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

时间:2023-07-10 17:35:08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范文1

我国饮用茶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神农氏,茶叶是中国的国饮,中国人有“来客敬茶”的传统习惯,“茶”属于“开门七件事”之一,在民间有“茶祖节”的习俗。茶文化正是中国树立文化产业特色,区别于其他各国文化产业的重要标志。然而,茶文化在中国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倒是邻国日本却将茶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以免再次出现中华传统被别国剽窃的现象。

(一)培养茶文化人才是参与世界文化产业竞争的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优胜劣汰。茶文化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片之一,提高中国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中的影响力。

(二)培养茶文化人才是社会沟通发展的需要

老舍先生在谈到其话剧作品《茶馆》时曾说到:“茶馆里人来人往,汇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在古代,既有文人士大夫会友于茶馆,也有商贾老板谈生意于茶楼,更多的中下层市民将茶馆作为聚集休闲之所。近现代以来,人们通过茶馆聊天聚会、娱乐休闲,达到沟通交流、了解信息的目的。由此可见,茶馆成为社会交流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公共场所。

(三)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需要

中国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由茶圣陆羽所著的最早的茶专著《茶经》也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茶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饮茶器具、民俗、行为、舞蹈和儒家思想相融合,形式推陈出新,内涵不断丰富。一方面,我们要继承传统茶文化,使其得以传承;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尝试让茶文化融入更多的近现代元素,使其发扬光大。

(四)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促进茶叶经济发展的需要

各种茶文化活动的举办,如茶文化节、茶艺大赛、茶具展览、茶叶博览会、国际茶文化交流会等文化活动,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人品茶、爱茶。这些文化活动能对茶文化起到交流、升华的作用,也可以把中国茶文化和茶叶推向市场,带动茶叶产业的经济效益。

二、传统茶文化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随着茶叶产业的不断扩大,茶文化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整体来讲,我国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茶叶产业的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茶文化存在着散、乱、杂的现象。一些地方、企业各自为政,唯利是图、恶性竞争,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茶文化的发掘和传承,随意杜撰、抄袭模仿,扰乱了市场环境,同时也降低了自身信誉。目前,我国茶文化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一)培养专业少

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专业设立了我国至今唯一一个茶文化本科专业,从2011年的招生计划来看,该专业每年招收六十名本科生。少数几个高职高专院校也在培养茶文化的专科学历人才。人才培养的数量显然不能满足茶文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二)研究专著和论文少

从国内最大的购书网站当当网,以“茶文化”为主题搜索图书,只能找到113本图书;从CNKI上以“茶文化”为篇名搜索相关期刊论文,也只能找到2272条搜索结果,其中CSSCI中只有78条记录。

(三)茶文化高端人才少

与茶文化相关的职业目前仅限于茶艺师。茶艺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等级。主要是对茶艺操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考查,而在茶艺方面创新性的高端人才在我国仍然缺乏生长的土壤。

三、茶文化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一)外部保障机制

1.政策支持

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茶文化人才培养的战略地位,为茶文化专业人才培养创造有力的政策环境。从人才培养方面,在产茶大省的农业院校开展学历教育和应用科学研究,支持茶叶企业和研究院所定向培养茶文化专业人才。从人才应用平台方面,在旅游开发、外宾接待等场合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促进市场对传统茶文化人才的需求。

2.资金保障

从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方面讲,即使茶文化人才的培养在短期内看不到经济效益,也必须坚持和发展下去。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包括人才培养经费、课题研究经费和适当的企业补助等。只有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传统茶文化人才,才能正向激励茶文化研究人员和支持茶文化发展的企业。

3.社会支持

茶文化的研究和相关人才的培养不是自娱自乐,不能闭门造车。它的目的也不仅仅是单纯地实现文化传承,而是要走向社会、面向市场、实现价值,促进和推动茶文化产业以及茶叶产业的繁荣发展。所以,茶文化人才培养需要获得社会的支持。高等院校必须走出去,与茶叶企业或行业协会等进行深度合作,共建茶文化研究中心、课题小组,采取项目合作的形式,更好更快地把学校的学术成果转化为产品。

(二)内部保障机制

1.活跃茶文化的科学研究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茶文化研究严重缺乏学术性乃至严肃性,自科学者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茶文化方面,人文学者也没有把实践操作与学术研究联系开来,这就导致茶文化一直处于被动的传承阶段,而几乎没有学术创新。要培养传统茶文化的高层次人才,把高层次人才留在传统茶文化领域,就必须活跃传统茶文化的研究氛围,以学术研究带动人才培养。

2.创新课程体系

农业院校可以在茶学专业加大对茶文化相关课程的教育力度,将原有的选修课升格为必修课。也可以在全校开设茶文化和茶艺方面的公共选修课,让学生了解茶的故乡在中国,充分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学习茶艺。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创新能力的培养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范文2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应改进教学模式,着力于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建设对应用人才的需求。

 

社会经济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需要以文化知识为核心,具备一定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人才,而这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了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1]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课堂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创新和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以满足社会对应用人才的需求。

 

一、应用人才的特点与现状

 

应用人才,顾名思义在社会实践中能够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学识,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改进技术,创造出新产品,体现出超强的智慧能量。这类人才有一定的挑战精神和创造能力,具备强烈的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和自主意识,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重用。应用人才是难得的人才,具有超凡的人际交往和融合能力,会同他人吸收外界信息,使信息转化成经济效益。应用人才是人民生活水准提升需要的人才,他们高屋建瓴能把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使知识转化成经济,推动一方经济的发展,提升人民的生活。应用技术人才可谓是社会经济建设的灵魂和中坚力量。

 

因此,推动社会经济产业发展,尤其需要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然而,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却极端缺乏。究其原因,大学遵循的仍是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模式,缺乏实践教学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毕业的学生步入社会工作岗位后,表现为口头理论强,应用能力差,会说不会做,严重制约了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使其所学的文化知识难以转化为产品,无形中阻碍了文化经济产业的发展。

 

具体到课堂教学,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课,一是老师的教学手段保守、传统,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从上课讲到下课,老师累得不轻,学生无动于衷。期末考查学生就抄笔记,从网上下载等。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觉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无用,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课周一学时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的边缘化,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得到传播,严重违背了应用技术人才培养。

 

二是学生重工业专业课,轻人文文化课。工业院校的学生重点放在了专业课程的学习,认为是必修课;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是选修课,并且一周一节,无形中淡化了传统文化的学习,忽略了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有的学生课堂上手机不离手,沉溺于手机网络,被老师们称作低头族。试想,大学生不读中外名著、哲学历史,不读唐诗宋词等,长期以往必然导致人文知识匮乏,制约了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人文知识匮乏,影响书面文字表达和人际交往。事实正如此,在校工科学生有的甚至连简单的启事和实验报告就表达不清楚,毕业论文错别字、病句不时出现。同时,大学生接触社会机会少,社会常识也少,不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难以与人交往。这样的毕业生,步入工作岗位,怎样洽谈业务,怎样制造新产品?这样不会做人何谈做事,事做不好,就称不上人才。针对这种现状,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亟待优化和改进课堂教学模式,传播人文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同时,还要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以课堂教学为契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著名学者杨叔子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科学精神,一打就垮;而没有人文传统,没有文化精神,则不打自垮。”[2]科学与人文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是人文知识的传授,它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与其所学的工科专业对接起来,更有利于培养社会经济建设的应用人才。

 

1.发扬传统文化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品格。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既是古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强的观念基因,又是中国文化发展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的精神基础,并且是中国文化影响力呈发散状扩大的原因之一。”[3]它可以提升人的品格,催人奋进。教学时应抓契机,找到学生的兴奋点及时传授,促使学生接受知识,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但这些知识理论性强,对于三本的学生来说,不好接受,教学时应从学生的生活和感兴趣的热门话题入手,以吸引学生,激发兴趣。如讲“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联系人遇到惊讶的事情会怎么说,男生女生谈恋爱发誓会怎么说,最后告诉学生“天人合一”早已融汇在人们的生活中。同时,人在不同的时期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就应负不同的责任,具体到学生,处于为人子的地位,怎样才能担当起自己的责任,通过讲授与讨论,学生认识到完成学习任务,取得好成绩,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父母的尽孝,在学习和讨论中培养了学生孝亲品德,树立了刚健有为不断进取的向上精神。

 

2.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工业应用技术学院的内涵建设是培养应用技术人才,中国传统文化课堂教学重在应用。首先要明确工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其次应结合所学知识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何结合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值得探讨。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有激情,好奇,好学,经常坐在教室听、记,一下子让他们动起手来,很兴奋,也很乐意,兴趣高,课堂气氛活跃、热烈,学生在动手中提高了实践能力。应用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要渗进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如讲礼仪文化,让学生亲自迎送宾客,培养学生站姿、坐姿;同时鼓励学生为宴桌排座位等。这一切都是人文知识的运用和实践,学生在接受人文知识中动手,在提高人文素质中实践,遵循了工业院校培养目标,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3.把握发展理念,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十八大五中全会强调,“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要使大学生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教学中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创新创造能力源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能给人带来新的具有社会意义的成果,是一个人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产物。创造思维与创造性活动相关联,是多种思维活动的统一,有专家认为创造性思维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因此,应用型人才一方面能应用,另一方面会创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首要是鼓励学生走新路。笔者在讲文字文化时,讲到了“舟”字,舟就是先民在对木头观察中发现了木头的浮力,然后将一根木头两头掏空发明的。然后,引用鲁迅先生《故乡》中的一句话:“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启发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不料学生结合自家药材生意——一家好做,多家不好做,提出:“走的人多了便没有路。”教师鼓励学生想解决的办法。在课堂教学上,学生发难不是坏事,是思维在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发难、发问,在发难中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4.借鉴传统的处事方式,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古人云:“世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学生将来要走出校园,步入社会,与人交往,懂得人情事理,才能在社会交往中游刃有余,利于自己的工作,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有人说,学校的真正宗旨不在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思想,而是教会学生懂事、教会人情事理与公民知识、教会学生学会关心别人。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多数为90后,受父母的宠爱,造就了他们个人利益为重,人际交往礼仪欠缺,不懂得关心别人。作为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他们为人处事的方法,懂得人情事理。

 

中国传统文化不但有丰富的知识,而且蕴含着一定的人情事理、待人处事的方法。如恭、宽、敏、惠、仁,不但对传统社会先民有用,而且对今人仍有借鉴意义,它教人以谦虚、谨慎、宽厚、爱人态度和品德,这对学生待人处事非常重要,笔者一方面传授知识,一方面让学生谈在班级与同学如何相处、在寝室与室友如何相处的情况,遇到问题是怎样解决的。问的是生活中的事,解决的是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在谈各自的处事方法和不足时,老师结合传统优秀处事方法引导,教学生以人际交往。“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要,而不是它的欲望。”[4]由此,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不但是基础文明教育、感恩教育,更是满足社会需要、培养应用人才的教育,课堂教学尤为重要。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活着的生命,它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无时不在影响着今人的行为准则,对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应用人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现实性和时效性。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应结合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塑造学生的自强品格,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应用能力。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范文3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校人才 素质培养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

一、高校人才素质培养现状

(一)传统文化的精神教育受到忽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需求,高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迎合社会期望、追随社会热门,如国际贸易、艺术设计等。在课程设计上为考虑学生就业需要,多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大学中多为专业课,而思想教育课程偏少,停留在几门最基础的通识课程,如思修、大学语文等。语文课程虽然涉及传统文化,但文言文式的教学课文在教学过程中被语法教学剖解得支离破碎,加上古文翻译程白话文使得原来课文美感全无,更谈不上文化熏陶。这种知识型教学本就不应成为教学方式的主流,哪怕因高考制度的弊端也只是在中学时期因为需要知识的积累而死记硬背,大学语文仍旧这样学习完全与学习语文本身本末倒置。由此窥见我国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单一、内容孤立、与现实脱节,不成系统。本身是一门传统文化、传统语言的学习,结果脱离了文化背景,就只成了一个冰冷的工具,丧失了学习者对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浪费了优秀文化的情感内涵。加之这些纯理论课程比较枯燥,学生对这些课程学习积极性不高,课程设置达不到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效果。大学中传统文化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影响较小,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熏陶严重缺失。

