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

时间:2022-01-27 01:01:17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文1

[摘要]:20世纪90年代,西方的媒介素养理论开始传入日本,经过十几年的宣传、导入期的发展,目前,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已进入到与日本信息化社会有机融合的本土化特色研究阶段,并致力于将“媒介素养”推至公共教育领域。如今,科技素养、多媒体素养、情报素养等各种关联“媒介素养”研究的派生词散漫于学术界,“媒介素养”已完全植根于日本社会。这得益于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不断吸收西方文明的文化传统。本文力图从三个方面概括日本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进程:(1)来自加拿大的启示;(2)媒介素养教育研究;(3)日本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

Abstract:ThewesternmedialiteracytheorywasfirstintroducedtoJapaninthe1990s.Aftermorethantenyears’publicityandintroduction,thetheoryhasnowbecomealocalizedresearchwhichsyncretizesJapan’sinformation-basedsociety.Itisalsodedicatedtobringingmedialiteracytopubliceducation.Nowadays,derivativesrelatedtomedialiteracyliketechnologyliteracy,multimedialiteracyandintelligenceliteracyarecommonlyseeninacademiccircles.MedialiteracyhascompletelyestablishedinJapan.AlltheseprofitedfromJapan’sculturaltraditionofcontinuouslyabsorbingwesterncivilizationafterMeijirshin.ThispapertriestosummarizethedevelopmenttraceofJapan’smedialiteracyeducationfromthreeaspects:(1)revelationfromCanada;(2)researchonthemedialiteracyeducation;(3)currentsituationofJapan’smedialiteracyeducation.

Keywords:medialiteracyeducation;criticalthinking;theoryofmedialiteracy;supportedlearning

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日本,市民生活被各式各样广告包围、淹没。除了来自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大众媒介的广告外,繁华商业区的霓虹灯广告与电子招牌、电车里频繁更换的文件夹页式广告和宣传招贴以及电车站出入口处由人派发的各类纸面广告等等,让人应接不暇。可以说,各种媒介已让日本民众着实处在“媒体引导现实生活”之中,人们已习惯于通过各种媒介获得多样信息,以便安排自己的生活,否则将无所适从。

在由媒介制造、掌控的“媒介世界”里,市民通过新闻、广告、电视剧、综艺娱乐的文本(text)言语中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暗示,来定义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行为方式、女性形象及男性形象等等,人们将这些从媒介产品中解读出来,带有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判断的“标准”,运用在塑造人类社会生活模式中,即便这种“标准”无法用某种基准来衡量[1]。这就是媒介对人们生活产生的渗透影响。

NHK日本放送文化研究所自1960年以来,每5年举行一次《日本国民生活时间调查》。2000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日本国民平时收看电视的时间平均是3小时25分,周六是3小时38分,周日是4小时13分[2];同时,随着市民收看电视节目时间的增加,导致收听广播、阅读报纸的指数继续呈现减少的趋势,这说明人们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也将随着接触某类媒体时间的长短而随之悄悄地发生转变。这就是媒介内容和接触媒介方式对人们生活时间产生的影响。

随着媒体企业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收视率”、“收听率”“读者占有率”、“广告到达率”已经完全左右着媒体发展,甚至电视娱乐节目也开始朝向“信息情报型”发展,制作“可使用的娱乐节目”成为当今日本电视娱乐节目制作人努力的方向。因而,媒体向公众提供的素材、话题、文本中的价值观必然以“能够引起大多数人的反应”为基准,而这种基准是被媒介“同一化、划一化”的,是无法体现社会多样性的。这种‘同质化’的倾向是身处媒介环境中的人们无法排斥的影响。

正是在深受上述种种“媒介影响下”,日本民众的行为意识伴随着媒介技术、媒介环境、媒介内容、接触媒介方式的变化而悄然发生着改变。

一、来自加拿大的启示

由于来自拥有世界最强势媒体美国的影响,促成了“MediaLiteracy(媒介素养)”公共教育在加拿大的出现、普及。加拿大是将媒介素养首先引入学校进行公共教育的国家,其背景是由于美国电视文化的跨境影响。

美国与加拿大有着近千公里的国境线,加拿大90%的居民生活在国境线以北300公里范围内。由于处在英语圈地域,美国的杂志、书籍、有线电视、联播网电视在加拿大境内可以轻松入手。据加拿大统计局调查显示,加拿大的受众收看的电视节目40%是加拿大制作,而60%是由美国制作。随着美国电视节目的跨国境传播,导致大量的血腥、暴力场面、性画面充斥着加拿大的电视荧屏,造成美国文化不断地侵蚀加拿大本土文化。普通的加拿大受众甚至难以分辩电视节目中播出的内容,哪些是加拿大的,哪些又是美国的。特别是一些历史知识问题,在学生中竟然出现了“混淆是非”的事例。例如,美国与加拿大有关黑人奴隶制的历史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学生却普遍认为两国是一样的[3]。

于是,1978年在加拿大的安大略州开始了以抵制美国电视文化为初衷的媒介教育课程,首先以教师为授课对象,并成立了民间组织AML(AssociationforMediaLiteracy)。1987年媒介素养教育成为初、高中的正式课程。具体要求是:

(1)初中、高中的语文课中,用于“媒介学习”的课时不得少于总课时的三分之一;

(2)初中一、二年级,用于“媒介学习”相关内容的教学时间占总授课时的10%;

(3)高中的语文课,“媒介学习”要设置为必选科目学习[4]。

1989年,以AML成员为中心,在安大略州教育部的运筹下,《媒介素养课程指南》一书正式编撰完成[5]。之后,其他的州也相继建立了相同的组织,1992年CAMEO(CanadianAssociationofMediaEducationOrganizations)成立,它是一个由市民组织为主导的全国网络系统,至此,媒介素养教育开始遍及加拿大全境。

事实上,在加拿大学校教育中,一开始并没有开设以“媒介素养教育”命名的专门课程,而是将该内容纳入名为“Language”(语文)的课程中,教师以参考指南为教材进行授课;不过,在具体的教学中,对于电视节目的关注程度历来是最高的,为此,加拿大的AML也制作了许多电视节目。承担此项任务的是隶属于媒体教育部的名为CHUM节目制作公司,其制作出的节目是专门用于教学的[6]。

加拿大的“媒介素养”公共教育从诞生之时,就寄生在“Language”(语文)课程中。1995年安大略州教育部提出了改革方案,鲜明地指出随着社会情报化的高度发展,在公共教育中有关“媒介素养”教育需要增加特别的科目。现在,从小学到高中都设置了媒介素养课程。

极其注重公共教育的日本,面对媒介环境的变化对人们行为的影响,同样希望在普通的学校课程中,设置类似于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但是,迄今为止,实现这一愿望尚有距离。

二、日本媒介素养研究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初,“MediaLiteracy媒介素养”理论引入日本。日本在世界科技领域一直担当排头兵的角色,与积极采用日新月异的媒体新技术比较而言,早已跨入信息社会的日本,在“媒介素养”研究上,却远远地落在其他媒体发达国家的后边。在1999年6月召开的《青少年与放送》专家会议上,与会者就“媒介素养”表示了积极态度,但却没有制定出类似于加拿大那样的有着明确的指导理念和具体的实施细则、方案的发展计划[7]。与加拿大将“媒介素养”教育贯彻到中小学生义务教育中不同的是,日本目前有关“媒介素养”的教育,还仅仅停留在大学、研究所等以专家研究为中心的“试验”阶段。与不断吸收、借鉴国外先进“媒介素养”理论,并将本土化与运用研究作为课题的大学教授、专家们相比,处于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们的“媒介素养”意识还相当薄弱。

在日本从事媒介素养研究的诸多学者中,以下两位的著作堪称经典。一位是1963年出生在北海道的菅谷明子,她曾经在加拿大留学,1996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现为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情报学“媒体表现、学习与素养”项目成员,其著作《媒介素养——来自世界的现场》一书,系统地介绍了英国、加拿大、美国等媒体发达国家“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成为目前日本有关“媒介素养”研究必读书目。另一位是立命馆大学教授铃木绿,其有关媒介素养教育著作颇丰,1997年6月由其主编的《为了学习媒介素养的人》,2000年8月的《媒介素养——入门篇》,2001年10月《媒介素养的现在与未来》以及2003年4月《媒介素养——性别篇》等等。铃木教授的著作内容反映了日本学者有关“媒介素养”课题的研究进程与趋势。

目前,在日本学术界公认的“媒介素养”定义,是由立命馆大学教授铃木绿在1997年6月出版的《为了学习媒介素养的人》给出的,他指出:“所谓媒介素养,是指市民以社会性的文脉批判性的意识分析、评价、接近媒介,凭借多样化的形态创造出传播的力量。”[8]

桥元良明根据铃木绿所给出的“媒介素养”定义,在其著作《情报行动与社会心理》中,就“媒介素养”的概念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在获得“媒介素养”能力的过程中,不可欠缺的四个要素是:(1)批判的思考;(2)对媒介社会性文脉的洞察;(3)由对话获得的多元化视点;(4)表现主体的确立和接近媒介。也就是说,参加“媒介素养”教育的人,在对媒体文本所包涵的具体问题进行思考、内省以及与他人进行对话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关心媒介本身问题,还应关注由此产生的社会性问题。只有通过这一过程,主体才能确立自己在社会中的存在意识(见图1)[9]。

“批判的思考”强调的是主体不仅应对从媒介获得的情报进行客观的分析、能够“识字解读”,而且要有批评、评判的能力,即以培养批判性为主要目的。这种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培养,需要从①映像、声音信息的文字化和②弱势群体市民的视点两方面入手。

为了阐述“对社会性文脉的洞察”,桥元良明借鉴了铃木绿关于生产•制作、文本、受众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图(见图2)[10],他指出,媒介素养不仅仅是简单地就媒介关注的“文本”进行批判,而是应将其置身于整个社会系统的视野中,深度挖掘其相关的社会构造问题。

“由对话获得的多元化视点”指的是在对话的过程中,对于学习者来说,教授者不仅是要教会正确的解读方法,而且要通过对话开启和交换各种各样的解读,提示学习者去关注与自己不同的解读,以便获得多样化的问题视点,为更加纵深性的问题挖掘提供机会。

“表现主体的确立和接近媒介”意指在目前的媒介系统中,特别是在日本的媒介系统中,至今尚不存在类似于加拿大CRTC那样的政府机构,在日本,市民、媒介、政府三者之间缺少信息交流的渠道,更不要说建立类似于欧美国家的“接近频道”、“交流频道”那样的市民可以自由地接近媒介的制度。

三、日本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

1、“媒介素养”大学教育现状

目前,日本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只在部分大学开设。立命馆大学的铃木绿教授开设了“媒介素养”论和“映像媒体分析”等与“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其教学宗旨是,在以电视媒介为中心的媒介世界里,流动着的是被符号化的“加工过的现实”,身处这样一个由媒体主宰的信息社会,作为“主体”的市民必须具备自主解读媒体的能力;其教学内容除了掌握媒介素养的定义、基本概念外,还包括了媒介研究模式、符号化的“再构成现实”、媒介的广告功能和媒介语言、媒体表现、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电视新闻-—构成的“现实”、新闻人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战争与媒介(围绕911事件、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报道与人权、媒介社会中的市民与媒介素养、情报的多元化等诸多方面。

处于高度信息化社会的日本,其“媒介素养”教育最突出的本土特色研究莫过于对互联网的关注。基于这样的认识,立命馆大学专门从事研究“媒介素养”的研究生们,于1996年开设了日本首家媒介素养教育的网站,名为“媒介素养的世界”(MediaLiteracyinJapan=MAJ.)[11]。网站设立的目的是以广泛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为出发点,立足市民视点,批判性地分析、评价媒介和政府网站信息,使市民更加便利地接触到媒体的产业发展、相关法规、基本概念和放送纲领等。此外,该网站还与海外的“媒介素养”教育网站相链接,发挥其作为日本“媒介素养”教育网站的国际交流作用。

图1获得媒介素养过程的4个基本要素

图2媒介研究模式

在教学内容发生变化的同时,新型的教育模式也应运而生。庆应义塾大学妹尾坚一郎教授(兼任东京大学特聘教授),目前在研究生课程中教授《情报教育论》。妹尾教授认为,在情报化的社会中,学习内容必须要进行调整,并且学习形式也应做相应的改变。他指出,当前的教育基本形式是“知识传授型”,是工业化社会的教育模式。工业化社会是以大量生产、消费为特征,与之相配套的教育模式也是以培养大量人才为目的的。但是,如今的日本已经从工业化社会迈入到信息化社会,适合信息化社会的教育模式应该是“学习支援型”,即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应该是学习者与支援者之间的关系[12]。

、“媒介素养”教育在中小学校的展开

日本在大学里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尚处起步试验阶段,中、小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更是含苞待放。自1995年由邮政省召开的“多频道时代下有关受众与放送恳谈会”之后,日本社会对于“媒介素养”的关注曾一度升温。1999年由普通市民、研究学者、邮政省以及放送企业四方参加的“放送领域内有关青少年与媒介素养的调查研究会”使得日本的“媒介素养”教育课题再次引起社会关注。2000年6月调查结果报告书发表,并就提升日本“媒介素养”教育达成一致。报告指出,媒介素养是生活在媒介社会中的“生存能力”,是从抱有多样价值观的人们建立健全发展民主社会不可欠缺的能力

由立命馆大学教授铃木绿编撰的《媒介素养——入门篇》一书于2000年8月22日出版,该书与其他“媒介素养”书籍不同的是,它是一本教材式用书,全书分为五个章节,(1)怎样学习媒介素养?(2)我和媒介、我们和媒介;(3)电视广告是什么?(4)电视剧与我们的社会;(5)解读电视新闻。除了在第一章中介绍了媒介素养的定义、基本概念、分析方法、学习模式和学习场所之外,其余的四个章节全部是有关具体教学内容的安排。以第三章《电视广告是什么?》的第一节为例,具体的程序环节包括导入、活动1.2.3、发表、资料的查找核实(见图3)。

导入: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到大量的广告,为什么有广告呢?广告收入作为电视台的主要收入来源,支撑着电视台的正常运营。收视率与广告有着怎样的关系?我们每天要接触多少广告?哪种广告是最经常看到的?通过实际的调查分析,使我们意识到,当前的媒介环境是将我们消费者设定为广告目标的。

活动1:首先让学生预测在1个小时的节目中广告有多少?所占比例是多少?

