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3-07-25 17:16:28

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范文1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高中语文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243-01

引言

将思维可视化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不仅适应新课程标准,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同时符合学生现状要求与心理学发展的要求。从思维可视化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的意义而言,其有利于实现高中生更有意义的学习语文,能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学习语文的信心。

一、充分结合思维可视化创设更利于记忆的情境

从高中语文教材的特点入手可以发现高中语文中大部分都需要学生进行记忆,特别是长篇需要背诵的文言文部分,例如《游褒禅山记》、《蜀道难》等都是需要学生背诵的课文。从学生的特性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不够浓厚,死记硬背的方式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语文教师需要采用灵活的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原本的烦恼痛苦的记忆变成轻松快乐的记忆过程。对于文言文的教学,首选需要让学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再经过一个深入的思考与理解的过程让学生自身形成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得到修正、补充与完善,最后帮助学生得到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

例如,某语文教师在进行《游褒禅山记》的教学时,考虑到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理解,更好记忆,该教师充分结合思维可视化的特点采用了视频展示与图片展示的方式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之所以写下这篇文章的原因作为切入点,将褒禅山的命名、禅院、华山洞、前洞以及后续的探洞过程,这样的一个叙述过程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师利用影视资料、图片将山的实景展示给学生,更加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这种方式下学生能够更好的记忆,同时还能够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仿佛置身其境,以作者的角度去感受那种环境,在缓解学生学习文言文畏难情绪的同时使得学生能够加深对文言文知识的理解。

二、充分结合思维可视化创设更有利于形成学生思维的情境

思维作为学生理解高中语文知识点以及更深层次内部规律的认知过程,不同的思维方式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教师需要结合思维的特点,利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在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出能够有利于学生思维形成的情境。利用高中语文知识图形化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语文思维。

例如,某教师在进行《滕王阁序》这篇文言文的教学时,先将滕王阁各种图片资料展示给学生,这个阶段可能学生往往处于一个比较粗浅的阶段,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让学生一边朗读课文的第三、四段,一边结合图片进行分析,让学生以作者的角度仿佛置身其境一般感受滕王阁当时的景色。让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练习并且逐渐形成思维导图模式,这样一来学生逐渐形成自身的一种思维模式不仅有利于更好的总结,也更有利于语文的学习。学生在学习此类课文的过程中就会条件反射的进行想象,就能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充分结合思维可视化创设更利于概念形成的情境

学生一旦形成了对语文知识点的概念就能够更好的进行下一步的学习[2]。]思维可视化中有一个关于思维导图的内容,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理清语文知识点中相近或相似的概念,从而帮助学生突破原有的固定的思维模式,让学生将原有的只关注答案、关注结果的方式变成更加注重答案与结果生成的过程,最终帮助学生实现建立一个全面、完整的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后期进入到一个学习的良性循环过程中。思维导图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口、眼、耳进行立体化对词语、图像等方面信息的理解与记忆,有效提高学生的记忆。

例如,某语文教师在进行《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之前,先将最符合原著最贴近原著的红楼梦87版中第一集“林黛玉别父进京都”的视频资料展示给学生,同时教师在播放的过程中一边进行讲解,讲解其中人物性格、人物说话特点,对视频中出现的每个人物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对比分析,这种做法将学生记忆的知识点得到具体化,学生不再是单一的、虚幻的想象,利用实际的视频资料将学生的想象结合现实更好的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林黛玉进贾府这件事作为全文的主线将每一个出现的人物分析并联合起来,最终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了整个事件中牵涉到的所有人物、所有存在各种关联的人物的内在联系更加明了,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整体概念。

四、结语

从目前的教学现状而言,思维可视化的教学已经进入到教学过程中,虽然只是初级阶段,但是可以发现这种方式已经成为了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利用思维可视化结合学生的特性、认知特点创建一个思维情境,帮助学生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能够加深理解,牢靠的掌握知识点。

参考文献

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范文2

关键词:求异;语文教学;运用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高中语文教学改革逐渐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放在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上,针对于目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工作来说,将求异思维纳入到高中语文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来,能够更有助于促进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拓展,提升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教学质量,促进语文教育与学生个性发展之间的结合。从目前我国高中教育教学的现状来看,需要用科学的方式将求异思维融入其中,以更好的教育教学方式来体现出求异性,将求异思维和高中语文教学完整的融合起来。

一、求异思维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将求异思维运用于高中语文教学是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进行需要求异思维的支持,以求异思维为基础带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拓展,能够更好的体现出求异思维的科学性。在高中语文阶段切实的渗透求异思维,首先,这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其次,从学生的学习特点来说,高中是学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探索,且学生在此阶段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辨析能力,其能够对一些事物进行自我的分析,能够发表自己的一些意见,在这个阶段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从高中教材本身的设置来说,高中语文教材设置相对固定,许多教学内容相对固定,在这样的一个教材设置的前提下来融入求异思维,有利于语文教学效果的呈现。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求异思维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目前来看,在我国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已经对求异思维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运用,其在教学的设计环节和在教学的具体操作环节都体现得特别明显,但时至今日,高中语文在对求异思维应用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导致了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效果不是十分明显。结合当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对于求异思维的应用效果不是明显,其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教学理念没有得到彻底的更新

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教学理念中并没有将求异作为一种主流教学理念,相对应的,求同却成为了一个主流理念,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追求相同性,将不同知识的相通性进行连接,力求从知识中寻找到相通性,比如说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将同一个古词的相同内涵进行例举,以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但是许多教师却忽视了相同词语的不同意义。这种求同性的教育教学理念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其限制了学生的扩散思维。高中语文教学中没有突破传统求同教学理念的这样一个现状,使得求异思维难以灵活的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工中来,阻碍了求异思维的拓展。

(二)求异思维实践运用效果不强

高中语文本身就是对于语言的一种学习,其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对于语言本身的学习和探索,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体现出求异思维不仅仅要落实到理念上,同时还需要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来,用求异思维来知道学生的学习和实践。但是,从目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对于求异思维层次来说,其仅仅局限在了设计环节,具体的运用过程表现的不是十分明显。比如说在我国高中语文的教学检查过程中,难免会涉及到对于课堂教学的检查,许多教师为了迎接检查准备了“丰富多彩”教学内容,整个语文教学过程的衔接十分的流畅。但是,这种流畅性恰恰就限制了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于奇异思维的运用,使得奇异思维仅仅成为了一种口号,禁锢了求异思维的应用层面,没有将求异思维放在实践中去检验和锤炼,其教学效果自然不是十分明显。

