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专业就业方向

农业专业就业方向

时间:2024-01-29 15:37:14

农业专业就业方向

第1篇

关键词:农学专业人才培养 就业 专业改革

一、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1.学校农学专业概述

农学专业是华南农业大学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在近百年的办学过程中,专业实力不断提高,其中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和生态学科被列为学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该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2012年成为广东省的重点专业。

2.农学专业教学模式分析

2001年,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张桂权教授提出,要结合当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趋势,为农学专业设立更为细致的方向,在专业下设立了三个方向,即农业信息技术方向、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方向、农业生物技术方向。每个方向的培养方案各具特色,同时实施教师队伍的培养提高、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措施。

在各个专业方向课程的安排上,有五分之二的课程相同,涉及通识课及专业课,即农学专业要求每一位学生具有扎实的农学基础理论知识,专业上总体呈现大同小异的特点。

在技能方面,农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进行田间试验和统计分析、进行作物高产栽培、培育作物新品种、组织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农产品经营管理与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特色实践教学模式。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在课程体系中加大实践课比重,提出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建立特色实践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专业人才。

(2)导师制培养方式。华南农业大学教学相关文件规定,农学专业学生大二即启用导师制,导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试验及毕业论文,每位学生选择导师一般是先考虑本院系内老师,若是对其他院系老师的研究方向感兴趣,亦可跨系选择导师,甚至可以跨学院跨学校选择导师。

(3)设立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展对于培养大学本科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团队意识等都有着促进作用。从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近3年的项目审批情况来看,各类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已超过82项,参与人数约350人,结题率高达98%,投入金额约10万元。对比往年数据,每年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的学生获得各类奖学金的人数都在递增,在专业学习、综合能力提升等各方面都有较为明显的提高。

二、农学专业毕业生近年就业情况分析

1.就业形势好转

《2008-2010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数据资料显示,农学专业就业形势逐年好转。据有关媒体报道,近两年广东省应届大学生就业率高达95%,农学类本科生就业率超过95%。

经统计,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就业率在2008年至2012年逐年提高,近两年排在同类专业的前列,2011年农学院三个不同方向的农学专业就业率达到100%。除此以外,2012年农学专业有5名本科毕业生因获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的资助而出国深造。

2.就业流向多样

调查显示,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生在2010-2013年的就业率依次为96%、97%、97%、99%。针对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流向进行调研分析,进入国企相关机构的所占比例连续三年维持在的10%左右,进入私营企业的比例呈增长趋势。

升学深造占农学类总人数的比例依次为8%、12.2%、31.9%、23.4%,农学类专业本科生选择升学深造的人数越来越多。调查显示:超过一半学生考研的动机是为了职业发展,考研成为农学专业本科生重要的毕业去向。

3.就业对口率低

针对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毕业生就业流向进行调研分析,近四年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毕业生所占比例依次为45.8%、57.5%、37.9%、36.7%,比例逐年下降。跨专业就业的毕业生中,30%迫于家庭压力,28.3%对农业不感兴趣。

三、农学类人才培养与供需分析

1.人才供给分析

通过对2013年毕业生进行就业跟踪问卷调查,发现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学生在培养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分析如下。

农学院2013届毕业生318人,约64%的人认为影响就业的最大因素是个人实际能力,有20%的人的认为是所学的专业,接着是计算机技能、英语能力、学校社会声誉、家庭背景等。因此,学好本专业知识和提高个人的实践能力,对农学毕业生来说是就业的重要筹码。

有64%的毕业生认为求职过程中遇到最主要的问题是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24%的毕业生认为是信息严重不足。因此,多方面发展自己,增加就业技能,重视拓展就业信息,重视自己的职业规划,应该是农学院毕业生必须考虑的。

2.人才需求分析

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现代农学和过去农学有许多不同。农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农学专业毕业生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高端测试设备和仪器,从而能在先进的实验室里学习知识和技能,在现代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技术平台上进行科学的探索和研究。

通过对吸收农学专业人才相关农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总结各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中考虑问题的星级指数,可看出,综合素质与学生专业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两个要素。所以,农学专业毕业生在农业领域就业的竞争力是最大的。

四、农学类本科人才培养建议

1.明确培养目标,开展特色培养

华南农业大学对农学专业进行整合改革后,构建了“四模块”的教学体系。因此具体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可依循通用型教育的思路,并密切结合市场实际人才需求开展特色培养,使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

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从本专业、本学校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毕业生反映的专业面太窄这一问题,研讨出具有广泛性、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把培养能力作为专业教学的重点,培养能在新形势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2.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专业培养应该提供较多高质量的课程实践,使培养计划落到实处,使学生专业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同时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技能培训课程或学习平台,这样可以提高学生除专业技能外的其他综合能力。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填鸭式”教学日趋严重,因此应对施教方法进行改革,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可通过设立论坛演讲答辩、讨论解析、师生自由辩论等多种形式,把学生放在教学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提高语言表达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

3.推动校企交流合作,增强人才培养实效性

从企业一线岗位的优秀人员中聘请、聘用一部分流动师资,这些优秀的工作人员相对于长时间待在学校“编制”内的教师有更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能传授给学生更贴近实际的管理、营销手段。两种师资相结合,既能保证课程理论体系的完整,又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学生将来更快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4.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根据农学类人才的特点,利用本校本地区学科与教学优势,学校可以开展与动植物生产、电子商务及特色农产品开发等相关的特色创业培训。在国家农业创业政策、农业市场环境分析及生产技术环节上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让他们为未来做好准备。

五、对其他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建议

1.创新农学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社会对农学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华南农业大学调整了农学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在农学专业教育改革上多次进行创新,形成了较为成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把专业课程设置的横向拓宽与纵向深入统筹起来。

通过建立教学和就业实习基地,适度、适量地增设研究型课程与实践型课程,同时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并强化了社会实践环节,把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

同时,华南农业大学还聘请一线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走进课堂,讲授栽培、育种等的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设计和人生规划。

2.优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企业及学校双方注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联合培养不仅限于毕业实习,部分课程实习亦可在企业完成。首先,整个农业行业的企业为学生提供机会和平台,学生可以学以致用,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同时,企业也能提前发掘适合自身需要的人才,解决人才缺口问题。

3.加大科研支持力度

农学专业学生培养除了依靠专业知识教学外,科技创新项目申报也起着推动作用。一直以来,华南农业大学积极申报科技创新项目,同时鼓励学生毕业论文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不仅能巩固农学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其思维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走上科研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向东,张桂权,苏雄武.基于现代农业的农学专业改革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2(9).

[2]李伟,刘春燕,王维.农学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近三年实践教学为例[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3]刘圆,陈霄.近两年广东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N].羊城晚报,2014-11-09.

[4]朱冬莲.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

[5]刘向东,郭海滨.现代农学专业实验课整合改革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3(5).

第2篇

一、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毕业生就业现状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08~2010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1]来看,农学类专业就业情况逐年好转。具体而言,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见表1),2008年就业率最低区间为65%~70%,最高区间是80%~85%(且仅有两个专业);2010年就业率最低区间则是80%~85%,最高区间为90%~95%,所有专业就业率均高于80%。专科农林牧渔大类毕业生就业情况(见表2),2008年就业率最低和最高的区间分别是65%~70%和90%~95%,专业数各一个;2010年就业率最低区间则是70%~75%,虽然最高区间也是90%~95%,但专业数量是三个,同比增加率是200%;这一年整体就业状况均较2008年好。另据有关媒体报道,广东2011届大学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4.76%,农学类本科生就业率超过95%,农林渔牧大类专科的就业率均超过98%[2]。以此观之,农学类毕业生就业率总体态势已得到较好改善。但是,如果对农业院校,特别是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毕业生就业去向进行分析,一些情况也不容乐观。相关调研表明,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较低,一半的毕业生从事与专业无关的职业,以致二次失业现象较为普遍。据麦可思研究院调查,2010届本科各专业门类中,农学专业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最高,为31%[3]116。若再摒除高校毕业生因“升本”或“读研”以及“被就业”而“刷高”的就业率数据[4],农学类毕业生有效就业率远低于以上统计数据。

二、影响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毕业生就业的不利因素

(一)农学类专业教育与地方需求脱节

从学生培养方案来看,地方农业院校存在涉农专业办学定位不准、培养目标虚高的情况。譬如农学本科教育,国内高校该专业的办学目标几乎都定位为“培养能在农业及相关的部门、单位和企业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而并未考虑学校自身师资力量、生源情况和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以致课程设置都基本雷同。调查显示,2010届大学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其中50%的本科毕业生认为实习和实践环节中最主要的是加强专业实习,46%的高职高专毕业生认为最主要的是加强专业技能相关培训[3]172-174。另外,2007届毕业生,“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毕业三年后都认为母校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排在前四位的依次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培养主动学习能力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不够”,其中72%的本科毕业生和69%的高职高专毕业生认为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3]250-251。而据笔者走访调查,农业类专业此种情况尤为突出。由于农业院校一般都有实习农场,加之与地方合作创建的实习基地甚少,因此学生实习也就仅限于短期的农场实践。这种学校办学目标定位高、融入地方经济社会主动性不足的情况,势必造成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量身打造的地方特色专业基本缺失,学生行业能力培养难以满足地方特性需求,从而使得人才培养和地方需求二者间存在脱节。

(二)用人单位的招聘观念与学生能力间的偏差

由于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化和大学就业趋向市场化,大学生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因此用人单位普遍提高招聘人才标准,不仅对毕业生专业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提出较高的标准,而且对毕业生的社会经历和工作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另一方面,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人才培养模式并未与时俱进,仍囿于传统教育模式,教育质量不高,“无论是本科毕业生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其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3]125-129。毕业生能力培养和整体素质,难以真正满足激烈市场竞争下用人单位的发展需要,二者间形成较大落差,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

(三)专业学习与就业观错位

笔者走访了解到,高校农学类学生多数其实并不认同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原因在于农学类专业就业绕不开“农”,主要工作地点要么市郊,要么小城镇。尽管高等教育已趋于普及化,然而,毕业生的就业转念仍较为保守,传统社会精英观念较深,就业精英情结重,进而影响其就业观念。城市生源不会放弃早已习惯了的城市优越感和便利性,而农村生源,尽管原本就生活在农村,但是考上大学并不容易,农村观念中,上大学依然是学子走出底层的捷径,加之四年大学教育消费对农村普通家庭来说,仍然是很大的负担,农村“骄子”也不甘心回归乡镇就业。因此,不管是城市生源还是农村生源,大部分毕业生都不愿意屈身就“农”,而毋管专业对口与否,宁愿选择在城市就业。换言之,涉农专业的学习,于他们扮演着“跳板”的角色,所学专业与就业的匹配率低下,这为二次失业埋下了隐患。

(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足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近年来虽然已经走进我国高校课堂,但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曾对广东农业高校进行调查,在接受调查的200名涉农专业毕业生中,虽然有70%的学生表示知道学校曾组织就业指导培训,然而,其中高达80.2%的学生表示此类培训流于形式,培训效果不佳。尽管这些高校都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然而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力度远远不够。虽然部分农业院校也相应设置了“职业生涯规划”等校级选修课程,但课程针对性不强,学生没有因为选修了这类课程而真正形成自觉性思维并付诸目标行动[5-6]。

三、促进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地方农业院校是农业科学研究和“三农”人才培养基地。各级政府部门应切实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对农业教育的政策倾斜和经费投入,完善就业环境,给予涉农专业毕业生更多的优惠政策,并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地方农业院校则应摆正人才培养主体地位,在寻求政策支持的同时,积极探索培养机制,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力度,并设法引导学生服务“三农”,使人才培养真正惠及“三农”。