发表:将各个小组的预测集合起来。

活动2:在活动1完成后,各个小组对教师事先录制的电视节目进行调查。

发表:各个小组发表其调查结果,并与起初的预测值进行比较。并列举出前三位的广告,该广告与电视的媒体特性关系、播出时间、节目内容等等之间的关系。

资料查找核实1:将所记录的每天、每周、每年以及至今收看广告量计算出来;将该数值与其他活动所使用的时间(学校生活、与家人对话、读书等)数值进行比较。

活动3:广告收入占电视台总收入的比率?电视广告与其他媒体,比如报纸、广播、杂志广告进行比较;广告费占日本GDP的比例。

发表:在各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基础上,进行交流对话。

资料查找核实2:查找日本民间放送联盟的放送标准,一周期间的广告播出量时间量必须在总播出时间量18%以内,为什么这样规定?通过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数据调查,查找出本周收视率前10位的电视节目[14]。

铃木教授在该书的前言中写到,本书假定的读者是高中生、大学生以及市民。希望利用此书的教师们为日本的“媒介素养”教育的提升积极不断努力。

日本的媒介素养发展虽落后于其他媒体发达国家,但是,结合本土实际确实其鲜明的符号表征,在信息渠道愈发膨胀的今天,如何教会受众拥有一双雾里看花的“明目”显得任重而道远。

[注释]

[1]桥元良明《情报行动与社会心理》北树出版社1999年4月20日第107页

[2]nhk.or.jp/nagano/wink/tokusyu/wink107.htmi

[3]菅谷明子《媒介素养——来自世界的现场》岩波新书2000年8月18日第88页

[4]铃木绿《为了学习媒介素养的人》世界思想社1997年6月20日第12页

[5]桥元良明《情报行动与社会心理》北树出版社1999年4月20日第122页

[6]《日本与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现状比较》来自:ihosei.ac.jp

[7]《日本与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现状比较》来自:ihosei.ac.jp

[8]铃木绿《为了学习媒介素养的人》世界思想社1997年6月20日第8页

[9]桥元良明《情报行动与社会心理》北树出版社1999年4月20日第112页

[10]铃木绿《为了学习媒介素养的人》世界思想社1997年6月20日第30页

[11]该网站是ritsumei.ac.jp/kic/so/seminal/ML/

[12]campus.nikkei.co.jp

[13]铃木绿《媒介素养——入门篇》自由出版社2000年8月22日第9页

[14]铃木绿《媒介素养——入门篇》自由出版社2000年8月22日第34-36页

[参考文献]

1、小中阳太郎《来自媒介素养的现场》[日]风媒社2001年4月20日

2、铃木绿《媒介素养——入门篇》[日]自由出版社2000年8月22日

3、菅谷明子《媒介素养——来自世界的现场》[日]岩波新书2000年8月18日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文2

1.1新媒体背景下引导青年思想需在创新引导载体上有作为

(1)利用新媒体占领青年思想教育的阵地。时代语境决定青年思想引导过程中必须充分抓住新媒体这个工具,利用新媒体占领青年思想教育的阵地。针对学生青年,学校应该利用校园网、BBS论坛、微薄、人人、飞信、QQ群等新媒体建立学生思想教育平台、思想交流平台、管理服务平台、舆情监督平台等,让青年学生能够通过新媒体达到自己的诉求;针对农村青年,可以利用手机短信积极引导青年关心国家时政,关注致富信息,把创业致富的政策及时传达到青年之中;针对企业青年,可以利用网络论坛、博客等新媒体倾听青年心声、采纳青年建议、了解青年动态。青年引导过程中必须利用新媒体这种青年乐于接受的方式才能吸引青年目光,引起青年重视。

(2)创新社会实践激发青年对思想引导内容的认同。新媒体背景下青年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虚拟实践,他们的信息获得渠道更广、知识面更丰富、视野更开阔,传统的实践模式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必须创新社会实践模式,开展青年在网络世界里无法体验、无法想象的社会实践活动,让青年通过实践对生活、学习、工作有新的认识。例如可以鼓励大学生青年深入农民家庭开展执教帮扶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味农民工子女的艰苦、珍惜自身学习机会。只有在社会实践中青年才能真正了解世情、国情、民情、党情,增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经验的认同。

(3)利用朋辈教育、榜样示范对青年施加影响。同龄人有着相同的特点,在思想引导过程中借助朋辈教育这种形式,更容易引起共鸣。优秀青年通过朋辈教育活动可以进一步锻炼自身能力,又能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带动身边的朋友共同进步,这种作用在大学生青年的思想引导中最为明显。大学生这个群体极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利用朋辈教育正好可以用身边好的典型来为后进青年施加影响,带动身边同学进步。

1.2新媒体背景下引导青年思想需在培训

引导主体上有作为随着新媒体的融合与普及,各种各样的真假媒介信息如同空气一样每时每刻都在冲击着青年的大脑,逼迫青年做出判断和选择,急需思想引导者给予指点帮助。这就要求新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仅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更要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在引导中掌握话语权,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1)思想引导者需要培养新媒介沟通交流能力。新媒体时代,青年人更喜欢使用QQ、微薄、网络游戏等新媒体来发泄内心的情绪,这就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新媒介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拥有较高知识理论水平的政工人员往往年龄偏大,新媒体的使用能力相对较弱,在对青年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不能从青年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理解青年人的行为,空洞的说教很容易引起青年的反感。只有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学习,让所有的思政工作者拥有运用和处理新媒体的能力,才能深入青年内心,进行思想引导。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管部门在培训思政工作队伍上有所作为,针对思政工作者开设媒介培训课程,采取各种方法来提高思想引导者的媒介意识和素养。

(2)思想引导者需要加强对媒介信息的批判能力。引导青年思想不能仅仅局限于通过课堂教学和书本教育,更多的要借助于新媒体构建出来的媒介信息。思想引导者应该具备媒介信息真伪判断能力,能够理性认识媒介信息,对错误的媒介信息进行批判。在思想教育过程中,思想引导者应该通过课堂讨论、新媒体沟通、面对面交谈等方法与学生探讨媒介信息,通过讨论和反思去伪存真,抵制不良媒介信息对青年人的思想渗透,有效利用媒介传播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引导者要自主学习媒介知识,抓住机会对错误的媒介信息进行批判,在学习批判中提高媒介素养。

2引导青年思想需要发挥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

新媒体的运用和普及给青年思想引导工作带来了种种挑战。信息多元化很容易让青年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而丧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新媒体的过分依赖极容易给青年人带来人际关系的紧张和种种难易预料的心理问题;青年利用互联网给社会带来的道德问题枚不胜举。实事证明,新媒体背景下引导青年思想,必须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发挥媒介素养教育在青年思想教育中的价值。

2.1媒介素养教育是对青年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补充

一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思想引导工作与时俱进的迫切要求。如今大众传播媒介已成为青年接触和感知外界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青年的自身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媒介的影响,传媒大众化给社会带来的多元价值观念给传统的思想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顺应时代需要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帮助解决传统思想教育中无法解决的问题。二是对媒介素养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是新媒体背景下青年对各种信息和行为作出真假、善恶、美丑判断的基础。不进行媒介素养教育,青年对很多媒介信息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成为不良媒介信息的传播者。三是媒介素养教育能够提高青年认识问题、理解问题、质疑问题、评估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增强青年的思辨和批判意识,它可以帮助青年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扰,是青年良好品德形成的助推器。

2.2媒介素养教育是提升青年素质的时代要求

“大众媒介是一种既可以为善服务,也可以为恶服务的工具,而总的来说,如果不加以适当地控制,它为恶服务的可能性则更大,导致凶杀、暴力和色情泛滥,削弱公众的辨别能力和对社会的批评精神,以低俗的内同剥夺人们的闲暇时间,麻醉人的精神等”。新媒体时代,能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离不开对媒介的正确认知和合理利用,针对青年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已成为当前提升青年素质的时代要求。一是对青年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促使青年相互间开展交流和知识共享,从而推动知识的创新与发展,实现自我提升。二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构建青年思想“防火墙”抵制西方文化侵蚀的客观要求。西方发达国家利用掌握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先机,不时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侵略和信息渗透,通过电影、娱乐栏目输出其文化产品、有意无意地将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性观念、品行等传播到青年中,使我们青年的思想或多或少地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和奴役。抵制西方文化侵蚀需要国家对西方文化进行拦截,更需要青年提高自身素养,构建思想防火墙。通过媒介素养教育,青年应该拥有辨别媒介信息的能力,坚守国家利益至上,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扰,做不良媒介信息的终结者。

2.3媒介素养教育能帮助青年自主参与思想引导

思想引导者在教育过程中不应该充当保姆和教导员的角色,而应该通过相应的教育让先进的思想内化到青年的行动中去,使青年的个体思想与社会要求相吻合,逐步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正是致力于思想的内化,通过解剖和辨析媒介的构建,使人们洞悉其中的机理和因果联系,帮助人们认识媒体、建设性地使用媒介。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媒介环境,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理性认识新媒体,在虚拟环境中实现从无律到他律再到自律的内化过程,再把思想外化到行动中来,自觉主动地参与思想引导中来。

3结语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文3

(一)“控制社会”的形成与“非物质劳动”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特拉维斯•赫希(TravisHirschi)在《少年犯罪原因》一书中论述了“社会控制理论”,即人性一方面受着欲望的驱使要向外扩张,一方面又受到社会外界规制的约束而控制压抑自己的欲望。当今社会的控制程度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强,在福柯称之为“生命政治”控制下的当今社会,权利已深入到最细小的地方,这种控制随着社会的生产水平,科技通讯能力还有管理制度的先进而变得具有更强、更长的触手“,我们正在进入控制社会,这样的社会已不再通过禁锢运作,而是通过持续的控制和即时的信息传播来运作。”在控制社会中,大学生成为一种新型“资本—劳动力”关系下的非物质劳动者,他们在校的实习/实践,毕业后的工作,所面对的生产更多时候不是为了产生具体的物质产品或者某种服务,他们从生活本身就成为“非物质生产”的期间,一刻不停的进行着“非物质劳动”,并随着非物质劳动中心地位的一步步确立而不断加深程度。有一种强大的控制力量———“主体性”在发挥着巨大作用,毛里齐奥•拉托拉扎在《非物质劳动》中就提到“工人们被期望在生产的各种功能的协调中成为积极的主体”,更多的“社会工人”被要求或者期望为一种积极的生产环节里的主体,不是仅仅受着规章要求而是自主的积极的去进行劳作,去释放新的“主体”。但是“成为主体的口号非但没有消除等级同合作、自治同支配之间的对立状态,反而实际上在更高层次上造成了对抗:因为他既调动了单个工人的个性,又与之相抵触。”面对新型的更为严密的劳动关系,非物质劳动带来的更大程度上的“剥削”使得思想一向活跃的大学生群体成为了“革命”的群体,他们期待抵抗社会生产带来的压力。于是虚拟的、半虚拟的媒介环境成为大学生诉诸心灵解脱、寻找精神乌托邦的最佳场所。

(二)现代大学管理制度与“草莓族”大学生群体的诞生

随着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颁布,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庞大,而高等教育体制发展相对滞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用十六字表达为:“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除了宏观构建与精神理念层面,真正的中国高校办学模式离不开班团制、学分制、选课制等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在教育研究者的眼中,“选课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和爱好选修课程,既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增强人才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国内大多数高校的选课制度仍然发展不充分不成熟,由于师资缺乏,结构不合理以及经费投入不足及教学设施不够完备等原因,实际上根本开不出足够多的选修课,造成必修课比例偏高,选修课较少,学生自主选课的自由度实际很小”。“在一些选课制实施相对彻底的高校,选课制度和班级建设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矛盾,学生在教师和课程选择上拥有较大自主性,很难以班级为主体展开活动,这样在时空间上的差异严重影响了班级凝聚力”。这样,个体性诉求明显的大学生与集体意识淡化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出现了不匹配。从学生角度看,他们的想法缺乏表达渠道,久而久之越多的大学生的维权意识弱化,责任意识下降,挑战权威的创新意识与批判思维及自我思考能力受到极大限制。新时代的大学生时常处于矛盾之中,一方面强烈的自我意识需要发声:另一方面表达渠道的限制让思想受到压抑,二者的冲突很容易带来学生带来包括压抑感在内的心理失衡,在网络化与信息化的大背景之下,这种失衡情绪又极易蔓延开来,导致“草莓族”大学生群体的人数越来越多。所谓“草莓族”大学生群体就是指承压能力和受挫能力较小、团队合作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的大学生。他们更愿意在现有体制之下做好制度规定的事情,偶尔对此产生非议或者发生不满时采取网络状态以及小群体内部吐槽等方式解决。

二、思政工作视角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策略

针对上述情况,不难发现,大学生媒介素养应该作为通识教育/公民教育中重要的一门课程,得到足够的重视,并贯穿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工作中。

(一)从理念角度,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的价值观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关注“历史观”的培养。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信息来源缭乱纷杂,他们很容易将穿越作品中的虚构情节当作历史真实去严肃对待,现行教科书和课堂教学确实存在难以言说和讳忌莫深的地方,需要补充大量的史实和细节帮助大学生重返历史场域,树立正确的史学观。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关注“成功观”的培养。当下,拥有香车美女,西装革履的“上流社会”和“精英/白领人士”是唯一的成功标准。而森严的“丛林法则”和逐渐固化的社会阶层,令学生感到想凭借一己之力,打开上述“成功”之门困难重重,他们始终在寻找获取成功的终南捷径。应该帮助学生认清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树立面对现实、介入现实的信心和勇气。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关注“劳动观”的培养。大学生中存在一种期待“天上掉馅饼”的不劳而获的心态,这种不劳而获的心态还可以置换成官二代、富二代、权色交易等等当下社会中青年人成功的代名词,在大量负面新闻的包围中,那些通过个人努力获得成功的案例反倒成为了让人惊讶的神话。应该鼓励学生养成踏实勤奋的工作作风,生成敢于挑战未知的能力。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关注“性别意识”的培养。“穷养小子,富养闺女”的家庭育儿观“、男女平等”的学校教育理念与当下的就业形势、择偶标准、大众审美、职场规则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要帮助女大学生建立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道德准则。

(二)从专业角度,帮助大学生建立“媒介权”意识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文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一、引入

信息时代,全民族都要提高媒介素养,从而让我们的大众都成为能积极地善用媒体、制作媒体产品、对无所不在的媒介信息有主体意志和独立思考的优质公民。媒体已经构成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环境,媒体的进步也是人类的进步。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有好也有坏,大学生成长需要优秀的精神食粮,关键是如何发挥媒介在大学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实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途径或措施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并对全社会公众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提出借鉴和思考。〔1〕〔2〕

二、媒介素养的简介

(一)媒介素养概述

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3〕

媒介素养不仅包括接受媒介产品的能力,而且包括用独立的批判的眼光看传播媒介的内容和建设性地利用媒介的能力;媒介素养不仅是使用媒介的需要,还应该是一个现代社会公民素质的一部分.

