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发展的要求

经济发展的要求

时间:2023-07-24 17:07:46

经济发展的要求

经济发展的要求范文1

关键词:素质教育;知识经济;内在关系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1-0204-02

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它表明人类经济发展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从本质来讲,知识经济赋予知识以经济学含义、生产力含义、经济效益含义。这一方面要求对传统的经济学进行革命,使经济发展真正从资源依赖、劳动依赖、技术依赖转移到知识依赖、教育依赖的轨道上来;另一方面,又对传统的知识观进行革命,使知识的生产、积累、使用都能直接面向经济发展的要求,直接能进入经济的运行过程,从而成为直接的财富源泉。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将起到关键的作用。教育既是知识生产、积累、使用的主要手段,也是经济发展转向知识领域的根本途径,更是知识向经济过程融合的桥梁和纽带。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经济也可以称为教育经济,即以教育的发展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的挑战,从根本意义上说也就是对教育的挑战。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首要的是加快教育发展的步伐,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这是知识经济的内在逻辑和根本要求。

一、知识经济对教育改革的影响和要求

知识经济对教育产生影响,源于知识经济中知识观的变革以及知识经济对人们智力发展水平提出的普遍要求。这两个方面,既决定了知识经济对教育必然会产生影响,也限定了知识经济对教育影响的范围。

(一)知识经济中知识观的变革,客观上冲击了教育的基础

知识经济是社会历史发展中出现的一个新事物,知识经济的基本含义,导致了人们对知识、知识的作用、知识的来源等问题认识的改变,其实质是改变了传统的知识观,形成了一种新的知识观。

传统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的系统总结,是各种事实及其概括的体系;知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力量;真正的知识是从实践中来,又经得住实践检验的客观真理,真理性是衡量知识价值的客观标准。

相关文献把知识分为两大类:包括事实和原理两方面内容的外显编码化知识;包括技艺和人才两方面内容的隐含经验类知识。在人们在实际的使用中,知识经济中的知识主要侧重于可操作性的知识及其原理。知识是人们为了经济目的而生产出来的,效用性是知识价值的根本标准。知识的作用或价值也正是通过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来实现的。其中,知识的生产与分配是基础,知识的使用是关键。

这样,知识经济中的知识观就实现了三个转变,从知识是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转变为知识是人们为了出售而生产出来的工艺集成的技术性知识及其原理;从知识是推动整个社会进步的力量转变为知识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获取高额经济利益的源泉;衡量知识价值的标准从真理性转变为效用性。教育总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中知识观的这种变革,客观上影响了教育的基础。因而,知识经济必然要对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知识经济提高了人们对智力水平的需求,客观上影响了教育的目的

在知识经济中,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都对人们的智力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所谓知识的生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出从来未有的新知识,这是知识生产的主要方面;二是重组已有的知识,使已有的知识形成新的结构,产生新的效用性。这二者都可以称为知识创新。这种创新需要人们具有较高的智力发展水平。离开了人们的一定的智力发展水平,知识的生产就不能实现,知识经济也就失去了依托。

知识的分配和使用也需要人们具有较高的智力发展水平。知识的分配包括知识的生产者对知识的销售,但更主要地表现为知识的消费者对知识的购买。知识的使用则是消费者运用所购买的知识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以创造出新的经济效益。在知识购买的过程中,要求消费者必须具有较强的辨识能力,能够在各种知识产品中找出最有效用性和最有经济效益的产品来。在知识的使用中,则要求消费者具有学习的各种能力,这些能力越强,就越能更快更有效地学会、掌握新知识产品,从而更有效地使用新知识产品,创造出新的经济效益。在知识经济中,更快更有效地使用新知识产品,也就等于抓住了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知识经济对人们智力发展水平提出的普通高要求,客观上影响了教育目的中人的身心素质的规定。因而,知识经济也必然要对教育产生影响。

二、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内在要求

应试教育曾经因适应于工业经济的内在要求而存在并产生过积极作用,但随着现代化进程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应试教育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经济社会的发展内在地要求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实施素质教育并不是简单地表现为对应试教育的纠偏,不是对应试教育的简单否定,也不仅仅是教育系统内部的自我调整改良,而是依据经济社会的内在要求,在扬弃中继承,在发展中重建素质教育体系。

应试教育曾经应于工业经济社会的要求,并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因为工业经济社会性的发展通常呈现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社会经济化;二是经济数量化;三是经济技术化。这种特点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则是:一是要求培养通用型、标准化人才;二是强调功利和速成,要求学生能较快地掌握某种知识、技能,并能尽快地对经济发展产生作用。这些要求决定了教育具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教育的简单划一性。即从上到下,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一张试卷考全国、一场考试定终身。二是教育内容的片面性。经济发展需要什么知识、技能就传授什么,导致专业越分越细,人才的知识结构也越来越窄。三是在注重教育的应性功利性,注重人才技能培养的同时,忽略人才的创造性和个性。这就使应试教育不仅成为一种必要,也成为一种可能,并使应试教育成了许多向工业化迈进的国家的共同现象。

教育的转轨不是对过去教育的简单否定,也不是对过去教育的简单修补,而是一个在扬弃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重建的积极创造的过程。重建成的基础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实施素质教育一定要瞄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要求,否则,就会脱离社会的发展,就会失去社会的支持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在推进教育改革的时候,我们必须准确地把握住经济社会对教育改革的要求。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对教育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将承担新的使命,同时也就对教育的转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知识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依据

(一)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要求

21世纪初,我国要实现由小康向现代化的大跨越,这对教育、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社会化对人才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人才素质的综合化;二是要求人才的个性化并有创新的能力;三是要求人才的多样化。经济的变革必然体现为对教育的要求,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人才提出综合文化素质的要求

人类生活方式变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包括人口革命的“人类生态革命”,强调将教育、培训和信息活动同环境、人口和发展问题结合起来。可见,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全民的教育程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要战略,不是单靠行政命令或经济行为就能实现的,它必须建立在教育和全民族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因此,要实现经济与社会、生产方式与生活的协调发展,就需要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要培养人的可持续发展的素质,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而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就只能是素质教育。

(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国民素质和教育的支撑

市场经济的一个潜在危机是国民素质不高,文化环境不够理想。表现为商业道德、商业伦理低下,信用低下以次充好,坑蒙拐骗,欠债不还等问题严重存在。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提高整个民族的价值道德伦理水准,要求整个社会具有良好的商业道德、商业信誉、商业伦理,并依靠这种上文化的发展来支撑下一步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把教育作为整个文化建设的奠基工程式,通过教育的行为、教育的功能,使儿童从一开始就能接受良好的人格教育、伦理教育、社会性人文道德教育,而这正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所以,素质教育不仅是教育内部的调整,也是市场经济对教育的一种迫切呼唤。

(四)素质教育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人才素质基础

知识经济最早是在1996年底提出来的。世界经合组织在公布有关国家的经济发展的状况时发现,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在其国民财富的增长中,新增加的国民财富已经有50%以上直接来自于知识的进步。据此,他们敏锐地发现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到来。知识经济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整个经济的基础不是技术化而是知识化;第二,经济开始柔性化,产业开始软性化;第三,经济要依靠文化来支撑;第四,经济的创意性。这四个方面的特征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全方位的,强调教育综合和全面素质。即从强调专业到强调综合,从强调技术到强调知识,从学会应用到学会思维,从着重智商到着重情商。教育要能满足知识经济的要求,就必须致力于提高人的情商,提高人的创造性,不断丰富人的知识和发展人的个性而这些都是应试教育无法承担的任务。这需要用一种崭新的教育思维来推动教育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素质教育是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呼唤和挑战,也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

推进素质教育,是关系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许多国家已将质量教育(qualit-oriendeducation)、全面质量教育(Wholequality-orientededucation)即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就是为了使自己能在21 世纪经济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这是一种竞争、一种挑战,我们不能再等待观望,不能再有丝毫的犹豫,应当坚定不移,立即行动,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 查有梁.知识经济与人才开发[J].教育研究,1999,(4).

