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

时间:2023-06-25 16:27:07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范文1

关键词:全域旅游;秦巴山脉河南片区;区域空间均衡模型;主体功能区

一、引言

新常态下,国民旅游需求的增长与国家发展的需求相吻合,旅游业的战略地位日渐凸显,旅游发展战略价值的到广泛认可和关注。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从根本上改善旅游发展环境,激发旅游发展动力,推进“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秦巴山脉地区历来是自然灾害频发,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脆弱,贫困人口集中地区,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中涉及省份最多的片区,在五大发展理念的引导下,该区域将成为影响中国整体发展的重大功能区域。而秦巴山脉所覆盖区域的西宁、西安、郑州、重庆等城市又是“一带一路”规划所提及的重要节点城市。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与全域旅游强劲势头下秦巴山脉地区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秦巴山脉河南片区能否把握该机遇为中原崛起贡献力量,将取决于正确的战略选择和发展战略的制定。

二、秦巴山脉河南片区概况

秦巴山脉地处我国地理中心区域,共覆盖了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的20多个区市地区,该区生态价值突出,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被确定为生态功能区保育区。而河南片区是秦巴山脉生态功能区的重要组成成分,涵盖河南洛阳市、平顶山市、三门峡市和南阳市四个省辖市属的17个县(区、市),包括:洛阳的栾川县、嵩县、汝阳县、宜阳县、洛宁县,平顶山的鲁山县、叶县,三门峡的陕州区、卢氏县、灵宝县,南阳的卧龙、南召县、镇平县、方城县、内乡县、淅川县和西峡县等。

从社会概况来看:秦巴山脉河南片区所覆盖的4个直辖市属17个县(区、市)总人口为1100万,占秦巴山脉地区总人口的19%,占河南总人口的11%。该区域面积近40000km2,占河南省总面积的24%。秦巴山脉河南片区是典型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人口89万、贫困村1270个,占河南省贫困人口的16%。该区域城镇化率较低,秦巴山脉河南片区4个省辖市内的城镇化率均低于河南省约10个百分点,低于全国约20个百分点。秦巴山脉河南片区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人口基数大,贫困人口多,脱贫任务艰巨。

从经济概况来看:首先就产业结构而言,秦巴山脉河南片区17个县(区、市)的三次产业已经初步完善,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68.58亿元、1512.65亿元、1014.32亿元,分别占全省增加值的11.3%、8.5%、8.0%。就秦巴山脉河南片区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情况而言,以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最高,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三次产业比重不尽合理,经济发展以第二产业拉动为主。17个县的GDP超过全国的仅有4个,其中以灵宝市为最高,超过全省的有6个,即该片区70%以上的县(区、市)人均生产总值都低于全省平均值。2015年各县(区、市)三次产业增加值及GDP如表所示。

从生态环境状况来看:秦巴山脉河南片区“强生态环境”特征突出,该区域以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地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生态环境良好。区域内森林覆盖率高,达到51%,占整个秦巴山脉地区的10%,区域内有部级森林公园10个,部级自然保护区6个,国家地质公园3个。

从旅游发展状况来看:秦巴山脉河南片区不仅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资源品味极高,以历史文化价值尤为突出,有遗址遗迹类资源543处(如南阳西峡恐龙遗迹园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3处(医圣张仲景祭祀等)。该区域文化底蕴深厚,融汇了以郑州为代表的中原黄河文化,以武汉为代表的荆楚文化,以西安市为代表的西北秦文化以及以商洛、汉中、安康为代表的巴蜀文化,四大文化在此处融汇贯通、交相辉映。

秦巴山脉河南片区旅游资源种类齐全、数量众多,17个县(区、市)共7230个单体资源,涵盖了8个主类,其中部分旅游资源级别较高(世界文化遗产1处、世界地质公园1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1处、省级88处),以平顶山鲁山县旅游资源数量最为众多,且以自然旅游资源居多,单体种类中以地文资源尤多。

三、基于区域发展空间均衡模型的秦巴山脉河南片区主体功能区定位

区域发展空间均衡模型是指,由经济发展状态(Di1)、社会发展状态(Di2)和生态发展状态(Di3)构成的综合发展状态的人均水平值(Di)在标识区域(Ri)内大体趋于相等。即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区域可能由于社会或生态环境良好,而并不比经济发展水平高但社会和生态环境不佳的区域综合发展状态的人均水平值低。

实现区域空间均衡发展的必备条件是:区域内各影响因素能够最大限度地在空间内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根据这一模型形成的不同主题功能区可以实现各主体功能区的经济、社会、人口、生态环境各要素的适时转换,从而实现区域各空间综合发展状态的均衡和谐。

设区域Ri和区域Rj的人口总量为Pi和Pj,则区域发展空间均衡模型就是:

其中,Di、Dj、Pi、Pj分别表示区域i和区域j综合发展状态的人均水平值和当地人口总量;m=1,2,3...;Di1和Dj1是经济发展效益;Di2或Dj2是社会发展效益;Di3或Dj3是生态环境效益,该模型追求区域i和区域j的综合发展水平相当。

全域旅游的理念是,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而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依据也是在打破现有行政区划的情况下,旨在促进区域分工,实现优势互补,缓解资源环境矛盾,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全域旅游”所追求的,不再停留在旅游人次的增长上,而是旅游质量的提升,追求的是旅游对人们生活品质提升的意义,追求的是旅游在人们新财富革命中的价值。因此,在此基础上对区域空间均衡模型进行改良,加入旅游要素,以期在全域旅游的视角下,打破各县区间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小而全”的发展所带来的恶性竞争和无序开发,为秦巴山脉河南片区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得到新的区域空间均衡模型,即:

四、基于区域空间均衡模型的战略制定

区域空间均衡模型的提出是为了能够通过区域间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合理分配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目标,与全域旅游“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全社会、全部门、全游客”的“八全”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在全域旅游理念引领下,划分不同主体功能区,依据区域空间均衡模型,结合秦巴山脉河南片区的实际地理区位,实现该区域的均衡可持续发展。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域。

秦巴山脉河南片区的17个县(区、市)的平均综合发展状态的人均水平值为0.035,低于该值的县(区、市)为洛宁县、宜阳县、嵩县、汝阳县、鲁山、叶县、卧龙区、镇平县、方城县、淅川县。从行政区划与地理区位上来看,该10个县全部位于秦巴山脉河南片区的东半部分。从各指标情况来看,这10个县(区、市)均属于人口较多,经济发展状态相对落后的区域。高于平均综合发展状态人均水平值的县(区、市)有7个,为栾川、陕州区、灵宝市、卢氏县、南召县、内乡及西峡县。

从主体功能区定位来看,洛宁县、宜阳县、汝阳县、卧龙区、镇平县、方城县、淅川县以及平顶山的鲁山、叶县属于重点开发区,应积极推进该区域的工业化进程,适度集中人口、产业,形成产业聚集态势;充分挖掘区内生态与旅游资源优势,深度挖掘资源特色与文化品位,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产品;践行全域旅游理念,该区域一直以来是重要的农业区域,应采取旅游+农业的模式,形成产业全域,加快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形成服务全域,创新旅游活动,形成天天有民俗、月月有节庆的时间全域;另外,该区域人口较多,应适当控制人口增长,加强教育体制建设,提高居民文化素质,培养知识型人才。

伏牛山主脉所经过的栾川,嵩县以及西峡、南召地区是拥有着最高的生态价值和旅游资源潜力的地区,该区域从生态涵养角度来看,是重要的生态调节地区,因此该区域的主体功能区定位为生态保护区(限制开发区)。该区域的发展战略是基于优越的生态条件及特色地域文化,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主,适度发展文化旅游及水经济产业,限制其他生产建设活动,保障该地区的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

灵宝、陕州区、卢氏县以及内乡县以应为优化开发区。该区域经济势能良好,环境承载力较高,经济基础好,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陇海铁路南缘(洛阳-三门峡-豫陕界段)。该区域的发展战略是充分发挥良好的经济和区位优势,摆脱以往单纯以第二产业拉动的路径依赖,实现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充分利用现代产业技术与现代网络技术融合发展模式(互联网+),以旅游+的思维融合一、二、三产业,优化该区域产业结构,抓住国家规划倾斜机遇,促进该区域健康持续发展。

五、结语

本文创新性的以全域旅游的视角改良了区域空间均衡模型,考虑到该区域旅游资源丰富,生态涵养作用突出,在原来的区域空间模型基础上加入了旅游因素,由于旅游业素来有“无烟产业”之称,旅游因素的加入使得秦巴山脉河南片区的发展战略能够更加符合绿色循环发展理念。通过对秦巴山脉河南片区17个县(区、市)社会、经济、生态、旅游发展状况的分别测算,得出各个区域的综合发展状态的人均水平值,辅以主体功能区划的方式抓住各区域的核心使命,结合各区域实际的地理区位属性,以生B保护、可持续发展为理念指引,将17个县(区、市)分别归类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生态保护区(限制开发区)等,从而制定符合各个区域实际情况的发展战略。

文章的局限之处在于在选取社会、经济、生态、旅游发展状况的指标时由于县(区、市)数据资料的不齐全,指标因子相对单一,若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数据资源,则可得出更具有科学性的结论。

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院关于呈报协同推进秦巴山区生态主体功能区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建议的报告[R].北京:中国工程院,2016.

[2]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院“秦巴山脉绿色循环发展战略研究”会议资料[Z].洛阳,2016.

[3]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工业与信息化政策资料汇编[Z].郑州: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2015.

[4]邓文英,邓玲.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研究――基于空间均衡模型[J].经济问题探索,2015,(10):68-72.

[5]常海鹏.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刍议[J].经济视野,2016,(8):252-253.

[6]厉新建,张凌云,崔莉.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创新――以北京为例[J].人文地理,2013,131(3):130-135.

[7]李振京,冯冰,郭冠男.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理论、实践综述[J].中国经贸导刊,2007,(7):18-20.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范文2

关键词:空间;区域经济;不均衡的地理环境;相对稳定性;国家制度;皖江城市带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4)03-0022-04

作为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代表之一,英国著名学者大卫・哈维(David・Harvey)从资本主义地理学的角度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理论,比如,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的“不平衡的地理发展理论”。哈维的空间区域经济思想立足于空间视角和地理学理论,研究在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的资本积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子化”过程以及资本的流动与国家政治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相互纠缠”的复杂关系。哈维的区域理论对安徽省建设皖江城市带经济区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 哈维的空间区域经济理论

哈维继承了古典区位理论(以冯・屠能、阿尔弗雷德・韦伯、廖什和艾萨德为代表),在《资本的限制》、《资本的空间》、《都市体验》等书中阐述了空间经济思想。即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总是伴随着位置的转换,形成一种互相交叉的空间运动形式;这些空间运动由于受到路程阻力的限制,经济活动会通过减少路程阻力来实现在空间的聚集;空间运动相互作用之下的交换过程会导致劳动在领土和空间的分离(比如城乡差异);这种分离过程(“即使不考虑资源禀赋和物理可能性”)也导致了资本

主义不均衡的地理发展;资本家受竞争的驱使努力在空间结构中需求竞争优势,推动利润的空间位置转移。对个别资本家来说,在一定情况下,区域优势和技术优势所发挥的作用具有相似性和可替代性。[1]78从货物和服务的时空转换过程,可以看出哈维的空间经济思想是围绕空间位置转移进程而开展的。

(一)区域经济存在于不均衡的地理环境

哈维认为,全球化趋势是当今世界必然的发展趋势,它推动了资本主义活动永无止境的地理扩张,资本主义活动永远表现出不均衡状态。与古典区位理论致力于探求确立“资本主义的地理学景观中确立空间平衡”不同,哈维则认为资本积累过程具有永恒扩张性和对实现平衡趋势的永恒破坏性。哈维质疑古典区位理论的“经济理性”假设(根据生产地的径向距离确定“货物的空间范围”,以此来定义市场价格)。哈维认为,该理论忽视了商业资本家对货物的空间流动性所发挥的作用。中世纪商人因为受本地束缚或者高昂的成本影响,变成行商,推动货物实现空间的流动,利用竞争优势和技术优势便可在资本主义的空间活动中实现永恒的不稳定状态。因此哈维认为,“资本主义生产、交