事实上学者们对媒介素养的理解与界定往往少补了对信息的涉及,甚至有学者将媒介素养划分为微观与宏观层面,而微观层面直接取名为“媒介信息素养”,并分析了其内容。更有学者从教育视角深刻地解析了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关系,从概念的起源层面,内涵的变迁过程、培养的实施方式的三方面对两者的差异进行了详细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明确阐述了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相互融合之趋势是明显的,并提出以教育技术为支点构建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融合之桥梁。正如学者冯延群所言:“媒介素养倾向于一种综合的文化素养,而信息素养则是一种知识管理策略。”〔4〕

(二)媒介素养”的发展现状

传统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与社会文化、传播科技与媒介形态关系紧密,并且反映出人们文化观念、传播模式与媒介观念的转变,社会文化与科技技术推动着传播媒介的发展。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的到来创造了全新的文化形态,网络多媒体与计算机技术则提供了崭新的传播方式,然而当人们体验数字化生存的同时,其媒介素养是必不可少的,它对当代公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对传统媒介素养的丰富和发展。不论是研究新媒介素养的理论,还是时间新媒介素养的教育,或是测评公众新媒介素养的水平,都必须建立在对当代新媒介素养的内涵发展,并构建新媒介素养的内涵体系,是当代传播与媒介研究的基础与核心工作。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高校中只有北京、上海等少数新闻院校比较早且有计划地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但多是以选修课形式开设的,如2004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新闻传播信息技术学院首开《媒介素养专业》公选课,同年10月,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创建并开通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媒介素养专业网站(.cn)。近几年,浙江、江苏、山东等地一些高校也开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选修课程。到目前为止,我国仅有中国传媒火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出版了儿本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专著和教材,如张开的《媒介素养概论》,蔡帼芬等主编的《媒介素养》,陈先元的《大众传媒素养论》,邱沛篁等主编的《媒介素质教育论集》等。同时一些新闻传播期刊和网站也登山了大量的探讨媒介素养教育的文章,高校硕、博研究生中也出现了有关专业论文,这都标志着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水平在逐步的深入和提高。可喜的是,2002年中国传媒大学正式成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 2006年6月,复旦大学媒介素质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另外还有大量相关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个案研究出现,如调查发现,上海学生对媒介的表征和建构能力缺乏足够的判断和警惕,获取利用信息还不够积极主动,参与媒介互动和媒介内容制作的人数比例较低等方面存在着媒介素养的缺陷等。总之,社会各界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媒介素养教育各种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发展。〔5〕〔6〕

(三)“媒介素养”引发的教育思考〔7〕

1、媒介素养的现实性

现代大学生这个庞大的群体是新兴媒体的主要接触和使用者。在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未完全定型的时期,可能会受到媒体的某些误导,可能会影响到其价值、行为判断的偏颇。某大学生创作并演唱的FLASH作品《大学自习室》在高校中几乎有口皆碑,但其中展示的某些大学生形象却令人担忧;以身体组成电子邮件符号“@”,此行为艺术在社会各界也是褒贬不一现代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人的发展也越来越个性化,这些在当代大学生身上的体现尤为明显,但是如果不加以正确的认识、分析和判断等系列媒介认知教育,可能会对其媒介素养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

2、媒介素养的可能性

对媒介素养教育有着重要影响的传媒认知能力的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吸引了整个青年群体,而大学生又是这个群体的主力军,可以利用手机、QQ空间、博客等传播着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媒介观念与媒介素养,可能会对社会起着负面影响,对青年群体的社会认知和媒介认知起着消极作用。

3、媒介素养的必要性

大学生群体容易被新的技术、新的潮流所吸引,对于互联网上新鲜的东西有着无限的好奇和求知探索,而目前我国高校设置课程体系如新闻学、传播学、电影学、广告学等学科体系均已成熟,加上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课程的支撑,它们能为善于探索求知的学生群体提供媒介素养教育的坚实专业知识基础。

(四)“媒介素养”的培养途径

1、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8〕:目前《媒介素养概论》、《媒介素养》等专门教材已经出现,加上传媒教育课程列:广播电视学、新闻学、传播学、电影学等学科体系的诸多课程,已基本可形成独立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专业教材、专业论文和专业教学、研究人员的出现使该课程体系的开设成为可能。

2、学生参与传媒实践能力的提高〔9〕〔10〕: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世界对于青少年是具有强大诱惑力的,在媒介素养教育理论课程的基础上,要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多地给青少年创造参加传媒实践的机会。他们每天都在网上体验着信息时代的传播乐趣,但也因为意识上的薄弱和缺乏把理论知识用于实际的能力。

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以及其实现途径、方式的创立,对目前社会公众阶层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的实现也必将起着重要的借鉴与参考作用。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自媒体;高职院校;媒介素养教育

在信息传播呈现虚拟性、多元性、互动性和娱乐性的自媒体时代,论坛、博客、微信等网络媒介已经逐渐取代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传播信息的主要渠道。但在现阶段的网络传播环境中,经过设计、组合、筛选后传递的媒介信息已经丢失了原有样貌,同时媒介发展规模和速度及其复制、传递、加工存在混杂现象。据相关调查显示,大学生与其频繁使用且依赖程度较深的网络媒介,呈现出倒置与错位的关系,媒介素养教育已日益引起教育领域的关注。高职院校学生相对于本科生和研究生,其对网络媒介的使用更缺乏控制力和理性,更容易成为盲从的、非理性的媒介信息接受者。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媒介、弘扬传递社会正能量,共同筑就中国梦,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

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及发展

由于国内外学者对“媒介”的理解有所不同,因此对“媒介素养”的概念也没有统一的定义。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媒介素养是指媒介受众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媒介素养的外延和内涵伴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也在不断拓展,比如,与电影、电视相关联的可称为“视觉素养”,与报纸、书籍相关联的可称为“阅读素养”,与论坛、微博相关联的可称为“网络素养”等等。对媒介素养的研究论述进行综合分析后能够得出,媒介素养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培养:一是要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媒介的性质和功能;二是要培养学生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三是要提高学生对不良信息的辨认能力和免疫力;四是要培养学生有效利用大众传媒为自己生活、工作、发展服务的能力。总而言之,媒介素养的内涵主要涉及受众认识、参与和使用媒介三个方面。媒介素养教育,是针对媒介对受众的影响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是指导受众正确理解、有效使用媒介,培养受众的媒介素养,使之能有建设性地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媒介素养教育是从英国学者ER.Leavis于1933年提出的“文学素养”概念中衍生出的一种教育主张,其目的是为了教育学生“抵抗与甄别”媒介,能够对大众传媒中流行的错误引导产生“免疫”功能,从而保持价值观的健康纯正。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学者对媒介认识的不断深入,媒介素养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欣赏、区别、判断媒介的能力,而不是一味采取抵制和抗拒的态度。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相关权威官方部门的介入,媒介素养教育在各国高校中逐渐被重视,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法国等陆续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的正规教育课程。当时,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还未全面开展,重视程度也不够。国内学者对媒介素养课题的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起步阶段的相关研究主要是介绍、翻译国外的相关课题研究成果。伴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一些院校陆续开展了相关课程的调查研究,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首先将媒介素养课程纳入学生培养计划,复旦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成立了媒介素养课程研究中心。虽然这场媒体素养运动正在国内蓬勃开展,但综合分析国内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成果不难发现,结合国情省情校情并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尚未形成体系,特别是从自媒体视角研究高职院校媒介素养教育,并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探讨的研究成果少之又少,相关教育实践都是从零做起。

高职院校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

要研究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首先需要掌握高职院校学生目前的媒介素养概况,笔者通过网络和微信对吉林省内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借鉴参考了国内一些研究机构和省内外学者与此相关的实证调查,通过对各类数据的综合分析,总结出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媒介素养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1.媒介使用呈现“复合化”,接触动机出于自发

目前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获取信息的媒介至少有三种以上。校园网、微信平台、校报、校园广播、杂志等新兴媒介、传统媒介被大学生普遍接纳与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呈现出积极主动的状态。不难看出,使用媒介已经成为大学生活中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但学生对媒介的内容和价值的认知、选择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比如大学生使用各种媒介获取信息的目的,超过1/4的大学生是“放松自己”,其次为“消遣娱乐”和“学习新知识”,而“了解新闻”的人数不到20%,选择“人际交流”的人数只有7.2%。由此可见,学生使用媒介的目的主要是信息交互与休闲娱乐,而思想性、学术性强的网络内容则很少有学生关注。

2.对网络媒介过度依赖,信息接受过载

回收的网络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大学生使用视频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比例相当高,有80%的大学生表示在遇到问题时首先会选择“百度”一下,有74%的大学生表示会在网站中搜索内容以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或论文,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大学生对网络媒介的过度依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操作简便、准入门槛低,各高校普遍存在微信公众号数量众多、内容良莠不齐的现象。据统计,大学生关注的微信公众号数量均在5个以上,对于数量庞大的各类信息,大学生往往一扫而过、快速浏览,呈现出碎片化的浅阅读。

3.对媒介素养的认知不足,缺乏理性参与

自媒体时代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随时获取信息和自由表达观点的平台,但鱼龙混杂的网络媒介也带来了像校园借贷、手机诈骗、电子工具作弊、网络暴力等社会问题,一些大学生辨识能力低、意志力薄弱,很容易被负面舆论和眼前利益所诱导,导致很多高校出现道德失范的现象。调查显示,很多大学生认为微博、微信朋友圈是私人空间,可以随意发表意见和评论,在面对煽动性网络文章、虚假信息时,缺少理性思考和判断,盲目点赞、转发,在不自觉中被人利用参与虚假信息传播和情绪性宣泄,成为网络暴力助推者。因此,培养媒介素养、规范媒介行为对于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十分重要。目前我国高校培养体系中,对于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还不完善,没有固定配套的教学材料和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特别是对于非综合性的高职院校,假如其院校中没有设置新闻传媒类专业,就极少会设置媒介素养专业课程,此类院校的学生也就很少有机会接触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讲座、论坛或实践活动等。现阶段大学生对待媒介的态度、处理媒介的行为、使用媒介的问题,都折射出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缺失,这也直接导致大学生在经验积累基础上,凭个人感悟培养的媒介素养水平低、层次低,他们虽然能够迅捷地获得网络信息,但缺乏警惕性,对信息内容和传播方式无法做出准确评价,也无法有效运用媒介资源发展和完善自己。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加强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意义重大,既有助于建构科学、理性、健康的校园媒介环境,又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公民素质和综合素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施途径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强调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对学生的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就需要强化素质教育,注重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变“通才”为“专才”。媒介素养教育在规范学生媒介使用行为的同时,能够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思想认知、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使学生从“被动保护者”转变为“思辨自律者”,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在尚无条件开设媒介素养教育专门课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自觉承担起培养学生媒介素养的责任。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不能“授之以鱼”简单地灌输媒介的理论知识,而是要“授之以渔”,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引导学生自觉辨别媒介信息,避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对学生的消极影响,在开阔学生思路、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在利用媒介资源的过程中获得理论、感知双丰收。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时刻关注网络信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抓住社会、校园热点问题的本质,及时主动对其回应并予以批判分析。同时,在分析复杂的热点媒介事件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既不能避重就轻,也不能本末倒置,做到认真分析,客观评价,深入了解事件背后的社会规律和历史进程。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学生媒介素养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如何客观地看待问题、全面地分析问题、深入地解决问题。

2.建构人文与媒介融合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根”,而媒介作为校园宣传阵地,早已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在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学生媒介素养理念和意识的同时,还要充分整合校园媒介资源,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媒介素养教育的氛围和环境。首先,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介资源,增强校园媒介的吸引力,充分发挥其第二课堂作用,以渗透的方式加强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校园媒介要以更加包容开放的视角、更易于接受的新颖表达形式吸引学生关注和回应,主动发声,宣扬思想,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要加强校园文化设施和舆论传播媒体建设,建立相关制度,强化对媒介资源的监督和管理,提供良好的媒介环境,同时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线下线上校园文化活动,如无手机课堂、网络道德论坛、影视欣赏等,培养学生认识、获取、甄别、批判媒介信息的能力。校园文化的媒介管理者可以邀请校内外学者、行业领袖、知名人士等,利用沙龙、讲座、论坛等活动平台与学生互动,探讨交流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或媒介现象。总之,只有建构人文与媒介融合的校园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才能更加有效地开展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同时培育更加符合时代要求、更加和谐的校园文化。

3.为学生提供参与媒介实践活动的平台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批评;信息主义;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2)03―0016―06

中国大陆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起步于199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卜卫的《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的发表,距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媒介素养教育实现了从一个纯粹舶来的概念到有了初步的本土理论构建与教育实践的跨越。像许多学科或研究领域一样,媒介素养教育在进行理论建构与知识生产的同时也需要进行理论上的反思与展望,追问自身:“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往哪里去?”这种追问与反思对于媒介素养教育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来讲尤其重要。

一、什么是媒介素养教育

纵观当前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提供了一些认识媒介素养教育所需要的知识,但在“什么是媒介素养教育”这一根本性问题上,不同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者见仁见智,使得其真义反而扑朔迷离、飘忽不定,所以如果要对媒介素养教育进行理论反思与展望,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媒介素养教育?”

