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区域农业发展

区域农业发展

时间:2023-07-10 17:35:08

区域农业发展

区域农业发展范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布局特点和发展前景,了解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

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

三、教学难点

1.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除了教师讲述之外主要采取共同体合作的方式进行,共同体为班级内固定的小组,前后左右距离较近,方便讨论,固定形式使得每次合作成绩可以累计,学生积极性比较长。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PPT、视频。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这节课学习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个《家在东北》MV,来感受一下东北地区的风土人情。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起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求知欲。

【教师】我们一般情况下发展区域农业的步骤是先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这样可以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大方向。

2.回顾相关知识

【过渡】在学习东北地区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必修二学过的农业区位的选择有哪些影响因素?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链接必修二知识,学习本节课内容。

3.地理条件

【教师】我们就按照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顺序来分析东北地区的区域农业发展,首先我们来看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出示东北地区位置图)

请同学们描述一下东北地区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

【学生】回答。

【教师】我国最北的一个县漠河县就位于黑龙江省的最北面,我国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

(出示中国温度带划分图、中国干湿代划分图和哈尔滨地区全年平均降水与气温图)

根据这些信息请同学们以共同体的形式讨论东北地区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

【学生】共同体讨论并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共同体讨论使学生形成团结协作精神,并且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开拓思路,从而得出更全面的答案。

【教师】我们可以看出,东北地区大部分为中温带,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所以我们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类型为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过渡】学习完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我们来看一下气候对于东北地区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有哪些,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是影响东北地区的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第二个是影响当地的农事活动,春种夏管秋收。第三个是影响农作物的品种选择,只能选择喜凉作物。最后一个是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季节,主要是在4到10月,其余5个月为农闲时节。我们通过分析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知道了热量条件是东北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性因素,但是这种热量条件也有一些有利影响,所以同学们以共同体讨论一下热量条件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什么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学生】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共同体讨论使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主动学习。

【教师】刚才我们说东北地区农作物生长季节为4到10月份,那这样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

【学生】回答。

【教师】下面我们来学习东北地区的地形地貌,我们可以看到东北地区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地貌格局,呈北、东、西封闭、向南敞开的半环状分布。

【教师】我们看图4.3知道东北地区西部平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中部的松嫩平原和东北的三江平原面积广阔,占了全国平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四周是山地环绕,森林资源的蓄积量也占了全国三分之一左右。东北地区山地、平原高原地形都有,所以适合发展多种农业经营。

(出示东北地区黑土图片)

【教师】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全世界共有三大黑土分布区,我国东北地区,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和乌克兰地区,黑土的广泛分布使得东北地区土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非常高。

【过渡】刚才我们学习的是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下面我们学习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大家阅读第62页上面三段话,归纳东北地区社会经济方面的三个优势。

【学生】共同体讨论并完成第62页活动。

4.农业布局特点

【教师】下面我们来学习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特点。

(出示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

根据这幅图来分析一下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局气温分别有什么分布规律。思考东北地区自然条件的南北向地域分异和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根据东北地区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将东北地区划分为三大区域,分别是耕作农业区、林业和特产区、畜牧业区。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讨论出它们的分布区和特点。

【学生】共同体讨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自然的品质。

5.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教师】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它的商品率达到了60%,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三分之一,尤其是三江平原,商品率非常高,所以说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它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个是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还有一个是地区专业化生产,我们先看第一个特点,就是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教师】东北地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也就是50年代初期,都是一片荒地,尤其是三江平原,50年代以后这里进行了开垦,我们以黑龙江为例来看一下,(出示黑龙江垦区土地利用状况)我们能看到这样大面积的耕地就非常有利于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使得这个地区的商品率达到了80%,每年向国家交商品粮600多万吨,产量非常高。

【教师】第二个是地区专业化生产,专业化就是因地制宜的建立和发展各种产品农业生产基地或集中产区,每个地区各自着重发展少数几个突出部门或作物,并称为以某一种或少数几种农产品占压倒优势的专业化生产区。我们看看东北地区的专业化生产。

(出示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图)

这幅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在松嫩平原,主要是种植小麦,而且是以春小麦为主,在辽河平原和松花江流域主要种植水稻,所以根据不同地区的水、热、土壤和地形来进行水稻、小麦和玉米的专业化生产,这就是地区专业生产。

6.农业发展方向

【教师】各地区在发展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东北地区生态环境退化有哪些表现呢?

(出示东北地区生态退化图片)

主要有水土流失、黑土退化、土地沙化碱化、草场退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等问题。这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呢?直接原因是破坏植被,根本原因是人口激增,怎样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呢?要因地制宜,我们来看一下各区的发展方向。阅读教材第67页,填写表格。

【学生】填写表格。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7.小结

【教师】好,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分析农业区域发展的一般步骤:

(1)分析该地区的自然环境。

(2)分析该地区的优势农业资源。

(3)分析该地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

区域农业发展范文2

关键词:校农合作;技术服务;实践教学;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41-03

农村职教中心办学的重要职能之一是:“服务当地三农,支撑区域经济发展。”随着农村产业化进程的加快,逐步形成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条,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引入,实现了农业的蓬勃发展。新兴农村产业结构与贫乏的专业技术之间的矛盾,严重制约了农村产业的发展,缓解这一矛盾的重任,历史性地落在农村职教中心的身上。二十几年的专业课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依托当地产业、服务当地产业、引领当地产业,做到产教结合,才能体现农类专业办学优势,彰显农类专业的生机与活力。

一、农村产业发展与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的关系

“农村产业”和“农类专业课教学”本是两个不同的行当,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农类专业必须进行改革,这样才能培养出与农业产业相适应的专业技能人才。一方面,农村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技术人才,农村产业的多样化、集约化经营加快了农类专业课改革的步伐;另一方面,通过专业课教学改革可以培养出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管理的高素质人才,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并推动农村产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相依赖、互相促进。

(一)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支撑了区域农村产业的科学发展

农类专业课教学在引领农村产业发展上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为农业产业发展指引方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种植新技术不断改进,种植新品种不断推广,“嫁接”“保护地栽培”“无土栽培”“生态农业”“绿色栽培”等新的种植专业术语让传统的农民无所适从,种了几辈子的地,突然间啥都不懂了;“津研系列”“泰丰园系列”的黄瓜品种,“辽椒系列”“长甜系列”的甜椒品种,“L401”“L402”“以色列”“金棚系列”的番茄品种等成百上千的新品种摆在农民面前,他们无从选择。哪个品种更适合自己的土地,哪个品种高产抗病,更适合区域栽培,他们满眼迷茫。作为农村职教中心的专业课教师,需要了解地域农业特点,引领先进的农业技术,为地域农业发展指明方向,为当地农村量身打造一套科学的农业发展方案,这是农类专业教师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2.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同样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由于历史的原因,农业生产者绝大多数都是文化层次低的农民,在过去他们凭靠勤劳和智慧推动着中国农业的缓慢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产业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历史的生产方式和生产中积淀的经验,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他们需要新知识、新技能的引领;传统的生产个体,难以抵御市场竞争的风险,自身专业技能的缺乏,使他们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常常力不从心,他们迫切需要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来提升自身的素质,需要规范、及时、科学的专业技术服务来助推农村产业的发展。县级职教中心的地理优势、技术优势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可能。

3.为农业产业发展培养技能人才。从农业产业的整体来看,传统农业面临重大挑战,诸如:种植手段现代化,品种选择科学化,生产加工规范化等。这些问题不能及时妥善解决,必将影响农村产业的良性发展,而这些问题不是传统农民通过短时间的培训所能领悟和解决的。这需要大量的懂技术、有思想、肯吃苦的专业人才投身农村产业发展,通过他们的传、帮、带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县级职教中心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对故土的情感,这些孩子学到技术后投身农村产业的可能性最大,所以说职教中心为农村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较其他学校更为可能。

(二)农村产业发展奠定了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的基础

农村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突出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农村产业的发展为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奠定了广泛的基础。受传统思想的舒服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从事农村产业的人地位卑微,所以希望走出农村到城里去生活,只有这样才算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因而农村的家长反对孩子学习农业技术。农村产业不需要文化和技术的观念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人们不愿意学习农类专业技术。随着农村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严峻的现实在向传统意识做着无情的挑战:诸如都同时种黄瓜,传统的做法是春育苗、夏栽植、秋收获;新的栽培技术是在温室内育苗、移栽,嫁接立体式栽培、无土栽培等,这些栽培技术蔬菜不但高产抗病、效益也是可观的。但这些技术农民不懂,这时他们迫切需要掌握新技术,他们就会主观地、自发地去认可农业专业技术的重要性。新的专业技术在农村的普及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对老百姓的思想意识形态的教育,这使他们自觉地、主动地接受农业技术教育,也使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成为可能。

2.农村产业的发展为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实训条件。农业技术教育需要充分的实践做支撑,而中国现在的职业学校,尤其是农村职教中心,学校现有的实际操作条件难以满足专业课实践的需要,尤其是蔬菜专业。由于房地产业的兴起,学校很难再拥有一块成规模的试验田让学生在学理论的同时也能亲自实践操作。正是农村产业的发展,才使农民对专业技术有了迫切的需求,使得农类专业课实践教学和农村产业互相“牵手”成为可能。诸如:在讲授蔬菜病虫害防治时,就可以把学生带到附近农民的蔬菜温室大棚,进行现场诊病、现场治病。这就学校而言收获的是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学生而言学会一种或几种病虫害防治技术,就菜农而言他们获取的是免费的技术服务。再如:讲黄瓜嫁接时,我们可以到农村温室大棚和菜农一起进行嫁接,让学生在生产中掌握技术,在和农民一起劳动中推广技术。劳动中学生不仅品味到学会一门技术的快乐和价值,从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能及时把我们所教的专业知识转化成了生产力。可以说农村产业科技化发展为农村职教中心修建提供了一个更广泛、更经济的实训基地。

3.农村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农村产业逐步呈现“科技主导、技术支撑”的态势,农村生产和生活中出现的许多实际问题,成了专业课教学改革的崭新课题。因为温室大棚的大面积修建,逼迫我们尝试温室大棚蔬菜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随着农产品深加工对原材料需求量的增加,就需要农村科技工作者尝试推广更高产的新品种和研究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新技术。正是农业生产中出现的这些新问题,给我们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给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可以说农村产业科技化进程推动着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

二、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与区域农业相融合应该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一)情感障碍与专业课教学改革的关系