三、优化求异思维运用的措施

结合目前我国高中语文中求异思维的应用现状看,求异思维的运用程度并不是十分的好,要有针对性的提升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保证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体现出求异思维,促进教师和学生在思维模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自我的学习和自我的升级。

(一)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充分的体现了实践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实践的重要性也没有被忽视,无论是在进行任何工作的过程中都需要充分的体现出这种实践性,并以实践的检验的为基础来科学的对于事物进行评估。在高中语文教学对于奇异思维的运用过程中恰恰忽视了实践的检验性,其仅仅将求异思维挂在了口头上,并没有落到实处,针对这样一个现象来说,要尽可能的强化求异思维的实践检验性。首先,从教学设计角度来说。要将求异思维作为一种教学的理念来融入到教学设计中来,体现出教学设计本身的科学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及时的发现可以挖掘学生求异思维的知识点,规避教学过程所谓的流畅性,进而促进学生求异思维的拓展。最后,在综合的评价过程中,学校和教育教学检查部门要将求异思维的运用深度和广度纳入到教学评估过程中,这样有助于更好的激励教师,使其重视对于求异思维的运用。

(二)深化求异思维的运用

在高中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体现出求异思维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同时,通过求异思维的渗透也能够帮助学生学会独立的思考和表达。那么,在具体的优化的过程中要保证求异思维的实时性,在教学的不同方面体现出求异性。比如说在阅读理解的讲解中,切记将学生的思维固定到某一个点上,要鼓励学生敢于并用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再如,在词汇分析上,要尽可能的将词语的意思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辨析在不同的语境环境下词语的意思。具体而言,当相同事物出现在不同的环境中时,要体现出求异性,比如说《荷塘月色》和《雷雨》中都描写了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这两篇文章中探索“月”的不同,进而深化求异性。可以说,学生求异思维的运用是需要多层次、多方面的,要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进行讲解。

总之,针对目前我国高中语文的现状来说,要想进一步的促进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就必须以科学的教学方式将求异思维融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进一步的体现出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性,促进求异思维与语文教学的结合,更为深刻的体现出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的整体素质和基础。

参考文献:

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范文3

关键词 语文 比较法教学 思维

* * *

比较,是思维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人们认识事物往往始于比较。昆仑、岱宗同为名山,昆仑雄奇而岱宗 俊秀;华山、青城均为奇岳,但华山险,而青城幽。《西厢记》为王实甫所作,《牡丹亭》出于汤显祖之手, 比较而知异曲同工,共为绝唱。即便是论证、演绎、运算,也离不开比较方法的运用。通过比较可以鉴别异同 ,从而找出事物间的联系。俄国大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思维与理解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 来了解世界上一切的。如果我们面前出现某种新东西,我们既不能拿它去同什么东西比较,又不能对他同什么 区别开来,……那么,我们就不能对他形成一种思想,也不能说出一句话来。”人们正是在实践中通过各种认 识活动尤其是思维活动,在头脑中不仅保留着对当前可感知的事物的辨认,而且仍保持着过去曾感知过的事物 印象,并推想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则感觉、知觉、观察、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一切心理活动总是离不 开“比较”与“鉴别”——比较是开拓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所以比较法的运用,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运用比较可以使中国学习联盟大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从而更加明确其意义。

如同样是描写中国妇女的作品,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是一个被政权、神权、夫权、族权四大绳索下的牺牲 品形象;叶圣陶《夜》中的老妇人,则是一个经历了由悲痛到愤怒、迷惘到觉醒、胆怯至勇敢的过程,终于成 为一个主动承担抚养革命后代重任的勇敢反抗者;而孙犁笔下的水生嫂(《荷花淀》)是一个勤劳纯朴、真挚 多情、机智勇敢、奋发向上的农村劳动妇女形象。——通过这样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劳动妇女的命运是怎样 与革命的形势、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的。

再如同属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笔下的人物,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和里戈理《死魂灵》 中的泼溜希金,虽有其共同性:爱财如命、贪婪、吝啬。但却又各具特色:一个是凶狠、虚伪、狡诈,十九世 纪资产阶级上升时期暴发户的典型形象;一个是无耻的吝啬鬼,惊人的浪费者,迂腐透项的怪物——十九世纪 俄国没落时期的地主阶级的典型形象。

又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中的范进,两人都是备受封建文化、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腐蚀 的知识分子,孔乙己不善经营,好吃懒做、酸气十足,迂腐可笑,一生穷途潦倒,始终没能爬上去,但还有值 得同情的一面;而范进的遭遇不会使人同情,只能引起人们的嘲笑和唾弃。

鲁迅笔下的闰土、祥林嫂、阿Q、华老栓虽然身份不同,遭遇不一,性格各异。但却有惊人的共同点:都是 愚昧、落后、麻木,都被压在社会最低层,受尽压榨,最终一个个被旧社会吞噬。通过比较分析,能使学生加 深理解作者塑造这些人物的良苦用心:为的是唤醒民众,以期对吃人的旧制度引起“疗救的注意”。

运用比较有助于学生对文章“作法”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明确“怎样写”和“为什么这样写”。

例如可以对《芙蕖》和《爱莲说》作多层次多角度的比较,两篇都是写莲,行文都很简朴,都是文言文。 不同之点是:首先表现角度不同。《芙蕖》重在写“形”,《爱莲说》却重在写“神”,李渔写荷花从“荷钱 出水”、“菡萏成花”、“蓬中结实”写到败叶零落。尤详列荷花的许多好处:花叶之形可悦目怡情,花叶之 香可驱署生凉,荷藕荷籽可芬齿爽口,荷叶经年可以“裹物”,全文多为客观的叙述,爱荷之情洋溢字里行间 ,他爱的是荷的实用价值。周敦颐写莲是从莲的内涵着眼的。莲“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看似写其形 ,实则写其神,显其品格和精神。其次是表现手法不同,周敦颐作为哲学家,采用的是“说”这种文体,借莲 以发高论,托物寄情,表现一种内在的品格;李渔写的是说明文,他要说明的是荷的花、叶、根、实带给人的 实际好处,注重的是莲的外在形态和实用价值。通过上述比较,可让学生体味到:同是一物,从不同的角度去 看,可以发现不同的意义,表现不同的旨意和情趣。真正领略“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哲理。

如分析《松树的风格》一文写作特点时,可与陈毅诗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 化时”作比较。两者皆托物寄情,但在立意的角度上有所不同,《松树的风格》由松树的特点联想到共产主义 风格,从而赞美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陈毅诗主要赞美松树的正直高洁,以松喻人。如此进行比较就可让学 生领会,同一题材,可写出不同的文章,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多向思维。

