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

时间:2023-06-01 08:52:24

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范文1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产业 民族性 传统性 地域性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7―0088--02

1 前言

我国的体育产业在1996年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推动下,已经缓缓起步,至今为止仍然还在摸索和模仿阶段,并且主要以西方的体育项目为主。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作为体育产业的一个子系统,其发展不能照搬或复制西方已经成型的体育产业模式,而是应该深入研究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特性,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模式,为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另辟蹊径。

2 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地位和作用

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是我国体育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指生产民族体育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提供民族传统体育服务的各个行业的总和。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在我国体育产业和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2.1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民族传统体育在各族人民的生活中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是我国体育产业有机体的一部分,它丰富了体育产业的内容,壮大了体育产业的队伍,为体育产业增添了无限的活力。再者,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出现,让国家产业结构朝着更加多样化、更加合理化的方向不断调整。它的发展符合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和人们大众的喜爱,是中国国情在很大程度上的一种体现。

2.2拉动内需吸纳资金,提供社会就业机会

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通过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如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国内和国际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交流与竞赛等。这些活动往往是与经贸活动融合在一起的,具有促进消费、带动经济发展的经济价值。在一定范围内吸收了不少的社会资金,为社会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有效地促进了各民族人民的商业贸易、旅游发展、体育和文化交流,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2.3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既是一种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传承的具有体育性质的身体活动,又是五彩斑斓的民族文化的一种特殊再现形式。民族传统体育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或者将来,都脱离不开其母体文化的约束和影响。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能有效地改善人们的身体素质,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参与者的文化素养,所以说民族传统体育不仅能强身健体,促进人类健康的可持续性发展,也让维系在民族传统体育产业链上的所有参与者,在有意无意间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

3 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特性

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某个或某些民族在各历史时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并流传下来的传统体育活动。它体现出各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历史风貌,是蕴涵中国传统文化精髓、集聚中华民族精神的中国传统文化瑰宝。所以说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具有独特的民族性、传统性、地域性等特性。

3.1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民族性

民族传统体育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直接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培育,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性。各个民族把自己的民俗风情融入到了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深化与发展。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民族性是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最根本的特性。我们只有在保持鲜明的民族性的基础上,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自身优势,才可能实现产业化和直向世界的目标。

3.2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传统性

民族传统体育是不同民族在一定范围内所开展的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传统体育活动,它无疑带有本民族特有的生活环境和生产生活习惯有及价值观念的烙印,是顺应民族喜爱、地域局限而创造出来的身体文化活动。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标志和灵魂,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理应顾及到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和信仰,所以说传统性是民族传统产业的一个重要特性。

3.3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地域性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主要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生产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形成的一种民族区域文化,因而区域性是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特点之一。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产业起步较晚,并与当地的民族风情结合在一起,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广泛地存在于本民族、本地的生产劳动、风俗习惯、宗教仪式等日常事物之中。

3.4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时空并存性

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和其它产业一样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但其各环节在时间空间上是并存的,没有时间上的继起性和先后次序之分,也没有空间上的层次性,也就是说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有时空同一性。当然,民族传统体育产业起步不久,还存在商业化程度不太高,产值较低、规模不大,影响面不够广,从业人数还不够多,产业关联度不够高等不足的地方,但它却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4

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

4.1从农村走向城市

民族传统体育爱好者资源是人类长期积淀下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财富,由于地理环境与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藏在深山少人知”的状态,但当今社会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变化。如各城市边缘一个个农家乐生态旅游如雨后春笋出现;城市的文化广场、公园景区中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经成为市民晨练的普遍内容;还有一些节庆活动中也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其中,为其增添光彩。在今后像这样的方式会越来越多样化,项目也会越来越多的,直到农村、城市一体化。

4.2从民俗走向市场

民族传统体育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各民族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民俗艺术相互交融,形成多种文化相互辉映的民族文化综合体,让体育资源、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整合在一起,使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开发具有自然山水景观和民族文化氛围的渲染与衬托,使人体运动形态的表现性、文化内涵的浓厚性与自然环境的映衬性等和谐地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民族传统体育系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市场开发潜力。随着我国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具有自然和谐性、地域风情性、民族风俗性、观赏体验性浓郁的民族传统体育将更加推崇,更加热衷,并在参与、观赏民族体育的过程中满足现代人类求动、求乐、求健、求知的特殊身心需求和满足人们感受民俗文化及民族风情的精神需要,民族传统体育将成为我国体育产业甚至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

4.3商业化、产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项目之间发展不平衡,产业化程度不一,甚至还有许多项目不具备产业化发展的条件,因而要找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各组成部分中有可能发展最决的部分、对其他行业带动作用最大的部分,并把它们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因此把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娱乐市场、竞赛表演市场、培训市场、体育旅游市场作为目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重点,让其商业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充分发挥其作用。

民族传统体育范文2

 

从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往往都是从学校教育着手。学校教育作为传递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应该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开辟一条重要途径,现已在实践检验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大多具有教育性、健身性、娱乐性、休闲性以及技术简单易学等特征,符合各年级学生年龄特点,便于教学实施与开展,能够缓解由于教育经费短缺,体育器材、场地贫乏等问题,丰富了课堂教学,促进各个民族之间交流,并且符合国家地方课程的实际以及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要。由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体育课堂进行教学活动是当代学校教育发展的新任务,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普及化的必由之路。

 

1 促进区域学校体育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

 

学校体育教育作为区域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发展状态将成为区域体育全面协调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性评价指标,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于云南各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导致全省学校之间的教育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区域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和不协调性的事实。

 

因此,探索促进区域学校体育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当下教育工作者主要研究的课题,就当前学校教育发展以及区域现存体育资源的现状来看,学校体育教育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融合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促进区域学校体育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众所周知,云南拥有数量庞大的少数民族群体,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了一大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内涵深厚以及具有较强健身娱乐功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着与现代体育增强学生体质、体育兴趣的同样功效,可在学校教育中适度设置进行教学传承活动,与现代体育内容有机结合及互动发展模式, 有利于拓展与完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弥补学校特别是农村或偏远学校体育教育条件不足的现状。就此而言,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互动,除了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及其形式,使其课堂教学更富有内涵性,促进学校特色体育课堂的构设,为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的实施创造更多有利因素。

 

部分学校就此作出了尝试并收到了意想不想的效果。例如玉溪师范学院每年一届的少数民族传统项目竹竿舞比赛,竞赛活动是在学校学工部组织下进行,以学校各二级学院为单位报名参加,裁判组对竞赛队的表演内容设计、表演技巧等进行综合评价,对获奖队进行奖励。对于多年一直从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笔者来说,有幸在校园感受、观赏整个激动人心的少数民族竹竿舞表演,实属感慨万端。从整个竞赛活动可以看出,表演各单位非常重视该活动,所有参赛队都在竞赛前一个多月就开始构思、设计和排练。竞赛活动现场充满生机与活力,异常精彩和悦目,在约二千多师生观众热烈的掌声下完满结束了活动。可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学校教育活动相结合,丰富了学校教学内容,满足了现代学生了解、认识少数民族文化的要求,一定程度解决好区域学校发展相对滞后与教学改革全面发展的矛盾,对促进区域学校体育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是十分重要和必要,也是众多学校教育发展所应承担的新任务。

 

2 促进学校多元文化发展的需要

 

就当前而言,多元文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确实对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冲击性,还可能导致文化发生变迁性、流变性和断裂性,同时面临着生存诉求和身份认同的危机。但是,文化的多元性使人们能够拓宽视野,进一步了解、认识和吸收各国、各民族的特色及精髓文化,并将之与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促进全球范围内各民族的和谐相处与共同进步。