经济发展的要求范文2

农业四化中产业化是基础、市场化是途径、标准化是条件、国际化是目的,而结构调整是实现四化的手段。随着农业四化程度的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和经营集约化已是大趋势。小生产永远没有出路。必需扩大家庭经营规模,改变农业经营方式,实现农业产业化,从而逐步实现标准化,就可获得规模效益,增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并推动国际化进程。

首先,积极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加速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土地使用权的流动是扩大农业经营规模,进行产业化生产的渠道和前提,但实施过程中要处理好土地承包“稳”与土地使用权“动”的关系;“人”与“地”的关系;农户与企业的关系。产业化的微观基础是企业,企业进入农业,第一步主要是进入农业产前、产后的经营性服务领域,而不是直接的农业生产领域。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企业带农户,发展订单农业,向农户推广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市场信息,购销农产品,加快农业技术进步和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第二步才是大面积租赁农户的承包地从事农业直接生产领域的经营。

目前中国农村企业及中介组织的现状是,传统的中介组织供销社负重运行,市场化改造不够。新生的中介组织数量短缺,且运行和发展面临制度环境障碍。中介组织发育滞后,阻碍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加快农业组织的创新,加强对家庭经营的改造,这就要求政府加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规划,在政策上对企业和农户提供指导;对有关参与主体加强综合协调服务,形成统一开放和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测体系和信息体系建设;加快现代产业组织形式在农业中的引进。

农业产业化基于不同地区和农户要区别对待,东部沿海地区在于实现企业的升级;中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在于扶持合作社和企业的发展;西部在于加强制度环境建设,消除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度障碍。

农业企业化属于个量微观经济,农业产业化属于总量宏观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需要农业企业形成专业分工,把竞争优势和对农户的辐射带动能力作为行为依据,推进订单农业,着眼于农业产业链,增强创新能力,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目前农业企业特别要把加强农业产前支持、产后开发,作为增强竞争优势的重点,产前要不断提升农业科技的综合发展和应用水平;产后重点进行农产品包装、分级、营销、品牌管理。

其次,外连市场内育产业联合体,促进农业市场化进程。农业市场化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客观要求,用法人组织形式招商引资、开拓国内外市场,是发展农业企业的一般模式和必然趋势。农业企业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确定自己的生产方向,并通过协议购销、合同收购或股份合作生产等方式,与农户结成合理稳定的协作利益关系,把农民与市场连接起来,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

农业企业为农民提供优良种子、种畜、种禽以及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提供技术指导、培训,农户成为企业的具体生产单位,如此既使企业获得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料来源,又以利益调动农民按合同种养的积极性。

推进农业市场化进程,需要实施多元化战略分散市场风险,即产品市场多元化战略。这需要优化调整产品结构,由少品种向多品种、系列化发展;由原料产品、初加工产品向深加工产品发展;由窄市场单元化向宽市场多元化发展,建立销售网络,用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开拓国内外市场。

第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提高动植物产品卫生水平是保障人民生活、实现生产目的以及确保出口获得利的基础。为此,要尽快提高动植物检疫能力和水平,创造条件,逐步建立与动植物检疫体制。应依法加强对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生产、流通、使用的管理与监督,严格标准化程序,切实控制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重金属离子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从根本上提高产品质量。

标准化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要建立健全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制定规程,使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都有标准可循;要加强产品质量标准监测监督,健全监督、监测体系,完善质量检测中心、化验中心;科技示范基地园区要起示范作用,推进标准化生产。

第四,培养人才开拓市场,实施农业国际化战略。培养农业标准化、市场化的管理专业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实现农业国际化的基础。应尽快造就培养通外语、懂技术、善营销的高素质队伍,并逐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按照国际市场标准组织生产,为农业全面与国际市场接轨打下坚实的基础。要结合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生产技术,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深加工程度,培育一批名牌农产品,使农产品不仅具有成本优势,同时也具有质量优势和品牌优势,全面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围绕基地建设坚持不懈地招商引资、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和良种。引导资金投向农业综合开发、农产品深加工、农业社会服务等项目。在提高与国外中小企业合作的基础上,努力吸引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引进大客商、大项目、大资金,带动农业国际化。

农产品科技含量是农业企业角逐国内外市场的基础,要以农业高科技基地示范园区为载体,引进、开发、推广在国际市场上适销对路的农业新品种,引进无污染、高科技含量、投资回报大的高新技术项目和农业高新优良品种,大力发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改善农产品品质。

传统的农业发展战略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参与国际竞争进程的新形势。中国农业应该选择竞争性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农业标准化进程,充分发挥中国农业的比较优势,加快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农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从自给自足型农业向市场竞争型农业转变,从增产型农业向质量效益型农业转变,从依靠传统技术转向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转变,从劳动密集向劳动密集与资本和知识密集相结合转变,从依靠资源消耗型的增长方式向重视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转变。

农业经济在当前发展的内在四化要求,需要政府深化农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大引导扶持力度。首先,政府要积极开展制度创新,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鼓励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着力培育农民自发兴办的各类生产和流通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和发展农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提供信息技术服务,进行市场价格协调与行业管理,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应诉,处理贸易纠纷;建立农产品进口监测与产业损害预警系统,限制敏感农产品过度进口;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重组与技术改造,扶持和培育农业基地企业,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体系。

其次,改革农业管理体制,明确界定政府职能,加强统筹协调和宏观调控的职能,清理和调整不符合WTO规则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农业法规体系,借鉴和利用有关国际农业法规保护和支持中国农业的发展。

第三,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农产品购销市场化进程,重点抓好质量标准体系和市场信息网络建设。

第四,引导农业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组建联合体,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

经济发展的要求范文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是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战略指导思想。它是在总结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作为建设和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中的与时俱进。建设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本质要求。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长期艰辛探索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以为核心的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就提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问题,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但是在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有两个重大失误:一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阶级斗争为纲;二是方法不对头,搞“”、“一大二公”等。由于违背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我国的发展走了弯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深刻总结经验教训,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开创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历史新时期,使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适应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并实施了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等重大发展战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推动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大大深化了。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使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二)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以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坚持、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总结历史经验和新的实践的基础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出的进一步的回答。

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第一要义,离开发展就谈不上社会主义,发展不快不是社会主义,发展不好也不是社会主义,这是社会主义的“硬道理”。实现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更好更快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安身立命之本,是社会主义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要追求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发展、又好又快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目的有了更清醒的把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创造人人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内涵有了更全面的概括,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规律有了更科学的揭示,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方式有了更明确的规定。这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党和人民的伟大创举。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各方面的发展,都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基础的;今后能否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关键也在于能否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得更好。科学发展观既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理论升华,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选择。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资源的一种配置方式、一种经济运行机制,是人类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给我国经济社会注入了以往一切时代都不可比拟的生机和活力,使市场不断扩大,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分工协作日益发展,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社会财富竞相涌流。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也是社会主义能够与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并取得成功的明证。但是,市场经济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市场机制主要解决的是经济效率问题,而不能解决事实上的社会公平问题。在分配关系、就业保障、公共福利、经济秩序、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领域,市场往往是失灵的。我们党在确定改革目标时就明确强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注意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保持和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为我们提供了更好地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就是要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最大限度地克服市场机制的自身弱点和消极方面。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就应该体现在这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正确处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系。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没有公有制就没有社会主义。离开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就无从谈起,科学发展观也不可能得到落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加快生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是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条件。“两个毫不动摇”不可偏废,决不能只抓一个而忽视另一个。只有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集体经济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和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不断增强公有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创造精神,集中力量保证重点建设,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发展、共同富裕的目标;只有积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才能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分配问题至关重要,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极其重要的方面。正是由于我们坚持了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才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如果走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可能使百分之几的人暴富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的生活富裕问题,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在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下大力气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只有不断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才能既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又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从而振奋起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幸福生活的巨大热情和创造精神。

(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正确处理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关系。宏观调控体现国家意志,保证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促进国民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健康运行。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并且有效抑制了市场经济的周期性起落,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和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的经济体来说,是一个奇迹,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巨大威力。我们既有抑制经济过热、实现“软着陆”的成功经验,又有克服经济紧缩、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成功经验;既战胜了各种国内困难,又有效应对了种种国际风险。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等基本国策,都是国家从全局出发调控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也只有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才可能实行。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国家的宏观调控任何时候都不能削弱。一方面要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一定不要管,真正交给市场;另一方面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断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把政府应该管的事真正管住、管好,抑制市场机制的盲目性,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只有在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才能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基本的经验。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根据我国发展出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指导思想,极大地推进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其中尤其以科学发展观的作用最为突出。科学发展观是具体的发展的科学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

(一)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当前,某些地区和部门领导干部头脑里的发展观念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有的依然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单地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有的依旧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为“以速度为中心”。还有的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追求产值,甚至弄虚作假,贪大求洋,热衷于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借“统筹”之名搞新的形式主义,如有的打着“统筹城乡”和“城乡一体化”的幌子,动辄提出搞什么“国际一流”、“超一流”,歪曲和背离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有的热衷于贴“标签”、炒概念,以口号代替对“五个统筹”的具体贯彻落实。这些情况表明,转变发展观念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二)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必须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来抓,真正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之上。一是要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要抓住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调整重组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机遇,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从本地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展既具有地方特色又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二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要按照更多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完善创新机制、培育创新人才,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利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三是要把节约能源资源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办法。要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原则,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厉行节约,逐步形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要着力推进以下几项改革:一是要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等改革,从体制上解决产业结构趋同、增长方式粗放、低水平扩张的问题。二是要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有序推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引导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合理配置,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三是要深化社会领域的改革,推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体制改革,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四是要推进劳动就业和社会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为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创造条件。

