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校教育研究

高校教育研究

时间:2023-06-25 16:22:19

高校教育研究

高校教育研究范文1

高校法制教育的性质与目标研究

关于高校法制教育的性质。现阶段主要观点认为高校法制教育不是单纯的法律知识教育,而是全面的法律意识教育,属于德育范畴。2005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中,明确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列为四年制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必修课之一。但实践中对这个问题还有不同的看法,主要观点有:(1)高校法制教育有其独立性,不应从属于道德教育。[1]张晓敏认为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应当还高校非法学专业的法制教育之独立性地位。[2](2)法制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刘颖认为法制教育确定了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推动了公民教育的发展与实践,是公民教育行进过程中的重要环节。[3]关于高校法制教育的目标。主要观点有:(1)高校法制教育的目标主要是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4](2)高校法制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培养知法、守法、护法的大学生,这是我国高校法制教育进行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培养的前提和关键。[5](3)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质。[6](4)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终极价值目标应当是人的全面发展。[7](5)高校法制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并帮助其树立法律信仰。[8]还有论者认为高校法制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育大学生的法治信仰。[9]高校法制教育的体系与内容研究关于高校法制教育的体系构建研究。代表性观点有:韩世强认为当代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应当是兼容“意识”、“知识”和“行为”于一体的法律素质构建,其教育的真正发挥必须依赖一套健全完善的实现结合机制。[10]黄青燕认为应当建立法制教育的衔接机制,实现法制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相结合,课程教育与校园法制文化建设相结合,校园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11]高校法制教育内容,主要集中体现于“基础”课程之中。主要观点有:(1)高校法制教育内容要突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核心地位。黄文艺认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在高校法制教育中具有核心地位,应致力于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培养法律思维习惯,形成坚定的法律信仰,增强依法办事能力。[12](2)应当调整法制教育相关教学内容。沈蓉等认为增加有关经济法内容的教学应当是高校法制教育的客观要求,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新经济形势下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13](3)完善“基础”课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内容,构建实用型的法制教育内容体系。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内容应当能帮助大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和社会主义法制观念;还要能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法律问题。[14]

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和原因研究

在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和原因的探讨方面,许多学者都通过相关的问卷调查进行研究。1.高校法制教育的不足。颜素珍等对南京地区的高校大学生的法律素质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15]郭先根认为,目前高校法制教育缺乏领导组织机构和合理规划,法制教育课程尚未作为一门必修课正式列入教学大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仍然持续存在。[16]孙勉认为各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重视道德教育,而忽视法制教育,表现为重劝导轻约束、重自律轻他律、重扬善轻抑恶,其直接后果是“站得高、行得低,说得多、做得少,口气大、效果小”。[17]2.大学生法治信仰的缺失。一些研究者通过深入实地的调研,结合调研数据深刻剖析了当代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的困境及其根源。如谢山河、黄章华主持的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18]张雪芹对转型期大学生法治信仰的调查。[19]王美君以武汉市非法律专业大学生作为抽样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卷,分别从基本情况、法律认知、法律服从及运用、法律权利意识、法律心理以及法治教育对被调查者进行调查。并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大学生在法律意识上的共性特点进行了总结。[20]王西阁认为受传统法文化的影响,法律工具主义思想很难内化为主体对法的动力,传统“无讼”思想也导致了大学生思想意识中对法律的轻视。高校法制教育的不足,法制教育单一的途径和高校学生管理行政色彩过浓以及社会现实支持的欠缺都有碍大学生法治信仰的形成。[21]高校法制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研究高校法制教育的方法途径是学界研究最多的问题。具代表性的观点有:1.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观点在学界已形成共识。陈大文认为,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新理论为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22]余国政分析了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融合的客观基础,并从教育观念的变革、课程改革、教师素质结构的改善和思维方式的变革、“先德教”和“后法教”分层的教育等四方面来实现两者的融合进行了探讨。[23]2.不断创新高校法制教育的教学方法,深入研究比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等的开展。黄文艺认为除了法制教育中常用的案例教学法之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还可以采用比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24]王康康、徐延平认为,应当利用主流传媒对大学生进法制教育;充分利用大学课堂,发挥课堂教学在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大学校园环境,将无声的熏陶与有声的教育相结合;走出校园,开辟第二课堂。[25]3.开展比较研究,借鉴国外法制教育的经验。李俊杰比较研究了中美两国法制教育,认为在理论上可以借鉴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实践上值得借鉴的有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等经验。[26]车雷研究了英国的学校法制教育,认为其教学内容的选择侧重于与公民身份密切相关的法律,强调公民意识的养成;法制教育能够有效利用社会法律资源,为学生提供富有意义的实践教学机会,极富启示作用。[27]4.紧跟中国法治进程,及时调整更新教材内容。“05”方案之后“,基础”课教材经过几次修订,对法律基础部分的内容有所完善,使理论更加联系实际,贴近学生。陈大文认为,“基础”课教学应当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内部关系,正确认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不断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8]5.法制教育的方法途径应当体现人文精神。林国强认为,法治信仰的培育方式应当注重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29]蒲鸿志认为青少年法制教育面临人文精神缺失的困境,忽视青少年的主体地位,导致法制教育的功利化。法制教育方法的人文向度是一种创新,强调沟通、感悟、互动和体验。[30]6.重视法制教育网络化的研究和实践,主张利用网络这个新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弥补传统法制教育的缺陷。任莉莎在硕士论文中详细论述了增强我国高校网络法制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并提出从三个不同的层面着手探索增强实效性的具体途径。[31]7.优化校园法制环境,营造校园法治氛围,突出高校管理中的法治取向。黄蔡芹认为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言行能产生强烈的致导作用,优化学校法制环境能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起到潜态的影响作用,提出了校务公开制度、学代会制度等途径。[32]王西阁认为目前我国高校管理中存在人治色彩浓厚、行政化趋向严重的现象,对法制教育产生不良影响。高校管理必须秉承法律至上、权利本位、民主自由等法治精神,依法治校,实现高校管理的法治化。要健全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大学生权利救济制度等。[33]张庆旭则从诉讼法学的角度专门研究了高校学生处分申诉制度的修正与完善,为保障学生权利、实现校园法治提供了有益参考。[34]

高校法制教育的原则和规律研究

高校法制教育原则,是在实施法制教育过程中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准则。这方面的观点主要有:(1)法制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法制教育与纪律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的原则。[35](2)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应在教学中贯彻三项基本教学原则,即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融合的原则和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36]应坚持以教材体系为基础,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关联性与差距性相统一的原则;知识性与思想政治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37](3)法制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38]关于高校法制教育规律的研究,许多论者认为,高校法制教育必须遵循德育的基本规律。王国桢探讨了大学生法制观教育机制,包括三个方面,即中小学法制教育与大学法制教育的衔接机制;大学生法制观教育与社会法制宣传教育的互动机制;以及高校教育机制。[39]高校法制教育的功能和实效性研究关于高校法制教育的功能。很多学者认为高校法制教育具有明显的德育功能,包括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等功能。李璐娇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基础课”新课程法制教育功能主要有发挥理论、规范向实践的转化功能;扩大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40]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法制教育的实效性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陈大文认为如何提高课程整合背景下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是目前迫切需要化解的难题,需要教育者们深刻理解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基本要求,准确把握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重点内容,正确认识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关系。[41]简要评论近五年高校法制教育研究成就显著。高校法制教育理论研究日益为学界所重视,研究的内容更多更广泛,研究课题更加务实。每年都有一些研究生论文以法制教育为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多样化,突出实证研究。目前高校法制教育理论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呈多样化趋势,尤其重要的是近年来研究者更多地重视使用问卷、数量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很多研究者对高校法制教育现状、大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状况进行问卷调查或访谈调查,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一些有启发性的结论,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研究内容呈现专门化趋势,比较研究也得到一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跨学科研究的学者。开展高校法制教育研究工作的主要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研究的学者,但近年来也有一些其他专业背景的学者开始研究高校法制教育,并取得了一些成果。跨学科的研究对拓展高校法制教育研究的视野和理论深度非常有利。但理论研究深度和广度不够。囿于学科限制,大多数研究法制教育的学者都没有系统的法学理论的学习研究经验,导致研究视野狭窄,研究角度片面,跨学科领域的研究不足,理论深度不够,研究成果的实效性不强。

作者:张蓉工作单位:安徽工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高校教育研究范文2

一、职业能力的概念及意义

职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本领,是成功地进行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整合,包括特定职业能力、通用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1]从能力内容的角度,有学者将职业能力分成专业技能、沟通技能、个人属性、学习能力和人际技能五大类别,[2]具体见表1。这五大类别的职业能力可以归纳为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两大方面,专业技能是个体职业能力必备的基础素质,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人际技能、个人属性、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则归属于通用技能范畴,是个体向组织展示自身综合素质的人力资本储备。在现代社会,个体的职业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经历漫长的学习培养过程,具备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形成对职业的认识和理解,树立职业意识,形成职业价值观,才能把一个自然人培养成为一个可以胜任工作要求的职业人,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态度、行为和价值观的职业人,从学校走向社会,进入职场并获得终身职业发展。人的职业能力培养也是人类自我解放、自我完善、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形成社会现实生产力的主要途径,所以,人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是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

