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互联网医疗市场调查

互联网医疗市场调查

时间:2023-07-27 16:23:49

互联网医疗市场调查

互联网医疗市场调查范文1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党的十会议精神,坚持强化广告监管与促进广告业发展并重,以净化网络广告市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完善广告整治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努力创新监管方式,对互联网重点领域广告开展专项整治,有效遏制虚假违法广告的蔓延势头,营造公平竞争、健康有序、文明诚信的广告市场秩序。

二、整治工作重点

专项行动期间要集中清理检查保健食品、保健用品、药品、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重点领域的网络广告及信息,对其他领域发现的严重非法网络广告及信息一并予以整治。要对辖区内互联网站,特别是大型门户类网站、搜索引擎类网站、视频类网站、电子商务类网站、医疗药品信息服务类网站、医药企业及医疗机构自设网站,含有下列虚假违法内容的广告及信息进行重点整治:

(一)超出批准的功能主治和保健功能,宣传包治百病、适合所有症状以及治愈率的;

(二)使用患者、医学专家、科研机构等名义证明疗效或者保证治愈率,以及冒用公众人物的形象和名义做宣传的;

(三)夸大产品功效,宣传保健食品、保健用品、消毒产品具有治疗疾病作用的;

(四)未经有关部门审查或者核准,非法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广告的;

(五)非法处方药广告的;

(六)未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从事互联网医疗保健、药品信息服务的,或者伪造、假冒他人名义开办医疗保健、药品信息服务网站虚假信息或销售假劣药品的;

(七)未取得电信管理部门备案、许可的网站广告的;

(八)其他领域广告及信息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

三、整治领导和工作专班

成立市整治互联网重点领域广告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整治领导小组以市虚假违法广告整治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组成,并增加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络电信管理的有关部门参加。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商局商广科,负责组织、协调开展专项行动,并做好信息报送工作,各职能部门按照《工商总局等八部门关于开展整治互联网重点领域广告专项行动的通知》的职责分工,组织本系统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四、整治工作安排

(一)宣传部署阶段(4月25日--4月30日)。及时掌握辖区内各类网站情况,有针对性地部署落实整治任务;组织新闻媒体宣传整治行动工作,曝光互联网的虚假违法广告及信息,运用各种形式营造舆论声势。

(二)督促整改阶段(5月1日--5月15日)。加大督促整改力度,向网站开办者、网络广告经营者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要求各类网站自查清理的广告及信息,认真审查链接网站的主体资格及网页上的广告和信息内容,不得为未经许可或备案的网站以及不具有互联网医疗保健、药品信息服务资格的网站提供链接服务,不得为虚假违法广告以及含有虚假信息的网站(网页)提供链接服务;网络广告经营者不得为非法网站投放广告、提供广告服务。

(三)集中整治阶段(5月16日--8月15日)实施集中整治行动,按照职责分工,对有关网站自查整改后仍存在虚假违法广告和虚假信息的问题进行治理,依法查处违法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虚假违法广告和虚假信息,严厉惩治违法责任主体,公开曝光典型案件,震慑违法行为。

(四)督查评估阶段(8月15日--8月31日)。领导小组将对本地区、本系统开展集中整治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巩固专项整治成果,积极推进长效机制建设。

五、整治工作要求

(一)精心组织实施。市工商局商广科要发挥牵头职责,市场科(网监)、经检大队、各工商所经检中队要积极参与,联合开展整治工作,推动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二)加大整治合力。市工商局应积极与卫生计生、新闻出版广电、食品药品监管、信息与经济化委员会等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强化联合治理的威慑作用和打击力度。进一步加强部门间、区域间监管执法联动,强化跨部门、跨地区信息通报和案件协查,建立健全与公安机关的案件移交、立案等工作机制,严惩利用互联网从事违法犯罪行为。

互联网医疗市场调查范文2

讯:日前,由中国消费者报社主办的“努力构建真实安全网络搜索环境座谈会”在京召开。座谈会上与会专家认为,虚假医疗广告严重扰乱了医疗服务市场的正常秩序,对消费者权益造成了巨大危害。为避免网络搜索引擎中虚假医疗广告的进一步泛滥,必须依法规范网络搜索业务的发展,为公众创造一个真实、安全的寻医问药信息搜索环境。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深入,网络上众多的虚假信息和虚假广告正在越来越多地通过搜索引擎这个重要渠道到达消费者。消费者通过主动搜索,搜到了很多非真实的信息,特别是在寻医问药这个领域,虚假医药广告已给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重大伤害。

不久前,工商总局等13部委联合《2013年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意见》,明确继续把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和违法问题易发多发的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非法涉性低俗不良广告以及收藏品、招商加盟广告作为整治重点,坚决遏制严重虚假违法广告屡禁不止、重复的现象。其中,搜索类网站广告将被纳入重点监控,国家相关部门也将制定专门互联网广告管理规定。

与会的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在本次座谈会上指出,从工商总局对主要门户网站的网络广告抽查监测来分析,部分主要网站的广告违法率居高不下,违法广告主违法虚假广告主要集中在医疗、药品、保健食品中。

在座谈会上,国家工商总局广告监督司副司长王树军就网络广告业的发展和网络广告规范管理的有关问题发言。他表示,搜索引擎企业的自律是净化互联网环境,杜绝虚假医疗广告的前提,网络广告者应当强化对广告内容的审查,增加自律。搜索引擎对消费者来说,应该是药品查询服务的提供者,而不是做医药广告。此外,王树军透露广告监管司目前正在调研起草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欲加大网络广告规范力度。

另据国家工商总局市场监督管理司副司长杨洪丰副司长透露,对市场秩序和老百姓通过网络广告获取的内容必须要有保障,这将是立法的初衷。由于网络广告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国家工商总局将会充分考虑到特定形势和变化,把这些内容能够囊括在主要制定的《办法》当中予以规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局三处处长王松林也指出,一旦在搜索引擎中发现违法广告应采取处罚措施或移交药监局,涉及到假医假药的广告更应移交公安部门进行立案侦查。

座谈会上,专家一致呼吁,网络搜索行业要做到真实、安全、诚信,离不开市场的规范竞争和广大消费者和用户的监督,只有有效的市场竞争才能保证市场长期、健康的良性发展。(来源:《信息早报》;文/郭新)

互联网医疗市场调查范文3

关键词:医疗保障;社会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84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1)11-0061-03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11.16

2011年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医保管理作为社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在管理理念、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方法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保障需求不相适应的地方,“看病难、看病贵”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观,迫切需要通过加强和创新医保管理,加快解决事涉千家万户且影响社会和谐安定的医保领域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当前医保管理存在的难题及其特征表现

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医保管理实践中主要存在三大问题:

一是“散”。国民医疗保障制度设计的分散性、碎片化特征明显。国家对医保管理缺乏顶层设计,社会医疗保险基金地域分割、城乡分割严重,国家、省、市、县等各个层面的医保基金统筹和支付标准不一,人为拉大保障差距,不利于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同时,对于能分担政府医保负担的商业健康保险并未纳入相关制度规划统筹推进。

二是“乱”。医疗机构乱看病,社保机构乱报销,助长过度医疗风气,浪费有限医疗资源。从近年来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实施情况来看,伴随新农合报销比例逐年上提,医生所开处方就越大,价格就越高,费用就越多,农民感受就越贵。这导致国家对百姓的医疗保障补助支出越多,百姓自身承担的医疗支出反而越来越大的不正常现象。

三是“假”。患者与医院合谋,开假处方,出假病历,套取医保资金挪作他用,导致真正需要看病的人承担更加沉重的负担。据湖南省益阳市的一项抽样调查统计显示,当前城镇居民的保险医疗费用支出中,虚假治疗等不合理医疗支出的比例竟高达29.6%①。

综上,医保管理中“散、乱、假”三大顽症的存在,严重损害了真正需要看病治病的普通群众的切身利益,严重削弱了保险制度促进医疗服务的作用,严重制约了医保水平的提升,不利于我国社会管理的效率和公平,已经成为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二、对医保管理存在难题的原因分析

从医保管理中存在的“散、乱、假”的问题特征来看,既有管理理念层面的原因,也有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上的原因。

(一)管理理念还比较落后

这是造成“散”的主要原因。由于我国社会化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脱胎于计划经济,主要依靠各地、各部门自下而上地逐步试点、摸索前进,这就导致我国的医保制度建设从一开始就缺乏统筹规划的制度基础。特别是在我国向市场经济社会过渡过程中,包括医保管理等社会管理的内容长期被忽视,对目前面临的医保管理难题还习惯于单就医保管理中的一些细枝末节的具体问题展开处理。然而,近年来国内外的医改实践都明确显示,医保管理是一个社会工程、系统工程,必须摒弃划分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人群、割裂社会医保和商业医保狭隘的医保管理理念,代之以全面系统的、立足于社会管理创新的“大医保”管理理念。

(二)管理机制特别是监督机制缺失

这是造成“假”和“乱”的主要原因。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期,社会价值观念、经济利益分配都面临着深刻变化和调整,原有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社会规范正迎接新的挑战,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诚信制度建设还处于试错时期和磨合阶段。这表现在医保管理领域,主要是医疗市场的利益机制缺乏行之有效的规范性约束,传统的医疗保险制度不仅未对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发挥控制作用,反而助长了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医患双方在缺乏专业化、独立性的第三方监督管理的条件下,特别是借助医疗市场信息严重不对称之便,在个体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通过个体的不受有效监督的自由逐利行为导致了集体行为的非理性,降低了社会的集体利,造成医保管理中的“假、乱”怪象层出不穷。

(三)管理手段不适应现实需求

由于缺乏“大医保”的管理理念,在医保管理的数据基础、信息系统等方面缺乏规范化的统一标准,这就为形成以病人为核心的全国统一、城乡统筹、社会医保和商业医保彼此融合、无缝衔接的医保管理机制带来许多障碍。同时,医保市场有效监督机制的确立,必须通过发挥市场约束的作用来实现。而市场约束要充分发挥作用,又必须以增强医保市场透明度为基础[1]。但目前由于缺乏“大医保”信息管理平台,无论是普通公众还是保险机构,在及时准确地获取医疗服务信息、药品价格信息、诊疗效果信息以及对相关信息进行完整准确的解读等方面均存在较大障碍,不仅制约了医疗市场的透明公开,也使医保管理效率和效果无从提高。

