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时间:2023-08-03 17:28:00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媒介素养;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1-0168-02

在高校这个信息化程度高、信息资源密集的环境中,大学生是与网络等新媒体接触最紧密、最广泛的群体。在当前自媒体快速发展和普及的环境下,对于媒介的接触、使用、理解和判断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而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是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高校德育的完善和补充;不仅丰富了高校德育课程内涵,而且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德育范式的发展;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结合德育工作目标,通过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来实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德育价值。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况及现状

媒介素养教育是在20世纪下半叶随着媒介演变和发展兴起的一门新的教学科目,围绕人和媒体两大主体展开研究,旨在帮助青少年了解大众媒介的特征、功能及对人的影响,正确、合理使用媒介,并建立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抵御不良信息,学会利用媒介服务个人的健康成长成才。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定义都有相应的研究,媒介素养教育的大致内容包括对媒介的认知、参与和批判三个方面。在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学者卜卫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作了细化:第一,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第二,学习判断媒介讯息的意义和价值;第三,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第四,了解如何有效利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1]。媒介素养教育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门终生教育;应该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一种知识教育、价值教育。英国媒介教育学者David Buckham也曾指出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更多地将重点放在“如何使媒体更为有效地帮助孩子完成社会化的准备”[2]。

虽然大学生作为社会中高知人群,对媒介的接触、使用、创造以及理解都有一定的水平,但是大学生对媒介的掌握和控制程度与媒介技术的发展程度并不平衡;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他们所形成的网络媒介素养都是浅层次的、感性的,大学生接触网络媒介的目的主要是娱乐消遣,在网络媒介的选择上,以微信、微博、网游等互动性高、参与性强的媒介工具为主,信息数据搜索、网络课程等资源和功能被忽略,因而,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在形成过程之中存在着结构性缺陷,大学生缺乏积极的媒介态度、健康的媒介行为、批判的媒介思维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对自身媒介素养的提升。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德育价值

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及其对大学生道德认知、行为表现等层面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对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改进方向,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对高校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一,媒介素养教育有利于丰富高校德育的内涵;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对媒介环境中呈现的社会现状的态度及意见反映出的是一种对当前社会的道德认知和判断;比方“小月月”事件、郭美美事件等网络事件,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决定他们对事件能否理性地思考和网络表达,进而影响到事件的处理,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判断和道德重构。高校的德育要在传统的以政治思想道德规范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更新自身教育体系和内容,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对人才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种以提高对媒介理解力和媒介使用能力为目标的教育科目,媒介素养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理性批判思维,旨在引导和教育学生通过对媒介以及媒介信息的了解和理解,学会质疑信息,选择性地接收信息,并在复杂多变新媒体环境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塑造健全的人格,从而提升大学生媒介参与的主体地位和道德水平。

第二,媒介素养教育有利于提高高校德育的效果;传统的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突出内容的权威性和标准化,在方式上以单一讲授传输为主,进而形成了以封闭性知识化教条性理想化泛政治化为特征的文本教育范式[3]。大学生对机械、说教、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并不会真正参与到道德实践活动中,教育效果差强人意;新媒体拓展了高校德育的空间方法和途径,基于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趣味性的主题教育活动更能调动起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通过网络实践活动的引导,建立媒介素养教育的系统课程,增强大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和辨别能力,在信息爆炸的媒体环境中建立起反省和抵御机制;同时,培养大学生创造性地使用媒体以及创作媒体文本的能力,为高校拓展新媒体德育平台与载体提供受众基础,进一步构建参与式教育的德育模式,推动大学生自我教育作用的发挥。

三、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改革策略

1.构建合理课程模式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在中小学教育中没有形成独立的教学课程模式,在大学教育中只是针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开设相应的课程;在当前新媒体形式下,要广泛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就必须要构建合理的理论课程模式。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模式主要有三种:独立的必修课程、某一正规课程的一部分和选修课[4]。我国的高等教育由于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区域性差异,结合学生的文化背景、心理特点等,在课程模式设置上要灵活多样,实施分步发展策略;在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可独立开设新媒体、网络媒体的素养教育课程,通过公选课或基础课的形式纳入大学生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对于那些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比较低的地区,可以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思修课程、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人文社科等课程中。整体思路就是将专业教育课逐步转变为大学基础素质教育课,并依托于新闻传播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师资力量,成立教学研究机构,设计相关的课程,编撰教学教材,探索教学方式和方法,使媒介素养课最终成为大学的一门必修课程。

2.创新课程内容

要充分发挥媒介素养课程的德育价值,必须要进一步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内容,从专业课教学转变到通识课教学。课程内容要结合大学信息技术、新媒体文字写作、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文化等内容;具体内容包括:介绍媒介发展的基本知识及媒介的特征功能,了解媒介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剖析媒介信息传播的规律,帮助学生对媒介信息进行正确的编码和解码,提高对信息的辨识度;解读媒介与个人、社会、国家的关系;学会思辨地来分析看待媒介,区分现实世界和媒介世界的差别;通过一些案例,来分析媒介文化、受众心理等,使大学生真正建立起正确评价和接受媒介信息的模式,自觉抵制和过滤负面信息。

3.拓展课程实践平台

在进行媒介素养理论教育的同时,整合校园各类媒体资源开展实践课程,通过学工团委、宣传等部门的组织,发动学生组织和社团,让学生在课程实践中,提升对媒介性质、特点及表现形式的认识以及理解和使用媒介的能力。组织学生参与由学校党委宣传部主管的校报、校广播、校园网等媒体的后台运作中,了解媒介运作的过程和规律,熟悉媒介信息作品的制作流程,掌握媒介设备的操作以及媒体文字处理和表达的方式方法,提高大学生与媒体的互动和反馈能力,并通过团队合作,提高人际交往和社会协调能力,帮助学生规范性地使用媒介服务自身的发展。由于新媒体的广泛使用,组织学生开展基于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发起微号召、微分享、“随手拍寻找身边的榜样”等传递正能量的线上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新媒体的信息传播规律和操作方法,同时获得正确辨识媒介信息价值与意义以及使用媒介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现代传播,1997(2).

[2]张毅,张志安.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特色和经验[J].新闻记者,2007(10).

[3]吴琼.文本到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7.

[4]袁宏刚.高校学生工作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与实现路径[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1).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范文2

【关键词】青少年 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教育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媒介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在信息社会中,育人环境也日趋复杂,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媒介素养教育能帮助广大公民,特别是处在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理性地区别媒体真实与社会真实,正确认识媒体的性质和功能,提高对负面信息和虚假消息的辨别能力,并学习如何使用和制作媒介信息,学习如何利用传媒实现自身的发展。

一、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

早在上世纪30年代,欧美等西方国家就开始关注媒介素养教育问题,英国学者F.R.利维斯和他的学生D・汤普森于1933年出版了《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一书,首次对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作了专门的阐述,并提出了系统的教学建议。目前,媒介素养教育已成为英国中小学校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国家也在中小学开设了这一类课程。从广义上来说,“素养”不仅仅只是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掌握“听”“说”“读”“写”等能力,在当今媒介和生活形影不离的时代,熟练地认识、使用、分析和评估电子媒介,更应该成为信息时代公民应具备的素养。自从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全球传媒教育的新趋势》以后,媒介素养教育已成为世界潮流。

中国香港地区成立了传媒教育协会,汇集热心于传媒教育的教师、传媒工作者、家长和社会人士一起致力于香港传媒教育的推广和发展,旨在提高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媒介素养。

台湾地区也于2002年正式《媒体素养教育政策白皮书》,从高校到各中小学,都采取专业研究人员、媒体从业人员和学校教师协同努力、开放办学的新课程模式进行教育教学。

在大陆,一些有志于研究和推广媒介素养教育的有识之士也已经在行动。2008年9月,中国传媒大学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张洁博士带领她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团队正式与黑芝麻胡同小学合作,共同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研究,致力于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实践和推广,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师资培训,开发青少年媒介素养的相关读物。2009年4月,东北师范大学媒介素养课程中心也在长春市四五小学开始尝试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并对教师进行媒介素养师资培训。

虽然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开始起步,但从整体状况来看,还处于个别、零散的阶段,在媒介素养课程建设、媒介素养教材开发、媒介素养师资培训和媒介素养教学评估等方面都还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

二、目前我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1、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

“我国是一个媒介大国,截止到2009年11月,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3.6亿人,其中18岁以下网民所占比例为33%,且呈上升趋势。”①虽然媒介素养概念引入中国已经十多年,但时至今日,了解这个领域的人还很少,甚至对于很多教育工作者来说,“媒介素养”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而对于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关注也是近几年的事情,对青少年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还远远不够。

2、教师媒介素养的缺失

我国大中小学都急需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急需大量的媒介素养教师。由于媒介素养观念还没有在我国大规模普及,目前,国内可以培训媒介素养的师资严重缺乏,目前的师资培训是个别的、零散的,没有形成系统。据有关资料显示,“媒介素养”的概念才刚刚进入我国教师队伍观念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普及,从目前状况来看,全国中小学教师普遍缺乏媒介素养。

3、合理的媒介素养课程体系的缺失

在中小学开设合理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对青少年进行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对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无疑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媒介素养课程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只是在少数几所中小学中进行实验性质的、零散的课程开发,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还没有融入现有的课程体系或者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体系来开发和研究。

4、多样性教材和教学方法的缺失

从学者卜卫1997年发表《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一文,第一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到现在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全国只有少数的几所小学开始启动普遍性的媒介素养教育的规划和教育,而使用媒介素养课程教材的学校更加罕见。东北师范大学媒介素养课程研究中心于2007年9月起开始编写小学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试用教材。该教材于2008年上半年在长春市的2-3所小学和广州市番禺区的1-2所小学进行首轮试用。②但是要想适应我国各地教育的具体情况,实现因地制宜的媒介素养教育,仅有一本教材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加大课程开发的力度,制作出更多教材供不同地区的学校和教师使用。

5、媒介素养教学评估的缺失

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和学习效果怎样,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对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指标进行评估。有效的评估不仅能判断教学的成与败,总结归纳教师在媒介素养教学过程中的经验,而且还能为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者和学校的管理者提供真实可信的依据,促使媒介素养教育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目前国内的媒介素养教育还没有全面展开,媒介素养教学评估也没有相应的完善,对于媒介素养教学评估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少见。没有成熟完善的媒介素养教育评估体系必将反过来影响媒介素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三、改善我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策略

