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高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时间:2023-01-31 17:50:30

高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高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1

一、适用范围

1.承担义务教育的小学、中学适用本指导意见。

2.义务教育学校的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分别纳入相应岗位设置管理。

二、岗位类别设置

3.义务教育学校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4.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的设置要适应增强学校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岗位包括具有行政、党群等管理工作职责的岗位。

5.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要符合义务教育工作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特点,适应发展义务教育事业与提高专业水平的需要。根据义务教育的特点,义务教育学校的专业技术岗位分为教师岗位和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其中教师岗位是专业技术主体岗位。

教师岗位指具有教育教学工作职责和相应教师资格与教育教学能力水平要求的专业技术岗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主要包括学科实验、图书资料、财务会计、电化教育、卫生保健等具有教学辅助工作职责的专业技术岗位。

6.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要适应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满足义务教育学校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义务教育学校工勤技能岗位根据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科研和日常运行等需要设置。

义务教育学校可实现社会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7.根据义务教育学校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以下简称三类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

义务教育学校岗位总量应按照中小学编制标准,原则上以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量确定。岗位设置要优先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严格控制非教学岗位。对寄宿制学校可适当增加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普通初中教师岗位占岗位总量的比例一般不低于85%,管理岗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一般不超过15%。普通小学教师岗位占岗位总量的比例一般不低于90%,管理岗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一般不超过10%。

三、岗位等级设置

8.义务教育学校岗位设置实行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

(一)管理岗位等级设置

9.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岗位一般设6个职员等级。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结构比例和各等级管理岗位的职员数量,根据义务教育学校的规格、规模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

10.义务教育学校现行的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五至十级职员。

(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

11.全国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专业技术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员级岗位。

12.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中小学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的实施办法之前,暂按现行的教师职务制度实施岗位设置和聘任工作。

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学校中学教师岗位共划分为9个等级。其中高级岗位分3个等级,分别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五级、六级、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分别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八级、九级、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分别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十一级、十二级、十三级。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系列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义务教育学校小学教师岗位暂按6个等级划分。现行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八级、九级、十级;小学一级教师职务对应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十一级、十二级;小学二级、三级教师职务对应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十三级。小学中评聘了中学高级教师职务的,按现行规定对应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五级、六级、七级。

13.根据全国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总体控制目标的要求,按照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高级、中级、初级结构比例现状,结合义务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和"*"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合理确定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农村地区学校教师高级、中级岗位结构比例,应与本地城镇同类学校大体平衡。

教师高级岗位五至七级之间的结构比例为2:4:4,中级岗位八到十级之间的结构比例为3:4:3,初级岗位十一级、十二级之间的比例为5:5。

对于乡镇以下规模小、人员少的义务教育学校(或教学点),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的结构比例可以学区为基础实行集中调控、集中管理。具体办法由省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研究制定。

高级、中级教师岗位的设置要兼顾不同学科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1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在总结义务教育学校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优化结构、合理配置的要求,制定本地区义务教育学校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结构比例控制的标准和办法。

15.各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义务教育学校主管部门要严格控制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严格控制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总量,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执行核准的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

(三)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设置

16.义务教育学校工勤技能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

17.义务教育学校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18.义务教育学校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25%左右,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5%左右。

义务教育学校工勤技能一级、二级岗位主要应在专业技术辅助岗位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职责等对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领域设置。

(四)特设岗位设置

19.义务教育学校中的特设岗位是根据义务教育学校特点和义务教育发展规律,为适应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经批准设置的工作岗位,是义务教育学校中的非常设岗位。特设岗位的等级根据规定的程序确定。

20.特设岗位不受义务教育学校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按照管理权限予以核销。

义务教育学校特设岗位的设置须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按程序报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具体管理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21.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组织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按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四、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及岗位等级

22.义务教育学校中学教师岗位名称:中学高级教师岗位名称为中学高级教师一级岗位、中学高级教师二级岗位、中学高级教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五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中学中级教师岗位名称为中学一级教师一级岗位、中学一级教师二级岗位、中学一级教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中学初级教师岗位名称为中学二级教师一级岗位、中学二级教师二级岗位,分别对应十一级、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中学员级教师岗位名称为中学三级教师岗位,对应十三级专业技术岗位。

义务教育学校小学教师岗位名称:小学高级教师一级岗位、小学高级教师二级岗位、小学高级教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小学一级教师一级岗位、小学一级教师二级岗位分别对应十一级、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小学二级教师、小学三级教师岗位对应十三级专业技术岗位。

23.义务教育学校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和岗位等级设置参照相关行业办法和标准执行。

24.义务教育学校其他系列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原则上应低于教师岗位。

五、岗位基本条件

(一)各类岗位的基本条件

25.义务教育学校三类岗位的基本条件,主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确定。义务教育学校三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

(3)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二)管理岗位基本条件

26.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27.各等级职员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五级职员岗位,须在六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两年以上;

(2)六级职员岗位,须在七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3)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28.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义务教育学校在上述基本任职条件的基础上,根据本指导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以及本单位职员的具体条件。

(三)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

29.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规定执行。

30.受聘教师岗位的人员应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符合国家关于相应教师职务的基本任职条件。同时,应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教育思想端正,关心爱护学生,善于学习,敬业爱岗,团结协作,严于律己。

31.义务教育学校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应包括国家规定的相关职业资格准入的条件。

3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义务教育学校在国家规定的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基本条件基础上,根据本指导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以及本单位的具体条件。

33.义务教育学校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条件,由主管部门和义务教育学校按照《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和本指导意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专业技术水平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

(四)工勤技能岗位基本条件

34.工勤技能岗位基本任职条件:

(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3)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后,可确定为工勤技能技术工五级岗位。

(五)义务教育学校校长

35.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义务教育学校校长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受聘校长岗位的人员应符合国家规定的管理岗位基本条件,应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修养;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改革创新精神;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团结同志,作风民主;具有中级(含)以上教师职务任职经历;一般应从事教育教学工作5年以上;身心健康。

六、岗位设置的审核

36.义务教育学校岗位设置实行核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管理权限进行审核。

37.义务教育学校的岗位设置方案包括岗位总量、结构比例以及最高等级限额等事项。

38.义务教育学校岗位设置工作按以下程序进行:

(1)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填写岗位设置审核表;

(2)按程序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3)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4)广泛听取教职工对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的意见;

(5)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由学校负责人员集体讨论通过;

(6)组织实施。

39.县(县级市、区)所属各学校岗位设置方案经县(县级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汇总,并报县(县级市、区)级人事行政部门审核后,报地区或设区的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高等学校附属普通初中、小学的岗位设置的程序,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和人事管理权限,参照上述办法执行。

40.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岗位设置方案可按照第39条的权限申请变更:

(1)义务教育学校出现分立、合并,须对本单位的岗位进行重新设置的;

(2)根据上级或同级机构编制部门的正式文件,增减机构编制的;

(3)按照业务发展和实际情况,为完成工作任务确需变更岗位设置的。

41.经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作为聘用人员、确定岗位等级、调整岗位以及核定工资的依据。

七、岗位聘用

42.义务教育学校在核定的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内,按照学校的岗位设置实施方案,根据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的原则,自主进行岗位聘用工作。专业技术岗位人员聘用工作,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政策规定执行,逐步建立和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与岗位聘用相结合的用人制度。教师高级岗位聘用,应向优秀班主任和其他优秀教师倾斜。

43.义务教育学校聘用人员,应在岗位有空缺的条件下,按照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的有关规定择优聘用。

44.义务教育学校应分别按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在核定的结构比例内聘用人员,聘用条件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基本条件。

45.义务教育学校要完善聘用办法、规范聘用程序、健全聘用组织及监督机制,确保岗位聘用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进行。学校要成立聘用组织,负责岗位聘用的有关工作。

46.义务教育学校与受聘人员应当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受聘岗位职责要求、工作条件、工资福利待遇、岗位纪律、聘用合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条件以及聘用合同期限等方面的内容。聘用合同期限内调整岗位的,应当对聘用合同的相关内容作出相应变更。聘用合同期满前,义务教育学校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和受聘人员的履职情况认真考核,及时作出续聘、岗位调整等决定。

47.根据义务教育学校工作的特点,在教育教学管理岗位上的人员,原则上应直接从事部分教学工作,其他管理岗位人员及工勤人员应积极实行一岗多责,提高用人效益。

48.对于乡镇以下规模小、人员少,对岗位结构比例实行集中调控、集中管理的义务教育学校(或教学点),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人员集中聘用。

49.根据义务教育学校的特点,对义务教育学校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岗位急需且符合破格条件的教师,经上一级主管部门批准,可以根据有关规定破格聘用。

50.义务教育学校新参加工作人员见习、试用期满后,管理人员按照《实施意见》规定确定相应的岗位等级;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岗位条件要求确定岗位等级;工勤技能人员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后,可确定为工勤技能技术工五级岗位。

51.尚未实行聘用制度的义务教育学校,应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人事部、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试行办法》、《实施意见》以及本指导意见的精神,抓紧进行岗位设置,实行聘用制度,组织岗位聘用。

已经实行聘用制度,签订聘用合同的义务教育学校,可以根据《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及本指导意见的要求,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对本单位现有人员确定不同等级的岗位,并变更聘用合同相应的内容。

52.义务教育学校首次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岗位结构比例不得突破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结构比例的,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的办法,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尚未达到核准的结构比例的,要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根据义务教育事业发展要求和人员队伍状况等情况逐年逐步到位。

53.各地应按照义务教育学校所核定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最高等级聘用教师,满足教育教学和课程设置对各级各类岗位教师的基本需求。要坚决制止在有合格条件人选的情况下出现"有岗不聘"的现象。对学校按规定要求聘用的人员,经教育主管部门和人事行政部门审核后,应及时办理相应人事关系,兑现工资待遇,严禁产生新的代课人员。

54.地(市)以上教育督导机构要按照国家和当地义务教育学校岗位设置的指导标准,以及核定的岗位设置方案,依法加强对义务教育学校人员聘用及配置状况的督导检查。按照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城镇学校之间、城镇学校与农村地区同类学校之间的教师高级、中级岗位结构比例,应保持相对均衡,保证农村地区学校不低于城镇同类学校标准。

55.义务教育学校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使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按照现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

各地必须严格把握政策,不得违反规定突破现有的职务数额,不得突击聘用人员,不得突击聘用职务。要采取措施严格限制高等级岗位的设置。

八、组织实施

56.义务教育学校岗位设置工作事关义务教育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和人事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分工协作,加强领导。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义务教育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意见,对各类岗位的任职条件、工作标准、职责任务等作出具体规定。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核定各义务教育学校的岗位设置方案,确保义务教育学校持续健康和均衡发展。

57.岗位设置工作是义务教育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学校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学校党政领导班子要坚持以人为本,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教职工的思想认识。要按照积极、稳妥的方针,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改革平稳有序进行,维护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58.各地在义务教育学校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坚持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对违反规定、打击报复、的,要追究相应责任。对不按《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和本指导意见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义务教育学校,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不予确认岗位等级、不予兑现工资、不予核拨经费。情节严重的,对相关领导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59.本指导意见由人事部、教育部负责解释。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

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70号,以下简称《试行办法》)、《<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87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的要求,为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岗位设置管理组织实施工作,结合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实际情况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适用范围

1.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适用本指导意见。

2.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分别纳入相应岗位设置管理。

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岗位类别设置

3.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4.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的设置要适应增强学校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

5.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要符合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工作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特点,适应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事业与提高专业水平的需要。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的特点,其专业技术岗位分为教师岗位和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其中教师岗位是专业技术主体岗位。

教师岗位指具有教育教学、实习实训等工作职责和相应教师资格与相应能力水平要求的专业技术岗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主要包括学科实验、图书资料、财务会计、电化教育、卫生保健等具有教学辅助工作职责的专业技术岗位。