三、以“大医保”理念创新医保管理的路径探讨

在当前的经济社会管理条件下,应对医保管理难题,特别是从根本上解决医保管理的“散、乱、假”等顽症,应当从创新医保管理理念、完善医保管理机制和改进医保管理手段等关键环节入手,着力构造“大医保”管理网络,畅通“大医保”管理路径,通过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医保市场透明度,促进社会医保和商业医保作用的共同发挥,形成医保管理的合力,加快提高人民群众健康保障水平。具体实施路径可概括为树立一个理念、运用两种力量、搭建四个平台。

(一)树立一个理念:以服务病人为中心的“大医保”管理理念作为创新医保管理的价值取向

如前所述,当前社会管理亟待创新,作为社会管理重点领域之一的医保管理也迫切需要创新。对医保管理而言,首要的就是作为行动先导的思想理念要创新。如果医保管理的思想理念不创新,还是沿用僵化的管理思维和偏狭的管理视野,则医保管理机制和医保管理手段的改进完善就无从谈起。笔者以为,当前主要应将原有的“小医保”管理理念扩展为“大医保”管理理念,要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总要求,切实围绕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健康保障需求,以服务病人为中心,统筹设计规范化、标准化,涵盖各类基本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社会医保和商业医保有效衔接、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制度,充分实现全社会医保的公平,彻底改革现行制度“碎片化”、不公平的弊端,增强医保制度的普适性和吸引力。只有通过全面树立并坚持“大医保”理念,才能为统筹完善医保管理格局乃至创新社会管理提供坚实的价值基础和明确的行动方向。

(二)运用两种力量:以综合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协调作用的“大医保”管理机制作为创新医保管理的制度动力

政府和市场在医保管理中各有优劣。单独依靠政府力量,医保管理的成本将居高难下,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也难以不断提升;单独依靠市场力量,医保的公平性和普适性将难以达成,市场中的投机行为、道德风险也难以避免。只有建立“政府+市场”的管理机制,既互为补充又互为制约,形成政府和市场这两种力量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的机制,才能比较好的推动医保制度健康持续的发展。当前主要应在高度重视发展社会基本医保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发挥商业健康保险的积极作用,将社会基本医保和商业健康保险统筹纳入“大医保”管理框架,推动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大医保”发展格局,这将是未来我国医保管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2]。

(三)搭建四大平台:以畅通“大医保”信息网络的管理手段作为创新医保管理的技术保障

为使“大医保”管理理念落到实处,除了从制度设计上统筹规划“大医保”管理制度外,更加重要的是要从强化外部监督和市场自我约束着手,治乱打假。这就必须畅通“大医保”信息网络,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多元互联、实时共享的“大医保”管理信息网络,促进医保市场信息透明度提升,为创新医保管理、实施“大医保”管理提供技术保障。为此,笔者建议可搭建四大平台。

1.打造医疗机构之间的管理信息共享平台。这是运用信息手段促进医疗市场透明规范的基础措施。建议配合新医改建立居民健康信息档案库的要求,对纳入医保的医院按照医疗服务行业统一标准建立行业内通用互联的医疗管理信息平台。参保病人就诊时应全面实行实名制,病人就诊医疗信息以其身份证号码为检索标记,适时进入这一医疗管理信息平台[3]。国家卫生监督部门、社保机构和商业健康保险机构可以通过该平台信息监督检查医院对参保患者的诊疗行为,居民本人或其授权的第三方可在不同医院通过该信息平台查询居民个人的过往诊疗信息,减少重复检查和医疗资源的不必要占用,优化诊疗方案。

2.打造保险机构之间的管理信息共享平台。保险公司作为补充医疗保险和健康保险的重要提供者,在“大医保”框架内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建立保险业内标准统一、相互联网的健康保险信息平台,不仅有利于保险公司加强自身业务管理,提升健康险服务水平,从而稳步扩大业务覆盖人群,更为保险业与医疗服务业的行业信息共享互通创造了条件。保险公司应以其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根据健康险业务特点,建立相对独立的健康险信息管理系统,并以客户身份证号码为标记,适时将客户承保和理赔健康险的信息输入该信息平台。参保人通过该信息平台,可以及时查询在不同保险公司之间投保健康险的情况;保险公司也可通过该信息平台查询新投保人的过往投保和理赔信息记录,这既能帮助保险公司优化对投保人的承保方案,又能从技术上防范少数投保人多方投保、恶意骗保的道德风险行为。

3.打造医疗机构与保险机构之间的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因为这一平台的建设横跨保险行业与医疗行业,在实践操作中具有相当的难度。但这一步对于构建“大医保”管理网络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这一跨行业的信息互通互联,“大医保”管理的探索就无法落实。为此,建议由政府主导,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强制推进医疗机构与保险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鉴于我国部分地区保险机构实施“医保通”工程的实际,目前保险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在实现直接的互联互通上存在困难,因此可以考虑先由医疗行业和保险行业的行业信息平台之间实现对接联网。联网后,医疗机构可在病人授权下查询其参保信息,保险机构也可在投保人授权下查询其就诊医疗信息,实现医疗信息和保险信息的双向传递。通过这一信息平台,发挥保险机构对医疗行为的第三方监督评价作用,及时引导病人优化选择医院和医疗方案,促进医疗机构的竞争,提升服务。

4.打造保险机构与社保机构之间的管理信息共享平台。这一平台的建设是整合各种医保制度,促进“碎片化”的医保管理机制向统一化、无障碍化转变的关键。建议以社保机构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为基础,对保险业的健康险行业信息平台开放联网接口,创新建立涵盖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的“大医保”信息平台。通过该平台,广大的参保群众可以享受一体化、无障碍、可自由流通、无缝衔接的高质高效的健康保障服务。保险机构在参保人授权下,可以查询社保机构对参保人的医保报销审核情况,帮助社保机构进一步复审相关情况,减少医保报销理赔差错率。同时,保险机构通过及时查询投保人在基本医疗保险上的参保、理赔信息记录,在承保新客户时可以帮助其针对客户参保基本医疗保险的具体情况,优化制订保障更到位、价格更优惠的商业健康保险承保方案,在理赔时也可实现保险机构与社保机构的联动审核和一站式医疗结算服务。

四、结论

加快探索构建“大医保”管理格局,完善医保领域的社会管理创新,不仅是深化医改、推进医疗利益格局调整的需要,更是完善国民医疗保障制度、提高百姓看病满意度的需要。通过树立以服务病人为中心价值取向的“大医保”管理理念,统筹运用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协调作用的管理机制,构造以四大信息平台为重要管理手段的“大医保”管理网络,实现以人为本的医保管理规范化、统一化、透明化、有序化和便捷化。

参考文献:

[1]赵文龙.重庆市健康险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浅析[J].中国保险,2011(1).

互联网医疗市场调查范文4

[关键词] 民营医疗机构;卫生监督;对策;转变模式

[中图分类号] R19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9(a)—0165—03

公共卫生安全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也是卫生监督的主要职责所在。各级卫生监督部门应进一步创新监管方式,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水平,依法监督公共卫生秩序和医疗服务活动,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1]。当前,正值“十二五”规划和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阶段,而作为卫生监督重点工作之一的医疗卫生监督,必须紧紧抓住有利时机,积极探索长效监管机制,不断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医行为,以多种手段扎实开展医疗机构整治,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1 当前医疗卫生监督主要任务

2010年初深圳市实施大部制改革职能调整后,食品卫生监督职能从卫生部门移交至市场监管部门,打击无证医疗机构的工作职能由辖区街道办移交给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医疗卫生监督,确保医疗市场依法规范发展,成为现阶段卫生监督工作的三大重点工作之一。2011年,福田区卫生系统与计生系统合并成立区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简称区卫人局),计生执法纳入医疗卫生监督的重点内容。计生工作与卫生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相关医疗机构是否依照法律法规履行职责,直接影响出生性别比的平衡问题,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面对新的形势,福田卫生执法人员必须顺应改革,转变观念,增强大局意识,创新医疗卫生监管模式,提升卫生监督效能,维护医疗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2 辖区医疗服务市场现状

多年来,深圳市福田区不断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通过强化监督和抓好服务,促进医疗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辖区各级医疗机构在依法经营和规范执业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近年来无重大医疗事件发生。但部分民营医疗机构为攫取利润最大化,漠视法律法规和患者健康权益,非法开展诊疗活动,主要问题在以下几方面:无证行医,超范围经营诊疗科目,非执业医师开展诊疗活动;近年来,违法行为出现新的现象,如“医托”、涉嫌欺诈问题、在媒体非法、虚假医疗广告等;涉及计生的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即“两非”行为)成为突出问题。2011年底,深圳市福田区共有在册医疗机构325间,2010~2011年发现上述违法行为受到处罚的有50宗,而收到群众对医疗机构相关投诉达305件次,可以反映出相当一部分违法行为难以查实。为规避卫生执法,部分机构的违法行为较以往更为隐蔽,防范卫生执法的手段更为多样,同一问题经多次查处仍难以根治,给我们的监管带来新的挑战。根据福田区实际情况和卫生监督的工作特点,需要积极采取相应对策,转变卫生监督模式,才能更有效遏制上述问题。