(四)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体制创新,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努力形成一整套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是要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真正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二是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要按照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的要求,积极推进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股份制改造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步伐。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督,使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三是要积极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要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完善商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四是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支持企业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和服务出口,严格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出口,把引进外资同提升国内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结合起来,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企业改革改组改造结合起来,着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

四、科学发展观是我国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我国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而要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不仅要解决近30年来快速发展所积累的大量矛盾和问题,还要解决好今后十几年、几十年发展中产生的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解决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要求我们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具体来讲应做到四个坚持。

(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具体落实到定量化的指标上,就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达到40,000亿美元,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这个定量化的指标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全面发展;在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基础上,推进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方面体制改革的配套进行。

(二)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协调性。我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由来已久,当前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仍然很大。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解决发展中的不协调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的迫切需要。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二元结构的特征极为突出,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现象决不是在短时期内能够解决的问题。根据有关专家测算,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前,我国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仍将难以根本扭转,而且,由于我国面临着国际上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和在国内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双重任务所造成的两难选择,实现我国的协调发展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是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乃至几十代人长期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因此,坚持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

(三)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性。由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的解决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不会一蹴而就,制约我国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还将加大,实现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按照国际上判断发展可持续性的标准,扭转我国可再生资源消耗速率大于可再生资源开发速率、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速率大于可再生资源消耗速率、环境污染排放速率大于环境对污染吸收速率的局面,还是一个要经历长期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而且随着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的高峰,能源、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将日益突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将是我国发展长期面对的突出矛盾。这些事实表明,坚持可持续发展,解决好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将是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始终的要求。

(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期性。我们只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切实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由此可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当前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指导思想,而且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唯其如此,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落在实处,才能真正有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就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思想,不断推进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科学发展观极大地深化了对人类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出了重大理论创新,为实现在我国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经济发展的要求范文4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交通运输业;传统产业;现代服务业

中图分类号:F50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5-0052-03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综合考虑了我国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突出强调了要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理论界围绕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此同时,国民经济各部门都在考虑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作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前导性作用的交通运输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此,本文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入手,探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取向。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研究制定了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宏伟蓝图,强调指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从一定意义上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一场深刻变革。在这场变革中,深刻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及其精神实质,是十分必要的。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

现今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的现实及未来要求而提出的战略决抉。其形成经历了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演变过程。

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理论界一直关注这一问题。这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含义,主要是指通过生产要素结构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也就是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就是实现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它主要立足于探讨经济持续增长的要素投入结构,期待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度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实际上,从20世纪40年代末,后发展中国家强调的发展主要是指这种形式的经济增长。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内容涵盖了“增长方式的转变”的内容。从“增长方式的转变”到“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仅是文字面的变化,其提出有其深刻的理论背景,而且是一种逻辑上的递进。

从国内来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针对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现实状况而提出来的。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GDP获得了较高的增速。同时应看到这种增长是一种不均衡的增长,我国的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产业结构亟待调整,社会矛盾问题不断增多。可见,以GDP作为衡量标准的经济增长,是不全面的。包括经济增长在内的发展方式的转变,强调了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这种发展方式更加注重社会目标,注重民生。

从国际上来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全球性问题更加复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是根据国内新形势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的战略性调整。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讲这是一场深刻的变革。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

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体现了发展与增长的内涵的差异。发展与增长不同,发展绝不仅仅表现为速度的快慢,而是突出强调了社会目标以及重视民生,达到增长和分享的平衡,改变经济增长单纯依靠物质资源消耗、不考虑资源环境制约的弊端,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就是说,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这种转变的核心。其内在要求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从而达到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把社会发展看做是受客观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他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指出:“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识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同其他任何观点比起来,我的观点是更不能要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刘福垣教授也曾说: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所谓发展方式,是认识了发展规律的人们推动发展的方式。”他还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让位于以社会发展为中心,即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其逻辑重音在协调、和谐上。”“把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本体,把人们社会身份的变化当做发展”,这里深刻阐释了发展的本质,也揭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人的全面发展。这种提法有其充分的理论依据。提出转变发展方式,实质是追求一种新的“社会体系”。正如默顿所说:“在社会结构中,现存要素的反功能后果逐渐累积所形成的紧张与压力,绝非任何社会计划所能压制,因此,终将导致制度的崩溃以及基本的社会变迁。当这种变迁超过某一特点,而且是无法轻易辨认之点时,我们习惯上说一个崭新的社会体系已经出现。”那么,在这一社会变迁的时代,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哪?应该是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问题。而倡导这一问题的前提是关注资本的逻辑。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当代人类社会仍处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普遍特征。在这一社会形态中形成了社会关系的普遍物化。“在交换价值上,人的社会关系转化为物的社会关系;人的能力转化为物的能力。从而带来资本的无限追求剩余价值。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所在。”资本作为物化的关系对人的抽象统治根本不是后现代的文化批判所能彻底解决。只有通过否定私有财产现实的物质运动,只有积极扬弃异化,只有在共产主义生存论的意义上,现代性才能走向终结。“从而实现马克思所提出的‘个人全面发展’阶段,并提升人的价值与尊严。”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的确立是对现代性的真正超越,是突破人对物的依赖,真正以实现人的自身价值为归宿。可见,扬弃”物的依赖性“应该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的价值取向。转变发展方式其精髓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体现。

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取向

转变方式,实质是由经济增长推动经济发展的方式,转变为由社会发展推动济发展的发展方式。这意味着我国经济社会领域正发生着一场深刻变革。这一变革对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也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提出了新的挑战。

历史与现实表明,交通运输业发展程度如何将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该地区包括交通运输业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正相关。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实现交通运输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其特殊的意义。这种转变的宗旨就是要以人为本,顺民意,改善民生,促进交通运输业全面可持续发展。

转变交通运输业发展方式,必须认识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其发展方式选择必须与一定时期交通运输发展水平相适应。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先导作用。马克思曾有专门的论述。马克思认为:“物品的使用价值只是在物品的消费中实现,而物品的消费可以使物品的位置变化成为必要,从而使运输业的追加生产过程成为必要。”马克思这一观点深刻揭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流通与运输的关系。同时马克思还认为,交通运输在缩短商品流通时间以及加速资本的周转方面的作用。“一个过程的产品能够以什么样的速度作为生产资料进入另一个过程,取决于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马克思的观点重在强调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必须促进商品的流通。当然,这种商品的流通的含义是广义的。运送旅客也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亦即人对运输工具的需要以及人对商品流通的需要。转变交通运输业发展方式,必须实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其着眼点应立足于交通运输业的长远发展,使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协调,也就是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相适应。

就目前来讲,总体来看我国的交通运输业的综合运输体系的建立,其运输能力不断提高,但必须看到由于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运输能力仍显不足。同时运输结构方面的问题也较突出。“瓶颈”的制约问题仍然存在。

无论是国内对运输需求,还是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国外对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势在必行。据统计,“到2020年我国交通运输需求总量将是目前的2.5―3倍……我国路网密度只有美国的2/3,高等级公路约为美国的1/5……目前全国还有0.4%的乡镇和4.2%的行政村不通公路;营运机场数量不到美国的1/3;内河三级以上航道仅占航道总里程的7%,而美国为61%,德国为70%;运输效率和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公路货运车辆空驶率比发达国家高10%~20%;城市公共交通滞后,远低于发达国家30%~70%的水平。”转变交通运输增长方式,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改革开放30年来,交通运输业虽然取得长足的发展,但总的来看交通运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仍不适应,我国的运输增长率滞后于经济增长率。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后期的中后期,工业化、城镇化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以及在生产与消费之间,运输特别是综合运输日显重要。另外,对客运还有一个舒适安全的要求。这些都需要科技创新,需要改善交通运输工具,提高服务水平。为此,运输业必须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为以社会发展为中心,也就说不再以GDP为主要考核指标,而是立足于通过交通运输业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人的发展,以实现交通运输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变。

为此,在2010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交通部部长李盛霖指出:交通运输业转变发展方式必须做到“五个努力”。“第一,努力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第二,努力提高交通运输设施装备的技术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第三,努力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第四,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第五,努力提高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确立这一目标,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理念创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这种转变还体现在由投资拉动转为科技拉动经济的方向转变。交通运输业所倡导的三个服务,即以“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和“站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角度审视交通适应能力、站在人民群众对交通需求的角度审视交通服务水平”的理念是引领交通运输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要大力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推动交通现代化进程,提高交通现代化水平。这将促进交通运输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这关系到交通运输发展的全局,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确立以人为目的的全面社会发展,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精髓,这是一场经济与社会的深刻变革,是一种发展理念的更新。是扬弃“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人的存在方式的物化性的体现。交通运输业要适应这一变化,必须明确其在经济社会各领域中的地位、产业性质、服务对象。实现交通运输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交通运输业的基础、先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唐龙.再论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探索,2009,(2).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2.

