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一体化的表现

经济一体化的表现

时间:2023-06-18 10:45:32

经济一体化的表现

第1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 文化模式 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实现从“排除废物”到“净化废物”再到“利用废物”的过程,达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

循环经济文化是和循环经济相适应的文化。文化包含宏观、中观、微观等层次,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社会文化、政府文化、企业文化、学校文化、城市文化、社区文化、乡村文化。树立循环经济文化,要求这些文化和“循环经济”相适应,反映循环经济的理念和要求。循环经济文化模式包含大小系统,各种类型的企业和家庭是处于社会经济这个大系统之下的子系统。和循环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即循环经济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是包含多层次的复杂系统。

文化和循环经济的逻辑关系论证

(一) 文化和循环经济产出的数学分析

循环经济产出可用公式I=f (x,y,z,l,λm)表示。x代表制度,y代表科技水平,z代表立法,l表示利益机制,m表示循环经济文化,λ表示循环经济文化程度,说明循环经济是这五种变量的函数。

dI=f(x,y,z,l,λm)' dx+f(x,y,z,l,λm)' dy+f(x,y,z,l,λm)' dz+f(x,y,z,l,λm)' dl+f(x,y,z,l, λm)'dm,这个公式表示边际产出的增加。

其中,循环经济文化引起的边际产出的增加,我们用dI1来表示。

dI1=f(x,y,z,l,λm)'dm=λf(x,y,z,l, m)'dm

由此可见,当λ>0时,带来的产出增加dI1>0,λ越大,产出增加越大。

其中,循环经济文化程度λ是多种文化整合的结果:

λ=λ1+λ2+λ3+λ4+λ5+λ6+λ7

λ1表示社会文化,λ2表示学校文化,λ3表示政府文化,λ4表示企业文化,λ5表示城市文化,λ6表示乡村文化,λ7表示社区文化。

(二) 文化和循环经济关系的哲学分析

从哲学的角度探究,文化属于社会意识领域,而循环经济属于社会存在领域。作为社会存在的经济,对文化有决定作用;而作为社会意识的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良好的社会文化,能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树立和循环经济相适应的文化模式,必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而循环经济的发展,又会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推动社会进步。反之,如果社会理念比较落后,循环经济的观念没有普及,就会阻碍循环经济的发展,阻碍社会进步。

从图1可看出,循环经济的理念渗透到社会文化当中,树立起和循环经济相适应的学校文化、企业文化、政府文化、城市文化和社区文化,从而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实践,而循环经济的实践又提升了社会文化的水平。

循环经济文化理念普及程度的比较

(一)日本:循环经济立国,观念普及

日本循环经济始于20世纪90年代,是探索循环型经济起步较早的国家,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当时日本政府和民众就已经普遍认识到只有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解决日益严峻的资源短缺问题,才能保证居民身体健康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问题。1993年,日本制定《环境基本法》,规定了国家、公共团体、事业者和国民在环保方面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展示了国家环境保全的基本方向。1999年,日本政府在《环境白皮书》中提出21世纪是“环保的世纪”。同时,完善循环经济立法,在大学设立“人类环境”学部培养综合性循环经济开发人才。日本社会强调最低限度地使用资源,最大效率地利用资源和最低限度地污染环境。

(二)中国:观念薄弱,尚未深入人心

冯之浚在2004年《论循环经济》中指出:为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发展循环经济,树立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循环经济型的理念,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但目前,许多企业仍片面地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政府的事情,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缺少关注资源利用效率和废弃物处理问题;各地方政府单纯追求政绩和经济效益,盲目扩张城市规划,城市环境保护规划不足,造成城市生态状况极差,政府没有发挥实施循环经济的带头作用。

树立循环经济文化的必要性分析

树立循环经济文化,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新型工业化,真正做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有效推进各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和经济发展。新型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循环经济理念推进新型工业化实践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意义。树立起和“循环经济”相适应的社会文化、政府文化、企业文化、学校文化、乡村文化以及具体实施,才能让每个微观主体都参与到循环经济建设中,形成这样的理念和生活方式,以此直接或间接推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树立循环经济文化,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有利于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支持循环经济,要懂得如何再利用、再循环。有必要探索一些方法,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循环经济文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

循环经济文化模式的各层次主体的树立

(一)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根据集体生活的需要创造并稳定下来对群体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影响力的各种生活观念、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以及各种生活准则的总和。根据人们的认可程度又分为主流文化和泛文化。人们的风俗习惯和是不容易改变的,但生活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准则容易受到影响。有必要通过公共媒体让循环经济的理念渗透到人们的生活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准则当中,普及循环经济的相关知识,让人人以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为荣。国家应鼓励各种媒体,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和互联网充分宣传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同时鼓励人们消费环保型产品也很重要。

(二)政府文化

政府文化是政府在自身能力的长期建设过程中培育形成的,为政府公务员普遍认同和自觉接受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规章制度、行为模式、生活方式及人际关系等各种行政伦理要求与行为准则的总称。

政府始终是推进循环经济实施的主导者,政府在具体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其一,应首先在政府各级官员中普及循环经济的相关知识,学习循环经济的先进理念;其二,政府应给群众提供机会,参与地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其三,政府在上马项目时,不应单纯考虑经济利益,追求政绩,而应综合考虑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此外,有必要树立和循环经济相适应的政府文化。一是在政府价值观和政府精神中体现循环经济理念的要求。二是在政府愿景也就是政府奋斗目标中体现循环经济理念,制定政府带动人民实施循环经济的中长期目标。三是在政府口号中体现循环经济理念,设计好记忆利于传播的口号,宣传循环经济理念,提升政府的环保形象。

(三)企业文化

从企业来讲,要求各企业树立和循环经济理念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包含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从物质层面讲,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生产产品体现循环经济的要求。从精神层面讲,企业的价值观、行为规则和习惯要反映循环经济的要求,并且渗透到企业的各个环节。员工要学习循环经济相关的知识,并体现在行为规则与习惯中。在企业文化中普及循环经济的理念绝非一日之功,这还需要政府的鼓励和支持,需要社会公众和媒体的监督。企业家在企业文化的形成中具有决定作用,因此,很有必要将循环经济的价值观贯彻到企业家精神当中。

(四)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教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如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制度,由此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学校的教育管理者首先应当具有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才能在学校教育中普及循环经济理念。环保教育,应当从孩子抓起,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爱护环境节约资源。在中小学应当建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通过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们了解环保,了解循环经济。在高校,应当加强环境教育的师资建设,加强教材建设,通过参与式和体验式的教育方式展开环境教育,鼓励学生组建环保组织并在学校和社会展开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

(五)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体现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城市的建筑风格、城市的形态格局,反映了城市市民的综合素质、文明程度、价值取向、思想情操和精神风貌。在城市文化中,有必要渗透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其一,在城市精神中,贯穿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体现城市个性特质追求;让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提升城市的良好精神风貌,使城市洋溢着勃勃生机。其二,强化各种文化设施的循环经济理念,以学校、图书馆、影剧院、科技馆、体育馆、会展中心等为文化载体,举办体现环保和循环经济理念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其三,在城市形象文化中体现循环经济的理念,建立时尚的体现循环经济的标志性的文化设施。其四,建立循环经济人才队伍,通过培养、凝聚和引进这方面的人才,促进城市循环经济的建设。

(六)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推动乡村全面和谐发展、促进乡村文明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农村环境出现的一系列环境问题缺乏及时有效的疏导。为解决已经出现的环境问题和防患于未然,有必要从文化着手,促进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解决农村的环保问题。其一,乡村文化应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爱护自然环境;其二,将发展乡村生产力和提高村民素质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村民的文明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村民;其三,在乡村普及环保知识和循环经济相关知识,建立良好的文化氛围,培养村民的环保意识。

(七)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的主要任务是维护社区稳定,创造充满活力的和谐社区,让职工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共建精神家园。在社区文化中渗透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可采取以下措施:其一,把建设循环经济的文化氛围纳入社区文化的目标规划中,目标是进行社区文化建设的方向,而规划则是实现预定目标的行动策略、举措、安排的总体设计。其二,专门成立循环经济文化领导小组,下设专门成员,全面负责社区循环经济文化建设的目标规划、制度建设、措施落实等工作。其三,引入督导检查制,督促引导社区循环经济文化健康运作,保障文化设施经费的到位。其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普及循环经济文化理念。其五,引导群众广泛参与,组织生动活泼的社区循环经济文化活动,增强循环经济文化理念的强大感召力。

参考文献:

1.冯之浚.循环经济与文化模式[M].中国科技论坛,2007.4

2.李佳.从资源到产业:乡村文化的现代性重构[J].学术论坛,2012(1)

3.张杰,张建民.日本循环经济发展刍议[J].延边大学学报,2012(4)

4.冯之浚.论循环经济[J] .中国软科学,2004(1)

5.陈克钧.论学校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两维关系[J].当代教育论坛,2012(1)

6.魏杰.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生命常青藤[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第2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法制经济;发展对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环境的公平有序性成为了社会各界较为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诈骗问题和黑恶势力在市场经济领域进行渗透的过程中所出现的欺行霸市等严重社会问题,已经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带来了严重威胁。针对这些不规范的市场活动所表现出来的次生问题,法制经济模式的构建,可以通过法律法规对市场经济主体制约作用,为国家提供良好的市场秩序。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市场经济向法制经济的转变是国家在经济发展转型期所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

1市场经济与法制经济及其关系概述

1.1市场经济与法制经济

从国家的发展来看,市场经济与法制经济是与国家的资源配置问题有关的两个重要问题,从二者的本质来看,经济主体的多元性、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和宏观调控性是二者之间的共同特性。因此,法制化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法律制度的监督作用下的一种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是市场经济的一种理想模式[1]。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市场经济向法制化市场经济的转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立法工作与经济调控机制的完善,可以让市场经济参与者的合法权益得到较为充分的保障。

1.2市场经济与法制经济关系

在对市场经济与法制经济进行比较分析以后,我们可以发现,二者之间在经济领域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从国家的经济主体问题来看,企业、政府和个人都可以成为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力量,针对这三大群体在经济领域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关系,发挥这些因素的制约作用,可以有效避免因这些关系的失调所引发的市场混乱问题。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来看,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让商品在国际市场流通过程中所面对的限制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突破。在国际商品流通贸易日益发展的情况下,立足海外市场也成为了民族企业在自身发展中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让国家在国际化的市场竞争体系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利用法律手段对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进行规范,才能让国家更好地应对全球化经济发展趋势,因此,市场经济主体的多元性与市场经济在全球化格局下所表现出来的开放性,是法制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的推动因素[2]。

2导致市场经济法制不完善的要素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法律知识普及教育的开展已经给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出现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使市场经济中的一些不利因素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从司法机关所受理的经济类案件来看,诈骗案件和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相对不完善的一种表现。以诈骗案件为例,表1、表2是国内某个网络诈骗举报平台所的一些与诈骗问题有关的数据。从表1中所表述的内容来看,2013年~2015年该平台所接到的诈骗案件举报信息呈现出了一种逐年上升的趋势。人均诈骗损失量的上涨,说明诈骗问题已经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从表2的数据来看,虚假兼职诈骗是最近一段时间内举报数量最多的诈骗类型。从诈骗案件给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来看,这一类案件的高发,对市场经济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会带来较为不利的影响。与金融理财产品有关的诈骗案件的出现,会对投资市场的投资信心带来一定的冲击。诈骗问题的出现,是市场经济法制不健全人治化的市场经济管理模式,从这一问题的产生原因来看,法制建设的不完善,是引发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我国的法律体系现状来看,一些与市场经济问题有关的法律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完善。在现行的市场管理体系中,政府部门要在市场管理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以人治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监管体系之中,的出现会成为市场经济规范化发展的一大隐患。在一些容易产生经济利益的经济领域,以人治化为主要表现的市场经济管理模式也会为黑恶势力在市场经济领域中的渗透提供一定的便利条件。太原地区公安机关查处的以张志勇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集团,就是一个一度控制着太原万柏林区装饰市场、建材市场的恶势力团伙。法律队伍力量的薄弱也是影响市场发展的因素。一些地区存在的以经济处罚替代行政处罚的管理方式,并不能对一些危害市场经济发展的违法犯罪问题起到震慑作用。从人们的社会生活实际来看,城管执法部门在执法工作中出现的暴力执法问题就是司法体制不够完善的一种表现[3]。

3市场经济走向法制经济的必要性

3.1经济联系带有复杂性

法制经济模式的构建,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经环节。经济产品的生产环节、交换环节和消费环节领域所表现出来的复杂性,是市场经济联系的复杂性的主要表现。在市场经济联系的复杂性因素的影响下,对经济主体的生产行为的规范,是促进市场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4]。

3.2经济行为带有市场性

由于我国长时期处于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一些与计划经济模式有关的经济发挥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格局的发展,在生产行为缺乏合理的法律规范支撑的情况下,市场经济中的自发性因素会对市场经济的作用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行为所包含的市场化表现,是当前市场经济模式向法制经济转变的一大必要性。

3.3市场经济带有国家性

从前文中的论述来看,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影响下,国际化公司和国际贸易影响下的国际经济交流问题已经成为了促进消费发展的重要因素[5]。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市场经济的国际化给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带来的新要求,需要国家通过法律调控机制的应用,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规范,因此,全球化市场经济模式所带来的市场经济国家性问题,也需要让国家对现有的市场经济体系进行调整。

4市场经济走向法制经济的对策

4.1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的完善性,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从我国的法律体系来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已经让与市场经济体制有关的法律体系得到了优化,针对税务领域“营改增”政策实施以后所带来的新问题对《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法律内容的完善,是国家目前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为了对城管执法工作在市场经济管理机制中的作用进行发挥,国家可以通过建立诸如“市容与城市管理执法法”等法律法规的方式,对城管执法问题进行规范。

4.2强化执法力度

为了对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的问题进行整治,与执法人员切身利益有关的执法机制的构建,是有关部门需要注意的问题。监督机制的完善和执法人员素质的提升,也是保证政令畅通的一种有效措施[6]。在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检察机关和纪检监察部门要在日常工作中认真履行自身职责。针对诈骗、制假售假、偷税漏税和敲诈勒索等影响市场经济发展的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工商部门和税务机关也需要通过专项斗争活动的开展,对这些行为进行打击。以对影响市场经济发展的黑恶势力团伙的打击工作为例,2015年以来,西安警方加大了对地下出警队、黑保安、村霸、沙霸、市(市场)霸和恶霸团伙的打击力度,截至2016年10月,西安市公安局刑侦局共打掉了5个黑社会有组织犯罪团伙、消灭了168个恶势力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123人。在2016年山西省开展的“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化活动中,山西全省公安机关打掉了220个恶势力犯罪集团,抓获犯罪嫌疑人1218人(数据截至2016年11月)。广东省在“骄阳2”专项行动中,共破获了3077起涉黑涉恶案件。这些涉黑案件的破获,社会经济大局的稳定发展,有着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

4.3做好法制观念建设

在市场经济向法制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法制观念建设工作的完善,也是促进市场经济模式转型的有效措施。普法工作的优化,是对法制观念建设进行完善的有效方式。针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城市信用观念等问题,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开展讲座活动的方式,促进法制观念建设的完善。在对执法人员的自身素质进行提升的过程中,相关执法部门的管理人员也需要对一些科学的执法观念进行普及。

5结语

对市场氛围的公平性和有序化特征进行强化,是市场经济法制化发展的重要目标。在对执法队伍形象进行优化的基础上,对经济发展的整体环境进行优化,是让市场经济纳入法制化发展轨道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冰宇 单位: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赵煜.关于市场经济如何走向法制经济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4(02).

