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民族传统技艺专业

民族传统技艺专业

时间:2023-07-12 17:07:47

民族传统技艺专业

民族传统技艺专业范文1

【关键词】传承;培养;改革;民族手工艺;校企合作

一、民族手工艺的现状和问题

民族手工艺一般由多个家庭、村落等小传承圈组建而成的传承场中,就有一些传承圈可能因为工艺技术的落后、工艺产品的劣质等逐渐失却生命力。即使有传承人,传承的知识内容、信仰意识、审美风格等传统工艺的核心要素已大大缩减和弱化,所留的可能是些皮毛而已。

广西民族手工艺以坭兴陶和壮锦为代表,是广西最具传统民族特色产品的两件宝之一,被列为广西重点文化产业来保护、弘扬和发展。特别是坭兴陶作为一种传统民间工艺 ,至今已有 1300 多年的历史 , 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坭兴陶就列入其中,2008年坭兴陶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坭兴陶烧制技艺”被列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目前钦州坭兴行业人才匮乏,青黄不接的问题,如何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是整个坭兴行业发展也是广西民族手工艺发展传承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中职学校工艺美术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工艺美术专业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着几点较为突出的问题,既有课程设置陈旧与社会需求所需的不吻合,课程结构不合理问题,也有人才培养与就业方面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问题。有的学校不能安置学生对口就业,有的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不注重技能的培养,学生所学知识不适宜就业岗位的需求,有的学校学生对就业岗位满意率较低,所有这些问题制约了中职工艺美术专业的发展。

三、职业教育与民族工艺传承相结合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与民族工艺相结合,传统民族工艺既可以弘扬文化自身的特点,又可以当做经济产业来认识研究。教育单位在吸引国家企业投入,满足自身发展的同时,对民族手工技艺和市场进行研究,培养民族手工艺人才,研发满足市场需求的艺术产品,有效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技艺。

广西职业教育和民族工艺的结合,为广西民族工艺提供了一个规范全面的研究平台,为民族工艺教学研究机构吸引了教育研究经费,也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民族工艺人才。民族工艺文化要继续生存和进一步弘扬,需要创造符合时代文化特点和市场需求的传统手工艺制品。高端艺术品和国际化的市场路线可以有效的为民族工艺注入市场活力。

四、专业改革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人才的培养和民族工艺传承

如何促进人才的培养和民族工艺传承需要我们在现行的基础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具体如下:

(一)建立工艺美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根据社会需求结合民族工艺传承需要,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技能人才,设计出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工艺美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加强校、企深度合作,促进学校“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民族工艺高级人才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民族工艺传承培养优质的接班人。

(二)校企合作共建“设计工作室”

校企合作共建“民族工艺工作室”,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实施职场化实训。以项目运作过程组织项目课程,调动各方资源和专兼教师队伍,联合教学,推进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教育教学改革。从而满足民族工艺课程开发与实践教学的要求。

(三)建设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应适应企业的要求,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明确校企合作中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各方的责任和利益,形成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

1、制定校企合作相关规则

明确校企合作的目标任务、基本条件;拟订专业建设指导会议议程;对实际项目立项和合同管理作出规定;对年度效益评价、教学质量和周期评估工作作出规定;对资产、知识产权和财务的综合管理制定规则;对负责人以及专兼职教师的考核工作作出相关规定。

2、建立“双向流转” 的项目课程合作互动机制

建立“双向流转” 的项目课程合作互动机制,校企双方人员的“双向流转”企业专家到学校讲学或受聘担任兼职教师;学校教师到企业研修,与企业合作研发相关课题与项目;学生到企业实习,以学员、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双向流转”双向互动。这样既可以解决企业研发能力较弱问题,增强企业的设计研发能力,又可以为企业输送专业技能过硬的技术性人才(毕业生),同时学校也能够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水平,也解决的学生的就业问题。

3、建全“民族工艺工作室”和实训基地的管理机制

制定“民族工艺工作室” 管理制度、修订和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明确专兼职教师及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的各项职能;规范工作室使用及运行流程,保证教学、研发、培训的有序开展;制订实训安全条例,保证设备及人身安全。

五.结束语

将职业教育和和民族工艺的结合为传统民族工艺提供了一个研究传承的平台,为传统民族工艺的弘扬创造技术支持。时代在发展,我们的民族工艺作品也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加快研究教育,正确处理继承传统和创新发展的关系,和国际接轨,创造出符合时代需求的艺术作品,将传统技艺有效的传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 邓昌平.《“中国坭兴陶之都”绽放异彩 钦州千年古陶城开工建设》,2012.

[2] 张福昌,张寒凝.《弘扬民族文化 振兴传统手工艺产业》江南大学.

民族传统技艺专业范文2

关键词: 动画专业教育 传统文化 传统回归

21世纪以来,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崛起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变动的一个突出现象。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以数字媒体为基础的动画产业迅速发展为新兴的、复合型的朝阳产业。国家为发展和繁荣动画产业,促进动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出台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动画教育的发展,也推动了动画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创新。

动画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范围涉及影视制作、动画创作、广告制作、游戏研发、虚拟现实等领域,并涵盖了科技、艺术、文化、教育、营销、经营管理等诸多层面。在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兴起的背景下,应结合国际教育管理体系和教育产业市场规律,建立正确的专业教育观,改革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动画专业教育中凸显民族性、国际性与时代性,其中尤其要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为基础,以传统的人文精神为核心,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下动画艺术人才教育的本土化进程。

一、动画专业教育中传统回归的必要性

1.动画产业与我国动画专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动画产业作为文化产业,是本世纪极具时尚与生命力的行业,在全球的文化产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国际权威机构统计:2002年,全球动画产业的产值是268亿美元,2003年预计是310亿美元。韩国和日本的动画产业的产值都超过了汽车业。在拥有儿童3.9亿的中国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动画游戏业现在已经被世界各国普遍看好,被称为是21世纪最有希望的朝阳产业。”[1]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动画产业尚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动画市场潜力巨大,动画人才奇缺,这为大力发展国内的动画专业教育提供了历史机遇。

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动画专业的数量和招生规模呈翻倍增长。“2007年,中国各类大专院校开设动画专业的数量已达到1680所之多。而在大专院校就读的动画专业学生人数更是达到了50万之多,这一数字还不包括在民间软件培训机构中学习的人数。”[2]中国动画专业教育发展规模在短时间的急剧膨胀,带来了培养目标、人才结构、培养目标、教学质量等诸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动画产业的良性发展。因此,动画专业教育的探索与改革势在必行。

2.传统文化在动画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信息时代,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不断涌现,信息化、现代化的深入,缩小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也加快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飞速发展的高科技、西方强势文化的扩张和价值观的渗透、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都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情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对民族的传统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一方面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另一方面民族传统文化也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整合潮流中显示出了特有的文化个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北京2008奥运会吉祥物设计组的负责人、著名艺术家韩美林曾经说过:民族艺术就是我的根,指出了民族艺术与传统文化对现代艺术与设计的深远影响。

民族传统文化是动画艺术的基石所在,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亦是动画教育的重要使命。在中国动画艺术的发展史中,出现过运用传统艺术表现手法创作的优秀动画片,如《小蝌蚪找妈妈》、《牧童》、《山水情》等,更有以简洁造型和深刻寓意取胜并获得多项国际大奖的动画片如《三个和尚》等。但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国外动画在中国曾一度创下9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据调查,高达80%以上的中国青少年,最为推崇的是日本动画,而国产动画少之又少,精品难觅踪影。”[3]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渊源和民族精神,也形成了不同的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动画艺术中蕴藏着不同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审美追求,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与民族心理。而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传统文化,无时无处不影响着动画艺术的表现语言和表现形式。在动画教育中正确地认识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关系,更深地理解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把握东与西、古与今的尺度,挖掘富有民族个性的动画艺术语言,对推动当前动画艺术人才教育的本土化进程,发展和壮大中国的动画产业,促进中国动画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动画专业教育中传统回归的具体途径

1.树立正确的专业教育观

首先,要重视传统文化在动画专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处理好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大力弘扬传统的人文主义精神。中国动画产业的飞速起步始于上个世纪末,而受美国、日本等动画产业发达国家的影响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非常大,甚至出现盲目模仿、照搬的现象。不可否认,美国、日本等动画产业发达的国家自上个世纪发展以来所形成的完善的艺术形式、成熟的设计理念对发展中的中国动画产业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但是,学习并不意味着单纯的模仿和照搬,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说:“单纯的模仿好像别人的皮肤附在我们的骨架上,每一动作都会使皮肤和骨骼之间发生不停的摩擦。”民族传统文化作为艺术发展的土壤和源泉,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要充分认识到“艺术设计教育只有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具有深厚的文化土壤,才有足够的文化养分,启迪未来设计师的心灵,并为重建我们民族人文关怀精神和创新能力做出实际的贡献。只有富含人文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民族才有可能拥有自信心,才能永远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受到别人的尊重”。[4]

其次,中国的动画专业教育还要在坚持自己特色的文化价值观与本土传统文化立场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的需求不断创新探索。我国的动画教育起步晚,一直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当前,中国对动画人才的需求量逐年提高,国内动画专业教育也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潮。在这种热潮中一定要坚持正确的专业教育观,以理性的态度对待动画教育的发展,不能为市场短期利益所驱使,或一味地借鉴国外,或盲目地固守传统。具体而言,一方面要结合国情,立足民族传统文化,弘扬传统人文精神。另一方面要坚持与时俱进,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学习最新的动画技术手段,结合时代的需求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探索现代动画艺术教育本土化之路,使动画教育在国内能够得到良性的发展。

2.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的动画产业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其中动画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关键。而在正确的专业教育观的指引下,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至关重要。首先,要结合中国动画产业的现状和市场的需求,科学构建动画人才的培养目标。中国的动画产业虽然处在起步阶段,但是对动画人才的需求却非常急迫。“目前,企业大量需求高素质动画人才,显然包含两方面要求:既要系统地掌握动漫艺术专业理论和应用技能,还应具备一定的民族性文化修养和分析能力。偏重技术性教育使教育者在单一机械的人机对话中工具性不断强化,失去了民族性的文化底蕴,动漫艺术的原创性无从谈起”。[5]在确立动画人才的培养目标时要避免出现“唯技术论”、“唯市场论”,应从我国国情和市场的现状出发,培养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国际文化视野、符合信息时代需求的动画人才。其次,以创新的教学模式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动画艺术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电影与绘画的结合,既需要丰富的理论素养,又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应以“产教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强化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教学中依托民族文化底蕴,结合市场需求,强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以启发式、讨论式等研究型教学方法,把课程讲授和艺术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全面发展。最后,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要改变传统的以考试为中心、以分数定好坏的人才评估标准,建立弹性的、客观的、科学的评价机制。一方面,学校里的课程以开卷、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考核,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在掌握基本文化知识与素养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课外实践和企业的挂职锻炼,参加各类学生科技竞赛、各种技能比赛,实践的成绩与成果计入学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能有效地促使人才培养的全面发展。

3.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

完善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当前由于动画专业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导致了有些院校动画专业匆匆上马,课程体系建构不科学,出现了诸多问题。如以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动画人才培养规范性研究”课题组于2007至2008年对全国有代表性的开设动画专业的54所高校进行的调查研究为例,调查结果显示“动画课程的设置偏重于教授动画技法,动画理论的系统教育和动画产业上游创意、统筹人才的培养比较缺乏。90%以上的动画专业开设了动画原理、运动规律、造型、场景设计,二维三维动画软件这几大类课程,都属于动画技法范畴。而只有不到一半的院校开设了动画史和美术史课程。35%左右的院校开设了导演、表演、剧作的课程……”由此可见,完善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迫在眉睫。

动画专业由于其学科的特点,既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艺术的创造力与表现力,又需要以一定的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为依托。以我所在的江南大学动画专业为例,按照公共课程、学科理论、学科基础、学科专业四大块构成课程体系,以素质教育下的创新教育为核心,从知识、能力、素质多方位入手,突出课程体系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在公共课程、学科理论的教学模块中通过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设置加大了对学生民族性文化价值观的导入,在学科基础、学科专业的教学模块中通过对民族造型艺术观念相关的课程设置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潜移默化,再通过教学实践等环节不仅能使学生把对传统文化的理论认识融入艺术实践中,而且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充分认识到民族性的文化价值观对中国动画艺术发展的重要性。总之,中国当前的高校在大力发展动画教育专业时,必须把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建设作为工作的重心之一,只有这样才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国内原创型动画设计人才的培养。

结语

当代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的实质是民族动画艺术的商业化、民族化、人性化,动画专业教育中的传统回归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经济全球化的新环境下,在国家大力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政策下,动画专业教育迎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历史契机。如何充分发挥各个学校与社会资源的优势,大力培养中国原创型的动画设计人才,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动画人才教育的本土化之路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

参考文献:

[1]史立新.动画艺术教育之管见[J].艺术教育,2006,(6).