换、分配和消费的地理学景象永远不会处于平衡状态”。[1]79鉴于这种不平衡的状态,哈维更看重空间经济中的竞争,空间体系内的竞争是一种最初因位置的唯一性带来的排斥性而产生的垄断竞争,比如依附于土地私有制之上的垄断权力。“竞争的结果导致垄断或寡头独占”, 资本家通常通过资本大规模集中和保护技术优势两种方式构建和保护其垄断权力,一方面利用大规模的资本集中,运用规模经济和市场地位等手段谋求主导地位,另一方面设置专利权、许可法和知识产权保护等保护技术,因此在一定情况下,垄断权力会导致“资本主义地理学惰性和经济停滞”,会阻碍通过竞争获取利润推动空间发展的趋势。

(二)区域经济体表现为资本主义活动中的不稳定的稳定状态

资本主义活动的地理学景观充满矛盾和紧张,一方面表现为较强的变动性。“竞争和垄断、集中与分散、固定与变动、动力与惰性、以及各种不同范围的经济活动之间的紧张状态,无一例外都产生于资本的无限积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分子化过程中。而且这些紧张状态被牢牢的固定在资本主义体系普遍的扩张逻辑及资本的无限积累和永不休止的获取利润占据主导地位的逻辑之中。[1]83另一方面,这种矛盾和紧张也可能产生相对稳定的状态,即区域经济体。西德尔・波拉德认为区域性发展是英国经济发展的经济特征,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强调工业生产区域,佩鲁强调增长极,保罗・克鲁格曼强调“自组织”区域经济体。他们已经看到,区域组织是认识资本积累的结果和条件。哈维认为,区域经济体是资本主义活动地理学景观内部矛盾所反映的相对稳定的地理学结构,它“在一定时期内能够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实现了某种程度的结构性一致”[1]83,这种结构一致性主要是指经济体内部资本家与雇佣者之间的政治和宗教关系、人们的文化价值信仰、区域内部的治理体系和阶级联盟等方面的一致性。

(三)国家制度安排对区域经济发挥中枢作用

区域性经济作为“一种基本的权力的领土逻辑”,伴随着资本积累在时间和空间“分子化”过程不断发展。权力的领土逻辑(国家政治因素)和区域性是如何联系的?哈维认为,一方面,区域性发挥关键性作用必须要依靠自身在资本积累的时空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领土逻辑,“领土国家经常屈服于内部一些占主导地位的区域性利益或利益联盟”,而且这些区域的转移和扩展是“资本无限积累过程中的被动革命”。[1]87比如英国,美国区域迁移,中国的珠江三角洲和上海。另一方面,国家通过政策和行动来管理区域经济体的差异和推动力,把它作为获取权力渠道。比如,法国塞纳省省长奥斯曼在1853年重修巴黎市政街道时,通过监理管理机构和控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方向,进行资本积累方面的基本制度改革来改变区域性推动力。[2]当区域建设的分子化过程溢出了政治国家的边界时会产生什么后果?会形成超国家的行政机构,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或者南方共同市场。进一步形成地区间的规则来规制资本流动的分子化过程。当国家区域经济体的剩余资本在一个国家内部的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盈利性投资的时候,可能会导致地缘政治冲突,也可能借助金融机构破坏国家政权。当然这时政治国家必须付出很大努力来掌控分子化流动,以使其在国内外发挥作用,“必要时采取帝国主义行为”。[1]88

哈维的空间经济区域理论建立在全球趋势推动地理范围永无止境的时空变化观念下,在此过程中,“政治上领土重组过程中,空间关系的不断变化正是权力的领土逻辑和权力的资本逻辑相互作用的关键点”。[1]82区域经济体(产生于资本积累的分子化过程)内部和相互之间的区域间竞争和专业化成为资本主义运转的基本特征。这种空间区域经济理论更加强调全球范围的生产要素在时空范围的转移和扩展,包括货物和服务的运输与贸易,劳动要素的迁移,技术和组织方式的创新等。该理论也强调区域经济的相对稳定特征,认为相对稳定是资本主义充满矛盾的社会中的特殊状况,为了建立区域内的相对稳定,必须要塑造区域经济体内的结构一致性。当然国家制度安排(作为资本主义的“权力领土逻辑”)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关键的中介作用,前者既要顺从区域发展,又依赖区域经济来获取统治的合法性。

二 哈维的空间区域经济理论对

安徽皖江城市带发展的启示

近年来,国家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欲把该区域建设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皖江城市带”地处长江经济带上,是连接东西部的纽带,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哈维的空间区域经济理论能为安徽省做好连接长江沿岸东西部城市,实现产业转移带来哪些启示呢?

(一)优先发展金融服务业,促进资本的自由流动

在哈维看来,任何社会形态发展都必须要经历资本积累。为了实现资本积累,需要排除的首要障碍就是原始资本不足。为此,就要通过国家机构来建设相应的信贷体系,构建坚固的“国家-金融”节(所谓“国家-金融”节就是指国家和金融权力的融合点,是信贷体系的核心)。[3]安徽省可以积极利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契机,发挥地理接近中国最发达的经济区域的优势,积极借鉴上海金融领域改革创新的有益成果。积极建设金融服务设施,保证该区域的资金自由流动,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同时使这种决定作用控制在对经济发展周期性波动的认识基础之上。

(二)优化投资结构,调整产业结构

哈维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地理发展状况的正常表现,符合地区发展的规律。因而,不同的地区,投资环境以及产业结构模式也是不同的。投资结构,是指一定规模投资的各组成部分间的联系方式和构成比例,它可以通过国民经济中的部门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地区结构等表现出来。实现投资结构的合理化,就是要实现投资在部门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地区结构等方面的协调运行,以谋求社会供求结构的相互适应。[4]当前安徽产业结构偏重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较慢,产业结构处于较低层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5]因此,皖江城市带应该实施不均衡的发展战略,借助临近长江三角洲的区位溢出效应,努力成为安徽崛起的先行者。同时该区域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投资比重在国民产业结构投资中的占比。皖江城市带在巩固已有资源性产业的同时,必须构建以中高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以此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快速扩大就业,实现安徽省“强省富民”的目标,这是皖江城市带产业发展并带动安徽崛起的历史责任。

(三)加快交通和通讯建设,缩短时空差距

根据哈维的看法,从减少货物和服务贸易等要素的流通时间入手,能够有效实现空间集聚,推进资本利润自由流动。运输和通讯产业领域的创新在极大改变空间条件的同时,也会制造资本主义内部的不稳定状态。这也与马克思所认为的“用时间消灭空间”相吻合。马克思说过,“资本一方面要力求摧毁交往即交换的一切地方限制,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另一方面,它又力求用时间去消灭空间,就是说,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花费的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 ”。[6]从安徽皖江城市带的整体交通状况来看,由于受特殊的地理环境影响,长江沿岸的交通东中西部差距较大,安徽西部沿江城市,比如安庆,交通辐射面较窄。交通能力的限制,明显在时间上拉大了安徽西部沿江城市与中东部城市的差距。因此,皖江城市带地区应继续加强交通网络的建设和通讯设施建设,缩小沿江城市发展的时空差距。

(四)加强文化建设,实现区域经济结构的一致性

哈维认为,区域经济体的相对稳定状态的关键因素在于实现区域内部“结构的一致性”,即实现区域内部人们之间文化价值和的一致,以及人们对区域治理规则的认同度的统一。皖江文化作为安徽三大文化圈(淮河文化,新安文化,皖江文化)之一,是凝聚该区域人文精神,塑造地区形象的支柱性产业。“目前,皖江城市带 20 多个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势头强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趋势日益显现,已初步形成了新闻出版业、广电服务业、文化艺术服务业、娱乐业、文化旅游、文化产业创造等在内的比较齐全的文化产业体系”。[7]要想建设好皖江城市带,就必须着力发挥安徽沿江文化特色,以合肥和芜湖文化圈为核心,打造安徽沿江文化产业发展走廊,并发挥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效应,提升沿江文化的水准和品味。

此外,在国家政策方面和对外交往方面做好国家顶层规划,加强区域之间的协调。哈维认为,区域性是一种权力领土逻辑,又是资本积累的结果。国家如何处理顶层设计和基层管理的关系,对皖江城市带的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皖江城市带建设能够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实现中国沿江东西部产业的有序转移[8],这符合国家实现公平以及“共同富裕”的共同目标;另一方面,近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中国需要新的经济增长极,来稳定社会经济,保护政党统治的合法性。因此,国家应该积极研究皖江城市带的建设发展方案,从全球化背景下,为皖江城市带制定最佳的实施方案和提供正确的指导,做好顶层设计工作。同时为该地区的金融服务、交通通讯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做好协调工作,不仅协调好市际之间的关系,比如把巢湖部分地区划归合肥、芜湖等城市,而且要协调好省际、国际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改善区内投资环境,增强资本流动的向心力和吸引力,加速试验区内部与国际资本的流动速度,激活试验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这样才能更宏大、更长远、更合理地推动皖江城市带建设。

参考文献:

[1]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M].初立忠,沈晓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2]大卫・哈维.巴黎城记:现代性之都的诞生[M].黄煜文,译. 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0-115.

[3]大卫・哈维.资本之谜――人人需要知道的资本主义真相[M].陈静,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51.

[4]任碧云.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发展需求结构的调整和优化[J].理论与现代化,2010(6):39.

[5]倪虹,等.加快皖江城市带的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08(2):2.

[6]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3.

[7]疏任华. 皖江城市带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空间布局与发展模式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2012(9):4.

[8]程必定. 产业转移“区域粘性”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思路[J].华东经济管理,2010(4):24-27.

David Harvey’s Theory of Uneven Geographical Development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the Construction on Wanjiang City Belt

ZHANG Ji-long

(School of Marxism,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Beijing 100088, China)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范文3

关键词:区域经济;文化产业; 探究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利用,文化产业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并逐渐成为各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地方经济支柱性产业。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加强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竞争,已成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在这一大的时代趋势作用下,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社会转型期,加强区域经济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关联和良性互动,将会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多个领域和层次的发展。

1区域经济与文化产业的关联性

1.1区域经济决定着文化产业的发展

(1) 区域经济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对文化产业来说,其产生和发展的源动力不但来自于产业本身,还与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直接相关,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供应和人才支撑,无论是人才的质量还是人才的数量,都应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状态相适应。反过来,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模式也为文化产业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1]。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参与其中,这些人才将最终遍及到区域经济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领域。可见,区域经济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没有区域内的产业链条,文化产业就无从生发。

(2)区域经济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构成要素。文化产业的主体是教育产业,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通过办学质量、教学质量、学生的质量等反应出来。对教育产业来说,要想获得充分的发展和进步,充足的生源、有“实战”经验的教师以及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设施是必要的也是基本的要素,而这些要素的实现,需要区域经济的支持和提供。这是因为,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硬件的落实要依靠足够的资金做保障。只有具有一定的甚至是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才能保证教师的工资待遇,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只有获得了资金方面的支持,才能在教学计划实施的过程中,购置教育教学所需的设备与实验器材,提高学生实践课程的学习质量。

1.2区域经济发展依赖文化产业

(1)文化产业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潜在要素。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需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需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社会转型期,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正从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转移。与这一全新要求相适应,文化产业能够完成对人的职业技能与人文素质的同时培育,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相对立、人与自然之间的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将会被改变,取而代之的是相互协调统一、和谐相处的状态。

(2)文化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环节。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与工业化相互关系的历史进程中不难看出:文化产业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服务,教育要为区域内的企业培养掌握前沿技术、具有高素质的劳动者,为区域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培养适应“广义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因此,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与获得竞争能力的理想途径。而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工业化的进程正在进行之中,文化产业应该成为教育产业的“升级版”。因此,随着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和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必将给文化产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区域经济与文化产业之间的相互背离