另外,选进教材中的文章大都文质兼美。但是愈是好文章便愈是顺情合理,天衣无缝,不露任何刀痕斧迹 。对此,学生反而不大容易领略其中妙处,怎样启发学生从那看似平淡之中体味到“妙在其中”呢?比较就能 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教材《土地》一文中就有这样一道思考题:如果把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动词改成括号中的动 词好不好?为什么?“一个农民捧起(拿起)一把泥土,仔细端祥,想鉴定(决定)适宜于种植什么谷物和蔬 菜”,“捧起”显得郑重、珍惜,“拿起”就显得比较随便了,缺乏老农对土地的那种真挚、那份情感;“鉴 定”意味着仔细鉴别、辨析而后决定,显得十分慎重,而“决定”就表达不了那种深意。通过这样的比较和思 考,大大有利于培养学生词语的选择和运用能力。

再如在教《井冈翠竹》一文中可进行这样的比较:“这些青翠的竹子,沿着细长的滑道,穿云钻雾,呼啸 而来。它们滑下溪水,转入大河,流入赣江,挤上火车,走上迢迢的征途。”问“如果把这段话里的‘穿云钻 雾’改为‘腾云驾雾’,‘挤上’改为‘乘上’怎么样呢?这样就可让学生从反复推敲比较中体会到课文的精 妙:毛竹从高耸入云的山头上滑下来,其速之迅,其势之猛,只有用“穿”“钻”方能确切表达,而决不可能 有“腾云驾雾”这样悠哉悠哉。而“挤上”这个动词则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表达了毛竹也希望为社会主义建设 建功立业的急迫心情。

运用比较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主题的理解,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刻意求新能力。

在教鲁迅的小说《故乡》时,不妨启发学生去比较闰土的外貌变化,看看少年闰土是怎样一个可爱的形象 ,而中年闰土外貌发生了哪些变化?通过比较,使学生深深懂得闰土的外貌变化正深刻地表现了他的生活和思 想感情的变化,深刻地反映了旧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和不幸遭遇,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范文4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 创新思维 求异思维

高中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并不是对英语单词和语法进行简单的积累过程,是要通过自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掌握英语的知识体系,在生活中可以对英语进行合理地运用,这就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创新思维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运用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能够主动的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反思,保持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发散思维

在创新思维中发散思维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又可以称作多项思维,这种思维形式是创新思维的主要方式。在创新思维中的发散思维是在想象和联想的过程中探索事物的全新的方法、领域和思想。所以,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要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培育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举一反三等形式的问题激发学生。如:高中英语课堂上教师在讲授pay attention to这个英语词组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问学生还有什么英语词组可以代替授pay attention to这个英语词组的意思,学生会说focus On,aim at等英语词组,这时教师可以根据这三个词组反问学生这三个词组有什么区别,在使用上有什么注意事项吗?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尝试着用学过的英语词汇去解释新的英语词汇,进一步的加深学生对英语词汇的理解和掌握。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发散性思维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摆脱孤立的思考问题的情况,解决思维定式的问题,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提高英语学习水平。

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指的是在共同的材料中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寻找不同的答案。在英语的教学课堂中可以要求学生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同一个内容。求异思维这种教学方法是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对事物的分析也是从不同的方向分析同一件事物,对主题的阐述也是用不同的观念阐述同一个主题,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在高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求异思维适合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比较大,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文章的理解更加细致,对知识的把握更加全面。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和生理都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因此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使用求异思维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高中生有爱幻想、性格叛逆等特点,高中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高中生的这些特点,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创意思维

所谓创意思维就是通过视觉和感觉神经将记录下来的信息储存,然后将不同信息进行分类消化溶解到本体思维中,而当新信息涌入时,本体思维就会迅速对新信息进行逻辑判断,使本体思维在不断地注入新信息的同时产生变化,从而形成了新的思维这样一个过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创意思维,可以充分的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教辅手段。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直接的感官认识。在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高中英语教学时,要力求课件的作用能够达到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二英语教材选修7UNIT 5Travelling abroad时,教师可以事先制作一些关于国外旅游的英文视频剪辑,让学生在上课时观看。在观看之后可以问学生:Do you want to go abroad in the future? Where do you like to go? What's the best way to ensure a carefree and relaxing trip?等问题让学生回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逆向思维,就必须要求教师解放思想,敢于突破原有的一些思维定式。比如,在教学中,教师是否一定要按照大纲规定的教学进程,从UNIT 1开始教起,教师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在确保学生可以接受的情况下,从有利于教学开展的单元开始教学。又如,新课改后,教学的内容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是否必修的内容就一定要花较多的课时进行学习,选修的单元就可以相对少花时间进行学习。

五、小结

创新思维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树立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因此,本文对创新思维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包括: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发散思维,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求异思维,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创意思维,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逆向思维。通过创新思维的研究和运用能让高中英语教学课程的质量有一个很大的提升,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陆书明.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自主、合作、创新”的高中英语课堂[J]. 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07(01) .

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范文5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阶段;英语教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213-01

目前,就我国高中阶段英语教学来说,正处在教学词汇量大,信息量大、语法结构复杂、阅读篇幅长、难度加大、写作题材多样的关键时期。这些问题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十分巨大的挑战。而教育界目前所引用的思维导图以可视化的形式,更好的归纳总结了英语的读、写知识,成为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工具。

一、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运用

首先,以单元教学为例子,如果不运用思维导图来进行教学,往往是较为枯燥的,教师照本宣科的教授,学生被迫接受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但是结果往往不尽人意,不能使得学生真正的做到理解和吸收。而思维导图的设置则将促进了学生的吸收。

其次,思维导图总结能够更加直观的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对于思维的聚合以及发散,整个教学过程采取的是点、线、面、图、色彩等多面因素的结合,与原有教学模式不同的是,思维导图具有可视化以及非线性化的特征,是促进英语学习的有效思维工具。

再次,高中阶段英语教学之中运用思维导图的基本原理,对于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来说,重要的原则就是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单词与语法,做到更好的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对英语知识进行聚合以及发散,以词汇为例,可以对一个单词进行发散性的讲授,也可以对于多个词汇进行总结,共同寻找他们的词根,形成词汇的链条,进行循环往复的记忆。总之,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帮助他们学会学习,达到高效率高品质的课堂教学。

