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3-07-12 17:08:23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文1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主成分;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区域差异性;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3-0315-04

Abstra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s one of the most parts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lso the ba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nkind society and economic.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evaluate the state of agricul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Jiangsu Province,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as build which contained 31 indicators selected from four aspects includ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gricultural economic,social sustainability of rural and the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Jiangsu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en,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factor analysis were used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the level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2000 to 2012 and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among 48 counties based on the relevant statistical datas.For further evaluation,the way of cluster analysis was also used to classify the results of the factor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atial differences of the present level of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Jiangsu Province among those counties were obvious and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unties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ppeared gradually reduced from north to south. In general,there were three classes according the classified results:the first class represented those dominant counties on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ocated in the north of Jiangsu Province while internal system grew unbalanced;the second class represented the typical central coastal counties and central counties along the river,which leaded to medium level of agricul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third class standed for inferior area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typical southern counties.Finally,som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aimed at different regions through analyzing the restricted factors which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ndicator system;principal component;factor analysis;cluster analysis;regional difference;Jiangsu Province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更是关系到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必然要落实到一个特定空间――区域发展系统。目前,针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案例较多,研究方法、模型和指标体系比较丰富。通过查阅和整理相关文献[1-8],归纳总结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从研究区域来看,主要趋向于围绕大区域做横向时间序列上的评价研究,或按照行政单元划分进行纵向空间序列上的分析,但大区域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往往限于市级,而细化到县级尺度的分析较为少见;二是在研究方法上,倾向于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模糊综合法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过程不依赖于决策者的偏好和主观判断,评价结果比较客观科学;三是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上,众多学者的研究探索使得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越来越趋于成熟和完善,文献表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指标体系设计常围绕着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生产、科技以及政策支撑等因素来综合考虑,结合一定的指标筛选方法来选取和确定指标,指标体系的构建兼顾区域性和全面性,其中以定量指标居多,量化程度较高,避免了由于定性和描述性指标多而导致的评价结果缺乏严密性等问题。另外相关文献中也提到了一些在构建指标体系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过度追求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导致的重点不突出、评估结果失真;对指标理解的不同导致的同一指标体系评价同一目标,评价结构相差较大;将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相混淆,模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缺乏现实意义等。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第一,针对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实证分析相对较少,深入探索其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现实需求性;第二,在现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围绕生产、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等方面构建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中资源与环境子系统中秸秆综合利用率(C30)和规模化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C31)是能够体现区域特点的重要指标,这在已有的研究中较为少见;第三,通过将研究区域细化到县级单元来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分布情况,在研究尺度的精细程度上较已有的研究有一定的提升。

1 研究方法

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应遵循科学性原则。其次,应强调层次性原则,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系统,因此评价体系设置应该体现层次性。再次,应遵循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为了使数据能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必须统一好各指标的统计口径。最后,指标体系在设计上还应具有区域性,以使得评价结果更为精确。

在构建指标体系过程中,本文采用了频度统计法和理论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首先运用频度统计法将历年文献中的指标选取统计出来并加以分析,然后结合江苏省农业具体情况,在符合江苏省农业基本情况的前提下再进行分析研究,采用理论分析法对先前的指标进行筛选和重新选取,以确定更加合理的评价指标。江苏省作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达省份,其不断增长的人口、农业资源的日益短缺、生态环境的污染和恶化以及省内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均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巨大压力。基于这些情况,结合上述指导方法和原则最终从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农村社会以及农业资源与环境4个层面选取了31项指标来构建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表1)。

1.2 数据来源及标准化处理

文中主要获取了江苏省2000―2012年的全省指标数据和2012年江苏省48个县市的各项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9]《江苏省农村统计年鉴》[10]以及江苏省水利、林业、环保和农委等相关部门提供的其他资料。由于评价指标数据的量纲不同,指标之间可比性差,因此在计算之前先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量纲的影响。目前数据标准化方法较多,本文中采用了较为常见的Z-score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后的指标是均值为0,方差为1的标准指标。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Xij=■(正向指标),Xij=■(逆向指标)(1)

其中,■=■■Xij是第j个指标的样本均值,σj=■(Xij-■)2是第j个指标的样本标准差。

1.3 评价方法模型

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是一个包含多个层次和多项指标的复杂评价体系。针对多指标的复杂评价体系,目前常用的是综合评价方法。常见的综合评价方法有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及层次分析法、灰色系统评价法、模糊数学评价法等系统分析法。这些方法各有其应用特点和适用范围。考虑到所构建的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以定量指标居多,并且指标数据大多来源于统计数据,因此本文主要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作为基本评价方法,并结合聚类分析方法对因子分析的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分类,以便于评价分析。

2 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

2.1 2000―2012年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根据述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原理,运用SPSS 17.0软件,从标准化后的数据出发,计算得到2000―2012年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其4个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得分(表2)。

由于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均是以江苏省农业发展的多年指标数据为整体,通过分析指标在整体中的权重,求出各年可持续发展综合得分,这个得分是各年度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相对水平,而不是绝对水平。因此,得到的综合评价值既有正值也有负值。当其为正值时表明该年度发展水平高于评价范围内的平均发展水平;当其为 0 时表明等于评价范围内的平均发展水平;当其为负值时表明该年度发展水平低于评价范围内平均水平。系统持续发展水平越高,评价指数越大。

2.1.1 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从整体上来看,2000―2012这13年中,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发展水平比较稳定地逐年提高,综合评价指数从2000年的-3.335 4上升到2012年的4.838 1,综合发展水平提升较大,转折点(由负变正)出现在2007年;从年度间的波动幅度来看,除了2003年综合发展水平出现小幅度下降外,其余年份均是以不同幅度在提升,其中2008―2010年期间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水平提升幅度较大。

2.1.2 子系统可持续发展分析。农业4个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大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最终也体现在农业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水平的增长趋势上。4个子系统在2000―2012年间,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从发展速度上来看,4个子系统的发展速度依次为:农业经济子系统>农村社会子系统>农业生产子系统>农业资源与环境子系统,呈现出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态势。

从表中数据来看,各个子系统间稳定性不一,农业生产子系统和农业资源与环境子系统波动相对较大,农村社会子系统与农业经济子系统发展较为平稳。农业生产子系统发展水平在2003年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主要是因为2003年全省农业自然灾害受灾面积较大,导致粮食作物单产、人均粮食产量、种植业产值比重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值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农村社会子系统的稳定性。

2.2 江苏省各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性分析

从标准化后的指标数据出发,运用主成分和因子分析法对各县市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分析,最终得到2012年江苏省各县市4个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数(表3)。

2.3 聚类分析过程

为了进一步明晰江苏省各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在区域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将48个县市的4个农业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得分作为新的变量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图2),并将各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分区,分为高水平区、较高水平区、中等水平区、较低水平区、低水平区5个层次(表3)。

根据表3和图3可以看出江苏省48个县市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优势主要集中在苏北地区县市,如响水县、射阳县,阜宁县、东台市、大丰市、泗洪县、洪泽县、盱眙县、金湖县等,其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劣势区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如江阴市、常熟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太仓市、江阴市、宜兴市等,其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要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苏中地区县市间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一部分是以宝应县、如东县、海岸线、高邮市、兴化市等为典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市,另一部分县市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较低,主要为仪征市、靖江市、泰兴市、海门市、姜堰市等。

从各县市所处的区域位置来看,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差异也较为明显。总体上来说,三大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高低表现为苏北地区>苏中地区>苏南地区,其中苏北地区县市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要远高于苏南地区。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虽然农业可持续发发展水平逐年提升,总体发展水平比较高,但各县市之间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子系统间的发展均衡性也存在较大差异。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其农业发展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在保障地区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结合农业生产资源的区

域分布及制约因素,选择合理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定位与目标。

(1)第1层次和第2层次包括灌云县、洪泽县、响水县、滨海县、射阳县等在内的22个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属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优势县市,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表现在其农业自然资源条件十分优越,人均耕地资源在全省范围内最为丰富,农作物种植面积广,区域内有丰富的滩涂资源,加之该区域农业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农业气候条件较为优越,因此该区域是江苏省最适宜发展种植农业的地区。但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子系统之间明显发展不均衡,农村社会和农业资源与环境子系统发展水平偏低,主要是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农民文化素质水平偏低,农业技术人才缺乏,不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异较大;在生态环境方面,农业化学用品的过高投入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污染,其中灌云、洪泽、射阳等县市的化肥投入使用量为全省最高,同时由于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等因素导致农作物秸秆和规模化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较低。以上因素制约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2)第3层次包括高淳县等11个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在各县市之间处于中游,子系统发展较为均衡。以海安县、如东县、海门市为典型的中部沿海县市和以宝应县、高邮市、泰兴市等位典型的中部沿江县市,其农业自然资源条件也较为有利,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带来经济的良好发展,这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一方面充分利用有利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应着力推进该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商品化,打造地区农产品特色品牌来发挥比较优势,凸显区域特色:如扬州(宝应)、泰州(兴化)2个市的莲藕产业,涉及扬州(江都)、南通(如皋)的花卉苗木产业等,须改变现有的条块分割、产加销脱节的管理体制,打破区域界限、行业界限,使农工商走向一体化,走向联合。同时,在优质稻米产业带、特色蔬菜产业带、沿江花卉苗木产业带、里下河地区水禽产业带等方面发展“亮点”与特色,提升该地区优势农产品的产业化水平,保障该区域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由于农业人口较多,农村劳动力有一定的剩余,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将有利于农民增收和三大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第4层次和第5层次包括溧阳等在内的15个县市,其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较低,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劣势区,并且子系统之间发展也不平衡,农村社会子系统和农业生态环境子系统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农业经济子系统和农业资源子系统。以江阴市、常熟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太仓市等为典型的苏南地区县市,其农业自然资源相对贫乏,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资源少,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力度也要落后于其他地区县市,农业经济在整个经济产业结构中比重较小。由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速度快、城市化发展强劲、常住人口不断增加、流动人口数量巨大、农业可持续性较差,已经不适宜发展大规模的种植农业。因此,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一方面,要调整和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合理配置资源,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经济发展质量;另一方面,通过政策指引和合理规划着重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新型农业发展模式,这将有利于提升这些县市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4 参考文献

[1] 郭善民.河南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力的建立及应用[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37(2):165-168.

[2] 许信旺.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5(2):58-61.

[3] 刘喜广.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1):26-29.