(二)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缺失

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良好的大学氛围学习知识、充实自己、锻炼能力、树立价值观。但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却造成大学生道德素养低、精神信仰缺失的局面。快餐文化带来的侵袭、社会世俗风潮影响学生注重享乐,学习只是为了通过考试拿到一纸文凭,日常生活铺张浪费,追逐奢侈生活。

(三)西方文化侵蚀造成崇洋

文化输出是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全球霸权战略的实施手段之一。西方经济国家实力雄厚,强势宣传其国家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更多的被青年人订上过时的标签,象征着没有古老、落后。西方文化传播的意识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都在深层次的作用于中国青年的生活和思想之中。中国有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尽管很多现代青年自幼受到中国传统教育熏陶,但长大后又受到很多西方文化影响,英文歌曲、欧美电影、时尚时装等大量充斥于现代年轻人的饿生活,文化的矛盾使得大学生普遍对传统文化失去兴趣,表现为思想浮躁、追求新鲜刺激,热崇于西方文化。

二、传统文化对于高校人才素质培养的作用

(一)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念提高高校人才伦理道德思想

我国古代一直坚持道德教育,崇尚以德治国,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社会坚持遵守礼制规范。古代文人对传统伦理道德不断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孝敬父母、兄弟相敬、尊师重道、仁爱之心等伦理道德传统。因此,高校在进行全面素质教育过程中,应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进日常教学之中,以独立的课程加入大学课程设置或专门开设国学专业,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一片专业的土壤。注重大学生道德素养和文化修养的提升,从古代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在大学中形成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促进高校人才素质培养。

(二)传统文化能有效抵制西方文化侵袭

西方文化带来的过分自我、道德缺乏、自私自利等严重伤害了大学生,也影响了社会变得世俗化,对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产生极大的冲击。现代教育强调全面素质低培养,传统文化应在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情况面临着严峻考验,高校应当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使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得到进化、使思想意识得到提高、使言行举止得到规范,以传统文化的优秀素养来塑造有价值追求、有精神寄托、有文化品位的高素质人才。对西方快餐文化进行有效的抵制。

(三)传统文化是丰厚的精神财富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拥有的丰厚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因传统文化之优秀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建立起强大的民族自信和发展源动力。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当给与足够的重视,理性客观的对待传统文化,努力学习以将其更好地继承、发展和弘扬。做法之一就是将传统文化纳入高校教育系统,鼓励大学生学习,使得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三、传统文化对于高校人才素质培养的措施

(一)建立传统文化对高校人才素质培养机制

良好的教学机制、学习方式是深入学习、深层提高的关键举措。传统文化对高校人才素质培养机制可以帮助传统文化以正式的、系统的、全面的姿态进入高校教育系统,执行教育感染功能。在教学目标上不仅要求学生在专业领域达到应有的要求,还要在传统文化学习上具有一定成果,在思想熏陶上产生明显的作用。这些成果和作用或许不能通过具体的量化数据说明,但是一定可以在大学生内心帮助他们成长成材。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育引导者的作用,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素质。教师在备课时要将传统文化设计参与到课程教学环节之中,课堂教学以传统文化为主体进行发散,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全方位受到传统文化洗礼。

(二)注重精神文明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礼、智、信”是人们普遍称颂的道德规范,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会受到普遍尊崇,人的道德品行高低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为人处世、与人交流的基本保证,不论思想家、高官还是何种名人,无一例外都重视道德追求,在古代如此,在当今更应如此。高校应大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且着重强调精神文明教育。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水平,提升道德修养。大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大学期间形成的道德意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伴随他们一生的成长。因而在此期间的思想道德教育应注意在学生的道德观念形成上多下功夫,指导其思想意识、道德观念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范文4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中医人才;高职高专院校

中医药文化是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5000多年的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已有2000多年历史,它是祖国医学发展中的瑰宝,是人们认识生命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和防治疾病的重要思想和方法体系[1]。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人,而中医人才则是直接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优秀群体,而优秀的中医人才则是同时具备较高的临床技能和中医文化素养的综合型人才[2]。只有培育一批素质良好的中医药人才群体,才能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兴旺发达,中医药文化才能代代传承。纵观国内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多重技能型的培养,而轻中医药文化人文素养的培育[3]。这种实际上是违背了中医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将阻碍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之路,进而影响中医学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国内很少高职高专院校对此进行研究,缺乏借鉴经验[4]。因此,如何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医人才培养中探索出一条技术技能与中医药文化素养并重的高素质人才新型培养模式,对中医文化的传承及中医学更好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1中医药文化概念、传承及发展现状

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中将中医文化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从广义(涵盖了整个中医学科体系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化形式和文化活动)和狭义(与中医学科相关的知识、理论、技能和医疗实践活动)的两个角度阐释了中医文化的概念[5]。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5]。中医药学和中医药文化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中医学发展的历程来看,有着辉煌发展阶段,也经历过挫败甚至面临濒危的发展境遇,直到2003年广东省中医院运用中医中药在抗击非典SARS病毒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重新赢得了世人的信任,中医的发展再次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2015年屠呦呦因从中药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获得了医学诺贝尔奖,再次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医的疗效和发展的无限潜力。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党和政府历来都很重视中医学的发展及中医药文化的建设。2009年国家出台的《中医药发展意见》中确定了中医药发展的国家方略。2010年我国中医学中的针灸率先成功申遗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党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研究部署了“十二五”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2016年国务院在“一带一路”框架下颁布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年—2030年)》,将中医药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7年中共提出了“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战略。由此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医药事业和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为我国中医学、中医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2高职高专院校中医药文化与中医人才培养的主要现状

2.1培养中课程比例设置不合理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三种形式:全日制的普通高等教育、师承制学习以及继续教育,其中全日制高等教育是中医人才培养的最主要途径。而高职高专院校通过全日制高等教育来培养中医人才的模式是采取2年在校理论学习+1年床实习的模式,学制总共3年。在2年时间内要学完所有的理论课,理论课主要涉及内容包括中医类各基础和临床学科、西医基础及临床学科、思政课、英语课等,范围广泛。面对仅有的2年理论学习时间,各大高职高专院校,大多数在中西医专业理论课比例设置上多是中西医并重,造成中医类相关专业课程及与中医传统文化有关的国学课时大大缩减,只注重了医学知识的广度,而忽视了中医学、中医传统文化知识的深度学习,不能更好地深入理解中医学及中医文化的精髓之所在。

2.2中医课程内容上重专业课,轻传统的国学及中医经典

中医四大经典即《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它是中医学的精髓,是衡量中医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它是中医教育的核心,是继承和发展中医及中医药文化的主要方面。中医四大经典是我国古代医家朴素的哲学思想与长期的临床实践结合形成的中医经典著作。对经典著作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的培养,为建立良好的中医思维模式奠定基础。而各大高职高专院校的中医经典教学安排上多是以选修课为主,学时少的只有2节课时,教学师资上多是缺乏临床经验的中青年教师,而拥有丰富的中医临床经验的高年资的双师型人才缺乏,教学形式上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课本为中心,内容上以经解经,造成了中医经典教学课堂缺乏生气,内容重复单一,学生无兴趣和激情的境况,不能更好地理解中医经典中医家的医理,更不用谈对中医的继承和发展[6]。此外,高职高专院校在课程安排上除医古文外,基本上没有其他的人文知识课程开设,接触和系统学习中国传统的“国学”知识机会少,中医文化底蕴底子薄,造成了中医经典的理解能力差,这些都严重影响中医教学质量的提高,大大影响了高水平中医人才的培养及中医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承与发展。

2.3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上重院校教育培养,轻师承(跟师)制培养,改革缺乏创新

历年来国家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视导致了各大中医药高校在招生规模上出现不断扩大的现象,面对大批的中医类专业学生教育的现实问题,各大高校只能纷纷采取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因而院校培养成了中医人才教育培养的主流,而这种大批量的培养模式也培养了不少的中医类医生。从多年来全日制的专科到本科到研究生等院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来看,高学历的中医人才不少,而真正优秀的却是凤毛麟角,普遍存在着传统中医药文化底蕴基础薄弱,中医药专业基础不扎实,临床实践动手能力差,临证中缺乏中医临床诊疗思维,医德医风不佳等问题。院校面对中医类专业学生人数多与中医人才培养质量堪忧的矛盾日益突出,很多高校相关的教育研究者先后进行了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尝试,但主要集中在课程设置、教学形式与内容,教学师资等方面的变革,各大中医院校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在院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缺乏创新,含有地方特设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中医流派的中医人才培养缺乏[7]。当前只有少数的中医类高校以师承(跟师)制培养为突破口进行改革尝试,这种模式与院校教育模式相比,更多侧重在因材施教上,根据每位徒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中医学、中医文化的教育,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能更好地传承中医学及中医药文化,但此种培养模式无法大批量的培养中医药人才,一时间难以推广[8]。

2.4教学形式上重理论,轻临床

由于“2+1”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高专院校的主要培养模式,学制时间短,很多院校在专业课课时安排上多是采取压缩实践课,而中医学中比如四大经典内容是中医学的精髓,是历代医家长期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体会到理论学习当中历代医家治病的精妙之处,才能抓住医家治病的关键点,才能更好领悟医家治病的医理知识,才能更好地去传承中医学,发展中医学及中医文化。这种重理论,轻临床的教学形式忽略了从实践中传承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性。

3中医药文化融入高职高专院校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中几点措施

3.1调整课程设置比例,开设传统中医药文化相关的选修课程,将中医经典纳入必修课

首先在明确2+1的3年学制的背景前提下,以突出中医药人才培养特色为基础,着力调整中西医各类学科的设置比例及相关课时安排,由原先的中西医并重转向重中医,而相对弱化西医,适度压缩如思政课、英语、体育等非专业相关的课的课时;其次开设与传统中医药文化相关的人文课程的选修课,并进行学分制的考核,以学分制的形式激发中医类专业学生多涉略和了解传统的中医文化以增加学生中医药文化底蕴。再次将中医经典纳入必修课,增加理论及实践课时。遴选出高年资且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进行授课,在授课形式上多结合现代网络科技,创新教学模式,内容上多结合传统中医药文化及临床实践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对中医四大经典理论精髓的深入理解,以利于更好传承中医学之精华[9]。

3.2建立含地方特设的传统中医药文化与中医人才培养结合的创新型培养模式

培养技能技术型的中医药人才是高职高专院校结合自身特点所确定的培养目标,在培养中医药人才上主要强化技能的培养,而弱化了中医传统文化的人文素养的培育,导致了技术技能型的中医药人才对中医药文化的自信度不高,在职业的忠诚度上不佳的现象出现。因此在技能技术型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上加以创新以形成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中医学人才的培养及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上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从古代延续至今且含有地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医学流派主要有江西的“盱江医学”、广东省的“岭南医学”、江苏的“孟河医学”、安徽的“新安医学”等,这些医学流派颇具有地方传统中医文化的特色,在古代时期就涌现出不少的名医[10]。然从现代中医传承上看,继承各大医学流派学术思想的优秀中医人才却屈指可数。因此,将含地方特设的传统中医药文化与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无疑是一种创新。例如当前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正结合自身的盱江医学文化、建昌帮发源地的文化背景进行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尝试,开设了具有特设的盱江医学试点班和建昌医药试点班,而这些改革尝试将中医人才培养和地方传统中医药文化相结合,有利于传承和发展地方特色的中医药文化,进而丰富和发展祖国医学及传统中医药文化。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范文5