此外,在教学过程之中运用思维导图,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内容设计,与活动设计。目前教师的设计,一般停留在手绘阶段,主要使用的工具纸张、彩色水笔铅笔,通过教师用大脑进行想象。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绘制思维导图也逐渐出现。

另外,绘制思维导图的主要步骤与工具,一般来说在高中英语教学阶段,绘制思维导图的主要步骤,以词汇为例,敲定所要讲授的词汇,绘制主体,将词汇调整顺序,根据顺序制作分支。一般学界除了手绘思维导图外公认的绘制软件为:Mindmanager,Mindmapper,Buzan’siMindp V4等。

最后,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课程中的运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和复习话题词汇网络方面,语法课程,阅读课程,英语作文写作课程,以及对于课文篇章结构的设计讲授等方面。就目前采用的学校来看,基本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思维导图应用在教学当中的重要意义

对思维导图的研究,主要探讨如何在心智图工具引入高中英语教学,协助教师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本文在研究的开始,简要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应用现状以及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对于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思维导图促使教师更好的把握,依据思维导图和教学设计理论,提出了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英语教学设计模型。在教学中教师的思维导图的设计过程,通过对教学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其次是一个全方位的把握的过程,提出了教学内容分析模型,同时,思维导图上的话,使用语法,阅读和写作的教学内容设计;根据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提出了课前准备(施工思维导图)相互作用,类似于思维导图在于课后反思(AC),心智图教学策略综合模型的方法。这些准备都使教师对于课程进行反复把握,对于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梳理,从而更好的把握教材,更好的进行授课内容的传授。

另一方面,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知识的学生,学习知识,由教师通过知识的图像形式,学生有一个更直观的理解,思维导图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理解的知识,帮助学生在英语掌握的全部意义。研究表明,在高中英语单词,思维导图语法,阅读和写作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帮助教师有效的进行英语教学。

此外,基于上述意义,教师的教学实验的基础上的高中英语教学设计的思维模型映射到英语课堂,通过课堂观察,教师访谈,经过跟踪研究,探索高中英语词汇的心理影响,语法,阅读和写作教学地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趣的特点,使英语教学,但也使教学关系更加和谐,进一步提高英语整体教学水平。

综上所示,在英语教学中有效的运用思维导图,不仅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减轻的教学负担,降低了教学难度,提高了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接受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英语学习之中,通过思维导图的学习,使得学习过程更加的直观,对于知识的掌握也更加的牢固,所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英语的积极性,以及学习英语的热情,从而提高了学习英语的能力,以及对于英语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笔者在对于英语的教授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了思维导图的运用的好处,所以,通过自身的研究,将自身对于其的了解,进行了阐述,希望笔者的拙作,能为思维导图在英语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 王淑君.如何设计初中英语教学目标[J].华章.2012(10)

[2] 胡勇忠.利用思维导图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语法能力[J].琼州学院学报.2010(06)

[3] 王新阳.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10(05)

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范文6

思维导图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一个逐步展示并强化理解的过程,它所表现的是:“教师――思维导图――学生”的教学过程。本文拟结合语文学科教学,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和复习课等角度,探析如何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语文教学。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小学语文 教学

一、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会要求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总结文章的主旨。虽然这种教学模式有其自身的优势,但是它的思维过程是一种线状的,和人类本身的思维方式不太相符,学生常会陷入一种学了后面,忘记前面的困境,尤其在学习篇幅较长的文章时,这种情况更为明显。在这一情况下,不但教学质量受到了影响,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不但可以加强学生的记忆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去思考和阅读与内容相关的知识,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就找到文章的知识点,理清文章的思路,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把预习的结果绘制成初步的思维导图;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后,引导学生自主完善在预习的时候所绘制的思维导图;在复习的时候,要求学生用上关键性的词语画一幅思维导图,并能够将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表达出来,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对于后进生,我们可以通过小组学习共同完成,鼓励后进生走上讲台进行讲解。学生刚刚接触思维导图的时候,感觉过于高深,不知所措,这时候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把思维导图的基本图形和绘制方法等相关知识教给学生,只要有耐心,学生就能掌握基本的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在这一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把自己创作的思维导图展示到课堂上,和大家一起分享,共同点评,使学生认识到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促使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画成个性的思维导图。这样,每一节语文课学生都会自信地展示自己,大大提高了学习语文的热情。

二、思维导图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在语文实际教学中,一说起作文,学生就感到害怕,对作文课不感兴趣,教师也会经常抱怨学生作品没有真情实感,记流水账,强凑字数。那么,怎么才能让学生喜欢上作文课呢?学生怎么才能把内心的情感和感受表达出来呢?思维导图应用于作文教学有很大的作用。在写作文以前,教师可以把作文的主题用图形放置在纸的中间,然后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把和主题有关的材料加以处理,经过合理取材、安排段落,形成作文的思维导图。另外,作文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也可以在小组内完成,这样更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拓展思维的广度。最后,再让学生按照思维导图进行写作,便可使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三、思维导图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适合即兴演讲,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来发言,不但思路清晰,富有条理,还能有效提高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的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用生动、形象的图形来取代演讲稿,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演讲者,而不是一个宣读者,这样才使听众注意力更加集中。

四、在复习中运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

以其特有的思维优势应用于语文复习中,对于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助其形成语文知识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针对那些基础较差,知识面不广,知识点记忆比较混乱的学生,在语文复习中运用思维导图来进行归纳和整理,可以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挖掘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找出连接知识点之间的线索,促使学生整理混乱的思维意识,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的系统性,进一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让学生可以在瞬间从一个语文知识点延伸到另一个知识点,提高语文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在语文教学的领域运用思维导图

1.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课堂笔记中

在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用关键词来做课堂笔记绘制思维导图,这样一方面形成了学生的筛选意识,提高了学生做课堂笔记的速度,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不会因为忙于做课堂笔记而无法听教师讲课,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小组合作学习中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内的成员都是共同讨论、共同探究问题,这时可以以记录员为中心,集中小组成员的所有智慧,共同绘制思维导图,形成头脑风暴式操作模式。当由小组长通过思维导图向大家讲解相关的讨论结果,展示小组成果时,就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水平。

3.将思维导图运用于教师的教案和课件中

一般来讲,教师可以在课前或者课堂教学中制作思维导图来展示授课内容。如果在课前,教师有充分的准备时间来制作思维导图,完善和填充相关的知识内容,既能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又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课堂教学中制作思维导图,虽占用了学生的课堂时间,但是在绘制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发挥学生的思维意识,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此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导图更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效果更加明显。

