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时间:2023-07-18 17:24:29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范文1

关键词:矛盾 协调关系 结构调整 保障措施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水资源贫乏,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不均衡,目前我国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均水资源低于严重缺水线,有七个省区人均水资源量低于60 M3,全国农村有2000多万人饮水困难,水资源供需矛盾严重制约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对于水资源综合利用应充分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运用综合保障措施科学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实现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诣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诣相处。

一、 我国水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1、 水资源贫乏,供需矛盾加剧制约经济发展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2200M3,人均水资源居世界第119位,世界人均水资源8800 M3,是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被列为世界上最缺水的十三个国家之一,据专家预言, 2010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期,2030年我国人口达16亿,水资源缺口400~500亿M3,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工业用水、城市用水量急剧增大,水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显现,造成工业生产停滞、城市供水限时、、、、、据统计:80年代全国缺水城市236座,缺水量1200万M3/d,90年代全国缺水城市300座,缺水量1600万M3/d,2000年代全国缺水城市450座,缺水量2000万M3/d。加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业人口约占70%,而在广大农村节约用水观念普遍不强,农业用水利用率相当低,造成了巨大的水资源浪费,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水资源型干旱导致广大农村农作物减产绝收、农村饮水困难、农民收入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了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是农村实现小康社会,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桎梏。

2、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

我国水资源与人口、土地、经济发展组合状况不理想,我国降雨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降雨量南方比较充沛,年平均降雨超过1000mm,而北方内陆地区降雨量少,年平均降雨量少于400 mm,这种降雨分布的区域性差异导致水资源分布南北不均衡,北方资源性缺水严重。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36.5%,但水资源占全国的81%;而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而水量仅占19%,其中西北内陆河地区资源性缺水更严重,这种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均衡造成北方资源性缺水严重。

我国降雨受典型季风气候影响,全年降雨在年内时间分布极不平衡,降雨呈明显的季节性,其中70~80%降雨集中在汛期的6、7、8月内,汛期降雨强度大、雨量太过集中,往往地表径流汇聚而引发洪涝灾害,当降雨集中的汛期过后,工农业用水量依然巨大,因水量大部份都集中在了汛期,水资源集中期偏离农业用水集中期,水资源供需矛盾显现,季节性缺水严重,降雨的季节性造成灾害的季节性,大洪之后又遇大旱,汛期抗洪汛后抗旱,严重阻碍经济发展。

3、流域内、流域之间水资源利用分配不合理

我国目前水资源的开发极不合理,局部流域内上游不顾下游,左岸不顾右岸,拦河修坝截流,在上游对水资源进行过度的开发利用,导致水资源在上下游,左右岸分配利用不合理,严重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流域之间,水资源丰富的流域,用水浪费严重,水利用率低,而在水资源贫乏的流域却是河流断水,水库干涸,无水可用,连最基本的生态环境用水都无法保障,流域之间水资源利用分配不合理。建议国家加强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保证水资源在流域内、流域之间的合理配置,综合考虑流域内、流域之间的用水需求,科学配置、合理调度,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 污染严重形成水质性缺水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污水排放量逐年加大,近年来全国污水排放量达600亿T,其中绝大部分未作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泊,全国700多条河流中,有近50河段水域污染严重,水污染严重形成水质性缺水,生活水资源总量因河湖水源污染而不断减少。

5、 各种用水需求不合理,导致生态破坏

我国北方的高纬度地区由于长时间的持续干旱,用水相当紧张,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农业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生态环境用水濒临枯绝,如果这样无休止的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不合理的配置工业、农业、生态环境用水之间的比例,必然会对生态系统和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导致植被覆盖率减少、自然绿洲萎缩、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严重,目前我国沙化面积已扩展到174.3万KM2,占全国面积的18.2%,而且年扩展速度呈增加的趋势,由20世纪70年代的1560 KM2增加到90年代末的3436 KM2。

目前我国有些缺水区,为了保证当地的生产、生活需要,对地下水开采过度,全国超采地下水约74亿M3,形成了160多个地下水超采区,导致地下水位降低海水倒灌,地面下沉,地下水盐碱化严重。

二、 科学合理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基础

我国水资源贫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水总量也在不断加大,水资源供需矛盾曾加剧趋势,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势在必行,只有实现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保证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即要服务于经济发展又不能开发过度,即要服从于经济又不能破坏生态环境,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限度内促进经济发展。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而对水资源的开发应立足长远,不仅要为当前经济发展服务,还应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不能对水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应充份考虑子孙后代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我们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利用,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只有经济高度发展,物资产品才会不断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才会不断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才会不断增强,因而我们应大力加快国家的经济发展,当然经济发展并非速度越快越好,应控制好这个度,经济发展速度不能超过水资源的的承载力,水资源开发过度必将导致生态系统造受破坏,经济发展会出大问题,经济发展会倒退,会出现回过头来搞治理,因而经济发展速度一定要合理,以实现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3、协调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诣发展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目的,我们应积极协调好这两个方面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育目发展,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诣发展,经济发展一定不能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内促进经济发展,相反如果超过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必然会制约经济发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大力促进经济发展,而不能制约经济发展,科学协调好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诣发展。

三、 综合保障措施

我国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科学规划、合理应用,采取综合措施充分缓解各种矛盾,协调各方面关系,实现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讲有行政措施、法律措施、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

1、行政措施

国家应积极加强宏观调控,运用行政手段来合理引导,调整国家工农业产业结构及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建立健全适合我国水资源现状的产业结构模式,我国目前单位产值工业耗水少于农业耗水,国家可以适当提高工业比重,在经济总量不减少的情况下,降低水资源需求总量,减轻水资源供需矛盾,同时对于工业、农业结构内部进行产业转化,鼓励农民向节水型农业发展,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渔业、林业、牧业等低耗水型农业,节约宝贵的水资源;对工业企业中高耗水低产出,强制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对工业项目进行政审批时,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应考虑环境生态效益,科学分析当地的水资源情况,对于超过水资源承载力的项目不充许上马,国家应积极加强宏观调控,实现水资源供需的总体平衡。

2、法律措施

在全国范围内加强《水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宣传,提高全民节水意识,积极参予水土保持,水污染防治,依靠法制节水,节约宝贵的水资源,但目前我国对水资源管理法律体系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依法治水必须以法律为基础,这样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国家应加快这方面的立法建设,以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

3、工程措施

我国降雨因分的的区域性,致使地区之间水资源不平衡,相对而言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贫泛,北方地区特别是黄淮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农业干旱性缺水、河流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超采,水资源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为了从根本上缓和我国区域性的干旱灾害,减轻水资源供需矛盾,兴建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必须的(如:南水北调工程),以缓和北方地区的资源性缺水,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南北地区经济同时协调、健康、快速发展。

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但降雨在时间上分布上极不衡,呈明显的季节性,季节性缺水严重,在降雨集中期因降雨强度大,降雨太过集中往往引发洪涝灾害,降雨集中期过后由于雨量希少而引起旱灾,为缓解这种季节性旱灾,应在流域内兴建小型灌溉工程,在降雨集中期蓄水用于降雨集中期过后灌溉之用,除水害兴水利,同时还可以结合发电、养殖开展多种经营,活跃地方经济。

4、技术措施

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低,一般只有30~40%,生产单位粮食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2~2.5倍,农业用水占全国用水总量的70%,水资源存在极大的浪费,因此应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发展节水型农业,如滴灌、喷灌比传统的漫灌水资源利用率要提高约10~20%,可以大量节约宝贵的水资源;我国工业水资源利用率偏低,用水浪费严重,据统计资料,日本每增加一万美元GDP耗水208 M3,美国为514 M3,中国则高达5045 M3,是美国的十倍、日本的24倍,如此大的差异主要差在科学技术,我们应依靠科技进步,大力进行工业部门的技术革新,发展节水型工业,充分发掘节水潜力,降低发展对水资源的消耗。依靠技术措施,发展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农业,为建设节水型社会而努力。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范文2

二十六年来,农业综合开发经历了起步、发展、提升阶段,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的一种有效手段,成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措施,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国家长期坚持的发展农业的战略决策。特别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实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农民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稳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战略性部署。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立足国情农情,实现高产高效与资源生态永续利用协调兼顾,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要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民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在今年3月召开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联席会议全体会议上,副总理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农业综合开发取得的成绩,强调农业综合开发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支撑,是发展资源节约型、生态友好型农业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重要途径。在新的历史阶段要牢牢把握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任务,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在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按照联席会议精神,农业综合开发在发展理念上作了新的定位,在工作部署上作了新的调整,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提出了新的战略布局。

一、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调整的基本思路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业走的是一条囿于国内资源、以增加农产品供给为目标的高投入、高产量和高资源环境为代价的道路,农业发展方式粗放、效率低下、资源短缺、生态恶化等矛盾和问题日渐突出,致使农业资源耗费过大,农业环境污染严重,农业生态持续恶化。此外,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也相当严峻,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尽管过去二十六年中农业综合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对农业生态环境资源的综合评估不够充分,使得部分开发项目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适应,主要体现在开局对水资源承载能力关注不够,没有从长计议水资源承载能力,有些地下水超采比较严重的地区未能停止开发;对土壤条件考虑不充分,没有意识到应对重金属严重污染的耕地停止开发,对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等投入较少,过多注重了硬件设施的建设;对生态综合治理力度不够,一些地方没有把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与农田开发同步协调。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更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实施以“休养生息”为核心,以增加农产品国际供给能力和提高国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保障的新的开发战略。

财政部党组明确提出,农业综合开发要转变观念,调整思路,着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农业竞争力。要注重顶层设计,优化开局,既要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又要更加注重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强化生态环境资源评估,适合开发的就干,不适合开发的坚决不干。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大局,按照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把握一个总基调,明确三项硬任务,落实三大推进措施,构建一个保障体系”。一个总基调就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为着力点,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三项硬任务就是集中精力建设高标准农田,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三大推进措施就是优化农业综合开局,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创新农业综合开发机制。一个保障体系就是强化部门协作和组织保障。

二、实施战略调整的主要措施

围绕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农业发展转型升级,农业综合开发要调整和优化布局,以县为开发单位,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划分重点开发区、保护性开发区、限制性开发区三大区域,分别研究制定不同的开发政策,整合项目,实行“保、调、转、退、减、进”六大具体措施,精准投入,规模开发。

(一)划分三大区域,调整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布局。农业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高低是关系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根据我国农业资源环境状况,一是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能够永续利用的地方划为重点开发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开展大规模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我国粮食核心产区;二是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但有一定的恢复潜力,通过开发能够达到生态平衡的地方划为保护性开发区,适度开展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打造我国农业生态区;三是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差、生态比较脆弱的地方作为限制性开发区,不再大规模进行土地治理,使这些地方休养生息,恢复生态。

