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与传统文化

农业与传统文化

时间:2023-07-05 16:58:19

农业与传统文化

农业与传统文化范文1

关键词:传统农耕文化精髓;现代农业;耦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3)11—0039—05

传统农耕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生产中农业生产者对农业生产规律的认识和总结。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今天,应汲取传统农耕文化精髓,深入发掘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当代价值,促进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耦合发展。

一、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耦合发展的内涵

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耦合发展是指传统农耕文化精髓融合到现代农业发展中,促进现代农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同时通过现代农业发展将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传承下来,并有适度的创新,最终达到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发展实现相互支撑、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过程。所谓传统农耕文化精髓,是延续、传承至今的“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哲学内涵及“协调和谐的三才观以及趋时避害的农时观、主观能动的物地观,变废为宝的循环观,御欲尚俭的节用观”。表1中,笔者把传统农耕文化精髓及其当代价值进行了归纳,从6个方面反映了农耕文化的精髓、内容及其当代价值。

在不同土壤、不同自然环境下种植不同作物,培育、改良农作物品种适应环境

利用相生相克原理,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种群合理组合在一起,达到生物防治

“桑基鱼塘”:田基种桑,水塘养鱼,桑叶饲蚕,蚕粪喂鱼,塘泥肥桑

强调努力生产,节制消费,要取之有度,用之有节1保证农作物质量安全,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要尊重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注重生态和谐

利用前人积累的广泛经验和丰富的品种资源改良作物品种,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病虫害防治上优先选择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人工措施等,控制农药残留,发展绿色农业

合理利用土地、水等自然资源,建立资源还原或再生循环体系

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节用,提倡节约,反对浪费传统农耕文化精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农业发展的方向,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农耕文化丰富的和谐理念与人文精神对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农业,发挥着重要基础性作

用,农耕社会的产品安全无污染、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验,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应当吸收。农耕文化中顺应天时,找准特色,因地制宜,和谐发展的内涵,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农耕文化中地力常新、精耕细作、农牧结合等优良传统以及大力提倡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思想,是我们发展现代农业的良方。

一方面,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促进现代农业向符合人们需要的方向发展。把传统农耕文化精髓植入现代农业发展中,保护、传承、创新农耕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绿色农业,保障我们的食品安全,促进资源持续利用。另一方面,现在休闲农业、绿色农业的兴起,又有利于传统农耕文化精髓的发扬光大。目前,各地打造的最大限度彰显传统文化特色的休闲农业园区,绿色农业园区,在提供高端健康食品的同时,也让人们充分体验了传统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

耦合发展的机制和功能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耦合的机制主要是市场机制、政府调控机制与文化传导机制。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耦合作用的机理是市场机制起基础性作用,政府的调控和推动不可或缺,文化的繁荣发展起传导作用,二者耦合的结果产生叠加放大效应,叠加放大又进一步加强了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的融合。

1.起引导功能的市场机制

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我国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大大超出国家标准,且成为较为突出的现象。同时,加上农民大量、超量或不合理地施用化肥于农作物上,致使化肥在土壤中的残留量也越来越重。化肥施用不当、滥用化肥生产的农作物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并不亚于蔬菜、粮食中残留的农药。还有一些工业生产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污染,对农产品质量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由此,人们渴望消费无污染、无农药残留的绿色食品,这就需要依靠市场的价格机制让有机农产品在市场中处于有力的竞争地位。目前,有机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规模小,成本高,效益低。为此,必须通过价格杠杆让更多的农业生产者发展有机农业,促使现代农业与传统农耕文化精髓更好地耦合发展。

2.起推动功能的调控机制

传承、创新农耕文化精髓发展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二者耦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但同时我国人口众多,消费群体庞大,而耕地面积又在日趋减少,环境污染在日趋加重。这样,我们既要保障广大人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又要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数量安全的要求,这就要求政府要通过宏观调控千方百计的保障耕地面积,在推广城镇化工业化的今天,这是一个艰巨任务。二是耦合后农业生产投入会提高,成本会加大。利用传统农耕技术,势必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特别是施用农家肥,虽然较为环保,但要有一个积粪、沤粪、施肥的漫长过程,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精耕细作整理土地,人工除草而不使用除草剂,也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的投入。由于存在以上一些问题,加上目前有机农产品价格不够合理,就难以吸引农业生产者。致使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为了图省劲,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所以,要吸引农民吸收农耕文化精华,发展安全农业,政府就必须进行宏观调控。建议政府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补贴,对那些把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结合生产安全农产品的,给予适当鼓励。

3.起促成功能的传导机制

农耕文化是祖国灿烂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物质层面和价值理念两部分组成,物质层面主要是指“间作”“套种”、精耕细作、稻田养鱼、养鸭治蝗、桑基鱼塘等优良传统农作技术;价值理念则是指协调和谐的三才观、辨土肥田的地力观、趋时避害的农时观、变废为宝的循环观、种养三宜的物性观、御欲尚俭的节用观等农耕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许多先进农业技术代替了传统耕作技术和方法,传统农耕技术离我们渐行渐远。而优良的传统农耕理念在新生代农民中也几乎荡然无存。所以,要促成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的耦合发展,就要大力发展、繁荣农村文化,提升农业经济软实力。为此,务必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宣传要从娃娃抓起,要在农村中小学自然科学教材中编写有关传统农耕文化的知识;务必要在社会中普及农耕文化,通过电视、电影、图书、报纸等多种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农耕文化、宣传农耕文化;务必建立农耕博物馆,让农耕技术作为优良人类遗产保留下来。目前,主要在一些高等院校为研究所用而建设农耕博物馆,而事实上更需要了解农耕文化精髓的应该是新一代农民,因此,也应在有条件的基层农村建立农耕博物馆,以更好地宣传、继承农耕文化。

三、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耦合发展的模式

农耕文化是古代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农业文化与传统农耕文化一脉相承,是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种传承与创新有多种模式,主要表现为劳动主体耦合、劳动资料耦合、劳动对象耦合三种模式。

1.劳动主体耦合模式:包括劳动主体在农耕理念、农耕知识等方面的耦合

农耕理念的耦合是传统的农业信仰与现代的农业观念的耦合。其一,重农利农的传统思想与现代重视粮食生产精神的耦合。我国历朝历代都主张优先发展农业,强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启示我们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要重视农业生产,调动地方政府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保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不牺牲农业和环境。其二,珍惜土地的传统情节与今天严守“耕地红线”的观念相耦合。我国古人历来钟情于土地,几千年来一直延续着尊崇土地、热爱土地、珍惜土地的文化传统。今天,土地是我们城镇化、工业化的基础条件,更是发展农业的保障。我们要秉承传统,科学发展,珍惜每一寸土地。其三,崇尚节俭的传统习惯与建立节约型社会相耦合。古人非常重视节俭和积蓄,反对奢侈浪费,今天,我们要继承优良传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农耕知识的耦合是传统农业知识与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耦合。包括“应时、取宜”传统农业生产知识和现代设施农业的耦合;天、地、人和谐的“三才”观与遵循自然规律的耦合;精耕细作的耕作技术与现代科技的耦合;传统施肥技术与现代测土配方技术的耦合。其一,“应时、取宜”传统知识和现代设施农业的耦合。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是季节性、时间性。我国古人就是根据自然节律和农作物生产周期安排农事活动,在很早时期就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不误农时”、“不违农时”,是中国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重要指导思想。而现代设施农业正是通过建造大棚等人工创造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气象环境,从而生产“反季节”作物,这正是对传统气象知识的继承和利用。其二,“三才”观与遵循自然规律的耦合。中国传统农业的指导思想是“三才”理论。天、地、人和谐的“三才”理论是古人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摆正了人与自然、经济规律与生态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自然规律的关系。这种传统农耕文化的合理内核与实质启示我们,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生态秩序的和谐与平衡。其三,传统农业精耕细作技术与现代农业科技的耦合。精耕细作是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较高的投入来实现较高的产出,是一种耕作制度、耕作技术、耕作管理的综合技术体系。我国古人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了倒茬轮种、间作套种、一年多熟等农产品的种植方法,通过锄草灌溉、深翻土地等多种耕作技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而现在农业科技的发展可以使倒茬轮种、间作套种等更为科学,锄草灌溉、深翻土地效率更高。

2.劳动资料耦合模式:包括农业生产工具的耦合、农业生产资料的耦合与农业生产方式的耦合

农业生产工具的耦合:其一,现代农业机械与传统农具一脉相承,是对传统农具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其二,现代农业机械与传统农具同时并存,共同发挥作用。其三,现代农业机械与传统农具结合使用。许多传统农具与现代农业技术结合,发挥了更好的效率。

农业生产资料的耦合:其一,有机肥与无机肥的结合。为了保证农作物营养的需求,传统农耕文化注意积肥、造肥和庄稼的施肥。集体经济时代,许多农村集体在堆积沤制大粪堆的过程中,往往根据需要把氮、磷、钾等无机肥料加入到粪堆中,这样再进行施肥既能改良土壤,又能提高肥力。其二,传统植保技术与农药植保的结合。在传统农业社会,人们创造了多种防治病虫害、抗御自然灾害的办法,如采取轮作、深耕、抗病良种、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药治虫等方法来防治病虫害。现代病虫害的防治要吸纳传统防治技术,优先选择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人工措施等绿色植保技术。

农业生产方式的耦合:其一,变废为宝的循环生产方式与发展有机农业的融合。在中国传统农业实践中,把种植业、养殖业紧密结合起来循环生产。积肥造粪的过程就是一种能量循环过程。通过对人粪、畜粪、秸秆、苗粪、生产生活垃圾等的沤制发酵过程,实现废物的再利用。这实际上是现代有机农业所追求的生态循环生产方式。其二,传统农业与发展休闲农业的结合。我国农耕文化悠久。而优美的田园风光、古朴的农耕情调是农耕文化的载体和韵味,也是发展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的基础。在城市近郊农业地区,一是发展“农家乐”旅游项目,二是让市民参与采摘水果、蔬菜和花卉等,体会农家乐趣。三是通过循环经济模式,解决养殖业中的家畜粪便污染,向社会提供质量安全的农产品。

3.劳动对象的耦合:包括培肥养护地力方法的耦合、农作物种子培育技术的耦合

培肥养护地力方法的耦合:主要是古代培肥养护地力与现代“沃土工程”的耦合。我国古人非常注重改良土壤、培育地力、养护地力、合理用地。古代农学“天时、地利”中的“地利”就是指的对土地的培育和养护。合理施肥是养护地力、保持地力常新的重要措施。现在许多地方实行的“沃土工程”就是推动耕地综合培肥改良,促进化肥减量增效和有机肥资源开发利用,培育健康、肥沃的优质土壤,营造安全、洁净的生态环境。

种子培育技术的耦合:其一,古代自然选择的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的耦合。我国从西周后期,就有关于选育良种的记载。古人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出抗旱、耐涝、抗碱、耐酸的粮食作物品种,以适合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生产条件。现代先进的种子技术则吸收前人的经验,通过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及分子生物技术,培育出适应能力更强的农作物品种。其二,古代的“洲际引种”与现代杂交技术的耦合。我国自汉唐以来,就从中西亚引进小麦、胡豆、胡谷、胡葱、胡蒜、胡桃、胡瓜、胡葵、胡麻、胡栗、胡椒等,到明清又引进了红薯、烟草、棉花、玉米、花生等。洲际引种促进了农耕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的发展,而现代杂交技术则通过不同亲本的遗传基因的组合,培育出适应性更强的农作物品种。特别是可以对世界各地的作物品种进行筛选组合,培育出更优良的品种。

四、促进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

现代农业耦合发展的对策建议为了促成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的耦合发展,必须做好如下工作:

1.提高三个认识

传统农耕文化的许多理念、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认知,在现代生产和生活中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要深化对传统农耕文化精髓的认识和理解。一是提高对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内涵和时代特色的认识。传统农耕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趋时避害”的农时观念,“变废为宝”的循环思想。我们今天发展的“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正是传统农耕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二是提高对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作用的认识。农耕文化是农业发展的历史支撑,我国传统农业历经数千年长盛不衰,而且每次社会动乱后又能很快地恢复和发展,主要得益于精耕细作等传统农耕技术和安农重农等传统农耕理念。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传统优秀农耕文化对我国农业发展起了主导和基础性作用。三是提高对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关系的认识。现代农业是对传统农耕文化精髓的继承和发展。农耕文明拥有的许多优良传统技术和核心理念,今天仍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的耦合发展是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2.树立三种理念

一是树立挖掘保护农耕文化的理念。我国地域广阔,农耕文化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有的农耕文化深藏偏僻山村,有的传统农耕用具散落在民间,这是我国农业发展历史的见证,我们要不断地挖掘和保护。二是树立开发利用农耕文化的理念。开发利用农耕文化不仅能够改善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而且能提升我国农业软实力,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社会和谐。三是树立传承、创新农耕文化的理念。现代农业文明与传统农耕文化一脉相承,是对农耕文化精髓的继承和发展。对于农耕文化,不仅要继承,更要创新。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它既有精耕细作、不误农时等先进理念,同时,小农生产者也有自给自足的缺陷。我们在发展现代农业中,要传承创新农耕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理念,摈弃农耕文化中小农经济、小富即安等缺陷。

3.探索两条途径

实现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耦合就是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传承、吸收和创新农耕文化精髓。其实现途径有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两条途径。一是在物质层面,通过传统农村村落的保留和农耕博物馆的建立使农耕文化得以传承。我国的传承在农村,一般传统农居和自然村落都保留有浓厚的传统农耕文化,农村民俗特色,有独特的村落景观,是人们共同的回忆。而农耕博物馆则通过对耧、犁、锄、耙,纺车、织布机、石磨等传统农耕工具的收藏,让人们对农耕文化有更直观的认识。二中在精神层面,发掘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当代价值,将传统优秀农耕文化理念投射到现代农业的发展上。将协调和谐的三才观、趋时避害的农时观、辨土肥田的地力观、种养三宜的物性观、变废为宝的循环观、御欲尚俭的节用观等农耕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与集约化耕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发展循环经济、保障粮食安全、构建和谐社会等现代农业理念结合起来。

4.采取五项举措

推动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耦合发展的举措是宣传弘扬利用农耕文化,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发展多功能农业。具体措施:一是加强宣传。地方政府要重视农耕文化的宣传工作,可以把农耕文化与传统节庆日结合,开展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农耕节庆活动,以发扬光大农耕文化。也可以邀请媒体拍摄农耕文化纪录片,记录传统的农耕方式、传统食品、民间习俗及田园风光。还可以通过教科书,漫画等形式让农耕文化潜移默化到人们心中。二是加强保护。对传统的农耕技艺,农耕理念,建议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破坏农耕文化的行为,给予严厉制裁。三是发展休闲旅游农业。传统农耕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目前,乡村体验旅游成为时尚,人们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摘农家果。在体验传统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使农耕文化得到弘扬。四是打造体现农耕文化特色的农业品牌。各地区由于自然资源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耕文化,在建立农耕文化博物馆、农耕文化园时,要充分彰显各地区、各民族的农耕文化特点。五是培养人才队伍。要培养一批传承创新农耕文化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特别是培养能对农耕文化进行整理、编撰、宣传和保护的人才,让农耕文化的传承更加组织化、专业化。

5.力争三方支持

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的耦合发展需要制度、政策、资金的支持。为此,需要政府机构、金融机构、民间资本三方共同努力。一是政府要制定政策,推动优秀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的融合。一方面,政府对弘扬传承农耕文化要有一定的制度保障。从财政投入、项目审批、税收减免、用地保障、人才引进等方面对农耕文化产业进行扶持。例如:对利用农耕文化发展绿色农业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贴;另一方面,要有一定的财政政策支持农耕博物馆建设、农耕文化宣传片拍摄和农耕文化教材编写等。二是金融机构应给农耕文化的传承创新一定的资金支持。对于传承创新农耕文化所需资金金融机构应给予无息或低息贷款,特别是支持农业发展的农业发展银行更应该大力支持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融合的项目。三是争取民间资本解决农耕文化传承创新中的资金不足问题。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鼓励企业、民间投资农耕文化传承创新项目。

参考文献

[1]邓文钱,阮清.从新视角看中国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2).

