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时间管理基本知识

时间管理基本知识

时间:2023-08-07 17:31:25

时间管理基本知识

时间管理基本知识范文1

1.1应急决策行为的情景—应对模式研究

近年来的应急管理实践表明,应急决策理论是应急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其过程以应急前的预案和现场的信息研判、知识综合集成为主要情景,通过快速渐进、协同和响应处置等机制进行情景演化分析,以实现应急管理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应。应急决策不同于其他经济、社会活动的决策。从决策资源来看,由于应急的突发性、快速演化性和并发机制,应急面临着时间、事态不确定性和救急资源等方面的限制。从应急信息和知识的演化过程来看,应急决策是数据驱动的决策模式。由于数据的离散性,不能直接得出完全符合推理逻辑的知识规则,在数据模式的提取、选择和应用中存在较大风险。在应急现场没有完全符合知识决策的归纳与演绎的背景,决策方案、决策情景多是以海量数据为基础。大多决策过程都是基于现场数据的综合研判,提出事态演化模式,基于这些模式进行事件和应对的耦合选择。在应急决策环境下,基于数据对决策的直觉支撑和间接关联作用,笔者认为应急决策的行为模式是基于情景数据的拼凑(Bricolage)和即兴(Improvisation)式应对过程。情景是基础,提供资源分布、数量、可得性和可用性流程数据,其核心是有限资源;其应对是面向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演化的即兴和拼凑。

1.2应急决策行为机理研究

拼凑一词的本意是做零工,即利用手头的材料和资源进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问题的暂时性解决和直觉选择。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和理论,首先被引入到组织应急管理领域,由于组织边界的存在,可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组织运营活动要以资源限制为起点,进行常规计划和意外突发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寻找。因此,一些学者在界定拼凑的概念时指出,动手组合现有资源或就地取材,尝试创造新用途和将就解决是拼凑模式的主要特征。在本质上,拼凑是基于组织的知识储备,进行知识的组合和集成,以及基于知识的能力范围内的将就创造,以发现知识的新用途和意外收获。相对于有系统的规划而言,拼凑是短期的、直觉的。但在有限资源约束下,从最直觉的时间、空间等维度出发,提出的平行性拼凑和选择性拼凑的过程具有系统修补性和结构主义机理。因此,利用知识资源进行拼凑应急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寻找是完全可行的。在拼凑模式中,常见的制度、资源、即兴和决策拼凑都是静态的,没有考虑制度、资源、即兴和决策的将来变化与效应。基于这些形式,笔者认为这些形式的本质是知识,知识拼凑能聚集学科、部门和多因素关联的应急情景。

基于知识拼凑把平行发展和重点发展相结合,实现资源用途和资源服务的全面拼凑。即兴是针对不确定性环境,在极短时间内进行获取、转移、共享和发现的过程,具有自发性、直觉性和高价值性。知识是即兴的基础,知识所依赖的情景为即兴提供直觉场景构建要素,目标是并行化决策和执行。在本质上,即兴是基于框架的创造,这个框架是基于情景的知识范围和结构的直觉再现。框架的形成来源于组织记忆,记忆保留下的要素和关联构成即兴模式的过程。基于记忆能力进行情景知识的学习,推动即兴要素的发现和获取,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进行要素的创造性关联和聚类,形成要素间的新关系和新框架。在应急环境下,决策仅能基于情景,面对情景的事态演化、响应、处置策略进行新的关联寻找,推动新策略的生成。

在不同的应急情境下,决策行为之间的借鉴表现为修饰性即兴和发现性即兴。在应急现场,制度、过程和资源所能关联的要素比较上,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不能完全即兴。这不仅是情景、习惯和组织惯性对即兴的影响,也是知识粘性和知识认知过程所表现出来的依赖性创造。对比拼凑和即兴,机理的差异表现为要素和框架之间的关系。在拼凑的过程中,要素是起点,通过空间关联进行要素聚类形成框间结构;在即兴中,由于即兴的知识惯性依赖,有限时间能创造的是直觉框架,对应框间与情景间的耦合,具体化耦合关系的要素。在应急决策中,资源限制、时间和空间范围限制决定拼凑和即兴是主要的决策模式,其过程和结构受到不确定性的影响。

2面向应急决策行为的知识管理能力框架研究

知识管理能力(KnowledgeManagementCapacity,KMC)是知识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个人心理倾向和组织惯性。在对知识的认知过程中,心理倾向是信息加工的轨迹、知识记忆的渠道与情景要素之间的关联的行为偏好;大量心理倾向的聚集形成同类情景的类似资源组织方式,这也就形成组织惯性。组织惯性能方便实践知识的沉淀和转化。当前对知识管理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过程认为知识管理能力是对知识管理活动的协调、集成和控制能力,强调知识的背景和情景;另一观点是从企业能力理论研究知识管理能力和结构。这些研究在本质上把知识管理能力按照能力基础、转化条件和应用接口等要素来研究,但忽略了能力的获取过程和能力绩效差异。也就是说,过程论和能力基础观多是能力的自身成分,没有从资源和知识资源的情景特征研究能力行为演化。

因此,从行为科学、情景依赖与拓展理论视角研究知识管理能力,从资源观入手,在分析知识资源对基础能力或能力元的结构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情景—应对模型、拼凑和即兴的知识管理能力框架。框架认为,企业资源观是基础,秉承知识是企业能力的基础,基于过程论的知识获取、定位、转化和应用就能形成企业的基本能力。基本能力是组织能力的最小单元,常常表现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组织内外资源的整合能力,以及对社会资源的集成能力等。能够聚集和关联资源的是组织的情景和流程,在聚集和关联的过程,资源产生相互依赖,构成资源网络。在资源网络动态演化环境下,知识的管理能力表现为知识在网络中的嵌入、对网络关系和结构的调节。

3情景驱动的知识管理能力研究

3.1基于情景演化的知识管理能力研究

情景是知识资源与流程的结合,是通过心理倾向和组织惯例选择知识资源完成事件过程的所有认知模式和关系规范综合。情景驱动就是从情景着手,以流程为线索获取知识需求,从需求中抽取和细化事件任务,运用形式化和相关方法表达实体、动作、交互及事件相关联的行为。其中流程依赖情景中的上下关联事件,不同的情景有不同的行为,可通过偶发、串发、并发等抽象模型描述相关的行为演化特性。根据行为演化过程以情景演化模式来组织知识管理,提高知识与情景的关联性、一致性和连续性。综合上述知识管理能力的关系核心和情景演化的知识模型,可以发现,基于情景演化的知识管理能力包含知识关系、知识与流程、知识来源和演化、知识间的串行和并行关联等。从系统角度看,知识关系关联知识获取、共享、积累、应用和创造等环节的流程,能调节流程内资源网络的结构,构成知识管理能力的核心能力。在情景的突发和引发、情景间的串发和并发形式下,通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逻辑整合知识裙带、平行的情景—知识。

3.2基于情景—应对型交互的知识管理能力结构研究

在经典的知识管理模型中,内化、外化、社会化和组合构成知识和情景之间的交互方式。因此,情景是隐性知识的载体和综合体,基于情景的演化和蔓延构成从情景到情景的转化,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基于知识产生的背景或情景,情景要素和关系的改变是社会影响的结果,是基于社会化信息的知识发现和应用。与这一过程相对,应对自身的系统性提升和科学性论证是组合化的过程,其中拼凑是组合的最基本形式。面向情景采取应对策略,是从隐性到显性的转化。情景内的要素和关系非常复杂,形式多样,在应对过程中主要考虑的是主要关系,把复杂的经验和体会心得通过研判和谈论形成措施和对策。根据这样的过程机制,从情景到应对是从隐性到显性的过程。反过来,是内化,它涵盖了应对策略对情景的阻止、减缓、并发、引发、控制、转移和恢复等所有显性到隐性的过程。在知识管理过程和具体活动层面上,上述4类关系形式完全可对应知识管理活动间的联系及知识活动的选择偏好和组织惯例。特别是在资源、能力、行为和惯性的融合过程中,应对的行为模式,其内在的知识管理能力机制主要表现为内化、外包、社会化和组合化4类。在逻辑上,这4类关系可以是平面的循环系统,也可以是立体的螺旋系统。它们之间相互转化以实现知识管理活动的偏好选择和协调功能,并触发知识资源整合效应的扩张和演变。

4面向应急决策行为的KMC的界面研究

4.1基于拼凑的KMC的界面研究

基于拼凑的KMC界面就是基于拼凑机制而获得的可以直接应用或感知的知识管理能力的接口。在有限资源、知识和流程条件下,从时间和空间限制上优化资源、知识和流程之间的组合、增减、替换,以延伸知识作用范围、实验资源的新用途,变革基于流程的知识共享和应用,并形成知识活动的集中式和平行性运作模式。知识管理的集中式运作是基于拼凑的重点选择机制而进行的知识管理能力构建,首先要分析集中式知识管理的需求,需求的发现和挖掘基于情景的演化规律,把时间和空间上容许的组合,通过对现有资源增减和替换的改变来布局组合背景。其次,基于知识活动间的关联进行迁移和整合,形成知识活动在时间或空间上的相对集中,形成知识扩散效应。最后,扩散的知识改变流程资源组织方式和作用于价值的机制并最终推动资源、知识和流程的拼凑。

相对于集中式知识管理而言,平行性知识管理能力主要表现在基于时间和空间的并行化、分布式管理等方面。并行和分布式是拼凑的平行性选择策略,该策略发挥资源、知识和流程的因地制宜的机制,一方面通过并行进行知识的分解和集成;另一方面通过分布式布局扩大知识作用范围和资源搜索渠道。并行为拼凑提供要素和情景,拼凑过程是并行结果的整合过程,两者相互促进。因此,在知识管理过程中,各种知识活动的交互影响及协调能力由并行性拼凑模式所决定,知识管理流程的差异性是并行拼凑模式之间的差异。多样化的知识管理流程反映了拼凑的有限知识资源的条件限制。

4.2基于即兴的KMC的界面研究

基于即兴的KMC界面就是基于即兴机制而获得的可以直接应用或感知的知识管理能力的接口。即兴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的交叉影响下,根据对情景—应对的创造性差异,主要有修饰性即兴和发现性即兴两类。基于即兴的KMC界面也就可以概括为修饰性知识管理能力和发现式知识管理。在既有的认知框架下,即兴的修饰性驱动的知识管理能力是对动态能力、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补充、中介和调节。动态能力或动态竞争力是面向环境的适应性改造能力,是维持和创造组织长期的生存和利润的基础。但动态能力由于强调构成能力资源的市场交易和可获得性,而忽略了能力基础要素的转型带来的不确定性造成风险和漏洞。基于即兴的知识管理能力是动态能力的基础之一,能补充和强化动态能力的获取和更新机制。

在应用和感知层面,基于即兴的知识管理能力直接丰富了动态能力的知识库和模型库。而在吸收和创新能力框架下,知识管理能力是调节吸收能力作用于创新能力的主要变量。特别是基于即兴的知识管理能力,在时间压力下,促进吸收能力的社会集成机制的形成,在特定层次和水平下调节吸收能力对增量式创新和变革性创新的绩效,最后传导至组织的敏捷性和柔性。即兴能力强的组织,决策和实施间的耗损低、风险小。基于即兴的知识管理能力在改变时效和敏捷运作中调节吸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从情景的启发性着手,即兴能带来新的发现,时间压力改变知识管理活动,不同学科、组织和关系的知识的组合能诱导新的集成、共享和组合模式。特别是基于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即兴能力的基础和决策平台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因此即兴的情景更加可视和智能。从而基于即兴的知识管理在实现组织智能化管理和一体化管理上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即兴的知识管理能力在组织的内化创造、外化扩散等方面提供时效保障。在智能信息技术平台下,即兴的知识共享—集成—创新提高了面向技术联盟、研发外包等任务的管理接口。例如,众包模式下大多任务的外包都是在线及时的即兴之作,知识的创新也是基于不同学科、背景、思维的拼凑,即兴发现任务的解决方案。

5结束语

时间管理基本知识范文2

目前,设计知识管理已成为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的研究热点,如美国nist的设计知识库项目[2];欧洲wise工程知识管理项目[3]、moka项目[4];韩国lg公司资助的知识管理项目[5];国家863资助的知识管理平台研究[6]等,但还没有一个实用的能支持概念设计知识重用的系统,对它的研究也还停留在理论准备阶段。

本文在研究了基于本体的的概念设计知识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框架,研究了用户对本体的定义、对知识结构内容的自由扩充以及概念设计知识的检索方法等关键技术。

1、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建模

1.1 概念设计知识分类与表达

概念设计是对设计问题加以描述,并以方案的形式提出众多解的设计阶段[7].概念设计从不同的角度有多种定义[8].一般认为,概念设计是指以设计要求为输入、以最佳方案为输出的系统所包含的工作流程,是一个由功能向结构的转换过程。

图1描述了一般概念设计的工作流程,它包含综合与评价两个基本过程。综合是指根据设计要求,运用各种分析、设计方法推理而生成的多个方案,是个发散过程;评价则从方案集中择出最优,是个收敛过程。概念设计是将所设计的产品看成一个系统,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去分析和设计。具体说,概念设计就是将设计对象的总功能分解成相互有机联系的若干功能单元,并以功能单元为子系统进行再次分解,生成更低一级的功能单元,经过这样逐层分解,直至对应的各个最末端功能单元能够找到一个可以实现的技术原理解。概念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功能到结构的映射,概念设计过程主要包括:功能创新、功能分析和功能结构设计、工作原理解的搜索和确定、功能载体方案构思和决策。

根据概念设计的过程及人在设计时的认知特点将概念设计知识分为元知识和实例知识(其分类如图2所示)。元知识中主要包括功能知识、技术原理解知识、结构知识等。实例知识中主要包括方案设计实例、技术原理解实例、产品实例等知识。

(1)功能知识。主要描述产品完成的任务,描述产品的功能及功能子项。描述产品要完成的功能,包括功能内容、实现参数、性能指标等;

(2)技术原理解知识。描述产品功能及功能子项的原理解答。它的表达要复杂些,一方面可用文字、数字表达它的说明、解答参数,另一方面,要有图形支持产品原理解答;

(3)结构知识。描述产品的结构设计状况,是对原理域知识的细化和扩充,是求解原理解的结构载体,可描述产品关键部分的形状、尺寸和参数。产品功能 结构的映射(简称为功构映射)就是对产品的功能模型进行结构实现的求解,是将产品功能性的描述转化为能实现这些功能的具有具体形状、尺寸及相互关系的零部件描述。在这里功能是产品结构的抽象,是结构实现的目的;而结构则为实现某功能而选用的一组构件或元件。功能 结构间的关系一般而言是多对多的映射关系。一个功能可能由一个或多个特征或元件实现,而一个特征或元件也可能完成一个或多个功能;

