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产品加工贸易

产品加工贸易

时间:2023-06-06 09:30:02

产品加工贸易

产品加工贸易范文1

一、产品内分工与加工贸易

1.产品内分工含义。产品内分工是国际分工的深化,是同一产业或行业内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和生产环节之间的国际分工。其实质是生产布局的区位选择,其既可在跨国公司内部实现,也可以通过市场在不同国家间的非关联企业间完成。对其概念的理解应把握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生产过程的可分性。一个产品的生产应包含不同的工序或区段,各国根据技术水平的差异,专业化生产其中的某个阶段而不是全部阶段。第二,生产空间的分散性。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工序和区段必须跨越国界,分散到不同国家进行生产。

2.产品内分工与加工贸易。加工贸易除了是一种贸易方式外,也表现为产品内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产品内分工是将产品生产过程所包含的不同工序和区段,被拆散分布到不同国家进行,形成以工序、区段环节为对象的分工体系,而加工贸易的显著特征表现为跨越国界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其实质就是各国在产品不同生产环节上开展国际分工,并根据各自的生产环节实现产品价值链的增值的活动。”加工贸易不仅体现产品内分工与生产的基本特点,而且也是在自由贸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贸易方式,所以它代表着现代国际分工的新趋势特征。

产品内分工深化了加工贸易的发展。产品内分工这种国际分工形式仍然是在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更利于发挥各国在特定产品不同工序的比较优势,并能在各生产环节的规模经济充分实现,这样利于生产成本的节约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加工贸易是产品内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也就得到了促进和发展。按照这样的话,如果产品越是能满足产品内分工条件,其加工贸易所受到的影响也就越大。其中最明显的行业是电子行业。因为电子行业具有完备的工序可分性,也具有非常低的单位价值运输成本,非常适合于跨境产品内分工。我们从贸易数据中看到,过去几十年我国贸易增长最快的20种产品,前3名都是电子类产品,其根本原因就是电子产品相对最容易进行产品内分工,也最容易把产品生产不同的工序分散到不同国家去进行。如今随着贸易、金融和投资的自由化和全球化,生产分工的国际化以及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势逐渐增强,加工贸易已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贸易方式,它在充分发挥各国比较优势、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扩大出口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山西加工贸易参与产品内分工的分析

1.数量分析。Hummel,Ishii,Kei-MuYi(2001)提出了测度产品内分工规模的方法,他们运用投入产出法,将一国进口品分为用于国内最终消费与用于出口品生产这两部分,然后按进口品用于出口的价值对出口额的比率来定义“垂直专门化比率”(verticalspecialization(VS)share),用这种方法,Hummel等人对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OECD(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垂直专门化程度做了一番估算。VS用体现在一国出口商品中的进口中间品价值来衡量,公式为:VS=(进口中间投入品价值/产品总价值)×出口产品总价值×2。还有一种测量方法为VSi,考察一国出口的中间品中被他国用作生产出口品的价值,计算方法与上式大体相同。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VS从一国的进口中间品来考虑,VSi从一国的出口中间品来考虑。如果某国用进口中间品生产的产品全部用于出口,则其VS值就等于进口的中间品金额;如果全部用于国内生产或消费,即出口为零VS=0;如果仅仅利用国内资源和生产要素生产出口品,而不进口任何中间投入品则VS=0。由于我国对加工贸易的数据进行了严格统计,我们可以依据加工贸易的数据计算我国的产品内分工规模,即:VS=加工贸易进口额。考虑到一般贸易出口中可能包括少量进口辅料的价值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值要比实际值要低,但误差不会很大。参照此算法山西的计算结果见表1。从表1可看出2002年以来山西参与产品内分工的程度(VS/总出口额)处于上升趋势,从2002年的0.019上升到2007年的0.224,这与世界产品内分工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也与我国逐步成为“世界工厂”的现状相吻合的,近些年来我国在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中已基本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2.结构分析。为深入分析山西加工贸易在产品内分工中的结构,首先要将贸易数据分为初级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三大类。其中,又将中间产品分为零配件和半制成品。这种方法按照商品的主要用途进行分类,容易把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加以区分。本文参照FrancoiseLemonie和DenizuNal-Kesencl(2002)年对中国数据的分析方法,通过计算山西省2008年1-10月和2009年1-10月的相关数据,对加工贸易参与产品内分工的结构进行分析。(如表2所示)从选取的两年数据的比较来看,在进口方面,中间投入品的进口在总进口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大约为2/5,其中又以半制成品的进口为甚,而零配件的进口在中间投入品进口中占的比例较小,但增长速度较快。最终产品在总进口中所占的比例较低。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产品内分工格局下,山西主要是对进口中间投入品进行加工装配。出口方面,和进口的情况呈现相反的趋势。最终产品的出口在总出口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2008年占到近30%,2009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下降,但是中间投入品逆市而上,显示山西出口商品结构变化,说明加工贸易参与产品内分工程度加强。总体来看,山西产品结构仍以初级产品为主,虽然2009年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有所减少,但可以看出山西加工贸易对外贸的拉动作用不强,参与产品内分工的结构不合理,需要转型升级逐步改善结构。

三、山西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产品内分工角度

山西加工贸易主要存在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工贸易规模小。山西省加工贸易底子薄,基础弱,总量小,缺乏龙头企业,产业带动性和规模效应弱。同时,还存在产业集中度低,专业化协作程度差,整体政策支持较弱等制约加工贸易快速发展的问题。二是加工贸易产业和商品结构单一。加工贸易商品以初级产品铁矿砂、氧化铝橡胶等为主,加工贸易项下的贱金属及制品和矿产品一直占全省加工贸易的80%以上,而机电类产品所占比例较低。加工商品简单,且主要集中在资源性、重能源产品的加工上表现为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缺乏深加工、精加工,“一进一出,单一工序”,加工链条短。三是加工贸易企业数量少而且地区发展不平衡。四是加工贸易利用外资规模比较低。五是加工贸易增值率波动幅度大不稳定。就目前山西省加工贸易的形势来看,机遇与挑战并存,形势不容乐观。积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不仅是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迫切需要,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由于国际分工已从产业间、产业内分工深化到了产品内,各国根据技术水平的差异,只需专业化生产同一产品的某个生产阶段而无需全部阶段。因此,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加快加工贸易升级,全省才能抓住国际分工深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在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环节形成组装与制造能力参与产品内分工。因此重点从产品内分工的角度来分析全省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1.加工贸易产品结构的升级。虽然山西近几年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例不断增加,对山西加工贸易出口商品结构改进有促进作用。但是这些机电产品的出口也还是劳动密集型的,属于组装型劳动密集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也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加工贸易的产品结构需要继续优化,着重提高产品不同技术含量的生产加工环节,即仍然继续沿着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路径参与产品内分工,鼓励更多加工企业参与到资本、技术密集型,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环节生产中,尤其要紧紧抓好当前以IT产业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转移的机遇,实现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向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方向转变。

2.加工贸易生产环节的提升。充分利用进口中间产品的技术外溢效应来提高生产整体技术水平,建立在原有静态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加速资本积累,注重提高技术水平和劳动力素质,从而实现动态比较优势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在产品供应链中沿着产品内分工阶梯攀登,即继续从简单组装辅助零部件制造一般和重要零部件制造高级组装和核心零部件制造,这样使加工贸易企业的中间产品逐渐从低层次简单产品过度到同一产业内更复杂、更精细的产品,最终顺利实现加工贸易产品生产环节的提升。

产品加工贸易范文2

关键词: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区域和谐;产品内分工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和贸易体系中的重要一员。随着中国从落后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目标,包括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国际上,世界自由贸易体系尚处于一个艰难时刻,贸易壁垒与贸易摩擦也潜流涌动。对中国而言,以玩具、食品、牙膏、药品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事件也愈演愈烈。这背后是质量、标准、劳动力和各种原材料成本的上升,汇率、环保以及贸易保护等尖锐矛盾的凸现。面对这样的形势,跨国公司FDI主导的全球产品内分工格局下中国利用廉价劳动力的成本优势参与并嵌入的加工贸易模式遭受多重危机,一个直接的证据就是加工贸易的大本营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最近出现了大量的企业倒闭或者外迁。在加工贸易产业面临新一轮梯度转移的背景下,一系列必然出现的问题是:产业梯度转移究竟转向何处?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怎样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和谐?落后区域在承接东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时所面临的问题及采取何种对策?就这个层面而言,着眼于战略眼光来研究产品内分工下的产业梯度转移与区域和谐发展就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文其余部分结构如下:第二部分是相关文献的回顾;第三部分分析了加工贸易模式困境与产业转移;第四部分分析了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中的区域和谐发展问题;第五部分为基于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一个经验研究;最后是简短的小结。

二、文献回顾

有关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1936)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他以日本的棉纺织业为例分析了产业跨国梯度转移的过程,从而奠定了产业国际转移的理论基础。后来小岛清(1973)在“边际产业扩张论”中提出了产业移植的比较优势这一概念,从比较优势变化的视角探讨了国际产业转移规律,揭示了产业跨国转移的根本动因。20世纪60年代,Ver-non(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说”从技术层面解释了产业在国家间的梯度转移问题。这些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和国际直接投资的现象。维尔斯的小规模技术论、拉奥的技术本地化优势、坎特威尔等的技术创新升级理论则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解释了产业转移。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国际分工中出现了一个新现象:产品内(Intra-production)分工代替了传统的产业间(Inter-industry)分工和产业内(Intra-industry)分工。所谓产品内分工,指通过产品制造中生产环节的工序分解,把产品的生产过程分散到拥有不同比较优势的国家进行,从而实现了产品生产进而贸易等资源优化配置的全球分工模式。产品内分工理论的兴起和发展,较好地解释了以跨国公司主导的FDI方式下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Helleiner(1973)首先观测到了在纵向一体化条件下跨国公司主导的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存在着劳动环节转移这一产品内分工的新形态,从而奠定了产品内分工理论的基础。其后,Finger(1975)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的海外组装(Offshoreassembly)这一产品内分工现象。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承接产业转移的产品内分工新模式不断出现,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日益增多。这个时期以来对产品内分工的研究基本沿着以下两个方面展开:其一,分析产品内分工的收益分配,并据此解释产品内分工的主导因素。比如Hederson(1991)的网络垄断性的国际市场结构决定了产品内分工中的贸易利益分配。Gereffi(1994,1999)从产品内分工中的商品链(GlobalCommodityChain,GCC)地位的不平等这一现象出发,解释由于进入壁垒的不同造成的产品内分工的不同收益分配。其二,通过产品内分工解释其对国际贸易、技术创新等的影响。有些学者得出的结论是产品内分工能够促进国际贸易,改善参与国的福利水平,比如Amdt(1997,1998)的研究;而Deardorff(1998)的研究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同时,中国东部沿海区域通过加工贸易等方式融入了国际市场,国内外学者也开始把研究的目光转向了这方面。Rahardja(2007)通过分析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机械产品贸易,发现中国出口的增大并没有形成对东南亚出口的挤压,原因就在于东南亚国家增加了对中国中间产品的出口份额和提高了出口单价。

产业转移在中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转移的基础、模式、效应等方面,其中就包含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和实证研究。陈建军(2002)分析了产业梯度转移和东扩西进战略,并用浙江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施建军等(2007)通过借鉴欧盟东扩和泛珠三角的经验,提出了长三角扩张有利于资源互补、产业分工协调和结构优化升级,从而更有利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观点。刘志彪(2007)对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进行了比较研究。卓越等(2008)通过对中国纺织业的分析,认为跨国采购商主导的分工格局和升级控制,把从事加工贸易的中国纺织服装企业锁定在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环节,从而陷入“悲惨增长”。

梳理有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文献我们可以发现,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来研究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和谐发展问题目前还不多见。本文在已有的产品内分工研究基础上,提出通过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和产业升级及产业梯度转移,扩大内需,实现区域的和谐发展。

三、加工贸易模式的困境与产业梯度转移

在出口方面,1981--1992年间,一般贸易出口额大于加工贸易出口额,1993年加工贸易出口额首次超过一般贸易出口额,期间尽管1994年一般贸易出口额略微大于加工贸易出口额,但此后加工贸易出口额开始逐步超过一般贸易出口额,2005年达到最高的1014亿美元后开始缓慢回落,但仍然远远超过一般贸易出口额。在进口方面,刚开始是一般贸易进口额大于加工贸易进口额,然后在1994--1999年间加工贸易进口额大于一般贸易进口额,此后一般贸易进口额又超过了加工贸易进口额。总体而言,呈现出一般贸易进出口额所占比重下降而加工贸易进出口额比重上升的趋势(详见图1、图2)。