按照上述三大区域的划分,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保、调、转、退、减、进”等措施。在调整布局方面,首先落实“保、调、退、减”等措施。

保,就是要围绕“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国家战略,确保完成《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确定的建设任务。2013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财政部上报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明确到2020年,全国建设高标准农田4亿亩,其中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独立承担3.4亿亩、改造重点中型灌区1575处。要根据调整后的战略布局,重新划分开发区域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今后一个时期,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布局在13个粮食主产区,实施规模化开发,同时兼顾粮食主销区和口粮能够基本自给的产区。

调,就是要根据资源环境情况调整开局、开发结构和投入比例。调布局,就是要在批准的各省(区、市)总体框架下,把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按照三大区域划分的原则,分解落实到适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开发县。无论哪一类区域,都要以水资源为前提,以土壤资源为基本,以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为必备条件。在适合种粮食的地方,既支持以灌溉农业为主的地区大规模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又支持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地区加大土地治理力度和节水工程设施建设。将不适合种粮食的地方,调整为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时,完善开发县推进机制。调结构,就是既以粮食主产区和产粮大县为开发重点,同时兼顾其他地区,发展各具特点的优势特色产业,并按照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要求,把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一县一特”产业发展、股份合作经营等项目调整到合理区间。调比例,就是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两类项目投入比例,全国总体把握在75∶25左右,并根据不同区域,分别确定不同的比例。三大区域用于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投入比例也应有所区别,特别是支持发展股份合作的投入比例要逐步增加。

退,就是要退出部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包括重金属严重污染的耕地、地下水严重超采区的耕地,以及一些投入产出效益很低的项目。同时,严禁在湿地、草地、林地和25度以上坡耕地上开发农田,严禁围湖造田和填海造田。

减,就是要在实行保护性开发的地方,缩小开发范围,降低开发强度。对依靠开采地下水、又得不到有效恢复的地区,减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对年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尽量不再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

(二)转变农业综合开发方式,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落实“转”的措施,首要的是尽快转变农业综合开发方式。要突出农业可持续发展主线,围绕农业发展转型升级这一抓手,立足发展现代农业这一中心,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农业,扶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和“一县一特”产业发展。要推进农田水利同步开发,实行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同步规划和实施。要大力推广应用各种先进适用的农业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技术,支持低碳化农业生物技术装备设施建设,加大对有机肥生产、培肥地力和土壤改良的投入力度,推进耕作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转变。要加强农业技术的组装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传统农业改造升级。要大力支持发展循环农业,加大养殖业畜禽粪便资源循环利用,支持高效肥和低残留农药使用,推广高标准农膜和残膜回收。要统筹生态资源适度开发,推进建设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带,支持生态环境治理,把生态环境治理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屏障和储备资源,在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漏斗区实施“节水工程行动”,加强水源工程建设和雨、洪水资源化利用,逐步停止地下水开采,改变自流漫灌习惯,确保已建成和在建高标准农田旱涝保收。

(三)支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落实“转”的措施,还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经营主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构建新型经营体系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今后农业综合开发要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主攻方向,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重要抓手,将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纳入扶持对象范围,努力推动以农户家庭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扩大家庭经营的土地规模,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供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质量和面向市场的能力。要探索构建以供销社为载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要把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商品转化率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目标,稳步发展现代农业园区示范群,着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功能、生态资源涵养和特色经济种植功能、标准化规模养殖功能、农产品加工和冷链物流功能、农业科技“繁育推一体化”功能、物联网和精准装备功能,并结合村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成一批具有现代农业特征的示范群体。要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农业产业链,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与农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的重点龙头企业,让农民更多分享加工销售利益,增加收入。形成一批运作规范、发展强劲的农民合作社,要发挥区域优势,发展一批高产、优质、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

通过促进农业综合开发方式的转变,以及支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转”的措施,力争实现科学开发利用资源、大力保护和改善环境、推动发展现代农业的目的。

此外,还要采取“进”的措施,按照市场化、商业化模式,支持农业企业“走出去”,同时研究探索运用国内现有财政支农政策,对符合国家要求的农业“走出去”项目给予支持。

三、完善战略调整的政策保障措施

实行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调整,必须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完善各项保障政策和措施,使农业综合开发更具活力、更有效率。

(一)调整中央财政投入资金结构,确保农业综合开发中央财政投入用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比重只增不减。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的全国平均投入比例,将逐步调整为75∶25,用于农业科技推广中央财政投入比例由5%逐步提高到8%。实行中低产田改造与高标准农田建设两类项目并轨,适当提高新建高标准农田建设财政投入的补助标准。各级政府应稳定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使之与承担的建设任务和目标相匹配。完善“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机制,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措资金。更多探索利用市场化的办法,通过财政补助、贷款贴息、竞争立项等方式,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综合开发。

(二)创新项目建管机制,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给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合作社全体社员享有。高标准农田建设财政补助资金可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创造条件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同时允许把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流转给合作社经营,也鼓励由合作社先行流转,再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要确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经营的高标准农田主要种粮食,凡是搞“非农化”的,一律不支持,把保障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落到实处。要通过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农民参与项目建管。支持农民、农民合作社和村集体组织承担项目建设、使用和管护,积极推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使用管护一体化。对已建成的项目,要明晰产权关系,落实管护主体,保证建设成果长期发挥效益。探索由农民股份合作社持有和管护的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合作社自主经营或参股农业龙头企业经营所获得的红利在提取规定的公积金和资产折旧后,由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全体社员分享。同时,探索龙头企业使用财政补助资金形成资产由农民合作社或农民持有的形式。

(三)健全资金和项目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农业综合开发现代管理制度。围绕三类开发区域,指导省级编制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布局开发结构,完善开发县推进机制。进一步下放审批权力,积极推行项目竞争立项制度,完善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项目和资金公示制,探索引入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提高项目立项和资金分配的科学性、透明度、公正性。克服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当年立项、当年实施的盲目性,实行中期规划和年度滚动计划管理,建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估研判,逐步建立农业综合开发现代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水平。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范文3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可持续

一、更新农业发展观念,科学规划发展目标

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就要受到严重的影响。”我们必须牢记小平同志这一教导,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和对待农业持续发展问题。在指导思想上应树立下列新思想:(l)系统思想。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必须坚持系统化原则,把转变过程作为一个大系统;转变的过程应有先有后,措施应多种多样,途径应因地制宜,过程、措施、途径应有机联合起来。(2)协同思想。将传统农业、常规农业和持续农业结合起来,相互渗透,理论与技术协调,各种农业模式相融,互相促进,协调发展。(3)效益思想。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必须保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生产率逐步提高。(在发展目标上应将下列方面作为基本目标:(l)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率、食品满足率。(2)产品的安全性、营养性和多样性。(3)资源利用和开发的高效率与持续永久的能力,再生资源的循环持久利用。

二、建立“三项机制”,增强农业发展动力

一是强化领导,建立政策激励机制。县委、县政府把生态农业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成立、调整充实了农业产业化、富硒农产品开发建设、草地生态畜牧业科技扶贫、茶叶产业发展等领导小组,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乡镇协作抓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先后出台了《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加快农业转型推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具体措施。

二是加大投入,建立资金保障机制。采取财政贴息、以奖代补、减亏补偿和保费补贴等多种方式,鼓励引导信贷资金、民间资本注入生态农业建设。特别是充分发挥县农行、农发行、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为农服务主力军作用,扩大对农业授信贷款面,拓宽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

三是提升素质,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坚持多渠道、多方式的人才培养和开发,着力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适应生态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民。成立诸如奶牛养殖、三元杂交猪、果树等“专家大院”,引进专家定期到大院工作,对当地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聘请技术专家在田间地头进行“手把手”现场上课、“零距离”实地指导,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农业科技水平。

三、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

要求产业结构安排、主导产业选择与区域资源及环境相协调。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一般会根据自己掌握的市场信息引导基地和农户及时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但由于对资源优势、区位条件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区域市场需求信息了解或分析不够,存在着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主导产业不能发挥资源及区位优势、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等问题。另外,龙头企业”在选择产业和产品项目上,一般只是考虑企业的内部经济效益,很少顾及外部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因而造成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区域资源和环境不协调,影响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四、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发展

发展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路线应做好以下几点:

1.植物的生态保护。可以把人类对害虫防治的方法归结为2大类即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来得快速彻底,但因为强调物种全部消灭,造成自然生态平衡的极大破坏;而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则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允许受害水平之下, 维持自然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平衡。不仅因为其能有效地控制害虫、保证农作物丰产,更重要的是因为其能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残毒的遗留量。采用生物防治配合其他防治措施,改变了过去定期施药的状况,减少了农药的施用次数,降低了农业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为我国国民经济和未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2.保证生物多样性。相对而言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生态系统,对外来物种的抵御能力较低,农产品自身的抗病性和竞争力也普遍较低。农林业方面杂草性的植物种或是对作物造成毁灭性灾害的一些节肢动物的入侵,对当地生物多样性、农林业以及人类健康的影响是相当严重的。养殖业方面,由于长期的驯化养殖使得畜、禽的疾病抵抗能力下降,对人类的依赖加重,因此必须要保持农业的多样性发展,才能保证各农产品的优质优量。

3.加强农业资源的统筹利用。传统的农业生产完结时往往伴随着农业生产废弃物的恣意排放,例如每年水稻收成后堆在田里的秸秆就会被燃烧,这样严重恶化了空气质量,造成了霾天气,使得周边城市能见度极低,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必须实行资源的循环、统筹利用。

4.农业环境的综合治理。农业污染问题现在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数,现代的农业生产因为加入了农药、化肥、兽药等因数对环境的污染比传统农业更大。因此必须对农业进行环境综合治理,一方面加强农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另一方面要严格管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同时作好对农村中小企业的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工作。

总之,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应合理利用、保护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要把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结合起来,在开发利用土地、水等农业自然资源的同时,减少对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控制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保证农业资源与环境处于永续的良性循环之中,使其能为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永久性支撑,实现代际公平。

参考文献:

[1]程序.21世纪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与对策取向[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2,7(1).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范文4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还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基础设施落后仍然是制约西部地区发展的薄弱环节,生态环境局部有所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扭转,水资源短缺矛盾突出,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严重滞后,人才不足、流失严重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既要有紧迫感,又要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进行持续不懈的努力。