[2]陈登高.论现代农业对传统农耕文化的继承和发展[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0,(1).

[3]蒋和平.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特征与模式[EB/OL].http://.cn/,2007,2,5.

农业与传统文化范文2

石油农业、商品农业能够创造更大的产出并给从业者带来丰厚回报。面对经济与效率的诱惑,放弃传统农业就成为人们的自然选择。这本来是人类社会发展演进的客观规律,但如果任由这种演进无限制发展,则现存不多的传统农业文化遗产也将面临被彻底抛弃的命运,其结果将不仅是文化的遗失、景观的遗失,更将对依附于这些农业文化遗产的整个生态环境造成彻底破坏,背后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损失几乎无可估量。我国新疆地区传统干旱农业灌溉系统“坎儿井”近年来不断消失,依存这一体系的农业生物多样性资源受到严重危胁;云南哈尼稻作梯田因为近年来连续干旱及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民将水田改成旱地,放弃传统稻作种植;其他很多农业文化遗产也正在面临消逝的危险。依法开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当前必须尽快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当前农业文化遗产法律保护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主体权属不明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传承下来的农作方式,有支持其存在的复杂的社会背景,本身既属于物质文化遗产,又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权属不明确,权利主体难以准确确定,造成农业文化遗产的社会关系调整对角的缺位。(二)利益结构复杂传统法律体系下权益主体都是明确的个人,财产创造行为和获益主体明确。而农业文化遗产则不同,作为一种“活”的遗产,其创造、维护、开发与保护都是由当地社会多因素共同促成、参与的,很难清晰划分。此外,农业文化遗产地传统知识和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划分也需要法律确定。(三)法律制度缺位我国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法规都有很强的针对性,但对两种遗产之间相互作用的认识不足,也缺少对相应特征的保护。而农业文化遗产恰恰集两种遗产特征与一体,这种“尴尬”处境使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失去了有效的法律依据。

二、农业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主要内容

(一)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民和社区对土地的所有权及其人权保护问题维护农业文化遗产动态发展的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这些遗产赖以生存的土地、林地、水体、海洋,它们是农业文化遗产存在的基础;二是这些区域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农民和社区,他们是“活”的要素,传承着农业文化遗产中凝结的智慧与经验。农民、社区对农业文化遗产地土地的所有权及其人权保护,使二者相互依存的体系得以维护和继续,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基本前提。(二)农业文化遗产系统自身保护问题农业文化遗产包括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等。其中物质要素主要有自然要素和系统内农业生产设施、生产工具等,非物质要素包括农业生产相关的文化、技巧、实践经验等。对这些要素的保护主要涉及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遗传资源保护、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内容。(三)农业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这方面除传统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外,主要争议点还包括生物专利权问题和传统知识问题,而争议的关键在于如何在材料与传统知识提供者和研究者之间,对农业文化遗产提供的材料和传统知识产生的知识权益进行分配。(四)农业文化遗产有关贸易活动保护问题农业文化遗产的商品和服务活动具有全球性的意义和价值,需要在国际市场上通过交易得到实现,而这种保护本身也是对传统系统提品与服务价值的认同。但是由于传统农业市场竞争力不足的现实困境,农业文化遗产提品在市场贸易中面临的困难还十分突出,其价值实现难度很大。

三、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构成

在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依据可以大体分为两个方面:国内法和国际法及国际共约。在国内法方面,我国《宪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规定,我国土地所有权归国家和集体,农民及其家庭通过土地承包的方式享有承包经营权;《土地复垦规定》《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自然保护区土地管理办法》《水法》《河道管理条例》《森林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提供了农业文化遗产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野生动物保护法》《畜牧法》《种子法》《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等对农业文化遗产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了依据;《农业法》《商标法》《专利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对农业文化遗产传统知识保护做出了规范。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国际法和国际公约主要有:1989年第76届国际劳工组织大会通过的《土著和部落人民公约》;199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联全国粮农组织提出的《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1994年法国巴黎外交大会通过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此外还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濒临灭绝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等。

作者:张锴 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技术展览馆

农业与传统文化范文3

一、农业文化遗产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

(1)培育新型农民。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积极倡导农村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除继续大力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也要推动适应“三农”发展需求的农业文化发展,也要注重弘扬农村传统文化和丰富多彩的娱乐方式。而通过做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农村传统文化产品,可以更好地激励农民的自强精神,营造农民的娱乐文化,了解文化需求信息,提高审美能力、修养水平和思想道德境界,潜移默化地陶冶情操。农业文化中的许多优秀遗产是新型农民培养必须的“微量元素”。如乡村文化自古就有的爱乡敬贤、邻里相亲、孝老扶幼传统,对于塑造新型农民道德情操和构建和谐新农村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许多传统农业理念及技术在发展现代农业中仍值得继承发扬,例如施用有机肥、种植绿肥的用地养地等优良农业传统理念、“种必杂五种”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理念,等等。就培养“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言,更需要吸取传统商业道德中的许多精华,如几千年传统农耕文明所崇尚的“以义制利、义中取利”、“诚信为本、童叟无欺”、“扶困济贫、乐善好施”、“敬业勤业、忠于职守”等精髓。这些都是培育新型农民不可或缺的营养。

(2)发展农村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必须开拓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快发展传统农村文化产业和与其密切相关的农村休闲旅游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必将成为农村和农业经济的新亮点。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业有序转移,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现实可行的选择。它对于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意义重大。农业产业观念不能局限在传统概念上的农林牧副渔等物质层面的有形产品,也不能局限在乡镇企业生产的工业品,它还应当包括农民艺术产品、农业旅游产品以及传统技艺产品等产业。农业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民族性、乡土性和历史传承性。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文化传统有不同的农业文化类型,每个乡村都可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精品或拳头产品,努力把传统文化资源转变成农村文化产业的生产力。目前,民间工艺加工、民间艺术表演、民俗风情展演、乡村文化旅游等休闲娱乐性“文化产业”在有的地方已经成为农村的新兴产业甚至是龙头产业。这充分说明把农耕活动、文化艺术、农业技术、农产品开发以及市场需求有机联接,既有利于优化农业的产业结构,服务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也有利于保护传统农业文化,传承农耕文明。

(3)夯实农业基础。现代“石化”农业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快速发展,其负面影响日益显露,诸如消耗大量化石能源、过度依赖机械装备、大量施用化肥农药污染环境、农牧生物品种的基因资源匮乏等等。实现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的有机耦合,从传统农业中吸取有益的发展元素,是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的不二选择。目前,世界各国大力提倡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自然农业、生物动力农业等等,很大程度上都是从历史上的农业文化遗产中得到启迪。中国传统农业之所以能够实现几千年的持续发展,是由于先人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摆正了三大关系: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经济规律与生态规律的关系,农业开发与尊重自然的关系。这就是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天、地、人三者的关系。中国传统农业是一种“零排放”农业,几乎所有的人畜废弃物都在农业生产过程得到循环利用。先人采取用地养地的方法,通过种植绿肥、间作套种、水旱轮作的方式培肥地力,把废弃物质转化为农业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系统内部的物质良性循环。这正是当下必须提倡的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循环农业的生产方式。可见保护和利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的“精华”,必将有利于夯实农业发展的基础。

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进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多元化、生物资源的多样化以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继“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之后,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05年提出了人类历史文化中的第三个遗产,即“农业文化遗产”。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倡议之后,作为世界上农业文化遗产最丰富的国家,中国立即组织开展了相应的农业文化遗产调查和申报工作,是最早响应“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国家之一。浙江的“稻鱼共生系统”成为第一个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项目。目前,粮农组织已在11个国家选择了25个传统农业系统作为保护试点,其中中国有8个项目入选。2012年,农业部颁布了《关于开展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的通知》,确定以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农业文化遗产为核心,遴选评审了第一批19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为繁荣农业农村文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开展有益探索。在项目试点的示范与推广过程中,通过开展农业文化遗产的专项培训,提高了干部和群众对于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保护了农业生物多样性与传统农业文化,扩大了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许多农业文化遗产试点地区都已经成为著名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地和乡村民俗文化的旅游目的地,其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扩大,唤起了人们对农业民俗文化的潜在价值的认知,使散存于民间的、特别是僻远乡村的农业文化受到爱护和保护,一些原先濒临消亡的古老民俗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气,有的已经失传的传统技艺被人们从历史的记忆中恢复起来并得以开发。这些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旅游项目建在农村,惠及农民,融通城乡,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方式。不少地方通过发展休闲旅游项目,加快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大提高了传统农副产品的附加值,丰富了现代农业建设的内容,客观上促进了农村地区的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对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014年1月16日,农业部专门成立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该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生态学专家李文华院士任主任委员,任继周、刘旭、朱有勇院士以及生态学专家骆世明、农业史专家曹幸穗、茶学专家宛晓春、农业遗产专家闵庆文为副主任委员,相关学术专业领域共25位专家组成。秘书处设在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对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资源、文化和经济等方面开展研究,为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和发展提供专家咨询和技术指导,参与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评审及相关政策制定等工作,参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际科研合作和技术交流。可以预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的成立,必将为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重要决策参考意见。目前,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初步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获得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肯定与表彰。中国政府和相关学术机构积极参加国际农业文化遗产的会议和活动,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中国生态学会等多次举办农业文化遗产国际论坛或研讨会,产生了良好的国际影响,为中国在农业文化遗产领域争取了话语权和主动权,很好地宣传了中华传统文化,扩大了国际影响。当然,在规划和制订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中,如何有效地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好农业文化遗产,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仍然任重道远。

三、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改进

农业文化遗产是广泛分布于乡村社会的原生型民间文化,其保护、开发、传承是一条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必须进行系统规划并循序渐进。而目前有些地方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存在着因政府缺位导致的过度保护和以经济为目标的盲目开发等问题,亟需进行规范并予以改进。由于农业文化遗产所特有的多样性、分散性和民间性,客观上需要经过一个外部整合、甄别、选择、加工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不可能由拥有农业遗产的主体——分散的农民来完成。因此,政府必须承担起规划引导和扶持的责任。这必将有助于使农业文化遗产做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首先,要构建农业文化遗产评价体系。农民通常不能自我认知司空见惯的习俗器物的文化价值,并不具备与其他国家的类似文化遗产作出比较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应当由政府聘请相关专家来做专门的研究和调查,以帮助农民确认他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优秀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其次,要建立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和资料库。中国地域广大,各地的农业生产习惯和农民生活方式差异很大,需要政府调动社会公共资源对各地农业遗产进行全面调查,并建立完整的分门别类的农业文化遗产数据库,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依据。第三,要合理规划和组织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要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纳入政府的日常工作议程,要有相应的政府部门来负责农业文化遗产和开发的监督指导。要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政策规划和相应设施。在进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开发过程中,要注意把农业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特别是要以大中城市周边、名胜景区周边、依山傍水逐草的自然生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传统特色农区为重点,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突出特色,重点推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启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才能实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目标。第四,要突出农业遗产文化的地方特色。在上级政府建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和提供相应基础设施后,所在乡镇或者村组要因地制宜选择最具地方特色的农业文化遗产种类来作为保护和开发的项目,以突出鲜明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项目特色。第五,处理好保护、开发和传承的关系。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需要克服两个认识误区。既要反对过度强调保护,把开发利用与保护传承对立起来,不加区别地限制对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也要反对过度强调开发,以经济指标来衡量农业遗产保护的成绩,用资源消耗来换取遗产开发的成果。这两种倾向都会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产生负面影响。过度强调保护会使被保护地的农业文化遗产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既不为世人所知,也不为当地人所爱。久而久之,这些历经历史沧桑的农业文化遗产要么在沉寂中消亡,要么被时代洪流所淘汰。在开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前,农村中许多传统技艺濒临失传,就是因为没有被重视和利用。另外,过度强调保护,没有充分考虑对被保护地原住民的利益,没有给被保护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出路,就不可能实现持久永续的保护。同时,也要防止以单纯经济目标来开发农业文化遗产,不注意在开发中保护,不注意在保护中发展。如果只是打着文化遗产开发的旗号来进行“文化”生产,那么这种文化与历经千百年演替进化的农业文化遗产精华已经没有内存的联系,就不能称之为农业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是长期历史积淀的民间文化,有的甚至保存了史前的原始信仰和图腾崇拜的遗风遗韵。面对祖先留下的“圣物”,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制订现代农业发展战略中,注意充分保护现存的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不能为了迎合现今的某些文化消费思潮而随意更改,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另外,以农业文化遗产为题材的“文化产业”,也要遵循产业运营的规律,要尊重文化产品消费者(参观者)的利益。

作者:曹幸穗 张苏 单位:中国农业博物馆

农业与传统文化范文4

    2010年以来我国CPI持续走高,其中食品价格更是一路飞涨,农产品价格出现了所谓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农产品在“最后一公里”出现了价格上涨最多现象,是现代流通体系尚未对我国传统农业实施服务与改造的结果。工业品流通有现代服务业体系的支撑,所以工业品没有出现产品价格“最后一公里”问题。因此,要想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关键在于扭转农产品缺乏现代流通体系的不利局面,也到了理论界认真研究现代服务业如何改造中国传统农业问题的时候了。

    舒尔茨在其《改造传统农业》著作中认为,改造传统农业需要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和技术。现代服务业能否成为改造传统农业新的生产要素,这是一个极具理论和现实研究意义的课题。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国的工业化已发展到中级阶段水平,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46.6%,拥有6.2亿城镇人口①,但中国农业大而不强的现状未得到本质上的改变,特别是传统农业比重较高,依然主要依靠以工哺农等非市场化路径来发展农业,严重制约和延缓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笔者曾在《农业现代服务业:以工促农的产业路径》拙文中,理论上论证了农业现代服务业是以工促农的市场化路径,是现代服务业与农业实现产业耦合的产物[1]61,但未从实证角度论证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实际绩效,本文将予以弥补与完善,并从理论上完整地提出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这一命题。