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看,东部地区乃至全国以加工贸易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是高能源消耗、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代工制造模式。这种代工模式的边际回报率已经处于下降区问,外贸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力也在下降,跨国公司主导的FDI代工模式的技术扩散效应也不明显。更严重的是,这种模式不利于本土产业升级和提升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和谐,也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可持续发展。

2资源和环境约束加大

过去的外向型、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消耗扩大。据统计,中国工业部门每年多用能源约2.3亿吨标准煤。中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仅为30%,比世界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无论是按照每千克石油当量产出的GDP,还是单位GDP排放的二氧化碳计算,目前中国比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低15%以上,比欧盟国家则低40%以上。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但没有出现能源消耗弹性系数的下降,而是出现了近几年能源消费的增速高于GDP增速的反常现象。此外,中国的战略资源石油和重要工业原材料对外依赖严重。

3地区发展差距进一步加剧

产品内分工下的东南沿海地区以代工模式参与国际分工的另外一个影响是导致中国地区差距进一步加剧。本来在要素充分流动的情况下,东部地区参与国际分工吸纳中西部的劳动力和原材料,通过国际贸易能够实现要素价格均等化,从而缩减地区差距。但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以产品内分工方式参与的国际代工生产,其增长收益是偏向于资本、出口和政府的。已有的研究表明,代工模式下的收入主要流向了资本的所有者跨国公司、以税收获利的地方政府以及某些资源和能源的垄断部门。从而,产品内分工下的代工模式不但没有实现要素价格均等化而带来的地区差距的缩小,反而进一步加大了地区经济差距。地区发展差距的进一步加大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困境的突破:国内价值链构建中的产业升级与产业梯度转移

东南沿海地区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下的代工模式所遭遇的困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空间遭遇了瓶颈。跨国公司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下产品内分工把东部沿海地区嵌入在国际价值链的最低端,即原始设备制造(OEM)阶段,其设计、品牌、销售以及关键零部件等都处于跨国公司控制之下,跟国际市场的最终需求之间联系薄弱。因而中国尽管能够以成本竞争优势获取加工贸易方式的国际代工生产,但正是由于这种生产选择的成本导向使得中国在国际需求发生变化时无能为力。另一方面就是这种分工格局下国内市场的割裂。这种割裂表现为加工贸易的零部件和中间产品来自国外进口,东部沿海地区是以土地资源吸引了包括中西部在内的劳动力资源与跨国公司通过FDI带来的资金、成熟技术以及设备等结合进行生产,然后出口世界市场。候鸟式的加工贸易方式跟国内市场没有太紧密的关联。不但如此,这种产品内分工下的代工模式还进一步割裂了国内市场:原来的国内装备制造业的市场被其进口设备夺走、优秀人才被挖走、本土品牌被合资收购等方式后退出市场,等等。

面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在国内价值链构建中通过产业升级和产业梯度转移突破加工贸易企业的困境。产业升级和产业梯度转移都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东南沿海的加工贸易产业本身也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而来,在经历这么多年的发展后,也必然面临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现实问题。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只是加快了这一进程。

1加工贸易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按照Humphrey(2002)的观点,可以分成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但对于产品内分工下嵌入全球价值链中的加工贸易产业升级而言,必须寻找新的思路。东南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产业成本优势丧失的同时,已经完成资本和一些技术的积累,因而,已经具备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的可能性。此外,在链条升级方面,加工贸易产业可以从原来的加工制造向生产业、物流、品牌等升级,而把制造加工环节转移出去。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上海市区的一些生产企业,比如上海制造局改造成为上海智造局,从原来的生产制造升级为创意产业园区的智造。

2加工贸易产业转移

对于一部分有能力有条件通过产业升级摆脱过去价值链中低成本价格竞争的加工贸易企业,这当然是一种最优选择;但并非所有的企业都得放弃成本竞争的利器。加工贸易产业本身成本导向属性决定其总是在寻求成本洼地。从这个层面而言,加工贸易的产业转移是继续寻求成本竞争的一种现实选择。同时,产业的升级也需要产业转移为其腾出空间。通过加工贸易产业的转移,把加工生产转移到成本相对低廉的地区,乃至中西部地区去。从而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仍然能够利用成本优势保持出口份额。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都属于寻找新的竞争优势的行为,而那些不能升级或转移的产业将被市场淘汰。

3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和转移的结合——国内价值链的构建

基于成本的考虑,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后会更多地就近采购和就近雇佣;同时,通过企业前后向关联形成的产业集群将通过分工的深化增加中间产品的种类和数量,最终扩大对中间产品的需求。随着雇佣劳动工资收入的增加与采购的增加,国内销售增加。在这一过程中,采购一生产一销售等更多环节都在国内进行,从而国内价值链体系建立。随着整个国内价值链的完善,国内劳动和资本获取的收入进一步增加。

在国内价值链构建的进程中,加工贸易产业的升级必然伴随着产业的转移。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均衡,国内市场呈现一定的梯度分布,这为东南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产业的升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方面可以把东南沿海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从而为产业升级腾出空间。依据产品内分工理论的价值链升级,即为已经转移出去的加工贸易企业提供生产,包括融资、研发、品牌、物流、销售等环节。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又可以为东南沿海的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后的一些新兴产业提供足够大的国内市场需求。这时,加工贸易产业可以根据国内市场的反应更为迅速地调整产品、改进技术,进而完成产业升级。

过去东南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仅仅参与加工制造,处于价值链低端,与国外市场需求隔离,本土企业因为是被动嵌入在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中因而面临升级困境。现在如果东南沿海在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和转移的结合过程中完成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又反过来促进产业的升级,最终形成动态循环,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四、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与产业升级促进区域和谐发展

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与升级能够促进区域和谐发展。这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

1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的和谐发展

由于内部矛盾的积累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东南沿海的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的思路需要调整。而加工贸易的产业梯度转移和产业升级能够提高要素的优化配置进而促进区域的和谐发展。这包括劳动的合理流动和资金的合理流动以及技术的梯度分布过程中的流动。此外,加工贸易产业的梯度转移还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能源和矿产资源。

2产业的梯度转移和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的和谐发展

按照产品内分工理论,东部沿海地区与后发区域应该形成专业化程度高、互补性强、城市间协作性良好、产业特色突出、制造业布局随城市等级梯度发展的格局。产业的梯度分工促进区域的和谐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的梯度转移后,为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二是后发区域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通过完善配套能力,在有选择性地发展低成本和充分就业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实现国内价值链的构建。这两者结合起来,能够形成产业升级和产业梯度转移的有效衔接进而促进区域的和谐发展。

3产业梯度转移有助于实现社会和谐

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从工人靠近工作到工作靠近工人的改变,能够促进家庭的和谐。在产业梯度转移的过程中,相对以前背土离乡的状况,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劳动力可以在距离家庭更近的地方工作,这有助于在工作的同时更好地关注家庭,从而大大提高家庭及社会的和谐。

4一体化的国内市场与一体化的国际市场促进区域和谐发展

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和产业升级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国内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和谐发展,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表明,在一体化的国内市场和一体化的国际市场关系上,大国模式和小国模式有着极大的区别。探索一条区域经济与区际贸易协调的内需主导型的开放经济,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总之,我们的分析表明:加工贸易产业通过梯度转移和产业升级能够促进区域和谐发展,从而实现共享式繁荣。

五、纺织服装业的经验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承接纺织服装业的国际产业转移,借助加工贸易的方式,纺织服装产品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

1纺织服装业的出口情况

1994年,中国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额为342.17亿美元,2007年增长为1711.7亿美元。但2006年以来,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出现了下滑。图3比较直观地说明了这一情况。

2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困境

近年来,受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调整、原材料成本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一些低附加值、资源性工业品的出口难度加大。其中,纺织服装业出口所受的影响更大。据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毛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率将分别下降3.19%、2.27%和6.18%。在这些因素作用下,大多数纺织服装企业明显感受到传统的出口竞争优势受到削弱。第104次广交会上,出现有订单已经或准备转向更具成本优势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现象。当外部需求缩减后,出口进一步下降。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前6个月中国纺织服装出口727.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0.8%。多重因素使得纺织服装业遭遇“寒冬”,其竞争力处于下降通道。

3困境的突破:升级和转移

面对“寒冬”,一些大型纺织服装企业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资金优势,开始进入纺织服装的品牌和设计环节,把纺织服装的生产外包,完成产业价值链上的升级。在价值链升级的同时,纺织服装产品能够通过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质量安全和环保认证及检测,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一些企业则继续挖掘成本优势,如通过进入国内市场或者把产品的生产进一步转移到成本相对低廉的地区。其产业转移可能包含三种途径:第一种途径是省内转移以实现双赢。目前,纺织服装产业的梯度转移尚未出现大面积的跨行政区域趋势,更多的转移仍然在省内进行。典型的例子有苏南企业到苏北投资新厂转移生产,粤南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慢慢向粤北和东西两翼发展,福建、浙江一些产业集群也向周边扩散。省内的低成本地区成为中国纺织服装业梯度转移的第一站。第二种途径是向中西部转移。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结构的巨大变化,内需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将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内地。目前,湖南、河南、江西、安徽等主要产业转移接受地的实际投资同比高速增长。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向中西部转移,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能源优势及劳动力成本优势,在大量节省经营成本的同时充分带动中西部资源的利用,使东部沿海的经济要素与中西部资源要素互相结合,实现东中西部联动,达成双赢局面。此外,纺织服装产业向内地转移可以兼顾出口和内需的双重需求。这种产业梯度转移过程也实现了国内价值链的构建从而成就多赢:既平衡了区域经济发展,又完成了产业梯度转移并保持了成本竞争优势。第三种途径是产业向海外转移。目前除了部分优势企业可考虑这种途径,大部分纺织服装企业要实现这样的转移还不成熟。最后,有一些中小企业由于成本优势的丧失只能放弃出口,退出市场。

产品加工贸易范文3

论文摘要:文章主要研究了我国通过加工贸易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问题,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情况,并对在国际产品内分工条件下我国发展加工贸易的结构升级提出了政策建议。文章首先通过对国际产品内分工理论的分析,探讨了国际产品内分工和加工贸易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加工贸易是实现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然后,分析我国加工贸易在国际产品内分工条件下的发展现状,针对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下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际产品内分工条件下我国发展加工贸易的应对策略,从而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研究目的。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家间的产品内分工迅速发展起来,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主要方式—加工贸易,也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产品内分工有两方面特点:一是某些中间产品不用作最终消费,此类货物交易的目的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为了进一步生产;二是生产一种最终产品需要特定比例的中间产品相互配合。基于此,对产品内分工下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一、产品内分工的含义

产品内分工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国际化过程或展开结构,是指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工序、不同区段、不同零部件在空间上分布到不同国家,每个国家专业化于产品生产价值链的特定环节进行生产的形象。其核心内涵是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工序或区段通过空间分散化展开成跨区或跨国性的生产链条或体系,因而有越来越多国家参与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环节或区段的生产或供应活动。Www.133229.CoM同时,产品内分工方式的组织生产,特定产品生产过程的零部件和中间产品在不同国家之间多次流通,构成过去几十年贸易增长速度显著高于gdp增长的重要原因。

二、产品内分工和加工贸易的关系

1、加工贸易是实现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

加工贸易本质从流程来看,基本上是“进口一加工/装配一出口”模式;从目的上看,进口是为了出口,而且出口制成品;从市场来看,两头在外,委托方负责/控制出口市场,而我国境内企业只参与和承担整个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某个工序/工艺的工作;从生产角度来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国际分工和企业间分工日益深化和细化,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链条越来越长,单个企业只需也只能参与整个生产链条中的某个环节某种产品的生产。图1为丰田公司生产汽车,就有三个层级数万家来自七个东亚国家为其专门生产或加工零配件,丰田公司只需要拥有核心技术,生产核心部件,完成组装工作就可以了。由此可见,加工贸易不仅是一种贸易方式,也是参加国际分工的一种方式。从内涵上看,国际产品内分工与对外加工贸易的定义基本一致。因此,加工贸易是参与产品内分工的主要方式,而在产品内分工中目前来看我国又最主要的是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

