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技术

时间:2023-06-07 09:11:51

农业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技术范文1

【关键词】生态农业种植技术;种植结构;立体栽培

利用生态农业技术进行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不仅能够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龙利用,而且能够实现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对节约农业资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生态农业的内涵和特征

1.1生态农业的内涵

在中国,生态农业的概念已经出现了四十年,生态农业的出现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农业主要依靠先进的农业生产理论和农业技术发展起来的。对生态农业的概念进行分析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能够保证国家粮食的安全和维护人们的健康。第二,利用现代的技术对农业生产中好的部分进行继承和发展。第三,利用资金和技术发展密集型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第四,确保对资源进行保护和维护农村的生态环境。第五,保证农民的收入能够稳定的增长。第六,对农村的经济结构进行优化,不断促进农村农业向着集约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第七,不断提高农民的素质,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1.2生态农业的特征

和传统的农业相比较,生态农业有自身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生态农业实现和多学科和多专业的结合,生态农业的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第二,生态农业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重视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第三,生态农业不是对传统农业的抛弃,而是在继承传统农业的基础之上吸收现代农业技术的理论基础,实现技术的完善和发展。第四,在生态农业的管理方面更加重视微观和宏观的结合,同时管理模式也更加先进和灵活,而且更加重视各个部分之间的沟通。第五,生态农业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和其他产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的密切,而且资源能够实现循环利用,能更很好的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六,生态农业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比较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生态技术不仅在我国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在外国的发展比较好。

2立体栽培的种植结构分析

生态农业理念的要求就是在生产中应该对农业的种植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进而实现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并且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为了实现上述的目标,采取立体种植是比较好的措施之一。采取立体栽培技术时,不同的地区种植结构是不一样的,而且采取的种植方式也是不同的,可以采取间种、混种和套种的方式进行,不同的农作物之间进行配合和作用,实现农作物产量的提升,而且能够提高种植的效率,立体栽培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2.1利用农作生长的空间特点,对种植结构进行优化

因为生长习性的不同,不同的农作物在栽培的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空间也是不一样的。应该利用这种特性,将不同的农作物进行混搭种植,相互配合。如将植株比较高同时喜欢阳光的农作物和比较矮的喜欢阴凉的农作物进行混搭配合,经过合理的搭配之后实现对土地和土壤的合理使用,对生态空间进行合理使用。另外,有的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些气体,这些气体能够起到预防害虫的作用,能够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影响,不仅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而且能够保证农作物的质量,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保证,实现和生态农业的目标相一致。

2.2利用农作物生长期的不同,对种植结构进行优化

不同的农作物具有不同的生长期,如果是单一作物的话,能够收到作物生长期的局限性的影响,对劳动时间不能很好的利用,对生态资源造成一定的浪费,在农作物种植之后产生的一些秸秆、叶和秧等常常被处理或者被丢掉,不能够很好的利用。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造成一定的生态污染等。依据土壤肥力的不同和农作物的生长习性,选择不同的农作物进行混种有很大的好处,不仅能够提升农业劳动的生产效率,而且将生长周期比较短的作物收获之后的秧、叶和秸秆进行合理的利用,可以作为天然的肥料,为其他的作物提供必要的养分,能够较少在作物的种植中产生的浪费情况,有效节约了资源,对资源进行了合理的利用。在减少成本的同时实现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另外,现代农业技术和其他的技术进行结合,如何养殖技术进行结合,利用沼气池的作用,能够形成一个比较清洁的农业生态系统。可以将农作物进行加工之后成为饲料,对动物产生的粪便进行合理的利用,可以作为农作物的肥料,也可以将粪便经过处理之后产生沼气,为农民提供必要的生活能源,也能为牲畜提供保暖的功能。这种环环相扣的模式有效的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而且能够提升农村的经济效益。

3结语

生态农业技术在中国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并且还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利用生态农业技术进行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不仅能够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而且能够实现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对节约农业资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国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生态农业的使用和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适应,同时也能促进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不断推动我国农业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可以说,生态农业的发展使中国农业发展必选坚持的道路。

作者:李海珀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种子管理站

农业种植技术范文2

关键词:农业种植技术;农业机械化生产;问题及措施

引言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无论是在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还是在机械化生产的推广方面,都由于起步时间较晚而存在着诸多不足,在将机械化理论向实际应用进行转化时,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基于此,保证农业种植技术得到推广的关键,是对农业机械化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换言之,实现机械化生产的前提,是结合实际情况,完成农业种植技术的选用工作,二者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

1农业种植技术及农业机械化生产存在的问题

1.1小农种植局限性明显

众所周知,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用大农场或种植园模式对农业进行发展不同的是,在我国,作为推动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而存在的模式为小农模式,该模式的特点如下:农民整体素质偏低;机械设备成本过高,导致“大材小用”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受自身能力及水平制约,农民对农业机械知识往往知之甚少,由此而引发的问题即为养护不到位,人为因素极易给设备带来难以弥补的伤害,这对于机械化生产的落实而言,是十分不利的。

1.2区域差别较大

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较大,不同地区间的差异往往十分明显,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导致不同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存在差别,适用的农业种植技术自然有所不同,在不适合大规模种植的地区开展机械化操作,不仅会导致资源浪费,还会给环境带来不必要的污染[1]。例如,南方和北方地区适合种植农作物的时节不同,南方多为三季稻,北方则以一季稻为主。

1.3人才储备稍显不足

作为文明古国,观念保守的情况在我国的农村地区较为常见,保守的农业观念,不仅会影响农民对新知识的接收,还会给农业种植技术、机械化生产的完善与发展带来制约。除此之外,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政府将目光过多的放在经济总量的方面,教育的重心集中在工科领域,种种现象的存在,导致当代大学生逐渐丧失了对农业教育的兴趣,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自然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2农业种植技术及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有关研究

2.1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农业扶持政策

政府应当以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完成农业扶持政策的制定工作,在保证所制定政策科学性的基础上,引导并鼓励农业种植技术、机械化生产的发展,当然,作为肩负着统筹规划任务的政府部门,农业管理部门不仅需要保证所制定资源分配方案的合理性,还应当具备合理应用促农扶持资金的能力,无论是对农业种植技术还是对机械化生产而言,上文所提及的内容都具有推动发展的作用。除此之外,定期组织科研人员前往农村地区,开展以农业种植技术、机械化生产为主题的知识讲座,为农民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同样很有必要,实践结果表明,这样做能够帮助农民实现“农业致富”的目标;还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便利,使其在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相关技术所具有优势的目标,自然也就成为现实。