 

学校作为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基地,应该承担起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创造和生成新文化的任务,也必须对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做出回应。也就是说,当代学校文化不应该是一元性的,而应该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层性等特点。因此,学校多元文化教育方向要呈现不分族群、血缘、语言、习惯和地域,尊重各个族群的文化差异,认可各族群文化存在的价值和作用,并结合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和文化共识,为构建校园多元文化和谐交融式发展战略创造条件及实现路径,以满足学校多元文化发展以及学生获取多元文化信息要求的需要。在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多元文化的发展应关注乡土知识,关注地方现存资源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要反映地方文化特色,尊重和传承当地优秀文化传统,保证乡土文化占有一定的比例,使学校教育能够成为乡土传统文化展示的平台。笔者认为,学校只有在保证本民族文化或本区域性文化核心延续的前提下,才可以无顾虑地吸收融合外来有益的文化,从而实现学校文化教育的多元化。

 

在云南少数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体育、竞技和游艺活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学校多元的文化背景下,适时融入学校教育活动中予以研究、保护的良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学校教育的传承,一方面承担了本乡土传统文化的保护、延续和发展的重要责任,使区域学生领略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和功能价值,也认识到其他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珍贵性,传递保护、传承、发展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使目前仍然处于非主流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不至于在主流文化全面发展的大潮中遗失或停滞。

 

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学校教育的融合,让各种文化在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实现共生,让现代学校呈现出多元、开放和自由的状态,为创设和谐多元文化服务,促进学校多元文化发展的需要,满足学校各个行为群体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但是,学校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信息时,要保持严密的、全面的和自我反省的思维方式,对相关文化进行甄别,以保证其选择的各种文化信息具有优质性、实用性和传承性等特征,使学校多元文化富有新的生机和活力,也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成为学校教育改革、教学创新的巨大资源库,为学校体育教学提供丰富的内容,为学校教育成效的取得提供丰厚的沃土。

 

3 承担起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任务

 

学校教育作为传递文化知识的主要基地,将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开辟一条重要途径,现已在实践检验中得到了进一步印证。从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往往都是从学校教育着手。首先,学校有一大批非常固定的受教育群体—学生,这个群体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必然要求其肩负着传承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使命,也就是说他们终究是最重要的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纽带群体。其次,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会按相关要求制定相对充分的教学时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学校教育融合,这就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创造了较为充足的时间条件,能够弥补学生放学后忙于课后作业而无暇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不足。

 

再次,学校体育教师往往是接受了专门的体育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并具有较为系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经过学习和培训活动后普遍具备了“传授者”的条件和优势。第四,学校一般情况下都配置有供体育教学活动开展所需的体育场地和器材,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的开展、传播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实践经验也进一步表明,学校教育是传递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由于其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的特殊性和作用下,文化才得以保存、积淀,才得以弘扬、创造和发展。就此而言,学校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将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开辟一条重要途径,承担起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新任务。

 

鉴此,云南不少学校尝试性的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课程资源的模式融入到学校体育课程资源体系中来,让广大学生在健身娱乐中接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学生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都是有益的,丰富了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内容,满足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形成了教育的区域特色的同时也弘扬、传播了少数民族文化,对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见,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是对现代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学校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契机,是解决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的关键。但是,由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学校进行教学活动还处于初级阶段,传承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和完善的地方,这也是我们在后期工作中需继续加强、继续努力和继续深化的地方。

民族传统体育范文3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分类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指近现代体育传入之前,我国各民族就已经存在的体育活动。它是各民族世代相传,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总称。凡是目前在民族地区依然流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包括自娱自乐的体育活动),都应属于民族传统体育的范畴。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根据其内容、形式的不同,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分为4类,即竞技体育类,技巧表演类,娱乐性、趣味性的群众游戏,综合类。

二、区域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及在推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1.区域民族传统体育的传统性与区域民族地区全民健身。传统性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它的传统性为各族广大群众自觉参加体育活动奠定了基础。民族传统体育因为在各自特定区域和群体中倍受青睐,人们自觉、积极参加这些活动几乎无需任何动员。譬如:在哈萨克族的“姑娘追”、苗族的“射背牌”、高山族的“背篓球”等活动中,在场的人们,尤其是青年男女,都会跃跃欲试,高兴而来,尽兴而归。尽管这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常拘束于一定的聚居区域,但各族各地经久不衰的群众体育活动的集会,正是全民健身的体现形式。

2.区域民族传统体育的娱乐性与民族地区全民健身。目前,我国已经成功地举办了6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综观这些运动会的项目我们可以看出,50%以上都是娱乐类项目。这些活动大多在工作、生产之余进行,有的欢庆丰收,有的欢度佳节,有的祝贺新婚,有的消遣娱乐,它们都将一种欢快、喜庆的气氛寓于体育之中。壮族的“打扁担”、苗族的“跳芦笙”、黎族的“跳竹竿”等众多载歌载舞、节奏明快、服饰绚丽、活泼风趣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将体育与艺术融为一体,既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又有利于人们相互联络情感,很多体育项目伴随着各族群众愉悦地度过闲暇时光。

3.区域民族传统体育的群众性与民族地区全民健身。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群众性一直表现突出。原因在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健身的特点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群众很自然的去接受并适应它,如叉草球、套马等本身来自生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特征和功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愈来愈多的人民群众开始认识、接受和参与,并得到广泛传播和长久流传,形成了相当稳定的群众基础。如投绣球、姑娘追、打扁担等项目,不仅使人受到美的熏陶,而且促进身心健康。

4.区域民族传统体育的灵活性与民族地区全民健身。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等原因,我国目前普遍存在场地匮乏,器材短缺等现象,并成为阻碍全民健身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有资料表明,我国2000年人均体育场地不过0.8m2,而且这其中97%属于各系统,其中占人口21%的学校系统占场地总数的67.7%。而发达国家如美国的人均体育场地竟高达16m2。

三、区域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在推动全民健身中的具体措施

1.针对少数民族鲜明的民族特色,科学地继承与发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增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活力。我国56个少数民族,基本上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体育,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需要科学的继承与发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如通过广播、电视、杂志及各种民间交流、民族运动会等,大力宣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价值与作用,更好的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2.针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中某些过时的文化含义,在继承的同时,必须对其内容和规则等进行一些变革和改进。应根据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不同职业而选择性利用。如在农民中开展时,应多选择与他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有直接联系、趣味特点浓厚的和带有一定规则性的项目;对知识分子阶层而言,静态性健身运动形式较为适合,如各种少数民族的健身养生功法等。

民族传统体育范文4

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选择参加的民族体育项目有很大不同,男生选择的顺序为武术、太极、跳绳、毽球、木兰、秧歌、风筝、拔河,女生选择的顺序为太极、秧歌、跳绳、木兰、毽球、风筝、武术、拔河。可以发现,男生大多比较喜欢中国传统民族体育中武术、太极等技术技巧比较高的项目,或者是毽球、跳绳等活动量比较大的项目,而木兰、秧歌、风筝均只有不到三成的男生选择;女生选择太极的占92.2%,秧歌占80%,这两项需要身体柔韧性较高,而且或是柔和,或是欢快,受到女生群体的欢迎,跳绳、木兰和毽球每个项目也有六成以上女生选择,这些是技击技术不太强的项目,而风筝、武术和拔河选择的人数略少,说明女生对这类项目的兴趣稍差一些。