2、加工贸易能够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实现结构升级

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可以在不同水平、层次或环节上实现:产品升级,即加工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逐渐从简单纯粹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到复杂产品的劳动密集型工序和零部件;价值链升级,即加工企业所从事的价值链环节和增值活动向高附加值方向转移,逐步掌握产品设计、营销、品牌等战略性环节,并建立起自己的国际生产网络;企业能力升级,即加工企业更多地采用先进生产技术与管理方式,按照国际标准生产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产业升级,即加工企业敢于嵌人跨国公司高薪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通过建立与延伸国内生产网络发挥产业关联与外溢效应,促进整个产业和相关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效果不断改善;区域升级,即加工贸易逐步向内地转移并逐步实现加工贸易区域间合理分工和多元化,使中国经济在更大范围内融人全球生产网络。因此,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本质就是使我国企业从加工纯粹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或低端环节嵌人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并不断向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三、中国加工贸易发展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下结构升级

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主要形式,其在我国目前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工贸易产品逐渐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品向机电产品为主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加工企业仍处在价值链低端的生产阶段,并以进料加工为主;加工贸易企业主体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加工能力不足;加工贸易与其他产业间的关联程度低,外溢效应不明显;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地区分布总体上仍不平衡。

面临加工贸易当前的发展情况,应该积极有效地促进中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以通过发展加工贸易来带动我国贸易和经济的发展。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由来与技术进步,一方面要加强加工贸易产业与当地产业的前后向联系,带动产业整体生产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要积极提供产业配套,加强加工贸易对当地的技术外溢效应。

1、延长国内价值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加工贸易的价值链体现在价值增值的过程。对国家来说.留在国内的增值环节越多,通过加工贸易实现的产品增值就越大,对国民经济就越有利。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呈不断加长趋势,但与发达国家和周边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加工贸易的国内价值链仍显得较短,在产品内分工形式下引起的相关负效应将十分突出。因此,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能否延长我国加工贸易的国内价值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将关系到新形势下我国加工贸易的国际收益。首先,应调整政策提高加工贸易料件的本地采购率。国家应该从根本上扭转加工贸易中间投人品的现行政策,使价格、投资、税收、贷款等政策向上游产业倾斜,并鼓励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企业进行国内采购;其次,应改变离境退税规定,充分发挥出口保税区的仓储功能。

2、积极发挥跨国公司的促进作用,同时要防止市场被垄断、技术进步被压制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产品内分工链条中由劳动密集型环节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环节的升级转换,表现在生产上,呈现出如下演进态势,最终产品的加工、组装一零部件的分包生产一中间产品的生产国外品牌产品的生产一自创品牌的生产。在发展中国家上述阶梯状递进过程中,跨国公司发挥着重要作用。跨国公司的投资不仅为发展中国家带人了产业成长所必需的资金和技术,同时产生了示范效应、溢出效应、关联效应和竞争效应。因而,跨国公司投资引致的加工贸易的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切人全球产品内分工体系,逐步由低附加值的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条演进的一条便捷途径。

当然,在利用跨国公司的投资促进加工贸易结构升级同时,要充分注意其带来的负面影响。目前,在各地政府的支持下,跨国公司利用其优势和公关能力,大量廉价收购我国骨干企业的优质资产,试图控制企业经营权,达到消除竞争对手、垄断市场、压制我国技术进步的目的。如果我国工业领域的核心和关键部分被外资控制,国家将失去对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主导权,被锁定在产品内分工的价值链低端。因此,应建立审核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规则和程序,把企业的并购置于行业发展的战略视角下来考虑。我国的产业升级和乖啦创新只有立足于自主创新、加强实践和积累,才能实现持续发展。

3.培养产业集群,增加产业关联和溢出效应产业集群是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其他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产业集群至少应包括如下几个因素:首先,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和其他机构往往都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其次,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相关机构相互联系,成为整个联系网络的节点;再次,产业集群内部不仅包括企业,而且还包括相关的商会、协会、银行、中介机构等,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产业集群可以让企业从三个方面获益: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空间上的接近可以降低企业交易费用,并容易建立稳定的信任关系;信息的流通促进知识和技术的扩散,激励创新。我国政府应加大政策力度培养产业集群,发挥加工贸易的关联和溢出效应,逐步实现“制造优势一市场优势一技术优势一产业集群优势”的转变。

4、加速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随着国际产业转移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速度的加快,加工贸易梯度转移趋势日益明显,但在我国沿海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尚未形成一种有效的传递和转移机制。在加工贸易发达的沿海地区,由于土地资源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部分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的加工贸易逐步失去了竞争优势,已经开始向中西部或本地区内加工贸易尚不发达区域转移。考虑到目前中西部地区的物业配套、物流效率、人力资源、营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目前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向中西部地区的大规模梯度转移条件还不完全具备。因此,只有显著改善上述地区的投资环境,优化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国际资本转移的条件,增强这些地区吸引外来投资的能力,才能有效促进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产品加工贸易范文4

2011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将于9月6日至8日在驻马店举行。这已是该市连续第14次举办这一盛会。

2011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由农业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河南省农业厅、驻马店市人民政府承办。此次洽谈会是国家发展农业经济的一项大型经贸活动。会议以“开放合作,创新,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为目标,全方位开展农产品加工业投资洽谈、农产品加工贸易和技术合作与交流,培育农产品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市场和流通体系建设,促进驻马店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会议以农业及农产品加工项目、洽谈和签约,农产品展示及交易,农产品加工业科研成果转化项目的、洽谈与签约,现代农业发展论坛,参展产品评奖为主要内容。分别举办开幕式、项目洽谈签约、展示贸易、产品评奖、文艺演出、高层论坛、新闻等一系列活动。

为承办好这次盛会,驻马店市提出举办农洽会是扩大开放,加强合作,实现驻马店平安崛起,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平台,是展现对外开放形象的重要窗口。该市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和要求,精心组织,及时召开了全市筹备工作动员大会,成立了筹备工作委员会和11个专业部,列出工作日程进度表,切实推进各项筹备工作。目前,已落实省外参会企业2700多家,其中全国500强企业24家、农业产业化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77家。落实省外参会客商4300多人。韩国、法国、美国、俄罗斯、德国以及台湾、香港、澳门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39家农产品加工企业拟组织参加今年的全国“农洽会”。目前已有18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报名参加科研成果转化项目活动,最新科研成果200多项;有368家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技术需求和技术难题450多个,准备上会,寻求合作;有156家农产品加工企业报名参加产品评奖活动,力争在会上推出更多的名优产品。同时,驻马店市已筛选参加重点项目签约仪式的项目75个,总投资187亿元。

目前,随着大会开幕式的日益临近,驻马店市正查找漏洞,拾遗补缺,力争把各项工作做精、做细、做实,确保全国“农洽会”圆满成功。

产品加工贸易范文5

关键词: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出口产品结构;政策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9-0001-02

1 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

加工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工业中又以重化工业为主,轻工业被置于次要地位,产业结构失衡。在改革开放时,恰逢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日本和东亚新兴国家因为收入的持续增长,工资成本快速上升,劳动密集型生产部门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我国利用这一有利时机,积极发展加工贸易,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贸易迅速增长,带动了我国轻工业部门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的直接投资所占比重逐步增加,其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一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高端制造业,很多跨国公司利用中国的劳动力优势将中国作为其生产基地,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90年代后,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明显提高,改变了过去初级产业占据统治地位的局面,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加工贸易开始迅速发展。加工贸易产业层次的提升直接带动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200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约90%都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完成的。

2 我国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作用的实证研究

2.1 研究思路

在我国出口产品中,传统产品增长缓慢,纺织品服装出口在对外贸易出口中的比重逐年下降,相比之下,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相当活跃,由于这两类产品的出口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说明我国贸易总量的增长与出口产品结构的改善主要得益于加工贸易的发展。

从图1中看到,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逐年下降,而科技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到2006年,两者的出口总和占总出口的85.74%,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出口产品。而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的主要方式是加工贸易出口,越是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加工贸易出口的比重越高。(见表1)

从表1中看出,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加工贸易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机电产品出口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到2006年分别为87.3%和71.2%,而且这个趋势在不断扩大,而纺织品服装加工贸易出口占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比重逐年下降。可以看出加工贸易对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作用不可忽视。

2.2 模型的建立与数据选取

通过研究上述产品加工贸易出口在各产品出口中的比重与各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TC)的相关性,来验证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

贸易竞争指数(TC)定义为:TCij=(Xij-Mij)/(Xij+Mij)

它表示i国j部门的产品的净出口与该部门进出口总额的比,其中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TCij的取值范围是区间[-1,1]。如果贸易竞争指数大于0,则表示i国j部门是具有比较优势的净出口部门;反之,如果贸易竞争指数小于0,则表示该部门是净进口部门,具有比较劣势。

2.3 检验结果

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加工贸易出口所占比重为解释变量,以贸易竞争力指数为被解释变量,验证加工贸易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推动作用。(见表2)

从上述得出的相关矩阵来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与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之间存在较大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随着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的不断上升,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竞争力不断的增强,可以说目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我国出口商品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加工贸易在其中的推动作用,按此思路我们在二者之间建立回归方程,进一步研究其量化的关系。

选取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X)为解释变量,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Y)为被解释变量,运用SPSS 软件计算,根据分析结果建立一元回归方程如下:

Y =-3.614+0.04 X

(-3.954) (3.806)

R[2]=0.617;F=14.483

方程式的拟合优度为R[2]=0.617,F检验值为14.483,解释变量t检验值为3.806。其检验结果都大于相应得临界值,说明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X)作为解释变量是显著的。其经济意义说明,从1996年到2006年期间,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每上升一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会上升0.04。加工贸易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加工贸易的发展为中国成为全球高新技术产品的制造基地提供了可以利用的便捷途径。

3 政策建议

3.1 加大加工贸易国内采购率,延长国内产业链

充分利用和不断提高当地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快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积极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为配套产业的快速增长提供微观主体。最终带动中国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出口,延伸加工贸易在中国的产业链条。

3.2 引导加工贸易向高技术产业发展

积极利用信息通讯技术改造传统加工贸易产业,提高传统加工贸易产业的技术含量,还要努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发展,设立具有标志性的部级研究开发中心,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扶植性政策。同时积极培养相关的知识型、技术型人才。

3.3 引导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发展

我国中西部地区具有资源和劳动力丰富的相对优势,而且地域辽阔,中国的资源性加工产业也大多数集中在这些地区。引导沿海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而沿海地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从而使得东南沿海和中西部地区优势互补。

3.4 加强监管

加强海关、质检、港务等管理部门的协调,提高监管效率,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行加工贸易管理体制,遏制加工贸易走私犯罪活动,适当简化加工贸易进出口的相关手续,为加工贸易的良性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廖涵.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郭建宏.中国加工贸易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3]黄菁,杨三根.中国加工贸易结构升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6,(1):41-47.

产品加工贸易范文6

2007年7月23日,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2007年第44号公告《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公布了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主要涉及塑料原料及制品、纺织纱线、布匹、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共计1853个十位商品税号,占全部海关商品编码的15%。此次政策调整,旨在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严控“两高一资”(高消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抑制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出口,促进贸易平衡,缓解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有利于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2河南省加工贸易现状分析

河南省从1993年接触加工贸易行业。“十五”期间,河南省加工贸易连续突破了10亿美元、20亿美元大关,2005年进出口累计完成23.6万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30.5%,从2004年开始连续两年保持了全国排名第十、中西部地区首位的好成绩。

全国加工贸易出口一直占据着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经济发达地区占比更高,而河南省不到30%。河南省约有300家企业从事加工贸易业务。比如郑州宇通公司专门成立了相关部门,从事加工贸易业务。淮阳县银丰塑料厂主要以进料加工为主,从2000年开始涉足加工贸易领域,已经饱尝甜头。此外,河南省加工贸易业务高度集中在以郑州为中心的沿黄河经济带上;开展加工贸易的企业数量偏少;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缺乏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南省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从2004年开始,国家连续出台宏观调控政策,这些政策对河南省大多是不利的,钢材、皮张等很多产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而河南省加工贸易产品又是有色金属占大头,仅铝、铅、白银三项产品的进出口额今年以来就减少了6亿美元。

目前河南省加工贸易业虽然充满了机遇,但企业数量少,尤其是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少。而沿海地区拉动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的主要力量是外资企业,河南省的外向型企业则主要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2006,河南省有针对性地出台了《河南关于进一步加快加工贸易发展的意见》,其中透露,到2010年,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40%以上,开展打击走私活动以来,海关加强了对加工贸易进口的监管,同时,通过保证金台账“实转”等方式,试图防范加工贸易走私,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也应该看到,现行的监管手段降低了通关效率,对正常的加工贸易活动,特别是交货期很短的高端产品的加工贸易活动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3加工贸易在促进河南省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的确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加工贸易仍处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低端。