党的和全会明确指出,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有条件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举措。统筹区域发展,加快西部地区发展至关重要。没有西部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实现了全国的现代化。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对西部大开发重大战略意义的认识,认真研究并深刻把握西部开发工作的规律性,把实施西部大开发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不断改进和加强对西部大开发的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开创西部大开发的新局面。

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方针政策和重点任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断探索西部大开发的新路子。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社会进步协调推进,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进取,量力而行,有重点、有步骤地解决关系西部开发全局的重大问题。坚持把西部地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国家政策支持结合起来,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工作,推动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要总结经验,完善政策措施,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生态改善和农民增收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任务和切入点。加强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关系农民当前生计和长远利益,关系全国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以统筹实现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和地区经济发展为目标,认真搞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和已垦草原退耕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

退耕还林要搞好规划,完善政策,突出重点,加强协调,稳步推进,近期要重点做好巩固成果的工作。优先治理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特别是江河源头及两岸、湖泊水库周围的陡坡耕地。重点放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土地沙化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区、南方岩溶石漠化集中区、长江中上游大江大湖周边区、青藏高原江河源头区和京津风沙源区等区域。要加强天然草原的恢复、治理和基本草场建设,把退牧还草工程和逐步转变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结合起来。完善配套措施,创造条件,逐步从放牧、游牧转为舍饲和轮牧相结合,大力开发后续加工产业,不断提高广大牧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已垦草原要加快实施退耕还草。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等工程,恢复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认真搞好“五个结合”,即把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与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封山禁牧舍饲等配套保障措施结合起来。保持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继续坚持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统筹安排各项任务,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真正落实到位,切实解决农民增收和长远生计问题,保证退得下、还得上、能致富、不反弹。建立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补偿机制,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投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要从规划入手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落实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任务,加强重大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管,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加强城市污水、垃圾、大气等环境综合整治,加大矿区环境保护与整治的力度。

二、继续加快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为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打好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事关西部开发全局。要从战略高度着眼,注重科学布局。加强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条件成熟一批,开工一批。加大投入力度,保证工程质量,重大工程要干一项,成一项。继续集中力量建设好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交通干线等重大项目。坚持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加快推行节水技术和节水措施,加强各类节水设施建设。推进重点流域综合治理、水资源科学调配、水源涵养地保护。因地制宜地建设大中小型水利工程。有效防治水污染,促进污水资源化,加强地下水资源勘查和监测。以水资源的承受能力为前提,合理规划产业布局,禁止在缺水地区上高耗水项目。大力发展节水型产业,积极建设节水型社会。继续做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前期工作。加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发挥综合效益。5年内建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西部路段,到年建成西部开发八条公路干线。加快跨区域铁路通道建设。逐步完善以干线机场为中心、干线机场与支线机场相协调的航空网络。加强内河航运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内河通航条件。加强综合能源体系建设,发挥西部地区作为全国石油天然气生产和加工基地的作用,建设一批大型高产、高效、低排污煤炭生产基地。大力开发水电,合理配置火电,建立合理的西电东送电价机制,对水电的实际税赋进行合理调整,支持西部地区水电发展。加强信息基础网络建设。加快建立电信普遍服务基金和邮政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支持西部地区和其他地区农村普及电信和邮政服务。继续实施“西新”工程,进一步扩大广播电视覆盖率。加强城市交通、供电、通信、给排水、环保、消防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工程管理,建立重大项目的后评估制度。

三、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加强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实现小康的重大举措。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旱作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发挥西部地区气候多样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优势,积极发展棉花、糖料、水果、肉类、奶类、毛绒类、花卉、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及其深加工。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支持一批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中心和市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建成通县油路,推进县际公路建设,逐步建设县乡公路。在国家给予适当资金补助的基础上,广泛动员农民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农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草场围栏等小型公共工程建设。拓宽农民参与公共工程建设、外出打工等增收渠道。继续减轻农民税费负担。办好乡镇企业,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一些经济发展明显落后、少数民族人口较多、国防或生态位置重要的贫困地区,国家给予重点支持,进行集中连片开发。继续开展“兴边富民”行动。

四、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是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的根本大计。要密切结合西部地区资源特点和产业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能源、矿业、机械、旅游、特色农业、中药材加工等优势产业。促进西部地区传统优势产业参与国内外竞争,充分发挥国防科技工业优势,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探索一条适合西部地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发展优势产业和调整改造西部老工业基地结合起来,提高老工业城市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加强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勘探,增加公益性调查评价的资金投入。严格整顿矿业秩序,对重要矿产资源实行强制性保护,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有序推进矿业市场改革和开放,逐步将西部地区建设成为全国能源、矿产资源主要接替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要因地制宜,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保护环境为前提,切实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严格控制被淘汰的生产工艺、设备转移到西部地区。合理调整全国产业分工格局,支持西部地区具备基本条件的地方发展资源深加工项目,由国家投资或需要国家批准的重点项目,只要西部地区有优势资源、有市场,优先安排在西部地区。根据不同地区的特色和比较优势,加强跨省区的经济合作与协调。

五、积极推进重点地带开发,加快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

贯彻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区域发展指导方针,依托水陆交通干线,重点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积极培育并形成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长江上游经济带和南贵昆经济区等重点经济区域。制订区域规划,加大交通、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逐步建成通江达海的骨干交通网络、快速便捷的通信网络和生产要素集聚的城镇体系。支持重点地带优势产业及企业加快发展,在项目布局、市场体系建设、信贷投入、利用国内外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和帮助。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区域性的经济、交通、物流、金融、信息、技术和人才中心,带动周围地区和广大农村发展。对西部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继续提供财政贴息支持。

六、大力加强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加强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任务。要加强科普工作,加大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力度。加强西部地区科技能力及重点科研基地建设,提高西部开发重点任务的技术支撑水平。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基础性、战略性任务来抓,到年,西部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要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新增财政收入用于支持农村教育发展的部分向西部地区农村倾斜,支持中小学校建设的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逐步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杂费、书本费,对寄宿生补助生活费。继续加强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国家继续在资金投入和政策措施上给予倾斜,支持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

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卫生事业发展,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贫困农民家庭医疗救助制度,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重点支持以乡镇卫生院为主体的农村医疗设施建设。加强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采取经济措施建立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鼓励贫困地区农民家庭“少生快富”,降低出生率,提高人口素质。继续加强西部地区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和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和文化设施建设,加强西部地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

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西部地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投入西部开发,是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根本性措施。要增强紧迫感,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大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依法规范行政和执法行为,强化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率。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等经济欺诈行为,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积极推行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努力扩大社会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放宽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准入领域,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优势产业发展,参股、兼并和重组国有企业。支持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的各项政策措施向西部地区倾斜。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

加强西部与东部、中部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建立市场化的跨地区企业协作机制,把东部、中部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与西部地区的资源、市场和劳动力优势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加大东部地区和中央单位对口支援西部地区的工作力度。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更好地利用外资加快发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对外招商引资新机制,提高招商引资实效,依托优势产业、重点工程、重点地带,吸引外来投资。逐步放宽西部地区保险、旅游、运输等服务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条件。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西部地区发展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全方位、多形式地扩大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努力开拓国际贸易和边境贸易。

八、拓宽资金渠道,为西部大开发提供资金保障

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是持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保障。要继续保持用长期建设国债等中央建设性资金支持西部开发的投资力度,采取多种方式筹集西部开发专项资金。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其他专项建设资金继续向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创新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和境外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拓宽西部开发间接和直接融资渠道。鼓励各金融机构采取银团贷款、混合贷款、委托理财、融资租赁、股权信托等多种方式,加大对西部地区的金融支持。加快商业银行对西部地区国债配套贷款项目的评估审贷速度,提高贷款审核效率。支持国家政策性银行扩大贷款规模,延长贷款期限,支持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出口贸易。进一步推进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加大农村信用社改革力度,继续扩大农户小额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支持有生产能力、守信用的贫困农户尽快脱贫致富。加强扶贫贴息贷款管理,增加对西部地区信贷投入。积极支持西部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优先发行企业债券,支持西部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股票。修改、完善并适时出台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优先在西部地区组织试点,支持西部地区以股权投资方式吸引内外资。提高西部地区利用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赠款及国外优惠贷款的比例。

九、加强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西部大开发,关键在人才,特别是领导干部和高层次专业人才。要贯彻人才强国战略,认真实施《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落实干部交流和人才培训任务,促进西部地区党政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协调发展。加大干部的交流力度,通过调动任职、挂职锻炼、对口支援等多种方式,每年选派相当数量和相应级别的干部到西部地区县级以上领导班子中工作,适当延长西部地区县级以上干部到东部地区、中央和国家机关单位挂职锻炼期限。逐步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建立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专业人才定期到西部地区农村支援工作的制度。加快研究制定有利于西部地区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政策措施,鼓励各类人才及大中专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发展、创业。把组织选派与发挥人才市场的作用结合起来,尽快建立起人才开发新机制。以就业和再就业为导向,依托西部地区现有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充分利用东部地区职业教育资源,加强西部地区各类适用人才和劳务输出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组织和协调各地区各部门多渠道地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智力服务和人才支持。对于西部地区人才培训给予资金补助,加强西部地区人才开发的国际合作。

十、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加强对西部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

加强西部大开发的法制建设和组织领导,是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基本保障。要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开发欠发达地区的经验,结合我国西部开发的实践,本着注重实效、突出重点、逐步完善的原则,加快西部开发法制建设步伐,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法律保障。抓紧起草《西部开发促进法》和《西部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和完善西部开发法律法规体系。西部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公务人员要提高法制意识,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树立诚信政府形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打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范文5

本节的课标内容是“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的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该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般方法,即分析区域地理条件、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确定具体措施;能够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发展的优势条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典型区域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世界地图上明确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位置;运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分析出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条件和发展存在问题;能提出并流域的综合与开发的具体措施。

过程与方法 运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运用文字和图表材料,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条件,总结其开发优势条件和需要治理的问题。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结合学生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总结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具体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促使学生养成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行为规范。

【教学重点】流域开发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措施。

【教学难点】流域开发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措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介绍流域的一些概念

分水岭:相邻两条河流之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

流域:由分水线包围的河流集水区。

支流:水系中除干流外的所有河流。

支流的分级方法:一级支流:直接注入干流的河流。二级支流:直接注入一级支流的河流。依次类推。

水系:一条河流干、支流总称。

二、呈现案例,探究分析

1.田纳西河流的概况

田纳西河发源于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坡,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支流,全长1450千米,流域面积10.6万平方千米。

2.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读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图,分析它流经哪些地理单元?上游流经高低起伏的山地丘陵,中游丘陵,下游是冲积平原。

田纳西河流域的这种地形条件对流域的开发治理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有利影响,落差大,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不利影响,不利航运。

(2)气候

结合教材内容,分析该流域的气候特点?降水充沛,冬季和早春常发生大范围的持续降雨。

田纳西河流域降水量在冬春较多,夏秋相对较少,这种季节变化,与农作物的季节需求产生了矛盾,不利于农业灌溉,成为发展种植业的限制因素。

(3)河流

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说说田纳西河的水文特征。

水系发达,支流众多,径流量大,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多在12月至次年4月

田纳西河的这种水文特征,对该流域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水灾频繁,水量不稳定,给航运带来困难。

(4)资源

读田纳西河流域自然资源分布图,分析该流域有哪些自然资源?