3 卫生执法对策和监督模式转变

3.1 着力加强内通外联,形成打击违法高压态势

3.1.1 健全“协管”网络,提高监督效率 进一步强化网格化管理,即在辖区以街道为片区,组成以条块及网格化为主的区域[2],由卫生监督员负责不同区域,明确落实监督责任。在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医疗卫生监督应探索实行区域协管责任制,配合卫生监督机构开展工作[3],不仅为卫生监督延伸“触角”,更可以拓展卫生执法的深度和宽度。一是充分发挥区卫人局卫生和计生整合的优势,合理调动各街道办计生力量及其所辖社区工作站资源,建立卫生监督前沿哨点,及时发现无证诊所、非法行医行为,并向区卫人局、卫生监督所定期通报相关情况,形成卫生执法上下联通的网络。在较大的专项执法行动中,街道办、社区工作站计生相关人员参与协同执法,不仅可以壮大声势、扩充人力,而且其熟悉地缘的优势更能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效率。2011年,福田区以此模式共排查涉嫌无证行医点107个,经查实后开展联合行动取缔74间次,有力打击了无证行医行为。二是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设立协管站点,配备兼职卫生监督协管员,协助卫生执法人员在社区开展相关宣传,协助进行监督巡查,建立协查档案,使执法效力最大化。深圳市福田区目前被选为全国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试点地区,从2012年起在2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试点建立协管网络,在前期取得初步成效。并将深入分析当前存在问题,不断拓展项目服务内容,创新管理机制,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继续推进卫生监督协管内容[4]。

互联网医疗市场调查范文5

【关键词】3G技术;院前急救;院内救治;无缝对接

1.3G技术概念

3G是英文3rd 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2.医疗卫生体系信息化现状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地市级以上的各医院内部基本全部具备网络信息化系统,内部数据信息实现互通、共享,但各医院之间的数据信息几乎没有达到互通、共享。对于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应急救治、采供血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医疗单位与医院之间的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及共享更是没有实现。一方面要有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另一方面要有现代化通信技术做保障。

3.3G技术在医疗卫生体系应用背景

120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是新医改的需要,也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需要。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及卫生事业的发展,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我市医疗卫生体系急救水平,增强卫生应急处置的能力,规范指导市120医疗急救体系建设,降低院前急救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充分发挥我市院前急救绿色通道的作用,把危重症院前急救、转运急救和院内抢救实施实时无缝对接。

4.院前与院内的无缝对接系统的实现

4.1系统方案和框架结构

新形式下,要求120急救医疗信息系统更及时,更准确,更有效,提供不间断救护。通过3G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视频语音技术,GPS全球定位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结合,并借鉴当今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手段,建设一个具有兼容性、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开放性的无缝对接的急救医疗信息系统。

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医疗信息无缝对接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

4.2无缝对接系统功能

利用3G无线技术,急救医疗信息无缝对接系统可对急救现场实现快速、准确的定位与导航,实时监控急救车辆和救援队员状态,实时3G视频监控抢救现场状态,实时3G语音对话,达到方交互对话,实时监护病人生命体征信息,并提供病人的病历管理,病历专家分析系统访问等等数据管理功能。

4.2.1远程生命体征传输。利用3G无线网络,急救医生到达急救现场后通过便携式生命体征监护仪为患者进行检查的数据会自动将病人心电、血压、血氧等各项生命体征数据,将信息传送到系统服务器上。生命体征传输价值:极大的拓展了监护仪的使用范围;能远程为医生提供更多的病员状况信息;可实现病人信息在整个急救及转运过程中的无缝连接。

4.2.2车辆定位调度、路径导航指引。通过3G无线网络传送定位信息。120急救中心调度人员利用这些实时信息,掌握所有值班救护车的当前行驶状态、地理位置。如有患者需要救护时,迅速指挥调度就近的救护车以最佳行驶路线快速抵达急救现场,并将患者快速安全的送达指定医院。

车辆调度管理价值:实现急救过程的精确时间控制,尽力节约宝贵的每一秒抢救时间!避免司机环境不熟、路况不佳等情况延误抢救时间;提高了急救中心车辆设备管理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指挥、协调处理能力。

4.2.3远程视频传输。利用3G无线网络,急救现场的实时视频图像迅速传送到系统服务器上并存储。院前和院内急诊医生或特约专家可在任意一台上网的电脑上或3G手机上,随时查看急救现场实时传回的视频图像信息。

视频监控价值:是远程急救医疗的极佳辅助手段,为病员状态评估 和急救方案制订提供强有力依据;可为车辆定位和车辆导航提供图形化依据;可作为日常车辆管理的数据凭证;方便合作医院专家了解病人状况方便病人亲友网上探视。

5.无缝对接系统现实意义

5.1医疗卫生单位联动协同。急救中心和医院信息互联互通,做到提前响应,事先准备,救治方案联合拟定,抢救效率显著提高,特别是应对突发公众卫生事件的紧急处理能力会大大提高。

5.2救护车统筹调度管理。车辆状态信息实时掌控,集中调度,统一指挥。

5.3现场施救效果提升。院前和院内急诊专家坐阵指导,现场急救医生信心倍增,施救效果提升。

5.4院前转运效率提高。精准的现场地点的定位导航,缩短的急救响应时间。整个急救过程医院急诊完全掌握,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交接时间节省。

5.5就医成本降低,医患纠纷减少。院前救治检查院内认可,避免重复检查,就医成本降低。所有急救数据信息可查,作为医疗举证依据,医患纠纷减少。

5.6医疗信息数字化。生命体征信息、视频图像信息、对讲语音信息、救护车行驶轨迹信息等所有信息完全数字化。便于日后数据查阅,满足国家信息化建设要求。

参考文献

互联网医疗市场调查范文6

相比2015年资本高调进场,2016年的互联网医疗相对低调了许多,虽然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t疗领域373起投融事件比2015年融资金额多了57亿美元。

但是2016年的互联网医疗并不太平,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突然辞世,就医160、寻医问药等知名互联网医疗企业相继被曝裁员,让人不禁怀疑互联网医疗的前景。但是2016年的互联网医疗也更加务实,从线上问诊、医生集团到线下诊所,再到互联网医院纷纷落地。

“低潮”的表象下,互联网医疗行业依然“风起云涌”。

互联网医院落地

2015年12月,乌镇互联网医院成立,并诞生首张“在线处方”,这标志着我国首家互联网医院正式投入运营。乌镇的这次尝试,主导了2016年互联网医疗的最主要趋势,即互联网医院纷纷落地。

腾讯研究院的《2016中国互联网医院白皮书》显示,截至2016 年11 月,全国互联网医院大军已经扩充到约36 家。其中,已经实现落地运营(已提供PC端或者App 端服务入口)的共有25 家,其他11家在2016 年已经公开宣布签约在建。

互联网医院热,与之前互联网医疗行业之前激烈的竞争有关。互联网医疗企业多是以问诊或者挂号起家,包括丁香园、寻医问药、挂号网等等。事实上,最初的互联网医疗专注的于解决用户最简单的医疗服务需求,这类企业的特点是从用户端发力,用户往往意味着流量和接下来的融资,但是不管如何,这些服务仍然是围绕医疗服务的,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改善用户就医环境,并没有触及医疗的核心。在经过三年的快速发展后,无论是问诊、导医还是挂号,都已经成为一片红海,竞争非常激烈。

腾讯研究院分析认为,在互联网医疗早期阶段,流量基本集中在少数几个应用App 中,而国内包含在线问诊功能的App超过千个。同时,轻问诊在商业模式上一直找不到较合理的变现模式,咨询付费规模小、增值服务等其它收费模式转化率低,完整的商业闭环难以形成,这些问题导致平台无法单纯依靠线上模式来支撑长期发展,亟需找到一种新的延展模式。

现在来看,在问诊、挂号阶段的互联网医疗,对当下最大贡献,莫过于积累了相当的用户,以及培养了一定的用户习惯。

但是互联网医疗企业也一直在寻找新的模式,最主要特点是产业链的延展,医药O2O应运而生。春雨医生通过合作方式,将诊断和购药纳入服务流程;平安好医生则通过自建线下诊所,收购药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快易捷,与各地线下药店合作等方式,将诊断和购药服务纳入服务流程;阿里健康今年宣布同第三方检验机构迪安诊断合作,将天猫医药馆并入阿里健康,同各地线下药店合作,开展药品O2O服务,另外,凭借支付宝将支付环节纳入自己服务流程。从核心在线问诊平台近期的动作,可以窥探出在线医疗产业链或将整合,将为用户带来更顺畅的医疗服务。

互联网企业,想建立属于自己的商业闭环,但是网上咨询、医患互动、挂号、转诊都是医疗周边行为,诊断、开药、检查和手术等实质诊疗行为仍需要回到线下医院。深入诊疗环节、打通线上线下形成商业闭环势在必然。且医药电商、保险、健康大数据等业务形态的延展都依赖诊疗环节的打通。

互联网医院应运而生。

在互联网医院的概念提出之前,最早出现的是信息化医院,而后是网络医院,现在是互联网医院,未来是智慧医院。这可以说是互联网医疗演进的四个阶段。

信息化医院出现的最早与互联网的关系并不大。网络化医院是近些年的产物,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程度的提高,国内很多省市的医院对公众开放了部分业务,比如,门诊挂号系统和远程诊疗,但医保报销目前并未纳入到网络医院的体系中来。

2015年底诞生的互联网医院,将主要业务通过互联网开放给公众,打通了“医+ 药+ 险”三个关键产业环节。其优势在于,一方面医生资源更加丰富,凡是有执业资格证的医生都可以在互联网医院进行多点执业,另一方面让电子处方和病历管理近一步开放,或可以打破传统医院禁止处方和病历流出的现状。

健康管理

2016年10月国务院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就提到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纲要》强调“加强健康教育。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强化家庭和高危个体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及干预,开展健康体重、健康口腔、健康骨骼等专项行动,建立健康知识和技能核心信息制度,健全覆盖全国的健康素养和生活方式监测体系。”

健康管理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据了解,目前国内已有超过3000家专业的健康管理公司,其中有数家已经获得数千万美元巨额投资,而境内外资金预计有超过10亿美元会投入国内的健康管理行业。

同时,健康管理作为一种最具活力的健康服务模式,已越来越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越来越深入人心,被主流社会认可和接受,健康管理已经成为互联网医疗行业一个新的增长点。据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预测,2020年中国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高达8万亿元。