2.1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

我国的文化产业并非具备真正意义上的“高等”的意味,这是因为,当前的文化产业只是在职业高中、技校、中专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化产业还难以进入高等教育的行列,只能算作高级教育而已。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经历过文化产业之后,并不存在后续的可以继续深造学习的机会,这一点与普通高等教育有了明显的区分。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速,社会生产的方式正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方向转化,社会对劳动者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因此,有必要发展更高层次的教育,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文化产品,改革落后的文化管理体制机制,推动文化产业创新,改变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企业参文化产业的意愿不足

在我国,文化产业在部分地区还处于“编外”的地位,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地方经济的主要参与者(企业),在对待文化产业的问题上,还是以普通高等院校为“正统”的文化基地,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种气氛――文化产业并未成为社会经济的必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参文化产业的意愿明显不足。而对文化产业来说,要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掌握一定技术的人才,缺少了企业的参与是极难实现的,文化产业的过程也将使不完整的。在世界范围内,成功的文化产业的开展都已经将企业的参与看做是教育中的必然环节。可是在我国当前情况下,文化产业的发展却在企业这一参与者问题上缺少必要的投入,受教育者不但在学习期间难以与企业“衔接”,即便是在实习期间,与企业之间的接触也是十分有限的。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企业不愿接收实习学生,有的只是让实习学生完成技术含量低的工作,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难以得到培养和锻炼。

2.3文化产业模式滞后

在我国,拿从事文化产业的主体――学校来说,其原始的资金投入和软、硬件的积累并不充分,加之地方财政和区域内的企业对文化产业的积极性并不高,文化产业模式相对滞后,致使对教师进行培训与再教育的机会也就相对较少,无论是授课方式和授课思维,都还按照传统的单一型的灌输式,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这对培养高素质的高等职业学生来说是极为不利的。能否通过有效的手段解决当前文化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这一教育模式存在的关键所在。

3实现区域经济与文化产业的良性互动,促进经济的均衡发展

3.1发展区域经济,为文化产业提供物质基础

从根本上讲,文化产业的出现和发展,都是在区域经济的基础上才最终形成的。因此,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文化产业的生成、培育、发展和转型升级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首先要发展区域经济,将区域经济的发展纳入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背景中去,使文化产业能够和区域经济之间形成良性发展的态势。与此同时,还应最大限度地改善区域内的社会经济环境,使区域经济在发展模式上能够向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区域经济雄厚的物力与财力的支持下,实现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3.2依据区域经济定位文化产业

要想获得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其首要任务便是“有的放矢”,在产业结构方面依据区域经济定位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中除了要依据本地区的产业结构状况设置外,还要有预见性地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的趋势进行预测,使其设置具有前瞻性,使人才的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变化趋势。但是,可以预见的是,区域产业结构是动态性的,无论快慢,任何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都在进行不断调整。这种并非固定不变的状态,要求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应该随着国民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演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区域产业的发展规律,促使新部门、新方向的产生,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3.3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合作

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探索,校企合作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战略发展模式,已经被纳入到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之中,这对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规范专业设置,促进人才的培养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适应,是十分有效的。其具体操作模式为:以社会人才市场与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对区域内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重点预测,形成依托企业进行联合办学的机制,与区域内的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多种途径改善文化产业的教师资源,形成“学有所教、教有所用”的良性教学模式。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是开放性的,只有面向社会,广泛吸收社会中的各种力量,才能使文化产业不至于成为象牙之塔,完成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3.4提高从业者的整体素质

对文化产业来说,要想实现区域经济与文化产业的良性互动,促进教育与经济的均衡发展,就必须要提高行业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精神激励增强从业人员工作的紧迫感和成就感,比如可以通过岗位培训、岗位轮换的方式提高素质;也可以针对具有不同特质、不同要求的人员进行岗位培训,丰富其理论知识,强化其实践经验和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其质量;对于在理论基础或者实战方面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互动研讨,促进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流;通过物质激励提高待遇,以此来吸引优秀的人才参与到文化产业的行列中来,通过加大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主体性和创造性。

4结束语

在我国当前情况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结构中的重要一环。发展文化产业,使之能够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良性的互动,与落实我国的“十二五”规划和教育发展纲要直接相关,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了终身教育理念。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着力文化创新,既是区域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升级的应有之义,也是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尤其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发展文化产业,不但能够优化人口的就业结构,还能深度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为根本的是最终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姜燕.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12-13.

[2]Gao Xin.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J].Land and Resourse in Adult Education,2001(2):7-8.

[3]李田贵,侯云霞. 高等职业教育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5):83-87.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范文4

【关键词】外贸;内部区域结构;结构优化;区域协调发展

外贸区域结构是指外贸活动所涉及的地区的空间分布与组合的状态,可分为外贸内部区域结构和外贸外部区域结构。外贸内部区域结构是指外贸行业(通常包括进出口公司和企业)在一个地域(通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存在、组合和发展的状态。对于国内区域结构的研究自然需要对区域进行划分和定义,依据经济发展水平与地理位置的结合度将全国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包括京、津、辽、冀、鲁、苏、沪、浙、闽、粤、桂、琼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部地区包括晋、蒙、吉、黑、皖、赣、豫、鄂、湘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西部地区包括渝、川、黔、云、藏、陕、甘、宁、青、新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本文选取的数据是2000年~2009年十年的中国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货物进出口总额数据。由于2000年~2009年货物贸易占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绝大部分比重,故本文并未将服务贸易列为分析的参考。外贸内部区域结构问题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以上区域划分存在不合理之处,选取的数据也不一定能够充分表明事实的情况和特点,故本文在这些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下将从区域结构状况和区域结构的影响两个方面来对我国外贸内部区域结构进行分析。

一、我国外贸内部区域结构现状

外贸内部区域结构是指外贸行业在一个地域范围内的存在、组合和发展的状态。本文研究的我国外贸内部区域结构指的是在我国大陆范围内经营进出口业务的公司和企业在区域分布、区域组合和发展的状态。

我国外贸的发达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而针对东部地区内部来说,外贸行业主要分布在环渤海湾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泛珠江三角洲地区。对于东部地区的外贸集中区域来说,每个子区域的情况也各不相同。环渤海外贸规模分布不平衡,内陆城市外贸水平弱势明显,沿海港口城市欠缺带动力,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总体横向发展相对迟缓,作为我国传统的原材料及重型制造业基地,环渤海内部各地多以能源原材料和重化工为支柱产业,外贸出口相对滞后。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民营企业日渐壮大,小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对国际市场变化反应敏捷,出口产品种类、层次的不断扩展带动商品结构逐渐优化,所辖城市在出口市场和产品分布上更具多样性,多元化优势显著。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珠三角是我国早期参与国际分工的重点地区,其顺应“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外贸战略和毗邻香港的地缘优势,使得当地产品供应、加工、装配能力迅猛发展,形成了以电子资讯产业为支柱的外向型经济,在承接了香港、台湾制造业的转移后,上下游产业链条衔接更加紧密,外贸出口导向特征明显。

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中更多的是具体的某一城市或某一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动了外贸的发展,我国的外贸百强市和边境贸易城市也都具有这一特点。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外贸发展两极分化突出。西部沿边地区在贸易兴边的政策导向下部分省市外贸总额实现跨越式增长,由边境小额贸易单一形式向多种贸易方式并行转变,资源型产品的长期主导地位向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倾斜,由初期的纯贸易行为发展到投资建厂,涉及范围包括石油、纺织、机电、建材、食品加工等众多领域。由于政府长期以来实行限制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企业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中部地区一些省市的冶金、化工、能源出口企业受其影响出口规模不断下滑;但是由于劳动力资源充裕,具有企业偏好的投资环境与低营运成本,劳动密集型的出口企业在中部地区持续快速增长。

外贸的区域集中化特点不仅表现为分布集中在东部地区,更是表现在三大区域内部都有较小规模的外贸行业集聚。随着产业分工的不断细化和大型经济城市的带动,三大地区一个个以中心城市为龙头的外贸行业集群正在形成和成熟,构成了这一时期我国外贸发展的支撑;而在区域内部,外贸在原料供给、生产、物流、销售这些环节的在地域上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的提高使得区域内部各成员的彼此联系更加紧密,进一步加强了集聚效应。

除了外贸区域集中化发展的趋势之外,外贸的发展在空间上也表现出了由东部地区向中部和西部地区扩散的趋势。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出口贸易在2005年前后,开始出现了明显的“西进和北上”趋势。具体的表现为东部地区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和加工制造业的外贸企业和公司开始依据自身情况将自己产品的工业生产或是再加工环节向其他两大地区,或是直接交由其他公司代工生产,自己在东部地区的本部则转向工业调控中心或是技术研发中心。中部地区劳动密集型出口增长迅速,西部地区边境贸易和加工出口型贸易齐头并进。但是这种扩散的趋势还远远不能抵消外贸的区域集中化趋势,因此集中化的趋势是外贸区域发展的主流趋势。

我国外贸内部区域结构问题是一个动态的问题,因此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和分析。2009年以前的三大区域的年外贸总额同比增长率都大于0,即三大区域的年外贸总额在持续增长。在2005年以后,东部地区大多位于其他两大地区下方,说明东部地区的外贸增速已经开始放缓,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则是基本呈现出了连续的高增长态势。2008年以后三大区域的外贸总额增长幅度开始回落,甚至在2009年以后出现同比负增长的情况,这是由于2008年经济危机对外贸的滞后影响开始显现出来。而2009年东部地区外贸总额的同比下降幅度要低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而同时期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外贸依存度要远低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受经济外来影响大,故东部地区的外贸行业自身素质、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要远高于其他地区。

商务部近期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1年春季)》认为,2010年中国外贸实现了恢复性快速增长,进出口已经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并再创历史新高,中国进出口贸易总体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结构进一步优化,平衡状况进一步改善,为“十一五”外贸发展规划目标的胜利完成画上圆满句号。在这样的整体趋势下,东部地区的外贸将会平稳增长,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外贸与东部地区相比则具有更大的增长潜力和发展后劲。

从外贸规模的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占据了外国对外贸易的主导地位,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力极其有限;外贸在区域范围内的集中化趋势使得我国的外贸区域结构更加趋于明晰;从各地区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上看,这种区域力量的对比的不平衡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很难发生改变。以上三点说明了我国外贸的内部区域结构是不合理的。

二、外贸内部区域结构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一)广泛分布的外贸公司和企业扩大了我国的进口和出口市场,有力的促进了我国进出口的不断增长,为实现我国由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市场经济的活力,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和提高就业率也有很大的贡献,行业竞争的不断扩大对于提高外贸行业自身素质也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广泛分布的外贸公司和企业使得我国外贸相同同行业、相同产品的竞争日益激烈,也存在着重复和过度建设的情况,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合理的竞争策略如价格竞争会对我国外贸行业造成损害。

(二)外贸公司和企业的区位选择大多基于对要素成本和发展环境的考量,外贸内部区域不平衡正是外贸公司和企业自主区位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有利于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实现资源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但是从整体上看,外贸内部区域的不平衡状况和这种不平衡状况的变化趋势不利于缩小我国逐渐扩大的地区发展差距。由于外贸分布的集中,原材料、劳动力、资本和人才等要素会流入外贸区位较好的地区,而其他地区的外贸发展相对趋于不利地位,外贸对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贡献会有很大不同,这会使不同地区的财政收入、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增大。

(三)在外贸区域的集中化趋势下,我国形成了外贸区域行业集群,在其自身经济、技术、人员素质、市场资源、环境政策等优势的带动下,区域外贸正不断由比较优势转为竞争优势,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物流业和相关配套产业的不断完善和成熟,产业分工进一步细化,我国外贸行业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也越来越强。这种极具外向型特征的区域经济也提高我国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规模,使得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经济受外来因素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不利于国民经济的高质量、高效益增长。一旦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出现了较为不利的因素,经济的就会产生较大幅度的波动,不利于金融与经济的稳定,也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

外贸内部区域空间表现出来的扩散特点,有助于把东部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带到中部、西部地区,有助于推动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中国逐渐扩大的地区收入差距。但也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在扩散的过程中相关的规划和监管措施的不到位,不可避免会占用中、西部地区的越来越少的土地资源,会加剧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恶化的趋势。

(四)在我国三大地区表现出来的增长率和增长趋势的差异,反映了我国外贸行业在三大地区的力量对比,由于我国经济的增长长期以来由外需拉动,东部地区外贸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即使增长的趋势在放缓,但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仍会对我国经济增长构成升力。虽然中、西部地区有很高的潜在增长能力,但是要发展为实实在在的增长能力,具有东部地区一样外贸实力和水平尚需时日,但不可否认的是,中、西部地区外贸的发展将会有力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

充分认识到我国外贸内部区域结构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影响,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优化。笔者将基于此进一步做出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贡生.改革以来我国区域经济板块的划分及其走势[J].湖南社会科学,2008(2).