2.2逐步落实区域差异生产

将农业种植技术和机械化生产相结合的前提是区别对待不同地区,根据地区间的差异,确定需要应用的农业种植技术,从根本上杜绝“一概而论”的情况出现,这是因为实践结果表明,应用农业种植技术时不考虑地区差异,不仅会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浪费,还会制约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由此而引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首先是农民收入受到不利影响,其次是基于农业经济所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难以实现[2]。基于此,“因地制宜”自然应当成为开展相关工作时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以所在地区的地形和气候为依据,完成对农业种植技术进行选择与应用的工作。例如,在我国的华北和东北地区,平坦、肥沃的平原十分常见,集中存在的耕地对经济、粮食作物的种植规模具有决定性作用,适合大型机械设备运行的地形,为农作物的大规模种植提供了便利。与之相对应的即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的南方地区,无论是山地还是丘陵,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地形不平坦,地势起伏大。正是因为这样,才导致集中耕作的目标始终难以实现,农民应当根据这一情况,选择中小型机械设备作为农业种植所依托的主要力量。

2.3将工作的重心放在加大扶持力度方面

政府应当以不同地区所表现出的农业形态为依据,调整惠农政策,通过重点扶持农业机械设备的方式,为相关机械设备所涉及应用范围的增加奠定良好基础。与此同时,需要政府完成的工作还包括增加农民接受培训和教育的机会,较为常见的方法包括选派技术人员前往各个地区,将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维修方案以及保养措施向农民进行传授,并通过大力宣传对机械设备加以应用所具有积极作用的方式,转变农民的农业种植理念,使农民能够明确的认识到对农业的机械化生产而言,机械设备具有的重要意义。另外,对小型机械设备来说,加大补助力度同样很有必要,因为只有补助力度得到提升,机械设备的利用效率才能随之提升,为“机械化生产”这一最终目标的实现提供帮助。

2.4完善以市场监测网络为代表的保障措施

随着政府宣传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农民投身到对当季农产品进行种植的过程中,与之相对应的问题就是市场状况难以达到预期,不仅政府公信力受到了损害,给农民带来的经济损失也是难以弥补的。解决上文所提及问题的关键,是完善包括市场监测网络在内的保障措施,通过对市场信息进行实时的方式,杜绝“闭门造车”的情况出现,能够与市场时刻相连的农产品,自然不会出现缺少市场的情况[3]。除此之外,资源整合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该项工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帮助农民在广告宣传、产品包装等方面获取更加可观的利益,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落实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口号。

2.5加强人才培养力度

着重面向各大高校就读相关专业的人才开展教育和培养工作。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对农业种植技术、机械化生产所具有积极作用加以了解的渠道,引导并鼓励学生开展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实践活动,在系统认知相关知识与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亲身实践的方式,深化掌握程度。当然,在开展实践活动的同时,总结经验与教训,以国内外现有的、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科研成果为依据,以我国经济状况、实际条件为参考,对个人的能力及专业水平进行提升,对推动我国农业的生产水平而言,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农业种植技术范文3

关键词:生物技术;农业种植;运用;转基因技术;生物农药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相关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生物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并在农业种植领域得到推广和运用。 本文分析了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运用的意义,指出了在农业种植中的具体运用,并对将来在农业种植领域更好的运用生物技术做出了展望,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重视,能够对农业种植领域更好的运用生物技术提供借鉴和指导。

一、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运用的意义

生物技术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高尖技术,具有投资小、产量多、回报率高的特点,将其运用到农业种植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降低在农业种植领域的投入,还能够提高农产品产量,与使用一般技术相比而言,农业种植中采用生物技术的回报率更高。同时,还能够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现象,避免对周围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总之,在农业种植领域运用生物技术,不仅能够改善当前农业生产的面貌,还能够提高农业产量,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运用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逐渐被运用到农业种植领域,目前,在农业种植中运用的生物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是对基因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然后再导入到生物体内,其核心技术是提取目的基因。在当前农业种植领域,转基因技术是运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生物技术,对农业种植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将某一作物的优良基因转移到另一种作物当中,进而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当前,在农业种植领域,经常被提取使用的植物目的基因有苏云金杆菌抗虫基因、种子贮藏蛋白基因、植物抗病基因等。这些基因具有良好的性能,通过提取使用,更好的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 总之,在农业种植领域,通过利用转基因技术,能够能够改良农作物的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品质量,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转基因技术也会取得新的发展,在农业种植的应用范围也必将扩大,将在农业种植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调查显示,目前转基因类植物的种植面积在不断的扩大,有调查研究指出,目前在全球所有的农业种植当中,采用转基因技术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全球耕地面积的 16%,并且种植面积呈进一步扩大趋势。 此外,在农业种植领域,还有一项技术值得提及的,那就是杂交育种技术。 该技术是一项极为常见的生物种植技术,与转基因技术相比而言,其操作更为简单,并且该技术的推广也更早,在农业种植实践中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 目前,在农业种植中杂交技术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该技术会取得更大的进展,会在农业种植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组织培养技术

组织培养技术的运用,主要是建立在细胞全能性的基础上,通过人工诱导的方式,使植物组织在无菌状态下能够良好发育,最终发育成为完整的植株。在农业种植中,通过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点,它不仅能够使得植物繁殖的速度加快,还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培育出更多的优良植物品种。 还能够有效的防止病毒对作物幼苗的侵害,保证种苗无病毒,进而有利于推广良种经济作物的种植。所以,今后在农业种植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和运用,为了达到更好的运用效果,在农业种植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在植物组织培育中,要保证适宜的温度、光照、温度等条件,培养基组成、PH 值、渗透压等化学条件也应该满足条件, 为组织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另外,在进行初代培养外植体的时候,要做好褐变处理工作。有时候外植体接种后,表面会出现褐变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会影响整个外植体的培养,因此,必须做好处理工作,保证组织培养的质量。

