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发展经济的方式

发展经济的方式

时间:2023-07-18 17:24:28

发展经济的方式

发展经济的方式范文1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联系;差别

一、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简要回顾

建国后,对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从1949年到1995年,经济处于又多又快增长(粗放型增长)阶段。其标志是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个总路线把多与快放在好与省的前边,强调的是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总量扩张。第二,从1995年到2007年10月,处于经济又快又好增长方式阶段(既注重速度,又注重效益)。标志是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第三,2007年10月后,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阶段。标志是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理论界,从1980年董辅礽发表的《我国经济的调整和发展战略研究问题》一文中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2004年吴敬琏提出经济增长方式的三个阶段(农业社会、第一次产业革命、第二次产业革命)、两种模式(靠自然投入的增长、靠效率提高的增长),我国学者对经济增长方式做了很多研究。但在党的十七大以前,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仍没有超出粗放增长和集约增长的分析框架。虽然过去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应看到它不能解决经济增长中的制度障碍、技术重复引进、收入差距扩大、公众福利低下、资源掠夺性开发、环境恶化等问题。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的那样:“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的一大创新,是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发展。因此,如何认识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区别成为理论界研究的重要关注点。

二、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二者的联系是:第一,二者都是经济发展的方式,经济增长方式侧重于经济数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方式侧重于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二者构成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的统一。第二,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也讲究经济增长质量,追求集约型、效益型增长就是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第三,二者相互促进,又好、又省、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能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使经济增长方式更有效、更持续。

三、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差别

(一)指导观念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为指导,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总量的扩张。它的理论支撑由马歇尔提出的生产要素创造价值论和当代经济增长模型(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新古典模型、索洛模型)构成。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与经济结构的改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借鉴西方的制度与技术创新、经济结构完善、增进公众福利、可持续发展、社会综合发展等发展观。又好又快增长、以人为本、“五个统筹”、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构建和谐社会等均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也都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

(二)研究视角不同。经济学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由低到高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物本社会,主要强调物质资本积累和财富的增长;第二阶段是人本社会,主要强调重视满足人的需要和公众福利的增加;第三阶段是社会整体综合发展,包括政治的人权和自由、经济上的生活质量提升、文化上的国民受教育程度提高等全面演进过程。经济增长方式以第一阶段以物为本的单一线性的生产要素研究为视角,主要研究成果有新古典经济学和丹尼森等人的要素学派(将经济增长的因素划分为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效率两大类)及模型学派(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索洛和斯旺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等)。经济发展方式强调以人为本的学科多元化(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资源环境学等)和对经济学立体性地研究(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西方国家学者研究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有:庇古、坦普尔、贝弗里奇等人的福利国家论;克拉克、刘易斯和托达罗、库兹涅茨、拉弗等人的经济结构演进论;波尔丁等人的循环经济论;托夫勒、罗斯托的发展阶段论等。

(三)理论基础不同。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依据有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马克思的外延与内涵式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再生产理论和前苏联、东欧的一些学者论述),西方经济学的要素配置与利用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佩雷、纳克斯等人),增长的涓滴理论等。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依据有马克思的人的需要与全面发展理论、均衡发展理论、福利经济学、分享经济理论(魏茨曼等人)、创新理论(诺思等人的制度创新理论、熊彼特等人的技术创新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口与资源和环境协调理论、增长代价理论、自然回归理论、持续提升人类生活质量理论、生态发展理论)等。

(四)划分依据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以生产要素利用的数量和效率为依据,经济发展方式以发展模式或处理增长问题的方式为依据。美国经济学家e.r.w.坎佩尔将发展方式称为“models of development strategy”(发展战略模式)或“approach to growth”(处理增长问题的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可带来高速的经济增长,但高速增长可能带来有增长无发展问题,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分析,是无效益或零效益情况下的经济增长(最典型的例子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大跃进);从环境经济学角度分析,是经济增长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从福利经济学角度分析,是人民不能共同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经济增长;从发展经济学角度分析,是经济结构没有改善甚至恶化的经济增长。针对有增长无发展的问题,需要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解决。

(五)类型不同。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两种类型。经济发展方式分为制度创新型(科斯、诺斯、施莱弗和维什尼)、知识创新型(熊彼特、舒尔茨、贝克尔、罗默、普雷斯科特和鲍易德、卢卡斯、斯图尔特)、扩大需求型(凯恩斯、罗宾逊)、福利国家型、经济结构调整型、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等多种类型。

(六)衡量指标不同。经济增长方式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要素投入的数量及配备比例、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实现翻番的时间、人均gdp的数量。经济发展方式的衡量指标除经济增长方式的指标外,还包括社会发展指标,如人口总数和净增率、国内发展指数、城市化水平、三次产业结构、居民居住条件、每千人口医生数、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政府廉政指数等;教育发展指标,如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在校大学生占适龄人口的比重等;社会公平与稳定指标,如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国民幸福指数、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收入差距警戒线、收人阶层结构标准、贫困发生率、社会保障覆盖率等;环境指标,如自然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等。

(七)推进动力不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推动力是引进技术、提高资源投入的数量与利用效率。在引进技术上,当前我国进口设备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光纤制造装备为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85%、大型成套石油化工装备80%、轿车工业装备和数控机床及纺织机械与胶印设备70%。在资源投入的数量上,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gdp增长10多倍,但矿产资源却耗费40多倍,废水排放量增长25倍。2003年到2006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额达32万亿元,比1980年到2002年的投资总额还要多,2003年到2006年的投资总额是1991年到1994年投资总额的7.4倍。在利用效率上,近年来我国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分别高出欧盟4.9倍、日本8.7倍,单位gdp的钢材、铜、铝消耗量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6倍、4.8倍和4.9倍,单位gdp的用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经济发展方式的推动力是制度创新、知识自主创新、扩大公众福利、循环经济、经济结构优化等。在制度创新上,要界定政府干预的经济领域、明晰产权、制定有效率的法规与政策、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制止腐败与寻租行为等;在知识自主创新上,要明确自主创新的路线与定位、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高创新回报的社会环境、建立知识创新体系;在扩大公众福利上,要确立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并重互动的发展思路、强化公共财政意识,加大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不断提升公众社会福利水平;在发展循环经济上,经济活动要严格执行资源利用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再生、再开发和多种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三次产业间循环、工业园区循环、社会循环;在经济结构优化上,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

(八)功能作用不同。经济增长方式只注重协调生产要素间的经济技术及比例关系,不能协调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和外境的关系,不能协调个人、城乡、区域间的利益关系,不能协调国民公平待遇关系等。而经济发展方式能协调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人与人之间、现在与未来之间等各类经济结构乃至社会结构关系。

发展经济的方式范文2

关键词:低碳经济 经济发展模式 制度创新 技术研发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 低污染、 低排放为基础的一种由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过度的经济发展模式, 它将摒弃 20世纪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 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 通过低碳经济模式和低碳生活方式, 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降低单位能源消费量的碳排放量( 即碳强度) , 通过碳捕捉、 碳封存、 碳蓄积降低能源消费的碳强度, 控制CO2 排放量的增长速度。 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促进经济增长与由能源消费引发的碳排放脱钩, 实现经济与碳排放错位增长, 通过能源替代、发展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控制经济体的碳排放弹性, 并最终实现经济增长的碳脱钩。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改变人们的高碳消费倾向和碳偏好, 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量, 减缓碳足迹, 实现低碳生存[1]。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一)低碳经济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都在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思考未来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增长模式以什么样的方式开始。这是一个转型的契机。蕴藏着巨大商业机遇的低碳经济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后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主要带动力量,首先突破的国家可能成为新一轮增长的领跑者。为了掌握未来全球经济的主导权,西方发达国家提出了再工业化的发展战略,重点培养信息、生命科学、能源及环保等新兴产业,着力打造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各个国家争先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以便形成竞争优势。

此外,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可以降低对世界上主要产油国、煤炭大国的依赖,使其逐渐失去制约他国的能源优势,从而减轻其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话语权。从这个角度分析,低碳经济也将逐渐成为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利益博弈枢纽。

(二)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将推动新型低碳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低碳经济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利用低碳能源,研究低碳技术,开发低碳产品。目前,发达国家不断加大新能源开发力度,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技术不断成熟,可以预见, 保护生态资源必将成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最重要的选择;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地位将伴随着低碳经济的深入而越来越重要; 能源结构将更加倾向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经济结构将更加向低污染、 高能效、 低排放的集约型发展。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必将推动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和潜力的新能源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最终寻找到自己新的盈利模式,从而获得蓬勃发展。此外,随着新的产业革命的到来,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也指日可待。

(三)国际间、区域间的贸易与碳博弈将改变世界的格局

随着低碳经济的进一步深化, 必然将会导致以低碳为代表的新技术,新标准及相关专利的出现,最先开发并掌握相关技术的国家就会成为新的领先者、主导者乃至垄断者,其他国家将会面临新的技术贸易壁垒, 绿色壁垒将成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首要问题,。绿色技术一旦确立为世界标准,将对依赖传统工业路径的发展中国家形成高的门槛。今后的竞争不是传统的劳动力竞争,也不是石油效率的竞争,而是碳生产率的竞争。国际间、 区域间的碳合作与碳博弈将极大地影响世界格局的改变。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以资源浪费和枯竭、环境的恶化与破坏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速从过去三十年的年均近10%逐步下降到目前的不到8%。发展低碳经济是保障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解决能源、资源及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而我国在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中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第一,节能减排的过程需要健全的法律、 法规作为约束和保障。虽然我国已颁布了《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但是各法还是不够完善, 并且普法力度还非常薄弱, 无法做到有法皆知、 有法可依, 违法必究,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仍然需要法制保障机制的建设。第二,我国所面临的投融资困境已经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目前,中国碳金融的发展尚属于起步阶段, 中国低碳项目的投资仅仅依赖于政府的投入, 以及国际机构的帮助, 没有形成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和市场融资机制, 直接投资融资、 银行贷款、 碳指标交易、 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包括金融衍生品在内的碳金融体系还没有构建完善。第三,长期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转而不变,不能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低碳经济的发展将带来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的根本性转变。中国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的步伐, 减少重化工业或将重化工业轻型化, 运用高新科技改造传统产业,使之与低碳经济相适应, 这对中国的发展所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是不言而喻的。第四,我国的新能源技术还没能突破, 因此中国的新能源道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四、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选择