二、我国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一)主要问题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教育,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的办学理念,偏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强调通识教育,忽视专业教育;重视学术研究,轻视技能实践;师资队伍总体科学理论研究水平高于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学生理论知识很丰富,实践动手能力较差,专业技能特长不明显,尤其是20世纪末,高校扩招以后,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教学安排注重通识教育,强调宽口径、厚基础,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倡素质教育,但削弱了专业性、技能性,职业指向不明确,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强,导致社会招工难与毕业生就业难现象并存,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而我国的《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也就是说,我国高等教育的落脚点仍然是培养专业人才,而高校的继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是高校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最直接的窗口,培养对象大多是为职业生涯的进一步提升而选择继续学习的在职人员,他们大多数已普遍掌握了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以职业能力为向导,围绕专业人才的成长搭建能力结构,改革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继续教育数据分析据教育部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自2006年以来,全国成人本专科招生人数除2009年与2008年基本持平外,其余年份招生人数呈逐年递增态势,截止2013年底,全国成人本、专科招生人数达256.49万人,其中,普通高校招生人数占总人数90%左右,是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主要承担者,详见表2。另据教育部历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各级各类非学历学生教育自2010年以来,年均均达到6000万以上人次,其中,中等职业学校培训人次年均达5000万人次以上,占比达90%,而高等院校仅占10%左右;另外,职业资格证书及岗位证书培训结业占总结业人数三分之一以上,详见表3。数据说明,一是高校非学历培训总量在整个非学历教育培训市场所占比例非常小,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很大;二是职业技能类培训占较大的市场份额,社会对职业化的专业技术技能型的专业人才需求十分旺盛,市场潜在需求还很大。据悉,我国一些中职、高职毕业生就业后,在职继续学习的愿望十分强烈,实现初次就业后,急需要提高岗位技能、自身文化素质和综合素养,为进一步职业发展打基础,同时也需要更高的学历文凭,以支撑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为此,在教育部召开的“2014年度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指出:“要深化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领域改革创新,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人力资源强国、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建设”“高校继续教育要对接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学生建立本科及以上学习通道”。2014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且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学生达到一定规模,并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让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实现真正的双向流通。[3]2014年6月教育部等部门颁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要引导、支持定位于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等本科院校实行综合改革,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鼓励本科高校积极通过各种机制参与现代职业教育。可见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充分认识到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对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推动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解决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等现实问题的重要性而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三、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对策

高校继续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提高人的职业能力为导向,面向全社会的人人教育。其主要任务应该是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类应用型高端专业技术人才。应该从人的职业能力培养为切入点,重新思考继续教育的发展、定位及价值取向,推动继续教育的转型、跨界、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谋求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一)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继续教育特点来看,高校的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都是面向全社会的人的教育,服务于社会分工的需要,包含了所有具有明确职业指向的教育和培训,包括各类成人学历教育及非学历职业培训,其办学的体制机制非常灵活,可根据市场需求,为社会培养各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教育的内容和办学的类型、形式灵活多样,任何形式、任何场所,均具有同样的教育目标和标准,以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或进一步提升为培养目标,并能够在各类证书、职业资格的获得以及学习成果的积累上予以转换或认可,是以提高人的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具有成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上述统计数据来看,以提高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岗位、资格证书获得类培训需求很大,反映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市场需求,这对高校的继续教育是一个很好地发展机遇。2014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纷纷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主动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走应用技术型大学发展之路,培养本科甚至研究生层次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因此,高校的继续教育机构应提高认识,抓住机遇,从战略上明确高校的继续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合理定位办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政策,创新体制机制,积极主动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整合教育资源,构建新的职业教育层级和评价标准体系,面向社会,依托行业、服务企业、突出应用、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建立高校继续教育领域的专科、本科、甚至研究生层次人才培养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对接中、高职职业教育,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职业教育是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实现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4]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有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专科两类,尚无本科及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存在“终点”现象,上升通道被堵,人才培养层次偏低,从现有情况来看,中等、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在校重点培养学生技能的获得,大多数仅停留在操作层面,或者能够解决生产当中的一些操作性实际问题,但不具备技术的革新,产品的设计和研发能力,缺乏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潜力,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要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如何打通“断头路”,按照终身教育的理念,在高等院校的继续教育领域,搭建起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对接中高职职业教育的继续教育“立交桥”,在办学模式、培养路径、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引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以技能特长为培养重点,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学历层次,解决职业教育“终点”问题,推进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推进继续教育教学改革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和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能够独立从事某种职业岗位工作的创新型、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旺盛,因此,高校的继续教育应根据行业企业需求,以人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教育目标,全方位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现继续教育的良性可持续发展。1.科学设置课程体系高校的继续教育不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专业和课程体系设置要以培养人的职业能力为中心来设计,强调专业的适用性,突出职业岗位的需要性;在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计划的制订中,要贴近市场,服务产业,突出职业技能性,要重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融合我国行业、企业的职业资格层级结构与标准,设置课程体系,制定培养方案,将职业资格认证的知识点纳入教学计划,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2.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继续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实践导向,产教融合,解决教育对象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最容易碰到、最困惑的难题,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优化和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强化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深度,每个专业可以对接若干个合作企业,共同研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利用实践教学环节参与企业技术革新,不定期派师生到企业参与科研项目,研究技术革新,对接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3.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要提高高校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要不断优化改进教学方式方法,针对继续教育学生成人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模式,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方法外,可以借鉴学科性学院研究生培养教育方式,构建继续教育导师制教学法,一是请本校资深教师担任导师,二是聘请企业高管或高级技术管理人员担任导师,因材施教,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果。二是推动企业高管或高级技术管理人员进高校,推动高校教授、博士进企业,建立数量充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开展工作研究,以问题作课题,推进继续教育教学改革。

(四)对接地方产业需求,推进校地合作长效机制建设高校继续教育要受到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在选择教育对象、教育内容上要兼顾社会各行各业的要求,国家迫切需要高校通过协同创新方式,对接产业需求,产教研融合,构建起多个相关领域共同参与的合作机制,不同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探索自己的校地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共同推进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继续教育综合改革。1.建立与地方的合作关系一是加强与政府的合作。建立与劳动力市场的联系,进行社会调研和市场考察,充分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趋势;二是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学校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对口人才,成立校企合作创新联盟,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为学生授课,双方在教学研究和技术革新方面进行双向交流,探索校企一体化办学的合作运行机制。三是加强与社区的合作。社区一般均有完备的教育、生活服务设施,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和制度,社区成员对所属社区在情感和心理上有着浓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地方高校大力发展继续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和合作伙伴,加强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整合与有效利用,是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补充力量。2.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校地合作长效机制高校的继续教育真正要体现办学综合实力,必须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校地合作平台,依托校地合作平台,双方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任务。建立校企、校地合作联盟,推动高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新模式,积极探索校地合作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规范校地合作管理,在人才互聘交流管理;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学生就业管理;教师、职工培训管理;校地合作资源共建共享管理;以及产品研发、社会服务管理等方面,形成资源共建、教师互聘、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良性合作机制。

高校教育研究范文3

关键词:德育教育;高校德育;德育方法

一、高校德育教育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一)高校德育教育出现的问题

其一,德育教育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其他问题的冲击。从2000年开始,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带来的德育教育新问题也日益突出。学校每年需要就业的应届学生人数使得就业率掺杂了“水分”,学校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不匹配等现象。这就导致了许多高校在扩招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而应对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高校德育教育的紧迫性与严重性。其二,高校改革过程中德育教育萌生新问题。虽然高校扩招规模加大,但是也不能只顾数量而不保质量,所以,为了确保高校毕业的学生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有所提高,各高校均加大了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变革。例如,学校的德育教育思想、德育工作者的环境、德育工作受教育的主题及德育工作内容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都使得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

(二)高校德育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首先,全球化带来的价值观的碰撞。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不仅使商品、服务、资本、人员等在各国之间频繁流动,而且导致各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行为方式等在世界范围内也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再加上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深入发展,利益群体和利益关系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从日用品到高科技,西方各种无形的价值观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我国,致使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我们的德育教育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使得德育教育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其次,我国国情的变化。我国已从计划经济社会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市场经济社会上来,但在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管理体制、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完善,行政行为、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还没有完全得到有效规范和约束,进而成为滋生腐败的条件。部分党员干部的行为违反了“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也没有落实“三严三实”的具体要求,这些无疑对社会道德与社会风气产生了消极影响。对于高校德育来说,不能回避党风及整个社会风气的问题,因为社会背景的大环境对学校小环境中的德育效果有着重大影响。