水能、煤炭和石油资源丰富。

[总结]该流域开发的优势自然条件是:水资源丰富,水能丰富,矿产资源储量大。该流域开发的不利条件是:河流落差大、水量季节变化大不利发展航运;洪涝灾害;不利于农业灌溉。

3.田纳西河流域的人文地理特征

流域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由于过度垦殖、滥伐森林和经常性暴雨,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芜,农业生产条件恶劣,贫困落后。

[承转]大家分析并总结了田纳西河流域存在的问题及开发优势,同样,美国罗斯辐政府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当时美国施行的“新政”为扩大内需开展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美国历史上大规模的流域开发。1933年5月,美国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

思考(1):田纳西河综合开发和治理的核心是什么?产生的直接效益有哪些方面?

思考(2):田纳西河梯级开发的条件是什么?

思考(3):通过综合开发和治理最终产生了哪些影响?

田纳西河流域利用电力资源发展大量的高耗能工业,如化工、冶金、建材等工业部门,后来食品、机电、纺织、服装等部门迅速发展。田纳西河流域的农业、林业、牧业、渔业都得到了综合发展。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工作。

[角色扮演]现分成五个组,分别扮演当地的农民、电力部门、工业部门、环保部门、TVA特派员。各组从自己的角色出发,在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下,经过思考和讨论,提出治理开发的措施及依据(要考虑治理开发措施的可行性)。最后,TVA特派员总结出全面的、合理的、可行的治理方案

[总结]通过综合开发与整治,田纳西河流域根治了洪灾,航运、农林牧渔业、工业、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到上个世纪80年代,田纳西河流域人均收入水平已经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五、方法总结,拓展应用

师: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与开发,给我们很多启示,你来为某条河流的开发与治理提一些建议,你将如何展开工作?

学生回答,老师补充总结:

第一、收集整个流域的相关资料。自然: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人文:人口、经济、文化、历史沿革。

第二、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潜力。

第三、确定流域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或者治理方案,并进行可行性评价。

[应用拓展]

(1)探究:长江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2)知识小结:根据长江流域的地理条件,了解其开发利用和综合开发方向,并比较与田纳西河的差异。

① 水能开发:以梯级开发为核心,在发电、防洪、航运、灌溉、养殖和旅游实现了统一开发和管理。

② 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建设了商品粮基地(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地区)、商品棉基地(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和商品油基地(长江流域)等。

③ 形成了长江沿江综合性工业地带: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等工业基地;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工业基地;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由沪宁杭等城市形成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④ 旅游业的发展十分迅速。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范文6

关键词: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 发展战略 制约因素

[正文]:

一、 水土保持建设现状与问题

1 水土流失现状

表1 中国七大流域水土流失分布[1]

流 域 流域面积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面积 土壤侵蚀量

(万k㎡)(万k㎡) (%)(亿吨) 黄 河 75.0 46.00 61.3 16.00 淮 河 27.0 5.90 21.9 2.30 松花江、太 湖 3.60.296 8.2 0.14

其他流域 473.0 193.0040.8

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利用现状 在基础性研究方面,对不同地区水土流失的形成机制、发生过程、发展赵势以及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开展了近百项专题研究。特别是通过微观与宏观、机理与形态、室内模拟与野外观测、自然因素与人为活动综合研究,初步摸清了我国不同类型区水土流失的方式、类型、面积及发生发展规律,在对水土流失影响因子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不同地区的坡面与小流域侵蚀产沙预报模型。

在应用研究方面,开展了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措施及其优化配置、水土保持效益分析等多项研究,试验推广了以改变小地形和高效利用水土资源为主的各种耕作措施;以恢复植被,增加地面覆盖为中心的造林种草技术;以减少径流、拦蓄泥沙为重点的各种水保工程措施。先后建立了上百个试验示范小流域。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因地制宜地提出一整套比较成熟的治理模式与配置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效益。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水土保持工作正在由防御性治理转向开发性,并逐步走向产业化。一些小流域在基本控制水土流失的前提下,结合地方优势开展了不同种类的开发性研究与建设项目,随着这些项目的不断深入,必将加快水土保持产业化的步伐,推动全国水土保持工作的深入发展。

3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人为破坏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2) 农业产出效益差,产业化困难重重

长期以来,我国在农业内部以粮食种植为主,高产值、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及畜牧业比例过低,导致整体农业产出效益差。农业产业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作用已成为当地干部群众的共识,但目前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主要问题一方面是产业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作用已成为当地干部群众的共识,但目前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主要问题一方面是产业化的思路尚不清晰,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和产业基地的保障;充分利用不同类型区的自然条件特点和资源优势发展各自的支柱产业,尚需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大部分群众的主要投入及大部分耕地资源用来生产粮食,以解决温饱问题,尚未从小农经济生产模式中解脱出来,缺乏产业化意识和资金投入。

(3) 当前一些地方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目标有不切实际的倾向

在生态环境建设的规划与实践中,一是"量力而行,集中治理,先易后难"的原则在执行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被违背;二是摊子铺得过大或规划的规模过大,着眼点在于怎样向国家争取到更多的资金;三是规划的实施具有短期性,一届政府一个战略,一个领导一种打算,缺乏保障边疆实施的政策制约。一些现有的水土保持措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技术,由于短期内没有直接的经济利益农民难以接受。如黄土高原适生灌木柠条、牧草等的种植推广十分困难,政府一方面在生态环境建设中,注重农民利益和经济提高,同时要加强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宣传教育,把近期和长远经济效益统一起来。

二、 水土保持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发展机遇分析

1 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相对滞后

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系统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科学技术指导作用乏力;二是水土保持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应用缓慢;三是城市化与建设项目产生的人为水土流失日渐严重。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刚刚起步,尚缺乏技术标准和治理经验,取土开挖形成的高陡边坡、弃渣弃土造成的松散堆积物治理技术薄弱,标准偏低,严重影响了当地及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也直接影响城市环境质量和投资环境。全国虽然有100多个不同层次的水土保持科研站(所),但普遍存在研究力量分散、仪器设备落后、高层次人才缺乏、低水平重复的现象,难以取得区域性的重大突破。

2 水土保持意识有待提高、宏观管理办度不够

我国政府相继颁发实施了一系列有关水保的法律、法规,但由于宣传不够等原因,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由于水土保持工作技术性、综合性很强,涉及的面广,遇到的问题较多,往往对造成水土流失的条件、途径、后果及防治措施等,认识看法不一,给水土保持执法工作带来一定困难;管理体制不顺、条块分割、各种措施综而不合,也是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管理体制不顺,政出多门,各项治理措施相互脱节,搞工程的轻视坡面植被建设,搞林业的轻视沟道工程,大大降低了治理的综合效益。

3 治理任务艰巨,投入严重不足 4 抓住发展机遇,加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步伐

黄河下游日趋严重的"悬河"和1998年长江、嫩江与松花江的大洪灾,以及今年沙尘暴八次袭击北京市,再次昭示我们必须加快"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1993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政府将经济建设的中心向西部调整,中央领导关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重心多次做了重要批示,提出了"力争15年初见成效,30年大见成效"的奋斗目标。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战略号召。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基础工程来抓,它不仅关系到我国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富裕、农村的繁荣,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不仅关系到当代人的生产与生活,而且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幸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保护中华民族生存空间的伟大工作,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大壮举,也将是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三、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的战略

1 总体目标

用50年左右的时间,将全国现有宜治理的195.54万k㎡水土流失面积基本治理一遍,完成一批重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坚决控制各种新的水土流失的产生,遏制水土流失的发展趋势,建立起较完善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体系和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网络,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2 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

(1) 长远规划,分步实施

我国的水土保持必须从国情(区情)出发,长远规划,分步实施,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制订切合实际的治理目标。 中期目标(2011-2030):部分15°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占流失面积的60%以上,有效林草覆被率达到35-40%,退化、沙化、碱化的草地基本行到恢复,人为水土流失全面得到制止,已产生的人为水土流失80%以上得到恢复治理,水土保持措施多年平均年减少入黄泥沙6亿吨左右,农村人民生活初步步入富裕,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生态环境治理度达到80%。 (2) 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开发相结合

通过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建立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互相促进的新机制,不断改善生存环境,提高全社会成员的素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以水土保持为核心,寓富民增收于生态建设之中,把恢复植被作为突破口,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带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开发替代产业和增加就业,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

我国农业生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不能满足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的需求。退耕还林还草并不仅取决于粮食,在有粮无钱的情况下做到全面退耕具有一定困难。因此,国家除了"以粮代赈"投入粮食和资金、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之外,还应积极推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产足本地,面向全国,考虑国际。既要适应农产品市场的现实需要,又要研究和预测潜在的、未来的市场需求趋势,以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数量及多样化、多层次、优质化和动态发展的需求。

(4)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对于不同生态类型区的治理开发,应根据其地貌类型、生物气候特征、经济社会状况等条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诸如晋陕蒙接壤多沙粗沙区,陕北和晋西黄土丘陵地区地水土流失异常严重的地区,应加大退耕还林还草的力度;在绥德、米脂、离石、甘谷、秦安等人口密度高和地形破碎的区域退耕还林草后,粮食生产难以自给,应列入以粮代赈的重点区域;在风沙交错的沙土区,土壤沙粒含量高,结构性差,风蚀严重,易沙化,梯田埂高时易垮埂,在该区水土保持耕作法应与梯田建设同等对等;而对于水土流失相对较轻的高塬沟壑区和其它地区,通过建设基本农田,在保障粮食自给或自给有余的基础上,进一步啬林草覆被。同时因地制宜发挥资源、经济、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区域比较优势,发展本地优势农产品,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

3 发展战略框架与对策

发展战略的核心是:"预见性",即对本行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未来进行展望。外部环境分析应把重点放在我国正在发生的两个深刻转变上: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从农村农业社会向城市工业社会转变,要考虑人口的变化及其他促成变革的因素,区域发展趋势及对水土流失形式的影响,以及对水保措施起制约作用的因素等。内部环境分析应确定适应外部环境发展趋势的能力,对水土保持行业的实力和弱点以及如何迎接未来挑战进行评价。