总体而言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很快,但加工环节主要仍集中在最终产品的组装和低端零部件的配套生产,河南省的加工企业也不例外,劳动密集度高,技术含量较低,在核心技术、产品设计、软件支持、关键零部件配套、关键设备和模具以及品牌等环节上,始终处于低端,价值链有待进一步延伸。加工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我方所得实惠较少;大部分原材料和产品市场都在海外,涉及国内产业链条短,对国内经济的前向和后向联系都很弱,对其他产业的带动力不够;还造成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磨擦等。

(2)中西部地区包括河南省难以完全承接东部加工贸易转移。

当前,东部沿海地区受土地、能源、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影响,部分加工贸易产业特别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寻求转移;而中西部地区包括河南省由于受产业配套、运输成本、物流效率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尚未完全具备承接转移的条件,也难形成有效的传递和转移机制,2006年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出口额仅占全国的2.6%。

(3)河南省本土企业参与加工贸易的程度不高。

目前,河南省加工贸易主要由外商投资企业主导,龙头企业的投资带动形成了以外资企业为主体的生产网络和产业集群,内资企业融入比较困难。大多数国有和民营企业不熟悉国际市场运作,不熟悉加工贸易方式,利用加工贸易拓展国际市场的能力不足。

4河南省加工贸易在新形势下的发展策略

(1)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当前摆在河南省加工贸易面前的重大课题。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含义:一是要实现加工贸易产业和产品结构升级,提高加工贸易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关键零部件的加工制造能力;企业应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推动产品结构向中、高端和高附加值转移,通过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化解国家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二是要优化加工贸易区域布局,引导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促进东、中、西部产业布局的合理调整。三是要引导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发展,由单纯加工向设计、研发、品牌、服务等内容延伸。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过程中要着重提高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增强配套能力,着力推动加工贸易向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升级,从资源密集型向资源节约型、从规模扩张型向经济效益型转变,防止河南省简单复制东部加工贸易产业及其发展模式,切实引导和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还应该坚持突出优势特色产业。依托河南省现有产业配套基础,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有效利用加工贸易渠道,逐步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2)抓住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降低的机遇,做大做强河南加工贸易,因为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原材料,而加工贸易企业出口产品则不征收关税、增值税等税目。所以河南省的加工贸易企业应抓住人民币升值的机会趁机扩大出口。

(3)由于河南省企业开展的加工贸易业务一般属于进料加工,可以从国际市场采购物美价廉的原料,加工后的成品可以卖到价格高的国家或地区。而且新政策实施后,在河南开展加工贸易不需要占用流动资金。

(4)河南省加工贸易企业应该主动到沿海寻找和自己产业、产品相适应的对口企业,做好嫁接合作。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主要是接单加工生产,由于加工贸易主体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外方投资者往往是海外接单,然后将订单拿到国内生产,这种做法使得加工贸易企业销售渠道被牢牢控制在外方接单人手中,造成加工贸易企业对外方投资者和中间商的严重依赖。企业首先要创立自己的品牌,加大宣传力度,让消费者对产品有所了解。此类企业也需要在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售后服务和降低生产成本上面下工夫。

(5)企业应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营销策略。对于大型的制造企业,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在进行代工的同时尝试树立自己的品牌,积极开拓自己的营销渠道;对于中小型制造企业,资金和销售人员储备相对不足,营销策略的重点应在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售后服务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同时积累资金和行销人员储备,逐步将企业做大做强;对于贸易企业,营销渠道的竞争意味着服务的竞争,只有提供更好、高附加价值的服务,才能巩固与老客户的长期关系,开拓新客户。

(6)加工贸易的发展有助于增强一般贸易出口产品的竞争力。首先,加工贸易具有很强的技术与管理方面的“溢出效应”,加工贸易的配套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得到很大的提高。竞争力提高后,这些配套企业可能同时也为一般贸易出口企业配套。这样,一般贸易出口企业的产品质量也会相应得到提高。而且,加工贸易配套企业制造能力的发展,还为一些新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有利于扩大一般贸易出口。例如,深圳中兴就是利用“珠三角”地区很强的配套能力,发展了程控机等电信产品,大量出口。其次,随着国内配套企业形成对进口料件的替代,一些原来的加工贸易出口变成了一般贸易出口。

(7)政府应在资金、信息、网络建设方面给予支持。信息匮乏、网络建设落后等也制约着加工贸易企业营销网络的发展。政府应继续加强官方相关网站的建设,为加工贸易企业提供更好的政策信息和市场信息服务,促进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

(8)通过对加工贸易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提高加工程度,延长加工贸易的产业链,增强国内配套能力,释放加工贸易的辐射能力和聚集效应,打造一批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配套协作型企业。

(9)重视社会责任标准,协调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目前,欧美国家正在积极强制推行SA8000标准认证。这个被称为“社会责任认证”的标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许多跨国公司订单的附加条件中,如果企业没有取得认证或者存在违反标准要求的行为,就会被停单、撤单,它们的产品将无法进入欧美市场,这对我国广大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这要求企业在加工贸易备案环节贯彻社会责任标准采取不同措施,也为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加工贸易要调整结构,河南省的有些企业要逐步降低加工贸易的比重,逐步向一般贸易靠扰,另外积极促进劳动密集与技术密集产业紧密结合,同时河南省加工贸易还要与WTO的有关规则接轨。

总之,政府调整政策不是要取消加工贸易,而恰恰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加工贸易。禁止和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及加工水平低的产品加工贸易,完善准入管理,推进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是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缓解当前河南省的能源紧张、环境问题突出和资源相对短缺等矛盾,符合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要求,有助于河南省抓住全球资本重组、产业转移的机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有助于提高河南省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实现河南省外贸进出口平衡发展。

河南省还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要充分发挥河南省的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只要还有一点好处,加工贸易就必须加以利用,利用它并不影响其它方面的发展。加工贸易是充分发挥河南省生产要素加速发展的需要,总的来看,转型升级对河南省加工贸易企业而言,既是压力,也是机遇。河南省必须抓住机遇,向更高技术含量、更大增值环节和自主品牌发展,在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中占据先机。

参考文献

[1]邬关荣.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以服装产业为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产品加工贸易范文7

【关键词】 加工贸易 反倾销 反补贴 贸易摩擦

1979年欧盟对我国糖精、钠盐的反倾销指控,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国际贸易摩擦。1995年到2012年6月30日,世界对华反倾销指控高达884起,占同期世界反倾销指控总数(4125起)的21.4%;对华反补贴调查57起,占同期世界反补贴调查总数的19.6%。面对这种严峻情况,有观点认为,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的过快增长引发了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早就存在的与有关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平衡问题,如与东盟国家存在大额贸易逆差,与欧美国家存在大额贸易顺差;二是愈演愈烈的贸易摩擦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相关产品的出口、产业的发展和就业。因此,为了探讨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与贸易摩擦的关系问题,本文将从我国贸易摩擦的特征着手,实证分析加工贸易出口与贸易摩擦的关系。

一、我国贸易摩擦的特征

1、我国遭受的反倾销份额与对外贸易份额不对称

我国贸易摩擦的显著特征是频繁遭到国外反倾销指控和调查。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数据显示,1995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世界各国对华反倾销调查总数为884起,占同期世界反倾销调查总数4125起的21.4%。世界各国对华反倾销措施总数为643起,占同期世界反倾销措施总数2649起的24.3%。而直到2009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时,我国的对外贸易总量也只占世界贸易总量的9%。2011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占世界货物贸易出口的10.4%,货物贸易进口占世界货物贸易进口的9.46%,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的4.38%,服务贸易进口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的5.98%。由此可见,我国遭受的反倾销份额与对外贸易份额不对称。

2、对华反倾销发起国分布集中

1995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印度是发起对华反倾销调查数最多的国家,高达150起,占印度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总数的22.6%,约占同期世界对华反倾销调查总数的20%。接下来是美国、欧盟、阿根廷、土耳其、澳大利亚、巴西、南非和墨西哥等,分别发起对华反倾销调查109起、109起、88起、60起、35起、35起、35起、32起。对华反倾销调查数占同期世界对华反倾销调查总数的比重超过5%的国家或地区有印度、美国、欧盟、阿根廷、土耳其,由以上国家或地区发起的对华反倾销调查占同期世界对华反倾销调查总数的53.7%。对华反倾销调查占该国反倾销调查总数的比率超过25%的国家有阿根廷、巴西、土耳其、墨西哥、哥伦比亚、秘鲁、委内瑞拉,均为发展中国家。

3、我国遭受反倾销的产业(产品)分布集中

1995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贱金属及制品、化工产品、机械和电器设备产业是遭遇对华反倾销调查最多的行业,分别为222起、175起、110起。纺织,树脂、塑料及制品、橡胶及制品,石料、陶瓷、玻璃及制品,杂项制品也是遭遇反倾销较多的行业。从比重来看,我国植物产品,化工产品,纺织品,鞋、帽、羽毛、花、伞,石料、陶瓷、玻璃及制品,机械和电子设备,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仪器、钟表、录音机等产品遭遇的反倾销调查数占各自同期世界反倾销调查总数的比重都在20%以上。甚至全世界只有我国的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类出口产品遭遇了反倾销调查,调查总数为5起。而2000年,我国化工产品的出口额只占世界化工产品贸易额的2.1%,2008年提高到4.7%。由此可见,我国一些产业(产品)遭受的反倾销比重与对外贸易份额不对称。

4、我国遭受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数量较少、分布集中

与对华反倾销相比,对华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数量较少,但国别分布和产业分布集中。1995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世界各国对我国出口产品一共发起了57起反补贴调查,占同期世界反补贴调查总数的19.6%,其中美国发起32起,加拿大13起,澳大利亚5起,欧盟4起,印度、墨西哥、南非各1起。从产业分布来看,对华反补贴调查主要集中在贱金属及制品行业,一共31起,机械和电子设备7起,纸、纸制品5起,化工产品5起,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3起,纺织品和木、软木、藤及制品各2起,树脂、塑料及制品、橡胶及制品,石料、陶瓷、玻璃及制品各1起。同一时期,世界各国对我国出口产品一共实施37起对华反补贴措施,占同期世界反补贴措施总数的21.8%,其中美国实施24起、加拿大11起、澳大利亚和欧盟各1起。从产业分布来看,对华反补贴措施也主要集中在贱金属及制品产业,一共21起,其中,机械和电子设备4起,化工产品3起,纸、纸制品和纺织品3起,木、软木制品2起,纺织品2起,树脂、塑料及制品,橡胶及制品,石料、陶瓷、玻璃及制品各1起。

自1987年第一起对华保障措施实施以来,截至2008年,国外共启动91起对华保障措施。其中,发展中国家启动62起(土耳其14起、印度11起、菲律宾7起、阿根廷5起、印尼4起),占同期世界对华保障措施的比重为68.1%。这62起涉华保障措施涉及11个行业,其中,涉及轻工产品的案件数最多,为24起,占比38.7%;其次是化工产品,为15起,占比24.2%;第3位的是建筑材料工业,为10起,占比16.1%。涉及上述3个行业的案件所占比重高达79.0%,可见,对华保障措施案件的行业集中度较高。从涉案产品来看,保障措施案件调点在中低附加值的产品上;在涉案的轻工产品中,鞋类产品、玩具以及食品是发展中国家调查的重点;但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涉华保障措施调查已开始涉及部分高附加值产品。

二、加工贸易出口与贸易摩擦关系的实证分析

1、从加工贸易出口的国别分布看

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国别(地区)分布比较集中,体现出新“三角贸易“的特点,从东亚国家(主要为日本、韩国、台湾)进口中间产品,加工后主要出口到欧美等国。2007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前五大伙伴国(地区)依次是美国、香港、欧盟、日本、韩国。2012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的前五大伙伴国(地区)依次是美国、欧盟、香港、日本、韩国。1995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对华反倾销调查前五大发起国依次是印度、美国、欧盟、阿根廷、土耳其。但印度、阿根廷、土耳其在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中所占比率很小。以2007年为例,我国加工贸易向印度出口额为66.99亿美元,仅占向美国出口额的4.6%,占向欧盟出口额的4.9%,但印度却是发起对华反倾销调查数最多的国家。另外,截至2010年年底,发展中国家(土耳其、印度、菲律宾、阿根廷、印尼等)是对华保障措施的主要发起国。

可见,我国加工贸易主要出口国(地区)和对华贸易救济措施发起国(地区)之间严重不一致。如果说是加工贸易出口导致了我国频遭贸易摩擦,那么从现象看,我国以发达国家和东盟为主的加工贸易主要出口地区和对华贸易救济措施发起国(地区)应该多有重叠才是,但实际情况是发展中国家(主要为印度、阿根廷、土耳其、巴西、南非、哥伦比亚、秘鲁、埃及、印尼等)才是对华贸易救济措施的主要发起方。这说明我国频遭贸易摩擦并非由加工贸易出口造成,至少可以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并非是国外启动对华贸易救济措施的主要原因。