总之,思维导图应用于语文教学中是一种探究,也是一种教学的创新,它给予了学生发展个性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特性,对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思维导图在我国教育教学中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要想真正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且不断地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范文7

一、思维导图及其特点

思维导图的概念是上个世纪70年代由Tony Buzan提出来的,是一种表达放射性思维的工具,通过对人的左右脑机能的运用,再加上图文并重的技巧,使主题各个层级之间的关系用隶属的概念表示出来,从而实现思维的可视化。思维导图的概念是由脑科学出发提出的,在脑科学中,专家普遍认为负责逻辑、数字、排序的是人的左脑,而人的右脑则负责创造、想象等功能。所以说,左脑加右脑这个创造性的思考模式开启了全脑思考的时代。

可以说,思维导图综合运用了人的左脑和右脑,在左脑进行逻辑判断的时候,右脑同时也发挥自身创造、想象的功能,使新的知识和旧的知识相互连接起来,从而实现绘制思维导图的目的。而且,在认知心理学家眼里,人脑其实是作为一种加工信息的系统存在的,输入人脑的信息,经过人脑的“加工”,以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再进行记忆、存储。而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将学生新学到的知识纳入已有的信息网络中,从而形成知识网络,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标。例如,在词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思路,通过对一个词汇的学习,扩充到这个词汇的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使学生能够充分展开联想,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虽然说,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适用性很强,但是,教师在绘制思维导图时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就是要做到重点突出,不能盲目使用,其次,要注重联想,这要求教师要做到从主题出发,发散思维,进而联想出与主题相关的关键性知识。

另外,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时,一定要先对学生讲清楚何谓思维导图以及思维导图的绘制原则,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思维导图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学生也才能对其正确使用。

二、英语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例如,学生在写作文时,应该先为文章列出一个提纲,英语作文中提纲的准备是十分必要的。我们都知道,提纲是整个作文的框架,让学生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对学生的文章布局能力和逻辑关联进行锻炼,所以说列提纲这一环节尤其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提纲的观察,看出学生的思维方向,进而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然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从自身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对于作文相关的词汇、语句或者词组进行收集,接下来,学生可以对自己的提纲进行填充,将整篇文章进行丰富,文章也就顺利完成了。

我们都知道,作为英语写作的四项基本技能,听、说、读、写四者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虽然说写作是建立在听、说、读的基础之上的,但是,写作能力提高了反过来也可以巩固英语学习者听、说、读的能力。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教育部也明确提出,英语写作不仅是高中生学习英语必备的基本技能,同时也是教师在英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重要的教学目标。何况,英语写作在高考英语中也占据着非同小可的地位,高考英语能否取得理想的分数,英语作文的成功也是相当重要的。著名的语言教育家刘润清曾经说过,只有写作水平才能真正反映出一个人的语言修养。由此可见,写作对于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是何等重要。

三、结语

总的来说,思维导图是一种用起来非常简单,并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思维工具,它能够帮助学生在英语写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逻辑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文章有一个框架性的认识。教师如果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此方法多加利用,处理好信息适量性、相关性、层次性的关系,再加上对英语知识的运用,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一定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昀,董华. 思维导图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证研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5).

[2]李军华. 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7(4).

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范文8

【关键词】思维导图 价值 联想能力 表达能力

一、认识思维导图

1.思维导图简介。思维导图又称脑图、心智地图、脑力激荡图、灵感触发图、概念地图、树状图、树枝图或思维地图,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以及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它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巴赞(Tony Buzen)提出的。他认为:放射性思维是一种新的、以大脑为基础的高级思维形式,而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自然表达形式。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人们只有利用大脑自身的语言来思考问题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大脑的联想与创造力。因此,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2.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优势。从小学英语教学来看,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江苏省小学英语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吉桂凤在其所撰写的教育专著《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中就这样总结了运用思维导图的优势:(1)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注意力;(2)建构知识网络,提高记忆力;(3)开展思维训练,培养创新力;(4)培养学习策略,促进自主学习。可见,我们带领学生学习书本知识与学习并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通过传授给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能够帮助学生在减轻学习负担的同时又高效加强记忆、加深理解,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由词句过渡到语篇,影响“灵活运用”学习延展性。如今,根据译林小学英语教材的编排特点,Story time是语言的功能,是语篇的整体呈现,Fun time和Grammar time是句型、语法,是语言的结构。功能在结构之前,语篇在词汇、句型之前。在以往,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语篇内容,我们一般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先由语言结构板块入手,将重点句型结合Fun time呈现在一个情景中,从“点”的角度进行呈现和讲解,将重点难点逐个突破后再对Story time情景会话板块进行教学整合和剖析。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时,由简单到复杂,目的性明确。但这种方法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学生只会机械地模仿句子,在实际生活中进行灵活运用的能力较差。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是从结构到功能的,教材编排却又是截然不同的从话题功能到结构意图。

2.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语篇“思维结构图”。我们调整教学方式,按照教材的编排从Story time语篇直接切入教学,让学生整体感知话题情境,在第二课时再进行语言结构的教学。问题也就随之而来:词汇和句子都不会,如何进行语篇教学?如何使学生学懂文本内容并能建立合理的知识网络,从而促进新旧知识的整合?这就需要通过教师巧妙的课堂教学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维导图”在黑板上及时的呈现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在思维中架起“文本结构图”,通过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层级图表现出来,建立思维网络,帮助学生快速理解生词生句,理清文本脉络,从而理解对话。

3.思维导图在第一课时(语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案例。“语篇”的特征明显,它会直接围绕课题展开。无论在哪个年级段,语篇的思维导图框架都可从 “when, who, where, what, how”等这几个角度入手进行构建。即读标题,提出疑问词,然后引导学生学习语篇段落并解答。所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项训练后,学生就能做到抓住课文主题,理清语篇的脉络并画出相应的思维导图。对于学习较优秀的中、高年级学生,在对语篇进行预习时即可将相应的思维导图准确地表达出来。

译林小学英语6A Unit 8 Chinese New Year第一课时(语篇)文本内容围绕中国新年这个话题谈论了即将如何迎接新年。教师在第一次播放录音锻炼学生的听力之前,可提出问题“What holiday are they talking about?”学生在通过听力初步感知课文后,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即本课主题――Chinese New Year, 那么,思维导图的中心点也就跃然纸上了。接着,由问题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at Chinese New Year?引发在不同时段tomorrow, on Chinese New Year’s Eve, on the second day of Chinese New Year, on Chinese New Year’s Day将要进行的事情,由此,本课的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就不y找出了。

语篇有脉络,又是一个整体性的语言教学,所以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整体理解课文,快速构建知识网络,大大提高记忆效果。思维导图在语篇中的运用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提高。在课后作业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不看书的情况下,根据思维导图进行对Story time 的“复述”,这里的复述既可以是口头复述,也可以用文字复述,即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将文本内容进行文字表述。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语言的输出训练,是思维导图的又一强大功效。

三、思维导图在词汇与句型教学中的运用

1.紧抓单元主题,明确“重点”信息。由语篇过渡到语句的教学,真正实现了教材编排中的“从话题功能到结构意图”。在语篇部分的学习是培养学生通过上下文或前后对话的语境帮助自己理解句子的含义。但句子中所包含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所以仅仅知道句子的意思,就会出现“盲人摸象”般的学习效果,会使学生对语言知识产生片面的理解,甚至造成错误的理解。那么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将语法-句型-语篇与运用四者相结合呢?