【关键词】 传统技能型人才 少数民族 人才培养 激励机制

一、引言

少数民族地区地域特征显著,民俗风情浓厚,独特的地域人文环境使这里的民间艺术、传统工艺比较发达,如此有利的条件使这些地区传统技能型人才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上具有很大的潜力。但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许多传统技能型人才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正在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相应的传统技艺也因为传承人的断层而逐渐消逝甚至失去了存在的土壤。传统技能本身的创新与改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手段之一,除此之外,构建完整的少数民族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也很重要。

目前国内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具体民间工艺的开发与保护上面,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推广等方面的研究比较丰富。而关于如何为这些传统技艺的发展输入合格人才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对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多集中在企业、政府机关等组织机构中,缺乏专门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具体研究。因此,关于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价值和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理论基础

人力资本理论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该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的,他认为通过人员培训可以提高用人成本的使用效益。因此,人力资本的增值对于企业效益的提高、地区经济的发展、民族经济的振兴都有正向的促进作用。通过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同样可以增加这些人员的人力资本存量,这些人才人力资本的增值不仅可以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还可以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我国民族政策的推进。

三、研究方法

首先,文献、资料的检索是本文研究的重要信息来源。通过这些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本文对少数民族传统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现状有了大致的了解。其次,为了深入了解少数民族传统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重点,本调查小组实地走访了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一些重要县市,并到当地的文化馆、文化站对工作人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了深度的访谈。最后,在进行论文撰写和资料分析中综合运用了实证与规范分析的研究方法。

四、少数民族传统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少数民族传统技能和一般的职业技能不同,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也所不同,因此要做好少数民族传统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首先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人才评选标准。少数民族传统技能内容广泛,既包括一些传统的手工技能、工艺制作,也包括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这两类传统技能人才具有不同的特点,在人才培养途径选择上也应该区别对待。最后,要保障人才培养能持续进行,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去激发人才培养的热情,同时也必须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让这些从一般劳动力市场或发达地区退出来进入少数民族传统技能传承的人员有生活保障。

1、人才评选标准

为了制定科学客观又具有综合性的评选标准,本调查小组广泛征集了湖北省恩施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重要县市文化部门相关负责人的意见,同时结合现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经验,制定了评选量表(见表1)。为了检验量表的效度,调查小组运用试验法对一些传统技能型人才做了检验,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2、人才培养模式

(1)市场为主导的培养模式。市场是提供商品和服务的重要场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主体也开始承担起一些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在少数民族民间艺术中有许多产品或服务具有很强的市场开发价值,这些产品或服务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为相关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资金支持。因此,将这些少数民族传统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交给市场是可行的。

如图1所示系,市场化培养模式中,一些文化方面的投资主体或企业为少数民族传统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技术、资金支持,同时为其搭建良好的平台,反过来这些经企业培养的人才又可以通过产品或服务的形式为企业创造收益。在这样一种双赢的模式中,少数民族传统技能人才可以被看作企业员工,企业对其进行培养就是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

通过这种模式培养人才必须做好相关产品品牌特色建设以及产业链的搭建,必须从民族特色入手,确定精准的市场定位,保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只有产品有销路,企业项目才能获利,少数民族传统技能型人才培养才有资金、技术的支持。

(2)社会为主导的综合培养模式。少数民族传统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单靠政府、企业或家庭是很难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也是如此,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地方政府的财力是有限的,有实力的企业或投资人也是屈指可数,因此必须将这些地区有限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

首先,综合培养模式的投资主体是多元化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制度化的资金投入是很有必要的,这些资金可以用来扶持某些有实力的文化企业或者有影响力的传统技艺协会。少数民族地区虽缺乏有实力的企业或投资人,但可以利用当地优势的旅游或自然资源来吸引外部的投资力量进驻这些地区,为传统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物质支持。

其次,综合培养模式的平台同样具有多样性。社团、政府的一些文化机构、企业、职业学院都可以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但目前政府部门下设的一些文化机构还存在很多问题。我国乡镇一级的一些文化机构作为许多民族技艺创造、开发的源头,本来应该是培养少数民族传统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但资金、人才的缺乏却严重阻碍了这项事业的推进。此外,在我国体制转轨的过程中,这些乡镇的地方文化机构脱离了体制,它们既不是政府机关,也不是事业单位,更不是企业,这样一种模糊的身份也给这些机构带来了很多障碍。面对这些问题,本文建议政府加强对社团、地方文化机构、职业学校的政策扶持力度,这里所说的扶持不仅仅指资金上的,还包括政策优惠、监督评估、管理人才供给等方面。通过政府的扶持,将一些具有专业素养、责任感的优秀管理人才安排到这些机构中,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经过不断的实践,这些主体的活力与实力都会有所增强,最终综合模式也会更稳固持久地发挥作用。

3、激励机制的构建

(1)转变观念,确立传统技能型人才在经营战略中的地位。政府应把传统技能型人才开发作为先导性、基础性战略重点工作摆在少数民族地区经营发展的重要地位,把传统技能型人才的开发纳入政府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与政府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相结合,与生产经营同步,列入各级领导的任务目标责任制。同时在少数民族地区内部营造“传统技能型人才也是人才”的良好氛围,鼓励其立足岗位培养成才,尊重传统技能型人才的劳动,创造条件使传统技能型人才脱颖而出。

(2)构建传统技能型人才的激励体系。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各地区确立竞争优势,把握发展机遇的关键。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而言,传统的民族技能人才对当地旅游业、服务业的发展更具有很大的战略意义。在技能型人才供应链建设中,激励制度设计是解决技能型人才短缺的关键。因此,必须建立现代化的培养激励机制。首先,建立稳定的薪酬保障体制。薪酬体制关乎求职者的未来生存与保障,它是最为重要的外在激励因素之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精神的、内在的激励对这些人的激励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建立包括社会保险在内的工资标准是吸引并留住这些人才的关键。其次,建立清晰的职业发展通道。为了让传统技能人才看到发展的希望,必须为他们提供完善的职业发展通道,通过技能等级的划分来扩展少数民族传统技能型人才的职业发展梯度,并以管理训练营的方式,培养有管理素质的传统技能型人才,促进技能向管理素质的转变。

4、补偿机制的完善

(1)加大对相关教育培养机构的扶持力度,建立教育性补偿投资体制。民族地区传统技能的传承需要教育实体的充实,这些教育培训机构是传统技能发展的主力军。首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就比较滞后,类似的职业教育起步更是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因此,中央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扶持一批有基础且培养体制完善的技能培训学校,让这些学校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其次,为了保障自身教育培训的持续性和完整性,技能培训学校必须加强与一些文化机构、旅游景点之间的合作,用定向培养的方式解决学生的就业生存问题,并通过协议的形式确保合作关系稳定有序。

(2)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技艺保护基金制度。少数民族传统技能培养需要的不仅仅是资金的投入,还需要管理、监管资金的机构与制度。因此,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技艺保护基金制度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基金的形式,可以从社会筹集到更多资金来满足各方面的开支,既可以用来资助有实力的培训机构,还可以用来举办各种活动,增强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当然,建立一项基金制度必须要有相应的人来进行管理。为了确保基金用到实处,可通过广泛投票、专家建议的形式选择有实力的民族技艺协会或社团来完成这项工作。这些社团一般是由少数民族技能或艺术领域的开创人或传承人组成,他们可以保障基金管理符合民族技艺的实际情况,同时,可以吸引一批有志向的管理人才加入协会或社团,最终成立一个管委会,执行日常的决策、指导工作。此外,还应建立群众监督与政府审计结合的监督机制。为了保障外部监督的有效性,可以成立监督委员会,这些成员不能与基金管委会的人员有身份重叠,必须由当地的人代会或村委会民主选举产生,他们可以直接与当地政府的文化部门进行对接,反应基金运行情况。相关政府部门应对基金运行进行定期的审核,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障基金安全、稳健。

(3)增加对重要传承人的补助,建立补助金制度。少数民族传统技能博大精深,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必须要有经验丰富的人才进行指导,因此重要传承人在这项工作中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生活状况、经济条件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传承热情。在生活都没有保障的情况下,他们很难花心思去培养有真才实学的技能人才。因此,国家应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技能传承人补助金制度,通过政策、制度甚至法律的形式来确定补助的标准、范围、条件等,从而增强传承人补助的规范性、制度性,减少补助的不确定性。

(注:中央专项资助ZSZ10004。)

【参考文献】

[1] 黄柏权、彭林绪、罗一萌:长阳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模式的启示[EB/OL].http:///inc/detail.jsp?info_id=2855.

[2] 宋兆麟:评选传承人应该有标准[EB/OL].http:///inc/detail.jsp?info_id=2855.

[3] 冯彤:日本无形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J].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10(1).

[4] 胡蓓、王通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5] 刘霞:西南卡普技艺之启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解读[D].武汉理工大学,2008.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范文6

关键词: 动画专业教育 传统文化 传统回归

21世纪以来,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崛起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变动的一个突出现象。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以数字媒体为基础的动画产业迅速发展为新兴的、复合型的朝阳产业。国家为发展和繁荣动画产业,促进动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出台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动画教育的发展,也推动了动画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创新。

动画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范围涉及影视制作、动画创作、广告制作、游戏研发、虚拟现实等领域,并涵盖了科技、艺术、文化、教育、营销、经营管理等诸多层面。在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兴起的背景下,应结合国际教育管理体系和教育产业市场规律,建立正确的专业教育观,改革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动画专业教育中凸显民族性、国际性与时代性,其中尤其要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为基础,以传统的人文精神为核心,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下动画艺术人才教育的本土化进程。

一、动画专业教育中传统回归的必要性

1.动画产业与我国动画专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动画产业作为文化产业,是本世纪极具时尚与生命力的行业,在全球的文化产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国际权威机构统计:2002年,全球动画产业的产值是268亿美元,2003年预计是310亿美元。韩国和日本的动画产业的产值都超过了汽车业。在拥有儿童3.9亿的中国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动画游戏业现在已经被世界各国普遍看好,被称为是21世纪最有希望的朝阳产业。”[1]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动画产业尚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动画市场潜力巨大,动画人才奇缺,这为大力发展国内的动画专业教育提供了历史机遇。

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动画专业的数量和招生规模呈翻倍增长。“2007年,中国各类大专院校开设动画专业的数量已达到1680所之多。而在大专院校就读的动画专业学生人数更是达到了50万之多,这一数字还不包括在民间软件培训机构中学习的人数。”[2]中国动画专业教育发展规模在短时间的急剧膨胀,带来了培养目标、人才结构、培养目标、教学质量等诸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动画产业的良性发展。因此,动画专业教育的探索与改革势在必行。

2.传统文化在动画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信息时代,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不断涌现,信息化、现代化的深入,缩小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也加快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飞速发展的高科技、西方强势文化的扩张和价值观的渗透、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都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情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对民族的传统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一方面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另一方面民族传统文化也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整合潮流中显示出了特有的文化个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北京2008奥运会吉祥物设计组的负责人、著名艺术家韩美林曾经说过:民族艺术就是我的根,指出了民族艺术与传统文化对现代艺术与设计的深远影响。

民族传统文化是动画艺术的基石所在,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亦是动画教育的重要使命。在中国动画艺术的发展史中,出现过运用传统艺术表现手法创作的优秀动画片,如《小蝌蚪找妈妈》、《牧童》、《山水情》等,更有以简洁造型和深刻寓意取胜并获得多项国际大奖的动画片如《三个和尚》等。但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国外动画在中国曾一度创下9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据调查,高达80%以上的中国青少年,最为推崇的是日本动画,而国产动画少之又少,精品难觅踪影。”[3]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渊源和民族精神,也形成了不同的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动画艺术中蕴藏着不同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审美追求,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与民族心理。而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传统文化,无时无处不影响着动画艺术的表现语言和表现形式。在动画教育中正确地认识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关系,更深地理解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把握东与西、古与今的尺度,挖掘富有民族个性的动画艺术语言,对推动当前动画艺术人才教育的本土化进程,发展和壮大中国的动画产业,促进中国动画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动画专业教育中传统回归的具体途径