[2]王波.浅析我国动画教育的模式与弊端[J].中国科技信息,2007,(23).

[3]师高明.刍议动画设计人才的培养思路[J].电影评介,2006,(17).

[4]曾强.当代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传统回归之路何在[J].美术观察,2006,(6).

民族传统技艺专业范文3

民族工艺美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宝贵财富,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经过世世代代传承和不断创造的智慧结晶,凝聚着各民族的艺术精华,体现着各民族的意志和追求。内蒙古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多种文化相互交融,这些都是民族工艺美术发展的文化基础,而内蒙古丰富的动植物和矿产资源又为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材料基础。因此,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种类繁多,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主要归纳为以下几大品种。

(一)绘画工艺美术

绘画工艺美术主要包括皮画、毡画、沙画、树皮画和木浮雕画。皮画选用优质天然牛皮为原料,采用皴、擦、刻、染、凹凸等工艺技术手法,经手工多次绘制、刻画、雕塑而成,题材多为草原风情和蒙古族传统图案,风格淳朴、粗犷。羊毛毡是游牧民族的特有产品,当代毡画继承了蒙古包用毡绣的传统,又吸收了木板烙画工艺,产品充满了异域风情,且容易携带,已成为内蒙古重要的旅游纪念品。

(二)雕塑工艺美术

雕塑工艺美术包括牛角雕、驼骨雕、犴角雕、猛犸象牙雕、巴林石雕、佘太翠雕、兴安石雕、麦饭石工艺品、根雕、木瘤雕等。其中巴林石色彩丰富高雅,深沉润泽,内容丰富,俏色取意,深浅皆宜,是观赏石中的精品。

(三)金属工艺美术

金属工艺美术主要包括金银制品和铜制工艺品。蒙古族的金银制品不论是造型还是装饰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银碗是蒙古族传统的餐饮用具,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牛角镶嵌银质的牛角结盟杯、镀金的马等金银摆件及蒙古族银餐具系列。手工錾花工艺铜制火锅纹样细腻、工艺精湛,极具民族特色。

(四)民族服饰及刺绣工艺

内蒙古各少数民族的服饰绚丽多姿,别具一格。蒙古族服饰艳丽美观,有头饰、长袍、腰带、蒙古靴四个主要部分,妇女头饰是最受人瞩目的装饰。诸如鄂伦春、鄂温克族的传统服饰均由兽皮制作而成,赫哲族有制作鱼皮衣的古老传统。蒙古族刺绣源远流长,应用范围广泛,色彩丰富艳丽,具有强烈的地区特点和民族特色。

(五)其他工艺美术

其他工艺美术主要有皮革工艺品、牛角工艺品、三少民族的桦树皮制品、艺术挂毯、剪纸、仿辽瓷等。

二、艺术设计类专业开发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课程资源的意义

(一)有利于民族工艺美术的保护和传承

当我们在庆幸全球范围的现代化所带来的快捷便利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方式的转变,特别是商业文化的冲击,民族工艺美术所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也发生了极大的动摇。现代工业文明对民族工艺美术的冲击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无数珍贵的民族工艺美术正在逐渐消亡,选择其中有价值的品种进行保护已十分紧迫。然而,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的摘要: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独具艺术特色,有着珍贵的价值,我们应该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来开发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特色课程,让民族工艺美术走进课堂。本文从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的资源、开发的意义和原则谈起,论述了如何在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中有效运用民族工艺美术资源,这既有利于引导学生了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又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具体表现为:一是传统民族工艺美术生存环境的恶化;二是一些独特的民间传统习俗和生产生活方式在逐步消亡;三是一些传统民族工艺美术和技艺的传承后继乏人;四是民族工艺美术资源流失严重。因此抢救、保护、传承和弘扬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刻不容缓。而民族工艺美术传统的传承模式已经不利于当今社会文化的发展,因此要构建新的传承模式。为此,把民族工艺美术的内容融入到课程中,组织工艺美术大师和代表性的传承人进入到相关院校传授工艺美术技艺,充分发挥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优势,加强民族工艺美术教育,办出自己的区域民族特色,对培养高素质的工艺美术专门人才意义重大。开展民族工艺美术融入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的实践研究活动,将其课程和教学内容实施于专业教学中,通过有效而多样的民族工艺美术教育方式,将其文化内化,使学生在了解了民族工艺美术的历史和现存状态后,从而更加珍视工艺美术文化瑰宝,产生传承、保护优秀的民族工艺美术的积极性,并主动地参与到民族工艺美术的传承中来,使其发扬光大。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对保护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艺术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总之,民族工艺美术要得以系统的传承,就要在高等院校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美术师资队伍去探究民族工艺美术的理论和技艺;通过构建系统的理论基础来支撑高校民族工艺美术教学;编写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民族工艺美术的课程教材资源。以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为平台,播下民族工艺美术的“种子”,使高校成为传承民族工艺美术的前沿阵地。

(二)有助于丰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中,学生接受的都是西方三大构成的设计体系和色彩观念,而对本地区传统的民间美术和色彩意识知之甚少。民间造型观念有着自身独特的观察和思维方式,是完全区别于西方的一种造型体系。民族工艺美术以其质朴的造型、深厚的内涵与现代设计艺术的某些观点形态息息相通,对它的学习将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观察和思维。通过收集、挖掘、整理、选择优秀的内蒙古工艺美术资源,在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和尝试把这些内容渗透进专业教学中,可让学生了解并初步学习和掌握优秀的民族工艺美术,感受和了解内蒙古地区民族工艺美术的特色,深化、补充、延伸专业知识,让学生熟悉和热爱本地区的民族工艺美术,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提高学生美术欣赏和创作实践水平。在教学中要将内蒙古工艺美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人文环境中折射出的生活、生存方式加以表现,让学生们熟悉和感悟民族的美术思维方式,培养和树立民族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本地优秀的民族工艺美术资源,引导学生调查与采访、设计与制作,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专业学习的多样性,从而塑造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文化主体。

(三)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民间艺术的兴趣,增进他们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课程意义。关注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在贯彻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保持地方资源特色,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民族工艺美术课程资源,是传承、弘扬内蒙古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最好途径和方法。

三、艺术设计教学中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

如何利用这些优秀的民族工艺美术资源开发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特色课程,将内蒙古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工艺美术融入到艺术设计的专业教学中,使民族工艺美术得以更好的传承,现针对我区的情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理论教学

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课程教学主要有基本理论讲授、课堂组织讨论答疑、考察与调研以及实践与创作四个部分,其中前两个部分为课堂理论教学,而后两个部分属于实践教学。基本理论讲授主要是通过介绍、讲解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的起源、发展和沿革,来使学生了解其品种、艺术特色、材料和制作工艺,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概貌。最后,遴选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工艺美术作品进行赏析。通过欣赏富有民族特色的工艺美术作品,可让学生更加了解和热爱本土文化。

(二)实践教学

民族传统技艺专业范文4

1.民族院校的责任和义务。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对人才的需求和竞争是激烈的,这就给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培养的人才如何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在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下,各国都清醒地认识到并开始关注教育立足民族传统文化的问题,都把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发扬民族传统精神纳入自己的主导性工作之中。学生只有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才能奠定他们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价值观念、文化修养、行为规范,才能帮助他们在民族情感、国家意识上树立起精神根基,所以民族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及时参与到民族文化遗产的普查、研究和教学工作中去,不仅仅是现实的选择,更是民族院校教育责任和义务的必然。

2.民族院校的人才、地域优势。近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高校间合并、师资重组已经完成,民族院校所设专业开始着眼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并逐步向多专业、多学科的综合性高校发展,除传统的理工、文史、艺术专业外,还增设了经济、法律、旅游等专业,师资也逐渐呈现出高素质、高学历、年轻化。而民族文化遗产由于其涉猎的广泛性,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介入,这一点在民族院校内部人才和专业合作上能够得以实现。

另外,民族院校大都设在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交通条件便利,这就使民族院校发展本地区民族文化遗产普查、研究具备了地域方便的优势,从而使该项工作能做到投入少、见效快。这在当前研究经费不足和民族文化遗产急剧消亡的情况下是有现实意义的。

3.科研、教学的提升和互动。民族院校由于受地域、信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院校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能立足本地、因地制宜,以本地区民族文化遗产普查、研究作为切入点,利用自身在地域上的优势和其他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建立信息和技术合作,必将有助于科研和学术的深入和提升。同时科研的深入也必将带动教学方式和内容的进一步改革。通过对地方民间艺术的普查、研究,可借助其资源来丰富和完善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如在传统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学生接受的都是西方三大构成的造型体系和色彩观念,而对根植本民族土壤中的民间造型和色彩体系知之甚少。民间艺术以其造型质朴、宽泛开放的内涵与现代设计艺术的某些观点形态息息相通,对它的认知和解读也必将使学生加深对艺术的理解。

另外,民族传统文化在民族院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实现,除了培养和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外,同时也有助于民族文化遗产普查和研究的深入,因为民族院校的生源大多数来自于本地市州或所辖的县、乡、村等少数民族地区,而地方的民族文化遗产又都集中遗存在这里,所以民族院校在发展民族文化遗产普查研究工作中能够得到学生及时、可靠的田野信息反馈。当学生掌握了这些民间造型和色彩运用规律,又能够很好地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就完全有理由抛开文化形式的束缚,尽可能用现代设计语言去设计能够传递传统文化内涵的符号。到那时,我们能够自豪地说,我们继承和发扬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灵魂与精髓。

二、民族院校艺术设计教育改革与创新途径

1.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艺术设计教育能力。民族院校要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信息、网络等方面的建设,保证投入一定量的资金和设备,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将计算机、辅助教学(CAD)多媒体、网络信息应用于教学,使学生及时了解掌握本专业前沿的学术动态,增强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另外,民族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增强科技开发能力,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教育领域的技术革命。

2.走向社会寻求更大的发展。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民族院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民族院校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艺术设计的教学质量和特色直接影响到这个专业的生存和发展。院校要拓宽对外交往的渠道,多种形式地积极发展艺术设计教育。