    二、文献综述

    西方国家重视研究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应伴随经济学家批判传统发展经济学对农业的偏见,以及追溯到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思想开始。首先,1958年农业经济学家科克伦(Cochrane, Willard. W)提出了“农业踏轮理论”,他是从农业技术引进的角度来认识改造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的过程。该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每个生产者适应农业新技术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技术的跟进和应用心。拉坦和速水佑次郎通过研究发现,美国和日本两国走的完全不一样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并认为应该为农业发展补充最稀缺的要素技术。换句话说,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决定了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的路径安排,而不是取决于其技术的可能性(林毅夫,1988)。

    综合当前国外现有的研究文献资料,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研究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等领域,并把生产性服务业作为高级生产性服务业或现代生产性服务业(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s,国外文献简称为APS)研究范畴,这一点与国内把服务业区分为传统和现代服务业有较大区别。目前,在浩瀚的外文文献中,与本文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现代服务业与农业关系研究上。Kenneth A. Reinert(1998)从贸易理论的视角出发,实证分析了生产服务作为直接投入对于农业产生积极影响,并构建了农村地区农产品产出模型。

    在国内文献中,黄佩民、孙振玉(1997)首先提出农业社会化服务业这一与“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密切相关的概念。随后学者开始重视研究这一问题。李桐山(2003)认为,与传统农业服务业相比,现代农业服务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服务业,具有与市场机制、高新技术和信息平台相适应等特点,并提出了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13]。刘立仁(2005)认为,建设现代农业不仅应包含大力发展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内容,而且也应把其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并首次对其进行分类研究[14];韩坚(2006)认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新途径[15];陆云福、温月清(2007)以苏州市为例,刘峻岭(2007)以贵州省为例,分析我国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16]。但到目前为止,学界在相关概念使用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一部分学者同意使用“农业现代服务业”这一概念,另一部分学者赞成使用“现代农业服务业”这一概念,因此,在内涵界定中出现了概念混乱等现象[1]62。本文认为,使用“农业现代服务业”更能体现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总之,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业在实践领域已经承担了改造传统农业的功能,本文提出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这一命题,并试图系统地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

    三、理论框架

    本文从产业耦合视角出发,从理论上证明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最终的结果是诞生了一个全新的产业类型即农业现代服务业, 并寻找了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一)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形成机理

    被现代服务业服务的生产者,应包含农业、工业和传统服务业等所有产业的生产者。因此,根据服务与改造对象的差异,本文将现代服务业依次划分为改造农业的现代服务业、改造工业的现代服务业和改造传统服务业的现代服务业,它们与农业、工业和传统服务业的关系及形成机理见图1。所谓工业现代服务业是指现代服务业对传统工业的服务,主要体现在为工业生产提供技术研究与开发、信息服务、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融和商务等服务。其服务的核心价值为工业技术改造与升级提供智力、金融和现代商务的服务。

    

    图1 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形成机理

    从狭义上讲,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传统服务业一般是指餐饮等与吃、穿、住、行相关的为人们生活提供服务的产业。现代服务业是依托于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是信息技术与服务产业结合的新产物,主要产生于工业比较发达的阶段[17]。根据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的发展经验,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发展和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是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要求。因此,现代服务业是一个动态概念[18]。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服务业会拓展新的领域和增加新的内容,新的现代服务业会不断涌现出来,旧的现代服务业也就逐渐“沦落”为被改造的传统服务业。

    农业现代服务业是本文引入的最核心的概念,也是本文试图为学术界和实践中着力引入的新概念。所谓的农业现代服务业,是指从工农业和服务业中分离出来而又经过适度产业耦合的,借助现代服务业的现代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的新型产业[1]62。本文继续沿用刘立仁对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分类标准,将农业现代服务业分为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现代农产品物流、良种引进服务、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与中介服务、现代农业保险、现代农业信息、农业观光旅游等[14]。农业现代服务业最核心的功能是借助现代服务业的现代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等优势改造传统落后的农业,帮助传统农业走上现代化发展的轨道,使其具有现代化的产业标签。因此,农业现代服务业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意义可能更大,因为发展中国家多数是传统农业大国,急需要现代服务业的引植和服务。当然,现代服务业的孕育离不开发达的工业和科技,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发展普遍滞后,国民教育程度低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对于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引入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需要循序渐进。

    (二)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依据

    1.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蜕变的技术需要

    服务业发轫于工业,而工业又发轫于农业,所以,从产业发展的历史逻辑来看,农业中最优秀的要素依次被工业和服务业剥离了,那么,农业成为弱势产业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蜕变,仅依靠农业自身积累和技术革新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外力即外来的技术和服务,特别是最新的科学技术、现代信息和管理技术,而现代服务业是依靠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经营方式及组织形式发展起来的、主要为生产者提供中间投入的知识技术信息密集型服务的部门[19]。因此,改造传统农业所需的技术不仅可以由现代服务业来提供,而且与现代服务业的本质内涵相匹配,同时也是其拓展发展空间的自身需要。

    2.现代服务业拓展利益触角的空间需要

    关于现代服务业的界定,主流经济学家更多地将眼光聚焦在为先进制造业或者工业的服务上,而对现代服务业对农业的服务与改造功能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在实践领域农业现代服务业已经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伴随着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现代农业的形成与发展,与之相关的农业现代服务业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江浙地区的农业现代服务业实践效果最明显。同时,现代服务业要想获得新的增长领域也需要拓展其发展空间[20],将利益触角从城市、工业延伸到农村和农业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一方面会形成现代服务业多层次、多领域的发展格局,另一方面会由于产业耦合而给三次产业带来蝴蝶效应、规模效应和由技术变革带来效率效应。

    3.改造传统农业有产业耦合的功能需要

    现代产业间的界限越来越淡化,是产业冲突走向产业耦合的产物,也是现代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结果。耦合一般是指两个实体相互依赖于对方的一个量度,物理学上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成为现代农业成长的主要驱动力,也导致农业与工业和服务业的产业界限日益淡化。现代产业耦合在形式上表现为体系内产业要素彼此影响、联系和联合,在本质上形成了更强的新型产业发展要素或者业态。农业现代服务业是三次产业耦合的结果,发展农业现代服务业不仅拓展和延伸了现代服务业的服务价值链,而且在客观上也促进现代农业的形成与发展。同时,有了农业现代服务业就让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有了互动的桥梁。因此,运用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不仅是现代服务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三次产业间耦合的功能需要。

    4.重塑农业现代化实现路径的创新需要

    造成改造中国传统农业绩效较差的原因,有中国工业化水平偏低和产业结构畸形等因素,更重要的原因是来自于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长期依赖的传统。中国农业现代化过多依赖于机械化、化学化和水利化,这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传统路径依赖,发展中国家学习和模仿发达国家已成功的农业现代化路径本无可厚非,但随着现代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也应随之改变或创新。发达国家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就变成了旧路径依赖,根据马兰·阿瑟的路径依赖理论,旧路径依赖具有自我强化、自我积累的性质,即不管是良性还是恶性的路径依赖都会依照已形成的技术路线实现规模模仿效应,而对新的技术形成排斥并固化制度实现的已有方式。要克服旧路径依赖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实现形成锁定效应,应确立现代服务业在改造传统农业中的主体地位,在实践中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巨大改造作用。唯有如此,中国农业现代化才能获得通过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新路径依赖所带来的比较优势 。

    四、实证分析

    上文从理论上阐述了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机制与原理,本节从实证角度进一步进行验证。我们选择中国农业总产值代表中国农业现代化或者现代农业发展的指标和因变量②,以农业现代服务业的现有实践领域为相关维度,即以农业保险、农业贷款、现代农业信息等农业现代服务业为自变量,以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量和有效灌溉面积为控制变量,建立计量模型。

    (一)计量模型的构建

    综合上面的分析,我们建立如下计量模型:

    

    GAP为农业总产值,即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的总产值;TAV为农业机械总动力,包含农用大中小型拖拉机、农用排灌柴油机、渔用机动船、大中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的动力;AFC为氮、磷、钾和复合肥等农用化肥施用量,EIA为能够实现有效灌溉面积,AL为农业贷款,即金融机构对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贷款余额,AI为农业保险,即政策性和商业性农业保险机构获得农业保险保费收入,MAI为现代农业信息,限于数据可获得性等原因,本文用18岁以上农民网名数量来衡量。

    (二)计量分析过程与结果

    1.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由于本文采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因此在做回归前需要对因变量和自变量做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Eviews5.0进行平稳性检验。首先,我们对因变量GAP进行原始数据水平(level)下单位根(unit root test)检验,ADF Test Statistic的值为2.770571,均大于1%(-2.6453)、5%(-1.9530)和10%(-1.6218)的数值,对GAP进行一阶差分(1st differential)检验后,发现结论和原始数据(level)水平下单位根(unit root test)检验是一样的,即不能通过GAP的平稳性检验。二阶差分(2st differential)后,ADF Test Statistic的值为-6.291557均小于1%(-2.6522)、5%(-1.9540)和10%(-1.6223)的数值,因此可以认为它在二阶时,有99%的可能性是平稳的即通过了平稳性检验。

    其次,对控制变量和解释变量进行单位根(unit root test)检验,发现了TAV、AFC、EIA、AL、AI、MAI等自变量都在无法通过level和1st differential下的无单位根的检验,即都是非平稳的。本文依次对这些变量进行了2st differential后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发现都通过平稳性检验,其中TAV、EIA和AL的ADF值均大于1%、5%和10%的所有的临界值,而AFC、AI和MAI的ADF值均大于5%和10%的所有的临界值,因此,可以认为它们在二阶时,有95%的可能性是平稳的。

    虽然每个变量都不能在水平(level)和一阶差分(1st differential)条件下获得平稳性检验,但在二阶差分(2st differential)后都通过平稳性检验,可以看出,因变量和自变量具有单阶同整特征的,即通过了协整检验。因此,不同变量虽然它们具有各自的长期波动规律,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可以使用经典回归模型方法建立模型并进行回归分析。

    2.变量的多重共线性检验

    为了避免在回归中出现多重共线性问题。首先,我们使用OLS方法对我们建立的多元方程做整体回归分析,虽然F值=340.3280>(6,24)=2.43,即通过了F检验即回归方程整体显著性强,但我们发现,只有FAC和AL两个变量通过T检验,其他变量都没有通过,而且出现了TAV和MAI的相关系数为负值情形,这与实际的经济因果关系是相背离的。因此,在模型(1.1)中的变量间可能存在共线性问题。

    其次,我们计算各解释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均值和方差。结果是一些解释变量间存在高度线性相关。尽管=0.9884,整体上线性回归拟合度非常好,但解释变量的T统计量值基本上都不显著,也表明模型中解释变量确实存在着多重共线性。另外,做辅助回归模型检验、方差膨胀因子检验等,都得到了类似结论,限于篇幅,本文不作赘述。

    3.逐步回归分析及结果

    首先,我们采用White(1980)的异方差一致协方差矩阵,减少模型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问题对估计结果稳健性的影响。另外,本文有32个观察值的样本,符合怀特检验为大样本检验的要求。

    其次,运用上述OLS法逐一求GAP对各控制变量和解释变量的简单回归方程,并在综合考虑经济意义与统计检验等因素的基础上,选出拟合效果最好的一个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在本文6个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农业总产值(GAP)与农业机械总动力(TAV)的线性关系最强,拟合效果最好,结果见表1。

    

    

    最后,将其他控制变量和解释变量逐一代入(1.2)方程,根据新增变量对模型的贡献大小,以及对其他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见表2),经比较后剔除一些对被解释变量影响不显著的变量,最后确定如下模型:

    

    通过比较值(见表2),我们发现加入了解释变量AL(农业贷款)和AI(农业保险)后,模型的解释能力明显增强,另外,F值也有了较明显地增加。

    

    五、结论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计量模型的结论

    1.控制变量TAV(农业机械总动力)、AFC(农用化肥施用量)和EIA(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分别对因变量GAP(农业总产值)呈正相关,但TAV正相关性最为显著。三个控制变量两两组合和共同带入回归方程,其结果是AFC和EIA均未通过T检验,可见,在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实践中,AFC(农用化肥施用量)和EIA(农业有效灌溉面积)对传统农业现代化影响有限,更多地体现在农业机械化上。所以,本文最后只选择了TAV作为唯一的控制变量。

    2.解释变量AL(农业贷款)、AI(农业保险)和MAI(现代农业信息)分别对因变量GAP(农业总产值)呈正相关,相关性强弱依次为AL、MAI和AI等变量。

    3.在TAV为唯一控制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中,我们将AL(农业贷款)和AI(农业保险)带入计量方程后,比较前后模型的,发现回归的系数显著,显著提高,假设得证即以农业贷款和农业保险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对农业现代化有较强的显著影响,即有较强地改造与服务传统农业的作用。但将AL、AI、MAI带入后,发现回归方程中MAI(现代农业信息)的T值为-2.403036,即未能通过T检验。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现代农业信息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或实现农业现代化中作用并不显著,当前中国还未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这与农民上网实际数量、目的和需求相吻合,同时,农业保险虽然在逐步回归中通过了相关检验,但回归系数很小,可见,农业保险在现代农业现代化的作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4.通过对控制变量(传统 的农业现代化要素)和解释变量(以农业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现代化要素)对因变量的逐步回归分析过程及其结果来看,我们发现,控制变量TAV对因变量的影响最显著,依然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主导力量。虽然,解释变量AL(农业贷款)和AI(农业保险)通过了回归方程的检验,但影响程度还是很有限的。因此,中国农业现代化中的以农业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生产要素还需大力推荐与引植。

    (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等问题的研究还是一个崭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虽然在实践中已经初展其锋芒,但理论界对其研究较少,仅有少量的文献资料可阅,因此,在很多问题上的研究并未形成共识。应该说,本文是比较早的系统地研究了此问题,或许能为理论界在该领域的研究做点前期推进研究工作。但本文认为,在以下两方面研究还是不够,需要继续深入研究。一是需要深入研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差异性等问题。本文用的是全国数据来做计量分析,因此,需要进一步分发达、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三个层次做实证研究,也许会得到更有益的计量结论。二是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如何从制度设计与政策激励上,大力促进中国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并有效地形成新型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注释:

农业与传统文化范文5

摘 要 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重要的软环境建设,也是新农村建设应有的内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形成与新农村建设前景相适应的文化类型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复兴传统体育项目,将传统文化通过传统体育项目的现代转型形式植入到新农村文化中,可以有效的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提升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性。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传统体育 新农村文化建设