6.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要适应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满足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

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可实现社会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7.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以下简称三类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

在确定岗位总量时,应根据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量、正式工作人员数量等因素综合确定,并根据学校事业发展,实行动态管理。岗位设置要优先满足教育教学、实习实训等工作的实际需要,严格控制非教学人员岗位。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教师岗位占学校岗位总量的比例一般不低于85%,其他岗位原则上不超过15%。幼儿园教师岗位占幼儿园岗位总量的比例一般不低于88%,其他岗位原则上不超过12%。

三、岗位等级设置

8.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岗位设置实行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学校各类岗位及结构比例的确定,要充分体现学校的性质和特色,特别是适应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紧缺专业建设和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一)管理岗位等级设置

9.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管理岗位一般设6个职员等级。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结构比例和各等级管理岗位的职员数量,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的规格、规模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

10.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现行的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五至十级职员。

(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

11.全国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专业技术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的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的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员级岗位。

12.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专业技术岗位与相应教师职务序列相对应,设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共划分9个等级。其中高级岗位设3个等级,分别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五级、六级、七级;中级岗位设3个等级,分别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八级、九级、十级;初级岗位设3个等级,分别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十一级、十二级、十三级。

幼儿园教师岗位等级划分,参照普通小学岗位等级设置的规定执行。

13.根据全国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总体控制目标的要求,按照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专业技术人员高级、中级、初级职务结构比例现状,结合事业发展需要和"*"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合理确定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高级、中级岗位结构比例应与本地普通高中相协调。

教师高级岗位五至七级之间的结构比例为2:4:4,中级岗位八至十级之间的结构比例为3:4:3,初级岗位十一级、十二级之间的比例为5:5。

1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主管部门,在总结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优化结构、合理配置的要求,制定学校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结构比例控制的标准和办法。

15.各级人事行政部门和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主管部门要严格控制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严格控制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总量。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要严格执行核准的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

(三)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设置

16.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工勤技能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

17.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18.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25%左右,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5%左右。技能操作任务较重的中等职业学校工勤技能岗位一级、二级的比例可适当提高。

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工勤技能一级、二级岗位主要应在专业技术辅助岗位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职责等对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领域设置。

(四)特设岗位设置

19.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中的特设岗位是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特点和发展规律,为适应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经批准设置的工作岗位,是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中的非常设岗位。特设岗位的等级根据规定的程序确定。

中等职业学校可设置一定比例的特设岗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办学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

20.特设岗位不受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按照管理权限予以核销。

四、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及岗位等级

21.中等职业学校高级教师岗位名称为高级讲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下同)一级岗位、高级讲师二级岗位、高级讲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五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中级教师岗位名称为讲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下同)一级岗位、讲师二级岗位、讲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初级教师岗位名称为助理讲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下同)一级岗位、助理讲师二级岗位,分别对应十一级、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员级教师岗位名称为教员(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对应十三级专业技术岗位。

普通高中高级教师岗位名称为中学高级教师一级岗位、中学高级教师二级岗位、中学高级教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五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中级教师岗位名称为中学一级教师一级岗位、中学一级教师二级岗位、中学一级教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初级教师岗位名称为中学二级教师一级岗位、中学二级教师二级岗位,分别对应十一级、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员级教师岗位名称为中学三级教师岗位,对应十三级专业技术岗位。

幼儿园使用小学教师岗位名称。小学高级教师一级岗位、小学高级教师二级岗位、小学高级教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小学一级教师一级岗位、小学一级教师二级岗位,分别对应十一级、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小学二级教师、小学三级教师岗位,对应十三级专业技术岗位。

22.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和岗位等级设置参照相关行业办法和标准执行。

23.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其他系列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原则上应低于教师岗位。

五、岗位基本条件

(一)各类岗位的基本条件

24.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三类岗位的基本条件,主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确定。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三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

(3)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二)管理岗位基本条件

25.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26.各等级职员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五级职员岗位,须在六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两年以上;

(2)六级职员岗位,须在七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3)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27.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校主管部门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在上述基本任职条件的基础上,根据本指导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以及本单位职员的具体条件。

(三)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

28.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规定执行。

29.受聘教师岗位的人员,应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符合国家关于相应教师职务的基本任职条件。同时,应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教育思想端正,关心爱护学生,善于学习,敬业爱岗,团结协作,严于律己。其中,受聘至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岗位的人员,应具备相关实践操作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

30.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应包括国家规定的相关职业资格准入的条件。

3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校主管部门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在国家规定的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基本条件基础上,根据本指导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以及本单位的具体条件。

32.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条件,由主管部门和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按照《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和本指导意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专业技术水平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

(四)工勤技能岗位基本条件

33.工勤技能岗位基本任职条件:

(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3)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后,可确定为工勤技能技术工五级岗位。

(五)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校(园)长

34.校(园)长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聘任。受聘校(园)长岗位的人员,应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修养;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改革创新精神;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岗位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应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具有团结协作精神,作风民主;具有中级(含)以上教师职务任职经历;一般应从事教育教学工作5年以上;身心健康。

六、岗位设置的审核

35.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岗位设置实行核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管理权限进行审核。

36.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岗位设置方案包括岗位总量、结构比例以及最高等级限额等事项。

37.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岗位设置工作按以下程序进行:

(1)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填写岗位设置审核表;

(2)按程序报主管部门审核、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3)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4)广泛听取教职工对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的意见;

(5)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由学校负责人员集体讨论通过;

(6)组织实施。

38.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政府所属学校的岗位设置方案经学校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39.县(县级市、区)所属学校岗位设置方案经县(县级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并报县(县级市、区)级人事行政部门审核后,报地区或设区的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40.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特设岗位的设置须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按程序报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具体管理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4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岗位设置方案可按照第38条、第39条的权限申请变更:

(1)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出现分立、合并,须对本单位的岗位进行重新设置的;

(2)根据上级或同级机构编制部门的正式文件,增减机构编制的;

(3)按照业务发展和实际情况,为完成工作任务确需变更岗位设置的。

42.经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作为聘用人员、确定岗位等级、调整岗位以及核定工资的依据。

七、岗位聘用

43.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聘用人员,应在核定的岗位总量和岗位结构比例内,根据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的原则,在严格掌握聘用条件,完善考核评价办法的基础上,依照有关规定程序,由学校自主聘任到相应岗位。专业技术岗位人员聘用工作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政策规定执行,逐步建立和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与岗位聘用相结合的用人制度。在教师高级岗位聘任中,应向优秀班主任和其他优秀教师倾斜。

44.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聘用人员,应在岗位有空缺的条件下,按照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的有关规定择优聘用。

45.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应分别按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在核定的结构比例内聘用人员,聘用条件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基本条件。

46.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要完善聘用办法、规范聘用程序、健全聘用组织及监督机制,确保岗位聘用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进行。学校要成立聘用组织,负责岗位聘用的有关工作。要采取措施严格限制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中的高等级岗位的设置。

47.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与受聘人员应当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受聘岗位职责要求、工作条件、工资福利待遇、岗位纪律、聘用合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条件以及聘用合同期限等方面的内容。聘用合同期限内调整岗位的,应当对聘用合同的相关内容作出相应变更。

48.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工作的特点,教育教学管理岗位上的人员原则上应直接从事部分教学工作,其他管理人员及工勤人员应积极实行一岗多责,提高用人效益。

49.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新参加工作人员见习、试用期满后,管理人员按照《实施意见》相关规定确定相应的岗位等级;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岗位条件要求确定岗位等级;工勤技能人员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后,可确定为工勤技能技术工五级岗位。

50.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工作的特点,对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岗位急需且符合破格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经上一级主管部门批准,可以根据有关规定破格聘用。

51.尚未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的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应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人事部、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试行办法》、《实施意见》以及本指导意见的精神,抓紧进行岗位设置,实行聘用制度,组织岗位聘用。

已经实行聘用制度,签订聘用合同的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可以根据《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及本指导意见的要求,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对本单位现有人员确定不同等级的岗位,并变更聘用合同相应的内容。聘用合同期满前,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和受聘人员的履职情况认真考核,及时作出续聘、岗位调整或解聘的决定。

52.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首次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岗位结构比例不得突破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不得突击聘用人员,不得突击聘用职务。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使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按照现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结构比例的,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的办法,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尚未达到核准的结构比例的,要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教育事业发展要求和人员队伍状况等情况逐年逐步到位。

53.各地应按照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以及幼儿园所核定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最高等级聘任教师,满足教育教学和课程设置对各级岗位教师的基本需求。要坚决制止在有合格条件人选的情况下出现"有岗不聘"的现象。对学校按规定要求聘用的人员,经教育主管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和人事行政部门审核后,应及时办理人事关系,兑现工资待遇。

54.地(市)以上教育督导机构要按照国家和当地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岗位设置的指导标准,以及核定的岗位设置方案,依法加强对上述学校人员聘用及配置状况的督导检查。

各地在实施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后,幼儿园教师参照小学教师职务管理办法执行。

八、组织实施

55.地方人事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分工协作,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好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的岗位设置工作。要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意见,对各类岗位的任职条件、工作标准、职责任务等作出具体规定。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周密部署,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核定各学校的岗位设置方案,确保学校的人力资源供给和持续健康发展。

56.岗位设置工作是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学校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学校党政领导班子要坚持以人为本,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教职工的思想认识。要按照积极、稳妥的方针,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改革平稳有序进行,维护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高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2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一、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企业用工的要求逐步提高。校企合作,是当前学校适应社会激烈竞争的模式下,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我校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思想,坚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认真实施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及时根据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采取多样化、灵活化的合作培养模式,深化企业服务,在合作过程中实现校企双赢。根据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内涵要求,我校坚持“因材施教,工学结合,育人为先,学生为本,服务社会,质量第一”的办学理念,开展校企合作,进一步推动示范校建设,同时为学校重点专业建设与企业间的合作搭建了综合发展的平台。

二、校企合作经验总结

1.重视校企合作,不断完善校企合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多年来,学校坚持为企业培养亟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制定有关校企合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做到有章可循,同时,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优化专业设置,调整培养方案,稳定就业渠道,提高师资水平,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实力,实现了校企双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以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为核心,积极拓展校企合作平台建设

为了更好地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根据每个专业的特点以及学校的发展趋势,学校聘请行业专家、高校资深专家和合作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及校内专业骨干组成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校企合作委员会旨在为加强学校和企业的联系和深度合作,专家委员会则注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完善和学校技能人才的培养。目前已有30多名生产一线的明星技师、中华技能大将获得者以及企业的重要领导者分别担任学校校企合作委员会委员和专家委员会委员,加强了学校的校企合作平台建设。

3.充分发挥校中厂的优势,实现产训结合

我校校设企业,占地面积7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现岗职工近百人,其中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占职工总数的80%以上。工厂设备配套齐全,拥有金切设备200余台,年产值2000余万元。通过对校设企业进行综合改造、资源整合,建立了机加工,数控和电工电子技术三个大型实训基地。此外,学校还注重发挥专业师资优势,与企业合作研发教学设备,开发教学课题,使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4.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引进企业师资,积极推进各种办学模式

(1)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不断引进企业高级师资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入,学校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有效提升学校资源整合能力,通过考察,洽谈,不断扩展校外实习基地。通过课堂教学与企业实际、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专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有机结合,共同制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共同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目前,已于50多家企业签订学生顶岗实习协议。

(2)灵活推进多元化办学模式,按企业需求量身定制培养计划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我校与多家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共同建立以企业名称冠名的培训班。对于冠名班的教学与管理,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充分利用双方的有效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非常受企业欢迎。