[3] 刘福垣.试论发展方式转变的科学内涵[N].中国经济时报,2010-04-21。

[4] 默顿.论理论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126.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3-104.

[6] 余嘉强,曾永超.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论价值[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5).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68.

经济发展的要求范文5

关键词:区域经济;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引言

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经济发展受到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用以反映不同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区域经济发展不但受到区域内以往发展历史、政治经济政策和经济战略的影响,还受到人口素质、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等条件的制约,这带来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形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特点。这种不平衡引发了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智能结构、技术能力的多样化,使成人高等教育也具有了鲜明的区域性特点[1]。韩海彬、李全生在《成人高等教育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一文中,通过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检验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增长与成人高等教育投资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成人高等教育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明显稳定的双向长期因果关系,形成了良性的互动机制,且东、中、西部地区的成人高等教育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并不相同,其中东部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2]。因此,区域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必然引发成人高等教育的区域化发展需求。

1 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

不同时期成人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尽相同,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根据其价值取向可划分为学历型、职业型和学习型成人高等教育[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继续教育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是社会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4]。因此,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将实现从传统的学历型、职业型向现代学习型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变,这种转变实质上是成人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以提升成人素质能力为目标的终身教育理念和学习型社会理念逐步形成。

2 成人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成人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用以弥补学历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不足。成人教育机构要针对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供给提出的差异化需求,开展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规模的成人高等教育。

2.1 满足社会人才再培养需求

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开放战略而来,企业技术升级改造、管理模式国际化,均需要培养数量庞大的专业科技人才、高质量的劳动者和高级管理人才,普通高等教育的学历教育模式难以满足社会成人的再教育需求,而成人高等教育却能够通过其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和丰富的教学内容快速的满足社会在职人才的再培养需求。

2.2 满足知识快速更新的需求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知识更新日益加快,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成人高等教育能够以更快、更新的姿态将所获得的新知识、新技能、新观念、新思想传递给受教育者,有针对性的快速提高社会再教育对象的行为素质、道德品质、专业技术能力,以此来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2.3 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优化人才结构的需求

普通教育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内不同技术能力岗位对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结构优化的要求,面对不同层次的在职人员再培训、再学习需求,只有成人高等教育能够依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开展专项的技能培训和科技文化知识的传授,实现区域内不同层次的人才各尽其能,最终实现区域社会人才结构的合理化分配,搭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社会人才结构。

3 成人高等教育的区域化发展目标

区域划分以地理和经济特征为基础,中国地区的区域划分要尊重行政区域的完整性。成人高等教育的区域化发展要立足于区域、服务于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

3.1 明确成人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定位

成人高等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之处在于,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要对象是社会在职人员,其职业稳定性较强,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要责任是提高教育对象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以此来满足经济发展带来的人才能力素质提升需求。面对教育对象流动性较低这一现状,成人高等教育的开展,只有在结合了区域经济发展对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的区域性需求特点时,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因此成人高等教育应实施区域化发展,这不但能够有针对性的提升区域范围内成人群体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还能够使成人高等教育获得更多的认可,形成良性循环发展的动力。

3.2 明确成人高等教育的责任

成人高等教育的区域化发展定位要求其必须责任鲜明的服务于区域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其主要责任是密切关注社会经济发展,抓住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结合自身的优势融入到经济发展中,切实解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面对的特定人才紧缺问题;关注经济发展走向和社会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结合国际成人高等教育成功经验和区域教育环境,有针对性的做好人才储备,以此来推动和引领区域经济的发展。

3.3 形成社会认可的成人高等教育

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亦应立足于区域,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切实为社会培养出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可用人才,让社会认识到成人高等教育的作用和效果,进而转变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认识,形成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广泛关注、支持和参与的良性发展。

4 成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建议

经济发展的要求范文6

关键词:新时期;会计;目标

一、建设当代会计专业人才新目标

目标是行动的纲领,只有结合当代特点,才能立足于现实社会,针对自身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这也是当代的会计专业人才需要弥补和发展的走向之一。会计是一门学术性非常强,逻辑性非常缜密的学科。将会计训练作为学生在毕业时成为合格的会计技术人员的必备条件,需要着重培养意识,扩展口径,拓展学生群,将学生的范围不断拉大,社会经济考察的重点,可以放在扎实的管理学和经济学之上,将金字塔的定量分析作为评价描述会计专业考试最适合不过,但是,需要大量烦琐的会计规章,学生难以自主完成。因此,要制定日益适合自己会计工作的手段是尤为重要的。

二、实践中对会计专业大学生的新要求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针对会计业界中新人提出的三点要求中,核心是素质能力,并把它细分为三项主要职能:即专业的职能素质、人格素质、商业视角素质。具体有以下两方面:完善知识结构,形成专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会计队伍,建立一所有专业能力引导的美国会计学会下属中的未来教育机构、范围委员会、会计内容和含义三者共同称为Bedford 委员会。大学会计教育涵盖了整个会计范围,包括人文学科、自然学科、通用信息和艺术等四个领域,需要掌握丰富深厚的会计知识。符合会计从业人员的执业需求,对会计今后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因此,要想真正适合会计的发展,会计从业人员就要注重和掌握他们的知识,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完成相应的会计工作,在会计课程中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而且在会计工作中健全和完善所需要的知识体系。

我国的会计法规是根据宪法和相关法律指定,会计法规是制定会计教育和教学形式和执行颁发会计从业资格的法律依据。会计人员必须要有法律意识和良好的思想品质,根据考量确定是否可以成为称职的会计工作者。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必须在了解会计法律法规的同时,学会用法律法规中的事项处理会计纠纷。会计法律课程作为高等教育会计专业的必备教育手段,为培养高层次的会计人才提供了一个学习平台。因此,要将法制教育作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

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人员要成功,主要的条件是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能力主要包括能够快速的进行听说读写,在掌握和理解新知识的同时,可以复述一遍知识要点,以强化理解能力;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提炼信息技术的能力,并且需要捕捉和搜集主要信息;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协调人与部门的协调能力。

三、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会计专业培养

供求双方在一定的联系通道下,确定正确的培养目标;为会计人才的培养和会计事业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联系和疏通会计人才,并且畅通双方的联系渠道,给社会人才提供一项基本的选择要求,会计教育部门根据人才的基本情况,订立教育目标,培养符合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根据会计人才的基本情况和会计创新教育的基本环境进行改革和制订改革目标,充分发挥教育主体在改革中的基础和主导作用,加速进行会计教育体制改革,这有利于教育环境的创新。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政府调控力量不容忽视,由此形成的市场、环境和条件三项条件都需要创新。在市场机制的运行下,政府的导向力量也不容忽视,因此,整个会计教育机制包括政府、大学、企业三个硬性条件。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积极推进会计专业教育,是未来教育改革的重大走向,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今天有着重大的变化。当前面临的环境在于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因此,对财会人员的要求也不断增加和提高,因此需要对财会教育的各个方面都要进行一定的改革,才能不断深化和优化系统的改革。改革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以下这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即减小不规范的专业现象,划定专业界限,改革财会课程出现的问题。加大基础课程的比重,最主要的是增强学生在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强化学生解决在会计教育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的能力,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和例子,及时进行分析、并且讨论和解决,不留死角。

各种政策要结合客观实际,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付诸实施,才能投入资金进行使用。在美国,执业者要进行会计改革,要与会计署进行上百年的斗争。但是,1990年的会计改革,在铬镍钢司向会计教育改革投入400万美元的资金后,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在投入和使用了这笔资金后,会计教育改革有了实质性的转变,在今后的会计教育改革中,CICPA是各个会计事务所和国家有关的会计教育院校的主管部门,加大教育改革的经费的投入,才能更好的推进会计教育改革的顺利实施。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必将成为人们无法忽视的重点。会计教学只有不断屏弃传统教学中的糟粕,不断汲取传统和现代会计教学的精华,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才会推陈出新,才能适应和促进经济的发展,为经济的持久稳定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保持经济的腾飞,更有利于会计行业的发展,也有助于会计人员的发展,因此,要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今天,不断保持进步,不断向前迈近,为更多的会计执业者谋取更多的福利。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强化会计电算化力度,完善会计课程的细节,会计执业界还可以对会计人员进行一定的提升,保证会计的执业能力,适时进行考核,完成会计的任务,加大会计的利用率……以上种种思路和建议,都是会计教育改革和促进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经济发展的要求范文7