[2]程启智,汪剑平.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表现形式、根源与分析框架[J].江西社会科学,2009(10).

[3]肖晓军.我国外贸空间分布变迁及其政策性影响因素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0(4).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范文5

关键词:化工园区;区域安全规划;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6-0214-03

一、概述

指标体系是描述和评价某种事物的可量度参数的集合,化工园区安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是描述和确定某一区域涉及化学品企业发展规划的内容、规模、范围,并体现安全防护的方向和重点的可度量参数的集合。化工园区安全水平的安全目标要以指标体系为依据,按规划期确定各单项指标的控制水平以及可控制的程度。

二、化工园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区域的化工园区安全规划和评价指标的内容比较复杂,首先要考虑的是区域企业安全生产状况与影响(A),以及区域规划状况(B)、环境、生态质量状况(C)、应急资源利用能力(D)和社会经济状况(E)等方面。

(一)区域企业安全生产状况与影响指标的选取

企业设计、投产之前的安全规划首先要考虑的当然是企业自身所固有的危险、有害因素对外界环境的影响。区域的安全生产状况首先要根据该区域的涉及安全的企业的生产状况来表征。企业的安全则主要与企业自身的危险有害因素相关。

固有危险是指物质生产过程的必要条件(客观的要求)所衍生出来的危险性。它一般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使用、加工、生产出危险的物料,二是可能采用具有危险性的工艺过程,三是可能采用危险的装置、单元操作。

1.物料危险性。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

2012),危险物质分析时要考虑:是否剧毒物质;是否易燃物质;是否可燃物质;是否不稳定、震敏性、或自燃性物质;是否形成蒸汽云;是否监控物质。以及危险物料可能导致的危险性:急性中毒;火灾;爆炸;化学性灼伤及腐蚀等。

2.生产过程危害性。企业的生产从厂址选择,总平面布置,厂房生产火灾危险性、耐火等级。厂址对周边最近环境敏感点(集中居住区、学校、医院、机关或事业单位、文化古迹、风景名胜区、二类饮用水保护区等)的危害程度都与安全十分相关。

3.企业安全防护、管理。企业所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对企业的安全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依据《安全生产法》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以及“生产经营单位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因此需要确定其相关的指标为:A10安全监控防护措施的完善程度;A11安全制度、管理的完善程度。

(二)区域规划状况指标的选取

工业区安全规划是公众安全和区域安全的独立规划,也是工业区规划的组成部分,它与工业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是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

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标准》(GB50137-2011),城市功能分区为将城市中各种物质要素,如住宅、工厂、公共设施、道路、绿地等按不同功能进行分区布置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以《中国城市灾害管理的现状分析》所提出的采用定量化的可接受风险基准作为安全功能区划分的依据。在结合国外个人风险可接受基准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中国城市规划的实际情况,确定城市不同类型功能区的最大可接受风险基准范围及其确定的依据(如下页表1所示)。

根据下页表1中的结果,按照城市不同类型功能区对风险要求的相似性,将城市安全功能区划分为四类:一类风险控制区、二类风险控制区、三类风险控制区、四类风险控制区,具体划分标准(如表2 所示)。

可接受风险水平是根据历史的统计数据推断出来的,作衡量系统风险的准则。而中国目前在这方面的资料比较匮乏,所以可以借鉴国外的规定阈值,并以此为基础来衡量国内的公共安全水平。

因此可以用风险控制区的划分来确定区域规划的相关指标即:B1规划区功能定位符合性。

规划区的人口密度可以表征人文社会对生态环境状态的对策响应即人文社会压力,因此确定指标:B2人口密度。

其次是规划区的交通状况可以影响规划区的发展以及公共安全的服务便捷程度,可以确定指标:B3区域交通。

(三)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指标的选取

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也是反应当前区域的规划情况。也即与区域的生态安全相关。生态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威胁与破坏的状态,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

根据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的一些相关资料,生态安全与化工园区的公共安全关系密切的指标可以选择为:C1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等级;C2生态安全等级(森林覆盖率);C3水土流失等级(水土流失率)。

(四)区域应急资源利用能力指标的选取

应急资源反应了公共安全及救援、救护可利用资源的完备情况。城市公共安全主要指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以及城市公共生产、生活的安全。也就是城市公民从事和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交往所必需的稳定的外部环境和秩序。它包括经济安全、环境安全、卫生安全、政治安全、社会安全和信息安全等。

化工园区的公共安全首先就是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场所的生命、财产安全。对生命起救援作用的公共机构有医疗卫生、消防公共设施;保护财产安全的公共机构有公安,此外还涉及到自然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如洪水、地震等。

因此对于应急资源方面需要确定的指标为:D1消防应急资源;D2公安应急资源;D3医疗应急资源;D4应急组织机构的配套完善状况。

(五)区域社会经济状况指标的选取

影响城市化学灾害的社会环境因素有人口分布和人口密集程度、城市规划与工业布局、居民防护意识和自救互救水平等。灾害源周围存在居民区和密集人口是使事故危害扩大的重要因素。对于老的工业城镇,可以将危险性较大的化学品生产与储存单位迁出城镇,或者动员居住在周围的居民搬迁。

不同城市遭受化学灾害打击的破坏程度各不相同;同一城市中不同的区域和部位,灾害易损度也各不相同,它是衡量承载体的重要指标。因而城市或区域的不同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与完善。其中社会经济与安全较相关的指标可以确定为:E1区域经济承载力(可以采用单位土地面积的万元产值,万元/hm2);E2区域人均GDP;E3公共服务设施投资比重;E4环保投资比重;E5科技投入比重。

(六)化工企业安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根据以上的综合分析,对化工园区进行安全水平评价可以选择的指标体系(见表3)。

三、小结

化工园区安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本文选取区域企业安全生产状况与影响、区域规划状况、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区域应急资源利用能力、区域社会经济状况指标五个方面共26个安全评价指标。

化工园区安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以城市、城镇区域范围内的与化工相关企业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作为一种探讨。其次对于该区域范围内为危险化学品企业的选址建设提供外部综合评价的一个指标体系,可以实际为区域重大安全决策、安全规划和现状安全水平状况改善提供参考依据和决策指导。

参考文献:

[1] 张明顺,钟杰青.层次分析法在城市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研究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研究,1995,(5):9.

[2] 曾珍香,顾培亮.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96-114.

[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生态环境考核标准选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社,1999:3-37.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范文6

关键词:区域产业;区域经济;分工-合作模式

引言

区域经济合作是生产社会化与地区分工协作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我国已经和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崛起等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已表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地区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贵州省推出“5个100工程”,即是100个产业园区、100个示范小城镇、100个城市综合体、100个旅游景区和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从而实现贵州经济的高效发展。区域间分工与合作,是区域经济效益提高的关键途径之一,使区域子系统和包含区域子系统的整个区域都获得利益。[1]本文将重点探究贵州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

一、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模式

1、市场交易关系的模式。市场交易关系的着眼点是交易双方将选择那种使交易费用最小的交易协调结构。包括完全市场关系、完全所有权关系、网络化关系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模式三类。

2、产业链上企业组织关系的模式。从产业链的角度,一般表现为链上组织关系,也就是说,在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将在不同区域安置不同专业化生产或操作的企业,所以,在供给最终产品过程中,就形成了方向为上下或者水平的链上企业组织关系。

3、产业主体的相关关系的模式。从技术、生产工艺和产品市场角度来看,在分工与合作的主体间,形成与技术、加工工艺、市场营销相关或非相关的模式。[4]

二、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影响因素

为了满足区域经济利益最大化,要考虑诸多因素在区域经济主体的决策中所发生的作用和影响,从而确定各种因素综合的作用所带来的预期区域经济效益。从区域的角度来看,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有:地域因素、经济因素、科技因素和人文社会因素等,形成了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影响因素体系,如下图2-1所示。

图2-1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影响因素体系

三、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评选方法

区域经济主体在进行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方案以及在模式的选择前,首先需要全面分析影响这个地区区域产业分工和合作相关的因素;其次在分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产业区位的优势,从而分析出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客观基础;然后,做出“区位―优势”的矩阵式,用以提供分析的思路和选择的路径,从而便于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方案的选择;最后,通过“区位―优势”矩阵所提出方案,进行选择和评价。具体流程如图3-1所示。

图3-1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模式评选过程

四、贵州省产业分工―合作模式评选

1、地区比较优势的差异分析。贵州省经济区产业分工―合作模式分析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区位优势、自然资源、技术、资金、人力、通讯、交通等方面。

(1)区位优势状况分析。贵州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三大省份组成部分之一。贵州省东邻湖南、南邻广西、西南临近云南、北面与四川、重庆接邻。

(2)自然资源状况分析。一是森林资源状况:仅是黔东南、遵义两个地区的面积就占约全省森林面积的48%。

二是水资源状况:贵州省水能蕴藏约1875万千瓦,可开发的水能资源约有1633万千瓦,水能资源在全国排前列,其开发具有较大优势。

三是矿产资源状况:贵州省已经被发现的矿产约110种,明确储量的矿产约74种,明确储量的矿床约1252处,其中,约28种矿产在全国排名前五。

2、地区基本条件的差异分析。地区基本条件的差异是因地区拥有不同的生产要素与基础设施条件所形成的。对地区进行分析的内容主要有:技术、资金、人力、交通和通信等。

(1)资金要素差异分析。全省地区生产总值8006.7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约1029.05亿、第二产业增加值约3243.70亿、第三产业增加值约3734.04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约7102.78 亿。其中,中央投资约492.8亿、地方投资约6609.98亿。“5个100工程”重点发展平台和贵安新区完成投资3800亿元。分产业看,投资第一产业约145.39亿,投资第二产业约1953.00亿,投资第三产业约5004.39亿。

(2)人力资源状况差异分析。全年各级各类学校2.88万所。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1048.64万人,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43.94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68.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7.4%。

(3)交通运输条件和邮电通信的差异分析。全年铁路营业里程2093.00公里,公路通车里程16.97万公里。全年铁路、公路、水运货物周转量1146.01亿吨公里,旅客周转量751.39亿人公里。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00.74亿元,其中,电信业务量278.10亿元,邮政业务量22.64亿元。

3、综合经济产业优势差异分析

(1)综合经济实力差异分析。一是农业: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677.60万亩,油料作物种植841.20万亩,烤烟种植382.35万亩,蔬菜种植1271.55万亩,中药材种植176.25万亩。全年粮食产量1029.99万吨。

二是工业、建筑业:全年整体工业增加值2686.52亿元。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724.16亿元,集体企业8.72亿元,股份制企业1354.78亿元,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44.65亿元。

(2)产业结构专门化程度的分析评价。2014年按照贵州省“5个100工程”推出的“100个产业园区成长工程”整体要求,纲领是生态文明式园区的建设,发展思路是聚集、特色、创新、融合、集约。贵州省目前在建的产业园区有111个,“100个产业园区成长工程”明确划分四个类别有:千亿园区、百亿园区、地方特色园区和民营经济园区。

4、各评价区分值计算与评价

以层次分析法为依据,首先要取到贵州各地区代表各因子指标的原始数值,然后需要依据各因子权重数来计算各指标的分值,同时进行分层评价分析。最后,对各评价区综合分值进行计算,方便评选贵州经济区产业分工―合作模式。

五、结论

本文对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内涵进行了明确界定,从而得出,以恰当和适宜的模式进行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其经济行为的实质在于进行资源配置并在地域空间上实现。经济主体本身直接影响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活动,而这些经济主体包括个人、企业或是政府。个人或政府与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成为选择和利用区域产业分工―合作及模式的作用机制。(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高洪深.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8 第1版,P176.