[4] 张丽,刘越.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7(4):31-36.

[5] 黄益强,张稳成.基于AHP法的广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J].现代农业科技,2012(19):308-310.

[6] 王国成,魏正兴.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实证分析[J].甘肃农业,2012(13):24-25.

[7] 余倩瑜,刘寒.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广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J].经济研究导刊,2014(16):31-32.

[8] 周曙东,陈丹梅,吴强,等.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5(2):116-121.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文2

关键词:区域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8.004

农业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所利用的土地,其具有自然属性,同时又具有经济属性。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土地资源,因此在对区域土地资源进行利用时,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保证农业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政府部门和学术界都开始对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关注,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实现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法和策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但根本问题还是没得到有效解决,所以农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是短时期内就能实现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结合区域的农业资源特征,以及各种目标发展要求,找到最合理有效的方法,综合对区域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指导。

1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模式,不仅能够满足现代人的发展需求,还能为后代的发展提供保障,所以可持续发展非常有意义,特别是对土地这类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更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从传统意义上看,土地利用的真正价值更注重的是经济价值,更多的是对利润和物质财富的关注,在这样的观念下,人们对土地的利用更加无度,最终演变成威胁人们生存的环境问题,虽然人们意识到环境的价值,却改变不了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利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走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道路,这是最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方式,能够实现当代社会和后代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和利用。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具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尽可能多的实现经济效益,满足社会的需求;二是延长土地资源的使用寿命,避免中途中断土地使用。

2 区域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现状

2.1区域农业土地资源的利用结构

农业土地资源利用的范围比较广,主要包含林业、牧业、农业等方面,因此要结合板块的利用进行土地的总体规划,让利用结构得到更明确的展现,根据具体的指标对比,得出区域的土地可利用结构是以某一个板块为主的特点。另外,根据各版块和各业态对土地的利用情况,还可以得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是否稳定等[1]。

2.2区域农业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每个区域的土地资源都会受到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造成各区域不同的土地利用问题,在农业土地利用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2.1 土地利用结构方面 农业土地资源的利用应该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把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考虑在内,例如有的地区适合以种植业为主,其他业态为辅,可是实际情况却是农业的比重太大,业态结构单一,土地的利用结构不均衡;行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各种业态的农作物对土地的利用情况都不合理。

2.2.2 农业用地土地质量方面 在区域的农业土地资源中,不是每块土地的利用价值都很高,很多土地的质量非常差,农作物的产量低,这部分土地资源面积不起任何作用,在利用过程中也会受到忽视,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

2.2.3人均耕地数量方面 就目前的耕地面积看,人均耕地面积严重不足,主要原因是在农业耕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人口增加得越多,人均耕地面积就会减少;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还受建设用地的影,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使得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3解决区域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的策略

3.1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念,提升农业土地可持续利用意识

农业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共同解决日渐严重的农业土地资源问题,实现农业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基层领导干部必须向群众宣传,让每个人都自觉行动,保护每一寸农业土地资源。

3.2改善农业土地资源质量,提高农业生产力

农业土地资源的利用要全面,对之前土地质量不好的区域要进行改善,采取各种先进的方法对低质量的农业土地进行治理,提高农业的生产力,同时也增加农业土地资源的使用面积,促进可持续发展工作的开展。

3.3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地关系

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要想实现人均耕地面积的增长,采取必要的措施,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还要协调人地关系,确保人均耕地面积得到增长,实现农业土地资源利用的真正价值。

4结语

农业土地资源对人类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所以进行区域农业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非常重要,这项工作必须得到高效开展,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文3

中国的生态安全研究始于1998年,但迄今为止,人们对生态安全的定义与内涵仍未形成完全一致的认识[1]。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可持续生态安全不仅关系着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更是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国内学者结合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对农业生态安全的定义、特点与评价等开展了一些研究与探讨[2-4]。在农业生态安全的定义与内涵方面,学术界已经形成了基本的共识,即农业赖以发展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处于一种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健康、平衡的状态。农业生态安全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对生态安全贡献较大的因子的安全状态进行判断,有针对性地进行区域生态建设,并予以政策支持[5]。但有关生态安全的评价标准、等级尺度和关键指标等由于受到研究时间、区域等因素的影响,现在还没有统一标准,因此存在评价结果不能全面反映农业生态安全真实情况的问题。目前多采用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对农业生态安全进行评价[6],并引用了“因子贡献率”、“指标偏离度”和“障碍度”等概念[7-9]。 江西是农业大省,农业在其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是近年来,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建设加速,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加剧,江西省农田数量与质量也呈现下降趋势,农业生态环境已经处于相对恶化状态。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笔者选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较密切的自然与社会因子,并考虑指标的科学含义、数据来源,以及与农业和相关产业发展的联系等来进行农业生态安全评价。因此,评价与探讨江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状况,对于发现和纠正影响农业生态安全的关键因子,促进该省乃至全国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数据主要来源于统计年鉴,包括《江西省统计年鉴(2008年)》、《江西环境统计年报(2007年)》、水利部门统计数据(2007年)、江西省气象局台站监测数据(2007年)以及部分相关县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相对安全等级特征描述来自对该省部分区域的调研结果。图件及相关基础数据来自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http:∥www.geodata.cn)。 1.2指标体系与数据处理 从农业生态系统压力、生态环境表现力、农业生态系统保障力3个方面选取指标建立江西省农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表1)。农业生态系统压力主要考虑人口、环境污染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生态环境表现力依据国家环境保护部提供的方法[10]作定量评价,评价指标有: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土地退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环境污染指数、生态环境指数。农业生态系统保障力考虑社会投入与农业经济2个方面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由于收集到的各项指标数据具有自身的量纲与分布区间,无法直接进行比较与运算,必须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笔者采用极差标准化法进行数据处理,计算方法为Xj'=Xj-XminXmax-Xmin,(1)Xj'=Xmax-XjXmax-Xmin。(2)式(1)~(2)中,Xj'为标准化后的数据。若某指标赋值Xj越大表示越安全,则用式(1)计算;若某指标赋值越小表示越安全,则用式(2)计算。 1.3指标权重确定与加权运算 不同指标对生态安全的贡献大小不尽相同,为了表明各指标影响生态安全指数的程度,需要对指标权重进行量化。笔者采用变异系数法[11]确定指标权重,计算公式为Vj=Sj/Yj,j=1,2,…,m;(3)Wj=Vj/∑mj=1Vj。(4)式(3)~(4)中,Vj为第j项指标的变异系数;Sj为第j项指标的标准差;Yj为第j项指标的平均值;m为指标个数;Wj为第j项指标的权重。在征求农业、环境保护及经济等领域有关学者意见基础上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见表1。 区域农业生态安全的每一项指标都从某个侧面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状况。为全面系统地反映该区域的农业生态系统安全性,采用农业生态安全指数(S)来表征,将其定义为某一评价单元上的各种评价因素对农业生态安全度的影响总和。综合评价模型为S=∑mj=1Wj•Xj'。(5)式(5)中,Wj为第j项指标的权重;Xj'为标准化后的指标值。S越大,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安全度越高。 1.4分类等级 在计算出区域农业生态安全度之后,对其进行区域相对等级划分。目前常见的分级方法为聚类分析法[12],笔者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农业生态安全指数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将农业生态安全度划分为4级,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13-17]与专家意见,根据实际状况对不同等级的农业生态安全度进行描述(表2)。 2结果与分析 根据计算结果,利用GIS软件作江西省农业生态安全评价空间分异图(图1)。由图1可知,江西省各县市农业生态安全状况呈现一定的地域分异特征,从生态安全分级来看,主要集中于3个区域:(1)环鄱区域,主要分布于赣北围绕鄱阳湖附近区域,包括南昌市、九江市的绝大部分县(区、市)及丰城、樟树、抚州市等周边地区,该区域生态系统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农业生态安全性较差;(2)赣中区域,包括宜春、萍乡、新余、吉安、抚州、上饶等地级市的绝大部分县(区、市),该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基本完整,农业生态安全状况较好;(3)赣南区域,包括赣州市区、南康市、信丰县、于都县、宁都县、兴国县等县(区、市),该区域农业生态问题突出,农业生态安全性较差。 通过比较不同地区农业生态安全度评价值与地区综合排名(表3)可以发现,江西省各地级市农业生态安全评价值未出现不安全等级,其中,6个市处于较安全等级,5个市处于较不安全等级。安全等级最高的2个地区分别为吉安市和抚州市,安全等级最低的2个地区分别为南昌市和九江市。 从地理位置来讲,环鄱区域地势最低,河网密集,汛期大量的洪水流经该区域注入鄱阳湖,同时在汛期境内各大河流汇入长江,导致水位迅速顶托上升,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威胁;而赣中区域位于湖区的边缘地带,地势较高且平坦,河网密度及洪水压力较小,农业生产安全性较高;赣南大部分地区山地居多,地势较高,水网密度低,可耕作土地少,水土流失严重,危害地区农业生产与发展。#p#分页标题#e# 依据江西省农业生态安全指标分析图(图2)可以看出,环鄱地区处于全省政治、经济中心,人口密度大且增速快,工业发达,已引起环境污染、生物丰度降低等问题,因此,区域系统压力与生态环境表现力值较轻;但农业科技人员、技术、资金投入较充足,农民收入高于全省平均值,因此多数地区农业生态系统保障力处于前列。赣中区域人口密度适中,农业污染较低,生态环境佳,农业生态保障投资合理,整体农业生态安全度处于省内较高水平。赣南区域尽管人口密度不大,但人均可耕地面积较少,部分地区农业污染严重,如安远、全南、寻乌等县化肥、农药使用量严重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压力较大。区域生态环境也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植被覆盖指数低,多数区域还不到60(赣州平均值为69.05);土地退化严重,多数区域土地退化指数大于11(赣州平均值为9.59),南康市高达20.65;部分区域水网密度低,如兴国县水网密度指数仅为28.98(赣州平均值为81.72);多数地区生物丰度指数也低于60(赣州平均值为66.13)。同时农业科技人员不足、农民收入低等农业生态系统保障力不足也是影响该区农业生态安全的因素。 3江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体系建设 3.1增进区域整体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综合抗灾能力 洪涝灾害是江西的主要农业灾害,给江西农业经济造成的损失极其严重,加强抗洪能力的生态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举措。环鄱区域水网密集,要加强对湖泊、水库等的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在灾害多发区可提倡发展避洪农业[18]。对于改善农田生态系统环境,可与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相结合,通过实施农用地分区、建设生态隔离带和林网带来改善。赣南部分区域生态环境状况不佳,可通过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保持率和注重坡耕地土地利用率等措施来改善,由于赣南多数地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还应大力发展“立体农业”。 3.2在环鄱区域构建合理的农业生产模式,协调人口分布 依据鄱阳湖区地势低平、水域辽阔等特点,环鄱区域农业生产可选择“种植业-渔业-加工业”模式,以种植业为基础,渔业为重点,加工业为支柱,将农、副、渔、工、商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生产,同时借助区位交通优势,发展农业服务、农业旅游等产业,增加农业总产值,降低工业比例,减少大气、水体环境对农业系统造成的污染压力。借助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有计划地开发和利用周边后备土地资源,促使人口向低密度区域流动,减少南昌-九江中心区域人口数量,降低农业生态系统压力,提高农业安全度。 3.3注重赣中区域资源的培育与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资源短缺和匮乏是生态不安全的重要体现[19]。赣中区域农业安全度高,农业资源生态环境条件好,因此,要加强培育区域农业可再生资源,增强其可再生能力和可持续利用能力,对于生长周期较长的农业资源,如林木资源的利用,应合理规划、使用,并加强保护和管理。 3.4增加赣南地区农业投入,建立农业安全保障体系 农药、化肥和农膜的使用强度过大会对农业环境造成污染,形成系统压力,但这些农业生产条件也是保收增产所必需的,因此合理使用这些农业生产资料对建立农业安全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赣南地区地处赣江源头,赣江是鄱阳湖水系第一大河,也是长江中下游主要支流之一,流域内耕地近118.5万hm2,控制赣州农业面源污染的强度和潜在威胁对江西农作物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赣南区域应严格控制化肥、农药及农膜使用强度,保证作物生态环境安全;应鼓励农民根据实际需要施肥、喷药,避免多余肥料和农药等通过挥发、径流、渗漏等途径流失,积极推广绿肥、秸秆还田等绿色种植模式。赣南地区远离江西省政治、经济中心,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用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非常有限,可通过政策鼓励农技人员投身建设,增加农业科研平台数量,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加大环境治理投入,并通过政策调整与资金支持逐步提高农民收入,尤其是提高偏远地区或因灾受损农民的收入,促进地方农业环境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4结语 目前,农业生态安全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地学、生态学、资源与环境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将生态安全理念引入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的评价中,有助于分析、判断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的地域性差异,对于指导未来区域农业发展、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根据综合研究评价所得到的不同等级农业生态安全区划,调整、管理与构建适应自然生态环境的农业生产系统,对于防御自然灾害、减轻其危害程度意义重大[20]。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文4

