋顶为抽象的几何线条代替,柔和的曲线也演变为干净利落的直线,曲面也分解为多个折面。苏州博物馆就是对中国传统园林思想的一种现代主义阐释,他的原型就是中国的古典传统园林,院中的粉墙黛瓦也是对传统民居的写照。民族性的不同让建筑的性格也有所相同,这种民族性可以体现在建筑细部上,可以体现在空间尺度的拿捏上,可以体现在意境的营造上。民族性的差异也让中西方建筑形式有了差异化。

4地域性表达的形式差异表现

建筑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的载体,它更是实实在在的一种物体,它是人类生活的场所,所以必然与所在的环境发生紧密的关系。由于美国中西部的地域特色带给了赖特创作的灵感,于是有了草原建筑;强劲的海风和神秘的原始雨林给了皮亚诺创作的源泉,于是有了奇芭欧文化中心。宁波博物馆墙面错落的瓦片,中国美院象山分院层层叠叠的屋檐,透过这些仿佛都看见了当地传统的民居和远山。这些都表现出了当地浓郁的地域特色。

5结语

建筑不仅仅是一个场所,也是文脉的传承,一部镌刻在地表上的历史。它反映了不同的文化体系,和情感寄托。正是这些千差万别的建筑才组成了这方不同的世界。

参考文献:

[1]张月.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09.01.

[2]王晖,陈帆.写意与几何—对比浙江美术馆和苏州博物馆[N].建筑学报,2010(6).

第5篇

摘 要:设计作为人类文明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涵盖了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千百年来设计发展出了许多不同的风格、流派,产生了大量的设计作品,为后世留下了为数众多的设计实物。在这历史长河中研究中西方设计的异同是为了更好的继承与发展人类的文明成果。

关键词:设计;中西方;建筑

人类自进化成型后,设计便随之而产生了。人类的设计历史几乎与人类文明共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纵观世界,无论中西方,人类的发展历程是那么的相似。由猿到猿人再到原始人类,由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人类走过的路是清晰可见的。

中西方在设计发展道路上有异有同。工具上,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再到原始陶瓷的出现,及后来金属器具的使用;建筑上,从原始穴居到巢居,到木构建筑,再到石构建筑,直至现在的钢筋混泥土大厦,发展过程在总体上是差不多的,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但由于自然地理环境与民族文化性格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中西方设计在具体实物上呈现出各自的特点,设计思路也更有所长。

以建筑为例,西方建筑以砖石结构为主,而中方建筑则以土木结构为主。中西方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之所以有所不同,其原因是多个方面造成的,首先是在于材料的供给上,这也是由于地理环境不同而带来的差异,西方多石料好开采,中方多木料好取用,因此有人称西方建筑为“石头的史书”,中国建筑则被称为“木头的史书”。除去自然因素的影响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不同的民族文化与不同的思想理念,这是不同的民族天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反映。西方人在原始经济中以狩猎为主,使得西方人形成了重物的原始心态,从西方人对石材的肯定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方人重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的是“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智慧和力量能够战胜一切”。中国则一直是以农业为主要的经济方式的国家,造就了中国原始文明中重选择、重采集、重储存的生活方式。由此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哲学理念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观点。“天人合一”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揭示,认为自然与人乃息息相通的整体,人是自然界的成员。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建筑的基本材料,正是源于它与生命之亲和关系和它的性状与人生关系的结果。

从建筑的空间布局上看,中国建筑以其封闭的、群体的格局,在平面和地面同时铺开。从住宅到宫殿,从家祠到寺庙,几乎都是同样的格局,皆是一种类似于“四合院”的布局模式。中国建筑的美也是一种“集体”的美。如地方传统民居、道佛教寺庙、皇家宫殿等,都是以重重院落相叠加而构成的一定规模的建筑群体,各单体建筑有主有次的地排列着,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是中国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的反映。西方建筑则与中国相反,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竖向发展。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是西方文明的集大成者,不仅在科学领域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在建筑上也是如此,那时人们就开始使用柱廊与门窗增加建筑的透明度来与外界更好的进行信息交流,同时利用外部空间来扩展建筑体量,达到突出建筑实体形象的目的。这与西方人的外向型性格和注重科学民主的精神有关。

如果说中国建筑占据着横向空间,那么西方建筑就占领着竖向空间,譬如罗马可里西姆大斗兽场高为48米,中世纪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其中央大厅穹窿顶离地达60米,而文艺复兴建筑中最辉煌的作品圣彼得大教堂更是高137米;中国北京明清紫禁城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面积达72万平方米,而已毁的唐朝长安大明宫面积更是达到3.2平方公里,是北京紫禁城的四倍,相当于三个凡尔赛宫,十二个克里姆林宫,十三个卢浮宫,十五个白金汉宫,五百个足球场。

建筑不仅仅是人类居住的场所,在社会长时间的发展中,在经过历史长河的积淀后,建筑业已经成为各国文化的物质载体与精神象征。提到金字塔人们立即会想到埃及,同样的提到长城人们首先想到的必定是中国。虽然在具体的建筑设计上有差异,但是人们都赋予了设计更多的含义或价值。

春夏秋冬,代辈更迭,在遥远的原始社会,祖先们掌握了搭建房屋的方法和手段,延续着他们的生活起居,辛苦劳作,生死与离别,悲戚与欢乐。随着人类祖先们的生产分工越来越细化,人与人之间也需要更多的交流和沟通,于是为了避免日晒雨淋,为了有一个能够容纳所有人的房子成了他们的需求,大型建筑开始产生。如我国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的施用榫卯技术构筑的木结构建筑遗址。同时,图腾文化也开始在各地兴起,祭坛和神庙应运而生。如位于英格兰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平原的欧洲著名的史前时代文化神庙遗址巨石阵。

皇权和设计似乎从始至终都有着必然的联系,以统治者的意志为主要设计目的的设计文化一直是现代设计出现前的主要设计文化,为统治者服务的设计总是集中着全国最好的材料,最好的施工人员,当然,还有最好的设计者,最好的技术。那些精美绝伦,美不胜收的设计产品只出现在皇家,不管是西方还是中方皆是如此,奢侈华美的洛可可风格,精美繁复的清王朝用品,这些都是统治者的专享。而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为统治者们提供着奢华、舒适、悠闲、轻松生活的平民百姓们,他们穿着的衣物、使用的器具、居住的房屋,无一不是只能用实用来形容,毫无美感而言,建筑上更是如此,有的甚至无法为之遮风避雨。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社会性质的改变,中西方设计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交流,设计风格发生了变化,中方开始现代设计之路,而在西方中国元素流行起来。当今世界的建筑更是如同一个模子印出来的一般,到处充斥着由钢筋混凝土建造,玻璃、瓷砖装饰的几何六面体的房子。岁月悠悠,沧海桑田,先辈们给我们留下的建筑遗物,大多成了供人们参观浏览的景点景区、书本影视中的艺术品。