【关键词】科学 产业结构 调整 发展。

一、发展现状

1.农业发展现状

几年来我们围绕农民增收这一核心,始终把薯、牛、游等特色产业和生态农业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实施了马铃薯“百、千、万”工程的同时,结合河北省“一乡一园”农业科技示范工程,突出抓了薯产业核心区建设,在一复兴地村和三复兴地村分别种2500亩马铃薯核心区建设的基础,在桦树林村建马铃薯示范园区1个,总面积达1000亩,其中,机播达1000亩。园区内分别采取测土配方、大垄密植、晚疫病防治等措施,促进马铃薯产业向标准化,无害化发展。在御道口村培育微型薯200亩。全乡马铃薯面积巩固在2.1万亩,马铃薯种薯达到1.5万亩,机械化种植达到1.8万亩,脱毒薯应用面达到95%以上。

2.牛产业结构

一是继续加大了养牛小区建设,扩大了标准舍饲范围,增加了牛存栏量,截止到目前,牛饲养量达7600头,牛存栏达到5780头,畜禽防疫密度达100%。全乡布罐5个,同时安排专职黄该员5名,为黄牛改良打下良好的基础。

3.旅游发展情况

我乡以发展农家游30户,本着科学发展上水平农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结合我乡的实际成立了旅游领导小组,责成两名副职领导干部抓农家游工作。

二、存在问题

一是旅游业开发虽然力度很大,但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二是客源很少,没有做到生态环境与旅游发展相协调,与正在学习的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三是畜牧业农户只注重了自身效益,没有更高根源的意识。四是中介问题。中介服务组织的建设问题有待于加强,跑市场、创市场的人员匮乏。薯产业的知名度还不够高,农民的卖难问题还需加以解决。农业产业化链条中断,缺乏规模化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马铃薯淀粉深加工问题还需下大力解决,急需新上一个马铃薯全粉加工项目。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乡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解决方法

1.工业经济发展方面

乡党委、乡政府充分认识到:“要实现强乡富民就必须以项目为载体,把抓项目做为重点,依托资源优势,通过开放外联推动全乡经济发展,整体实力不断增强,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依靠坚强的合力抓外联,齐心协力跑开放,上下齐心谋发展”。一方面,打造开放外联氛围,促进资源整体开发。按照“围绕资源上项目,抓好项目促开放”的工作思路,以深度开发资源为主线,科学规划,统一谋划,强力实施,四轮驱动,积极构筑工业经济发展平台。另一方面,立足资源,强化投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今后几年,我们继续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在原有项目抓提质、储备项目抓招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经济与环保协调发展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一是优势项目抓整合。旅游资源资源是我乡优势资源,如何进行有效、有序、规模开发,成为我乡发展经济的重中之重。因此,经过反复调研,多次召开班子会、党政联席会、村民代表座谈会进行反复论证,我们要坚持确定的“挖掘潜能,科学规划,有序开发,规范管理”的发展思路不动摇,抓住全乡整顿产业秩序有利时机,本着“扶持好的,取缔小的,打击黑的,买断散的”的原则,经过扎实稳妥有效开展工作,保证全乡旅游资源整合平稳进行和社会的基本稳定,项目抓招商。按照“谋划储备一批,推出招商一批,快速启动一批”的原则,把村、组、产业作为对外开放的主体,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走出去到各地的有关部门走访,搞外联、求合作,邀请对方部门实地考察,进一步增强储备项目的针对性。四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第一,始终坚持服务商家、服务业的原则,做到“零干扰招商,一站式服务”,对企业不说办不了,多想怎么办,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自主发展的浓厚氛围;第二,摆正位置平衡心态,正确处理部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灵活政策,主动出击,全程帮办,合力打造优质服务环境。第三,切实加强对群众的环境及法制观念教育,从严查处设置障碍、吃拿卡要等违法违纪行为,严厉打击各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不法行为,营造“招商、引商、亲商、护商”的良好社会氛围。第四,加大路、电、视、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力打造招商引资硬环境。五是促进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针对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越来越突出的矛盾,乡党委今后要把环境治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召开党员干部、人大代表、群众代表座谈会,进行广泛调研,对全乡重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分别制定治理规划和具体方案,力争到年底能解决的尽量解决不能解决的给予合理的答复。为全乡的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奠定基础。

经济发展的要求范文8

【关键词】市场经济文化;经济现代化;经济发展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中,我国经济体制的特点及优势确保了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世界经济危机虽然对我国国内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我国经济的发展仍维持稳定发展趋势。这一现状表明了我国经济体制的健全性及抗风险能力,充分肯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策略与战略的科学性。但是,全面小康社会构建中,市场经济文化也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保障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障全面小康社会构建需求,新时期经济发展中必须加强经济文化的建设与引导。以国家政策、战略的有效实施促进市场经济体系的健康发展,促进我国经济体系的完善。

1 市场经济文化的重要作用分析

现代经济领域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与经济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与经济文化有着重要关系。经济体制、发展模式需要以文化及价值取向进行引导,以文化为动因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市场经济是通过自由竞争使市场资源配置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经济文化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如何实现科学的市场经济文化建设、加快经济现代化发展是我国目前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利用文化支撑作用为基础,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构建。

市场经济文化内容的探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崭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的重要阶段。由于这一经济发展模式缺乏借鉴性,因此经济发展活动中存在着诸多不足与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市场经济文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经济文化核心价值观,指导市场经济文化的发展、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发展。根据市场经济文化发展需求,市场经济文化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合理的个人利益与价值观、价值评价与社会导向、商业氛围及经营理念等几个方面。针对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确定文化内容、针对社会主义特性完善文化内容,以此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

2 市场经济文化与经济现代化分析

2.1 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促进市场经济文化与经济现代化发展

在世界经济环境影响下,我国经济环境不可避免收到了冲击与应用。为了满足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性,必须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彻底转变传统计划经济体质,以市场经济现代化为目标开展经济体制的完善工作。依靠市场经济特征实现国家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应用,实现健康的市场竞争、市场整合与市场分配,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满足我国新时期和谐社会构建战略目标要求。

2.2 以政策引导及国家宣传为基础,促进市场经济文化的建设

针对市场经济文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我国相关部门应加快政策的分析与探讨。以政策引导为基础、以宣传工作为中心,提高经济体系内各组成部分对经济文化的关注。通过国家政策倾斜、引导工作的开展,保障市场经济文化发展方向。同时,对行业发展、行业法规等进行规范,促进各行各业行业协会的建设,以行业协会为基础,满足新时期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文化的建设。

2.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市场经济文化需求的分析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针对和谐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我国政治、社会会、文化、经济的并列发展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各因素的协调、促进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核心问题,是我国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及政策制定的关键。针对经济发展对市场经济文化的需求,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应对市场经济因素、价值观念等进行分析,以市场经济为背景借助市场本身的调节功能,实现国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文化为依托实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引导市场经济规律发展。通过协调文化与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内容,满足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满足我国经济体系转变与改革的需求。

2.4 以市场经济文化为引导,促进经济现代化发展

在我国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经济现代化发展需要以文化为引导,以此为基础实现高度综合的社会发展。通过国民经济工业化、知识化以及劳动生产力、国民收入的持续性增长,实现经济的改善,实现国内经济公平环境的建设。根据市场经济文化对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中应明确经济文化的重要意义。通过市场经济文化构建、引导及科学发展,促进经济现代化目标实现,促进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目标的实现。

3 以诚信经济文化为重点,促进经济现代化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缺乏经验借鉴,因此需要在不断的发展、完善过程中不断推进,以此实现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针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求,我国应规范企业的经营。以企业对市场经济规律的遵循、诚信态度及法律法规的遵守,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以诚信和规则为基石,以规则文化为重点,建立有法必依、坚决执行的市场经济环境。以文化强化、经济强国为中心,针对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文化引导、政策规范等实现经济文化与经济现代化的健康发展。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市场经济文化对经济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与规范作用。为了满足我国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的需求、满足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必须加快市场经济文化的构建。通过政策、法规、宣传、舆论等方式,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的发展方向,为促进我国经济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经济发展的要求范文9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县域经济;转型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质量,与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很不相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县域经济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和资源依赖型特征,使其发展受到局限。特别是随着资源稀缺度的增加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传统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对县域经济转型提出了紧迫要求,也为县域经济转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对此加以探讨。