关键词:区域可持续发展 系统协调发展 内蒙古

内蒙古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工业化的进程中,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同样发生了环境恶化、人口压力增大、资源严重浪费等重大问题,已经成为经济发展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只有转变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才能实现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实现战略性的结构调整

要从根本上实现战略性的经济结构调整,必须从农业、工业、第三产业3个方面入手,从实际出发,分别实施。

农业上首先要调整种植结构,提高优质专用品种和非粮种植业的比重,其次要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提高畜牧业特别是农区畜牧业的比重,第三要调整农村牧区产业结构,提高非农产业比重。通过调整,增强农业发展的后续动力。

工业上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我区资源和区位优势,建立符合区情的工业体系。工业不仅是第二产业的主体,而且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具有促进和带动作用。抓工业经济,重点是抓好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发展。根据内蒙古的实际情况。应立足高起点、深加工、精加工,重点发展以毛绒纺织、皮革、食品、医药为主的农畜产品加工业,以煤炭为基础、以电力为主的能源工业,以钢铁为主的冶金工业,以重型汽车为主的机械电子工业四大支柱产业,以及石油工业、建材工业和森林工业三大优势产业。努力形成传统产业更强,支柱产业更大,优势产业更优,高新技术产业更尖的产业发展格局,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的农畜产品及其加工基地、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基地,以此带动全区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其它产业的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依靠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要使科技创新成为内蒙古工业化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以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为桥梁,以政府引导与政策激励为保障,以产业化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系。此外,有选择地发展如稀土、特色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以此提升内蒙古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产业上,在当前主要工农产品进入买方市场的情况下,服务业总体上仍是供给短缺的部门。要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改革为突破口,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力争使服务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

二、实现循环经济的科学运行

循环经济起源于工业经济,其核心是工业物质的循环。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一产品和用品一再生资源”的封闭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要能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循环经济可以为优化人类经济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关系提供整体性的思路,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战略性的理论模式,从而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因此,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是内蒙古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在“十一五”期间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而战略规划、法规强制、政策保障、利益驱动、技术创新、公众参与是必要前提。要优先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各项规划,明确目标和战略重点,通过转变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全社会大力发展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模式,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作为两个同等重要的任务,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内蒙古区域辽阔,既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连接西北地区与华北地区的中间纽带。因此,依循环经济为理念,借西部大开发东风,搞好内蒙古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既是历史的责任,又是时展的机遇。

三、实现政府职能的根本性转变

在信息社会中所有利益相关方均可发挥重要作用,政府对社会的管理不能再沿用过去的完全由政府管制的大政府、全能政府的模式,而必须更多地应用市场和经济手段,尤其可以通过伙伴关系发挥重要作用。政府在管理中主要是起“导航”和“掌舵”的作用,协调、调动各种社会力量为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所以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构建自律、高效的管理体制。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建立和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极为重要。要不断完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决策程序,按照总理提出的“没有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不决策,没有两个以上的比较方案不决策,没有经过专家学者的论证不决策”。不断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和政务公开制度,扩大政务公开的范围,提高行政行为的透明度,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建立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媒体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完善重大事项的报告制度、问责制度、评估制度和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制度,及时纠正违法或不适当的决策。

因此对政府而言,一个负责任、讲信用、有效率、透明的政府。及其提供的良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对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不可缺少的。完整的政策体系除了有良好的制度设计、制度体系建设和相应观念的形成与深化外,必须保证政策法律的执行、监督和优化实施。

四、实现内蒙古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提升

可持续发展系统学研究方向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解析为五大支持系统能力,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存支持系统能力、发展支持系统能力、环境支持系统能力、社会支持系统能力和智力支持系统能力。对此,建议内蒙古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提高农业投入水平,增强生存支持系统能力

生存支持系统又称基础支持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按人平均的资源和质量对该空间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生存支持系统反映了资源对人口的承载能力。它以供应人口并保证其生理延续为标识。生存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内蒙古是农业大省,但农业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农业的丰欠还主要取决于自然因素,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很差。所以必须加大农业投入水平,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和种植结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从根本上解决增加农民收入问题。

(二)降低区域经济发展成本,提高区域发展质量

发展支持系统又称动力支持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人力、技术和资本可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总体能力。发展支持系统反映了区域的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要求这种能力在不危及其他子系统的前提下,应与人的进一步需求同步提升和增长。

(三)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增强环境支撑能力

环境支持系统反映了环境的缓冲能力,人类对区域的开发、人类对资源的利用、人类的经济增长、人类对废物的处理等,均应维持在环境允许的容量内。2005年。内蒙古环境支持系统总指数为39.77,居全国第28位。说明内蒙古环境支持系统很弱。环境支持系统的主要衡量指标是区域环境水平、区域生态水平和区域抗逆水平。影响内蒙古第一系统的最主要因素是区域生态水平,其区域生态水平指数只有41.28,居全国第26位,说明内蒙古的区域生态水平很不平衡,必将影响全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分不开的,如果一味地追求发展而不顾环境保护,就必然会受到环境的惩罚。

(四)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

社会支持系统反映社会的稳定能力。社会的公平、进步和安全、有序是社会稳定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支持系统的强大表现。2005年,内蒙古社会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7.70,居全国第16位,说明内蒙古社会支持系统一般。社会支持系统的衡量指标是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安全水平和社会进步动力,这几方面内蒙古都处于中等水平。经济发展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稳定的政治环境和治安环境,并要有充分的社会发展动力,这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为此,我们必须在稳定的社会大环境下,树立科学发展观。如前所述,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是内蒙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文5

摘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为达此目的,许多地区都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走上发展区域特色旅游的道路。但是,区域特色旅游的健康发展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管理。为此进行有益的探索和总结。

关键词:区域特色;旅游管理;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五项中,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要发展生产就必须全方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而区域特色旅游应该是积极因素中的一个最为有利可行的。我们知道,旅游业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同样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也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优势,自然的、人文的、种植的都可以开发为旅游资源。只要运用法律、经济、行政、规划、科技、教育等手段加强对旅游环境的管理就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1区域特色旅游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起的作用

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区域特色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形态,明显表现出市场的适应性、功能的多样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造了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区域特色旅游打破了产业界限,延伸拓展了农业的功能,带动了农产品加工、商贸、交通、饮食服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开辟了新的增长点。二是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区域特色旅游业是开放型产业,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走出城市、亲近自然、体味田园之乐的机会;也把城市的先进理念、进步的生活方式带到农村,促进“乡风文明”的形成,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三是提高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区域特色旅游业是“绿色朝阳产业”,以绿色、生态、高效为出发点,进一步增进了实现“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

2加强区域特色旅游管理建设的具体措施

区域特色旅游业要更好的发展,更有效地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就必须建立健全旅游管理条例,形成管理机制。基于此考虑,笔者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努力建设发展区域特色旅游的良好环境。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全力协同做好区域特色旅游的服务指导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区域特色旅游是有效途径之一,如“农家乐”休闲旅游,就是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促进农民增收脱贫的有效渠道。区域特色旅游业起步阶段比较困难,如经费问题、发展模式等,都离不开政府各部门的扶持与引导。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政府各级领导要对发展区域特色旅游作专题研究,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办公室,加强对区域特色旅游开发的领导。二要明确发展思路。领导办公室要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明确特色旅游的发展思路,确立发展试点,确保特色旅游健康发展。三要拓宽投资渠道,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同时要发挥市场机制,鼓励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区域特色旅游项目开发。

2)注重区域特色旅游的科学规划,确保区域特色旅游规范有序发展。区域特色旅游应该有历史文化背景和市场背景,应该因地制宜,力避无序性和盲目性,政府必须加强统筹规划,将区域特色旅游业的发展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自然景观、田园景观、村居民舍、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等资源,实现区域特色旅游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一要注重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充分考虑投入能力、市场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保持适度开发,合理布局,避免一哄而上。二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区域特色旅游是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理念的,要保护好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和民俗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是做好区域特色旅游开发配套项目的规划。区域特色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部分,其相关产业要根据不同类型进行规划,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设施共享程度,推进区域特色旅游规范有序地发展。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文6

问: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出台这样一个《规划》,其背景是什么?