1.树立正确的专业教育观

首先,要重视传统文化在动画专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处理好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大力弘扬传统的人文主义精神。中国动画产业的飞速起步始于上个世纪末,而受美国、日本等动画产业发达国家的影响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非常大,甚至出现盲目模仿、照搬的现象。不可否认,美国、日本等动画产业发达的国家自上个世纪发展以来所形成的完善的艺术形式、成熟的设计理念对发展中的中国动画产业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但是,学习并不意味着单纯的模仿和照搬,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说:“单纯的模仿好像别人的皮肤附在我们的骨架上,每一动作都会使皮肤和骨骼之间发生不停的摩擦。”民族传统文化作为艺术发展的土壤和源泉,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要充分认识到“艺术设计教育只有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具有深厚的文化土壤,才有足够的文化养分,启迪未来设计师的心灵,并为重建我们民族人文关怀精神和创新能力做出实际的贡献。只有富含人文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民族才有可能拥有自信心,才能永远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受到别人的尊重”。[4]

其次,中国的动画专业教育还要在坚持自己特色的文化价值观与本土传统文化立场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的需求不断创新探索。我国的动画教育起步晚,一直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当前,中国对动画人才的需求量逐年提高,国内动画专业教育也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潮。在这种热潮中一定要坚持正确的专业教育观,以理性的态度对待动画教育的发展,不能为市场短期利益所驱使,或一味地借鉴国外,或盲目地固守传统。具体而言,一方面要结合国情,立足民族传统文化,弘扬传统人文精神。另一方面要坚持与时俱进,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学习最新的动画技术手段,结合时代的需求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探索现代动画艺术教育本土化之路,使动画教育在国内能够得到良性的发展。

2.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的动画产业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其中动画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关键。而在正确的专业教育观的指引下,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至关重要。首先,要结合中国动画产业的现状和市场的需求,科学构建动画人才的培养目标。中国的动画产业虽然处在起步阶段,但是对动画人才的需求却非常急迫。“目前,企业大量需求高素质动画人才,显然包含两方面要求:既要系统地掌握动漫艺术专业理论和应用技能,还应具备一定的民族性文化修养和分析能力。偏重技术性教育使教育者在单一机械的人机对话中工具性不断强化,失去了民族性的文化底蕴,动漫艺术的原创性无从谈起”。[5]在确立动画人才的培养目标时要避免出现“唯技术论”、“唯市场论”,应从我国国情和市场的现状出发,培养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国际文化视野、符合信息时代需求的动画人才。其次,以创新的教学模式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动画艺术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电影与绘画的结合,既需要丰富的理论素养,又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应以“产教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强化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教学中依托民族文化底蕴,结合市场需求,强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以启发式、讨论式等研究型教学方法,把课程讲授和艺术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全面发展。最后,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要改变传统的以考试为中心、以分数定好坏的人才评估标准,建立弹性的、客观的、科学的评价机制。一方面,学校里的课程以开卷、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考核,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在掌握基本文化知识与素养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课外实践和企业的挂职锻炼,参加各类学生科技竞赛、各种技能比赛,实践的成绩与成果计入学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能有效地促使人才培养的全面发展。

3.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

完善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当前由于动画专业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导致了有些院校动画专业匆匆上马,课程体系建构不科学,出现了诸多问题。如以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动画人才培养规范性研究”课题组于2007至2008年对全国有代表性的开设动画专业的54所高校进行的调查研究为例,调查结果显示“动画课程的设置偏重于教授动画技法,动画理论的系统教育和动画产业上游创意、统筹人才的培养比较缺乏。90%以上的动画专业开设了动画原理、运动规律、造型、场景设计,二维三维动画软件这几大类课程,都属于动画技法范畴。而只有不到一半的院校开设了动画史和美术史课程。35%左右的院校开设了导演、表演、剧作的课程……”由此可见,完善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迫在眉睫。

动画专业由于其学科的特点,既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艺术的创造力与表现力,又需要以一定的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为依托。以我所在的江南大学动画专业为例,按照公共课程、学科理论、学科基础、学科专业四大块构成课程体系,以素质教育下的创新教育为核心,从知识、能力、素质多方位入手,突出课程体系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在公共课程、学科理论的教学模块中通过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设置加大了对学生民族性文化价值观的导入,在学科基础、学科专业的教学模块中通过对民族造型艺术观念相关的课程设置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潜移默化,再通过教学实践等环节不仅能使学生把对传统文化的理论认识融入艺术实践中,而且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充分认识到民族性的文化价值观对中国动画艺术发展的重要性。总之,中国当前的高校在大力发展动画教育专业时,必须把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建设作为工作的重心之一,只有这样才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国内原创型动画设计人才的培养。

结语

当代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的实质是民族动画艺术的商业化、民族化、人性化,动画专业教育中的传统回归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经济全球化的新环境下,在国家大力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政策下,动画专业教育迎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历史契机。如何充分发挥各个学校与社会资源的优势,大力培养中国原创型的动画设计人才,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动画人才教育的本土化之路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

参考文献:

[1]史立新.动画艺术教育之管见[J].艺术教育,2006,(6).

[2]王波.浅析我国动画教育的模式与弊端[J].中国科技信息,2007,(23).

[3]师高明.刍议动画设计人才的培养思路[J].电影评介,2006,(17).

[4]曾强.当代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传统回归之路何在[J].美术观察,2006,(6).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范文7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湘绣文化 湘绣产业

传统工艺美术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工艺美术需要保护、传承,一是因为传统工艺美术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审美情趣和博大精深的文化特征;二是传统工艺品是纯天然材料创作而成,具有独特的材质美;三是传统工艺美术全凭艺人的心灵手巧,技艺难以掌握又容易失传。因此,要使传统工艺美术后继有人,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目前,许多艺术院校培养的大都是现代设计人才,而忽视了传统手工技艺的训练与实践,不能够从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做到中华民族基因的传承和发展。值得欣慰的是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与湘绣企业合作,在全国率先订单式培养专科层次的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建立一个保护、传承、发扬传统工艺美术的人才培养教育体系,以现代学历教育的方法传授传统工艺绝技,培养真正的传统工艺美术接班人,并由此创立了“新湘绣”。

一、在时代嬗变中找准转型新思路

过去的一个世纪,湘绣创造了它的百年辉煌。昔日,它从民间刺绣母体脱胎而出,短短30年间,以“改蓝本”的创新因子大力拓进,迅速超越苏绣,在上世纪30年代达到第一个鼎盛期,以《罗斯福绣像》饮誉芝城为标志,成为国内“唯一产绣区”,赢得“湘绣甲天下”的美誉。此后,又在80年代达到第二个鼎盛期,成为四大名绣佼佼者,以鬅毛针狮虎独领,以双面全异绣尤其是黄淬锋仕女人物系列全异绣尽得风流,可谓誉满天下。

然而,在今天经济和社会形态的大变革中,传统手工文化已处在十分尴尬、脆弱的境地,湘绣亦不例外,它能够伴随并支撑人类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走到今天,已证明了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但它确实需要变革。今天湘绣行业的陈陈相因,在新形势下的无力应变,是不争的事实。

制约今天湘绣向前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绣稿题材完全局囿主流中国画和西洋画范畴,几乎不越雷池一步,这是百年窠臼;一是师徒相授的经验型人才培养方式,无法适应今天湘绣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这是有着农耕文明印记的千年模式。新湘绣,首先是在这两点上实现了突破转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湘绣跟其他传统刺绣绣种一样,面临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农耕文明传统养育的种种均发生了不适应。其中,面临最大冲击的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不适应,传统身传型人才培养方式,以经验积累型的长期消耗完全无法吸引新一代年轻人参与其中,青黄不接是普遍现象。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最根本的就是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传承,不在这一点上突破,遗产不能保护,产业也无法获得持续的发展。因为,伴随着题材、技艺的传承创新,最终都有赖人才去完成。这一背景,催生了新湘绣人才培养模式的时代转型。

新湘绣之新的基本特征和核心本质,是引古润今。引古,是对湘绣千年传统百年辉煌之道的传承守护;润今,则是引守护传承的精髓,润泽与以往时代迥然有别的新时代的风华神采。这是有着深深农耕文明印记的传统刺绣,进入工业信息文明社会必然发生的转型。这是一场变革,但不是革命。因而它不是除旧布新,不是推陈出新,这是新旧古今充满善意的温暖拥抱和美丽对接,是变古通今。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艺术学院把传统师徒相授融入现代学历教育体系,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的新一代湘绣人才迎接这一转型挑战,主动对接湘绣产业,进行湘绣理论研究、产品创新研发,致力打造启示引领产业转型的“新湘绣”体系。

“新湘绣”是在吸引工艺美术大师、教授、艺术家、企业家参与革新的情况下,注重原创和产权保护,注重功能延伸,注重文化传承、融合、创新,注重工艺与艺术完美结合,在工艺总监和艺术总监全程指导下的创造性成果。“新湘绣”的作品,展示了学院思维介入传统湘绣带来的新面貌,展示了有着百年辉煌的传统湘绣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绣稿设计思维开拓,传统湘绣与当代绘画艺术直接对接多方面的实践与成果。

思路决定出路。思路新、观念变,新湘绣就能跨上有着历史高度的台阶。

二、勇立时代潮头打造转型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变农耕文明传统的师徒相授模式为现代科班学历教育,从身传到课授,新湘绣率先在传统刺绣行业实现了千年华丽转身。

传统绣工培养都是师傅带徒弟,学艺者往往要“十年磨一剑”才能成才。新湘绣构建“专业+项目+大师工作室+产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过程即生产过程,学生作品即产品,培养新型湘绣人才。

2006年3月,学院在全国首开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9月招收首届湘绣班学生,为企业订单式培养湘绣人才,将传统的师徒相授融入现代学历教育体系。两年后毕业。

2007年9月,聘请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部级工艺美术大师刘爱云为学院兼职教授,指导教学、实训、研发。

2008年6月,成立刘爱云大师工作室。9月,首次开办大专层次的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开创刺绣史上高等教育新纪元。

2009年12月,与湖南湘绣城企业集团合作,建立湘绣设计研发中心。

2010年10月,学生绣制的8米长卷《锦绣潇湘》获第四届湖南省工艺美术精品大赛金奖,3名学生获首届中国湘绣文化艺术节绣女技能风采大赛“金牌绣女”称号。

2011年6月,学院被湖南省文化厅、教育厅授予“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传承与保护基地”,成立全国首家刺绣类艺术学院——湘绣艺术学院,成立湘绣艺术创新研究会。

学院以传承、保护、创新湘绣为己任,从人才培养、绣稿设计、工艺技法、理论研究、绣品研发、推广营销等全方位推进,创作了一系列独具特色、堪为标杆的“新湘绣”作品。在湖南省博物馆热展的“新湘绣”在观众中尤其是在业界内,引发了巨大反响。“新湘绣”以让人耳目一新之势冲击着传统湘绣多年“波澜不惊”的行业现状。出作品、出人才,催生学院意识,被誉为新湘绣的主要收获。

出作品:不少精品让人眼睛一亮,心头一喜,爱不释手,争相传颂。出人才:学院发挥人才培养的科班优势,创新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堂与车间一体。催生学理意识:关于湘绣的研究已经进入省级课题,借重学院开始规划的工艺美术基地正在启动。当古老的湘绣工艺与现代教育、现代科技、现代传播、现代营销结合起来,给传统湘绣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新湘绣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实现了从身传到课授,从技艺到文化,从订单到定向的全面转型。课授,意味着湘绣的人才培养从理念到形式到方法到内涵的全面转型。

刺绣是手工技艺,丝色、丝艺、丝绝的创造,往往又不只是技艺本身,而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古刺绣家韩希孟、丁佩、沈寿、杨佩珍都能诗善画,知书达理,才艺俱全,这是他们绣艺创造趋极的闪光所在。社会分工的细化,使今日绣女只能仰望大师。追根溯源,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新型人才培养,立足复合型人才方式养成,从而事半功倍,经典屡现,精品迭出。这是思路决定出路,心巧统领手巧的成功。