2、从对华贸易救济措施涉案行业(产品)来看

1995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对华反倾销调查涉及最多的行业是贱金属及制品、化工、机械和电器行业,对华反补贴调查主要集中在贱金属及制品、纸品行业,对华保障措施主要集中在轻工、化工行业。但是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高技术产品,据Koopman,Wang,Wei(2008)测算,2002年中国加工贸易出口占行业总出口比率最高的行业是电脑、通讯设备、文化和办公用品、电脑附件、造船业,比率都在90%以上,而金属制品的加工贸易出口比率为43.2%,人造化工产品的加工贸易出口比率为58.3%,特殊化工产品的加工贸易出口比率为46.9%,纸和纸制品的加工贸易出口比率为50.7%。

可见,我国加工贸易程度较高的行业(产品)并非是对华贸易救济措施主要涉案行业(产品)。如果说加工贸易出口使我国频遭贸易摩擦,那么遭到贸易救济调查的行业(产品)应该主要集中在加工贸易程度较高的行业(产品),比如电脑及附件、通讯设备、文化和办公用品等,但事实又并非如此。国务院发展中心的一项调查也表明,我国的被反倾销产品绝大部分是由一般贸易出口引起的,针对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的反倾销案例占比不到全部对华反倾销案例的5%。加工贸易出口之所以不易被反倾销,基本原因在于加工贸易出口大多仍利用了外方原有的出口渠道,出口量和价格均由外方控制,不会出现一般贸易存在的乱打价格战的情形。

三、结论

无论是从加工贸易出口的国别分布来观察,还是从对华贸易救济措施涉案行业(产品)来分析加工贸易出口与贸易摩擦的关系,都不能得出我国频遭贸易摩擦是由加工贸易大规模出口造成的这一结论。相关国家(地区)出于自身经济、政治利益考虑与我国频发贸易摩擦,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是可能的潜在诱因之一,但绝不是根本原因,不能以此作为批评发展加工贸易的理由,更何况贸易摩擦的大部分对象是我国的一般贸易出口产品。作为一个正在崛起中的大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在一个非贸易自由化的国际市场上,我国的对外贸易肯定会对原有国际利益格局造成冲击,贸易摩擦避无可避。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也说明,加工贸易是我国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全球分工、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来发展自己的一种有效方式。单纯地将贸易摩擦的原因归咎于加工贸易的发展是不合理的,这不仅不能避免贸易摩擦,还会阻碍自身发展,使自己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更被动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隆国强:对加工贸易的评价[J].经济研究参考,2003(1).

[2] 徐慧竹: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因素及调整对策[J].经济问题,2007(1).

[3] 曹宏成:产品内贸易:原理、效应及对中国的适用性分析[D].复旦大学,2008.

[4] 吴新辉:国际贸易摩擦及我国的对策研究[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9(9).

[5] 肖婧:微笑曲线与中国加工贸易发展问题研究[J].商业时代,2010(3).

产品加工贸易范文8

论文摘要:加工贸易是我国利用外资和参与国际分工的一个重要方式,从1978年开始,江苏省加工贸易发展之路已经走了整整30年。本文从江苏省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结合近几年相继出台的多个加工贸易新政策,分析了政策变化对加工贸易的发展带来的影响,对如何进一步发展江苏加工贸易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加工贸易;发展现状;新政策;对策 加工贸易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2008修订)》中规定,加工贸易,是指经营企业进口全部或者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以下简称料件),经加工或者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加工贸易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我国的加工贸易从大的方面来说有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两种方式,具体来说可以分为来料加工、进料加工、装配业务和协作生产。其中“来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由境外企业提供,经营企业不需要付汇进口,按照境外企业的要求进行加工或者装配,只收取加工费,制成品由境外企业销售的经营活动。进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由经营企业付汇进口,制成品由经营企业外销出口的经营活动。” 自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在我国取得了迅速发展,江苏省加工贸易也从无到有,在全省对外贸易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入世以后,发展更为迅速。 一、江苏省加工贸易发展现状 依靠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人文环境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江苏省加工贸易得到了充分发展。2003年,江苏省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为3 657 748万美元,到了2005年,这一数据则变为了8205 112万美元,加工贸易占进出口的比重也达到了64.5%,成为近5年来的最高值。2007年1-12月,江苏省进出口总额达34 856167万美元,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1 516 665万美元,所占比重高达61.7%,占全国加工贸易总额的21.82%。2008年第一季度,江苏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5 344 000万美元,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59.0%。 江苏省在近30年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不论是在软环境还是硬环境的发展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配套能力的增强使得产业规模效益日渐明显。目前,江苏省已经成为世界电子信息产业最重要的硬件制造基地之一,以笔记本电脑、显示器、数码相机、打印机、复印机、投影仪等为主要内容的加工贸易产业链相继形成,产业之间的关联度逐渐加深。 在江苏省加工贸易的构成中,进料加工所占的比重要高于来料加工,但是近几年以来,来料加工的增长速度很快,增速超过了进料加工。2011年来料加工高速增长,保持增长态势,到2005年达到峰值,同比增长87.3%,来料加工占加工贸易的比重也从2011年的22%上升到2005年的30%。2006年,全年增长25%,2007年第一季度,来料加工占加工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34.91%,同比增长52.3%,比2006年同期高了7个百分点,是近年来的最高比值。而进料加工增长速度变缓,同比仅增长10%,增幅下降了21.9个百分点,这与进料加工进口增长乏力有关。 江苏省加工贸易出口商品结构主要包括机电产品、以光电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生命科学技术及航空航天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服装及衣着附件、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家具及其零件、液晶显示板、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零件、手机零件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江苏省投资环境的日益优化,机电产品尤其是高科技产品在加工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加工贸易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以机电产品为例,2000年江苏省机电产品加工贸易出口仅为87.61亿美元,占全省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73.49%,2005年出口额已上升为926.51亿美元,占比上升到83.15%,而2007年江苏省机电产品加工贸易出口为1141.3亿美元,是2011年的2.4倍,同比增长了23.2%,占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80.6%。 从国别和地区来看,江苏省加工贸易伙伴主要集中在欧盟、日本、美国、中国台湾、韩国、东盟等,其中日本为加工贸易最大对象国。美国、欧盟、中国香港、日本、东盟为江苏省加工贸易出口的五大主要市场,2006年上半年共出口381亿美元,占加工贸易出口的81.2%。中国台湾、韩国、日本、东盟、欧盟、美国则为江苏省加工贸易进口的五 大主要市场。可以说江苏省加工贸易的市场还是比较集中的。 二、江苏省加工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江苏省加工贸易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加工贸易主体多为外资企业;内资企业配套水平偏低,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加工贸易的总体增值率低。笔者认为,问题成因如下: 1、加工贸易的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加工贸易的管理体制包括行政管理的灵活性、各部门管理之间的协调程度等。就目前江苏省实际情况来看,行政管理的灵活性还不高。由于各地区间的加工贸易发展很不平衡,对加工贸易的管理只能追求大范围的统一,无法面面俱到,更没有办法满足个别地区的个性发展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也不够,没有形成一种管理上的合力。目前的加工贸易管理体制在部门上的分工表现分散。加工贸易具体政策的制定涉及经贸委、商务部、海关、税务总局,甚至还有银行和外汇管理局等多个部门,由于各部门之间协调程度不高,各部门所掌握的信息都很分散,政策之间的衔接必然会存在一些漏洞,不能有效地加以整合,远远不能满足现阶段加工贸易快速发展的需求。 2、现行政策范围过窄制约了加工贸易向高增值环节延伸 首先是加工贸易的准入门槛较低,目前的保税待遇对于各种产业都适合,缺乏引导作用。加工贸易商品分类管理和加工贸易企业分类管理制度也有待完善。目前的加工贸易企业分类管理是按照海关监管情况进行分类,还没有引入环保、安全、社会保障等标准。商务部在2007年4月12日的关于加强加工贸易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要完善加工贸易企业准入管理,加强加工贸易企业经营状况及生产能力核查,将环保、能耗、用工、设备水平等指标纳入加工贸易企业经营状况及生产能力核查范围。其次是国家关于加工贸易的政策范围过窄,对处于生产下游的与营销相关的产业需求没有相应的规定,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研发、设计、物流服务、产品营销等都没有被纳入到加工贸易业务范围,制约了加工贸易产业链的延伸,而且这些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中都属于高增值的环节,对于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技术和管理水平都有促进作用,因此现行政策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3、现行出口退税政策不利于鼓励国产料件的使用 我国的加工贸易政策规定,对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实行“保税”监管政策,即用于加工贸易出口的料件在进口时,免征关税与增值税,出口时不退增值税。以加工贸易名义进口的料件,若用于生产内销产品,要补交关税与增值税。对于采用部分国内中间投入品的加工贸易出口,出口退税实行“免、抵、退”的政策。也就是说按照现行的出口退税政策,加工贸易企业如果从国外进口原料,进口的料件可以免交关税和增值税,而其出口产品中所使用的国产料件部分却只能享受部分退税的待遇,对于大多数产品而言,都存在着征退税率之差,这样一来使用国产料件要比使用进口料件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即国产料件的使用比例越高,税收的成本也就越高,企业利用国产料件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不利于进口料件的国内替代,也不利于带动国内原材料产业的发展。同时因为国内原料不得与进口保税料件调换,也不利于国产料件的进口替代。 三、政策变化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江苏省加工贸易的影响 1、政策变化的主要内容 加工贸易涉及海关、工商、税务、银行和外经贸等多个部门,因此加工贸易的政策也就涉及到贸易、财政、税收、外汇、产业等多方面的政策,体系庞大。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为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加工贸易,国家对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一直都在进行中,尤其是近几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使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大降低,有关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比较频繁,国家有关部门连续出台了许多政策,这些政策包括有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加工贸易保证金台账实转、出口退税调整、加工贸易海关监管方式等。具体来说政策变化的主要内容有: (1)加工贸易分类管理政策。从1999年开始,国家对可进行加工贸易的商品实行分类管理,国务院下发的国力、发第35号文件对加工贸易商品做了分类管理,按商品将加工贸易分为允许类、限制类和禁止类3种。2011年至今,商务部联同海关总署和环保总局已经先后了5批禁止类公告(分别是商务部、海关总署、环保总局2005年第105号、2006年第63号和82号公告、2007年第17号公告、2008年第22号公告)。2007年的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中共有1 140个税号商品被列入范围,2007年海关总署第44 号公告了一批新的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主要是在原有的限制类目录上新增加了1 853个商品税号,新增商品类别主要涉及塑料原料及制品、纺织纱线、布匹、家具、金属粗加工产品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且新增商品主要是按限制出口管理的。 (2)加工贸易保税监管措施。2011年我国决定开始建立出口加工区,同年四月了《海关对出口加工区监管的暂行办法》。为进一步规范出口加工区管理,促进加工贸易健康发展,商务部于2005年11月再一次了《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管理暂行办法》(商务部2005年第27号令)。其第六条和第十四条分别规定,出口加工区内禁止开展高耗能、高污染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要求的加工贸易业务,不得开展拆解、翻新业务。2005年8月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加工贸易企业联网监管办法》(海关总署第150号令),提高了管理效率,使得对加工贸易企业的管理更加方便快捷。 (3)调整出口退税率。2005年9月14日财政部、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的《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通知》(财税[2005]139号文)和财税[2007]90号文调整了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尤其是后者不但进一步取消了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还将2 25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税率降低至13%、11%、9%和5%,并将10项商品出口退税政策改为了出口免税政策。 (4)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目录。财税[2006]139号文将一些取消了出口退税的商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并规定对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的商品进口一律征收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2007年国家新的出口退税政策又把降低出口退税率商品全部列入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且要求开展限制类加工贸易的企业根据海关的管理级别就全部保税进口料件应缴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之和缴纳50%或100%的保证金,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但中西部地区 A类和B类加工贸易企业继续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空转管理。2008年4月5日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又对已经的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进行了修订和增补,至此,2008年版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共计1 816个海关商品编码,其中包括新增禁止类商品目录39个和2007年第二批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598个。 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目的在于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和按照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过多消耗资源的产品出口,从而落实科学发展观,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因此,按照国家宏观调控、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商务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将继续完善加工贸易商品分类管理办法,建立产业和产品准入目录的动态调整制度,根据进出口税则目录调整情况以及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定期加工 2、政策变化的影响 (1)出口企业的税收成本增加,产业链受影响。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包括取消、降低和出口免税,涉及到的行业非常广泛,不仅会直接增加出口企业的税收成本,甚至会影响到整个产业链。企业可能需要审视整个供应链,通过重新筹戈性产和交易环节来降低税收成本。有些企业的原材料采购途径、生产和加工模式可能会因此而改变。 (2)企业资金流转受到影响,部分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以2007年的新政策为例,根据2007年第44号公告中关于保证金台账的相关规定,东部地区海关分类为A类和B类的企业都需要按照全部保税进口料件应缴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之和的50%缴纳台账保证金,这必定会在一定时间内占用企业的流动资金,使企业的营运资金受到影响。而且由于东部地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新设立的外贸企业将不予批准进行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这将限制这方面的增量,也 这些政策调整总体上将有利于提升江苏省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但在短期内此次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对江苏省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全省受影响的加工贸易型企业达4000多家,仅2007年8月23日开始实施的新的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涉及到的江苏企业就有3 000家左右。据江苏省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加工贸易政策的变化对江苏省的影响呈明显地区特征。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出口85.5%集中在苏南地区,苏中、苏北分别占10%、4.5%,其中苏州、无锡两市首当其冲。但是2007年公布的第二次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总体上对江苏省的影响则是有限的,但 是对个别行业、企业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受国家这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根据南京海关最新公布的数据统计,2008年第一季度,江苏省加工贸易进出口534.4亿美元,增长11.1%,与2007年同期相比,增速下降了10.7%,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59%,而一般贸易进出口总值虽然只有298.1亿美元,同比增速却为32.8%,超过了加工贸易21.7个百分点。一般贸易比重上升,加工贸易增长趋缓,外贸增长方式出现了新 四、江苏省应对政策变化、发展加工贸易的对策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着力吸引跨国公司将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商务部也召开了全国加工贸易研讨会,对促进加工贸易继续发展、转型升级提出了具体要求。加工贸易是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加速工业化战略的有效途径之一,面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出路之一。结合当前江苏省加工贸易发展的具体情况,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1、提高加工贸易的本土化程度。提高国内配套水平。促进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 针对目前本土企业参与加工贸易程度不高的现象,要提高本土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加强对国内产业的带动。从政府方面来讲,要为本土企业提供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为本土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解决在发展加工贸易中遇到的具体困难,提供融资、国际市场资讯、人才引进、关键零部件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帮助,提高本土企业参与加工贸易的程度,强化加工贸易的溢出效应,更要鼓励和引导更多的本土企业直接从事加工贸易。从本土企业自身方面来说,要“积极为已经开展加工贸易的企业提供配套,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替代部分加工贸易进口的中间投入品,这既可以“借船出海”,又可以在配套过程中充分利用加工贸易的“溢出效应”,提高本土的管理、质量和技术水平。对于直接从事加工贸易的本土企业来说,要学会在全球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采购和销售,这样可以增强本土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鼓励内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为外资企业配套,逐步增强相关产业的配套能力,增加国内零部件和原材料采购比重,提高出口商品的国产化率,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提高加工贸易附加值,增强加工贸易的创汇能力。 要提高国内料件的质量和技术含量,使其早日符合国际同类产品的质量和技术要求,解决我国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产业薄弱的现象;另一方面,要抓住当前跨国公司把区域研发中心逐步转移到我国的机遇,积极参与到其技术研发中,使本土企业学习其先进技术,实现技术本地化,从而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扩大产品领域,提高产品层次,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引导加工贸易型企业将生产转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加工贸易,从而也可以提高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配套产业发展可以带动当地产业成长、实现产业升级换代。 2、加强地区之间的合作。实现加工贸易区域协调发展 目前江苏省加工贸易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苏南五市,从2002年的统计资料看,五市的加工贸易出口占全省加工贸易出口的89.4%,而苏中南通、扬州、泰州加工贸易出口仅占7.1%,苏北五市所占分额更小,仅占3.5%,且苏北地区加工贸易多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规模小、实力弱。随着苏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产业升级和转移的趋势是必然的。而且加工贸易的迅猛发展,资源性矛盾逐渐成为制约加工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之一,如原材料、能源、土地等。要充分认识到不同的产业链中的加工贸易在其他地方的比较优势,在国家政策鼓励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的机遇下,可以把苏南地区一些附加值比较低、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企业逐渐转移到苏中和苏北地区,这样既可以保持加工贸易在江苏省整体上的优势,又可以充分利用苏中、苏北地区的丰富资源和潜在优势,促进这些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苏南地区要与苏中、苏北地区加强合作,给予他们必要的如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帮助。政府也要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这些地区有能力和发展条件的企业为苏南地区的产业配套生产,充分利用和创造条件,使越来越多的地区融入到国际分工体系中,从而促进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全省加工贸易区域协调发展。当然也要意识到由于对东部地区新设企业“设限”,苏南地区现有的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企业向苏北转移的难度也将大大提高。 3、充分利用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优势 出口加工区是海关监管、专门从事出口加工业务的特殊封闭区域,区内企业可以享受快速通关、保税免税等众多优惠。而保税区是“具有进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商品展示等功能,享有‘免证、免税、保税’政策,实行‘境内关外’运作方式,是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运作机制最便捷、政策最优惠的经济区域之一”。江苏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特殊监管区,全省现有昆山、苏州工业园区、连云港、南通、苏州高新区、镇江、无锡、南京、常州、吴中、吴江、扬州、常熟13个出口加工区和张家港1个保税区,这些特殊监管区大多存在着比较大的发展空间。加工贸易企业在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开展加工贸易业务,是按照海关对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管理规定来办理的。按现行加工贸易政策的规定,这些特殊监管区内的从事限制类商品生产加工的加工贸易企业不在海关总署第44号公告调整之列,使得这些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政策优势更加明显,也为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平台。由于区外加工贸易监管难度大、风险高,要逐步引导区外的企业转移到区内开展加工贸易生产经营活动,从而便于集中管理,也有利于出口加工区的发展。此外,还要整合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等物流功能,优化产业链之间的深加工结转,促进加工贸易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4、政策引导,继续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加工贸易转型和升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转型是指从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的转型,而升级则是从附加值较低的加工链走向较高的加工链”。国家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使其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 江苏省政府在2007年7月18日召开的对外贸易政策调整专题座谈会上指出,江苏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主要是:“加工贸易由加工制造为主逐步向采购、加工制造、分销服务、售后服务以及研发、信息资讯等方向转型升级,加工贸易的主体要由外商投资企业为主逐步向内资企业,尤其民营企业为主转变,对加工贸易从严密监管向风险管理、贸易投资便利与规范高效科学的监管方式转型;加工贸易发展模式向具备长期战略规划的理性发展模式转型”。 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还需要政策的引导和支持,政府应该建立与完善有助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产业政策、地区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财政政策、进出口政策、保险政策、外汇政策等相关政策和法规,建立起总体政策体系,在保持总体政策稳定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产品加工贸易范文9