“素养是人的一种可以通过教育而发展的潜能的实现状态,是一个由认识、认知到整合知识去应用的由‘知’到‘能’的一种过程。”根据素养的定义我们可以得知,媒介素养其实是人指向媒介的一种知识和能力的状态,那么这种能力的核心与本质应该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媒介素养教育的起源进行探讨。媒介素养教育肇始于利维斯(ER.Leavis)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桑普森(Denys.Thompson)于1933年出版的文学批评著作《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该书首次就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作了系统的阐述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建议。作为文学理论家的利维斯站在精英主义者的立场,认为工业化以来英国兴起的电影、广告、畅销小说等流行文化损害了“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因此他主张文化保护,即保持本国文化传统、语言、价值观和民族精神的纯正和健康,从这种观念出发,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被理解为鼓励学生去“甄辨与抵制”(Discrimination and Resist),即教师引导学生对媒介所传播的大众文化进行分析,认识到大众文化的肤浅和低俗,从而做出否定的评价,采取“抵制”的立场。这种“甄辨与抵制”也就是分析、评价的过程。再往后的媒介素养教育范式虽然侧重点不一样,但是最核心的内容还是对于媒介的认知、分析和评价。如符号学取向的大众媒体启蒙范式(initiation aux mass-media:the semiotic approach)是教授给学生符号学相关理论以及音效、镜头、光线等媒介语言的知识,使学生能够去分析媒介语言、形式与结构,以审美的方式去回应媒介,对媒介做出美学价值的判断。而以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基础的批判的电视观点范式(critical television viewing)是使学生认识和区别媒体的属性以及好坏,帮助学生去判断他们对于媒体的需求,从而主动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媒体,并满足自身的需要与期望。即使是重视媒介产品制作的“超越保护主义”范式,其目标也不是培养学生信息传播技术与能力从而使其成为将来的媒体工作人员,而是希望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媒介产品的制作达到对媒介更深入的认识并做出明智的评价。

通过对媒介素养教育历史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媒介素养的核心在于人对于“媒介”认识、了解的基础上去分析、阐释,进而“评价”、“判断”的能力,这样一种能力其实就是媒介批评能力。这里所说的批评与日常用语的“批评”有所不同。“老师批评了学生”――日常用语的“批评”与“否定”几乎同意。作为现代通行学术术语的“批评”则指的是对于所批评对象的分析、阐释与判断、评价。媒介素养教育正是培养学生媒介批评能力的教育。法国著名文学批评家蒂博代曾将文学批评分为三种类型,即自发的批评、大师的批评和职业的批评。媒介素养教育所要培养学生的这种媒介批评能力无疑属于蒂博代所说这种“自发的批评”,与专业人员以及学院研究者从事的媒介批评不同,它是广大拥有媒介素养的阅听人对于媒介的批评。所以媒介素养教育并不是一种旨在培养专业人才的专业或职业教育,而是一种有关于媒介的素质教育、通识教育。

二、“信息主义”的迷雾

既然如前文所言,媒介素养的核心是一种批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阅听人的媒介批评能力,那么如何认识和理解“批评”就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可能展开方向的决定性因素,“批评”也就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与建构的逻辑起点。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人员主要来自传播学,出于本学科的知识范式与研究习惯,他们理解的“批评”是一种“信息主义取向的批评”,所以国内现有的研究往往以“信息主义取向的批评”去建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这也是我国现阶段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主要特点,笔者尝试将其命名为“信息主义思维”。

这种“信息主义思维”基本观点是:媒介素养是阅听人对于“媒介信息”的批评能力,如张冠文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获取、分析和评价各种形式“媒介信息”的能力,它体现了媒介素养的四个要素――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评价信息和传播信息。从媒介素养的理解出发,当前的研究认为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旨在培养阅听人对于“媒介信息”的批评能力的教育活动。比如卜卫认为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对讯息批判的反应模式,发展对于媒介的思想,提高对负面讯息的反省能力。”姚云认为媒介素养教育主要问题是“受众如何提高自身在传媒过程中主体性以减少媒介信息的负面影响;如何解读信息以及正确阐释信息,并发现其中的特质和美;如何去运用自己对信息的分析、批判和把握来影响媒体对信息的进一步传播和交流等。”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几乎已经到了“言必称信息”的地步,我们不禁要问:媒介信息究竟是什么?以“信息主义取向的批评”去构建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是否合理呢?

信息作为传播学的基础概念,指“消除事物中或是事物间任何不确定因素的东西”,“客观性是信息的本质属性。”媒介信息更多指由传播源通过大众传媒所传达的客观性的认知内容,“它是抽取事件核心意义要素后的话语因子……以实用价值作为驱动自身在社会高度运转的话语机制,它的叙事纬度不是交流,而是交换,它显然带有相当浓厚的商业资本色彩,支撑它的是技术,同时还包括被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所操纵的现代思维方式。”当前的研究以“信息主义取向的批评”来建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这种“信息主义思维”在取得了一定成果的同时,也越来越暴露出问题和局限。

第一,批评对象的片面。“信息主义思维”把“媒介信息”作为阅听人批评能力指向的对象。丰富的媒介文本与现象被高度简化为信息,而在传播学的理论框架下,“媒介信息”一般指新闻和广告,所以在当前的媒介素养教育文献中,批评对象主要以新闻和广告为主。事实上,媒介所传播的内容在形式上多种多样,除了新闻报道和广告外,电视剧、电影、MTV更是广大阅听人特别是青少年阅听人所耳濡目染的媒介文本形式,而在当前的研究中却受“媒介信息”概念所束缚,对这些体裁和形式的媒介文本鲜有提及,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缺失。第二,批评标准的单一和机械。既然“媒介信息”是一个客观、实然的概念,那么批评标准就纯粹是一种科学意义的“真伪标准”。由此,媒介素养教育的功能就窄化为要去教授阅听人辨识媒介传达的信息哪些为真哪些为假。如果说“真伪标准”在面对“纪实性”的媒介文本如新闻报道还堪堪可用的话,那么面对一些“抒情性”、“表意性”或者是“娱乐性”与“虚构性”的媒介文本就暴露出了不足。媒介传播作为一项价值性很强的活动,历史标准、审美标准、道德标准这些价值尺度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忽视这些价值标准的存在,必然很难企及媒介文本的文化真谛。

当前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者也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所以他们也吸取了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些经验,提出一些诸如“媒介信息具有建构性、商业性、意识形态性”这样的教育理念,试图在批评标准中引入价值尺度。但是在实际论述中这些价值尺度应用得过于简单和机械,从而在判断的时候往往陷入了诸如“好与坏”、“正面与负面”这样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中。比如当前的媒介素养教育文献教授阅听人对广告的解读上,因为广告的商业性,是商家为谋取利润的宣传手段,就武断地得出了广告是“负面信息”结论的,所以要教阅听人“拆穿广告骗人的伎俩”,而媒介传播是一个包涵多重维度的、多重要素相互交融的复杂活动,这要求我们要有多重批评标准,并且把这些标准有机结合、灵活使用去把握和判断媒介。批评标准的单一和机械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思维的简单和浅薄。

第三,批评视阈的封闭。“信息主义”思维将媒介传播的过程视为一个脱离了社会文化语境、单向的封闭的信息交流过程,简单遵循着传播者――媒介――阅听人单向的行为主义式的路径,而媒介只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它体现了一种非语境化的、脱离实践的思维方式。实际上大众传播媒介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但受社会文化语境的控制和影响,更是参与了自身所在的社会文化语境的建构。这两重关系的交叉循环既包含了媒介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彼此开放,也包含了二者之问的抵牾与角力。媒介不仅传播各种信息,也制造新的意义,这些意义附着于信息本身,与信息一起游走于社会空间,留下记忆,变成知识,指导消费,形成习惯,建构我们对于社会的认知话语,重组我们的生活方式。要理解这些意义,封闭的、独立的批评视域是行不通的,必须将大众传媒置放于具体的、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综合考虑到媒介的生产、接受和消费的全过程与其中的权力博弈和话语纷争,而这恰恰是“信息主义”的媒介素养教育所忽视的。

第四,批评理论与方法的匮乏。“信息主义”思维将媒介文化文本割裂为“媒介信息”,无疑切断了应用批评理论与方法的渠道。我们可以发现在当前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无论是精神分析学说还是结构主义、符号学,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还是文化研究学说,这些在当代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已成为常识性的知识和方法的理论资源几乎都很少被吸收和关注。没有相关理论和方法的支撑,阅听人对于媒介的批评只能停留在“感想”和“印象”的水平。除了教授阅听人如何辨识新闻报道和广告“真与伪”,或是机械套用法兰克福批判理论使阅听人对媒介文化文本做出非此即彼的肯定或否定性评价,当前的媒介素养教育在教授阅听人如何进行文本细读、文本分析上几乎是一片空白。所以在关系到“如何去解读媒介信息背后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如何去“对于媒介信息的批判性思考”这些问题时,当前的研究都力不从心、浅尝辄止,难以深入挖掘和思考,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综上所述,批评对象的片面、批评标准的单一和机械、批评视阈的封闭和批评理论与方法的匮乏,无疑是当前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信息主义思维”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与症候。面对这种状况,一种可行的路径就是吸取新的理论资源,重新定义与理解“批评”去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建构,以修正和克服当前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发源于英国的文化研究理论可以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依托的一种理论资源。我们可以将“文化研究”理论作为主要思想基础与话语资源去重新定义与理解“批评”,并以这种“文化研究取向的批评”为逻辑起点去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建构。

三、作为批评理论的文化研究

本论文所说的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特指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知识――思想的探求领域,它脱胎于英语的文学批评领域,其先驱人物是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和霍加特(Rich―ard Hoggart)。至今,文化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的知识领域,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发展中成绩斐然,甚至被认为已进入了西方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中心。

文化研究在本质上是一种批评理论:它发源于英国的文学批评领域,早期只是进行文学批评一种宏观的视角,在后来的发展中,它逐步转向了对广义文化现象特别是媒介文化的阐释、评价与判断。虽然批评的对象在拓展与变化,但是文化研究的批评精神却始终如一:都是对文化这一整体生活方式的完整过程的描述、阐释与评价。同时,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叙事学等理论资源也为文化研究理论进行批评操作提供了得力的工具。虽然“文化研究是一个最缺少限定性(至少迄今为止是这样)、因而也最为人言言殊的领域。”但从现有的西方与中国的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作为批评理论的文化研究的特点:

首先,文化研究的第一个特点是它重写了文化的概念以及重构了批评文化的视角。传统的文化概念被定位在艺术和美学方面,它的特征是创造力,它的功能是潜移默化中道德价值的实现。但是威廉斯认为关于文化的当代用法,常见的大致上有三个:用来“描述知识、精神与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用于指涉“一个民族、一个时期、一个团体或整体人类的特定生活方式”;或是用作象征“知识,尤其是艺术活动的实践及其成品”。对文化的三种理解都有价值,第一种和第三种带有传统文化观的痕迹,而认为文化是“一种特殊生活方式”则是对于文化的一种全新理解,被认为具有“建立文化主义的决定性意义”。文化研究理论正是在这个对于文化概念重写的基础上,把文化从传统的精英文化定义中解放出来,从而使文化不只是思想家头上的理想光环,也不仅仅是精英人士倍加推崇的传统经典,而是由普通男男女女的日常生活实践以及意义构成。

文化研究批评文化的方式并不是把它视作一个孤立自足的整体,就文化论文化,而是集中关注文化与其他社会活动领域之间的联系。霍加特在文化研究的先期经典著作《识字能力的用途》中即指出:一种生活方式不能摆脱由许多别的生活实践――工作、性别定向、家庭生活等――所建构的更大的网络系统。可以说,不管是早期的文化研究,还是后来的文化研究,都是要辨明、阐释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

这样,文化研究就发展出了一种尝试重新发现与评价被忽视的边缘群体的文化实践的机制,由此决定了文化研究的第二个基本特征,即它是一种高度参与的批评方式。它认为社会是不平等地建立的,不同的个体并不是生来就享有同样的教育、财富、健康等资源,文化研究的伦理取向与价值立场坚决地站在最少拥有此类资源的、被压迫的边缘群体一边。“文化研究为被剥夺者辩护,代表被压迫的、沉默的、被支配的个体与群体的声音,为在统治性话语中没有声音的人们以及在统治性政治与经济等级中没有地位的人们说话。”在文化研究的初期,这种立场表现为对于工人阶级文化的历史与形式的关注,而后来的大众文化研究、女性主义研究、后殖民主义研究等等,虽然超越了机械的阶级分析,但其从边缘颠覆中心的立场与策略则依然如故。可以说,对于文化与权力之间关系的关注以及对于支配性权势集团及其文化(意识形态)的批判,是文化研究的灵魂与精髓。霍尔也强调:“文化研究是一项严肃的事务或工程,而这一点深刻地铭刻在有时被称为文化研究的‘政治学’维度的东西上。”