[2]赵学升.关于市场经济如何走向法制经济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01(02).

[3]李五星.完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保障市场经济健康运行[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01).

[4]梁燕雯.法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J].东方企业文化,2014(24).

第3篇

【关键词】 长株潭“3+5”城市群 一体化 对比分析

城市群现已成为带动区域发展、参与全球竞争的主体形态。长株潭“3+5”城市群是湖南省特有的城市资源,是全省经济最发达的核心区域。1982年,张萍提出“把长沙、株洲、湘潭建成湖南的综合经济中心”,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构想正式提出。2006年,湖南省确立了包括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在内的“3+5”城市群建设,次年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此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建设加速推进。本文拟从空间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三方面,以2010年数据为主,对长株潭“3+5”城市群一体化水平进行综合分析,并与长三角“北翼”城市群同期情况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探讨长株潭一体化未来的发展路径。

一、城市群一体化衡量指标体系构建

1、空间一体化

城市群空间一体化是城市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技术流频繁作用的基础。约翰·费里德曼(J.R.Friedman)把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前工业阶段,过渡阶段,工业化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按其描述,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区域内会出现规模不等的经济中心,相互结合,与周边地区联系越来越紧密,它们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也将随之缩小,域内的界线会逐渐淡化,最终区域将实现空间一体化。

本文基于上述理论,认为区域空间结构发展过程可以看成是空间经济联系强度增加的过程。空间经济联系强度可以反映一个区域内经济中心对周边地区的辐射程度,及周边地区的接受能力。进一步衡量空间经济隶属度,即两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占区域经济联系强度总和的比例,可以反映区域整体空间一体化水平。

根据牛顿力学引力模型原理,本文确定区域内城市空间经济联系强度与空间经济隶属度模型:

Rij为两城市经济联系强度;Fij为两城市空间经济隶属度,其值越大表示空间一体化程度越高。其中Pi、Pj为两城市人口规模;Gi、Gj为两城市经济规模;Dij为两城市距离。本文将分别采用各市市辖区人口数(万人),市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和两城市最短公路交通距离(千米)代表。

2、市场一体化

要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必须消除区域内对商品和要素合理流动的限制,即实现市场一体化。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在1953年解释国际贸易时提出了一价定律:在没有运输费用和官方贸易壁垒的自由竞争市场上,一件相同商品在不同国家出售,以同一种货币计算的价格应是相等的。据此,本文认为在一国之内的不同地区,在实现市场一体化的过程中,价格水平应该趋同,具体表现在相对价格方差应随时间推进而收窄。

根据萨缪尔森“冰川”成本模型的基本思想,本文确定了相对价格方差模型:

Var(Pt)是城市群t时间相对价格方差,若其数值较小,则市场一体化程度较高。其中Pit是t时间i城市商品价格,Pt为t时间城市群n个城市平均商品价格。本文以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代表某城市商品价格水平,并以城市的GDP 占城市群GDP 总量的比重作为权重,得到加权平均数Pt。

3、产业一体化

地区间产业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推力。在约翰·弗里德曼提出的核心—边缘理论中,发展可以看作一种由基本创新群最终汇成大规模创新系统的不连续积累过程。创新群互相协作、融合,进而形成创新系统的过程将表现为区域产业一体化。本文将从以下两方面衡量区域产业一体化水平。

(1)各城市行业区位商,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特定行业的专业化程度,专业化程度高的城市将成为创新活动的发源地。计算公式为:

LQij表示i地区j行业的区位商,一般当LQij>1时表明该地区j行业专业化程度高于区域整体水平,具有比较优势。其中Lij表示第i个地区第j个行业特征值(如从业人员,生产总值等),本文以各城市市辖区按行业分组的单位从业人员数代表;m表示行业个数,n表示区域内地区个数。

(2)主导产业产业链在区域内布局。城市群中各城市按照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工序乃至模块进行专业化分工,这种产业分工现象被称为产业链分工。区域内城市间基于产业链的分工合作,能推动创新活动扩散,促进区域产业一体化。本文将选取长株潭“3+5”城市群工程机械制造产业链进行分析。

二、实证分析

1、空间一体化

利用公式(1)和(2),得到长株潭“3+5”及长三角“北翼”城市群地区间经济联系隶属度如表1和表2。

根据区域经济学对经济联系腹地空间划分标准,当隶属度大于9%时,属于紧密腹地;当其大于1.5%小于9%时,属于次紧密腹地;如果大于0.5%小于1.5%,属于竞争腹地;而小于0.5%则为边缘腹地。由此得到两城市群经济联系程度网状图如图1和图2。

第4篇

关键词: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小波变换;关联效应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并非完全独立,往往以不同方式与资本或劳动要素相结合,通过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要素生产率方式促进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生产要素组合形式不同,对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效率影响差异显著。其中无偏性即中性技术进步能够同比例提高所有生产要素投入效率,以全要素生产率方法就可以有效测算技术进步。但若有偏性技术进步并非单独发挥作用而是依附于资本或劳动投入,并非均等提高资本或劳动质量,仅以全要素生产率方法测算技术进步就存在许多局限,结果可能有悖于现实经济中整体技术进步的作用贡献,也无法刻画经济增长过程中整体技术进步及资本和劳动质量变化的全部。[1]

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出现经济高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共存的现象,事实表明中性技术进步并非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全部。Gordon(1990、 2000、2002),Greenwood and Yorukoglu(1997),Greenwood、Hercowitz、Krusell(1997)和Greenwood、Jovanovic(2001)发现,20世纪90年代后技术进步主要与有形物化的资本品结合,一国经济正是利用内含最新技术的设备投资特别是信息软件业设备,通过资本和技术进步相耦合方式(即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实现快速增长。Gordon[2]和Hulten[3]等测算出机器设备投资中有形的技术进步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贡献,发现1954年到1990年间美国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每年以3%的速率增长,占技术进步总贡献率的2/3以上,其中美国战后60%的生产率增长来自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4]

同样,黄先海等[5]利用中国工业数据分析表明,中国的技术进步也完全可能融合于物化型设备投资中,通过设备更新换代提升技术进步和生产率。赵志耘等[6]构建了一个区分设备投资和建筑资本投资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通过界定设备投资和建设投资相对价格与边际收益与技术进步的关系,依据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高投资收益率和设备相对价格下降的经验事实,发现我国以设备进口为主的技术引进方式实现的设备积累速度远高于建筑资本积累速度,判定了中国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存在性。同时,应该强调,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作用并非固定不变,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资源要素禀赋和政治经济制度环境约束下,要素贡献都将呈现出时间性和阶段性的变化趋势,而技术进步作用方式因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结构不同而表现迥异,即技术进步作用存在动态阶段性规律。[7]由于国内普遍缺乏对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关注,相关的定量研究也几乎无人涉及,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中性技术进步贡献与经济增长趋势并不保持一致,真实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技术进步更多表现出与机器设备投资相融合的趋势。为考察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作用特征,本文利用设备工业品与建筑工业品的相对价格指数,构建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指数分析蕴涵在设备中的体现式技术进步变化特征,及其与经济增长率的周期波动关联性。

一、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动态变化规律

在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分析中,通常利用设备品的相对价格来反映。国内外相关研究也多数采用此种方法,如陈师、赵磊(2009)就以消费价格指数与设备价格指数之比来衡量投资专有技术进步。在此我们以设备资本与建筑资本的相对价格指数的倒数来表征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增长及变化趋势。在此首先利用1980—2007年建筑资本和设备资本的年度相对价格指数来构建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指数,如图1所示。

数据显示: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在改革开放初期变化幅度不大,但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到90年代中期出现快速增长,特别是在1987年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增长率超过了20%,这表明在此期间我国以设备资本品投资方式实现的技术进步增长迅速,也是类似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实现技术升级、缩小和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主要途径。而在90年代中期后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增长速度放缓,基本都在4%均值上下小幅波动。考察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在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初三个时段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6.7%、4.7%和3.5%,呈现明显递减特征。观察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趋势分量,可以看出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呈现出抛物线型的增长趋势,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了一个峰,表明该时段是我国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快速增长期,90年代中期后增速逐渐转缓。主要原因可能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形成了模仿和复制的成本优势,因此以先进技术设备引进与投入为载体的物化型技术进步成为我国技术快速升级的主要形式,但随着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缩小和边际收益下降,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增长速度会逐渐减缓。进入21世纪后,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增长趋势分量近似于一条水平线。

为深入分析近年来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变化特征,我们选择月度数据进行细化分析。首先采用分类资产价格指数构建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指数,在机械工业品中选择具有较高投资价值且质量发生明显变化的四类工业品,分别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通用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进行加权平均构建设备品价格指数PPIE,以反映机械设备质量变化的综合趋势。其权重为该行业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即:

之所以选择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等四类制造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原因在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等设备技术含量和其他设备相比投资价值更高,技术水平高且技术更新也快于其他设备品,对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表征更直接、更敏感。将设备品价格指数与建筑材料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比值的倒数作为综合设备中的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指数ETC,同时还将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指数与建筑材料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比值的倒数ETCCE,以分析蕴涵在前沿设备中的体现式技术进步,如图2所示,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样本区间为1999年1月到2010年3月。 #p#分页标题#e#

图2显示,综合设备中的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指数ETC与前沿设备投资品中的体现式技术进步指数ETCCE具有相似的变化特征,在2003年和2008年都出现快速增长,这与依据年度数据构建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指数的结论相一致。其中综合设备中的体现式技术进步指数ETC在2003年12月阶段最大值为7.5%,2008年8月的阶段最大值为9.02%,而前沿设备中的体现式技术进步指数ETCCE比综合设备中的体现式技术进步增长更快,在各个阶段都高于综合设备中的体现式技术进步增长率,2004年3月的阶段最大值为11.6%,2008年8月的阶段最大值为12.8%。在整个样本区间内综合设备中的体现式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为3.22%,而前沿设备中的体现式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为5.86%。

二、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周期波动关联效应

利用月度数据考察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率的动态变化规律。综合设备中的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ETC和经济增长率GDPR的月度变化路径如图3所示,经济增长率GDPR的月度数据是将季度数据采用频率转换获得。

图3显示的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率的变化特征有所不同,经济增长率在90年代末期出现下落特征,但在21世纪初期开始平稳上升,在2007年达到的最大值为13%。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在2008年初开始快速下降,但2009年初又出现明显回升。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ETC没有出现明显的增速平稳上升特征,与经济增长率相比其波动幅度较小,只是在2003年和2008年出现大幅增长,其变化特征显示其增长并没有受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面,进一步采用小波变换方法分析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ETC和经济增长率GDPR各层分量的变化特征。

从小波变换系数WTf(m,n)中可以得到f(t)在时间窗[mt+n-mΔt,mt+n+mΔt]的部分信息,同时可以得到f(t)在频率窗[θ/m-Δθ/m,θ/m+Δθ/m]的部分信息。因此,当m值小时,mt+n-mΔt和mt+n+mΔt很小,时间窗很小。而在频域上θ/m-Δθ/m和θ/m+Δθ/m很大,频率窗很大,相当于在短周期内用高频小波作高分辨率分析。当m值大时,时间窗很大,而频率窗小,相当于在长周期内用低频小波作低分辨分析。[9]

本文采用DB4小波变换将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ETC和经济增长率GDPR进行分层,根据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和周期的划分,将小波变换的最大尺度α取为27=128个月。通过小波变换,将时间序列分解就可以得到不同尺度下的分量谱图。小波分解后的前三层尺度为21~23,是周期1~8个月的分量,即频率为0.125~1的分量,包含了序列中的随机因素和不规则因素。第四层尺度为24,是周期9~16个月的分量,即频率为0.063~0.125的分量,称为短周期分量,记为ETCS和GDPRS,如图4所示。第五层尺度为25,是周期17~32个月的分量,即频率为0.031~0.063的分量,第六层尺度为26,是周期33~64个月的分量,即频率为0.016~0.031分量,我们将小波分解后的第五层和第六层分量合并,将其称为中周期分量,记为ETCM和GDPRM,如图5所示。第七层尺度为27,是周期65~128个月的分量,即频率为0.008~0.016的分量,我们将其称为长周期分量,记为ETCL和GDPRL,如图6所示。

图4显示,在短周期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率波动不同,部分时期呈现出相反的变化特征,如在2000年初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ETCS呈现下降趋势,而经济增长率呈现上升趋势,在2005年中期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达到波峰,而此时经济增长率却处于波谷。对比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率的波动幅度,发现在短周期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比经济增长率的波动强烈,波动幅度大。分析短周期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率Granger的因果关系,我们发现,当滞后的时期取2个月时,原假设为“ETCS不是GDPRS的Granger原因”的F-统计量小于10%的临界值,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接受原假设,表明在短周期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同时,原假设“GDPRS不是ETCS的Granger原因”的检验接受原假设,表明短周期经济增长也不是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Granger原因,因此短周期二者不具Granger因果关系,即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而经济增长也不是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变化的原因。

图5显示中周期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ETCM与经济增长率GDPRM的变化在2008年之前呈现较强的共变特征,即当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达到波峰时,经济增长率也到达波峰;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达到波谷时,经济增长率也到达波谷。但在2000年后,二者变化呈现相反的特征。考察中周期二者的Granger因果关系,和短周期二者关系不同,在9%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ETCM不是GDPRM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表明在中周期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不能拒绝“GDPRM不是ETCM的Granger原因”的假设,即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在中周期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中周期分量时差关系发现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最大相关系数为0.9665,但不是在当期,而是在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先行1个月时,这再次印证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图6显示的是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长周期分量的变化趋势,二者呈现完全的共变特征,在经济增长到达波峰时,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也到达波峰,在经济增长到达波谷时,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也到达波谷。

表1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显示,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率的长周期分量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在3%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二者具有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利用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率原序列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ETC不是GDPR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但不能拒绝“GDPR不是ETC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表明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率具有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这表明当前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是我国经济增长重要因素。

三、基本结论

本文利用设备工业品与建筑工业品的相对价格指数,构建出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指数,分析蕴涵在现代设备投资过程中的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并利用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体现式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率的周期波动关联性。结果显示,我国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出现快速增长,之后增速放缓。体现式技术进步呈现出抛物线型变化趋势,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初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7%、4.7%和3.5%。小波变换分层分析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发现短周期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率变化特征不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显示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率不具有Granger因果关系。中周期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率变化呈现较强的共变特征,并且存在“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的单向因果关系。长周期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率变化呈现完全的共变特征且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 #p#分页标题#e#

关系。长中短周期关系显示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是体现在短期而是中长期,中长期经济增长动力在于技术进步。这表明在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中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在较长时间内还将是我国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式。

参考文献

[1]J. FELIP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in East Asina: A Critical Survey[J]. 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1999, (4).