(一)加强合作,积极探索双赢机制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振兴发展农业教育”、“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今年“三农”工作的重点。地方农业院校要充分利用现有有利政策,转变观念,把握市场方向,积极承担校园所在地地方经济建设重担,努力寻求地方政府及社会的支持,探索学生有效培养机制和就业机制,实现地方和高校双赢局面。地方农业院校要明确服务对象,致力做好政策探索的前沿工作。目前,国内已有多位专家学者,如柯炳生、陈晓阳、董常生、张全国等,呼吁减免农科学生学费。尽管国家并未实施相应政策,但地方农业院校可充分发挥“地方”之优势,与各地方政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积极探索农学专业学生可持续培养方案。鉴于农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情况,地方农业院校可借鉴《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实施方案》,针对特定区域和生源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并在与当地政府部门和定向培养生签订好协议的基础上,改变作为第三方的被动角色,主动介入沟通,努力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最大限度杜绝双方毁约现象,使得人尽其才,才为社会所用。如若探索获得成功,并能全面实行开来,那么不仅可以减轻学生教育成本,更大程度吸收优秀农村学子,而且能利用与地方合作之优势,有效实现毕业生合理就业。此外,针对城市生源,地方农业院校应充分借鉴国外大学城市农业人才培养经验,找准学校对口城市发展特性,在原有涉农专业人才培养基础上,改变单一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与地方城市合作培养人才方式,加大都市型农业专业建设力度,提高都市农业人才培养质量。在这方面,北京农学院在国内地方农业高校中作了初步探索,成功的经验可资其他高校借鉴[7]。

第3篇

(一)社会经济发展对课程设置的要求与专业性质之间的矛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产业结构正从传统产业结构向以工业为主的现代产业结构转变。调查表明(表1):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快速下降,但就业比重仍远高于产值比重,说明我国城市化进程任重道远,仍然需要从农业中转移出大量的从业人员。而二、三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就业机会多,非农专业比较受青睐[3]。事实也是如此,安徽农业大学2006—2010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中,有12.72%从事金融会计;14.51%选择考研或出国;13.39%通过考试进入公务员行列或事业单位;公司行政管理或销售是普遍选择,占总人数近40%,其余近20%学生自己创业或等待就业(表2)。为适应这种社会经济变化,各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原有的基础上强化了这些热门专业的课程设置,经济、贸易、金融、市场营销、财会等课程约占授课课时的2/3以上,原有的农经课程中比较重要的畜牧、林业、渔业课程都取消。课程设置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农经专业毕业生能够胜任城市中二、三产业就业,但由于以就业为培养目标,各个非农课程之间缺乏明显的关系,而且非农课程开设过多,受学时限制,很难深入全面地讲授,学生专业目标不明确,课程学习缺乏兴趣。这些问题都困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继续发展。可见,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城市二、三产业发展,二、三产业的就业空间加大,然而离农、非农课程增设又冲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农业性质,新的课程设置还没有建立起来,导致农经就业方向偏离农业领域。

(二)现代农业发展对课程设置要求与传统专业课程体系之间的矛盾

随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不断完善,土地规模经营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土地规模经营推动我国农业经营方式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即现代工业产品如机械、化肥、燃料、电力大量投入到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利用现代管理理论和现代服务业理念进行经营管理,生产效率达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几乎可以做到没有体力的投入,但智力的投入因素大大增加,农业生产者不仅仅要懂得生产、还要懂得生产各个环节与社会服务之间的有机结合,更要懂得融资与经营,甚至为了规避市场风险还需要懂得期货等现代经济理论。因此,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科内涵也在发生质的变化,非农、离农课程日益增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现象普遍,这既是知识更新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然而,由于我国现代农业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我国现代农业模式在实践中没有明确定位,各高校农经学院对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非农理论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认识也不清楚,导致农经课程体系改革中所设置的非农、离农专业与实际农业生产脱节,既不为学生理解也不受用人单位欢迎。

(三)综合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

按照当前各高校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界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是具有系统的经济科学与管理科学的基础理论,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在各类涉农(林)企业、各级政府部门、教育科研单位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行政管理、金融、财会、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针对该目标,当前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两大问题:首先,在农经专业课程设置中,体现复合型特点的课程基本都有设置,但体现应用型特点的课程设置仅有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而且大多安排在第七和第八学期,由于三、四年级是学生考研、参加国考和省考的黄金时间,为节约时间备考,专业性、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不得不草草结束,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也无法保质保量完成,导致农林经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无法通过实践环节实现。其次,由于把农经人才的就业岗位定义在各类涉农(林)企业、各级政府部门、教育科研单位,导致开设过多的非农、离农课程。很明显,农经专业的毕业生未来并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这种界定虽然迎合了大多数毕业生“跳农门”的想法,但同时也导致大多数毕业生没有从事农业生产、甚至涉农行业的意识。

二、农林经济管理课程体系建设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知,要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变化以及现代农业的需求,增加非农课程设置必不可少,然而过分重视非农、离农课程开设,而不注重与农经发展实际需求的关系又会导致学生对专业倍感茫然,专业兴趣渐渐失去。要培养综合性人才,就要多开新课,这无形就分散了涉农课程的学习精力,而且减少了实用性人才培养时间。要化解以上矛盾必须从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入手,以培养实用性、综合性人才为目标对农林经济管理课程进行重大改革。

(一)增设农林牧渔课程,增强农经专业“农学”性质的认识

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而设置过多的非农、离农课程反而模糊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本质特征。以至于作为一级学科的农林经济管理在我国是设置在管理学门类下的[4]。而在农业十分发达的美国,农业经济管理则是置于农学与农业经营学科群之下,并未脱离农业本身[5]。为此农林经济管理的课程设置,除通识教育外,首先要正本清源,恢复农经专业“农业”的本质,增设农林牧渔业课程,但教授重点不是种养殖具体方法,而是农林牧渔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对于经营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需求是什么?现代农业不再是体力劳动,而是一种智力劳动,是充分应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服务理论,在农业生产的播肥、犁地、旋耕、播种、灌溉、除草、打药、收割等各个环节都能实现流水线作业的现代工厂式生产方式。可见,学生必须了解农林牧渔业基本特性,至少掌握1-3种自己感兴趣的农业生产特性,以此了解非农资源何时何地如何有效地和农业资源结合,实现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这就需要增设农林牧渔课程,加强学生对农学课程的认识。

(二)按照现代农业的逻辑关系设置非农课程,增强对现代农业的认识

现代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的地方不仅仅是引入现代技术、管理和服务,提高生产效率,还在于现代农业还通过对农产品的仓储、加工、营销等手段提高农产品的效益。因此,在课程设置上首先要体现现代种养殖业对现代管理和服务理论的需求的课程[6],如在完成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及时开设农业经济学、畜牧业经济学、渔业经济学、现代农业管理学、农业技术经济学、农业政策学等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其次按照农产品的种养殖业、农产品流通、加工、销售、营销、与对外贸易等顺序进行课程安排,让学生充分认识现代农业不是单纯的第一产业,而是横跨一、二、三产业的产业链学习。并通过重点掌握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的生物特性、生产技术,逐步延伸产业链学习,加强对现代农业产业链的认识。

(三)增加农经专业实习,加强学生对农经问题的认识

农经专业实习不能停留在简单的调查和写报告,而要深入农村重点了解农村情况,了解农村所需,只有全面认识现代农业全过程、现代农村基本情况,才能够从中认识到农林经济管理的重要作用,从而引导学生建立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兴趣,进而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做好思想准备。首先,通过增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习学时增强学生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专业实习可以分3次进行,每学年安排一次。第一次实习为专业认知实习,依托专业基础课在第二学期结束时进行。第二次实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现代农业是依赖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理念而建立的工厂式农业,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即是农活也未必干得好。第三次为各学年分别进行专业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通过这些专业实习,学生直观感受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究竟是做什么的,自己的未来能够干什么。其次,布置任务,带着问题去实习。在实习中遇到的难题会比较多,而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会增加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促使学生在今后的课程学习中更加用心,正所谓带着问题学习,效率应该更高。当学生全面了解现代农业的所有环节后根据个人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选修课程分解为非农课程和涉农专业核心课程

第4篇

就高校涉农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规划展开讨论,文章首先对职业规划与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理论进行了概述。接着,论文讨论了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的必要性,能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提前做好职业发展准备,强化自我约束控制,加强专业技能学习。文章还提出了高校涉农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规划的建议与对策。高校涉农专业学生职业规划必要性对策良好的职业规划,能够推进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优秀的职业规划,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进入学生的内心中,成为高校涉农专业学生自律的规范。职业规划也是一种学生自我精神激励的特殊形式,高校涉农专业学生们在职业规划的规范中,强化着自身的文化学习与技能掌握的能力,促进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的自身素养的全面提升。本文围绕“高校涉农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规划”问题展开讨论,期待本文的探讨能对相关人士起到启示与借鉴的意义。一、职业规划与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概述我们要讨论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就有必要首先厘清“职业规划”“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的内涵。所谓“职业规划”,一般指的是个体对其自身未来的职业发展的预期与计划。职业规划具有阶段性,随着个体的职业发展,个人会不断变化自己的职业定位,对自己职业的理解也不断地加深。而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主要指的是高等院校的农业相关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计划。高校涉农专业学生毕业之后,将有不少继续从事于农业相关的职业,因而对高校涉农专业学生开展职业规划很有必要,可以让他们明确自身的职业发展,坚定职业发展信心,剔除职业发展“偏见”,在农业相关专业领域取得成果。这将对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及其必要,对促进高校的农业人才培养工作也有促进的作用。二、高校涉农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职业规划的必要性当前,涉农专业学生大多数都是调剂生,专业思想极其不稳定。因此,做好在校期间的职业规划对涉农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成长、职业发展是不可或缺的。第一,职业规划具有指向功能,能够让高校涉农专业学生提前做好职业发展准备。据相关调查显示,当前仅有23.7%的学生对自身即将从事的工作有明确规划,大多数学生的求职意向非常模糊,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自身适合职位缺乏必要的了解。制定职业规划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对未来发展不断探索的过程,通过职业规划的制定,可以提高同学们规划意识,帮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让高校涉农专业学生提前做好职业发展准备。第二,职业规划的运作,能够让高校涉农专业学生强化自我约束控制,加强专业技能学习。良好的职业规划,能够激励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自我约束控制,加强专业技能学习。涉农专业的学生受家庭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产生学农不爱农等消极思想,导致学习热情不高、学习动力缺失,对学生职业成长极为不利。做好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工作,让他们充分了解职业环境以及未来的发展空间,提高学生们的学习专业信心,加强专业技能学习。三、高校涉农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职业规划的建议与对策1.加强对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关注度加强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促进高校涉农专业学生职业规划工作开展,就要进一步加大高校涉农专业学生职业规划关注度。我们从促进高校涉农专业学生职业发展的高度,来加强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这也要求高校管理者以及学生辅导员对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心理、职业发展给予充分的关注,高校辅导员要积极推进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工作,可以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开展学生的职业规划。通过相关主题活动,或者是通过涉农学生职业规划比赛的形式,促进涉农高校学生的职业规划水准的提升,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做到未雨绸缪,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计划推进工作。2.加强高校涉农专业学生职业规划的交流以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为目标,专注于高校涉农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升,需要我们积极开展涉农专业学生职业规划的交流工作。引导高校涉农专业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我们也要打开视野,关注国内先进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的现状,不能“闭门造车”,要通过“拿来”与创新的方式,不断提升高校涉农专业学生职业规划的效度。在学生的职业规划中,要树立一批专业过硬、职业发展良好的高校涉农专业学生模范,为高校涉农专业学生提高职业发展水准树立新的标杆。当前,高校是培养高校涉农专业学生人员的“主战场”,我们在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中,也可以考虑校企合作的方式,通过相关职业规划的制定,并在落实中实行“订单化”培养模式,为提升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高校涉农学生的就业做好铺垫。3.重视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化培养模式高校涉农专业的学生的培养中,要走出只重视理论培养,忽视学生职业培养的误区,要学以致用,将理论学习融入到学生的职业规划当中。一方面,我们要狠抓学生的职业规划工作,制定好相应的规划后,我们要督促学生提高学习主动性,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融会贯通到自己的职业发展当中。另一方面,我国的高校专业老师要在涉农专业学生学习阶段中的大一大二期间,即开展相应了农学相关的专业技能培养活动,让涉农专业学生及早地进入职业培养当中,让他们做好职业准备,为今后的就业以及个人的职业发展做好充分的技能培养准备工作。我们的高校教学活动要服务于的高校涉农专业学生职业发展,要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中心,不能偏离这个导向。我们要为高校涉农专业学生提供先进、有效的职业发展管理模式,引领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工作,稳步向前推进。四、结语综上所述,高校涉农专业学生职业规划工作的落实,能够激励学生明确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在专业学习之中,明确学习目标,强化职业技能的培训,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良好职业规划的落实,能够促使高校涉农专业学生乐于进行涉农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发挥各自的潜能,利于学生自身的就业,实现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云飞,方绪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综述[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01).