2结果与分析

2.1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情况

2.1.1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课程设置情况。按照大学生素质教育课程的计划,参与调查的全部高校都至少设置了2-3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一年级的基础体育课程中增加太极、武术、跳绳等项目,二年级以上的选修课程中增加了风筝、拔河、木兰、毽球、秧歌等自选项目。另外,有8所高校占67%的比例设置了“民族体育学”这门课程,以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为主,涉及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和起源,近代民族体育的继承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创新与展望等。

2.1.2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实践情况。我国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高校体育教学中展现的是不同民族的民族文化,但目前辽宁省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仍然比较单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尚不能形成一种独特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课程体系。大学生是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要力量,应该重视对大学生的传统体育文化教育。

2.2分析与讨论

在调查中发现,目前辽宁省大多数高校的民族体育项目都有所开展,但占最大多数的是武术和太极项目,课程设置比较单一,其他项目的课程或是师资队伍缺乏,或是作为选修课程不够重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有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1)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开发滞后,比较狭窄。相比于野外生存、攀岩、跆拳道、拳击、街舞、轮滑等现代体育的极限性、对抗性、娱乐性项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刺激性、对抗性并不明显。许多学校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列入选修课程,教学过程流于表面,多数学校都以武术作为民族体育的主要教学内容,其中一般都包括长拳、太极拳、太极剑等具体项目,比较单一,更多形式多样的健身娱乐的民族体育并未受到重视,也没有引进到高校的体育教学中。

(2)民族传统体育师资比较薄弱,缺乏经验。在高校民族体育的教学中,大部分学校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师都存在着师资严重不足的情况,在调查中发现,除了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体育教师之外,更多的体育教师是武术专业甚至其他专业的教师,经过短期培训或者自我学习转向民族体育教学的。民族体育项目的渊源深远,文化深厚,内容庞杂,如果缺少专业基础和实践经验,许多理论知识和技能方法的传授不能达到最好效果。

(3)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氛围不浓,很难引发学习兴趣。在调查中发现,辽宁省高校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在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有一定难度,使民族体育在高校缺乏一定的吸引力,民族传统体育氛围不浓厚,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培养人文氛围,才能将民族体育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和养成终身体育习惯。

3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开展的对策与建议

首先,完善高校民族体育教育的理论体系。我国的高校体育教育已经具备比较完善的体系,但要构建中国化的体育教学体系,就要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融入社会学、民族学、文化学等知识理念,以体育学科自身特点为支撑,将体育社会学、体育民族学、体育文化学等理论融入其中,构建层次分明的中国化体育教育理论体系,使民族体育融入高校体育教育中,对民族文化进行广泛传播,包含民族体育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加工改造等,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民族体育文化。

其次,完善高校民族体育教育的技术体系。高校民族体育技术体系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民族体育教育的主体。目前,我国民族众多,民族体育项目广泛流行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是人民娱乐、休闲、健身的重要手段,这些项目也可以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补充,由于种类繁多,高校体育教育中必须选择优秀的民族体育文化和适宜的民族体育项目组成有机的技术体系,促进民族项目的普及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为集体和个人项目,集体项目可以促进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个体项目可以养成学生良好的健身习惯。高校民族体育项目应注重集体和个人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课堂教学,使教育效果最大化。并且注意力量型、速度型、技巧型、智能型四大类民族体育项目的相互穿插,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促使学生掌握一定运动技能。

民族传统体育范文5

摘要民族传统体育是体育领域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传承发展对我国体育的多样性和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和意义、发展趋势以及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做出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方向内涵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发源、发展起来的。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体育项目也不断的变化创新,但是蕴涵于民族传统体育中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对人的影响仍是不容轻视的,其丰富多样的内容对我国体育文化多样性的意义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对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进行研究,有利于更好的保护和开发现有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对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一、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趋势

(一) 在借鉴现代体育手段的基础上,竞技化开始成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方向之一

现在的民族传统体育正处于一个全新的社会大环境之下,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机会与挑战并存,民主传统体育如何在保持自身的特色优势和独特内涵的同时,紧跟时代步伐,顺利融入世界成为了人们必须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来,民族传统体育要想保持自身的民族特色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在自身价值的基础上,借鉴现代的体育手段,如现代的体育运动规则、竞赛制度、运动技术及战术、训练手段等,对自身进行一定的改造和整合,才能实现发展的要求。现在,我国很多地区都会定期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并形成了相应的民族体育运动会制度,这在为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的同时,表明竞技化已经开始成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方向之一。

(二) 民族传统体育开始逐渐走入学校体育教育

民族传统体育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遗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很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具备良好的健身价值和娱乐性,还同时具备很高艺术价值和教育功能,随着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关注和研究的深入,很多学校开始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教学内容,使其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民族传统体育走入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式,不仅能丰富学校体育的教学体系,拓展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还是民族的、传统的、原始的体育形态走向科学化发展、规范化发展,并得以传承和普及的必由之路。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会因经过了学校系统的完善提高和普及推广,在体育领域得以展示和认可,成为体育领域不可或缺的内容。然而,相较于其它国家的民族传统体育而言,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还缺乏深入的、系统化的理论研究,不利于其余学校体育的顺利结合,所以,民族传统体育走入学校体育教学,是当今也是未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大趋势之一。

(三) 民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运动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呈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和特色特征,是民族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我国在几千年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形成了近千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些体育项目融健身性、娱乐性、灵活性、独特性于一体,数量丰富形式多样,是现代体育运动所无法比拟的。另外,因多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源于民间,在形成伊始就具备独特的群众亲和力,所以更有利于在群众中普及,而我国近年实施的《全面健身计划纲要》,正好为民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的结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为民族传统体育在群众中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空间,有利于更多的人全方位的认识和了解民族传统体育并积极参与其中,使得民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运动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四) 市场化、产业化开始成为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青睐的发展新方式

目前,市场化、产业化开始成为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青睐的发展方式。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要想得以持续发展就必须面向市场、面向公众,而民族传统体育因其浓郁的民族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地域性、趣味性、娱乐性等特点,在市场发展中具备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首先,民族传统体育融民族文化与体育健身功能于一体,展示了一个民族的发展演变、生活方式、信仰追求等内容,其体验性强、参与性高、欣赏性好,能同时满足人们健身、娱乐、社交、体验以及获取知识等多种需求,在市场化的过程中优势明显。其次,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资源丰富、开发方式多样、易于形成品牌价值。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一般依据独特的自然环境而发源和发展,所以在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开发时,可以针对其发源地的自然环境状况开发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可以利用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优势,开展其他形式的产业文化开发,如:民族传统体育书籍、纪念品等。还可以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服务产业,如开办民族传统体育健身机构等。总之,随着市场化经济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已经成为其科学发展的选择之一。

二、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 共适性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基本要素,所以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其共适性

共适性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基本要素,也是其发源和不断创新的直接动力。民族传统体育的共适性特点,使得其在历史的长河中得以传承和发展,为人们的健身娱乐、身心完善、自由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教化场所。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世界各地文化的繁荣,全国各地直接的交通距离得以有效缩短的同时,世界各地信息也连接成了高效的一体,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和发展,宏观思考和综合把握的理念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各地之间的联系、各民族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使得民族传统体育的共适性在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过程越来越重要,只有具有共适性,才能适应当今的社会,才能在继续创新的同时得以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尺度也只有在其具备了共适性的条件下才能走向完善和统一,所以,共适性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其共适性的培育和形成。