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性与极度语境化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它没有固定的、与众不同的批评方法,但这恰好意味着它对于方法的选择是实践性、策略性的,更是自我反思与语境取向的。文化研究的批评方法选择所依赖的是它所提出的问题,而问题则依赖于他们的背景和语境。可以说,问题取向与问题意识本身就可以视作文化研究的批评方法论特征之一,由此决定了文化研究的第三个特点:批评方法的实践性与开放性,它反对对于任何文本的任何封闭型阅读以及对于某种方法的固执。它只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特定时期将特定的方法综合进自己的研究,但是这项重要的工作却不能事先确定,因为它不能事先保证在一定的背景中什么样的问题才是重要的。“任何方法都没有什么特权,但同时,也不能排除任何方法。”“它从社会学那里吸取了大众文化的制度分析,从文学批评那里借鉴过来文本分析的方法,从政治经济学那里承接了文化意义的生产、分配和消费流通的分析方式……”文本分析、语言学、解构、人种志、历史考据、心理分析等无论任何方法,只要运用适当都可以提供重要的理论洞识与知识发现。如果把上述特征综合起来,我们可以说,贯穿在作为批评理论的文化研究中的“红线”,一直是其实践性品格、政治学旨趣、批判性取向以及开放性特点(实践性、政治性、批判性与开放性)。

四、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发展方向――文化研究取向

正如前文所言,如何认识和理解“批评”是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可能展开方向的决定性因素,而文化研究在本质上恰恰是一种批评理论,所以文化研究理论可以带给媒介素养教育的,绝不仅仅是某种特定的方法,也绝不仅仅是几个文化研究的术语,甚至不是某一部分内容,而是对于“批评”的本体论意义的理解,这种“文化研究取向的批评”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在批评对象上,它指向的是“媒介文化”而非“媒介信息”。如果以文化研究的视角去关照媒介,那么“媒介不仅实现了信息在自然空间内的传递,而且通过符号的处理和创造,参与传播的人们构筑和维持了有序的、有意义的,成为人活动的制约和空间的文化世界。”所以,在批评对象上,“文化研究取向的批评”指向了作为“生活方式”的“媒介文化”,“媒介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它构造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意识形态,塑造了我们关于自己和他者的观念。它制约着我们的价值观、情感和对世界的理解。它不断利用高新技术,诉求于市场原则和普遍的非个人化的受众。”

第二,在批评视域上,它打破了“信息主义取向批评”封闭、独立的批评视域,取而代之是广阔、具体的社会文化视域。文化研究进行文化批评的方式并不是把它视作一个自给自足的整体,就文化论文化,而是集中关注文化与其他社会活动领域之间的联系。这决定了在媒介素养教育中,“文化研究取向的批评”在批评视域上将摒弃“信息主义取向批评”封闭、独立的批评视域,而是把媒介传播看成一种创造、调整和改变共享文化的仪式,是包含了制作者(媒体组织)、受众(阅听人)、语境、媒介形式(载体)、文本、代码、体验、记忆、想像和认同等多重因素在内的“生活形式”,从而把媒介置放于社会生活的公共领域与特定的具体的文化语境中去体验和考察,形成宏观的整体的社会文化批评视域。

第三,在批评性质与取向上,它具有强烈的政治性与实践性。文化研究本身具有鲜明的政治学旨趣与批判性取向,它要通过揭示文化中所存在的复杂的权力支配、抵制及认同关系来提倡多元和差异、抵制和消解霸权。这决定了在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中,“文化研究取向的批评”也是要以权力为视角关注媒介文化背后的意识形态运作,从而洞见媒介文化与社会权力、经济关系和意识形态信仰的密切关联达到干预社会、影响社会的目的,具有强烈的政治性与实践性。

第四,在批评方法上,它以“媒介文化文本”为中心,应用各种理论工具对文本进行开放式阅读。文化研究的批评方式是一种直接指向文本的“及物”式批评,但是它反对对于文本的任何封闭型阅读以及对于某种方法的固执,它只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特定时期将特定的方法综合进自己的研究。所以在媒介素养教育中,“文化研究取向的批评”也是直接指向媒介文化文本,但是它同样需要告别那种对于媒介文化文本的封闭式批评,而是要从“读人文本”走向“读出文本”,从对文本的“内部批评”走向与文本相关的社会批评、政治批评:从分析文本的语言、叙事人手,进而考察文本的再现(Representation),最终触及文本的意识形态层面。在这个批评过程中,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叙事学等理论可以为“文化研究取向的批评”提供得力的工具,从而避免“信息主义取向批评”面对文本无处下手的尴尬处境。

通过上面对这种“文化研究取向的批评”特点的描述,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我们以这种“文化研究取向的批评”为逻辑起点去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建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当前媒介素养教育中“信息主义思维”的一些问题和局限,所以“文化研究取向的批评”是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逻辑起点的一个合理选择,文化研究取向的媒介素养教育也是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一个可能的走向。在文化研究取向的媒介素养教育中,所有研究主题都将围绕着培养学生“文化研究取向的批评能力”展开:例如媒介素养教育为什么要培养学生“文化研究取向的批评能力”,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问题;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教什么、怎么教才能培养学生“文化研究取向的批评能力”?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与教学问题……这些问题构成了文化研究取向的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研究内容。

综上所述,本文在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进行分析和阐释的基础上,对当前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进行了反思,指出了它的主要问题与局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与研究未来可能的一种发展方向――文化研究取向。当然,“文化研究取向的批评”只是媒介素养教育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之一,文化研究也只是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一种与别的各种理论平等的话语选择。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要想真正有所作为,需要吸取更多的理论资源及广大研究者的智慧投入。笔者不惴浅陋,提出这方面的一些构想,以期唤起同道的关心和投入,从而使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更快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凡卓.论媒介素养教育[J].江西教育科研,2007(12):19

[2]林怡萱.女性主义教育学与媒体识读教育:一个行动的研究成果[D].高雄:台湾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蒂博代,I.六说文学批评[M].赵坚,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4]张冠文.论媒介素养教育的构成与范式[J].当代教育科学,2004(4):14

[5]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现代传播,1997(1):30

[6]姚云.论传媒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教育研究,2005(4)

[7]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18

[8]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46

[9]袁瑾.新闻话语与文学变迁――试论现代社会的文本建构及叙事景观[J].学术界,2006(3):92―99

[10]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11]威廉斯,R.文化分析[G]//.罗钢,刘象愚,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25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文7

一、媒介素养教育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意义

首先,媒介素养教育是全面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客观要求。大学生涯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成熟的重要阶段,也是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新事物和多元文化的诱惑,大学生难免把握不住自我。由于商业利益的驱动,当今一些大众传媒所传播的流行文化,也往往带来一些消极的甚至不健康的思想,极大地误导了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各种负面影响。特别是在信息多元化的网络时代,网络文化容易使大学生陷入信息迷局,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大学生有必要接受专门化、系统化的媒介课程的学习,以此形成媒介批判意识,培养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不良影响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

其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媒介时代的任何一所大学都不再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必然会受到大众传媒所制造的大众文化的浸染。媒介技术几乎能无限制地满足视听感官需要,大众文化信息全方位、全天候地影响着高校,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学生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他们很难做到真正自发地、不受媒体文化影响和媒体描述方式所干预地来观察和认识世界。令人耳鸣目眩的大众文化正在通过各种媒介逐步向大学文化渗透。媒介素养教育旨在通过指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合理运用大众传播媒体的文化资源,进行媒介素养的系统教育,将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解读媒介信息,有效利用媒介建设性利用媒介完善自我,从而对自己的媒介行为进行合理评价和科学管理。积极探索和发展媒介素养教育有利于构建高校人文精神,提升校园文化的层次和品味,丰富大学文化的时代内涵。

二、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策略

面对高校大学生的特点及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应当从现实出发,采取可实施的对策措施,切实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第一,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观念和教育体系的优化必须跟随时展的步伐,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媒介素养。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必须充分认识到媒介素养教育的时代意义,将媒介素养作为一种重要的、基本的个人素质纳入到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建构体系当中,同时,基于其重要程度,可将其列入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之中。

第二,确立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在高校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必须建立一个科学、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不局限于新闻传播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而是将媒介素养课程作为人文类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刚刚开始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校,可以增加媒介素养类的选修课程,比如设置时事解读、时事大讲堂、影视作品赏析、流行文化解析、新媒体制作等课程,增强学生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认识。而在媒介素养教育已经达到一定水平的学校,在人文课程体系内既可以开展独立的媒介素养课,还可以把它与其他人文课程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通过对传播模式、媒介的性质和功能等传播学理论的学习,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宏观视野,并能够利用媒介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开设媒介素养课程重在提高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辨别力、赏析力和批判力,因此在讲解案例、欣赏媒介产品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媒介现象和问题的深入思考,进而培养大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媒介素养。

第三,提高学生参与传媒的实践能力。在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理论课程的基础上,更多地给大学生创造参加传媒实践的机会,同时将各种校园媒介资源作为大学生接触和参与媒介实践活动的平台,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媒介活动中的实践主体。校园媒体如校园广播、校园网络、电视台等,可以定期、定量地开放给学生参观,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各种媒体信息的制作和传播,丰富学生对媒介活动的感性认识。高校可以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媒介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媒介的积极性,比如举办校报或校刊设计大赛、博客制作大赛和校园DV制作比赛,主题可以围绕高校和学生学习、生活进行。这些都不失为参与媒介实践的表现,而这些形式多样的媒介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强化媒介素养意识和思想,而且还可以提升其自身的媒介素养甚至人文索质。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无论媒介素养教育还是它包含其中的人文素质教育,都是一种全面教育和终身教育。必须用正确的媒介素养教育来教育大学生,使其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基础上有更多的自我约束,更多的责任意识,不使自己受现代媒介技术发展消极作用的影响,从而正确地认识媒介、理解媒介、运用媒介,获得在信息社会中生存并终身受益的素质和修养。

作者:刘莉 单位:空军预警学院人文社科部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文8

关键词: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1-0007-05

一、引言

媒介素养教育源于上世纪30年代的欧洲,90年代中后期引入我国。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在2004年起成为多视角、跨专业、交叉学科的研究领域。2006年至今,研究向纵深发展,对国内外各种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和实践的思考更具批判性。但我国面向中小学还很少开展正规系统化的媒介素养教育,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相差较远。全面培养中小学生媒介素养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意义。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不平衡,绝大多数中小学由于认识不足、升学压力大、缺乏相应教育资源和师资等因素形成了重媒介技术而轻媒介文化的局面。尽管许多一线城市如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已经进入了中小学课堂,为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大量经验,但总体来看现状并不乐观[1]。由于各地区的媒介信息化发展程度以及教育条件的差异,使各地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呈现不同特点。

本文依据辽宁省媒介发展及教育信息化条件,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与访谈,以及对近20年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梳理,分析辽宁省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力求对推进辽宁省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并力争引起全社会各界对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与关注。本文的基本思路设定为:以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已有研究为出发点,进行全面反思,重点研究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以抽样的方法抽取辽宁省20所中小学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及典型个案研究,并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根据辽宁省的现有条件,探索辽宁省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对策,希望对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提供有r值的借鉴。

二、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综述

信息时代各种媒介充斥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大众媒介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除了传统媒介以外,电脑、手机等各种新兴媒介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媒介素养自20世纪30年代在英国提出后,短时间内影响到整个欧洲及世界,且达成媒介素养教育的共识,当前媒介素养教育已渗透到大、中、小学。 在媒介技术逐渐展示其强大的影响优势时,受众对媒介信息的辨识、解读能力已然成为信息时代人们必备的一种素养[2]。所谓媒介素养就是人们具备媒介信息获取能力以及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促进个人身心的协调发展,也促进社会的进步。从成人到大学生再到中小学生,不论其知识构成如何,媒介素养教育都十分重要。随着普通家庭拥有媒介的种类日益增多,这也使得中小学生接触媒介的机会和时间增加,媒介受众开始逐渐向低龄化群体发展。

媒介素养教育与上计算机课、使用网络多媒体技术等是有区别的。媒介应成为自我发展的一种动力,而不是使大众沦为媒介信息的奴隶。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媒介知识和媒介使用;判断媒介信息的价值;创造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利用大众媒介自我发展。当前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相关概念的界定、相关理论的研究等方面。未来研究的整体趋势集中体现在媒介素养研究的目标、对象、语境与方法上。在研究目标上更明确具体,针对的受众也逐渐全面化,在研究方法上体现多元的特点。

在我国,由于媒介素养相关理论研究来源于西方,且在实践上又缺乏政治、经济、文化等的长效保障机制,虽经过20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但仍显得相对落后。究其原因是:一是我国所借鉴的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没有依据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客观条件,本土化和自我创新的能力不足,影响了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发展;二是在实践上,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在整个教育实践当中的地位并不高,属于新生事物,相关的调研也较浮于表面[3]。而且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因此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呈现出复杂的现实状况,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学校、社会和家庭必须合作,创造良好环境,使他们学会利用媒介来服务和完善自我,切实提高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4]。

三、辽宁省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调查

1.调查背景及范围

为了解辽宁省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以及各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现状,于2015年10月至12月期间对辽宁省部分中小学进行了关于其媒介素养水平的问卷调查、访谈和个案研究。此次调查主要由笔者及大连大学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大四实习生在辽宁省沈阳、大连、鞍山、锦州、本溪、丹东、盘锦等地的20所中小学进行,但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及条件限制,样本对象为城市学生,因此本调查结果不适用于辽宁省农村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2.调查方式

基于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在调查中采用问卷调查、访谈以及个案研究相结合的形式。通过问卷的方式(500份问卷,有效问卷477份)粗略了解当前辽宁省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情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选取有代表性的4所中学和4所小学进行师生访谈和座谈,深入了解这8所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情况,找到普遍问题及原因,最后深入到大连市1所小学和1所中学进行个案研究,最终确定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教育模式。

3.调查内容

此次调查,主要从辽宁省中小学生的媒介接触程度、媒介接触动机、媒介对个人的影响、媒介接触行为、对媒介内容的认知和批判能力、媒介使用能力和媒介素养教育情况等方面来设计问卷、访谈提纲及个案研究视角。

4.调查结果分析

由于中学生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决定了两个群体在媒介素养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分析问卷结果时大部分问题会分开讨论,有部分题目小学生也要分1-3年级和4-6年级两个群体来分析,另外个别问题男女生也存在较大差异。