农业是河南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门类,农村人口在整个的河南社会人口中占据重要比例,长期以来农村社会的发展一直也是制约河南社会经济全面现代化的重要因素,如何通过新农村建设在改变农村环境,提升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同时,提升农村人口的素质,改善农村文化是新农村建设中最重要的核心内容。新农村文化建设本质上并不应该是一种完全脱离农村社会根基的文化,一种完全现代化的、外来的文化对农村社会的改革的效能是有限的,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三十年的发展,农村社会经济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对农村社会文化的改革却落后于农村经济的改革,因此在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通过改革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并且复兴传统文化的优良资源,将此作为新农村文化的根基,这样使得农村对于新的文化类型不陌生,也能完全适应农村社会,从而可以有效的改变农村社会的文化状态,实现全面的农村现代化。

一、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现状

传统体育项目是河南农村社会中重要的文化形式,通过传统体育项目的展示,一方面可以强身健体,在河南农村中诸如习武、秧歌、庙会舞蹈等传统体育形式一直是河南农村社会中重要的体育项目,通过定期的参与到集体的体育项目中去,可以使得农民在日常的农业生产活动得到调剂,也可以使得农村人口在节庆时期身体得到很好的锻炼。尤其是在传统的农村社会中,农业生产占据农民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农民尤其是女性通过空闲的时间参与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对身体素质的锻炼效能是显而易见的。另一方面传统体育项目的参与还有利于传统农村社会的稳固,传统体育项目除了个别项目之外,大多都是一种集体项目,诸如秧歌、庙会舞蹈等,通过参与集体项目可以让农民对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形成归属感,比如说参与庙会舞蹈,通常在传统的农村社会中,庙会是以一定的自然和行政区域作为单位参与的,参与者通过一定的区域组织在一起,并且以此为整体与之外的农村社会进行文化、经济各方面的交流,因此农村对于这样的单位是有归属感的。

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社会人口的流动,河南农村的传统体育项目日益衰败,除了太极拳等个别地区发展比较好之外,大多数的传统体育项目都出现了发展乏力的情况,秧歌、庙会舞蹈等一度被作为一种封建迷信活动所禁止,很长一段时间也不被提倡,集体传统体育项目的消失。此后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大量的农村人口外出打工,农村社会中青年劳动力不足,在农村社会中老年和幼年的人口占据了农村社会的主体,这部分人口在从事农业劳动之外,很难再有时间和经历去参与到传统体育项目中。并且很多随着农村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他们受到疾病的困扰,也没有能力参与到传统的体育项目中,这些都造成了河南农村社会传统体育项目的衰败。

二、传统体育项目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相关性

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从20世纪末启动以来,对农村社会的改变实现而意见,尤其是对传统农村社会的居住形态的改变,现在在河南各地蓬勃发展的新农村建设已经和那大程度上改变传统以自然聚居形态的农村社会,农村开始进行楼房改造,农民迁入楼房。这在传统的农村社会中是不能想象的。农村社会居住形态的改变,对农村生产、农村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首先对农业生产而言,传统的居住形态是以围绕可耕种土地形成自然聚居,在这种聚居形式下,农民可以较近的进行农业生产,农业生产资料也可以较为容易的放置在农房中,并且散居的形态也使得诸如玉米等农产品有着充足的晾晒区域。这些都是与农村传统生产形式相融合,但楼房出现彻底改变了农村社会的这种生产形式,农民无法再将生产资料搬进楼房,也不能在将生产产品在附近进行晾晒。而且这种队农村社会文化形态的改变也是明显的,农民文化是以熟人社会为核心的文化形态,费孝通先生在研究我国农村社会的文化形态时就指出,农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以血缘关系构成整个农村社会的文化根基,父老乡亲这些血缘和非血缘的熟人关系在新农村建设中受到冲击。

传统农村社会文化形态的改变,需要一种新的文化形式植入到农村社会中,文化的改变相对于经济形式的改变要滞后的多,因此虽然河南的广大农村中居住形式和经济形态已经发生了改变,但一部分的农村传统文化并没有消失,依然发挥着功能。新的文化形式也不应该是一种脱离农村传统文化的一种完全崭新的文化形式。在20世纪初费孝通等一批学者就开始探究新农村的文化建设,通过一种将外来的先进的农业生产科技引入农村社会,改变传统农村社会的生产技术的形式,将现代化的农村文化引入到农村社会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当时部分学者过于强调中国农村的落后,将农村中一切文化都认为是一种落后的文化形式,忽视了农村社会文化的韧性,结果导致新的农业文化形态很难和传统文化形态相融合,从而造成了对农村社会改革的失败。

因此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中也是需要通过将传统农村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功能,摒弃传统文化的糟粕,将传统文化的优势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建立一种农村社会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这对于新农村文化的有着重大的意义。传统体育文化就是一种很好地传统文化形式,河南农村中也具有丰富的传统体育项目,通过复兴传统体育项目,输入新的文化内涵,将传统文化的形式与现代新的文化内涵相结合,可以产生新农村建设中需要的文化形态。

三、传统体育项目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结合的现实路径

将传统的体育项目与新农村的文化建设相结合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首先对传统的体育项目进行必要的改良,诸如秧歌、庙会舞蹈等形式的体育运动形式受到原来文化内涵的限制,现在很多地区已经没有这样的文化形式,而这些传统体育项目都是围绕着这些传统的文化形式展开的,没有文化的依存,这些传统体育形式也较难开展。可以通过改变传统的体育运动的文化内涵,发挥其强身健体的文化功能等内涵,实现其形式的更新。

其次在进行传统体育运动形式的推广,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消失在很短时间就可以实现,而其重新的复兴则需要大量的推动,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才能实现,通过有目的性举办一些传统体育运动的项目的比赛等,有引导性的将传统体育项目的复兴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相结合。

最后是对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进行形式的改造,将其纳入到农村社会的学校教育体系中,从小培养农村人口从事传统体育的兴趣,通过学校的推广,扩大从事传统体育项目的人口基数。

总之河南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需要新的文化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同时,通过复兴传统的文化形式,将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进行必要的改良,植入到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中,可以有效地实现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复兴,也能有效的将传统农村文化实现与现代新农村文化的融合。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6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河南新农村文化建设视角下传统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号2016―gh―15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洪旭辉.新农村建设中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3).

[2] 张兴梅.新农村建设中村落传统体育活动与文化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2,(9).

[3] 姜娟.论民族传统体育在新农村体育建设中的优势[J].搏击(武术科学).2011,(3).

[4] 王进选,温路广,范杏茹.挖掘民间传统体育 构建和谐新农村[J].前沿.2010,(6).

农业与传统文化范文6

中国作为世界农业强国之一,农业发展历程悠久,农业生产与地域环境、民俗活动都产生了非常紧密且难以割舍的相互关系,进而对地域文化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农业民俗音乐是地方居民在开展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用以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个人思想和记录农业活动的一种特色音乐形式,它不仅是农民精神情感和农业思想的“音乐化”表达,还是记录农业生产活动与地方民风民俗的重要载体,具有十分宝贵的音乐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全球化发展的时代环境下,传播民族文化和梳理民族文化自信对于现代教育来说非常重要,因此,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如何运用农业民俗音乐实现民族音乐文化传播、民族文化价值体现,是现代高校音乐教育发展过程中值得深入思考的重点研究问题。本文基于对《农业民俗研究》一书的详细阅读,将结合农业民俗音乐的特点及价值,进一步分析高校音乐教育中运用农业民俗音乐的作用和意义,并针对农业民俗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运用提出部分参考思路。《农业民俗研究》是一部围绕民俗节气文化、农具发展历程和乡土景观赏析等内容编写而成的农业民俗知识文集,由季中扬、杨旺生两位教授编著,并在南京文学艺术联合会的资助下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18年出版发行,全本共收录20余篇相关文章。书中节气文化研究部分主要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历史与生活传承,突出节气变化与农业民俗的紧密关联;农具发展研究部分阐述了中国农具的变革与发展历程,通过现实案例表明农具对农业民俗的重要性;乡土景观研究部分对比分析了中国乡土景观与日本乡土景观的研究方法,并以哈尼族梯田文化、太湖东部平原传统聚落文化等实例研究展现出乡土景观的文化艺术价值。总的来看,该书内容详实、层次分明,可作为学习和研究农业民俗文化的有效参考读本。

一、农业民俗音乐的特点与价值

农业民俗音乐是一种在农业生产中通过传统乐器与声乐基础元素以多元化形式完成演奏,以提高农民群众劳动热情和生活情趣的音乐形式,是传统民俗音乐的重要组分,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农业民俗音乐发展历程悠久、种类多样,山歌、民谣、劳动号子等各种农业劳动相关的音乐作品至今仍广为流传,不仅记录了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发展历程,还蕴含了特色鲜明的地方民俗文化,承载着不同地域的农业生产特点及其艺术魅力,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农业环境和音乐艺术发展形势,具有宝贵的历史意义和音乐艺术价值。与此同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民俗音乐既可以起到振奋人心、促进生产激情的有效作用,也能通过音乐艺术内涵增强农民群众的思想感悟并丰富其情感精神,由此对社会文明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音乐教育中运用农业民俗音乐的意义

首先,农业民俗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构成之一,蕴藏着丰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运用农业民俗音乐能够将中华民族多元化的音乐艺术全面展示给学生,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魅力和特色化的音乐艺术内涵,从而有助于在欣赏和学习过程中吸收、借鉴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促进民族音乐文化实现全新的传承与发展。其次,农业民俗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运用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音乐知识视野,在给予他们独特的音乐享受和艺术内涵的基础上,能够极大地促进其音乐文化素养的提升,使学生不再局限于对流行音乐和抒情歌曲的欣赏,切实体会传统民俗音乐所带来的特色音乐风格和深刻文化内涵,进而逐渐提高个人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自信。最后,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运用农业民俗音乐对中国民族音乐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随着越来越多学生对农业民俗音乐专业内容和艺术特点的熟练掌握,有利于推动农业民俗音乐创新,由此助力传统民俗音乐的长远发展。

三、音乐教育中农业民俗音乐的运用策略

一是丰富教学内容。高校音乐教育课程应当重视农业民俗音乐的价值意义,将其重要性与现代音乐等同,使全体师生具备传统音乐文化学习理念。与此同时,搜集、整理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内涵的农业民俗音乐资源,并将其融入高校音乐教育的课程教学内容中,这样既可以增加民俗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课程中的占比,还能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中国广泛存在的特色农业民俗音乐,进而感悟民俗音乐文化内涵和传统艺术文化魅力,为他们对农业民俗音乐的传承与创新奠定理论和思想基础。二是优化教学模式。运用农业民俗音乐不能只是简单地在音乐教育课程中增加教学内容,这样除了加重学业负担、引起学生反感情绪之外,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音乐教师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课堂互动、音乐表演等方式开展多元化教学,以此激发学生对农业民俗音乐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欲,有效提高教学成效。三是加强教学实践。农业民俗音乐是一种源于农业生产生活又富含传统文化价值的艺术形式,高校音乐教育课程应当突出其实践应用性,以积极开展音乐实践教学活动的方式使学生对农业民俗音乐产生切实认知,并且实践操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农业民俗音乐专业水平,使其切身感受到民俗音乐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主动成为弘扬与传承农业民俗音乐文化的有效力量。

作者:季中扬 杨旺生

农业与传统文化范文7

在长期的农业生产生活实践中,中国人民发挥聪明才智,不断创造、发明并对农业工具进行改进和改良,在制作材料、造型、使用功能、动力和机构等方面由简单到复杂不断丰富发展。同时,人们发明创造了大量造型丰富,适合各地地理、地质、气候条件的农具类型,与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农业产区生产要求以及当地物产条件想匹配。其中既有以曲辕犁、龙骨车、耙、耖、耘荡为代表的适合水田稻作的工具,也有耧车、麦钐、麦绰、麦笼、耙耱等适合旱地麦作的工具,有以、稻床、连枷、等为主的收获农具,以砻磨、碓为代表的加工农具,也有与滨海地域风力资源丰富等自然条件相适应的风车机械,与水网密集相适应的筒车灌溉工具,还有适合淡水养殖、捕捞、水上运输等农业生产活动相适应的鱼船、渔网等渔业生产工具,适合陆地运输的板车等。此外,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们创造发明出独特的农业生产保护辅助工具,如秧马、竹马甲等。概而言之,中国传统农业工具经过长期的发展改进,基本形成了北方以旱地耕作为主的耕-耙-耢农业工具体系,南方以耕-耙-耖为主的水田农业工具体系。同时,在西部多山地区林业工具类型品种较多,在北方畜牧业发达地区分布有丰富的畜牧业工具,在沿江、沿海及水网密集的江南地区则发明使用了大量的淡水渔业工具、海水渔业工具。按照其功能和使用范围,实物形态的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大致可分为17类(表1)。

二、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

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及其不屈不挠改造世界的精神,具有重要文化价值。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现代机器大生产的发展进步虽然让传统农具在生产中走向衰落,逐渐退出舞台,许多传统农耕器具被废弃、毁坏、消失,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但此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却不会因为其逐渐远离农业生产而有所削弱,相反,它在农业文化遗产的宝库里散发出愈加迷人的光彩。它们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又具有良好的艺术审美价值和经济、教育价值。

(一)历史文化价值

传统农业工具的发明和进步,反映出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自然生态状况、生产力发展状况、科技发展水平,反映出人类认识水平和创造能力不断提高的发展过程。夏、商、西周时期,农业耕作逐步摆脱原始农业的刀耕火种,进入粗放耕作阶段,人们发明出了木榔头、石刀、杵臼、青铜犁、锸、耒、耜、铚、镰、铲、锛、钁、斨、桔槔、戽桶、吊桶等。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逐步走向精耕细作,制造农具的材料从非金属转为金属,铁制农具以其特有的坚硬、锋利、易造型特点,逐渐取代了木、石材料的农具。秦、汉至隋、唐、五代时期,农具的种类增加,全铁农具代替木心铁刃农具,出现旱地整地工具耱、耙、碌碡、石磙,中耕的锄、铲,收获的钩镰等,功能不断细分和专业化,形成比较完善的农具体系。西汉时,发明出世界上最早的条播工具———耧车、碓和磨替代杵臼成为重要的加工工具。工具的发明使得人力、畜力、风力和水力等自然力被应用到生产加工过程,出现了辘轳、龙骨水车、借助水力转动轮轴汲水的高转筒车等。宋元之后,中国农业工具的发展在动力的利用、机具的改进、种类的增加、使用的范围等方面日趋成熟。元代《王祯农书·农器图谱》中详细记载的农具达105种。农具进一步细化,出现了适应区域耕作的的专门工具,如江南水田平土用的刮板和中耕农具———耘荡,播种和施肥联合作业的下粪耧种,由麦笼、麦钐、麦绰3部分组合成的收割作业农具,高效的耧锄,以及一机多用的水轮三事等。一些农具附件的发明扩展了农业的动力来源,使得畜力、水力、风力在灌溉、排水和农产品加工中得到普遍运用。明清时期,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程度愈来愈高,农具得到新的改进发展,一方面,发明出新的精细区分功能的工具,如明末的代耕架、北方的露锄、南方的塍铲、虫梳和除虫滑车等。另一方面,随着钢铁冶铸技术的发展,既有的农具相关部件的质量也不断改进。早期简陋农具的发明让人类告别依靠采摘和渔猎生存的生活方式,传统精耕细作农业时期的精细农具则让人类的生产力发生质的飞跃。农业工具不仅适应了精耕细作农业生产的需要,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历代劳动人民的勤劳、聪明与智慧,是记录人类征服自然、利用自然,提高繁衍生命能力,形成人类文明的重要记忆载体,这类农业文化遗产积淀深厚、内容丰富,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