答: 近年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一连增”,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新进展。但是,我国农业发展也面临巨大挑战,水土资源约束日益趋紧,农业面源污染加重,农业生态系统退化明显,水土资源管理、生态补偿等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十分紧迫。当前,人民群众对资源环境保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更加期待,主要农产品连年增产,国际农产品市场供给充足,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技术模式不断集成创新,农村改革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备了良好的基础。

“农为邦本”。“三农”是国家稳定和安全的重要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可持续,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另一方面,要确保我国农业资源永续利用,给子孙后代留下良田沃土、青山绿水。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可持续发展。按照国务院部署,农业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林业局等部门,在深入基层调研、组织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共同编制了《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接下来,农业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抓好贯彻、组织好实施。

问:为什么《规划》被称为是一个“纲领性文件”?请为我们描绘一下,未来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蓝图是什么样的?

答:《规划》对未来一个时期农业可持续发展做了整体的宏观设计,既有时间表,又有路线图;既有阶段性目标,又有区域性布局。

首先,《规划》明确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指导思想:就是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产能为本、保育优先、创新驱动、依法治理、惠及民生、保障安全的指导方针,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农业,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依靠拼资源消耗、拼农资投入、拼生态环境的粗放经营,尽快转到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集约经营上来”。基本原则五条:就是要坚持生产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坚持创新驱动与依法治理相协同;坚持当前治理与长期保护相统一;坚持试点先行与示范推广相统筹;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引导相结合。

其次,《规划》描绘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蓝图,也是发展目标。这就是:到2020年,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初步成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积极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结构更加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农业资源保护水平与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森林、草原、湖泊、湿地等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和增强,生物多样性衰减速度逐步减缓。到2030年,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供给保障有力、资源利用高效、产地环境良好、生态系统稳定、农民生活富裕、田园风光优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基本确立。

要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关键是要合理规划区域布局,梯次推进,分类施策。《规划》要求根据各地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综合考虑各地农业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生态类型和发展基础等因素,将全国划分为优化发展区、适度发展区和保护发展区。按照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分类施策的原则,确定不同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和重点。其中,优化发展区包括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和华南区,是我国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生产条件好、潜力大,但也存在水土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资源循环利用程度不高等问题。要坚持生产优先、兼顾生态、种养结合,在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的前提下,保护好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生产稳定发展、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友好。适度发展区包括西北及长城沿线区、西南区,农业生产特色鲜明,但生态脆弱,水土配置错位,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严重,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要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立足资源环境禀赋,发挥优势、扬长避短,适度挖掘潜力、集约节约、有序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发展区包括青藏区和海洋渔业区,在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青藏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高原特色农业资源丰富,但生态十分脆弱。海洋渔业区发展较快,也存在着渔业资源衰退、污染突出的问题。要坚持保护优先、限制开发,适度发展生态产业和特色产业,让草原、海洋等资源得到休养生息,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问:《规划》提出了阶段性发展目标,请问我们如何来实现?

答: 根据《规划》,未来一个时期,我们要重点推进和完成五项主要任务:

一是优化发展布局,稳定提升农业产能。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按照“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逐步建立起农业生产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农业生产新格局。加强农业生产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力争在种业和资源高效利用等技术领域率先突破。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优化调整种养业结构,促进种养循环、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因地制宜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节约型农业技术,以及“稻鱼共生”、“猪沼果”、林下经济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二是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农田永续利用。稳定耕地面积。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严控新增建设占用耕地,确保耕地保有量在18亿亩以上,确保基本农田不低于15.6亿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坚持耕地占补平衡数量与质量并重,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提升耕地质量。采取深耕深松、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土壤改良方式,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土壤肥力。恢复和培育土壤微生物群落,构建养分健康循环通道,促进农业废弃物和环境有机物分解。适度退减耕地。依据国务院批准的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对不适宜耕种的“不稳定耕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有条件的地方实行林草结合,增加植被盖度。

三是节约高效用水,保障农业用水安全。实施水资源红线管理。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推进地表水过度利用和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适度退减灌溉面积。推广节水灌溉。分区域规模化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加快农业高效节水体系建设。发展节水农业,加大粮食主产区、严重缺水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力度。发展雨养农业。在半干旱、半湿润偏旱区建设农田集雨、集雨窖等设施,推广地膜覆盖技术,开展粮草轮作、带状种植,推进种养结合。在水土流失易发地区,扩大保护性耕作面积。

四是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农业农村环境。防治农田污染。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打好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提高使用效率,“十三五”期末实现化肥农药用量零增长,减少农业内源性污染。综合治理养殖污染。支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开展标准化改造和建设,提高畜禽粪污收集和处理机械化水平,实施雨污分流、粪污资源化利用,控制畜禽养殖污染排放。改善农村环境。科学编制村庄整治规划,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保护饮用水水源,加强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加快构建农村清洁能源体系。

五是修复农业生态,提升生态功能。增强林业生态功能。按照“西治、东扩、北休、南提”的思路,加快西部防沙治沙步伐,扩展东部林业发展的空间和内涵,开展北方天然林休养生息,提高南方林业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林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保护草原生态。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推进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和草原防灾减灾。恢复水生生态系统。采取流域内节水、适度引水和调水、利用再生水等措施,增加重要湿地和河湖生态水量,实现河湖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畜禽遗传资源和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加大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开展濒危动植物物种专项救护,完善野生动植物资源监测预警体系,遏制生物多样性减退速度。

为完成以上五项重点建设任务,我们将以最急需、最关键、最薄弱的环节和领域为重点,统筹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财政资金,调整盘活财政支农存量资金,安排增量资金,积极引导带动地方和社会投入,同时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全面夯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一是水土资源保护工程,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水土保持与坡耕地改造项目、高效节水项目、地表水过度开发和地下水超采区治理项目、农业资源监测项目。

二是农业农村环境治理工程,包括畜禽粪污综合治理项目、化肥农药氮磷控源治理项目、农膜和农药包装物回收利用项目、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三是农业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包括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项目、草原保护与建设项目、石漠化治理项目、湿地保护项目、水域生态修复项目、农业生物资源保护项目。

四是试验示范工程,包括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项目等。

问:农业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长期战略,请问我们准备采取哪些措施来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答: 今后一个阶段,我们将主要采取七项措施来保障《规划》实施。

首先,强化法制保障。研究制修订土壤污染防治法以及耕地质量保护、黑土地保护、农药管理、肥料管理、基本草原保护、农业环境监测、农田废旧地膜综合治理、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农业野生植物保护等法规规章。完善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法规体系,健全农业各产业节能规范、节能减排标准体系。制修订耕地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膜、饲料添加剂重金属含量等标准,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供依据。

其次,加大执法与监督力度。健全执法队伍,整合执法力量,改善执法条件。落实农业资源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等各类法律法规,加强跨行政区资源环境合作执法和部门联动执法,依法严惩农业资源环境违法行为。开展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效果的监测与督察,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及损害赔偿制度,加强审计监督。

第三,深化改革创新。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民家庭经营主体地位,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市场化资源配置机制,建立健全农业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引导全社会树立勤俭节约、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改变不合理的消费和生活方式。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和监督作用,保障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广泛动员公众、非政府组织参与保护与监督。

第四,完善扶持政策。健全农业可持续发展投入保障体系,推动投资方向由生产领域向生产与生态并重转变,投资重点向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倾斜。继续实施并健全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测土配方施肥、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农机具购置补贴、动物疫病防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补助、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等政策。支持优化粮饲种植结构,开展青贮玉米和苜蓿种植、粮豆粮草轮作;支持秸秆还田、深耕深松、生物炭改良土壤、积造施用有机肥、种植绿肥;支持推广使用高标准农膜,开展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再利用。

第五,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加强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在种业创新、耕地地力提升、化学肥料农药减施、高效节水、农田生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环境治理、气候变化、草原生态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修复等方面推动协同攻关,组织实施好相关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积极探索“项目+基地+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生产单位+龙头企业”等现代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转化模式。依托农业科研、推广项目和人才培训工程,加强资源环境保护领域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借助多双边和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国内农业资源环境与生态等方面的农业科技交流合作,加大国外先进环境治理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力度。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文7

农业多功能性的概念是日本为了保护其“稻米文化”,在1999年颁布的《食物・农业・农村基本法》中正式确立的。日本政府认为,强调农业的多功能性,可以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农业的地位,有助于唤起国民对本国农业的热情。对日本而言,如果仅仅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问题,就可能会放弃农业,以换取经济总量的增长。但如果从多功能性的角度来考虑,就应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因为农业不仅能确保粮食的稳定供应,而且能带来社会、生态、文化等方面多种效用。

此后,得到与日本有着相似的农业生产条件和贸易立场的韩国的积极响应,欧盟一些国家也相继加入日本和韩国这一集团。之后,农业多功能性概念相继出现在联合国的文献决议之中。如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罗马宣言和行动计划》。

欧、日、韩等国注意到农业对保护遗产、确保粮食安全、保持空间上的平衡发展、保护地面景观与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认为农业多功能性概念有助于重新审视和认识农业这一古老产业,从而在新的理论基础上制定新世纪的农业发展战略,以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强调农业的多功能性更具有特别的意义。

二、农业多功能性与农业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类解决一向被认为是“两难”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新的思维模式。可持续发展是在世界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而又面临诸如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危机的双重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可持续农业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农业领域的体现。

1、“可持续农业”概念提出

可持续农业思潮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与这些国家由于农业发达而相对看轻农业的增产目标及转向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活质量改善不无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绿色革命”以后,高投入集约农业的弊病逐渐显现出来。世界农业发展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多种危机的严重挑战。各种环境问题频频向人类发出警报:农业生态稳定性下降,生物物种减少,施用农药导致害虫天敌被杀死,农药残留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大量使用化肥引起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和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等。Potter & Goodwin研究认为发达国家普遍对农产品进行补贴,人为抬高了部分农产品价格,诱导农民大量种植有补贴的这些“计划产品”,鼓励了水、肥料和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产生了多方面负的“外部效应”。这一系列问题促使人们对这种农业生产方式进行反思,发展可持续农业有利于上述难题的解决。