1、提高对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在课堂中使用多种媒介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手段,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其次,重视对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能使教师有意识地充分利用网络搜集有用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网络视频在课堂上实现课程在线观看,利用网络技术支持构建虚拟教研组和网络视频会议,以实现教师间的信息共享和互相协作。还能利用博客、播客、Email等网络常用工具教学成果,分享教学信息,学生提交作业等,更好地实现教师和家长、学生间的沟通和互动。③

2、建设一支专业的、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目前正在从事媒介素养教师培训的主要是少数几家传媒院校中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专家,或者是从事新闻传播类课程教学的教师和高校传媒教育、新闻、传播学科点培养的传媒专业人才。目前,大陆开设有传媒教育专业的只有中国传媒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几所大学,培养的都是研究生层次的高级人才,到目前为止,全国范围内还没有传媒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单一的师资来源很难满足媒介素养教育推广与普及的要求。因此,必须多层次、多渠道地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可以考虑对高校中传媒、教育学专业的学生进行培训,在传媒专业开设教育学方面的课程,在教育学专业开设传媒类的课程,以弥补传媒专业的学生不懂教育学知识,而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对传媒知识的欠缺,塑造既懂传媒知识,又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复合型人才,从源头上解决培养传媒教育师资力量的问题。

3、建立合理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

由于媒介素养教育在大陆起步较晚,尚处在零散的试验阶段,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清华大学陈昌凤教授认为,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全民的教育,终身的教育,媒介素养课程是一项关涉到公益,关涉到未来的事业,是一项前瞻性的事业。④应该自觉地将媒介素养知识应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去,实现教学手段的改进,利用媒介技术进行备课、授课以及课余的辅导。也可以将媒介素养知识融入到语文、英语、音乐、思想品德等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4、开发实用的、多样化的媒介素养教育的教材

我国各个地区的教育质量、教师的知识结构、媒介素养水平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要想使各地教师媒介素养水平得到提高,就应该因地制宜,编写适合当地教师和学生知识结构和媒介素养水平的师资培训手册和多样化教材供各地区中小学校选择。教材的编写不仅要做到科学、合理,适合中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还要努力做到生动有趣,贴近现实生活。这样,学生才能对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充满兴趣,从教材中汲取到媒介素养知识的营养,教师既可以通过这些教材自学,又可以通过专业的媒介素养专家的培训来切实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水平。

5、建立一套科学的媒介素养教育评估体系

建立媒介素养教育的评价体系,是保证媒介素养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以中国传媒大学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张洁博士在黑芝麻胡同小学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为例,张洁博士带领下的课题组人员将五年级的五个班分成两组,其中四个班为实验班,对其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教学,剩下一个班为对比班,不对其进行媒介素养教学。在试验中运用观察法、访谈法,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学生、教师、家长对课程内容、授课方法的心理感受等做系统的观察和记录。在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比组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进行书面测试,并对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定性、定量方法的综合使用,以确定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⑤但是,在进行媒介素养教学的评估时要注意贯彻科学、合理、公正、客观的原则,切实将媒介素养教学评估的作用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①赵若尘,《中小学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策略研究》,《青年记者》[J].省略/article/20a34541-1c87-4704-ab13-f0f94c661d77.html

③陈卫东,《和谐校园建设中的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现代远距离教育》[J],2008(6)

④闫欢,《媒介素养课程走入长春市小学课堂》,

⑤张洁、、李健,《媒介素养教育效果研究――以北京市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为例》,《少年儿童研究》[J].2009(10)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范文3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媒介素养;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05-0024-03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起源于上世纪30年代的英国。如今,媒介素养教育在全世界广泛开展,特别是欧美国家,媒介素养教育得到有效实施。在中国,第一次提出媒介素养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上卫女士,她发表的论文《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正式拉开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帷幕。媒介素养虽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媒介素养却是公民面对媒介大众化时代必需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倡导公民能够对媒介资源有效利用,批判性地处理媒介事件,能够在媒介社会中完善自己。

一、小学生媒介素养基本状况

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公民媒介素养研究小组对长春市一所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主要内容是了解低年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在473份有效调查问卷中,二年级学生占54.2%,三年级学生占45.8%。在媒介接触行为方面,有76.7%的小学生会选择用电视看动画片,用电脑的比例为33.2%,用其他方式看动画片的比例较小;通过了解小学生看动画片的时间,可以看出时间在30分钟以内和一个小时以内的比例分别为46.1%、41.9%,两个小时以上的仅占12.1%;在接触媒介信息类型中,少儿节目、电视剧、新闻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2%、38.5%和20.9%;在对小学生喜欢卡通人物的原因调查中发现,漂亮、可爱、厉害、聪明、善良、勇敢是小学生崇拜偶像的主要原因。基于这样的调查,我们基本上对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小学生媒介意识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媒介权利受到限制,利用媒介资源的水平和批判思维能力也较低。

二、信息技术课程与媒介素养教育融合的可行性

1.媒介素养教育需要一定的信息素养基础

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在许多方面有共通之处,因此,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基础,会很容易将已有的经验与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相结合,进而建构自己的媒介知识认知结构,现有的信息能力也会促进媒介素养能力的提高。此外,信息技术课是一门信息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相结合的课程,媒介素养教育的加入,不但可以促进学生信息能力和人文素养水平的提高,还可以促进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实现。

2.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中包含媒介素养成分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有很多与媒介素养教育相同的成分,这些共同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加入,也为信息技术课程与媒介素养教育相融合提供了契机。同时,信息技术课程会有较多机会接触其他教学媒体,丰富了媒介素养培养环境,媒介资源在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课程中也更容易获取。

3.整合后的信息技术课程更加重视学生的发展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学生必然呈现出不同的媒介素养水平。如果以传统的授课模式进行教学,容易照顾不周。信息技术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知识点具有分块、灵活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控制教学节奏,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同时,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创设的媒介素养教育情境也会促进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促进信息技术课程和媒介素养课程的共同发展

一方面,加入媒介素养教育的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能够改变传统信息技术课程重视技术的局面,还丰富了其学科内容和形式,使信息技术课程变成了知识灵活、生动有趣、情境丰富的课程,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国外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时间较早,无论是独立开设媒介素养课程还是与其他课程整合,都取得了一定效果,而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开展较晚,需要学校的足够重视,考虑到目前我国教育情况,与信息技术课程结合,不但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还可以避免过多开设课程造成师资紧张的问题。

三、信息技术课程中媒介素养培养模式初探

1.多维度漫入式

多维度浸入培养模式是指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与媒介素养内涵所包括的三个维度进行整合,构建出媒介素养教育融入信息技术课程后的教学目标,以指导信息技术课程教育教学。

学者鲁宾认为,媒介素养的内涵应包含三个维度,即知识维度、理解维度和能力维度。知识维度是指“关于媒介如何对社会产生功能的知识体系”;理解维度是指“理解媒介信息在制造、生产和传递的过程中受到来自文化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技术的诸力量的强制作用”;而能力维度则是指“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的能力”。最终,培养媒介素养应达到知识获得,理解深化,能力提升的目标。

表1中所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在2000年11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来的,时至今日,该课程教学目标仍然对我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基于对媒介素养的三个维度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的分析,可以得出融入媒介素养后的教学目标。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应对融入媒介素养后的课程教学目标进行深刻分析,还应重视知识、理解、能力这三个维度,根据所教授学生的特点对每个维度进行教学设计。以此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例如:可以考虑选择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关的材料进行教学。此外,不管是在形成性评价中还是最后的总结性评价中都可以将这三个维度作为评价依据。总之,信息技术教学和媒介素养教育要充分联系起来,以知识、理解和能力这三个维度为导向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2.融合式

融合式相对于多维度浸入式更加重视对课程内容的深刻分析,即以具体的教学目标为依据,探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与媒介素养可融合的部分,在讲课的过程中,以媒介信息作为信息的教学内容,媒介能力与信息能力共同培养,而信息道德主要以媒介事件作为讨论主题,进而开展相应的道德教育,总之,以具体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为参照,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用考虑其他外部因素,也不必花大量时间探讨究竟要以怎样的方式加入媒介素养教育,只需认真地分析教学目标和内容,在能够扩展到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知识点上做充分的教学准备。例如,以小学三年级为例,当学习如何获取信息时,可以将信息扩展到媒介信息,丰富信息内涵,进而锻炼利用多种媒体获取媒介信息的能力。

对教师来说,在找到融合点后,需要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这不仅要考虑教学方法,也要考虑教学设备和环境。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比较分散,逻辑性相对较弱,所以,依据融合点设计时教师应对信息素养与媒介素养的区别和联系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有效地捕捉到融合点。教师也应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水平,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才能掌控大局,带领学生进入合理、高效的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程与媒介素养教育的整合作用。

3.主题一协作式

媒介素养传统培养模式,主要是以电影,电视,新闻,厂告,音乐等媒介类型为探究题目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那么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这些媒介类型同样可以成为探究题目,进而开展信息技术课中的主题活动。除了以媒介类型为主题确定的探究题目外,也可以结合媒介社会的焦点问题开展主题活动。主题活动开展时可以以计算机为主要载体,也可以选择其他媒体设备,如手机、摄像机等,探讨这些主题时,涉及到信息的搜索、分析、制作等一系列相关能力,也要让学生正确地评价媒介信息,重视媒介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除了课上开展的主题活动外,信息技术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请媒介从业人员,如记者,摄影师等给学生们做报告,这样可以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开阔学生眼界,扩宽学生的知识面。

总之,开展主题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问题的意识,还能够培养小组间的协作能力,培养团队意识。在运用时,要注意与课程内容的有效结合,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开展主题活动。教师在授课时,将主题活动穿插在教学内容中,一方面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另一方面也能将之前学过的内容进行复习,加深理解,并做到学以致用。

4.社区网络式

教师、学生、家长构成了媒介素养培养的三个基本要素。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媒介素养培养环境,教师应与家长多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使用媒介工具的情况及所困扰的媒介问题,在课程教学中加入这些问题的解答。这种沟通不是一次两次就可以完成的,需要长期坚持。尽管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像班主任与家长沟通那样密切,但是可以借助一些信息工具,如Email、QQ群等通讯工具进行交流。而家长,在家庭环境的营造中,应尽力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水平,可参加培训或自我学习,能够接受新媒体、新观念和新知识,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水平,才能有效地对孩子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信息技术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搭建交流平台,努力为学生构建一个可以互动交流、相互信任的空间,学生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可以把自己遇到的媒介问题和困扰说出来,大家互相讨论,各抒己见,此时教师的地位不能高高在上,而是作为学生的朋友和引导者。