[2]R. J.GORDON. The Measurement of Durable Goods Princes[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0.

[3]HULTEN, R. Charles. Growth Accounting When Technical Change is Embodied in Capital[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2, (4).

[4]GREENWOOD JEREMY, HERCOWITZ ,KRUSELL. Long-run Implications of Investment-Specific Technological Change[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7, (3).

[5]黄先海, 刘毅群. 物化性技术进步与我国工业生产率增长[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4).

[6]赵志耘等. 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动态融合[J].经济研究, 2007, (11).

[7]郑玉歆.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其增长的规律[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8, (10).

第5篇

内容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福利来源就是分工经济,反映分工水平和分工地位的贸易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福利效应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贸易互补性指数(TCI),对中国与东亚经济体贸易结构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 贸易结构 福利效应 路径选择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最早可以追溯到1967年东盟的成立。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在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随后,韩国和日本先后与东盟签署了自贸区协定,由此形成3个“10+1”的自由贸易区网络(FTA Network)。尽管该网络促进了区域经贸活动的发展,但是其错综复杂的关税优惠政策产生了具有负面影响的“意大利面碗效应”,从而对东亚地区的长期经贸发展造成损害。

因此,各国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共同推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中国是东亚的重要成员,而且东亚也集中了中国主要经贸伙伴。未来中国需要进一步深化FTA战略的实施内容,如何推动和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贸易结构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福利效应的影响,从理论上确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参与路径,然后利用TCI指数对中国与东亚经贸伙伴之间贸易结构的互补性和竞争性进行测度,最后从政策层面上分析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选择。

贸易结构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福利效应

福利效应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最重要的问题。例如Smith(1776)就曾因给消费者带来负效应而批评过梅休因条约(英国和葡萄牙于1703年签署了梅休因条约,它以许可葡萄牙的酒按照优惠条件进入英国,换取葡萄牙废除对英国羊毛出口的禁令)。Ricardo(1821)则通过分析母国和殖民地的特殊通商条约对Smith的观点进行了补充,他分别对输入国(殖民地)和输出国(母国)的福利进行了分析,认为这种特殊贸易安排不仅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而且对整个国家都有负面影响,这样的贸易安排应该最终被完全的自由贸易所取代。

现代经济学家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福利效应的研究则始于Viner。Viner以古典经济学家的思想为基础,提出了贸易转移和贸易创造这两个重要概念,为现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福利效应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框架。Viner以古典经济学家的思想为基础,提出了贸易转移和贸易创造这两个重要概念,为现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福利效应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框架。Meade(1955)、Lipsey、Cooper和Massell(1965)、Johnson(1965)、Cordon(1972)、Mundell(1964)、Wooton(1986)、Arndt(1968)、Kemp和Wan(1976)、Wonnacott(1981)等人先后对Viner的理论进行了拓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福利效应。

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质是消除区域内的贸易障碍,减少区域内分工的交易成本,为深化区域分工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如果在Smith的古典经济学框架下思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福利效应,可以发现其主要福利来源就是分工经济。反映分工水平和分工地位的贸易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福利效应的重要因素。事实上,专业化分工的差异性和贸易结构的互补性是贸易双方获得分工经济的重要条件。在传统贸易理论中,各国可以利用生产技术、要素禀赋、经济规模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工,每个国家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从伙伴国进口不具比较优势的产品,通过差异性生产和互补性贸易获得分工经济。在杨小凯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中,即使参与分工的国家之间不存在生产技术、要素禀赋差异,也可以从分工经济中获益。因此,不管存在外生比较优势,还是存在内生比较优势,分工经济都可以使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国家福利获得提升。

不论分工之前的状况如何,只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员通过分工进行差异性的专业化生产,形成互补性贸易结构,就可增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福利效应,提高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国家的福利水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分工结构的调整必然带来生产结构的调整。如果区域经济一体化启动之初,各参与方的贸易结构为互补型,那么它们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化区域分工,可以获得更大的分工收益。如果各参与方的贸易结构为竞争型,在获得分工经济的同时,必然要进行相应的结构调整。因为要素在不同部门和产业间的流动并不能瞬间实现,所以经济结构的调整会衍生出相应的调整成本,最终消减分工经济的好处。

总之,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国家之间组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均可以获得分工经济的好处,只是调整成本大小不同。如果调整成本过大,超过分工经济的好处,那么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毫无意义。一般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员之间贸易结构的互补性越强、竞争性越弱,调整成本就越低,各方享受的分工经济就越大;反之,调整成本越高,各方享受的分工经济就越小。

对于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家而言,获取最大化的经济利益是所有经济政策的主轴。为了获得更大的分工经济、最大限度的减少调整成本,一体化成员会选择与其自身贸易结构形成互补的经济体为一体化伙伴。在一体化伙伴既定的情况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参与方也会加强合作,通过强化产业内分工、推动经济与技术合作等方式,减少相应的协调成本。

中国与东亚经济体的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测度

在测度贸易结构的互补性和竞争性时,贸易互补性指数(Trade Complementarity Index,简称TCI)是一个常用的指标,包括单个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和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单个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可用TCIijk=RCAxik×RCAmjk表示,RCAxik=,表示用出口衡量的i国k产品上的比较优势,RCAmjk=表示用进口衡量的j国在k产品上的比较劣势。其中,Xik和Xwk分别为i国和世界k产品的出口额;Xi和Xw分别为i国和世界的出口总额;Mjk为j国k产品的进口额;Mj为j国的进口总额。当TCIijk>1时,两国在k产品上贸易互补性强,且TCIijk值越大,互补性越强;当TCIijk≤1时,两国在k产品上贸易互补性弱,且TCIijk值越小,互补性越弱。在多种产品并存的情况下,两国的总额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可用各种产品的互补性指数加权平均得来。加权系数为世界贸易中各类产品的贸易比重,即Xwk/Xw。综合互补性指数计算公式为TCIij==。当TCIij>1时,两国的贸易互补性强,且TCIij值越大,互补性越强;当TCIij≤1时,两国的贸易互补性弱,且TCIij值越小,互补性越弱。

本文以《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第三次修订标准(SITC Rev.3)为基础,分商品对1998-2007年间中国作为出口方、东亚经济体作为进口的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进行测度,首先可以得到:在中国和日本之间,只有食品和活动物和杂项制品的互补性指数大于1,总体呈互补关系,其余商品的互补性指数小于1,均表现为竞争关系;在中国和韩国之间,只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和杂项制品的互补性指数大于1,呈互补关系,而其他产品主要表现为竞争关系;在中国和东盟之间,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机械和运输设备和杂项制品的互补性指数大于1,呈互补关系,而其他产品的互补关系偏弱,主要表现为竞争关系。

其次,中国出口与东亚经济体进口之间的综合互补和竞争关系。中国出口与日本进口整体互补指数在1998年为1.03,随后开始下降。2001年,互补性指数开始降至1以下。在1998年至2007年间,中国出口与日本进口整体互补指数平均为0.95,反映出中国出口与日本进口整体呈弱互补性,主要表现为竞争关系。在1998年至2007年间,中国出口与韩国进口整体互补指数均小于1,平均互补性指数为0.85,表明中国出口与韩国的进口整体呈弱互补性,更多表现为竞争关系。同样在1998年至2007年间,中国出口与东盟进口整体互补指数均小于1,平均互补性指数为0.92,表明中国出口与东盟进口整体呈弱互补性,更多表现为竞争关系。

中国参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根据以上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到,中国的出口与日本、韩国、东盟都形成竞争关系。如果要进一步推动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FTA合作,中国需要作如下战略选择与政策安排。

第一,渐进式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在近期,中国可以优先深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层次与内容。例如,中国与东盟可以优先选择金融领域。中国应该通过参与东亚货币合作,提升人民币的地位,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在中期,中国可以切实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工作。

目前,中国正在与韩国开展自贸区可行性研究,双方关于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也将进行。但是从长远利益来讲,中国应该切实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工作。对于中日韩国而言,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对于三者都有好处。即使在短中期内难以实现,中国也应该将推动东亚自由贸易区作为长期努力的目标。

第二,依托产业对接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尽管中国的经济实力已经得到较大提升,部分产品的竞争力稳步增强,但是在参与东亚区域贸易安排的过程中,中国部分商品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而产业内分工的调整成本低于产业间分工的调整成本,积极与东亚经济体开展产业内分工,有利于中国与东亚经济体的产业对接与产业分工。

首先政府必须发挥作用。一方面,国家应该使用各种措施打破地区封锁,保证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推动各地区企业间的吸收与兼并,推动联合以达到基本规模,使得中国的大市场优势能够真正发挥出来;另一方面,要选择适当的产业加以保护,使得中国的大市场真正为已所用。其次对于企业来说,应当重视和加强产品差异化的创造,并力争建立自己的品牌。在国际竞争中,差异化是增加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表现在质量、技术登记上的垂直差异,还体现在商品品牌、营销渠道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水平差异上。因此,中国的企业应该在包装、广告、销售和售后服务上形成一套统一、完善的机制,强化产品的差异性,从而创造出自己的国际名牌,使已有的产业尽快加入到产业内贸易中去获取应有的利益。

第三,多种形式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在参与东亚区域贸易安排的进程中需要扩宽合作范围,不要将一体化内容局限于贸易自由化,要将一体化内容扩展到经济技术合作等非贸易合作领域。通过非贸易领域的合作,开展各种能力建设,增强中国企业或产业面临进口竞争的能力,提升它们生产转型的灵活度。非贸易领域的合作包括人力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科学技术研发等众多领域。

参考文献:

1.Baldwin,et al.,"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in Grossman,G.,and K.Rogoff (eds.),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III. Elsevier,1995

2.Baldwin,et al.,Economics of European Integration.McGraw Hill Higher Education,2003

3.Schiff,M.,and L.A.Winters.郭磊译,何帆校.区域一体化与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4.杨小凯.经济学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5.曹亮,谷克鉴,符大海.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难以形成的原因研究――兼论中国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战略选择.财贸经济,2009(1)

作者简介:

第6篇

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二、2013年高考预测

全球化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从高考历史考试不回避热点、以问题为中心的命题特点看,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经济的全球化将越来越成为2010年高考历史命题的重点和亮点,成为世界史新的、最主要的学科主体知识。

(1)应把握二战初期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条件、组织成分及其历史作用。

(2)分析比较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三个经济区域集团形成的原因、宗旨、目标、发展程度的重大影响。

(3)理解把握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表现及作用。

三、知识要点梳理

要点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知识归纳】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国在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美元处于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中心地位,为美国进行对外经济扩张提供了有利条件。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既有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使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最终建立起来。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要一分为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一方面加强了美国对世界金融的支配;另一方面,客观上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特别提醒】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它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不要误以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因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构成。另一方面,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要一分为二,不要因为它加强了美国对世界金融的支配就否定其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要点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程

【知识归纳】经济区域集团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发展进程是,二战以后出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国际经济竞争的日益加剧,经济区域集团化迅速发展。目前,各种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集团遍布全球。其中,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是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三大区域集团。

【特别提醒】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都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推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区域集团化得到迅速发展。学习过程中要把握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形成过程、作用影响等

要点三: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知识归纳】世界贸易组织是从关贸总协定发展而来的,1995年正式成立。虽然关贸总协定自生效以来对推动世界贸易的发展、抑制贸易保护主义、促进贸易自由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国际贸易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形势对国际贸易规则提出了新的要求。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世界贸易朝着规范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世贸组织的规定对所有成员国的贸易活动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力,成员国必须进行相应的规范调整,《世界贸易组织协议》规定所有成员需要保证其法律、法规和行政诉讼程序符合《世界贸易组织协议》规定的义务。

【特别提醒】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世界贸易朝着规范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规范世界贸易,在世界市场上共用一个规则,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全球化。但也应看到必然会加剧国际经济的竞争,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不利地位。学习时要注意理解。

要点四: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和作用

【知识归纳】中国改革开放之后,面对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趋势,认识到中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世界经济的发展,开始了恢复中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工作。1984年,中国获得了观察员地位。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由于少数西方缔约国的阻挠,在关贸总协定被世界贸易组织取代之前,中国没能完成这个任务。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中国开始了加入世贸组织的申请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中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必然选择,但中国也要面对外国商品和企业的竞争压力。

【特别提醒】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具有极为广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对中国和世界而言都是“双赢”甚至是“多赢”;(2)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3)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需要中国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适应新的国际形势。

要点五:《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作用

【知识归纳】《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虽然只是一个国际性的多边贸易协定,而非一个正式的国际经济组织,但是它一直发挥着国际组织的作用。关贸总协定致力于彼此减让关税及消除各种形式的贸易壁垒及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等方面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构成了战后世界贸易、货币和金融的三大支柱,这标志着战后世界经济已经朝着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特别提醒】《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一个非正式的国际经济组织,但其对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应充分肯定。特别是关贸总协定确定的宗旨和原则,对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仍然有重要意义。