(1)媒介接触程度

在接受调查的中小学生中,每天接触媒介最多的是电脑、手机和电视,而报纸、广播和杂志学生接触较少。杂志基本局限于学校订阅的如《少年大世界》等,很少有学生自己订阅其他杂志。而报纸几乎很少有学生阅读,但调查发现只要阅读报纸的学生,他就会坚持每天阅读。中学生使用最多的媒介是手机,约占82%,小学生中1-3年级使用最多的媒介是电视,约占65%,4-6年级使用最多的是电脑,约占70%。中学生95%拥有自己的智能手机,多数用来上网和下载学习资料,而男生中大部分用来打手机游戏。小学生拥有智能手机的比率较低,即使有手机也主要为了联系方便。接触媒介的时间上看,多数学生平时为1-3小时,假期要多一些时间,这主要与目前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有关系,另外家长的控制也起到了一定作用。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信息化社会中的中小学生已经不可能离开媒介,但接触的媒介多为电脑和智能手机。

(2)媒介接触的动机

受众接触媒介的动机和目的成为考察其媒介素养衡量其能否建设性地、有效地利用媒介资源以促进自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查中,设置了“您接触媒介的目的”这一问题,统计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信息需求”、“获取知识”和“社交沟通”的目的逐渐增强,而“休闲娱乐”的目的逐渐减弱,这也符合儿童成长和心理成熟的客观规律。另外还设计了“使用媒介时您对哪些信息比较感兴趣”这一问题,绝大多数中小学生对“娱乐”和“教育考试”感兴趣,其他依次为“体育”、“社会”、“时政要闻”和“财经”。

(3)媒介对个人的影响

大众传媒给人们带来丰富的知识和信息,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观察真实世界的角度、人生观、价值取向、行为举止,甚至生存能力都受到大众传媒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在本次调查中,设置了“各种媒介对您个人的影响”这个问题。100%都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且影响是多方面的。50%的W生会身边发生的事到微信朋友圈、微博、人人网、QQ空间等网络空间。媒介素养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和传播观,但也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4)媒介接触行为

面对种类繁多的媒介形式和媒介内容,选择什么、选择多少以及接受多少,往往取决于受众自身。调查发现,多数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接触电脑和手机,每天上网的时间平均为1-3小时,通过多种途径学会上网,而且感觉很简单。小学生通常使用QQ与同学老师进行信息交流,初中生通常使用微信进行学习和生活中的沟通。这表明,当代中小学生已逐步摆脱依靠单一媒介渠道获取信息的状态,以多种媒介作信息来源已成为大多数中小学生的生活现状。并且,在各种媒介形式中,90%学生更倾向于以网络作为首选的信息渠道。92%的学生认为使用网络很有必要,对学习有很大帮助,但网络资源丰富,如何从海量信息中搜集到有用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媒介素养仍是当代中小学生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5)对媒介内容的认知

众多的媒介信息充斥着人们的视听,超越虚拟环境把握客观真实显得十分重要。在有关对媒介内容的信任度的调查中,报纸杂志和电视最为受众所信任,分别为67%和51%,对网络和广播的信任度较低,分别为23%和30%。但中小学生偶尔会怀疑媒介传递信息的真实性。如何用明确的主观意识来分清事实与虚构之区别显得尤为重要。调查中选择媒体最看重的内容依次是:“信息量大”、“权威,可信度高”、“新闻内容更新快”、“使用的人多 ”。可见由于信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中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媒介素养。

(6)媒介批判能力

媒介批判能力既包括受众对传播内容的鉴别能力,也包括受众关于媒介对人、对社会的影响这些深层次问题的认识,是衡量媒介素养的一项重要指标。调查结果显示,“您怎么判断您接受到的信息的真实性”这一问题,“多方比较自己判断”占50%,“凭大众的评论”占30%,“主流媒体报道”占20%。在面对媒介信息时,被动接收或全盘接受或全盘否定都是不可取的,批判地分析、有选择地接受才能够正确而充分地运用媒介。

(7)媒介使用能力

掌握使用媒介的必要技术知识以及参与媒介互动等是媒介使用能力的体现。调查表明,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影响,中小学生使用媒介的能力差别较大,有的学生已经具备熟练使用office软件甚至更多复杂的软件如photoshop、Flash 动画等,而有的学生只能上网搜索资料。10%的学生从未参与任何形式的媒体互动;50%的学生曾经有过网上发帖;80%的学生发送过短信;8%的学生投过稿;90%的学生发过微信和微博。可见中小学生对传统媒体的参与程度比较低,多数学生不清楚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是怎样制作节目内容和出版发行的,但网络吸引了大量学生的参与。

(8)媒介素养教育情况

调查表明,小学1-3年级学生不是很了解“媒介素养”是指什么,而小学4-6年级学生及初中生比较了解。调查“学校提供的接触媒介信息的途径有哪些”结果表明,电脑占90%以上,报纸几乎不提供。学生的父母对于孩子看电视、听广播、读报纸以及上网给予的指导很少,也几乎很少与孩子讨论相关内容。可见虽然目前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达成共识,但在实际教育中,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媒介素养教育都还没有形成体系,这很不利于培养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

四、辽宁省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与分析发现,辽宁省中小学生具备的媒介素养及各中小学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在媒介受众中,中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对新媒体感知能力强,具有不成熟、易受影响、易困惑等心理特点,对于网络虚拟世界中产生的新生事物有着自己的话语体系,在接触媒介以及媒介消费方面带有盲从性、功利性以及娱乐性。中小学生已经构成新媒体消费的主体,且其获取信息的来源表现出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移的趋势。其中,电脑和手机是中小学生接触最为频繁的两类媒介。与此同时,中小学生在媒介使用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开放的网络环境使各种社会现象一览无余,面对多元的文化碰撞与交融以及道德、信仰和诚信的缺失,开放的网络环境极易成为谣言与偏激观点的集散地,而中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确立的关键时期,面对复杂的媒体环境,他们很容易受到影响,这是当前媒介素养教育的严肃挑战。

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已经得到教育界的认同,但媒介素养教育是系统工程,需要整体设计和系统地推进。但由于中小学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不明确,教育形式十分单一,以课程形式系统的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较少。在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主要采取其他学科中渗透的方式,没有学校开设正规的媒介素养课程,信息技术课基本都是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教学形式单一导致缺乏系统的媒介素养教学计划;教学观念落后;课程评价标准单一等。

当前辽宁省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四方面:第一,部分中小学的信息化媒介环境建设落后,与媒介发展不相称;第二,有些学校尽管媒体齐备,但没进行有效整合,如校园广播、校园网、报刊角等媒体使用缺乏有效引导等;第三,很少组织学生进行媒体学习、交流等;第四,很少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虽然部分学科有媒介素养教育的渗透,但多是零碎的,课程建设需加强。中小学媒介素养还处于理论推广阶段,一些学校已倡导加入媒介素养教育,有些学校已开展此类课程。但还处于为其顺利实践应用到正规教育体制中研究和准备阶段。当前对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研究,主要处于主观认识层面,缺乏客观调查,督促实施很难。

五、辽宁省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对策

1.目标和内容

根据调查分析了当前辽宁省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及原因,依此综合考虑认为辽宁省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如下:

(1)目标

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是基于理解、解释、批判性思考以及有意识地使用、制作信息。在中小学1-9不同的年级和课程有着不同的具体目标和学习要求。媒介素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媒介素养的自主自觉公民,主要包括媒介知识目标、媒介能力目标、媒介方法目标、媒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等。但应该注意,中小学的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制订不同目标,确定不同的教育重点。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应循序渐进地进行。

(2)内容

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媒介知识、媒介能力、媒介方法和技术、媒介情感价值与伦理等[5]。通过对辽宁省中小学的调查研究发现,多数中小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但不够系统。应通过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使学生辨别媒体的特点,提高评析媒体信息的能力,批判地接收媒介信息;掌握媒体使用方法,正确使用媒体进行学习,成为熟练的媒体使用者和传播者;能够在探寻信息价值基础上积极寻找其审美价值,成为有思想和有责任感的良好公民,实现对科学认知的超越[6]。设计源于学生生活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使媒介既是手段,又是内容。辽宁省各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同,应结合各地学生的特点,设计适合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

2.教育模式和方法

基于辽宁省的情况,可以考虑在中小学进行其他学科渗透和专门开设媒介素养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在小学阶段主要采用在各学科中渗透媒介素养,在初中阶段主要开设媒介素养课程。

(1)学科渗透和课程建设

目前,辽宁省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开发处于研究探索阶段。研究认为,针对辽宁省的软硬件条件,可以根据不同学段和年级的特点开发不同要求的课程。在小学阶段,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将媒介素养教育融于语文、数学、地理、历史、音乐、美术等相关课程中。例如,历史课上学习媒介文本对人物和事件“再现”;音乐课通过各种类型音乐分析媒介对大众文化的影响;数学课中可利用统计知识调查分析媒介问题等[7]。初中阶段应主要开设独立的媒介素养课程,并辅以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根据各地区各学校的具体情况分主题开设。对不同阶段的教育对象,媒介素养教育也应各有侧重。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所使用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小学阶段用“核心质疑法”培养小学生初步的质疑能力,可采取参观或游戏的办法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在初中阶段采用讨论的方法,帮助学生将“深层分析法”变为自己面对媒体时的一种思维习惯[8]。

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到辽宁省基础教育体系之中,由省教育部门牵头,由学校切实承担起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任。结合各市各学校的具体情况确定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方案,逐步实施,先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加入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内容,再通过学科课程教学渗透,逐步过渡到开设独立的媒介课程,最终形成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

(2)校园媒体文化和活动

校园媒体文化是学生每天浸润的媒介素养教育隐性课程。校园媒体是非商业化媒介,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具有亲和力和针对性,传播和追求高雅文化,为学生提供更独特而优质的媒介文化服务以及实践平台。学校应积极培育媒体队伍,开展丰富多彩的媒体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提高媒介素养[9]。充分利用校广播电视台、校报、校网站、QQ 群以及微信群等媒介平台,开展体验式实践教育。媒介素养不仅要在良好的媒体氛围中熏陶,更需要在各种活动中体验感悟、获得和内化。

六、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辽宁省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找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深入探讨了辽宁省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教育模式。除学习时间外,中小W生花大量的时间通过各种媒介进行学习以及看动画片、读课外书等活动,媒介素养教育十分必要。使学生认识和有效使用媒介,培养中小学生的批判意识和创新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媒介素养教育同时还承担着“个体社会化”的功能,需将学生的媒介素养转为学生日常生活实践的素质。展望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未来,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理念建设提供参考,为媒介素养教育的规范化提供支撑,为媒介素养教育策略提供借鉴,进而更加完善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赵丽,张舒予.媒介素养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5(5).

[2]刘津池.当代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耿益群,徐.近十年国外媒介素养课程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

[4]罗生全,欧露梅.国外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新进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2(7).

[5]马凤英,陈晓慧.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内容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4).

[6]余军奇.中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2(9).

[7]邵恩君.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15.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文9

在家庭、学校和传播媒介这三大影响儿童社会化进程的力量中,传播媒介作为惟一没有间断过的社会化主体,对儿童的成长起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虽然传播媒介可以拓展儿童的视野,丰富儿童的情感,促进儿童心智的发展以及加快儿童社会化的进程,但是事实上,传播媒介带给儿童更多的是消极影响,如助长儿童物质消费至上的观念,影响儿童的道德判断和认知行为,产生诸如自卑、愤怒、失望的不良情绪;媒介中的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对儿童身心健康有着很大危害。所以,在这种情形下有必要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媒介素养,即面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从而获得丰富优质的信息,并且促使儿童乐用媒介、善用媒介,积极有效地利用媒介促进个人健康发展。

心理学家尤里·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提出了儿童发展的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该理论认为儿童生活在不断变化且相互影响的一系列动态系统中,在这些系统中,儿童与之相互作用,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发展。本文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从微系统、外系统、宏系统以及儿童自身三个方面提出一些实施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建议和措施。

一、微系统

微系统(microsystem)处于环境系统的最里层,它是儿童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微系统起初仅限于家庭,后来随着儿童的成长和活动范围的扩展,同伴关系、学校也纳入到微系统中。对儿童来说,家庭和学校是对其影响较大的微系统,承担着培养儿童媒介素养的重要责任。

(一)关注家庭亲子媒介教育

家庭是儿童生活成长的第一个场所,是儿童接触媒介最多的地方,也是儿童受媒介影响的主要场所。父母作为儿童的启蒙老师,可以通过示范、反馈和教导来培养儿童的媒介素养。当然父母首先要有相应的媒介素养,理解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家庭亲子媒介教育就是在和谐的家庭关系中,父母构建良好的媒介环境,帮助儿童合理使用媒介,教给儿童解读媒介的知识以及提高对负面信息的抵御能力。如父母指导儿童观看电视的合理时间和选择合适的节目,或者和孩子一起对广告内容进行讨论,指导孩子认识商家的广告策略,培养孩子的批判思维能力和正确的消费观念。当看到媒介中的一些时尚男女形象时,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同时留心孩子的反应,教育和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自我身体概念等。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孩子掌握媒介知识和技能,还有助于父母教育和管理子女,促进家庭亲子间的沟通。

(二)重视学校媒介教育

在儿童媒介素养教育中,家庭的责任和作用重大,但学校也是一个主要阵地。学校要发挥其固有的教育功能,有效地开展儿童媒介素养教育。

首先,要选择恰当的媒介素养教材,将这些内容作为一门必修或选修的课程,选择一批具有较高媒介素养的教师,采取授课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介绍媒介基本知识及制作技术,告诉学生如何有效使用媒介,怎样判断和讨论媒介中的价值观等。学校也可以将媒介素养教育渗透到语文、思想品德和信息技术等学科中,以学科中的媒介素养成分为基础,拓展相关媒介素养的培养。此外,还可以开展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媒体机构,如电台、报社、网站等,或者积极利用校报、校园广播等形式开展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学校教育特有的制度化、强制性和良好的持续性可以保证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和内容的贯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互联系和补充的,如果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发挥微系统的作用,促进儿童媒介素养的培养。

二、外系统

外系统(exosystem)是指儿童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其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作为外系统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其舆论价值导向对儿童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另外,媒介教育协会与组织和儿童生活的社区对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也起着推动作用。