[2]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第1版,P1.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范文7

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必须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共识。近年来,宁波市高等职业教育因其直接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对区域经济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越来越为政府所重视,各高职院校办学思想也应体现经济发展规律,尤其在特色建设过程中,更要符合经济学的一些重要原理,其中区域经济理论对高职院校建设,最具借鉴价值。因此,深刻分析区域经济环境,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对于宁波市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区域经济的特点

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资源在区域内进行优化组合,可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经济的区域化,是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我国经济正逐步向区域化发展,现已初见端倪。对于沿海地区来说,经济区域化已经是最重要的发展现实[1]。区域经济理论也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济学基础。区域经济的特点如下:

1.区位性。由于某一区域在空间位置、自然资源、文化特征和政治组织方面存在相对独特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形成与之适应的产业结构、经济种类和生产方式,具有一定的区位特点。因此,区域经济特征主要表现在区位差异和区位优势上。

2.非均衡性。由于同一区域内的资源条件并不均匀,因此,区域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区域内统一市场背景下,分布的非均衡性,具体表现为城市和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区域经济的非均衡性,使得同一区域内城市和农村形成了不同的产业布局、经济结构以及文化特征。

3.竞争性。区域经济的区位性和非均衡性,使得整个区域的统一市场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中通过竞争配置有限的发展资源。在这种态势下,城市内外各种资源的交换十分频繁,各种经济体为了求得生存,不可能再保持自然发展的状态,全部投入到了竞争中去。人力资源的流动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表征之一。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区域特性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更多的投入,尤其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多元化更促使多渠道投入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可能,但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同样也可以制约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仅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也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及层次结构。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都必然会体现明显的区域特性。

1.高等职业教育的区位特性。首先,区域高职教育不论其包括的空间范围大小,都可以按产业、行业进行分解。这样,区域高职教育不仅反映了区域劳动力构成结构,也侧面反映了区域的产业及技术结构。其次,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划基本吻合,且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产力系统,地区之间具有独立性,区域高职教育是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规划培养人才的。因而,属于同一经济区域内的区域高职教育在目标、层次、类型、运行等方面也具独立性。最后,区域职业教育可根据区域经济的区位性特点,通过整体规划,建立目标明确、组织规范、分工科学、资源共享的教育体系。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应有所作为[2]。

2.区域高等职业教育的多元化特性。由于区域经济的非均衡性特征,区域高职教育在整体布局的同时,应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区域内不同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需要,多元化发展职业教育。各高职院校应遵循区域经济的非均衡性特点,把握自身的发展定位,在办学体制、专业建设、培养模式等方面,形成特色、避免重复建设,求得可持续发展。

3.区域高等职业教育的竞争特性。由于区域内办学资源的有限性,各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其生源大战、就业大战,就是最明显的表征。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只有充分利用区域经济的非均衡性,大力建设特色专业,加强特色建设,形成办学品牌,才能在市场化的办学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

三、宁波市区域经济环境的特点

宁波的区域经济发展迅猛,城市综合竞争力已跻身全国十强。从宏观经济状况来看,宁波市三大产业比为3:53:44,县域经济与城区经济之比为5:5,属于区域经济发展比较成熟的地区。总体说来,宁波市区域经济环境有如下特点:

1.产业结构变化

随着科技在生产过程中的大量应用,宁波市的产业结构不仅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而且表现为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更频繁地表现为第二、第三产业间的转移,产业结构的变化带来的是区域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

2.产业集群趋势

宁波的产业组织呈现集群发展的趋势。据对宁波市33个制造行业1999年――2004年产业集聚度指数的统计,其中20个行业的集聚度指数有所增长,13个行业的集聚度指数有所下降,除烟草制品业之外的15个行业呈现出集聚现象。目前宁波市重点产业主要集中在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纺织服装、机电模具、IT产业、旅游会展、文化服务、港口物流、经管经贸、金融保险等10大产业。与产业集群发展相匹配的是宁波企业的块状分布。根据2006年底的统计数据,全市有块状经济145块,年产值786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60%以上。单体规模超10亿元的有6块,超5亿元的有10多块,超1亿元的有90多块。全市块状经济从业人员40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6%[3]。块状经济的发展,对于推进区域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培育专业市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种块状分布,集聚发展的特点,使宁波全面形成了区域性规模企业群体、区域性生产基地、区域性规模品牌效应、区域性规模市场体系,产生立极强的区域竞争力。

3.体制多元混合

宁波区域经济是以混合经济作为主体,民营、集体、国有和外资互融模式的经济体制。至2002年底,国有、集体企业改制面已达到98.9%。宁波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始终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共生共融的开放的混合经济模式,始终坚持国家、集体、个私和外资四种经济成分“四轮驱动”、共同发展,使宁波的区域经济发展成显出活力。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目前,宁波个私、民营以及其他类型的经济实体近30万家,数量和产值均占全市的90%以上[4]。这种混合模式被称为“宁波模式”。

四、宁波市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策略

2000 年以来,宁波市高等职业教育开始超常规发展,办学规模逐年扩大,专业基本覆盖了农林牧渔类、交通运输类、生化与药品类、资源开发与测绘类、材料与能源类、土建类、制造类、电子信息类、环保气象与安全类、轻纺食品类、财经类、医药卫生类、旅游类、文化教育类、艺术设计传媒类与公安类等16个大类。因此,宁波市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适用性,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策略选择上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

1.根据宁波市区域产业发展的趋势,增强专业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适应性

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决定了人力资源的流动方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从生产部门转到非生产部门;从工业转到服务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到知识密集型产业。这种产业间社会劳动力的大幅度转移,对宁波市劳动力格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宁波市高职院校应及时适应区域经济产业格局的变化,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增强专业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适应性。

2.根据宁波区域产业集群的特征,系统规划高职院校簇群式专业发展

所谓簇群式的职业教育专业发展道路,就是根据区域经济和产业的特点,建设与集群经济相对应的具有一定聚集作用的专业群[5]。这样的专业群,以重点专业为核心,根据集群产业所集纳的整个产业链,贯穿相关专业,形成簇群式专业链,从而体现出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使专业能够以重点产业为核心,以点带块,以块联片,发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宁波市区域经济的一个鲜明特色是产业的集聚性强,产业的高集聚性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既要符合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要在总体的专业结构上形成具有鲜明的产业特色,打造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并具有区域经济特点的专业群。

3.根据宁波区域经济体制多元混合的特点,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

宁波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必须走校企合作之路,全面建立校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合作企业在专业申报、课程设置、专业师资培养、实习实训中的作用,鼓励学校兴办实业、产教结合,为实习实训创造条件。实施措施可以包括:高职院校成立有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在企业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专业设置,确定课程体系,制定教学计划,确保培养出合格的技术人才;在教学管理中,聘请企业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该专业的兼职教师,参与专业的管理和运行;在教学设备方面,企业要为学校提供专业实习基地和实验实习设备等。考虑到目前宁波区域经济体制多元混合的特点,与高职院校合作的企业应考虑到那些具有一定实力并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营企业,充分发挥区域内所有企业在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和密切高职院校和社会、企业的联系,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范文8

作者简介:郭浪(1988―),男,汉族,陕西宝鸡人,经济学硕士,单位:陕西省国防科技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方向:产业

>>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融合研究 造一流产业园区需创新体系建设 积极构建军民融合创新体系 产业园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性研究 基于产业园区的统计服务体系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模具产业集群园区创新体系研究 产业园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建立军民融合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是时代的需要 构建国防科技军民融合创新体系 国家产业创新体系与金融产业融合漫谈 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研究 产业集群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发展的对策研究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产业竞争情报系统构建与思考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初论 产业集群视角下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与旅游业融合式发展的思路探析 现代花卉产业园区规划研究 解码企业独栋与产业园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3-08-15.

[3]西安市科学技术局.西安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规划纲要[EB/OL]. .2013-08-15.[4]陈柳钦,杨冬梅.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EB/OL]. /jingji/0828012.htm.2013-09-08.

[5]景俊海.科技园区的西安模式[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01-01.

[6]聂华林,鲁地,李泉.现代区域经济学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1,25-108.

[7]刘啸.中日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比较[D].中国知网,2010.

注解

①“小范围区经济”来自聂华林《现代区域经济学通论》,指一个产业或产品在较小地理范围内大规模集中的“块状经济”。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范文9

关键词:旅游产业;宏观区位;空间统计分析;空间结构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李磊(1982-),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长春科技学院吉林特色旅游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讲师,研究方向:区域旅游经济、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王雅莉(1953-),女,辽宁大连人,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城市经济。

一、引言

2016年国家旅游局提出全域旅游作为新时期旅游发展战略。推进全域旅游一方面可以解决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区域差异性问题,另一方面促进旅游要素、功能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是一种积极有效的空间开发保护性模式。

区位理论的根本宗旨在于揭示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法则[1],研究内容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中心地理论)、市场区与网络理论、公共设施区位论,几乎涉及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2]。虽然它们所寻求的目标不同,但假设前提、研究方法、表达形式等却基本类似,即均质区和孤立国假设。而旅游产业的资源分布是异质性的,旅游个人偏好多样性又使得旅游者对各种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也因人而异,均质区的假设不符合旅游区位理论的研究。同时,传统区位理论研究假设的区域是与外界隔绝的“孤立国”,但旅游的过程是人们的空间移动的过程,是旅游流的集聚与外向扩散的交互式的空间移动[3]。因此,应用传统区位理论来阐述旅游产业缺乏解释力。

在我国从区位视角研究旅游产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规范式研究,包括以某地区或某旅游企业为案例的区位开发的可行性分析[4-6]、旅游企业的选址问题[7-9]、旅游流空间结构[10-13],但只是从现象入手的规范性分析,缺乏实证性检验并未形成理论突破和模型构建。第二个阶段是实证研究,表现为开始建立旅游区位的理论模型,如吴必虎(1999)[14]借助中心地理论的相关概念,首次提出了环城游憩带理论模型,主要研究环大都市游憩活动频发地带;王瑛和王铮(2000)[3]以把农业区位论和旅游产业结合,以云南为案例构建了杜能环型旅游区位模型;李华辰(2008)[15]利用边缘结构理论,对旅游景区的边缘旅游结构、功能等进行理论体系构建。于婷婷(2009)[16]以重庆为例对城市商业游憩区进行指标体系的研究。虽然环城区游憩带(ReBAM)理论、杜能环型旅游区位模型、景区边缘结构理论、城市商业游憩区等分析了旅游活动的空间规律,但在本质上没有脱离第一个特征,即是以城市或某一地区为例的对旅游部分空间现象的解释。

旅游产业宏观区位的提出基于两个方面,第一,从旅游产业的性质来看,首先,它是一个跨地区的产业,其空间结构体系表现为旅游者在物理空间上的移动,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空间现象和空间组织;其次,它是一个具有融合性的产业,与之相关联的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业、娱乐业、休闲农业、工业旅游等都和旅游产业相互交叉与渗透。第二,从宏观区位视角看,是利用凯恩斯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对传统区位理论进行了扩展,利用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将研究的重点由部门的区位选择转向区域综合分析,建立区位的总体空间模型[17]。因此,旅游产业宏观区位代表了经济空间场中所承载的各种生产关系的空间表征,它不是单个部门或产业的空间分布结构,而是综合多种生产关系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体,而这正符合旅游产业的跨地区和产业融合性特征[18]。