要点六:经济区域集团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知识归纳】经济区域集团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它们通过正式协议,在诸成员国之间消除人为的贸易壁垒,统一贸易规章形成内部统一的市场机制或贸易体系,它实行比世贸组织更严格的纪律,相互提供更高的优惠,促使生产要素尽可能在本组成员国地区流通,以达到加速本地区经济发展,实现成员国共同繁荣的目的。它有一定的保护倾向,但各区域化组织经常通过谈判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政策,努力跳出狭小范围,使各国经济逐渐参与并融入世界经济关系中,推动世界范围内经济的发展进一步联系、融合,从而促使世界经济走上一体化。因此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特别提醒】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要从三个方面去归纳:①加入区域集团会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②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③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导致政治思想文化各方面的变化,要注意理解。

要点七:对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的理解

【知识归纳】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市场机制等方面占有明显优势,而经济全球化又是在西方发展模式推动下发展的,因此,当前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特征,从而使全球化所创造的财富不能公平合理地分配,导致全球贫富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实现最佳的配置,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传播新技术,提高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一部分国家的,威胁这些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稳定。当前关于经济全球化问题的争论的焦点是,全球化是为少数富人服务,还是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服务。从目前来看,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和风险是不对等的,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要想消除经济全球化的弊端,只有通过积极参与,争取在全球化进程中维护自身的权利,改革现行的不合理游戏规则,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

【误区警示】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我们应积极应对,趋利避害。但对发展中国家反全球化的事件也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能一概否定。

四、2012年高考链接

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例1 (2012年高考广东卷)1962年法国某报纸说,戴高乐总统应该时刻准备亮出持有的大量美元这张外交王牌,通过向美国购买黄金而对其施压。美国政府对此颇为重视,认为“法国持有的美元所表现的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这反映了( )

①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②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③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挑战 ④法国抵制马歇尔计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欧美关系。材料体现了法国向美国的挑战和欧洲力量的崛起,①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不结盟运动,②不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国对法国用美元购买黄金一事重视,说明这一体系面临挑战,③正确;马歇尔计划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1962年早已结束,④不正确。答案:B

例2 (2012年高考江苏卷)二战后初期,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其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根据协议规定,借贷国在使用贷款时须由世界银行的代表监督,其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 )

①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②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的扩张 ③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 ④强化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考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解题关键在于材料突出美国与世界银行的关系。美国在世界银行中股份最多,对于二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和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规范了世界金融秩序,促进全球化发展,所以①③错误。答案:C

2.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及全球化。

①金砖国家经济都持续高速增长 ②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率超过发达经济体 ③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 ④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以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率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比较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图片有效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可以看出2009年俄罗斯、巴西经济都是负增长,故①错误,排除A、B两项;③与题干没有直接关联,排除D项,答案选C项。

例4 (2012年高考江苏卷)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评说世事。右图是2000年出现的新闻漫画《最后的贵族》。该漫画反映了( )

A.中国加入WTO与国内企业的长远利益相违背

B.中国申请加入WTO旨在打破某些企业的垄断

C.加入WTO后中国一些企业有望增强垄断地位

D.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面临激烈竞争与挑战

解析:本题考查对漫画史料的阅读与分析能力,考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解题关键在于漫画中垄断企业惧怕WTO,说明中国有实力的企业对WTO存在担心,害怕受到冲击,说明加入WTO后中国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加入WTO是为了中国企业的长远发展,是为了促进中国企业提高质量与水平,所以A、B两项错误;C项与史实相违背。答案:D

例5 (2012年高考课标全国卷)下图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 )

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解析:本题考查图表数据材料的解读能力,考查二战后世界经济变化。解题关键在于比较两个数据图,找出其差异。1995年,世界贸易中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亚洲发展中国家、日本比重上升,非洲与其他工业国比重下降,体现了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关贸总协定对于世界贸易秩序的维护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不是亚洲发展中国家,排除B项;材料介绍的是国际贸易的内容,且多极化是发展趋势,尚未形成,排除D项。答案:C

例6 (2012年高考天津卷)下图中,一个科威特人脚穿网球鞋,背驮电视机,穿过满是欧美消费品的街道。图片反映了( )

①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②全球性的文化渗透 ③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最大受益者 ④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有力的推动者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当今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从材料提供的信息“脚穿网球鞋,背驮电视机,穿过满是欧美消费品的街道”可以看出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全球性的文化渗透,①②正确。但仅从这些信息分析,无法得出③④的结论。故选A项。

例7 (2012年高考广东卷)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

材料二 “(清末)旧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今试任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服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而八九。”

――《饮冰室合集》

材料三 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旧工业”指什么?简要说明其衰落与工业革命的历史关联。

(3)材料三中莎拉发现的现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无法想象的,为什么?中国产品后来大量进入普通美国家庭的历史原因有哪些?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问题(1)结合时间16、17世纪可知原因有新航路开辟、西班牙和荷兰的殖民扩张。问题(2)中的第一小问的“旧工业”是指中国的家庭手工业,第二小问原因应结合工业革命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作答。问题(3)中的原因应从政治、经济等方面综合考虑。

答案:(1)新航路开辟,西班牙对美洲殖民扩张和掠夺,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2)传统手工业。英法等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国家;对外扩张,中国遭到侵略;采用机器大生产的洋货物美价廉,涌入中国,传统手工业受到严重冲击。

(3)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处于冷战时期,中美两国彼此敌对;中国经济相对落后。7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中国改革开放,成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五、最新模拟练一练

1.(2012年哈尔滨期末)1947年后的40多年里,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从36%减到4.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在同期也下降到13%。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这主要得益于( )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联合国的成立

C.关贸总协定的生效 D.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2.(2012年青岛期末)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材料中的“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表现为( )

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D.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3.(2012年黄冈期末)七国集团2011年3月18日联手干预外汇市场,以遏制日本大地震后日元对美元急剧升值势头。分析人士指出,欧美应日本要求,一改对干预外汇市场惯常持有的谨慎姿态,宣布联手干预汇市,主要是出于担心日元进一步升值给日本经济及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这主要是由于( )

A.日本大地震对日本经济造成了重创

B.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

C.外汇市场的稳定关系到各国经济稳定

D.各国自觉、主动地帮助日本抗震救灾

4.(2012年南京一模)下表是《全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组织地区分布统计表》(1996年),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区域集团化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唯一趋势

B.欧盟是当今世界跨区域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

C.区域集团化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D.发达国家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大受益者

5.(2012年太原调研)经济区域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本组织)决心实现他们经济的强大和同步发展并依据本条约的规定建立一个包含一种单一及稳定的货币的经济和货币联盟;决定在完善内部市场、加强团结和环境保护范围内,为了他们人民的目的,促进经济和社会进步,并实行确保其他领域进步同经济一体化相适应的政策;决心建立他们国家国民共同的公民身份;决心实行一项包括最终构建共同防务政策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通过本条约引入关于司法和国内事务的规定,在保障他们人民和国家安全的同时,重新肯定促进人员自由流动的目标……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材料三 (该组织)各种活动均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基础上的,各成员拥有完全的经济和管理的决策权。它是通过成员间的一系列会议,在自愿的基础上协商一致,以声明、宣言的形式作出承诺,推动合作。这种承诺,各成员没有义务和责任来履行,因为它不是立法式的或指令性的硬性规定,对成员不具强制性……在注重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上,尊重各成员的经济利益,力求与国际惯例、国际市场的体制接轨。同时,允许成员与非成员的经济合作。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教师用书

(1)材料一所示图片分别为两个区域化组织的标志,简要说明这两个组织在成员构成上的差异。

(2)材料二、三的内容依次对应材料一图(a)、图(b)所代表的组织,据此分别概括图(a)、图(b)所代表组织的合作特点。

(3)从促进经济全球化的角度看,你更赞同上述哪一种合作模式?简要说明理由。

练一练答案与解析:

1.解析: 1947年成立的关贸总协定,其宗旨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它客观上创造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材料无关,排除。答案:C

2.解析:二战后,美国为了帮助西欧恢复经济,开始实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同时,美、英等西方国家还企图用马歇尔计划拉拢东欧国家,但遭到拒绝。由此可知B项符合题意。答案:B

3.解析:材料关键是“出于担心日元进一步升值给日本经济及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B项符合题意。答案:B

4.解析:经济全球化也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A项错误;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世界跨区域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B项错误;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D项错误;从分布统计表可以看出区域集团化地区分布极不平衡,C项正确。答案:C

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欧盟和亚太经合组织的认识和评价。解答问题(1),首先要知道图(a)和图(b)分别是欧盟和亚太经合组织;“成员构成上的差异”主要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考虑回答。问题(2),欧盟合作领域广,且有高度统一性,而亚太经合组织只是涉及经济领域,统一性相对较弱。问题(3)属于开放性题目,回答哪种合作模式都可,主要是言之有理。

答案:(1)图(a)所代表的组织:组成成员主要为发达国家,各成员之间差异性相对较小。

图(b)所代表的组织:组成成员既包括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包括大量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各成员之间差异性明显。

(2)图(a)所代表的组织:合作领域涉及货币、市场、环境保护、司法、国家安全等多方面;具有高度统一性。图(b)所代表的组织:合作领域只是涉及经济领域;而且合作松散、相对开放,统一性相对较弱。

(3)赞同图(a)所代表组织的合作模式。因为它的合作领域广泛,一体化程度高,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而图(b)所代表组织的合作模式合作领域单一,且较松散,离全球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赞同图(b)所代表组织的合作模式。因为它的一体化程度较低,且具有开放性,因而更有利于经济的全球化;而图(a)所代表组织的合作模式高度一体化,具有较高的排外性,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第7篇

关键词:中俄会计;制度;趋势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一)国内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和研究动态

国内学者在研究中俄财会发展中主要分以下几种观点。

1.中俄会计存在一定的差异

周晓苏《中俄会计制度比较及其启示》(2001)认为中俄在会计法的立法主体和责任上以及谁承担会计信息造假责任的认定上存在一定的不同。其他学者如卜海涛(2001)《中俄会计制度比较》、梁金龙(2010)《中俄会计准则之比较研究》、刘沃夫(2012)《中俄会计制度比较研究》等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两国之间会计发展的不同,有的学者研究的比较具体,从具体报表项目分析两国会计处理的差异。有的学者研究的比较宏观,从准则制定程序上介绍两国财会制度发展的不同。

2.中俄会计的发展受国家内部环境影响

付磊(2012)《企业制度演变与会计发展》认为企业的发展水平对财会制度的演进起到推动作用,李艳萍(2007)《计环境对我国会计发展的影响》认为中国会计的发展水平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发展,其他作者如赵静(2012)《浅析会计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保红珊(2003)《俄罗斯会计国际化进程及其剖析》、杨晓玲(2007)《俄罗斯会计研究――兼论对我国会计国际协调的启示与策略选择》、王遂昆(2013)《古老贵族气息与现代激变中的俄罗斯会计一二十世纪俄罗斯会计研究述评》、耿海利(2014)《俄罗斯社会文化对会计影响研究》等分别从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对中俄会计发展背后的原因进行研究。

3.中国和俄罗斯的会计发展受到国际化潮流影响

很多学者将国际化作为中俄两国会计发展的动因进行分析,诸如李芬(2006)《我国会计国际化策略研究》、刘长青(2008)《会计国际化之国家利益研究》、刘锦霞(2012)《中国会计国际化三维结构研究》、张海君(2014)《俄罗斯会计国际化改革适应性思考》、朱娜(2014)《国际会计准则与我国会计准则差异分析》这些学者认为国际化发展促使财会制度改革,他们分别对俄罗斯和中国的财会制度的国际化适应性进行了研究。

从国内学者对中俄会计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一部分学者仅仅对比了两国之间的财会制度的差异,却很少对引起财会制度不同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也没有对差异的历史过程进行梳理,更没有对差异未来的走势进行探讨。

(二)国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和研究动态

国外学者中对于中俄财会制度发展方面研究不多,很多学者对于俄罗斯财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形成的观点如下。

1.财会系统外在环境的变化会引起会计本身的变化

Alan Combs Martin Samy,Anastasia Myachina2013《Cultural impact on the hannonisation of Russian Accounting Standards with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A practitioner's perspective》谈到集权主义有助于俄罗斯会计的良性发展。Anatoli L.Bourmistrov,Frode MeUemvikl999《Russian local governmental reforms:autonomy for accounting development?》以列宁格勒州为例,描述当俄罗斯权力下放地方后,当中央会计制度发生变化后,地方会计准则不能快速反应。

2.当前财会制度演化的趋势是国际化

R・B・索科洛夫(1990)《会计发展史》认为俄罗斯会计发展的趋势某些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水平。(美)麦基、(俄)普雷布拉金斯卡亚(2011)《东欧和亚洲的会计和财务体系改革》研究了俄罗斯会计改革的动力和前进的方向,认为国际化是主流。Oksana Kim 2013《Russian Accounting System:Value Relevance of Reported Information and the IFRS Adoption Perspective》以俄罗斯一家公司为例,当其在伦敦上市后,作者对比公司采用国际准则后提供的会计信息与原来俄罗斯报表提供的财务信息,指出俄罗斯应该进行会计改革实现更多的信息披露。

从对国外学者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在研究俄罗斯财会制度发展方向上基本都认可国际化趋势,但没有深入分析背后因素,个别学者从集权,经济等方面做了一些分析,但对于这些因素对会计发展影响的强弱的研究并没有涉猎,也没有从因果关系中对将来俄罗斯会计走向进行探讨。

二、对影响中国近代财会制度发展的因素分析

本部分主要对中国经济形态、经济政策、政治形态、财会制度的发展历史进行综合分析。

第一阶段1949-1952年,经济形态上表现为经济基础薄弱,农民迫切需求土地私有,工商业初步发展。经济政策表现为建国初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国家保护工商业的多种经济并存经济体制,计划与市场并存的经济制度。政治形态表现为适度集权的形式。财会制度建设表现为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中央金库条例》和《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的决定》。

第二阶段1953-1956年,经济形态上农业初步发展,农民积极性较高,整体经济表现较好,经济的发展内在需要国家适度宏观调控。经济政策表现为向苏联学习,计划与市场结合的经济体制迅速变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政治形态上表现为高度集权,个体经济自由度几乎没有。财会制度向苏联学习,补充了很多财会制度。