(二)艺术审美价值

人类为生产而发明的农具同样也体现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和认同。在各类展览馆、博物馆中,无论是古代的壁画、画像砖、陶器表面的纹饰,或是绘画、诗歌、文学作品,或是缩微工艺品等,大量的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艺术美感被广泛运用,给人们带来视觉和心理的美好感受。一方面,农具丰富的造型、材质、色彩、工艺、功能等,体现了其所在区域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其简练优美造型、美观大方的样式,与当地的文化风格相吻合,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美感。另一方面,农具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农民生活方式紧密联系,与各地区地貌、气候等自然地理条件相适应,代表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具有强烈的乡土审美取向。如江南地区木质的水车、风车、船型的秧马;中原旱地农业区的三脚耧车、木质平板车;山区的水磨、水碾、水碓等,无不具有鲜明的地域美感。《中国民间美术全集·器用编·工具卷》中收集有大量农具实物图片,较为全面地记录和反映了农具的美学鉴赏价值。农具体现出朴实、低调、不张扬的美,它与现代文明的时尚美、潮流美不同,内敛而沉着、质朴而灵动,它象征着农耕时代人们恬静、自足的生活状态,能使人体会平静、悠远与和谐的心境。

(三)文化旅游价值

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具有参与体验性、农耕象征性等,与旅游活动的“游、购、娱”三要素充分契合,体现出丰富的文化旅游价值。传统农具是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展示农耕文明、参与农事操作等,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和多彩的旅游体验。例如灌溉用的脚踏水车、手摇水车,整地的曲辕犁、铁搭,平整水田的耙耖,插秧的秧马,除草的草鞋耙,保护用的竹马甲、蓑衣斗笠等,不仅制作精巧、造型独特、富含智慧,也适合作为旅游活动的参与项目进行开发,这也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难得的优势资源。利用农具优美的造型制作旅游购物品,丰富旅游购物活动是农具文化旅游价值的又一体现。农具象征着与人们渐行渐远的农耕文明,农具造型的工艺品具有良好的纪念价值和审美价值,开发与农具文化遗产相关的工艺品,可以使传统技术能得到传承,产生经济效益。如,山东临沂一家传统农具工艺品厂,把过去的农具按照比例缩小成微型工艺品,然后推向市场,让这些土掉渣的传统农具工艺品走向了全国。[1]一些微缩农具还可以作为幼儿玩具、教具、收藏品、旅游纪念品、展品等等,成为进行传统文化宣传、教育、研究、保护,以及弘扬当地农业文化的良好载体。旅游业是文化与经济相交融的新型产业,也是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实现其重要经济价值的领域。现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到“无论是有形文化遗产,还是无形文化遗产,都应该在确保文化遗产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尽可能进入市场,并通过切实可行的市场运作,完成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潜能的开发”[2]。通过开发利用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的文化旅游价值,可以实现保护和经济开发的良性循环。

(四)教育传播价值

传统农业时期,农具充分考量了特定历史时期农业生产的宏观环境、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的审美旨趣、使用人群的生理特征以及农具自身发展的历史等诸多综合因素,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科学知识、艺术审美等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传播价值。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历史文化遗产为客观载体,是弘扬民族精神活力不竭的源泉,以传统农具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农耕文化,凝聚了传统农业文化的精华,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通过参观历史文化遗产展览,认识掌握传统农业工具的使用方法,可以从中了解历史、陶冶情操,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劳动人民创造的精巧农业工具文化可以广泛用于个体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传统农具的设计理念,精巧构思可以为启发现代农业科技教育提供思路。近代以来,随着以机器生产为主的现代大农业的发展,传统农业工具在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实际功能已经逐渐衰退甚至消失,一些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巨大贡献的农具,如风车、水车等,由于体积庞大、功效有限,很难跟上工业时代的农业生产步伐,在生产中逐渐淘汰,但仔细考察农书著作,如《耒耜经》、《王祯农书》以及相关其他考古记载,人们发现中国古代农具设计蕴含着朴素的生态自然观思想,在设计制作上表现为追求易于使用、从已经认识的自然界中寻找动力代替或减轻人的劳动、就地取材、仿生设计、融入自然等一系列“天人合一”的理念特点。[3]所有这些传统农具中体现的低碳环保理念、广泛的材料和动力源利用思路等,都可为人类设计制造出新的科学、环保、高效的现代农具带来启发,提供借鉴,其现代教育传播价值依然丰富。

三、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方式

目前,收藏和展示农具实物、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制作农具艺术品、在相关的节庆活动中展示利用等,成为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主要保护与利用方式。

(一)博物馆、农具馆、私人藏馆收藏传统农具

实物类的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主要分散在“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镇(村)”“馆藏文物”等各个彼此不同的遗产保护体系中。博物馆及园区展示式保护是目前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主要保护利用方式之一。各级政府、科研机构和乡村集体等是这些机构的主要建设主体。除中国农业博物馆(约有藏品10000余件)、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有古代农业生产工具1000余件)外,政府和集体在贵州、云南、广西、内蒙古等省、区建立了10多个生态博物馆[4],同时还建有农耕文化博物馆、农耕文化生态园、农具博物馆、农具展览馆等项目(表2)。其中,农业发展较早、经济较为发达的华东、华北地区的农具收藏保护机构较多。这些机构通过建造博览园、文化生态园等方式集中保护和展示农业文化遗产,把农具展示与旅游休闲活动紧密结合,将“固态”的农业文化遗产加以“活化”。此外,在工具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过程中,一些热心文化事业的个人积极参与保护,其中既有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有识之士,也有关注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社会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的收藏家,还有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农民个人,他们在全国各地收集、保存了大量农具实物,并开展专题性遗产展示(表3)。如,农业考古和茶文化专家陈文华在江西婺源上晓起村发现并建立了传统水力捻茶机园[5],江苏盐城风车展示园复制展示已失传的16部大风车、牛车、踏水车等传统农业生产工具,让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得到从实物到制作和使用技艺的系统保护和传承。

(二)政府部门将部分农具制作技艺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年,国务院批准文化部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多个省市区的文化厅、文化局设置非遗处、非遗科,并在下属机构设立非遗保护中心。一批有关农业工具的制作工艺被列入全国及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蒙古族勒勒车、拉萨甲米水磨坊、兰州黄河大水车和竹编、柳编、木船制作、马具制作等农业工具制作技艺入选名录(表4)。此外,入选各地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传统农具制作技艺还有:木船、乌篷船、渡水腰舟、木帆船、桷蓬、桦树皮船、哈萨克族“独木船”、羊皮筏子、撒拉族皮筏子等水上交通运输工具及船模;柳编、竹编、草编、篾编、蒲编、藤编、竹芒编、柳荆编、条编、杞柳编、苇编、蒲苇编、瓷胎竹编、竹麻编扎、旺草竹编、竹木编、朝鲜族稻草编、玉米皮编织、麦草编等编制农用工具;鱼簖、渔网、鱼叉、渔灯、船用绳结等渔具;风车、水车、龙骨水车、戽桶、手摇水车、吊乌、维吾尔族库甫(水瓮)、水力机械、天车等工具;斗笠、马尾斗笠、瓦寨斗笠、凉帽、蓑衣、草鞋、棕衣等劳动保护工具;木垄、木犁、谷桶、麦梗、麦梳、耙、箍蓝、桑杈、飏车、石碾、水磨、石磨等农业收获加工工具;太平车木制四轮车、古马车、大轱辘车、风匣、俄式马车、木轮牛车、达斡尔车制作、爬犁等陆上运输工具;马具、驼具、畜力车套具、驴套具、马鞍具;镰刀、双王镰、猎刀、阿昌刀、藏腰刀等刀具。一些富有地区特色的农业工具制作技艺也被列入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莛子编织、麻绳制作、藤甲胄编织、鱼囤子编织、糜子笤帚扎制、麻鞋编织、箍桶技艺、风箱制作、铁器铸造、橡木酒桶、酒篓制作、弹棉花工具、匏器制作;糊仓技艺、竹扎技艺、制缸烧造技艺;连杆、扬叉、钎棍,扁背、短打杵,塘窝、簸箕等。广西南宁市隆安县的那桐农具节、山西繁峙耕作工具交易大会、云南保山市丙麻犁耙会有三大农具节也被列入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对传统农具进行艺术品制作

农具艺术作品的制作体现了普通民众的创造力,也是对农耕文化的记录,主要包括实物或微缩农具模型制作、农具工艺品制作、农具绘画、农具的制作使用专题记录片、农具图鉴绘制等。小农具模型制作是指以模型的形式将传统农耕时期使用的农具进行缩微艺术制作,既可用木、铁,也可采用其他工艺品材料如竹、芦苇、稻草、铸铜等。通过制作微缩农具模型,一些地方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如海宁市将小农具模型制作技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浙江平湖市新埭镇鱼圻塘村退休老教师于照发利用编织条、稻草、竹子等废弃物精心制作70多件农耕器具模型,自发办起一个古农具模型展,传承农耕文化。重庆市合川区退休工人刘池明制作千件农具模型予以集中展览。另外,通过绘画或视频的方法,将一些传统农业工具的结构、使用方法、美术和工艺价值等进行完整的展示和呈现,这些画作和专题片成为一种新的农具文化遗产的保护载体和方式。如山东济宁市农机所周昕编绘的《中国古农具图鉴》百米长卷,在“首届农业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进行了展览,受到专家、学者的肯定和好评,被誉为科技与艺术合一的巨幅古农具科技图谱画卷。深圳地区的老木匠文业成在空闲时间把自己用过、做过、见过的老宝安地区的传统农具样式及其制作方法一一绘制出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材料收集,制作出一部分老农具,举办农具展览。2011年“农业遗产的启示”专题片中也有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制作使用的动态展示。

(四)通过节庆活动对传统农具进行活态化保护

农具是生产工具,与农民的生产、生活高度关联,百姓在农具的制作、卖卖、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大量地方习俗也是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内容,单独举办的农具文化节庆,或与各地农耕文化节庆、开耕节等结合起来的农具节庆活动等,均成为对传统农具文化进行活态化保护传承的主要形式。各地开展农具节庆活动的内容、方式和重点各有不同。始于唐代的广西桂林灌阳“二月八”农具文化节,起初民众只是相约二月初八到灌阳县城赶庙会,并借此机会进行各种农具交易。随着参加庙会的人越来越多,逐渐演变成农具及农副产品交易会,农具节也因此形成并于清朝达到顶峰,形成灌阳一道独有风景[6]。农具文化节上,不仅有专门的农具实物展示,还有农具使用竞技活动,如扭扁担、板鞋竞速、挑担子比赛等。广西隆安县那桐“四月八”农具节是明朝万历、天启年间古骆越人举行“石铲祭祀”活动的延伸,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该节庆活动集民俗、文体、商贸活动于一身,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7]。农具节上安排独特的“祭石铲”“祭稻神”“招稻魂”“驱田鬼”“求雨”等一系列娱神文化活动,将稻作农具的使用与稻作文化融为一体,成为节日的核心活动。云南纳西族棒棒节是丽江的传统节日也是竹木农具的交流会,各种竹、木、铁农具品种繁多,既展示了当地的农具文化,也促进了农具的进化发展。在一些综合性的农耕文化节中,农具文化遗产的区域特色展示成为重点内容,如北京密云农耕文化节、甘肃庆阳农耕文化节、湖南耒阳农耕文化节等都是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农耕文化节,这些农耕文化节有各自的区域代表性,展示的农具也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如密云以北方农耕文化为主,庆阳以西北农耕文化为主,耒阳以南方农耕文化为主。再如,浙江云和举行云和梯田开犁节,有大量江浙地区的农具实物和农具使用的展示,反映出云和梯田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遗存,提升和丰富了云和梯田的文化品质。随着时代的进步,农具节活动也增加了现代元素,如浙江余姚农机博物馆每年举办农机文化节,有百米长卷现场作画、农机文化探源及体验实践、农机知识竞赛、收割机操作技能大比武、“农机杯”中国画大奖赛、“农机杯”征文比赛等[8]。这些都是对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进行活态化保护传承的新方式。

四、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改进

近年来,政府和公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开始关注农业文化遗产,有关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的调查和研究也正逐步展开。文化主管部门、科研机构、旅游经营管理单位、村镇集体、村民个人等,都在不同层面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保护活动,推动了对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开发。然而,工具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存在途径方法单一、缺乏系统性等问题,突出表现在保护对象偏重器物层面,开发利用形式过度依赖旅游业。提高对此类遗产的保护利用的能力和水平需要从工具收集、制作到理清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深入挖掘其历史和区域特色,同时,要将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融入到农业遗产保护的整体体系中,多途径、多方式开发利用,避免过度依赖旅游。

(一)深入挖掘时代和区域特色

中国传统农业工具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和区域特色,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农具造型、功能各有千秋。从石制农具到铁农具再到风力、水力、畜力工具;从点播棒到三脚耧车;从杵臼到碓臼再到石磨;从“二牛抬杠”到直辕犁再到曲辕犁,中国传统农具的改进发展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这其中包含着大量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值得深入挖掘和梳理。在区域特色方面,中国南北农具、水旱农具特点鲜明,如,南方农具经过长期的改良发展,逐步适合江南水田耕作的地理、地质、气候条件,发明了江东犁、龙骨车、稻床、连枷、砻磨、风车等,种类齐全、数量众多,自成体系,极具典型的区域文化特色。而北方旱地农具、滨江滨海地区的渔业农具、草原牧业农具等都同样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和区域特色明显,但由于文化生存的土壤发生了根本上的变异,原本突出的特点和优势也逐渐消失。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摆脱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众多传统农具被现代生产所淘汰和丢弃,在生产中难寻其踪;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温室、保护地生产技术的发展,现代农具的改进使用等都使得农具的区域特色不再明显。目前,各地的农具文化的保护和利用由于大多停留在器物层面,缺少与农具发明使用地区区域文化的结合,因此,保护和利用好此类农业文化遗产,需要深入梳理挖掘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的时代和区域特色,还原和再现农具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制作、使用、改进和传承,在注重农器实物的收集的同时,对制造工艺、名称演变、使用范围、使用特点、对区域农业价值,以及人们在使用农具过程中形成的风俗信仰进行同步的整理、提炼,才能达到系统保护利用的目的,从而让各地的农具文化的光彩再现。