根据水土保持总体目标,我国的水土保持发展战略应按东、中、西部统一布署,综合治理。东部地区:巩固已有治理成果,在防台风灾害的同时,着重搞好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及监督执法,坚决控制新的人为水土流失的发生,确保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中部地区:重点加强水土保持法制建设,搞好水保预防监督,遏制人为的水土流失,加大综合治理开发力度,加快丘陵地区水土流失工程建设,为该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经济向西部挺进打下坚实的基础;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状况最为薄弱和今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地区,应坚决控制开发建设过程中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大力开展退耕还林(草)、基本农田和中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建设,推广雨水集流利用技术,发展节水灌溉,建设生态农业,减少江河泥沙,促进群众的脱贫致富,为该区的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奠定基础。

四、 几点具体建议

1 注重历史经验,坚持综合治理

以县为基本单位,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以修建基本农田和发展经济果木为突破口,山水田林路沟综合治理的做法是成功的,应当加以肯定。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还草和有计划地封山育林育草,这一综合治理中的关键环节未能取得突破。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既是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措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有效实施造林种草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在半干旱区进行人工造林(含灌木)时必须强调以工程整地为前提;而在发展人工种草的同时,如果不将草纳入正式种植制度之中,并与发展畜牧业与饲草加工业相结合则很难持久下去。建议各地制定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必须是一个全面的综合治理规划,而不是单一的林草建设规划。

2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生态优先

退耕还林还草是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关键,但如何具体实施却大有讲究。我们认为,对于25°以上的陡坡地,不是退耕后不再种粮就算完成了任务,而是要强调退耕后主要应作为营造水土保持林灌草的生态保护用地,即在一定期限内不再进行任何方式的收获和采伐。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加大补偿力度。前一时期限内在拍卖"四荒"中,一些地方将牧荒坡地翻耕改种经济林果、药材,甚至粮食的做法,实际上是将天然植被变为生产用地了,应考虑其后果。至于25°以下坡地退耕后的利用问题,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处置,同样应遵循生态保护为主的原则。对于地少人多、特别困难的少数地方,为保证群众生活和保护生态环境,则应考虑采取移民搬迁工程的办法加以解决。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范文7

[关键词]水土保持投资 效果及影响评价 成本效益分析 生产函数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4-253-3

1水土保持投资的经济涵义

水土保持投资的经济学分析可从个人和社会两种视角来考虑。基于个人土地使用者视角的分析应仅包括实际发生于决策人的成本和收益。因此,土地资源投入应该用土地使用者直接面对的、没有对“市场不完整性”和政策扭曲进行校正前提下的真实价格来评估。同时,由于理性的农民只关心土壤侵蚀的就地效应,与项目投资有关的外部效益易被忽视。当土壤侵蚀的异地效应实际发生时,从社会角度来看,水土保持的私人投资可能是次优的。阻碍农民获取水土保持投资信号的政策扭曲和市场缺陷也将导致水土保持的社会性次优投资。因此,基于社会视角的分析应该包括投资的全部社会成本和收益、包括外部效应和“市场不完整性”带来的效应。

不合理的农业土地利用将引发土地退化及其生产力的下降。土地退化导致当地居民收入的减少、增加风险并且威胁到经济增长的态势。在以农业为基础、人口快速增长的贫困经济地区,土地资源退化对当前和未来的粮食生产潜力造成严重的威胁。在化解这一问题的实践中,许多面临土地生产力衰退的国家相继开展了资源保护工作。然而,过去的水土保持规划经常因缺乏预期而失败。一个基本问题是未对农民采取新措施后能获得的净收益进行估算就开展水土保持规划。这些规划通常从对参与农户进行外部激励方式开始,但是一旦政府干预结束,土地管理就又反弹回到规划前的情形。未经对农民不同阶段间收支权衡进行细致评估而引进的水土保持激励也会给农民带来负面影响,从而加剧资源退化。当实施水土保持规划的个人激励存在时,外部激励导致稀缺资源的损耗。当农民不能成功采用经济可行的水土保持技术时,一种适宜的政策响应是识别并校正存在的制约因素(诸如信贷资金的可获得性、土地产权等)。因此,水土保持投资的成本效益评估是了解农户经济约束、制定土地可持续管理政策的重要环节。

根据对水土保持投资的个人农业报酬评估,部分现有的水土保持措施是比较低效的。因此,除非政府对农民因投资而承担的损失提供实际补贴,通常农民不愿意采用高成本的水土保持技术。如果采取的技术措施需要通过外部激励来推动,农民很可能再利用传统的土地管理方法,除非这种激励是持续不变的。通过适时实施公共干预,可以改变农户土地管理模式,这就需要进行基于社会方面的分析,进而可以明晰土壤侵蚀的外部效应。如果外部性的内在化使得水土保持社会效益最优化,政府干预以减轻土地退化的经济目标将实现。当计入干预成本,而且水土保持措施改善了社会福利,这种干预就是合理的。

2水土保持目标分析及激励机制的作用

水土保持的目的不仅仅是防止水土流失,还应在利用时保持其生产力。因此,控制土壤侵蚀和修复退化土地的决策取决于成本与产出价值或者预期环境效益的对比。相对于人们的需求来说,肥沃土壤的价值是有限的,除非水土保持活动获得的效益超过其成本,否则防止土壤侵蚀是不易被选择的。

农产品价格调节效应有助于指导决策者权衡不同的选择方案以建立水土保持的投资激励机制。由于短期内不顾及土壤侵蚀的农业生产比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农业生产产生更高的收益。因此,投资于长期的水土保持生产实践的个人经济激励是脆弱的,尤其是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这就需要建立激励机制以扩展农民的规划周期,使他们放弃眼前的利益,从而能够兼顾长期稳定的收入和环境效益。

为使农民投资于水土保持措施,并长期将其纳入农业生产实践中,他们需要能够提高产出和收益或减轻产出收益波动性的激励。若以提高产出和收益或减轻产出收益变动性为依据,水土保持措施没有经济效益时,农民投资并维持这种水土保持措施的可能性就很低。除非政府提供实质性的补贴,否则农户不太可能主动采用高成本的水土保持技术。然而,补助的代价较高,并且通常难以证实是否适当。最好的政策选择是开发低成本方法,提供短期的直接收益给贫困农户。

贫困农户可能会比其他农户更积极地投资于水土保持,但是他们仍面临着较大的困难,这将导致个人和社会的低水平水土保持投入。尽管从社会方面来看,水土保持投资可以获得净收益,但是农民在实际水土保持投资中个人收益难以保证。无论贫困农户或富裕农户,水土保持投资的个人报酬将低于社会报酬,这将导致次优的社会投资水平。同时,由于贫困农户在投资过程中面临着实际困难,所以,也将可能出现次优的个人投资水平。

3水土保持投资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水土保持投资的主要因素包括技术、资源、制度、组织等。不同的因素对水土保持投资的动机和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水土保持投资的具体内容依据不同的农户必然发生变化。因此,特定的水土保持措施未必能够吸引区域内所有农民。即使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细微变化,也可能致使水土保持措施的变化。这样,任何地区不可能出现完全一致的水土保持措施。因此,农业生产状况的多样性将改变水土保持措施的单一性[4]。

农户与政府的水土保持决策之间存在博弈关系,农户在有能力开展水土保持活动的条件下,促使其实际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直接动力是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农户总是在利润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的平衡中作出水土保持决策的。影响农户进行水土保持投资的因素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经营规模、农户兼业经济行为、劳动力状况、政策及社会服务水平等。经济报酬或利润因素、个体农户的家庭状况以及风险因素等都对水土保持决策起着重要作用。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流域管理和发展的经济研究表明:从农民角度来看,国家流域管理方法有了显著改变,许多农民愿意采用已改进的方法。随着流域生产水平的提高,农民的社会经济条件将得到显著改善。

为确保水土保持投入的可持续性,需要考虑如下因素:政策支持、技术支撑、制度强化和管理能力培育等。在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政府和企业应切实关注和参与水土保持实践,以促进区域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4水土保持投资效果及影响评价框架

水土保持投资影响可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即就地影响和异地影响。农民只关心水土保持的就地成本收益,但从社会角度来看,必须同时考虑异地或外部成本,异地成本收益是水土保持对经济影响的一个主要部分。

从农民的角度来看,水土保持的成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接成本,包括农民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带来的成本和过去的投入;二是由于使用较少的土地导致的当期产量的损失。水土保持的收益是指当期和未来的产出,即农民从可利用土地获得的现期和将来的收入。

如果任何水土保持措施被实践证明是最终成功的措施,那么其将会被采纳、维护,并得到改善。农民用于水土保持的投入有限。同时,不合理的土地产权、不完善的信贷市场等阻碍了农民的长期投资和土地生产力维护。农民不愿采取不能获取收益或减少投入成本的农业生产措施。这意味着成功的水土保持措施对农民来说必须有可预见的短期收益,可有效地提高单位土地产出或单位劳动产出[5]。

通过构建土地管理的动态优化模型,反映商品价格变化与可行的水土保持战略之间的关系依赖于各项投入的互补性和可持续性关系,实现规划周期内土地资源最大净收益的目标[2] [3] 。通过明确生产函数中的投入及其对土地质量或土壤侵蚀的影响,来进行水土保持投资效果及影响分析[1] [7] 。对农民来说,可以允许土壤侵蚀存在并达到利益最大化,最优条件是使所用土地达到某一点,在该点上,土地的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边际成本。边际产品价值源于当期过度利用土地资源带来的额外利润加上计划期末的资本损失。这意味着任何增加水土流失成本或者减损利益的变化将导致土壤损失的削减,反之亦然[6] [8]。

5水土保持投资效果及影响评价方法的选择

5.1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尽管农业平均回报率相对较低,土地退化的成本以及水土保持的收益却是有实际价值的。但是,在评估地区或国家层面上水土保持的成本收益方面存在着方法选择的差别。许多运用最优控制理论的研究关注最优控制路径的权属,而并非水土保持功能的最大价值。动态规划模型的应用以水土保持功能的最优价值为重点,该模型在实际应用上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基于随机优化控制标准,将在没有水土保持措施情况下的传统种植业体系与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农业生产产量和净收益相比较。在分析中,使用了基于水土保持成本净收益的比较,因为完全基于收益的比较可能有所偏差,因而导致高收益、高成本的结果。为了仅测定随机产出,分析中假定了不变粮食价格和工资增长率。基于累积概率分布,随机优化控制标准有助于在一系列选择因子中进行“两两比较”。为了测定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农业生产是否显著地比缺乏水土保持措施的耕作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收益,采用了非参数一阶随机优化控制分析方法。为了测定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农业生产是否比没有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农业生产显著地减少了产出和农民收益,采用了标准化的二阶随机优化控制分析方法。

