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网络合理化建议

网络合理化建议

时间:2023-06-07 09:26:28

网络合理化建议

网络合理化建议范文1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具有结构复杂、要素众多等特点,开展实际建设之前必须进行大量的实验工作,验证关键技术和建设方案的可行性,而目前现有的仿真软件很难满足需求。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分析了仿真系统需要承担的任务,包括网络拓扑结构仿真和网络协议仿真两项关键任务,并根据任务特点提出了一种天地一体化网络仿真系统建设方案,包括系统的组成模块和关键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一体化网络 仿真 方案 STK

1 前言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是通过星间、星地、星空以及地面站间的链路,将地面、空中和深空中的地面站、飞机、卫星、飞船等各种通信终端互联互通,采用智能高速处理、交换和路由技术,按照信息资源的最大有效综合利用原则,进行信息准确获取、快速处理和高效传输的一体化高速宽带大容量信息网络,即天基和陆基一体化综合网络。

与以往的各种信息网络不同,天地一体化网络具有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网络伸缩性强等特点,对于如此庞大、复杂且采用了大量新技术的系统,必须通过大量系统的仿真和验证,才能保证系统的可用、有效。本文对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仿真系统展开讨论研究。重点分析了一体化网络仿真系统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分别是拓扑结构仿真和网络协议仿真两部分,并并根据任务需求,提出了一种针对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仿真系统建设方案,对该仿真系统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等问题进行探讨。

2 仿真系统任务分析

天地一体化网络包含众多技术,本文所描述的系统方案仅针对天基网络结构、通信协议两方面进行仿真研究。

2.1 网络结构仿真

科学的网络结构可以扩大一体化网络的覆盖率、控制通信时延、降低网络负载。因此,网络拓扑结构仿真是一体化网络仿真的重要任务,分析一体化网络拓扑结构,对于确定仿真技术、明确系统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天地一体化网络是包括地基网络、天基网络及天地链路为主的新型立体化信息网络,其拓扑结构较传统网络更为复杂,除包括传统地面网络所使用的星形、环形、总线式、树形、网状等形式的拓扑结构外,还需要研究由人造卫星、空间站、空间探测器、宇宙飞船等航天器所组成的空间网络的结构。目前,对于地基网络部分的研究已经较为充分,本文所涉及系统的仿真重点为一体化网络天基部分。

目前国际上针对天基信息网络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其中一些计划已经付诸实施或已经建成。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卫星系统包括“铱”星系统、“全球星”系统、Teledesic系统、转型卫星通信系统(TSAT)等,其中“铱”星系统是典型的低轨卫星系统,该第一代“铱”星系统由66颗围绕6个轨道高度约780km的极地圆轨道运行的LEO卫星组成,“铱”星二代系统同样采用66颗卫星,但是在其在传统语音传输功能之外突出数据传输能力,其将提供L频段1.5Mbit和Ka频段8 Mbit的数据传输能力;TSAT是一个典型的高轨卫星网络系统,该系统太空段包括5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通过高数据率激光交叉链路互联,该计划旨在于2020年左右建立一个类似互联网的天基通信网络传输结构,满足信息时代战争对互联互通、快速准确的信息传输的需求。

对于我国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空间架构的研究已经获得一些成果,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根据我国空间网络面临任务的复杂性和现有航天器的多样性,一体化网络天基部分宜采用“骨干网+子网+接入网”的三层结构,其中骨干网将由“天链”系统为主的高轨卫星组成,负责在轨航天器与地面任务中心、用户中心之间测控、应用数据的传输与转发及航天器间数据的传输与分发;子网构成较为复杂,其包括任务星座、深空探测网络、近地无线电网络、独立节点在内的网络,主要负责执行具体任务执行;接入网是联接主干网和子网的节点设备所构成的网络,分为地面接入网和空间接入网,地面接入网可以使用地面站或基站,空间接入网可以是中继星、在轨专用交换节点中的不同设备单元。

本文所描述的仿真系统在构建仿真场景时即按照“骨干网+子网+接入网”的结构构建一体化网络的天基部分。如图1所示,拟以若干高轨卫星作为整个系统的骨干网,以若干低轨卫星、地面站作为子网及接入网部分,共同构成一体化网络的天基部分,在该结构下验证网络结构、协议及其他关键技术。由于中轨卫星与高轨和低轨卫星相比,既没有高轨卫星对地静止的有点,有没有低轨卫星轨道低,时延小的有点,同时为了降低系统实现初期的难度,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本文在网络结构仿真过程中暂不考虑中轨卫星。

2.1.1 GEO星座选择

一体化网络仿真系统GEO星座将以“天链一号”系统为参考,采用三颗GEO构建天地一体化骨干网,实现全球覆盖,三颗GEO卫星的轨位分别为76.95°E、176.76°E和16.65°E。

2.1.2 LEO星座选择

典型的低轨道卫星星座系统有“铱”系统、“全球星”系统、卫星通信网络系统、克斯卡系统等,其中比较成功的是“铱”系统和“全球星”系统,一体化网络仿真系统中低轨系统将主要以这两种系统为参考,其中“铱”系统轨道为极地圆轨道,“全球星”系统采用的是倾斜圆轨道,在仿真过程中将包含这两种轨道形式,充分考虑低轨卫星系统的多样性。

2.2 通信协议仿真

天地一体化网络中的地基部分现在广泛使用的通信协议为IP协议族,对于天基网络协议的研究目前主要有三类协议体系,分别是:CCSDS协议体系、空间IP协议体系、DTN协议体系。

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onsultative Committee for Space Data Systems,CCSDS)是一个国际性空间组织,主要负责开发和采纳适合于空间通信和数据处理系统的各种通信协议和数据处理规范。 早在1982年,该组织便开始空间通信技术建议书,经过不断修改,目前CCSDS相关协议已经成为航天领域的标准和规范。为适应地面互联网的发展,CCSDS针对空间通信协议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和升级,先后了CCSDS-SCPS系列空间通信协议、CCSDS 702.1等,这些工作都旨在将航天器与地面网络相连通,实现通过CCSDS协议传递IP数据包,将地面网络与空间网络相融合。然而,CCSDS协议体系针对天地一体化网络任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空间通信路由算法尚未确定、重传机制不合理、应用服务不完善等。

IP协议是目前地面互联网的基础通信协议,技术成熟,如果能将IP协议进行改造运用于空间通信,将大大降低成本、提高网络的可维护性,同时,更有利于地面网络和天基网络的融合。2001年,美国哥达德航天中心开展了名为OMNI的研究项目,旨在将IP协议应用于空间通信,研究结果表明:IP协议对于空间通信环境,尤其是深空通信中存在先天的弱点,因为IP协议无法适应深空网络大时延、间歇式连接、非对称链路和大性噪比的特点,无法构建基于IP协议的空间网络环境。因此,如果要将IP协议应用于天地一体化网络天基部分,必须对其进行大规模的改造。

DTN协议来源于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进行的行星际互联网的研究计划,该研究在对地面互联网、移动网络、Ad Hoc网络、传感器网络进行了相关研究,提出了延迟/中断容忍网络的概念。与IP协议和CCSDS协议不同,DTN网络基于“存储-携带-转发”的思想,并引入了信息保管等机制,解决了在大延迟、间断联通条件下的可靠传输问题,对于实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天基部分具有明显优势。2009年至2012年,NASA利用布置在国际空间站上的试验床进行了DTN网络协议验证试验,完成了地面站与空间站之间基于DTN协议的数据传输,并将DTN协议与其他协议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证明,在空间通信条件下DTN协议表现有明显好于其他协议。但是DTN协议并非完美无缺,在网络安全机制、拥塞控制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尤其DTN协议对于网络节点的存储能力要求较高,如果使用DTN协议,需要对目前的航天器进行一定改造。

可以说三类网络协议各有所长,任何单一协议都无法满足天地一体化网络的全部需求,在网络的不同部分和不同阶段需要使用协议,天地一体化网络的协议部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处于多种协议并存的状态。因此,一体化网络仿真系统需要支持CCSDS、IP、DTN三种协议的仿真研究。

3 仿真系统结构分析

前面对仿真任务进行了详细分析,天地一体化网络仿真系统主要针对一体化网络结构和网络通信协议两项任务设计,要求支持由卫星、空间站、地面站等终端构成的一体化网络结构的仿真,支持用户节点的随机移动,同时可以根据需要灵活的配置各种协议,包括IP协议、CCSDS、DTN等标准协议,以及研究人员所开发的改进协议,以便对不同协议性能进行分析比较。本仿真系统基于吉林省高性能计算平台构建,在高性能计算集群之上创建多台虚拟机,不同虚拟机充当不同系统模块,实现分布式仿真系统。

数字仿真系统的基本原理如图2所示,该系统核心部分为脚本解释器、NS2仿真器和STK仿真器,首先由设计者将设计好的仿真方案编写为仿真脚本文件提交给脚本解释器,解释器将脚本文件解析后分别将仿真参数与约束条件交给网络协议仿真模块和网络结构仿真模块,分别进行处理,协议仿真模块将处理后的网络参数信息提交给网络结构仿真模块,结果展示模块将网络仿真信息与网络终端空间二维、三维信息相结合,最终将仿真过程和结果通过CAVE系统以视景的形式动态展示出来。

(1)主控模块:负责天地一体化网络仿真系统的协调控制工作。主控模块主要完成系统各模块之间的通信、调度、协调,同时负责时间控制和同步等工作,主控模块与其他模块之间使用Scoket技术进行通信。

(2)脚本编译器:负责用户仿真脚本的编译工作。因为系统不同部分需要的模块所采用的脚本文件格式不同,如NS2所使用的Tcl/Tk文件、STK所使用的stk文件,为方便用户使用,提高仿真工作效率,本系统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文件入口。将不同文件格式统一编码,有脚本解释模块进行解析,提取其中命令,然后分配给不同模块完成各项方针任务;

(3)网络协议仿真模块:负责一体化网络协议仿真部分,包括主要标准协议仿真及自定义协议的仿真工作。经过前面的分析,本系统需要仿真的协议包括IP协议、CCSDS协议和DTN协议,针对不同协议该模块可以使用的仿真工具为NS2、ION-DTN和OPNET,根据仿真能力和侧重点不同,其中NS2主要完成IP协议仿真,ION-DTN主要负责DTN协议仿真,OPNET可用于CCSDS相关协议仿真。

(4)网络结构仿真模块:负责一体化网络天基部分拓扑结构,包括卫星轨道演示、天基网络覆盖率计算、天基网络拓扑结构输出等。该模块使用的主要工具为STK,STK是Satellite Tool Kit的简称,即卫星工具包。STK可提供逼真的二维、三维可视化动态场景以及精确的图表、报告等多种分析结果,支持卫星寿命的全过程,在航天飞行任务的系统分析、设计制造,测试发射以及在轨运行等各个环节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网络结构仿真中STK软件使用STK/Connect模块与其他部分进行通信与其他第三方软件通过TCP/IP实现信息传递。

(5)结果展示模块:负责仿真结果的动态输出。为了满足天地一体化网络特殊机构的要求,同时获得准确的仿真结果和直观的展示效果,将网络仿真软件NS2、卫星工具包STK以及CAVE显示系统进行整合,实现数字仿真和视景仿真的结合。采用NS2和STK两种仿真软件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了两种软件的优势,将NS2在信息网络仿真方面的长处与STK在二维、三维空间状态对于空间飞行器模拟的优点相结合,完成数字仿真平台核心的构建,同时,CAVE系统的使用则大大提高了仿真系统的形象程度,让使用者可以更为直观的了解网络的仿真的结果。

4 总结

一体化的网络形式是未来网络发展的重要方向,构建相应的仿真实验平台对于网络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文分析了仿真系统所承担的主要任务,提出了一体化网络仿真平台的建设方案,分析了平台设计的主要技术,希望为一体化网络及相关技术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沈荣骏.我国天地一体化航天互联网构想[J].中国工程科学,2006,8(10):19-30.