‘教师、学生、家长三者之间要互动沟通与协调,通力营造小学生良好的媒介素养教育环境。这样,内外契合呼应,才能成为媒介素养教育效果最优化的重要条件和必要保障。

5.教学相长式

教学相长,出自《礼记·学记》,意为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华南师范大学的徐晓东教授提出并建构了相互启发原理,指出相互启发是建立友谊的途径,是维系友谊的纽带,并最终唤起儿童的积极情绪而获得幸福感,实现教育的终极价值。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很容易出现教师自身媒介素养水平不高的情况,而且由于自身水平和精力的限制,一时间很难快速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水平,那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会和学生共同努力,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从而构建了一个相互启发的学习氛围。

在这种氛围中,学生会感觉到教师像朋友一样,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消除了对教师的畏惧心理。同时,教师也应鼓励学生从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究,活跃学生的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会在某些问题上达成共同的认识,而且有些知识甚至都是教师事先想不到的,这就为教师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一些灵感,便于在今后的教学中有的放矢。

例如:在探讨流行文化时,学生的理解会各有不同,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接纳学生所理解的流行文化,与学生在积极、信任的环境中进行相互启发,达到媒介素养水平的共同提高。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范文4

内容摘要:媒介素养是现代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本文对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成功典型进行了考察,并分析了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和谐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媒介素养 媒介教育 启示 媒介批评

近年来,媒介素养成为新闻传播领域讨论的热点。媒介素养一般被认为是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张志安、沈国麟,2004)。媒介素养应包括四个方面内容:“第一,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第二,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第三,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第四,了解如何使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陆小娅,1997)。媒介素养教育是针对大众传播媒体对人的影响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大体包含四大领域:语言学、心理学、哲学以及艺术领域的研究。

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学者F. R. Leavis和Denys(1933)在他们的著作《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中就倡导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公民的媒介批判意识。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提出《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报告书,特别强调“学习社会”及“终身教育”两种理念,同时就滥用媒体状况发出了警告。此后,许多国家纷纷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挪威、芬兰、瑞典等国已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内,设为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内容,并陆续发展出许多教学模式及课程教材。我国的媒介教育起步较晚。就全国范围来看,普及和深入推广媒介素养教育的工作才刚刚起步。

媒介素养教育的各国考察

(一)英国

英国是最早诞生媒介素养教育观念的国家。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观念,由防御抵制大众媒体,过渡到认可并欣赏大众媒体所传递的大众文化,而后转变为破译、解码媒介内容的意识形态。20世纪80年代,英国才真正开始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它不仅仅强调操作层面的技术和能力,更重要的是了解媒体运用的机制、提高公民的“媒体识读”能力,指向终身学习的目的(党芳莉,2006)。目前,英国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已经包含了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还与其他学科通过各种专题的形式加以结合。将近三分之二的中学开设了进阶式的媒介研究课程,并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参加过媒介研究学科的中等教育证书考试。在师资力量的培养方面,英国的许多学院都设有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培训项目,专门对从事媒介教育教学和研究的中、小、大学老师进行专职培训。

(二)加拿大

加拿大也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先行者之一。早在1969年,加拿大荧屏教育协会发起了第一波媒介教育的浪潮,其主要措施包括在部分学校开设影视教育选修课等。1987年,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教育部将过去的影视教育扩展为媒介教育,并把媒介教育内容列为学校英语语言课(必修课)的一个独立部分。此后,媒介教育被逐步纳入全国范围内的学校语言课的一部分。另外,加拿大还尝试把部分与媒介相关的内容和事件融入到社会科学、健康课等课程中。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为主,意在指导学生分析媒介产品、告诉受众他们是如何获知和受媒体影响的、帮助学生分析媒介和社会的关系(张艳秋,2004)。

(三)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法令使媒介素养教育成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历了“自上而下”的发展历程―由教育精英发起,从初等教育开始逐渐推广到中等、高等教育等领域;以正规课程为核心;辅以家庭和非政府公益组织进行的社会活动。澳大利亚媒介素养教育主要的方法是将媒介素养融入不同层次、不同门类的学科教育中,特别是与英语课、艺术课程结合起来,以培养国民对媒介信息的思辨能力。目前,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媒介教育的开展率至少达到课程总量的1/4(潘洁,2010)。

(四)美国

大众媒介最为发达的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的名称不断变化,已经发展成一种多含义、多角度和多层面的概念。它强调对信息的认知过程,目标是形成客观自主的对媒介的关系。这也部分地导致了美国媒介素养运动的多种不同方向―媒介素养训练的范围很广泛,包括公民教育、美学欣赏和表达,社交口才、自尊和消费能力等。媒介素养教育作为美国学校正式教育课程的一部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针对性。主要体现在善于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青少年,设计难度和重点不同的教育主题和内容。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还非常大众化,具有广泛性,它深入大众、社区,力求覆盖到各个层次的人群,提高其普及化程度,是一种全民普及教育。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推行有赖于多方的积极参与,包括媒体、非营利的媒介素养社会组织,以及政府通过立法来推进媒介素养教育。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已成为成熟的学科之一(王文科、赵莉,2007)。

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英国,广泛发展于西方国家,其中,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媒介素养教育是成功的典范,而美国后来者居上。综观这些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成功的经验主要有:一是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开设专门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或者把媒介教育内容融入其他课程。二是完善教材,针对性地设计媒介素养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适应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三是注重师资力量的培养,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专职培训,对媒介教育的教学职位规定学历要求,并进行授课资格认证。四是政府参与,通过立法等方式推动媒介素养教育,树立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五是成立媒介素养教育社会组织,向公众普及媒介素养教育,抵制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六是媒体积极地参与对公民的媒介素养教育,公开向社会开放,帮助公众更主动、更灵活地利用大众传媒资源。七是高等学校的新闻专业向社会开放,供参观学习,以提高公众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大陆对于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的自觉关注始于199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卜卫的《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的发表,距今已有14年的历史。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探索与研究主要在新闻传播学、教育技术学以及教育学三个学科领域内展开。到目前为止,一些学者已经深刻意识到其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建立学术研究组织机构、开展研讨等方式借鉴学习外国经验。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高校率先建立了研究协会开展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但是,就全国范围来看,对于普及和深入推广媒介素养教育仍未引起广泛而一致的重视。

袁军教授认为,我国大陆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均处于起步阶段。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基本上停留在对国外文献的简单介绍和引用层面;二是缺乏系统的学理分析和研究,概念比较混乱,认识存在误区;三是缺乏对转型期中国媒介环境特殊性以及由此导致的媒介素养研究与实践推广紧迫性的深入研究;四是提不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五是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严重不足(袁军,2010)。这五点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大陆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的现状。

(一)理论和实践探索集中在高等教育领域而中小学教育欠缺媒介教育意识

高等院校是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策源地,也是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试验田。然而,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依然没有走出高等院校的圈子。广大的中小学教育,在媒介素养方面还是一片空白。在媒介已经深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今天,许多中小学生开始使用网络、手机等媒介。媒介对他们已经产生的影响不可小觑,未来还将对他们造成怎样的影响更是无法估量。这比起媒介对年龄层次更高批判意识更强的大学生的影响或许更加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媒介素养教育缺乏专业师资队伍和专门的教材

媒介素养教育是面对广大公众的普及型教育,并非新闻传播专业教育。因此,要推广媒介素养教育需要大量的师资力量,要求教师既具备传统的教学技能又掌握新闻传播的专业知识,对媒介有深刻地认识。目前,很多中小学乃至高等院校都达不到媒介素养教育所需的师资条件。此外,专门的媒介素养教材的缺乏也对推进媒介素养教育产生了限制。虽然已有一些实践致力于教材的编写,但缺少全国范围内媒介素养教育的长远系统规划和配套的教材建设,这些零星而分散的教材很难真正发挥作用。

(三)现有媒介素养教育实践过于分散且规模小、资源匮乏

我国大陆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关注主要体现在高等院校的研究和实践,不少高校成立了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协会,还有高校已经开始了传媒教育硕士的培养。这些高校的实践几乎都是独立的,分散的,没有形成全国或区域范围内的横向合作,也没有跨越不同层次教育的纵向合作。这样的实践,应用范围窄,缺乏系统长远的规划,可利用的资源也十分受限制。

(四)将社会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方面的探索较少

媒介素养教育的对象是全体社会公民,社会教育比学校教育具有更广阔的覆盖范围。然而,社会公民文化层次复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群体规模庞大而分散,不利于集中授教。实现对社会公民的教化工作,最为便利而有效地途径莫过于大众媒体,但这显然不利于树立社会公众的媒介批评意识,违背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初衷。这就要求社会教育选择恰当而有效的形式进行,同时还必须便于管理和控制。

促进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和谐发展的建议

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正规教育体系,把媒介素养教育规定为中小学课程和高等院校通识课程的必要组成部分。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缓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政府的实践参与较少。只有借助教育行政管理,实施全国范围内、自下而上的媒介素养教育长远规划,有步骤地在小学、中学、高等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增加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全国范围内媒介素养教育的普及才能有保障地稳步实现。在中小学教育中,可将媒介素养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高等教育中,可开设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或将媒介素养作为通识课程的组成部分,融入语文、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等课程。另外,集中全国师资力量统一编订适合各阶段媒介素养教育使用的教材。

针对不同层次的媒介素养教育设置不同的教育目标,为不同年龄、不同学业阶段的青少年安排针对性的媒介素养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比如,对于中小学生可以“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为媒介素养教育目标;而对于高等院校的学生则应以“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了解如何使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为教育目标。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方面,可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的学习能力来设置难度和重点不同的教育主题和内容。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范文5

1.1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缓慢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还没有引起政府的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也只是刚刚起步。目前中小学普遍已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教授计算机知识和操作使用,但还没有开设媒介素养课程。2004年上海交通大学最早开设媒介素养课程,在此后也只是几所高校零星的实验,并没有形成教育规模。高职院校媒介素养教育较普通高校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更为迟缓。