在构建第二课时的思维导图时,学生会出现“找不到中心点”的问题。其实语法和句子看似是一个个零碎的分支,但其一定是围绕一个单元的主题进行分析与讲解的。所以,在构建第二课时的思维导图时,仍然要紧抓单元主题,或者是与单元主题紧密联系的中心思想,然后将词汇和句型进行分支联想,最后画出能够将单元主题与词汇、句型相联系、相统一的“思维结构图”,从而帮助学生整合新旧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词汇与句型的特点与联系,构建思维网络,有效提高对语言结构的理解。

2.思维导图在第二课时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在译林小学英语6B Unit 2 Grammar time & Fun time 的教W中,课堂仍然围绕本单元主题Good habits展开。但与Story time的教学目的不同,这节课要求学生能够在句子中正确应用程度副词和方式副词修饰动词;能够应用本课所学的句型“Do you ...?”“Yes, I do./No, I don’t.”进行问答;并且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在构思思维导图第一步时,学生要明确主题思想“Good habits”,然后通过联想,发散思维写出关于自己对好习惯的认知,如:go to bed early, do homework well等,教师顺势带领学生总结这些词组中的方式副词early, well, fast, late等;接着,由“Good habits”转向对“Bad habits”的谈论,引出句子I sometimes go to bed late at night. / He often feels sleepy in the morning.等,在此讲解sometimes, often, usually, never等频率副词。最后通过游戏Do you …? Yes, I do./ No, I don’t.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良好习惯、改正不好的习惯,同时通过操练句型对话达到加深理解“副词”用法的目的。以下是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见图3)。

图3

在词汇与句型的思维导图成型后,教师就可以根据思维导图的“网状思维”特点,将学生的语言输出训练再次提上笔尖。学生不仅仅要画图,更要用图。教师应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来发挥想象,发掘更多的与词汇、句型相关的信息,鼓励学生大胆地多说。因为英语学科的特性,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信息纳入与语言输出相结合。思维导图给学生提供了语言表达的支架。学生通过创作思维导图并进行表演,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协作交流能力。

四、结束语

由于思维导图具有的发散性特征,使学生的思维模式由传统的“线性思维”转化成具有放射性的“网状思维”,这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形成了语言学习过程中探索、挖掘式的高级思维模式,促进学生形成高级思维模式。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将语言知识内化, 以期达到自动化输出的水平。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认知策略, 它在使语言知识达到自动化输出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托尼・巴赞.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第二版)[M].世界图书出版社,2004.

[2]吉桂凤.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2015.

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范文9

一、问题提出

笔者在英语教学中发现,学生因受汉化思维的影响,对英语表达的运用缺少一定的认知体验,往往出现汉式英语(Chinese English)。在英语翻译上,往往是直译为主,例如,“人山人海”被翻译成:“People mountain,people sea.”;在语言表达上,往往以母语思维为主,缺少西方语言表达的跳跃性,使得语言表述生硬。在英语写作上,往往是“I到地老天荒”,不知在英语表达中,除了人可作主语,还有很多非灵主语。

究其原因是学生的认知思维受到母语的影响,缺少一定的连贯转换性。改变汉式英语的表达不合理格局,让学生从文化层次、表达交流、阅读积累等方式探寻思维转化,更利于学生形成有效的思维认知感悟和综合运用能力。

二、英式思维培养策略原则

(一)跨文化原则,文化是语言表达内涵,也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必须了解掌握的,从文化深处挖掘思维的来龙去脉更利于学生接受。

(二)对比原则,中西思维往往具有一定的迥异性,英式的直白和跳跃性思维,往往需要借助一定的理解语境进行综合思考,这也是学生必须关注的。

(三)表达原则,英式思维同其他思维一样,都需要通过表达的形式来予以呈现,以此来暴露认知感悟过程,便于教师及时指导纠正,提高理解的准确性。

三、英式思维培养的策略

(一)创设英语语境,激活思维

在情境中学习和使用英语,最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在指导运用中,教师应该根据课程教学内容,以英语输入为主导方式,多给学生指导,帮助他们在主动识记运用中获得丰富的感知。在创设英语语境中,一方面,借助课程学习内容,设计相应的学习语境氛围,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和任务主动融入课堂;另一方面,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建议学生在主动表达和综合运用的过程中主动调整理解策略,增强理解感知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进行牛津版M3U2 language的Welcome to the unit教学时,笔者首先播放一段25种语言版本的《let it go》,引出问题:Elsa princess sings this song in 25 _______, 从而引出主题language。然后通过阅读不同的文本,如介绍盲文的短篇、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等,让学生在全英语的情境中了解到语言的不同形式,自然而然地总结出无论是文字、手语还是音乐都是一种世界语言,从而呼应开头,点明主题。

(二)运用英语解释,深化理解

英语解释(English Interpretation)是学生学习运用英语的有效方式,通过原汁原味的解释说明,能在更好凸显细节、细化要点、理清思维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由依靠母语思维认知主动转化为运用英语学习认知,更利于学生识记和理解运用。

运用英语解释的过程也是学生对英语信息不断提炼和深层次加工的过程,在指导中,一方面,要找准英语表达的核心要点,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多元化的语言表达形式予以说明,深化理解感知;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在抓住主要信息要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借助前后的表达意境予以进一步拓展延伸和丰富。

引导学生从细微的差别中发现不同的词语内涵意义,更利于学生有效掌握运用。例如,country, nation, state 都表示“国家”的意思,不过在英语解释中则有细微差别:country: an area of land that has or used to have its own government and laws;nation: a country considered as a group of people with the same language, culture and history;state: a country considered as an organized political community controlled by one government.很显然country强调地域性;nation强调人文性;state强调政治性。通过这样的解释更利于学生识记和认可。