许多典型地区应用一阶随机优化控制分析的结果表明: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种植业预期产量和收益显著高于没有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种植业。由于农业的供给属性,其生产主要是为了家庭消费,农户主要关心的是粮食作物生产的数量。因此,这一结果反映:对农民来说,当改进生产和增加粮食作物产量是主要关注点时,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是优化的生产策略。标准化二阶随机控制分析的结果并不支持关于采取水土保持策略明显地比未采取水土保持策略的农业生产获得更少的产出和收益的假设。无论如何,在不宜的降雨条件导致低产出和低收益的情况下,采取水土保持策略的农业生产仍保持最优控制状态。由于在许多国家降雨稀少是导致农作物频繁欠收的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因此,通常可以得出水土保持是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优化控制策略的结论。

5.2生产函数与成本效益分析相结合方法

由于土地利用决策最终是由农民依据他们自身的目的、生产活动可行性和约束条件做出的。因此,有必要弄清在现有条件下他们进行水土保持投资的动机。多方案分阶段的成本效益评估反映出农民投资于受益地区的目的。此类研究也形成了土地可持续利用政策工具设计的基础。从农民角度来看,经济效率是投资于土壤侵蚀治理措施的一项必要条件。但是单纯的经济收益目标不足以保证所选措施的实施。以下为生产函数与成本效益分析相结合的测定方法,假定在t时期缺乏水土保持措施的农业生产利润是:

同时,t时期采取保持措施的农业生产利润是:

这里,f(・)是生产函数;xit是在t时期投入要素i的耗费;qt是土壤质量指标;pt是输出价格;eit是t时期投入xi的价格;上标E和C分别用以表示“侵蚀(erosive)”和“保护(conserving)”情景。由此,每一时期的生产是投入要素使用和土地质量的函数。使用的一些投入要素在一定意义上可能有利于水土保持,它们减轻了土壤侵蚀程度或者防止水土流失,而其它一些投入要素可能会加剧土地退化。假定水土保持方法更多地使用这类投入。农业生产从传统方法转化到水土保持措施的折现净收益如下:

其中,NPVC和NPVE分别是有无水土保持措施的贴现后净收益;r是贴现率。

如果水土保持和土地退化的生产实践产生不同的产出,输出价格应该有所不同。当采取水土保持措施产生的折现净收益是正(DNG>0)项时,农民将从中获得经济利益。因此,得知农民投资于新措施带来的经济收益需要对有无水土保持措施的收益流进行比较。通过各种措施进行“两两比较”,可以评估采用新措施所带来的净收益。由于难以从许多可能的投资方案中选优,当几种措施均被证实为有利时,最具经济回报(最高净现值)的投资方案将被选择。

通过动态研究可以得知,水土保持成本的持续增加将降低对水土保持的激励。如下式所示:

对于水土保持投入要素xjt,由于在水土保持实践中要使用越来越多的这种投入,其价格的上升将影响水土保持措施的实行。

6结语

水土保持投资的经济分析不仅应包括个体投资者的成本收益分析,同时需要进行基于社会方面的分析,以确定水土流失的外部效应,并通过适宜的水土保持措施,促进其外部性的内在化,进而实现水土保持效益优化的目标。

水土保持和经济发展存在交互式的关系,水土保持投资对农业生产、减缓贫困和增加收入有着重要影响。在进行水土保持投资的经济分析时,需要明确水土保持的不同利益相关方,揭示水土保持投资的激励机制,科学评价水土保持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加速经济增长的重要功效。

通过与国际水土保持经济研究进展比较得知,中国水土保持投资经济研究集中在项目区或流域的成本收益分析,缺乏运用动态分析模型、选择多项社会经济因素,在区域和国家层面上进行水土保持投资影响评价。因此,开展水土保持投资影响的评价,除采取成本收益分析方法之外,最好应选择多因素的动态评价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对水土保持投资症结和外部性进行辨识,不局限于单纯的成本收益分析,要对农业生产和市场环境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以制定适宜的政策,提高水土保持的投资水平。

The Evaluation fo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vestment Effects and Impacts Based on Externality Theories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范文8

关键词 节水灌溉;取水;合理性;辽宁建平

中图分类号 S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5-0215-01

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始终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点工作。东北4省区“节水增粮行动”是我国着眼发展全局批准开展的一项重大专项行动。实施节水增粮行动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解决水资源瓶颈制约的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迫切需要[1-2]。但是,由于我国水资源短缺,特别是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非常突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粮食稳定发展的主要瓶颈,干旱灾害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威胁,发展节水灌溉已成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建平县作为行动中的一部分,共实施节水灌溉面积2.542万hm2,为了保障项目取水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要对取水进行合理性分析。

1 与产业政策的相符性

201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低产田综合治理与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建设、灌区改造及配套设施建设、高效输配水、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的项目均属于国家鼓励类项目。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决定,2012—2015年,支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4个省区实施“节水增粮行动”,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面积253.33万hm2。其中,辽宁省40万hm2,而建平县的灌溉面积为2.542万hm2。因此建平县的“节水增粮行动”项目符合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应当在水量和水源配置上给予大力支持。

2 与水资源配置等相关规划的相符性

根据《辽宁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水资源配置规划报告》,农业节水措施应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来确定。节水工作的重点应以节水灌溉工程的续建和对现有工程的改造为主,并通过不断地推广先进的农艺节水技术和节水管理等非工程措施,逐渐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实现远期控制目标。

工程措施是节水的最根本有效的措施,也是实现农业用水远期控制目标的关键。工程措施对降低灌溉输水损失、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灌溉保证率、缩短灌水周期等具有重要作用。在规划期内,农业节水工作应首先立足于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

非工程措施主要是采取选育耐旱节水作物品种、推广地面覆盖技术和改进工作方法。其中推广地面覆盖技术中包括地膜覆盖。而“节水增粮行动”主要是采用膜下滴灌的灌溉形式,因此“节水增粮行动”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农作物产业结构调整,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有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符合辽宁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水资源配置规划要求。

3 与辽宁省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相符性

根据辽宁省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建平县用水总量控制在1.08亿m3,其中地下水用水量为1.00亿m3,2011年的用水总量为1.003亿m3,在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之内,如果实施“节水增粮行动”采取膜下滴灌技术后,用水总量将会比现状年用水量减少2 465.1万m3,依然在用水总量控制指标计划内,符合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同时根据辽宁省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农田灌溉系数要达到0.63以上,而“节水增粮行动”项目的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将达到0.95,符合用水效率控制指标。

4 与区域水资源状况、流域水资源条件及开发利用程度的相适应性

根据建平县水资源状况分析,人均占有水量为328.3 m3,平均占有水量为1 309.5 m3/hm2,根据联合国制定的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标准划分属于极度缺水的地区。根据2011年用水量统计,地下水用水量为9 882.0万m3,占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11 540.6万m3的85.6%,开发利用程度很高;而“节水增粮行动”实施后,项目区的农田灌溉用水量为2 301.1万m3,将比2011年的4 766.3万m3减少2 465.2万m3,从而节约大量的地下水资源。因此,从区域水资源状况、流域水资源条件及开发利用程度看,取水是合理的。

5 现有水源工程方面

项目区内有蓄水工程4处,其中包括中型水库1座、小Ⅰ型水库2座、小Ⅱ型水库1座,主要分布在老哈河流域,工程完好率65%,兴利库容1 080万m3,设计灌溉面积1 506.67 hm2,占总灌溉面积4.02%。

项目区内有塘坝工程40座,蓄水量很小,有效灌溉面积不足66.67 hm2。引水工程5处,工程完好率在65%以上,设计灌溉面积1 680 hm2,占全县总灌溉面积6.27%。提水站4处、机电井2 087眼,工程完好率达70%。灌溉渠道工程53.6 km,管道输水工程181 km,工程完好率75%。

现状水利工程对当地农田灌溉、防洪、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曾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建平县境内各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致使引、提水工程供水保证率过低,现有中小型水库也由于水源不足和设计等各方面原因,均没有蓄水量可用,不能进行有效的灌溉供水。

6 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资源短缺的建平县开展节水增粮行动是可行的,项目符合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符合辽宁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水资源配置规划要求,与辽宁省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相符,与区域水资源状况、流域水资源条件及开发利用程度相适应,从区域水资源状况、流域水资源条件、开发利用程度以及现有水源工程分析,取水是合理的[3-4]。

7 参考文献

[1] 张志扬.浅谈节水灌溉在隆德县的应用措施[J].价值工程,2012(32):65-66.

[2] 张庆.甘肃省规模化发展节水灌溉对策探讨[J].甘肃科技,2012(22):5-6.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范文9

一、理清线索,构建体系,形成思维模式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知识体系构架如下:

二、剖析案例,提炼方法,实现举一反三

例1 下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阴影区域示意该地区农牧交错带的空间分布。长期以来,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该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的人为原因。

(2)分析植树造林在该地区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利弊。

解析 本题以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为背景,考查土地荒漠化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和治理措施。(1)根据图文材料信息可推断土地荒漠化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有关。(2)运用辩证思维,一分为二地分析在半干旱地区植树造林对农业持续发展的影响。

答案 (1)不合理的农耕活动,过度放牧,破坏植被,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2)利: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弊:森林植被耗水量大,本地区水资源少,适合草本植物生长;树木成活率低,并影响其他植被的生长等。

点拨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是地理环境(自然、人文)各要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其形成机制往往要从自然(气候、地形、植被、水文、土壤等)和人为(各种具有破坏性的不合理的人类行为)两大方面进行分析。以土地荒漠化形成机制为例:

[大风天气多][原生环境的脆弱性][降水量变少,

气候干旱][松散沉积物][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质量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

供应能力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破坏严重][人口激增,掠夺性利用

土地资源(过垦、过牧)][固定半固定沙地植

被破坏,沙丘活化][沙化加剧][沼泽化草甸植被

破坏,斑点状沙化][作用过程][反馈机制]

例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土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和黄土高原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材料二 有关学者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两种治理方案。

方案1:以工程措施如修建梯田、修建淤地坝为主;同时种植低矮的灌木和恢复草地。

方案2:以植树造林为治理侵蚀的主要措施;同时与梯田、淤地等工程措施相结合。

(1)简述黄土高原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2)据图说明土壤侵蚀与森林覆盖率及年降水量之间的关联性。