1.2主要原因分析

我国传媒业迅猛发展,媒介正在发生着数字化、市场化、民本化的转型,迫切需要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媒介受众树立正确的媒介观,形成科学合理的接触媒介、解读媒介和使用媒介的媒介素养,而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活动的开展却很缓慢。其主要原因:

1.2.1缺乏政府政策法规的保障

我国目前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与实践还处于学界呼吁阶段,还未引起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足够认识,近几年学术界虽有一些部级重大攻关课题取得成果,但还未足以影响到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对中小学和高校领导和教育者来说,媒介素养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概念。

1.2.3缺少深厚的理论基础的支撑

我国的媒介素养理论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研究还只是对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梳理和介绍,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与我国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理论体系。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薄弱和实践的缺失相互制约,一方面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活动缺少深厚的理论基础做支撑,另一方面,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缺乏又延缓了理论体系的形成。

1.2.3缺少媒介教育专门师资的培养

媒介素养教育是跨学科的课程,对授课教师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既具有传播学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又懂教育学的一般原理和规律,还要有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人才的培养机制还没有建立,本科和研究生培养均未开设这个专业,至多是新闻传播专业的研究方向之一。目前从事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教师只是传播学背景或其他学科背景的媒介素养教育的热爱者。

二、高职院校媒介素养教育策略

2.1媒介素养教育理念的确立

2.1.1明确媒介素养教育目标

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一方面使大学生自觉抵制媒体不良信息,减弱媒介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使大学生自主利用媒介,提升对信息资源的支配能力。

2.1.2以学生为本的媒介教育

对受众媒介素养的培养应是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途径,而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受众自身的内因。因此以学生为本的媒介素养教育重在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实现高度的自律和对媒介有效利用。媒介素养教育应唤醒学生的媒介素养意识,将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2.1.3符合国情的媒介素养教育

与西方发达国家漫长的媒介发展历史不同,我国媒介发展有自身的显著特点,是在改革开放后三十年间经历了短时期内的迅猛的发展,媒介体制的市场化转变,媒介形态的日新月异,新媒体的迅速普及,媒介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高职院校的媒介素养教育既要借鉴国外已有经验,更要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和高职学生群体的媒介素养状况,解决突出问题。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成长过程中完全不同的媒介环境带来的观念差异,如高职学生过度依赖、崇拜新媒介而疏忽传统媒介的现状,如新媒介某些方面使用能力较强与有效利用媒介资源为自身服务能力不足的矛盾,如不同的教育环境带来的学生媒介使用能力的较大差异等。

2.2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

2.2.1媒介素养课程的开设

课堂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高职院校媒介进行素养教育,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是培养学生媒介素养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有师资条件的学校可开设媒介素养必修课,暂时还不具备条件的学校也可先尝试开设媒介素养公共选修课。还可将媒介素养的内容融入到相关的公共基础课或专业课程中去。在教学内容上注意针对性、实用性,了解一些理论知识是必要的,但重点应放在媒介意识的激发和媒介使用能力的提高。教学的内容包括媒介认识、媒介解读、媒介使用三大方面,具体内容可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征求教学对象的意见不断调整优化。要让学生认识媒介社会与现实社会的本质区别,能够控制自己的媒介接触行为,不让媒介过多占用自己的时间;了解媒介的商业属性,能够正确解读媒介信息,如解读新闻、解读广告、解读娱乐节目、解读影视的能力;能够利用媒介学习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本领,休闲娱乐,善于制作并媒介信息,扩大交际面,关注社会与人生。教学的方式上应采用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因为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对媒介也已拥有丰富的体验。在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理论的讲授,让学生接触较为系统的媒介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在课堂上要多提供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把自身对媒体的认识和经历带进课堂,通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与经验分享来提升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2.2.2媒介素养教育活动的开展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范文6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媒介意识

全媒体时代来临,时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媒介的迅速发展, 新媒体的不断出现,也使得教育界不断面临着新的课题。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先锋群体,每天会接触大量的信息,由于对媒体缺乏正确的认知能力和辨别能力,他们容易把带有一定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及商业动因的媒体信息等同于社会实际,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会导致一些不健康的信息被好奇心的驱使下全盘吸收,从而引起思维简单化、平面化,自我封闭,对外界不信任,缺乏合作精神和责任感。因此在高校教育环境中如何培养大学生获取信息、分辨信息和综合利用信息已经成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关键所在。

一、媒介素养教育在国外发展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它的实质是人们怎样处理与媒介关系的问题。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英国电影学院提供了上世纪 80 年代至今一直流行的一种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内容设计, 通过向学生提供媒介现象的核心概念或关节点的方式来构建课程框架。 这种模式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可行的参考依据。其核心概念和关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媒介机构: 谁在传播? 传播什么? 为什么传播? 谁生产文本? 谁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

媒介组织:经济学与意识形成; 意图和结果。媒介的类型:什么类型的文本?不同的媒体(电视、收音机、电影等);文本的形式 (纪实、劝服等);类型(科学幻想小说、肥皂剧等);其他的

文本分类形式:不同的讯息分类与受众解读的关系。

媒介技术: 媒介产品如何生产?这种生产可以采用何种技术?如何使用这种技术?这些技术对媒介生产过程和最后产品有何影响?

媒介语言:我们如何理解媒介信息的含义?媒介是如何生成意义(Meaning)的?规范和惯例;叙述的结构。

媒介的受众:谁接受信息?他们怎样理解媒介信息?受众如何被分类?受众是如何寻求、选择、消费和反映文本的?

媒介表达:媒介如何再现自己的主题?文本与事实、人民、事件和思想的关系;成见与其后果。

这种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在过去的十年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尤其是在英国、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我国进行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也必须认真学习领会这种模式和其中蕴涵的方法。

二、国内媒介素养教育的培养

参考西方媒介素养教育主体模式,结合中国国内高等教育的现状,我们认为,一方面高校要把正规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纳入到整个教育体系中来,完善媒介素养评估指标;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和丰富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二课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每天与学生接触,做学生思想工作,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有着独特的优势,应该责无旁贷地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有效理论模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伴随媒介产生及使用的全过程,最初提倡健康地获取媒介提供的信息。高校以思政理论课教育为基地,在大学里开设媒介教育课程,灵活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活动,是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最科学和最有效的方法。利用讲座、活动、会谈的形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倡导。让学生了解不同媒介的特性,以及如何获取、分辨和选择信息。同时,建立与完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设置与辅助教学活动各高校应引进和培养专门的师资,设立专门的课程,组织相关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利用媒介信息和资源。开设有关的课程是高校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手段,课程的设置应是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理论课和技能课相结合,如《新闻概论》、《大众传播学》等理论课程和《新闻采访与编辑》、《非线性编辑》等实务课程,并且应该引导学生赏析各种媒介的精品之作。

2.注重媒介实践。传媒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而素养的提高不仅靠传授,更重在养成,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在传媒教育的活动中不断锻炼、探索,媒介素养才能提高。让大学生参与校园广播、电视台、网站的节目主持、制作、拍摄、采访,开展DV 作品大赛,邀请名主持、名编辑、新闻人物等走进校园,给大学生开设讲座、开展培训,进行面对面交流。带领大学生深入地方媒体,参观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去电台、电视台当兼职主持、导播,参与活动策划、后期制作,学习摄像机、录音机的基本使用方法,破除大学生对媒介的神秘感,减少盲目崇拜。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大学生才能以健康的态度来支持、参与媒体互动,而不是沦为流行文化、媚俗文化的被动接受者与消费。

3.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网络媒介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创造了机遇,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阵地,开辟了新途径。许多学校在网上开办“红色网站”,将各种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上有益的信息移置到网络上,把政治理论课搬上网络,建立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让学生自主学习,开展双向交流活动,靠对等信息流解决矛盾,用丰富、正确、生动的信息影响人们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同时加强大学生媒介法律意识提高媒介道德修养。

基金项目:黑龙江大学青年科学项目《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阶段成果(QW200803)

参考文献: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范文7

关键词:新媒介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模式

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媒介发展带来的问题逐渐引起社会的重视,信息量太大使人无所适从,信息互相抵触让人真假难辨,信息传播方式多元让舆情复杂多变,从而造成网络舆情、网络传播道德、网络不良舆论导向等问题突出。新媒介环境对人们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让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提上了日程。早在199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卜卫发表的《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揭开了中国内地媒介素养教育的帷幕。随后,高校作为新思想、新知识发展的重要源泉,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媒介素养教育进行了探索,并针对大学生群体积极开展了媒介素养教育活动。本文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国内外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的差异,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教育背景和媒介接触情况,提出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分析――参与”模式,对推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全体国民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提供参考。

一、中西方媒介素养教育模式之比较

(一)西方发达国家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

1.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四种“范式”

在讨论西方发达国家媒介素养教育模式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一下过去几十年间媒介素养教育经历的四次“范式”的转移变化。第一,“免疫模式”或“保护主义模式”。该模式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当时的媒介素养教育的职责是给公众“打预防针”,防止公众受到有害信息的侵犯。第二,提高对媒介内容的选择辨别模式。“二战”以后,随着大众媒介的飞速发展,媒介研究学者发现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不都是有害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受众采取明智的选择,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第三,“分析批判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媒介研究学者认为,媒介在受众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他们宣扬的价值观念,在现实世界之外制造了“媒介世界”,因此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重点在于揭示大众媒介文本构建的“媒介真实”与现实世界的巨大差异。第四,“社区参与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提高媒介素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张参与式的社区行动,即由对媒介的批判性思考转变为通过“赋权”,“促成健康的媒介社区,而非仅仅指责媒介的不是”。

2.西方发达国家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

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媒介素养教育的不断深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开始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进行探索。基于各国的不同国情,主要的模式有以下3种。一是英国的“批判――发展”模式。媒介素养教育理论被概括为6项内容:媒介组织、媒介形态、媒介技术、媒介语言、媒介受众、媒介再现,强调公民对媒介的整体理解,包含着强烈的分析和批判意识。二是加拿大的“批判――识别”模式。加拿大继承了英国的批判思想和意识,但是由于美国强势的媒介文化的剧烈冲击,使得加拿大人产生了文化身份识别危机。因此,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中又提出了“文化识别”的内容。三是美国的“保护――赋权”模式。一方面,美国学者认为,媒介中的“色情”“暴力”等内容泛滥,媒介教育就是要保护未成年人,使他们具有免疫能力;另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后,侧重点转向强调“赋权”,意在“使学生掌握对媒介内容中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内在信息的分析能力,最终达到有效而理智地使用媒介的效果”。