(1)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网络,开展网络教育,实现资源共享。通过网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选修其他一些艺术设计院校的课程,时间可以灵活安排,作业和考试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完成。修满学分后同样可以获得学历证明,一些学生可以攻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这可使我国艺术设计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这种形式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拓宽知识面。另外,借鉴发达国家设计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成功经验,有利于加快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与国际化接轨的步伐。

(2)与企业联合办学,可以促进教学科研与生产的有机结合。民族院校与企业成立校企技术中心,进行企业技术难题攻关,科技成果转化、新技术推广、新产品开发、人员培训等方面合作。院校可以发挥科研和培养人才方面的长处,与企业在产品研制、工艺改进等方面联合立项,联合攻关,搞科技开发。这样做可以避免科研内容与企业所需的项目之间脱节,使院校的科研紧密结合企业发展需要,做到有的放矢。为了加速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院校定期召集师生和热心于艺术设计教育的企业家一起座谈,倾听他们对现有课程体系的评价意见。了解掌握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情况和要求,从而增进相互了解。教师经常到企业参加调研活动,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之路,用新的科研成果不断丰富教材内容。

此外,学校还可以为企业举办各种培训班及技术讲座,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企业可以为院校提供实习基地,使学生有机会接触社会,参加生产实践,学校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使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便适应社会需要。

民族传统技艺专业范文5

当前,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已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古朴的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植根于大峡谷秀美的自然环境与悠久的社会文化历史之中,特色鲜明,底蕴深厚,是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而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正在成为旅游开发的资源优势。只有注重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在发展旅游业与传承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之间找到平衡点和契合点,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以推动我州民族文化旅游业健康稳定的发展,真正成功打造多元民族文化基地。

一、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现状

(一)民族传统文化概况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全州各族人民不仅共同开发、保卫祖国的疆土,还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诗歌、音乐、舞蹈、神话、传说、民俗、民居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内容包含了创世、天文、地理、生产劳动、生活习俗、爱情婚姻、等。由于地处边境一线,自然环境特殊、交通闭塞等原因,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比较缓慢,形成了同内地及其它边疆民族地区许多不同的特点,民族传统文化的原生形态保存比较完整。

由于各民族都没有文字(文出现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一种外国传教为传教需要侧创立的拉丁字母文字,历史仅百余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发达,经济的繁荣,宗教和非宗教文化的渗透,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民间老艺人的过逝而逐步消亡。再加上外来的非教堂文化冲击,网络文化的红火,各种版本的音像资料进入寻常百姓家,又紧靠缅甸,、独龙、景颇等民跨境而居,边民往来频繁,为外来文化的传入和渗透提供了便利条件,许多地方边民吃的是进口米、穿的是西装、唱的跳的是外来歌舞、听的看的是外来的广播和电视,迫使很多地方传统文化被冷落,民族传统文化消亡速度日益加快。

(二)民族文化的保护开发现状

1.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我们组织专门的工作组,搜集整理了各民族的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等十大集成,并先后出版了族《创世纪》、《族民间故事》、《族民间舞蹈集成》、《怒族民间故事集成》等书,做了大量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整理工作。

2.1998年—2002年开展了民间美术、音乐、舞蹈艺人调查及命名,对全州300多名民间艺人作了调查,撰写了调查材料70余份。向省里申报美术艺人8人,被命名6人;申报音乐舞蹈艺人13人,被命名9人。

3.年至年5月,根据全国全省的统一要求和布署,对全州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地毯式的普查。经专家委员会评审,249个项目列为县级保护名录(其中贡山70项、福贡42项、泸水77项、兰坪60项),229项公布州级保护名录,推荐申报了省级保护名录135项,批准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1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0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5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人。

4.开展了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族民歌”的专项保护工作。—年由州文化馆牵头,采访了全州四县族聚居区的族老艺人60余人次,其中高龄艺人20余人次,收集各类族民歌170余首,录音1170分钟,录相1068分钟,拍摄图片1600多张,形成了族民歌手稿87份,族民歌成品87份,族民歌成品音视歌曲130单曲(带唱词字幕),艺人小传42份,搜集族民间乐器14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650页的《族民歌集》,为我州科学化、规范化、永久化的开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奠定了基础。

5.从1990年开始,我们每年在一个乡镇举办一届旨在展示和发掘当地民族文化的乡级农民业余文艺汇演,至今已在18个乡镇举办了18届。乡级农民业余文化汇演的举办,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个展示当地民族民间艺术的平台,为专业文艺团队提供了一批进一步提升并搬上舞台的艺术创作素材,也培养了一批当地的民间艺人和文化骨干,激发了当地群众承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了当地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的自觉意识。

6.大力组建和扶持农村业余文艺演出队,目前,全州260个行政村和社区,共建立了168支农民业余文艺演出队,他们立足当地自编自创自演,利用茶余饭后的时间为当地村民演出,活跃了当地的群众文化生活,也为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承培养了一批接班人。

7.积极扶持民间艺术团。州县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都很重视民间艺术团的发展,特别是传承民间技艺、民间绝技并进行市场化动作的艺术团,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比如泸峰艺术团(传承上刀山下火海绝技)、大南茂民间艺术团(传承族多声部合唱和民间三大调),为他们创造对外展示和演出的机会。

8.充分利用社会名人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努力探索民间文化的自我传承的途径。著名词作家陈哲先生出于对族文化的兴趣和爱好,在兰坪他办了文化传承点,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族民间艺人,并在兰坪县城开办了一个以宣传、展示文化为主的土风茶楼,积极探索民族文化的传承、展示、弘扬并与市场相结合的路子。对此州县文化部门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予以积极地支持。

9.积极利用并创造一切条件和机会,加大民族民间文化的宣传和展示力度。这几年来、我们充分利用省级的“三个一”展演、新剧节目展出演的机会,州县文化部门和文艺团体创作编排了诸如《峡谷神韵》、《母亲河》、《人》等一批优秀剧节目参加省里的展学演和赛事,取得了不斐的成绩,还有如《哦得得》、《大小调》、《欢歌》等一批优秀作品被传唱到国内国外和港台地区,、、那玛民歌中央电视台“中国民歌盛典”展示后被录入“中国民歌博物馆”。族的《跳龙》在国际旅游节中跳到了北京的大街小巷,的多声部合唱多次登上了部级的电影节和国际合唱的艺术殿堂,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惊叹和高度评价。通过多年的努力和各种场合的展示,各民族的文化在国际国内得到了很好的宣传,提高了声誉。还有一些民间艺术先后到日本、泰国进行交流和演出,也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二、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面临的问题

民族文化历史悠久,传统深厚。几千年来,各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不仅有大量的有形文化遗产,也有斑澜多姿的无形文化遗产、神话、歌谣、谚语、音乐、舞蹈、等艺术和技术以及各种礼仪、风俗、民族体育活动等,犹如一个巨大的宝库,不仅成为各民族赖以绵延发展、增加凝聚力的纽带,而且成为各民族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以及联系世界的桥梁。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推进和全球化的日益增强,随着科技手段和文化传媒的日新月异,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经济与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文化投入没有一定的合理比例,业务经费得不到保障;二是一些干部缺乏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观念,重视自然资源开发,忽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三是民族民间文化损毁、消亡的现象十分严重。一些独特的语言、文字和习俗在消亡,大批具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村落、村寨、民居建筑群遭到破坏,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由于依靠口传心授而长久流传,由于掌握这些技艺的艺人年事已高,这些民间技艺往往因老艺人的离逝逐渐消亡;四是缤纷浩瀚的民族民问文化资源大多分散存留或留传于民间,但由于缺少相关的政策法规、专门人才、管理手段和经费,文化资源的流失情况更加严重,收购、倒卖、盗卖民族民间文物珍品,滥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各种商业操作,使这些文化资源大量流失,使某些民族民间文化传统发生严重变异,甚至出现一些损害民族感情和尊严的事情;五是大量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实物和资料难以得到妥善保护,保护经费不足;六是民族民间文化的研究人员短缺,出现断层。

在扶持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方面也存在一些制约性因素:

第一,文化产业因受经济社会发展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从发展的总体态势看,尚处于培育阶段。目前的产业发展状况是市场发育层次低、消费群体小、消费能力弱。由于我州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旅游产业处在起步阶段,没有构建起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台,很难在短期内形成能够承载文化产品营销的消费需求市场。虽然有一些零星的经营项目和经营企业,但经营规模小、营销档次低,加之人才缺乏、制作成本高、投入严重不足,没有系列化、规模化的文化艺术产品,家庭作坊式的经销方式占了很大比重,尚未形成规模经营和规模效应,文化产业发展的起步难度相当大。

第二,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薄弱。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以文化事业的繁荣作为基础的,但由于受经济发展滞后的影响和制约,我州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十分有限,基础设施建设的硬件部分几乎完全靠省里支持和补助,以至发展缓慢、依赖性强,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人才难举,特别缺乏高、精、尖的专业人才和懂经营、会管理的文化市场营销人才。文化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陈旧,依赖思想严重,缺乏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

第三,文化产业发展的软环境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没有配套的政策措施,中央和省制定的相关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难于兑现;二是没有形成适应我州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文化部门自身没有造血功能,社会供血严重不足,产业起步艰难;三是缺乏精品艺术产品、知名文艺人才、闻名遐迩的人文景观和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旅游产业。

三、十二五期间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相关对策

在世界向现代化迈进的今天,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已成为人类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之举。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政府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社会各界关注的目光越来越多。尽管如此,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现状仍不容乐观。大量珍贵的无形文化遗产和浩瀚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在不同程度地遭受着破坏和毁灭,不少濒临绝境的民间艺术品种和文化表现形态正亟待抢救和保护。

对此,我国政府自1990年以来,连续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政策和管理办法。2003年初,文化部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与此同时,我省还制定了《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这些无疑为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保护得当、利用得好,则可造福于民;反之它将随着历史的演进而逐渐淡化直至湮灭。因此,我们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有紧迫感,要紧跟科技进步的时代步伐,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和方法,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一资源,为民族发展的现实服务。但在开展这项工作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加大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宣传。制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列,用法律的形式保护优秀民间传统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促进我州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采取利用民族节日、宣传车、宣传栏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使之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参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二)各级人民政府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程纳入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给人员、给编制、给经费,确保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制订地方民族文化开发保护的管理办法,依法开发保护。

(三)组织相关部门联合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普查和编目,详细掌握本地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情况,分类登录,以便于系统地开发。

(四)认真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将民族民间文化列入教学内容之一。这样既能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又使民族之瑰宝有更多的传人。

(五)加大对民族节日活动的宣传与扶持。民族节日的开展,对于弘扬本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大对节日的扶持,能够达到较好、较广的宣传效果,同时也能挖掘出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

(六)要把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纳入科技进步工作这个大的范畴。民族文化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和资本,其经济价值是不可低估的,通过举办民族文化节,把文化与经贸、技术、人才、资源开发等很好地结合起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所以在抓好科技进步工作时要将其纳人工作范畴,统筹安排,齐抓共管,使科技进步工作与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实现良性互动。

(七)挖掘民族优秀文化的内核,弘扬民族精神。一是通过民族文化本身展示各民族祖先的科技成就和创造精神,激励后人奋发向上;二是大力弘扬民族文化中重视知识、重视教育、重视创造的积极内核,因势利导、积极善用,凝聚成一种全民族的科学精神。