(4)实例知识。已成功或失败的设计范例,包括方案设计实例,产品结构知识实例、技术原理解实例等。它包含了更多的实际因素,是类比设计和基于实例推理设计的基础。

以工程机械中某型滑模式水泥摊铺机为例,总功能为摊铺水泥路面,总功能可细分为滑模作业、控制作业等功能,滑模作业功能又可细分为提水泥浆、挤压成型等功能。其中某个功能的实现可能会由几个结构组合而成,例如滑模式水泥摊铺机滑模作业功能就是由螺旋分料器、刮平板等几个结构一起才能实现。图3为该水泥摊铺机的功能层次定义和功能分解结构举例。该产品所对应的结构分解则如图4所示。图5中给出了对于滑模作业功能的技术原理解简图、技术原理解的评价、参考产品,以及实现该功能的说明等相关的知识。

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概念设计予以支持,对概念设计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至今仍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法。目前的知识建模主要是专家系统,最常用的知识模型包括框架、产生式规则、语义网络、谓词逻辑等。专家系统的知识建模主要侧重符号层的系统实现,很少考虑动态的,非结构化的知识,造成专家系统解决问题的局限性,使得专家系统不能解决大型复杂问题。

本体作为“对概念化显式的详细说明”[9,10],研究领域内的对象、概念和其他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很好地解决概念设计知识的表达、检索和重用等问题。采用本体描述概念设计知识可以支持细粒度的产品语义信息的描述,可以形式化地定义特定领域的知识,如概念、事实、规则等;支持语义层面的集成和共享,基于本体的知识定义可以对知识作普遍的、无歧义的语义解释,可以保证不同使用者之间进行语义层面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

1.2 本体建模过程描述

本体是某一领域的概念化描述,着意于在抽象层次提出描述客观世界的抽象模型,它包括两个基本的要素: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本体的构建必须满足以下的要求:对目标领域的清晰描述;概念或概念之间关系的明确定义;一般性和综合性原则。本体可以有多种表述方式,包括图形方式、语言形式和xml文档形式等。

基于本体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建模过程包括3个阶段:

(1)产品概念设计知识目标确定。产品概念设计知识定位,概念设计知识的定位决定本体构造的功能需求及最终用户。

(2)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分析与建立。根据需求分析,确定该领域的相关概念及概念属性,并用xml语言进行形式化描述。这个阶段是建立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整个本体的生成质量,同时也是工作量最大的阶段。

(3)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评价。对所创建的本体进行一致性及完备性评价。一致性是指术语之间的关系逻辑上应保持一致;完备性是指本体中概念及关系应是完善的。我们称该3阶段的组合为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建模的一个生命周期(见图6)。

1.3 概念设计知识的本体表示

在此我们以工程机械中滑模式水泥摊铺机为例,结合图3~图5中的实际知识,从概念实体、概念属性及概念间关系等方面来说明产品知识、功能知识、技术原理解知识、技术原理解实例等概念设计知识的本体表示,通过概念蕴涵、属性关联、相互约束和公理定义等方法揭示了概念间的本质联系,形成一个语义关系清晰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模型。建模采用目前最新的owl语言描述。

表述的语义为一个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继承了一个产品的所有属性,此外还具备了关系属性:摊铺能力,同时,又对属性摊铺能力作了限制:只能应用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领域,且取值变化只能在摊铺宽度中(省略了关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似属性的定义,如摊铺厚度和摊铺速度等)。

(3)功能知识类

<owl:classrdf:id=“功能知识”>

<owl:restriction><owl:onpropertyrdf:resource=“#功能名称”/>

<owl:cardinality>1</owl:cardinality>

</owl:restricton>

<owl:restriction><owl:onpropertyrdf:resource=“#产品”/>

<owl:mincardinality>1</owl:mincardinality>

</owl:restricton>

</owl:class>

表述的语义为一个功能知识只有一个功能名称,且最少具有一个相关产品(省略了功能知识类似属性的定义,如功能编号、功能说明、创建人、创建时间、存储位置等)。

(4)功能技术原理解类

<owl:classrdf:id=“功能技术原理解”>

<owl:restriction>

<owl:onpropertyrdf:resource=“#功能知识”/></owl:restricton>

<owl:restriction>

<owl:onpropertyrdf:resource=“#技术原理解简图”/></owl:restricton>

</owl:class>

表述的语义为一个功能技术原理解具有对应的功能名称,相关的技术原理解简图(省略了技术原理解类似属性的定义,如评价、参考产品、创建人、创建时间、存储位置等)。

上述描述中,使用类公理(subclassof)描述了两个类(概念)之间的继承关系,如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是产品类的子类。在描述类属性时,使用关系属性(objectproperty)描述了类的某个属性同时也表示了两个类之间的某种关系,如摊铺能力既是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的一个属性,同时也表达了和摊铺宽度类之间的对应关系。另外,使用属性公理domain和range表示属性的应用领域和属性的取值范围,如属性摊铺能力只能用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且它的取值只能是摊铺宽度数据集。

1.4 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的特点和优势

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可以让设计人员更好地重用已有的概念设计知识,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或优势:

(1)支持用户定制知识类别。产品概念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类型的知识,如:功能类、功能技术原理方案解类等。这些知识的描述和使用有着不同的特点,不能用相同的描述框架来处理。基于本体的设计知识建模允许用户对设计中知识类别加以定制,针对每一类别定义其描述属性,从而较好的解决了概念设计中多来源多类型知识的表示问题。

(2)支持概念共享的知识库构建。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的构造澄清了概念设计领域知识的结构,为概念设计知识的表示打好了基础,而本体中统一的术语和概念也使概念设计知识更好地共享成为可能。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表示在区分不同知识类别的同时,建立起概念间的共享联系。通过概念间的共享机制,避免了设计知识库的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问题,方便了知识的建模录入、检索及统计处理。

(3)多视图和基于本体概念的知识检索。在目前的应用系统中一般采用基于关键字的数据库查询方法,由于其数据库组织不是建立在能够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事实和实例的领域模型的基础上,因此无法实现智能查询和信息推理,也就无法解决语义异构性问题。由于不同的组织和人员可能使用不同的词语表示同一个含义,因此查询系统得不到意义相同但用词(语法)不同的内容。当需要对多个数据源进行查询的时候问题更为明显,多意词和同义词会使查询得到许多不相关的信息,而忽略另外一些重要信息。

在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中由于具有统一的术语和概念,知识库建立在本体的基础上,使得基于知识的设计意图匹配成为可能。采用基于知识、语义上的检索匹配,对用户的检索请求,通过查询转换器按照本体把各种检索请求转换成对应的概念,在本体的帮助下从知识库中匹配出符合条件的数据集合,解决了语义异构的问题。

从人在设计时的认知特点出发,可以采用基于功能分解树的功能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基于产品分解结构树的结构设计知识检索视图,还可以利用本体中已定义的概念定义其它知识检索视图,比如需求功能知识检索视图、软件工具使用知识检索视图等,实现基于知识检索的设计意图的匹配。

2、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

2.1 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结构

结合工程机械行业的实际,本文提出了图7所示的基于本体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结构,系统按照知识产生、获取和利用的流程来构建,系统结构主要包括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工具、数据接口程序以及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库,具体由4个部分构成。

(1)概念设计知识获取。概念设计知识的获取包括从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定义、本体之间关系定义、本体知识库生成到概念设计知识获取整个过程。

(2)概念设计知识维护。主要包括从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维护、本体关系维护、知识库重新生成到概念设计知识维护的过程,实现对本体的属性修改,各类知识之间的关系维护,以及知识库的更新等。

(3)概念设计知识检索重用。系统中提供基于多视图的知识检索方式,如基于功能分解树的功能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基于产品分解结构树的结构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及用户定义的其它知识检索视图。此外系统提供基于本体概念的知识检索方式,通过本体映射库,可以实现同义词的检索,保证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概念和术语表示相同的设计信息的人可以得到相同的知识帮助。

(4)概念设计知识库的构建。要实现基于本体的,支持客户自定义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必须由足够的柔性,支持各类知识的存储,作为系统基石的知识库的构建就不能采用完全预先定义的方式,在系统中我们采用基础数据库加上在此基础上经过本体定义工具动态生成的各类知识库的方法保证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的实现。

2.2 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关键技术及实现

时间管理基本知识范文3

目前,设计知识管理已成为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的研究热点,如美国NIST的设计知识库项目[2];欧洲WISE工程知识管理项目[3]、MOKA项目[4];韩国LG公司资助的知识管理项目[5];国家863资助的知识管理平台研究[6]等,但还没有一个实用的能支持概念设计知识重用的系统,对它的研究也还停留在理论准备阶段。

本文在研究了基于本体的的概念设计知识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框架,研究了用户对本体的定义、对知识结构内容的自由扩充以及概念设计知识的检索方法等关键技术。

1、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建模

1.1 概念设计知识分类与表达

概念设计是对设计问题加以描述,并以方案的形式提出众多解的设计阶段[7].概念设计从不同的角度有多种定义[8].一般认为,概念设计是指以设计要求为输入、以最佳方案为输出的系统所包含的工作流程,是一个由功能向结构的转换过程。

图1描述了一般概念设计的工作流程,它包含综合与评价两个基本过程。综合是指根据设计要求,运用各种分析、设计方法推理而生成的多个方案,是个发散过程;评价则从方案集中择出最优,是个收敛过程。概念设计是将所设计的产品看成一个系统,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去分析和设计。具体说,概念设计就是将设计对象的总功能分解成相互有机联系的若干功能单元,并以功能单元为子系统进行再次分解,生成更低一级的功能单元,经过这样逐层分解,直至对应的各个最末端功能单元能够找到一个可以实现的技术原理解。概念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功能到结构的映射,概念设计过程主要包括:功能创新、功能分析和功能结构设计、工作原理解的搜索和确定、功能载体方案构思和决策。

根据概念设计的过程及人在设计时的认知特点将概念设计知识分为元知识和实例知识(其分类如图2所示)。元知识中主要包括功能知识、技术原理解知识、结构知识等。实例知识中主要包括方案设计实例、技术原理解实例、产品实例等知识。

(1)功能知识。主要描述产品完成的任务,描述产品的功能及功能子项。描述产品要完成的功能,包括功能内容、实现参数、性能指标等;

(2)技术原理解知识。描述产品功能及功能子项的原理解答。它的表达要复杂些,一方面可用文字、数字表达它的说明、解答参数,另一方面,要有图形支持产品原理解答;

(3)结构知识。描述产品的结构设计状况,是对原理域知识的细化和扩充,是求解原理解的结构载体,可描述产品关键部分的形状、尺寸和参数。产品功能 结构的映射(简称为功构映射)就是对产品的功能模型进行结构实现的求解,是将产品功能性的描述转化为能实现这些功能的具有具体形状、尺寸及相互关系的零部件描述。在这里功能是产品结构的抽象,是结构实现的目的;而结构则为实现某功能而选用的一组构件或元件。功能 结构间的关系一般而言是多对多的映射关系。一个功能可能由一个或多个特征或元件实现,而一个特征或元件也可能完成一个或多个功能;

(4)实例知识。已成功或失败的设计范例,包括方案设计实例,产品结构知识实例、技术原理解实例等。它包含了更多的实际因素,是类比设计和基于实例推理设计的基础。

以工程机械中某型滑模式水泥摊铺机为例,总功能为摊铺水泥路面,总功能可细分为滑模作业、控制作业等功能,滑模作业功能又可细分为提水泥浆、挤压成型等功能。其中某个功能的实现可能会由几个结构组合而成,例如滑模式水泥摊铺机滑模作业功能就是由螺旋分料器、刮平板等几个结构一起才能实现。图3为该水泥摊铺机的功能层次定义和功能分解结构举例。该产品所对应的结构分解则如图4所示。图5中给出了对于滑模作业功能的技术原理解简图、技术原理解的评价、参考产品,以及实现该功能的说明等相关的知识。

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概念设计予以支持,对概念设计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至今仍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法。目前的知识建模主要是专家系统,最常用的知识模型包括框架、产生式规则、语义网络、谓词逻辑等。专家系统的知识建模主要侧重符号层的系统实现,很少考虑动态的,非结构化的知识,造成专家系统解决问题的局限性,使得专家系统不能解决大型复杂问题。

本体作为“对概念化显式的详细说明”[9,10],研究领域内的对象、概念和其他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很好地解决概念设计知识的表达、检索和重用等问题。采用本体描述概念设计知识可以支持细粒度的产品语义信息的描述,可以形式化地定义特定领域的知识,如概念、事实、规则等;支持语义层面的集成和共享,基于本体的知识定义可以对知识作普遍的、无歧义的语义解释,可以保证不同使用者之间进行语义层面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

1.2 本体建模过程描述

本体是某一领域的概念化描述,着意于在抽象层次提出描述客观世界的抽象模型,它包括两个基本的要素: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本体的构建必须满足以下的要求:对目标领域的清晰描述;概念或概念之间关系的明确定义;一般性和综合性原则。本体可以有多种表述方式,包括图形方式、语言形式和XML文档形式等。

基于本体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建模过程包括3个阶段:

(1)产品概念设计知识目标确定。产品概念设计知识定位,概念设计知识的定位决定本体构造的功能需求及最终用户。

(2)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分析与建立。根据需求分析,确定该领域的相关概念及概念属性,并用XML语言进行形式化描述。这个阶段是建立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整个本体的生成质量,同时也是工作量最大的阶段。

(3)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评价。对所创建的本体进行一致性及完备性评价。一致性是指术语之间的关系逻辑上应保持一致;完备性是指本体中概念及关系应是完善的。我们称该3阶段的组合为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建模的一个生命周期(见图6)。

1.3 概念设计知识的本体表示

在此我们以工程机械中滑模式水泥摊铺机为例,结合图3~图5中的实际知识,从概念实体、概念属性及概念间关系等方面来说明产品知识、功能知识、技术原理解知识、技术原理解实例等概念设计知识的本体表示,通过概念蕴涵、属性关联、相互约束和公理定义等方法揭示了概念间的本质联系,形成一个语义关系清晰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模型。建模采用目前最新的OWL语言描述。

表述的语义为一个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继承了一个产品的所有属性,此外还具备了关系属性:摊铺能力,同时,又对属性摊铺能力作了限制:只能应用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领域,且取值变化只能在摊铺宽度中(省略了关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似属性的定义,如摊铺厚度和摊铺速度等)。

 