(一)加大创新力度,攻克技术难题

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无论是节约能源、降低消费和排放还是利用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都必须以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普及为基础, 开发和使用低碳技术是减少排放的一个关键途径。目前我国在能源储存、输送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严重不足,为此政府应加大技术投入或者引进相关技术,为低碳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争取在国际气候谈判下构建更为强劲的低碳技术扩散机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体系和企业间战略联盟,集中力量攻克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瓶颈,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二)健全融资机制,创新制度体系

在市场的自然调配之下, 各种资源都会向利润高、 效益好的产业和部门聚集。在低碳发展领域,中国商业银行对低碳经济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 节能减排贷款在贷款总额中的占比明显偏低,目前资本存量合理配置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是政府政策的倾斜和制度、法律的合理保障。我国应实行大规模支持政策,通过国家强有力的控制力,以优惠信贷、建立低碳专项基金、积极引进私人资本和国际资本等措施,使企业有更多的渠道去获得资金以改造传统的生产模式向低碳发展的方式转变,形成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投融资市场环境。

(三)做好科学规划,实施激励措施

国家应规范新建企业的低碳技术标准、准入门槛,提高已有企业的低碳技术使用及研发水平,压缩高碳技术企业的规模与产能,尽快地从企业层面减少碳源增加碳汇,对研发与使用低碳技术的企业进行金融支持(直接或间接融资)以及财政拨款支持、税收减免等措施鼓励低碳行业的企业发展,使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引起的新兴产业革命具备坚实的微观经济基础,而企业在政策激励下实现了成本收益的最大化,进而会加大对该产业的投资,从而实现低碳经济的良性发展[3]。

(四)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由于气候变化的全球公共物品的特性, 中国必须综合运用行政以及政策手段展开同其他区域及全球范围内的合作。通过国家间、 区域间、 区域内的交流与合作, 保护和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持等激励措施,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五)明确政府角色, 提高调控能力

产业的低碳转型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由于环境问题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企业不会自行转向低碳的生产方式,所以它需要政府参与其中并发挥主导作用,正确引导企业的投资决策和居民的消费倾向。比如,在企业间大力发展碳排放许可证制度,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既可以控制企业的碳排放总量,又可以最小化减少碳排放的成本。同时,政府通过碳税等政策工具提升传统产品价格,或者通过补贴等财政措施降低低碳产品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高碳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引导企业和消费者向绿色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转变。

参考文献:

[1]陈柳钦.新世纪低碳经济发展的国际动向[N].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0;4

[2]纪玉山,纪明.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对策研究[N].SOCIAL SCIENCE JOURNAL,2010;2

发展经济的方式范文3

侯若石,历任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律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北京大学泰国研究所理事。曾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等。

李金珊,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侯方玉,中国保监会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摘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以劳动力政策调整为重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持长期高速经济增长,验证了市场机制的效率功能。但是,劳资关系紧张以及与此相关的劳动力市场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这不仅涉及到劳资关系的和谐,也是扫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障碍所必需的措施。

关键词:劳资关系 劳动力市场 经济发展 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F246

经济学家争论最激烈的命题是经济增长的要素。在农业社会,曾把土地作为最重要的经济增长要素。在工业革命之后,资本替代土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经济学家并不否认劳动者的作用,生产三要素理论把劳动力作为经济增长的要素之一,但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从来没有把劳动者视为最重要的经济增长要素。在讨论劳资关系时,我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和法学家认为,保护劳动者利益会损害资方利益,不利于企业发展,因此,也就不利于经济增长。他们把劳动力看作资本的从属物,对劳动者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视而不见。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规律说明,劳资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关系,劳动力是推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世界经济强国无一例外地把劳动者政策当作核心经济政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以劳动力政策调整为重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持长期高速经济增长,验证了市场机制的效率功能。但是,劳资关系紧张以及与此相关的劳动力市场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这不仅涉及到劳资关系的和谐,也是扫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障碍所必需的措施。

一、现状: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

在我国经济学界,主流思想仍坚持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方式。政府的经济政策往往有利于投资,而不利于劳动者发挥作用。我国的经济增长仍然主要靠增加资本投资,私人消费占国民总产值的比重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原因就在于劳动者收入占国民总产值的比重太低。据估算,我国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太低(见图1)。根据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的分析,我国人均劳动力成本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制造业的人均劳动力成本,从1998年到2003年,年均增长6.4%,而同期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1.4%。制造业的劳动分配率,也就是人工成本除以增加值,由1998年的48.5%降到了2003年的36.23%,一共下降了12.27个百分点,年均下降了2.5个百分点。

长期以来,我国的职工工资收入增长大大落后于国内总产值增长(见图2),广大劳动者的收入一直偏低,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处于下降态势,而投资贡献率则一路上升(见图3)。收入增长缓慢对最终消费的制约可以从恩格尔系数的变化速度看出来。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相比,2001年之后,我国的恩格尔系数下降的速度显著放慢,有的年份甚至上升。食品占消费总开支的比重仍然比较高(见图4),拖累了非食品开支的增加,不但导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而且造成了工业消费品严重积压。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表明,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在于技术创新与新知识,但新技术的产生在于人力资本的累积。且必须要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带来技术进步,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如果劳动者的报酬不能得到补偿,不仅会导致人力资本流失,而且企业还难以吸收到所需要的人才。

多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但收效不大。中央经济主管部门设计了产业结构升级的方案,但很难落实。国家环保总局不断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监管,但治理目标很难实现。问题在于,没有扭转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高速经济增长牺牲了居民消费,超高速投资破坏了生态环境。这是难以持续的。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从经济总量增长型过渡到质量效益型。从实质认识,总量增长模式是以物为本,谋求物质财富的增加,是以资本为本,以不断增加的资本投资推动经济增长。质量效益模式则是谋求人自身的发展,是以劳动为本。

二、国际经验:以劳动力政策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调整

在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传统的经济总量增长模式已经使地球不堪重负,人类面临自然资源过度消耗的挑战,遭遇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的威胁。同时,发展中国家模仿发达国家的模式,盲目谋求总量经济增长,导致贫富差距拉大。增加劳动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谋求的目标。20世纪90年代,一些国家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在实践之中。一些国际多边经济机构开展了经济发展方式的理念探讨。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的实践经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质上是生产要素作用的转变。他们格外重视劳动者的作用,使经济增长摆脱了对物质资本投资的过度依赖。为此,以发达国家为主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定位在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它包括了6项主要内容:第一,健全劳动力市场机制,加强对劳动者的保护,其目标是增加就业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第二,改善教育政策,加强教育和培训,特别是对青年的教育和培训。第三,调整对劳动者收入的税收政策。第四,支持农业发展。第五,增加研究与开发投入,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第六,进一步开放商品市场,改革市场机制,促进竞争。 在这6项政策中,前5项都与人力资本有关。因此,OECD成员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政策以劳动力政策为主。

为了评估成员国以劳动力政策为核心的经济结构调整的业绩,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就劳动力政策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报告。如,劳动者推迟退休问题和妇女就业问题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以及财政政策对就业和退休养老的影响。该组织的政策评估证明,劳动力对人均国民收入增长起到关键作用。1960年―1995年,在该组织成员国的7个主要发达国家中,英国的以人均产出衡量的经济增长速度最低,美国次之。尽管英国资本投入和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高于美国,但劳动力投入和劳动力素质增长速度大大低于美国,因此,经济增长速度也低于美国。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是这7个国家当中最高的。尽管资本投入增长速度低于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但劳动力投入、劳动力素质和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后者,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后3个国家。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资本投入增长速度在这7个国家是最高的,但劳动力投入增长速度均为负值,从而拖累了经济增长,再次说明了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主要的。

为了激励劳动者在经济增长发挥作用,提高劳动者收入是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措施。图5表明,除了个别年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的劳动者收入增长速度超过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这些国家的劳工成本都很高,但国际竞争力却最强。增加劳动者收入,不但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而且刺激了高技术产业发展。发达国家产业升级的历程是劳动者收入不断提高的过程。所谓劳工成本低的优势只不过是短时期的竞争优势,不是一个长期竞争力的优势,因此,不能成为真正的优势。

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改变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近年来,国外经济学界和国际多边经济机构致力于经济增长指标的研究。自1996年以来,世界银行的系列研究报告提出了财富衡量和发展指标的新视角。 按照传统经济理论,经济增长取决于3个要素:资本、土地和劳动力。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增强,世界各国基本都经历过以资本投资为动力的经济增长过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之后,开始了一场新的产业革命,经济发展方式从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世界银行的研究指出,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能仅仅以物质财富增长作为衡量人类福利的指标。促进经济增长不仅需要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本,更需要人力资源。按照生产三要素理论的基本思路,世界银行把自然资本、生产资本和无形资本作为衡量财富的指标。自然资本包括能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可耕地、牧场和生态保护区。生产资本包括机器、建筑物和城市的土地。无形资本包括劳动者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也包括社会资本和制度因素,而最重要的制度因素是促进劳动力充分利用的机制。