(二)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

中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但值得一提的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经引起学者的关注。早在1924年,我国著名新闻工作者邵飘萍就说过:“新闻与人生之关系既如此之密切,新闻知识应列为国民普遍知识之一。”“中学以上的学校都应开设新闻课程,大学应设立新闻系。”1929年,著名新闻学家戈公振也指出:“新闻学是无条件的一种国民修养,倘若不让每一个公民都能知道报纸是出于什么需要来的,报纸有何力量……”但是,鉴于当时的国情、民情,这一思想并没有被应用到实践中去。只有到了20世纪末期,当大众传媒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学者才提出了中国内地真正意义上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

在中国开始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时,国外已经过了4次“范式”转变,因此这4种“范式”在目前中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中都有体现。如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博士白传之、闫欢提出在中国构建“辨析――发展”模式。“辨析”和国外的选择辨别、分析批判理论同源,旨在提高受众的信息接受能力;“发展”则是站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立场上,用来“发展”公民的整体素质,“发展”和谐的“人――媒”关系。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南长森提出可采取组织教育、社区教育和自我教育互动的模式,把媒介教育看成是“劳动者生存、发展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从实践上看,自2004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在本科生中开设媒介素养公选课后,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也迅速跟进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目前,国内多数高校都以讲座、选修课、社团活动等形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活动。

二、大学生群体心理特征及媒介接触情况分析

(一)大学生群体心理特征分析

研究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必须考虑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尤其是他们的心理特殊性。大学生年龄一般为18岁至23岁,按照发展心理学,这一阶段处于从青年晚期到成年前期的过渡阶段,其基本特征是:生理发展趋于稳定,心理发展尤其是情感过程趋于成熟,性格已基本定型,智力发展达到全盛时期。具体表现还有以下3个方面。第一,由于精力充沛,他们对社会关注增多,批判性思维开始增强,但由于社会阅历较少,理性辩证分析问题还有困难。第二,他们的情感虽然趋于成熟,但是还比较脆弱,表现为意志薄弱、依赖性强。第三,他们思维活跃,主体意识增强,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维,并注重自我挑战、亲身经历,对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极大的兴趣。

(二)大学生媒介接触行为和媒介认知情况分析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媒介接触行为更多。笔者通过对河南省8所高校大学生媒介使用情况调查发现,除书籍外,29.9%的大学生每天的媒介接触时间为3~5个小时。在对媒介的选择上,74.4%的学生选择网络为最经常关注的媒介。在网络接触时间上,35.3%的学生每天上网1~2个小时,21.4%的学生每天上网2~5个小时。笔者在对个别大学生的深度访谈中,他们表示对传统的报纸、电视等媒介的关注很少,多数时间都沉浸在网络等新媒体之中。虽然大学生接触媒介时间长,但对于媒介的认知能力却不容乐观。因此,在新的媒介环境中,采取科学的教育模式,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就显得更加迫切。

三、新媒介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模式探索

(一)“分析――参与”模式的基本设想

结合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和心理特征,笔者认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可采用“分析――参与”模式。第一步要通过基本的媒介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媒介分析能力、信息鉴别能力,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的主要就是“分析”,是以大学生为主体对媒介、媒介信息的学习思考过程。第二步是让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媒介活动,用不同类型的媒介实践活动来提高媒介使用能力,以适应和把握日益发展的信息时代,为自己的成长成才服务。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

这种模式可以用4种方法来实现。第一,进行媒介通识教育。让他们能够对媒介有一个整体认知,便于他们将自己零碎的媒介知识进行整理,奠定自身基本的媒介素养。第二,提高信息分析辨别能力。当今的大学生所能获得的信息是超量的,需要提高他们获得有效信息、免疫有害信息的能力。前两方面的教育着重体现在大学生“分析”能力的提高上面。第三,加强信息传播道德教育。在新媒介环境下,大学生参与信息传播成为可能,必须对他们进行信息传播的规则和道德的教育。否则,会带来严重后果。第四,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媒介信息传播活动。大学生参与媒介的能力虽然较差,但是他们的积极性很高,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提高媒介素养。

(三)媒介素养教育的平台

1.课堂教育平台。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有3种形式:一是作为独立的一门必修课程,二是作为某一正规课程的一部分,三是作为一门选修课。目前,第三种形式已经逐渐被高校所接受,不少学校开设了媒介素养课程,但多数是全校选修课的形式,这样只能照顾到一部分大学生群体。笔者认为,有条件的高校应该进一步将选修课上升为必修课,把课程的覆盖面扩大到全部学生。

2.媒介教育平台。通过媒介机构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重要平台。一是利用校园网、电视台、校报、广播等校园媒介,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媒介知识。二是利用校园媒介引导大学生参与到校园媒介的信息制作中来,让他们从事日常的采、编、播等工作。三是通过和有关媒介合作,吸引大学生参与到媒介运行过程中来。如《中国青年报》携手国内重点高校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就是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非常有益的尝试。

3.社团教育平台。高校要成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社团组织,通过开展各类媒介素养教育活动,普及推广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在教师方面,建议在有新闻传播类专业的高校成立媒介素养教育协会,通过定期开展实践教学、问卷调查等活动,交流教育经验,研讨教育理论。在学生方面,要以专业教师为指导,以新闻院系学生为主成立一支大学生志愿者队伍,深入学校、社区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知识普及、传播和教育工作。

4.自我教育平台。加拿大媒介教育专家John Pungente提出了媒介素养教育的成功要素,其中第一条就认为,“传媒教育必须是一个由下而上的‘草根运动’”。在笔者所进行的河南8所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中,“你认为是否需要学校设置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一题的调查结果显示,87.8%的学生对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持肯定态度,这说明他们多数都有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要求。我们要合理引导大学生主动学习,不断进行思考总结,逐渐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

四、结语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10余年的探索为我们的实践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也为我们进行理论创新提供了动力。我们要有开拓创新精神,突破陈规,从培养高素质人才、迎接信息时代挑战的角度,不断推进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和研究,形成富有特色的教育模式,使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更加完善、教育行动更加规范、教育效果更加明显,并最终为国民媒介素养的提高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陆晔.中国传播学评论第三辑――媒介素养专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毛富荣等.媒介素养概论[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

[3]白传之,闫欢.媒介教育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4]邵飘萍.我国新闻学进步之趋势[J].东方杂志,1924,(3).

[5]南长森.简论公民的媒介素养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4,(11).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范文8

【关键词】 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强化;有效途径

在现今发展迅速的网络时代,互联网受到众多大学生的欢迎。网络媒介广泛渗透在医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和改变着医学生的思想状态、生活方式,成为当代医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最普遍的工具,成为医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最常用的途径,而网络媒介素养则成为提高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养成良好医德医风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前,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如何充分利用高校资源,提高医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加强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成为高等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一、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针对网络传播媒介对所接触到网络媒介的人产生的影响而提出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方法。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在高校通过教育教学的方法,提高医学生在利用网络资源时,能正确地理解和判断网络信息并且有效地创造和传播网络信息的能力,使得医学生在复杂的网络社会中能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正确地获取信息、辨别信息、利用信息等。

在医学生中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要帮助医学生在了解基本的网络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他们对网络媒介的正确态度,提高医学生在接触网络媒介的时能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网络的能力[1],以便有利于医学生理性地运用网络信息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思想进步发展服务的一种教育。对于医学生来说,网络的应用不能只局限于生活娱乐,更多的是要有利于对自身能力的提高,譬如搜索网络上的相关医学文献,关注现代医学的发展前景,及时了解医学界新闻,使得网络成为医学生开拓眼界,积累专业知识的渠道。在高等医学院校,指导医学生如何正确认识网络媒介、合理选择和接触网络、正确理解和鉴别网络信息、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是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2]。

二、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现状

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是指医学生在网络媒介环境下,在了解网络知识特点的基础上,面对网络上的各种信息,正确使用网络和利用网络信息时所表现出来的选择、理解、质疑能力、评估以及思辨、生产和创造等各方面的反应能力[3]。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可归纳为网络媒介认知素养、甄别素养、安全素养、法律道德素养、自我约束素养和发展创新素养等[4]。

网络媒介不仅有着全球性、海量性、即时性、互动性、便捷性等优势,同时也有着草根性、自发性和匿名性等特殊性,常常会导致网络媒介广泛传播的部分信息缺乏一定的准确性,因此,经常在网络上充斥着无聊、庸俗甚至是负面的信息。医学生在大学阶段正处于开始独立学习生活的初期,他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窗口大多是通过网络,而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的浩瀚的信息容量能够扩大医学生的知识面,能获取对学习生活、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等方面有益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它的虚拟性又会导致部分好奇心强、自制力差的学生沉迷其中,严重影响学业甚至荒废了学业。

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与其他学科专业相比有着专业课程多、学习任务重、临床实践多、课余时间少、实习医院分散等特点,网络就成为了医学生思想活动教育宣传的重要阵地。但是,医学生对网络的认知、判断和辨别能力尚不成熟,在校园内的生活使得其社会经验不足,面对广泛的信息,如果缺乏了一定的网络媒介素养,就可能难以获取到对自身有益的信息,可能会因为网络上的错误或不真实的信息而产生不理性的观点,更严重的可能会出现一时的认识模糊、情感淡漠等道德缺失现象,进而影响到医学生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影响到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思想道德修养、职业道德素质、医德医风的形成。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医学院校的高校资源,指导医学生正确理解使用网络媒介信息,提升医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通过多方面途径开展好医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高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性。

三、加强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

1、营造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氛围

高校是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主阵地,是媒介素养教育的突破口[5]。面对医学生在使用网络媒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培养出合格的能肩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务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从思想观念上加强重视,把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当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的、长期的教育教学任务,加强对在高校中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重要性的宣传,使全体师生认识到其紧迫性和必要性,全面增强网络媒介素养的培养力度。此外,在医学院校开展医学生网路媒介素养教育,也应与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一样,必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系统的教育模式,促进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广泛提升。