(二) 发展的过程中,应注意利用市场经济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促进作用

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公平、有序和守法,而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体育活动的一部分也同样弘扬公平、公正和平等竞争的精神,两者之间具有的运行规则和表现方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且,随着竞争有序、合法规范的市场经济模式的不断深化和推进,民族传统体育业在根据新形势不断进行自我审视、自我调整的过程中,也得到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特别是在我国的全民健身运动推行以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在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民族传统体育得以借助强大经济杠杆使自身在各地域、各民族之间的传播领域更为广泛、传播速度更加快捷、传播过程更为顺畅。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既有挑战也有机遇,既有希望也有压力,民族传统体育要想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必须要注意利用市场经济对自身的促进作用不断提升和完善。

(三)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发展的传承性,并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其凝聚力

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性指的是其在发展过程中历史上的纵向延续性,是民族传统体育得以传递和继承的基本方式。凝聚力则是在民族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形成的,推动本民族不断进步发展的力量。民族传统体育,不仅有外在的富有韵味的表现形式,也有深厚的内涵和底蕴,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既保留了传统的因素,也不断吸取、融合时代的元素,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所以,传承性是传统体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发展的必备条件。除此之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共同体,相应的我国的体育文化也是一个复合的形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我国各族人民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虽有不可剥离的联系,但也同时具备各自的特色和独特性,这些特点在民族传统体育中表现的尤为明显,所以只有具有一定的凝聚力才能保证民族传统体育的稳定、发展和延续,因此,凝聚力对传承性具有很大的影响,是传统体育文化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应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和关注。

参考文献:

[1] 胡峰.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与发展的理性思考[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6(04).

[2] 普丽春.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建设民族文化大省[J].学术探索.2001(01).

[3] 蔡建丰,张久利.民族传统体育健身理念的特殊性[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6(02).

民族传统体育范文6

(曲靖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云南曲靖655000)

摘要:民族传统体育进入高校不仅可以使乡土体育科学化、规范化和普及化,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和自信,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娱乐学生身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探讨了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传承的困境以及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高校;传承;人才培养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3.015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3—0033—02

收稿日期:2014—09—16

作者简介:徐喜梅(1982— ),女,河南洛阳人。曲靖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教学。

民族传统体育进入高校不仅可以使乡土体育科学化、规范化和普及化,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和自信,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娱乐学生身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早在1961年,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武术就被引入学校,成为中小学和普通高校的体育课教学内容。然而,几十年过去了,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的项目设置仍然是以武术为主,本文意在探讨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传承的困境,以便进一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

一、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传承现状

目前,全国大约有30多所高校开设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基层民族体育教师;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在民族项目的选取上也有一定的代表性,课程的设置以武术为主,而对其他或者与本地少数民族相关的体育项目则涉及较少,高校非体育专业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主要是武术,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设置明显不合理;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技术、轻理论的现象,且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场地器材缺乏。

二、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传承困境

目前,部分高校加强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引入力度,引入了除武术之外的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十分重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建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设置日趋规范化、科学化和人性化,但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是在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与产生时所处的地理、物质文化条件密切相关,这种文化随着社会、文化、生活条件的变更显露出了它的局限,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制约了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传承,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发展举步维艰。

(一)影响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传承的内部因素

1.特定物质和文化背景改变引起的需要缺失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与人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中获取物质生活条件的需求密切相关,人们不得不通过自己的奔跑、攀登、跳跃等形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在这种条件下,传承和发展这种生存技能显得理所应当,并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现在高科技产品和现代工具替代了人们原有的各种劳动形式,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和形式也不再是生活必需,人们传承和发展这种文化的需求减少,其生存空间逐渐被能满足学生需要的各种活动形式所取代和挤占。

2.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相关研究的缺失

民族传统体育进入高校成为教学内容要根据体育教学目标来进行选择,并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教学条件进行加工,使其能够在教学条件下传授给学生,[1]这是个复杂的过程,再加上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大多还处于落后、封闭、无序的原始状态,科学性和规范性尚待研究,直接将这些科学性、规范性缺乏的身体运动方法和运动形式引入学校体育中,势必会引发问题,项目的开展也会受到限制,因此,民族传统体育要想在高校中顺利地传承和发展,首先就应该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挖掘和整理,使其科学化、规范化,并上升为系统的理论知识。

3.传承途径和方式的约束

目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方式以文献资料、文物古迹记载、口传心授为主,这与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密切相关:一方面,经济的不发达使得人们在传承时依然观念保守,导致部分项目只能口传心授,有些体育项目“不传外人,只传子女”,如“达瓦孜”等。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建设步伐加快,一些遗存下来的物质文化也遭到不同程度的侵蚀和破坏。如蒙古和新疆游牧民族开展体育活动的场地因为草原生态环境恶化而日渐减少。与此同时,一些记载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媒介(口头媒介,如维吾尔的木卡姆、柯尔柯孜的玛纳斯等;非口头媒介,如书籍、壁画、岩画等)业已残缺或失传,使原本传承途径较少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日渐萎缩。[2]

(二)影响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传承的外部因素

1.土洋体育之争

我国的学校体育是从19世纪后期开始从西方传入的,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人们习惯于以西方体育为标准和模式来衡量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学校的部分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失去了自身的本质,显得不伦不类。目前,我国高校开展的体育项目也多数是西方体育,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神、风气等在高校中失去了立足之地,没有了传承的土壤。再加上西方体育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使其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占据优势,而民族传统体育这些劣势使其在学校体育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少,造成中西方体育在高校体育中比例的失调,很多传统体育失去了在高校推广和发扬的平台,走向萎缩,面临着失传。

2.技术与理论之争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重技术、轻理论,其课程考试只考技术,没有理论。在知识和能力结构上,没有体现本科教育厚基础、宽口径的知识结构,而是过分强调专业技术;在技术上又有过多依赖竞技体育的倾向,缺乏对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3]而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特色,如果只学习技术而不了解其内涵,就不能更好地体现和发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价值,影响学生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的提高。

3.教学内容和方法单调

目前,我国高校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为武术,绝大多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满足学生需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却被拒之门外。由于大部分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方法较为单一和老化,在教学中教师不能较好地运用现代体育教法,不能积极地引导、鼓励和帮助学生提炼知识,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培养自我锻炼的能力,从而导致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

4.教学条件缺乏

当前高校的师资、教材、场地器材、氛围等的不完善严重制约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多数高校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师都是武术专业出身,不具备胜任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教材陈旧枯燥,一些具有较高的教育、健身、娱乐价值,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项目不能有效地进入教材,进入课堂,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缺乏相应的场地和器材,这使得民族传统体育不能在特定的场地上有效地开展;缺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氛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民族传统体育的观摩课、普及课、专题知识讲座、兴趣班、培训班、俱乐部等缺乏,没有相应的获取渠道,学生无法有效地获取民族传统体育知识,对民族传统体育不了解,无法产生需要的动机和兴趣等。

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传承和发展受到内外因素的制约,因此,要促进其在高校的传承,内在因素的改变是基础和前提,外在因素是保障,处理好内外两种因素,才能走出传承的困境,不断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李腾达,路远.少数民族体育的传承与发展探讨[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3).