3.生物农药的制作

生物农药也是伴随着生物技术的运用而出现的,它是利用生物新陈代谢的产物,作为农药制品的有效成分,改变传统的通过化学手段制作农药的方法,既能够达到杀虫保护农作物的目的,还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损害,有利于环境保护。 此外,生物农药的运用,还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能够提高植株的耐药性。 因此,在农药的制作上,采用生物技术具有良好的效果,对农业种植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在基因工程药品当中,许多药品是从生物组织中提取材料生产的。 但是材料提取困难,因而药品的价格也比较昂贵。而微生物能够迅速生长,并且容易控制,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因此,在生物制药实践中,可以将生物合成相应药物成分的基因导入到微生物细胞当中,使其产生相应的药物,这样不仅能够解决材料来源困难的问题,还能够进行大规模生产,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三、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运用的展望

在农业种植领域,运用生物技术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生物技术存在潜在的安全危险性。 由于受到科研水平和人类认识能力的限制,目前人类还没有完全掌握基因技术,将生物技术运用到农业种植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转基因技术可能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可能会影响到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此外,转基因还可能会影响到食品安全,对人类的健康潜在一定的危害。 今后在生物技术的研究中, 应该进一步加强技术攻关,例如,进行光合作用的应用研究,加强生物固氮技术、植物的生物反应器等技术的研究,突破现阶段生物技术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促进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当中得到更好的运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在农业种植中运用生物技术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加强生物技术研究,进行相关试验,使其在农业种植中得到更好的运用,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格桑次仁.农业生物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J].农业科技,2008(4):1-4.

[2]任士忠,王忠凤.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6(2):30-31.

农业种植技术范文4

我国要想发展绿色农业,就要全面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进而为农业事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相关工作人员要利用有效方式全面普及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这样能够使农业产品在安全性上有所保证,还能加快绿色农业经济建设,让农业从业者提高经济收入,实现农业产业结构改革,让我国农业产品真正走向品牌之路。所以要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形式进行研究,这样才能实现绿色农业的全面发展。

1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概述

对于有机物以及无机物来说,最主要的体现则是绿色农业,而且这也是生态面貌最本质的特点,能够满足生物实际发展规律。而绿色农业就是借助利用农业种植技术使农产品更加绿色、更加健康,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应用到经济作物和粮食种植中,能够使民众生活品质得到提高,而且能够为人们带来更加健康的农作物,还能够满足健康环保以及高效低耗的目标,这也是今后农业发展必经之路。在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就是安全性。在农业生产种植中引入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可以降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能够有效改善有害物质残留等情况,能够满足农产品实际生长规律;其次,就是经济性。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更加关注绿色粮食作物,在市场和超市中能够看到很多带有绿色产品字样的农作物,而且销售量逐步攀升,人们越发认可绿色农产品,这也让农户在经济效益上得到了提高,对于农村经济建设有重要指导作用。

2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策略

2.1借鉴国外先进技术

目前,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上取得了领先地位,而且他们在农业中很早就引入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并且实现了规范经营。我国在这方面就稍显不足,因此可以将西方发达国家的良好经验引入到我国,很多国家都已经全面推广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我们可以学习经验,少走弯路,提高推广效果。例如日本就是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纳入了立法当中,以法律的形式进行推广,这样能够为其提供法律支持,并借助法律所具备的强制性属性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得到更好普及。而且在西方国家中还通过牲畜和禽类的粪便进行施肥,这样能够避免使用过多的化肥和农药,可以降低种植成本,能够让种植技术在我国实现更大面积的推广。总而言之,就是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并以我国现有的农业种植状况为基础,让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在我国实现更好发展。

2.2创建示范基地

现阶段我国并没有大范围普及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而且很多人对于绿色种植技术是什么都不清楚,为了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能够得到更好推广,就要让人们首先了解这项技术。通过创建示范基地使农户更加理解这项技术,还能够掌握具体使用方法,使农户能够适应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第一,要向农户传播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本质以及优点,使农户可以认可这项技术,这样在推广时就会更有信心。第二,在向农户讲解绿色种植技术相关理论知识后,可以让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进行结合,这样能够让农户对如何使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有更好的掌握。

2.3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是以现代科技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全新种植方法,通过这项技术能够为农户带来更加可观的经济收入,能够为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更多帮助。但不可否认,由于这项技术没有得到良好普及,很多人不敢贸然应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所以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国家应该出台相关福利政策,可以让农户不必承担过多的种植风险,而且还可以为农户提供必要的奖励以及补贴,这样在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时农户就会更加积极,还能够让他们对此项技术更有信心,可以让推广速度进一步加快。

2.4加大宣传力度

目前在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时之所以存在重重阻碍,最大的原因就是人们对于此项技术并不了解,而且对于如何使用这项技术也知之甚少。所以有关部门应该在宣传力度上进一步加强,可以借助网络媒体、电视媒体等来宣传报道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区政府可以定期组织农户培训,向他们讲解这项技术的好处以及推广意义。不仅如此,媒体也要全面宣传绿色农业产品的特点以及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绿色产品的实际需求,可以让农户深刻认识到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就是今后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具有巨大潜力。

2.5加强与绿色农业种植企业的合作

农户由于并没有完全接受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所以在经营和管理方面还稍显不足,这也造成推广时比较缓慢。所以国家应该让相关企业和农户进行合作,这样通过企业能够带领农户学习种植技术以及具体操作方法,通过合作能够让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实现大规模发展,能够在推广方面取得更好效果,还能够让农户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规避风险,使他们能够更加认可此项技术。

农业种植技术范文5

一、现代农业基本特征阐释

一方面,生产条件现代化。所谓的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具体指的就是借助现代化设备对落后生产方式进行改变,优化机械设备在农业中的使用频率,确保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水平得以全面提升。

另一方面,生产技术科学化。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就是所谓的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能够使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为更好地落实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最关键的就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应用现代化农业科技,增强科技化水平,实现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得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不断增强。

二、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1.数据库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伴随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为与时展趋势相适应,最关键的就是要构建完善的农业信息数据库,以保证管理农业种植的过程更具信息化特征。通过对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合理使用,使得农业信息交互性更强,并形成农业专家系统,对种植环境进行模拟以开展试验。其中,在农业专家系统中,涵盖了大量的数据资源,可以在输入关键字并检索的基础上,获取专业性的资料信息。一旦用户遇到难题,即可向系统寻求帮助,系统能够深入分析用户所提交的问题,并搜索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尽快帮助用户解决存在的问题。由此可见,以上问题解决的方式,对时间与空间限制加以突破。对于农业种植模拟系统而言,则是在系统内部录入农业种植相关参数,借助系统实施必要的模拟分析,对参数设置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并了解其可行性,进而对存在的漏洞进行发现并解决,以免在农业种植工作中出现失误。