2、构建系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体系

高校教育具有对象针对性强、稳定性和规范性的特点,在高校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有着教学规范和效果良好的优势[6],因而,在医学院校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时,需注重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紧密结合,构建系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体系,使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切实有效地在校园内开展,并且能充分地走进学生的课堂,被学生普遍接受。开展这项教育,应由高校负责学生工作的部门与主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负责,组织研究制定相关章程,组成专业的教师团队,确定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教学的内容,设定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努力开展好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3、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网络媒介素养课程教育,必须要重视相关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医学院校,由于网络相关专业课程的缺乏的局限性,我们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本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与学生接触最密切的辅导员团队,另一方面可以吸收学校里对网络媒介有一定研究的师资力量,或是聘请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方面有专长的人员,成立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教研室,进行专门的教育教学工作。此外,通过开设专题讲座,与专业院校合作培训班等方式加强医学院校该方面的师资培训,大力提高教育者自身的媒介素养和网络媒介知识的认知水平以及教育水平。

4、开设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目前在医学生还处于校园学习阶段的时候,开设网络媒介素养课程,是提升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最好的方式,不仅可从根本上加强医学生对网络媒介的认识,而且能保证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得到稳定的贯彻。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与学校其他课程设置的各方面相协调。可以根据学校自身情况来设定课程的教学模式,可开设成一门独立的课程,也可以把其内容融入到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或计算机课程中,可以开设成选修课,也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特殊情况而开设成必修课。此外,在开展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专题讲座、案例讨论、面对面交流等形式来强化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教育。

5、专业人士宣传网络媒介知识

在高校即使有系统全面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医学生在接受网络媒介信息时,如果有传媒界的专业人士的正确引导能更有效地增强学生自身的网络媒介素养。传媒工作者是专门研究现代传媒发展的专业人士,他们可以通过宣传、讲座和示范等方式,把自己在实践中获取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大学生[7]。因此,医学院校可邀请传媒界的编辑、记者、主持人等到校园内开展各种报告讲座,让学生们能清楚地了解各类网络信息是如何制作、如何传播,帮助高校学生深入理解网络信息的特点,加强对网络媒介的感性认识,同时把网络媒介素养相关知识渗透在报告讲座的方面,使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6、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在校园内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活动也是引导医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媒介和提高网络媒介素养的有效途径。高校社团可开展以网络媒介为主体特色鲜明的社团活动如文体晚会、网络素质与能力大赛、网络知识学术沙龙等,吸引广大学生参加,不仅可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还可以形成一种主动接受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自觉氛围。与此同时,高校不仅可充分利用本校园的新闻网站让学生有机会参与校内新闻的采访写作制作,拓展关于网络媒介的知识面,还可组织学生到社会新闻网站实地参观考察,了解网络新闻生产、制作、传播等流程,从而消除大学生对网络传媒的神秘感。

【注 释】

[1] 李海燕.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途径[J].渤海大学学报,2012(5).

[2] 樊艳丽,王卫红等.加强高校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1)112-114.

[3] 刘庆,郭瑾.高校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研究[J].新闻知识,2012(08).

[4] 焦阳.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缺失及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11(10).

[5] 郑丽霞.基于微博平台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J].衡水学院学报,2010(6)114-116.

[6] 范宏.当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提升策略[J].企业导报,2011(15).

[7] 吴静.论大学生网络媒介及教育途径[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5)33-35.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范文9

关键词: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中小学生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由来及发达国家开展现状

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欧洲,最初是由英国学者利维斯和他的学生桑普森从维护传统价值观念和传统文化,反对大众传媒中流行文化的角度提出的。在现代媒介社会中,“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1]。它是“人们面对媒体各种新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2]。我国学者在归纳、研究各国学者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概念的解释和论述后,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作出了界定:“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1]。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抵制大众媒介对公众精神追求的误导,尤其是对青少年成长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倡导在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媒介批判意识,使其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WWw.133229.cOM

20世纪70年代,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媒介素养教育运动,呈现出普及化、规模化、模式多样化、社会化、网络化、全球化等特点。许多国家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科目纳入学校课程内。目前,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挪威、芬兰、瑞典等国已将媒介素养教育设为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内容。例如:加拿大安大略省是北美第一个正式将媒介素养教育从法律上规定为必修课的地区。1987年,当地教育部门指导方针,强调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普通英语课程组成部分的重要性。方针规定:在中级和高级英语课程中,至少要有1/3的时间必须分配给媒介素养教育;在7-8年级学生(约12-13岁)的课堂中,必须有1/10的时间要用于各种形式的媒介素养教育。此外,在毕业所需的5个英语学分中,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完整的媒体课程来完成其中1个学分。此后,该省又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来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地位。目前,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完善,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不同的课程,而且每年举办媒介素养学科学术交流和研讨会。而以色列有400多所小学和200多所中学和高中开设了正式的媒介素养教育课。[3]

二、对我国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对于媒介素养教育已有所关注: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2004·媒体与未成年人发展论坛了《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行动策略研究》,着重呼吁,在未成年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尽管如此,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还有待加强,特别是有效实践还比较缺乏。在中小学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校还少之又少。其主要原因,一是我国还没有形成自己完备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二是由于中小学教育主要是以高考为主要目标的应试教育,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担心学生无法承载这些压力。然而,在今天这个由媒介包围的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中小学生每天都处在电视、广播、电影、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各种媒介网络之中以及它们提供的大量信息包围之中,这种势不可挡的局势已不容我们再忽视或驻足等待了。

(一)媒介的特点及其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媒介内容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以电影、电视为中心的形象化趋势,它比观念化的传播更加直观、生动和通俗易懂,从而增加了媒介的教育功能,剥夺了学生体验世界的不同方式,将其仅限于视觉体验,制约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也影响了学生与身边社会的交往,使他们更加依赖于、沉溺于以符号信息为主的交流方式,导致人格交往障碍。二是媒介的娱乐化和商业化。中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喜欢刺激、热衷于变化迅速、色彩鲜艳、动感十足的事物,媒介的这一特性极大地吸引了他们,使他们获得了无拘无束、打破常规的满足感。对于社会经验欠缺的中小学生来说,对媒介内容更易认同,甚至用此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三是中小学生与成人媒介接触的同质化。当代媒介用方便迅速的传播技术把各种各样的信息、内容传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造成中小学生与成人接受媒介所提供的同样的信息。由于中小学生认知结构欠缺,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与少儿的心理及生理水平不相适应,使其对所获得的信息以某种与成年人不同的标准、方式进行阐释,从而产生意义判断中的混乱。除此之外,成人世界的阴暗面、隐私暴露也使得成人对少年儿童失去了教育者的优势和权威。

(二)中小学生花费在媒介上的时间及其媒体使用特点

“青少年与儿童接触媒体的时间(包括因特网、电玩),已经超过在中小学教室上课的总时数。因此,主张媒体是第一教育体制,而非第二教育体制,并不为过”。[4]2004年11-12月,上海团市委、市少工委和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联合开展了“上海未成年人媒体需求调查”。调查显示,他们平均每天花费在媒体上的时间排名为:“课外书籍”(1.17小时/天)、“电视”(1.05小时/天)、“网络”(0.99小时/天)、“电脑游戏”(0.98小时/天)、“音像制品”(0.98小时/天)。调查还显示,未成年人最喜欢的媒体依次是:电脑游戏(25.4%)、电视(18.8%)、音像制品(包括磁带、cd、vcd、dvd、电影,18.8%)、各种课外书籍(16.7%)、网络(14.5%)、报刊杂志(4.3%)和听广播(1.7%)。分析认为,“课外书籍”之所以没有进入学生最偏好媒体的前3名,而同学们对其消费的时间却最多,是因为阅读课外书籍被监护人认可,受到的干涉较少。调查还发现,未成年人经常看的电视节目和使用电脑中寻求娱乐的动机占主导地位。如:调查结果表明,未成年人最常用的前6位电脑功能排序如下:打游戏(33.21%)、下载和播放音乐(16.06%)、搜索引擎查找(14.81%)、聊天交友(12.72%)、看影视作品(7.39%)、浏览网络新闻(5.58%)[5]。从这项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成年人花费在媒介上的时间非常多,但是对其利用仅限在娱乐功能方面,对于如何利用媒介获得对自己有所帮助的信息资源则了解不够。

(三)从心理学角度看媒介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认为:中小学生与媒介的频繁接触,导致了媒介信息越来越深刻广泛地影响他们早期社会性格和道德观念的形成。如无形的媒介信息在对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认识能力的引导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把承认社会既定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灌输给他们。大众社会理论认为:大众媒介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现实生活的画面和社会规范,从而在其心中形成关于现实世界的概念和信仰。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当代中小学生主要是通过各种媒介所提供的大量符号性示范活动来观察和学习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事实上,它超越了少年儿童所处的群体范围。有研究发现,少年儿童比成年人更容易发生对媒介人物的认同,更容易内化其中的行为和信仰。毋庸置疑,中小学生接触媒介是在已有的认知结构上接受新事物,媒介对个体的需要、信念、价值观、智力、技能、理性和情感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以上三个方面看,媒介对中小学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甚至部分媒介信息内容对其产生了负面作用。中小学生由于缺乏媒介素养教育,引起观念和行为畸形发展的问题已经凸显。同时,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从专业教育的起点迈向公共素质教育的平台,它不仅是全面推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信息社会公民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我国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及实施建议

参照其他国家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结合我国中小学生的特点,可以将我国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增加中小学生对于媒介的了解,学会用批判的意识接触、辨别、选择媒介所提供的信息,目的是减少某些媒体信息对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二是掌握运用媒介的各种常识,知道合理地使用媒介,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目的是让中小学生学会从媒介中获得对自己有意义的帮助。

(一)培养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队伍

当下我国从事新闻传播专业的人员还不能在短时间内满足需求,因而,不能仅借助这个单一渠道。中小学可采取多种渠道加快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如对有新闻传播专业知识的教师进行短期和长期、脱产和半脱产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媒体素养和教学水平,传授基本的媒体素养教育的知识和方式,并将其融入各科教学中。有条件还可以对中小学部分教师进行专门培训,使其胜任不同阶段的媒介素养课程。

(二)加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在我国,对中小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校还很少见。所以,这一工程面临着各方面的空白,需要积极开发和多方投入、支持,应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实际需要的系统体系,提出适合我国各级各类在校学生的媒介素养评价标准,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的开展。如完善的理论研究、相应的课程开发、目标内容的制定、教学方式方法、实施途径的研究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学生、研究者和媒体专家之间的密切合作。同时,还应设立专门的课题组,开设实验班,吸收相关的人才等等。

(三)利用多种形式对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除了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开设相应的媒介素养课程以外,学校可以利用本校的有线电视、多媒体,指导学生如何上网,如何发现适合自己的媒介资源。组织参观、游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总之,就是要利用一切有利因素、一切时机、一切可获得的资源,对中小学生进行多元化、全方位的媒介素养教育。

(四)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职能的结合,营造媒介素养教育环境

中小学生接触媒介往往在家里或网吧里,对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所以,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详细向家长阐述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提供指导孩子利用媒介的方法和建议,并利用家庭和谐、宽松的气氛,让家长不失时机地结合孩子的特点,培养孩子的健康媒介批判能力。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积极为其实施提供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建设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网络。

参考文献:

[1]张志安,沈国麟.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现代传播,2004(5):11-13.