[3]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民族传统体育范文7

关键词:全球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其传承与发展势必影响到整个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探究成为当代学者和社会各界的研究焦点对象。但是在全球化的发展下,传统体育文化在理论体系,思想价值体系等方面受到了西方其他体育文化的影响,也因为现代化体育文化的繁荣出现了某些不适应的情况。想要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我国传统的体育文化,必须要从意识上重视起传统体育文化,以长远的眼光、开放的心态去看待世界体育文化,在坚持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内涵精神不变,独特性不变的情况下,积极拥抱西方其他体育文化,重新构建并完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体系和价值体系,使得传统体育文化朝多元化、世界化发展。

1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现状

传统体育文化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十分丰富多彩,就种类就包括了竞技体育,休闲娱乐体育以及健身养生类的体育项目。因为其丰富的形式和内涵,使得多年来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直没有被中断过,不但得到了全国各民族、社会各行各业的支持与喜爱,而且也赢得了世界其他体育文化的尊重甚至模仿。总的来说,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上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近几年来全球化速度加快,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在遇到机遇的同时,也碰到了许多难题。主要是世界体育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管是在内容形式上还是在精神本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世界文化在入侵过程中,多少会影响到传统体育文化,使得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模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原先的传承和发展模式开始不适应全球化的发展速度,在内涵和属性上出现了断层。另外,全球化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体系和价值体系受到攻击,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理论基础薄弱,传统价值观念与西方现代化体育文化观念不相适应等。

2全球化视野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2.1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理论体系

一方面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基础本身就比较薄弱,很多体育理论都不太成熟;另一方面传统体育文化理论在发展中会因为时代的改变,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革新而出现许多新的特征和要求,文化传播中也会出现新的意义和价值,传播的受众群体也在发生改变。基于上述原因,在全球化视野下,传统体育文化理论体系需要重新构建与完善。首先,需要不断地挖掘并分析整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理论,使得传统体育文化中的本质内涵被充分地利用并体现出来,探索研究当前体育文化理论的发展规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理论体系。其次,需要利用到先进的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技术,找出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文化相似或者相同的地方,使得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更加凸显。比如打破原来的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机制和传承方式,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对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文化理论上的增殖和增值,对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科学的分层整理,利用多媒体手段对传统体育文化相关理论进行归档便于研究,并且还要考虑到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人群对传统体育文化的需求,更深层次地构建传统体育文化理论体系。另外,我国也正处于向现代化转型的时期,所以通过构建新型的传统体育文化理论体系,可以使得我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逐渐接轨,实现文化的增值。

2.2构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体系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价值理念方面和西方现代化的体育文化价值有很大的差别。我国在体育价值精神上追求的是以人为本,有着丰富的人文价值和人道主义精神,但是西方在体育价值理念体现上更加注重竞争,通过竞争获得个人和团队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提高。针对价值方面的不同,在西方体育文化价值入侵过程中,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吸收被同质化。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一方面要积极与世界现代体育文化进行沟通交流,比如发现两者的共同点,实现共性上的传承,相互吸收并丰富各自的体育文化价值体系。另一方面是要保持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价值上的独特性或者说个性,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在价值上有许多精髓部分,这些部分不但使得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而且还丰富了整个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比如依然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体育文化精神,传统体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体育中获得快乐,使身心均得到健康的发展,达到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目的。

2.3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世界现代化体育文化合理融合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有许多值得不断继承和发展的精华部分,比如我国的太极体育和太极体育文化,不管是从体育的形式内容,还是体育所能达到的目的或者精神本质上来看,太极体育和太极文化都具有不可剥夺的意义。对传统体育文化中的这些优秀的精髓内容需要进行不断地强化,并且对其中的民族特色、民族认同感、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等精髓进行拓展传承。但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并不全都是优秀的,也有部分需要被重整或者创新。为了得到更好的创新继承,使得后续能够得到更有利的发展,需要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世界现代化体育文化结合起来。比如可以借鉴其他世界其他体育文化的优秀部分,像日本的相扑文化、印度的瑜伽文化,不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本质上都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另外,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也是一个动态的,不断积累发展的开放性过程,所以在继承中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当今世界在体育文化方面的主流方向,认清自己在传承上的优势以及劣势,改变自己存在缺陷的地方,与世界优秀体育文化合理地融合,创造优秀的先进的体育文化。

3全球化视野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3.1传统体育文化多元化、世界化发展

在全球化视野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上主要的趋势是多元化和世界化。一方面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要保持自己独有的特色,把传统体育文化的优秀部分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发展,实现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比如在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中要充分尊重各民族的传统体育价值精神和不同类型的体育项目,还要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对于传统体育文化的态度和日常的体育价值实现。在合理发展传统性的基础上,实现多元性、民族性发展,并且以传统体育文化核心价值作为价值理论基础,合理地发展其他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模式。另一方面需要将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与世界体育文化结合起来,在时代主流的号召下,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中的优秀内容应该要积极走出去,充分发挥政府以及社会的力量,使得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能够在世界的大舞台上实现国际性发展。比如在世界化进程中,培养公平竞争、团队协作、自强不息等体育精神,形成严谨详细的组织竞争制度等。另外,还需要站在人类文化发展的高度,拓展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空间,在全球化视野下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

3.2发挥传统体育文化优势,与社会、学校等体育项目结合

传统体育文化在进行现代化、世界化改造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挖掘并发挥传统体育文化中的优质资源,可以将这些优质资源或者优势与社会、学校等体育项目结合起来。首先,社会体育活动丰富多彩,不同的民族有各自不同的体育项目或者民俗活动,不同的社区、城镇农也有各自的体育活动。社会体育项目一般都是为了健身或者娱乐,所以在挖掘传统体育文优质资源的时候,可以把传统体育文化中的部分与社会活动相结合起来。比如将少数民族中的民俗节日、民俗活动与全民健身结合起来,使得传统的民俗文化与体育相结合,更好地发挥传统体育文化的优势。比如对一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进行改造,将其作为农村或者社会健身的体育项目,在与农村或者社区体育项目进行结合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社区不同农村人群的不同特点,尽量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另外,我国传统体育集竞技、健身娱乐等功能于一体,所以完全可以根据不同年龄层学生的特点,选择传统体育中的优秀内容,并将其引入到学校的体育课程中。通过传统体育文化与学校体育项目结合,一方面让学生更好地接触传统体育,理解传统体育文化并将其进行发扬,另一方面也让传统体育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创造革新,在融合过程中得到不断的丰富发展。

4结语

综上,在全球化视野下,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一方面需要坚持自己的传统特色和独特的个性,使得传统体育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得到更好地继承;另一方面需要以开放宽容的心态去看待世界现代化体育文化,并学习和借鉴其中优秀的内容与形式,将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多方位地创造革新,与各民族体育文化、世界文化接轨,实现多元化、现代化以及世界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晋湘.全球化视野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4-37.

[2]王志威.全球化视域下中国体育发展的反思[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1):21-25.