现在的学生大都对农村劳动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怕脏、怕累、怕没面子;农民对职教中心的学生存在偏见,好逸恶劳、没有能力;专业课教师在进行改革过程中,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思想教育、规范的技术教育、系统的纪律教育,让他们从心里树立责任意识、荣誉意识,切实把实践教学活动当作职教学生服务当地农民的神圣使命,重塑自己的良好社会形象,做到积极主动,自觉实践。在实践内容的设计上,尽可能从最简单的做起,保证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做好,确保农民满意,从而逐渐取得农民对我们的信任,消除农民的疑虑,支持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改革。只有学生有热情、农民肯欢迎,专业课的教学改革才能顺利进行。

(二)专业课设计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不能单纯的增加实践课的课时数量,而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设计专业课的内容,农民需要什么技术我们就讲什么,农民什么时候需要我们就什么时候满足。这样就增加了专业课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农村职业教育要培养实用人才,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专业课内容设计是关键。原来很多的专业课教学内容已经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符或者在当地农业生产中没有实际作用,不能适应当地农业生产的需要。在农类教学改革中,我们要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编排校本教材,并及时补充新的蔬菜栽培技术、引进新的优良品种,使教学更具针对性,科学地将农业类专业课程按实际需要,设置科技含量高的现代种植技术、现代养殖技术和农村家庭经营三个综合性专业课程群。做到在学校所学的到家里就能用得上,课堂上所讲的到农村就能实践,这种与当地农业发展高度吻合的专业课教学,学生才能喜欢、农民才受欢迎,社会才会认可,农类专业教学才会有生命力。

(三)教学模式改革与学生专业技能提高的关系

在教学模式上,专业课教学要坚持走实践教学的思路,把理论教学和生产实践充分结合,这种结合的最有效切入点就是“校户合作”。我们在专业教学改革中要选择一些有规模、有基础、有认识的农户签订长期的实训协议,形成相对稳定的实训基地。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专业教学项目,到农户家中边学技术边实践,边实践边培养职业感情,这样就能实现教学中提高专业技能的目的,职业教育的真正魅力就会在实践中得以实现。

(四)学生专业实践与区域生产规律的关系

蔬菜专业课教学实践主要在田间、温室、大棚中进行,受时间季节的影响较大。加之辽西地区十年九旱的实际。因此要让学生学到真正的实用技术,必须根据地域生产规律,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抓住各种蔬菜栽培季节,充分利用广大农村的生产现场进行专业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开拓学生视野,丰富教学内容。

区域农业发展范文3

关键词:农业;科技进步;发展;农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233131

在科学进步发展的今天,农业科技已经完全的渗透到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在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缓解农业生产环境压力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业科技的进步已经成为现在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和有着决定性的因素。

1 我国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从过去的几十年到现在,我国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是很让人震惊的,我国从最初的温饱难以维持慢慢发展到人工杂交的技术研究成功,干旱地区的人工降雨,大区域的飞机喷洒农药,这些耕作方式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耕种方式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从最初的人力和利用牲畜来劳作,发展到半机械化农业,发展到现在部分区域实现全机械化农业,这些进步全部都离不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研究发展,可以说农业科技的进步可以直接影响到我国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我国劳动农民的生活水平。

2 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的制约因素

其实在我国的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的F在,在我国农业生产当中对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还不够广泛,因为我国的农民平均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农业科技的进步不够了解,受我国农业传统文化和传统种植经验的限制,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农民不愿意接受新的农业技术改革。在目前我国农村存在着进城务工的潮流,这样农民就几乎没有时间来研究农业科技的发展。在我国农业科技上研究的人员现在越来越少,现在的社会风气和社会发展需要,年轻一代的人们更加关注的是金融、管理等方向来定位自己以后的目标,加上农村的孩子进入大学之后家人不能正确的理解农业科技的这一专业,往往不会选择。

3 农业科技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

其实农业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发展行业,国民的生活水平直接受到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科技水平又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所以政府一定要非常重视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加大宣传力度。需要挖掘农业科学界的有用人才,在大学开设农业科技相关专业课程,提高农业科技相关职业人员的福利待遇水平,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中。同时更要重视农业科技人员研发出来的成果,可以设立相关的可研证书和一些物质上的奖励,给一些优秀的科研项目给予支持,让其可以成功的实践应用到我国农民的农作中。相信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一定会日益精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一定会迅速的发展起来,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可以提高一个档次。在我们的区域农业发展中一定要深化农民的创新意识,才能推进农村体制的创新,要不断创新才会有新的发展方向,才可以更有利的发现新的领域,农业科技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农业发展中不仅仅是对自然作物耕种和管理上的一个改变,也包括对农业耕种体制上的一个改革。我国自古以来都偏向于传统的“小农模式”,这种模式随着现在时代的进步是需要进行优化和改进的,想要改变这一状况,可以让专业的人士测试土质来确定最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来进行大批量的种植,这样既方便后期的管理又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这样农民的收入也会增加,区域农业水平也就会上升,新的体制有很多,需要勇于面临创新改变,为农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4 结语

我国的农业科技进步已经极大的促进了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这个是毫无疑问的,早我国历史发展的农业潮流中,区域农业的经济发展必须由农业科技的进步来促进。再看农业科技的发展对我国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的作用时,应该看到如何利用农业科技的进步来带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道路,这不仅仅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更需要我国农业产值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对农业科技的知识普及上,可以为我国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打下一个良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区域农业发展范文4

关键词:粮食核心区;特色产业;农业功能

中图分类号:F1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1)04-0086-04

农业,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始终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河南是我国悠久而传统的农业大省,是全国土地耕种强度最高、农副产品供给能力最高的地区之一。河南省无论是粮食生产,还是肉蛋奶菜产量和特色农业发展,在全国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国家已将河南列入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农产品主产区,支持粮食核心区建设,支持特色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同时,国家还会对河南省的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此,河南省要有高度的责任感,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粮食核心区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拓展农业功能,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一、搞好粮食核心区建设

河南是当今中国最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的主体范围,确定在黄淮海平原、南阳盆地和豫北豫西山前平原的95个县(市、区),控制着全省耕地面积的83.5%、基本农田面积的85%,其中国家认定的粮食生产大县70个。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经过10多年的努力,粮食生产的支撑条件明显改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进一步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综合效益显著提高,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稳定增长的核心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示范区。规划到2020年,通过对现有高产田进一步巩固提高,使粮食亩产平均提高到2100斤水平,吨粮田面积由现在的近1000万亩扩大到2500万亩;对3200万亩中产田实施高标准开发,使其粮食亩产提高到1800斤以上;对1800万亩低产田实施综合改造,使其粮食亩产提高到1600斤以上。到2020年,在各种生产要素具备、没有不可抗御的自然灾害、农民种粮积极性充分调动的前提下,确保全省粮食净增260亿斤,总产量达到1300亿斤,调出原粮和粮食加工制成品550亿斤以上。其中,黄淮海平原区增产203亿斤;山前平原区增产19亿斤;南阳盆地增产38亿斤。这既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任务,也是河南作为人口大省消费和食品工业大省发展的实际需要。

进行粮食核心区建设,实现河南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300亿斤或新增300亿斤的目标,主要潜力在于中低产田改造。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多年来,受非农建设占用、生态退耕、自然灾害损毁等影响,加上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等,耕地资源在逐年减少。在耕地资源日益严峻的形势下,突出抓好中低产田改造,不仅是缓解人地矛盾、长期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根据投入产出理论和农业生产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高产田促进粮食大量增产是不现实的,而通过中低产田改造来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却是可行的。目前,河南中低产田所占比重高达60%左右,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没有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中低产田亩产率很低、单产又很不稳定,这表明中低产田改造的潜力很大、粮食增产的潜力很大。从实践来看,每改造一亩中低产田,可平均增产150~200公斤的粮食生产能力。在高产稳产田增产潜力已得到比较充分发挥的背景下,中低产田改造责无旁贷地成为粮食稳定增产的主力。因此,必须以加大中低产田改造为抓手,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其一,健全稳定增加中低产田改造投入的长效机制。一要加大对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力度,提高农田水利建设投资的比重。针对粮食比较效益低的状况,按照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体制的要求,依据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的总体目标,大幅度增加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在中低产田改造上投入更多的资金;二要激励农民投资投劳的积极性。稳定农户的土地承包关系,进一步明晰农地使用权的产权界定,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的行为,切实保护农民的耕地永久使用权和一切应有的务农权益;三要开投资渠道。中低产田改造完全依靠财政投资和农民投入并不现实,应积极通过发行金融债券、吸收社会闲散资金、争取银行贷款和国际援助、鼓励工商资本投入等多种措施,增加中低产田改造的投入渠道。

其二,加快科技进步和水利建设,促进适度规模经营。一要强化粮食增产的科技支持政策。把“主攻单产、提质提效”作为粮食稳定增产的重点,不断增加粮食生产的科技投入,大力支持生物技术、良种培育、丰产栽培、农业节水、疫病防控、防灾减灾等领域的科技创新,积极发展新型肥料、低毒高效农药、多功能农业机械及可降解农膜等;二要强化项目支撑。搞好规划,集中连片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实行田、水、路、林综合治理。推测土配方施肥和保护性耕作。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加快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加强重要水源工程建设;三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为持续增加耕地投入创造条件。

其三,将中低产田改造放在统筹农村发展大视野中。进行中低产田改造,一要与土地整理相结合。积极将适宜于建设基本农田的废弃地、废弃路、旧村等土地整理项目,纳入中低产田改造范畴,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二要与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要把中低产田改造为高标准农田,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和着力点,综合运用基建、生物和科技等措施。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和组织化,实现统一机耕、统一播种、统一灌溉、统一施肥和统一机收;三要与村镇规划相结合。积极促进农业区域化布局。把中低产田改造项目选择在面积集中连片的区域,选择在远离工业集聚区、干线公路和村镇建设规划等需要占用耕地的地方,将其打造成“田成方、树成行、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稳产高产农田。

其四,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工程监督管理。一要开发保护并重。提高农业生态承载能力,稳妥推进中低产田改造,不过度开发。积极进行生态防护林工程体系建设,减少风沙、酸雨、干热风等不利影响,减轻水土流失和耕地沙化,提高土壤的蓄墒能力;二要防治并重。加大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力度,以改善流域生态质量为重点,进行农业环境综合整治。加大人工影响天气基本建设的投入,加强灾害性天气和地质的监测预警,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水旱灾害损失和污染危害;三要建管并重。强化农田水利建设质量的监督,加强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的管理。对项目区内的井渠、管网、树木及浇灌设施,通过明晰产权、市场化运作等使之受益并用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养护,确保