现代社会中中西方设计的差异开始慢慢缩小,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齐发展着,无论是西方的资本主义社会还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设计师们总是竭尽所能的为人们提供着经济、实用、美观的设计产品。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差异,也超越着人种与地域的差异,欧洲的优秀设计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而中国人的设计也走向了西方舞台。(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形成;地域特点

前言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我们首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在此基础之上对城市的环境进行保护,并应该根据具体地域的具体环境特点及因素进行分析。就当地的实际地域性特定进行建筑的设计,完善建筑的整体性以及艺术性,发挥其地域性优势。

一、建筑的地域性特点分析

1.1广义的建筑地域性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从广义的角度分析,他首先受到相应的地理环境以及当地区域性气候条件的影响。就我国南北方而言就已经存在着严重的差异,但是,并不能够说由于地理跨度较大就存在严重的分歧,在某个区域内由于环境的不同也可能早就不同的建筑特点以及建筑风格。这种广义性的地域建筑差异存在在我国各地,基本上已经成为了流传千年的一种文化,他们形成了当地人群喜爱的风格,是一种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建筑实用性建筑。

1.2狭义的建筑地域性

建筑物的建设往往还需要依据自身所处的地段以及相应所在的地形进行建筑的合理设计,往往建筑的周边环境也是影响、制约建筑剖面设计的重要因素。面对不同区域所存在的不同生态观念以及地形面貌,将相应设计的建筑使他与周边的城市浑然成为一体,才是重要的。城市建筑的合理布局对于整个区域性的影响也是显著的,面对建筑与自然存在的密切关系,建筑自身的体型、重量、布局等相应的彩色涂料的使用等都需要下一定的功夫,所以在进行技术选择的时候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并结合当地的实际功能,进行相关技术的优化整合,使其达到融会贯通,才能够有效的制作出一个符合当地地域特色的个性精品。不仅如此建筑的地域性特点与当地的发展历史也是密不可分的,这造就了当地符合其传统文化的地域特色。

1.3建筑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建筑物质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条件和地理、自然条件构成的文化环境中产生的;这样的文化环境,是由社会与自然整体构成的。在不同的地域之间,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自然条件的不同,因而出现地域建筑文化的差异。也因此,“建筑与文化”成为20世纪以来现代建筑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在阐述地域文化内涵和分析建筑文化地域性的形成与表现的基础上,就建设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以期对我国建筑设计吸收地域文化要素并促进我国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融合,从而体现建筑艺术的个性化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建筑文化地域性的形成及其表现

2.1建筑的朝向、体型以及间距的地域性体现

建筑的朝向选择对于建筑节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其选择尤其要考虑到地域性的地理特点。例如在北方选择南北朝向的建筑耗能较少,尽管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偏离轴方向的建筑朝向,似乎可以增加建筑的灵活性,但是从长远的眼光看还是不利于节能。此外建筑在可以允许自由决定建筑形状与走向时可以首选长方形的体型,并尽可能的朝南。同时根据当地的气候处理好建筑的朝向与季风的关系,在北方,经常使用的房间要避免朝着冬季主导风向,而在南方炎热地区要使建筑的朝向与下级的主导季风有30-60度的夹角。另外建筑的间距也直接的影响到建筑物是否可以得到充足的日照时间以及保证适宜的日照质量。为此在进行总平面布置时要通过合理的布置建筑物,使得各个建筑物聚能得到良好的光照,例如使用退层处理或者降低层高等方式。而如果是土地资源不是相对紧张的地方,那么建筑设计时就没有必要过多的考虑建筑间距问题,只需要使得间距尽量大即可。

2.2绿化与水化在地域性中的体现

城市的绿化与水化应该根据当地的地域特点进行相关的设计,在了解南北方的差异之后,通过对比实际的施工地域进行建筑的把关设计。就南方水域较多、雨水充足的特点来看,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并不需要考虑进行大面积的水域设计。但是,较比北方的干燥气候而言,相对的就需要设计一些绿地、水池。

为了保证建筑周边的温度相对适中,通过建设一些水池以及喷泉的方式将有效的起到降温的作用。在建筑设计的时候还应该充分的考虑当地的地形以及地域的小气候特征,然后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绿化设计,种植一定数量的树木,这样就可以起到遮风避雨的功能,还能够对当地的气温环流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综上所述,植被的种植过程时应该予以重视的,减少相应的硬质地面的,进行建筑及建筑周边的绿化时很重的。

2.3建筑选址在地域性中的体现

地域性的影响还表现在建筑的选址,在这个时候一般应该充分的考虑阳光以及其他自然因素的影响。在一些经纬度较高的地区,特别是积雪严重的地区一定要重视相关防止积雪以及潮湿的工作,对一些阳光辐射较为强烈的地方,处于地震带的地方,一般需要重视当地的遮阳以及防震工作的进行,面对不同地域的不同气候特征,在选址时也造就了不同的建筑文化。

2.4建筑材料中地域因素的体现

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往往很多地方能够生产的建筑材料也存在一定的不同,所以,在畸形建筑材料的选择中,一些建筑会选用就地取材的办法,直接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房屋的建设。所以,这就形成了建筑材料地域因素的影响差异。

三、建筑文化的地域性差异表现

建筑文化的差异的出现与不同地域之间不同的文化信仰是存在一定的关系的,由于对物质层面理解存在一定的不同,在意识及习俗方面就早就了相应的差异。它体现在不同地界的不同文明以及规则的交织、碰撞,同时也受到当地政治经济与宗教活动智联的影响,所以建筑文化在风格中就受到了二者之间的影响。

文化的波动往往会影响建筑的使用风格,在不同地域出现外来的文化会给当地带去一种没有接触过的新型文化,他们的建筑文化往往会影响某一个地域的建筑文化的发展,致使两种文化不断的交织,形成一种本土建筑文化与外来建筑文化的融合体。所以,一般在建筑文化的发展中,应该对于外来文化抱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观念,促进地域差异文化融合。

第7篇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创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建筑设计是艺术创作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体,是创作构思加科学计算合成的产物,是运行过程中设计构思组合所产生出的全新理念。在建筑设计实践中,经常发现一些建筑师设计创新的意图强烈,实现的设计方案严重脱离设计原则,存在功能或视觉效果不佳等问题。某些设计不分情形和建筑功能类型存在差异,忽视建筑空间使用功能的差异性,用一种特例所采用的方式、硬套用在差异性很大的建筑类型中,片面追求奇异空间的体验感觉。在空间尺度或组合中,片面追求精神要素的创新,忽视功能、经济等要素和效率的原则,这些自以为是的设计创新是万万不可取的。