二、思想政治教育法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运用

第一,理论灌输法的运用。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完全凭借自己的意志和思想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这些思想不可能在青少年学生的头脑里自发产生。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首先需要通过传统的理论灌输法,让青少年学生去认知、学习并接受新时期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第二,疏导教育法的运用。疏导教育法主要是指对青年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结合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接受能力,既不堵塞言路,又善于疏通和引导,让学生自己主动解开内心的疑问,主动向德育教师寻求解决方法。剖析自己出现的问题,了解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变。第三,典型教育法的运用。典型选择准确与否关乎典型作用的推广和发挥效果。德育教育要努力找到时代需求与大学生现有思想道德水平的最佳结合点,大力宣传典型,引导大学生学先进、当先进,最终提高整体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第四,激励教育法的运用。激励教育法的目的是发挥青年学生在正确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自己努力学习、积极上进,并通过内化的方法让自己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可以通过表扬、奖励、评比、示范等多种方式来激励和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激励教育法在德育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第五,自我教育法的运用。自我教育法指学生在教师的客观指导下进行自我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该方法是要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积极向上的正面因素,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来完善自己。当学生能从自己的内心真正接受德育教育的内容并加以吸收时,这种良好的行为就会变成持久的习惯,并转化成良好的品质。

三、结语

多年来,应试教育模式扭曲了教育本身的功能,很多学校忽略了教育塑造完整人格的作用。所以,应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法,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秦正修.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中的困惑及新思路[J].焦作大学学报,2006(4):92-94.

[3]徐金城.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0(2):44-47.

高校教育研究范文4

【关键词】 英国 创业教育 大学生创业 启示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151-01

虽然创业教育最早开始于美国,但在英国,年轻人的创业热情很高。究其原因还是要回到英国的高校创业教育上来。

1 英国开展高校创业教育的动因分析

1.1 解决就业问题是创业教育的直接动因

1983年在查尔斯王子的倡导及支持下,英国启动了青年创业计划,该计划旨在动员企业界和社会力量为青年创业提供咨询指导和资金、技术与网络支持。这一计划实施多年,除了帮助大量青年创业了自已的企业之外,它还推动了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这一计划使政府逐步意识到教育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提高了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1.2 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到了21世纪,技术创新、人力资本与知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成了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作为社会的个体,无论身处哪个国度、哪种职业,都要学会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学会利用现有的知识资源创新出新的成果的能力,学会独立自主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都可以从创业教育中获得,因此创业教育对社会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是发展社会经济必不可少的能力需求。

1.3 英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第三产业在英国经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英国政府为了反映技能需求的变化,适应职业的流动性和变化性,提出“关键技能”、“高技能”、“软技能”等概念,强调高等学校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提出了“基于工作的学习”等学习理论。事实上,创业技能就是“关键技能”、“高技能”、“软技能”等概念的具体化和专门化,是创业企业所需要的能力。

2 英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

英国高等教育的实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加大对创业教育资金的供给

英国政府成立很多官方与非官方的基金组织机构。例:(1)高等教育创新基金。(2)科学创业挑战基金。(3)新创业奖学金。 这项资学金是由英国学习与技能委员会提供,其目标群体包括但不局限于妇女、少数民族、学习困难者、失业或半失业者。(4)其它基金组织。除了上述三个基金之外,还有全国科学技术与艺术捐赠基金、王子基金等。

2.2 创建各种创业教学中心

英国政府全国范围成立了许多科学创业中心。1999年,英国共有拥有8个创业中心,后来创业中心发展到13个,这13个创业中心范围覆盖了全国60多所高校。到2004年5月,这些创业中心正式成为一个全国性的组织,同时该组织还得到了英国贸易工业部的大力支持,其目的是让大学生具备创业意识并锻炼其创业的思维方式。

2.3 设立大学生创业项目

英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之初是依赖于很多创业项目才逐步发展起来。通过组建各种创业项目,在很大程度上给予学生一个施展才华、克服传统思维的平台。如大学生创业项目1982年在斯大林大学启动,在政府的支持下,该项目在1983年在苏格兰的8所高校开展试点,1984年在全英国高校范围内推广并作为一项国家项目开展。

3 对英国创业教育的成功原因分析

英国创业教育的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3.1 政府提供良好的创业教育政策环境

首先,政府制定各项政策,营造了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良好政策环境。其次,政府为创业教育提供了全方位的资金支持;最后,英国科学创业中心对于促进英国创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创业教育纳入大学的发展规划中。其次,鼓励高校师生的创业活动,并制定明确的奖励制度。最后,高校通过多种渠道争取创业教育资金。

3.3 形成完善的创业课程体系

经过多年的发展,英国的创业教育课程形成了一个多元完整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创业课程的开发、创业理论研究、创业教学方法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并且大学创业课程合作开发网络化。

3.4 注重对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

在2005年英国启动了创业远见运动(Enterprise Insight,EI),该运动的目的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创业文化,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鼓励大学生的创业精神的运动。

结语

创业教育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近些年来我国的创业教育取得了很多值得肯定的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创业教育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系统完整的创业教育理念和创业教育培训体系。因此,学习英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创业教育对我国创业教育的继续开展都有很大的启示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牛长松.英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2] 王英杰著.创业教育教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3] 沈培芳.中英两国创业教育政策比较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8(7).

[4] 房欲飞.大学创业教育在英国[J].上海教育,2006,(6).

高校教育研究范文5

近些年来,各大高校顺应动漫产业的发展势头,同时也注意到动漫教育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可行性,纷纷开设了动漫专业。但是由于高校动漫专业中师资力量薄弱、课程体系不健全,教学方式单一和教学条件的不完善,大大影响了动漫教育质量。 一、高校动漫教育的发展历史 我国动漫教育的开启是在20世纪50年代,在苏州美术学校开办了全国第一个动画班。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动漫教育没有得到长期发展。一直到20世纪末,我国的动漫高等教育都一直没有大范围的扩展,只能由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几所高校来维持。进入21世纪,我国动漫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国家开始对动漫产业生产的高度关注和有关部委相续出台扶持和发展动漫产业的政策法规,各地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入动漫产业基地建设,同时鼓励和支持各地高校开设动漫专业培育人才。截止到2008年,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开设动漫专业和方向的高校近450余所,涉及动漫专业的院系达1300余个。这也标志着我国高校动漫专业教育真正走入了黄金时代。 二、高校动漫专业教育的现状 (一)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我国动漫高校专业教育发展较晚加上短期迅猛发展的因素,导致我国动漫人才储备严重短缺。据统计,2004年以前,全国具有动画专业硕士(包括研究动画理论)以上学位的不足10人,这给高校动漫专业的师资力量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所以各院校只有另辟捷径充实师资:一是送本校的教师到动漫教育历史悠久的学校进行培训,为了满足教学需求,通常培训期较短。致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有限,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掌握能力匮乏;二是聘请有一定经验的动漫制作公司和电视台人员担任专职或是兼职教师。这些人员虽然具备实践制作动漫的经验,但是不具备教学能力,对动漫理论性教学深度不够。以上两点导使学校师资力量薄弱且没有稳定性。 (二)课程体系不健全 高校动漫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与师资力量有关,所以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近年来开设动漫专业的学校,课程设置基本上是有原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改造过来的,没有规范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随意性大。其次,课程设置以绘画基础和动漫技术为主,忽视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再次,动漫教材的编辑和选用偏重于欧美、日本的动漫模式,对本土动画的研究少之又少,导致课程体系设置不全面。 (三)缺乏对学生创作力培养 在动漫教学中,大多的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只重视动漫理论、基础知识、动漫设计及制作的基本技能的教育,缺乏对学生的创作、创造、创新能力和艺术素质的培养,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导致学生的专业能力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动漫专业教学缺乏实践性 第一,由于各高校专业开设时间短、师资力量薄弱、招生过多,加上缺少动漫实验室建设,造成实验课程偏少,不能满足实践性教学的要求;第二,国内的动漫公司较少,动漫专业学生多,基于公司自身的经济利益,能提供学生实习的机会少。 三、改善高校动漫专业教育现状的措施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高校要重视本校动漫专业教师的专业化培训,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做出具体的师资培训计划,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选派优秀的动漫教师到国外进行进修学习,吸收先进国家动漫产业和动漫教育的经验。其次,从重点高校和动漫教学研究基地引进动漫专业的硕士生和优秀本科生为本校任命为本校执教,同时还注意引进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动漫创作和制作者,这样既可以完善高校动漫专业的理论教学,又可以使学生与时俱进的掌握动漫产业的发展趋势,增强教学的实践性。 (二)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首先建议国家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尽快规定动漫专业的主干课程,统一动漫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各主干课的学时学分要求。其次,组织动漫专业的专家,对核心课程教材进行编审工作,注意结合我国动漫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也要把我国本土动画的优良传统融合进教材里面。