传统的区位理论在本文的研究中,可以理解为微观区位理论,以企业或个人为主体,主要追求经济利益或效用的最佳或福利最大化的区位选择;它很少研究区位、区域和空间三者的关系,结果常常会带来一些靠市场机制无法自动解决的区域问题,如区域差异,而这正是宏观区位理论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宏观区位理论引入均衡理论与方法,形成以社会团体(省市或国家)为主体的区位理论,追求整体效益最佳、点线面均衡布局以及区域差异的专业化协作和综合发展[19](见表1)。概括来说,微观区位表明企业或部门配置在一定的区域之内的原因,带有战术性质;而宏观区位反映一国乃至更大范围内生产力布局现状和发展趋势,属于战略性问题。

本文研究以旅游产业宏观区位为主线,采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生成旅游区位宏观化因子,在此基础上采用全局Moran’I、Moran散点图考察我国旅游产业宏观区位在空间相互作用即所形成的空间集聚程度和集聚形态,来探索旅游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以及格局的动态演变过程,解释旅游产业宏观区位与空间地理位置的异同,实现旅游产业宏观区位空间统计的判断,以达到有限的空间资源最佳利用目标,对宏观区位理论创新进行实证分析,更期能为我国旅游产业的差异化管理及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二、旅游产业宏观区位化指标构建及数据来源

科学合理的构建旅游产业宏观区位化指数,是研究宏观区位影响下的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的重要环节。即要考虑不同要素结合带来的溢出效果,又要考虑要素在空间上的互补效果,两者构成了宏观区位指数的存在基础。为此,在一级指标的选取时,本文通过与微观(传统)区位选择的对比,构建出旅游产业宏观区位因子:地区资源禀赋与吸引力、地区贸易量、地区交通条件、制度化因素。在二级指标的选取时,考虑到微观区位分析是追求效用最大化、利润极大等个人行为模型,与此相对应的旅游产业宏观区位分析不是直接分析每个人或每个企业的经济行为状态,而是把社会集团(省市或是国家)的经济行为结果作为分析的对象,追求区域发展的一般均衡,用来分析构成社会集团要素的数个部门间的经济投入、产出的关系,只有把这些关系从某种程度上作为一种持续的关系来掌握,才能看到其均衡[20]。所以,本文二级指标选取过程中经济投入用城市公园面积、星级饭店房间数、公路客运量、铁路客运量来衡量;产出量用国内和入境旅游总人数、国内旅游收入、旅游外汇收入来衡量;宏观区位中社会团体(省市或国家)的作用通过市场分配经济比重、对外开放程度、引进外资来衡量①(见图1)。

三、旅游产业宏观区位研究的测度方法

本研究融合主成分分析、箱形统计、全局Moran’s I、Moran散点图多种方法于一体,对中国旅游产业宏观区位的空间分区和内在规律进行全面分析。

(一)宏观区位化指数的测度方法

本文在宏观区位化指数的测度上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它主要用来处理多指标数据,原理是将复杂指标转化为若干个不相关的主成分因子,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原始数据处理。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不同数据之间的量纲影响。

(2)对标准化后的数据,采用最大方差法进行旋转计算出旋转后的载荷矩阵,选出贡献率大于80%的旋转后的特征值λ与特征向量Iij。

(3)求主成分贡献率: Pj=λj/∑ni=1λj。

(4)求各省份在主成分上的得分值:

Zij=Ij1×Yj1+Ij2×Yj2+…+Ijp×Yjp

(5)旅游产业区位宏观化综合得分:

Qi=∑nj=1Pj×Zij

其中P为主成分贡献率,Z为各省区的主因子得分值。

(二)经济空间分区的测度方法

假设观测点的样本观测值X为具有分布函数F(X)的样本,它们的观测值x1,x2,…,xn为随机变量X的n个独立的观测值。首先,求解四分位数,即(累积)概率分别为25%、50%和75%时的分位数(或点),这里将它们分别记为Q25、Q50、Q75,其中Q50也称为中位数,Q25也称为下四位数,Q75也称为上四位数;其次,计算异常值。异常值是指那些大于Q75+1.5d,或小于Q25-1.5d,其中,d=Q75-Q25。通过GeoDa空间分析软件,选取分界线为Hinge=1.5(表示按一般异常值标准确定异常值划定界限),即将Q25-1.5d或Q75+1.5d作为一般异常值的下(或上)分界线,生成箱形地图。

中位数计算公式如下:

(三)全局空间自相关

全局空间自相关用来反映空间邻近区域单元是否存在聚集特性。其计算公式如下:

I全局=n×∑ni=1∑nj≠iWij(xi-)(xi-)(∑ni=1∑nj=1Wij)×∑ni=1(xi-)2 (4)

其中,I代表全局Moran值,n代表地域单元的数量,xi、xj分别代表旅游宏观区位化在空间地域单元i和j的观测值, 表示旅游宏观区位化的平均值,Wij为空间连结权重矩阵,表示空间地域i和i的相互作用的力量,通常由空间邻接和距离来确定,本研究选择基于Rook的空间链接方式,即若区域i和j属于邻接关系,则Wij=1;反之,Wij=0,并规定区域i与其自身不属于邻居关系,即Wii=0。Moran’I的统计量指数在[-1,1]之间,通常利用对其标准化进行显著性检验[21]。

根据Moran’s I指数计算结果,还需要对其结果进行z检验:

(四)局部空间自相关

为了研究空间集聚的程度和相互作用形式,需要通过局部Moran’s I ,其计算公式如下:

I局部=zi∑ni≠jw*ijzj(6)

其中,zi为地区i的旅游宏观区位化指数的标准值;w*ij为对行进行标准化后得到的空间权重矩阵,即地区i与j之间的空间权重值。根据局部Moran’s I,将其绘制于一个卡迪尔坐标系统中,横坐标对应zi,纵坐标对应空间滞后变量∑ni≠jw*ijzj,四个象限分别对应于区域单语与其邻近单元之间的四种类型的局部空间联系形式:第一象限为高高集聚区域(HH),代表了高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同是高值的区域所包围的空间联系形式;第二象限为低高集聚区域(LH),代表了低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高观测值的区域所包围的空间联系形式;第三象限为低低集聚区域(LL),代表了低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低观测值的区域所包围的空间联系形式;第四象限为(HL),代表了搞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低观测值的区域所包围的空间联系形式。

四、结果分析

(一)旅游产业宏观区位布局的空间结构

宏观区位布局的空间结构分析在静态上体现为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状态,是从空间分布、空间组织角度考察、辨认区域发展状态和区域社会经济有机的罗盘;同时,在动态上可理解为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空间状态,可以解析为是历史发展的函数,是旅游经济水平逐步演变和提高的过程。为此本文以2000年和2014年各观测区域的旅游宏观区位化指数②,通过求解分位数和异常值,并利用GeoDa空间数据分析软件生成箱形地图(Box Map),研究我国旅游产业宏观区位的空间结构的变化。

根据公式(1)-(3),并从Box Map地图的生成结果(见图2),把地图上Q75的部分称为宏观区位影响力中高能效地区,>Upper outlier(异常值的上分界线)的部分称为宏观区位影响力高能效地区。在宏观区位的影响下,我国旅游产业区域结构的空间结构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1.旅游产业宏观区位布局的空间结构已经形成,从东部沿海到内陆形成了明显的空间结构极化区域-协调发展区域-滞后区域。首先,极化发展空间集聚于高等级的城市和轴线上,主要是我国的东部沿海和东南沿海地区,这两个地区一直是我国宏观区位影响力高等能效和中等能效地带,形成了空间集聚作用。从演化历程来看,2000年极化发展空间主要集聚在北京、上海和广东,呈现点状空间布局形态,2014年扩散到了东部及东南沿海地区的苏州、浙江、福建、广东,极化发展空间呈现线状空间布局形态,这表明旅游产业空间集聚的效果加强,扩散效应开始出现;其次,协调发展空间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山东、辽宁)、黄河中游地区(甘肃、内蒙古、宁夏、山西、陕西、河南)和长江中游地区(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江西),从2000年至2014年的空间结构图的变化中可以看到,中西部地区旅游宏观区位布局空间结构中低等能效区域开始减少,中等能效发展区面积扩大,协调发展空间呈现面状空间布局形态;最后,从滞后发展空间来看,2000年宏观区位影响力低等能效地区包括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和贵州地区,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北部地区。2014年地区发展地区数量减少,主要集中在新疆、青海、、云南和贵州等西南部地区。其中,甘肃地区由2000年的低等能效发展地区到2014年发展成为中等能效地区,内蒙古和陕西两省份也由2000年的低等能效发展地区发展到2014年的中等能效发展地区,属于中国旅游产业宏观区位的边缘地区。

2.旅游产业宏观区位结构等级-规模体系开始形成。2000年宏观区位影响高等能效地区呈现点状分布特征,以北京、上海、广东为主,核心区域对于地域产生的扩散效应较弱,对周边地区没有产生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区位势能较低,此时旅游产业宏观区位布局的等级规模体系还未形成,区域旅游产业以极化效应为主,极化点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规模效应尚未形成;到了2014年宏观区位影响高等能效地区呈现线状分布特征,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的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核心地域拥有较高的区位势能,在空间梯度力驱动下,区域旅游产业由集聚效应开始转变为扩散效应,各种经济活动和资源要素从核心区域流出,进入地域,引起区域结构的变动以及区域规模范围的扩大,此时旅游产业宏观区位布局的等级-规模体系初具雏形。

3.中西部地区仍然是单体发展模式,区域带动效应较弱,联动发展态势不强。从2000年至2014年,西部地区的四川旅游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中速和中高速状态,但是没有形成涓滴效应,对周边邻近省份青海、、云南、贵州、重庆没有产生辐射作用,区域联动发展的效应较弱,仍然处在单体发展模式,一方面由于四川尚未进入快速集聚的发展阶段,内部产业化结构和组织效能消较弱,没有形成对邻近区域的扩展;另一方面周围邻近省份旅游产业发展基础弱、起步晚,新疆、青海、等地处于我国西部地区,交通便利度较差,也是导致中西部仍处于单体发展式的原因之一。

(二)旅游产业宏观区位布局的空间统计分析

宏观区位布局的空间结构是对总体空间分布的初步判定,表明在一定的空间规律的作用下旅游产业集聚经济是否出现。通过全局和局部Moran指数可以对空间集聚进行判断,并解释其空间组织的模式及空间分布特征。本文运用空间分析软件ArcGIS和GeoDa分别计算旅游产业宏观区位布局的全局Moran’s I、辅以Moran散点图,研究旅游产业宏观布局的全局和局部空间上的集聚、异常及其相互作用[22]。

1.全局空间自相关。通过2000年与2014年旅游产业宏观区位化指数,利用上述公式(4)和(6),计算出2000年至2014年旅游产业宏观区位化指数的Moran’s I值及其标准化Z值和显著性水平值P(见表2),表2中的2000-2014年的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 值均为正,且P值通过了小于5%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在宏观区位影响下空间上旅游产业集聚经济开始出现。同时,Moran’s I值呈波动扩大态势,表明在宏观区位作用下的空间布局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具有明显的集聚趋势,即优质区域倾向于和其他优质区域邻近,低质区域同样在空间上与邻近低质区域集聚。从动态演进上看,Moran’s I值呈现波动式扩大态势,说明我国旅游产业空间上一直处于相对集聚的发展阶段。其中,2008年集聚经济影响力达到最高能效(Moran’s I值为0.4137),2009年以后集聚能效开始减弱,Moran’s I值有所降低,但仍然为显著。这表明中国旅游产业宏观区位的空间结构仍然以不平衡态势为主,随着时间推移不平衡的发展态势趋于弱化。