湘绣的精品文化就是绣画。学院培养的就是精品绣画人才,学生在刺绣大师和绘画名家的直接示范熏陶下,学习掌握绘画基本原理和技法,提高了审美修养,表现出极高的悟性和灵性,他们一般在经过半年学习后就开始了精品刺绣创作。《布达拉的阳光》《六骏图》等作品,一件件在他们手中呈现。

技艺纳入文化,技艺学习掌握事半功倍。湘绣创新研讨、刺绣高峰论坛、湘绣传承与保护讲座、学术报告、书法笔会等活动精彩纷呈,学院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国内艺术名家提供绣稿,工艺大师与设计大师同堂教学,艺术名家亲临指导,确保绣作的工艺与艺术水平。林凡、杨卫、林乐成、戴端等知名画家、艺术批评家、收藏家、设计师纷纷来访,以参观、座谈、讲座等形式为湘绣传承、创新、发展建言献策,共谋新湘绣发展之路。以新模式培养的学生为主体的绣稿创新,多头并进,大放异彩,显示了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强大生命力和无穷创造力。

拓宽艺术形式。将水彩画、色粉画、当代油画、现代新派国画等艺术形式融入绣稿,推出符合现代审美情趣的湘绣新品,如《六骏图》等。同时,研发出了麻布系列绣品,产生了别致的艺术效果,获得了湘绣界好评。

创新绣稿题材、尺寸。研发了以新潇湘八景为内容、目前国内最长的湘绣山水组合长卷《锦绣潇湘》(8米×0.7米),荣获第四届湖南工艺美术产品博览会金奖。

开发名家原创系列。研发了毛焰、方力均等当代艺术名家原创系列、刘顺湘蛋彩画和油画原创系列、杜炜写意国画原创系列绣品。

丰富表现主题。推出具有时代感、贴近现实生活的时尚主题绣稿,如《布达拉的阳光》等。

洋为中用。吸取西方文化艺术精粹,研制了具有异域风情的绣稿,如俄罗斯画家希施金的《雨中情》等。

精品引领。研制中外经典名著人物、中外美术名家名作,如齐白石名画系列等高端绣品,引领绣品创新。

三、千年转身,百年起步,一朝成型

人才培养模式千年华丽转身,同样起步于百年前。沈寿的南通女工传习所,杨士焯宁乡大湖塘的“开馆授艺”,都是先行者的尝试。然而,大规模、成系统的真正完成,则是今天的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艺术学院。

中国刺绣的悠久历史,虽然横跨宫廷文化、士大夫文化、民间文化三种文化形态,并在三种文化起伏消长、合流融合中往前推进,但千年以降,其传承方式基本一以贯之,即以农耕文明形态的家庭手工业为主体,以师徒相授的个人经验浸染型为固态。楚汉时期的湖北江陵楚绣和长沙马王堆汉绣如此,唐、宋、元、明时期闺阁绣、宋画绣、明顾绣同样如此,与文人士大夫文化结合进入绣画文化的欣赏型创作时期,尤其如此。明顾绣的代表人物韩希孟,则完全是以顾名世家族方式传承而知名扬世。其后知名刺绣家沈寿、丁佩也包括韩希孟更是侧重个人文化修养的全面造诣。韩、丁、沈等大家处于高端;一般家庭妇女属纯技法层次,处于低端;聚会在刺绣工场的,则是中间层次。即使相聚一起施绣,其技艺传承仍是师徒相授,靠互相浸染熏陶而成。这一师徒相授千年模式,对应农耕文明形态,好处是积淀深,弊端则在于耗时长、效率低、传承慢,直接与工业信息文明时代诸种发展要求背离。

改变发生于百年前。沈寿创办的南通女工传习所,为突破千年传承模式的最初尝试。明确以人才培养而不是刺绣生产为主导,不再纯靠耳濡目染的“师带徒”方式了,南通女工传习所的开创意义世所瞩目。

继起的湖南宁乡画师杨士焯大湖塘开馆授艺,就完全是以办学冠名了,培养了不少知名绣女,最突出的有《罗斯福绣像》的刺绣者杨佩珍,以及杨厚生姊妹、肖咏霞、任依静等,这说明了课授的卓越成就。惜乎杨士焯与沈寿一样,逝世过早,这一同样寄望个人名望与个人操作的办学,没有蔚然成风,彻底动摇了刺绣传承千年模式。

今天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新湘绣,完成了先人的百年心愿,实现了中国刺绣人才培养的千年转身。一方面,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它完全实现了刺绣人才培养从师徒相授向科班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另一方面,它以人才培养的实绩,尤其以新型人才刺绣的新湘绣作品,实现了中国刺绣技艺文化的第三次转型,这就是由以江陵楚绣、马王堆汉绣的成熟日用装饰形态,向以唐宋闺阁绣、明顾绣为代表的纯欣赏性文人士大夫绣画文化转型;再由完全以传统中国画题材为主向沈寿开创的仿真绣融合中西主流绘画文化形态转型,今天的第三次转型则是再从沈寿开创的中西主流绘画文化形态向中西主流绘画以外现代艺术即主流边缘同时融合转型。两种转型的结合,完美地实现了一次千年华丽转身。这在中国刺绣史上有着开创性的导向意义,这种意义,随着时间推移,将越来越彰显出来。

(注:本文为2011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传统湘绣绣画文化转型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1YBA114)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范文8

中国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它是以我国古代哲学为基石,并在我国古代文化的沃土中孕育、生长,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药人才培养与中医药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中医药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其改革应当立足于中医药学科特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医学模式转变及国家卫生政策的变化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对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大胆尝试与创新。

我国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演变的历史

我国中医人才培养的最早模式是师带徒,这种模式又称师承教育模式,有业师亲炙、家学相传、私塾遥承等多种形式。伴随着我国中医药的发展,师带徒模式一直存续至今,在我国古代医学教育史上,通过这种模式曾经培养了一大批名医,它一度成为我国中医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中医政策扶植下,这种模式不仅得到了保存,而且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我国中医人才培养的学校教育模式始于南北朝,至宋代已基本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多级学校医学教育体制。但从清末至民国,由政府举办的学校医学教育几乎中断,一些私立中医学校,如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广东中医专门学校的建立,方使中医人才培养的学校教育模式得以延续。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中医政策关怀下,中医人才培养的学校教育模式才得到了蓬勃发展。从1956年开始,我国政府移植原苏联医学教育模式先后建立了一大批中医院校,至今已经形成了多专业、多层次、多种办学形式并存的中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医学校教育体系。

现阶段,我国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有两种基本的形态,其一是移植于前苏联的院校培养模式,其二是传统的师承培养模式。前者是我国现阶段中医人才培养体系的主体模式,我国现有绝大部分中医人才都是通过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后者虽然在我国历史上曾长期处于主流模式的地位,但由于其本身固有的缺陷,在现阶段只能作为我国中医人才培养的辅助模式而存在。师承教育模式和学校教育模式并存互补,是我国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突出特点。

我国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真正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历了从知识教育向能力教育,进而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改革涉及教育观念转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学制调整等诸多方面。21世纪以来,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广度到深度都得到了进一步扩展,尤其是伴随高校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工程的实施,系统化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一部分中医药院校中开展,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建立了一批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从全国中医院校范围看,统览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从总体上讲,最突出的特点是人才培养机制越来越灵活,长期一成不变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社会的变革已经深刻地渗透到中医学校教育中,中医人才的培养已经融入社会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大系统中,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也越来越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但我们也看到,现有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许多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问题有:

培养目标不明确。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院校培养的中医人才都具备相当多的西医知识,可以说是中西医两用人才。他们学习中医、西医的时间一般是:60%~70%的时间学习中医,40%~30%的时间学习西医,其结果是中医院校的毕业生走向社会,进入临床阶段后,普遍出现中西医两法都会、两法都不精的现象。实际上,学习西医知识技能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作用,用中医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还值得商榷。另外,长期以来,中医院校教育培养目标指向学术型人才,注重学术研究和学科知识的完整,忽视了能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临床实用型人才培养。中医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学制不稳定。中医教育的学制变动较大,出现过3年制、5年制、6年制、7年制等多种学制,这种状况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是比较少见的。目前,我国中医院

转贴于论文联盟

校教育的学制状况是3年制、5年制和7年制并存。

招生政策不灵活。我国中医院校的招生对象长期以来均是直接从高中毕业生中录取,学生在进入中医院校之前,没有接受任何中医专业的基础训练,中医传统文化底蕴薄弱。中医人才培养与体育、音乐、美术和戏剧人才培养相似,但招生制度一直没有变化,若能招收有一定中医基础训练、中医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学生,经过中医院校系统的培养,一定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过度分化。中医院校的主干专业一般设有中医学专业、中药学专业、针灸推拿专业,教学机构也相应地设为3个独立的学院。学生自进入中医院校,便接受这种过度分化的专业学习,导致了专业知识结构的偏狭,难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医人才。由于中医院校教育移植于原苏联医学教育模式,课程设置上分化过细,教学模式实行先理论后临床,不符合中医药学科理论与临床不分、各科融合的特点。

由于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尚存在诸多问题,以致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适应中医药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中医药人才提出的要求,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我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与其他中医药高校一样,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沿用原苏联的医学教育模式,几乎没有变动,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制及招生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共同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大潮,学校也开始对原有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涉及招生、学制、课程、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局部的改革可谓持续不断,系统化的改革也在逐步开展起来。

20世纪末,学校原校长郑守曾主持开展了世界银行贷款教改项目—“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从此拉开了系统化中医药培养模式改革的帷幕。该课题对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首次提出了以“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为核心理念的新型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概念。同时,还相应地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如在实践教学中实行“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在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推行“循环两段式” 教学等,即把教学过程分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阶段,每次从理论到实践为一个循环,如此往复;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校坚持“边研究、边实践、边修正”的原则,把研究成果及时地付诸教学改革实践,使得学校中医人才培养现状得到了较大改观。由于学校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的特殊地位,这项课题研究及由此引发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动了整个中医药行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热潮,在我国高等中医教育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

21世纪初,伴随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的实施,学校又开展了新一轮系统化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次改革以学校部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院校教育—师承—家传”相结合的新型中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医药人才培养实验区建设为基础,将改革背景和视野从校内扩展至整个中医药行业,以培养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高层次临床应用型中医药人才为目标指向。与此前的改革相比,此次改革更加全面、系统、深入,步子迈得更大。其中,中医专业教改实验班成为最闪耀的改革亮点。

自2007年开始,学校在对中医名家子弟实行自主招生的基础上,首次开设“院校教育—师承—家传”相结合的中医专业教改试验班,探索中医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几年来,中医专业教改实验班按计划、分阶段地推进各项改革,截至2010年,一期改革已基本完成,二期改革正在顺利实施,三期改革也已经启动。

中医专业教改试验班一期改革旨在充分结合现代高等院校教育的优势与传统师承教育的精髓,尽力整合中医人才培养的社会教育资源、家庭教育资源和学校教育资源,培养具有深厚的中医传统文化、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和较强的中医临床实践能力的中医创新型人才。一期改革打破了传统中医院校教育封闭的教育体系,构建了融社会、家庭和学校为一体的开放式教育体系,以招生制度改革为起点,通过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招生与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相结合,选拔具有一定中医背景的高中毕业生进入教改实验班学习。培养方案以中医5年制培养方案为基础,配备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指导教师、中医经典学习指导教师和临床指导教师,夯实中医药文化基础,充分利用中医名家家庭教育资源,结合社会的中医资源,早期配备导师,使其从二年级开始至毕业期间多年不断线地接触临床,并充分利用寒暑假期,跟师门诊,真正做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