[2]中国在线网:大学生在校期间,应早做职业规划[N].

[3]黄书丹,朱小爽,曹立.内隐与外显职业兴趣对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2).

[4]魏洪秀.谈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J].中国成人教育,2008,(14).

[5]张辉.浅论如何加强高校就业指导[J].才智,2011,(18).

[6]曹银娣.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的现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5).

第5篇

一、刘瑞龙“以农为本”农业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农业合作化完成以后,为了使农业教育、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三方面紧密结合,国务院将高等农业学校交由农业部领导,刘瑞龙作为当时主管农业的副部长,他的“以农为本”的农业教育思想,突出地体现了农业教育的职业性,具有农业职业教育思想的深刻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培养目标彰显“以农为本”的价值取向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技术教育。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农业生产一线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刘瑞龙在高等农业学校转移领导关系会议上的发言中就指出:“随着农业合作化的完成,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迫切要求把培养干部的工作同生产指导和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以便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力量,进一步提高农业教育工作,开展科学研究,加速农业生产发展。”在当时,我国培养农业干部的工作主要在于农业院校,而农业干部的培养最终是为了服务农村经济的发展。随后,刘瑞龙又进一步指出:“今后从高等农业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应首先分配到农业生产合作社、国营农场等基层生产单位参加生产劳动,使他们在劳动中锻炼自己,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增强劳动观念”。在这里,刘瑞龙对于农业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作了明确的界定,即:培养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合格的农业人才,这充分凸显了农业教育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彰显了人才培养目标“以农为本”的价值取向。

2.专业设置、教师配备遵循“以农为本”的价值取向

在刘瑞龙的农业教育思想中,始终贯彻专业设置必须与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以农为本”的价值取向。在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对院系和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将原有的43个单位(包括林学院)调整为30多个院校,将原有的182个系科调整为23种137个专业。”经过调整后的院系和专业,基本上体现了服务当地农村经济,照顾了农业的地区性,专业设置更好的体现了服务地区农业经济的基本思路。

在教师的配备方面,刘瑞龙特别注重从事农业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兼任教师的重要性,他认为,“高等农业学校和农业生产部门、农业科学研究部门密切配合,可以适当吸收生产部门和科学研究部门的人员兼任教学工作,利用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实际材料,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在刘瑞龙“以农为本”农业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吸收具有农业生产经验的人员兼任教师,以此充实了教学资源,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刘瑞龙“以农为本”的农业教育思想,在我国农业合作化完成之后,对于当时迫切要求进一步提高农业教育,开展科学研究和很好地培养干部,提高干部质量,加速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3.教育模式践行“以农为本”的价值取向

在教育模式上,刘瑞龙通过加强农业教育、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三者的紧密结合,以此践行“以农为本”的价值取向。刘瑞龙多次强调农业教育和农业科学研究要服务农业生产的思想。在教育目的方面,他认为,“学习了生产技术,反而不从事生产,害怕劳动,只愿搞科学研究、考博士、当专家,不愿到农村参加劳动、指导生产,不去做社会主义农村的建设者,是我们坚决反对的……假如科学不为我国生产发展贡献力量,试问人民要科学做什么?”这也就是说,农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为我国的农业生产来服务的。在教育方式上,刘瑞龙十分关注以实践为本位的教育方式,他指出:“要使学生不仅有基本科学知识,还要有实践知识;

不仅要读好书本,做好室内试验,而且要深入田间,通过生产实习,把课堂讲授、实验研究同生产实际结合起来使他们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全面发展。”这种教育模式就从目的和方式上确立了“以农为本”的价值取向,凸显了农业职业教育以农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当时形成了一种服务农村、农业、农民的农业教育模式。

二、刘瑞龙“以农为本”农业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着互动的关系,如何使这种互动向互利双赢的方向转换,其中,刘瑞龙“以农为本”的农业教育思想所具有的职业教育性与现代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对于我们今天思考和解决这个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确立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

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不难发现,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应该注重职业教育的本土化和区域化,在遵循我国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原则和方向下,应该根据本地区、本校实际,制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人才培养目标。从刘瑞龙“以农为本”农业教育思想的思路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单一地就教育而论教育,而是把整个农业教育放在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的全局中去把握,在发挥农业教育服务农业生产、优化资源配置和突出区域特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点对于当展农业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层面上,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而新型农民培养的重要基地则是各类农业职业院校,要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就必须面向农村,以农业增产和农村发展为目的,搭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平台,实现学校发展与服务“三农”相结合。#p#分页标题#e#

2.从农业生产的整体性出发,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来调整专业设置

目前,“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已进入了求规模、数量发展转向求内涵、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应该根据农业就业市场的需求来开发课程,调整专业设置,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方面应该考虑到农业生产的整体性。对此,我们有必要吸取刘瑞龙“以农为本”的农业教育思想的有益经验,他认为,“为生产各部门培养专业人才是必需的,但必须注意到农业生产是一个整体……只能在一门专业中当状元,而对其他方面缺乏必要的常识,要想有效地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是困难的。”因此,在专业设置上,一方面,可以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出发,设置一些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短线”专业,动态地培养社会紧缺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有些专业设置可以与职业资格证书联系起来,学生学完某门课程体系就可以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另一方面,从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长远角度来看,还必须建设一批具有特色的“长线”专业,充分考虑农业生产发展的整体性以及农业就业市场的需求,如开设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农村家政服务以及小型农场管理等相关专业,从而使专业设置符合现代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存在和发展。

3.实施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刘瑞龙指出:“农业生产,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教育工作,是唇齿相依、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是互相推动、互相发展的。”为此,在农业院校的工作中,他提出,“必须贯彻教育、生产、科学研究紧密结合的方针”。由此可见,刘瑞龙早年对农业教育模式实施产学研相结合就有所思考并付诸实践。

今天,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我们更应该要求有条件的农业高职院校实施以学建产、以研兴产、以产促学的产学研模式。首先,建立自己校内的农业生产基地,将现实的农业生产环境引入到教学活动中,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先做后讲或边做边讲的教学方式;其次,要加强校企合作的步伐,注重现有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加大对科技产品的研发力度,从生产低附加值的农产品向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转变,从而实现现代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最后,以农业生产所需要的技术和人才为出发点,将现实生产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及时反映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课程中,使学校对农业生产需求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教授的农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可以适当聘请富有经验的农业专家进行实践教学,利用现有的农业生产资源,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从而提高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第6篇

关键词 农科专业 研究生 就业教学 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1 当前农科研究生的就业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的速度持续加快,我国研究生的招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2001年的招生数量为46万人,2007年增加到了每年的130万人,2010年增加到了180万人,研究生数目的持续扩招,造成了社会就业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对农科专业的研究生需求一直都以高标准、高要求、高操作能力为标准,从我国农业发展状况来看,目前绿色化农业、生态养殖、低碳农业、核动力农业相关产业、太阳能农业相关产业等方面的专业农科类研究生属于稀缺类型人才,可是目前我国培养的农科类研究生大多数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研究生专业,我国农科研究生的专业主要有8大类,分别是:作物学、园艺学、农业生物工程学、植物保护学、畜牧兽医学、农业工程学、林业工程学、食品科学等专业,随着新时期的经济转型,对农科类研究生人才的标准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传统农科专业研究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2 农科研究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分析

首先,农科类专业的选择面积比较狭窄,而且选择农科专业的学生多为调剂生,而且大多数农科类专业研究生学习专业知识时对自我学习专业领域的技能操作性和实际应用性并不感兴趣,对待农业专业知识的学习没有热情,不能让自己“钻进去”学习,导致了研究生毕业后没有实际应用能力,对当前的农业发展和农业需求人才类型掌握不明确,可以说是研究生主动性不足的原因占多数。其次,农科类研究生在学习生活中,教学体系中欠缺树立农科类研究生的一种就业观念,社会的虚华让学生们认识到只有生活在大城市才可以让自己具有更多的机会,大多数学生只愿意选择薪酬高、职位好、待遇优厚的工作,不喜欢选择西北边远山区基层性的工作,在工作环境上的挑剔,造成了“群羊效应”,导致了大多数的农科研究生毕业后都想留在现代化的大城市,在工作意愿上就没有端正态度,导致学生没有设身处地地理解自身农科专业的去向问题,引起了农科类研究生就业的不足。最后农科类研究生毕业后大多数因为在学校中欠缺系统化和职业化的农业产业职业生涯规划与培养,导致学生对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特点的不明确,难以将自我的优势或发展理想与现实接轨,造成了农科类研究生的社会化发展与就业的难题。

3 发展农科研究生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新路径

3.1 坚持全程化就业指导,引导研究生自主就业

农科类研究生的教学路径发展需要建立在学校对农科类研究生的充分重视的基础上,农科类研究生的特点是以农业发展为导向的,教学中也要侧重与农业之间的联系,要改善对待农科研究生的一种态度,开展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教学引导,更好地引导研究生自我寻找并发现适合的岗位与具有潜力的职位。从实际就业工作中看,研究生在就业政策的掌握、就业信息的获取、就业观念的转变、就业的主动性等方面并没有体现出高学历所应具有的优势。因此,进一步加大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力度,引导他们转变就业择业观念,树立就业信心,成为研究生就业指导部门应着力做好的工作。学校可通过帮助硕士研究生分析专业、社会需求、经济结构,提供给学生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理念,使之认清就业形势,加强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将就业和职业生涯教育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下转第194页)(上接第170页)

3.2 树立农科专业研究生基层就业理念

农科类研究生因为专业的特殊性,其发展要与农业产业相结合,而农业产业的发展较集中的地区都在农村或者偏远城市,这些是农业产业发展的集中地区,也是农业产业发展真正需要人才的地区,要改变当前农科研究生对农村或者基层就业的落后观念,要增强农科专业研究生对待基层农业就业的认识,改善农科专业研究生学习上的不足,要增强农科类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农科类研究生的动手能力,使其在实际农作物生长和农业发展中可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且还要鼓励相关农业产业和相关组织提高基层农业地区的高等人才就业薪酬,改善农科研究生就业的环境,加强对农科类研究生的重视,稳定安置农科类研究生,发挥农科类研究生的从业价值。