可持续农业这一概念最早是在美国加州“可持续农业研究教育法”中提出来的。1987年7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等国际组织云集挪威奥斯陆,提出“2000年粮食:转向可持续农业的全球政策”。1988年在美国成立了“国际可持续农业协会”。198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通过了有关可持续农业发展活动的第3/39号决议。1991年FAO在荷兰召开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形成了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SARD)的《登博斯宣言》。在其中提出了“可持续农业”的概念,即:“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调整技术和机制变化的方向,以便确保获得并持续地满足目前和今后世世代代人们的需要。因此这是一种能够保护土地、水和动植物资源、不会造成环境退化;同时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活力、社会上能广泛接受的农业”。从此可持续农业思潮在全球范围内基本形成。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可能有所不同,但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都具有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生产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4个方面的目标特征。Bromley认为,农业可持续性是人们寻求对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最佳思维,并非是在无限的未来寻求有关消费和福利最大化的路径或过程。针对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区域,应提出不同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是,好的区域发展战略应包含一些共同的要素,其中包括和平与安全的保证、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市场激励的供给、市场制度的健全以及对物质、人力、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本等方面进行适当比例的公共和私人投资,而各区域战略的不同之处则在于依据不同的区域比较优势设计不同的投资规模与结构。

2、农业多功能性与可持续农业

过去人们对农业的功能主要定位在要求农业提供农产品来满足社会需求的经济功能上。日、韩、欧盟等国提出与倡导的农业多功能性理念与当今世界流行的“现代农业观念”相一致,不仅要求农业的经济功能,同时也强调其政治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FAO的专家们把保护土壤生物多样性、提高农业生态系统质量作为全球环境保护、食物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他们强烈呼吁要把过去那种单纯地把农业生态系统看作是生产农产品的单一功能,转变为生产食品、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健康、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多功能实体。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提出了“基于农业多功能特性考虑的农业政策、规划和综合计划”,而农业“多功能性”的思想正是源于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内涵。农业功能多元化与可持续农业二者有很强的相关性。农业多功能的实现依赖于可持续农业的技术体系和政策体系支撑,而可持续农业的实施最终以实现农业的生产、经济、环境、社会等功能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利用农业多功能理论和分析方法,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不同功能之间的协调和平衡问题,有利于实现农业的生产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

可持续农业发展到今天,最高层次是具有多功能性的可持续农业。这种可持续农业,是农业多功能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一种有机结合,是在遵循可持续农业一般原则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强调农业的多功能特性,在技术路线上采取能够充分发挥农业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功能,并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对多种功能的实现提供支持和保障。这种可持续农业属于可持续农业的一种高层次的具体发展模式。

三、农业的多功能性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农业的多功能性应该成为各国政府制定支农政策的理论基础。农业的多功能性决定了任何国家政府都要重视构筑农业产业体系间各个环节的互动,而非传统的单一的农产品商品生产功能。

对作为农业大国的我国而言,提供基本食物、满足消费需求,仍是我国农业的最基本的功能。新时期,农业的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基础。农业产业化是从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的关键,农业产业化发展应坚持农业的多功能性,注重发挥农业在生态、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作用。

确保粮食自给,关系到我国的国家安全。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绝不能依靠国际市场解决。要确保粮食稳定供给,以及维持农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就必须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农业多功能性理念的确认以及日、韩、欧等国政府为之付出的努力,对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是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1、强化国民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强调农业多功能性,促使人们重视农业的地位,有助于唤起国民尤其是城市居民对农业的热情,统一国民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粮食安全关系民心稳定和社会稳定。如果从粮食安全和农业多功能的角度,考虑到一旦面临战争、灾害等非常因素,就应当加强农业。因此,即使大米和小麦等粮食在国内生产远不如从国外进口划算,也应该在降低国内生产成本的同时立足于国内生产,以确保粮食稳定供应。农业具有多功能性,但农业又是弱质产业。农业不仅对实现粮食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实现生物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支撑其他多种产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强调在现代化过程中不可忽视农业,要特别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2、加深对农业多功能性的认识,引导农业投入政策的走向

目前,我国农产品存在加工不足、加工品消费不旺等问题。主要是包括信贷投入、财政投入在内的投入体系不完善和投入不足引起的国民消费不足造成的。无论是拉动内需,还是参与国际竞争,都需要增加对农业的补贴和投入。保持和不断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切入点除科技投入以外,主要是对农产品和农民的补贴政策。国家补贴给农业的领域与国家基金支持的方面和范围都需要从当前和长远两方面考虑农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农业投入政策应该确保农业在保持一些地区的社会和人文平衡,维系农业在国家财富的保持、生态平衡的维护、农作物家畜品种的保护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3、强调农业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我国是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经验来看,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逐步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是发展的趋势。但考虑到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巨大,目前城市和工业吸纳农村人口、农业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需由农业来提供从业岗位,减小社会就业压力。农业容纳隐性失业的能力很大,大量兼业型农户的存在,可以缓冲由非农产业发展的波动引发的就业问题。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不强,社会保障程度低,农业人口的社会保障程度更低。对人口众多的农村社区来说,政府及商业机构都难以在养老、医疗卫生、救灾、扶贫济困等方面提供足够的保障,只能依靠农民自己解决,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农业、依赖土地。农村问题研究专家温铁军一再强调,实行承包责任制后的土地是农民的社会保障。它具有双重功能,既有生产资料的功能,也有农民生存保障的功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说,“关于社会保障我们提供的数据仅仅是城镇方面的,但是这不等于我们不关注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农民的社会保障最主要的是农民应该拥有耕作的土地,这个土地是他们最坚强的社会保障。”

4、分区域发挥农业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农业中不同农作物具有不同的最适宜生产的生态区域。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各地社会、经济、自然情况差别很大,区域特点更为明显,应充分注意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优化农业区域布局。西部地区应坚定不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下大力气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节水旱作农业。中部地区和粮棉主产区要继续发挥农业提供基本食物的功能,根据不同的生产条件,形成各有特色的产业带。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相对发达的其他地区,要吸取日本的经验和教训,防止出现二、三产业发达而农业萎缩的局面,充分发挥社会、经济的区域优势,努力发展高科技、外向型农业和休闲旅游、体验农业、“都市农业”,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加强对农业、农村的教育投入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文8

关键词:农村经济;区域文化;资源产业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9-0030-02

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的开发是农村经济和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然而,虽然目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力度不如农村经济建设的力度大,但是我国农村确实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资源内涵,然而,在农村经济建设的大力发展时,却忽视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所以,我国的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应放在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建设上。

一、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基本原则

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基本原则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市场导向性;第二是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第三是资源的优化分配。

市场导向性。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必须依据市场导向性,以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在市场上的具体定位进行分析,以便积极有效地推动农村文化产业开发的多样性,拓宽农村文化的传播途径,确定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模块的优先性,才可促使文化资源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地位。主要是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必须依据市场的方向进行农村区域文化产业市场导向性的确定,促进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中市场动态的跟进,实践农村文化建设的创新形式,丰富农村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所以,以市场导向性为原则,才可促进农村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效应性。

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必须以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思想。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目的是经济效益的产生,所以,对具有经济效益的文化资源产业实行优先开发的制度,在文化资源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开发的创新,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如不能进行效益可持续发展,就失去开发的价值和意义,遵循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仅仅是权衡农村文化资源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协调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保障农村区域文化资源创造近期利益的同时,做好长期创造经济利益的工作。

资源的优化分配。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要依据资源的优化实行分配开发,依据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之间的优势顺序,实现资源的优先分配,进而带动经济优势的产生,促进文化资源产业开发转变为农村经济不断上升的主要动力,遵循资源优化分配原则的原则下,保证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的有效开发,促使农村区域文化资源成为市场、产品、企业和生产上的基础和优势,同时在农村文化资源的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生态环境资源以及成本资源优势的发展,结合开发的具体实践,提升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中的经济和生产的动力。

因此,农村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基本原则不仅可以加快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速度,而且在农村文化产业的建设中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为农村实现小康生活提供了有效的路径,体现了农村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特殊意义。

二、制约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因素

目前,我国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的开发状态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多数地区的农村文化资源产业的开发仍然处在原始状态,例如区域文化资源的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缺乏法律方面的依据,主要制约因素为以下方面。

(一)文化资源产业人资力量的缺乏

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的涉及领域与其他产业的关系度比较高,如与旅游、体育、教育事业的紧密联系,所以,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需要综合性、复合型的人才,组建专业的文化资源开发团队。但是,目前农村文化建设中缺乏具有针对性的人资团队,缺乏从业的素质和专业能力的重点培养,尤其是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导致农村区域优秀的文化资源不能被开发,无法利用独特的农村区域文化产业开发魅力吸引众多的人才加入到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队伍中。

(二)观念转变上的落后

农村本身与外界的沟通就欠缺,形成自我封闭式发展,造成农村文化思想建设的落后和脱离,更是缺乏农村文化资源的创新能力和开发活力;同时,忽视了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正确认识,不仅不能够弘扬农村区域原有的文化资源产业,而且也不能够引进外界先进的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策略,拉大了农村文化资源与现代文明思想建设的距离,此为外在的观念落后,其内在的观念落后主要是农民观念与思想上的落后,缺乏文化资源方面正确的认识。

(三)产业开发无保障政策

国外的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的开发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占据非常大,而我国文化产业的占据力被工业化的发展潮流覆盖,无法发挥有效的作用。虽然目前我国重点提高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的开发力度。但是仍然缺乏合理的政策和法规,只是存在宏观意义上的体系构架,其具体操作上的准则并没有明确指出,无法在法规政策的基础上进行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三、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问题的解决措施

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问题的解决措施是农村文化资源建设工作的重点,从根本意义上促进我国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力度。

(一)加强人才资源建设

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人才资源应是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的人才团队,首先需要具备高水平的文化资源知识,发挥自身创作技能的优势,利用合理的技能和合适的手段,将可用的信息转换到文化资源产品中,体现最具有价值的农村区域文化资源。同时,人才资源的建设为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的开发提供了宽阔的空间和基础平台,所以发展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最主要的是加强人才资源的建设。为此,在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中,可专门组建一支专业性比较强的人才团队,进行文化建设的特殊培训以及文化建设工作的指导,使人才团队致力于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的开发建设,也促进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顺利进行。