高校教育研究范文6

一、了解课程发展方向,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经过近两年的探索与调研,形成了一套颇具成效的课程教学创新办法,主要反映在:

(一)教学理念的创新在尽可能保证课程知识体系完整的前提下,以实践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主导思想,使学生能学以致用。主要做法为:1.总结历年考试经验,探索考试发展规律考试时间为90分钟,选择题占40%,操作题占60%。内容划分比例上,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系统及其应用约占30%,文字编辑、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约占35%,计算机网络基础和Internet应用约占25%,信息安全和多媒体基本应用约占10%。从系统随机抽取的几套样卷看实际比例为28:34:24:14。由于后期考试中将Excel减少一题,WinRAR单独作为知识点考核放最后,但因学生对题目结构的不了解往往会来不及做WinRAR操作题而导致失分。通过研究历年的试卷(见表1),辅导教材前五章考试中所占比例超60%,在辅导课中要重点讲解。分析2011年学校各类别学生的考试报名情况与合格率(见表2),基本上在全国平均之上,有的甚至达到100%。但考试的到考率却不容乐观。一方面有很多学生想报名,但因为网络、缴费卡等客观原因未能及时报上名;另一方面又有近20%的学生报名后没有参加考试,浪费资源。此外,到考率的不高也导致某些合格率其实是虚假偏高。例如2011年9月复旦远程报名的10人实际只有5人参加考试,单独看参加考试的5人成绩全部合格,合格率为100%,但是如果将缺考的5人算上,实际的合格率仅为50%。为便于研究,现将浙大远程翠苑校区学生作为具体研究对象。2.理论与实践结合,归纳实用应考技巧通过前期分析,将考试合格率与到考率结合起来,寻找考试发展的规律,结合该门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确定与考试范围大致保持一致的教学辅导内容,并制定相应的、逐层深入的教学计划。根据课程教学内容中理论知识点与实践知识点,强化实践知识点的教学。内容划分为七大部分:操作系统、Word、Excel、PowerPoint、网络和IE、OE、WinRAR,重点在前面四个部分。对于每个操作题部分,都会有个别知识点是大部分学生容易犯的通病,把握重点和难点,提高面授课的效率。考前辅导主要是强化记忆,反复练习,强调重点和难点,同时也将一些考试技巧提示给学生,比如做操作题的时候先易后难,最后一题WinRAR较简单可以提前完成,答题的时候可以切换到小题板便于查看题目。通过组织师生座谈后发现,还是需要有一定的监督机制约束一些学习不够主动积极的学生,通过班主任老师的短信、电话、QQ等形式,督促学生在考前参加辅导。在强化管理运作一段时间后,应该说取得了一定了效果。通过一年的研究发现,浙大远程翠苑校区学生的考试人数、到考率、合格率,在2012年较2011年有显著提高(见表3,表4)。3.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学生在线学习时间、登录学习平台的次数行为与学生是否能尽早通过统考计算机应用基础有直接关系。调查统计发现2012年新生入学后一次性通过统考计算机的学生,有60%左右为在线学习时间超过30小时。对比发现,未通过的学生中60%左右在线学习时间不足30小时。同时有16%左右学生虽然在线学习时间超过50小时但仍然没有通过考试,是因为没有重视实践操作练习。因此不能只重视在线理论学习,还要积极完成实验操作,才能有助于考试通过。可以看出,在线学习达到30小时以上再辅助以实验操作练习,可以提高考试通过率。而在线学习时间少于20小时的,44%以上都无法通过该课程考试,过少的在线学习时间导致考试失败的可能性很高。学生首先自身要明确学习动机和培养学习兴趣。因此除了有较好的教学资源外,还要求学生有自主上网学习的主动性(见表5)。

(二)教学形式的拓展充分利用一切实践教学机会,极可能多的根据学生要求安排课程辅导,针对单次课程辅导班开设时间有限的瓶颈,为广大考生搭建更为丰富的实践操作平台,主要采取以下方法:1.努力营造各类远程校园文化环境,不断提高学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每年从学生专项经费中划拨出一部分,对部分学习较积极并在各自努力下顺利通过统考的学生进行奖励。组织学生建立QQ群,遇到难题大家在网上参与讨论解决,目前还在策划开设“技能大比武”活动,组织学生通过类似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有效提高业余学生的凝聚力,也为学生能尽快通过网考提供机遇。2.有效发挥高职教育和电大教育并驾齐驱的特点翠苑校区现有可用实验机房6个,其中两个机房是2012年新采购设备专门用于统考的专用机房。浙大远程翠苑校区的学生在上课时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实现“实训基地共享”、“教学组织共建”的方法,为广大开放、远程教育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支持与辅助。3.加强与合作高校的联系学校作为多年统考考点,与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的有多年友好合作的经验,无论是浙大还是人大网上资源丰富,并设有专门的统考专栏。翠苑校区的考前辅导安排中就充分利用现有的网上资源,将浙大、人大等的网上统考资源融会贯通,整理后发放给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多计算机操作的专业实践素材,实现资源充分共享。

(三)教学成效的显著通过近两年的努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从横向比较看,浙大远程翠苑校区学生的考试合格率是各类别学生中提高最多的,2012年较2011年提高4.87%(见表6)。2.从参加考试报名人数看浙大远程翠苑校区是考试报名人数增长最多的,百分比也是最高的,表格中因为受2012新增延安路校区61学生的影响因此影响数据有偏差,如果去掉延安路65学生的影响,实际浙大2012全年增加报名人数为215人,较2011年提高29.70%。而浙大翠苑校区学生人数增加150人,百分比增加30.93%是居各类别学生之首(见表7)。3.从实际参加考试人数看浙大远程翠苑校区是实考人数增长最多的,百分比也是最高的,表格中因为受2012新增延安路统考考点实考55学生的影响因此影响数据有偏差,如果去掉延安路55学生的影响,实际浙大2012全年增加实际参考人数为188人,较2011年提高31.23%。而浙大翠苑校区学生人数增加145人,百分比增加34.20%也是居各类别学生之首(见表8)。4.从到考率比较看,浙大远程翠苑校区学生的考试到考率虽然不是各类别学生中提高最多的,2012年较2011年提高2.61%,仅次于复旦的3.49%,但从学生人数绝对值看,浙大翠苑校区2012年增加的569人远远高于复旦的20人(见表9)。5.从浙大远程三个校区学生的到考率和合格率比较看,翠苑校区学生的到考率及合格率是最高的(见表10)。

二、结论与展望

研究表明,通过有针对性重视统考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辅导,在翠苑校区的浙大远程学生是明显受益者。下一步可以将前期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浙大远程的萧山、延安路等校区学生的教学中,运用于电大开放教育学生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通过改革和探索,最终可以提高学生在该门课程上的到考率和考试通过率,最终将提升学生的毕业率,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发挥杭州电大的品牌效应,这与电大筹建开放大学、抓内涵建设是一致的,也为学校筹建开放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陈洁单位: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高校教育研究范文7

(一)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理念的必然选择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将更加关注人的自由、人的情感、存在和价值,尊重、理解、沟通、信任等人文精神再次成为时代的呼唤[1]。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主体,高等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人的主体性,是人的各项潜能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2]。当前高校奉行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求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尊重和理解被管理者,真正将他们的需要放在首位,使师生能够幸福、快乐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这就需要引入民主理念,这样可以使身处校园中的被管理者感受到自身不只是被动地接受管理,更是校园管理的主体,感受到自身的存在价值,进而能够拉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间的距离,营造出融洽的氛围,进而提升学校的教育管理质量。

(二)高校发展的客观需要

当今社会,高校面对着激烈的人才竞争、优胜劣汰的社会环境,为了适应这种形势,各高校都在不断通过改革创新寻求自身的发展出路,大部分高校不断地扩大办学规模,想通过硬件设施的完善和学生数量的增长来实现自身的发展,然而一所学校真正的发展更需要的是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模式的改进、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将民主理念引入高校教育管理,是对人在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性的肯定,对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视,利于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和高校竞争力的增强,使高校教育管理跟上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速度,所以说,高校的发展需要民主理念。

(三)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如果还因循守旧,将会阻碍教育的发展,阻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民主理念的引入,可以使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更加注重学生个性、潜力与爱好的发展,关注学生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要求,关注学生的诉求,给予尊重,并不断激励,营造出一个让优秀学生脱颖而出的氛围,这都是创新型人才成长所必须的。