第三阶段1957-1976年,经济形态表现为经济水平下滑,农民希望有自己的土地耕种,迫切需求多样化市场交易。经济政策摆脱苏联模式,,制定的经济目标不符合实际。政治形态表现为较高集权,个人崇拜风行。财会制度建设由于失去管理和控制而停滞不前。

第四阶段1977-1991年,经济形态表现为经济实体需求自由发展。经济政策由原来的集权转变为适度的放权。政治上表现为由原来的高度集权转变为比较宽松的政治环境。财会制度建设得到发展,出台了《会计法》《中外合营企业会计制度》。

第五阶段1992-2005年,经济形态表现为涌现了很多的企业,股份公司,他们迫切需要有效的会计信息披露。2001中国加入WTO,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经济政策表现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形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改革开放,适度宏观调控。财会制度方面,在1993年实施“两则两制”。

第六阶段2006年以来,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中外相互投资越来越深入,迫切需求更加开放有序的市场。经济政策逐步放宽。政治形态表现为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审批权减少。财会制度适应市场需求,于2006年公布新准则,与国际会计进一步趋同。2014年对部分准则修订适应经济发展内在需求,同时向国际会计准则更进一步。

三、对影响俄罗斯近代财会发展的因素分析

本部分主要对俄罗斯经济形态、经济政策、政治形态、财会制度的发展历史进行综合分析。

第一阶段斯大林时期(1922-1953年),经济形态由于二战过后百废待兴,尤其农业经济期待复苏。经济政策农业经济让位于工业经济,工业经济最后变成军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在政治形态上表现为高度集权。

第二阶段赫鲁晓夫时期(1953-1964年)经济形态依然是农业的迫切发展,工业产品数量少。经济政策表现为对农村经济进行改革,对工业由原来中央集权逐步放权,后期出现赶超英美等过激政策。

第三阶段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时期(1985-1999年),经济形态表现为经济持续低下,人民渴望富裕。经济政策推行自由经济,向西方学习,将利润上缴改为征收税款对企业进行管理,过度放权导致金融寡头出现。政治形态由于政府过度放权以致苏联解体,叶利钦领导的俄罗斯名义推行自由实质是集权政治、寡头政治。财会制度建设开始与西方观念交流接触,开始出现会计报表,功能由原来的简单维护国有资产功能向维护国家税收转变。

第四阶段普京时期,经济形态从一开始低迷、人民经济生活困苦逐渐复苏,经济支柱产业比较单一。经济政策表现为有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开放市场,市场经济秩序逐渐稳定。政治形态表现为集权为主、适度放权。财务制度发展速度较快,从2001年起放弃本国专家制定财务制度方式,聘请欧洲专家制定15条会计准则,这些准则与国际基本趋同,但俄罗斯会计完全与国际化趋同的时间尚早。

四、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对图示解释如下:从两国历史看三个因素的发展脉络可以得出。

一是政治形B的集权程度决定经济政策与财务制度的紧密程度,政治越是集权财务制度的变化与经济政策的变化节奏越是一致。

二是政治形态对财务制度的关注程度决定了财务制度是否会发生变更。如果关注程度不够,即使有新的经济政策,财务制度的也不会有相应变更。

三是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的好坏取决于能否适应当前的经济形态,过于激进或者过于保守,都不利于经济形态发展,最终都会被逐步扭转。

五、影响财会制度发展的关键因素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影响财务制度的最终决定因素是经济形态。财务制度建设与经济形态变化的步调不会完全一致,至于是偏左还是偏右既取决于政治形态的集权程度和关注程度,也取决于经济政策的制定。

六、对中俄财会制度建设发展进度及方向进行分析

由第三点可以看出,由于俄罗斯当前政治形态同中国相比集权更重,所以只要俄罗斯政府在经济政策改革中注重财会制度的改革,其财会制度的变革应该比中国要快,但由于其经济形态尚不如中国现在市场经济环境这样成熟,所以其财会制度不会和中国一致。

由于俄罗斯经济形态也将向市场化,国际化发展,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最终会导致财会制度与中国趋同。从历史发展看当两国政治互动时,往往伴随着财会制度相互趋同程度高,当两国关系冷淡时,财会制度的趋同性就不强。两国政治紧密与否取决于各国自身经济形态发展需求,可以看出,由于最近俄罗斯关注中东发展和中国政府开展“一带一路”建设,两国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会更加紧密。

七、对中国财会制度建设的建议

一是推动财会制度改革需要掌握好节奏,与经济形态适应,既要改革又不能操之过急。

第8篇

关键词:经济结构调整;自动化仪器仪表;发展

中图分类号:TH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自动化仪器仪表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其是信息化过程一部分,对经济结构的发展有推动作用。然而就目前来看,原有的仪器仪表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结构调整后企业设备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对经济结构调整后的自动化仪器仪表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其发展。如何更好的对经济结构调整自动化仪表发展进行思考,已经成为相关部门值得思索的事情。

一、对基于经济结构调整自动化仪表发展进行分析的必要性

我国在经济危机之前就已经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对待,经济危机时期,为了保证经济发展,将经济结构调整作为新时期长期发展目标,在政策的支持下对其进行进一步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自动化仪器仪高新技术产业,其生产经营结构如何对国家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在激烈的竞争下,全自动化仪器仪表企业要想更好的发展,就应该对技术和企业进行优化升级,使其更好满足时展需求。虽然自动化仪表行业在上个世界末就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已经使用,在大型工程项目中也取得了相应成就,也建立了生产、科研、销售体系、研发机构、质检中心,培养了大批科研人员,形成特色了中低档产品企业,但是我国自动化仪器仪表行业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一些高档、大型仪器设备仍需要进口。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自动化仪器仪表企业多数为中小型企业,其在一定程度上缺少人力、财力的有效支撑不能,使其在国际同类产品竞争中处于劣势。加上自动化仪器仪表属于高科技产业,即便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也不能从根本上发挥其作用。再加上自动化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规划的不合理,即使国家投入一定财力和物力,也不能使自动化仪器仪表产业获得更多利益。在科研体制改革下,一些科研机构转型成仪器仪表企业,然而其在发展中因对行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得较少,不能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此外,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仪器仪表关税有所下调,使得国外仪表大量流入国内,而国内的仪器仪表与国外的仪器仪表在技术上还有一定的差距,加上国内自动化仪器仪表企业和相应研究机构只能靠价格和关系进行竞争,不能与国外企业相抗衡。而未来的自动化仪表发展趋势是集微电子技术、集成技术、纳米技术和超导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对自动化仪表的速度、灵敏度、稳定性、成本及环保等要求更高。在这种情况下,对基于经济结构调整自动化仪表发展进行分析显得十分必要。

二、基于经济结构调整自动化仪表发展措施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使世界经济联系在一起,一旦发生经济危机,势必会对全球经济有所影响,我国经济也不例外。虽然经济危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发展,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对经济结构进行了进一步调整,特别是对高新技术含量较高的自动化仪器仪表行业进行调整,使其更好的面对机遇和挑战。

1.抓住机遇,突破核心技术

就目前来看,仪器仪表的高科技化已经成为自动化仪器仪表发展趋势。为了适应这种趋势,国内自动化仪器仪表企业有必要加快经济结构转变步伐,以实现其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及多功能化。在转变过程中,应该先对国外高新技术成果继进行相应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跨学科设计,结合国内外高精尖技术,从我国实际出发,对重点服务领域进行分析,不断的对关键系统和产品进行创新,以实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也应该提高现有产品的可靠性和数字化水平,以便更好的进行产业化研究,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更好的应用到实际中去,使我国的仪器仪表朝着高速、方便、快捷方向发展,使全方位信息更好的运用到企业发展中去。

2.抓住机遇,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就目前来看,要想使经济结构下自动化仪器仪表更好的发展,就应该正确的选择发展模式,摆脱发达国家依赖于外资和技术发展模式,应该从国内实际出发,研究出适合国内发展的工业之路。为了更好满足这一需求,仪器仪表企业就应该加快产学研自主创新体系步伐,培养大量高科技技术人才,提高科技实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利用有利的资源进行创新,以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缺乏核心技术问题。此外,还应该通过引进技术或是并购国外企业来掌握核心技术,以促进国内仪器仪表企业发展。

3.抓住机遇,制定税收优惠政策

随着我国对经济结构进行相应调整,国内市场上的一些自动化仪器仪表需求已经呈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将这部分自动化仪器仪表需求转入国际市场。就目前来看,这部分仪器仪表主要是中低档产品,已经转入印度、印尼及越南等发展中国家市场。同时也在这些国家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毕竟这些国家对中低档自动化仪器仪表产品需求量大。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拓展了国际市场。然而要想使自动化仪器仪表更好的进入国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国家政策上的扶持,尤其是优惠政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国内仪器仪表企业进行贸易保护。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仪器仪表已经不能更好满足时展需求,而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仪器仪表已经成为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经济结构下的自动化仪器仪表发展进行相应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冀林,李旷振.惯性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航天工业管理,2009(03).

[2]薛滔.试析自动化仪器仪表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与发展[J].科技风,2010(22).

[3]李明远,安立璋.仪器仪表现代化发展综述[J].仪器仪表用户,2005,12(01).

[4]廉春雷.关于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09(31).

第9篇

关键词:农村;市场化;指数;相对进程;各地区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1008)02-0018-08

一、前 言

1978年实行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制度变迁,“市场化既是制度变迁的取向,也是制度变迁的原因”。

农村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起点,农村经济市场化是中国经济市场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费孝通先生关于“乡土中国”的判断,农村中蕴含着中国社会经济变迁的一切基因,不了解农村发展,就不能对近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进行科学解释;不研究农村社会变化,就不能把握中国发展的动力和进程。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农村市场化,促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5元增长到1985年397元,7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加263.5元,是过去二十年净增值的4.38倍,而且一举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为全面改革提供了经验、信心和物质基础;1992年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粮食购销体制改革,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转移和农民种养结构的大变化,使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1992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23.47%,到2004这一比例变为34.03%,极大地支撑起农民增收、农村社会和谐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增长。可以说,近三十年来,中国农村的每一个大进步都和市场化相关,市场化已经成为农村其他制度变迁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根本上来说,也是在新形势下的一场大规模的综合性的制度变迁,对各地的市场化水平进行测量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应当成为理论界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水平日渐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樊纲、王小鲁(2001、2003、2004)和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2003、2005)分别连续地公布他们对中国经济市场化水平的测度值,前者还对中国各地区的市场化水平进行测量和排序。与全国性的系统研究相比,对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测度方面的研究落后了,这方面主要成果有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的《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和张丽、栗子亮的《我国农村市场发育程度分析》,但这些研究主要注重状态描述,缺乏可计量性和可比性。

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虽是整个中国经济市场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作为以个体农户为主要经济主体,以农业为主要产业部门,以土地和劳动力为基本生产要素的经济形式,其市场化的方式必然有其特殊性,因此它的测量指标选取在遵循市场化指标的一般选取原则的同时,也应有自身的特殊性。

二、主要经济指标选择和评分标准

农村经济市场化就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机制,使农村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不仅包括农村经济主体的市场化、农村生产要素和产品的市场化,还应包括与此相关的政府职能转变和经济发展环境的转变。

1 主要经济指标的选取。经济市场化是一个多因素共同演进的系统过程,希望对所有的因素都进行测度既不现实也不科学,为此我们采用主因素分析法,根据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选取对市场化有重要意义的因素来分析。在具体经济指标选择上主要有三大依据:一是效度,所选取的指标必须与市场化密切相关,能反映出市场化的某一方面的特征;二是信度,资料和数据来源必须是可信的、可重复验证的,另外为减小误差和个别年份的特殊性,我们使用连续三年的算术平均值为计量值,本文计算2004年的市场化水平,故取2002―2004年数据的平均数;三是可获得性,是依现有的手段能顺利得到的。根据这些要求,我们定出了五个方面的一级指标:

(1)农村经济主体的市场化。经济主体拥有自主决策的地位和能力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农村经济主体主要包括农户和乡镇企业。农产的市场化主要表现为农户是否能根据市场的要求自主地调整产业结构以获取最大利益,这可以通过两个指标来体现,一是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的构成,市场经济越是发展,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应越是多样化,这直接表现为农户收入来源中经营性收入的比重下降,而工资、财产等方面的收入比重上升,测量值表现为(1-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比);二是农业的种植结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户应更能摆脱生存约束,越来越多地追求发展,粮食的种植比重应当越是下降,而其它产品的种植比重上升,测量值表现为(1-粮食作物种植占总播种面积比重)。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是中国经济市场化中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从近三十年经济发展的实践看,市场化水平越高,乡镇企业越是发达,为此可以得到乡镇企业市场化方面的第一个三级指标,即乡镇企业增加值占地区GDP的比重,比重越高,市场化水平越高;此外,中国改革又表现为对外经济合作的不断加强,企业不仅注重参与国内市场的竞争,也注重在国际竞争中实现发展和提高经营水平,在近年内需不足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乡镇企业出口占地区乡镇企业总产值比重成为衡量乡镇企业市场化的又一个三级指标。

(2)农村经济的货币化水平。市场经济是一种货币化经济,市场经济越发达,经济的货币化水平越高。这一指标可以通过农产收入的货币化水平(测量值为:农产人均现金收入/农户人均总收入)和农户支出的货币化水平(测量值为:农户人均现金支出/农户人均总支出)两个二级指标来衡量。

(3)农村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水平,现代市场经济使生产要素市场化并形成了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主要通过市场来配置。在农村中最主要的生产要素是劳动力和土地,此外由于资金和技术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而农村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用劳动力、土地、资金和技术四个二级指标来测度。劳动力的市场化主要通过劳动力流动和劳动力就业结构(测量值为:农村非农就业人口/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来衡量,但各地区的劳动力流动的数据一方面不能准确获取,另一方面统计指标口径也有差异,为此我们以农村居民的工资收入与总收入比来计量,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劳动力的市场化必表现为工资收入,可以免去仅计算劳动力流动而忽视就地市场化带来的误差;土地的市场化本应以土地的流转比率来测度,但因数据原因,我们以土地利用的比较效率作替代,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度,经济的市场化水平越高,土地越是稀缺,土地的价值越高,因此农民越是面向市场从事生产,对土地的利用越充分,从土地利用的比较收益角度看,就是土地的耕种面积与耕地实际面积的比值越高,(测量值为:土地的耕种面积/1996年耕地实际面积);资金的市场化以农村存款占农村经济主体的收入比(近似测量值为:农业银行的农业存款加上农村信用社存款/农村经济总纯收入)和贷款占农村经济主体的支出