图6描述了人均收入水平不同国家2000年的国家财富构成。如果把不同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的排列看作是经济发展历程。第一,无形资本在财富创造中一直贡献最大。尽管人均收入水平不同,各种类型国家的无形资本比重都大大超过自然资本与生产资本。无形资本水平最低的低收入国家的比重也达到58%。第二,随着经济发展,无形资本的比重不断提高。中等收入国家提高到68%,高收入国家提高到81%。与此相应,自然资本的比重不断下降。三类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分别为25%、13%、2%。第三,尽管生产资本经历了先升后降的过程,但幅度不大。三类国家分别16%、19%、17%。实际上,三类资本比重的变化说明了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当人均收入达到高水平时,自然资本的作用越来越低,无形资本的作用越来越高。由于生产资本的比重变化幅度有限,自然资本与无形资本呈现了相互替代的态势,即无形资本能够替代自然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为了增加财富,首要的是充分利用无形资本。这个规律已经被发达国家减少物质材料消耗的事实所证明。1975年―1996年,部分发达国家国内总产值中的物质材料比重呈下降态势,下降幅度在20%~40%之间。其中,德国的人均物质材料弹性是负增长。可见,这些国家的确已走出一条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和节约物质资源的经济增长道路。

从投入的角度,分析自然资本、生产资本和无形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世界银行提出了国民真实储蓄(geniune saving)的概念。在宏观经济统计中,国民净储蓄是指国民总储蓄减去固定资本投资之差。国民真实储蓄则是国民净储蓄加上教育开支,再减去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所得出的结果。在构成国民真实储蓄的3个指标中,国民净储蓄衡量的是一个国家生产资本的变化情况。教育开支代表的是人力资本开发水平,衡量的是无形资本的变化情况。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表明了对经济增长自然资本的依赖程度。消耗和损失越少,对自然资本的依赖程度就越低。

比较国民真实储蓄率与国民净储蓄率之差,可以说明自然资本、生产资本和无形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效果。发达国家的国民真实储蓄率高于国民净储蓄率(见图7)。在6个发展中国家当中,除韩国和巴西之外,其余四个国家的国民真实储蓄率均低于国民净储蓄率(见图8)。其中,俄罗斯的国民真实储蓄率是负值。比较图9和图10,可以看出三个问题。第一,真实储蓄剔除了自然资本的消耗和环境污染的财富损失。它超过净储蓄,说明了人力资本而非自然资本和生产资本对财富创造的贡献,反映了国民财富的实质增加,而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增长。第二,发达国家的教育支出比重较高,自然资源消耗和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较低。这说明发达国家用较少的物质资本投入生产了较多的财富。第三,发展中国家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方式。他们的教育开支不足,对人力资源的利用不充分,自然资源消耗较高,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较严重。这个状况提出了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路径问题。以生产资本的增加达到人均收入增长的目的,已经落后于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以人力资本的改善,从而替代自然资本,实现财富的真正增长,才是可持续的赶超之路。从这个角度看,以自然资本、生产资本和无形资本等指标为基础的真实储蓄,可谓是世界银行版的“绿色GDP”。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是从过度消耗自然资本的“黑色GDP”向依靠人力资本的“绿色GDP”转变,从过度依赖物质资本向依靠人力资本转变。

三、国际经验对中国的启示:以和谐劳资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近年来,我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引起世界关注。同时,国际多边经济机构也特别关注中国的劳动力问题。

根据世界银行对财富的研究,从总体上,中国没有充分认识到劳动者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如图11所示,2000年,我国的人均财富水平和生产资本水平不及中等收入国家,仅稍好于低收入国家。但是,无形资本水平不如低收入国家,而且教育支出偏低。10年以来,这一状况并未根本好转。我国仍在实施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把劳动者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提高到应有的地位。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研究,我国没有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由于对劳动者的作用不重视,经济发展方式不利于增加就业。如图12所示,1990年―2005年,城镇就业率不断下降:从1994年的73.8%降到2005年的70.9%。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对劳动者就业的拉动力不足。在中国,国内总产值每增长1%,就业只增加0.1%,而印度为0.3%,俄罗斯为0.2%。在我国,非正规就业所占比重过大,且不断增加。其中,城镇非正规部门就业比重从1990年的3.6%增加到2005年的13%。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劳动者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市场的分裂是造成不同部门劳动者收入的差距不断拉大的主要原因,集体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劳动者收入偏低。

改善劳资关系不能就事论事。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政策的实践,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该把劳动力政策作为核心手段。根据世界银行对财富的研究,我们应该坚定地树立以人力资本带动经济增长的理念。我们面临的任务是,改变以资本投资为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实行以人力资本投资为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关键是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

我们一直在谋求建立小康社会的目标,其衡量标准是人均国民总产值。于是,经济增长成为发展的目的,增长与发展成为同义语。我们在谈到“发展是硬道理”时,总是认为增长是“硬道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正是由于发展的目的不明确,中国出现了劳动者收入增长速度大大落后于国民总产值增长速度的不合理现象。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以市场需求带动经济增长。20世纪初,美国超过英国,就是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耐用消费品的发展,从而带动了经济高速增长。在我国改革开发初期,经济之所以能够实现高速增长,也是因为消费的增长。与2001年―2005年相比,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比较协调的。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可行的。

从经济学理论角度考察,经济增长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而是发展的一个手段。通过这一手段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是经济学研究的最重要的对象。在实践中,尽管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曾经走过弯路,但最终总是表现为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的并行发展。因此,谋求经济增长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才能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

过去20多年间,由于劳动者偏低的收入压抑了消费,我国形成了一种严重依赖出口的经济发展方式,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为了增加出口就要低价竞销,低价竞销造成了企业利润的微薄,企业利润微薄导致工人工资增长缓慢,工人工资增长缓慢又导致国内市场需求的严重不足,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则更进一步加重了对出口的依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启动内需,以内需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内需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从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来看,二者都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力量,但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根本性力量,因为投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如果没有相应的消费,投资不仅不能拉动经济增长,反而会浪费社会资源。自从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之后,资本主义国家就开始周期性地发生由“生产过剩”引发的经济危机,都是因为私人消费不足导致生产过剩形成的。我们不能不汲取这个历史教训。在经济发展中,劳动者不仅仅是生产者,更是消费者。增加劳动者收入,让劳动者成为有充分支付能力的消费者,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为此,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必须革除忽视劳动者作用的制度缺陷。把正确处理劳资关系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核心措施。

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增加劳动者收入,既可以以劳动者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又可以为他们提高素质提供物质条件。从中观经济的角度看,提高劳动者素质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要求,为的是增加高技术产业需要的高技能劳动者。从微观经济角度看,劳动者素质是企业竞争力的基本保障。基于我国的劳动力政策的现存问题,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要把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以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要大幅度地增加劳动者收入。同时,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说明,提高劳动者素质不仅是劳动者个人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任务。政府必须为劳动者提供自身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机会。从发展社会资本的角度,必须取消对劳动者的歧视,我们需要把以激励资本投资的鼓励政策转变为刺激人力开发的鼓励政策。一方面,增加劳动者收入在国民总产值中的比重;另一方面,在财政开支中,增加社会开支比重,减少资本开支的比重。

西方国家的教训说明,20世纪70年代之前,他们实行以资本投资为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劳资关系处于严重对立状态,工人罢工、示威的事件频发,社会很不稳定。在实行以人力资本为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之后,劳动者发挥智力优势,在生产中的作用提高,劳资关系也得以缓和,从而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建立。在市场经济中,劳资关系是社会经济关系最重要的内容。劳资关系不和谐,社会也不可能和谐;劳动者地位低下,就无法建立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劳动者收入低,绝不能确保一个国家的经济健康发展,更不能保证竞争力的提高。以资本为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资本强势为基础的;要实现以人力资本为动力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

我党一直认为:“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权;就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这个立场对建立和谐劳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劳资关系不仅是一种利益分配关系,更是权利的维护;其次,劳动者也是消费者,保护劳动者不仅仅是保护生产力,同时也能够刺激消费,从而有利于经济增长;再次,解决劳资关系问题,不仅要解决劳资纠纷,更应着眼于劳动者的自身发展;最后,建立和谐劳资关系才能实现劳资双方的共赢。从这4个方面全面认识建立和谐劳资关系,与谋求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和谐社会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致的。(编辑:王露)

参考文献:

[1] OECD,Going for Growth,2005.

[2]World Bank,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Progress: A Report on Work in Progress.1996.

[3]World Bank,Where is the Wealth of the Naions,2005.