(3)功能知识类

<owl:Classrdf:ID=“功能知识”>

<owl:Restriction><owl:onPropertyrdf:resource=“#功能名称”/>

<owl:cardinality>1</owl:cardinality>

</owl:Restricton>

<owl:Restriction><owl:onPropertyrdf:resource=“#产品”/>

<owl:mincardinality>1</owl:mincardinality>

</owl:Restricton>

</owl:Class>

表述的语义为一个功能知识只有一个功能名称,且最少具有一个相关产品(省略了功能知识类似属性的定义,如功能编号、功能说明、创建人、创建时间、存储位置等)。

(4)功能技术原理解类

<owl:Classrdf:ID=“功能技术原理解”>

<owl:Restriction>

<owl:onPropertyrdf:resource=“#功能知识”/></owl:Restricton>

<owl:Restriction>

<owl:onPropertyrdf:resource=“#技术原理解简图”/></owl:Restricton>

</owl:Class>

表述的语义为一个功能技术原理解具有对应的功能名称,相关的技术原理解简图(省略了技术原理解类似属性的定义,如评价、参考产品、创建人、创建时间、存储位置等)。

上述描述中,使用类公理(subclassof)描述了两个类(概念)之间的继承关系,如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是产品类的子类。在描述类属性时,使用关系属性(objectproperty)描述了类的某个属性同时也表示了两个类之间的某种关系,如摊铺能力既是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的一个属性,同时也表达了和摊铺宽度类之间的对应关系。另外,使用属性公理domain和range表示属性的应用领域和属性的取值范围,如属性摊铺能力只能用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且它的取值只能是摊铺宽度数据集。

1.4 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的特点和优势

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可以让设计人员更好地重用已有的概念设计知识,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或优势:

(1)支持用户定制知识类别。产品概念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类型的知识,如:功能类、功能技术原理方案解类等。这些知识的描述和使用有着不同的特点,不能用相同的描述框架来处理。基于本体的设计知识建模允许用户对设计中知识类别加以定制,针对每一类别定义其描述属性,从而较好的解决了概念设计中多来源多类型知识的表示问题。

(2)支持概念共享的知识库构建。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的构造澄清了概念设计领域知识的结构,为概念设计知识的表示打好了基础,而本体中统一的术语和概念也使概念设计知识更好地共享成为可能。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表示在区分不同知识类别的同时,建立起概念间的共享联系。通过概念间的共享机制,避免了设计知识库的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问题,方便了知识的建模录入、检索及统计处理。

(3)多视图和基于本体概念的知识检索。在目前的应用系统中一般采用基于关键字的数据库查询方法,由于其数据库组织不是建立在能够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事实和实例的领域模型的基础上,因此无法实现智能查询和信息推理,也就无法解决语义异构性问题。由于不同的组织和人员可能使用不同的词语表示同一个含义,因此查询系统得不到意义相同但用词(语法)不同的内容。当需要对多个数据源进行查询的时候问题更为明显,多意词和同义词会使查询得到许多不相关的信息,而忽略另外一些重要信息。

在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中由于具有统一的术语和概念,知识库建立在本体的基础上,使得基于知识的设计意图匹配成为可能。采用基于知识、语义上的检索匹配,对用户的检索请求,通过查询转换器按照本体把各种检索请求转换成对应的概念,在本体的帮助下从知识库中匹配出符合条件的数据集合,解决了语义异构的问题。

从人在设计时的认知特点出发,可以采用基于功能分解树的功能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基于产品分解结构树的结构设计知识检索视图,还可以利用本体中已定义的概念定义其它知识检索视图,比如需求功能知识检索视图、软件工具使用知识检索视图等,实现基于知识检索的设计意图的匹配。

2、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

2.1 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结构

结合工程机械行业的实际,本文提出了图7所示的基于本体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结构,系统按照知识产生、获取和利用的流程来构建,系统结构主要包括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工具、数据接口程序以及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库,具体由4个部分构成。

(1)概念设计知识获取。概念设计知识的获取包括从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定义、本体之间关系定义、本体知识库生成到概念设计知识获取整个过程。

(2)概念设计知识维护。主要包括从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维护、本体关系维护、知识库重新生成到概念设计知识维护的过程,实现对本体的属性修改,各类知识之间的关系维护,以及知识库的更新等。

(3)概念设计知识检索重用。系统中提供基于多视图的知识检索方式,如基于功能分解树的功能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基于产品分解结构树的结构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及用户定义的其它知识检索视图。此外系统提供基于本体概念的知识检索方式,通过本体映射库,可以实现同义词的检索,保证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概念和术语表示相同的设计信息的人可以得到相同的知识帮助。

(4)概念设计知识库的构建。要实现基于本体的,支持客户自定义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必须由足够的柔性,支持各类知识的存储,作为系统基石的知识库的构建就不能采用完全预先定义的方式,在系统中我们采用基础数据库加上在此基础上经过本体定义工具动态生成的各类知识库的方法保证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的实现。

2.2 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关键技术及实现

时间管理基本知识范文4

关键词:信息系统项目管理;项目经理;学习方法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是本科或硕士研究生计算机类专业及信息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是一门理论基础与先进实践技术相结合的工程类课程,涵盖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理论、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方法、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工具等多方面的内容。课程教学是以培养更加专业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者为目的,在已有企业管理知识和信息化技术知识的基础上,提升管理者的项目管理能力。该课程一般情况下设置于本科阶段第7个学期,或研究生阶段第3个学期,说明该课程是学生阶段向职员阶段转化的一门课程,同时也说明该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需要大量的先修课程作为知识铺垫。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征表明课程内容以及课程教学面向学生就业。

一、研究综述

鉴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课程内容的复杂性和应用性,很多老师都在积极探讨课程的教学模式。从目前研究的成果来看,研究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方法的研究,例如谢刚等人探讨了情景模拟教学法,以IT项目招投标情景模拟为例,探讨了在本科IT项目管理课程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实施过程。苏亚丽探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用案例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强调团队协作能力,建立新的课程考核体系,同时构建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李长云等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设计了立体化的IT项目管理课程体系结构,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IT综合运用能力。龙琼认为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出更新教学观念,通过加强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大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力度,从而提升课程教学效果。韩万江通过“爱课堂”平台进行了SPOC课程建设,在课程中进行课堂与在线混合式教学改革试点。李长云构造了信息管理人才的“能力阶”模型,分析IT项目管理在支撑能力形成的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IT项目管理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三个教学环节中设计了“一个情境”“一个专项”和“一个案例”的“三个一”教学方法。由此可见,课程老师已经意识到了这门课难教、难学,虽然从教学方法上进行突破,但是这种改革或基于特定的学生、或基于特定的组织方式,没有从根本上从学生的角度去研究解决途径。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这种思考,从教的思考走向学的思想,从“过来人”的角度尝试帮助学习者找到更加便捷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课程内容描述

从本质上来讲,我国《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课程内容和体系源于美国的PMBOK,目前高校采用的教材大部分根源于PMBOK。美国PMBOK的内容则源于美国项目管理(并非特指信息系统项目)优秀实践的总结和集成,所以,课程知识的架构是以“应用”和“实践”为导向,从应用和实践中寻找问题,从理论中导出问题的答案。作者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也体会到,在职学生和在校学生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采取的策略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和他们的知识背景是有关系的。在职学生通常会采用“联想式”的学习方法,将课程中涉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项目的管理过程紧密结合起来,相对学习效果较好。但联想学习的方法容易产生碎片化的知识,造成知识之间缺乏黏性和联系。在校学生由于是从学校到学校的一种学习背景,缺乏实践的沉淀,造成知识的抽象性。学习中只能生涩地记忆理论知识,无法有机地贯通知识,自然也达不到融合的目的。由此可见,对于在职学生,提高知识之间的黏性,实现碎片知识的整合是课程教学面临的一大难题;对于在校学生来说,从案例出发搭建知识体系,梳理知识脉络则是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无论知识的整合,体系的搭建,抑或知识脉络的梳理,其根本是借助项目管理的思想把握或者构建项目管理的知识图谱。通常情况下,记忆知识图谱可以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但是对于在校生来说,这种方式只能造成“课程结束,还给老师”的结果;对于在职人员没有几个愿意花时间去记忆。因此寻求好记忆的方法,为后期知识的学习夯实基础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任务。实际上,从PMBOK2004版开始,各个版本的教材都在搭建这种知识图谱(如表1所示)。其本质在于梳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帮助学习者熟悉和掌握课程中、管理中心覆盖的知识点。对于从事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项目经理来说,表1的内容正是项目管理过程中涉及的各个活动,同时也是项目取得成功的宝典所在。由此可见,快速而准确地把握表1的内容是取得教学成功和实践管理成功的基础,但是实际的教学和管理是存在一些困难的。首先,学生刚刚接触这门课程,对于其中的内容甚至是名词都感到较为陌生。其次,表1中涵盖了项目管理中的44项活动,各项活动之间存在“包含”“关联”“因果”等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些关系的定位和把握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所以,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学习过程中,寻找好的学习方法是达到事半功倍的根本所在。

三、课程知识的梳理

(一)整体框架的描述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可以看成是一枚硬币,九大知识和五大过程则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而透彻地了解一枚硬币需要从正反两面入手,正是基于这种逻辑,表1的行定义为五大工程,表1的列则定义为九大知识管理。为了便于理解,可以把表1的行看成是直角坐标系中的横坐标,列看成是纵坐标。由于五个过程代表项目管理实践中不同的五个时间段,因此可以将横坐标看成是时间轴,代表项目管理过程中从启动到收尾经历的具有相关关系的五个实践过程。需要说明的是这五个时间过程并非严格的逻辑时间过程,它们之间具有时间重复性和交叉性,如图1所示。图1五大过程时间描述纵坐标代表的九大管理是项目管理涉及的九类管理,实际中代表项目经理从事的具有相关关系的九类管理范畴。为了便于理解,可以依据九大管理的不同属性,将其定义为从事九类不同工作的九个项目经理。进而,图1所表达的含义就非常明了:图中每一个点(x,y)表示某人在某个时间点该做什么事。如果项目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清楚自己在每个时间点做什么事情,那么无论是大项目还是小项目,无论是系统开发项目还是系统集成项目,团队成员各司其职、有条不紊,项目管理过程想乱也乱不起来。

(二)表格特征的抽取

死记硬背表格,不得要领是无法获得好的学习效果的。表1内容繁杂无序的客观事实迫使学习过程必须另辟蹊径,寻找优化路径。实质上,表1描述的知识图谱是有很多内在属性和特征的,因此,特征提取则成为后继学习的第一要点。1.表格的行特征。直观观察表1可以发现,九大管理中唯有整体管理这一行写满了,其他八行均有空格存在。这说明九大管理中只有整体管理跟随了项目从启动到收尾的所有过程,其他管理都有空闲时间,这一点和整体管理本身的特殊性是不谋而合的。整体管理是九大管理中唯一一个宏观的管理,它从全局的层面把握整个项目的运行,整体管理从全局的角度协调平衡其他八个管理。2.表格的列特征。首先,表1的五列代表五个时间过程,在这五列中,有两列非常松散,分别是启动和收尾。两个实践过程各做两件事情,说明项目一头一尾两个时间段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复杂度不高。一头一尾四件事情也很容易记忆,分别是启动环节的“项目章程”“初步范围说明书”和收尾环节的“项目收尾”“合同收尾”。其次,表1的五列中,有两列较为丰满,分别是“计划”和“监控”。这说明,每个项目经理进入项目组织都需要做计划,项目经理的工作就是“计划,计划再计划”;每个项目经理都要做监控,通过计划和执行的对照,使项目纳入“监控”之中,这也是项目得以成功完成的保证。在“计划”和“监控”两个时间段,项目经理全部聚齐,这是项目开展绩效审核的最佳时机,也是项目各方进行沟通协调的最佳时机。九个项目经理在这两个时刻全部聚齐,也说明这是项目中复杂度最高的时间段,资源冲突最为明显。

(三)九大管理的逻辑分析

表1特征的捕捉实质上是为了对九大知识域采取逻辑分析的方法,而逻辑分析的目的则是从根本上把握项目管理的内在本质。逻辑分析一:在特征捕捉的过程中已经发现了两点:第一,表格一头一尾两列各有两件事;第二,整体管理在五个时间段均需要工作。由此可以断定,“项目章程”和“初步范围说明书”两个活动中至少有一个活动属于整体管理;“项目收尾”和“合同收尾”两个活动中至少有一个活动属于整体管理。“合同收尾”很明显与采购相关,它是属于采购管理的范畴,所以“项目收尾”必然属于整体管理,“项目章程”和“初步范围说明书”均属于整体管理,这一点是需要单独记忆的内容。逻辑分析二:抛开已获知的“项目章程”“初步范围说明书”“项目收尾”“合同收尾”四个活动;九大项目经理进入项目以后做的第一个活动必然属于“计划”,而做的最后一个活动必然属于“监控”,这一特征在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七个管理中比较明显。逻辑分析三:鉴于以上的两点分析可以梳理每个管理中各个活动在管理过程中的隶属关系和位置关系。

四、实例验证

以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中的整体管理和时间管理为例,采用以上逻辑分析判断各个活动存在的时间点。

(一)整体管理

整体管理共有七个活动,以1~7的数据按顺序标识。由前述分析已经知道了“项目章程”“初步范围说明书”“项目收尾”三个活动处于启动和收尾环节,得到表2。此时只剩下活动4和活动5,根据表格特征抽取可知,整体管理项目经理在五个时间段都有活动。所以活动4和活动5至少有一个活动属于执行列,简单看一下4和5的名称,5是“监控项目工作”,自然属于监控列,因而得到结果,如表4所示。

(二)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是项目管理中三大核心管理之一,很多项目经理均以按时完成项目作为最大的挑战。时间管理共涉及6个活动,以1~6的数据按顺序标识,由逻辑分析二的内容和启动和收尾环节均无活动两点可知,活动1和活动6分别位于计划和控制两列,如表5所示(以X代表活动为空)。大体浏览时间管理包含的6个活动,其中活动5为“时间管理计划”,自然属于计划的范畴,那么5活动之前的活动2、活动3、活动4三项也必然属于计划范畴,得到逻辑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

五、结论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具有内容广、关系复杂、融合多的课程特点,因而梳理和把握课程特点、课程内容是学好本课程的关键之一。论文从课程中有关项目管理的管理—过程知识图谱出发,分析了表格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并基于此找出了管理与过程内涵的几种逻辑关系。最后从逻辑关系出发,探讨了项目管理中44个活动在表格中所处的位置。论文的研究,可以说是这门科学“教与学”方法探讨的一块敲门石,从知识图谱尝试课程内容的记忆方法。论文一方面总结了项目管理中各个知识点的基本结构和整体框架,另一方面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项目管理的知识提供了一种方法和思路。当然项目管理的教学和学习中还有诸多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内容,例如,如何将九大管理的内容串成一条线,构架一体化、标准化、模块化的知识结构;如何深刻地挖掘表1背后隐含的九大管理、五大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何使理论知识同步于项目管理实践,如何用理论规范和指导实践,这些都是作者后期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崔春生.“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中定量化方法的作用[J].电子设计工程,2011,19(9):93-96.

[2]谢刚,李文鹣.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实施探讨———以本科IT项目管理课程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4):31-32.

[3]苏亚丽.IT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及其活力的增强[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5,31(5):64-68.