健康管理,也是诸多互联网医疗企业深耕的选择之一。据了解,在丁香园首次的2017患者业务战略里,丁香园在2017年将着力打造大众健康教育、患者管理及服务、健康管理及服务三条业务为主线的“丁香园关爱服务”,首次把健康教育、健康管理提到战略高度。

精准医疗

2015年1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精准医学计划”,精准医疗强调在治疗时考虑个人的基因变化,环境影响,生活方式等,基于患者的遗传信息的诊断测试结合其他分子或细胞的分析结果,再针对性地选择适当和最佳疗法。

一时间“精准医疗”成为覆盖全球的热门话题,并引得医药健康产业市场风起云涌。此后,中国也提出了自己的计划:2030年前,我国将在精准医疗领域投入600亿元。

在国内风起云涌的互联网医疗领域,精准医疗成为一个新的风口。截至目前,国内已有超过150家企业和机构从事基因测序相关业务,竞争趋于白热化。

2016年12月,燃石医学获3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济峰资本、招银国际,以及联想之星;2016年11月,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招银国际、国投创新及方和资本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获5亿人民币B轮融资。北京诺禾致源业务覆盖科技服务、肿瘤基因检测及遗传检测三大领域。这是2016年基因领域融资额最大的融资事件。

互联网医疗市场调查范文7

2012年2月29日,卫生部召开新农合工作2011年进展和2012年重点通报会,卫生部农卫司司长杨青表示,目前正在努力建设新农合的信息化系统,正在做部级的平台,已经在一到两个省进行试点。

目前我国的新农合仍然不能进行跨省报销。对于目前存在的2亿多农民工而言,很大一部分人参加了新农合,在城里就医报销非常不方便,而有一部分农民工存在跨省流动现象,如果在非户籍地看病就医,医药费就存在难报销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杨青在会上表示正在努力建设新农合信息化系统,建设部级平台,部级平台和省级平台进行互联互通,以后农民工到任何一个跨省的医疗机构就医,农民工的信息可以通过国家信息平台互联互通,这将为下一步的报销提供方便。现在新农合信息平台已经在一两个省进行试点。

卫生部信息中心成为世卫信息学合作中心

2月28日,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正式被命名为世界卫生组织信息和信息学合作中心,首期为四年。作为世卫组织信息和信息学合作中心,该中心将加强与世卫组织、国内和国际相关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国家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支持全球卫生信息学伙伴关系、标准和架构的发展,实现区域内数据、工具和服务技术的交流。

目前,中国共有60个世卫组织合作中心,数量仅次于美国。大陆地区56个合作中心分布在9个省市,工作领域覆盖疾病防控、卫生系统发展、城市卫生、社区和人群健康等各个方面。

内蒙古人民医院筹建“无线数字医疗”

2月28日,内蒙古人民医院与中国电信内蒙古分公司举行了“无线数字医疗”合作签约仪式,标志着内蒙古人民医院将率先在内蒙古启动筹建“无线数字医疗”。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内蒙古人民医院院长欧阳晓晖和中国电信内蒙古分公司总经理隋以勋出席仪式。

“无线数字医疗”是中国电信在整合内蒙古人民医院现有医疗卫生信息化系统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化手段融合、优化、无线延伸医院的业务流程,实现医护人员通过天翼互联网手机、电脑、PDA与医疗信息平台,进行无线移动查房、无线移动会诊等医疗业务工作。实现患者通过天翼互联网手机、电脑登录互联网进行预约挂号查询。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将全面评估

互联网医疗市场调查范文8

关键词:云胶片;互联网+医学影像;互联网+医疗

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给病人的影像检查结果大都还是物理胶片,由于物理胶片与原始的DICOM影像相比没有可操作性,不利于医生对病情的判断,往往病人重新拍片。目前放射科的放射设备均已经接入PACS系统,实现了DICOM上传,可直接通过手机终端扫描影像报告单上的二维码,查询其影像报告并调阅到电子胶片图像,极大地提高了医疗效率和改善了医疗服务质量。

1云胶片系统架构设计

1.1搭建院内云胶片服务器

为了能及时、快速地把患者的检查报告和影像资料同步到外网云胶片服务器,在内网搭建了一个对应的云胶片服务器作为中转站,将云胶片数据实时推送至外网云胶片服务器,并且云胶片数据推送不会对院内影像系统的数据产生影响。定时将院内影像系统新增的检查数据同步到内网云胶片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再由内网云胶片服务器,定时向外网云胶片服务器推送检查记录和影像数据。

1.2内外网数据交互

医院信息网络是所有网络中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网络之一,因此医院网络系统由2部分构成:一是用于日常医疗信息交换的业务网,俗称内网;二是可以及时获取Internet信息资源的办公网,俗称外网。医院内网是保障医院业务开展的平台,为了有效保障其安全,医院进行了严格的内、外网隔离,这2套网络互不通讯。内网相对安全,对保证医院业务系统的安全稳定的运行起到积极作用,需要建立内外网数据交互区来解决内、外网隔离的问题;搭建一个中转服务器,用于内外网之间的数据交互,院内云胶片服务器先将胶片影像数据推送至内外网数据交互区,再由数据交互区,将数据推送至外网云胶片服务器。

1.3外网数据传输

患者通过云胶片查看检查影像资料时,是直接访问外网的云胶片服务器的,而外网云胶片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直接返回相应的影像资料信息,不会经过医院的内网,保证了内网数据安全的同时,又提升了数据交互的效率。

2云胶片系统应用

2.1线下检查报告自助打印

检查报告和胶片发放传统的操作过程非常繁琐,云胶片上线后,报告可在自助机上打印且不发放物理胶片。佛山市中医院CT和MR登记处外各安装了2台自助报告打印机,患者可以到登记处自行打印纸质报告,登记人员不需要整理报告和胶片发放给病人,大大减少了检查科室登记人员的工作量,对于患者来说,能节省排队取报告的时间,就大大缩短诊时间。佛山市中医院作为全国规模较大、以骨伤科著称的大型三甲医院,2020年云胶片报告数为107467份,使用云胶片后,节省了大量的胶片耗材,有利于环保。

2.2线上查看报告和影像

云胶片“线上领取,医患共享”(见图1)。云胶片平台全面实现了传统胶片及报告的电子化应用,并能在第一时间反馈给患者及管辖医生,患者无需到院,直接通过手机查看自己的检查结果和完整的影像资料,避免现场排队。患者关注医院微信公众号并绑定就诊卡或住院号后,医院会推送检查报告结果消息,患者点开检查报告结果消息链接就可以实现在手机上查看全部原始影像资料和文字报告。避免了患者多次往返医院排队领取纸质报告和传统胶片的情况。患者还可以通过微信等方式分享云胶片二维码给医生,医生扫描患者分享的二维码就可以在线查看到患者的影像资料和检查报告。

2.3手术室电子阅片器

佛山市中医院的20个手术室都有安装云胶片电子阅片器,通过手工录入患者信息或者扫描检查报告上的二维码来查看手术患者的检查报告和检查图像,不需要跑到电脑前使用临床影像查询系统进行查看,而且电子阅片器是触屏的,方便医生操作,可以对图像做三维重建(见图2)。

2.4线上检查结果通知

当检查诊断医师提交保存检查报告后,会通过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生活号或者以短信的形式推送消息到患者手机上,患者点开消息就可以使用云胶片查看检查报告结果和影像资料,而且可以对影像进行缩放、移动、三维重建等操作,减少到医院的次数,患者无需在院排队等待打印报告,检查完就可以离开医院,减少检查时间。

2.5实现放射检查信息共享

由于开启了电子化服务,患者可以通过移动终端随时找到合适的医生问诊和会诊,医院之间的共享互认变得可能;就诊方便,不用携带厚重的胶片看诊,只需带上手机或者平板;云胶片避免重复检查,节省医疗费用,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健康服务需求。

2.6优化检查流程

常规胶片服务模式下,患者需要按照流程进行开具检查单、预约、缴费、排队检查、排队领取结果等一系列步骤,导致患者就诊时间较长,工作效率低下的同时还会对患者的治疗时机造成一定的影响,加剧患者与医院之间的关系。患者完成检查后,需要到登记处外等候领取报告和胶片,诊断医生提交报告后还需要文员打印纸质报告和物理胶片,然后呼叫患者到登记处取报告,有时离院后还要再返回医院取报告,多次往返医院耗费时间和费用。有了云胶片,患者完成检查就可以离开医院,不需要等待领取纸质报告和物理胶片,只需要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及时了解报告情况并查看结果,减少患者就诊时间,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综上研究,“互联网+医疗”是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新应用,云胶片使患者可通过手机查看检查影像资料和电子报告,从而减少患者在院检查时间;云胶片在患者转诊时可进行分享调阅。云胶片技术替代物理胶片是大势所趋,“互联网+医学影像”的深度融合,能够减轻患者负担,优化就医流程,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改善医疗服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邱晨飞.“互联网+医疗”新应用——暨我院全面启用云胶片[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6):278.

[2]柏志安,杨郁青,徐彦栋.基于HIE技术的集团医院影像云平台设计方案[J].中国数字医学,2017,12(6):88-90.

互联网医疗市场调查范文9

[关键词] 智慧医疗;物联网;移动医疗

[中图分类号] TP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8-64-3

Analysis of the WisdomMedical Research in the Era of “Internet +”

――Taking Zhengzhou city of He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Zhao Jie Fu Lixin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450001)

Abstract:In this paper, we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chievement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wisdom medical development, combined with the experience of wisdom medical development inother areas, proposed the wisdom medical improvement program with the Internet of things, cloud computing and other technologies as the core in the area of medical cooperation, the wisdom hospital construction, mobile medical science and other aspects, and the wisdom medical science isconducted with a future outlook, so as to promote itsfurther development.