2.无线传感器监控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农作物生长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特别是温度条件、土壤质地、湿度条件与光照条件等,都是农作物生长环境的主要要素。如果外界环境条件无法与农作物生长需求相适应,就应对人工干预方式加以利用,适当地改善生长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就应当有效地监测农作物的生长环境。长期以来,生长环境监测工作都是人工完成,所以会消耗大量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甚至会对监测结果准确程度带来影响。将无线传感器技术应用在农业种植中,即可借助无线传感器监控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借助事先所设定的条件,即可完成各项工作,特别是灌溉、供暖与通风等控制,实际操作方便,使得种植工作人员工作强度得以减轻,为农业种植环境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光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在农作物生存生长的过程中,光是必要的条件,特别是光照和热量条件的变化会对农业生产质量和产量造成影响。基于社会对于农业生产要求的不断提高,农业种植技术实现了全面创新,形成了诸多新型品种与反季节种植,所以仅依靠自然光热难以为农作物提供必要的生存光热能量,直接制约了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在这种情况下,将光技术引入到农业种植中,能够对不同类型农作物生长阶段所需光热条件加以掌握,适当地改变光谱投射的方式,减少光技术应用中的光源成本支出,同样能够优化农作物光合作用的效率,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活动的产产量和质量。

4.可视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从本质上来讲,可视化技术就是通过监控摄像头获取实时的图像,在传输系统的作用下,通过电脑显示屏展现出来,方便工作人员能够对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形成深入了解,合理地采取最终的决策。尤其是在可视化技术的帮助下,现场工作人员行为能够得到监控,进而规避不规范工作行为的出现,对病虫害与异常现象进行及时地发现,及时地采取有效反应措施,在相关措施的作用下,尽量降低农业生产风险系数。

5.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第一,组织培养技术。所谓的组织培养技术,指的就是在无菌条件下放置农作物,在人工诱导的作用下,科学合理地培育完整植株。将组织培养技术应用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可以加快种子发育的速度,为新品种研制以及繁殖提供了必要的保障。通过使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规避农作物在幼苗生长阶段被病毒侵害,进一步优化农作物经济效益。然而,在组织培养方面,一定要保证温度条件、光照条件和湿度条件充分,对培养基的成分、渗透压以及pH值等进行仔细地检查,确保其能够与具体要求相吻合。需要注意的是,对初代外植体进行培养的时候,要积极开展褐变防治工作,尽可能降低褐变对于外植体接种带来的负面影响。总体来讲,一定要积极开展处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组织培养结果的质量合理。

第二,生物杀虫技术。此生物技术以传统化学农药杀毒为基础发展,要想确保农作物使用农药制配的合理性,就应当选择使用生物提炼方式。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对病虫害进行合理地防治,同样可以促进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而不会因为农药施用而对农作物实际产量与质量造成影响,尽量规避农业的副作用,有效地解决病虫害防治的问题,不断优化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

第三,转基因技术。此生物技术依托农作物内部的基因重组形式,使得农作物基因得以改善,为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现阶段,转基因技术已经逐渐发展成国内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方向,正是因其能够增强农作物产量与营养价值,所以备受生物技术领域的关注。

农业种植技术范文6

关键词:新时期;农业种植;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225

为了提高农业技术水平,解决我国农业种植水平落后的问题,我国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所谓的农业现代化,就是把新技术、新产品融合到农业种植上,用这种办法来提高农业种植水平。农业种植中的新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生物技术的应用。但是无论是什么技术,都应该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来应用,避免技术的滥用造成浪费。

1 信息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并且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生产,其涉及到的领域方方面面。信息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数据库技术、光技术、无线传感器监控技术和可视化技术等。

要实现农业种植的信息化,就必须运用计算机技术,建设一个农业信息系统,而农业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数据库的支撑。农业信息数据库能够对农业种植的过程,做出信息化的管理,这样可以方便种植人员信息的查询和共享。依托于数据库技术还可以建立专家系统和模拟种植系统。专家系统指的是,将专家的专业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输入到数据库当中,当种植人员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可以通过专家系统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这就省去了请专家亲自过来解决问题,从而直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模拟种植系统,通过系统分析和模拟,可以直观的看到各项参数的问题,从而可以及时纠正,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农作物的生长对于温度、湿度、光照时间、二氧化碳浓度、土壤的pH值等环境条件,要求的比较严格。尤其在反季种植的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无法满足农作物生长的条件,因此,必须人为的创造出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条件。为了满足农作物生长条件,就必须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测。无线传感器监控技术可以在种植过程中,实现实时的监控。如果再连接上处理器的话,则可以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真正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还可以使用可视化技术。可视化技术指的是,利用监控摄像头,将农作物的情况实时显示在电脑屏幕上,为工作人员作参考。可视技术能够保证工人按照工作要求和规范来操作提高劳动效率。并且对于发生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调取监控录像找到原因,从而避免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

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效率的高低主要决定于光照的情况。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有时候自然光很难满足农作物光合作用的需要。因此,要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就需要使用人工光源。目前,实际生产过程中比较常用的人工光源主要是:日光灯、白炽灯等。不同的农作物需要的光源种类不同,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也不同,而且同一种农作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光照的要求也不同。因此,要根据农作物的种类来选择合适的光源,同时根据农作物不同的生长阶段,来调整光照的强弱。同时,由于很多虫子都有趋光性,还可以利用光源,对害虫进行捕杀。

2 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组织培养技术、生物农药技术、转基因技术。组织培养技术主要是通过人工诱导的方式,缩短农作物从种子生长为幼苗的生长周期。通过组织培养还能有效防止细菌、病毒对幼苗的侵害。病虫害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而传统的化学农药对人们的身体损害比较大,并且有些还会污染环境。生物农药技术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杀虫技术。生物农药技术是利用生物的新陈代谢产生杀虫物质,因此不仅杀灭了害虫,而且对生物本身并没有太大影响。但是由于生物农药的技术成本比较高,因此,它的发展受到了阻碍。转基因技术近年来被人们所熟知,转基因技术就是通过提取某些植物的优良基因,植入到农作物中,对基因进行重组和再造,因此可以使农作物具备某些特殊的特性。例如: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提高农作物的抗冻能力,提高农作物抗倒伏的能力。然而人们对于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还有很大的争议,目前还没有一个肯定的结论。因此对于这项技术的推广,应该谨慎负责。使在利用技术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避免新的技术对生活和健康造成危害。