[2]郭鑫,张军,张涛.移动卫星网络仿真验证系统研究[J].遥测遥控,2010,1(31):41-47.

[3]林闯,董扬威,单志广.基于DTN的空间网络互联服务研究综述[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4,7(51):931-943.

[4]叶晓国,肖甫,孙力娟,王汝传.基于NS-2的卫星网络仿真方法的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29):78-82.

[5]王曦爽,孟新.卫星网络仿真系统建模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23):142-144.

[6]David J. Israel, Faith Davis, and Jane Marquart.A DTN-Based Multiple Access Fast Forward Service for the NASA Space Network[C].2011 Four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pace Mission Challenges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7]谢高岗,张玉军,李振宇等.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研究综述[J].计算机学报,2012,6(35):1109-1119.

作者简介

从立钢 (1983-),男,硕士学位。现为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仿真、网络安全等。

网络合理化建议范文2

关键词:电力通信;综合数据网;优化对策

随着国家智能电网的发展,电力生产信息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电力通信承载着更大的信息量,以SDH为技术为基础的传输网难以满足庞大的信息传输需求,电网综合数据网建设急需要一个以IP技术为基础的高速、高带宽、高安全性的综合数据网络传输下台,将大量的生产管理、电量信息、遥视遥测、高清会议等数据信息进行高效采集传送。电力通信网的安全可靠性又是综合数据网络传输平台的重点,尽管多数电力通信网的设计上达到安全稳定要求,但由于管理手段落后,受到自然、人为、设备线路老化等因素影响,使通信网可靠性日益下降,优化工作迫在眉睫。

1 电力综合数据网络优化的必要性

目前电力系统通信网络承载的业务主要有话音业务、数据业务、视频业务,包括生产管理电话、调度电话、会议电话、管理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数据、线路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数据、电力市场数据、调度自动化数据、电网动态监视和控制系统数据、变电站视频监视等应急指挥中心应用业务,随着电力系统信息化工程建设进一步推进,调度MIS、财务 MIS、营销 MIS等应用系统都会承载在综合业务数据通信网上,综合数据通信网没有覆盖网调及网调直管、直调单位就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业务的需求。另一方面,电力通信网络正在向下一代网络过渡,数据网是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有必要进行优化,为电力通信网络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 电力通信网运行方式优化的目标与原则

电力综合数据网络优化的目标和基本原则是满足电网生产业务和管理业务需求,构建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全方位覆盖的高速宽带电网通信网络,为电力生产和管理提供有效的、先进的保障和管理手段。具体来说,坚持网络先进性和网络扩展性原则,应当与通信技术紧密结合,与电网规划相结合,充分考虑电网规划对业务分布和通信网络方面的影响;坚持网络安全性原则,要结合电力安全生产实际,把握好设备生命周期,对设备进行严格的评估。一般而言,通信类设备生命周期为8-12年,ADSS和管道光缆为10-12年,OPGW光缆为20-25年,在设备已达到生命周期的终点时需要对设备进行评估,及时更换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坚持重要业务通道”N-1”可靠性原则,要求调度机构和所有220KV及以上厂站安全系统、线路保护、调度自动化和调度电话等关键的生产业务通道务必具备两种不同的通信方式,满足电网“N-1”可靠性要求,不会因单一故障而导致所有厂站间安全自动装置通信通道、继电保护通道或调度机构的自动化通信业务和调度电话通道中断,确保电力安全生产;坚持网络经济性原则,通过评估找出通信网络使用存在的问题,再对通信网络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滚动修编,最终达到网络优化的目的,促进网络资源优化配置,深度挖掘网络资源,节约网络建设、运行维护成本,发挥网络资源的最大效益;坚持与标准化建设结合原则,建立通信设备配置的标准模型,全面覆盖通信网络的薄弱环节,借用公网资源对电力通信进行补充,以提高电力通信网络的抗灾能力。

3 电力通信网运行方式优化策略

电力通信网运行方式有多种,本文以综合数据网运行方式的现状与优化对策为对策展开研究。综合数据网优化应当主要采用光纤直连技术方式为主,以IP over SDH技术为辅,全面覆盖电厂、变电站、地区供电局、县局、二级单位、供电所、营业所,按照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三层结构来建设,其中核心层每个节点至少具备2条上联或互联链路,设备满足双设备冗余。采用MPLS三层VPN技术划分VPN,使得各类业务安全性得以保障。同时需要确保各链路的带宽冗余度大于50%,满足5年内的业务增长需要。各级高度数据网逐步实现统一网管,增加入侵检测、流量监测等功能,具体方案如下:

3.1 网络基础设施优化方案

网络设备要具体高可靠性是建设高可靠性、高可用性、高可管理性的综合数据网络平台的有力保证,在优化设计时,应当采用分布式体系结构,关键部位冗余,支持冗余电源,建立实时热备份机制、散热系统,定期对核心汇聚设备主控引擎进行倒换操作,保证备用引擎能随时倒换。

3.2 网络结构优化方案

网络结构主要是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三层结构的优化。在核心层优化中,以主干环网的中心节点设备S8512为例,两台S8512设备出现CPU占用率过高,处理能力下降,就需要对软件版本进行升级。对于厂家停产的设备及相关的硬件软件,推荐主干环网上的中心节点S8512交换机进行设备更换,满足多级多平面交换架构,提供持续带宽升级能力;在汇聚层优化中,汇聚层所有设备都确保有2个或2个以上方向 与相邻汇聚或核心 节点互联,从而让其构成全冗余网络架构,组网方式也满足综合数据网的功能与需求。同时要对现用的运行软件进行升级,确保全网多个设备版本信息一致,提高整体运行的稳定性,建议使用满足以太网功能、IPv4、IPv6、MPLS VPN、ACL、QoS、NAT、网络流量分析、组播、可靠性、安全性、无线控制模块、系统管理、环境温度与温度、电源要求、安规达到S8505交换机参数标准的交换机进行替换;在接入层优化中,组网方式主要以星型结构和环形结构为主,对于一些二层业务产生环路的个别环型组网进行优化调整,对严重短缺的设备进行替换。一般而言,使用一些新设备对有问题的现有设备进行平衡替换是不会对网络造成大的影响。

3.3 网络协议的优化方案

网络协议的优化主要是二层VLAN优化和OSPF协议优化。建议对一些无效的VLAN进行全局中的梳理和清除,对于不能清除的VLAN要进行重新规划,为防止其生成树对OSPF协议生产影响,VLAN接口应该与OSPF接口使用不同的物理接口。OSPF协议优化主要从骨干区以外的其他地区着手,在进行综合数据网ip地址规划的同时也对其他地的设备loopback地址、Router-ID、链路互联地址等等也进行规划,使所有的ip地址都能进行最优汇聚。

参考文献:

网络合理化建议范文3

【关键词】通信技术;城市建设;智能建筑;应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现代社会的家庭成员正在以追求家庭智能化与网络化带来的多元化信息和安全、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作为一个理想的目标。智能建筑也就在这种高新科学技术的支持下适应时代的潮流应运而生,开创了建筑史上的一个新纪元。

1.智能建筑各系统、子系统的划分及功用

1.1楼宇自动化系统

BAS的功能是调节、控制建筑内的各种设施,包括变配电、照明、通风、空调、电梯、给排水、消防、安保、能源管理等,检测、显示其运行参数,监视、控制其运行状态,根据外界条件、环境因素、负载变化情况自动调节各种设备,使其始终运行于最佳状态;自动监测并处理诸如停电、火灾、地震等意外事件;自动实现对电力、供热、供水等能源的使用、调节与管理,从而使工作或居住环境既安全可靠,又节约能源,而且舒适宜人。

1.2通信自动化系统

CAS是保证建筑物内传输语音、数据、图像的基础上,同时与外部通信网(如电话网、数据网、计算机网等)相连,与世界各地互通信息的系统。CAS主要由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网(PABX)和有线电视网(CATV)两大网构成。

1.3办公自动化系统

OAS分为办公设备自动化系统和物业管理系统。办公设备自动化系统具有数据处理、文字处理、邮件处理、文档资料处理、编辑排版、电子报表和辅助决策等功能。对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事务处理型办公系统,应能担负起电视会议、联机检索和处理图形、图像、声音等任务。

1.4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SCS又称综合布线系统(PDS),它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部之间的传输网络。它把建筑物内部的语音交换、智能数据处理设备及其广义的数据通信设施相互连接起来,并采用必要的设备同建筑物外部数据网络或电话局线路相连接。

1.5计算机网络

智能建筑采用的网络技术主要有以太网、FDDI网、异步传输模式(ATM)、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等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建筑设计已经实现了计算机化,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完善质量、加强各部门之间以及同外部的信息交流与合作,需建立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并通过该网络,形成一个以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为核心,并能访问internet的有机整体。本文中以杭州某政府指挥办公大楼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及整体设计理念。

2.通信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信息的数字化和通信业务的多样化已经成为现代信息化社会的重要特点,通信技术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一座现代化的商业写字楼而言,不仅需要电话、传真、消防与安全监控系统等传统的通信技术,更需要集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传输为一体的可视电话、远程视频会议、可视图文等实时和非实时静止和动态图像传输技术成为了传统通信技术在信息化时代的拓展。另外,像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宽带接入网技术、通信网络系统技术、卫星通信等新兴技术已成为了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和应用部分。

2.1多媒体网络技术

现代商务办公离不开IP电话、视频对话、数字图书馆、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等多媒体技术的支撑,这些基于多媒体的信息服务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信息交流手段,而多媒体技术的实现以及有效利用离不开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多媒体数据信息,比如声音、图像等的传输必须通过计算机网络才能实现,即多媒体通信就是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 它集中了多媒体的复合性、计算机的交互性和通信的分布性。目前,TCP/IP协议适应了多媒体发展的要求。TCP/IP协议可以支持RTP实时传输协议、RTCP实时控制协议和RTSP实时流协议,保证了诸如视频、音频等多媒体信息和实时控制信息的有效传输。另外,TCP/IP协议还被广泛运用于楼宇自控和办公自动化等系统中。