(八)拓宽文化投融资渠道,完善、优化文化经济环境,逐步形成多渠道筹措资金,多元投资文化产业的新格局。

1.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增加财政性扶贫性无息、贴息资金投入。

2.以优势的民族文化资源为依托,吸引州内外资金投入文化产业的建设。

3.鼓励民间、社会资金投资文化产业。

4.加强资本积累,开源节流,扩大再生产,充分利用州内外甚至省内外市场发展我州文化产业。

民族传统技艺专业范文6

艺术教育的媒介,就是被用来实施艺术教育的艺术品。在成人艺术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了解受教者的具体情况,应使他们采取一定的受教态度,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媒介的影响,朝着教育的目标发展。而民族高校所拥有的丰富民族艺术品,是各民族长期生产活动中创造出来的精神性产物,是民族历史文化的承载体。受教的多元化方式艺术教育的效应,最终要落实到受教者身上,使受教育成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一定艺术观念、必要的知识和道德修养的个体。民族高校的成人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学习群体。他们来自社会各个工作岗位,有商人、工人、白领、教师、政府机关公职人员等等。他们构成了成人教育多元化的受教育群体。其中,接受艺术教育课程的绝大多数是艺术从业人员,他们广泛地活跃在各种媒体、学校和公共场合,对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影响较大,他们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和艺术活动对于社会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绝对不能轻视。虽然成人教育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及普通高校学生,但是他们丰富的社会生活阅历是在校学生远不能及的。这些成人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可以通过自身的切身体验来印证艺术理想、引发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容易激发起深沉的情感,使艺术教育获得现实感性的内容,而不是空泛的技法和简单的、条分缕析的艺术知识。

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在艺术教学课程中适量加入一些民族艺术作品不仅可以引起受教者的好奇心,增进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可以引起受教育者对民族艺术生存现状的重视和思考,为民族艺术的传承和生存开拓更广泛的潜在空间。而且在艺术课堂教学实施中,施教者需要根据受教者拥有的丰富社会经验以及多样的学习兴趣点来及时调整教学手段和教育媒介。施教者是创造、提供、选择、运用教育媒介,组织、引导受教者参与教育活动,使受教者产生艺术教育效应的主体。施教者包括创造和提供艺术教育媒介的作家、艺术家、设计师等,也包括选择和运用艺术作为媒介进行教育活动的社会群体、政府、单位,以及各类教育机构、文化机构中从事艺术教育活动的教育者。民族高校成人艺术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来自本校任教的教师队伍。有些教师的研究方向就是民族艺术,自然对民族艺术有着系统而深刻的研究。有些教师自身就是少数民族,精通本民族的文化艺术。另外一些教师虽然不是少数民族,但是长期在充满民族文化气息的高校中任教,耳濡目染,也对民族文化艺术有所了解。

二、民族艺术传承的必要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艺术在经历了的浩劫后依然顽强不息地向前发展,并且得到了政府部门和国际社会的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很多民族的传统习俗和节日逐渐得到了恢复,很多民族的也得到了尊重,民族节日慢慢变得多了起来,民族歌舞得到了繁衍传播。比如许多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每年的泼水节、扎扎节、火把节等少数民族节日都会得到很隆重的庆祝。艺术的内容和艺术主体的生活密切相关,随着时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艺术随之发生变化。民族艺术由于其特殊性,在传承上和大众文化艺术存在着不同点。有些民族在民族产生之初没有文字,这对于本民族在其艺术传承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很多艺术在传承过程中没有文字记载,只能靠艺人口耳相传,这难免会导致该民族艺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并且无据可靠。有些民族生活在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艺术在长期的发展中,不断地融入其他民族艺术的因素,甚至出现被其他民族艺术同化的现象。有些游牧民族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他们的民族艺术会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还有的部分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由于战争、自然灾害等因素出现了分裂、灭亡等现象,该民族的艺术也随之灭亡。保护民族艺术成为民族文化传承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这么多优秀而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保留了大量的古文化遗存,是传统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但许多民间艺术只剩下最后一代甚至一个传人,而且以老年人居多,而有的民间艺术因传人去世,绝技绝活则已失传。在一些地州,群众还盲目尊奉“不准跳民族舞蹈和唱山歌,不准讲述祖先历史传统故事”的清规戒律,“许多少数民族中都存在着图腾崇拜,并世代相传”。⑤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许多民族青年亦不会唱自己的民族歌曲,演奏自己的民族调,讲自己的民族语言,跳自己的民族舞,做自己的民族工艺品,穿自己的民族服装等,而被内地或国外的各种卡拉OK、录音录像、教会活动及卡通绘画所取代,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面临走向消亡和濒于失传的危险。

三、民族艺术在高校民族成人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形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民族艺术要求

艺术创作不是简单的将各种艺术元素拼凑在一起,必须符合艺术发展规律。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民族高校师生不仅要把赋予生命力和永恒价值的民族精神和艺术经验继承下去,还要敢于标新立异,将前人艺术精华变为自己创作的营养来源,这就促进民族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师生提高整体艺术素质的动力,民族师生不断地创作,促使民族艺术与时俱进,紧跟主流社会文化潮流,不被时代淘汰。民族文化在学校中的传承不仅仅局限于全日制在校生的课程学习,民族高等院校中的成人教育在民族艺术传承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民族高校的成人艺术教育在这两点上的优势很明显,其拥有各民族的最优秀的学生,他们身上的活力和个性再加上所有教授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就使得民族高校的艺术作品充满了时代气息。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主流艺术界对艺术作品的时代性、独特性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知识、技术还是艺术的更新速度都很快。而现代教育体制下,学校不仅要传授现代的科学技术知识,而且要传授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相对于其他教育形式而言,学校是民族文化走向普及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必由之路。学校教育成为文化传承的一种主要途径。

(二)建规模设更大的少数民族艺术传承体系

其实,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来进行学习。虽然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由于课时、开课对象、教学设施等原因,大部分时间停留在理论讲解和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艺术欣赏,对民族艺术的讲解会比较浅显。但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对民族艺术形成初步理论体系后,就可以根据个人自身的兴趣,自行学习。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几乎每个少数民族学生都会对自己民族的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有着将本民族艺术传承下去的责任感,而其他民族学生则会依据个人喜好对其他少数民族艺术产生兴趣。艺术专业学生作为全国各地选的佼佼者,都具有一定的基本专业素养,他们的学习目标就是在专业老师的引导下,加强自己的专业素养,形成自身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将来在社会中能够凭借自身的艺术能力谋求一席之地。从这个角度讲,一些将民族艺术作为自己主要方向的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成为民族艺术优秀的传承人。而那些艺术教育的学生,他们的专业培养方向是艺术教师。如果毕业之后他们可以真正走上讲台,甚至走上民族地区的讲台,就可以将自身的民族艺术知识、技艺传授给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这就更加扩大了民族艺术的传承队伍。

(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少数民族艺术教育体系

在民族高校的艺术专业中,由于每个学生都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艺术功底,教师所需要做的就是在加深学生艺术功底的同时,传授艺术理论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创作技巧,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这对于民族艺术来说是最快捷、最系统、最高效的传承方式。同时每个艺术教师一生可以教授好几代学生,而学生毕业后,或者在社会中利用一技之长为艺术和社会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或者走上讲台,将艺术继续传授给下一代。民族高校的成人艺术教育工作不仅扩大了民族艺术的传承队伍,还在对民族艺术的研究创作过程中将各民族艺术交汇融合扩展,同时在民族艺术中融合时尚主流文化的元素,这都有利于民族艺术高效、可持续发展。

(四)使各民族艺术更加交融,良性发展

民族传统技艺专业范文7

关键词:民族元素;人物形象设计;教学

人物形象设计是艺术设计的旁支,当代艺术设计中存留的难题,在人物形象设计中能够得到映射。我国的艺术设计作品差强人意,有着明显的剽窃以及仿制的痕迹,往往对外国先进的设计理念“生搬硬套”,而展现民族特色的设计作品尚属凤毛麟角。

一、人物形象设计的内涵以及存留的疑问

人物形象设计是服务于社会各阶级的,其是特色化、差异化为特征的新兴领域,其服务的范畴是对个体形象实施整体设计以及引导,参考不同个体的情况,比如:人体色、毛发色、脸部五官外形、身材等等,透过专门的诊断用具,寻到最为妥帖的头型、妆容、服装颜色和风格样式的配搭办法;并依照个体的角色需要以及场合需求来设计人物形象。人物形象设计外部呈现模式包含:妆容设定、头型设定、服装设定以及配搭等等。中国形象设计师的技能水准与外国优秀的设计师相比,在能力以及熟悉程度上已经不落下风;然而在文化内涵、设计创造性上,就不能相提并论了。而对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学体制的不完善,导致我国的设计师设计不出蕴含民族文化特色的人物形象,其自我思维以及创造性无法凸显。而怎样在形象设计方面吸取民族文化的精髓,让传统文化的风韵与当代设计理念完美结合,开创出一条属于我国特色传统文化的形象设计之路,是人物形象设计师的首要任务。

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以其丰满的表现力、多元化的形式、饱含深意的潜台词以及让人回味无穷的文化底蕴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然而一百个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解读就有一百种。由于涵盖面大,其它国家的文化都不具备对比性。其包括:中华书法、文字、雕篆刻印、山水画、莫高窟壁画、京剧脸谱、丝绸工艺、风筝、木雕、窗花、功夫、兵马俑、青花瓷、景德镇瓷器、唐卡、蜡染等等。此外,中国独有的传统节庆、礼仪以及风俗,56个民族都具备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因此,其构成了我国内涵丰富、五彩斑斓的传统文化元素;此外,我国5000多年的历史,催生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上述提及的魍澄幕可以作为激发我国人物形象设计师的灵感的元素。一部分设计师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与当代设计理念相融合,才能够填补我国人物形象设计领域民族元素使用的空白。

二、人物形象设计教学中民族元素的融入

从大多数开设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高校来看,其课程主要设置有:基础课程,如素描、色彩、速写、构成、图案等;专业课程,如化妆、美容、发型设计、服装设计、饰品设计、整体造型设计等。此外还有一些实践课程,如写生、采风、毕业设计、实习等。

在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中,主要是建立以表现形和色的技术构成、培养灵感的思维构成和完善主题的概念构成的三大知识构成模块。为了让学生在专业学习初期就建立起保护与发扬传统民族文化的观念,教师可以邀请一些少数民族的模特着少数民族的妆容、穿戴本民族的服饰、头饰进行展示,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此模特面部五官表情或妆容特征,并牢记这一民族人物形象中的细节标志等,以素描和速写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色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讲解民族民间器物及服饰中色彩的配置要点及文化内涵,并要求学生对一些常见的民族服饰、头饰、手工艺品进行色彩写生,然后将完成的写生作业进行构成的练习转变,如提取民族服饰中的图案、色彩完成图案设计、色彩构成,提取民族服饰的造型和工艺品完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等。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可以了解到民族元素的中的形、色、质、点、线、面,还能充分运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将这些元素进行提取与重塑,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积累素材。毕业设计是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最终的实践课程,也是检验大学期间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妆面、发型、服装、饰品。学生要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包含妆面、发型、服装、饰品四个方面的整体人物形象设计作品,并通过静态摄影和动态走秀的形式来展现。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创意,但创意不是简单的假想和思考,以设计美学的角度来看,创意应该是一个带有策划性的系统思维和结构体系,包含了设计师对琳琅满目的艺术形式与生活素材的挖掘和感悟。我们身边的每一件民族元素都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能不断的激发创意灵感和创作热情,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化石性在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选题中,教师可以多用民族元素和文化为题材要求学生进行创作,并尽可能将毕业设计选题细分,以点带面。例如,“侗族织锦色彩与纹样在形象设计中的运用”、“土家族摊堂戏面具形象在舞台人物造型中的应用”、“传统发饰在现代人物形象设计中的价值研究”等选题都能展现一个民族的某个特色元素,学生也能通过这些主题去搜寻和了解一个民族或一种造型元素的起源、发展、演变和文化内涵等,并通过自己灵巧的双手,赋予这些元素新的思想与创意。

化妆、发型、服饰搭配等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技能,学生既要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对时尚的掌控能力,又要具备娴熟的技术。因此在教学模式上,遵循理论讲授、多媒体范例欣赏、教师现场技术示范、学生练习、学生互评、教师解析。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又有利于形成学生之间竞争的态势。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先模仿后创作,在模仿掌握经典造型后,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在教学内容上既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又关注时尚前沿内容的引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审美情趣,把握时尚脉搏。

三、结论

民族元素与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深厚底蕴的体现,也是人类发展历程中的宝贵资源。将民族元素融入人物形象设计教学中,不仅能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的内涵,掌握民族元素的创新设计的方法,还能借助高校文化传承的职能,充分发扬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推动民族文化与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晓光. 浅析高等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J]. 美术教育研究,2017,(01):160.