3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中国农业要完成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因此必须发展高科技农业,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来发展农业,将高新技术融入到农业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不过归根结底,还是要根据当地农业的实际需求来合理应用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农业生产水平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农业种植技术范文7

1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运用的意义

生物技术是当今发展十分迅速的一种高尖端技术,运用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投资、降低成本,并且可以提高产量,所以,在农业中推广这项技术十分重要,可以有效地降低种植成本,同时还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除了降低成本和提高产量以外,还可以有效地利用生态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防止环境被破坏,从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生物技术对于农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2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运用

2.1转基因技术

这种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对基因加以改造并进行组合,然后再注射到生物体内,它的核心技术是对目的基因的提取。目前为止,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种植中运用非常广泛,也是比较高效的,这种技术可以提取某种农作物的优良基因,然后导入到另一种农作物中。现代农业中常用的目的基因包括苏云金杆菌抗虫基因、种子贮藏蛋白基因、植物抗病基因等。将这些基因整合到某种农作物之中,改良它的品种,更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随着生物技术不断的发展和进步,转基因技术也会变得更加成熟,在农业上的应用更加广泛。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采用转基因技术的农作物种植面积正在逐渐增大,已经占到了全球耕地面积的16%,而这种趋势还在扩大。除此之外,杂交育种也是农业中运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技术,它与转基因技术相比较,其操作更为简单。并且该技术的使用已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国更是在杂交育种技术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成果,将更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

2.2组织培养技术

使用组织培养技术需要以细胞的全能性为基础,然后通过人工诱导的方式,让组织在无菌的环境下生长,最后长成完整的植株。组织培养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它可以加快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并且能在短时间内培育出更多的优良品种。其次,可以防止各种病毒对农作物幼苗的侵害,确保幼苗不携带病毒,更有利于幼苗的推广。为了在农业种植中获得更好的效果,需要充分考虑植物组织培育的环境问题,例如,合适的生长温度和湿度、光照时间、培养液的成分、pH值等条件。所以,细致做好所有工作,才能保证组织培养的质量。

2.3生物农药的制作

在生物技术的使用过程中,生物农药也随之产生,它主要是以生物新陈代谢的产物为主,从而制成了生物农药,摒弃了化学药品制作农药的方法。生物农药不仅可以杀虫灭菌,还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的耐药性,并且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所以,使用生物农药对农作物进行保护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很多生物药品的原材料是从生物组织中提取出来,但提取的过程十分复杂,并且存在着许多的技术难题,所以,生物药品的价格十分昂贵。可以利用微生物快速生长的特点来培育出大量的生物药品,并有利于推广,从而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所以,在制作生物药品的过程中,将一些必要的生物基因导入到微生物的细胞中,就可以生产出所需要的药物,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材料的来源问题,还可以降低大量的生产成本。

3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运用的展望

使用生物技术进行农业种植虽然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小视的。因为生物技术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尚且存在着不小的危险性,有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另外一种破坏,影响物种的性状。另外,转基因食品也无法确保其安全性,也有可能对人类身体造成损害。所以,生物技术的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今后的技术研究中,要研发出更多的技术形式,例如,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固氮作用等,加强突破现阶段生物技术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才能更好地将生物技术运用到农业种植中去。

4结语

农业种植技术范文8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内容之一,因此历来受到国家的重视。将现代化技术用于农业种植中可极大提升农业种植的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国外在现代化技术与农业种植结合方面已经非常成熟,我国与国外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但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使得各种现代化技术不断用于农业种植中,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有效支持。

1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国民生产中多个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农业种植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可观,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1数据库技术

运用计算机技术,建设农业信息系统是实现农业种植信息化的重要举措,而农业信息系统需要数据库的支撑,通过建立农业信息数据库,可以对农业种植过程做到信息化的管理,方便农业信息的查询和共享,并且基于数据库技术可以建立农业专家系统和种植模拟系统等,其中农业专家系统是将本行业众多专家的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等输入到数据库中,当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之时即可通过专家系统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不必请专家本人到场即可完成,因此更为高效;农业种植模拟系统是通过将农业种植中各项参数输入到系统中,通过系统的分析和模拟可直观地看到按当前参数会出现的各类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因此效率极高。

1.2无线传感器监控技术

农作物的生长对于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时间、土壤pH值等环境条件要求较为苛刻,尤其是在反季采用塑料大棚种植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条件无法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必须通过人为营造才能达到目的,因此就需要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进行监测。如果是人工监测,不但会耗费大量的物力和人力,还具有精度差的劣势,而采用无线传感器监控技术则可以在整个过程中实现无人值守,并且传感器可将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实时数据第一时间反馈到处理器,通过预先设定好的条件控制动作器的动作,动作器负责控制灌溉、通风、供暖等系统的运行,使农业种植实现精细化管理。

1.3可视化技术

可视化技术就是应用监控摄像头采集到的实时图像通过传输系统显示在电脑显示屏上,为工作人员的决策提供参考。通过可视化技术可以有效规范现场工作人员的行为,保证工作人员按规范操作,并且当发现病虫害或其他问题时,可通过调取监控录像来找到发生问题的确切时间,便于对症下药,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性。

2光技术

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不断的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效率的高低与光照情况有很大关系,在大棚等设施工业的实际生产中,自然光很难完全满足所有农作物光合作用的需要,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可充分利用人工光来改善农作物生长的光环境。当前常用的人工光源包括白炽灯、钠灯、日光灯以及其他特殊光源等。对于不同的农作物来说,其需要的光源种类和光强度也有很大区别,因此实际工作中在选择光源之前要首先对农作物的喜光性进行充分了解,科学选择光源,通过透光膜等技术将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光投射,而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光进行过滤,同时根据农作物生长的需求随时调整光强度,一方面使光合作用的效率达到最高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节约能源。另外,通过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可利用光源吸引害虫,从而进行捕杀,可有效降低农药的施用量,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技术支持。

3生物技术

3.1组织培养技术

组织培养技术就是将农作物从种子到幼苗的生长阶段置于无菌环境下通过人工诱导的方式完成,可极大缩短这一阶段的生长周期,由于种子到幼苗阶段植株的抗病能力较差,而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有效防止细菌、病毒等对幼苗的侵害,对于发展良种经济作物种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生物农药技术