(二)多途径、多方式保护利用,避免过度依赖旅游

农业与传统文化范文8

关键词:盐城;农村;文化产业;战略;品牌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1)03-0063-04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近年来,盐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些战略举措,引导文化产业的升级。但总体而言,盐城的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根据盐城市情,发展具有自身优势的农村文化产业,不仅是盐城农业大市高起点的具有创新意义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也对盐城创造自身文化产业的特色,推进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盐城文化,打造文化盐城品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盐城农村文化产业资源情况分析

盐城具有5000多年历史文化,处于南方吴越文化和北方齐鲁文化的中间地带,在南北文化的影响下,盐城形成了独特的具有海洋文化特征的地区文化。今天,海盐白色文化、滩涂湿地绿色文化、铁军精神与传统的红色文化已成为具有盐城特色的主流文化。在传统主流文化的大背景下,还有许许多多丰富多彩、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民间工艺,体现了盐城文化的厚重与精彩。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就是以村镇为阵地,以乡土为资源,以区域为特色,以历史文化的厚度为蕴涵,充分体现盐城特色、盐城风格、盐城精神,打造出更具文化气息、文化品位的新盐城。

根据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结果,盐城9个县(市、区)共收集非遗信息线索14427条,调查项目802个,涵盖17个门类62个种类。其中民间文学409项,传统音乐25项,传统舞蹈37项,戏曲92项,曲艺16项,杂技2项,传统美术45项,传统技艺87项,生产商贸习俗22项,消费习俗28项,人生礼仪29项。另外,盐城作为农业大市,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各县(市、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品牌和基地,正在形成文化的因素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由此可见,盐城农村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很高的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潜力和价值。

品类繁多,区域特色明显。盐城传统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可谓品类繁多,有神话传说、故事、歌谣、风俗人情、风格建筑、民间工艺、戏曲杂技等62个种类。仅流传在民间的传说就有几十个,尤其是董永传说、施耐庵传说、枯枝牡丹传说、沈拱山传说、千年朦胧塔传说、盐婆的传说等都脍炙人口,流传久远。

培育精品,影响不断扩大。在盐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淮剧、建湖杂技、东台发绣、董永传说、海盐晒制技艺、八桅风车制作技艺、阜宁公兴面塑工艺等已成为具有盐城名片特征的精品工程,影响不断扩大。如淮剧名角张云良、裔小萍被列入部级非遗传承人。建湖是全国三个半杂技之乡之一,其杂技传人遍布全国和东南亚各大杂技团。东台有董永遗址共50多处,并在遗址保护地修缮了董孝祠堂,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海盐文化,区域文化之魂。盐城有2000多年煮海为盐的历史,因盐而设县,因盐而繁盛。盐文化乃盐城之根,盐城之魂。诸如“场”、“团”、“灶”、“仓”等地名已成为盐文化的活化石。与煮盐有关的传说,文化掌故,历史人物更是数不胜数。如“张士诚聚义北极殿”、“传奇英雄卞元亨”、“两朝侍读孙一致”、“秀才厉豫兴师抗清”、“反袁志士刘天恨”、“红岩英烈朱念群”等风云人物如群星璀灿。又如“王艮与泰州学派”、“吴嘉纪与陋轩诗词”、“孔尚任与《桃花扇》”、“李汝珍借居草埝场”、“徐述夔与一柱楼诗案”、“水云楼词人蒋春霖”、“宜瘦梅与《夜雨秋灯录》”等文苑风流更是在盐城盐业的繁华中孕育出文化的兴盛。再如“烟雨苍茫范公堤”、“莽莽一线串场河”、“四周盐场绕瓢城”、“玉带黄金秀台城”、“曲折纡回庙子湾”等都记载着悠久古盐场沧桑的历史和传奇的故事,给人无限的追忆和遐想。

特色土产,彰显特产文化。盐城拥有丰富的特产资源,历史悠久,有深邃的文化底蕴。滨海的何首乌始见于唐代,东台的发绣源于宋代,伍佑的醉螺在明代的民间作坊有“合成昌”、“兴顺”等十几家,大纵湖醉蟹在清乾隆《盐城县志》中已有记载。这些特产的文化蕴涵是农村文化产业的金字招牌。

特色农业,加快转轨变型。盐城的特色农业有着良好的基础,发展态势看好。如射阳洋马的菊花,亭湖张庄的葡萄,盐都郭猛的花卉和龙冈的果林,大丰的海水蔬菜,东台的森林公园等都已初具产业特色。目前,盐城的农业正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特色农业转变,从生产型向特色型转变,从产品型向商品型再向品牌型转变。

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在已调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一些项目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前景十分广阔。盐城是淮剧之乡,省淮剧团设在盐城,是淮剧的继承与发展的领军阵地。盐都、建湖、阜宁、射阳、滨海有着深厚的淮剧土壤,业余爱好者众多,在“唱响淮剧”的召唤下,淮剧的普及和发展将会成为盐城农村文化产业的重要产业链。杂技是建湖的文化产业拳头产品,享誉全国,在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战略上应有更大的作为。东台的发绣,已有从业人员1500多人,产品热销德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年产值近亿元,并已通过国家质检总局“东台发绣”地理标志产品的合格验收。阜宁公兴的面塑工艺,也已打造成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每年有6000多人在外从事面塑工艺,致富了一方百姓。其他如东台、大丰的书画,滨海的书法,盐都义丰的龙舞,射阳临海镇的农民画等都是省政府命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大风车、鱼汤面、藕粉圆、麦秸画、枯枝牡丹、阜宁大糕、制盐工艺等也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文化产品。这些富有地方传统的文化遗产,如在广大农村的土地上和特色农业有效嫁接,将会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盐城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资源优势明显、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有的龙头骨干项目,已初具规模或初现端倪。但我们也应看到,在盐城这个经济仍不发达、文化基础仍较薄弱的广袤农村区域发展文化产业,确实存有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

首先是地方特色文化主体的缺席。在全球化的经济、市场乃至文化冲击下的农业社会,无数青年人从农村流出,削弱了农业生产的中坚,然而更重要的是削弱了地方农民文化的根基。近20多年来,处于苏北的盐城农村一直是劳动力的输出地,农村外出打工人员要占全村总人口的30%左右。随着青壮年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留在农村的主要是被称之为“389961”这样的老弱病残及妇女儿童。在农村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变化中,处于中心地位的青壮年群体的活动关涉到地方文化的全过程——组织、制作、导演、操练、表演、观看、评论等等。由于这一文化主体的缺席,使得富有传统和地方特色的农村文化陷入后继无人的状况。

其次是地方文化传承乏人。在盐城农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生存空间日益萎缩,如故事、传说、歌谣、谚语、歇后语等等口传文化,往往是“人在艺在,人亡艺息”,很多口传文化绝技已成为风中之烛。一批身怀绝技的民间老艺人相继离世,在世者也是风烛残年,绝活、绝技的传承陷入后继无人的窘境。如对舞龙、舞狮、跑汉驴、挑花旦、扎彩灯、打莲湘、踩高跷、剪纸等民间艺术有兴趣的人已越来越少,因为这些活动没有“钱图”,农村青壮年大都不肯学习这些没有什么市场的艺术。二、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中的主导作用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综观文化产业走在世界前列的发达国家,政府均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化产业尤其是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我国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更需要各级政府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将是农村文化产业能否健康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科技文化支撑以及增强农村经济实力的关键之点。

政府要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供政策保证。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是农村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政府的政策法规体现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导向,创造农村文化产业的优良环境,是政府履行对文化产业公共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手段。政府对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度、导向、规范及管理措施等,最终体现在政策法规之中,政府管理和引导农村文化产业之目的、依据及手段的合理性,最终也要体现在政策法规之中。文化产业是通过市场化进行运作的,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法治经济。政府的政策法规为农村文化产业提供公平规范竞争发展的市场环境。近年来,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市、县两级政府所认识,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和要求,但从政策的引导和规范上,仍相当欠缺,尚有待完善。

三、发展盐城农村文化产业的战略选择

实施资源开发整合战略,形成农村文化产业的综合优势。盐城农村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不同的地区,各有不同的文化资源,但有的年代久远、濒临绝迹,亟待抢救;有的比较单一、分散,难以形成产业,有的需要有意识地开发、培育。因此要充分开发,认真整合,使之成为名实相符的产业。比如说民俗风情、农业生态、传统工艺、绿色生态餐饮等已经成为文化旅游产业中融为一体的系列产品,值得借鉴。江西婺源将朱子文化、茶文化、民俗文化等九种民间艺术进行整合,形成了综合文化的影响力,就是开发整合农村文化资源的成功范例。整合农村文化资源还要善于拉长产业链条,营造产业优势。一是要把分散的文化产品、文化行业组合起来;二是把不同地区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打造品牌,形成一个整体,形成产业开发的优势;三是将文化与农业产业组合起来,形成旅游观光农业+文化休闲农业等等。盐城可以将盐文化同特色农业、沿海湿地以及传统工艺、淮剧杂技等文化因素整合起来,形成不同产品、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文化资源合力优势。盐城有近千万亩的沿海滩涂,是得天独厚自然生态资源,也是生态旅游的宝贵资源。盐城的特色农业已有一定的基础,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关键是要做好从生产型向产业型转变,从产品向商品再向品牌型转变。若能与盐城本土文化有效嫁接,定能使黄土变成黄金。

实施品牌战略,走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之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一定要有品牌意识,着力打造知名品牌,塑造良好形象,从而带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增长。浙江仙居的“花灯”、河北蔚县的“剪纸”、天津的“杨柳青年画”等等,都是

实施以城镇化拉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加快城镇化的进程是我国科学发展,迈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盐城作为两大国家战略一体化的沿海中心城市,城镇化的步伐将不断提速。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将为城镇经济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持和文化智力资本。与之相辅相成,城镇化也将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供更多的机遇和人力资源。城镇化的水平越高,农村文化产业也会随之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因为城镇化时代的到来,预示着人才、经济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成长和精神物质消费需求的提高。所以,应将加速城镇化的进程作为拉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

参考文献:

[1]孟鸿志,王秀哲.论宪法与行政法的统一与互动[j].法学论坛,2007(7):23、25、26.

农业与传统文化范文9

关键词:农村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0)03-0073-04

一、从遗产保护利用中的问题说起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7000多年的农耕历史,中华民族的祖先曾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出独特而令人瞩目的农业文明。由于不同地区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巨大差异,在我国形成了种类繁多、特色各异、经济文化与生态等价值相统一的农村文化遗产。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农村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快速城镇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经济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许多农村文化遗产正在从我们身边消失。如何保护和利用好这些弥足珍贵的农村文化遗产,并向世人展示人类文明的历史见证,使之不被城镇化、现代化的社会大潮所淹没,是当前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始得到有关部门的注意,并在逐步采取一些积极措施。但限于人们对农村文化遗产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认识,理论研究滞后,在文化遗产保护的组织管理工作上还明显存在着“部门分割”、“条块分割”的现象,导致具有整体意义的农村文化遗产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在农村乡土建筑及其聚落遗产的保护上,2002年我国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提出了“历史文化村镇”的概念,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自2003年开始进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评选工作,2008年4月,国务院还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但这些法规文件所保护的对象主要是那些“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农村各地方为了能够成为“名村”、“名镇”,也把保护农村文化遗产的主要工作精力放在历史建筑及其传统村落风貌的保护上。围绕农业生产领域的文化遗产,2002年,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在全世界开展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浙田的“稻鱼共生系统”成为五个试点项目之一,从而引发了国内对相关农业生产领域的文化遗产的关注。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6年10月,国家文化部通过了《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并在广大城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选和保护工作。其中,农村传统民俗、民间工艺、节日等精神文化遗产成为关注重心。由此,围绕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自然形成了“历史文化村镇”、“农业文化遗产”和“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三个重心不同又互有交叉的农村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事实上,农村是与城镇相对应的人类生产生活空间,其所含文化遗产各要素相互关联,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的整体。早在1964年通过的《关于古迹遗址保护与修复的国际》就曾强调:“历史古迹的概念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而且包括能够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应该看到,农业生产文化、乡土建筑文化及其乡村非物质文化等都是农村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能够整体反映农业文明成果的遗产系统。因此,以农村所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为研究背景,以农村文化遗产研究的整体性、系统性为原则,建立科学的农村文化遗产分类系统,并根据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特征实施有效的保护策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农村文化遗产的分类系统及其特征

农村文化遗产是在农村地区赋存的,与农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种类繁多、特色各异、经济文化与生态等价值相统一的文化遗产体系。基于一种理论研究的需要,我们依据农村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核心价值的属性作为评判标准,将农村文化遗产划分为农业文化遗产、乡土建筑遗产和民俗文化遗产。整体性、多样性、地域性、动态性等是农村文化遗产的主要特点。农村文化遗产分类系统如表1所示。

(一)农业文化遗产

农业文化遗产是与农业生产活动直接关联的农村文化遗产类型。2002年,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FAO)给“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的定义是:农村与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尽管该定义的内涵非常丰富,而且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在进行农村文化遗产的实际研究时,将农业遗产的研究范畴加以拓展,但该遗产分类仍无法涵盖农村具有整体意义的所有遗产类型。因此,本文认为,农业文化遗产是与农业生产活动相联系的农村文化遗产类型,是系统性的农村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并考虑到文化遗产赋存实际,农业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农业遗址、农业工程、农业文献、传统耕作技术与农具、农业生物品种、传统农业品牌、特色农业景观等文化遗产项目。

(二)乡土建筑遗产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我国建筑学界率先关注到乡土建筑,并以文化人类学等视角开展田野调查。近年来,乡土建筑的保护问题开始得到了政府及有关方面的重视。2005年8月,中国乡土建筑文化暨苏州太湖古村落保护研讨会发表《苏州宣言》,呼吁保护和抢救中国优秀的乡土建筑文化遗产。同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明确提出:“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切实保护好历史文化环境,把保护优秀的乡土建筑等文化遗产作为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2006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试点进行,乡土建筑被列为一个普查门类。

那么,究竟什么是乡土建筑遗产?1999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在墨西哥通过的《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Charter on BuiltVernacular Heritage)认为:乡土建筑是社区自己建造房屋的一种传统的和自然的方式,是一个社会文化的基本表现,是社会与它所处的地区关系的基本表现,同时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因此,从内涵上讲,农村乡土建筑遗产应该以乡村聚落为存在形式,是人们长期以来与当地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相适应

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地域风格的生活建筑遗存及其场景。农村的乡土建筑遗产主要包括特色民居、乡土宗教祭祀地、乡土道路设施、乡土生活设施、乡土文化娱乐场所、乡土建筑小品、传统村落景观等多种类别。

(三)乡村民俗遗产

本文所指的“乡村民俗遗产”涵义较为宽泛,与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近似。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根据该“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涵盖五个方面的项目:(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公约”还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中的非物质性的涵义,是与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基本需求的物质生产相对而言的。