农业投资工程效益的持续发挥。

其五,创新体制机制,确保支农资金安全和高效。在规划环节,以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为统领,根据区域主导功能定位,科学制定区域中低产田改造规划,统一组织实施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水平。在保障环节,完善粮食核心区政绩评价机制。实行产粮大县地位动态淘汰。加强粮食增产激励,实施“稳定基数、奖励增量”的政策。创新投资机制,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鼓励农民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鼓励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中低产田改造。创新农田设施产权管理机制,提高农民对农业设施管护的积极性。在协调环节,协调好有关部门和利益主体的经济关系,建立专业中低产田改造机构,高效率进行中低产田改造。加大监督检查和奖优罚劣力度,确保支农资金安全运行和高效使用。

二、加快特色农业发展

农业的发展,有特色才有优势,有特色才有市场,有特色才有竞争力。河南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农业资源和农产品丰富多样,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为农产品特色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河南属于北亚热带向南暖温带的过渡区域,南北气候交替,光热水土资源丰富,使得河南宜农生物物种资源极为丰富。而且,河南人民在漫长的农业发展历史中积累了大量独特的农业生产技术,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文化,厚重的农业历史文化也是特色农产品发展的宝贵资源。改革开放以来,河南不断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积极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注重发挥农业的区域优势,使特色农业不断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已初步形成,这为河南新时期进一步加快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是初步形成了豫北、豫西北地区土壤质地偏粘、肥力水平较高、小麦生育期特别是抽穗后降雨量偏少、光照相对充足的优质强筋小麦种植区;豫南淮河沿岸中低产沙土地和稻茬土区的弱筋小麦种植区;豫中、豫东和豫西南以中筋小麦为主、兼种强筋小麦的种植区。

二是形成了不同的玉米优势产区。饲用玉米优势区分布在从东北到西南的黄淮海平原及南阳盆地。青贮玉米作为养牛、养羊的青饲料,重点布局在养牛、养羊集中的地区。工业加工玉米优势区,包括高淀粉、高油玉米等,重点布局在淀粉、味精、酒精等加工企业较为集中的地市。食品加工玉米优势区,主要集中在城市近郊和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周围。

三是基本形成了豫东、南阳盆地和豫北三大棉区,种植面积分别占全省总种植面积的68%、19%和11%。

四是形成了西部黄土高原和东部黄河故道两个苹果优势产区。两大苹果产区的果园面积合计达92.69千公顷,占全省苹果果园面积164.45千公顷的56.4%。

五是肉牛和肉羊带已经大致形成。商丘、南阳、周口、驻马店、平顶山、许昌、洛阳、三门峡8市所属的32个县为河南省牛肉主要生产基地:郑州、开封、商丘、周口、南阳、驻马店、许昌、安阳、鹤壁、新乡、焦作、三门峡、济源等14个地市所属的34个县(市)为河南省肉羊的优势产区。

同时,河南形成了一批标准化特色农产品种植和养殖基地。目前,已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区)四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项目581个,涉及粮食、油料、蔬菜、水果、畜禽、水产、花卉、食用菌、中药材、林产品等。重点发展了新郑大枣、灵宝苹果、信阳毛尖、西峡猕猴桃、山茱萸、中牟大蒜、泌阳蘑菇、鹤壁肉鸡、龙云蔬菜、原阳大米、新乡强筋小麦、漯河生猪、焦作四大怀药、平舆白芝麻、鄢陵花卉等突出地方特色的农产品项目。

河南还初步形成了一批知名的特色农业品牌,这些品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企业品牌方面,如,漯河龙云集团通过对无公害农业生产的严格标准化管理,打响了“龙云无公害蔬菜”的品牌;信阳市依靠“信阳毛尖”的知名原产地品牌优势,催生出“文新”、“五云”、“新霖”等知名企业品牌;卢氏“山特牌”绿壳蛋等知名产品。在原产地品牌方面如,河南的一些著名传统特色农产品如洛阳牡丹、新乡金银花等,已取得了原产地标记;方城县的“方娇”牌小辣椒在国家商标局注册,其品质超过国家一级标准;固始的“固始鸡”、“固始鸡蛋”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原产地标记认证。

虽然河南发展特色农业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还存在着不少制约因素,如农民的教育水平偏低,农户生产规模小、布局分散,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民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等。由于这些制约因素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河南在特色农业的发展中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特色农产品开发的产业链条短而单一;名牌产品少,对原产地品牌开发和保护力度不够;特色农产品的经营管理粗放,基层政府的服务功能有待完善;地区农业的主导行业和主导特色产品不够明确,特色农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有待调整等。

当前,河南正处在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时期,必须加快步伐发展,努力实现特色农业发展的大跨越,这对于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河南特色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可表述为:以服务农户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提高农业的分工、市场化和产业集群化为主要手段,进一步调整农业的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积极促进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开发进程,在纵向、横向上延长和拓展农业产业链条,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形成一批驰名中外的特色农产品原产地品牌和企业品牌,不断增强河南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河南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为此,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统一要求与分类实施相结合。由于各地在区位环境、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实施。要在“新、特、优”上下工夫,增强特色农业发展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区位特点,明确产业定位、布局定位和功能定位,结合主体功能区划,制定实施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在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工作安排上,各地要各有侧重,从自己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人手,实施重点突破,务求实效。要长短兼顾、远近结合,既要打攻坚战,着力解决当前制约特色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又要打持久战,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为传统农业向现代特色农业根本性转变创造条件。

第二,保护和整合特色农业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必须增加对特色农业资源保护的财政资金投入,严格保护特色农业集中地区的生态环境;加强对传统种养殖物种、传统生产工艺等潜在特色农业资源的抢救和开发,建立各级特色农业资源基因库;完善特色农业资源保护立法,并严格执法;组织开展特色农产品原产地命名、品牌标注等工作,并实行依法保护;依托并整合特色农业资源,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开展特色农业发展区域规划,加强政策引导,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快农业功能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通过农业功能的拓展,进一步提升特色农业的综合效益。

第三,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特色农业,必须加强对特色农产品开发相关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倾斜,合理配

置资源,提高特色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要努力搞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增加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资金,加快大中型灌区改造,加大节水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喷灌”、“滴灌”,推农业机械化、抗灾防灾。坚持山、水、林、川、路综合治理,认真实施天然林保护,抓好造林绿化工程,为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构筑生态屏障。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提高污染物处理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创新和推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实现区域农业生产循环化和无害化。完善农产品市场销售网络,加强乡镇集贸市场、城区农贸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加强农村通讯网建设,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第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特色农业,必须大力扶持农产品龙头企业成长,提高特色农业附加值;集中扶持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引导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加强配套服务;加快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提高农户的标准化生产意识,积极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增强对特色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信贷支持,增加信贷投入规模,完善特色农产品保险制度,构建特色农产品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支撑体系;扶持特色农产品龙头企业发展,将企业品牌和原产地品牌的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快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式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企业化、品牌化转变。

第五,健全特色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必须建立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益的生产方式。因此,要加大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力度,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能力建设,鼓励并引导企业、非营利组织和个人对农业科研活动进行投资,建立对农业科研投入的长效机制;制订农业人才规划,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保障农业科研人才队伍的稳定;加大特色农业科技研发,尤其要加强对特色农业小品种、小产量农产品的生产、收获机械的研发和生产,实现特色农业生产资料的产业化和特色农业生产技术的标准化;加强绿色农业技术创新,提高特色农产品生态质量;健全特色农业技术推体系,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工作。

第六,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特色农业,必须切实保护好农民利益。通过乡镇体制改革和基层民主制度完善,把农民发展特色农业的主体作用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健全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引导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按照“自主经营,自愿结合、市场调节、相互扶持、利益均沾”的原则,建立风险基金制度、保护价制度、合同制度等基本制度,并引导企业与农户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利益分配机制;大力扶持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努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依靠统一经营体制的创新与发展,改善家庭经营方式,鼓励特色农业从业农民在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展更高层次的联合,开展合作社之间的合作。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加强调控、引导、服务,加大对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投入机制,营造鼓励支持发展特色农业的社会环境。

三、积极拓展农业功能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业的多功能性特征越来越凸显,从衣食保障、原料供给和就业增收等传统功能,正向更阔的生态调节、文化传承、休闲观光等领域扩展。这些功能的发挥,有利于经济社会进步、农耕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发展现代农业,不仅要注重强化农业的传统经济功能,而且要积极拓展农业的社会功能、保障功能、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等其他功能,这对于优化农业区域分工、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境内分布四大山脉、四大水系,即太行山脉、伏牛山脉、桐柏山脉、大别山脉和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鉴于境内地形地貌的特殊性和实际条件,河南省在农业功能区上可分为以下四大区域:

(一)黄淮平原和南阳盆地农产品供给功能主导区

该区域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农业现有发展水平较高,农业发展潜力较大,农产品供给功能突出,是国家农产品的重要产区,农产品供给功能是该区域农业的主导功能。该区域的发展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加大农业基础建设投入,进一步提升产品商品率和外向度。应采取的措施包括:调整和升级农业结构,充分发挥农业区域资源优势,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和项目支撑等综合性手段,加快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特色农产品经济区和专业化基地建设;运用政府信用担保、财政贴息等扶持政策,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推进农产品产业化;完善市场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化、标准化,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食品和名牌产品认证;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环境整治,提高农业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二)黄海平原农业就业和农产品供给功能主导区

该区域从农业资源角度看,与农产品供给功能主导区很相近,农业资源丰富、禀赋较高,也是农产品的重要产区,虽然农业现有发展水平一般,但农业发展潜力较大,农业的就业与生活保障功能突出。因此,就业和农产品供给功能构成该区域农业的主导功能。该区域的发展思路是,充分挖掘当地资源优势,着眼于农产品品种和结构的调整创新,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形成具有明显特色和区域优势的主要产品和产业区。应采取的措施包括:投入更多的资金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以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鼓励特色优势农业发展;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利用自然资源多样性,进行农业的深度和度开发,不断培育农业新的增长点;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大战略,以更多的财政资金支持进行农业劳动力技能培训,以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鼓励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三)山地丘陵农业生态调节功能主导区

在山地丘陵地区,农业生态调节功能是区域农业的主导功能。保护发展的思路是,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有选择开发,使农业逐步成为该区域主要的生态屏障。应采取的措施包括:以公共财政资金为主,结合林业生态省的建设,在天然林保护地区、生态功能区、退耕还林地区、水源保护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等地区,建立一批以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为中心的重点工程;加强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管理和监测系统;落实农业生态环境管理和保护的优惠政策,加大财政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生产废物资源化利用和灾害化处理;扩大用于生态移民和扶贫的财政资金的规模,增加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逐步使当地农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当地群众收入有所增长和生活平稳提高。