2.2宽带接入网技术

信息传输、交换和终端是通信网的三个组成部分,而通信的传输按照层次的递进可分为接入网、中继网和长途网。长途网和中继网是通信传输中的核心网络,接入网主要是将用户接入到核心网,为用户提供最近业务点的连接。目前,比较常见的网络接入技术为宽带连接。宽带连接是通过综合布线系统实现内部分散用户的INTERNET统一接入,从而实现办公楼宇的自动化。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ADSL)是传输技术中应用最普遍也是最为看好的一种。电信ADSL安装便利,可以直接利用现有的电话线路,通过ADSL MODEM进行信息传输。ADSL理论上行传输速率可达到1Mbps,下行传输速率可达8Mbps,目前电信厂家积极改进技术,对网络进行提速。另外,ADSL能够实现一条线上的数据传输和语音通信,这意味着ADSL上网可以免交电话费,这也成为了ADSL另一引人注目的地方。ADSL作为一种新兴技术,也有自己不可逃避的缺点:对电话线路的质量要求较高,倘若电话线路质量不好则容易造成ADSL工作不稳定或短线。

2.3通信网络系统技术

通信网络系统技术在智能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即建立一个综合布线系统,通过先进的双绞线及光缆技术的完美结合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客户对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的传输要求。综合布线系统将语音和数据通信设施、交换设备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统等连接在一起,形成一种整体式开放系统。该系统能够在网络接入基础上,实现模拟与数字语音系统、数据传输、传真机等图像资料的传播、电视电话会议及安全监控系统的视频信号采集和建筑物保安系统信号探测。智能建筑通信综合布线系统主要由六个独立的子系统构成:工作站区子系统、水平干线子系统、管理区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和建筑群子系统。这六个独立的子系统分工协作实现整个系统的高效运作。

2.4卫星通信技术

卫星通信技术通过建立一个以小型数据卫星站技术为主体,以多路连接的卫星高速信道中断交换技术为辅助的系统实现数据、图像和语音的传输。目前,卫星通信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主要包括Internet/Intranet、专业LAN网络的接入、B-ISDN网络互联、远程多点电视会议、远程医疗诊断和远程教育的实现等。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建筑的智能化设备越来越多,对智能建筑通信系统的设计也提出了许多新的内容和要求。如设计不当,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我们要从系统性的角度进行全方位综合考虑,才能完善智能建筑通信系统。

【参考文献】

[1]李明荣.计算机技术与智能建筑[J].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2002(06).

[2]任远扬.智能化建筑及相关软件技术研究――移动分布式网络中的中间件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

[3]邓峰.对智能建筑通信网络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8(32).

网络合理化建议范文4

关键词:TCP/IP;网络通信;运用

中图分类号:TP393.04

TCP/IP是网络通信比较常用的协议之一,为通信提供网络化的连接方式。基于TCP/IP的网络通信,防破坏的能力较强,保持网络通信的稳定环境。网络通信在TCP/IP的干预下,拓宽通信路径,体现强度可靠的通信方式。TCP/IP的协议优势是网络通信频繁使用的主要原因,简化网络通信的路径。网络环境在TCP/IP要求下,有效支撑网络通信的运行,进而提高网络通信的运行标准,构建安全、稳定的通信环境。

1 基于TCP/IP网络通信的模式

网络通信的模式可以通过Web与客户机实现,首先利用Socket构建通信通道,同时作为连接Web和客户机的通道,能够有效接收用户的通信请求,准确发送每一条通信内容[1]。网络通信模式具备三项连接内容。第一建立连接,主要是在TCP/IP控制环境下,主动接收通信请求,构成Socket的服务请求,为网络通信提供实时监控的环境,满足多方用户的通信需求,建立连接的过程中构成网络通信的基本模式;第二数据通信,用户发送的通信信息在Socket内部形成读写模式,组成客户机的输入请求,明确用户请求信息的内容,数据通信的另一端为输出端,提高Socket的读写能力,保障服务水平;第三拆除连接,在用户没有通信请求时,相邻两个通信通道不存在通信连接,需要关闭Web到客户机的通信通道,TCP/IP主动关闭Socket的服务路径即可。

2 在TCP/IP参与下网络通信的设计

TCP/IP为网络通信提供协议保障,参与到网络通信的设计中,所以重点分析网络通信的设计,如下:

2.1 端口设计

网络通信利用TCP/IP协议构建服务文件,服务文件组成端口系统,用户利用端口进行网络通信,以此获取服务内容[2]。当用户传输通信信息时,必须通过服务文件搜寻传输端口,以DOS的服务文件为例,分析端口设计,其选择的网络通信服务端口为86/04/20,利用TCP/IP协议的网络形式,满足网络通信的端口设计。不同服务文件的端口设计存有一定的标准,用户需要利用端口开发新的网络通信路径,必须在原有服务文件内添加“openlab 3033/tcp”命令,该命令表示用户端口设计的通信路径名称为openlab,端口为3033,协议为tcp,由此可以作为网络通道的固定端口,不会出现重复的端口设计。

2.2 字节设计

字节是网络通信的一部分,所有信息处理均以字节为单位,TCP/IP能够明确不同字节在网络通信中的顺序。字节顺序是保障网络通信正常的基础,网络通信借助端口筛选字节并规范顺序,保障网络通信的价值。字节顺序设计与端口具有一定联系,通过TCP/IP可以为字节顺序提供IP信息,有利于网络通信的高效切换。

2.3 编程设计

编程设计是TCP/IP的核心,保障网络通信各个层次的运行水平。编程为网络通信提供有效的物理链路,优化接口处理,确保网络通信能够按照协议要求正常进行。因为TCP/IP要求下的编程形式比较多,属于直接编写类型,所以编程设计需要符合网络通信的实际要求,避免出现矛盾编程。

3 基于TCP/IP网络通信的运用

以TCP/IP为协议中心的网络通信,表现出多样化的应用领域,例举网络通信的应用,体现基于TCP/IP网络通信的优势和发展方向。

3.1 远程监控的应用

以某水电站为例,分析网络通信在远程监控中的应用。水电站对通信质量的要求较高,用于满足PLC的远程控制,所以为保障网络通信的稳定性,依靠TCP/IP营造可靠的通信环境[3]。水电站包含诸多运行终端,在Internet/Intranet的环境下,将通信信息传输到远程客户端。TCP/IP保障网络通信的传输水平,能够有效缩短水电站数据服务中心到PLC的传输时间,提高远程监控的能力。水电站的远程客户端发送监控请求,迅速建立TCP/IP连接服务,将网络通信信息传递到现场监控计算机,然后达成监控协议,操作员通过远程终端计算机,控制水电站的重点操作,远程控制设备运行。通过网络通信连接水电站的各项设备,不仅可以实现远程监控,更是体现远程操作的优势。

3.2 传输领域的应用

TCP/IP为网络通信提供优质的传输环境,既可以实现不同类型传输方式的转化,又可以防止文件传输过程中的外界干扰。网络通信实现高分辨率的秒传服务。例如:图形文件的传输,图形已经被作为特殊的文字文件参与到传输过程中,图形文件中包含大量的标准信息,TCP/IP协助网络传输系统识别图形文件的属性,促使图形文件能够准确通过网络协议的控制,匹配对应的属性参数,当图形文件作为网络通信内容进入传输系统时,TCP/IP会主动分析图形文件的内部编程,准确抽取图形文件中传输信息,迅速搜索传输位置,然后确保图形文件成功转化为适应的网络通信信息,完成传输。TCP/IP可以全面记录图形文件的各项信息,保障图形文件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能够积极完成通信描述。

3.3 虚终端的应用

用户向互联网发送请求时,主要以自身终端为主,导致互联网面临多样化的终端设备,直接影响互联网的兼容性,干扰网络通信的运行。TCP/IP协议为网络通信提供虚拟化的终端服务,改变用户的实际终端,优化网络通信的兼容性。以滚动类型的虚终端为例,分析基于TCP/IP网络通信的应用。TCP/IP可以解析经由网络通信传输的信息,构建成新型的虚终端,整合不同类型的请求信息,促使请求数据表现出滚动传输的方式。滚动类虚终端同样体现在U盘、移动硬盘等设备上,实现网络通信的相互融合,不会阻断数据传输。

3.4 办公环境的应用

以TCP/IP为协议中心的网络通信,在办公环境发挥极大优势,高水平管理办公文件[4]。例如:电子邮件的发送,因为电子邮件具备复杂的结构,其对网络通信系统要求较高,属于多层次的通信信息,电子邮件除主题外,还需附加多项消息,最容易扰或攻击,其在网络通信系统中的传输,还需通过TCP/IP协议保护,TCP/IP保障发送邮件的整体性,避免信息遗漏,能够保障邮件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输到收件人,避免邮件信息失效。办公环境对网络通信的依赖程度较高,利用TCP/IP支持网络通信的运行,提高通信环境的稳定性。

4 结束语

由于TCP/IP的参与,网络通信得到广泛运用,而且运用领域逐渐增加,渗透信息高效传输的思想。为提升网络通信的运行水平,还需深入分析TCP/IP的本质内涵,发挥网络通信的实际优势。网络通信利用TCP/IP协议,实现信息传输,为信息输送提供高质量的通道,连接网络通信的物理链路,强化通信结构,推进通信网络化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凯.TCP/IP网络通信协议的实现与探讨[J].网络与信息,2011(09):98-100.

[2]周兵.基于嵌入式TCP/IP的实时数据传输[J].微计算机信息,2011(08):14-16.

[3]雒海东.基于TCP/TP协议下的网络通信的应用开发[J].青海电力,2012(03):78-80.

[4]朱蓉.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通信模式的实现[J].嘉兴学院学报,2012(03):34-36.