由于传统化学农药的长期施用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的严重的威胁,因此发展绿色环保的杀虫技术成为必然趋势。生物农药技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生物农药技术就是通过利用生物的新陈代谢产物作为农药的主要成分,因此不仅可以起到杀虫的作用,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最大限度保证农作物不受药害,对于人体健康几乎无危害。但由于生物农药技术成本较高,阻碍了其实际应用的大面积推广。

3.3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是近年来讨论最为热烈的生物技术之一,是通过提取某些动植物的优良基因,将其转移到农作物中,完成对基因的重组和再造,因此可使农作物具备植入基因的某些特性,如提高农作物的抗冻性、抗虫性和抗倒伏性等,然而有关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问题还具有较大的争议,目前尚无确切的结论,因此这项技术的推广应当以严谨和负责任的态度来对待,使其为人类服务的同时,避免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农业种植技术范文9

1引言

有机农业蔬菜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同时,农业蔬菜的根基是土地,以农业蔬菜种植的区内的能量来回重复利用来完成植物生长需要,同时控制病虫草害常借助于人工、物理、生物、农业、天然的方法和物质。有机农业蔬菜具有口感佳、营养、无污染、健康等特征[1、2]。

1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的选择

11农业有机蔬菜的种植首先需要适合农业有机蔬菜生长的合适的生态环境,尽量做到种植的地方距离城区、交通区等人多的地方。

12其中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土地是一块整的基地,普通的非农业有机蔬菜种植的土地不应在其中;同时在其交界处标记明显。

13必须有转换期,通常常规生产系统转向有机生产,需要2年的时间;而一些多年生蔬菜常需要3年的转换时间。

14一些动物的栖息的地方与农业有机蔬菜之间有缓冲带

在农业有机蔬菜基地旁边存在有污染的可能,可在农业有机蔬菜基地与污染源之间采用物理障碍物来隔离,从而保证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不受污染。

2农业有机蔬菜的栽培管理

21农业有机蔬菜的种苗和种子[3]

首先应选择良好的品种。如果没有良好的品种出售,可使用一般的品种。但必须保证农业有机蔬菜的品种应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且具有一定的病虫害抗性,同时要考虑农作物的遗传多样性。转基因种苗或种子不得使用。

22清园轮作有机蔬菜基地通常情本文由收集整理况下选用多种蔬菜轮流种植的方式

如果有一些农业有机蔬菜的生长周期超过1年,可适当减少在农业有机蔬菜种地基地的农业有机蔬菜品种,一定不可在一块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上连续种植单一的农业有机蔬菜品种。在每一次农业有机蔬菜收获后,应将前一级的农业有机蔬菜移除。

23农业有机蔬菜的栽培技术配套的有嫁接、地膜覆盖等

这些技术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在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周期内,可充分利用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的水、气、光、热等资源,可使有机蔬菜适应生长环境,以提高产量。

3施肥

31农业有机蔬菜的施肥原则[4]

是采用再生、回收等来使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的土壤养分得到补充。

32施肥分类

321生物菌肥其中包括根瘤菌肥、腐殖酸类肥、复合微生物肥等

322有机肥,其中包括饼肥、沼气肥、堆肥、绿肥等

323 农业有机蔬菜种植需要的特殊的养分,需经农业有机蔬菜种植的认证机构认同,采购属于农业有机蔬菜种植需要的有机肥33农业有机蔬菜的施肥技术

331在农业有机蔬菜基地堆制有机肥时,禁止使用转基因产品,可添加自然界的微生物肥

332生物肥料和天然矿物肥料不可称为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整体的营养需求的替代物,同时,在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禁止采用化学方法来溶解矿物肥料

333在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禁止使用化学合成肥料

34农业有机蔬菜肥料施用方法

341在农业有机蔬菜种植过程中,农业有机蔬菜的施肥量[5]应是种菜与培肥同步。有机肥的施肥量为3 000~4 000kg/667m2,同时可追施100kg/667m2的有机专用肥

342施足底肥将80%施肥用作底肥,同时,结合耕地特征,肥料可均匀地分布在土地耕作层,其作物可有效的吸收

333巧施追肥对于根系浅、密度大的蔬菜可施加追肥。而一些根系较集中,种植行距较大的蔬菜,开沟追肥

4农业有机蔬菜的病虫草害防治

41病虫草防治

411在采用农业有机蔬菜的品种时,采用农业有机蔬菜的抗性品种,或采用非化学药剂来处理种子种苗

412合理的轮作通常,蔬菜地连作病虫害发生会加剧、所以推行水旱轮作,打乱和改变病虫发生的环境以及气候,从而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413科学管理通过秋季翻土、中耕除草、清洁田园等措施

414在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区域,应结合生物与物理防治方式,来抵抗农业有机蔬菜的病草虫害,将害虫捕食

42草害管理

421及时人工清除田间杂草。可在有机蔬菜基地覆盖黑色地膜,避免种苗裸露在外,在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中控制杂草

422在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若采用的有机肥含有杂草时,应将杂草腐熟,方可在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使用

423在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可采用电热除草、机械除草以及其他物理方式;不可使用化学除草剂或转基因工程产品来除草。

5结论

农业种植技术范文10

关键词 种植;养殖;循环;农业技术;成效

中图分类号 S18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7-0269-02

1 农业模式的设计

循环农业模式的设计一定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调查了解清楚当地的相关的资源、农业废弃物种类及数量。为此设计了玉米种植 育肥猪养殖 蚯蚓养殖 林下鸡养殖 玉米种植循环农业模式。

2 农业循环量的计算

2.1 土猪饲养量

该模式是饲养育肥黑猪。从正规种猪繁殖场购进当地黑毛猪(俗称土猪)100头,平均双月断奶重约为15 kg,料肉比约为3.5∶1.0,出栏平均重约为100 kg,则需要消耗精饲料297.5 kg/头,100头共需消耗精饲料约29 750 kg。每头猪整个饲养期所排出的猪粪约为210 kg,100头共排出猪粪21 t。

2.2 林下鸡的饲养量

该模式是林下散养土鸡。从正规种鸡场购进茶花鸡3 000羽,雏鸡平均重约23 g,饲养120 d的料肉比为4.2∶1.0,出栏平均重约为1.2 kg,则需耗精饲料5.04 kg/羽,3 000羽共需消耗精饲料15 120 kg。每只鸡整个饲养期排出的鸡粪约为2.50 kg,3 000羽共排出鸡粪7 500 kg。