(四)城镇周边农业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主导区

该区域基于结构调整和农业比较收益原则,农业的发展主要承担着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随着这一功能的不断提升,要高度关注其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因此目前该区域要注意有序发展,防止各类主要发挥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的景观、园区过度和无序扩张,并强化农业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的整合。应采取的措施包括:加大财政资金支持,支持农村交通、通讯、生态环境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具有独特的地域、民族农业文化特征的农业非物质文化;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企业等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业文化和休闲农业的开发;增强区域性公共服务能力,建立以科技、信息为主体的观光农业服务体系;严禁破坏耕地、森林、自然景观、古代灌溉工程设施等具有农业景观特色的农业物质文化遗产;推无公害农业生产技术,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

基金项目:“我国中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机理和协调发展研究”(09BJL012)的阶段性成果。

区域农业发展范文5

农业旅游,是指利用农村田园景观、自然景观、生态资源,农业生产经营和活动以及农村文化等,经过规划设计,使其发挥农业与农村旅游功能,增进民众对农村与农业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增加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它既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形式,又是旅游业中的一个新型品种,是旅游业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和生活条件下的一种延伸,是当今人们追求“个性化”、“生态化”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心态的自然流露。

二、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

从国内外发展农业旅游的情况来看,各国发展农业旅游的内容与经营的范围,大体开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观光型农业旅游模式。观光型农业旅游模式主要是采用开发农业生产过程产品。如在城市或者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通过让旅游进入园区进行摘果、拔莱、赏花、采茶等方式让其能够从自身的劳动中感受到田园的乐趣。由于城市居民长期在城市当中,很容易造成他们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开辟此类旅游模式就能够让旅游亲自参与到田园劳动当中,而且能够在劳动过程中享受到相应的乐趣,让都市人能够放松出心情。

(二)都市科技型农业旅游模式。该种方式主要以农业高科技作为主要发展特征,通过在城内小区、郊区附近建立起小型的农业、林业、牧业生产基地,不但能够向城市提品和蔬菜,而且通过组织人员参观,直接获取观光收入,这不但让生产基地能够保障生产、增加了收入,而且通过高科技的普及与发展,让更多的参观者了解当前科技进步的程度。一些城市的科技农业旅游景区甚至已经能够实现计算机控制泥土养分、喷水灌溉、对动物进行喂食等全自动一体化。

(三)休闲度假型农业旅游模式。此种模式主要是通过农业资源的充分组合与利用,通过景区的特殊点让更多的人群进入农业区体验。主要的方式是:农业体验、自然生态领略、垂钓、野味品尝,住宿、度假、游乐等各种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活动。一般此种景区较大,让城市人群在周末或者假日时期,带上家人组织郊外的旅行。这类的农业旅游方式一般鼓励人们在农业旅游中进行住宿。在住宿过程中招揽旅客进行农业旅游景区进行分享水果、蔬菜,甚至亲手钓出的鱼等。旅客通过呼吸新鲜空气,聆听鸟儿的歌唱,直到太阳西斜,人们还可以在农舍小住一夜,品尝农庄主人准备的别有格调的晚餐,享受到一个别致的假期。

三、基于未来农林大世界苏州农业旅游模式的分析

(一)苏南地区农业旅游发展现状。近年来,苏南地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新形势,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并重,积极创新农业发展思路,努力丰富农业内涵,拓展农业发展功能,以保护和建设农业生态环境为前提,积极发展以“绿色、休闲、参与、体验”为基本特征,集生产、生活、生态和农业产销、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服务等三次产业为一体的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其中苏州市已有48个各类生态观光农业场所,2005年接待游客400万人次,实现直接旅游收入超过1.5亿元,并带动相关产业3亿多元。苏南地区各市县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农业旅游地带。在新华报业网站上刊登的江苏省观光农业一览表中,列出了苏州、无锡、常州的109个观光农业布局点,其数量和效益都处于全省领先地位。苏南地区的休闲观光农业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创收和农业增值。

(二)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概述。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有限公司是新加坡维信集团在中国领衔投资的重要的农业项目,于1995年开发建设,投资1亿元人民币,规划面积3,000亩,是一个集农业会展与培训、农技贸易与投资、农业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大型生态农园。以“生态旅游、趣味互动”为主题的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休闲观光业务,充分利用太湖自然山水和自身优势,在“农家体验、太湖风情、新加坡文化”三个主题方面充分挖掘,树立了自己在江浙沪旅游圈的独特风格。

四、农林大世界农业旅游存在的问题

农业旅游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即今后农业发展方向也将随着其发展。通过了解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的,不但能够充分结合当前农业资源,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能够带动农民自身的发展与更新,进而推出更多有优势的农业旅游,其将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但从农林大世界的现状中,我们依然看到有着许多问题需给予解决。

(一)农业旅游缺乏合理的布局。由于苏南地区发展农业旅游是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不少农业地区对于农业旅游并未认可,在整个农业区域投资经营者对于整个旅游市场、发展规划能力有限,导致农业区内缺乏总体农业布局规则,各个休闲区域单调、重复、雷同。导致不少游客到了一次就不想继续下去。从未来农林大世界的发展过程来看,我们可以得出,在整个旅游景点除了农业的产品之后,很少有适合现代城市人群的发展活动,例如:游客抓鱼、亲手种植等多种活动,让游客亲身体验到农民的艰辛与乐趣。而且未来农林大世界更多是单纯与门票收入来维持发展,造成了经营范围单一,而且缺乏更多有深度、有含义的经营项目的开发,在整个农林的发展上,就导致了其存在必要的发展局限性。

(二)缺乏宏观管理方式。由于农业旅游在我国依然未能够得到人们认可。各个地方政府、各个景点区都未能制定出相应的推广方式,造成农业旅游并未能够形成规模。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上看,广告效益是发展产品的最好手段,但广告推广总是运用到大量的资金。而农业旅游在我国是逐步发展起来,各个地方政府、景点未能够从宏观角度上推农业旅游进行更多的投入,而仅仅依据当前景点发展的规划,缓慢的投入,导致景点的发展过于缓慢,无法吸引更多的游客。

(三)农业旅游缺乏乡土文化内涵。城市旅游者大都是在城市内居住,他们对于农业有着很大的兴趣,他们到未来农林大世界来更多的是希望是能够放松心情、陶冶情操。而当前旅游者更多的目的在于观光、采摘、垂钓等初级层次的活动,参与的兴趣都不强。这两者可以看出当前农业区域缺乏让旅游者抒发更多心情的区域,从农林大世界中就可以看到,让农业旅游者放松心情的项目可谓少之又少,而且随着旅游者的到来,环境污染变得严重,各个景点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旅游者看到环境差的区域大都不愿意再进行。未来农林大世界缺乏更高价值的品牌竞争意识和长远竞争理念。

五、农林大世界农业旅游模式优化的思路

(一)提升农业旅游发展认识。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如何将两者的资源有效的结合起来,充分将农业资源转化成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提高农业发展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进而将城市劳动力分流部分到农业旅游当中,开辟一条富有竞争能力的农业发展新路子。

区域农业发展范文6

关键词:发展现状;农业推广;山丹县

1山丹县农村区域发展现状

1.1自然条件恶劣

山丹县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处于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气候属于大陆高寒半干旱气候,全县辖区面积一共有54万hm2,其中耕地面积一共有4万hm2,草原面积为10.7万hm2,而森林面积最大,达到13.6万hm2。山丹县共有人口20.3万人(农业人口占比近70%),下辖有8个乡镇。山丹县属于高海拔地区,海拔为1500~4400m,年平均气温在6℃左右,并且无霜期仅有140d,而霜期则长达220d。山丹县属于干旱地区,全年降雨量仅有200mm左右,而年均蒸发量高达2200mm,是全年降水量的11倍之多,而且全县水资源量仅有1.3亿m3,人均仅有600m3左右。目前,对于山丹县来说,干旱缺水的条件已经成为影响该地区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制约因素,干旱导致全县沙漠化面积高达27万hm2,占全县总面积的45%。而且山丹县的森林覆盖率仅有15%左右,荒漠植被比较稀疏,而且春季大风不断导致沙尘暴常年侵袭,生态环境恶劣;夏季的干热风比较严重,对农作物的生长也造成严重影响[1]。

1.2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面对干旱缺水和土壤沙化的生态环境,山丹县依据高效节水循环农业产业化发展理论,提出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以高效益、少用水和新技术为核心,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主动调整农业产业发展结构,比如积极发展牛羊饲养业、红提葡萄和双孢菇等设施农业,并不断延伸农产品的产业链条,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高效农业,在特色农业产业配置方面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比如,该县以李桥乡、大马营镇为主,通过发展干旱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园,建成了约150hm2的双孢菇设施大棚,年产约500万kg双孢菇,并且建成了13座双孢菇贮存库,年产值达到6000多万元。在城东南的陈户镇、城郊的清泉镇等乡镇建立了20个红提葡萄种植科技示范园,年产量约400万kg,年产值达到7000多万元,种植葡萄的日光温室也达到3000余个。

2山丹县农村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

山丹县属于典型的干旱地区,312国道横贯全境,有5条全场181km的省级公路、8条通往县乡和军马场区的地方公路,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但由于原有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等,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交通需要,瓶颈、交叉、不能各行其道成为交通不便的主要因素,导致需要的农资肥料和种子等运输成本过高。受自然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山丹县部分地区的农业灌溉基础设施陈旧,输水损失大,浪费严重,造成水利建设发展不均衡;受多种因素制约,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使用脱节,虽然确定了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但农业基础设施还不完善。

2.2农村居民劳动力科技水平低

山丹县属于甘肃省的贫困县之一,全县有16多万农村居民,由于常年处于贫穷状态,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相当多的年轻人都是上完初中或者甚至小学毕业就离开学校;这些农村居民缺乏农业技术,并且自我发展能力和技能也比较弱。山丹县的多数农村居民家庭收入都比较少,靠天吃饭。山丹县部分有发展觉悟的群众积极发展养殖业和经济作物,但是由于农业生产效益低,多数农村居民都外出务工仅仅留下老人和儿童,缺乏劳动力,不利于提高山丹县的农业经济水平。

2.3农业推广体系不完善

农业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和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目前,山丹县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农业推广机构主要以政府推广为主,存在综合业务水平不高和结构零散等情况,并且常年推广效率较低。在乡村基层一级,很多农业推广机构都是以公共管理职能为主,真正从事农业科技推广的人并不多,而且存在一人兼数职的情况,工作压力也比较大。

3新形势下加快山丹县农村区域发展和农业推广的策略

3.1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要想推动农业快速发展,山丹县必须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各级各部门应该提高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对老旧的农田水利设施进行修复,并且结合本地用水实际需求新建一批功能完善的水利设施,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能。