民族传统体育范文8

    摘要:我国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国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不同高校体育中运用的比重和研究的力度不断提高和加强,因此,研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中的特点,深刻认识其在高校体育中的作用,对于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精神,促进高校体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高校体育教育  教学特点  作用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发明创造了许多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民间体育活动,这些民间活动从不同角度反映着我国各民族的生产、生活、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等的特征。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表现方式,它的健身、娱乐、教育、经济、社交和竞技等多项功能,并提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设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加深当代大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有促进身心健康成长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很高的健身、艺术价值和教育功能。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化把这些体育项目,经过筛选、改造、整合与提炼,使一些具有较高的教育、健身、娱乐价值,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项目变成教材,进入课堂,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具有重要性的积极意义。学校体育中的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教学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民族传统体育起源于民间,历经历史长河的洗礼不断发展完善它可以通过锻炼师生的身体,增强体质,另外从教育学角度来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具有很强的健身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娱乐、教育功能。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特别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已挖掘整理出了1000多个体育项目。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具体体现。随着社会发展,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导致许多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濒临消失,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成为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艰巨的任务。

    边远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特别是边远乡、镇地区,现有经济条件不能满足学校体育健康教学工作所需要的场地、器材和设施要求,加上少数地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以及部分教师对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缺乏主动性和紧迫感,使得学生喜欢体育课但不愿意上体育课的现象日益增多。目前,民族民间游戏如能在体育课上很好的利用是解决这一现象的很好方法之一。恰好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只有开发和运用本民族的体育游戏资源,才是学生最容易,也最喜欢接受的。而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风情作为体育游戏资源的开发,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要我们体育教师去积极挖掘、认真整理,它将极大的丰富我们的体育游戏教学内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21世纪的学校体育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需要有多层次的文化内涵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学校体育通过传播传统体育文化,促进传统体育可持续健康发展,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同时,也为学校体育的拓展打开新的思路,为学校教育与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取得实效性的双赢。传统体育文化体系是一个开放的文化体育,把传统体育课程与人文教育学科交叉结合起来四,比如哲学、伦理学、美学等等诸多学科联系起来开设传统体育人文教育课程,为校内学生提供广泛的知识接融点,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传播传统体育文化,并注重与其它学校的结合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可使学生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在现在体育教育强调“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的前提下,在选择教学内容和组织教材时,应在不忽视体育运动给人的生理方面的价值时,同时重视内涵于体育活动中的文化价值,利用传统体育的文化促进人的道德形成,社会化以及个性发展旧。在具体内容上逐步改善单纯竞技式的、成人化的运动项目,重视民族体育内容和乡土体育内容,并提倡教师的创造性改造和学生创造性学习、运用,通过参与和学习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既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又让学生在参与运动项目的同时,了解我国各民族的特点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得到了较好的本质教育。

    所以,作为传承文化的主要阵地——中国学校理所当然要成为其关键的介入点。学校体育将成为传播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传统体育教育,丰富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随着西方强势体育的冲击,中国传统体育在学校的阵地越来越萎缩,使很多青少年缺乏对本民族的文化的认识,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有助于青少年全面认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民族文化,把握民族精神,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同样,民族的存在与发展是同民族传统的延续与继承密不可分的。民族传统体育记载了各民族的生活情趣、人际关系、民族性格、理论道德、民众心理,同时也就记载了各民族的文化,通过对传统体育的学习,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与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国现代化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在学校体育中贯穿传统体育教育,不仅是培养全面人才的系统工程,更是对本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取得一席之地具有重大意义。

    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我们一定要认真看待!

民族传统体育范文9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一、民族传统体育对素质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1.思想道德方面。中国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便是民族传统体育,传统体育文化中包含着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和审美观念。例如中国武术,是有着重要道德和审美内涵的民族传统体育,它的整个文化背景体系中体现了惩恶扬善和锄强扶弱等的道德标尺,称之为武德。习武者的重要准则便是见义勇为、仁义正直的武林正气,表明了传统武术对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现实社会中,武术所具备的武德规范及其他各类传统体育活动所倡导的团结合作和公平竞争等原则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正确建立。2.身体及心理素质方面。人体的体力、精力、耐力等生命指标构成了人的身体素质,身体素质被认为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为了人自身的健康必须要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民族体育运动正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直接参与活动,从而提高学生体能的健康发展。心理素质则是指人的自我意识与社会的价值观所相统一,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总和。现如今学生心理有可能因家庭的宠爱等原因导致一般存在着怕累怕苦,意志薄弱等意识。

二、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

1.符合现代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要求。全国教学改革所实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推行的主要内容是统一的课程要求,结合本校特点和学生自身的特征制定相应的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要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校的体育教学事业改革的发展。选择不同教学模式,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资源,打造符合现代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要求的民族体育教学与素质教学。2.利用民族传统体育实施素质教育更具有普适性。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现代体育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结合地方和学生自身的条件与特点,充分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让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不断的提升,成为面向全世界、面向未来的全方位人才,成为所需要的人才。3.民族传统体育的多功能性。众多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都为青少年的体育教育提供了大量的有利条件,有的活动热闹有趣,愉悦身心和大众,比如荡秋千、丢花包等;有的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比如踢毽、跳绳等;有的培养竞争能力,比如斗鸡、掰手腕等;有的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比如踩高跷、扭扁担等;有的培养团体合作的集体主义,比如舞狮、拔河等。参与众多民族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身体素质。

三、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工作开展的主要因素

首先,教师由于受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影响,已经习惯于竞技体育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在有些老师的眼中,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是存在于民间的娱乐游戏,不是一种规定的教学内容,虽有着一定的群众基础,娱乐性较强,但引进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是否能有效地实施和对学生产生益处仍存在一种疑虑。其次,必须加强教师队伍资质的建设。通过完善现代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的有效结合来开展我国学校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相关部门应重视民族体育教学,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好教师资格的培训工作。另外,目前关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正式出版书籍很少,教师只能凭借自己掌握的教学内容,或是请教民间师傅,无法进行系统性的教学,因此导致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下降,影响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效果。最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有些运动项目缺少运动器械,有些运动所用的器具笨重庞大,不是十分的规范且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也没有专门的厂家进行系统性的生产,如果需要定做就会花费很多的费用,这让民族体育教学遇到了一大难题。

四、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

1.身心及个性素质。民族传统体育是以强身健体为宗旨的,所有项目都是以如何提高人的身心健康为主的,在塑造人的身心健康具有很大的价值,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统一。通过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和心智,进行身心的修养,达到一种理想状态。也能够使学生深刻理解和体会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自身素质,掌握丰富的精神。个性素质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个性的形成与培养有很大的好处,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让学生在复杂的生活中有着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2.探究及合作素质。民族传统体育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值得当代学生学习和探究,其中许多集体项目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意识和精神,比如舞龙、舞狮、拔河等项目。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应培养高素质的学生人才,运用灵活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传授传统体育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学习和运动,增强自身素质,从而完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系统。3.加强教学化管理。体育老师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认真整理资料,传授后同其他学校进行交流,使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从而加强教学化的管理。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引进是现代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一项具有开创性的手段之一,更好地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流传下去,更好地让民族传统体育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可持续发展,真正将我国的优秀传统体育活动传承下去,同时培养身心健康、道德品德高尚的年轻人。

参考文献:

[1]刘少英,徐建波,陆晨,田祖国.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04):45-52.

[2]余文军.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素质教育的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S2):89-95.

民族传统体育范文10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艺术 关系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往往与各民族的、舞蹈以及美术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艺术的源泉。民族艺术中的舞蹈、戏剧、杂技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许多民族的文艺是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发展演变成舞蹈、戏剧。目前许多被挖掘、整理出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黎族的跳竹竿、景颇族的刀术、苗族的狮子上金山等,把竞技、舞蹈、娱乐、体育融为一体,既有娱乐、健身的作用,又有艺术欣赏的价值。随着各民族、文化的进步与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将为现代民族艺术提供无穷无尽的发展源泉。

民族艺术促进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往往与各民族的音乐、舞蹈以及美术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如苗族人民喜爱的跳芦笙,健美的动作,配合内容丰富的歌词和优美的曲调,身着漂亮的民族服饰,边唱边舞,边跳边吹,说唱、交谊、运动三位一体,既交流思想感情,又得到娱乐和健身。又如黎族的跳竹竿,击竿者,时跪、时蹲、时站,节奏越打越快,难度越来越大。跳竿者随竹竿的分合、高低、快慢,灵巧地跳跃其间,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展现出各种优美的姿势,美不胜收。参加者不仅要求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和舞蹈技巧,形成了高度体育技巧性同高度艺术性统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舞蹈