网络合理化建议范文5

1.1策略模型的构建

在网络架构技术层面,由于不同网络节点之间的转换方式不同,大多需要在IETF协议中构建,相对于管理逻辑区域的划分,可以通过组策略的形式进行内部联系,并对应用技术范围进行阐释,再进行转化后删除无关命令。网络构建的重要模式需要基于逻辑思维角度,由于设备视点中的不同网络之间的联系具有不完全性,因此需要通过服务器平台的控制对网络管理策略进行优化。目前对于网络策略管理的方法较多,较为常用的如对策略进行系统划分、网络设备平台的连接与管理,以及网络构建的基本独立性开发等,以便对网络内容区域进行修正。

1.2网络策略的应用

商务网络应用与商务办公网络的基本表达形式相对固定,其网络构建以自然语言作为区分要点,而自然语言所包含的网络子集范围较为广泛,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定制网络协议功能,从而实现商务办公的基本要求。而部分商务网络在实现其工作职能的本身,也需要对视点目标进行判断和分析,从而以自然语言的方式对目标进行重新构建。商务网络视点环境中,需要对视点策略进行二次解析,从而分析出视点策略的真实性。由于网络视点策略在正常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数据库支持才能获取信息,因此可以通过数据库传输的组建对视点网络策略进行策略优化,从而实现多方法运行与智能化学习的过程。视点网络构建模式具有相对独立性,通常是采用一套规则的语言组合,对访问者以及管理者的不同指令进行识别,从而进行信息交互,对网络基本运行状态造成影响,并弱化网络策略发生异常的几率。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软件来解析端口异常情况,在设备独立运行的过程中具体实现网络视点的基本操作方式。设备视点的建立需要通过网络协议与通信规则进行调控,在设备运行期间,设备输出语言对不同的网络协议许可进行解析,并根据不同的解析原理对管理策略进行调整,但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证网络控制端命令的准确性和唯一性。在不同设备的联网使用过程中,由于系统参数与配置等差异,协议许可也就产生变化,从而需要不同的命令控制。对于视点网络的自动化运行,需要把握好相关控制命令,并根据网络协议区分命令控制策略,最终将网络策略应用于各类设备控制当中。

2事业单位网络舆情当下管理机制隐藏的问题

2.1管理观念较为陈旧

当前,大多数事业单位对社会舆情信息的分析还保持着传统的工作模式中,大多都是事情出来以后,再以救火的方式进行处理,只重视危机发生后的处理,而对危机发生前的信息收集以及分析等管理工作十分落后,在危机预警方面非常滞后。

2.2事业单位舆情管理部门缺少合作

事业单位中,大多数都与相关部门密切联系,比如:网络中心、业务办理中心等,多头管理问题较为突出。基本上每一个部门就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舆情管理小组,在发生了紧急舆情时,各部门之情缺少有效的合作,在工作中缺少相关的配合以及信息共享,没有形成合理高效的工作联动机制开展管理工作。2.3事业单位中舆情管理体系尚不完善从一些典型的实例来看,目前只有少数的事业单位建立了将为健全的舆情管理体系。因为管理体系尚不健全,所以,一旦有责任人出现了管理问题,也无法及时进行惩处,而且很少有人会主动承担责任,大多数是相互推诿,严重的甚至隐瞒具有的实情。

3完善事业单位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机制的措施

3.1做好网络共享和恶意代码之间的控制

网络资源实行共享,方便了不同单位、不同部门、不同用户对资源的需求,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安全性,恶意代码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扩散以及信息共享条件等漏洞,威胁了网络信息的安全,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对恶意信息交换不做好管控,将非常容易造成网络QoS降低,严重的会造成系统瘫痪,导致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3.2安全规范和信息化建设操作不协调

在网络安全建设中,并没有统一的操作,基本是哪里有漏洞就补哪里的形式,这样严重的阻碍了信息安全共享,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安全隐患。

3.3控制好进口产品和安全自主控制

当前,国内的信息化技术并不高,造成出多的信息化技术需要依靠从国外进口,不管是软件还是硬件,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一些限制。在关键技术都从国外进口的背景下,如果出现安全问题后果是无法想象的。

3.4IT产品大规模攻击与单一性问题

在信息系统中,不管是软件还是硬件,都具有单一性,比如:同一个版本的操作软件、同一个版本的操作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攻击者通过软件编程,能让攻击自动化完成,进而危及大片网络安全,这样就导致了“零日”攻击,出现了计算机病毒等大型安全事件。

3.5网络安全管理要素需要根据当前IT产品的不足与缺陷进行分析,目前网络信息系统中,对于IT产品的应用较为广泛

主要有:通信信息系统、数据处理系统、操作平台等。但由于不同软件与系统之间,需要共同的协议构架来形成有机的整体,因此需要把握系统与设备之间的互异性。目前生产厂家开发的IT产品种类繁多,数据安全协议也五花八门,信息安全共享协议在一定区域内执行共同协议规范,但跨区域协议之间存在一定的交流障碍,使得网络安全信息系统无法形成统一的构建,从而无法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因而使得网络安全事故频发。

4结论

网络合理化建议范文6

关键词 网络教研 云计算 教育云 云会议 云存储

中图分类号:TP391.6 文献标识码:A

1 教育信息化浪潮中的教研新形式――网络教研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网络教研这一新型教研模式在教师的教研活动中崭露头角。网络教研是我国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教育应用逐渐深化而出现的一种跨时空的远程教研形式,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教研的突破与重构。①这种全新的教研形式很快被信息技术素养较好的年轻骨干教师们所接受。国家和教育管理部门也关注并重视网络教研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地位。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在《推进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工作方案》的基础上提出的国家数字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10种应用模式中,就提到了“跨区域网络协作教研”、“区域网络协作教研”和“名师工作室”三种网络协作教研模式,以作为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参考。各地区也响应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号召,开始了针对网络教研平台建设和网络教研活动形式的积极的研究与尝试。其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难题。

网络教研最初的雏形就是网络教育叙事,其主要是借助网络博客的形式开展,教师个人通过在博客发表自己的教学经验、心得体会和反思,并在阅读其他教师的博客时与之进行经验交流。近几年网络教研不断发展,取得一些进展,在博客的基础上利用了QQ、电子邮件、网络会议、BBS论坛、维客、即时通讯、Moodle等工具;并且开始搭建网络教研的专用平台,使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研平台与同行互动交流教学经验,在共同讨论中各取所需、吸收精华、开放思路;并能够在网络教研平台中得到专家和名师的引领,使教师个人在网络教研中快速成长。通过跨区域、跨学校的网络教研活动的开展,可以打破不同地区之间教师的空间阻隔,实现名校和薄弱学校、城市和农村、教育发达地区和教育相对落后地区之间的交流互动,不同地区和学校的教师通过网络教研平台共享教研成果,共享优质资源,在协作交流中提升薄弱学校和薄弱地区教师的教学水平,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使教育相对落后的农村和西部地区的学生能够享受到更加公平的教育资源,使我国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上驶入快车道。

2 网络教研中遇到的问题

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其发展的过程必然是曲折的,网络教研也不例外,在近几年的发展中,网络教研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1)网络教研情境性的缺乏。教师在网络教研活动中,由于没有面对面的交流,缺乏研讨的情境性,一些教师表现出对网络教研的不适应。主要是由于目前网络教研活动所借助的工具主要是博客、维客、BBS论坛、电子邮件等异步交流工具;而QQ、MSN等即时聊天工具只是作为辅助。虽然这些工具在网络教研的实践中逐渐暴露出其在研讨情境性方面的局限。

网络视频工具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补充网络教研活动中情境性的缺乏,但是目前网络教研实践中视频通讯的使用较少。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现有的免费视频交流工具的功能无法满足教研活动的需求;另一方面,功能强大的视频会议系统的虽然能够满足网络教研的需求,但是高昂的费用和大量的硬件投入是目前学校和教师所难以承担的。同时,由于这些视频交流工具都需要使用专用的软件,就较难将其完全融入到网络教研平台中去。

(2)网络教育资源的存储与分享问题。教师们在网络中进行的网络教研活动能够产生出大量的教研资源。特别是在使用了录播公开课,专家讲座以及进行视频会议的交流时,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的存储与调用,将会是未来省级甚至是部级网络教研平台建设时所面临的一个难题。目前由于各地各校的网络教研还处在试验和试点的阶段,参与网络教研的教师人数不多,而且网络教研中的活动较少。但未来的趋势表明,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动,网络教研将会成为未来教研的重要形式,随之而来的,就是全国教师在网络教研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这些数据如何存储,不同地区的教研资料如何打破地区限制,实现全国范围的分享等问题,将会是网络教研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之一。

(3)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接入平台的问题。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也将会成为重要学习、教学与教研工具。为了迎接移动终端设备加入网络教研平台,对平台的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能够实现PC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不同终端对网络教研平台的访问。从而达到教师可以通过不同设备同时参与网络教研活动。

3 云计算技术与教育云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均衡等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它旨在通过网络把多个成本相对较低的计算实体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完美系统,并借助SaaS、PaaS、IaaS、MSP等先进的商业模式把这强大的计算能力分布到终端用户手中。其核心理念就是通过不断提高“云”的处理能力,进而减少用户终端的处理负担,最终使用户终端简化成一个单纯的输入输出设备,并能按需享受“云”的强大计算处理能力。如此一来,“云”的用户就相当于享受到了一台如同超级计算机的强大运算和储存功能。正是云技术的这种强大的运算和存储功能,使他在各个领域中都拥有惊人的潜力。

在教育领域,云技术的应用也受到了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重视。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 2020年)》中也特别提出了建设国家教育云基础平台的相关要求。②由此可见国家对云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发展的高度重视。云技术在中国教育领域的应用也初见端倪,以“班班通”工程建设、教育云服务平台构建为代表的新一轮教育信息化建设将我国的基础阶段教育逐步推进到了教育的“云”时代。在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是重要的一环;而且教育公平的实现,是要给学生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也就是要从各地区、各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的共同提高入手。所以在教育云的研究中,教师网络教研云平台的建设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和教育公平的重要一环。

4 云计算技术在网络协作教研中的应用尝试

4.1 云会议技术在网络教研中的应用探索

云会议是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一种高效、便捷、低成本的会议形式。使用者只需要通过互联网界面,进行简单的操作,便可快速高效地与全球各地团队及客户同步分享语音、数据文件及视频,而会议中数据的传输、处理等复杂技术由云会议服务商帮助使用者进行操作。用户无需再购置昂贵的硬件和安装繁琐的软件,只需用普通的PC机或移动终端设备打开浏览器,登录相应界面,就能进行高效的远程会议。③目前国内云会议主要集中在以SaaS(软件及服务)模式为主体的服务内容,包括电话、网络、视频等服务形式。

云会议的低成本和便捷性符合了网络教研平台中对视频会议的需求,而且云会议能借助网页进行,也方便将其整合进网络教研平台之中,成为平台内部的一个功能版块。云会议支持PC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无需购买专门的硬件设备,节约了教研成本、降低了视频会议的使用难度,适合教师使用。而且利用云会议,可以解决网络教研中实时交流时的情境性缺失问题,提高教师之间的交流效率和效果,充分发挥网络教研的交互性。云会议利用云计算的超大规模和可伸缩性强的特点,能够极大地扩展会议规模,满足大规模教研会议的需求。

由此可见,云会议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光明。虽然由于云会议技术在国内出现的时间较短,目前还尚未真正地应用到网络教育平台的建设中来,但随着云会议在国内应用的广泛和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必将成为网络教研的重要组成形式之一。

4.2 网络教研的云资源平台建设

网络合理化建议范文7

关键词:网络工程;协议分析;协议测试;课程改革

网络工程是教育部于2001年开始增设的本科专业,其目标是培养系统掌握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所必须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和管理的基本技能,具有规划与设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初步能力、较强的计算机网络维护与管理能力和外语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自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同意11所高校开办本科网络工程专业以来,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8年大约有近140所高校开办了这一专业。由于该专业是一个新开专业,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都处于探索阶段,各学校开设的课程也存在着很大差异。由于网络工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通信工程专业融合的适应国家对网络人才需要的专业,所以其课程多源自于这两个专业,且略侧重于前一专业。国内学者已经开始研究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1-2]。网络工程专业作为独立的特色专业,必须要有适应网络人才培养的特色课程,然而目前还几乎没有文献探讨此类问题。