5.以服务企业为宗旨,面向企业开放办学,积极为企业职工开展培训

我校为各类大型合作企业培训技术骨干,提供技术服务。职业培训规模稳定在每年2500人次以上,2012年以来为企业培养了1100余名高级工及以上层次的一线技术骨干。在合作内容上,涵括了以下几个领域:一线在职职工岗位技能和素质提升培训;新聘员工入职岗前培训;为解决职工子弟入企就业的专项学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企业管理人员和培训师队伍培训;技能大赛选手赛前专项技能强化等。

三、校企合作探索

为进一步做好培训工作,学校领导率机电维修专业骨干教师多次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与企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各层次管理人员进行调研、交流与沟通,了解企业对机电技能人才培训的实际需求,并从培养形式、培养目标、培养方法等各个层面进行研究与探索,面向企业全方位开放办学。

1.不断扩大合作规模,拓展合作企业数量与合作项目

通过走访、座谈、电话、网络等方式对天津多家企业进行调研,发放调研问卷,及时了解天津各类企业对我校数控加工专业、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机械设备维修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不断扩大合作规模,同时拓展合作企业数量,积极与企业协商,不断增加合作项目,加深合作层次。

2.积极探索新的培养模式,不断更新培养方案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服务于学校,在与企业深度合作的基础上,根据企业需求,不断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并对以下模式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

(1)自主型合作模式。学校与学校自主创办的企业进行合作,企业将产品生产融入教学过程,企业车间也是教室、师傅也是教师、员工也是学生、产品也是作业。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直接参与生产活动,既培养了技能,又提高了职业素养。

(2)共建型合作模式。学校利用企业的设备和技术投入,共同建设校内实验实训室,在对学生开展教学训练的同时,也为合作企业培训员工。

(3)校外型合作模式。学校与校外企业合作开展科技研发、员工培训和学生实训实习,从而建立起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桥梁。

3.引入企业高技能人才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和改革

根据专业特点,学校聘请了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技术能手、技术明星、劳动模范等32名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专家与我校教师共同组建了“大师工作室”,与学校各专业教师共同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计划,提供市场人才需求信息,聘请专家参与教材编写,共同实施课程教学,并通过各种形式的讲座对教师、学生进行培训,开阔师生眼界,提高教学质量,并协助学校确立校外实习基地。

四、结语

今后,学校将充分利用天津市校企对接优质平台,使学校与更多的天津市企业开展交流合作;利用技师流动站与各大企业的技师工作站的联系,结合企业技术革新、技术改造、生产工艺难题等实际情况与企业技师工作站合作,开展深度合作。

总之,我校今后将继续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不断推动其向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切实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使学校成为特色鲜明的国家示范性中职院校。

参考文献:

[1]刘顺清,周定林.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研究与实践――基于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的实践[J].大学教育,2013,(16).

[2]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的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07).

高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3

关键词:生源结构;化工;高职;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号:1674-9324(2017)17-0256-03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考招生录取制度的改革,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其中既有作为生源主体的高中后毕业生(普高录取),也有来自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对口专业的学生(对口单招),特别是近年来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加大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与支持力度,赋予了高职院校更多的办学自,使得高职院校无须通过高考也可提前录取部分满足条件的学生(提前单招),部分优势专业可通过高职+本科衔接的方式与本科院校合作办学(“3+2”高职本科分段培养),少数专业可以通过注册入学的方式招收学生(普高注册)。同时还有海外本科直通车、高职本科联合培养“4+0”、定向培养直招士官生、现代学徒制等多种新形式的出现。由于生源形式多样,文化基础参次不齐,而在高职院校内部同一专业毕业标准几乎相同的情况下,重构高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尤为迫切,亟须深入研究。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之一的化学工业,多年保持着对高职教育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稳定需求,但受社会上对“化工”的偏见甚至错误观念影响、媒体报道化工安全事故时的放大,使化工类专业同其他专业相比,招生普遍困难;即使化工类专业招生计划基本实现,结果往往也是生源结构复杂。除入学形式的不同外,文理科生混招兼收、理科生中相当比例的学生未选化学课程、省内外学生化学基础的差异等现象普遍存在,这些已成为当下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改革、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我院高职化工类专业生源的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助推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根据生源学情开展专业教学改革、重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

一、高职化工类专业生源现状调查

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类专业(精细化工、制药)近三年学生数据为例开展调查分析。2013年至2015年我院化工类专业学生按入学形式的情况统计结果如表1―表3所示。

除入学形式的不同外,由于我校化工类专业招生时实行的是文理科生混招兼收,同时理科生中相当比例的学生未考化学课程,为此对普通高招和单独招生入学的学生进行了文、理科情况调查,调查结果如表4―表6所示。

二、高职化工类专业生源现状分析

从表1―表3可以看出,我校高职化工类专业(精细化工、制药)生源主要来自对口单招、单独招生和普通高招三种形式。其中,2013年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分两个专业方向招生,招生总人数101人;2014年开始取消专业方向,直接按专业进行招生,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招生67人;2015年共招生91人,其中新开设的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招生42人,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招生49人。从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来看,招生规模呈逐年降低的趋势。

2013年和2014年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有对口单招计划,分别对口招生了30人和42人,分别占当年招生总人数的29.7%和62.7%。从2015年开始由于取消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的对口单招计划,使得该专业的总招生人数只有49人。表明对于化工类专业来说,对口单招仍是一种较好的招生形式,应增加化工类专业对口单招的计划。另外,从2015年开始,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有单独招生计划,2015年单独招生24人;同时可以看出,新开设的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第一年招生,招生形式相对较好,2015年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招生的人数占化工类总人数的46.2%。表明根据实际需求开设新专业,有利于学科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文理兼收,通过普通高招和单独招生招录的学生存在个体差异,这从表4―表6可以看出。2013年普通高招共招生71人,其中,文科生19人,文科生的比率为26.8%;理科生共52人,其中,未考化学的31人,占理科生总人数的59.6%。2014年普通高招共招生25人,其中,文科生7人,文科生的比率为28.0%;理科生共18人,其中,未考化学的16人,占理科生总人数的88.9%。2015年单独招生总录取人数24人,其中文科生13人,文科生的比率为54.2%。2015年普通高招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共招生25人,文科生12人,文科生的比率为48.0%;理科生共13人,其中,未考化学的9人,占理科生总人数的69.2%。2015年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共招生42人,其中文科生14人,文科生的比率为33.3%;理科生共28人,其中,未考化学的4人,占理科生总人数的14.3%,还考化学的24人,全部为非江苏省生源。

综观2013―2015年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化工类专业招录的新生中文科生占相当一部分比例,一般有1/4到1/3的比例。同时,理科生中高考未考化学的学生所占比例更高,一般占理科生总人数的1/2。

三、完善和构建高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教育部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文件中,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提出了改革高职教育质量评价和建立人才评价制度的重要性。学生学习质量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核,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关系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学习质量的高低已成为学生能否成才的重要标志。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对口单招、单独招生和普通高招这三种形式是我校高职化工类专业(精细化工、制药)招生的主体形式。以这三种录取的生源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性。其中,对口单招生源为三校生(从普通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中考入高职院校的学生),专业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得到些锻炼,但在专业知识的理论深度和专业技能的深度和广度上仍需提高;单独招生为普高生,由于其未参加高考,存在文化基础水平不高,同时专业技能没有得到规范性训练等特点;普通高招为参加高考的普高生,文化基础一般,同时专业技能没有得到规范性训练。

同时,从前述可知,生源中文科生数量偏多,理科生化学基础薄弱的问题十分突出。也就是说,生源多样化、文化基础薄弱将是高职院校的一种“新常态”。因此,如何从生源多样化的视角出发,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完善和科学构建高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以及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蒋玉玲.高职院校生源多样化背景下分层培养模式初探――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4(4):26-29.

[2]尹玉军,彭爱梅.高职院校生源多样化现状调查与分析[J].文教资料,2016,(8):106-107.

[3]彭龙慧,曹茂琴.高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的问题与对策[J].职教通讯,2012,(5):55-56.

[4]史礼正,黄人薇.高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3,(1):71-73.

高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4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利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水利事业发展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水利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肩负重大的历史使命。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新形势下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新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利要适应时展需要,并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积极作用,“科教兴水”、“依法治水”、“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以及“西部开发水利先行”等必然成为水利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需要有现代化的水利教育与培训体系作支撑。

人才资源学历结构矛盾突出

近年来我国水利行业职工队伍在职人数大幅减少。从1995年154万减少2001年132万。7年累计减少22万人,年均3万多。主要原因是水利机构改革,政企事业分开所致。近几年水利行业职工队伍文化素质明显提高,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从1995年18%提高到50.74%。但水利企业职工学历普遍较低,特别是高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比重明显偏低。我国水利企业科技人才队伍中,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专业技术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14.92%,低于全国其他行业17%的平均水平。其中研究生以上的所占比例为0.5%;大学专科文化程度的专业技术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37.11%;中专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专业技术人员59.6%。水利科技人才的学历结构明显偏低的状况,将会制约水利企业的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及水利企业技术潜力的进一步发挥。另外,水利教育的培养能力尚不能满足水利事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据统计,每年新增中专以上职工仅相当于同类学历职工的自然减员人数。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水利职工队伍整体文化素质偏低专业人才短缺,是水利在建设、技术创新、管理和经营方面粗放式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水利行业若不尽快改变人才资源总量不足、文化技术素质不够高、学历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将必然制约水利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人才资源能级结构矛盾突出

到2001年底止,水利部直属系统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为27671人,其中正高级职务569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1%;副高级职务4700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7.0%;中级职务11413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1.2%;初级职务9830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35.5%。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的比例为1:8、3:20、1:17.3。

在正高级职务中,45岁以下的有265人,占正高级职务的47%。在副高级人员中,45岁以下的3236人,占副高级职务的69%。经过这几年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调整,45岁以下的正高级人员已占到正高级人员的一半,45岁以下副高级职务已占到高级职务的2/3,基本完成了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的新老交替,专业技术队伍已逐步年轻化。但在水利人才队伍中,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多,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少,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严重匮乏。东西部人才差异性大,地方性水利部门高级人才奇缺(见表3)。

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严重不足,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性人才更是短缺。这种人才状况既不能满足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也不能适应水利事业迅速发展和未来水资源市场的要求。

急需的高新技术及复合型人才少

水利企业科技人员长期固守在一个岗位上,岗位交换的机会少,其后果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功能比较单一。随着高新技术对水利传统行业的改造,一些传统专业、技术岗位将逐步被淘汰,而一些大量高新技术岗位人才匮乏,将成为水利现代化的制约因素。水利行业人才队伍的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专业人员占水利人才的80%以上,较高层次的计算机、金融、法律、市场营销、信息科学技术、管理科学技术及精通工程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则严重总体性短缺。加入WTO给我们带来了各种机遇和挑战,水资源市场的对外开放,水利市场投资环境将进一步改善,将吸引到更多的外资,将引进更多的先进施工模式;国内建筑市场将进一步规范;水利监理市场的对外开放。水利企业可以更便捷地走出国门、参与国际交换与分工;水材料生产企业和设备制造企业也面临入世后进口设备在性能、价格的比较优势。这将使那些成本高、技术水平低和管理落后的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压力。加入WTO后,我国水利行业高素质人才的缺乏状况将更为突出:一是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专家,包括适应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的领导人才,适应国际发展需要、在国内水利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的拔尖人才;二是高新技术人才,包括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三是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性人才;四是熟悉世贸规则、了解国际惯例、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商务人才和外语人才;五是是信息、农业、投资、理财、外贸、法律和现代管理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六是生物技术、环保技术、新材料等领域的高层次科学技术人才;七是高技能的人才;八是跨领域、跨行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成人教育毕业生比例偏大

1999年全国共有74所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招收水利类专业的研究生,年招生规模500余人。全国有独立设置的水利普通高等学校8所,另有53所普通高等学校设有水利水电类专业,年招收水利类专业学生5000余人,在校生18000余人。此外,有14所水利职工大学及部分普通高等学校每年还招收成人本专科学历教育学生约5000人。而培养的水利专业人才有一部分在从事非水利专业。