民族传统舞蹈是取得群众确认而流传下来的舞蹈形式,是由各族人民根据现实生活直接创作的,反映了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之间的关系上的情感和态度。民族舞蹈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都属于人体艺术形态,有着深厚的民族群众性基础。

在漫长的长河中,舞蹈与体育共生共存,栖息相伴的现象是有目共睹的。民族舞蹈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属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两种人体艺术文化、人体艺术形态。我们可以举出不少的实例来说明“舞中有体、体中有舞”的现象。我国的剑术就是很好的例证。这种融舞蹈与体育于一身的艺术形态至今仍受到群众的欢迎。

从历史上看,远在先秦时期,在东北、内蒙地区的阴山岩画和乌兰察布岩画中的原始狩猎舞蹈。魏晋南北时期,西南僚人的铜鼓舞。明清时期,中南地区瑶族的盘王舞。民国时期,朝鲜族的刀舞等等都有上述的特点。民族舞蹈侧重于内心情感的表述,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则以健身及竞技取胜为侧重,形成现在这种有分有合、以分为主的状况,即民族舞蹈形成自己独立的艺术形态,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则形成另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

此外,从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三个需要层次来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舞蹈都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享受和发展需要的实践,都是人类愉快、活力和自由的源泉,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参与身体活动的目的既具有健身性目的又具有审美性目的,既为了满足身体本身的需要,也为了满足心理和情感的需要,对身体活动的多目标追求将逐渐成为人们参与身体活动的重要特征。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舞蹈这种“舞中有体”,“体中有舞”的融合形式,将成为一种趋势,将共同构成人们余暇生活的重要内容。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服饰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服饰共同体现各少数民族的特点。我国少数民族千百年来常常在佳节吉日借助民族传统体育来寄托美好心愿,表达欢娱的心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又因不同的自然环境、生存方式、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审美心理等,形成了各具风采的民族节日盛装。这些民族盛装被广泛应用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它们在服装款式、色彩搭配、纹样装饰、饰品造型乃至整体着装风格上,既涵盖了少数民族服饰的日常样式,又荟萃了少数民族服饰的精华,因而具备了各少数民族服饰最直观的民族形象表征。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服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随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演变出全方位、多层面的形式,反映出少数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动作也无限变幻,难度高超。此时的民族服饰为了配合视觉效果,必须将少数民族盛装原生的装饰、佩戴及穿着体系打散、解构其中最具少数民族服饰风采的元素,诸如款型、饰品、图案纹样等,作为少数民族形象的象征,被有选择地用于或重新组构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服饰的设计中,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服饰变得艺术化。而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设计的少数民族盛装,因其涵盖着少数民族服饰的日常式样,深受群众的喜爱,因而许多优秀项目经过多次的精选、提炼,世代传播,魅力无穷。

三、少数民族传统与民族器具

由于民族特色、地域环境和状况的不同,每个少数民族拥有不同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游戏,而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别有不同的民族体育器具。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器具相互依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表演和比赛与民族器具的使用密不可分。民族体育器具在许多的民族传统体育竞赛和表演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纳西族武术“东巴跳”,是纳西族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它集中了纳西族有代表性的传统武功。纳西族每当祭风、祭神、消灾、除秽、开丧、走荐、求寿等七种道场,都要举行盛大的“东巴跳”。典礼时,人们头戴五色飘带佛冠或鸡冠帽,身披龙凤小旗,腰系黑红彩带,穿着各种彩色法衣或兽皮服饰,手执刀、剑、弓、弩、叉、矛、盾等武器,以及板铃、手鼓、大鼓、铜擦、铜锣、海螺、楞锤、魔样等民族器具进行演练。如果没有民族器具作为道具,“东巴跳”就不可能表达出应有的感情色彩。因此,民族器具在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传播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民族器具的认识。多数人对哈尼族、普米族的“磨秋”和阿昌族的“车秋”没有太大的印象,但是通过各个级别的少数民族竞赛或少数民族项目表演等,人们就会认识到,“磨秋”是“打磨秋”运动的器材。“车秋”是阿昌族的“车秋”运动项目的器材,“车秋”形状略似纺车,有四根木柱分立两边作为支架,中间横担着秋辊,左右各用两根木柱交叉的镶在秋辊上,类似车的辐条,在顶端左右相连,挂着秋千绳。每架“车秋”可同时坐4人或8人,节日期间,阿昌族青年都身着节日服装,悠荡秋千,尽情娱乐。

: [2]林惠芬.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舞蹈[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3).

民族传统体育范文11

关键词: 民运会 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 趋势

1.引言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来源于生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广泛的群众基础,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诞生开始,党中央就对各民族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十分重视。民族运动会是检验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窗口,至今已成功举办了9届,逐步形成了由国家民委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主办,委托地方政府承办的制度;在民运会上,比赛所设的项目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逐步形成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同民间体育、民俗体育相融合,形成了三民体育共同发展的趋势。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2015年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举办,这将是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又一次大展示。通过对前几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基本情况的整理与分析,以期为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及前几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基本情况

2.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根据统计资料的显示,我国现存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有1000多项,其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700多项,占总数的70%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延续和发展,无不与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习俗、岁时节令、生活习惯、伦理道德、、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心态情感等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应该承认经久不衰、生命力旺盛的文化存在,在其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显现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文化传承价值。

2.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基本情况简介。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呈现出以下变化特征:

2.2.1参赛队伍和参赛人数在逐渐增加,比赛规模在不断扩大,所设的项目不管是表演项目还是竞技项目都在逐年增多,截至1999年全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均派代表队参加比赛。

2.2.2从比赛的地点上看,西部民族聚集区举办的多,基本上都是在少数民族自治区举办的;但第六届、第八届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北京和上海举办,说明少数民族运动会有往经济发达地区主办转移的倾向,在逐步实现传统与现代都市的对接,逐步缩小少数民族文化与沿海现今城市文化之间的差异。

2.2.3从宣传报道的方面来看,前几届的少数民族运动会基本上都是报纸上比较零星的报道,虽然有比赛录像,但是基本上都是为各省区市的体育局等服务的,没有使大众对民族运动会有感性的认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电视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利用电视获得外界的知识和信息,已经是一种常用的方式。最近由于网络的发展,在城镇中,有相当一部分居民已用网络等媒体第一时间了解外界的信息,因此,这种网路、电视等多媒体的传播方式,促进了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在民众中的普及。在这种宣传下,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民运会,间接地为地方招商引资搭建平台,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机遇。

2.2.4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宗旨是“更快”“更高”“更强”。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宗旨是“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促进文化交流,繁荣地方经济,民族团结和谐”。民族运动会的宗旨中提倡民族的团结和谐,与现今社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旨思想相一致,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3.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的发展展望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它必然为适应时代的需要和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

3.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中将会更加突出。

全民健身计划的事实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在《计划》中明确地规定:“组织开展好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做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和中华传统养生健身项目的挖掘、整理和推陈出新工作。”体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注重审美性、共娱性、参与性,不重胜负,无论输赢都看做是对人生的磨炼、对人格完善的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在缓解人类精神紧张、抵御现代文明病、维护身心健康、休闲娱乐、增强体质等方面越来越受到青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2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将会融入更多的民族传统体育因素。

学校体育教育是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方式。将学校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桥梁,以学校为基础,加大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学校体育课程中的普及度,在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之后,又会带到工作的地方,直接或者间接地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在民间的发展。比如在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很多中小学已经用锅庄舞代替了课间操,使得更多的学生掌握了锅庄舞的基本动作与要领,这样就会使锅庄舞能更好地在民间普及。因此,增加学校中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比重,有可能是今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发展方向。这一前提是教授这些项目的老师,必须自身具备教授这些项目的技能,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