一、科学发展观要求实施新的县域经济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是以GDP及人均GDP、财政收入及人均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速等主要经济指标为衡量标准的。受这样一种评价体系的主导,党委、政府在领导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把全部精力都投放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上。由此形成五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一,政府履职单一化。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由于过多地强调经济总量增长,必然导致其他职能的弱化,形成全体干部去招商的格局,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得不到发挥。其二,社会发展边缘化。以完成经济指标为最高追求和单边追求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是县域社会发展严重滞后,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被党委政府边缘化,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其三,资源消耗升级化。为了招商引资,县级党委、政府以廉价出售、出租、转让土地、矿藏、森林等自然资源作为手段,加快发展资源型企业,由于资金和技术力量不足,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县域经济指标伴随资源的高消耗而增长。其四,环境破坏严重化。县域拥有河流、矿藏、森林等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比较好,由于过度开采资源而又缺少有效的补给措施,加之工业项目造成的废物排放,使县域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环境保护的任务更加艰巨。其五,县域矛盾扩大化。在县域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争项目、争进度、争形象,往往对被征地农民和被拆迁居民采取强制性措施,导致农民与企业、政府之间的矛盾突出,影响县域稳定与和谐。

上述诸多问题的存在和演化,根本原因在于传统县域发展理念及评价标准,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适应,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存在差距。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对县域发展的基本理念进行调整,确立新的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的确立,应体现五个方面的要求:其一,体现统筹发展的要求。评价县域经济发展,不能单纯以经济指标进行核算和比照,应该把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统筹起来,既要看城区,也要看乡镇,既要关注经济发展速度,更要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及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性,注重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潜力及社会基础。其二,体现协调发展的要求。协调是科学发展观对县域经济发展转型的一个基本要求,县域虽小,内容体系却非常完备,发展县域经济,不能孤立地搞经济项目建设,应该促进经济项目和社会项目的协调发展。即使在经济领域中,也应使工业项目、农业项目、商业项目等结合起来,注重项目建设间的联动效应,使项目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其三,体现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新型县域经济发展评价体系中,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评估应作为一个重要标准,对GDP、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形成,要对其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状况进行科学评估,防止过度消耗能源和破坏环境,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其四,体现和谐发展的要求。县域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发展县域经济,应该考虑县域干部群众如何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并充分考虑县域干部群众的利益诉求和承受能力,在关注经济指标增长的同时,更要关注人民群众生质量提高的幅度。其五,体现民生发展的要求。发展经济的目的在于改善民生,县域贫困人口比较集中,必须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重点解决城乡困难群体脱贫和社会救济问题。

二、科学发展观为县域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科学发展观由传统“发展就是经济增长”转变为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种发展理念、发展内涵、发展道路、发展目标、评价体系等的变化及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策取向,为县域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1.缓解了县域经济指标增长压力,提供了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机遇期。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发展过度重视经济指标增长,指标论英雄,数字出政绩。在这种发展理念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为全部精力抓经济,抓经济最主要的就是抓GDP增长。为了完成经济增长指标任务,县级党委、政府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人人抓招商,人人抓项目,不仅政府职能被扭曲,而且在经济指标增长的背后,形成巨大的人力、物力与资源浪费。提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县级党委、政府能够从单纯抓指标增长的思维定势和压力下解放出来,进而从县域发展全局出发,进行县域发展战略布局的调整,为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和新的跨越,提供了有利机遇。

2.扭转了县域基础建设和社会发展薄弱状况,提供了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社会基础。县域经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一个根本方向。然而,以项目为载体的县域经济建设,受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缓慢,一个重要和共性的原因,就是县域基础建设和社会发展严重滞后,既缺少经济建设、项目建设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又使县域经济建设、项目建设缺少强有力的软实力支撑,特别是人才匮乏,管理落后,使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受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基础建设和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等摆上重要位置,推动县域党政工作机构开始关注县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从而改变县域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失衡状态,进而为县域经济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奠定社会基础和人才保障。

3.国家逐步调整产业政策和相关政策,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作为党和国家所确立的重大发展理念、指导思想,必将围绕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宏观层面进行产业政策调整,在财政、金融、税收等各个方面向县域倾斜,着重解决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特别是加大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投入力度,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这一切,都使县域经济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由于农业、农村、农民在县域发展中占有较大比例,也县域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和最为薄弱的环节,依靠县域自身的力量难以得到解决,从而成为影响县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在政策层面进行调整并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为县域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有利机遇。县域可以抓住“三农”政策调整的契机,在推动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农民市民化、乡村城镇化、管理社区化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4.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增强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建设、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与评估,被纳入到法制轨道,有利于加强环境保护,这对县域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资源丰富是县域发展的基础,资源型企业是县域发展的依托,但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由于缺少必要的环保措施,不仅造成县域生态破坏严重,影响县域气候和环境状况,而且形成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使县域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削弱,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宏观层面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状况将得到改善,从而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力度,这不仅对于恢复和改善县域生态环境有利,而且促进企业更新设备、提高技术,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竞争力,从而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三、科学发展观使县域经济面临转型压力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县域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而且挑战大于机遇。科学发展观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挑战,主要是传统县域经济发展理念、发展道路、运行管理到人才保障等,都面临转型压力,县域经济如何从传统发展观相适应转型到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需要系统性创新和变革。

1.科学发展理念要求县域发展思路转型

科学发展观对发展内涵、发展道路、发展方式、发展评价体系等做出了新的回答,与传统发展观相比,科学发展观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其一,强调发展要以人为本。发展由人来推动,同时又要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最终体现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程度。其二,强调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发展应该是全面的而不能是局部的某一方面的发展,是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在内的统一体系。其三,强调发展的和谐性。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应该是协调的、和谐的,不能只注重一个方面而忽视其它方面,单一经济增长并不代表发展的本质和社会进步程度。其四,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应具有全局和战略眼光,既要考虑当前,还要考虑今后和资源、环境的保障能力。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使传统县域经济发展思路面临转型压力,如何从单一注重经济增长转到注重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共同进步,如何从单一注重经济增长规模和速度转向注重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如何从“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转向注重节能环保产业开发,等等。这种与科学发展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思路的确立,需要一个较长和痛苦的过程,也是县域经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2.国家宏观政策调整要求县域经济结构转型

为了推进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得到贯彻,国家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相应调整,一方面,加大了对“三农”、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项目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杠杆,对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产业发展进行了限制。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对县域经济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结构性调整压力增大。其一,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增大。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增长中,第一产业占较大比例,在县域GDP中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柱,但产品科技含量低,资源主导型项目为主体,产品关联度弱。第三产业发展薄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三次产业结构进行较大调整,由过去更多地关注第二产业转向提高一产和三产的质量、规模,使三次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其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压力增大。在县域三次产业总体布局失衡的同时,每一个产业的内部,也都存在失衡状况。如在第一产业中,种植业占主体。在第二产业中,采掘业和加工业占主体。第三产业中,以城市商业为主体。每一产业内部都缺少有带动作用的核心集群,使产业发展壮大受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调整产业内部结构以增强产业竞争力成为必然选择。其三,产业项目调整压力增大。县域产业是以县域项目为支撑的,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一些县域传统经济项目,如采矿、冶炼、矿产品加工等,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减弱并增加限制性措施,市场准入和经营门坎提高,在新项目没有建立起来之前,老项目面临淘汰出局风险,使县域经济发展面临项目调整压力。

3.资源短缺与环保力度加大要求县域增长方式转型

简单、粗放、科技含量低、资源依赖及高污染、高消耗、低产出,是县域经济传统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县域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要求提高,一些传统发展项目因不符合环保要求而将被淘汰出局。由此,使以资源为依托的传统外延式县域经济增长方式面临转型压力。其一,项目建设的资源约束增强。不能再以廉价出让、出租土地、矿山等资源作为招商引资的筹码,逐步提高的投资强度,提高了县域项目建设的成本,使县域招商引资的竞争更加激烈。其二,项目建设的环境约束提高。随着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力度的加大,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要求更加严格,环保设施投入增加,一些对环境有重大污染和破坏力的项目将禁止上马,这将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其三,项目建设的资金约束显现。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国家加大了金融领域的宏观调控力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使企业融资面临更多困难,而银行贷款又是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资金来源,由此迫使县域寻找摆脱投资拉动之路。基于上述种种情况,县域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型。

4.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要求县域领导方法转型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构建县域和谐社会。这一本质要求,对县域经济发展和转型具有重大影响。其一,坚持以人为本必将增加县域经济发展的人力成本。除物质资源之外,廉价劳动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优势。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国家从法律和政策层面更加注重保护群众利益和群众诉求,加强了对企业用工行为的监督,并对提高劳动力工资和改进劳动力工资支付方式做出了新的规定,这一切使得劳动力成本提高,增加了企业用工成本。其二,坚持以人为本必将增加县域决策难度和复杂性。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决策更多关注项目建设的速度,而对百姓诉求关注较少,坚持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县域党委、政府在做重大决策时,必须考虑涉及到的群众利益保护,依法制止项目建设过程中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这将使决策难度增大而且复杂化,传统决策方式与方法需要加以改变。其三,坚持以人为本对县域领导方法提出新挑战。传统县域领导方法具有极强的“霸权”色彩,法治观念比较薄弱,党政领导个人主导型浓厚,由此也为不和谐因素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使这种传统魄力型领导方法面临转型压力。