[4]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6年。

发展经济的方式范文4

[关键词]低碳经济;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5170

低碳经济就是在经济发展中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效果的一种经济运行模式,这种经济模式之下对于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发挥着显著的作用,这也是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农业经济发展进程中对环境的危害逐渐增加,对其发展方式的转变刻不容缓,在今后需要积极地推广低碳农业,促进其获得可持续性发展。

1当前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障碍

11资源消耗量大,生态环境遭破坏

资源短缺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中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口与耕地、水资源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1]在当今农业经济的进程中,耕地资源存在持续的流失现象,耕地质量不断下降,土地存在的退化、沙化等问题也逐渐加重,农业发展中用水状况有着比较严重的浪费问题,农业灌溉用水真正得到充分利用的一般都低于50%,这一利用率只占发达国家的一半。这种形式的经济增长对资源与环境都容易产生较大的压力。另外,整体的生态环境也遇到了严重损坏的问题,过度的资源开发让原本就存在的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等问题都变得更加严重,恶化速度也更快了;天然森林的实际面积正在持续减少,其具备的保持水土等的生态功能也不断下降,草地资源也正面临着持续的退化、沙化等状况,生态环境方面的种种恶化对于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都是很大的威胁。

12环境污染严重,农业生产力低

工业的迅速发展排放的废水、废气等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其中含有大量的镉、铬、铅等重金属成分,并且含量超标,这些工业废物对土地及水资源能够造成直接的危害,在土地种植生长的农产品其本身的安全性也就需要进一步地确认了。在我国固体废弃物的堆存管理比较混乱,从而有大量的农田面积被占用或者p坏,使得土地肥力下降,造成的地下水资源的污染状况也愈加严重。在农业种植中人们对化肥、农药以及饲料添加剂等的使用上也存在较大的不科学的问题,出现了土、水的富营养化,这种情况下生长的动植物也存在较大的质量问题。在经济的发展进程中,我国长期实行的是农业支持工业的模式,对农业的相关投入不足,农业生产中的基础设施也不够先进,土地产出率低,特别是农业水利设施存在年久失修、功能老化等各种问题,使得农业的综合生产力降低了,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基于低碳经济的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对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低碳经济模式也有着不同的要求,欧美等发达国家,需要将碳排放绝对量减少作为其发展目标,而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应将碳排放相对减少当作发展目标。[2]总的来说,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寻求的是各个国家能够获得长久的健康发展,各国在自己的发展中采取的具体策略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各自的发展中实际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也不相同,形成的相关温室气体浓度约束标准对自身发展的速度及方式等都会产生相应的影响。低碳经济的发展最为主要的目标就是把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限制在一个范围之内,避免气候系统受到损坏,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对环境的实际污染情况进行观察,人们根据考察结果对农业发展中产生的污染量实行了科学的监督,在国家政府的管理层面,也能按照实际的低碳经济的践行状况去采取不同程度的奖励或惩罚。基于低碳经济的农业经济,对于农业的整体进步能够发挥很大的促进作用,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农业发展中的相关人员在环境保护方面也会主动地采取一些治理手段,这对于农业经济在现阶段的低碳经济环境下的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3基于低碳经济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策略31发展循环农业经济

我国人地矛盾突出,农业生产效益低,要用有限的资源养活更多的人口并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就应尽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3]这种经济模式的发展也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关键,在其发展中需要遵循减量化、再利用以及资源化的原则,实现能源、水资源及土地资源等的节约,对各种资源需要实现综合化的利用,特别是需要对再生资源进行回收利用,实现相关管理机制的完善发展,积极推广清洁生产理念,使得低投入、低排放的节约型经济发展模式能够深入人心。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下,有利于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同时还能够形成农业资源、产品、废物的利用循环系统,减少农业生产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既确保经济的增长又可以实现生态的平衡发展,降低农业生产中的资源能源的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提升对资源的利用率。这种循环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农业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的转变,使农业生产进程中的资源短缺及环境退化等问题获得明显的改善。

32发展生态农业经济

生态农业是在生态学及经济学原理的支持下产生的,主要是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在保护及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过程中,混合多种生产技术推动生产进步,逐渐形成人类及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系统。[4]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是具有非常大的科学依据的,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合理正确的,可以达到农业生产过程的良性循环,所以,在农业经济发展中需要重视农业生态化的进程,其发展方面的重点是利用评价及一定的设计方法,选择科学合理的生态农业模式,在立法及行政政策的辅助下,尽快实现我国农业发展的生态合理化目标。

33选择低碳技术结构

低碳技术的发展涉及了电力、交通、化工等多个部门领域,它还包括了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利用等方面的内容,能够对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行有效的管控,低碳技术主要有3个类型,分别是减碳技术、无碳技术以及去碳技术。在农业经济发展进程中选择低碳技术,一方面需要继承原有的精耕细作的模式,实现有机农业的革新发展,采用农家肥,减少对化肥及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对水资源、土地资源造成的污染。另外,还需要注重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比如太阳能、风能等,在农业生产中通过沼气技术增强对农村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

4结论

基于低碳经济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做出适当的转变,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发展低碳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的首要问题,在具体的农业经济发展中需要注意减少对化肥、农药的使用,更多地选择自然肥料及微生物去进行田间管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积极开发并使用新能源,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科学化发展,增加农业收益,实现农业经济的现代化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殿安,王凤羽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J].农业经济,2011(12):25-27

[2]周玉新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探析[J].农业经济,2010(4):3-5

[3]钟芸香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发展经济的方式范文5

一般来说,低碳经济主要指的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优化引导作用下,经过采用开发新能源以及创新制度、创新技术、产业转型等方法,最大限度地实现石油与煤炭等高碳能源消耗的合理减少,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是涵盖生产、分配、消费、交换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中的经济活动生态化能源消费与低碳化经济活动。低碳经济力求将二氧化碳的实际排放量控制在最低限度,甚至能够保障二氧化碳的零排放;低碳经济力求实现获取最大化生态经济效益的同时建设有低碳能源的经济发展体系,让整个社会经济能够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低碳经济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对于和谐社会的优化构建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意义。低碳农业发展理念说的是,规划科学发展政策,提高节能减排技术水平,健全低碳农业发展体系,及时整改农业产业结构,将环境友好型与建设节约型作为主要的根本发展点,提升资源使用率,最终达到获得最大农业经济效益的具体目的。

2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

2.1 严重的生态破坏与资源浪费问题

由于多年来的掠夺式开发,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草原也出现了严重退化情况,土壤逐步沙漠化,森林面积急剧减少。与此同时,随着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以及工业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导致人口、水资源以及耕地之间的矛盾急剧激化,使得耕地资源严重流失。

2.2 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由于工业三废的污染,导致土地以及水资源中各类型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使得农产品的安全性备受威胁。因为没有合理地针对农药、饲料添加剂、化肥等进行使用,?t已导致水资源和土壤资源富营养化,以及动植物质量降至最低水平,所以,我国的农业产品贸易会遭遇发达国家的技术限制。

2.3 农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

长久以来,我国所实施的农业支持工业发展政策,使得农业投入力度较小,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仍处于落后阶段,相应的土地产出率也是较低的。对于科技成果来说,不仅转化率较低,其推广能力也非常薄弱,农业设施的机械化程度总体较浅;再者,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其不具备较高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准,导致农业科技人才严重流失。伴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力度的逐渐加大,其劳动力逐渐趋向于女性化、兼职化以及老龄化,由于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水平较低,使得农业技术运用受到了严重阻碍。

3 在低碳经济时代下,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措施

3.1 通过多种途径来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

第一,在低碳经济时代下,使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趋向于环境友好类型,具体来说,在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当中,应该尽可能降低农药以及化肥的用量,摆脱其对化石能源的过分依赖,努力推行生态有机农业。譬如说,可以用堆肥以及粪肥来替代化肥,强化土壤的有机含量,经过合理运用秸秆还田措施来使土壤富含有更多养分,实现入渗的有效增加与径流的合理减少,此外,还可选用深、中耕作为轮作方式,将微生物以及蚯蚓等等进行引入,使其共同作用在土壤中,实现土壤生产力的有效增强以及作物根系营养能力水平的优化提升。

第二,在低碳经济时代下,需努力推行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模式,这就需要将农业的剩余能量充分运用起来,通过对作物秸秆资源的充分合理使用,防止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深化,确保资源最大使用率。譬如说,把作物秸秆资源用来制作肥料以及培养料、饲料,再加之对相关气化技术的合理运用,在相应的高压以及厌氧、高温条件下,使其能够在热作用下气化生成可燃性气体,此外,还可以把作物秸秆资源应用在乙醇燃料发酵中,预防环境污染。

第三,在低碳经济条件下,实现新型能源的有效开发与普及,这就需要在农业生产进程中,努力进行沼气技术与太阳能技术的合理推广,在农村普及太阳能集热器是发展低碳农村的有效途径;在规模化畜牧业养殖中,可利用畜牧粪便生产沼气,获得生物质能。

3.2 开拓循环式农业经济发展道路

依照资源化、以及减量化、循环利用的相关原则,努力号召农业生产人员从节约土地资源以及能源、材料、水资源的角度来实现对资源的综合回收与利用,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实际作用,形成高效益以及投入消耗较低的可循环式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由资源到产品到废物再运用的循环模式,推动内涵式发展,预防与规避环境恶化以及资源短缺相关问题。

3.3 发展生态化农业

生态农业是依照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在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同时,将各种生产技术有机结合发展生产,最终建立起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发展体系,是一种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生产良性循环的生产方式。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充分利用我国后备土地资源,减少裸地面积,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减轻洪涝和沙尘暴灾害;可以有效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和资源利用率;可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和提供新的就业渠道;生态农业的无公害无污染绿色产品,可以提供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突破贸易壁垒,增加农产品出口。

3.4 运用科技手段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一,加大力度投入农业科技教育,加强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提高对农业从业者的科学文化知识,加强培训他们的农业技术;建立健全农业基础设施;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第二,需要完善农业经济发展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包括实施合同化的管理机制,调整和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引导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建立农业生产安全保障体系,防止农业从业者承受过多的生产风险。

第三,建立农业信息站。及时实施农业信息公布,做好农业预警工作,保障农业生产能够在较为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完成更多经济价值的有效创造。

发展经济的方式范文6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领导工作方式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作者简介】 石树林,中共岳阳市委党校原校长、副厅级干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领导科学、党的建设。

经济发展方式和领导工作方式,从广义的角度讲,分别属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范畴。经济发展方式决定领导工作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决定领导工作方式的转变,领导工作方式必须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特点和要求出发,加快领导工作方式的转变,使之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复杂性要求领导工作方式应当具有前瞻性

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级领导干部应当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增强战略思维能力,加强决策的前瞻性,抢占发展制高点,掌握转变的主动权,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抓住机遇,乘势而进。