2.3 玉米的种植量

该模式实施无公害玉米种植技术,按当地平均产量8 250 kg/hm2干玉米粒和猪、鸡精饲料的需要量来计算,需种植玉米约4 hm2,可生产玉米粒约33 t,另外的精饲料原料如麦麸、豆粕、米糠等需从市场上购买,以满足猪和鸡的营养需要。种植玉米4.33 hm2可产生玉米秸秆约为117 t。

2.4 蚯蚓的养殖量

该模式饲养土鸡3 000羽,按每羽平均日投喂10 g计算,120 d则需1 200 g/羽,3 000羽则需蚯蚓3 600 kg。按每40 kg废弃物转化1 kg计算,100头的猪粪、3 000羽的鸡粪和4.3 hm2地的玉米秸秆可转化成鲜蚯蚓约3 600 kg,所以蚯蚓的养殖面积应不小于400 m2。

3 场地选择

实施循环农业的场地一定要远离居民区,离主要干道1 km以上,选择植被保护完好、空气清新、周围无工业污染、土壤肥沃、通水通电和交通便利的地方进行实施。

4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场地选好后,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方便生产管理和卫生防疫为标准。将场地分为生活区、种植区和养殖区3块,种植区应选土壤肥沃的地方,而养殖区应向阳背风、林下资源丰富的地方,种植区和养殖区的间隔距离不应太远,以减少生产成本;养殖区又分为育肥猪养殖区、蚯蚓养殖区和林下土鸡养殖区。

5 关键技术

5.1 玉米种植的关键技术

玉米采用无公害种植技术,选择优良杂交玉米品种,清明节前后塑料棚播种育秧,在3叶1心前移栽,移栽前先进行深耕整地,施足发酵好的鸡粪,移栽密度约为6万株/hm2,然后在苗期、穗期和粒期分别追1次复合肥,同时做好中耕除草、中耕培土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即可。

5.2 黑猪养殖的关键技术

采用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选择耐粗饲、抗病力强的当地黑毛猪,先后进行去势和驱虫等工作,同时做好猪瘟、口蹄疫、蓝耳病、仔猪副伤寒、猪丹毒、猪肺疫和伪狂犬病等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在饲料上,全程使用自配混合料,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精料以玉米为主,适当添加购买的麦麸、细糠和豆粕,小猪阶段混合饲料的粗蛋白≥18%,中猪阶段混合饲料的粗蛋白≥15%,大猪阶段混合饲料的粗蛋白≥13%。青饲料通过种植优质牧草菊苣来解决,日喂3餐,先精后青,自由采食,保持清洁饮水,注意圈舍卫生。

5.3 蚯蚓养殖的关键技术

采用高产养殖技术,选择繁殖力强的日本大平2号蚯蚓作为养殖对象,搭建简易棚进行饲养。先进行蚯蚓饲料的发酵,发酵前1 t粪用5 kg EM液对生水100 kg备用,按1层15 cm厚的猪粪,再撒1层10 cm厚的玉米秸秆粉,然后用备用的EM水洒湿,如此重复3~4层,最上面的一层是猪粪,堆积的高度在60 cm以上,最后用农膜密封的发酵方法,经过20 d左右的发酵即可待用。然后用发酵好的饲料做成宽约120 cm、高约40 cm长度不限的蚓床,按3万条/m2的密度投放种蚓。定期除去蚓粪和添加新鲜饵料或沼液,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冬季实施防寒保暖,以保证获得较高的产量[4-5]。

5.4 林下土鸡养殖的关键技术

采用无公害养殖技术,育雏期的前7 d温度一定要保证在35 ℃左右,以后每周逐渐降温,直至降到室外温度进行脱温,饲喂全价颗粒料,同时注意通风换气,搞好圈舍卫生。育雏期结束后慢慢过渡到放养期,林下放养场地用鸡网隔成6个区域,每个区域0.4 hm2,放养密度为750羽/hm2,即每个区域的饲养量为300羽,按强、弱、大、中、小进行分群放养,以保证鸡的整齐度。饲料也从全价颗粒料过渡到自配混合料,精料以玉米和蚯蚓为主,适当添加购买的麦麸和细糠,31~60日龄混合料的粗蛋白≥17%,61~90日龄混合料的粗蛋白≥15%,90~120日龄混合料的粗蛋白≥13%。整个饲养期做好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禽霍乱、法氏囊、鸡痘等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同时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控制重大疫病的发生,保证林下养鸡生产的顺利进行。

6 成效

6.1 黑毛土猪饲养效果

按照饲养量100头,出栏量100头,出栏率100%,总耗料35 000 kg,均耗料350 kg/头,饲料价格为3.00元/kg,饲料成本1 050元/头,每头猪猪苗费300元,防疫费10元,水电费5元,人工费120元,不计算基础设施投入。个体成本1 485元/头,产值为2 400元,产出投入比为1.62,个体利润为915元,总利润为91 500元,经济效益显著。

6.2 林下土鸡饲养效果

饲养量3 000羽,出栏量2 850头,出栏率95%,总耗料14 364 kg,均耗料5.04 kg/羽,饲料成本4.00元/kg,按照每只苗费5元,防疫费2元,水电费2元,人工费3元,不计算基础设施投入。个体成本32.16元,产值60.00元,产出投入比1.87,个体利润27.84元,总利润79 344元,经济效益显著。

7 结语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基础较为薄弱,单一的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低下。利用养殖蚯蚓把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减少了农业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更重要的是把种植业生产的废弃物农作物秸秆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畜禽粪便变废为宝(动物蛋白质饲料),动物蛋白质作为畜禽的优质饲料,可以大大降低畜禽的养殖成本,缩短饲养周期,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同时获得健康安全优质的畜禽产品,以满足人们生活提高的需要。

8 参考文献

[1] 黄国勤.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农业的发展[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6):178-180.

[2] 王苏民,窦鸿身.中国湖泊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59-60.

[3] 于忠华,黄文钰,舒金华.南京市主要湖库水环境现状与演变趋势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4):37-39.