[2]韩雪,马丽群,何歆. 慕课背景下的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策略[J]. 辽宁高职学报,2016,(05):25-26.

[3]康晓婷. 人物形象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J]. 现代商贸工业,2016,(08):76-78.

[4]陈晶晶,陈敏.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6,(14):277-278.

[5]栀梓. 立足民族化基础 探讨人物形象设计的国际化发展[J]. 鄂州大学学报,2016,(02):56-57.

民族传统技艺专业范文8

    传统民族声乐艺术传承与发展

    所谓传承,主要内容集中在如何“守”。“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原生态民歌的概念逐渐淡化,而由作曲家改编和创作的作品取而代之”。⑤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声乐工作者开始深刻的反思,怎样才能把握传统,怎样才能守住特色?!高校的教育与传播、媒体的合理导向、专业团体的重视等方面对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有效传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要加大传统民族声乐在声乐教学中的比例,对课程设置要重新设计,对教师结构要合理调整,对教学设施要及时补充,还要及时的与校外媒体及广大群众交流,才能保证教学的实效性;传播媒体要适当的调整传播导向,要适时地向大众传播我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无限魅力,中央电视台的“民歌?中国”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栏目,但是仅仅靠音乐频道是不够的,这样观众就会有选择性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节目,也不是要强迫大众接受,要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合、合适的方式来引导大众的审美情趣,比如各种晚会上多采用民间艺人及戏曲演员,比如大型的节日向大众传播我国民间的一些传统活动及活动中的音乐形式等等;专业的演职团体和演唱者不要固守陈规,要善于向民间汲取营养,把握好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的思想,要经常的向民间艺人学习,保留艺术的民族性,艺术因为有了“民族性”而伟大和坚实。

    所谓发展,主要内容集中在如何“变”。“由于学习和模仿的路径单一,民族唱法缺少应有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直接导致发声学院化、唱法趋同化、演绎同质化的弊病”。⑥的确,在声乐艺术学术上对于“千人一声”这一现象存在较多的质疑,其实这是在形成声乐艺术“个性”前的“共性”体现,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存在即是道理,艺术并没有“对错”之分,演唱技术更无“优劣”之分,不同的声乐艺术代表着不同的生活,体现着不同的文化,表达着不同的审美,不可用是否科学来简单的判定声乐艺术,更不能简单盲目的“改变”。要做到合适的“改变”,要求高校、媒体及专业演职团体等机构要理清思路,分清内容与形式,内容要准确,而形式要多样化,要在培养方式及传播方式上进行转变。如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要结合理论创新成果来训练实际操作,不只是发声技术要创新,语言表达方面要创新,声乐作品创作方面更要创新;而媒体和专业演职团体对于艺术不能简单的重复,更不能为了“守”住传统而裹足不前,要用更丰富的形式来表现传统,要整理表现方式以使传统更加突出,让传统融入现代生活,让传统引导时尚。

    如何把握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在高等师范院校的传承与发展

    “高等师范院校的声乐教学,一直以来沿袭着专业音乐学院以美声唱法为主导的声乐教学体系,而忽视了中国传统的民族声乐文化。”“⑦确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是实现本土音乐文化的理论重建与价值回归的根本途径”。⑧在高等师范院校的声乐教学中,要努力平衡传承与发展的关系,要有系统的计划,分开、分步实施;又要阶段性的总结讨论,一定要避免出现“美声+民歌”的情况,因为民族民间的各类演唱方法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传承和发展的根基。面对“守”的方面,传统民族声乐艺术是我们声乐艺术发展的“源”,是中华民族生命力的象征,离开了“源”,艺术的本质就会发生变化,就会被淘汰和遗忘。所以,高等师范院校要在教学中增加民间声乐艺术的比例,有计划的把民间艺人请到课堂上;把民间声乐作品作为主修声乐专业学生的必唱曲目;开展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比赛、音乐会和专题讲座;把民族声乐艺术采风作为声乐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的一部分来开设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们对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兴趣及热情,进而培养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忠实且具备专业素质的接班人。

    面对“变”的方面,“民族音乐文化也不能因担心失去‘源’的本质而裹足不前,民歌也不能因此而总是唱山沟沟里和大草原上的老调调”。⑨高校的声乐教学除了要依据理论发展的成果外,要在实践中敢于突破和尝试各类声乐艺术的演唱方式,在风格的三方面要勇敢地实现突破:在语言风格方面,尝试着多用方言来演唱创作民歌及歌剧,使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中华民族气息更浓烈;在曲调风格方面,尝试着用“旧曲”唱“新貌”,让中华民族古老的调调不断的再现在现代的声乐作品创作中;在发声风格方面,要摆脱单一的演唱方式及单一的演唱音色,要尝试运用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声技术来歌颂中华民族的新气象。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方法,让我们的声乐学习者、我们的高等受教育者以及艺术的传播大众,能够在声乐艺术中不断的找到中华民族的“根”,感受到中华民族的“魂”。

    对待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守”与“变”,高校的专业声乐工作者,对此要发挥重要的作用,要“将传统民歌、戏曲、曲艺这些长期被排斥在声乐教学视线之外的演唱形式纳入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中”;⑩另外,要重视声乐艺术理论的发展,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并非只是体现在表演上,要“守”住声乐理论的精髓,“中国的戏曲声腔理论在长期的发展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专业技巧,是我们研究、继承、发展传统民族声乐必不可少的资料和教材。”辑讹辊所以,要加强理论上的整合工作,做到在理论文字上的传承,不仅要对各类别的声乐艺术进行记录,更重要的是要把每种声乐艺术分别从发声风格、旋律风格、语言风格分别整理,付诸于文字进而达到保护和传承的目的。高师声乐教学中,要尽可能的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不要固守陈规的进行模式教学,更不能简单的模仿教学,要敢于尝试和体验,比如在演唱形式及发声技术上尝试跨界演唱;在教学中,多挖掘演唱者的特质,注重演唱“个性”的树立与培养,鼓励学生突破现有状态,寻找解放自己的最佳途径。“守”与“变”并非简单的“你存我亡”,不能让二者绝对化、僵化,我们要辩证的看待二者的关系,要有分有合的实施进行,要把握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才能解决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解决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关系到我国民族音乐艺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所以要重视其发展态势,保证其顺利进行以推动民族音乐的更大发展。

    结论

    传统民族声乐艺术是我国声乐艺术的“源”与“根”,它主要包括传统民歌、传统戏曲、传统曲艺等艺术。面对飞快发展的艺术事业,我们专业艺术工作者要把握好方向,不能盲目的跟从、摒弃,要有选择的借鉴、融合,理智科学的对待新事物,让传统在新的环境中绽放的更加绚丽。对于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不能简单的看成是“守”与“变”的问题,二者之间是辩证的关系,高校的声乐教学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高校的声乐教育者及相关专业人士要对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加强认识,根据所做研究成果有理有据,分步骤、有计划的具体实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在风格上可分为发声风格、语言风格、曲调风格。传承与发展要分别从这三方面入手,最后再完美的结合。这涉及到高校的声乐技巧课教学、高校的声乐语言类教学及高校的作曲理论教学等课程的重构及调整。要把民间艺人聘为高校的客座教授,以便用更为有效的方式记录、传承和发展传统民族声乐艺术,让我们用更丰富的形式来帮助传统民族声乐艺术传播的更广、更深、更远,使其不只是在国内历史上有更深的纵向继承,在国际上更有更广的横向发展,让我们优秀的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经久不衰、传遍世界。

民族传统技艺专业范文9

(一)政府主导机制

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是关乎国家建设、民族发展的大事,这决定了该举措本质上应该是一种政府化行为。因此,壮族乡村传统工艺的抢救、保护、传承、开发、研究、创新等整个过程都应以政府为主导。当前,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扩张的能力十分弱小,其组织形式普遍处于原始状态,表现为规模偏小、经营分散、结构单一、关联度低等。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市场指导。市场是乡村传统工艺品的发展载体,也是其生命力的体现。目前壮族乡村传统工艺市场的开拓是广大壮族乡村村民颇为关注的问题。对市场进行调查和预测是开拓市场的重要手段,因为村民们只有在了解市场动向的前提下才能及时调整产品的品种和质量。受社会历史及地理环境的影响,目前壮族乡村民众的信息交流渠道相对狭窄,加之村民整体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因此仅依靠村民力量根本无法完成对传统工艺市场的调查与评估。所以,当地政府应该加大对乡村传统工艺市场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力度,组织相关的专家学者及有关单位对乡村传统工艺产业进行正确的市场指导。2.活动支持。壮族乡村地区普遍具备“文化丰厚、民风淳朴、风景宜人”的特性,广西靖西县旧州绣球村就素有“风景小桂林、气候小昆明”美誉,近年来有关调查结果充分显示,旧州的自然环境、文化遗存、社会结构、经济状况和精神生活仍保存在一种比较完整的文化生态中,是一个难得的、活生生的、底蕴深厚、不断发展的文化整体[2]。壮族乡村特有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为政府在当地举办相关文化活动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当地政府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民俗文化活动,以“文化搭台”的形式实现“经济唱戏”的目的,如通过举办绣球文化旅游节、绣球文化艺术节等吸引专家来调研、商人来考察、游客来观光,节庆带来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势必为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业赢来商机与生机。3.资金帮扶。资金紧缺是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业发展的桎梏,也是目前当地农民无法自行解决的难题。因此,政府有必要对其进行积极适当的资金帮扶,既要安排必要的研发启动资金,也要兼顾广告宣传、技术培训、技艺保护等方面的费用资助。对于资金的来源,政府除财政拨款外,还应鼓励民间资本的参与,采取投资与受益相挂钩、民办公助等原则进行多渠道筹集。此外,还可借助乡村的传统信仰文化组织相关民俗活动进行社会募捐等。