一是及时把握发展动态。领导工作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要掌握动态,把握全局,运筹帷幄,稳步推进。从国际上来看,目前以金融危机为标志,世界经济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经济调整已经开始。许多国家都在为“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发展作准备,纷纷提出以发展新兴产业为重点的新的发展战略。美国推出“绿色新政”,日本提出“绿色经济和社会变革方案”,欧盟提出“能源气候一揽子计划”。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国际环境变化的制约。从国内来说,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许多阶段性特征,工业化进入战略转型期,城市化进入战略推进期,体制改革进入战略突破期,对外开放进入战略提升期。在这个时期,不确定性社会因素增多,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各级领导干部应当进一步增强信息意识,及时获取、准确分析各种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用的信息,未雨绸缪,防范未然,以确保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顺利进行。

二是认真研究转变难点。如何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各级领导干部应当进一步创新思维模式,注重理性思维,认真研究思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一些带全局性的关键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出科学回答,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进一步增强预见性,把握规律性,坚持科学性。形势不断变化,各地情况不同。我们应当根据中央的总体判断,进一步细化研究各地区各部门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比如,我国如何有效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改变经济增长对外部需求的过度依赖;如何提升制造业的技术支持和人力资源,改变经济增长对传统工业规模扩展的过度依赖;如何加快培育以自主创新和人力资源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改变经济增长对低成本资源和要素高强度投入的过度依赖;如何加快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改变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等等。

三是加强培养推进力量。目前,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我们干部队伍中,特别是一部分领导干部中还思想准备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上的“不想转”,二是行动上的“不敢转”,三是能力上的“不会转”。如何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是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各地区、各单位领导都应当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的主阵地作用,积极做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骨干培训工作。一方面,要帮助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进一步开拓思维,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进改革。另一方面,要帮助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适应形势,提高能力,处变不惊,从容应对,实施科学领导,保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顺利进行。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全局性要求领导工作方式应当具有系统性

发展经济的方式范文7

20世纪50年代以前,经济理论研究中一般把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视为同一概念。之后,经济学开始把二者区别开来:将经济增长定义为产出的增加,并认为这是发达国家经济学的研究课题;将经济发展定义为结构的改变,并认为这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学的研究课题。其实二者是不可以完全割裂开的,它们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经济增长方式侧重于经济数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方式侧重于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二者构成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的统一。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追求集约型、效益型增长,即又好又快地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更有效、更持续地进行,也就转变成了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没有一定幅度的经济增长,也就不会有经济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现状,已不能简单地只求经济增长,而是要更加注重经济协调发展。

1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在概念上的差别

经济增长偏重于数量的概念,主要指由投入变化导致产出数量的增加,它的核算常采用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GDP增长率和人均GDP三个指标。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生产要素投入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质量改善和组合优化)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按照要素投入方式划分,经济增长方式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占用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即粗放型增长方式;另一种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质量、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提高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即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经济发展的内涵比经济增长更广泛、更深刻,它强调经济系统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是一个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概念,不仅包含生产要素投入变化,而且包括发展的动力、结构、质量、效率、就业、分配、消费、生态和环境等因素,涵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各个方面。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不一定包含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重视经济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更强调经济系统的协调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成果的共享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经济发展诸因素的配置方式和利用方法,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所以,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转换,不仅仅是从“增长”到“发展”两个字的简单调整,更重要的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又一次飞跃,将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产生重大导向作用。

2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渊源、产生条件不同

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约束,要求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方式。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总量较小,资本、技术、制度等要素比较稀缺,土地、矿产、水、环境等要素的稀缺问题还不突出。当时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本和技术与尽可能多的自然资源相组合,注重经济增长方式。但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大,生产要素的稀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对经济发展进行调整,强调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在指导思想、推动力上的不同

经济增长方式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为指导思想,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总量的扩张,它的推动力是引进技术、提高资源投入的数量与利用。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是发展观,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与经济结构的改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又好又快增长、以人为本、“五个统筹”、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构建和谐社会等均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也都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经济发展方式的推动力是制度创新、知识自主创新、扩大公众福利、循环经济、经济结构优化等。在制度创新上,要界定政府干预的经济领域,明晰产权,制定有效率的法规与政策,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制止腐败;在知识自主创新上,要明确自主创新的路线与定位,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高创新回报的社会环境,建立知识创新体系;在扩大公众福利上,要确立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并重互动的发展思路,强化公共财政意识,加大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不断提升公众社会福利水平;在发展循环经济上,经济活动要严格执行资源利用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再生、再开发和多种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三次产业间循环、工业园区循环、社会循环;在经济结构优化上,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

4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在理论基础、侧重点上的不同

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依据主要是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侧重于以物为本的单一线性的生产要素研究;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依据是全面发展理论、均衡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以人为本的学科多元化(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资源环境学等)和立体性地研究经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

5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衡量指标、实现路径上的不同

经济增长方式的衡量指标主要是要素投入的数量及配备比例、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实现翻番的时间、人均GDP的数量。它是在增长中求发展,增长以快、多为先为重,发展为后为轻。经济发展方式的衡量指标除经济增长方式的指标外,还包括社会公平与稳定指标、发展指标、环境指标等。它是在发展中求增长,发展为先为重,增长为后为轻,认为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使社会结构得到改善,相反,会出现高增长下的“有增长无发展”和增长不可持续等问题。所以,必须从发展中求增长,即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经济的方式范文8

关键词:体制改革 发展方式 转变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8-0009-02

从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出发,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党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代命题,并以国家整体发展方式的转型,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性变革。发展方式转变,这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又一次重大抉择。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飞速发展三十多年之后,党中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是基于对历史经验和现实挑战的深刻洞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中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

社会总供求格局的根本性变化要求经济发展方式相应转变并为之提供了条件。进入新时期以来,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生产力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告别了短缺经济,绝大部分商品由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国内资金也由总体上不足转变为总体上剩余。与此同时,经济增长由过去主要受供给因素制约转变为主要受需求因素制约。社会总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而以追求数量和速度为重要特征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却没有转变,这必然导致经济在扩张到一定程度后因需求相对不足而出现周期性收缩。

世界经济失衡及其调整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迅猛,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转移和资本流动加快。而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开放也进入新阶段。这种大形势总体上有利于中国吸引更多外商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快经济发展。但中国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大多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较多的产品及生产环节。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全球生产能力迅速扩大,同时也进一步拉大了南北发展差距和全球贫富差距,使发展中国家需求增长受到很大限制。资本主义经济固有的生产扩大与需求不足的矛盾,过去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内部,现在由于经济全球化而扩大到国际范围。这是全球经济失衡并形成所谓“亚洲生产、美欧消费”模式的根本原因。

国内要素成本上升和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作用。要素成本低,是中国吸引国际产业转移和外商投资的重要优势。现在情况正在发生变化,要素成本上升将是一个必然趋势。这主要是因为中国许多重要资源短缺。而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资源消耗量越来越大。但另一方面,中国资源和资源性产品的价格长期偏低,没有充分反映资源稀缺程度、供求关系变化,也没有包括资源开发和利用对环境损害的补偿成本。

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决定了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不仅要求始终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而且要求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符合发展阶段和人民的新要求。这包括经济发展方式要体现发展内容的全面性,即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要体现发展过程的均衡性和发展成果分配的公平性,有利于逐步缩小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以及不同社会群体间收入分配的差距;要体现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可持续性,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不仅满足当代人生活和发展的需要,而且能够造福于子孙后代。这些都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注重数量和速度的粗放型发展转向注重效益和质量的集约型发展。

二、体制障碍是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原因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反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新世纪初期变得更加突出,并引发一些深层次的新问题,以至进一步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计划经济体制存在诱导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内生激励机制。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性因素,是因为,经济制度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可以为人们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早在20世纪90年代,许多理论家就认识到了计划经济体制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市场经济体制与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联系。计划经济体制一方面因为生产单位的非企业化运行管理方式产生软预算,使其更容易把精力集中于一些非经济目标,另一方面因为非货币化的行政交易规则、信息不对称、价格虚置所引发的激励机制缺乏,人为地造成社会供求失衡,加剧了资源浪费和配置失衡,从而存在诱导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逻辑。

2.由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中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体制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体制障碍。例如,市场体系还很不健全,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资源要素价格扭曲,市场主体特别是企业行为还不规范,财税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还不到位是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体制症结。第一,从政府管理体制看,中国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探索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决定了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创新方面扮演最重要角色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然而,这些比较优势却由于政府缺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激励没有落实到位。第二,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缺乏体制改革的内驱力是经济增长方式难于转变的重要原因。这个根本性的体制障碍在新时期仍然值得重点关注。基于政企尚未彻底分开、许多企业初步形成的现代企业制度框架离规范的要求还差很远、企业软预算约束明显等主要体制因素造成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主体意识与竞争观念仍然不到位,使得企业对国家的各项产业发展政策及其变化、市场价格及其变化所体现的资源稀缺程度与配置效率,难以正确理解并对相关变化作出及时而有效的反映。在这样的背景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然难以奏效。

3.从影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障碍分析的逻辑展开机理看,从利益驱动机制的角度进行分析,生产要素及资源的定价制度、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税收制度和干部政绩考核制度中存在导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利益驱动机制缺失的体制性因素。由于政府掌握着重要经济资源配置权并控制着重要生产要素的价格,环境监管也不到位,使得稀缺生产要素升值和资源环境的压力大多隔离在了政府层面,没有充分转变为价格信号和更加严格的环境执法,从而使地方政府与企业缺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济驱动力。

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措施

促使经济增长从投资驱动向效率和创新驱动转变,这不仅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从本质上来说,它更应是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而带来的要素比较优势动态转化所促使的必然结果。或者说,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初级要素和低成本为核心的低层次比较优势已难以继续支撑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而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提升必须依靠高级要素来支撑。因此,加快提升要素禀赋结构,实现比较优势动态转化,是促使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基础。