3.3 创新农科院校研究生的专业设置

农科院院校的专业设置按照传统的分类法一直是8个一级学科,它们是作物学、园艺学、农业生物工程学、植物保护学、畜牧兽医学、农业工程学、林业工程学、食品科学,在这些学科中还下设27个二级学科。这些学科虽然分类明细可是在现代化的绿色经济转型时期,略显一些不足,在长远发展中不具有培养潜力和价值。创新农科院小研究生的专业设置是现阶段农科研究生培养的主要创新途径之一。创新农科院小的研究生专业设置主要目标是针对现代化发展中的前沿性的专业进行定位、开展教学,这其中包括:绿色农业发展技术、新兴的生物技术、低碳能源、生态养殖技术、生物质能、核能、光电产业中与农学科目产生变化联系和具有相关性的学科,这些学科已经成为了研究我国新型经济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培养新型农科专业研究生会帮助国家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改善我国新型农业产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3.4 加强农科专业研究生的基层体验式教学,提高农科研究生的自主创业能力

加强农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基层体验式教学能力是改善农科研究生自身对农村地区和落后偏远城市农业产业发展认识不足的一个最优化的途径。通过加强农业产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农科专业研究生基层工作经验的积累,改善对落后偏远城市和农业基层地区的认识,加强对落后地区发展的基层式教学体验,让研究生亲身体验农业企业发展与运营的发展方式和流程,改善研究生的“理论盲目”的缺点。而且还要提高农科研究生的自主创业的辅导教学,在创业的辅导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对现代化新农业领域发展的认识,了解到市场中的欠缺与不足,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发现商机,学校还要积极与本地区的金融机构与组织进行联系,形成统一体,加强对农科类研究生创业的支持,在资金和技术上都给予相应的扶持。

第7篇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深入推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量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高效率农业设施装备、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农业的组织形式、发展方向以及农村社会结构面临着深刻变革。党的十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实现“四化同步”发展,农业现代化是关键,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就在于解决“谁来种地”和“怎样种地”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根本在于人。因此,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四化同步”发展全局做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大决策。在参加2017年“两会”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超过2000万人。实现这一目标,作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职业教育理应发挥历史担当。在此方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以高职院校定向委托培养、农民社区学院订单培育、田间课堂专项培训为路径,将教育办到生产一线,探索建立校地联动、教产衔接、开放融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的经验,值得借鉴。

强化组织保障。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学校科技为农服务的重要内容,专门组建为农服务办公室,把农民教育培训纳入学校工作计划,设置农民教育培训专项经费,确保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实现有组织领导、有工作计划、有经费保障、有人员师资、有载体平台、有考核评价,构建完善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组织保障体系。目前累计投入近千万元,组建专家团队130多个,遴选农民培育讲师129人。

实施定向委托培养。与地方政府等签署协议,采用政校合作、定向招生、订制课程、定岗培养、定向就业方式,创办青年职业农民定向培养班,有针对性地开展高职学历教育,有效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校地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共同配备专门的教学场所、管理人员、师资力量和专项经费,实现双办学地点、双班主任、双任课教、双教学方式、双考核模式等,先后为太仓市、昆山市、高邮市等定向培养农业生产一线新型职业农民200余人。

打造培育网络体系。加强与农业主管部门及生产一线对接,统筹协调田间课堂教学资源,通过“农民点菜、专家下厨”,每年组建近30个专家团队,奔赴生产一线,开展田间课堂教学,为农民进行现场技术指导,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与苏州市农委联合设立农民社区学院总院,并挂牌成立苏州市职业农民学院,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设立农民社区学院分院,在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农场、生产基地设立农民社区学院教学点,打造和完善了社区学院三级网络体系。累计开展农民教育培训近8万人次,占苏锡常地区职业农民的35%左右,有效提升了职业农民的素质能力。

第8篇

关键词农林院校;植保专业;改革;培养模式

在我国农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植物保护工作都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植保工作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的形式之下创造了新的机遇,更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植保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需要懂得植保专业对植物病虫害防治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还要懂得运用生态学的观点,整体把握,制定环保、高效、全面、系统的防治策略,不能为了防虫而治虫,忽略了农业发展的生态效益,这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1,2]。为此,要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理念”和“绿色植保理念”,用新理念催生新思路,以新思路探索新举措,以新举措促进新发展,不断开创植物保护工作新局面[3]。

高等农业院校是培养农业类人才、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机构。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经过专业重组,建立了由农学和植保2个专业组成的农学院,使本校的资源得到更加优化地配置,资源得到更充分地利用。在此背景之下,植保专业近年在各个方面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广东植保领域输送了大批人才。但近20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结构的调整,植物保护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农业部门、植保站为主要就业方向的传统就业单位需求由大变小,而非传统就业市场却在悄然兴起,本科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本科招生规模由萎缩转变为扩张,招生与就业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农业类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问题更加严峻。为了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农业院校植保专业的方向设置,植保课程教学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必须进行改革,以便更好地满足和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需求。为此,根据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实际情况和植物保护专业的特点,对植保专业的方向进行延伸,并对课程的设置进行了改革探索。

1专业方向就近延伸

以往仲恺农业工程学校植保系培养的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到各地植保站和农业部门工作,就业方向比较固定,而且就业需求也比较大,一般不存在供过于求的情况,因此也没有必要再将专业进行细分。而且社会就业市场对仲恺农业工程学校植保系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反映都比较满意,说明该校植物保护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是可行的,符合当时的就业市场需求。

在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和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完善的新形势下,传统专业农业类人才的需求逐渐饱和,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逐渐加大。由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本科水平向研究生水平更高级更专业人才转变,因此积极鼓励学生考研,一方面可以满足社会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促进高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毕业大潮所带来的就业压力。此外,本系在2000级专业方向设置上作出了调整,决定除保留一个传统的植物保护专业外,新增一个植物保护专业城市植物保护方向。

与传统植物保护专业相比,城市植物保护培养的目标有所改变,其目标在于培养具有城市植物保护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城市园林绿化、高尔夫球场、公园及物业小区、文物及图书档案等部门或单位从事有害生物控制工作,具备城市植保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植保企业经营管理等知识和技能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通过专业方向的延伸,为城市绿化和卫生建设输送一批新型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也拓宽了植保专业学生的就业面,为植保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

自加入WTO至今,中国市场正在逐步开放,与世界各国商品贸易变得更加频繁,跨国的货物运输将会增多,对各类有害生物的检查把关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各地海关港口及动植检等有关部门所肩负的任务会加重,对于这方面人才的需求将会有所增加。同时为了使植物保护专业的生命线延续地更长,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两年,经过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学校申报了2个新的专业方向:植物保护专业生物安全方向和植物保护专业动植物检疫方向。

由于扩招受到各方面的影响,目前植物保护专业生物安全方向和动植物检疫方向仍然在积极准备和筹办之中,还没有招生指标。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2010年将实行分步走的战略,先集中精力筹建植物保护专业动植物检疫方向,并向学校提出了申报。

2教学内容更新与重组

为了配合专业方向设置的调整,对植保和城市植保2个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作出新的调整。2个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在宏观上不做调整,只是在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的设置上做出相应调整。

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传统植物保护专业继续按原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只在专业选修课设置上做些调整。为使毕业生能够更快适应农药厂家和销售部门的工作,提高竞争力,增加了一门农药销售学。考虑到果、蔬、花卉植物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且病虫种类多,从2001级开始增加了一门必修课园艺植物栽培学。同时要求本系的教师,尤其是农业昆虫学和农业植物病理学的原有教师要根据生产实际不断调整授课内容,以往以稻、麦、玉米等为主要农作物生产的农业局面已逐渐变成由果树蔬菜、花卉苗木、园林草坪以及经济油料作物与之并存的新的农业格局的转变,不断提高课程实用价值。

对城市植保方向,专业基础课设置了园林植物栽培学,专业课程开设了城市植物病理学、城市昆虫学、草坪病虫害及其防治、资源微生物及其应用、昆虫饲养技术与应用和资源昆虫及利用等一些与专业方向有关联的新的课程。

在院系重组的大背景下,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将果树、蔬菜、园林草坪、观赏花木等植物的病虫害等内容充实和完善到植保教材中,并逐渐成为其主要教学内容,并且要配有完整的实验实训指导、实物标本、图示、多媒体教学等,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和市场调查,在完善两专业方向设置的同时,积极做出调整,以为正在申报的植物保护动植物检疫方向课程的开设做好充分准备。

3实践教学的适时调整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搞好实践教学工作,首先要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对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运行机制进行总体筹划和设计,实现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植物保护作为传统农业类专业要着眼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坚持“能力本位”教育观念,在抓好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根据学校制定的多元教学目标,及实践教学内容和环节的不同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具体包括以下5个方面:①理论实践一体化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在特定的专业教室或技术实训中心,讲中练,练中学,边讲边练,讲练结合,达到能力、素质同步培养的目的。②网络教学模式。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采集生产或管理实践中的真实例子,加以典型化处理而形成特定的教学案例,以供学生分析、思考、讨论,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③产、学、研结合模式。通过边生产、边教学、边科研,使实践教学更贴近社会、贴近市场、贴近生产,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④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力度。目前各高校为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都大力进行了实验教学改革,积极开设综合性实验,因为它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认真、严谨和科学的工作作风。综合性实验是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和方法的综合训练,其实验内容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涉及本课程的多个知识点,涉及多门课程的多个知识点,多项实验内容的综合。针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特点,原来全系只开设1个综合性实验,现在要求每一门有实验课的必修课及重要的选修课都必需开设至少1个以上的综合性实验,使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出率达到90%以上。⑤积极推行开放性实验。特别是高年级学生,要积极鼓励他们根据课程设计要求,亲自设计实验,同时将实验时间延长,以使学生有自主选择权,自主完成实验过程,教师则可以进行必要的启发、引导和评价,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实施方式上,根据本专业实验室的条件和特点,选择了预约开放的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实验教师协商,预约做实验的时间和项目内容。

实习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根据就业市场的改变和专业方向变动,也对实习教学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以前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是面向农业推广部门,所以生产实习安排在县级植保站,实习内容是病虫监测预报和大面积防治,时间为2个月,分2次进行。2003年,分析毕业生就业形势,考虑到广州省农业推广部门5年内对植保专业毕业生不会有大的需求,而考研和在农药行业就业则是毕业生的主要出路,决定将实习地点改在科研单位和农药生产厂家及销售部门,应实习单位的要求,将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合并,并将时间延长到24周。

时代在不断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改变,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将是高等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科教兴农要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必须依靠农业教育。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植保人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应继续坚持本校的办学宗旨,弘扬仲恺精神,突出仲恺的农、工办学特色,不断提高植保专业的竞争力,而延续植物保护专业的生命线,唯一的出路将在于教学改革,不断调整专业方向,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重组,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争取做到一毕业就能适应本专业相应的工作,提高竞争力[4,5]。

可持续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是可持续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植保科技人员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植保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阵地,随着生物技术、信息产业等新技术在植保中的应用,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合理构筑高等农业院校植保专业人才素质,将使植保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4参考文献

[1] 刘长江.植物保护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关键[J].新农业,2009(7):4-6.

[2] 肖国学,冯跃华,易勇.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09(7):143-145.

[3] 蒲崇建.对做好新时期植物保护工作的思考[J].植物保护,2009(23):24.

[4]樊东,赵奎军,张伟新.世纪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2,(3)41-44.

[5] 李平.中学体育改革初探[J].新西部,2009(12):215.