[4]李长云,田世海,姚锋敏,马树东.“IT项目管理”课程体系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7):100-101.

[5]龙琼.《IT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时代经贸,2014(11).

[6]韩万江,张笑燕,陆天波,孙艺.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建设初探———以“软件项目管理”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5(11):38-42.

[7]韩万江,张笑燕,陆天波,孙艺.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软件项目管理课程建设[J].大学教育,2015(10):161-162.

[8]李长云,田世海.基于能力阶的IT项目管理“三个一”教学方法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35(5):39-41.

时间管理基本知识范文5

情报学产生于20世纪中叶,以“信息爆炸”为大背景,源起于图书馆学和文献学的综合叉学科。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人们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来阐述它的内涵[1-2],比较典型的如:米哈依洛夫的“科技―交流”模型,布鲁克斯的“社会―知识”模型,卢泰宏等人的“信息资源―网络”模型,等等。综合其共同点:情报学是研究有效利用信息、知识与情报规律性的学科[3]。情报学是门年轻的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不断地吸纳相关学科的营养,知识管理作为当前信息科学群中的一个研究热点,情报学如何从知识管理的研究中汲取有效的养分以充实与完善自身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呢?正是基于此,本文讨论知识管理的研究视点为情报学带来的启示及机遇。

2知识管理的相关研究

20世纪90年代后期,知识管理起源于企业管理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由于学者们的切入角度不同,知识背景的差异,目前对知识管理还没有取得一致的概念。一般来看,知识管理是为了提高组织的适应性、生存能力、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将知识看作一种可开发的资源,通过确定、捕获、收集、组织、标引、存储、集成、检索和共享组织的知识资产,对组织的知识资产及相关事物进行综合、系统化和有效管理的科学[4-8]。

知识管理是知识的运动过程管理,包括知识创造、知识确认、知识表达、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等基本环节(见图1)。知识创造是组织开发新颖的有创意和解决方案的能力;知识确认是在现有组织环境下考察并评价知识的有效性;知识组织是组织对得到确认的知识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技术进行结构化处知识管理是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不断往复的转换过程,强调一定范围内的知识扩散与共享。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转换、扩散与共享,首先体现在知识是在社会、组织与个人三个基本层次上进行的[4];其次在每个层次上由人员、设施及相关活动三大基本要素实现知识的转换、扩散及共享[5]。可以说,无论是显性知识还是隐性知识,它们仅是知识管理的客观对象,能否通过知识应用而创造新知识是一个组织区别其他组织的根本所在。研究表明,这种创造是时时刻刻都发生的,只是大部分都保留在相关当事人的头脑中没有明确编码化,所以没有纳入或很难纳入组织的知识循环体系。其实,知识管理是每一个人或组织时时都在进行的工作,只是在以前没有显式化地发掘,如今因为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而成为一种组织的必需。所以,有学者认为知识管理是一种朴素的管理思想,是当前管理科学的新发展[7]。

3知识管理视角中的情报学研究范式

3.1情报学与知识管理的相互比较

从文献[9]可以知道:目前情报学主要是以用户情报需求为基础,以编码化的显性知识为重点,以信息交流为媒介,以决策为直接作用对象,以改变用户的认知结构为目的,来探讨情报在整个人类社会环境中的交流、决策和认知的作用机制与基本规律。情报学与知识管理的比较如表1所示:与知识管理相比较,情报学目前更侧重于编码化显性知识的收集与分析,而知识管理侧重于对隐性知识的挖掘与发现;情报学追求的是普适性的情报实践领域,期望能找到既适合个人、组织,也适合社会的情报模型,而知识管理以组织的知识资产管理为主要服务目标,研究更为专指和具体;情报学追求的是概念模型上的完美,知识管理追求的是技术上的适用;情报学侧重于客观外化行为过程的把握,知识管理更着力于知识的认知作用过程;情报学多立足于社会学的角度探索信息交流的规律,知识管理多立足于系统观来解决信息(知识)交流的技术实施;情报学主要研究社会层面与个体层面的知识生产、加工整理、传播与共享的问题[12],而知识管理主要研究的是组织层次的信息交流与传播问题。所以情报学与知识管理在很多地方是相通的,只是作用方式和领域与侧重点有所不同,因而在情报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应该有效吸纳知识管理的成分,使情报学更为完善。

3.2知识管理研究对情报学的启示

知识管理的相关研究对情报学的发展有以下启示:①有利于创新情报学的理论研究:以知识为主要对象和核心概念,革新情报学的概念体系与理论基础;②有利于创新情报学的方法及方法论:不仅要对传统的文献收集、文献组织、文献分析、文献计量等方法革新,还要引入知识管理的技术方法或相关方法,使情报学构建的理论体系能够与实践领域较好地契合;③有利于创新情报工作流程:以“知识流”为主线,进行业务流程的重组与创新,探讨从文献采访到知识采访、从文献组织到知识组织和从文献服务到知识服务的方法与途径;④有利于情报管理体制的创新:在当前网络化数字化环境下,如何有效地管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资源,必须有新的管理体制。

3.3基于知识管理视点的情报学基本观点

基于知识管理理念的情报学研究必须形成以下基本观点:①知识是情报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核心概念,情报过程是知识的利用与创新;②情报事业是社会范畴意义上的知识管理,它不仅是社会与个体层面的知识管理与控制,更多地应研究组织中知识管理;③实现情报工作流从文献采访到知识采访、从文献组织到知识组织和从文献服务到知识服务的转变,它是当前情报学研究的重点与发展关键,是情报学参与整个社会知识创新的核心环节;④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的知识管理是当前情报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如何从海量、分布、异构的网络信息中挖掘出符合需求的知识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的现实问题;⑤知识管理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可取代情报学解决知识需求无限性与知识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也不意味着情报学的消亡,相反通过彼此间的相互促进会使情报学更加走向成熟与完善。

3.4基于知识管理的情报学交流体系重构

情报学的研究,本质上是对情报系统构成要素、要素间的关联关系和影响情报系统运行的环境因素的研究,核心是知识交流过程及基于交流过程的行为研究。以知识为基本对象和核心概念重构情报学的交流体系是基于知识管理理念的情报学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3.4.1情报学信息交流的总模型情报学所探讨的对象是自然、社会和思维这三大领域彼此间及内部的信息交流问题。认识这三大领域内部及相互间的交流特征、规律是由具有一定知识结构的人来实现的,因而人在整个交流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基于此给出了情报学信息交流总模型,如图2所示: 这一模型较之于其他模型有以下特色[13]:①突出了人在整个交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因为人的存在一方面使整个交流过程由自发的过程变为自觉的过程,同时使整个信息交流成为一个目标性更强的过程;②每一对象内部存在自交流过程,通过自交流过程在对象内完成信息(知识)的自组织和积累过程,从而使对象不断地从低级走向高级,从无序走向有序;③对象彼此间的交流,过去我们更多地在社会范畴内研究知识(信息)的交替循环过程,较少从自然、社会与思维三个基本范畴来研究问题。

3.4.2知识传递与交流的基本模式知识的价值(即情报化)是通过知识(信息)与具有一定知识结构的个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本质是知识传递与吸收过程;情报工作流程必须提供完整的交流渠道以实现交流的顺利进行;情报体制必须创建相应的制度,并应用相关技术方法有效支持交流传递过程。因而要实现情报价值:①必须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②整个交流过程不是信源到信宿的简单复制,而是信宿基于需求的信息寻求过程;③整个交流是以认知结构改变即知识(信息)共享为最终完成形式。而且这三个过程,在每个个体内部都存在,只是该过程是以显性的方式还是以隐性方式存在的问题。基于此给出了知识传递与交流的基本模式,如图3所示。

该模式主要分为三个基本环节:传递过程,即知识创造主体基于对相关性原理把知识向相关需求者传播的过程;交流过程,即用户基于知识需求判断从信息交流渠道中获取需要知识(信息)并对之进行选择的过程;认知过程,即用户利用解释或重构的知识满足需求并形成自己新的知识结构的过程。在此交流模式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反馈:对获取信息内容与形式的认知反馈,对信息传递过程的信道反馈,对以不同方式存在的信息来源的信源反馈。

上述模式的主要特色有:①促使信息传递、信息交流和认知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②整个过程是主体有意识的积极主动行为,不仅关注知识(信息)以编码化方式传播的社会过程,更关注知识(信息)在主体内部作用机制;③模式能够解释引起信息交流与共享不畅的原因及分析影响因素;④不仅适用于人类社会的信息交流过程,而且也适用于自然和思维的信息交流过程。

4结论与讨论

以知识为核心对象和概念是情报学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必须唤醒的基本理念,以组织层次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知识管理为情报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为重构情报学的概念体系与理论体系提供了诸多的新思路和启示。在此笔者仅给出一点自身在学习研究过程的想法与体会,很多内容还有待以后的进一步具体化及深化。

参考文献:

[1]柯平.当代情报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情报学报,2004,23(5):377-384.

[2]翟秀云.图书情报学中的“知识流派”观点述略.图书情报工作,2002,46(12):54-60.

[3]梁战平.情报学若干问题辨析.情报理论与实践,2003,26(3):193-198.

[4]刘春茂,徐久龄,张辉,等.知识组织与知识管理的综合研究∥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编.情报学进展(五).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107-135.

[5]李君君,韦淼.组织实施知识管理的动态阶段模型.图书情报知识,2006(3):96-99.

[6]邱均平,张荣.基于两种模式的知识管理系统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5):14-17.

[7]王德禄.知识管理的IT实现――朴素的知识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8]柯平,王平.从信息构建到知识构建:基于知识构建的第二代知识管理.图书情报工作,2004,48(6):20-24.

[9]严怡民,刘晓敏,丰成君,等.现代情报学理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10]何佳讯,楼天阳.论信息管理:情报学特色与管理学视野.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1):15-18,30.

[11]韩毅,李健.信息构建(IA)与情报学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情报资料工作,2004(5):11-13.

时间管理基本知识范文6

如何衡量知识管理的价值,是很多推行知识管理的企业以及组织特别关心的问题。很多企业早期的认识:知识管理的价值在于引发企业内更多的人对于“知识”的关注,并试着围绕这些“知识”进行一些管理工作;但是在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后,更多的组织希望看到知识管理的量化价值。因此,本文从价值可量化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两种衡量知识管里价值的简单模型。

1. 时间成本——价值评估模型

知识管理在企业组织内的价值,最容易被企业认可的一点是:它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工作时间。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就能给出一个简单的时间成本与价值创造对应的评估模型。

(做成图表)对于成本分析的简单估算公式

V=F(C,T,N,M,P(v))

? C:某岗位级别薪资(月度薪资);

? T:某岗位因知识管理而节省的工作时间(月度);

? N:某项目/工序所需的总人数;

? M:项目/工作重复度;

? P(v):此类项目年度总数或相同工序小组总数;

这个模型使用的核心在于,通过时间成本的节约来衡量知识管理给组织带来的价值,关键因素在于“因知识管理而节省的工作时间”的测算。但知识型企业的工作者具有一个特点,就是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它不同于流水线式的那些规范的、有明确测量指标的工作。因此,如果想对知识工作者工作时间的节省进行具体测算,还需要辅以“时间管理/任务管理”的辅助工具。在使用这个工具时,只需要录入被测试对象所填写的工时记录,就能够分门别类地计算出不同工作单位时间内(建议以“月度”为单位)所节省的工作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这个仅仅是针对某一个体进行这种时间成本的计算,结果的准确度可能偏低;但当被分析的知识工作者达到一定数量,即以某一个组织整体为测算对象,并且时长延长到以季度或者半年度为单位,来测算群体的工作时间节约,所得出的结果准确性就相当高了。

2.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价值评估模型

如果单从节约的时间成本来简单定义知识管理的价值,未免太过片面。须知知识管理对组织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要想考量出它的全面价值,需要从更系统的角度进行分析。“时间成本——价值评估模型”可以将因时间成本节约而带来的价值明确出来,知识管理的价值也绝不仅仅只是“因时间成本节约”而带来的价值,要想系统地衡量知识管理的价值,需要更全面的评价体系。

为了得到更加全面的评估结果,我们参考平衡计分卡的评价维度,为组织建立知识管理的平衡计分卡评估模型。以下是基于平衡计分卡得出的知识管理价值评估模型示例。

从图表中我们看出,对于知识管理价值的衡量,不能仅仅从时间维度进行衡量,还可以从主观感受评价、内外部互评等角度,全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因此,参考平衡计分卡就有了四个维度来针对性的设计知识管理工作的评价指标,这四个维度包括:生产率、顾客体验、运作流程、创新与开发。对应这些指标,能够给出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计算方法。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不一定所有的价值都可以通过量化指标反映。因此,在构建全面评价模型时,还需要考虑“定性——定量”指标的映射转换。

时间管理基本知识范文7

论文关键词:软件测试,知识管理模型,知识地图

论文摘要:在软件测试组织中,对测试过程中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是提升组织整体测试水平的关键。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是怎样将知识管理过程与软件测试过程有效集成,从而促进知识资产在软件测试组织中的传播与重用。给出了软件测试领域知识管理子系统的体系结构、主要功能以及使用流程,对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最后,给出了知识地图模块的设计与实现,验证了本文所实现的软件测试领域知识管理系统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知识管理的本质是一个管理问题,但是知识管理的各种功能及服务最终都还得依靠知识管理技术来实现。可以说,没有强大的知识管理技术支持,企业将很难有效实施知识管理,它是构建知识管理系统的基础,也是实现知识管理的强大推动力。从广义的角度看,知识管理技术并不局限于it技术,但现代信息技术才是知识管理得以有效实现的基本前提。十多年的知识管理研究使得相当一部分的知识管理it工具已经推向商业市场,但是这些已有的产品并不都是和企业的具体需求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在特定领域的应用,这种脱节表现尤为突出。

软件测试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活动,测试人员都属于知识工作者,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依据测试计划对软件进行测试,与测试相关的知识、技巧、经验和灵感在测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测试人员如果没有开阔的思路,没有丰富的测试经验与测试技巧,测试的质量将无法保证。此外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出现的新的待测软件产品,常使软件测试人员感到压力重重,力不从心,他们有探寻新的测试知识和技术的紧迫需求。而知识管理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但是软件测试有其自身的特点,虽然现有的通用知识管理理论及技术已或多或少触及了某些问题,但我们更需要用一种与本领域结合更紧密的理论和技术,来重新思考和审视我们的问题,以便寻找出一种解决问题的更有效的方法。

本系统是目前北航软件所的一个软件测试管理平台qesuite2.0项目中的一个子系统,该项目是北航软件所承担的某型号任务的一个子课题。目前,该系统已经完成了原型系统的构建,全部模块及功能已经实现,并在实际工作中试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软件测试领域的知识管理