二、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创新的原则

(一)整体性与综合性的设计原则

整体性设计原则是把要设计的建筑作为由各个组成部分构成的一个整体来全面研究整体的功能、构成及其发展规律,从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的关系中揭示系统的特征和运动规律。综合性设计原则是指对任一系统的研究,必须从它的要素、结构、功能、相互关系、历史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地考察,在综合的过程中把分析有机地给合起来,从综合出发,在综合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再回到综合。每一层次分析的结果都要反馈到上一层次的综合去与整体进行比较,按照比较的差异从新进行分析、修改、整合,使部分与整体达到高度的统一。

(二)联系性与动态性的设计原则

联系性设计原则要求在建筑设计中要考虑到相互联系的诸多方面,不仅要考察研究对象这个系统本身的各个方面,还要考察系统的环境。环境是系统存在的外部条件,系统都是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中发生、维持和发展的,与环境中其他系统有着种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这种相互作用包括:环境给系统提供的资源和压力、系统给环境提供的功能和污染。动态原则就是要探索系统的内外联系及系统发展变化的方向、趋势、活动的速度和方式,还要探索系统发展的动力、应用和规律。对于建筑设计来讲尤其要立足现在,兼顾未来,把握时代的发展方向。

(三)有序性的的设计原则

高层系统是由低层系统组成的,低层系统对高层系统具有构成性关系,同一层次的系统之间存在相干性关系。因此,系统都是有序、分层次的,是层层相关的结构关系,而且层次越低, 结合度越强;反之层次越高, 结合度越弱。结合度递减,层次结构更加稳定,由此可见, 使用房间对功能区、单体对群体、基地对环境都具有构成性关系,其结合度应递减方能促进结构和功能的稳定。如果一个功能区过于依赖于它的上层系统,一旦上层系统中某个环节遭到破坏势必会影响到它的使用功能,甚至会瘫痪。因此,正确地确定各部分的关系,有效地进行功能分区,合理地组织各种流线和空间序列,是建筑设计中应认真对待的重要环节。

(四)结构性与最优化的设计原则

结构是要素在关系作用下的结合方式,是性能的载体,普遍地存在于事物之中。结构决定性能,性能表现可以反作用于结构。要素是结构的赖以结合者,要素运动的稳定与否、发展方向将影响结构的稳定与否和方向。关系是将要素连接起来的作用,是构成系统的纽带,关系质和量决定结构性能的稳定性。因此,必须了解它的结构,遵循结构性设计原则。同时系统形成的过程实际上是差异整合的过程。差异的事物能够整合在一起,它们之间必定有同一性,相互需要、相互支持、优势互补,这是整合的前提和基础。要通过差异的整合使建筑的各个部分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激发出正的整体效应,促进“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就必须注重最优化设计。

三、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创新的理论

(一)理论创新应该借鉴广泛

理论是指人们关于事物知识的理解和论述,是一种智力性劳动。在当代建筑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出大量的理论,其中包括各种实例分析、观念指导原则及集合了哲学思考与经验实证的系统化理论产出。那么如何提高建筑设计创作质量,就需要设计者广泛借鉴国际领域的理论成果,各种新观念和新思想;大胆运用开放的观念,敏锐的思维,积极的利用国际先进理论和经验成果。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断推动建筑设计创作向前发展,争取追赶和超过国际的先进水平。

(二)重视理论研究,加强“本土论”探索

建筑设计所普遍倡导的一个问题是科学理论的系统化和规范化。美国科学哲学家T·库恩在其倡导的科学范式理论学说中指出科学范式的产生对于科技革命的重大意义。对于职业设计规范化理论的建设,要不断提高构思创意水平到工程设计实践的水平。所谓“本土论”,即建筑创作中,要突出反映其个性、地域和民族的审美趣味,民族文化传统同建筑艺术有机相互结合。我国是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政治文化大国,地大物博,有利于推动创造民族丰富多彩文化艺术特质的现代建筑艺术精品的产生,有利于推动民族文化建设,向世界展现我国独特的民族文化艺术风彩,有利于加强民族自豪感。在这一点上,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创新的构想

(一)引进和创新

建筑艺术代表着对特定时代的审美理想和相应的历史继承,它是一种社会行为艺术。也就是说,设计艺术是历史的范畴,它是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地创造和革新,应该完全地放开心态来博览古今,汲取古今中外积累的建筑创作经验与科技成就,从而创作出具备高度艺术水准的新品质建筑,体现建筑艺术的新观念以及繁荣新时期设计艺术创作的高水平。

(二)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相融合

众所周知,建筑的存在是外部空间环境与场所不仅赋予建筑创作构思的某种特质的集合,它不是孤立的,它包容着建筑形式、空间因素所不能揭示的丰富的美学形式要素,即建筑形态设计与环境形态之间存在内在的统一及和谐的逻辑规律。尊重环境的整体性、多样性,从而创造出完美的艺术形象。这不仅表现在现代建筑新美学观念的重要因素,更要反映出建筑设计艺术的本身特征,以及对城市文脉、环境文理的尊重和认同。

(三)现代建筑设计应体现人文精神

建筑创作是人们心理认知以及美学意象的转换和映照,它不是孤立的,它的艺术形象应具有充实的视觉表现力和冲击力。随着市政建筑、公司建筑这些迅速增长的新建筑场所的不断崛起,它们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也是异乎寻常的重要,它联系着一种公众精神,聚合着整座城市的首创精神;是新的人文景观、心理认知与归属感的凝聚点,体现着的追求;是象征性的表现,与市民自豪感相结合的新的美学意象。应通过这些城市重要公共建筑设计来体现现代人文精神,与市民自豪感相结合。

五、结语

建筑设计主体通过一系列条件的控制达到建筑设计创新的实践途径,所以首创性与有效性是建筑设计创新方法实现的基本标准。人类的思维对于建筑设计创新方法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方面,对于新作品的产生来说,新想法的产生往往更加关键。目前我国社会的对建筑设计创新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有助于人们对建筑设计创新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

参考文献:

[1]张文波:《现代建筑设计理念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1).