农业种植技术范文11

一、核桃管理技术研究

核桃树栽植完成后,接下来就是对核桃树的管理,只有好的管理才有好的收成,所以管理在核桃树的种植中也占有很重要的作用。管理主要包括锄草和松土、间作以及整形和修剪。

1锄草和松土在核桃种植中,杂草会吸收本来属于核桃树的养分,因此,需要定期进行锄草,使核桃树有足够的养分生长。特别在核桃树幼龄时要更加注意锄草,每年可以进行4次左右的锄草。同时,还要定期对核桃树进行松土,这样可以使植株透气,还可以清除污染物和控水保墒,使核桃树长的更加旺盛。成龄的核桃树松土一般深度应该在60cm以上。

2间作核桃结果非常晚,需要4a左右才开始产核桃。在核桃树生长时,可以在树中间进行间作,种植其他农作物。这不仅可以使土地得到有效利用,更重要的是能够在核桃成熟前也会有经济收入,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但间作种植作物也要认真挑选,尤其是高杆作物不能够种植。在核桃树幼龄时,可以种植一些低矮农作物,如瓜、豆类等。对生长5a左右的核桃树,已经形成部分阴暗区域,因此,可以种植一些半阴性的中草药等作物。对于已经成年的核桃树,可种植小麦等作物。

3整形和修剪整形和修剪在核桃树管理中非常重要,是保证核桃稳产高产的基础。还可以最大限度的地延长结果年限。秋季适合对核桃树进行整形和修剪,对不同时期的核桃树,修剪的方法也不同。对于幼龄植株,修剪可以培养牢固核桃苗的树冠骨架和丰产树形,有效地控制主枝和侧枝在空间的合理配置,调节生长和结果关系,为促进幼树早结果、早丰产奠定基础。对不需要的树枝可以随时剪掉,还要进行疏枝处理,即将雄花枝、病虫枝等坏掉或者不需要的枝条从树枝的基部剪掉。对于成年的核桃树,在维持核桃树树势健壮生长与结果相对平衡的基础上,进行适当修剪,保持核桃树的高产。

二、种植技术对农业的促进

上面阐述的核桃种植技术,政府一定要采取各种措施传授给种植户。可以通过进村讲课和宣传方法,这样可使技术得到广泛传播,使种植户能更好地种植核桃。还可以组织技术人员去解答种植户的问题和疑问,到田间地头去考察和示范,这样可以激发农民种植核桃的热情。种植核桃的规模的扩大,不仅可以使农民的收入得到提高,还能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从而使山区摆脱贫困面貌。

三、结论

科技兴国,科技兴家。一定要将先进的技术应用到核桃种植中,提高核桃结果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使百姓摆脱贫困走上致富之路。

作者:韩丽芝单位:山西省襄垣县林业局

农业种植技术范文12

摘要:从有机农业角度出发,本文根据土壤特性、作物特性等对土壤培肥技术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

目前,有机食品市场正迅速崛起,随之而来的是公众对有机农业种植方法的关注。从实际操作来看,有机农业种植过程复杂而又烦琐,需要考虑水肥、光热等诸多条件,土壤培肥、改造更是重中之重。为确保作物高产,有机农业种植人员必须及时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土壤培肥中,耕种人员必须讲究技术性,不能盲目操作。一、合理轮耕、间作合理的轮耕、间作,能使土壤成分多样化,增强地力,对农业病虫草害等也有一定防范作用[1]。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同一块地一直种植同一作物,势必会过量累积相同代谢物质和过度消耗同种土壤养分,最终产生重茬病。以豆科作物为例,其根瘤菌不但能对土壤中的氮素有固定作用,而且还能增加土壤中的氮素含量。此外,收获后其残留根系及根瘤对于土地而言,也是不错的有机质。所以,在有机农业种植中,最好选择豆科作物或豆科牧草进行轮作、间作。

二、结合作物种类、特性培肥

有机农业种植中,不同种类的作物对土壤养分需求也不同,比如以茎叶为主的作物(如茶叶、桑等)对氮需求较多,豆科植物需要的磷、钾、钙等较多,而薯类作物对钾元素的需求量远多于禾本作物,即便是同一种类作物,其养分吸收也会因为品种不同或者品种相同但生育期不同而产生差异,所以土壤培肥绝不能一概而论。有机农业种植中,许多作物品种都是肥水需求量多的高产品种,所以,必须施足作物需要的有机肥,满足作物的养分需求。

三、根据有机肥特性施肥

世界范围内,有机农业种植历史悠久,有机肥料种类繁多,如人畜粪尿、作物秸秆、牧草绿肥、腐殖质肥料等,都是常见的有机肥料,这些肥料特性不一,养分含量差别较大,要合理施用。比如除直接还田的秸秆外,其他种类的有机肥料在施用前必须经过堆肥、沤肥处理,充分腐熟后方能施用,否则会出现“烧苗”现象,其中尤以鸡粪、饼肥、羊粪等高热量肥料为最。人粪尿系速效有机肥,含有较多氮素,比较适合作基肥、追肥使用。需要注意的是,人粪尿中氯化钠成分较多,而且还含有致病菌和寄生虫卵,只有经过无害化处理才能施用,不但如此,还必须看作物施用,防止对忌氯作物施用过多。作物秸秆、山草绿肥因为纤维含量高,必须提前切断,土壤不能一次翻压太多,更不能使用病虫害严重地区的秸秆或山草,防止土壤污染和病源扩散。此外,类似作物秸秆、人粪尿等有机肥,由于热量、养分不同,可以搭配使用。

四、根据土壤特性培肥

众所周知,土壤的酸碱性、微生物区系、透气度、含水量和矿物元素等都可影响作物的生长和营养吸收,土壤培肥操作与土壤特性有非常紧密的关联性。不同土壤肥力不同,养分供给能力也各不相同,一般情况下,土壤供肥能力主要取决于土壤养分含量,土壤耕作性能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子。比如在南方地区,因为纬度低,雨热充足,所以土壤养分淋失严重,非但有机质含量低,氮磷钾元素也普遍缺失严重,所以,在发展有机农业种植时,应因地制宜,注意有机肥料的施用种类与施用量。而北方地区因为气温低,空气湿度小,物种多样性低,土壤微生物活性弱,所以土壤养分矿化率偏低,需施用适量有机肥,特别是有激活和更新土壤库存有机质功效的绿肥与作物秸秆,最好每年都施入适量有机肥到田地中。

五、结语

对有机农业种植而言,土壤培肥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但由于技术涉及面较广,在实操环节要对各方面因素有一个综合考虑。目前,我国在有机种植培肥上54并未投入太多关注,技术上也略显落后,这对有机农业种植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故此,我们应加深研究,总结并提高有机栽培培肥技术,提高有机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