1.1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在软件测试领域内实施知识管理的相关研究很少,迄今为止并没有找到在软件测试中实施知识管理的实例。国内知识管理的研究起步晚,同时专门从事软件测试的企业又很少,在测试领域内实施知识管理的需求刚刚出现。

到目前为止,虽然没有发现国外针对软件测试领域实施知识管理的研究和案例,但是从事各领域通用的知识管理的研究已有了很多年的历史,像ibm,microsoft这样居于软件行业领先地位的公司,已经投入了相当规模的资金与人力来进行知识管理的研究,提出了一整套的知识管理理论并开发出相应的软件产品。

此外,国外在与软件测试最相近的软件工程领域对知识管理也有比较深入的相关研究,已经发表了相当数量的论文并开发出了一系列的软件支持工具。目前,每年都举行专门的基于知识的软件工程年会(kbse knowledge-basedsoftware engineering conference),探讨知识管理在软件工程领域的最新进展。

进行软件测试领域知识管理的研究实际上是一个知识管理思想在软件测试领域的it实现问题,也就是开发出一个软件平台来支持软件测试中的知识管理活动。根据gallupe在2000年对现有知识管理系统平台、理论、案例等相关信息的较大范围的研究,现有知识管理系平台要真正实现有效的知识获取、编码、存储和搜索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1.2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作者在北航软件所参与的软件测试项目工作经验,同时结合知识管理的基本原理分析国际上主流软件测试过程,认为目前在软件测试过程中存在五大问题:

1)软件测试知识重用率低。目前,软件测试过程中公共测试知识的积累未能有意识地大规模开展,虽然企业内部有一些用于测试知识和经验积累的数据库,但大多数员工忽视其存在,造成测试知识资源的闲置,导致测试知识和经验的重用率低。

2)软件测试知识传递不畅。现有测试知识的保管模式使得知识的传递不畅,测试知识被动地等人来阅读,而使用者则在知识海洋中苦苦寻觅他所需要的知识,员工无法快速掌握新的测试知识。

3)软件测试知识共享环境差。企业内部尚没有正式的、专用的、有组织的知识共享场所,员工之间缺乏相互沟通与交流的机会,沟通与交流的体制也没有建立起来,软件测试过程中的知识共享氛围也有待于培养形成。

4)软件测试知识流失严重。许多专门经验和技能只是少数人所拥有,没有真正成为企业的公共知识,这不仅使测试知识传递不畅,而且在人员变动时,这些测试知识会随之流失,使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因人员流动而发生波动,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失。

5)无法快速实现测试组织中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知识管理是人、过程、技术的有机集成,其中人是最主要的,企业的管理者无法对组织中的人员技术特长、知识分布了如指掌,在遇到新的测试项目时,无法根据员工特长,快速搭建出最优的项目团队,从而无法实现组织中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造成了软件测试企业的生产效率不高,对市场的整体响应速度慢,应变能力不强。本人认为以上问题的出现是源于在当前的软件测试过程中缺乏对知识的科学管理,因此在该领域内实施知识管理就显得很有必要。

2系统体系结构及工作流程

北航软件所(sei/buaa)在多年从事软件测试领域的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对知识管理在测试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一套针对软件测试领域实施知识管理的思想和方法。

由于软件测试领域的知识管理目前的研究甚少,特别是现成的软件测试知识管理系统更是一片空白,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只能参照通用的或相关领域的已有研究进行。观察国内外知识管理平台的研究,尽管提出的模式纷繁复杂,但基本上每个模式中都包含着诸如知识产生、分类、积累、共享、重用这样的基本流程。

2.1系统体系结构

qesuite2.0在结构上采用的c/s方式,可支持群组协同工作,其中数据收集和分发的部分使用ejb实现,容器使用jboss。qesuite2.0的框架基于插件开发的思想创建,利用多态特性声明可扩展的接口。框架与插件的连接、子类别的实例化过程则利用解释引擎(也称作连接器)在运行时动态完成,框架即可根据模板进行统一调用,具有良好的封装性和可扩展性。基于测试管理平台的以上特点,软件测试过程知识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本系统基于j2ee开放式架构,是一个面向软件测试过程的架构弹性的知识管理平台。系统依循知识生命周期管理,利用软件测试组织中的知识文档,有效帮助企业存储、管理、搜寻、分享各种知识,并通过组织中的知识地图,有效地评估员工的知识程度,使知识地图成为知识型员工的地位象征,并通过统计工具对拥有知识的员工进行肯定,从而促进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

2.2系统工作流程

系统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图2所示。

(1)首先对本子系统进行初始化,在本系统预定义的基础上,允许用户对软件测试知识分类、知识程度、组织职位定义、项目规模进行自定义。

(2)在交流库中添加文档,用户可以直接编写文档提交交流库,或者在交流库中提出问题,交流库是整个系统的知识文档来源。交流库中筛选出的技术含量较高文档,由知识分析员进行知识分类后,提交知识库。

(3)用户可以自行对知识库中的知识文档进行评估,同时根据知识分析员对文档的评定,以及作者的知识程度、文档的链接程度等加权实现对文档的评定。

(4)知识分析员可以根据组织讨论的结果直接设定组织成员的知识等级,也可以通过编辑组织成员的项目经历,来自动设置成员的知识等级,或者通过成员在组织中发表的知识文档来自动设置成员的知识等级。

(5)知识检索,主要包括知识文档检索和专家检索,通过知识文档元数据可以任意检索知识文档,当用户无法找到需要的知识文档,可以通过专家检索来告诉用户组织中能够解决问题的人。

3几个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3.1基于本体的软件测试领域知识表示方法

本体(ontology)起源于哲学,是关于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学说。在近一二十年,本体被计算机及建模领域所采用,用于知识表示、知识共享和重用。本体论是对概念化对象的明确表示和描述,是对客观世界存在的现实系统化的描述。从本质上讲,本体是一个或几个领域的概念以及反映这些概念的关系的集合,关系反映了概念的约束和联系,而关系本身也是概念,关系之间也可能构成新的关系。

我们以本体来对软件测试领域知识进行表示,描述领域中相关的概念、属性,及其关系。这些本体概念、概念之间的关系定义在文档、参考文献、项目、人员、知识程度共5类本体中。根据以上属性,软件测试领域知识本体如图3所示。

3.2软件测试领域知识管理模型的提出

在针对软件测试过程的知识管理中,需要实现积极、主动的知识传递,建立起组织级的人员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渠道,根据软件测试活动中的知识需求,及时地实现相关知识的传递,通过有效的知识传播来改善和提高知识的重用效果。由于组织所需要的知识处于动态变化中,因而需要通过一个有效的基础设施,来满足以上功能需求。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了一个面向软件测试过程的知识管理模型,如图4所示。本模型的要素是“测试组织人员”、“测试组织知识资产”、“测试组织交流场所”。基本思想是在软件测试过程中,建立一个交流场所,记录成员的提出的问题和问题解决过程,以及各种文档。

3.3软件测试领域知识地图的构建方法

知识地图,或称知识分布图(又称作知识黄页簿)是知识的库存目录。知识地图所显示的知识来源,可能是部门名称、小组名称、专家名字、相关人名字、文件名称、参考书目、事件代号、专利号码、或知识库索引等,但却不包含知识的内容本身,它是指南和向导,用以节省员工追踪知识来源的时间。

一个优秀的软件测试知识管理平台软件还应当能够提供强大的软件测试知识分类的能力。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及swebok分类方法,我们对软件测试领域增加了5大知识域:开发语言、数据库、操作系统、软件测试工具、测试项目相关知识。我们的知识地图中,每一种能力都有5级知识程度:了解、熟悉、熟练、精通、专家级。每一级的程度定义都有描述,务求清晰及易于评价,并避免主观的误差。每个员工的实际能力也依此标准衡量,评估过程应由员工、小组、经理及知识分析员互动完成。

3.4基于本体的知识文档智能检索和排序方法

本体在知识检索子系统中主要扮演知识库的角色,即首先对软件测试领域的概念分类、建立概念之间关系约束的描述,然后以此为基础构建详细的软件测试领域知识库,主要包括软件测试领域的具体概念、概念之间的属性、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实例等知识。在知识检索时,根据用户请求的关键词来查找相应的概念或属性,并以此为出发点来检索某条本体信息是否与这些概念或属性相关,从而实现支持逻辑推理的智能检索。

在知识文档检索子系统检索出结果后,必须首先研究检索出来的文档应该按照什么样的顺序进行排列。影响排序的因素有很多,根据研究,我们认为有5类因素是影响排序结果的关键:用户对知识文档的评价、知识分析员对文档的评价、作者的知识程度、文档的链接数,以及文档的打开次数。这五类因素的权值是按次序递减的,可利用递减加权公式来计算各因素的权值。下面是递减加权公式:

知识文档的重要性按下公式来进行计算:

知识文档的重要性=p1×用户对知识文档的评价+p2×知识分析员对文档的评价+p3×作者的知识程度+p4×文档的链接数+p5×文档的打开次数。

通过计算出来的知识文档重要性结果,然后对所有文档按降序排列,就可以将最有价值的知识文档排在前列。

4系统实现

限于篇幅,整个系统各个模块的设计以及实现,这里不做详细介绍了。下面以简单图示的方式给出本系统的核心模块——知识地图模块的类设计和实现界面。知识地图模块分为两个部分:专家网络和搭建测试项目团队。普通用户在该模块可以编辑自己的项目经历,在编辑时可以选择项目导人数据,如果项目不存在,则可以自己编辑项目,然后导入项目数据,再编辑自己的项目经历,包括使用的技术、工作时间,项目职位、项目规模等等。知识分析员有权限选择其他用户编辑项目经历。在项目经历编辑完成之后,系统会根据用户对某些技术的使用时间来自行定义用户在这些知识点的知识程度,但是用户的知识程度最多达到熟练级别,要想达到精通和专家级,必须由知识分析员来编辑用户的知识程度。图5是系统中专家网络定义模块的编辑用户知识程度活动图。

知识地图模块的客户端的设计类图如图6所示。在知识地图模块的客户端中,负责界面消息事务处理的类有三个:edittechdialog,workingexperiencedialog,findpersontostartproject。edittechdialog这个类用来编辑用户的知识程度,只有知识分析员才有权限来调用这个类。workingexperi—encedialog是普通用户可以使用的一个类,用来显示用户的工作经历。类findpersontostartproject是管理人员,通过输入一些数据来得到组织中比较适合新项目的人员,通过类findresultdialog来显示查找结果。

结束语

时间管理基本知识范文8

【关键词】知识基础理论;组织学习;知识分享;知识创造

1引言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许多原先奉行自我发展的企业都在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其中一个典型战略是与其他企业合作或组建战略联盟。过去20多年来,几乎在世界各国所有的行业部门都形成了大量的联盟。企业进入战略联盟一般带有多重目的。传统的联盟目的是分享风险与降低成本。当前,许多企业通过联盟追求各种各样战略上和经济上的目标,比如规模和范围经济、新市场进入、技术转移和知识获取等。然而,由于结构不稳定、机会主义行为、关系风险与企业间冲突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联盟企业经常不能达到原先设定的利益目标,导致了联盟以极高的速率解体,很多西方文献报道了联盟的失败率在30%到70%这样一些很高的水平。因此,战略联盟被认为是一种内在不稳定的、本质上具有过渡性的组织结构[1]。

战略联盟的高速增长和频繁失败并存的状况表明我们在理论上对联盟的理解和实践中对联盟的管理都存在问题。这种困境要求我们对联盟形成的理论基础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鉴于此,本文将对新近出现的联盟知识基础理论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对战略联盟内的组织学习、知识分享和知识创造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企业管理联盟以提高联盟的稳定性和成功率提供理论指导。

2战略联盟的知识基础理论

2.1企业的知识基础理论

知识管理学者普遍认为知识是企业所拥有的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知识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与传统的企业理论比如交易费用经济学和资源基础理论相比,知识基础理论采用了一个更为动态和宽泛的视角。一方面,知识基础理论并不仅仅局限于对知识本身(比如显性或隐性知识)进行研究,更为重要的,它强调动态的知识管理过程,即认为知识的获取、累积、使用和扩散等知识管理实践对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核心能力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另一方面,知识基础理论它融合了先前多种企业理论,比如资源基础理论、组织学习理论、认识论以及创新理论等。作为资源基础理论的扩展,企业的知识基础理论强调使用层级组织即企业而非市场作为一种获取和增加知识流的手段,企业被看作是一个“知识处理系统”或一个“专门和隐性知识的仓库”。此外,通过借鉴组织学习理论的一些观点,知识基础理论认为企业识别和管理知识的能力是其持续参与组织学习的结果。因而,企业的竞争优势和长期绩效取决于该企业能否有效地学习和创造新知识。

2.2联盟的知识基础理论

联盟的知识基础理论认为战略联盟像企业一样是一个“知识的集合”或“知识的仓库”,它能为企业提供多种机会以获取合作伙伴的信息、技术和知识,而这种机会通常是独自经营的企业在特定的时间和成本约束下难以获得的。也就是说,战略联盟为企业间的学习和知识管理提供一个独特的平台或管道。需要强调的是,联盟的知识基础理论强调动态的知识管理过程而不是静态的知识分类,它的研究对象不仅涉及企业间有效的知识转移、分享和使用,而且关注知识的有效开发和创造。这种动态的、过程导向的视角使得知识基础理论特别适合理解联盟内的知识运动过程。

3组织间学习

多数国内外知识管理文献强调两个核心的知识管理过程:伙伴企业间已有知识的转移和新知识的创造(例如新产品开发、创新工艺的改进以及技术的开发与商业化等)。在分析这两个知识过程之前,我们有必要对组织学习和吸收能力的概念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因为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是两个“不可分割的竞争对”[2]:知识是组织学习的结果而吸收能力在组织学习过程中扮演了关键的作用。

3.1组织间学习

早期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发生在个体身上,个体学习是组织学习的代表。但新近的研究表明学习也在团体、组织、行业甚至社会层面发生。这要求我们应在特定的环境和背景下研究学习概念。在战略联盟的背景下,学习被抽象地定义为“通过与联盟企业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企业能力的增加”[3]。由此可以看出,组织间的学习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的程度是逐渐累积的。从组织间学习的视角出发,战略联盟被认为是企业间“合作学习的经验”或者“学习的实验室”。

尽管组织学习是一个昂贵、费时的交流过程,但它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重要途径。在此,我们应从概念上区分私下学习(privatelearning)和共同学习(jointlearning)。私下学习主要发生在企业内部,它产生私有知识并为企业带来私人收益。私有知识是内在可转移和可分享的。当私有知识在联盟企业间交换以后,私有知识变为共同知识。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合作学习或者共同学习起了关键的作用,它使联盟企业共同开发共有的知识,而这种所有联盟企业都可以使用的共同知识将使所有联盟企业共同受益。