中医专业教改实验班二期改革是在一期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内涵改革,旨在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知识结构培养有新的突破,实现传统文化素质培养与专业素质培养的有机结合,职业教育与个性发展的完美统一。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主要途径,而必修课改革又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中医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二期改革重点是以必修课改革为切入点,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大幅调整,建立新的中医课程体系。主要措施有:将“古代汉语”“中国古代哲学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导论”“中外医学史”4门基础课程纳入必修课程,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和中医思维的训练;将原中基、中诊、方剂、中药4门课程整合成中医基础学及辨证论治学基础,并增设临床前基础训练课、临床思维训练课,各门课程单独设立,统筹安排,以实现中医课程的整体改革。

中医专业教改实验班三期改革着眼于中医人才培养的新趋势,力求在现有培养体系外寻找新的改革突破口,“中医高中预科班”是三期改革的主要举措。“中医高中预科班”又称“杏林班”,是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与中医药知识教育前移至高中阶段,旨在培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初步了解中医药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富有创新意识和立志于从事中医药事业的预备型人才。2010年底,学校已与北京宏志中学签订合作开设“中医高中预科班”协议,学校将在北京宏志中学选拔部分高中新生进入该实验班,拟开设“中国古代哲学基础”“国学导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医药学知识概论”4门中医预科课程,学生学完全部课程,颁发“杏林班”结业证书,经宏志中学推荐,通过与学校联合进行的面试后,参加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招生选拔测试。随着学校首个“中医高中预科班”的诞生,我国中医教育即将揭开新的一页。

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中医药学科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

转贴于论文联盟

医学模式转变和卫生政策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并随之不断变化完善。因此,进行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充分考虑以上因素的作用与影响。

中医药学科特点:中医药学基于经典而传承,源于实践而创新,它既是自然科学的分支,又脱胎于我国古代人文科学,且实践性很强,理论与实践紧密融合,有很浓郁的中国特色。中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表明,它是一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双重主导型的科学,体现了人文与科学的统一。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是指导中医药科学认识健康、治疗疾病、预防保健的基本理念和思维方式。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特别是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中医药在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等领域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优势。中医药学科的独有特点要求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也必须具有其他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的特点。

社会经济发展: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不仅要对现有中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而且还应该把它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中去考察。我国已经加入了wto,市场经济将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形式,高等教育将在市场经济中重新洗牌,这必然直接影响到新世纪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

医学模式转变:人类的医学经历了古代神灵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近代生物医学模式以及现代“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等不同发展阶段,医学模式的转变折射出人类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在不断提高,也反映出人类对医学人才的素质要求在不断提高,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范文9

在笔者对木雕、竹编、麦秆画、芦苇画等企业的走访中了解到,企业普遍感到越来越难招聘到合适的技术人才,一些掌握了技能的人才要么跳槽,要么自己创业,一些年轻人急于求成,不能吃苦,不能静下心来学习,在工厂没待多久便离开。据统计,东阳木雕行业的用工缺口还有一万多人,但据笔者了解,目前东阳木雕工的日工资平均为300左右,有些技术好的人员日薪可达500元,如此高的工资水平仍然存在招不到人才的现象。东阳竹编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从事竹编的技工,年龄大部分在50岁以上,很少有年轻人愿意投身竹编行业,东阳竹编行业面临青黄不接的尴尬,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此现象在传统工艺行业普遍存在,这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首先是学习周期长使年轻人望而却步,虽然木雕工的待遇高,但刚入行的一两年比较苦,每月也就一两千元,木雕至少需要两三年才能做工,年轻人急于求成,不愿花大量时间潜心学习;其次是本地人较少学习传统工艺,浙江经济发达,家长希望自己孩子上大学,不愿意他们从事传统工艺行业,所以导致本地人学习较少,来学习的主要是外省人,他们学会后许多便自己回家创业,人才流失严重;最后是传统工艺行业认可度不高,传统工艺艺人的社会地位不高,让他们感觉不到人生价值,因此难以形成行业吸引力。

据笔者了解,传统工艺行业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如麦秆画、芦苇画需要视力好的年轻人,员工大都40岁以下,技术工人绝大多数为初高中的学历,而一些年龄较大的艺人的文化水平则更低,木雕行业学徒文化水平也较低。文化素质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年轻学徒为了掌握一门手艺谋生,九年义务教育完成便拜师学艺,很少考虑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十分注重技能水平,认为文化水平对公司的发展并无大的影响,因此公司注重技能培训,而很少对员工进行一些文化素质培训。文化水平对产品的创作是潜移默化,技能熟练职能是技工,却无法成为大师。更为现实的问题是传统工艺人员在评工艺美术系列职称时,文凭条件一般要求中专、职业高中或相当高中学历,低文化水平将会限制行业人才的自我成长。在对一家芦苇画生产企业了解到,该企业有员工40人,年销量500多万,且呈增长趋势,公司经营人认为目前企业的产品比较缺乏创新,一些几十元的作品还是以模仿网络或杂志的画为主,只有一些参加工艺美术大赛的得奖作品是业主自己所创作。企业里只有四人掌握芦苇画的全部工序,其他学徒只会一到两个工序,他们的任务主要是完成自己的分工环节,很少有人自己创作作品,主要是模仿师傅的样品,学徒无创新思维,该厂曾接到日本的订单,但是创意还是由对方提供,工厂只负责按样板生产,这种方式无疑会降低产品的附加值,难以塑造企业的形象。同样,在东阳市的木雕城调查发现,木雕产品在创作题材和内容上基本上都沿袭了传统东阳木雕的形式,缺乏创新思维,一定程度上脱离市场需求,竹编产品亦是如此,仍是一些古老的样式和题材,缺乏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和需求,缺乏时尚,缺乏创意,这将限制了行业的发展壮大。

目前,社会对传统工艺人才的培养方式主要有三种方式:师徒传承占主要地位,家族传承日渐稀少,社会化教育方式有所偏差。

传统工艺行业的人才培养依旧是以师傅传承为主,有些是徒弟交学费学习师傅全部手艺,学会后便自己创业,有些是跟随师傅学习后在师傅工厂工作,这些人一般只掌握部分技能,也有一些徒弟在学习期间不发工资,只给生活费。具体的学习形式多样,然而,这种人才培养方式依旧存在弊端:首先是培养范围有限,一个师傅所能带的徒弟人数有限,一般为10人以内;其次,徒弟和师傅所学习的更多是技能,在创新上缺乏学习氛围。在当今产业化发展背景下,此人才培养方式依旧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家族传承这种古老的培养方式,不但保证了技艺的完整传承,同时也使得人才培养可以低成本进行。但此种方式传承人数有限,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子女可以选择的就业机会很多,子孙若不愿学习技艺,将导致技艺失传。在手工艺传授方式中,家传的方式变得越来越少见,家族传承断档的情况最为严重。在笔者对芦苇画胡师傅的采访中了解到,他的儿子目前在上高中,对儿子以后是否继承父业,主要取决于儿子自己。

工艺美术院校曾经是工艺人才培养摇篮,但是,随着上世纪90年代初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全国97%以上公有制工艺美术企业相继倒闭或改制,相关大专院校或被本科院校兼并或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专业调整,这些院校的教学定位,不再注重对传统工艺美术的教授。以我国成立的第一所艺术设计高等职业院校———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近几年的招生专业主要为广告设计类、环境艺术设计类、服装设计类、数字技术类、装饰艺术设计类专业,这些专业皆为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唯有陶艺设计专业与传统工艺有些相关,但课程主要还是以基础理论和设计及理论为主,主要培养从事陶瓷艺术设计的人才。长期以来,清华美院一直是全国各大本科院校培养工艺美术人才的龙头,以清华美院和四川美院为例,近几年的招生专业分为艺术设计类、造型艺术类、理论类三大块,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是能胜任美术设计工作和研究工作,能在企业、工艺美术研究所、各院校从事设计或教学工作。因此,教学上主要以理论为主,实践环节较为薄弱。这种教学方法能提高设计和创作能力,但若作为传统工艺人才的培养还远远不够。

根据《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的界定,传统工艺美术属性中包含两个重要内容:文化属性即(文化艺术性)和品质属性(技艺精湛),这客观上要求传统工艺人才应该具有综合的能力和素质。笔者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工艺人才应该必须具备三方面条件,即技能、文化和创新。技能是指必须要彻底掌握并领悟传统工艺的技法,正如黄小明所说“:技能是艺术的基础,作为东阳木雕传承人,必须娴熟地掌握东阳木雕各种技法,并对各类表现手法与形式了然于胸。”[2]文化是指必须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包括广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正确的世界观、独到的审美意识等多个方面。创新是指必须要具备创造能力,包括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新形势下,传统工艺人才的培养并非靠师傅、企业等单一力量便能完成,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传统方式,更离不开社会教育,同时也离不开政府等各种因素,只有完整的培养体系才能满足传统工艺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需求。

随着传统工艺产业化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剧增,仅仅靠师傅教授或者家族传承、企业培养已远远满足需求,因此有必要采用批量化的培养方式来解决这一难题。高职院校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己任,理应承担发展区域文化的历史使命,发挥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的职能。与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在办学上基本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模式,教学上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这与传统工艺的人才基本素质要求正好契合。此外,传统工艺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传统工艺发展良好的当地进行人才培养,将有利于产、学、研的有效结合。东阳木雕是全国四大木雕之一,在全国木雕行业里的规模最大。目前,东阳市内真正搞雕刻的企业大概有600多家,再加上雕刻家具的企业在内大概有1000多家。由于东阳木雕的应用面广,需求量很大,现在东阳的从业人员大概有4万多人[3]。随着东阳木雕产业的快速发展,木雕人才十分稀缺,于是,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广厦学院)依托中国木雕之都、工艺美术之乡的区域优势,开设了全国首个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至今已招收了200余名全日制学生。2011年,首届木雕班学生毕业,未到毕业就被一抢而空,有一位毕业生的作品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木雕艺术展”中获银奖。广厦学院自开设木雕专业以来,把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单一技能培养模式变为科学系统的知识和技能综合培养模式,为行业输送有较高文化修养、艺术修养的木雕行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在具体的人才培养实践上,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建立“工厂化”硬件设施为了实现校内实训基地工厂化、仿真化,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下,按照未来就业的职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产学合作、校企合作的方式,不断改善实训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目前已建成木雕技能操作中心、木雕艺术展示中心、木雕装配机器操作室、数控精雕实训室等生产性实训基地,满足了教学的要求。(2)建设专业师资队伍优秀的师资力量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保障,目前该专业共有教师10名,其中高级工艺美术师1名,讲师4名,工艺美术师5名;兼职教师4名,其中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1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名,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1名;技师职称的实训指导教师5名;特聘教授3名,分别是陆光正(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木雕传承人)、冯文土(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木雕传承人)、卢光华三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其中陆光正大师为专业带头人。(3)采用特色教学模式木雕专业不同于高职院校的其他专业,在教学上必须根据专业特色,构建适应岗位需求的教学模式。学院在教学上主要注重以下几点:第一,采用“边学边做”的教学模式,学生从入学就开始实行上午理论学习,下午到实训馆实训的教学模式;第二,专业课程实行“2个一致性”的教学方式,即课内实践项目与企业项目一致性,专业课程考核方式与企业考核方式一致性,真正做到职业教育与岗位“零接触”,让学生提前体验岗位职责;第三,实行“手把手”、“一对一”的指导,木雕专业课程中,由三十多年实践经验的实训指导教师和教学指导教师共同作为现场指导教师,实行“手把手”“、一对一”的指导,积极开展现场教学,使“教、学、做”融为一体;第四,开展校企合作,以来料加工的方式,为东阳木雕企业生产木雕产品,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生实训的材料,更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实践场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起到推动作用;第五,执行工艺美术大师带特长生的制度,由陆光正、徐土龙等工艺美术大师指导培养特长生,提高学生的技能,也为东阳木雕培养大师后备力量。