(二)民众参与机制

扎根乡土、依附自然的乡村传统工艺是源于乡村、基于乡村的草根文化。广大乡村民众是乡村传统工艺主要的创造者和传承人。离开乡村民众的广泛参与,乡村传统工艺的保护和开发将无从谈起。为此,应该注重落实民众参与机制,通过激励、抢救、带动等方式充分利用乡村民众的力量推动乡村传统工艺的保护和开发。1.激励创业。为了树立乡村传统手工艺人的信心,激发其创业热情,进而壮大乡村传统手工技艺的人才队伍,政府相关部门一方面应该着手组织建立乡村手工艺人档案,收藏他们的作品,同时组织策划相关活动,如乡村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竞赛、乡村传统工艺产业品牌创新人物评选等活动,通过设立相关奖项和颁发证书,使人们树立尊崇乡村文化艺术的人才价值观,激发人们在手工艺产业方面的创业热情。另一方面,积极推荐农民艺术家申报“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广西民间工艺大师”等荣誉称号,让乡村传统手工艺人的技艺及成果得到肯定,从而提高他们的创业信心、激发创业热情。2.抢救人才。高尔基曾说:“一个民间文艺家的逝世,相当于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毁灭。”[3]对于壮族乡村绣球技艺,乡村传统手工技艺能手往往是绣球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和绣球产业化开发的主力军,但一些手工技艺能手多是年迈老者,年轻能手寥寥无几,如不采取相关补救措施,必将造成“人走技失”的局面。例如,最具特色的旧州绣球绣制工艺“堆绣”,目前只有极个别老人掌握,24股的堆绣技艺目前已经失传。而从总体上看,旧州年轻一辈绣工的技艺与老一辈相比,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可见,抢救技艺人才势在必行。具体有以下几种做法:一是鼓励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实现传统手工技艺的跨代传承,如动员开展家族(庭)式传承,即鼓励祖辈与父辈将技艺传给子辈与孙辈;组织实施师徒式传承,即乡村传统工艺协会通过办班培训或通过资深艺人招收门生,将技艺传给学员或学徒;等等。二是组织相关部门及时深入采访年迈的乡村传统工艺能手,通过调研—整理—归档等程序,建立乡村传统工艺能手的资料库。3.带动学习。目前,乡村教育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广大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滞后,部分义务教育学校不达标,青壮年文盲仍然存在。以广西靖西县旧州绣球村为例,目前当地村民的文化程度大多为小学或初中水平,其薄弱的文化基础及思想意识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旧州绣球产品整体质量的提升。如巨型绣球的制作,巨型绣球的造型设计涉及代数、几何等知识,球体的巨幅图案也需要更高的设计、绘画与刺绣技艺,而当地大多数手工艺人因缺乏必备的知识,所以对绣球制作显得力不从心。对此,当地有关部门可以针对绣球生产所涉及的文化知识,通过文化培训等形式对当地民众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带动民众学习。

(三)专家指导机制

实践证明,通过组织专家实地考察、开会研讨、撰写论著等方式,对乡村文化进行针对性、全方位研究,既有助于人们了解乡村文化的个性特征,继承发展和开发利用乡村文化,又有利于对外宣传,提高乡村文化的知名度。构建专家指导机制,应该落实以下两点:1.创设研究平台。所谓的“研究平台”,一是研究基地,如依托专项试点项目建立的“政府主办”式研究基地、由政府联合科研机构或高校共建的“官学合作”式研究基地以及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根据自身研究需要自行选择某一乡村作为研究点的“民间自办”式研究基地等;二是生态博物馆或生态保护区,如2005年在广西靖西县旧州绣球村建成的壮族生态博物馆,这为专家学者研究旧州壮族绣球手工技艺及其保护开发提供了平台;三是经济文化示范点,如2008年广西靖西县旧州绣球村被文化部选定为“第三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这为旧州绣球技艺的保护开发创造了积极的环境。2.实施对接指导。研究成果只有用于指导实践才能发挥其智力支持的作用。对于乡村传统手工艺,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实施不同的对接指导形式:其一是“专家—民众”形式,即专家启动其研究成果直接指导乡村民众;其二是“专家—政府—民众”形式,即专家把研究成果提交当地政府,再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指导乡村民众;其三是“专家—企业—民众”形式,即专家把研究成果转让企业,再由企业通过培训等方式指导乡村民众。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以旧州绣球为代表的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品开始走向市场。受其所处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业仍然处于相对盲目的发展状态,生产和销售均有待改进与提高。要打破当前的发展桎梏,应该启动创新理念,着手对“产”和“销”问题进行调整。

(一)生产策略创新

目前,绣球产业的开发经营者缺乏对市场的敏锐观察与理性分析,这导致绣球产品的生产缺乏针对性,商品种类相对单一,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绣球产品的销售面,制约了绣球产业的发展。要解决以上问题,最主要的应该从绣球的功能入手。从文献资料看,绣球最初是壮族男女求偶传情的产物[4]。以绣球传情求偶的习俗至今在壮乡仍有所保留,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年代的更替,当今绣球已不仅是壮乡男女的爱情信物,更多情况下还可以充当多样化的商品角色。因此,应根据市场需求了解并拓展绣球的现代功能,有针对性地对绣球进行分门别类的加工制作,例如可生产成双结对的“情侣用品”类绣球、囊括挂饰、摆饰、香球、贺礼等多种形式的“生活用品”类绣球、用于点缀装饰盛大节庆活动会场的“节庆饰品”类绣球、附属于当地旅游业的“旅游纪念品”类绣球、附属于民族体育赛事和民间游娱活动的“体育用品”类绣球,等等。如上所述,通过丰富绣球的产品种类来扩大绣球的市场功能,而绣球市场功能的扩大势必为绣球赢来更广阔的销售市场和更多的消费者。

(二)营销策略创新

当前,手工艺品开发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手工艺产品面临着供大于求的局面,因此营销问题理应成为开发商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1.文化促销。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对文化作了定义:“文化是一个综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所掌握的其他能力和形成的习惯。”[5]由此可以看出,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产品一旦被赋予文化因素后,其身价就不仅仅是物质因素的总和,其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也将随之提升。如旧州绣球是当地壮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特色鲜明,这是制造绣球销售亮点的重要筹码。为此,产业经营者应该注重挖掘绣球的文化意蕴,如在颜色上,绣球的主色一绿色象征着壮族世代赖以生存的物质生产文化———稻作文化,主色二黄色反映了壮族古老的信仰文化———土地膜拜,主色三红色体现了壮族民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鲜艳的色彩搭配彰显了壮族人民热情勇敢的性格、自然纯朴的感情以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观念,等等。将绣球的文化意蕴融入销售环节,通过文字图片的宣传介绍和促销人员的讲解,势必能让无形的文化价值转为有形的产品价值,从而提升绣球对消费者的吸引力。2.平台促销。构建多样化的产品销售平台是广开产品销路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可以借助当前科技迅猛发展、大众传播媒介日趋丰富的大好形势,通过互联网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构建网络销售平台;另一方面,可以依托当地发展势头良好的旅游业,以旅游为销售平台,将壮族乡村传统手工艺产品融入当地旅游文化产品的销售行列。此外,举办壮族乡村手工艺品展销会等标志性节庆活动也是构建绣球销售平台的有效途径。3.广告促销。在众多促销手段中,广告无疑是最有力的工具之一。广告界有一句行话:“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你推销商品就已经成功了一半。”[6]因此,在对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品进行宣传时,应该策划好可以唤起人们注意的醒目标语和响亮口号,如旧州绣球可以将广告语设计为“购旧州绣球,游美丽壮乡”、“旧州:精美绣球眷恋的地方”、“好绣球、旧州造”等。另外,广告代言人的选定也非常关键。物色广告代言人,其重要的准则之一就是在产品与人物之间找到一种价值诉求与文化内涵的融通,使广告代言人与产品共同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于旧州绣球广告代言人的遴选,在影视圈中因扮演“刘三姐”而声名大振的艺人可考虑列入人选的范围,因为绣球与刘三姐是一脉相承的:其一,绣球是壮族民间传说中刘三姐送给阿牛哥的定情信物;其二,电影《刘三姐》的重演是绣球脱离“四旧”、逐渐被社会认同的新起点。

“品牌是一种艺术,是一种能将产品与消费者的认可迅速连接的时尚文化;是一种能引起消费者情感共鸣、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的多重财富。”[7]要实现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发经营者应当树立起品牌意识。

(一)落实商标

落实商标是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也是通过法律途径树立和保护自有品牌的重要手段。商标是品牌最光荣的象征,一枚好的商标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商家创造利润。旧州绣球商标的设计,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特色化。壮族乡村传统工艺是特定乡村地区的民族传统工艺,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民族性、传统性特点,可将这些特性考虑成为其商标设计重点凸显的优势因素。第二是提高知名度。将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和群众基础的因素融入商标设计中,有助于商标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消费者所熟悉和认可。旧州绣球在商标的设计上就具备有利的知名因素,如具有“中国绣球之乡”美誉的产地旧州,再如在当地技艺精湛、曾荣获多项荣誉称号的杰出绣球能手,等等。第三是具有合法性。近年来不少商标的设计尤其是区域民族产品商标的设计引来了诸多非议和官司,因此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品商标的设计应注意吸取前车之鉴,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法律的基础上完成。

(二)优化包装

商品包装是附属于内装商品的特殊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同时又是实现内装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重要手段。目前壮族乡村手工艺品普遍没有采用正式的商品包装,这使其商品价值大受影响,非常不利于产品品牌形象的塑造。如何给乡村手工艺品设计合理有效的商品包装,首先是凸显特色。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品的包装既要体现民族特色,又要兼顾地方特色,如可以在包装的正面,将工艺产品的精美形象、关于传统工艺文化意蕴的文字介绍以及山清水秀的壮族乡村图景,经过现代技术处理,整合成情景交融的广告图,以吸引消费者。其次是注重适用。壮族乡村地区众多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材料都不具备防潮、防尘及抗污染的功能,所以壮族乡村传统工艺的包装要适用于抵抗外界环境的破坏。另外,介于绣球的购买者有跨省份,甚至是跨国的特点,所以包装还应注重迎合目标市场的接受需要,如包装上的产品文字介绍应同步体现壮文、汉字、英文三版说明。再次是体现美观。基于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品外形精美的特点,可以在包装盒的其中一面设置由透明材料作成的视窗,这样既不影响密封的效果,又可以让购买者透过视窗欣赏到工艺品的精美形象。

(三)有效宣传

创新的宣传方式对塑造、打响品牌至关重要。传统的宣传方式,如文字、图片的纸质介绍或影视、网络的立体传播,在宣传的广泛性、深刻性和持久性上有着不同程度的局限,所以,壮族乡村传统工艺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寻求更合理有效的宣传方式。例如,借助会展进行宣传。“所谓会展经济,是指通过举办大型会议、展览活动,带来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并形成一个以会展活动为核心的经济群体。”[8]通过会展宣传新兴产业或特色经济往往能够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近年来,随着壮族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会展经济在当地发展迅速,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一年一度在南宁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该博览会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为宗旨,涵盖商品贸易、投资合作和服务贸易三大内容,是中国和东盟扩大商贸合作的新平台。广西的壮族文化与东盟诸多国家的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文化特性,抓住博览会这一有效平台,深入宣传特色鲜明的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与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业,将壮族乡村传统工艺融入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轨道中。再如,借助高校进行宣传。近年来,广西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推动了广西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办学效率的提高,广西高等教育形成了“立足东盟、面向世界、开放—合作办学”的新局面,高校的国际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与高校对接的宣传即利用高校这个平台宣传壮族乡村传统工艺,如可以选择广西的部分高校,在每学年新生入学之际向外国留学生赠送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品。首先,此种做法属于公益行为,没有商业气息,更易于产生宣传效应;其次,投资少但却可以产生跨区域跨国界的宣传效果;再次,宣传活动对象是高校的师生,他们是社会上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体,其产生的社会内化力比一时的直接销售力意义更深远。此外,还可以借助名人、借助节庆、借助活动进行宣传,这些宣传方式均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民族传统技艺专业范文10

关键词 一带一路;乡土资源;民族文化;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6-0054-04