如何建立完善的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 开设符合培养目标的特色课程是一项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就我校开设的特色课程“协议分析与测试”,分析其设置的合理性和重要性,给出教学内容和组织模式,并结合我校具体的教学与实践的情况,分析该门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给出具体的教学方案。

1课程的地位和重要性分析

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的核心和灵魂,要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并深刻理解其本质,必须了解协议的设计、分析、实现和测试方法。然而在现有的计算机学科的课程体系中,一般只有计算机网络、Internet原理等网络课程,没有关于协议分析和测试的课程。在多数的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也没有设置和协议分析相关的课程。我们调查了全国近140所开设了网络工程专业的高校的课程设置情况,只有11个学校设置了和协议分析、协议设计、协议工程相关的课程,开课比例不足10%。因此,该门课程的重要性并没有引起有关院校足够的重视。我们认为,目前广泛开设的计算机网络、Internet原理等课程一般只介绍网络各层常见协议的格式、交互过程和功能,并没有从较高的角度抽象概括网络协议的基本原理。因此,学生在学习完这些课程之后,往往只是掌握了计算机网络各层主要协议的功能,并不能从根本上理解协议的设计原则,甚至对协议有一种神秘感,不能独立从事协议的开发工作。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真正掌握网络协议的实质,进而培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2课程的教学组织模式

2.1教学内容体系

此课程包括协议分析和协议测试两个部分(图1所示)。协议分析部分主要介绍网络协议的形式描述语言LOTOS、Estelle,形式化分析和验证技术,包括FSM,EFSM在协议分析中的应用。这部分内容主要培养学生了解协议的交互过程,深刻理解协议的本质,为设计和实现协议打下理论基础,协议测试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偏重应用,包括测试例的生成,协议测试工具的原理和使用,协议测试语言TTCN-3。这部分内容偏重于工程应用,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协议测试基本方法,熟悉协议测试语言,基本掌握协议测试工具的使用。

2.2实践内容

对应于教学内容,实验内容也包括协议分析和协议测试两个部分(图1所示)。协议分析部分包括协议的形式化验证、协议内容和交互机制的解码分析;协议测试包括协议测试工具的使用,基于TTCN-3的协议测试程序设计。实验工具或仪器可以采用形式化协议分析验证工具、协议分析测试工具和测试程序开发工具。

形式化协议分析验证工具可采用SMV工具或SPIN工具。有限状态系统分析工具SMV比较简单,易于掌握,支持系统性质的验证。SPIN是专业的模型检测工具,被广泛用于协议的分析。但该工具使用起来比较复杂,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掌握,不适合作为实验工具。

协议分析测试工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带有自己的硬件设备,如福禄克网络公司的OptiView系列网络协议分析产品。这种硬件协议测试仪的优点是全面提供了各种网络接口,实时性强,分析处理速度快。但价格昂贵,是专业的测试分析工具,不适合作为普及型的教学实验仪器。另一种是纯软件的协议分析软件,如常见的协议分析软件有Sniffer Pro和Ethereal,它们的优点是可以直接从网卡上捕获数据,并进行解码分析,而不依赖特定的硬件设备。因此可以用协议分析软件作为实验工具。Ethereal不但在功能上和Sniffer Pro相似,可以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是免费的开源软件,不存在知识产权问题。因此可以作为理想的协议分析实验工具。协议分析软件的一大功能是可以对协议解码分析,层次化的树状图显示分析结果。这使得学生可以更加生动直观地理解协议间的嵌套层次关系,加深对协议的理解。

测试程序开发工具可以使用TTCN-3的开发环境和工具。这类工具有TTworkbench等。使用这些工具可以开发基于TTCN-3的协议测试程序。

2.3教材选用

选用合适的教材是圆满完成教学工作的前提。目前国内外关于协议分析和测试的教材或专著并不多,主要有《Design and Validation of Computer Protocols》[3]、《网络协议的形式化分析与设计》[4]。另外,《计算机网络协议工程》[5]、《Principals of Protocol Engineering and Conformance Testing》[6]和《通信软件测试技术基础》[7]可以作为该门课程的参考教材。文献[3]是一部关于协议工程的经典教材。主要内容有协议规范和建模,协议的测试、综合与验证,以及协议的仿真和验证工具。这本教材的内容偏重于理论,不完全适合应用型本科的教学。文献[4]介绍了协议的形式化建模、分析、验证方法,和协议测试技术,是国内学者出版的一部比较适合本科教学的教材。文献[5]是国内第一本系统介绍协议工程的著作,论述了协议工程的定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介绍协议构造、协议模型、协议描述、协议验证、协议综合,协议实现和协议测试的理论和方法。文献[6-7]的特色在于介绍了协议的形式化描述语言Estelle, SDL, LOTOS, 和协议测试语言TTCN,偏重于工业应用。我们建议根据各自学校的培养目标因材施教,自己组织教学内容,编写教学讲义。

2.4协议分析与测试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可以看作是协议工程课程的精简与核心。爱荷华州立大学的Thomas F. Piatkowski 教授在ICC’83会议上首次提出了“Protocol Engineering”的概念,随后在SIGCOMM’86上又再次介绍了协议工程的发展现状。协议工程用形式化的方法来描述在协议设计和维护中的各个活动,建立一套严格的协议设计方法,使协议开发的整个过程一体化、系统化和形式化,从而保证协议的完整性、正确性、安全性和可移植性。协议工程的主要内容有协议描述、协议分析、协议设计、协议实现和协议测试。考虑到学时限制和本科生的知识结构,我们从中提取出两个重要的和适合本科生知识体系的内容,即协议分析和协议测试,组成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国内高等院校的网络工程本科专业一般在大二或大三已经广泛开设了计算机网络、TCP/IP原理与技术、Internet原理与技术等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将这些课程作为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在学习了网络各层常见的主要协议后,学习协议的分析和测试方法,从总体上把握协议的原理和本质。学习了该门课程后,还可以开设网络故障诊断、网络协议设计与开发等选修课程,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

3案例分析

安徽工业大学是安徽省首批获准开设网络工程专业的学校之一,在安徽省率先开展了网络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我们积极探索了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知识体系结构和课程体系,并承担了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课程体系设置研究”。

在我校制定的课程体系中,协议分析与测试课程被设置为32学时的选修课。其中实验为10个学时。此课程设置在第7学期,此时学生已经掌握了网络的基本原理,学习了各层协议,但并不了解协议的内在机理,只是了解了几个常见的协议。这门课程再从总体上介绍协议的形式化描述、分析方法,以及测试方法。可以通过教授这门课程,使学生在进入工作或继续深造之前提升对协议的认识。

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如表1所示。由于总的讲课学时只有22个学时,所以我们只能把教学重点放在协议的有限状态机模型、协议测试例的设计、测试工具使用。考虑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协议的形式化分析只介绍最简单和直观的有限状态机模型。协议测试部分介绍测试例的生成方法、测试描述语言TTCN-3、以及协议测试分析工具的使用。

课程实验为10个学时,安排两次实验。实验一为基于SMV的协议验证,实验二为基于协议分析软件的协议交互过程分析。

另外,配合实验教改建设,我们开发了局域网协议分析软件[8],该软件具有数据包捕获、协议解码分析、网络性能分析和主动性测试等主要功能及捕获过滤等辅助功能。支持局域网各层常见的协议。该软件基于Windows平台,只要利用原有的网卡即可实现链路层数据的捕获,硬件要求低,部署简单方便,适合作为实验工具。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总体上对该门课程的设置持肯定态度,80%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对自己很有帮助,增进了对协议本质的理解。但与此同时,90%的学生认为协议形式化分析的内容很难,不易掌握。这和这部分内容本身的难度以及学时较少,教师不容易讲得透彻有关。因此,这门课程的设置得到了学生的肯定,但在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上还需要进一步调整。

4结语

如何让学生更加深层次理解抽象的网络协议的内在机理,进而初步具有协议分析、开发和测试的能力是长期困扰计算机网络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必须从整体的高度和系统的角度讲授网络协议的分析方法、测试方法。本文提出开设协议分析与测试这门课程的建议,通过安徽工业大学的教学实践表明,该门课程可以显著提高本科生对网络协议机理的理解,为今后从事网络、通信软件的设计和开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问题,如何在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学生的理解能力之间寻求平衡,是我们今后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姜腊林,易建勋,陈倩话,等.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28(3):67-69.

[2] 胡山泉,高守平,于芳. 应用型网络工程本科专业知识体系建设初探[J]. 计算机教育,2009(12):88-89.

[3] Gerard J. Holzmann. Design and Validation of Computer Protocols[M]. Englewood Cliffs:Prentice Hall,1990:1.

[4] 古天龙,蔡国永. 网络协议的形式化分析与设计[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1.

[5] 龚正虎. 计算机网络协议工程[M].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3:1.

[6] B.Sarikaya. Principals of Protocol Engineering and Conformance Testing[M]. Chichester:Ellis Horwood,1993:1.

[7] 赵会群. 通信软件测试技术基础[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1.

[8] 郑啸,魏仰苏. 局域网协议测试仪的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工程,2005,31(13):228-230.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Course of Protocol Analysis and Testing

ZHENG Xiao, YUAN Zhi-xiang, QIN Feng, CHENG Ze-kai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anshan 243002, China)

网络合理化建议范文8

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和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体育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使广大青少年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的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工作网络,形成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氛围,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广大青少年中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

会议强调,要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形成全社会支持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合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完善加强青少年体育的政策保障措施,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督促检查,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教育、体育、卫生部门和共青团、妇联组织要加强对青少年体育、卫生、健康工作的组织、指导、服务,加强家庭和社区青少年体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氛围。学校要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切实抓好青少年学生体育工作的落实。

会议指出,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会议强调,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文化发展战略出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坚持积极利用、大力发展、科学管理,以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会议强调,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正确的宣传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要在网上建设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思想文化传播平台,努力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大力弘扬体现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思想文化,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更多更好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要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遏制腐朽落后思想文化传播,形成共建共赢的精神家园。

会议强调,所有宣传文化单位都要努力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创作生产出更多体现和谐精神、讴歌真善美、群众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作品。网络文化单位要自觉担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责任,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网上传播,增强理论宣传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要大力发展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网络文化信息装备制造业。要大兴网络文明之风,深入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特别是要为青少年成长创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风尚。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领导,加大保障力度,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工作机制,促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法制化,推动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繁荣发展。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据4月24日《人民日报》)

网络合理化建议范文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网民队伍的不断壮大,“网络议政”和“网络倒逼决策”已然是当前我国互联网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然而,透视近年来数十起网络公共事件可以发现,即便是在关乎社会公平正义的特定领域里,网络民意也不再局限于只对政府选定的政策议程进行讨论、监督和评价,而是不断借助网民集体行动和媒体的力量,在社会与政府的互动过程中确立新的政策议程,从而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因此,客观且准确地描述并抽象出中国网络公共事件的议程互动模式以及理清该模式中主要环节的变化方式、作用及相互关系,对于提升网络时代中国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有效性以及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网络公共事件;公平正义;政策议程;网络民意