全国有水利普通中等专业学校48所、职工中专36所、水利技工学校32所,年招生2万人,在校生规模近6万人。1999年,水利系统有职工教育培训基地180余个,职工教育工作者6100余人,年培训能力达40万人次。

根据部分省市水利局的抽样调查,专业技术人员中,正规全日制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比例偏小,而成人教育及技校、高中以下毕业生比例偏大。成人教育毕业生是指国民教育系列的电视大学、函授大学、夜大学、职工大学、业余大学毕业生、自学考试毕业生及党校毕业生,成人教育毕业生大多数属于技术使用性人才,具有较强的工作实践经验,但普遍缺少发展后劲,是制约水利科技人才整体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才资源区域结构矛盾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东部地区水利企业对科技人才的吸引力明显高于西部地区,水利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区域差异逐步加大,东部地区专业技术人才所占总量的比例为%38左右,中部地区所占比例为35左右,西部地区所占比例为20左右%。西部地区水利人才不仅在数量上少,而且在人才的科技文化素质上也低于东部地区,科技人才的区域差异过分加大,会制约水利企业整体水平的提高。随着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吸纳能力不断增强。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建筑、交通运输、水利电力等专业的需求比例,西部地区要高于东部沿海地区。

科技人才年龄结构优势日趋弱化

水利专业技术人员中35岁及以下年龄组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比例为48.52%,35~45岁年龄组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比例为29.43%,45~55岁年龄组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比例为22.06%。科技人才日趋中年化。目前的年龄结构状况不仅使各类人才后备力量的培养受到很大制约,也使新技术应用和新业务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表现为水利企业科技人员吸收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下降、体能负荷减弱、存量有明显的波动性,企业缺乏对科技人才的长远规划。

当前,我国水利进入了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水利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与开发,水资源市场的开发和利用等,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而我国水利人才总体文化素质偏低,高素质人员严重不足。专业结构不合理。在专业技术人员中,水利类、工程类专业占据80%以上的比例,而经济、管理、法律等专业人员比例过低。高学历人才分布不均衡。大多数集中于教育、科研、机关管理部门或单位,基层单位中学历人员统计为零的单位仍然存在。地区分布同需要成反比。从我国现有的水利人才结构来看,存在“六多六少”,一是传统水利人才多,高新技术领域人才少;二是继承型人才多,创新型人才少;三是单功能人才多,复合性人才少;四是机关事业单位人才多,企业人才少;五是熟悉计划经济的人才多,熟悉市场经济的人才少;六是管理型、研究型的人才高能低就的多,实用型技术人才和熟练劳动者少。据对东北地区水利企业的调查,企业劳动生产率低、人员规模偏大,许多工种能实际胜任本岗位工作的人员很少;企业管理人员与技术工人比例严重失调;高级技术人员年龄偏大、数量极缺;这样的人才结构完全不适应企业的发展。对西北地区水力企业的调查显示,员工队伍中普遍存在重学历提高、轻技术能力,追求高职称等现象。目前我国高级技工占3.5%,与发达国家的40%相比差距太大。中级技工占24%,初级技工占74%,而同期日本的高级技工则占32%,中级技工占43%,初级技工只占25%。培养具有真才实学的高技能水利人才,已成为决定水利企业兴衰的关键。

加入WTO以后,我国水利人才需求类型也将发生深刻变化。适应新时代的新型水利人才不仅首先要具有良好的外语基础和高超的金融管理和高新技术等领域的专业技能,而且要有创新、创业、合作的精神与能力,拥有理解、包容不同文化习俗的胸怀和品质,同时还要精通WTO规则和国际经济法律,善于处理国际水务。而我国高校目前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模式显然不能适应这种需要,因此各个学校及培训机构,都将面临新的挑战,都要按照水利事业现在及未来的人才战略规划,潜在的人才市场需求作出新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加大人才开发力度 培养高素质水利队伍.水利部人事劳动教育司

2.高技能人才培养是经济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础.林用三

高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5

关键词 顶岗实习 工学结合 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9.014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ofessional and Technological

Management Internship Standards Research Program

LUO Dayong

(Chongq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Chongqing 402260)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safety technology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ost practice of existing problems, improve the safety technology management pract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professional post effect, the formulation of standards imminent pract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safety technology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ost. In this paper, for the study and formulation of safety technology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ost practice standard provides program guidance, has certain theory and practice significance.

Key words internship; work integrated learn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1 方案制定的意义

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在实施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符合顶岗实习岗位要求的岗位数量较少;(2)老师与实习单位的沟通与协调不足;(3)老师对实习生的管理不到位;(4)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自我约束不够。这些问题导致学生顶岗实习达不到预期目标和效果。因此,为了解决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目前存在的问题,提高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效果,必须制定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标准。本文为制定高等职业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标准提供了方案指导,本方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和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与发展,切实有效地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确保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进一步完善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体系。

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大量文献,了解国内外在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现状,发现顶岗实习的普遍规律和特殊性。从中找出值得借鉴的经验和理论,拓宽研究视野,提供研究思路。归纳总结当前国内外在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管理上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访谈交流法。针对理论研究分析出的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与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学生和企业现场指导教师进行访谈交流,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并获得解决的办法。(3)问卷调查法。通过理论研究和交流访谈,分析总结出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和拟采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合理设计问卷调查表,在教师中、学生中和企业现场指导教师中开展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分析总结出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和拟采取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制定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标准提供依据。

3 研究内容

3.1 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学校现状调查研究

(1)根据研究目标选择调查样本学校,设计问卷与调查方式及内容。(2)深入分析研究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顶岗实习效果欠佳的原因。主要从高职院校学生的实习有效性,高职院校专业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安排到位情况,学生本人对顶岗实习生的认识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3.2 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企业现状调查研究

主要就实习的企业对顶岗实习生的态度,顶岗实习企业希望的目标、顶岗实习企业管理的难点企业对顶岗实习的保障措施、校企合作的动力、校企合作的障碍等问题调查。

3.3 校企合作机制建立问题研讨

通过召集教育专家、企业专家、行业专家对校企合作机制的内涵、建立的方法、保障体系等问题研讨。

3.4 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流程分析研究

(1)分析研究顶岗实习前续工作环节。从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基础素质教育、文化浸润等方面分析。(2)分析研究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工作环节。主要从职业认知适应期,技能熟练波动期,心理稳定成熟期,情绪倦怠浮躁期等方面分析研究。(3)分析研究顶岗实习后续管理工作环节。主要从及时总结、奖惩分明,树立榜样、传承优秀,以赛促学、巩固成果等方面分析。(4)分析研究学生顶岗实习的工作流程关键节点。从学生实习分配环节关键点,实习过程管理环节关键点,后续管理过程关键点等方面分析。

3.5 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特点分析

主要从管理主体,顶岗实习学生身份,实习地点,管理时间,管理内容等方面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特点。

3.6 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研究

(1)顶岗实习的实习质量分析。通过对调查样本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分析顶岗实习的质量。(2)顶岗实习校方管理现状分析。从实习阶段教学全过程系统性,培训教育及时全面性,校企合作机制有效性,实习基地选择的科学性,师资选派和管理情况,兼职教师管理学生的体制,突发事件处理机制等方面分析研究。(3)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质量评价分析。

3.7 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校内标准体系的构建

(1)顶岗实习标准体系的内涵研究:从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2)顶岗实习标准体系的评价方式研究:从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校外评价和校内评价相结合等方式对顶岗实习标准体系的评价方式进行研究。

3.8 学生企业顶岗实习标准评价体系的构建

(1)学生企业顶岗实习标准评价指标的内涵研究: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有两种身份。一种是学生,另一种是准职业人。因此,在评价学生顶岗实习时应将两者结合起来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研究。(2)学生企业顶岗实习标准评价的实施方法研究:采用学生和校内外指导教师统一在一张评价表中进行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对学生实习实训标准进行评价,构建高职院校企业顶岗实习实训标准评价指标体系考评表。

3.9 研究制定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标准

该标准符合职业教育规律,该标准吸取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该标准应有利于安全技术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该标准应符合我国高职院校对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的实际条件,该标准应适应我国安全生产企业实际条件,该标准应具有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

4 实施步骤

4.1 项目申报阶段

组织相关人员编写项目申报书,进行项目申报。

4.2 项目研究的准备阶段

充分利用图书、报刊、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尽量多有用的理论文献资料理论学习,集中课题组成员重点学习相关的教学论著,及时掌握最新教研动态和相关资料,为本项目找到理论依据,以及及时准确地了解国内外对该课题的研究进展和具体做法。

4.3 项目调查、探索阶段

通过问卷、访谈调查全国范围内部分涉及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相关高职院校,分析、研究目前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初步制定解决方案。

4.4 项目实践阶段

(1)以本校学生为实验的载体,对初步形成的高职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标准进行实践。(2)运用研究成果指导各班学生顶岗实习,提高顶岗实习教学效果。(3)形成实践结论,形成阶段报告。

4.5 项目完善阶段

(1)将初步的研究成果在本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推广,进一步提高顶岗实习教学效果。(2)完成最终成果报告,并提交报告。

4.6 项目结题总结阶段

(1)收集、整理所有的项目研究资料,做好结题的申请准备工作。(2)申请结题验收和研究成果的鉴定。

5 预期成果

(1)研究分析找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顶岗实习效果欠佳的原因。(2)研究分析清楚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流程。从顶岗实习前续工作、顶岗实习过程、顶岗实习后续工作等方面研究得出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流程。(3)分析研究得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提高措施。(4)研究分析得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特点。(5)构建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校内标准体系。研究得出校内实习实训标准体系的内涵,校内实习实训标准体系的评价方式。(6)构建学生企业顶岗实习标准评价体系。研究得出学生企业顶岗实习标准评价指标的内涵,学生企业顶岗实习标准评价的实施方法。(7)研究制定出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标准。该标准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吸取了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符合我国高职院校对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的实际条件,适应我国安全生产企业实际条件,具有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

6 结论

本方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和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切实有效地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确保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进一步完善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体系提供方法指导。

参考文献

[1] 李绍中,王晓敏.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难点透析与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1.10.

[2] 刘晶晶,郎静,刘琳琳,李同杰.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J].高等职业教育,2011.7.

[3] 戴海燕.对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再认识[J].职教论坛,2009.9.