Keywords: wisdom medical science; Internet of things; mobile medical science

1 智慧医疗发展现状

自2015年两会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互联网+医疗”成了最先启动的产业领域之一,受到了资本市场的热烈追捧。下列是我国一些具有代表性省市的智慧医疗建设情况。

武汉市中心医院智慧医疗建设情况:已形成涵盖智慧门诊、智慧病房及智慧健康管理的全方位智慧医疗应用。在构建智慧医疗创新应用的过程中,该医院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为目标,借助无线网、集成平台、物联网技术及各类应用系统功能,实现资源可共享、就医更快解、病人更安全、服务更周到、管理更高效[1]。

苏州市智慧医疗建设情况:手机挂号和个人健康管理系统,着力解决“看病难、挂专家号难、时间耗费”等问题,并向市民提供个人健康档案、门诊记录、住院记录、疾病诊断记录查询、管理等功能。解决500万苏州市民的就医、健康管理,为家庭保健、远程医疗、全民健康档案归集等提供了基础平台。

上海长宁区(IBM智慧医疗成功试点)智慧医疗建设情况:建立的慢性病管理新模式,主要是通过推进市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实现个体化的服务,在信息整合方面是把病人归入其中,实现信息共享,包括个人诊疗记录、个人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运动情况等;在服务上,市民通过自己社保卡,注册登录网站,在网上查看自己的会诊记录、国内外的相关医疗信息等,还能给医生留言,对病情进行沟通[2]。

青岛智慧医疗建设情况:完善现有医药卫生信息云,促进各医疗卫生单位信息系统之间的沟通和交互;健全透明有效的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和边界顺畅的查询机制,推进远程挂号、远程诊断、社区医疗等指挥医疗系统建设,提升医疗和健康服务水平。

2 河南省郑州市智慧医疗发展成效及存在问题

为更加了解智慧医疗发展状况并提出可行性建议,调研小组决定重点选取河南省郑州市作为主调研地。

2.1 调查数据的分析

调研小组主要采取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调研方式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广场等地展开调研。在关于“所在地区是否有紧急医疗救护预案来应对居民突发疾病或突发事故”问题的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居民并不清楚当地医院对突发病情所做的预案或者当地医院根本没有应急预案,而当地拥有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的医院仅占22%。由此可见,医院应该加强关注居民突发事故,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降低突发疾病或突发事故的发生概率。关于“到医院办理看病手续的烦琐程度”问题的调研结果显示,44%的人认为当前办理看病手续十分烦琐,52%的人认为办理看病手续一般,仅有4%的人认为办理看病手续是简单的。由此可知,我们在办理看病手续方面应该进一步改善,利用信息化的办理来减少办理看病手续的烦琐。在“当地医院就诊是否方便”的问题上,通过调查发现,虽然大多数居民认为当地医院就诊还是比较方便或者是一般,但仍有近10%的市民反映是不方便的。因此,在智慧医疗的未来发展方面,要解决这近10%的人看病问题,可以通过远程视频、远程医疗等方法解决居民简单的健康问题。另外通过调查发现,卫生所建立档案规范的有78%,而很规范的只有22%。大部分的农村医疗机构没有为居民建立规范的医疗健康档案,这会使居民的健康得不到有效的追踪和保障,这也成为人们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之一。未来的医疗应该能够利用数据库为每一个人建立电子档案,跟踪每个人一生的健康状况,加强医疗机构的信息化。

我们还发现了居民对“当地医院用药是否规范”的评价也存在很大的差别,仅有不到10%的市民认为当地医院用药很规范,认为用药规范一般的人数的占54%,不规范的人数达到百分之十几。通过调查,我们认为用药规范程度与医生对病情的把握程度是有一定关系的,之所以这样可能是因为病人的病情变化太快,很难让医生完全掌握。除此之外,我们还对“居民对医疗保健知识的了解途径”“居民对医疗系统服务的需求”“现在医疗服务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从而对郑州市医疗发展情况和人民满意程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2.2 河南省郑州市智慧医疗发展成效

2.2.1 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目前,郑州市很多医院已经建设有比较完善的基础措施,例如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等医院都具有自助办卡、充值、挂号、交费一体查询机等先进智慧设备。

2.2.2 物联网技术与医疗初步融合。物联网技术以其终端可移动性、接入灵活方便、状态信息采集自动化等特点,在医疗机构的应用中彻底打破了固定组网方式和各科室信息管理系统比较独立的局限性,更加有效地帮助医院实现对人、物、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工作,支持医院内部医疗信息、设备信息、药品信息、人员信息、管理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共享等[2],实现人、设备、物资管理可视化、数字化和自动化,提高临床工作和管理效率。

2.2.3 实施预约挂号服务。使用预约挂号服务,预约可以优先就诊。预约挂号具有省时、省心、便捷等优点,让人们在预约时间段优先就诊,减少等候时间;使用在线支付可减少窗口排队付费的时间;彻底消除去医院挂不到号看不了病的烦恼;及时收到医生的停改诊信息;详细了解重点科室、名医介绍以便快速找到好医生等。目前,郑州14家三级医院已经全部开通手机挂号系统,不仅减少了市民就医大量排队的时间,同时提高了医院的服务效率。

2.2.4 实行“医卡通”制度。“医卡通”具有就医便捷、记录完整、明白消费、资金安全、存取自由等优点,持卡患者可直接就诊、检查、治疗、取药,无须再排队挂号、交费;通过医卡通就诊卡,医生能查询到病人历次就诊的详细记录,有利于医生对您的病情做出全面系统的判断;可随时自助查询交易明细;资金可通过医院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得到安全保障;就诊结束后,卡内余额可留作下次就诊使用,也可在收费窗口办理结算退余额,可自愿选择。

2.2.5 电子病历的建设。据了解,作为国家新医改第二阶段的工作重点之一,河南省目前已有4家医院,被卫生部纳入电子病历试点。按照规划,到2015年,全国所有三级医院将为每个就诊患者建立符合统一标准的电子病历数据资源库。

2.2.6 健康卡的实施。在2013年3月1日,中国居民健康卡首发仪式在郑州举行。健康卡集新农合一卡通、医疗机构就诊卡、免疫预防接种证各功能为一体,可方便市民预约挂号、查询疫苗接种记录、既往就诊记录等。首批加入“一卡通”平台的医院共有55家。其中省级医院5家,市级医院13家,县级医院12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5家。

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2.3.1 不能方便快捷地获取病人数据。不能随时随地获取包括历史诊疗信息、临床检验检查结果、用药情况在内的患者全面医疗数据,掌握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及时制定或调整治疗方案。

2.3.2 仍然存在医疗误差。在确认患者身份及用药情况等方面仍然存在误差,有可能因输错药物导致医疗事故发生,在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有效性等方面缺乏保障。

2.3.3 “医卡通”的不便。各医院的医卡通的功能基本相同:均可以使用该卡,在本医院内办理就诊、交费、取药、检查、入院、结账等事项。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一,由于采用医卡通制作系统的不同,各医院相互之间不能读取对方信息,其二,医卡通仅仅方便了医生,患者查询不了任何信息。其三,医卡通附带财务交易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财产的安全性,也浪费了资源。其四,许多患者担心在发生医疗纠纷后,医卡通里面的资料是否被院方窜改。

2.3.4 缺少个人的医疗检测防护。一旦发生意外,会导致面临的风险加大。没有将农村、社区居民的有关健康信息通过无线和视频方式传送到后方建立个人医疗档案,缺少医生的虚拟会诊和为基层医院提供大医院大专家的智力支持。

2.3.5 疏忽健康档案的建立。疏忽对居民以往的各类医疗卫生数据的整合和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不能实现不同业务系统间数据的共享、业务的协同。患者就诊时,医生不能及时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用药情况,利用科学准确的数据辅助医生诊断,会增加医疗差错。

3 智慧医疗改进方案

3.1 智慧医疗――核心技术

智慧医疗应以物联网和云计算为核心技术,通过射频识别、传感器、激光条码扫描等信息感知设备和网络,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实现信息的交换,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这种方法具有智能识别、多源数据的相融协同、移动计算、提供各层次全方位服务等优点。

3.2 智慧医疗――区域医疗协同

智慧医疗应通过区域卫生信息系统[4],实现医疗信息共享和区域医疗协同,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3.2.1 生物传感技术的应用。通过使用生命体征检测设备、数字化医疗设备等传感器,采集用户的体征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将这些数据传递到远端的服务平台,由平台上的服务医师根据数据指标,为远端用户提供保健、预防、监测、呼救于一体的远程医疗与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3.2.2 远程医疗。将农村、社区居民的有关健康信息通过无线和视频方式传送到后方,为居民建立个人医疗档案,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允许医生进行虚拟会诊,为基层医院提供更多智力支持,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更多高价值的医疗资源;构建临床案例的远程继续教育服务体系等,提升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继续教育质量。

3.3 智慧医疗――医院建设

3.3.1 智慧医院――整体构架。智慧医院整体构架主要包括以系统集成为核心的医院智能化系统、以信息整合为重点的医院信息化系统集成、以电子病历应用为中心的临床信息系统、以病人服务为中心的临床移动信息系统、以数据共享为重点的数据融合平台系统、以数据安全为基础的信息安全系统。

3.3.2 智慧医院――智能化建设。智慧医院智能化建设主要包括公共安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机房工程、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建设。

3.3.3 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临床医疗业务系统、医院综合管理系统、外部系统接口、临床移动信息系统、临床业务辅助系统的建设。

3.4 以患者为中心的智慧医疗应用模式

借助物联网射频识别技术及无线网络技术,实现人与物的定位识别,结合门禁监控,提高患者诊疗环境安全;通过无线智能移动推车、医护移动终端,实现医护移动查房及远程探视、医嘱执行核对;借助二维码技术,实现病房电视上应用与安卓、苹果操作系统的手机、平板电脑实现多屏互动等应用;在门诊方面实现“先诊疗后结算”。

4 智慧医疗未来发展

智慧医疗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政府参与加强化、应用范围扩大化、信息共享普遍化等。我们要通过在医院信息化应用、医院IT基础设施、医院物理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改善,进一步建设智慧医疗,来实现高效有序的医院管理,提供应需而动的公共服务,保障无处不在的信息沟通,营造便捷安心的医疗氛围,创造学习与分享的环境,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医院基础设施智慧化程度。

我们的建设目标应是实现全方位(包括任何部门、所有科室)、全对象(包括病人、医护人员、药品、耗材等)、全过程(包括病人治疗、住院的过程等)的智慧医疗。

参考文献:

[1] 左秀然,杨国良.以患者为中心的智慧医疗应用模式研究与实践[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4(12):14-18.