(一)善用传播媒介

传播媒介一直是儿童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通过广播、杂志、电视和网络等媒介传播教育内容也是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以利用平面媒介如报纸、杂志等提供具有针对性、可读性的儿童媒介素养内容,促使儿童建立良好的媒介使用观和媒介理解观。另外,可以利用电视台、教育类网站等资源,提供适宜儿童观看的媒介产品,比如拍摄和制作介绍媒介知识的系列电视节目来满足儿童受众的需求。媒介宣传的方法和形式比较灵活,内容生动、充满乐趣,往往会强化儿童学习的心理倾向,获得儿童的青睐。而且,传播媒介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社会影响力,促使儿童理性地使用媒介。此外,媒体从业人员在提高自己职业素养的同时一定要运用好信息传播的把关人优势,尽量避免传播可能对儿童不利的内容,倡导正确的价值观,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为己任,为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媒介教育氛围。

(二)推广媒介教育协会与组织

媒介教育协会与组织的推广是许多国家媒介素养教育运动的主要动力,比如国外有“课程开发69网络”“公民与媒体论坛”等社会团体,为媒介素养运动贡献了很大力量。媒介教育协会与组织可能在媒介素养的工作重点、奋斗目标或者教育理念上存在一些差异,但它们都自愿地积极参与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从而获得大量理论和实证资料,为家庭、学校等媒介素养教育运动提供了支持力量,从而推动媒介素养运动在更大范围的发展。目前我国有“媒介素养研发网”“中国青少年媒介素养网”以及“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网”等民间组织,服务于我国媒介素养的研究和宣传工作。但是这些组织开展的大多是理论层面的研究,实证研究不多,因此,我国要大力鼓励和支持致力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媒介教育协会与组织,从而推动媒介素养教育运动,尤其是儿童媒介素养的发展。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文10

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基本情况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虽然不少学者已经开始关注媒介的负面效果并意识到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些教育部门正在进行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但就全国范围来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工作推进非常缓慢。对此,笔者将从高等教育的内部与外部进行考察。

就高等教育的外部而言,作为基础的中小学教育中十分欠缺媒介素养意识。高等院校是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策源地。然而,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依然没有走出高等院校的圈子。目前,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领域。广大的中小学教育领域,在媒介素养方面还是一片空白。这就使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失去了铺垫和基础。另外,如何将社会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之外的另一条道路开拓出来,这方面的探索还很少。媒介素养教育中,社会教育比学校教育具有更广阔的覆盖范围。这就要求社会教育选择恰当而有效的形式进行,同时还必须便于管理和控制。

就高等教育的内部而言,一是媒介素养教育缺乏专业师资队伍和专门的教材。媒介素养教育是普及型教育,需要既具备传统的教学技能又掌握新闻传播专业知识的师资力量,还需要专门的教材。目前,许多高等院校还达不到媒介素养教育所需的师资条件。虽然已有一些实践致力于教材的编写,但缺少全国范围内媒介素养教育的长远系统规划和配套的教材建设,这些零星而分散的教材很难真正发挥作用。二是现有实践过于分散,规模小、资源匮乏,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全国已有不少高校成立了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协会,还有的开始了传媒教育硕士的培养。但是,这些实践几乎都是独立的、分散的,没有形成全国或区域范围内的横向合作,也没有跨越不同教育层次的纵向合作。这样的实践,缺乏系统长远的规划,应用范围窄,可利用的资源也十分受限制。

新媒介环境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带来的难题与可能性

新媒介环境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带来的难题。新媒体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社会的运行轨迹,改变了人们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交往方式,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国际交往、文化交流都将产生革命性的改变。①媒介环境的变迁也给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带来了难题。1.媒体形态的丰富扩大了大学生媒介素养所要求的能力范围。手机、博客等新媒体形态,对受众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受众需要学习这些新媒体的基本知识、使用技术、传播的政策法规等。这就扩大了媒介素养内容,增加了媒介素养所要求的能力。2.新的传播方式改变了大学生媒介素养所要求的各项能力构成的比重。媒介素养包括掌握各种媒介的特性和使用技巧的能力,批判地解读媒介信息的能力,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新媒体交互式的传播方式,在增强受众的主体地位的同时,更加强调受众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调整媒介素养的各项能力构成,创造与传播信息的能力所占比重须加大。3.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加大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更新的难度。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如微博、SNS等工具不断涌现。媒介素养教育体系须作出与新媒体发展相适应的更新。而媒介素养教育体系中的课程体系的建设、教材的编订、师资力量的培养等都需要耗费一定时间,很难跟得上新媒体的发展速度。4.新媒介环境造成学校教育乏力,但社会教育的道路还有待开拓。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政府、媒体、家庭等来共同承担。现有学校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建设与更新很难适应新媒体的发展速度。这就要求更为多元的力量加入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来。在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不缺乏以社会力量来推进媒介素养教育的思想,但缺少实施社会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

新媒介环境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带来的可能性。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新媒介环境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带来的难题与可能性,往往是联系和交织在一起的。1.新媒体的负面影响引起了社会对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信息交往,同时也带来信息传播的混乱(如一些色情、暴力信息肆意传播,非理性的网络舆论、网络暴力,大学生沉迷网络等)。伴随着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与担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媒介素养教育。这就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2.新媒介环境拓展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主体。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之下,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中来。2004年12月,上海举行了由、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7个机构联合主办的“2004媒体与未成年人发展论坛”,媒介素养教育便为其中一项主要议题。在未来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中,多元主体可以联结起来构成多面的、无缝的媒介素养教育系统。3.新媒介环境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更为有效的途径与平台。一方面,新媒介形态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更多的内容传播渠道与平台;另一方面,新媒体借助无线互联等新的技术手段,可以精准地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新媒介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须作出的调整与转变

唤醒公众的媒介素养意识,加快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落实。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要了解手机电视、个人博客、RSS(简易聚合)、SN(社会网络)等新技术,学会使用这些新技术为自己服务,还要批判地解读信息、理性地传播信息。公众的媒介素养意识需要被唤醒,这样,他们既注重自身媒介素养的提高,又能够作为社会力量参与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来。媒体可以通过制作专题节目、开辟专栏、出版相关书籍杂志等方式,介绍媒介素养的相关知识,启发公众的媒介素养意识。

重新认识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及其构成。新媒体将我们引向了“自媒体”、“全民媒体”时代,信息的门槛降低了,交互性增强了。但是,信息者的良莠不齐造成新媒体的发展始终与色情、暴力信息以及谣言、假新闻、炒作等相伴随。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下,批判地解读媒介信息、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这两项能力在媒介素养中显得尤为重要。媒介素养教育在保护大学生群体不受不良媒介信息侵害的同时,也应该确保大学生们的信息传递行为不对社会造成危害。

利用新媒体传播平台适时更新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新媒体的教育功能和文化建设功能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新媒介成为一个鲜活的校园文化载体。如果利用手机、微博、校园局域网、远程教育平台、BBS等新媒体作为传播平台,使学校媒介素养教育体系能与新的媒介环境对接起来,这样既拓宽了课堂之外的媒介素养教育渠道,也便于及时更新和调整课程体系、教材编写、师资培训等。因此,应当加强新媒体的硬件投入和软件开发,创设各种媒介素养教育平台,利用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来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探寻媒体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方法。媒体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递媒介素养教育信息,许多国家都将它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手段。利用媒体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化工作,虽然最为便利而有效,但却不利于大学生媒介批评意识的养成。因此,社会教育就成为学校和媒体教育的重要补充。我国的基层行政管理机构,如社区、居委会、村委会,能够较好地承担社会媒介素养教育的工作。社会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以展览、讲座、文艺活动等形式,与重大社会事件、时政热点结合起来,为宣传、舆论引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贡献。家庭协作也可以作为社会教育的另一种途径,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将它作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香港广播管理局自1999年便开始进行有关“媒介识读”的推广工作,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家长和学生观看电视节目时的判断力”,以及“请家长参考电视台提供的节目资料为子女选择合适的电视节目”。[本文为2010年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10YB159)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 释:

①吴培明:《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青年记者》,2009(17)。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文11

关键词 媒介素养 综述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媒介素养在我国从一个热点话题逐渐深化成具体的教育理念与实践。2008年,媒介素养研究在从前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开阔视野,深化研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科研成果:专业期刊所发表的相关论文达数百篇,一批媒介素养训练课程和计划也在学校和社区开展。本文将整合这些研究,描绘2008年我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图景。

一、媒介、文化、教育三个研究视角的深入

2008年,本领域内的研究者基本上还是以媒介、文化和教育三个视角进行媒介素养研究,对有关三个角度的议题进行了一定的延展和深入探讨。

媒介新技术带来了传统媒介的变化和新媒体的繁荣,媒介环境的改变直接影响了媒介素养研究的内容和要求。有学者提出在现今的“公民共享新闻时代”,媒介新技术赋予广大受众成为信息源,利用网络新技术及数码移动通讯设备,使得“写作”“摄影”“编辑”不再是只属于专业人员的专利,催生出博客、维客和公民网,由此给媒介素养研究及其实践带来了很多新问题。文章提出我们要关注公民共享新闻的消极影响:高涨的民众参与意识让有些人别有用心地加以利用;大量公民的信息搜集,公民参与新闻生产。高度介入。更个人化的立场有可能是对新闻客观性和不偏不倚立场的颠覆。文章认为民众应该主动了解新媒介技术知识,树立批判意识,形成理性的信息消费观,冷静看待媒介事件。

有学者从美国媒介文化研究学者马克・波斯特提出的“第二媒介时代”角度来研究了此时代背景下的公众媒介素养。文章介绍。在第一媒介时代中,媒介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之间的界线泾渭分明,而第二媒介时代最主要的特点是使这些界限逐步消解,提供了双向的、去中心化的交流模式。在第二媒介时代,普通个人介入新闻生产和大众传播过程,并在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扮演重要角色;实现了传播主体的泛化和传播权力的分散。作者指出,并非每个人都具有对大众传播信息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经验,这使得网络上为人所诟病的虚假信息、色情信息、垃圾信息泛滥。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下,公众媒介素养需要被注入新的内涵。那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赋予每个公民的传者地位,建立属于自己的传播系统,并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我要说”(建立自己的传播系统),“说什么”和“如何说”(即学会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传者),在信息混沌中获取和鉴别有价值的信息。这是第二媒介时代对普遍公众提出的新要求。

有学者从风险社会的角度,指出传者与受众的媒介素养直接影响风险传播的过程与效果。风险传播从强调风险信息告知到倡导公众参与风险沟通,与媒介素养教育所倡导的“超越保护主义”主张相得益彰。文章认为,“风险社会”中的公众媒介素养也应从媒介批判阶段走向主动参与传播阶段。。也有学者从“读图时代”的角度提出了公众“视觉素养”问题。文章认为,如今的时代是视觉影像与形象占据主导地位的“读图时代”,相应的对大众视觉素养的培养和教育也是时代变迁的召唤。

有学者提出消费主义文化与媒介素养教育与媒介内容的博弈难题:媒介素养教育与受众消费心理需求的博弈;媒介、受众和社会环境三者媒介低俗内容的“合作”推动。我们的媒介素养教育就面临着强大的对手和复杂的环境。也有学者从人类普适性的终极追求――“真、善、美”三个角度出发对媒介素养进行了解读,并提出要从技术、艺术、道德三个维度来提升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公民的媒介素养。

有学者从教育学和媒介素养双重角度提出家庭在儿童尤其是幼儿媒介素养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方略。文章指出,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被认为是影响少年儿童成长的“四大影响源”。根据各因素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其结构程式应依次排列为:“家庭一学校一同辈群体一大众传媒”。但如今这个结构次序已改变为“大众传媒一同辈群体一学校一家庭”的程式。作者认为首先发挥父母的中介作用,抑制电视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其次,扩大孩子的生活范围,引导孩子多接触印刷媒介,注重自身对孩子的示范作用,养成喜欢阅读、尊重知识、文明进取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才能真正发挥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位教师”的作用。

也有学者从教育学的角度提出要媒介素养教育作为“潜在课程”的基本特征已经具备,应重视媒介素养教育在学校“潜在课程”(隐性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研究对象群体的扩展与深入

媒介素养教育的对象包括全体公民,但从一开始。关于特定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媒介素养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2008年也不外如此。除了一贯备受关注的儿童、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持续外,女性受众、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也得到了更大力度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学者对我国国家政府官员(公务员)媒介素养的研究是这一年的一个亮点。

伴随着电视媒体对少年儿童成长的影响和少儿电视观众的人数上升的趋势。由此引发的儿童早熟、消费主义。暴力、价值观混乱等不良影响,也日益显现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学者从卡通片中蕴涵的暴力元素以及暴力娱乐化、暴力游戏化对儿童受众的影响提出了对儿童媒介素养的教育问题,文章指出传媒中的暴力增强了儿童对暴力行为的忍受能力,并影响着儿童对现实社会的态度,应加强家庭、学校、媒介教育,培养儿童对媒介信息、媒介角色的识别能力。使儿童成为信息时代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采取定量研究的方法,对我国青少年媒介素养的现状调查研究是比重较大的一块内容,与以往相比,2008年对青少年媒介素养的调查涉及区域更加广泛,包括西安、陕南、塔里木等地区。不少学者提出了青少年(尤其是农村地区)的网络素养亟待培养的问题。有文章在江苏省17所中小学校,对家长、教师及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情况进行随机整群抽样调查、走访和座谈。调查发现网络在学生媒介使用中排居第三,但对网络媒介认知却严重不足;调查数据显示,比起城市的中小学生,乡镇、城郊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更为堪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严重缺位,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急需纳入日常教学实践;调查还发现,虽然教师本身素养相对较高,但对于学生使用网络媒介的态度却相对保守。教师已经十分善于利用网络来工作、学习,但谈到网络对学生学习的具体影响,他们反而比家长、学生更偏激,认为它起着消极作用。

2008年有学者对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居民的媒介素养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全国主要少数民族地区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等共11个省、自治区的农村居民。这在近10多年来国内新闻传播学界尚属首次。作者提出应该以提高少数民族农民的媒介素养为突破口来提高