加工贸易在我国存在的长期性

1.加工贸易在我国存在的长期性是由以国际生产分割为主要实现形式的生产国际化决定的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特征与趋势,其主要表现是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生产国际化。生产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高级形态。国际生产分割(internationalfragmentationofproduction)是生产国际化的主要实现形式。国际生产分割是指产品生产的不同阶段在国际间高度分离,国际贸易产品中包含着在一个以上国家实现价值增值过程的比例越来越大,很多国际贸易产品的零部件来自于多个国家。这种全球性的产品生产模式,使原来集中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品生产分散到了不同的国家,每个国家专业化于产品某阶段或零部件的生产,使国际分工由产业间、产业内深化到了产品内部,而这种以产品内部分工为基础的中间品国际贸易被称为产品内贸易。加工贸易的实质就是产品内贸易。

加工贸易的出现与发展,是国际分工深化及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在国际生产分割条件下,传统意义上纯粹的“本国产品”的一般贸易会越来越少,将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对立起来、限制加工贸易发展的理论越来越站不住脚。严格区分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已经没有太多必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历史发展机遇。发展加工贸易就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历史发展机遇的有利形式,同时也是符合国际分工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

2.比较优势差异的存在使得加工贸易在我国的长期存在成为可能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本来是用于解释产业间国际贸易的,但对于当代普遍存在的产品内国际贸易,这一理论仍然有解释力。在产品内分工和中间品贸易成为可能的情况下,产品内分工的模式主要取决于中间投入品价格的高低,而中间投入品价格的高低又取决于一国所拥有的比较优势,体现为以劳动生产率差异和资源禀赋差异为基础的比较优势。产品内分工使得不同的生产工序和零部件的生产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不同工序和零部件的生产存在技术差异和要素投入比例的差异,使比较优势成了决定产品内贸易模式的首要因素。譬如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的工序和零部件生产转移到劳动力价格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而将资本和技术密集的工序和零部件的生产留在国内。这说明,只要存在比较优势的差异,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有存在加工贸易的基础。

我国目前主要的比较优势仍然是劳动力低价格优势,使得我国目前在国际产品内分工链中处在劳动密集的工序和零部件的生产上。今后若干年内,我国的主要比较优势仍将是劳动力优势,现行加工贸易模式将在今后较长时间内继续存在。而且,我国今后若干年内仍将面临沉重的就业压力,需要借助于加工贸易提供充足的工作岗位。当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我国的资源禀赋状况将发生改变,比较优势也可能发生转变,甚至成为一个资本和技术充裕的国家。不管比较优势如何变化,只要存在国家间的比较优势差异,我国与其他国家间的加工贸易都会存在,改变的只是在国际产品内分工链中的位置,即由劳动力密集的工序和零部件的生产环节升级为资本和技术密集的工序和零部件的生产环节,提升加工贸易的档次。

本土化改善我国加工贸易利益的途径

1.目前我国加工贸易的局限性集中表现为贸易利益低下

通过国际贸易获取各种形式的贸易利益是各国从事国际贸易的动机所在,主张自由贸易的各自由贸易理论也声称贸易能够使贸易各方获益,但贸易各方所获利益不对等是不争的事实。

加工贸易的实质是产品内分工及产品内贸易,参与产品内贸易即加工贸易的各国从贸易中所获贸易利益的多少取决于其在产品内分工链中的位置。具体而言,取决于其在所处产品内分工环节中投入的中间品的价格,而中间投入品的价格又主要取决于不同生产环节的市场结构。由于不同生产环节市场结构特征的差异产生于不同生产环节中间投入品的差异,所以,如果中间投入品的知识含量越大、专用性越高,市场结构就越趋于垄断,价格就越高。而在一般性的生产环节,中间投入品往往是非技能劳动,在国家间具有较大的替代性,其市场结构就趋于竞争,价格就越低。在现今世界的产品内分工中,发达国家的企业(跨国公司)往往凭借其强大的资本和技术实力占据着垄断性强的生产环节,如研究与开发、营销和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因而在收入分配中占据极有利地位;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往往只能加入竞争性的一般生产环节,因而在收入分配中处在不利地位。目前我国在通过加工贸易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时候,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主要还处在竞争性的一般生产环节,在贸易利益的分配中所得甚少,只能获得微薄的工缴费,而且这种微薄的贸易利益往往还要以环境污染和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另外,我国目前加工贸易的贸易利益低下还表现为对国内产业的带动作用较小,加工贸易的辐射作用小。

2.改善我国加工贸易利益的关键是本土化

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利益的低下,不管是利益分配少还是对国内产业带动作用小,其根源在于现行“两头在外,中间在内”的加工贸易模式,这种加工贸易模式呈现出所谓的“候鸟经济”、“飞地经济”特征,除了加工装配环节,品牌、技术、零部件、销售,甚至接单,都在海外,与国内产业关联少,而且不稳定。要改善我国加工贸易的贸易利益,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加工贸易模式,使我国加工贸易实现本土化,把加工贸易由所谓的“候鸟经济”转变为“榕树经济”,提升我国在加工贸易利益分配中的地位,让加工贸易在我国扎下根,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提高加工贸易与国内产业的关联度,增强加工贸易的稳定性。

对加工贸易本土化的认识,应该从对加工贸易的准确认识着手。加工贸易,是“加工”和“国际贸易”的统一,涉及到产品加工装配,属于以国际生产分割为实现形式的生产国际化或产品内分工的范畴。同时也涉及到进出口贸易,这属于对外贸易的范畴。传统的观点认为,加工贸易应该是“两头在外,中间在内”,这样的认识并不准确。加工贸易的核心是产品内分工,参与国或地区运用自己的比较优势,或劳动或资本或技术,参与产品生产某环节,加工贸易并不必然表现为“两头在外,中间在内”。具体而言,作为加工贸易,中间一定在内,但两头并不一定都在外。