(3)请你在图示甲、乙两地区中任选一项,选择该地合理的水土流失治理方案,并阐明选择该方案的理由。

解析 本题以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和治理为背景,考查考生定性、定量解读地理图像信息和探究、论证地理问题的能力。(1)依据黄土高原降水量分布图中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特点分析即可。(2)从定量、定性两个角度分析黄土高原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联性,特别注意图中300mm、450mm、600mm三个重要“拐点”。(3)此题属于开放性探究问题,解答时一定要注意理由和观点的一致性。

答案 (1)特点: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原因:由东南向西北距海越来越远,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

(2)降水量小于300mm时,流水侵蚀作用较弱,水土流失较轻;降水量在300~450mm时,森林覆盖率低,土壤侵蚀强度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快速增强;年降水量大于450mm时,森林覆盖率随降水量的增加剧增,土壤侵蚀强度随水量的增加(和森林覆盖率增大)而迅速减弱;降水量大于600mm时,森林覆盖率高,土壤侵蚀强度变化不大(相对比较稳定)。

(3)甲地:选择方案Ⅱ。

理由:甲地降水量超过450mm,提高森林覆盖率能降低土壤侵蚀强度;在降水量较大的地区恢复植被比较容易,但在坡度较大的沟坡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或乙地:选择方案Ⅰ。

理由:乙地降水量在300~450mm之间,植被生长的水分条件较差,应以工程措施为主;降水量较小,选择需水较少的灌木和草地更适宜。

点拨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是生态失衡的一种表现,会直接或间接引起相关地理要素的变化,进而危及整个区域的地理环境。以水土流失的危害为例:

[淤积危害][侵蚀危害][水文变化][泥沙淤积、洪水泛滥][地貌变化][土壤侵蚀][气候恶化][浸蚀沟谷、沟壑纵横][表土流失、肥力下降][植被减少、逐渐消失][植被退化][蒸发加剧、趋于干旱][生态恶化][水土流失]

因此,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应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坚持合理利用与综合整治相结合,工程措施、管理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

1.图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

A.水平梯田 B.坡式梯田

C.隔坡梯田 D.反坡梯田

2.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B.修筑难度小

C.利于机械化耕作 D.便于灌溉施肥

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

A.甲地区植被退化 B.乙地区沙化

C.丙地区荒漠化 D.丁地区植被改善

5.下图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陕西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柴缺乏等问题突出。

(1)指出该地区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2)简述该地区种植苹果的效益。

1~4 CADC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范文10

关键词:东部岗丘区 水利 可持续发展

1.区域概况

南阳市东部岗丘区位于唐河以东、三夹河以北,伏牛山余脉以南,涉及方城、社旗、唐河三县24个乡镇,土地面积2761km2,耕地211.83万亩,人口114.75万人,俗称“东大岗”。

东大岗处于山地与平原的丘陵垄岗过渡带,长江、淮河流域分界线,南阳盆地与黄、淮海流域分界线,桐柏、伏牛山脉分界线,又是盆地的东北风口,“四界一口”的地理位置,自然灾害频繁,洪涝、干旱、风、雹灾年发生,甚至一年几次。近年来,东大岗区域的自然灾害以旱灾最为频繁和严重。

1.1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根据2002年底统计,东大岗区域现在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56座,机电井2958眼,提灌站24座,堰塘坝1296处,可供水量1.953亿m3,其中地下水6080万m3,地表水13450万m3。

东大岗区域现状水利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1.1.1水利工程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现有工程2002年利用水资源量占总资源量的33%,占可利用量的39%,且工程老化失修严重,配套面积少,遗留大,标准低,就渠道防渗而言,几乎全为土渠,无防渗措施。水库均存在不同程度病害,提灌站严重损坏,完好率不到10%。

1.1.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开发利用不平衡。由于汛期水量占全年68%以上,而枯水期较少,工程性缺水严重,在现状开发中,井灌开发较为迅速和集中,而提港口 、坑塘发展较少,且分布普遍不合理。

1.1.3地下水开发已产生环境问题。由于岗地坡度大,土壤渗透性差,加之55%垄岗存在不透水的钙质淋积层,降水入渗补给困难,造成地下水呈下降趋势与1985相比,岗丘下降5~30m,深层水已出现超采,社旗—陌坡、饶良—丁庄出现两个下漏斗。

1.1.4工程管理跟不上,效益衰减严重。由于东大岗区域地形条件关、经济实力薄弱,工程管理和维护投入较低,工程效益衰减严重。管理经费困难,机构不健全,影响管护工作,造成很多工程报废、失效。

1.2水资源量及可利用量

根据东大岗区域水资源分区计算,P=75%后份降雨量721.9mm,年内6~9朋占62.2~64.6%,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953.4mm,多年平均径流深264.7mm。地表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7.31m3,P=75%年份为4.16亿m3,地下水资源P=75%可开采量1.75亿m3,其中浅层水1.68亿m3,P=75%年水资源总量5.91亿m3。过境水P=75%年为5.99亿m3,最枯月平均流量15.97m3/s。

可利用水量,根据资源和可能的工程措施,推求各类工程的可利用水量,P=75%年为5.02亿m3。

1.3用水预测及供需平衡

根据现状和发展计划预测人畜数量、工业产值、规划用水定额和万元产值取水量,推求2010年工业用水0.682亿m3,人畜用水0.468亿m3,可用于发展农田灌溉的水量3.986亿m3,其中地下水8541万m3,水库9570万m3,,引河2578万m3,提灌7737万m3,引泉519万m3,坑塘堰坝集雨工程10914万m3。依水量平衡原理和P=75%保证率,灌溉定额226.1m3/亩,灌溉水利用系数0.7~0.85,灌水率0.38m3/s/万亩,推求灌溉面积123.39万亩。

2.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原则

依照国家水法、水利产业政策,以供定需、以资源定规模、以效益发展,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原理,多水源联合运用,农、林、水行业并举,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全面规划,以蓄为主,合理利用,系统治理,远近结合,分步实施。实现资源优化、管理规范化、利用科学化、开发系统化。

在开发利用中应贯彻7个结合,4个优先,处理好5种关系,建立4个体系。

七个结合为:地下水开发和地表水利用相结合,灌溉用水和人畜生活用水相结合,水土保持与工程水利相结合,灌溉兴利与防洪除涝相结合,地下水开发与补给相结合,节水技术与农业种植相结合,工程建设与管理相结合。

四个优先为:优先解决农村生活用水和乡镇供水,其次是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优先浅层地下水开发,其次是适度开发深层水;在灌区建设中,优先自流灌区,其欠是井灌和提灌;在实施规划中,优先恢复已建工程,其次是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和新建水源工程。

五种关系:处理好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系,兴水节水与生物配套关系,生产和生活用水关系,蓄水与防汛、除涝关系,水利发展规划与总体开发关系。

四个体系:建立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关系,水资源利用和农业节水技术体系,工程管理与经济供水体系,多元化投资兴水体系。实现区域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的良性循环新环境,持续高效的农业生产基础。 3.东大岗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根据东大岗区域水资源赋存条件和开发利用原则,规划7种模式;

3.1水库自流灌溉模式

东大岗区域现有中小水库57座,新规划4座,总库容14641.19万m3,是区域主要灌溉模式之一,对于有拦蓄条件,地质、技术和社会因素许可的区域优先发展水库灌区,尤其是现有中小水库灌区建设。实现一座安全的大坝,一库特色的水产和一处高效节水的灌区。

3.2拦河坝引河灌溉模式

引河自流在运行成本、工程管理、水源条件、运用灵活等方面都比较优越,拦截河道径流,发展灌溉对于地形、水源许可的地区最经济议案。

3.3提灌站提水灌溉模式

东大岗区域唐河、三夹河、泌阳河、淠河都有较大的入境径流,枯水期月平均流量15.97m3/s,是区域可供利用的主要辅助水源。虽然与自流灌区相比,运行维护费用较高,管理要求高,易老化,但强化管理,随着用水需求增加,提灌模式作为地下水资源保护的手段仍有较大的可持续可利用价值。

3.4饮灌结合的地下水开发模式

东大岗区域P=75%年份可利用地下水1.75亿m3,是农业发展的主要水源之一,同时地下水良好的水质,分布的广泛性,成为人畜饮水的主要水源。因此在地下水开发中,实行饮灌结合模式,使农业灌溉与生活用水相结合,水源开发与高效利用相结合。以饮养井、以井促灌、饮灌结合。

3.5塘堰坝蓄水灌溉模式

东大岗区域地表拦蓄骨干工程为水库,辅助工程为塘堰和集水池,充分拦蓄地表径流,缓洪减峰,防止水土流失,增加供水量。布置在缺水骨干工程的“水利死角”以及靠近村庄、综合效益好的地方,其特点规模小、维护运行费用低、便于承包和租赁。

3.6集雨节灌工程模式

沿路边布设防护网和排水沟,将现有集水沟拓宽加深成滞洪条带。增加过水断面,减少流速,在不影响排涝前提下蓄水、沉沙。利用滞洪条带汇集路面、林网、坡地水流,经滞蓄沉淀,一部分容蓄在蓄水池中,灌溉农田和牲畜用水,另一部分回补水,另一部分回补地下水。该模式实现路、林、水有机结合,布置在路边地头,又可利用滞洪带立体养殖,最大限度利用天然雨水。

3.7引泉串塘“长塘结瓜”灌溉模式

引泉串塘主要分布在山前区,现有泉眼8处,主要来源为境外压力水。泉水在供给乡镇用水后,水量减少,仅利用自身的泉流发展灌溉面积有限,因此沿渠系规划坑塘,实现引泉渠系流量和坑塘容蓄水量的联合灌溉,可充分利用泉水在非灌溉季节的充蓄、重复利用,引泉工程是较为经济的灌溉模式。

4水利发展规模

4.1农业灌溉

以各乡镇为单元,按其可能规划的工程种类、规模、数量计算地表水可利用量,结合地下水可开采量,在保证人畜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前提下,按保证率的灌溉定额,节水型农业标准,可发展灌溉123.29万亩。其中井灌32.36万亩,水库灌区26.23万亩,引河灌区7.67万亩,提灌站14.77万亩,塘坝堰坝及集雨工程40.21万亩,引泉灌区2.05万亩。

4.2人畜用水及乡镇供水

东大岗区域现有人口114.75万人,尚有50.85万人存在饮水困难。根据人口发展计划,预测2005、2010年将缺水人口分别增加至57.47万人和61.73万人。供水的主要形式为机电井、提灌站及坑塘等集雨工程。