3.2吸收能力

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有相同的学习能力,期望提高这种能力的企业必须拥有一定水平的吸收能力。企业的这种能力依赖于其先前累积的知识流,而这种知识流的开发是历史累积和路径依赖的,即企业可以通过长期投资于内部的研发活动和累积知识来发展更高水平的吸收能力。联盟中,合伙企业现有的吸收能力对其向伙伴企业学习和获取知识具有很大的影响。没有这样的能力,伙伴企业很难从对方学习和获取知识。相反,拥有高水平吸收能力的企业对于外界的新知识具有更强的理解、更快速的吸收、从而具有更高的可能性去赢取“学习竞赛”的胜利。

4知识的转移与分享

近些年来,学者们对联盟背景下知识转移和分享的研究呈现递增的趋势。理论方面的研究认为联盟是企业间学习和知识转移的一个重要机制。而经验研究则着重于从实证上证实这种机制的运行规律,包括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即联盟对于知识分享是否具有促进作用),知识分享的决定要素,以及知识转移的途径和模式等三个方面。

联盟中的知识分享有两种方式。一、知识分享发生在联盟内。某一联盟企业的员工把该企业的私有知识带盟,联盟内其他企业的员工通过交流与合作学习等方式获取和吸收这些知识从而在联盟内实现知识的转移和分享。二、知识转移通过联盟发生在伙伴企业内。一个企业的知识首先转移到联盟中,然后从联盟转移给其他企业。这种方式下,组织学习发生在接受企业内而不是联盟中,接受者可以在企业边界内使用获取的知识。在此,联盟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知识转移管道或媒介,通过它的传递作用,私有知识可以很顺利地从一个企业传递给另一个企业从而实现知识的分享。

一系列要素会影响企业间知识分享的程度和效率。其中最重要的一些要素包括:

(1)知识拥有者可转移知识流的总量及其转移知识的意愿,如果知识拥有者没有合作的诚意,知识的转移将变得异常困难;

(2)知识拥有者转移知识的能力,或称知识的传送能力,即知识的转移方通过适当的方式对知识进行解释和编码,确保知识的接受方能理解和接受知识的能力;

(3)知识的特性,知识获取的速率和效率因知识的显性和隐性本质而不同,通常隐性知识的转移比显性知识的转移更加困难、费时和高成本;

(4)知识接受方的学习意图,即更加期望向转移者学习和内化知识的接受者将更加有效地获取对方的知识;

(5)接受方的吸收能力或学习有效性,知识获取的成功与否主要由接受方吸收和内化知识的程度,即吸收能力的大小来反映,而企业的吸收能力又受到其累积的知识存量的影响;

(6)知识接受方与知识拥有方的知识重复程度。如果转移方的知识与接受方已有的知识结构一致,则对方的知识更加容易被获取和使用,一个主要原因是表达和理解这些知识的语言和编码都已被熟知;

(7)企业间交流的频率,更加频繁的相互接触和交流将促进企业间的知识分享与获取。

5知识创造

尽管知识管理这一主题得到了联盟研究者极大的关注,但主流的知识管理文献仍然缺乏对联盟背景下知识创造的研究。文献综述表明,日本学者Nonaka及其同事是第一个发展了一整套知识创造动态理论的学者[4]。Nonaka等人认为知识创造是以隐性知识为起点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螺旋模型(SECI模型),即知识的社会化(个体之间隐性知识的转化),外在化(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组合(显性知识的综合)和内在化(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

与Nonaka的SECI模型不同,本文认为不同类型的组织学习在企业间知识创造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为了解释这一命题我们首先要区分两个概念上有差异的组织学习类型。一种组织学习被称为获取性学习,它建立在企业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之上。联盟中,这种学习的目的是消化、吸收并运用现有知识去创造价值。也就是说,获取性学习为企业间知识分享和应用服务。另一种组织学习以开发新知识为导向。它主要发生在企业内并产生只对该企业有益的新知识。这种学习被称为开发性学习[5]。开发性学习的目的是发展一种先前任何伙伴企业都不曾拥有的全新知识。基于此,我们提出企业的开发性学习能力是企业知识创造的支柱。下面我们将具体分析这一命题。

从组织学习的视角来看,知识创造在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交互式的组织间学习过程。它包含了一个持续的、多阶段的组织学习过程:向经验学习、获取性学习和开发性学习。首先,当企业开发私有知识和能力的时候,该企业必须向过去累积的经验学习。这种形式的学习可能存在于个体、组织和组织间水平。其次,根据定义,当企业获取外部知识和技术的时候,获取性学习将会出现。通过帮助企业接触和内化外部知识,获取性学习转而又成为企业创造新知识的基础。最后,作为知识创造的核心,开发性学习直接导致新知识的出现。总体来说,这三种类型的学习在企业间知识创造过程中起着互补的作用。它们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另一个持续向上的知识创造螺旋(不同于Nonaka等人的SECI螺旋模型)。

6结论

上述分析表明,组织学习、知识分享和知识创造可能是企业进盟的几种最重要的战略动机。先前的经验研究也证实了战略联盟可以促进关键信息和知识的转移、分享、使用和开发。而企业的知识管理活动转而又为其创造了竞争优势和经济绩效。基于此,战略联盟被认为是重要的知识分享与交换的平台,企业可以通过建立战略联盟来获取自身不能开发或不能从市场购买的技术和知识。这对身处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的中国企业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我们在选取合作伙伴时,应该力争与那些拥有先进管理经验、一流技术水平和良好企业文化的公司合作,这将有助于我们学习对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另外,在形成联盟以后,我们应制订学习计划,经常与对方交流互动,积极主动地向对方学习,争取尽快获取我们自身不能开发或成本很高的新知识和新技术。

参考文献

[1]Inkpen,A.C.andBeamish,P.W.Knowledge,bargainingpower,andtheinstabilityofinternationaljointventures[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1997,22:177–202.

[2]Hitt,M.A.,Ireland,D.R.andLee,H.Technologicallearning,knowledgemanagement,firmgrowthandperformance:anintroductoryessay[J].JournalofEngineeringandtechnologymanagement,2000,17:231-246

[3]Colombo,M.G.Allianceform:atestofthecontractualandcompetenceperspectives[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3,24:1209-1229。

[4]Nonaka,I.Adynamictheoryoforganizationalknowledgecreation[J].OrganizationScience,1994,5:

时间管理基本知识范文9

社会经济的发展,让人们对于知识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于以培养人才为主的高校来说,其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同样需要注重融入重要的知识管理内容,从而让人才的管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让知识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阶梯。因此,高校要注重给予知识管理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通过知识结构的组织和发展,达到更好的人力资源利用。

1知识管理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人们常说,21世纪是“知识经济爆炸的时代”,而人作为知识的唯一载体以及创造者,在保护知识资源等方面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肩负着为社会输入人才的社会重任,做好知识管理对于其来说更为重要,亟待需要一支专业技能强以及创新科研强的教师队伍,因此,知识管理将使得高校的教师招聘机制不断变化,给高校教师带来了空前的竞争和挑战;其次,知识型人才对于自身的发展空间有很大的要求,薪酬不再是让知?R型人才留下的首要标准,他们更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以及发展环境,实现终身可持续发展。

2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及对策

2.1构建高校知识共享机制

为了解决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当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发挥知识管理的最大效益,各大高校要建立起全面的、高效的人力管理系统,构建起高校知识共享机制,最大化实现校内知识资本以及知识型人员等知识资源的使用价值。高校在管理人力资源的过程中,要最大化程度上实现知识资产的利用率,避免其无形的流失,尤其是知识型员工隐性知识,其直接与高校人力资源的优化整合以及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关联。高校通过建立知识共享机制,能够对知识资本进行整合、管理,同时也能够实现对于知识资本的人性化管理。在此基础上,知识共享机制不仅可以实现高校知识资源的相互转化,而且能够加快高校外部知识社会化的进程。高校知识共享知识还划分为非正式的知识共享机制以及正式的知识共享机制,前者主要通过营造学术氛围、构建高校知识社区、增进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措施来实现社区内部与外部之间的信息互换以及知识共享;后者主要是指通过完善相关硬件资源、集成数据库以及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渠道等等,实现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

2.2营造高校知识型学习环境

根据笔者相关调查发现,目前,我国高校知识型员工的稳定性较差,较高的流动性既增加了高校知识资本的转移成本,同时削弱了知识交易的盈利空间。高校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要想实现知识型员工之间的“合作”,就必须为其创造一种较为理性的知识型的学习环境。

高校致力于营造知识型学习环境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增强了知识交易主体双方心理契约的意识,另一方面,促成了知识交易,实现了知识交易双方最大的利益。高校在构建知识型学习环境给的同时,要合理处理好知识型人员、技术以及教学与互动管理这三方面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还要不断搭建校内知识资本与外部知识资本之间的融合“桥梁”。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吸引和留住知识型员工的关键因素,员工会根据个人在该学习环境中所可能的发展空间,来决定是否留下。因此,高校有责任为知识型人员的持续发展提供自由的平台以及高水平的硬件资源,来增强知识型人员对于高校的归属感和亲切感,人性化、知识型的学习环境,大大激发了知识型人才不断创新、不断学习,最终为高校产生更大的知识资本成果。

2.3创新知识型员工分配制度

另外,高校还要注重对于知识型员工分配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合理的员工分配制度,不仅能够实现高校内部知识成果竞争的公平、公正,而且有助于在高校内部营造出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校园氛围。基于此,高校要从教学水平、科研成果以及以管理为核心的不同岗位、目标以及任务等方面出发,建立其最为公平、公正以及激励效果明显的员工绩效评价机制,反复实践检验,设置出最为切实可行的评估指标。按照严格程序,对知识型员工申报的知识成果进行审查和评定,尊重知识型员工的劳动智力成果,尊重知识型员工,确定其业绩和效果。由于校方水平有限,某些知识成果尚且不够明确,因此其可以采用专家背靠背投票的方法或专家面对面协调的办法予以确定,总之,要保障对于知识型员工知识成果的价值评定的客观和公正,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合理的高校知识型员工的评估体系。高校始终坚持按照知识成果来分配的制度,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知识型人员也感受了来自学校的重视和尊重。

时间管理基本知识范文10

[关键词]知识管理 标准 标准化组织 实践指南

[分类号]F270

1 知识管理标准的内涵与性质

1.1知识管理标准的内涵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标准是受到广泛认同的规定,它包含有技术规范和其他一些法则。可以用这些标准来确定材料、产品和服务以及它们的目的、安全件和可靠性。标准的通过必须要获得相关人士的同意。

据此,本文认为,知识管理标准是对知识管理领域重要术语概念、基本原理、方法、规则、模式、流程等的统一规定,它是经过知识管理理论界、实践界的协商一致,由标准主管机构批准并的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1.2知识管理标准的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规定,“通用的管理技术要求”,可以制定国家标准。知识管理作为继科学管理之后的管理学的新变革,其影响正日益扩大。制定知识管理标准符合其本身发展的需要,也符合《标准化法》的基本规定。

按照标准的适用范围,把标准分为不同的层次,通常称为标准的级别。从世界范围分有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专业团体标准和公司标准。根据《标准化法》的规定,我国现行标准体系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4级。同样,知识管理标准可以有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专业团体标准和公司标准。美国、欧盟、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英国、中国、ISO等许多国家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知识管理的标准或指南。其中有影响是是欧洲标准委员会的知识管理实施指南、英国标准化协会(BsI)的知识管理系列标准、澳大利亚标准化组织(SAI)的《知识管理指南》等。也有一些组织出台了知识管理标准,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有APQC知识管理模型等。

为了不同的目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标准分类。按照标准的性质分,标准可以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从发展生产的角度看,技术标准是主体,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是实现技术标准的保证,是为了保证技术标准得到有效的实施而制定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还分为推荐性标准和强制性标准两种类型。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由此可知,知识管理标准是管理标准,且是非强制标准。质量管理标准虽然也是管理标准,但对某些产品,如食品等,带有强制性质。知识管理标准能否成为强制或部分强制标准,需要看其管理的范围。如果知识管理管理的对象是核心技术知识,则该部分的知识管理标准就需要强制遵守。当然,知识管理标准要形成如ISO9000一样的影响力,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2 知识管理首个国家标准内容及作用

知识管理的兴起,研究者和实践者众多,但对于一些基本概念、原理及应用实施等方面存在不同的看法,这些差异虽然是一个新学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但这些差异的存在也阻碍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众多研究徘徊于一些简单问题的辨析和争论之中,也使企业等组织面对知识管理难以找到合适的实践途径,影响了知识管理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为了使知识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有章可循,我国2009年5月6日适时了《知识管理第1部分:框架》(GB/T23703.1―2009)的国家标准。这是我国知识管理首个国家标准。系列标准其他5个标准还在进行讨论和意见征求当中,将于2010年陆续实施。2009年11月25日,国家标准《知识管理第2部分术语》和《知识管理第3部分组织文化》通过了审查委员会的审查。知识管理首个国家标准的公布是顺应时代潮流、众望所归的产物。

2.1内容

GB/T23703《知识管理》国家标准对国内长期存在的多种知识管理定义进行了统一融合,明确指出了知识管理实施的八项指导原则,具体包括领导作用、战略导向、业务驱动、文化融合、技术保障、知识创新、知识保护、持续改进等。

国家标准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知识管理目标和原则、知识管理模型、知识资源、知识流程和活动、知识管理的支持要素等。具体包括6部分:框架、术语、组织文化、知识活动、实施指南、评价。这6部分的主要内容是:

2.1.1第一部分:框架第一部分《框架》规定了知识管理的基本框架,为组织提供通用的知识管理参考模型。第一部分又细分为8章,即:①范围。②规范性引用文件。③术语和定义。因为第二部分对术语有详细定义,所以本部分仅对知识、知识管理、组织、管理体系、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等最基本的概念进行了定义;④知识管理目标和原则:强调知识管理应该以创造、积累、共享和应用为目标,促进组织可持续发展、提高员工素质、增强用户满意度、提升组织绩效,并提出战略导向、业务驱动、技术保障等知识管理原则。⑤知识管理模型:描述了知识管理的概念模型和过程模型。概念模型由里到外分为三个层次,核心部分是资源层,中间是活动层,是保障层;过程模型包括策划、实施、评价和改进四个环节(PDCA循环)。⑥知识资源:知识资源按照三个维度进行基础性的理解,即知识类型维度、知识表达维度、知识来源维度。组织实际在应用中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分类。⑦知识流程与活动:本部分对流程活动要素,包括知识鉴别、知识创造、知识获取、知识存储、知识共享和知识应用进行了说明。⑧知识管理的支持要素:本部分对知识管理支持要素进行了说明,包括组织结构与制度、组织文化、技术设施。虽说是支持因素,但有时在企业知识管理中却成了影响成败的关键。