1.进一步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最有效的资本,也是提高经济素质和竞争力的核心。德意志银行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人力资本素质提高10%,就可以使人均GDP提高9%。因此,要把提高人力资本素质作为优化结构、提高效率的战略途径。一要高度重视企业家整体素质的提高;二要大力吸引和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包括新毕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到浙江企业去;三要加大对广大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四要努力营造安居创业的社会环境。

2.进一步加大创新投入。目前,中国产业的快速持续发展仍面临着技术性约束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创新投入不足。(2)创新人才缺乏。因此,要加大创新投入,建议一是将创新投入力度纳入各级政府的考核,努力提高创新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特别是要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的资金扶持强度,要进一步鼓励大中企业创新投入的积极性;二是要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加快建立创业投资基金和各种类型的产业投资基金或风险投资基金,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为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和成长提供专业性融资机制;三是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创新公共平台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要结合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加大对特色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攻关和创新力度。

3.进一步加强信息网络设施建设。发达国家大企业用于信息技术和设备投资已达到8%~10%的水平。而中国绝大多数企业信息技术和设备投资仅占总资产的0.3%。因此,必须把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重大战略举措。

发展经济的方式范文9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世界各国的经济竞争不断向高级阶段演化,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也经历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巨大转变。文章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意义,以及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措施,这对于我国增强综合国力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经济发展方式 集约经济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世界各国的经济竞争不断向高级阶段演化,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也经历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巨大转变。本文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意义,以及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措施,这对于我国增强综合国力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意义

经济增长方式是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和使用的方式。经济增长方式一般是指通过生产要素变化包括数量增加、结构变化、质量改善等,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社会发展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革,工业化、现代化的产业格局轮廓初显,这在客观上也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生产力仍处于落后状态,在这种背景下社会生产相对追求一定规模的、一定数量的社会产品是遵循社会发展逻辑和合乎社会经济发展潮流的。但是,在全球竞争风暴愈演愈烈的时代,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资源和能源的制约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得的经济增长终将面临增长的极限。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经济发展里程碑式的战略选择,是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保障。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提出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高度概括,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难题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些成就举世瞩目,引以为傲。但是,在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也面临严重挑战,长期大量的粗放型发展,严重消耗了自然资源,对自然界的不断索取,造成了我国自然资源的严重短缺,同时,长期以来我国以工业化为主的发展思路,对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高污染、高能耗的发展模式已经到了必须要转变的时候了。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方面,我国长期以来是重视投资和贸易,却忽视消费内需的培养,这就使得我国投资与消费严重失衡,我国长期以来是劳动密集型发展方式,以低劳动成本吸引投资,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上长期处于低端地位,严重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业。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能源消耗过度

如同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一样,能源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具有无限的价值。在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中,我国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观念的限制,采用的模式是以过度消耗能源为代价换得经济发展的高度增长。在这种资源消耗的过程中,我国往往采用粗加工的方式,资源的附加值极低,处于整个产业链条的低级阶段。随着资源的过度消耗,资源紧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严峻挑战。为应对这种挑战,我国政府提出了走集约式发展道路的战略,具有积极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旷式增长方式需要长期的过程。资料显示,1985-2010年间中国消耗了几乎一半以上的地下地上资源,甚至对土地、河流、空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2月28日的初步核算数据,我国2010年全年能源消费总量32.5亿吨标准煤,比2009年增长5.9%。2010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增长5.3%,原油消费量增长12.9%,天然气消费量增长18.2%。这些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居高不下,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现实难题。

(二)环境污染严重

由于我国工业化时间不长,对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认识不够透彻和深入,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以至于造成工业排放废气、废渣、废水严重污染土地、河流、空气的恶劣现象。当社会和政府意识到污染问题严重时往往采用末端治理的方式保护环境,这不仅增加了环境治理的成本,也加剧了环境治理的难度。而在西方国家,多数采用清洁生产的方式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这就要求我国应该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三)投资消费失衡

我国贸易投资消费关系严重失调,主要通过投资和出口带动经济增长,内部消费和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有限。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康指出,2010年GDP增长10.3%。其中,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6%,拉动GDP增长约4个百分点,存货投资将拉动GDP增长约0.7个百分点,合计投资拉动GDP约4.7个百分点;全年居民消费增长24.4%-2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5%-16.5%,最终拉动GDP增长4.9个百分点左右。这些数字表明我国投资和消费关系有所好转,但是与国际上的发达国家和贸易大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美国的出口对经济的贡献率约在百分之十几,远远不及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高。按照国际经验,依靠高投资和低消费带动经济增长的效果不佳,最终造成产能过剩、投资效率低下,经济发展缓慢。

(四)科技创新能力低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我国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的时间不长,在国际竞争格局中尚处于不利地位。我国低端劳动力人口多,高端知识人才少,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甚至自觉地承担了初级劳动力的角色,生产无数双袜子才能换来一台进口汽车。我国几乎成了低端产品的策源地,即使有一些性能良好的产品也因为缺少品牌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白白丧失市场良机。另外,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在竞争的初级阶段,在模仿中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一条路径;在经济竞争的高级阶段,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路径。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了世界经济的前列,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集约型发展道路,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争取国际竞争的话语权。通过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证,通过科技创新引领经济高度增长。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策略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我国必须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集约型、低能耗、高效率的发展,走科技兴国的道路,首先实现物本经济发展观到人本经济发展观的转变;其次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再次建立健康完善的竞争市场;最后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生产力水平。具体来说,在以下方面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实现物本经济发展观到人本经济发展观的转变

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观是传统的经济发展观。物本经济发展观的含义是:物本经济发展观是以资本增值为本或以财富增长为本的发展观,将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存在的物视为经济发展的中心,而作为生产者的人的价值被物的价值所掩盖,人的价值依托物的价值而存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观。人本经济发展观的含义是:人本经济发展观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人是世界的主要创造者,人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受益者,人的价值应该得到充分体现。人本经济发展观是以劳动解放为本或以人类增值为本的经济发展观,福利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都是人本经济发展观的拓展。可见,人本经济发展观是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我国应实现物本经济发展观到人本经济发展观的转变。但是,提倡人本经济发展观并不是把人至于万物之上,而应该是遵循万物的规律,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

(二)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长期以来,在绩效能力的驱动下,我国地方政府制定的绩效考核办法中往往将经济增长作为评定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和绩效的主要标准,造成我国经济发展过程出现了片面强调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不良倾向。很多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对项目的评估不够全面,引进的项目对环境破坏严重,得不偿失。这就要求政府要在政绩考核中将经济增长率、就业率、劳动生产率、单位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全要素生产率等多指标的考查标准作为评价政府领导干部的考核标准,促进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职能的发挥。政府应转变职能,积极推进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三)建立健康完善的竞争市场

市场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市场化结构和市场化程度都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市场竞争的要素包括速度、比较优势、标准几个方面。这就要求在市场竞争中要建立起快速反应机制,及时把握市场信息,占领市场先机;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比较优势,处于优势地位;要在市场竞争中建立统一的标准,形成系统的竞争力。当前,我国必须完善市场竞争环境,推进生产要素改革,建立起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形成机制,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安排生产和经营活动,促进资本要素和技术要素的合理流动,从而解决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过度浪费和无序开发使用问题,提高生产要素的应用价值。

(四)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生产力水平

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催化剂。科技创新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主要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工具,对生产方式和劳动对象进行改革,通过产品研发和试验、批量生产、投放市场等环节,形成质量更高的新产品和服务的过程。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远远大于生产资料和金融资本的贡献率。西方发达国家实施的大科学计划就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举措,他们通过发展高新技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能力,在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从而增强了国家综合国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完善科技创新机制,提倡自主创新,建立起产学研一体的框架体系,增强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激活科技创新因子的能量,实现科技事业发展面向国际、面向市场、面向现代化,大力促进科技产业化与产业科技化。

(五)完善经济发展环境

经济发展需要和谐的外部环境予以保障,西方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多采用宏观调控的方法,完善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规。具体做法是:一是建立健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法规,如完善土地法、资源法、企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法规,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二是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和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如对中小企业实行税收减免政策,降低企业贷款的门槛,增加企业贷款的额度,对企业实行项目资助,提供创新基金,通过政府采购,提高信息化水平等措施扶植企业发展壮大,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结论

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转变,从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观向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观的转变。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完善市场竞争环境,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工业化之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新时期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参考文献:

1.何新.新国家主义的经济观[M].时事出版社,2001

2.辛西娅等.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七大挑战[J].社会科学报,2007,26

发展经济的方式范文10

关键词:生态战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广西

一、引言

经济增长方式是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和使用的方式,这种组合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的理念升华。大多学者都赞同经济增长方式的的转变是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由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由结构失衡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等。不管如何转变,都应该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目标定位在生态文明的战略高度,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生态的承载以及经济社会的协调。

2010年以来,国家严格行业准入管理制度,铁腕淘汰18个工业行业的落后产能。产业政策趋向节能、清洁生产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广西主要优势产业大多属于国家限制产能产业,产业、产品和能源结构不合理,制约工业节能降耗。2010年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由2.235吨标准煤降到2.123吨标准煤,下降5%;年能耗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416家重点耗能企业要节约能源123万吨标准煤;列入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14户企业要节约能源24.6万吨标准煤;全区要淘汰落后电力产能36万千瓦、炼铁产能200万吨、水泥产能446.4万吨、造纸产能11.23万吨。要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这些问题,根本途径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加快转变,必须从党政领导干部、金融与企业家转变开始,战略取向应遵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内涵,着力从思维战略上突破向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文明取向。

二、广西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存在问题

(一)产业结构比例失衡

广西现有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协调、结构档次低、产业素质低、产业增值能力差,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的持续发展。从产业的构成上看,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增加值在GDP中仅占有37.4%;新兴产业比重过小,2008年广西高技术产业完成工业产值258.4亿元,占总产值的4.3%。