3.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国际化影响将会进一步提升。

民族运动会是宣传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窗口,目前我国的某些传统运动项目在国际上已经小有名气,如武术、中国式摔跤等,并举办了一些有影响力的国际比赛,通过这些宣传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逐渐走出国门,迈向世界,让世界认识了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比如在日本很多人对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感兴趣,他们到中国来不仅是看风光,更重要的是看文化,看传统。然而我国的民族运动会的报道和宣传仅限在国内,还只是某些范围内,使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国际化影响虽然有所扩大,但不太显著。同时,由于我国在宣传方面大多数是限于对技术层面的报道,对民族传统活动项目本身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的发掘和报道显得很少,这就使那些已经走出去的民族项目在国外的发展中受到文化上的限制,难以形成大范围、大面积的影响。加强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这些传统项目文化底蕴的宣传对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国际化发展将会有重大的意义。

3.4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搜集、整理和保护的力度。

民族传统文化最害怕的就是失传。从前几届的民族运动会上,我们可以看出,每年都有新增加的项目,这些项目就是通过不断地挖掘、整理和保护才得以走向体坛的。如在第八届民族运动会上达斡尔族的摔马跤、鄂伦春族的奴根任这两个项目就是第一次亮相,填补了黑龙江省两个少数民族在全国文体项目的空白。然而当前由于种种原因,很多运动员在比赛完之后回家务农或者外出打工等因素,使得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继承方面等不到保障,有些传统项目面临失传的危险,因此,进一步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加大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挖掘、整理和保护的力度,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中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

3.5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体育商业化功效将会更加显著。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直接反映民族文化的水平,反映民族精神、民族情感。随着国家提出的经济与文化同步发展的战略,少数民族运动会不再是单纯的运动比赛,而已融入了大量的商业气息,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很多项目在参加完民族运动会之后成为当地发展旅游的招牌,成为当地响当当的文化品牌。比如在第七届民族运动会后,云南获奖的几个项目马上被邀请到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表演四天,数以万计的观众观看了这些项目,如今还有很多游客慕名来云南观看这些表演,这些带有商业气息的表演,直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目前的民族运动会还是局限在举办城市的竞技场内,还没有与旅游观光、市场运作更好地联系起来,有些可惜,但这些潜在的市场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经济商业功效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在以后的发展中,将会发挥更大作用。

3.6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竞技性和观赏性将会进一步发展。

既然是比赛,就会有竞争,虽然民族运动会不重竞技,不重胜负,都是看做是对人生的磨炼、对人格的完善。但是在竞技性的比赛中,我们还是能够看到拼搏的运动员,他们借助高科技的手段力争取得好的名次,这样在竞争和拼搏中就使运动项目自身的竞技性突出地表现出来。同时,我国少数民族都是喜爱运动的民族,他们通过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运动项目为载体,将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性、民族的审美情趣等完美地体现出来。

4.结语

民族运动会是展现各民族体育活动的窗口,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通过交流和融合使民族传统体育所蕴含的内涵、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表现出越来越强的吸引力。通过这种长期而广泛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使有继承和发展价值的传统体育经过创新与改革更适应全球化时代的需要,从而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向着更具有特色、更科学、更文化、高全民性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2]李鸿江.中国传统体育导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0.

[3]马辉,方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探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7(3).

民族传统体育范文12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对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道德、伦理教育、体育竞技以及审美等价值进行分析总结,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资源整合、宣传、教师素质以及构建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体系进行对策性分析,旨在充分挖掘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价值,更好的推进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开展。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学校体育;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健身、艺术价值和教育功能。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化把这些体育项目,经过筛选、改造、整合与提炼,使一些具有较高的教育、健身、娱乐价值,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项目变成教材,进入课堂,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具有重要性的积极意义[2]。

一、定义

学校体育中的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教学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3]。

二、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价值分析

民族传统体育起源于民间,历经历史长河的洗礼不断发展完善它可以通过锻炼师生的身体,增强体质,另外从教育学角度来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4]。综合当前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特点笔者主要从文化价值、课程资源、思想道德价值、伦理教育价值、体育竞技价值以及审美价值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2.1 丰富学校体育的文化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传承民族信仰、展现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交流等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中国传统体育历史悠久、自成体系,有着自身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文化内涵 [5]。民族传统体育可以通过有形的身体形态、动作技能、运动器材、物质以及无形的与社会属性相关的意志、观念、时代精神在学校体育的文化价值中反映出来,进一步丰富学校体育的文化价值体系。

2.2丰富中学体育课程资源

长期以来,体育课程教学从动作的学习到场地器材的配置规格,都相对趋于竞技化,很少考虑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可接受性。反观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既有很高的健身娱乐与教育价值,对进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课程开发,进一步扩充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经验、活动方式、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是对中学体育课程资源的补充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还能够极大地丰富中学体育课程资源,对培养中学生民族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6]。

2.3健全学校体育的思想道德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倡导“仁爱”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提倡身体力行的为人处世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有研究发现武德教育课的开设可以使中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大的变化,逐渐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改变外在的运动行为[7],从而达到进一步健全学校体育的思想教育功能。

2.4增强学校体育的伦理教育价值

在历史长河的发展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对传承民族信仰、传授生存技能、展现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交流、抒发生活激情和培养审美情趣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社会的发展起着教化和熏陶的作用[4]。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适时的进行一定的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可作为学校体育教育重伦理教育的重要补充手段,从而进一步丰富学校教育中伦理教育内涵,提高学生伦理教育层次。

2.5提高学校体育竞技价值

竞技性是体育运动项目的共性,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突出了这一特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运动形式的特征和体能素质的要求上表现出与现代竞技体育项目极大的相似性和迁移性。不少国际流行的现代体育项目最初就是由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演变和发展而成的,如日本的柔道,韩国的跆拳道,都先后成为了亚运会、奥运会比赛项目。同理,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能不断完善比赛规则,在更大更广范围内普及推广,成为比赛项目也完全是有可能的[6]。同时通过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不但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可以培养具有一定天赋或运动能力的学生,打好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基础储备。

2.6提升学校体育的审美价值

各民族的传统体育是民族风情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满足人们视觉、听觉、触觉等审美感官的审美需要,又能起到增加知识、传播文化、锻炼意志、陶冶性情等方面的作用。各民族的传统体育丰富多彩,种类繁多,可以从各方面体现了其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特质,有很高的欣赏、参与价值[8],因此说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校体育的审美价值。

三、对策探析

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仍处于起始阶段。目前,对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培养目标、培养途径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仍存在一些有待继续完善的地方。

3.1发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整合民族传统体育资源

传统体育文化价值的开发应体现人性的回归和社会化进程的统一[5]。进一步通过多渠道系统地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发掘、整理和研究,提炼出实用性,简练,易掌握的项目进行整合,丰富体育教学资源。

3.2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提高中学教师专业素质

现实生活中要进一步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力度,如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科讨会等,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认识,直至喜爱民族传统体育。另外狠抓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如针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建立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制,每周一次的集体演练制,并开展了听课、集体观摩教学、教案评比、教学、教法与学术研讨会和外出培训学习等活动。

3.3构建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体系

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各界的扶植与各大专院校的努力和探索下取得长足发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一形势下,合理设置课程结构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中学生具有较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则成为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9]。通过对中学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行研究、总结和分析,使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更加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从而进一步推动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