[2] 张平,池捷,王洪清.区域医疗信息整合平台建设和应用[J].中国医院,2009(1):62-64.

互联网医疗市场调查范文10

【关键词】无线城市云计算物联网

1概述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求中央及地方政府加快推进城市通讯技术及信息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前进”的发展方针。无线城市无疑是未来城市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无线城市逐步选择由政府指导,运营商承建,这样既充分利用运营商的运营经验和成熟商业模式来保证无线城市的健康持续,又可以由政府通过指导、管理、规划实现无线城市的最大社会效益。

云计算技术是IT产业界的一场技术革命,它已经成为了IT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需求驱动、技术驱动和政策驱动三大驱动力给云计算的发展提供了极大助力。随着后IP技术和新的IT架构技术的发展,云计算已从一个技术理念逐步落地,形成技术驱动力。不少国家对云计算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产业机遇高度关注,纷纷出台相关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以加快推动云计算的发展和应用,抢占未来云计算产业的战略制高点。。

2基于云计算构建无线城市IT系统

2.1 无线城市IT需求分析

无线城市的用户涉及所有城市居民。政府用户作为无线城市的重要服务对象,无线城市应满足其专业需求:市政执行公务,政府公众信息,实现电子化市政服务;警务人员随时随地安全接入网络,以查询必要的信息和记录;交通部门在各交通要道和重点地区进行实时视频监控;紧急救护部门进行远程医疗救护,远程监控和诊断;市政监察进行实时的市政工程监督和管理。对于企业用户,要满足企业电子商务交易、企业员工进行移动办公、企业员工之间协同办公、企业信息等需求。对于城市居民,需要满足其以下需求:了解政府信息,进行电子化市政服务操作;享受无线社区业务,了解社区信息,享受社区服务;享受互联网的信息服务,如网上信息浏览、资料下载等。此外对于旅游城市而言,还应满足旅游人员旅游信息咨询,方便、快速获取旅游、交通、餐饮、住宿等信息的需求,提供旅游人员的信息沟通的快速稳定渠道;提供旅游商务撮合等。

从无线城市的职能又可以细分为无线政务,无线电子商务,无线城管,无线社区,无线景区,无线医疗,无线校园,无线古城等。

2.2 无线城市IT建设原则

(1)统筹规划,分步推进:从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整体出发,立足现实需求,适度超前服务,制定统一的“无线城市”发展规划,由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协调配合,“试点一个、推广一个、成熟一个”,分阶段、分步骤逐步推进实施。

(2)整合资源,区域共享:依托无线宽带城域网,进一步整合城市网络资源、数据资源、服务资源等各类城市公共资源,打造无线数字化服务平台,逐步实现统一平台下的区域资源共享共用。充分考虑现在和未来的互通性,归避投资浪费、保护应用演进。

(3)统一标准,互联互通:制定统一的接入和应用标准,通过网络互联充分共享业务资源,尤其完善的固定网络,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光纤进行建设。重视终端的推动作用,推广能够兼容多种接入方式的终端。做到账户互通,以市民使用方便为重;推动多网相通达成漫游协议,结合政府监管的统一认证;确保应用互连,要促进应用联合,减少信息孤岛,来凸显信息增值。

(4)政府支持、企业运作:政府牵头组织,运营商具体负责,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参与,采取“上级争取一块、政府投入一块、社会筹集一块”的方式,按照社会化运作方式进行项目建设、系统管理和社会服务。

3 基于云计算的无线城市IT建设方案

无线城市的IT系统是以电信网络与智能终端为支撑,基于运算与数据资源共享,依托信用与透明度保障,通过信息与应用聚合而实现的无线城市信息服务模式。

如图3所示,无线城市的IT系统需要基于云服务,以互联网为媒介,以技术聚合的形式给传统IT业务带来产业生态系统的转变。通过打造一个开放、共享、对等的云服务平台,向政府、创新性企业或个人用户提供基础设施云服务、平台云服务和软件云服务。

3.1基础设施云服务

数据中心(IDC)是现代城市信息系统的中心,通过网络向企业或个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目前IDC的快速发展,为信息系统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基础设施和运行环境,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首先,各个企业、部门独立建设和维护私有IDC,形成了互联网上的一个个信息孤岛,不利于信息和IT资源的共享,资源平均利用率在10%~30%,超过一半的IT投资都在被浪费;其次,随着信息系统业务的发展,各个企业、部门的信息数据量呈几何曲线性增长。电信运营商在基础架构方面拥有先天优势,拥有IDC资产、网络连接和计费系统等基础架构,具备丰富的IDC服务经验,可以在基础设施云服务产业生态系统中承担重要的黏合和作用。在无线城市建设中,由政府牵头,运营商承建提供基础设施云服务,采取按需分配、按使用另计费的方式,将IDC的硬件、存储、网络带宽等资源租赁给用户,直接服务于个人计算、企业计算、科学计算三大客户群。

3.2平台云服务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内容及应用需要更好地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一些创新型的互联网公司,如Google、Amazon、MSN、eBay、Yahoo、Facebook、MySpace、LinkedIn、Twitter等,倡导“互联网即平台”的开放模式,利用互联网的开放特性,依托自身的核心技术和业务(如搜索、SNS、IM等),提供开放的平台和简单易用的API(如Google Map API、Facebook API等),吸引开发者以至最终用户加入,形成开发者社区,进行应用的融合(Mash-up),从而将自身的业务能力嵌套到以往看来完全无关的应用当中,提高业务使用量的同时催生了新的应用和业务模式。

无线城市的平台云服务需由政府牵头,由电信运营商承建,依靠电信运营商现实的客户关系和庞大的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以更有感知性、场景性的方式进行。电信运营商应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去拥抱并适应变化,在新的生态系统中寻找新的角色定位并开拓新的赢利模式。

无线城市运营商要改变业务产品的提供方式,以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外部开发者三家互动、共同开发并提供引用电信能力的个性化的二次开发产品的模式,即,屏蔽电信内部网络的复杂性,提供开放的平台和简单易用的API,使得外部开发者乃至最终用户无须电信经验就能在其应用中嵌套和使用电信能力来开发产品。要取得平台云服务的成功,关键就是构建一个开放、共享、对等、繁荣的第三方开发者社区。无线城市运营商必须制定流程,保证开发者社区的开放模式,同时,提供一个完整的测试平台,

3.3 软件云服务

电信运营商应与医疗、交通、教育、文化传播、安保等关系国计民生的政府部门合作,完善无线城市业务系统,向公众提供各种软件云服务。电信运营商加入软件云服务市场,既是电信运营商出于自身业务拓展的需求,也是作为国有企业所必须承担的责任。这是因为,很多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如医疗、交通、教育、文化传播、安保等),信息化程度亟待提高,纯粹依赖政府投资建设,需要大笔资金投入和专业人员配备,同时进程缓慢。电信运营商不仅早已掌控了数据中心和直接到达用户的各种通道,还由于其在信息产业生态系统内具有核心地位,可以整合、调度大量的软硬件厂商和内容提供商的优势资源,因此可以帮助实现医疗、交通、教育、文化传播等领域的快速信息化。此外,这些领域涉及用户隐私和国家安全,因此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要求极高,也只能交付给具有国企性质的电信运营商来提供服务。

具体来说,无线城市建设运营商可以与医疗、交通、教育、文化传播、安保等部门合作,通过电信用户的终端(桌面电脑、笔记本电脑、上网本、智能手机、游戏机、电视机顶盒等),直接提供各类贴近生活的软件云服务。例如,电信运营商可以与软件厂商合作,开设软件应用商店,通过终端为电信用户提供各种娱乐/信息类软件云服务,如E-mail、桌面支持虚拟化、办公自动化、业务服务应用、维基、博客、社交网络、音乐等。

3.4分众云服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创造了一个无限丰饶的世界,消费者开始拥有无限多样的选择机会,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为消费者提供满足个性化需求产品的主动推送服务,可以有效满足人们节约搜索成本的本能需求,并缓解品种丰富带来的选择焦虑。

无线城市建设运营商拥有大规模用户的海量信息资源,包括用户的基本信息、消费特征信息和行为信息等,可以开展分众云服务,通过挖掘用户数据,研究用户价值,在提供自身分众服务、不断优化用户体验、提高业务交付能力的同时,还可以与广告主合作,向上下游商业资源管理领域拓展,开展精准营销服务,帮助有个性化产品和业务需求的用户找到最适合的个性化产品,实现消费者与产品的有机契合。

通过自主学习用户的网络操作,逐渐了解用户的兴趣和偏好,而后将用户的兴趣以一定的形式表达,用以指导信息的搜索和推荐,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服务,还可以主动、持续地在网上寻找各种最新信息和变化信息,以满足用户关注变化信息的需求,减少用户信息查询的负担,使用户可以腾出时间进行高附加值的创造性工作。

3.5医疗卫生云服务

目前医疗信息化程度相对滞后,存在医疗资源浪费和患者看病成本高等诸多问题,在无线城市中需要进行医疗云的建设,开展医疗卫生云服务,建立区域医疗数据中心,实现区域医疗信息共享,通过终端为电信用户提供呼叫中心、医疗服务配送、预约挂号、结果查询、会诊、咨询、健康教育、个人健康档案门户等增值服务,这将给传统的医疗服务业带来一场变革。首先,医疗卫生云服务能够改革医疗挂号模式;其次,医疗卫生云服务能够创新医疗服务模式。通过信息共享,建立起层次化的医疗保障体系,患者可以实现在基层医疗机构和大型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生病了先去社区看,社区无法解决再向大型医院转诊,从而有效疏导患者,缓解病人看病难的问题;再次,医疗卫生云服务能够降低医疗成本;最后,医疗卫生云服务还能提升医生查房的工作效率。