在2006年,全球数以亿计的互联网内容创造者和使用者们成为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网络媒介重塑公众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并最终使公众地位在信息化、全球化时代得以突显的巨大潜力开始受到重视。时隔五年,中国网络民意施压于政府决策的效果伴随一系列被热议、“围观”的网络公共事件的突发、演变,伴随个税起征点调整、三公经费公开、保障房建设等关乎社会公平正义的政策的出台,不断被公众、媒体和学界所见证――“网络议政”和“网络倒逼决策”成为了概括2011年中国互联网社会发展特征的关键词。众所周知,无论是“十二五”规划纲要,还是党的十报告,都将“维护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上升为科学发展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透视近年来网络公共事件中的公众诉求可以发现,在关乎社会公平正义的特定领域里,网络民意已不再局限于对政府选定的政策议程进行讨论、监督和评价,而是不断借助网民集体行动和媒体的力量,在社会与政府的互动过程中确立新的政策议程,从而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因此,客观、准确地描述并抽象出中国网络公共事件的议程互动模式,理清该模式中主要环节的变化方式、作用及相互关系,对于提升网络时代中国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有效性以及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已有研究局限与本研究设计

网络公共事件,是以网络新媒体为沟通工具,以互联网为平台,由众多网民参与围绕某一特定事件进行广泛动员以达成某种特定目标的集体行动。已有研究多从不同视角来分析网络公共事件的性质、影响和意义,价值判断的取向因而较为明显;而有限的基于案例研究而展开的网络公共事件动员过程分析则缺乏总量数据的支撑和其他类似研究成果的相互印证。例如,漆国生和王琳从网络参与视角分析了互联网公共事件对公共政策公信力的影响,认为网络公共事件中的公众参与行为急需有效的规制才能够促进公共政策公信力的提升;而我国网络参与现状中的漏洞明显,加速了政府权威的消解。鄞益奋从网络治理的角度进一步就如何管理互联网公共事件提出了建议,强调信任机制和协调机制的培育对优化网络治理的作用。具体而言,只有在价值协同、信息共享以及诱导与动员等方面建立起良好协调机制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地培育起成员间的信任关系以及成员与集体之间的信任关系,最终实现公众和政府间互利互惠的合作③。高恩新则采用国外流行的社会动员理论,借助相似性案例比较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国互联网公共事件中的社会动员机制。该研究的结论是,网络公共事件产生积极社会影响的保障存在于议题合法性、网络舆论一致性和议题传播的广泛性。

在前述文献中,研究者在关注我国网络公共事件中网民与政府的议程互动时,较多采用规范研究的路径,侧重通过个案分析来探索特殊事件对我国公共政策形成过程的变革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其关注的焦点始终是网络公共事件对于当前及未来的中国政府治理和社会稳定所产生的影响。但是,如果不能首先基于具有充分代表性的样本,并选择恰当的观察视角来提炼出网络公共事件影响政府决策的一般模式,就无法发现和控制“一般模式”里的关键变量和环节,进而难以实施有效的政策干预,把“一般模式”的现实效果引导到人们期望的方向上来。具体而言,倘若没有关于“一般模式”的正确信息,决策者们就很难知道究竟应该对哪些环节采取何种措施才能够培育起所谓的“信任机制”、“协调机制”、才能够保障“议题合法性、网络舆论一致性和议题传播的广泛性”。为此,本文计划以客观网络数据为基础,描述、归纳我国网络公共事件影响政府决策的一般模式,尝试发掘其中的关键变量,并结合对关键变量间交互效应的分析得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然而,受到规范研究和个案分析方法自身的局限,我们尚缺乏基于完整、连续的中国网络公共事件数据而开展的实证研究,从而阻碍了研究者们采用更量化、直观的证据来描述、归纳林林总总的网络公共事件中潜在的特征与模式。为此,本研究尝试以国内互联网主流网络论坛中焦点事件的原帖和跟帖数量为依据,在确定筛选网络公共事件标准的同时建立起2006年至2011年7月我国网络公共事件的数据库。对相关数据进行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表明,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相关的网络公共事件不但是我国网络公共事件中的主体,也更突出地反映了网络民意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并逐步形成了相对清晰的议程互动模式。

据《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统计显示,从2006年始,中国重大网络公共事件数量剧增,因此本研究的数据统计从2006年始,至2011年7月末。选取的时间段正是我国网络公共事件的最为频繁的发生期。期间每年发生的重大公共事件通过选取论坛中就该事件的关注程度高低进行降序排列,选出其中前10个作为研究的对象。重大网络公共事件指的是较为具体的事件,庞大且笼统的事件只选取其中的具体事件。

根据凯迪网络一中文论坛排行榜的数据①,研究中共选取了国内七大主流论坛作为数据的源出处,包括:中华网论坛、天涯论坛、强国论坛、凯迪论坛、新浪论坛、凤凰网论坛、搜狐社区。不同时期各大网络论坛冷热程度是有差别的,按照凯迪中文论坛各年的统计数据,在每个年份选取了相应的受关注程度高的5个论坛作为统计源数据库。

在选定论坛的基础上,采用关键词多途径、全文检索出每个重大网络公共事件相应的帖子数,并删除了重复的帖子。其中天涯、凯迪论坛的数据只包含主贴,不包含跟帖,其他论坛主帖和跟帖一并计入。随着网络公共事件的发展,在事件停息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有可能衍生出新的网络名词或反复被引用在一些帖子中,这些也都一并计入。各大论坛网络公共事件对应帖子数统计出后,对其进行加总,并就总数大小降序排列,以此选出前10个受关注程度高的网络公共事件。选定的6个年份最后共统计出60个重大网络公共事件。

二、对我国重大网络

公共事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1.网络公共事件中与社会公平正义相关事件的比率

在对60个重大网络公共事件进行分类时,按其涉及领域集中分为三类,即社会公平正义、娱乐文化、其他。对所涉领域在重大网络公共事件中出现的频次进行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可见网络公共事件所涉领域最多的是社会公平正义,占到了整体的55%,一共33起事件与之相关。依据2006年由联合国公布的《开放世界中的社会公正》研究报告,社会公平正义类公共事件主要关乎社会成员发展机会的平等,其凭借自身禀赋和能力获取回报过程的公平,依据各成员贡献来分配成果的原则的实行以及对所有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条件与尊严的保障②。随着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的深入,社会矛盾逐渐增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公众通过网络新媒体工具对社会不公平、不正义现象关注度的不断增强折射出了公众对于政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强烈期望。

2.网络公共事件中与社会公平正义相关事件比率的逐年变化趋势

在对60个重大网络公共事件逐年分类统计后,其中与社会公平正义相关的事件按其每年出现的频次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公平正义相关事件比率逐年变化趋势

由图2可见,过去的6年,网民对于与社会公平正义相关事件的关注度逐年上升。2006年,网民关注的焦点事件主要集中在娱乐文化领域,对社会公平正义相关事件的关注度较低;而从2007年开始网民对于网络公共事件的关注视角开始从娱乐文化、其他领域向社会公平正义领域转移;到2009年,这一关注的热切程度急剧高涨,网民视线开始聚焦于社会公平正义领域,而随后的2010年、2011年,网民高涨的关注热情依然保持非常高的比率。

3.与社会公平正义相关的网络公共事件中得到制度化解决事件的逐年变化趋势

制度化解决是指政府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或制定行政法规、规章从源头上规范此类公共事件,使得该类公共事件再次发生时能按照政府规定依法处理与解决。制度化解决是政府履行和完善社会管理职能的表现,是对“网民热议”现象的积极回应,也是对我国公民负责任态度的体现。按照最终得到制度化解决的重大网络公共事件的频次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的结果如图3所示。

得到制度化解决的事件逐年变化趋势

由图3数据可见,从2006年到2011年,与社会公平正义相关的网络公共事件中得到制度化解决的事件是逐年增加的,而且所占比例的增长趋势明显。

2006年至2008年,网民在这一时期对公共事件的围观热情很强烈,但关注的方式大多局限于网络言论的发表,止步于虚拟空间的联动。而后3年的网民的关注方式除了线上围观,还有线下行动,虚拟空间的联动响应转化为现实空间中的集体行动。比如2009年的“躲猫猫事件”、2010年的“我爸是李刚事件”、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等。

制度化解决逐年增加的统计显示了网民对于网络公共事件理性围观与成熟解决的同时也反映了我国政府对于网络公共事件关注度逐年上升,重视网络议题并将其转变为政府议程的模式逐步趋于成熟。尤其是2011年最为明显,“郭美美事件”中红十字会了线上平台,广大善款捐赠者通过这一平台能清晰地获知善款最终去向;“三共经费公开事件”中,国务院会议要求中央各部委公开“三公”信息,这也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7・23甬温动车事故”后,铁道部根据现实铁路情况实施了“降价降速”的整改策略等一部分案例都导致了政府最终的制度化政策方案的出台。

4.网络公共事件中与社会公平正义相关事件的领域划分及其比率

参照《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中对重大网络舆论事件的划分类型,把与社会公平正义相关的33个事件划分在8个领域中,如图4所示。

正义相关事件的领域划分及其比率

网络公共事件主要集中在政治与民生方面。政治方面突出表现在政府管理与官员腐败两方面,共12件,占到总数的37%,显示了网民对我国政治生活的关注热情。政府管理案例占到18%,共6件,这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政府管理难度上升的问题日渐凸显,也说明了民众期待着更高质量的政府社会公共服务。官员腐败案例占到15%,这一比例仅次于政府管理。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握有社会资源分配实权的官员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约束,使得腐败这一社会现象在全国蔓延。而民众对此现象的高度敏感正是源自于对社会公平正义这一主题的强烈诉求。

对民生问题的关注,是网络舆论事件关注的又一大热点。民生问题是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如食品安全治理、生产事故、征地拆迁等,此类案件占到了整体的36%。这些问题关乎民众的生存和人身安全等最基本的权利,是社会公平的底线所在,因此最容易牵动民众敏感的神经,引起网民的共鸣。

司法审判领域的案例与官员腐败一样,也占到了整体的15%,实际上反映的是网民对于我国法律适用和量刑标杆的拷问。随着社会民主与法治的加强以及我国民众整体素质的提高,人们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开始落实到具体的行动,网络民意对司法审判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交通事故治理事件占到了整体的12%,这是近年来我国非常凸出的一大社会问题。机动车在过去的5年里一直以几何倍数量剧增,发生的交通事故逐年大幅度增加。我国交通监控设备和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较为落后,而法律对于交通事故的保障也需要逐步地完善。