少数民族农民的整体素质。还有学者对浙江省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的农民进行了媒介素养调查。研究发现传统的电视仍然是他们接触最频率的媒体,而新兴媒体发展和普及还将经历缓慢的过程,他们对媒体的信息功能掌握不够全面。尤其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信息关注度不够,且无法转化为行动力。

政府官员(公务员)的媒介素养一定程度上关系着政府的领导和服务人民的水平。有学者对南京全市处级以上干部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媒介素养专项调查,研究发现一些需要重视的问题:不少政府官员对新闻基础知识和业务常识掌握的表面化、概念化,实际操作经验有限,对我国社会主义体制下新闻事业的特殊性以及社会转型背景下政府与媒体关系的转变尚未给予足够重视,在新媒体使用方面表现出相对一定的“滞后性”。也有学者对哈尔滨公务员队伍进行了媒介素养调查,提出可以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的教学中,设置关于新闻传播理论、危机管理和新媒体挑战等课程,结合类似非典、松花江水污染和汶川地震中的信息传播现象,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和实践教学,帮助公务员系统地认识媒体,并探索灵活运用新闻媒体开展工作。也有学者以40余位中国各行业的知识精英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法来研究这个群体的媒介认知观念、接触行为及参与实践等,由此考察中国知识精英的媒介素养现状。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有学者对上海股民的媒介素养现状作了分析,调查发现,股民希望大众传媒提供更多个性化和针对性强的信息服务。给予普通股民更多的人文关怀。文章认为股民需要合理地选择媒介及分配使用时间,注意从不同媒介中汲取“营养”。

三、社会现象的思考

从媒介素养的角度去思考某些传播现象和社会问题,已经是研究新媒体受众的一个重要取向。2008年研究关注的现象和问题主要有:“网络暴民”现象、大学生消费主义文化倾向等。

有文章关注了近年来频频发生的“网络暴民”现象,“网络暴民”现象及网络言论自由与保护人格权等问题的探讨引起了新闻传播学界和法学界的关注,作者从媒介素养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审视,期望通过对媒介本质、作用的认识培养网民以独立的、批判的眼光看待媒介信息以及建设性地使用媒介的能力,从而维护公民与媒介、社会的协调发展,进而探求网络舆论空间健康发展的路径。0有学者认为,“人肉搜索”是否等同于网络暴力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不能将“人肉搜索”直接与网络暴力划等号。有学者提出应把暴力的“人肉搜索”引导到友善的“人机搜索”上去,“人机搜索”已经在某些领域显现出了其积极作用。比如,在汶川特大地震中,很多人和身在震区的亲友失去了联系,腾讯网适时推出了SOSO寻人功能,动员网络力量搜寻灾区群众信息。作者认为,“人机搜索”应用的过程中出现最多的是网民的个人行为,所以,加强网络自律,提高网民索养是杜绝暴力的“人肉搜索”的有效途径。

有学者从提出了身处消费文化重围的青年受众的媒介素养问题,认为大众传媒中的广告画面刺激着青年潜在的消费欲望和需求,媒体会在“时尚”与“个性”之间划等号,诱导他们以追逐时尚作为彰显个性的方式,作为凸显身份和个性的一种标志,从而使他们产生一种非理性的、以相互攀比为目的的消费行为。作者提出,加强青年人的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对消费社会的解读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媒介批判反思能力,是其社会化进程中的一个节点。

四、港台地区与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译介

2008年的相关介绍论文涉及有台湾地区、英国、美国、德国等,使我们对其媒介素养发展的历程,实践经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我们的研究和实践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有文章介绍了台湾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指出其最大的特点是实现教学实例本土化。在其媒介素养教学中几乎每所大学皆采用台湾的实例。此外还提倡和重视“学伴作用”,强调体验式学习。再次,文章介绍了其校外教育的重要方式――媒体互动实践,主要包括分离(“媒体观察”)、抗拒(改进--媒体内容、改进媒体组织和改进媒体制度三个层面,提出媒体作为媒介素养传播者的重要角色,其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有学者介绍了德国青少年媒介素养培养领域中的“批判型受众”这个重要理念及实践,结合当代德国著名的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杂志――Spinxx.de的项目案例,指出在新媒介情境下,“批判型受众”培养模式的作用与意义。

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从民间自发实施到被纳入国家课程的过程,并在中等教育证书考试中也设立了媒介方面的科目,在对其教育成果和特色予以肯定的同时,有学者也对其媒介素养现阶段呈现的问题和不足有所分析,如缺乏充足的师资训练,尤其是职前培养体系缺乏,造成从事媒介教育的教师却缺乏媒介背景,教师只是单一地、机械地按照某种课程要求去履行教学任务的话,其教学效果不会太好。

有学者翻译了媒介素养美国联盟(AMLA)创建人之一,著名媒介素养教育专家瑞妮・霍布斯的《媒介素养教学方法和教师培训》一文,作者指出,由于全球文化急剧变化以及素养在提高个人、社会和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如今的素养概念已经扩展为包括数字、视觉和电子媒介以及流行文化在内的一种内涵,这也就提升了媒介素养教育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作者提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在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环境下进行,提出媒介素养的几种教学方法:批判性问题、近距离分析、对媒介消费行为的反思、媒介制作等;还有学者翻译了来自美国阿巴拉契州立大学教授的肯斯汀・大卫的《媒介素养:美国的发展和国际溯源》一文,文章追根溯源,参照澳大利亚、英国及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模式。探索了在全美实施包括师资培训在内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多学科途径。

五、研究方法

从研究方法来看,对特定群体的研究方法上基本上都采用了定量的实证研究方法与定性的方法结合,如有学者在对四城市2409名市民随机面访调查,从媒介素养的两个维度――媒介信息处理能力和媒介参与意向,探讨了个体政治认知、人际讨论模式、媒介使用、媒介评价和媒介参与功效意识对它们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特定群体研究有很多采用了定量分析,但有不少调查设计简单,调查对象选取的不科学,数据研究也很少涉及变量之间的关联度分析,所以显得解释力不够强。

值得一提的是,《媒介素养教育行动的动员与组织――以复旦大学“媒介素养行动小组”为例》一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切入。采用了人类学、社会学意义上的“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方法。对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20余名志愿者组成的媒介素养教育行动小组的“小小看媒体”的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推广行动做了近距离的观察和分析。小组在复旦大学附近的两所小学中开设了两周一次的媒介素养教育兴趣班,以互动的课堂形式、深入浅出的语言为四年级小学生教授媒介素养的基本知识,指导小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培养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作者分析了这项活动作为“新社会运动”的草根性、自发性、广泛性,为媒介素养教育的推广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实践参考。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文12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大学生;媒介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3-0273-02

当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使得各种传播媒介不断整合,衍生出更多的新媒体。所谓的网络新媒体就其本质而言,就是网络媒介与大众传媒的结合借助新的传播平台产生的新传播方式,主要是基于计算机和手机使用平台,如:微博、飞信、博客、社交网站、手机电视、手机报纸、QQ群等即时信息交流工具等,这些新的传播媒介有的属于新的媒体形式,有的是依靠新的媒体硬件支撑,有的则是依托新的媒体软件和信息服务方式。新媒体的不断涌现推动了大众传播向小众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每一种新媒体所覆盖的受众群体会越来越少,但每一个受众接触的媒体数量和种类却越来越多,对于媒介选择的空间也越来越大,自由程度也越来越高。此外,人们也不再是简单的媒介信息接收者,而是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变成了信息的制作者和传播者,有机会变成“新闻发言人”,每个人都可以利用新媒体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一、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网络新媒体正是以其迅速、便捷、互动式的传播方式逐渐成为包括大学生在内受众群体的主要媒介信息来源,逐渐和他们的生活、学习、思想融合在一起;同时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笔记本、平板电脑和手机等便携无网设备更是促使网络新媒体成为大学生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2012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了《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达到5.13亿;学历方面,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使用率在2011年已达96.1%,目前基本饱和。根据该项统计显示,大学生等年轻群体已经成为互联网的主要使用对象。

大众传播媒介由于其自身的商业属性会给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带来新的问题,如何有效地规范和引导传媒影响力的发挥,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的新课题。特别是当下网络新媒体其超乎以往的快速性及不可控性,各种媒介信息鱼龙混杂,各种偏激、低俗的观念大量充斥其中,这给大学生的政治信仰、个人情感、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等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冲击,教师不再掌握话语权和具有权威性,学生会利用新媒介的信息来表达质疑和反对,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体现时代性、把握教育规律性的创新工作,既需要理论上的深入研究学习,更需要在实践中扎扎实实地进行探索,总结经验。

二、媒介素养教育开展不足,当前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亟待提高

随着媒介的发展,媒介素养的内涵不断丰富发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媒介素养教育中的一个延伸,主要是指提高受众理解和判断网络信息的能力和有效地创造、传播网络信息的能力,让受众在网络媒介中能通过合法和持理性批判态度的方式有效地获取信息、辨别信息、利用信息、信息。

网络是把双刃剑,既为人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也因为其信息的良莠不齐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尤其在网络迈向Web2.0时代后,大量网络新媒体迅速得到应用,在扩大受众范围和提升传播效果的同时,也放大了网络的负面效应。在国外,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革命、英国大骚乱、“占领华尔街”等事件当中,新媒体发挥了重要的传播信息、鼓动与组织作用,各种现场信息通过新媒体进行传播,形成更大规模的围观,鼓动更多人加入,进一步扩大了事件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在国内网络新媒体同样掀起信息革命,如微博的广泛应用,制造了如“郭美美”等网络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凸显出微博这类网络新媒体的力量,足以在短时间内造成信息的大范围传播,形成舆论围观,使人们思想上盲从和情绪的自由宣泄,给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一定危害。但是面对这些网络新媒体,大学生们的媒介素养,特别是其中的网络媒介素养却表现出较低层次的水平,在各种网络媒介信息的包围下,只会简单围观、偏激地发表个人意见、无端谩骂指责,特别是在一些网络谣言和错误观点的蛊惑下,容易将个人的情绪付诸行动,造成社会隐患,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面对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我国针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明显开展不足。媒介素养教育尽管是属于“舶来品”,但是在我国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理论介绍和实践探索,在中、小学教育中已经开始设置媒介素养等相关内容,但是针对大学生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却是处于起步阶段,仅仅在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尝试开展,并且授课范围相对较为狭窄,大部分是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新闻类专业学生的选修课,或者是在通识选修课当中设置一部分与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的内容,可以说媒介素养教育无论是在范围和深度上在我国高校开展的明显不足。作为准成年人的大学生群体有着不同于一般青少年的特殊性,特别是当下的大学生已经是“90后”,个性较强,缺乏责任感,追求时尚,盲目崇拜,相对封闭的校园生活让大学生处于“半社会化”状态,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特征都决定了培养网络媒介素养的重要性。

三、采取有效举措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

网络新媒体带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是严峻的,我们必须正视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现状,不要把它们视为洪水猛兽,在重视包括网络新媒体在内的媒介负面效应的同时,积极采取大力开展针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等有效措施来破解这个新课题。

1.重视媒介素养教育并将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二章《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中就如何落实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纲要提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强调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了人才培养的首要位置,深入和广泛开展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这为从思想政治教育高度来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笔者认为应该将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把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内容,在政治理论课上设置媒介素养教育相关内容,扩大媒介素养教育的受益群体范围,指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媒介信息,分析网络新媒介的特性,提出理性辨析真伪信息的可行性方法,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同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及时了解媒介的发展形势,自身要具备较好的媒介素养,学会使用网络新媒介,善于利用网络新媒介与大学生们建立沟通的平台,发挥网络新媒体的优势,开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载体。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对大学生开展工作时,也应当将媒介素养作为重要内容,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引导大学生对网络新媒介适度地接触和使用,引导大学生客观看待这些网络新媒体,遵守我国相关法律,做一名合格的网络新媒介使用者。

2.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媒介,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活动

大学校园作为传播科学知识和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有着较为丰富的媒介资源,这些媒介资源包括:校园报纸、校园电视、校园网络、校园广播等,这些传播媒介具有天然的贴近性,信息量也很大,辐射面较广,是校园内师生获得校园新闻的主要渠道,深受师生的喜爱,对于营造适合大学生们健康成长的舆论传播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可以将校园媒介作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实践平台。

目前,国内各个高校都很重视和加强校园舆论传播媒介和文化设施的建设,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高校充分发挥校园网络媒介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能够参与到校园新媒介使用和管理当中去,通过管理和使用包括校园门户微博、校园BBS、手机信息平台等网络新媒体,掌握网络新媒介应用的基本知识,培养大学生对于虚假、敏感信息的识别能力,通过亲身参与,让大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网络新媒体运行的全部过程,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

3.依托社团主题活动和系列主题讲座等载体深入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从目前国内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来看,利用社团组织开展与媒介素养相关的主题活动受到大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和广泛参与,诸如青年志愿者协会、校园记者团队、绿色环保协会等社团可以利用微博、QQ群、飞信等网络新媒体,宣传自己学校,推介自己社团活动等媒介行为;组织宣传公益事业和鼓励大学生参与公益行动等,大学生们可以通过社团的组织和活动充分利用这些网络新媒体,参与主题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学校可以邀请社会上媒介专家、学者、行业杰出者来校针对相关主题作专题讲座,围绕比较热点的新闻事件,特别是针对由网络新媒体引起的社会热点事件为大学生介绍媒介知识,分析事件发展变化的原因,揭示网络新媒介的作用,提示大学生理性看待各种热点事件,合理、合法使用网络新媒介,使网络新媒体变成促进学习、了解时事、关心社会生活、发表个人理性意见的有效平台。通过这些专题讲座使大学生们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媒介素养,促进个人全面发展,丰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内容。

随着网络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衍生出更多种新形式的媒介,但无论传播形式如何演变,都不会改变传播活动的本质和目的,只要我们重视这些新的媒介,尽快研究出台对于这类网络新媒介的管理办法,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通过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来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使他们能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郑永廷,等.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