高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6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共建共管;专业发展双轨制;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一引言

为了适应通信产业的迅猛发展,探索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海南工商职业学院与深圳中兴通讯NC教育合作中心中兴新思教育合作,于2012年在我校正式创建了海南工商-中兴通讯NC学院。NC学院以培养移动通信及信息化人才为宗旨,引进中兴通讯与现网一致的实训平台、配套实训教材、企业讲师授课、完善的企业培训教学体系、企业培训质量控制体系、就业服务体系等等,确保人才培养与通信产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作为海南省第一家与中兴通讯全面深度合作的NC学院,“校企联办,深度融合”是海南工商中兴通讯NC学院最大的特色。海南工商-中兴通讯NC学院的成立标志着我校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建设从此迈上新台阶。

二与中兴通讯校企合作的创新与实践

(一)构建共建共管专业发展双轨制的全面深度合作新机制,实现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校企深度融合

为探索实践与岗位要求无缝对接的移动通信技术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模式,2011年底我校与中兴通讯NC教育合作中心旗下深圳清大协力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海南工商中兴通讯NC学院合作协议》,构建了共建共管专业发展双轨制的全面深度合作新机制,找到一条校企合作双赢的新路子。双轨制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第一,基本理论与文化修养以大学教育为主,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教育以企业为主的教学双轨制;第二,大学为主体的教学与科研突破与创新,与企业为主体的教学与技术应用突破与创新的发展双轨制[1]。为充分发挥海南工商中兴通讯NC学院合作机制的作用,根据合作协议按照一院四基地的合作目标和共建共管专业发展双轨制的合作机制,2012年3月成立校企合作领导机构,每年研究和决定合作中的重大事项,为海南工商中兴通讯NC学院的发展把握方向。同时细化了协议执行方案,制定移动通信技术校企合作专业五年建设规划,包括:①信息咨询服务。②合作专业教学计划执行保证。③设备技术支持保证。④学生NC专业认证。⑤学生职业规划与实习就业保障。在共建共管专业发展双轨制合作机制下,自2012年以来,双方共同努力,不断深化合作内容,不断创新合作形式,持续推进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校企深度融合。

(二)共同打造校企一体化的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零距离整合

具体做法是:与中兴新思教育实施专业共建共管,实现学生入学、培养、就业全过程一体化的深度合作办学,由校方和企业方共同制定培养人才计划,共同开发教学教材,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共同实施教学过程。在深度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下,与中兴共同制定校企一体化的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作方利用中兴通讯企业资源和优势,对通信专业面向的岗位群进行调查和分析,对岗位技能进行细分,总结出适应市场需求和学生长期发展的核心课程,实现课程及教学内容与岗位的零距离整合。图1为企业岗位需求主导的人才培养方案序化整合过程。在此基础上形成如图2所示企业主导的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几年来,每年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几经修订,但始终遵循企业主导的核心课程体系基本不变。借助合作企业中兴通讯新思教育平台,我校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可以做到按当前企业需要培养人才。

(三)合作构建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与中兴全面深入合作后,按照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的思路,我们遵循“市场需求、就业导向”高职办学要求,主动适应、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构建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实践教学体系。二年级下学期安排三周时间3G核心课程集中实训(实践),三年级一开始安排八周职业技能集中式综合实训(实习)。这些集中实践教学可在校内进行,也可以在校外进行,让学生有的放矢地提前进入企业顶岗实习,这样在解决企业用工困难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岗位技能和就业能力。对于这样的实习,学校有一套严密的组织实施方案,通过创新办学模式,实现“做学合一、工学交替”,保证学生的课程学习与顶岗实习两不误、双丰收[2]。

(四)合作打造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优质教学团队,实行双主体管理

(1)双师型师资团队的组建与培养创新:校方教师送到企业定制化培养,校方师资需要通过企业讲师认证。在满足企业、学校双方需求的条件下,师资调整灵活化,混编师资的协议一年一签。(2)专业课教学过程管理体制创新:NC学院、教研室和教师三个层面学校和企业“双主体管理”,共同构建校企合作优势互补的教学团队,确保教学的优质实施。

(五)引入先进的中兴NC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实施双主线教学

(1)专业核心课程推广MIMPS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兴通讯NC教育管理中心携手清华大学教育学专家,运用最先进的“ICARE”教学理念设计出的一套适合通讯专业实际教学的MIMPS教学法。如图3所示,MIMPS代表5个核心思想,即Modularization、Interlacement、Mission-driven、Practical-research、Self-evaluation。(2)按企业职业素质线+职业技能线实施双主线教学。其中,职业素质线对应三个阶段三类课程,如图4所示。在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工种分析,提炼知识点和技能点,确定本专业所需开设课程类别,最终形成职业技能线。

(六)努力构建社会、行业、学校多元教学评价体系

由原来单一的最终评价转化为全程评价;由教师单一评价学生转化为学生自评、学习小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由学校单一评价学生转化为校企共同评价[3]。同时,在围绕职业技能开展专业建设中,嵌入中兴通讯S.M.A.R.T职业模式,做好移动通信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学校和中兴企业共同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三结语

总之,在这种深度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下,我们双方共同搭建起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支撑平台,包括中兴实训平台、中兴企业教材、中兴实习基地、专兼结合教师、合作专业学生、任务驱动模式、教学网络资源、中兴NC认证和多元评价体系,并取得了一些改革经验与教学成果。今后,我们将按照高职院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不断总结经验,大胆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坚定不移地推进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共赢,培养更多企业和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通信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海婷.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动因、障碍及促进政策研究[J].职教论坛,2016,(9):46-50.

[2]孙文缘,戴聪腾.校企合作下的技能型、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上海翻译,2016,(3):72-76.

高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7

关键词:高职院校;软件技术;教师工作站;开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9255(2013)04-0078-03

一、高职院校教师工作站的建立背景

成立校企合作教师工作站是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和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在“校培”层面上建立的保证教师进行企业实践锻炼长效机制,旨在培训一大批“双师型”教师,进一步推动和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教师工作站的目标就是让教师到生产一线,通过现场观摩、技能训练、专题讲解、交流研讨等形式实施,重点体验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信息,熟悉企业相关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增进对企业生产和产业发展的了解,培养广大教师的“职业气质”,并结合企业实践改进实践教学。

建立教师工作站同时也是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国家高职骨干院校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校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的又一重要举措。教师工作站将为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提供更权威的信息和资

料,为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师资科研水平、

专业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以及紧密校企合作关系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

二、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建立

教师工作站的意义

我院的软件技术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良好的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较强的基于 Java 技术和Android系统的应用软件开发能力、基本的软件测试能力,面向IT行业、软件企业,从事3G应用软件与动态网站的设计与开发、各类管理信息系统的初级编码、数据库系统的日常管理与维护、软件销售与技术支持等领域的工作,具有熟练技能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1]

其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于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中指出必须具备“双师”素质,符合“双师”结构队伍要求,在企业一线从事过Java或Android系统开发人员。教师应密切关注行业、企业的发展态势,注意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提升理论。

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师工作站对教师而言,一方面有利于教师逐步向软件工程师或系统集成项目

管理工程师等复合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师学习新技术,了解最新的软件开发技术和专业发

展趋势,增强指导教学实践的能力。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有能力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而校企合作教师工作站作为一个载体和基地,有较强的岗位实践经验,为软件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赴企业锻炼培养提供了尤为重要的平台。这种教师工作站兼顾了校企双方的需求,为校企之间开展紧密、继续的合作提供了条件。

三、专业教师如何开展教师工作站的工作

(一)明确进站工作目标

专业教师由于进站工作的时间不是很长,一般只有半年,不可能将企业所有方方面面的知识都学到手,所以在进站工作之前应当结合自身教学工作情况与系部主任及教研室主任沟通,明确进站工作目标。通常的目标有:掌握一到两门课的核心技术,能够胜任项目化课程的教学;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研,以便改进专业的课程体系;学习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为校内实验或实训积累经验,等等。

(二)熟悉企业规章制度以及软件开发的流程

专业教师到企业后首先对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熟悉环境,进行角色转换的准备。首先要了解公司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业务范围,掌握企业工作流程。[2]其次要掌握企业软件开发的流程,如何做好需求分析,进行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安排好编码与测试工作以及后期软件交付与验收。

(三)跟进企业软件开发项目

在熟悉了软件开发流程之后,教师如何有效地把握实际的软件开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实施项目化教学,了解切合社会需要的项目案例,最佳的办法就是跟进企业软件开发项目,在其中承担开发任务。在进站工作的半年时间里,笔者分别跟进了两个数字化校园项目,在其中担任配置管理员以及测试工作,着重提高了软件测试和UML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能力,掌握了项目案例的第一手资料,在进站结束回到学校后,可以胜任两门课的项目化教学工作。

(四)积极参加企业技术培训

软件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新兴的软件公司,人员流动频繁,不断有新的员工加入到企业中。各个部门经常会有目的性的组织一些技术培训,其中有些是系列性培训。通过参加这些培训,可以掌握最新最前沿的软件开发技术,学习使用最好最实用的软件开发平台,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它们传授给学生,使之跟上软件技术时展的步伐,能够让他们在毕业时适合企业用人的需要。

(五)经常进行阶段性小结

在进站工作的期间,一方面的学习是企业给你的培训,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员工自身工作也十分繁重,企业不可能派专人每天手把手对你进行辅导,大部分时间要靠自己利用企业的资源进行研究和探索。所以对于自己的所学应当及时地进行阶段性总结,以便巩固所学成果和开展下一阶段工作。总结的形式的是多样的,既可以撰写周记和月报,也可以抽时间与企业相关人员开工作汇报会或经验总结交流会,通过不断地总结和改进工作,提高在教师工作站的成效。

(六)做好实习学生的管理工作

教师工作站的企业往往也是学生校外的实训基地,教师应当妥善安排好学生学习和生活,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与创新能力,结合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交互结合,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落到实处。

四、教师工作站工作经验的总结与推广

在结束教师工作站工作之后,教师应当将所学用于改进今后的教学,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借鉴企业实践考核,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为此,一要完善课堂教学实训、阶段实训、综合模拟实训、产学合作、顶岗实习、社会调研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与创新能力;二要建设融实践教学、职业素质养成、职业能力培养、师资培训、技能鉴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以下将具体的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进行专业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从市场的人才需求调查入手,及时跟踪市场的人才需求变化,根据需求人才的职业岗位群及所需能力设计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在撰写人才培养方案时,借助于在教师工作站对软件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的能力、知识要求的准确把握,制订出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使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能够紧紧地围绕培养目标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专业以行业发展为定位、课程设置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教学过程以职业活动为主线、质量评价以职业规范为标准。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邀请企业专家走进课堂

通过进站学习交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邀请一部分专家走进课堂,有效参与学院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学生实训以及一定数量的专业课教学等工作,学生由此可以零距离地获得企业一线高技能人才的指导,缩短了他们在学院习得的知识与企业实际工作的距离,让学生清晰地知道企业用人的标准,明确学习的目标,激发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为他们今后进入企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些企业专家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对学院专职教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促进、提高了学院广大专职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3]

(三)鼓励学生到企业去实习锻炼

高职院校注重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多采用“2+1”的教学模式,即2年在学校教育学习,1年去企业顶岗实习。在每年送学生去企业顶岗实习的时候,有些学生有疑惑,对此有抵触情绪。通过自身在企业进站学习的经验,可以现身说法,打消学生的疑虑,让他们认识到顶岗实习对于今后走上工作岗位的重要作用,让他们充满信心,满怀激情地走上实习岗位。

(四)向后续进站教师传授经验

教书育人,薪火相传。当一批教师出站,完成既定目标之后,还会有新的一批“双师型”骨干教师走进教师工作站。曾经进站学习工作过的教师可以将经验传授给即将进站工作的教师,让他们在今后的进站过程中发扬好的做法,克服并解决可能遇到的困难,学到真本领并用于教学,从而造福学生。

参考文献:

[1]吕立新.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Z].2012

高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8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期,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是实施“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关键。我国现有工程科技人才约1400万人(2008年4月,中国科协),居世界第一位;工科学生占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的35.3%,位居世界前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工程教育大国。但是,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高端人才非常匮乏;据2011〜2012年度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在“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可获得性”排名中,中国位于142个国家的第33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工程性和创新性缺位,与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要求相距甚远,主要体现在:高等学校建设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趋同,人才培养模式单一,高等教育层次和类型边缘模糊,教育资源配置针对性差,有效性降低;教师评价体系导向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对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不足;产学研政合作不到位,企业缺乏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动力。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要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的战略任务;教育部于2010年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强化政府、高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全面提升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不同类型高校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应各有侧重。地方院校瞄准区域经济特点设置学科专业,专业的区域服务功能相对较强,人才培养过程的适应性和灵活度更好,理应积极探索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和新途径,特别是在培养应用型工程科技人才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本文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从地方院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出发,分析地方经济特点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运行状况,阐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培养工程科技人才的内生动因,探索依托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培养工程科技人才的新机制和新途径。