3.6交通云服务

现在,随着城市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城市交通拥堵情况日益严重。目前,在国家不可能拿出很多资金修建道路、改善城市交通“硬环境”的情况下,根据各城市的具体情况,依靠科技进步,尽量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开发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充分发挥现有路网的效率,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堵塞,是一种投入少、见效快的有效途径。结合传感器、摄像头、RFID等设备收集路况信息来分析、利用电信运营商现有的移动基站实时定位功能,对移动用户的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到实时的交通路况信息,在大大节省路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成本的同时,还实现了数据的全覆盖。基于此,无线城市建设运营商可以与交通管理部门合作,开展交通云服务。一方面,可以发挥电信运营商的基础设施优势,提升交通信息实时分析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在现有的交通路况分析系统中,引入基于移动网络的信令采集与分析模块,通过分析海量移动用户的定位及行为轨迹,作为基于传感器、摄像头、RFID等设备收集的路况信息分析结果的有益辅助,帮助交通管理部门实现路况分析;此外,还可以基于移动网络以及其他终端,立足于满足公众出行需求,为电信用户提供实时定位、实时路况查询、动态路径引导、公交查询、停车场车位查询和预订、交警服务信息免费告知、高速公路信息查询等增值服务,帮助用户了解准确、动态、实用、综合的出行信息,有效提高城市交通信息服务水平,促进城市交通发展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在未来,无线城市建设运营商还可以帮助交通管理部门随时对各个交通路口的交通信号进行调整,使整个交通系统的通行能力达到最大。

4小结

无线城市的建设对于推动城市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无线城市的运营模式优劣决定了无线城市的是否能科学可持续发展,目前由政府指导规范,运营商承建并运营无线城市是很好的无线城市发展路线。而云计算是目前适合无线城市IT系统的新技术,本文针对针对无线城市业务进行细入分析,给出了基于云计算的无线城市信息化架构,并从IaaS到SaaS对无线城市云架构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陈清金,孙海滨. 基于WCDMA网络的无线城市建设[C]. 山东无线城市高峰论坛,2009.8.

[2]康旗,吴钢. 中国联通WLAN业务发展研究报告.中国联通集团年度研究报告,2009.10

[3]陈宁夏. 中国无线城市建设运营模式探讨[J]. 福建电脑,2009,Vol.25.

[4]冯小芳. 无线城市将成"第五公共事业"运营模式亟待明晰[J]. 通信世界,2008,Vol.15.

【作者简介】

互联网医疗市场调查范文11

邵逸夫医院成立于1994年,是由邵逸夫捐款、浙江省人民政府配套、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协助建造的现代化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现有庆春和下沙两个院区,职工近3600名,核定床位数2400张,设有32个临床科室、72个护理单元、9个辅助科室。二十多年来,医院业务量保持着平均每年15%~20%的增速。

“我们真正启动智慧医疗是在2014年,也是医院20周年的时间点。”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党政办副主任林辉表示,“在这个新起点上,医院领导提出了建设未来医院的设想,即坚持‘以人为本’、‘核心品质’两点,围绕这一目标,智慧医疗无疑是重要的支撑内容。”

移动智慧化改造

实现医患互动新模式

2014年,围绕未来医院建设目标,邵逸夫医院启动了医疗服务全流程的移动智慧化改造项目。一期项目包括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掌上邵医”APP开发、网上支付系统附件功能开发等。

目前,一期项目已上线运行。在邵逸夫医院,患者可实现在全流程信息提醒和引导下就医。例如,患者通过“掌上邵医”预约挂专家号后,系统会提示就诊时间,而这个就诊时间的获取,正是基于这名专家在过去3年平均就诊时间的大数据统计。比如,一名专家平均每看一个患者需要10分钟左右时间,如果患者挂的是上午第4号,那么系统就会提醒在8点30分左右到达门诊就可以了,不用一直在医院候诊。此外,就诊结束时,患者也会收到相应提醒,如医生开了哪些检查项目、用药情况,患者可以在离开诊室时,用手机完成诊疗和药费的支付,并根据系统提醒的文字或地图引导,完成相应的检查与取药。检查结果在手机上也能显示。如果过程中存在疑问,也可以通过短信咨询医生。同时,患者还可以在手机上对医生的服务态度、质量、就医环境等进行评价。

邵逸夫医院“未来医院”建设的第二期项目围绕“邵医健康云”展开。2015年4月,该平台正式启动,现已接入邵逸夫医院、浙江省中医院等三甲医院,杭州市江干区人民医院等社区医院以及部分民营医院、县级医院,有效推进了区域分级诊疗体系的形成和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通过“邵医健康云”平台,基层医生不仅能发起远程会诊,还能链接邵逸夫医院作为大学附属医院的优质教学资源,进行理论学习和手术观摩。

信息化是基础

智能化是目标

邵逸夫医院的智慧医疗建设有效支撑着未来医院的发展,围绕着总体架构和战略规划分步实施。总体架构围绕“三多”,即多中心、多平台、多元化。战略规划是三步走,即信息化、互联网化、智能化。

“信息化是基础,互联网化是必然,智能化是我们未来的目标。”林辉强调说,“具体来看,医院内部信息化是基础,我们的智慧化工作围绕三方面:智慧患者服务系统、智慧医院工作系统和智慧医院管理系统。互联网化可归结为一个中心(数据中心)、两个平台(面向患者的公共云平台、面向企业的企业云平台)、四个移动化(患者服务移动化、业务操作移动化、管理层移动化、决策层移动化)。”

据林辉介绍,邵逸夫医院互网计划分两方面开展:一是内部建设,二是外部建设。“内部建设其实就是希望用互联网的技术进一步改造医疗服务、医院管理;外部建设就是打造了一个区域的互联网医疗平台。”林辉进一步解释说,“从内部建设来看,经过互联网改造后,整个繁杂的门诊就诊服务除问诊、检查、处置、取药四个环节之外都实现了线上作业。从外部建设来看,围绕便民服务目标,我们通过互联网把区域医疗机构的相关资源(如健康数据、患者电子档案、检验检查报告)整合到云端,对接商保、银行、第三方检测等机构,实现医院与医院之间、医生与医生之间、医疗和其他产业之间的无缝连接和全面业务输送,最终目的也是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智慧医疗平台

实现七大核心功能

目前,邵逸夫医院智慧医疗平台构建了四个服务端口:医生端、患者端、第三方机构接收端和医院运营管理端,打造了三个核心业务平台:医生间协作平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患者健康服务平台,可实现七大核心功能。

一是双向转诊。基于平台,发起转诊、接受转诊的医生、患者信息都可互通,极大提高了转诊病人精准性。

二是远程移动会诊。平台可支持文本移动会诊、预约移动会诊、音视频移动会诊等。

三是医药联动。据相关统计数据,上海各医院有37.8%的病人挂门诊号就是为了配药。基于此,平台的核心功能就是为了解决老慢病患者的配药问题。老慢病患者通过平台向主诊医生发起咨询申请,医生收到申请、了解患者情况后,确定该患者需继续服药,可转到可出这个药方的医院HIS系统,保证电子病历的完整性,药师审方、患者付款之后,基于药方可在指定时间内把药配送到患者手中。这个过程真正实现了信息、物、人三者合一,实现了真正的互联网处方。

四是区域检查协同。基层医生接到患者,需做检查但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就推向平台,而有条件做该检查的医院可以写申请,平台收到申请后,审核该患者的检查需求,如认可该需求可直接给患者安排检查时间并推送给患者,所有流程都在云端进行。

五是远程联合门诊。基层医生、医疗专家可不在现场,也可把大家联合起来给患者看病,大大提升效率。

六是医教协同。平台可实现医院手术教学的直播,医疗课件的直播共享等。

七是主动健康管理。健康和医疗是一个闭环,完成医疗服务的健康管理问题,可通过可穿戴设备的提前介入,上下协作的方式来实现。

“在设计基于平台的专家诊疗体系时,我们遵从两个概念,一是金字塔,二是本地化。”林辉强调说,“分级诊疗一定是区域性的,区域中的医疗市场一定是金子塔型的,社区医院、社区医生是根本,上面的三甲医院、医学中心是技术支撑,需要大家共同制定标准、规范输入,来不断提升区域医疗水平。

观点

互联网医疗市场调查范文12

传统的医疗护理模式正被信息技术改变。但现实中,移动医疗似乎并没有很好地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大型三甲医院依然人满为患。那么,移动医疗到底遭遇了怎样的瓶颈和痛点?移动医疗的未来是否值得期待?