3实践教学的适时调整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搞好实践教学工作,首先要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对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运行机制进行总体筹划和设计,实现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植物保护作为传统农业类专业要着眼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坚持“能力本位”教育观念,在抓好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根据学校制定的多元教学目标,及实践教学内容和环节的不同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具体包括以下5个方面:①理论实践一体化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在特定的专业教室或技术实训中心,讲中练,练中学,边讲边练,讲练结合,达到能力、素质同步培养的目的。②网络教学模式。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采集生产或管理实践中的真实例子,加以典型化处理而形成特定的教学案例,以供学生分析、思考、讨论,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③产、学、研结合模式。通过边生产、边教学、边科研,使实践教学更贴近社会、贴近市场、贴近生产,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④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力度。目前各高校为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都大力进行了实验教学改革,积极开设综合性实验,因为它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认真、严谨和科学的工作作风。综合性实验是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和方法的综合训练,其实验内容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涉及本课程的多个知识点,涉及多门课程的多个知识点,多项实验内容的综合。针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特点,原来全系只开设1个综合性实验,现在要求每一门有实验课的必修课及重要的选修课都必需开设至少1个以上的综合性实验,使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出率达到90%以上。⑤积极推行开放性实验。特别是高年级学生,要积极鼓励他们根据课程设计要求,亲自设计实验,同时将实验时间延长,以使学生有自主选择权,自主完成实验过程,教师则可以进行必要的启发、引导和评价,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实施方式上,根据本专业实验室的条件和特点,选择了预约开放的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实验教师协商,预约做实验的时间和项目内容。

实习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根据就业市场的改变和专业方向变动,也对实习教学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以前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是面向农业推广部门,所以生产实习安排在县级植保站,实习内容是病虫监测预报和大面积防治,时间为2个月,分2次进行。2003年,分析毕业生就业形势,考虑到广州省农业推广部门5年内对植保专业毕业生不会有大的需求,而考研和在农药行业就业则是毕业生的主要出路,决定将实习地点改在科研单位和农药生产厂家及销售部门,应实习单位的要求,将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合并,并将时间延长到24周。

时代在不断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改变,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将是高等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科教兴农要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必须依靠农业教育。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植保人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应继续坚持本校的办学宗旨,弘扬仲恺精神,突出仲恺的农、工办学特色,不断提高植保专业的竞争力,而延续植物保护专业的生命线,唯一的出路将在于教学改革,不断调整专业方向,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重组,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争取做到一毕业就能适应本专业相应的工作,提高竞争力[4,5]。

可持续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是可持续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植保科技人员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植保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阵地,随着生物技术、信息产业等新技术在植保中的应用,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合理构筑高等农业院校植保专业人才素质,将使植保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4参考文献

[1] 刘长江.植物保护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关键[J].新农业,2009(7):4-6.

[2] 肖国学,冯跃华,易勇.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09(7):143-145.

[3] 蒲崇建.对做好新时期植物保护工作的思考[J].植物保护,2009(23):24.

第9篇

关键词农林院校;植保专业;改革;培养模式

在我国农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植物保护工作都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植保工作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的形式之下创造了新的机遇,更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植保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需要懂得植保专业对植物病虫害防治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还要懂得运用生态学的观点,整体把握,制定环保、高效、全面、系统的防治策略,不能为了防虫而治虫,忽略了农业发展的生态效益,这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1,2]。为此,要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理念”和“绿色植保理念”,用新理念催生新思路,以新思路探索新举措,以新举措促进新发展,不断开创植物保护工作新局面[3]。

高等农业院校是培养农业类人才、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机构。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经过专业重组,建立了由农学和植保2个专业组成的农学院,使本校的资源得到更加优化地配置,资源得到更充分地利用。在此背景之下,植保专业近年在各个方面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广东植保领域输送了大批人才。但近20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结构的调整,植物保护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农业部门、植保站为主要就业方向的传统就业单位需求由大变小,而非传统就业市场却在悄然兴起,本科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本科招生规模由萎缩转变为扩张,招生与就业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农业类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问题更加严峻。为了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农业院校植保专业的方向设置,植保课程教学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必须进行改革,以便更好地满足和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需求。为此,根据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实际情况和植物保护专业的特点,对植保专业的方向进行延伸,并对课程的设置进行了改革探索。

1专业方向就近延伸

以往仲恺农业工程学校植保系培养的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到各地植保站和农业部门工作,就业方向比较固定,而且就业需求也比较大,一般不存在供过于求的情况,因此也没有必要再将专业进行细分。而且社会就业市场对仲恺农业工程学校植保系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反映都比较满意,说明该校植物保护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是可行的,符合当时的就业市场需求。

在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和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完善的新形势下,传统专业农业类人才的需求逐渐饱和,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逐渐加大。由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本科水平向研究生水平更高级更专业人才转变,因此积极鼓励学生考研,一方面可以满足社会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促进高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毕业大潮所带来的就业压力。此外,本系在2000级专业方向设置上作出了调整,决定除保留一个传统的植物保护专业外,新增一个植物保护专业城市植物保护方向。

与传统植物保护专业相比,城市植物保护培养的目标有所改变,其目标在于培养具有城市植物保护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城市园林绿化、高尔夫球场、公园及物业小区、文物及图书档案等部门或单位从事有害生物控制工作,具备城市植保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植保企业经营管理等知识和技能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通过专业方向的延伸,为城市绿化和卫生建设输送一批新型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也拓宽了植保专业学生的就业面,为植保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

自加入wto至今,中国市场正在逐步开放,与世界各国商品贸易变得更加频繁,跨国的货物运输将会增多,对各类有害生物的检查把关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各地海关港口及动植检等有关部门所肩负的任务会加重,对于这方面人才的需求将会有所增加。同时为了使植物保护专业的生命线延续地更长,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两年,经过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学校申报了2个新的专业方向:植物保护专业生物安全方向和植物保护专业动植物检疫方向。

由于扩招受到各方面的影响,目前植物保护专业生物安全方向和动植物检疫方向仍然在积极准备和筹办之中,还没有招生指标。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2010年将实行分步走的战略,先集中精力筹建植物保护专业动植物检疫方向,并向学校提出了申报。

2教学内容更新与重组

为了配合专业方向设置的调整,对植保和城市植保2个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作出新的调整。2个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在宏观上不做调整,只是在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的设置上做出相应调整。

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传统植物保护专业继续按原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只在专业选修课设置上做些调整。为使毕业生能够更快适应农药厂家和销售部门的工作,提高竞争力,增加了一门农药销售学。考虑到果、蔬、花卉植物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且病虫种类多,从2001级开始增加了一门必修课园艺植物栽培学。同时要求本系的教师,尤其是农业昆虫学和农业植物病理学的原有教师要根据生产实际不断调整授课内容,以往以稻、麦、玉米等为主要农作物生产的农业局面已逐渐变成由果树蔬菜、花卉苗木、园林草坪以及经济油料作物与之并存的新的农业格局的转变,不断提高课程实用价值。

对城市植保方向,专业基础课设置了园林植物栽培学,专业课程开设了城市植物病理学、城市昆虫学、草坪病虫害及其防治、资源微生物及其应用、昆虫饲养技术与应用和资源昆虫及利用等一些与专业方向有关联的新的课程。

在院系重组的大背景下,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将果树、蔬菜、园林草坪、观赏花木等植物的病虫害等内容充实和完善到植保教材中,并逐渐成为其主要教学内容,并且要配有完整的实验实训指导、实物标本、图示、多媒体教学等,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和市场调查,在完善两专业方向设置的同时,积极做出调整,以为正在申报的植物保护动植物检疫方向课程的开设做好充分准备。

3实践教学的适时调整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搞好实践教学工作,首先要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对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运行机制进行总体筹划和设计,实现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植物保护作为传统农业类专业要着眼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坚持“能力本位”教育观念,在抓好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根据学校制定的多元教学目标,及实践教学内容和环节的不同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具体包括以下5个方面:①理论实践一体化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在特定的专业教室或技术实训中心,讲中练,练中学,边讲边练,讲练结合,达到能力、素质同步培养的目的。②网络教学模式。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采集生产或管理实践中的真实例子,加以典型化处理而形成特定的教学案例,以供学生分析、思考、讨论,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③产、学、研结合模式。通过边生产、边教学、边科研,使实践教学更贴近社会、贴近市场、贴近生产,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④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力度。目前各高校为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都大力进行了实验教学改革,积极开设综合性实验,因为它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认真、严谨和科学的工作作风。综合性实验是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和方法的综合训练,其实验内容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涉及本课程的多个知识点,涉及多门课程的多个知识点,多项实验内容的综合。针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特点,原来全系只开设1个综合性实验,现在要求每一门有实验课的必修课及重要的选修课都必需开设至少1个以上的综合性实验,使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出率达到90%以上。⑤积极推行开放性实验。特别是高年级学生,要积极鼓励他们根据课程设计要求,亲自设计实验,同时将实验时间延长,以使学生有自主选择权,自主完成实验过程,教师则可以进行必要的启发、引导和评价,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实施方式上,根据本专业实验室的条件和特点,选择了预约开放的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实验教师协商,预约做实验的时间和项目内容。

实习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根据就业市场的改变和专业方向变动,也对实习教学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以前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是面向农业推广部门,所以生产实习安排在县级植保站,实习内容是病虫监测预报和大面积防治,时间为2个月,分2次进行。2003年,分析毕业生就业形势,考虑到广州省农业推广部门5年内对植保专业毕业生不会有大的需求,而考研和在农药行业就业则是毕业生的主要出路,决定将实习地点改在科研单位和农药生产厂家及销售部门,应实习单位的要求,将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合并,并将时间延长到24周。

时代在不断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改变,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将是高等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科教兴农要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必须依靠农业教育。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植保人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应继续坚持本校的办学宗旨,弘扬仲恺精神,突出仲恺的农、工办学特色,不断提高植保专业的竞争力,而延续植物保护专业的生命线,唯一的出路将在于教学改革,不断调整专业方向,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重组,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争取做到一毕业就能适应本专业相应的工作,提高竞争力[4,5]。

可持续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是可持续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植保科技人员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植保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阵地,随着生物技术、信息产业等新技术在植保中的应用,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合理构筑高等农业院校植保专业人才素质,将使植保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4参考文献

[1] 刘长江.植物保护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关键[j].新农业,2009(7):4-6.

[2] 肖国学,冯跃华,易勇.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09(7):143-145.

[3] 蒲崇建.对做好新时期植物保护工作的思考[j].植物保护,2009(23):24.

[4]樊东,赵奎军,张伟新.世纪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2,(3)41-44.

[5] 李平.中学体育改革初探[j].新西部,2009(12):215.