对我国加工贸易本土化的理解,除了要基于对加工贸易的准确认识,还要结合我国的国情。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仍然是一个有劳动力优势的发展中大国,但同时,我国的资源禀赋状况正在发生变化,资本和技术要素正在不断的充裕,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总体而言,实现我国加工贸易的本土化,一方面是要逐渐由海外接单转变为国内接单,由国内的外贸公司或加工企业直接接单,改善在整个国际生产分工中的利益分配,同时增强加工贸易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是要逐渐实现中间投入品的进口替代,提高中间投入品的国产化率,增强对国内产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国内接单:从源头上实现我国加工贸易的本土化

目前,我国的加工贸易主要体现为“海外接单,国内生产”。由于加工贸易主体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外方投资者往往在海外接单,然后将订单拿到国内生产。这种做法使得加工贸易企业的销售渠道被外方接单人控制,造成加工贸易企业对外方投资者和中间商的严重依赖。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不仅使得大部分利润留在了海外接单人手中,而且一旦这些海外接单人将订单转发给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加工贸易企业,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将遭受巨大损失。自己不能接单,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既降低了我国加工贸易的贸易利益,还削弱了我国加工贸易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为了改变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销售渠道被外方接单人和海外中间商控制的局面,提高企业利润水平,增强企业的稳定性和自主性,必须针对存在的障碍与问题,采取有力措施,促使我国加工贸易由海外接单转变为国内接单,从源头上实现加工贸易的本土化:(1)促进加工贸易领域的工贸结合。贸易企业和加工生产企业各有其优势。受各种因素的限制,不能要求所有加工生产企业都能够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都能够从海外接单,但可以充分利用我国的贸易企业,通过贸易企业接受海外订单,然后再在国内寻找合适的加工生产企业进行生产。政府有关部门可以采取适当的奖励措施和提供适当的协助,鼓励我国的贸易企业在海外市场积极寻找订单。(2)吸引外资企业将营销环节转移到国内。目前我国加工贸易的主体是外资企业,今后一段时期内这一局面也不会完全改变。在这种局面下,要想把海外接单转变为国内接单,现实的办法就是通过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包括优惠的税收政策、健全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等,在将外资企业的生产环节转移到国内的同时,将其营销环节也转移过来,从而将接单由海外转移到国内,实现国内接单。(3)政府有关部门在资金、信息、网络建设、人才培养方面给予重视和支持。譬如提供优惠贷款、提供展销机会、建立相关官方网站、培养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等。

中间投入品进口替代:提高我国加工贸易料件的本土化率

目前我国加工贸易料件的本土化比率低,公认的原因有三点:一是跨国公司从经营一体化和防止技术优势扩散甚至避税的角度考虑,往往更多地从公司内部或母国采购中间品;二是我国国内企业缺乏适当的激励机制和畅通的融资渠道生产中间品,国产中间品规格、质量不稳定,达不到出口品生产要求;三是现行加工贸易政策偏向和鼓励加工贸易中间品进口,而不利于从本地采购。除了这三个原因以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个原因是我国加工贸易的主体主要是外资企业,另一个原因是我国现行原产地规则和原产地标准的缺陷。外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往往从一体化和防止技术扩散的角度,或出于转移利润的需要,趋向于从公司内部或母国采购中间品,而现行原产地规则和原产地标准的缺陷则未能起到促进提高中间品本土化率的作用,甚至“纵容”了中间品的进口,“阻碍”了中间品的进口替代。

促进中间投入品进口替代,提高我国加工贸易料件的本土化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鼓励本土企业参与加工贸易的同时,规范在我国从事加工贸易的外资企业的转移定价行为。

如果能够通过实施优惠政策等鼓励措施,引导本土企业参与加工贸易,就能改变外资企业主导我国加工贸易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外资企业一体化经营战略等原因导致的中间品本土化比率低的问题。另外,针对跨国公司转移利润以规避税收的行为,政府有关部门应采取合理措施,加强国际税收合作,规范其转移定价行为,以维护国家合法利益。同时,这一举措还可起到遏制中间品进口动机的作用,有利于外资企业加工贸易料件的本土化采购率的提高。

(2)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加强对我国中间品产业和企业的改造,提升我国中间品产业的科技水平与竞争力,提高国产中间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

提高我国加工贸易中间品本土化率的一个根本性措施,就是使我国国产中间品与进口中间品可以替代,甚至在质量和技术性能上超过进口中间品。为达此目的,需要从产业和企业两个层面上下工夫。从产业的角度来看,政府需要高度重视中间投入品产业的发展,重视装备工业的发展,制定更有效的政策,引导外资进入上游产业,引入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同时,改变长期以来国家的价格、投资、税收和信贷等政策几乎都是向下游产业倾斜的做法,加强对国内中间品行业的扶持和改造,提升我国中间品产业的科技水平与竞争力。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中间品生产企业需要树立国际化生产意识,加强自身改造,甚至进行企业再造,增加R&D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强化管理,力争使产品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同类产品的标准。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和机构有必要对国产中间品生产企业以税收、用地、信贷等方面的优惠,在加强国内中间品生产企业与加工贸易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譬如建立加工贸易需求信息库,为本国中间品生产企业的宣传推广进行协助等。

(3)调整加工贸易政策,给予国产中间品生产企业减、免税等优惠政策。

加工贸易政策,主要是指税收政策。目前我国对经营加工贸易的企业从境外进口的料件实行免征进口税等优惠政策,而对加工贸易企业从本地采购的料件,虽对加工贸易企业视为进口,对料件供应企业视为出口,但采取先征后退且部分退税政策,这显然会鼓励加工贸易企业从境外进口料件。为改变这一局面,有必要调整现行的加工贸易政策,不仅将国内企业销往加工贸易企业的国产料件视为出口,而且可以享受出口退税待遇,将加工贸易企业从境内中间品生产企业采购料件视为进口,享受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待遇。在国内外价格相近,而且国产料件与进口料件的质量和技术性能相当的情况下,加工贸易企业也会考虑到运输成本等因素而优先采购国产料件。

(4)完善原产地规则和原产地标准,促进加工贸易中间品本土化率的提高。

产品加工贸易范文10

1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

1.1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呈现的特征

1.1.1加工贸易的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一定的优化

我国的加工贸易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这主要是由我国当时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以及相对较少的资本的禀赋现状决定的,我国具有劳动密集型商品上的成本和价格的比较优势。20世纪90年代以后,机电产品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增加,已经取代纺织品,居于商品贸易额的第一位。近年来,机电加工贸易产品出口进一步增长,一些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比重也进一步加大,而传统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加工贸易出口在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则持续下降。

1.1.2加工贸易国内的配套值不断增加

配套产品的发展对发展中国家的加工贸易具有重大的意义,如果国内相应的配套产业不能得到发展,我国的加工贸易业只能停滞在劳动密集型阶段。贸易发展初期,由于从业人员素质低下,产业的技术低下,造成了我国国内的配套能力不高。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配套产品的制造技术得到提高,到目前为止,来料加工的国内配套值逐步上升,增加了30多倍,并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总量在不断增加,二是来料加工的国内配套增长快于来料加工。但总体来说,我国的加工贸易配套值与发达的欧美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1.1.3加工贸易附加值连年提高

一个国家加工贸易的附加值是衡量其在国际分工中地位和给该国带来多少经济利益的重要指标。加工贸易增值水平一般使用加工贸易增值率来表示,可以用加工贸易的出口净额与加工贸易进口额的比值表示。我国的来料加工贸易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的特征就决定了贸易的增值率不高。从目前来看,我国目前的加工贸易增值率有所提高,但是从横向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加工贸易增值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1.2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加工贸易成贸易摩擦的导火线

近年来,我国成了世界反倾销与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巨大贸易顺差造成双边贸易不平衡,但是,2010年,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产生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9709亿美元,占同期全国加工贸易总额的83.9%,相比之下,国有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992.8亿美元,仅占8.6%,企业贸易额为667.9亿美元,约占总额的5.8%。可见,大部分的顺差被外商企业获取了,我国仅从事较为低端的加工环节,仅取得了数量很少的加工费,相反一些其他国家利用我国的高额贸易顺差,挑起贸易摩擦。

1.2.2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地区分布不平衡,关联度不高

我国的加工贸易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基本分布在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然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较差,交通不便利,通讯设施落后,因此而导致运输成本过高,造成了我国总体加工贸易发展不平衡格局。加工贸易产业与该企业下游产业之间以各种投入和产出为联系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称作产业的关联度。较高的关联度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向国内企业采购中间投入品,可以带动当地投入品生产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上的改进;第二,产业不直接输出而是转交给国内的其他相关企业进行深度加工导致国内企业的管理技术改进。加工贸易产业国内的原材料采购与零部件采购在采购总量中的比例较低,由于加工贸易的国内配置作用很低,关联产业的技术带动作用不大,技术外溢效果也受到抑制。

1.2.3加工贸易技术水平低,附加值不高

近年来,我国的加工贸易总额有了很大的提高,产业结构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以机电产业为主的加工贸易业务主要以外企为主体,通常关键零部件生产等技术、技术密集型的环节不在我国生产,只把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环节转到我国,致使我国获取的附加值低,整体技术不高,这已经成了我国加工贸易转型的发展瓶颈。

2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因与机遇

2.1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因

2.1.1价格的贸易条件亟待改善

国际贸易条件被定义为一国出口与进口的交换比价,是衡量一定时期内出口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一方面加工贸易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我国贸易的整体竞争优势仍然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然而传统的加工贸易品已经逐渐进入成熟期,供给大于需求,另一方面,从进口来看,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主要为外资企业,其不会为我国的产业升级打算,仅仅从自身利益考虑,主要采取进料加工为主的贸易方式,通过高价进口中间产品,原材料和一些必要的机器设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进口价格。所以,总体来看,加工贸易的出口价格进一步下降,进口价格有所提高,长期发展下去,将使价格贸易条件恶化,导致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与消费能力进一步下降。

2.1.2劳动力比较优势减弱助推加工贸易转型升价

长江三角、珠江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集中了我国大部分的加工企业,长期以来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从事加工贸易方式一直是我国加工贸易产品国际竞争的源泉,虽然支撑了地方经济的短期繁荣,但是却严重扭曲了我国的加工贸易方式。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如果要保持我国加工贸易大国的地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必须早日实施并完成。

2.1.3传统的加工贸易方式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我国以粗加工、低增值的加工方式,处于价值链的底端,获利空间有限,虽有巨大的贸易顺差,但是利润很小。在加工贸易中,我国仅能获得占出口总额的7%到9%的加工费,其余部分被外商获得。更有甚者,在进料加工中的材料采购与产品销售均由外商控制,利用转移价格和利润的方式,如引进低端而价格较高的设备,以次充好,使我方受损,还有可能产生贸易摩擦,造成过高的外贸依存度,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安全。可见,传统的加工贸易方式不利于企业的长久生存、发展,更不利于贸易结构的优化。

2.2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机遇

2.2.1良好的国际机遇

经济全球化下,国际分工体系主要以产品内部的工序细分为特征,跨国公司作为国际分工的主体,正在积极调整国际经营战略,从全球范围配置资源,开始把国内的研发中心、技术和资金输入我国,以在更大的范围和空间获得外部性规模效应。到目前为止,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的跨国公司已达到800家左右,使产业的生产以及综合物流运作与我国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相结合,以进一步加大利润。这种技术转移有利于我国加工贸易融入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促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另外,全球的高新技术蓬勃发展也为我国贸易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跨国公司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开始实行高新技术产品的全球化营销策略,可能把某些高新技术和大量中间技术转移到我国,成为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又一动力。

2.2.2国内的优惠政策与战略调整

我国商务部、环保总局明确公告取消部分出口退税的商品,并将一些加工层次低、污染高、资源能源消耗较大的商品列入贸易禁止类目录,这些政策的实施为我国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有利于向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而能源消耗低的结构发展。我国东部出现“民工荒”的现象,为我国敲响了产业转型的警钟,但是同时,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贸易加工产业发展相对较为缓慢,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政府颁发的一系列增加资金投入、改善环境的政策,为东部贸易产业转移提供了条件,创造了有利于生存发展的环境,有利于东西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加工贸易产业的转型升级。