随着国家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广西在国家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更加突显,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广西提出深化推进与东盟互联互通、贸易、金融、海商、人文交流等方面合作,这给主要依托第三产业进行专业设置布局的中职学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紧紧抓住了这难得的机遇,着重围绕河池乡土应用型民族文化人才培养开展研究和实践。

一、民族文化的内涵

关于民族文化的讨论,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民族文化只是一种维系民族共同体延续与发展的工具,既是民族内部的生存方式,又是对外区分不同民族的标识。与文化的定义多种多样一样,民族文化的定义也有许多不同的表述形式。但是,从总的方面来看,不外乎广义和狭义两类。

广义的民族文化即普遍意义上的民族文化定义,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总和。这一成果包括物质方面的、精神方面的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制度方面的成果。其中,物质方面的成果实质上就是民族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创造的全部物质产品,以及创造这些物品的手段、工艺、方法等,包括人的衣、食、住、行、用所属的多种物品,以及制造这些物品的物品。如食物、服装、日用器物、交通工具、建筑物、道路、桥梁、通讯设备、劳动工具等。精神方面的成果是观念性的东西,通常以心理、观念、理论的形态存在,包括两部分:一是存在于人们心中的心态、心理、观念、思想等。如伦理道德、价值标准、等。二是已经理论化对象化的思想理论体系,即客观化了的思想。如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制度方面的成果是精神成果的外显,是人们反映和确定一定的社会关系并对这些关系进行整合和调控而建立的一整套规范体系,包括政权体系、法律法规等。如历史上少数民族的土司制、寨老头人制、合款制、各种规约等。又如,党和国家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少数民族的实际,建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狭义的民族文化专指民族的精神创造,着重人的心态部分。其实,人类文化很难将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截然分开。所有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创造物,都凝聚着创造者的观念、智慧、意志,这些都属于精神的因素。之所以提出狭义民族文化概念,就是要排除纯粹的物化自然世界,集中研究人类自身的心理状态。因此,狭义的民族文化也可以说是民族人文文化,是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的总和,包括科学技g、文学、艺术、思想道德、价值观念、、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民间工艺等。

二、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民族文化与培养民族文化人才的意义

河池民族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河池民族文化研究,梳理各民族源流演化脉络,理清民族间交流融合历程,探究民族文化之源,追寻民族文化趋向,培养适应“一带一路”建设的民族语言文字翻译专业技术人才,有益于河池民族文化发扬光大,也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更有利于不同民族、不同语种之间语言文字的相互沟通。

注重培养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和河池特色民族服饰文化的技能型人才,重视对学生开展民族文化技术技能培训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传播活动,开设少数民族文化及民族民间手工艺术课程,规划、系统培训少数民族文化专业人才,有利于保护、传承、创新和发展河池民族文化,开发民间手工艺品,促进民族民间手工艺品产业化。

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培养民族文化人才,是打造生态民族文化名城,促进河池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河池市民族教育改革与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此外,在东南亚的很多国家,生物资源多样性极其丰富,结合壮族医药、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培养双边专业技术人才,有利于为人类健康提供更多来自于大自然的资源。

三、河池市民族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民族文化人才队伍青黄不接

河池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境内的壮、汉、瑶、苗、仫佬、毛南、侗、水等8个世居民族,辖有5个民族自治县和11个民族乡,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千百年来,境内的各个少数民族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姿的民族文化,形成了魅力天成的壮族刘三姐山歌文化、历史悠久的鼓文化、具有“人类文明活化石”之称的白裤瑶文化以及全国唯一的仫佬族文化、毛南族文化等,是一片充满浓郁地方色彩的民族文化沃土。河池民族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五方面:一是瑶族文化的研究。河池瑶族主要有两个支系:布努瑶支系,包括白裤瑶在内;盘瑶支系,该支系包括盘瑶和蓝靛瑶两支。人口都比较少,河池的瑶族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布努瑶支系上。二是刘三姐文化研究。刘三姐文化是广西河池的文化符号,也是近年来研究壮族文化的重点和热点。三是铜鼓文化研究。河池是“世界铜鼓之乡”,作为一种历史遗存,铜鼓承载着很多的文化记忆。四是仫佬族文化的研究。五是毛南族文化研究。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仍活跃在河池从事民族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约有50多位,他们大多都是40~50多岁,年轻的很少,河池民族研究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如对以铜鼓文化为代表的红水河壮族文化,70后出生的年轻人,几乎都“汉化”了,对山歌一窍不通,抑或有略知皮毛的,更缺乏创新能力。再如,对铜鼓艺术也是如此,现在会敲打铜鼓的年轻人寥寥无几。

(二)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濒临消亡

河池民族文化也受到现代文化、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全面冲击,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土壤遭遇严重破坏,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存环境恶化,优秀的传统文化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危险。许多珍贵实物和资料难以妥善保护,一些独特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习俗在逐渐消亡或变异。

(三)民族乡土应用型文化人才缺乏

当前河池民族文化的发展着重在民族文化现象的研究及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上,而在对地方应用型文化人才队伍培养、文化精品打造以及可持续发展上研究很少。

四、“一带一路”下培养乡土应用型民族文化人才的途径

近年来,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积极、自觉、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格局中,致力于推动民族文化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相关民族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推进教学成果进入市场,提高了民族产品的附加价值与国际竞争力。

(一)构建“一带一路”特色鲜明的多元人才培养模式

1.以“立足河池,服务地方”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河池乡土民族资源富足,以铜鼓文化为代表的红水河文化、以山歌文化为代表的刘三姐文化和以民族服饰及奇异婚丧为特色的白裤瑶文化等极富民族文化特色。这些资源优势为学校培养服务地方社会发展需要的乡土应用型民族文化人才提供了广阔舞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依托和利用这些地方资源,有利于学生了解地方资源情况,有利于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需要。

2.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实行“产学研一体化”

一是学校要培养适应社会艺术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各类艺术人才,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契合;二是学校在适合的条件下要参与和承担一定的艺术生产或艺术创作活动,直接立于社会舞台之上,以本校民族文化艺术研发中心为平台,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实施灵活多样的“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校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面向社会办学,推行校企合作,实行定向培养和委托代培的人才培养模式。

3.坚持走应用性、民族性的特色建设之路,将校园文化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相结合

大力扶持各类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组建刘三姐民歌演唱团、民族舞蹈队、民族文学社团、民族工艺队等文化艺术社团,采用公演、义演的方式推广河池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民族文化艺术社团的组建,不仅能传承与弘扬河池民族文化,也能推动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崇尚传统艺术, 弘扬民族文化, 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学生除参加校园演出以外,还可通过社团参与各种社会表演活动,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加深民族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社团与课堂教学双管齐下,共同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二)构建“一带一路”校内校外双课堂课程体系

1.创新课堂教学活动内容与形式

一是在活动中建立起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与学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强化教与学互动交流机制作用。二是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挖掘利用图、音、像、文、物等教学资源,开展更为形象直观的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知识与应用结合,又能够扩大教学内容,扩展教学空间,将本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和社会知识。三是加强课堂教学实践性环节。教学实践性环节不仅指理论知识教学之外或之后的实践训练环节,而且在于理论知识教学中也必须渗透实践性内容,以材料、案例、个案、例证分析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由此,创新课堂教学活动新模式,形成开放式、互动式、交流式新课堂。

2.开辟第二课堂

课堂教学必须以教学活动为纽带,构建课内与课外、课堂与第二课堂、学校与社会结合的新平台。开辟第二课堂的途径:一是通过学生社团组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将课堂教学活动延伸到学生社团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及其学生自主进行的课外活动,教师具有指导、引导、辅导的责任,能够使之与专业教学和学习更好结合起来。二是开展社会调查、采风、演出、服务等活动,建立学校与社会交流平台,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获得实践知识和经验。三是举办校园文化节及其校园文化活动,传承弘扬校园文化传统和学校精神,拓展教学活动空间与实践。

3.开发校本教材

通过走访调查民间艺人、查阅河池乡土民族文化资源相关文献及田间采风等,挖掘、整理河池乡土传统文化资料,全面了解河池乡土民族文化外貌;实地考察民族村寨,掌握河池乡土民族文化资源的第一手资料。由专业教师、校外专家共同开发校本教材。以校企合作建设民族文化特色项目,如研究与开发河池世居少数民族长寿福娃系列作品,进行批量生产并推向市场,推动河池旅游工艺品市场发展。

(三)打造“一带一路”德艺双馨的专兼职双师队伍

人才引进。学校长期聘请2名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5名左右的河池民族文化艺术传承人作为兼职教师,具体指导学校开展少数民族文化教学工作。

外出培训。选派10名左右培养对象到相关企业、文化团体进行技能培训,培养一支河池乡土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提升学校教师专业素养。

以老带新。老教师配合学校做好新教师的带教工作,支持、鼓励、帮助青年教师担负起河池乡土民族文化的传承工作。

活动历练。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演出活动、重大来访接待,在提供技术指导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和能力的提升。

(四)建设“一带一路”下民族文化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完善校内基地建设。近年来,学校在现有民族文化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基础上,建设一间录音室,为传承“刘三姐歌谣”提供专业制作平台,对民族文化传承,录音制作,原生态山歌采样提供了硬件环境。

校外基地建设。与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民族村、河池市非物质文化传承中心、河池市金城江下洛村民族文化展示中心等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立足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集培养、培训、演艺为一体,以广西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为重要发展契机,加快学校建设步伐。紧紧依托文化行业,弘扬刘三姐歌谣文化,突出河池乡土民族特色。同时,以河池市民族博物馆、宜州市博物馆、南丹民族博物馆、东兰传世锦绣厂为合作对象,聘请一批民间传统工艺大师作为特聘指导教师,产学研结合,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刘三姐。

(五)_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

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由民族文化艺术教学部师生唱主角,依托学前教育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以民俗节庆日、重要旅游文化节庆活动、重大来访接待、校园风采周为契机,通过环境教育、仪式教育、活动教育、动手实践教育、整合教育等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教育,拓宽民族精神教育渠道,创新传承民族文化方法,逐步形成学校民族精神教育的德育特色。成立民族文化艺术研发中心,实施民族文化进校园的“五个一工程”,即要求全体师生,每人至少会唱一首“刘三姐”系列作品的歌曲,服装设计专业的班级每人会制作一组少数民族“民族音乐娃娃”系列工艺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每学期组织一场综合性民族歌舞文艺晚会,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每届组织一次毕业设计作品展示会,民族文化艺术教学部负责编写两本以上民族民间文化校本教材,学校每年9月在河池市民族团结宣传月独办或与民族局联办一场少数民族文艺晚会。

组织河池民族服饰展示暨研讨会。搜集原汁原味的传统民族服饰,开发具有现代气息的民族服饰,将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高度融合,将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保护与特色课程有机结合,以更好地承担起传承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责任。

创建民族文化艺术社团。选择4个以上民族文化艺术节目作为教学主体内容,组建民歌演唱团、民族舞舞蹈队、民族文学社团等以学生为主的文化艺术社团,采用公演、义演方式推广河池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民族文化艺术社团的组建,不仅能传承与弘扬河池民族文化,也能推动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崇尚传统艺术, 弘扬民族文化, 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学生除参加校园演出外,还通过社团参与各种社会表演活动,提高民族文化素养,加深民族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社团与课堂教学双管齐下,共同推进学校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参 考 文 献

[1]杨福泉. 本土文化传人的培养与民族文化强省建设[N]. 云南日报,2008 -05 -06(8).

[2]曾宏华,罗起联,谢姿媚. 地方高校依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培养艺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以河池学院为例[J].河池学院学报,2013(3):101-106.