2.局部空间自相关。全局Moran’s I值只是对区域集聚现象进行整体的描述,不能衡量区域内空间结构的状态及分布,为进一步衡量每个区域与周边地区的旅游产业宏观区位的空间集聚和空间作用的相互模式,本文通过Moran散点图分析宏观区位空间结构(见图3)。由图3所示,从这2年的对比情况来看,位于第一象限(HH)和第三象限(LL)的省域2000年分别有8个和11个,2014年分别有7个和13个,占省域总数的61.29%和64.52%,一方面表明我国旅游产业宏观区位空间布局出现了HH和LL空间集聚特征,与上文中全局自相关的分析结果相符合;另一方说明我国旅游产业宏观区位的空间布局存在“两极化”空间,其中位于HH区的省域大部分在东部地区,位于LL区的省域在西部和东北部,且2000年和2014年LL区比HH区分别多出3个和6个,表明宏观区位影响下的低等能效发展区域形成的低低集聚分布空间在扩大。其中,选取2014年指标来做进一步深入分析,第一象限(HH)中,北部区域包括山东和河南,东部沿海和东南沿海区域为上海、苏州、浙江、安徽和福建旅游宏观区位引发的集聚水平较高,旅游生产要素在一定时间上不断地集中集聚,出现了规模报酬递增效应;第二象限(LH)中,天津、河北、江西、广西、湖南、海南旅游产业宏观区位引发的集聚水平不高,与周边邻近区域宏观区位化水平相比处于弱势地区,高能效区域的涓滴效应也不明显;第三象限(HH)中,包含新疆、、甘肃、吉林等13个省份,这些省份旅游宏观区位引发的集聚水平不高,虽然区域内的资源要素禀赋很高,但是没能形成有效地聚集,未能形成相应的经济功能区;第四象限(HL)中,包含北京、辽宁、四川、广东、湖北,这些地区的旅游宏观区位引发的集聚水平较高,但对周边的联动发展效应不明显,没有通过分工与专业化的再深化产生空间溢出效应。

五、结论与启示

传统区位理论注重经济主体行为的研究,很难跳出区位选择的路径依赖,往往导致研究结论并不能真实地解释具有融合性、空间性和配置性的旅游产业的空间结构问题。本文认为旅游产业宏观区位代表了一定的空间承载的各种空间关系的总和,是诸多生产关系空间总和的概念表征,符合旅游产业的跨地区和配置产业的特点。为此本文引入了宏观区位的概念,分析宏观区位与旅游产业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为了很好地刻画宏观区位与旅游空间结构的关系,本文构造了旅游产业宏观区位化指数,采用箱形统计和空间自相关统计分析的方法,使用我国31个省区2000-2014年面板数据,对中国旅游产业宏观区位布局的空间结构进行总体分析,并对空间集聚程度和集聚效率进行判定。研究结果表明:

(1)首先,空间结构基本雏形已经形成,即以东部沿海和东南沿海为主的极化区域;以环渤海地区、黄河中游地区、长江中游地区为主的协调发展区域;以西南和西北为主的滞后区域;其次,中国旅游产业宏观区位空间布局的等级-规模已具雏形,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开始出现。宏观区位影响力高能效地区由点状分布特征开始呈现线状分布特征,核心地域拥有较高的区位势能,在空间梯度力驱动下,区域旅游产业由集聚效应开始转变为扩散效应;最后,中西部地区仍然是单体发展模式,区域带动效应弱,联动发展态势不强;西部地区的四川旅游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中速和中高速状态,但是没有形成涓滴效应,对周边邻近省份青海、、云南、贵州、重庆没有产生辐射作用,区域联动发展的效应较弱。

(2)通过全局自相关的分析得出,我国在宏观区位的空间布局上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说明中国旅游产业一直处于相对集聚的发展状态,但是集聚区域是优质区域与优质区域集聚,低质区域与低质区域集聚。同时,利用局部自相关的分析结果对空间集聚程度进行了描述(HH集聚、LH集聚、LL集聚和HL集聚),表明同一自相关类型区的各省(市/区)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联互动,推动着中国旅游产业宏观区位空间结构的继续演变。

中国旅游产业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应以宏观区位理论为指导将旅游产业区域发展目标从利润最大化转化到了空间均衡发展,因此,政府应制定合理的区位政策,规定区位条件的利用方式和发展途径,具体包括功能区利用政策、沿海和内陆发展政策、城市和乡村发展政策,加大国家宏观调控力度。

注释:

① 市场分配经济比重=(各地GDP-各地财政支出)/GDP;对外开放程度=各地区出口额/GDP;引进外资=利用外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② 旅游产业宏观区位化指数使用SPSS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得出,其中,2000-2014年的相关数值的KMO值和Bartlett球形检验的近似卡方值都通过了检验,如需了解详细计算过程,可向作者索要。

参考文献:

[1] 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9.

[2] 高进田.区位的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5.

[3] 王瑛,王铮.旅游区位分析――以云南为例[J].地理研究,2000,55(3):346.

[4] 牛亚菲.论我国旅游资源开发的地域性[J].人文地理,1998(1):47-50.

[5] 马继刚,李飞,周彬学,等.旅游集散地:区位合理性与功能提升[J].经济地理,2014,34(2):174-179

[6] 陈永红.区位因素制约下的贵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崛起障碍及突破[J].贵州民族,2014,35(3):137-140.

[7] 保继刚.大型主题公园布局初步研究[J].地理研究,1994,13(3):83-89.

[8] 郑朝洪,陈文成.基于GIS的旅游度假区区位选址分析[J].测绘科学,2010,35(2):180-182.

[9] 卞显红.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旅游边缘区发展影响研究:基于旅游企业空间区位选择视角[J].科研管理,2015,36(6):60-67.

[10]乌铁红,张捷,李文杰,等.中国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演变及成因――基于入境旅游经济区位熵的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5):189-194.

[11]邓祖涛,尹贻梅.我国旅游资源、区位和入境旅游收入的空间错位分析[J].旅游科学,2009,23(3):6-10.

[12]翁钢民,陈琳娜.区域旅行服务、交通区位与旅游经济的空间错位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4,30(4):90-94.

[13]田广增.基于区位商理论的河南省京广/京珠沿线旅游带空间组织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3):54-56.

[14]Wu,B.Formation and Spatial Structure of ReBAM:A Case Study of Shanghai City[A].A presenta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Urban Tourism.Zhuhai[C].Zhuhai,Guangdong Province,China.July,1999.

[15]李华辰.边缘旅游区理论体系构建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8.

[16]于婷婷.城市RBD选址研究――以重庆主城区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7]sard,W.Location and Space Economy,MIT Press,Boston,1956.

[18]高进田.区位的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5.

[19]禚振坤.基于空间均衡理念的生产力布局研究――以无锡市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1):19-22.

[20]张文忠.经济区位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6.

[21]孙盼盼.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J].旅游科学,2014,28(2):35-48.

[22]薛华菊.基于ESDA-GIS中国入境旅游流质时空演进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J].资源科学,2014,36(9):1860-1869.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范文10

(东北财经大学 体育教研部,辽宁 大连 116025)

摘要:本文根据产业布局中应用广泛的点轴理论,结合辽宁省内现有的体育旅游资源分布现状和政策契机,创造性提出辽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双核、双轴、四区”的布局模式.

关键词 :体育旅游;产业布局;点轴理论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180-02

体育旅游作为当前理论界和实业界探讨的一个热点领域,近年来不断地拉动了地方经济与国民收入的增长,发展体育旅游已成为我国部分省区十二五规划的战略重点.目前对体育旅游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体育旅游的资源开发、营销模式和产业现状等方面,而对于推动和解决体育旅游的关键问题——产业规划、空间布局等深层内容的理论探讨较少,总体研究不足和深度不够的状况显然不利于体育旅游相关理论研究推进,亟需更加科学、深入、规范的研究.

1 点轴理论及其概述

点轴理论是经济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该理论是由中心地理论、空间集聚理论和增长极等理论演变而来,最早提出者是我国地理学家陆大道先生,其理论内涵是:地域空间结构的演化是由“点”到“轴”、再由“轴”到“面”的渐进式演化过程.“点轴”理论反映了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的客观规律,经国内多次产业布局和国土规划的实践论证,是目前最有效的产业布局和区域发展的空间结构模式.国内一些学者运用点轴理论进行旅游产业布局,如石培基,李国柱(2003)根据“点一轴”理论主要概念,在考察我国西北地区旅游资源及优势分布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气候特点人文特色,提出构建运用有序的旅游“点—轴”发展理论是实现西北地区旅游业要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汪德根和陆林等(2005)也基于点轴理论分析了点—轴—面相结合的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马勇和李玺等(2004)在此基础上提出“随着点轴空间结构的不断演化,旅游产业网将是一个更高级的形态”的观点.在体育旅游产业空间格局分布及发展程度状况上,辽宁省各主要地区尚存在发展较不均衡、布局相对分散等问题,鉴于此,“点轴”理论对于解决体育旅游产业规划布局问题十分具有借鉴意义.

2 辽宁体育旅游产业的布局现状分析

2.1 辽宁省体育旅游产业布局的优势条件

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来支撑,由于地区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体育旅游产业要从经济水平较发达,区位优势明显的“核心区域”开始发展,然后向“边缘地带”进行扩散.据辽宁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相关调查报告统计显示,辽宁省无论是体育产业还是旅游产业的主要集中区域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省会城市沈阳和港口城市大连,从产业布局的主要格局看,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不仅拥有沈阳、大连两个发展势头强劲的体育旅游产业“增长极”,其他地域也依据当地的特色资源(例如丰富的山水资源、特色的民族文化传统资源)形成区域性的体育旅游产业中心,这些地区的发展规模能够产生较强的产业集聚效应,不仅能够使得不同区域各具特色的体育旅游资源沿着“梯度差”和“压力差”向周围相关地带扩散,也能形成全省综合产业规模效应.

从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与发展速度上看,已形成“两个核心”与“十字状”格局,分别以沈阳、大连地域为核心的南北纵轴,和以锦州、盘锦、鞍山三城市为主的东西横轴的产业格局.通过以沈阳、大连等中心城市集团的多次覆盖与扩散,有力地推动辽宁体育旅游产业的整体快速、非均衡协调发展.

2.2 辽宁省体育旅游产业布局的发展困境

由于辽宁各个城市间在体育资源,经济发展程度,人口数量,交通设施等方面存在差异,辽宁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存在严重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统计数据显示沈阳和大连在省内体育旅游产业规模占比较高,全省约48%的体育旅游产业集中在这两座城市.而铁岭、朝阳、阜新等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的城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明显薄弱,发展步伐缓慢.而核心城市,也尚未发挥出增长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在核心区域和个节点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关联和互动.在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推广过程中,区域间统一协调的体育旅游产业规划机制尚未形成,有些区域各自为战或争相仿效,缺乏创新和特色产品.因此,为促进辽宁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加强规划,科学布局势在必行.

3 辽宁体育旅游产业优化布局的战略选择——“双核、两轴、四区”

产业规划布局应该秉承“资源互补、均衡发展”的理念,将区域内的各个城市有机的融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彼此没有联系的单体来进行规划.在体育旅游产业一体化的规划建设中,要结合产业分布理论,从省内各城市的区位优势资源出发,合理规划、科学布局.本文根据产业布局的点轴理论,结合辽宁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征,提出了辽宁体育旅游产业——“双核、两轴、四区”的产业布局模式.