4.3水土保持

东大岗区域现有土地面积2761.55km2,林木覆盖率不足5%,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376.6km2,规划治理1051.3km2,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也是东大岗开发的一项主要措施。奔着“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通过修、填、开、挖等方法,把农用梯田、林草整地、水利工程有机结合,通过削、垫、筑、淤等办法改造沟坡,兴建蓄水池、谷坊、塘堰坝等蓄排水工程。

5农业节水技术体系

节水农业是从资源利用和经济生态效益出发,以节约用水为中心的农业类型。包括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节水灌溉、田间节水技术措施、适水种植、耕作措施和节水管理。

5.1节水灌溉工程措施

针对现状工程淤积冲刷、渗漏较大,渠系水利用系数低等问题,应对现有灌区骨干渠系进行以衬砌为主的技术改造,减少渗漏损失,建一处,成一片,达到节水渠道要求。渠道衬砌采用;明渠砼衬砌,明渠改造以砼管道为主,支渠以U形衬砌和土工织物防渗。渠道防渗率1万亩以下灌区不低于70%,井灌区全部采用节水工程措施。

5.2田间节水技术措施

田间节水技术主要是平整土地和喷灌、渗灌技术、喷灌主要推广应用在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区,如花卉、蔬菜种植区。喷灌和管道渗灌在果林、花卉、蔬菜等经济作物区推广;鼠道灌和盲沟渗灌技术,结合田间排水工程推广于各类灌区:地下渗灌可推广在地下水埋深小于2m的自流灌区;沟灌无论是一般沟灌,还是分段沟灌,只适应于砂姜黑土区;畦灌技术宜在区域沿河两岸推广。

5.3节水农业技术

5.3.1适水种植: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和布局,水资源丰富区可以适当种植耗水量大的农经作物,合理密植,提高复种指数;资源贫乏区,培育耐旱品种,发展烟叶、辣椒、花生、红薯耐旱适生作物。

5.3.2节水栽培:主要是低损耗的保水裁培技术。地膜覆盖和秸杆覆盖,抗旱保墒;化学制剂保水节水,促进根对土壤深层储水的利用;水田的浅灌、晒田和湿润灌溉技术;水稻旱种技术。

5.4耕作措施

横坡耕作:沿等高线横坡耕作,增加降雨入渗,也可防止水土流失,沿坡度方向,可加作田埂和截水沟。

耕作保墒:深耕松土,中耕除草,改善土壤结构,增大活土层,切断毛细管,减少土壤水份蒸发。

机耕深翻,增加有机肥,建立土壤水库,保持水土。

坡改梯:结合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坡耕地改为水平梯田,蓄水于梯田,保土于梯田,增肥于梯田。

轮作、间作、套种技术

6工程管理与经济供水体系

科学管理的目标是宏观决策信息化,用水管理自动化、工程管理规范化、管理人员多学科化。

6.1工程管理体系

确定工程管理范围,确权划界,完善管理设施,健全管理机制。

工程管理设施:维修新修管理房屋,整修管理道路,配备通讯设备,墒、雨情测报及数据处理系统,完善和配置量水设施和量水建筑物。

工程管理机制:结合区域实际,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服务农业、因地制宜”。做到组织机构、专业管理、供配水三落实,建立精干、高效运行管理队伍,实行承包、租赁、拍卖等多机制的管理模式,推行SIDD经营模式,坚持“谁投资、谁受益、谁开发、谁保持”的原则,使工程建设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加快节水及管理工作科研,普及节水教育,完善健全法制体系。

6.2经济供水体系

经济供水体系建设主要包括水费制度改革,科学输配水制度,努力提高单位水体效益。

6.2.1水费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费核定计收体系,理顺水费征收机制,加快市场化进程,实行分区、分项计价,新水新价,统一计收,货币结算或实物计取,建立健全财务制度,管好用好水费,充分发挥水费的杠杆作用,以水养水,节约用水。

6.2.2科学输配水,服务好农业生产。建立完善的配水,用水、信息系统,实行实时用水、配水计划,精确供水。根据墒情、雨情、动态用水配水、蓄水。同时引导农民节约用水、科学用水,调整产业结构,提高附加值较高的作物种植比例,鼓励用水,增强水效益观念,实现农与水的“双赢”。

7多元化投资兴水体系

在工程建设资金筹措上,采用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筹措方法。国家、地方和群众相结合。申请国家投资,主要用于饮水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地方匹配用于灌区建设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及新建水库、提灌站建设,群众自筹或申请贷款主要用于灌区面上配套,机电井、集雨工程。采取股份合作、拍卖、承包等形式,引导和鼓励农民发展高效农业,投资经营水利工程。加大投资与受益的挂勾。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

8结论及实施意见

东大岗区域水利发展做为一项利国利民的综合性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工程,造福百姓,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应以供定需,以资源求发展,从水利、水保和农业综合开发角度,促进农业升级,改善生存环境。

东大岗区域水利发展可新增有效灌溉面积90.9万亩,达到123.29万亩,且61座中小水库新建、恢复以及除险加固,在兴水灌溉同时,使区域防洪标准也得以提高。预测总投资19.8亿元,年增社会效益3.753亿元。从国民经济评价角度,经济上是可行的。

东大岗区域水利发展项目数量多、范围广、投资大,在实施过程中,按照先易后难、先少后多、先恢复配套、后续建、新建,先解决对国民经济影响较大的项目,先安排投资少,见效快和水源条件较好的项目。

参考文献

1、 施成熙主编《农业水文学》,农业出版社,1984。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范文11

1 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1)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找到一条根本途径生态农业吸取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国外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从我国国情出发遵照生态学的原理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进行农业生产,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战略的转移和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2)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发展生态农业,可以避免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经营和滥用,对农业的可更新资源注意增殖,对不更新资源注意保护和利用,使自然资源能得到持续的利用,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地发展生态农业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生态农业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它又能为社会创造数量多、质量好的多种多样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必将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2 生态农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1)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化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地区农业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建设是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生态农业适应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调整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并结合地区优势和产业特点,确定农业发展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同时,通过生物链加环和产业链延长,形成了以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的良性转化增值的“农户+公司”的模式和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为主的龙头企业,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业为龙头,产加销贸一体化的格局。可见生态农业不仅保护生态环境,而且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高效发展,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效途径之一。

(2)生态农业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生态农业建设长期追求的目标。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不以破坏农业可再生资源、降低环境质量为代价换取农业的发展,把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与满足人类需要相结合,达到生态合理和持续发展之目的。把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和现代农业技术按照生态优化的规律加以集成,建立起具有生态合理、经济高效的现代化持续农业发展模式,使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结合起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这是生态农业长期追求的目标。

(3)生态农业建设的总体思路、区域布局和关键措施针对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生态农业建设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从我国国情出发,寓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中,有效遏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逐步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3 具体操作

3.1 总体思路

一是要立足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快速发展提供生态安全保障;二是着眼于质量和效益,解决农产品地区性和结构性过剩,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三是解决农产品污染问题,保障国民消费安全,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3.2 区域布局

要按照“重点突破,稳步推进”的原则,在巩固和提高全国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县的基础上,有重点、分区域地全面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向纵深发展。

3.3 主导产业

无公害粮食生产是我国粮食主产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从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角度分析,畜牧业、蔬菜和水果、水产等产业要保持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确保将其发展纳入生态合理的轨道,建立起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为基础的生态型技术保障体系。

关键措施。建立适合新时期生态农业发展的创新机制。

3.4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制度建设

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增加资金投入、强化技术支持,必须完善有关的法规制度和有效发展机制,使资金和技术投入真正发挥作用。当前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要进一步理顺管理和运行体制,建立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尽快制定全国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建立生态农业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生态农业建设的积极性;加强法制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业的法律、法规,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3.5 建立生态农业技术保障体系

为进一步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必须要加强生态农业技术标准和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包括生态农业评价指标、管理认证方法、环境友好技术、不同要素的时空优化组合技术、适宜物种的挑选与改良技术等各个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业的生产资料、生产基地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产品标准体系,为生态农业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范文12

示范区的建设对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提高示范区建设质量成为走向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优先发展示范区

据陈晓华介绍,我国已先后认定了153个市和县来进行现代农业的示范,目前整个工作正在平稳有序地展开,从去年年底统计的情况来看,示范区的各项发展指标都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顺应农业发展趋势,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指导,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重大举措,对示范和引领现代农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应优先发展示范园区建设,示范区建好了,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示范带动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推广站站长汪耳琪认为,由于受观念、经验等因素影响,农民在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果之后才愿意接受一项新技术、新农艺。因此示范园建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农业科技的“落地”问题,关系到最终的产量。

现阶段,为解决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形成农户与市场更加有效的对接机制,有必要推动建立符合区域实际和产业特点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

建立符合区域实际和产业特点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需要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联合与合作,探索适合不同条件的农业生产投入、经营管理和利益分配的新型体制机制。

寻找推广路径

陈晓华指出,下一步,我们重点是要在提高示范区的建设质量上下功夫,真正通过示范区能摸索路子,为全国树立一个榜样。主要是在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构建上要率先迈出步伐。

那么,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建设质量,示范区建设又该如何先试先行?对此,“两会”代表建言献策,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办法。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民政厅厅长吴旭军建议,在一定的区域尤其是粮食主产区、功能区集中支农的各项政策,加大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力度,出台像建设经济开发区推进工业发展一样的政策措施,将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成为优良品种的研发推广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农业技术服务平台、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载体,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平台,探索区域整体发展现代农业的新经验,从而推动国家整体现代农业的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佳木斯市市长孙喆表示,未来几年,佳木斯市将突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全力实施三江平原现代农业综合开发试验核心区发展战略,加快农业装备现代化,提高科技支撑能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农业、绿色农业。

“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要实现粮食高产,就更要从农技推广上找潜力。”汪耳琪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特别是加大对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的培训力度,为“能者多劳”创造便利条件。既有的好做法,如高产创建等,要继续坚定地推广下去,同时在示范园区建设、技术试验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加大支持力度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司长钱克明表示,要增加支持总量、扩大支持范围、丰富支持内容。而国务院印发的《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也明确提出,要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

加大支持力度,首先要增加支持总量。目前,我国对农业的支持总量处于较低水平。过去5年中,中央财政“三农”累计支出4.47万亿元,年均增长23.5%。但是,农业支持总量仅达到农业总产值的1%—2%,远远低于世贸组织规则限制的17%。

“发展现代农业最核心的措施还是中央加强投入,因为现在和其他的产业比,农业是弱势产业。”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表示,在新四化中,信息化、工业化要占地,城镇化也要占地,整个农业最核心的是粮食,粮食靠耕地来生产,因此耕地的压力特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