(二)产业结构的资源能耗偏高、效率偏低

在广西重点的工业产业中,石化、电力、有色金属、冶金、机械、建材、造纸与木材加工等,特别是有色金属、冶金、机械、建材、造纸、电力、石化等传统产业仍占较大比例,资源能耗偏高、碳排放量居高不下、产出效率偏低,经济发展相对粗放乏力的特点仍较突出。

1、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2008年广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4%,低于全国40.1%平均水平,远低于2001年67.9%的世界平均水平,还低于低收入国家48.5%的平均水平,与中等收入国家54.2%的平均水平、美国的75.3%,印度的51.2%相比,差距明显。

2、传统工业比重大。工业结构中,有色、冶金、重化工业比重大。产业布局和结构存在着过分依赖资源、资本和环境的投入,而自主创新技术不足等问题。由于产业技术水平低,造成对能源和原材料的巨大浪费,对环境和生态构成较大破坏。2009年,广西重工业增长20.1%,轻工业增长13.9%。2009年,广西单位GDP能耗1.057吨标准煤万元(下同),全国单位GDP能耗1.077吨标准煤万元,而北京、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分别为0.606、0.684、0.741、0.727和0.76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广西单位GDP能耗接近全国平均水平,高于东部地区,因此,在客观上要求走低碳经济之路。

三、低碳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取向

(一)低碳经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涵盖了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多种经济形态,旨在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全新的变革,也是从化石燃料为特征的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从长远看,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广西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低碳经济的本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突出低碳排放、高附加值,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现在各国正抢占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技术制高点,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新一轮国际经济的增长点和竞争焦点。目前,我国的综合能源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近10%。电力、钢铁、有色冶金、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在经济转型阶段,提高能源效率是减少碳排放最为有效的方式。种种气象表明,广西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从“节能减排”进入“低碳”的新阶段。

(二)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广西工业化程度较低,产业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弱,资源耗费大,集约化、信息化进展缓慢,严重阻碍了广西的工业化进程。需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发展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布局,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1、改造传统工业。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发展高附加值产品。落实各项政策和措施,加快淘汰电力、钢铁、水泥、有色、造纸等行业的落后产能,转变广西工业粗放的发展模式,走内涵发展的道路。

2、发展低碳新兴产业。大力支持电子制造业、软件业、信息服务业、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高能效、低碳排放的低碳产业,积极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对电力、钢铁、化工、建材等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推广和应用低碳经济技术,引领广西向新型低碳经济发展,抢占发展先机。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低碳产业不仅包括制造业、建筑业,还包括金融业和服务业。发展第三产业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因为第三产业是低耗能、低排放的行业,而且附加值高,能解决需求矛盾、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增加劳动者收入等问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只加快淘汰第二产业“两高一资”的落后产能,同时,更要创新技术发掘第三产业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的转变,从经济结构调整入手,着重发挥服务业、物流业、先进制造业、新能源和节能技术等低碳、高效产业的作用;建立软件、计算机与网络产品、现代通信、高技术服务业、环保、生物与新医药等重点高新技术特色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用低碳技术改造钢铁、水泥、有色、冶金等传统产业,降低广西GDP的碳强度。因此,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广西产业向低碳经济方向途径之一。

(四)发挥政府的作用,严格产业准入制度

市场自我调节和政府适当干预的有效地结合,能使产业结构向合理化方向调整。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政府部门应积极发挥指导作用,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要求做好工业园区、服务业集聚区布局及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积极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严格准入制度,严格限制“两高一资”项目,鼓励发展电子信息、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具有高效益、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取向

(一)循环经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

循环经济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主要是通过对传统行业的技术改造,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马克思曾指出:“在未来的社会中,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因此,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把循环经济作为新取向,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最佳选择。

发展循环经济,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减轻环境压力,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首先,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资源战略,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措施。广西的资源,一方面资源种类和数量相对不足,另一方面资源开采和利用方式粗放、综合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其次,发展循环经济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实施清洁生产,这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是保护环境的治本措施,提高各种资源综合利用率,有效地减少污染物排放。再次,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客观要求。

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性生产流程的线性经济。广西经济总量不大,主要是工业总量不大,不仅传统工业不强、不优,而且新兴产业基础也相当薄弱。广西提出建设“14+4”新型产业体系,即打造食品、汽车、石化、电力、有色金属等14个千亿元支柱产业,培育和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与环保、海洋等4个新兴产业,建设糖业、有色金属、石化、钢铁基地。到2012年,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支撑,工业化率达到2.9以上;到2015年,工业化率达到4.2以上。事实上,14个支柱产业仍然是广西淘汰落后产能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战场”,到2015年,要求重点行业中半数以上企业建成循环经济企业,任务十分艰巨。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取向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取向,路径上可以从企业、产业、社会三个层面来推动。

1、在企业内部建立“点”的小循环,全面实现减量化。引进和创新节能减排新技术,促进传统产企业改造升级,利用生态设计和现代技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绿色设计、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循环经济技术,促进企业内部节能降耗,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在生产过程之中,实现减量化。

2、在产业链上建立“链”的中循环,实现企业间的废物再利用。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集成,建成资源、能源梯级利用产业链,实现废物资源化和再利用。广西可以突出建设“14+4”新型产业体系,向园区聚集,延伸产业链条。广西贵糖循环型生态工业的成功实践,已给人们启示和信心,他们实现了在制糖、造纸过程中产生的蔗渣、废糖蜜、白泥、酒精废液、二氧化碳等废物的循环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实现“吃干榨尽”的工业梦想,年产值近6亿元,大大超过制糖本身。

3、在社会层面上建立“面”的大循环,实现废物资源化。在社会各行业、产业间建立生态产业体系,倡导生态文明,打造环境友好型产业群,提高全社会可再生资源利用,实现资源化。

(三)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积极举措

循环经济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涉及生产、消费、流通、分配各个领域,还涉及经济、社会、生态、技术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建立一个由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行体制,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层面推进循环经济。

1、政策驱动。对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及环保产业的建设项目、企业、产业优先列入重点发展项目,在能源、资源、水、土地等生产要素配置上给予优先安排。

2、产业拉动。以生产要素为基本纽带,链接和聚集具有上下游共生关系的企业、产业,使企业相互依存,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循环发展与扩张,形成集聚效益,拉动传统产业向循环经济转型。

3、集团带动。以重点集团企业带动辖区其他产业发展循环经济。

4、创新推动。以创新体制、科技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发展循环经济的管理水平和科技实力;创新金融服务和财税政策支持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向循环经济集中。

五、生态文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终取向

(一)生态文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

生态文明就是指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良性运行机制、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文明形式。生态文明是由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等方面构成的有机体。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应该说,从更深层次上分析,建设生态文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二者之间是有着内在的密切的联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必须按照生态文明的原则和方向发展。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原则、理论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观念、方向和目标,而且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方式,即把生态文明的建设引入到经济领域的建设之中,这应该是今后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方式所追求发展方向。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是对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形态巨大变革,关联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是一种大趋势,始终不可阻挡、不可逾越、不可逆转;是一个大方向。

(二)生态文明建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目标

生态文明是社会发展的目标,这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最优组合和良性运行,是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在“十一五”规划以来,党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了结构和效益目标;突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进一步强化了能源节约的政策导向。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如何应对环境与资源领域的挑战作了科学而明确的回答,不仅从更广泛的领域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与建设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而且更是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政治报告中,将其升华为社会前进的新目标。

(三)生态文明建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的核心内容

生态文明建设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生态文明建设是在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基础上,自觉遵循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原理,运用高新科技,积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其中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基础,即把工业文明时代的人类对大自然的“征服”、“挑战”变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共同发展。

传统的工业文明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主体,只有人具有价值;而自然界对于人类来说,只是对象或工具,是没有价值的。因此,人类是自然的主宰,自然界也就成为人类肆意征服的对象,这就是工业社会“人类中心主义”,它造成了人类与自然界的严重对立,从而导致生态环境严重失衡,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目前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就是这种价值取向的后果。

生态文明哲学观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矛盾,既有斗争性(人类索取自然),又有统一性(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并以统一性占主导地位,人可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统一性)。

生态文明价值观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种群对于其他生命以及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都有其不可忽视的存在价值,人的存在不但要对社会、对他人负责,而且也要对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以及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负责,承担义务和责任,才是体现人的价值的全面性。

生态文明的道德观认为,人们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要把人类的道德认识,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扩延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充分认识自然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权利的基础上,增强人对自然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增强人们协调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达到三者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目的。

(四)生态文明是人类的理性选择

未来社会文明的发展不仅表现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上,也将体现在人及其生产的物质产品与自然的关系上。

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伟大的印度文明、盛极一时的楼兰古国,它们的衰亡给人类深刻的启迪:应该反思长久以来人类自身与自然界的关系。工业文明的本质是资源型经济,其生产和增长依赖于大量的资源投入。而自然资源并不是无限的,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持续的破坏生态系统终会导致总崩溃。工业文明的社会危机主要表现为巨大的贫富差距、不公正的国际秩序、核战争的威胁、恐怖主义、人口膨胀、传统道德的失范及信念危机等;经济危机主要表现为通货膨胀、金融危机、泡沫经济、投机等生态危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物种灭绝、自然灾害、疾病和生态失衡等;更为严峻的是,上述危机总是以“地球疾病”出现在人类面前。

1962年《寂静的春天》用触目惊心的案例描述杀虫剂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敲响了工业社会环境危机的警钟;1972年《增长极限》报告了人类工业的增长使污染发展到了极限,用倍增速度取得的社会增长,最终所达到的极限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未来人类的价值观必然要从以人为核心的价值取向转移到人、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上。

工业文明时代的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危机,无法在自身框架内解决,广西面对的是需要加快实现工业化进程,又必须超越传统的工业化。因此,必须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启示我们:转变发展方式最根本取向就是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现代经济辞典[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人民出版社,2001.