3实践教学的适时调整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搞好实践教学工作,首先要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对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运行机制进行总体筹划和设计,实现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植物保护作为传统农业类专业要着眼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坚持“能力本位”教育观念,在抓好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根据学校制定的多元教学目标,及实践教学内容和环节的不同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具体包括以下5个方面:①理论实践一体化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在特定的专业教室或技术实训中心,讲中练,练中学,边讲边练,讲练结合,达到能力、素质同步培养的目的。②网络教学模式。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采集生产或管理实践中的真实例子,加以典型化处理而形成特定的教学案例,以供学生分析、思考、讨论,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③产、学、研结合模式。通过边生产、边教学、边科研,使实践教学更贴近社会、贴近市场、贴近生产,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④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力度。目前各高校为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都大力进行了实验教学改革,积极开设综合性实验,因为它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认真、严谨和科学的工作作风。综合性实验是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和方法的综合训练,其实验内容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涉及本课程的多个知识点,涉及多门课程的多个知识点,多项实验内容的综合。针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特点,原来全系只开设1个综合性实验,现在要求每一门有实验课的必修课及重要的选修课都必需开设至少1个以上的综合性实验,使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出率达到90%以上。⑤积极推行开放性实验。特别是高年级学生,要积极鼓励他们根据课程设计要求,亲自设计实验,同时将实验时间延长,以使学生有自主选择权,自主完成实验过程,教师则可以进行必要的启发、引导和评价,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实施方式上,根据本专业实验室的条件和特点,选择了预约开放的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实验教师协商,预约做实验的时间和项目内容。

实习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根据就业市场的改变和专业方向变动,也对实习教学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以前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是面向农业推广部门,所以生产实习安排在县级植保站,实习内容是病虫监测预报和大面积防治,时间为2个月,分2次进行。2003年,分析毕业生就业形势,考虑到广州省农业推广部门5年内对植保专业毕业生不会有大的需求,而考研和在农药行业就业则是毕业生的主要出路,决定将实习地点改在科研单位和农药生产厂家及销售部门,应实习单位的要求,将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合并,并将时间延长到24周。

时代在不断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改变,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将是高等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科教兴农要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必须依靠农业教育。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植保人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应继续坚持本校的办学宗旨,弘扬仲恺精神,突出仲恺的农、工办学特色,不断提高植保专业的竞争力,而延续植物保护专业的生命线,唯一的出路将在于教学改革,不断调整专业方向,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重组,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争取做到一毕业就能适应本专业相应的工作,提高竞争力[4,5]。

可持续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是可持续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植保科技人员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植保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阵地,随着生物技术、信息产业等新技术在植保中的应用,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合理构筑高等农业院校植保专业人才素质,将使植保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4参考文献

[1] 刘长江.植物保护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关键[j].新农业,2009(7):4-6.

[2] 肖国学,冯跃华,易勇.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09(7):143-145.

[3] 蒲崇建.对做好新时期植物保护工作的思考[j].植物保护,2009(23):24.

第10篇

关键词农林院校;植保专业;改革;培养模式

在我国农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植物保护工作都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植保工作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的形式之下创造了新的机遇,更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植保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需要懂得植保专业对植物病虫害防治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还要懂得运用生态学的观点,整体把握,制定环保、高效、全面、系统的防治策略,不能为了防虫而治虫,忽略了农业发展的生态效益,这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1,2]。为此,要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理念”和“绿色植保理念”,用新理念催生新思路,以新思路探索新举措,以新举措促进新发展,不断开创植物保护工作新局面[3]。

高等农业院校是培养农业类人才、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机构。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经过专业重组,建立了由农学和植保2个专业组成的农学院,使本校的资源得到更加优化地配置,资源得到更充分地利用。在此背景之下,植保专业近年在各个方面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广东植保领域输送了大批人才。但近20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结构的调整,植物保护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农业部门、植保站为主要就业方向的传统就业单位需求由大变小,而非传统就业市场却在悄然兴起,本科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本科招生规模由萎缩转变为扩张,招生与就业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农业类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问题更加严峻。WWW.133229.cOm为了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农业院校植保专业的方向设置,植保课程教学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必须进行改革,以便更好地满足和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需求。为此,根据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实际情况和植物保护专业的特点,对植保专业的方向进行延伸,并对课程的设置进行了改革探索。

1专业方向就近延伸

以往仲恺农业工程学校植保系培养的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到各地植保站和农业部门工作,就业方向比较固定,而且就业需求也比较大,一般不存在供过于求的情况,因此也没有必要再将专业进行细分。而且社会就业市场对仲恺农业工程学校植保系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反映都比较满意,说明该校植物保护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是可行的,符合当时的就业市场需求。

在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和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完善的新形势下,传统专业农业类人才的需求逐渐饱和,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逐渐加大。由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本科水平向研究生水平更高级更专业人才转变,因此积极鼓励学生考研,一方面可以满足社会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促进高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毕业大潮所带来的就业压力。此外,本系在2000级专业方向设置上作出了调整,决定除保留一个传统的植物保护专业外,新增一个植物保护专业城市植物保护方向。

与传统植物保护专业相比,城市植物保护培养的目标有所改变,其目标在于培养具有城市植物保护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城市园林绿化、高尔夫球场、公园及物业小区、文物及图书档案等部门或单位从事有害生物控制工作,具备城市植保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植保企业经营管理等知识和技能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通过专业方向的延伸,为城市绿化和卫生建设输送一批新型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也拓宽了植保专业学生的就业面,为植保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

自加入wto至今,中国市场正在逐步开放,与世界各国商品贸易变得更加频繁,跨国的货物运输将会增多,对各类有害生物的检查把关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各地海关港口及动植检等有关部门所肩负的任务会加重,对于这方面人才的需求将会有所增加。同时为了使植物保护专业的生命线延续地更长,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两年,经过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学校申报了2个新的专业方向:植物保护专业生物安全方向和植物保护专业动植物检疫方向。

由于扩招受到各方面的影响,目前植物保护专业生物安全方向和动植物检疫方向仍然在积极准备和筹办之中,还没有招生指标。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2010年将实行分步走的战略,先集中精力筹建植物保护专业动植物检疫方向,并向学校提出了申报。

2教学内容更新与重组

为了配合专业方向设置的调整,对植保和城市植保2个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作出新的调整。2个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在宏观上不做调整,只是在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的设置上做出相应调整。

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传统植物保护专业继续按原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只在专业选修课设置上做些调整。为使毕业生能够更快适应农药厂家和销售部门的工作,提高竞争力,增加了一门农药销售学。考虑到果、蔬、花卉植物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且病虫种类多,从2001级开始增加了一门必修课园艺植物栽培学。同时要求本系的教师,尤其是农业昆虫学和农业植物病理学的原有教师要根据生产实际不断调整授课内容,以往以稻、麦、玉米等为主要农作物生产的农业局面已逐渐变成由果树蔬菜、花卉苗木、园林草坪以及经济油料作物与之并存的新的农业格局的转变,不断提高课程实用价值。

对城市植保方向,专业基础课设置了园林植物栽培学,专业课程开设了城市植物病理学、城市昆虫学、草坪病虫害及其防治、资源微生物及其应用、昆虫饲养技术与应用和资源昆虫及利用等一些与专业方向有关联的新的课程。

在院系重组的大背景下,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将果树、蔬菜、园林草坪、观赏花木等植物的病虫害等内容充实和完善到植保教材中,并逐渐成为其主要教学内容,并且要配有完整的实验实训指导、实物标本、图示、多媒体教学等,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和市场调查,在完善两专业方向设置的同时,积极做出调整,以为正在申报的植物保护动植物检疫方向课程的开设做好充分准备。

3实践教学的适时调整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搞好实践教学工作,首先要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对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运行机制进行总体筹划和设计,实现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植物保护作为传统农业类专业要着眼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坚持“能力本位”教育观念,在抓好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根据学校制定的多元教学目标,及实践教学内容和环节的不同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具体包括以下5个方面:①理论实践一体化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在特定的专业教室或技术实训中心,讲中练,练中学,边讲边练,讲练结合,达到能力、素质同步培养的目的。②网络教学模式。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采集生产或管理实践中的真实例子,加以典型化处理而形成特定的教学案例,以供学生分析、思考、讨论,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③产、学、研结合模式。通过边生产、边教学、边科研,使实践教学更贴近社会、贴近市场、贴近生产,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④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力度。目前各高校为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都大力进行了实验教学改革,积极开设综合性实验,因为它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认真、严谨和科学的工作作风。综合性实验是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和方法的综合训练,其实验内容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涉及本课程的多个知识点,涉及多门课程的多个知识点,多项实验内容的综合。针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特点,原来全系只开设1个综合性实验,现在要求每一门有实验课的必修课及重要的选修课都必需开设至少1个以上的综合性实验,使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出率达到90%以上。⑤积极推行开放性实验。特别是高年级学生,要积极鼓励他们根据课程设计要求,亲自设计实验,同时将实验时间延长,以使学生有自主选择权,自主完成实验过程,教师则可以进行必要的启发、引导和评价,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实施方式上,根据本专业实验室的条件和特点,选择了预约开放的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实验教师协商,预约做实验的时间和项目内容。

实习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根据就业市场的改变和专业方向变动,也对实习教学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以前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是面向农业推广部门,所以生产实习安排在县级植保站,实习内容是病虫监测预报和大面积防治,时间为2个月,分2次进行。2003年,分析毕业生就业形势,考虑到广州省农业推广部门5年内对植保专业毕业生不会有大的需求,而考研和在农药行业就业则是毕业生的主要出路,决定将实习地点改在科研单位和农药生产厂家及销售部门,应实习单位的要求,将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合并,并将时间延长到24周。

时代在不断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改变,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将是高等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科教兴农要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必须依靠农业教育。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植保人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应继续坚持本校的办学宗旨,弘扬仲恺精神,突出仲恺的农、工办学特色,不断提高植保专业的竞争力,而延续植物保护专业的生命线,唯一的出路将在于教学改革,不断调整专业方向,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重组,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争取做到一毕业就能适应本专业相应的工作,提高竞争力[4,5]。

可持续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是可持续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植保科技人员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植保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阵地,随着生物技术、信息产业等新技术在植保中的应用,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合理构筑高等农业院校植保专业人才素质,将使植保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4参考文献

[1] 刘长江.植物保护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关键[j].新农业,2009(7):4-6.

[2] 肖国学,冯跃华,易勇.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09(7):143-145.

[3] 蒲崇建.对做好新时期植物保护工作的思考[j].植物保护,2009(23):24.

[4]樊东,赵奎军,张伟新.世纪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2,(3)41-44.

[5] 李平.中学体育改革初探[j].新西部,2009(12):215.

3实践教学的适时调整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搞好实践教学工作,首先要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对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运行机制进行总体筹划和设计,实现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植物保护作为传统农业类专业要着眼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坚持“能力本位”教育观念,在抓好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根据学校制定的多元教学目标,及实践教学内容和环节的不同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具体包括以下5个方面:①理论实践一体化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在特定的专业教室或技术实训中心,讲中练,练中学,边讲边练,讲练结合,达到能力、素质同步培养的目的。②网络教学模式。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采集生产或管理实践中的真实例子,加以典型化处理而形成特定的教学案例,以供学生分析、思考、讨论,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③产、学、研结合模式。通过边生产、边教学、边科研,使实践教学更贴近社会、贴近市场、贴近生产,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④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力度。目前各高校为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都大力进行了实验教学改革,积极开设综合性实验,因为它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认真、严谨和科学的工作作风。综合性实验是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和方法的综合训练,其实验内容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涉及本课程的多个知识点,涉及多门课程的多个知识点,多项实验内容的综合。针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特点,原来全系只开设1个综合性实验,现在要求每一门有实验课的必修课及重要的选修课都必需开设至少1个以上的综合性实验,使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出率达到90%以上。⑤积极推行开放性实验。特别是高年级学生,要积极鼓励他们根据课程设计要求,亲自设计实验,同时将实验时间延长,以使学生有自主选择权,自主完成实验过程,教师则可以进行必要的启发、引导和评价,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实施方式上,根据本专业实验室的条件和特点,选择了预约开放的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实验教师协商,预约做实验的时间和项目内容。

实习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根据就业市场的改变和专业方向变动,也对实习教学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以前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是面向农业推广部门,所以生产实习安排在县级植保站,实习内容是病虫监测预报和大面积防治,时间为2个月,分2次进行。2003年,分析毕业生就业形势,考虑到广州省农业推广部门5年内对植保专业毕业生不会有大的需求,而考研和在农药行业就业则是毕业生的主要出路,决定将实习地点改在科研单位和农药生产厂家及销售部门,应实习单位的要求,将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合并,并将时间延长到24周。

时代在不断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改变,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将是高等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科教兴农要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必须依靠农业教育。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植保人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应继续坚持本校的办学宗旨,弘扬仲恺精神,突出仲恺的农、工办学特色,不断提高植保专业的竞争力,而延续植物保护专业的生命线,唯一的出路将在于教学改革,不断调整专业方向,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重组,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争取做到一毕业就能适应本专业相应的工作,提高竞争力[4,5]。

可持续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是可持续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植保科技人员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植保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阵地,随着生物技术、信息产业等新技术在植保中的应用,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合理构筑高等农业院校植保专业人才素质,将使植保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4参考文献

[1] 刘长江.植物保护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关键[j].新农业,2009(7):4-6.