二、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管理理念落后

当前中国大部分高校的教育管理理念比较落后,习惯于用传统的管理思路来处理和解决新问题,因循守旧,害怕遇到问题,不愿意进行大胆的教育管理改革和创新,使得教育管理停滞在“管”的层面上,不注重为教学活动提供服务,不注重被管理者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不注重发挥校工会和校学生会等各方面的作用,教育管理的民主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很低,进而无法适应高校教学改革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缺少民主的、科学的管理制度

当前很多高校没有形成一整套动态的、发展的、完整的管理标准和管理制度,即使已有的一些制度也没能及时跟上形势的发展变化,很多还停留在过去,这就使得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缺乏完整的、科学的管理依据和标准。主要表现为,在对学生和教师的管理制度方面,明确规定了必须遵守的各项规章制度,虽然能够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保障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但这样的管理制度存在着制约因素过多、教育疏导过少的问题,无法激发师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限制师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教育管理实效性不强

提高实效性是教育管理的最终目的,但当前很多高校的教育管理的实效性缺失,主要表现为: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很多方法还停留在传统的单纯的灌输传授上,启发、讨论较少,理论多实践少,缺少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的方法;教学内容陈旧,新知识、新信息、新思路较少,缺少学生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内容。在对教师的科研和教学的管理方面,尽管高校意识到了科研与教学同等重要,科研应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但实际操作中,很多高校只注重科研,而忽视了教学,致使很多教师只顾科研,对教学应付了事,这样不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也不利于学校的发展。

(四)教育管理队伍结构缺少科学性和合理性

拥有一支高水平、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队伍是提升高校教育管理水平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然而当前很多高校恰恰就在这方面不足。很多高校的管理队伍的学历、专业、年龄等没有达到最优化配置,甚至把教育管理岗位当成是安置“闲人”的位置,教育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而且对于现代化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掌握和运用不够,进而无法使高校教育管理实现高效、高质的目标,无法满足师生、学校和社会的需要,影响了高校教育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三、高校教育管理的新路径

(一)教育管理理念体现民主

教育者要在吸取传统教育管理理念精华的基础上,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即要实施人性化管理,从被管理者的需求及满意程度出发。第一,要贯彻“民主、平等”的管理理念,管理者要从传统的将师生作为管理对象,处于被动的地位的管理理念中走出来,要将被管理者引入到管理层,引导他们发挥主体优势。第二,管理者还要树立服务理念,时刻把师生的需求放在首位,使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为师生服务,充分调动和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三,管理者要有辩证的教育管理理念,在管理实践中辩证地对待严格与宽松、原则与灵活、继承与创新、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二)教育管理制度体现民主

提倡民主,并不意味着淡化管理,而是要加强教育管理,要使教育管理符合教育规律、管理规律,在探索、发现、认识规律的基础上,总结提炼体现民主的教育管理规范,建立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首先,在管理制度的制定上要充分考虑广大师生的利益,调动广大师生参与教育管理的积极性。如每年优秀教师和学生评选的制度,师生可以提出合理化建议,管理者可以与师生共同商讨制定评选标准。其次,在管理制度的制定中还要面向全体师生,注重师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激励制度,使师生的活动能够在自主性的指导下进行,进而有利于提升师生的综合素质。再次,应制定合理的申诉制度。对于涉及师生重大利益的问题,认为处理不合理的,可以向管理部门提出申诉,通过这种制度能够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师生的基本权利。

(三)教育管理方法体现民主

教育管理方法是达到教育管理目的的桥梁,正如同志所言“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3]。在高校教育管理方法中体现民主是达到教育管理目的的有效手段之一。应主要从几方面入手:第一,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工会作用的发挥程度体现着高校教育管理民主化程度的高低,它代表的是教职工的利益,而高校教育管理政策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教职工的愿望和利益诉求的满足程度,为此,工会的作用不可小视。第二,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高校教育改革应该不只是教育者的事情,学生会作为受教育者的组织理应参与其中,高校应构建学生参与教育管理的有效机制,确保学生会等学生组织的独立地位、申诉权利、自治权利,保证其在学校职能机构中的地位,真正体现民主,保障学生的基本权利。

(四)营造民主的校园氛围

高校教育研究范文8

关键词:人文关怀;高校;教育管理

人文关怀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是其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主要是和谐教师、学生及其他相关人员之间的关系,目的是明确人的主体地位,注重体现人的价值。教育管理就是管理好教师队伍,发挥他们的巨大作用,包括人力、财力能方面,通过整合内部各种有效资源,高质量的完成教育管理目标的行进过程。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人文关怀会更符合时展的需要,本文中,我们从教育管理人员的角度出发,浅析在高校教职工管理策略上如何更好体现人文关怀。

一、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内涵解析

(一)人文关怀的内涵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重点突出了“人文关怀”,对人的终极关怀成为一种核心价值观。人文关怀与人的价值、生存意义及人的发展相连,其主要突出:明确人的主体地位,注重人的生存和发展,关心和爱护人,最大限度的保证人的根本利益,发挥每个人不同的风格,尊重人的思想,注重人的生存质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推动人向前积极健康发展。

(二)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内涵

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人文关怀更注重的是人的精神层面的发展,充分尊重教职工、关心教职工、鼓励教职工、注重教职工、发展教职工,使教职工更完美,充分发挥他们的巨大作用。高校教育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充分挖掘高校自身和人力资源的优势,得到更好的发展。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要从高校教职工的自身特点出发,注重尊重教职工、关心教职工、发展教职工,从而得出人文关怀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内涵和作用。1.尊重教职工为使教职工感受到教育管理中的人文关怀,就必须尊重他们。首先,尊重他们的现状,尊重他们的需求,尊重他们的价值观和个性追求。其次,要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他们的主体地位,提高他们的主体意识。使教职工能真正将自己作为学校管理中的一员,发挥他们的作用。2.关心教职工要想让教职工感受到教育管理中的人文关怀,就要关心他们。关心教职工主要是满足他们的多样化需求。高校教职工既是“经济人”也是“社会人”,更是“复杂人”。每个教职工的需求都不一样,有追求物质方面的,也有追求精神层次的,在满足他们的基本物质需求后,要不断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发展。作为管理者要看到教职工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合理化需求,使教职工得到身心满足,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促进他们更好地向前发展。3.发展教职工人力资源的时效性决定了高校在教育管理中应注重教职工的发展。时效性是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显著特点之一,它的开发和利用有着很强的阶段性。高校管理者要充分把握教师人力资源决策实施时间,保证决策的最大效果。要实现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既要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道德水平,还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

二、人文关怀需要融入到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中的策略研究

高校教育管理者在进行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来制约高校教师的行为规范,同时要在管理中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氛围,尤其是对一些需要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高度的高校来说,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人文关怀的相互融合起着很大的作用,使这些高校在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拥有着浓郁的人文关怀气息,对高校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巨大得推动作用。因此,在高校教育管理中体现出人文关怀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一)注重加强高校教育管理人员人文素养

高校管理人员负责规章制度的实行,管理着高校的人力资源,服务于教师和学生,在高校人员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文关怀实施的效果。因此,提高管理人员的人文素养就成为高校在管理中推行人文关怀的重要内容。1.加强强化教育管理人员的学习,提高专业素养管理者的能力和水平制约着学校工作的完成效果,这些能力包括沟通协调能力、决策与执行能力、用人能力、规划与统整能力等。管理者对教职工实行人文关怀的重要前提是充分了解他们的各方面,包括物质需求、心理状态、精神需求等,只有明确这些,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人文关怀。这就要求管理者不断提高管理知识。不仅学习高校管理的基本知识,包括高等教育学和心理学等,还需要拓展学习范围;不仅要熟知学校的管理制度,还要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2.强化职业道德所有高校管理者都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包括爱岗敬业、勤于管理、工作认真、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等,也应具有这一职业特有的道德内涵和道德习惯。高校管理人员是学校组织决策、各种规章制度等的执行人员;他们所处的系统是一个层级清晰、上下沟通、相互配合密切的大系统;他们是为学校的发展,为学生和教师服务的,维护着高校所有教职工的权益。上述特点要求高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公正、刚直、诚信、友爱、团结、协作、热情、真诚、忍耐的品质和素养。高校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真正做到公平的执行规章制度,凡事真心为教师和学生着想,为教职工创造更大的利益。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提出“多干活,少得利;勤服务,无亲疏”的工作理念,这对现在高校管理者来说同样适用。3.提升教育管理人员敬业精神,营造融洽的人文环境提高高校管理人员的敬业精神,创造和谐的人文关怀氛围,还需要很多的措施。一方面,让管理者充分认识自己职业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使听他们真正爱上自己的职业,心甘情愿为学校、社会、教师和学生服务。另一方面,要想提高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的工作责任心和热情,需要领导和其它教职工的配合。行政管理人员和其它教师一样,有着多样性的变化,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个性,人文关怀对他们来说也很重要。他们的工作希望得到上级肯定,他们的努力过程和个性特点也需要充分被尊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需要积极乐观的工作环境。所有教职工在发挥自己个性的同时彼此融洽协调度越高,越能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相互配合。一个友爱、和谐的大家庭,才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工作热情,激发出行政管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内涵,使他们更好地关心、爱护和尊重其它教职工。