(三)背诵经典语篇,增强感知

背诵一些英语经典语篇,能使得学生在主动尝试识记的过程中,激活思维灵感,便于他们主动调整策略方法。一方面,教师应多从课程教学内容中找出相关的经典语篇,让学生能够在深刻记忆中品味其中的意境内涵;另一方面,多给学生提供理解记忆的时间,建议学生在自习或者晨读课上,带着虔诚虚赏析的心情主动学习和理解记忆,增强认知感悟。

以《New Concept English 3》(新概念英语3)为例。作为风靡全球近四十年的经典之作,新3中有诸多“无灵主语”搭配“有灵动词”,彰显英语思维的表达。如,Lesson15 “Very few of the fifty pence pieces and pound coins I have given him have found their way there.”虽然没有人作主语,但用“pence pieces and pound coins”这个无灵主语和有灵动词find ,给读者呈现的画面就是钱币长出双腿或翅膀,跑到或飞到不是钱罐的地方。

(四)品味经典作品,丰富思想

(下转第33页)

(上接第32页)

经典的文学或影视作品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精髓和艺术瑰宝。学生在品读或睿智或优美的文字,欣赏或绚烂的画面或幽默的对白中,不仅能体味出地道纯正的英式思维,更能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在日常教学中,笔者会以奖励的形式给学生播放美剧、好莱坞大片或是推荐阅读英文原版小说。美剧是美国人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其人物对话最能折射出美国人的思维模式,如深受学生喜爱的家庭情景剧《Modern family》;好莱坞大片则更加宏观的展示出英文世界的爱恨情仇,让人深刻体会其感性和理性的情感碰撞,如在进行M6U2 What is happiness to you 教学时,笔者就让学生观看了励志大片《The pursuit of happyness》;经典原版小说则是经历了历史长河的冲刷,保存下的文化瑰宝,可以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体味原汁原味的英语思维方式和情感。在与学生讨论What is happiness to you时,我推荐学生阅读美国著名文学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The Gift of the Magi》(《麦琪的礼物》),让他们明白真正的幸福无关乎物质,只要心中有爱。

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范文10

我向来不善用华丽而空泛的理论术语来装饰我的文章,我喜欢明白如话的表述一切。因此,在我的文章里,几乎没有人能够找出他所期望存在的可以标明文章“论文”身份的痕迹。但我以为,这不单是我的个性使然,更重要的,它代表了我的语文教学的基本观点。

对于语文教学的任务,言者颇多,但“任你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说穿了,我只将我的语文教学任务观归结为三大点:

一是语言教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教会学生一种语言。汉语语言的教学,从语音、文字、词汇、句子、修辞及基本的语法规则等方面,所囊括的内容应该很多。但我以为,除语法专家外,对于中小学生,是不必讲授太多的呆板而枯燥的语法规则的。因为人们对很多东西的掌握,不是靠理性传授,而是潜移默化的结果。学习语言尤其是这样。从基本的语音、文字开始,到大量词汇的掌握运用,再到妙语佳句的品味积累,最后到名段名篇的赏析记诵,都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感知。事实上,如果在中国随便找几位有声望的大作家来给大家讲授汉语语法规则,我想他们也未必是真正的行家里手。

教师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能熟练地、有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语言,完成交流,这算是完成了语文教学的第一任务。

二是认知教学。教会学生认知客观世界是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的最好媒介。记录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和改造是语言文字的重要功能之一。人类的行行,世间的万事万物,社会的昨天今天,都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记录,客观上也能找到很多这样的记录。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别人的记录来认知世界,积累语言;也可以通过我们自己对世界和人类的认知来练习运用语言。在教学中,我们把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对生活的感受、对情感的体验运用自己最理想的语言记录下来,梳理成文,或存放,或传递、交流、沟通,便构成了我们自己对客观物质世界和主观心灵世界的新认知。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作文教学。其实,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既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又要让学生独立认知世界。

三是思维品质的教学。听弦外之音是思维,见人所不见是思维。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思维。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应该是教会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读史使人明智”。“读史”必然带有语言学习的性质,但要起到“明智”的作用,就必然离不开读者伴随“读”这一活动的思维过程。我们常常“读史有感”,并情不自禁地圈点批注,就是用来记录历史史实的语言文字激活了我们的思维。我们喜欢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作评价,这就是基于我们在读书活动中的思维的结果。唐太宗说:“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如何才能把“史”当作一面镜子,并从中看到兴替?说到底,是思维在起作用。我们所要培养的思维能力,并不只在于“读史”。从“苹果落地”到“万有引力”是牛顿的思维,从洗澡时溢水的多少到浮力大小的计算是阿基米德的思维,从草叶划破手指到锯子的发明是鲁班的思维,这都是关于思维品质的典型范例。其实,人生处处皆思维。每一个人,在每一天的生活中,时时处处都需要有思维伴随。从表象到本质,从一般到特殊,从此类到彼类,都是思维。但思维的结果有对有错,思维的品质有优有劣。优秀的语文老师应善于指导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善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生语言,教学生认知,教学生思维,我以为这就是语文教学的三大任务。

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范文11

【关键词】 小学英语;思维导图;教学策略

与以往的表现思维过程的方式不同的是,思维导图不是一种线性的图形模式,而是一种灵活的、融合了多个分支的学习内容的图示。如今的思维导图不会将呈现形式局限于文字,教师在利用思维导图来完成教学任务时,完全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绘制软件来实现一个图文并茂的效果。并且基于这样一个技术性的基础,教师再将各主干知识进行一个联接,然后再细分各个层级的知识点。在小学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思维导图的功能特点十分适用于英语教学内容中的语法教学这一块,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中图文并茂以及层层分级的特点来表述一些较为复杂的语法、句式关系。不容忽视的是,强大的绘制软件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来建立导图,从整个导图的清晰度、色彩、结构以及说明、注释,都能做到更好的呈现。

一、思维导图运用于英语教与学过程中的优势

1.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优势阐述。思维导图的应用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在教师的教学方面的一个改善与提升;另一个方面则在于学生在学习方面技巧与能力的提升。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思维导图是教师向学生呈现学习知识点的一个很好的方式,思维导图在知识上的呈现更加清晰和直观,学生可以从思维导图中轻易地了解知识的内容结构,把握整个知识的体系。教师一般会将思维导图用于最后的课程总结以及大的知识模块的总结,作为所学知识的一个巩固。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与传统的英语的学习记忆的方法相比,思维导图由于其丰富的构建功能所带来的学习效果,会让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飞速的提升。将思维导图与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相结合,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成倍的增长,对于知识的内容与结构实现更好的记忆与把握。