第8篇

论文关键词:地域文化精神,建筑性格,历史

现代建筑中“以人为本”已逝去,过多地去讨论功能空间人性化也已成了多余,因为这些东西在浪滔之后已经深深赋予建筑本身。中国加入世贸后,给建筑创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使地域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1地域文化精神

1.1地域文化的内涵

尔今,在当代建筑理论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莫过于“地域性”和“文化性”,其实简单地说这两者本身就是统一的概念,本不需要将它割裂开来分析又分析。一句话,地域差异只谈文化差异。在特定的地域气候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文化是多元化的,是符合当时当地民族特性的,因此,长期以来,必然形成特定地域的特定文化,这样的结果就会产生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在生活方式、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上是不尽相同的,建筑文化也是普遍遵循这个规律的。

1.2地域文化的外延

既是文化就会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地域文化也是如此,看不见摸不着,又实实在在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本身具有抽象性,因此,人们只能去理解它,体会它。

从更深层来谈,“文化”是为人们所接受且深深影响着人们行为的,单就广泛的人群而言,建筑审美也会因地域文化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为什么有些建筑是“公认”优秀的,这不仅仅靠建筑界人士就可以评判定位,最主要的还靠群众,尤其是那些每天抬头可看见或者与之密切联系的人们。

有人不禁会问:那他们对其有何标准呢?其实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种审美观念,一种不是与生俱来但又需要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的精神,会“指引”着他们,“影响”着他们。另一方面,建筑是服务于群众的,因此,优秀的建筑必然需要与“人群”产生共鸣,能够在精神上引起他们的感悟,激发他们一tl,灵深处的情感。因此,优秀的建筑同样应该具备一种地域文化精神。这就是地域文化外延,既存在于人们心底,又表达在建筑中的一种精神。

2建筑性格

通常在谈论一个人的时候,常常会说他是否有性格,有怎样的性格,或腼腆或大方,或开朗或沉闷。建筑也同样具有人的这些特征,或富有情感,或冷若冰霜。

建筑性格与建筑个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建筑个性是讲求另类,构思新颖大胆,而建筑性格主要是说它内在的本质,有内涵、有品质,能够给人亲切感和深厚韵味的。然而这些正是当代身边建筑最缺乏的东西。

对于每个建筑作品,当他能够完整地实现矗立在你眼前的时候,它就可以拥有语言了,与周围的人群产生交流,是否能为人们所认可接受,那就看它的性格是否与人们的性格一致。

3地域文化精神与建筑性格

3.1感悟

中国的木构架的几千年的演变发展,在世人堪称是神化,而延续到今天,它却成了在众多建筑师看来是“落后产物”的敷生物种而妄自菲薄起来。更有些建筑师以为拼凑几个天井盖几个大屋顶就使建筑具有了民族性、地域性。这些简单、庸俗的东西,就这样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很熟悉的日本文化,它的发展多是借鉴于中国,作为代表其建筑特点的“神化”建筑,以木构架和两坡悬山为特征,具有洗练简约的优雅的洒脱;再看日本的“枯山水坪庭”,也是将中国禅宗和中国造园艺术精神揉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上海金茂大厦是美国人设计的,汲取了中国古塔的神韵,不是简单的模仿,没有玻璃瓦,没有风铃但整个建筑却十分具有中国文化的神韵。

所有这些例子,都足以使那些标榜“地域性”、“文化性”的仿古或复古建筑相形见拙。

3.2呼唤

经济全球化带来巨大经济财富,同时也失去了许多宝贵的文化财富。西方文化的渗透和wto的加入,外来的建筑文化更是充斥着整个建筑市场,“国家歌剧院”、“国家电视台”、“鸟巢体育中心”,以北京为首的,本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历史名城,现在竟成了国外“知名”建筑师们的试验基地与练兵场。不禁会问,我国的本土建筑师哪去了?

其实就在身边,在低头,在沉默,殊不知还是这块土地,还是这些文化,就是无限智慧与力量的源泉,也正是抵制这些外来不良文化的有力武器,也正是发扬光大中华优秀文化的最佳时机。然而还是没有人敢站出来,只因为他们身上缺少了一样东西、一种精神——地域文化精神。

第9篇

【基金项目】本文系凯里学院院级规划课题“建筑学专业教室空间设计研究”(编号:Z1610)和贵州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建筑学专业教室空间采集与转译”(编号:20161066900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6-0012-03

建筑学专业教室是为满足建筑学专业学生进行专业课程学习、绘图训练、作品展示以及交流讨论的特定教学空间,也是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场所。受学校发展历史、教育理念、教学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各高校的建筑学专业教室从形式到空间上均有较大差异。为满足基本的教学需要,各高校对建筑学专业教室空间的改造与设计进行了多种尝试。开放式建筑学专业教室是一种典型的开放式教学空间类型。它将传统教室的空间敞开,有利于师生之间更好地交流。由于其布置灵活、易于分割的大空间特点,满足了不同功能使用的需要,具有较好的空间体验,备受建筑高校师生的认同和喜爱。

一、开放式教学模式下的建筑教育

“开放式”教学又称开放教育,它是针对封闭、教条、缺乏活力的教学模式提出的,是20世纪西方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重要理论。开放教育强调发挥教师的作用,注重学生的兴趣,主张在活动和游戏中学习。现代建筑教育起源于包豪斯设计教育体系,注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发散性和“开放式”教学的特点。

由于建筑专业的特殊性,建筑学专业课程教学相较其他理工科专业有较大差异。在中国传统的建筑教育中,通常是采用师徒传承式,强调进行一对一地教授和指导,是一种封闭式的教学。受西方建筑教育影响,国内各高校对建筑教育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和探索,并在建筑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一定的实践创新。开放教育作为重要理念,得以被广泛地运用到建筑教育和教学中。

二、开放式建筑学专业教室空间

在“开放式”教学模式影响下,传统“师徒传承式”“授课式”的教学空间逐渐被取代,而具有一定学习、绘图、交流等功能特点的专业教室空间则被重视和强调,并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开放式建筑学专业教室是为满足新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活动的需求,并为“开放式”教学服务的一种特定教学空间。它具有丰富的建筑功能与空间特点,能够为建筑学专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活动和交流探讨提供适宜的空间和环境。

三、功能特点

开放式建筑学专业教室的功能较为复杂,可分为基本功能与辅助功能两类。为更合理地利用建筑空间,开放式建筑学专业教室是以满足最基本的教学需要为主,在此基础上再利用其剩余空间安排一定的辅助功能。由于各高校教学环境与条件的差异,及其开放式教学空间大小不一,以致其“剩余空间”差异较大,具有不完全相同的辅助功能。

1. 基本功能

和普通专业教学空间相似,开放式建筑学专业教室是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程教学的重要空间,它具有特定的建筑功能。由于建筑学专业具有具有艺术性、工程技术性、实践性的特点,在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理论讲解、交流讨论、画图、评图等等一系列的专业活动。为满足基本的专业教学需要,作为特定的专业教学空间,开放式建筑学专业教室具有一般的教学指导、学习、绘图、模型制作、交流讨论、展示汇报等基本教学功能。