(二)合理利用农村文化资源

我国农村区域文化资源是丰富多样的,悠久的历史文明为我国积累了诸多不可估量的文化资源,而且文化资源是产业开发的根本,所以农村文化资源的优势非常明显;对农村区域经济文化资源产业进行合理的利用和开发,可促进中国特色文化产业的形成,同时将农村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现代化的信息产业进行有机的结合,促进农村区域文化资源开发经济型的转化,根据农村区域文化资源结构制定不同类型的产业开发策略,使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以不同层次不同姿态的趋势发展。

(三)提高政府在产业开发上的作用

通过政府促进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的开发,政府制定与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相关联的产业政策体系以及文化方面的政策,促进农村文化资源的发展向城市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促进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的开发,另一方面通过政府与农村文化资源政策性的关系为农村文化资源产业开发提供有力的环境支持,政府的支持是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有力保障和后盾支持,加快了产业开发的效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力度。

综上所述,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是一项重要的农村资源利用方式,而且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的开发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方面体现了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以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实际价值带动农村经济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将农村经济发展中注入农村区域文化资源发展的动力。同时,通过对农村文化的建设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在文化与经济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农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四、农村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意义

农村建设是以社会、自然、文化、经济为主体的多项综合发展项目,尤其是农村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其在农村人口的密集程度、农村地理位置以及经济地位上都具有极大程度的不同点,所以,不论是国度上的差异还是生产水平上的差异,不同的历史时期,农村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内涵是大不相同的。

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的开发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细致化分工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最直接的表现和最内在的要求。农村文化资源产业的开发,其在实质上的意义是将农村文化建设中可实行产业化运作的一部分,以经济市场的作用为发展手段,利用市场经济作用实现农村文化资源产业的调配和整合,通过对农村文化实行产业化的运作方针,为社会创造更多有价值的财富。所以,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在不断的建设与发展中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组成,实现农村文化从事业模式向产业模式的转变。

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是具有社会通性的,与社会上的其他产业的开发是相类似的。但是,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同时也是一项兼顾物质属性与非物质属性的产品,以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本质而言,基于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作用下的农村文化产品可以丰富农村的知识内容,拓宽农民的知识视野;同时,对加强农村道德建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促进了农村文化资源之间的相互流通和相互共享,便于农村经济后期的二次开发和深层次开发。

结语

现代社会农村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现因素,片面性地理解造成农村文化建设的落后,农村区域内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不平衡、不协调发展,对社会造成的消极影响也是确实存在的。所以,在未来的新农村建设中,应摆正农村区域文化资源建设的位置,加强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力度。

参考文献:

[1] 常平凡.产业创新与农村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 杨雍哲.农业发展新阶段与结构调整[J].农村文化与经济问题,2011,(10).

[3] 熊澄宇.区域文化产业研究战略与对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4] 冯子标,焦斌龙.农村产业结构传统产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5] 孙安民.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6] 王冲.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文化资源开发[J].经济研究导刊,2010,(34).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文9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

一、西安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农业循环经济以一定的经济区域的农业为对象,以区域内的资源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为基础,以实现区域内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协调区域内部农业各项功能为重点,统筹规划区域农业的总体发展和资源循环利用。针对与地理区位、历史人文、自然环境资源相关联的地域特色,农业循环经济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合理规划和调整特定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农业经济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覆盖一、二、三产业各部门,不仅能促进区域整体上的资源节约、提高利用效率,实现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健康有序发展,对于发挥区域优势,提升区域农业综合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县域循环经济在实现县域内功能互补、集群发展的基础上,还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西安农村及更大范围内进行系统整合,提升循环层次,达到空间有效利用和区域平衡发展,使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在更大范围内得以展开。因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探索,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

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农业的弱势地位,使农业处于一个较为有利的位置,对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西安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发展西安农业循环经济,依托西安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力量,科学规划管理,发展循环农业,实现农业产值的高效益,为建设西安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二、西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长期以来,西安的农民为了提高农产品产量,农药、化肥、农业塑料薄膜的使用量逐年上升,由于这些化工产品在短时期内很难被自然消化,于是随着长年的积累就造成了农用土地效力下降,随着雨水的作用这些污染物又流向了河流,导致水质的恶化或富营养化,这一方面使生物资源面临严重破坏的窘境,另一方面也威胁到了人们的生活用水安全。这种单纯依靠高投入的农业生产方式形成了增加农药化肥使用量——土地效力下降——继续增加农药化肥施用量——土地效力继续下降的恶性循环,而这样一种恶性的生产方式的积累使得农业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

2、副产品和废弃物利用率低

从西安市的农业生产状况来看,在获得粮食大丰收的情况下,在对这些农作物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比如秸秆等,这些废弃物如果弃置不用,不仅会给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环境污染,而且浪费了大量的能源资源,大大影响了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另外,对于大量的农作物资源仅仅只是做初级加工,缺乏对于农产品的深度加工能力,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影响了农业经济效应的提高。

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动力不足

从政府层面来看,西安市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主要是依赖以机械设备、交通运输、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行业的发展,农业在西安市经济发展中的比重近年来一直没有多大变化,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形成的这种路径依赖在短时期内很难动摇,这就造成政府在工作过程中为了追求GDP而重视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相对忽视农业自身的发展,对于农业发展中采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的支持力度不大。第二是农民层面。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自然是生产的主体,对生产要素的改进有着极大的主观能动性,而西安市的现状是农村人口的平均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对于保护当地农业资源的重要性认识有限,而对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这一观念更是知之甚少,更谈不上积极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这两个因素相结合就会造成农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对于下一步的农业循环经济的推广会产生极大的成本阻力。

三、西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研究

1、推广生态种植业生产方式

全面推广生态农业生产模式,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通过沼气发酵等途径,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利用,有效减少化肥、农药等使用量和使用强度,降低土壤重金属、水体富营养化等污染程度,改善种植业生态环境。鼓励开展有机农产品认证,建立绿色生产基地,全面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因地制宜鼓励引导农户之间联合,形成“生态种植业—生态饲料加工—生态养殖业—有机肥料—生态种植业”的循环产业链。

2、发展生态畜牧业

积极推行畜牧业科学养殖,饮污分离、雨污分流、污染物固液和干湿分离。发展农牧结合的规模化养殖,建设规模化养殖场,采用生物治理技术,通过建设有机肥加工中心,匹配相应农作物基地,使得畜禽粪尿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确保养殖废弃物能被农田吸收利用,基本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畜牧业生产体系。

3、延长农产品产业链

形成培育“种-养-加工”一体化循环型农业生产模式,发挥农产品加工连接一、二、三产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努力提高农产品综合加工利用能力。扶持“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循环型生产模式的农业深加工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建设高标准的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和绿色食品生产企业,促进畜产品、水产品、农产品加工企业横向联合。促进加工废弃物集中利用,在农产品加工废弃物较为集中的区域,建设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的企业,专业从事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的综(下转第75页)(上接第72页)合利用,延伸产业链,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由资源消耗型向高效利用型转变,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4、建立县域绿色生活社区

开展县域绿色生活社区建设,重点搞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资源化、无害化,实现肥料就地还田、秸秆集中利用。推广生活污水分散或集中处理,人畜粪便污水作为农用肥料或进入沼气池,实现集中利用和有效还田。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处理,有机垃圾、集中腐烂制肥、自然净化等方式实现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置,农村产生的无机垃圾和有害垃圾,应纳入城镇垃圾处理的总体规划。推广沼气应用技术,开发农村清洁能源,减少污染,提高有机废物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梁龙.对农业循环经济和农村循环经济的思考[J].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2008(04).

[2]姜法竹,杨纯波.农业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综述[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01).

[3]解振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J].求是,2003(13).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文10

关键词: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沅水流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和谐社会,保持国家与社会的长期稳定并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标志着我国农村、农业与农民的发展开始进入一个实质性的阶段。沅水流域位于湖南境内西部,这是少数民族比较集中,是湖南省贫困人口较多的地区。对沅水流域在湖南境内的农村实施可持续发展,将对流域内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流域农村发展的现状

1.区位条件优越,资源丰富

在湖南境内,流域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降雨量在1 400毫米左右,夏季平均气温在27℃左右,冬季在0℃以上,水资源十分丰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45×108平方米,水能资源蕴藏量为794万千瓦。流域内耕地面积约为646.24千公顷,盛产水稻、棉花、油菜等农作物。流域内山多平地少,地貌类型多样,植被覆盖率较高,使得山清水秀,像桃花源、花岩溪等地区的自然风光奇异。这里是少数民族集中聚居区,有土家族、苗族、回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许多民族至今仍保持着古朴独特的民俗风情,形成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2.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区域经济落后

由于流域地处湖南省的西部,多山地,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流域内农村基础建设薄弱,造成农业科技水平含量低,地区经济落后,根据2006年湖南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06年,怀化市的人均GDP为7 359元,湘西州为5 910元,均低于全省11 830元的平均水平。

3.自然灾害频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大

湖南境内沅水流域的各个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和地质环境的特殊性,以及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流域内各种自然灾害(如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等)频繁发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大。据桃源县国土资源局统计资料表明,1995—2003年期间,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1 826.93万元。

二、流域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探讨

面对流域内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我们需要理清发展思路,转变传统的观念,充分认识到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是基础,技术是保证,管理是关键,群众的积极性是动力。要以增强农民的生活水平为目标,确实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这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实施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1]。

1.依靠市场,建立工农结合的发展模式

沅水流域农业欠发达,贫困人口多,大部分地区以人力畜力为主,农药化肥使用多,农产品的商品率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应禁止使用高残留的农药,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大力开展农业生物防治工程,生产绿色产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良品种,提高产品的质量。充分利用区域内外出打工人员多的优势,吸引资金,因地制宜的发展园林花卉、果木、药材、烟叶、茶叶、反季节蔬菜、牲畜养殖等生产,促进农业与企业、科研机构相结合,逐步形成合理的种养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体系。加强对农业投入和技术改造,进行新产品的开发,积极开拓市场,搞活流通,发展山区特色农业,实行“山、水、田、林”的统一规划,“粮、林、果、牧、鱼、药”的综合开发,从而,使得“种、养、加”有机结合, 围绕农业来发展工业,大力发展涉农工业,形成以生产地方特色产品、绿色产品为主的工业体系,形成流域内区域化、特色化、规模化的工农业生产格局。