四、县域经济应对科学发展观的策略选择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对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转型要求。在机遇与压力面前,县域发展应该积极应对,采取以下策略。

1.加快干部培养,推进干部队伍转型。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县乡领导干部起关键作用。应对科学发展观要求,推动县域经济转型,首先需要对县乡领导干部进行转型教育,推动干部队伍转型,由具有科学发展理念的县乡领导干部主导县域经济转型。为实现干部转型目标,其一,应加大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县乡领导干部头脑的教育力度。采取刚性措施,对县乡领导干部进行以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使其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和意识。其二,应着力提高县乡领导干部综合素质。改变干部教育中的实用主义倾向,加强县乡领导干部理论修养,提高领导干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其三,应强化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领导干部能不能践行科学发展观,除其能力、素质原因外,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考核评价体系能否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特别是在干部政绩考核过程中,应改变“经济指标定乾坤”等“一票否决”作法,由只重结果转向重视决策、重视过程、重视全局、重视前景,只有考核评价体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才能真正树立科学发展的思维,实现县域经济转型。

2.加强县域发展规划,优化县域发展目标。实现科学发展和县域经济转型,既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更需要循序渐进。因此,应加强对县域发展规划的科学性研究与论证,使县域发展规划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①以体现科学发展观为要求,调整和制订县域中长期发展规划。县域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现县域发展策略,具有长期指导性,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和确立县域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统筹起来,作为县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纲,对于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具有战略意义。②以优化项目布局为重点,调整和制订县域经济发展规划。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必然要突出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应在县域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按科学发展观要求,对项目建设的总体布局进行规划,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规划、土地调整规划等单项规划,为科学发展观提供规划支撑。③以强化目标激励为手段,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战略。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应强化目标激励的作用,从县域实际出发,制定规划实施的具体发展战略,使科学发展的目标与科学发展的实践结合起来,推动县域经济逐步与科学发展的要求接轨。

3.推进区域资源整合,拓展县域发展空间。因应科学发展观需要而推进县域经济转型,应打破县域自成体系的封闭发展局面,综合考虑县域发展外部环境与内部资源,增强县域发展的区域规划性与协调性。特别是应充分考虑每个县域的优势和劣势,从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及保护环境的需要出发,对相关县域资源、产业进行适度整合,加强区域性宏观调控,避免重复建设、重复开发和资源的重复浪费,从而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和可持续能力。在推进区域资源整合过程中,应以省级行政单位为牵引,以项目为核心,以协作区为主要载体,以宏观调控为手段,由自然资源拓展到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提高区域资源利用效率。

经济发展的要求范文10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高等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6-0135-02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快和深入,各地已经逐步形成因不同的自然因素、技术经济因素、社会政治因素和地理位置因素等而发展成的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其发展已经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程。作为培养人才、传授知识、生产知识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尤其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见其重,因此,一个区域高等教育的实力和水平,很大程度上代表着该区域经济的实力和水平。在各地大声疾呼加强经济竞争力以应对世界经济冲击的情况下,不少学者已将目光转向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方面的研究。建立地方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科学发展之间互利互补的良性机制,无论是对深化高教领域的改革,还是对提高中国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区域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投资的前提和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决定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这是因为经济发展最终决定着教育的需求和供给,教育的发展直接取决于教育的需求和供给。教育需求,就社会而言,指在一定时期内经济与社会各部门基于对受过一定教育的劳动者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的需求;就个人和家庭而言,指个人和家庭基于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而产生的对受教育的需求。社会和个人对教育的需求受各种因素影响,但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因素是经济,社会经济总量规模越大,对教育的需求规模越大,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水平越高,对教育的结构需求也越高。教育发展虽然受到了教育需求的影响,但最终将受制于教育供给水平,因为社会可能为教育提供的资源是教育发展的条件和基础。高等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显然也符合这个客观规律。高等教育要发展,教育投资是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和条件,而经济基础与经济发展水平则决定了教育投资,没有足够的教育经费,高等教育要想获得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如果经济发展水平低,可投资于高等教育的经费就少,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也会越来越慢。从世界各国的统计数据来看,对高等教育投资的差价就非常大,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可能达到几十倍。因此,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其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都取决于其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可用作高等教育的投资数量。其次,是对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手段的影响。高等教育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专门人才,其培养目标、教育内容都必须从该区域的实际出发,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必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既要有能够参与新兴产业市场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也要有能够充实一般生产部门以及农村需要的人才。区域性的高等教育其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都必须反映当地的国民经济和生产结构的需要。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使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一个区域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对其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高等教育机构的设置和分布要充分兼顾区位因素,并依此来制定其发展战略,确定其合理定位,以办出自己的特色。泰州职业技术学院针对泰州市重点发展的两个产业医药业和机电业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对前者而言,是依托中国医药城的研发优势,大力发展医学专业,并成为中国医药城的人才培养基地;而在机电专业方面,则是与中国机械锻压协会合作成立了中国机械中等专业学校,开创了地级城市与部级专业协会合作办学的先河,无疑这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反观美国的高等教育,其实也存在不同层次的区分,但都能发展得很好。不同的大学只要能够对自己作正确合理的定位,从不同的层面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它的办学之道就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

大学作为一个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组织,其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学科和人才上。现代大学强调创新,创新意味着特色的发展,特色的发展要求高校充分发挥其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而并不一定一味地去追求办“大而全”式的综合性大学。而一所大学的特色体现除了其自身所具备的特质外,还必须立足于区域经济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结合所在区域的区位因素。特色教育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因素。综观泰州市当前的几所高校,都已经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和南京理工大学泰州学院的重点专业机电、医学都是泰州市确立的重点发展产业,泰州师范专科学校开办的船舶专业也与泰州的船舶制造产业紧密相关,江苏畜牧兽医学院的养殖专业则很大程度地兼顾到了里下河地区河网众多、养殖业发达的状况。

二、区域经济结构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制约作用

从根本上讲,教育结构会受制于社会经济结构,经济结构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教育结构内部发展变化的趋势,制约着教育结构内部调整改革的方向。高等教育的结构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的水平结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和布局结构等。高等教育结构如何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以及水平,影响到区域产业结构的布局和区域经济的创新能力,成为区域经济实现梯度转移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区域发展又是高等教育结构与地区产业结构互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动力,它要求高等教育必须主动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上述有关结构。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实现与经济实践的紧密结合,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的求新求变,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办学体制、管理机制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促使高等教育结构与地区产业结构互补,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学认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区域的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要实现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合理化,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就必须大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升级产业结构,提高对各要素的利用效率,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高等教育的区域结构和产业结构密切相关。

经济结构对教育结构的主要制约主要体现在:(1)产业结构对教育专业结构的制约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源充足与否。足够的生源能够为学校提供运行所需要的资金,而学生为了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就必然要注重对专业的选择,这就迫使高校的专业设置必须与产业结构相适应,各产业部门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必须把握市场的需求设置相关的专业,培养该类人才。高校的人才培养如果不能与产业结构相适应,不但无法保证招生规模的扩大,甚至会出现生源萎缩的状况。一个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的高校只能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浪费。(2)劳动技术结构对教育系统的类比结构、程度结构具有制约性。任何经济部门的生产都是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为前提。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和使用这些生产资料的劳动力之间,不仅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而且也存在一定的质量关系,不同的经济部门或同一经济部门,由于其使用这些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质量不同,对劳动者的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的要求也不同。从社会总体来看,不同的经济部门、不同的生产单位所使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质量总是不相同的,并在客观上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这就说明了经济部门的劳动技术结构制约着教育的级别结构,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产业机构的变化,劳动技术结构必然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3)地区的经济结构对高等教育的结构具有制约性。由于不同区域的经济结构不同、产业结构不同、劳动技术结构不同,就意味着教育结构要与之相适应,培养符合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泰州市不仅是长三角经济圈的成员,而且也是江苏省的沿江城市之一,其经济发展特点如港口经济、医药经济等决定了其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培养方向等必须与之高度适应。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同时也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了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大会指出:大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从全球范围来看,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高等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需要区域社会(包括政府、社会团体、个人)为其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另一方面要有旺盛的教育需求。而高等教育要得到这两个方面的满足,前提是它能够在实践中证明它有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有能力帮助区域成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因为,只有对区域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有利的高等教育才会得到人们的支持。如果高等教育不能促进区域社会和个人向前发展,反而成为社会发展的包袱,那么,这种高等教育要么进行变革以获得新生,要么走向衰亡。高等教育要对区域经济社会起到促进的作用,就必须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走适应性发展之路。从宏观上讲,一方面要适应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要高瞻远瞩,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未来趋势适度超前地培养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为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作好人才准备。从微观上讲,高等教育要适应个人的发展需要。区域高校应该根据区域经济社会的特点,通过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各种课程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形式,满足人们多元化的教育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宏军.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及协调发展[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8).