2. 辅助功能

而在课程教学之外,开放式建筑学专业教室因其开敞通透的公共空间特点,也往往成为学生课外交流和自主学习的重要场所。为了能够按时完成课程设计作业和任务,学生们也常常需要在专业教室里面加班或熬夜画图。由于日常使用的需要,为更好地服务教学,开放式建筑学专业教室还应配备一定的生活辅助性功能或设施,如休息、储藏、洗漱、厨卫等。

四、空间形式

为了满足不同班级和年级学生共同使用的需要,开放式建筑学专业教室通常具有较大的空间尺寸和建筑面积,是一种大空间教室。由于专业教室特定的功能要求,使得它在结构与空间形式上相较其他类型的教学空间有较大差异。参照国内外建筑院校专业教学空间的实际案例,根据其空间形式特点,这种大空间教室可大致分为开敞式、阶梯式、复合式三种。

1. 开敞式

开敞式的专业教学空间是以一个或多个教室空间为主体单元,在平面上进行一定分割或组合而形成的能够满足特定使用功能的综合性空间。它具有开敞、通透、易于分隔的建筑空间特点和较强的适应性,能够满足不同班级和年级共同使用的需要,是最为常见的开放式教学空间类型。在国内建筑院校中被广泛使用。许多高校常常会利用一些废弃了的大空间教室进行改造设计,打造具有丰富效果的开敞式教学空间。如北京建筑大学是利用老图书馆进行改造,而北京大学是利用原有的老建筑(备斋)顶层空间进行改造,形成连续通透的开敞式教学空间(图1)。

2. 阶梯式

阶梯式的专业教学空间是在竖向上采用台阶踏步进行空间组织,而形成具有一定高差变化的教学空间类型。它能够较好地适应复杂的地形和场地条件。建筑空间变化丰富,具有一定的秩序和韵律感。以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的设计教室为典型代表,它采用了层层退台的方式进行空间组织,从下往上分别为高年级到低年级的专业教室,形成一定的秩序。并通过设置餐厅、报告厅、展示厅等,营造了一种交流性极强的大型专业教室空间。

3. 复合式

复合式的专业教学空间是利用楼梯进行空间组织,通过设置夹层的方式,在内部形成局部两层或多层的教学空间类型。它具有紧凑和节约空间的特点,能够满足更多人同时使用的需求,是对教学空间最大程度的利用。其内部空间根据不同的功能需要进行划分,形成高低错落的空间组合关系,空间变化丰富,尺度宜人。

五、空间尺度

建筑空间尺度包含了空间的大小、比例、尺寸以及人们对空间的主观感知。一个合理的空间尺度往往要求建筑空间各要素之间具有大小舒适的尺寸与比例关系。开放式建筑学专业教室空间是由绘图座椅、门窗、墙体、屋顶等基本要素所构成,它们的大小、尺寸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能够满足建筑学专业师生的使用需要,并给人以良好的空间体验。

1. 空间基本尺寸

从整体上看,开放式建筑学专业教室空间的形状和面积大小是受到一定的结构和建筑材料限制。因受到结构、材料、功能以及人的行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不同高校的开放式教学空间的尺寸与面积差异较大,并呈现出不同的个性和特点。同时由于面积大小的差异,也使得教学空间可容纳的学生数量也大不相同。为满足教学的基本功能,参照人体的活动尺度,根据舒适性的要求,我们可以简单计算出所需要的最小教学空间面积。

以北京建筑大学专业教室空间为例,按照其专业绘图座椅的基本尺寸,根据使用要求并预留走道宽度的1/2(275mm),可以估算出每学生所需要的最小面积单元为1.92㎡(图2),按照每班25人计算,每个班级所需要的最小建筑空间面积为48.0㎡。

在细部上,以专业绘图座椅为例,为满足人使用的舒适性,其长、宽、高以及细部尺寸总是受到人的行为活动的影响,并与人体的活动尺寸有密切关系。同时因其数量多,对整个空间尺度的影响非常大。通过对北京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等高校调研发现,其专业绘图座椅的样式与尺寸大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教学空间的限制,个人喜好偏爱,以及结构、材料等因素造成的。此外,教学空间的门窗、墙体、屋顶等细部尺寸,因受到不同环境、气候等因素影响,为满足自然采光、通风,在设计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2. 人的行为与体验

开放式建筑学专业教室空间具有丰富的建筑功能,它为人的行为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场地和空间,并营造开放、平等、共同学习的场所精神,带给人丰富的空间体验。通过对人的行为观察,认为在专业教室中主要进行专业教学、交流与讨论、看书思考、休憩娱乐等活动。

由于开放式教学空间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室空间,具有灵活和易于分隔的特点。在专业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课程需要临时移动桌椅,使其围合成圆形、半圆形、弧形等平面或形式,形成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学习空间;而在交流和讨论过程中,也可以根据使用的需要,将绘图座椅进行一定的排列和组合成,以满足2~3人或更多人的学习交流和讨论,并营造自由、轻松、愉悦的学习交流氛围(图3)。同时由于教室内的专业绘图桌椅,都是直接分配到每个学生,使得它在一定时期内成了学生的私有财产。因此专业教室内一般会放有一些必要的学习工具和资料书。而当学生在看书或思考的时候十分方便。由此开放式的教学空间便成了一个开放式的“图书室”。此外,在开放式教学空间内进行一定的休憩娱乐活动,可以让学生们在学习中(特别是熬夜画图的时候)能够得到一定的休息和放松。

开放式建筑学专业教室是一种特定的开放式教学空间,也是建筑学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它具有丰富的建筑功能、形式以及空间尺度,能够为建筑学专业教师与学生们之间的教学活动和交流探讨提供适宜的空间和环境。同时也能够使不同班级、年级以及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强烈,有利于营造具有趣味性的,自由、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 刘文佳.现代教学建筑空间与“开放式”教学[D].郑州:郑州大学,2003.

[2] 段然,文剑钢,郭晓阳等.我国高校建筑类专业教学环境研究[J].价值工程,2013,(22):125-130.

第10篇

关键词:公共建筑;异形幕墙;工程;施工技术;测量放线;难点;分析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th the building abnormity curtain wall projec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large-scale public buildings abnormity curtain wall project construction technical difficulties analysis, large-scale public buildings abnormity curtain wall project construction measuring unreeling analysis and large-scale public buildings abnormity curtain wall project construction analysis the key part of three aspects, large-scale public buildings around the special-shaped curtain wall projec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e center through more detailed analysis and explained, and then demonstrate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above a further promote the whole building abnormity curtain wall project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cess that play the vital role and significance.