3.1 “双核”——沈阳、大连两个核心增长极

就辽宁体育旅游产业的布局来看,以省会城市沈阳及滨海经济发达城市大连为中心的体育旅游产业布局在区域体育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典型的双核发展模式,“双核”模式的发展容易通过“轴线”向周围快速扩散,从而推动体育旅游产业在全省的发展.作为辽宁省的省会,沈阳是集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区域中心城市.沈阳不仅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内涵,也拥有发达的现代工业体系和快速发展的服务业部门,不断吸引东北地区优秀的人才和资源向沈阳集中.大连是位于辽东半岛南端的著名港口城市,也是我国的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在近年的发展中,大连行使着东北地区门户港口城市的功能,并逐渐成为东北亚的重要港口,成为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明星.沈阳、大连两地的经济总量占全省一半以上,而且,全省有一半左右的人口集中在这两个地区.因此,沈阳、大连符合增长极的相关条件.

3.2 两轴——沈大、京沈高速为依托的公路轴和以辽宁沿海旅游带为依托的滨海轴

有了增长极和发展节点,连接其中的轴线尤为关键.辽宁省内发达的交通条件有利于体育旅游产业的推广和扩散.在沈阳、大连之间有“沈大高速”、“哈达高铁”,这两条交通线路贯穿两地,“京沈高速”也将辽西地区与辽中地域有效沟通.同时,辽宁沿海高速也将大连与沿海地区(包括辽东在内)的其他城市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便利的交通网形成的轴线不仅有利于各地游客向沈阳、大连这两个增长极集中,更有利于体育旅游产业沿着交通轴线向周围地区扩散,进而带动全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例如闻名全国的钢都鞍山、煤炭石化之城抚顺、煤铁之城本溪、化纤之城辽阳、煤粮之城铁岭均分布在沈阳附近一百公里的半径的范围之内,并与沈阳拥有便利的交通联系,因此,这些地区自然形成了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经济圈、旅游区域和城市群落.处于增长极地位的沈阳对这些城市具有较强的吸纳力和辐射力.大连也是如此,其增长极的作用会不断向北部延伸,对大石桥、营口等地的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3.3 四区模式

在“双核”“两轴”的基础上,为了促进体育旅游产业更完善、全面、均衡的发展,本文又提出了“四区模式”.“四区模式”是一种全面、互补、均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四区模式”不仅能够使辽宁省内体育旅游产业均衡发展,更能利用不同区域内的特色和功能,形成一体化的,具有综合竞争力的产业集聚.目前,辽宁的体育旅游产业已形成不同区位、不同功能、不同特色产业集群.根据地理、文化及经济发展状况,辽宁体育旅游整体上可以划分为:依托当地丰富的山水资源形成的辽西休闲体育旅游产业区、利用当地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构成的辽中辽南健身体育旅游产业区、开发沿海水体资源构件滨海体育旅游产业区和拥有强大经济实力和体育场所的沈大体育赛事旅游产业区四大区域.

首先,这四大区域在功能上具有互补作用.爬山、踏青使游客领略辽宁大好风光,极具民族风情的特色体育传统活动让有课感受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时尚、刺激的海上风光和海上体育活动更是让人感受时代的发展、生活的丰富,充满激情的大型体育赛事,让游客沉浸在欢呼雀跃之中,其乐融融.山水体育旅游、民族特色体育旅游、海上体育旅游和大型赛事体育旅游属于体育旅游产业的不同产品.这四种产品都是根据各地区特殊的经济、社会文化开发而来,并且各具特色,能够给游客与众不同的体验,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其次,四大区域间又便利的交通,方便游客往来,实现体育旅游产品真正的互补.在这一结构中,要使这四个区域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互补,形成一体化、具有整体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布局,需要将这四个区域有效的链接起来.在“点—轴”理论为“四区模式”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即通过主要交通线路将四个区域有效连接起来,为旅游产业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便于游客、资源有效流通.辽北、辽中、辽南之间有“沈大高速”、“哈达高铁”贯穿,辽西与辽中地区也由“京沈高速”有效沟通,便利的海上交通更是将辽宁沿海地区联系起来,促进整个地区的交流.在这便利的交通轴线连接下,各地区的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将更加紧密,形成辽宁体育旅游产业网.

参考文献:

〔1〕吴必虎,严琳.中国体育旅游发展的战略与政策[J].体育科研,2007(5):1-4.

〔2〕陆大道,等.中国区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316-333.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范文11

一、山东省经济增长的现状

山东省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和人口大省,行政区划为17个地级市。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额、地方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跻身全国前列。进入21世纪以来,山东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宏观调控为契机,努力探索区域发展的新思路,经济发展更是迅速。2002年GDP总量突破10000亿元,2007年GDP总量仅次于广东,居全国第二位。进入新世纪以来,山东省经济发展的态势良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受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多重影响,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却呈现很明显的差异,东部沿海发展较快,西部内陆地区的发展则相对比较缓慢,区域差异明显。

二、指标选取和样本数据采集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是经济体在其发展道路中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分析区域经济差异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选取了σ指标对山东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进行分析。σ指标是侧重于不同时间断面上的静态分析,一般用人均GDP对数的离差变化测度区域经济之间的差异,若随着时间的推移,σ值变大,说明区域经济之间的差异变大,即发生了σ趋同;若σ值变小,则恰好相反。本文在进行对数运算时均取e为底。本文按1995年以来山东省政府的的划分方法,把山东省划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包括青岛,济南,威海,烟台,东营,日照,淄博,潍坊等半岛8个地市,其余9个地市为西部,搜集了全省及各地市2000~2008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其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针对现状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山东省经济平衡增长的建议及策略。

三、实证分析

上图是用σ指标对山东省2000~2008年17地级市间经济增长差异进行分析的结果。从中可以看出:从2000年~2008年,σ值的变化整体上为非线性的,出现过多次的趋同和趋异转化过程,总体趋势是趋同的,变化过程为:从2000年的0.604降到了2008年的0.587。其中,变化最大的是2004、2005、2006这三年,2004~2005年σ值从0.603下降到0.551,2005~2006年σ值又从0.551上升到0.609,在2005年时σ值达到最低,此时的经济增长差异最小。由于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同一地区同一时间段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变动趋势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有可能一致,也有可能相反,上面的分析结果显示:2000~2008年山东省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呈现“两起三落”的变化过程。

四、政策及建议

1.加大对西部内陆地区的投资。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西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现实状况,政府可以加大投资,加强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或通过提供贴息贷款、投资津贴以及税收优惠等方式吸引众多国内外企业,促进经济发展。

2.重视教育,提高人员素质,吸引高科技人才。一个地区的科技水平、人才质量直接关系到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教育具有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高科技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首先加大教育的投资力度,完善教育体制,有针对性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地方高等教育,组织大规模的职业培训,提高整个山东省的人员素质;其次通过大量的优惠措施及激励机制,如荣誉称号和津贴奖励等,吸引众多的高科技人才。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范文12

关键词:旅游产业 经济 拉动效应

一、旅游产业对经济的拉动效应研究

(一)影响因素

为了研究旅游产业对区域宏观经济拉动效应,需要对影响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旅游收入能够反映某地区旅游经济的实际状况,已经成为衡量区域经济活动和效果的重要指标。旅游地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度、旅游距离的长短以及旅游接待能力的大小等,会影响旅游区域的旅游收入。其中旅游距离长短以及接待能力能够直接的反映地区的旅游收入,旅游距离主要包括航空公里数、公路公里数以及铁路公里数,旅游区域的旅游接待能力包括旅游从业人数、旅行社、星级饭店等,同时地区的物价水平也会对旅游收入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指标选择

通过对影响旅游收入的因素进行分析,影响旅游收入的指标主要包括物价水平、旅游从业者数量、旅行社数量、星级酒店数量、旅游距离以及旅游人数。通过对旅游产业发展的经济内在动力关系进行分析,LSR--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主要受到WJZ--地区物价水平、CYS--旅游从业人数、SZS--旅游社数量、XJD--旅游接待能力、JLC旅游交通条件、LRS地区旅游规模等指标的影响。

(三)构建模型

道格拉斯与柯布于二十世纪提出了描述经济增长的模型,该种模型能够准确的反映各种生产要素对产出造成的影响,基于道格拉斯和柯布的生产函数原理,创建旅游产业经济增长模型,表示为:

LSR=A×LSRβ1×JLCβ2×XJDβ3×SZSβ4×CYCβ5×WJZβ6×eε (1)

因为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创建动态的区域旅游产业增长模型,表示为:

lnLSRt=α+β1lnLRSt+β1lnJLCt+β1lnXJDt+β1lnSZSt+β1lnCYCt+β1lnWJZt+γlnLSRt+ε (2)

公式中γ表示旅游产业增长的惯性效应;β表示不同要素对旅游产业增长产生的效应;α表示旅游产业增长的固定效应参数,因为不同要素的指标量纲存在差异,其效应数值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能够对各个要素的效应影响进行直接的比较,需要对所有的要素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对各要素的效应影响进行评价。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效应。通常是随着各影响因素的变化而逐渐发生变化的,通过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逐渐的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组成中旅游产业经济占据很大的比例,但并不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在进行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拉动效应研究时,应该对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效应进行研究,或者对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拉动的间接效应进行分析和研究。地区在某时间段的生产总值用GDPt表示,地区的旅游收入用LSRt表示,旅游收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用λt表示,公式表示为:

lnGDPt/lnLSRt=λt (3)

通过对影响旅游产业收入各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参数,研究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拉动的效应,同时还能够对各个要素对旅游产值的效应进行分析。

二、实证分析

文章以某地区为例,该地区各个要素对旅游产业的效应回归估计表现为:滞后一期地区对旅游收入的膨胀因子--lnLRS1=39.36;对数化旅游从业人员的膨胀有因子--lnSZS=3.28;对数化星级酒店数的膨胀因子--lnXJD=24.85;对数化地区旅游人数的膨胀隐私--lnLR=32.55,由于各指标具有一定的多重共线性,采用OLS估计模型参数将不能够消除共线性的影响,为了降低多重共线性参数对结果造成的影响,采用公式2模型对所有成分回归方程参数进行估计。由于影响旅游产业经济增长的六个指标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并且旅游产业经济增长和地区物价水平、旅游人数、旅行社数量、星级酒店数量、交通状况、旅游从业人数呈正相关,旅游产业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比,物价水平、旅游人数、旅行社数量、星级酒店数量、交通状况、旅游从业人数分别增长0.58、0.71、0.92、0.93、0.11、0.86、0.89个百分比,区域旅游总收入增加0.90个百分比。由此可见,旅游社数量、星级酒店数量对旅游产业经济收入增长的幅度最大,其次是旅游从业人数和旅游人次,交通状况和物价水平对旅游产业经济收入增长的比重较小,但是并不能够说明交通状况对区域旅游产业的影响也较小,主要是因为文章选取为交通总里程指标。众所周知,交通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总里程并不能够完全的体现交通对区域旅游产业经济增长的实际状况。

三、旅游产业发展方向与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注意事项

(一)做好旅游规划

通过对区域旅游资源以及已有的优势进行统筹规划,逐渐的形成品牌效应和特色旅游,避免出现盲目新建旅游活动的现象,例如,现阶段社会竞争压力较大,在进行旅游开发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打造休闲旅游胜地,避免出现规划主体不明确、主次不分的显现。

(二)创建商贸联动模式

在发展旅游产业时应该创建商贸联动的模式,根据地区的特色创建特色节事活动,还可以创建一批具有地区文化特色的休闲度假区,这样能够吸引更多的旅游消费群体。此外,当地政府应该充分的认识到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拉动的重要作用,采用展览、会以等多种方式不断的扩大旅游产业链。在修建商贸中新世,应该不断的几块旅游消费区、服务器等项目的建设,为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配套相应的服务,这样能够刺激旅游商贸发展,不断的扩大旅游消费市场,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三)重视人才的培养

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人才的支持,不断的培养和引进更多的旅游人才,能够充分的发挥旅游人才的作用,不断的拉动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因此,地区政府和旅游部门应该选派旅游人才到企业、高校中进修,不断的提高其专业能力和素质水平,为区域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添砖加瓦。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密切的关联,通过发展旅游经济已经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展旅游产业与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时应该注意做好旅游规划、创建商贸联动模式以及重视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