[2] 肖国学,冯跃华,易勇.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09(7):143-145.

[3] 蒲崇建.对做好新时期植物保护工作的思考[j].植物保护,2009(23):24.

第11篇

关键词:农业中专图书馆;服务“三农”;培养技能服务人才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农业中专是按国家建设现代农业的需求,完成中等农业职业教育规范目标要求的为培养农业生产第一线的科技服务型人才。学生接受专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农业生产战线上就业,所以农业中专又是一种完成性的职业教育机构。

农业中专图书馆在这种完成性的专业职业教育培养中,承担着提供具有明星专业的优势、学科特色的藏书体系、文献资料、信息资源服务中心的作用。是学校教学、科研、生产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承上启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在学科专业领域和范围的藏书、期刊、文献资料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所以在多方面的提供服务中,确实起到了第二课堂的教育作用。

在国家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支持下,学生在校享受国家助学补助,为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提供了强劲的支撑和创造了广阔的办学空间。

1 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培养中等农业 科技人才服务

我国的县、乡农业推广体系,担载着发展农业生产力、改进传统耕作方式,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咨询、指导和示范服务任务,是振兴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最前沿工作,联系着千家万户。

农学专业师生自1990年先后承担省市科技推广项目有132工程、3818科教兴农项目水稻新品引种试验,玉米自交系818扩繁协作任务,大豆长农5号新品试验推广等,在132和3818项目与九台市卡伦镇农业推广站合作的“玉米新品种推广试验”在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推广科技创新、科教兴农中,不但锻炼了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同时在推广试验过程中对当地广大农民进行了技能性的培训,致使该地区玉米产量比上一年增产11%,创收76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并获得省科技推广二等奖。

在承担大豆长农五号,水稻新品种“新农一号”的引种试验实践性教学活动中,农学专业师生在实习农场作推广新品种试验中,创出大豆长农五号,产4000多斤;新农一号水稻收获9万斤,均可作为良种推广。

多年来农学专业在全国性评比中一直保持着试点学科的荣誉。

2 为学科开展实践性教学培养技能服务型人才服务

我校畜牧兽医专业和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畜禽养殖与繁殖)师生为开展实践性教学,先后在校园周边30公里范围的兴隆山、卡伦镇和龙家堡镇开展畜禽饲养和疫病防治方面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并在兴隆山镇创办“畜禽兽医科教兴农窗口”,多年来,学生不但提高了对疫病防治的实用性技能性的培养,而且普遍受到周边农村养殖专业户和农民的欢迎和好评,并为县乡畜牧兽医工作站培养选用专业人才奠定了初步基础。

3 园林绿化、园艺花卉等专业,是城乡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人居环境设计等方面的热门专业

因与人们健康生活、城乡文化发展息息相关,尤其是苗木生产、草坪种养、机具使用维修、病虫防治等就业率高,发展前景可观,仅龙嘉绿化公司,各区园林部门,开办的园林班竟达到400多人。

4 为校企结合、工学交替培养技能型人才服务

在适应市场经济需求,面向社会的开放办学中,全面实施“三体”教学方式,即理论与实践一体,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一体。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一体,优化了学生的就业渠道。

在1993年以来,与吉林省涉农的龙头企业——浩月清真肉牛公司、德大公司、广泽乳液公司、龙兰集团、华邦种业、查干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数十家企业,采取联合办学办班,签定定单培养协议,按所需专业类型定向培养(包括脱产、半脱产、工学交替等形式),如嘉禾班、光明饲料班、生态尔班、高才农业技术班等,致使就业率供不应求。

5 在多层次开放式办学中为培养技能型人才服务

在面向社会,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自1993年以来突破了只办中专班方向,实现了多层次、多形式,面向社会的开放式办学渠道。并以中专班为主体的延展到涉农企业、事业、党政部门和农业大专院校等的联合办学形式,开办了高职班(3+2)和农业成人教育中心、干部培训等校内外相结合,灵活多样的为“三农”培养技能服务型人才格局。

农业中专图书馆是农业科学的综合性多学科和专业的信息资源储存、输送、开发与利用的信息服务中心。是农业科技知识通过载体在教学、科研和生产生活中产生价值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广大读者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技能培训的引领者。

在面向社会开放办学办馆中,由于专业层次和服务对象的变化,如青年中专班、职工中专班、高职(3+2)、对口升学班、农业院校的成人教育中心等。面对变化着的办学形式和层次需求,改进和提高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提高馆藏资源和“长春网络图书馆”的利用率。从多方面为“三农”培养技能服务型人才提供信息服务的能力,是农业中专图书馆的使命和社会责任。

农业中专图书馆在明确本校学科和专业优势特色的办学过程中,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要遵循超前和前瞻性的重点服务理念。由于科技和知识不断更新,在初步了解学科知识现况中现况中,帮助读者代查代检,寻求解决问题的信息途径是至关重要的。

(2)要深入教学(师、生中)、生产(校内、外生产实习实践基地)、科研(实验室、实验基地等)第一线跟踪或定题跟踪收集被服务方面的所需,急需的信息,为师生提供专项的、个性化的服务,在新品种推广和专项论文方面,几年来已提供1500余项专业信息。

(3)按本校特点根据学科、专业层次需要,多订购相关专业的重要期刊(如东北三省和华北的省级农业期刊、211工程农业院校学报,以及国家级相关专业学术性期刊和科普性、实践技能培养性期刊),为层次不同的专业提供最新信息。

(4)开展咨询、调研、网络参考咨询等服务,增强咨询的主动性。如对食用菌栽培方面、绿化(城乡、居民区、风景区、旅游景点、道路等),畜禽产品加工等咨询服务。

(5)通过新书介绍、科普宣传、支农窗口服务、参与省农业博览会和各级科技兴农大型集体社会活动等,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拓宽了思路,提升了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动力。

(6)发挥农业院校图书馆网站作用,充分利用“中国农业信息网”、“中国农村科技信息网”和省、市图书馆联盟的网络查询“一站式”服务平台在校内微机阅览室,即可获得惠及千家万户的满足广大农民多层次的科技需求,对培养技能服务人才,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宗可.中专图书馆的办馆特色与定位[J].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02,(1).

[2]秦志强.搞好专业图书馆的特色服务工作[J].图书情报工作研究,1999,(7).

第12篇

关键词:特色;课程改革;农业类五年制高职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1-0022-05

农业类高职教育经过多年改革和发展,初步探讨了办学指导思想和课程模式,启动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和学生“双证书”制度的建设,实施了以现代农业关键能力为中心、强化素质教育和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打开了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招生和就业渠道,建立了高等学历和多种职业技能相互沟通和衔接的通道。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农业类高职教育在发展中还面临一些问题,如对职教特色认识不够、政府和社会投入不足、工学结合体制不顺、办学特色和行业引领不明显等仍是制约农业高职教育的主要矛盾。作为农业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认真思考研究,农业类五年制高职教育如何面向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实施、社会实践、课程评价、招生就业等问题,还需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入新农村市场调研,切实推进理实一体化实践性教学改革,使农业类五年制高职教育沿着正确的轨道,特色鲜明地发展,为适应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一、农业类五年制高职教育特色认识

(一)学制与学生特色

五年制高职涵盖了普通高中和高等职业教育两个学习阶段,便于系统安排教学内容,统筹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益。同时,五年制高职可以充分发挥学习周期长、跨度大的优势,便于系统地安排农业综合职业教育,便于成熟的新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使学生在练就基本职业素质的同时,掌握本专业领域高新技术的知识,有利于学生职业意识的形成、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有效实现为社会提供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同时五年的学习时间延缓了毕业生的就业,为培养现代农业复合型实用人才提供了条件。五年制高职学生由初中入学,连续就读五年直接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免去了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的高考,有利于稳定农业人才资源。五年制高职生年龄一般为15~20岁,朝气蓬勃,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学习提高的愿望,易于接受现代农业综合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五年制高职所具有的系统优势、生源优势和时间优势等,在农业类专业群中能够得到有效发挥,更加适合具备学生年龄小、职业理想稳定、能力和素质训练时间较长、综合性实践机会多、多种能力或多个专业方向复合、就业面向宽等特点的农业类职业教育。

(二)专业特色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重大的历史任务,完成新农村建设这样一个复杂、艰巨、长期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技术支持,更需要人才支撑。而目前农村专业人才队伍的现状,显然与新农村建设需要不相适应,迫切需要把农业职业教育和开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真正做到人才先行。农业类五年制高职教育和课程改革必须服从于、服务于这一战略任务,培养造就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懂技术、会加工、善经营、能发展的现代农业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用先进的农业技术、高效的生产模式、科学的经营理念发展现代农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应有的贡献。为适应新农村农业岗位由单一职能向综合职能发展,农业人才的需求将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农业专业急需构建以素质教育、生物基础、农业综合加工、信息技术、农业经济管理等为核心的新型课程体系。农业类五年制高职专业的特色在于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现代农业科学发展观,扎根于农村大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三农”政策,服务于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农和人才强农战略。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宗旨,以促进农民培训和就业、农业升级和发展、农村繁荣和文明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构建综合实践性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生本教育,突出五年一贯制农业职业教育特色,以素质和技能教育为核心,面向现代农业和涉农企业岗位,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愿意且能够参与现代农业“产、加、销、服务、管理”于一体的高素质、技能型复合人才。

(三)培养模式特色

纵观主流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一是以北美的社区学院为代表实施职业技术教育的CBE/DACUM教育模式。其特点是:办学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专业设置以市场为取向,按照职业岗位要求设计能力图表,依据能力目标要求构建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课程单元,由一系列课程单元构成教学计划。笔者所在学校早在1998年就在园艺、蚕桑两个中职农业类专业中试行该模式,效果较好。二是澳大利亚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TAFE教育模式,主要对接受过9~10年教育的学生进行教育和培训。其主要特征为:行业主导、能力本位和证书导向。三是以德国为代表的职业技术“双元制”教育模式。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双元”中,一元为学校,一元是企业。学校主要负责理论与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与考核,企业负责实践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并根据企业职业岗位要求标准进行考核。四是以台湾为代表的“建教合作”教育模式。[1]学校与企业合作,实施教育与训练,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企业为学校提供先进的实习设备和实习场地,建立校内模拟训练系统,同时企业生产现场也是进行教学的场所,以满足学生实际训练的需要。“建教合作”实质是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模式。农业类五年制高职教育应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地区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结合国情、农情、校情和涉农企业特点,探索基于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以实践能力为本位、服务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综合实践性人才培养模式,突出现代农业职教特点,推进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改革,培养职业理想稳定、职业素养高、行业技能过硬、综合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力强的现代农业实用人才。