2.1.2其他部分其他部分基本内容是:第二部分《术语》规定了知识管理领域的常用术语和词汇;第三部分《组织文化》规定了组织文化的相关术语,组织文化的建设目标、定位,组织文化建设等相关内容,使组织通过运用组织文化的建设来促进知识共享和创新;第四部分《知识活动》规定了知识活动相关术语,并给出了知识过程的模型和相关内容,为组织实施知识管理提供一个参考和依据;第五部分《实施指南》规定了大多数组织机构实施知识管理的一般原则、实施参考模型。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一般适用的实施过程和基本活动来引导组织知识管理的实践活动;第六部分《评价》规定了对知识管理实施效果评价的模型以及成熟度模型,以协助组织知识管理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2.2作用

2.2.1统一认识,易于交流和研究

由于知识管理学涉及到战略管理、竞争战略、核心竞争、信息管理等诸

多领域,这就决定了研究知识管理的学者的专业背景的多样性,专业背景的差异性导致了不同的研究视角,如目前最为通用的划分方法就是行为学派、技术学派和综合学派。这些学派之间往往偏爱于自己的认识,最终的结果是对知识管理的理解莫衷一是,难成共识。另外,国内关注知识管理实践的组织也很多,但大家对知识管理的概念、方法和工具及相关要求都未达成统一认识,业内又缺乏统一的认识。一些组织实施成功了却不明白成功原因何在,失败了也不知道问题出在何处。更有一些知识管理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基于本身利益和优势考虑,偏执一些理念和方案,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知识管理的普及。

知识管理框架标准统一了概念、术语、框架、模型,使相关业界主体能以统一的术语进行交流,使得知识管理相关活动与主体交互在更透明规范的环境下更高效而畅通地进行,提高了知识管理的效率。框架标准为我国的组织开展知识管理实践奠定基础。

2.2.2规范流程,方便实施和应用 知识管理虽然在近十年来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呈现百家争鸣的喜人景象,但这只是理论界的繁荣。在实践领域,实施知识管理成功的组织并不是很多,于是一些人对知识管理的作用产生了怀疑。知识管理的实施需要结合企业的文化、企业的流程等,不能单一进行。知识管理标准确立了知识管理的目标和原则、概念模型和过程模型、支持要素等内容,出台了实施的指南。这些界定,将大大避免实施企业的盲动,为知识管理顺利融入企业,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2.2.3奠定基础,利于发展和壮大 “我国经济发展正从成本规模化经济向知识创新可持续经济转型的关键拐点背景下,未来知识管理发展与推进对于国家及各行业企业组织及政府发展都将具有关键而令人瞩目的推动作用,其前景非常可观”。规范了知识管理的一些基础性问题,可以促进知识管理工作者将更多时间用于对知识管理更为复杂和艰深问题的研究。对我国知识管理学研究、知识管理学科的建立、知识管理人才的培养以及知识管理在各种类型组织中的应用,都将发挥极大的促进作用,也必将实现中国的知识管理研究和企业应用与国际接轨。

3 国外知识管理标准及其启示

3.1国外知识管理标准概况

国外的知识管理标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水平):

第一层次、描述知识管理概念:该层次是由某种特定知识管理视角发展起来的,如澳大利亚知识管理结构。他们力图描述知识管理的总体概念。

第二层次、详细说明知识管理元素:试图详细说明一个对知识管理有特殊作用的元素,它是知识管理中的核心内容,例如规划系统或者是知识管理证明。

第三层次、非知识管理,但能支持知识管理:是那些还未从特定的知识管理视角发展出来,但能应用于支持某一特定知识管理元素,例如每一个企业模型或XML标准。

3.2欧洲知识管理标准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European Committee for Stand-ardization,CEN)的知识管理工作是建立在由欧洲委员会知识部框架和标准(SIG )活动的基础之上的。欧盟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标准,如果是工作协议标准都是以“CWA”为标准号的标准构成部分。标准分别由欧盟标准化委员会(CEN)和爱尔兰标准化部门(I.S.)先后印刷出版,爱尔兰标准在欧盟标准前加“I.S.”。《欧洲知识管理最佳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由欧洲标准委员会的知识管理项目工作组于2002年9月到2003年9月制定而成,2003年6月24日通过了采纳该指南做为CEN项目组协议(workshop agreement,是CEN标准产品的一种)的决定。《指南》旨在向欧洲读者提供知识管理的主流思想的实用介绍;提供一些时下新兴的知识管理思想;激发感兴趣的读者进入欧洲知识管理门户,参加持续的知识管理公开讨论。

《欧洲知识管理最佳实践指南》包括5部分,如表1所示:

3.3英国知识管理标准

英国标准化协会(BSI)于2001年《在知识管理标准化领域的战略定位》,并临时标准《PAS2001:最佳实践指南》。该标准被称为是:“知识管理术语,知识管理衡量方法和测度指南,一个基于文化差异的最优实践指南,并且是一个知识管理构造的指南”。这本指南阐述了4个相关问题:①组织为什么应该关注知识管理?②组织应如何开展知识管理?③投资于知识管理的预期收益?④更深入的理解知识管理。之后,陆续PAS 2001-知识管理,实践指南;PD 7500-知识管理,词汇;PD 7501-实践指南,管理文化和知识管理;PD 7502-实践指南,知识管理评价;PD 7503-建筑行业引入知识管理;PD 7504-实践指南,政府部门的知识管理;PD 7505-实践指南。知识管理技能和资质;PD 7506-实践指南,知识管理与其他功能部门和领域的关系。

3.4澳大利亚标准国际

澳大利亚标准化组织(SAI)于2001年出版物HB 275―2001《知识管理――知识经济时代成功指南》;2003年临时国家标准AS 5037(Int)~2003《知识管理指南》;2005年为正式国家标准:As5037―2005知识管理――个指南。该标准仅是一个框架或者说“软”标准。该标注是知识管理技术委员会合作的产物。该标准与亚太组织APO的知识管理框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其生态系统构成模型包括:核心部分是组织结果、战略意图、文化、背景。中间部分包括:人员、技术、内容、过程等元素。部分包括:①推动者,如叙述者、内部网、实践社区;②驱动力,如竞争压力、客户服务、风险管理、操作效益;③斗争与倡导;④网络与社区。

3.5 GKEC/美国国家标准化组织

美国有许多委员会向美国国家标准化组织建议知识管理方面的标准,包括词汇、语法、方法、更高级的培训等。而全球知识经济委员会GKEC(Global Knowledge Economics Council)由于其在自我公开方面的鲜明姿态出名并成为美国国家标准化组织可信任的标准开发者。美国国家标准组织(ANSI)已正式批准GKEC知识管理方案为美国国家标准,此标准于2002年1月15日生效。目前GKEC正着手通过ANSI向国际标准组织(ISO)申请建立国际知识管理活动标准。

GKEC将成立美国知识管理标准委员会,申请成为美国ISO/TS/P192-Civil defense/protection and emergency situations标准的管理者,并同俄罗斯联盟委员会合作成立国际标准委员会附属专门研究小组负责危机知识管理标准(Emergency Knowledge Management

Standards)的研究。

4 知识管理首个国家标准的思考

知识管理首个国家标准的出台对于我国的知识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该标准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思考。

4.1兼顾标准化与人性化

一般学者将知识管理学派分为行为学派、技术学派和综合学派。也有人分为:①高科技知识管理思维,它是机械的,生产力驱动型的并基于标准化系统的实施;②人性化的知识管理思维则是基于结构主义的认知原则以及相互作用的方法。基于技术的观点,主要是把知识看成编码知识,或者能被编码成知识,所以可以采取技术手段进行处理;而基于人性化的思维的知识管理的观点强调隐性知识部分,这部分知识隐含在人的身体之内,与个体紧密相连,具有较大的个性差异,所以难以用技术手段精密处理。知识管理的标准化工作显然关注的重点是显性知识,对隐性知识(而这部分往往是最有价值的)难以应对。如表2所示:

所以标准一定要兼顾到标准化和人性化的问题,但在多大程度上兼顾到知识管理的人性化或说柔性化,是一个颇费周章的事情。

4.2学术界、实践界之间乃至不同组织之间的衔接

通俗来讲,标准化就是建立一套术语、思维、准则体系,以便大家用相同的语言讲话、相同的行为做事。虽然知识管理标准化小组声明:“在制定知识管理标准的过程中,经过了很多取舍和平衡”,“标准仅对目前已经成熟的、能达成共识的内容进行界定”,“是知识管理领域最普遍、最通用、广为认可的内容的规范化表达”。但学术界和实践界对问题的认识往往有很大差异,前者务虚、后者务实。务虚者思想创新可能比较明显,但容易陷于空谈;而务实者关注其可行性、经济效益;也可能思想僵化、拒绝革新。这些差异往往很难进行规整。另外,不同组织之间,特别是不同类型的组织之间,对知识管理的理解也存在很大差异,如政府知识管理关注中心是公共知识,而公共知识一般呈现的是显性状态;企业知识管理关注的是技术知识,这种知识最有价值的往往是存在专家大脑中的隐性知识。关注重点不同,操作程序就会有差异。这些领域的语言的衔接是标准存在的基础。如何处理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关系是标准制定特别需要考虑的问题。强调共性,就必然过于抽象,对各类实体的指导意义就不大;过于强调个性,则各类实体之间就缺乏交流的语言,这也不符合标准的基本要求。国外的知识管理标准参与的力量很多,甚至是跨国界的,如AP0标准、GKEC的标准等。

4.3将国家知识管理和个人知识管理纳入其中

知识管理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国家知识管理、组织知识管理、个人知识管理。国家知识管理主要包括4方面:国家对社会知识资源的管理、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建立和管理、知识管理制度的建立、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组织知识管理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学校、医院等组织机构的知识管理。个人知识管理目前主要有4种认识:①技术论,个人对等知识管理技术;②技能论,个人知识管理技能;③经验论,个人知识管理战略;④过程论,个人知识管理过程。美国管理学专家Jason Frand和Carol Hixon在《个人知识管理:谁,什么,为什么,何时,任何时候,何地,如何?》一文中,将个人知识管理定义为:一种概念框架,指个人组织和集中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使其成为我们知识的一部分,它还提供将散乱的信息片断转化为可以系统性应用的东西的个人战略,并以此扩展我们的个人知识。目前的知识管理标准主要考虑的是组织单位的知识管理(中观层面的知识管理,相对于个人而言),对国家知识管理(宏观层面的知识管理)和个人知识管理(微观层面的知识管理)基本没有涉及。欧洲标准中就有关于个人知识管理的内容。

4.4正确处理稳定与发展的问题

知识管理作为一个新事务,本身处在迅速发展阶段,表现为:产生的时间较短、知识管理学科还没有真正建立、知识管理教育培训还在起步阶段、学术观点芜杂纷呈等。所以在这样的新领域,实践总是超过研究,标准常常落后应用。作为标准,不可能每年更新一下。但实践的发展又不能不加以考虑。所以,不更新,标准就没有指导意义;更新频繁,则标准让人难以适应,最后会形同虚设。如何处理知识管理标准与发展的问题,可能是难点之一。

4.5知识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立和运行

知识管理标准起草小组认为,标准的与实施,只是标准化工作的第一步,还必须对标准进行大力的推广应用。因此,亟需筹备成立知识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立长期性的组织来承担这项工作。成立的方式是:以参与标准编制的单位为基础,再广泛吸纳知识管理领域的服务商、研究院所、应用单位共同组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职责:推广应用标准和持续完善标准,在这个宗旨的指导下,可以开展培训、认证、宣讲等活动,促进整个行业的规范化,提升行业发展水平。应该说,这种设想是符合标准化委员会的基本运行规律的。但关键是:①能否真正做到广泛参与,并享有发言权及修订权;②委员会的经费如何筹集,仅靠培训一条途径显然是不行的;③借助委员会进行培训,培训的课程、教师如何安排,培训的效果如何保证,都是需要考虑的;④该标准化委员会如何与欧洲、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知识管理标准制定的前行者加强合作、取长补短。

时间管理基本知识范文11

摘要:文章重点介绍了隐性知识管理和知识主体管理两个方面,并以明基企业管理实践为基础对知识管理的方法进行了介绍。知识管理成为了企业增值和获得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隐性知识的管理更成为了管理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知识管理;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明基企业

知识作为企业的智力资本,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第一战略资源,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管理理论和实践。如果说诞生在美国的“泰勒制”引发了企业管理的“第一次革命”,那么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之时,全球的企业管理将迎来以“人性化”的知识管理为标志的“第二次革命”。知识按表述方法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大类,其中对于隐形知识的管理成为了企业持续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也是企业成长和创新成功的关键。因而,加强企业知识管理,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作为一种崭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知识管理正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研究的热门前沿。

一﹑引入性思考:知识与知识管理

很久以来,知识一直是哲学家最为关注的概念之一,因此也出现了从不同角度对知识的定义,中国国家技术领导小组办公室把“知识经济”中的知识定义为:经过人的思维整理过的信息﹑数据﹑形象﹑意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不仅包括科学技术知识,还包括人文社会知识,商业活动﹑日常活动和工作中的经验和知识,人们获得﹑运用和创造知识的知识,以及面临问题作出判断和提出解决方法的知识。对企业来说,知识包括企业所拥有的技术和专利﹑生产运营模式﹑企业组织结构﹑经营战略﹑企业决策风险偏好和员工所用有的经验和创新能力等等。知识不同于数据和信息,是人类实践经验的总结,具有主观性、无形性、创造性、累积性的特点。

目前,对知识最基本的分类是将其分为显形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能够用严格的数据﹑公理﹑文字等符号表达出来,易于存储﹑交流和共享的知识,它存放在各种文献中(如报告﹑手册﹑专利﹑图形﹑软件等),显性知识从数据类型的区分上又可以分为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我们平时接触到的财务系统——ERP系统上面的数据﹑专利﹑软件等属于结构化数据,而像会议记录、研究报告等文档,属于信息范畴;隐性知识则是高的个性化的﹑难以格式化的﹑通过直接面对面的交流和共享的知识,它存在与企业员工的大脑中,如经验﹑技巧﹑体会等。从定义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二者的区别:显性知识的获取是间接的,它必须通过编码和解码,并内化为隐性知识,而隐性知识的交流是直接有效的,但其传播效率极低;显性知识的管理策略采用的是“人到文档”的方式,知识被创造出来后,经过编辑成为独立于其创造者的知识,通过间接的方式进行传播并被重复利用,而隐性知识的管理强调的是个人之间的对话,知识的共享是通过“人到人”的方式进行,通过与拥有相应知识的人进行直接接触实现知识的共享和传播。

知识管理的研究是从对知识的研究开始的。知识管理的概念从狭义上来说可以认为是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包括对知识的创造﹑获取﹑加工﹑存储﹑传播﹑和应用的管理。而广义的知识管理不仅包括对知识进行管理,还包括对与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涉及知识组织﹑知识设备﹑知识活动﹑知识人员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一般来说,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企业知识管理更为贴切。知识管理按照知识的形态可以分为隐性知识管理和显性知识管理;按照知识的载体分为知识客体的管理和知识主体的管理。在这两种不同的分类方法中,其中的隐性知识的管理和知识主体的管理成为了当今企业成功和发展的关键,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知识管理的核心:隐性知识管理