2.思维导图的运用优势举例。例如,学生在倾听教师的讲课时,可以利用关键字的记忆书写,来将教师所讲解的知识的大概思路进行一个思维导图的概述。这种思维导图的构建便于学生掌握课堂的学习要点,从而专心地投入到学习的进程中去。另外,思维导图对于我们大脑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我们在创作思维导图时,会不可避免地使用不同的颜色以及图片来进行一个导图的版面设计。而且这些元素的使用也是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了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让学生学会在学习过程中找打关键点,节省了学习上的精力与时间。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前景展望

在小学的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前景可谓是十分广阔。首先,思维导图对于知识重点的突出是十分明显的,有效地帮助学生去记忆课程中较为重要的知识点,从而让他们的学习质量得到提升,减少了学生多余学习精力的耗费。其次,思维导图构建的过程就是一个知识强化的过程,学生在知识框架的构建过程中是在进行重复的巩固与学习,是学生一个很好的记忆型的工具。

因此,无论是从学生在英语方面的语言表达能力上的提升来看,还是从学生个人在英语语法知识上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的提升来说,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思维导图对于学生的整个学习上的指导作用和强化作用,无遗是最大的。从单词到语法,再到基本句式的组织与运用,导图都能将课程的知识点进行一个合理的框架建设,这种教与学的功能都能在这些学习环节中起到一个很好的辅助作用。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学习中的运用案例

纵观目前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中的运用现状,我们可以发现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英语中的具体教与学的过程中是一个十分明智的教学举动。对于小学英语的单词来说,如利用思维导图对“My family”课程中的单词进行一个分级的记忆时,学生可以先将单词进行一个分类:所有与家人相关的单词隶属于一个模块、与个性描述的形容词另外隶属于一个模块等。这样进行几个模块的单词分类,学生可以分类去记忆单词,并且对每一个单词都可以进行额外的配图和解释说明。学生甚至可以在导图中对于一些较为难记忆的单词进行配上一个例句,辅助记忆。

对于小学英语中的口语练习来说,如利用思维导图“At the mall”课程中的warming up环节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图示功能,来构建整个口语的练习的情境。教师只需要在构建的过程中加入一些关键字对情境进行一个描述与提示,对于学生在知识上的主动运用能够起到一个很大的帮助。这中口语联系中的思维导图的建立,往往是作为一个预习的项目,让学生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以前进行了解,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的开展,也大大节省了教师在课堂上临场进行思维导图构架的教学精力与时间。

总之,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英语的教与学中,便利的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学,同时也便利了学生的学习。从教师在课堂上知识内容的总结上可以看出,思维导图对于知识的总体呈现,学生更能适应去理解与记忆;从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活动上可以看出,他们的学习效率得到一个飞速的提升。

【参考文献】

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范文12

【关键词】思维导图 小学中年级 英语课堂

一、思维导图的含义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英国学者托尼・博赞(Tony Buzan)在20世纪70年代初所创的一种整理思路的方法,和传统的直线型记录方法不同的是,思维导图是以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起概念之间的联系。

思维导图要求教师在了解学生特点、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按照学生实际情况,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思维导图没有具体的特定的模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图形、线条、颜色进行图文并用的随意组合。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第一,思维导图有利于帮助学生把握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将课堂所学的零散知识总结归纳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脉络,帮助学生快速的看见教学关键点,一些相关知识可以由此发散出去,使学生一通百通,高效掌握课堂内容。

第二,思维导图有助于教师实现个性教学,有助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思维导图在教师的灵活运用下,可以将对于小学生来说较为枯燥的知识变成色彩鲜明的、利于学生记忆的、图文并茂的可视信息。这种呈现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也更易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实现思维的扩散。

第三,思维导图还可以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明确各阶段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意识到一节课、一个单元、一本书、一门学科都是一个完整系统的整体。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重难点突出、查一知百的知识体系。这种简单明了的知识呈现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的记忆。

三、思维导图在中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小学中年级是英语学习的重要转折点。学生从一二年级的口语对话式英语学习,逐渐过渡到包括语音、单词、语法、语篇等多方面的英语学习。另外学生本身的认知结构也开始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考辅助工具,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下面笔者把自己在小学中年级英语课堂中用到的思维导图进行简单分类。

1.在语音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随着自然拼读法(Phonics)的流行与推广,小学语音教学不再拘泥于传统音标学习,而更注重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思维导图有利用帮助学生更系统的、一目了然的把握单词基本发音规则。例如在学习字母组合ea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ea的两种不同发音,笔者将之绘成思维导图。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能更轻松的掌握它们的发音。

2.在单词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中年级英语词汇量变大,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大量的词汇有一定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将词汇分类整理归纳,并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复习旧知,也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新词汇,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例如,在教授新~monkey,tiger时,教师可以以animals为主题,先复习dog,cat,cow等学生一年级旧词,在通过思维导图,引申出monkey,tiger等新词。除了运用同类词学习生词,还可以由单词的含义、发音结构、近义词反义词等角度,来帮助学生重新整理思路。

3.在语法教学上运用思维导图。中年级开始接触语法知识,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借助树形思维导图来让学生操练语法,帮助学生对知识结构形成整体观念,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例如在学习be动词语法知识时,笔者借用树形思维导图,由be动词导出am,is,are。再将动词am关联I;动词is关联he,she,it;动词are关联we,you,they。学生借助这张思维导图再进行练习,

4.在语篇教学上运用思维导图。笔者学校为学生开设了英语绘本教学,因此在书本对话语篇的基础上,学生还有机会接触大量的故事语篇。以绘本《Carla Crocodile Goes to See the King》为例,故事主要讲述了鳄鱼Carla想要成为Queen,于是开始努力完成King提出的要求:some silver shoes,some purple pants,a crimson coat,a hot curry。但在完成国王所有要求后,却认清国王贪得无厌的本性,最终弃后位而去的故事。教师可以根据故事主线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对故事脉络有更清晰的了解,不仅如此,还培养锻炼了学生对故事语篇的解构能力。

四、结束语

思维导图就是一种集合图形与文字于一体,有色彩、有线条、有图像、有联想,能清晰的呈现逻辑关系的高效工具。这种思维模式把逻辑思想变得可视化,图文并茂的形式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增强思维能力,提升小学生的注意力与记忆力,帮助小学生掌握重点,让教师想要呈现的知识点更容易被学生记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