(四)课程体系特色

课程体系结构体现的是课程之间的排列顺序以及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而言,课程体系有阶段式、模块式、交替式和自由式等结构形式。阶段式的典型特征是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有相对明显的阶段。模块式的特征是根据能力的培养要求,设置理论和实践教学课程,围绕形成能力所需要的知识点群和技能项目,安排互为支撑的课程包括实践教学课程和实训实习环节。交替式的特征是理论与实践教学分阶段交替进行,在英国称之为“三明治”体系结构,德国的“双元制”也属于交替式。自由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基础课和专业实践课内容间的联系进行课程排序,基础相对要求高,专业针对性一般,岗位适应性强。经过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农业类五年制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呈现以模块式为主,汲取了交替式和自由式优点的综合实践课程体系结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由包括实验、生产实习、基地实训、乡企锻炼、顶岗实习等专业实践课组成。技能训练项目的构成针对各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职业岗位技能,精心设计由低到高、结构有序的综合训练项目,系统地安排学生综合技能训练,注重训练项目的高新技术含量和多专业综合性,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并为学生获得多种技能等级证书创造条件。理论教学课程设置反映出为了培养学生能力而进行的综合,注重生物基础、加工基础和现代农业的“四新”技术。同时,在课程设置上针对产业特色和季节特点,增设新技术课程或安排生产现场应用成熟的新技术。

(五)能力与素质特色

农业类五年制高职毕业生要求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农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农业综合能力,能够适应新农村现代化建设市场,在获得农业专科学历证书的同时,一般还要拥有多个方向的职业技能证书。学校应倡导成立科技下乡、强农富民、社会实践等社团组织,鼓励教师和学生走向新农村建设一线课堂,参与调研、参与课改、参与实践,积极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职业意识和创业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精神,加强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拓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技能特长。这样的毕业生社会适应性好,综合竞争力强,就业率高。

(六)课程实施特色

农业类五年制高职教育必须由涉农企事业专家指导开发人才培养方案,把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贯穿教育教学过程始终,突出现代高效农业的应用性和针对性,加强农业综合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管理,积极开展现代农业产学研结合,推行项目任务式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它具有不同于工科类等其他专业的特点。农业类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实施由农业行业专家、教育专家和学校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新农村建设市场调研,研究并确定现代农业的职业岗位(群)和农业领域,解剖、分析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职业能力,根据职业能力分析,组成课程设计和开发小组,按照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目标与要求,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课程实施计划。为了突出五年制高职教育特征,在农业类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实施计划中,对公共课应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应用为目的,对专门课程需以针对性、应用性和实用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重培养学生的农业综合应用能力和关键能力。一是增加实验实习实训的时间和内容;二是增开面向新农村或农业企业的综合性实践课程;三是确保项目任务教学内容的技术水平与企业技术水平同步或超前。国内外农业职业教育的实践表明,产学结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是办出高职特色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保证。农业类专业教育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并成为五年制高职教育的重要特色。课程实施过程,要充分体现农业项目课程的任务式、模块化、理实一体化等教学模式特点,着眼于农业技术现代化、农业发展产业化、综合实践多元化的特征,点面结合,综合设计,创新实施。[2]

二、农业类五年制高职课程改革实践探讨

(一)紧跟新农村建设市场,制订人才培养课程方案

农业类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要以新农村需求为导向,针对农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紧密围绕培养高级农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按照农业产业规划或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设置专业,加强专业管理和建设。人才培养课程方案要紧贴经济社会发展,为地方经济腾飞服务,使培养的人才受农村市场欢迎。专业建设要依托现代农业企业,了解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情况、新趋势,为学校提供较为配套的实训、实习基地,加强对学生技术指导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要充分发挥五年制在培养涉农专业高技能人才方面的系统优势、时间优势和年龄优势,面向地方农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设置培养时间较长、专业技能反复训练、综合性实践项目较多的专业课程。笔者所在学校五年制高职市场调研和职业岗位分析报告表明,农业类专业现有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需求,特别是传统农业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制订课程方案时,应着手改革和增加素质教育、生物基础、“四新”技术、特色高效农业、食品生产与加工、经营和管理、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等第一产业类特色课程和第二、三产业类综合拓展课程,制订适合新农村建设市场需求和五年制高职学生特点的人才培养课程方案,瞄准新农村建设市场急需的生产、加工、营销、服务等行业岗位,超前开发核心课程和专业技能,明确培养目标,推进实践性教学改革,培养现代农业高素质、高技能型复合人才。

(二)立足现代农业特点,实施课程改革

高职农业类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要主动适应我国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的战略,根据人才培养市场化、课程设置项目化、课程内容任务化、教学管理学分化、教学手段现代化、产学研结合一体化的课改基本思路来制订实施性教学计划。农业类五年制高职课程实施,要转变传统农业教育的思想和模式,更新课程观念,以市场适应性为目标,以企业岗位引领为龙头,以教学基本条件建设为重点,以综合性实践性教学为核心,人人参与课程改革、处处体现素质培养,实时关注关键能力。课程计划要着眼现代高效农业的特点,注重提高课程改革质量,把农业教育教学资源整合到人才培养课程方案的制订、课程标准的修订、校本教材的开发上来,集中到探讨适合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和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实施实践中去,引导研发综合性实践课程、多媒体资源课程和专业精品课程,使农业课程改革操之有据、推之有力、行之有效。

(三)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开发新型课程资源

农业类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要紧密结合地方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彻底改变传统的农业类课程模式,充分发挥行业教育教学资源优势,促进课程建设与岗位能力的呼应。依托地方行业产业,开发新型课程资源,加强特色示范基地建设,创新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行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同时,以产学研结合的基地资源为课程实施载体,发挥科技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以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服务地方新农村建设,使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四)更新农业课程观念,培养新农村适用人才

农业类五年制高职教育要树立现代农业科学发展观。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同现代高新技术、生态环保、加工贸易、机械化、自动化、产业化、信息化的相互结合。从事现代农业职业要具备生物理化、农业生产和管理基础知识、生产与加工技术、市场与营销技能等综合能力。农业类职业教育要引导学生把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生态环保农业、高效规模农业、特色品牌农业、休闲旅游农业、新能源产业等作为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更新农业产业和农业就业观念,培养新型的现代农业职业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农业类五年制高职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五年一贯制学生的特点,突出以生为本,以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素养渗透教学方式,使课程改革和新农村建设实践相结合,课程标准和农业行业相结合,技能和学生身心发展实际相结合,管理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相结合,真正培养新农村建设所需的现代农业复合型人才。农业职业素养训练要结合新型现代农业课程观念,把握农业技能学习特点,抓好爱岗敬业、乐业创业、创新进取、团结合作等职业能力的渗透教育和锻炼工作。树立学农爱农乐业的农业观念,做事为学,严谨负责,使学生从现代农业学习和工作中得到精神享受,学会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三农”服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倡导进取心、责任心教育,提倡“在劳力上劳心”,用心做事,学会相互支持和包容,学会敢于负责和创新,促进学生职业规划和发展。弘扬农业专业文化,激发学习和就业的潜能,让学生熟悉专业文化背景、了解行业辉煌成就、崇尚行业楷模,使学生在思想观念、心理倾向、理想抱负、从业志向、价值取向方面得到熏陶和升华,从而达到巩固农业思想,弘扬职业精神,秉承农业传统,挖潜农业底蕴,立志报效农业的教育作用,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专业人才,为农业文明和繁荣打下基础,为农民致富和职业转型输送新鲜血液。

(五)强化师资团队建设,造就课程改革骨干

“师资兴则专业兴。”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农业类专业五年制高职师资队伍的建设,就是培养一支现代农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师德高尚、有较高教育水平和较强农业生产经营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原有农业专业教师,虽有农业类专业教学和实训的经验,但对农业深加工技术和农业市场经营及管理缺乏经验,应将他们有计划地选送到高校或农业龙头企业学习和实践,依托现代农业企业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强化课程改革和实践性教学实战培训。

(六)坚持农科教结合,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

加强校企合作,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是课程改革的核心。[3]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要重视校内农业实习基地的建设,率先参与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研发推广,优先发展新型现代农业技术和高效产业,领先参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农业加工园区共建。同时,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农科教社会资源大联合,加快校外现代农业实训基地和示范实习基地的建设,加大与国家农业龙头企业、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和加工园区、市(县)农业产业园区、“一村一品”特色村(镇)、农业产业化科技示范户的产学研联合,鼓励师生参与企业和现代农业生产一线的学习和生产,参与特色农业合作社组织,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促进“教学做合一”。为了突出农业类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的特色,完善现代农业教育教学实践体系,围绕“两室两场一中心”实践环节,按现代农业专业大类组建实习实训基地,加强专业教室、科研实验室、实习农场、企业现场和综合实训中心等五大实践载体建设,把校内教学、科研、生产、培训等实训基地与校外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生产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由传统的以课堂和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向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和学生为主体的模式转变,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适应能力的实验、实习和实训项目,做到从项目策划、生产、加工、营销、管理和评估均由学生主动参与完成,在现代农业理实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职业素质、创新和创业能力。[4]

(七)推进教学评价改革,提高课程改革效能

农业类五年制高职应实施“以新农村市场需求为目标、以农村就业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改革主要抓好生本素质教育、生物基础知识、农业加工基本技能、综合实训、生产实践、顶岗实习环节的有效教学和考核评价,创新农业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多技能、多证书制度,重视考核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推进职业能力评价社会化,大力开展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国家通行证书的考核认证工作。加大对农业类专业实践性教学基地建设,坚持依托行业和企业建设专业的理念,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确保所有学生都有实战练兵的实训岗位和从业就业的导向岗位,并抓好教学评价机构和制度建设,推进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和评估。通过技能达标、国家认证、技能大赛、社区共建、科技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技能水平,切实加强对学生现代农业职业能力的培养,积极探讨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目标化、信息化改革。推行以弹性学分制为导向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两条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即教学运行一条线和教学质量监控一条线的管理体系,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委员会,实行教师业务“一评三考”的教学督查和教学评估制度,积极把教学考核量化为有效教学的实践环节,以实习产品、作品、企业鉴定为具体考核依据,纳入教师的绩效工资和业务成长考核评定中,促进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八)加强专业科技支撑,服务新农村建设实践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专业建设方向,农业类五年制高职教育要与新农村建设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到农业现代化的大市场中锻炼自己。现代农业专业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从农村经济生产实践中选题,通过生产实践锻炼做题,利用生产实践结果验题,把科技、论文和成果转化到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结合校企合作、校乡合作、校村合作、校社合作、校户合作等产学研项目载体广泛开展科技支农、生产助农、项目富农等实践活动,通过调研生产实践中具体问题,规划产业发展,确立服务方向。师生共同制订实施方案,经过各种实验实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参加实验和企业顶岗实习,结合服务项目完善和丰富实习内容,通过专业实训、生产实践锻炼、作品设计、社会调查、文献检索等,培养和提高学生技能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同时,在服务地方农村经济建设的实践活动中,学校应切实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质量意识的渗透教育,引导学生珍惜适岗就业的机会,多学有用的实践知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农业职业资格认证和“大学生村官”的选拔考核,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让现代农业专业人才扎根到新农村大地。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75.

[2]邓泽民.职业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25-26.

[3]马成荣.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有效实施及其推进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3).

[4]申群喜,杨国民,李瑞清.论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与实践取向[J].职业教育研究,2007(7).

[5]刘克勤.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区域发展的理性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30).

Research into Features and Curriculum Reform of Agriculture in

Five-yea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ZHU Yu-qing&SUN Xiao-long

(Yan Cheng Biological Engineering Higher Vocational Technology School, Yancheng 224051, Jiangsu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