3.2加强农业科技培训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注重教育和推广等关键环节,上述环节如果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农业科技无法转化,因此需要完善科技、教育和推广3个环节。在农村劳动力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只有依靠农业科技才能够增产增效。山丹县应该积极对农户加强培训,利用走村入户、集中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户的农业科技能力和农业生产能力。比如可以派出农业推广人员举办专门的农业知识讲座普及农业知识;针对当地的马铃薯、大麦、小麦以及青饲料种植农户,可以利用农业科技大学的科研实力建立农业试验站,利用多学科的农业科技专家,实现农业科技优势互补,实现高校的理论和当地的实践创新相结合,有力推动当地主导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

区域农业发展范文7

关键词:福建三明;农业发展;农业问题

一、三明市产业现状和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三明市三大产业现状分析

根据福建统计局2010年各市生产总值和产业比较数据,可以得出:三明市在全省各市中,根据地区生产总值排名第6位为800.24亿元,根据第一产业排名第三为146.28亿元,与同样的以农业为主的漳州,相差72.37亿元,根据第二产业排名第七为365.36亿元,按第三产业排名第六为288.6亿元,根据人均gdp排名第四名为30370元。从整体状况看,三明虽然初步实现了二、三、一的产业结构,但是第二、三产业优势并不突出,发展水平都相对其他市区低。而农业生产总值占比重相对较大,约为18.3%这说明第一产业在三大产业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是总体来看,农业的发展水平较低。

(二)三明市的农业现状

农业在三明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该市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但是,三明农业的发展水平仍然很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业增长缓慢,农业就业人口过多。2009年三明全市及各产业生产总值及增长率和农村从业人口分布,如表1所示。表1中的数据显示,2009年三明市的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增加值146.77亿元,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数值则分别为355.59亿元和231.88亿元,远大于农业的增加值;2009年第二产业增长速度最快,增速达到18.20%,第三产业次之,增速为11%,而第一产业农业的增长率仅为5.6%,远远落后于第二、三产业。www.133229.cOm从农业人口及其构成来看,农村从业人员83.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86.9%。从表二中的数据分析得到,三明全市农村从业人员总量为84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占其比重为70%,第二、三产业分别占12%、18%。其中明溪、宁化和泰宁三县从事第一产业人员占75%以上。

2、农业种植种类较单一,经济作物分布较零散。三明是福建省主要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三明有九个省定商品粮基地县,其中有八个县是部级商品粮基地县;宁化、清流两县是福建省四大烤烟生产县之一;建宁莲子、黄花梨、猕猴桃、茶树菇,尤溪银杏、姬松茸,沙县芦柑等土特产品,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并且各县均有自己的特色产品。

3、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较低。从全市市的劳动力文化构成来看,文盲率为7.8%,小学占比41.6%,初中占比37.1%,高中占比11.6%,而大专及以上仅占1.8%(数据来源:三明统计局《劳动力资源及其构成》2006)。从中可得出,三明市农村劳动力主要是接受了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然而,文盲率也还占有很大的比例,整体受教育水平低。劳动力的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水平,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下,这也是农业发展粗放型和低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4、农用机械使用状况。根据三明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年,三明市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为23.6%,机电灌溉面积、喷灌面积和滴灌渗灌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分别为0.3%、0.1%和0.2%。机播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为0.1%,机收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为3.5%。而整个三明市在农业生产中75.8%仍然是传统的手工劳作,农用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数量所占比重都很低,从而可知三明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低。

5、对农业的资金和科研投入不足。从三明市统计局2009年分行业r&d投入情况数据显示:2009年三明r&d即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分布,制造业的投入人员和经费分别占85.6%和93.7%,而对于农林牧渔业的投入人员和资金分别只占1.1%和0.7%。这也表明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很不足。对农业的科研资金和科技的投入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对三明农业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

根据上面分析得出三明市农业在经济中仍然占很重要的地位,然而农业生产水平低,农业生产力低,农业人口生活水平低下,农业增长缓慢,制约三明市的经济发展。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第一,基础差,农业人口众多,农业生产力水平低,生产效率低下。三明处于闽西北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农业一直都处于传统的粗放型耕作,农业基础设施较差,各种历史因素都给三明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加上农村人口众多,大量的闲余劳动力,给基础薄弱的农业雪上加霜。农业主要以原始的粗放型耕种为主,而且农作物生产较为单一,主要还是人的体力劳动为主,机械化水平低下,导致生产力水平。而这种低效率生产的循环往复,将会阻碍农业的发展。

第二,没有充分挖掘农业的发展潜力,各县特色未能实现其规模化,综合生产能力未能实现,农业附加值低。三明的农业主要作物仍然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种类多,但分布零散,主要是小规模生产经营,没能够实现规模经济。没有充分地利用好各地区的农业地区优势,发展规模生产,对林业、牧业、渔业等没有足够的重视。生产单一使得农业承受自然灾害的风险性增大。农业内部结构的不合理,使得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无法实现,也很难实现农业的综合生产。农产品加工企业少,乡镇企业的发展始终处于落后状态。为农业提供的机械设施较少,没能够真正地促进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和规模化生产。

第三,政府的服务水平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对农业的服务不到位。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和政策服务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到位。各种经济特产的分散,未能形成规模化生产,从而未能实现经济潜力的纵向挖掘,在引导和制定政策整合各项资源中,政府应该起到其重要的服务功能。对教育和产业引导方面的服务性功能不足。因此,政府职能向服务型的转变将更加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这是政府工作的宗旨所在。

第四,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和科技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农业的发展将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水利设施建设更显得重要。而如今整个农业体系中,各种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这也是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而这些都离不开大量的财政投入和科技投入,而这两方面都做得很不足。根据三明市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0.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9.6%,其中工业投资增长40.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6.3%,r&d在农业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

三、政策措施及建议

针对上面的各种原因分析知,解决农业问题迫在眉睫。有以下措施值得考虑:

第一,发展特色农业,转变农业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因地制宜,发展与当地优势农业资源相匹配的特色农业,拓宽农业增收渠道。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改变种植结构单一化现象。同时,通过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产出,增加农业的附加值。可以向相关县市学习,如漳州市,对各县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县县有特产”的局势,如平和县(蜜柚与香蕉)、漳浦(海水养殖)、南靖(花卉)等。实现农业管理模式多元化,充分利用三明地区的多山地丘陵和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林业、渔业牧业等。鼓励发展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等生态农业,把农业与优美的自然风光相结合。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小农经营向规模化生产、由低效率向高效率转变。

第二,塑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引进外资和企业,提供各种金融政策的支持。要实现农业的生产,必须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各个环节。引入外资,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农业发展的资金问题,引入外资企业和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利于解决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产品的销售问题,真正的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同时,还应该充分利用台海优势和国家促进海西经济建设的各项有利政策措施,开展闽台合作;利用侨乡优势,鼓励和支持华人华侨回乡投资和发展,并给予充分的政策照顾;扶持龙头企业,在政策上给予倾斜,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增加农业的金融领域的服务,发展农民小额贷款业务。

第三,多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努力提高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水平。要解决严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可以实行内外相结合的措施,内外共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除了向市外转移外,也可以引进外资和外企,安排当地劳动力当地就业,发展适合的服务业的发展,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和相关行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而推动就业结构的转换。注重劳动力的素质的提高,开展劳动力的普及知识教育,提高劳动力的文化水平。重视劳动力的转岗就业培训,注重教育的实用性,以市场为导向,以单位需求为宗旨。

第四,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法律法规,稳定农村市场和农业市场,为农业的发展塑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精简乡镇机构,减轻农民负担,提高政府对农业的认识和重视,增加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和科技投入。发挥政府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引导者角色,为农业生产提供各种有效服务。与相关省市协商合作,积极了解和掌握市场信息,为农业的发展提供较为全面的服务信息,积极为农民开拓多种收入渠道。改变过去传统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各种法律法规,放松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限制,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积极稳固农村市场,打击各种投机行为,完善法律法规,包括关于土地流转等各方面的法律法规,解决各种土地纠纷,确实保障农民的利益。

四、总结

在近几年经济的发展中,三明经济发展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体现为经济总产值不断提高,三大产业结构日益完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在三明市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农业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问题,包括农业的规模化未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的发展潜力未能充分挖掘等,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以早日实现增加农业的产值、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机械化,满足其他产业对农业的需求,最终实现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级化方向发展,实现全市经济健康、平稳和以较快的速度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昉,王德文等.农村发展与增加农民收入[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万宝瑞.中国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展望[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3、李华.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与实践[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4、刘春波,宋瑛.产业优化升级战略视角下农业多功能性发展探析[j].商业时代,2010(32).

区域农业发展范文8

关键词:企业参与;高效节水;县域;农业产业化

一、高效节水灌溉成功经验

截止2014年,同心县有效灌溉面积为71.65万亩,其中扬黄灌区灌溉面积48.5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为23.15万亩。扬黄灌区均为渠道灌溉,高效节水灌溉区均在旱作区开发(水源仍为扬黄水)。我县现状年农业用水量为1.9亿m3,渠灌灌溉有效水利用系数为0.63,高效节水灌溉有效水利用系数达到0.85以上。

同心县下马关以色列合作项目灌溉技术示范项目区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的中心位置,通过引进以色列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设备与管理经验,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发展地方特色高效节水补灌农业。为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有效带动经济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使下马关镇节水灌溉项目区尽快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建设目标。我县通过以企业投资为主体,以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为补充,成功引进了中石化宁夏易捷庄园枸杞科技有限公司在下马关镇节水灌溉项目区建设标准化枸杞出口生产基地2万亩。项目实施后,一是大幅度提高该地区森林覆盖率,有效改善当地生产和生活环境,具有十分显著的生态效益。二是项目建成后前五年累计生产鲜果4460万公斤,企业实现利润2222万元,同时,发展2万亩枸杞,年需雇佣劳力4万人,每年仅枸杞采摘一项就可使农民获得现金收入达7000万元,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使农村劳动力尽快转化为产业工人,长期解决了移民在家门口打工问题,给当地移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切实能增加移民收入。三是项目的建设不但充分发挥了土地资源优势,通过引进企业发展枸杞产业,对推进当地农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高效节水灌溉规划

鉴于下马关节水灌溉项目的成功实施,同心县以推进农业节水、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现有灌溉面积节水改造和高效利用地表水为主,根据本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水土资源状况、农业生产经营情况、水利工程现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生态保护需求及高效节水灌溉发展需要等实际情况,严格依据水资源承载能力,以供定需、量水而行,突出重点区域,合理确定未来5年高效节水灌溉总体发展目标、布局、模式和建设任务,编制高效节水灌溉实施方案,大规模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作。2013年-2017年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依托黄河扬水工程,以在扬黄灌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为主,拟在同心县境内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2.48万亩,分5年实施。