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培养工程科技人才的内生动因——以浙江省为例

1.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承载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指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根据六部委《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指导意见》(国科发政[2008]770号)的有关精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主要任务,一是实施技术合作,联手突破和发展核心技术,组织并实现盟员单位之间创新资源的有效分工和合理衔接;二是形成盟员单位公共技术支撑平台,提高技术创新资源利用效率,实行知识产权分享,形成产业技术标准;三是实施技术转移,加速创新成果的大规模商业化运用,直接推动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四是联合培养人才,推动人员交流互动,增强产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可见,培养人才既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重要任务之一,更是保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健康发展的必要元素。

2.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培养产业所需工程人才的重要载体。

传统产学研联合创新存在信息沟通不畅、人才归属限制等诸多弊端,导致校企人才联合培养未能收到期望效果。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则能克服这些弊端。首先,技术联盟能够实现产业链与高校学科和专业链的对接。我国2007年的《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中对工科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提出了8条标准,涉及知识(Knowledge)、能力(Capability)和素质(Quality)三大方面,即KCQ体系,这就要求工科人才的培养除了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外,必须注重实践和能力锻炼。为此,地方高校工程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师资配备应把握当地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对人才的未来需求。技术联盟能够消除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障碍,集中反馈当前行业发展动态及产业发展对人才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指明方向。

其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通过相应的保障机制(如人才共享机制)对接研发链和人才链。联盟内的人才共享实质就是智力资源共享,实现人才在联盟成员企业之间的自由流动。联盟内企业的人才流动培养,一方面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资源,学生在联盟内不同企业的实践活动,可以获得更多的实战经验和产业知识,大大提升自身能力,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另_方面可加速信息的交流,促进知识溢出效应,从而有效促进联盟成员的优势互补,有助于结合成员的现有技术创造新的交叉技术,这也利于提高联盟内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动力。此外,传统校企联合培养、定向培养往往限制了毕业生的工作选择;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与高校共同培养的人才,毕业后在联盟内自由选择企业,扩大了选择范围。

3.区域经济特点决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将在浙江省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急需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浙江是制造业大省,特别是纺织服装、皮革化纤、机械电子、设备制造、食品饮料等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浙江又是“市场大省”全省商品交易市场的年成交总额、超亿元市场数量、单个市场成交额3项指标均居中国大陆各省市自治区首位。受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市场需求减弱等因素的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和产业结构“小、低、散、弱”等先天不足日趋凸显,浙江经济发展速度放缓。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对解决这一问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实现由制造大省向创造强省的跨越尤为关键。第二,浙江民营企业数量多,却难以在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浙江民营经济创造了全省70%以上的生产总值、60%以上的税收、9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个私经济的总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出口创汇额连续多年居各省市自治区第一。民营企业往往青睐能迅速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技术成果和“来之能战”的人才,往往缺乏人才队伍建设的长远规划,一方面自身培养人才的能力偏弱,另一方面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的意识相当薄弱,也不具备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基本条件。因此,校企双方深入合作的难度较大。第三,浙江省拥有诸多技术联盟,能够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浙江是“块状经济”大省,产业集群优势明显,如绍兴纺织、杭州软件、宁波家电、温州皮鞋、台州汽摩配、永康五金、义乌小商品等,产业集群实现工业产值约占全部工业产值的60%以上。浙江省又是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文件的精神,于2010年由巨化集团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了首批15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这就为依托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培养工程科技人才的途径探索提供了重要载体。

三、依托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培养工程科技人才的途径探索——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

浙江工业大学是省属重点大学和省部共建高校,始终坚持“立足浙江,面向全国”的办学宗旨和“以浙江精神办学,与浙江经济互动”的办学特色,为浙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着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学校“顶基础科学之天,立应用技术之地”把学校的发展与浙江的发展、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主动与企业、政府、研究机构深度对接,形成“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互惠共臝的发展模式。例如,以“学校布点、学院蹲点、学科团队建点”的新模式,加强与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建科技服务载体,先后与省内43个市、县(市、区)建立全面或科技合作关系,与省内外1500多家中小企业建立科技合作关系,与87家企业共建联合研发中心,与地方共建技术转移中心等创新服务载体27家。又如,与企业共建科技服务平台、科技创新团队、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共同承担科研开发项目。再如,包括萘普生原料药绿色合成技术、生物柴油生产技术等一大批科技成果实现产业转化,极大地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学校充分发挥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的“地利”优势,积极参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探索出一条依托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培养工程科技人才的有效途径。

1. 人才链对接产业链,更新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必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这对于地方院校尤为重要。以浙江工业大学2012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为例,毕业生总数4902人,其中外省生源1048人(占19.91%),但只有308名毕业生(占总数的5.85%)选择与外省单位签约,可见绝大多数学生选择在浙江省内工作;5.6%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工作,其中49.1%的毕业生进入各类民营企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代表着相关领域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学校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原动力。一方面,依托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建校企合作委员会、组织用人单位座谈会、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制度,论证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另一方面,重点调研和借鉴国内外优秀大学的人才培养特色,努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培养引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的领军人才。

2. 构建工程实践项目知识库,创新工程教育教学内容体系。

工程实践项目知识库是对工程实际发生、即将发生或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的集合,包含已经解决的可以用做教学案例的;包含待解决可以用作真实项目研究,完成后再用作教学案例的;还包含已解决但还可以优化解决方案再次作为真实项目来完成的。工程实践项目来源广泛,企业可以提供工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工程教学实践寻求解决方案;教师可以引入最新科研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吸引企业的关注;学生可以汲取相关项目作为课外科技活动选题,也可以将科技实践活动(如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题目)等引入知识库。企业、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对库内的项目进行选择、更新和维护,共同创新工程教育教学内容体系,使大批工程实践项目进入本科生课堂,大量学生拥有了参与课外科技实践锻炼的机会。

3. 基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培养“工程化”师资队伍。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工程化”师资匮乏,片面强调高职称和高学位,缺少对教师工程背景和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在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训中,又缺少深度合作的培训基地。

浙江工业大学依托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搭建的良好平台,推动“工程化”师资队伍培育。首先,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实施分类评价,调动教师参与工程实践的积极性;实施《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锻炼办法》等制度,为青年教师减轻负担,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和生产实践;充分发挥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技术研发平台的作用,吸引青年教师参与联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升能力水平。其次,实施《企业师资延请与管理办法》等制度,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再次,全面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单位间的人才互动交流,优化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师资队伍。

4. 以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载体,共享软硬件资源,服务于工程科技人才培养。

依托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与巨化集团、中石化镇海炼化等30余家省内行业龙头企业共建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或校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有力地支撑了相关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教学任务,形成了校内外实践基地互补的完善的工程实践体系。进而,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作共臝”的理念,对接浙江省新能源、新材料、环境保护和海洋化工的特色区域经济,以提高大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为宗旨,整合和完善校内外实践教育资源,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建成以研究开发为龙头、集理论教学一技术研发一中间试验一工程设计一工业生产于一体的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形成健全的组织管理制度,拥有理论水平高、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和完善的工程实践教育软硬件条件,为学生工程实践教育提供切实的保障,成为省内高校化工类、近化类乃至机械类专业的大学生校外工程实践教育的开放共享平台,着力培养学生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潜在能力和素质,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经过持续的建设和发展,不断探索浙江省化工、海洋类高级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标准,逐步建成拔尖创新的高素质人才输出基地和校企工程实践教育合作模式的示范基地。

四、结语

以技术创新为纽带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有助于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并取得关键技术突破;以人才培养为纽带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有助于在产业需求引导下提供坚实的人才储备。两者相互结合,不仅能迅速产生效益,更能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作为地方院校,浙江工业大学坚持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的特色发展道路,依托产业技术联盟,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有机融合,探索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新机制与新途径,取得了良好效果。

高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9

【关键词】高职院校;环境工程技术;实践教学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近几年的快速增长,环境污染也在不断加剧。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指出,我国环境总体形势并不乐观,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十分突出,环境工程技术人员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据有关统计预测,在未来几年中国急需技术性人才中,环境工程技术人才名列其中。环保类专业是与我省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在近几年的“安徽省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情况分析报告”中都是鼓励发展的。因此,迫切需要普及环保意识、培养环境专业人才和加强环境监测与治理,全民协作共育绿水青山。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在人才培养中有着它独特的特点。当前,许多企业出现招聘难,尤其是技术型员工出现脱节。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也是一个交叉学科。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将来都要走向一线技术岗位,操作能力尤为重要。为此,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对本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探索则乃本职所在,而且迫在眉睫。

1.高等职业院校环境工程技术专业传统实践教学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可能由于软件和硬件等原因,在实践教学中,仍然是采取教师讲解,学生记录这种传统方式进行授课。这种教学方式既有好处,也有缺点。好处是学生理论知识将得到极大地丰富,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对于法律和行业规范,能够运用自如。然而,它也有着很大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1)学生动手能力薄弱。由于学生主要是通过理论学习,平面化的知识贮存于脑海中,而对于监测设备、测试仪器所知甚少,更多的是一种印象,工艺结构与工程细节几乎不知道。(2)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由于学习习惯和家庭环境等影响,高职学生普遍基础不是特别好,因此他们更倾向于喜欢实践,喜欢亲身经历。老师采用这种纯理论的讲授,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为此,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探究从提高实操能力,培养动手意识和创新精神入手,打造理实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将来工作打下基础。增强感性认知,拓展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意识,这些都是理论教学所不及实践教学的。

2.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探究措施

2.1我院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探究的可行性

2009年在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等专业的基础上开设了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2016年更名为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该专业现在是安庆职业技术学院优势专业之一。教学团队成员职称构成合理,团队成员学历层次较高。团队20名成员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13人,包括教授2名;中级职称人员6人;初级职称人员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人数10人(含2名博士);本科学历教师10人。教学团队成员中双师比例高,专兼结合优势互补。在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8人,占校内教师总数的57.1%%。在团队成员中,校内专兼职教师14人,占教师总数的70%,来自行业、企业的校外兼课教师6人,占教师总数的30%。我们将形成专业基础课程及教学原则上由校内专任教师完成,而实践技能课程则主要由聘请的企业工程师等指导完成的合理机制。教学团队成员老中青相结合,优势互补克服不足。环境工程技术技术专业校内专兼职教师中,50岁以上教师5人;40-50岁教师1人;30-40岁教师7人;30岁以下教师1人,分别占其专业教师总数36%,7%,50%和7%。我院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300多万元;建有化学分析实训室、仪器分析实训室、原子吸收实验室、原子荧光实验室、水处理实训室、大气污染监测与处理实训室,环境微生物实训室、电工电子实训室等专业实训室8个,能够满足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训练、四大基本滴定分析、微量铁的测定、氨氮的测定、水和土壤等的重金属的测定、砷汞硒的测定、污水处理工艺的系统设计、污水处理设施安装与调试、大气污染监测与处理实训室,环境微生物实训、环保设备安装等实践环节的教学与实训。加强校企合作,建设了安庆市首创水务公司、安庆市环境监测中心、安庆环境信息中心、安庆环保科研所、安庆石化环境监测中心、安庆环境监测支队、安庆天安环保公司、皖江电力、安庆自来水公司等15个校外实训基地。以上这些软件和硬件,满足了师生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究的开展。