改变就医模式

2015年,“互联网+”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两年过去了,“互联网+医疗”已不再是“小荷才露尖尖角”。

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计生委主任马秀珍说,通过互联网技术开展相关诊疗活动,既是信息化时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医疗资源不足地区共享优质医疗资源的便捷通道。

在往年的移动医疗产业大会上,许升达常感到无所事事。但近年来的情况出现很大变化,许升达要面对很多医生、IT专家、风险投资人士的咨询。许升达是厦门凌拓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凌拓科技”)总经理,公司主要从事可穿戴设备的研发,主要应用于移动医疗领域。

通过使用相关设备,医生可以远距离及时收集、存储、分析和病人生命体征方面的数据,展开病情监测;利用覆盖完善的移动网络,通过手机对偏远地区的医生进行专业培训和远程支持。

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白春学看来,传统的“到医院看病、门诊随访”的医疗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对高质量健康资源的需求,而且无法有效地做到对重要器官疾病的提前预警、及早发现、及时治疗。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将现有的“病发后到医院”的被动治疗模式改为“及早预警和及早主动治疗”的现代医学模式。

随着现代IT技术、无限传感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医疗模式逐渐成为现实。“综合运用云计算、无线传感器及相关软件的物联网医学,可以通过无线传感器检测重要器官功能、支持实时抢救与治疗,对海量检测数据进行深度加工和挖掘,精细、动态和智慧地管理疾病预警,更早进行诊断和监护治疗,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同时进行临床试验的数据采集。”白春学表示。

“互联网医院并不是‘医院’。”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赵平坦言,移动医疗目前形不成气候,实际提供的仅仅是医疗咨询服务,并不具备“医院”资质。医院看病这一形式目前不是移动医疗可以替代的。但是,赵平肯定地表示,在目前的医疗状况下,互联网医院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可以给实体医院提供辅助。

前景被看好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和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共同了移动医疗白皮书,预测今明两年将是移动医疗快速发展时期。”工信息部信息化推进司郭顺义称。

东软集团高级副总裁卢朝霞则表示,移动医疗拥有巨大的蓝海市场。首先是亚健康人群大幅增加。相关调查发现,35岁至65岁的人群正在成为慢性病大军。其中,超重和肥胖、血脂异常和脂肪肝、高血压呈明显上升趋势,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疾病发生之前通常有“生理异常”,通过移动医疗设备对亚健康指标进行测量,可以提早发现慢性病,有利于治疗。

其次是老龄化加剧,预计2020年-2050年中国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不断加剧的老龄化趋势是医疗保健增长的基础。空巢化趋势与独居老人增多,对远程实时监控的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需求量将不断增加。此外,人力成本上升也在推动对远程实时监控的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需求量的增加。

第三是慢性病年轻化,患病时间长,服务需求大。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其中,糖尿病患者目前超过1亿人,高血压病人超过2亿人。

“上述三大人群都需要时刻的健康监测,这催生了对移动医疗设备的性需求。”卢朝霞表示,移动医疗设备能够实现长时间的动态监测,提供全面的临床诊断数据;有利于寻找病因,实现防病和早期治疗。

同时,通过移动智能医疗设备可以持续跟踪患者后续情况,医生可以动态评价药物的疗效,及时跟踪患者的康复进展情况,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对暂时无法痊愈的疾病,如糖尿病,需要进行饮食控制和血糖监控。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预计2017年底,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达到125.3亿元。郭顺义表示,工信部一直在推动医疗产业信息化,提高宽带接入能力,助力移动医疗产业发展。

近年来,中国移动医疗产业市场迅速扩张,2014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约为29.5亿元;2015年增长44.7%,达到42.7亿元;预计2017年将达到120.8亿元。从用户规模来看,2014年中国移动医疗用户规模0.72亿人,2015年增长到1.38亿人。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国家对医疗事业的重视、大众对医疗健康的关注、移动医疗本身的优势助力移动医疗将保持长期增长的态势。

权威机构预计,到2020年,中国数字化医疗市场规模将达7000亿元人民币。在2015年上半年,国内移动医疗风投总额近8亿美元,超过2014年全年45亿元人民币的总和,全国移动医疗平台数量超过2000个。

如何盈利是难题

去年,借着一股席卷中国移动医疗行业的投资浪潮,医疗健康应用“平安好医生”在一轮融资中估值达30亿美元,平安好医生的竞争对手 “春雨医生”也都跨入了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初创企业行列,但投资者现在开始对这类企业实现盈利的能力失去信心。

2016年10月5日晚,北京春雨天下软件有限公司(春雨医生)创始人兼CEO张锐因突发心肌梗死,不幸在北京去世,享年44岁。张锐的突然离世,亦在创业圈内掀起反思,创业不易,移动医疗创业由于触及传统医疗体系更难。

春雨医生是移动医疗领域最能够吸金的一家公司。2011年11月,上线仅几个月的春雨医生就获得了蓝驰创投150万美元的投资。2013年2月,春雨医生再获得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800万美元的B轮融资。直到2014年8月19日,春雨以5000万美元的创纪录C轮融资让整个市场都为之震惊。

投资方之一的蓝驰创投合伙人陈维广称,之所以持续投资春雨健康,是断定在中国移动健康领域必然会孕育出市值超越百亿美元的巨型公司,非春雨医生莫属。即便如此,移动医疗走过的几年里,从喧闹到冷静,张锐一直焦虑的是春雨的盈利模式。

在春雨医生即将上市的关键时刻,张锐突然离去。对移动医疗整个行业来说,张锐的逝世折射出整个行业艰辛的发展历程。从市场层面看,移动医疗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据艾媒咨询显示,到2016年底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达到74.2亿元,2018年,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将高达184.3亿。

就在2016年6月份,国家卫生计生委表示,中国移动医疗市场增速达20%以上,而据统计,从2015年12月到2016年1月这短短两个月,就有近十家移动医疗互联网项目获得融资。

艾媒咨询相关报告还称,2015年1至12月在线医疗行业App端月度使用次数呈逐月上升趋势,12月更是增长至17.1亿次,超越PC端(基本稳定在4亿次)并且差距呈不断扩大趋势。

在资本寒冬到来之前,资本对移动医疗行业的青睐也是显而易见的。相关数据表明,在被称为“互联网+”元年的2015年,移动医疗领域共发生投融资221起,同比增长445.4%。

但是,随着去年8月份移动医疗第一股就医160(宁远科技:834750)裁员三分之一的消息被曝光,移动医疗的盈利能力再次受到大众的关注。就医160的2015年年报显示,当年实现营业收入2371.98万元,亏损高达7136.8万。

作为行业领军者的春雨医生,虽然2015年实现营收1.3亿,盈利达到3000万,但其用户数量已经超过3000万人,从这一角度看,即使是春雨医生,盈利依然是一个重大的难题。

行业呈现井喷式发展的同时,却没有找到成熟的盈利模式。于是,熬不下去的企业只能默默地退出市场。如成立于2013年9月的心卫士,主营心电监护及自动心电解析的远程实时健康信息服务系统;成立于2013年10月的金健康伴侣,为病人记录血压、血糖数据,进行健康管理等均退出了市场。

北京鼎臣医药咨询中心创始人史立臣此前曾表达了自己对移动医疗盈利模式的担忧。如今他再次表示,移动医疗在盈利上存在“先天不足”,国内医疗在门诊费用上与国外相比要低很多,利润微薄,但许多App恰恰是把盈利重心放在诊疗环节。此外,有些移动医疗企业试图在药品上寻找突破,但药企和医院两方都很难接受。

今年80%企业将被淘汰

乔芳帆认为,中 国医疗领域存在大量的市场需求,但是有效供给却极为不足。这也使得投资者看准这一市场空白,纷纷开展各类创业项目。虽然一度吸引了资本的青睐,但是想要做起来依旧是难度不小,不少巨头企业甚至退出移动医疗的布局和投资。

近日,中国互联网巨头百度宣布,3月10日起关闭在线医疗咨询服务平台“百度医生”,所有服务将于4月1日前正式结束。百度自2015年开始关注移动医疗领域,曾推出过不少相关服务,市场反映不错。但在魏则西事件后,声誉受损。

根据百度医生官网数据显示,“百度医生”已在中国343个城市开通,涵盖超过近1.3万家医院,累计服务人数超过900万人次。2月初百度曾调整过医疗事业部,除了部分业务转入其他团队,其他业务则关闭。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伟表示,现在移动医疗太浮躁了,应该进入冷静、反思期。他透露,2016年下半年移动医疗成为融资最难的行业之一,就是因为投资公司没办法证明这件事是靠谱的。

他预计今年年底或将有80%的移动医疗机构面临出局。“医疗是一个整合社会资源的事情,不是一个纯粹互联网的事,医疗又是一个关乎人命关天的事情,很容易出问题。”

事实上,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也是一家从事移动医疗领域的企业,旗下涵盖了实体医院、互联网医院、医药电商等领域。2016年6月,其旗下的39互联网医院正式上线运行。

而在这之前的2015年9月,朗玛信息旗下的第一家互联网医院――贵州互联网医院已经上线运行。据了解,贵州互联网医院以三甲、二甲医院为核心,以社区(乡镇)医院、村卫生计生服务室、实体药店等便民场所为就诊点,使得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成为互联网医院的自然延伸。

王ケ硎荆在短短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里,贵州互联网医院已经为贵州地区提供了数十万次的服务,贵州互联网医院的单日视频问诊量已经突破6000人次。但他也承认,贵阳互联网医院整个投入了两年的时间,这两年是没有收入的。“但是每天有超过6000人次的病人,并且有超过60%的病人是慢病病人,我认为这个价值是巨大的。”

王伟表示,2013年在选择做移动医疗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能耐得住3到5年的浸润期。 “目前,我国在移动医疗领域百花齐放,为创业者提供了很多机会。”对于移动医疗是不是真的能成气候,蓝驰创投合伙人陈维广表示,每一个创新业态的出现,不一定会在第一时间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移动医疗的创业公司一开始是满足少数人群的,但以后会有许多机会。

制度理念待同步

随着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涉足医疗,一系列问题也开始显现。事实上,通过移动医疗的试水,业内人士也发现了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

谈及目前众多互联网医院的实践,马秀珍坦言,在筹备建设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缺乏相关法律依据。她建议,构建多方参与机制,通过政府的监督和引导,形成监管者与被监管者共同参与的创新治理模式。完善“互联网+医疗”相关顶层设计,建立完善互联网医院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

“与互联网医院一样,以网络医疗咨询和药物销售为服务内容的网上医疗机构也急需规范。”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李秋表示,目前国内的移动医疗App至少有3000多个,83.2%的网民有过网络问诊经历。然而,除了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的《移动医疗卫生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外,未有其他法规细则。

这使得不少网站打着“健康咨询”的旗号,行网络诊疗之实。不仅如此,针对网络非法诊疗、药托、医托等问题,相关部门也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方式。而正规平台网络问诊中出现的纠纷主要依靠平台自身调解,相关职能部门并未介入。

“中国要逐步建立移动医疗管理标准,虽然目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已经就此出台了一些,但我个人认为远远不够细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举例说,应建立远程医疗影像传输标准,因为在心电图传输方面,只有达到相应标准,医生才能分辨清楚而不至于影响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