(二)推进民主化管理,完善和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1.及时有效沟通,共同参与制定高校在制定管理制度的改革、废除以及执行过程中,当这些制度涉及到教职工的权利与责任时,需做到及时有效的沟通,引导大家共同参与制度的制定过程,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人翁作用。校领导根据学校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个整体的构想,利用网络或会议的形式将这些构想传达给教职员工,大家充分讨论,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最终再由专家参与讨论,在政策试行期间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修正。2.将教师的建议与意见纳入其中校方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收集教职员工的意见与建议,例如教职工代表大会、电子邮箱等。充分重视他们提出的各种意见与建议,遇到问题及时解决,采纳建设性的意见,不予采纳的也需及时告知原因,做到以理服人,不能草草了事。3.建立程序性制度除管理制度实行民主化之外,高校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还需要建立具有关键作用的程序性制度,每项管理方案的制定、实施、修改以及废除都需要严格遵守既定的程序,从而才能保障管理制度的正当运行与正确执行。4.落实民主监督落实教职员工的民主监督权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公开、公正、公平。公开制度内容、公正公平的执行相关程序,教职员工只有享有知情权,才能发挥监督权。

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好的制度可以抑制恶人恶性,不好的制度不仅好人无法做事,甚至会令其向坏人发展。如果管理制度切实关注了教师的价值与利益,就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与内在潜力,在工作中遵循公平竞争,实行优胜劣汰,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结合。高校现存的问题缺少对教职员工的人文关怀,因此,人文关怀是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完善岗位聘任制

完善岗位聘任制是体现人文关怀的充分体现,也是实现公平与效率的体现。在实行岗位聘任制时,应明确岗位聘任原则,即强化岗位、按需设岗;淡化身份、择优聘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岗位竞争过程中要秉承公平公正、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明确岗位责任,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岗位所需要的技能不一样,校方要根据岗位职责明确岗位责任、上岗应聘条件等。教职工明确岗位责任和聘任条件有两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各教职工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所得技能应聘上岗,展开良性竞争;二是,为教职工的积极进取提供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岗位的应聘条件虽是硬性规定,但如果应聘者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表现确实突出,也可以破格录取。

(二)完善激励机制,促其发展

1.分析教师个性需求,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并重任何一种激励或者奖励机制都是以人的需求为核心的,心理学家马洛斯的“需求五层次”、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波特-劳勒模式等都是奖励机制的理论来源。不同于其他行业,与物质奖励相比,高校教师更加注重价值的实现和社会的认可,心理层面的需求远远大于物质层面,他们需要学生的尊重和大众的理解。成为一名高校教师,不仅仅是为了简单的物质回报,更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学术上有所贡献,实现精神追求。以相关理论为导向,高校的人力部门需做好两方面的工作:第一,认真计划薪酬结构,教师的辛勤付出与所得应形成正比;第二,深入了解教职人员的需求。在物质方面,关注他们的生活所需,为他们排忧解难。在精神方面,理解并尊重教师工作,为他们创造尽可能多的发展机会,既有教师的高层次岗位,也有管理的高层次岗位。高校人力部门不仅要建立健全人事管理政策,全力贯彻相关的政策制度,也要制定激励奖励措施,为表现突出的教职人员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此外,要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奖励教职员工,广泛采纳意见,寻求他们的意愿。只要奖励措施张弛有度,教职员工一定会坚守工作岗位,坚定岗位职责,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个人能力,从而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2.科学评优方式,对教师工作进行科学考评从教学的质和量这两方面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诸如教学、科研等可以量化的考核项目以分值计算,分值越高,工作表现越优秀。对于那些不能量化的考核项目,如工作态度、教师德行等,采取人员投票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人员由学生及其他教职员工组成。最终将这两种结果有机结合起来做出最后评选。3.创造适宜的环境和条件,激励教师的个性发展人的成长和发展是需要一定环境的,“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等说法也证实了这一点。高校只有营造有助于教师发展、满足教师需求的校园环境,才能有效的激励教职员工,从而提升教师管理质量和水平。尊师重教是大学校园应有的校园氛围,此外,崇尚学术自由、鼓励个性发展、积极创新、尊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民主公正、组织信息交流与学术交流、给予不同形式的人文关怀也是必不可少的。

结语

人文关怀能将高校教育管理的价值观充分体现出来,注重教师、学生和其它相关人员的相处情况,主要目标是通过注重人的生存和发展,实现人的重要价值。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高等教育逐渐趋向大众化的今天,必须在高校教育管理中注重人文关怀,不仅体现在理念上,更体现在切实的管理行动上,实现教师发展与教师教育管理的有机结合,最终实现高校教育管理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晨军.伦理视角下现代高校教育管理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3,(17):37-39.

[2]黄朝晖.现代高校教育管理突出问题及解决方案[J].文学教育(中),2014,(01):60-61.

[3]许书颖.浙江高校留学归国人员文化差异敏感度研究及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5,(23):280-282.

[4]冯宁,刘倩.双因素理论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09):48-49.

高校教育研究范文9

视觉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文化环境,两者具有同一性,但视觉文化的个性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视觉文化的产生与后现代主义文化、解构主义等文化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传统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中,事物总是以二元对立项的形式出现,如男人/女人、白人/黑人、好/坏、真理/谬误等,而在这二元项中第一元总是高于第二元,两者并不是处于平等的地位。解构主义者认为这种划分是不正确的。事物间的对立并不是绝对的,也并不是某一元高于另一元。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也同样存在着对传统教育的解构:对严肃话语的解构、对命令式话语的解构、对单一式对话方式的解构、对语言式教育方式的解构、对教育者中心权力的解构。伴随着这种解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方法也将需要重构。思想政治教育语言图景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以政治教育为主,思想教育为辅。特别是在某些政治年代,这种不平衡状态更为明显。在政治教育中往往是上传下达、命令式的语言。在教育语言中文字和口头语言是主要的形式,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教育统治者的文件或教育传达者的口头语言,内容不仅单一、集中、书面化,而且政治色彩浓厚,说教色彩浓厚。这种教育方式在当今时代已逐渐显出其弊端。大学生群体已不再是原先的精英化群体,他们不仅数量较之扩招前大幅增加,而且思想动态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特别是在视觉文化的冲击下,他们的信息输入渠道更为丰富也更为便捷。国内较早研究视觉文化的研究者周宪曾指出:“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而且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1]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形象、影像、感性是重要的词汇。事实上视觉文化的这种转变也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一方面,原先的以语言为中心的、偏向理性思维和理性判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开始不易被大学生接受;另一方面视觉文化带来的大量形象和影像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信息输送渠道和理解方式。前者要求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变挑战为机遇;后者则要求我们利用视觉文化的优势,把环境变为工具,进一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视觉文化以图像为基点,不仅将文字变成图像,还将文字意义变成图像意义。

在图像的背后不是能指与所指的断裂,而应仍是能指与所指的融合。比如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思想政治教育观点的阐释往往是教育工作的口头解释或文字解释,仅仅需要层层信息传输的递进,将原本就比较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变得更加单一和无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观点不能认真领悟,而只是迫于对教育者的畏惧,效果自然不佳。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语言图景化即利用视觉文化的图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形象化的方式展现则能将枯燥、深奥的观点传输变成直观、形象、易于接受的双向交流。比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量引入电教化教学方法就是一个最为简单和有效的方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是单向式、填鸭式的教学,不仅学生听起来厌倦,教育者本身也会失去兴趣,而在教学课堂上广泛使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投影仪、幻灯片等,在理论中加入案例、图片等则可以大大提高教学兴趣。2005年2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要求在“大力推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意见实施的几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媒体建设取得了诸多成果。“精彩案例”、“精彩教案”得到了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欢迎,并取得了资源共享。虽然我们说“多媒体无用论”、“多媒体万能论”等观点都是将问题简单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多媒体的利用和开发是视觉文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技术化视觉文化的背后是技术力量的支撑。无论是认为视觉文化的突出特点是图像、媒体,还是数字化,其实质都是技术力量与文化的融合。在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接受过程中,技术始终是逃脱不了的伴随者。这种技术化力量以无所不在的势力范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娱乐,同样对思想政治教育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合理利用这种技术化力量会大大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的感染力。技术力量贯穿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方面面,其中网络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一方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播和接受的平台;另一方面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伴随着网络的发展和壮大,网络文化已成为视觉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部分。作为一种世界范围内资源共享的信息文化,网络文化以其开放性、交互性、动态性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网络,大学生可以及时、通畅地了解到国内外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不仅节省了信息传送的环节和时间,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信息传送空间狭窄的局限,更是以更为公正、客观的方式向大学生展示了社会生活的真实现状。正是有了这些丰富信息的来源,大学生们才有可能将传统的被动思考转向了主动思考。在上文周宪学者对视觉文化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视觉文化更注重感性。这种转向不仅是在形式上由传统的语言转向图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的确大量、感性、直观的图像让大学生们在接受信息时会出现不假思索、不加甄别的吸收、接纳,也会弱化语言时代对信息进行的判断、归纳等思维方式,但只要教育者能有效、合理的引导,对信息进行及时的过滤,并进行选择性利用,不仅会大大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会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兴趣。比如利用网络资源上的微博、论坛、QQ群、博客、各类媒体的新闻等等,针对热点话题和事件进行讨论。在讨论中教育者可利用与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传输给学生。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摆脱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容易出现的枯燥、单一的桎梏,而且因为有了网络这个交流平台而不是面对面作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身份,学生更能畅所欲言,想法更真实。