Keywords: public buildings; Alien curtain wal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easuring unreeling; Difficulties;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异形建筑幕墙依托于传统意义上的平面幕墙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与完善,这种特殊构造的建筑幕墙也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工程实践当中。何谓异形建筑幕墙呢?从理论来说,这种建筑幕墙的特殊性以幕墙表面所呈现出的差异性曲面特征来体现,在这种曲面幕墙的构造之下形成一种特殊的空间建筑效果,这也正是异形建筑目前具备突出艺术表现能力与感染能力的根源所在。好比天津市博物馆中的“天鹅”仿生建筑,好比北京市天文馆新馆址所在的双曲面中空型建筑,都是在异形建筑幕墙的作用之下成为了整个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相关工作人员也必须明确一个方面的问题:我们在充分肯定建筑异形幕墙工程建设价值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这种新型幕墙工程施工同传统意义上的平面幕墙工程施工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性,施工难度更大,施工技术更为复杂,需要对其做概括与归纳。

一、大型公共建筑异形幕墙工程施工技术难点分析

首先,建筑异形幕墙表面形态的特殊性直接导致了幕墙材料构件的特殊性。现阶段大部分幕墙型材会以一定程度的弯曲形状存在,面材所必须的曲面弯曲特性使得有关幕墙施工构件的制作及加工难度显著提升。与此同时,为确保构件弯曲形状的稳定性与质量性,此类构件的储存及运输要求也比较高;其次,建筑异形幕墙空间造型的特殊性直接导致了整个建筑异形幕墙工程施工难度的大幅提升。以钢结构网架为主的空间结构形式对于工程施工构件的体积、质量以及形状指标均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不仅如此,有关这部分大体积、大重量构件的安装施工处理也存在显著的制约性,工程变动性大;再次,整个建筑异形幕墙工程施工放线难度比较大。造成这一问题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建筑立面形状并非普通意义上的平面规则性,而是异形形状,且这种异形形状多以曲面,甚至是双曲面的形式呈现,有关施工定点放线作业的执行难度比较大,定位处理需要在三维空间当中进行,最后,建筑异形幕墙,特别是球形面异形幕墙的节点处理难度较大。这类型形状幕墙不但有着一定程度的平面误差,同时也有着相当大的三维空间误差,节点应当如何针对三维空间误差进行调整是整个工程施工的关键所在。

二、大型公共建筑异形幕墙工程施工测量放线分析

由于公共建筑异形幕墙对于安装精度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在针对异形区特别是球形工程进行施工作业的过程当中必须以如下的测量放线方式来确保整个施工作业的精度。

(一)立体三维法测量放线分析。为确保整个建筑异形幕墙工程施工测量放线精度的有效性,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给应当在对工程轴线精确性进行复核的基础之上,借由幕墙公差设置相应的参照基准轴线,在对轴线精度复核无误的基础之上将其确定为辅助基准轴线,从而提高测量方向的准确性。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在于:考虑到基准点以及基准线位差对计量参数造成的误差影响,现场作业环节应当选用全站仪装置对基准线以及基准点之间的几何关系进行复核测量,确定相互之间的几何尺寸,以点线间几何精度的提升来实现整个测量放线精度的提升。

(二)弦高法尺寸定位测量放线分析。这种测量放线方式多适用于异形建筑幕墙圆弧形部门的尺寸定位。现场作业人员应当利用全站仪装置对立面幕墙左右两端的控制线予以确定,利用经纬仪装置,在操作室内放出平面控制网基准线所在位置的基础之上对异形建筑幕墙的进出位予以确定。

三、大型公共建筑异形幕墙工程关键部分施工分析

在放线测量基础之上,公共建筑异形幕墙工程施工应当着重关注对特殊结构部分的处理,在施工过程当中着重营造异形幕墙的结构特征,尤其是针对树叶状坡屋面以及陶土板幕墙施工,施工过程中应当着重关注以下几点问题。

(一)树叶状坡屋面施工分析。对于呈现树叶形状的坡屋面采光顶幕墙施工而言,应采取的施工方式如下所示:首先,选用全隐框幕墙系统,将该系统固定在屋面施工底部主体的钢结构当中;其次,在侧向主体钢结构施工当中以轴线的分散式布置凸显树叶根茎的设计思想。屋面采光顶侧面玻璃插入位置应当事先与轴线固定U槽相连接,选取一定厚度的铝塑板对连接部分进行外包装。在此基础之上,屋面采光顶底端应当选用不锈钢材质螺丝进行固定操作,实现屋面采光顶主体钢结构与此部分铝合金龙骨的固定性连接。

(二)陶土板幕墙施工分析。对于涉及到陶土板幕墙施工的建筑异形幕墙工程而言,施工过程当中应当始终确保整个幕墙系统的开放式,以此最大限度的缓解应用密封胶而带来的化学污染问题。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在于:由于陶土板幕墙施工横缝位置上下两片相邻的面板当中均有着一定的棱角角度,确保以上棱角角度在建设施工中的充分咬合能够避免雨水冲刷并流进异形幕墙内部。与此同时,在整个陶土板幕墙施工当中,为使得平板面材在于球形异形结构固定的过程当中更加的平整与顺滑,视觉上更加合理,应当在上下相邻面板中增设一道竖向延伸的间隔条性装置,一方面能够缓冲视觉冲突,另一方面也有效避免了开放式建筑异形幕墙系统中的横向缝隙直接暴露在室外环境当中,从而优化异形幕墙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四、结束语

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明确一个方面的问题: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与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日益完善,社会大众持续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对新时期的建筑施工事业提出了更为全面与系统的发展要求。可以说,建筑施工事业的建设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建设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在建筑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作用之下,形态特殊、造型多元的异形建筑幕墙以其极强的艺术表现与艺术感染力,受到了各方研究工作人员的关注与重视。本文针对大型公共建筑异形幕墙工程施工技术这一中心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 曲春珑.蔡鹏程.宋红等.兰华国际大厦单元式玻璃幕墙及异形弧体的设计与施工技术. [J].建筑技术.2006.37.(09).656-659.

[2] 杜志伟.论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研究—幕墙施工为例. [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1).