比来测定,(近似测量值为:农发行贷款余额加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加农业银行农业类贷款/农村人口每年的总支出);技术的市场化本想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来测量,但由于数据不能准确获取加上对免费搭车现象无法测度等原因,所以我们寻求其他替代指标,从一般角度讲,人的受教育程度越高,越能认识科技的作用,也越能发挥科技的作用,为此我们以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为指标来测度科技市场化能力水平,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以年来计数,小学为6年,初中9年,高中12年,大专及以上我们以16年计算,(测量值为:小学劳动力占总人口比×6+初中劳动力占总人口比×9+高中劳动力占总人口比×12+大专及以上劳动力占总人口比×16)。

(4)农村中介组织市场化水平。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为有效地参与市场经济竞争,获取更多的比较经济利益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农村经济的组织形式,目前在我国的各种统计中都没有把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列入指标体系,2003年农业部软科学课题“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立法专题研究报告”对全国26个省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数量进行了调查统计,今引用该成果,我们以参与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农产数与全部农户数之比来计量。

(5)政府职能转换与市场环境对市场化的促进。建立有限而有效的政府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当前中国经济改革的攻坚阶段,政府职能转换已成为市场化推进的关键,政府应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而更多专注于公共品的提供,同时针对地方政府规模过大的特点削减政府规模已成为共识,这方面我们以四个指标衡量:一是以(农户家庭经营费用+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建造生产性固定资产的工资支出)与财政农业支出和林业支出比表示农村经济的自主程度,比重越高,自主水平越高,市场化程度也越高;二是以财政用于农林水利气象等方面的事业费支出与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比表示政府对农村公共品的提供水平,比重越高,表示政府职能转化水平越高;三是以农业税费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表示政府对农村经济的依赖程度,比重越高,政府对农村经济的依赖程度越高,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地方政府的规模也越大,从而更有能力干预农村经济;四是以农民的税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测量农民的税费负担水平,负担越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越低,对市场信号的反应越不敏感,从而市场化水平越低。对农村的市场环境建设包括法制、人的观念等方面,在市场环境好的地区,生产要素的市场回报率在城乡之间的差距应越小,也就是较少存在干预资源优化配置的因素,各生产要素参与经济活动都能获得乎均收益,为此我们以可活动的生产要素(劳动力)的城乡收益比来计量,劳均收益=人口总可支配收入/就业人口,城镇劳均收益=城镇人口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就业人口,农村劳均收益=农村人口农村人均纯收入/农村就业人口。

2 各项经济指标的分数分配及计算方法。我们采用10分计数,对各指标的权重采用专家评分法,由10名经济学专家分别给出各指标的权重取平均数得出。

对各地区市场化水平的计算以最高水平为10分,计算公式如下:

i省第j项指标的得分=(Xij-Xmixj)/(Xmaxj-Xminj)×第j项指标分配分值

Xij是i省第j项指标的测量数据,Xminj是各省第j项指标测量数据的最小值,Xmaxj是各省第j项指示测量数据的最大值。

我们对各项指标及其分值分配列表如下(表一):

三、2004年全国及各地区农村经济市场化的平均水平

数据来源:我们根据2002-2005年全国统计年鉴、农业统计年鉴、人口统计年鉴、金融统计年鉴、各地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对全国及除外30个省、市、自治区各项指标进行测量,得到如下结果(表二):

在此我们并未计量各地市场化的绝对值,而只观察市场化的相对进程,因而指标的缺陷并不造成致命后果,因为缺陷是共同的,但有所误差在所难免。

经过详细计算,我们发现:农村市场化水平最高的是上海,最低的是云南;有10个省的市场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余20个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仅有陕西和广西进前二十名,排位最高的是陕西,排第15名,排名最后的10个省中,西部占了9个。从单项指标值看:上海有8项三级指标得分名列第一,分别是C1、C2、C4、C7、C8、C13、C]6、C17,表明上海在农村经济主体的市场化水平、乡镇企业的国际化、农村劳动力的市场化水平、农村新型合作组织的发展以及政府职能转换的水平等方面显著高于全国其它省份;北京有7项指标得分第一,分别是C5、C6、C10、C11、C12、C13、C18,表明北京在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和货币化水平、农村金融市场的发育、农村新型合作组织的发展以及农村的市场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水平高于其它地区;另外浙江省在C4(乡镇企业增加值占地方GDP的比重)取得最高分,该省乡镇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达15.5%;四川在C9土地的利用效率方面取得最高值;河南省在C14农村经济的自主水平方面得分最高,表明该省农村经济发展主要得益于农村居民的自发投资;广东省在C15财政用于农村公共品支出占财政支持农村发展的资金的比重方面占优。与此相异的是,新疆在C1、C3、C4、C7、C8、C17共6项指标得分最低,有意思的是其中有5项是上海得分最高的,这6项指标也使得新疆在总体排序方面仅名列第26位;贵州省在C6、C10、C18三项指标得分最少,而这三项指标得分最高的都是北京;青海省则在C9、C12、C13三项指标发展最不足;另有吉林省、云南省、广西、上海、重庆、安徽省各有一项指标得分最低。云南省仅有5项指标得分进入前20名,有9项指标排名在25名以后,与其它省份差距明显,因而得分最低。北京和上海在C14即农村经济的自主水平方面得分位于最后两位,但在C17即农民的税费负担方面的得分居前两位,说明两个地区财政支农力度很大,真正做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政府在引导和支持农民走市场化道路可以也应当大有作为。

四、简要结论

对农村经济市场化水平进行测度是一个极为复杂而困难的过程,涉及农村经济生活方方面面,试图以少数几个指标来计算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嫌,但农村经济市场化又是农村制度变迁的一个基础机制,对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测度出各地农村市场化的相对进程,并从中发现各经济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为农村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各地有目的地选择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提供量化的依据。

第10篇

近年来,随着我县非公经济的迅速发展,非公经济人士队伍不断壮大,涌现出了一大批政治上有觉悟,经济上有实力,社会上有影响的代表人士。如何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将他们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更好地发挥他们在发展经济、奉献社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是我们统战工作,特别是工商联工作必经认真研究的新课题。最近,我县就新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县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成为最具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批有实力、能力强、素质好,有影响、有潜力、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涌现出来。县工商联充分认识统一战线在实现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中所肩负的光荣使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办法和新途径,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现状

近几年通过全县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的努力,工商联的具体工作,现已建立乡镇商会6个,行业商会5个,基层非公经济党支部4个,初步建立了600多人组成的县乡(镇)两级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其中列入县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队伍的有47人。在全县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中呈现五大特点:1、中共党员比例相对较高,典型示范作用日益明显。在47名代表人士中,中共党员20人,比例为43%,表明中共党员这一群体中政治影响力较强。2、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在47名代表人士中,最大年龄57岁,最小年龄35岁,其中40岁以下的16人,占34%;41一50岁的26人,占55%;50岁以上的11人,占11%;年龄结构形成梯次,表明这部分代表人士年富力强,既有丰富经验,又富有开创精神,对企业发展极为有利。3、文化结构基本合理,但女性所占比例偏低,占14.8%。47名代表人士中,大学文化程度8人,占17%;大专以上文化8人,占17%;中专(高中)文化程度12人,占25.5%。4、代表人士的企业有一定代表性。目前,我县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已有32人担任县以上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常执委。其中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2人,县政协副主席1人,县工商联常执委42人。企业资产有所增幅,目前,在42名代表人士的企业中,50万元以下的29户,50一200万元的6户,200万元以上5户,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2户。纳税额不断上升,42名代表人士的企业,20xx年度纳税在10——50万元以下的9家,纳税在50万元以上的3家,最高一户纳税在200万元以上。在20xx年县委、县政府表彰的“优秀纳税户中”被安排为州、县政协委员的个体私营企业就有10家。调查显示,绝大部分代表人士能依法经营、按章纳税。5、非公人士积极参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4月23日,县内非公有制企业、个体工商户代表等230余人参加了由**县政协、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商会)、县非公有制经济办公室四部门联合举办的“立足特色,抢抓机遇,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论坛。并积极填写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科学发展意见和建议表,为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的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

从以上我县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的结构情况看,这支队伍在政治上有了一定先进性,在经济上有了一定代表性,在社会上有了一定影响力。

二、基本做法和经验

1、把强化个体私营经济的主体意识作为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

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一是20xx年以来**县个体私营经济得长促发展,以下是20xx年与20xx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对比数据:20xx年,全县有个体工商户2406户,从业人员3222人,注册资金1087.5万元;私营企业18户,投资者人数56人,雇用工人数208人,注册资金1384万元。20xx年,全县有个体工商户3237户,从业人员4574人,注册资金4718.10万元;私营企业55户,投资者人数133人,雇用工人数865人,注册资金7691.11万元。与20xx相比,20xx年分别增长了34.54%、41.96%、333.85%、205.56%、137.5%、315.87%、607.23%。二是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全县私营科技企业和从业人员不断增多,管理结构提高,企业产品档次、科技含量逐步提高。我县的龙马公司、龙鑫公司、瑞利电子厂、毛南纺织厂等都属私营科技企业。在市场激烈竞争中,我县私营企业渐渐从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向现代化企业转化,走科技兴企之路。之前,各企业在生产中注重产量,忽视质量,缺乏知名品牌。现在,各企业在狠抓产量的同时,注重产品质量,努力打造自身品牌和形象,各行业产品质量在整体上有很大提高,而且形成了自己的一些名牌 产品,如"龙马信扶水泥"、"贵州春茶第一壶"、"平里河四月桃"、"玉水松花皮蛋"等。三是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是对财政的贡献率逐年增加。20xx年全县非公经济纳税总额为831万元,20xx年非公经济纳税总额为2757.34万元,比20xx年增加1926.34万元。二是积极回报社会。陈立地、陆龙军等非公经济人士及龙马水泥厂、瑞康蚕茧公司等企业纷纷为我县文化教育、修桥修路扣资解囊。三是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20xx年我县个体经济和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达到5439人,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的就业压力,促进了劳动力的转移。四是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个体经济和私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增加了就业岗位,使部分社会无业人员有了相对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促进了我县社会治安状况的好转。**县个体私营经济之所以取得较快发展,从调查情况看,主要取决于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地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主体来抓的结果,实行县四家班子挂钩各企业,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与企业老板交朋友,交心谈心,为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组织非公经济人士学习有关政策,是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20xx年以来,利用各种会议组织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及基层党组织学习党的各个阶段的重要文件精神。一是对国务院(20xx)3号文件和黔府发(20xx)14号《省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的意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权益保护条例》贯彻学习,领会精神实质,增强其放心、放手、放胆地发展,增强企业做强做大的信心;二是学书记在全国统一战线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等。认真领会《讲话》明确提出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的知识分子为新阶层的新概念、“三大历史任务”等;学习十七大报告等,学好、用好政策,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通过贯彻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鼓励支持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我县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在活力进一步增强,呈现出总量上有所扩张、质量上有所提高、贡献上有所增加的良好态势。一是思想认识得到不断深化。全县上下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实现了从非公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补充到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主体的转变;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副业到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业,必须发展壮大的转变;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由被动向积极主动发展、无尚光荣转变,即“三个转变”。全社会基本形成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3、把抓组织网络建设,形成阵地和渠道,作为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

**县把会员发展同乡镇商会建设结合起来,紧紧依靠当地党委、政府,采取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并抓住**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和国有集体企业改制的大好时机,把非公有制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乡镇,适时组建了商会,建立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在此基础上,重点地把那些在当地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热心乡镇商会工作的私营企业主发展为工商联会员。实践证明,乡镇商会、同业公会建设为开展非公经济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阵地,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脱颖而出提供了渠道。

4、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各项服务作为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县工商联在贯彻“团结、帮助、引导、教育”的方针,在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自身优势,以服务为载体,卓有成效地开展了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工商联参政议政的政治优势,为非公经济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对工商联的归属感。**县工商联把调查中了解到的非公经济人士的愿望、要求和意见进行疏理形成文字材料呈报县委、县政府,建议县委县政府把非公经济经济领导小组成立在工商联,引起县委主要领导的重视。二是发挥民间商会优势,建立和完善服务体系,以“服务立会”为宗旨,把开展商会服务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商会除设非公有制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投诉中心、企业会计记帐公司外,把融资服务和维权服务作为商会服务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目前,已成立了个私经济担保公司,为非公经济人士贷款提供担保。三是发挥联系广泛优势,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党委、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及群众团体联系和合作。采取中秋座谈会、联谊会等形式,让非公经济代表人士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官员面对面交流,争取彼此间的沟通与配合,拓宽了工商联当好政府助手的渠道,协调了非公经济代表人士与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解决广大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四是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增进友谊,相互了解,采取轮流接旗举办的形式,每年分别在有商会的乡镇举行一次商会杯联谊运动会,为各乡镇及非公经济人士之间的交流、沟通、了解、合作搭建了平台,增进了团结和友谊,增强了凝聚力,展示了非公经济人士的形象,为推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和三个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存在问题及思考

我县在做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做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渠道单一,网络弱化,部门未形成工作合力,制约非公经济发展的因素仍然很多,需要解决的矛盾还十分突出。为此,我们在探索和实践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要谁掌握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在想什么,需要我们做什么,针对工商联的职能特点和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研究和思考。

思考一:面对变化的新形势,工商联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认识,不断探索和研究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概念和内涵,才能找准做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着眼点和自身位置。