2.2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探索“校企共同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积极探索“校企共同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安庆首创水务公司合作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分析方法,共同进行岗位分析,确定人才培养规格,结合职业成长规律与认知规律,构建了由职业基础技能模块、职业核心技能模块以及职业拓展模块三部分组成的模块式专业课程体系;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要求,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将作业任务提炼为学习领域,进行学习领域转换,建立了“三模块、三实践、三层次”的教学体系,与企业共同实施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和岗前综合能力训练以及认知实习、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的三个层次的技能训练与生产性实践的教学,完成知识学习、能力锻炼和素质养成三结合,学生毕业后择优输送到合作单位就业。学习时间的安排上采用“2.25+0.75”的模式,虽然在校内开展了大量了实操和实践训练,学校最后仍然安排将近一年的时间跟岗训练,此时主要进行岗前综合能力训练和顶岗实习的教与学,以企业为主,企业将学生看成自己的员工,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训练;学校教师随同进入企业,辅助企业指导学生顶岗训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明显。通过引入职业资格标准,实行“双证”融通,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均为100%,近五年平均就业率达92%。近三年,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屡获佳绩:参加2012年安徽省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成绩优异,被推荐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这是我院第一个进入国家队的项目;2010级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査某某等同学完成的《垃圾堆肥施用于农田》作品,代表我院参加安徽省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取得佳绩。2014级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张某某等同学《室无忧》作品,代表我院参加安徽省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比赛获得三等奖。2015年,参加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大气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项目,获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2015年,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高职组“大气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项目,获三等奖。2016年,参加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大气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项目,获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2016年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高职组“大气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项目比赛荣获二等奖。

2.3加强团队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积极鼓励专任教师参加进修、科研和教育教学研究、企业兼职、挂职,提高老师对社会和企业职业岗位能力的理解,提高其综合职业素质。紧紧依托团队人力资源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为社会机构和企业员工开展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提供技术层面的指导等。每年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教师赴企业挂职,积极与企业进行横向合作交流,切实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团队成员为天柱山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建设性意见,如:建立资源补偿机制,促进环境资源增值等,这些建议受到安庆市农业区划办和安庆市农业委员会的高度重视,相关建议被采纳并用于制定相关政策。团队成员在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任安庆污水处理厂高级技术顾问,帮助该企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团队主要成员毕教授在安庆市大观宜丰农资经营部兼职五年,担任技术顾问,推广新农药、新技术,为企业创造约200万直接经济效益。团队成员吴老师的“纳米铂修饰多元纳米结构活性电极的构建及在COD测定中的应用”项目获得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毕老师的“省沽油组织培养技术研究”项目获得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产学研项目立项;鲍老师的“高效节能型‘除尘脱硫一体机’和研制与应用”项目获得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立项,利用自己两项实用型专利技术“除尘换气器”和除尘脱硫一体机研制PM2.5净化器受到安徽盛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亲睐,并与该公司确定了合作开发工业废气物净化设备的意向,正在商讨具体合作事宜。

2.4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提升综合素质

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发挥“绿翼环保协会”社团的作用,组建环保志愿者队伍,参与文明城市、生态城市、绿色社区建设,开展“6.5世界环境日”环保主题宣传活动,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提升城市形象。组织师生参与安庆市环境监测站开展的污染源普查调查工作,组织师生监测寝室教室甲醛及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学生与食品专业“有机足迹”兴趣小组开展合作,对农贸市场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进行调查,为保障食品安全贡献一份力量。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3.结语

高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10

高校科技工作成绩显著

2006年以来,辽宁省高校以全省高校科技大会精神为指针,努力拼搏,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高校总体科技实力进一步增强

2006年,辽宁省高校承担理工农医类项目9629项,其中,“973”计划项目57项,“863”计划项目79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7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62项。获得科技经费22.9亿元,比上年增长13.7%。预计2D07年高校科技经费将达到27亿元。重大项目成为高校科技经费的主要来源。

高校科技平台建设质量进一步提高

“十五”期间教育厅完成了高校科技平台在种类上的布点工作,初步形成了由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大学科技园、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三类科技平台有机组成的科技平台体系。“十一五”期间,辽宁省教育厅工作的重点转向提升各类平台建设的质量。一是省部共建科技平台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二是中介服务类科技平台建设取得新的突破。沈阳工业大学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填补了辽宁省地方高校的空白,辽宁省国家大学科技园总数达到3个新增高校中小企业服务中心16家,使总数达到了40家。由于高校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近几年的突出表现,其发展计划被省政府列入《辽宁省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高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

2006年以来,辽宁省高校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群体科学基金项目1项,总数达到3项;新增教育部创新团队4个,总数达到7个。新增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9项,总数达到32项;56人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支持,总数达到108人。省教育厅评定优秀科技人才107人,总数达到147人。优秀人才的培养,为学科建设和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高校知识产权工作突破瓶颈

2006年,高校获得专利授权492项,比2005年增长42.6%;高校专利申请受理1102项,比2005年增长20.8%。预计2007年获得专利授权将首次超过500项,初步实现了在取得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省教育厅实施了高校发明专利与专著支持计划,鼓励高校科技成果形成发明专利并加以转化,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教育资源,为学科(专业)建设提供支撑。

产学研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省教育厅联合省经委积极推动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校企合作委员会高效开展年度活动。省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已由早期单一项目合作的雏形,不断向多种模式共存的新机制迈进。2007年辽宁省科技工作会议认为,“沈鼓-大工研究院”、“辽油-大工研究院”等企业技术联盟,以其利益为纽带、优势互补的产学研合作方式,成为企业迅速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省教育厅与中科院沈阳分院正式签署了《“十一五”全面科技合作协议》,积极推进科教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省高校衍生的科技企业产业化资本化潜力初步显现。东软控股的上市公司股份总市值最高达到140亿元,其参股的能发伟业已实现在美国OTCBB挂牌,东大冶金研究院等一批高校科技企业也在积极进行上市准备工作。

虽然一年多来辽宁省高校科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达到了预期的发展效果,但辽宁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尤其是党的十七大对全省高校及广大教师、科技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期盼。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牢牢把握面临的新形势,不断将高校科技工作推向前进。

服务振兴能力是高等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和提升手段之一

当前,我们正处于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三阶段,也就是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阶段。以此为坐标,辽宁省高等教育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历程,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可以有多种途径和载体。其中,提高服务振兴能力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的价值选择与目标定位、学科与专业结构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教师队伍水平的提高、教学内容的更新、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等等都要围绕服务振兴的要求进行规划与展开。要把有效服务区域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作为高等教育,包括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要把提升服务振兴的能力作为发展我省高等教育的重要手段,要把提升服务振兴的效果作为衡量我省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

辽宁省各类高等学校要牢固树立立足地方、依靠地方、主动为地方发展服务的意识,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和办学目标的追求,在服务振兴中端正办学思想、明确办学方向、提高办学质量,从而实现教书育人与服务社会的辩证统一。高水平大学既要能够解决关系国计民生全局的重大前沿课题,直接服务国家目标,又要能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不断地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提出的问题,从而实现“顶天”与“立地”的辩证统一。

服务振兴的方式要与时俱进

辽宁省高校科技工作与新中国及辽宁省的成长、发展历程密切相连。纵观辽宁省高校科技发展史,一条宝贵的经验就是高校科技工作必须要服务区域发展,服务的方式必须要与时俱进。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辽宁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高校科技工作既面临第二次重大发展机遇,又要面临严峻的挑战,这需要我们主动适应形势的发展,克服前进中的艰难险阻,牢牢把握这次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争取再用20年左右的时间,使高校成为辽宁省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辽宁省经济增长的引擎。

2007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我国第一个跨省际的、区域性发展规划――《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按照规划的统一部署,全省上下即将迎来新一轮建设高潮。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如何能够抓住这样一个重大机遇,是我们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总之,服务的宗旨不变,但服务的方式要适应形势的变化。辽宁省高校要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产学研合作理念,抢抓机遇,将服务的视野超越校园的围墙。延伸到辽宁省需要服务的每一个角落。当前,需要我们立刻行动起来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围绕服务“五点一线”等区域发展战略,以密切产学研合作为主线,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

密切产学研合作,服务全面振兴

辽宁省高校科技工作取得了成功经验,各有特色,但存在一个共性,即无论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还是服务地方经

济,都要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今后一个时期在加强产学研合作,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方面要考虑几点:

密切产学研合作应坚持两项基本原则

一是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辽宁省教育厅会同省直有关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主要发挥统筹规划、协调指导、组织实施的作用,通过制定规划和政策,推动省内高校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各类经济园区和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注重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产学研合作的动力与活力,提高产学研合作水平和效率,优化区域创新体系各执行主体的资源配置,实现合作双方互惠共赢,共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是立足当前与着眼未来相结合。围绕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解决辽宁省产业尤其是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急需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加快转化高校现有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切实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引导支持合作方通过共建创新平台和学生实训基地、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等方式建立合作联盟,开展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引导支持高校充分发挥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和孵化高科技企业的职能,培育新兴产业,增强辽宁省的发展后劲。

进一步明确产学研合作要实现的主要目标

到2010年,通过产学研合作,使辽宁省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初步建立起以重点突出、特色鲜明、适应市场经济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区域创新体系,高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技术自给率、科技进步贡献率、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区域GDP的比重分别提高5%以上。攻克一批制约辽宁省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获取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形成自主品牌。推动高校建成一批满足区域产业发展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水平和针对性;建成一批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企业研发中心和校企合作技术中心,帮助企业确立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校企合作共建一批重点学科、博士、硕士点和学生实训基地,联合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高校技术资本化取得实质进展,为区域发展孵化一批高技术企业。

努力承担并完成一批重点任务

一是校企联合承担各类重大科技计划和产业化项目,获得一批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争取在先进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能源工业、基础原材料产业、特色轻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共同承担一批国家部委重大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项目。支持高校联合企业、科研机构申请和承担省直各部门、各地市的科技攻关、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产业化项目。鼓励和支持高校承担企业重大技术和重点产品开发项目。

二是继续实施高校知识产权战略,转化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高校承担国家项目和省重大项目要形成知识产权,并以知识产权许可的方式进行转让。

三是校企联合建立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建设大连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部级技术中心、大连冰山集团部级技术中心、瓦轴集团部级技术中心等企业研发中心100个,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重点建设辽油-大工研究院等高校-企业技术中心50个,形成企业研发力量与高校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组合。校企联建平台建设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的原则。

四是加强高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为企业技术进步提供雄厚储备。支持高校建设面向区域发展的重点实验室300个、工程中心30个、创新团队150个,努力提高辽宁省高校基础平台建设的质量,提高辽宁省基础研究水平、原始创新能力和引领行业技术进步的能力。推进高校科技信息平台、技术标准与检测服务平台、生物种质资源评价与创新平台、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和数据共享平台等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

五是加强高校科技中介机构建设,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好3个校企合作委员会,促进产学战略联盟合作内容的不断深化。建设好50个高校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促进其向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转化科技成果200项。建设好4个大学科技园,努力探索出一条技术资本化的成功道路,做大做强10个高技术企业,年产值超过20亿元。高校科技中介机构建设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逐步实现依靠自我发展。

六是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提高人才队伍素质。以项目合作、联合攻关等方式。提升企业现有研发队伍水平。

进一步加强对高校科技工作的领导

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是政府和学校的共同任务,也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必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促进辽宁高校科技工作在新的发展阶段实现新的跨越。

以产学研合作为主线统领高校工作全局

每所高校都要把加强产学研合作列入学校发展规划,摆在学校工作全局中更加突出的位置。书记、校长要亲自抓,要以产学研合作为战略抓手,明确主攻方向,突出工作重点,统筹整合资源,提高组织程度,加大科技投入,把促进产学研结合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和学校管理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使高校的发展建设更加贴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第一线的要求。以产学研结合为切入点。大力推动高校的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注重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质量建设

在高校内部,要逐步打破专业、院系界限,有组织、系统地整合科技资源,形成各高校特色鲜明的科研品牌。在高校之间,倡导横向合作,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全面提升辽宁省高校科技冲击国际国内前沿领域和推动振兴的整体合力。注重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在整合科技资源中的作用。

建立科学的工作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

建立对高校的科学评价制度,把服务与贡献作为评价高校工作的重要标准。各个高校应该结合本校的实际,特别是要根据基础学科、应用学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不同特点,以业绩为导向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改革教师工作的评价机制,注重培养人才的实绩、科研的质量。在建立科学合理评价机制的同时,重视同行和社会的承认。基础研究的评价要引入国际通行的做法,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评价要多听地方政府、行业和企业的意见。