2.建立沿江绿色生态带

农民对自然的态度呈现极端的急功近利心态,为了获得某种眼前利益,发展一些以资源开发和初级加工为主的小乡镇企业,不仅设备简陋、工艺落后, 而且能源和物质消耗高,大量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周围环境中,造成农村环境破坏严重。基层干部即使对环境保护有一定认识,但为了眼前利益,往往只注重经济发展,轻视环境保护,在进行总体规划、统筹安排时,没有把环境问题考虑进去。在环境保护的管理与执法上有许多漏洞,致使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事例屡见不鲜。因此,应充分认识流域内生态环境的好坏关系到各地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长治久安,对环境的破坏不仅仅是污染的结果,更主要的是对资源的浪费。应充分发挥现有管理机制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立完善的环境综合治理办法,坚持谁开发,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措施,通过提高排污费和发放污染排放许可证,提高各部门治理污染的积极性。应充分利用山区水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农村小水电事业,缓解农村能源矛盾。加强对流域内的岗地、丘陵、中低山区的植被保护,进行退耕还林还牧,积极地发展经济林,科学的利用山区林业资源,大力推广应用沼气,减少对山林的破坏,形成沅水流域的绿色走廊带。

3.转变乡土观念,建立新型农村发展模式

农民有着天然的守土倾向,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多,在农忙季节之后,出现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在各种陈旧的、落后的观念影响下,导致农民进入市场太难,造成农村经济的落后。因此,应转变农民的乡土观念,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让他们在城市和发达地区从事劳务工作,接触外面的新事物,而劳务费用回流到农村,将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各地政府部门应加强送科技下乡和送文化下乡的力度,实施科技兴农的策略。大力进行农村居民点的建设,这有利于农村的管理,也有利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进行村庄整治规划时,要以生态思想为设计理念,将村庄规划与民居建设有机地结合,保护乡土的气息和环境,展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风貌。

4.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一个地区,人口增长过快,总人口就越多,需求就越多,因而,人均资源的拥有量就会减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就会越多,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就会越大。根据2006年湖南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湘西自治州的人口出生率为12.9‰,怀化市为12.90‰,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6.4‰和6.18‰,这都高出了湖南省的平均水平。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的开采力度加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这势必会影响到地区经济建设,导致贫困人口进一步增多。而为了摆脱贫困,这又必将导致对资源再一次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形成贫困恶性循环。因此,应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将人口增长率保持在经济与资源能够承受的水平之上,形成人口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

5.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农村的路、电、水等基础设施,主要靠农民投资建设,国家只给予适当的补助,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广大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城市,这就要求新农村建设要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着力点,优化农村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6.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基础,要特别注重抓好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结合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通过发扬基层民主,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真正将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农村,将建设成果体现在基层。

7.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胜利的有力保障。因此,针对流域内农民的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问题,应坚持以人为本,从建立和完善各项社会保障体系入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使之与流域经济发展相匹配,从而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结语

沅水流域在湖南省占有重要的地位,实施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流域的资源,将有利于流域内农村的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发展,因此,应加大对沅水流域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治力度,实施发展与环境相协调的措施,从而,实现全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湖南省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善浪,张国.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442-462.

罗国云,黄显荣.发展湘西生态经济初探[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74-77.

解志坚,杨海君.论湖南灾害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J].湖南林业科技,2005,(2):65-67.

刘永建,刘业祥,李红岩.湖南境内沅水流域水环境分析与思考[J].红河学院学报,2006,(2):61-63.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文11

作为北京沟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开创者,门头沟自2007年确定以108、109国道为走廊打造18条重点沟域起,某种程度上,门头沟的一举一动便成了北京山区经济转型发展的风向标。2008年,北京市更是将门头沟发展沟域经济的探索上升为全市山区发展新模式,并于北京市第二次山区工作会议正式提出。

从2007年到2013年,门头沟沟域经济运行到了第七个年头,种种迹象表明,沟域经济在上升为全市山区意志并出现短期的空前繁荣之后,全市沟域经济发展的热度正逐年衰减,到近两年全市山区已鲜有类似妙峰山玫瑰谷、千家店百里画廊、密云古北口等重点特色沟域的出现,沟域经济似乎已处于辉煌与衰退周期转换的十字路口。

于全市而言,现在是时候重新审视沟域经济开创者门头沟实践这一模式的有效性和可复制性,而要验证其有效性,必须从门头沟寻找到相关问题的答案:沟域经济对山区转型有何意义、能否对山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当前的沟域经济推行遭遇到了怎样的困局、如何破解?

转型之必然选择

门头沟区是首都西部发展带和长安街轴线的重要节点,辖域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历史文化悠久,有北京最长的河、最高的山、最古老的寺庙和保存最完整的古村古道,北京第一长河永定河流经境内100多公里,有京都第一寺之称的潭柘寺,天下第一坛的戒台寺,北京地区的56个古村落中有33个在门头沟区,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有3个即爨底下、灵水、琉璃渠村位于门头沟,北京市的9个中国传统村中门头沟区独占六席。门城新城距天安门仅25公里,阜石路、莲石路等多条城市快速路直通市中心,是北京交通最为便捷的新城之一。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把门头沟区确定为首都西部生态屏障和西部综合服务区。为落实区域生态涵养的功能定位,门头沟区主动关闭了区内绝大部分矿山企业,率先启动了关闭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及产业结构调整,山区沟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也自此开始。

2007年,经过综合考虑区域功能定位、自然条件、产业基础、发展前景等资源禀赋,门头沟区确定了以108、109国道为走廊,以全区18条重点沟域为载体,集生态治理、村镇建设、种植养殖业、休闲旅游业、观光农业发展为一体的山区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

门头沟将沟域经济发展确立为以山区自然和人文资源、特色农业为基础,坚持走农业与旅游业一体化发展的道路,形成集生产、生活、生态、休闲为一体的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发展重点地区。并明确以108、109国道为这一地区产业发展的主动脉,带动整个地区经济转型,将与国道相连的18条特色沟域作为沟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平台,呈放射状向周边辐射,带动沟域内环境、村庄、产业、文化协调发展。

其实,提出发展沟域经济的设想,与门头沟山区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无关系。门头沟区位于北京城区正西偏南,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优良革命传统的老区,全区总面积1448.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98.5%,平原占1.5%。历史上的门头沟区是传统矿区,改革开放以来,急于脱贫致富的山区群众开始对矿产资源进行无序开采,在快速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极大地破坏了地处北京上风上水的门头沟区生态环境。

和所有的北京山区一样,北京赋予门头沟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其首要任务便是保护首都大气和水源不受污染。从 2001年开始,门头沟陆续关闭了全部的煤矿和非煤矿山,煤炭等资源开采业全面退出。然而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多数镇村不仅工业收入减少、运输餐饮业萧条,的环境还限制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地区转型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

在农民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的巨大压力下,门头沟区开始反思,如何针对自身问题和外部困难,发挥山区优势,走出一条替代矿山的生态友好型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道路,为山区农民持续稳定的就业和增收找到一条出路。

在充分调研本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怀柔雁栖不夜谷、夜渤海等地区的先进经验,门头沟区编制了《门头沟区休闲观光农业走廊及沟域经济发展规划》,计划通过五到十年的时间,打造以108、109国道沿线为走廊,以山区18条重点沟域为单元的差异化发展区域,通过对沟域内部的环境、景观、村庄、产业进行统一规划,建成内容多样、形式不同、产业融合、特色鲜明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沟域产业带。

在具体的实践中,门头沟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围绕“一带、两线、四点、多组团”的空间布局,提出将山区打造成全域景区化百里画廊上美丽特色小镇的要求,致力于建设“多彩沟域”,在沟域构建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并先后建成妙峰山玫瑰谷、清水达摩沟域、雁翅镇田庄清溢香谷画廊三条市级重点沟域,以及斋堂、潭柘寺、军庄、王平等特色沟域。各沟域通过重大项目的带动,初步实现了山区快速发展,潭柘寺镇农民安置房全面开工,斋堂镇推进了14个旅游项目建设,军庄镇整体规划获批,王平镇生态养老园和韭园新型农村社区试点正式开工,门头沟的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已呈现出强大活力。

实际上,发展沟域经济已成为改善山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在沟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门头沟确立了生态立区的战略,注重生态涵养的基本功能,强化生态涵养和水源地保护的特殊职责以及循环农业的循环功能,严格遵循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同时,坚持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着力发展以旅游文化休闲产业为主导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保护山区生态类型和物种资源的多样性,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并且坚持规划先行、依法推进,统一规划建设,严格审批程序,合理配置资源,确保有序推进。

近几年,门头沟区利用京津风沙源一期工程,累计完成生态治理工程110万亩、小流域治理325平方公里,国家生态镇达到6个,市级生态村达到134个,并积极开展碳汇造林试点。

休闲观光走廊的规划建设既是生态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发展沟域经济的重要载体。在沟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门头沟区十分注重连接沟域的108、109国道沿线走廊的建设,通过走廊带沟域的建设思路,迅速有效提升了全区生态环境的水平。自2009年以来,门头沟区门城地区 “一湖十园五水联动”景观体系不断完善,定都阁、永定楼、园博园周边门头沟入口处景观、永定河龙泉湾等一批重点工程的实施,不仅丰富了门头沟观光休闲走廊及沟域经济发展带的内容,提升了品质,也有效改善了地区的生态环境。在2013年全市第二季度环境综合考评中门头沟区位居生态涵养区首位,空气质量在西南五区排名第一。

山区已现巨变

就现在我们看到的门头沟对沟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其实已经对北京市赋予沟域经济服务首都和致富农民的双重目标作出了不错的解答,沟域经济已经成为山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根本保证。

据了解,在发展沟域经济同时,门头沟通过重点工程带动、旅游产业发展,有效促进了山区农民的持续稳定增收,为处于转型阶段的山区农民就业增收提供了保证。比如,2010年关闭的煤矿地区清水达摩沟域,作为门头沟区最后一个煤矿关闭区域,通过及时有效的规划和重点建设,2011年和2012年期间,各级政府、社会资本累计投入资金3亿多元实施了生态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培育,拉动当地农民就业,不仅迅速有效地改善了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将产业转型对农民就业和增收带来的影响降到了最小,而且通过政府扶持引导,促使清水达摩沟域的西宝惠民型煤有限公司升级转型,使其结合自身优势,在关闭的矿山上建设型煤加工厂,为全区农民配送型煤,三年配送型煤6.8万吨,既解决了农民就业增收问题,也解决了全区污染物排放问题。