[2]张开.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j].现代传播,2003(1):116-118.

[3]张艳秋.国外媒介教育发展探析[j].国际新闻界,2005(2):15.

[4]陈启英.媒体素养教育——e时代之心公民教育[j].中国传媒报告(china media reports),2004(1):81.

[5]陈晓虹整理.“你的媒体需求正确吗?”[n].深圳青少年报,2005-01-16(2).

[6]戴怡平.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j].青年探索,2001(3):6-9.

[7]任儆.在大学推广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电化教育研究,2005(4):26-29.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范文10

关键词:媒体;媒体素养;媒体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3-0019-02

Student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Research in Information Age

Liu Haitao

(Xingtai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ngtai054001,China)

Abstract: Media literacy and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s a problem,can not wait to solve this article on how to implement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nducted a facile theoretical research.

Keywords: Media;Media literacy;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一、媒体素养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自从1933年英国学者提出“媒体素养”概念以后,希望训练青少年抗拒大众媒介中提供的“低水平的满足”,帮助他们拥有正确、积极的媒介观念和相关媒介使用能力,就一直成为许多学者的努力。

当然,各国因为不同国情对媒体素养教育的认识也有不同。在上述联合国会议上,来自19个国家的学者们对媒体素养教育理念和内涵进行了界说:一是媒体素养教育涉及到广播电视、电影、录像、报刊杂志,以及新兴的数字传播技术等几乎全部媒介类型的广阔领域,旨在开发人的媒介素养;二是这一教育是针对媒介和媒介内容发展所开发的一种新型教学活动和教育研究,这与以媒体为手段和工具的教学具有天壤之别,不可以与教育媒体和教学技术混为一谈;三是它以培养人的思辨能力和积极参与能力为宗旨。面对媒介,青年人不仅能具备解释媒体和作出明智的判断能力,而且能自己动手制作媒介产品,成为积极的、能力不俗的社会参与者。因此,媒体素养教育就要是开发和培养年轻人的评判、理解和创造等能力。

二、中外媒体素养教育的实践与发展

(一)西方媒体素养的学校教育

媒体素养教育首先是在英国兴起,随着大众媒体的发展和影响,各国也开始重视并纷纷对其公民进行媒体素养教育。各国国情不同,因此媒体素养教育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目前,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挪威、芬兰、瑞典、日本等国的媒体素养教育的已经有自己的成功模式,其经验值得借鉴。

目前全球范围内开展的媒体素养教育主要有四种模式:一是把它作为一门独立的科目,二是作为某一科目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三是将它融于所有的科目中,四是作为一门整合的、跨学科的课题,这反映了各国对媒体素养教育的不同的理解和教育思想。

(二)中国的媒体素养教育

在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在媒体素养教育方面走在前面,较早进行了有效尝试。香港是从1997年开始推动媒体素养教育,民间非营利性的教育协会或基金会是媒体素养教育的运动核心,他们开发教材、推广师资培训、游说政府教育部门。

从2000年起,台湾省教育主管部门结合文教基金会启动了“终身学习列车”,其中规划了“媒体探索列车”。2002年1月,该组织开始积极推动媒体素养教育,准备《传媒素养教育政策白皮书》的编写工作,同年8月公布,这标志着台湾媒体素养教育开始走向正规的学校教育,在亚洲各国家地区中走在了前列。

在我国大陆,媒体素养教育研究于上个世纪末才渐渐受到关注,不少学者致力于引进国外先进的媒体素养教育思想,并就开展教育实践做了规划和设想。而具体实践则主要依托于各地的新闻传播院系具体展开。

三、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

(一)在高校实施媒体素养教育的可行性与意义

在世界上已经开展媒体素养教育的国家和地区,基本上都是从中小学开始,这与开展媒体素养教育的初衷是一致的。在我国,虽然也期待对公民进行媒体素养教育能够和国际教育模式接轨,但从我国国情出发这种模式还不适合。有学者指出,我国中小学本身升学课业负担大,又处在受成人监护阶段,独立选择接触媒介的时间相对较少;而且,中小学目前尚缺乏开展媒体素养教育的师资力量和物资力量。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在我国高校对大学生优先开展媒体素养教育是最具可行性的。首先,大学生摆脱了高考压力,有更多时间可以自由地接触社会和媒介。同时他们也有足够的时间和兴趣接受媒体素养教育。其次,综合性大学一般都设有新闻传播专业,利用现已有资源为全校师生服务开设媒体素养教育是资源再利用的过程。因此在高校进行媒体素养教育是我国目前进行媒体素养教育的最佳模式。

(二)大学生媒体素养的课程教育

1.媒体素养教育手段。

开设有关的媒体素养教育课程是高校推行媒介素质教育的主要路径和手段。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实际将媒体素养教育内容依附于其他相关的课程,也可以将其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列为新闻院系学生的必修课或全校学生的通识性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相应的选择。

2.切实设置相关课程。

科目融入的课程设置可借鉴美国犹他州的课程教育,即把媒体素养教育融于一部分的科目中进行,这也是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的一种做法。而独立性课程设置的成效则由课程内容设计决定,因此编写高校媒体素养教育有关教材也是目前最重要的问题。

3.推行媒体通识教育。

鉴于媒体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有效扩散其广泛影响,应该将其作成为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作为通识教育来推行。

(三)帮助大学生实施自我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范文11

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近几十年媒介素养教育在全世界范围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蓬勃开展,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这一教育实践在多数国家采取与本国母语课程整合的方式推行,实践成效上看,既有力推动了本国母语课程的发展,也促进了媒介素养教育自身目标的达成。我国自1997年引入“媒介素养”概念,关于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得到持续关注,纵观十多年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少理论成果,但大多局限在普通教育领域,特殊教育领域的研究还鲜有听闻。特别是从课程整合的角度,吸纳媒介素养教育资源,将这一课题付诸语文教学实践,在语文课程内容建设与教学实践层面尚缺乏深入研究。

一、语文课程中开展高职聋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性

1.符合聋生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能满足聋生语文学习的需要。

聋生使用的手语是一种图像化的视觉语言,在词汇构成、语序、语法上与现代汉语书面语存在较大差异。依据“缺陷补偿”理论,聋生的视觉思维能力较强,对图像有天然的敏感并有很好的领悟力。解读媒介信息需要具备较高的读图能力,而这正是聋生的强项。开展高职聋生媒介素养教育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能满足他们语文学习的特殊需要。

2.帮助高职聋生合理利用媒介资源,提高语用能力,正确评判媒介信息。

高职聋生没有升学压力,自控能力和辨别能力相对较弱,媒介行为处于严重失衡的状态,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媒介素养教育致力于选择、分析、比较、评判媒介信息能力的培养,强调聋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介入媒介,培养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需要的语言运用能力。语文课程中开展高职聋生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使聋生掌握必要的媒介知识和技能,懂得怎样合理、科学地接受、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加强语文学习和工作生活的联系,为聋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二、高职聋生语文课程与媒介素养教育整合的目标与载体

1.高职聋生语文课程与媒介素养教育整合的目标。

特殊教育中的高职语文教学,不仅要让聋生学会鉴赏文质兼美的名著经典,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还应让他们掌握解读各种社会资讯及媒介信息的能力。“在多元媒介环境中对学生的媒介判断、鉴别、运用能力进行培养和引导,使之成为形成语文能力的重要推动因素,这也是传统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分野。”[1]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传统印刷之外的阅读与写作问题。“语文课程中的媒介素养概念,可看作是媒介素养这个总体概念在语文课程领域的延伸和拓展。当代西方语文课程中的“读写能力”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会读文识字、口头交流,语文课程中的“文本”也已超越了书面语言范畴,如何解读视像符号,分析、评判媒介文本,如何针对特定受众、通过媒介文本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意图,也是语文课程的组成部分。语文课程中的媒介素养,是指以积极、批判而又创造性的态度进行识读(具体表现为获取、分析以及评价印刷或电子媒体)和交流(具体表现为制作并印刷或电子媒体)的能力。”也就是说,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高职聋生语文课程教学,将重点培养他们的媒介识读能力(具体包括:媒介选择、分析、质疑、评估能力)和媒介制作、传播能力。

2.高职聋生语文课程与媒介素养教育整合的载体。

我校现行的高职聋生语文课程,每个教学单元均设置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板块,从语文课程大纲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规定来看,它的学习范围相当广泛,可以涵盖媒介素养教育,从而为媒介素养教育提供有效载体。此外,每一教学单元中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板块本身也涵盖了一些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三者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互补关系。高职聋生语文课程与媒介素养教育整合的实现路径。

三、高职聋生语文课程与媒介素养教育整合的实施路径

结合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高职聋生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吸纳与整合”——立足语文教材,服务课程教学。这一阶段的研究目标是探讨在现有的语文教材框架内,如何吸纳媒介素养教育并与现有的语文教学相整合的问题。具体地说,就是如何立足现有的语文教材,挖掘教材中已有的媒介素养教学因子,在语文课堂中开展媒介素养教学,为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服务。

第二阶段:“突破与重组”——突破语文教材,重组教学内容。这一阶段的研究目标是尝试突破现有语文教材鉴赏者取向框架,致力于培养高职聋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实现媒介素养教育与语文课程内容的重组。具体地说,就是: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主要课型,通过行动研究(包括: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四个步骤的循序渐进)探索运用媒介文本培养高职聋生媒介素养的有效教学模式,检验高职聋生媒介识读能力、媒介制作能力的习得情况。