考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泛性,并与上文的农业文化遗产、乡土建筑遗产相区别,本文特别使用“乡村民俗遗产”的概念,并将乡村民俗遗产界定为与乡村精神生活密切相关的,以“非物质”或“无形性”为主要存在形式的农村文化遗产类型。在具体类别划分上,尽可能地与国家已公布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类型划分相协同。乡村民俗遗产的主要类型有乡村祭祀活动、节气与农谚、乡村体育竞技、民间生活礼俗、乡村生活用具、乡村音乐舞蹈、民间文学、民间传统工艺、传统节日等(见表1)。

三、农村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建议

(一)整体保护

文化遗产植根于特定的人文和自然环境,与当地居民有着天然的历史、文化和情感联系,这种联系已经成为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中,不能只保护文化遗产中的某个类型或某几个类型,而是应该把农村文化遗产系统及其赖以存在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加以保护。例如,在典型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不仅要保护好传统农具、农耕技术和农业生物物种,还要保护好农业遗产赖以生存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生物景观、村落风貌、民居建筑、民间信仰、礼仪习俗等。认识农村文化遗产的系统性,要求我们在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规划时,对每一个文化遗产要素都要做仔细甄别和单独评估,在考虑各个要素与整体文化遗产系统联系的基础上,确定其保护的级别并选用恰当的利用方式。

乡村民俗遗产是农村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遗产中最为灵动的要素。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如果仅仅是保护住了几个老宅子和几处其他老建筑,而原有的文化传统、饮食、服装、手工艺等都遭到了破坏,甚至在一个村落完全消失,其文化遗产的价值会大为缩水,长久的保护也将十分困难。反之,要想保护好乡村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要把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环境保护好,特别是要注意按照整体性要求,保护好文化遗产赖以依托的文化生态。过去几年,重庆市与湖北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上演了一场“川江号子”与“峡江号子”的争夺战。这种“号子之争”现象反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不能正确把握文化空间,将一种文化事象分解为几种文化表现形式分别认定,割裂了完整统一的文化空间形态。类似情况在全国其他地方也普遍存在。包括农村文化遗产在内的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在城乡中往往呈离散状分布,彼此缺少有机联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对它们所具有的整体文化属性认识不足。

(二)动态保护

文化本身是由人来承载的,农村乡土文化本身是活的,它不可能一成不变地被凝固下来。许多农村文化遗产除了具有价值突出、原真性和不可再生性等文化遗产的一般特点外,也是一种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是一种“活着的”遗产类型。农村文化遗产保护与更新的目的是保护其历史价值和在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改变原有的功能结构,使其适应现有的经济结构调整,并促进社会结构的优化,推进乡村的自我更新。同时,农村社区是农村文化遗产的使用者、受益者和传承者,是农村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力量,如何通过建立一种长效机制来有效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并将其传承下去,是动态保护的关键,也是当前农村文化遗产保护中难以解决,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浙田被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选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试点项目以来所产生的显著的社会效益,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02年以来,当地通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推广有机农业,搞田鱼养殖和销售等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传统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传承,自然、经济与社会结构在这里仍旧保持着和谐统一。

(三)原真保护

真实性是自然与文化遗产价值的基础,是进行遗产的科学研究、保护与修复规划及登录与管理的依据。解决原真性问题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敏感话题,一定程度上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世界性难题。原真性源于“Autllenticilv”,意为原本的、真实的、可靠的、非复制的等等。世界遗产委员会制定的《世界遗产公约实施行动指南》(1997)要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至少应具有《世界遗产公约》所说的突出的普遍价值中的一项标准以及真实性标准”,“要满足对其设计、材料、工艺或背景环境以及个性和构成要素等方面的真实性的检验”。

贯彻农村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保护原则要反对两种极端思想或倾向。一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生态”,主张对农村文化遗产进行“封闭”保存,反对任何形式的商业性开发活动的介入,甚至不主张在文化遗产地修筑道路等基础设施和要求尽量减少与外界的交流。其实,“原生态”的“原”字不该是一个时间概念,正像有学者在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问题时所解释的那样,“在我们探讨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性的同时,保护的并非是其原生的外显形态,而是外显形态背后的原生文化属性。”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相互交流,不断传承,共同铸造了人类文化一个又一个的里程碑。从来没有纯而又纯“原生态”文化,也不会有完全意义的文化“现代性”,农村文化遗产的“原真保护”本质上是要为文化遗产营造出一个更适合它们生长的客观条件,不是要将其封存起来。二是对农村文化遗产的建设性破坏和经营性破坏行为。一些地方的新农村建设,只讲拆旧村建新村;一些拥有一定旅游价值的农村文化遗产被盲目地开发利用,出现文化遗产被不正当地商品化,甚至庸俗化现象。一些被宣传为“原生态”的农村民俗节日被随意变换活动时间、地点甚至活动内容,进行变味的商业表演。这些都不是对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而是对文化遗产的亵渎和破坏。上述问题必须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农业与传统文化范文10

[关键词] 优良传统 农业 机械化 结合 探讨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4-0177-01

安徽省实施农机农艺相结合的农业管理模式已经很多年了,在新农村的建设下,安徽省的农业管理已有些成就,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创新,安徽省政府应该更加在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与农业机械化的结合方面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解决现存的问题,完善农机农艺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模式。本文中,笔者结合安徽省的农业生产对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与农业机械化的结合做出思考与建议。

一、农机农艺结合亟需深入探讨

农艺指农业生产工艺过程及其相应的操作技术,是生物学理论与实践;农机指为实现这些工艺过程而设计制造的相应农机具及其管理运用技术,是机械学原理与技术。两者之间既存在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为了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与高效,两者结合是必要的。安徽省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具有良好的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现代生物学的发展研究已取得很大的进步,近年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对新农机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推动着农业技术的发展。所以,回顾安徽省农业化进程,世界农业化生产,农机农艺结合亟需深入探讨,对我国及安徽省的农业机械技术发展是有必要的。

二、农机农艺结合成效显著

我国在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与农业机械化结合方面已有显著地成果:60 年代初黑龙江农机化人员从解决东北因有三角犁铧耕作,铧耳限制耕深,造成耕层浅、犁底层硬,无法深耕的弊端出发,提出加装深耕部件,打破三角生格子的深松土措施和部件。70 年代安与“高寒地区地裂子抗蚀保土启发进行深松土,二者合而为一”发展为“深松耕法”,得到领导重视,组织了农业、农机、农场、气象、林业、六局科技人员大协作进行试验研究。但由于增获经济效益2.46 亿元。为河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在西北的间隔深松加覆盖技术与南方旱地间隔深松抗旱增产都取得了稳定增产的良好效果。促进了我国机械深耕深松技术的推广应用。90年代,粉碎桔杆,机械化播种、施肥,机械化收割都是在农艺的基础上相结合的,在了解农艺光照,土地营养、水分的前提下与农业机械化相结合为农业高产高效奠定开奠定了基础。从60年代到90年代这些农机农艺相结合的硕果已经遍布我国各省。

三、科研助推农业机械化发展

在观念上我们要有改变,不能重视农机而忽视农艺,二者缺一不可,同等重要。农艺需要科技与理论,同时要求应用技术与社会经济相结合。需要知识面广,对象较多较复杂。我国及安徽省在这方面比较薄弱,因此,安徽省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不要注重鉴定的结果,要注重生产力与经济水平的发展。注重人才的培养:从农机化教材改革作起,在农机化专业课程设置上增加农业生物学和介绍宏观环境的生态学课程编撰农业机械化专业自己的农学教材,培养农机农艺结合的“双料”人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扭转重机轻化的现象。鉴于农机化专业现状,农机农艺分割,许多农机专业人员要脱离农业,向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的方向发展也是学科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国外的经验,农机农艺相结合不是合并,在农机化专业中设立基础理论研究机构,调配专业人员,充实加强“化”方面的研究,为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提供理论依据。其次,注重区域的划分,要因地制宜的进行农业生产培养,进行农机农艺相结合。我国各省地区有其固有的地理面貌,在相应的区域内作出相应的机械化发展,可以提高我国各地区的农业产量及效率。此外,加大农业机械化的范围,在农林牧渔等方面也要实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最后,安徽省政府领导人员要知道如何将农机与农艺,精耕细作的传统工艺与农业机械化相结合,在这些年中我国在这一方面处于发展阶段,需要不断的探索,找寻其他各国的经验,做出重要分析。需要农户及领导部门的大力合作,不断探索,追求完美。

本文中探讨了安徽省精耕细作的传统工艺与农业机械化的结合,我国处于发展阶段,已取得一些成就,农机农艺相结合需要我国领导人员的重视,加大宣传力度,指导农户利用这些技术扩大生产,提高效率。本文中,笔者就精耕细作的传统工艺与农业机械化的结合在农机农艺结合亟需深入探讨、农机农艺结合成效显著、科研助推农业机械化发展三方面进行思考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弘. 农艺与农机结合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石[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08(10).

[2] 毕进德. 农机农艺结合 搞好农机推广[J]. 当代农机. 2011(02) .

[3] 王丽敏. 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是中国农机化发展的基石[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08(12) .

[4] 孟养荣,刘文武. 农机农艺融合 力推薄弱环节机械化[J]. 农机科技推广. 2011(04) .

[5] 付家庆,崔永吉.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种植技术辩证关系浅探[J]. 南方农机. 2008(04) .

[6] 周鹏飞. 农业部出台关于加强农机农艺融合 加快推进薄弱环节机械化发展的意见[J].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0(12) .

[7] 刘宪,王国占. 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是“十二五”农机化发展的重大任务[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0(13) .

[8] 农业部关于加强农机农艺融合 加快推进薄弱环节机械化发展的意见[J]. 农村牧区机械化. 2010(06) .

农业与传统文化范文11

关键词:旅游业;现代生态农业;耦合发展机理;发展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05-1347-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05.064

Study on the Coupling Development of Moder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WEI Xi-ling1,GUO Qing-xia2a,WANG Yan2b

(1.Hubei Institute of Commerce and Trade,Wuhan 430079,China;2a.Tourism Development Institute;

2b.School of Tourism Management,Hubei University, Wuhan 430072,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coupling of moder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mechanism and development dilemma,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wo coupling coupling principle and five concret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tourism; moder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he coupling development mechanism; development dilemma; countermeasures

“生态农业”一词,最早于1924年在欧洲兴起,由美国密苏里大学土壤学家从土壤学视角提出[1],20世纪30年代先后在瑞士、英国和日本等国得到发展。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20世纪80年代生态农业开始在中国兴起,从原始的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化、多元化、生态化及规模化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进行转变。伴随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在享受现代化和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越来越向往大自然清新的空气和淳朴的田园气息,对乡村的原始魅力充满期待,渴望远离城市喧嚣,沉浸于传统的铁犁牛耕、男耕女织的世外桃源生活。因此,现代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发展势在必行,研究两者的耦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不仅能满足广大旅游者的乡村旅游需求,丰富旅游业空间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够极大地延伸并拓宽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附加值,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但是现代生态农业的规模化机械式发展可能导致乡村传统魅力的消失,改变旅游者追求的原始乡村意境。所以两者耦合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引起足够重视,通过有针对性的局部保留来传承乡村的地方性文化,实现现代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高效耦合发展。

1 现代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发展机理

耦合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2]。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产业边界日趋模糊,产业融合日益明显,产业耦合成为研究热点。高楠等[3]以耦合模型为基础,对西安市的旅游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最受关注[4-7];另外也有一些学者[8,9]对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发展进行了研究,认为借此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拉动整体产业升级。现代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是以二者的良性互动为基本前提,通过彼此依赖、协调、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进行联合。其耦合机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农业需要综合性的发展优势和农业耦合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1 农业需要综合性的发展优势

传统农业在种植业方面所占比例过重,内部结构欠合理。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转化,改变了以往非生态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现代化、规模化、生态化更加重视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但是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综合性不强,很多农业资源仍处于封闭状态,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而旅游业具有强大的推动力,通过对农业资源的旅游开发,挖掘其特色价值,能够极大地促进第一产业的资源优化,大幅度提升农业产品的附加值。农业产品进行旅游加工之后便注入了观赏休闲价值,产业链得以延伸整合,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增收途径,带动土地及劳动力的合理利用,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乡村更好更快地发展与进步,极大地发挥综合性的发展优势。因此,从现代生态农业的角度而言,与旅游业耦合,是农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1.2 农业耦合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1世纪,随着社会与科技的进步,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闲暇时间增多,再加上城市化人口数量上升,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竞争日趋激烈以及生活压力不断增大,人们的旅游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渴望通过旅游来放松自己,借助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来享受生活。与此同时,工业化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大量物种不断消亡,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城市空气质量越来越差,人们对大自然的依赖情感呼之欲出,渴望亲近自然、融入自然,向往农村的绿色环境与地方特色。现代生态农业的兴起与发展则给旅游业创造了更广阔的平台,在高科技与生态化农业生产过程的基础上融合了多种旅游形式的独有特色,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乡村旅游中秀美的田园风光和淳朴的风土人情,见识到科技旅游中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奇妙的科技景观,还可以享受到生态旅游中独有的原生态景观和特殊的地域风貌。旅游业与现代生态农业的耦合发展,既能满足旅游者对农业的内在需求,又能拓展旅游业的空间和内涵,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4.2 现代农业与局部保留传统特色的旅游相耦合

某种意义上而言,现代化是对原始传统的一种否定与升级。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汲取了历史与科技发展的精髓,但是对原始传统的回顾与学习却是了解农业历史发展脉络至关重要的环节。可以通过一定的区域来保留与原始传统农业相关的生产方式、传统作物或织布机、铁犁、铁锄、铁耙、风车、水车、石磨等农具,汇集多种与此相关的实物、模型、图片以及录像资料等,借助旅游之力来传递农业文明气息,展现农业的原始吸引力。此外,旅游业还可以深层次地挖掘园内水果、花卉和其他植物的历史故事,充分体现农业的历史教育价值。在把握各个年龄、性别的游客市场的基础上,通过神秘感来吸引旅游者的注意力:利用水果、花卉和植物等设计精美的艺术品吸引女性消费群;利用高科技的无土栽培方式、新奇的物种等吸引成年人消费群;利用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农具等的对比展示吸引男性消费群;利用整个园区的生态环保意识、寓教于乐方式吸引青少年市场,尤其是学生群,可以与当地的学校等教育机构达成协议,定期组织一部分学生前往体验学习,丰富其课余生活。

4.3 保护与发掘乡村文化,现代与历史相耦合

乡村文化是农业与旅游业耦合的精髓所在,现代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的过程中应该以保护与发掘乡村文化为核心。通过现代化的设施设备生产出来的高科技农业产品,在旅游者看来并没有多大程度上的乡村特色价值,但会直接影响到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效果。因此,两者耦合时应强调乡村文化的重要性,充分发掘乡村的手工艺特色。这些手工艺大多取材于自然农业资源,以农作物或乡村生活废弃物为原料,体现了民间社会节俭的传统观念,鼓励在节约原则之下的无限创造力。独特的乡村手工艺作品,如草柳编织、炕席、纸笸箩、雕刻、塑作、陶瓷、金属工艺、刺绣纺织等,融合了乡村文化的现代与历史元素,均为乡村传统文化的代表。可以对这些特色鲜明的手工艺产品进行不同程度的纵深开发,将其发展成为实用性较强的餐具、家具、家居装饰或者旅游休闲用品供旅游者购买,既能充分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的消费心理,又能很好地发扬与传承乡村文化。