党的十五大以来,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很快,客观上要求我们要重新审视和充分认识,个体私营经济不再是过去的“有益补充”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一支重要的先导力量,尤其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鼓励、引导非公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当前,我们在大力制订政策,倡导发展非公经济的同时,如何能真正把非公经济思想政治工作摆上重要的战略位置,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推动整个非公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来抓,避免出现把经济工作作为“硬任务”,而把思想政治工作看成“软任务”,嘴上说得多,实际做得少。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大对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党政干部的思想认识,建立一支懂经济、会法律,有较高理论水平和愿意为广大非公经济人士服务的干部队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随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研究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概念和内涵。我们考察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是否具有代表性,通常主要从经济实力、政治素质和社会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衡量。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建议应允许存在区域差别,可以根据当地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和非公经济人士队伍情况,具体制订量化标准。总的来说要重点培养那些在当地拥有一定经济实力,有良好的企业信誉、社会影响和参政议政能力,政治上能与我党团结合作,有一定社会责任感、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和光彩事业的私营企业主、“三胞”投资者、民营科技企业家,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人士。工商联作为具有统战性、民间性、经济性的人民团体和民间商会,在工作中如何能定好性、找好位,把握好“三性”的统一,找准工作着眼点。从调查情况看,一些地方尤其是基层工商联组织不同程度存在片面追求商会职能、淡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现象。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工商联要把握好定性定位的问题,立足于党和政府联系非公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政府管理非公经济助手,寻求党委、政府的支持,把做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最主要的任务。

思考二:因地制宜,主动出击寻求配合,才能找到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原国家主席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这就给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几年来,各级统战部、工商联对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但在新形势下,如何能够按照江总书记的要求,把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做细、做活、做到位。我们认为,要因地制宜,寻找有效载体和新途径、新方法。目前,我们要在充分运用报纸、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等现代信息媒体,通过开办专题、建立商会网站和举办培训班、召开座谈会等经常性教育的基本方式以外,在新途径、新方法方面要重点在六个结合方面做工作,即,一要把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同企业党、团、工、妇等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根据企业情况,创造条件,使党、团、工、妇组织做到成熟一个组建一个。二要把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同引导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参与光彩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的捐助活动结合起来。在组织代表人士结对助学和社会公益捐助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广大非公经济人士参与我县农业产业化开发。三要把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同非公有制企业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目前私营企业的文化建设几乎还是空白,还没有引起广大干部和私营企业主的足够重视。建议非公企业采取灵活多样,简单易行、小型分散的形式,开展一些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使企业健康向上发展,寓思想政治工作与各种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之中,使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思想境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得到升华。四要把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从非公经济人士关心的问题入手,将教育内容渗透到办实事之中。近几年,个体私营经济虽然得到较快发展,但调查中发现,制约个私经济发展和困绕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因素仍然很多,如融资难、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不能落实、“三乱”问题未得到根本治理、多头管理等。广大非公经济人士迫切期望政府有关部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我们要根据广大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愿望和要求做一些具体工作。党委、政府要加大各部门工作压力,强化督查,加强银企合作,实行税费“一本清”,避免税费征收回头望,提供良好社会治安环境,具体量化优惠政策等。通过办实事,使广大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五要把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同表彰先进、树立典型结合起来。20xx年,县委、县政府对12家企业和30户个体户进行表彰,极大地激发了广大非公经济人士的热情,对于引导广大非公经济人士走爱国、敬业、守法的道路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目前这些活动还未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覆盖面较窄,缺乏连续性。为使这些活动深入有效,可以分行业、分层次、全方位地进行,动员全社会参与。六要把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同对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结合起来。把政治安排作为牵动整个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来抓,真正起到引导、示范和带动作用。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切实搞好政治安排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在政治安排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集中表现在对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教育不够、引导不力、政策不完善、工作不深入、举荐程序不规范和安排人数的比例相对较少等。建议对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要进行动态调整、滚动安排。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以典型带动全面,使这项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市场建设中的主人翁作用,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思考三: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要解决好体制问题,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在新的形势下,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理顺体制,提供组织保证和规范各项制度上做文章。我们看到,一方面团结教育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工作主要由工商联来做;另一方面,工商联又缺乏必要的工作手段和工作条件,要改变这种状态,又不完全取决于工商联自身,而实际上涉及到政府职能的转变、发挥社会中介组织作用等体制管理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党委、政府重视,自上而下,理顺体制,赋于工商联实实在在的工作载体,让工商联有职有位。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面广量大,涉及部门多,需协调处理的问题多,应加强党的领导,建立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参加,有关职能部门组成的“个体私营经济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又是一项经常性工作,要靠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来约束和提供保障。如建立非公有制经济联席会议制度,定点服务制度,定期交流联谊制度,定期调查研究制度和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物的培养、考察、举荐制度等,实行目标考核责任制,使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关于我县卫生队伍人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县政协 陈永华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卫生行业是专业技术高要求行业,卫生人才资源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文明程度。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积极推进我县医疗卫生人才发展战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来切实保障全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就我县卫生队伍人才建设、引进、培养、使用几个环节,本人会同所联系的卫生部门人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思考,现将调研情况简述如下:

(一)全县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截止20xx年底,全县有19个乡镇卫生院、县人民医院1个、县妇幼保健院1个、县疾控中心1个,县卫生监督所1个,县合医办1个,县卫校1个。编制床位共314张,卫生系统实有干部职工478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23人,其他非卫生技术人员55人。这423名专业技术人员中,从职称分类上看,具有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08人,初级职称310人,分别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2%、25.5%、73.3%;从学历层次看,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56人,专科学历233人,中专及以下学历134人,分别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3.2%、55.1%、31.7%。

另外,在423名专业技术人员中,医生274人,护士98人,其它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1人,实际在岗414人,不在岗9人。

县属医疗机构主要是县人民医院,该院是国家卫生部评审通过的一所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是**县“120”急救中心、孕产妇急救中心,是全县唯一的县级综合医疗机构。医院现开设有以下科室:

1、职能科室:院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财务科、病案室、信息科、防保科、合医科、总务科;

2、临床科室:门诊室、内一科、内二科、外一科、外二科、妇产科、中医科、五官口腔科、传染科;

3、医技科室:放射科、检验科、b超室、药械科、功能检查室、输血科、病理科、手术室、消毒供应室等。

20xx年8月县编委核定县人民医院编制病床100张,现实际开放床位221张,核定人员编制145人,20xx年年底实际在编在册职工人数为139人,缺编6人。在编在岗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117人,占总人数的84%;行政、财务、工勤人员22人,占总人数的16%;大学本科学历37人(21人为全日制本科,16人为函授本科),大专学历41人,中专学历50人,高中及以下学历11人。

现有的117名专业技术人员中,医生53人,护士47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17人;具有高级职称副主任医师5人,中级职称[主治(主管)医师、主管护师、主管药师、主管检验师]43人;初级职称(医师、医士、护师、护士、检验师、检验士、药剂师、药剂士)69人。

(二)我县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困难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得到较快的发展,尊重专业知识,重视专技人才在全县已形成共识,全县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但在建设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上来看,我县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是人才配置不合理。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纵观全县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现状,总的表现为:卫生系统严重缺编,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不足,有准入限制的执业医师、执业护士所占比例不足。从知识结构上看,高级职称人才偏少,高学历人才比例不高,缺乏学科带头人,某些特色专科专业人才短缺,特别是既懂专业、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尤为紧缺;从人才分布上看: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主要集中在县直医疗机构,19个乡镇卫生院无高级职称人才,中级职称人才只有18人,占乡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总数235人的7.6%,初级职称人员则占92.4%,甚至少数乡卫生院还存在无执业医师的状况,造成人才资源储备不均,分布失衡。

二是卫生技术人员业务水平总体不高。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客观上造成医疗单位卫技人员技术水平整体不高。从全县专业技术人才看,副高、中级、初级人才比例为1.2:25.5:73.3,与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关于医疗机构高级、中级、初级比例12:40:48的定位相比,中高级人才比例偏低,尤其是高级人才偏低最为明显,远远不及周边县市医院的结构比例;从学历上看,大学本科56人(含第二学历)、专科233人(含第二学历)、中专及以下学历134人,比例为13.2:55.1:31.7,高学历优秀人才缺乏,导致人才总体素质不高;另一方面,由于人员不足,医疗卫生单位为维持正常工作秩序,派不出人员参加半年以上的进修培训,使卫生技术人员外出进修学习机会少,导致专业技术水平很难提高;第三方面,由于政府投入有限,医疗卫生单位自身困难,人才培养经费无法保证,难以开展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致使部分人才出现知识老化、能力退化,思想僵化,应用新知识、新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难以提升我县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医疗救治保障能力。

三是进人机制不畅。现行进人机制主要有“公招”和“人才引进”两种方式。“公招”主要采取招录公务员模式,注重综合素质考试而忽视专业技能考核,用人单位缺乏选人参与权和用人自,造成用人单位被动招人。在“人才引进”上,由于我县招考人才门槛较高,要求被招考对象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而护理人员大多只具有中专或大专学历,在目前护理人才严重紧缺的情况下,在我县目前所处的经济、环境等条件下,就无法招录进来,因此,形成用人单位对公招进来的人员满意度不高,符合引进资格条件的人才不愿意来,用人单位看中的人才引不进来,导致进人机制不畅,人才引进困难。

四是用人机制不活。受传统用人体制影响,县属医疗卫生人才在使用上缺乏有序流动,即使有所流动,也仅限于个别技术岗位之间,没有长远的有计划的统筹安排,缺乏应有的活力。个别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不好,服务质量不高。

五是编制过少,人员缺乏,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目前,由于实行编制管理,编委原核定的人员编制已完全不能满足现在的实际工作需要。以县人民医院为例,原核定编制床位100张,145人,现在实际开放床位221张,而人员编制并未相应增加。根据《医院分级管理办法》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卫医发[1994]30号)精神,按原编制每床配备1.45名人员比例计算,总人数应为320人左右;按照每床至少配备0.88名卫生技术人员、每床至少配备0.44名护士计算,县医院应配备194名卫生技术人员、97名护士,行政、工勤等人员29人;按现实际开放床位,应增加170人左右。

(三)探索我县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思路与新对策

当前,我县卫生事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卫生重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人才因素成为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人才市场的放开,对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引进竞争日趋激烈,为深入推进我县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步伐,促进人才队伍迅速壮大,我们要在着力“培养、引进、使用”人才上下功夫,确保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健康有序进行,确保卫生人才可持续发展。下面,就加强我县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广辟渠道,培养选拔人才。充分尊重人才个性,用人所长、容人所短,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人才成长环境。一是认真落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继续医学教育,积极组织专业人才参加业务进修,促进知识更新,提升专业技术水平。二是鼓励医疗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积极参与执业资格考试和职称资格考试,力争用三至四年时间,让所有专技人员取得执业许可,高、中、初级职称比例接近或达到12:40:48。三是抓好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县属医疗卫生单位定期开展竞争上岗,交流轮岗;选派一批有培养前途的干部到上级机关学习锻炼;四是定期选派部分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科研能力强、具备较高学术素质的优秀中青年卫生技术骨干作为培养对象,通过送到对口帮扶医院或高等医学院校进修学习,给予参加专业技术进修、学习、培训、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支持,促进其快速成长。

(二)合理利用,盘活现有人才。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应着眼于现有在编在岗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上,发挥好他们的作用。一是建立完善的卫生人才评价机制。加强卫生人才的考核和奖惩,规范卫生管理人才的推荐测评,规范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评聘、执业资格注册,以及工勤技能人才的职业资格评聘等制度。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评价机制。二是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作用。积极为高层次人才开展医学科研、技术攻关创造条件,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积极听取高层次卫生人才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卫生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放宽医疗卫生单位人才流动限制,加强县乡医疗卫生单位人才交流,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增强活力。

(三)增核编制,壮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一是适当增核卫生单位人员编制。建议根据国家卫生部医疗机构人员、床位设置的相关规定,按辖区服务人口的相关比例等配备医疗机构人员编制,使我县卫生人才资源达到相关标准和要求,有效提升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和医疗救治能力。

(四)拓宽视野,积极引进人才。一是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上,协调有关部门尽量简化手续,充分尊重用人单位的自,落实“用人单位选人,人事部门审查”的进人机制,建立起引进中、高级人才的“绿色通道”。二是公招专业技术人员坚持以“人事部门主导,用人单位参与”的公招新模式,特别是要加大医院自主择人的权限。协调有关部门逐步完善公开招聘医疗卫生人才办法,使其考试、考核方式和内容符合医疗卫生人才专业性、实践性强的实际。

第11篇

国外经济周期波动特征研究着眼于对二战后美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变化的解释。McConnel等分别从产业结构、需求和技术升级视角对美国经济周期波动微波化进行了解释[3-5]。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的经验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叶,卢建最早考察了包括混合经济时期(1953—1956年)、单一计划经济时期(1957—1978年)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1979—1985年)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表现[6]。后续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第一类研究重点关注建国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阶段划分与形成机制。刘树成等通过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的纵向对比,发现中国经济波动的总体态势由“大起大落”型向“高位—平缓”型转变,并认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形成机制的深刻变化所致[7-8]。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经济波动已告别了从“大起大落”的短周期向“微波化”中长周期转变,这预示着在中国经济运行的稳定性不断增强的同时,政府经济政策以及国际经济冲击对经济运行的冲击不可小视[9]。第二类研究则侧重于比较国际上较为先进的非线性模型在经济周期波动拐点识别中的合理性。董进根据2005年全国经济普查调整后的统计数据,比较了国际上公认比较成熟的工具变量法和生产函数法在经济周期波动划分中的表现[10]。曾五一等使用ARCH族模型考察了建国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持续性和非对称性特征[11]。余宇新等根据平滑转换自回归模型对1979—2010年产出与固定资产投资展开分析,认为中国经济周期存在扩张与收缩的非线性转换特点[12]。郑挺国等利用混频数据转移动态因子模型有效识别了中国1992—2010年间的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变化[13]。上述研究得出了一些有益结论,对本文研究具有良好的启示作用,但仍有待深化:第一类研究从经典经济周期理论出发,以实际产出增长率的变化为标准对建国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进行阶段划分与转折点识别,主要关注波幅、峰位、谷位和位势等经典经济周期特征,但是这一处理方法并不适用于改革开放后表现出增长型周期波动特点的中国经济。第二类研究更为关注理论模型的统计检验以及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持续性、逆转性等现代经济周期特征,缺少对经济周期波动形成机制的经济学解释。鉴于此,本文尝试在“增长型周期波动”概念内涵下重构经济周期波动测算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改革开放后经济周期波动的转折点和运行态势进行科学界定与合理划分,通过细致考察不同时期的经济周期波动数量特征,提炼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一般规律。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鉴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运行更加契合增长型周期波动特征,本文构建了适用于增长型周期波动的拐点识别和阶段性检验指标体系。(一)对经济周期波动测算方法的说明在展开经济周期波动特征研究之前必须回答如下两个问题:一是应当对何种宏观经济时间序列展开研究;二是如何识别与测度宏观经济时间序列中的趋势与波动项。针对第一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宏观经济周期测定指标。现代经济周期理论在衡量一国总体经济波动时通常观测总产出对于自身长期趋势的偏离程度,即通过考察实际GDP对潜在GDP的偏离,以“产出缺口”的方向对经济波动进行阶段划分以及判断经济波动的拐点,但是经济周期并不仅仅表现为总产出的周期性波动,而是一系列宏观经济总量指标的协同变化,因此参考曾五一等的研究,本文选取了与国民经济运行相关的产出、居民消费、投资、贸易、就业、工资、价格及反映政策变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11个核心经济指标。针对第二个问题,部分学者认为应当采用去势或滤波法,也有学者认同经济结构分析法。前者能够很好地拟合经济数据,但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后者更富理论解释力,但对经济数据的质量要求较高。考虑到中国关于劳动和资本数据质量不高,采用生产函数法可能存在较大偏差,本文采用去势或滤波法。在提取出宏观经济时间序列的波动项后,便可以进行周期波动的阶段划分和拐点识别。鉴于产出数据的可得性和代表性,早期研究均以产出波动代表经济波动,并以产出同比增长率的变化展开阶段分析与拐点识别。本文遵循这一做法,但有两点差异:其一,为避免在GDP增长率不服从指数分布时增长率核算法引发的统计偏误,本文根据“产出缺口”方向对经济波动进行阶段划分与拐点识别;其二,本文以产出波动为基准周期展开分析,但是同时引入多方面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特别是考虑到其他宏观经济时间序列的波动序列与产出波动序列的协动性。(二)数据说明与统计描述文中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和《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具体的数据处理过程介绍如下:实际GDP通过历年国际生产总值指数计算得到,居民消费根据1978年为基年的CPI进行平减。1978—2010年间名义资本存量根据单豪杰的研究方法计算得出,总投资根据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计算得出。就业采用年末就业人员数的水平值,针对就业数据在1990年前后统计资料发生变化,依据王小鲁等的研究对劳动数据进行了相应处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指标采用政府购买和M2,前者用CPI平减,后者用GDP平减指数平减。为了消除异方差,所有经济时间序列均取自然对数。在选择合适的去势或滤波方法对经济时间序列分离去势与周期波动项前,需要预先对序列的平稳性进行分析。根据表1可知,通过对原序列以及其一阶差分序列ADF检验t统计量的值可知,本文所选取的经济时间序列为I(1)单整序列。