三、示范区实施方案

2014年,以同心县丁塘镇新华村为示范区,在扬黄灌区发展微灌工程。

1.社会经济状况。项目区涉及丁塘镇新华村1个行政村和吴家河湾1个自然村465户2486人,人均纯收入达到6180元。

新华村创新“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按照“集中养殖,规模发展,示范带动,整村推进”的发展思路,结合五统一分的要求,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业、经果经济,建成了同心县新华村富民肉牛养殖园区,成立了新华雨露水果专业合作社,已与农户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书。

2.农业生产状况。项目区总土地面积7720亩,其中:水浇地灌溉面积5600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2.5%。2013年小麦种植面积350亩,占6.25%,玉米种植面积为3750亩,占66.96%,苹果1500亩,占26.79%,目前种植业为粮、经、饲、菜四元结构,种植比例调整为34:50:10:6。

3.水资源平衡情况。(1)需水量预测。项目种植作物以苹果为主,考虑到苹果幼龄期还不能发挥效益,为减少土地资源闲置和保障合作社的效益,苹果幼龄期间作矮生作物。该种植模式下,枣树的株行距为3×5m,亩均定植果树44棵。矮生(豆类)作物进行条播。项目区发展苹果树间作豆类灌溉面积5600亩。根据种植结构规划苹果树亩均定植44株。根据灌溉制度,确定苹果树(幼龄期)灌水定额为4.0m3/亩(单棵灌水定额90.9L/棵),苹果树(盛果期)灌水定额为14m3/亩(单棵灌水定额318L/棵),豆类灌水定额为13.5m3/亩。由于项目区间作的豆类只种植3年,前3年果树处于幼龄期,两者进行错时灌溉,果树灌水定额比豆类灌水定额大,故计算管径时只考虑苹果树盛果期的用水量,项目区苹果树盛果期单次最大灌溉需水量:5600亩×14m3/亩=7.84万m3。按0.85的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毛灌水定额为16.5m3/亩,项目区苹果一次灌溉毛需水量9.24万m3。果树盛果期毛灌溉定额为148.5m3/亩,年灌溉总需水量83.16万m3。

项目区前三年年需水量由苹果幼龄期需水量和豆类需水量组成,苹果幼龄期年毛需水量为23.69万m3,豆类年毛需水量为49.72万m3,则需水量为73.41万m3。

(2)供水量。项目区为老灌区,不需新增水指标,直接水源为固海东二支渠。现状采用地面灌溉方式,种植大田作物,亩均灌水量为415m3/亩,年可用水量232.4万m3,因此供水水源供水能力完全满足总需水量要求。

(3)供需平衡分析。项目区为老灌区改造,把渠道灌溉改为滴管。根据我县多年灌溉经验、相关资料及近来年其他地区试验资料,综合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63,原需水量232.4万m3。微灌实施后,综合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至0.85以上,灌溉定额为148.5m3/亩,年灌溉需水量83.16万m3,年可节水149.24万m3。在不新增用水量的情况下,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方案可行。

四、工程设计情况

项目区改善灌溉面积5600亩,根据地形及水利设施现状,基本按斗渠控制面积将项目区划分为A、B、C、D四个灌溉片区,其中:A区控制面积1280亩,B区控制面积1460亩,C区控制面积1310亩,D区控制面积1550亩。四个片区通过在蓄水池取水集中加压,在每个区修建首部过滤器,分散过滤的方式,安装首部过滤系统4套。田间工程规划为滴灌和小管出流灌溉。灌溉系统运行方式为蓄水池——灌溉首部系统——输配水管网——小管出流灌水器(滴管带)。

五、工程效益情况

工程效益分析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直接效益主要包括灌溉效益;间接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国民经济评价只计算直接效益。

工程节水灌溉面积5600亩,采用分摊系数法计算灌溉效益。灌溉效益为农业、水利等综合投入产出,水利工程的效益应根据其贡献大小进行合理分摊,在此采用分摊系数0.35。灌溉效益为349.66万元。

区域农业发展范文9

关键词: 新农村;商业流通;区域经济

在“十二五”发展期间,截止到目前,我国国内农民的实际收入总体上仍表现为较低的水平,以农产品商贸流通产业为主流发展方向的社会区域经济,其持续增收的难度也较大,因此,当前我国新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实际状况已然成为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其严重束缚着新农村事业、新农村新兴产业的建设、发展[1]。

1、区域经济环境对新农村商业流通的影响

1.1 商业物流在新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文所提到与研究的区域经济,主要就是指在特定时代环境下的一种聚集经济,聚集并不是最终的市场目的,它所涵盖的基本要素就是为了区域经济环境下的商品的扩散,如果单纯的依靠着相对保守的农村市场,而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发达的商业贸易来作为保障,那么,最终生产的大量产品就会被堆积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内,由其以来,区域经济市场内的商品的价值、使用价值就会被极大的压缩,许多原本应该具备的基本市场功能也将难以实现,进而严重影响到整个区域经济的基本运转。

1.2 区域一体化与商贸物流产业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

以中心城市为发展核心,带动并辐射周边农村区域,充分发挥与利用发达的交通运输与物流信息,在这种非对称性结构中,城市在联合机制的经济发展模式下,逐步扮演起“中心地”与“增长极”的作用,以其来作为核心枢纽,进而将周边地域“极化”,使其成为一个相对统一、开放发展型的商品流通整体。这才是今后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重点的发展与探索路径,它将全面促进与推动我国现代化物流产业模式的发展、变革。

2、新农村商业流通在区域经济环境中的发展建议

2.1 成立区域市场商品流通管理工作办公室

该举措主要是用来实现协调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保证其工作的有序开展与顺利完成。基于区域经济下的新农村商业流通产业发展与体系建设,在当前城乡商贸流通领域,商业流通业覆盖空间非常广阔,基本涵盖了物流业、仓储业、交通运输业、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电子信息业等,更为关键的是它们与周边许多工业、农业企业的自销网点形成对立统一的长效发展机制。基于该发展现状,充分表明了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对于整个城乡区域整体发展规划的重要性,而当下的各政府部门(商务局、规划局、交通局、物资局、信息中心)之间职能相当错乱,导致他们各自为政、一叶障目,各项政策方案之间没有形成必要的相互联系,最终导致工作效率低下[2]。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商品流通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当务之急成立流通管理工作办公室就凸显的很有必要。

2.2 合理运用财政手段,充分发挥税收效应

在促进区域商贸与物流业发展过程中,可采用财政奖励的实施政策,通过加大资金与技术、资本的投入力度,不断鼓励物流业的技术创新与体制变革。利用财政专项补贴政策,具有一定倾斜性的转向农村商业经济与农产品市场物流的发展,包括农产品专用通道的规划与建设,区域内大型批发与零售市场相关配套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

2.3 建立健全并完善区域内商品流通基础配套设施

进一步完善区域内商品流通的市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在建设新农村现代商业流通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应当结合着城镇化建设进程,使二者之前逐步形成一种联动机制、效应。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机构应当在严格遵循国家大政方针以及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目的来实施,机制性地将城市商业设施规划模式有序的引入到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而从技术层面上给予强力支持,最终大幅度提升了农村商品市场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水平。

继续坚持城镇化发展战略,将新农村建设、城市化建设以及区域经济下的商业流通与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联系起来,在提高区域内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切实发挥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最终产生了一系列良性连锁反应,“就业转移――工业化与城镇化――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结语

在商业流通领域,主要涉及的关联产业就是以交通运输为主的商业物流,在商业物流相关产业发展与建设方面,主要呈现为一种市场服务缺乏的职能。因此,在这一方面,各级政府应当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主要的目的就是进一步提升区域市场内物流硬件的水平以及实现物流硬件的规划建设进程。与此同时,新时期的商贸流通产业经济,也是伴随着知识经济互联网信息化时代而不断演变着,所以,当地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当在原有发展水平上发展广播电视业、以及邮电通讯行业等,通过提升其软件水平,实现对信息流的加快更新建设。

[参考文献]

[1]李骏阳,肖晓丹.农村商业网点变化趋势及原因探究――以湖南省醴陵市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12):21-26.

区域农业发展范文10

关键词:山区县域;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对策

我国县域人口9.35亿,占全国总人口数的73.3%。目前,我国存在着“三农”问题、城乡发展差距过大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归根到底在于县域经济尤其是山区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山区县域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包袱”、是中国民生问题的聚焦点和聚居区。“郡县治,天下安”,找出山区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来重点攻克,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安定大局。

一、山区县域的特征

山区县占我国全部县数目的43%,丘陵县占26%,平原县占31%。全国592个贫困县中有384个是山区县,山区县域的共同特征是:矿产资源、旅游资源、药材资源、山林资源、特产资源等资源丰富,但是,在交通条件、信息技术的推广、基础设施、土地集中规模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方面,与丘陵县和平原县相比处于劣势。

二、制约山区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极其分析

(一)农业发展极其缓慢严重制约了山区县域经济发展

第一,耕作方式落后,农具大多为镰刀、锄头、耕牛等。山县域农户土地地块小而分散,(我国山区每户地块都在5片以上、人均占有量耕地0.46亩),无法使用现代农机。土地少的自然条件因素和土地分配方法上的人为因素严重制约了山区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第二,农业结构单一,农产品附加值极低。大山阻隔、没有村农产品市场,致使分散经营的小规模农户难以有效适应市场的动态变化,观念里只有“种”和“卖”二字,没有现念,不不注重靠对农产品深加工、和特色经营去创收,生产表现出较强的盲目性和趋同性,致使农产品无比较优势,卖不了高价。

(二)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

第一,人力资源没充分开发利用。基础教育知识的实用性不强和农民的地位低造成人民普遍认为“上学就是为了考大学”,教育工作量化杠杆把教育领导和教育工作者导向到:“升学率高就是教师教育质量高、领导业绩高”。县职业教育形同虚设,职业学校为了生源、生存,在应试教育的大浪潮中都随波逐流,抓升学率了。各行业都有职业继续教育培训、唯独农民没有。一句话,中国的应试教育,造成农民无能,抑制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第二,非耕地资源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多数山区县域林地面积大,但原始森林面积小,山多是没有大树、灌木丛生的荒山野岭,荒山、荒地、荒滩等都处于闲置状态。

(三)政府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第一,山区村级政府功能严重不足,对村经济发展几乎没起到作用。我国实行村民自治制度,农民领导农民,其局限性可想而知。村干部从人才极为欠缺的村民中“矮子里拔将军”选出,他们没有多少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工作是业余的纯行政管理工作,工资低廉,服务意识淡薄,没有能力带领兴办产业、企业,反而在自身的利益驱动下,盘剥、挪用上级下达的各类款项用于村政务消费和自己“入囊”,导致村级基层政府对地方经济管理的经济效应为负值。