三、我国社会公平正义相关重大

网络公共事件中的议程互动模式

基于此前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相对客观、准确地筛选出我国与社会公平正义相关的重大网络公共事件。通过研究者对这些事件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与概括,可以发现这些事件从发生到最终的制度化解决,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网民借助虚拟网络平台对现实中与社会公平正义相关的公共事件形成关注,进而引发了传统媒体大范围地跟进,开始采用专题、系列报道的形式对网民热议主题进行持续跟踪和深入挖掘,由此建立起新的公众议题;2.政府通过传统媒体及网络了解到前述舆情信息,出于维稳及实施社会管理的需要,尝试以传统媒体或网络为渠道与网民和相关公众意见领袖进行交流、互动,在了解公众诉求的基础上,就重大网络公共事件的解决提出方案;3.在责令有关部门贯彻执行解决方案的同时,政府对那些因制度缺陷诱发、网民反响较为强烈,却在现有政策议程中关照不足的事件,会在事态平息后制定相关法规、政策等,通过制度规范的形式保证公民合法权益能够在类似情形下得到持久的保障。由此,我国社会公平正义相关重大网络公共事件中的“公众一媒体一政府”议程互动模式得以显现。接下去,本文将进一步展开对该模式不同阶段中关键变量以及关键变量间交互作用的分析。

整个议程互动模式的过程如图5所示:

1.公众政策议程形成中的关键变量

社会利益的多元化格局和社会矛盾的多发时期是公众政策议程形成的情境变量。这些年网民对于社会不公平、不正义现象极为敏感,只要是与社会公平正义相关的议题都会受到网民集中、强烈的关注与热议。如孙志刚事件、苏丹红事件、邓玉娇事件、罗彩霞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周久耕贪腐门事件等等,无一不是与社会公正高度相关的,此类不公正事件中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小小的细节都能拨断人们心中原本平衡的心弦,要求受到公正待遇的所有公民都会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网络抗争来捍卫自己已受损或潜在可能受损的权利。这是不同领域的社会公平正义事件容易被纳入公众政策议程的基本情景。

网络媒介的特性成为了加速公众政策议程形成的技术变量。互联网具有传播速度快、成本低、匿名性好等与生俱来的特点,使得公共事件在网络揭露后能在第一时间以最高的效率、最低的成本遍传整个网络以引起我国数以亿计的网民关注,而且近几年3G等手机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运用,更使得网络信息传播能真正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鼠标一点或拇指一按即能传播或接收我们所关注的网络信息,这无疑是网络公共事件能广为传播而成为网民议题的重要原因。据第28次CNNIC《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18亿,家庭电脑宽带上网网民规模达到3.90亿,中国网民近年来虽增势趋缓,但总体规模已经相当之大,互联网宽带技术与庞大网民群体的组合为公众政策议程形成提供了现实可能。

议题的合法性是公共政策议程形成的重要保证。与社会公平正义相关的网络公共事件本身的性质决定了与之有关议题的正当性,在大量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人们往往会选择与其自身世界观与价值观相符的进行重点关注,而公平与正义作为一个永恒性的社会话题,符合广大人民的价值认同与情感认定。同时随着互联网与计算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网民参与到网络讨论中来,网民网络关注心态从最初的“围观、看热闹”逐渐转变为在一个共识性议题之下的“合理应对、理性应对”,这种趋于成熟的网络参与心态为形成合法性的网络公共议题创造了网络社会基础。

传统及网络媒体的积极报道与深入挖掘是公共政策议程形成的关键步骤。在统计的60起重大网络公共事件都有媒体的参与,根据统计数据显示90%的公共事件都是由传统媒体率先报道后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事件。传统媒体作为我国的主流媒体,在信息传播及引导领域所发挥的作用是任何其他媒体无法比拟与替代的。与社会公平正义相关的网络公共事件可能不都是由传统媒体首先报道,但这些公共事件从最初一部分群体知晓转变为广为关注的社会性议题,传统媒体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传播的广泛性为公共议题的形成与公共政策议题的设定提供了重要前提,传统媒体的报道往往更能引起政府的关注,而就相关事件的持续报道迫使政府在关注的同时须拿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平息事态、完善社会管理。而网络媒体作为新兴媒体在公共政策议程形成过程中主要是起传播与提供交流平台的作用,网络媒体同样也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替代的优势,即传播的时效性与广泛性,在相关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人们即可通过微博、论坛等互动交流平台信息,通过微博转播,信息即可快速传播于整个网络。因此,传统及网络新兴媒体对公共政策议程的形成作用主要集中于信息的传播及引导。

2.公众政策议程与政府政策议程的整合

在我国,政府仍将作为社会管理职能的主要履行者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承担着维系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责任。但伴随公民社会的成长,特别是公众借助网络等新兴渠道自主设定政策议程能力的加强,政府必须学习在充分整合公众政策议程的基础上,提出自身作为社会管理决策者的政府政策议程,才能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同与支持。

首先,良好的危机处理机制的建立是政策议程与公共政策议程整合的必要保障。危机处理是政府解决此类突发性网络公共事件时必须具备的能力,危机处理的及时与否关系到平息事态、安稳人心及维护自身的公信力,因此政府须建立良好的危机处理机制以在突发性网络公共事件发生时能与广大网民在彼此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为最终解决事件奠定基础。

其次,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政策议程与公众政策议程整合的有效路径。在当下的网络信息化时代政府信息公开已然是一个不可撼动的趋势,政府不仅要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规定的必须公开的信息,还需要及时、全面的公开。伴随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矛盾日益显现,政府良好地应对和解决网络公共事件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及维系自身的公信力。而面对广大网民质疑或诉求时,若只是一再地视而不见、隐瞒甚至是扭曲已有事实,则政府将一步步失去民心。谣言止于公开,所有有关于未曾公开信息的猜测都会在信息公开之时自动消散,接着网民才能平静、诚挚地与政府就相关议程沟通与交流。因此,政府须及时、全面、实事求是地公开信息。

同时,媒体及社会精英对网络公共事件发展的引导是双向议程深入整合的催化剂。网络公共事件线上运动主要是在媒体及精英的主导下进行,传统媒体的系列报道及针对性评论通过网络传播于网民之间,社会精英丰富的理论知识及前瞻性、深入性的见识亦引导着普通网民的思考角度及方式,因此政府在建构政策议程之时须关注此类代表性意见,这些意见不仅仅是从专业角度就相关事件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同时也代表着众多网民就相关社会公平与正义事件的意思表达。尤其是其中有关社会诉求的部分,应当着重考虑并纳入政府政策议程中讨论及解决,对于一些与社会公平与正义相关的言论更需要重点关注,此类社会敏感信息更需要在政府政策议程与公共政策议程整合中关注并消化。

3.制度化解决方案的形成

制度化解决方案是政府相关部门在对一系列已有事实进行考量的基础上,吸纳广大网民的意见和建议,在线上与线下的互动交流与沟通中与网民及相关当事人的诉求达到一致,同时参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等制定出的解决该类事件的一般化依据。制度化解决方案的提出是政府政策议程与公众政策议程整合的产物,是我国广大网民通过自身努力争取及维护整个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结果,它的出现表明了我国网民群体在应对网络公共事件逐步趋于理性、成熟,也体现了我国政府对于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完善自身社会管理职能的决心及能力。

不可忽视的是前述公共政策议程的设定及与政府政策议程整合过程中几大关键变量的交互作用为制度化解决方案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1)媒体、精英引导与议题的合法性的交互作用加速了公众议程的设定、政府议程和公众议程的整合以及制度化解决方案的形成。媒体、精英的意见领袖作用能在短时间内引导众多网民就相关公共事件形成合法化的议题,并能引导、帮助政府决策者迅速识别议题的合法性,为公共事件的线上讨论界定了合法化、理性化的范围,指出了事态发展及解决的方向,同时为政府的有效介入创造了良好的网络虚拟环境。合法化议题具有公众意愿指向性,是公众政策议程设定的关键环节,在媒体及精英的主导下更容易与政府政策议程整合以最终得到制度化的解决。(2)传统媒体及网络媒体的积极报道、深入挖掘与政府信息公开交互作用能缓和公众政策议程和政府政策议程整合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并能推动形成公开、公正的制度化解决方案的程序。传统媒体及网络媒体作为公众与政府间有效沟通的桥梁:一方面从公众诉求角度出发向政府传递公众就相关事件的一系列质疑及要求,迫使政府对该事件涉及的信息进行公开;另一方面向公众传达政府就相关事件所了解的信息及政府对该事件所持立场、解决办法的实施过程。传统媒体及网络媒体的全过程参与能促使公众政策议程和政府政策议程在良性互动中合理、高效解决,有利于在透明、合法的程序下形成最终的制度化解决方案。(3)社会多元化利益格局和社会矛盾频繁的社会情境迫使政府出于维稳的角度需要在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内启动应急管理机制并及时公开政府相关信息,加快了公众政策议程的设定及其与政府政策议程的整合的步伐。中共十六大以来,维稳已是我国政府摆在眼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任何不和谐的因素及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事件都必须重点关注并合理解决。政府上述决心无疑能促使政府政策议程与公众政策议程整合并出台制度化解决方案以稳定态势、缓和矛盾,实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标。

四、结论与启示

在研究60起重大网络公共事件及其中与社会公平与正义相关事件后,得到的结论与启示如下:

1.与社会公平正义相关的重大网络公共事件中逐年增多。近年来人们对于社会公平与正义现象越来越敏感,因此政府在管理社会过程中尤其需要关注社会公正方面的问题,在现实中即需要重点关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有关民众生存权方面的重大问题,注重民生动向,改善百姓生活,这样方能使得社会更加稳定与和谐。同时,政府需要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提高社会管理能力以提供更优质的社会公共服务,缓解当前政府与民众就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发展的若干问题而产生的一系列矛盾。

网络合理化建议范文10

关键词:软交换;电信网;中智能网

中图分类号:TP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2-0047-02

1 软交换技术概念及现状

1.1 软交换技术的概念

软交换的技术传承了以前电信网中智能网的概念,使呼叫控制与业务控制实现物理上的分离,因此,繁琐的业务开发与业务升级时,对呼叫控制影响较小。除此,软交换技术使呼叫控制部分与媒体承载部分实现了分离,与业务有关联的呼叫控制部分,也从其中分离出来。因此,在业务进行研发与升级的过程里,呼叫控制的部分仅仅需要进行小范围的改动,但媒体承载部分就不需要再进行改动,如此使全网开放新业务越来越迅速。

1.2 软交换技术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软交换技术已经取得较好发展,其架构、功能、性能和使用范围等都已成型,在以下方面得以体现:(1)在架构方面,软交换技术中采取的是分层结构模型。全部设备通过标准接口来进行传输,提供基于策略的OSS与通用业务平台,同时,还支持平面组网形式。(2)在功能方面,软交换技术实现协议调配、呼叫处理、接入媒体、业务、互联互通、网络资源管理和策略支持等众多功能,支持业务编程和拓展,在功能方面实现多样化。(3)在性能方面,软交换可以满足中大型电信工程设备的需求,在数据处理、话务量中全部都实现了特定标准。(4)在覆盖范围方面,软交换的定位为NGN,重点解决通信网络中IN、PSTN、Internet、PLMN和CATV等融合问题;软交换技术基础上的电话业务与智能业务的相关标准,也在不断地实现和完善中。目前,软交换技术已经取得较大的进步,它的结构体系成为现在业内探讨的热门话题,在行业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2 软交换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1 技术经验欠缺

目前,国内行业中,对大型网络的组网和建设经验缺乏,传统电信网络建设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经验;但是软交换技术在国内的电信工程建设中,还未取得较为成熟的发展和覆盖。