各种信息媒体不仅是以影像符号表征的视觉文化的物质载体,更是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平等化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教育者将教育内容传输给受教育者,其方式是直接的、强迫的、单向的。受教育者往往没有话语自,处于地位不平等状态。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这种地位的高低划分显然有些不妥。如何处理好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者间的关系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考的重要方向之一。在视觉文化中由于技术力量的支撑,大量图像与信息同时出现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视线中,文化从精英走向大众。只要受众者愿意,任何东西都可能成为文化,受众者与文化创造者的地位不再是绝对的接受和创造了。这种地位的转换同样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借鉴方法。在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仅在信息的获取、选择、判断和讨论上有着同样的主动权,而且在两者之间的交流中也完全平等,交往机会均等。如在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看法上,传统教育方式中教育者说的对或错已不再被接受,相反,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交流、讨论甚至争论中最终得出的结果要更容易让学生信服,比如大学生遇到溺水者要不要救、如何看待刘翔事件、如何正确认识高校扩招等等。这样的平等化教育方式无疑是更有效、更鲜活、更有说服力。当然这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对社会问题和热点事件有着正确、及时的了解,更要有思辨能力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只要这样才能在辩与不辩中固守阵地,引导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它不仅有着自己的学科特点,更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文化的发展。面对在视觉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交往活动的开展也必须尊重主体生活经验。在思想政治教育交往过程中充分运用视觉手段展开教育和交流,更为符合现当代大学生的认知和思维习惯[2]。扬长避短,大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作者:王雅琴 单位:安徽经济管理学院 扬州大学

高校教育研究范文10

【关键词】高等院校;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综合素质;教学策略

审美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艺术、文学等意识形态来对学生进行美育,使学生成为既拥有丰富的学识内涵,又兼具一定审美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高校语文教学凭借其独有的情感性、体验性、形象性等特点成为高校开展审美教育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尤其是在当前全面实施综合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更加有必要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们的审美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构建更为完善的知识体系,还能有效净化学生们的心灵,帮助他们更好地塑造个人形象,培养当代大学生对美的洞察力、鉴赏力以及创造力,使其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促进素质教育改革的实施,也是为了令传统的语文教学更加具有开放性、接受性和成效性。因此,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高校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现状

(一)语文教材重政治轻人文

受我国固有国情和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目前高校语文教学大多侧重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上的教学,主要体现为高校在选择语文教材时往往偏向于选择那些与基础知识或职业考试相关的类型,很少考虑以提升学生个人修养和审美情趣为主要目的的课本。总的来说,我国高校在选择语文教材时习惯于以思想教育为权衡点,希望能够通过语文教学来提高学生们的思想政治觉悟水平,同时还会渗透一些主流的政治思想。这种做法过于夸大了语文教学的政治功能,掩盖了其人文性和文化性的本质特征,使语文教育无法真正发挥出应有的深层次价值。

(二)教学内容重知识轻审美

知识传授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目的,从本质上来看,语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在作品中所蕴含的个人情感、经历认知以及生活感悟的一种过程,因此,高校语文教师必须紧扣教学大纲要求和作品内涵来制定教学方案,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审美感受。然而就现阶段的语文教学来看,教师大多将教学重点放在对课本内容的讲解、记忆和反复练习上,学生无法真正理解作品的实际内涵,语文教学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教育价值。高校语文教师这种忽视审美教育,片面追求知识传授的错位现象不仅不利于语文综合水平的提高,还很容易导致学生形成错误的学习观念与为人处世态度。

(三)教学手段情感特征不明显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下,教学手段过于机械化,情感特征不明显,不仅禁锢了学生们的思维模式,还使学生对非功利性知识的关注程度下降,使其从一个原本拥有真情实感的人逐渐变成只会学习和考试的“机器”。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对汉字和语言的学习,还应包括对人类文明进化史中诸多文化现象的认知,仅依靠当前这种照本宣科传授知识技巧的教学手段显然是难以从灵魂深处来改善当代大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困乏状态。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只是一昧地追求考试分数,却忽视了作品中的真情实感,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作者文学创作价值的流失,是对知识资源的一种浪费。

二、加强高校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引导学生感受课内外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之美

在高校语文教材中不乏大量的古典诗词、散文、诗歌以及现代主义文学祖品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引导学生发现并主动关注课本内容中的文学之美,深入了解作者的人格魅力,在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以及对生活的感悟等等。例如,古诗词中有许多关于爱情的作品,如柳永的《凤栖梧》、李商隐的《夜雨寄北》、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等等,高校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地向学生们介绍这些诗歌的创作背景,使其深刻地体会到作者通过文字所寄予的深厚情感以及古典诗词中的语言之美,同时还能感受到古代诗词歌赋中所蕴含的韵律之美。无论是现代主义作品,还是古典文学作品,都有其独特的审美教育价值,高校语文教师要善于从课内外教材中挖掘有价值的内容来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例如在沈从文先生的作品中就经常可以看到对地方美好人情的描写,很容易从情感桑引起学生们的共鸣,使其产生强烈的审美情感。而在《聊斋志异》、《周亚夫传》、《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这类古典文学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古人弃恶扬善、崇尚亲情、友情、爱情,追求真、善、美的人格之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形态正受到来自多元文化的冲击,高校更应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二)指导学生赏析作品之美

在引导学生朗读文学作品,初步感受作品文学之美的基础上,高校语文教师可进一步指导学生加强对相关作品内容的解读与分析,结合自身实际,深入把握并学习作者写作时对语言文字的驾驭技巧、情感处理方式以及天然去雕饰的创作笔法。高校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都是经过专家组精心挑选和反复研究、编排最终确定的,所以这些作品必然具有独特的过人之处和教学价值,不仅是学生,教师也同样需要对教材中的作品内容进行仔细研读,在理解透彻作品内涵的基础上方可开展教学活动。高校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些作品中所包含的语言之美、思想内涵之美、结构之美以及韵律之美等等。例如在《春》这篇作品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语言文字来描述春天的美景,教师在讲解课文内容时,可先让学生分别感受各个场景之美,指导他们讲文中人物所体现出来的生命之美育自然之美相结合,运用对比统一的思想来赏析这篇文章,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神奇与美丽,在今后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努力做到发光、发热,为祖国发展作为贡献。

(三)鼓励学生发挥自身想象力主动创造美

从本质上来看,文学作品是对生活的反映,但从内涵上来看,文学作品艺术要高于生活。这主要是因为,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时会通过比喻、拟人、联想等技巧来对现实生活中的事情或现象进行艺术化的加工处理。文学作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并不能代表生活的全部。因此,高校语文教师在进行审美教育时应让学生充分了解生活与文学作品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树立语文学习的正确思想观念,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拓宽课本作品中的内涵,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重新组合、编排作品中所显露出来的表象和知觉,赋予整个作品以全新的意义和形式。通常情况下,课本中很多文学作品都会留有一定的空白供读者自行想象和填补,教师可让学生根据上下文情感,结合自己的理解自行创作,将作者想要表述的内容和情感补充完整,呈现出一种创造美。由于不同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不同,所以填补出来的内容也不尽相同,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切不可用标准答案的框架来约束学生们个性化的思维能力。通过这种教学手段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对空白情节的处理技巧,还能充分调动他们对语文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训练他们对语境的感悟能力以及良好的语言表述能力等等。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化教学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高校教学当中。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教学活动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削弱了当代学生对文字作品的阅读兴趣,课堂上很难集中注意力关注教师所讲的课本内容。高校语文教师要想通过语文教学来加强对学生们的审美教育,关键在于让学生产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然而在如今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学生们的兴趣很大一部分被视频、电视剧、流行歌曲等所吸引,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明显消退。因此,高校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来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经典名著让学生们阅读,然后再让学生观看由这些作品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在对比中体会阅读之美。教师还可以从学生们喜爱的文学作品中节选出一些片段让学生进行仔细阅读,再播放影视作品中关于这段文字的画面,让学生讨论并分析影视剧作品对原作改编的优劣之处,既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也有效提升了学生们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有利于审美情趣的培养。