三、经济周期波动运行轨迹与特征分析

首先采用滤波法对产出波动序列展开分析,然后考察了其他宏观经济变量波动序列的波动性以及与产出波动序列间的协动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探寻经济周期波动的一般规律。(一)基准周期的经验分析根据CF滤波法对1978—2010年间中国实际GDP进行去势处理,可以得到相应的产出缺口序列,在此基础上依据“谷—谷”法进行产出波动的阶段划分与拐点识别①。结果显示,1978—2010年间,中国共经历了5轮经济波动,对应的时间区间依次为1978—1982年、1983—1986年、1987—1991年、1992—2002年、2003—2010年,详见表2。这一划分标准与董进的研究基本一致,可以相互印证[10]。图1是五轮经济波动的波动高度、波动深度、波动幅度和波动标准差的比较静态分析;另外,为了反映产出的波动性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特性,本文根据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RACH)模型,测算了产出波动序列的条件波动性,详见图2.

由表2和图1、2可以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的总体特征概述如下:第一,该时期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属于典型的增长型周期波动,经济高位运行,宏观经济稳定性不断增强①。第二,峰位下降、谷位抬升、峰谷落差减小。鉴于第三轮经济波动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暂不展开讨论。以第三轮经济波动为界,无论是波动高度还是波动深度,第二轮经济波动都比第一轮高,第五轮经济波动的波动高度与第四轮持平,但波动深度明显低于后者,与之对应的是峰谷落差的缩小,这一现象在后两轮经济波动中更加明显。第三,以上五轮经济波动中的产出标准差均呈现出明显的倒U型分布。在不考虑第三轮经济波动的前提下,其余四轮经济波动的波动标准差按照时间次序排列依次为0.75%、1.62%、1.51%和1.33%。从条件标准差来看,产出波动性进入2000年之后逐渐减弱,但2005年之后渐有加剧的趋势。第四,经济周期波动的持续时间,特别是扩张期明显延长。前三轮周期的长度在5年左右,第四轮与第五轮经济波动的时间跨度长达11年与8年,时间跨度处于基钦周期(小周期)和朱格拉周期(中周期)之间,近乎朱格拉周期(中周期)。第五,无论从波形来看,还是对比扩张期与收缩期长短,前三轮经济周期波动都呈现“陡升陡降”特征;后两轮经济波动的扩张期与收缩期明显拉长,呈现出“缓升缓降”特征,这说明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在逐步增强,但有待于进一步巩固。以上分析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增长潜力与稳定性显著增强,呈现出增长型波动特征。(二)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性与相对波动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中先后经历了“五轮”经济波动。按照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时间和经济周期波动特征,这五轮经济波动又可划分为两个时间段,即1978—1991年和1992—2010年。前一时段为改革探索阶段的经济周期波动,后一时段为改革深化阶段的经济周期波动。基于变量平稳性分析的结论,我们首先根据CF滤波法提取了代表性经济指标周期波动项,进而计算出10个宏观经济变量不同时期的波动标准差(见表3)。

由表3可知,无论处于任何时期,除就业外的宏观经济指标的波动性均高于产出。进一步,横向比较分析显示,不同经济指标的波动性存在显著差异。以1978—2010年间为例,居民消费、工资与价格水平与产出的波动性大致相当,略高于产出;投资波动率约为产出波动率的3倍,贸易指标波动性普遍高于产出,反映财政与货币政策变动的经济指标的波动程度约为产出变动的2倍;纵向分析显示,除出口、进出口和商品零售价格总额外,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其余经济指标的波动性明显下降。另外,与居民消费、总量投资、就业、价格和工资水平不同,反映政府支出与货币供给量变动的经济指标的相对波动性增强。(三)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波动与产出波动协动性及其在不同周期波动阶段的协动性事实上,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不仅表现为产出对其长期趋势的偏离,而是表现为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协同变化,考察主要经济变量与产出波动间的动态相关性同样重要。本文中代表性经济指标波动与产出波动的协动性分析结果见表4。在最大相关系数的选择上,本文选取时间区间为超前或滞后2年。选择这一区间的原因在于既可以保证涵盖经济指标周期波动的主要周期长度,也可以防止将领先于基准周期的指标误认为是滞后指标或者相反的情况出现。由表4可知:第一,从国民经济的支出结构来看,1978—2010年间,居民消费、总量投资、进出口贸易均是顺周期变量,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二者顺周期性有所减弱。改革探索阶段,进口和进出口呈现出类似的协动性特征,出口波动滞后产出波动两期;改革深化阶段,进口与进出口贸易的顺周期性有所减弱,出口贸易的顺周期增强。第二,全样本时期的价格与工资变量均为顺周期变量,价格的顺周期性强于工资;只不过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价格从具有弱逆周期性转变为顺周期变量,而工资水平从具有强顺周期性转变为逆周期变量。第三,1978—2010年间政府支出的顺周期不强,政府支出波动与产出波动的同期相关系数为0.203 6,政府购买波动滞后产出波动两期。在改革探索阶段,政府支出延续了样本全期的弱顺周期性特点,改革深化阶段政府购买呈现出弱逆周期性特点。与政府购买类似,广义货币M2在改革探索阶段为顺周期变量,在改革深化阶段转为逆周期变量。

四、经济周期波动形成机制的比较分析

上述分析是通过统计方法对经济运行的直观判断,本节尝试通过改革探索时期与改革深化时期经济波动形成机制的比较分析,来说明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变化的深层次原因。(一)改革探索时期经济周期波动的形成机制改革探索时期,国家酝酿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恢复与发展生产:一是在放权让利改革和预算软约束刺激下,国有企业及民营、外资企业等各类投资主体的发展诉求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有力支持,强烈的投资意愿衍化为现实的投资需求;二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价格机制的改革,传统体制下企业生产物资按照计划调配以及价格被人为压低现象已不复存在,潜在的通货膨胀问题逐渐显性化;三是在广袤农村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及城市国有企业放权让利改革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四是金融体制改革使得货币扩张的乘数效应得到充分发挥,加剧了投资与消费需求的扩张。如果投资和消费增速在合理范围内,能够有力拉动经济增长。但是,投资过快带来的产能过剩以及短缺经济带来的资源瓶颈,造成了国民经济的结构性失衡。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政府主要采用行政调控来调节经济。政府急刹车式的“降温”方式,虽然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抑制经济过快增长的势头,却以破坏国民经济正常秩序为代价,往往加剧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而且紧缩政策一放松,经济增长的势头很快恢复,甚至超过紧缩之前的经济增速,因此这一时期的经济运行表现为“扩张—紧缩—再扩张,通胀—紧缩—再通胀”的循环。(二)改革深化时期经济周期波动的形成机制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深化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中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是随着投融资环境的改善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的助推剂,但是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弱化了国有企业的投资冲动,使得国民经济总体的投资增速放缓;二是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丰富了居民消费的可行集,推动产业结构和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但是,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不完善,造成了消费需求增长乏力。为消化过剩产能,以缓解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中国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这也给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埋下了隐患。由于行政手段在国民经济调节的作用逐渐弱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需求调控杠杆的作用不断增强,但是国际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以及政策的时滞性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策的有效性,因此这一时期的经济运行的突出特点是“流动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与通货紧缩”。

五、结论和启示

第12篇

一、经济法与经济政策的关系

谈及经济法的政策性,就不得不提及“经济政策”这一概念。一般认为,经济政策是指经济政策主体在某种特定的经济秩序和经济结构的基础上,采用经济政策手段,去实现某种经济政策目标的行动或者行动方针。经济政策和经济法律、法规都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职能都是为了实现对国家经济的管理,追求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同目标。法律都来源于人民意志,统一于人民意志,是集中和体现人民意志的不同形式,经济法律、法规往往是把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规范化,可以说,经济政策是制定经济法律、法规的依据。但经济法律、法规不是经济政策的简单重复。因为在经济政策法定化过程中,要进行修改、提炼、废弃一些不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不符合现实和发展需要的内容,所以定型化了的经济法律、法规,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经济政策。虽然经济政策和经济法律、法规一样,都是根据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要求制定的,但经济政策只是力求符合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而经济法律、法规则是比较正确地利用了客观经济规律,并把经济规律法定化、制度化。经济政策的“活跃性”区别于经济法律规范的“稳定性”。当国内或国际局势发生变化时,应对的政策会及时的随之调整变化,及时有效的解决各类问题和矛盾;与之相对的是经济法律、法规的稳定性,其调整的对象在一定范围内是固定不变的,这是由其法的本质所决定的。经济政策的“指导化”区别于经济法的“具体化”。由于经济政策是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工作的方针、原则和路线,不可能很具体,一般都较为原则。而经济法律、法规则是组织、管理经济的重要工具,具体规定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以及违反规定的法律后果及法律责任,用以调整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从经济法与经济政策的关系来看,经济法是经济政策在法律上的表现,也就是说,经济法体现了一国现行经济政策,是通过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经济政策,二者是一种“表”与“里”的关系。与此同时经济政策除了通过经济法表现以外,还有其他表现方式,如国家和政府的经济决定、经济通知、经济发展建议等,它们都是统一于一个国家总政策和基本经济政策的。但经济法不同于其他表现形式的是它以法律的形式将现行经济政策中适于实践与发展的那部分成熟的内容加以系统化、规范化,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经济法律规范。法律化后的经济政策由于带有法律的“头衔”,因此具有强制执行力与规范性。所以,政策性是经济法的重要特征。经济法的其他一切表现,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政策性展开的,如灵活性、多样性、实践性等。

二、经济法的政策性

经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法的基本内容,同时经济法又体现了经济政策的各项任务。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条以“国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扶持发展居民住宅建设,逐步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为发展目标。这一发展目标是经济政策,但通过法的基本形式将其固定下来,并在该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对城市房地产的开发、交易等作了细化规定。又如,产业政策对经济立法也有很大影响。《反垄断法》作为“经济宪法”、“经济基本法”,虽然也是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之一,但它的重心是通过遏制垄断和限制竞争等行为以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我国自2008年实施的《反垄断法》标志着政府要充分发挥“市场之手”作用的政策取向。市场经济的核心是自由竞争,国家对市场的干预则仅为补充和纠正市场经济的自身不足,为自由竞争创造必要的条件和环境。可以说,现代国家基本上都奉行这样的基本经济政策,即自由竞争和国家适度调节。而“适度调节”是因国情而异的,因时而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也是目前多数国家所认同,即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必须适可而止,绝不能过分干预市场主体的活动。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活力的根本所在。例如,以美国为例,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使得美国政府不得不调整经济政策以应对社会问题,以国家干预理论为指导的政府出台大量经济政策解救美国经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过度的干预使市场本身的各项优化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故又不得不因时因事的调整各项政策以带动经济的发展,使市场的自身职能得到最优的发挥。政策的变化也推动着法律的变化,二者在变动的方向上是一致的,即都朝着能更快适应社会、更加切实解决现实问题、更加有效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前进。正是顺着这条前进方向,如今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经济法现在基本已形成以竞争法为核心、以调控法和市场管理法为侧翼的法律体系。因此,政策因经济形势或其他社会需要而经常发生变化,经济体制也非一成不变,经济法也受其影响而处于变动之中。如为了应对国家保护中小企业的产业政策,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协议豁免事项包括“为提高中小经营者的经营效率,增强中小经营者竞争力的”,专门对中小经营者做出了垄断协议豁免规定;根据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德国修改《联邦银行法》,把对货币和金融的控制权交给欧洲中央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起在巴黎签署《禁止超越国际的贿赂行为条约》后,缔约国则需相应地制定或修改国内法,以禁止企业为取得合约而向外国官员提供好处。经济法的政策性特征同样体现在执法与司法领域,并非所有的经济政策都要通过经济法的形式表现出来。

三、结语

经济法所具有的政策性这一特性不仅伴随着经济法产生并发展至今,也使经济法具有独特的性质特征从而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但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经济法的“法律性”,即经济法理应具备的法的基本特征。经济法的特征应当包括两方面:经济法本身作为“法”所具有的法的一般特征和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所具有的独特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