第二,人才引进制度有待完善。人才配置不均,城镇多、村域少,党政机关部门多,经济发展技术行业少;高学历人才过少。

三、解决山区县域经济对策建议

(一)着眼于发展现代化农业

1、用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发展农业,实行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生产

(1)首先必须先改革山区的分地方法,重新分地,为现代化农业经营扫除最大的障碍(例如,以三等地为标准,三等地1亩就按1亩分,四等地1.1亩视为1亩,五等地1.2亩视为1亩,一等地0.8亩视为1亩……结合人口数分。按农户抓阄到的先后次序沿着地一个方向分。好地少得,差地多得),很简单地便能公平实现土地集中连片,解决掉现代农业发展的最大障碍。1978年的土地分配方法,使得本就地少的山区农民的土地支离破碎。党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允许农民依法自愿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此政策也治不了根本。没有土地的集中连片,现代化农机就无法运用,种地就费力、费时、收益低。这样农民连自己的地都不愿意去种,哪还会去租种别人的土地?又有谁愿意去承包涉及到那么多户主,零碎的土地?有哪家农户能把分散在各个地方的七、八块地同别人互换成一连片?已经停滞了10多年的山区农业,要重获发展,就必须从弊端的源头入手:重新分地。

(2)引导农民经营农业,使农业生产商品化。长期受自然经济的影响和传统农业的束缚,农民只是产品的生产者,没有变成生产的经营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还是习惯于遵从传统生产方式下的自然选择,不懂对农产品深加工,不懂得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生产安排和经营决策。政府应加以引导,如种植反季节蔬菜、生产一些市场上相对奇缺的作物,为“卖”而产。

(3)建造村菜市场,打开流通环节,引导商品化生产。山区县域农民距城镇市场遥远,交通费昂贵,没有村市场,买卖不便致使农户什么都需要种,但费时费力低效的种植方式和蔬菜的季节性,又不可能什么都种植,造成很多农民守着大片土地却无菜吃。小小村菜市场的缺乏,大大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限制了农民的购买力,影响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哪里有市场,哪里就会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应建立村菜市场。

2、打破小生产的自给自足的局面,用现代化工业装备农业

(1)引导组建农机服务公司,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农机合作公司的建立,能使分散闲置的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通过市场机制得到优化配置,实现多元化投资、企业化管理、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运行。农机合作公司带动作用大,能改变农民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的传统意识,改变过去广大农村粗放的生产耕作方式,提高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树立土地规模经营的新观念,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2)引导组建农协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能力。农协会可发展订单农业、手工业,能实施“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生产模式。使农户联合起来破除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传统观念和习俗、结合自身优势、规范自身行为、谋求自身发展。

(3)引导鼓励农户大力发展创建农产品深加微型企业。据统计,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都在90%以上,其农产品加工产值,大都是农产值的3倍以上,从事农产品加工业的劳动力,一般为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的6倍-8倍,而我国上述三个指标分别为30%、80%、5%左右。是加工能力和水平太低,制约了农产品市场的扩大,制约了农民的收入。应引导在农村地区形成大量的微型手工加工业,应向温州学习,温州既无区位优势,也没资源优势,其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温州人千家万户办工厂,千军万马闯市场。

(4)农企结合,优势互补。引进企业、土地折股量化、农民变“股民”、就地“工人化”。无工不富,农民若与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土地流转,集中经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农民变股民,离土不离村,月月领工资,定期有假日,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工农结合,优势互补,这将是最有效的发展方式。应积极引进企业,充分发挥其在市场开拓、技术创新、资金融通、信息收集利用、农产品品牌建设、实现农业结构升级等方面的作用。

3、培养现代农民,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武装农业

(1)大力开发农民人力资源。农业现代化主要取决于农民的能力和素质,一个懂得并精通运用土壤、植物、动物、机械的科学知识的现代农民,即使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产出丰富的食物。应全面培养农村学生,使得被升学淘汰出局的学生,不会成新一代有文化无没生存技能的“科盲”。应把教育和和农业相结合,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使县域今天的教育成为明天的经济。

(2)让更多的农民特别是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年轻一代农民愿意务农。首先,提高农产品价格、控制农业物资价格、控制流通领域的价差、给予农业物资生产企业优惠的税收政策;其次,设立农村房屋建设规划机构,设计节能、美观而又整体布局合理、节省土地资源的新型农村住宅。这样靠缩小农业与其他行业间的收入差距、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等来吸引年轻一代农民愿意务农。

(3)引导“对口支援、扶贫搬迁”促使农村人口集中;建基础设施,拓宽农民的视域。思路决定出路,启迪民智是山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要通过配“小网吧”、建“农家书苑”、设“农民教室”、开“农业专栏”等途径启迪民智;要使富平原村与深山村自愿“1对1”结对,对口支援。深山农户生产队,集体迁入富平原村,平原村开发腾空的深山村。政府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到人烟稀少的穷乡僻壤,是一大浪费。“愚公移山”改为“愚公搬迁”。

4、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不断挖掘水土气候资源的增产潜力

大力开发利用闲置、半闲置的荒山、荒地、荒滩等,在充分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不断挖掘水土气候资源的增产潜力。发掘多种创收渠道,能够“农业损失工副业补、田地损失劳务补、种植损失养殖补”。飞播造林、种药,发展“立体生态农业”。发展高效速生林果业、畜牧业、水产业、菌药业。荒地育苗、山里栽树、木上植菌、地里养禽、林间种药;近山多鲜果,远山多干果,深山养牛羊,河滩养鸭鹅。养殖一些可伴生、序生、促生的动植物。木材、水果、干果、药材、禽类、菌类食品等等这产品等,市场短缺现象相对突出。这种供求之间的落差必将成为一种拉动农业开发的强大势能。闲置、半闲置的自然资源与闲置、半闲置的劳动力相结合,生产出的产品又是社会所欠缺的,这就是农业开发的前途。这样的开发,充分发挥地理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紧紧围绕“菌、药、果、石、林、水”做文章,美化了环境又治了富。

(二)不断创新政府体制、机制

1、构建规范化的村基层领导机构

“火车跑的快,要靠车头带”我国农民之所以贫困,除了自身素质能力外,与缺少高效有能力的经济发展“领头兵”、与无组织状态的发展经济有很大的关系。村民自治制度在我国资金、人才不足的年代应运而生,在既定条件下,曾经发挥过一定的作用,可如今已不适应时展。低廉的村干部工资是可为我国节约资金,可无为而治,低工资之下掩盖的是高隐性收入。一方面是大量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是发挥不了作用的农民村干部浪费着大量岗位。应清退农民村干部,高薪养廉,构建规范高效的村基层组织。

2、完善人才配置制度

县域缺乏哪种专业人才,公示给报志愿的学生做参考。发挥市场经济对人力资源的调节配置作用。福利待遇要适当向农村倾斜,调节人才流向村域。抢占人才制高点,吸收高学历人才,优化智力资源配置。组建“人才库”、“智囊团”和“专家网”等思想库。“思想库”的优势在于宏观与理论,政府的优势在于微观与实践。二者结合起来,才会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决策,才能使“人才棋子在县域这盘棋里,各归其位、各显神通。”

总之,农业是山区县域的经济发展的基础,使农业和工矿业、旅游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以农产品加工业衔接第一、二产业,以旅游业带动第二、三产业,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着力推进,从而可实现经济腾飞。

参考文献:

区域农业发展范文11

关键词:特色农产品 特色农业保险 现状 对策

一、当前阜阳市特色农业保险开展情况

(一)辖区特色农业保险业务开展范围

2008年,安徽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部署农业保险工作。2009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鼓励开展特色农产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鼓励各地探索开展特色农业保险工作。2011年,安徽省财政厅下发《关于印发〈安徽省特色农产品保险财政补贴实施办法〉的通知》,正式出台特色农业保险相关财政配套补贴政策。2012年,阜阳市人民政府第一时间跟进出台《阜阳市2012年特色农业保险实施方案》,各县(市)区随之也相应制定了各自的实施方案,以积极推动特色农业保险业务在辖区的试点推广开展。按照该实施方案,辖区投保农业保险的几大类特色农业品种主要有:大棚蔬菜种植、能繁母羊养殖、中药材(桔梗)种植、大棚草莓种植、养猪(生猪)。各类特色农业保险主要是保障生产成本为主,不保障种养殖收益。

(二)特色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模式

按照省政府有关通知精神,特色农产品保险试点工作遵循“政府引导、自主自愿、市场运作”原则,由保险机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不同于政策性农业保险那样由政府及保险机构联办,共担风险的模式。根据相关规定,特色农业保险保费分担模式是,省级财政补贴20%,县级财政补贴40%,市级财政以“以奖代补”形式进行补贴,参保农户承担40%。以能繁母羊的参保为例,每只保额是500元,保费是30元,则由省级财政承担6元,县级财政承担12元,其余12元保费由农民自筹。按照《安徽省特色农产品保险财政补助实施办法》,原则上农户保费负担比例不低于20%,财政保费补贴比例不高于80%。各类保险保费与保额标准因成本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见表1。调查发现,种养殖企业和农户对当前的保费分担比例认同度较高,认为均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三)2013年上半年辖区特色农业保险承保情况

目前,阜阳市特色农业保险业务全部由“国元农业保险阜阳中心支公司”一家保险公司承办。调查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国元农业保险公司共承保大棚蔬菜7800亩,大棚草莓5400亩,中药材(桔梗)60000亩,能繁母羊35000只,生猪9800头,共计保费收入1725万元,累计提供风险保障26565万元,为当地设施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有效提高了当地种养殖企业和农户发展农业生产、抵制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特色农业保险推广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部分特色农业保险需求尚未满足

目前,农业保险公司正在努力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开发各类新式特色农业保险品种,特色农业保险需求满足度不断提高。但调查发现,当前仍存在部分农户的新型农业保险需求尚未满足,如鱼塘养殖保险、花卉苗木保险、薏米种植保险等新型保险产品有待开发推广。

(二)特色农业保险覆盖面有待拓展

调查发现,经过近几年农业保险业务的大力宣传和推广应用,辖区农户保险意识提升较快,主动投保意识增强,特别是特色农业保险主要是针对形成一定规模效应的设施农业,客户群体集中在种养殖大户和农业专业合作社,该类群体的灾害风险认识水平和风险防范警惕度均较高,对特色农业保险的认知度较高。由于处于试点起步阶段,当前特色农业保险的承保率和承保覆盖面仅在40%左右,与小麦种植、能繁母猪养殖保险90%以上的覆盖率尚有较大差距,辖区特色农业保险潜在市场有待挖掘。