作者:符欲静 单位:河南警察学院

【参考文献】

[1]胡红洁.高校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研究[J].语文建设,2015(9)

高校教育研究范文11

1高校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现状

(1)工科院校在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积淀很浅。我国高校形成的三类高等学校——文理科性质的综合性大学、分科性的理工学院和单科性的专门学院,这种格局不利于大学形成浓厚的学术气氛,不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和全面人才的培养。如某些高校教育模式单一、不重视人文教育、重视理工专业课程,仍然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好专业,人文教育可有可无。(2)人文课程体系尚未形成,内容不够丰富。我国一些理工科院校人文教育的氛围缺乏,有些院校根本不开设文理交叉的课程或者开设内容陈旧、更新速度慢。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缺乏研究设计,课程开设随意,缺乏综合性和规范性;国外学者认为,人文社科教育有利于加深对人类历史、思想观念和社会结构的了解,有助于品格的养成,我国主要偏重人文社科教育的政治作用。(3)人文教育方法落后,教育资源整合不足。人文课程的开设比较单一,缺乏深入,教育资源整合力度不大,课堂教育方法依然陈旧,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缺少师生互动。(4)人文教育师资力量薄弱。从目前我国工科类院校普遍看重专业知识教育而轻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也即偏重工程教育,淡化人文素质教育。大部分教师的培养都基于专业之上,其文化素质尚不够全面,导致教师的人文教育师资力量薄弱。(5)人文教育与工程教育未能真正融合。虽然目前我国工科类院校基本上都设有承担大学生人文教育的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素质拓展和军事训练部等等,使得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突飞猛进。但是这些学院或相关的系部都没有和工程院系真正地相互交流,且工程院系也没有将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渗透到科学技术和工程知识的教育中,人文类教师和工科类教师在教学时相互独立,没有做到有机的统一和真正的融合,因此培养出学生的知识不全面。(6)校园文化建设有待加强。人文教育并不能单靠课堂上的知识和文化教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如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学习环境,对学生净化心灵、提升修养,升华自身品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工科类院校缺少人文社会科学的校园氛围,如有很多院校在校园粘贴海报时,人文知识的内容相对缺乏。

2高校实现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途径

(1)构建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交叉的课程体系。工科类院校应做到各学科专业的相互交叉、渗透、优化调整课程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从学科全局出发,整体规划,细化学科结构,真正做到人文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协调并重。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的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要大力发展。从文理交叉的角度出发,探索和改革且每年修订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与时俱进,改造和提升传统的文理科专业从文理交叉的思路,打破文理的严格分界线,将人文科学的课程体系及课程结构与自然科学的课程体系、结构细化、嫁接和融合交叉,构建一体化的工程教育和人文教育不同专业的课程体系。考虑到人文教育对开设课程的门类、各课程的学时及总学时、学习任务及要求、课程建设等方面的教学要求,人文教育与工程教育应同等重要。课程设置在做到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体系的同时,应充分体现大学的通才和素质教育。有效调整各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实践中总结、重组与调整培养计划,以及人文教育类课程所占得详细比重,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要求来选择选修课程。(2)将人文教育融入工科专业教学中。在工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要融入人文教育的内容,尤其是人文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如机械设计与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中明确规定了该专业是培养具有高级工程素养的专门人才,以往的专业培养目标中偏重于思想政治、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学习能力,忽略了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过程中的道德素养、科学精神以及创新创作力的培养,而这些都是人文教育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做到人文教育的内涵融合到工程教育中,才能培养出全面的人才。因此,应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认真详实地纳入人文精神,才会为人文教育与工程教育的有效融合提供有力保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入人文科学的内容,同时也要不断研究和挖掘专业课程的相关人文内涵。在实践教学中,讲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地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行结合,真正深刻理解工程专业与人文知识之间的内涵。(3)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加强师生互动。大学教师对人类社会的作用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高等学府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教育服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科专业的教师自己本身只有不断地提高人文社科知识,才能传播以及渗透人文知识,并以自身道德修养、人格魅力和学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宣传,提高教师的自身人文素养的必要性,只有弘扬人文精神,社会才充满生机,人生才有意义才完整。教师可以通过培训与进修相关人文知识,补充和更新知识体系,在完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的同时补充人文知识,从纯知识型转变成具有人文素质的综合型。另一方面,学校在制定规章、政策时要偏向对工科专业的教师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制定一套提高教师人文素养的完整、科学、积极有效的机制。要大力提倡和鼓励广大教师独立自主的开展科学研究,申报科研课题,撰写高质量的科研论文,使得科研、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也能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目前我国理工类高校都在大力提倡办学特色,形成了各自的工科特色,人文氛围相对较薄,如电子协会、科技创新园、我爱发明协会等等。大学校园的课外活动是大学生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校可根据自身特色,从实际出发,有计划地举办系列人文讲座、文艺晚会、歌唱比赛,组建参与面广的学生组织和社团,多开展一些的积极正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义务劳动、社区服务、三下乡、社会拓展等等,融入社会,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如设立专门的文化网站并配有专门的校内指导教师或校外有实践经验的顾问。工程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是现代高等工程教育所面临重大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乃至一个民族的发展。此外,工程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效融合是一个不断交替变化的长期过程。实现工程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的途径多样,只要从国情,或者高校的实际出发,依照教育规律和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发展规律,大胆借鉴国外工科类高校在人文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才是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适合校情的高等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新途径。

作者:周国芳钱晓山戚珉单位:宜春学院宜春学院

高校教育研究范文12

【关键词】高校家校 协同教育 家校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7-0041-01

一 家校协同教育的内涵

家校协同教育包括家庭协同学校教育和学校协同家庭教育。

1.学校协同家庭教育

学校协同家庭教育指学校教育系统部分要素或信息进入家庭教育系统产生的协同教育。比如,教师通过家访、家长会及QQ群、微博等手段为家长提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信息等。

2.家庭协同学校教育

家庭协同学校教育指家庭教育系统部分要素或信息进入学校教育系统产生的协同教育。比如,家长通过家长会、电话、短信和微博等手段告知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并且希望教师能够加强某些方面的教育等。

二 高校家校协同教育的策略分析

在家校协同教育领域中,家校协同教育的策略多种多样,许多文献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马忠虎先生的《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一书。书中专辟一节用来罗列了家校交流的27种渠道,并对每一种交流渠道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是研究家校协同教育策略较好的书籍。家校协同交流可概括性地分为两类:一是传统的家校合作策略,如家访、家长会等;二是新媒体技术下的家校合作策略。

1.家访

家访是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教师对个别家庭进行指导教育的重要形式,主要解决家庭教育的问题,然而在如今的高等学校中,传统的亲自上门的家访形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于学校和家庭。高等学校中的教师和家长普遍存在一种观念,就是学生已经长大成人,自己有能力管理自己,从而忽视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2.家长会

家长会是传统的家校协同教育的策略之一,但由于部分家长没有上过大学,对大学缺乏认识和体会,对高等学校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手段不了解,只是简单地依靠孩子的反馈获取对大学的片面认识,这种情况势必会造成家长的信息闭塞,甚至造成家长对学校的全面误解。

如今很少有院校会召开家长会,原因是大学生多数来自外省,许多学生的家长也都工作繁忙,再加上家长来校的经费开支和时间不便等种种困难,大学生家长会在各大院校也就不了了之。因此,研究大学生家长会的实施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3.基于QQ与QQ群的家校协同策略

QQ作为互联网上最大的即时聊天工具,给高校家校教育带来了重大的转机。以往的传统的家校协同教育方式有家访、打电话、家长会等等。如今,教师可通过互联网技术,利用QQ与QQ群建立起家校协同教育的互动平台,增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

4.基于微博的家校协同策略

2009年8月,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经过短短的几年时间,微博的应用范围已经扩展到许多领域,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纷纷开始研究微博在家校协同教育中的应用。

三 结论

基于新媒体的高校家校协同教育是未来教育的主流,新媒体下的高校家校协同教育的策略虽然形式多种多样,信息覆盖面广、涉及内容量大,又有教师和家长的全力支持,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它还仅仅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发展还不够全面,功能还不够完善,而且自身还拥有一定的局限性。高校家校协同教育强调的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同互补,只有整合最优化的力量,才能协作共进。

参考文献

[1]李运林.教育传播研究:重要性与新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09(3):5~11

[2]孔卫平.浅谈高校家访工作的开展[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3)

[3]马丹.浅析我国高校家访工作的开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4)

[4]刘景伟、杨晓丽.大学生家长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机制[J].中外教育研究,2010(2)

[5]武静静.家校协同教育实效性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2010(29)

[6]周利群.中学教育家校合作的现状调查与推进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