在传统工艺行业中,大多数是以中小型企业或家庭作坊形式存在,同时这些企业也有意识培养学徒。尽管师徒传承具有带徒数量有限、周期长等缺点,但手把手的教学方式却能保证学到真技艺。因此,在社会各种培训班、提高班追求速成的情况下,在急于求成的当代社会“,言传身教”的师徒制依然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历史上,师徒传承是手工制造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解放前江浙一带的学徒制就是典型的代表。在过去,学徒与师父之间要不有血缘、要不有地域联系,师徒如父子,确立师徒关系是相当隆重的事情,学艺期间一切听命与师傅,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不过在现代社会,师傅徒弟的地位是平等的,只是新时代的师徒关系大多建立在劳动合同的约定之上。按照现代石雕行业的规矩,学徒时间一般为三年,师父提供吃住,但不付工资,三年满师后根据个人的技术条件,留在作坊里继续雕刻,按月薪付给工资报酬,如个人技术条件好,也可自立门户继续招收徒弟。在大中型的企业中,为了保证师徒传承的高质量,高效率,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进:将培养徒弟的成绩纳入师傅的工作考核体系,对带徒成绩出色的师傅进行奖励,促进师徒利益一体化;从不同角度对徒弟进行专业能力的培养,可通过交叉拜师的方式培养徒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截至2010年底,浙江省有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1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33名,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200名,高级工艺美术师282名。随着传统工艺市场化的发展,这些数量远不能满足市场对大师的需求,再加上这些大师大都年龄较高,需要有下一代大师后备力量来传承技艺。因此,为了培养新一代大师,就需要当代的大师广收徒弟,传承绝技,其实这也是大师传承文化的责任。在政策上可以借鉴福州市有关做法:对获得国家、省级的工艺美术大师或高级工艺美术师,要求每人传帮带一定数量的学生,每月给予一定的补贴,鼓励支持工艺美术大师带徒,引导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有美学基础的人员拜师学艺。大师带徒实践案例很多,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冯文土在被评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木雕传承人后,在东阳开设了创作室,带了一批徒弟,其中一些徒弟已是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此外,每年都有广厦学院木雕专业的学生到大师工作室实习,优秀的学生会被留下来继续工作和深造。在大师带徒的政策上,广东省走在全国前列,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于2011年11月11日联合印发了《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示范工作室认定办法(试行)》。其中就规定了工艺美术大师的工作任务为:传承绝技,恢复、发展传统工艺美术品种,抢救、传承和保护传统工艺;创作精品,大师与继承人(传人)分别或共同设计、制作工艺美术精品佳作;培养人才,通过技艺传承、制作精品、资料整理、理论研究,培养能够继承传统技艺和知识体系,掌握实际技能的继承人(传人)[4]。此举从政策上鼓励和引导工艺美术大师传承绝技、创作精品、培养人才,属全国首创,对其他省市具有借鉴意义。

在笔者调研中了解到,传统工艺行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年龄多为40岁以上,他们经验丰富,技能熟练,但是严重缺乏理论知识和创新意识,行业的产品同质性尤为严重,这必然会限制传统工艺行业产业化的良性发展。因此对于这些行业的中坚力量,因对他们进行再教育,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可设立行业再教育基地,对从业人员进行再培训,或举办各种形式的进修班、高级研修班。如:东阳市2011年承办了中国工艺美术部级培训东阳木雕高级研修班,来自浙江的204名木雕艺人参加了培训,同时举办了全市中高级木雕技工培训班,参训人数132人,效果甚好;地处东阳的广厦学院在2012年初开设全国首届木雕成高班,首次面向社会招收木雕专业人才,开办了全国首届木雕成高班,这一举措,为培养高素质木雕工艺大师,振兴东阳木雕传统文化和提高木雕行业人才的学历层次、技术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范文10

前言

随着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环境的日益普及,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双语教学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武术独特的文化和技击魅力越来越彰显,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外人士到我国学习武术。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是培养武术对外交流师资的主要来源,由于受我国以往的教育体制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影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学生外语(一般为英语)的应用能力不足,致使他们在国际性的交流、学习和翻译我国武术的过程中存在着种种障碍,限制了武术的推广与传播。虽然双语教学在我国许多院校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但是,把双语教学应用于武术与民族传统专业课程的学校并不多,并且许多高校忽视了双语教学对武术与民传人才培养的作用与地位,认为双语教学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意义不大,不愿意尝试和探索双语教学,致使许多高校培养出的武术人才与社会需求不符,不仅缩小了学生就业口径,也阻碍了武术国际化发展。因此,双语教学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有何影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又该怎样体现双语教学呢?这些问题值得大家思考与探讨。

一、武术国际化

截至2013年,全球五大洲已有1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40所孔子学院和646个孔子课堂,注册学员达85万人。武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已经迈进孔子学院课堂,成为孔子学院体育文化特色课程。2014年3月,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访华学习武术,提到美国的很多学生都知道中国武术,也有学校在教中国武术,还建议两个女儿多接触中国武术,体验中国武术的魅力。2014年8月,中国武术协会分别与俄罗斯武联、意大利等国家的武协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推广武术段位制的合作协议书。武术段位制在世界范围的推广,将扩大武术的练习人口,进一步推动武术国际化发展。由此可见,武术逐渐成为我国于世界平等交流的文化立交桥,是国外了解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纽带,为提升中华民族在当今世界文化竞争中的综合实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成为构建我国文化安全屏障的一块重要基石。

二、武术国际化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武术快速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可以看出,武术在世界范围的迅猛“扩张”,促使武术在对外传播的同时需要大量既懂外语又懂武术的专门人才。而我国武术专业人才的缺乏以及由于面临许多的语言沟通障碍,使得国外人士对武术自身内部深层次的本质理解不深,严重影响了我国武术的对外传播和推广。但目前,许多高校并未重视这一点,忽视了双语教学在武术与民传专业人才培养上的作用与地位,因此,在许多高校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并未体现,使得社会对既懂武术又懂多国语言人才的需求与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有所出入。在这种武术与国际日益接轨的背景下,社会和市场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也要求与国际接轨。这就要求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生不仅要具备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一些新的能力。

(一)我国在满足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语言障碍是阻碍其对外传播的原因之一

为满足我国对该人才的需求,应提高武术与民族传统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其中包括英语的书面表达、口语表达、教学能力、交流能力和查阅外文文献能力,除了对其通识英语的加强外,尤其要加强武术专业英语水平,此外在加强专业英语水平的同时,要注重英语的教学和交流能力。把这种学生着重向武术文秘和国际武术人才方向培养。

(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是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传承的最佳途径

许多武术与民族传统专业的学生在进行交流,尤其是对外交流的过程中,没有把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以及武术的精华进行传播,使得许多国外学者学到的武术“有形而无神”,没有体会到其中的真正含义。除了要具备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在本专业领域内进行教学、训练、指导和对外翻译的基本能力外,还应通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以及一些基本的外文化,具有武术素养和过硬的专业技术,如能把握武术动作的攻防含义,技击特点并且能运用于实践。这种人才可以满足武术教育的发展需求。

(三)培养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生的表演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武术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的防身、健身和修身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所具有的艺术特征和民族特性在各类影视、综艺表演、动漫网游等文化艺术产品中得以彰显。特别是其文化艺术价值更是得到社会文化市场的额外关注,市场对武术表演产生了极大的需求。因此,应培养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生的表演能力,武术创编能力,尤其是影视、舞台、广场等武术表演的业务知识与技能,适应社会武术表演与艺术的需要。

三、双语教学是培养武术国际化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

双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应是系统讲授专业基础和前沿知识,同时在外语的运用中使学生学习掌握相关的外语专业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外语听、说、读、写“四会”能力[1]。也就是说,在武术与民传专业实行武术双语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在外语的运用中使得学生掌握相关的武术专业词汇和表达方式,不仅让学生的专业水平提高,而且学生的外语水平也上升,能运用外语来表达专业知识中一些深层的含义,也就是不管在技能方面,还是文化方面,都能运用外语进行交流、翻译和教学等。高校培养出来的这些人才,武术专业技能较高,外语水平也较好,是既懂武术又懂外语的国际化专业人才,是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这种教学的方式,也是国家培养武术国际化专门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

四、人才培养中双语教学的应用与实践

(一)明确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

高校能培养出大量的优秀人才,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很重要,人才培养模式的两个主要的要素是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措施[2]。根据社会对武术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在专业设置、教学目标、课程安排、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教师管理等方面都要充分体现双语教学,明确双语教学目标。当然,就体育院校的整体条件和培养对象来说,英语水平可能有所欠缺,所以,改进以往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的技术手段,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通过图、文、声等非语言行为,直观、生动、形象地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3]。

(二)制定教学大纲,规范双语教学

制定出教学大纲,核心是学生在达到现行大纲对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的前提下,专业外语水平或应用能力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4]。武术与民传专业大纲在学生掌握武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英语水平也要达到六级。将双语教学课程纳入到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知识建构中,增强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性[5]。不仅是术科课上要运用双语教学,在一些专业理论课中也可以适当安排双语,并且选择合适的双语教材,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规范双语教学课程。

(三)组织和开设双语实验班

从当前的整体环境来说,许多高校还是具备推行双语教学的条件。但为了能将双语教学长期推行,各个高校应在武术与民传专业中开设双语教学实验班,在专业开课前,对所有双语感兴趣的学生进行筛选,对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编成双语实验班实施双语教学。而其他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按常规的武术课进行教学。这样,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对武术国际型人才的需要,也能照顾到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的正常学习。武术教学是以小班形式进行教学,实验班也可按小班形式进行,人数少,便于双语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主观能动性。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范文11

论文关键词:自主学习;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教育理念的转变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通过他人“给予”而自发接受和使用的过程。所以,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应该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自己对学习负责,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具备参与学习所需要的知识、策略和能力,能够自信、自理、自律地独立进行学习。这一理念的根本点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的创新。

具体来说,基于自主学习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的转变:

(一)教育观念转变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只注重知识内容的继承,仅仅局限于“传道(灌输)、授业、解惑”。基于自主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则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建造,在意义建构中发展能力,以发现和应用知识为中心,因而是“启发(启示)、互动、发现”。

(二)教育目标的转变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实质上是在复制标准化的片面发展的陈旧知识的拥有者。基于自主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则是着力培养善于将分散存在的知识融会贯通、组合集成,创造出新的知识并付诸新的应用途径的创新人才。

(三)评估制度转变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以规范化、标准化的试题考核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实际是记忆)程度,“一卷定性”的可操作性强,但评估是静态的和片面的。基于自主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则重视动态评价,形成性考核,考核的重点在于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和知识运用能力,因而具有非标准化和非规范化。评估操作难度较大,但具有全面性和准确性。

(四)教学方式转变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面授重知识内容灌输、轻能力方法培养。学生被动学习,任务在于被动记住教师的讲解,人成了知识内容的载体,作为主体人的精神、个性被知识系统所阉割。基于自主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仅是启发者、引导者和助学者,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学生主动学习以意义建构来带动知识的摄取,并不断与原有的个体经验、知识技能相融合、重组,从而扩大已有的知识网络,不断地创造出新知识并将其付诸于实践予以检验,从而成为学生生存技能的有机成分(屈林岩,2008)。创新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由此培养的人才个性独立,人格完善,社会适应性强,具有创新精神和技能。

(五)专业和课程设置转变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是专业越分越细,门类越来越多,造就片面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是课程设置强调学科体系的系统化、完整性,因而具有自我封闭性和固态性。基于自主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则一方面强调专业设置贴近社会发展和满足学习者个体需求,注重专业设置的综合性和开放性,力图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课程设置强调服务于学习者知识结构的生成,因而具有交叉性和灵活性。

(六)管理体制转变

与灌输教育方式相一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采取集中式、多层次、单向性塔式等级结构,优点是易于统一指挥,缺陷在于多层次信息传递易导致失真,单向无反馈的信道中某环节阻塞,将导致信息中断、系统管理瘫痪,学生获取教育资源较困难,该种管理体制高耗而低效。与启发式教育方式相一致,基于自主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扁平式、少层次、多向性的交互结构。

二、基于自主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定位

与教育理念转变相一致,基于自主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于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习惯的培养,从而能够满足适应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新世纪对人才的需要,在大学教育教学中,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建立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科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优秀、富有创新精神的创新人才。自主学习应该是创新人才最基本的素质,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最核心的内容。