3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途径选择

3.1把握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随着我国国民教育的普及,员工素质的提高,跨国公司可能把更好水平、更大附加值的产品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境内,从而有利于我国加工贸易转型的升级,所以,应该抓住国际和国内的机遇,沿着产业价值链的方向,从下游的采购环节、中游的生产加工环节,再到下游的物流配送环节向高附加值的阶段转型。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应通过改进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制造业,使出口商品结构得到改善,促进劳动密集型贸易方式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型升级。所以,应该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利用国内外资源与市场发展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沿着从“一般供应商”到“主要供应”,再到“合同制造商”,最后成为“品牌领导者”,从而实现产业链的变革,使国内加工贸易企业成为贸易的主导。

3.2推进加工贸易国内采购,延伸国内价值链

如果能够及时培育和发展我国的中间产品国际竞争力,我国的加工贸易将脱离劳动密集型阶段,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阶段迈进。转型升级实现后,即使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也不会影响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所以,我国当前应该鼓励发展中间投入品市场,贸易企业使用国产料件,这样就可以提高国内采购率,从而改变目前的不利模式,推动加工贸易产业与相关配套企业的良性互动,使国内的产业价值链得到有效延长。

产品加工贸易范文11

1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

1.1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呈现的特征

1.1.1加工贸易的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一定的优化

我国的加工贸易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这主要是由我国当时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以及相对较少的资本的禀赋现状决定的,我国具有劳动密集型商品上的成本和价格的比较优势。20世纪90年代以后,机电产品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增加,已经取代纺织品,居于商品贸易额的第一位。近年来,机电加工贸易产品出口进一步增长,一些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比重也进一步加大,而传统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加工贸易出口在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则持续下降。

1.1.2加工贸易国内的配套值不断增加

配套产品的发展对发展中国家的加工贸易具有重大的意义,如果国内相应的配套产业不能得到发展,我国的加工贸易业只能停滞在劳动密集型阶段。贸易发展初期,由于从业人员素质低下,产业的技术低下,造成了我国国内的配套能力不高。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配套产品的制造技术得到提高,到目前为止,来料加工的国内配套值逐步上升,增加了30多倍,并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总量在不断增加,二是来料加工的国内配套增长快于来料加工。但总体来说,我国的加工贸易配套值与发达的欧美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1.1.3加工贸易附加值连年提高

一个国家加工贸易的附加值是衡量其在国际分工中地位和给该国带来多少经济利益的重要指标。加工贸易增值水平一般使用加工贸易增值率来表示,可以用加工贸易的出口净额与加工贸易进口额的比值表示。我国的来料加工贸易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的特征就决定了贸易的增值率不高。从目前来看,我国目前的加工贸易增值率有所提高,但是从横向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加工贸易增值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1.2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加工贸易成贸易摩擦的导火线

近年来,我国成了世界反倾销与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巨大贸易顺差造成双边贸易不平衡,但是,2010年,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产生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9709亿美元,占同期全国加工贸易总额的83.9%,相比之下,国有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992.8亿美元,仅占8.6%,企业贸易额为667.9亿美元,约占总额的5.8%。可见,大部分的顺差被外商企业获取了,我国仅从事较为低端的加工环节,仅取得了数量很少的加工费,相反一些其他国家利用我国的高额贸易顺差,挑起贸易摩擦。

1.2.2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地区分布不平衡,关联度不高

我国的加工贸易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基本分布在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然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较差,交通不便利,通讯设施落后,因此而导致运输成本过高,造成了我国总体加工贸易发展不平衡格局。加工贸易产业与该企业下游产业之间以各种投入和产出为联系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称作产业的关联度。较高的关联度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向国内企业采购中间投入品,可以带动当地投入品生产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上的改进;第二,产业不直接输出而是转交给国内的其他相关企业进行深度加工导致国内企业的管理技术改进。加工贸易产业国内的原材料采购与零部件采购在采购总量中的比例较低,由于加工贸易的国内配置作用很低,关联产业的技术带动作用不大,技术外溢效果也受到抑制。

1.2.3加工贸易技术水平低,附加值不高

近年来,我国的加工贸易总额有了很大的提高,产业结构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以机电产业为主的加工贸易业务主要以外企为主体,通常关键零部件生产等技术、技术密集型的环节不在我国生产,只把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环节转到我国,致使我国获取的附加值低,整体技术不高,这已经成了我国加工贸易转型的发展瓶颈。

2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因与机遇

2.1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因

2.1.1价格的贸易条件亟待改善

国际贸易条件被定义为一国出口与进口的交换比价,是衡量一定时期内出口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一方面加工贸易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我国贸易的整体竞争优势仍然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然而传统的加工贸易品已经逐渐进入成熟期,供给大于需求,另一方面,从进口来看,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主要为外资企业,其不会为我国的产业升级打算,仅仅从自身利益考虑,主要采取进料加工为主的贸易方式,通过高价进口中间产品,原材料和一些必要的机器设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进口价格。所以,总体来看,加工贸易的出口价格进一步下降,进口价格有所提高,长期发展下去,将使价格贸易条件恶化,导致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与消费能力进一步下降。

2.1.2劳动力比较优势减弱助推加工贸易转型升价

长江三角、珠江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集中了我国大部分的加工企业,长期以来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从事加工贸易方式一直是我国加工贸易产品国际竞争的源泉,虽然支撑了地方经济的短期繁荣,但是却严重扭曲了我国的加工贸易方式。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如果要保持我国加工贸易大国的地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必须早日实施并完成。

2.1.3传统的加工贸易方式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我国以粗加工、低增值的加工方式,处于价值链的底端,获利空间有限,虽有巨大的贸易顺差,但是利润很小。在加工贸易中,我国仅能获得占出口总额的7%到9%的加工费,其余部分被外商获得。更有甚者,在进料加工中的材料采购与产品销售均由外商控制,利用转移价格和利润的方式,如引进低端而价格较高的设备,以次充好,使我方受损,还有可能产生贸易摩擦,造成过高的外贸依存度,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安全。可见,传统的加工贸易方式不利于企业的长久生存、发展,更不利于贸易结构的优化。

2.2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机遇

2.2.1良好的国际机遇

经济全球化下,国际分工体系主要以产品内部的工序细分为特征,跨国公司作为国际分工的主体,正在积极调整国际经营战略,从全球范围配置资源,开始把国内的研发中心、技术和资金输入我国,以在更大的范围和空间获得外部性规模效应。到目前为止,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的跨国公司已达到800家左右,使产业的生产以及综合物流运作与我国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相结合,以进一步加大利润。这种技术转移有利于我国加工贸易融入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促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另外,全球的高新技术蓬勃发展也为我国贸易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跨国公司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开始实行高新技术产品的全球化营销策略,可能把某些高新技术和大量中间技术转移到我国,成为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又一动力。

2.2.2国内的优惠政策与战略调整

我国商务部、环保总局明确公告取消部分出口退税的商品,并将一些加工层次低、污染高、资源能源消耗较大的商品列入贸易禁止类目录,这些政策的实施为我国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有利于向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而能源消耗低的结构发展。我国东部出现“民工荒”的现象,为我国敲响了产业转型的警钟,但是同时,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贸易加工产业发展相对较为缓慢,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政府颁发的一系列增加资金投入、改善环境的政策,为东部贸易产业转移提供了条件,创造了有利于生存发展的环境,有利于东西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加工贸易产业的转型升级。

3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途径选择

3.1把握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随着我国国民教育的普及,员工素质的提高,跨国公司可能把更好水平、更大附加值的产品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境内,从而有利于我国加工贸易转型的升级,所以,应该抓住国际和国内的机遇,沿着产业价值链的方向,从下游的采购环节、中游的生产加工环节,再到下游的物流配送环节向高附加值的阶段转型。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应通过改进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制造业,使出口商品结构得到改善,促进劳动密集型贸易方式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型升级。所以,应该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利用国内外资源与市场发展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沿着从“一般供应商”到“主要供应”,再到“合同制造商”,最后成为“品牌领导者”,从而实现产业链的变革,使国内加工贸易企业成为贸易的主导。

3.2推进加工贸易国内采购,延伸国内价值链

如果能够及时培育和发展我国的中间产品国际竞争力,我国的加工贸易将脱离劳动密集型阶段,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阶段迈进。转型升级实现后,即使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也不会影响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所以,我国当前应该鼓励发展中间投入品市场,贸易企业使用国产料件,这样就可以提高国内采购率,从而改变目前的不利模式,推动加工贸易产业与相关配套企业的良性互动,使国内的产业价值链得到有效延长。

产品加工贸易范文12

关键词:直接投资;产品内贸易;发展

一、产品内贸易理论的发展

产品内分工理论成熟于20世纪90年代末,而其理论基础是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琼斯和科尔斯克维斯基(Jones& Kierzkowiski,1990)的研究是这条思路的铺垫,他们把生产过程分离开来并散布到不同空间区位的分工形态称之为“零散化生产”(Fragmented Production),并得出结论,服务活动对于展开产品内分工十分重要,而比较优势和规模报酬递增则是推进生产过程分散化的主要因素。其后,昂特(Arndt,1997)利用国际贸易常规分析技术,对全球外包(Outsourcing)和转包等产品内分工的现象进行了研究。

二、我国产品内贸易发展现状

加工贸易是中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主要方式。中国加工贸易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20多年间,加工贸易出口额从1985年的33亿美元发展到2006年的5104亿美元,从占中国出口总额的不足15%跃升到50%以上。这是由于以下几个因素: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在中国进行生产和经营布局;中国积极加快改革开放,致力于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在逐步降低;加工贸易的投入品进口多采取保税措施,或出口时退还所征进口税。

1.加工贸易增值率与贸易余额

在加工贸易额迅速增长的同时,加工贸易对贸易顺差的贡献以及增值率也不断上升。2006年,加工贸易顺差为1888.83亿美元,而同期一般贸易顺差为831.26亿美元。由此可见,加工贸易在贸易顺差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工贸易对贸易顺差的贡献与加工贸易增值比率的逐步上升有着必然联系。

2.加工贸易的经济效应

中国参与产品内贸易的特点可归结为以下几点:外资企业作为主要主体;商品结构逐渐升级;增值比例逐步提高;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参与产品内贸易对中国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不足之处。

(1)加工贸易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加工贸易在中国不断发展壮大,己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涉及中国绝大部分产业。

(2)加工贸易拉动出口规模持续扩大。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1998年,一般贸易出口比1997年下降了5%,而同期加工贸易出口增长了5%,从而使1998年的出口总值不但未降反而增长了0.6%。

(3)加工贸易拉动出口商品结构向高级化发展。2001年至2003年,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占89%以上,而一般贸易只占8%以下。可见,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主要靠加工贸易的拉动。

三、国际直接投资背景下我国产品内贸易的发展

对产品内贸易的考察,可以通过两个角度,一是宏观上体现产品内贸易的加工贸易,另外是从微观上反映产品内贸易的中间产品贸易。国际直接投资与我国产品内贸易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跨国公司通过产品内贸易实现生产垂直一体化布局

在跨国公司垂直一体化的生产过程中国家与国家、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内在联系日益紧密,一种商品的生产过程延伸为多个连续的生产阶段,每个国家只在某个连续的特殊阶段进行专业化生产,其结果改变产品最终生产者在市场中进行垂直控制的传统生产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公司围绕产品标准在全球有效配置资源,按照标准在全球范围从事生产,形成标准控制下跨国生产零部件、模块生产与最终组合的新的生产方式。

2.跨国公司通过产品内贸易获取竞争优势

产品内贸易的载体―中间产品对出口国来说是一种产品出口,对进口国来说则是一种生产要素或生产要素的集合体的进口。因为中间产品经过交易后并不直接进入消费领域而是生产部门继续生产。

然而,在我国加工贸易中中间产品的本地采购率低,意味着我国每年需要从境外进口大量的中间产品,可见我国中间产品的进口绝大部分用于加工贸易。

3.跨国公司通过产品内贸易获取高附加值

跨国公司基于对企业全球化经营发展趋势的预测和把握,在生产过程中实施“哑铃型”的生产经营方式,一方面,加大对产业上游研发部门的科研投入,不断向市场提供具有差异性的产品,实现其丰厚的利润;另一方面,将业务重点转向产业下游的市场营销和服务部门。因为与整个生产过程相比,下游的销售和服务环节一般投资规模小、收益高,具有更大的利润空间。

综上所述,跨国公司已将我国纳为其全球产业链布局之中,利用我国的比较优势,作为其整合全球资源以获得竞争优势的途径之一。由此可见,在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的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商品中,附加值相对较高的资本品占有重要比,且高科技产品出口相对于内资企业具有绝对优势,这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以及技术革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强永昌:产业内贸易论国际贸易最新理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2002.

[2]张二震马野方勇:贸易投资一体化与中国的战略[M].人民出版社,北京,2004.