(三)特色农业保险协作机制有待增强

由于辖区特色农产品种养殖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农业生产主体经营资金不足、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低的问题较为突出。仅有农业保险公司的扶持尚不能完全支持种养殖企业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生产领域有待不同金融业态的合作推进,农业保险公司与银行、担保等不同金融业态的合作水平不足,特色农险与农业信贷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结合度不够,银行信贷资金有待撬动与释放。

(四)定损和理赔服务效率有待提高

农业保险公司的定损和理赔服务规范要求“查勘到村、定损到户、理赔到户”,但实践中由于农业保险涉及千家万户,农户的文化水平和保险认知程度参差不齐,加上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有待理顺,导致查勘定损到户难和理赔时效性慢等突出问题。

三、对策建议

(一)因地制宜开展特色农险产品创新

通过联合调研、分类指导等方式,鼓励保险机构以农业产业政策为导向,选择体现地方特色、具有产业规模、农户投保意愿强烈,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具有较大意义的农产品为保险对象,着力提高特色农险覆盖面。

(二)建立多元化特色农险协作机制

一方面,加强政保合作。针对特色农险政策依赖性高的特点,与地方政府合作推动特色农险发展。积极推动保险公司独立经营、为政府代办、与政府联办模式等多元化农险协作机制。另一方面,鼓励保险公司加强与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将特色农险与农业信贷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结合,推动银行信贷资金有效投放。

区域农业发展范文12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职业教育;发展方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扩大生产能力、发展经济文化,改变村容乡风、加强民主建设,都需要发展职业教育。如何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意义

是发展农业生产、壮大农村经济的需要

发展生产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和中心环节。当前,农业生产发展要转变增长方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村非农产业的逐步扩大。从农村的实际看,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占农业劳动力的比例不足1%,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年,比城市劳动力的102年低3年左右,而且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大多率先转移了,剩下的劳动力素质更低。科技人才的缺乏和劳动力素质的低下,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与科技成果转化。我国现有适合农村应用的科技成果有70%左右推广不了,科技进步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只有30%,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2005年,安徽省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为959.6亿元,只相当于GDP增量的8.8%;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为5307元/人,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占全省5%的劳动力创造的GDP不足1/5。发展生产、改善经营的关键在于激活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劳动力因素,因此,必须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与经营能力,培养知识化的新型农民。

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的需要

长期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005年,安徽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641元,与城镇居民的差距由2000年的3359元扩大到5830元,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2.74:1扩大到3.21:1;“十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6%,而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仅增长6.4%。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是转变农民增收方式、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安徽全省的平均劳务收入已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6%,劳务输出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但是,农民素质的低下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速度以及转移层次的提高。目前,我国约有农民工1.2亿人,其中初中文化水平的占66%。农村劳动力中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受过中职教育的仅占0.13%,没有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普遍缺乏劳动就业培训的农民工的技能素质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与市场的素质要求相差更远。因此,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培训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实属当务之急。

是改变农村风貌、实现民主化管理的需要

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既需要政府的投入;更需要村民依靠自己的勤勉、自助与协作改变家乡的面貌。实现民主管理,倡导文明乡风,不仅需要农村基层政府真正成为服务型政府,为群众谋健康、谋福利、谋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安定、和谐,也需要激发农民的主人公意识,增强其参与农村文明建设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未来的新农村应是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和谐统一,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目前,我国人口的60%生活在农村,农村居民素质低下,不仅影响生产发展和增加收入,而且也影响农村精神文明与制度文明建设。因此,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农民主体意识、法制意识与民主意识,是新农村文化发展、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总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与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从长远看,基础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治本之策,而职业教育则是当前的治标良药,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也是建设新农村的突破口。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区域职业教育的问题

近年来,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了社会的认可与支持。但由于历史的、经济的、体制的、观念的原因,仍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百姓认识不足,领导重视不够,社会认可度不高,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源性因素

思想观念的障碍是最大的障碍。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人重知识而轻技能,从内心看不起职业教育,上职校往往是无可奈何的选择。一些领导只看到普通教育为升学服务的功能,没有足够认识到职业教育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热衷于为普教“锦上添花”,很少对职业教育“雪中送炭”,在经费投入、资源配置、办学条件等方面扶持不力。一些地方没有把农民培训同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挂钩,将其看成软任务,行动上不力,措施上不落实。有些地方政府与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依旧淡漠,新闻媒体极少宣传,民众普遍不理解、不信任、不认同,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尚未真正形成。据相关调查,只有17.7%的人认为职校毕业生也能成才;认为子女的理想职业是生产一线“蓝领”的只有2.3%;对本区域职校办学满意的占19.5%,不满意的占24.2%;有37.4%的人期望职业教育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与重视。

政策落实不力,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能力薄弱,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一些地方政府未能履行统筹职教发展的主导责任,联席会议制度形同虚设,就业准入与职业资格制度难以有效实施,职业资格证书标准不一,与职校学历证书衔接不够,职校在职业资格鉴定中的作用未得到应有的发挥,企业雇佣无证人员的现象严重。对行业和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责任尚无明确的规定,其参与意识和主动性不强。不少地方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不能及时到位,专项经费尚未设立,有的还平调学校资金,学校获得的经费仅能维持日常运转,无法满足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的需要,实践教学条件差。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不协调,办学、招生、经费、师资、证书、就业等仍存在部门障碍。农民培训的主管部门不够明确,农业、教育、劳动部门各自为政,统筹乏力,资源不能共享。作为农民教育实施主体的乡镇成人技校十分薄弱,多数已名存实亡,职校、技校培训农民的领域狭窄,职业教育与职后培训共同发展还有待进一步推进。由于条块分割,劳动力市场缺乏宏观调控,职业教育机构难以得到准确的劳动力需求信息,导致职业教育与培训市场处于无序竞争的混乱状态。

师资数量缺乏,结构矛盾突出,专业技能欠缺,是关系职业教育发展的主体性因素

许多地方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够合理,特别是专业结构矛盾突出,“双师型”教师缺乏;各类骨干教师培养不力,人数很少,不足以形成骨干群体,也不能产生“名师效应”。由于教育人事制度以及待遇、环境等方面的原因,不仅难以纳新扩容,而且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同时,教师继续教育与校本培训缺乏针对职业教育实际的内容、方法与模式,提升教师素质、促进专业发展的实效性不强。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的制度尚未真正建立,专业教师普遍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技能。公办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力,办学机制不够灵活,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转贴于

办学定位不准,教学模式陈旧,适应能力不强,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性因素

学校办学的开放意识不强,虽然有些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但还不够广泛深入,难以与企业紧密对接,专业设置不能紧贴市场需要,校企合作渠道不够通畅。许多学校生源素质差,沿袭普通教育模式办学,不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培养和专业技能教学,加上没有好的管理方式与育人环境,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实践能力难以适应市场需要,毕业生就业质量低。更严重的是许多地方对职业培训不重视,职校更多地倾向于学历教育。对于农民培训,有的是为培训而培训,与企业用工需求和农民就业需求相脱节,难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培训时间过短,只讲理论知识,忽略实践操作,难以起到提高农民技能水平的作用。

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推进新农村建设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必须更新观念、加强统筹、把握定位、提升能力,增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

区域职业教育发展首先要更新观念

思想引领行动,观念影响发展。区域职业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理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现实,转变思想观念,确立涵盖职业教育、技术培训在内的对象终身化、发展社会化、运作市场化、投资多元化、竞争国际化的大职教观。政府应理性认识职业教育,切实从思想、政策和行动上树立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抓稳定、抓发展的观念。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以“联动、协同、共赢”的思维,统筹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推动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通过政策导向和舆论宣传,营造尊重劳动、尊重技能型人才的良好氛围,引导农民树立培训观念,做到先培训、后转移,鼓励农业人口发展为技能型“蓝领”。要在思想上、政策上、待遇上提高职业教育教师的地位,出台有力的支持政策,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弘扬科学的人才观,改变“重学历、轻技能”的倾向以及技能人才地位低、待遇低的现状。

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是加强统筹

职业教育作为社会系统工程,离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就无法取得整体和长远的社会效益。(1)政府要切实负起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责任,完善联席会议制度与领导联系职业院校制度,形成分工协作、层层落实的工作机制,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2)要建立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发展机制和政府、用人单位、学习者共同分担费用的教育培训机制,形成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结合,公办与民办互补的多层次、多形式发展格局。(3)要建立多元化经费投入体系,一方面,要根据办学规模、培养成本、专业优势、发展前景等核定财政拨款,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的倾斜,以保证职校建设与发展的基本需要;另一方面,要将农村科技开发、技术推广经费适当用于农村职业教育,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个人捐资助教。同时,对农村中职学生应实行减免学费政策及优秀学生奖学金、贫困学生助学金政策。(4)要修订《职业教育法》,制定地方性法规,从法律上明确行业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职责;劳动保障部门应加强执法检查和督察,进一步落实就业准入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建立劳动力市场预测评价机制,及时为职业教育机构提供科学、准确的信息。(5)要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建立以高职院校为龙头、以中职与成人技校为基础、以社会培训机构为补充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要建设好县级职业教育中心,使之成为县域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推广、扶贫开发、创业孵化以及普及高中教育的重要基地。

区域职业教育发展重要的是把握定位

从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看,面向全民、面向就业是主流方向,服务新农村建设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导向与发展转移的重心;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是职校办学的主导方向,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能型人才是职校的基本定位与改革方向。在持续抓好学历教育、提高新增劳动力素质的同时,应根据农业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城镇化需要,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由“简单劳力型”向“职业技能型”转变、就业行业由体力型向素质型转变的特点培训农村劳动力。一方面要开展转移培训。一是技能培训,即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用工需求,培训实用性劳动技能,重点抓好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二是职业培训,即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传授岗位专业知识与安全操作知识,实施职业技能鉴定;三是创业培训,即对有一定发展潜力与技术、资金优势的生产经营大户和农民企业家进行高新技术与经营管理能力培训,为自主创业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要开展农技、农机培训和乡村干部培训。一是开展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和新式农机具推广应用培训,培养农民技术员,孵化农业大户;二是开展针对乡村干部的农村政策、文化知识、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其素质水平与工作能力。在培训过程中,可依托职成院校与社会培训机构,重构县、乡、校三级农民教育网络,采取政府部门和社会办学相结合的方式,以实践操作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形成以技术培训和业务培训为重点,以素质培训和岗位培训并重为特点,以职业培训和扩大就业相结合为目的的长短结合、高中低配套的培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