第三阶段:“发展与创新”——独立于语文教材,开发单元样章。这一阶段的研究目标是整合第一、第二阶段研究成果,对现行语文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优化,立足“课程内容教材化、教材内容教学化”[3],围绕各单元主题筛选相关的媒介文本(包括图片、影视、网络及报纸新闻、广告等各种讯息),开发单元样章,编制适合高职聋生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校本教材。

四、第二阶段“突破与重组”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以广告媒介为例

2011学年,笔者结合“高职聋生语文课程与媒介素养教育整合下的教材编制”课题,以任教的2011级高职动漫专业和装饰专业二个班共38名聋生为教学对象,开展了上述三阶段的教学实践。其中第二学期的实践以第二阶段为重点,开展了以解读“肯德基广告”为专题的媒介素养活动。活动共分四次进行。以下是该专题第三次活动的教学设计:第三次活动:辨别肯德基广告信息的真实程度活动目标:学习甄别肯德基广告的信息,对信息的真伪进行理据上的分析;课前准备:下发《广告常用的劝说技巧》、《经常出现的广告假象》和《广告常见的推理谬误》材料。一、导入:广告的双重价值: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二、活动过程(一)热身活动:换个视角看广告——思考广告背后传递出来的信息(播放一则肯德基食品广告,请聋生各抒己见)1.谁是广告中被“邀请”的观众(目标受众)?2.广告在信息的同时,也有意遗漏了一些信息,你发现了吗?3.广告中还有一些信息并不是完全真实的,有些信息是值得怀疑的,你发现了吗?(二)小组活动:深入解剖广告根据课前下发的《广告常用的劝说技巧》、《经常出现的广告假象》、《广告常见的推理谬误》材料,分组讨论:1.广告劝说技巧播放三则肯德基广告,讨论:这些广告运用了哪些劝说技巧?(从众心理、名人证言、平民化)2.广告推理谬误(1)查字典,明确“谬误”一词的含义。(2)广告常见的推理谬误有哪些?(以偏概全、类比不当、比喻失理、样本过小)3.广告假象结合视频,讨论:(1)这些广告营造了怎样的假象?(2)为什么我们很难觉察广告假象?广告假象是怎样被编织进故事中的呢?4.“刻板印象”广告假象、广告劝说技巧和广告的推理谬误常常与人们的心理中的“刻板印象”紧密相关。这些被“邀请”的观众/读者的“刻板印象”也在同时影响、左右着广告中谬误信息的。(1)教师讲解“刻板印象”一词的文化内涵并举例说明(职业刻板印象、年龄与身份刻板印象等)。(2)结合视频,讨论:这几则广告反应了什么人思想中的什么“刻板印象”了吗?(三)拓展与迁移我们要关注广告中普遍存在的谬论,关注这些广告对人们的生活和周围社区产生的强大作用。思考:(1)在我们生活的媒介环境中,是否也充斥着大量谬误信息?(2)当广告告诉我们,我们长得不美丽、不英俊,我们不够富有,衣着不够整洁体面,这些信息会对我们对自身的看法产生什么影响?(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辨析广告真实性的一些基本方法,了解了广告常用的劝说技巧,学会通过具体的广告分析其中隐藏的假象及推理谬误,并进一步深入剖析消费者包括我们自身在消费心理中潜藏的“刻板印象”。表面上看起来,广告很美,但我们在欣赏广告美的同时,也要用理性的眼光,分析、透视广告中隐藏的信息,做一个媒介时性的消费者和媒介参与者。三、课后作业布置行动任务:发现身边广告中的谬论,完成作业单:《发现身边广告的谬误信息》。

五、结语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范文12

[关键词]媒介;语文课程;教学策略

媒介素养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媒介素养为目的的教育。

它旨在培养现代社会的公民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建立获得正确媒介信息、信息产生的意义和独立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通过这种教育,公民能辨别媒介传播内容,监察和改善传媒,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做个既有责任心又有批判能力的人。作为信息时代的一种教育实践,媒介素养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展了几十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有着深远的影响。多数国家将媒介素养教育与母语课程整合,既推进了母语课程的改革,也实现了媒介素养教育本身的目标,收到了双赢的效果。但在国内,将语文教学与媒介素养教育整合的做法还不多,语文教学中即使有媒介素养教育的因子,教学重心也主要落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参照西方国家及台湾地区的理论与实践,笔者首先对国内媒介素养教育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必要性进行充分论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学阶段国内媒介素养教育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策略。

一、媒介素养教育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必要性分析

(一)语文课程发展的内在要求华东师范大学的郭元祥教授指出:新的课程观应该是生成的、整合的、实践的课程观。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各门学科已不再是完全给定的和制度化的,而是动态的和可再创造的;它也不是单一的、分化的内容体系,而是强调多学科的整合,强调跨文化的交流;它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活动体系,教学活动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包含:生活环境、生活经历和生活方式等联系起来,和实际的社会联系起来,书本上的知识同实际生活中的感受紧密结合,由生活、社会到书本,再由书本到更加丰富的生活和社会。

事实上,如果要使学生具备在现实生活及将来生活工作中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语文课程就不能回避媒介素养教育。对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思辨性应变能力,以及创造和制作媒介讯息的能力,这些正是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语文课程如果故步自封,忽略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就不可能弥补传统语文教育在学生现实语文能力培养方面的缺失。与媒介素养教育的整合能使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着力于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彰显语文课程的实用性。

(二)媒介素养是信息时代语文素养内涵的应有之义语文课程中的媒介素养概念,可看作是媒介素养这个总体概念在语文课程领域的延伸和拓展。当代西方语文课程中的“读写能力”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会读文识字、口头交流,语文课程中的“文本”也已超越了书面语言范畴,如何解读视像符号,分析、评判媒介文本,如何针对特定受众、通过媒介文本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意图,这也成为语文课程组成部分。

媒介素养表现在语文课程中,是指以积极、批判、创造性的态度进行识读(具体表现为获取、分析以及评价印刷或电子媒体)和交流(具体表现为制作并印刷或电子媒体)的能力。

从课程标准看,目前英、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已经倾向于从如下6个维度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语言表达形式语文基本能力、口头语言、聆听能力、说话能力、书面语言、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视像语言、媒介识读能力、媒介制作能力、换而言之,一个具有现代语文素养的人,不仅要会听、会说、会读、会写,还要会看,会制作。

二、媒介素养教育与语文课程整合策略

(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媒介素养教育开展的主阵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具有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

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可以自主设计、选择课题、自行组织学习小组开展学习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虽在学科框架内开展,但它常常超越书本知识的局限,要求学生从生活中、从书本中引出问题并生发开去,让学生从知识世界(科学世界)回归生活世界,进而在生活世界与知识世界之间自由徜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主题、探究、表达”为单位组织课程编制模式,媒体素养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某些理念、教学方法不谋而合。媒体素养教育以媒体议题为切入点,教师培养学生对媒体的敏感度,并融入教学的思考策略,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主动的省思和认知,尊重学生的个别经验与阐释,在平等的论证过程中,澄清价值。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从学科关联的角度设计媒介议题,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开展多个专题的媒介素养教育。

(二)媒介素养教育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基本理念与教学方法国外几十年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已经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运用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在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学生媒介素养的同时为语文教学提供借鉴。

1.基本理念:质疑与批判。媒介素养教育强调,要在媒介社会中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能够区分各种形式的媒介,并了解如何对其进行最基本的询问。随着电视和网络等媒体同时向公众报道国际事件的趋势日盛,人们需要知道如何查证信息,如何核实信息来源,并比较和对照同一信息的不同版本,从中发现偏见或政治控制的痕迹。对任何媒介信息我们都可以询问以下五个基本问题:

(1)谁制造了这个信息?为什么要制造这个信息?

(2)它用了什么技术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3)它代表了什么生活方式、价值和观点?

(4)别人与我对于这条信息的理解会有多大的不同?

(5)什么样的信息被剔除了?

如果将这一理念置于语文课程中,我们将会重新审视现有的教学内容。比如新闻体裁作品的教学,我们将不再停留在“标题、导语、主体、结语”等知识的灌输上,而是要让学生用批判性的眼光质疑这“构建的真实”。学生用新闻强调“用事实说话”,是否就意味着它是纯客观的?新闻中,事实与作者的观点到底有怎样的关系?不同主题类别的新闻,是否对应着一些特别的“读法”?同一事实,往往有不同的报道,它们之间的差异何在,原因何在?新闻的价值和舆论导向体现在哪些方面,又通过哪些策略实现呢?此外,如何让学生在浩如烟海的报刊中快速、准确地提取与处理有用的信息?如果让学生自己来一则新闻,其目标受众是哪类人,又将提取哪些事实,运用何种结构形态,表达什么观点,达到什么目的?

2.教学方法(1)近距离分析。所谓近距离分析就是组织学生在反复多次阅读一个媒介文本(印刷或视听)的过程中,围绕一个特定主题,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深入剖析一种特定类型的媒介文本,师生共享“阅读”过程的公开化。近距离分析能让我们在转瞬即逝的媒介体验面前停下来,看清媒介信息是怎样被建构的。任何媒介信息都可以用来近距离分析,但商业信息如新闻报道、广告、照片、电影镜头等是比较好的选择,因为它们简短,有强有力的语言和图片、音乐和声音进行了合适包装。

比如围绕“广告的意义是如何形成的”这一研究主题,我们可以从“视角”切入,让学生近距离地分析文本。首先在播放这则电视广告,让学生意识到广告图像是通过镜头设置的一个特定的视角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我们在通过“镜头”观看。然后再将画面逐一分割,重新观看这个影像叙事,以试着了解意义是如何形成的。在画面的逐一解构中,让学生明白:在一个图像(或影像)的再现过程中,包括了:角色观看,中介者(摄影机)观看,观众观看。观众的观看是透过中介者进行的。中介者提供观众观看的视点(距离,角度)。视点决定了观看者的权力,欲望,认同。视点影响了我们对意义的想象和建构。

(2)媒介制作。媒介制作是指运用电影、电视、网络等信息技术和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编写报纸杂志、制作影片、电视节目或网页、多媒体课件、录制广播等来叙述、表达、沟通信息、思想和观点。比如让学生尝试影评创作并发送至个人博客;让学生根据时报上的新闻题材创作政治漫画;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受众类型创作广告词。也可以鼓励学生对现有的媒介产品修改、调换或加上讽刺和批判的解说词。这些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黄伟.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与教学设计[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