从上述定义和区别我们可以看出,专利﹑软件等显性知识虽然对企业的成功也很重要,但是在如今科学技术已趋发展成熟的竞争经济时代,很容易被其他企业复制并且迅速得到传播,企业不再能够单纯地依靠专利等技术优势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在韩国世韩公司率先研发推广音频mp3播放起后,帝盟(Diamond)﹑爱华等公司也迅速的推出了相应的产品,而如今出现了成百上千的不同的品牌并且在mp3技术基础上研发出功能更齐全的mp4﹑mp5播放器;英特尔公司花了10亿美元,用了1年多的时间创造了486微机,而Cyrix公司在大约18个月的时间里使用1000万美元就克隆出了同样的微机。那么,如何才能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存呢?针对这个问题,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把目光转向了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的管理。根据硅谷研究者克里斯托弗·梅耶的论证隐性知识对于有效竞争来说有如下意义:创造性经营绝大部分是隐性知识作用的结果;当显性知识已融于生产和服务,戏剧性地降低任意行业竞争所需的基础设施成本时,几乎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有效竞争者,成功的关键在于经营实践等隐性知识的运用。归根结底,一个企业的核心资产应该是隐性知识的有效利用。

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利用所拥有的隐性知识?主要有两种知识的转化模式:一是隐性知识的共同化。藉由经验或心得的分享,达到创新隐性知识的过程。个人可以不用透过书面信息而自他人处获得内隐知识,如学徒的学习往往是透过观察﹑模仿与练习而来。二是隐性知识显性化。将隐性知识藉由结构行的概念化,明白呈现为外显知识的过程。内隐的知识可透过隐喻﹑模拟﹑观念﹑假设和模式表达出来,如新产品的创造过程。

对于企业来说,前者可以当成是隐性知识传播和扩散过程,而后者则是隐性知识的具体应用;前者是隐性知识在企业内部人员中的横向传播,而后者则是隐性知识在企业经营运作中的纵向渗透;通过前者不断形成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后者是企业创新的源泉。两者都能使企业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但是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如在国内外多年存在的对微软的声讨浪潮中,大部分人攻击微软只会模仿他人的技术而不会创新,但他们没有意识到,真正造就微软成功的并不是它所复制的显性知识,而是它的隐性知识,即其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以及它把隐性核心因素转变为显性的能力,这虽然不是技术创新,但是企业理念的创新。

三﹑知识主体管理:企业员工的管理

作为知识的主体,尤其是作为企业隐性知识的拥有者,企业员工素质成为了企业成功的一张王牌。安德鲁·卡内基说过:企业拥有的唯一不可替代的资本就是员工的知识和能力。这一资本的生产力取决于人们如何有效地将其能力与那些能够利用能力的人共享,企业也应该建立并且逐渐完善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这也是知识管理的关键所在。

第一,企业成为个体知识整合的场所。知识的创新是最复杂的增值方式,也是形成核心竞争力关键的资源和输入,它的竞争优势的寿命依赖于这种能力的不可模仿性。组织的知识整合能力越强,就会产生更高的限制性,既难以复制,也难以得出其中的因果联系。从知识的角度,可以将企业看成是生产知识和提供知识服务的组织,由于其为个体们整合各自的专业知识提供了场所,也为个体间的交流于合作提供了条件。

第二,企业重视培养知识型员工。存在于书本﹑数据库﹑固定的软件程序等中的数字化信息存在一个本质的不足,即无法自动更新﹑自动创新,只有员工的头脑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利用﹑合理配置来整合出新的知识,因此,如何合理的使用知识型员工如何有效的激励知识型员工使其发挥最大的创造力,成为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

第三,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促进知识创新。每个个体的知识结构是具有高度差异性的,不同的知识个体在一起交流﹑争论,能够产生知识的“创造性摩擦”,或者说是一种“创造性混乱”,这是企业创新的来源。

四﹑具体案例:明基集团

IT行业是人才高速流动的行业,企业不能奢望自己培养出的人才一辈子留为己用;较高的专业知识要求,又注定了该行业员工离职给企业造成的成本很高。在这种情况下,明基集团采取了最务实的做法:让人才在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在离职的时候把项目所需的技术、累积的经验、资讯与知识成果留下即可。

(一)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明基拥有一个强大的内部局域网——知识管理体系(KM体系)供员工交流学习。明基把内部最新的产品知识、经销商培训的过程以及成功的方法,复制在知识管理系统的某一个目录上,而分公司的销售人员则把自己的工作心得、经验放在该目录中,以便共享。KM体系也对公司的业务流程、工作入门指南、企业文化等均有详细的介绍,甚至包括对本地风土人情的接受。通过该体系,可以帮助新员工快速进入工作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平时的工作报告也是通过KM系统上传到公司资料库,再转交管理层,相当于对工作的实时记录。明基公司的这种做法无疑是为隐性知识的共享提供一个高效率的平台。

(二)人走茶不凉

员工每进行一项工作,创造一些价值,明基都要求其把知识通过KM体系分享出来,这就等于把其的脑袋留住,然后再鼓励他创造更多的价值,继续学习。现在,明基的员工已经把知识分享作为习惯。知识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后,弥补了大多数员工的流失对公司造成的无形损失,并把这种损失降到最低。而且这种在公司内部形成的学习氛围和分享氛围,使任何新进员工可以融入公司,创造价值。五﹑总结

在完善知识管理体系﹑加强对隐性知识的开发利用﹑缩短隐性知识显性化周期﹑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培养和激励机制﹑鼓励创新等方面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这也是企业应对知识竞争的最适反应。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要想生存,必须依靠知识,必须依靠人。

参考文献:

1、徐蕾.基于核心力的企业知识管理研究[J].企业活力——管理理论,2007(11).

2、侯筱蓉.企业隐性知识管理方法概述[J].现代情报,2007(4).

3、吴晓波.隐性知识显性化与技术创新绩效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12).

时间管理基本知识范文12

关键词:知识本体;Agent;协商模型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13-3466-02

1 知识本体在协商Agent中的应用

协商是商务贸易交往中的重要环节,随着传统的商务运作流程转变成全球化的电子商务运作模式,人工协商也由Agent自动协商代替,智能协商主体(Agent)代替人工协商可极大提高协商的效率。因此,对电子商务中协商Agent的研究也就成为时下的热点。本实验室对协商Agent的研究工作始于02年张潇元提出的基于资源的多Agent协商模型。文献[1]做进一步的研究,在原有基础上,把协商议题拓展到价格,数量,交货时间。文献[2,4]针对基于资源的多Agent协商模型的不足,结合面向服务架构的动态,标准,开放的特定,提出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多Agent协商模型。该模型将协商系统中的Agent分为管理Agent和协商Agent两类,并将他们转变为松散耦合的关系。同时把原来的局限于三个议题扩展成多议题。 面向服务架构的协商模型增强了协商Agent的开放性,但不能解决异构Agent之间的协商,其原因是,协商Agent之间只能使用一种预定义的协商通讯语言,协商协议规则和固定的一组协商目标词汇集。

由于知识本体具有知识共享,再利用与规则推理能力,故建立协商目标知识本体,协商通信语言知识本体,协商协议知识本体,使协商Agent与背景知识,协商协议,通信语言分离,通过中间市场达到知识共享。协商Agent在加入某个市场时临时动态获取定义在该市场中的知识本体,Agent利用自身的本体推理机获取并解析这些协商通信语言,协商协议,和协商对象本体等Agent交互必备的信息,从而使协商Agent变得更加的灵活,动态,适应开放环境,能随时参与任何虚拟市场中的协商活动[3]。

2 基于知识本体的协商Agent系统模型

结合面向服务架构的协商模型,基于知识本体的多Agent协商模型的立足于以下三点:

1) 协商Agent适应开放环境的关键是协商Agent之间共享知识,这些知识包括协商通信语言,协商协议,和对协商目标的共识。知识本体可以将特定领域知识以抽象化的形式表达,透过概念与实体的分离以及逻辑公理的限制,使协商Agent与不特定的对象协商可以参照知识本体而达成共识。因此本系统模型针对某议题建立知识本体。

2) 在面向服务架构的协商系统中,资源的获取是直接从自身携带的数据库中查询获取,与企业生产脱离。而事实上协商Agent在协商过程中所用的资源,除了部分如协商经验可以从本地数据表中提取外,大部分资源数据是要从ERP动态获取的,使协商决策能基于企业生产计划。因此在本课题工作中设计了一个动态调用器,从ERP资源接口中动态获取协商决策中所需要的数据资源[5]。

3) 在面向服务架构的协商系统中,协商Agent之间的协商通讯是一种间接的方式进行的,协商Agent之间不直接对话,而是通过管理平台转发,所有的协商过程都在管理端完成,这势必增加了协商管理端的负荷,也限制了协商Agent的开放性。协商Agent之间应该能够直接展开互动,通讯过程应该能够在任何Agent之间自由展开 。

通过对原有协商模型的分析,结合面向开放环境的目标,建立如下的基于知识本体的协商Agent模型。

3 基于知识本体的协商Agent模型结构组成

协商系统模型由四部分组成,分别UDDI注册中心,协商管理端,协商Agent,ERP资源服务接口。

3.1 UDDI注册中心[6]

在协商系统中,ERP资源接口以Web Service服务方式对外提供资源查询服务,协商Agent,管理Agent都以服务的方式呈现于对方面前,协商通讯语言也以Web Service方式向Agent提供通讯服务。

3.2 协商Agent管理平台[2]

协商Agent管理平台有四个组成部分:管理Agent,面向服务架构的管理和应用通道,以及用于存储协商所需的服务、商品、议题和管理经验等信息库以及协商知识本体库。

其中协商知识本体库中包含有协商目标知识本体,协商协议本体和协商通信语言本体,是协商Agent达成共识的基础,协商Agent在管理端注册的时候从这里获取共享知识。

3.3 协商Agent

基于知识本体的协商Agent继承了面向服务架构模型的框架,是在面向服务架构基础上的扩充和改进。因此基于知识本体的协商Agent依然以Web Services的形式对外提供协商服务。但其使用的协商通讯语言,协商协议,及协商目标知识本体需要动态的获取,因此其结构与原协商Agent有较大的改动。

从结构图3中可以看出,协商Agent分为三层:

1) 管理与应用接口层:协商Agent利用Web Server中的Service Interface使用管理通道、应用管理通道实现与协商服务管理(NSMA)交互;把从用户界面提交的参数利用Web Service传递给NSMA并从管理平台接受返回的信息。

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模块):用户可使用该模块完成基本信息的录入和获取协商信息。包括:议题的初始化――输入议题的信息;提出协商请求(对协商Agent进行初始化)――输入议题相关初始化数据、提议基本信息、最大协商次数、相商有效期;获得协商结果信息――协商是否成功、协商过程相关数据(协商次数、反提议数据、协商双方的协商效益值);参与协商的用户基本信息。

2) 协商核心层:协商核心层从管理层获取协商对象,并激活本地Agent的计算,推理,学习等动作参与协商活动。

协商推理机:协商推理机响应动作分发器的指令,调用协商策略,协商经验,计算出下一个提议的参数值。

逻辑推理机:逻辑推理机是用来判断双方是否具有相同的认知,也就是协商Agent收到对方的消息时,首先将本体中的协商信息取出来,接着将协商目标知识本体加入推理机,比较双方信息中的概念是否相同或相近,确定双方能否展开协商活动。

规则推理机:为了使协商Agent更具动态性,能够适应不同的协商环境与异质协商Agent展开协商活动,我们使用本体加规则描述协商协议即协商的互动规则,规则推理机就是要从协商协议本体中推理出当前的动作从而使不同的协商Agent有一致的行动。

协商策略:协商策略是每个协商Agent内部私有处理程序。协商策略是相对复杂的运算过程,在每个回合的协商过程中,协商Agent的效益评估需要大量的计算,以提出最佳的反提议。Jennings[7]协商过程中,对于对方提出的提议如价格,数量,交货日期等,如果不能接受则要计算出自己的反提议。一般基于价格有三种让步策略:焦急型,谨慎型和贪婪型,在数学上分别对应线性,平方和立方的关系。

动作分发器:根据监视器转发的请求操作和参数,动作分发器检验操作有效性之后,按照操作内容分发具体操作,对于可以由服务管理器、内容管理器和协商管理器直接应答的操作,仅记录操作的内容,对于需要管理Agent耗费较多时间进行处理的操作,比如匹配请求,动作分发器会以后台进程/线程的方式启动目标并向其发送操作请求。

动态调用器(Dynamic Invoker):协商Agent所绑定的协商服务和有效接口是动态的,动态调用器负责解决协商Agent的寻址和接口调用问题,即根据协商实例所绑定的服务接口,建立指向该服务访问点的调用器,并对其他模块提供封装服务接口的各种调用。

3) 数据层:数据层分两部分,第一,协商Agent利用获取资源通信接口(Interface Plus)实现与外部系统(电子商务网站、ERP、CRM等)交互;第二,协商Agent与数据库交互(对资源库、协商规则库、知识库、协商结果等数据的查询并使用、修改、增加的操作)。

4) 动态调用ERP资源服务接口[5]

基于资源的多Agent协商模型,面向服务架构的协商模型,以及目前研究的一些协商模型在资源调用时都有一个缺点,即协商所需要的数据需要人工输入,协商成功的结果信息也需要人工转入到企业内部系统,这导致了协商系统与企业内部系统的脱节。文献[6]开发一个面向服务架构的框架下协商系统与企业内部ERP系统之间数据交换的集成中心。协商Agent在这部分的主要功能就是调用这个集成中心,使协商Agent的协商策略与企业内部生产计划紧密结合。

4 实验和评价

试验中以protégé为本体编辑工具,用owl语言实现了协商通讯语言,协商协议和简单的协商内容本体的设计和实现工作。以Java简单规则语言实现了协商规则的设计,并通过了本体规则的逻辑检测,证明用本体表示协商知识的可行性。设计了XML文档转换器,使协商Agent在决策过程中能动态调用ERP资源。以本体为基础,在原有面向服务架构协商模型基础上改造了协商Agent的结构,增加了协商Agent的推理机,动作分发器,从理论上确定了协商能基于本体进行推理,并与其他协商Agent直接协商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梁茹冰.基于资源的多Agent协商模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

[2] 白伟华,苏卓夫.面向服务架构的协商Agent服务和面向服务架构协商管理平台[D].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

[3] 程庆华.基于知识本体的电子商务协商Agent[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09(4).

[4] 白伟华.基于SOA的多边多议题协商模型的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8(1).

[5] 冯文辉.面向服务架构的多协商系统与企业ERP集成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

[6] 钟阳晶.电子商务自动协商中的UDDI注册中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