[3] 陈圣华.建筑工程中有框玻璃装饰幕墙施工工程工艺分析. [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6)

第11篇

Abstract:The thesis illustrates the reason for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using the method of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The different garden types have been compared and then the five factors of building the garden have been compared, which in turn makes us get to know better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lassical gardens in China and Japan and their respective excellent quality.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日本古典园林;对比分析;造园要素

Key words:Chinese classical garden;Japanese classical garden;comparison and analysis;factors for building gardens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4-0154-02

0 前言

通过比较研究,一方面发掘这两种风格所体现的自然之美,揭示两个民族如何感悟园林,如何再现和表现自然;另一方面通过研究,学习日本园林的长处,结合中国造园艺术,为当今中国景观设计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1 造成中日古典园林艺术差异的原因

中日地理环境和气候与思想文化差异是造成中日古典园林艺术差异的外因和内因。地理环境区别是大陆和海岛的差异,在园林文化上就是山水文化和水岛文化的区别。

气候因素的差异决定了两国园林建筑和植物的差异。中国南北跨度大,北方建筑防寒为主,较厚重;南方建筑通风、采光为主,较小巧,园林植物也有较大差异。日本属海洋性气候,温度较高,雨量充沛,树木资源丰富。日本园林建筑用拉窗和拉门分隔,可以拉开,形成通透的空间。

思想上,中国偏于儒,表现为乐天爱人,日本偏于佛,显示出孤独的禅意和对短暂人生的思考[1]。

2 中日两国古典园林发展史

中国园林发展史可以分五个时期,就是萌芽,产生,历经兴盛,成熟,衰微的过程。

商周秦汉是园林萌芽时期,出现了“囿”、“台”、“园圃”三种园林雏形。魏晋南北朝是园林的转折时期,佛教传入,玄学兴起及老庄哲学流行,园林崇尚自然。隋唐是园林发展全盛的时期,园林艺术由自然山水园向写意山水园过渡。宋元是文人写意山水园的成熟时期,呈现简远、雅致、天然的艺术风格。创作风格倾向写意,注重意境创造。明清时期,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阶段,江南园林艺术达到高峰。清中叶到清末园林艺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同时也是中国园林的衰结期,形式脱离内容倾向[2]。

日本园林发展史也可以分为五个阶段。飞鸟、奈良时代是中国式山水园林的泊来期,日本全面吸收中国的园林文化。平安时期唐文化和佛教仍是主流,但政府已停止派遣遣唐使,注重发展自己的文化。镰仓、室町时期是佛教禅宗化时期,产生了禅宗园林,特别是室町末期,产生了日本园林史上杰出的枯山水。桃山时期是园林的茶道化时期,日本人以朴素、淡泊为尚,创立幽静、幽玄的茶庭。江户时期是日本园林的综合时期,园林主题和类型丰富多变[3]。

3 中日古典园林风格类型的分析

中国园林大致可以分四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名胜游览区。皇家园林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私家园林有时代风格,从西汉自然山水园到明清人文山水园。江南园林体现了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精华。寺庙园林建筑金碧辉煌,殿堂之庭,栽植松柏竹等常青树木。名胜游览区是结合自然山水开发,具有公共游乐性质的园林[4]。

日本园林有以下几种类型:枯山水、茶庭、池泉园、筑山庭、平庭、寝殿造、书院造、净土宗。

枯山水即在没有池水溪流的地方仅立山石,以砂代水,以石代岛的做法。池泉式园林偏重于池泉为中心,筑山庭则是偏重于堆土山,平庭是在平坦地面上进行园林规划。茶庭是在进入茶室前的一段空间里,布置各种景观。寝殿造、书院造、净土宗主要是依据主体建筑而命名。

4 造园五大要素的比较

4.1 掇山的比较。中国古典园林掇山受蓬莱模式影响,皇家园林假山形体高大,雄伟;私家园林玲珑妩媚。日本古典园林中称“筑山”和 “野筋”。多取材神话中的仙山或自然中的名山,山体低矮缓和。

中国古典园林把山水画理论作为依据,表现山的峻峭挺拔,创造深山幽谷,洞天府地的意境 。日本园林追求荒山野丘的趣味。多为须弥山,不是表现山的形态,而是佛教的思想。土山多模仿自然名山。

4.2 置石的比较。置石立峰是以个体石材成景的造景手法。中国古典园林中多用太湖石、黄石等,日本园林多用青石等。审美标准,中国讲求“瘦、透、漏、皱”。日本选石以浑厚朴实为贵。

中国古典园林审美意境因置石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置石方式有特置、对置等。以特置为例,又称孤赏山石,由大块山石布置成独石景。日本置石审美意境因石块数量不同而异,如九块石头可以做成九山八海的形式。

4.3 理水的比较。中国园林讲究真水的处理,日本园林有真水和枯水两种处理。中国园林理水讲求“宁静致远”,以静赏为主。日本池泉式园林欣赏水的清澈通透,而枯山水以白砂之水表达空灵的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讲究来龙去脉,显示疏水未尽之意。理水原理为“小水则聚,大水则分”,丰富空间。日本园林只重来水,以泷代,水体较小,以聚为主。

4.4 建筑的比较。中国园林建筑式样丰富,皇家讲究对称,私家园林讲求一定变化,门窗花式多、雕刻装饰多,建筑密度较大。日本园林建筑多为高台式,式样简洁,以不对称为主,门窗构件式样简洁,建筑密度较小。

中日两国的建筑都可以分为主体实用性建筑、休闲性建筑、附属建筑、建筑小品四类。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厅、阁、堂等是私家园林主体建筑,皇家园林则是宫殿;日本古典园林以寝殿、书院、金堂等作为主体建筑,茶室是茶庭的主体建筑。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休闲性建筑有亭、廊、榭等;日本古典园林中休闲性建筑有钓殿、舟屋等。附属建筑在此指的是桥、围墙等。中国园林有牌坊、影壁等,日本园林有石鸟居、石灯笼等。

4.5 植物的比较。中国园林分两种,一是对花木外形的欣赏,二是欣赏花木蕴涵的文化。日本对苔草类植物情有独钟,在乔灌木方面也欣赏植物的外在美,日本喜欢象征长寿的植物和能体现生命意义的植物。

中国分两种情况:一是季相美,显示四季不同的景观。二是植物的空间审美,同其它造园要素搭配,形成“步移景异”的效果。日本重视春景和秋景,春赏樱花,秋赏红叶。樱花开在春季,只有短暂的几天;红叶类植物因其在秋季显出血染的风采,因而深受日本人的喜欢[1-2]。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以其“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掇山理水的手法等,取得了伟大成就。日本古典园林整体简单质朴,对每个细节都精心打造,简洁又不失精致。在某种程度上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值得我们学习。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认识到,现代景观设计,既要与传统园林一脉相承,又要借鉴别国的经验和成果,为我所用,这才有利于我国景观设计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丹荔.中日园林造园艺术比较[D].重庆:重庆大学,2005.