加强科技管理队伍建设

把建设一支高素质、职业化、具有国家战略眼光和开拓精神的科技管理队伍作为加强高校科技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高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11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职业能力;关注度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3-031-03

高职高专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使命,它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不断出现,对于工人的技术更新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也在不断变化,总的趋势是要求越来越高。在劳动力市场上,一方面,大量劳动力富余;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找不到急需的技术人才,结构性失业问题愈加突出。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市场需要的职业能力,以实现毕业生的有效就业。职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基础知识和包括性格、技能等的个人素质的可变化的核心能力集合,大体上可以归纳为18个能力要素。

一、调查研究方法

(一)谈话法。我们依谈话法对河南的高职高专院校及其主要用人单位进行了调研,这些单位经常大量录用高职高专院校应届毕业生,很多单位和企业是学校的实训基地。在提前制定的谈话法提纲的基础上,我们主要就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问题进行了访谈,要求被访单位对于近年招聘的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进行评价,并要求他们说出这些受聘者在工作中表现优秀的两件事和表现差的两件事。访谈结束后,对谈话内容进行分析和整理,抽取出职业能力的特征要素。

(二)调查问卷。结合相关文献,从通过行为事件方法得到的职业能力因素中归纳出18个要素。在此基础上编制高职高专院校职业能力模型研究调查问卷,采用5级李克特量表(I代表“非常不重要”,5代表“很重要”)对各要素的重要度进行测量,并按照各要素的重要度对前五项进行排序。

问卷在“2009年河南高职高专职教集团”年会上发放给了参会代表,填写问卷人员都是用人单位的管理层、高职高专院校的骨干和劳动人事有关人员。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95份,收回问卷186份,有效问卷181份,其中高职高专院校占58.02%,用人单位占34.25%,其他占7.73%。

(三)问卷信度、效度检验。这次调查采用SPSSl3.O版本的统计分析方法¨J,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信度、效度检验。职业能力要素部分的问卷整体效度KMO值为O.836,根据Kaiser给出的标准,说明问卷中各变量的共同因素多,可以做因子分析。职业能力要素部分的问卷整体信度为0.931,大于0.7的水平,说明问卷的信度很高。

二、研究过程

(一)描述性分析。将18个要素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标准差等描述性统计指标列于表1。从表1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职业能力要素中的“业务操作技能”平均值最高(4.806),其次是“专业知识的掌握”(4.519)、“主动性和事业心”(4.432)、“问题的解决和执行能力”(4.383)、“技术的应用”(4.339),“意见和信息的交流”和“工作和家庭的平衡态度”平均值最低,分别为3.361和3.236。这说明,调查对象总体上认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职业能力要素中业务操作技能的重要度最高,而专业知识的掌握、主动性和事业心对于学生就业也非常重要。

(二)频数分析。

1.总体分析。对样本总体认为能力要素中五项最重要的进行频数统计,结果列于表2。要素之首;其次是“专业知识的掌握”(51.5%)、“主动性和事业心”(45%)、“问题的解决和执行能力”(43.5%)和“技术的应用”(40%),这和描述性统计所反映的结果基本一致。样本总体认为,“业务操作技能”、“专业知识的掌握”、“主动性和事业心”、“问题的解决和执行能力”和“技术的应用”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是很重要的,其中,“业务操作技能”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一项职业能力,投票比例远高于其他各项。而所选比例三项最少的能力要素分别是“工作和家庭的平衡态度”、“意见和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和谈判能力”。

2.五项最重要的能力要素不同样本选择的情况比较。对不同样本认定的18个要素中五项最重要的频数统计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列于表3。

将高职高专院校和用人单位选择比例较高的能力要素分别列于表4进行比较分析。

根据表3和表4频数比较数据可知,高职高专院校样本群认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基础知识的掌握”、“常规知识(语言写作计算机)”比较重要,而企事业用人单位样本群则认为“专业知识的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运用”比较重要。此外,高职高专院校更强调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问题的解决和执行能力、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等能力的培养,而企事业用人单位更强调业务的操作技能、技术的应用、独立工作能力等要素。可以看出,目前的用人单位和高职高专院校对于学生职业能力中不同能力要素的关注程度是有较大差异的。

三、研究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得出如下两点结论:

高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12

关键词:高职教育;专业设置;适应性;思考

高职专业是职业教育紧密联系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的纽带,专业设置及调整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岗位需求变化。本文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讨论目前地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对接现状、专业布局对支柱产业发挥的支撑作用及存在的问题,探索加强地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适应性的对策与路径。

一、扬州市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状况

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是长三角16个中心城市之一,2014年扬州市经济总量位居江苏省第八位。近年来,扬州加大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力度,“十二五”期间已形成以汽车、船舶、机械装备、石油化工四大主导产业为龙头,以新能源、新光源等高新产业以及汽车及零部件、石油化工、电工电缆、电子信息、化纤纺织、金属板材加工设备制造、船舶制造、医药及医疗器械等优势产业为重点发展的产业结构。2014年扬州地区生产总值已达3697.9亿元,比上年增长11.0%;人均GDP为82654元,超省均780元;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二产业保持领先地位,第三产业比例不断提升,2014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6.5∶51.0∶42.5,一二三产业按照“二、三、一”的排序发展。2011~2014年扬州市主要经济指标及支柱产业见表1所示。

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现状分析

扬州高职教育有较长办学历史,目前共有3所高职院校,分别是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民办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其中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扬工院)是扬州市唯一的一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创建于1978年。专业设置以工科为主,化工和建筑工程类是其传统优势专业,现设有专业39个,共覆盖10个专业大类,22个二级专业,其中工业分析与检验、应用化工技术、建筑装饰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6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具体专业设置情况见表2)。根据教育部2010年核定招生的普通高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及目录外专业名单[1],我省可招生高职专业有19个专业大类、79个二级类、606个专业。由表2可以看出,该院设置的39个专业共覆盖其中的生化药品、资源测绘、材料能源、土建、制造、电子信息、环境气象安全、财经、文化教育、艺术设计等10个专业大类、22个二级专业类,专业大类、二级类和专业种类的覆盖率分别为52.6%、27.8%和6.4%。

三、扬工院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适应状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1.工科特征明显,专业特色不够鲜明

从专业设置按三次产业分布情况来看,扬工院一产专业未设置,制造、土建、生化药品等二产专业设置数为27个,占专业总数比例为61.54%;财经、文化教育、艺术设计等三产专业设置数为12个,占比为38.46%。扬州职业大学专业按三次产业分布比例为3.39∶32.2∶64.1;江海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按三次产业分布比例为3.13∶28.12∶68.75。与扬州这两所高职院校二产专业比例分别为32.2%和28.12%相比较,扬工院二产专业设置比例最高,这有利于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对区域支柱产业发展提供高技能型人才的支撑作用。2014年扬州三次产业比重为6.5∶51.0∶42.5,该院以工科专业设置为主体的专业布局,符合扬州优先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战略,与扬州产业按“二、三、一”排序的结构特点具有较高的吻合度。但也要看到,扬工院专业设置数居前5位的是制造、土建、生化药品、财经,4大类共设专业28个,占专业总数的71.79%。二产专业主要集中在电气自动化、数控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等少数专业。对照扬州其他两所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可发现这些专业两校也均有设置,见表3所示。由此造成扬州地区高职专业设置重复率较高,不利于各校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和差别化竞争态势。

2.产业支撑作用凸显,专业与产业关联度仍需提升

目前,扬工院围绕扬州四大支柱产业设置的专业有:围绕汽车产业设置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围绕化工产业开设了应用化工技术、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生物化工工艺、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化学制药技术等6个专业;围绕机械装备产业开设了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生产过程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等9个专业。围绕支柱产业开设专业占总数的43.59%,对扬州的支柱产业发展发挥了较好的支撑作用。但扬工院围绕船舶产业和高新产业的专业设置还基本为空白,新能源、新光源是扬州“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的高新产业,而该院材料与能源大类仅设1个专业,难以满足新兴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装备制造业在扬州拥有传统优势地位,扬工院与之对接专业尚存在特色不够鲜明、专业覆盖面偏低的问题。

3.紧密围绕社会需求,加大专业开发力度

专业调整是高职院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人才需求变化开展的重要工作[2]。2014年扬州职业大学加大专业整合力度,专业总数由2013年的70个减少为59个(见表3);江海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新增了与东方领航投资公司联合培养的“航空服务”专业和“金陵酒店管理”订单班。2007年以来扬工院专业设置数均稳定在38~41个,近几年专业调整情况为:2012年新增专业3个,停招专业3个;2013年新增专业1个,停招专业4个;2014年新增专业2个,停招专业1个。但2014年新增的化工装备技术、生物化工技术专业均为2012年已开设、2013年停招专业。近几年专业调整方向主要针对部分报考人数较少的专业,主动开发适应区域经济急需人才的新专业显得不够,与苏中地区3所国家示范院校(骨干校)2013年新增专业数达到24个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四、提升扬工院专业设置与产业适应性的对策

1.坚持特色发展方向,着力建设特色专业群

办学特色的形成和特色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扬工院应着力建设一批优于同类学校的品牌特色专业群,以获得社会高度认可并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目前部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分散、专业特色不够鲜明的问题较突出,片面追求专业设置的“大而全”,将造成教学资源的分散投入,同时削弱对重点专业群的建设力度。针对扬州市“十二五”期间以参与宁镇扬都市圈构建,推进跨江融合发展的战略目标,扬工院应围绕扬州四大支柱产业,重点发展汽车、装备制造专业;根据扬州积极发展新能源、新光源和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要求,可适度发展材料能源等大类专业。要与扬州其他两所高职院校形成错位竞争态势,依托自身发展优势,着力建成一批能获得社会高度认可、具有鲜明区域经济特色的品牌专业群,以专业群建设为平台,促进该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

2.深化校企紧密合作,不断优化专业布局[3]

为使专业设置紧贴市场发展需求,高职院校更需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扬工院应依托由社会多方参与的校企合作理事会这一平台,与重点合作企业共同做好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论证;各院系应及时跟踪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动向,以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预测和毕业生信息反馈为基础,做好新设专业的科学论证工作;新设专业开设后还要在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条件方面加大投入,确保新设专业办学实力的逐步提升。为争取获得地方政府在经费筹措、政策扶持等方面对高职办学的更多支持,扬工院要加强与周边的扬州化工园区、邗江工业园区和扬州开发区的合作,通过主动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推动建立一种由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业参与、企业合作的“政校行企”四方互惠联动机制,切实发挥高职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才支撑作用。

3.构建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明确专业调整方向

建立高职教育专业预警机制能及时了解高职专业设置的状态,有效防范、化解可能出现的专业危机[4]。为此,扬工院可制定一套专业预警指标体系,具体指标可包括生源状况与学生需要、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各专业就业率、学校办学条件和资源情况等内外部因素。专业设置预警的相关信息采集后,学校应组织专家进行分析,论证和预测专业规模、结构与区域经济布局的匹配度,培养的毕业生与就业市场需求和用人单位要求的符合程度,从而评定本校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并明确专业调整方向。对经预警系统判断发现警情并具备高失业风险的“红牌专业”应及时调整;对经综合检测发现具有潜在失业风险,毕业生满意度、工作与专业相关度等综合指数偏低的“黄牌专业”,要分析其存在的风险,研究采取的控制措施,以有效防范和化解专业设置偏离社会需求带来的危机。

参考文献:

[1] 吴兵团,杨新宇.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问题与对策

[J].现代教育管理,2009,(12):73-76.

[2] 陈旭东,樊登柱.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吻

合度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29):10-14.

[3] 王武林,倪永宏,范丛山.对地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

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8):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