2.2 协议未实现兼容性

目前,我国网络协议标准还处于发展过程中,不同厂家的软交换技术,在对技术选用标准和协议兼容性方面,存在协议互不兼容现象。并且,SIP-T协议、BICC协议和H.248协议,都处在正在研发和试用过程中,协议的标准和定义,还要运营商按照行业标准以及实际要求,来做进一步的确定。

2.3 业务开发定位不明确

标准、完善和开放的API接口,可以迅速、便捷地提供丰富的业务及客户服务体验,也是软交换系统的优势所在,然而,现在部分厂家可以提供的业务,大部分是基本语音业务以及IN类业务、PINT业务和多媒体会议等,但是,哪种业务才属于运营商手中的重点业务或核心业务,什么业务类型才可以为客户和运营商带来效益,该问题成为现在众多运营商与设备制造商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2.4 网络安全与网络Qos问题

现今,行业中还未有较为完善的解决方案来处理网络安全性问题,当前,仅仅可以通过增强软交换、TG等网络设备的反入侵能力,来增强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用户的账号和密码等数据的安全性保障,则仅可以采取数据加密来解决。因此,在网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方面,存在较大的隐患。

3 软交换技术的发展趋势

3.1 提高QoS服务质量

QoS属于较为关键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讲,软交换自身并不可以解决QoS中存在的问题,而是根据其所承载的网络来确保其服务质量。承载网络现在主要有ATM以及IP两种形式。针对ATM的承载网络来讲,它本身就具有非常强的QoS机制。然而,针对IP的承载网络来讲,怎样处理好QoS的问题,在基于软交换技术的未来发展中,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由于从现在厂家的设备研发状况与网络的发展等总体形式来看,用IP来作为承载网络属于顺应形势,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3.2 建设软交换的网络管理体系

从现在软交换技术的发展现状看,多数都采取SNMP协议作为软交换系统的网络管理协议。但是,SNNIP网络管理协议特点,具备一定的局域性。而SNMP协议,主要以静态管理方法为主,无法针对多样化业务需求进行科学管理。因为SNMP采取的是基于UDP的承载方式,所以,无法很好地确保网管信息的安全、稳定传输。而且,基于软交换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提供实时业务。然而,现在基于软交换的网络管理体系在应对该问题,还未提出完善的解决方案,因此,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和网络管理体系架构,才可以满足广大用户对服务质量的需要。

3.3 共享软交换技术协议

软交换网络中,不同API接口之间是采用开放式协议来进行传输的。然而,现在无论是从制定相关协议的现状,还是从各企业的研发状况来看,科学化和标准化还不够完善,大部分网络协议还正处于研发建设时期。所以,要想实现开放式网络,还需要较长时间进行研发和测试。综上所述,软交换尽管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并且,我国现在还处于发展中时期。用软交换作为未来通信体系的发展趋势,符合三网合一的发展形式,可提供数据、语音和视频业务以及多媒体等综合业务,满足业务的移动化、个性化、多样化和实时信息的社会需求。

4 结语

随着我国网络通信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网络建设工程需要不断地完善,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适应社会的发展潮流,通信行业中的软交换技术,作为未来网络发展的核心技术,其优势在网络通信工程中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对当前软交换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试图为之提供行之有效的指导性建议。

参考文献

[1] 张大坤.软交换技术应用及其发展现状[J].科技与信息,2011,(1).

[2] 徐擎.浅谈软交换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电子制作,2013,(2).

[3] 樊庆.通信工程中软交换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0,(3).

[4] 李营.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数字化用户,2012,(11).

[5] 刘鹏.山东联通核心网中的软交换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信息化,2010,(6).

网络合理化建议范文11

2022关于文明上网倡议书范文   全体教职工: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办关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管理的精神,积极响应中国互联网协会“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的号召,进一步遏制网上低俗之风蔓延,净化网络文化环境,推动我校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步伐,作出如下倡议:

  一、认真贯彻中央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指示,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推动文明办网、文明上网落到实处。大力倡导传播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崇尚科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文明上网之风,把互联网办成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阵地。

  二、要坚决抵制与社会公德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相背离的不良信息,净化网络文化环境,不刊登有损于党委政府形象及对公民个人进行恶性攻击的言论、信息、图片,不刊载不健康文字和图片,不链接不健康网站,不运行带有凶杀、色情内容的游戏,不登载不健康广告。

  三、广大教职工要进一步增强网络文明意识,在交流的过程中文明用语、友好交流、互谅互让,体现高素质和应有风貌。要自觉抵制网络低俗之风,聊天讲文明,发帖守法律,

  积极营造网络文明新风。在浏览使用互联网时,不登陆不健康的网站,不刊登转载不健康的文字图片,不发送不健康的短(彩)信,不在网站社区、论坛、贴吧、聊天室、博客上传播和发表违法、庸俗、格调低下、虚假、淫秽、反动的言论图片和音视频信息,要敢于和网上不文明的行为做斗争,积极争做“文明网民”,争做网络安全卫士,共同清扫网络垃圾,促进网络的健康发展。

  全体教职工,我们是网络文明的直接受益者,是网络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同时也是网络文明的推动者!让我们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积极争做文明网民,大兴网络文明之风,全方位构建一个绿色、健康、文明、和谐的网络文化环境,为建设“文明和谐”党校,促进我校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2022关于文明上网倡议书范文

  公司全体干部职工:

  互联网作为获取信息、生活娱乐、互动交流的新兴媒体,已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着大家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但恶意诋毁、诬陷谩骂、造谣传谣、传播低俗不良信息等不文明现象,也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倡导文明新风,净化网络环境,促进和谐稳定,公司向广大全体干部职工发出倡议:

  一、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拒绝传播违反国家法律、影响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稳定、破坏民族团结和宗教信仰的新闻和信息。

  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大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自觉养成守法上网、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做到上文明网,做文明人。

  三、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认真履行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保证自己传播的信息健康、合法、客观、有益,坚决同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积极维护国家、社会、集体和个人合法权益。

  四、公司广大干部职工要以身作则,严格自律,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做文明上网公约的实践者和带头人,带头抵制网络有害信息,带头清扫网络垃圾,带头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

  华电(北京)热电有限公司

  20xx年2月8日

  2022关于文明上网倡议书范文

  随着互联网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全社会对网络文明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对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的要求越来越高,网络文明建设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推动罗田县商务局网络文明建设,营造科学健康、和谐文明的网络环境,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罗田县商务局办公室向全系统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及社会各界发出如下倡议:

  一、树立正确的网络观,争做文明网民。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把互联网建成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需要每位网民更多的关心、支持和呵护。广大网民既是网络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又是文明健康网络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要树立正确的网络观,遵守法律法规,规范网上行为,自觉抵制有损网络文明、有悖网络道德、损害网络和谐的事,积极倡导、自觉实践文明健康的上网方式和行为。

  二、传播先进文化,争做网络道德模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先进网络文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优秀文化产品,用优秀的网络文化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使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产品占据网上主导地位,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和谐文明的网络文化氛围。坚持文明上网,坚守道德准则,争做网络道德模范,努力在网上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三、坚持理性自律,争做网络文明使者。充分发挥网民在网络文明传播中的积极性、主

  动性,提倡理性思考、文明创作,自觉做到不危害国家安全、危害社会稳定、违反法律法规、违背社会公德的有害信息;不在网上恶意攻击、诋毁、谩骂他人;不散播淫秽色情、诈骗、、暴力、恶搞等不良信息;不传播谣言和虚假信息;不跟风炒作炫富拜金、荒诞猎奇等庸俗行为,大力倡导积极健康有益的网络表达和文明互动。

网络合理化建议范文12

当前,我国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管理还不能充分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管理机制和制度建设不健全,全国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建立校园网络文化管理的专门职能部门和专职人员编制,体系建设的不完善导致推进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繁荣和发展的许多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要加强高校网络文化的管理,提高其管理效能,就必须优化组织结构,建立有效工作机制,规范网络运行,强化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管理。

健全舆情分析机制,增强信息管理的实效性

美国传播学家马尔科姆・麦肯姆斯和唐纳德・肖在“议程设置”理论中提出:大众媒介在一定时间内对某个事件和问题的突出报道会引起公众的普遍关心和重视,进而使之成为社会舆论的中心议题。高校应建设统一协调、反应灵敏的网上舆情反馈机制,通过“议程设置”,促进网络舆情的理性化,控制有害信息,形成健康的、强势的主流舆论。

同时,高校要加强舆情信息工作的针对性,把舆情分析的重点放在关乎校园网络文化发展的方向性、全面性的问题上,密切关注BBS、Blog、QQ群等网上交流平台,及时收集关于时事、教育、社会现象等有价值的舆情,做到信息汇总、分析、上报的制度化、常态化,为各项管理工作提供意见;

另外,舆情信息工作的着眼点是为了促进校园网络文化健康发展,为管理决策部门提供依据。因此,舆情调研绝非一次性的静态调研,应坚持经常性、连续性。高校要组织研究人员,定期提供高校网络文化发展状况、未来趋势等信息,据此提出建议,为发挥网络民主交流、校情反映、舆论监督作用提供有效保障。

健全联系协调机制,确保管理环节的衔接性

中央已经建立了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在协调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重要事宜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高校应当参照这一做法,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方位、运行快捷、联系方便的协调机制,使人、财、物等各类资源达到合理的配置,最大地发挥管理效能。各校要明确部门的统导责任及岗位职责,把协调联动的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个单位,并把工作任务量化、细化,使协调联动工作形成部门职责清晰、权责匹配对等,符合协调联动工作实际的责任体系,扎实有效地推进协调联动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同时,各个部门也要加强日常联系,及时沟通情况,统一工作步调,形成管理合力。

地方党委教育工作部门也要主动配合宣传文化管理部门、互联网行业主管部门等加强对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切实领导、组织协调及督促检查,共同推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的发展。

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实现管理制度的高效性

健全网络管理问责制,是提高校园网络管理执行力的重要环节。高校应当规范校园网络文化管理问责的规则和程序,通过制定合理健全的高校网站绩效考核标准,对问题网站坚决落实责任追究制度。高校要逐步扩大和规范问责的内容,并不断深化责任追究层次,扩展与细化责任追究的范围,使那些无益于目标实现的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管理行为得到及时纠正,使问责制成为覆盖高校网络文化管理各个环节的严密体系。

高校要重视对问责结果的应用,依法、依规追究失职责任、失察责任、政治不良影响责任、效能低下责任、教育不力责任、督查不力责任等,发挥问责制在事后惩戒中的作用,从而保证对网络上的违规违法等现象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障高校的网络文化安全。

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管理,是确保高校师生员工通过互联网接受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高校全面稳定、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面对高校网络文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积极寻找对策,解决矛盾,开创高校管理工作新局面,实现高校网络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①李昕:《政府危机管理下应急机制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9月第23卷第3期

②徐洪刚:《网络环境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广西高校思政管理平台(心理健康教育宣传专题)》,2008年10月

③周丽莉孔华史原:《加强高校互联网网络文化管理工作对策研究》,《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