4.4 现代农业的先进性与传统农业的绿色性相耦合

据医学报告显示,当人们置身于农村清新绿色的环境中时会感觉非常舒适,植物的香味作为空气维他命,对人体机能有一定的理疗功效。现代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发展,可以将现代农业的先进性与传统农业的绿色性相结合,深入挖掘现代生态农业资源的绿色功效,提升农业产品的附加值。以保健疗养功能为主题,满足旅游者休闲之余仍能满足强身健体、美容护肤的需求。乡村曲折的道路、复杂的地形等本身就是天然的养身场所,在此基础上可以再配合设计一些与农事体验项目相结合的活动项目,让游客玩得尽兴,也养得安心。此外,不同的水果、花卉等均具有不同的营养价值,可聘请国内外知名厨师取其可食用部分加以烹饪、设计,营造一种温馨浪漫的氛围,让游客体验到别具一格的“盛宴”;还可以利用果子、树子等榨油,利用水果、花卉和其他植物等制作特色菜肴以及不同口味风格的冰淇淋、果汁饮料、特色小吃等,使游客不仅在“吃”上大开眼界、大饱“嘴”福,同时也有益于身体健康;另外针对女性消费者,可以利用不同类型的水果、其他花卉、植物来设计天然的泡澡浴,实现美容护肤、强身健体、舒缓压力等功效,一举多得。

4.5 静态休闲与动态体验相耦合

如果产品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观赏层面上,那么现代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将收效甚微。相对应的农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应更加强调融入深层次的休闲内涵,将静态的观赏休闲与动态的体验旅游相结合,充分调动旅游者的参与热情,通过设计互动性强的农业活动来使游客真正地融入其中,亲自参与体验现代生态农业的现代化、科技化与生态化,在大自然的田园风光中感受农活的乐趣。可以通过不同特色区域如采摘区、垂钓区、品茶区、DIY区、纪念区、休息区等的设计来体现耦合发展的休闲内涵,静动结合,丰富旅游者的休闲内容与层次。采摘区供游客悠闲采摘,垂钓区供游客钓鱼聊天,品茶区供游客喝茶下棋,另外还有DIY区供游客亲自参与精美小礼品的设计与制作,为游客提供和亲朋好友亲密合作的快乐空间。在不影响游客体验的前提下,安排专业摄影的工作人员捕捉游客开心灿烂的瞬间,之后制作成精美的相片或相册,亲自送达至游客手中,为游客传达一种别样的贴心与温暖,增加游客的好感与忠诚度。纪念区则供游客亲手种植纪念树或认领树木等寻找精神上的寄托,纪念美好时光的存在。为保证外部观赏效果,纪念区植物最好选用颜色较好看、生长速度适中的物种,让游客能感受到植物的渐进生长过程;休息区可以通过修建观光走廊、植物亭等来构建,通过摆放一些躺椅、秋千、石凳等,表现出人性化的特点。所有的装饰物尽量选用植物、花卉等,充分体现出农业的生态与休闲气息。此外还可以不定时地举办一些特色节目来增强游客互动,如水果烹饪比赛、插花艺术比赛、“果王”拍卖会等内容丰富的娱乐活动。

参考文献:

[1] OPPERMAN M. Rural tourism in southern germany[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23(1):86-102.

[2] 鲍洪杰,王生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0,29(8):74-78.

[3] 高 楠,马耀峰,李天顺,等.基于耦合模型的旅游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旅游学刊,2013,28(1):62-68.

[4] 尹贻梅,鲁明勇.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创意产业耦合发展研究――以张家界为例[J].旅游学刊,2009,24(3):42-48.

[5] 王兆峰.民族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研究――以湖南湘西为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2(6):31-37.

[6] 张琰飞,朱海英.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0):54-59.

[7] 朱桂凤.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因素之分析[J].学术交流,2013(4):133-137.

[8] 杨 红,董耀武,尹新哲.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路径: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耦合产业发展模式[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3(1):149-152.

[9] 袁中许.乡村旅游业与大农业耦合的动力效应及发展趋向[J].旅游学刊,2013,28(5):80-88.

[10] 颜景辰,雷海章.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启示[J].世界农业,2005(1):7-10.

[11] 孙敬水.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02(8):31-33.

农业与传统文化范文12

(1.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2.西安财经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摘要】本文在梳理了传统农业特征的基础上指出,现代农业应该是商品化的、合作化经营的农业形态,是依赖于高科技支撑并以现代农民为主导的农业形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际上就是:生产目标由自给自足向以市场为导向的转变;经营方式由分散型向合作型的转变;技术进步方向由非技能偏态向技能偏态的转变;劳动者由经验型向技能型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政府应重点协调好市场化需求与农业供给之间的关系;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化经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促进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培育新型农民。

关键词 传统农业;经济均衡;现代农业;技能偏态型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问题依旧存在,由于历史上所形成的制度与体制障碍,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仍在延续,农村的落后与贫穷、愚昧和偏僻、偏执与保守,使得城乡差距日益加大。加强“三农”工作,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全局,关系着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也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2013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全文公布,对过去十年我国的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结,突出强调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基本经营制度优越性,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现代农业体系。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有必要重新梳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传承关系,明确政府职能,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1 传统农业的特征

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指出,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可以称之为传统农业。传统农业是一个经济概念,从经济分析的角度来看“传统农业应该被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均衡状态”。处于这种均衡状态下的传统农业生产实际上应该是一种在简单再生产基础上进行的生产方式长期没有发生变动的小农经济。根据舒尔茨的定义,我们可以总结出传统农业的几点基本特征:

(1)农业生产投入的生产要素和技术长期内不发生根本性变化。这里所说的根本性变化是一种内延式的增长,指在投入要素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及土地的产出率得到提高。那种依靠更高效的化肥使用,或者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所导致的土地产出增长显然不属于这种根本性的变化,它们依然属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

(2)将投入要素作为收入流的来源,人们获得与持有这种生产要素的动机长期不变。按照舒尔茨的观点,收入流的来源是生产要素,生产要素的价值决定了收入流的价格。昂贵的生产要素价格导致收入流的成本极高,使得传统农业资本收益率低下,人们缺乏增加传统投入要素的动力,即人们对于这种要素的需求偏好长期内不发生变化,因此农业生产投入的生产要素和技术才会在长期内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3)基于上述两个原因,传统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因此传统农业体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它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均衡状态。对于传统农业改造的关键就在于打破原本的均衡,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激励生产者寻找新的生产要素作为廉价的收入流来源或经济增长源泉。

2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现代农业应该是在不断寻找廉价生产要素作为经济增长源泉的过程中,逐步走向商业化、市场化的农业。现代农业通过生产要素的整合,加大投资(对土地投入和对农民开展教育)提高农业资本收益率,从另一个角度说也就是降低了生产要素的价格获得了廉价的经济增长动力。与在简单再生产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传统小农经济不同,现代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资本高投入为基础,以工业化生产手段和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有社会化服务体系为配套,用科学经营理念来管理的农业形态。

2.1 现代农业是商品化的农业形态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不同的是它们的制度基础。传统农业是在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农业生产者的自我需要,只是在产品剩余的情况下才会进行交换,市场化行为是偶然的结果。现代农业则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者的生产过程都以市场为导向,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提供商品。不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取决于市场,就连生产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技术也会遵循市场原则。因此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更容易对市场价格作出反应,在价格指导下对农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

2.2 现代农业是合作化经营的农业形态

由于传统农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我需要,所以分散的,小规模的,封闭的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对于传统农业生产者而言是一种理性的选择。面对市场的现代农业则有本质不同,市场范围的扩大,使得交易的不确定性增强,交易风险提升,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也越来越成为市场交换的障碍。只有依靠合作化经营才能获得足够信息以抵抗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同时合作化经营也成为农业生产者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本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2.3 现代农业是高科技支撑的农业形态

传统农业在生产要素和技术水平不倾向变化的情况下实现了一种均衡,这种均衡建立在传统生产经验的精耕细作基础上,技术的使用也基本局限于化肥的施用及畜力与小型农机具对人力的替代上。低下的资本效率使得对于农业进行投资成为一种非理性的选择,传统农业发展就在这样的技术面前停滞不前。现代农业依靠资本的高投入,使得农业技术发生质的转变。基于转基因、无土栽培、航天育种等高技术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农业科技使得农业发展甚至摆脱了自然条件对于农业生产的限制,大大拓展了农业发展的空间,同时也使得现代农业技术与生物技术、材料技术、转基因技术越来越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2.4 现代农业是新型农民为主导的农业形态

现代农业技术的复杂性与交叉性要求有文化、懂技术、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取代传统农民成为经营主体。伴随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技能偏态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将会逐步取代非技能偏态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产出的增长越来越多依赖于技术的进步而非传统经验的累积。那些具有高文化、掌握了更多技术的高素质人才会逐渐取代老一代的农业生产者成为现代农业的主人,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的生产经营。

3 建设现代农业应实现几个转变

3.1 生产目标由自给自足向以市场为导向转变

传统农业生产主要以满足生产者需要为终极目标,生产体系封闭与市场的联系很少。现代农业生产则将市场化贯穿于产前、产中、产后的全部环节,围绕市场需求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农业生产不再是为了满足农业生产者自身的需求,而是紧盯市场动向,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终极目标,甚至农业生产者自我需求的满足也要依赖于市场。围绕这种价值取向,农业生产者逐渐强化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意识,在竞争中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坚持“以优取胜”。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会促使农业经营者从单一的农业生产环节走出来,涉足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服务等领域,促进农业经营的“一体化”,在更长的产业链上配置资源,提高农业资本收益率。

3.2 经营方式由分散型向合作型转变

传统农业生产的自然属性使得农业生产分散在较大的空间范围而不与其他生产者产生联系成为可能。同时由于技术上的简单化,也使得农业生产者可以仅仅依赖于自身知识的积累便能完成传统生产,生产者之间缺乏合作的激励。现代农业生产则是一种社会化的生产,虽然生产环节本身还依赖于自然条件需要分散在不同的空间,但是自然对于现代农业的影响也就仅限于此,更多的不确定性则是来源于市场。单个生产者在面对巨大的市场风险时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合作,生产者可以分享专业化利益,提高工作的熟练度。通过合作,生产者会获得谈判优势,降低交易费用。通过合作,生产者可以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改善农业生产大环境,同时,这种外部环境的改善会带来外部经济,增加生产者收入。

3.3 技术进步方向由非技能偏态向技能偏态转变

根据技术和使用技术的劳动者技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把技术进步分成两种不同类型——技能偏态型技术进步和非技能偏态型技术进步。如果新技术的使用要求比使用现有技术更高的能力,或技术使用主体必须承担重新学习的成本,那就是技能偏态型技术进步;相反,如果某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没有对使用技术的劳动者的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依靠劳动者的原有技能或禀赋能力即可操作该技术,此时发生的便是非技能偏态型技术进步(郭剑雄、李志俊,2011年)。技术进步依赖于对于物质资本的投入进行,现代农业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资本投入的增加需要以劳动者技能的提高为条件,并同时减少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这种技术进步有利于进一步打破传统农业内部的经济均衡,引入“廉价”(即投入产出比更高)的生产要素,降低农业部门的经济增长的成本。

3.4 劳动者由经验型向技能型转变

随着我国劳动力无限供给特征的消失,劳动力资源逐渐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农业生产也将会同其它部门的生产一样,从追逐劳动力数量投入转变为劳动力质量投入。一方面,技能偏态型技术进步要求劳动者不能再依靠原有技能和禀赋进行生产,适应技术进步的方向,掌握与技术应用相适应的技能从事现代农业经营活动。另一方面,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年轻一代的农业从业者获取生产技能的途径不再依赖于口耳相传,而是更多地来源于教育和学习。他们从老一辈的生产模式中走出来,主动学习新技术,培养新技能,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4 政府在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4.1 协调市场化需求与农业供给之间的关系

政府应在强化市场导向的同时,加强对于农业生产的引导,减少生产的盲目性所带来的效率损失。随着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农业部门的劳动与工业部门的劳动一样成为了社会劳动,构成社会化分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品化生产的盲目性容易导致农产品供给的波动。农产品属于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农产品的供给往往取决于上期价格,而农产品的需求却是和本期价格相关,因此仅仅以市场价格为导向很容易造成农产品供给的周期性波动,打击农业生产者积极性,也导致农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政府可以通过农产品供求的信息,对农产品市场进行专业预测,建立预警机制对农业生产的方向加以引导。

4.2 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化经营

合作化经营是“小生产”与“大市场”进行有效对接的手段。我国幅员辽阔,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差别很大,经济发展也不平衡,因此在实践中,劳动人民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化经营方式,也获得了很多成功的宝贵经验。但总体上而言,我们对于合作化经营的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许多政策法规还不完善,政府的监管还不到位,政府对于农业开展的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今后政府的工作方向应该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要求,引导农户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生产要素,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积极带动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4.3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促进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

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强调“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我们要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突出创新重点、完善创新机制、改善创新条件。首先,继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加大国家各类科技计划向农业领域倾斜支持力度,与农业科研院所及高校联合攻关,提高农业科技成果向农业生产力的转换率,特别是抓好种业科技创新。其次,努力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工作。科技成果在农业的推广离不开各级农技服务,一方面我们利用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站进行宣传,将先进的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尽快地推广应用。另一方面我们利用信息化平台将最新的农业科技动态带到农户身边,使他们尽快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情况,并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使用农业技术,分享农业科技成果,带动农业现代化。最后,大力发展农用工业。积极应用现代工业成果和工程技术措施, 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特别是发展适合家庭生产的小型机械和信息化生产设备。

4.4 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培育新型农民

农业的现代化依赖于人的现代化,现代农业的主导者必然是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农民。随着沿用传统生产方式的老一代农民逐渐退出农业生产领域,年青一代将会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生力军。他们思想更开放,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渴望更强烈,怀揣着热情希望在土地上大有作为。然而目前我们对于农业的职业教育的开展却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实践的需要,这就要求政府一方面继续加大农业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力度,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另一方面,鼓励农业技术专家走进田间地头,对农业生产者进行现场指导,还可以借助信息化平台,实现网上实时指导,使得对于农业生产者的职业培训贯穿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提高农业培训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 梁小民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陶武先.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与着力点[J].中国农村经济,2004(3):4-12.

[3]郭剑雄,李志俊.劳动力选择性转移下的农业产出增长——非技能偏态技术进步与质量过剩劳动力假说及其检验[J].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学报,2011(11):100-109.

[4]李滋睿,屈冬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与政策需求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9):25-29.

[5]曾福生.中国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及其创新的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11(1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