[2] 华耀军.高等教育与中国区域发展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

经济发展的要求范文11

关键词:  可持续   发展   经济

 

引言:所谓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合理经济发展形态通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社会经济得以形成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本质上是现代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它正确地在经济圈、社会圈、生物圈的不同层次中力求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子系统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使生产、消费、流通都符合可持续经济发展要求,在产业发展上建立生态农业和社生态工业,在区域发展上建立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总之,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延伸或在经济方面的具体化。 

 

一、 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和研究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就决定了以可持续研究对象的发展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关系。从经济方面来讲,传统经济也就是传统社会生产方式、人类自身关系及其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反映。 

如在传统经济中,受人与自然对抗认识的支配,那些非市场化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不被作为经济资源和财富看待的,并日认为它们的供给是无限的,不考虑经济活动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不断增长的经济财富作为经济学追求的目标,由于传统发展思想和理论指导,产生了严重的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的不良恶果,如它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短缺,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产生了产品分配中严重的两极分化,并由此引起了国际间和国内各种政治关系紧张等一系列问题,不仅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难以持续,而且人类的生存面临着严峻的姚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类必然要对传统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方式进行反思,以寻求能满足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持续生存(这是人类社会的最大福利目标)和发展的道路,因此也就产生了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比如:中国加入WTO以后,这使得中国利用外资的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2005年中国得到1000亿美元以上的外国投资,而20世纪最后10年中国吸引的外资大约是2500亿美元。如果中国实行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给外商投资带来新的机遇,中国政府已把吸引外商投资作为实施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还有对中国内部经济调整作了很大影响,促进了各种大型工程的实施。二、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经济发展主要是以价值来表现,并以价值的变化来反映其规模变化的,但仅考虑价值的变化而不考虑其他的变化,那么经济发展很可能是没有保障的,所以分析经济发展,在注重价值分析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其他方方面面,将它们与价值分析结合起来。 

人们知道,在传统再生产分析中只考虑价值的生产与平衡,只要价值的生产是以扩大的方式进行、内部各部分之间的比例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该生产、经济就能正常进行,但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则不仅要求价值生产的扩大和各部分之间比例的正常,而且要求价值的生产与其他各种流量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而且这种比例的要求更严格,如果达不到这种要求,经济可持续发展是难以进行下去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就是因为其他各种因素,其中尤其是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变化不能满足其要求的产物,所以要求经济发展必须与其他环境相适应。 

保持经济系统稳定和发展,如果能量和自然资源输入经济系统的量,超过了自然系统再生产这些能量和自然资源的速度,就会出现经济发展不可持续的结果。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就是因为传统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与能量消耗的速度,超过自然界再生产它们速度,使经济发展难以长久持续的结果。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一项共同事业,实现这项事业对我国来讲更显重要和迫切。因为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量更恶劣,资源短缺状况更严重,所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为强烈。研究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条件、因难、思路和途径等、以此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    经济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其发展模式是什么,却是值得认真思考的。因为如果仅仅围绕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社会公平公正、公众参与等这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或共同范式而没有特定的战略模式,是难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这些基本要求只能在特定的模式和在具体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而特定的模式与经济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国情中是不同的,如对公平与公正的理解,不同的文化对它们的理解也就不同,对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保护方式与程度也不同,所以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还必须制定出符合本国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特定模式。 

2、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最主要的就是生态环境和资源满足不了传统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实现生态环境省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这方面的工作,在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原因,与世界各国或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生态环境的严酷程度和资源的短缺程度是非常高的,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资源需要,成为我国最紧迫的任务。

参考文献 

经济发展的要求范文12

【关键词】发展观 经济发展 社会发展 协调

社会向前发展的车轮永不停歇,追求发展是人类共同的目标,发展观历经开发自主生产、追求经济利益、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等进化过程,说明了人类在发展的理解上逐渐深入,从早期人类重视发掘资源、以求最高限度地获得经济利益,到现在的要求经济利益、能源开发、生存环境、社会发展等共同进步,实现同步发展,说明了人类由原来的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转变为现在力求社会各方面公平合理的发展。

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容

(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系组成

传统的“经济发展”的概念就是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的增长,发展观下的经济学力求降低贫富差距、减少失业人员等方面给“经济发展”再次定义,这样就使经济发展不再只是以经济增长作为衡量指标,而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重点。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解,主要在于“社会”范畴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讲,“社会”包含了人发展的全部范围,涵盖了全部社会体系合理运行,为了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和全方位发展来开展的多种实际行动。所以,社会发展包含了人类生存环境和经济的共同发展,是社会整体发展,是人类社会由原始形态向高级形态演化的过程。单纯的社会发展是指除经济发展以外,社会其它方面的前进和发展。

(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系统各要素间的关系不断发生变化

所谓协调发展主要研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协调,不只是一种形态,还是一个演化的过程。有学者指出,协调指的是体系之间或者是体系各构成部分之间在前进过程中双方有着共同的发展目标,它的主要内容是利用某种办法来调整目前的体系,以求找到处理双方冲突的方法,从而使体系从混乱到条理,最后到形成协调的现状。有的学者认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条件,要求社会发展配合经济发展的要求,两种形式的发展互相督促、一起发展,最终实现人自由发展的总目标。

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与措施

(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发展理念错误。随着发展观的进化,说明人类关于经济、环境、社会之间联系的认识,从表面认识到深入理解的过程。有著名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发展、知识的进步和利用、财富总和的增长,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关联最密切的元素,但是经济的快速增长是第三世界国家迅速脱离贫穷的好办法,最终落入“增长快发展慢”的局面。我国经济条件下,由于经济投入能够很快得到收益,教育卫生投入在很长的时间内没有经济收益,也逐渐出现了注重经济发展,而忽略社会发展的观念。

生产方式制约。自然资源的利用与开采,是人类进行经济活动的根本,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科技在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更改了以前农业的生产活动形式,在欧洲国家工业化进程中,“高投入,高效率,高污染”是当时普遍的劳动生产方式。“先污染,后治理”的生产经营模式,引起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社会发展之间的冲突,并且愈演愈烈。

社会保障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着缩小贫富距离、保持社会安全、减少社会贫困人员、保证人们基本生活、保证人们接受教育知识培训、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20世纪以后,欧洲发达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地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建设时间短,保障人群少,很长时间内广大的农民生活得不到社会保障,使得农村的社会发展极其落后,与经济发展显现出很大的不协调因素,而我国属于农业大国,80%的人口在农村,所以大力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的重要任务。

政府投入过少。从取得经济效益来看,经济发展以谋取经济利益为主要内容,社会发展注重公平。社会发展当中包括的教育、科学技术、医疗体系、社会保障、文艺等,这些方面因为投入资金后,取得的经济效益不能预测,也需要较长的时间,属于公共产品,所以政府在这些方面投入的资金较少。而政府的大力支持是社会发展的根基,没有政府的有力支撑,社会发展很可能就会严重落后于经济发展,在我国,政府财政分配中给予经济发展的支持过多,用于社会发展的投资过少,出现严重不协调现象。

(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措施

明确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措施前提。发展型社会制度下,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是相对的,两者之间通过各种手段可以共同协调促进发展。发展型社会政策在经济效益方面,不但促使国家政府在社会发展的投资,也能促进两者共同合作,协调发展,力图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目标一致性。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方法选取。保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方法,一是以系统论为出发点,把社会分为: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社会人口、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在掌握各个方面之间存在关系的前提下,利用指标考评系统和系统动力学办法,用以估测经济社会的协调状况,制订保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措施和方法。二是在我国社会发展严重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在经济迅速增长的条件下,使经济增长的速度适中,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增加就业人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互相配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证教育发展的先进性,加强社会管理。政府应在社会发展方面加大投资,增加教育经费,侧重社会保障建设,重视公平发展,努力调节贫富不均现象,增加农民收入,经济发展中重视发展速度、经济构造、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的一致性,根除一味追求发展速度的状况。

三、结语

总之,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协调发展方面,人们经历了一个从单向发展到全面发展的发展过程,追求社会共同、协调进步,实现人和自然社会的共同发展,即全面发展观是人类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