此外,妙峰山玫瑰谷、斋堂镇爨柏沟域等重点沟域通过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有效解决了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问题。在此带动之下,近几年,门头沟区旅游收入一直保持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一直处在全市前列,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 2012年门头沟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5715元,同比增长12%,年实现旅游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15%。低收入帮扶工作成效明显,2013年上半年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4443元,半数以上低收入户年内可实现脱贫。

沟域经济的发展对门头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还不止这些,在旅游产业辐射效应的带动下,各条沟域内的相关产业自发进行合理配置,村庄布局也相应进行了科学调整,农业与旅游业实现了有效的对接与融合,丰富的农副产品已变身为旅游文化消费品,有效地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山区农民逐步从单纯的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从事农产品深加工、旅游产品的开发制作和民俗旅游接待等工作,工资性收入大幅增加,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生活观念也更趋于城市化。

从某种程度上讲,沟域经济的发展有效带动了门头沟的产业转型和城市建设,促进地区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使门头沟彻底告别了以往以“黑、白、灰”资源型产业为代表的地区形象和破旧落后的面貌。

更重要的是,通过近七年的沟域经济发展实践,门头沟已将具有生态、生产、生活功能的都市型现代山区农业和休闲旅游业长期确立为产业调整的重要方向。

发展遭遇“两难”

门头沟沟域经济的发展是首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体现,而在实践了7年之后,门头沟自身也陷入了一些新问题的迷惘与困惑之中,需要重新打量并破解在深化沟域经济发展中的种种挑战,继续为全市山区的转型发展先行探路。

从表面看,当前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基础设施的匮乏。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区域,门头沟如同北京山区的一个缩影,由于区域经济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税源不稳固、棚户区改造任务十分艰巨,近年来的区财政资金、市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基础设施资金主要用于了棚户区改造,这使得山区发展沟域经济所能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十分有限,原本就处于落后的山区因基础设施匮乏的问题,更加制约了沟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实际上,北京广袤的山区大多为农村地区,其自身存在的产业空心化问题,也进一步加剧了各级政府将基础设施向山区倾斜布局的顾虑。由于近年来北京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山区产业转型普遍导致的农村地区产业支柱缺失,类似门头沟区的北京山区农村人口已经越来越少,与城里上班人群相比收入也逐年减少,只剩下生态环境的山区对于青年已经基本丧失了吸引力,导致在农村的年轻人愈发稀少,能够并且愿意参与沟域经济发展的农村人口更极为稀缺,直接使得山区农民投入经济建设的能力逐年降低。目前,据统计,门头沟区共有低收入村64个、低收入农户1.2万户,均分布于山区,其自身的就业能力和投入能力根本无法适应沟域经济的发展。

而在这些表象背后,其实影响农民投入及社会资本进入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农村改革进程的滞后。和京郊其他区县一样,农村集体经济独大、效率低下的问题一直困扰着门头沟区农村经济发展,近几年尽管中央及北京市支农资金明显增加,但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京郊农村改革的不彻底,许多农村集体资产特别是土地没有真正落实分包到户,加上政策透明度低,集体经济独大导致的效率低下等问题,在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更是愈发明显。

当前,山区大多数村的农民只能靠村里引进项目后的务工得到收入,而真正依靠土地获得的收益已难以维系生存。多数村在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里,从未能够通过发展集体经济给农户分红,这已经极大地影响了村民参与沟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这也使得山区在实际的项目引入中,出于山区农村条件较差的历史原因,对社会资本,特别是实业资本的吸引力相对较小。据分析,进入到山区的投资者95%的目的是租地,并以建设红酒庄园、大棚、旅游景区、养老设施的名义大量兴建房屋,之后便是卖房走人,导致沟域经济发展的项目变相成了房地产项目,这种追求短平快的投资方式在近几年的山区沟域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而引入这些投资山区经济虽能在短期有较大改观,但却难以帮助山区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可倘若不引入这些投资,则又会进一步加剧山区沟域基础设施匮乏、农民收入减少的死循环。

“死循环”何解?

在当前中国正致力打造经济升级版的背景下,门头沟的沟域经济也正闪现出一个改革再发展的“时间窗口”,这一次的沟域经济发展,显然已不可能再四处开花,而是强调集聚力量寻求某一点上的集中突破,切实体现其示范带动效应,这对于已经具有较好基础的门头沟而言,其实仍有较大机会继续引领全市山区经济快速转型。

若寻求某一点的突破,包括门头沟在内的北京山区必须整合现有支持建设发展的政策资源,加快提升重点沟域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水平,并按照政策集成、资金聚焦的原则,重点规划、建设一批具有一定成长价值的重点沟域,切实提升沟域关键节点的品质,加强主要道沿线走廊的产业培育和环境建设,积极开展沟域的整体招商引资,将一条沟域交由一家投资商进行整体打造。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文12

关键词:乡村旅游;区域经济;开发

一、乡村旅游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一)促进农村居民多元化经营,增加农民及财政收入。乡村旅游依托的资源主要是当地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农业资源,而这些资源都与农村居民有着密切的联系。要进行乡村旅游活动,必然少不了旅游的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所以,由旅游“六要素”所带动的相关服务与产品也必然得到发展。农村居民可以将一般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经营性资产,为游客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服务与物质需求,同时也使农业资源、农业产品和农村劳动力得到增收,农民自身的收入增加的同时也相应促进了当地财政收入。

(二)乡村旅游能有效促进第一、二、三产业升级。今年中央一号首次提及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而乡村旅游无疑是最好的融合器,第一产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直接增加了农产品的需求量,催生了休闲农业的全面繁荣;第二产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可以带动旅游用品、旅游商品和房车等大型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第三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能拉动文化、信息、金融、商业、运输等服务业发展。

(三)乡村旅游能提高农村就业率。农村人口的就业一直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政治、经济问题。乡村旅游依托于乡村的生态环境、农产品供给及农村产业链结构上,可为区域提供多样化的就业岗位,解决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另外,向乡村旅游产业转移的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通常会比单一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获得的收入更多。因为农民在参与经营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也能够获利。

(四)乡村旅游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区域的经济发

展。乡村旅游的发展必然促进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房屋、道路、桥梁等,而这类基础设施一般具有公共性,它们的改善也意味着投资环境改善,投资环境得到改善后,农村区域内更易获得投资,投资又将吸引消费,再配合各种措施宣传,提高景点(区)知名度,如此乡村旅游可以创建一个良性循环的经济圈。

(五)乡村旅游促进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发展。乡村旅游中的文化资源指的是独特的乡村文化,包括地方性的历史文物古迹、特色村落、丰富的民俗活动,传统的手工艺术以及具有当地传统特色的文化产品等。文化资源属于乡村旅游中的特色资源,相对来说,文化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比较持久,文化产品的附加值较高。乡村文化资源被开发后,可以为外界打开一个了解当地民俗民风的窗口,借助这些文化资源,乡村区域的知名度得以提升,能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乡村旅游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消极作用

(一)扩大区域内居民的贫富差距。乡村旅游的发展会改变农村区域原有的经济结构,即原有的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将受到旅游业的冲击。由于旅游业对从业者有一定的素质要求,基于区域内居民素质和能力不同,使得区域内居民旅游业获得的收入差异很大,这势必扩大他们之间的收入差距,甚至引发的较大的贫富分化,这将引起部分居民对乡村旅游的不满,使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受到影响,进一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增加区域经济的风险。乡村旅游的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如果区域内居民解决不了,将会交给外来投资者来经营。外来投资者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回收投资,获得利润,大肆修建别墅、餐馆、旅舍等设施,许多农村用地被占用和毁坏,这可能会造成传统产业的消失,使那些依赖于传统产业的农村居民面临失业的危机。

(三)社会成本上升。乡村旅游者相对乡村居民而言,消费水平较高,他们在乡村的消费会占用相应的资源,从而导致供给的减少,这样会使得当地消费品和服务价格上涨,从而使得区域内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另一方面,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通常只有一部分居民能从旅游开发中获得实惠,而大多数人都会感到发展旅游带来的社会成本上升,社会成本的上升又会导致在区域内的其他投资需要更大的支出,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乡村旅游开发的原则

(一)政府引导、扶持原则。政府部门应引导乡村区域居民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对于不具备旅游潜质区域内居民的开发热情,政府部门需要进行积极的协调,以避免他们不理智行为所带来的损害;而对于具备乡村旅游开发条件的区域,则要积极鼓励当地居民进行有效开发,并参与到旅游经营活动中去。

政府还应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扶持。主要包括四点:第一,由政府出资对乡村区域内居民进行培训,使他们获得相应的知识与技术,增强其经营乡村旅游的能力;第二,对无力投资旅游设施建设的居民,政府部门需要对其提供信贷支持,相对来说,低息或贴息小额项目抵押贷款是比较合适的;第三,对刚起步阶段的乡村旅游经营者,政府应考虑税费方面的优惠;第四,通过各种渠道积极改善乡村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包括:水、电、道路、桥梁等,为旅游开发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区域内居民广泛参与的原则。区域内居民广泛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开发中,不仅可为当地带来更多经济效益,还有利于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也起着积极的作用。参与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直接参指直接为游客提供服务,如接待服务服务、餐饮服务等;间接参与指参与与和旅游有关联的产业活动,如养殖业、食品加工、纪念品生产等。

(三)利益分配公平原则。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只有一部分乡村居民参与其中,而没有参与的居民也要承担社会成本的上升及旅客的打扰,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发展乡村旅游应该使当地乡村区域居民普遍受益,尤其是区域中的贫困人口获益,才能体现公平,才能激励当地居民自觉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所以,公平分配旅游收益不仅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乡村旅游健康发展所必须的条件。

(四)乡村性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乡村旅游开发的乡村性原则要求乡村旅游地的旅游产品保持和体现乡村性特色,住宿产品和餐饮产品都要求具有当地乡村风味,其他旅游产品要求有广泛的参与性,使游客能够深入到乡村居民之中,体验真实的乡村生活。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在乡村旅游的开发经营过程中,要确保旅游资源能够不受损害或受到尽可能少的损害,以使旅游资源能够永续利用。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和依托,只有确保旅游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才能实现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结语:乡村旅游作为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最有效手段已毋庸置疑,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乡村旅游对经济的反作用影响,只有坚持正确的开发原则,乡村旅游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作用才能越积极、越健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