发展经济的方式范文11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县域经济

一、推进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1.适应国际环境的需要。从国际上看,在当今全球化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特别是中国作为一个GDP已经居于全球第二的这样一个大国来说,中国早已卷入了全球化浪潮之中。此外,在当今世界逐步步入了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这一历史条件下,尽管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各国的干预之下有所减小,但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居民收入减缓,失业率居高不下,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没有完全消退,世界经济中不稳定的因素仍然很多。对此,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一方面通过各种措施来振兴本国经济;另一方面利用不合理的国际秩序将本国的危机向他国转嫁。在这样的一个复杂的局面下,中国必须改变过去那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在全球化浪潮中顺势而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以应对国际竞争。特别是我们的县域经济,只有在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的今天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顺从经济发展规律,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2.适应本国国情的需要。从本国来看,加快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我国县域经济进入发展的新阶段的必然要求。我国“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基本完成或超额完成,为“十二五”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为县域经济的继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如果我省的县域经济不抓住历史机遇仍然停留在当今固有的模式下,不去改变湖北省县域经济中的总量和规模不够大,发展不够平衡,结构不够合理,落后产能企业多等问题,湖北省的县域经济就会落后于其他省份,也会对整体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我国的宏观经济正处于回升向好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趁势而为,把握好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特征,实现新的跨越。此外,“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改善民生,而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直接关系到解决“三农”问题,直接关系到城乡统筹,直接关系到县级及以下的就业、社会治理稳定等,因此必须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3.适应本省实际的需要。就本省实际来看,加快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是深化区域竞争力以应对激烈的区域竞争,加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升经济整体素质,实现县域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需要。县域经济作为全省经济的一个基本要素,应对区域竞争的重要主体,特别是我们湖北省既没有西部地区的政策优势,又没有东部地区的资本优势和技术优势的情况下,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如果不把湖北省县域经济做大做强,就难以使湖北省在与其他省份的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不加快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几年,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湖北省坚持县域经济发展“一主三化”的方针,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使得全省的县域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竞争力增强、后劲充足,你追我赶气氛良好。但是,与其他省份相比,在去年的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榜上,我省无一县上榜,中部百强县市榜,湖北省上榜数量增加位次前移,但是也不够理想,显示出我们需要重视差距。由此看来,在世界经济发展方式重大变革的这一趋势中,我们顺应规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显得十分急迫。

二、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问题

1.思想意识仍然有待提高。尽管当今人们思想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县域经济发展方式上面,许多时候仍然注重的是规模的扩大,而没有靠发展方式的改变来带动发展。当今经济注重的是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但是县域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有时候不注重环保或者引进污染落后的企业或是靠大量的消耗资源来获得发展。在这些发展方面,不管是干部还是各经济主体都存在着认识上的落后。

2.没有充分利用湖北的智力资源。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很大程度上需要科技进步和创新,而我省县域内各经济体对科教人才优势没有充分利用和发挥,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高,低于安徽、湖南等周边省份。而湖北作为一个高校众多的省份,拥有很多知名学者和部级省级重点试验室,他们的成果很多都被沿海企业买走了,科技成果现实生产力转化和规模化应用的不多。这些都影响了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政策环境需要改善。党的十对扩大内需的进一步强调,中部崛起战略的进一步进行,湖北省获批全国首批低碳试点省,这一切都提供了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但是,我们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与县域经济有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已经正式实施,但是结合湖北目前县域实施的实际情况,还需要配套措施予以规制。此外,一些政策的执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的效力也有待考验。

4.不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动要求。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对传统产业的冲击之后,各发达国家更加深入的意识到了自己经济发展中的结构问题。在加大对外出口的同时,提出了世界经济的“再平衡”及“再工业化”,并积极主导“绿色经济”、“碳经济”。此外,十七大上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核心任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到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如此一来,已经完成工业化的东部发达沿海地区的某些产业必定向内地转移,湖北省可以抓住机会引进好的企业。再者,“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进一步扩大内需,而湖北经济主要面对国内市场,将进一步对湖北的县域经济转变发展方式产生刺激。

5.各县域内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式不佳。随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小企业的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同时中小企业的地位日益突出,成为增强经济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全省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全省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发明专利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新产品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安置就业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是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建立规范的企业制度、固定资产有限、人才储备不足等各种自身的问题。

三、如何促进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要实现湖北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首先要解放思想,破除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影响发展方式的转变,拖后县域经济发展的观念。正确的思想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要想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做好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从而使县域经济在“十二五”期间获得大的突破。对此,首先要正确处理好县域经济与转变发展方式的关系,两者是统一的,绝不是对立的,转变发展方式是为了县域经济更好的发展。当前湖北的县域经济总量和规模都不够大,并且许多方面的发展都是一个粗放型的。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既要有发展又要有转变,不要想是为了发展而发展,而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而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在扩大县域经济规模和质量的基础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充分利用湖北的智力资源促进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湖北省作为一个教育大省的优势,能为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湖北省作为一个高校数量和质量都位居全国前列的教育大省,汇集了全国很多优秀的教授、专家、学者,湖北的论文成果、科技专利、各种重点研究课题处于前列。现在的竞争比的是技术和人才,在当今科教兴国的战略下,将湖北省的教育优势和人才优势发挥在发展方面,积极引导人才下基层,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应用到企业,政府决策多参考知名专家的意见等。县域里的人才结构搞好了,智力资源利用好了,就会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式更加科学更快更好的发展。

3.加强与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关的政策建设,还

要保证政策执行力。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需要政策完善合理,并且在政策出台后,在执行过程中还要加强执法力度,把政策落到实处,发挥政策应有的力度和导向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县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式的转变的政策稳定和完整,才能通过好的政策环境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湖北省委省政府应当进一步组织的对湖北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学习,传达中央的精神,进一步解放干部的思想,深化对县域经济中发展方式转变的认识,提高干部对此政策扶植的意识,优化发展的软环境。

4.发展县域循环经济,还要注意一、二、三产业的整体发展和协调发展。在此过程中,要整合资源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发展核心技术,推进工业和建筑业的发展;第三产业也要同时大力扩展,有旅游资源的县域还可以发展旅游经济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在整个过程中,三大产业的发展根据各县域实际需要在投入比例上进行调节,协调发展。

5.大力加强各县域内中小企业的发展,以中小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小企业要发展要转型资金是保障,但是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首先存在一个融资难的问题。在此过程中,首先政府要发挥其对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的导向作用,推进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的合作,构建中小企业发展的平台,从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推进其成长。其次,金融部门要自觉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调节资金,尽力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和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此外,为中小企业量身打造金融服务,围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开展金融创新,满足成长性良好的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再者,中小企业自身对资金的管理也要科学化,提高资金利用率,充分发挥管理对提高资金利用率的作用。

要以中小企业的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要积极推动中小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一方面中小企业在技术方面的成长要提高,要让中小企业自主掌握技术,增强核心竞争力,使之成为自主创新的企业。支持中小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合作组成技术创新联盟;支持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先进的工艺和设备;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另一方面,在但今这个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大环境下,推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项目。把提高效率、推进技术、加强管理等要素凝聚在项目中,实现集约化发展。真正使中小企业由靠增加投入和扩大规模的粗放型增长向以提高技术含量和质量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

参 考 文 献

[1]范祚军,宋清华.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综述[J].武汉金融.2006(7)

[2]王福强.县域经济信息化是出发点和落脚点[EB/OL].http//

/

发展经济的方式范文12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发展战略;2007年,党的十七大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出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又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到“十二五”规划的“主线”的高度;2012年,国务院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涵义

《现代经济辞典》里把经济增长方式界定为“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和使用的方式”。而在内容上,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在内的大系统,既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容,还包括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的调整以及收入分配、居民生活、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需要有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配合。所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认识的不断地深化。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有利于我们党和国家重视和处理好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的关系,而且有利于保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的相互协调和配合、相互促进,从而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有利于更好的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容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转要。

1.需求结构方面的转变。为了加快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近年来,我国投资不断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由2000年的21.7%增加到2006年的40.7%,而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的贡献率却持续降低,由2000年的63.8%降到200638.9%。为此,我们必须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必须设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中的比重。

2.产业结构方面的转变。加快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拉动转变。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面临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大而不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依然很大,并且还在继续强化,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由2002年的44.8%提高到2006年的48.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高达55.5%,这就加重了工业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而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却由2002年的41.5%递减到2006年的39.5%,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由2002年的45.7%降到2006年的38.6%,而且,从2006年到现在,第二产业经济贡献率依然占50%以上,第三产业经济贡献率低于第二产业经济贡献率10个百分点,这就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影响经济的稳定性。

3.要素投入方面的转变。加快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近几年来,我国的要素投入和物质消耗绝对量连年快速增长,资源消耗和环境投入的绝对量过大。如2005年,我国的GDP占世界生产总值的5%,但为此投入的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却比产出所占比例高得多。一些原材料如石油占7.8%,原煤占39.6%,粗钢占31.8%,水泥占47.7%,氧化铝占24.4%。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分析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每年的经济发展速度居世界前列,经济总量已经居于世界第二,总体上已经进入小康社会。但是,持续的经济增长也使得社会的矛盾越来越多。当前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由于我国社会发展正面临就业、贫富差距和社会保障这三大社会矛盾,城乡之间的差距和地区之间的差距拉大以及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等导致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现在越来越表现为“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品需求同公共品供给短缺低效之间的矛盾”。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其他社会矛盾,如工业化加速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劳动力就业困难的矛盾、后危机时代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的矛盾、经济的发展与国内需求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因此,缩小分配差距、贫富差距与利益分配差距、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节能减排以及促进国内需求增加,都需要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