[2]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第12篇

形式和空间设计是重要的建筑创作手段,包含着人类基本和永恒的设计语言。建筑通常是根据一系列已知条件进行设想和实施建造的。从本质上讲,这些条件可以是纯功能性的,或者说他们也许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政治的和经济的氛围。已有的一系列条件可能远不能让人满意,于是就需要一系列完美的新条件。这样一来,建筑的创作活动其实就是一个从提问到找答案的过程。建筑创作过程既要使用形象思维,又要使用逻辑思维,思维特征兼具形象性与逻辑性。形象性又具体地体现为使用视觉的思维工具即视觉思维;逻辑性又集中体现在建筑创作是一个逻辑的思考过程。从本质上说,建筑设计所要把握和处理的对象、素材大都是视觉空间的。用另一种语汇来说,人们也生活在一个符号的世界里,并且符号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语言。建筑师的理解和经验都是用符号或形象的术语表示的,这些符号就是视觉图形,无论是具象还是抽象的。所以,对于建筑创作过程中形式逻辑以及造型方面的探索研究是必要并且需要重视的。 1 中国建筑师与西方建筑师的思维差别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对中西方建筑思维差异加以分析。早在我国古代南宋,中国的知识分子已经意识到了东方、西方思维上的差别了。思想家朱熹认为,中国人擅长“通几”,西方人则擅长“质测”。通几的概念为:几是周围的一切,这个名词翻译成现代语言,最贴切的涵义就是系统观。所以朱熹的观点是中国人的哲学观具有高度发达的系统论。而质测,意思就是形式逻辑和机械思维。这是西方人在思维活动中的优势,在天质上普遍要比东方人强,通过直观比较非常容易找到证据,比如:文字语言、音乐、绘画、建筑、城市规划、政治体制、机械制造。而建筑学,尤其是近现代从西方起源的建筑学,显然还是东方人的弱项。这里最关键的就是西方人把握了建筑中的形式逻辑,也即思维方式的差别,或多或少导致了东西方建筑文化的发展不平衡。比较一下中国和西方的建筑学历史,会发现它们在起步上就完全迥异。中国在传统的观念上没有承认建筑是一门艺术,或者是一种营造学说;艺术被认为是一种诗意上的和思想感情上的,而不是物质上所能带来的东西。所以中国建筑是发达的系统世界观,而西方建筑则是发达的形式逻辑。 2 建筑创作中对形式逻辑的思考 怎样走一条中国人自己的建筑学道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就是对形式逻辑有目的训练。将话题缩小到建筑形式,更简单地说就是造型。对比西方建筑学科的优势,针对于形式逻辑有两类问题需要我们注意和加强,这就是纯粹的数学形式逻辑以及各种其他不同范畴和层次的涵义关联。 2.1 纯粹的数学形式逻辑 纯粹的数学形式逻辑源于从毕达格拉斯、欧几里德开始的使用规则化的数学定量定义形式的思维方式。西方人很早就发现了黄金分割比(图1),而且运用黄金比的不断放大或者缩小的形式排列的“比例”系统。后来这个比例系统又有很多发展(图2),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柯布西耶发明的两个moudei(图3)。建筑大师结合现代的技术,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适用于各种尺度的比例系统。这种系统有严谨的关于比例和比例系统的推敲。而放眼到当代中国的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绝大多数则是表达了形式的关系,却没有严格定量到比例和比例系统的高度。 2.2 各种其他不同范畴和层次的涵义关联 影响建筑构成的因素很多,几乎任何一个方面的客观约束和主观选择都要带来形式上的差异。这些差异在不成规模的情况下并不易被人察觉,但汇总到一起,便会以一种极其系统、有机的姿态表现出来。比如,南北方建筑的差异,南方气候湿润对空气流通的要求高,开窗的面积和通透程度要比北方强。太阳高度角大不太重视南北向,但怕西晒要有遮阳设施,遮阳的形式设计是千变万化但又万变不离其宗的;而东北区域最不利的就是寒冷的气候和风沙,在技术材料不发达的年代基本的处理手法就是加厚墙体。而在今天,这个现象依然存在。比如砖混结构的普遍存在,决定了无论如何北方的房子都要比南方的厚重,加上前面提到的开窗问题,北方的建筑的造型手段大受限制,封闭感强、实体感强、体量相对紧凑,不可能太舒展、太通透、太轻灵。何止是南方和北方这么笼统的概念要产生诸多的形式差异,甚至是同样纬度的地区,内地和沿海、高山和平原……看似微小的地域自然环境的差异,都要造成相应的建筑形式上的反映。造型作为建筑设计中的难点是大家公认的。人们已知的世界由相互关联的各种系统构成,而相对于建筑造型的处理过程———中心、秩序、边缘层次和元素关联也是由各种系统相互作用而存在的。 2.2.1 中心 类似于事物的核心,取象于宇宙间最普遍的构成和产生事物的方式。一个城市无论在理论上如何演变,都免不了要有一个有绝对优势的发展核心,一个社区即便是没有刻意设计也要自然形成中心,如旅馆的中心是大堂中庭,是人流汇聚又重新组织的枢纽。从上面所举的例子中不难发现,越是原始的,非人为因素的系统,它的中心维持得越稳定,一旦有人类的参与,中心的稳定性就大打折扣。而建筑的形式有没有中心呢?就单纯的形式而言,历史上的建筑都是有中心的。这种中心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对称式的,横三纵五;一类是非对称的构图重心,非对称的均衡。但随着人类意识的不断演化以及文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没有明确中心的建筑。比如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的很多设计作品是各种形式的叠加,这类建筑的形式中心是被削弱了,但实际上它的中心向非表面的系统层次却跃进了一大步,它的中心是行为的、空间的。所以这类建筑的中心,是不能从照片上的二维图象能把握得了的,要真正体验建筑的力量就必须到现场去,去感受那里的场所精神。所以一般意义上的建筑造型,均指前面的两类———对称和非对称,而后一类空间场所的中心,是不能用造型这个单纯的形式词汇能表达清楚的。 2.2.2 系统原形 从核心开始,以各向同性的秩序向外扩展,向内收缩的存在模式。#p#分页标题#e# 2.2.3 秩序 秩序是依靠“元素”来传播的,很孤立、很表面。 2.2.4 边缘 由于秩序在系统传播存在客观的衰减,所以在一定范围内表现为事物内外明显的界限。 2.2.5 层次 相同的“元素”在一定范围内排列,表现为“层次”。靠近核心的层次为“上”,表达的秩序比较简单高效。远离核心的层次为“下”,表达秩序的能力比较复杂、低效。“上”对“下”的控制和指导是必然的,“下”对上的服从是被动的,不得已的。“下”对上是相对表面的,“上”对下是核心的。 3 结束语 通过对以上建筑创作造型中可能遇到的概念的理解,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归纳出建筑创作中对造型设计的一般处理方法:一方面,围绕着中心,要有大量相同的手法,这就是以往所谓的重复、韵律,实际上是秩序稳定的结果。另一方面,还要在某些局部形成变化,以往叫对立统一、对比。这种处理手法实际上是秩序在传达过程中遇到阻力而产生的边缘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