[3]金柄珉.坚持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培养跨文化素质的民族人才[J].现代教育科学,2009(7):1-3.

Study on the Cultivation Model of National Culture Tal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One Belt and One Road”

Wei Hongtong, Tang Qihuan

Abstract Hechi City of Guangxi Province is one of ethnic minority areas with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old, less, edge, mountain, and poor”. Its local culture resources are very rich,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local resource in the local arts tal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One Belt and One Road”, Hechi City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ethnic cultural resources, and has cultivated a group of specialized art talents with a certai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trong professional practice skills by reforming of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building characteristic curriculum system, expanding the channels of talent train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artistic practice training.

民族传统技艺专业范文11

民族乐器制作,是技术和工艺要求都很高的手工技艺。一个优秀的乐器制作人应具有良好的手工技艺和乐器演奏技艺,同时有较好的耳音,对音准、音色具备听辩能力。培养一个合格的普通乐器制作工,大约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成为一个优秀的乐器制作人要十年以上。因为乐器制作技术难度大,工作较辛苦,而待遇不高。在敦煌乐器第四代传承人(目前这一代)中尚缺乏核心人物,目前在职的乐器制作人都已年届五十岁,面临制作人员年龄偏大,青黄不接的状况。

为此,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一直以在对传统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的保护方面,积极探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现有专业队伍的巩固、提高和后备力量的培养。20世纪60年代开办的职业中学,培养了一批中国民族乐器制作继承人。90年代末和二十一世纪初,又开办了国内第一家民族乐器制作中专班,并委托办学,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一岗多能和以赛促能的技术培训,引进有技术、有能力的工人进入企业。通过考评,将生产绩效与收益挂勾,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2、传承中国民族音乐精髓,挖掘中华民族文化瑰宝,查阅大量历史资料,仿制敦煌莫高窟壁画乐器,仿制唐代乐器,仿制战国时期虎座鸟架鼓等。搜集珍贵历史资料,编印《图说琵琶》、《弓弦南北》、《筝艺》等书籍。

3、在传承民族优秀技艺的基础上,研究新工艺,将时念与传统的工艺技术相结合,打造出一批经典与时尚融合的新品――制作巨型乐器、微型乐器、时尚乐器、纪念乐器,不断开发新的传世作品。

4、对中国民族乐器文化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和推广。在闵行区博物馆设立“中国民族乐器陈列馆”,免费向社会开放;在上海大剧院举办中国民族乐器陈列、展览,于厂内设立专门的“民族乐器陈列室”;在上海、香港、新加坡等地开展民族乐器制作坊活动,提高乐器爱好者参与度和兴趣。普及民乐教育,建立敦煌艺术学校,并在海内外设立敦煌音乐教室。主办或承办各类民族乐器大赛和民族音乐会等等。

5、进行新作品的知识产权维护,新工艺的专利申请。目前已经拥有古筝、二胡、琵琶专利53项。

民族传统技艺专业范文12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 人才培养 产业化

一、传统手工艺的价值及当代命运

传统手工艺生产是以手工操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手工劳动伴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实践活动的全部过程。在人类发展初期,手的活动和操作能力的提高直接促进了人类的进化过程。

现代的工业文明与传统手工艺文明有很大的不同。手工艺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将设计、技术、生产、销售融为一体,以个体或是家族之力完成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而现代工业文明的出现,使人的分工越来越细,趋于单一,个体只需完成生产流程中的某一道工序,一件产品的完成是人群共同合作的结果。人被分成了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生产线上的很多人在长期的工作中只是重复着单一的动作。从人的生命质量上来看,这显然是违背人的身心健康原则的。事实上,人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高级动物,精神的需求才是人类生命的归属。因此,尽管现代工业文明、大工业生产已经替代了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方式,但是,传统的手工艺并不会就此而消亡,反而以一种“返朴归真”的方式坚韧地守护着现代人类的精神家园。这是高科技与产业化所无法满足的,是工业文明健康发展的优化剂。所以,传统手工艺不仅仅是物质的实体,更是非物质的精神与文化的存在,它以一种活生生的方式流淌在人们的生活中。

但是,传统手工艺的生存现状又是残酷的。在科技动力的驱使下,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外来文化势不可挡,空间环境和人文关系迅速发生着改变,传统手工艺的生存状况日趋恶劣。大批的工艺种类和传承人逐渐消亡,再过若干年,今天还能看到的传统手工艺及其文化将化为乌有,我们的后人只能在博物馆里去追忆过去、感怀历史。对这些珍贵的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保护,不仅是一种良知,更是一种责任。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培养急需的传统手工艺人才,在传统的师徒培养方式基础上,结合现代学校教育,构建与产业化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传统手工艺后继有人。

二、传统手工艺人才培养的方式与不足

传统手工艺人才的培养方式主要有三类,即师徒传承、家族传承、学校教育。其中,师徒传承是主体,家族传承日渐淡化,而学校教育注重现代工业和市场需求旺盛的学科,轻视传统手工艺教学。

1.师徒传承。

传统工艺行业的人才培养主要还是以师徒传承为主。徒弟交学费学习师傅的手艺,学会后便自己创业或是在师傅工厂工作,具体的学习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其弊端主要是培养的人数有限,徒弟和师傅所学的主要是技能,知识面狭窄,无创新能力,完全不能适应产业化发展需要,不利于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发展。

2.家族传承。

家族传承这种古老的培养方式保证了技艺的完整传承,培养成本较低。但此种方式传承的人数依然有限,特别是当代社会,子女们可以选择的就业机会很多,子孙若不愿学习,技艺就得失传。同时,由于家族凝聚力的减弱、传统家庭关系的丧失,家传的方式变得越来越少见,家族传承断档的情况比较突出。

3.学校教育模式。

在我国,工艺美术院校曾经是手工艺人才培养的摇篮,但是,随着上世纪90年代初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全国97%以上的公有制工艺美术企业相继倒闭或改制,相关大专院校或被本科院校兼并,或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转向,教学不再注重传统手工艺的内容。

三、传统手工艺与产业化需求的关系

“工艺”一词具有多重含义,其中重要的内涵之一,是指某种特殊的工艺技能,尤其是指与手工艺术相关的门类。它以手工劳动为主要制作方式,以独特艺术风格的工艺美术作品或产品为表现形式,有别于以大工业机械化方式批量生产的标准化的生产生活用品。手工艺品多由自然材料制成,数量有限,标准化程度低。此类产品富有装饰性和相应的功能性,能传达文化内涵,同时具有宗教或社会象征意义,以及艺术审美价值。

“产业化”的概念是从“产业”的概念发展而来的。“产业”这个概念是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的企业或组织的集合,又是国民经济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部分的总和。“化”是指形成社会普遍承认的规模程度的过程,“产业化”即指具有同一属性的企业或组织集合成社会承认的规模程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现效益为目标,依靠专业服务和质量管理,形成系列化和品牌化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由此可以看出,传统手工艺与产业化需求之间的差异是明显的。首先,一个是农耕文明条件下产生的以契约和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相对自由的小手工业生产组织,一个是工业文明条件下产生的以市场为纽带的标准、规范的机器化大工业生产组织。其次,在生产销售过程中以专业服务和质量管理为核心的现代企业规模化管理更是传统手工艺所不可能具备的,更别说系列化和品牌化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但是,这其中有一点却是共同的,无论传统手工艺组织还是现代产业化组织,最终都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之上的,是服务于人的社会组织。因此,改变人就能够改变一种文化,一种生产、生活方式,就能够兼顾传统和人的内心,就能够面向未来寻求发展。

四、传统手工艺人才培养产业化融合模式

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承一直以来都是传统手工艺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很好地满足了传统手工艺人文精神的传承,但在人才的数量、学习的周期和创新能力的获得方面却有明显的不足,这恰恰又是进入产业化所必需的要素。因此,以学校教育模式为平台,兼顾家族与师徒传承的优势,整合产业化发展需要,构建一个有利于传承与保护、可以适应时展需要的传统手工艺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体定位。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虽然与政府的评价及社会其他因素有很大关系,需要政府与社会做出相应的改变,但是,最根本的出路还在于专业人才培养机构――高校自身的努力,高校应勇于和善于承担起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体性责任。这样,以本、专科为起点的人才培养规格也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从人的需要出发,一切为了人。要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弄清楚理想的培养目标是什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是可以不一样的。要制定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与之配套的专业、课程、教材、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使之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而不是这些要素的简单组合。所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能实现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使人才培养模式有不竭的动力。

2.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在这种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人,才具有该文化赋予的家国情怀。这份特有的情感和处世胸怀是传统手工艺传承与保护的命脉,是传统手工艺创新发展的灵魂。这其中,应用能力是依托,是传统手工艺人的立身之本。因此,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理应成为传统手工艺人才培养产业化融合模式的人才培养目标。

3.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组织教学。

(1)专业设置。传统手工艺的种类繁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因此,在专业设置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民族文化为特色,结合地方资源对传统手工艺进行分类研究,最终确定专业类别、形成专业方向。要优先开办社会需要的优势专业,以点带面,逐步形成学科群和特色专业。

(2)教学组织。①课程:各专业的课程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辅修课程三个板块组成。基础课程包括专业基础和专业文化基础;专业课程以专业实践为核心内容,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辅修课程是对前两个板块的补充,突出周边知识,注重公共关系能力的培养。②教师:教学采取双师制,打破以往单一教师授课方式,注重教学内容的互补关系,系统性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由工艺技师(可外聘)负责技能训练,专业教师负责理论讲授和相关教辅工作,课程终评和阶段讲评由两位教师共同承担。③教材:传统手工艺的教材往往不在书本里,而是在实践过程中。④教学场地:校内要建立满足特定工艺需求的手工艺实践工作室,为教学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和专业氛围。学生通过对各类材料的制作实践,掌握材料的特性,提升专业技能,培养创新意识,陶冶工艺情操。校外可将教学实践直接移植到工厂或手工作坊,与生产过程整合,校内外互为补充,强化教学效果。⑤教学方法:首先,要言传与身教并重。传统手工艺教学是以技能培养为主要内容的,因此,“身教”是最为直观有效的教学方法。传统的师徒关系中,“身教”是主要的形式,师傅不仅传授技能,还传授行业的规矩。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这是现代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们值得借鉴的方法。其次,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形成教、学互助体系。教与学是一个整体,其运动过程不是单向的,而应该是双向的,教学双方互为依托才能形成良性的教学关系。

4.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设计有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教学评价要起到一种检测的作用,能够体现学生专业能力的综合表现。其次,要起到激励作用。这非常有益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最后,评价还应起到促使学生自我发展的作用。有效的评价应该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综合运用能力的不断发展。总之,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环境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等设计适合课程和专业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评价工具,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

五、总结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本身也是产业化发展的结果,将传统手工艺人才培养集成于这一平台上,使之形成一定的规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手工艺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具有中国情怀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依靠文化整合、创新机制和有效的教学管理,逐步形成系列化和品牌化的专业和特色学科,是完全可以将传统手工艺人才培养与产业化需求融合为一体,解决好传统手工艺人才素质不高、后继无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借助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人的创造力,能真正改变传统手工艺“叫好不叫座”的现状,实现传统手工艺复兴的梦想。

参考文献

[1]张丽君 中华之艺[M].北京: 农村读物出版社, 2010。

[2]姚磊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发展调研报告[J].广西社会科学,2012,(5)。

[3]陈少峰 张立波 文化产业商业模式[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8。

[4]张敏男 传统手工艺行业中的工业设计应用策略研究[D].杭州: 浙江工业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