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是强调学生自己的理解和把握,强调学生对教学和科研的参与;尊重和维护学生的自主,就要强调考核方式的多样性,以求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所以,应该保证学生充分享有学习自由,包括组织学习内容,安排学习时间的自由,在学业安排上,学生“自助餐”应该多而“大锅饭”少,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特点构建知识能力系统。这就要求大学形成重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育思想和价值观,建立具有鼓励创新的校风和学风。从教育教学具体层面讲,要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在保证知识传授的基础上,着重增强学生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观念;要改变统一教学模式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在基本要求一致的基础上,着重发展学生个性的新观念;要改变单纯依靠教师为主导地位为主的教育观念,树立在保证教师主导地位基础上,着重拓展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新观念;要改变以课堂为主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在保证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着重发展“产、学、研”相结合,变“学中干”为“干中学”,变“静态学”为“动态学”,变“死学”为“活学”,加强“三基教育”,即“实习基地,实验基地、实践基地”教育,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观点;改变大学终极教育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多科性教学型教育观念,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相统—的一代新人,成为即会做人,又会做事,又会做学问,又会处理各种矛盾的复合型人才。

三、基于自主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内容

(一)大学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大学教育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即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突出学生的兴趣、自主参与、自主选择和创造性的思考,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这是发挥学生主体思维品质独异性的重要方面,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的真正发展,加强教育的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厚重文化底蕴、坚实理论修养、扎实专业知识与高超实践技能的高素质创新性理论与应用型人才。

(二)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必须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来指导教学工作,是建构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21世纪需要能够迎接世界的挑战,并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这种人才除了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优化的能力结构外,还应具有全面的优良素质。“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应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大学教育必须树立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的观,发掘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创造性品质,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倡导学生自主成才。

(三)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必须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人才培养规格

建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大学教育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基础宽厚、一专多能、和谐发展的复合型、外向型应用人才,培养方式由过去比较狭窄的专业教育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宽口径”培养转变,由单纯重视知识传授向同时加强能力、提高素质方面转变。培养目标应当从人才培养的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以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带动培养规格的多元化。人才培养规格从从培养知识型、职业型、专业型人才向培养学习型、创业型、复合型人才转变;把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创新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从而造就具有宏观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提高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四)强调自主学习,需要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

为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大学教育必须尽可能地优化课程体系,整合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要打破传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链式结构”模块,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对那些服务面较宽,体现学科基础的课程用平台结构组织,以保障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体现“厚基础”;服务面较窄且需一定灵活的课程用模块结构组织,用于柔化个性发展要求。具体操作可把课程按层次关系划分为若干层面:通修的校级公共课为第一平台,体现通修的知识要求;按学科大类的基础范围构建第二个课程平台,主要由本学科最重要的学科基础课和整合相近、相关学科重要的主干课组成,反映学科大类的共性,供学科大类所有专业共同使用,以体现“宽口径”有要求;第三平台是专业基础平台,在学科大类之下,按专业方向划分专业主干课模块,提供不同专业课程“套餐”供学生使用,以体现学科主线。同时设置专业方向辅助课程模块,供专业内外学生灵活选修,以柔化专业方向,培养多种规格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五)训练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创新意识,必须改进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经济学专业人才教育以能力为主线重构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从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加强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重视文、理等多方面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帮助学生懂得为人之道和掌握治学之道,在学会做人的基础上学会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使教育从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为主。为使实践性教学环节得以落实,基于自主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应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使理论教学时数与实践教学时数比接近1:1,从而使学生能有足够的学习时间来进行实际操作。具体应做到:

1、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单项实训是在不同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某一方面或某项基本技能训练。综合实训则是在学习几门相关课程后组织的集中实训教学,它要求综合运用相关知识、技能,完成岗位基本技能训练,以提高某方面的能力。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范文12

【关键词】文秘人才;培养;问题;对策

从目前发展来看,各大高校创设文秘专业旨在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文秘人才,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理想。在传统文秘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关注完整性、理论性以及系统性知识教学,课程教学内容较广,教学综合性较强,但是专业特色化并不是非常理想。陈旧的教学内容以及不合理的课程设置等等使得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想脱离,实际的课程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改革传统文秘教学势在必行,这就需要结合市场需求,突出文秘专业教学特点,坚持现代化教育理念,结合行业发展需求以及发展特点,完善教学体系,构建高效率教学师资,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一、文秘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目标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文秘专业的创办时间并不长,旨在于为党政工作机关、事业单位等培养文秘人才,在初期出现了文秘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实际的培养目标符合实际发展需求。随着近些年的日渐发展,我国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都不断发生变化,文秘人才培养工作却并没有发生变化,特别是党政机关的工作改革使得文秘人才只能通过公务员统一考试来进入到实际工作中,但是陈宫的可能性却并不高。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经济日渐发展使得大量企业对文秘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学校文秘人才的综合素质却无法达到企业实际要求,学校的文秘人才培养目标却并没有结合市场发展需求来进行调整,这就使得人才培养工作与市场需求存在着相脱节的现象,在教学方面呈现出创新能力的缺失,文秘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着不准确的现象。

(二)教师综合素质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实际上,大多是从事文秘教学的教师大学毕业后直接从事相关工作,这就使得文秘专业教师很少与社会、与市场接触,这就使得教师知识结构、教学观念等无法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大多数文秘专业教师都是相关专业转过来的,缺乏科研能力,再加上社会实践方面的缺失使得教师教学与科研相脱节,实际的教育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从目前来看,具备文秘专业教师进修的高校数量非常少,这就使得大部分教师并没有接受过非常正规的专业训练,大多教师是通过自我摸索实现的专业转型。高职院校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也并没有给予足够的机会以及经费,使得文秘专业教师缺乏社会实践机遇,使得文秘专业教师缺乏工作经验以及理论基础,实际的教学缺乏有效的支持,职称评定方面也存在着非常大的障碍。高职院校将文秘专业教师职称评定工作归属在文学专业方面,也就是说,文秘专业教师需要具备文学相关科研成果才能够具备职称申请工作,这就使得教师的教学工作与实际的科研工作相脱节,文秘专业教师为了能够更好地发展,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文学研究方面,并不重视教学工作,这就使得文秘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来看,一部分高职院校希望能够从企事业单位或者是政府工作部门聘请工作经验较为丰富的工作人员进入高职院校执教,但是由于学术能力、个人学历等方面的限制使得很少有人能够调入高职院校中从事教学工作,这就使得实际的教学连续性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

(三)文秘专业教学内容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从目前高职院校文秘专业教学来看,无论是教学体系,还是教学内容等都无法实现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学生综合素质并不符合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由于文秘专业应用性非常强,实际课程体系仍然是沿用传统理论框架,并没有结合市场发展需求来更新教学内容。在课程设置方面,过于注重理论知识教学,但是却并没有突出教学技能性以及教学实用性,在教学设置方面更加侧重汉语言方面的教学,这就使得文秘专业教学特色并不突出,庞大的课程设置使得教学体系缺乏科学性以及严谨性,涉及多种学科教学使得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从教学内容以及教材设置的角度分析来看,由于高职院校并不重视与社会相关单位的沟通,这就使得实际的教学内容过于滞后,老化、陈旧的教学内容并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再加上单一化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缺乏有效的工作技术,工作适应能力并不强。随着社会组织的多元化发展促使其对文秘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以及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高职院校目前并没有培养出符合社会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二、文秘人才培养对策

(一)构建科学课程教学体系。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核心内容,构建有效的课程体系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需要优化教学目标,构建模块化教学体系,革新教学内容,有效整合教学内容,避免出现教学重复或者是脱节等问题,实现课程的协调发展,优化课程教学体系。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划分成为若干个模块,在文化素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更加侧重法律基础教学、体育教学、文化课程教学等等,为文秘学生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提升学生文化素质;从秘书职业素质角度分析来看,主要是开展人力资源、文秘学、档案管理以及礼仪等方面的教学,通过针对性、应用性教学来提升教学效率,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从英语能力角度的分析,作为文秘专业的关键性部分,可以开设英语的精读课程、写作课程、听说课程等等,这样才能够实现专业术语、公共英语有效结合,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实现连贯性英语教学,培养出高素质的文秘人才。

(二)注重文秘人才教学改革。在文秘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转变传统人才培养方式,提升实际的教育质量。传统文秘教学大多采用“填鸭式”灌输性教学方式,这就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实际的课堂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转变传统教学方式,结合社会发展需求,改革文秘课堂教学。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育思想,尊重学生课堂学习主题地位,通过启发诱导式教学来不断开发学生智力,提升学生能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参与到训练和学习中。教师需要注重教学创新,转变传统“填鸭式”灌输性教学方式,注重教学灵活性以及教学多样性,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灵活应用研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以及情境教学等等,转变传统被动学习状态,为学生营造更加愉快、更加自由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此外,教师还需要结合教学内容,恰当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注重教学手段的创新,实现课堂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教学有效结合,提升课堂教学信息量,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更好吸引学生课堂学习注意力,提升文秘专业课堂教学效果。总之,文秘人才培养改革工作势在必行,教师需要转变传统闭卷考核方式,实现开卷考核、情境分析以及技能模拟等多项考核方式的有效结合,有效检查学生实际学习效果,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文秘人才。

(三)创新文秘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目标。从目前教学来看,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旨在于培养符合党政工作机关以及事业单位所需求的专业性人才,结合实际培养需求来构建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诸如,区域经济发展较为发达的地区,高职院校可以综合该地区人才市场对于文秘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转变传统服务型以及文书型文秘人才培养方式,明确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升文秘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结合社会发展需求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需要重视优化文秘专业教学体系,改革教学实践环节以及教学实践内容,为实际文秘专业教学提供有效的保障。高职院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好办公自动化、档案处理以及文秘实务等方面的实践教学工作,不断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以及人文素质,实现职业特征、社会需求等的有效考核,构建更加完善的教学考核体系。高职院校还需要结合文秘人才实际需求来构建实训教学工作基地,通过情境式教学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际的工作流程以及工作环节,实现虚拟信息与模拟场景的有效结合,明确学生工作人员,不断提升学生计算机技术能力以及专业管理知识,通过分角色模拟学习的方式来使得学生明确工作任务,进而构建良好的社会关系、社会角色以及社会环境等等,为学生之后的工作提供方法以及技术指导。总之,在进行文秘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文秘技能来实现强化性教学,同时还需要结合文秘就业需求来培养学生工作能力,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的重要作用,结合数字校园的相关教学资源来有效扩充教学内容,使得现代化教学手段融入到备课环节、授课环节以及辅导环节等等,提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给予学生更加直观、更加有效的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提升文秘专业课堂教学有效性。

(四)构建更加完善的职业评价体系。高职院校在文秘教学改革过程中,不仅需要改革传统教学方式,还需要结合实际需求,转变传统单一化考核方式,结合学生学习能力、技术能力等等,实现技能考试与常规性考试相结合,提升文秘专业人才评定的科学性,进而构建更加完善的职业评定工作方式,促使学生能够不断提升个人综合能力,在学生获得专业文凭基础上来获得更多相关能力证明证书,诸如,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书、普通话证书以及机动车驾驶证书等等,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能力、专业技能以及证书获取情况等作出更加具体、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评价,对学生的能力给予更加规范、更加全面以及更加科学的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主动性,给予学生职业能力足够的认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以及市场竞争力。

三、结语

市场经济日渐发展促使文秘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转变传统人才培养方式,结合文秘行业发展趋势以及社会需求,树立现代化教育发展理念,注重现代化课程建设工作,构建高素质教师工作队伍,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费丽萍.市场细分:高校文秘人才培养新视野[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3):106-110.

[2]陈澍.高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6):154-156.

[3]韩艳.浅谈高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J].投资与合作,2014(10):362-362.

[4]何海宴,刘满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视野――基于苏北经济发展和高校生源特征的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0,12(3):36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